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32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 如果我不是巴布狄倫, 也許我會從這個名字裡找到許多答案。 BOB DYLAN 2O 18 Taipei Literature Film Festival 2O18 臺北文學 閱影展

Upload: duongdung

Post on 06-Sep-2018

2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ISBN 978986O

525724 NT$ 1O

O

如果我不是巴布狄倫,也許我會從這個名字裡找到許多答案。

BOB DYLAN

的・

2 O

1 8

Ta i p e i L i t e r a t u re F i l m F e s t i v a l

2O18 臺北文學 •閱影展

巴布狄倫

誰的・

Page 2: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32

無所不在的身影 ― 巴布狄倫與電影╱ 楊元鈴

48

3O 詩與歌共舞的共和國 ╱ 張鐵志

42 狄倫為什麼酷 ? ╱ 馬世芳

O8 巴布狄倫諾貝爾文學獎謝辭 ╱ 馬世芳 譯

24 不要追隨歌手,何不到處走走 ╱ 郭力昕

36 試著攀登一座高聳的山 ╱ 張硯拓

O4 序 ╱ 鍾永豐

54 《 滾石 》雜誌五十歲 ― 專訪巴布狄倫我們與搖滾樂界最迷人,也最難纏的人物,

這半世紀來的訪談秘辛╱ by Andy Greene ‧ 吳貞儀 譯

18 巴布狄倫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感 ╱ 舒國治

關於巴布狄倫O6

Page 3: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序 54

1968年,歐美民權運動、抗議示威活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從美國、法國、英

國、西德、捷克、日本一路延燒,法國坎城影展因「五月風暴」中斷,捷克爆發「布

拉格之春」,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遇刺身亡,引發全美超過一百個城市

暴動。當時的媒體、抗爭的年輕人無不高呼巴布狄倫應該與他們站在一起,而此時

的狄倫卻選擇遠離這股風潮。

誰的‧巴布狄倫?

儘管巴布狄倫也許會否定自己是屬於任何人的,對於「抗議的祭司」名號不屑一

顧,但作為半世紀以來最偉大的歌手,狄倫對世界的貢獻確實已遠遠超越音樂的領

域。回顧六○年代初,美國大眾娛樂依舊一片歌舞昇平,中產階級價值觀根深蒂固

地維持著粉飾太平的和樂,凱魯亞克《在路上》問世之初毀譽參半、「垮掉的一代」

仍屬於次文化裡的一小群、貓王被帶有敵意地當作帶壞青少年的性感偶像看待,萌

芽中的黑人平權運動、阿爾及利亞戰爭、非洲殖民地獨立運動、岌岌可危的越南局

勢……,無論或遠或近都彷彿與你我無關。

當巴布狄倫彈著吉他、吹著口琴,以他獨特的嗓音唱著〈Blowin' in the Wind〉、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訴說對和平的渴望、對戰爭的痛恨、對權

威的不滿以及對自由的嚮往,唱著屬於自己、屬於年輕世代的歌曲,啟蒙了一整

代青年的理想主義,啟發音樂批判社會的力量,在那個美國尚未深陷越戰泥沼的年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代,先見之明地預示終將改變歷史的反戰、反文化浪潮。然而,當狄倫被年輕世代

視為反叛精神的導師時,卻反過來質疑、批判作為反叛英雄的自己。正如他從民謠

走向搖滾,在六八年的抗爭浪潮中選擇遠離,他拒絕成為任何人的巴布狄倫,拒絕

被輕易地定義。

2016年,巴布狄倫在眾人的驚嘆聲中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位影響力無遠弗屆的

歌手、作家、詩人,從1961年出道至今,始終就是難以歸類、甚至一再我自否定、

不斷蛻變的創作者。他出身自民謠音樂,卻深刻變革搖滾樂,他既是一名偶像樂手,

同時也是民權運動的旗手,他的歌曲既是音樂也是詩作,他代表一整代青年反戰與

反叛的精神,卻又回頭否定了這個形象。

如同陶德海恩斯在《搖滾啟示錄》中,找來凱特布蘭琪、克里斯汀貝爾、希斯萊傑

等六位不同性別、族裔的演員飾演不同時期、身分、狀態的巴布狄倫,呈現一個在

公眾面前、私生活與大眾的想像之間不停變異、形象飄邈的狄倫。誰的巴布狄倫?

誰是巴布狄倫?

或許每個人心中的理想主義都能夠找到留給巴布狄倫的一席之地,又或許答案只在

風中。

Page 4: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76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1941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

從1961年發布首張專輯至今,狄倫在流行音樂界和

文化界引起的影響已超過五十年。這位被視為二十

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歌手,作品不僅跨越多個世代以

及不同社會階層,六○年代美國躁動不安的嬗變,

也成為巴布狄倫的創作養分,他最膾炙人口的作

品,多是來自這個時期。〈Blowin' in the Wind〉

和〈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等歌曲,

精準地掌握了那個時代的叛亂、異議和獨立精神,

幾乎成了反戰和民權運動的頌歌。

巴布狄倫勇於替民權發聲,對政府抗議、關懷社會

諸多議題,包覆哲學的詩歌,廣為吸納美國傳統民

謠、搖滾、鄉村和藍調音樂,甚至包括爵士和搖擺

樂元素,他不隨波逐流的創作風格,以及大膽加入

電子元素,在當時的樂壇可謂「離經叛道」。而事實

證明,他的叛逆已經深遠影響全球樂壇,更被《時

代》雜誌選入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百人名單。列

名「搖滾名人堂」、納許維爾創作名人堂、創作名人

殿堂的終身會員,巴布狄倫至今獲得包括終身成就

獎在內共十二座葛萊美獎、奧斯卡和金球獎各一座,

以及普立茲特別榮耀肯定。

除了音樂創作,巴布狄倫也跨足各種各樣的媒

體, 包 括 導 演 的 電 影《Eat the Document》、《Renaldo and Clara》,演出《Hearts of Fire》,

2OO5年並與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合

作紀錄片《巴布狄倫: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2OO6年擔任電台節目《Theme Time Radio Hour》的主持人,並舉辦畫作展覽。在此

同時,上百本關於他的書籍論述也不斷問世。更有

2OO7年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執導的致敬

傳記電影《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巴布

狄倫無遠弗屆的影響真的無處不在。

「我的歌是文學嗎?」2O16年諾貝爾文學獎破天荒

頒給了巴布狄倫,並將他的創作與希臘史詩作者荷

馬相提並論,巴布狄倫以歌手之姿,拿下多少文學

作家一生企盼的桂冠。但在發表獲獎感言時,狄倫

表示,自己從來沒有時間問自己的歌是不是文學。

就像莎士比亞的劇本,必須在舞台上被演出、被唸

白,才更能展現戲劇的真諦。歌是用來唱的,必須

被演唱、被聽眾聽見,才能走進不同的生命和文化

中,感知心靈的真知。

Page 5: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巴布狄倫諾貝爾文學獎謝辭 98

諾貝爾文學獎謝辭

巴布狄倫

馬世芳

馬世芳 │ 廣播人,作家,著有散文輯《耳朵借我》、《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等,目前擔任FM96.3

Alian 電台「耳朵借我」、貓王音樂台「耳邊風」節目主持人。

Page 6: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巴布狄倫諾貝爾文學獎謝辭 1110

各位晚安。

在此謹向瑞典學院成員與今晚在座每一位卓越的賓客,致上最誠摯的祝福。

很抱歉,今晚我沒辦法親自到場。但是請相信:我絕對在精神上與各位同在,並且

對於獲頒這座聲譽崇高的獎,感到無比光榮。獲頒諾貝爾文學獎是我完全無法想

像、更不可能預料的事。我從小就熟悉許多曾經獲得這門獎項肯定的作家作品,並

曾浸淫其中:吉卜林、蕭伯納、湯瑪斯曼、賽珍珠、卡繆、海明威。這些文學巨匠

的作品在課堂教授,被全世界圖書館典藏,人們用敬仰的口吻討論傳誦,無不留下

深遠的影響。如今我竟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心中感觸實在難以言表。

我不清楚那些男男女女是否想過諾貝爾獎的榮耀將會屬於自己,但我猜想全世界任

何一個寫書、寫詩、寫劇本的人,都在心底深處偷偷藏著這麼一個夢想。它可能藏

得太深,連自己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從前要是有人跟我說:我有一丁點機會獲得諾貝爾獎,我會以為那就和跑去站在月

亮上的機率一樣低。事實上,在我出生那年,以及之後若干年,全世界都沒有人夠

資格獲得這項諾貝爾獎。所以至少可以這麼說:我想我算是加入了一個非常珍貴的

小團體。(按:狄倫生於1941年,194O-1943年諾貝爾文學獎從缺未頒)

