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書寫通俗化之思考 - twba.org.t³•律書寫... ·...

17
我國司法文書用語,由古至今代代相傳自 成一格之慣用語詞及行文腔調。諸多自五四 運動以降,即已逐漸不見於日常書寫之用 詞,仍在作為公牘的判決書中遺有殘影。有 鑑於我國司法文書用語詰屈聱牙、晦澀艱深 之歷史傳統,已然造成人民親近、瞭解司法 障礙,前司法行政部(法務部前身)曾於民 國62年發布「司法機關改革司法文書加強實 施要點」,明令有關訴訟及及非訟事件的公 告一律改用語體文字,司法文書除民刑事裁 判主文、引用法律條文及判例解釋原文外, 應盡量使用語體文,並強調語體是要把握 「淺顯易懂」之原則,而非必然需將所有字 彙口語化 1 。20多年後,司法院於86年11月間 成立「裁判書類通俗化小組」,目的在「改 進裁判書類用語,使裁判書類用語通俗易 懂,達成法律與人民生活結合,以建立全民 化的司法」。然而,直到106年總統府召開司 法改革國是會議,依所公布之分組議題清單 「第四組:參與、透明、親近的司法 2 :議題 4-4、親近人民的司法:子題1『司法文書與 司法語言之改革』」,司法文書及語言仍是 亟待改進的司法革新事項。我國推動司法文 書通俗化,前後已逾40年,迄今未竟全功。 肩負著歷史文化遺跡之舊有法律書寫模 式,如何因應社會變遷以拉近司法與人民之 距離,並非我國獨有之挑戰。在外國經驗 上,日本、德國、美國均曾面臨法律規範、 裁判文書甚或律師書狀等各類司法文件上, 法律用語應否通俗化、應通俗化至何種程度 之辯證及實踐。106年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 議第四組籌委高茹萍(臺灣再生能源推動聯 盟理事長),曾在第四組的群組討論中提到 「法律文書白話文的改革目的,主要是讓閱 讀法律文書(例如判決書)的當事人得以理 解的敘述方式看懂,…至於看得懂的法律文 書該如何定義?我們將朝向蒐集國內外的評 估基礎…。」 3 因此,本文即以美國密西根州 法律書寫通俗化之思考 從密西根法律白話文運動談起 林蕙芳 *本文作者係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庭法官 註1:蘇永欽,〈裁判書通俗化—司法的白話文運動?〉,《月旦法學雜誌》,第43期,1998年12月, 頁99。 註2: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公布分組會議委員與議題, 2017-02-17 18:12:44, http://www.president.gov.tw/portals/0/download/1060217P-2.pdf ,最後瀏覽日:2017年3月9日。 註3:司改國是會議第四分組的聊天紀錄,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6TWrTRQWn8FV2JHYVJRNWJLOG8/view ,最後瀏覽日:2017 年2月28日。 4月號/17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Jul-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我國司法文書用語,由古至今代代相傳自

成一格之慣用語詞及行文腔調。諸多自五四

運動以降,即已逐漸不見於日常書寫之用

詞,仍在作為公牘的判決書中遺有殘影。有

鑑於我國司法文書用語詰屈聱牙、晦澀艱深

之歷史傳統,已然造成人民親近、瞭解司法

障礙,前司法行政部(法務部前身)曾於民

國62年發布「司法機關改革司法文書加強實

施要點」,明令有關訴訟及及非訟事件的公

告一律改用語體文字,司法文書除民刑事裁

判主文、引用法律條文及判例解釋原文外,

應盡量使用語體文,並強調語體是要把握

「淺顯易懂」之原則,而非必然需將所有字

彙口語化1。20多年後,司法院於86年11月間

成立「裁判書類通俗化小組」,目的在「改

進裁判書類用語,使裁判書類用語通俗易

懂,達成法律與人民生活結合,以建立全民

化的司法」。然而,直到106年總統府召開司

法改革國是會議,依所公布之分組議題清單

「第四組:參與、透明、親近的司法2:議題

4-4、親近人民的司法:子題1『司法文書與

司法語言之改革』」,司法文書及語言仍是

亟待改進的司法革新事項。我國推動司法文

書通俗化,前後已逾40年,迄今未竟全功。

肩負著歷史文化遺跡之舊有法律書寫模

式,如何因應社會變遷以拉近司法與人民之

距離,並非我國獨有之挑戰。在外國經驗

上,日本、德國、美國均曾面臨法律規範、

裁判文書甚或律師書狀等各類司法文件上,

法律用語應否通俗化、應通俗化至何種程度

之辯證及實踐。106年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

議第四組籌委高茹萍(臺灣再生能源推動聯

盟理事長),曾在第四組的群組討論中提到

「法律文書白話文的改革目的,主要是讓閱

讀法律文書(例如判決書)的當事人得以理

解的敘述方式看懂,…至於看得懂的法律文

書該如何定義?我們將朝向蒐集國內外的評

估基礎…。」3 因此,本文即以美國密西根州

法律書寫通俗化之思考—從密西根法律白話文運動談起

林蕙芳*

*本文作者係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庭法官註1:蘇永欽,〈裁判書通俗化—司法的白話文運動?〉,《月旦法學雜誌》,第43期,1998年12月,

頁99。

註2: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籌備委員會公布分組會議委員與議題, 2017-02-17 18:12:44,

http://www.president.gov.tw/portals/0/download/1060217P-2.pdf ,最後瀏覽日:2017年3月9日。

註3:司改國是會議第四分組的聊天紀錄,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6TWrTRQWn8FV2JHYVJRNWJLOG8/view ,最後瀏覽日:2017

