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不出色,取决于母亲的性格yamei-today.com/wp-content/uploads/2016/04/a10-040116.pdf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何才能...

1
2016年4月1日 April 1,2016 A10 教育 EDUCATION 孩子出不出色,取决于母亲的性格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 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 怨言;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 母亲的…… 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了 那么出色的孩子。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 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何才能 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母亲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承袭母亲的优 点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收敛起自己的锋芒,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母亲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 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母亲咄咄 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 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 而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对母亲这个角 色的要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 1、进门前,忘记自己的不愉快 妈妈在进家门之前,务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单位里不愉 快的事情,现在开始承担的是母亲的角色了。孩子需要母亲很 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 孩子是无辜的。 2、孩子的小小荣誉很重要 当孩子兴致冲冲地告诉妈妈他今天在学校得了一颗五角星 或是小红花的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厌烦或者不屑一顾,一定 要和儿子一样高兴地表扬他。最恰当的办法是说能不能让妈妈 看看,要与他分享这个快乐,因为这个荣誉对孩子来讲是非常 重要的。 3、“无知”的妈妈 当孩子来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念”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时,妈妈最好不要马上就回答他,最差的回答是“你怎么连这 个字都不认识”。妈妈最好看了一眼后,说,哎呀,我也不认 识,我们一起查字典,好吗?几次之后妈妈就教会了孩子使用 字典,同时,孩子查完字典认识该字后会很有成就感,多次之 后就养成查阅资料不依赖妈妈的习惯了。 当孩子来问妈妈问题时,妈妈绝不能表现得像在单位里那 么聪明能干,装装“无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鼓励孩子 动脑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清楚这个问题,或者妈妈可以和 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借助于网络。 妈妈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答案都说出来,边说还 边自得,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回避 问妈妈问题变得很自卑。 4、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 当孩子告诉妈妈今天考试没考好时,妈妈一定要克制自己 的情绪,绝对不能发火或脸色阴沉,孩子这时正紧张地观察着 妈妈的脸色呢。所以,妈妈最好表现得没什么情绪变化,让孩 子把卷子拿出来,和孩子一起 分析错在哪儿。要是孩子已经 明白了错在哪儿,妈妈也不必 再纠缠。 但最后要鼓励他:你看, 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试就不会错 了。妈妈要是感到自己无法控 制情绪就去卫生间洗把脸,照 照镜子,做几个深呼吸。 5、我曾经也是胆小鬼 当孩子在考试前或做什 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现出 胆怯时,妈妈千万不能不以为 然或训斥他胆小或表现得比他 还紧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 理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正常的 发挥。这时,妈妈最好很轻松 地对孩子说,不管你做得怎么 样,爸爸妈妈在像你这么大的 时候还不如你呢,不要担心。 这时,孩子心里会很有底气和自 信,他会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假如孩子第二天要参加重 要活动,当妈妈观察到孩子心 事重重比较紧张时,妈妈最好 当晚能在孩子床边陪他入睡, 睡觉前跟他讲个故事或者和他 一起阅读他喜欢的书籍,疏解 他内心的压力,直至孩子睡着 后再离开。 6、面对失败,我们再坚强一点 当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时,妈妈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 弃,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代表一时,不代表孩子终生失败。 不要孩子还没认为要放弃时妈妈首先就表现得没有什么希望。 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甚 至新帐旧账一起算。这样的母亲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 至放弃自己本应美好的前途。 7、“你必须要”、“你应该” 妈妈不要在孩子还没把想说的话表达清楚时,就自以为 是地抢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以“你必 须……”、“你应该……”的语气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观点来 代表孩子的观点,而且要求孩子去执行。