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

26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 期 141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 ——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施昭儀 羅際芳 ∗∗ 摘要 作家的思想言行無法脫離社會,其作品是否感人,常常決定於作品 與社會的連結性。因為,只有當文學和社會現實密切結合,才有深邃的 意義。黃春明的小說,從早期到晚近,一直貼近著鄉土與弱勢,他一向 被文學界公認是最具社會關懷的作家。他自承創作動機皆由於對社會的 關注,一輩子要走「為人生而藝術」之路。黃春明對小說的選材一向獨 具慧眼,他很早就已注意到社會轉型後農村人口高齡化的困境。他用小 說去紀錄自己強烈感受到的嚴重問題,並探索內在的複雜性,企圖藉此 傳遞個人的觀察與理念。他主張作家要透過不斷的自省和批判,來發現 社會的真實。他自許:身為一個作家,有責任將自己周邊發現的問題反 映出來。 1999 10 月,黃春明先生的小說集《放生》一書問世,書中收入 的十篇小說,篇篇都以老人為描述的對象。其中<售票口>一文,刻劃 著一群侷促在偏僻鄉下的老人,他們不再能藉提供寶貴的「老經驗」, 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也無力對抗新時代對他們的忽視與冷漠,他們 只是一群在寒寂中等待子女「關愛」的老人。黃春明以慈悲的筆端,描 繪著一群老人共同命運之悲歌。本文擬從台灣人口高齡化的社會視角, 縱觀黃春明小說中所呈現對社會弱勢悲憫的情懷,特別是對老人的關 懷,並從<售票口>一文,探析黃春明所擬傳遞對老人關懷議題的積極 思考。 關鍵字:社會關懷、老人關懷、高齡化、老人、孝道 施昭儀,現任弘光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 羅際芳,為通訊作者。現任弘光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專任副教授。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Oct-2019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41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

    ——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施昭儀∗ 羅際芳∗∗

    摘要

    作家的思想言行無法脫離社會,其作品是否感人,常常決定於作品

    與社會的連結性。因為,只有當文學和社會現實密切結合,才有深邃的

    意義。黃春明的小說,從早期到晚近,一直貼近著鄉土與弱勢,他一向

    被文學界公認是最具社會關懷的作家。他自承創作動機皆由於對社會的

    關注,一輩子要走「為人生而藝術」之路。黃春明對小說的選材一向獨

    具慧眼,他很早就已注意到社會轉型後農村人口高齡化的困境。他用小

    說去紀錄自己強烈感受到的嚴重問題,並探索內在的複雜性,企圖藉此

    傳遞個人的觀察與理念。他主張作家要透過不斷的自省和批判,來發現

    社會的真實。他自許:身為一個作家,有責任將自己周邊發現的問題反

    映出來。

    1999 年 10 月,黃春明先生的小說集《放生》一書問世,書中收入的十篇小說,篇篇都以老人為描述的對象。其中<售票口>一文,刻劃

    著一群侷促在偏僻鄉下的老人,他們不再能藉提供寶貴的「老經驗」,

    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也無力對抗新時代對他們的忽視與冷漠,他們

    只是一群在寒寂中等待子女「關愛」的老人。黃春明以慈悲的筆端,描

    繪著一群老人共同命運之悲歌。本文擬從台灣人口高齡化的社會視角,

    縱觀黃春明小說中所呈現對社會弱勢悲憫的情懷,特別是對老人的關

    懷,並從<售票口>一文,探析黃春明所擬傳遞對老人關懷議題的積極

    思考。

    關鍵字:社會關懷、老人關懷、高齡化、老人、孝道

    ∗ 施昭儀,現任弘光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羅際芳,為通訊作者。現任弘光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專任副教授。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42

    壹、前言

    1999 年 10 月,聯合文學出版社發行了黃春明先生的小說集《放生》一書。這是黃春明先生在寫作生涯沉寂十年後,再度提筆創作,十四

    年間(1986-1999)陸續發表而集結成書的作品。此書一出,立即掄獲89 年度行政院新聞局文學創作類的金鼎獎。喜歡黃春明作品的讀者,無不呼朋引伴競享此一文學盛宴1,並再次見證黃春明擅說故事的本事。

    《放生》計收十篇小說。這十篇集結前,先後分別刊登於中國時報

    人間副刊版和聯合報系的相關出版品上;縱覽全書,篇篇角色的描述都

    以老人為對象。個人認為,這也是此書能夠摶萬鈞之力,奮力擊節之勝

    處。黃春明以老人關懷的文學創作,歷十餘年間,在文學界似乎是絕無

    僅有,也或可解釋這正是黃春明對現時代下的老人最深沉的終極關懷。

    <售票口>一文,是《放生》一書十篇中的最末作,作品發表於

    1999 年 6 月的聯合報副刊,並且獨外於其餘九篇,題上加標「黃春明小說․老人系列」,將<售票口>的文學主題直接點出。李瑞騰說:「台

    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農村社會更可怕。黃春明用腳讀地理,走在鄉間

    小道,深入偏遠地方,他已強烈感受問題的嚴重性,他選擇用小說去紀

    錄並探索內在的複雜性」2。本文擬從台灣人口高齡化的社會視角,縱

    觀黃春明小說中所呈現對社會弱勢悲憫的情懷,特別是對老人的關懷,

    並藉<售票口>一文,探析黃春明所擬傳遞對老人關懷議題的積極思

    考。

    貳、台灣人口高齡化下的社會觀察

    西元 1982 年,聯合國大會有鑒於世界人口老化速度急遽增加,在奧地利維也納通過一項老化國際行動計畫。1992 年,大會通過「聯合國老人綱領」,發表「老人權利宣言」。宣言中強調「維護個人自立、增

    進社會參與、獲得照顧、促進自我實現、維護尊嚴與公平對待」等五「老」

    人原則,希望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學院、私人企業能在社會的相關活動

    上合作,以確保老年人獲得適當的需求滿足(呂寶靜,1991:8-13);

    1 《放生》一書於 1999 年 10 月出版,一個月後,11 月 5 日該書已臻初版十五刷,可見黃春明及其作品

    所釀一時風潮之盛事。 2 李瑞騰,<序>。收入於(黃春明,1999b:5-10)。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43

    並訂定 1999 年是國際老人年、以及每年的十月一日是國際老人日。冀圖透過各界與國家的合作,共同創造一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3。

    但是,「老人」的定義為何?這不是一個可以容易得到共識的問題4。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係以世界主要國家如歐盟各國及美國等國民的普遍退休年齡約在 65 歲,做為區別老年與非老年的法律與社會福利之法定標準。年齡在 65 歲以上的人口名之為「依賴人口」;65歲以上老人占全國人口比率 7%以上的社會則是進入「老人國」社會型態(呂寶靜,1991:8-13)。

    而根據我國行政院主計處資料顯示,台灣地區 65 歲以上人口,民國 50 年是 2.49%;到了民國 82 年比率上升至 7.1%,達到 WHO 所定義的「高齡化社會」5。此後十年間,國內老年人口比率一路挺升,93年更高佔全人口比率之 9.4%,老年人口數達兩百一十三萬6。預計至民國 140 年,如果國內總生育率持續低迷,0 至 14 歲幼年人口將僅剩 8.9%,老年人口比率則會高達 35.5%7,台灣將變成一個滿街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社會。

    高齡化社會現象的嚴重性,可以從人口老化指數的變化8,確認這

    是未來社會的隱憂。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民國 79 年我國人口老化指數是 22.96%,民國 93 年 10 月,此數竟一路攀升達 48.57%9。雖然,此一數據猶較歐美各國為低,但在亞洲則僅居次於日本10。非僅只

    此,如果我們進一步觀察全國各縣市的人口年齡分布,則在非都市化地

    3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社會司老人福利/1999 國際老人年>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

    http://sowf.moi.gov.tw/04/15/15_1.htm 4 雖然許多國家都以 65 歲為法定退休年齡,意謂著 65 歲以上的人即為「老人」。然而,也有學者認為

    (李宗派,1998:119-134),定義「老人」應依照個人之生物年齡、心理年齡、社會年齡、健康年齡、更年期適應、退休活動與社會期待等項目,加以綜合評分才足以客觀認定。不過,第一此評判牽連過

    多,難以執行;第二此評判結果僅適用於鑑別個人的老化程度;第三此評判結果無法應用在解決國家

    社會人口高齡化後,所帶來的經濟發展、醫療福利需求、價值意識衝突等實際問題上。 5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主計處/統計局/統計資料中心/經社觀察表>之「年資料.xls 檔,2004.12」。

    http://www.dgbas.gov.tw/ 6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社會司老人福利/各項統計資料>之「近年我國老年人口數一覽表.xls.