年2月28日。

本 期 專 題

4月號/17

法律白話文運動(Pl a i n E ng l i s h/ P l a i n

Language Movement in Law)為基礎,就該州

在法律白話文推行過程中,關於「淺顯易

懂」或「艱澀拗口」之法律用語如何界定、

法律白話文運動遭受之批評及釋疑、實證研

究之操作及結果等事項提出簡介,以供作為

我國推行法律白話文運動之借鏡,並就我國

法律白話文(尤其是判決白話文)運動可資

思考之改革方向,提出建議。

壹、密西根州「法律白話文運動」

發展簡史

早在美國獨立之初,獨立宣言起草人之一

的Thomas Jefferson 、John Adams即曾批評冗

繁的英語法律用字,認為充滿「無用的冗

詞、反覆的論證」的法律書寫風格,使法律

令人困惑且難以理解。然而,美國最早仍然

承襲了英國風格的法律英語文字,其後,美

國法律界對於「法律白話文運動」亦非熱

衷,此種情形直到1970年代,才開始有重大

轉變。1963年,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院

教授David Mellinkoff撰寫了「The Language of

the Law」一書,成為「法律白話文」運動的

起點。Mellinkoff教授在該書中分析了傳統法

律語言的結構,並指出其中的謬誤之處,他

並認為「法律語言(和其他任何語言一

樣),並不只是用於表達,更是在傳遞想

法。溝通的『簡明原則』,意指律師使用的

語言應該和一般語言相同,除非有其他必須

不同的理由存在。」此後,在1978年、1998

年、2010年,美國卡特總統、柯林頓總統、

歐巴馬總統均曾分別簽署行政命令,要求立

法文字及政府文書的法律用語,應盡可能清

楚、簡潔、組織良好、易於理解。

而在美國密西根州,有鑑於經年累月相沿

成習的法律書寫風格,使人民對諱莫如深的

法律文書內容始終感到隔閡。一般人或許承

認、甚至尊敬法律人的權威,但並不因此產

生信任感,反而對於「賣弄另外一種星球語

言」的法律人印象低落,並以方興未艾的各

式律師冷笑話具體呈現對法律人評價的貶

抑。為使一般人民瞭解法律,以提升對司法

的信賴及對法律人的觀感,密西根律師公會

於1979年正式成立了常設組織「Plain English

Committee」(法律白話文委員會),推動一

連串法律文件白話文運動,第一任主席由

Irwin Alteman擔任。1983年11月,密西根律

師公會雜誌在法律白話文委員會第二任主席

George Hathaway任期內,發行了「Plain

English theme issue」(白話文專題特刊),

並自1984年5月起,在律師公會雜誌開設「法

律白話文專欄」,並於1988年起由Joseph

Kimble擔任專欄主編。前述「法律白話文委員

會」於2001年停止運作,但「法律白話文專

欄」則始終持續,直到2017年1月為止,已經

累積超過上百篇專欄文章,並在美國、加拿

大、英國及澳洲被廣為引用。

由於法律白話文運動之推展,涉及法律專

業整體業界文化的革新,並與法學教育息息

相關,而屬環環相扣的結構性問題。密西根

律師公會除了持續不輟經營「法律白話文專

欄」外,在1985年,即曾寄送法律白話文委

員會主席Irwin Alterman所撰寫的「Plain and

Accurate Style in Lawsuit Papers」一書給密西

全 國 律 師

4月號/18

註4:“Legalese, the language found in most legal documents, has become a tradition and trademark of

the legal profession. Legalese includes words whose meanings are not commonly understood,

convoluted sentences, and shoddy organization.” Rosemary Moukad, NEW YORK'S PLAIN

ENGLISH LAW, Fordham Urban Law Journal, Volume8, Issue2(1979), at 1.

註5:以下引自George Hathaway, AN OVERVIEW OF THE PLAIN ENGLISH MOVEMENT FOR

LAWYERS . . . TEN YEARS LATER, Michigan Bar Journal, 73 Mich. B.J. 26(January, 1994)。

註6:在英語文法之下,該句子中「真正重要的動作」會被名詞化的敘述方式所掩埋。舉例而言,「An

evaluation of the procedures needs to be done」一句中,強調的是需要做一個「評估」,

根州全數的律師參考;1986年,並以密西根

律師公會基金及該州超過50個法律團體、社

團捐款,製作名為「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Legalese . . . But Were

Afraid To Ask」的節目錄影帶,該錄影帶獲得

密西根法官協會及其他150個法律社團(包括

密西根州20個最大的郡層級法律社團中的18

個)推薦作為律師繼續教育影片,影片拷貝

銷售至17個州超過50個不同的團體及加拿

大、澳洲等地。1987年,密西根最高法院的

「州法院行政管理辦公室」(SCAO)著手將

法院所使用的超過400個表格、文件,以法律

白話文的風格重新修訂,同年,密西根律師

公會開始著手進行一連串實證研究,以實證

方式查考法官、律師及一般民眾對於法律白

話文的接受程度。1992年,法律白話文委員

會設立了全國性的獎項「Clarity Awad」,用

以表揚在法律文件上實踐白話文書寫而成績

斐然的團體與個人,該獎項並持續了整個90

年代。直到今天,密西根律師公會推展「法

律白話文運動」之腳步,仍未稍歇。

貳 、 「 法 律 白 話 文 」 ( P l a i n

Language)的意義

什麼是「法律白話文」?回答這個問題,

應該先從「什麼不是法律白話文」談起。是

什麼因素讓「傳統法律書寫」與「法律白話

文」產生區別,而成為法律白話文運動倡議

者著眼修正的客體?答案是「法律行話」

(Legalese)。

一、法律行話(Legalese)

法律行話(Legalese),指的是在法律文件

中常見,已經成為法律書寫傳統甚至標誌的

一種語言模式,並且包含一些意義不被廣泛

理解的詞彙、反覆迴繞的句子及劣質的文章

結構組織4。換句話說,「法律行話」就是一

般法律專業人士在法律文書中經常使用,但

對於一般人而言難以理解的用語及結構。然

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法律專有名詞(例

如res judicata【既判力】、easement【地役

權】、hearsay【傳聞法則】等),均不屬於

法律白話文運動認為應予汰除的法律行話。

法律行話的種類,主要包括下列項目5:

(一)句子結構

1.長度:平均字數過長的句子。

2. 被動式:以被動式語氣取代主動式語

氣。

3. 缺 乏 動 詞 : 以 描 述 動 作 的 抽 象 名 詞

(nominalization)取代強動詞6。

4. 過寬的間隔:在名詞、動詞和受詞之間

本 期 專 題

4月號/19

「evaluate」這個動作才是本句的重心,故會建議書寫方式改為「We need to evaluate the

procedures」,見 http://writing.wisc.edu/Handbook/CCS_actionverb.html ,最後瀏覽日:2017年2

月3日。

註7:Joseph Kimble, ANSWERING THE CRITICS OF PLAIN LANGUAGE, Scribes Journal of Legal

Writing, 5 Scribes J. Legal Writing 51(1994-1995)。

註8:Joseph Kimble, PLAIN WORDS (PART 1), Michigan Bar Journal, 80-AUG Mich. B.J. 72(August,

2001)。

註9:Joseph Kimble, THE ELEMENTS OF PLAIN LANGUAGE, Michigan Bar Journal, 81-OCT Mich. B.J.

44(October, 2002)。該文就「法律白話文」的要素分成五大項:In Genera l、Design、

Organization、Sentences及Words,由於部分建議事項涉及美國文書書寫風格(例如字體大小、每行

字元數、分段方式、詞性排列),而與我國差異甚鉅,本文爰僅摘錄與我國文書書寫較具共通性,

且可供作為判決格式、用字改進參考之事項,餘不另贅引。

有過寬的間隔(有過長的插入片語)。

(二)用字遣詞

1. 陳腐的形式主義:例如「Now comes」、

「In witness whereof」。

2. 古老的用字:例如「hereby」(及其他以

here-, there-, where-為前綴的用字,例如

therein, wherefore)。

3.多餘的同義疊字:例如「any and all」。

4. 非 專 有 名 詞 的 拉 丁 字 : 例 如 「 a b

initio」、「per curiam」、「arguendo」、

「inter alia」。

5. 冗長的片語:例如以「pursuant to」取代

「under」。

6. 不必要的長單字:例如以「utilize」取代

「use」。

二、法律白話文

相反的,「法律白話文」的主要概念,指

的是「簡明清晰的整體寫作風格」。「法律

白話文」運動並非著重於「文本修正模式

(text-based approach)」,而是「讀者取向

模式(reader-oriented approach7)」。「簡明

清晰的表述,使讀者容易瞭解」,才是法律

白話文運動最終的目標。「用字簡單」、

「句子簡短」本身並非目的,也非寫作的唯

一標準,每一位作者都應時刻將讀者及文章

放在心裡,並選擇在當時語境下最適合的用

字。如果作者認為某個較不常見、較長的詞

彙能夠傳達較為精確的意義,則仍然應該依

其確信而使用8。Joseph Kimble於1992年間,

曾就「法律白話文」的要素提出指導方針

(guideline),提供法律書寫的改進方向,並

於2002年提出指導方針的增補。然而,「法

律白話文」並未試圖消滅作者個人獨特的文

風,A作者認為通俗白話的用字遣詞,對B作

者而言不見得看法一致,上開指導方針僅是

參考建議,而非毫無彈性的法則。以下即摘

錄2002年Joseph Kimble提出的「法律白話文

指導方針」內容供參9:

