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作家 37 -...

1
3 7 责任编辑:周玉宁 电话:(010)6591451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 经典作家 重读郭澄清 重读郭澄清 杨守森 杨守森 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50年代 成长起一大批工农出身的作家。浩然与 郭澄清就是这支浩浩荡荡文艺大军里 的一员。 按照年头说,浩然比郭澄清小一 岁,若按月份算,只小 5 个月,可以说他 们是同龄人。浩然的原籍是河北省宝坻 县,现在已属于天津市的一个区;郭澄 清的原籍是山东省宁津县,这个县在新 中国成立后曾分别隶属于河北省和天 津,把浩然与郭澄清认为是老乡也是有 依据的。 浩然与郭澄清一样,都出生在农 家,从小就参加革命工作,经历了战争 的锻炼和考验,十几岁时就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有着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经 历,为他们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 厚的生活素材。 浩然是冀东人,始终生活、工作在 燕赵沃土上,以三卷本的长篇小说《艳 阳天》奠定了在文坛的地位。郭澄清是 山东人,始终生活、工作在齐鲁大地上, 以三卷本的长篇小说《大刀记》而闻名 于文坛。《艳阳天》和《大刀记》发表、出 版后都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受到 读者的广泛好评。 浩然与郭澄清从50年代初期就开 始发表作品,都以歌颂新人新事,歌颂 新的生活起步,根据现有资料,两个人 第一次见面时,已经是1965年了。 为给中国青年出版社“扩编”《社迷 传》,这一年郭澄清从山东来到北京,住 了很长一段时间。6 月 26 日晚,浩然到 北京东城区的炒豆胡同看望暂居在此 的郭澄清。这是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 谈到了近 12 点浩然才回家。 在浩然留下的文字材料中,没有他 对郭澄清初次见面后的印象,但从后来 事情的发展上看,两个人的交往还是很 好的,可以称之为朋友关系。 1965年5月中旬,同为山东籍的青 岛作家姜树茂来北京最后一遍修订他 的长篇小说《渔岛怒潮》,以便出版。7 月 13日下午,姜树茂来到浩然家串门做 客,谈他的短篇小说创作。聊到晚上吃 饭前,浩然又特意约来郭澄清等人,一 起畅谈至深夜。 8 月 22 日中午,浩然的朋友、内蒙 作家张长弓带着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编 辑诸有莹来到家里。到下午 4 点时,浩然 又约来张峻、郭澄清等人,一同到当时 很有些名气的京城餐饮老字号“灶温” 吃饭,边吃边聊又到很晚。 如同天生的缘分,这年年底百花文 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农村文学选读”, 其中一本《公社书记》中,选用了四位作 家各一篇短篇小说,而浩然与郭澄清就 在这四位作家之中。 1965 年 10 月 ,郭 澄 清 的 中 篇 小 说 《社迷传》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不久后,他便赠送了浩然一本。浩然在 这年12月和次年2月两次阅读了郭澄 清的这部新著,虽然感觉在艺术上稍差 一些,但还是有新东西的;凡是有新的 东西,就应当给予肯定。于是,浩然写了 一篇推荐文章《一个崭新的贫农形象》, 发表在 1966 年 4 月 26 日的《光明日报》 上。这类的文章,浩然在五六十年代是 很少涉猎的,大约只写了四五篇。 在这篇约4000字的文章里,浩然 对郭澄清的新特点给予了赞扬,对不足 也有所提及。在文章中,浩然写道: 我认为,你的《社迷传》里一个值得 肯定的特点,是创作了一个崭新的贫农 形象高大虎。这个“新”字,表现在你给 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力量, 这个力量,就是毛泽东思想……这是最 新的事物,也是最为真实的现实,这是 作家应当大为鼓吹的东西。 你身在农村的火热斗争里,看到了 这个新的事物,并抓住了它,具体、生动 地体现在《社迷传》那个贫农高大虎的 形象描写和塑造上,所以,我热情地肯 定你的这一点,并要 向你学习。 由此可见,我们 写农村生活的人,不 仅要追着时代的脚 步,捕捉新的故事、提 炼新的主题,也得挖 掘新农民的新的精神 因素;跟着而来的,是 相应的表现方法。 文化大革命开始 后 的 1966 年 12 月 的 一天下午,浩然从单 位回到家里,看到郭 澄清留下的一份材料 和一个条子。晚饭前, 郭澄清再次来到。两 个人畅谈到晚上9点 半才分手,浩然将刚 刚出版不久的《艳阳 天》第二卷赠送给郭 澄清。不久后,浩然将 郭澄清的材料转给了 《红旗》杂志社的编辑朋友。这份“材料” 是稿件,抑或是其他什么,因没有详细 记载,就不得而知了。 1970年,郭澄清开始了专业创作, 比浩然重新回到专业创作岗位整整早 了一年。这一年,郭澄清到北京参加修 改《奇袭白虎团》的京剧剧本,住在二七 剧场,他虽然几次给浩然打电话,要与 浩然见个面好好聊一聊,但经历过“文 革”初期的暴风骤雨,使浩然在许多问 题上接受了教训而显得顾虑重重,与好 多人断了通信联系。尽管他也担心有可 能引起误会,还是找了种种借口没有应 允。浩然显然是有些多虑了。 1972 年 7 月 6 日 ,正 在 故 乡 访 问、 写作的浩然接到北京打来的电话,告知 郭澄清到北京送稿,要来看他。第二天 浩然就赶回了北京,先到出版社与郭澄 清见了一面,又去处理完其他事情后, 才再次赶回出版社,接着与郭澄清交 谈,一直谈到晚上近 10 点。7 月 8 日晚, 郭澄清来到浩然家里看望,并提出希望 浩然能够促进一下出版社,为他的长篇 小说《大刀记》印几本征求意见本样书。 在笔者的印象里,当年确曾看到过这部 书的征求意见本,不知这里面是否包含 有浩然的“功劳”。 《大刀记》作为郭澄清的一部重要 代表作,1975年出版发行后产生了很大 的社会影响,赢得了众多的好评;而浩 然同时期出版发行的《金光大道》,作为 其70年代的代表作,目前为止全国惟 一一部完整记载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 造全过程的长篇小说,使浩然这个名字 在读者心中进一步加深了印象,也同时 产生出了更广泛的影响。