妈妈千万不能成为“ 专制”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是 非判断能力。妈妈和孩子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不是无 原则), 懂得互相尊重对方。 8、伤害来自于最亲近的人 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说话的方式。世界上最了解孩 子的就是母亲,所以,母亲最清楚孩子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假 如母亲在说话时经常直指孩子的弱点,以讽刺、批评或要挟, 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这无疑是用最 尖锐的武器在不断刺伤孩子的痛处。孩子内心会很受伤害,因 为这个伤害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 9、“简短语言+沉默”>唠叨不停 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语言的数量。千万不要唠叨,事实 上,最让孩子害怕的是母亲的沉默,所以,与其唠唠叨叨地对 孩子说个没完,不如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他所犯的错误所在 或应该注意些什么,接下来,母亲的沉默肯定比继续说话更有 用,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他虽然装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实 际上在观察母亲是否把所说的事当真。 (来源:搜狐公众平台) (← 上接第9版) 一个女人,五十年远离祖国和家人丈夫,身边只有孩子。孩子是她巨大的精神支持,然 后,孩子们也一个个离去了,母亲的心,女人的心,一寸寸苍凉老去。晚年,她和女儿女婿 生活在一起,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远望夕阳,却望不见离人的身影。 婚姻离散,身体重创,政治风云,儿子夭亡,人间诸苦都尝尽,平生只为一人心,然而 这颗心,她等了一辈子,依然没有等到。 张学良始终敬她,却终究无爱。于凤至很像宝钗,什么都有,唯独得不到心上人的爱, 她太正太端庄,天下人都喜欢,却少了些爱的趣味。所以,得到的敬重总比爱多。 爱情是任性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受教育太正统的女子,多无缘真情爱,总是得到敬重 过多,错爱一场,张学良到最后爱的都是赵四小姐。 于凤至九十三岁在美国洛杉矶豪华别墅去世,死前,没有见到张学良。人间少了一个寂 寞的女子,阴间多了一颗孤独的心。 临行,于凤至幻想未灭,遗言:死后所有的财产都留给张学良,尽管他们之间已经五十 年未见,尽管,他们已经签署了离婚协议。她给女儿女婿留下遗言要和张学良:虽不同生, 但要死后同穴。女儿女婿遵从遗嘱,在于凤至墓旁又造了一处墓穴,等张学良百年之后陪伴 她,长眠于此。 于凤至死后,张学良携赵四去她的墓前拜祭,听她生前情意,抚碑长叹:生平无憾事, 唯负此一人。 多半生的等待,换来一句话。深眠地下的于凤至,再也听不到了。 后来,赵四去世后,葬在夏威夷东海岸著名的神殿之谷纪念陵园。2001年10月,张学良 也埋葬于此。他始终爱赵四,无论有没有名分,他承认她是他的妻子、爱人,他们才是真正 的生不同日死同穴,他们才是传奇。于凤至留给世间的,不过一缕寂寞,和身旁一座空的, 将永远空下去的墓穴。 她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幻想靠感动和诸多敬意得到他,所以越行越远,背离初衷。 男人需要伟大需要大气,但是,那是朋友情;在爱情上,他们只接受赵四这样的女人, 淋漓尽致,爱如生命,始终陪伴,近距离的抚慰。 于凤至走的是高端路线,拼人品度量和格局,虽一生对张学良深情,但是得不到的深 情,只能算是闲情。闲下来无处寄放的情,于凤至的大度坚韧美德和感天动地的深情,都输 给赵四的小情小爱,而且这场博弈,她输尽了人生。 (作者:李筱懿 来源: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中国留学生已成美国高校教学负担 《华尔街日报》3月17日报道称,一些美国高等院校抱 怨称,中国留学生不但因语言和文化障碍难以融入当地社 会,而且已经成为美高校的教学负担,教授被迫调整教学 内容以适应中国学生。 据报道,美国高校为了增加收入,大量招收国际留学 生,其中中国留学生的比例最大。据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 教育学院统计,去年美国从全球招收了97.5万名学生,大 约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大批中国留学生涌入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这似乎是 一个双赢格局。中国学生得到他们想要的美国文凭,而美 国高校可赚取高额的学费(留学生的学费是美国本土学生 的两到三倍)。 但美国大学在录取中国学生时,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 真实水平,大量中国留学生的快速涌入,超过了美国大学 的吸收能力。 纽约大学中国历史教授丽贝卡·卡尔受访时称,她不 得不为中国学生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这给她的教学造成 负担。她认为很多中国学生“完全没有做好留学准备”, “他们几乎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很难达到分析思考和写作 的基本要求”。 不少教授表示,中国学生在课堂上要么一言不发,要 么提问时语言表达不清,不知道他们到底想问什么。而中 国留学生也觉得学习非常吃力,有的教授对他们的提问已 感到不耐烦。 另一方面,一些中国学生也对留学经历感到失望。例 如俄勒冈州立大学一位来自北京的25岁女学生抱怨称,她 选修的会计课有11个中国学生,而美国学生仅有4人。她 不想来到美国后,还是和中国同学一起上课。 俄勒冈州立大学外国留学生人数在4年时间里翻了一 番。该校商学院会计专业是中国学生最集中的专业之一, 中国学生人数远超过美国学生。一位教授担忧地表示: “我是要坚持原来的教学目标,还是进行修改,以便更好 地适应中国学生?” 一些大学正在考虑提高录取标准,确保学生的语言能 力可以参与课堂讨论。可是这样做有利有弊,有的大学把 托福分数从80分提高到100分后,国际留学生的入学率下 降了25%。 报道还说,一些有钱的中国学生住在父母专门为他 们留学而买的豪宅中,开着宝马和兰博基尼等豪车呼啸而 过,既不能融入美国社会,也引起其他中国留学生的不 满,成为一个独立群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片摘自龙腾海外网)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Nov-2019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016年4月1日April 1,2016A10 教育