(一)通則

1. 從第一個段落開始,便要以最能符合讀

者需求之方式,做書寫的計畫及安排。

並且謹記,作者的主要目標是在「盡最

大可能清楚傳達你的意見」。

全 國 律 師

4月號/20

註10:Joseph Kimble, PLAIN WORDS (PART 1), Michigan Bar Journal, 80-AUG Mich. B.J. 72

(August, 2001)。

Joseph Kimble, PLAIN WORDS(PART 2), Michigan Bar Journal, 80-SEP Mich. B.J. 72

(September, 2001)。

2. 避免讓文字「感覺很正式」。自然而不

拘謹的寫作(但要避免太不正式的口語

化)。以如同你向讀者一對一陳述時的

語調書寫。

3. 省略沒有必要的細節。將資訊精簡至只

提供給讀者他所需要瞭解的事項的程

度。

4. 如果需要的話,在文章中使用例子幫助

解釋。

(二)排版設計

1. 使用「強調」的技巧,例如粗黑體、斜

線、標題圓點。但不要過度使用,並且

需全文前後保持一致。

2. 使用曲線圖、表格、圓餅圖等圖表來協

助解釋文字內容。

(三)段落組織

1. 使用較短的短落,或將長段落再分點分

項。

2. 以符合邏輯順序的方式組織段落。一般

而言,重要先於次要、一般先於特定、

正常先於異常。

3. 在主要段落或分點分項的段落使用標

題。

4. 使用主旨句去總括每一段落的主旨,或

有同一個主題的數個段落。

(四)句子結構

1.使用短句或中等長度的句子。

2. 在描述一個動作時,以強動詞取代抽象

化的名詞。

(五)用字遣詞

1. 使用對於一般人而言較為簡單、直接的

單詞彙。

2. 避免「法律行話」(亦即前述Legalese

「用字遣詞」部分)

3. 避免意義重複的疊字(any and all; give,

devise, and bequeath)。

4. 在消費者權利義務文件中,應解釋無法

避免使用的專有名詞。

5.省略不必要的詞彙。

6. 更換冗長的片語(prior to, with regard to,

in the event that)。

7.避免使用多重否定的句型。

以下為Joseph Kimble就英語用字遣詞建議所

提出之實例10:

傳統法律書寫用字 簡單、直接的替代用字

additionally and, also

approximately about, almost, roughly

currently now

frequently often

subsequent later

複合性介系詞 較短且較簡單的替代用字

by reason of because of

in favor of for

in the absence of without

多字的片語 較短且較簡單的替代用字

due to the fact that because, since

as a consequence of because of, from

at present now, currently

本 期 專 題

4月號/21

參、對「法律白話文」的常見迷思

如同所有改革運動,「法律白話文」推動

過程中不免遭受若干質疑,而密西根律師公

會法律白話文委員會在長年研究下,就法律

人對「法律白話文」常見的迷思,也提出了

說明:

一、法律白話文是牙牙學語(b a b y

talk)程度的語言,難登大雅之堂

「文字」僅僅是法律白話文的一小部分。

法律白話文的意涵,事實上包括了所有清晰

溝通的技巧,亦即寫作計畫、排版設計、段

落組織、句子結構、用字遣詞。法律白話文

運動,是希望作者在語境允許的情況下,盡

可能選擇簡單、直接、經濟的寫作方式。如

同Barbara Child所述,法律白話文需要「老練

的寫作技巧,以便能夠寫出持續保持前後連

貫、簡明清晰,且具有可讀性的文件」,法

律白話文「看起來簡單」的效果,其實是書

寫者透過對於文件結構、內容等各項要素審

慎的計畫、組織及選擇用字後的成果,而非

幼稚的用字或語構可以達成。

二、法律領域有太多無法取代的專有名

詞(terms of art、technical terms)

專有名詞,指的是以一個或兩個字彙或詞

組,來指涉一個特定專門領域中習成、確定

的概念。自法律白話文運動發展之初,即承

認並且反覆強調「法律」作為一種專門學

科,與其他專門領域相同,都有屬於本身特

有的、無可避免的專有名詞,如同「傳聞法

則」、「既判力」等等。藉由專有名詞的使

用,即能以簡單的用字表述一個特定的法律概

念,有助於法律人間彼此溝通。不可否認的,

專有名詞對於法律素人而言,無疑會形成閱

讀障礙。而在專有名詞的使用無可避免的情

況下,法律白話文運動的建議,是希望至少能

做到在必要的情況下,對專有名詞加以解釋。

況且,依法律白話文運動倡議者在1985年所

發佈之實證統計結果,以不動產賣賣契約書

為例,僅有約3%的用字是基於慣例而有重要

法律上意義的專有名詞,換句話說,專有名詞

在法律文件中所占的比例、篇幅極少。因此,

法律白話文運動的重點,在於區別專有名詞及

其他法律行話(Legalese),並減少法律行話

的使用。

三、法律在處理複雜概念,而法律白話

文相較於傳統法律書寫方式而言較

不精確

Joseph Kimble指出,較為簡單的同義替代用

字和傳統法律書寫中的「法律行話」比較起

來,並不會減損表達的精確性(可參見前述

Joseph Kimble就英語用字遣詞建議所提出之實

例)。反之,法律白話文通常能使複雜的概念

更清晰易懂。如果一個概念已經非常困難,作

者再使用一種複雜的文體描述它,只會進一

步加深讀者理解上的困難。法律白話文,事實

上正是一種「以簡馭繁」的寫作功力。

四、 使用法律行話是基於法律條文或判

決先例之要求

在法律白話文運動中,「法律行話」自有

其定義。而無論是法律條文或判決先例,都

找不出這些冗餘的「法律行話」無法被法律

白話文轉換替代而必須存在的理由。況且,

全 國 律 師

4月號/22

註11:Joseph Kimblea, Joseph A. Prokop Jr., STRIKE THREE FOR LEGALESE, Michigan Bar Journal,