    2004.11.11」。。http://sowf.moi.gov.tw 7 行政院全球資訊網。<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業務導覽/人力運用與規劃/人力規劃>

    之「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民國 93 年至 140 年人口推計 93.7.26」。 8 所謂老化指數就是全國 65 歲以上老人人口和 14 歲以下幼年人口比(即 65 歲以上人口÷0-14 歲人口×

    100)。比值越高表示人口老化情況愈嚴重。 9 同註 6。 10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九十三年第十一週內政統計通報(93 年 2 月底戶籍登記人口統計)>,《內政

    統計資訊服務網》,2004.3.12。http://www.moi.gov.tw/stat/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44

    區的老年人口現象更啟人憂心11。

    回顧台灣農業及農村之發展過程,終戰初期,五 0 年代的農業,隨著土地政策改革成功和農業技術的改良,農業是當時台灣重要的經濟產

    業。但六 0 年代以後,由於美國對台政策的影響,政府農業政策轉為「以農業培養工業」(廖正宏等,1986:55),將農業剩餘資源全挹注到工業發展,台灣社會由是從農轉向工,經濟、社會結構也由是丕變。其中

    最顯著的就是,青壯人口漸由鄉村外移到新開發的市鎮逐業而居所造成

    的鄉村人口老化現象。

    根據一份農村研究報告指出(林國榮,1995:26-35),民國 74 年農戶人口年齡結構中,台灣農村的高齡人口比率已達全農戶人口之

    6.9%,農業縣份率全國之先,跨入高齡化社會。民國 78 年,農村高齡化現象愈形嚴重,農村高齡人口已佔全農戶人口之 9.2%,而該年全國高齡人口平均比是 5.96%。又,高齡化現象在城、鄉的比較上,民國 79 年台灣地區各縣市人口年齡結構,台灣省 16 個縣的老年人口比是7.15%,至於北、高兩市和各省轄市則只有 5.94%(鄭健雄、張惠眞,1993:4-7)。民國 86 年,農村高齡人口佔總農戶人口,直攀 15.06%(鄭淑子等,1999:93-109),高出民國 87 年全國老人人口比 8.3%甚多12。顯然,近十年來,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加快,而且表現在農村的人

    口高齡化現象,進程更為迅速,值得重視。

    而以數年來長期高居國內「老人縣」前三名的澎湖、金門、嘉義等

    為例,截至民國 91 年止,此三縣老人人口比都約在 14%上下,高出這年全國老人人口比 8.8%。又,此三縣的扶老比都在 20%上下,亦即每一百個勞動人口要養二十個老人。如果再進一步將扶幼比計入,則此三

    縣居民的生計條件更令人擔憂,其扶養比總計達 42%,也就是每一百個勞動人口要養四十二個依賴人口13。因此,鄉村中肩負家計的生產者

    在惡劣的經濟能力和繁重的消費人口壓力交逼下,「選擇性扶養」似乎

    11 至民國 90 年資料統計,澎湖縣的人口老化指數高達 78.43%。內政部全球資訊網.統計處。<臺閩

    地區扶養比變動統計分析>,《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專題分析/91 年/扶養比變動統計分析》,

    2002.5。 12 同註 5。 13 同註 11。所謂扶養比,係指每百個工作年齡人口(15 至 64 歲人口)所需負擔依賴人口(即 14 歲以

    下幼年人口及 65 歲以上老年人口)之比,亦稱為依賴人口指數,比率越高,表示有生產力者的負擔較重;比率越低,表示有生產力者的負擔較輕。其又可分為扶幼比(14 歲以下幼年人口占 15 至 64歲人口之比重)及扶老比(65 歲以上老年人口占 15 至 64 歲人口之比重)二種。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45

    成了必要之惡,而被疏忽、遺棄的,往往都是老人。社會學者楊孝濴於

    是呼籲,當今老人失護、受虐之問題,應像兒童被虐待一樣得到社會重

    視。而老人受虐問題中,最嚴重是心理的受虐被忽視,這一層面更應當

    得到關注(楊孝濴,1996:99-113)。

    我們再觀察黃春明的故鄉宜蘭縣:根據宜蘭縣政府主計室民國 91年宜蘭縣人口分析報告顯示,宜蘭自民國 34 年以來,青壯人口一直處於外流狀態,而且多遷往台北縣、市發展。因此,自民國 79 年起,宜蘭已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到了民國 89 年,宜蘭老年人口比率更超過一成。報告中最後建議,宜蘭縣政府應針對「老年的醫療、健康照護及

    福利安養、休閒活動宜及早規劃,期待推動相關醫療社福措施,使我們

    的老人活得長壽又健康」14。同年,在宜蘭縣政府另一份「社會發展趨

    勢調查統計分析」報告中也指出,「高齡者獨居之現象日益普遍,由於

    老人生活機能日漸退化,獨自居住,較易發生意外,政府除應積極宣揚

    孝道觀念外,亦應整合政府及民間資源力量,俾給予獨居老人適當之關

    懷與服務」15。

    從以上一連串的數據及學者專家的警示可知,台灣人口高齡化的情

    況日趨嚴峻。社會工業化的過程,帶動著鄉村青壯人口的流失與生活型

    態的變遷,鄉村人口高齡化的現象較諸都會區域來得更為迅速,老人的

    問題更加需要社會的關注與省思。長期關心鄉土與弱勢的黃春明,顯然

    仍一貫地維持他對土地與社會弱勢的關懷。小說家用他的腳熟讀宜蘭各

    大小村落,鎔鑄這些冷硬的數據和研究報告,小說<售票口>就是他在

    人道關懷下,以文學形式,諧趣、諷刺地傳達了他的基本觀察和反省。

    以下我們將試著從黃春明的生活經驗與小說等作品,進一步地瞭解他對

    老人議題的關懷。

    參、黃春明的生活經驗與老人關懷

    黃春明說,他體會到憐憫弱小的重要性,是他被頭城中學退學後,

    在離開宜蘭往台北的貨運車上,從一位貨運工人丟給他一個「粗糙,很

    多灰塵撞擊著鼻腔黏膜」的麻包袋的剎那,蒙受「前所未有的溫暖」(葉

    特生,1973:71-72),引發他立下為弱小代言的心願,「我小說中的 14 宜蘭縣政府全球資訊網。宜蘭縣政府主計室編印<宜蘭縣人口分析>,2003.10。 15 宜蘭縣政府全球資訊網。宜蘭縣政府主計室編印<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統計分析>,2002。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46

    主角都是一些小人物,因為我尊敬他們」16。「老百姓需要我們,去為

    他們說話,他們是無告的,而我們卻握有傳達消息的工具」(葉特生,

    1973:71-72)。

    黃春明的小說,的確都是現實生活中令人鼻酸的可敬的小人物;而

    且,早期小說中就已有老人書寫的傾向,如<城仔落車>中的阿嬤、<

    青番公的故事>中的青番公、<溺死一隻老貓>中的阿盛伯、<魚>中

    的阿公、<甘庚伯的黃昏>中的甘庚伯。黃春明為何如此疼惜老人?甚

    至為老人立傳成書《放生》?他說:「大概我也開始老了」(黃春明,

    1999b:5-10)。其實,檢驗黃春明筆下的這些老人,勿寧都是他過往生命經驗中不斷浮現的影像。

    黃春明,民國 28 年生,宜蘭羅東浮崙仔人。他在很多文章或場合,都會提到與祖父母相依為命的生命歷程,以及這些生命歷程對他創作生

    涯的重要性。他說,八歲時,在一個龍眼的季節裡,「母親撇下我們五

    個,扛走了一塊墓碑。」(高天生,1994:101-112)肩負教育責任的祖母,對「討阿娘」的孫子說:「恁娘親跑去天上做仙哪,叫我去叼位

    變阿母給恁?」從此他和祖父母相依為命。

    黃春明描述他的祖母時指出(王任君,2004:65-70),祖母粗活、繪畫、女红樣樣擅長,是一個全方位的女性,耳濡目染下,黃春明自認

    這是造成他日後能夠跨足文學、繪畫、戲劇多角發展的因素之一。還有,

    祖母的膽識更令他激賞,不畏「敢不給,老子就打妳!」的威脅,面對

    討賭資的先生時,她強硬的回應:「那你可得保證打贏我!」黃春明說,

    影響他這一輩子最深的人就是祖母。祖母常在街坊走動,豐富的語言內

    涵,讓他有寬闊的視野,也是造成他走上創作之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再

    者,由於裹著小腳的祖母連自己都站不穩,還得照顧五個孫子,格外辛

    苦。所以,總是「殺一儆百」,抓住排行老大的他,狠打一頓後,必再

    夾一句罵語「你出去死,不要回來」(黃春明,1999a)。當時叛逆不羈的他,明知祖母說的是氣話,私下卻喜得藉此逃家遊蕩,為鬱紆的年

    少歲月找尋出口。「我用我的雙腳讀遍了我出生地羅東,還一再地複習、

    讀爛了。也讀讀外沿的地區。」(黃春明,1999a)然而這些意外的、 16 黃春明說,因和色情行業打架,導致他被退學;退學後,因偷家裡的錢,不見容於繼母,只好離家

    出走。夜半隨貨車以幫忙搬菜為條件,趨行北宜公路。車上綑工關心隨手丟過來的一件麻 袋,讓他直到今天,還是覺得「沒有一件棉被比它更溫暖」(黃春明,2000)。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47

