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99
1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 一,。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

Upload: hosea

Post on 25-Jan-2016

8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流动资金 指投资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主要项目 :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本章分三节分别讲解。 主要特点: 有一个不断投入和收回的循环过程,无终止日期。故不能直接评价其投资报酬率。 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最低的成本满足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 §1.现金管理. 一、现金及其管理意义 现金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是企业现金的一种转移形式,有价证券变现能力强,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金。这里讨论有价证券是现金的替代品,是“现金”的一部分。.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1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流动资金 指投资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 主要项目: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本章

分三节分别讲解。 主要特点:有一个不断投入和收回的循环

过程,无终止日期。故不能直接评价其投资报酬率。

评价的基本方法:以最低的成本满足生产经营周转的需要。

Page 2: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2

§1. 现金管理一、现金及其管理意义 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

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有价证券是企业现金的一种转移形式,有价证券变现能力强,可以随时兑换成现金。这里讨论有价证券是现金的替代品,是“现金”的一部分。

Page 3: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3

现金是变现能力最高的资产,其主要特点是普遍的可接受性普遍的可接受性,可用来满足生产经营开支的各种需要,也是还本付息和履行纳税义务的保证,因此,拥有足够的现金对于降低企业风险,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和债资产的流动性和债务的可清偿性务的可清偿性有着重要意义。

现金属于非盈利性资产非盈利性资产,其盈利能力也非常低,现金持有量过多,所提供的流动性边际效益会随之下降,进而导致企业整体收益水平降低。

Page 4: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4

因此,企业必须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使现金收支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时间上相互衔接,以便在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所需现金的同时,尽量减少企业闲置的现金数量。

现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在资产的流现金管理的目的,就是在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权衡选择,以动性和盈利能力之间权衡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

Page 5: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5

二、现金的持有动机和成本二、现金的持有动机和成本(一)现金的持有动机1 交易性需求 指企业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以满足生

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交纳税款、偿还到期债务、派发现金股利等。这是企业持有现金的根本动机。一般说来,企业为交易性需求所持有的现金余额取决于企业产销业务量水平,企业生产销售扩大,所需要现金余额也随之增加。

Page 6: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6

2 预防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指企业需要持有现金以满

足由于意外事件而产生的特殊需求。一般而言,为预防性需要所持有的现

金余额主要取决于 3 个因素:一是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二是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三是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Page 7: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7

3 投机性需求投机性需求指企业持有现金用于把握低

价购买机会。例如,遇有廉价原材料或其他资产供应

的机会;证券市场大幅度跌落后的投资机会等。

除金融和投资公司外,一般工商企业专为投机性需求持有的现金不多,遇有低价购买机会,也常设法临时融资,但拥有相当数量的现金,为把握低价购买机会提供了方便。

Page 8: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8

除以上三种原因持有现金外,也会基于满足将来某一特定要求或者为满足将来某一特定要求或者为在银行维持补偿性余额等其他原因在银行维持补偿性余额等其他原因而持有现金而持有现金。。

企业在确定现金余额时,一般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持有动机。但由于但由于各种动机所需现金可以调节使用,各种动机所需现金可以调节使用,企业持有的现金总额并不等于各种企业持有的现金总额并不等于各种动机所需现金总额的简单相加,前动机所需现金总额的简单相加,前者通常小于后者者通常小于后者。。

Page 9: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9

(二)现金的成本 1 管理成本 现金的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因保留一定

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2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

而不能用此资金投资与其他机会所失去的潜在收益。现金持有额越大,机会成本也越高。

Page 10: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10

3 短缺成本 现金的短缺成本指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

4 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或者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支付的交易成本,如证券交易印花税、手续费等 。

Page 11: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11

三、最佳现金持有量 基于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投机

性需求,企业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而且现金持有量越大,越能满足各种需求,但企业持有现金又会产生一系列成本。现金持有量越高,相关成本越大。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企业必须合理确定企业的现金持有量,这就涉及最佳现金持有量问题,确定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方法主要有成本分析模式和随机模式等。

