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考古的一线实景hnrb.hinews.cn/resfile/2018-05-21/025/hnrb20180521025.pdf ·...

1
2018.5.21 星期一 主编杨道 版式陈海冰 悦读 B13 《文心雕虎全编》 《云彩收集者手册》 《悲欢的形体:冯至诗集》 荐阅 书单 · - 2018 3 广西2018 3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 嘉励先生的新著。郑先生是考古专 家,主要从事浙江地区宋元考古、瓷 窑址考古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尤其 是对宋墓的调查和发掘。众所周知, 考古是一门需要极大耐心和毅力的 工作,也是一门让普通人难以理解的 工作。和其他同行一样一年中有 280天待在野外的郑先生曾这样解 释自己的工作,“考古人是手拿锄头, 动手动脚找东西的书生。我们以田 野的方式做学问,必须独立思考,冲 破表面,看到本质。” 本书共分寻墓、行路、品物、怀人 四个部分。《寻墓记》主要记述墓葬调 查与发掘,介绍墓葬的风水选址、类型 划分、丧葬物品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原 了五个一线墓葬的发掘场景,使读者 从切实的文字中体验考古人的工作, 感受真正的考古场景。2001年,雷峰 塔地宫的发掘成为当时“21世纪以来 浙江省最大的文化新闻事件”。郑嘉 励先生虽不是地宫发掘的骨干人员, 但也参与了此项工作。作为一个亲历 者,郑嘉励先生写下了工作手记,完整 且清晰地向我们展现了当年的地宫发 掘工作2001 年 3 月 11 日上午九时,发掘 工作正式开始,一直延续到次日凌晨 三时,从镇塔顶石起吊,直至取出地宫 底部最后一枚“开元通宝”铜钱,用了 18 个小时—七点多,参与地宫发掘 的考古工作人员到达现场;九点整,发 掘正式开始;十一点整,地宫的石盖板 掀开,舍利铁函、铜佛像露出朦胧一 角,考古队员体验到“发现的快 乐”…… 《行路记》以考古工作为轴线,展 现宁波慈溪、金华樊岭、温州龟山、嘉 兴子城等多地的山色和史迹。《品物 记》探析文物趣味,赏析古器之美,展 现古代的“ 匠人精神”。《怀人记》展 现考古人物群像,以散文游记式的 笔致写下那些让作者无法忘却的人 们,如以感性与理性并具的笔触记 录下“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老师、 兢兢业业的同事、热心善良的房东 等,透露出人间的温情与善意。其 中有一位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 —蟾宫埠是一个小山村,村里 有个渡口,摆渡的是一个老人。摆 渡这活儿,是当地对于聋哑人的照 顾。老人年幼时因为发烧导致双耳 失聪,可命运的不幸并没有打倒他, 老 人 总 是 微 笑 着 ,很 开心的样子,也 许,对于老人来说,守在家乡跟他的 小木船朝夕相处就是最幸福吧。村 里人照顾着老人,老人也照顾着村里 人,你来我往之间,脉脉的温情已然 深入心中。 显然,这四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 揭开了考古神秘的面纱。“考古”一词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随着“你 一言我一句”的传递,考古渐渐被曲 解,在普通人眼中开始与神秘、奇特、 惊险等词汇相关联。考古变成了古董 商,变成了灰突突的野地工作者,变成 了人人敬而远之的大冷门,考古工作 者则成为了与时代脱节的“古人”,老 土和古板成为刻板印象。作者避开严 谨枯燥的纯学术研究,将学术化的字 眼丢在一旁,用诗性的文字替代,结合 散文的感性,让理性与感性融合在一 起,让文字成为连接考古工作者与大 众之间的一座桥梁。书中还收录近百 张实地拍摄照片,还原考古工作的一 线实地场景,向大众传递出考古严肃 面纱下有趣、温情的一面,也将一位考 古人多年的心路历程细致绵密地展现 出来。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作者:郑嘉励 版本: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时间: 2018 年 1 月 我们经常能在天上见到 云彩,但却未必认识它们就像我们身边布满植物,可大 多数人对它们一无所知。其 实云彩和植物、动物一样,也 有分类,也有自己的物种。 这本小册子的作者加文· 普雷特-平尼是世界赏云协会 的主席。他毕业于牛津大学, 没别的爱好,就喜欢看云彩, 于是后来成立了一个赏云协 会,协会成员每天的工作也是 每天观察并拍摄云彩。在这 本《云彩收集者手册》中一共 总结了46种云彩,包括积云、 高积云、卷云等基础分类,也 包括辐辏状云、管状云、幡状 云、开尔文-亥姆霍兹波、环天 顶弧等变种。但云彩们的形 式依然千变万化,对爱好者来 说,这是一项取之不竭的乐 趣。 冯至是老一辈诗人的楷 模。他不仅写诗,而且译诗、 写诗歌评论,三者组合形成一 个优秀诗人的完整形象。