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41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报告日期:2018 12 29 金融服务外包 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动态 1 金融服务外包政策与行业动态 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开启金融科技高质量发 1.1 展新征程 金融科技为银行加速转型赋能 1.2 2018(第四届)新金融年会在京举行 1.3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将于明年推数字货币 60 家地方银行加入 1.4 中银香港 BOC BILL 打通银联二维码支付 1.5 2 典型金融服务外包公司动态 南天信息获评中国 IT 服务十大创新企业 2.1 文思海辉与 EVICERTIA 达成本地化合作 2.2 软通动力荣获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奖和中国信息化领袖人物奖 2.3 宇信科技深交所创业板 A 股上市 2.4 华拓金服集团联合主办“第五届中国客户联络中心金融服务高峰论 2.5 坛” 神州信息:助力建设银行“开放”金融服务 2.6 3 金融服务外包视点摘录 隆国强:坚定不移的扩大开放 也要树立底线思维 3.1 陈卫东:正确评估中国金融业开放状况 3.2 麦肯锡报告:中国银行业应从规模银行转向价值银行 3.3 黄震:金融科技将向何处去?三大转变与五个趋势 3.4 财务与投资研究部 联系人:朱华燕、孙烨清 电话:021-58548540 021-50305770 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上海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金桥路 27 13 幢,邮编:201206 北京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南小 街领行国际中心 1 号楼 2 701 室,100061 http://coi.mofcom.gov.cn 25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Oct-2020

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报告日期:2018 年 12 月 29 日 金融服务外包 | 行业研究报告 | 行业动态

目 录

1 金融服务外包政策与行业动态

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开启金融科技高质量发1.1

展新征程

金融科技为银行加速转型赋能 1.2

2018(第四届)新金融年会在京举行 1.3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将于明年推数字货币 约 60 家地方银行加入 1.4

中银香港 BOC BILL 打通银联二维码支付 1.5

2 典型金融服务外包公司动态

南天信息获评中国 IT 服务十大创新企业 2.1

文思海辉与 EVICERTIA 达成本地化合作 2.2

软通动力荣获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奖和中国信息化领袖人物奖 2.3

宇信科技深交所创业板 A 股上市 2.4

华拓金服集团联合主办“第五届中国客户联络中心金融服务高峰论2.5

坛”

神州信息:助力建设银行“开放”金融服务 2.6

3 金融服务外包视点摘录

隆国强:坚定不移的扩大开放 也要树立底线思维 3.1

陈卫东:正确评估中国金融业开放状况 3.2

麦肯锡报告:中国银行业应从规模银行转向价值银行 3.3

黄震:金融科技将向何处去?三大转变与五个趋势 3.4

财务与投资研究部

联系人:朱华燕、孙烨清

电话:021-58548540

021-50305770

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上海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金桥路 27

号 13 幢,邮编:201206

北京

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南小

街领行国际中心 1 号楼 2 单

元 701 室,100061

http://coi.mofcom.gov.cn

第 25 期

Page 2: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1

1 金融服务外包政策与行业动态

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开启金融科技高质量1.1

发展新征程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经

济发展结构、改变社会治理体系,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第一动

力”。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蓬勃兴起,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为金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实

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金融科技迎

来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金融科技其势已成、其时已至。人民银行严

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着力加强金融科技

发展规划与统筹协调,持续完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积极引导科技在金融领

域合理应用,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

风险的底线,护航中国经济巨轮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扬帆远行。

准确研判科技在金融领域应用趋势

1.金融业务电子化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快速发展,我国金融业积极探

索、勇于实践,努力开拓金融电子化发展之路。金融管理部门基于当时领先

的客户/服务器(C/S)架构,建设资金清算、同城清算等系统,并利用卫星

通信网络构建天地对接的电子联行和电子证券交易系统,搭建起金融机构互

联互通的信息化桥梁,极大提升资金流转效率。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

构陆续设计开发核心业务系统,将用户管理、资金结算、风险控制等功能整

合,形成“以账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体系,为现代金融服务厚植根基。金

融业务电子化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

使传统金融作业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彻底摆脱了手工记账、算盘计数的历

史。自此,金融业务自动化处理不再是天方夜谭,极大地解放生产力,提升

传统金融业工作效率,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为金融服务转型升级与流程

再造打下坚实基础。

2.金融渠道网络化阶段

进入 21 世纪,宽带传输、移动互联等技术的突飞猛进给金融业务创新带

来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互联网逐步演变为金融机构与客户连接的关键纽带,

Page 3: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2

成为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重要入口。金融业借助线上渠道实现革新突破,创新

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将储蓄、信贷、理财、保险等传统金融业务迁移至互

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为社会公众提供全天候、一站式的金融服务,有效提

升资金配置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金融服务由“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

为中心”发展。金融服务渠道从以实体网点为代表的“水泥银行”,到以网上

银行为代表的“鼠标银行”,再到以手机银行为代表的“指尖银行”,在发展

中不断打破获取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使客户随时随地随身享受优质便捷服

务。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不断繁荣助推第三方支付产业蓬勃兴起,基于互

联网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支付不仅改变了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也改变了

社会公众的支付习惯,促使非银行支付机构成为我国支付服务市场的重要补

充力量。

3.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阶段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

金融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成为践行普惠金融、发展数字经济的新引擎。金

融机构利用信息技术创新金融产品、改变经营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催生出

“APP 经济”“API 经济”等新型发展模式,金融业呈现出新特征:一是产品

服务更加智能。金融机构借助机器学习、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新一代

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系统、渠道、产品等,使得金融产品“看懂文字”

“听懂语言”,为公众提供智能化金融消费体验。二是场景结合更加紧密。金

融机构将金融服务嵌入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电子商务等民生领域,实现“以

客户为中心”向“以场景为中心”转变,推动金融服务向着精细化、多元化

的方向大踏步迈进。三是数据价值更加凸显。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数据在

新技术赋能下显著提升金融机构获客导流、精准营销、风险防控等能力,展

现出前所未有的价值与动能,以点带面促进金融要素资源网络化共享、集约

化整合、协作化发展。

从星星之火到全面开花,从基础支撑到引领变革,科技在金融领域一路

走来,已深刻融入金融血脉、铸入金融灵魂,成为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智

能化不断演进的不竭源泉。金融科技作为新形势下科技驱动金融转型升级的

新业态,是时代所需、大势所趋,将有力推动我国金融实现跨越式发展。

充分认识发展金融科技的重要意义

1.金融科技是金融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Page 4: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

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金融科技的核心是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

产品、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金融业借助金融科技发展踏浪前行、开拓进取,

逐渐将智能投顾、开放银行、生物特征支付等理念付诸实践,为金融革新作

出有益尝试。借助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智能合约等技术,金融科技能简化

供需双方交易环节,降低资金融通边际成本,开辟触达客户全新途径,推动

金融机构在盈利模式、业务形态、资产负债、信贷关系、渠道拓展等方面持

续优化,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金融业转型升级持续赋能。

2.金融科技是助推经济发展的有力之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

竞争力。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

宗旨。发展金融科技能够快速捕捉数字经济时代市场需求变化,有效增加和

完善金融产品供给,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明显。金

融机构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宏观经济数据、产业发展动态、市场供需状况等

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金空转、虚增金融杠杆等问题提供有力支撑,引导资金从高污染、高能耗的

产能过剩行业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

发展。

3.金融科技是推进普惠金融的务实之选

国务院印发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 年)》要求,“积极

引导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延伸服

务半径,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作为践行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途

径,金融科技有助于缩小数字鸿沟,解决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成本较高、收

益不足、效率与安全难兼顾等问题,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

度。近年来,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利

用金融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脱贫攻坚等重点领域的金

融服务能力。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根据企业日常经营、支付交易、

信用状况等点滴行为数据,探索滴灌式精准扶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难、

融资贵等问题。

4.金融科技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备之器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

永恒主题”。借助金融科技实现风险“技防”是筑牢金融安全防线的有力武器。

Page 5: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4

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优化风险防控数据指标、分析模型,

精准刻画客户风险特征,有效甄别高风险交易,提高金融业务风险预判和识

别的准确性;将风险技防机制嵌入金融业务流程,实现可疑交易自动化拦截

与风险应急处置,增强金融风险预防和处理能力。金融管理部门运用数字化

监管协议等监管科技手段实时采集风险信息,穿透金融创新表象,全方位智

能分析业务本质,提升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做到金融风险

防控“耳聪目明”,更好地支持落实“三个统筹”重要任务。

深入剖析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

1.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支撑,金融科技快速发

展给货币政策带来一系列变化与挑战。在政策工具方面,金融科技打破资金

融通时空限制,降低金融资产转换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有助于价格型货

币政策工具发挥调节作用。同时,金融科技使货币概念不断延伸,资产流动

性差异日趋缩小,货币层次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导致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收

效渐微。在传导机制方面,金融科技加剧金融市场竞争,提升不同金融市场

间的资金流动性,使金融市场对利率更敏感、利率期限结构更平滑、利率传

导机制更顺畅。然而,金融科技也使货币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交易性货币、

预防性货币需求下降,投机性货币需求上升,削弱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导

致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梗阻效应扩大,传导效果受到干扰。在中介目标

方面,互联网支付加速电子化货币规模扩张,在减少现金流通量的同时使货

币供给内生性增强,给货币供应量统计带来较大挑战,导致货币乘数、流通

速度、需求函数的估算面临更多不确定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更加困难。

2.金融市场

金融科技发展重塑金融市场格局,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深刻影响市

场参与主体、业务形态与交易效率。在参与主体方面,部分互联网公司借助

金融科技进入金融领域,依靠较强科技实力将自身与客户、场景紧耦合,整

合多渠道数据资源,为用户提供便捷全方位金融服务,客观上加剧金融市场

竞争,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加速转型升级步伐。在业务形态方面,金融科技以

信息技术赋能金融业务、开辟细分市场,催生互联网保险、智能投顾等众多

新兴业态。通过互联网对接供需双方,设计出有效满足“长尾客群”大基数、

小额度服务需求的金融产品,补足传统金融服务短板,进一步拓宽市场边界。

在交易效率方面,金融机构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渗透至现有

Page 6: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5

业务环节,推动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持续缩短审批、结算等多类业务的交

易响应时间,优化后台人力资源配置模式,全面促进金融服务转型升级与用

户体验提升。总体来看,金融科技的合理应用有助于丰富金融产品、提升金

融服务,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但由于资本的逐利性,科技

公司纷纷涉足金融领域,从信息中介变身资金中介,给金融准入管理、市场

秩序规范、金融风险防控带来新挑战。

3.金融稳定

金融科技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应用得当将成为维护金融稳定

的压舱石,反之也可能成为触发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对机构而言,人工智

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能够有效识别客户需求、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帮助金

