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16
1 李行電影探源 李行電影探源 李行電影探源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 中國遺緒 中國遺緒 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在1948年,李 玉階先生攜著太太與孩子 們,抵 台灣,那口從上海帶來放在牆角的行李 ,在 電影透鏡的折射下,映倒成李行 從一段影評談起 影評人焦雄屏在〈台灣電影的大陸情結〉一文中,曾經就八0年代的「新電影」與 六0年代的「健康寫實電影」加以比較指出: 他(此特指侯孝賢)與其他的新導演的台灣經驗,與上一代創作 者不同。上一代的創作者拍電影,往往以台灣的背景,拍的卻是 大陸經驗,與台灣真正的現實相去甚遠(如「健康寫實」的作品)。 (註1從影評的政治策略來看,焦氏運用「台灣經驗」與「大陸經驗」這種二分法的方式, 將兩代的電影創作者一分為二,以對立或者是毫無傳承接續的觀點,來頌揚八0年代 的「新電影」其「台灣」血統的純粹性,並藉此貶抑六0年代「健康寫實影片」的電影 創作觀,似乎排除了藝術作品在歷史的發展進程當中,美學風格、藝術流派與創作代 際之間,其中交織著傳承、斷裂或假借等繁雜多元的關係型態,且將兩代的電影創作 觀,侷限於「台灣」與「大陸」二元對立的論述關係,過度化約了代與代際之間的創作 風格的流變,當然這篇影評有他的政治目的,這樣複雜的關係也非焦氏者所關切的。 台灣作為漢人的殖民地,什麼是「台灣經驗」?什麼是「大陸經驗」?在一九九0年代 當下的台灣,是一個無解的課題,亦非焦氏三言兩語所能定論。 從政治目的論觀之,這篇影評所揭示的「大陸經驗」,是為了合法化八0年代「新 電影」在台灣影史上的正當性,「大陸經驗」成為其貶抑抨擊六0年代「健康寫實影片」 的箭靶。不過這篇文章卻也提醒一個長期被忽視的觀點,就是台灣電影中的大陸經驗 是什麼?或者是台灣電影中的中國電影傳統在哪裡? 中國電影的主流傳統:影戲 1896 8 10 日在上海的《申報》廣告上,曾經刊載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西 1 1992 7 73

Upload: others

Post on 01-Sep-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1

李行電影探源李行電影探源李行電影探源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在 1948 年,李玉階先生攜著太太與孩子們,抵

達台灣,那口從上海帶來放在牆角的行李,在

電影透鏡的折射下,映倒成李行。

從一段影評談起

影評人焦雄屏在〈台灣電影的大陸情結〉一文中,曾經就八0年代的「新電影」與

六0年代的「健康寫實電影」加以比較指出:

他(此特指侯孝賢)與其他的新導演的台灣經驗,與上一代創作

者不同。上一代的創作者拍電影,往往以台灣的背景,拍的卻是

大陸經驗,與台灣真正的現實相去甚遠(如「健康寫實」的作品)。

(註1)

從影評的政治策略來看,焦氏運用「台灣經驗」與「大陸經驗」這種二分法的方式,

將兩代的電影創作者一分為二,以對立或者是毫無傳承接續的觀點,來頌揚八0年代

的「新電影」其「台灣」血統的純粹性,並藉此貶抑六0年代「健康寫實影片」的電影

創作觀,似乎排除了藝術作品在歷史的發展進程當中,美學風格、藝術流派與創作代

際之間,其中交織著傳承、斷裂或假借等繁雜多元的關係型態,且將兩代的電影創作

觀,侷限於「台灣」與「大陸」二元對立的論述關係,過度化約了代與代際之間的創作

風格的流變,當然這篇影評有他的政治目的,這樣複雜的關係也非焦氏者所關切的。

台灣作為漢人的殖民地,什麼是「台灣經驗」?什麼是「大陸經驗」?在一九九0年代

當下的台灣,是一個無解的課題,亦非焦氏三言兩語所能定論。

從政治目的論觀之,這篇影評所揭示的「大陸經驗」,是為了合法化八0年代「新

電影」在台灣影史上的正當性,「大陸經驗」成為其貶抑抨擊六0年代「健康寫實影片」

的箭靶。不過這篇文章卻也提醒一個長期被忽視的觀點,就是台灣電影中的大陸經驗

是什麼?或者是台灣電影中的中國電影傳統在哪裡?

中國電影的主流傳統:影戲

1896年 8月 10日在上海的《申報》廣告上,曾經刊載徐園內的「又一村」放映「西

1 焦雄屏,〈台灣電影的大陸情結︰從家鄉到異鄉〉,《廣播與電視》,創刊號,1992年 7月,73頁。

Page 2: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2

洋影戲」的消息,「西洋影戲」是中國早期對電影這個新興的西洋觀賞形式所指稱的代

名詞,在「又一村」所放映的電影,是穿插在雜耍遊藝節目當中,成為「戲法」、「焰

火」、「文虎」之外的一齣戲碼,(註2)如此不僅宣告了這個外來的洋玩意兒,其與

戲劇觀賞的形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同時,當時的雜耍劇團藉其寫實、新奇舶來的

賣點,以招徠觀眾,更揭示了電影在中國出現的商業本質。因此,如果將「影戲」作為

中國電影概念的起源,那麼這個概念至少涵蓋了兩個特質:一是戲劇,另一個是商業

演出。

「影戲」這樣的概念,在當時的上海並非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早在電影發明之前的

二十多年,中國即已出現「影戲」這個名詞了,只不過那時所指的是圖畫、照片與幻

燈,或是「詭盤」一類的事物而已。(註3)而在 1896年電影剛傳入中國之際,當時的

雜耍劇團與報紙等,如何讓彼時的社會大眾知道並接納這一個舶來的新科技,因此,

採用了「西洋影戲」、或是「電光影戲」等稱謂,以「影戲」一詞讓社會大眾在既有的

娛樂形式上去體認到它與傳統戲劇的觀賞型態的相似性,利用「西洋」、「電光」等詞

彙來強化其舶來與新奇的特點,如此便彰顯了其與傳統的影戲的差異。漸漸的,「影

戲」一詞成為電影的通稱。在 1897 年 9 月 5 日,上海的《遊戲報》上刊登一篇〈觀美

國影戲記〉,作者抒發其第一次觀看美國「電光影戲」的經驗,文中曾提到:

