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23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Feb-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Page 2: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一 •應試部署】4招部署 1 文憑試基本資料簡介 ..................................................12

部署 2 歷屆試題分析 ...........................................................14

部署 3 過往文憑試啟示 ........................................................19

部署 4 熱門議題預測 ...........................................................21

【二 •答題基本功】5招招式 1 答題策略 ..................................................................26

招式 2 拆題技巧 ..................................................................28

招式 3 多角度思維技巧 ........................................................29

招式 4 推論技巧 ..................................................................32

招式 5 駁論技巧 ..................................................................35

【三 •題型拆解心法】9種心法 1 拆解數據描述題 ........................................................40

心法 2 拆解資料詮釋題 ........................................................48

心法 3 拆解解說題 ...............................................................58

心法 4 拆解觀點評論題 ........................................................70

心法 5 拆解政策分析題 ........................................................79

心法 6 拆解建議題 ...............................................................88

心法 7 拆解比較題 ...............................................................92

心法 8 拆解評估題 ...............................................................99

心法 9 拆解持份者衝突題 .................................................. 107

目錄

上卷:應試秘技

Page 3: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四 •議題必讀大全】62個

單元一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議題 1 自我發展 跨單元 .......................... 116議題 2 時下趨勢 跨單元 .......................... 121議題 3 生活技能 跨單元 .......................... 125議題 4 人際關係 跨單元 .......................... 128議題 5 通訊科技 跨單元 .......................... 130

單元二 今日香港

議題 6 生活素質 跨單元 .......................... 135議題 7 經濟發展 跨單元 .......................... 139議題 8 房屋供應 跨單元 .......................... 143議題 9 土地供應 跨單元 .......................... 146議題 10 貧窮 跨單元 .......................... 150議題 11 人口老化 跨單元 .......................... 154議題 12 文物保育 跨單元 .......................... 158議題 13 法治精神 跨單元 .......................... 161議題 14 司法覆核 跨單元 .......................... 165議題 15 人大釋法 跨單元 .......................... 169議題 16 社會政治參與 跨單元 .......................... 172議題 17 管治效能 跨單元 .......................... 178議題 18 民主制度 跨單元 .......................... 183議題 19 立法會 跨單元 .......................... 186議題 20 政治組織 跨單元 .......................... 191議題 21 新聞自由 跨單元 .......................... 194議題 22 身份認同 跨單元 .......................... 197議題 23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 跨單元 .......................... 199議題 24 國民身份認同 跨單元 .......................... 202議題 25 中港矛盾 跨單元 .......................... 206

單元三 現代中國

議題 26 改革開放 跨單元 .......................... 209議題 27 中國社會問題 跨單元 .......................... 212議題 28 城鎮化 跨單元 .......................... 218議題 29 經濟發展 跨單元 .......................... 220議題 30 政治體制改革 跨單元 .......................... 224

下卷:議題寶典

Page 4: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議題 31 環境污染 跨單元 .......................... 229議題 32 傳統家庭觀念 跨單元 .......................... 232議題 33 文化保育 跨單元 .......................... 236議題 34 傳統文化 跨單元 .......................... 239議題 35 中國威脅論 跨單元 .......................... 242議題 36 全方位外交 跨單元 .......................... 246議題 37 綜合國力 跨單元 .......................... 250

單元四 全球化

議題 38 全球化 跨單元 .......................... 257議題 39 經濟全球化 跨單元 .......................... 261議題 40 文化全球化 跨單元 .......................... 268議題 41 全球管治 跨單元 .......................... 272議題 42 反全球化運動 跨單元 .......................... 278

單元五 公共衛生

議題 43 公共衛生 跨單元 .......................... 281議題 44 傳染病 跨單元 .......................... 285議題 45 非傳染病 跨單元 .......................... 289議題 46 醫療科技 跨單元 .......................... 293議題 47 藥物專利權 跨單元 .......................... 295議題 48 生物科技 跨單元 .......................... 297議題 49 安樂死 跨單元 .......................... 301議題 50 器官移植 跨單元 .......................... 303議題 51 醫療系統 跨單元 .......................... 306

