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11
中国 程教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2017, NO.11 2017 年第11 一、背景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推陈出新,人类的学习方式 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早期的印刷技术到以单向传 输为主的电子技术和卫星通 技术,以及双向交互的 网络技术 (李琼, 2002 ),我们经历了早期的函授教 育,借助广播电视的多媒体远程教育(訾燕, 2006 ),以及今天基于网络的开放、 活的远程学 习。从静态的 享资源逐步走向互动性的开放课堂 (陈池, , 2014 ),远程教育的方式、方法随着通 技术的成熟 (丁 , 2002 ) 和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 而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上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 起,在线教育开始萌芽,但由于没有找到相应的盈利 模式,进 徘徊期 (陈琪琳, , 2014 )。2010 年前 后,可汗学院步 历史舞台,为在线教育赢得 注。2012 年以来,MOO 的发展, 次将基于 视频的在线学习推到了教育变革的主阵地。2014 年,弹幕视频的 起,为视频学习提 了即时交互 的可能性。 在弹幕视频 起之前,伊利诺伊州威顿学院 Wheaton ollege ) 的英语教授 lanJacobs 曾说, 学生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可以和他人进行实时交 学习往往发生在这样的交 过程中,在线学习论坛很 难营造出这样的面对面实时交 情景 ( Nicholas, 2012 )。弹幕视频的出现,可能为视频学习提 了一 种新的基于情境的实时交互。“弹幕”一词早期为 事用语,现在主要用于指观众将自己的观 评论即时 发送到屏幕上形成子弹般的幕布的一种交互方式(诸 葛达维, 2015 )。弹幕是集群行为的产物,是同步或 不同步观看视频的观众之间的观 享。弹幕视频起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 ”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频的观众能够根据自己观看视频时的情感、态度等进 行及时的 息发送和呈现,实现与 他视频观众之间 的互动。早期研究表明,弹幕有助于观众对视频 的 理 解 , 增 加 视 频 的 可 理 解 性 和 趣 味 性 (张 钗, 2015 )。之后,有研究者开始 注弹幕在视频学习中 的应用。李海峰等人 ( 2015 ) 指出,在弹幕视频学 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发送弹幕来表达、分享观 有利于提高在视频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在很多教学 情境下,对话都是教学的本质,交互是教学中不可缺 少的 键环节 (史慧姗, , 2016 ),而弹幕正是在弹 幕视频学习中扮演这样一个 进交互的角色。甚至有 学者提出,弹幕技术与 MOO 视频相结合将会给在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 分析 * 张婧婧 【摘 要】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推陈出新,人类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互联网+”时代,基于视 频的交互技术 弹幕为在线学习提 了新的交互方式。本研究通过对 站中一门 PS 课程的弹幕数据 进行分析和文本挖掘,发现弹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 进老师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情感 ,缩小学习者、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减少 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孤 独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交互的语言特 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转换,学习者之间就此形 成了语言认同。相比传统课堂,弹幕学习中学习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更为直接,情感交 更加频繁。基 于这些发现,希望本研究能够对以后的弹幕学习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在线学习;社会临场感;学习分析;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情感分析;时空交互;非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 434 【文献标识码】 【文 编号】 1009-458 2017 11-0022-09 * 本文系 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青年课题(编号: 120110 )“基于情景的 息化学习实验研究: 构开放教育资源文本链接形式”的阶段成果。 22 DOI:10.13541/j.cnki.chinade.20171120.008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Sep-2019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cmooc.bnu.edu.cncmooc.bnu.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4/60857acc9ca87134.pdf ·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2017, NO.11

2017年第11期

一、背景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推陈出新,人类的学习方式

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早期的印刷技术到以单向传

输为主的电子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以及双向交互的

网络技术(李琼, 2002),我们经历了早期的函授教

育,借助广播电视的多媒体远程教育 (訾燕,2006),以及今天基于网络的开放、灵活的远程学

习。从静态的共享资源逐步走向互动性的开放课堂

(陈池, 等, 2014),远程教育的方式、方法随着通信

技术的成熟(丁兴富, 2002)和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

而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上世纪 90年代,互联网兴

起,在线教育开始萌芽,但由于没有找到相应的盈利

模式,进入徘徊期(陈琪琳, 等, 2014)。2010年前

后,可汗学院步入历史舞台,为在线教育赢得全球

关注。2012年以来,MOOC的发展,再次将基于

视频的在线学习推到了教育变革的主阵地。2014年,弹幕视频的兴起,为视频学习提供了即时交互

的可能性。

在弹幕视频兴起之前,伊利诺伊州威顿学院

(Wheaton College)的英语教授 AlanJacobs 曾说,

学生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可以和他人进行实时交流,

学习往往发生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在线学习论坛很

难营造出这样的面对面实时交流情景 (Nicholas,2012)。弹幕视频的出现,可能为视频学习提供了一

种新的基于情境的实时交互。“弹幕”一词早期为军

事用语,现在主要用于指观众将自己的观点评论即时

发送到屏幕上形成子弹般的幕布的一种交互方式(诸

葛达维, 2015)。弹幕是集群行为的产物,是同步或

不同步观看视频的观众之间的观点共享。弹幕视频起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频的观众能够根据自己观看视频时的情感、态度等进

