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57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二○○二年十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Aug-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二○○二年十月

Page 2: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出版: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地址:香港西灣河大石街一號李宏基牧民中心 302 室

電話:(852)25603865

傳真:(852)25398023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頁:http://jpcom.catholic.org.hk

二○○二年十月

1

Page 3: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導言

人權課題在這數十年成為一重要議題,自九十年代開始,人權與新聞報導越來

越成為討論的焦點。隨著越多事件牽涉公民權利,新聞報導是否需要多以人權作為

編採的考慮?在現今的環境下,這又是否可能?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與國際

特赦組織香港分會,於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共同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目的旨在

研究香港新聞工作者的人權意識,以及探討他們報導人權議題的手法。此外,我們

亦對近二十名記者及主管級行政人員進行了個人訪問。 問卷調查結果

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受訪者的整體人權意識只屬一般,不算太高或太低。他們

在「言論集會自由」、「不同性傾向人士」及「殘障人士」這幾個研究範疇方面的人

權意識較高,但對於「新移民」、「警權」及「性工作者」範疇的人權意識則較低。

此外,調查亦發現,被訪者在教育過程中曾否接觸過人權課題,對其人權意識有直

接的影響。另一方面,被訪者普遍視「監察政府」為報章的最重要功能,但卻認為

上司會較著重「娛樂資訊」。當遇到與上司有歧見時,被訪者一般都會自我調節。 在個人訪問方面,受訪者大多認為弱勢社群與其他某些組別人士都有一定的新

聞價值,但在處理弱勢社群的新聞時,都傾向以一種獵奇及誇張的手法報導,而標

題則往往標明弱勢社群的身份,因這樣的報導手法會吸引更多讀者。最後,被訪者

都認為有需要在大專/大學教育中設立人權課題。 弱勢社群與新聞價值

「弱勢社群」泛指一些「比較其他社群擁有較少控制或主宰社會的動力,其接

受教育、追求成功、財富、與個人幸福的機會,較主流社群有限。」1在我們的社會

裡,弱勢社群包括貧窮人士、身心殘障人士、同性戀人士、性工作者、新移民及少

數族裔等,這些社群因在主流以外,而傾向享有較少社會權力,往往也因此欠缺經

濟權力。為了迎合大眾,傳媒在報導上往往強化「主流」――主流組別及主流價值

觀,這種做法有一維持現狀、穩定社會秩序,以及鞏固政權的功能。2然而,在這個

過程中,弱勢社群往往被塑造成「他者」,以強化主流的窺探:涉及這些組別的新

聞,往往被以獵奇、渲染的手法和字眼報導,亦以「狗仔隊式」巨細無遺的將當事

人及其家人的資料披露,侵犯其私穩及尊嚴,使弱勢社群被社會邊緣化。報告亦顯

示,被訪者因為上司愈來愈以「娛樂資訊」為焦點,同時亦有感於市場競爭白熱化,

1 張錦華:《公共領域,多元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7)。 2 Tessa Perkins, "Rethinking Stereotypes," in Tim O'Sullivan & Yvonne Jewkes (ed.): The Media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1997): 75-86. 2

Page 4: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所以為了更能吸引讀者,越來越將編採焦點調較,以致造成弱勢社群被渲染及娛樂

化,以提高銷量。 標籤與歧視

除了煽情渲染的報導外,某些主流報章在報導弱勢社群的新聞時,亦傾向在標

題上標明其身份。雖然這做法符合新聞守則中的「真確」(Accuracy)原則,但弱勢

社群因客觀或主觀的原因,其新聞往往被報導成負面新聞。在標題中標明其身份,

會造成「負面標籤」(Negative Stereotype)。標籤是一個自然,甚至可取的現象。對

於不同的社群/組別,標籤使人容易辨識,亦能加強組內團結。強勢社群擁有「正

面標籤」(Positive Stereotype),例如富裕人士是「成功」、「樂善好施」等,但相反

弱勢社群多數被冠以負面標籤,例如「失敗」、「懶惰」、「貪婪」等。 雖然以弱勢社群的身份為標題,可以令事件一目了然,但新聞工作者是否有想

過,不斷重複這種做法,會使讀者簡單地詮釋事件,並會把事件的成因與弱勢社群

的身份掛鉤?這類標籤又會否加強社會人士對這類群體的歧視?就以新移民為

例,自政府於一九九九年公布「一百六十七萬」這個可能有資格申請來港的內地子

女數目後,社會輿論一直把新移民塑造成香港的負擔,再加上經濟低迷及失業率持

續攀升,令新移民更被排斥,而入境處悲劇及居港權事件的發生,更使新移民的形

象被扭曲為破壞香港社會治安的「罪犯」。傳媒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除了報導事

實之外,是反映社會對弱勢社群的歧視,抑或進一步強化這歧視?傳媒是反映現

實,抑或製造現實? 商業主導與人權考慮

傳媒研究往往關注傳媒對社會的影響程度。對於社會上的弱勢社群,某些舖天

蓋地且渲染弱勢社群身份的報導,會否潛移默化地加強社會中的歧視?這裡涉及新

聞報導應否對弱勢社群採取更尊重的報導手法,以及應否關注社會中缺乏資源及權

力的人士的尊嚴,以體現國際人權公約中的「人人生而平等」的信念。即使絕對平

等是不可能,我們又應否儘量使弱勢人士得到起碼的尊重及對待?

如此,新聞傳媒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新聞操守的角度來看,守則中的「公平、

客觀、公正、平衡」等報導,是建基於對人公平、為謀求公義的理念而確立的,亦

即對不同社群/組別人士的聲音都加以考慮,並儘量提倡更客觀的報導守則。此

外,新聞傳媒亦扮演著監察政府的角色,即所謂「第四權」,在行政、立法、司法

以外,負起監察及制衡政治和社會權力的機制。傳媒作為「人民喉舌」,為缺乏權

力 的 人 民 制 衡 政 府 , 應 將 民 間 的 聲 音 及 意 見 呈 給 政 府 , 藉 此 為 民 眾 充 權

(Empowerment)。若將此觀念進一步推進,傳媒應否更應為人民中的弱勢人士發

聲,並為其充權?

3

Page 5: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可惜,在現今經濟低迷、惡性競爭的社會環境下,報章為求生存,偏向以市場

導向作為其編採方向,把弱勢社群的形象及身份負面化和標籤化,均被視為確保銷

量的靈丹妙藥。傳統新聞學傾向採用自由主義論,強調自由競爭環境,讓媒體有充

份的主編自由。然而,自由競爭的流弊在於市場導向過份主導,報業控制權過份集

中而造成壟斷,媒體以爭取主流讀者及廣告商為目標,以至忽略弱勢社群的訴求。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取及報導弱勢社群新聞時,應考慮採用較為尊重的手法及字眼;如要在標題上標明

其身份時,必須考慮其必要性;在報導當時人及其家屬時,除必要性外,應避免過

份侵犯其私穩作渲染用途。

事實上,以上各項並非新聞操守的額外要求,但在現今的報業環境中,部份報

章以吸引讀者為理由,將弱勢社群他者化,使他們的處境進一步被邊緣化。更可惜

的是,連讀者們也把這商業邏輯內在化及合理化,將弱勢社群的負面標籤視為新聞

的吸引力所在,造成媒體與現實達致互為的關係。

報告亦建議大專及大學應將人權訓練納入在新聞教育中,訓練有意成為記者的

學生,以更多人權考慮注入其編採工作中。事實上,記者來自不同學系,在新聞越

來越牽涉人權議題時,記者越有需要接受人權意識的灌輸,而新聞機構亦應考慮提

供某種形式的人權意識在職訓練,以及更積極採納新聞守則,使包含人權的「公平、

客觀、持平、公正」等新聞操守得以貫徹實行,以提供一個更健康的新聞生態。更

重要的,是我們作為讀者,更應在這個氣候中加強與弱勢社群同行的觀念,並要求

傳媒作出更負社會責任的報導,以締造一個更尊重人權、渴求公義的社會。

4

Page 6: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一.研究背景

在香港,有關傳播媒介的討論,很多時候都集中於新聞自由、傳媒的專業道德

操守、傳媒的社會責任等幾方面,而對於傳媒在處理弱勢社群新聞時所採用的報導

手法,特別是從人權角度作新聞報導,則較少討論。有新聞工作者認為,傳媒對弱

勢社群的報導往往流於個人層面,缺乏深層的分析,只會把弱勢者的遭遇視為個人

的不幸,無視整個制度的不公義和荒謬之處,而傳媒的偏見亦助長了公眾對弱勢社

群的歧視。3 近幾年來,「市場導向」(Market-driven)似乎已成為各大眾傳播媒介(包括報

章及電子傳媒)的經營方針。在市場導向下的傳媒,尤其是大眾化報章,不大理會

傳統新聞的價值觀、新聞傳媒的本質,以及傳媒的社會責任等問題,只著重滿足讀

者的要求,「製造」和「生產」適合大眾口味的「新聞」。然而,在這個「生產」過

程中,在處理有關弱勢社群的新聞時,傳媒會否同樣只以市場導向為報導的方針,

它們會否以人權的角度去處理? 為探討新聞工作者的人權意識,以及傳媒在報導弱勢社群新聞時的處理手法,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與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於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共

同進行了一項名為《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的研究計劃,計劃包括進行問卷調查及

對近二十名記者及主管級行政人員進行個人訪問。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2.1 探討新聞工作者的人權意識; 2.2 分析人權教育與新聞工作者的人權意識之關係; 2.3 了解新聞工作者對報章功能的詮釋;及 2.4 探討弱勢社群的新聞價值。

3 李懿貞:「傳媒對弱勢社群的報導」,《思.第 65 期》(香港:基督徒學會,2000 年 1 月),頁 12-15。

5

Page 7: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三.文獻參考

3.1 有關新聞傳媒與人權的關係,本報告在撰寫時參考人權政策國際委員會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Human Rights Policy, ICHRP)今年出版的《新聞界、傳媒

與人權報導的考驗》報告(Journalism, Media and the Challenge of Human Rights Reporting)。4此外,傳媒與弱勢社群的關係,包括少數族裔,是傳媒研究的其中一

個重要課題。有關弱勢社群的定義,本報告參照《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媒研

究》一書,當中對弱勢社群的定義為:「比較其他社群擁有較少控制或主宰社會的

動力,其接受教育、追求成功、財富、與個人幸福的機會,較主流社群有限。」5 3.2 傳統新聞學傾向採用自由主義論,強調自由競爭環境,讓媒體有充分主編自由。

然而,自由競爭的流弊在於市場導向過份主導,報業控制權過份集中,造成壟斷,

媒體為爭取主流讀者/觀眾及廣告商的口味,以致忽略弱勢社群與社會的需求,強

化主流興趣及身份,貶抑弱勢社群。書中亦強調傳媒的社會責任,在於提倡一個兼

容的多元文化主義,提倡社會不同組別的聲音,以達致平衡社會的權力。 3.3 在設計問卷方面,為收集受訪者多方面的人權觀念,包括政治、社會、公民及

基本人權,本報告參考了《政治態度的量度》(Measures of Political Attitudes)一書。6該書設有模擬問題及分析方法,本報告選擇了適合的問題,就不同價值觀的量度,

加以修改以切合本調查的需要。

4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Human Rights Policy, Journalism, Media and the Challenge of Human Rights Reporting, May 2002. (www.ichrp.org/excerpts/45.pdf) 5 張錦華:《公共領域,多元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7)。 6 John P. Robinson, Phillip R. Shaver, Lawrence S. Wrightsman (ed.), Measures of Political Attitude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9) 6

Page 8: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四.研究方法

是次研究結合了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和質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的研究方法,兩者各有其優點和缺點,但近年不少研究指出,兩者的優

缺點能夠互相補足。7因此,為深化定量分析的研究結果,我們在是次研究中,亦進

行了質性分析。 研究小組採用「問卷調查」方法進行定量分析,而在質性分析中,我們應用了

「個人面談」方法,對來自不同媒體、不同背景的新聞工作者進行深入訪問。

4.1 問卷調查

4.1.1 是次問卷調查的對象為香港傳媒機構的新聞工作者。傳媒機構包括本地報紙及

電子傳媒(不包括雜誌),而新聞工作者則包括一般文字記者、攝影記者、編輯、

採訪主任、電子傳媒編導及監製等。他們所負責的範圍包括突發新聞、政治、經濟、

港聞、法庭、專題及教育等。 4.1.2 由於是次調查的被訪對象的特性較為特殊,他們的人數少,而且較難接觸,故

要取得這類人士的完整名單進行隨機抽樣(Random Sampling)十分困難,或取得

名單的成本很高。因此,在是次調查中,採用非機率抽樣法(Non-probability Sampling)中的「雪球抽樣」(Snowball Sampling)是較為適當的抽樣方法。8 4.1.3 我們首先於各傳媒機構中找尋一名新聞工作者作為聯絡人(contact person),

透過「滾雪球」的方法,由聯絡人把問卷分發給他所任職的傳媒機構的合適人士自

行填寫,然後再由這些人士把問卷分發給其他同事。大部份填妥的問卷由聯絡人收

集,然後交回研究小組,小部份問卷則由被訪者自行傳真或寄回。 4.1.4 問卷調查於二○○一年十二月至二○○二年三月間進行,成功問卷數目為二百

八十八份。參與調查的傳媒機構包括本地十三份報紙及五間電子傳媒機構,其中包

括《明報》、《信報》、《星島日報》、《經濟日報》、《成報》、《蘋果日報》、《東方日報》、

《太陽報》、《新報》、《文匯報》、《大公報》、《南華早報》、Hong Kong iMail、香港

電台、商業電台、新城電台、有線電視及亞洲電視。

7 Layder, D., New Strategies in Social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and Guide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1993) 8 Henry, G.T., Practical Sampling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1990); Rubin, A. & Babbie, E., Research Methods for Social Work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Publications, 1997) 7

Page 9: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4.1.5 問卷的設計主要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包括二十八條題目,我們把這些題目分

為九個不同的研究範疇,其中三個範疇為「言論集會自由」(五條題目)、「警權」(兩

條題目)和「兩性平等」(三條題目),其餘六個範疇為六類弱勢社群,包括「少數

族裔」(三條題目)、「性工作者」(兩條題目)、「不同性傾向人士」(四條題目)、「新

移民」(兩條題目)、「殘障人士」(三條題目)及「貧窮人士」(兩條題目)。9被訪者

需對這二十八條題目的內容選擇同意程度(「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

/「非常不同意」)。 4.1.6 第一部份的某些題目主要參考 John. P. Robinson, Phillip R. Shaver, Lawrence S. Wrightsman (ed.) (1999) Measures of Political Attitude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一書而設計的。 4.1.7 可信度:我們以「可信度系數」(Cronbach's alpha)來檢定問卷第一部份的二

十八條題目的可信度,結果顯示可信度系數為 0.7660,表示題目設計的內容之可信

性甚高。

4.1.8 第二部份包括六條題目,內容包括:被訪者對報章功能的詮釋、被訪者與上司

在報導觀點上意見不同時的處理方法等。 4.1.9 第三部份為被訪者背景資料,包括職位、年資、負責範圍、被訪者在教育過程

曾否接觸過人權課題等題目。 4.2 個人訪問

4.2.1 根據問卷調查的定量分析結果顯示,被訪者在教育過程中曾否接觸過「人權」

課題,對其人權意識之高低有明顯的分別。然而,被訪者在工作中有否接受過「人

權」,或《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守則》(以下簡稱《新聞守則》)的訓練,則對其人

權意識之高低沒有明顯分別。我們根據這些研究結果作為設計個人訪問題目的基本

依據,並希望藉著個人訪問所取得的資料,與問卷調查的結果作一整合和比較。此

外,訪問內容還包括以下幾方面:被訪者對報章功能的詮釋、被訪者在報導弱勢社

群時所採用的手法等。 4.2.2 在選擇訪問對象方面,我們主要按傳媒機構類別(報紙/電子傳媒)、傳媒機

構背景、被訪者年資、被訪者職位等因素來選擇被訪對象,以收集不同類型的意見。 4.2.3 是次個人訪問共揀選了十七名被訪者訪問,當中包括十一名文字記者、三名攝

影記者、一名電台監製及兩名行政管理層。

9 其中有兩條題目不能歸納在這九個研究範疇內。

8

Page 10: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五.研究結果

5.1 問卷調查

5.1.1 被訪者背景資料

5.1.1.1 超過六成三(63.5%)的被訪者為文字記者(突發及靜態),一成二(11.5%)