    豐厚的家鄉經驗,卻不僅「聲聲呼喚,像母親終於把迷途的浪子喚回頭

    了」(黃春明,1999a);也成為他在創作小說時的重要題材來源,形塑小說的獨特魅力。

    黃春明和祖父的關係,也有一段賺人熱淚的台灣版「背影」情節。

    黃春明說,不斷生事、逃學、退學的他,最後被「發配」到屏東師範學

    院,就在他抵火車站準備從台灣頭到台灣尾時,焦慮、木訥的祖父,卻

    早獨候枯坐在月台的長椅上,作假稱說是為手錶對時。「阿公,轉去啦!

    火車要開了。」「火車若走我就轉去」,「火車啟動,祖父竟開始跟著

    走,隨車速的加快,甚至小跑步了起來。我多麼心疼,淚流滿面,心底

    還埋怨著這條鐵路怎麼這樣筆直,就是不稍微拐個灣。」最後,阿公遙

    呼一句「要記得,火車若停才可以落車哦!」黃春明說,那場「車頭相

    送」的記憶,沉澱釀化成原鄉、親情和他之間綿綿滋長的思念和呼喚,

    徹底粉碎了後來他每一突起的衝動(黃春明,2000)。閱讀黃春明的作品,讀者無不感受小說中總有一股淳樸又親切的暖流,其實這些都是黃

    春明真實生命的寫照,也是他從「小人物」如祖父母身上,體驗出可愛、

    尊嚴、無奈、滑稽又強韌等特質的投射。

    黃春明說,「所謂小人物的他們,為什麼在我的印象中,這麼有生

    命力呢?想一想他們的生活環境,想一想他們生存的條件,再看看他們

    生命的意志力,就令我由衷的敬佩和感動」(黃春明,1994b:32-44)。所以,「每當一件事物被他抓在手裡的時候,也正是心裡滾燙的最厲害

    的時候,大腦的職責也都一時被滾燙的心取代了。……所以在寫作上,

    在題材的選擇,處理的方法,也都隨這樣的心性去做主張了」(黃春明,

    1978:632-633),「僅僅是顧全這個很現實的事實,……我們小說作家……希望能為這社會盡些力量」17,黃春明明確地指出了他創作意念

    的動力。

    他在這一意念之下,和著骨子裡好打抱不平的衝動,作品如「噴泉

    般湧了出來,故事像水勢洶湧的江河,力量之大,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

    擋。」(何欣,1974:75-86)阿婆(<城仔落車>)、青番公(<青番公的故事>)、憨欽仔(<鑼>)、坤樹(<兒子大玩偶>)、阿盛

    伯(<溺死一隻老貓>)、白梅(<看海的日子>)、阿公(<魚>)

    17黃春明參加<當前中國文學問題>座談會之發言。參見(中國論壇,1978:780),原載《中國論壇》,

    第 49 期,1977.10.10。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48

    等,一個個從傳說中走了出來,他們既各異地紀錄了六 0、七 0 年代的人物圖譜;同時也共同完塑一個不變的議題--生命的尊嚴。這個議題

    的探討,正是作家對社會弱勢者關懷的重要驅動力量。當然,如果沒有

    豐富的生活經驗與細膩的同理心,恐怕也難以準確地傳遞社會底層微弱

    的呼吸。

    然而,很少一個作家在長達三十多年的寫作生涯裡,他的創作理念

    和關懷對象是如此地明確和執著的。「《放生》這本『每一篇都是以老

    人為主角』的小說集子,放在黃春明的文學脈絡裏非但一點都不意外,

    反而是重返了黃春明自己三十年前的關懷主線」、「黃春明的文學內在,

    有些東西竟然從來都沒改變過」(楊照,2000:52-55)。黃春明的作品,老人書寫一直是他的書寫主題特色之一,六 0、七 0 年代,黃春明的老人圖譜著重在描述農、工、商社會交替下,老人對傳統價值的疼惜

    與堅持。八 0 年代末以降,停筆十多年後的黃春明,眼看高度的工商業文明所造成家庭結構巨幅改變,一群他識或不識的父老鄉親,全都瑟縮

    在冷清的「故土」。他說:社會變遷後,青壯年移居都市,人口結構改

    變,造成鄉村社區的崩塌。老年人是被「淡出」的一代,其中「鄉下老

    人最具代表性」;他們是被「放生」了,「我們是忘恩負義的一代」(張

    瓊方,2000:56-58)。

    黃春明說,《放生》的出版,並不是對自己子女的孝道有疑問,而

    是強烈感受到被留在漁農村落的老人們的確「抱屈」了(黃春明,1999b:11-16)。所以,他歷陳這些親身參與台灣社會進步的流汗者,到晚年竟失去維持生命最基本的需求――一點溫飽(<打蒼蠅>)、一點親情(<售票口>、<現此時先生>、<放生>、<銀鬚上的春天>、<瞎

    子阿木>)或一絲尊嚴(<死去活來>、<最後一隻鳳鳥>),最後總

    綰書名,曰《放生》,其實是意在指控社會大眾實質的「放死」。黃春

    明說,「等死」是這群鄉間老人他們共同的酸楚,這是現代社會強調「在

    所不惜」下,最具人文矛盾的現象(黃春明,1999b:11-16)。

    作為社會中的個人,作家的思想言行無法脫離社會,其作品必然反

    映出某種社會現象;而作品的偉大、感人與否,往往關鍵於所關懷對象

    的深淺多寡,這是對文學作品必要的基礎認識。文學作品固有賴語言文

    字藝術的呈現,但是文學作品如果徒然演成操縱筆桿者出神入化的競技

    遊戲,那麼文學作品便失去「呼吸」的能力,同時也會失去讀者。它將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49

    只成為一個雕工精緻美麗的木偶而已。

    社會關懷是文學作品普遍的主題之一。它以一隻巨眼觀照王公草

    芥,並隨著開闔顫動的睫毛輕輕撫慰生靈。文學有了這樣的浪漫與慈

    悲,才足以散發魅力、撩撥人心。 由是,如果說:「文學不可能離開社會」,這個命題應該沒有問題,

    但是須再加兩點說明。第一,這裡的「社會」一詞是採取廣義的意思,

    它包含政治、教育、戰爭、兩性……等由群眾所衍生的事情。第二,文學和社會的關係可以交織出無以計數的模式,最簡單的就是作品面對現

    實和逃避現實兩種書寫傾向。因此,作家與社會的關係,大致是「入世」

    與「非入世」兩種生命態度,其相異處在各以不同的程度、方式,介入

    或關懷社會。黃春明的小說,從早期直到晚近,他自陳創作動機皆由於

    對社會的關注;同時,他也被文學界公認一向是最具社會關懷的作家。 黃春明在自述如何踏上文學創作這一條路時說,透過王賢春老師的

    介紹,經由閱讀,他認識了以「我沒有童年」來自陳童年的困苦和遭遇

    的俄國文學家契訶夫(Anton Chekhov, 1860-1904)。黃春明說,契訶夫是影響自己走上文學這一條路至為深遠的人(黃春明,2000)。他說,我的少年一樣黯淡無光;但,契訶夫「他所寫的人物竟讓我讀到哭了出