行及时的信息发送和呈现,实现与其他视频观众之间

的互动。早期研究表明,弹幕有助于观众对视频内容

的理解,增加视频的可理解性和趣味性 (张钗,2015)。之后,有研究者开始关注弹幕在视频学习中

的应用。李海峰等人(2015)指出,在弹幕视频学

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发送弹幕来表达、分享观点,

有利于提高在视频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在很多教学

情境下,对话都是教学的本质,交互是教学中不可缺

少的关键环节(史慧姗, 等, 2016),而弹幕正是在弹

幕视频学习中扮演这样一个促进交互的角色。甚至有

学者提出,弹幕技术与MOOC视频相结合将会给在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张婧婧 杨业宏 安 欣

【摘 要】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推陈出新,人类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互联网+”时代,基于视

频的交互技术——弹幕为在线学习提供了新的交互方式。本研究通过对B站中一门PS课程的弹幕数据

进行分析和文本挖掘,发现弹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老师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情感

交流,缩小学习者、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减少其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孤

独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交互的语言特点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转换,学习者之间就此形

成了语言认同。相比传统课堂,弹幕学习中学习者表达情感的方式更为直接,情感交流更加频繁。基

于这些发现,希望本研究能够对以后的弹幕学习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在线学习;社会临场感;学习分析;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情感分析;时空交互;非正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7)11-0022-09

*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青年课题(编号: CCA120110)“基于情景的信息化学习实验研究: 重构开放教育资源文本链接形式”的阶段成果。

22

DOI:10.13541/j.cnki.chinade.20171120.008

Page 2: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cmooc.bnu.edu.cncmooc.bnu.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4/60857acc9ca87134.pdf ·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2017, NO.11

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第11期

线视频学习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弹幕视频的强大交互

性将可能有效地缓解“学习者学习持续性不强、交流

互动不足”的问题(李海峰, 2015)。但是,目前在

弹幕视频学习中我们对学习者的行为特征尚缺乏足够

的认识,其规律和特点亟待挖掘。

二、文献综述

早期,穆尔(1989)提出了远程教育中的三种

基本的交互类型:学生和内容之间的交互,学生和学

生之间的交互,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互。之后,随着

通信技术与媒介的不断更新,希尔曼等(1994)增

补了第四种,即学习者和学习界面之间的交互。陈丽

(2004)提出了教学交互模型:学生与媒体的操作交

互,学生与教学要素的信息交互,学生的概念与新概

念的概念交互。陈丽 (2004) 提出教学交互层次

塔,认为远程教育的教学交互是分层的,从操作交互

到信息交互,乃至到概念交互,是一个从具体到抽

象、从低阶到高阶的发展过程。

在线远程学习不同于传统面对面学习,其丰富的

交互类型,以及媒介所能承载的同步交互与异步交互

方式(Banks et al.,2003),改变了学习者认知和行

为的活动,影响了学习者在线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Wagners, 1994)。穆尔提出交互影响距离理论,认

为有效的师生对话能够减少心理和通信上的时空距离

(焦广兰, 2006)。该理论认为,教学对话多,彼此交

流就多,交互影响距离就小;教学对话少,彼此交流

就少,交互影响距离就大。交互影响距离不是简单的

物理距离,而是由物理距离、社会因素等导致师生在

心理或传播上产生潜在误解的距离 (张秀梅,等,2004)。在线学习中,交互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习

者、老师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其社会临场感,减少了

学习者独自学习的孤独感。社会临场感最初由

Short、Williams 和Christie (1976) 提出,是指在

利用媒体进行沟通的过程中,一个人被视为“真实的

人”的程度及与他人联系的感知程度。在远程教育

中,参与在线学习的学习者能够将自己的个性投入到

讨论当中,建立社会临场感。当他们处在虚拟环境

时,通过使用情感符号、讲故事甚至使用幽默的语言

来表达个性化的自我,在其他在线学习者面前能够呈

现自己的真实存在,并且感觉到与他人是连通的

(Rourke, Anderson, Garrison, & Archer, 1992)。学

习者社会临场感水平的高低影响着交互的水平、学习

的积极性以及教学的效果(腾艳杨, 2013)。在线学

习中,时间和空间距离的存在,使得加强学习者之间

交互、增强其社会临场感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在远程教育研究中,已经形成了相对

成熟的交互理论与模型,近年来兴起的弹幕视频的学

习,可能为视频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基于情境的实时

交互,但是我们对其学习交互的本质认识还远远不

够。关于弹幕的研究,现阶段大多从传播学的视角展

开数据分析的工作,属于媒介传播研究。例如,雷宁

(2016) 通过对斗鱼 tv直播平台的弹幕进行数据挖

掘,运用ROST数据分析软件对整体样本进行词频处

理,分析了参与者在观看视频过程中的互动对象和互

动行为。郑飏飏等人(2015)通过对弹幕文本数据

进行情感词抽取和情感值计算,并结合时间序列进行

分析,最终绘制了弹幕评论的多维情感类别雷达图、

情感词标签云和情感趋势曲线。王宁 (2015) 提

出,弹幕中海量的数据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通过

对其大数据分析可以知道观众的好恶、发言习惯以

及改进意见和其他一些商业点,等等。在教育领域

的研究凤毛麟角,基本上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研

究 十 分 缺 乏 , 仅 有 李 海 峰 (2015) 和 李 欢

(2016)等人提出弹幕技术在MOOC等在线学习中

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李健(2015)提出弹幕对于

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将选取国内弹幕视

频网站中的一门课程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教育

研究。

三、案例选取

Blibli弹幕视频网站(简称“B站”)是一个受

众较为广泛的弹幕视频网站。本研究在B站众多视频

中,选取《[原创公开课]oeasy教你玩转ps教程(新

手向科普 photoshop 入门视频课程)》 为研究对

象。这门课程共 97节课,主要讲授有关Photoshop的相关知识与实训,教学内容较为连贯。该课程所有

视频资源均于2013年同一时间上传,学习者可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章节进行观看。2013年12月至 2017年 1月间,共有 9,269人发表了弹幕信

