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北段公立小學 -...

31
南丫北段公立小學 學校報告 ( 2017/18 ) 附表現評量數據 供校董會及主要持分者參考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Apr-2020

1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0

    南丫北段公立小學

    學校報告

    (2017/18)

    附表現評量數據

    供校董會及主要持分者參考

  • 1

    二 零 一 七 至 二 零 一 八 年 度 南 丫 北 段 公 立 小 學 校 務 報 告

    我們的學校

    (一 ) 學校簡介

    南丫北段公立小學 (前名南丫北段公立學校 )成立於 1 9 4 9 年 1 2 月 1 2

    日,是目前南丫島北段唯一的一所小學。追源溯流,早在民國十年,於

    北段大灣新村,已有一間「陳氏家塾」提供「私塾」教育;而在 1 9 1 3

    年,大坪村亦開辦了一間學校,並於 1 9 4 6 年 3 月 2 5 日在教育署註冊接

    受政府津貼而得到減收學費。到 1 9 4 9 年,本地鄉紳為使各村子弟能集

    中在一所環境及設備比較好的學校接受現代教育,便選擇現址建校,

    1 9 4 9 年 1 2 月 1 2 日便是本校成立的日子。大坪村的學校亦因本校成立而

    被取代。往後南丫島北段鄉民子弟因藉本校而享有普及教育。

    學校自 1 9 4 9 年成立,其後因學生人數增多,故於 1 9 6 3 年增建校舍,並

    於 1 9 9 8 年易名為「南丫北段公立小學」。

    學校為一所平房式村校,共有四座平房,其中三座平房分為六個課室,

    餘下一座作為校長室及教員室;原有一助學亭,現已改建為電腦室,供

    師生使用,並有投影器、屏幕、燒錄光碟機及各式軟件等供老師作教學

    之用;圖書館亦已裝置電子化系統供查閱圖書;此外,還有籃球場、有

    蓋操場、草地和多處空地,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

    每個課室皆有觸 控 式 電 視 、 實 物 投 影 機、電腦、圖書櫃;每科並有合適

    的教具及教材套,使教學多元化。校園和部分園圃設休憩椅子,供學生

    閱讀和談天。此外,亦備有飲水機,為學生提供飲用水。學校並安裝了

    廣播系統,除用以宣佈事項外,於午膳時亦會為學生播放不同類型的光

    碟,如兒歌、故事、詩詞朗誦等,並為學生提供廣播練習之用。

    (二 ) 辦學宗旨

    以學生為本,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全人發展。

    (三 ) 教育目標

    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培養學生有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讓他們

    在和諧的校園氣氛中學會合作,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愛護家庭、關心社

    區、服務社會和貢獻國家的精神。

    (四 ) 學校管理

    學校自一九九七年推行校本管理,並於 2 0 0 7 年 8 月 3 1 日成立法團校董

    會,成員共 1 5 人。組合如下:

    校董會成員組合

    辦學團體 當然校董 獨立校董 教員校董 校友校董 家長校董

    1 7 / 1 8 7 1 2 2 1 2

  • 2

    成員包括:

    校監 : 陳連偉先生,

    校長 : 容素顏女士

    辦學團體校董 : 周慶福先生、陳錦輝先生、余麗芬女士、

    黃敬全先生、黃敬芝先生、周佩儀女士

    教員校董 : 溫淑民老師、李暉暉老師(替代校董)

    家長校董 : 楊敏彥女士、周靜女士(替代校董)

    校友校董 : 吳啟心先生

    獨立校董 : 葉祖賢先生、陳景麟先生

    至於學校的行政架構組別,則如下圖所示:

    (五 ) 德育及公民教育

    學校十分注重良好校風的培養,因為校風能影響學生的思想和品德,更

    會影響他們將來的人格發展。為此學校成立訓輔組,由資深老師負責帶

    領,按同學的實際需要制訂針對性的校本輔導活動,緊扣學校的關注事

    項, 2 0 1 7 - 1 8 年度的活動包括「禮貌及整潔講座」、「摘星行動」、

    「我有我目標」、「南丫孩子成長 g o g o a l 高」計劃、「傑出風紀選

    舉」、「南丫好學生」、「展能藝術家楊小芳講座」等,提升學生的自

    理能力及加強學生的自律及堅毅精神。同時,配合午間訓輔班及午間功

    課輔導班,強化學生的自律行為,並藉著風紀培訓,培養學生的領導才

    能及提升團隊精神。此外,透過播放「午間勵志故事」及每月周三第一

    次彩虹時間講述中華美德故事,讓學生從中領悟堅毅、關愛、包容、感

    恩、惜福等美德,陶冶學生性情,讓他們從耳濡目染中學習良好的品

    德。

    法團校董

    校長 家長教師會

    校友會 行政小組

    管理與組織

    學與教

    學生表現

    校風及學生支援

    校本管理

    資訊科技

    教學資源

    教師發展

    校務

    學務

    總務

    課程發展

    圖書館

    訓輔

    學習及支援

    德育及公民教育

    課外活動

    全港性系統評估

    公開試

  • 3

    本年度訓輔組繼續透過「摘星行動」之「學行六連環」計劃,從守時、

    秩序、禮貌、整潔、交齊功課及學習態度等六方面評鑑學生的表現,每

    月藉此與學生檢討反思,並表揚六方面均有優良表現的學生,建立良好

    的榜樣。同時透過「南丫好兒童」計劃表揚學生的良好行為,提升他們

    的自尊感,協助學生建立良好形象。針對學生日常的學習及掌握常規的

    情況,訓輔組繼續以「南丫孩子成長 g o g o a l 高」計劃,輔助學生自我

    評鑑及反思,加上班主任及家長的監察,促進學生自我成長。同時透過

    「我有我目標」計劃,班主任會與學生訂定個人目標,記錄於「南丫孩

    子成長 g o g o a l 高」手冊內,並定期檢視學生達標情況及作出跟進,從

    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南丫孩子成長 g o g o a l 高」計劃既能給予學

    生常規指引及訂定個人目標,更能每天提供一個反思的機會,促進學生

    自我成長。手冊內的「師生互動小天地」可讓學生與老師分享一週內的

    生活趣事,説説心底話,老師亦透過回饋,加強師生溝通。

    此外,隔週各班皆有一節生活教育課,本校根據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

    的七大價值觀範疇、成長課、校本特色課程,並配合學校三年計劃的關

    注事項,制訂了一套校本生活教育科課程,以便各級更有系統地進行德

    育及成長課學習。日常課堂亦適時適切滲透正面的價值觀,並在有需要

    時或各科課題配合時,隨機教授,以培養學生守規自律的行為。同時,

    學校社工與班主任會進行協作教學,讓學生適然面對成長路上所遇到的

    問題。社工會按學生成長需要,安排合適的主題講座,使學生對個人成

    長有更深入的認識及分享,協助孩子面對不同成長階段的身心變化。社

    工亦會在日常學習中進行學生成長輔導工作,配合不同的義工服務,拓

    寬學生的生活經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另外,為了培養學生健康飲食習慣,學校更把每週的星期一、三、五定

