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有建築再利用解決閒置空間與老街逐漸沒落...

12
舊有建築再利用解決閒置空間與老街逐漸沒落 -以臺北迪化街為例 Reuse of old buildings and streets empty space to solve the gradual decline- Dihua Street in Taipei Case 楊裕富 1 林韋廷 2 摘要 許多的建築都記錄了建造當時的時空背景及文化記憶,經過時代的變遷成為 了歷史建築,建築物為當時的需求所建造,部分空間已不符合當下需求,而成為 閒置空間,因應文化的保存,舊建築再利用成了目前文化資產保存非常重要的一 部份,本論文以探討臺北迪化街在建築上的美學,及其過去與現在的使用情況, 進而探討如何將舊有建築再利用解決閒置空間與老街逐漸沒落的問題。 關鍵字:舊建築再利用、閒置空間、文化資產保存。 Abstract Many of the buildings are recorded at the tim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time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memory , through changing times has become a historic building , a building constructed for the needs of the time , part of the space no longer meet current needs, and become empty space , in response to preserve culture old building re-use the current cultural preservation becam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assets , Dihua Street in Taipei this paper to explore the aesthetics of the building on its past and present usage, and then explore how to reuse old building Street unused space and gradu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decline . Keywords : old building reuse, unused space ,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assets. 1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教授 2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研究所 碩士生 2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研究所 碩士生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Sep-2019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舊有建築再利用解決閒置空間與老街逐漸沒落

-以臺北迪化街為例

Reuse of old buildings and streets empty space to solve the gradual decline- Dihua Street in Taipei Case

楊裕富1 林韋廷

2

摘要

許多的建築都記錄了建造當時的時空背景及文化記憶,經過時代的變遷成為

了歷史建築,建築物為當時的需求所建造,部分空間已不符合當下需求,而成為

閒置空間,因應文化的保存,舊建築再利用成了目前文化資產保存非常重要的一

部份,本論文以探討臺北迪化街在建築上的美學,及其過去與現在的使用情況,

進而探討如何將舊有建築再利用解決閒置空間與老街逐漸沒落的問題。

關鍵字:舊建築再利用、閒置空間、文化資產保存。

Abstract Many of the buildings are recorded at the tim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pace-time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memory , through changing times has become a historic building , a building constructed for the needs of the time , part of the space no longer meet current needs, and become empty space , in

response to preserve culture old building re-use the current cultural preservation became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assets , Dihua Street in Taipei this paper to explore the aesthetics of the building on its past and

present usage, and then explore how to reuse old building Street unused space and gradually solve the problem of decline .

Keywords : old building reuse, unused space ,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assets.

                                                                                                               1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 教授  2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研究所 碩士生  2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建築與室內設計系研究所 碩士生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迪化街對於臺北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記憶,但隨著時代與地區產業的變