我是在巡迴演出半途獲知這個驚喜的消息,我得花上不只幾分鐘的時間消化它。我

想到了莎士比亞,那位偉大的文學家。我估計他把自己當成寫劇本的,腦子裡絕對

沒有「他正在創作文學作品」的概念。他的字句是為了舞台演出而寫,必須唸出聲

來,而非靜靜閱讀。他寫《哈姆雷特》的時候,我很確定他想的都是些雜七雜八的

事:「最適合這些角色的演員是誰?」、「舞台該怎麼設計?」、「我真的要把背景設

在丹麥嗎?」,在他心中,創意和野心毫無疑問凌駕一切,但他還有更多瑣碎日常

的問題要處理:「資金到位了嗎?」、「贊助人都有位子坐嗎?」、「我該到哪兒去弄

一顆骷顱頭?」,我敢打賭,莎士比亞最沒在想的就是:「這是文學嗎?」

在我十幾歲開始寫歌的時候,甚至在我因為自己的能耐而獲得若干聲名之後,我想

像那些歌的潛力最多就是:我猜它們會在咖啡店或者酒吧被聽見,或許之後還會來

到卡內基音樂廳、倫敦帕拉丁劇院那樣的場所。假如我真敢大膽做夢,或許我會想

像自己錄一張唱片,然後在收音機聽到我的歌。在我心目中,那就是最大的大獎了。

錄唱片、在收音機聽到你的歌,表示你掌握了廣大的群眾,也表示你或許可以繼續

做你決心要做的事。

這麼說吧,我已經做我決心要做的事很多年了。現在我已經錄了好幾十張唱片,走

遍世界,唱過幾千場演唱會。但我的歌,是我做的幾乎每件事情賴以維繫的核心。

那些歌似乎進入了許多不同的文化,藉此在許多人的生命中備受珍惜,對此我始終

心存感激。

不過有一件事我非說不可。作為一個表演者,我曾為五萬人表演,也曾為五十人表

演。老實說:為五十人表演,比為五萬人表演還難。五萬人只有單一的人格,五十

人則不然。每個人都有各自獨立、彼此不同的特質,每個人都是一個小世界。他們

Page 7: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巴布狄倫諾貝爾文學獎謝辭 1312

能夠更清晰地感知一切:你到底有多真誠,它又如何反映你才華的深度,都會在這

時候遭受考驗。諾貝爾委員會人數這麼少,尤其對我意義重大,不敢或忘。

不過,就像莎士比亞,我也經常一面殫精竭慮地創作,一面被人生種種瑣碎事物佔

據心思:「誰是最適合這些歌的樂手?」、「我挑這間錄音室是正確的嗎?」、「這首

歌的曲調對嗎?」有的事情永遠不會變,即使已經過了四百年。

我從來沒有時間自問一句:「我的歌是文學嗎?」

所以,非常感謝瑞典學院,不但花時間思考了這個問題,並且最終提供了如此美好

的答案。

祝福各位。

巴布狄倫

Bob Dylan - Banquet SpeechBanquet speech by Bob Dylan given by the United States Ambassador to Sweden Azita Raji, at the

Nobel Banquet, 10 December 2016.

Good evening, everyone. I extend my warmest greetings to the members of the

Swedish Academy and to all of the other distinguished guests in attendance

tonight.

I'm sorry I can't be with you in person, but please know that I am most definitely

with you in spirit and honored to be receiving such a prestigious prize. Being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s something I never could have imagined

or seen coming. From an early age, I've been familiar with and reading and

absorbing the works of those who were deemed worthy of such a distinction:

Kipling, Shaw, Thomas Mann, Pearl Buck, Albert Camus, Hemingway. These

giants of literature whose works are taught in the schoolroom, housed in libraries

around the world and spoken of in reverent tones have always made a deep

impression. That I now join the names on such a list is truly beyond words.

I don't know if these men and women ever thought of the Nobel honor for

themselves, but I suppose that anyone writing a book, or a poem, or a play

anywhere in the world might harbor that secret dream deep down inside. It's

probably buried so deep that they don't even know it's there.

Page 8: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巴布狄倫諾貝爾文學獎謝辭 1514

If someone had ever told me that I had the slightest chance of winning the Nobel

Prize, I would have to think that I'd have about the same odds as standing on the

moon. In fact, during the year I was born and for a few years after, there wasn't

anyone in the world who was considered good enough to win this Nobel Prize.

So, I recognize that I am in very rare company, to say the least.

I was out on the road when I received this surprising news, and it took me

more than a few minutes to properly process it. I began to think about William

Shakespeare, the great literary figure. I would reckon he thought of himself as a

dramatist. The thought that he was writing literature couldn't have entered his

head. His words were written for the stage. Meant to be spoken not read. When

he was writing Hamlet, I'm sure he was thinking about a lot of different things:

"Who're the right actors for these roles?" "How should this be staged?" "Do I

really want to set this in Denmark?" His creative vision and ambitions were no

doubt at the forefront of his mind, but there were also more mundane matters

to consider and deal with. "Is the financing in place?" "Are there enough good

seats for my patrons?" "Where am I going to get a human skull?" I would bet that

the farthest thing from Shakespeare's mind was the question "Is this literature?"

When I started writing songs as a teenager, and even as I started to achieve

some renown for my abilities, my aspirations for these songs only went so far. I

thought they could be heard in coffee houses or bars, maybe later in places like

Carnegie Hall, the London Palladium. If I was really dreaming big, maybe I could

imagine getting to make a record and then hearing my songs on the radio. That

was really the big prize in my mind. Making records and hearing your songs on

the radio meant that you were reaching a big audience and that you might get to

keep doing what you had set out to do.

Well, I've been doing what I set out to do for a long time, now. I've made dozens

of records and played thousands of concerts all around the world. But it's my

songs that are at the vital center of almost everything I do. They seemed to have

found a place in the lives of many people throughout many different cultures

and I'm grateful for that.

But there's one thing I must say. As a performer I've played for 50,000 people

and I've played for 50 people and I can tell you that it is harder to play for 50

people. 50,000 people have a singular persona, not so with 50. Each person

has an individual, separate identity, a world unto themselves. They can perceive

things more clearly. Your honesty and how it relates to the depth of your talent is

tried. The fact that the Nobel committee is so small is not lost on me.

But, like Shakespeare, I too am often occupied with the pursuit of my creative

endeavors and dealing with all aspects of life's mundane matters. "Who are the

best musicians for these songs?" "Am I recording in the right studio?" "Is this

Page 9: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巴布狄倫諾貝爾文學獎謝辭 1716

song in the right key?" Some things never change, even in 400 years.

Not once have I ever had the time to ask myself, "Are my songs literature?"

So, I do thank the Swedish Academy, both for taking the time to consider that

very question, and, ultimately, for providing such a wonderful answer.

My best wishes to you all,

Bob Dylan

Copyright © The Nobel Foundation 2016

Page 10: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巴布狄倫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感 1918

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感

巴布狄倫

舒國治

舒國治 │ 1952年生於台北。先習電影,後注心思於文學。文體自成一格,文白相間,人稱「舒式風格」。

作品以散文為主,擅寫庶民風土、讀書遊藝、吃飯睡覺、道途覽勝,更及電影與武俠。著有《理想的下午:

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門外漢的京都》、《水城臺北》、《臺灣小吃行腳》、《臺北遊藝》、《雜寫》等書。

Page 11: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巴布狄倫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感 2120

突接報社電話,謂歌手巴布狄倫剛獲諾貝爾文學獎。囑我寫一文,談談感想。

狄倫以七十五歲高齡,一個方方正正、嚴嚴肅肅的文學獎項,竟會頒給一個大夥素

日只視為「偉大的歌手」的他,這突來訊息與此等出人意表的決定,乍聞之下教人

怎不驚訝萬分?

然再一沉吟,哇,好啊,太對了呀!

七十五歲高齡,可謂眾望所歸,更是實至名歸。須知狄倫之成名極早;五十年前

已是歌曲與詩名舉世深矚。甚可說,他的成就與他廣受人聆聽不已、頻頻提及又

頻頻播放之名曲,概在他自出道的十五年間(1961-1976)便已卓然底定。他當

時已儼然是「活著的傳奇」矣。名曲如〈Blowing in the wind〉(1963)、〈Like a

Rolling Stone〉(1965)、〈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1964)、〈Mr.

