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身心障礙鑑定政策說明 - health.taichung.gov.tw · •背景...

26
新制身心障礙鑑定政策說明 臺北醫學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 副教授 副教授 署立雙和醫院 署立雙和醫院 復健醫學部 復健醫學部 主任 主任 劉燦宏 劉燦宏 醫師 醫師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19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新制身心障礙鑑定政策說明

    臺北醫學大學臺北醫學大學 副教授副教授

    署立雙和醫院署立雙和醫院 復健醫學部復健醫學部 主任主任

    劉燦宏劉燦宏 醫師醫師

  • • 背景–現制與新制的差別–推動規劃圖–鑑定標準架構–鑑定與需求流程

    • 新制鑑定制度之衝擊–決策系統簡介–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影響人數–衝擊分析(民眾端)–建議降低衝擊之策略

    • 100年試評之院內作業流程• 101年度工作目標

    大 綱

  •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於96年7月11日奉 總統公布,身心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新制依法須於101年7月11日起全面實施。

    為配合新制鑑定的推動,本署規劃國際健康功能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CF)推動計畫,自97年起陸續實施,藉以完成新制鑑定上路前的環境整備及核心建置

    緣 起

  • ICIDH (ICIDH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Impairment, 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Disabilities and Handicaps 1980 1980 ))

    DisorderDisorder/Disease/Disease疾病疾病

    ImpairmentsImpairments損傷損傷

    DisabilitiesDisabilities失能失能

    HandicapsHandicaps殘障殘障

    疾病疾病 器官器官 功能功能 社會社會

    4

  • Health ConditionHealth Condition(disorder/disease)(disorder/disease)

    ICIDH ICIDH ICF (2001)ICF (2001)

    Environmental Environmental FactorsFactors環境因素

    Personal Personal FactorsFactors個人因素

    Body functionBody function &&structurestructure

    (Impairment)(Impairment)身體功能&結構(損傷)

    ActivitiesActivities活動活動

    ((DisabilitiesDisabilities))活動(有限)

    ParticipationParticipation參與參與

    ((HandicapsHandicaps))參與(限制)

    健康狀況(疾病/疾病)

    5

  • 需求評估架構與需求理論、生態系統理論對照表需求評估架構與需求理論、生態系統理論對照表((林敏慧整理林敏慧整理))需求理論

    生態系統理論Alderfer 的 ERG 理論

    生存需求 關係需求 成長需求

    外系統、鉅視系統

    中系統

    微視系統

    身心障礙者

    個人特質 * * *

    學習與應用知識 *

    一般任務與需求 *

    溝通 *

    行動 *

    自我照護 *

    居家生活 *

    人際互動與領域 *

    主要生活領域 * *

    社區、社交與公民生活 * *

    家庭

    家庭特質 * * *

    主要照顧者之個人特質 *

    主要照顧者之負荷 * *

    環境因素

    產品與科技 * * *

    自然環境與環境中人為改造 *

    支持與關係 *

    態度 * * *

    服務、制度與政策 * * *6

  • 背 景

    一、身權法修正公布,於101年7月11日全面實施。

    二、新制身障鑑定之改變:

    (一)除舊制醫療鑑定,再增加需求評估,始取得身心障

    礙證明。

    (二)鑑定項目改變:除舊制身體結構、功能為鑑定依據,

    新增社會參與及環境鑑定。

    (三)鑑定人員改變:由舊制醫師鑑定後核發身心障礙證明,新制改為由醫療及社工團隊鑑定及需求評估

    (四)衛生機關完成鑑定報告書,轉社政機關進行需求評估

    後,合於規定者,核發身心障礙證明,據以提供所需

    之福利及服務。

    (五) 身心障礙證明仍列輕、中、重度,並依等級不同而有

    不同福利措施。

  • 現制身心障礙鑑定與新制的差別現 制 新 制

    鑑定分類 16類身心障礙 8大類身心障礙

    鑑定工具我國自行發展,約使用20餘年:•針對身體功能(類似b碼及s碼)

    以WHO發展之ICF為架構重新建立:• 身體功能與結構(b碼及s碼)• 活動參與及環境(d碼及e碼)

    鑑定等級依據現有鑑定表,計算綜合等級: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度

    •依據新制鑑定表,每個項目皆有等級,ICF並無綜合等級•為因應未來各類法規及福利補助之核給仍需規劃綜合等級

    鑑定流程 醫院鑑定(醫師門診)專業團隊鑑定(醫師門診 +

    其他專業評估)到宅鑑定

    鑑定人員 醫師 鑑定醫師及功能評估人員

    特 性主要以疾病型態鑑定分類,所獲得之福利服務皆相同。

    •依個案之身心功能評估,作為獲得福利服務之依據•個別化:衛生單位須籌組鑑定專業團隊及社政單位需求評估團隊,作為鑑定級需求評估核定之證明。

  • •鑑定標準•鑑定工具•鑑定手冊•鑑定教材

    核心建置

    環境整備

    新制試辦•500人工具測試

    (99年)•10000人全國試辦

    (100年)