    來,後來我就沒有再為自己哭過,我已突破了自己的繭」18。黃春明從

    小說中,體會現實人生的痛苦與慘烈,拋卻小我,激發大悲大憫情懷。

    「他自認有一股強烈而難以控制的衝動,這股衝動把他帶進惡劣的環

    境,也把他從惡劣環境中帶出來」(葉特生,1973:71-72)。他在 1983年接受作家李潼訪問時說:「『熱』指的是對於人的關心,對於萬物萬

    事的熱愛,對於不幸、被害者的同情與關懷,我倒是認為是絕對的重要。

    一個寫作的人沒有這種『熱』,實在很不好。」、「我常說文章反應人

    格,……少了最重要的一些東西,對於讀者是很殘忍的事。」李潼一語

    中的評述黃春明對作家襟懷的重視:「他的關懷、對人道立場的熱烈看

    法而與因循的世俗衝突的一些事,他人格中的這一部分,的確在他小說

    的許多故事中流露出來」(李潼,1983:32-42)。黃春明後來在自述創作歷程時,甚至感性激昂地說:「當我寫完『看海的日子』(『青番

    公的故事』、『溺死一隻老貓』已先後完成),……我真正的為自己高

    18 蔡詩評專訪/王妙如紀錄整理,<空氣中的哀愁>,《中國時報》1999.8.30,37 版。此文收入《放生》

    一書。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50

    興,像是到勒戒所戒毒,經過一番痛苦後戒毒成功,我放聲大哭一場,

    也為故事裡白梅的遭遇,還有將迷失的自己,放回我過去用腳熟讀的地

    理的領域裡。真可以說是百感交集」(黃春明,1994a)。 黃春明持執小說創作的道德勇氣,篇篇作品引起旋風般的迴響,在

    白色恐怖的七 0 年代,不畏被指責是在公然提倡「工農兵的文藝」(余光中,1978:264),「忽視大陸苦難的八億同胞」(中國論壇,1978:784-785)19。他堅定無懼地為自己辯護:「自從我看清自己的過去,認識了自己與整個社會的關係,我的心靈才有一點成長,也開始會多做思

    想。」從此,寫作不再務迎文學通之所好(黃春明,1978:642-643)。黃春明認為小說創作是絕對嚴肅的一件事,至少對讀者必須負『道義上

    的責任』。他說「做為一個文學創作者,我是參與這個社會的,因為我

    覺得寫實才能反映出這個社會與時代,做一番檢討或反省」(錢嘉琪,

    1985:36-47)。顯然,黃春明主張作家要透過不斷的自省和批判,要發現社會的真實。

    黃春明說,早期六、七 0 年代,「小說好像具有什麼不能言狀的魔力,吸引寫小說的人,讀小說的人,很多都為之神魂顛倒」(黃春明,

    1999b:11-16)。七 0 年代以後,小說的讀者越來越少,都跑去看電視,他不免開始擔憂起來:「現代這種快速步調,新的傳播媒體急速發展的

    情況下,恐怕文字這種傳播形式,會有被淘汰的一天」、「我不否定文字

    有它的力量,也希望它的力量越來越大」(李潼,1983:32-42)。不過,當時他還樂觀地表示:「咱一再不變的鄉土感情,假使這個東西有

    生命,它的面貌會一直在變」(褚錦婷、曾雨潤,1994:28-76)。這應是一種文學的轉化,於是改以「影像」(貝貝劇場--哈哈樂園、芬

    芳寶島)來尋找文學群眾,表達他的社會關懷。時移九 0 年代,黃春明眼看台灣社會的遽變,映證了他十年前的憂慮,難過地說:「小說人口

    被聲光的電視搶走了,一部分的小說評介也隨波逐流了,不然就是不知

    所云。我早就對小說寫作感到無力感」(黃春明,1994a)。到了二十世紀末,他更加感慨文學功能漸次喪失的癥結,已經由之前媒介的出新轉

    變為人心的凋敝:「現在,價值已經顛倒了,人的意義不斷流失,……

    從前我也認為小說是很有力量的,到現在則是充滿了無力感。文藝很難

    商品化,但不商品化又很難生存,只好去寫八卦、找賣點」(袁哲生,

    19原載於《中國論壇》第 49 期,1977.10.10。朱炎語。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51

    2000)。

    「文學的社會功能其實還在萎縮之中」(袁哲生,2000)、「我知道我(指作品)改變不了社會」(成章瑜,2004:220-225),黃春明雖然如斯沉痛,但是,他對於「作家最重要的是要看人性、看社會、看

    時代」(成章瑜,2004:220-225)以及「只有當文學和社會現實密切結合,才有深邃的意義。……身為一個作家,我有責任將我在周邊發現

    的問題反映出來」(陳川流譯,1982:18-19)的堅持,數十寒暑依舊不變。他自述年輕時的創作動機,只是單純的因閱讀翻譯作品而深受感

    動,於是興起也來說說自己生活的土地上一件件動人故事的念頭(袁哲

    生,2000),結果竟沒想到引起社會大眾普遍的迴響。他說這種「使命感就像人的惻隱之心,不忍人之心,大家都有。」(吳明益,1998)。同時,梁啟超的<小說救國論>對他影響也很深(吳明益,1998)。直到「創作<莎喲娜啦,再見>時,就有強烈的社會意識出現」20。1982年,他接受亞洲週刊的訪問時,甚至不諱言自己的創作動機:「是的,

    這個社會的情形令我焦急,所以才依照社會功能去從事創作活動。此時

    此地大多數人所想要的,便是充滿生命活力的文學。我寫作的目的,便

    是在創作這樣的文學」(陳川流譯,1982:18-19)。至於文學的藝術性是否會因而受到影響?黃春明強調,社會性強的小說不必然藝術性就

    減低,如帝俄時代的小說,不僅藝術性高,其所產生的社會力量竟強到

    把一個俄國都推翻掉了(吳明益,1998)。所以,雖然他對整個文學大環境失望,還是有信心地認為「只要是好的東西,人們以後還是會回過

    頭來的,人的尊嚴最後還是要靠文字再找回來的」(袁哲生,2000)。果然,九 0 年代前後,黃春明陸續以十篇短篇小說,擲地有聲地替自己始終如一的胸襟烙下印證。

    緣於強烈的社會使命感,黃春明在《放生》的自序上寫著:「我想

    清楚的表示,我要為這一代被留在鄉間的老人做見證」,語氣堅定,關

    懷長者之情躍然紙上。黃春明為自己再次贏得「小人物代言人」(何欣,

    1973:106-118)的美稱。《放生》這本書,火力集中,關注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後的鄉村老人現象,對政府以及社會大眾所激盪出振聾發瞶

    之效,實已凌越文學的價值之上。

    20 同註 18。按,<莎喲娜啦,再見>刊登於《文季》第一期,1973 年 8 月 15 日。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52

    <售票口>是這十篇中黃春明最晚近的作品,初刊在聯副時,還特

    意題標「老人系列」。這篇小說在描述熬過日治時期、熬過終戰後的經

    濟蕭條與復甦,這些被大環境、大時代侷促在偏僻鄉下的老人,他們不

    再能藉提供寶貴的「老經驗」,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如青番公(「青

    番公故事」);他們甚至無力對抗新時代對他們的忽視與冷漠,如阿盛

    伯(「溺死一隻老貓」),他們只是一群在寒寂中等待愛的老人。「售

    票口」一文,是黃春明爲一群禁不住哽咽,用喉頭以幾近無聲、嘶啞地

    迸裂的老人,以慈悲的筆端,所描述的集體命運之悲歌。

    肆、「售票口」的故事鋪排與老人關懷

    宜蘭礁溪這個從日治時代以溫泉受寵於觀光客的小鄉鎮,到了七

    0、八 0 年代,又再度迎抱美軍、日商社觀光客的二度蜂湧,當時榮景幾乎可比擬「北投溫泉」。然而,此波喧囂所衍生而來的色情行業,卻

    污染了這塊淳樸的土地,也扼殺了此間居民賴以維生的溫泉產業。根據

    宜蘭縣政府 1993-2002 年「礁溪五峰旗風景特定區遊客人次統計」顯示,1996 年蘭陽旅客數 1,320,800 人次;但是 1998 年的旅遊人次竟驟降剩不到兩成,只有 228,000 人次21。落寞的街道,加上礁溪自然的天候狀況,一年中長達兩百天以上的落雨紀錄、年平均相對溼度 86%22。陰濕、蕭條、冷清,迅即成為九 0 年代這個經濟落後的小鎮予人的刻板印象。