Page 12: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12

1.成本分析模式 成本分析模式是分析持有现金的

相关成本,分析预测其相关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运用成本分析模式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予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变化,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方向变化。

Page 13: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13

Page 14: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14

成本分析模式下,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持有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与短缺成本之和最小时的现金持有量。

运用该模式确立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步骤为: ( 1 )根据不同现金持有量测算并确定有关成本数值;

( 2 )按照不同现金持有量及其相关成本资料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

( 3 )在测算表中找出相关总成本最低时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Page 15: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15

Page 16: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16

2 随机模式 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最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企业现金需求量往往波动大且难以预知,但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测算出一个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将现金量控制在上下限之内。当现金量达到控制上限时,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使现金持有量下降;当现金降到控制下限时,则抛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使现金持有量回升。若现金量在控制的上下限之内,便不必进行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保持它们各自的现有存量。

Page 17: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17

H 为现金存量的上限, L 为下限, R 为最优现金返回线。从图中可以看到,企业的现金存量(表现为现金每日余额)是随机波动的,当其达到 A 点时,即达到了现金控制的上限,企业应用现金购买有价证券,使现金量回落到 R线的水平;当现金存量降至 B点时,即达到了现金控制的下限,企业应转让有价证券换回现金,使现金量上升到 R线的水平。现金存量在上下限之间的波动属控制范围内的变化,是合理的。

Page 18: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18

Page 19: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19

Page 20: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20

四、现金日常控制和管理 企业在确定了最佳现金持有量后,

还应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遵守国家相关制度法规,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现金的日常控制管理,以保证现金的安全、完整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用,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二)现金日常收支管理

Page 21: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21

(一)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一)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1 、现金管理制度( 1 )规定了现金的使用范围。 这里的现金仅指人民币现钞,是

最狭义的现金概念。A 、支付职工工资、津贴;B 、支付给个人的劳务报酬;C 、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等各种奖金;

Page 22: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22

D 、支付各种劳保、福利费用以及国家规定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E 、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F 、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G 、结算起点( 1000 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H 、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Page 23: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23

( 2 )规定库存现金限额。 企业库存现钞,由其开户行根据企

业的实际需要核定限额,一般以 3—5天的零星开发为限;企业不得坐支现金,即企业不得从本单位的人民币现钞收入中直接支付交易款项,现钞收入应于当日终了送存开户银行。

Page 24: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24

( 3 )规定了现金管理责任制度。 企业应由专门人员(出纳)负责现金

的收支和管理,并登记好现金日记帐,出纳人员以外的人员不得经管现金。

( 4 )规定了现金收支的凭证手续制度。 现金收支都必须以合法的原始凭证为依据,并要加强审核。现金收支要加强内部牵制和稽核制度,审核、收支、记帐要分管,不得由一人兼任。

Page 25: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25

22 、银行存款管理制度、银行存款管理制度( 1 )独立核算的企业和其他单位只能

根据自愿选择的原则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帐户,不得多头开立基本帐户。

( 2 )企业在银行开立的帐户,只供本企业业务经营范围内的资金收付使用,不准出租、出借或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

Page 26: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26

( 3 )各种收支款项凭证必须如实填写款项的来源和用途,不得巧立名目,套取现金和银行信用,严禁利用帐户进行非法活动。

( 4 )各单位在银行的帐户,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保证其支付的需要,不得签发空头支款凭证,不准签发远期支款凭证。

( 5 )不得持有帐外公款,包括不得将公款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和保存帐外现钞等各种形式的帐外公款。

Page 27: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27

(二)现金日常收支管理 现金收支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现金

使用效率,为达到此目的,应做好四项工作:

1. 力争现金流量同步。如果企业能尽量保持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在规模和时间上趋于一致,可使其持有的交易性现金降到最低水平。

