六一节送别“小灵通”之父叶永烈—— 播下...

1
叶先生的家乡情 曹凌云 5 15 日下午,我在微信朋友圈得知 叶永烈先生病逝于上海的消息,感到意 外,顷查百度,已有官网消息,他是 1940 年出生,享年 80 岁。 叶先生是温籍著名作家,温州文化的 一面旗帜,在温州拥有一批崇拜者和追随 者。这几天,我在微信、微博和温州各大 媒体上,读到许多温州文化界人士和读者 的留言、撰文,哀悼、怀念叶先生。诗人 贾丹华说:这噩耗太突然,叶先生去年曾 在乐清市府大会堂讲座,思路敏捷,侃侃 而谈,他曾题赠我一本著作,他夫人还为 我和叶先生合影留念。民间文艺家张卫中 说:我对叶先生非常仰慕,他说自己年 年、月月、日日写日记,我也学他写了 10 年的日记,他的离世,令我哀痛不已! 温州日报副总编瞿冬生与叶先生有过 多次交往,彼此熟稔,他深情地写道:“去 11 16 日,我受温州医科大附属一院委 托,邀请永烈先生出席百年院庆并题词。 我如常发去信息,但一直不见回复。我思 忖,抑或永烈先生又去美国了?抑或不愿 参加繁琐的仪式?抑或正在键盘上忙于新 作?我压根没想到他生病了!如果当时我 多些警觉,或许还能见上一面,表达一声 问候。”地方文史学者林勇与叶先生是相知 相识 40 年的老朋友,当他听到叶先生离世 的消息十分悲痛,追忆往事,历历在目。 他近日已先后三次去上海叶先生家中,帮 助其家属料理有关杂事,参与筹备“叶永 烈先生追思会”。 叶永烈先生逝世的消息在温州迅捷传 播,让无数温州人伤感、痛惜,大家通过 微信群、朋友圈、自媒体等,纷纷寄托 哀思,倾诉情感,表达敬意。连日来, 这座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的国家历史文 化名城,传出一片惋惜与沉痛的声音。 一位文化人的离世,产生这么大的影 响,这在温州并不多见。我在感动之余 想,这是因为叶先生在文化领域做出了 杰出贡献,尤其是他长期关心家乡的发 展与建设,使得叶永烈这个名字为大家 所公认。 叶永烈出身温州名门,父亲叶志超担 任过温州咸孚钱庄经理、永嘉县银行行 长、瓯海医院院长等职。他聪明伶俐,5 上小学,喜欢看书,11 岁时写了一首小诗 《短 歌》, 投 给 《浙 南 日 报》( 《温 州 日 报》前身),不久,这首小诗发表在该报 副刊,这是他第一次发表作品,更令他 意外的是,他还收到编辑来信,这也是 他收到的第一封信。正在做着文学梦的 他深受鼓舞。36 年后,叶永烈才见到了当 年编发他小诗并写信给他、早已退休的杨 奔先生。 年少时的叶永烈住在温州市区铁井栏 一座青砖黛瓦、门墙上写满沧桑的大宅院 里,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江心屿、五马街等 温州文化地标离他家也不远。被千百年文化 浸染的温州,凝练成崇贤好学、闯荡天下、 敢为人先的品格,并铭刻在每个温州人的身 上,温州是孕育叶永烈文学王国的母土。 叶永烈离开家乡,求学工作在外,辛 苦而忙碌,他作为一个高产作家,奔波各 地采访,伏案挑灯夜战,最缺的应该是时 间,但我时常在媒体上或朋友口中得知叶 先生在温州的动态。温州有什么重要会议 和活动,他会停下手头的工作赶赴家乡; 老乡需要他讲座、授课、写稿、题词、赠 手稿、送样书,他都会爽快地答应。他对 老乡特别亲,1984 12 月中国作协召开第 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大会期间他邀请温籍 作家唐湜、林斤澜、金江、黄宗英、戈悟 觉等,欢聚一堂,畅叙乡情,其情切切, 其乐融融。谈起温州,他深情地说:“家乡 一直在我心中。” 叶先生对事业的执着,对家乡的珍 爱,让人动容,他的确一直植根于母土, 常常用文学的笔触展示温州的历史文化和 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 1985 5 12 日,《解放日报》 头版头条刊登了 《温州三 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报道,并配发 评论文章,首次提出“温州模式”。1986 11 月,叶先生专程来温州采访温州模式。 当时,温州的交通极为落后,下基层甚为 不便,他以强烈的使命感克服困难,深入 到温州模式的三个典型:苍南龙港的农民 城、永嘉桥头的纽扣市场和乐清柳市的电 器市场。一路走来,他被温州新农村的大 好形势触动了,被温州模式吸引了。他回 到上海,“动员”妻子与长子去温州看看。 1987 1 月,他带着妻儿来到温州。之 后,他写出一万多字的报告文学《中国改 革的试验区—温州模式》,发表在 《青 春》文学杂志上,他妻儿的稿子也分别在 《新民晚报》 和 《光明日报》 发表。 我从学生时代开始阅读叶先生的作 品,他的科普文学陪伴着我成长;我从事 文艺工作后,翻阅过他多部纪实文学和行 走文学,对他钦佩、仰止。 2015 4 月,记忆中是一个阳光明媚 的日子,叶先生应邀来温州参加“书香温 全民阅读”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并 在温州市图书馆举行“历史的绝笔—名 人书信背后的故事”讲座,我闻讯前往聆 听,也想一睹他的尊容。当我来到图书馆 前的广场时,见他正站在图书馆一楼门口 与一位温州友人交谈,因我在书中、电视 上见多了他的形象,一眼便认出来。他 身材敦实,头发花白,方脸上戴着眼 镜,穿着深色夹克衫,他的身旁竖立着 介绍那次讲座的喷绘广告牌,上有他的 大头像。我忙走过去与他握手,并作自 我介绍,他笑容可掬,言语温和。我 说:九叶诗人唐湜是您的老朋友,温州 市文联准备编辑《唐湜全集》,您是否愿 意出席编辑全集的座谈会?他说“自然 乐意”。虽是初识,彼此没有陌生感,遗 憾的是《唐湜全集》由于种种原因,迟 迟没有启动。讲座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举行,座无虚席,叶先生回忆了自己与诸 多名家的书信往来以及背后的生动故事, 同时展示了珍贵的名家书信。他说,见字 如面,这些书信虽然泛黄但字迹没有褪 色,充盈着温馨的气息。 去年,我开始《温州作家记忆》一书 的编辑,计划今年去上海拜访叶先生,并 向他约稿。