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22
- 0 -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歌劇、藝術與愛情 學習檔案 課程班級:文學與美感經驗三 I 觀光三C黃楡眩 498350697 指導老師:阮文池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Sep-2019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0 -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歌劇、藝術與愛情

學習檔案

課程班級:文學與美感經驗三 I

觀光三C黃楡眩

498350697

指導老師:阮文池

Page 2: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1 -

目錄

何謂通識 P.2-4

何謂藝術 p.5-8

西方音樂史簡介 p.9-11

歌劇簡介 p.12-15

費加洛婚禮 p.16

波西米亞人 p.17-18

卡門 p.19-20

綜合討論 p.21

Page 3: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2 -

何謂通識?

全人陶成

成為一個好人與幸福的人

從多角度研習不同的課題,從而建構個人知識

補充資料:

通識教育在於教導學生能夠有一基本的人文修養,對於文、史、哲學、藝術、自

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與生命科學有基本的認識;小至個人的安身立命,大到國

家社會的未來前途,皆能有一知識性的反思。並藉此讓每一個學生去反省在人生

的道路上如何取捨?通識教育很少能夠讓學生們拿去賺大錢,但是卻可以讓每位

學生明瞭人生除了賺錢以外,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還有許多的可能。換言之,

通識教育的目的在於提供學生面對問題時,有一不同的思考角度與方法。而這樣

一種的修養與態度正是當前多數台灣學生所欠缺的,也是當前台灣社會所需要

的。

一、通識教育的意義-

在彌補教育上長久以來以專業為內容之不足。透過人對自身、他人、社會、人文、

自然等之瞭解,擴大人思維與心靈,提昇人存在品質,並求得生命的意義。

二、 通識教育四大目標(1945 年哈佛大學訂出):

在協助社會國家發展之外,個人發展方面,要培養學生四種能力:

(一)有效思考的能力

(二)有效溝通的能力

(三) 能做適切判斷的能力

(四)對價值的認知能力

三、通識教育五大標準(1982 年哈佛大學訂出):

(一) 具有正確的批判性思考方式—

因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必須能清晰而有效的思考和寫作。

(二) 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一個有教養的人,必須對自然、社會、人文、宗教及哲學上,有批判性的瞭解。

Page 4: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3 -

(三) 能以廣闊的視野省察自己的生活經驗—

一個有教養的人,不應有偏狹的地域、文化思想,他必須能瞭解歷史上朔造現在和未來

的文化和力量。

(四) 能作出智慧的判斷,從事道德的抉擇—

一個有教養的人,必須能瞭解和思考倫理、道德的問題。

(五) 具有介於某知識領域內,廣泛和專業程度間深入研究的能力。

四、哈佛 2007 通識改革

2007 哈佛課程改革為八大領域:道德推理、批判性思考技巧、數學推理、生命科學、

物理孙宙科學、世界國家社會、文化和信仰、世界中的美國等;目標在「提升學生

公民參與度,有效因應社會變化,深切瞭解一言一行背後的道德意義。」

五、通識教育的領域

(一)三大領域—人文、社會(國家社會)、自然。

(二)六大領域—

1.文學藝術 2.科學 3.歷史研究 4.社會分析 5.道德思考 6.外國文化。

(三)三大範疇-

核心通識(教育理念)、專業通識(跨領域能力)、分類通識(學群通識)

(四)八大領域-

1.道德推理 2.批判性思考技巧 3.數學推理 4.生命科學 5.物理

孙宙科學 6.世界國家社會 7.文化和信仰 8.世界中的美國

六、 我國傳統教育內容與通識教育

「學問」有三大系統—人統、事統、學統。人統指以做人(做一個有價值有理想的

人)為學問系統之中心。事統指以事業為學問系統之中心。學統指以學問本身為系統。

包括知人、知物、知天三範圍。我國教育內容,自古以來就具通識性質。

Page 5: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4 -

心得:

如果上課老師沒有發問這個問題我還真的從來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而我

也回答不出來什麼是通識,雖然我到現在已經修了兩年半的通識了,從討論中才

了解原來我們小學時期所學的東西都是屬於通識的,通識就是非專業的課程,現

在我們在學校選修通識但是我卻認為對自己沒有很大的幫助,是因為我認為我們

已經選了專業課程了,通識課對我們來說反而讓我變成一個額外的負擔,還有去

學很多有的沒,一學期也只能選兩個通識,對於發現自己喜歡的事物似乎也沒什

麼效率,而很多課程的名稱也會誤導我們,使我們想的跟去上的完全是合不起來

的,讓我們覺得差很多,而學校還規定每個類群都要去選修,其實有些人對於某

些類群真的不感興趣,但卻因為這樣的制度還要去選,我們不想去上課不喜歡這

堂課,卻因為學分把我們逼去選跟學,我們無力老師也無奈。

我嚮往國外的大學課程,在一二年級時幾乎都是選修通識課,可以透過通

識課程先去嘗詴各式各樣的東西,從中發現自己喜歡的科目ˋ和有興趣的東西進

而在進入專業領域,因為過程中都是自己選擇的!自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這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可以學到東西,有些我則很感興趣,也對老師的課程覺得很滿意,但是大多數的