Page 28: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28

2. 使用现金浮游量 所谓现金浮游量是指企业账户上现金余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有时,企业账户上的现金余额已为零或负数,而银行账上的该企业的现金余额 还有很多,这是因为有些企业已经开出的付款票据尚处在传递过程中,银行尚未付款出账。如果能正确预测浮游量并加以利用,可节约大量现金。

Page 29: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29

3 加速收款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收账策略,缩短应收账款的收款时间。

4 推迟支付 在不影响自己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款,充分利用供货方提供商业信用。

Page 30: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30

§2.§2. 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管理

一、应收账款及其管理的目标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对外赊销产品、

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企业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但通常以应收账款作为研究对象。

Page 31: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31

应收账款的发生原因:应收账款的发生原因:1 商业竞争(主要原因)—竞争迫使企业

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赊销是扩大销售的手段之一。顾客会从中得到好处。

2 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距—商品成交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常不一致。

扩大销售是其主要原因,故应收账的管理目标就是获得利润。

Page 32: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32

应收账款可作为企业为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投资必然有成本,就需要在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与其成本之间作出权衡。

只有所增加的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实施应收账款赊销;如果应收账款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

Page 33: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33

二、应收账款的成本1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是指应收账款占用资金

的应计利息,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 × 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 =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销售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 日销售额 × 平均收款期

Page 34: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34

2 2 管理成本管理成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是指企业对应收

账款进行管理而发生的耗费,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收账费用等。

3 3 坏账成本坏账成本 坏账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和收现

期同方向变化,即应收账款越多,收现期越长,坏账成本就越大。

Page 35: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35

三、应收帐款信用政策 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对商业信用

进行规划和控制而确定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方面的内容,制定合理信用政策是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益的重要前提。

Page 36: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36

(一)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

应具备的最低条件 ( 1 )信用品质。信用品质是指客户履约

的可能性,这是决定是否给予客户信用的首要因素,主要通过了解客户以往的付款履约记录进行评价。

Page 37: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37

( 2 )偿付能力 客户偿付能力的高低。一般而言,企业流动资产的数量越多,流动比率越大,表明其偿付债务的物质保证越雄厚,反之,则偿债能力越差。当然,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判断,还需要注意对其资产质量以及负债的流动性进行分析。资产的变现能力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就越强;相反,负债的流动性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就越小。

Page 38: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38

( 3 )资本 资本反映了客户的经济实力与财务状况的优劣,是客户偿付债务的最终保证。

Page 39: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39

( 4 )抵押品 即客户提供的可作为资信安全保证的资产。能够作为信用担保的抵押财产,必须为客户实际所有,并且应具有较高变现能力。对于不知底细或信用状况有争议的客户,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高质量的抵押财产(最好经过投保),就可向它们提供相应的商业信用

Page 40: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40

( 5 )经济状况(条件)指不利经济环境对客户偿付能力的影响及客户是否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Page 41: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41

各种信息资料主要通过下列渠道取得各种信息资料主要通过下列渠道取得:①商业代理机构或资信调查机构所提供的客户信息资料及信用等级标准资料;②委托往来银行信用部门向与客户有关联业

务的银行索取信用资料;③与同一客户有信用关系的其他企业相互交

换该客户的信用资料;④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⑤企业自身的经验及其他可取得的资料等。

Page 42: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42

(二)信用条件信用条件 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

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间和现金折扣政策。

信用条件的基本表达方式如“ 2/10 , n/60” ,意思是:若客户能够在发票开出后的10 日内付款,可以享受 2% 的现金折扣;如果放弃折扣优惠,则全部款项必须在 60 日内付清。