EDUCATION

孩子出不出色,取决于母亲的性格不知大家是否留心过很多名人传记中是怎样描写母亲的:

母亲温柔、贤淑、善解人意,她始终默默地为孩子奉献而毫无怨言;母亲坚强、善良、有主见,好像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倒母亲的……

这些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就是这样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了那么出色的孩子。因为孩子在幼小时对母亲有着本能的依赖,所以,母亲的性格、语言和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如何才能使孩子的性格习惯不往母亲性格的反方向发展并承袭母亲的优点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母亲在孩子面前必须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母亲在孩子面前,不是在谈判桌前,不需要用批评、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母亲咄咄逼人的态度、尖酸刻薄的语言、驾驭一切的行为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的伤害远大于应试教育。

而对于孩子来说,从他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要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

1、进门前,忘记自己的不愉快妈妈在进家门之前,务必提醒自己:忘掉所有单位里不愉

快的事情,现在开始承担的是母亲的角色了。孩子需要母亲很快乐,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2、孩子的小小荣誉很重要当孩子兴致冲冲地告诉妈妈他今天在学校得了一颗五角星

或是小红花的时候,千万不要表现出厌烦或者不屑一顾,一定要和儿子一样高兴地表扬他。最恰当的办法是说能不能让妈妈看看,要与他分享这个快乐,因为这个荣誉对孩子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3、“无知”的妈妈当孩子来问妈妈,“这个字怎么念”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时,妈妈最好不要马上就回答他,最差的回答是“你怎么连这个字都不认识”。妈妈最好看了一眼后,说,哎呀,我也不认识,我们一起查字典,好吗?几次之后妈妈就教会了孩子使用字典,同时,孩子查完字典认识该字后会很有成就感,多次之后就养成查阅资料不依赖妈妈的习惯了。

当孩子来问妈妈问题时,妈妈绝不能表现得像在单位里那么聪明能干,装装“无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鼓励孩子动脑筋,去依靠自己的力量想清楚这个问题,或者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借助于网络。

妈妈不能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把答案都说出来,边说还边自得,这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回避问妈妈问题变得很自卑。