    為「健康小食日」,鼓勵學生於這三天進食較健康的小食及午餐,從而

    協助他們建立健康飲食習慣,實踐健康生活的理念。而生活教育科更舉

    辦「製作健康小食工作坊」,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健康食物及親自製作健

    康小食,從享受烹飪樂趣中,推動學生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另一方

    面,為了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本年度生活教育科與中文科跨

    科合作,在中文課堂上加入學生演繹德育故事環節,以滲入價值教育,

    持續提升學生素質。

    同時,本年度生活教育科亦緊貼社會觸覺及學生成長需要,除了五年級

    及六年級參觀立法會綜合大樓,讓學生對立法機關的工作有更深入認

    識,還有透過生活技能單元的課堂教學,讓低年級學生學習各種自理技

    巧,例如梳洗、穿衣服、結鞋帶等自理技能;高年級學生則由教師與工

    友協作下,有系統地教授各種家務技能,例如清潔打掃、收摺被舖、洗

    晾衣物等,從而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時,在《南丫孩子成長 g o

    g o a l 高》中,加入〈我做家務承諾書〉,讓學生更有承擔精神,並在

    《南丫孩子成長 g o g o a l 高》中記錄每天在家中做家務的情況。

    (六 ) 家長及社區聯繫

    學校一向重視學校與家庭之間的合作關係,與家長保持緊密的聯繫。除

    不時主動聯絡家長以了解學生在家學習的情況外,並會透過家長日及家

    訪與家長面談,使家長能充分掌握子女的學習情況,作出適當的配合。

  • 4

    此外,學校有約百分之四十的非華語學童,學校日常通告亦備有中文和

    英文版,照顧不同國籍家長的需要。部分由學校舉行的課外活動,如旅

    行、參觀、運動競技日等,都歡迎家長參與,使家長、學生及教師之關

    係更密切,在家校共同合作之下,引領學生走向正確的成長方向。

    南丫北段公立小學家長教師會已於 1 9 9 8 年 1 0 月 1 1 日成立,成為家校

    溝通的其中一個重要渠道。在 2 0 1 7 - 1 8 年度,家教會與學校合辦了兩個

    活動。家長教師會於 2 0 1 7 年 1 2 月 1 8 日舉行了親子旅行。我們上午參

    觀沙頭角農莊,欣賞了紅樹林的自然景觀、用奶樽餵金魚及享用遊樂設

    施。下午我們去了有機火龍果園,同學們餵飼小動物,家長購買蔬果。

    一整日行程大家都玩得相當盡興,滿載而歸。在 2 0 1 8 年 4 月 2 1 日,家

    長教師會及學校一同舉辦齊來學「蝶古巴特」活動,是次活動邀請家長

    作導師教授製作蝶古巴特小盒子,此活動既能培養孩子的創意及耐性,

    又能提供一個機會增進家長、教師和學生之關係。

    此外,於 2 0 1 8 年 1 月 1 9 日舉行了第十三屆「愛心送暖在南丫」活動。

    3 2 位學生分成六組,隨著老師和社工一起走訪榕樹灣各處地方,探訪南

    丫島上獨居長者。除了贈送白米及日常用品外,同學更加即席表演舞蹈

    及演奏樂器給老人家欣賞。活動後,學生在分享會上認為是次活動是一

    次寶貴的經驗,學習與長者相處及服務社區。透過助人的過程,參加的

    學生均表示參與活動後能發掘自己不同的優點,令其自信心有所提升,

    並欣賞自己於探訪時付出的努力,學生希望來年繼續參加這項有意義的

    活動。是次活動得到日新慈善教育基金的支持,贊助活動所有支出及送

    予長者的禮物包。

    同時,學校處於民風淳樸的小島上,島上居民與學校淵源深厚,多為校

    友,故校友會對學校十分支持,每年皆贊助獎學書券鼓勵同學奮發力

    學。南丫島北段鄉事委員會於 2 0 0 7 年成為學校的辦學團體,與學校關

    係緊密,學生常獲邀出席社區各大型活動表演,如「迎中秋歌唱嘉年

    華」、「南丫北新春歌唱嘉年華」等,擴濶他們的生活經驗。學校與島

    上其他社福機構如安徒生會及林馬堂,亦保持良好及協作關係,不時與

    他們交流學生的行為和態度,在有需要時互相支援。

    我們的學生

    (一 ) 學生人數及班級架構

    班級數目

    級別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小五 小六

    班數 2 1 1 1 1 1

    學生人數

    級別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小五 小六 總數

    男生人數 1 4 1 2 1 2 1 4 1 0 7 6 9

    女生人數 2 0 1 4 6 6 6 1 0 6 2

    學生總數 3 4 2 6 1 8 2 0 1 6 1 7 1 3 1

  • 5

    (二 ) 學位空缺率

    年度 級別 學生人數 空缺率

    2 0 1 7 - 1 8

    小一 3 4 3 2 %

    小二 2 6 0 %

    小三 1 8 2 8 %

    小四 2 0 2 0 %

    小五 1 6 3 6 %

    小六 1 7 3 2 %

    (三 ) 學生出席率

    學生出席率

    0%

    20%

    40%

    60%

    80%

    100%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小五 小六

    百分

    (四 ) 成長支援

    學校透過正規課程、外聘服務及多元化的活動,照顧學生不同的需要,

    尤其在學習和行為上的健康成長。學校位處離島,為拓寬學生視野,學

    校於本年度安排了各式各樣活動,如表演、實地考察、探訪、境外交流

    及比賽等,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和經歷,累積不同的體驗,藉以提升自

    信心及責任感。

    由於校內約有百分之四十的非華語學童,學校安排了很多措施以助他們

    學習。在課堂學習方面包括:於小一至小五中國語文科課節採兩師分班

    制;小一至小四之中英文輔導課分華語及非華語小組,讓不同國籍的學

    生更有效學習語文;並設課後非華語小組,本年度的課後小組導師配合

    課文內容,教授學生以有趣的方法認默字詞及利用所學字詞寫作,從而

    提升非華語學生的讀、聽、說及寫的能力,並增加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並於

    午膳時段設中文伴讀計劃,由高年級的同學與低年級的非華語同學配對

    閱讀,令他們及部分中文能力稍遜的中國籍同學,更有效地學習中文。

    此外,中國語文科為優化校本「喜閱寫意」課程,去年已採用「語文童

    步」課本及「齊來學寫字」電子學習寫字教材,以提升學生學習中文的

  • 6

    興趣。同時,各科任亦利用網上平台及生動有趣的動畫協助學生學習中

    文,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加深對成語的認識。學校並於學期初及學期

    完結前,利用「中國語文校內評估工具 ( 非 華 語 學 生 適 用 )」及「 T S A

    閲讀評估」為小一至小六學生進行評估,透過數據能更有效評估學生學

    習中國語文的能力及表現,以更好地照顧學生的學習難點。同時透過參

    與加強支援計劃「初小中文分層支援教學模式」,利用《悅讀‧悅寫意

    (三 )》初小中文讀寫課程與校本的中文課程結合,提升學生學習中文的

    表現外,亦可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

    學校並於暑假期間,為 2 0 1 8 年度升小一及小二非華語學童安排了「非

    華語學童暑期銜接課程」,由本校外聘導師教授,課程總時數 6 0 小時,

    受惠學生共 1 0 人。課程於 2 0 1 8 年 7 月 1 6 日至 8 月 3 日舉行,除了課

    堂學習外,並有兩個學習活動,一為「參觀科學館」親子活動,在 2 0 1 8

    年 7 月 2 0 日舉行,共有 6 名家長參加。另一個活動為「藝術創作」,在

    2 0 1 8 年 8 月 2 日舉行,學生透過相架設計過程,除認識顏色除認識顏色

    名稱外,亦能增加生活經驗。這兩個活動可讓非華語學生在暑假期間鞏

    固中文知識之餘,亦為他們提供運用中文的機會。這兩個活動可讓非華

    語學生在暑假期間鞏固中文知識之餘,亦為他們提供運用中文的機會。

    同時,小一至小六中英數主科輔導課由兩位本科教師擔任輔導工作。全

    校各級皆採雙班主任制,使孩子們在成長和學習各方面都能得到更全面

    的照顧。

    在幼小銜接方面,學校於暑假期間為小一同學安排了一星期的適應課

    程,讓他們為升讀小學作好準備;在中小銜接方面,學校按階段為小六

    同學安排升中選校講座及模擬面試活動等,使同學們順利過渡中學。

    在照顧學生個別差異方面,本校採取全校參與的方式支援學習,幫助有

    學習困難的同學,學校亦利用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的津貼,配合學

    校發展津貼,在課後特設功課輔導課,由兩位班主任共同指導學生完成

    每天家課,提高家課質量,鞏固基礎,提升學習效能。除 2 1 名對象學生

    外,亦包括其他有需要的同學。在課業安排上,各科透過設計不同程度

    及形式的課業,以有效照顧學生學習。在年終檢討時,全體教師皆同意

    功課輔導課有效幫助學生學習。此外,本年度學校繼續參加「校本教育

    心理服務」,教育心理學家會定期訪校,一方面為有需要的學生進行評

    估,並面見家長和教師,提供適切的支援和建議;另一方面亦為全體老

    師舉行專業發展活動,提升知識及技能,以照顧學生的個人、社群和學

    習的需要。此外,學校亦特聘專業言語治療師到校,幫助有言語溝通障

    礙的同學,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支援。同時,學校亦發展資優課程,為數

    學、語言、藝術和科學能力較高的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學校社工並開

    設情緒管理小組及社交小組,以支援行為及情緒方面有需要的學生,讓

    他們學習控制個人情緒及與人相處之道。

  • 7

    本年度亦有為新來港學童舉辦課程,由本校外聘香港導師會的導師任

    教,課程於 2 0 1 7 年 1 2 月 2 7 至 3 0 日舉行舉行,總時數 1 5 小時,受惠

    學生共 8 人。課程內容主要為他們奠下英語基礎、教導他們學習策略及

    認識香港的環境及文化。課程最後一天,導師和學校社工帶同所有學生

    前往香港大學及中西附近的中學參觀,藉此認識香港文化及擴闊他們的

    視野。

    為營造關愛的校園文化,發揮朋輩互助精神,學校設中文伴讀計劃,由

    高年級同學於午膳後,以一對一的方式,輔助小一的外籍同學閲讀。另

    於隔周三的下午時段設全方位學習課節,拓寬學生不同的學習經歷;逢

    周三不設早會及早讀時段,改為彩虹時間小組活動,並於下學期進行彩

    虹小組競技日,藉此增強生生互動及師生互動。每月第一個星期三的彩

    虹時間,由班主任帶領進行「南丫好學生」環節,本年度以自律、勤

    學、責任感、誠信及尊重為主題,透過德育故事、新聞或個案分析等內

    容所蘊含的正確價值觀,帶領學生進行反思。除 此 之 外 ,本年度亦加入

    「南丫加油站」,透過師生之間的讚賞、鼓勵及關愛,營造正面的班級

    氣氛及加強學生的歸屬感。

    同時,為提升同學的國民身份認同,學校在每月的第一個周一舉行升國

    旗禮,禮後進行「國旗下的說話」,由各班自訂與祖國有關的題目進行

    短講。此外,教師亦會安排學生在早會宣傳活動、分享、新聞時事報

    導、推介圖書及表演等;教師並會就學生的良好行為作出表揚,藉以提

    升學生的自信及自尊感,協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形象。

    本年度學校繼續運用 R a s c h M o d e l 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進展性評估