為編輯,其餘為攝影記者、電子傳媒機構編導等(表 5.1)。

表 5.1:被訪者職位 職位 頻數(Frequency) 百份比(%) 文字記者(突發) 25 8.7 文字記者(靜態) 158 54.9 攝影記者 17 5.9 編輯 33 11.5 採訪主任 10 3.5 編導 16 5.6 監製 3 1.0 其他 26 9.0 基數(N) 288 100.0

5.1.1.2 接近四成(38.2%)的被訪者負責港聞/社會/法庭新聞,一成三(12.8%)

負責政治,一成(9.7%)負責突發新聞(表 5.2)。

表 5.2:被訪者負責範圍 負責範圍 頻數(Frequency) 百份比(%) 突發新聞 28 9.7 政治新聞 37 12.8 經濟新聞 25 8.7 港聞/社會/法庭新聞 110 38.2 專題/副刊 26 9.0 評論 3 1.0 教育新聞 11 3.8 其他 48 16.7 基數(N) 288 100.0

5.1.1.3 在任職年期方面,最低年資為 1 年,最高年資 35 年,平均年資 6.8 年。四成

二(42.0%)被訪者的年資為 1 至 3 年,兩成(20.1%)年資為 4 至 6 年(表 5.3 及

表 5.4)。

9

Page 11: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表 5.3:被訪者任職年期(年) 任職年期 頻數(Frequency) 百份比(%) 1-3 年 121 42.0 4-6 年 58 20.1 7-9 年 37 12.8 10-14 年 36 12.5 15 年或以上 31 10.8 沒有回答 5 1.7 基數(N) 288 100.0

表 5.4:被訪者任職年期統計資料(年)

基數(N) 最低值(Minimum) 最高值(Maximum) 平均數(Mean) 標準差異(S.D.)283 1 35 6.57 6.11

5.1.1.4 在教育程度方面,接近八成(79.2%)的被訪者為大學畢業生,一成(10.1%)被訪者擁有碩士或以上教育程度(表 5.5)。

表 5.5:被訪者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 頻數(Frequency) 百份比(%) 中學 29 10.1 大學 228 79.2 碩士或以上 29 10.1 沒有回答 2 0.7 基數(N) 288 100.0

5.1.1.5 超過五成一(51.7%)的被訪者畢業於新聞系/傳理系,一成二(11.8%)

被訪者為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畢業生(表 5.6)。

表 5.6:被訪者畢業學系 畢業學系 頻數(Frequency) 百份比(%) 新聞系/傳理系 149 51.7 語文 26 9.0 自然科學/科技 27 9.4 社會科學/人文學科 34 11.8 其他 38 13.2 沒有回答 14 4.9 基數(N) 288 100.0

10

Page 12: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5.1.2 影響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的因素

5.1.2.1 人權意識量值(Human Right Sensitivity Value, HRSV)

5.1.2.1.1 正如 3.1.5 段所述,問卷分為三部份,第一部份包括二十八條題目,共分為

九個不同的研究範疇。我們根據被訪者對這二十八條題目的同意程度作量值的計

算,將傾向於高人權意識的給予較低的量值(例如:在正向人權意識問題時填答「非

常同意」的量值為 1,填答「同意」的量值為 2,「不同意」的量值為 3,「非常不同

意」的量值為 4,而填答負向人權意識問題時,則相反計算)。 5.1.2.1.2 我們把每一條題目的量值平均數(Mean Value)定義為「人權意識量值」

(Human Right Sensitivity Value, HRSV),越低量值代表人權意識越高。 5.1.2.1.3 這二十八條題目的相關資料及「人權意識量值」如下(表 5.7)【註一】:

表 5.7:問卷題目的相關資料 題目【註二】 所屬範疇 正向/負向題目 回答人數 人權意識量值

Q5.政府應該有權進入傳媒機構查閱電腦檔

案,以助政府有效監察傳媒的運作。 言論集會

自由 負向 282 1.40

Q18.同性戀人士在尋找教育及其他公職時

應享有完全平等的待遇。 性傾向 正向 283 1.61

Q6.當局應落實措施,謀求人人平等。 【註三】 正向 275 1.62 Q17.就算是殘障人士,只要他/她條件符

合,我也願意聘請。 殘障人士 正向 279 1.63

Q3.激進政見人士不應獲准散播其政見。

言論集會

自由 負向 286 1.66

Q25.男醫生往往比女醫生能夠給予我更大

的信心。 兩性平等 負向 271 1.75

Q28.與其增撥資源興建特殊學校,政府應將

資源善用在其他教育項目上。 殘障人士 負向 273 1.86

Q7.香港社會如果更願意接納居港菲律賓或

印度人文化的長處便會更好。 少數族裔 正向 241 1.88

Q1.如果在全民投票中,多數人均同意禁止

某些人士發表某些公眾言論,這意願政府理

應遵照。

言論集會

自由 負向 268 1.90

Q27.我可以接受子女跟有同性戀傾向的同

性朋友交往。 性傾向 正向 265 1.92

Q10.我可以接受跟非我族類的人士發展親

密關係。 少數族裔 正向 248 1.92

Q16.社會法律應確保市民可跟循他們自己

選擇的道德標準而生活。 性傾向 正向 267 1.93

Q21.如果窮人努力點,就會像其他人般有成

功的機會,他們只不過是沒有盡全力罷了。

貧窮人士 負向 253 1.98

Q13.我的子女跟殘缺人士拍拖並沒有甚麼

問題。 殘障人士 正向 219 2.02

Q11.女性往往誇大了工作上的性騷擾問題。

兩性平等 負向 223 2.13

11

Page 13: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題目【註二】 所屬範疇 正向/負向題目 回答人數 人權意識量值

Q14.如果新移民在找工作或申請房屋得不

到同樣待遇的話,那政府就應介入使其享有

同等待遇。

新移民 正向 258 2.18

Q2.社會為保障及維護其道德價值,有時也

要禁止-些言論出版。 言論集會

自由 負向 278 2.22

Q15.當局在執行法紀時,有時為了將歹徒繩

之於法,也需要違犯守則才可。 警權 負向 253 2.24

Q22.在對付罪案時,最重要的考慮是要遏止

罪行,即使行動侵犯疑兇的基本權利也在所

難免。

警權 負向 253 2.28

Q12.政府應採取果斷措施,掃蕩娼妓事業。 性工作者 負向 234 2.32 Q20.成年人之間在性行為操守上享有的自

由,應受法律規管。 性傾向 負向 252 2.33

Q26.居港印巴籍人士應先接受香港社會所

給予他們的任何職位,然後才努力謀取更好

機會。

少數族裔 負向 214 2.35

Q23.我願意將房間租予精神病康復者。 【註三】 正向 208 2.39 Q24.入境處應加緊查問入境的泰國女子或

持雙程証女士,以防她們進入香港從事賣淫

事業。

性工作者 負向 239 2.40

Q8.我覺得領取綜援人士的生活比低收入人

士更好。 貧窮人士 負向 219 2.48

Q19.新來港人士面臨的社會及經濟困境的

最根本成因,是因為他們缺乏競爭力。 新移民 負向 258 2.52

Q4.當一些激進政團向警方申請為其舉辦遊

行集會提供保護時,公眾應該提供及支付警

方於這項行動所須的一切支援費用。

言論集會

自由 正向 256 2.55

Q9.我認為母親留在家中照顧初生嬰兒比父

親更為適當。 兩性平等 負向 253 2.56

【註一】以上次序是按「人權意識量值」的大小排列,而題目前的編號則為該問題在問卷的排列次

序,詳情請參考附錄之問卷樣本。

【註二】在回答題目時,被訪者需於「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及「不知道

/沒意見」的選擇之中選取其一。為方便分析,在計算平均數時,「不知道/沒意見」的選擇會被撇

除,因此每一條題目的回答人數都不盡相同。下列的分析亦以相同的方法處理。

【註三】這兩條問題不能歸納在這九個研究範疇內。「言論集會自由」共有五條題目、「警權」共有

兩條、「兩性平等」有三條、「少數族裔」三條、「性工作者」兩條、「不同性傾向人士」四條、「新移

民」兩條、「殘障人士」三條、「貧窮人士」兩條,共二十六條題目。

12

Page 14: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5.1.2.1.4 此外,我們亦計算了每一位被訪者(共二百八十八人)對於這二十八條題

目的同意程度的平均數,然後再將這二百八十八個平均數計算一個總平均數

(Overall Mean),作為是次問卷調查的「整體人權意識量值」(Overall Human Right Sensitivity Value, HRSV(O)),來量度被訪者的整體人權意識。問卷調查結果顯示,

HRSV(O)為 2.05,這顯示出被訪新聞工作者的整體人權意識只屬一般水平【越低量

值代表人權意識越高】。以下為被訪者的人權意識量值分佈及其他相關數據(表 5.8及圖 5.8)。

表 5.8:被訪者「整體人權意識量值」(HRSV(O)) 基數

(N) 最低值

(Minimum) 最高值

(Maximum)

平均數 (Mean)

標準差異 (S. D.)

峰度 (Kurtosis)

偏度 (Skewness)

288 1.00 2.96 2.05 0.289 0.728 -0.398

圖 5.8:被訪者的人權意識量值分佈

MEAN

3.002.88

2.752.63

2.502.38

2.252.13

2.001.88

1.751.63

1.501.38

1.251.13

1.00

Histogram

Freq

uenc

y

80

60

40

20

0

Std. Dev = .29 Mean = 2.05

N = 288.00

從上述的數字顯示,被訪新聞工作者的人權意識量值基本上為一「常模曲線分佈」

(Normal Distribution)。 5.1.2.1.5 正如 3.1.5 段所述,問卷的第一部份包括二十八條題目,分為九個不同的研

究範疇。這九個範疇的「人權意識量值」(包括:HRSV(speech)【言論集會自由】、

HRSV(police)【警權】、HRSV(gender)【兩性平等】、HRSV(race)【少數族裔】、HRSV(sex)【性工作者】、HRSV(sexorien)【不同性傾向人士】、HRSV(newcomer)【新移民】、

HRSV(disable)【殘障人士】及 HRSV(poverty)【貧窮人士】)如下(按量值的大小排

列):

13

Page 15: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表 5.9:九個研究範疇的「人權意識量值」 範疇 相關題目編號【註】 回答人數 人權意識量值 殘障人士 Q13, Q17, Q28(3 條) 287 HRSV(disable)=1.83 言論集會自由 Q1, Q2, Q3, Q4, Q5(5 條) 288 HRSV(speech)=1.93 不同性傾向人士 Q16, Q18, Q20, Q27(4 條) 288 HRSV(sexorien)=1.93 少數族裔 Q7, Q10, Q26(3 條) 281 HRSV(race)=2.03 兩性平等 Q9, Q11, Q25(3 條) 284 HRSV(gender)=2.13 貧窮人士 Q8, Q21(2 條) 274 HRSV(poverty)=2.20 警權 Q15, Q22(2 條) 275 HRSV(police)=2.27 新移民 Q14, Q19(2 條) 280 HRSV(newcomer)=2.34 性工作者 Q12, Q24(2 條) 269 HRSV(sex)=2.38

【註】題目內容請參考附錄之問卷樣本。 5.1.2.1.6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這九個研究範疇中,被訪者在「殘障人士」範疇的

人 權 意 識 最 高 【 HRSV(disable)=1.83 】, 其 次 為 「 言 論 集 會 自 由 」

【HRSV(speech)=1.93】和「不同傾向人士」【HRSV(sexorien)=1.93】,而最低人權意

識的範疇為「新移民」【HRSV(newcomer)=2.34】和「性工作者」【HRSV(sex)=2.38】

(表 5.9)。 5.1.2.1.7 香港回歸後的幾年,經濟環境持續衰退,令部份市民產生排外情緒,首先

是領取綜援人士,接著便是新移民和爭取居港權人士,認為他們是香港問題的根

源。對於新移民,社會主流往往視他們為「他者」(Others),在這失業率高企的日

子,不但不能挽救香港經濟,而且還要依賴政府的援助。此外,居港權事件亦令公

眾視新來港人士視為負擔,再加上入境處悲劇,新移民被塑造為搞亂香港治安的壞

份子。 5.1.2.1.8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被訪者對「新移民」的人權意識較低。由於新聞工作

者是「第一手新聞製造者」(Primary Producer of News),因此他們對新移民群體的

看法、觀感和態度,會直接反映在其報導中,他們對新移民的低人權意識及某些負

面看法亦可能在報導中被強化。 5.1.2.1.9 至於「性工作者」方面,根據早前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性工作者被

社會排斥的程度最高,而有超過一半的被訪者「非常同意」/「同意」:「從事性工

作是令人反感的工作」。10本研究的結果亦顯示,在九個研究範疇中,被訪者對「性

工作者」的人權意識最低,這反映出新聞工作者在報導性工作者新聞時,與公眾人

士對性工作者的看法相若。 10 這個名為《香港社會排斥研究》的問卷調查,由香港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委託香港理工大學應

用社會科學系,於 2000 年 11 月進行,成功問卷數目為 1,021 份。

14

Page 16: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5.1.2.2 被訪者在教育過程中曾否接觸過「人權」課題(Q41)對 HRSV(O)、

HRSV(speech)、HRSV(police)、HRSV(gender)、HRSV(race)、HRSV(sex)、

HRSV(sexorien)、HRSV(newcomer)、HRSV(disable)及 HRSV(poverty)的影響

5.1.2.2.1 我們以 T-檢定(T-Test)來測試曾在教育過程中,接觸過「人權」課題的被

訪者與沒有接觸的被訪者 HRSV(O)的差異。11測試結果顯示,在教育過程中有接觸

過「人權」課題的被訪者與沒有接觸過的被訪者的 HRSV(O)出現顯著的差異,即在

教育過程中有接觸過「人權」課題的新聞工作者的「整體人權意識」,比沒有接觸

過「人權」課題的為高(表 5.10)。

表 5.10:以「T-檢定」測試在教育過程中,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與

沒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 HRSV(O)的差異 HRSV(O) 平均數(Mean) T-值(T-Value) 在教育過程中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 1.97 4.542*** 在教育過程中沒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 2.12

***P<0.001

5.1.2.2.2 同樣地,我們以 T-檢定(T-Test)來測試在教育過程中,有接觸「人權」課

題的被訪者與沒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 HRSV(speech)、HRSV(police)...

