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16
跟著「白銀」去旅行 九年一貫課程導論 社會科領域課程統整 教案設計 地理四 盛郁珺 B95208034 歷史二 馮邦彥 B97103019 歷史二 劉基安 B97103053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Oct-2019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跟著「白銀」去旅行

九年一貫課程導論

社會科領域課程統整 教案設計

地理四 盛郁珺 B95208034

歷史二 馮邦彥 B97103019

歷史二 劉基安 B97103053

Page 2: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1

課程內容架構圖

跟著「白銀」去旅行

堂數 第一堂課 第二堂課

課程領域 歷史

地理

歷史

公民

時間 兩節課(共九十分鐘)

小主題 白銀與世界貿易 白銀與中國經濟

目標

能了解白銀的貿易流通過程。

能了解當時與白銀貿易相關的

港口位置。

能了解當時與白銀有關的貿易

路線。

能閱讀世界地圖。

能了解白銀對中國明代賦稅的

影響。

能了解賦稅對人民所造成的影

響。

能了解白銀流入對物價波動的

影響。

能了解白銀流入對中國幣制的

影響。

時間 一節課 一節課

教學資源

1. 世界地圖

2. PPT 與投影設備

3. 補充講義

4. 學習單

1. PPT 與投影設備

2. 補充講義

3. 學習單

主要教學活動

運用身邊的事物引起對學習世

界貿易的動機。

一邊使用 PPT 進行教學活動,

一邊請學生填寫學習單。

配合前一堂課的教學,將教學

的視野縮小至中國明代,藉由

問問題的方式引起學生的學習

動機。

一邊使用 PPT 進行教學活動,

一邊請學生填寫學習單。

評量 學習單 學習單

評量方式

一、 上課時評分方式:

觀察學生是否有專心上課;是否有在做筆記;學生是否有疑問(有提

問者,可以酌量加分)。

二、 學習單評分方式:

第一堂課是一邊上課一邊寫學習單,所以下課之後即可收回,可以讓

老師馬上檢視這堂課的教學成果。第二堂課的學習單則是以回家作業

的方式進行。在下次上課時,與學生一同討論學習單內容,讓學生的

觀念更加完整;之後在將學習單收回,檢視學生理解的程度。

Page 3: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2

教案設計基本內容 教學主題 跟著「白銀」去旅行 設計者 盛郁珺、馮邦彥、劉基安

教學對象 國中三年級學生 教學時數 兩節課(共九十分鐘)

教學對象分析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教材來源

國中二年級歷史課本中對明代賦稅制度的介紹,國中三年級歷

史課本中對地理大發現、世界貿易的介紹,以及其它相關之書

籍與地圖資料。

設計理念

運用多元的題材、橫跨多個領堿,結合學生以前所學習過的中

國史知識與現今所學習到的世界史概念統合,並將「白銀」此

概念加以延伸、拓展,讓學生理解到,中國史與世界史實為密

不可分,並以「白銀」貫穿其中。以課程統整的方式連結地理

與公民的相關知識,使社會學習領域更加完整與充實。

教學內容分析

兩堂課的主要內容為:

一、世界史方面:白銀與世界貿易的關係及白銀的流通路線。

二、中國史方面:白銀對中國明、清兩代經濟的影響。

教學目標

單元目標 具體目標

一、認知部份 1. 能理解當時的白銀貿易。

2. 能理解當時白銀貿易產生的影響。

3. 能知道當時貿易港口的位置與路

線。

二、情意部份 1. 藉由過去的世界貿易引發對現今全

球化的關注。

三、動作技能部份 1. 能閱讀並使用地圖。

能力指標

1.人與空間

1-2-4 測量距離、閱讀地圖、使用符號繪製簡略平面地圖。

1-3-4 利用地圖、數據和其它資訊,來描述和解釋地表事

象及其空間組織。

1-3-8 瞭解交通運輸的類型及其與生活環境的關係。

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

生活型態。

2.人與時間

2-4-6 瞭解並描述歷史演變的多重因果關係。

2-4-2 認識中國歷史(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的

發展過程。

2-4-3 認識世界歷史(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的

發展過程。

Page 4: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3

2-4-4 瞭解今昔臺灣、中國、亞洲、世界的互動關係。

3.演化與不變

3-3-3 瞭解不能用過大的尺度去觀察和理解小範圍的問

題,反之亦然。

3-3-4 分辨某一組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屬於「因果」或「互

動」。

3-4-2 舉例說明個人追求自身幸福時,如何影響社會的發

展;而社會的發展如何影響個人追求幸福的機會。

3-4-6 舉例指出在歷史上或生活中,因缺乏內、外在的挑

戰,而影響社會或個人發展。

4.意義與價值

4-4-1 想像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下

會有什麼變化。

5.自我、人際與群己

5-2-2 舉例說明在學習與工作中,可能和他人產生合作或競

爭的關係。

5-3-3 瞭解各種角色的特徵、變遷及角色間的互動關係。

6.權力、規則與人權

6-1-1 舉例說明個人或群體為實現其目的而影響他人或其

他群體的歷程。

6-4-1 以我國為例,瞭解權力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型

態等如何相互影響。

7.生產、分配與消費

7-2-1 指出自己與同儕所參與的經濟活動。

7-4-3 探討國際貿易與國家經濟發展之關係。

7-4-6 舉例說明某些經濟行為的後果不僅及於行為人本

身,還會影響大眾、生態及其他生物,政府因此必須

扮演適當的角色。

7-4-8 分析資源分配如何受到權力結構的影響。

9.全球關連

9-1-1 舉例說明各種關係網路(如交通網、資訊網、人際網、

經濟網等)如何連結全球各地的人。

9-2-1 舉例說明外來的文化、商品和資訊如何影響本地的文

化和生活。

9-4-1 探討各種關係網路(如交通網、資訊網、人際網、經

濟網等)的發展如何讓全球各地的人類、生物與環境

產生更緊密的關係,對於人類社會又造成什麼影響。

Page 5: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4

白銀與世界貿易

第一節課教學活動流程

一、課程主題:白銀與世界貿易

二、準備活動

(一)所需時間:五分鐘

(二)教學資源:學習單

(三)教學評量:學習單

(四)課前準備:發下大綱、學習單,準備好世界地圖、投影設備等等。

(五)引起動機:先請學生找出鉛筆盒裡的文具是從何處製造,並將物品與製造

國之間的關係寫在學習單上(學習單第一題),使學生了解當

今全球化之下的世界貿易,連結到地理大發現之後的世界貿

易。

三、課程主軸

(一)所需時間:三十五分鐘

(二)教學資源:PPT、電腦、投影機、世界地圖、板書

(三)教學評量:學習單

(四)內容:

1. 背景:

地理大發現後,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十六、十七世紀時,歐洲各國為了

便宜取得亞洲的商品,再高價賣回歐洲,因而競相走向海洋,在大洋中揚帆航行,

在世界各地進行貿易。

Page 6: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5

2. 歐亞的貿易需求:

在當時,歐洲迫切需要亞洲的商品,如香料、瓷器、紡織品、茶葉等等。

本來歐洲商人想以歐洲所生產的商品跟亞洲進行貿易,但發現亞洲市場並沒有對

歐洲商品的需求。亞洲市場因當時經濟的影響,對「白銀」有大量的需求。為了

取得亞洲的商品,歐洲商人便大量將白銀運往亞洲,以換取亞洲產品。

3. 當時的銀礦產地:

當時主要的銀礦產地為日本與美洲兩地。日本的銀礦產於「石見銀山」(今

日本島根縣大田市境內),十六世紀初時是日本最大的銀礦礦山,十七世紀的產

銀量佔全球產量三分之一。美洲的銀礦產於礦城「波托西」(Potosi,玻利維亞境

內,但十七世紀的祕魯包含玻利維亞),在十七世紀時,波托西的銀礦產量高居

世界之冠。

4. 傳遞白銀的四條路線

第一條,日本的銀礦經由荷蘭商人的經手,自長崎出口。

第二條.西班牙王室的官方路線。從波托西東行出發,先抵達祕魯沿海的

阿里卡(Arica)港,再走海路到巴拿馬,由西班牙船運到大西洋彼岸的塞維爾進

出港卡第斯(Cadiz)。

第三條,非法路線。從波托西東行出發,南下進入阿根廷之首都布宜諾斯

艾利斯,由葡萄牙人船運至里斯本。

第四條,最重要的路徑,運送白銀的數量最多。從波托西往西行,抵達西

岸沿海,然後往北抵達阿卡普爾科(Acapulco),橫越太平洋抵達菲律賓的馬尼拉。

這四條路線的講解將會配合學習單的填寫,並強調這些白銀無論中間經歷

過多少次的轉手,到最後多是流入「中國」。

5. 當時的世界貿易

在十六、十七世紀時,世界貿易興盛,歐洲各國多在亞洲設立基地以利於

進行貿易。如西班牙的亞洲總部設於菲律賓的馬尼拉,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亞洲總

部設於印尼的巴達維亞(今雅加達)。

Page 7: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6

四、總結

(一)所需時間:五分鐘

(二)教學資源:世界地圖、板書

(三)教學評量:學習單

(四)內容:先總結今天的課程,為連結下一堂課,用世界地圖特別跟學生強調

「白銀最後多是流入『中國』」這個概念。最後,請學生對課程不

熟悉、不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由老師回答。

五、本課能力指標與課程的對應

(一)能力指標

1-2-4 測量距離、閱讀地圖、使用符號繪製簡略平面地圖。

1-4-2 分析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及其互動如何影響人類的生活型態。

2-4-6 瞭解並描述歷史演變的多重因果關係。

2-4-3 認識世界歷史(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的發展過程。

3-3-4 分辨某一組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屬於「因果」或「互動」。

5-2-2 舉例說明在學習與工作中,可能和他人產生合作或競爭的關係。

9-1-1 舉例說明各種關係網路(如交通網、資訊網、人際網、經濟網等)如何連結全

球各地的人。

9-4-1 探討各種關係網路(如交通網、資訊網、人際網、經濟網等)的發展如何讓全

球各地的人類、生物與環境產生更緊密的關係,對於人類社會又造成什麼

影響。

(二)課程與能力指標之對應

1-2-4 在學習單的教學及撰寫中,實際運用地圖知識。

1-4-2 由自然環境中所生產出的銀礦,經由全球航海、世界貿易等人文環境的運

作之下,在全世界各地影響人類的商品流通、經濟生活等。

2-4-6 形成世界貿易體系當然不只有「白銀在美洲開採」這個原因而已,還得包

括如航海技術的發達、各地對商品的需求不一等原因,才有可能形成這個

世界貿易體系。

2-4-3 本課主要內容即是世界歷史中經濟層面發展的過程。

Page 8: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7

3-3-4 就本課內容來說,因為有貿易需求、航海技術發達等原因,加上歐亞之間

的貿易交流互動,才有課程內容的世界貿易。因此,在解釋這些事情上面,

應特別強調哪些是「因果」,哪些則是「互動」,加強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5-2-2 在課程中,最後會提到當時參與世界貿易的歐洲國家,它們之間的海上競

爭、貿易的關係。

9-1-1 本課內容即是貿易經濟網對各地的連結。

9-4-1 本課內容將會提到因當時貿易經濟網的關係,對亞洲、歐洲有什麼不同的

影響等。

六、學習單

(一)評分方式:

這份學習單是課堂上做完後老師隨即收回,因此可以看出學生上課時是否有

專心上課和其理解程度。第一題沒有標準答案,學生只要答案與位置可以相互對

應,即可拿到分數,寫得比較多的可以酌量加分。第二題是老師上課時會講的,

因此只要是按照老師的脈絡畫出正確的路線圖,也可以得分;再者,作業的另一

要求是用線條粗細表示出白銀流動量的大小,這一點也會酌量加減分。

Page 9: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8

(二)內容:

Page 10: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9

白銀與中國經濟

第二節課教學活動流程

一、課程主題:白銀與中國經濟

二、準備活動

(一)所需時間:五分鐘

(二)教學資源:學習單

(三)教學評量:學習單

(四)課前準備:發下學習單,並準備好投影設備等等。

(五)引起動機:首先承接上一堂課的內容,並藉由問題引導的方式引起學生的

學習動機。詢問學生認為白銀的流入會對中國造成什麼影響,

並將個人認為的影響書寫於學習單(第一題),讓學生在上課

前先思考,並引發興趣。

三、課程主軸

(一)所需時間:三十五分鐘

(二)教學資源:PPT、電腦、投影機、板書

(三)教學評量:學習單

(四)大綱:

1. 明朝:

明朝中後期,由於西方白銀流入,促使中國的貨幣所使用的材料改變,由原

先的銅本位轉變成銀銅雙本位。換句話說,原先的貨幣只有銅錢,如今的貨幣則

以銅錢與銀兩並用。

由於白銀的流入,加上貨幣單位的改變,促成賦稅的改變,明臣張居正推

行的一條鞭法就是此變動的最終結果,要求人民所有的賦稅皆以白銀繳交。但是

Page 11: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10

此賦稅制度影響人民的生活甚大,因為當時的白銀尚未大量流通,只在市鎮或沿

海大城鎮才有較多的白銀,因此鄉村的農民,每逢納稅之時,皆須至市鎮變賣穀

物,如此將造成大量的穀物於同一時間售出,產生榖賤傷農的影響,進而使人民

生活十分痛苦,甚至使得變賣妻子、兒子的情況層出不窮(學習單第二題搭配

此)。

2. 清朝:

清朝局勢安穩,無海禁,因此白銀流入的數量大量增加,使清朝產生新的改

變。

由於局勢穩定物價,使得人民可以休養生息,因此人口大量增加,加上白銀

的大量流入,使得物價波動,造成通貨膨脹。之後再舉出一些數據,使學生了解

當時通貨膨脹的嚴重性(學習單第三題搭配此)。

之後更激發出「貿易銀」。何為貿易銀?用來做為貿易之用的銀幣。

由於中國的貨幣單位為銀兩,各省銀兩的成分重量不一,使得白銀不方便流

通。之後外國的銀幣流入,初期因為其貌不揚,因此未能引起百姓的愛好,但是

之後由於鑄造的技術上升,外觀好看,且成色重量劃一,通行非常方便,因此人

民非常喜愛,甚至取代了銀兩的流通。中國政府為了對抗外國貨幣,改革中國的

幣制單位,取消銀「兩」改以銀「元」,「元」成為中國新的貨幣單位。但是在清

朝末年時,仍無法將外國錢幣趕走,這是因為清朝的「龍銀」是由各省鑄造的,

各省鑄造的樣式並不相同,且又有成色不一的問題在,因此沒有廣泛的流通。驅

逐外國貨幣要等到民國初年的「孫小頭」與「袁大頭」才成功(學習單第四題搭

配此)。

四、總結

(一)所需時間:五分鐘

(二)教學資源:板書

(三)教學評量:學習單

(四)內容:

先總結重點。明朝外國白銀的流入,促使中國的貨幣性質改變,進而影響中

國的賦稅制度。這個賦稅制度又影響中國人民的生活。之後到了清朝,由於白銀

流入的數量大增,使得白銀造成的影響也更深遠。白銀的流入不僅促使中國發生

通貨膨脹,而且使中國的貨幣單位改變,由銀兩改進至銀元。

Page 12: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11

接著,可以與近期的時事配合,融入課程中相呼應,相互配合,使學生可以

將過去與現在做個連結。

此外,再度強調,世界史與中國史在地理大發現之後,二者之間的關係更加

地緊密。二者在各自區域所產生的活動皆有可能影響彼此。最後,請學生對課程

不熟悉、不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由老師回答。且提醒學生回去將學習單完成,

下次上課時繳交。

五、本課能力指標與課程的對應

(一)能力指標

2-4-2 認識中國歷史(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的發展過程。

3-3-4 分辨某一組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屬於「因果」或「互動」。

3-4-2 舉例說明個人追求自身幸福時,如何影響社會的發展;而社會的發展如

何影響個人追求幸福的機會。

6-4-1 以我國為例,瞭解權力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型態等如何相互影響。

7-4-3 探討國際貿易與國家經濟發展之關係。

(二)課程與能力指標之對應

2-4-2 本課程中白銀的流動,顯示出經濟的發展過程,產生銀銅雙本位、一條

鞭法、通貨膨脹、貿易銀的產生。

3-3-4 白銀的流動,產生銀銅雙本位、一條鞭法、通貨膨脹、貿易銀的。此為

因果關係。

3-4-2 商人在追求利益時,換得白銀,再利用白銀取得財富;但是如此一來,

白銀流入中國,影響之後的發展。白銀流入之後,產生的一條鞭法則影

響中國人民的經濟。

6-4-1 白銀的流入,影響中國的經濟,導致政策的改變,產生一條鞭法,而一

條鞭法的施行則影響中國人民的生活。

7-4-3 由於世界的地理大發現,發現了美洲,又發現美洲豐富的銀礦;因為歐

洲與中國在當時已有貿易的往來,加上歐洲人對中國的商品需求量高,

因此歐洲與美洲的白銀幾乎都流入中國,如此也就促使中國發生本課所

講授的內容。

Page 13: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12

六、學習單

(一)評分方式:

第一題:能夠思考的越多並且有邏輯性,分數就會越高;但若思考的少或

是沒有建設性的答案,那分數就會低。

第二題:由於第二題在上課中會講到,因此評分的方式是越完整則分數越

高。若能加入其它課外的正確觀念,則會酌量加分。

第三題:主要是要培養學生的同理心,使學生能夠理解當時人的苦痛。因

此學生若能確切地表達當時人痛苦的心境,那就有一定的分數。再者,文句的優

美、措辭的適當、標點的正確性等,都是評分標準,但因並非重點,故調分的量

不會太大。

第四題:正解是銀元,學生若能條理清晰,並正確分析的話,那即有一定

的分數。若能再加入其他課外的正確觀念,則會酌量加分。如果學生選的是銀兩

的話,且能提出正確地證據或論述的話,也有一定的分數。

Page 14: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13

(二)內容:

Page 15: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14

Page 16: 跟著「白銀」去旅行 - education.ntu.edu.t files/2009F_9C03-doc.pdf · 國中三年級學生,已具備中國史、世界史等相關觀念,對地圖 及經濟有初步的認識,這次課程為相關概念之延伸。

15

組員心得感想

盛郁珺:

我們這一組是由兩位歷史科與一位地理科的同學組成。第一次在教程和不

同科目的同學一同教案發想與腦力激盪,發現背景的不同,讓大家的思考邏輯和

敘事方式也不一樣,討論出來的成果也與本科系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能夠相互

激發出不同的創意課程。本次教案是以歷史為主軸,以課程統整的方式將地理與

公民的概念穿插其中,使學生在學習社會領域時,能結合時間與空間,有一個更

全面的觀點。藉由此次教案的設計,對於我們之後的教學之路,是一個很好的練

習也是一個有趣的經驗。

馮邦彥:

在做這份教案之前,完全是一種茫然的狀態,因為根本不知道教案到底是長

什麼樣子,又要怎麼做。當時的心情可說是慌亂與恐懼。但是在做這份教案的過

程中,慢慢了解到教案的「真面目」。想必日後再度做教案時,不會再有茫然恐

懼之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熟悉感。

劉基安:

好不容易,這次的教案總算是完成了!就我一個剛進學程的學生而言,因

為從來沒寫過教案,面對這次的教案設計,整個就是驚惶失措、手足無措,真不

知道該從哪裡下手。經過與組員的討論及摸索,終於有個雛形誕生,才慢慢有這

份教案的成型。這是第一次的嘗試,希望接下來再要寫教案,因有了這次的經驗,

而更駕輕就熟。

參考資料:

黃中憲 (譯)(2009)。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 17 世紀全球貿易 (頁

181-217)。臺北:遠流。(Timothy B.,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