    及考試後,教師會參考 R a s c h M o d e l 的數據,以及就進展性評估及試卷

    考核內容和學生強弱項的表現等作分析,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果,然後於

    「鞏固學習周」跟進學生的學習難點,為學生提供回饋,幫助他們有效

    學習。

    總括來說,學校按同學的不同需要,為他們提供不同的支援,使他們健

    康愉快地成長。

    我們的教師

    (一 ) 專業發展

    為配合教育改革需要及本周期關注事項「提高專業能量,優化教學團

    隊」,校長及教師均積極進修,除了按個人需要修讀不同的學位或文憑

    課程外,並因應科組的需要,出席教育局或其他教育團體舉辦的研討

    會、工作坊或講座,以期與時並進。

    學校在年終考績面談時,會按學校需要或就教師的個人興趣及專長,為

    他們提供進修建議;於學期初教師會自訂個人進修計劃,並呈交校長,

    至學期結束,檢討計劃的進展情況,再訂下學年安排。

    此外,學校會按需要,為教師安排發展日;亦會安排教師統籌校內各大

    型活動以提升他們的策劃及領導能力;並為新入職教師安排啟導老師,

  • 8

    在啟導老師帶領及協助下,使他們能盡快適應及投入新的工作環境。

    本年度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如下:

    日期 主辦機構 /主講 專業發展活動內容

    04/09/2017 優質治療及教育中心言語治

    療師雷佩清小姐

    如何在課室中支援語障的學生

    08/11/2017 容素顏校長 中文科校本培訓——如何教寫字

    24/11/2017 本校課程發展組 長洲聖心學校專業交流活動

    24/11/2017 本校體育組 教師運動日(長洲郊遊樂)

    31/01/2018 本校 S T E M 組 校本 3D 打印工作坊

    26/03/2018 資訊科技教育卓越中心

    到校資訊科技教育工作坊:

    介紹如何使用平板電腦應用程式促進

    課堂上的教學

    26/03/2018 東華三院學生輔導服務督導主任

    萬家偉先生 「應對家長投訴技巧」教師講座

    (二 ) 教師資歷

    教師獲得的最高學歷

    0%

    25%

    50%

    75%

    100%

    碩士或以上 學士學位

    百分

    0%

    20%

    40%

    60%

    80%

    100%

    已接受專業訓練的教師

  • 9

    已接受專科訓練的教師

    0%

    25%

    50%

    75%

    100%

    中文科 英文科 數學科

    百分

    已達到英語或普通話語文能力要求的教師

    0%

    25%

    50%

    75%

    100%

    普通話科 英文科

    百分

    教師教學年資

    0%

    20%

    40%

    60%

    0至 4年 5至 9年 10 年或以

    百分

    我們的學與教

    (一 ) 實際上課日數及八個學習課時

    2 0 1 7 - 1 8 年度學校實際的上課日數為 1 9 2 天,而八個學習領域課時的平

    均百分比為:

  • 10

    八個學習領域課時(小一至小四)

    0%

    10%

    20%

    30%

    40%

    中國

    語文

    教育

    英國

    語文

    教育

    數學

    教育

    小學

    常識

    藝術

    教育

    體育

    百分

    CS

    NCS

    CS+NCS

    八個學習領域課時(小五至小六)

    0%

    10%

    20%

    30%

    40%

    中國

    語文

    教育

    英國

    語文

    教育

    數學

    教育

    小學

    常識

    藝術

    教育

    體育

    百分

    為全校或全級學生安排學習活動日的數量

    0306090

    120

    小一至小三 小四至小六

    (二 ) 閱讀習慣

    學校為提升學生的閲讀風氣,推行校本「閲讀足印」閲讀獎勵計劃,鼓

    勵學生多閲讀,培養他們主動閲讀的習慣,讓學生訂定個人的閲讀要

    求,如閲讀數量、種類及撰寫讀後報告等,以提升他們的語文及創造思

    考能力。圖書館老師已收取 1 2 1 本閲讀足印記錄冊,約有 9 2 %同學參與

  • 11

    是次活動。得獎者共 3 5 人, 1 人金獎; 1 人銀獎; 3 3 人銅獎,得獎人數

    佔參與人數 3 0 %。從「閲讀足印」閲書計劃中會選出最佳閲讀者,安排

    他們與老師一同到書局選購圖書。獲選的學生可選購自己有興趣閲讀的

    圖書,並能優先閱讀,同時,閲後會安排學生在早會向同學推介,藉以

    加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學能力。

    此外,圖書館經常與各學科及 組 別 合 作 , 共 同 推 動 校 園 的 閲 讀 風 氣 , 例

    如 透 過 與 中 、 英 文 科 協 作 「 早 會 故 事 分 享 」 , 與 視 藝 科 協 作 舉 辦 「 4 2 3

    世 界 閲 讀 日 」 活 動 , 以 及 與 常 識 科 協 作 「 早 讀 新 聞 廣 播 」 , 希 望 透 過 舉

    辦 不 同 類 型 的 閲 讀 活 動 , 以 配 合 學 生 學 習 的 需 要 及 不 同 的 興 趣 。

    本年度與課程組協作舉行主題圖書展覽,透過校外多元化的閲讀活動,

    推廣校園內的閲讀及寫作氛圍。學校中央圖書館裝置的電子化圖書館系

    統( S L S),可供師生全面以智能咭查閲圖書及借還書。同時,校內亦

    添置流動閲讀車,令孩子們不論在小息、午膳後和課餘時段均可隨意閲

    讀,以營造良好的閲讀環境。

    學校致力營造閲讀氣氛,除星期三外,每天皆於早會後設十五分鐘的早

    讀課,在此時段師生皆共同閲讀,希望藉此能幫助同學養成恆常閲讀的

    習慣;學校亦訓練中文及英文早讀大使,於早讀時段為低小年級同學説

    故事,外籍教師亦會於早讀時段輪流到全校各級分享英文圖書,以提升

    他們的閲讀興趣。上學期全校借書量為 1 1 0 8 本,下學期全校借書量為

    6 2 8 本,全年借閲量為 1 7 3 6 本,平均每人借書量為 1 4 本。本學年所

    見,部分學生已養成閲讀習慣,惟仍需跟進,以提升全校閲讀風氣。

    「閲讀足印」親子閲讀獎勵計劃

    獎項 金獎 銀獎 銅獎

    人數 1 1 3 3

    (三 ) 課程編制

    本校為一所全日制小學,除英文科及普通話科外,各級各科皆以粵語授

    課。學生每周上課五天,除早讀課及輔導課外,每周上課共三十六節,

    每節三十五分鐘。各級修讀科目如下:

  • 12

    此外,本校遵照教育局頒佈之最新小學統一課程而編排教學內容,並按

    學生的實際需要自編校本課程,如中文科的《齊來學寫字》及各級成長

    課等。同時,於課程內會隨機滲透課程改革的四大關鍵項目,包括德育

    及公民教育、從閱讀中學習、專題研習及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四 ) 學與教發展

    1﹒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

    本年度實施了不同的策略,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促進他們的學

    習。包括繼續以 R a s c h M o d e l 的數據,就評估卷及考試卷的考核內容和

    學生強弱項的表現作分析,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果,然後於「鞏固學習

    周」跟進學生各科的學習難點,中文科與英文科更會按學生的學習能力

    分組進行鞏固,為學生提供回饋,幫助他們有效學習。

    同時,本年度中國語文科按學生不同的能力,為小一至小三學生提供兩

    師分班制,協助他們學習,並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暑期銜接課程和課後非

    華語學生學習小組,以助提升其中國語文能力。

    此外,教師會因應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不同程度的工作紙,以照顧學

    生學習多樣性。學校亦會推薦有潛質的學生參與資優教育學苑課程,並

    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心理輔導和語言治療。

    2﹒以主題學習的形式,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及研習技巧

    為了讓學生體驗 S T E M 的趣味及發揮他們的創意潛能。本年度以「玩創

    童心」為主題,舉行 S T E M 主題學習周,內容包括主題圖書展覽、

    S T E M 體驗活動 (虛擬實景、全息投影、仿生獸等 )及 S T E M 競技比賽。

    3﹒引進外界資源,支援學與教的發展

    本年度引進外界不同的資源,包括非華語學童支援計劃、教育局初小中

    文分層支援計劃、知識共享協會學校伙伴計劃、小學非華語學生數學的

    學與教支援計劃、校本教育心理與言語治療服務,讓學與教的發展得到

    學習領域 科目 小一 小二 小三 小四 小五 小六

    中國語文教育教育 中文

    普通話

    中 外 中 外 中 外 中 外 8 8

    8 9 8 9 8 9 8 9

    1 1 1 1 1 1

    英國語文教育 英文 中 外 中 外 中 外 中 外

    7 7 7 6 7 6 7 6 7 6

    數學教育 數學 5 5 5 5 5 5

    科學教育 常識 生活教育

    電腦

    5 5 5 5 5 5

    科技教育 0.5 0.5 0.5 0.5 0.5 0.5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 1 1 1 1 1 1

    藝術教育 視藝 音樂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體育教育 體育 2 2 2 2 2 2

