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與國立清華大學整合發展 人文社會領域諮議委員...

38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與國立清華大學整合發展 人文社會領域諮議委員與工作小組會議紀錄 一、時間:97 6 19 日(星期四)中午 12 時至 14 二、地點:綜合教育大樓五樓第二會議室 三、主持人:曾校長憲政 紀錄:郭素絹 四、出席人員: (一)諮詢委員:交通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弘褀教授、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 系張長義教授、清華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梅廣教授、中央研究院社科中心 章英華教授 (二)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張維安院長、外語系柯安娜系主任、語言所張月琴所長、哲學 所張旺山所長、人類所陳祥水所長、中文系李貞慧教授。 (三)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與藝術學院葉忠達院長、學務長倪進誠教授、台灣語言與語文 教育研究所呂菁菁所長、區域人文社會學系江天健主任、英語教學系楊 榮蘭主任、語文學系李麗霞主任。 五、列席人員:區社系易重珍教授、陳鸞鳳教授、曾慈慧教授;英語系孫德宜教授。 六、主席報告:略 七、報告事項 提案一 由:本校新竹教育大學規劃與清華大學整併事宜,其中人文社會學院及 系 、 所 設 立 與 調 整之可能方向及教師系、所轉換之可能方案,敬請 討論。 明: 1.依據 97 5 7 日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合校各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及兩校九人小組聯合會 議決議(請參見附件七),教育、人文社會與藝術三領域工作小組請於一個月內邀 請 諮 議 委 員 召 開「 領 域 諮 議 委 員 與 工 作 小 組 會 議 」。 請討論後續發展進程所需注意事項 及未來學院院系架構等等。 2.八份參考資料如附: 附件一「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與國立清華大學整併大事記(節錄)」p2-p8 附件二 「新竹教育大學各系所之概況」p9 附件三「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與藝術學院簡介」P10 附件四「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P11-p14 附件五「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簡介」(含院學士班及台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分班簡介) p15-p18 附件六「清華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p19-p27 附件七「97 5 7 日各領域召集人及兩校九人小組聯合會議紀錄」p28-p34 附件八「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生數」p35-37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Sep-2019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與國立清華大學整合發展

人文社會領域諮議委員與工作小組會議紀錄

一、時間:97 年 6 月 19 日(星期四)中午 12 時至 14 時

二、地點:綜合教育大樓五樓第二會議室

三、主持人:曾校長憲政 紀錄:郭素絹

四、出席人員:

(一)諮詢委員:交通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弘褀教授、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

系張長義教授、清華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梅廣教授、中央研究院社科中心

章英華教授

(二)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張維安院長、外語系柯安娜系主任、語言所張月琴所長、哲學

所張旺山所長、人類所陳祥水所長、中文系李貞慧教授。

(三)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與藝術學院葉忠達院長、學務長倪進誠教授、台灣語言與語文

教育研究所呂菁菁所長、區域人文社會學系江天健主任、英語教學系楊

榮蘭主任、語文學系李麗霞主任。

五、列席人員:區社系易重珍教授、陳鸞鳳教授、曾慈慧教授;英語系孫德宜教授。

六、主席報告:略

七、報告事項

提案一

案 由:本校新竹教育大學規劃與清華大學整併事宜,其中人文社會學院及系、所設立與調

整之可能方向及教師系、所轉換之可能方案,敬請 討論。

說 明:

1.依據 97年 5月 7日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合校各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及兩校九人小組聯合會

議決議(請參見附件七),教育、人文社會與藝術三領域工作小組請於一個月內邀

請諮議委員召開「領域諮議委員與工作小組會議」。請討論後續發展進程所需注意事項

及未來學院院系架構等等。

2.八份參考資料如附:

附件一「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與國立清華大學整併大事記(節錄)」p2-p8

附件二 「新竹教育大學各系所之概況」p9

附件三「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與藝術學院簡介」P10

附件四「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P11-p14

附件五「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簡介」(含院學士班及台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分班簡介)

p15-p18

附件六「清華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p19-p27

附件七「97 年 5 月 7 日各領域召集人及兩校九人小組聯合會議紀錄」p28-p34

附件八「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生數」p35-37

2

結 論:

一、綜合四位校外諮議委員意見,整理如下:

1.清華強調理論,但實用較差,如語言所與台語所應較易合併,把古典知識體現在現代漢語上,

古為今用,目前有太多橫的移植,缺乏縱的繼承,完全做國際漢學,就忽略了古典為我們所應

用的問題,關於合校樂見其成。

2.在清大給 8-10 年過渡期的原則下,就很像香港中文大學的模式,有二個完全獨立的學校,如清

大有中文系,竹大也有中文系。若要協調,應要保持三種態度:(1)平等性。例如過渡期 3 年。

(2)主體性。若竹大有教師欲歸入清大某一系所,清大不應拒絕。(3)特殊性。應尊重不同

教師的專業,使其發揮潛力,而非強迫任教科目。例如清大目前沒有台灣史的教師,但竹大有

這方面的教師。

3.合併對未來台灣的教育發展有利,清大可以多幾個學院,台大也一直想要,實質上清大是受惠

者。清大亦可借此發展全科大學,讓專業與教學都能顧及。雖然目前大學評鑑都是用研究來看,

但竹大不需因此妄自菲薄,從成立過渡期的委員會來看,清大目前很有誠意。

4.關於地理環境資源,將來兩校合校可以有長期、中期、短期計畫。

(1)長期計畫包括目前清大有的 21 位相關環境教學領域的教師,加上環工、環政研究所,與

竹大的教師成立環境學院,亦可成立環境資源學系。

(2)中期計畫可成立 GIS 研究中心。若環境學院未成立前,竹大各系所教師可進入清大相關系

所,如進入清大政治系、通識中心、共同教育中心。

(3)短期計畫可先暫時併入人社院、通識中心。

5.在合校的過程中,一定會有 5-10 年的忍受過程。在合校 5 年內二校可以尋求更積極的建議,

像師大最有特色的是史地系。現在成立學系的可能性低,可往設立研究所的方向努力,如 GIS

研究中心如果發展成為全院都可以使用,這也很有特殊性。

二、新竹教育大學教師意見,整理如下:

1. 語文系方面:(1)語文系教師教學研究領域有二分之一以上與清大中文系同質性高,似可進一

步交談;(2)另在語文教學和桃竹苗地方語文教育輔導之歷史性傳承與創新方面,擬建議(2-1)

整合兩校華語教學研究人力成立「華語教學系」朝理論發展與實務檢驗之理想方向增設新系;

(2-2)整合本校各系小學教材教法師資成立「課程與教學學系(所)」納入教育學院組織再

建之考量。

2.有沒有可能設立環境學院?目前清大有生醫科學系,環境工程系。在師資的分配上,如果短期

不會成立環境學院,師資是否可放在院學士學位班,等環境學院成立,也可以先掛在人社院

或是通識中心,至少先給一個地方讓竹大的老師有個暫時的窩。其他即尊重進入清大各系所,

除了原來區社系的教師意願外,目前有一位教師提出希望進入管理學院的經濟系。但不知清

大各系所的接受程度如何?

3.台語所的教師希望進入清大的系所順序是(1)台灣文學研究所(2)人類學系(3)人社院的台

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4)通識中心(5)語言所。

三、清華大學教師意見,整理如下:

1.語言所目前所內未做過溝通,若要與台語所合併是有困難的,應給予長期如 10 年的磨合期,比

照香港中文大學的模式較佳。

2.清大中文系與竹大中文系的成系理念不同,目前清大的未來走向是「華語國際」及「國際漢學」

3

(域外漢學)。

主席建議:

1.希望會後整理香港中文大學合校的模式,供大家參考。

2.關於合校的態度,並沒有一定要或是強迫性的,二校系所可以會後多互動交流,七月份中旬,

我也將帶領幾個系所主任及教師,前往清大的相關系所討論,請大家共同思考系所的組織架構,

是否成立二個單位?或相關組織名稱?有沒有一些理想性的產生?教師員額如何流動?學生如

何流動等相關後續問題。

4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與國立清華大學整併案大事記(節錄)

全部資料可上網路瀏覽,網址如下:

http://www.nhcue.edu.tw/~sec/secretary/conbime.htm

日期 重要事件

93.3.12 兩校促進合作會議:討論兩校交流事項

決議:兩校可就以下各項活動進行交流與合作:

一、教務方面:校際選課、兩校電腦選課系統相容互通、教師互聘或合

聘兼任教師、共同成立藝術學程、合聘外籍教師、共同規劃通識課

程、兩校學術交流

二、學務方面:接待對岸大學生、兩校體育交流、聯合舉辦演唱會、舞

會、迎新宿營等活動。

三、圖書館方面:館藏互借

四、進修推廣方面:國際教育碩士學程

五、藝文展演方面:藝文活動交流

出席人員:

本校:曾憲政校長等三人 清大:周懷樸教務長等十人 94.2.24

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臨時校務會議秘書室提案:

案由:本校已申請轉型改名為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擬依教育部要求,與鄰近大學商洽學校整併事宜。有關整併對象及商洽過程等事宜,敬請討論。

決議:

一、本校於轉型改大籌備期間,優先以清華大學或交通大學為洽商整併之對象。

二、授權校長與上述二校或其中一校進行整併意向之洽商。並於確定整併對象後,召開校務會議,討論於轉型改大期間組成本校轉型整併委員會事宜。

94.12.16 兩校整合發展會談

決議:參考「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轉型改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後與鄰近大

學整合發展計畫」,提出之主要觀點:二校傳統不同、優勢各異,但具互

補性,整合後當能共同發展為學術一流、教學一流、服務一流之國際一

流大學。

合校後之新大學應設藝術與教育學院。合校案之進行採漸進方式,分年

依計畫執行,並在執行中汲取經驗,探索最佳合作模式。整合過程中,

雙方尊重彼此傳統與師生校友意見,並據以建立學術與工作標準之共識。

出席人員:

本校:曾憲政校長等六人 清大:徐遐生校長等五人

附 件 一

5

95.1.26 教育部大學整併推動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記錄談及二校整併案。

決議:二校俟學校確認整併意願,本部再予籌組個案整併推動小組協助推動後續整併事宜

出席人員:

本校:曾憲政校長 清大:周懷樸教務長

95.5.19 兩校整併事宜討論

決議:

一、 未來架構將先藉由增進兩校間之互動與瞭解,如藉由簽訂之「學術合作辦法」,互邀教師參與評鑑、合聘授課、共同指導研究生等等,未來藍圖可逐漸成型。

二、 「清大與新竹教育大學合併案討論流程建議」建議修正如下:

1. 步驟一、(1)目標:以十年為過渡期,所有系所必須在教學、研究及輔導、服務上追求卓越,經由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在國內名列前茅

2. 步驟三與步驟四有關細節可適度整併。

3. 如兩校同意,將行文教育部成立專案小組,安排兩校三方座談,就教育部相關經費預算與員額的規劃、兩校未來可能整合發展的遠景與目標等原則問題,先交換意見。

出席人員:

本校:曾校長、王文秀副校長、蘇錦麗教務長、裘主秘、陳惠邦院長、葉忠達院長、簡國清院長

清大:陳文村校長、周懷樸教務長、葉銘泉主秘、工學院溫于平院長、人社院黃一農院長、理學院張石麟院長、圖書館謝小芩館長、教育學程中心陳舜芬教授、動機系彭明輝教授

95.7.21 教育部原則同意兩校三方共同籌組整併推動小組,請二校委派代表報部

95.8.24

二校提出推動整併小組名單

教育部:翁委員正義、楊委員國賜、呂政務次長木琳

本校:王副校長文秀、蘇教授宏仁、李教授文政

清大:張副校長石麟、周教務長懷樸、廖教授俊臣

95.11.27

二校與教育部整併推動小組第一次會議

會中委員意見:

一、 校名:建議直接改為清華大學,或是比照台大與國北教大可能之模式(台大、台北教育學院)

二、 學院:竹大之教育學院與藝術學院保留;藝術學院建議遷到清大,讓清大校園更具人文與藝術氣息,以涵養學生氣質。

6

三、 考慮校友對竹大(竹師)之感情;保留如校史館之文物或有代表性之建築,讓校友回去得以憑藉

四、 整併時程:半年內將兩校的整併構想草案寫好,送到教育部的推動委員確認,回校召開公聽會、說明會、溝通修改後、校務會議通過再報部審核認可,教育部報行政院即成。順利的話明年年底雙方校務會議通過,2008上半年是教育部的作業時間,2008.8.1即是合併的 day one。之後雙方再慢慢以幾年的時間內部逐漸調整。

五、 真的併校的第一年,教育部才會核撥經費。

六、 教育部經費補助原則:看計畫而定,要我們「依照實際需求,具體規劃」。

七、 往後評鑑應該不至於有所影響,校務的一般性評鑑會考量是剛剛併校;若是專業系所評鑑,就照各系所去評;兩校合併後的升等,應該仍是一套程序與標準,但是採用多元評量標準(例如教學 VS研究之比例,可以依個人或院系所調整)。

八、 先弄清楚學校未來的願景,為達此願景,兩校各要如何努力,再看教育部可挹注多少。

九、 兩校的工作小組要快快成立與運作,必要時可邀他們委員參與討論。他們也提醒,兩校現在要開誠布公討論,例如我們學校兩棟建築物是否要建、各自的員額要如何凍結或運用、清大要成立一個life science college,未來究竟兩個校地要如何重新分配,這些都要互相考量。

十、 可以就此機會,把大學的行政組織,就此歸零思考,create更適合新的大學的組織架構,甚至可以組織再造。有關兩校一些行政單位,如人事或會計,可考慮 create或提昇職等(如專門委員)。

十一、兩校的整併原則:資源整合、概括承受、互相包容、彼此尊重。

95.12.25

本校 95學年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規劃與國立清華大學整併工作委員會組織辦法」

96.03.22

召開整併工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

96.05.03 新竹教育大學與清華大學整合發展九人小組聯合會議

一、確認兩校三領域(教育、人文、藝術)之諮議委員名單:

1.教育領域

吳明清(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所長)

吳清山(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執行長)

程介明(香港大學教育學院講座教授、校長資深顧問)

鍾宇平(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黃炳煌(淡江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楊深坑(中正大學教授兼副校長)

7

鄭湧涇(台灣師範大學教授)

2.人文社會領域

人文:王汎森(中研院史語所所長)

梅 廣(清大中文系退休教授)

林正弘(東吳大學哲學系教授)

李弘祺(交大通識中心主任)

社會:莊英章(交通大學客家學院院長)

章英華(中研院社科中心主任)

張長義(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朱敬一(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江宜樺(台灣大學副教務長)

蕭新煌(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國策顧問)

3.藝術領域

林珮淳(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前所長)

林文昌(輔仁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漢寶德(世界宗教博物館長)

黃碧端(文建會主委)

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兼藝術總監)

楊聰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

辛幸純(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所長)

二、確認兩校整合發展計畫書大綱。與會人員如下:

清華大學:陳校長文村、張副校長石麟、王教務長天戈、王主任秘書茂駿、古院長煥球、溫院長于平、張院長維安、陳教授舜芬(請假)、彭教授明輝(請假)、謝館長小芩

新竹教育大學:曾校長憲政、王副校長文秀、蘇教務長錦麗、

裘主任秘書友善(請假)、張院長美玉、葉院長忠達、

簡院長國清、蘇教授宏仁、李教授文政

列 席 者 :清華大學藝術中心劉瑞華主任

96.06.07 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整併事宜討論會議

與會者:

清大:陳文村校長、張石麟副校長、王天戈教務長

竹大:王文秀副校長、蘇錦麗教務長、裘友善主任秘書

96.06.20 高教司至本校召開本校與清大合併案座談會

與會者:一、新竹教育大學曾憲政校長、王文秀副校長、蘇錦麗教務長、

教育學院張美玉院長、人社藝學院葉忠達院長、理學院黃鑑玉院長、應

科系蘇宏仁教授、區社系李文政教授。 二、教育部高教司何司長卓飛、

蔡視察忠益、池專員婉宜。

96.10.23 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合併案之時程討論座談會

與會者:高教司何司長卓飛、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曾校長憲政、國立清華大

學陳校長文村、中教司陳專員彥潔、高教司蔡科長忠益

8

97.03.04 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整合發展-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聯合會議

主席:陳文村校長、曾憲政校長。 出席人員:張石麟副校長、王天戈教

務長。王文秀副校長、蘇宏仁教務長。各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

理學領域─古煥球院長、黃鑑玉院長。人文社會領域─張維安院

長(請假)、葉忠達院長。教育領域─陳素燕主任、張美玉院長。

藝術領域─劉瑞華主任、葉忠達院長

行政領域─王茂駿主任秘書、許春峰主任秘書

97.05.07 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合校各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及兩校九人小組聯

合會議

與會者:

主席:陳文村校長、曾憲政校長。

出席人員:清大:張石麟副校長、王天戈教務長、謝小芩館長、溫于平

院長(請假)、陳舜芬教授(請假)、彭明輝教授(請假)

竹教大:王文秀副校長、蘇宏仁教務長、貝瑞祥教授、江天健教授

各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 理學領域─古煥球院長、黃鑑玉院長

人文社會領域─張維安院長、葉忠達院長

教育領域─陳素燕主任、張美玉院長

藝術領域─劉瑞華主任、葉忠達院長

行政領域─王茂駿主任秘書、許春峰主任秘書

9

新竹教育大學各系所之概況

學 院

名 稱

系 所

班級數 學生人數 教師人數

大 學

研究所 大學部 研究所 專任 兼任

教育學系(所) 9 4 340 碩-67 博-32

22

38

幼兒教育學系(所) 8 4 308 39 14 7

特殊教育學系(所) 4 4 154 45 12 4

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所) 3 2 113 68 11 10

職業繼續教育研究所1 4 46 2 1

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 3 34 3 0

體育學系(所) 4 4 164 26 12 14

應用數學學系(所) 4 3 155 45 9 16

應用科學學系(所) 4 4 176 38 17 16

資訊科學研究所 2 18 3 0

人 文

社 會

藝 術

學 院

區域人文社會學系(所)2 4 2 165 30 13 4

語文學系(所)3 4 2 157 26 9 12

英語教學系 1 29 5 0

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

所 6

台語碩-70

台語博-17 5 5

藝術與設計學系4暨美勞

教育研究所5 8 2 310 58 16 23

音樂學系(所)

4 2 119 33 14 71

合計 57 67

2190

(人) 689(人)

167

(人)

221

(人)

1 97 學年度更名為「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2 97 學年度申請更名為「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 3 97 學年度更名為「中國語文學系」 4 97 學年度藝術與設計學系「設計組」申請更名為「造型設計組」 5 97 學年度美勞教育研究所申請更名為「藝術教育與創作研究所」

附 件 二

10

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與藝術學院簡介

本校於 2005 年 8 月 1 日起獲准由「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改制為「國立新竹

教育大學」,「人文社會與藝術學院」隨即成立,為學校三個學院之一。本學院包

括以下五個系所:語文學系(所)(原「語文教育學系」),區域人文社會學系(所)

(原「社會教育學系」),藝術與設計學系暨美勞教育研究所(原「美勞教育學系、

所」),音樂學系(所)(原「音樂教育學系」),以及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96 年 8 月新增英語教學系。