4、淡定,淡定,一定要淡定当孩子告诉妈妈今天考试没考好时,妈妈一定要克制自己

的情绪,绝对不能发火或脸色阴沉,孩子这时正紧张地观察着妈妈的脸色呢。所以,妈妈最好表现得没什么情绪变化,让孩

子把卷子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在哪儿。要是孩子已经明白了错在哪儿,妈妈也不必再纠缠。

但最后要鼓励他:你看,你弄明白了下次考试就不会错了。妈妈要是感到自己无法控制情绪就去卫生间洗把脸,照照镜子,做几个深呼吸。

5、我曾经也是胆小鬼当 孩 子 在 考 试 前 或 做 什

么比较重要的事情之前表现出胆怯时,妈妈千万不能不以为然或训斥他胆小或表现得比他还紧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孩子无法正常的发挥。这时,妈妈最好很轻松地对孩子说,不管你做得怎么样,爸爸妈妈在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不要担心。这时,孩子心里会很有底气和自信,他会发挥得比平时更好。

假如孩子第二天要参加重要活动,当妈妈观察到孩子心事重重比较紧张时,妈妈最好当晚能在孩子床边陪他入睡,睡觉前跟他讲个故事或者和他一起阅读他喜欢的书籍,疏解他内心的压力,直至孩子睡着后再离开。

6、面对失败,我们再坚强一点当孩子遭受失败或挫折时,妈妈要表现得坚强和绝不放

弃,冷静地告诉孩子失败只代表一时,不代表孩子终生失败。不要孩子还没认为要放弃时妈妈首先就表现得没有什么希望。最差的就是用刻薄的语言挖苦他,把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甚至新帐旧账一起算。这样的母亲教育下的孩子会极度自卑,甚至放弃自己本应美好的前途。

7、“你必须要”、“你应该”妈妈不要在孩子还没把想说的话表达清楚时,就自以为

是地抢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孩子是否愿意,就以“你必须……”、“你应该……”的语气命令孩子,以自己的观点来代表孩子的观点,而且要求孩子去执行。妈妈千万不能成为“专制”的代名词。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缺乏主见,缺乏是非判断能力。妈妈和孩子之间应建立平等的关系(平等不是无原则), 懂得互相尊重对方。

8、伤害来自于最亲近的人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自己说话的方式。世界上最了解孩

子的就是母亲,所以,母亲最清楚孩子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假如母亲在说话时经常直指孩子的弱点,以讽刺、批评或要挟,或是明明知道孩子做不到而故意要求孩子去做,这无疑是用最尖锐的武器在不断刺伤孩子的痛处。孩子内心会很受伤害,因为这个伤害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

  

9、“简短语言+沉默”>唠叨不停妈妈在孩子面前要控制语言的数量。千万不要唠叨,事实

上,最让孩子害怕的是母亲的沉默,所以,与其唠唠叨叨地对孩子说个没完,不如用简短的语言告诉孩子他所犯的错误所在或应该注意些什么,接下来,母亲的沉默肯定比继续说话更有用,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他虽然装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实际上在观察母亲是否把所说的事当真。

(来源:搜狐公众平台)  

(← 上接第9版)

一个女人,五十年远离祖国和家人丈夫,身边只有孩子。孩子是她巨大的精神支持,然后,孩子们也一个个离去了,母亲的心,女人的心,一寸寸苍凉老去。晚年,她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远望夕阳,却望不见离人的身影。

婚姻离散,身体重创,政治风云,儿子夭亡,人间诸苦都尝尽,平生只为一人心,然而这颗心,她等了一辈子,依然没有等到。

张学良始终敬她,却终究无爱。于凤至很像宝钗,什么都有,唯独得不到心上人的爱,她太正太端庄,天下人都喜欢,却少了些爱的趣味。所以,得到的敬重总比爱多。

爱情是任性的,不按常理出牌的。受教育太正统的女子,多无缘真情爱,总是得到敬重过多,错爱一场,张学良到最后爱的都是赵四小姐。

于凤至九十三岁在美国洛杉矶豪华别墅去世,死前,没有见到张学良。人间少了一个寂寞的女子,阴间多了一颗孤独的心。

临行,于凤至幻想未灭,遗言:死后所有的财产都留给张学良,尽管他们之间已经五十年未见,尽管,他们已经签署了离婚协议。她给女儿女婿留下遗言要和张学良:虽不同生,但要死后同穴。女儿女婿遵从遗嘱,在于凤至墓旁又造了一处墓穴,等张学良百年之后陪伴她,长眠于此。