融机构提升运营和风险抵御能力,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同时,部分科技公

司基于互联网优势汇聚大量资金和信息,有可能逐步演变成“技术寡头”,加

剧强者恒强、大者愈大的马太效应,造成“大而不能倒”困局。对行业而言,

金融科技应用有利于减少金融信息不对称,扩大金融活动参与者基数,推动

主体多元化,增强行业发展稳健性。然而,技术复杂度提升也会加大金融机

构对科技公司的依赖,容易形成“单点故障”,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部

分技术存在算法不可预测性,也可能造成“技术黑箱”与“算法共振”,引发

羊群效应,放大风险波动。

4.金融监管

金融监管是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经营,维护金融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

根本保障。金融科技发展推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传统金融监管手段捉襟见

肘。在穿透性方面,部分金融创新业务交叉重叠、层层嵌套,掩盖业务本质,

导致管理部门难以准确识别跨界嵌套产品的底层资产和最终责任人。在时效

性方面,传统监管大多采用统计报表、窗口指导等方式,依赖金融机构定期

报送数据。而当前风险发生、蔓延、扩散的速度大幅提升,危机处置时间窗

口急剧缩短,金融监管存在明显时滞性。在统一性方面,金融科技加剧金融

混业经营,不同金融管理部门对同类业务管理不一致,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

数据报送、信息披露等方面对监管要求理解与执行效果有偏差,增加了沟通

成本,造成监管规则难以有效落地。但是,科技应用给金融监管带来新挑战

的同时,也给创新监管范式提供了新途径,监管科技应运而生。金融管理部

门利用科技手段将监管政策、合规性要求“翻译”成数字化监管协议,把风

险技防能力融入业务流程,全面建立金融风险监测和预判机制,梳理清、分

Page 7: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6

析透海量金融数据资源的逻辑关系和层次结构、精准识别金融业务风险,为

金融监管提质增效。

辩证处理金融科技发展的几个关系

1.协同好金融与科技的关系

金融发展依靠科技驱动,科技进步离不开金融沃土,金融与科技相辅相

成、相互支撑。从科技赋能金融角度看,金融科技通过信息技术合理应用引

领金融创新,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已成为

当前金融发展的助推器。从金融赋能科技角度看,科技金融借助全方位、专

业化的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有力支撑高新技术企业、瞪

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发展。综上所述,正确处理金融与科技

的关系将使科技推动金融转型升级,金融反哺科技创新发展,形成互利共赢、

良性循环的局面。反之,金融与科技关系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发展畸形。例如,

部分机构发展互联网金融过程中偏离正确方向,甚至打着科技创新的旗号从

事非法金融活动。为此,国务院从 2016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互联网

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引导互联网金融重回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

展的正轨。

2.平衡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

展要同步推进”。金融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给金融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会

引发新风险。因此,金融科技发展不能“剑走偏锋”,更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

价。例如,条码技术最初用于商品标识,少数互联网公司盲目将其用于支付

业务,由于安全机制不完备导致信息泄露、资金盗刷等事件频发。经过金融、

电信、公安等主管部门齐抓共管,条码技术金融应用趋于规范。可见,安全

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基础,不仅事关金融稳定,更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反过

来,金融科技发展成果也可应用于金融产品风险、机构风险、市场风险的监

测与处置,为金融安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因此,要平衡好安全与发展的

关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建立金融科技风险防控体系,在实践中探索

实现安全和发展双赢的金融科技创新模式。

3.兼顾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金融创新遵循演进式的发展路径,直销银行、移动支付、智能投顾等新

业态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金融的消亡。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之间不是颠覆

和取代,而是继承与融合的关系。继承传统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加以合理取

Page 8: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7

舍;开拓创新也不能离开传统金融另搞一套,而是对传统金融合理部分的发

扬光大。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简单“一刀切”,应强

化金融产品体系顶层设计,既要着力深挖传统金融结构升级潜能,也要积极

释放金融科技新业态发展活力,实现新老业态融合发展。充分运用人工智能、

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交易流程不断优化、资金融通成本进一步

降低,持续增强金融核心竞争力,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4.协调好包容与审慎的关系

对于新生事物,应该秉持包容审慎的态度。包容和审慎不是对金融科技

置若罔闻,更不是俯而就之,合理协调好两者关系对金融科技的持续发展至

关重要。金融科技的创新驱动力冲击着金融机构的思想观念、组织架构和战

略选择,甚至可能导致实体网点的替代、业务流程的调整、发展经营的转型。

但是替代难免要攻坚,调整总会有阵痛,转型需要过沟坎,不能因惧怕变革

就因噎废食,一味排斥金融科技。与此同时,新事物发展初期往往披着神秘

外衣,可能造成错觉与假象。在当前的金融科技应用中,有的暗藏风险、偏

离正常轨道,有的招摇撞骗、绕开监管红线,我们不能迷信创新就趋之若鹜,

不加区分全盘接受金融科技。因此,对待金融科技,既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拥

抱,也要以科学理性态度审慎应用。

5.统筹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

作为新兴业态,金融科技是多个领域跨界融合的产物,不仅具备金融业

固有属性,还蕴含信息产业独有特征,因此传统金融管理部门要与时俱进,

转变工作思路和手段。在行业监管方面,针对金融科技风险特点和创新活力,

要树立明确的监管红线,依托监管科技手段促进行业合规经营,借鉴监管沙

箱思路探索弹性监管框架,以柔性手段在监管中服务金融科技良性发展。在

公共服务方面,要逐步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数据采集精准度和

统计分析实时性,持续加强业务风险的事前预警和事中监测,在提供公共服

务的同时切实提升监管效率和质量。总之,我们要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寓

监管于服务、以服务促监管,统筹协调、刚柔并济,既要落实监管责任、严

守风险底线,也要做好服务支撑、培育市场生态。

稳步推进金融科技健康高效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判断,为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作为助推经

Page 9: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8

济发展的加速器,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金融业要

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

念,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三大任务,破解

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奋力开启新时代我国金融科技高

质量发展新征程。

1.正本清源,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根本宗旨

金融科技的关键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为金融发展提质增效。金融与实体

经济相互依存、同枯共荣。当前,金融科技创新良莠不齐,有的本末倒置未

找到正确发力点,为了创新而创新;有的打着金融科技旗号搞非法集资,扰

乱金融市场秩序,是彻头彻尾的伪创新。因此,金融业要从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出发,着力解决实体经济的痛点和难点,把服务实体经济

作为首要任务和根本遵循,确保金融科技创新不偏离正确发展方向,使创新

成果更具生命力。积极运用科技手段破除金融发展瓶颈,降低金融服务门槛、

增强金融普惠能力、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借助金融与科

技“双翼”展翅高飞,实实在在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2.与时俱进,以提升金融监管能力为关键任务

当前,金融业网络化、数字化进程显著加快,金融产品关联嵌套、金融

风险交叉蔓延,增加风险监测与识别难度,传统监管模式难以适应日趋复杂

的市场环境。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历程,技术化程度越高就越需要科技治理手

段和管理机制保驾护航。金融管理部门要顺应时代变革,以信息技术为武装,

依照“软件集中开发、系统集中运行、数据集中管理”的原则,统一管理技

术、人才等软件开发资源,整合现有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管理行业数据、监

管数据等,不断提升金融监管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监管科技应用实践,增

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做到风险“看得见、辨得清、管得

住”,实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为金融业营造健康发展环境。

3.革故鼎新,以坚持良性创新驱动为重要原则

创新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不竭源泉,也是助推金融业转型升级的重要

力量。因此,金融科技创新要始终坚持“守正、安全、开放、普惠”的原则。

一是守正创新。牢牢把握金融科技的核心和本质,忠实履行金融的天职和使

命,确保金融科技创新不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使创新成果更具生命力。二

是安全创新。把安全作为金融科技创新不可逾越的红线和底线,切实做到风

险防范“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以创新促发展,以安全保发展。三是开

Page 10: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9

放创新。借鉴开放银行模式打造“平台+生态”的新型商业范式,将金融服

务无缝嵌入实体经济各领域,打破服务门槛和壁垒,拓宽生态边界,重塑价

值链,推动金融服务“无处不在、无微不至”。四是普惠创新。聚焦优化金融

服务模式和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纾解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困局,为市场

主体和人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普惠的金融服务。

4.包容互鉴,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核心纽带

改革开放 40 年实践充分证明,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

前金融科技逐步成为全球性课题,部分国家在金融科技浪潮中脱颖而出、成

就斐然,为推动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但由于经济发展阶段

各异、金融发展水平有别,各国金融科技战略规划与监管措施不尽相同,相

关规则尚不统一。开展跨国家、跨地区金融科技行业合作与风险监测,亟需

各方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在技术攻关、风险

防控、基础设施建设、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携手开展更大

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金融科技国际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与成果共享,

为全球金融科技安全、高效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2018 年 12 月 25 日

金融科技为银行加速转型赋能 1.2

一年来,银行对金融科技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除了建设智慧网点,赋

能普惠金融,不少银行已将此提升到战略引领层面,着力形成全要素、多领

域、高效益的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科技的运用,一个被科技

赋能的银行业已悄然来到人们身边。

银行网点更加智慧化

银行网点正变得越来越智慧。走进建设银行北京丰盛支行的大厅,首先

映入眼帘的是 9 块大屏幕,上面显示着该支行网点人工区排队情况以及周边

网点繁忙情况。前来办理业务的人们可以快速掌握需要等候的时间,并可以

借此判断,是否要去周边网点办理业务。

大屏幕上还显示着明星理财产品等信息。大屏幕的背面是“魔镜”屏,

如果客户在建行系统录入过人脸信息,“魔镜”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将客户能

够获得的信用贷款额度通过短信发送到本人手机上。

Page 11: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10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书记潘光伟说:“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转变服务理念,

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对前中后台实施数字化再造,从而全面提升客户体验,增

强核心竞争力。”

科技发展也给银行网点的岗位带来新变化。潘光伟介绍:“在 2007 年至

2017 年期间,电话销售人员、数据输入人员、收银员等岗位出现了 47.9%

到 69.1%不等的负增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合规人员、IT 安全分析员、

软件开发人员等岗位的增长率在 70%至 169%。”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也有某些分析报

告预测,银行将在 30 年内消失。我认为这样的预测毫无根据。如果说银行被

颠覆的话,那么被颠覆的也只是过时的金融服务。那些能够利用金融科技不

断创新和提升竞争力的银行,一定会活得越来越好。”