    其他 圖書 0.5 0.5 0.5 0.5 0.5 0.5

    課外活動 2 2 2 2 2 2

  • 13

    多方助力,提高老師的教學效能,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效。

    4﹒多元化評估

    學校上下學期各舉行一次期考,此外,每學期亦會進行一次進展性評

    估,除紙筆評估外,還包括日常表現等;常識科則以專題研習、生活技

    能及科學探究作為常分。

    5﹒兩文三語的訓練

    為營造多元的語言環境,本學年於每星期訂定不同的語言日(星期一、

    三、四為粵語日、星期二為英語日、星期五為普通話日),要求學生用

    指定的語言交談或與老師及語言大使朗讀篇章,然後老師及語言大使於

    語言日小冊子簽署,根據簽署數量設升級制度,並會在早會頒獎,以鼓

    勵同學應用不同語言於學校生活環境中。老師於早會亦會以相關語言宣

    布事項,並安排同學配合語言日的用語表演朗讀、短講、新聞報導劇

    等,藉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兩文三語。

    6﹒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及教學素質

    學校十分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以提升教學素質,除了教師發展日會安

    排不同的講座和友校交流活動外,亦會按校本需要進行培訓。此外,教

    師亦會利用共同備課時段及隔周星期三教師專業發展時段定時進行集體

    備課,透過討論學生學習難點及同儕觀課,提升教學效能。同時,教師

    亦積極參與教育局、大學及其他機構舉辦的培訓課程,引入教學新策

    略、新思維,在課堂上予以實踐,以優化學與教。

    7﹒推展自主學習

    本 年 度 為 提 升 學 生 的 自 學 能 力 , 小 三 至 小 六 學 生 已 備 有 筆 記 簿 , 他 們 已

    習 慣 在 課 堂 上 記 錄 學 習 重 點 及 內 容 ; 各主科亦會教授不同的學習策略,

    讓學生掌握自學的技巧。 此 外 , 各 科 均 設 立 電 子 學 習 平 台 , 鼓 勵 學 生 利

    用 網 上 學 習 資 源 延 伸 學 習 , 藉 此 培 養 學 生 的 自 學 能 力 。

    8﹒跨學科協作

    本年度各科互相配合,進行了不同科組的跨科協作活動,詳情如下 : 時段 年級 協作科組 活動 /課題 活動內容

    全年 全校

    圖書科

    中文科

    英文科

    中英文圖書介

    學生於早會推薦有趣的中英

    文 圖 書 , 協 助 學 生 建 立 自

    信、積 極 和 主 動 閲 讀 態 度

    全年 全校 英文科

    視藝科 作品介紹

    學生於視藝課堂完成繪畫或

    製作作品後,然後以英語寫

    作描述或闡釋作品製作過程

    全年 全校 數學科

    電腦科 編程教學

    配合校本編程教學,學生在數學課

    堂學習相關的數學概念,然後在電

    腦課堂實踐運用

    上學期 二至六

    年級

    中文科

    視藝科

    一人一信、信

    紙 / 心 意 卡 設

    為 響 應 「 世 界 郵 政 日 」,學生

    於 視 藝 課 堂 設 計 信 紙 / 心 意

    卡,再在中文課堂親 筆 撰 寫 書

    信 給 家 人 , 以 表 達 關 愛 之 情

  • 14

    時段 年級 協作科組 活動 /課題 活動內容

    上學期 全校 視藝科

    生活教育科

    展能藝術家到

    校分享

    邀請展能藝術家楊少芳到校分享面

    對逆境的經歷,並與學生進行藝術

    體驗活動,讓他們學會珍惜所有

    下學期 五及六

    年級

    常識科

    生活教育科

    參觀立法會綜

    合大樓

    學生參觀立法會綜合大樓,透過導

    賞介紹,認識立法機關的工作

    下學期 全校 中文科

    生活教育科 演繹德育故事

    在中文課堂上加入學生演繹德育故

    事環節,以滲入價值教育,持續提

    升學生素質

    下學期 全校

    中文科

    視藝科

    圖書科

    德育書籤設計

    學生於中文課堂學習弟子規的

    內容,然後在視藝課堂設計相

    關主題的書籤,部分作品會製

    成紀念品,並在「 4 2 3 世界閲

    讀日」派發給校內學生

    下學期 全校 各科

    「玩創童心」

    課程統整周

    學生透過各科不同的學習活

    動,體驗 S T E M 的趣味及發

    揮創意潛能。例如常識科、數

    學 科 及 電 腦 科 協 作 舉 行

    S T E M 體驗活動及主題競技

    比賽;在中文科,鼓勵學生閲

    讀相關圖書,參加創意閲讀報

    吿比賽;在英文科,透過手作

    活動學習英文詞彙;在音樂

    科,教授學生自製樂器;在圖

    書科,舉行 S T E M 主題書展

    (五 ) 聯課活動

    學校積極推動聯課活動,安排不同類型的活動,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

    予學生,藉此發掘學生潛能,並提升學生自信心。本年度的聯課活動小

    組如下:

    類別 組別

    學科

    小 小 語 言 家 - 粵 語 、 小 小 語 言 家 - 普 通 話 、 小 小 音 樂 家 、

    小 小 藝 術 家 、 小 小 數 學 家 、 F u n C r e a t i v e W r i t i n g 、 小

    小 科 學 家 、 課 前 數 學 加 強 班 、 E n g l i s h W r i t i n g T a s k

    F o r c e 、 M o r n i n g R e a d i n g & L u n c h P h o n i c s

    訓練

    劍 擊 、 跆 拳 道 、 啦 啦 隊 、乒乓球校隊、足球校隊、田徑

    校隊、 籃 球 校 隊 、 合 唱 團 、 口 風 琴 、 手 鐘 、 夏 威 夷 小 吉

    興趣

    桌 上 遊 戲 、 園 藝 組 、 L e a r n i n g E n g l i s h t h r o u g h A r t &

    C r a f t 、 環 保 小 組 、 小 小 運 動 家 、 欖 球 、 P e n g i c A r t 、

    木 笛 小 組 、 摺 紙 繽 紛 樂

    服務隊伍 /

    制服團體

    少年警訊、幼童軍、小女童軍、中英文伴讀大使、中英

    文早讀大使、升旗隊、語言大使、風紀

    除此以外,學校為拓寬學生視野,亦致力安排學生參加不同的比賽、參

  • 15

    觀活動及境外交流等,並積極推動學生服務精神,參與社區服務,如社

    區表演、探訪獨居老人等,讓學生能得到全人發展的機會。

    (六 ) 文化交流活動

    學生於本年度與他校或其他機構作文化交流的項目為數不少,包括

    《「風」的故事》管樂音樂會、《中樂動物農莊》中樂音樂會、上海歷

    史及科技探索之旅 - 境外交流活動 ( 三日兩夜 ) 、視藝科外出參觀活動

    “眼看手動工作坊:古「積」尋史活動”、公益金便服日、常識科考察

    活動“參觀立法會綜合大樓”及“南丫植物大搜查”等;同時,亦為社

    區作聖誕報佳音、中秋及新春文藝表演、「愛心送暖在南丫」探訪活動

    等。此外,學生透過參加校際朗誦節、 2 0 1 8 年香港花卉展覽 -賽馬會學

    童繪畫比賽等,與其他學校的學生互相觀摩及交流,擴闊視野。

    (七 ) 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在照顧學生個別差異方面,學校參加了教育局的新資助模式,採取全校