Tambourine Man〉(1965)、〈Don't Think Twice, It's All Right〉(1963)、〈Just

like a Woman〉(1966)、〈A Hard Rain's A-Gonna Fall〉(1963)、〈Knocking

on Heaven's Door〉(1973)、〈All Along the Watchtower〉(1965) 等, 被 眾

歌手傳唱不朽,而全在他卅五歲之前便成定局。然在當年,沒有人會想到卅多歲的

歌手(哪怕還是出色極矣的詩人)會獲此北歐國度的殊榮。即使在不到卅歲的青年

時期已獲頒普林斯頓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如許高的榮耀,為此他還寫了一首歌〈Day

of the Locusts〉。

1962年,在他第一張唱片中唱的傳統民謠〈House of the Rising Sun〉,被英

國的The Animals 合唱團的艾瑞克波頓(Eric Burdon)聽到,深深喜歡,遂在

1964年將之唱成搖滾版,這首歌自此紅遍全球。

他的成就,主要在他的歌。他絕對是了不起的詩人,卻大多出以歌詞的形式再自己

彈奏樂器並開口吟唱,如同以此完成他詩作之立體的「朗誦」。

他少時愛詩,取筆名狄倫,看出他對威爾斯詩人狄倫湯瑪斯(Dylan Thomas)

之鍾情。他下筆寫作,固是詩句最擅也最深得其情。意識流小說,他寫過一本

《Tarantula》(當年中山北路書店亦翻印),看來非他所擅,多年來不怎麼受人談論。

狄倫得獎,相信人人皆會同意,甚至稱善不已,更甚至有「深得我心也」之讚嘆。

我不禁竊想,詢之於頑童式的搖滾巨星米克傑格(Mick Jagger,滾石合唱團主

唱)或詢之於哈佛、耶魯等英美學術巨匠,想必皆會同聲稱善。詢之於歐巴馬或緬

甸的翁山蘇姬,多半亦會深表同意並欣然道賀。倘史提夫賈伯斯還在世,他也會拍

案叫絕。有人謂村上春樹一直是諾貝爾獎的候選名單(不知外人怎麼得知瑞典皇家

科學院評審諸公的心思?),而狄倫得獎消息,倘詢之於村上,想來他必也道:「太

應該也!」

海明威曾謂美國文學,來自一本書,馬克吐溫的《頑童流浪記》(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看官不妨想,馬克吐溫到海明威,再到已去世的瑞蒙卡佛

(Raymond Carver),皆是美國文學的瑰寶與佳良傳統,而巴布狄倫的作品,今

日細細咀想,又何嘗不是秀異精絕的美國文學?

Page 12: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巴布狄倫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感 2322

受他影響的人,太多了。創作上言,他的無數歌曲裡的雋語,與他天縱仙才妙手偶

拾譜出的美麗音符,啟發太多人也。我在年輕時,也是其一。至若他的崇高創作者

地位,也必然昇華成一種精神上的上師地位;所謂神,所謂領路者,所謂活佛等等。

此等巨力,令太多的社會改革者、政治奇才(如曼德拉等)、扶助弱小者,地球保

護者也深受狄倫的感召,投身在自己熱情的事業上。譬似說,拍攝極其追逐性靈電

影的德國大導演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倘問他,想亦會說:「絕對是他,

狄倫太偉大也。」

台灣對狄倫深為傾倒又深有鑽研的人,必然極多。若舉一二較著者,老一輩的,七

○年代中期以前有攝影家張照堂;年輕一輩的,九○年代以後有音樂研究家馬世

芳。中生代的,曾創辦魔岩唱片的張培仁,十幾歲時聽了狄倫的歌,心中茫茫一

片,如癡如醉,很想投身什麼,並且取英文名時,將狄倫(Dylan)一字倒轉,成

為 Landy,自此以 Landy 之名行世。近年他創辦的「簡單生活節」鼓勵年輕人勇於

追夢,何嘗不是狄倫式的遠距啟發?

狄倫沒得之於卅五歲之年,而得之於今日高齡,更有一可能,乃近年世亂更亟,尤

以美國在世界多次蒙受動盪,再加上今年大選在即,希拉蕊柯林頓與川普兩方唇槍

舌戰,連局外之人也不免捏一把汗,此一獎項頒給一個當年被詡為「先知」的巴布

狄倫,更有文學獎之中涵蘊著一絲和平獎的意氛也。

原刊登於2016年10月15日【聯合報名人堂】

Page 13: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不要追隨歌手,何不到處走走 2524

何不到處走走

不要追隨歌手

郭力昕

郭力昕 │ 影像文化評論者,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 學院媒體與傳播系博士,現任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

授。曾任《人間》雜誌圖片主編、《中時晚報》專欄作者,評論常散見於報章媒體,近年評論與研究多集中於

攝影與紀錄片的文化研究。著有《電視批評與媒體觀察》、《新頻道:電視‧傳播‧大眾文化》……等書。

Page 14: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不要追隨歌手,何不到處走走 2726

從大二開始,經由東海外文系年輕外國老師的介紹,我和一些同學開始聽巴布狄倫

的歌,當然還有瓊拜亞(Joan Baez)等其他歌手,但在民謠搖滾這類音樂裡,逾

四十年而能反覆聆聽的,於我唯狄倫一人而已。

198O 年代後期,換我在課堂上帶學生讀狄倫的歌詞,讓年輕學生試著體會〈Like

a Rolling Stone〉裡一些我當時自己也未必能完全掌握住的豐富文字寓意。199O

年3月爆發「野白合學運」,當時《中時晚報》「時代副刊」的主編羅智成,在學生

靜坐的那幾天做了一整版的學運專題,發送給廣場上的學生;其中我寫的一篇文章

最後,激情地借用了狄倫在〈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歌曲中對保守

政客和父母的喊話,請他們別當絆腳石,「讓出一條新路來」。

「Ah, but I was so much younger then. I'm older than that now! 」回首當年,

我年過三十而仍「不經事」,不免臉紅。倒不是什麼「過了三十還相信理想就是個

傻子」之類的鬼話,而是對現實政治的認識太過單純童騃。其實我在挪用狄倫〈My

Back Pages〉裡那句歌詞時,對調了兩個關鍵字。原文是:「Ah,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狄倫一生至今出版了幾十張專輯,包含了〈My Back Pages〉在內的《巴布狄倫的

另一面》(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只是發行專輯頭四年裡的第四張專輯。

年僅二十三歲、已經以其獨特嗓音所唱所寫的那些抗議歌曲,感染了西方與全球

的青年歌手狄倫,為何很快的就決定以這首歌,否定自己以歌曲干預現實的「單向

度」音樂,不願再作政治抗議的代言人,嘲諷自己乃今是昨非?狄倫果如他沙啞蒼

老嗓音所給人的感覺,是個過於早熟、看透了世界的老靈魂?

在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的紀錄片《巴布狄倫: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裡,美國詩人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erg)受訪時說,當他

初次聽到狄倫的〈A Hard Rain's A-Gonna Fall〉時激動的哭了,覺得美國介入現

實的民歌傳統已經可以交棒到年輕一代身上。不過,這部紀錄片裡也有其他幾位受

訪者,指出狄倫其實是個機會主義者。當196O 年代初期美國的黑人民權運動、女

權運動與反對官僚政治的氣氛風起雲湧時,狄倫受到時代氣氛感染,自然會迎合潮

流,寫出具有抗議或反思訊息的歌曲。

一生為了現實與政治而唱、曾在196O 年代作為狄倫之演唱搭擋與生活伴侶的瓊拜

亞,更對狄倫做了不保留的批評。拜亞持平肯定狄倫罕見的才華,但強調他絕非什

麼抗議歌手或時代的代言人,也從不在乎要以音樂改變世界;狄倫是一位非常自我

中心的詞曲藝術家,只在乎自己的音樂成就,舞台也絕不會分享給其他人。

美國一份左翼電子報《World Socialist Website》的資深藝文評論員David

Walsh,前年在一篇討論狄倫是否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文章裡,承認狄倫在

1966年之前的許多作品是動人的,充滿了慧詰幽默的諷刺文字、洞見和想像力,

尤其是他寫的情歌。然而Walsh 認為,當狄倫為了「開拓曲風」、靠近商業主流市

場、對既存的建制與秩序態度鬆軟,背向真實的社會和生活現實時,他也就切斷了

提供他創作靈感的來源,將自己最好的東西繳械了。

Page 15: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不要追隨歌手,何不到處走走 2928

顯然各方對狄倫的批評意見,完全無損於世人對這位美國最重要也最知名的通俗音

樂歌手的推崇與喜愛。除了狄倫豐富的創作成績之外,包括多種專書、電影在內的

傳媒對他的大量報導、紀錄、評論與研究,以及狄倫對營造自己形象的能力,也起

了很大的作用。

狄倫從196O 年代以來演唱會現場的紀錄影片相當之多,包括著名的1965年「新港

民謠演唱會」,以及1992年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慶祝他錄音創作三十週年、各路

大咖歌手雲集的演唱會。加上好幾部關於狄倫的紀錄電影和劇情片,集體再生產了

狄倫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民謠搖滾與通俗音樂歌手的英雄/偶像形象與當代傳奇。

在這些影片裡,狄倫的歌曲和他從小開始各個時期的靜照與影片檔案,大量貫穿其

中,而我們找不到任何一張不好看的狄倫的工作、演出或生活照片。演唱會的照片

或檔案影片,永遠呈現狄倫不理會觀眾掌聲(或叫囂)的勁酷風格,或者他年輕時

如純真少年般俊秀的臉龐(所以在《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裡,揣摩狄倫

神采與風格的是凱特布蘭琪),與不同年紀階段都迷人的外表。狄倫自覺而精準的

媒體形象控管,也讓他的傳奇性可以持續不墜。

狄倫成長、成名於一個還需要英雄的時代,或者說,英雄神話在那個時代還能產生

作用。美國女性主義藝術家芭芭拉克魯格(Barbara Kruger)在一幅圖文拼貼作

品裡寫著:「We don't need another hero.」(我們不需要另一個英雄)。英雄的

時代確實已經一去不返了,仍喜歡、佩服狄倫歌曲的人,如我,可以卸下他的英

雄或偶像形象,將他還原成一位傑出的詞曲唱作藝術家。我不想再聽〈Blowin' in

the Wind〉這類歌曲,但還有很多厲害的歌仍是韻味無窮的。

在〈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這首歌裡,狄倫有一句歌詞常被引述:

「Don't follow leaders. Watch the parkin' meters.」我東施效顰一下:「Don't

follow the singer. Find some place to linger.」

Page 16: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詩與歌共舞的共和國 3130

共舞的共和國

詩與歌

張鐵志

張鐵志 │ 台灣政治、文化與音樂評論家,現為Fountain 新活水總編輯,長期關注政治、文化、搖滾樂。著

作包括《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嗎?》、《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正在寫作一本

關於美國六○年代反抗與另類文化的書。

Page 17: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詩與歌共舞的共和國 3332

1.