金融科技成重要战略

今年 4 月份,建设银行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打响了大型

银行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第一枪”。除建设银行外,目前兴业银行、招商

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均设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业将技术部门拆分开来,进行独立市场化运作,在

体制机制、人才激励约束、产品研发创新、风险管控隔离等多方面进行探索,

将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迈上新台阶。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朱玉红表示,因为我们的主业是金

融,所以与互联网公司相比,在发展金融科技方面,可以做得更广更深。

目前,各家银行对于金融科技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少银行已将此提

升到战略引领层面。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曲家文说:“邮储银行已经把金融科技摆在发展

的突出位置,未来将进一步加快金融科技创新,将创新技术快速转化为发展

引擎,推动邮储银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此外,工商银行聚焦建设“智慧银行”,

实施了 e—ICBC3.0 战略升级;建设银行实施金融科技战略,深化新一代核

心系统应用,构建大数据工作平台;中信银行则提出加速构建移动化、智能

化、数字化、平台化的金融科技融合发展体系,着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

高效益的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潘光伟表示,如今,银行与金融科技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银行可以通

过收购、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布局和借力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助力“普惠金融”

Page 12: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11

过去,对银行而言,普惠金融服务往往伴随着风险高、成本高、收益相

对低的痛点。如今,这些痛点随着金融科技的赋能正逐步解决。

今年 6 月份,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

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商业银行要运用现代金融科技等手段,

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契合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

并在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上探索推出了不少新产品。

“小微易贷”是邮储银行今年推出的一款全流程线上化的大数据信贷产

品,目前已在 24 个省份实现放款。该产品主要对接的是小微企业,帮助那些

由于无固定资产抵押、缺乏有效担保的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

建设银行则打造了秒批秒贷的信贷产品“小微快贷”。建设银行北京分行

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高博说:“以前做信贷靠人去调查和受理,放款速度慢,

效率低。‘小微快贷’实现了全线上操作,能有效解决融资慢痛点。”此外,

如果下载“建行惠懂你”App 申请贷款,还可享受小微企业贷款基准利率 9

折优惠。通过此类信贷产品,建行北京分行普惠金融贷款规模迅速扩大,截

至 11 月,普惠金融贷款增速为 102.8%,贷款余额 142.33 亿元。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发挥互联网思维,打造小额、快速、可复制的小微企

业服务方案。如针对京东的供应商线上平台,分行正在搭建的“京浦 E 账通”

“京浦 E 商贷”服务方案,将为小微企业提供支付及直接线上融资服务。

董希淼认为,未来商业银行要提升金融科技竞争力,主要方向是“两降

两提”:降低信息不对称、降低经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提升组织效率。商

业银行需要持续创新变革,为全社会提供更加安全高效、质优价廉的金融服

务。

——来源:经济日报,2018 年 12 月 27 日

2018(第四届)新金融年会在京举行 1.3

2018(第四届)新金融年会由《经济观察报》、《中国金融》杂志主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国银行前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李礼辉、科技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广等

监管代表,以及来自京东数科、百乘金科、凡普金科等新金融行业专家代表

近 200 人参会,共话新金融发展和未来。

Page 13: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12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峰会揭晓的“金融科技 50 强榜单”由近 500 名评委

严格审定,从领先信息技术应用与突破、模式创新及对传统金融颠覆度、痛

点解决与金融效率提升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选,意在全国企业中遴选优秀案

例和个人,表彰其为新金融发展所创造的价值与贡献。

——来源:光明日报,2018 年 12 月 27 日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将于明年推数字货币 约 60 家地方银行加入 1.4

据《日本经济新闻》12 月 27 日报道,日本瑞穗实业银行及区域银行计

划在明年 3 月推出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可用于购物时的结算等用途,以数字

货币进行转账时免手续费。对于支持数字货币服务的加盟店,计划将手续费

设置在大幅低于信用卡的水平。约有 60 家地方银行加入,力争促进无现金结

算的普及。

2017 年瑞穗金融集团会长佐藤康博(时任社长)公布了数字货币“J 币构

想”,并推进开发。如果 2019 年 3 月启动服务的话,J 币将成为日本大型银

行发行的首款数字货币。

用户需在智能手机上下载专用 APP,使用二维码进行付款。价格固定在

1J 币=1 日元,不会像虚拟货币那样随着行情而波动。通过银行账户的收费

与退款、用户之间以数字货币转账等情况均无需手续费。加盟店需根据结算

额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不过,把从顾客收到的数字货币转入本公司法人账户

时,可实时到账并免手续费。

与海外相比,日本无现金化普及速度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加盟店的手

续费率较高。信用卡的手续费率在 2-5%。瑞穗将控制系统开发费,还将把

数字货币通过银行结算系统的次数降至最少以控制手续费率。

——来源:环球网,2018 年 12 月 27 日

中银香港 BoC Bill 打通银联二维码支付 1.5

电子支付大势所趋,在港也日渐流行。中银香港宣布推出「BoC Bill」,

为商户提供综合收款服务,以往商户在接受电子支付方面须配备多种收款工

具及处理对账,今后用一部多功能终端机就能解决,更是首家可处理银联二

维码支付的综合收款平台。

Page 14: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13

根据过去两年中银信用卡的交易数据,非接触式交易及二维码交易

的零售签账额大幅上升超过 8 成,网上签账额上升超过 4 成。

可处理多种支付方法

BoC Bill 能迎合支付的大趋势,处理多种支付方法,包括信用卡刷

卡、非接触式交易及二维码交易,并覆盖香港超过 2,000 个零售网点。BoC Bill

更延伸至公共交通及休閒层面,市民可用 BoC Pay 于中国铁路购买高铁车票、

乘珠江客运跨境渡轮往返珠三角、应用于港珠澳大桥支付及于康泰旅行社订

票出行。

——来源:香港文汇报,2018 年 12 月 25 日

Page 15: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14

2 典型金融服务外包公司动态

南天信息获评中国 IT 服务十大创新企业 2.1

2018 年 12 月 21 日,首届“中国 IT 服务运营大会”在京召开,本届大会

由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指导,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ITSS 分

会主办。大会现场发布了中国首个 IT 服务工具图谱,并颁发 2018 年度 IT 服

务领域重要奖项。南天信息获评“中国 IT 服务十大创新企业”,自主研发的

南天自动化运维平台入围《中国 IT 服务工具图谱》。

本届大会以“创新·赋能·连接”为主题,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高规格 IT 服务

高峰会议,共 500 余名 IT 生态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参会,吸引多家门户网站

及业内专业媒体争相报道。大会旨在积极响应数字中国创新战略,打造 IT 服

务产业生态圈,为各行各业信息化发展搭建生态合作平台,向更广阔的行业

用户提供高起点、高效率、高价值的优质服务。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热门技术的迅速发展,IT 运维作为 IT 服

务整体运营的一部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逐年提高。从最初的软硬件维护、

故障排除保证 IT 系统正常运行,到如今的通过主动服务防患于未然;从以“稳

定、可靠、安全”为主题的 IT 运维发展到以“体验、效率、效益”为主题的

IT 运营。IT 服务领域已全面开启从 IT 运维到 IT 运营的蜕变。在新一轮 IT 服

务领域的升级过程中,如何有效整合新老工具,建设 IT 管理的工具平台成为

每个企业需要着重思考的新课题。

南天信息作为专业的数字化服务提供商,在 IT 服务领域有着深厚的实践

经验和技术积累。在 IT 服务领域从运维到运营的跨越过程中,南天信息自主

研发了南天自动化运维平台,其设计理念先进,将运维工作与流程相结合,

运用自动化的运维管理方式,实现运维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为客户提供

了一种新的 IT 运维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运维工作效率。目前,南天自动化运

维平台已在多家全国性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上线运行,在安全性、稳定性及

并发性等方面表现优秀。2017 年,南天自动化运维平台荣获“中国 IT 运维

最佳产品奖”,此次入围《中国 IT 服务工具图谱》,进一步彰显了其在同类产

品中的领先地位。

——来源:南天信息官网,2018 年 12 月 26 日

Page 16: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15

文思海辉与 Evicertia 达成本地化合作 2.2

12 月 13 日,2018“一带一路”信息产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浦东新区政府

指导,上海市信息服务外包发展中心、上海金融信息行业协会以及中国网共

同主办。文思海辉受邀出席,与国内外众多企业一起探讨信息产业的国际合

作。

本届“一带一路”信息产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共建共享,打造合作

共赢之路”为主题,旨在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与“一带一路”相结合,

鼓励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走出去,聚集“一带一路”战略参与方共商“一

带一路”推进模式,探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在“一带一路”合作中的引领作

用,发挥信息服务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支撑作用,加速上海市软件和信

息服务业走出去。大会现场连线身处联合国非洲总部的哥斯达黎加原对外贸

易部部长 Alexander Mora。他表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发展趋势,希望

能有更多机会能与中国企业和相关机构开展合作。哥斯达黎加是“一带一路”

倡议的积极参与者,近年来中哥经贸合作持续扩大,目前中国已成为哥斯达

黎加第二大贸易伙伴。

文思海辉作为中国 IT 服务领军企业,在技术开发与服务上有 23 年的经

验,深厚的行业积累,与众多国内外客户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论坛上共同

见证了文思海辉与哥斯达黎加知名金融服务科技公司 Evicertia 合作项目,双

方就 Evicertia 电子签名本地化业务达成合作意向。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员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处长黄春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声智

库名誉主任李国强、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国际服务贸易处处长卢正见签下,文

思海辉签约代表杨清与 Evidencias COO Jacobo VAN LEEUWEN 共同签署

了合作协议。

作为全球化和本地化服务领导者,文思海辉是中国最大、亚洲第二的语

言服务商,在全球 17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及交付中心,能为全球客户

提供 200 多语言、7*24 小时的全球化和本地化服务。23 年的发展历程中,

依托强大的全球化及本地化服务,文思海辉成功助力一批批国内外客户实现

全球布局,力求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外企打开中国市场的最佳合作伙伴。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我国产业

融入“一带一路”价值链中高端的主要方式。2017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

Page 17: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16

线软件出口快速增长,软件出口执行金额为 87.43 亿美元,同比增长 79.34%。

2018 年上半年,上海软件出口协议金额达到了 31.1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05%,执行金额达到了 18.2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48%,软件出口目的