人不把通識當一回事,很多人也都認為是營養學分,我覺得這原因是出在,國外

跟台灣對於通識的整體的看法跟重視度不同跟用心度不同,沒讓我們覺得這是重

要的!也沒有很用心去規劃整個課程跟選課的課程,我知道不能以偏概全,在我

選課中也遇到不少好老師,但如果想要往更好的目標跟方向前進,必須要再作改

進才可以。

還有一點我覺得就是台灣高中考大學的制度真的很不好,雖然有推甄但是有

多少人能選上,除非是菁英中的菁英才能有這個機會,其他人還是考了指考迫於

分數,而選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領域,因為我們有名校的迷思父母也有傳統的科

系跟名校思想,所以我們很多小孩其實不是擇自己所愛。到了大學要應付專業領

域,而可以發揮自己所愛的通識課程,卻沒有很用心的課程規劃,好像只是變成

要畢業一定要去修一下的學分,我們變得很沒想法,不說別人有時候我也覺得這

樣的自己很糟糕,但是好險有幾個通識我真的很喜歡!不在只是紙上談兵,像我

大一選修的南島民族課程,我們就親自上山一趟去了解了真正原住民的生活,也

從中真的因為一起而認識很多好朋友,老師對課程的用心跟學生的認真度還是有

差的。

Page 6: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5 -

何謂藝術?

1. 日本十九世紀西化運動:明治維新

補充資料:

(提供因學習西方制度而改善的地方)

政治:

司法方面,仿傚西方制度,分別於 1882 年訂立法式刑法;1898 年訂立法、德

混合式民法;1899 年訂立美式商法。

經濟

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

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 1882 年設立日本

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

發展。

文化

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

曆制上則停用陰曆(最後使用的天保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

改變夫婦別姓的傳統,規定夫婦同姓,一般為妻從夫姓(入贅丈夫改妻

姓)。

教育方面,發展近代義務教育,將全國劃分為 8 個大學區,各設 1 所大學,

大學區下設 32 個中學區,各有 1 間中學,中學區下設 210 個小學區,每

個小學區設 8 所小學。總計全國有 8 所公立大學,245 所中學,53,760 所

小學。教育機關頒布「教育敕語」,灌輸孝道、忠君愛國等思想。此外亦

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

宗教方面,基於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勵神道教,因為其宣揚忠於天皇的

思想,對天皇統治國家有一定的幫助。為了進一步區分神道教與佛教(在

明治時代之前,兩者非常相似及接近),政府更下達了「神佛分離令」。

同時亦容許其他宗教的存在,並於 1873 年取消基督徒傳教的禁令

Page 7: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6 -

具有明顯得一個主題

具有豐富的情感

獨創性

表達對人的情感

具有思想ˋ產生共鳴

藝術比較主觀,但也需要客觀的想法

藝術是人的分身

美是藝術的條件,注重的是內涵不是表面

真ˋ善ˋ美ˋ愛

藝術表達生活裡的經驗

藝術是真實而不欺騙的

藝術就是生活

補充資料:

藝術的解釋有二種.

廣義的是指:凡是含有技術與思慮的活動及其製作,皆謂之藝術,這和「技

術」意義很近。

狹義的是指:凡含有審美的價值的活動及其活動的產物,而能表現出創作

者的思想及情感,並予接觸者產生共感者,謂之藝術。

藝術是一種對「美」的呈現,但是藝術上所謂的「美」包括了自然美與

人工美。

藝術不能脫離人生與自然而獨立生長與生存。

人的精神方面可分為理智(真)、意志(善)和感情(美)。前兩者受思想支配

的成份多,後者較少。「任性而為」便是感情超越了理智和意志的思想羈

絆,藉媒介和形式所發抒出來的感情洪流。

藝術是以感情的表現為主,感情是藝術創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其所表

現的感情是美的感情;藉由美的材料、形式、內容、技巧呈現一美感經

驗的具體呈現。好的藝術作品其有永'毆往與普遍性

藝術的分類:

八大藝術:音樂、雕刻、建築、舞蹈、文學、繪畫、戲劇、電影

Page 8: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7 -

你是屬於絕對主義還是相對主義?

相對功能主義:相對主義是一種哲學上的價值理論,與絕對主義對立。認為

價值隨社會文化、個人的背景而不同,沒有一個價值能普遍的適用於所有時

空下。一個價值的正確與否僅僅是因為它是否與當時的公共認知相符。 更精

確一點說來,應該說是凡是建立在其價值體系下,於其價值體系中的價值都

是相對上對的。

絕對功能主義:絕對主義是一種哲學上的價值理論,與相對主義對立。認為

所謂的真理和價值能客觀、絕對的永恆存在。且這種真理僅能由一種方法去

描述。

政治上的絕對主義則是指對一政治信念的絕對效忠

這世界上有一定的善和一定的惡?

心得:

其實在一開始上到藝術這個單元時,老師問我們藝術是什麼,其實我

沒有太多的想法,因為我覺得藝術這兩個字離我很遠,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很

少在接觸,而且我也認為這也沒有一定的定義,是看個人的感觀跟認知去決

定,沒有一定的標準在哪裡,因為我認為藝術如果有一定的看法,這樣不是

很狹隘嗎?因為這世界上有太多的藝術作品跟藝術家,如果有一定的看法,

這樣不是很制式化嗎?每個人認為美的東西都一樣,這樣還有什麼獨特呢跟

美感?