93-MAR Mich. B.J. 40(March, 2014), at 2。

註12:例如該測試文本第二題,白話文版本為:「 I received a completed copy of this note and

disclosure statement before I signed the note. _____ Date _____。」、傳統書寫版本為「Maker(s)

hereby acknowledge receipt of a completely filled in copy of his note and disclosure statement

prior to execution hereof this _____ day of _____, 19 ____.」

隨著歷年來多位總統簽署行政命令,要求法

規條文及政府文件中的法律用語應盡量簡

明、清晰、易懂,並且有「Plain Eng l i sh

Law」或「Plain English Act」等法案的提出,

法條字語也在與時俱進。也因此,法律條文

或判決先例的用語,並不致於成為法律人以

白話文風格書寫法律文書的阻礙。

肆、法律白話文接受度之實證經驗

在法律白話文推動的過程中,倡議者或許

能從個人閱讀上的感覺或經驗,據以界定何

者為法律文書中應予汰除的要素,並提出其

所認為較適合的法律白話文書寫風格。然

而,作為一個主要目的係在傳達法律資訊、

甚至需要說服讀者信服其內容的文書,倡議

者所提出的法律文書通俗化建議或指導方

針,是否確實能夠得到法官、律師甚至客戶

(讀者)的青睞與支持?除了憑藉直觀的感

覺與經驗,更需要實證的支持。自1987年以

來,密西根律師公會及佛羅里達州、路易斯

安那州等研究者,即曾以上述密西根律師公

會法律白話文委員會長久以來建立的「法律

行話」及「法律白話文指導方針」為標準,

分別建立「傳統書寫版本」、「白話文版

本」、「口語文版本」的測試文本,以法

官、律師及客戶(讀者)作為調查對象,進

行一連串實證研究。以下僅以調查對象為分

類,各擇較具代表性之實證研究記敘如下,

並就各次實證結果擇要說明。

一、法官的接受度調查

1987年.Joseph Kimble在密西根針對300

位法官及500位律師進行調查11。該次測試文

本總共1頁6題,每題包含一對各以白話文及

傳統書寫方式寫成的簡短段落(有時只有一

句12),並以「去脈絡化」的方式呈現。而

在傳統書寫版本的文本中,包含許多法律白

話文運動倡議者歸類認為屬於「傳統法律寫

作方式」的「法律行話」元素(包括陳腐的形

式主義、古老的用字、長且不常見的單字、冗

長的片語、同義疊字、從強動詞改變而來的名

詞、長句子、插入片語等等)。本次法官問卷

回覆率為60%、律師問卷回覆率為49%,總

計回收問卷425份,其中偏好白話文版本的法

官占了85%、律師占了80%。後於1990年,

Barbara Child在佛羅里達州、Joseph Prokop在

路易斯安那州,分別以相同的測試文本對律

師及法官進行調查。佛羅里達州的調查對象

558位法官和558位律師,回收問卷628份,

偏好白話文版本的法官占了86%、律師占了

80%;路易斯安那州的調查對象,為一審、二

審、三審法院法官共247人,回收問卷123

份,偏好白話文版本的法官占了82%。然而,

有鑑於上述實證研究之文本,是去脈絡化的

短句或短篇,此雖可使受測法官透過字句比

本 期 專 題

4月號/23

註13:Sean Flammer, WRITING TO PERSUADE JUDGES, Michigan Bar Journal, 90-SEP Mich. B.J. 50

(September, 2011)。

註14:Joseph Kimble, THE STRAIGHT SKINNY ON BETTER JUDICIAL OPINIONS, Michigan Bar

Journal, 85-MAR Mich. B.J. 42(March, 2006)。

註15:Christopher R. Trudeau, ACHIEVING CLARITY--Eight Data-Driven Tips for Legal

Communication, Michigan Bar Journal, 91-SEP Mich. B.J. 50(September, 2012)。

對選出本身偏好的書寫方式,但還不足以確

切證明降低語構複雜度的白話文書寫方式是

否可以達到較高的說服效果(就同一個論

點,白話文書寫方式是否比傳統書寫方式更

令人接受),且並未測試若法律用語通俗化

進一步達到「口語文」的程度,法官的偏好

是否會改變,因此,Sean Flammer在2011年間

進行新一輪的實證研究13,對於美國各地聯

邦法院一審、二審及州法院一審、二審各200

名法官進行調查,測試文本為長達3.25頁的

「傳統書寫版本」及改寫過後長達2.5頁的

「白話文版本」、長達2頁的「口語文版

本」,每一位受測法官均會收到「傳統書寫

版本」,而收到「白話文版本」及「口語文版

本」的法官各為一半。調查結果,800名受測

者中有292名回覆,在153位收到「傳統書寫

版本」及「白話文版本」的法官中,對兩份

文件的偏好比例為34%比66%;在139位收到

「傳統書寫版本」及「口語文版本」的法官

中,對兩份文件的偏好比例則拉近為42%比

58%,但無論是「白話文版本」或「口語文

版本」,都比「傳統書寫版本」更獲青睞。

二、律師的接受度調查

2006年間, Joseph Kimble發表了一項針對

律師所做的實證研究結果14,這是Jo s e ph

Kimb l e一連串實證調查的第四次。Joseph

Kimble以三項標準擇定密西根上訴法院的判決

意見:第一、夠短,使受測者願意閱讀兩個

版本;第二、案例內容必須是關於毫無爭議

的主題,以避免受測者因為本身對於該案判

決方向的看法而分心;第三、作為傳統書寫

版本的原始判決必須是一般典型的書寫方

式,而不至於特別差,以免誤導受測者。在

對大三法律系學生進行前導測試後,將原始

判決版本(代號O)及修正後的白話文版本

(代號Y)隨機寄送給700位密西根律師,測

試的判決內容總計7頁。在喜歡O版本的理由

裡,施測者提供這些選項:它比較傳統、組

織比較良好、引註較多判決,所以對於研究

比較有幫助、另一份意見裡遺落了重要的細

節;在喜歡Y版本的理由裡,提供這些選項:

在判決一開始有一個摘要、它有使用標題、

組織比較良好、它省略了許多不必要的細

節。700人中有251位回覆,回覆者中有98位

(39%)偏好傳統版本,153位(61%)偏好

修正版本。而在偏好白話文版本的受測者中,

有84位選擇了「它省略了許多不必要的細

節」、77位選擇了「在判決一開始有一個摘

要」、72位選擇了「組織比較良好」,並有施

測者提供了其他理由(包括比較簡潔、比較容

易閱讀、比較簡鍊、沒那麼多法律行話)。

三、對於客戶(讀者)的接受度調查

2011年3月間,Christopher R. Trudeaua15對

於一般法律素人(包括曾經委任過律師,及

全 國 律 師

4月號/24

註16:George Hathaway, AN OVERVIEW OF THE PLAIN ENGLISH MOVEMENT FOR LAWYERS …

TEN YEARS LATER, Michigan Bar Journal, 73 Mich. B.J. 26(January, 1994)。

不曾委任過律師)進行了調查。該次調查共

計28題,共有376人回覆,其中曾經委任過律

師者多達55%。該次實證研究獲得以下結

果:

(一) 白話文版本獲得壓倒性支持:總體而

言,80%受測者選擇白話文版本,而

曾經委任過律師的人偏好白話文版本

的程度,甚至比不曾委任律師者高出

5%。

(二) 對白話文的偏好,不因教育程度而受

影響:在各個教育程度中,白話文版

本都獲得偏好。研究結果並顯示,喜

歡白話文版本的比例隨著教育程度的

提高而增加(大學以下:77%、大學:

79%、碩博士:82%、具法律學位:

86%),顛覆了一般人對於「教育程度

愈低,愈喜歡白話文」的想像。

(三) 專有名詞的解釋:在對於專有名詞

「有提供解釋」及「未提供解釋」的

測試文本中,78%偏好有解釋的白話

文版本,即便該版本的篇幅較長。

(四) 在「傳統書寫版本」及「白話文版

本」兩者間的差異,超過一個以上

「法律行話」要素的情況下,偏好白

話文版本的比例會增加。

依上述各次實證研究之結果,無論是屬於

法律專業人士的法官、律師,或身為法律素

人的一般客戶(讀者),對於「法律白話

文」風格之法律文書接受度,均高於傳統法

律書寫風格。由此或可推論,「法律白話

文」推動過程中遭遇障礙之原因,應非出於

此種書寫風格劣於傳統書寫方式。因此,

「法律白話文」運動面臨阻礙的理由,值得

更進一步探討。

伍、法律白話文推動的障礙

密 西 根 律 師 公 會 推 動 「 法 律 白 話 文 運

動」,經過長達數十年間的研究發展,對質

疑法律白話文的聲浪不斷提出說明、釋疑,

並透過多次實證研究結果,佐證白話文寫作

方式在法官、律師甚至客戶(讀者)間的高

接受度。然而,迄今為止,法律白話文之推

行仍然因為若干與寫作風格良莠之爭無關的

理由而遭受阻礙,以下例示說明。

一、法律人的「權威心態」與「客戶掌

控」(Prestige and Client control16)