迄 今为止,冯至翻译的里尔克、 海涅和歌德,依然是最好的版 本之一,其对德语的把握度和 翻译的精准度都很高。也正因 为翻译了这些国外大诗人的作 品,冯至的写作不可避免地受 到他们的影响。他抒情诗中的 浪漫语调,与海涅相呼应,他 《十四行集》中对自然世界的冷 静观察,又得益于歌德。还有 里尔克的那种神秘感,都渗透 进他本人的创作中。 《悲欢的形体》是冯至之 女冯姚平编选的,选入了诗人 每个创作阶段中最具代表性 的作品。 | 2018 3 刘绪源是中国儿童文学 界不可多得的批评者和理论 家。 这本《文心雕虎全编》,是 刘绪源先生 1999-2016 年间的 儿童文学作品评论的合辑,涵 盖了他对童话、幻想小说、动 物小说、童诗等多种类型儿童 文学的观察与批评。比如他 对动物小说的评论,指出“尽 管它也可以虚构,但不能用人 的思维来虚构,必须展现真实 的‘动物生活’”;又比如评价 杨红樱的作品“笔下只有故 事,那种编得很匆忙的调皮捣 蛋的故事”;对自己所欣赏的 作家,也会提到“为何读新作 再没有当年的那种强烈的美 感了呢”……无论是对批评还 是赞美,处处都体现着刘绪源 先生的犀利和率真、洞察与感 受力。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还原考古的一线实景 文\冯佳雨 李约瑟确立中国古代“四大发 明”,广受赞誉,争议也很多。尤其是 造纸术。早在1550年,意大利数学家 杰罗姆·卡丹就指出,中国的司南、印 刷术和火药,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 相匹敌的发明”。然而,造纸术为什么 被排拒?即便时至今天,讼声依然纷 纷。 学者江晓原认为,造纸术应该放 弃优先权争夺。关于纸的发明,传统 说法认可“蔡伦造纸”。现在很多意 见称蔡伦为“改良者”比“发明者”更 加恰当。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陕 西西安灞桥等地陆续出土“西汉古 纸”,学界争论聚焦于“西汉古纸”这 种没有经过剪切、打浆等程序的纤维 堆积自然物是否真正意义上的纸。 如果承认“灞桥纸”是纸,那么,古代 埃及的莎草纸是不是纸呢?那样一 来,埃及的纸可要比蔡侯纸还早三千 多年呢。 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关注。最 近,我读到英国作家亚历山大·门罗的 《纸影寻踪》,我欣喜地发现,这部作品 正巧可以解答以上迷思。 《纸影寻踪》的副标题名为“旷 世发明的传奇之旅”。这项旷世发 明就是中国的造纸术。作者讲述了 中国纸的诞生和发展,延展论及笔 墨砚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作品从 马可·波罗游记切入,以西方的眼光 “发现”中国,中心议题就是中国纸 在对外交流中的世界性影响。这种 影响播传近邻,浸润朝鲜、日本、越 南等邻国的骨髓,缔造了东亚与东 南亚文化圈。这种影响之西传,以 阿拉伯人的活动为媒介。天宝十年 751 年)高仙芝在怛罗斯败于阿拉 伯人之时,所俘中国士兵中有造纸 工人,后被送至撒马尔干,阿拉伯人 乃建立纸厂,“撒马尔干纸”遂流行 西亚,并进入欧洲。中国造纸术简 单易操作,可以大量生产并且价格 低廉,这是埃及莎草纸没有达成的 成就,也是欧洲从前长期使用的羊 皮卷没有具备的品质。 谈论造纸术,必然要说印刷 术。汉字库体量庞大,毕昇活字印 刷并不见得省力,但的确适合字母 造字的西文,因此对于世界文明的 贡献来说,活字法胜过雕版术。《纸 影寻踪》后半部分转入了对印刷术 的探讨,这是必须的。文字与纸的 结合意味着出现了一种超越口口相 传并能长期保存的文献,中国造纸 术和印刷术的传入,让文献的大范 围传播成为了可能,它们在西方直 接影响了三个关键且互相联系的社 会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 运动。要知道,马丁·路德的《九十 五条纲领》如果没有落在纸上,绝不 可能在短期间形成“爆炸效应”,那 一点星火在刚露头之时就会被迅速 扑灭。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技术变 革,所代表的不仅是知识传播方式 的进步,更表现为一种全新的知识 生产方式,带来西方文化与教育的 普及,奠定了现代学术共同体的基 础,整个西方世界的面貌迅速改变。 李约瑟说,世界应当重视“中国遗 产”。中国发明是在特定时间里“成 串”传播的,而不是在漫长的时间里一 个个传过去,“四大发明”体现的是一 种整体的深远的影响力。正因如此, 不管是谁先发明了纸,中国纸所承载 的历史文化,都烙印在了《纸影寻踪》 的旅途里。 《纸影寻踪》: 中国纸,承载千年文化史 文\林颐 《纸影寻踪》 作者:[英]亚历山大·门罗 译者:史先涛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时间:2018 年 1 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Feb-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018.5.21 星期一主编│杨道 版式│陈海冰悦读B13