即 60天为信用期间, 2% 为现金折扣率。

Page 43: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43

11.信用期间.信用期间信用期间 指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

的时间间隔。 企业产品销售量与信用期间之间存在着一

定的依存关系。延长信用期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量,增加毛利。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间,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 一是使平均收账期延长,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相应增加,引起机会成本增加; 二是引起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的增加。因此,企业是否给客户延长信用期间,应视延长信用期间增加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增加的边际成本而定。

Page 44: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44

例 1 : 某公司现采用 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拟将信用期放宽至 60天,仍按发票金额付款即不给折扣,该公司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 15% ,其他有关的数据见下表。

Page 45: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45

分析时,先计算放宽信用期得到的收益,然后计算增加

的成本,最后根据两者比较的结果作出判断。

Page 46: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46

Page 47: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47

Page 48: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48

22.现金折扣政策.现金折扣政策 延长信用期限会增加应收账款占用

的时间和金额。许多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及时收回货款,减少坏账损失,往往在延长信用期限的同时,采用一定的优惠措施。即在规定时间内提前偿付货款的客户可按销售额的一定比率享受折扣。

Page 49: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49

向客户提供现金折扣,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应收帐款的平均收款期。另外,现金折扣也能招揽一些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客户前来购货,借此扩大产销业务量。

现金折扣实际上是对现金收入的扣减,企业决定是否提供以及提供多大幅度的现金折扣,应权衡提供现金折扣后所得的收益和现金折扣成本。

Page 50: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50

例 3 :沿用例 1 、例 2 ,假定该公司在放宽信用期的同时,为了吸引顾客尽早付款,提出了 0.8/30 , N/60 的现金折扣条件,估计会有一半的顾客(按 60天信用期所能实现的销售量计)将享受现金折扣优惠。

计算分析如下: 1 收益的增加 = 销售量的增加 ×单位边际贡献 = ( 120000-100000 ) × ( 5-4 ) =20000(元)

Page 51: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51

Page 52: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52

3 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收账费用增加 =4000-3000=1000 (元) 坏账损失增加 =90000-5000=4000 (元)4 估计现金折扣成本的变化 现金折扣成本增加 =新的销售水平 ×新的现

金折扣率 ×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 -旧的销售水平 ×旧的现金折扣率 ×享受现金折扣的顾客比例 =600000×0.8%×50%-500000×0×0 = 2400 (元)

Page 53: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53

5 提供现金折扣后的税前损益 收益增加 - 成本费用增加 =20000- ( 4000+1000+4000+2400 ) =8600 (元) 由于可获得税前收益,故应当放宽信

用期,提供现金折扣。

Page 54: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54

(三)收账政策 收账政策 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

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时须考虑:客户是否会拖欠或拒付账款,程度如何;怎样最大限度地防止客户拖欠账款;一旦账款遭到拖欠甚至拒付,企业应采取怎样的对策。

Page 55: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55

总之,信用标准和信用条件主要靠信用调查和严格信用审批制度;收账政策则须通过制定完善的收账方针,采取有效收账措施予以解决。

Page 56: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56

企业加强收账管理,及早收回货款,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上的资金占用,但会增加收账费用。因此,制定收账政策就是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权衡,若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制定的收账政策是可取的。

Page 57: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57

四、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对于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还应

进一步强化日常工作,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追踪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和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Page 58: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58

(一)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一旦为客户所欠,赊销

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要达到这一目的,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账款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

Page 59: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59

(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时间长短不一,

有的尚未超过信用期,有的则已逾期拖欠。一般来讲,逾期拖欠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因此,进行账龄分析,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是提高应收账款收现效率的重要环节。

Page 60: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60

Page 61: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61

(三)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 无论企业采取怎样严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

在着商业信用行为,坏账损失的发生总是不可避免的。

确定坏账损失的主要标准: 一是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不能收回应收款项;

二是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且有明显特征表明无法收回。

企业的应收账款只要符合上述任何一个条件,均可作为坏账损失处理。

Page 62: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62

需要注意的是,当企业的应收账款按照第二个条件已经作为坏账损失处理后,并非意味着企业放弃了对该项应收账款的索取权。实际上,企业仍然拥有继续收款的法定权力,企业与欠款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不会因为企业已作坏账处理而解除。