遷、社會結構的改變,曾經過往的繁華榮景已漸成為遙遠的歷史記憶,當地的建

築物甚至曾經面臨拆遷的命運,但經過許多當地居民及有識之士的努力下,終得

以保存,然而因腹地狹小,產業外移至臺北其它地區,便面臨的閒置空間的產生,

建築也因無人居住整理而逐漸老舊凋零,幸而這幾年文化資產保存及維護的觀念

日漸抬頭,迪化街也因此在政府及民間的力量下恢復往日的風采。

二、研究方法

透過文獻資料及迪化街現有保存的舊建築,了解迪化街百年來當地的歷史與

文化發展過程,及其產業興衰,並以目前建築使用的情形,了解舊有建築再利用

解決閒置空間所會遭遇的問題。

貳、文獻回顧

一、迪化街的歷史

1879 年臺北府城正式開府並成為臺灣首府。當時以茶葉、稻米、樟腦、中藥甚

至鴉片等買賣為主的「中街」與「中北街」的尚未貫通兩街道,已是臺北

的遍佈洋行、店舖、商家的重要聚落,與艋舺不相上下。

1891 年巡撫劉銘傳首建經過大稻埕的全臺第一條鐵路,則正式確定迪化街的臺

北商業樞紐地位。

1895 年,台灣日治時代開始,迪化街一帶於數度市區改正後更名為永樂町,迪

化街在當時也更名為「永樂町通」,此時永樂町通包含已經全境貫通的南街、

中街、與中北街。讓迪化街更為興盛的是日治時代的紡織布匹生意。經由

此種新興布市的結合,中街、中北街與南街的商市延伸到普願街,甚至杜

厝街。不但如此,如今貴德街、甘谷街等街道也成為該商圈一部份。

1900 年,結合南北貨,布市,與藥商的迪化街已是全台北,甚至全台灣商業

為興隆的地方。

1920 年代末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可說是迪化街這時期的 鼎盛期。永

樂町也因此大量興建新的樓面建築。這些建築又以外觀簡潔明朗,注重線

條表現與比例均衡的現代主義式建築 多。另外,大戶家族興建,鐫刻家

徽式浮雕裝飾的富麗堂皇巴洛克式建築也不在少數。

1947 年台北街道全面更名,其新街道命名原則乃將台北市方位投射於中國行政

區。因為迪化街位於台北市的「西方」故以當時中國 西方的新疆省會迪

化為名。

1950 年代-1970 年代台灣紡織工作逐漸替代農業成為台灣的新興產業。以吳火獅

為首的現今新光集團,南亞紡織,遠東紡織,宏州紡織等等,都是在迪化

街發跡。

1970 年代初,迪化街眾多知名布行或紡織業除了持續於本業經營外,也將觸角

展延他處。會捨迪化街就他處發展,原因除了台北市商圈東移外,也是因

為該街腹地狹窄。只有一條不到一公里長街道的迪化商圈,已難負荷台北

市龐大百萬人口城市的商業機能,於是發跡於該地的大多數民間企業總部

紛紛移出。

1973 年,因應時代所趨,迪化街大部分地主與台北市政府開始研擬迪化商圈的

都市更新計劃。該計劃主要做法,乃是將從遠自清朝到日治以來成型的 7.8m

寬的迪化街舊街道,拓展到 20m。根據該拓展計劃下,所有迪化街的古老

建築將全數拆除。

1977 年 10 月 18 日迪化街所在的台北市政府核定「變更迪化街寬度案」將迪化街

一段劃設為 20 公尺道路,1978 年拓寬道路即將執行前夕,引發各界對此歷

史街區保存與否之爭議。

1995 年,經過樂山文教基金會、台灣大學城鄉研究所的抗議與小部分地主的堅

持與努力,迪化街終於免於拆除的專用區計劃拍版定案。同年,關注文化

資產為主要工作的樂山基金會與台大城鄉所促成的該計劃不但讓迪化街保

持古老的 7.8m 寬度與原有街道風貌,也優先保存了該商圈內數量高達 77

棟的歷史性建築物。

1996 年開始,保存原狀的迪化街除了成為台北 古老街道外,也於每年農曆春

節前夕,擴展成規模盛大的台北「年貨大街」。不僅此,該街也同樣維持相

同的批發商業功能。

據統計,2005 年的迪化街附近共有 100 多家的紡織公司、300 多家布行、200

多家中藥材鋪,年產值則超過 30 億美金。

參、建築特色