河北作家刘国 震曾在一篇文章中对郭澄清的《大刀 记》和浩然的《金光大道》做过一番比 较。他在文中是这样写的: 《大 刀 记》写 作 于 1971 至 1974 年 间,197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当 年曾被改编为连环画和电影故事片、评 书等,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这是郭澄清 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可以说,没有《大刀 记》,郭澄清很难被纳入“经典作家”的 行列。但因为此书有“文革时期”这个不 好的出生背景,在“文革文学空白论”的 束缚下,改革开放以后出版的许多当代 文学史,对这部书取得的艺术成就,未 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又因为它描写的是 民主革命时期的抗日战争生活,官方对 这段历史的评价与认识,“改开”前后几 无差别,所以,它也没有像同一时期出 版的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题材的 经典巨著《金光大道》那样遭受那么多 误读与攻讦。 《大刀记》与《金光大道》虽然题材 不同,但也有它们的共同点。两部作品 的主人公梁永生与高大泉,作为他们隶 属的那个阶级中的优秀分子,都在为受 剥削受奴役的劳苦大众寻找一条改变 自身命运,实现公平正义的幸福安康之 途。他们都接受了共产党的纲领与理 想,又因为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梁永 生选择了寒光凛凛的“大刀” —武装 斗争(民主革命);高大泉选择了金光灿 烂的“大道” —共同富裕(社会主义)。 两部作品,都是“道路小说”,都具有史 诗品格。这一点,读一读《大刀记》第一 卷前面长达 239 页的《开篇》 ,读一读《金 光大道》第一部前面那个只有49页的 《引 子》 ,就很清楚了。从“大刀”到“大 道”,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逻辑和人物 性格发展逻辑的自然延续。 郭澄清与浩然一样“生不逢时”,虽 然也写了大量的作品,出了不少著作, 但大多数都没有赶上稿费高的时候,或 者 根 本 就 没 有 稿 费 。在 1965 年 7 月 14 日浩然写给杨啸的信中就有这样一段 话: 昨天晚上约郭澄清(他在给“中青” 扩充《社迷》为中篇七万字)、姜树茂(青 岛人,写四七年海上渔民斗争长篇)、张 英(与我同室住,上海人,写电业工人长 篇)和玉兄谈了一次,对当前创作问题、 稿费问题扯了许多。如今《人民日报》 《人民文学》等报刊,对工农作者已不发 稿费,送一些书,对于作家,最高者每千 字六元,短篇集根本不给稿费了。郭之 《公社的人们》只得九十几块钱。 信中说的“郭”,指的就是郭澄清。 《公社的人们》则是指作家出版社 1965 年出版的郭澄清的短篇小说集;在版权 页上印着该书的字数近10万字,印数 为5万册。 1976年5月,郭澄清突患脑血栓, 至使半身瘫痪。1978 年 12 月 20 日,浩 然与好友李学鳌闻讯后来到北京宣武 医院,看望正在此治疗的郭澄清。这大 概是两个人见到的最后一面。几年后, 浩然来到河北省三河县段甲岭镇挂职, 在三河一边继续创作,一边实施他的 “文艺绿化工程”,没有必须要参加的会 议或活动,很少返回京城;而郭澄清则 一边同病魔顽强斗争,一边积极进行新 的创作,于11年后的1989年病逝。 《大刀记》手稿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郭澄清 是一位广为读者熟知的作家。他那部曾由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连播、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的长篇小说《大刀记》,在当时的中国可谓家喻户 晓;他的短篇之作《黑掌柜》《马家店》《茶坊嫂》 《篱墙两边》等,亦颇得当年文坛的推重。以今天 的眼光来看,这些作品,虽不无那个时代的特定 印记,但在某些方面,可谓标志了那个时代的艺 术高度。就其实际影响来看,也亦显示了超越时 代的艺术生命力:《大刀记》,2005 年,已由人民 文学出版社重版印行,去年又被拍成45集电视 连续剧,在山东卫视播放;《黑掌柜》,自 1985 年 至今,一直作为短篇小说范例,入选复旦大学的 《大学写作》教材。 郭澄清的作品,尤其是那些描写上世纪五六 十年代中国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不仅未因时世 变迁而失去光彩,相反,至今读来,竟有益觉亲切 之感,奥秘何在?仅就其主体创作追求而言,我 以为主要是得益于他真正切近于现实主义的创 作视角。在我国文学界,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直 深得尊崇,这本是没什么问题的。现实主义,不 仅在中外文学史上常现辉煌,至今,在世界各国 的文学创作中,亦占据重要地位。但遗憾的是: 我们长期尊崇的“现实主义”,是被政治化了、扭 曲了的。现实主义的要则是写出生活本身的“真 实性”与“可信性”。但在我们的理论中,一度特 别强调的是“典型化的真实”、“高于生活的真 实”、“反映历史本质规律的真实”等等。这些强 调,原本也是有道理的,可惜的是,这“典型化”之 类,又常常被予以意识形态化的阐释。缘此框 拘,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许多农村题材的小说, 常见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视点,以“地主、富 农、反革命分子的捣乱破坏”为故事框架,以“集 体化与反集体化”为主题模式,从而导致了肤浅 化、宣传化与雷同化。而这一时期的郭澄清,似 乎在尽可能回避这类简单化的政治视角,而将目 光投向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相信细读其作品 的读者,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在那笔下的人物 形象中,不难体悟到另外一些让人感动、与时代 主潮没多少必然关联的精神意绪,突出表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纯真质朴的人性的赞美,对相互关爱 的人间温情的向往。