地近一半是“一带一路”国家。相信未来,更多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的参与,

将会开创“一带一路”更加美好新局面。

——来源:文思海辉官网,2018 年 12 月 17 日

软通动力荣获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奖和中国信息化领袖人物奖 2.3

12 月 11 日,2018 第十一届中国信息主管年会在北京举行,软通动力受

邀出席,并获颁“2018 年度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和“2018 年度中国信息

化领袖人物”两项荣誉。会议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信

息化周报社、中国信息主管网、中国大数据企业联盟承办。

软通动力荣获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奖和中国信息化领袖人物奖

12 月 11 日,2018 第十一届中国信息主管年会在北京举行,软通动力受

邀出席,并获颁“2018 年度数字化转型领军企业”和“2018 年度中国信息

化领袖人物”两项荣誉。会议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国信

息化周报社、中国信息主管网、中国大数据企业联盟承办。

作为一年一度的针对中国信息主管群体的顶尖盛会,“中国信息主管年会”

已经连续成功举办 10 届。今年以“重塑价值体系,赋能数字化转型”为主题,

邀请工信部主管领导、两院院士、知名学者、业界代表,以及来自政府、制

造、医疗、金融、教育、零售等行业的 CIO、技术主管,深度解读企业数字

化转型之道。

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快速推动商业变革,企业构

建数字化核心能力,已势在必行。据《2018 中国信息主管发展报告》显示,

制造、能源、金融、医疗等行业已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但条条大路通

罗马,最终各行业都会实现全面的转型。

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动者,CIO 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不再只

是传统意义上的负责人,更是扮演着为决策层提供洞见,引领业务转型的重

要角色。事实上,据上述报告显示,在 2018 年参与调查的 CIO 当中,其所

在企业已经开展及计划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占比达到 83%。

Page 18: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17

那么,在数字化转型呈现高复杂性的背景下,如何才能实现数字化的更

好落地呢?作为中国领先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商,软通动力具备端到端的

数字化服务能力,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和整合的生态资源,帮助企业由内而

外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本次会议关注的制造、金融、零售等行业,软通动力均取得了不俗的

成绩。

在制造业,软通动力具备全方位服务能力,尤其在汽车研发项目管理咨

询、汽车移动互联等方面,已服务 14 家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值得一提的是,早在 2011 年,软通动力自主研发的产品打破了外企垄

断,实现了汽车制造核心系统 ERP+MES 的国产化。

在金融领域,软通动力基于 AI 研发的“智慧大脑”,可以帮助银行、保

险等企业提升客户洞察能力,实现精准营销和智能投顾。而不久前发布的保

险创新系列产品 3.0 及保险数字化转型方案为保险企业提供新的价值驱动,

目前已在众多保险企业应用,其稳定性和高并发获得了肯定。

在零售及快消品行业,软通动力为传统企业搭建的数据中台,具有轻量、

敏捷、统一的特点,即轻量化系统、敏捷式管理、统一的数据平台,能够帮

助企业快速试错,找到快速实现业务创新的路径。

可以说,软通动力以扎实的技术实力,肩负着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使命。

目前已为金融、能源、电信、互联网、零售等十多个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

决方案,成为可信赖的数字化伙伴。

在本次年会上,软通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天文荣获“2018 年度中

国信息化领袖人物”称号。此前,刘天文曾多次获得中国软件及信息服务业

十年领军人物、中国软件和信息业服务领军人物、云计算行业突出贡献人物

等奖项。

——来源:软通动力官网,2018 年 12 月 12 日

宇信科技深交所创业板 A 股上市 2.4

11 月 7 日上午 9 点 25 分,随着上市钟声的敲响,北京宇信科技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宇信科技”)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 300674。

相关政府领导、监管机构、中介机构、股东代表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首

席执行官洪卫东携公司管理团队共同出席了上市仪式,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Page 19: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18

宇信科技多年来致力于为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包括咨询、软件产

品、软件开发和实施、运营维护、系统集成等信息化服务,已成为行业内在

业务规模、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等方面均排名靠前的企业。截至 2018 年

10 月底,公司在全国拥有 25 家控股子公司和 9 家参股企业,客户遍布 100

多个银行和机构。

通过本次上市融资,宇信科技有望实现新一轮的飞跃,进一步优化公司

治理、完善管理机制,在资产规模和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张的基础上实现营收、

利润增长,进一步提升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

——来源:宇信科技官网,2018 年 12 月 13 日

华拓金服集团联合主办“第五届中国客户联络中心金融服务高峰论2.5

坛”

2018 年 12 月 14 日,由 CCCS 客户联络中心标准委员会、华拓金服集团

联合主办,招商银行网络经营服务中心协办的“第五届中国客户联络中心金

融服务高峰论坛”在美丽的鹏城深圳隆重举行。集团副总裁王辉先生、华拓

智库高级顾问马宝红女士出席本次论坛。

本次峰会邀请到中国科学院软件所、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

微众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小 i 机器人等 30 余家金融行业、人工智能、

科技服务公司近百位行业专家云集现场。共同探讨与分享未来金融行业客户

联络中心的发展机遇。

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客户服务经营渠道日趋多样化,大数据、AI 技术

广泛应用。与此同时,在万物互联的背景下,人机协同也已成为常态。科技

力量作为驱动。通过多维度的科技应用,用产品为客户服务,真正提升用户

体验。

华拓金服集团副总裁王辉总在峰会上做精彩主题演讲。王辉总受徐岩总

委托,代表集团首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华拓金服集团十七年的发展历程,客

户对于华拓业务能力的充分信赖和认可。王辉总着重展现了华拓专业的业务

运营能力,丰富的产品体系,强大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华拓在金融科技服务

领域的创新能力和行业领先地位。王辉总同时对长久帮助、支持华拓成长的

各位客户伙伴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也希望未来的合作伙伴能够认识华拓,了

解华拓。在金融科技服务领域实现合作共赢。

Page 20: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19

华拓金服集团当前已具有经营外包、业务外包和流程外包全链条的业务

运营和经营能力,集团将以“做中国最可信赖的金融科技及服务外包企业”

为愿景,坚守共赢初心,不改奋斗本色。藉由全体华拓人的共同努力,促进

金融行业建设,为国人带来更好的金融体验。

——来源:华拓金服官网,2018 年 12 月 19 日

神州信息:助力建设银行“开放”金融服务 2.6

中国建设银行“开放银行管理平台”已正式上线。该平台是由神州信息

自主创新研发且在市场上获得广泛推广的“互联网开放平台”。

据了解,该平台依托公有云让第三方开发者仅凭几行代码就可共享到聚

合支付、信用卡账单分期、E 账户等该行对外开放的金融服务,不仅加速了

金融服务与各行业场景的融合,还为建设银行和第三方合作伙伴大幅节约成

本,满足了该行面向互联网引流获客、扩展业务、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的多

维度需求。同时,互联网上的金融服务尤其强调安全,该平台从网络安全、

链路安全、系统安全、SDK 安全、数据安全等维度,为线上线下的金融服务

开放和数据共享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业内人士称,此次与大型国有银行建设银行成功合作,充分验证了神州

信息助力银行“开放”的速度加快。开放银行作为一种平台化的创新商业模

式,让“银行即服务”成为可能。银行通过 API 应用程序接口或应用软件开

发工具包 SDK 的方式为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接入金融服务平台的接口,从而

实现数据共享、服务释放和金融商业生态融合,让银行服务变得随手可得、

无处不在。尤其近年来,开放银行因能快速帮助银行引流获客,扩大业务、

增加收益,积累数据并快捷构建银行生态体系而备受关注。建设银行的“开

放”将势必影响国内更多商业银行加入到开放银行的建设浪潮中。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8 年 12 月 19 日

Page 21: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20

3 金融服务外包视点摘录

隆国强:坚定不移的扩大开放 也要树立底线思维 3.1

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为主题的首届北京金融安全论坛今

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隆国强副主任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发表主

题演讲。

隆国强称经过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十年,全球的经济经过深度的调整,应

该说这几年美国的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但是全球的经济增长是很不均

衡的,有好有坏,格局在分化,同时风险也在积累。比如说债务,债务总额

比 08 年爆发危机的时候是增长了一倍,是当年的两倍了。还有前一段时间,

一些新兴经济体的汇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应该说一方面全球经济在恢复

性的增长,稳中略有趋缓,一方面金融风险的因素也在积累,在这样一个复

杂变化的国际环境下面,我们中国下一步开放怎么办?对此,隆国强谈了三

点看法:

第一,我们要坚定不移的扩大开放,同时也要树立底线思维,经济全球

化它是个双刃剑,它蕴含着巨大的战略性的机遇,同时也有很多风险,过去

的 40 年,中国的开放为中国经济奇迹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放在全球来看我们

的开放应该说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同时我们也需要有底线思维,怎么

能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不是简单的一开了之,而是要防范开放

带来的风险。所以在认识上既要坚定不移的扩大开放,也要牢固的树立底线

思维。

第二点在行动上我们要想在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关键在于自己要有

一个正确的开放战略,有的时候大家看到这个开放带来的风险好象是短期的、

是监管不利造成的,但是真正开了一些老出风险的地方,它的根子其实很深,

深在哪儿?深在它的发展战略、开放战略上的问题。

所以说,在全球化进程中要想趋利避害关键是要有在审慎的分析、准确

的把握全球化中蕴含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以一个国家它的发展战略为目标

导向来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开放战略。

未来呢?我们今天从快速增长的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的阶段,那

么我们不能说因为过去的开放战略很正确,我们就按照原来的思路、原来的

做法继续下去,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了新的机遇、新

Page 22: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21

的挑战,战略机遇期有了新的内涵和条件,我们自身的比较优势也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从过去低成本的劳动力现在更多的体现在人力资源的质量优势,

我们配套很齐全的产业体系的优势,基础设施的优势以及足够多的外汇储备

使得我们企业可以走出去主动整合全球资源的优势。那么怎么能够用好两个

资源两种市场来服务于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就变成了我们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