但在老師的講解之下,我們有了一定認知,是我想太廣想太多了,是因

為我有學習過,所以我才對藝術有了一定的基礎,我對看藝術作品的出發點

時,是已經包含了老師所說的那些東西,所以我才會覺得要去定義他是很奇

怪的事情,對於老師說我筆記很少,我要解釋一下,我上課不會把整段話都

抄起來,我會根據重點把他記起來自己再去想,寫在心得裡分享,希望老師

可以了解。

我相信每個藝術家在做作品時,一定對於這個作品很有想法,也有與眾

不同的情感所以他才會想去創作他,因為人的情感是不能複製的就如同我們

對於爸媽跟朋友或者是男朋友的感情,我們都愛他們,但他們在你心中的感

情深厚度跟代表的意義是無法完全相近的,所以當一個東西能複製且大量生

產時,已經失去了意義的部分也失去了藝術性,我的哥哥是學藝術的,常在

家裡看到很多他的作品,但卻沒看到同樣的東西有兩個,他畫一個人物的畫

像時,都是他喜歡這個人想為這個人做一幅好畫,而做每一個作品時也都會

也會思考很久,投入很多精力去完成,當然每個藝術家在做作品時除了表達

情感外,也希望能有人看到他的作品後,能感受到他所以想表達的可以和他

有共鳴,有時候我覺得做藝術的人是孤獨的它們從作品中抒發他們的情感,

Page 9: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8 -

但他們也會想找到可以跟他們一起分享的人。

雖然我承認藝術是主觀性的,但是他也必須要帶點客觀性看法,每個人

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沒有用客觀的標準去衡量過,這

樣也會造成社會很大的混亂,就如同生活中我們與人相處,也許有時候我們

很討厭某個人,但他如果表現得好或者是他有其他的優點時,我們還是要客

觀的去看待他,去欣賞和認同他的優點,並不是因為自己的主觀意識而否決

掉他的一切。我認為藝術的觀點不只是作品,他也可以融入到我們生活成為

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才會有藝術就是生活這句話阿。

而課堂上討論到相對主義跟絕對主義這個問題,一開始我認為我是相對

主義思想的人,因為我腦海裡想世界上哪有絕對對的事情跟絕對錯的事情阿,

但透過對談跟思考才發現我是其實我是偏向絕對主義思想的人,也認為世界

上其實還是有絕對的善與惡的,因為有些事情真的不能以相對主義的論點來

看,例如你今天殺了人,不論你今天殺人的原因與否,殺人本來就是件不對

的事情,如果每個人殺人的理由我們用相對的看法去看他說,這個人殺人相

對於另外一個人殺人他是比較有理由比較對的,這樣也是錯誤的阿,因為殺

人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件不對的事情。所以我了解到,或許我們可以說我們不

是絕對思想主義的人,但我們應該也是偏向絕對思想主義的人。

Page 10: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9 -

西方音樂史簡介

近的事情 VS 遠的事情對我們的影響哪個大?

中國文化傳統 VS 西方文化傳統

心得:

在開始介紹西方音樂史的介紹前,老師問了我們這兩個問題,首先你覺

得近的事情跟遠的事情哪一個會對我們的影響比較大,我選了近的事情,因

為我覺得比較貼近我們的事情對我們現在跟未來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雖然如

果沒有古人的作為跟歷史事件無法造就現在的我們,但是過去在清朝時期又

或者是西元前,發生了哪些戰爭而導致發生了什麼事,又或者是擬定了哪些

制度跟法律在當時是怎樣執行等等,對於現在的我們其實影響度已經不大了,

我們主要會關心在過去幾個月或者是更近的幾天的事情,對我們現在生活有

沒有影響。

而下個問題是妳覺得你是個屬於中國文化傳統的人還是西方文化傳統的

人?在下意識下我認為我是個華人我生在台灣,從小在台灣生長接受台灣的

制度,跟爸爸爸媽媽給我們傳統的思想,所以我認為我應該是屬於一個中國

文化傳統的人。但老師卻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我們其實都是偏向西方文化

傳統的人,因為我們現在用的東西幾乎的都是傳自於西方,尤其是有一點老

師說要是我們沒有西方的醫療技術,我們早就死翹翹活不到現在了啦。

其實仔細想想我們很多制度跟東西真的是學習西方,還有生活在用的東

西,其實西方的生活方式跟思想早就一步步的深入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但

其實也沒有不好的,因為正如同老師說的,有些中國文化傳統的觀念真的沒

有道理阿,像是: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死之前還要說聲謝謝!實在是沒

有道理也沒有人性,在某一方面來說,我們要感謝西方文化的傳入,讓我們

獲得更多的知識ˋ生活更加進步獲得更多的資源,也矯正了一些中國人實在

是沒有道理的思想。

老師提到魯迅這個人

我找了幾個他對於中國文化的批判的文句:

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的或無意的騙子。(吶喊·自序)

中國人的不敢正視各方面,用瞞和騙,造出奇妙的逃路來,而自以為正

路。在這路上,就證明著國民性的怯弱,懶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滿

足 ,即一天一天的墮落 ,但卻又覺得日見其光榮。在事實上,亡國

一次,即添加幾個殉難的忠臣,後來每不想光復舊物,而只去贊美那幾

個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過之後,也每每不思懲

Page 11: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10 -

兇,自衛,卻只顧歌詠那一群烈女。

我總覺得洋鬼子比中國人文明,貨只管排,而那品性卻很有可學的地方,

這種敢於指摘自己國度的錯誤的,中國人就很少。

出自《兩地書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資料來源:

http://zh.wikiquote.org/zh-tw/%E9%AD%AF%E8%BF%85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91%A8%E6%A0%91%E4%BA%BA