23

Page 3: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cmooc.bnu.edu.cncmooc.bnu.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4/60857acc9ca87134.pdf ·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2017, NO.11

2017年第11期

息,将发表弹幕这一行为认定为学习者参与到了视频

的学习中。该课程的授课老师本身为大学教授,深谙

教学技巧,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熟练地带领学习者复

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大家思考,与学习者进行互

动。这门课程既有正规课堂的教学特点,又因为身处

弹幕视频平台而给人一种轻松的学习体验。在某种程

度上,提供了一种新式的在线学习途径,值得研究和

探索其中的学习规律。

本研究收集到的弹幕数据为 9,269名学习者在

2013年 12月至 2017年 1月间发送的 62,593条弹幕

的相关信息,包括发送弹幕的视频时间、弹幕模式、

字号、字体颜色、时间戳、弹幕池、发送者 ID等。

图1为发送弹幕的学习者数量、弹幕数量在97节课

中依次变化的折线图,横轴表示课程节数序号,纵轴

表示学习者和弹幕的数量。如图1所示,可观察到该

曲线前后存在两个峰值,前一个在第3节课,后一个

在第88节课。学习者数量从第3节课开始出现急剧

的减少,此后呈现一个缓慢的递减趋势,在第88节课时,学习者数量急剧增加后,又呈现低谷。通过对

视频内容的了解,发现第 88-97节课实际为另外一

门独立的PS绘图课程置于bilibili视频网站上,且两

者指向同一链接,即第88节课同时是另外一门课程

的第 1节课。前 87节课的学习者总量为 8,029,后

10节课的学习者总量为 1,493,同时在前 87节课和

后 10节课中出现的学习者数量为 253,前后之间学

习者交叉数量较少。因此,第88节课出现峰值,很

有可能是因为其作为一门新课程开端的第 1节课,

大量学习者在学习开端发送弹幕进行学习,但之后

放弃发送弹幕甚至放弃学习该课程,导致峰值

出现。

图1 97节课中的弹幕数量和学习者数量的变化情况

四、数据分析

(一)视频学习中弹幕的分布规律

97节课中,每节课的视频长度在5分钟至60分钟之间,大部分视频长度为20分钟左右。经过绘制

每一节课视频中弹幕频率分布图,发现每一节课视频

中弹幕分布较为连续,不存在大量时间段没有弹幕的

情况,与传统的论坛交互数量随教学安排而变化(如

考试前交互增多)的分布不同。图2展示了视频长度

为20分钟的第1节课和视频长度为40分钟的第3节课的弹幕频率分布(其余95节课呈现相同的频率分

布特征),由此可知弹幕的发布并不呈现像MOOC论

坛中出现的正偏态分布 (张婧婧, 蒋琪, 查聿翀,2016)。弹幕出现时间连续性与持续性的频率分布规

律映射出视频作为交互发生的情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

了交互的数量,促进了学习者的参与度。

图2(1) 第1节课中弹幕数量的时间分布图

图2(2) 第3节课中弹幕数量的时间分布图

横轴表示视频时间(单位:秒),纵轴表示弹幕数量(单位:条)

对62,593条弹幕的发送时间进行统计,探究在

一天24个小时中,弹幕数量的分布情况,绘制折线

图如图3所示。有少量弹幕分布于零点之后,上午6点之后弹幕数量逐渐增长,高峰期为15点左右和21点左右,在 23点之前仍处于弹幕数量较多的状态,

与社交媒体上的行为特征一致 (Zhang, et al.,2015),属于非正式学习交互的一种行为体现,需要

24

Page 4: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cmooc.bnu.edu.cncmooc.bnu.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4/60857acc9ca87134.pdf ·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2017, NO.11

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第11期

在非正式学习的理论指导下探究基于视频的弹幕学习

时间分布。

横轴表示24小时制时间,纵轴表示弹幕数量(单位:条)

图3 弹幕数据的时间分布

(二)学习者参与视频学习的弹幕行为分析

对每位学习者发送过弹幕的课程节数数量进行统

计,如表1所示,93.60%的学习者仅在97节课中的

某几节课(少于10节)中发送过弹幕,只有不到7%的学习者发送的弹幕分布在10节课以上。在97节课

中的每节课都发送弹幕的学习者数量为0,即没有学

习者参与到每节课中的弹幕交互。

表1 发送弹幕的学习者数量分布(“课程节数”为课程的数量统

计,而非课程序号)

课程节数

学习者百分比

15689

61.38%

2~92987

32.22%

10~19383

4.13%

20~29105

1.13%

30~3955

0.59%

40~5927

0.29%

60~8923

0.24%

90~970

0.00%根据表1中大部分学习者只在少量几节课中发送

弹幕的情况,进一步统计发现占比 61.38%的 5,689名学习者仅在某一节课中发送过弹幕,剩下的96节课中没有再发送过弹幕,现将这5,689名学习者定义

为“弹幕路人”,用于对只在97节课的某一节课发送

过弹幕的学习者的简称。

由图1可知,前5节课中学习者数量和弹幕数量

均较多。去除前 5节课的弹幕数据,学习者总数从

9,269降至5,332,即有近一半的学习者仅出现在前5节课中的某一节或某几节课中。其中,有3,214名学

习者只在前5节课中的某一节课出现过,即“弹幕路

人”的分布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前5节课中。另外,还

有913名“弹幕路人”较为密集地分布在第88节课

中。现将这些“弹幕路人”在第1-5节课、第88节课中的分布情况在表2中呈现。

表 2中,在第 88节课中有 82.55%的学习者为

“弹幕路人”,说明在第88节课中出现了许多新学习

者发送弹幕,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对第88节课出现峰

值的猜测,即作为一门新课程的开端容易吸引学习者

发送较多的弹幕。所以,第 88节课出现峰值和前 5节课的弹幕数量较多的原因类似,呈现出课程开端学

习者较多,之后递减的特点。

表2 “弹幕路人”的数量分布

课程序号

“弹幕路人”