HRSV(poverty)的差異。測試結果顯示,曾在教育過程中接觸過「人權」課題的被訪

者,與沒有接觸過的被訪者的 HRSV(gender)、HRSV(disable)、HRSV(police)及

HRSV(sexorien)出現顯著的差異,即在教育過程中曾接觸過「人權」課題的新聞工

作者,在「兩性平等」、「殘障人士」、「警權」及「不同性傾向人士」的範疇的人權

意識,比沒有接觸過「人權」課題的為高。而在其他五個範疇則沒有出現明顯差異

(表 5.11)。 表 5.11:以「T-檢定」測試在教育過程中,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與沒有接觸「人權」課題

的被訪者 HRSV(gender)、HRSV(disable)、HRSV(police)及 HRSV(sexorien)的差異

HRSV(gender)【兩性平等】 平均數(Mean) T-值(T-Value) 在教育過程中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 2.02 3.579*** 在教育過程中沒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 2.23

HRSV(disable)【殘障人士】 平均數(Mean) T-值(T-Value) 在教育過程中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 1.75 2.876** 在教育過程中沒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 1.90

HRSV(police)【警權】 平均數(Mean) T-值(T-Value) 在教育過程中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 2.16 2.651* 在教育過程中沒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 2.36

11 為分便分析,在進行 T-檢定時,「不知道/沒意見」的選擇會被撇除,只保留「非常同意」、「同

意」、「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四個選擇。下列的分析亦以相同的方法處理。

15

Page 17: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HRSV(sexorien)【不同性傾向人士】 平均數(Mean) T-值(T-Value) 在教育過程中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 1.83 3.763*** 在教育過程中沒有接觸「人權」課題的被訪者 2.02

***P<0.001 **P<0.005 *P<0.01

5.1.2.2.3 總的來說,在教育過程中接觸過「人權」課題的新聞工作者,其「整體人

權意識」,以及在「兩性平等」、「殘障人士」、「警權」及「不同性傾向人士」的範

疇的人權意識,比沒有接觸過人權課題的為高。這顯示出人權教育在培育新聞工作

者的人權意識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5.1.2.3 被訪者在教育過程中曾否接觸過《香港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守則》(Q41)

對 HRSV(O)、HRSV(speech)、HRSV(police)、HRSV(gender)、HRSV(race)、HRSV(sex)、

HRSV(sexorien)、HRSV(newcomer)、HRSV(disable)及 HRSV(poverty)的影響

5.1.2.3.1T-檢定(T-Test)的測試結果顯示,曾在教育過程中,接觸過《香港新聞從

業員專業操守守則》的被訪者與沒有接觸「守則」的被訪者的 HRSV(O)、

HRSV(speech)、HRSV(police)...HRSV(poverty)沒有出現明顯差異。 5.1.2.4 被訪者在教育過程中曾否接觸過「對弱勢社群的處理」課題(Q41)對

HRSV(O)、HRSV(speech)、HRSV(police)、HRSV(gender)、HRSV(race)、HRSV(sex)、

HRSV(sexorien)、HRSV(newcomer)、HRSV(disable)及 HRSV(poverty)的影響

5.1.2.4.1T-檢定(T-Test)的測試結果顯示,曾在教育過程中,接觸過「對弱勢社群

的處理」課題的被訪者與沒有接觸該課題的被訪者的 HRSV(O)、HRSV(speech)、HRSV(police)...HRSV(poverty)沒有出現明顯差異。 5.1.2.5 被訪者年資( Q37)對 HRSV(O)、 HRSV(speech) 、 HRSV(police) 、

HRSV(gender)、HRSV(race)、HRSV(sex)、HRSV(sexorien)、HRSV(newcomer)、

HRSV(disable)及 HRSV(poverty)的影響

5.1.2.5.1 我們以被訪者的任職年期為基礎,將被訪者分為三個組別(分別為 1-3 年、

4-9 年及 10 年以上),並以方差分析(ANOVA)檢定不同年資組別對 HRSV(O)、HRSV(speech)、HRSV(police)...HRSV(poverty)的影響。測試結果顯示,不同年

資組別只對 HRSV(gender)有顯著的影響,而對其他範疇的人權意識量值:

HRSV(O)、HRSV(speech)、HRSV(police)...HRSV(poverty)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表

5.12)。 16

Page 18: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5.1.2.5.2 我們再以 Scheffe Test 作進一步檢定,結果發現 1-3 年年資組別的

HRSV(gender)與 10 年以上年資組別之間出現明顯差異,即擁有 1-3 年年資的被訪

者,在「兩性平等」的範疇的人權意識量值,較擁有 10 年以上年資的為高。

表 5.12:以 ANOVA 檢定不同年資對 HRSV(gender)【兩性平等】的影響

1-3 年 4-9 年 10 年以上 差異(Contrast) (G1)

平均數(M) (G2)

平均數(M)(G3)

平均數(M)G1G2

p < G2G3

p < G1G3

p <

Overall F

HRSV(gender) 【兩性平等】

2.0486 2.0798 2.3561 0.902 0.003 0.000*** 8.897***

***P<0.001

17

Page 19: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5.1.3 被訪者對報章功能的詮釋

5.1.3.1 正如 3.1.8 段所述,問卷的第二部份包括六條題目,內容包括:被訪者對報

章功能的詮釋、被訪者與上司在報導觀點上意見不同時的處理方法等。 5.1.3.2 問題:「請排列以下各項的重要程度:(a)報道的準確性;(b)對當事人的

尊重;(c)娛樂價值;(d)市場價值導向;及(e)對事件處理的全面性(1為最重

要,5為最不重要)。」

表 5.13:被訪者對以下各項的重要性的排列 報道的準確性 對當事人的尊重 娛樂價值 市場價值導向 對事件處理的全面性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1(最重要) 242 (84.0) 20 (6.9) 4 (1.4) 5 (1.7) 22 (7.6) 2 32 (11.1) 99 (34.4) 3 (1.0) 19 (6.6) 135 (46.9) 3 10 (3.5) 124 (43.1) 7 (2.4) 36 (12.5) 110 (38.2) 4 4 (1.4) 38 (13.2) 40 (13.9) 194 (67.4) 12 (4.2) 5(最不重要) 0 (0.0) 7 (2.4) 234 (81.3) 34 (11.8) 9 (3.1) 基數(N) 288 (100.0) 288 (100.0) 288 (100.0) 288 (100.0) 288 (100.0)

表 5.14:相關的統計資料

報道的準確性 對當事人的尊重 娛樂價值 市場價值導向 對事件處理的全面性

平均數 (Mean) 1.22 2.70 4.73 3.81 2.48 標準差異 (S.D.) 0.57 0.87 0.69 0.79 0.82 基數(N) 288 288 288 288 288

調查結果顯示,對於以上五個項目的重要程度的排列,假如 1 為最重要,5 為最不

重要,有八成四(84%)的被訪者認為,「報道的準確性」為最重要,平均數 1.22。

另一方面,有超過八成一(81.3%)的被訪者認為,「娛樂價值」最不重要,平均數

4.73(表 5.13 及表 5.14)。 5.1.3.3 問題:「請排列以下報章功能的重要性:(a)資訊娛樂;(b)監察政府;(c)

為民請命;及(d)為政府宣傳政策(1為最重要,4為最不重要)。」

表 5.15:被訪者對報章功能的重要性的排列

資訊娛樂 監察政府 為民請命 為政府宣傳政策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1(最重要) 34 (11.8) 166 (57.6) 90 (31.3) 2 (0.7) 2 40 (13.9) 98 (34.0) 140 (48.6) 8 (2.8) 3 166 (57.6) 18 (6.3) 52 (18.1) 52 (18.1) 4(最不重要) 48 (16.7) 6 (2.1) 6 (2.1) 226 (78.5) 基數(N) 288 (100.0) 288 (100.0) 288 (100.0) 288 (100.0)

18

Page 20: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表 5.16:相關的統計資料 資訊娛樂 監察政府 為民請命 為政府宣傳政策

平均數 (Mean) 2.79 1.53 1.91 3.74 標準差異 (S.D.) 0.86 0.71 0.76 0.54 基數(N) 288 288 288 288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於以上四項關於報章功能的重要性的排列,假如 1 為最重要,

4 為最不重要,有接近五成八(57.6%)的被訪者認為,「監察政府」這項功能為最

重要,平均數 1.53。另一方面,有超過七成八(78.5%)的被訪者認為,「為政府宣

傳政策」這功能最不重要,平均數 3.74(表 5.15 及表 5.16)。 5.1.3.4 問題:「你認為上司會如何衡量以下的報章功能:(a)資訊娛樂;(b)監察

政府;(c)為民請命;及(d)為政府宣傳政策(1為最重要,4為最不重要)。」

表 5.17:被訪者認為上司對報章功能的重要性的排列

資訊娛樂 監察政府 為民請命 為政府宣傳政策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1(最重要) 124 (43.1) 101 (35.1) 47 (16.3) 13 (4.5) 2 54 (18.8) 108 (37.5) 99 (34.4) 22 (7.6) 3 57 (19.8) 58 (20.1) 99 (34.4) 68 (23.6) 4(最不重要) 48 (16.7) 16 (5.6) 38 (13.2) 180 (62.5) 沒有回答 5(1.7) 5 (1.7) 5 (1.7) 5 (1.7) 基數(N) 288 (100.0) 288 (100.0) 288 (100.0) 288 (100.0)

表 5.18:相關的統計資料

資訊娛樂 監察政府 為民請命 為政府宣傳政策

平均數 (Mean) 2.10 1.96 2.45 3.47 標準差異 (S.D.) 1.15 0.89 0.92 0.83 基數(N) 283 283 283 283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四成三(43.1%)的被訪者認為,他們的上司會以「資

訊娛樂」為報章最重要的功能,平均數為 2.10,這項結果與被訪者本身對報章功能

的詮釋有分別(比較表 5.15 及表 5.17),相信與近年來傳媒以「市場導向」為經營

方針有關。

5.1.3.5 在「市場導向」(Market-driven)下的新聞學,衝擊著傳統新聞的價值觀。新

聞傳媒的本質一方面是一盤生意,另方面卻是監察政府的工具,兩者需要作出平

衡。然而,在市場導向下,監察政府的功能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傳媒老闆只會視報

章為一種商品,混淆了娛樂和新聞,把新聞娛樂化,娛樂新聞化。是次調查結果似

乎亦反映了上述的分析:有接近六成的被訪者認為,「監察政府」為報章最重要的

功能,然而卻有超過四成三的被訪者認為,他們的上司會以「資訊娛樂」為報章最

重要的功能(比較表 5.15 及表 5.17)。

19

Page 21: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5.1.3.6 問題:「甚麼因素影響你撰寫報導的選詞用字和採用的角度:(a)吸引讀者;

(b)真確反映事實;(c)能提供獨家資料;及(d)突出當事人的特點(1為最重

要,4為最不重要)。」

表 5.19:影響被訪者撰寫報導的選詞用字和採用的角度的因素的排列

吸引讀者 真確反映事實 能提供獨家資料 突出當事人的特點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頻數(百份比) 1(最重要) 43 (14.9) 172 (59.7) 59 (20.5) 14 (4.9) 2 56 (19.4) 70 (24.3) 89 (30.9) 66 (22.9) 3 90 (31.3) 27 (9.4) 74 (25.7) 90 (31.3) 4(最不重要) 94 (32.6) 14 (4.9) 61 (21.2) 113 (39.2) 沒有回答 5 (1.7) 5 (1.7) 5 (1.7) 5 (1.7) 基數(N) 288 (100.0) 288 (100.0) 288 (100.0) 288 (100.0)

表 5.20:相關的統計資料

吸引讀者 真確反映事實 能提供獨家資料 突出當事人的特點

平均數 (Mean) 2.83 1.59 2.48 3.07 標準差異 (S.D.) 1.05 0.86 1.05 0.91 基數(N) 283 283 283 283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假如 1 為最重要,4 為最不重要,有接近六成(59.7%)的被

訪者認為,「真實反映事實」是影響他們撰寫報導的選詞用字和採用的角度的最重

要因素,平均數為 1.59。另一方面,有四成(39.2%)的被訪者認為,「突出當事人

的特點」是影響他們撰寫報導的選詞用字和採用的角度的最不重要因素,平均數 3.07(表 5.19 及表 5.20)。 20

Page 22: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5.1.4 與上司在報導觀點上意見不同時的處理方法

5.1.4.1 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九成(91.3%)的被訪者在採訪過程中曾與上司在觀

點上有意見不同。至於頻密程度,接近六成(58.2%)的被訪者表示「一般程度」,

三成(29.6%)被訪者表示「極少」或「少」發生,只有逾一成(12.2%)表示「多」

或「極多」發生(表 5.21 及表 5.22)。

表 5.21:曾否在採訪過程中與上司在觀點上意見不同

曾否發生 頻數(Frequency) 百份比(%) 有 263 91.3 沒有 25 8.7 基數(N) 288 100.0

表 5.22:頻密程度

頻密程度 頻數(Frequency) 百份比(%) 極少 19 7.2 少 59 22.4 一般 153 58.2 多 27 10.3 極多 5 1.9 基數(N) 263 100.0

5.1.4.2 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八成(81.3%)的被訪者在撰寫/揀選相片中曾與上

司在觀點上有意見不同(表 5.23)。至於頻密程度方面,接近五成(49.1%)的被訪

者表示「一般程度」,接近四成(38.9%)被訪者表示「極少」或「少」發生,只有

逾一成(11.1%)表示「多」或「極多」發生(表 5.24)。爭論原因方面,超過七成

(70.9)被訪者均沒有回答原因,而兩成(19.7%)被訪者認為,「對事件的重點理

解不同」是他們與上司爭論的原因(表 5.25)。至於衝突的結果,六成多(61.1%)

的被訪者表示會「自己調節」,一成半(15.0%)的被訪者「爭論失敗,稿件被刪改」

(表 5.26)。

表 5.23:曾否在撰寫/揀選相片的過程中與上司在觀點上意見不同

曾否發生 頻數(Frequency) 百份比(%) 有 234 81.3

沒有 54 18.8 基數(N) 288 100.0

21

Page 23: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表 5.24:頻密程度 頻密程度 頻數(Frequency) 百份比(%) 極少 28 12.0 少 63 26.9 一般 115 49.1 多 22 9.4 極多 4 1.7 沒有回答 2 0.9 基數(N) 234 100.0

表 5.25:爭論原因 爭論原因 頻數(Frequency) 百份比(%) 彼此對圖片的審美角度不同 5 2.1 文章不夠吸引力、不夠突出 12 5.1 對事件的重點理解不同 46 19.7 各持己見 3 1.3 原意被歪曲/與事實有偏差 2 0.9 沒有回答 166 70.9 基數(N) 234 100.0

表 5.26:衝突的結果

衝突的結果 頻數(Frequency) 百份比(%) 自己調節 143 61.1 堅持己見,最後獲勝 14 6.0 爭論失敗,稿件被刪改 35 15.0 其他 5 2.1 沒有回答 37 15.8 基數(N) 234 100.0

22

Page 24: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5.2 個人訪問

5.2.1 人權意識的重要性

5.2.1.1 大部份受訪者肯定人權意識對新聞工作者的重要性。有受訪者指出「人權往

往成為採訪新聞的主要角度...如果對人權的理論沒有少少基礎,很多時在判斷

新聞或發掘新聞的角度上,就會比較片面。」此外,也有受訪者表示,若對人權有

一定的認識,在採訪及報導方面可以更容易平衡各方面的觀點,更有的指出「如果

你沒有接受過(人權意識訓練),自己沒有一個底線,就會變成上司要求甚麼,你

就給他甚麼...例如要求你作一些故事性強一點報導...如果你有讀過一些

theory,在這些情況下你是會有掙扎的。」同時,亦有受訪者表示,人權意識對所

有人都同樣重要,「應該從小就灌輸這樣的意識,而不是從事了記者後,才特別關

注甚麼是人權的問題,或所謂保護弱勢社群,這不是在記者這個行業才要做的。」 5.2.2 大學的人權教育

5.2.2.1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在大學時就讀新聞系,大部分表示曾經在新聞系的課程中

接觸過有關言論自由、新聞操守、政治權利、民主自由等政治概念的人權意識訓練。

部份在大學時就讀其他學系的受訪者,也表示曾經在通識課程、政治課及宗教哲學

課中接觸過有關人權概念的訓練。少數未有接受大專訓練的受訪者則表示從未接觸

任何人權意識的訓練。 5.2.2.2 有受訪者表示,其大部份的價值觀均是在大學時期形成的,但大部份的受訪

者均指出,在大學課程中有關人權意識的訓練並不足夠。他們指出大學課程中所提

供的人權意識「是很貧乏的」,只能提供「一個框架」或概念上的認知,但實際情

況可能完全不同,很多時要靠工作上再吸收。 5.2.3 工作中的人權意識訓練

5.2.3.1 雖然大部份受訪認為人權意識是重要的,並且對其工作有直接影響,但所有

受訪者均表示,其現職機構均沒有提供任何有關人權意識的訓練。據受訪新聞機構

的管理階層解釋,不提供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對於新聞從業員的訓練都不是很注

重的,大多都是在工作上學習的,以及靠上司和他講怎樣做。」整個新聞界未能形

成「有系統、有規模的訓練」,以及一直以來都沒有這個「傳統」和「文化」。

23

Page 25: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5.2.4《香港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守則》12

5.2.4.1 所有受訪者均表示其工作機構沒有將《香港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守則》納入

為訓練課題之一,或納入在僱員合約內。 5.2.4.2 新聞機構的管理階層的意見:受訪者指出沒有將《香港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

守則》納入在僱員合約內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在民主、自由、人權、平等、政府權

力及對新聞界的影響力等均未達成共識,導致「未有一個很好的環境令到它(守則)