狄倫的少年時期在明尼蘇達,那是搖滾樂的195O 年代,他也喜歡民謠、鄉村樂,

喜歡各種音樂。他在廣播中聽到不同音樂蘊含的這個國家土地上廣闊的聲音。等

到他去念明尼蘇達大學時,在明尼亞波利市有一個屬於他們的格林威治村,叫

Dinkytown,這裡有許多咖啡屋,有爵士與詩歌朗讀,有經常性的民謠表演。狄

倫經常混跡於此,並在這裡演唱民謠。他後來回憶說:「那裡有不安,有挫折,

就像暴風雨前的寧靜……,總是有人在朗讀詩歌,凱魯亞克、金斯堡、費林格提

(Ferlinghetti)……,像魔法一樣……每一天都像是星期天。」

他在後來的採訪中說:「我完全愛上垮掉的一代、波希迷亞、咆哮那群人,這全

都是聯繫在一起的。」「凱魯亞克、金斯堡、柯索(Corso)、費林格提,他們是

如此神奇……他們對我的影響就如同貓王對我的影響一樣。」《在路上》(On the

Road)也是他離開明尼蘇達州,決定前往紐約的原因之一。「我猜我要尋找的是我

在《在路上》所讀到的東西:尋找大城市、尋找速度和聲音……。」

於是,1961年1月,他來到了曼哈頓,這個一切正在發生的城市。他將在這裡改

變民謠,並且讓垮掉的一代和其他的詩歌進入他的血液,讓他成為搖滾樂的魔鬼與

天使,徹底改變搖滾樂,不,是改變整個流行音樂的想像。

2.

在紐約,狄倫進入一個色彩斑斕的美麗新世界,他不再是一個充滿浪漫幻想的少

年,而是一個不斷吸收知識、熱切探索世界的青年藝術家。在之前的五○年代,垮

掉的一代作家們在這裡的咖啡館飲酒讀詩、聆聽爵士樂,帶有左翼民粹主義色彩的

民謠也在同樣的咖啡館或者華盛頓廣場熱情歌唱,思索如何改造世界。

狄倫說:「民謠場景和爵士場景是非常緊密的。詩人讀詩時,我會在底下聆聽。我

的歌曲與其說是受到書本上的詩影響,不如說更是受到詩人搭配爵士樂的朗讀。」

這一段說出了狄倫最重要的文學特質。人們對他的歌詞作為詩的文學成就或許有所

歧見,但沒有人會質疑,當他的文字配上了他的音樂,整個世界會為之暈眩。

他的歌詞寫作不僅深受垮掉的一代影響,還受到其他的文學啟蒙與養分―或許

太多了,因為他太用功了,不論是對美國音樂、對歷史,或者對文學。

除了直接的文學影響,他更和艾倫金斯堡交往密切。當金斯堡第一次聽到〈苦雨將

至〉(A Hard Rain's A-Gonna Fall)時,他激動落淚,認為他們的波希迷亞火炬

已然傳遞給新一代年輕人了。後來更認為狄倫的音樂是「對從惠特曼到凱魯亞克這

些美國先知的回應」。

1964 年之後,正好是狄倫想要告別抗議歌手的面具,想要重新探索內在自

我、重新思考音樂方向的可能。尤其在1965到1966年,狄倫連續出版三張專

輯《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Highway 61 Revisited》、《Blonde on

Blonde》。這三張搖滾專輯一方面把搖滾樂帶到更深邃複雜的境地,另一方面他

的歌詞也更充滿金斯堡式的閃光意象及其試圖對時代精神之暗流的掌握,與凱魯亞

克令人無法停止呼吸的節奏感。

Page 18: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詩與歌共舞的共和國 3534

這兩年也正是他和金斯堡自1963 年底認識之後最緊密來往的時刻。在專輯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1965)的唱片背面甚至有金斯堡的照片,唱片

文字介紹也直接寫到金斯堡;狄倫1965年去英國演出,金斯堡也常陪著他。1966

年夏天,狄倫因嚴重的摩托車車禍受傷,消失在人們視野中,蟄居在紐約州的胡士

托小鎮。金斯堡來看他的好友,帶了韓波、布萊克、艾蜜莉狄更森的詩集和布萊希

特的戲劇。

雖然沒和凱魯亞克直接往來,但狄倫在這段期間的創作卻和他曖昧難解。例如〈地

下鄉愁藍調〉(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被視為向凱魯亞克1958年的小

說《The Subterraneans》致敬;事實上,同張專輯中還有另一首歌就直接叫〈重

新在路上〉(On the Road Again)。而其實在1965年3月,凱魯亞克正好出版新

小說《荒涼天使》(Desolation Angels),五個月後,狄倫又錄製另一首新歌叫

〈Desolation Row〉,都很「荒涼」(desolation)。這是巧合嗎?應該不是,因為

不只歌名,〈Desolation Row〉和〈Just Like Tom Thumb's Blues〉中的部分歌

詞都可以在凱魯亞克小說找到直接引述。

這些糾葛可以留給研究者去更多考據。但無疑的,垮掉的一代影響了狄倫對於文字

與音樂的態度,而狄倫從早前的民謠時期到這兩年的搖滾時期,又帶著垮掉的精神

徹底地顛覆了搖滾樂。但同樣特別的是,他也結合了來自美國更早期的民歌或藍調

歌手,這些歌曲是底層勞動者的吶喊與低吟,是勞動者的真實生命經驗。只有狄倫

能夠把高雅和大眾,把晦澀和流行,結合得如此好。

他構建一個又一個在超現實的迷離世界中,放進了早期民謠中描繪的那個荒蕪的、

不法的、廣袤的美國大地(或者用知名評論家 Greil Marcus 所說的「古老的、奇

異的美國」),並讓他一向著迷的不法之徒、流浪漢、強盜(這些也是早期民謠主要

故事人物)成為主角。在他更多的創作中,外在世界的混亂和內心的不安被交織在

一起,美國文化的碎片和人性的脆弱與憂傷都被重新拋入一個詩意的鎔爐中,誕生

出新的金色光芒。 於是,原本青春躁動的搖滾樂和質樸知性的民謠,被帶往一個

更世故、未知、而深沈的世界,而文學也被他用吉他和歌聲,送進許許多多對世界

困惑而迷惘的青年心中。

狄倫在自傳中曾說:「歌曲帶我到某個不一樣的共和國,某個解放的共和國。」三十

年後,音樂家Greil Marcus 會說那是一個「看不到的共和國」。或者我們也可以

說,是狄倫把音樂帶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共和國,一個詩與歌共舞的共和國。

Page 19: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試著攀登一座高聳的山 3736

一座高聳的山

試著攀登

張硯拓

張硯拓 │ 影評人,經營「時光之硯」部落格及FB 粉絲專頁十餘年,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費比西獎評審,

多次舉辦講座和電影導讀。現為釀電影線上雜誌主編,以及BIOS Monthly 線上雜誌、SOS Reader、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等專欄作家。著有電影文集《剛剛好的時光》。