我总觉得他岁数不大,身体健 康,终年不知疲惫地采访、写作,拜访他 无需着急。然而人事变幻无定,叶先生把 人生的句号划在 2020 5 15 9 30 分,祝他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叶永烈的意义 吴东峰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凡是有些文化的几乎 没有不知道叶永烈先生大名的。在我们这一辈人 心中,叶永烈不但是当时作为小朋友读者所喜爱 的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更重要的 他后来还是一位著名的“红色传记文学作家”。 互联网上叶永烈先生逝世的消息不停地刷屏: “当代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5 15 9 30 分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 80 岁。” 可是细读互联网上叶永烈先生逝世的消息, 不禁令人感到十分迷惑和不解。最早发出叶永烈 逝世消息的新闻,是上海澎湃新闻:“科普作家 叶永烈去世,曾为我们回答《十万个为什 么》 ” ,全文 1000 多字,大体内容是介绍叶永 烈是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他 的作品如何给当年的小朋友留下的深深的印象。 《十万个为什么》的发行已经超过一亿册,在社 会上影响很大。后来更是写出《小灵通漫游未 来》等诸多作品,用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 者。而叶永烈下半生创作的海量传记文学作品则 只字未提。 上海澎湃新闻首发后,检索如下的跟进报 道,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作者、著名作家叶 永烈去世 (新京报官微) 叶永烈去世,作品有 《十万个为什么》《小 灵通漫游记》 等影响一代人 (潇湘晨报)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参与创作《十万个为 什么》(中国新闻网) 叶永烈去世,那个告诉我们“为什么”答案 的人走了 (环球人物网)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你用过的小灵通就出 自他的 《小灵通漫游记》(钱江晚报) …… 最早的叶永烈逝世消息在互联网上一家独 尊,迅速攀升,但其内容也仅仅是一位有影响的 科普作家而已。叶永烈早年参与写作的《十万个 为什么》,确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无论如 何,这是一部集体创作的作品,把它当作叶永烈 个人的代表作显然不适合。而著名的“红色传记 文学作家”的叶永烈却被消失了。 我们这一辈人是读着叶永烈先生的作品成长 起来的,同时也是读着他的作品成熟起来的。至 今我仍然记忆犹新,在粉碎“四人帮 ”之后, 改革开放之初,仅仅十年时间,叶永烈完成了他 从科普到纪实写作的成功转型,“井喷式”似地 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与事件的 纪实文学作品。 叶永烈先生逝世后,陆续接到许多朋友和媒 体记者打来的电话,要我说些什么,他们都想当 然地认为,我肯定认识叶永烈先生。其实不然, 我虽然从小就读过叶永烈先生《十万个为什 么》,但叶永烈先生在“井喷式”发表作品时, 我才开始从事报告文学创作,只能望其项背而徒 生敬羡之情。很遗憾,此生没有见过叶先生,但 还真想起了与叶先生的一件没有见面的交往。 2007 年至 2008 年之间,我的著作《开国将 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 遭遇了两场名誉权官 司,闹得纪实文学界沸沸扬扬。上海文学报记者 2008 年春以此为例,组织了题为《纪实文 学:一不小心踩“地雷”》的专题报道,在社会 上引起了热议和强烈反响。 我没有想到叶永烈先生也参加了这场讨论。 这是我后来在报纸上看到的。他虽然没有对我的 两场官司明确地表明态度,但他的观点则一直影 响着我以后的创作。 在 《文 学 报》 2008 5 8 日的这篇报道 中,记者写道:上海作家叶永烈说起此类文学创 作的注意事项头头是道:“纪实文学始终要遵循 事实的准确,用事实说话;纪实不允许虚构,要 脚踏实地,准确纪录;作者不能偏听偏信,要兼 听则明;还要善于辩伪,引用资料要注意。” 2008 年秋,叶永烈来到广州参加南国书香 节活动,其时,我的两场官司都已尘埃落定,一 场官司胜诉,一官场司败诉。有记者借此事问叶 永烈:“对吴东峰的官司如何看?”叶永烈的回答 是:“我知道吴东峰”,他说:“纪实文学不是虚 构文学,要三分写作,七分采访。一丝一毫也错 不得,作家采访写作真的很不容易。” 对于叶永烈为我的两场官司发表的意见,我 至今仍心存感念。这是叶永烈先生的写作准则, 也是他的写作体会和经验,我也因此在以后的写 作中受益匪浅。 据说叶永烈先生写的作品大多都能通过出版 的审查,这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是个奇迹。他总 结的体会就是,纪实作品没有虚构成分,要遵 循事实的准确,重要史实要百分之百的准确。 比如《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他做到了凡 是毛泽东的话,均注明出处,凡是他自己采访 所得,均注明采访人物、时间、地点,确实做到 无懈可击。 叶永烈是温州人,长大后一直在上海工作、 生活。温州人的精明不但表现在经商上,而且也 表现在其他方面,如叶永烈对写作主题的选择和 策划。叶永烈不但是高产作家,也是高智商和高 情商的作家。 2014 年,叶永烈决定将自己的创作档案, 无偿捐给上海图书馆。捐献资料包括手稿、采 访本、采访录音、名人书信、照片等共计 40 箱。据说一卡车都装不下。