法律白話文運動的障礙之一,不在法官或

律師沒有以白話文寫作的能力,而在「不

願」以白話文寫作。「法律行話」的使用,

在法律人的心中成為了一種威望的象徵、一

種專門領域的特權。法官以令人印象深刻的

用字遣詞呈現具高度專業形象的判決內容之

際,往往忽略判決的內容首重「傳達訊

息」。而律師擔憂太過淺白的文字將使客戶

貶低專業的價值,造成客戶產生「這麼簡

單,我自己來也可以」的錯覺,為使自己的

書狀「看起來值得高昂的律師費」,透過法

律行話使書狀內容看來艱澀難明、高深莫

本 期 專 題

4月號/25

測,成了律師確保專業形象的工具。然而,

在研究者已經透過實證研究證明客戶(讀

者)其實較為偏好法律白話文風格的法律文

書時,法律人為了守護形式上的權威,而犧

牲客戶(讀者)對於了解文書內容的渴求及

權利,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與一般民眾漸行

漸遠、令司法信任度每況愈下。

二、法律人養成教育過程的舊貫

法律系學生就學期間,所見所聞的教科書

及法律文書,都充滿大量法律行話。法律人

在學習過程中,漸漸相信這就是法律文書的

寫作風格,並代表法律人的專業形象。法學

教育的耳濡目染,使傳統書寫風格代代相

傳。「法律白話文」運動的長期成效,仰賴

法律學者的共同努力。如果法律學者意識到

「法律白話文」與提升司法信任度的關連

性,並願意在教科書、論文等學術寫作上實

踐白話文寫作風格,則可以期待在世代交替

下,終究能將法律語言通俗化的概念向下紮

根,成為新的法律書寫文化。

陸、對我國推動法律白話文運動之

建議

密西根律師公會於1979年成立法律白話文

委員會,開始推動「法律白話文運動」之

初,即是以希望能在2000年見得成效之20年

遠期目標,逐步進行一連串理論提出、實證

研究及實務落實之作為。法律書寫通俗化,

涉及法律人長期寫作文化之改變,要使法

官、檢察官、律師甚至從事法律相關業務之

人,自傳統法律書寫模式中全面脫胎換骨,

而熟練以通俗字詞結構寫作,並非一蹴可

幾。上述密西根「法律白話文運動」中,倡

議者就法律文書中何者屬於應該汰除之「法

律行話」,以及「法律白話文之要素」究竟

為何,所提出之建議固係基奠基於英文寫作

之背景,然其改革過程中之思考步驟,仍然

值得我國借鏡。

藉密西根經驗,反思我國法律白話文之推

動。為免重蹈先前歷經40年仍未收顯著成效

之覆轍,並且避免推動過程中各方對於「何

謂法律白話文」不具共識,以致於支持或批

評法律白話文運動之人雖各自論述紛陳,但

其主張或反對之意見究否直指我國「法律白

話文運動」所欲推動之核心,均無從確認,

而難以聚焦對話,本文認為我國在推行「法

律白話文」時,宜先嘗試定性在目前法律書

寫中,所謂「不算法律白話文」之成分究係

為何(亦即何者算是我國在中文法律書寫環

境下認為的「法律行話」),藉以確認目前

對於法律白話文之批評(例如法律專有名詞

太多、傳統用字是法條文字所要求等等),

是否確是針對改革內容所為針砭,以便於對

批評內容提出釋疑或檢討。

再者,以判決書寫為例,我國推動「法律

白話文」之目的,既係在「與人民溝通」、

「使一般人瞭解法律文書的意義」,便不宜

僅僅站在法官立場,想像何種寫作文字、結

構較有助於使人民更瞭解判決書內容。畢竟

習於傳統法律書寫方式之法官,對於某些用

字遣詞是否無助於一般人對判決內容之理

解,甚至對閱讀判決書可能造成阻礙,仍會

有因習以為常而不自知之虞(以筆者本身為

例,亦不乏因長年來法律書寫之習慣,而於

判決書中使用了「陳腐的形式主義用詞」之

全 國 律 師

4月號/26

註17:我國推動法律白話文運動之「受眾」,究竟宜以何種閱讀程度之民眾可以了解為標準,目前仍莫衷

一是。我國自2014年起開始推行12年國民教育,在此之前,9年國民教育實施期間長達將近半世

紀,故目前我國國民教育水準,一般應堪認定至少具備國中畢業程度。又我國一般法律系設置在大

學階段,就讀法律系之學生係在18歲高中畢業之齡,以法律素人身分開啟法律學習道路,倘認法

學教科書用語通俗化改革,應以高中畢業程度之人所能清晰理解為目標,則司法文書通俗話之程

度,堪認亦應至少使高中畢業程度之人可以理解。因此,以我國教育制度觀之,「法律白話文」之

程度,落在使國中畢業至高中生教育程度之民眾能夠清楚理解文書意義,應即合理。此外,「從調

查大學一年級法律系學生反映的意見看來,語體文的論述事實上也較容易被接受。」見蘇永欽,

「裁判書通俗化—司法的白話文運動?」,月旦法學雜誌,第43期,1998年12月,第109頁。

註18:蘇永欽,〈裁判書通俗化—司法的白話文運動?〉,《月旦法學雜誌》,第43期,1998年12月,

頁102。

註19:臺灣桃園地方法院98年度訴字第485號刑事判決參照。

情形),故在推動「法律白話文」的過程

中,建議可以白話文運動所欲針對之閱讀程

度之民眾17為對象,進行實際測試,透過實

證研究以調整、修正法律用語通俗化之方向

及內容,以期確實符合「法律白話文」運動

所欲達成之目的。

以下,僅以密西根法律白話文運動所提出

之建議為基礎,並以我國法律書寫之實例為

對象,試舉我國推動「法律白話文」運動可

資參考之兩項修正方向。

一、 艱深用字、複雜語構之淘汰

學者指出「一般罕見的文言,一看就知道

是『法律在說話』,似乎肅穆之心『油然而

生』。人類學家多認為法律語言的『特別

化』是要藉助語言的『魔力』(magic)來讓

規範對象了解發言者的嚴肅性。…寫文言,

也是法律『儀式化』的一種18。」而我國實

務上,曾有判決寫作方式如下:「扣案如附

表一編號(1)所示晶體…盡為被告所不否認,

足 昭 該 等 物 品 咸 乃 愷 他 命 乏 晦 1 9。 」 、

「四、質之被告堅決否認有此部分共同運輸

愷他命犯行,辯稱:未曾受託代收該份包裹

等語。經查:(一)遍考證人陳○○於警詢中之

證詞…之物,總括泛得證明確有不詳人士擅

自大陸地區私運愷他命進入臺灣地區之舉

措,惟難率爾臆斷被告便為共同參與犯行之

人。 (二)按經驗法則係指吾人基於日常生活

經驗習得之定則,非為個人主觀上之推測,

此有最高法院31年上字第1312號判例意旨可

稽,況析運輸毒品所恃人際脈絡及工具管道

本有多端,不囿於獨將用以聯繫之如附表一

編號(4)所示行動電話罄託孤注單人代領一

途,通常經驗無從光就被告短暫持有前開行

動電話遽以忖度憑藉該項媒介之不同犯行均

可歸咎於其,甚者據其侃言某男要求其於單

次領得包裹後須將包裹併同前開行動電話擱

置上址紫竹林貨運站以待他人往取,核符運

輸毒品犯罪多具湮滅隱藏罪證之跡象,研議

前開行動電話門號通聯紀錄、被告電話通聯

紀錄分析報告書,揚示歷次被告持用前開行

動電話之紀錄,恰盡切合其於檢察官偵訊及

本院準備程序中所稱案發查獲前曾數次遵從

某男指示代領包裹之貼近時點,洵非檢察官

推論被告平素慣用前開行動電話未予輾轉返

還某男之勢,要無漠視前開行動電話門號通

本 期 專 題

4月號/27

註20:蘇永欽,〈裁判書通俗化—司法的白話文運動?〉,《月旦法學雜誌》,第43期,1998年12月,

頁101-102。

註21:楊貴智,〈法律白話文運動--為何我們看不懂判決(上)〉,《法律白話文運動》,網址:

https://plainlaw.me/2017/02/05/plain-law-movement/#i-3 ,最後瀏覽日:2017年3月4日。

註22:吳至格,〈專題研討:辯論技巧與書狀寫作--法律文書寫作〉,頁7,網址:

http://www.leeandli.org.tw/download/理律盃/2012專題研討_辯論技巧與書狀寫作.pdf,最後瀏覽

日:2017年3月4日。

聯紀錄、被告電話通聯紀錄分析報告書顯示

有利於被告之情境即遽追訴責難之餘地。

五、綜上,被告堪非流於妄言無據遂值採

信,遍觀卷內事證實難衍論其有答允代為收

受該份包裹之行徑,便妨逕以運輸第三級毒

品、私運管制物品進口罪責相繩。」上述

「儀式化」的文言用字、文句結構,對法律

人而言已屬咬文嚼字,遑論可令一般社會大

眾易於吸收、理解。而除法院判決外,律師

為委託人撰寫之法律書狀、文稿,更是第一

線與人民接觸之法律文書,攸關人民對於法

律可親性的第一印象。因此,法官寫作之判

決書與律師寫作之法律文件,在促進人民對

司法的信賴與提升人民對法律人的觀感之重

要性上,實無分軒輊。以下僅以上述判決內

容,及律師書狀中常見之用語為例,提出法

律書寫通俗化之修正建議。

(一)老舊陳詞

前文例示的判決中,「足昭該等物品咸乃

愷他命乏晦」、「被告堪非流於妄言無據遂

值採信」、「本有多端」、「罄託孤注單

人」、「忖度」、「侃言」、「揚示」等既

屬陳舊、又非常見的艱深文言用字,均無不

能以較為通俗淺白的文字表達相同意義之情

形。此外,亦有學者指出「裁判書作為公牘

的一種,由古代法曹所撰判詞,代代相傳形

成的一些慣用語或行文的腔調,直到今天還

是依稀可見…,諸如『肆逞枝辭,殊無根

據』之類的『刀筆』,宋已有之,到今天仍

鮮活的存在20。」而「迺」(可作代名詞,

指稱「你」或「此、這」;可作連接詞,義

同「乃」;可作副詞,代表「竟然、居然」

之義)、「矧」(可作連接詞,義同「況

且」;可作副詞,義同「亦」;可作名詞,

義同「齒根」)」等一字多義的罕見古字,

在現代判決書中亦時有所聞。

類此老舊陳詞,在通俗白話語言中均可找

到同義的適當代替語彙。執意使用文言古

字,非但無助於加強判決說理之清晰、亦未

促進判決行文之優美,反僅徒然使一般民眾

降低對判決內容之理解、加深對法律文書之

隔閡,應即予避免。

(二)多重否定

「多重否定」的獨特寫作風格,應該是所

有法律人自求學階段以來,都有共同經驗的

法律書寫特色之一。潛移默化的學習之下,

「多重否定」的敘述方式成為法律文書常見之

用法,以致於產生「法官如果覺得當事人的主

張有道理,則會寫『尚非無據』;若覺得某項

主張不能成立,則會寫『容非無疑21』」、

「只有『法院』及『教授』才可以用複雜迂

迴的句型(例如『自非不得否認該證據不存

在』、『要難謂非可逕為否定此可能』),

律師沒有選用複雜迂迴句型的自由22。」的

全 國 律 師

4月號/28

註23:見California Criminal Jury Instructions for Judges and Attorneys(CALCRIM),103. Reasonable