Page 20: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試著攀登一座高聳的山 3938

在2O15年我極愛的(虛構)傳記電影《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裡,賈伯

斯一度和他的戰友瓦茲尼克辯論著一項產品細節,瓦茲要他順著大眾的喜好走,但

戲中的史帝夫直接回嗆:「他們(使用者)沒有說話的餘地。巴布狄倫在寫〈Shelter

from the Storm〉的時候,有讓歌迷對歌詞出意見嗎?一個劇作家會在舞台劇的

中場,出來問觀眾希望下一幕怎麼演嗎?」

記得當時我心想:廢話,哪有歌迷會對偶像寫的歌詞有意見?哪個觀眾會在戲演到

一半/演唱會唱到一半,讓台上的劇團/歌手難堪?原本就沒有哪個寫歌的人,會

把聽眾當作顧客,需要擔心他們的反應,更不用說是像狄倫這樣地位崇高,被無限

追捧的大師了吧。

那之後又過了三年,我才知道我錯了。原來狄倫真的曾是一個,巡迴演唱會的每一

場都在中場過後、被台下四起的噓聲攻擊,但仍然不改其志,即使背對觀眾也要照

自己的意思把歌都唱完的人。原來導演鮑伊(Danny Boyle)在《史帝夫賈伯斯》

裡讓這位超級CEO 自比狄倫,還在片中數度引用他的歌,不只是對應兩者的才華

和視野,對世界的影響,還有那股強烈的孤絕之氣。

1965年,聲勢如日中天的巴布狄倫儼然已經不只是民謠界最新最亮的一把火炬,

還是個國際文化現象。然而也是那一年,狄倫開始創作搭配電子樂器的歌曲,也就

是所謂搖滾樂。這樣的他,被視為民謠復興運動的領導者、世代之聲的他,被許多

歌迷指責是叛徒,說他背叛了「最純粹的音樂性」,向流行靠攏,出賣了自己的靈

魂。這一路延燒到了英國,那一年他在英格蘭的巡迴演唱會,上半場的「民謠」部

分總是平和,到了下半場換上搖滾樂團編制,台下便開始鼓譟了。甚至還有歌迷特

地每一場都跟,就只是為了到場洩憤抗議。

這些段落在《別回頭》(Dont Look Back)(1967)與《巴布狄倫: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2OO5)這兩部紀錄片中,都佔有關鍵位置,讓我知道狄倫

當年面對的非議和不諒解和臨場壓力,有多麼巨大。面對這一切他又是多麼不解。

這個時期的轉折,以及他同時創作出〈Like A Rolling Stone〉這首被譽為搖滾樂

史最偉大的歌,成了所有提到狄倫的文章都會關注的事。然而1965年的巴布狄倫

才二十四歲。在《別回頭》片中,可以看到當年唱腔老成、一頭亂髮與削瘦身形已

經成了正字標記的狄倫,說起話來雖然有著鮮明的自我與相當的批判性格,又其實

不脫一股男孩味。在那樣的年紀,面對那麼巨大的盛名,卻仍然能視大眾的吹捧與

追隨如浮塵,轉向創作自己想表達的聲音,進而頂住那樣的壓力……這真的很讓

人佩服。

而其中更有趣的,還有作為一個歌手面對歌迷的態度。賈伯斯不在乎大眾的喜好,

因為他認定大眾根本不真正明白自己「要什麼」,他要帶領他們,用這當下的背離

換取未來的追隨。但是狄倫作為一個音樂人,會認定台下的歌迷是落後,是總有一

天會「跟上自己」的嗎?我感覺並沒有。對他而言創作與演唱,從來就只是在抒發

和表達自己,不是為了迎合誰,或帶領什麼。這也是為何他那麼不喜歡受訪,面對

眾人的提問,和那背後一雙雙虎視眈眈要「詮釋」和「解讀」巴布狄倫的眼睛、嘴

巴和手指頭,他幾乎是不屑一顧的。而與其說他睥睨眾生,不如說他不明白為什麼

大家不好好聽歌就好,非要給他冠上一些名號,要求他為世代代言,為歌詞的意涵

Page 21: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試著攀登一座高聳的山 4140

擺放意識形態,甚至是對政治局勢發表看法?

那真是一個和現在很不一樣的時代啊。當現在的我們說著「搖滾樂可以改變世界」,

是相信作為一種足以廣傳的藝術形式,搖滾樂對歌迷、及即使不是歌迷但被樂音吸

引而聚攏上來的大眾,有巨大的情感煽動力量。而這股煽動力量,可以被導往各種

方向,其中包括讓世界變得更好。但我感覺,這樣的邏輯鏈並不存在狄倫的腦袋中。

他創作的歌詞與音樂,當然是他在乎的東西―不然不會在被問一句「你在乎你唱

的東西嗎」的時候暴跳如雷―但是這樣的在乎,無法被放進他人解讀的意圖和脈

絡中,或想往他身上貼的標籤上,更遑論任何試圖收編他的運動。這也是狄倫最特

別,而且能夠始終維持特別的地方:他沒有想要改變世界。即使這世界仍然被他那

自成一格的小世界給改變了。

這樣的態度,讓我們這個世代難以想像,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放眼望去處處都是體

制,是階級,是難以打破的循環,於是多麼希望自己能有足夠的聲量,在這信仰民

主的時空能夠一呼百應,辦到一些「對的事情」的時代。但是回想狄倫的六○年代,

那是冷戰高峰,是古巴飛彈危機,是越戰讓美國青年失去了方向感。在《巴布狄倫:

迷途之家》片中,當一眾年輕音樂人聊起隨時可能爆發的核戰,他們自嘲:「who's

gonna miss us when we're gone?」―當一切都如此無法肯定,對一個二十

多歲的孩子而言,別人稱呼我是什麼,想把我放進哪個框架,期待我繼續扛著哪支

火把替哪一群人道出心聲,真的這麼重要嗎?或者我就只是,用我手上的吉他,和

其他能夠幫助我發洩心聲的道具,咆哮出我自己的靈魂,這樣就夠了?

半個世紀之後,我接下任務要寫一篇關於巴布狄倫的文章,接著度過了非常忐忑的

兩個月。這不只是因為比起電影,我對音樂/音樂人相對不熟,還因為狄倫的名號

那山高之崇,林深之密,我這個根本沒聽過他的歌的聽眾,連在山腳下都不算,距

離登山小徑的入口還有八百公尺。於是過去這兩個月,我試著浸入狄倫的音樂裡,

從大量新舊專輯、各式現場錄音,到紀錄片、劇情電影……一點一點看,結果兩

個月後,我更忐忑了。因為我發現,如果要誠實地說,我好像、還是沒有成為他的

歌迷。

但仔細想想,他老爺應該會說:「那有什麼關係!」歌迷與音樂的相遇,相化合,

有太多個人生命階段,時代環境,當下的情感需求,乃至形式和時機等等條件因素,

如果只是單向地吸收,先決定愛上才去想要怎麼愛,那是在「迷偶像」。那正是狄

倫本人最看不慣的。當我用「做功課」的心情,試著照單全收所有人的推崇和整理,

那跟過去所有我偶遇的,自行摸索的,和生命階段相對話而成了記憶本身的歌迷經

驗,當然不能比。

而如今的我,至少會興味盎然地聽著〈Like a Rolling Stone〉一邊搖擺,在聽見

瓊拜亞(Joan Baez)與狄倫一起合唱〈Blowin' In the Wind〉的時候,還會起雞

皮疙瘩。這樣已經很值得了。也許生命還會在未來把我帶向這座寶庫,但現在的我

很高興,比起他的音樂,我更是學到了面對藝術的灑脫。

Page 22: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迪倫為什麼酷 ? 4342

狄倫為什麼酷

馬世芳

馬世芳 │ 廣播人,作家,著有散文輯《耳朵借我》、《地下鄉愁藍調》、《昨日書》等,目前擔任FM96.3

Alian 電台「耳朵借我」、貓王音樂台「耳邊風」節目主持人。

?