    「售票口」小說,一九九九年寫成,黃春明以人潮褪去後、獨剩落

    寞與寂寥的礁溪為寫作背景,來敘述經濟環境的改變所引發的社區解體

    與人倫淪喪。黃春明將小說中所發生的事件緊緊壓縮在凌晨四時至清晨

    七時,三個小時之間,老人的相繼驟逝上。小說從空荒疏蕩的背景起頭,

    主角還未出場,卻已凝結成空氣中的哀愁。

    故事從凌晨四時,凌亂、慌急,強拄身子,冒著寒流來襲,要出門

    排隊買火車票以討好老伴和子孫的火生仔敘述起。黃春明刻意用全文近

    三分之一的篇幅,以火生仔夫婦為引,聚焦放大老人如殘燭的身體、失

    能的生理,和顛簸蒼涼的內心。火生仔故事的尾聲,是火生仔還未及踏

    21 宜蘭縣政府全球資訊網。<主計室/2002 年觀光資源發展概況>之「柒、礁溪五峰旗遊客人次分析」,

    頁 14-17。 22 宜蘭縣政府全球資訊網。<認識宜蘭/先民與山水>之「捌、雨水的家鄉」。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53

    出家門,已忍禁不了風寒,在連串慌亂、震咳、失禁、倒地後,和連年

    病榻、情況比他更惡劣,恰好也氣喘病發的老伴玉葉,同被鄰居送往醫

    院急救去了。

    接著,第二個悲劇角色出場――老里長旺基。黃春明以交互書寫陰陽兩界,來描述這個有心臟病、剛鳏居不久的孤單老人心情;為整篇小

    說埋下詭異、註定不祥的基調。老里長旺基本來是高興的、也是熱切期

    待的準備起行。但是,今天他懊惱自己的晏起,所以顧不了老伴生前、

    死後(幻聽)殷切的交代:「加衣、暖身」,不安地直奔火車站,替台大

    畢業、留洋博士的兒子楊福生,購買週休二日的返鄉車票。

    故事下文,黃春明特意描述這個窄仄、寂寞的小站23,在凌晨五時,

    竟荒謬得離奇-人聲鼎沸。

    已經有一、二十位老人把十一、二坪大小的候車室塞了大半。

    他們都知道誰在誰的後頭。

    『夏天蚊子叮,像現在寒天,霜風像刀割。有時稍遲一點出

    來,還排不到票。這不悲哀?』整個候車室等候為在外地的

    年輕人排車票的老年人,聽了這句話,都露出淡淡的苦笑。

    老里長旺基一來由於貪一點被窩裡的溫暖,致使他未能排在有效購

    票序號內;二來由於他和老校長間,有關老人對新時代適應問題與看法

    的歧異,於是,他的脾氣陡然高漲,這下不僅幻聽,連幻覺也出現了,

    搞得候車室有點緊張。

    但他清楚的聽見:「旺基」衣角被重重拉了一下。老里長話

    打住,轉過頭看看拉他衣角的人。……育林兄是最沒話的

    人,最不可能拉他。

    大致上算輕鬆的候車室,一時變得陰陽參半,現在外頭冷,

    骨子裡也似乎冷了起來。

    (南下的旅客)因時機氣氛的關係,他們都在瞬間冒出來的

    模樣,真有一點陰氣。

    23 北迴鐵路在礁溪停靠礁溪和四城兩站。礁溪站更新擴建;四城站票亭沿舊,冷陋古隘,頗令人發思

    古之幽情。黃春明的「售票口」或許即以此為小說場景。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54

    最後,老里長在胸口有些氣悶,及眾人揶揄他思念旺基仔嫂的笑聲

    下,興味索然地放棄排隊,一逕和「最疼惜的老伴」相會去了。

    小說篇題既名為「售票口」,火生仔、老里長以外,黃春明當然也

    一一交代這些排隊串場人物各自的「偉大任務」。老校長是為「超博士」

    的「孝子」(老里長旺基語);叔公幫兒子頂新;進財夫婦是三兩天就接

    到「催命符」,「拼生命用爬也要爬過去」,往花蓮軍營去探視那吃不了

    苦的么子;被美國兒、媳驅趕回台的金池,是替同樣連一個禮拜也不肯

    讓他們夫婦住滿的台北兒子購票;至於肥胖的七仙女大飯店老闆,是誰

    的「孝子」?已毋庸清楚交代。這些孤苦老人充塞一室,他們孤單、無

    助、佝僂、殘敗的身軀,出場後捱不了幾分鐘,黃春明立即讓他們化成

    墓碑上的刻文。

    第八天後是農曆的好日子,鄉裡有三處路段的路中間,臨時

    豎起牌子,上面寫著『告別式,車輛請改道』。那一天的清

    晨近五點的時候,火車站售票口前的老年人,都在談火生

    仔、老里長和七仙女的事。說他們的子女都回來了。

    然而,排隊的老人仍兀自專注努力地排著隊,散漫絮說的似都是別

    人家的事。黃春明讓這些老人視生老病死如歸故里,但是,只要還有一

    口氣在時,能餵養他們,使他們還能感受一絲親情的慰藉的,他們似也

    不怎麼計較身段,努力替自己爭取!

    清池是黃春明在小說中故意設下唯一的反襯人物。

    這個少年囡仔很乖。父親早死,家裡的事,大大小小都他在

    挑擔。弟弟妹妹都上大學,都靠他。他只有國中的程度哪。

    是他母親有福氣啊,小孩大了還能留在身邊。哪像我們還得

    來這裡為他們排車票。

    這個年輕人是屬於我們那一代的孝子。沒了,沒地方找了。

    清池的「孝行」,觸動了老人對過去美好時代「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

    (史記「伯夷列傳」伯夷悲歌)的感嘆與哀傷。然而,黃春明是同情老

    人的,他筆下的老人並不是老舊到無法適應新時代。他以全知觀點,替

    火生仔吶喊: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55

    這種矛盾的情形,像是好多好多看不見的紗線,凌凌亂亂的

    纏著火生仔,讓他一時解不開而煩擾。

    再以激動的老里長旺基反駁諷刺老校長,讓老人為自己的無辜辯說:

    活在新時代就要跟新時代走。這誰不會說啊。問題是要怎麼

    跟?要怎麼走?

    我們是種田的,只認識宜蘭,只有宜蘭觀,你的地圖是大張

    貼在牆壁上的,我們的地圖是一張仔子的……。

    在黃春明的觀察,新舊世代交替下,社會竟以淺薄的「跟得上時代」

    此一理由來成全新世代、委屈舊世代而感到萬分悲痛。所以,他又以近

    三分之一的篇幅,借老里長來代言此中所隱沒的不公與不義。

    老里長認清事實的能力的確比有學識的老校長還來得深刻。因為橫

    擺眼前的現實,是自認跟得上時代的老校長一樣冷清地當起「孝子」。

    而老校長所說的:

    這個時代是年輕人的時代,也是我們的時代。……觀念。觀

    念最要緊。

    我說時代不同我們都得認。你(老里長)不認,一大堆批評,

    時代敢會為你的批評改變?改變一點點。

    當然是事實,也是鄉村老人們該有的認份。但是,「不感動的不寫」(黃

    春明,1995b)的黃春明,自認「看到可憐的人會同情,看到無理壓榨別人的人會憤慨,忍不住對他們產生批判」(錢嘉琪,1985:36-47),那麼老校長的訓示,就是黃春明所諷刺的「糖衣」。黃春明說,「老人離

    開熟悉的土地遷移到都市會不習慣,當然也不好,這是社會結構的問

    題,這種突如其來的改變,不是個人的力量可以阻止的。政府應該要有

    相關的老人福利和政策」(張瓊方,2000:56-58)。

    十九世紀,因工業革命引發的全球性老人問題,在西方社會安全政

    策觀念的影響下,國內識者已由過去「孝」傳統下所認定子女的責任,

    擴大解釋認為應是整個社會、國家都必須共同承擔的問題。黃春明在《放

    生》自序中也說:「產生奇蹟的這一代的老年人,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

    處境,在鄉下憂憂悶悶,默默地迎送每天的落日」。「今天我們社會不懂

    得謝恩,還『劈柴連柴砧也劈』」,「因為前一代的犧牲,國家、社會理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56

    該記取教訓,及時要有有關老人的政策和福利的設立」。黃春明接著指

    出:「接下來的老人如我,也得為自己做心理上的準備,還要做好自己

    晚年的生涯規劃。」

    不過,值得探討的是「售票口」小說中,學識、社會地位、經濟能

    力都不缺的老校長,他最迫切的需求,和社會福利政策之有無並不相

    關,唯一的缺憾是子女的承歡膝下。否則,他何須冒刺骨寒風、厠身排

    隊呢?還有,通篇中飲食不計精麤、所費需求不多的老人們,黃春明著

    重敘述他們各個奮不顧身、搏命演出「買票劇」,似也只是企圖以「劃

    位車票」為「誘餌」,來贏得子孫情感的「餘溫」,和經濟之困渥無關、

    和政府老人福利政策有無一樣無涉。「售票口」中的吵雜聲響,或斷或

    續幽幽傳來--孝道重建的時代意義,應該更是黃春明想說卻又說不出

    口的焦慮吧24!