全体学习者

百分比

第1节

962

140868.32%

第2节

783

161548.48%

第3节

712

193636.78%

第4节

541

149436.21%

第5节

183

97718.73%

第88节

913

110682.55%

总计

4094

853647.96%

(三)参与度高的学习者弹幕行为分析

通过对弹幕学习节数较多的学习者进行分析发

现,这些学习者普遍利用系统化的时间进行弹幕学习

并参与弹幕交互,而依靠碎片化时间进行弹幕学习的

学习者往往难以坚持下来。在 80节课以上(不含)

发送过弹幕的学习者学习天数都在 15-20天之内,

并且是基本连续的一段时间,每天拿出大量时间进行

学习。在 70节课以上发送过弹幕的学习者中,有

50%的学习者弹幕学习的天数为 15-20天,其余大

部分学习者的弹幕学习天数在 21-38天(不一定连

续)之间。有一名 ID为91771ece的学习者仅用8天就完成了74节课,他每天学习10节课左右,每天发

弹幕的时间也比较有规律,主要集中在 10点左右、

15 点左右以及 21 点左右。如图 4 所示, ID 为

80c3cd82的学习者总共在80节课中发送弹幕,第一

次在本课程中发送弹幕为2015年10月9日,最后一

次发送弹幕为2016年6月29日,历经9个月,但是

真正发送弹幕进行学习的天数只有35天。

图4 ID为80c3cd82的学习者发送弹幕数量的时间分布

对弹幕数量前五名的学习者的弹幕文本进行词频

分析,发现其关键词与整个弹幕文本的关键词基本一

25

Page 5: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cmooc.bnu.edu.cncmooc.bnu.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4/60857acc9ca87134.pdf ·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2017, NO.11

2017年第11期

致。但是每个学习者会有一些自己的语言特色,例如

弹幕数量最多的学习者的词频分析显示,其词频前十

位中有“什么鬼”“了了了了了”等短语。还有的弹

幕学习者具有很强的倾诉欲望,喜欢在弹幕中发表自

己的评论和提问,例如弹幕数量第二多的学习者在弹

幕中经常有与老师互动的倾向,“老师你……”“老师

我……”“老师这……”等短语出现频率非常高,其

中主要内容为对老师的评价以及提问。“觉得”“感

觉”也是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表现出学习者表达、倾

诉自己感受的需求。“前方”也是一个出现次数比较

多的词语,表现出学习者与其他学习者互动交流的倾

向。表3为选取的部分弹幕示例。

(四)学习者与老师的交互

本研究使用 R语言中的 Rwordseg包对 62,593条弹幕文本进行分词,并统计词语出现的频率,绘制

词频分布图,如图5所示。从出现频率越大则词语字

号越大的可视化呈现方式可知,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语

为“老师”,共计 13,378次。筛选出 7,465条包含

“老师”的弹幕文本,发现很多学习者在发送弹幕时

习惯以“老师”开头,或者喜欢讨论与老师相关的内

容,并且85.48%的弹幕表现的情感为积极情感。第

二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为“23333”,一个表示大

笑的网络用语,共6,216次。在非正式学习范畴,提

倡学习者与学习者交互的社会性学习中,弹幕视频中

出现大量的学习者尝试与老师进行交互的现象是否是

在这样的一种视频情境中,拉近了学习者与老师之间

的心理距离,值得后续研究深入解读。

同时,本门课的老师习惯于在每节课的开头和大

家打招,带领大家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在

每节课的结尾会说“谢谢大家”。对应于老师经常使

用一些交互性较强的词语,学习者习惯于用弹幕回应

老师的话。在每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会有大量类似

“老师好”“谢谢老师”“老师再见”之类的问候语。

所以,“谢谢”“再见”等词语出现频率较高。“生日

色”一词出现颜色这一节课,用十六进制表示颜色这

一部分内容,很多学习者开始用自己的生日换算为十

六进制颜色进行交流。基于弹幕视频的学习中,老师

主动的一次简单的一对多互动,对于个体学习者而言

是老师与自己的一次互动,往往会收到学习者对老师

互动的反馈,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增进学习者的社

会临场感,减少老师一对一学习支持服务的工作量。

图5 基于词频分析的词云图

(五)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

弹幕学习者不止喜欢和视频中的学习内容进行交

流,还倾向于寻找同一时刻正在学习的伙伴,进行实

时交互。B站视频窗口右侧的弹幕库栏上方会提示,

此时有几个人在与你一同观看视频,一部分学习者喜

欢发送弹幕与同一真实时间正在观看教学视频的学习

弹幕内容(老师你/老师我)

老师我给你跪了

老师我真是爱你啊

老师我的图层肿么换不来位置啊???

老师你站在牛顿的肩膀上

老师你要抠图么??

老师你说的黑是什么黑

老师你好,鞠躬

老师你会用AU么??

课程节数

33272729

292931

弹幕内容(前方)

前方科普君赞一个

前方是科普么??