其中光录音磁带就 1135 盘,每盘磁带都清楚注明哪年哪月哪 日采访某某人,总目录则更加详尽,子条目也 清清楚楚。 这批数量庞大的捐赠文献将以“叶永烈专 藏”的名义,在上海图书馆永久收藏,供后人交 流利用。叶永烈那天十分高兴,他庆幸地说: “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在我故世之 后,在墓碑上可以书写: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 叶永烈人生意义的亮点也正在此闪闪发光! 5 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主编/黄泽 美编/张毅 组版/林姬 邮箱:[email protected] 文化周刊 · 文笔 六一节送别“小灵通”之父叶永烈播下想象的种子 启蒙一代代孩子 本报记者 李艺 文/摄 “想象力正在成为时代发展的源动力, 中国人不缺乏想象力。 1960 年,我父亲成为 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 21 岁时,他 又创作了《小灵通漫游未来》。这两部科学启 蒙作品近几十年来多次再版,在民间畅销不 衰,直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孩子。” 6 1 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影响过无数孩子的温 籍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告别仪式在上海举 行,谈到自己眼中父亲,叶永烈长子叶舟觉 得:“父亲最了不起的是在那个资源匮乏的 年代坚持写作和创造力,他亲手播撒下了想 象的种子,这颗种子在今天,已经长成了参 天大树。” 叶永烈先生告别仪式当天,百余位来自 各地的亲友手持白玫瑰,前来送先生最后一 程。仪式现场,一直牵挂着这位游子的故乡 温州也来了不少人—温州市委统战部相 关负责人、温州日报代表等等,大家专程赶 至上海为先生送行。 2020 5 15 日上午,叶永烈先生因病 于在上海长海医院逝世,享年 80 岁。 1940 年,他出生在温州鹿城区铁井栏,祖籍乐清七 里港。虽长居上海,但故乡温州,一直是叶永 烈称之为“根”的地方。多年来,故乡与叶永烈 互相牵挂,温州始终注视着他不断前行,他亦 不断地重返温州,寄放乡愁。出于这样的情 缘,告别仪式举行的前一天,本报记者专程来 到叶永烈先生位于上海徐汇区的家中,探望 并采访了他的家人。在这离别的时刻,来自家 人的回忆,却让我们再次走近了他。 妻子杨蕙芬: “他很怀旧,处处想着我和儿子, 特别爱故乡” 在叶永烈先生家的客厅落座后,当先生 之妻杨蕙芬女士得知记者来自温州日报,很 是开心。她说,叶永烈先生是个很怀旧的人, 他特别爱故乡温州,对故乡的报纸和小吃都 始终念念不忘。 去年,叶永烈先生和杨蕙芬女士曾一同 回到温州,夫妻二人不仅与温州日报的老朋 友叙旧,还用了几天时间到温州日报附近的 县前头汤圆店吃了汤圆,到解放北路吃了长 人馄饨,到温州酒家(这里曾是他们结婚摆 酒的地方)吃了一顿饭,还到兴文里菜场买 了矮人松糕。 叶永烈与《温州日报》情缘深厚,这其中 的故事叶永烈先生在很多场合写过、讲过。 11 岁时,叶永烈的第一个作品《短歌》即发表 在《温州日报》前身《浙南日报》上,当时的副 刊编辑杨奔还专门给这个孩子写了一封信 鼓励他。这封信给了叶永烈激荡一生的感动。 用他的话说,就是: “《温州日报》成就了我作家 之路。”成年后,他不仅想方设法寻找并拜访早 已退休的杨奔编辑,还于 2015 年将这封信收 入《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故事》一 书。杨奔去世后,叶永烈为他写下挽联: “亲手 扶我踏上文学路,甘露润苗永记启蒙情。” “从 11 岁开始发表文章起,他对写作这 个事业非常执着,不写文章不舒服。我们俩 同岁,当年我对他是一见钟情,他这一生很 辛苦,爱家,处处想着我和儿子,我很尊重 他。”回首婚后相携相伴的岁月,杨蕙芬微笑 着讲起了和叶永烈先生在一起时的种种温 馨时刻,说到动情处却又忍不住流泪:“以前 家里穷,他怕我和孩子们没鞋和衣服穿,就 自学裁剪缝纫,还学会了织毛衣和染色。他 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动手能力很强, 过年过节有时候孩子们没新衣服穿,他就把 旧的衣服染成不同的衣服,用很多心思让孩 子有个惊喜。有时候他坐飞机出差,飞机上 发糕点,他从来都舍不得吃,全部省下来给 我和儿子吃,每次我都又开心又感动。” 儿子们长大后,叶永烈无论去哪里都必 定要带上妻子,他用稿费带她周游全球。步 入晚年,二老每天晚饭后,都习惯手挽手到 住家附近街上散步。 “姑妈这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嫁给了姑 父。”坐在杨蕙芬身边的侄女杨蕴琼对记者说。 长子叶舟: 父亲身上有温州人的“拼”劲 在事业上他认同“从一而终” 说到父亲,个子高大的叶舟在某一瞬 间,又变成了被父爱呵护着的孩子。 童年时,他印象很深的除了有那件父亲 亲手编织的毛衣—绿色打底、毛衣下摆还 精心编织了好几只小白兔;还有自己四五岁 时每每尿炕,父亲都温柔地拿出去晾晒。说 到这个生活中的细节,他一下子有点哽咽, 不禁伸手紧握了一下身边母亲的手。 不过,父亲对孩子并不溺爱。叶舟说,父亲 对我们很严格,做事情讲究规矩。 “我记得小时 候吃饭时父亲总是对我们说: ‘食不言寝不语’, 那会儿我总有点不服气,现在我也为人父,更加 理解了他,也真想让他再来说我一次。” 在叶舟眼里,父亲是个好丈夫,出门出 差总记得带上写有母亲穿衣尺寸的卡片,为 了给母亲买时新的衣服。“他也是个好儿子, 我奶奶生病期间,他每天背着她到医院看 病。我有了孩子后,他又成了好爷爷,每天都 和我的孩子微信聊天,谈天说地,孩子很爱 爷爷。” 家庭之外,叶舟对父亲深为佩服的是: 《小灵通漫游未来》启迪了一个时代。 “《小灵通漫游未来》 1978 年出版后,第 一次印了 300 万册,风靡全国,点亮了无数孩 子的科学梦想,书中描绘的未来,给人带来 了美好希望。”