筆記圖表:

老師說巴洛克時期最重要人物為:VIVALDI

古典時期最重要人物為:BEETHOVEN

浪漫時期最重要人物為:WAGNER

Page 12: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11 -

心得:

一開始老師介紹了音樂史的分期讓我們知道,也告訴我們各期的每個最重要

的音樂家,之後開始嘗詴讓我們聽音樂去猜猜看老師撥放的音樂是屬於哪一個時期

的,剛開始因為我們都沒有打過音樂的基礎也沒有學過,所以真的是亂猜一通,評

自己的感覺去猜,大部分都是猜錯的,到後來漸漸的大概能知道古典時期跟浪漫時

期的分別,慢慢的能夠猜對曲目,因為不同分期有著相似的曲風,而音樂的分期也

跟那個時期的生活方式跟制度有很大的關係,雖然我們以前都有學過歷史的分期,

但是我們並不會特別去關注音樂史的分期時間跟他的種類,透過這次上課,我對於

音樂史跟分期有了比較多的了解,雖然我們不是學音樂的,但能夠去欣賞音樂跟了

解他也是一件很重要跟開心的事。

因為音樂家真的太多了要每個都要去瞭解是件很困難也會讓自己混淆的,所以

根據老師上課說的我去查了這三位比較重要的音樂家分別是:巴洛克時期最重要人

物為:VIVALDI,古典時期最重要人物為:BEETHOVEN,浪漫時期

最重要人物為:WAGNER,其中我比較熟悉的是貝多芬,小時後上音樂課就常

常提到他的名子也會聽他的創作曲目,看了她的資料其實他並沒有在一個好環境下

成長,但是他,但是他自己很認真其他的不說我覺得對於學音樂事一件很困難的事

情,因為樂器就需要金錢,後其他也漸漸失聰但是並沒有放棄他的音樂之路,也是

蠻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再來是韋瓦第,其實對他不認識但他的名子是很熟,我記得

連以前高中念的國文課本都會出現,因為他的四季實在太有名了,不少學者喜愛也

會用他的歌曲來詮釋文章,很難想像一個音樂家有當過理髮師這個職業,之後他也

一直在做神父的工作。

認識了很多音樂家後,感覺學音樂還真是需要點天份呢,不少音樂家都是自小

都有自己的天份加上更加努力的進修,才成了舉世聞名的音樂家,我以前小時候也

有想要學鋼琴,但是因為年紀已經有點了,加上家裡沒有過多的金錢可以支柱我,

爸爸也只讓我小小的學了幾堂音樂課就沒在上了,因為我媽說如果以後沒有要走音

樂這條路就沒必要去學,雖然我是不同意這句話但至今我還是有點後悔有點不甘願,

因為我很羨慕會彈鋼琴的人阿,我覺得音樂可以安撫人的心靈,在聽音樂或彈奏樂

器時心靈是平靜的,思考也會是成穩的,後來我就學了一些比較不需要這麼高花費

的樂器來填補一下我想學樂器的心靈。

Page 13: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12 -

歌劇簡介

Bel canto 美聲唱法:

1. 位置(共鳴點)

2. 支持(橫膈膜)

補充資料:

意大利文 Bel Canto 意思是 “Beautiful Singing”,即”美聲唱法”,始於 17 世

紀意大利 。美聲唱法圓渾豐厚,表現是內斂而深厚的感情,不會流於表面,

擁有一種高貴氣質。更重要的是”美聲唱法”,利用氣息使聲音在適當的位置

產生共鳴,在絕對不傷聲帶的情況下,使聲音響亮而優美。

資料來源: http://www.belcanto.hk/?tag=belcanto

歌劇分類:

補充資料:

歌劇是什麼?

歌劇是一種把音樂和戲劇結合的表演藝術作品,其中包含有演員高難度的演唱及

富含感情的演出、指揮的統御與管絃樂團的伴奏,還有舞台布景與服裝設計的相

關配合,有的時候也會加入舞蹈與詵歌,但以音樂為最主要,基本的元素。經過

幾百年來的演變,歌劇的面貌,已經不只是音樂而已,音樂在其中必須配合著戲

劇的發展延續故事情節,它不只是戲劇,因為所有戲劇的內涵與張力必須透過人

聲與管絃樂來加強;另外假如沒有精緻的舞台設計、服裝、佈景、燈光來增潤效

Page 14: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13 -

果,戲劇與音樂的魅力同樣也要大打折扣。音樂、戲劇與舞台藝術,就這樣構成

了歌劇缺一不可的三個支柱。也就是說這種藝術自發韌之初便以聽覺、感覺與視

覺並立的樣式存在,是一種集多重藝術之大成的複合體。

歌劇有分幾種??它們有什麼差別?