Page 23: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迪倫為什麼酷 ? 4544

面具

1964年1O 月31日正巧是萬聖節,孩子們都在這天扮裝易容沿街敲門討糖果。

二十三歲的狄倫遂在紐約演唱會興致高昂地對觀眾說:「今天萬聖節,我戴了『巴布狄

倫』面具上台。」全場哄笑,卻沒想到這是一句大實話。

十多年後,1975年的「奔雷秀」(Rolling Thunder Revue)巡演,有一夜狄倫真的戴

了張「巴布狄倫面具」上台―他在紐約四十二街看到一間賣各式名人面具的小鋪子,

其中竟有一張橡皮面具是他自己的臉,狄倫當場買下了。狄倫戴著狄倫面具上台,觀

眾都傻了,一片肅靜,沒人敢鼓掌:這是真的狄倫嗎?還是一場玩笑?雖然這人唱歌

的聲音聽上去挺像的……眾人狐疑地盯著台上那人唱了三四首歌,直到口琴間奏的

段子,狄倫隔著面具沒法吹,才把它一把扯下,露出本來面目。作家山姆謝普(Sam

Shepard)當天也在現場。他寫道:「扯下面具這招很震撼……觀眾完全一頭霧水,依

舊搞不清楚台上那人究竟是不是他。」

狄倫不演出的時候,行事極其低調。八○年代,他出外上街總穿一件連帽運動外套,

扣上帽子,拉鍊拉到下巴,戴著墨鏡,雙手揣在口袋,低頭疾走,仿若酒鋪劫匪,簡

直低調得欲蓋彌彰。那幾年,狄倫面孔浮腫、膚色蒼白,媒體繪聲繪影說他酗酒過度

搞壞身體,他乾脆把臉塗白,畫上黑眼線,搞出一個半人半鬼的造型,嚇壞了一世界

的歌迷。有人說,那是狄倫的「死面」(death mask)―從前人甫新死,常以石膏

覆面翻模製像,謂之「死面」,留下在世間最終的表情。狄倫這自製的「死面」,或也

意在讓歌迷放棄對這張臉的種種追討吧。

從口琴到電風琴

私 心 最 愛 的 狄 倫 口 琴 段 子 有 二: 來 自 唱 片 的〈或 似 珍 女 皇〉(Queen Jane

Approximately, 1965)和現場版的〈一切都結束了,寶貝藍眼睛〉(It's All Over

Now, Baby Blue,1966年5月27日,倫敦亞伯廳實況)。〈珍女皇〉從素描式的淡墨

起始,一路蔓生,愈唱愈開,終於化為妖氣四溢的燦爛毒花。末段的口琴獨奏,危

險的香氣充盈天地,足以將你溺斃。〈Baby Blue〉則始終是我最珍惜的狄倫歌曲。

1966年巡演的每一個現場版本,口琴都有不一樣的吹法,時而淒厲癲狂,時而溫柔

婉轉。5月27日亞伯廳演出錄音封存整整半世紀,2O16年纔終於正式發行。作為不

朽的1966年歐洲巡迴最終場,濃烈如夢,蒼涼壯烈,直入無人之境,確實把我們帶

到了一個時代的終點。

狄倫把口琴架在脖子上,讓他可以一邊吹,一邊騰出雙手彈吉他。這架子原是所謂「單

人樂隊」―背著整套鼓吹吹打打、邊彈邊唱的街頭藝人走唱江湖所用。狄倫把這原

本帶著雜耍氣質的道具,變成了酷的象徵。

近年,狄倫在舞台上很少彈吉他,幾乎都在彈電風琴,於是口琴架也用不著了。他改

用五○年代芝加哥藍調樂手吹口琴專用的「子彈式」手持麥克風(老電影裡無線電通報

員用的那種,巴掌大,橢圓形),能把口琴聲變得又厚又麻,搭上搖滾樂隊,效果正好。

2O1O年3月29日東京Zepp演唱會,我在台下,離狄倫十米。歌至中段,狄倫抄起

麥克風,手舞足蹈地吹起口琴―那聲音如刃如火,幾代音樂人的家底都沈在這裡,

一層翻出又有一層,簡直令人生畏。然而老狄倫看上去歡快無比,是的,就像一個街

頭賣唱的雜耍藝人。

舊歌,新歌

一首歌,能包含進一整個時代、一整個世界嗎?你聽〈苦雨將至〉(A Hard Rain's

A-Gonna Fall, 1963)、〈盲眼威利麥泰爾〉(Blind Willie McTell, 1983)、〈勞動者

藍調二號〉(Workingman's Blues#2, 2OO7),那些句子,垮掉一代詩人艾倫金斯堡

(Allen Ginsberg)形容得好:「一串串燦爛奪目的意象。」這麼多年了,它們仍和時

Page 24: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迪倫為什麼酷 ? 4746

代一樣巨大,和世界一樣難解。

即使在極早極早的年代,你聽二十幾歲的狄倫在台上自彈自唱,便已經和唱片裡的版

本完全兩樣了。如今他已年近八旬,那些年少輕狂的歌,唱來也是不一樣的意思了:

來吧,全國做父母的,聽我說

你們不懂的事情,不要妄加批判

你們的兒子女兒,不會再乖乖聽話

你們那條老路,愈來愈不堪走

新路已開,請你們讓到一旁,要是不能伸出援手

因為時代正在改變

―〈時代正在改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1963)

當初那一腔正氣向著「大人世界」喊話的憤青,已經走入暮年。同樣的歌,聽來更像是對

同輩,甚至晚輩的勸誡,然而卻也更顯老辣。至於狄倫自己,從不追求領先,也不在乎快

慢,那麼也就無所謂過不過氣,也無所謂落不落後了―他走的,始終是自己開的那條路。

講話

狄倫是出了名的不愛講話,私下極少受訪,但事情並不一直是這樣的。六○年代中期,

狄倫巡演沿途辦了不少記者招待會。他總戴著墨鏡,頂著一頭爆炸亂髮,對著一整排

麥克風,煙囪一樣噗噗抽著香煙,不假思索,有問必答。然而記者很少能拿到他們期

待的答案,得到的往往是羞辱和困惑:

問:你為什麼不再寫抗議歌曲了?

答:我所有的歌都是抗議歌曲,你隨便講個東西,我都可以拿來抗議。

問:你最大的野心是什麼?

答:當個切肉的。

問:範圍可否再擴大一些?

答:切很大一塊肉。

問:你快樂嗎?

答:是的,差不多跟一只煙灰缸一樣快樂。

狄倫很少公開講話,歌唱才是他習慣面對世界的方式。2O15年他獲頒美國錄音藝術

與科學學院「MusiCares年度人物獎」,群星匯演他的歌曲致敬,他極難得地上台發

表了半小時的講演,歷數半世紀音樂生涯曾經啟發他、幫助他的音樂人,敘說自己的

歌樂師承,順便調侃了媒體和樂評,慧黠誠摯,一如他自傳《搖滾記》(Chronicles

Vol.1)的行文風格。大家都猜,這大概就是他這些年僅有的長篇講演了。

沒想到,2O16年他獲頒諾貝爾文學獎,轟動世界。次年6月,他錄製了半小時的正

式獲獎致辭,從少年時代他看早夭搖滾先驅巴迪霍利(Buddy Holly)墜機身亡前兩天

的一場演唱會說起,繼而細數古早美國庶民歌謠帶給他的震撼,然後講到影響人生的

三本書:《白鯨記》、《西線無戰事》、《奧德賽》。末了他說:

「我們的歌活在人們休養生息的大地,而歌和文學並不相同,它們應當唱出來,而不

是用讀的。莎士比亞戲裡的台詞應當在舞台上演出來,正如歌詞應當要唱出來,而不

是印在紙上閱讀。我希望你們有機會親耳聽到那些歌詞―以它們當初被期待聽見的

模樣:在演唱會上,在唱片裡,或是現在任何聽歌的方式。容我再次引用荷馬,他是

這麼說的:『在我的身體裡歌唱吧,繆思!通過我,把故事說出來』。」

或許他用這段話,回應了自己在得獎感言的那句大哉問:「我的歌是文學嗎?」

摘錄改寫自《昨日書》,2O1O

Page 25: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無所不在的身影—巴布狄倫與電影 4948

巴布狄倫與電影

無所不在的身影

楊元鈴

楊元鈴 │ 影評人、編劇,曾任金馬國際影展、台北電影節、台北文學季之臺北文學‧閱影展等影展之策展

人,影評散見於Yahoo Movie、放映週報等媒體。

Page 26: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無所不在的身影—巴布狄倫與電影 5150