如影戲者,數萬里在咫尺,不必求縮地之方,千百狀而紛呈,何

殊乎鑄鼎之像,乍隱乍現,人生真夢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觀。

(註4)

從上文中得知,「影戲」這一個詞彙成為當時社會上(至少在當時上海文人的話語

中)對電影的通稱,而電影在當時社會人們的心中,除了以傳統「看戲」的心態看待之

外,更把他視為綜覽寰宇奇觀的萬花筒與展現人生百態的舞臺。

再者,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去追溯,中國到底如何開始應用或製作這一個新興的藝

術或娛樂形式。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中國人攝製的第一部電影,就是在 1905 年,

由「豐泰照相館」拍攝、京戲演員譚鑫培所主演的《定軍山》,拍攝了其中「請纓」、

「舞刀」與「交鋒」等橋段,接著拍攝了《長阪坡》,後來更結合了其他的京劇演員,

製作了包括《青山石》、《紡棉花》等戲碼,這些默片時期的影片,拍攝取材對象都以

京戲中武打動作與舞蹈的場面為主。(註5)這種利用電影最初始的本能~紀錄,來拍

攝中國傳統的京戲,雖然在史家的定位中,僅是戲曲紀錄片而已,然而,這是商業劇

情影片的先聲,亦是一個新興、外來的科技移植輸入到一個新地區的社會實踐過程,

如此社會實踐過程不僅體現在電影剛傳入中國之際,也體現在其他新的電影科技被中

2 程季華 編《中國電影發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1),頁 8。

3 酈蘇元、胡菊彬,《中國無聲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頁 3。

4 同註 2,頁 8-9。

5 同註 3,頁 15-16。

Page 3: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3

國所採用的歷程,如電影聲音與彩色影片。(註6)而這種社會實踐的過程,不僅出現

在中國大陸,也出現在香港地區第一次所自製的劇情影片,如粵劇電影《莊子試妻》;

(註7)在日本方面,三越綢緞庄照相部的照相師~柴田,利用法國進口的電影攝影

機,攝製了日本藝妓的舞蹈影片,並在 1899年 6月公開放映。(註8)因此,在中國開

始製作影片,電影結合了傳統戲曲,使「影戲」的概念從社會大眾層面流傳到電影製片

業。

電影方傳入中國之時,僅是傳統劇場的附庸戲碼而已,可是到了二十世紀初期,

觀看電影的風氣漸漸興盛,專為放映電影而設立的戲院也逐漸普遍。在上海,外國人

陸陸續續地開設戲院,雖然,最先成立的戲院名為「幻仙戲院」,但是後來的電影院大

都以「影戲園」,如西班牙商人的「虹口活動影戲園」(1908)、葡萄牙籍俄人修建的

「愛普廬活動影戲園」(1910)、日本人籌設的「東和影戲園」(1914)等。(註9)

當時影片發行網遍及全世界的法國百代公司,也在上海建立據點,曾在《世界畫報》上

刊登廣告,其中文案指出:「本公司新到一種影戲機器雖形式極小,照出來確是非常清

楚,比影戲院裡更好,……」(註10)而在上海最早的電影製片公司~「亞細亞影戲公

司」(1909),也是以「影戲」為名。(註11)因此,就當時上海的電影工業體系而言,

從製作、發行到映演這樣的影戲產業雛形,已然形成,而在此際,觀看電影也已成為

市民普遍的休閒形式。影戲工業的蓬勃與大眾的喜愛,引起滿清政府的注意,在 1911

年 3月,上海城「自治公所」頒佈了「取締影戲場條例」,民國成立以後,上海市政廳

沿用這項條例,成為中國政府機構管理電影工業的濫觴,(註12)

到了 1910年代之後,民國方興,尤其是在「五四運動」之後,民智日開,社會風

氣呈現嶄新的風貌,各種新思潮不斷地湧入中國,文明戲(舞台劇)正是這種西風東漸

之下盛行的產物。此時的戲院,雖大多放映著來自國外的記錄影片或劇情影片,而寄

生於傳統戲劇形式的影戲影片,卻已經無法滿足當時的社會需求,亦無法反映當時的

社會現實。另外,此際正值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歐洲洋人在中國包辦的製片、發行與

映演等電影事業中輟,更刺激了中國電影製片事業的勃興。1913 年,一群曾經參與文

明戲活動的人士,張石川、鄭正秋等人籌組了「新民公司」,並招聘當時的新劇演員組

成電影演出班底,開拍了第一部劇情短片《難夫難妻》。(註13)同時,在香港成立「華

6 劉現成,〈電影、科技與社會實踐~台灣彩色影片的發展歷程〉,收錄於劉現成編《中國電影:歷史、文化與再現》(台北: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與台北市電影史料研究會,1996),頁 63。

7 余慕雲,〈香港粵劇電影史話〉,收錄於《第十一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粵語戲曲片回顧》(香港:市政局,1996年修訂版),頁 18。

8 岩崎昶,《日本電影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5),頁 13。

9 同註 3,頁 17-19。

10 紀可梅,〈攝影機引進中國的過程〉,收錄於《第十九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早期香港中國影象》(香港:市政局,1995),頁 15。 11

同註 3,頁 20-21。 12

杜雲之,《中華民國電影史(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頁 17-18。 13

同註 3,頁 24-25。

Page 4: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4

美影片公司」的黎民偉,亦曾經組織「清平樂劇社」,參與文明戲的演出。(註14)1916

年,張石川更創辦了「幻仙影片公司」,這家公司所攝製的第一部影片,即是當時在上

海相當受到歡迎的文明戲《黑籍冤魂》改編而成的。(註15)

因此,在 1910年代期間,影戲作為一種新興、外來的戲劇觀賞形式,不僅取材於

傳統戲曲的橋段,更吸納來自當時文明戲的創作人員與觀念,文明戲促成了影戲的這

個傳統,探觸到文學、民間傳奇與社會事件(如《黑籍冤魂》即是當時轟動上海的社會

問題劇)的接軌。由此可見,「影戲」作為中國電影概念的原型,在 1910 年代前後即

已完備,而且已經深化到各個社會文化層面。從概念的深度與廣度來看,除了普遍為

當時上海社會各階層所接受之外,也包括引進這門新媒體的外商公司和政府部門所援

用;若再從工業體系觀之,以影戲概念為基礎,揉合了傳統戲劇與文明戲的精華,並

貫穿於整個電影產業中的製作、發行與映演等各項商業運作與專業分工的環節之中。

(註16)