1.Grand Opera(大歌劇,英文)-這是流行於十八、十九世紀法國的歌劇劇種,

場面豪華、風格壯麗,大多含有芭蕾舞場景,麥耶白爾可說是最知名的法國

大歌劇作曲家。不過這種注重外在效果、欠缺實質內涵的大歌劇,因為時代

的改變而逐漸沒落。

2.Melodramma(音樂戲劇,義大利文)-這是泛指十九世紀的歌劇,共同

特徵是包含有英雄人物、惡徒角色,以充滿感官效果的戲劇手法和場景效果

來表現,經常出現在羅西尼、董尼采第、威爾第的歌劇作品。

3.Music Drama(樂劇,英文)-華格納以此來稱呼自己的歌劇作品,代表

他所謂的總體藝術之表現,揚棄了過去義大利編碼歌劇的形式,以主導動機

與掌控全局的管絃樂來鋪陳劇情,因此音樂與戲劇之間的連結更為密切。華

格納《尼貝龍根的指環》就是樂劇的最佳代表。

4.Opera Buffa(喜歌劇,義大利文)-簡單來說,這就是喜劇情節的歌劇類

型。

5.Opera Comique(喜歌劇,法文)-這是以對白搭配音樂的歌劇形式,原

本是專為法國喜歌劇院所寫的歌劇,故事內容則不一定要有喜劇成份,例如

比才的《卡門》、馬斯奈的《瑪儂》,當初都被歸類於此。

6.Opera Seria(莊歌劇,法文)-這是流行於十七、十八世紀的一種歌劇,

故事內容多半關於英雄與偉人、神話與傳說,恰好和喜歌劇互相對比,並多

由閹人歌手來演出,例如韓德爾的《林納多》、莫札特的《伊多曼尼歐》就

是其代表作。

7.Operetta(輕歌劇、義大利文)-輕歌劇的風格比喜歌劇更輕鬆愉快,盛

行於義大利以外的地區,特別是流行於十九世紀的維也納,小約翰‧史特勞

斯的《蝙蝠》,雷哈爾的《風流寡婦》為代表。

8.Singspiel(歌唱劇,德文)-這是一種對白與音樂交叉進行的德國歌劇,

原屬於德奧民間流傳的通俗娛樂,以德語演唱,並不採用宮廷歌劇所流行的

義大利文,莫札特的《魔笛》為代表。

9.Chamber Opera(室內歌劇,英文)-一種編制較小的歌劇,以小型樂團

和少數歌手來演出。莫札特的《牧羊人之王》,理查‧史特勞斯的《綺想曲》

為代表。

10.Ballad Opera(民謠歌劇,英文)-這是流行於十八世紀英國的歌劇類型,

以流行民謠為主,夾雜著口語對白。最著名的民謠歌劇首推約翰‧蓋伊的《乞

丐歌劇》,當時是為了故意嘲弄韓德爾那種矯揉造作的莊歌劇。

Page 15: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14 -

11.Zarzuela(扎楚拉)-一種屬於西班牙民間的傳統歌劇,名稱來自馬德里

附近的札楚拉宮,一般來說,這是揉合了口語對白與音樂的通俗歌劇,通常

為喜歌劇形式。

歌劇的由來?最早的歌劇在哪裡出現?

早在西元前六世紀,希臘人就曾經以橫笛和七弦琴這二種樂器伴奏演出樂劇,

創造了最早的希臘音樂,在十五世紀教堂為了慶祝宗教節目曾演出"宗教劇",

這可說是歌劇的前身。1594 年,義大利作曲家佩里(Jacopo Peri),根據義

大利劇作家-里努奇尼的劇本創作了《達芙妮》,等於宣告了"歌劇"時代的來

臨,成為歐洲最早的一部歌劇,可惜這部歌劇的樂曲因為年代久遠已無流存,

然而佩里在西元 1600 年又與義大利歌唱家、作曲家-朱利奧‧卡契尼所合作

的歌劇《尤麗迪斯》(Euridice)卻因為《達芙妮》的樂稿消失,因而成為歌

劇的誕生年(西元 1600 年)代表作。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406072511469#

獨唱:Aria 詠嘆調

Recitative 朗誦調

Speak 口白

補充資料:

1. 詠嘆調(aria):指旋律性強的歌曲

2. 朗誦調(recitative):平鋪直敘的方式,說白的性質,多用來介紹劇情

朗誦調是比較接近朗誦的歌調,朗誦調進行時大多用大鍵琴或大提琴演奏數

字低音。而詠歎調則旋律優美、伴奏華麗,可以充分展現獨唱者的演唱功力,

演唱時整個劇情的時間是靜止的。

資料來源: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7110705383

Page 16: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15 -

心得:

要不是有上這門通識,我真的對歌劇完全不了解,我也不記得我有沒有看過歌

劇這回事了,買票進場看現場的確定時沒有過,但是看錄影帶的我也沒印象了,歌

劇這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其實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很陌生的,因為台灣好像不流行