    伍、「售票口」的理念傳達與社會省思

    1990 年,《放生》得到行政院新聞局圖書類圖書文學創作類金鼎獎,得獎理由是:「從六、七○年代至今,工業文明的入侵,造成蘭陽

    平原年輕人口外移,農村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收錄在本書的作品,

    每一篇都以老年人為主角,作者以其慣有的誇張方式,諧趣筆調,寫當

    今社會老人逐漸被遺忘,成為兒孫輩沉重負擔,避之唯恐不及的殘酷事

    實,呈現目前台灣社會最具『人文矛盾』的問題,並以深刻的筆觸探索

    內在的複雜性」25 。

    歧視老人,是社會中常見的現象;然而在貧窮落後的地區,更為殘

    酷,老人被殺害,往往都是近親所為26。1983 年,榮獲金棕櫚獎日片「楢山節考」,劇情驚悚。作者秉持生存競爭的事實,老嫗體力不濟、不事

    生產,在嚴苛社會中,只有被犧牲一途。「楢」片故事描述古早日本,

    在一座荒冷的山村,食物嚴重缺乏,因此老人只要一活到七十歲,按照

    慣例(傳統),長子必須練足腳力,揹負老人入山,以符合社會「英勇」

    24 按,<死去活來>和<售票口>其實主題一致。「在家彌留了一天一夜,好像在等著親人回來」的粉 娘,黃春明將故事同樣指向「親情是老人最緊迫需求的慰藉」」此一呼籲。 25 八十九年金鼎獎得獎名單 89.7.18。http://www.gio.gov.tw/info/publish/golden/2goldn89.htm 26 Hal L KendigHashimoto Larry C. Coppard 編著/張月霞譯,《老年人的家庭支持》(張月霞譯,1997:

    21-39)一書中指出,人類學家 Glascock 分析六十個樣本,發現被視為衰老的老人中,遭殺死或遺棄的佔 20%。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57

    形象;而老人也該清楚認知自己的責任和價值確已結束,不可再依戀家

    庭、害怕死亡,和子孫爭奪有限的衣食所需,必須堅毅勇敢地赴山靈(死

    亡)之約。這裡,所謂「傳統」,當然都是貧窮社會下人們順勢捏造出

    來的神話。明白說,其實是社會公認最符經濟效益的殘酷生存法則。「楢」

    片劇情反映現實的殘忍和人性的「慈多孝少」,實在令人怵惕。黃春明

    說,今日台灣的「人文大地震」,就像「楢」片情節一般,老人被棄置

    山中都成了理所當然(黃春明,1999b:11-16)。他的創作「售票口」,不在立意於成為一部台灣版的「楢山節考」,而是更意在表達對「美好

    一代的孝子」,有著無限眷戀與感傷。

    孝道,是我國傳統道德中相當具民族特色的一種文化現象,它在

    二、三千年的傳衍過程中,和封建體制相倚相成,對人倫秩序有一定的

    維護作用。如,唐朝刑律將「不孝」歸在遇赦也要除名的「十惡」犯罪

    之列,即所謂「十惡不赦」。「不孝」的犯罪範圍有:詛罵祖父母、父母;

    祖父母、父母在而別籍異財;或對祖父母、父母供養有闕。但,由於「孝」

    被封建帝王利用以為統治者服務, 「孝」於是由道德範疇擴展到政治範疇,不可避免地發生質變現象,致使它在民國初年的新文化運動中,

    猛遭批駁(蕭群忠,2002:122-130)。以民間流傳的二十四孝故事為例27,二十四孝故事從編定伊始,就肩負封建體制下的社會教育功能,

    它是我國孝道民間通俗化的典型示現,內容無外是子輩如何艱困敬親、

    養親、懇親、慰親等,最後終於孝感動天,圓滿孝行。然而,如果以今

    之觀點看二十四孝的故事內容,則大抵不盡人情、迂愚過時28。其中以

    「郭巨為母埋兒」故事最是違情、殘忍,為人詬病,甚至可以說是「孝

    道」倫理之首惡29。

    然而,從另一面來看代間關係中,同樣出於人性的舐犢之情,表現

    在中國文化裡,尤為穩實;即使是社會、政治、經濟整體大環境皆已變

    遷,也絲毫不受影響。魯迅小說「藥」(魯迅,1999:23-34),敘述父親老栓不惜為兒子的肺癆買血饅頭治病的驚悚故事,文中慈烏之情,

    27 二十四孝為家喻戶曉的童蒙讀物,歷來咸以為出自元人郭居敬所編撰,且以為定論。 28 如「恣蚊飽血晉朝吳猛」、「臥冰求鯉晉朝王祥」、「嚐糞憂心南齊庚黔婁」、「哭竹升筍三國孟宗」等,

    都非現代觀念所能接受。 29 蕭群忠<傳統孝行錄與勸孝詩文研究>(上),見(蕭群忠,2000:37–43)。作者舉二十四孝中自

    我犧牲的極端事例,認為古來以郭巨的「為母埋兒」是封建孝道的「崇高境界」,從根本上說是荒唐

    悖理的,更暴露封建孝道對子輩的殘忍性。該文並引魯迅對封建孝道的不滿之語「家景正在壞下去,

    常聽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父親競學郭巨,那麼,該埋的不正是我嗎?」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58

    最具代表。前後對照下,不須政令刻意架構價值意義的「言慈不言孝」,

    和再無體制護持的「孝道」,兩者呈現傾斜、不近人情的兩極不對等代

    間關係。

    從資料數據顯示,宜蘭縣的人口老化現象,近年來全國排名在十名

    上下30。黃春明以他走訪社區的經驗,為我們道出此地幽微的聲音。他

    用「售票口」小說,在九 0 年代前後,敏銳地描述政府、社會大眾、甚至是有血親的親人,所忽視的老人族群,他們在暗夜中走漏的殘存聲

    息。黃春明雖在序文中自揭理念,說「社會不懂得謝恩」、「要有有關老

    人的政策和福利的設立」是他創作的動機。不過,值得觀察的是,「售

    票口」這篇小說,無論從結構、角色、場景、情節而言,都不見作者延

    伸探討目前國家老人福利政策的施行問題或是由「不孝」所延伸出的法

    律問題。尤其在角色的安排上,作者其實意在藉類型化放射狀的腳色安

    排,圍繞一共同主軸--難抑酸楚地戀顧親、子兩代已式微多時的道德

    議題──「孝」。

    「這個年輕人是屬於我們那一代的孝子。沒了,沒地方找了。」角

    色清晰的清池,他的「孝行」有力地反襯出從未出場的火生仔、老里長、

    老校長、叔公、進財、金池、七仙女大飯店老闆等人的子孫。「售票口」

    這篇小說,黃春明力述的,應是這群老人需要的只是子孫的慰藉,而不

    是社福政策、養護機構或志工愛心等公眾之力之有無。然而黃春明何以

    不敢直陳內心真實的悸動--今天其實就是一個孝道觀念改變、孝道意

    識沒落的時代!

    黃春明當然不希望被讀者誤會自己是一個道德守舊者。因為傳統孝

    道文化中宣揚「為母埋子」、「割肉療親」31的血祭侍親事例,是「污名

    化」孝文化的罪魁禍首;再加上西風東漸,西方民主觀念的影響下--

    慈愛子女是父母的義務、照護老人是國家的責任。因此,如果今天誰敢

    再倡議談「孝」,只宛如是謀「復辟」般的不合時宜。

    針對老人議題,黃春明除以小說來代言外,其餘皆未見他另有相關

    30 同註 11。

    31 元‧脫脫,《宋史》。<選舉志一(科目上)>:「上以孝取人,則勇者割股,怯者廬墓」。割股

    肉煎藥,以醫治重病的父母,這是封建社會下的愚孝行為。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59

    作述;僅有的只是各場訪談上表達和放生自序內容類似的慨嘆之言32(張

    瓊方,2000:56-58)。不過,黃春明是一個善於觀察、善於說故事的人,他的意到神來之筆,暴露自己的悲憫與不平之所寄託,以堂皇之詞

    在序文中為自己的小說加持。「售票口」小說,其實是意在警示國人,

    注視時下「孝道」觀念,既失去道德約束、也無法律保護,正迅速地以

    物理離心力,被甩出現代核心價值之外。

    2001 年底,賴士葆等立法委員倡議制定「子女孝養父母」法33,回應與日俱增之被遺棄老人的社會新聞,孰料此議一出,輿論譁然,撻伐

    交攻,咸認此舉違反民主法治精神、也拂逆民情。此議事最後以敦促政

    府快速建立社會安全機制作成結論,迅即落幕。然而,問題在如果我們

    今天不再「侈談」孝,認為只要有完善的老人福利政策,便足以和歐美

    各國一樣,解決為數愈多、也愈高齡的老人問題?