對我而言,巴布狄倫一直是六○年代的美好象徵。雖然充滿衝突、反叛革命、動盪

不安,但那個時代的理想自由精神所迸發的能量,至今依然滋養著每個世代。而

當2O16年諾貝爾文學獎史無前例破天荒地頒獎給巴布狄倫時,雖然引起各界一片

嘩然,但不管支持與否,巴布狄倫的得獎似乎又帶我們回到那個充滿爭議思辯的年

代,讓文學的定義有了更新的解讀面向。巴布狄倫這位當代最重要的音樂詩人,從

六○年代發表第一張專輯以來,作品不僅融合了民謠、搖滾、藍調各種不同樂風,

歌曲更總是以反戰、社會關懷、民權運動等議題為主,唱出了不同時代的自由之聲。

除了音樂創作,巴布狄倫也跨足導演、演員等電影創作,用影像的紀錄與再現繼續

訴說理念,豐沛多元的創作力,以及超越世代、無遠弗屆的魅力與影響力,無所不

在的身影也讓他成為廿世紀最傳奇的創作者。由紀錄片大師 D. A. 潘尼貝克執導的

《別回頭》(Dont Look Back),不僅是巴布狄倫重要的影像紀錄,也是紀錄片史

上的經典之作,全片以1965年狄倫的英國巡迴演唱會為主線,但不同於其他單純

的音樂實況紀錄,影片也將整個六○年代的憤怒與叛逆都濃縮其中。藉由狄倫的旅

程,導演潘尼貝克讓鏡頭跟著當時年輕氣盛、意氣風發的狄倫,幕前幕後的演出,

途中與歌迷、媒體、友人的反覆辯論,一再闡述個人對音樂、對生命、對世界的理

念。煙不離手,樂音不停,潘尼貝克以貼近現場的近距離拍攝,卻又拉出了某種客

觀距離觀察巴布狄倫的反叛、自由、抗議與理想。片中最精彩的,莫過於與樂評人

的幾次激烈對話,咄咄逼人的媒體質問狄倫對於歌曲中的概念、對社會的影響與責

任,狄倫用更強烈的反問挑戰,你憑什麼問我真實是什麼?你自己是否問過自己你

的真實又是什麼?你問我是誰?你又知道自己是誰?話語的激烈交鋒中,叛逆的性

格一覽無遺。狄倫讓人著迷的或許就是這種不被定義、永遠向前滾動的精神,真實

就是沒有真實,因為真實一直在前方,在追尋中。

相較於《別回 頭》的客觀觀察,1966年巴布狄倫自己執導的紀錄片《Eat the

Document》則像是主觀的告白。有趣的是,根據D. A. 潘尼貝克的回憶,《Eat

the Document》的創作緣起,其實是在《別回頭》完成後,狄倫找上他說:「你擁

有了一部你的巴布狄倫電影,現在我要你幫我完成我的電影,這次不會是所謂具有

紀錄片美學的狗屎,而將會是一部『真實』的電影。」於是在潘尼貝克協助剪接下,

狄倫將類似的影像素材換上自己的敘事,我們看到同樣的演唱實錄、旅程紀錄,前

一個鏡頭還看著他在舞台上演唱,下一個鏡頭就換成他望向車窗外的風景,不時插

入隨興的空鏡,以更自由的影像編組,呈現出另一種深沈的、近乎意識流的詩意紀

錄,這種更具有自我敘述意識的電影,對巴布狄倫而言,才是所謂的真實創作。

除了紀錄片,巴布狄倫的劇情片也相當耐人尋味。他自己執導的《 Renaldo and

Clara》,雖然問世前備受期待,首映後卻遭到部分影評狠批,凌亂的劇情、矯情

的演出、長達四小時拖沓章法毫無必要。影片以兩位主角Renaldo 和Clara 的情

感與生活為主軸,看似虛構的劇情隱隱反映了狄倫顛簸感情路與創作困境的心情,

當時有媒體問他:「你的電影想傳達什麼給觀眾?」他毫不猶豫地回說:「夢。」現

在回過頭來看,《Renaldo and Clara》其實很真切地呈現了狄倫當時的心境,就

像《Eat the Document》的主觀真實,影片透過場景與人物的相互重疊,宛如夢

境一般,在不斷拆解重組中編織了多層次的敘事,每個人物都充滿理性的談論,但

卻以一種打破邏輯的語法進行訴說。狄倫自言這部片的拍攝是受到西班牙電影大師

路易斯布紐爾﹙ Luis Buñuel)《朦朧的慾望》﹙That Obscure Object of Desire,

Page 27: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無所不在的身影—巴布狄倫與電影 5352

1977)所啟發,希望企及的是那種神秘超現實的世界,不受約束、自由精神的再

現。片中當然也貫穿了狄倫的音樂,甚至將對話中融入歌詞,並與歌曲中的歌詞相

互對應,像是一場音樂與電影精彩對話,思索關於夢想的真實。

執導之外,巴布狄倫也參與電影演出,1973年西部片大師山姆畢京柏(Sam

Peckinpah)執導的《比利小子》(Pat Garrett & Billy the Kid)中,1987年的

搖滾成長片《Hearts of Fire》,巧妙地反映了狄倫不同時期的狀態。以美國傳奇

罪犯為題材的《比利小子》,講述這位神槍手,時而為除暴安良的英雄,時而為冷

血殘酷的殺手,兩極的性格與爭議性的評價,也是狄倫一直欣賞的歷史人物。雖然

不是擔任主角,但能在這部片的演出,或許也宣洩了他自己的複雜狀態。到了八○

年代的《Hearts of Fire》,狄倫曾成為眾人追隨的精神導師,啟發劇中人追尋音

樂之路,某種程度也反映了他逐漸成為時代象徵的崇高地位。

2OO5年,由大導演馬丁史科西斯執導獲得巴布狄倫唱片與經紀公司全力支持的

《巴布狄倫: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也是狄倫至今最完整的傳記紀錄

片。片中不僅收錄了許多從未曝光的資料畫面,以及錄音時的內幕故事,狄倫長達

十小時專訪的剪輯精華,更是讓歌迷一窺狄倫真貌的珍貴影像。影片以狄倫抒情的

回憶揭開序幕,「我有個理想,就是啟程尋找回到故鄉的路,去找這個我離開了很

久的家。途中經歷了我想要的一切,但我不記得它在哪裡,只知道我正在回家的路

上。」馬丁史科西斯從經典電影、電台錄音畫面、歷史畫面,以影像豐富了巴布狄

倫娓娓訴說的人生。狄倫挖掘著記憶,十歲開始玩父親吉他,童年時家中的紅木老

唱機,每秒78轉的轉盤傳出的〈Drifting Too Far From Shore〉,歌聲讓他從此改

變。成長的五○年代,衰退的鄉村小鎮,酷熱的夏天、嚴寒的冬天,現實的一切無

法反抗,年少時看著詹姆士迪恩、馬龍白蘭度的叛逆,然後自己也唱出靈魂深處的

狂傲,及至轉型之後樂迷的辱罵,以及後來的多樣嘗試,時間沖淡了潮流,但過去

的一切滋養了他。這場無盡的尋根之旅,也成為五○年代以降的美國精神探索。狄

倫之所以成為如神一般的文化指標,正在於歌曲中所承載的時代精髓,一路走來、

以及持續走著的這條生命之路。巴布狄倫臉上的皺紋刻著歲月的痕跡,但眼中閃耀

的光芒依舊,《巴布狄倫:迷途之家》也成為某種致敬,致那個時代的桀驁不馴。

2OO7年由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執導的《搖滾啟示錄》(I'm Not There),

可以說是關於巴布狄倫電影中最華麗燦爛的作品,不僅因為影片網羅了克里斯汀貝

爾、凱特布蘭琪、李察吉爾、希斯萊傑、班維蕭、夏綠蒂甘斯伯格、茱莉安摩爾等眾

多巨星聯合演出,並大膽地讓不同演員分別飾演不同時期的巴布狄倫。華麗的場景轉

換,自由穿梭於戲劇與人生、電影與音樂、虛構與傳記之間的多重敘事,即使名字和

樣貌不同,但卻擁有同樣的精神。把昨天、今天、明天放進同一個房間,生命不也正

是過去、當下、未來的總和,哪兒都不在,卻也哪兒都在。片尾,反串的凱特布蘭琪

抽著煙,望著車窗外不斷流逝的風景沈思,嘴角微微漾起神秘的微笑,眼神一轉,銳

利地直視鏡頭,讓人彷彿聽到了巴布狄倫一直以來的挑釁回問,你們在哪裡?

曾有樂評人說,我們何其榮幸,生在巴布狄倫的時代。即使可能晚幾十年,但他無

所不在的身影,永遠向前的視野,從紀錄片《別回頭》、《巴布狄倫:迷途之家》,

到劇情片《搖滾啟示錄》,就像《最後的華爾滋》(The Last Waltz)中帥氣的登場,

在影像的紀錄中,在歌曲的唱頌中,依然帶著我們向前滾動,一直在路上。

Page 28: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滾石》雜誌五十歲—專訪巴布狄倫 5554

這半世紀來的訪談秘辛

我們與搖滾樂界最迷人,也最難纏的人物,

《滾石》雜誌五十歲─專訪巴布狄倫

吳貞儀

Rolling Stone at 50: Interviewing Bob DylanInside our half-century-long conversation with the most fascinating – and difficult – subject in rockBy Andy Greene

Page 29: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滾石》雜誌五十歲—專訪巴布狄倫 5756