前方感谢啊

前方预言帝

前方逗比

吵架是疯狂的交流, 前方点赞哦

前方只看到羞耻俩字,23333前方笑cry

课程节数

227273448

484876

弹幕内容(觉得/感觉)

我也觉得这是樱桃

我觉得土黑是一种颜色

老师我觉得你历史感比较浓厚

我也觉得难啊!

我觉得老师充分验证了一句话:世间任何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老师你原来不是cs4 么???我就觉得界面不一样了呢??

老师感觉用色阶容易理解点啊

水滴好有感觉

课程节数

1629356872

753188

表3 弹幕文本示例

26

Page 6: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cmooc.bnu.edu.cncmooc.bnu.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4/60857acc9ca87134.pdf ·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2017, NO.11

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第11期

者交流,寻求他人回应。在本课程弹幕文本中以

“另”为关键字进行搜索,除去无关弹幕,共162条弹幕是用于与其他同时在学习的小伙伴打招呼的。一

些学习者会在弹幕评论中发出自己的实际观看时间,

以便同时观看的人能够辨认出自己,例如弹幕评论

“2014/10/8 22:11 另一个小伙伴,我特地跳到后面

发弹幕让你看到的”“竟然有另一个小伙伴在和我一

起看”“另一个小伙伴你好”等。还有456条弹幕包

含“一个人”这个关键词用于和自己同时正在观看的

小伙伴的交流,或者表达独自学习的孤独感,如“你

不是一个人”“只有我一个人”等。除了寻求实时交

互外,“前面”这个词语经常摘取于“前面的等等

我”“前面说得对”“谢谢前面”“前面的好机智”等

类似交流,这些弹幕普遍体现出学习者与学习者的异

步交互。然而,这样的异步交互,从视频播放的时间

来看,又属于一种形式的同步交互。在弹幕视频中,

时间存在两个维度,一是学习者观看视频的实际时

间,一是视频播放的时间。二维时间为学习者提供了

穿越时空的一种同步与异步同在的交互。

(六)交互内容与情感分析

将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词语以表格的形式整理,

如表 4所示。出现较多的词语还有“谢谢”“666”“BGM”“再见”“前面”“哲学”“颜色”“签到”“打

卡”“PS”“P”等。根据得到的高频词,在弹幕文本

中寻找它们成为高频词语的原因,可以发现相关的主

题讨论。例如,由“BGM”一词进一步探索得知该

课程97节课的教学视频的背景音乐均为《沧海一声

笑》的伴奏,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经常有学习者发送

弹幕讨论背景音乐,以及如何将背景音乐换掉,或者

如何降低背景音乐对观看视频的影响。可见,在基于

弹幕视频的学习交互中,存在大量学习者与学习内容

的交互,视频在很大程度上为内容交互提供了丰富的

情景,有益于从低阶交互走向高阶交互。

由“233”“666”“hhhhh”等表示积极情感的

词语出现频率较高,可推测大家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

程中的情感偏向积极。在进一步分析弹幕文本情感的

过程中,本研究采用python中的 snownlp库,但弹

幕文本中存在大量流行词语,该库中的情感分析方法

的语料库中缺少相关词语,因此需要研究者构建适合

本研究的情感语料库。通过人工识别前3节课中共计

12,007条弹幕文本的情感色彩,将它们划分为积极

和消极的情感文本,并分别保存为两个适合本研究的

积极和消极的情感文本文件。利用snownlp库中的方

法,将这两个文件转换为分析文本情感的语料库,使

snownlp库中的情感分析方法适用于本研究。用该方

法分析所有弹幕文本的情感结果如表 5所示,超过

50%的弹幕文本为积极情感,不到 40%的弹幕文本

为消极情感,还有约 10%的弹幕文本表达情感为中

性。表6为表示消极和积极情感的弹幕文本举例。

表5 弹幕文本情感分析

情感

数量

百分比

积极

3185750.91%

中性

667410.67%

消极

2403938.42%

表6 消极、积极弹幕文本举例

积极情感文本

毫无PS痕迹2333好喜欢你啊老师

蓝字好评感谢

未看先收藏系列!!未看先收藏系列!!业界良心

听完,谢谢老师,长了很多知识啊

谢谢白字学霸

消极情感文本

就还是我一个人诶~~啊呜

这里都睡着

按ctrl键出不来呀。。。

正式会员神马的最讨厌了

我啥都没听懂

老师太啰唆了怎么还不进入正题

这里全程懵逼

(七)交互的网络特征

以该门课程的第 14节课为例,删除发送 5条弹

幕以下的学习者及其弹幕,将弹幕文本手动划分为

43个话题,即将视频时间分为 43段,每个话题中,

前一个发送弹幕的学习者和后一个学习者建立边的联

系,建立社会网络图如图6所示。网络中的点表示学

习者,用数字代指学习者 ID,如果两个学习者在同

一个话题中先后发言,则两者之间可以建立边,点越

大表示与该学习者连接的边越多,即他与其他学习者

的交流越多。该网络平均度为6.483,即平均每个学

习者和另外6.483个学习者之间存在交互;网络直径

为8,即任意两个学习者之间交互的最大距离为8;平

词汇

老师

23333谢谢

666P

频次

133786216254421001396

词汇

这个

BGM再见

PS生日色

频次

13641016872862754

词汇

前面

哲学

签到

hhhhh打卡

频次

736602488454448

表4 高频词汇及其出现频次

27

Page 7: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cmooc.bnu.edu.cncmooc.bnu.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4/60857acc9ca87134.pdf ·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2017, NO.11