叶舟谈到,在《小灵通漫游未 来》及其续作中,父亲预测了机器人“铁蛋”、 智能手表、太阳能发电、氢动力飘行车、人造 肉、远距离教学,甚至民用载人火箭。“如今 看来,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基因工程、 互联网与航空航天产业,都一一在现实中得 到了兑现。这部作品不仅深深影响了我与弟 弟,促使我们踏足科技领域发展,也影响了 更多的年轻人,帮助越来越多热爱科学的后 起之秀展开幻想的翅膀。” 有人说,叶永烈是与时代巨轮同时启航 的一位泳者、勇者。在叶舟眼中,父亲对时代 变化的敏锐、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勇气,正是 典型的温州人性格, “父亲身上还有温州人的 ‘拼’劲,在写作这个事业上他认同‘从一而 终’,既然做了,就要把‘一’要做得很深。” 去世前十余年,叶永烈曾动过手术,之 后他不仅没有停止写作,反而更为勇猛精 进,开足马力,几乎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尽 量把要写的作品写出来,只为在告别这个世 界时没有遗憾。 他确实做到了。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郑鲁环 5 15 17 时许,在驾车回家的路上, 我打开温州市人民广播电台,听到了主持人 小米在介绍我国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的生 平事迹,不禁悲从心来,叶老是我最喜爱的 作家之一,失去心目中的一个偶像,涌上来 的哀思竟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小时候,叶老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小 灵通漫游未来》等是我枕边常读常新的科普 读物,我常在书中遨游。《十万个为什么》里 面的常见问题及解答,驱散了我脑海中的困 惑,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终生受益匪浅。科 普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的预言,如可视电 话、器官移植术、宇宙飞船、机器人下棋等,随 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已成为现实。中国电信 早些年出来的成果,其中就有取名为“小灵 通”的,正是以这一书名撷取灵感的。这两本 书陪伴我度过美好的童年,伴随着我长大。 记得 2018 4 22 日上午,为纪念改革 开放四十周年,由乐清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梅 溪讲堂第 74 期特邀叶永烈先生来乐清图书 馆作讲座。那天,叶老作《四十年前历史大 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讲座,深 情地缅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 一个多小时里,叶老语速缓慢,吐字清 晰,简要概括了粉碎“四人帮”、批判“两个凡 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内容。 讲解结合 PPT 图片,图文并茂,并注解文字说 明,通俗易懂。台下座无虚席,迟来的人员在 走廊上坐着塑料凳聆听。他以历史学家的敏 锐眼光,来正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又以作 家的丰富思维,书写改革初期的真实面貌。 他的精彩讲课,博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聆听讲座后,我在边上桃园书院临时设 置的摊位上挑选了两本叶老的代表作《双人 伞》和《走进历史深处》,排队请叶老签名。 排在我前面的是乐清作协的“常青树”贾丹 华老师,贾老师把他平日拜读的叶老作品双 手奉上,毕恭毕敬地说:“叶老师您好,我贾 丹华,请您帮我签名。”叶老微微一笑,利索 地签名盖章。 轮到我时,我也学着贾老师的样子,双 手把书摆放在叶老面前,用乐清方言跟叶老 说:“叶老师你好,我叫郑鲁环,喜欢读您的 作品,是文学爱好者。”叶老红润的脸颊中带 着微笑,黑色的镜框中透露出慈祥的目光, 打量了我一会,跟我点了下头,用温州话鼓 励我说:“好,好,你以后也要多写作。”乡音, 无形中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让我感到特别 亲切。他用签字笔以行书的书写方式签上繁 体字“郑鲁环先生存念,叶永烈。”一旁的叶老 爱人为我这个“小老乡”郑重地盖上印章。这 是叶老所说的“夫妻双双上阵—我签名,妻 盖章,男女双打”。我捧着这两本书,望着儿 时的“偶像”叶老,心情激动不已。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叶老离开了亿万 读者,离开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写作事业。 叶老曾说:“多看、多问、多想、多写、多改,是 写好作文的窍门。”这成了我写作的座右 铭。再次拜读叶老的家庭传记《双人伞》,叶 老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眼前,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追忆经典,含笑而别。来自各地的亲友手持白玫瑰,前来送先生最后一程。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Oct-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叶先生的家乡情