    參與的支援方式,以支援學生學習困難。在 1 7 - 1 8 年度,學校為學習上

    有不同需要的同學提供正規課程以外的各種支援,包括全校各級皆採雙

    班主任制,使孩子們在成長和學習各方面都能得到更全面的照顧。本年

    度於小一至小五中國語文科課節採兩師分班制;以期為學生紮穩根基。

    在課後特設功課輔導課,由兩位老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每天家課,提高

    家課質量,鞏固基礎,提升學習效能。除 2 1 名對象學生外,亦包括其他

    有需要的同學。在課業安排上,教師會設計不同程度及形式的課業,以

    有效照顧學生學習。

    在照顧非華語學生方面,學校增聘具豐富經驗教師為小一至小六非華語

    學生設課後小組,為參加該計劃的 4 2 位非華語學生於課後安排不同小組

    學習中文。本年度的課後小組導師配合課文內容,教授學生以有趣的方

    法認默字詞及利用所學字詞寫作,從而提升非華語學生的讀、聽、說及

    寫的能力,並增加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同時,中國語文科試行電子學

    習教材並利用網上平台鼓勵學生自學中文;另外,學校利用「中國語文

    校內評估工具(非華語學生適用)」為所有小一至小六非華語學生進行

    評估,透過數據能更有效評估學生學習中國語文的能力及表現,以更好

    地照顧學生的學習難點。同時透過參與加強支援計劃「初小中文分層支

    援教學模式」,利用《悅讀‧悅寫意 (三 )》初小中文讀寫課程與校本的

    中文課程結合,提升學生學習中文的表現外,亦可照顧不同能力的學

    生。小一至小四之中英文輔導課分華語及非華語小組,藉此分別提升非

    華語學生學習中國語文及華語學生學習英國語文的信心和能力;並於每

    星期兩天在午膳時段設中文伴讀計劃,由高年級的同學協助小一的同學

    學習中文;對於新來港學童及非華語學童,學校亦為他們每兩年安排一

    次「新來港學童學習計劃」及每年安排「非華語學童暑期銜接課程」,

    讓他們盡快適應本地課程及認識香港環境和文化。亦會為他們和部分力

    有不逮的中國籍學生,調整中文科的課程,提高他們學習中文的動機和

    能力,亦以利學習其他科目。

    此外,中英數三科的輔導課都各由兩位科任老師共同負責,幫助學生鞏

    固所學;亦為有溝通障礙的同學安排到校的言語治療服務,作適當評估

  • 16

    及訓練;對行為有所偏差的同學,由訓輔組及學校社工為他們提供適當

    的援助,如「一日之計在於晨」、午間訓輔班、午間功課輔導班、情緒

    小組、社交小組、個別面談等,協助他們掌握課堂常規,以利課堂學

    習。同時亦已發展資優課程,為能力較高的學生提供適切支援。

    在進展性評估及考試後,教師會參考 R a s c h M o d e l 的數據,以及就進展

    性評估及試卷考核內容和學生強弱項的表現等作分析,檢視學生的學習

    成果,然後於「鞏固學習周」跟進學生的學習難點,為學生提供回饋,

    幫助他們有效學習。

    在課後並開設功課輔導課,每級均由兩位老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每天家

    課,使能鞏固所學,以利進一步學習。

    學生表現 (一 ) 學業表現

    學校致力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針對學生學習情況,三年計劃的其中一

    個關注事項為「多元學習.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其中一項目的是以

    評估促進學習為理念,結合行政安排,以 R a s c h M o d e l 分析學生考評表

    現,使能聚焦疏理其學習難點,以提升學習效能,令學生的學業成績亦

    有所進步。學校並以持續的進展性評估和每學期兩次的總結性評估,鞏

    固學生所學,同時按部就班地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

    本年度獲派第一志願學校的畢業生有百分之八十二,第二志願的有百分

    之十二,而其他志願則有百分之六,所派中學包括庇理羅士女子中學、

    香港仔浸信會呂明才中學、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和培僑中學等。

    (二 ) 其他表現

    學校於本年度繼續發展體藝項目。在體育方面,本校之足球、籃球、田

    徑及乒乓球校隊更積極參加由不同機構主辦的各項比賽,並取得不俗的

    成績。

    活動 / 比賽 獎項 / 成績

    2018 年度離島區啦啦隊比賽 季軍

    Samsung 第 61 屆體育節青少年及兒童田徑日2018 - 兒童田徑比賽 原地擲膠圈第四名

    第 六 十 九 屆 香 港 學 校 朗 誦 節 2 0 1 7 普通話散文獨誦

    男子組小學三、四年級季軍

    第 六 十 九 屆 香 港 學 校 朗 誦 節 2 0 1 7 粵語詩詞獨誦

    女子組小學五年級季軍

    長洲區小學校際乒乓球比賽 男子單打冠軍

    長洲區小學校際足球比賽 冠軍

    長洲區小學校際籃球比賽 男子組季軍

  • 17

    活動 / 比賽 獎項 / 成績

    長洲區小學校際田徑比賽

    男子甲組 2 0 0 米季軍

    男子甲組 4 0 0 米冠軍

    男子甲組跳遠季軍

    男子甲組鉛球季軍

    男子甲組 6 0 米冠軍

    男子甲組 1 0 0 米亞軍

    男子甲組跳遠冠軍

    男子甲組 4 x 1 0 0 米接力亞軍

    男子甲組團體亞軍

    男子乙組 6 0 米季軍

    男子乙組跳遠季軍

    男子乙組 2 0 0 米亞軍

    男子乙組壘球冠軍

    男子乙組壘球季軍

    男子乙組 1 0 0 米亞軍

    男子乙組團體亞軍

    男子丙組 6 0 米冠軍

    男子丙組跳遠亞軍

    男子丙組團體季軍

    女子甲組 6 0 米亞軍

    女子甲組 1 0 0 米亞軍

    女子甲組跳遠季軍

    女子甲組 6 0 米季軍

    女子甲組跳遠亞軍

    女子甲組壘球亞軍

    女子甲組 2 0 0 米季軍

    女子甲組鉛球亞軍

    女子甲組 4 x 1 0 0 米接力季軍

    女子甲組團體亞軍

    女子乙組 1 0 0 米亞軍

    女子乙組跳遠冠軍

    女子乙組壘球冠軍

    女子乙組 1 0 0 米季軍

    女子乙組 2 0 0 米冠軍

    女子乙組 4 x 1 0 0 米接力季軍

    女子乙組團體亞軍

    女子丙組 1 0 0 米季軍

    女子丙組跳遠季軍

    女子丙組 4 x 1 0 0 米接力亞軍

  • 18

    另外,學校亦組織學生,服務校內同學及參與社會服務,學生對於參與

    公益服務表現積極和投入。本年度的事工包括:

    日期 主辦機構 / 組織 活動

    2 0 1 7 年 9 月 2 3 日 南丫島北段鄉事委員會 迎中秋歌唱嘉年華

    2 0 1 7 年 1 0 月 1 2 日 公益金 公益金便服日

    2 0 1 7 年 1 2 月 1 9 日 南丫北段公立小學 聖誕報佳音

    2 0 1 8 年 1 月 1 9 日 日新慈善教育基金 愛心送暖在南丫—— 長者探訪活動

    2 0 1 8 年 2 月 2 7 日 南丫島北段鄉事委員會 南丫北新春歌唱嘉年華

    (三 ) 課外活動的參與

    本年度可供同學參與的課外活動頗為全面,有學科、興趣、制服團體、

    音樂及體育項目可供選擇,包括小小語言家 - 粵語、小小語言家 - 普通

    話、 F u n C r e a t i v e W r i t i n g、小小科學家、園藝、劍擊、跆拳道、啦啦

    隊 、 足 球隊 、籃球 隊 、 合唱 團、口 風 琴 、手 鐘、 L e a r n i n g E n g l i s h

    t h r o u g h A r t & C r a f t、P e n g i c A r t、幼童軍、小女童軍及風紀等。

    學校於每周五下午安排課外活動課,學生可選擇參與兩種課外活動。此

    外,學校亦於學年內適當安排其他的日營、參觀及講座等,讓學生進行

    全方位學習。

    今年,學校繼續舉辦境外交流活動,安排學生到上海進行為期三日兩夜

    的交流活動,透過參觀上海科技館、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外灘、

    田子坊及與上海福山外國語小學進行交流,讓學生對上海的歷史及科技

    發展有更深入的認識。

    (四 ) 學生的體格發展

    學校活動空間大致足夠,學生大多好動活潑,喜愛體育活動。除舉辦校

    內比賽包括遊戲日、南丫世界盃、彩虹小組競技比賽及跳繩強心同樂日

    之外,本年度全校學生繼續參加學校體適能獎勵計劃、跳繩強心章別獎

    勵計劃及「 s p o r t A C T 獎勵計劃」,鼓勵學生多參與運動,改善體格。

    本年度體育組繼續發展田徑、籃球、乒乓球及足球,積極參與校外體育

    比賽,並於校內推廣排舞以及柔力球,令更多學生有機會參與更多有益

    身心的體育活動。

    活動 獎項

    「sportACT 獎勵計劃」 1 7 金 獎 、 9 銀 獎 、 1 1 銅 獎

    學校體適能獎勵計劃 2 2 金 獎 、 4 2 銀 獎 、 4 0 銅 獎

    跳繩強心章別獎勵計劃 6 紅章、2 綠章、3 黃章、2 銀章

  • 19

    主要關注事項(成就與反思)