在郭澄清的小说中出现的 诸如供销社售货员、乡村旅店老板、邮差及普通 社员等各色人物身上,虽亦不无“关心集体”、“热 爱社会主义”之类的意识形态色调,但真正动人 之处是:那些人物的纯真与善良,真诚与质朴,以 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温馨。如《黑掌柜》中 那位深夜里还在苦练“手是戥子眼是称”的专业 技能的王秋分,其动机不过是“没有这点本事,还 算得上什么买卖人”这样一种基本的职业操守; 《马家店》中那位店主马老汉,对来往客人的关 爱,想到的也只是“开店得有父母心肠”这样一种 基本的行业道德。《茶坊嫂》中的茶坊嫂之所以舍 近求远,去集市的另一端挑水,也只是出于:门口 那井的水硬,“本村人喝习惯了,倒没什么;今儿 是集日,外村的茶客多,喝了肯闹肚子哩!”这样 一种做人的基本良知。如果按当时的政治要求 衡量,这样一些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实在 说不上有多么伟大,多么崇高;与当时作为主流 意识形态的“集体主义”、“阶级斗争”之间的关联 亦不密切。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读者会清楚,正 是这样一类无论在何时代、在何国家,都会为人 向往的普通人的纯真与善良,曾经为我们的“新 中国”增添了光彩,为我们留下了关于那个年代 的许多美好记忆。 在郭澄清的这类作品中,我觉得特别值得推 崇的是那篇《篱墙两边》。在我看来,这不只是郭 澄清短篇小说中的精品,亦可谓中国当代文学史 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以 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的性格刻画,讲述了僻处 乡村一角,隔篱而居的三个普通人之间的日常生 活故事:“五保”老人张大婶,看见光棍李三哥与 寡妇王二嫂各自生活不易,便很想将两人撮合到 一起。为了唤起王二嫂对李三哥的情感,她不时 寻机地拿话撩拨。她以自己请求帮忙的名义,让 王二嫂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李三哥拆洗了被子, 又让李三哥为王二嫂浇了丝瓜。事后,再私下里 传话给双方,让其互生好感。正是在张大婶的暗 中撮合下,李、王二人,竟在不知不觉中相互牵挂 起来,终于走到了一起。读着这篇小说,你不能 不为张大婶美好善良而又富有智慧的心灵所打 动。显然,在这位农村老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关爱 他人的情怀,既疏离于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亦 不仅属于某一时代、某一国度,而是有着永恒魅 力的人性之美。如果借用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 莱的神话原型理论,我们甚至还会从中体悟到别 一番超时空的深层文化意蕴:张大婶这一人物, 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中国民间神话中那位常在 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促成其婚姻的“月 下老人”的形象。 二是对勤劳、实在、正直等传统民族美德的 歌颂。如在《嘟嘟奶奶》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 位从早到晚嘴巴不闲,手脚更是闲不住的农村老 太太形象;在《春儿》中,那位大队支书,为了让毕 业回村的女儿能够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性,眼看着 娇嫩的春儿扛着行李,提着包袱,热得头发打成 缕,自己仍狠着心甩手跟在身后;在《黑掌柜》中, 当丁芒种知道错告了售货员王秋分之后,随即粗 声大嗓地公开上门道歉;在《社迷续传》中,当人 们推选“社迷”担任合 作社的保管员时,“社 迷”真诚地推举了比 他更为合适的王海。 作家所赞扬的这些人 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勤 劳实在、正直淳朴的 人格风范,自然也不 只见之于社会主义时 代,而是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体 现。 三是反对特权、 向往民主平等的现代 意识。这儿特别值得 提及的是《公社书记》 《石再仁》等篇。在中 国的行政序列中,处 于最基层的公社书记 (相 当 于 现 在 的 乡 镇 党委书记),虽然官阶 不高,权力不大,但因系直接面对乡间民众的国 家干员,因而也就往往最易见出官民之间的等级 之别,也最易招致群众的反感。而在郭澄清的 《公社书记》中,我们会看到一位可亲可敬而又可 信的基层领导人形象:他不允许任何人称他为 “书记”,故而不仅秘书称他“老项”,村支书称他 “老项”,连乡下的老老少少,也都称他“老项”;他 在下乡的路上,戴一顶破草帽,光着脚板,卷着裤 腿,赤着上身,肩上搭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 与普通老农没什么区别;不论走到哪个村子,到 了谁家,他都会像到了自己家一样随意,都会有 男女老少、干部社员凑上来,谈工作,叙家常。在 这篇小说中,作者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在新中 国初期的历史上尚比较多见的真正人民公仆的 形象,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作者对官民平等的 社会理想的向往。在《石再仁》中,身为生产队饲 养员的那位石老汉,为了保证生产队的农活,队 长来要牲口推磨时,也遭到了他的坚决拒绝。在 石老汉看来,对干部与社员都要一视同仁,作为 队长,更不能享有特权。在有着强盛“官本位”文 化传统的中国,尤其是在官员脱离群众、贪腐成 风的今天,这类向往民主平等、富有现代意识的 作品,自然会具有动人的力量。 