加強影響力」,唯有靠「在日常編採工作中滲透訊息」。此外,亦有管理階層表示,

「守則只是一個守則」、「這些觀念性的東西已經入了一個人的腦裡,是在靈魂裡

的,到最後是他自己去執行,他自己的觀念才是最重要」。此外,受訪者表示守則

本身沒有幫助,「因為沒有法律效力」,而且管理層關注的是銷量問題(「賣唔賣到

紙」),員工(記者)是否遵守守則並不是最重要的,公眾的意見比守則更重要,但

守則的存在,卻可以提高警覺性。 5.2.4.3 記者意見:大部份受訪者未有詳細了解守則內容。他們指出守則的作用有限,

有受訪者表示守則「沒有甚麼幫助...公司要的東西你一定要『死到返黎』,所

以看完都沒有甚麼用,就算你自己知道這是不對的,都沒有辦法...基本上是整

體風氣的問題,這已經變成大氣候」。 5.2.4.4 有受訪者表示,平衡被訪者的感受和公眾利益固然重要,但如何去平衡每一

宗新聞,其實是需要因應個別的情況而定,並不能單靠一份守則便可以做到。此外,

亦有受訪者認為,守則是「放在自己心中」及「無形的」。亦有較少數的受訪者認

為守則是重要的,因為它至少可以告訴新聞工作者界線去到那裡。 5.2.5 與上司在工作上的協調

5.2.5.1 不少受訪記者都認為,其機構的老闆比較商業化,而工作上的上司很多時就

一些問題「定了框框」,記者往往會「因應他的假設再做採訪來 fit in 他的要求」,

甚至出現「他(上司)心目中想到一個題目,就會同時出現一個框框。例如他假設

了這件事是會發生的,就叫你去做,如果你採訪回來的東西,與他心目中想像的不

一樣,他就可能為了要令到這一故事和他所想的一樣,加上另一些東西...」的

情況。 5.2.5.2 面對這種情況,受訪者的處理方法各異:有的表示「一定要妥協」,因為「始

終整份報紙不是只有你一個記者,亦不可能說你想做甚麼就做甚麼」;有的卻選擇

12 《香港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守則》由「四會」(包括「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及「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共同制訂,並於二○○○年六月十八日定稿。守

則的詳細內容請參附錄四。

24

Page 26: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自我調節;也有表示「我明知這一張(相)是大膽核突的,覺得不應該出報紙,但

無理由和他拗」;更有的指「(上司)太權威了...根本沒有爭議的餘地,唯有選

擇不出聲,因為這是大勢所趨...我剛出道的年代是尚有得 fight 的年代,一出

去就有十間報館請...但現在的環境不同了...老闆就是好權威的」。雖然如

此,亦有個別受訪者表示會堅持自己的一套。 5.2.6 新聞的功能

5.2.6.1 大部分受訪者認為,新聞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資訊」及「監察社會」。同時,

大部分受訪者表示現時的新聞報導偏向煽情及娛樂化和市場導向,影響新聞功能。

受訪者對此情況有不同的分析:

「市場或許有這樣的需要(新聞娛樂化),但有的時候是傳媒製造這一需要

出來。其實,這是互相影響的,當三個電視台,二十張報紙都是講同一樣

東西的時候,就變成聽眾們要『焗住』去知道這些事。」

「娛樂新聞都可以放在頭條,完全對大眾沒有影響的...現在的人都覺

得傳媒愈來愈差,道德標準愈來愈低,他們不信新聞,不覺得新聞所報導

是對的。」

「蘋果日報的出現...以市場為導向,在營商上是成功的,變成其他報

紙看到對方賺錢...就要把定位改一改。」

「報紙很多時都會受到廣告收益的影響...報紙未必會賣一些不利於這

個商家的新聞。」

「我自己都不清楚究竟是讀者自己真的喜歡看,抑或是傳媒自己認為讀者

喜歡看這些(大膽核突的相片)...我想銷量是斷定那一種方法是比較受

大眾歡迎。」

「報章是要賺錢...怎樣去維護新聞自由,根本不會放在好重要的位置...

至於人權就更加放在最後...不抗拒新聞報導煽情,如果不跟趨勢就不

能生存,如果比較有原則就不會有人看。不要說讀者,就算我自己做這一

行都會覺得不好看,如果不煽情或找個論點出來就不會有人看。如果報紙

沒有人買...最後影響的就是自己,最主要是可讀性問題。」

「因為大部份讀者都是低水平的...假如讀者主導的話,你的水平就會

跟著拉低。做新聞變成走去做娛樂、做八掛東西...剛讀完書時有很大

理想,希望揭露社會黑暗面及權貴的不公平...但報館是商業的...

25

Page 27: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要維護自己廣告的利益...不情願都要做。」

「大家都要資訊,都要娛樂。我覺得讀者很怪,你一路罵這些人做得不好,

哪些手法做得不好,但你又繼續買...因為有市場,所以報館、記者就

會去做。」

「甚麼資訊娛樂...根本是糖衣毒藥...傳媒其實將所謂公眾利益濫

用了...有些東西不是公眾想看的都屬於公眾利益!」

「我覺得人權在市民心目中的 priority 很低,所以作為一個市場導向的媒

體,有部分媒體並不會將人權作為一個很大的 focus...居留權就是一個

例子,大家都不去講人權法治,大家都在講這些人很『賤呀』!」

「市民仍然依靠報紙獲得資訊,但市民對記者的信任程度大大降低。」 5.2.7 弱勢社群的新聞價值

5.2.7.1 大部份受訪者認為,弱勢社群的新聞不一定有新聞價值。雖然有部份受訪者

指它可以是「一個有新聞價值的取材」、「鮮為人知」,而且「應該要去報導」,但大

部份受訪者認為,是否有新聞價值是受到「新聞的內容」、「當時的社會環境」以及

「記者找到甚麼樣的資料、在乎這宗新聞在當時可以做到些什麼效果」等因素的影

響。此外,亦有少部份受訪者認為,「上司不會覺得(弱勢社群)有很大的新聞價

值,因為這是一些老掉牙的事,沒有甚麼新鮮感」、「上司們覺得這些弱勢社群的新

聞比較悶,多數都不會出,並且不鼓勵同事們做弱勢社群的新聞,因為沒有人看。

他們會喜歡看李嘉誠怎樣發達,都不情願看人們怎樣慘」、「rich and famous 甚麼

時候都是人喜歡看的。弱勢社群要有些出位的東西,例如好慘的事,好可怕的事發

生才會容易有 eye catching 的效果。」

5.2.8 弱勢社群與標籤效應

5.2.8.1 受訪者被邀請閱讀一至兩篇新聞選輯(內容有關:新移民、綜援人士、同性

戀者、性工作者等,新聞選輯的詳細內容請參附錄),然後回答有關弱勢社群與標

籤效應的問題。有個別受訪者指出,「很多時候,新聞都好無理地標榜當事人的身

份...你不是為了要迎合你的讀者,就要去用這些字眼,如果你認為這些字眼是

不妥,對社會有不好的影響,或者是太過所謂的傭俗的,就不應該用」,也有受訪

者指出「以好奇、獵奇式的心態,強調同志的身份是不正常的,你的報導手法完全

會影響你的讀者」,但大部分受訪者卻認為,標籤或者強調當事人的身份,並不會

加深社會人士對弱勢社群的歧視或偏見,而在報章上出現對某些社群的「俗稱」,

亦只是因為「通俗易明」、「增加可讀性」,以及「反映事實」,以下為一些例子:

26

Page 28: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骨女』這稱呼是會用的,因為易明...這是一個俗稱...性工作者

一直以來都是負面的。」

「只是『情困跳樓』這標題是沒有人看的...相反,加上『女同志』這

一標題就會吸引到讀者看。」

「(用『弱智漢』這標題)是出於『賣新聞』這一點,而不是出於歧視的心

態...要視乎讀者對弱智人士有沒有一個先入為主的印象...我覺得

不會因為這樣小小的事,就會令他們產生歧視,香港人未至於這樣低能!」

「每天都有好多突發新聞,如將每件新聞都以好平淡的標題描寫,便沒有

讀者收看...我覺得記者不是出於歧視,而是以獵奇的心態描寫,他們

是想突出事件的本身的特點來提高可讀性。」

「(把搞基)形象化...讀者會易明...(是否歧視)其實是反映出市

民或這個男人對同性戀者有不好的觀感...至於女同志跳樓,我覺得一

定要刻意寫其身份出來,因為每天有這麼多同類的新聞發生(跳樓),為甚

麼要揀這一宗而不是其他呢?」

「標明他們的身份只是加強資料性、可讀性...傳媒本身是一個可以標

籤人的機器...有標籤效應但這一個標籤,是一個好標籤還是壞標籤的

問題,還是這一標籤是涉及歧視的問題。」

「如果他是新移民的話,標籤了亦沒有問題...我會覺得傳媒是

intensify,但製造這一標籤的,是否傳媒的問題?我想並不是,而是社會

這麼多年來製造出來,傳媒其實自己都會創造一些 terms 出來,都是跟社

會一同走,但當然會有一個強化的效應。」

「(性工作)這東西是很根深柢固的,整體社會的道德標準對於這個行業,

是否因為傳媒不寫,或是轉用『性工作者』這個 term 而改變?我覺得未必

一定,這些 terms 其實都是反映現在社會怎樣去形容他們,而我們只是報

導出來,不覺得帶有歧視。」

5.2.9 傳媒與歧視

5.2.9.1 雖然有部份受訪者認為,傳媒在影響社會人士對弱勢社群的看法扮演著相當

重要的角色,但亦有受訪者懷疑,「是否傳媒說了一句,就會影響到這麼多市民的

看法?市民其實不太信任傳媒,他們自己都有自己的判斷」,也有的指出報章只是

「順應社會」,報章若出現歧視弱勢社群的報導,亦只不過是反映社會人士的看法。

27

Page 29: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六.結果分析及討論

6.1 受訪者的整體人權意識

6.1.1 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被訪者的整體人權意識只屬一般,不算低亦不算高

(5.1.2.1.4 段)。受訪者對於某些政治權利的人權意識較高,例如言論自由、人身自

由等,而對於某些類別的弱勢社群,例如殘障人士及不同性傾向人士的人權意識亦

較高,這可能跟被訪者的背景(教育程度)和社會環境因素有關(5.1.2.1.5 及 5.1.2.1.6段)。 6.1.2 由於不少受訪者具大專或以上教育程度,而且從事新聞專業,故其社會觸覺比

較敏銳,再加上近年社會對平等機會,特別是有關性別、性傾向及少數族裔權利的

討論增加,都有助提高新聞工作者在這方面的意識程度。另一方面,調查亦發現,

新聞工作者對於「貧窮人士」、「警權」、「新移民」及「性工作者」的人權意識較低,

尤其後兩者屬於最低,這相信與社會整體氣氛、經濟環境及道德規範有關(5.1.2.1.5及 5.1.2.1.6 段)。 6.1.3 被訪者對貧窮人士的人權意識較低,可能與近年經濟低迷,失業率持續攀升,

以及社會輿論強調經濟價值有關。新移民於社會普遍的論述中,往往被視為「他者」

(Others),市民一般認為他們欠缺學識,在經濟低迷的日子,既不能挽救經濟,而

且還依賴政府的援助,再加上居港權事件令公眾視新來港人士為香港的負擔,這些

看法近幾年不斷在傳媒報導中被強化。 6.1.4 傳媒研究中有關傳媒與定型(stereotypes)的關係,根據學者栢堅斯(Tessa Perkins)的研究,傳媒的普及性,令它屬意投向廣泛的觀眾層的愛好,而不斷強化

主流價值觀,在過程中對某些人士塑造了定型(stereotypes),以及將資訊簡單化。13當然,定型中也有正面的(positive stereotype),例如對富有人士、白種人和男性

等,但對弱勢社群的定型卻往往是負面的(negative stereotype),例如對新來港人士

及貧窮人士等。是項調查顯示,傳媒工作者作為操控新聞採訪及編寫的議題設定者

(agenda setters),可能也因著要迎合大眾口味及提高銷量,而將這類弱勢社群負面

典型化(negative stereotype)及變得合理。因著這典型,社會對這些群體的負面看

法被強化。據栢堅斯的分析,這些負面定型的附帶後果,除了是將某類人士的行為

及性格單一化外,還會嚴重地將之非人化(dehumanize)。主流對邊緣族群的「他者

化」,會貶低整個族群的社會價值,以加強主流社群的主導權。

13 Tessa Perkins, "Rethinking Stereotypes," in Tim O'Sullivan & Yvonne Jewkes (ed.): The Media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1997) 28

Page 30: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6.2 人權教育與新聞工作者的人權意識之關係

6.2.1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人權教育在培育新聞工作者的人權意識上扮演重要的角

色。在教育過程中曾接觸過人權課題的新聞工作者,在「兩性平等」、「殘障人士」、

「警權」及「不同性傾向人士」的範疇的人權意識,比沒有接觸過人權課題的為高

(5.1.2.2.1 及 5.1.2.2.2 段)。因此,我們相信,被訪者對「殘障人士」及「不同性傾

向人士」這兩類人士擁有高人權意識(5.1.2.1.5 及 5.1.2.1.6 段),是由於他們在教育

過程中有接觸過人權課題所致。 6.2.2 至於在「警權」範疇方面,雖然調查顯示人權教育對被訪者在這個範疇的人權

意識有正面的影響,但他們在這個範疇的人權意識仍然偏低,這情況有兩種可能

性:一.被訪者所接受的人權教育,並未包括警權的範疇;二.在現時強調法治的

社會論述中,警方作為執法者,令他們在執法時所行使的權力被肯定(legitimized)。

這調查反映,即使傳媒被視為監察政府權力、平衡社會聲音的「第四權」(fourth estate),也可能對警方濫用權力的意識較低。 6.2.3 在個人訪問中,大部份受訪者均認同人權意識是重要,並且對其工作有直接影

響,但其現職機構大多沒有提供任何有關人權意識的訓練。另一方面,被訪者似乎

對任職機構中的人權訓練以及「四會」(包括「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新聞行政人

員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及「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早前所制訂的《香港

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守則》的效用抱有疑惑。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表示,任職機構沒

有提供有關人權意識的訓練(5.2.3.1 段)。部份被訪者解釋,他們與同事及上司在

平日的交談中,也會討論人權課題,但正式有系統的訓練則欠奉。 6.2.4 有主管解釋沒有提供類似訓練的原因,是由於傳統上新聞技巧和知識的傳遞並

不太系統化,記者學習編採技巧也是從個人傳授,或靠自己的觀察揣摩而成。此種

在職訓練並未正式納入在正統的課程訓練內,而部份機構亦未打算開設人權訓練課

程。此外,記者不定時的工作性質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6.2.5 新聞機構欠缺類似的課程,亦反映出香港新聞界一種缺乏長遠訓練的文化。部

份記者均不太清楚所屬的機構是否有採納「四會」所制訂的守則(《香港新聞從業

員專業操守守則》),因此對該守則的效用存有模稜兩可的態度。然而,即使被訪者

知道機構有採納守則,亦不清楚守則的詳細內容,這顯示機構可能只是名義上採納

原則,實際上並未有積極地執行守則的內容。 6.3 上司/下屬對傳媒功能的看法

6.3.1 大部份傳媒工作者都認為,傳媒的功能是「監察政府」高於「娛樂資訊」,但

卻認為他們的上司會把「娛樂資訊」設為首要功能(5.1.3.2 至 5.1.3.4 段)。這顯示

29

Page 31: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傳媒工作者普遍意識到,他們所任職的報章越來越以商業價值及市場導向為首要考

慮。不過,記者普遍對「監察政府」這功能亦抱有堅持,因此記者如何處理這個歧

見及在兩者間(監察政府及娛樂資訊)取得平衡,將成為他們日後的一項重要挑戰。 6.3.2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份被訪者在撰寫/揀選相片中曾與上司在觀點上有意見不

同,而處理這類衝突的方法,六成多的被訪者表示會「自己調節」(5.1.4.2 段)。以

「自我調節」為解決衝突的方法,是一種把上司的準則「內在化」(internalized)、

迎合上司要求的做法。在現時經濟低迷的環境,新聞工作者面對裁員和失業的壓

力,這個「自我調節」的現象更趨嚴重。 6.3.3 個人訪問顯示,傳媒工作者皆認為,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在市場導向下的傳

媒,正趨向以娛樂為首要功能,而印刷傳媒(報章)較電子傳媒(電台、電視台)