    曹凌云

    一5月 15日下午,我在微信朋友圈得知

    叶永烈先生病逝于上海的消息,感到意外,顷查百度,已有官网消息,他是 1940年出生,享年80岁。

    叶先生是温籍著名作家,温州文化的一面旗帜,在温州拥有一批崇拜者和追随者。这几天,我在微信、微博和温州各大媒体上,读到许多温州文化界人士和读者的留言、撰文,哀悼、怀念叶先生。诗人贾丹华说:这噩耗太突然,叶先生去年曾在乐清市府大会堂讲座,思路敏捷,侃侃而谈,他曾题赠我一本著作,他夫人还为我和叶先生合影留念。民间文艺家张卫中说:我对叶先生非常仰慕,他说自己年年、月月、日日写日记,我也学他写了 10年的日记,他的离世,令我哀痛不已!

    温州日报副总编瞿冬生与叶先生有过多次交往,彼此熟稔,他深情地写道:“去年11月16日,我受温州医科大附属一院委托,邀请永烈先生出席百年院庆并题词。我如常发去信息,但一直不见回复。我思忖,抑或永烈先生又去美国了?抑或不愿参加繁琐的仪式?抑或正在键盘上忙于新作?我压根没想到他生病了!如果当时我多些警觉,或许还能见上一面,表达一声问候。”地方文史学者林勇与叶先生是相知相识 40年的老朋友,当他听到叶先生离世

    的消息十分悲痛,追忆往事,历历在目。他近日已先后三次去上海叶先生家中,帮助其家属料理有关杂事,参与筹备“叶永烈先生追思会”。

    叶永烈先生逝世的消息在温州迅捷传播,让无数温州人伤感、痛惜,大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自媒体等,纷纷寄托哀思,倾诉情感,表达敬意。连日来,这座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传出一片惋惜与沉痛的声音。一位文化人的离世,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在温州并不多见。我在感动之余想,这是因为叶先生在文化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他长期关心家乡的发展与建设,使得叶永烈这个名字为大家所公认。

    二叶永烈出身温州名门,父亲叶志超担

    任过温州咸孚钱庄经理、永嘉县银行行长、瓯海医院院长等职。他聪明伶俐,5岁上小学,喜欢看书,11岁时写了一首小诗《短歌》,投给 《浙南日报》(《温州日报》前身),不久,这首小诗发表在该报副刊,这是他第一次发表作品,更令他意外的是,他还收到编辑来信,这也是他收到的第一封信。正在做着文学梦的他深受鼓舞。36年后,叶永烈才见到了当年编发他小诗并写信给他、早已退休的杨奔先生。

    年少时的叶永烈住在温州市区铁井栏

    一座青砖黛瓦、门墙上写满沧桑的大宅院里,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江心屿、五马街等温州文化地标离他家也不远。被千百年文化浸染的温州,凝练成崇贤好学、闯荡天下、敢为人先的品格,并铭刻在每个温州人的身上,温州是孕育叶永烈文学王国的母土。

    叶永烈离开家乡,求学工作在外,辛苦而忙碌,他作为一个高产作家,奔波各地采访,伏案挑灯夜战,最缺的应该是时间,但我时常在媒体上或朋友口中得知叶先生在温州的动态。温州有什么重要会议和活动,他会停下手头的工作赶赴家乡;老乡需要他讲座、授课、写稿、题词、赠手稿、送样书,他都会爽快地答应。他对老乡特别亲,1984年12月中国作协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大会期间他邀请温籍作家唐湜、林斤澜、金江、黄宗英、戈悟觉等,欢聚一堂,畅叙乡情,其情切切,其乐融融。谈起温州,他深情地说:“家乡一直在我心中。”

    叶先生对事业的执着,对家乡的珍爱,让人动容,他的确一直植根于母土,常常用文学的笔触展示温州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1985 年 5 月 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报道,并配发评论文章,首次提出“温州模式”。1986年11月,叶先生专程来温州采访温州模式。当时,温州的交通极为落后,下基层甚为不便,他以强烈的使命感克服困难,深入到温州模式的三个典型:苍南龙港的农民城、永嘉桥头的纽扣市场和乐清柳市的电器市场。一路走来,他被温州新农村的大好形势触动了,被温州模式吸引了。他回到上海,“动员”妻子与长子去温州看看。1987 年 1 月,他带着妻儿来到温州。之后,他写出一万多字的报告文学《中国改革的试验区——温州模式》,发表在《青春》文学杂志上,他妻儿的稿子也分别在