單元六 能源科技與環境

議題 52 能源科技 跨單元 .......................... 309議題 53 不可再生能源 跨單元 .......................... 312議題 54 可再生能源 跨單元 .......................... 315議題 55 能源政策 跨單元 .......................... 318議題 56 國際協作 跨單元 .......................... 321議題 57 氣候變化 跨單元 .......................... 324議題 58 環境污染 跨單元 .......................... 330議題 59 可持續發展 跨單元 .......................... 334議題 60 廢物管理 跨單元 .......................... 341議題 61 市區環境綠化 跨單元 .......................... 347議題 62 集體運輸系統 跨單元 .......................... 349

Page 5: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作者簡介

審訂簡介

簡永東 豐富教學經驗及臨場實戰技巧兼備

親身應考 2014 年文憑試通識科,獲取 5** 佳績,傾囊

傳授實戰秘笈。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碩士畢業,現任 Band 1中學通識科

教師。曾擔任香港電台通識網專欄作者及創意教師協會執

委,並為首屆「香港傑出準教師選舉」金獎得獎者。

何禮傑

任職報業機構 40年。

Page 6: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5 招

二•答題基本功

上卷:應試秘技

Page 7: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招式4 推論技巧

「推論」是指充分解說前提和結論之間關係的過程。

當考生的推論過程愈嚴謹,理據愈豐富多元,考生往往愈易取得佳績。所以,考生

需要善用推論技巧,深入闡述觀點,以提升論點的說服力。以下「解說六部曲」適用

於作答解說題及需要表達立場的論說題。

解說六部曲

答題步驟 說明

1. 主題句 主題句需要明確提及題目的重要字眼或概念,並帶出主要論點。

2. 情境化

在解說論點時,考生需要融入特定地方情境,如香港、中國內地或全球情況等,或深入闡述現存問題,以展示對題目背景的充

分理解。

除了地方情境外,部分題目亦可略述重要概念的涵意,如青少年特質或全球化特徵等。

3. 引用資料

若題目所提供的資料可用來支持考生的論點,考生便需要在推論時加以綜合、歸納、應用或補充,甚或將資料的例子概念化,

並加以解說。

考生應盡量在同一論點內運用多於一則資料佐證,藉此展示資料歸納和分析能力。

可多運用「顯示」、「這反映」、「意味着」等字眼來加強解說資料的意思。

切忌只抄錄資料原文,如此並不能滿足「全面運用資料」的評分準則。

4. 例子 在解說論點時,考生需要額外引入一至兩個與議題相關的例子,以提升論點的說服力。

考評局的評卷參考指出,表現較佳的考生需要清楚及合乎邏輯地解釋論點,

並展示嚴謹的答題結構。

32 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招式4 推論技巧

Page 8: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5. 申論

闡釋論點時,考生應針對題目的關鍵詞,並對關鍵詞之間的因果關係作深入解說,層層推進。

能力較佳的考生能就同一個論點,進行多角度解說,以展示多角度思維,並提供全面的論證。

針對「快速時裝」對環境的影響,考生可從商品的製作及運送的兩個過程,分析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考生可多利用連接詞(如「導致」、「所以」等)增強論證的關聯性,展現清晰的邏輯思考能力。

6.扣題句 在段落的末端,需要重申論點,回應題目重要字眼。

題目 就資料,解釋香港義工到外地參與服務時可能面對的一項挑戰。

DSE 2018 卷一 題 1b參考

解說六部曲

1主題句 2情境化 3引用資料 4 例子 5 申論 6扣題句

1 香港義工需要面對人身安全的挑戰。 3 根據資料,部分義工會在惡

劣及偏遠地區或國家服務,如在厄瓜多爾地震後協助重建,或為巴勒斯坦

難民提供教育服務,反映接受義務工作的國家主要是第三世界及發展程度較

落後的國家。 2 上述國家的資源有限、防災設施簡陋,加上地理因素,故會

經常受到天災困擾, 4 如地震、旱災、風災等。 5 當義工前往這些地區,

會有機會遇上地震。由於當地建築物的防震功能差,令地震造成嚴重破

壞,並威脅義工的生命安全,而在重建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餘震,亦會繼續威

脅義工的人身安全。 2 再者,不少發展中國家的局勢長期處於緊張狀態,

戰亂亦非常普遍, 4 如敘利亞地區、中東地區仍內戰不斷。 5 義工身處的

地區有機會成為戰場,有機會受戰火波及,以致生命備受威脅。 6 由此

可見,香港人到外地參與義工時,要面對如何在發展中國家服務時保障自

身安全的挑戰。

考生可按照題目變化或答題內容,靈活運用上述答題步驟2至5,無須順序

運用。

33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招式4 推論技巧

Page 9: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9種

三•題型拆解心法

上卷:應試秘技

Page 10: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心法5 拆解政策分析題

題眼速覽

題眼 1 立法規管/禁止銷售題眼 2 指引/勸喻/自願約章題眼 3 宣傳/推廣/教育題眼 4 經濟誘因(如津貼/罰款)題眼 5 政策研究/民間合作

相關提問字眼

應否······、你是否/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論證你的看法

卷一 資料回應題

1. 港府應否立法禁止青少年進行非必要的醫學美容整形手術?