    修正核心建置•修訂鑑定標準、手冊、工具、教材•修正流程及法規

    新制鑑定正式實施

    •鑑定流程修正•鑑定法規修正•鑑定人員培訓•成本估計•推廣教育宣傳

    新制身障鑑定制度推動規劃圖

  • 需求評估

    社政單位

    25縣市人員培訓與施測

    台北縣、彰化縣、花蓮縣、高雄市4實驗縣市人員培訓與施測

    第第11部份部份::功能與失能功能與失能

    第第22部份部份::情境因素情境因素

    個人因素個人因素

    97-98年

    99年

    100年

    以以ICFICF為主要依據為主要依據

    身體結構與功能身體結構與功能(b, s(b, s碼碼))((舊制鑑定分級標準舊制鑑定分級標準))

    活動與參與活動與參與(d(d碼碼))

    環境因素環境因素(e(e碼碼))

    圖一: 鑑定標準架構圖

    鑑定標準架構圖

    鑑定工具及方法

  • 主責單位

    執行單位

    鄉鎮市公所

    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地方衛生主管機關

    指定鑑定醫院

    指定鑑定醫院

    地方衛生機關

    地方衛生機關

    地方社政主管機關

    地方社政機關

    需求評估團隊

    地方社政機關

    作業階段流程

    民眾申請

    機構內10天

    醫療鑑定

    機構外15天

    行政審查

    行政審查

    2天 3天 15天 5天

    鑑定報告書

    派案進行需求評估

    召開團隊審查會議

    服務核定

    核發身心障礙證明

    30天內

    定期評估

    隨到隨辦

    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與評估流程圖

    鑑定 需求評估

  • ICF各章節內容身體功能(b)Chapter 1 心智功能Chapter 2感官及疼痛功能Chapter 3 發聲與言語功能Chapter 4心血管、血液、免疫與呼吸系統功能Chapter 5消化、代謝與內分泌系統功能Chapter 6泌尿生殖與生殖功能Chapter 7神經肌肉骨骼與動作有關的功能Chapter 8 皮膚與有關構造功能

    身體構造(s)Chapter 1神經系統構造Chapter 2眼、耳與有關構造Chapter 3涉及發聲與言語的構造Chapter 4心血管、免疫與呼吸系統構造Chapter 5 消化、代謝與內分泌系統有關構造Chapter 6泌尿生殖與生殖系統有關構造Chapter 7 動作有關構造Chapter 8皮膚與有關構造

    活動與參與(d)Chapter 1學習與應用知識Chapter 2一般任務及需求Chapter 3溝通Chapter 4行動Chapter 5自我照護Chapter 6居家生活Chapter 7人際互動及關係Chapter 8主要生活領域Chapter 9社區、社交、公民生活

    環境(e)Chapter 1產品與科技Chapter 2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Chapter 3 支持與關係Chapter 4 態度Chapter 5服務、制度與政策

  • b1 b1 心智與神經系統功能構造心智與神經系統功能構造•b110 意識功能

    •b114 定位功能

    •b117 智力功能

    •b122 整體心理社會功能

    •b126 氣質和性格功能

    •b130 精力程度

    •b140 注意力功能

    •b144 記憶功能

    •b147 精神動作功能

    •b152 情緒功能

    •b160 思考功能

    •b164 較高層次的認知功能

    •b167 語言的心智功能13

    有加下底線者代表為目前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表中之項目

  • 目前與b1相關的障別(b1小組提供)核心編碼的概念

    病名 主評 次評

    精神分裂症 b160, b147或 b122 b152 或b117

    自閉症 b122, b167或 b147 b160 或b164

    智能不足 b117

    植物人 b110

    頑性癲癇 b110

    失智症 b114, b144, b164 或b117

    b152, b160 或b147

  • b2 有關眼、耳感官功能及疼痛

    •b210 視覺功能 (視障)

    •b215 與眼睛相鄰結構功能

    •b220 與眼睛及其相鄰結構相關的感覺

    •b229 其他特定或非特定的視覺及其相關功能

    •b230 聽覺功能 (聽障)

    •b235 前庭功能

    •b240 聽覺與前庭功能相關的感覺

    •b250 味覺功能

    •b255 嗅覺功能

    •b280 痛覺 15

    有加下底線者代表為目前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表中之項目

  • Q:當個案需要多重鑑定時,新制是否仍有加成處理呢?