《文心雕虎全编》

《云彩收集者手册》

《悲欢的形体:冯至诗集》

荐阅 书单

作者:加文·普雷特-

平尼

译者:王燕平

张超

版本:译林出版社

时间:2018

年3

作者:刘绪源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8

年3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先生的新著。郑先生是考古专家,主要从事浙江地区宋元考古、瓷窑址考古的调查、发掘与研究,尤其是对宋墓的调查和发掘。众所周知,考古是一门需要极大耐心和毅力的工作,也是一门让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工作。和其他同行一样一年中有280天待在野外的郑先生曾这样解释自己的工作,“考古人是手拿锄头,动手动脚找东西的书生。我们以田野的方式做学问,必须独立思考,冲破表面,看到本质。”

本书共分寻墓、行路、品物、怀人四个部分。《寻墓记》主要记述墓葬调查与发掘,介绍墓葬的风水选址、类型划分、丧葬物品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原了五个一线墓葬的发掘场景,使读者从切实的文字中体验考古人的工作,感受真正的考古场景。2001年,雷峰塔地宫的发掘成为当时“21世纪以来浙江省最大的文化新闻事件”。郑嘉励先生虽不是地宫发掘的骨干人员,但也参与了此项工作。作为一个亲历者,郑嘉励先生写下了工作手记,完整且清晰地向我们展现了当年的地宫发掘工作——

2001年3月11日上午九时,发掘工作正式开始,一直延续到次日凌晨三时,从镇塔顶石起吊,直至取出地宫

底部最后一枚“开元通宝”铜钱,用了18个小时——七点多,参与地宫发掘的考古工作人员到达现场;九点整,发掘正式开始;十一点整,地宫的石盖板掀开,舍利铁函、铜佛像露出朦胧一角,考古队员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行路记》以考古工作为轴线,展现宁波慈溪、金华樊岭、温州龟山、嘉兴子城等多地的山色和史迹。《品物记》探析文物趣味,赏析古器之美,展现古代的“匠人精神”。《怀人记》展现考古人物群像,以散文游记式的笔致写下那些让作者无法忘却的人们,如以感性与理性并具的笔触记录下“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老师、兢兢业业的同事、热心善良的房东等,透露出人间的温情与善意。其中有一位老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蟾宫埠是一个小山村,村里有个渡口,摆渡的是一个老人。摆渡这活儿,是当地对于聋哑人的照顾。老人年幼时因为发烧导致双耳失聪,可命运的不幸并没有打倒他,老人总是微笑着,很开心的样子,也许,对于老人来说,守在家乡跟他的小木船朝夕相处就是最幸福吧。村里人照顾着老人,老人也照顾着村里人,你来我往之间,脉脉的温情已然深入心中。

显然,这四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

揭开了考古神秘的面纱。“考古”一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随着“你一言我一句”的传递,考古渐渐被曲解,在普通人眼中开始与神秘、奇特、惊险等词汇相关联。考古变成了古董商,变成了灰突突的野地工作者,变成了人人敬而远之的大冷门,考古工作者则成为了与时代脱节的“古人”,老土和古板成为刻板印象。作者避开严谨枯燥的纯学术研究,将学术化的字眼丢在一旁,用诗性的文字替代,结合散文的感性,让理性与感性融合在一起,让文字成为连接考古工作者与大众之间的一座桥梁。书中还收录近百张实地拍摄照片,还原考古工作的一线实地场景,向大众传递出考古严肃面纱下有趣、温情的一面,也将一位考古人多年的心路历程细致绵密地展现出来。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作者:郑嘉励版本: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月

我们经常能在天上见到云彩,但却未必认识它们——就像我们身边布满植物,可大多数人对它们一无所知。其实云彩和植物、动物一样,也有分类,也有自己的物种。

这本小册子的作者加文·普雷特-平尼是世界赏云协会的主席。他毕业于牛津大学,没别的爱好,就喜欢看云彩,于是后来成立了一个赏云协会,协会成员每天的工作也是每天观察并拍摄云彩。在这本《云彩收集者手册》中一共总结了 46 种云彩,包括积云、高积云、卷云等基础分类,也包括辐辏状云、管状云、幡状云、开尔文-亥姆霍兹波、环天顶弧等变种。但云彩们的形式依然千变万化,对爱好者来说,这是一项取之不竭的乐趣。