立法規管題眼1 DSE 2015 題 2b參考

8分

2. 港府應否立法規定青少年向父母提供財政支援?

立法規管題眼1 DSE 2012 題 1c參考

10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 經濟誘因 題眼4 DSE 2018 題 2b參考

8分

4. 港府應否推行措施以支持某傳統行業?論證你的看法。

宣傳 / 推廣 / 教育題眼3 DSE 2016 題 2b參考

12分

79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心法5 拆解政策分析題

Page 11: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步驟 技巧 說明

1. 試前必備

理解政府角色及 責任

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要持份者,考生需要先理解政府的角色及責任,才能合理地分析政府應否推行某政策。

參考 詳細分析見本節「政府常見的功能及責任」(頁 81)

理解政府措施優劣

政府可以實行的措施有很多,考生需要先理解各種常見可行措施的優劣或獨特性,才能客觀全面地分析某政策

應否推行。

參考 詳細分析見本節「精破題眼」(頁 82至 84、87)

2. 審題

審題度眼

以下題眼的考問焦點有異:

u 針對「政府應否推行措施」,考生只需代入政府的 角色,全面地審視政府是否有責任推行政策;

u 對「政府應否推行某個特定措施」,考生除了需同樣代入政府的角色外,更要深入分析該項特定方法的獨特

性。

換位思考

除了代入政府的角色,考生亦需要代入其他相關持份者,分析政策對他們(或對不同範疇)的影響,以展現

換位思考能力。

3. 答題

訂出推行政策準則

提出衡量應否推行政策的準則,繼而全面地審視政策,如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等。

層層推論

考生可先簡述未有具體政策前的情況,再略述政策的內容或細節,然後才深入論證政策的預期成效,以扣連題目

的提問重點。

注意討論情境

留意題目有否規限討論的範圍,如題目注明香港,討論內容必須符合香港社會的情境。

�篇幅不均:政策分析題的重點在於分析政策應否推行,但不少考生錯

失焦點,花費過多篇幅描述現況、現存問題、問題的成因或政策的影響

等,而沒有正反分析政策的內容或檢討預期成效。

�角度單一:不少考生僅從單一持份者的角度或某個衡量準則分析政策,

未能「換位思考」及從多個衡量準則分析,導致內容流於表面。

80 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心法5 拆解政策分析題

Page 12: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題眼 3 宣傳/推廣/教育

優點 限制

針對性 能針對特定群體展示 時效性需要長時間植根和灌輸觀

念,不能解決迫切問題

可行性 沒有強制性,較易令人接受成本 效益

可能耗用大量資源,成本

效益存疑

覆蓋性 受眾較多,影響較廣泛政策 成效

無法律約束力,成效難以

預測及控制

根治性

能移風易俗,改善市民觀

念及社會風氣,令市民自

願遵守

題眼 4 經濟誘因(如津貼/罰款)

優點 限制

針對性經濟誘因一般能針對特定

目標和對象,可提高成效覆蓋性

因政策內容而異,受影響

群體不一定全面,如對窮

人的影響較大

時效性 政策可即時改變情況 認受性/合理性

以公帑資助某些持份者,

或干預市場運作,會引起

公眾質疑獨特性政策直接刺激人的經濟動

機,其他方案較難替代

認受性如以徵費所得來改善原有

問題,可提升政策認受性 成本效益

對誘因的反應亦因人而

異,成本效益存疑;耗用

大量公帑,更可能涉及鉅

額行政開支政策成效

較易衡量成效(如觀察持份

者的反應、選擇或行為)

84 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心法5 拆解政策分析題

Page 13: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題目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 �� (12 分)