    重點發展項目一:提升能量.優化及實踐教學專業

    成就

    緊 扣 本 年 度 的 關 注 事 項 , 透 過 共 同 備 課 、 觀 課 、 評 課 及 校 本 專 業 發 展

    講 座 及 工 作 坊 , 教 師 能 就 教 學 設 計 和 策 略 互 相 交 換 意 見 及 分 享 經 驗 ,

    有 助 個 人 專 業 成 長

    大 部 分 教 師 積 極 進 修 所 任 教 科 目 之 課 程 及 工 作 坊 , 不 斷 提 升 個 人 專 業

    及 掌 握 本 科 新 資 訊 。 為 配 合 推 展 電 子 學 習 , 學 校 除 了 邀 請 校 外 機 構 到

    校 進 行 講 座 及 工 作 坊 外 , 並 邀 請 校 內 資 訊 科 技 能 力 較 高 的 教 師 進 行 分

    享,讓 其 他 教 師 認 識 不 同 的 課 堂 教 學 軟 件 和 應 用 程 式 , 透 過 校 本 培 訓 ,

    使 更 多 教 師 於 課 堂 上 運 用 資 訊 科 技 , 優 化 課 堂 教 學 。

    本 年 度 引 進 外 界 不 同 的 資 源 , 包 括 教 育 局 初 小 中 文 分 層 支 援 計 劃 、 香

    港 大 學 小 學 非 華 語 學 生 數 學 的 學 與 教 支 援 計 劃 、 知 識 共 享 協 會 學 校 伙

    伴 計 劃 及 校 本 教 育 心 理 與 言 語 治 療 服 務 , 為 教 師 提 供 不 同 的 專 業 意 見

    及 支 援 , 以 提 升 教 學 成 效 。

    中 文 科 透 過 協 作 教 學 、 觀 課 、 評 課 和 共 同 備 課 等 安 排 , 由 資 深 教 師 為

    年 資 較 淺 的 教 師 提 供 意 見 及 示 範 , 有 助 相 關 的 教 師 掌 握 教 授 非 華 語 學

    生 的 技 巧 , 在 課 堂 上 能 更 有 效 地 照 顧 學 生 學 習 的 多 樣 性 。 教 育 局 支 援

    人 員 與 全 體 中 文 教 師 共 同 規 劃 小 一 至 小 三 校 本 中 文 課 程 , 並 為 教 師 提

    供 適 切 的 意 見 及 教 學 支 援 , 有 助 教 師 專 業 增 長 。

    數 學 科 參 與 由 教 育 局 舉 辦 的 「 小 學 非 華 語 學 生 數 學 的 學 與 教 支 援 計

    劃 」 , 香 港 大 學 教 育 學 院 數 理 教 育 部 導 師 與 本 校 數 學 科 教 師 共 同 為 小

    二 、 小 三 和 小 五 的 非 華 語 學 生 設 計 課 堂 , 相 關 教 師 亦 參 加 了 有 關 的 校

    外 工 作 坊 , 並 在 校 內 會 議 上 與 其 他 科 任 教 師 作 分 享 。 從 備 課 、 觀 課 、

    到 評 課 等 階 段 , 透 過 交 流 分 享 , 有 助 提 升 教 師 的 個 人 專 業 成 長 。

    除 於 各 級 設 置 了 大 型 觸 控 電 視 及 購 置 新 的 平 板 電 腦 外 , 本 年 度 學 校 更

    引 入 了 M D M 系 統 及 申 請 了 A P P L E D E P 戶 口 , 有 關 安 排 除 了 能 加 快

    購 買 及 安 裝 應 用 程 式 的 速 度 外 , 更 重 要 是 能 協 助 教 師 在 課 堂 中 有 效 地

    管 理 平 板 電 腦 , 加 上 透 過 W i F i - 9 0 0 計 劃 , 本 學 年 學 校 網 絡 的 速 度 和

    穩 定 性 已 有 所 提 升 , 讓 教 師 能 更 順 暢 地 在 課 堂 上 運 用 流 動 學 習 裝 置 ,

    提 升 學 生 的 學 習 動 機 及 成 效 , 增 強 課 堂 學 習 的 互 動 性 , 提 升 教 學 質

    素 。

    在 籌 備 「 玩 創 童 心 」 課 程 統 整 周 的 過 程 中 , 為 了 讓 全 體 教 師 對 現 時 的

    教 育 新 趨 勢 有 更 多 的 了 解 , 安 排 了 常 識 科 教 師 帶 領 其 他 教 師 進 行

    S T E M 活 動 教 學 設 計 , 讓 教 師 能 在 過 程 中 互 相 學 習 。 此 外 , 為 了 讓 教

    師 體 驗 S T E M 的 樂 趣 , 安 排 了 S T E M 組 舉 辦 「 校 本 3 D 打 印 工 作

    坊 」 , 讓 教 師 在 實 作 活 動 中 加 深 對 有 關 科 技 的 認 識 。

  • 20

    反思

    教 師 認 真 參 與 共 同 備 課 和 調 適 教 學 策 略 , 加 強 了 專 業 協 作 和 交 流 , 來

    年 可 配 合 校 本 課 程 發 展 需 要 , 繼 續 申 請 專 業 支 援 。

    本 年 度 小 一 至 小 三 中 文 科 任 教 師 經 過 一 年 與 教 育 局 的 支 援 人 員 合 作 的

    經 驗 , 可 於 來 年 作 種 子 教 師 , 帶 領 教 師 規 劃 和 優 化 小 一 至 小 三 的 中 文

    課 程 ; 下 學 年 由 於 支 援 內 容 有 變 , 學 校 應 不 會 繼 續 參 與 有 關 計 劃 。 就

    本 年 度 的 支 援 內 容 , 中 文 及 數 學 科 會 在 校 內 的 共 同 備 課 會 議 上 繼 續 商

    討 如 何 優 化 有 關 的 單 元 設 計 。

    本 學 年 舉 行 了 兩 次 校 本 資 訊 科 技 培 訓 工 作 坊 , 來 年 可 加 強 校 本 培 訓 ,

    並 藉 着 先 導 小 組 的 成 功 經 驗 , 推 動 教 師 於 課 堂 上 運 用 資 訊 科 技 教 學 。

    此 外 , 根 據 教 師 問 卷 調 查 結 果 , 不 少 教 師 希 望 加 深 對 S T E M 的 認 識 ,

    來 年 會 考 慮 繼 續 以 實 作 的 方 式 讓 教 師 體 驗 S T E M 的 樂 趣 。

    重點發展項目二:多元學習.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

    成就

    本 年 度 推 薦 了 五 位 學 生 參 與 教 育 局 網 上 資 優 課 程 和 香 港 資 優 教 育 學 苑

    課 程 。 此 外 , 亦 推 薦 了 小 三 兩 位 學 生 參 與 「 校 園 藝 術 大 使 計 劃 」 , 各

    學 生 表 示 有 關 課 程 能 有 助 他 們 擴 闊 視 野 , 發 揮 所 長 。

    本 年 度 繼 續 為 不 同 能 力 的 學 生 提 供 了 多 元 化 的 小 組 課 程 , 包 括 資 優 小

    組 、 輔 導 小 組 、 課 後 非 華 語 學 生 學 習 小 組 及 小 一 、 小 二非華語伴 讀小

    組,藉 以 照 顧 不 同 學 生 的 學 習 需 要 。

    本 年 度 繼 續 安 排 「 小 一 適 應 課 程 」 和 「 非 華 語 學 童 暑 期 銜 接 課 程 」 ,

    使 能 為 小 一 同 學 和 非 華 語 同 學 奠 定 較 佳 的 學 習 基 礎 ; 同 時 , 結 合 行 政

    安 排 於 小 一 至 小 五 的 中 國 語 文 科 採 用 兩 師 分 班 制 , 小 六 寫 作 課 由 兩 位

    老 師 分 組 教 授 , 有 效 地 照 顧 不 同 能 力 的 學 生 學 習 中 國 語 文 。 此 外 , 設

    課 後 非 華 語 小 組 , 教 授 字 詞 認 默 及 運 用 詞 語 寫 作 的 技 巧 , 有 效 地 提 升

    初 小 非 華 語 學 生 學 習 中 文 詞 彙 的 能 力 及 高 小 學 生 的 寫 作 能 力 。 根 據

    「 中 國 語 文 校 內 評 估 工 具 ( 非 華 語 學 生 適 用 ) 」 的 前 測 及 後 測 的 數

    據 , 大 部 分 非 華 語 學 生 中 文 成 績 均 有 進 步 。

    根 據 查 閲 簿 冊 及 問 卷 調 查 結 果 , 大 部 分 教 師 都 能 因 應 學 生 的 學 習 能

    力 , 設 計 具 趣 味 性 、 挑 戰 性 的 分 層 工 作 紙 或 課 業 , 有 效 地 提 升 學 生 的

    學 習 動 機 及 協 助 學 生 學 習 。

    在 推 行 S T E M 教 育 方 面 , 本 年 度 除 了 購 置 水 耕 設 備 , 學 校 更 引 入 了 魚

    菜 共 生 系 統 , 透 過 校 本 課 程 教 授 學 生 有 關 知 識 , 培 養 學 生 解 難 和 科 學

    探 究 的 精 神 , 並 擴 闊 其 視 野 。 此 外 , 本 學 年 電 腦 科 除 了 於 課 堂 滲 入 編

    程 及 3 D 設 計 教 學 , 高 年 級 同 學 更 運 用 3 D 打 印 機 進 行 數 學 科 解 難 活

    動 , 設 計 特 定 容 量 的 容 器 。 常 識 科 亦 整 合 了 各 級 具 有 S T E M 元 素 的 單

    元 , 並 於 日 常 課 堂 日 推 行 S T E M 教 學 。

  • 21

    成就

    在 訓 輔 組 的 「 南 丫 好 學 生 講 座 」 、 「 南 丫 好 學 生 」 、 「 摘 星 行 動 」 、

    「 交 齊 功 課 龍 虎 榜 」 、 「 南 丫 孩 子 成 長 g o g o a l 高 」 成 長 小 冊 子 等 計 劃

    及 活 動 的 配 合 下 , 大 部 分 學 生 的 自 我 管 理 能 力 已 有 所 提 升 , 並 體 現 在 秩

    序 、 整 潔 、 禮 貌 及 守 時 等 行 為 上 , 對 於 培 養 學 生 自 律 守 紀 及 自 我 管 理 能

    力 方 面 , 已 見 成 效 。 另 為 改 善 學 生 的 自 律 行 為 及 學 習 態 度 , 設 立 反 思

    區 、 午 間 訓 輔 班 、 午 間 功 課 輔 導 班 及 「 一 日 之 計 在 於 晨 計 劃 」 , 培 養 學

    生 正 確 的 價 值 觀 及 態 度 , 讓 他 們 能 循 規 守 紀 , 大 部 分 學 生 均 能 為 個 人 行

    為 進 行 反 思 , 並 予 以 改 善 。 此 外 , 本 年 度 繼 續 推 行 「 進 步 之 星 」 計 劃 ,

    以 鼓 勵 及 協 助 在 遲 到 、 缺 席 和 欠 交 功 課 方 面 表 現 較 遜 色 的 學 生 , 大 部 分

    學 生 均 有 很 大 改 善 。

    邀 請 展 能 藝 術 家 楊 少 芳 到 校 分 享 面 對 逆 境 的 經 歷 , 並 與 學 生 進 行 藝 術

    體 驗 活 動 , 讓 他 們 學 會 珍 惜 所 有 。 此 外 , 訓 輔 組 和 課 外 活 動 組 , 為 學

    生 安 排 團 隊 訓 練 日 營 , 培 養 學 生 團 隊 精 神 及 抗 逆 能 力 , 並 增 強 學 生 的