既然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无法避免,因此,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预先进行估计,并建立弥补坏账损失的准备制度,即提取坏账准备金就显得极为必要。

Page 63: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63

§3. 存货管理 一、存货及其管理的目标(一)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

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质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委托加工协作件、外购商品等。

Page 64: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64

(二)储备存货的原因1.防止停工待料 2.适应市场变化 3.降低进货成本 4.维持均衡生产

Page 65: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65

1 防止停工待料 适量的原材料存货和在制品、半成品存货

是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障。就企业外部而言,供货方的生产和销售往往会因某些原因而暂停或推迟,从而影响企业材料的及时采购、入库和投产。就企业内部而言,有适量的半成品储备,能使各生产环节的生产调度更加合理,各生产工序步调更为协调,联系更为紧密,不至于因等待半成品而影响生产。可见,适量的存货能有效防止停工待料事件的发生,维持生产的连续性。

Page 66: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66

2 适应市场变化 存货储备能增强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

机动性以及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有了足够的库存产成品,能有效地供应市场,满足顾客的需要。相反,若某种畅销产品库存不足,将会坐失目前的或未来的推销良机,并有可能因此而失去顾客。在通货膨胀时,适当地储存原材料存货,能使企业获得因市场物价上涨而带来的好处。

Page 67: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67

3 降低进货成本 企业采取批量集中进货,可获得较多的商

业折扣。此外,通过增加每次购货数量,减少购货次数,可以降低采购费用支出。即便在推崇以零存货为管理目标的今天,仍有不少企业采取大批量购货方式,原因就在于这种方式有助于降低购货成本,只要购货成本的降低额大于因存货增加而导致的储存等各项费用的增加额,便是可行的。

Page 68: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68

4 维持均衡生产 对于那些所生产产品属于季节性产

品,生产所需材料的供应具有季节性的企业,为实行均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适当储备一定数量的半成品存货或保持一定的原材料存货。

Page 69: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69

(三)存货管理的目标 企业持有充足的存货,不仅有利于生产过

程的顺利进行,节约采购费用与生产时间,而且能够迅速地满足客户各种定货的需要,为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提供较大的机动性,避免因存货不足带来的机会损失。然而,存货的增加必然要占用更多的资金,将使企业付出更大的持有成本,而且存货的储存与管理费用也会增加,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

Page 70: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70

如何在存货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利弊权衡,在充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实现它们的最佳组合,成为存货管理的基本目标。

Page 71: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71

二、储备存货的有关成本 与储存存货有关的成本包括:(一)取得成本(二)储存成本(三)缺货成本

Page 72: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72

(一)取得成本 TCa

取得成本指为取得某种存货而支出的成本,通常用 TCa 来表示。取得成本分进货成本和购置成本。

Page 73: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73

11、进货成本、进货成本 进货成本指取得订单的成本,如办公费、差旅费、邮资、电报电话费等支出。进货成本中有一部分与进货次数无关,如常设采购机构的基本开支等,称为进货的固定成本,用 F1表示;另一部分与进货次数有关,如差旅费、邮资等,称为进货的变动成本。每次进货的变动成本用 K表示;进货次数等于存货年需要量 D与每次进货量 Q 之商。进货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KR

D 1F进货成本

Page 74: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74

22、购置成本 、购置成本 购置成本指存货本身的价值,经常用数量与单价的乘积来确定。年需要量用 D表示,单价用 U表示,于是购置成本为 DU 。进货成本加上购置成本,就等于存货的取得成本。其公式可表达为:取得成本 = 进货成本 + 购置成本 = 进货固定成本 + 进货变动成本 +购置成本