冯至是老一辈诗人的楷模。他不仅写诗,而且译诗、写诗歌评论,三者组合形成一个优秀诗人的完整形象。迄今为止,冯至翻译的里尔克、海涅和歌德,依然是最好的版本之一,其对德语的把握度和翻译的精准度都很高。也正因为翻译了这些国外大诗人的作品,冯至的写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他们的影响。他抒情诗中的浪漫语调,与海涅相呼应,他

《十四行集》中对自然世界的冷静观察,又得益于歌德。还有里尔克的那种神秘感,都渗透进他本人的创作中。

《悲欢的形体》是冯至之女冯姚平编选的,选入了诗人每个创作阶段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作者:冯至

版本:雅众文化|

新星出版社

时间:2018

年3

刘绪源是中国儿童文学界不可多得的批评者和理论家。

这本《文心雕虎全编》,是刘绪源先生1999-2016年间的儿童文学作品评论的合辑,涵盖了他对童话、幻想小说、动物小说、童诗等多种类型儿童文学的观察与批评。比如他对动物小说的评论,指出“尽管它也可以虚构,但不能用人的思维来虚构,必须展现真实的‘动物生活’”;又比如评价杨红樱的作品“笔下只有故事,那种编得很匆忙的调皮捣蛋的故事”;对自己所欣赏的作家,也会提到“为何读新作再没有当年的那种强烈的美感了呢”……无论是对批评还是赞美,处处都体现着刘绪源先生的犀利和率真、洞察与感受力。

《考古四记:田野中的历史人生》:

还原考古的一线实景文\冯佳雨

李约瑟确立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广受赞誉,争议也很多。尤其是造纸术。早在1550年,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就指出,中国的司南、印刷术和火药,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然而,造纸术为什么被排拒?即便时至今天,讼声依然纷纷。

学者江晓原认为,造纸术应该放弃优先权争夺。关于纸的发明,传统说法认可“蔡伦造纸”。现在很多意见称蔡伦为“改良者”比“发明者”更加恰当。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陕西西安灞桥等地陆续出土“西汉古纸”,学界争论聚焦于“西汉古纸”这种没有经过剪切、打浆等程序的纤维堆积自然物是否真正意义上的纸。如果承认“灞桥纸”是纸,那么,古代埃及的莎草纸是不是纸呢?那样一来,埃及的纸可要比蔡侯纸还早三千多年呢。

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关注。最近,我读到英国作家亚历山大·门罗的《纸影寻踪》,我欣喜地发现,这部作品正巧可以解答以上迷思。

《纸影寻踪》的副标题名为“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这项旷世发明就是中国的造纸术。作者讲述了中国纸的诞生和发展,延展论及笔墨砚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作品从

马可·波罗游记切入,以西方的眼光“发现”中国,中心议题就是中国纸在对外交流中的世界性影响。这种影响播传近邻,浸润朝鲜、日本、越南等邻国的骨髓,缔造了东亚与东南亚文化圈。这种影响之西传,以阿拉伯人的活动为媒介。天宝十年(751 年)高仙芝在怛罗斯败于阿拉伯人之时,所俘中国士兵中有造纸工人,后被送至撒马尔干,阿拉伯人乃建立纸厂,“撒马尔干纸”遂流行西亚,并进入欧洲。中国造纸术简单易操作,可以大量生产并且价格低廉,这是埃及莎草纸没有达成的成就,也是欧洲从前长期使用的羊皮卷没有具备的品质。

谈论造纸术,必然要说印刷术。汉字库体量庞大,毕昇活字印刷并不见得省力,但的确适合字母造字的西文,因此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来说,活字法胜过雕版术。《纸影寻踪》后半部分转入了对印刷术的探讨,这是必须的。文字与纸的结合意味着出现了一种超越口口相传并能长期保存的文献,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让文献的大范围传播成为了可能,它们在西方直接影响了三个关键且互相联系的社会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运动。要知道,马丁·路德的《九十

五条纲领》如果没有落在纸上,绝不可能在短期间形成“爆炸效应”,那一点星火在刚露头之时就会被迅速扑灭。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技术变革,所代表的不仅是知识传播方式的进步,更表现为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带来西方文化与教育的普及,奠定了现代学术共同体的基础,整个西方世界的面貌迅速改变。

李约瑟说,世界应当重视“中国遗产”。中国发明是在特定时间里“成串”传播的,而不是在漫长的时间里一个个传过去,“四大发明”体现的是一种整体的深远的影响力。正因如此,不管是谁先发明了纸,中国纸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都烙印在了《纸影寻踪》的旅途里。

《纸影寻踪》:

中国纸,承载千年文化史文\林颐

《纸影寻踪》作者:[英]亚历山大·门罗译者:史先涛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时间: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