2017年第11期

均聚类系数为0.082,即任意两个学习者之间存在交互

的可能性为8.2%。拥有边的数量较多的学习者 ID有

0a27c924(13)、 48ae6c20(126)、 5a603c01(159)、921ba24a(247)、 0f230a85(24)、 0f230a85(169)、8fba2bf8(238)。这些学习者共有的特点是他们发送

的弹幕比较均匀地分布在视频中,并且发送的弹幕内

容均和视频、老师、其他学习者的交互性较强,如

“老师你憋这样”“毫无PS痕迹”“这张照片是标准教

材里的”“←救命前面好可爱2333”。

图6 第14节课社会网络关系图

五、讨论与结论

近年来出现的弹幕视频学习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话

题,因其提供的一种新的基于情境的实时交互使得探

究在线学习交互多了一个新的视角,值得后续研究继

续深入探讨。弹幕视频的发布与传统的教育资源共享

类似,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的形式在平台上开放共

享。然而,弹幕视频又不同于以往的视频资源,因其

提供的弹幕功能使得作为资源形式发布的弹幕视频又

同时具有在线课程中学习者与老师交互、学习者与学

习者交互及学习者与内容交互的功能。本研究在对基

于弹幕视频的学习行为分析中发现,学习者喜欢和老

师进行交流,发送弹幕的时候习惯以“老师”开头,

但是他们和其他学习者之间交流的频率并没有因此变

低。相对于论坛中的交流,弹幕交流的内容更加多

样,并非仅局限于学习内容,且学习者使用弹幕表达

感情的方式相对较多且直接。

(1)基于B站这个平台,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体现

了网络时代特有的时空转变的特点;在该课程形成的

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之间形成了语言认同。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人类社会活动的开展依靠一

定的地理环境,是一种地域性的活动。在网络时代,

空间逐渐与地点分离,社会活动的开展不再局限于在

给定的共同场景中面对面开展,人们所在的物理地点

和他们开展活动的社会空间不再是同一个概念(黄少

华, 2016)。这门课程中的弹幕学习者共同开展学习

活动所处的空间即为虚拟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

中,他们用“另一个小伙伴”指代和自己处于不同地

理位置但属于同一社会空间、在同一时间学习的学习

者,这表明在弹幕交流中存在空间的转换。学习者用

“前面”和“前方”这些指代地理位置空间位置的词

语,指代刚刚飘过的那条弹幕或者发送该弹幕的学习

者,用来回复这些弹幕和学习者,即使那些弹幕是很

早就已经留下的。这表示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学习者

交流的时间不再是实际的物理时间,而是依靠于视频

时间的进度。并且,这些学习者之间就此达成了共

识,他们使用这种特殊的语言风格和变体来表达自己

和其他学习者之间交互的时间和空间的特征。在这个

语言使用过程中,学习者定位自己和其他学习者的关

系,相互之间构建语言认同和协商 (王景云,2015)。他们彼此认同对方的语言方式,并没有因此

形成语言交流上的障碍,这是B站这个特殊环境的影

响,也是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他们倾向于选择和

B站用户这一身份紧密相连的语言风格体系,在弹幕

中使用“2333”“6666”“打卡”以及颜文字流行用

语等表达自己的观点。

(2) 学习者通过发送弹幕和老师、其他学习

者、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可以减少彼此之间的距离,

增强社会临场感,并减少孤独感。

在穆尔的“交互影响距离”理论中,“交互”指

的是师生之间的交互,但他后来提出“交互”分为三

类,即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

互以及学生与内容之间的交互。在弹幕学习中,“交

互影响距离”中的“交互”可以拓展为包含三类交互

的含义。可以看到,在弹幕视频中虽然老师无法真正

回应学习者,但学习者可以利用弹幕得到其他学习者

28

Page 8: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cmooc.bnu.edu.cncmooc.bnu.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4/60857acc9ca87134.pdf ·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2017, NO.11

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第11期

的关注,进行讨论和相互解答疑惑。如第8节课中有

学习者发现由于ps的版本不同,找不到老师所用的

工具在哪里,弹幕中出现“cs6工作区里面好不一样

啊”“6里学渣表示找不到”等内容,紧跟着这些问

题出现的弹幕中就有学习者给出解答,如“cs6的实

际像素在视图里”“cs6合并了窗口和排列方式”

“cs6点抓手工具,上方栏就有实际像素了”等。这

些问题和回答实际上是对教学视频的二次编辑,让学

习者的一些疑惑在弹幕中得到解答。

Rourke 等描述了评估社会临场感的具体指标,

分为三类:情感类、互动类和凝聚类。情感类与情感

行为相关联,包括情感表达、幽默的运用和个人信息

的自我表露,如“求人弹幕好孤独”“悲伤辣么大o(╰□╰)o”“我也觉得难啊 1111”等弹幕。互动类

指参与者跟其他人互动的意图,如主题的延续、引用

他人的信息、明确转发他人的信息、提问、夸奖、感

谢或赞同。在本研究中,“蓝字好评”“谢谢蓝字”