要去思考的问题。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要趋利避害、

防范风险根本上来看还是要做好自己事。就是要调整我们的开放战略,来促

进我们参与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形成,同时我们要进一步的完善金融监管的体

系,来防范这种外来的外部金融风险和内部的金融风险形成联动、形成共振,

真正的取得我们打好三大攻坚战其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一战役的胜利。

第三点认识,在全球化进程中要防范金融风险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

协调,有一类开放的风险就是传染式的风险,经济繁荣的时候资金大量的流

入,外部出现了风吹草动的时候资金快速的撤出,98 年泰国的金融危机就是

这么来的,繁荣的时候一看股市房市都很繁荣,资金一撤泡沫破灭。现在我

们看到世界联系的愈加密切,相互之间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有好的影

响,但是也有不好的影响,有的时候是不经意的,比如说美国一加息,美国

的货币政策走向所谓“正常化”,然后资金开始从一些新兴经济体流出,新兴

经济体就面临着巨大的因为资本流出导致的汇率贬值或者它的资本市场出现

动荡等等。所以说在一个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彼此联系密切的国际环境下,

国际的协调合作就变的日益的重要。 所以说,在一个相互依赖越来越强的变

化了的世界里面,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要继续在全球化进程中防范风险趋

利避害,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协调。

——来源:金融界网站,2018 年 12 月 5 日

陈卫东:正确评估中国金融业开放状况 3.2

金融开放应该是一个双向的概念,既包括一国对来自他国或地区的金融

要素流动、金融主体活动的管制,也包括一国金融主体和金融要素在他国或

地区进行活动所受到的限制。通俗而言,金融开放既包括“引进来”,又包括

“走出去”,即双向开放。

从广义上来讲,金融开放的内涵包含三个层次,一是金融机构开放,即

一国对他国或地区金融机构以合资、独资或并购等方式从事银行、证券、保

Page 23: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22

险等金融服务的准入及行为活动的管制程度,以及对该国金融机构在境外从

事相关金融服务的开放程度。二是金融市场开放,即一国与国际金融市场的

互融互通,境外资金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境内资金在国际市场配置状况。三

是货币的开放与国际化,即本币与外币之间的自由兑换与流通程度。本文主

要基于第一层次的开放即金融机构的开放,从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和外

资金融机构“引进来”两个维度来探讨和评估中国金融业开放的现状。

一、客观评估当前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

从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来”和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两个维度看,我

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一)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来”不断加快

从历史进程来看,我国金融业开放一直坚持平稳、有梯次的节奏,对外

资银行在市场准入、投资入股、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逐步放宽,既确保了

金融稳定,又实现了外资银行在华平稳发展。

1.我国金融开放进程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开放逐步经历

了试点先行、加速开放期、发展调整期到开放新时期的过渡。

试点先行期:1980 年——2001 年。为顺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引进投

资、对外贸易活动的发展步伐,我国开始在特定地区对外资银行的经营进行

试点先行。起初外资银行只允许在当时成立的 5 个经济特区试点运营,随后

扩大至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到 1994 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

金融机构管理条例》,把外资银行经营开放的地域扩展到全国范围。业务经营

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外资银行只允许经营外汇业务,不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到

1996 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上海浦东外资金融机构经营人民币业务试点暂行

管理办法》,允许在沪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进行试点。随后试点城市逐步

扩大至深圳、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和湖南等地。

加速开放期:2002 年——2007 年。加入 WTO 后,我国一系列银行业

对外开放政策相继出台,向外资银行开放对所有客户的外汇业务和人民币业

务,取消外资银行人民币负债不得超过外汇负债 50%的比例,放宽对外资银

行在境内吸收外汇存款的比例限制,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非审慎性限

制,降低对外资行营运资金要求,允许中外资银行同步开展衍生品交易等业

务,允许外资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中资银行并放开入股比例至 20%等。此

间,适逢我国推动银行股份制改革,中资银行为补充资本金,改善公司治理,

开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2004 年汇丰入股交行,拉开了外资银行入股中资

Page 24: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23

银行的序幕。2007 年末,共有 25 家中资银行引入 33 家境外机构投资者,

投资总额达 212.5 亿美元。

发展调整期:2008 年——2017 年。2008 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后,很多

外资银行总部受到重创,在华业务发展明显放缓。2008 至 2017 年在华外资

银行平均资产规模增速放缓至 10%左右,与 2003-2007 年均 30%左右的高

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受全球监管趋严和资本约束趋紧的影响,不少

外资银行撤资或减持中资银行股份,甚至退出中国市场,例如 2009 年苏格

兰皇家银行撤资中国银行,并撤离在华的法人银行和分行机构。

开放新时期:2018 年以来。金融业开放不断加速,相关举措陆续落地:

一是放开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取消外资入股中资银行、金融资产公司、证券

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的股权比例限制,其中证券公司、基金管

理公司、期货公司将于 3 年后不再设限;二是放宽设立机构限制,允许外资

银行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三是扩大外资金融机构经营范围,允许外资银行

从事政府债券承销业务,取消外资银行申请人民币业务前需开业满 1 年的要

求,将外国银行分行可以吸收的中国境内公民的单笔存款门槛由 100 万元放

松至 50 万元,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来华经营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公估

业务,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与中资机构一致;四是简化审批流

程,取消外资银行在开办政府债券承销、财务顾问、代客境外理财、代客境

外理财托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被清算后提取生息资产等业务等前的审批

要求,简化支行审批、发行资本补充工具、高管资格审核等审批流程。

我国金融业开放持续提速,不断为外资银行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创造

更多的发展机遇。

2.外资银行在华经营取得较大进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银行业盈利能力、

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得到空前提升,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

高,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上实现了规模和盈利的稳健增长,并在特定区域和

业务上积累了强劲的竞争优势。

外资银行在华经营整体稳健。2017 年末,我国共有外商独资银行 37 家,

外国银行分行 122 家;各类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总数达 1013 家,近 15 年

来增长了近 5 倍;总资产达 3.24 万亿元人民币,较 2002 年末的 3000 多亿

元增长了近 10 倍;注册资本合计 1738.4 亿元,较 2002 年末增长了 6 倍多;

累计实现的净利润相当于 2002 年的 10 倍。

Page 25: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24

外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回报高。自 2004 年汇丰入股交通银行以来,不少

外资银行通过投资入股中资银行,赶上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在

中资银行股改上市后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后获益颇丰,最直观

的表现就是外资银行近年来通过减持、出售中资银行股份后的收益。例如,

高盛 2006 年以 26 亿美元投资入股中国工商银行,2013 年正式撤资,累计

股份出售达 98.8 亿美元,与投资入股时相比净收益 72.8 亿美元; 2013 年

美国银行撤资建设银行,实现净收益 160 亿美元。外资银行获得的丰厚收益

不仅体现在对大型银行的投资上,也表现在近年来对中小银行投资的回报上。

2017 年末,共有 22 家被外资持股的中资银行,多以中小银行为主。其中有

9 家外资银行既在中国设立了法人机构,又投资入股了中资银行,而这些被

外 资 持股 的 中资 银 行平均 ROA 为 0.76%, 不仅 高 于外 资 在华 法 人机构

(0.46%),也高于外资银行集团层面(0.73%)。

外资银行在特定领域和业务上拥有明显竞争优势。相比于中资银行,外

资银行虽然在注册资本金规模、机构网点数量、存贷业务基础等方面有一定

的劣势,但是它们在特定领域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一是在上海、珠三角等

东部沿海地区表现突出。2017 年末外资银行在华资产规模占我国银行业的

1.28%,但上海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占上海银行业的比重达 10.6%。汇丰银行

等机构则以珠三角地区作为业务布局重点。二是外资金融机构在海外网点布

局更广、金融产品更丰富、经验更加丰富,它们在服务我国“走出去”客户

上优势明显,部分外资银行把服务中资“走出去”客户作为在华战略重心,

并在“一带一路”沿线网点设立“中国柜台”(China Desk),加强对我国走

出去客户的服务。三是在现金管理、交易银行、高端财富管理等业务方面优

势明显。四是具有很强的战略定力。很多外资银行经过百年的发展和积淀,

经历多次全球和区域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洗礼,对业务拓展和业务

风险的认识更为深刻,重视业务发展及考核的长期可持续性,在行业选择和

国别选择方面不会盲目跟进,而是有非常清晰、明确的战略方向。

3.外资非银金融机构在华发展潜力较大。

除银行业以外,外资非银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业不断开放的进程中不断

发展壮大,在未来金融开放环境下具有更多的机遇。

外资保险公司在华发展空间较大。截至 2017 年末,外资股东持股比例不

低于 25%的保险公司共有 50 家,其中人寿险公司有 28 家,财产险公司有

20 家,世界 500 强中的外国保险公司均已进入中国市场。2017 年外资保险

Page 26: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25

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 2140.06 亿元,市场份额 5.85%。外资保险公司在经济

发达的省市市场份额较高,如北京、上海、深圳、广东等外资保险公司相对

集中的市场上,市场份额分别为 14.65%、15.22%、8.91%和 10.46%。我

国保险市场未来发展空间较大,2017 年我国总保费收入位居全球第二名,但

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只有 4.42%,位居全球第 36 名;保险密度(保

费收入/总人口)约为 407 美元,远低于英国和美国的 4359 和 4096 美元。

随着金融开放的不断深化,外资保险公司在华发展将迎来更大的机遇。

外资证券公司经营整体稳健,目前不少外资机构已开始积极加大在华布

局。截至 2017 年末,我国 131 家证券公司中共有 11 家外资参股的证券公

司,资产总额合计 2615.3 亿元,占我国证券公司资产总额的 4.3%;净利润

合计 28.1 亿元,占我国证券公司合计净利润的 2.5%;共有 8 家券商实现盈

利,其中高盛高华证券、瑞信方正证券净利润同比增长 645%和 698%。11

家证券公司大部分都已获得证券承销、保荐、经纪、自营、资产管理等证券

业务从业资格,且未来合资证券公司将不再单独设限,以实现内外资一致。

2018 年 4 月 28 日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将外资持股

证券公司比例限制放宽至 51%,不少外资金融机构立刻积极增持所持股的证

券公司,如 5 月 2 日瑞士银行申请增持瑞银证券至 51%;也有不少外资机构

积极申请新设证券公司,并表示将在未来监管允许的条件下(即 3 年内)增

持至 100%,如野村控股和摩根大通。

外资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架构可期。虽然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都

相继放开外资持股比例限制,但相比于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对参股或控股证

券、保险等非银机构兴趣更大。他们认为国内银行体系竞争充分,而中国的

证券、保险、信托、资管等业务的发展时间较短,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具有

较大的业务增长空间。参股或控股这些非银机构,可实现在华业务的综合化

经营,这也预示着未来我国可能会出现外资金融控股公司。实际上,目前有

些国际大型金融集团已实现在华综合化经营架构。以汇丰控股为例,其在中

国已初步形成覆盖商业银行、证券、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化经营架构:2005

年成立汇丰晋信基金公司,持股 49%;2007 年成立汇丰银行(中国);2009

年成立汇丰人寿保险,持股 50%;2013 年成立汇丰前海证券公司,目前持

股 51%。

(二)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机遇与挑战并存

Page 27: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26

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不断壮大。近年来,以四大行为代表的银行业海

外扩张步伐加快,2017 年四大行境外机构数量达 1353 家,覆盖 60 多个国

家和地区,境外资产合计 10.4 万亿元人民币,税前利润合计 1097 亿元人民

币。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统计,2017 年末我国银行业跨境贷款规模位列

全球第八,达到了 6300 亿美元,较 2010 年增长了 5 倍,而同期美国、日

本、欧洲银行业跨境贷款仅增长了 13%、35%和 5%。

银行业国际化竞争力仍然不足。从境外机构设立情况看,中国银行、工

商银行、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 2017 年末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分别是 54、