郭澄清的乡村小说就是这样,描写的虽是上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乡村的风物人情,但其中既 充盈着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崇尚纯真善良的人 性,赞美勤劳正直的人格,亦不乏反对特权、向往 民主平等之类的现代意识。 此外,我们还可注意到,郭澄清的农村题材 小说中,也触及了一些农民的自私自利,但他的 着眼点,主要是人的本原性的私欲及品行问题, 而不是什么“反集体化”、“反社会主义”之类的政 治立场问题。如《马家店》中,那位天不黑就要住 店的中年汉子,不过是为了多记半天工分,多领 半天的差旅补助费而已。即如《李二叔》中描写 的李二叔的那位偷过集体的猪饲料的老伴儿,亦 与“反集体化”之类的政治问题毫无关联,因为这 个人物,连她娘家的东西,也是“今儿一袋粮,明 儿一车草,明送暗捎”地往自己家里填的。显然, 又恰是缘于这样的写实视野,使郭澄清的这些作 品,别具个性与意蕴深度,这就是:不是按时代要 求,一味表面化地歌颂社会主义新人,而是写出 了人性的复杂,在更深层次上触及了当时中国农 村社会中存在的人性的自私与集体化道路之间 必然会产生的对立与冲突,而这冲突,或许才是 社会主义道路遭遇诸多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创作于“文革”期间的长篇小说《大刀记》 来看,郭澄清亦仍在尽力坚守着真正的现实主 义的创作追求。仅以小说中所展示的当时的社 会危机来看,即与某些“红色经典”有所不同。 小说中虽也时见“ 阶级仇恨 ”、“ 阶级情义 ”之类 用语,但从整体上看,尤其是由第一部中所展示 的人物命运与历史画卷来看,作者是以更为深 邃的眼光把握历史与人性的。如梁永生一家的 悲惨遭遇,以及赵奶奶、雒金坡、周义林等其他 许多穷人的苦难,以及由此引发的仇杀与纷争 等等,如果仅用“阶级压迫”之类简单化的革命 斗争理论,恐是难以解释的。正如小说所呈现 的,实际上另有其他一些复杂的原因,如国家政 局的失控,社会秩序的失范,以及在此状况下人 类社会生活中极易出现的弱肉强食、强取豪夺、 为富不仁的人性沦落等等。梁永生的奋起反 抗,其本原动力也不是出于推翻现存社会制度 的阶级觉悟,以及建立新社会的远大理想,而不 过是走投无路时的无奈之举,以及个人的复仇 意识。小说中的这类内容,无疑更为广阔、也更 为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近代的苦难历程,亦在 更深层次上揭示了值得肯定的人类面对不公与 黑暗时的不屈反抗精神。 从人物刻画来看,作为小说中一号人物的梁 永生,亦不像当时的“三突出”原则所要求的那样 “高、大、全”。他曾出于个人复仇动机,凭着一股 血性,打打杀杀。他后来投身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队伍,亦并非是对共产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有多 少了解,只因在他看来,共产党总是与富人作对, 与自己的意愿一致,只有依靠这样一个政党,才 能实现个人复仇的目的。当他成为抗日游击队 的大刀队队长之后,也不像在许多同类题材的作 品中塑造的英雄人物那样气宇轩昂、智慧过人, 相反,在决定行动计划,当队友们要他拿主意时, 他常常会实实在在地回答“我也说不准”,然后, 让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即使在亲眼见过梁 永生的敌人眼中,这位闻名胆战的大刀队队长, 竟也完全不是他们原来想象中的样子,而是一个 普普通通的平常人,长相没什么出奇的地方,说 话的声音是柔和的。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这位 主要人物,才更为鲜活,也更为生动。 郭澄清的小说创作中,自然亦存在遗憾:由 于时代思潮及某些外力的干扰,他的艺术才华未 能得以充分展现。尤其是在“文革”期间,他虽有 幸仍能得允创作,但他原有的把握社会现实、透 视人性与人生的目光,被强行逼进了一个不利于 文学创作的狭窄空间;他的力图切近真正现实主 义的创作追求,有时还被硬性扭到了服务于政治 的轨道;他的艺术灵感之火,也就不能不遭到压 抑与遏制了。如面对“写的农民的自发斗争,没 有突出党的领导”之类的政治性指责,他亦曾不 得不顺应时势,对《大刀记》的原稿大加删改。山 东师范大学李宗刚教授曾对 1975 年出版的这部 小说的删改本与 2005 年重版的原稿本进行过仔 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小说原有的民间对民国 之后由于“社会秩序失范和对公平与合理原则的 绝望”而愤起反抗之类意旨遭到了颠覆;本是“一 部侧重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切近、具有‘史诗’文 化品格的小说,就被部分地置换成了满足主流意 识形态话语要求的小说”《对〈大刀记〉两个版本 的对比性解读》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 年第 5期)。这自然也就从整体上损伤了这部小说的 价值。 这当然不只是郭澄清本人的遗憾,乃是整个 中国当代文学的遗憾。依据长篇小说《大刀记》 及《黑掌柜》《马家店》《茶坊嫂》《篱墙两边》等短 篇之作在精神意蕴、创作视角及艺术形式等方面 所体现的才华与相关追求来看,可以相信,如果 不是某些外在因素的制约,郭澄清必会取得更为 辉煌的文学成就。这其中的教训,是值得我们进 一步深长思之的。 作家郭澄清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干部保健病房写作,并创作出版了抗日战争题 材的长篇小说《决斗》(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7 年 12 月出版)。 1976年11月山东省创作会议合影。前排左起:任孚先、董均 伦、郭澄清、刘知侠、章永顺;后排左起:翟永瑚、牟崇光、苗得雨。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Jul-2021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经典作家 37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7B160817_Print.pdf《红旗》杂志社的编辑朋友。这份“材料” 是稿件,抑或是其他什么,因没有详细