更為嚴重。這情況對記者來說可能是無可避免的,為要調節上司/機構/讀者的要

求,即使記者認為在報導中應加入人權的元素,但在現存的商業市場情況下,新聞

工作者會將商業價值內在化以至合理化,最後只好把人權視為最後的考慮因素。 6.4 弱勢社群的新聞價值

6.4.1 新聞工作者對於弱勢社群的新聞價值存有不同的意見。有被訪者認為,弱勢社

群並不較其他類別人士(具權力和社會名望的人)存在特別高的新聞價值,而有被

訪者甚至認為,上司覺得弱勢社群的新聞不甚吸引。然而,當遇到涉及弱勢社群的

負面新聞時,他們又會採用獵奇的手法報導,以增加其可讀性。 6.4.2 關於弱勢社群的新聞,由於多涉及負面事件,所以使其形象更趨負面。雖然「強

勢社群」(例如富有、具權力和社會名望的人)的負面新聞也常被報導,但此舉卻

會增加他們在傳媒中的曝光程度,從而進一步強化他們的主導地位及社會對他們的

正面標籤。這正如栢堅斯(Tessa Perkins)所說,為了迎合大眾,傳媒在報導上往

往強化「主流」――主流組別及主流價值觀,這種做法有一維持現行制度、穩定社

會秩序,以及鞏固法治機制的認受性及政權。 6.4.3 關於標籤效應。標籤原本是帶中性的,其功用是增加新聞可讀性及加強群體內

的團結,但亦會造成對個別社群的看法簡單化。在一般情況下,新聞工作者對報導

內容的真確性(accuracy)是非常著重的,不真確的標籤是不可以接受。然而,當

當事人的身份(特別是弱勢社群)是構成該事件的主因時,新聞工作者卻會認為,

在標題內註明其身份是合理的做法,因為這符合新聞的「真確性」。 6.4.4 然而,值得關注的問題是,真確反映事實是否就等如要巨細無遺地把該事件作

詳盡報導?例如在處理風化案或牽涉暴力的報導中,即使一些不甚重要的資料是否

也應該「如實報導」?弱勢社群具新聞價值本來是頗合理及無可厚非的,因為這些

30

Page 32: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組別往往涉及負面新聞,但部份報章在標題中標明當時人身份,並以誇張渲染的字

眼,巨細無遺地侵犯當事人及其家人的私穩,以達致增加銷量的效果,卻存在不少

問題。這種報導手法,除了違反傳媒的客觀、公正及持平守則外,更強化了社會對

這些社群的標籤與歧視,從而進一步將他們「去權」(disempowerment),劇化了這

些社群在經濟及社會權力上的惡性循環。 6.5 處理弱勢社群新聞時的人權考慮

6.5.1 研究報告其中一個要探討的問題是:為何新聞工作者對弱勢社群需要特別的人

權考慮?這裡牽涉兩個課題:一.人權原則;及二.傳媒作為平衡社會權力的機制。 6.5.2 人權原則:國際人權公約訂明,人人生而平等,不論種族、膚色、性別。弱勢

社群之所以屬於「弱勢」,往往是基於社會、文化及經濟因素,被處於邊緣/非主

流的組別中。因社會對這些人士的排他心態及負面標籤,將之「他者化」,使弱勢

社群遭受更深的歧視,久而久之造成惡性循環,使這類人士在社會及經濟上更趨弱

勢。從人權的角度來看,弱勢社群的問題是一個「認識差異,促進平等」的課題。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自然的,但由此而衍生的權力差異就並非必然。種族、膚色、

性别及身體狀況的殊異並非出於自願,因此這些特徵不應成為遭受排他以至削權的

原因。雖然人與人之間不可能存在絕對平等,但我們應盡量確保不同類別的人士得

到公平的對待。 6.5.3 傳媒在提倡及保障人權上的角色:傳媒作為塑造社會輿論的機制,著實是有能

力、權力及義務去促進社會上的權力均衡。在新聞學理論中,傳媒在公民社會扮演

著「第四權」(fourth estate)的角色:作為監察及平衡(checks and balance)主權分

立制度以外的另一種權力,用意在於平衡社會權力,避免政府濫用權力,因此傳媒

亦被喻為「人民喉舌」。民眾是公民社會中最缺乏權力的一群,傳媒在監察政府的

同時,也為人民發聲,將民間的訴求上達予政府,以加強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溝通,

達至平權的效用。因此,我們可以說傳媒的權力是民眾所賦予的。若將此概念進一

步推展,傳媒對於民眾中的弱勢社群,是否更應賦予更多的人權考慮?即使不能做

到為其「充權」(empowerment),亦應有義務確保其「去權」(disempowerment)的

情況不會惡化。

31

Page 33: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七.建議

7.1 在採訪及編寫涉及弱勢社群的新聞報導時,應採取更多人權的考慮,確保他們

得到公平及尊重。 7.2 在編寫標題時,需詳細考慮標明其身份的必要性(其身份是否構成事件的原因),

以免對這類社群造成不必要的負面標籤。 7.3 有被訪者認為,報導弱勢社群的身份是合符新聞的「真確性」原則,因此並未

違反新聞操守。我們認為,雖然「報導真相」是新聞工作者的職責,但傳媒不應只

以「報導真相」為唯一的原則,亦應尊重當事人及其家人私隱。 7.4 由於人權意識在傳媒行業中越來越重要,因此培訓傳媒工作者的教育及專業機

構,應積極考慮將人權課題納入其課程之中。此外,這些課程除了在新聞學系中開

辦外,更應推廣至所有學系,因為現時新聞機構均聘請不同學系的畢業生。 7.5 主管及行政人員應考慮為下屬提供某種形式且有系統的人權訓練,例如課程、

講座、工作坊等,以加強傳媒工作者的人權意識。 7.6 傳媒機構應考慮更具體及貫徹地執行《香港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守則》,這不單

只應用在弱勢社群的報導上,而是在整體的傳媒操守上。 7.7 最後,要確保傳媒以人權的考慮作新聞報導,讀者本身亦有責任。正如上文所

分析,讀者是監察傳媒操守的重要機制,作用猶如「第五權」。因此,人權教育應

進一步推廣至全民教育上。近年某些中學及大專院校所開設的傳媒教育課程,是提

昇人權意識的一個重要契機,使人權教育能更有系統、更貫切及更有效地推行,藉

以建構出一個更公義的社會。

32

Page 34: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附錄一:問卷

33

Page 35: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問卷調查 二○○二年三月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及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現正進行一項問卷調查,目的是希望了解新聞

工 作 者 的 人 權 意 識 。 煩 請 完 成 問 卷 後 , 於 2002 年 3 月 26 日前傳真至 25398023 或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如有任何垂詢,可致電 25603865 與蔡文傑(Alfred)聯絡。 閣下給予我們的

資料會絕對保密,處理後會立即銷毀。多謝 閣下寶貴的意見! 甲部:人權意識

非常 不知道/

非常同意 同意 不同意 不同意 沒意見

1. 如果在全民投票中,多數人均同意禁止某些人 1.□ 2.□ 3.□ 4.□ 5.□ 士發表某些公眾言論,這意願政府理應遵照。 2. 社會為保障及維護其道德價值,有時也要禁止 1.□ 2.□ 3.□ 4.□ 5.□

-些言論出版。 3. 激進政見人士不應獲准散播其政見。 1.□ 2.□ 3.□ 4.□ 5.□ 4. 當一些激進政團向警方申請為其舉辦遊行集會 1.□ 2.□ 3.□ 4.□ 5.□

,提供保護。公眾應該提供及支付警方於這項 行動所須的一切支援費用。

5. 政府應該有權進入傳媒機構查閱電腦檔案,以 1.□ 2.□ 3.□ 4.□ 5.□

助政府有效監察傳媒的運作。 6. 當局應落實措施,謀求人人平等。 1.□ 2.□ 3.□ 4.□ 5.□ 7. 香港社會如果更願意接納居港菲律賓或印度人 1.□ 2.□ 3.□ 4.□ 5.□

文化的長處,便會更好。 8. 我覺得領取綜援人士的生活比低收入人士更好。 1.□ 2.□ 3.□ 4.□ 5.□ 9. 我認為母親留在家中照顧初生嬰兒,比父親更 1.□ 2.□ 3.□ 4.□ 5.□

為適當。 10. 我可以接受跟非我族類的人士發展親密關係。 1.□ 2.□ 3.□ 4.□ 5.□ 11. 女性往往誇大了工作上的性騷擾問題。 1.□ 2.□ 3.□ 4.□ 5.□ 12. 政府應採取果斷措施,掃蕩娼妓事業。 1.□ 2.□ 3.□ 4.□ 5.□ 13. 我的子女跟殘缺人士拍拖並沒有甚麼問題。 1.□ 2.□ 3.□ 4.□ 5.□ 34

Page 36: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非常 不知道/

非常同意 同意 不同意 不同意 沒意見

14. 如果新移民在找工作或申請房屋得不到同樣待 1.□ 2.□ 3.□ 4.□ 5.□ 遇的話,那政府就應介入使其享有同等待遇。

15. 當局在執行法紀時,有時為了將歹徒繩之於法 1.□ 2.□ 3.□ 4.□ 5.□

,也需要違犯守則才可。 16. 社會法律應確保市民可跟循他們自己選擇的道 1.□ 2.□ 3.□ 4.□ 5.□

德標準而生活。 17. 就算是殘障人士,只要他/她條件符合, 1.□ 2.□ 3.□ 4.□ 5.□

我也願意聘請。 18. 同性戀人士在尋找教育及其他公職時應享有 1.□ 2.□ 3.□ 4.□ 5.□

完全平等的待遇。 19. 新來港人士面臨的社會及經濟困境的最根本 1.□ 2.□ 3.□ 4.□ 5.□

成因,是因為他們缺乏競爭力。 20. 成年人之間在性行為操守上享有的自由, 1.□ 2.□ 3.□ 4.□ 5.□

應受法律規管。 21. 如果窮人努力點,就會像其他人般有成功的 1.□ 2.□ 3.□ 4.□ 5.□

機會。他們只不過是沒有盡全力罷了。 22. 在對付罪案時,最重要的考慮是要遏止罪行, 1.□ 2.□ 3.□ 4.□ 5.□

即使行動侵犯疑兇的基權利也在所難免。 23. 我願意將房間租予精神病康復者。 1.□ 2.□ 3.□ 4.□ 5.□ 24. 入境處應加緊查問入境的泰國女子或持雙程証 1.□ 2.□ 3.□ 4.□ 5.□

女士,以防她們進入香港從事賣淫事業。 25. 男醫生往往比女醫生能夠給予我更大的信心。 1.□ 2.□ 3.□ 4.□ 5.□ 26. 居港印巴籍人士應先接受香港社會所給予他們 1.□ 2.□ 3.□ 4.□ 5.□

的任何職位,然後才努力謀取更好機會。 27. 我可以接受子女跟有同性戀傾向的同性朋友交往 1.□ 2.□ 3.□ 4.□ 5.□ 28. 與其增撥資源興建特殊學校,政府應將資源善用 1.□ 2.□ 3.□ 4.□ 5.□

在其他教育項目上。

35

Page 37: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乙部 29. 請排列以下各項的重要程度(按 1 至 5 排列,1 為最重要,5 為最不重要):

1.報導的準確性( ) 2.對當事人的尊重( ) 3.娛樂價值( ) 4.市場價值導向( ) 5.對事件處理的全面性( )

30. 請排列以下報章功能的重要性(按 1 至 4 排列,1 為最重要,4 為最不重要):

1.資訊娛樂( ) 2.監察政府( ) 3.為民請命( ) 4.為政府宣傳政策( ) 31. 你認為老闆/採主會如何衡量以下的報章功能?(按 1 至 4 排列,1 為最重要,4 為最不重要):

1.資訊娛樂( ) 2.監察政府( ) 3.為民請命( ) 4.為政府宣傳政策( ) 32. 甚麼因素影響你撰寫報導的選詞用字和採用的角度?(按 1 至 4 排列,1 為最重要,4 為最不重要):

1.吸引讀者( ) 2.真確反映事實( ) 3.能提供獨家資料( ) 4.突出當事人的特點( ) 33. 你有否嘗試過在採訪過程中與採主/老闆在觀點上意見不同?

1.否( )【答 Q34】 2.有( ) A. 頻密程度:1.□極少 2.□少 3.□一般 4.□多 5.□極多

34. 你有否嘗試過在撰寫/揀選相片過程中與採主/老闆在報導觀點上意見不同?

1.否( )【答 Q35】 2.有( ) A. 頻密程度:1.□極少 2.□少 3.□一般 4.□多 5.□極多

B. 爭論原因是甚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衝突的結果一般是:

1.□自己調節 2.□堅持己見,最後獲勝 3.□爭論失敗,稿件被刪改

丙部:個人背景資料 35. 你的職位是: 1.□文字記者(突發) 2.□文字記者(靜態) 3.□攝影記者

4.□編輯 5.□採訪主任 6.□其他(請註明):___________

36. 你負責的版面是: 1.□突發 2.□政治 3.□經濟 4.□社會/法庭/港聞 5.□專題/副刊 6.□評論

7.□教育 9.□其他(請註明):_____________

37. 你任職新聞界多久? ______ 年 38. 你所任職的報章/電台/電視台是:______________ 39. 教育程度: 1.□中學 2.□大學 3.□碩士或以上

36

Page 38: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40. 你畢業於哪個學系: 1.□新聞系/傳理系 2.□語文 3.□自然科學/科技 4.□社會科學/人文 5.□其他(請註明):______________

41. 教育過程中曾否接觸過以下課題:1.□人權 2.□新聞工作者守則 3.□對弱勢社群的處理 42. 你所屬的傳媒機構曾否提供以下課題的訓練:

1.□人權 2.□新聞工作者守則 3.□對弱勢社群的處理 本會將於稍後時間進行一項深入訪問(in-depth interview),如 閣下同意接受我們的訪問,請填上姓名

及聯絡方法,屆時將有人聯絡你。 姓名:__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____

多謝你的意見! -完-

37

Page 39: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附錄二:個人訪問時使用的新聞選輯

38

Page 40: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39

怒漢爆粗摑兩搞基女童 01

2001 年 4 月 26 日

不 滿 火 車 上 接 吻 指 太 猖 獗 傷 風 化 鹵 莽 漢 子 於 乘 搭 火 車 途 中 , 在 車 廂 內 目 睹 兩 名 少 女 公 然 接 吻 , 憤 然 以 粗 口 教

訓 , 被 告 更 於 下 車 時 揮 拳 相 向 , 因 而 惹 上 官 非 。 他 昨 日 在 新 蒲 崗 法 院 承 認 普

通 襲 擊 及 於 車 廂 內 粗 言 穢 語 罪 名 , 求 情 時 坦 言 是 因 為 眼 見 兩 女 接 吻 , 「 忍 唔

住 」 要 教 訓 她 們 ; 但 在 庭 上 反 被 裁 判 官 教 訓 「 人 Kiss 關 你 乜 事 ? 」 更 斥 他 無

故 打 人 , 因 此 要 索 閱 其 社 會 服 務 令 及 背 景 報 告 才 作 判 刑 。 被 告 應 訊 後 在 庭 外 表 示 , 他 當 時 眼 見 坐 在 對 面 兩 名 約 十 四 、 五 歲 女 孩 , 其 中

穿 校 服 的 一 人 坐 於 另 一 人 大 腿 上 , 先 是 「 互 餵 飯 盒 」 , 繼 而 更 在 眾 目 睽 睽

下 接 吻 , 他 忍 不 住 在 下 車 前 贈 以 一 句 「 做 乜 × 搞 基 ? 」 豈 料 對 方 二 人 竟 隨 他 下

車 , 回 贈 一 句 「 我 搞 基 關 你 × 事 」 , 所 以 他 才 會 掌 摑 其 中 一 名 少 女 。 強 調 非 歧 視 同 性 戀 被 告 強 調 自 己 並 非 歧 視 同 性 戀 , 但 只 是 因 為 該 兩 名 女 孩 太 過 猖 獗 , 在 眾 目 睽

睽 下 接 吻 , 實 在 有 傷 風 化 。 已 婚 的 被 告 更 表 示 , 如 果 自 己 有 子 女 , 一 定 不 會

容 許 他 們 這 樣 做 。 卅 一 歲 被 告 陳 志 明 , 任 職 玻 璃 裝 嵌 工 人 , 被 控 於 上 月 二 日 , 在 九 龍 塘 火 車 站

內 襲 擊 一 名 姓 嚴 少 女 , 及 於 一 列 由 大 圍 至 九 龍 塘 的 火 車 車 廂 內 粗 言 穢 語 。 被

告 昨 日 承 認 兩 項 控 罪 , 法 官 要 求 參 考 有 關 報 告 , 並 押 後 至 五 月 九 日 判 刑 。 外 籍 人 士 目 睹 經 過 被 告 求 情 時 指 自 己 是 一 時 衝 動 , 但 法 官 指 被 告 無 故 打 人 行 為 粗 暴 , 即 使 事 主