    《新民晚报》和《光明日报》发表。

    三我从学生时代开始阅读叶先生的作

    品,他的科普文学陪伴着我成长;我从事文艺工作后,翻阅过他多部纪实文学和行走文学,对他钦佩、仰止。

    2015年 4月,记忆中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叶先生应邀来温州参加“书香温州 全民阅读”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并在温州市图书馆举行“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故事”讲座,我闻讯前往聆听,也想一睹他的尊容。当我来到图书馆前的广场时,见他正站在图书馆一楼门口与一位温州友人交谈,因我在书中、电视上见多了他的形象,一眼便认出来。他身材敦实,头发花白,方脸上戴着眼镜,穿着深色夹克衫,他的身旁竖立着介绍那次讲座的喷绘广告牌,上有他的大头像。我忙走过去与他握手,并作自我介绍,他笑容可掬,言语温和。我说:九叶诗人唐湜是您的老朋友,温州市文联准备编辑《唐湜全集》,您是否愿意出席编辑全集的座谈会?他说“自然乐意”。虽是初识,彼此没有陌生感,遗憾的是 《唐湜全集》 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没有启动。讲座在图书馆二楼报告厅举行,座无虚席,叶先生回忆了自己与诸多名家的书信往来以及背后的生动故事,同时展示了珍贵的名家书信。他说,见字如面,这些书信虽然泛黄但字迹没有褪色,充盈着温馨的气息。

    去年,我开始《温州作家记忆》一书的编辑,计划今年去上海拜访叶先生,并向他约稿。我总觉得他岁数不大,身体健康,终年不知疲惫地采访、写作,拜访他无需着急。然而人事变幻无定,叶先生把人生的句号划在 2020年 5月 15日 9时 30分,祝他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叶永烈的意义

    吴东峰

    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凡是有些文化的几乎没有不知道叶永烈先生大名的。在我们这一辈人心中,叶永烈不但是当时作为小朋友读者所喜爱的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更重要的他后来还是一位著名的“红色传记文学作家”。

    互联网上叶永烈先生逝世的消息不停地刷屏:“当代科普文艺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5月15日9时30分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享年80岁。”

    可是细读互联网上叶永烈先生逝世的消息,不禁令人感到十分迷惑和不解。最早发出叶永烈逝世消息的新闻,是上海澎湃新闻:“科普作家叶永烈去世,曾为我们回答 《十万个为什么》” ,全文 1000多字,大体内容是介绍叶永烈是科普作品《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他的作品如何给当年的小朋友留下的深深的印象。《十万个为什么》的发行已经超过一亿册,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后来更是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等诸多作品,用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而叶永烈下半生创作的海量传记文学作品则只字未提。

    上海澎湃新闻首发后,检索如下的跟进报道,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作者、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新京报官微)

    叶永烈去世,作品有《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记》等影响一代人(潇湘晨报)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参与创作《十万个为什么》(中国新闻网)

    叶永烈去世,那个告诉我们“为什么”答案的人走了(环球人物网)

    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你用过的小灵通就出自他的《小灵通漫游记》(钱江晚报)……

    最早的叶永烈逝世消息在互联网上一家独尊,迅速攀升,但其内容也仅仅是一位有影响的科普作家而已。叶永烈早年参与写作的《十万个为什么》,确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但无论如何,这是一部集体创作的作品,把它当作叶永烈个人的代表作显然不适合。而著名的“红色传记文学作家”的叶永烈却被消失了。

    我们这一辈人是读着叶永烈先生的作品成长起来的,同时也是读着他的作品成熟起来的。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在粉碎“四人帮 ”之后,改革开放之初,仅仅十年时间,叶永烈完成了他从科普到纪实写作的成功转型,“井喷式”似地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与事件的纪实文学作品。

    叶永烈先生逝世后,陆续接到许多朋友和媒体记者打来的电话,要我说些什么,他们都想当然地认为,我肯定认识叶永烈先生。其实不然,我虽然从小就读过叶永烈先生 《十万个为什么》,但叶永烈先生在“井喷式”发表作品时,我才开始从事报告文学创作,只能望其项背而徒生敬羡之情。很遗憾,此生没有见过叶先生,但还真想起了与叶先生的一件没有见面的交往。

    2007年至 2008年之间,我的著作《开国将军轶事》《寻访开国战将》遭遇了两场名誉权官司,闹得纪实文学界沸沸扬扬。上海文学报记者于 2008年春以此为例,组织了题为 《纪实文学:一不小心踩“地雷”》的专题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和强烈反响。

    我没有想到叶永烈先生也参加了这场讨论。这是我后来在报纸上看到的。他虽然没有对我的两场官司明确地表明态度,但他的观点则一直影响着我以后的创作。

    在《文学报》 2008年 5月 8日的这篇报道中,记者写道:上海作家叶永烈说起此类文学创作的注意事项头头是道:“纪实文学始终要遵循事实的准确,用事实说话;纪实不允许虚构,要脚踏实地,准确纪录;作者不能偏听偏信,要兼听则明;还要善于辩伪,引用资料要注意。”

    2008年秋,叶永烈来到广州参加南国书香节活动,其时,我的两场官司都已尘埃落定,一场官司胜诉,一官场司败诉。有记者借此事问叶永烈:“对吴东峰的官司如何看?”叶永烈的回答是:“我知道吴东峰”,他说:“纪实文学不是虚构文学,要三分写作,七分采访。一丝一毫也错不得,作家采访写作真的很不容易。”

    对于叶永烈为我的两场官司发表的意见,我至今仍心存感念。这是叶永烈先生的写作准则,也是他的写作体会和经验,我也因此在以后的写作中受益匪浅。

    据说叶永烈先生写的作品大多都能通过出版的审查,这在我们这个圈子里是个奇迹。他总结的体会就是,纪实作品没有虚构成分,要遵循事实的准确,重要史实要百分之百的准确。比如《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他做到了凡是毛泽东的话,均注明出处,凡是他自己采访所得,均注明采访人物、时间、地点,确实做到无懈可击。