    自 信 心 。

    每 月 第 一 個 星 期 三 的 彩 虹 時 間 , 由 班 主 任 帶 領 進 行 「 南 丫 好 學 生 」 環

    節 , 透 過 德 育 故 事 、 新 聞 或 個 案 分 析 等 內 容 所 蘊 含 的 正 確 價 值 觀 , 以

    有 趣 及 互 動 的 形 式 協 助 學 生 培 養 自 律 、 勤 學 、 負 責 和 守 紀 等 品 格 , 並

    帶 領 學 生 進 行 反 思 。 過 程 當 中 , 學 生 既 能 學 習 正 確 的 價 值 觀 , 又 能 透

    過 問 卷 分 享 個 人 看 法 及 感 受 , 加 強 師 生 之 間 的 溝 通 , 效 果 不 錯 。 而

    「 南 丫 加 油 站 」 的 設 立 , 亦 能 透 過 師 生 及 生 生 之 間 的 讚 賞 、 鼓 勵 及 關

    愛 , 營 造 正 面 的 班 級 氣 氛 及 加 強 學 生 的 歸 屬 感 。

    反思

    來 年 各 科 可 加 強 推 動 學 生 使 用 網 上 學 習 平 台 以 延 伸 學 習 , 各 科 任 老 師

    定 期 檢 視 及 跟 進 學 生 網 上 學 習 表 現 , 並 於 課 堂 上 多 讚 賞 , 以 提 升 學 生

    的 自 學 能 力 。

    來 年 圖 書 科 可 積 極 舉 行 多 元 化 的 閲 讀 活 動 , 並 加 強 與 各 科 組 協 作 , 共

    同 舉 辦 不 同 類 型 的 主 題 活 動 , 以 配 合 學 生 的 學 習 需 要 及 興 趣 , 並 提 升

    校 內 學 生 整 體 閲 讀 氣 氛 。 來 年 亦 可 以 增 添 不 同 種 類 及 程 度 的 書 籍 , 並

    嘗 試 給 予 學 生 更 多 電 子 閲 讀 資 源 , 以 提 升 學 生 的 閲 讀 量 。

    下 學 年 可 以 調 整 魚 菜 共 生 的 教 學 內 容 , 讓 各 級 繼 續 進 行 班 本 種 植 。 數

    學 科 、 常 識 科 及 電 腦 科 加 強 結 合 科 技 與 數 學 概 念 教 學 , 並 可 嘗 試 讓 學

    生 參 與 不 同 類 型 的 比 賽 , 應 用 課 堂 所 學 。

    學 生 雖 然 普 遍 遵 守 紀 律 , 但 在 交 齊 功 課 、 秩 序 及 學 習 態 度 方 面 , 仍 有

    改 善 空 間 , 來 年 可 以 嘗 試 透 過 班 級 或 全 校 性 活 動 , 建 立 謙 和 自 律 的 校

    園 文 化 。

    來 年 「 南 丫 好 學 生 」 可 按 學 生 表 現 訂 定 主 題 , 讓 學 生 具 方 向 性 學 習 不

    同 的 價 值 觀 , 從 而 改 善 個 人 的 行 為 及 態 度 。

  • 22

    財務報告

    收入 $ 支出 $

    承上結餘

    政府基金 1,051,613.40

    普通經費賬 221,490.87

    作特定用途冷氣費 69,715.31

    小結: 1,342,819.58

    I. 政府基金

    (1) 擴大營辦開支整筆津貼 574,540.69

    (甲) 一般範疇

    - 學校及班級津貼 21,627.83 268,651.25

    - 供增聘文書助理的行政津貼 157,500.00

    - 普通話科經常津貼 286.50

    - 增補津貼 1,802.30

    - 校本管理補充津貼 11,977.00

    - 培訓津貼 0.00

    - 學校課程發展津貼 15,808.90

    - 德育及公民教育津貼 3,993.30

    - 傢俱及設備津貼 184,199.90

    小結: 596,168.52 644,219.15

    (乙) 特別範疇

    - 修訂行政津貼 345,677.33 432,000.00

    - 新來港兒童支援計劃 29,116.00 11,160.00

    - 資訊科技綜合津貼 338,550.00 583,522.95

    - 學校發展津貼 240,124.00 215,985.20

    - 學生輔導服務津貼 348,879.00 337,000.00

    - 加強言語治療 43,109.00 43,035.00

    小結: 1,345,455.33 1,622,703.15

    II. 普通經費 37,481.00 15,170.00

    小結: 37,481.00 15,170.00

    III. 作特定用途冷氣費 39,900.00 47,600.00

    小結: 39,900.00 47,600.00

    17/18學年收入及支出 2,019,004.85 2,329,692.30

    17/18學年盈餘/(虧損) (310,687.45)

    17/18學年完結總盈餘 1,032,132.13

    南丫北段公立小學

    2017/2018年度財務報告

  • 23

    結語

    自建校以來,學校一直致力為本島子弟提供優質教育,期間不段改善校

    內設施,使孩子們能在更佳的環境學習。在法團校董會的帶領及全體教

    職員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正不斷完善。近數年,外籍學生的比例漸次增

    加,學校亦不斷調適及修正不同的教學方法,以照顧不同國籍學童的需

    要。

    這個學年,學校得到教育局和不少外間機構的支援,使學教活動都得到

    優化。例如非華語學童津貼,使我們可以增聘人手,在課前設置非華語

    學童基礎中文輔導課,課後則利用較輕鬆的手法,如遊戲、比賽等,加

    強訓練非華語學生的中文聽說能力,使學校近半非華語學生得著更大。

    同時,得到教育局校本支援組人員到校與老師共同規劃常識課程,使師

    生都受益不淺。

    今年是 2 0 1 5 - 1 8 三年計劃的完結年度,我們亦藉此時機,全體同事共同

    為學校進行了整體檢視。參考的數據包括家長、學生和教師的持分者問

    卷分析、學習表現評量、情意及社交評估套件、 1 7 - 1 8 周年計劃的檢

    討、學校三年計劃的檢討等,進行學校強弱機危的分析,再定出學校

    2 0 1 8 - 2 1 新周期三年計劃的關注事項,並制訂了計劃的內容。

    學校發展計劃的關注事項

    學校制定了二零一八至二零二一年度的三年計劃,針對學校所需而擬定

    的關注事項為:

    -多元素養,教學相長

    -謙和自律,各展所長

    各科組所擬的工作計劃都力求緊扣上述兩個關注事項,並透過中期和年

    終檢討再作修訂。

  • 1

    附件 1﹒ 2 0 1 7 - 2 0 1 8 年度運用「學校發展津貼」計劃報告書

    2016-17 支出預算: $247,929.40(實際支出:$155,040.53) 撥存 2017-18 年度: $194,930.67

    計劃項目 推行時間 負責人 參與人數 活動內容 評估方法 成效 建議 / 跟進

    1﹒聘請一位全職合約教學助

    預期:

    -減輕老師非教學工作,讓

    師將時間投放在學生學習

    上;並協助分組教學

    -學生(包括 38 名受惠於校

    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津貼

    的學生)能在校完成每

    天的家課,鞏固每天所學,

    有利課堂的持續學習,尤其

    對家庭支援較少的學生,

    幫助更大

    全年 校長 全校教師

    -為全校教師減

    輕非教學工作

    -功課輔導由全

    校 教 師 / 教 學

    助 理 親 自 教

    導,以更好地

    照顧學生的個

    別差異

    -教師意見

    -檢討會議

    全 體 教 師 同 意

    由 教 師 親 自 教

    導 功 課 輔 導

    課 , 有 下 列 好

    處:

    - 課 堂 秩 序 良

    好 , 學 生 能

    認 真 處 理 功

    - 教 師 容 易 掌

    握 學 生 的 困

    惑 , 以 達 照

    顧差異

    -功課輔導課對欠缺家庭

    支 援 的 同 學 有 實 質 作

    用,應作為常規安排

    -由學校教師/教學助理親

    自輔導成效較佳

    -每班兩位指導老師的安

    排理想,來年宜繼續

    2﹒聘請校外專業團體或導師

    到校教授

    預期能:

    -協助老師推展專業的課外

    活動

    -拓展學生的興趣

    -為教師創造空間

    -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

    全年 活動組統籌 全校同學

    -劍擊

    -跆拳道

    -Pengic Art

    -啦啦隊

    -園藝

    -同學意見

    -家長意見

    -老師意見

    - 學 生 能 接 觸

    及 接 受 不 同

    的專業培訓

    - 培 養 學 生 廣

    泛興趣

    - 減 輕 活 動 組

    老師工作

    -因應來年小一學生家長

    的分享,跆拳道在幼稚

    園頗受歡迎,來年可與

    教練商討,為低年級同

    學多開一組,以配合孩

    子們的學習需要

    -安排教師分組負責協助

    各導師的課堂,學生秩

    序大致良好,往後宜繼

    續作此安排

  • 2

    2﹒ 2 0 1 7 - 2 0 1 8 年度運用「全校參與新資助模式」津貼報告書

    目標 工作策略 成就 反思

    1. 支 援 學 生 在 學

    習 上 的 多 樣 性

    及 整 體 學 習 需

    要 , 改 善 學 習

    上的難點

    非華語學生:

    (一) 小一至小三之中英文輔導

    課分華語及非華語小組

    大部分非華語學生在學習中 國 語 文 的 信 心 有所 提

    升,大部分華語學生在學

    習英國語文的信心有所提

    升(達標)

    大部分中文科任認為中文輔導課有

    助非華語學生鞏固學習的基礎,大

    部分英文科任認為輔導課有助華語

    學生學習英文

    於照顧學生個別差異中,大部分老師

    能以學生的弱項加以輔導,提升學生

    學習的信心

    (二) 小一至小五中國語文課節

    採分組制

    -小一至小五採兩師分班制

    (按學習能力將小一學生

    每班分為兩組,一甲、一

    乙及小組(甲及乙),三位

    教師各帶領一組;將小二

    至小五分為兩組,兩位教

    師各帶領一組)

    大部分小一至小五的語文教師同意兩師分班制能提

    升 學 生 學 習 語 文 的 能 力

    (達標)