    事實證明,西方的社會安全制度,已經到了不得不檢討的時候。1992年,歷經七年、整合各國二十五位精英研究,由世界衛生組織(WHO)贊助的《老年人的家庭支持》一書出版。該書認為在未來政策方向,把

    昂貴的西方社會福利辦法,移植到開發中國家必須特別謹慎。因為高額

    的年金和老人服務的經費,都讓個人或家庭承擔更多的責任(張月霞

    譯,1997:390-392)。該書也引用 1992 年世界老人會議的結論報告,強調:儘管全世界各地家庭支持的本質與程度,其在一國之內或各國間

    皆有相當的差異,但是基本上都能理解「家庭在支持老人方面所扮演的

    中心角色,老人生活的任何改善都必始於家庭的網絡之中」(張月霞譯,

    1997:5-8)。該書最後反詰已開發國家的福利模式,既傷害現實經濟,也沒有文化為基底,那麼第三世界國家是否更該從福利模式中記取教

    訓,並且省思家庭照顧的迷思(張月霞譯,1997:21-39)?如上所述,雖然西方學者提出的老人「家庭照護」模式,並非以東方的倫理價值觀

    念為模本。但是,假使當西方社會在難堪負荷社會安全機制的經費時,

    考慮擬重新回到重視家庭的價值,那麼,舊有重視家庭倫理價值的中國

    文化,我們又如何可不察「洋」之非?覺「己」之是?

    根據我國衛生署 1982 年以後的歷年統計,65 歲以上老人自殺率居

    32另見,史玉琪紀錄整理、黃春明主講<憨猴搬石頭>,《自由時報》89.1.21。<為失落的上一代而寫

    --訪鄉土作家黃春明> 33 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立法紀事>司法委員會 91.1.9 舉辦「子女奉養父母法草案」公聽會。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60

    全國各年齡層之冠34。又,依據衛生署 1999 年統計資料顯示,我國老人自殺死亡率除較新加坡為低外,比歐美、日、韓等國家都為高35。並且,

    台灣地區自殺死亡最高的前五個縣市,分別為:台東縣、南投縣、基隆

    市、雲林縣、苗栗縣36。顯然,以「老人」為多的農業縣市,老人的自

    殺現象絕對不可輕忽。

    俗話說:千古艱難唯一死。但是,為何老人卻勇於輕生?卡繆說:

    「自殺是人類唯一嚴重的哲學問題。」則自殺者本身一定有一種要行動

    的意願,不是說說就算。老人自殺的心理困境,一定是老人問題癥結之

    所在。和我們有相同背景文化的香港,在 1998 年 8 月出版一冊「老人自殺資料彙編」報告,為東方老人的自殺問題掀開謎底。研究報告指出,

    1994 年香港老人自殺率佔自殺者中 35%,老人自殺人口比率僅次於新加坡37。至於自殺老人中,和家人同住以及有直系親屬的老人,其在老

    人自殺率中竟各占 58.7%、66.2%,更是令人驚訝。

    研究總結分析老人自殺原因,最令老人痛心的首端,就是自己的子

    女看不起自己、不尊重孝順他們;甚至覺得老年人是一個負擔,妨礙了

    他們二人世界的小家庭生活所致。研究報告也指出,大多數的老人與家

    人(包括子女)關係不和洽,子女也較少體會他們的需要,他們也未嘗

    將苦惱向下一代傾訴38。顯然,老人的消極不歡、低自我傾向,都非徒

    影自映,其實是老年人從家人的態度反映來強化自己的感覺。「至於犬

    馬皆能有養,不孝,何以別乎?」老人無法從奉養中得到尊重,心理的

    不適,也就可想而知。顯然東方社會的老人,還是在意藉由傳統孝道文

    化體系,為自己的生存事實建立價值與尊嚴(張月霞譯,1997:27)。

    針對上述現象,有學者認為,東方社會的國家,老人自殺死亡率比

    歐美國家高出許多的原因,正是東方傳統社會強調三代、多代同堂的家

    34 行政院衛生署全球資訊網。<92 年臺灣地區死因統計結果摘要/三、歷年死因統計/表 38、臺灣地

    區歷年自殺及自傷死亡率按年齡別分>,《衛生統計資訊網》。 35 行政院衛生署全球資訊網。<死因統計結果摘要/88 年/國際死因統計/自殺死亡率之國際比較

    >,《衛生統計資訊網》。 36 行政院衛生署。<死因統計結果摘要/88 年/簡要分析>,《衛生統計資訊網》

    http://www.doh.gov.tw/statistic/index.htm。至於 92 年的<台灣地區縣市別自殺死亡概況>統計分析,台灣地區縣市別自殺死亡率的比較,依序是連江縣、基隆市、雲林縣、宜蘭縣、南投縣,仍是以老人

    較多的農漁業縣市為主。 37 葉兆輝等,<從香港的自殺現象看老人自殺問題>。收見老人權益促進會、李昺偉等編《老人自殺

    資料彙編》(香港,1998)。http://iculture.ichannel.com.hk/HA/HA07/HA07.html

    38 關銳宣、顏文雄、劉慈文,<香港的老人自殺現象調查報告書(1987)>。收入同上註。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61

    庭倫理。因此,老人問題,在民間觀念中被劃歸為家庭問題。以是,當

    社會結構產生變化,老人忽覺自己竟然變成家庭的「累贅」時,相對之

    下落差變大,老人自殺的風險就升高。至於老人自殺的原因,雖然可能

    是由生理、社會、心理等諸多因素交互作用而來,但是窮困、寂寞、沒

    有自尊;再加上年老體衰、疾病纏身,在在都讓老人家覺得孤弱無助、

    人生乏味,因而選擇棄世、厭世,此幾乎是老人自殺的慣性曲調。不過,

    如何解決老人問題,亞洲各國政策和中外學者主張都不相同。關鍵就在

    傳統倫理文化,是否該做為解決老人問題的曲徑之一(楊文山、張立安,

    1997:89-116)。

    也有學者指出,文化模式具有相當的固著性,不似經濟結構快速改

    變(張月霞譯,1997:383)。所以強化社福政策,應非是唯一的萬靈丹,東方的老人問題恐怕不易解決。因為,儘管社會再怎麼改變,單以語言

    文字來說,傳統家庭倫理、孝文化,其所衍生的語詞、思想,已綿密滲

    入日常生活中,無法不受其影響。再者,問題在「人人都會變老」,逢

    老難免垂羨「含飴弄孫、安享天年」,自沾「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

    自我價值。因此,設若老年時,沒有尊嚴、寂寞又失望,再加上病如葛

    纏,就會成了黃春明的票亭口老人一般,只能悲憤抑鬱,抱恨而終。

    所以,如果說,黃春明「售票口」小說,描繪的是一幅「老者不安

    年代」下的「百老圖」,應該是沒有爭議的。畫裡的淒厲之音、如魅之

    影,隱藏在黃春明式貫有的揶揄嘻笑之下39,想來才是最令讀者悸動之

    所在吧!而傳統文化裡的孝道思維,該是黃春明「售票口」中,恐被眾

    犬嚎吠的太陽吧!

    陸、結論

    自承一輩子要走「為人生而藝術」之路的黃春明(李潼,1983:32-42),小說選材一向獨具慧眼實,他說很早就已注意到台灣轉型與農村的問題(黃春明,1995b)。「其實台灣在變,宜蘭羅東也同樣在變,這是正常的事,……我的心情並不會期待回到過去,這樣的歷史和潮流

    中,只有認定自己的位置。例如我對時下的批判轉化成重視以孩子的行

    為教育和價值觀的重建」(黃春明,1995a)。黃春明的確是一位理想的 39 黃春明說:「幽默其實就是一種彈性,…可以分散壓力。這在物理上是彈簧,…幽默的神奇力量,也

    是人生的必要。荒謬的東西也是很有力量的,常常可以顛覆掉過於飽和的思想。」(袁哲生,2000)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62

    踐履者,從他壘壘的經驗:鄉土節目製作、兒童話劇編導、社區總體營

    造等諸浩大工程,在在都落實他自己說過的一句話:「所謂的鄉土,如

    果沒有活用,就成了懷舊」(江中明,1999)。所以當楊照評論黃春明的小說,說他「感性地捕捉一些極其戲劇性、悲涼蒼茫的片段,描繪最荒

    謬情境下的無可如何,卻沒有處理較大的時空格局和錯綜的現實糾葛」

    (楊照,1996:135-149)時,恐怕是不明白黃春明寫作小說的動機與方式──以關懷出發,以說故事為創作;至於時空和現實的糾葛,就由

    其他媒介去落實就好了。

    走過鄉土文學時期,和黃春明相知甚深的尉天聰說:「他生命裡有

    一條切不斷的根,表面上這條根觸及的是蘭陽盆地那片泥土,是那土地

    上的一條河,是那條河上的長橋,是那條長橋下的流水,是水河兩岸的

    那些行形形色色的人物,是那些人物正活著的現實與已經逝去的歲

    月……,實際上這條根所真正觸及的卻是那些事事物物後面的那份憨

    厚、樸實、堅忍和執著。說得抽象點,這就是黃春明的傳統」(尉天聰,

    1988)。

    黃春明果然仍承襲自己的傳統,再度創作<售票口>等十篇小說。

    不過,他恐怕是萬分疼惜著這群老人的,所以才會打破不作自敘的慣例40,義正詞嚴,自陳創作之緣由。只是,從<售票口>中,我們看到黃

    春明呼籲下的餘音,凸顯黃春明的反省「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

    歸矣!」他對「孝道」的式微,真是何其悵惘!