45、29 和 15 个,但是国际领先同业的全球布局更为广泛,如花旗集团、汇

丰控股、渣打集团覆盖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分别达 97、61 和 67 个。同时,中

资不少境外机构为近年来新设,人员配置和业务渗透率尚不够。从海外业务

范围来看,中资金融机构在海外的产品服务主要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一揽

子综合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以附加值和盈利能力较高的投行业务为例,在

2017 年全球大型银行投行业务排名中,中资银行中仅中国银行在杠杆融资单

项业务中进入前列。

银行业面临较大的海外监管压力。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

监管环境趋严,监管新规不断出台,为中资银行业海外经营带来较大的监管

压力。一是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反垄断、反欺诈、反洗钱、反逃税等合规经营

要求。例如,2010 年美国出台“外国账户税收遵从法”(简称 FATCA),要

求非美国金融机构提供美国纳税人的海外金融资料;2016 年 1 月起 OECD

成员国开始实施《共同申报专准则》(CRS),每年成员国间自动交换个人、

法人、基金会、信托机构等金融账户信息等。中资银行的海外合规成本大幅

提高,近年来一些机构因反洗钱问题在海外市场受到当地监管部门的罚款或

调查。二是部分国家金融对外开放度不高,给中资银行业海外业务发展带来

挑战。例如印度对外资银行监管较严,包括要求外资银行“一行一址”,银行

贷款构成中 40%必须发放在钢铁、农业等印度的“优先产业”中,单一贷款

风险敞口不得超过注册资本金的 15%,集团客户不得超过 40%等限制。还有

一些国家虽在外资银行监管规则上尽显“公平、开放”,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

在不清晰不明确的“潜规则”。例如美国一直以来以安全审查为由,强化对中

国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限制,在金融控股公司牌照(FHC)发放上对中资机

构采取了实质性的严控原则,对绝大数发达国家外资银行都予以了 FHC 牌照,

Page 28: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27

但迄今为止没有一家中资银行获批成为金融控股公司,不授予中资机构债券

承销资质。

非银金融机构国际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于银行业,我国非银金融机

构的国际化发展水平更低。从证券业来看,目前大部分中资证券公司主要依

赖其香港子公司开展海外业务,对香港以外的海外地区业务尚处于开发阶段,

且主要通过与国外机构合作方式。目前大部分中资证券公司的海外业务收入

以通道业务为主,经纪、融资、自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 75%,而承销、保荐、

再融资、并购重组、资产管理等业务占比较低。保险业方面,以安邦保险、

复星国际等险企为代表,近年来在海外并购步伐不断加快,国际化呈现加速

态势。但是海外投资标的中地产投资的占比较高。例如,2013 年 7 月平安保

险收购伦敦地标建筑劳埃德大厦;2015 年 2 月安邦保险收购收购美国纽约华

尔道夫酒店等。未来如何实现更为高效、高质量的国际化发展,对于非银金

融机构而言任重道远。

(三)客观评估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

就“引进来”来看,我国金融业开放近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推进,且外

资金融机构在华经营稳健向好;从“走出去”来看,我国金融业国际化以银

行业为主力军,虽扩张步伐较快,但全球竞争力有待提升,海外监管压力日

趋严峻。当前有不少观点认为,我国金融业“引进来”程度还不够,我们分

析了国际组织的衡量指标,以及比较受关注的外资银行资产占我国银行业总

资产的比重情况,对我国金融业开放状况进行评估与分析。

国际组织对我国金融业开放的评估存在局限。对于金融开放度的测量,

国际组织 OECD、美国传统基金会等机构都开发出了相关的指标。从这些指

标来看,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明显靠后。虽然在世界经济论坛的“金融发展

指数”上我国排名 48 位,但在与金融开放相关的第 6 项指标“银行体系稳

健性”和第 8 项“金融法律制度是否完善”则分别排名 82 位和 85 位。分析

我国排名靠后的原因可以发现,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在不少指数计算中具有“一

票否决”权,虽然我国今年以来不少金融开放措施相继落地,外资股比限制

逐步取消,但一些开放措施未能充分向外界传达,部分指标的调查者可能仍

停留在老观念上。同时,这些金融业开放指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缺点,如

意识形态色彩较重,一味追求“市场至上”和“自由主义”,把我国对小微企

业和“三农”领域的信贷政策倾斜视作政府干预市场的表现;OECD 编制的

“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一刀切地认为所有金融监管措施都是不利的,忽略了

Page 29: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28

部分监管措施对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性;部分指标主观性过强,有失公允,

OECD 相关指标权重更多取决于专家意见,主观性较强,并未真实反映发展

中国家的具体国情

外资银行资产占比较低主要因为其自身战略选择。2017 年末外资银行资

产规模占我国银行业总资产的比重为 1.28%,而 2007 年为 2.38%。但是仅

仅基于这一比重的变化来判断中国银行业开放程度不够,是不客观的。基于

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占比的下降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我国中小银行实现高速增长,2007-2017 年,我国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

资产规模分别由 7.2 万亿元和 3.3 万亿元增至 45.0 万亿元和 31.7 万亿元,

增幅分别达到 525%和 861%,而同期在华外资银行资产增速仅为 159%。二

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资银行集团整体资产增速明显下降。汇丰、东亚、

花 旗 、 渣 打 、 三 菱 日 联 等 五 家 在 华 规 模 较 大 的 外 资 银 行 , 其 集 团 层 面

2009-2017 年资产增速平均为 3.6%,与危机前平均 15.4%的高增速形成鲜

明对比。三是外资银行风险偏好稳健,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在华经营中外

资银行很重视行业选择,对房地产及相关产业、产能过剩行业、同业业务等

表外业务甚少涉足,而这些业务恰恰是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我国国内中小银行

大量叙做的业务领域,也是支持我国银行业资产扩张的重要领域。

从市场准入来看,我国金融业已达到比较高的开放程度。从银行业来看,

目前外资银行仅在信用卡业务和衍生品交易业务上还需要向监管机构进行业

务审批,在其它主要业务上已经放开。证券业方面,目前外资持股的证券公

司大部分都已获得证券业务的主要资格,其中瑞银证券已实现全牌照经营。

从保险业来看,此前财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及经营范围已完全放开,对外

资限制主要集中在人寿保险和中介业务上,而近期放开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

营范围已落地,下一步人寿保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也将在 3 年后不设限。

二、利用金融开放机会提升我国金融实力

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开放格局需要的,如何利用

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机会,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实力,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工作:

全面提升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要全面评估我国金融开放程

度,从外资金融机构“引进来”和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两个维度客观看

待我国金融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要实现金融开放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加大

开放程度,还要提高“引进来”的质量,提升“走出去”的竞争力。要遵循

Page 30: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29

对等开放原则,对开放态度友好国家的外资金融机构适当加大业务支持力度,

对监管较为严苛国家的外资银行可采取对等原则。对外开放政策既要有利于

外资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也要有利于拓展中资机构海外发展空间。要提高中

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竞争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升综合化金融服务水平。

增强金融开放后的监管技术水平。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我

国金融监管在“引进来”和“走出去”上面临的监管技术难度将不断加大。

要强化对“引进来”的监管水平,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从事的复杂业务的监

管,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完善对外资金融机构在华混业经营的监管制

度建设。在鼓励外资对国内大型银行和银行集团进行股权投资的同时,也要

关注这些机构的股权结构变化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健经营的潜在影响。要加强

对外资银行跨境资金运作的监管,防止跨境资金频繁运作带来的金融风险。

要提高对“走出去”的监管指导力度,引导中资机构明确国际化的特色定位,

实现在海外市场的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恶性竞争;注意防范“走出去”机

构面临的合规风险和国别风险;提高对中资金融机构海外并购和投资的监管,

避免盲目的规模扩张和脱离主业的投资等。

利用金融开放推动“一带一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等重点战略实施。利

用金融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充分发挥外资金融机构海外机构

网点布局广泛、金融产品品种多样、金融服务能力强等优势,引导其在海外

市场向“走出去”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

资金聚集效应。借助金融开放机遇打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金融市场较

发达,同时当地拥有大量的外资企业和外资金融机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

沿阵地。要推动上海成为全球人民币基准价格形成中心、资产定价中心,助

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促进上海自贸区和金融中心建设的深度联动,完善金

融基础设施和配套机制建设,为全球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交

易、营商环境。

——来源:金融四十人论坛,2018 年 12 月 20 日

麦肯锡报告:中国银行业应从规模银行转向价值银行 3.3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中国 Top40 家银行价值创造排行榜

(2018)》。报告主题为“严监管下,银行如何从规模银行转向价值银行、从高

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此次麦肯锡采取与前两年相同的计算方法,回顾并

Page 31: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30

分析了 2015 年至 2018 年上半年 40 家代表性银行的股东价值创造情况,并

结合国际先进实践案例,就银行如何在资本受限情况下提升股东回报提出一

系列建议。

银行业经济利润 2015 年以来连续走低

自 2015 年至 2017 年,国内银行的经济利润持续下滑。2017 至 2018

年, 国内银行面临更多严峻挑战。利率市场化导致利差依然较窄,银行无法

继续倚赖利息收入拉动营收增长;强监管下资产质量虽略有好转,但信用风

险犹存;同时监管提升了对系统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给很多仍处于重

资产模式的银行造成了巨大压力。

麦肯锡发现,2015 年,40 家纳入分析的银行中有 4 家未能创造股东价

值,2016 年该数字增至 13 家,2017 年更是达到了 22 家。该严峻形势在本

年度终于有所改观,截至 2018 年上半年,仅有 15 家银行未给股东创造经济

利润。

今年的报告以 2018 年银行公开的财务年报为依据,仍然选择中国 40 家

代表性银行进行价值创造分析,包括 6 家大银行(分别是四大国有银行、交

行和邮储银行,以下统称六大行)、12 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17 家规模较大

的主要城商行以及 5 家规模最大的农商行。由于有银行未公布 2017 年年报,

实际研究银行为 38 家。

从四大类银行来看,2017 年六大行整体经济利润下降达 16.8%;12 家

全国股份制银行整体经济利润由正转负;17 家主要城商行整体经济利润同样

转负,达-129 亿元人民币;仅 5 家主要农商行同比提高 5.3%,是四类银行

中整体经济利润唯一得到提升的一类。

从 2015 年到 2017 年,40 家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长达 10%,风险加权资