DUKQ

DFTCa 1

Page 75: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75

(二)储存成本 (二)储存成本 TCTCcc

储存成本指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存货占用资金所应计的利息、仓库费用、保险费用、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等等,通常用 TCc 来表示。其中仓库折旧、仓库职工的固定月工资等与存货数量的多少无关,常用 F2表示;存货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的破损和变质损失、存货的保险费用等与存货的数量有关,单位成本用 Kc 来表示。

Page 76: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76

22

QKFTC CC

储存成本储存成本 ==储存固定成本储存固定成本 ++储存变动成储存变动成本本

Page 77: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77

(三)缺货成本(三)缺货成本 TCTCss

缺货成本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包括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需要主观估计的商誉损失);如果生产企业以紧急采购代用材料解决库存材料中断之急,那么缺货成本表现为紧急额外购入成本(紧急额外购入的开支大于正常采购的开支)。缺货成本用 TCs表示

Page 78: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78

如果以 TC表示储备存货的总成本,它的计算公式为:

企业存货的最优化,即 TC值最小。

sca TCTCTCTC

TCsKQ

FDVKQ

DF C

221

Page 79: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79

三、存货经济批量模型(一)含义 存货经济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存

货的相关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存货数量 存货决策通常涉及四项内容:决定进

货项目、选择供应商、确定进货数量和进货时间,前两项是企业营销和生产技术部门的职责,后两项是企业财务部门的职责。

Page 80: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80

(二)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 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以如下假设为前( 1 )企业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予以预测即 D 为常数;

( 2 )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 3 )存货价格稳定,且不存在销售折扣和现

金折扣,即 U 为常数;( 4 )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需要进货时可

以立即取得存货,即进货交易时间为零;

Page 81: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81

( 5 )存货一次入库,而不是陆续入库,即送货时间为零;

( 6 )企业现金充足不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进货,也不因仓储条件而影响储存存货;

( 7 )要素市场完善,存货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所需存货而影响其他方面;

( 8 )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 TCs 为零。

Page 82: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82

此时与存货进货批量相关的成本只有变动进货成本和变动储存成本

对上式求导 这一公式称为存货经济进货量基本模型,根据存货进货经济批量可求得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

2

QKK

Q

DTC CQ

CKKDQ 2

CCC

C

Q KDKKK

KD

KKD

KDTC 2

2

2

2

Page 83: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83

Page 84: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84

(三)基本模型的扩展1 进货提前期 在基本模型中,假定存货进货交易时间为零,即企业能够及时补充存货,但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存货不能做到随用随时补充,因此不能等存货用光再去进货,而需要在没有用完时提前进货。

在提前进货的情况下,企业再次发出进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称为再进货点,用R来表示.它的数量等于交货时间(L)和每日平均需用量( d )的乘积:R=L ·d

Page 85: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85

如果前例中企业进货日至到货期的时间为 10天,每日存货需用量 10千克,那么:

R=L ·d = 10×10 = 100(千克 )即企业在尚存 100千克存货时,就应当再次进货,

等到下批进货到达时,原有库存刚好用完。此时,有关存货的每次进货批量、进货次数、进货间隔时间等并无变化,与瞬时补充时相同。进货提前期的情形见下图。

Page 86: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86

2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 在建立基本模型时,假设存货一次全部入

库,故存货增加时存货变化为一条垂直的直线。事实上,各批存货可能陆续入库,使存量陆续增加。尤其是产成品入库和在产品转移,几乎总是陆续供应和陆续耗用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基本模型做一些修改。

Page 87: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87

Page 88: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88

Page 89: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89

Page 90: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90

陆续供应和使用的经济订货量模型,还可以用于自制和外购的选择决策。

自制零件属于边送边用的情况,单位成本可能较低,但每批零件投产的生产准备成本比一次外购进货成本可能高出许多。外购零件的单位成本可能较高,但进货成本可能比较低。要在自制零件和外购零件之间作出选择,需要全面衡量它们各自的总成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时,就可借用陆续供应或瞬时补充的模型。