迪化街街道狹窄,南北走向。為容納更多門面,除少數店家外,均屬於長條

形的連棟式店舖。幾乎都是東西坐向長縱深的店舖,在房屋外觀上,約可分為四

種形式。

一、閩南式建築

以單層樓為主,瓦片覆蓋的斜屋頂及木板組成的門窗等,是其特色。此種建

築為 古老的漳泉建築,年份甚至可遠溯 19 世紀中,主要分布地點於原中北街

(北街)。其中以王瑞興行的亭仔腳、半樓、屋頂、檻窗和平板住屋設備 具特

色。

1.斜面的屋頂:因夏季多雨,方便排水。

2.半樓:在天花板與屋頂間隔起的小閣樓,可儲放貨物和加工等用途。

3.檻窗:由長條木板相嵌組成,白天可以一塊一塊拆下做為店面,方便交易;晚

上拼裝起來做堅固的窗。

4.平板:是活動的貨架,翻起撐住後即可擺貨販賣,以增加買賣空間。

5.亭仔腳:像我們現在的騎樓,可遮陽避雨,也方便行走購物。

二、洋樓式樣

以二層樓房為主,門面有女兒牆、拱形窗洞、花瓶狀欄桿,該洋樓形式模仿

1870 年代,洋行雲集的淡水。主要分布地點也是迪化街北段,如益良化工公司。

目前已無營業,二樓玻璃亦殘破不堪。這是迪化街洋樓式建築的代表。材質以紅

磚為主,有低矮的女兒牆、拱形窗、綠釉花瓶欄杆,以及看似上下顛倒的柱子。

三、仿巴洛克建築

以立體的外觀浮雕及花草紋飾著稱。街上 壯觀的此類型建築以台灣農產公

司為代表作。

該公司正面山牆加高,旁柱延續至山牆頭,柱頭做雕花圓球與類似西方愛奧尼克

式的收頭。邊柱頭亦做雕花圓球,邊柱旁加做一小柱頭,類似間柱手法,以捲型

雕塑收頭。牌樓面窗頂做類似攢尖屋頂造型,面材使用磁磚。建築物整體強調垂

直感,造型極為華麗特殊。此建築以原日治時期發市的中街較多。

四、現代主義式

外觀簡潔明朗,注重線條的表現與比例的均衡。為西方建築潮流,街上各段

都有分佈,是四種風格數量 多的一種建築風格。

日據時期取得香港屈臣氏代理,以批發進口西藥為主。沒有華麗的巴洛克式山牆,

而是簡單的女兒牆,屬於現代主義式建築。

在三樓與四樓之間有飛龍與麒麟保護塔的裝飾。

肆、街市發展

而從建築風格及經營行業可以了解迪化街發展的過程,大致上是由南往北一路擴

張,而其發展過程大致如下:

一、北段

北段從歸綏街一直到台北橋,早期是雜貨大批發及米行,目前則是老行業的

集中地,目前可看見的老行業如:米店、竹器店、金紙店、油行、農具店......等。

而建築外觀上,則多保留清代閩南式店面,以及紅磚拱廊的洋樓,十分古樸簡單。

二、中街

中街的南北貨包含的項目十分繁多,在清代有所謂的「南北郊」,就是往來

台灣南北各港口進行買賣的郊商,也因此貨品豐富多樣,南北貨因此得名。清朝

時,中街的南北貨多來自大陸;日據時期由日本輸入的南北貨增加;光復以後,

南北貨的來源更廣,大陸、日本以及台灣各地的貨品皆有增加。迪化街每年接近

春節前的年貨大街就屬這裡 為熱鬧。中街的建築十分富麗堂皇,可以看到簡潔

明朗的現代主義式建築,也可看到華麗的巴洛克式建築。

三、南街

南街的藥材一開始只是南北貨商人順便帶來的,後來越帶越多,才漸漸與南

北貨分開。因為藥材品質好壞差異大,更需要藥材專家,而專家的養成則是採用

「師傳徒,父授子」的方式。大多數的徒弟出師之後,就在附近開業,形成南街

一帶的中藥行聚集的情況。

四、永樂市場

永樂市場一帶是全台灣 大的布料批發中心,一共聚集了近千家的布行。而

這裡會變成布市是從日據時期開始的,當時日本的商人將日本印花的布料大量的

輸入台灣,他們將這個地方當作布料進口的批發站。光復以後,日本商人離開台

灣,加上政府的鼓勵及廠商的研發,這裡變成全台灣 大的布料批發中心。以前

的人習慣到這裡買布回去自己縫製衣服,現在則是成衣加工廠到這裡大量購買布

匹,由工廠加工製成成衣販售。

伍、建築利用現況

目前迪化街舊建築再利用的情形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用途:

一、原有商家

原有的商號繼續經營,但新一代的經營者將建築物的外觀依其原貌重新翻修,

內部空間也營造出較年輕的感覺。

成立于 1875 年的乾元行中藥

二、展演空間

台北市政府正推動都市再生前進計畫,目前在台北市已經有 7 個據點,其中三個

就在迪化街。

URS44–大稻埕故事工坊

以大稻埕過去及現在的故事為主軸,積極與街區內外、國際間互動,與不同族群

做朋友、交流碰撞,再以不同面向及角度切入,為大稻埕地區發展出富歷史價值

意義的創新未來。建物型態為三層樓角地店屋,原為迪化街傳統零售與住家混合

使用。

URS 127–玩藝工場

這棟洋樓式建築的迪化街老屋有清水紅磚、閩南瓦與拱型窗等特色,穿梭在時光

的廊道中,加入了當代創意的元素:有藝術設計圖書館,穿過天井,以大稻埕的

生活與產業為靈感,規劃一系列相關的趣味展覽;爬上木梯,可以不定時來各式

參加講座、工作坊,甚至是看場難得一見的主題電影。

URS155 – 創作分享圈

該區位居迪化街北段,為迪化街商業 為繁盛及人潮匯流之地區,屬於特定專用

區。此空間原為 1 棟 3 層樓歷史性建築物。

三、文創商店

小藝埕

在迪化街永樂市場口,有一棟如舊重建的百年建築,是當地 大的老街屋,見過

的人都印象深刻,那就是「屈臣氏大藥房」李氏家屋,「小藝埕」即座落於此。

民藝埕

坐落於霞海城隍廟北側,為一棟興建於西元1923年的歷史建築。三進格局的長型

街屋,擁有兩個採光與通風良好的綠光天井。在迪化街,堪稱保存 好的三進式

長條「屋店」之一。1920年代恰是現代主義建築興起的時代。這棟街屋有著與鄰

近數棟巴洛克裝飾建築很不同的簡潔風格,這種時代轉變的氣質,正是民藝埕所

訴求的1920年代精神。

「小藝埕」與「民藝埕」是文化創業的工作室和商場。「小藝埕」一樓有兩個店

面「Bookstore 1920s」及「印花樂」,「民藝埕」一樓有兩個以百年民藝與當代

設計為主題概念的陶瓷工藝展售空間「陶一進」、「陶二進」。

四、餐廳

有些店家轉為經營咖啡館或創意料理。

Fleisch福來許咖啡館,「Fleisch」是德文「肉」的意思,更進一步取用充滿台灣

味又喜氣的中文諧音「福來許」當作店名。福來許是一個複合式空間,一樓是台

灣元素的設計商品販售及吧檯,二樓為完整舒適的用餐空間,三樓則是需要事先

訂位的私廚空間。

陸、結論

從迪化街的歷史發展脈絡及建築物的風格形式可以了解其當時的風華,而從現在

建築物的使用情形可以,發現其新樣貌,隨著時代的不同,建築有其不同的風貌,

原有的風貌加上歷史的痕跡,在曾經輝煌的過去不該只有追憶,而是將過去的美

好,賦予新時代的意義,讓逐漸凋零的建築,展現其新生命。

柒、參考文獻

圖書

李乾朗 1979《台灣建築史》雄獅圖書公司

莊展鵬 1991《台北歷史散步》遠流文化

莊永明 1992《臺北老街》時報文化

張金鎮 2002《大同區發展史-大同懷舊篇》博揚文化

許麗琴 2011《百年迪化風華》策馬入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啟鎰 2012《老地方,慢時光:文化與老街、歷史與舊建築的台灣小旅行》 凱特

文化創意

論文

劉乃瑄 2006 〈大稻埕歷史街區復甦研究 : 對公共空間經營之省思〉 國立臺北

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

張宛宜 2010〈傳統街屋四柱三窗立面之研究:以臺北市迪化街為例〉 國立臺北

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陳宗瑩 2010〈台灣文化創意於歷史街區空間運用之研究-以台北市迪化街複合

店家為例〉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

嚴亮晴 2011〈台南市舊建築再利用為餐飲空間之魅力因子〉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創意生活設計系 碩士班

林宜萱 2012〈打造創意街區/文化導向的都市再生-以迪化街的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為例〉 國立臺北大學 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

新聞

1979.11.25 迪化街狹窄議員建議拓寬 中國時報

1990.06.25 保存?拓寬?迪化街上戰雲翻 中國時報 19版

2011.01.04 迪化街「視牆」構築庶民記憶 聯合報

2014.02.19 大稻埕發展計畫 注入文創新血 老埕市回春 中國時報

網站

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迪化街

台北村落之聲 http://www.urstaipe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