Doubt,中文翻譯請參見林蕙芳,〈陪審實務運作實況〉,司法院102年選送國外專題研究報告,

2013年11月14日。

註24:「判決書為求肅穆莊嚴而以正式的語氣寫作,為求文句典雅而使用採古典修辭修飾語句,都不難令

人理解。但將『無法排除被告曾吸食甲基安非他命之可能性』寫為『尚非難謂無吸食甲基安非他命

之可能』、『被告拒絕給付為有理由』寫為『被告拒絕給付,尚難謂非無理由』、『法律並未禁

止』寫為『被告依法予以調整補稅,尚非法所不許』,既不優美,也不莊嚴,只令人感到官僚八股

之氣,判官何苦為難小民呢?」見楊貴智,〈法律白話文運動--為何我們看不懂判決(上)〉,

《法律白話文運動》,網址:https://plainlaw.me/2017/02/05/plain-law-movement/#i-3 ,最後瀏覽

日:2017年3月4日。

註25:「判決難懂也與部分法官有菁英心態有關,這些法官有時會把判決寫得很學術,希望獲得學術界的

讚美,但是這樣就變得不容易看懂。……除了判決難懂之外,律師寫的訴狀也不容易懂。一些比較

資深的律師認為,訴狀內容也必須很文言文才叫專業,會喜歡酸年輕律師用語太白話不專業」,見

認知與反諷,而此種與一般文字論述風格差

異甚大的語句結構,也成為法律人間彼此心

領神會卻又莫可奈何的笑談材料。前述Joseph

Kimble提出的「法律白話文指導方針」中,也

有一項建議是「避免使用多重否定的句

型」,可見多重否定的書寫方式,並非我國

法律書寫特有的迂迴句型。

在刑事判決的寫作上,以「多重否定」的

結構取代「正面肯定」、「正面否定」,或

係基於兩個層面之原因。其一,「多重否

定」係出於法律書寫的保守性格。法官並非

神祉,在認定事實之過程中,僅有可能「盡

全力接近事實」,但在無從百分之百還原事

件真實面貌之情況下,基於法律人實事求是

的嚴謹態度,以全然「正面肯定」、「正面

否定」之表述方式對某項主張的真實與否作

出結論,心態上難免有所述是否逾越自身確

信程度的尷尬。其二,「多重否定」的表達

方式,某種程度隱含證據法則上之意義。在

刑事訴訟程序,檢察官對被告犯行之存在,

應舉證達於「無合理懷疑」之程度,而非

「百分之百消除一切可能的懷疑」,畢竟世

界上任何事情都有一些想像上的懷疑空間

(The evidence need not eliminate all possible

doubt because everything in life is open to

some possible or imaginary doubt23)。因

此,被告之反證縱然無法確信為百分之百真

實,只要其辯解「尚非無據」而足以動搖檢

察官舉證強度,使檢察官之主張「容非無

疑」,即亦可獲有利認定,判決書中始因此

出現以「多重否定」之迂迴語態評價被告辯

解及檢察官主張之書寫方式。本文認為,法

官在此語境下若有以「尚非無據」」、「容

非無疑」之方式表達心證程度之需求,應無

嚴予禁止之必要,然而或許可考慮以「並非

全無依據」、「仍有可疑之處」等較為通俗

白話之文字敘述,以方便讀者理解。至於

「自非不得否認該證據不存在」、「要難謂

非可逕為否定此可能」,以及前述判決例子

中的「堪非流於妄言無據遂值採信」此種過

度的多重否定,除了加深閱讀者困擾,甚至

使寫作者本身亦感混亂之外,對行文流暢及

促進理解均無任何幫助,則應致力避免24。

(三)陳腐的形式主義用詞25

本 期 專 題

4月號/29

「民眾不熟悉司法運作,產生誤解」,全民司法改革運動分析訪談紀錄,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

金會,2016年6月,http://talk.justice.care/t/民眾不熟悉司法運作,產生誤解/266,最後瀏覽日:

2017年3月4日。

註26:同註18,頁101-102。

註27:同註18,頁102。

註28:吳至格,〈專題研討:辯論技巧與書狀寫作--法律文書寫作〉,頁6,網址:

http://www.leeandli.org.tw/download/理律盃/2012專題研討_辯論技巧與書狀寫作.pdf,最後瀏覽

日:2017年3月4日。

學者曾經指摘現今判決書中,「如『上

開』、『伊』、『係』、『按』、『詳

核』、『又查』、『尤屬無疑』等代名詞、

連結動詞、發語詞或接語詞,也在清末民初

就用得很習慣26。」、「現代的法官以文言

撰寫裁判書,已經完全談不上修辭,只是勉

強套用少數幾個詞句,如『其』、『爰』、

『按』、『迺』、『矧』、『惟查』…。…

故若說今天在臺灣裁判書所保存的文言體,

真正的心理背景,只是保存傳統公牘所代表

的權威27。」而在律師書狀中,亦可見「狀

祈 鈞院鑒核,賜判決如起訴聲明,以維權

益,實感德便」、「毋任感荷」等用語,另

有律師在指導後進法律文書寫作技巧之講義

上,出現「常見的依據用語:『查…,惟證

諸…』、『按…,已有明文,迺(對造)遽

以…』、『至…,惟揆諸…規定』」等制式

套 句 2 8。 諸 如 此 類 「 即 便 刪 除 也 無 礙 文

義」、「改以通俗用字也無礙表達」的法律

書寫公式化用語,均與法律論述的清晰度、

嚴謹度無涉,徒令閱讀者感到艱澀,並恐使

一般民眾對法律文書內容產生先入為主的距

離感。

我國司法院曾成立「精簡刑事裁判書類研

究小組」,並作成「刑事判決精簡原則」1

份,於104年9月10日以秘台廳刑一字第

1040024549號函檢送各級法院參考。在該份

「刑事判決精簡原則」中建議「發語詞宜省

略:『按』、『次按』、『另按』、『再

按』等發語詞(又稱發端詞),僅為虛詞,

無實際意義。判決理由宜分段、分點論述,

無使用發語詞作為區隔之必要。」而朝向刪

除陳腐形式主義用詞之方向努力。因此,上

述僅有「保存法律書寫權威感」價值之用字

遣詞,在判決書中亦宜盡量避免。

(四)平均字數過長之長句

前文例示的判決中,「通常經驗無從光就

被告短暫持有前開行動電話遽以忖度憑藉該

項媒介之不同犯行均可歸咎於其」(41個

字)、「甚者據其侃言某男要求其於單次領

得包裹後須將包裹併同前開行動電話擱置上

址紫竹林貨運站以待他人往取」(45個

字),每一句的字數均超過40字,而皆屬難

以順暢朗讀並理解內容之長句。

在中文的法學寫作或一般學術寫作上,通

常並未如同英語寫作,對於「一個句子以包

含多少字數為宜」有較為具體的建議。然

而,「句子一長,意味著該句訊息量很高,

所表述事理也變得更複雜。但是,過長的句

子,常造成閱讀負擔……,學術寫作構句的

第一要訣,就是要讓讀者能『輕鬆讀』。一

個句子不要陳述太多的事理,更不要一逗到

全 國 律 師

4月號/30

註29:蔡柏盈,〈都是句子惹的禍?學術寫作的構句原則與技巧〉,網址:

http://www.awec.ntu.edu.tw/article1.html ,最後瀏覽日:2017年3月4日。

註30:何建志,〈法學寫作〉,2009年5月10日,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site/hojenji/法學寫作,最後瀏覽日:2017年3月4日。

註31: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全民司法改革運動/第二階段第二次工作會議會議紀錄,錢建榮發