    1. 與目前鑑定方式相同,請轉介相關科別的專科醫師協助進行鑑定,當所有醫師都鑑定完成後,由資訊系統自動處理。

    2. 跨類別有兩項程度最高者

    3. 同一類別內有兩項程度最高者(心智類 感官類)4. 上下肢加成(動作類)

  • 活動與參與(d)Chapter 1 學習與應用知識

    Chapter 2 一般任務及需求

    Chapter 3 溝通

    Chapter 4 行動

    Chapter 5 自我照護

    Chapter 6 居家生活

    Chapter 7 人際互動及關係

    Chapter 8 主要生活領域

    Chapter 9 社區、社交、公民生

    (WHO, 2001)

    WHODAS 2.0 (WHO, 2010)領域一:認知-理解與溝通領域二:行動-移動與到處走動領域三:自我照顧-處理個人衛生、穿衣、飲食及獨處

    領域四:相處-與他人的互動領域五:日常活動-家事(庭)責任、休閒、就業及就學

    領域六:參與-社區活動的參與、社會參與

    18

  • ICF vs. WHODAS 2.0

    •WHODAS 2.0與其他障礙測量工具最大的不同的是它是直接由ICF發展而來,雖然其他測量健康狀態的工具可以與ICF相互對應(mapping),但還是無法完全涵蓋ICF在活動與參與的概念。

    •限18歲以上使用

    •6-18歲使用兒童版功能相表

    19

  • 鑑定人員規劃(1)

    一、參考日本鑑定方式並配合我國國情修正,

    將訓練功能評估人員進行活動與參與的鑑

    定。

    二、功能評估人員由身權法內所定之鑑定專業

    人員 (PT,OT,ST,護理師,心理師,社工人

    員等) 經特定訓練並通過考核者。

    三、訓練課程之時數與內容

    20

  • 鑑定人員規劃(2)

    鑑定流程圖

    醫師進行bs code鑑定

    功能評估人員鑑定de code

    完成鑑定

    其他專業鑑定de code其他專業鑑定de code

    是否需其他

    專科醫師?

    是否需其他

    專科醫師?

    是否需其他

    專業?

    是否需其他

    專業?

    其他醫師進行bs code鑑定

    80%

    20%

    21

  • 民眾至公所領取鑑定表

    醫院單一窗口受理申請

    窗口依民眾鑑定類別協助預約各個專科門診並通知該醫師及負責之鑑定人員

    精神科醫師完成b.s碼鑑定

    窗口完成鑑定結果登打上傳及資料統計建檔

    復健科治療師完成d.e碼鑑定

    窗口申請計畫經費核銷

    社服室社工師完成d.e碼鑑定

    精神科團隊醫事人員完成d.e碼鑑定

    屬肢障類別鑑定屬精神科類別鑑定

    各相關專科醫師完成b.s碼鑑定

    各相關專科醫師完成b.s碼鑑定

    100年身心障礙新制鑑定試評之院內作業流程

    屬非精神科與肢障類別之其他鑑定

  • 民眾端 醫院端

    • 鑑定流程變更• 專業人力需求提高

    • 佔據醫院更多的資源從事鑑定工作

    1.人員培訓之時間成本

    2.排擠原來工作時間

    3.評估之空間

    地方機關

    •鑑定預算增加

    •鑑定作業改變

    •全面換證人力需求增加

    •新制未成熟前爭議案件增加

    中央機關

    • 大量受訓專業人力

    • 鑑定人員認證制度

    • 鑑定等級與流程之規劃

    • 與內政部之權責劃分

    • 缺少可借鏡之國外經驗

    • 新制推廣及宣導1.輿論2.身障團體

    •流程變更

    •鑑定時間增長

    •福利服務變更

    •障礙等級及福利服務可能改變

    •至少每5年需重

    新鑑定一次

    新制鑑定制度之衝擊

    23

  • 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影響人數

    年 項目 新申請者 重新鑑定者 持永久身心障礙手冊者

    101年-104年 32,471人/年 87,529人/年

    105年-108年 26萬人(年)

    備註:按近5年平均成長推計,101年新申請身心障礙鑑定者推估約32,471人。

    截至100年9月持身心障礙手冊者共109萬3,219 人。101-104年為新申請及重新鑑定者,每年共約12萬人。

  • 101年度工作目標

    1. 完成修正新制身心障礙鑑定標準、鑑定方法、工具以及鑑定表格以及其法定程序。

    2. 修正身心障礙分級資訊決策系統,用以進行分級決策。

    3. 研擬新制身心障礙鑑定之種子教師、鑑定人員課程標準及培訓方式,並辦理培訓計畫。

    4. 新制身心障礙鑑定實施後之影響調查5. 配合新制身心障礙推動進行聯合鑑定及需求評估中心之輔導與說明。

  • 感謝聆聽敬請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