是 男 是 女 亦 無 關 係 。 而 控 方 案 情 則 指 , 在 事 發 當 日 , 一 名 外 籍 人 士 目 睹 被 告

以 粗 口 「 問 候 」 兩 名 少 女 , 更 於 九 龍 塘 車 站 內 揮 拳 襲 擊 該 名 嚴 姓 少 女 , 受 害

人 惟 有 以 手 袋 擋 格 , 糾 纏 間 外 籍 人 士 上 前 勸 阻 並 報 警 處 理 。 警 誡 後 被 告 表 示

因 為 被 打 才 會 推 開 該 少 女 。

Page 41: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40

男警放蛇候小姐剝光拘捕殺雞女督察打真軍骨場 02

2001 年 6 月 15 日

灣 仔 一 間 桑 拿 浴 室 「 掛 羊 頭 ﹑ 賣 狗 肉 」 ﹐ 明 為 顧 客 提 供 蒸 氣 浴 及 按 摩 服 務 ﹐

實 則 暗 營 醜 業 ﹐ 場 內 「 骨 女 」 乜 都 肯 做 ﹔ 警 方 「 殺 雞 女 督 察 」 昨 凌 晨 派 出 警

員 「 放 蛇 」 ﹐ 掌 握 證 據 ﹐ 將 該 色 情 浴 室 搗 破 ﹐ 拘 捕 十 六 名 涉 嫌 經 營 色 情 場 所

及 引 誘 他 人 作 不 道 德 行 為 的 男 女 ﹐ 帶 署 調 查 。 現 場 消 息 指 出 ﹕ 該 浴 室 「 小 姐 」 所 提 供 的 服 務 ﹐ 花 樣 百 出 ﹐ 「 打 飛 機 」 只 收

三 百 元 ﹐ 「 打 真 軍 」 則 收 費 六 至 八 百 元 ﹐ 旗 下 「 小 姐 」 年 輕 貌 美 ﹐ 吸 引 不 少

好 色 之 徒 光 顧 ﹐ 其 門 如 市 。 浴 室 設 有 許 多 私 家 房 ﹐ 「 小 姐 」 為 顧 客 服 務 時 ﹐

均 在 獨 立 的 房 間 內 進 行 ﹐ 警 方 難 以 掌 握 罪 證 。 拘 捕 四 男 十 二 女 現 場 為 灣 仔 莊 士 敦 道 一 百 九 十 四 號 灣 仔 中 心 三 樓 東 × 桑 拿 浴 室 ﹐ 上 址 規 模 不

算 大 ﹐ 有 十 多 間 私 家 房 ﹐ 平 日 上 班 的 「 骨 女 」 約 有 近 十 人 ﹔ 開 始 營 業 不 足 一

年 。 灣 仔 警 區 特 別 職 務 隊 「 殺 雞 女 督 察 」 傅 潔 明 指 出 ﹕ 警 方 經 過 調 查 後 ﹐ 決 定 採

取 「 放 蛇 」 手 法 ﹐ 昨 凌 晨 四 時 派 出 臥 底 人 員 喬 裝 成 「 鹹 濕 佬 」 ﹐ 到 浴 室 向 「 小

姐 」 要 求 提 供 性 服 務 ﹐ 待 「 小 姐 」 剝 清 光 時 ﹐ 警 方 裏 應 外 合 ﹐ 表 明 身 分 ﹐ 將

涉 案 「 小 姐 」 拘 捕 。 警 方 在 今 次 行 動 中 ﹐ 共 拘 捕 四 男 十 二 女 ﹐ 男 子 年 齡 介 乎 卅 四 至 四 十 八 歲 ﹐ 女

子 年 齡 則 由 十 八 至 五 十 三 歲 。 其 中 八 人 為 骨 女 警 方 在 浴 室 內 發 現 一 塊 木 做 的 「 水 牌 」 ﹐ 每 當 「 小 姐 」 為 客 人 服 務 時 ﹐ 便 將

編 有 「 小 姐 」 編 號 的 膠 名 牌 ﹐ 掛 在 「 水 牌 」 上 ﹐ 工 作 程 序 極 有 系 統 。 警 方 又

在 現 場 撿 獲 一 些 黏 有 穢 的 毛 巾 及 廁 紙 ﹐ 事 後 全 部 帶 走 ﹐ 列 作 證 物 。 傅 潔 明 表 示 ﹕ 被 捕 的 十 二 名 女 子 ﹐ 相 信 其 中 八 人 為 「 骨 女 」 ﹐ 她 們 將 被 控 以

與 涉 嫌 賣 淫 有 關 罪 名 ﹔ 其 餘 四 婦 人 涉 嫌 為 「 媽 咪 」 及 女 工 ﹐ 她 們 會 被 控 「 教

唆 他 人 作 不 道 德 行 為 」 罪 名 ﹔ 至 於 四 名 被 捕 男 子 ﹐ 包 括 浴 室 主 持 人 在 內 ﹐ 將

會 被 控 「 開 設 不 道 德 場 所 」 及 「 依 靠 妓 女 維 生 」 罪 名 。

Page 42: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41

新移民童遭嘲弄怒斬同窗 03a

2001 年 9 月 18 日

九 龍 灣 一 中 學 開 學 只 有 半 月 , 便 發 生 校 園 暴 力 事 件 , 十 六 歲 新 移 民 學 生 疑 不

滿 同 學 改 「 花 名 」 嘲 弄 , 懷 恨 在 心 。 昨 晨 有 人 竟 暗 藏 菜 刀 上 學 , 並 在 課 室 眾

目 睽 睽 下 揮 刀 狂 劈 一 名 同 學 , 教 師 及 時 制 服 涉 嫌 學 生 , 遇 襲 同 學 仍 身 中 三 刀

受 傷 。 涉 嫌 有 關 的 被 捕 學 生 姓 郭 ( 十 六 歲 ) , 就 讀 啟 樂 街 十 一 號 香 港 布 廠 商 會 朱 石

麟 職 業 先 修 中 學 中 一 ; 郭 生 長 於 單 親 家 庭 , 為 家 中 獨 子 ; 他 在 港 出 生 後 即 被

父 母 送 返 柳 州 交 親 友 照 顧 , 一 年 前 父 母 離 婚 , 母 親 隨 後 申 請 得 他 來 港 定 居 ,

兩 母 子 住 協 和 街 一 單 位 。 郭 因 為 來 港 時 間 不 長 , 只 諳 普 通 話 , 不 能 講 流 利 粵 語 , 曾 向 母 親 透 露 本 月 初

開 學 後 , 被 部 分 同 學 排 擠 及 改 「 花 名 」 取 笑 , 因 而 悶 悶 不 樂 。 受 傷 同 學 姓 吳 ( 十 三 歲 ) , 與 父 母 及 兩 姊 住 協 和 街 ; 吳 在 福 建 出 生 , 數 年 前

來 港 讀 小 學 , 畢 業 後 升 讀 該 中 學 , 與 郭 同 班 ; 不 過 , 吳 在 醫 院 向 母 親 表 示 與

郭 並 不 熟 稔 , 亦 不 明 逞 兇 動 機 。 昨 晨 郭 如 常 上 學 , 但 有 人 疑 不 忿 被 同 學 改 「 花 名 」 當 作 笑 柄 , 將 菜 刀 收 藏 書

包 內 再 上 學 , 準 備 尋 仇 。 至 上 午 九 時 許 , 郭 、 吳 兩 人 與 其 他 同 學 在 課 室 上 社 會 課 , 當 下 課 鐘 聲 剛 響 起 ,各 人 準 備 小 息 時 , 有 人 突 從 書 包 內 拔 出 菜 刀 , 衝 前 向 坐 於 前 面 相 隔 兩 座 位 的

吳 襲 擊 ; 由 於 事 出 猝 然 , 其 他 同 學 被 嚇 至 目 瞪 口 呆 , 紛 紛 驚 惶 走 避 , 並 高 聲

呼 救 。 老 師 將 其 箍 頸 制 服 幸 當 時 上 課 老 師 尚 未 離 開 課 室 , 睹 狀 立 即 喝 止 及 衝 前 箍 住 郭 的 頸 部 , 將 其 制

服 ; 吳 則 右 背 及 右 手 共 中 三 刀 披 血 倒 地 , 傷 口 俱 長 約 十 公 分 ; 校 方 報 警 , 警

員 將 郭 拘 捕 , 至 晚 上 解 往 男 童 院 扣 留 。 吳 送 院 救 治 , 情 況 穩 定 ; 教 育 署 事 後

派 員 到 校 向 師 生 進 行 心 理 輔 導 。 據 同 校 學 生 稱 , 大 部 分 同 學 是 新 移 民 , 相 信 不 存 在 新 移 民 歧 視 問 題 ; 而 郭 的

年 紀 及 身 形 比 同 班 學 生 較 大 , 且 言 語 溝 通 有 障 礙 , 加 上 他 性 格 孤 僻 , 成 為 同

學 取 笑 對 象 , 而 郭 則 常 將 心 事 收 藏 心 底 。

Page 43: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42

朱石麟職業先修中學中一生報復被起花名

師生前學生菜刀斬學生 03b

2001 年 9 月 18 日

開 學 僅 踏 入 第 三 周 ﹐ 校 園 便 發 生 令 人 震 驚 的 暴 力 事 件 。 一 名 中 一 學 生 ﹐ 疑 不

滿 遭 同 學 改 花 名 ﹐ 昨 晨 自 攜 菜 刀 返 九 龍 灣 一 間 職 業 先 修 學 校 上 課 後 ﹐ 在 老 師

及 其 他 同 學 面 前 ﹐ 突 揮 菜 刀 斬 傷 一 名 男 同 學 ﹐ 師 生 當 場 將 逞 兇 學 生 制 服 及 報

警 ﹐ 傷 者 送 院 做 手 術 後 ﹐ 情 況 穩 定 。 該 兩 名 學 童 就 讀 九 龍 灣 啟 樂 街 十 一 號 香 港 布 廠 商 會 朱 石 麟 職 業 先 修 中 學 。 九

七 年 五 月 十 七 日 發 生 轟 動 全 港 的 秀 茂 坪 童 黨 燒 屍 案 ﹐ 其 中 一 名 被 告 亦 曾 於 該

校 就 讀 ﹐ 學 校 因 此 廣 為 人 知 。 昨 日 血 案 發 生 後 ﹐ 該 校 校 長 劉 耀 輝 拒 絕 對 傳 媒 回 應 學 生 在 校 內 傷 人 的 嚴 重 事

件 ﹐ 且 態 度 頗 不 友 善 ﹐ 當 記 者 致 電 查 詢 時 ﹐ 遭 其 大 力 掛 上 電 話 。 童 黨 燒 屍 一 犯 讀 該 校 遭 斬 傷 的 男 生 吳 豐 豐 ﹐ 十 三 歲 ﹐ 與 涉 嫌 傷 人 的 十 六 歲 學 生 郭 × 光 ﹐ 同 讀 中 一 ﹐

屬 同 班 同 學 。 吳 右 背 及 右 前 臂 被 斬 傷 ﹐ 傷 口 四 吋 長 ﹐ 送 院 搶 救 及 進 行 骨 科 手

術 後 ﹐ 情 況 穩 定 ﹐ 而 郭 則 被 帶 署 扣 查 。 豐 仔 與 父 母 及 兩 姊 同 住 ﹐ 福 建 人 ﹐ 但 吳 父 經 常 出 外 公 幹 ﹐ 照 顧 一 家 的 重 任 則

落 在 母 親 身 上 ﹐ 親 友 均 盛 讚 豐 仔 是 乖 仔 一 名 ﹐ 常 陪 伴 母 親 左 右 ﹐ 今 次 突 遭 同

學 襲 擊 ﹐ 實 在 不 明 所 以 。 不 過 ﹐ 有 同 學 指 豐 仔 喜 愛 替 同 學 起 花 名 ﹐ 頗 為 頑 皮 ﹐ 而 涉 案 學 生 早 前 因 遭 改

花 名 ﹐ 與 豐 仔 大 吵 一 場 後 ﹐ 事 情 不 了 了 之 。 因 起 花 名 曾 大 吵 一 場 昨 上 午 九 時 半 ﹐ 兩 人 一 同 在 學 校 一 樓 班 房 上 第 三 節 課 ﹐ 涉 案 的 郭 同 學 坐 在 豐

仔 前 兩 個 座 位 。 下 課 後 ﹐ 學 生 準 備 出 班 房 小 息 ﹐ 豐 仔 踏 出 班 房 之 際 ﹐ 有 人 即

取 出 一 柄 菜 刀 ﹐ 揮 刀 斬 向 豐 仔 。 其 他 同 學 及 老 師 睹 狀 ﹐ 即 大 驚 呼 叫 ﹐ 老 師 急 上 前 阻 止 ﹐ 並 將 涉 嫌 傷 人 的 郭 制

服 ﹐ 及 通 知 學 校 報 警 。 警 方 到 場 將 傷 者 送 院 ﹐ 並 將 涉 案 學 童 拘 捕 ﹐ 警 方 相 信

有 人 不 滿 遭 改 花 名 ﹐ 故 作 出 鹵 莽 行 動 。 該 童 後 送 海 棠 路 男 童 院 扣 查 。

Page 44: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43

中一生課室菜刀劈同學從後斬背臂被教師制服 03c

2001 年 9 月 18 日

九 龍 灣 一 間 中 學 發 生 令 人 震 驚 的 校 園 暴 力 事 件 , 一 名 十 三 歲 中 一 男 生 , 疑 因

不 滿 被 人 改 花 名 及 遭 舉 報 在 校 內 抽 煙 , 昨 日 帶 備 菜 刀 回 校 , 追 斬 一 名 男 同 學 , 被 斬 男 生 身 中 兩 刀 , 幸 而 老 師 及 時 阻 止 , 將 斬 人 的 男 生 制 服 , 未 釀 成 更

大 傷 害 , 傷 者 事 後 送 院 治 理 , 斬 人 的 男 生 則 帶 警 署 調 查 。 記 者 : 劉 柏 麟 、 周

鴻 熙 發 生 斬 人 事 件 的 學 校 , 為 九 龍 灣 啟 樂 街 十 一 號 香 港 布 廠 商 會 朱 石 麟 職 業 先 修

中 學 , 校 方 事 後 一 直 推 說 校 長 正 在 開 會 , 未 有 對 事 件 作 出 評 論 。 疑 報 復 遭 舉 報 抽 煙 事 件 中 被 斬 傷 的 學 生 姓 吳 , 與 涉 嫌 傷 人 的 姓 郭 男 生 均 十 三 歲 , 是 中 一 同 班 同

學 , 兩 人 本 月 初 新 學 期 開 始 才 入 讀 該 校 , 相 識 僅 約 半 月 , 傷 者 在 醫 院 向 家 人

表 示 與 對 方 不 認 識 , 連 「 佢 乜 名 都 唔 知 」 , 並 稱 不 知 遇 襲 原 因 。 不 過 , 據 消 息 稱 , 在 本 學 期 開 學 不 久 , 姓 郭 男 生 因 在 校 內 抽 煙 被 校 方 責 罰 ,

他 懷 疑 是 吳 舉 報 , 同 時 又 指 吳 替 他 改 花 名 , 雙 方 早 有 嫌 隙 , 今 次 傷 人 事 件 疑

與 此 有 關 。 事 發 在 昨 晨 九 時 四 十 五 分 , 剛 剛 第 一 節 小 息 完 畢 , 姓 吳 事 主 返 回 課 室 後 , 突

然 被 人 持 菜 刀 從 後 揮 斬 , 他 左 背 及 左 臂 分 別 中 刀 , 當 場 披 血 受 傷 , 其 他 同 學

嚇 得 爭 相 走 避 , 此 時 , 一 名 男 老 師 剛 進 入 課 室 , 見 狀 馬 上 趨 前 將 涉 嫌 傷 人 學

生 手 上 的 菜 刀 奪 過 , 並 將 他 制 服 。 校 方 事 後 致 電 報 警 , 傷 者 送 院 救 治 , 經 治 理 後 , 目 前 情 況 穩 定 , 其 母 親 及 家

人 接 報 趕 到 醫 院 了 解 情 況 。 另 外 , 警 方 在 校 內 將 傷 人 的 學 生 蒙 頭 帶 署 , 並 撿 走 他 的 書 包 和 一 把 菜 刀 , 同

時 已 通 知 他 的 家 長 到 警 署 , 涉 案 男 童 目 前 仍 被 扣 查 。 學 生 懷 疑 黑 幫 滲 入 據 該 校 一 些 學 生 表 示 , 懷 疑 校 內 有 黑 社 會 分 子 滲 入 , 亦 曾 見 過 有 人 打 架 及 在