1910 年代「影戲」作為中國電影工業的雛形既已成形,而電影作為大眾娛樂的普

遍形式也日漸成熟。到了 1920 年代以後,中國電影的產量才大量增加,中國電影創作

者在摸索中,逐步地形成一套創作方法與創作風格,最後成為中國主流的電影傳統,

大陸電影學者鍾大豐把這種傳統稱為「影戲」。(註17)此種「影戲」電影美學的創作

觀,是一種「戲是電影之本,而影只是完成戲的表現手段」,(註18)雖然,這樣的電

影觀仍舊導源於當時社會對電影所抱持的概念,但是可以看出這一代的創作者在製作

電影的態度,是以戲為主軸,而活動影像僅只是戲的附屬品而已。

如果說,20 年代是中國影戲主流傳統的濫觴,那麼在這時代中,中國電影製片界

到底生產了那些型態的影片?根據最近大陸電影學者,重新整理當時的資料,歸納出

當時所製作的影片種類,其中除了新聞紀錄影片之外,還包括:

一、滑稽短片:這種影片是電影與文明戲中打鬧劇的結合,當時電影創作者基於

經濟、為創作長片做實驗或準備,相當熱衷於此類影片的製作,就產量而

言,到了 20年代中期,佔劇情影片產量的十分之一。

二、社會寫實片:受到當時西方新劇的影響,加上文藝工作者背負著中國「文以載

道」的思想,使得當時影戲的創作者結合文明戲的經驗,利用電影這個媒材關

14

《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影》(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1),頁 242。 15

同註 3,頁 24-27。 16

大陸電影學者鍾大豐在《中國電影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一書中,認為「影戲」作為中國主流電影的傳統,直到 1920年代方得以確立,這是就民族電影製片事業與電影文字史料的歷史書寫觀點出發的。設若從社會與文化機構的角度觀之,「影戲」作為中國電影工業的主流傳統,早在 1910年代前後即已成形。 17

鍾大豐,《中國電影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頁 11。 18

陳犀禾,〈中國電影美學的再認識〉,收錄於《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頁 290。

Page 5: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5

注當時中國社會所呈現的問題,其中以張石川、鄭正秋二人的影片與侯曜的

「問題劇」為代表。

三、愛情文藝片:以愛情為主題的影片,比社會寫實片出現還要早,其中以「上海

影戲公司」開啟此類影片的先河,後來發展相當迅速,到 1926年,其數目已佔

總產量的大半。

四、家庭倫理片:長久以來,家庭一直是中國儒家思想實踐的場域,也是中國社

會的核心,這類影片雖然不多,但是擴大了電影的題材,也使得這個片種與中

國的社會傳統接合。

五、稗史片:這是根據古典小說、民間傳奇與傳統戲曲片改編攝製的影片,其中

以天一公司為主,以「梁祝」故事為藍本的《梁祝痛史》(1926),引起轟動,

此後更出現了中國默片時期第一次商業電影的風潮。(註19)

以上所列舉的片種,若就以往大陸電影歷史研究的觀點來看,是屬於「舊派」電影

創作觀,所謂的「舊派」,是以「明星」、「天一」、商務印書館影戲部及「上海影戲

公司」等為代表,這些電影創作者深受當時文明戲與鴛鴦蝴蝶派文學的影響,至於其創

作手段是「一手拄著文明戲的拐杖,一手挽鴛鴦派的腰身」。(註20)

此外,上文所列舉的 20年代片種,其實可以將其視為中國電影類型傳統的雛形,

成為中國電影傳統中影戲主流的先河。大陸電影學者鍾大豐更將這種影戲傳統推演到

往後中國電影發展的經驗當中。在 1930 年代,影戲的傳統呈現在新一代的電影工作者

的影片裡,如蔡楚生的《都會的早晨》(1933)、《迷途的羔羊》(1934)等影片,(註21)與有聲電影的早期運用。而深受好萊塢電影影響的孫瑜,更利用好萊塢的電影經驗

強化了中國影戲傳統中,注重戲劇化的敘事型態與商業性品味的傾向,拓展了中國影

戲主流的視野。(註22)1940年代之後,特別是在抗戰之後,當時左翼電影更吸納了影

戲的創作原則與方法,開創 40 年代中國電影的另一個高峰。其中包括史詩電影的《一

江春水向東流》(1947)、《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與《松花江上》(1947)等;

植基於現實主義的《萬家燈火》(1948)、「文華公司」所製作的影片以及其他非主流

的電影,都是這種影戲傳統的延續與再發揮。(註23)

至於,在國民政府對電影的的政治定位上,長久以來,也一直與影戲傳統有著相

似的關聯性,就是「影劇」的觀念。電影與戲劇合流的緣起,雖然與中國影戲概念的傳

統脫離不了關係,不過就「影劇」這一個詞彙而言,其出現有它特殊的歷史語境,同時

也和國民政府有著無法割斷的臍帶關係。抗戰軍興之際,北京、上海相繼為日軍所佔

領,原來鼎盛的上海電影業頓成「孤島」。抗戰時期的大後方,整合了當時電影與戲劇

19

同註 3,頁 114-178。 20

胡星亮、張瑞麟主編,《中國電影史》(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5),頁 53。 21