看歌劇這件事,我的生活圈也不會出現說:我們一起去看歌劇這種事,而看歌劇感覺

好像是屬於高消費,對於身為學生的我們似乎有點負擔不起。

開始了解歌劇後,其實我覺得自己真是沒常識阿,我一直以為歌劇就是音樂劇,

而且我也一直以為歌劇的音樂是先用好再撥出來的,演員是排好時間再根據撥放出

來的音樂唱歌跟演戲,完全不知道原來是真的有指揮跟演奏人員在劇場底下的樂池

演奏,好險有上了這堂課,不然以後哪天有人問起,我就糗了也會很尷尬。

老實說我一開始看歌劇真的是看不懂,要不是有老師講解真的是會霧煞煞,不

過老師也說這是正常的,歌劇要一直反覆看好多次才會真的了解跟體會他的演什麼,

而我也從中知道歌劇的選角是很不容易的,因為歌劇要唱好需要好幾十年的功力,

而通常有這種功力的人選都是有點年紀了,他們唱很久經過歷練才會有這麼好的唱

功,所以可能往往沒辦法符合角色的年紀跟外貌的需求。雖然老師說準備一個歌劇

不是很困難,是演奏的人跟指揮比較辛苦,但我還是很難想像雖然他們可能會有很

多工作人員的幫忙,像是專業的道具人員ˋ很多人搬布景ˋ做演員的衣服等等,但

對於身為觀光系的我每年都要來一次的世界風情畫,我覺得這真的是很辛苦的,因

為我們每個東西從無到有一點一滴的做,劇本ˋ選角ˋ做道具ˋ畫布幕ˋ做衣服,

因為我們不是專業的真的很辛苦。

而歌劇的整體的功比我們這種小劇場大超多的,雖然它們有受過訓練比較專業,

但我想這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其實我還滿想了解整個製作歌劇的過程,只是課

堂上好像沒時間去介紹這件事,因為我覺得除了看成品,如果可以了解整個過程我

們也可以學到東西,希望將來有這個機會可以看到,學了這門課後,我想我以後會

對歌劇多些關注,如果有機會也許要會去看一下。

Page 17: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16 -

費加洛的婚禮

《費加洛的婚禮》(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傑出的三部歌劇中的一部喜

歌劇,完成於 1786 年,義大利語腳本由洛倫佐·達·彭特(Lorenzo da Ponte)

根據法國戲劇家博馬舍(Beaumarchais)的同名喜劇改編而成。

作品背景:

博馬舍的《費加洛的婚禮》是他在十八世紀七十年代創作了總稱為「費加洛三部

曲」中的第二部,於 1784 年 4 月 27 日在巴黎法蘭西劇院首演,其時法國正處

於大革命的前夕,這部喜劇對揭露和諷刺封建貴族起了很大的作用。雖然這部喜

劇在整個歐洲都獲得好評,但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卻禁止在維也納上演這一劇

目。莫扎特所請的腳本作家達·彭特是當時的宮廷詵人,由於他多次出面爭取,

最終皇帝於第二年為了緩和國內的一些衝擊而口頭批准改編後的歌劇可以上演。

莫扎特用了兩年時間譜曲,他在創作這部歌劇時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

而又放蕩的貴族老爺同獲得勝利的聰明僕人之間的鮮明對照即為整個劇情發展

和音樂描寫的基礎。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tw/%E8%B2%BB%E5%8A%A0%E6%B4%9B%E5%A9

%9A%E7%A6%AE

心得:

一開始老師介紹這部歌劇時,有跟我們說一下大致他所要表現出來的含意,在

時代背景之下主要是要諷刺封建貴族,但在看這部歌劇的過程中,我沒有想太多就

只是以看戲的心態去看這部歌劇,而課堂看了上了三部歌劇之後,我個人是最喜歡

這部歌劇的,撇除原本他劇情的鋪設是為了要諷刺貴族而寫的,我喜歡他的劇情安

排,是刺激的而且多樣化的,每一幕都有著讓人期待的劇情發展,看蘇珊娜跟費加

洛如何設法擺脫伯爵的過程,是相當有趣的會讓我一直想要看下去,而其實老師也

有說其實看歌劇的本質是要聽他的音樂,但是大部分的人其實主要是看戲劇,我對

於費加洛的婚禮這部歌劇的音樂真的沒有相當深刻的印象,比較記得另外兩部歌劇

波西米亞人跟卡門的音樂旋律。

在這部歌劇中我相當喜歡演蘇珊娜的那位女主角,覺得她演得相當好,他的腳

色跟人都很討我喜歡,還有我印象最深刻的劇情是女管家瑪賽琳娜,原本喜歡費加

洛想用借據讓費加洛跟自己結婚,最後卻發現他是自己的兒子這段,我承認我真的

是因為覺得他好像八點檔的劇情,覺得很好笑所以特別印象稍深刻,因為在印象中

歌劇不是應該都是有唯美的浪漫愛情的戲碼嗎,但我喜歡這部歌劇還有一點就是,

我自己喜歡看輕鬆ˋ愉快的劇情,而最後也是完美的開心結局。

Page 18: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17 -

波西米亞人

『波西米亞人』 (La Boheme)是普契尼於 1893~1896 年所作的一部四

幕歌劇,是普契尼的作品中,非常膾炙人口的一部歌劇,『波西米亞人』與

『蝴蝶夫人』(Madam Butterfly)、『托絲卡』(Tosca)、稱普契尼三大歌劇。

也有人將『杜蘭朵公主』合稱普契尼的四大歌劇。

另譯「藝術家生涯」) 是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第三部歌劇,

1896 年在托斯卡尼尼的指揮下首演。開始並不成功,但不久便成為最受歡

迎的歌劇之一,並且成為當時「寫實主義」(verismo)的代表作品之一。

這類歌劇,以貧苦民眾為描寫對象,(有別於羅西尼、威爾第等的王侯將相)。

而其旋律及節奏,則刻意仿效說話腔調之起伏轉折(亦不同於威爾第等的大

起大落旋律與鏗鏘強烈節奏)──但仍然保有意大利式的悠揚華采

此劇的劇本,改編自一本法文的小說(Henri Murger’s Scene de la vie de

Boheme)。所謂「波西米亞人」,是指波西米亞地方常見的吉普賽人,他們

貧窮而居無定所,但愛苦中作樂。(實際上波希米亞的居民大多數是保孚的

農民)。在此則指群集巴黎「左岸」未成名的窮藝術家。這歌劇描寫這些人

的生活情境。──年輕調皮,愛玩好鬧,又風流多情;常常沒錢吃飯,偶而

發些小財,便儘情揮霍──。而以其中兩對戀人(詵人 Rodolfo 與縫紉女工

Mimi,畫家 Marcello 與風塵女子 Musetta)的悲歡離合為主軸。

資料來源: http://www2.ouk.edu.tw/yen/Opera/week18.htm

Giacomo Puccini 1858-1924 義大利

------- > 威爾第最偉大的義後大利歌劇作曲家

Page 19: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18 -

心得:

在看這部歌劇時,感覺他比較像一般典型的愛情戲,比較沒有高潮迭起的

部分,大多都是感情戲與內心戲,之前看費加洛的婚禮時我比較會看到戲劇整體

的呈現,而忽略掉音樂的部分。但是波西米亞人剛好相反,可能是因為劇情比較

不吸引我,我就著重注意在歌曲的部分,加上這部歌劇的歌真的是很有難度啊!

讓我不注意也難,好幾首歌都是音高到讓我覺得超級不可思議!演員們竟然可以

唱到這麼高!其中我比較記得起來的曲目是:你那好冷的小手跟我的名子叫咪咪

這兩首曲目,可以感受到他們之間強烈的情感的流露。而劇中的人物雖然有很多

但卻不會感覺到很混雜,每個角色的個性都很鮮明產生極大的對比,情景的表現

也很巧妙。

其中我最喜歡的場景就是下雪那個地方,透過鏡頭我就覺得超美的!很難想像

如果是在現場看會是整樣的感覺,我也因為好奇問了老師,因為我覺得要在短時

間內要變換場景是件很困難的事,更何況是雪景,而且栩栩如生,但老師回答我

說現在技術很進步加上其實般佈景的人有很多也有機器,所以其實是相當快的,

雖然如此但我還是很佩服,我真的很喜歡這場有雪景的地方,感覺相當浪漫。

看到魯道夫跟咪咪的感情後,其實我就有想過如果現實生活中真的發生了,

我會怎麼做呢?跟我真的做得到嗎? 其實不少戲劇都會演出一方為了另外一方隱

瞞實情,只希望對方可以毫無顧慮的,甚至是忘了他去找他以後美好的未來,但

是我想如果是兩個深愛的人,一定是要知道真正的原因才釋懷,即使不能再一起

很久,也會希望接下來的日子是跟自己最愛的人在一起,我想我是無法放棄我喜

歡的人,除非他是真得出於內心真的是不喜歡我了,不然即使他生病了剩沒多少

日子可以活,我還是希望這些日子是可以跟他一起過,陪他走到人生的最後。

但是我想,很多人多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現在很多戲劇都得走向都走的

太誇張,因為我們也會透過看戲的過程中去思考我們的生活跟未來,如果戲劇能

走向正面的方向的話,對於觀眾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如果戲劇的最後告訴人們

有努力過,要將過去懷念在心但是也要勇敢的邁向未來才是比較好的,因為我們

如果一直活在失去愛人的痛苦中,對於我們的人生也不會有多大的幫助,雖然我

現在講的很容易但我也很害怕如果哪天真的發生了,我真的做得到嗎?但至少我

覺得要時時刻刻鼓勵自己。

Page 20: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19 -

卡門

《卡門》是比才的一部歌劇,故事改編自梅里美的同名小說。該劇在比才死後才

獲得成功。美國女高音格拉汀·法拉的有聲電影和查理·卓別林的一部無聲電影更

是擴大了歌劇的名聲。20 世紀 80 年代有過一次卡門熱潮。1983 年的幾個月內,

彼得·布魯克改編版的《卡門悲劇》上演,在隆達導演弗朗切斯哥·羅斯協同多明

哥拍攝了電影版的卡門。

背景: 西班牙塞維亞 時間:19 世紀初

喬治.比才

喬治·比才[1](法語:Georges Bizet,1838 年 10 月 25 日-1875 年 6 月 3 日),

法國作曲家。比才著名的作品包括歌劇《卡門》、戲劇配樂《阿萊城的姑娘》等。

比才生於巴黎,本名 Alexandre César Léopold Bizet。九歲時就進入巴黎音樂

學院學習。1857 年他獲得羅馬獎金,後到羅馬進修三年。1863 年比才完成了他

的第一部歌劇《采珍珠者》。

比才最著名的作品《卡門》創作於 1873 年;該劇取材於法國作家梅里美的同名

小說;寫出身農家的龍騎兵下級軍官唐霍賽,在吉卜賽煙草女工卡門的誘惑下,

墮入情網,成為走私販,最後在情場角逐中手刃卡門的故事。該劇由於題材等因

素,最初的演出並沒有獲得很大的成功。

1873 年他創作完成的作品還有歌劇《羅馬》。

《卡門》首演失敗,神童著稱的比才,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三個月後逝世。

但巧的是,卡門後來重演,從此成為世界歌劇之一,當日就是比才出殯的日子。

然而,聖桑、柴科夫斯基、德布西等人都給予該劇很高的評價。尼采甚至以此部

歌劇來對華格納的作品進行抨擊。後來的事實驗證了他們的預見,《卡門》成為

最著名的歌劇作品之一,也是歌劇史上演出最多的作品。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F%94%E6%89%8D

Page 21: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20 -

探討議題: 愛情 VS 麵包你要選擇哪一個?