廁 所 內 抽 煙 , 每 當 有 其 他 同 學 進 入 發 覺 , 即 會 被 人 恐 嚇 , 並 不 准 他 們 離 開 ,

防 止 被 人 舉 報 。 記 者 昨 日 在 現 場 所 見 , 朱 石 麟 職 業 先 修 中 學 門 外 有 不 少 金 毛 青 年 在 等 候 學 生

放 學 , 然 後 三 五 成 群 離 開 , 雖 有 警 車 巡 邏 該 校 , 但 阻 嚇 性 不 大 。

Page 45: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44

中一生被改花名菜刀斬同窗 03d

2001 年 9 月 18 日

開 學 不 足 一 月 , 本 港 先 後 發 生 兩 宗 涉 及 「 校 園 暴 力 」 事 件 ; 昨 日 九 龍 灣 一 間

中 學 的 一 名 新 移 民 中 一 學 生 , 疑 不 堪 被 同 班 同 學 起 「 花 名 」 取 笑 , 與 同 學 發

生 爭 執 , 突 在 書 包 拿 出 菜 刀 追 斬 對 方 , 遇 襲 同 學 負 傷 逃 跑 , 及 後 驚 動 老 師 將

傷 人 的 學 生 制 服 及 報 警 ; 被 捕 學 生 昨 晚 被 送 往 又 一 男 童 院 。 多 屬 新 移 民 有 學 生 粗 口 罵 記 者 發 生 校 園 血 案 的 學 校 , 是 位 於 九 龍 灣 啟 業 街 的 香 港 布 廠 商 會 朱 石 麟 職 業 先 修

學 校 , 創 校 約 14 年 。 事 後 校 長 劉 耀 輝 拒 絕 接 受 訪 問 , 只 透 過 校 方 職 員 表 示 ,

對 事 件 不 予 置 評 。 教 育 署 曾 派 員 到 學 校 了 解 情 況 , 相 信 校 方 與 學 生 宣 布 事 件

後 , 學 生 情 緒 穩 定 。 一 名 在 學 校 附 近 清 潔 的 工 人 表 示 , 就 讀 該 校 的 學 生 大 部 分 為 新 移 民 。 他 又 經

常 看 到 學 生 放 學 後 在 校 園 外 吸 煙 、 講 粗 口 及 打 鬥 等 , 記 者 在 採 訪 期 間 , 亦 曾

被 同 學 用 粗 口 辱 罵 。 另 外 , 據 稱 , 學 校 附 近 時 有 不 良 青 年 徘 徊 , 懷 疑 與 黑 社

會 「 踢 學 生 」 入 會 有 關 。 此 外 , 有 學 生 透 露 : 「 自 己 試 過 進 入 廁 所 後 『 有 入 無 出 』 , 原 因 是 有 幾 名 女

學 生 在 廁 內 『 煲 煙 』 , 不 准 其 他 人 出 入 , 以 免 有 人 『 篤 背 脊 』 。 」 據 悉 , 發 生 衝 突 的 兩 名 同 學 均 是 就 讀 中 一 A 班 , 遇 襲 的 同 學 吳 × 豐 ( 13 歲 ) ,

福 建 人 , 在 班 內 最 喜 歡 替 同 學 起 「 花 名 」 , 懷 疑 因 此 惹 禍 。 他 被 送 往 聯 合 醫

院 救 治 , 右 手 及 右 背 中 刀 , 在 進 行 縫 針 手 術 後 , 情 況 穩 定 。 據 稱 , 早 前 已 有 人 看 見 兩 名 同 學 因 起 「 花 名 」 問 題 曾 發 生 爭 執 。 事 發 約 在 昨

日 上 午 10 時 , 當 時 第 一 節 小 息 結 束 鐘 響 起 , 學 生 陸 續 返 回 課 室 , 此 時 有 同 學

在 班 房 門 外 已 聽 到 吳 與 另 一 同 學 郭 × 軍 ( 16 歲 ) , 疑 再 為 「 花 名 」 之 事 發 生 爭

吵 。 同 學 手 背 中 刀 老 師 合 力 制 服 不 料 , 郭 突 然 取 出 一 把 在 家 中 預 先 放 入 書 包 的 一 把 菜 刀 , 拔 出 後 即 向 吳 追 斬 , 吳 背 及 手 中 刀 後 負 傷 逃 跑 , 在 課 室 地 上 及 走 廊 亦 流 有 斑 斑 血 漬 , 事 後 因

學 生 呼 叫 驚 動 老 師 , 幾 名 老 師 見 狀 即 將 兩 人 分 開 , 並 將 郭 手 上 的 兇 刀 奪 去 ,

然 後 報 警 , 警 方 事 後 到 場 將 涉 傷 人 的 學 生 帶 署 調 查 。 據 稱 , 郭 是 新 移 民 , 原 與 母 親 居 於 深 圳 , 父 母 半 年 前 離 異 後 隨 父 居 港 , 現 與

任 職 麵 包 師 父 的 父 親 同 住 。 郭 不 懂 廣 東 話 , 在 校 內 經 常 欠 交 功 課 及 在 堂 上 睡

覺 , 一 星 期 前 曾 與 傷 者 爭 執 。 另 一 宗 校 園 暴 力 事 件 發 生 在 本 月 7 日 屯 門 大 興 一 中 學 , 一 名 15 歲 姓 黃 新 移

民 學 生 放 學 行 經 興 耀 樓 對 開 休 憩 公 園 時 , 突 遭 20 多 名 身 穿 校 服 童 黨 圍 毆 , 頭

部 重 傷 昏 迷 , 情 況 嚴 重 , 行 兇 童 黨 則 逃 逸 , 警 方 仍 就 傷 者 被 毆 原 因 調 查 。

Page 46: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45

警翻版同性戀光碟集團 扮基佬「放蛇」 拘捕四男女 04

2001 年 4 月 5 日

警 方 利 用 「 放 蛇 」 方 式 , 昨 晚 在 灣 仔 搗 破 一 個 翻 版 同 性 戀 光 碟 集 團 , 拘 捕 兩

男 兩 女 。 現 場 是 軒 尼 詩 道 四 四 七 號 合 群 商 業 大 廈 一 單 位 , 面 積 四 十 平 方 公 尺 , 作 為 工

場 , 並 租 用 一 單 位 作 接 待 處 , 以 會 所 形 式 經 營 。 兩 個 月 前 展 開 調 查 警 方 於 兩 個 月 前 接 獲 線 報 展 開 調 查 , 由 灣 仔 警 區 行 動 主 任 陳 進 策 劃 , 挑 選 數

名 男 警 放 蛇 , 這 些 男 警 為 免 露 出 破 綻 , 模 倣 「 基 佬 」 言 行 舉 止 及 服 飾 , 甚 至

扮 到 十 分 「 型 」 , 到 上 址 購 買 鹹 碟 。 架 步 職 員 在 接 待 處 放 置 一 些 只 屬 三 級 鹹 碟 及 打 格 仔 封 套 , 顧 客 在 揀 選 合 心 水

光 碟 後 , 職 員 會 顧 客 到 大 廈 地 下 等 候 , 然 後 通 知 在 工 場 同 黨 即 時 用 電 腦 燒

錄 沒 有 格 仔 光 碟 , 製 成 後 始 到 地 下 交 貨 。 檢 獲 製 作 鹹 碟 工 具 放 蛇 男 警 經 多 次 買 貨 , 取 得 上 址 職 員 信 任 , 成 功 搜 集 證 據 。 至 昨 晚 九 時 許 ,

有 「 殺 雞 女 督 察 」 之 稱 的 傅 逸 娉 率 領 警 員 掩 至 上 址 搜 查 , 拘 捕 四 人 , 並 檢 獲

八 部 用 作 燒 錄 鹹 碟 電 腦 , 另 有 四 部 翻 製 鹹 帶 錄 影 機 , 另 搜 出 一 批 供 同 性 戀 者

使 用 色 情 玩 具 。

Page 47: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46

被母逐出家門稱無衣物替換弱智漢涉偷女人底褲 05a

2000 年 3 月 6 日

深 水 步 澤 安 村 一 名 被 守 寡 母 親 逐 出 家 門 的 輕 度 弱 智 男 子 ﹐ 露 宿 梯 間 卻 染 上 一

鋪 ‘ 沖 涼 癮 ’ ﹐ 並 ‘ 習 慣 ’ 偷 取 居 民 曬 晾 於 走 廊 的 女 裝 內 褲 更 換 ﹐ 昨 日 在 公 廁 洗

澡 時 被 巡 警 揭 破 怪 行 ﹐ 搜 出 十 條 女 裝 內 褲 ﹐ 惹 上 官 非 。 涉 嫌 偷 竊 女 裝 內 褲 被 帶 署 男 子 陳 × 輝 ( 二 十 六 歲 ) ﹐ 綽 號 ‘ 傻 仔 ’ ﹐ 原 與 患 青 光

眼 寡 母 ( 姓 林 ﹐ 約 五 十 歲 ) 同 住 澤 安 村 華 澤 樓 六 × 二 室 ﹐ 依 靠 綜 援 金 過 活 。 據

悉 陳 母 一 直 希 望 能 夠 自 力 更 生 ﹐ 惟 限 於 本 身 健 康 問 題 無 法 如 願 ﹐ 於 是 寄 望 兒

子 可 以 出 外 工 作 賺 錢 養 家 。 不 過 ﹐ 陳 自 恃 ‘ 低 低 地 ’ ﹐ 多 年 前 於 大 埔 佛 光 中 學

唸 畢 中 三 輟 學 後 ﹐ 一 直 無 心 工 作 ﹐ 每 份 工 作 只 是 做 三 兩 天 便 辭 工 不 幹 ﹐ 終 日

游 手 好 閒 。 陳 母 痛 心 兒 子 不 成 材 ﹐ 於 是 狠 下 心 腸 於 日 前 將 陳 趕 出 家 門 ﹐ 意 圖

刺 激 他 為 求 生 存 而 自 立 ﹐ 惜 陳 卻 是 ‘ 隨 遇 而 安 ’ ﹐ 索 性 在 家 居 附 近 梯 間 度 宿 ﹐

平 日 依 靠 好 心 鄰 居 施 捨 冷 飯 汁 過 活 ﹐ 辜 負 慈 母 一 番 苦 心 。 梯 間 露 宿 公 廁 內 沖 涼 據 悉 陳 自 從 被 迫 在 梯 間 度 宿 後 便 染 上 了 一 鋪 沖 涼 癮 ﹐ 每

天 都 會 到 村 內 的 公 廁 沖 幾 次 涼 ﹐ 更 試 過 沖 一 次 涼 長 達 四 ﹑ 五 小 時 。 昨 上 午 十

時 左 右 ﹐ 陳 如 常 在 澤 安 村 街 市 旁 的 公 廁 內 ‘ 洗 白 白 ’ 。 一 名 警 員 巡 經 公 廁 ﹐ 赫

見 陳 竟 然 身 穿 一 條 女 裝 內 褲 在 公 廁 內 沖 涼 ﹐ 懷 疑 陳 為 性 變 態 者 ﹐ 於 是 上 前 盤

查 。 其 後 更 在 陳 隨 身 攜 帶 的 一 個 膠 袋 內 搜 獲 十 條 女 裝 底 褲 。 陳 在 警 員 警 誡 下

供 稱 該 批 女 裝 內 褲 乃 較 早 時 在 澤 安 村 榮 澤 樓 六 至 九 樓 梯 間 走 廊 欄 杆 上 盜 取 ﹐

聲 稱 只 是 拿 來 作 日 常 替 換 ﹐ 並 非 拿 來 褻 玩 。 街 坊 不 追 究 偷 竊 衣 物 據 附 近 街 坊 稱 ﹐ ‘ 傻 仔 ’ 被 母 親 趕 出 家 門 後 ﹐ 由 於 無 衣 物 替 換 ﹐ 曾 經 試 過 在 村

內 順 手 牽 羊 盜 取 他 人 衣 物 來 穿 著 ﹐ 眾 街 坊 可 憐 其 身 世 ﹐ 不 予 追 究 ﹐ 卻 料 不 到

他 因 穿 著 女 裝 底 褲 巧 遇 警 員 巡 查 被 捕 帶 署 。 估 唔 到 佢 折 墮 成 咁 ‘ 個 衰 仔 唔 係 性 變 態 , 佢 偷 女 人 底 褲 怕 且 都 係 攞 黎 著 啫 ! 我 都 估 唔 到 佢 會 折 墮 成 咁 ! ’ 林 女 士 獲 悉 兒 子 涉 嫌 偷 女 人 底 褲 被 捕 警 署 , 痛 心 兒 子 于 成 才 , 忍 不

住 老 淚 縱 橫 。 林 女 士 稱 本 身 為 印 尼 華 僑 , 三 十 年 前 印 尼 排 華 時 離 開 印 尼 到 中 國 大 陸 讀 書 , 在 當 地 邂 逅 丈 夫 , 其 後 生 下 兒 子 ‘ 阿 輝 ’ , 惟 當 兒 子 兩 歲 時 她 與 丈 夫 性 格 不 合 離 婚 。 其 後 林 女 士 偕 子 來 港 定 居 , 與 母 親 同 住 沙 田 , 由 其 母 代 為 照 料 ‘ 阿 輝 ’ , 可 惜 老 人 家 過 份 縱 容 孫 兒 , 以 致 ‘ 阿 輝 ’ 十 二 歲 仍 要 人 服 侍 沖 涼 、 吃 飯 , 種 下 ‘ 好 食 懶 飛 ’ 的 惡 果 。 當 ‘ 阿 輝 ’ 中 三 畢 業 後 , 林 母 病 逝 , 此 時 林 女 士 亦 患 上 青 光 眼 無 法 照 料‘ 阿 輝 ’, 令 一 向 ‘ 衣 來 伸 手 , 飯 來 張 口 ’ 的 ‘ 阿 輝 ’ 對 母 親 產 生 怨 懟 之 心 , 其 後 ‘ 阿 輝 ’ 獲 悉 生 父 音 訊 , 嫌 棄 老 母 又 窮 又 病 , 離 家 投 靠 老 父 , 直 至 七 年 前 老 父 因 患 肺 癌 病 逝 , 被 迫 重 投 又 窮 又 病 的 老 母 。

Page 48: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47

澤安怪漢偷鄰婦底褲公廁向警展艷裝被捕還嬉皮笑臉 05b

2000 年 3 月 6 日

石 硤 尾 澤 安 村 一 名 因 典 當 家 中 所 有 值 錢 財 物 ﹐ 被 母 親 逐 出 家 門 的 青 年 怪 人 ﹐

繼 較 早 前 席 地 走 廊 ﹐ 長 佔 公 廁 當 寓 所 等 連 串 怪 行 後 ﹐ 昨 晨 偷 走 鄰 居 十 多 條

女 裝 內 褲 ﹐ 在 公 廁 中 刻 意 穿 給 巡 警 觀 看 ﹐ 還 嬉 皮 笑 臉 隨 警 員 返 警 署 調 查 。 該 名 令 人 弄 不 清 他 是 「 天 才 還 是 白 痴 」 的 怪 人 陳 輝 ( 二 十 六 歲 ) ﹐ 原 與 相

依 為 命 的 母 親 同 住 澤 安 村 麗 澤 樓 一 單 位 。 陳 身 世 頗 為 可 憐 。 十 多 年 前 ﹐ 父 母

離 異 ﹐ 隨 父 他 遷 ﹐ 六 年 前 其 父 病 逝 ﹐ 返 回 澤 安 村 與 母 親 同 住 ﹐ 其 母 患 有 青 光

眼 ﹐ 靠 千 餘 元 傷 殘 津 貼 過 活 。 陳 雖 成 年 ﹐ 但 終 日 游 手 好 閑 ﹐ 常 向 鄰 居 賒 借 及

吃 街 坊 的 殘 羹 餘 飯 過 活 。 陳 母 指 他 自 幼 的 智 力 稍 遜 於 常 人 ﹐ 亦 有 鄰 居 指 他 是 「 傻 仔 」 ﹐ 但 不 少 與 他 相

熟 的 鄰 居 指 他 是 「 精 甩 尾 」 一 族 ﹐ 指 他 常 以 其 可 憐 身 世 「 呃 錢 兼 呃 飲 呃 食 」 ﹐

不 少 搵 錢 招 數 ﹐ 連 精 明 人 亦 自 愧 不 如 。 數 年 前 他 因 將 其 家 中 所 有 值 錢 財 物 全 部 典 當 ﹐ 其 母 大 怒 ﹐ 將 他 逐 出 家 門 ﹐ 席