1968年6月3日,《滾石》雜誌創刊號開賣八個月後,編輯兼發行人楊威納(Jann

Wenner)在打字機前坐下,寫一封信給巴布狄倫。他寫道:「每天煩你的人已經

很多了,我不想火上加油。但我們很希望在我們的雜誌裡,對你的活動做一些第一

手報導。你用不著說你喜歡吃什麼燕麥片當零食,但很希望你能告訴我們和讀者,

你對自己的音樂和現今的流行樂有何看法。」

當年二十二歲的威納絕對想不到自己開啟了狄倫與《滾石》一段長達五十年的關係,

這段關係促成一篇又一篇揭露受訪者內心世界的訪談。總共九篇的長篇訪談,代表

了與這位二十世紀最重要詞曲創作者持續不間斷的對話,同時也是狄倫除了透過歌

曲外,與歌迷溝通的最主要管道。( 2OO6年,這九篇訪談被集結成冊,書名就叫

做《巴布狄倫:重要專訪》(暫譯)(Bob Dylan: The Essential Interviews)。

狄倫與《滾石》的淵源始於創刊號發行之前,《舊金山紀事報》專欄作家勞夫葛里

森(Ralph Gleason)是最早發現狄倫驚人才華的樂評之一。葛里森在1964年寫

道:「天才會創造自己的規則,狄倫是天才、良知歌手和道德裁判,同時也是傳道

者。」三年後,葛里森與威納創辦了新雜誌,並將雜誌命名為《滾石》,主要就是

對狄倫的名曲〈Like A Rolling Stone〉致敬。

威納寫信給狄倫時,狄倫在紐約上州機車車禍後已隱居了三年。威納說:「假如真

能採訪到巴布,那會是大獨家。當時他已讀過《滾石》,知道我們是玩真的,在他

的腦袋裡,我們這種說真話的雜誌頗能引起他的興趣。」

後來又經過幾封信和幾次的欠缺臨門一腳,但1969年6月,狄倫終於答應受訪。

在曼哈頓一間旅館房間的數小時訪談中,威納問了狄倫許多事,從他較溫柔的新唱

腔(「別再抽那些菸,你就能唱得像卡魯索(義大利傳奇男高音)一樣悅耳」狄倫如

此解釋),到1968年6月號《滾石》雜誌中威納文章裡首度對大眾曝光的狄倫《The

Basement Tapes》專輯。威納也問了狄倫全世界都想知道的事:他那幾年為何消

失在聚光燈前,狄倫說:「楊,讓我告訴你,我馬不停蹄巡演了近五年,我累壞了。

我當時嗑藥,還濫用很多東西……我不想再過那樣的生活了。」

1978年,強納森卡特(Jonathan Cott)在他分上下兩集、史詩般的巨大篇幅專

訪中,和這位詞曲創作歌手進行了馬拉松式訪談,地點遍布各處:俄勒岡州波特蘭

演唱會後台,巡迴演唱巴士上,旅館,以及餐廳,卡特與狄倫邊聊邊吃還喝醉了,

卡特回憶道:「我們的討論變得有點……活潑。」

進行這場專訪時,狄倫剛發行了他自導自演的電影《Renaldo and Clara》。卡特

問狄倫為何要拍一部由前妻莎拉和前女友瓊拜亞(Joan Baez)主演的電影,來自

曝弱點。狄倫說:「你必須要自曝弱點,才能敏銳感知現實。而且對我來說,自曝

弱點只是另一種方式,來表達我已沒什麼好失去。除了黑暗,我已沒什麼好失去,

我遠遠超越這個了…這部片跟我的婚姻觸礁無關,我的婚姻已結束,我離婚了,

電影就只是電影。」

專訪上集成為1978年1月號雜誌的封面故事(這是狄倫的第九張《滾石》封面照,

他總共上了十九次封面),知名女攝影師安妮萊柏維茲(Annie Leibovitz)在她的

Page 30: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滾石》雜誌五十歲—專訪巴布狄倫 5958

紐約攝影棚一場輕鬆棚拍中,捕捉到經典的狄倫墨鏡照。專訪下集刊登於1978年

11月號雜誌,封面照的狄倫情緒沒那麼嬉鬧了。那是在一場漫長巡迴演唱終了時

拍的,狄倫沒讓《滾石》攝影師操刀,而是請朋友在麥迪遜花園廣場的廁所隨手拍

幾張照片(封面照背景的小便斗清晰可見)。

1984年,當狄倫接受寇特羅德(Kurt Loder)採訪時,他的詞曲創作風格與以往

截然不同,狄倫的重生基督徒人生階段已結束,他試圖在MTV 年代找到自己的位

置。當時狄倫特別好鬥,犀利回應所有問題,從他的改變信仰(「我從沒說過我是

重生基督徒,那只是媒體的標籤」),到他的反美國航太總署歌詞(「到底為何要上

月球?」)羅德如今這麼說:「你只能報導他說的話,不能停下來分析並說:『你知

道嗎?事實並非如此。』因為那對他來說可能就是事實。」

即使與《滾石》的採訪記者爭論不休,狄倫卻始終和威納保持友好關係。這些年只

要狄倫到紐約,威納常會去後台找他。1999年11月,狄倫甚至在演唱會舞台上呼

喊台下的威納,他很少對觀眾這麼做。他說:「今晚有很多《滾石》的人來,演唱

會後他們會來後台採訪我,我要反過來採訪他們。」

2OO7年,威納為了《滾石》創刊四十周年到阿姆斯特丹專訪狄倫,他幾乎得乞求

狄倫認真看待他倆的對話。威納說:「你這樣會搞砸我的專訪,我要怎麼做你才能

認真受訪?」狄倫反駁威納:「我很認真啊,我當然認真。這裡該被慶祝的人是你,

四十年了……堅持辦一個雜誌四十年,如今雜誌也獲得知識分子的肯定。」威納跟

狄倫就這麼來來回回辯論,他說:「大家很喜歡這部分,我只是以讀者的身分去採

訪他,我代替你們坐在那房間和他對談。」

最後他們終於言歸正傳,談起狄倫新專輯《Modern Times》裡的主題,也就是對

美國一種黑暗、幾近末日式的觀點。狄倫說:「我們對即將來臨的最後審判日真的

所知不多,因為沒人能活著回來告訴我們審判日的狀況。我們只能依照從小被教導

的去假定某些事……我想我們長大後,多少都有這種感覺。我們見識夠廣了,足

以知道事物都會遵循某種固定的模式,即使它們改變了,仍舊會是那種固定模式。」

《滾石》的下一場狄倫專訪發生在2OO9年,威納請來歷史學家道格拉斯布林克利

(Douglas Brinkley),到巴黎採訪狄倫。布林克利在狄倫演唱會後台看著狄倫與法

國前總統尼可拉薩科吉(Nicolas Sarkozy)與夫人卡拉布妮(Carla Bruni)握手,

狄倫說:「我能了解為何他能當法國總統,他真誠、溫暖且非常討人喜歡。我問薩

科吉『你認為全球化已經結束了嗎?』我知道那些領袖才剛舉行了盛大的G20高峰

會,他們可能有討論到這個。我不認為他會回答我,但我還是問了。」布林克利問

狄倫為何花數十年在他所謂的「永無止盡巡迴演唱」,狄倫說:「你永遠不會聽到歐

若羅伯茲和比利葛理翰牧師舉行『永無止盡佈道巡迴』,有人會稱亨利福特是『永無

止盡汽車製造商』嗎?……唐納川普呢?有人會說他『永無止盡地蓋大樓』嗎?」

狄倫最後一次接受《滾石》專訪是2O12年發行《Tempest》專輯時。當米凱吉爾

摩(Mikal Gilmore)在聖摩尼加見到狄倫,他對眼前的奇特景象感到驚訝。吉爾

摩回憶道:「他戴了一頂有毛球的毛線帽,還戴了披頭四紅色假髮。我從沒問,但

顯然那不是他的真髮。我覺得很有趣,從專訪一開始就逗得我很樂。」

Page 31: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巴布狄倫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感 6160

狄倫的一些新歌引用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南方聯盟詩人亨利提姆洛德(Henry

Timrod)等作家卻未註明出處的句子,吉爾摩問了狄倫這件事,卻踩中狄倫的痛

處。狄倫怒斥那些批評他創作過程的人:「那些邪惡的王八蛋去死吧!我在我的藝

術形式裡創作,就這麼簡單。我遵守這形式的規則和限制,有些霸道的權威人士比

我更會形容那種藝術形式,那就叫寫歌。寫歌會先有旋律和節奏,然後一切水到渠

成,你把所有東西變成自己的,大家都是這樣做。」

所有採訪過狄倫的記者或作者都從他身上挖掘出截然不同的東西,而這正是威納的

目的。他說:「人人都想從狄倫口中問出符合他們對他看法的話,而大家對他的看

法千變萬化,就像狄倫本身一樣。」

Page 32: ISBN 978986O525724 NT$ 1OO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18/films-bobdylan.pdf · 6 7 關於巴布狄倫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 年生於明尼蘇達州 杜魯斯市,當代最重要的民謠歌手、藝術家、詩人。從

62

發 行 人 | 鍾永豐

出 版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作 者 | 馬世芳、張硯拓、張鐵志、郭力昕、舒國治、楊元鈴、Andy Greene

統籌企畫 | 李麗珠、劉得堅、李秉真、郭佩瑜、馬祖鈞、廖非比

策畫執行 | 社團法人台灣電影文化協會

總 策 劃 | 吳方渝

總 編 輯 | 楊元鈴

校 對 | 李建璋、黃心怡、許淑貞、曾姝瑜

美術設計 | 蔡漢忠

發 行 所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地 址 | 臺北市市府路1號4樓東北區

電 話 | 1999(外縣市O2-272O8889)

網 址 | http://www.culture.gov.taipei/

定 價 | 新臺幣1OO 元

I S B N | 978-986-O5-6O48-O

G P N | 1O1O7OO783

出版日期 | 2O18年6月

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使用 翻印必究

巴布狄倫

誰的•

誰的•巴布狄倫 ╱ 馬世芳等作 . -- 臺北市 : 北市文化局 , 2O18.O6 64面 ; 17 ╳ 26公分 ISBN 978-986-O5-6O48-O ( 平裝 ) 1. 狄倫(Dylan, Bob, 1941- ) 2. 傳記 3. 訪談

91O.9952 1O7OO8796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 (CIP) 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