同註 17,頁 36-39。 22

同註 17,頁 47。 23

同註 17,頁 69-79。

Page 6: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6

界人士,掀起抗戰時期喧騰鼎沸的劇運風潮。在國民黨黨團部份,中宣部電影戲劇事

業處之下,設有「實驗劇團」、中央電影攝影場設有「中電劇團」、國防部的中國電影

製片廠設有「中國萬歲劇團」,1944年所成立的電影檢查機構,便是「中央戲劇電影審

查所」。(註24)這使得中國電影的影戲傳統,在抗戰時期,退化回到文明戲演出的原

點。

斷裂與再生

1949 年之後,大陸的共產政權確立,中國原有的政治、經濟與社會體制徹底瓦

解,也是中國電影影戲主流傳統的斷裂,這種斷裂並非出現在影戲概念本質上的戲劇

觀賞型態,而是影戲作為一種商品,其商業映演本質的喪失,淪為政治與國家機器之

下的附庸,這種與影戲傳統的撕裂,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尤甚。

而流亡至台灣的國民政府,在 30、40年代上海電影工業鬥爭中,即已失去掌控和

支配的能力,而隨其撤退來台的電影工業人才與設備,更是少之又少。這個時期的台

灣才剛走出日本殖民的陰影,日本的撤退,也一起撤移了當時相當薄弱的電影製片事

業,使得此時此刻的台灣,因經濟能力與人才匱乏,尚未出現量產性質的製片事業,

電影工業退化到電影發展時期最為初始的狀態,退化到抗戰時期影劇合流的語境當

中:這是一種僅有映演事業與外片進口,舞臺文明戲的演出替代了電影的製片活動。

1950年 5月 4日「中國文藝協會」(以下簡稱文協)成立,集合當時影劇界人士,

從黨政軍以及各社團等層面,以劇團的形式開始積極推動戲劇(包括國台語的舞台劇、

京戲、台灣傳統戲曲)的公演。(註25)這股戲劇熱潮到了 1956年間,政府組織了一個

話劇輔導委員會,以台北新世界電影院改裝成專演話劇的場地,並以貸款的方式在經

濟上給予這些劇團協助,造成戲劇公演活動的高峰,而為了培育影劇人才,亦在這一

年成立國立藝術學校,下設影劇科。(註26)1957 年更成立了「中華民國電影戲劇協

會」,因此,影劇或影戲的中國電影傳統自此獲得延續。

以上所提及的,是就戲劇的傳統來說,若就台灣電影的發展脈絡來加以檢視,必

須分別從兩個部份來討論。首先,從台灣國語片的傳統說起。1949年 6月上海來的「萬

象影片公司」開拍了~《阿里山風雲》,後來由於時局吃緊,這部影片成為台灣製作的

第一部國語影片。1949年八月底,這部影片在花蓮進行拍攝的時候,曾在當地的「中華

戲院」演出獨幕劇《最生夢死》。(註27)國民政府撤退台灣之後,台灣電影事業即處

於停頓的狀態。後來這些影片的工作人員包括編導張徹、張英以及演員,最後都一起

進入當時的最經濟便利的戲劇演出~話劇。以張徹來說,進入國防部的總政治部,(註

24

鐘雷 編,《五十年來的中國電影》(台北:正中書局,1965),頁 52-53。 25

焦桐,《台灣戰後初期戲劇》(台北︰臺原出版社,1990),頁 58-60。 26

王子龍 編,《中國影劇史》(台北:建國出版社,1960),頁 120-121。 27

同註 25,頁 181。

Page 7: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7

28)後來執導了話劇《飢民圖》(請參見附表二),而 1950年五月中旬,萬象影片公司

為了響應救濟大陸災胞運動,張徹改編並導演了《台北一晝夜》舞台劇,(註29)而張

英在大陸時,即在上海左翼的陣營裡已有參與舞台劇演出的經驗,後來在台灣進入教

育部社教司擔任科長一職,更執導了一百餘齣的話劇,此後更參與了臺語片的製片熱

潮。(註30)至於演員部份,也有一些涉入當時相當頻繁的話劇演出,最後更成為電影

表演的中堅份子。(註31)

另外,1950 年代出現的台語片,從電影的型態與從業人員來看,也淵源於傳統戲

曲、舞台劇與歌舞劇。1955年第一部台語片即是歌仔戲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最

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也是歌仔戲電影;(註32)至於舞台劇方面,在日據時

期,台灣人進行新戲(舞台劇)演出便已相當活躍,1943年林博秋在「永樂座」(光復

後易名為「永樂戲院」)編導演出的《閹雞》、《高砂館》、《地熱》與《從山上遙瞰

街市的燈火》等日語劇,造成轟動。(註33)光復初期,活動頻繁的「鐘聲劇團」當中

的團員,如田清、郭夜人、戽斗、矮仔財,以及當時新劇重要編劇張淵福,這些從日

據時期到光復之後重要舞臺戲成員,後來都成為台語影片的重要工作者。

李行的電影:中國影戲傳統與台灣電影的接榫

1950 年代台灣這股戲劇熱潮,為台灣電影業培育第一代的工作者。這些工作者包

括前文所提到的,如《阿里山風雲》的影片中,從上海來的電影工作者,(註34)以及

台灣本土的歌仔戲與新劇傳統,像陳澄三、林博秋、田清、郭夜人、戽斗、矮仔財與

張淵福,最後成為台語片重要的工作者,此外,在這股戲劇運動當中,也培育了新起

一代的電影工作者,例如,周藍萍便曾經參與了《青年進行曲》的演出(參見附表二),

更在「東南文化工作團」於中山堂演出的《文天祥》一劇中,身兼作曲、副導與演員,

曾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如〈綠島小夜曲〉、〈茶山姑娘〉等,在台語片時

期,參與了李行執導的《王哥柳哥遊台灣》(1959)一片的音樂作曲,1962年到香港,

28

張徹,《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香港:三聯書店,1989),頁 224。 29

同註 25,頁 190。 30

《電影歲月縱橫談(下)》(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頁 393-394。 31

《阿里山風雲》一片中的演員,如吳驚鴻曾參與《影城傳奇》(見附表二)的演出,資料參見 焦桐,《台灣戰後初期戲劇》(台北︰臺原出版社,1990),頁 197。後來演出了《永不分離》(1951,農教)、《春滿人間》(1951,中製)、《美麗寶島》(1952,農教)等影片。另一個演員李影,先後參加「東南文工團」《文天祥》、「三三劇團」《黨人魂》(見附表二)的舞台劇演出,1951年之後更演出了《惡夢初醒》、《軍中芳草》等片演出,後來參與了許多港台影片的演出,資料見《電影歲月縱橫談(上)》(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4),頁 161-188。 32

黃仁,《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圖書公司,1994),頁 231。 33

同註 25,頁 15-17。 34

張徹的電影劇本《海天雄風》,曾經獲得了文協舉辦的文藝獎,後來到香港,1960年代之後開啟了武俠片港台兩地武俠片的高潮;張英與申江更是台灣台語片重要創作者,

Page 8: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8

更為邵氏創作出《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傳唱一時的黃梅調電影音樂。(註35)而在李行

的重要作品《秋決》(1972)中,擔任美術指導的鄒志良,在 1950 年國防部政治部康

樂總隊演出的《正義在人間》一劇中,從事舞臺設計與演員的工作。(註36)而與李行

長期合作的編劇張永祥,在這個時期其《陋巷之春》的劇本,亦曾經獲得國防部總政治

部的獎金。(註37)