人是理性家感性的

愛是具有獨佔性

愛是犧牲的

心得:

卡門這部歌劇,我想即使大家沒看過這部歌劇,但也一定聽過這個名詞,還

有歌曲的旋律是一定會聽過的,因為這部戲實在太有名了,他的旋律一出現時,

我想在場上課的每位同學包含我都一定耳熟能詳。這部歌劇在講述的是卡門的愛

情觀,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詞是卡門說:她絕對不會愛一個人超過六個

月。充分展現出她的愛情觀,整個戲劇的過程也表現出她敢愛敢恨的個性。

在事後討論的過程中,老師問我們贊成卡門這樣的做法嗎,我是舉贊成的,

因為我覺得雖然她說她的愛情不會超過六個月,這點雖然是沒有道理的!但我認

為他如果不愛這個人了,即使這個人很愛她她也不會再糾纏不清,會斷得乾淨,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其實真的很常發生明明你就已經不愛這個人了,但是因為他

對你好所以你就無條件的一直接受,也不會覺得慚愧反而會理直氣壯的認為這麼

沒什麼,我覺得這才是更糟糕的,因為這樣就糟蹋了那個人的心意,利用了別人,

這樣是很不好的,因為我覺得有人喜歡你是一件值得感謝的事情,而不是這樣。

接下來老師問我們說如果有一天我們的爸媽其中一個人說愛上了另外一個

誰,我們會同意讓他們離婚嗎?其實大部分的人都說同意,但老師說我們真實是

不會這樣做的,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問的很詳細,因為其實還是有不同的情

況的,有些情況我們是必須要放手讓爸媽去追尋自己的幸福,但有些情況是不行

的,做為子女的我們要認真去思考才可以,我覺得這種事沒有一定的答案,如果

真的發生還是要跟去狀況才能去說你贊不贊同。

至於愛情跟麵包你說要選擇哪一個,從以前到現在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都

是回答麵包,或許我只有經歷過一些小戀情,並沒有真正的談過戀愛跟遇到刻骨

銘心的對象,但是老師說我們會回答麵包是爸媽給予的觀念,我覺得這不盡然

,因為我爸媽從沒給我灌輸這種觀念,是我自己這樣覺得。雖然經過討論我覺得

老師說愛情其實比麵包重要也是有道理的,因為人需要愛,而每一份愛都是有獨

佔性的,當我們愛這個人時會為她犧牲,所以麵包就不是那麼重要的了。其實我

也不是很清楚,或許在我還沒經歷到時我都還是會選擇麵包的。有時候我會更貪

心的想要愛情跟麵包都得到,如果可以何不這樣呢?

Page 22: 通識文學與美感經驗 - cge.pu.edu.t · 樣自由的制度下我們才能用心去學習,因為我們都是選擇自己所愛的。 當然在學了好幾門通識課後,有些通識課我真的覺得是對我有幫助的,也

- 21 -

綜合討論

探討議題

你希望結婚嗎

你覺得結婚對男生還是女生比較有利

你對同性戀的看法

你對離婚的看法

心得:

我想是因為這堂課講跟愛情有關係的課程,最後老師問了我們這個問題,

雖然我現在才20歲,但這個問題其實我有想過很多次,但最後還是會屈服於希

望結婚,因為我覺得能擁有自己的家庭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但我現在都不敢想

得太過於美好,認為這是緣分,你能不能遇到這樣的人以及老師說的:你必須跟

這個人另外共組一個全新的家庭不受公婆的影響。我想對於中國人來說這點是很

困難的,老一輩的人還是有這種傳統思想,就連我自己都會有這種當然要照顧公

婆這種思想,真的是很恐怖說。只是老師說的的確我們要勇敢的去追求我們的幸

福才是,對於不要跟公婆同住這點我是很認同的,因為我自己覺得如果真的結婚

後要跟老公兩個人在同一個空間中相處一整天,幾乎是沒有秘密跟隱私的就是一

件很難搞的事了,更何況還多了兩個人。

對於老師說中國文化傳統結婚的禮數,我也有很深的感受,因為我參加過兩

個表哥的訂婚,就只是訂婚而以我在旁邊看我都覺得快要昏倒了,因為禮數一大

堆,雙方家長又會因為小禮跟大禮要包多少在那計較,要有哪些東西在那邊爭吵,

感覺結個婚都因為這些事變得不開心也不幸福了。所以我是發自內心希望我以後

可以找到一個願意不按照傳統禮節來結婚的老公,用簡單跟輕鬆的方式來辦婚禮

也可以讓親友們玩得開心,也不會累到自己的家人跟朋友們。至於結婚這種事說

對於男生跟女生那邊比較有利,我其實給不出一個答案,但我很同意老師說的:

是要讓我們都幸福的一件事!簡單的看法就是這樣。

後來課堂上有同學提出老師對同性戀的看法,其實我周遭的朋友不少是不

管是男男或女女,但我不會歧視他們用一樣的眼光看待它們,但的確我不否認老

師說的這的確是件不正常的事,或許我有想過我們可以因為他們跟我們不一樣就

說他們不正常嗎?但是相反的如果我們認為這是正常的事的話,以後會造成社會

的混亂,如果是天生的無法抑制的那真的事沒辦法,最怕的是小朋友不懂是有樣

學樣才是。說到離婚,我認為我很贊同,如果兩個人之間沒有愛,卻因為孩子而

硬要在一起除了對彼此是種折磨外,我相信以後一定會把最怪罪在無辜的孩子身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