    叶永烈是温州人,长大后一直在上海工作、生活。温州人的精明不但表现在经商上,而且也表现在其他方面,如叶永烈对写作主题的选择和策划。叶永烈不但是高产作家,也是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作家。

    2014年,叶永烈决定将自己的创作档案,无偿捐给上海图书馆。捐献资料包括手稿、采访本、采访录音、名人书信、照片等共计 40箱。据说一卡车都装不下。其中光录音磁带就有 1135盘,每盘磁带都清楚注明哪年哪月哪日采访某某人,总目录则更加详尽,子条目也清清楚楚。

    这批数量庞大的捐赠文献将以“叶永烈专藏”的名义,在上海图书馆永久收藏,供后人交流利用。叶永烈那天十分高兴,他庆幸地说:

    “我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在我故世之后,在墓碑上可以书写:请到上海图书馆找我!”

    叶永烈人生意义的亮点也正在此闪闪发光!

    52020年6月2日 星期二 主编/黄泽 美编/张毅 组版/林姬邮箱:[email protected]文化周刊·文笔

    六一节送别“小灵通”之父叶永烈——

    播下想象的种子 启蒙一代代孩子

    本报记者 李艺 文/摄

    “想象力正在成为时代发展的源动力,中国人不缺乏想象力。1960年,我父亲成为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21岁时,他又创作了《小灵通漫游未来》。这两部科学启蒙作品近几十年来多次再版,在民间畅销不衰,直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孩子。”6月 1日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影响过无数孩子的温籍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告别仪式在上海举行,谈到自己眼中父亲,叶永烈长子叶舟觉得:“父亲最了不起的是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坚持写作和创造力,他亲手播撒下了想象的种子,这颗种子在今天,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叶永烈先生告别仪式当天,百余位来自各地的亲友手持白玫瑰,前来送先生最后一程。仪式现场,一直牵挂着这位游子的故乡温州也来了不少人——温州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温州日报代表等等,大家专程赶至上海为先生送行。

    2020年5月15日上午,叶永烈先生因病于在上海长海医院逝世,享年 80岁。1940年,他出生在温州鹿城区铁井栏,祖籍乐清七里港。虽长居上海,但故乡温州,一直是叶永烈称之为“根”的地方。多年来,故乡与叶永烈互相牵挂,温州始终注视着他不断前行,他亦不断地重返温州,寄放乡愁。出于这样的情缘,告别仪式举行的前一天,本报记者专程来到叶永烈先生位于上海徐汇区的家中,探望并采访了他的家人。在这离别的时刻,来自家人的回忆,却让我们再次走近了他。

    妻子杨蕙芬:“他很怀旧,处处想着我和儿子,

    特别爱故乡”

    在叶永烈先生家的客厅落座后,当先生之妻杨蕙芬女士得知记者来自温州日报,很是开心。她说,叶永烈先生是个很怀旧的人,他特别爱故乡温州,对故乡的报纸和小吃都始终念念不忘。

    去年,叶永烈先生和杨蕙芬女士曾一同回到温州,夫妻二人不仅与温州日报的老朋

    友叙旧,还用了几天时间到温州日报附近的县前头汤圆店吃了汤圆,到解放北路吃了长人馄饨,到温州酒家(这里曾是他们结婚摆酒的地方)吃了一顿饭,还到兴文里菜场买了矮人松糕。

    叶永烈与《温州日报》情缘深厚,这其中的故事叶永烈先生在很多场合写过、讲过。11岁时,叶永烈的第一个作品《短歌》即发表在《温州日报》前身《浙南日报》上,当时的副刊编辑杨奔还专门给这个孩子写了一封信鼓励他。这封信给了叶永烈激荡一生的感动。用他的话说,就是:“《温州日报》成就了我作家之路。”成年后,他不仅想方设法寻找并拜访早已退休的杨奔编辑,还于2015年将这封信收入《历史的绝笔——名人书信背后的故事》一书。杨奔去世后,叶永烈为他写下挽联:“亲手扶我踏上文学路,甘露润苗永记启蒙情。”

    “从 11岁开始发表文章起,他对写作这个事业非常执着,不写文章不舒服。我们俩同岁,当年我对他是一见钟情,他这一生很辛苦,爱家,处处想着我和儿子,我很尊重他。”回首婚后相携相伴的岁月,杨蕙芬微笑着讲起了和叶永烈先生在一起时的种种温馨时刻,说到动情处却又忍不住流泪:“以前家里穷,他怕我和孩子们没鞋和衣服穿,就自学裁剪缝纫,还学会了织毛衣和染色。他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动手能力很强,过年过节有时候孩子们没新衣服穿,他就把旧的衣服染成不同的衣服,用很多心思让孩子有个惊喜。有时候他坐飞机出差,飞机上发糕点,他从来都舍不得吃,全部省下来给我和儿子吃,每次我都又开心又感动。”

    儿子们长大后,叶永烈无论去哪里都必定要带上妻子,他用稿费带她周游全球。步入晚年,二老每天晚饭后,都习惯手挽手到住家附近街上散步。

    “姑妈这一生最幸福的事就是嫁给了姑父。”坐在杨蕙芬身边的侄女杨蕴琼对记者说。

    长子叶舟:父亲身上有温州人的“拼”劲在事业上他认同“从一而终”