“透视在cs6的哪里”等弹幕表现了这一特点。凝聚

类则仅与为社会功能服务的行为有关,例如称呼和致

意、用第一人称称呼群体、使用群体问候语等

(Rourke, et al., 1992)。在本研究中,表现为“老师

好”“老师再见”“大家好”“老师不理我们了”等。

以往关于在线学习社会临场感的讨论一般是对论坛中

学习者的行为进行分析,也有研究者从微博文本出发

分析社会临场感(郎非, 等, 2014),但如今弹幕提供

了新的观察和分析途径。弹幕文本显示了学习者在观

看教学视频时的实时感受和表现,通过文本分析很容

易发现存在于这些弹幕中的互动类、情感类和凝聚类

社会临场感标记,可以此来评估弹幕学习中的社会临

场感。

(3)相对于传统课堂,弹幕学习中的情感交流

较多且较为直接。

在弹幕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倾向于将自己的情

感大胆表达出来。在视频播放到某个时间,他们根据

自己的情感变化发送弹幕表达积极或者消极的情绪。

在以上对弹幕文本的情感分析中,积极情感所占比例

较大,大部分学习者十分喜欢老师的讲课方式,赞叹

老师讲得详细,涉猎广泛,感谢其他学习者发送弹幕

总结知识点、帮助理解学习内容等。也有一部分学习

者存在消极情绪,如嫌弃老师啰唆、听不懂、犯困、

指责其他学习者对老师的不满等。而在传统的面对面

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

讨论更多的是学习内容,在情感交流方面却比较少且

发生在课下的可能性较高。

弹幕学习和传统课堂之间不仅仅是线上线下学习

的区别,即使是在线学习,也会存在情感缺失的问题

(徐海涛, 2014),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弹幕学习为

学习者提供了表达情感的一个实时渠道,情感随时间

的变化稍纵即逝,学习者可以通过发送弹幕即时表达

情感。并且,基于弹幕视频的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同

在一个社会空间但不同物理位置的情境,学习者可以

没有心理负担地在屏幕前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情绪,他

们不需要担心老师或其他学习者是否会通过自己发送

的弹幕而对自己做出评价,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

虚拟的 ID。而在传统课堂中,一些学生则需要顾忌

到老师的感受,不愿意将消极的情感表达出来,由于

一些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有的学生甚至无法将自

己的积极情感传达给老师或同学。

[参考文献]陈丽 . 2004. 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 中国远

程教育(3):24-18丁兴富 . 2002. 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发展的新时期——世界远程教

育发展历史追溯和展望[J]. 天津电大学报,6(3):12-14.李琼 . 2002. 教育技术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D]. 湘潭大学 .张秀梅,丁新 . 2004. 迈克尔·穆尔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3):71-75.焦广兰 . 2006. 浅析交互影响距离理论及其对学习支持服务的指导

意义[J]. 现代教育技术,16(2):30-32.訾燕 . 2006. 以现代远程教育为取向加快函授教育的改造[J]. 江苏高

教(1):12-13.腾艳杨 . 2013. 社会临场感研究综述[J]. 现代教育技术,23(3):64-70.陈池,王宇鹏,李超,等 . 2014. 面向在线教育领域的大数据研究及应

用[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s1):67-74.陈琪琳,鲍浩波 . 2014. 中国在线教育发展的历程与现状[J]. 学园:学

者的精神家园(26):184-185.郎非,李雪 . 2014. 微博环境下英语学习者的社会临场感研究[J]. 现

代远距离教育(1):63-67.徐海涛 . 2014. 浅析网络学习环境中情感交流的缺失[J]. 教师(23):

97-98.李海峰,王炜,LIHai-feng,等 . 2015. 弹幕视频:在线视频互动学习新

取向[J]. 现代教育技术,25(6):12-17.李健,张新明 . 2015. 弹幕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 福建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5):5-7.王景云 . 2015.《认同与语言学习:对话的延伸》评介[J]. 外语教学理

论与实践(3):85-88.王宁 . 2015. 网络视频弹幕研究[D]. 辽宁大学 .张钗 . 2015. 弹幕视频的互动现状及发展策略[J]. 青年记者(5):65-

29

Page 9: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cmooc.bnu.edu.cncmooc.bnu.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4/60857acc9ca87134.pdf ·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2017, NO.11

2017年第11期

66.郑飏飏,徐健,肖卓 . 2015. 情感分析及可视化方法在网络视频弹幕

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31(11):82-90.诸葛达维 . 2015. 互联网时代的弹幕电影分析——基于互动仪式链

视角[J]. 新闻界(3):2-6.黄少华 . 2016. 网络时代全球化的时空转变[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38(1):123-125.雷宁 . 2016. 网络游戏直播平台的互动仪式研究——以斗鱼RV游戏

直播平台为例[D]. 西南交通大学 .李欢,张筱兰 . 2016. 弹幕视频应用于MOOC学习中的研究[J]. 中国

教育信息化(18):84-87.史慧姗,郑燕林 . 2016. MOOC中社会性互动的功用分析[J]. 现代远

距离教育(26):29-35.Banks, S., P. Goodyear, V. Hodgson, and David McConnell. 2003. Intro⁃

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NetworkedLearning[J]. Instructional Science, 31: 1-6.

Hillman, Daniel C. A., Deborah J. Willis, and Charlotte N. Gunawarde⁃na. 1994. Learner- interface Interac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AnExtension of Contemporary 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Practitioners[J].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8 (2): 30-42.

Moore, Michael G. 1989. Editorial: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J]. The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3 (2): 1-7.

Nicholas Carr. The Crisis in Higher Education[EB/OL]. [2012 -09 -27].http: //www.technologyreview.com/featured-story/429376/the-crisis-in-higher-education/

Rourke, L., Anderson, T., Garrison, D. R., & Archer, W. 1992. Assess⁃ing social presence in asynchronous, text-based computer conferences[J].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4(3): 51-70.

Short, J., Williams, E., & Christie, B. 197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telecommunications[M]. London: Wiley.

Wagner, E. D. 1994. In Support of a Functional Definition of Interac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8 (2): 6-29.