37责任编辑周玉宁 电话(010)65914510 电子信箱wyblilunsinacn 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经典作家

重读郭澄清重读郭澄清杨守森杨守森

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50年代

成长起一大批工农出身的作家浩然与

郭澄清就是这支浩浩荡荡文艺大军里

的一员

按照年头说浩然比郭澄清小一

岁若按月份算只小5个月可以说他

们是同龄人浩然的原籍是河北省宝坻

县现在已属于天津市的一个区郭澄

清的原籍是山东省宁津县这个县在新

中国成立后曾分别隶属于河北省和天

津把浩然与郭澄清认为是老乡也是有

依据的

浩然与郭澄清一样都出生在农

家从小就参加革命工作经历了战争

的锻炼和考验十几岁时就加入了中国

共产党有着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经

历为他们日后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

厚的生活素材

浩然是冀东人始终生活工作在

燕赵沃土上以三卷本的长篇小说《艳

阳天》奠定了在文坛的地位郭澄清是

山东人始终生活工作在齐鲁大地上

以三卷本的长篇小说《大刀记》而闻名

于文坛《艳阳天》和《大刀记》发表出

版后都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受到

读者的广泛好评

浩然与郭澄清从50年代初期就开

始发表作品都以歌颂新人新事歌颂

新的生活起步根据现有资料两个人

第一次见面时已经是1965年了

为给中国青年出版社ldquo扩编rdquo《社迷

传》这一年郭澄清从山东来到北京住

了很长一段时间6月26日晚浩然到

北京东城区的炒豆胡同看望暂居在此

的郭澄清这是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

谈到了近12点浩然才回家

在浩然留下的文字材料中没有他

对郭澄清初次见面后的印象但从后来

事情的发展上看两个人的交往还是很

好的可以称之为朋友关系

1965年5月中旬同为山东籍的青

岛作家姜树茂来北京最后一遍修订他

的长篇小说《渔岛怒潮》以便出版7月

13日下午姜树茂来到浩然家串门做

客谈他的短篇小说创作聊到晚上吃

饭前浩然又特意约来郭澄清等人一

起畅谈至深夜

8月22日中午浩然的朋友内蒙

作家张长弓带着百花文艺出版社的编

辑诸有莹来到家里到下午4点时浩然

又约来张峻郭澄清等人一同到当时

很有些名气的京城餐饮老字号ldquo灶温rdquo

吃饭边吃边聊又到很晚

如同天生的缘分这年年底百花文

艺出版社出版了一套ldquo农村文学选读rdquo

其中一本《公社书记》中选用了四位作

家各一篇短篇小说而浩然与郭澄清就

在这四位作家之中

1965年 10月郭澄清的中篇小说

《社迷传》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不久后他便赠送了浩然一本浩然在

这年12月和次年2月两次阅读了郭澄

清的这部新著虽然感觉在艺术上稍差

一些但还是有新东西的凡是有新的

东西就应当给予肯定于是浩然写了

一篇推荐文章《一个崭新的贫农形象》

发表在1966年4月26日的《光明日报》

上这类的文章浩然在五六十年代是

很少涉猎的大约只写了四五篇

在这篇约4000字的文章里浩然

对郭澄清的新特点给予了赞扬对不足

也有所提及在文章中浩然写道

我认为你的《社迷传》里一个值得

肯定的特点是创作了一个崭新的贫农

形象高大虎这个ldquo新rdquo字表现在你给

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力量

这个力量就是毛泽东思想helliphellip这是最

新的事物也是最为真实的现实这是

作家应当大为鼓吹的东西

你身在农村的火热斗争里看到了

这个新的事物并抓住了它具体生动

地体现在《社迷传》那个贫农高大虎的

形象描写和塑造上所以我热情地肯

定你的这一点并要

向你学习

由此可见我们

写农村生活的人不

仅 要 追 着 时 代 的 脚

步捕捉新的故事提

炼新的主题也得挖

掘新农民的新的精神

因素跟着而来的是

相应的表现方法

文化大革命开始

后的 1966年 12月的

一天下午浩然从单

位回到家里看到郭

澄清留下的一份材料

和一个条子晚饭前

郭澄清再次来到两

个人畅谈到晚上9点

半才分手浩然将刚

刚出版不久的《艳阳

天》第二卷赠送给郭

澄清不久后浩然将

郭澄清的材料转给了

《红旗》杂志社的编辑朋友这份ldquo材料rdquo

是稿件抑或是其他什么因没有详细

记载就不得而知了

1970年郭澄清开始了专业创作

比浩然重新回到专业创作岗位整整早

了一年这一年郭澄清到北京参加修

改《奇袭白虎团》的京剧剧本住在二七

剧场他虽然几次给浩然打电话要与

浩然见个面好好聊一聊但经历过ldquo文

革rdquo初期的暴风骤雨使浩然在许多问

题上接受了教训而显得顾虑重重与好

多人断了通信联系尽管他也担心有可

能引起误会还是找了种种借口没有应

允浩然显然是有些多虑了

1972年 7月 6日正在故乡访问

写作的浩然接到北京打来的电话告知

郭澄清到北京送稿要来看他第二天

浩然就赶回了北京先到出版社与郭澄

清见了一面又去处理完其他事情后

才再次赶回出版社接着与郭澄清交

谈一直谈到晚上近10点7月8日晚

郭澄清来到浩然家里看望并提出希望

浩然能够促进一下出版社为他的长篇

小说《大刀记》印几本征求意见本样书

在笔者的印象里当年确曾看到过这部

书的征求意见本不知这里面是否包含

有浩然的ldquo功劳rdquo

《大刀记》作为郭澄清的一部重要

代表作1975年出版发行后产生了很大

的社会影响赢得了众多的好评而浩

然同时期出版发行的《金光大道》作为

其70年代的代表作目前为止全国惟

一一部完整记载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

造全过程的长篇小说使浩然这个名字

在读者心中进一步加深了印象也同时

产生出了更广泛的影响河北作家刘国

震曾在一篇文章中对郭澄清的《大刀

记》和浩然的《金光大道》做过一番比

较他在文中是这样写的

《大刀记》写作于 1971 至 1974 年

间1975 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当

年曾被改编为连环画和电影故事片评

书等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这是郭澄清