Page 91: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91

例:某生产企业使用 A零件,可以外购,也可以自制。如果外购,单价 4元,一次订货成本 10元;如果自制,单位成本3元,每次生产准备成本 600元,每日产量 50 件。零件全年需求量为 3600 件,储存变动成本为零件价值的 20% ,每日平均需求量为 10 件。

Page 92: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92

( 1 )外购零件

( 2 )自制零件

由于自制的总成本( 12240元)低于外购的总成本( 14640元),故以自制为宜。

元元

14640240436002402.0436001022

3002.04

36001022

*

*

*

QTCDUTCKDKQTC

K

KDQ

c

c

12240144033600

144050

1012.033600600212

30001050

50

2.03

360060022

)(

)(

Q

cQ

c

TCDUTC

P

dKDKTC

dP

P

K

KDQ

Page 93: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93

3 保险储备 前面假定存货的供需稳定且确知,即每日

需求量不变,交货时间也固定不变。实际上,每日需求量可能变化,交货时间也可能变化。按照某一进货批量(如经济进货批量)和再进货点发出订单后,如果需求增大或送货延迟,就会发生缺货或供货中断。为防止由此造成的损失,就需要多储备一些存货以备应急之需,称为保险储备(安全存量)。这些存货在正常情况下不动用,只有当存货过量使用或送货延迟时才动用。

Page 94: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94

Page 95: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95

研究保险储备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使缺货或供应中断损失和储备成本之和最小。

研究方法,先计算出各不同保险储备量的总成本,然后再对总成本进行比较,选定其中最低的。

Page 96: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96

计算模型 设 与 保 险 储 备 有 关 的 总 成 本 为

TC ( S 、 B ),年订货次数为 N ,保险储备量 为 B , 单 位 存 货 成 本 为 Kc , 则 TC ( S 、 B ) =CS+CB

设单位缺货成本为 Ku ,一次订货缺货量为S ,年订货次数为 N ,保险储备量为 B ,单位存货成本为 KC ,则: CS=Ku·S·N CB=B·KC

TC ( S 、 B ) =Ku·S·N+ B·KC

现实中,缺货量 S具有概率性,其概率可根据历史经验估计得出;保险储备量 B 可选择而定。

Page 97: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97

例:假定某存货的年需要量 D=3600 件,单位储存变动成本 KC=2元,单位缺货成本KU=4元,交货时间 L=10天;经济订货量Q=300 件,每年订货次数 N=12次。交货期内的存货需要量及其概率分布见下表:

Page 98: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98

先计算不同保险储备的总成本:( 1 )不设置保险储备量 S0= ( 110 - 100 ) ×0.2+(120 -

100)×0.04+(130 - 100)×0.01=3.1( 件 ) TC ( S 、 B ) =KU·S0·N+B·KC=4×3.1×12+0×2=

148.8(元 ) ( 2 )保险储备量为 10 件 S10= ( 120 - 110 ) ×0.04+ ( 130 -

110 ) ×0.01=0.6 (件) TC ( S 、 B ) =KU·S10·N+B·KC=4×0.6×12+10×

2=48.8 (元)

Page 99: 第五章 流动资金管理

99

( 3 )保险储备量为 20 件 S20= ( 130 - 120 ) ×0.01=0.1 (件) TC ( S 、 B ) =4×0.1×12+20×2=44.8 (元)(4) 保险储备量为 30 件,即 B=30 件,以 130 件为再订货点。此种情况下可满足最大需求,不会发生缺货,因此: S30=0

TC ( S 、 B ) =4×0×12+30×2=60 (元)比较上述不同保险储备量的总成本,低者为最佳。 当 B=20 件时,总成本为 44.8元,是各总成本中最

低的。故应确定保险储备量为 20 件,或者说应确定以 120 件为再订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