1950 年代,國府撤退來台,時局的動盪,使得台灣的電影產業,特別是製片事

業,退化回到電影發展的原始狀態,電影要發展就必須重新尋著中國影戲的傳統,從

在地與當下原有的戲劇形式當中汲取養分,而臺語影片成為影戲傳統在台灣得以重新

再生的接續點。1950 年代中期之後,匯集了來自傳統戲曲~歌仔戲、國臺語話劇與歌

舞劇的人才,最後迸發出台灣電影產業最初始的雛形~臺語片。在社會的需求之下,

臺語片密集而高度的生產型態,孕育了 60年代國語影片新一代的工作者。從 50年代的

劇運開始,60年代,國語影片出現的「健康寫實」電影,以及後來的瓊瑤影片,甚至是

70年代的愛情文藝片,在這樣一脈相承的傳統中,李行成為貫穿全局的代表性人物。

中國影戲的傳統如何體現在李行的影劇生涯中?除了前文所言的,他參與了 50年

代台灣鼎沸的戲劇運動(參見附表一、二),更可從一個電影創作者的生涯背景說起。

李行,原名李子達,1930 年出生於上海,中學時期即參加了舞台的演出,1948 年 8 月

進入上海國立社會教育學院社會藝術教育學系戲劇組,後來舉家遷移台灣。(註38)在

上海時期,對當時的電影,如《一將春水向東流》、《八千里路雲和月》、《小城之春》、

《漁光曲》、《關不住的春光》、《新閨怨》以及當時崑崙影業所出品的一系列影片,

印象深刻。而這個時期的觀影經驗,深深地影響著李行往後的電影創作態度。(註39)

1949 年 1 月轉入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教育系就讀,在此期間,加入校內話劇社,參與學

生話劇演出的活動頻繁(參見附表一),並輔導台大、建中、成功中學等學校其話劇的

公演,更參加校外職業劇團的演出,職業性演出的時間長達三年。(註40)(參見附表

二)而從1951年開始,陸陸續續進入當時電影界,參與當時的電影演出(參見附表三),

從舞臺編劇、導演與演出經驗,奠定其對戲劇與劇情走向的掌握能力,這點相當明顯

地展現在他對劇本的控制上,雖然李行在他的作品裡,很少直接親自撰寫電影劇本,

但是對劇本的介入相當深入,李行便曾經表示:

我是一個導演,我從不想把編劇導演集於一身,我覺得這樣會流

35

劉現成,〈台灣電影史上的絕響~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社會意義〉,《電影欣賞》,71期,1994年 9-10月,頁 71-72。 36

同註 25,195-196。 37

同註 22,頁 122。 38

〈一個中國導演的剖白:李行作品研究〉,《文學季刊》,第 6期,1968年 2月 15日,頁 134,158。 39

俞嬋衢整理,〈時代的斷章~「一九六○年代台灣電影健康寫實影片之意涵」座談會〉,《電影欣賞》,72期,1994年 11-12月,頁 20。

40 同註 38,頁 158。

Page 9: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9

於主觀,我看別人的劇本比較客觀,但是我在編劇的過程當中,

從開始有一個「構想」到構想故事,一直談論大綱,一直到編劇,

我想每一個階段我都參予了。(註41)

而長期浸淫於電影演出的經驗,更使他在執導電影時對演員表演的執著與用心。

在電影的拍攝現場,李行對演員要求的相當嚴格的,他也曾提到:一個導演最好能從

演員出身,如此才能懂得表演,才能教演員演戲,而舞台劇與電影最大不同點在於,

舞台劇是靠話說出來的,電影是靠演出來的。(註42)由此可以看出,李行對電影的觀

點,和 1920 年代周劍雲所提出的「影劇概論」,認為「影戲是由扮演的戲劇而攝成的

影片」(註43),不謀而合。

在 1974年 7月號的《影響》雜誌裡,評述到當時港台兩地的導演,當討論到李行

的電影時,曾提到:

……李行是內容重於形式,但我們卻不能說他作品沒有技巧,只

不過技巧卻不超過內容,其影像的表達以達到確切地說出內容意

念為目的,技巧從不為表現內容而變了為內容所累。換言之,確

切與簡樸是他的技巧所在。(註44)

而李行亦曾經針對其在進行電影創作之際,對形式與內容所抱持的觀點,提出說

明:

這個重形式不重內容以我個人來講,……我渴望自己能做導演,

一旦做到了,拿著攝影機拼命搖啊,推呀,……但是慢慢地以

後,我覺得這些技巧是次要的,就像寫文章一樣,你越寫就越要

求你的內容用字要精鍊,要文章真的有實質內容。(註45)

在李行的電影中,被香港電影學者劉成漢譽為在 1960年代港台影片中,長鏡頭場

面調度經典範例的《街頭巷尾》,(註46)對創作者而言,此部影片是李行獲得製片貸

款之後,總結了台語片的訓練與實驗,充分揮灑的突變之作。李行電影貫有的風格與

表現手法,是重內容而輕形式,其所關注的是說什麼故事,而不在於到底要如何去

說,這樣的創作風格又回到了影戲傳統中,所謂「戲是電影之本,而影只是完成戲的表

41

同註 38,頁 134。 42

同註 38,頁 135、138。 43

周劍雲、汪煦昌〈影劇概論~昌明電影函授學校講義之一〉,收錄於《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上)》(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頁 13。 44

吳振明,〈導演與動向~是論當代中國導演六十八人〉,《影響》,1974 年 7 月號,頁 6。 45

同註 38,頁 136。 46

劉成漢,《電影賦比興集》(香港:天地圖書公司,1992),頁 330。

Page 10: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10

現手段」的老路。

此外,再從文前所提及的,當 1920年代影戲主流傳統發源之際,中國電影製片界

所確立的影片型態,進一步檢視李行從 50到 70年代所執導的影片。以滑稽短片來說,

李行從 1958 年開始,結合當時國台語話劇的工作人員,投入了台語片的製作行列,攝

製這些台語影片對他電影生涯產生了何種作用?誠如他所說的:

我開始拍台語片,第一部是《王哥柳哥遊台灣》,由於這是一部

滑稽片很賣錢,也由於個人沒有導演的經驗,這一部片子拍太

長,再加添一點東西,便剪成上下兩集。……這對我個人來說,

可以有充分機會來臨床運用攝影機,雖然一切的製作條件很差,

但對於個人以後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總算有了磨練做導演的機

會。(註47)

李行早期台語片大都是屬於喜鬧劇,這點就像 1920年代滑稽短片的創作者一樣,

在經濟的壓力之下,台語影片的創作者利用舞台劇中打鬧劇討喜、容易被接受的特

性,藉以熟悉電影的語法,以作為日後拍攝國語劇情片的準備。而討論到李行電影表

現手法的養成與訓練,從舞台劇、電影演出到執導台語片,在這個過程當中,《兩相

好》這部影片是他從舞台劇的經驗過渡到電影表現經驗,從急就章的台語製片經驗躍升

到精緻的國語製片經驗的墊腳石。

在 1920年代影戲傳統所慣用的影片樣式與題材當中,李行最擅於處理的便是家庭

倫理片與愛情文藝片。家庭一直是李行影片題材關注的核心,而其延續 20 年代影戲中

倫理片的傳統,以家庭、愛情、婚姻與友誼為題材,經由人物的命運與悲歡離合,藉

以宣揚中華民族家庭倫常的美德。從《養鴨人家》、《路》、《秋決》、《汪洋中的一

條船》到《小城故事》,李行在其影片中所關照的是家庭中兩代親情的寬容與溫煦,李

行所服膺的家庭倫常道德觀觀念,當然不只再現於這些家庭倫理片,在其愛情文藝片

也是一以貫之。(註48)

至於,愛情文藝片,是李行所執導影片類型的主軸。從60年代到70年代,台灣瓊

瑤影片出現了兩次的風潮,而這兩次風潮都與李行有著相當密切的關係。首先,1964

年 8月中影計畫將瓊瑤小說《第六個夢》中的〈追尋〉,改編成《婉君表妹》,搬上銀

幕。(註49)緊接著開拍瓊瑤小說《第六個夢》中的〈啞妻〉,最後以《啞女情深》再

47

李行,〈坎坷電影生涯從頭說起〉,《中國論壇》,226期,1985年 2月 15日,頁 9-10。 48

蔡國榮,《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台北:電影圖書館出版部,1985),頁 247。 49

資料見,《中央日報》,1964年 8月 23日,第七版。而在同註 1,頁 70,一文中,焦雄屏認為瓊瑤影片肇始於於 60年代末期,顯然在歷史追溯上有所訛誤。而在其《改變歷史的五年~國聯電影研究》(台北:萬象圖書公司,1993),頁 72,文中提及:國聯大量改編文藝作品尤其是對瓊瑤小說的重視,這就推波助瀾造成瓊瑤在 1970年代的崛起,如此推斷與歷史書寫,顯示出焦氏對瓊瑤影片的流

Page 1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11

現於銀幕上,後來「天南影業」推出了瓊瑤小說的《煙雨濛濛》,國聯也跟風拍了《菟

絲花》掀起了台灣瓊瑤電影的第一波風潮。在 1960 年代這股瓊瑤熱中,《婉君表妹》

與《啞女情深》的導演皆為李行。1970年代雖然戲院上映了《幸運草》(1970)與《庭

院深深》(1971),但是票房反應不佳。1973年由李行執導了《彩雲飛》,開起另一波

的瓊瑤電影風潮,此後尤其執導的《心有千千結》(1973)、《海鷗飛處》(1974)、

《碧雲天》(1976)、《浪花》(1976)、《風鈴風鈴》(1977),此後這股電影瓊瑤

熱持續延燒到 1983年。(註50)

雖然,以愛情為主題的影片,不只出現在 1920 年代的中國電影裡,或是從 1960

年代到 80 年代的台灣電影中,不過在中國影戲傳統特有的歷史語境之下,接續了來自

文學的標籤,稱他們為「鴛鴦蝴蝶派」。社會學者蕭新煌,將 60 年代之後,透過瓊瑤

小說改編成電影的流風,直接冠上「鴛鴦蝴蝶派」的標籤。(註51)而文學史學者尉天

驄更將 1960 年代以降,以瓊瑤為主流的鴛鴦蝴蝶派文藝形式,進一步加以公式化:

懷舊的鄉愁+好萊塢式的傳奇+都市小市民的幻想+社會轉型期

的反抗與反叛+閨秀派的婉約+農業社會殘存的道德妥協觀念=

瓊瑤(註52)

尉天驄把 60 年代之後瓊瑤文藝形式的加以典型化,如果將其結果延伸到 60 年代至

80 年代的以瓊瑤小說為核心,所繁衍出來的愛情文藝影片類型,(註53)尉天驄的這個

模式無異是這種愛情文藝影片類型的公式。這種類型化的影片,相對於 1920 年代中國

影戲傳統下的鴛鴦蝴蝶派電影,1960、70 年代瓊瑤影片以及其所延伸的愛情文藝影

片,將是台灣當下特定歷史語境下的產物。

因此。李行的電影之於中國影戲傳統,僅只是這個主流傳統之下的遺緒。因為,

無論是滑稽影片、家庭倫理片或者是愛情文藝片,都是台灣發展經驗中特定時代的文

化產物,是離開中原母土之後所再生而成的影戲電影。以李行電影作品為例,家庭倫

理片所呈現的,不再是以血緣關係所建立起來的倫常觀念與忠孝節義,李行所關注的

是儒家精神當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道主義襟懷,例如,

在《街頭巷尾》一片中,一群沒有血緣關係、從四方流亡而來的人,如親戚般地聚居在

類似大家族的院落中;《養鴨人家》中葛香亭與唐寶雲之間非血緣的養父女關係;《小

變,缺乏全盤的認識。 50

李天鐸,《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暨台北市中國電影史料研究會編印,1997),頁 151-153。 51

蕭新煌,〈從社會文化角度看電影〉,《中國論壇》,226期,1985年 2月 15日,頁 6。 52

尉天聰,〈三十年來台灣社會的轉動與文學發展〉,收錄於《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雜誌社,1985),頁 471。 53