� DSE 2018 卷二 題 2b參考

立場:大程度同意

解說六部曲

1主題句 2情境化 3引用資料 4 例子 5 申論 6扣題句

我大程度同意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來增加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

(立場)。

1 首先,在合理性方面,政府肩負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應該推動香

港成為可持續發展之都。 2 根據基本法第 119條,香港特區政府須注意

環境保護。的確,港府有責任作出前瞻性的規劃,以創造較為可持續的未

來。政府既掌握公權力,又坐擁過千億元的財政儲備,有責任善用公帑以

改善環境素質和提升社會福祉,從而提升市民的生活素質(政府責任)。

5 當政府提供經濟誘因,如津貼車主更換以電力或生物柴油驅動的較環保

車輛,或在部分路段懲罰以汽油或柴油驅動的車輛(政策內容細節),則可

以大大降低如懸浮粒子、二氧化硫、氧化氮等污染物濃度,紓緩路邊空氣

污染問題,並減低由污染引發的呼吸系統及心臟疾病,保障市民的健康,

以及減輕政府和市民的醫療負擔(經濟誘因的好處)。長遠而言,政府可

以將資源分配到其他範疇, 4 如實施全民退休保障、改善本港醫療系統

等,促進本港長遠的社經發展。 6 故此,政府提供經濟誘因來增加環保車

輛,能為後代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環境,體現其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

1 其次,在獨特性方面,提供經濟誘因是相對可行及較快見效的措

施,其他方案難以達到同樣效果。 2 現時,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統仍然依賴

以汽油或柴油驅動的交通工具,以電力或生物柴油驅動的較環保車輛在香

港的數量寥寥可數。針對道路空氣污染問題,政府雖然可以推行一些非經

濟誘因類的環保措施, 4 如立法規管車輛排放污染物的濃度、加強公眾教

育宣傳、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或興建更多鐵路新路線等。但與上述相比,提供

經濟誘因(不論獎勵或懲罰性質), 4 如提高燃油稅、減低電動車的首次登

記稅、提供更多港鐵折扣優惠等,明顯是比較可行及能在較短時間內收到

85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心法5 拆解政策分析題

Page 14: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62 個

四 • 議題必讀大全

下卷:議題寶典

Page 15: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概況

香港的總土地面積為 1,111平方公里,已建設土地佔其中兩成半,其餘七成半為非建設或未建設範圍(如郊野公園、濕地、水塘、魚塘等)。

過往香港主要以發展新市鎮方式應付人口增長,但新市鎮發展自 2000年後暫緩,直至近年港府推出「新發展區」計劃。

新市鎮:港府在 1970至 90年代相繼發展了荃灣、沙田、屯門、粉嶺/上水、將軍澳、東涌等 9個新市鎮,居住了逾 340萬市民。

新發展區: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預計於 2023年能供首批居民遷入。

根據《香港 2030》研究,預計香港長遠直至 2046年仍欠缺至少 1,200公頃用地。

港府在 2018年施政報告公布「明日大嶼」計劃,提出填海 1,700公頃。

議題 9 土地供應 DSE出現指數 ★★★★★

相關單元

2019年,香港政府全面接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的報告,在18個土地開發選

項中優先發展其中8個,估計能提供3,235公頃土地。

3個短中期選項(320公頃):發展棕地、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私人農

地、局部發展粉嶺高球場用地。

5個中長期選項(逾2,200公頃):發展更多新界新發展區、填海發展東

大嶼都會等。

各種土地供應方法的優劣 跨單元

方法 優勢 缺點

發展棕地(如元朗橫洲)

新界約有 1,300公頃的土地,具一定發展潛力

理順新界鄉郊土地用途,改善鄉郊環境,生態影響較低

不少棕地屬私人擁有,需耗時收地及補償

需投放大量資源增建基礎設施,如交通、排水、防洪等

部分經營者(如回收業、物流業)需搬遷、轉型或結業

不少棕地面積過小或分布零碎,難以產生規模效益

146 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今日香港

Page 16: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開拓岩洞 空間

(如亞公角女婆山)

能騰出更多土地作房屋或其他用途

社會爭議較少

發展技術相對成熟

建造耗時、成本高昂

造地量少,難以產生規模效益

使用限制大,不適合住宅,只能容納數據中心、污水處理

廠和靈灰安置所等厭惡設施

考生除了需要掌握以上增加土地供應方法的優劣外,更應掌握衡量各種方法

的比較準則,如發展效益、發展成本、預計提供土地時間、技術可行性、社

會認受性、反效果、補償方案、外國經驗等,並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如

考問開發棕地是否優於開發郊野公園時,考生便應運用上述準則作比較。

1. 在香港推行重建計劃,持份者之間可引發甚麼衝突? PP 2013 卷二 題 1a參考

148 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今日香港

Page 17: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題目 「要增加香港的土地供應,開發棕地比開發郊野公園更佳。」你是否同意這看法?