附 件 三

11

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台語所

系所 教師 職 稱 專長

董忠司 教 授

台灣語言音韻研究、台灣語文教育研究、台灣

語言調查、台灣語言發展與文獻、台灣文學語

言分析、語言接觸、漢語音韻學、漢語方言、

辭典學

呂菁菁 副教授 語言運作歷程、腦神經語言學、語言學習理論、

語言評量、鄉土語言教學法

鄭縈 副教授 閩客句法、閩客詞彙學、歷史語言學

葉美利 副教授 南島語言、語義學、句法學、英語教學

劉秀雪 助理教授 理論音韻學、漢語方言、語言接觸與語言演變、

南島語音韻構詞

附 件 四

12

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區域人文社會學系6

6 97 學年度申請更名為「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

系所 教師 職稱 專長

江天健 教授 中國歷史地理、宋代社會經濟史、史學理

論、鄉土歷史

劉貴傑 教授 哲學理論、宗教學理論

呂阿福 教授 基礎法學、刑事法、行政法、法治教育

李文政 教授 社會學習領域教學 、教育政治學、電腦在

教育上的運用、宗教與政治、中國大陸教育

楊雲龍 副教授 環境資源經理分析、鄉土考察、台灣地理、

環境保育

易重珍 副教授 鄉村社會學、職業社會學、社會研究方法

論、組織理論

倪進誠 副教授 旅遊地理、環境識覺、空間行為、區域發展

陳鸞鳳 副教授 地形學、地名學、台灣地理、中國地理、養

殖漁業地理

許佩賢 副教授 台灣史、日本近代史、教育史

曾慧慈 助理教授 環境心理學、園藝治療、景觀規劃、遊憩理

論、景觀與植栽設計、休閒地景

鄭國泰 助理教授

公共行政、政策管理、政治學、人力資源管

理、公用事業民營化和管制、研究方法論、

組織理論與管理、競爭政策

丁志堅 助理教授 地圖與地理資訊系統、計量與空間分析、土

地利用變遷

闕雅文 助理教授 公共經濟、環境經濟、經濟分析

13

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語文學系7

7 97 學年度更名為「中國語文學系」

系所 教師 職 稱 專長

李麗霞 副教授 兒童文學、語文教育、語文教師專業成長

黃陶陶 副教授 中國文學、語文教育

陳淑娟 副教授 閩南語、國音、語言學

張金城 副教授 語文、戲曲

黃雅莉 副教授 1、 古典詩學、詞學、現代散文

曾美雲 助理教授

『中國思想』類:世說新語、中國思想史、魏

晉玄學、老子、墨子、周易、詩經。『語文教學』

類:語文教材教法、國音與說話、說話與教學。

『教育與性別』類:中國教育思想史、古代性別

研究、六朝學術文化。

陳惠齡 助理教授 台灣文學、現代小說、文學理論與批評

丁威仁 助理教授 中國古典詩文理論,魏晉、明代文學、現代詩、

網路文學、現代小說

14

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英語教學系

系所 教師 職 稱 專長

楊榮蘭 副教授 英語教學、第二語言習得、雙語教育

孫德宜 副教授 比較文學理論批評、二十世紀英美文學、文化

媒體研究、女性主義與心理分析、新英文文學

陳畹玫 副教授 英語教育、全語言教學,閱讀教學

羅文杏 助理教授 英語教學、課程設計、第二語言習得、英語協

同教學、教師專業發展

周秋惠 助理教授 英文閱讀教學、電腦輔助語言教學、教師專業

知識發展、敘說法研究

吳睿純 助理教授 外語習得、英語教學、語言分析、語言學

15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簡史