    说到父亲,个子高大的叶舟在某一瞬

    间,又变成了被父爱呵护着的孩子。童年时,他印象很深的除了有那件父亲

    亲手编织的毛衣——绿色打底、毛衣下摆还精心编织了好几只小白兔;还有自己四五岁时每每尿炕,父亲都温柔地拿出去晾晒。说到这个生活中的细节,他一下子有点哽咽,不禁伸手紧握了一下身边母亲的手。

    不过,父亲对孩子并不溺爱。叶舟说,父亲对我们很严格,做事情讲究规矩。“我记得小时候吃饭时父亲总是对我们说:‘食不言寝不语’,那会儿我总有点不服气,现在我也为人父,更加理解了他,也真想让他再来说我一次。”

    在叶舟眼里,父亲是个好丈夫,出门出差总记得带上写有母亲穿衣尺寸的卡片,为了给母亲买时新的衣服。“他也是个好儿子,我奶奶生病期间,他每天背着她到医院看病。我有了孩子后,他又成了好爷爷,每天都和我的孩子微信聊天,谈天说地,孩子很爱爷爷。”

    家庭之外,叶舟对父亲深为佩服的是:《小灵通漫游未来》启迪了一个时代。

    “《小灵通漫游未来》1978年出版后,第一次印了300万册,风靡全国,点亮了无数孩

    子的科学梦想,书中描绘的未来,给人带来了美好希望。”叶舟谈到,在《小灵通漫游未来》及其续作中,父亲预测了机器人“铁蛋”、智能手表、太阳能发电、氢动力飘行车、人造肉、远距离教学,甚至民用载人火箭。“如今看来,机器人、人工智能、新能源、基因工程、互联网与航空航天产业,都一一在现实中得到了兑现。这部作品不仅深深影响了我与弟弟,促使我们踏足科技领域发展,也影响了更多的年轻人,帮助越来越多热爱科学的后起之秀展开幻想的翅膀。”

    有人说,叶永烈是与时代巨轮同时启航的一位泳者、勇者。在叶舟眼中,父亲对时代变化的敏锐、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勇气,正是典型的温州人性格,“父亲身上还有温州人的

    ‘拼’劲,在写作这个事业上他认同‘从一而终’,既然做了,就要把‘一’要做得很深。”

    去世前十余年,叶永烈曾动过手术,之后他不仅没有停止写作,反而更为勇猛精进,开足马力,几乎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尽量把要写的作品写出来,只为在告别这个世界时没有遗憾。

    他确实做到了。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郑鲁环

    5月 15日 17时许,在驾车回家的路上,我打开温州市人民广播电台,听到了主持人小米在介绍我国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的生平事迹,不禁悲从心来,叶老是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失去心目中的一个偶像,涌上来的哀思竟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小时候,叶老的《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等是我枕边常读常新的科普读物,我常在书中遨游。《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的常见问题及解答,驱散了我脑海中的困

    惑,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终生受益匪浅。科普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的预言,如可视电话、器官移植术、宇宙飞船、机器人下棋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已成为现实。中国电信早些年出来的成果,其中就有取名为“小灵通”的,正是以这一书名撷取灵感的。这两本书陪伴我度过美好的童年,伴随着我长大。

    记得2018年4月22日上午,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由乐清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梅溪讲堂第 74期特邀叶永烈先生来乐清图书馆作讲座。那天,叶老作《四十年前历史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讲座,深

    情地缅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

    一个多小时里,叶老语速缓慢,吐字清晰,简要概括了粉碎“四人帮”、批判“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内容。讲解结合PPT图片,图文并茂,并注解文字说明,通俗易懂。台下座无虚席,迟来的人员在走廊上坐着塑料凳聆听。他以历史学家的敏锐眼光,来正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又以作家的丰富思维,书写改革初期的真实面貌。他的精彩讲课,博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聆听讲座后,我在边上桃园书院临时设置的摊位上挑选了两本叶老的代表作《双人伞》和《走进历史深处》,排队请叶老签名。排在我前面的是乐清作协的“常青树”贾丹华老师,贾老师把他平日拜读的叶老作品双手奉上,毕恭毕敬地说:“叶老师您好,我贾丹华,请您帮我签名。”叶老微微一笑,利索地签名盖章。

    轮到我时,我也学着贾老师的样子,双

    手把书摆放在叶老面前,用乐清方言跟叶老说:“叶老师你好,我叫郑鲁环,喜欢读您的作品,是文学爱好者。”叶老红润的脸颊中带着微笑,黑色的镜框中透露出慈祥的目光,打量了我一会,跟我点了下头,用温州话鼓励我说:“好,好,你以后也要多写作。”乡音,无形中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让我感到特别亲切。他用签字笔以行书的书写方式签上繁体字“郑鲁环先生存念,叶永烈。”一旁的叶老爱人为我这个“小老乡”郑重地盖上印章。这是叶老所说的“夫妻双双上阵——我签名,妻盖章,男女双打”。我捧着这两本书,望着儿时的“偶像”叶老,心情激动不已。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叶老离开了亿万读者,离开了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写作事业。叶老曾说:“多看、多问、多想、多写、多改,是写好作文的窍门。”这成了我写作的座右铭。再次拜读叶老的家庭传记《双人伞》,叶老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我眼前,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追忆经典,含笑而别。来自各地的亲友手持白玫瑰,前来送先生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