同意

1. 開發棕地面對較少社會阻力

本港市民對開發棕地的支持度比開發郊野公園高,反映市

民對開發棕地有一定的共識。政府落實開發棕地的政策,

比開發郊野公園較容易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將相對面對

較少的社會阻力。

比較準則:社會認受性/可行性

2. 開發棕地更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

由於棕地已是荒廢的農地,對周遭環境、交通和排水造成

不良影響,開發棕地能修復以至改善周遭的生態環境。

相反,郊野公園擁有高生態價值及供市民休憩及康樂的價

值,開發郊野公園會破壞生態環境及市民休憩空間,所以

開發棕地比開發郊野公園更能保育環境,符合可持續發展

原則。

比較準則:發展效益/有效性

不同意

1. 開發郊野公園更省時及更具成本效益

棕地的業權複雜,加上棕土涉及高昂的清理成本,但郊野

公園的業權屬政府,開發郊野公園更不用收地賠償,土地

平整成本較低。因此,開發部分爭議較少的郊野公園可能

比開發棕地更省時及更具成本效益。

比較準則:預計提供土地時間、發展成本、發展效益

2. 開發郊野公園更符合社會效益

不少棕地位於新界鄉郊土地,遠離市區,需要另外興建配

套設施,涉及額外開發成本,但不少郊野公園邊陲用地鄰

近市區,已有完善的交通網絡,如大欖及馬鞍山郊野公園

的邊陲土地,能方便市民到市區就業,因此開發郊野公園

比開發棕地更符合社會效益。

比較準則:發展效益/有效性

參考 上卷三 • 題型拆解心法 7 拆解比較題 題眼 1政策比較(頁 94至 96)

跨單元

149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今日香港

Page 18: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定義

可持續發展:是指一種既能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同時又以不損害後代人滿足需求為

前提的發展模式,目標是要在環境、社會和經濟的需求間尋求平衡,並兼顧同代和

跨代的平等,確保當代及後代都能享有優質的生活。

議題 59 可持續發展 DSE出現指數 ★★★★★

相關單元

同一代人的平等:又稱代內公平,是指在同一代中,不分種族、性別、國

籍、年齡和社會階級,所有人都有平等獲取資源和發展的權利。

跨代平等:又稱代際公平,是可持續發展強調的價值觀,指不同世代的人

都有均等運用資源的權力,社會發展應該顧及後代的需求,不能任意剝

奪他們應有的權利。

重要原則

1. 環境的 可持續性

發展時顧及地球的承載能力,加強環境保育,避免過度開發,

減少資源消耗之餘,亦減少對環境的損害和污染,保持生物多樣

性,達到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規劃市區重建時,透過增加綠化地帶,優化樓宇設計,引入環保建築技術,降低能源消耗,並減低噪音滋擾和確保空氣

流通,保護環境。

2. 社會的 可持續性

以提升全體人民的生活素質為目標,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更維護社會公義及平等,保持文化多樣性,確保後代享有相同文

化資產的機會,使社會得以穩定和持續地發展。

規劃市區重建時,提供更多社區設施,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並保育具歷史價值的建築,保持文化多樣性。

3. 經濟的 可持續性

在追求利潤最大化時,除了著重短期利益和生產成本外,更追求

長遠經濟效益,發展多元產業,達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規劃市區重建時,提升街道設施和外觀,增加區內商店及經濟活動,吸引人流,促進地區經濟。

334 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環境

能源科技與

Page 19: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跨單元

1.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促進人類的社經活動,加劇對自然資源的開發,不利可持續發展。