人文社會學院目前有九系所及五個研究室,系所包括:中國文學系(含

碩、博士班)、外國語文學系(含碩士班)、人文社會學系、歷史研究所

(含碩、博士班)、語言學研究所(含碩、博士班)、人類學研究所(含

碩、博士班)、社會學研究所(含碩士班)、哲學研究所(含碩士班)、

台灣文學研究所(含碩士班)。研究室是以推動跨科系的研究為目的,目

前有五個研究室為:性別與社會研究室、思想文化史研究室、台灣研究室、

亞太/文化研究室及永續發展研究室。本院目前有專任教師 72 人、學生

1175 人(碩博士研究生 558 人、大學部 617 人),教師和研究生所獲的各

項學術獎勵,多在台灣各相關領域獨佔鰲頭。

人文社會學院成立於以理工科系見稱的大學,其另一任務是為理工科學生

開設通識課程,以陶冶其人文精神。目前校方成立「通識教育中心」,獨

立於本院之外,但是所有於人文與社會之通識課程基本上由本院同仁規

劃、擔任。人文社會學院並附設圖書分館,專門收藏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與

教學相關專書、期刊。長期而言,希望成為台北以外,台灣地區最完善之

人文社會科學圖書館。同時加強電腦網路設備,以提昇服務品質與效率。

附 件 五

16

本院於民國七十七年成立「藝術中心」,定期舉行各種藝術展覽,對清

華校園藝術人文氣息之增進,極有裨益,目前該中心雖已獨立於院外,仍

與本院有密切合作關係。

本院出版有“清華學報”(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一

種,原為校友支持之刊物,自七十六年起轉由本院負責編輯及發行。內容

刊載有關中國人文學及社會科學之純學術性論文,目前已出版二十四卷。

清華學報為一國際性期刊,且有嚴謹的評審制度,因此屢獲教育部、國科

會之獎勵、補助。清華學報園地公開,各方投稿,均所歡迎。

本院雖成立時間較短,但對教師之遴聘極為注重,大部份均具有博士

學位,研究、教學品質也不斷提高,頗受學界肯定。

17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

人文社會學院院招生落實「大一不分系」、「延後分流」的教育理念,強調「先

學習,再選系」的學習方式,提供學生能依據個人的興趣、學習成效與志向進行更

審慎明確的專業選擇。因此,大一上、下學期為三系共同必修與選修課程。大一由

三位不同系所的教授組成輔導教師群,協助同學進行選系規劃。本班在大一、大二

的階段著重人文社會學科基礎知識與能力的培養,奠定學生紮實的人文社會科學教

育的根基。大二以後,學生可依個人興趣經導師輔導,選擇就讀中國文學系、外國

語文學系或人文社會學系做為主修,藉以提供學生延後分流、彈性選擇學系為目

的,讓學生能多元發展。

院招生學生於大二以後分流至院內各系,其最低畢業總學分依各系要求安排。

本院師資陣容堅強、圖書設備完善、課程多元與多樣化,乃至於寬廣多元的出

路,一直是青年學子嚮往的學術殿堂與學習環境。人文社會學院院學士班,在彈性

化的修課組合下,將會是多元學術領域學習、奠定優勢競爭力的最佳選擇。

18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臺灣研究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修讀辦法

961022會議訂定

961214會議修訂

一、修業年限

至少二年,最多五年。

二、畢業學分

共二十四學分(不包括畢業論文學分數),核心課程九學分,選修十五學分,學位論文四學分

(不收學分費)。

(1)核心課程:(9學分,六門課選三)

南島社會與文化、台灣漢人社會與文化、普通語言學、台灣語言導論、臺灣文學史專題、臺灣

文學經典專題。

(2)選修課程:(15學分)