产增长达 11%;而整体收入增速仅为 1.8%,税前利润增长为 1%,经济利润

下滑了 32%,是典型的规模驱动型银行。

银行业价值创造面临 3 大核心挑战

国内银行经济利润创造能力近年持续走低,主要源于三大挑战:一、银

行利差收益和中间收入持续下降,收入增长整体乏力,经济利润缺乏增长抓

手(40 家银行的净利润收益率由上一年度的 1.88%下降至今年的 1.85%);

二、大部分银行依然依赖重资产模式驱动规模增长,有碍银行创造经济利润

(风险加权资产增速大幅超过资产增速,风险加权资产较上一年增长约 8.6%,

Page 32: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31

相应的总资产增速仅为 5.6%);三、行业监管趋严,金融杠杆收缩,导致资

本受限,多数银行已经无法支撑高资本的成长模式。

上述挑战增加了银行未来的不确定性。麦肯锡去年就提出,未来 3 年将

是中国银行业转型生存的关键时期, 银行亟需从规模银行转型为价值银行。

展望未来,挑战或将更为严峻。因此,在监管环境持续趋严,资本受限情况

下, 如何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转变增长模式成了麦肯锡今年的关注重点。

公司银行贷款不同行业经济价值差异大

与前两年相比,2017 年贷款规模进一步增长,但贷款相关的经济利润却

下降了 2,985 亿元人民币。经济利润下滑主要来自净利差的缩减,主因是利

率市场化。而利率市场化对于公司银行贷款组合影响尤为严重,使得对公贷

款业务持续恶化,净利差连年下跌。

报告分析了 40 家银行的贷款组合,价值毁灭主要来自对公贷款,经济利

润损失高达 6,441 亿元人民币,由利率市场化造成净利差逐年下跌所导致。

相比之下,零售贷款经济价值巨大:共有 30 家银行的零售贷款经济利润为正,

经济利润更是直接和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比成正比。

在对公业务的 20 个主要行业投放中,11 个行业并不创造价值,制造业

和批发零售业损失最为严重,在 2016 年的报告中,麦肯锡发现有 8 个行业

不创造价值,2017 年为 7 个;而在另外 9 个经济利润为正的行业中,水利

环境行业与租赁商务行业经济利润最高。

2015 年以来,由于外部宏观环境及银行策略发生变化,银行已普遍开展

贷款结构调整,收缩部分行业的投放规模,持续转投向零售及对公优秀行业。

银行应积极推动四大战略举措来创造经济利润

战略举措一:做强零售——聚焦财富管理,推动数字化转型。领先银行

应大力发展占用更少资本且创造更高经济利润的零售贷款,并通过数字化转

型实现精准营销,最终提升销售转化率和零售投入回报。

战略举措二 :做精对公——向轻资本转型,做行业专长银行。在进一步

探索交易银行、现金管理、代客、投行、托管等业务升级的同时,做行业专

长银行,深耕具体行业领域,优化资本配置。

战略举措三 :资源优化——资源优化配置,成本精细化管理。推动以风

险偏好为导向的资源配置,并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成本管理能力,带动价

值创造。

Page 33: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32

战略举措四 :风控先行——打造专业的降存量、控新增“防火墙”。打

造专业“坏银行”和“预警分层管理”体系分别作为“降存量”和“控新增”

的抓手,有效降低风险成本,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培育“量化分析能力、科技系统支撑能力、考核管理能力和人才团队能

力”四大关键能力,有利于银行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可助推国内银行

在快速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与激烈的竞争中实现成功转型。

关键能力一 :量化分析能力。为了将价值提升转化为对业务发展的强有

力支撑,银行需要构建组合管理(经济利润贡献)分析、预警预判分析、定

价分析(风险合理定价)等关键量化分析能力和模型建模能力。领先机构通

过大数据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等可快速准确地支撑业务发展。

关键能力二 :科技系统支撑能力。为了从支持分析转向支持业务决策和

执行,银行需要将关键战略举措通过系统化、流程化手段转变为对一线机构

和员工的有效管理,包括系统化准入、预警后排查、定期分析退出和追踪等,

实现对名单分析结果的一系列业务动作。

关键能力三 :考核管理抓手。为了实现对业务的有效管控,银行必须构

建以经济利润为导向的考核和费用调整机制,从激励指挥棒上有效地改变业

务盲目做大、忽略经济利润的现状。

关键能力四 :人才团队支撑。经济利润提升离不开关键人才团队,包括

组合分析专业小组、定价计算及提升小组、预警分析小组、逾期资产处置分

析小组等关键专业团队。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曲向军表示:“向价值银行的转型,是不可逆

转的行业趋势,也将是银行优胜劣汰的‘分水岭’。各家银行要从自身的资源

禀赋和发展战略出发,积极推动落实价值银行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四项核

心举措:大力推动零售转型,发展行业专业化的对公业务,优化资源配置和

成本管理,提升对风险的精确判断能力。同时,如果银行能大力发展量化分

析、科技系统支撑、考核管理和人才团队四大能力,必将能持续为股东创造

可观的经济利润。

——来源:经济日报,2018 年 12 月 28 日

Page 34: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33

黄震:金融科技将向何处去?三大转变与五个趋势 3.4

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词,在中国金融科技则成为延续互联

网金融创新的接力棒。当前从“互联网金融热”转变到“金融科技热”,大家

对于曾经的“互联网金融热”还记忆犹新,中国金融科技下一步将向何处去

更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本文想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初

步的探讨:一是演进的背景,二是当前的格局,三是未来的趋势。特别是对

于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我个人的研判,供大家决策参考。

一、金融科技进入下半场

当前金融科技的形势已经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背景性转变,可谓从上半

场进入了下半场。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个历史背景,也许对很多问题的认识可

能就是盲人摸象。

当前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基于技术渗透到技术溢出的大转折。我们

很多人身在其中,经历和感受了这场巨变,但是可能没有清楚地意识变化的

重大意义。过去两百多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要是科学技术一步一步渗

透的过程。以往技术经济学主要在讲渗透,新技术不断影响、改变我们的工

作和生活,改变我们的社会与政治等等。技术渗透越来越深入了,从国家到

企业、到家庭再到我们的每个人。

今天技术的渗透已经无以复加,渗透到了我们的社会最底层。传说西湖

边上的乞丐也是用二维码收款,这是技术渗透到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典型例子。

再一个就是技术渗透的颗粒化到了个人,让个人已经完全技术化了,技术化

的智人等等这些判断已经出现。技术的渗透已经使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一些新

现象再也没办法用原有理论解释了。

技术渗透的结果是解构和碎片化。前段时间“解构”和“碎片化”对人

类社会的产生了巨大影响。最近几年黑天鹅现象频发,以至于人们说已经是

黑天鹅湖,原有理论没办法解释这些现象了。因为人们继续在沿用传统的思

维,解构、碎片化渗透到极点的时候,其实就产生了反转,即技术的溢出,

用凯文·凯利的说法是涌现,新事物、新技术、新模式不断的涌现出来。

因为技术已经不再是高技术,而是变成了底层技术,在我们的脚下、在

我们的手中,随时可能迸发出来。这种局面就使我们很多的预言家们没有预

言能力了,在看不到、摸不着的地方迸发出黑科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

Page 35: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34

迅速改变我们的经济社会和生活。我们的监管经常是被动应对,滞后的问题

更加严重。

如果这时候我们思维没有转变,对于这种技术溢出的迸发、涌现没有准

备和认知,可能就是被推着走。五年前有一个监管领导问我为什么要去鼓吹

互联网金融,我说不是我鼓吹,我只不过比较早看到了这个潮流,就像在钱

塘江边我看到了大潮滚滚而来,我只不过喊了一声:大潮来了!技术变革与

金融发展的融合大潮已经无法阻挡,我们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的发展趋势,才

不致被动和逆反。

今天新物种涌现已经是技术溢出的典型反应,如果我们看不到技术溢出

在不断的重构,可能就要被淘汰。技术溢出的过程会不断的把我们的个人重

组,出现新的合伙制,组织出现互联网组群、社群,我们的社会制度、工作

方式等等都在重新改变。技术溢出正在重构的我们的社会,涌现、重构、整

合,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监管科技就是沿着这个反转轨迹在发展。技术

经济学要从渗透论转向溢出论,这是我们政策要调整方向的理论基础。

二、金融科技的三大转变

最近几年,我国金融科技下半场在宏观上实现了三个转变:第一个是“+

互联网”到互联网+;第二个是金融互联网到互联网金融;第三是从金融科

技到监管科技。这三大转变已经在中国悄然发生了,并且这三个转变是我们

分析金融科技的格局和趋势的基础。

第一是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这可以说是技术溢出的一个具体体

现。这场科技革命是以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互联网在台式互联网、

pc 互联网时代渗透是到公司级的,当它变成了手机时代,就到了个人级的,

到了社会最底层。这时候移动互联网就会是“互联网+”。技术渗透了最底层

就会反转为技术溢出,在这上边就可以叠加创新和各种服务,各种新产品出来

了。

我国及时地制定了“互联网+”战略,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和

战略意义,技术渗透到社会最底层后,在这个最底层的基础上出现技术溢出,

可以叠加很多个服务,创新新产品和新模式。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了三个合一:第一,人机合一,每个人人手一