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可以说没有《大刀

记》郭澄清很难被纳入ldquo经典作家rdquo的

行列但因为此书有ldquo文革时期rdquo这个不

好的出生背景在ldquo文革文学空白论rdquo的

束缚下改革开放以后出版的许多当代

文学史对这部书取得的艺术成就未

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又因为它描写的是

民主革命时期的抗日战争生活官方对

这段历史的评价与认识ldquo改开rdquo前后几

无差别所以它也没有像同一时期出

版的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题材的

经典巨著《金光大道》那样遭受那么多

误读与攻讦

《大刀记》与《金光大道》虽然题材

不同但也有它们的共同点两部作品

的主人公梁永生与高大泉作为他们隶

属的那个阶级中的优秀分子都在为受

剥削受奴役的劳苦大众寻找一条改变

自身命运实现公平正义的幸福安康之

途他们都接受了共产党的纲领与理

想又因为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梁永

生选择了寒光凛凛的ldquo大刀rdquomdashmdash武装

斗争(民主革命)高大泉选择了金光灿

烂的ldquo大道rdquomdashmdash共同富裕(社会主义)

两部作品都是ldquo道路小说rdquo都具有史

诗品格这一点读一读《大刀记》第一

卷前面长达239页的《开篇》读一读《金

光大道》第一部前面那个只有 49 页的

《引子》就很清楚了从ldquo大刀rdquo到ldquo大

道rdquo是一种符合历史发展逻辑和人物

性格发展逻辑的自然延续

郭澄清与浩然一样ldquo生不逢时rdquo虽

然也写了大量的作品出了不少著作

但大多数都没有赶上稿费高的时候或

者根本就没有稿费在1965年 7月 14

日浩然写给杨啸的信中就有这样一段

昨天晚上约郭澄清(他在给ldquo中青rdquo

扩充《社迷》为中篇七万字)姜树茂(青

岛人写四七年海上渔民斗争长篇)张

英(与我同室住上海人写电业工人长

篇)和玉兄谈了一次对当前创作问题

稿费问题扯了许多如今《人民日报》

《人民文学》等报刊对工农作者已不发

稿费送一些书对于作家最高者每千

字六元短篇集根本不给稿费了郭之

《公社的人们》只得九十几块钱

信中说的ldquo郭rdquo指的就是郭澄清

《公社的人们》则是指作家出版社1965

年出版的郭澄清的短篇小说集在版权

页上印着该书的字数近10万字印数

为5万册

1976年 5月郭澄清突患脑血栓

至使半身瘫痪1978年 12月 20日浩

然与好友李学鳌闻讯后来到北京宣武

医院看望正在此治疗的郭澄清这大

概是两个人见到的最后一面几年后

浩然来到河北省三河县段甲岭镇挂职

在三河一边继续创作一边实施他的

ldquo文艺绿化工程rdquo没有必须要参加的会

议或活动很少返回京城而郭澄清则

一边同病魔顽强斗争一边积极进行新

的创作于11年后的1989年病逝

浩然与郭澄清

浩然与郭澄清

梁秋川

梁秋川

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1013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 1051013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08851051013105088510508851050885

1050885105088510508851051013

《大刀记》手稿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郭澄清

是一位广为读者熟知的作家他那部曾由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连播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

的长篇小说《大刀记》在当时的中国可谓家喻户

晓他的短篇之作《黑掌柜》《马家店》《茶坊嫂》

《篱墙两边》等亦颇得当年文坛的推重以今天

的眼光来看这些作品虽不无那个时代的特定

印记但在某些方面可谓标志了那个时代的艺

术高度就其实际影响来看也亦显示了超越时

代的艺术生命力《大刀记》2005年已由人民

文学出版社重版印行去年又被拍成45集电视

连续剧在山东卫视播放《黑掌柜》自1985年

至今一直作为短篇小说范例入选复旦大学的

《大学写作》教材

郭澄清的作品尤其是那些描写上世纪五六

十年代中国农村生活的短篇小说不仅未因时世

变迁而失去光彩相反至今读来竟有益觉亲切

之感奥秘何在仅就其主体创作追求而言我

以为主要是得益于他真正切近于现实主义的创

作视角在我国文学界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一直

深得尊崇这本是没什么问题的现实主义不

仅在中外文学史上常现辉煌至今在世界各国

的文学创作中亦占据重要地位但遗憾的是

我们长期尊崇的ldquo现实主义rdquo是被政治化了扭

曲了的现实主义的要则是写出生活本身的ldquo真

实性rdquo与ldquo可信性rdquo但在我们的理论中一度特

别强调的是ldquo典型化的真实rdquoldquo高于生活的真

实rdquoldquo反映历史本质规律的真实rdquo等等这些强

调原本也是有道理的可惜的是这ldquo典型化rdquo之

类又常常被予以意识形态化的阐释缘此框

拘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许多农村题材的小说

常见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视点以ldquo地主富

农反革命分子的捣乱破坏rdquo为故事框架以ldquo集

体化与反集体化rdquo为主题模式从而导致了肤浅

化宣传化与雷同化而这一时期的郭澄清似

乎在尽可能回避这类简单化的政治视角而将目

光投向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相信细读其作品

的读者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间在那笔下的人物

形象中不难体悟到另外一些让人感动与时代

主潮没多少必然关联的精神意绪突出表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纯真质朴的人性的赞美对相互关爱