70年代瓊瑤影片風行之後,出現大量的跟風之作,成為這個年代中數量相當龐大的類型,其中包括李行的《白花飄雪花飄》等影片。資料見,同註 47。

Page 12: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12

城故事》中,葛香亭與鍾鎮濤之間,那種如父子般的師徒關係,這些角色之間的倫理關

係,特別是代與代之間的關係,已非完全來自家族或血緣傳統,而是一種人道主義的

情操。

中國與台灣的影戲傳統之間,兩者最大的差異或者是斷裂,是在於寫實影片的再

現。1920 年代影戲傳統下的寫實片,以批評當時中國封建社會的結構為要務,如抨擊

封建婚姻惡習的《最後之良心》、探討婦女勞工題材的《盲孤女》以及以針砭社會問題

為核心的侯曜「問題劇」,(註54)然而我們仔細探其本源,將會發現這樣的寫實風格,

其動機是從市場商業機制而來,此又以 30 年代之後,上海左翼電影所講究的寫實主

義,在本質上又有著迥然不同的差異。至於,在台灣,從 1963 年由李行《街頭巷尾》

一片開始,掀起了台灣寫實電影的風潮,雖然仍舊承接了文以載道、移風易俗的社會

任務,其所呈現並非在於社會問題,而是洋溢著社會溫暖、人情味濃的寫實片,此後

被中影所吸納,發展出所謂的「健康寫實」路線,最後在海外成為展現台灣山川美麗、

人情純樸與建設可觀的宣傳影片。(註55)這與 1920 年代影戲傳統的寫實片走向與本

質,大相逕庭。

此外,1920 年代的影戲傳統與李行的電影戲劇觀,雖然都把電影看成是一種敘事

的藝術。在故事的鋪陳上,誠如鍾大豐所言:影戲創作原則以戲劇化衝突為基礎,注

重敘事中的傳奇、巧合等因素,注意結構的延宕起伏,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常常以善

惡二元化的方式來處理角色,運用兩者的衝突與對立來鋪陳劇情。(註56)但是,在李

行的電影中,角色之間已經不再是那樣單純簡化到善惡好壞之別,在《街頭巷尾》中,

其中扮演壞人角色的吳根財,對整齣戲劇情動向並沒有產生積極主導的作用;而在《養

鴨人家》中,最大惡人曾朝富(歐威飾),當他要把妹妹小月(唐寶雲飾)帶走時,引

爆了全片的衝突與高潮,但是後來的發展卻帶出他並非全然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

《貞節牌坊》、《路》、《秋決》、《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與《早安台北》

等等,這些影片在角色的設計上已經分不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壞人了,而當戲劇擺

開這種善惡二元化的方式來處理角色,如此劇情中所謂的衝突與對立也被淡化了,最

後僅剩下戲味清淡的情節敘事,這和 1920 年代強調戲劇化衝突的傳統,相去甚遠。

遺緒的殘響

影戲的傳統,從中國到台灣,從 1920 年代的中國電影延續到台灣 50 至 70 年代的

李行電影之中,當然,對台灣電影而言,影戲遺風所及亦非僅止於李行所創作的影片

當中,也出現在許多與李行同一時代的電影導演裡,例如,從胡金銓電影的表現風

格,不難找出京戲的影子;而在李翰祥的影片中,特別是以黃梅調的電影,更將影戲

中戲曲傳統加以發陽光大,成為港台兩地重要的影片形式。

54

同註 3,頁 134-142。 55

龔弘,〈回顧健康寫實路線〉,《電影欣賞》,72期,1994年 11-12月,頁 24。 56

同註 17,頁 14。

Page 13: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13

然而,台灣電影在李行電影之後,影戲的遺緒是否還殘存著?也許我們可以再從

影戲的特質,重新檢視 80 年代「新電影」中,一些影片創作手法的陳規,依稀可以窺

探到影戲傳統的印記,特別是在侯孝賢的電影裡,這種傳統接續的關係除了侯孝賢師

承李行的電影風格之外,也再現於「新電影」的電影美學基礎上。「新電影」特有的電

影美學基礎與陳規是長拍定鏡,若從戲劇的觀點來看,影片中長拍定鏡的畫框如同舞

台的景框,劇中人物與角色在這個景框中進進出出,而就像舞台劇那樣,故事情節緩

緩地在這個景框中鋪展開來,只是此際電影戲劇敘事的場景從舞台轉移到現實社會

裡。

此外,這種長拍定鏡的電影美學觀,在一些 80 年代影評人的眼中,將其界定為寫

實主義的典範。可是,如果仔細關照影片中攝影機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將會發現電

影創作者對於攝影機運用,退化到電影最原始的功能~紀錄,紀錄的功能使攝影機成

為一個被動的角色,就像中國早期的影戲或照相劇(Photoplay)(註57)那樣,電影攝

影機僅在翻拍複製當時社會所僅有的敘事形式:京戲或歌仔戲,只不過台灣 80 年代的

「新電影」,其所翻拍複製的卻是存在於現實場景的戲劇。儘管,這些創作者一再地強

調,他們所創作的影片有著不同的戲劇概念︰以疏離或淡化劇力衝突、或生活化的表

演,(註58)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戲,仍舊拋不開中國影戲遺風的拐杖。

57

此一辭彙,轉借自鍾大豐,〈“影戲“理論歷史溯源〉,收錄於《中國電影理論文選(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頁 310。 58

詹宏志,〈台灣新電影的來路與去路︰一個報導與三個評論〉,收錄於焦雄屏編,《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8),頁 25-27。

Page 14: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14

附表一 李行學生時代參與劇團活動一覽表

劇名 擔任職務 備註

獨腳戲 編導、演員 1949 年、編劇:李健吾

賣大力丸 編導、演員 1949 年

論煙草有害 導演、演員 1949 年

歲寒知松柏 導演、演員 1949 年、編劇:夏衍。

求婚 導演、演員 1949 年、獨幕劇,編劇:黃宗江

人獸之間 導演 1949 年、編劇:吳若

桃李春風 導演、演員 1949 年

火燭小心 導演 1949 年 11月上旬以「業餘實驗劇團」名義,在北市新

民戲院(國泰戲院)公演,編劇:包蕾。

野玫瑰 1950 年 1月 14日省立師範學院在該校禮堂演出

以身作則 導演,演員 1950 年 1月 17日,省立師範學院「戲劇之友社」,在

該院禮堂演出,編劇:李健吾。

朱門怨 舞台監督 1950 年 3月 25日師範學院藝術系在該校大禮堂演出

資料來源:

1、焦桐,《台灣戰後初期戲劇》,台北︰臺原出版社,1990。

2、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社,1961。

3、〈一個中國導演的剖白:李行作品研究〉,《文學季刊》,第 6期,1968 年 2月 15

日,頁 158-159。

Page 15: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15

附表二 李行參與職業劇團工作一覽表 劇名 擔任職務 演出時間 備註說明 青春 演員 1949 年 11 月 2 日 「辛果劇團」,北市美都麗戲院,編劇:李健吾。 天橋群相 演員 1950 年 3 月 11 日 為慶祝蔣介石復職總統,地點:台北市中山堂,導演:宗由。 青年進行曲 李行飾演劉匪

1950 年 3 年 29 月 「中央青年劇社」在北市中山堂公演獨幕反共抗俄劇(4 月 9 日,4 月 26 日重新公演) 邊城曲 李行飾殷小山一角

1950 年 4 月 2 日 「台灣省婦女福利協進會」附設劇團響應蔣夫人號召,在中山堂演出五幕國防建設劇,導演:楊文璞。 飢民圖 演員 1950 年 4 月 29-30 日 「影協」響應大陸救災公演話劇,編劇:周旭江、導演:張轍。 清宮外史 演員 1950 年 5 月 25-29 日 空軍通海大隊「飛熊劇團」,響應蔣介石救濟大陸災胞運動,在北市中山堂公演五幕古裝歷史劇(原名《西太后》)。 百醜圖 李行飾演吳從周一角

1950 年 6 月 9-11 日 「怒吼劇團」在台北市皇后戲院(明星戲院)公演四幕戡亂劇(原名為《新官上任》或《群魔亂舞》。 黨人魂 李行飾王廷鈞一角

1950 年 10 月 7-11 日 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裝甲兵分會「三三劇團」在中山堂演出五幕革命史劇,編劇︰文久、金戈,導演︰程弘。 影城奇譚 演員 1950 年 10 月 26-31 日 當時藝術界為慶祝蔣介石 64 歲生日,舉行聯合大公演,台灣影劇界聯合演出獨幕笑劇,編劇︰陳文泉,導演︰宗由。 尾巴的悲哀 李行飾演牛覺一角

1950 年 11 月 22-26 日 「反共保民動員委員會」在中山堂公演三幕反共劇,編劇︰鍾雷,導演︰羅蘋、趙振秋。 八仙過海 李行飾演鐵拐李

1951 年 2 月 15 日 編劇:趙之誠、導演:張英,中山堂戲劇節聯合公演。 天倫淚 導演 1954 年 12 月 12 日 「中華民國青年建艦復仇運動委員會」淡江英專分會,為建艦捐款,在北市女師範大禮堂公演四幕六場反共劇。 舊情難忘 導演 1955 年 8 月 於台北大華戲院演出,編劇:丁衣 漢宮春秋 飾演王莽之子王宇

1956 年 2 月 15 日 編劇:李曼瑰、導演:張英 藍狐狸 演員 1957 編導:唐紹華,新世界戲院演出 辛亥革命 李行飾演 1956 年 10 月 31 日 編導:張英,新世界戲院演出 龍鳳呈祥 舞台監督 1956 年 兒心關不住 演員 1956 年 12 月 31 日 編劇:徐天榮、導演:王生善,新世界戲院演出 星星、月亮、太陽 導演 1961 海宇春回 演出執行小組委員

1983 年 12 月 25 日~1984 年元月 2 日

文建會策劃,編劇:鍾雷、魯稚子,導演:彭行才,台北市社教館演出 石破天驚 演出執行小組委員

1984 年 10 月 19~25 日 國民黨建黨 90週年紀念,文建會策劃,編劇:鍾雷、魯稚子、張永祥,導演:彭行才,台北市社教館演出 雷雨 導演 1993 年 4 月 14 日 國家劇院 昨天、今天、明天 總執導 1997 年 10 月 22、23 日 高雄首演

資料來源:

1、焦桐,《台灣戰後初期戲劇》,台北︰臺原出版社,1990。

2、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社,1961。

Page 16: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ir.lib.ksu.edu.tw/bitstream/987654321/4319/1/李行電影...1 李行電影探源~中國遺緒~中國遺緒 劉現成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暨媒體藝術研究所副教授

16

3、〈一個中國導演的剖白:李行作品研究〉,《文學季刊》,第 6期,1968年 2月 15日,頁 158-159。

4、《中國時報》,1997年 10月 17日。

附表三 李行擔任電影導演之前所從事電影工作一覽表 片名 擔任職務 編導 時間 出品公司 備註 永不分離 演員 編導:徐欣夫 1951年 6月 農教 春滿人間 演員 導演:唐紹華 編劇:周旭江

1951年 11月 大華公司 罌粟花 演員 導演:袁叢美 編劇:周旭江

1954 台製 聖女媽祖傳 演員 導演:陳文泉 編劇:羅家駒

1955年 8月 國光影片 馬車伕之戀 演員 編導:唐紹華 1955年 9月 自由影片公司 沒有女人的地方 演員 導演:唐紹華 編劇:周旭江

1955年 11月 台製 翠嶺長春 演員 導演:吳文超 編劇:王大川

1956 台製 林投姐 宣傳人員 導演:唐紹華 編劇:慕容鍾

1956 金陵 台語片 廖添丁 宣傳人員 導演:唐紹華 編劇:唐紹華

1956 華利 台語片 沈常福大馬戲團 演員 編導:唐紹華 1956 國際聯邦影片 五子哭墓 宣傳人員 導演:唐紹華 編劇:仰光

1957 中華 台語片 情報販子 演員、副導演

編導:唐紹華 1957 新啟明影業 追凶記 演員、副導演

編導:唐紹華 1957 東南影片 水擺夷之戀 副導演 編導:唐紹華 1957 西北影片 血戰 演員、副導演

導演:田琛 編劇:蕭銅

1958 中一行影業部 音容劫 演員 導演:宗由 編劇:丁衣、王大川

1960 中影 一萬四千個證人 演員 導演:王豪 編劇:潘壘

1961 華僑影業、香港海燕公司

參考資料:

1、〈一個中國導演的剖白:李行作品研究〉,《文學季刊》,第 6期,1968年 2月 15日,頁158-163。

2、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圖書公司,1994。

3、杜雲之,《中華民國電影史》,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

4、梁良 編,《中華民國電影影片上映總目(上)》,台北:電影圖書館出版部,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