于凤至死后,张学良携赵四去她的墓前拜祭,听她生前情意,抚碑长叹:生平无憾事,唯负此一人。

多半生的等待,换来一句话。深眠地下的于凤至,再也听不到了。后来,赵四去世后,葬在夏威夷东海岸著名的神殿之谷纪念陵园。2001年10月,张学良

也埋葬于此。他始终爱赵四,无论有没有名分,他承认她是他的妻子、爱人,他们才是真正的生不同日死同穴,他们才是传奇。于凤至留给世间的,不过一缕寂寞,和身旁一座空的,将永远空下去的墓穴。

她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幻想靠感动和诸多敬意得到他,所以越行越远,背离初衷。男人需要伟大需要大气,但是,那是朋友情;在爱情上,他们只接受赵四这样的女人,

淋漓尽致,爱如生命,始终陪伴,近距离的抚慰。于凤至走的是高端路线,拼人品度量和格局,虽一生对张学良深情,但是得不到的深

情,只能算是闲情。闲下来无处寄放的情,于凤至的大度坚韧美德和感天动地的深情,都输给赵四的小情小爱,而且这场博弈,她输尽了人生。

(作者:李筱懿 来源: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中国留学生已成美国高校教学负担《华尔街日报》3月17日报道称,一些美国高等院校抱

怨称,中国留学生不但因语言和文化障碍难以融入当地社会,而且已经成为美高校的教学负担,教授被迫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中国学生。

据报道,美国高校为了增加收入,大量招收国际留学生,其中中国留学生的比例最大。据美国非营利组织国际教育学院统计,去年美国从全球招收了97.5万名学生,大约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大批中国留学生涌入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这似乎是一个双赢格局。中国学生得到他们想要的美国文凭,而美国高校可赚取高额的学费(留学生的学费是美国本土学生的两到三倍)。

但美国大学在录取中国学生时,没有充分考虑他们的真实水平,大量中国留学生的快速涌入,超过了美国大学的吸收能力。

纽约大学中国历史教授丽贝卡·卡尔受访时称,她不得不为中国学生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这给她的教学造成负担。她认为很多中国学生“完全没有做好留学准备”,“他们几乎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很难达到分析思考和写作的基本要求”。

不少教授表示,中国学生在课堂上要么一言不发,要

么提问时语言表达不清,不知道他们到底想问什么。而中国留学生也觉得学习非常吃力,有的教授对他们的提问已感到不耐烦。

另一方面,一些中国学生也对留学经历感到失望。例如俄勒冈州立大学一位来自北京的25岁女学生抱怨称,她选修的会计课有11个中国学生,而美国学生仅有4人。她不想来到美国后,还是和中国同学一起上课。

俄勒冈州立大学外国留学生人数在4年时间里翻了一番。该校商学院会计专业是中国学生最集中的专业之一,中国学生人数远超过美国学生。一位教授担忧地表示:“我是要坚持原来的教学目标,还是进行修改,以便更好地适应中国学生?”

一些大学正在考虑提高录取标准,确保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参与课堂讨论。可是这样做有利有弊,有的大学把托福分数从80分提高到100分后,国际留学生的入学率下降了25%。

报道还说,一些有钱的中国学生住在父母专门为他们留学而买的豪宅中,开着宝马和兰博基尼等豪车呼啸而过,既不能融入美国社会,也引起其他中国留学生的不满,成为一个独立群体。

(来源:中国新闻网)(图片摘自龙腾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