    「黃春明的作品從某方面來看是懷舊,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是一

    種反省」(洪淑苓,1986)。黃春明在<售票口>中編織七個老來不安、僅靠一點溫情來度餘生的老人,他們落寞、孤獨,盤聚而談的議題,除

    了子孫還是子孫;他們仰望能得見著子孫一面話家常,所以他們都可為

    此奮不顧身、奪命演出;他們羨慕有子女天天親侍在側的清池的媽媽,

    即使清池賺勞力苦錢,奉養不豐,學歷又低,還是不斷讚美「是他母親

    有福氣啊」。小說內容應是有所取材自他長期在蘭陽一帶做田野調查時

    的見聞,黃春明也應是欲以<售票口>做為對時下「孝道」的反省才是。

    40 皇冠出版社在 1985 年將黃春明從 1962 年至 1983 年間的作品重新編彙成三大冊,黃春明在自序中 寫著「一想到要為自己的舊集子寫序,就覺得尷尬和困難,如何自圓其說?……註:胡序者,亂寫 序也。」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63

    參考書目

    王任君(2004),<腳下的地理 有情的人生--黃春明先生訪談錄>(上),《國文天地》19:8。

    中國論壇(1978),<當前中國文學問題>,《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尉天聰出版。

    成章瑜(2004),<黃春明:生命的大玩偶>,《遠見雜誌》,第 214 期。

    江中明(1999),<黃春明新書《放生》面世>,(台北:《聯合報》,8月 31 日第 14 版)。

    李宗派(1998),<討論老人問題與對策 慶祝 1999 國際老人年老當益壯活得尊嚴>,《社區發展季刊》,第 84 期。

    李潼(1983),<黃春明的再出發>,《明道文藝》,第 92 期。

    呂寶靜(1991),<從『尊嚴和自主的老人』之政策目標談政策推動的原則>,《社會福利》,第 120 期。

    何欣(1973),<論黃春明的小說中的人物>(上),《書評書目》,第8 期。

    何欣(1974),<論黃春明的小說中的人物>(下),《書評書目》,第9 期。

    余光中(1978),<狼來了>,《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尉天聰出版。原載《聯合副刊》1977.8.20。

    吳明益(1998),<台灣現代小說史研討會外一章--小說家的挑戰>,黃春明、李喬、王文興、李昂、黃錦樹、張啟疆等座談會記錄整

    理。(台北:《聯合報》,1 月 19 日第 4 版)。

    林國榮(1995),<農村老人的問題有多少--台東縣農村老人面臨的問題及因應對策>,《豐年》45:1。

    洪淑苓(1986),<爲當代作家立傳「愛土地的人──黃春明前傳」討論會>,《文訊雙月刊》,第 23 期。

    高天生(1994),<開創鄉土文學新紀元的黃春明>,《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前衛出版社。原載《暖流》2:2,1982.8。

    袁哲生(2000),<不在場的證人--黃春明、黃國峻對談小說藝術>,台北:《自由時報》,3 月 4 日第 39 版。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64

    黃春明(1978),<一個作者的卑鄙心靈>,《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尉天聰出版。原載《夏潮》,第 23 期,1978.2。

    黃春明(1994a),<羅東來的文學青年>,台北:《中國時報》,1 月 6 日第 39 版。

    黃春明(1994b),<屋頂上的番茄樹>,《等待一朵花的名字》,台北:皇冠文學出版社。

    黃春明(1995a),<先做一個好讀者>,台北:《中國時報》,3 月 11 日第39 版。

    黃春明(1995b),<不感動的不寫>,台北:《中國時報》,3 月 18 日第34 版。

    黃春明(1999a),<用腳讀地理--我的小說札記與隨想(一)>,台北:《聯合報》,3 月 18 日第 37 版)。

    黃春明(1999b),<自序>,《放生》,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黃春明(2000),<一個不良少年的成長與文學>,「文學到校園」系列演講,台北:《中央日報》,5 月 30 日第 25 版。

    張月霞譯(1997),《老年人的家庭支持》,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瓊方(2000),<為失落的上一代而寫--訪鄉土作家黃春明>,《光華雜誌》,1 月號。

    陳川流譯(1982),<文學不能脫離現實──訪問黃春明>,《暖流》,第3 期。

    尉天聰(1988),<黃春明這個土人>,台北:《中央日報》,6 月 8 日第16 版。

    葉特生(1973),<黃春明訪問記>,《新聞學人》2:4。

    楊文山、張立安(1997),<台灣地區老人自殺趨勢之研究,1981-1991:多重遞減生命表之分析>,孫得雄、齊力、李美玲主編《人口老

    化與老年照護》,台北:中華民國人口學會。

    楊孝濴(1996),<老人福利法積極建構與老人保護>,《社區發展季刊》,第 74 期。

    楊照(1996),<鄉土文學的宿命困境--兼論吳錦發的小說>,《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8期

    165

    楊照(2000),<每一滴眼淚中都帶著嘴角的微笑──讀黃春明小說《放生》>,《光華雜誌》,2 月號。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1986),《光復後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會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

    褚錦婷、曾雨潤(1994),<文學的交響--黃春明文學與宜蘭風土座談會紀錄>,《宜蘭文獻雜誌》,第 11 期。

    鄭淑子、林如萍、高淑貴(1999),<農家老人社會網絡關係初探>,《中華家政學刊》,第 28 期。

    鄭健雄、張惠眞(1993),<台灣鄉村老人面臨的問題及因應對策(上)>,《台中區農業專訊》,第 2 期。

    魯迅(1999),<藥>,楊澤編,《魯迅小說集》,台北:洪範書店。

    錢嘉琪(1985),<他說他是個害羞的人--黃春明印象記>,《皇冠》,63:6,總第 378 期)。

    蕭群忠(2000),<傳統孝行錄與勸孝詩文研究>(上),《孔孟月刊》,39:3, 第 459 號)。

    蕭群忠(2002),<五四時期對孝道的批判>,《中國孝文化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 黃春明小說中的老人關懷探析——兼論「售票口」的意涵及省思

    166

    An analysis on the issue of senior care in the fictions of Huang Chun Ming----Also discussing the

    implication and reflections on "Ticket Window"

    Shy, Joy、Lo, Chi-Fang

    Abstract What a writer thinks, says, and does can not isolate from the society. Whether a writer's works are touching or not, it depends on their connection with the society. Literature has its deep meaning only when it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ocial reality. Huang Chun-Ming in his fictions, from early stages to present, has portrayed the uneducated and disadvantaged who must cope with assaults on their traditionalism, hostility from their urban brethren and of course, the debilitating effects of poverty. Huang Chun-Min has been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the author of Taiwanese nativist fiction whose works show most social care. Huang paid attention early to the dilemma owing to population ageing in developing society

    Huang Chun-Ming's short-story collection "Freeing the Captured Animals" was published in October, 1999. The characters he portrayed in the ten stories collected were all seniors. In "Ticket Window", one of the ten stories, he depicted a group of old people who lived in a remote village and whose life experience could not prove the value of their existence any more. Huang wrote with mercy the tragedy of a group of old people who could not resist the negligence and indifference from the new age but waited for their children's care and love. This paper is trying to analyze, from the view of population ageing in Taiwan, the issue of senior care in the fictions of Huang Chun Ming especially in 'Ticket Window".

    Key Words:social care, senior care, population ageing, seniors, filial p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