的人间温情的向往在郭澄清的小说中出现的

诸如供销社售货员乡村旅店老板邮差及普通

社员等各色人物身上虽亦不无ldquo关心集体rdquoldquo热

爱社会主义rdquo之类的意识形态色调但真正动人

之处是那些人物的纯真与善良真诚与质朴以

及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温馨如《黑掌柜》中

那位深夜里还在苦练ldquo手是戥子眼是称rdquo的专业

技能的王秋分其动机不过是ldquo没有这点本事还

算得上什么买卖人rdquo这样一种基本的职业操守

《马家店》中那位店主马老汉对来往客人的关

爱想到的也只是ldquo开店得有父母心肠rdquo这样一种

基本的行业道德《茶坊嫂》中的茶坊嫂之所以舍

近求远去集市的另一端挑水也只是出于门口

那井的水硬ldquo本村人喝习惯了倒没什么今儿

是集日外村的茶客多喝了肯闹肚子哩rdquo这样

一种做人的基本良知如果按当时的政治要求

衡量这样一些人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实在

说不上有多么伟大多么崇高与当时作为主流

意识形态的ldquo集体主义rdquoldquo阶级斗争rdquo之间的关联

亦不密切但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读者会清楚正

是这样一类无论在何时代在何国家都会为人

向往的普通人的纯真与善良曾经为我们的ldquo新

中国rdquo增添了光彩为我们留下了关于那个年代

的许多美好记忆

在郭澄清的这类作品中我觉得特别值得推

崇的是那篇《篱墙两边》在我看来这不只是郭

澄清短篇小说中的精品亦可谓中国当代文学史

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以

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的性格刻画讲述了僻处

乡村一角隔篱而居的三个普通人之间的日常生

活故事ldquo五保rdquo老人张大婶看见光棍李三哥与

寡妇王二嫂各自生活不易便很想将两人撮合到

一起为了唤起王二嫂对李三哥的情感她不时

寻机地拿话撩拨她以自己请求帮忙的名义让

王二嫂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李三哥拆洗了被子

又让李三哥为王二嫂浇了丝瓜事后再私下里

传话给双方让其互生好感正是在张大婶的暗

中撮合下李王二人竟在不知不觉中相互牵挂

起来终于走到了一起读着这篇小说你不能

不为张大婶美好善良而又富有智慧的心灵所打

动显然在这位农村老人身上体现出来的关爱

他人的情怀既疏离于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亦

不仅属于某一时代某一国度而是有着永恒魅

力的人性之美如果借用加拿大文学理论家弗

莱的神话原型理论我们甚至还会从中体悟到别

一番超时空的深层文化意蕴张大婶这一人物

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中国民间神话中那位常在

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促成其婚姻的ldquo月

下老人rdquo的形象

二是对勤劳实在正直等传统民族美德的

歌颂如在《嘟嘟奶奶》中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

位从早到晚嘴巴不闲手脚更是闲不住的农村老

太太形象在《春儿》中那位大队支书为了让毕

业回村的女儿能够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性眼看着

娇嫩的春儿扛着行李提着包袱热得头发打成

缕自己仍狠着心甩手跟在身后在《黑掌柜》中

当丁芒种知道错告了售货员王秋分之后随即粗

声大嗓地公开上门道歉在《社迷续传》中当人

们推选ldquo社迷rdquo担任合

作社的保管员时ldquo社

迷rdquo真诚地推举了比

他更为合适的王海

作家所赞扬的这些人

物身上体现出来的勤

劳实在正直淳朴的

人格风范自然也不

只见之于社会主义时

代而是中华民族优

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体

三是反对特权

向往民主平等的现代

意识这儿特别值得

提及的是《公社书记》

《石再仁》等篇在中

国的行政序列中处

于最基层的公社书记

(相当于现在的乡镇

党委书记)虽然官阶

不高权力不大但因系直接面对乡间民众的国

家干员因而也就往往最易见出官民之间的等级

之别也最易招致群众的反感而在郭澄清的

《公社书记》中我们会看到一位可亲可敬而又可

信的基层领导人形象他不允许任何人称他为

ldquo书记rdquo故而不仅秘书称他ldquo老项rdquo村支书称他

ldquo老项rdquo连乡下的老老少少也都称他ldquo老项rdquo他

在下乡的路上戴一顶破草帽光着脚板卷着裤

腿赤着上身肩上搭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褂子

与普通老农没什么区别不论走到哪个村子到

了谁家他都会像到了自己家一样随意都会有

男女老少干部社员凑上来谈工作叙家常在

这篇小说中作者不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在新中

国初期的历史上尚比较多见的真正人民公仆的

形象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作者对官民平等的

社会理想的向往在《石再仁》中身为生产队饲

养员的那位石老汉为了保证生产队的农活队

长来要牲口推磨时也遭到了他的坚决拒绝在

石老汉看来对干部与社员都要一视同仁作为

队长更不能享有特权在有着强盛ldquo官本位rdquo文

化传统的中国尤其是在官员脱离群众贪腐成

风的今天这类向往民主平等富有现代意识的

作品自然会具有动人的力量

郭澄清的乡村小说就是这样描写的虽是上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乡村的风物人情但其中既