个机器,人和机器合一;第二,人网合一,我们人随时随地在网络之中,所

有的人和网络是在一起的;第三,人数合一,我们每个人在随时随地产生数

Page 36: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35

据,这些数据和每个人是关联在一起的。在这个三合一的基础上,我们可以

去进一步拓展和叠加服务,产生一系列创新的场景、模式等等。

第二是从金融互联网到互联网金融。我们这几年干的一个事就是推动互

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前金融互联网是金融机构主动采用计算机、软件、网络

数据来改善、优化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效益等等,美国那个时候也把金

融互联网称之为金融科技,但是真的是金融机构主动的行为,最大的特点是

用互联网的技术,“+互联网”到金融机构领域去,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模

式和特点。

但是互联网金融是在移动互联网(互联网 2.0,乃至将来的 3.0)基础上

重新设计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不像以往在传统金融机构的基础上,不

改变金融组织机构和制度,仅仅运用一些技术工具。

新金融需要有新理念、新的技术设施、新的运用模式,才能够产生互联

网金融新的规则、新的法律等等,还需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金融出现这么

多的问题是因为创新没有真正的体系化跟进,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这场

转变其实我们很多人还在被动的、仓皇的、仓促的应战,现在还没有能够有

效的应对和响应。

第三个是从金融科技到监管科技。这场技术渗透改变了历史,是从我们

底层发生,我们已经说了,然后逐渐改变了我们个人的行为,消费互联网、

消费金融最先冒出来,然后逐渐到公司级的,我们公司进入 B 端的服务等等

陆续也被移动互联网在改变、在重组。而现在到了改变我们的政务工作等等

的时候了。

科技从底层一层层溢出,水涨船高。将来全球性的一系列的改变都会被

技术不断的溢出,水涨船高的改变。金融科技开始于一个产品,财付通首先

是个产品,然后变成了服务平台,之后又变成一个金融基础设施,逐渐改变

了金融运行机制了,不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变成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产品科技到了平台以后,就会产生对于大面积大群体的服务如何进行有

效风控,于是进行了风控科技的探索。这个已经接近于像监管靠拢的一个过

渡点,然后进一步技术溢出使他产生了对于安全更高的要求,安全科技,再

由于监管不断对我们提出要求,要响应监管的要求开展合规科技探索,合规

科技就是从金融科技转向监管科技的转折点。由于企业内部做技术的改造以

达到合规的要求,这是监管科技的切入点,监管科技在西方今天依然主要是

Page 37: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36

讲企业内部要符合监管要求,而不是像中国,是指监管部门要运用新科技来

提升、改变监管能力。

中国监管科技是监管部门主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

等技术来,对被监管对象进行监测、进行服务、进行处置风险等工作。中国

金融科技发展站在的世界前列,推动监管科技也进入了世界前列。

三、金融科技的生态格局

当前金融科技的代表性技术和企业非常多,如果采用例举法,怎么也不

能全部枚举。关于金融科技的技术到底有哪几代?有个四大技术 ABCD 的说

法,有六大技术、八大技术等等说法。总的说来,我觉得当前不再是单一技

术驱动金融创新,而是多种技术板块结构来轮动推动科技革命和金融革命。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这些是大家公认的,

有一些技术比如说 5G,比如说量子计算等等,也正在酝酿巨大的能量推动金

融创新。一旦运用进入金融领域,也许发生改变的量级是非常大的。大数据

技术已经渗透到每个人,名词概念大家都知道,关键看谁有这个实力把它变

成产品和服务。真正从技术上实现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基础设施广

泛地连接在一起,有没有深入的落到实地,然后广泛的连接过程中还能进行

有效风险控制,这是考验我们的应用能力的一个方面。

现在一些新技术比如说生物识别,从指纹识别到人脸识别到虹膜识别等

等。这些技术可能会改变我们很多的金融运行的模式。比如说虹膜识别,基

于虹膜构建整个金融账户体系,以后无论是支付,还是借款、投资等,依靠

这个基础账户来运行。每一个技术都在不断地升级迭代,并且相互之间在相

互连接和影响,和以往不一样,出现了板块轮动,板块轮动极大的拉长了这

次科技革命和金融革命的进程,以前一种技术开拓一段时间,但是这一次是

多种技术联动。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还有相当长的历史要走,现在新的金融科

技生态已经形成,并且已经重构出一些新的特点。

第一是生态合作,谁也不能自外于这个技术体系、基础设施、生存环境,

只有融入金融科技生态才能活下来。共生、共融是一个必然选择的策略。众

多的企业、政府、学者等等,都在进入这一个金融科技生态之中来思考和探

讨。

第二是协同发展,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监管也在改变,监管科技成为

中国适应潮流的一个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的监管科技除了从安全科技、风控

Page 38: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37

科技、合规科技已经到了大数据科技、区块链科技、人工智能科技,都应用

到监管领域。最近我主持监管科技课题梳理了中国监管科技的发展,就是这

些技术和各种主体都在协同发展之中。

第三是绿色高效。发展金融科技和合规科技的目的是要让我们金融机构

运营成本更低,服务效率更高;同时我们要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客户与产业,

让金融客户减少污染与浪费,实现绿色金融。

第四是相互赋能。在这一个生态体系之中,每一个主体都有能量,平台

是一个聚能变压器,把能量聚合以后,提升能量然后再传输出。赋能不再是

单向说,高科技产业给普通老百姓赋能,组织给个人赋能等等。大数据时代,

金融科技生态之中各种主体在相互赋能,这样才能够得到良性发展。

四、金融科技的未来趋势

在上述金融科技的背景和生态格局中,未来金融科技将呈现五大发展趋

势:

第一个是安全筑底,因为我们的金融和以往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条件

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时候的安全要求和以往安全主要看重资金安全是大

不一样,我们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等,可能是比任何时代要

求更高了。现在 BAT 都纷纷发力网络安全,说明他们看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

性。我现在也在承担《中国互联网金融安全年度报告》编制工作。金融安全

问题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乐意来做这些工作。

第二个是账户为王。到底谁为王我们曾经有很多的说法,说是渠道为王、

用户为王、网络为王等等这些说法。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互联网时代,金融

科技首先必须基于账户才能有钱包、有支付、有借贷等等,这些活动在网络

上,要通过一个账户为基础。钱包或者账户是大家都在想要做的事儿。银行

的账户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我们国家对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性措施,也

是从这个作为根本。银行要想绝地反击,也必须依靠账户。

新金融必须建立自己的账户,不管是什么账户都要逐渐转换变成金融账

户。比如说腾讯公司,微信开始是一个社交账户,绑定银行卡也就具有了金

融账户的特点。所有拥有账户的资源的人,都想进行流量转化,流量变现要

变成金融账户。

第三个就是数字运营。在这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建设数字中国,不管哪

一个产业哪一个行业,都要必须提高数字运用能力,这个趋势在金融科技中

间,过去我们讲了很多“化”,说网络化、移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等等这些

Page 39: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38

都说过,但是今天看来,数字化这个可能是最本质的一个特征。不管是叫什

么银行,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等,都得提高数字运营能力。

第四个是监管科技。监管必须科技化,技术化驱动的市场创新,已经让

我们的监管经常在后边按一个动作“暂停”,但是暂停不能变成永远的叫停。

所以监管者得赶紧跟上,必须加强学习。金融监管只有应用科技才能够跟上

市场创新,跟上时代步伐。

我们中国的监管科技发展很快,监管者非常勤奋、非常努力、非常善于

学习,把中国的监管科技推到了世界的最前列,尤其是智能监管,证监会智

能监管已经发明了很多新的玩法。地方金融监管也运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如

北京市金融监管技术开发,比如说冒烟指数、大数据打非、区块链监测 p2p

平台等等一系列的尝试,监管科技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第五个是全球拓展。金融科技是全球性的大趋势,中国的金融科技企业

正在拓展到全球,财付通、支付宝等已应用到全球很多地方。今年暑假我在

欧洲旅游时可以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时,心情就有一些激动,有一些自豪。

在欧洲很多国家要用现金,甚至还必须要用硬币去支付,很麻烦,我已经没

有这种习惯了。

把中国的金融科技推向全球是必然趋势,并且当地企业和居民也是在热

切期盼,很羡慕中国金融科技能得到一带一路倡议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支持。

基于互联网本来就是无国界、无边界,全球联系在一起,中国的金融科技企

业一定要顺应潮流,响应国家战略进行全球拓展,才能够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之中,我们总结两大现象,一个是中国的市场

规模效应和美国的科技创新互动,形成的全球协同效应,我们一直在追踪美

国技术和中国市场的互动关系;另一个是在中国市场规模效应支持下也逐渐

形成中国本土原创的技术路径,某些方面在引领全球的发展。

中国必须坚持全球化,才能够在已有应用的基础上,逐渐开发出更多的

原创技术,才能够让中国的金融科技有更长远的发展和更广阔的空间。BAT

等代表性企业都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据说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申

请的区块链技术专利,已经是全球最多的机构,应用也走到了最前列。这就

是因为我们坚持全球化视野,和全球开拓应用,和我们的市场规模进行交互,

就一定能够有更大的创新的动力。

Page 40: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行 业 研 究 报 告 • 行 业 动 态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2018 年 12 月 • 第二十五期 | 39

在这个五大趋势下,金融科技资源的基础已经具备,我希望中国的金融

科技在监管科技、数字运营等这些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能够走的更远,能够造

福更多的人群和拥有更广阔的天地。

——来源:腾讯财经,2018 年 12 月 25 日

Page 41: 金融服务外包动态 - mofcom.gov.cnimages.mofcom.gov.cn/coi/201901/20190102154232057.pdf信息关联分析,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能够为解决脱实向虚、资

注:本动态摘编自公开报道信息,编者未对所引用信息的准确性进行核实。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商务部直属正司(局)级事业

单位。研究中心致力于中国及国际服务外包、服务贸易领域的战略规划、政策导向、行

业标准、业态分析、趋势预测等研究,专注于从价值链视角研究现代服务业、服务贸易、

国际投资合作等,顺应产业变革趋势,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研究中心以现代服务业、服务外包、服务贸易研究为核心,以产业咨询和合作交流为重

点,服务于国家决策,服务于地方发展,服务于行业企业需求,为政府决策、区域规划

和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咨询与服务。

研究中心拥有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研究人员和富有经验的资深专家顾问团队,

现任科研带头人邢厚媛副主任是国务院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二级研究员,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也是我国服务贸易和国际投资合作等领域的国家级课题主持人。

研究中心站在产业发展的前沿积极开展研究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研究课题,

研究成果以其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和机构的肯定和好评。

研究中心在国家财政支持下,建成国际服务外包和产业数据库,并凝聚国内外智力资源,

组建了庞大的专家库;同时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美国

杜克大学等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国内外产业交流与合作,举办或参与形式多样的国内外产业促进

活动,为各地吸引企业投资、汇聚国际人才、提升城市品牌提供支持,帮助企业开拓国

内外市场、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促进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财务与投资研究部 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财务与投资研究部主要围绕服务外包投融资、金融服务外包、服

务外包转型升级开展工作,包括:跟踪产业投融资动态,开展服务外包投融资研究;调

研企业投融资需求,搭建外包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的投融资平台;跟踪国内外服务外包

上市公司,分析企业战略、经营管理和投资价值;跟踪金融服务外包发展动态,开展金

融外包专题研究并开发金融外包资本市场指数;围绕服务外包政策、技术、市场、需求、

业态的变化,开展服务外包转型升级的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