基因改造技術雖有助提升農作物抵抗惡劣生長環境和蟲害的能力,但亦可能讓蟲害產生耐藥性,形成「超級蟲害」,破壞

生態平衡。

科技發展可讓人類更能理解各種人為因素所造成的自然及環境破壞。科技亦有助改善污染問題,減少人類對環境的破

壞,達到可持續發展。

科技發展推動新能源的研發及應用,如太陽能及生物質能,讓人類減少碳排放及依賴化石能源,紓緩氣候暖化問題。

新式焚化爐改進了廢氣排放技術,能大幅減少二噁英等致癌物的排放,有效紓緩空氣污染。

2. 生活模式

隨着人類的經濟水平提高,人類對物質的需求不斷增加,甚至將消費行為變成享樂過程,滿足慾望遠多於實際需要,令

物質主義及消費主義盛行。這些社會風氣加劇資源耗用,增

加生態足印,妨礙環境保育,不利可持續發展。

近年快速時裝的潮流席捲全球,加上網購現象日趨普及,過度消費的生活模式耗用大量資源,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廢物。

隨着人類的環保意識提高,部分人開始提倡綠色生活及消費模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隨着共享經濟興起,不少人開始以共享方式生活,以分享取代消費,互相將閒置資源分享給有需要的人,減少對資源的

消耗。

3. 傳統文化

世界各地的獨特文化和傳統習俗或會對環境造成壓力。

部分傳統習俗既耗用資源,又造成空氣污染,不利環境保育。在華人社會,很多民眾為遵從傳統,每逢春秋二祭都會

焚燒大量冥鏹來祭祀先人。

4. 國家發展 程度

國家的發展程度會影響政府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決心。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通常擁有較多的資源和更成熟的技術來推動可

持續發展。

相反,發展程度較低的國家,未必有足夠資源、技術或誘因來推動可持續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強調「粗放式」發展模式,視推動經濟增長重要及優先於環境保護,以致污染問題愈趨嚴重,削弱

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決心。

335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環境

能源科技與

Page 20: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5. 經濟成本

實踐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及行為可能增加不同持份者的經濟成本,容易遇上社會阻力。

政府推行都市固體廢物徵費,或提升使用較潔淨能源的發電比例等措施,都會增加市民及企業的經濟負擔,影響可持續

發展的推動。

不同持份者的責任 跨單元

政府

1. 制定發展 策略

政府作為管理者,有責任就當地的可持續發展制定適當的發展策

略及長遠目標,並訂立衡量準則,評估各項政策的成效。

港府曾發表「香港都市節能藍圖 2015- 2025+」、「香港氣候行動藍圖 2030+」、「香港資源循環藍圖 2013- 2022」等計劃,分別闡述各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範疇的策略、目標、

措施和行動時間表等。

2. 作資源優次分配

政府有責任決定資源分配的緩急優次,將資源優先投放在迫切的

問題。

香港的廢物處理問題嚴重,政府需訂立策略性目標,先處理堆填區飽和等較迫切的問題,再研究推動公眾源頭減廢等中

長期方案。

3. 制定和執行政策

政府有責任按規劃目標制定具體政策和法例,並予以執行。

政府立法強制車輛「停車熄匙」,以紓緩路邊空氣污染問題。

4. 監察情況和評估影響

政府有責任監察相關可持續發展政策的落實情況,並評估影響。

政府需全面監察和評估機場第三條跑道工程對環境的影響,並作出補償措施,成立改善海洋生態基金和設立海岸公園。

5. 宣傳及教育推廣

可持續發展強調公眾參與,政府有責任加強公眾教育及宣傳,增

加公眾及企業的環保意識,並透過公眾諮詢了解公眾的意見及訴

求。

政府設立《戶外燈光約章》,鼓勵企業減少能源浪費及光滋擾。

參考 本章議題 31 環境污染,了解中國政府面對環境挑戰的回應。(頁 230)

336 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環境

能源科技與

Page 21: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消費者委員會於2016年發表首份港人可持續消費報告,發現大部分受訪者

對可持續消費擁有高度認知,惟一旦要改變原有生活,則未必會付諸實行,

如以較高價格購買公平貿易產品,或減少乘搭飛機去旅行等。

題目 可持續發展可能以甚麼方式改善中國人民的生活素質?