充盈着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崇尚纯真善良的人

性赞美勤劳正直的人格亦不乏反对特权向往

民主平等之类的现代意识

此外我们还可注意到郭澄清的农村题材

小说中也触及了一些农民的自私自利但他的

着眼点主要是人的本原性的私欲及品行问题

而不是什么ldquo反集体化rdquoldquo反社会主义rdquo之类的政

治立场问题如《马家店》中那位天不黑就要住

店的中年汉子不过是为了多记半天工分多领

半天的差旅补助费而已即如《李二叔》中描写

的李二叔的那位偷过集体的猪饲料的老伴儿亦

与ldquo反集体化rdquo之类的政治问题毫无关联因为这

个人物连她娘家的东西也是ldquo今儿一袋粮明

儿一车草明送暗捎rdquo地往自己家里填的显然

又恰是缘于这样的写实视野使郭澄清的这些作

品别具个性与意蕴深度这就是不是按时代要

求一味表面化地歌颂社会主义新人而是写出

了人性的复杂在更深层次上触及了当时中国农

村社会中存在的人性的自私与集体化道路之间

必然会产生的对立与冲突而这冲突或许才是

社会主义道路遭遇诸多挫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创作于ldquo文革rdquo期间的长篇小说《大刀记》

来看郭澄清亦仍在尽力坚守着真正的现实主

义的创作追求仅以小说中所展示的当时的社

会危机来看即与某些ldquo红色经典rdquo有所不同

小说中虽也时见ldquo阶级仇恨rdquoldquo阶级情义rdquo之类

用语但从整体上看尤其是由第一部中所展示

的人物命运与历史画卷来看作者是以更为深

邃的眼光把握历史与人性的如梁永生一家的

悲惨遭遇以及赵奶奶雒金坡周义林等其他

许多穷人的苦难以及由此引发的仇杀与纷争

等等如果仅用ldquo阶级压迫rdquo之类简单化的革命

斗争理论恐是难以解释的正如小说所呈现

的实际上另有其他一些复杂的原因如国家政

局的失控社会秩序的失范以及在此状况下人

类社会生活中极易出现的弱肉强食强取豪夺

为富不仁的人性沦落等等梁永生的奋起反

抗其本原动力也不是出于推翻现存社会制度

的阶级觉悟以及建立新社会的远大理想而不

过是走投无路时的无奈之举以及个人的复仇

意识小说中的这类内容无疑更为广阔也更

为真实地再现了中华民族近代的苦难历程亦在

更深层次上揭示了值得肯定的人类面对不公与

黑暗时的不屈反抗精神

从人物刻画来看作为小说中一号人物的梁

永生亦不像当时的ldquo三突出rdquo原则所要求的那样

ldquo高大全rdquo他曾出于个人复仇动机凭着一股

血性打打杀杀他后来投身共产党领导的革命

队伍亦并非是对共产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有多

少了解只因在他看来共产党总是与富人作对

与自己的意愿一致只有依靠这样一个政党才

能实现个人复仇的目的当他成为抗日游击队

的大刀队队长之后也不像在许多同类题材的作

品中塑造的英雄人物那样气宇轩昂智慧过人

相反在决定行动计划当队友们要他拿主意时

他常常会实实在在地回答ldquo我也说不准rdquo然后

让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即使在亲眼见过梁

永生的敌人眼中这位闻名胆战的大刀队队长

竟也完全不是他们原来想象中的样子而是一个

普普通通的平常人长相没什么出奇的地方说

话的声音是柔和的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这位

主要人物才更为鲜活也更为生动

郭澄清的小说创作中自然亦存在遗憾由

于时代思潮及某些外力的干扰他的艺术才华未

能得以充分展现尤其是在ldquo文革rdquo期间他虽有

幸仍能得允创作但他原有的把握社会现实透

视人性与人生的目光被强行逼进了一个不利于

文学创作的狭窄空间他的力图切近真正现实主

义的创作追求有时还被硬性扭到了服务于政治

的轨道他的艺术灵感之火也就不能不遭到压

抑与遏制了如面对ldquo写的农民的自发斗争没

有突出党的领导rdquo之类的政治性指责他亦曾不

得不顺应时势对《大刀记》的原稿大加删改山

东师范大学李宗刚教授曾对1975年出版的这部

小说的删改本与2005年重版的原稿本进行过仔

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小说原有的民间对民国

之后由于ldquo社会秩序失范和对公平与合理原则的

绝望rdquo而愤起反抗之类意旨遭到了颠覆本是ldquo一

部侧重于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切近具有lsquo史诗rsquo文

化品格的小说就被部分地置换成了满足主流意

识形态话语要求的小说rdquo《对〈大刀记〉两个版本

的对比性解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

5期)这自然也就从整体上损伤了这部小说的

价值

这当然不只是郭澄清本人的遗憾乃是整个

中国当代文学的遗憾依据长篇小说《大刀记》

及《黑掌柜》《马家店》《茶坊嫂》《篱墙两边》等短

篇之作在精神意蕴创作视角及艺术形式等方面

所体现的才华与相关追求来看可以相信如果

不是某些外在因素的制约郭澄清必会取得更为

辉煌的文学成就这其中的教训是值得我们进

一步深长思之的

作家郭澄清在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干部保健病房写作并创作出版了抗日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决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

1976年 11月山东省创作会议合影前排左起任孚先董均伦郭澄清刘知侠章永顺后排左起翟永瑚牟崇光苗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