地 睡 在 家 門 前 走 廊 。 但 他 從 來 不 找 工 作 ﹐ 一 味 挖 空 心 思 騙 錢 。 據 悉 ﹐ 他 經 常

報 失 身 分 證 ﹐ 用 身 分 證 來 賣 錢 ﹔ 他 曾 替 深 水 步 區 的 無 牌 小 販 頂 罪 ﹐ 賺 取 「 頂

罪 費 」 ﹐ 但 他 收 錢 後 ﹐ 卻 不 去 頂 罪 。 另 外 他 又 藉 詞 搵 工 ﹐ 向 親 友 及 鄰 居 借 錢

上 班 ﹐ 但 得 錢 後 ﹐ 卻 不 去 上 班 ﹐ 親 友 均 對 他 沒 奈 何 。 近 期 他 因 無 家 可 歸 ﹐ 行 為 更 為 怪 誕 ﹐ 每 日 約 有 五 小 時 逗 留 在 村 內 的 公 廁 中 ﹐

在 又 臭 又 濕 滑 的 廁 所 中 休 息 及 進 食 。 另 外 天 寒 地 凍 ﹐ 每 日 公 廁 內 洗 凍 水 澡 四 ﹑ 五 次 。 由 於 他 行 為 怪 ﹐ 又 有 老 街 坊 為 他 送 來 衣 物 及 食 物 ﹐ 生 活 優 哉 悠 哉 ﹐

加 上 多 次 無 身 分 證 被 警 員 帶 返 其 母 親 寓 所 調 查 ﹐ 成 為 村 內 的 「 知 名 人 士 」 。

對 他 偷 內 褲 一 事 ﹐ 亦 不 吃 驚 。 昨 日 上 午 十 時 許 ﹐ 一 名 巡 警 巡 經 近 麗 澤 樓 對 開 的 公 廁 時 ﹐ 發 現 他 在 公 廁 內 僅

身 穿 一 條 藍 色 ﹑ 有 花 紋 的 女 裝 內 褲 ﹐ 在 巡 邏 面 前 展 示 。 巡 警 將 他 截 停 ﹐ 他 還

透 露 在 洗 手 盆 的 膠 袋 內 有 其 他 女 裝 內 褲 。 警 員 打 開 膠 袋 ﹐ 發 現 內 裡 共 有 九 條

不 同 顏 色 內 褲 ﹐ 陳 亦 招 認 在 華 澤 樓 六 至 七 樓 走 廊 偷 來 。 警 員 押 他 到 華 澤 樓 調

查 ﹐ 發 現 全 大 廈 的 走 廊 欄 河 晾 有 大 量 衣 物 ﹐ 但 因 未 能 找 到 物 主 ﹐ 遂 將 他 帶 署

扣 查 ﹐ 暫 列 偷 竊 案 處 理 。

Page 49: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附錄三:媒體報導輯錄

48

Page 50: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02-06-24 Journalists show average sensitivity on rights issues

―――――――――――――――――――――――――――――――――――――――――――――――――

Most Hong Kong journalists believe the media's role is to act as government watchdog, but more than 40 per cent say their bosses' priority is to entertain the public, according to a study released yesterday. The survey into human rights representations in the news media by the Catholic Justice and Peace Commission and Amnesty International found reporters had only an average level of sensitivity towards rights issues. Lisa Leung Yuk-ming, who chairs the Justice and Peace Commission, said journalists faced a constant struggle between sensitive reporting and market forces. There is a gap between journalists' disposition to human rights and corporate needs, and because of the bad economy they are less likely to challenge what their boss wants and this affects how they select and report on the socially disadvantaged, she said. We are not trying to lay the blame entirely on journalists because there is also a social eagerness for voyeurism and because journalists are driven by market interests and what readers want. The study interviewed 288 reporters from 13 newspapers and five electronic media organisations from December 2001 to March this year. It found more than 57 per cent of journalists said their job was to monitor the Government, 31 per cent said they provided a public voice and almost 12 per cent said they were entertaining the readers. But 43 per cent of reporters said their bosses wanted to provide entertainment. Only 35 per cent said their bosses wanted to monitor the Government and 16 per cent said they represented the public's voice. On a scale from one - the least sensitive to human rights issues - to three, the most sensitive, the journalists scored an average of 2.05. Journalists were most sensitive towards the disabled and people's sexual orientation. They had an average sensitivity to race issues, but were less sensitive to gender, poverty, police, mainlanders and prostitutes. The study recommended journalists avoid using social labels, sensationalising news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human rights when reporting. It urged media organisations to find a more appropriate balance between market-driven force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49

Page 51: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信報財經新聞 2002-06-24,新聞-政策政情,P05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一般

―――――――――――――――――――――――――――――――――――――――――――――――――

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本港的新聞工作者的人權意識只屬一般,對與傳媒有關的人權如言論集會自由的意識較

高,但對新移民和性工作者的人權意識則較低。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和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於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三月期間,就新聞工作者的人權

意識,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二百八十八名來自本港十三份報章及五間電子傳媒的新聞工作者,及以個人訪問方式

訪問十七名記者和傳媒機構的主管級行政人員。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被訪者的整體人權意識量值(Human Right Sensitivity Value)為二點○五。人權意識量值

是由負責調查的團體,根據被訪者對人權意識評分,計算出平均數,再以量值來量化其人權意識的水平,最低量

值為一,最高為二點九六,量值愈低,人權意識愈高。

在九個研究範疇中,調查發現新聞工作者對殘障人士、言論集會自由和不同性傾向人士的人權意識較高,量

值分別為一點八三至一點九三;對性工作者、新移民和警權的人權意識則較低,量值由二點二七至二點三八。

調查亦指出,在教育過程中曾接觸過人權課題的新聞工作者,在多個範疇的人權意識,較未曾接觸過人權課

題的新聞工作者為高。

在報章的重要功能方面,約百分之五十八的被訪者認為是監察政府,百分之三十一認為是為民請命。然而,

百分之四十三的被訪者說上司會認為報章的功能是資訊娛樂,百分之三十五是監察政府。

負責該項調查的梁旭明表示,新聞工作者對性工作者和新移民的人權意識較低,主要由於社會對性問題仍存

有傳統規範,而社會對新移民的討論多屬負面,尤其在經濟低迷情況下,往往會將責任歸咎於新移民,新聞工作

者難免受社會影響。

她說,部分傳媒在報道時會標明弱勢社群的身份,例如「弱智漢」、「女同志」等,會強化社會對弱勢社群的

看法,甚至可能令歧視加深。

梁旭明建議,新聞工作者在報道時應更多從人權角度考慮,定標題時考慮標明身份的必要性,落實推行新聞

工作者守則,而政府應將人權教育納入新聞教育,以至全民教育內。

50

Page 52: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經濟日報 2002-06-24,政治,A32

傳媒對性工作者 人權意識低

―――――――――――――――――――――――――――――――――――――――――――――――――

【本報訊】由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及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進行的調查發現,傳媒工作者的整體人

權意識只屬一般,其中對涉及新移民和性工作者的人權意識最低(見附表)。

傳媒機構 沒人權意識訓練

有關調查由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以問卷形式訪問了 288 名記者、編輯、編導及監製等,當中涉及 13 份報

紙及 5 間電子傳媒。所有受訪的傳媒工作者均表示,其現職機構沒有提供任何關於人權意識的訓練,而大部分受

訪者在大學時所接觸的課程,也沒有足夠的人權意識訓練。

對新移民 意識亦低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主席梁旭明表示,傳媒工作者對於涉及其切身工作,如言論集會自由的人權意識

較高,但對於如新移民及性工作者等弱勢社群,因性課題受傳統規範,及近年涉及居港權的討論,令傳媒工作者

本身也受到社會觀念影響,人權意識較其他範疇為低。

調查又發現,傳媒工作者本身認為報章的主要功能為「監察政府」,但卻估計其上司將功能認為是「資訊娛樂」,

當中存有一定距離。梁旭明擔心此舉反映傳媒工作者,自行揣釋上司的要求,影響撰寫及編採的手法。

為求通俗 用「骨女」「弱智漢」字眼

雖然弱勢社群的報道,多涉及負面消息及帶有標籤成分,但部分受訪的傳媒工作者認為,這不會加深社會人

士對他們的歧視或偏見,而在報章上出現的「俗稱」,如「骨女」及「弱智漢」等,只是出於「通俗易明」、「增加

可讀性」及「反映事實」。

梁旭明認為有關報道,只會強化社會對弱勢社群的看法,及滿足讀者的獵奇心態。她希望傳媒在報道時,多

考慮人權的角度及落實新聞工作者守則,大學及社會方面也應該加強人權教育。

51

Page 53: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東方日報 2002-06-24,港聞,A22

報評會被轟為「法西斯組織」

―――――――――――――――――――――――――――――――――――――――――――――――――

【本報訊】在一個關於新聞報道與人權意識的研討會上,有學者批評由董建華一手主導的香港報業評議會,

是一隻權力巨獸,不但破壞香港的新聞、言論自由,更削弱香港固有的優勢,危及香港國際地位,間接影響香港

經濟。講者更批評報評會主席陳坤耀是原教旨主義者,以行外人充任新聞判官,企圖使香港變成清教徒社會。

珠海書院新聞系教授譚志強,昨日在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和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會委員會舉辦的研討會上

表示,報評會設立的原意是處理涉及私隱問題的新聞和採訪手法,但報評會卻自我擴權,連與私隱無關的報道風

格也要管,而且不但管報業,電子傳媒也要管,「呢個評議會根本就係一個法西斯主義的評議會。」

譚志強又批評,陳坤耀對新聞法律和新聞道德完全不懂,完全是以行外人充任新聞判官,而且又是由特首委

任,報評會勢必淪為特區政府控制傳媒的工具。

間接損害港經濟

他說,雖然有些西方國家成立新聞評議會,但均由業界自行設立,自行制訂準則,與香港的報評會根本是兩

回事,報評會只會破壞香港的基石——資訊和新聞自由,削弱香港的國際地位,間接傷害香港的經濟。

理大通識教育中心首席講師史文鴻在研討會上亦認為,目前已有足夠機制監管傳媒,根本上沒有必要成立報

評會,傳媒的好與壞應交由讀者自行判斷。

研討會亦公布了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的調查報告,發現本港新聞工作者的整體人權意識屬於中等,可以接受。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和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會委員會年初成功訪問了二百八十八位本地新聞工作者,研究他們

在言論集會自由、兩性平等、弱勢社群等九個範疇的人權意識。

調查發現,於言論集會等政治公民權利方面,新聞工作者的人權意識最高的,於弱勢社群方面,譬如新移民、

性工作者,則相對較低。

負責調查的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會委員會代表梁旭明表示,新聞工作者和機構日後在弱勢社群方面的報道,

應有更多的人權考慮。另外,大學教育亦需將人權教育納入新聞教育的一部分。

52

Page 54: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經濟日報 2002-07-16,世事,C07

傳媒與偏見(毛孟靜)

―――――――――――――――――――――――――――――――――――――――――――――――――

早前有個調查,結論是,本地新聞工作者的人權意識,只屬一般。一般者,普通也,不是很高,但也不算太

低。於是自然地,就有提升這方面報道訓練的呼籲。

各間大學的新聞系固然該向這方面著眼及著手,幫忙提高學生對「人人平等」這個概念的敏感度。但人人平

等,本來就是常識,對在職的新聞從業員來說,大概是知易行難罷了。

傳媒是社會的鏡子,一大關鍵,是如果社會看不起某一類人,媒介或會不期然順應民意、迎合趣味。那個態

度,是一邊可以討好大多數,又不怕得罪少數人。

聽上去是可悲的︰因為民意本來就粗糙,傳媒順應這份粗糙,結果就更鞏固這份粗糙。周而復始,沒完沒了。

聽陶傑說,英國的小報,時至今日仍不時有用「Paki、Chink」等字眼來說巴基斯坦人及中國人。有人罵了,

它們會收斂一下,但久不久又會「復發」。在香港,除非對媒介尤其是報紙就 體含歧視、侮辱成分的描寫大事批

評、 起而攻之,不然習慣成自然,仍是慣性收視。

上述調查,由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以及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進行,共分九個範疇,包括殘障人士、

言論集會自由、不同性取向人士、窮人、新移民等。

以人權意識計高低分,最高分的範疇是殘障人士。中間的,有少數族裔、兩性平等。稍為意外的,是新聞工

作者人權意識最低的對象,有「新移民」一項。

實在不想事事怪政府,但這一筆,實在不能不翻政府的舊帳。是政府在人大釋法一幕中,成功地推銷了新移

民可厭的形象,「挑著擔挑的窮親戚浪似捲入香港,香港會陸沉」的信息,果然在人心中紮了根。

53

Page 55: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附錄四: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守則

54

Page 56: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新聞從業員專業操守守則》

(一)我們的理念

我們確信言論自由是一項基本人權。

我們確信新聞自由是言論自由的具體呈現,獲《基本法》保障。

我們確信新聞從業員應竭力維護新聞自由,以公眾利益為依歸。

我們確信新聞從業員須遵循真實、客觀、公正的原則。

我們認為傳媒機構擁有者及新聞行政人員,更有責任鼓勵和要求員工信守這些理念。

(二)操守守則

1. 新聞從業員應以求真、公平、客觀、不偏不倚和全面的態度處理新聞材料,確保報道正確

無誤,沒有斷章取義或曲解新聞材料的原意,不致誤導受眾。 2. 若報道失實、誤導或歪曲原意,應讓當事人回應,盡快更正。 3. 新聞從業員在處理新聞的時候,尤其是涉及暴力、性罪行、自殺等社會新聞,應避免淫褻、

不雅或煽情。 4. 新聞從業員應尊重個人名譽和私隱。在未經當事人同意,採訪及報道其私生活時,應具合

理理由,適當處理,避免侵擾個人私隱。 4.1 兒童的私隱尤須謹慎處理,傳媒報道涉及兒童私生活的題材時,必須要有合理理由;不

應單單基於其親人或監護人的名聲和地位而作出報道。 4.2 傳媒報道公眾人物的個人行為或資料時,須有合理理由。 4.3 擁有公職的公眾人物當其個人行為或資料涉及公職時,不屬於個人私隱。

5. 新聞從業員應致力避免利益衝突,在任何情況下,其工作均不受其個人、機構、經濟上、

政治上或其他利益關係所影響。 5.1 不應利用因履行職責而獲得的消息,於消息公布前牟取私利;又或轉告他人而間接獲益; 5.2 不應因廣告或其他考慮而扭曲事實; 5.3 不應報道或評論自己有份參與的投資項目、組織及其活動;若須報道或評論,亦應申報

利益; 5.4 不應因外界的壓力或經濟利益而影響新聞報道或新聞評論。

6. 新聞從業員不應因政治壓力或經濟利益而自我審查。 7. 新聞從業員應以正當手段取得消息、照片及插圖。 8. 在處理有關年齡、種族、膚色、信仰、殘疾、婚姻狀況、私生子女、性別或性傾向等內容

時,應避免歧視。 9. 新聞從業員應保護消息來源。

9.1 為免錯誤引導公眾,應盡量避免引述不願透露身分人士所提供的消息。 9.2 如需引述,應加倍謹慎查證不願透露身分人士所提供的消息。

55

Page 57: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香港天主教正義 ... · 人權報導與人權教育 調查報告建議傳媒在考慮商業價值之餘,亦應負上社會責任。記者及主管在選

新聞工作者人權意識研究 ―――――――――――――――――――――――――――――――――――――――――――

10. 新聞從業員應切實遵行本守則,除非涉及以下的公眾利益範疇: 10.1 揭露任何個人或組織濫用權力、疏忽職守、或不法的行為; 10.2 防止公眾受到個人或組織的聲明或行動所誤導; 10.3 防止任何對公眾安全、香港防務、公眾健康受到威脅。

(三)運作細則 Ⅰ、新聞攝影 1. 新聞攝影以紀錄真實為首要任務,記者在新聞現場應據實拍攝,不得參與設計或導演新聞

事件,作誇大和不實的報道。 2. 記者在拍攝意外事件時,應顧及受害人及其家屬的感受,盡量把對他們的心理影響及傷害

減到最低。 3. 攝影記者在拍攝過程中應該尊重被攝者的私隱。 4. 新聞攝影工作者(包括攝影記者和圖片編輯)應謹慎處理血腥、暴力、欒心和色情圖片。

使用時須考慮: 4.1 對說明新聞事件是否必要; 4.2 對社會的影響; 4.3 對當事人及其家屬的影響。

5. 新聞攝影工作者在處理照片時,應以拍攝現場所見的真實情景為依歸,任何事前或事後的

加工,都不能接受。 6. 新聞照片在新聞媒體上有時會用作插圖或作局部整合以配合版面編輯效果,但應註明照片

曾經「加工處理」,或指明是「設計圖片」。 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