拆題步驟

1. 應用可持續發展的不同含意及分析向度,如同代平等、跨代平等,以及經濟、社會、環境三者的平衡。

2. 思考中國目前的不同情況,如城市污染、社會矛盾、經濟下行等。

3. 應用衡量生活素質的向度,如生理健康、社會和諧、就業機會等

4. 解說可持續發展如何改善中國人民的生活素質。

參考 上卷三 • 題型拆解心法 3 拆解解說題 題眼 3 因果解說(頁 64至 65)

跨單元

339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環境

能源科技與

Page 22: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1 主題句 2 情境化 3 概念應用:可持續發展

4 申論 5 概念應用:生活素質 6 扣題句

1 可持續發展可減少城市污染,提升中國人民的生理健康,改善生活

素質。 2 過往,中國「先污染後治理」的發展模式導致環境污染嚴重,如

京津冀地區多年受霧霾困擾,多個地區的水污染亦嚴重,有研究便指天津

95%的地表水不能飲用。 3 可持續發展意味中央政府需要對自然環境作更

佳的保護,如加強監察重工業發展,限制工廠的污染物排放等,減少空氣

中的廢氣及懸浮粒子數量, 4 紓緩空氣污染等環境污染問題,從而減少內

地人民患上呼吸道疾病的風險, 5 + 6 改善他們的健康,提升其生理層面

的生活素質。

1 可持續發展可紓緩社會矛盾,改善同代人民的社會和諧及穩定。 2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貧富懸殊問題愈趨嚴重,如 2017年中國的堅尼系

數高達 0.467,且多年超出 0.4的警戒線,仇富情緒升溫。過度城鎮化亦衍

生不少暴力拆遷事件,官民矛盾加劇。 3 + 4 可持續發展意味政府需要關顧

同一代人的平等發展,按需要在不同地區推行平等發展策略,如推動農村改

革及西部發展,紓緩城鄉差距及區域差異,減少社會矛盾, 5 + 6 促進社會

和諧,提升人民社會層面的生活素質。

1 可持續發展提倡綠色經濟發展,使跨代及後世人民的物質和精神生

活有所改善。 2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追求高速的經濟增長,但同時消耗

大量的能源及環境資源,加上過度側重第二產業發展,經濟結構單一,可

預期這樣的發展模式將難以持續。 3 + 4 當政府推行可持續發展政策,減

慢經濟增長步伐和發展綠色經濟,讓環境資源及能源得以留給未來發展,

而多元經濟結構的發展亦可持久地為人民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及公共資

源,形成持續的經濟增長, 5 + 6 關顧跨代平等,可改善後世人民的物質

和精神生活。

參考 本章議題 31 環境污染,了解中國政府面對環境挑戰的回應。(頁 230)

示範

340 精解題型 × 議題 DSE通識奪星7式

環境

能源科技與

Page 23: 上卷:應試秘技 - MPEPdse.mpep.com.hk/ls/pdf/LS_Trial.pdf題眼1 立法規管 參考 DSE 2012 題1c 10 分 卷二 延伸回應題 3. 「為增加在社會使用較環保的交通工具,港府應提供經濟誘因。」你

親臨補購

‧先以電話訂購,再親臨本公司以現金付款‧訂購電話:2515 5600‧地址:香港柴灣嘉業街 18號明報工業中心 A座 15樓 明報教育出版有限公司

網上商店

‧可選擇支票付款、銀行轉帳或 PayPal付款‧可親臨本公司自取或選擇郵遞收件

http://store.mpep.com.hk/dse.htm

補購方式

網上支援

奪星易應試系列Deriving Stars Easily

精解題型×議題―― DSE通識奪星 7式

作  者 : 簡永東審  訂 : 何禮傑出版總監 : 劉志恒出版統籌 : 譚麗施責任編輯 : 丘懷龍美術主編 : 陳皚瑩排  版 : Tad Mok

出  版 : 明報教育出版有限公司 香港柴灣嘉業街 18號明報工業中心 A座 15樓 電話:(852) 2515 5600  傳真:(852) 2595 1115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http://www.mpep.com.hk

發  行 : 泛華發行代理有限公司 香港將軍澳將軍澳工業邨駿昌街七號星島新聞集團大廈

印  刷 : 創藝印刷有限公司 香港柴灣利眾街 42號長匯工業大廈 9樓

初版一刷 : 2019年 7月定  價 : 港幣 138元國際書號 : ISBN 978-988-8557-27-1

鳴謝

本書部分相片、插圖、資料及連結蒙下列人士和機構慨允轉載,謹此致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漁農自然護理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

府衛生署

The Economist Group;World Economic Forum

©明報教育出版有限公司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如未獲得本公司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襲、節錄及翻印本書任何部份之圖片及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