言,會議日期:2016年6月21日。網址:http://jrf.sayit.mysociety.org/全民司法改革運動/第二階段

第二次工作會議紀錄#s692851,最後瀏覽日:2017年3月4日。

註32:「為裁判書類應擺脫傳統制式之寫法,由法官自行加列全案判決要旨,各部分之理由亦應提示大綱

重點,重要內容亦可列粗體或畫線,提示讀者注意閱讀。」見陳宏達,〈檢察官定位與司法改革芻

議〉,《司法新聲》,第97期,101年1月,頁28。

底,以免造成閱讀負擔29。」也因此,有學

者建議「一句的字數在閱讀時不超過一個呼

吸循環為原則,換言之,每一個呼吸循環

時,即使用一個句號結束句子。或者一個呼

吸循環時至少需要一個逗號分隔句子30。」

如同「法律白話文指導方針」之建議,「法

律白話文」之一般原則,便是要以「你向讀

者一對一陳述時的語調書寫」。因此,在書

寫的過程中,應適當使用標點符號以拆解長

句,並可搭配朗讀方式,以判斷所寫句子有

否已達於「一口氣唸不完」的程度,而在語

氣節奏及訊息含量上都過份沈重,造成閱讀

者理解上產生負擔之情形。

二、 裁判書格式與製作系統之革新

如前所述,「文字的使用」僅僅是法律白

話文的其中一部分。法律白話文的意涵,事

實上包括了所有清晰溝通的技巧,亦即寫作

計畫、排版設計、段落組織、句子結構、用

字遣詞。然而,我國判決書之書寫規則及排

版系統,實均對法官判決表達方式造成規

制,相當程度限制了法官透過格式安排以對

判決重點提綱挈領的可行性。論者亦曾言

「請問各位看過邱和順案的判決(最高法院

100年度台上字第4177號刑事判決)嗎?連

(段落)一都沒有,幾十頁的判決連(段

落)一都沒有,它那個判決是整陀的,讀者

根本很難找出最高法院的判決中,被告、辯

護人、法院理由究竟在哪裡,最高法院的判

決格式根本不對!31」、「裁判書類應擺脫

傳統制式之寫法,由法官自行加列全案判決

要旨,各部分之理由亦應提示大綱重點,重

要內容亦可列粗體或畫線,提示讀者注意閱

讀32。」而對目前我國判決書內容、格式,

提出批評及建議。參考前述「法律白話文指

導方針」所列建議事項,我國判決書格式至

少可朝兩方面努力,以利法官除了用字遣詞

之選擇,亦可透過判決篇章結構的安排,協

助讀者有效率的清晰掌握判決重點。

(一) 裁判書格式之開放

以我國刑事有罪判決書為例,其格式包括

「主文」、「事實」、「理由」等欄位,且

在理由欄中有相沿成習的格式順序(例如證

據能力之認否、認定事實之具體理由、適用

法律的「核被告所為」欄,與引用判決依據

法條的「據上論斷」欄)。在各欄位中另有

約定俗成之書寫潛規則,例如「事實」欄中

應以被告姓名為開頭、需記載案件來源;

本 期 專 題

4月號/31

註33:楊貴智,〈法律白話文運動--為何我們看不懂判決(上)〉,《法律白話文運動》,網址:

https://plainlaw.me/2017/02/05/plain-law-movement/#i-3 ,最後瀏覽日:106年3月4日。

「理由」欄則分別以「上揭犯罪事實,業據

被告坦承不諱,核與…相符」或「訊據被告

固坦承…惟否認…,辯稱:…。」分別作為

被告坦承或否認犯行時之理由論述開端;

「據上論斷」欄則另有更多哪些法條需要引

用、哪些法條應排序在前等族繁不及備載之

瑣碎規定。

判決書自成一格之撰寫模式及排列順序,

固然讓法官容易以一定的模式順序及制式規

則架構判決大綱,法官、檢察官及律師彼此

間亦可藉著對於判決書格式的了解,在長篇

判決內容中快速掌握判決書重點所在段落、

位置,而形成一種法律人間的對話方式。然

而,對於一般並不熟悉判決書脈絡規則的民

眾而言,缺乏標題提示、分點分項之判決長

文,以及過多其實並不需要的內容資訊(例

如非屬判決應記載事項,且引用條文之選擇

標準不明、引用後對判決當否之認定亦不具

實益之「據上論斷」欄),極有可能造成閱

讀上的困難及迷惑,而無從達到簡明、清晰

傳達判決意旨之目的。另對法官而言,此種

制式格式亦限制了書寫及發揮的空間,目前

判決書格式使法官至多能做到分點、分項、

分段敘述,然倘欲如同「法律白話文指導方

針」所述「在主要段落或分點分項的段落使

用標題」、「使用標題句去總括每一段落的

主旨,或有同一個主題的數個段落」,在現

行判決格式下顯有窒礙之處。

前述司法院「刑事判決精簡原則」中,雖

曾就刑事判決記載方式提出簡化原則,過往

事實欄中需記載之案件來源、累犯情形;理

由欄中需記載之證據能力認定、新舊法比較

等事項,均有免予記載或當事人未爭執則得

不予記載之建議,惟整體而言仍是在現行判

決制式行文架構下,就過往判決內容記載過

份繁瑣之處進行細項調整。建議日後修正

「刑事判決精簡原則」之際,應可思考如何透

過判決書內文順序、編排、格式之開放與改

進,使判決書跳脫固有框架之撰寫模式,讓法

官有更大空間得以因應判決之性質及難易程

度,以不同方式強調、提示判決重點,俾便達

到協助民眾清晰理解判決內容之目的。

(二)裁判書製作系統之改進

我國目前裁判書係以「文采系統」製作,

其格式編排、功能設定,均與一般市面常見

之文書處理軟體(例如Word)大相逕庭。因

此,批評意見指出「除了字句拗口難解,判

決書排版凌亂也相當令人髮指。我國法院使

用的判決書製作軟體相當老舊,在網路上搜

尋得來的判決書,若想貼入Word加以編輯,

會出現大量不適宜的斷行符號,而且表格用

類似PTT的方式畫出,一經複製貼上便猶如

毀容般變得歪斜扭曲33。」司法院網站上

「裁判書查詢系統」所公告之判決書格式,

在現代社會習於使用之文書處理軟體上竟無

法順利轉換,無論對一般民眾或法律研究

者,顯然均已造成使用上之困擾及負擔。

除此之外,由於裁判書製作系統之限制,

法官製作判決書,非僅無法以粗體、斜體、

底線等功能強調全文重點,更難以曲線圖、

全 國 律 師

4月號/32

圓餅圖、條狀圖等表格簡化敘述內容,亦無

從以插入圖片之方式輔助說明,使爭點一望

即知。以竊佔案件為例,法官審理後認定被

告竊佔之範圍,倘與檢察官起訴之竊佔範圍

有所差異,若能以圖示方式標明竊佔位置、

面積,相較於以文字敘述抽象地理、空間概

念,顯當更易於理解。

因此,我國推動「法律白話文」運動時,

實應一併注意現行判決書製作系統已有不合

時宜之情形,並配合裁判書格式開放,使法

官在判決書架構編排及敘述方式上,能有更

接近現代文書的表達模式,以便一般民眾能

夠透過摘要提示、分點敘述、圖表說明等排

版設計方式,更易於掌握裁判書之綱目與重

點,同時方便欲進一步利用判決內容之公

眾,可快速而便捷地在相容的文書作業軟體

上閱覽、編輯判決內容,以期達到司法文書

通俗可親之目的。

柒、結論

「法律白話文」涉及範圍,並不限於法官判

決書及律師書狀。從國家法規條文用字、公部

門各式申請表格文件、民間契約內容用語、法

學教科書語言風格,甚至與人民參與審判成

敗攸關之「陪審員指示」(Jury Instruction),

各項與法律解釋、適用相關之場合,均涉及人

民能否透過法律語言通俗化之努力,而更貼

近法律內涵。我國既於106年總統府司法改革

國是會議,再次將「法律白話文」之推動列為

討論議題,惟盼本次能切實確立改革目標、方

式及進程,以促進改革成效。

本 期 專 題

4月號/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