收稿日期:2017-06-13定稿日期:2017-07-16作者简介:张婧婧,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远程

教育研究中心(100875)。杨业宏;安欣。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100875)。

责任编辑 刘 莉

Lu, J., & Churchill, D. (2014). The effect of social interaction on learn⁃ing engagement in a social networking environment.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2(4), 1-17.

Rovai, A. P. (2002). Sense of community, perceived cognitive learning,and persistence in a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s. Internet & Higher

Education, 5(4), 319-332.Simmel, G. (1998). On the Sociology of the Family.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Explorations in Critical Social Science, 15(3), 283-293.Wang, X., Lu, W., & Ester, M. (2016). Social Recommendation with

Strong and Weak Ties. ACM International on Conference on Informa⁃

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5-14.Warburton, S. (2009). Second Life in higher education: Assessing the po⁃

tential for and the barriers to deploying virtual worlds in learning andteaching.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40(3), 414–426.

Wiener, D. N. (1948). Subtle and obvious keys for the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 12

(3), 164-170.Zhuang, K., Shen, H., & Zhang, H. (2016). User spread influence mea⁃

surement in microblog. Multimedia Tools & Applications, 1-17.

收稿日期:2017-04-23定稿日期:2017-05-29作者简介:吴笛,博士,讲师;李保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蔡运

荃,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430072)。

责任编辑 刘 莉

(上接第21页)

30

Page 10: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cmooc.bnu.edu.cncmooc.bnu.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4/60857acc9ca87134.pdf ·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2017, NO.11

中国远程教育2017年第11期

Three pillar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socialThree pillar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social

media, and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media, and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Terry Anderson and Zhijun Wang

All post-secondary faculty and students use online educational technology-whether for classroom-

based, blended or fully onlin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hree pillars of online edu-

cational technology: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 social media, and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

ments, and how they might best be used to enh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We also look at the chal-

lenge that teachers face in suppor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using these tools. In the first section we

look at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to undercover the many ways this multi-functional tool is used to

suppo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as well as some new developments and some old challenges. In the sec-

ond section we discuss the growing use of a variety of social media and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and

highlight their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for use in formal education. In the final section we look at the ex-

panding uses of 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by students and faculty. Together the article provides us

with a full picture of how to be an effective 21st century instructor from 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er-

spective.

Keywords: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 social media;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alysis of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inter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Analysis of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inter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ak Ties TheoryWeak Ties Theory

Di Wu, Baoqiang Li and Yunquan Cai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re virtual social networks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and collaborative learn-

ing established by learne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the message transmission

mode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eak ties theory, and explores how the mi-

crostructure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network relationship affect the process and results of knowledge in-

ter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weak ties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he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diffusion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and correlate to a certain extent with the subgroup structure in

the communities.

Keywords: learning community; social network; weak ties; online interaction; community detection; knowl-

edge interaction

Enabling learning interaction throughEnabling learning interaction through““bullet screenbullet screen””videosvideos

Jingjing Zhang, Yehong Yang and Xin An

Human learning approaches have developed greatly with the ever grow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

cal innovations. In the Internet plus era,“bullet screen”video (video with overlaid comments), a video-

based interactive technology, has brought a new style of interaction for online learning. Data mining and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video course for Photoshop on the video website blibli.com indicated that the

presence of“bullet screen”helped, to some extent, promote a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79

Page 11: 弹幕视频中的学习交互分析 - cmooc.bnu.edu.cncmooc.bnu.edu.cn/wp-content/uploads/2019/04/60857acc9ca87134.pdf · 源于日本一家名为“niconico”的视频网站,观看视

中国远程教育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2017, NO.11

2017年第11期

learners, and among learners too,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learners, and among learn-

ers too, increase the social presence of learners, and lower learners’ sense of loneliness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Learners’language used in the interaction showed special and temporal dimensions in

the Internet era, hence forming a shared language identity.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lassroom learn-

ing, learners using“bullet screen”videos engage themselves in more direct and more frequent affective

exchanges.

Keywords: online learning; social presence; learning analytics; teacher-learner interaction; learner-learner

interaction; affective analysis; special-temporal interaction; informal learning

Influence of blended learning on primary studentsInfluence of blended learning on primary students’’cognition and thinkingcognition and thinking

Jie Song and Zhong Sun

MOOCs in China: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sMOOCs in China: development and reflections

Hong Zhao, Qinhua Zheng and Li Chen

MOOCs in various forms and styles have, 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d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

velopment in China, especially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Therefore, analyzing MOOCs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of fundamental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innovations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rough inves-

tigating and reviewing the MOOCs development stages in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

tics, challenges and experience of Chinese MOOCs development, aim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future MOOCs practice.

Keywords: MOOC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features; challenges;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 edu-

cational system

Establishing a regional lifelong learning framework based on the credit bankEstablishing a regional lifelong learning framework based on the credit bank

modelmodel

Nanzhong Wu and Haiying Xia

Social economy, influenced by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is at present undergoing transitional develop-

ment, affecting people’s work mode and work content and requiring lifelong learning support. A regional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using the learning credit bank framework can provide a learning system with in-

ter- relatedness, steadiness and consistency, informed by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bridged by the

learning credit bank, satisfying the lifelong learning needs of local residents. The focus of a regional life-

long learning system is to establish a school system, break through educational barriers, motivate learner

autonomy, provide a learning support system and prioritize learn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other aspects for establishing a regional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 covering responsibilities at different lev-

els,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quality assurance, cost-effectiveness and overall coordination.

Keywords: learning credit bank; school system; educational system; lifelong learning; educational barrier;

education mechanism

(英文目录、摘要译者:刘占荣)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