    各班大小組科任合作良好,大班老

    師能預早 把教材存 放 於教學平台

    上,讓小組老師再作修訂、調適,

    教師之間亦能定時溝通,以了解學

    生的學習進度及情況。部分小組學

    生在小組學習漸見成效,下學期亦

    有學生已返回大組學習

    老師認為來年各級有部分學生根據

    本學年的成績及表現可考慮來年返回

    大組

  • 3

    目標 工作策略 成就 反思

    (三) 設課後非華語小組,以教授字詞認默技巧及運用詞語寫作方式提升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能力及興趣

    大部分非華語學生能掌握學習中文字詞的認默技巧(達標)

    大部分非華語學生能運用所學習的詞語提升寫作能力,並提升對學習中文的能力及興趣(達標)

    課後非華語小組教師與非華語學生

    高年級內容包 括温默 書、寫作句子、段落,低年級內容寫字練習及温默書

    因默書及寫作仍是非華語學生學習中

    文時最弱的項目,因此建議來年繼續於課後為學生提供協助,使他們的學習更有成效

    (四) 參與「香港大學小學非華 語學生數學的學與教支援計劃」提升非華語生學習 數學的能力及興趣

    大部分參與計劃的非華語

    生能運用所學數學知識(達標)

    大部分參與計劃的非華語生對學習數學興趣有所提升(達標)

    全年支援小二、小三及小五,支援

    人員較著重在概念上,有關資源可提供讓本校教師參考

    支援人員較著重在概念上,對本校非

    華語學生而言,會較難掌握,建議可集中在具體操作上。另外,參與此計劃的其他學校是以英文教授數學,建議即使有關資源是以英文為主,亦可提供讓本校教師參考

    全校支援: (五) 透過參與加強 支援計 劃

    「初小中文分層支援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中文的表現外,亦可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

    大部分小一至小三學生能 提升學習中國語文的信心 (達標)

    今年主要支援小三小組(3T2),計劃

    之建議內容大部份配合學生需要,亦能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而小一(1T1)、小二大班(2T1)、小二小組(2T2)以舊有課程進行教學,老師授課前會因應學生能力再作調適

    支援計劃已進行三年,當中的課程可作為來年的參考資料,老師需要授課前會因應學生能力作調適

  • 4

    目標 工作策略 成就 反思

    (六) 外聘言語治療服務,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服務,跟進治療

    80%學生經治療後,言語障礙情況有改善(達標)

    學生經治療後,80%學生言語障礙情

    況有改善 上學期言語治療師於 4/9/2017 下午

    1:30- 2:30 舉行了「如何在課堂中支援 語 障 學 生 」 教 師 工 作 坊 。 於16/11/2017 進行了中文老師觀課。言語治療師於 30/11/2017 功課輔導課為小六學生舉行了小組討論技巧工作坊;於 23/1/2018 功課輔導課為小三學 生 舉 行 了 看 圖 説 故 事 技 巧 工 作坊,教授學生故事結構及如何提升詞彙運用。21/1/2018 家長日當天言語治療師與家長會面及於上午 10:30-11:15 舉行家長講座「如何在家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已於 21/01/2018 家長日向家長發出問卷對言語治療服務的意見,大部分家長都滿意言語治療服務。言語治療師曾與 14 名語障學生之家長有直接溝通(透過電話及家長日)。80% 學生經治療後,言語障礙情況有改善

    於 11/6/2018 與言語治療師進行檢討

    會,完成了周年計劃檢討報告,建議(1)言語治療師為來年三年級及六年級進行入班教學,以加強學生的討論技巧;延續今年及下年度的主題,為小三學生舉辦表達技巧入班協作教學—小組交談及為小六學生舉辦表達技巧入班協作教學—小組討論;(2)因今年只有一位中文科老師參與觀課和個案會議;建議下學年繼續邀請更多老師出席觀課和進行個案會議;(3)於家長日會見接受言語訓練的學生家長,並繼續舉行家長講座,讓家長了解學生之治療進展及跟進技巧;(4)由於部份學生經常欠交言語治療家課,建議來年設立奬勵計劃,鼓勵學生按時完成並交回家課;(5)邀請新入組的語障學生的家長出席觀課,以便了解學生的進度和在家訓練的技巧;(6)建議來年繼續舉行老師講座,讓未能出席觀課和個案會議的老師也能了解在課堂中支援語障學生的方法。下 學 期 未 有 安 排 新 個 案 之 家 長 觀課,下年度會再跟進。

    (七) 利用 Rasch Model 分析學生考評表現,以更好地照顧學生的學習

    大 部 分 老 師 同 意 Rasch Model 有效處理學生的學習(達標)

    全 年 評 估 及 考 試 後 均 使 用 Rasch Model 分析學生表現,老師認為試算表每題數據輸入能更了解學生的強 弱 項 , 大 部 分 老 師 認 為 Rasch Model 有助處理學生的學習

    老師建議學習 Rasch Model 其他分析

    表格,讓各老師更暸解怎樣閲讀圖表

  • 5

    目標 工作策略 成就 反思

    2. 提升教師專業

    (一) 透過「校本教育心理服

    務」,舉行專業發展活

    動,提升知識及技能,以

    照顧學生的個人、社群和

    學習的需要

    ․ 大部分老師同意專業發展

    活動能提升有關教育心理

    服務的知識及技能,以照

    顧學生的個人、社群和學

    習的需要 (達標)

    本年度新任教育心理學家於 10 月才

    到校服務,及後未能安排工作坊予

    全體老師,只能在個案會議及小組

    會議中給予有關的專業意見、知識

    及技能與與會老師,以照顧學生的

    個人、社群和學習的需要

    建議教育心理學家於新學年開始前舉

    辦有關之工作坊,繼而在小組會議及

    個案會議跟進

    (二) 老師參加有關學習輔導及

    支援之培訓課程

    ․ 全校最少有一位老師參加

    相關培訓課程,並同意有

    關課程能提升老師對學習

    輔導及支援方面之技巧及

    知識(達標)

    吳嘉慧老師本年度參加由新領域潛

    能發展中心舉辦的輔導情緒及行為

    問題專業 課程。黃 安 琪校長參與

    「學生支援小組統籌人網絡支援計

    劃 2017/18」。

    參加相關培訓課程老師同意有關課

    程能提升老師對學習輔導及支援方

    面之技巧及知識

    明年亦需要全校最少有一位老師參加

    相關培訓課程,另外建議老師參加有

    關「精神健康專業發展課程」,提升

    老師對學習輔導及支援方面之技巧及

    知識

  • 6

    目標 工作策略 成就 反思

    (三) 透過「小學中文分層支援教學模式」的專業支援,提升老師對《悦讀‧悦寫意(三)》初小中文讀寫課程與校本的中文課程結合的能力,內容包括教師籌備會議、校本課程備課會議、檢討會議及定期教師培訓工作坊

    ․ 大部分相關老師同意專業支 援 能 提 升 老 師 對 《 悦讀‧悦寫意(三)》初小中文讀寫課程與校本的中文課程結合的能力(達標)

    小一及小三中文科任下學期劉永容老師、張巧兒老師及杜漢成老師出席了初小中文分層支援計劃教師工作坊。全校中文科教師參與籌備會議、校本課程備課會議及檢討會議

    而劉永容老師及張巧兒老師亦出席「喜閲寫意」寫作分享工作坊。

    ․ 建 議 支 援 人 員 增 加 到 校 支 援 的 次數,可以加強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支援會更具成效

    恆常安排: 1. 小一至小六中英數主科輔導課由兩位本科教師擔任輔導工作(會議記錄及觀察) 2. 全校各級皆採雙班主任制(觀察及會議討論) 3. 課後功課輔導課,由兩位科位老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每天家課(觀察及會議討論) 4. 設彩虹時間,增強學生互動及師生互動(年終記錄) 5. 小一適應課程(13-16/8/2018) 6. 非華語暑期銜接課程(16/7-3/8/2018) 7. 小六升中準備(22/11/2017 及 3/1/2018) 8. 新來港學童計劃(27-30/12/2017) 9. 校本課後學習及支援計劃(外出活動:14/7/2018) 恆常工作: 1. 定期匯報輔導教學進行的工作 2. 定期向家長發放學習資料及將支援學生的學習資料存檔 3. 下學期末用 LAMK 卷替接受學習支援及其他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學習測量評估 4. 為需要第三層支援的學生提供個人學習計劃的課程 5. 訓輔組及社工為行為及情緒有問題學生進行輔導 6. 及早辨識小一同學的學習困難(9 月至 12 月)

  • 7

    本年度新資助模式財政報告:

    項目 預算 實際金額 實際金額

    收入

    2016/17 年度結存 $ 8,465.98 8,465.98

    2017/18 學年學習支援撥款 $ 447,544.00 461,538.00

    本年度可用款項總額 $ 456,009.98 470,003.98

    支出

    - 合約全職教師一年及教學助理薪金 $ 480,000.00 346,311.00 - 其他 $ 0

    總支出 $ 480,000.00 346,311.00

    *撥存 2018/19 學年 123,692.98

    本年度言語治療服務財政報告:

    項目 預算 實際金額 實際金額

    收入

    2016/17 年度結存 $ 2,846.00 2,846.00

    本年度可用款項

    2017/18 年度加強言語治療津貼 $ 43,109.00 43,109.00

    本年度可用款項總額 $ 45,955.00 45,955.00

    支出 - 言語治療師費用 $ 43,035.00 43,035.00 - 其他 $ 0 0

    總支出 $ 43,035.00 43,035.00

    *撥存 2018/19 學年 2,920.00

    小組成員:黃安琪(組長)、温淑民 組員:全體教師及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