各組選修課程,由各研究所負責開授。

三、上課時間

(1)核心課程:周末上課

(2)選修課程:1語言學組:周三上課。

2台灣文學組及人類學組:得在周一至周五間,自由選修一般生課程。

四、學位論文

1.專班生必須完成學位論文,經考試及格,始得畢業。

2.學生應於第一學年度結束前(七月底)確定指導老師,並繳交指導教授同意書一式兩份給專

班承辦助理,助理將轉交一份給該生所屬組別之所辦留存。

3.學生研究範圍確非本專班老師專長,可提請專班主任同意後,延聘外所教授指導。

4.學生於學位論文提出前一學期需先提交論文大綱,指導教授同意後,方可提出學位論文口試。

5.學位論文口試:每年六月底以前完成,學生必須於五月底以前繳交論文。

五、指導教授

1. 碩士生以單一指導教授為原則。

2. 本專班各所專任教授為第一優先,兼任教授次之。

3. 本專班各所專任教授於同時期以指導四名學生為上限,兼任教授以三名學生為上限。若有需

要必須增加指導人數時,由指導教授與專班主任商議決定。

19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中國文學系

系所 教師 職 稱 專長

劉人鵬 教授 文化研究、性別研究

方聖平 教授 認知心理學、閱讀心理學

王安祈 教授 明清戲曲、當代戲曲

朱曉海 教授 兩漢六朝文學、

先秦兩漢六朝經學與學術思想史

林聰舜 教授 漢代儒學、魏晉思想、明清思想、史記

楊儒賓 教授 身體理論、儒家哲學、神話思想、宋明理學

劉承慧 教授 歷史語言學、漢語語法學、現代漢語修辭

蔡英俊 教授 當代文學理論、古典詩學、中國文學批評

李玉珍 副教授 佛教文學、宗教與小說研究、宗教與性別研究

祝平次 副教授 宋明理學、中國思想史

李貞慧 助理教授 宋代文學,中國古典散文,蘇軾研究

陳珏 副教授 唐代傳奇文、中古文化史、漢學學術史、

科際研究

陳淑芬 副教授 漢語語言學、佛經語言學、梵漢對譯研究

李貞慧 助理教授 宋代文學、中國古典散文、蘇軾研究

劉正忠 助理教授 中國現代文學、臺灣當代文學

簡良如 助理教授 《詩經》研究、《文心雕龍》與文論、先秦經學

與先秦思想

附 件 六

20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外國語文學系

系所 教師 職 稱 專長

柯安娜 Johanna Katchen 教授 英語教學、英語語言史、英語方言

郭賽華 教授 言談分析,語用學,社會語言學

曹逢甫 教授 語法學、言談分析、社會語言學

廖炳惠 教授 後殖民論述,性別與電影,外國文學,文化論述

連金發 教授 一般語言學 構詞學、語意學、歷史語言學

劉顯親 教授 電腦輔助語言教學 CALL、英語教學理論與實務 TEFL

、英語師資培育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陳光興 教授 文化研究、文化理論,媒體理論

張月琴 教授 實驗語音學、生理語音學、法語教學

卓江 John Truscott 副教授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effects of form-focused instruction

and correction, applications of research and theory in 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于治中 副教授 符號學、文化研究、法國當代思想

陳傳興 副教授 藝術理論,精神分析理論

楊莉莉 副教授 戲劇文學、戲劇表演研究

蕭嫣嫣 副教授 喬伊斯研究,愛爾蘭研究,女性論述,法國女性主義,現代英國小說

蘇怡如 副教授 心理語言學、語言習得、腦神經語言學

psycholinguistics, language acquisition, neurolinguistics

柏逸嘉

Guy Beauregard

副教授 Canadian literature; Asian American and Asian Canadian studies;

postcolonial studies

張寶玉 助理教授 Language assessment,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ology, academic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foreign language

傅思迪 Steven Frattali 助理教授 美國文學、英詩 、文學理論

徐憶萍 助理教授 學術論文寫作,英語教學,第二語言習得,電腦輔助教學,社會語言學 Academic

writing, TESOL, SLA , CALL, Sociolinguistics

王智明 助理教授 American Literature (美國文學) 、Ethnic Studies (族裔研究)

Diaspora and Transnational Studies (離散與跨國研究)

真武薰 講師 日語教學、中日對比分析

21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人文社會學系

系所 教師 職 稱 專長

蔡英俊 教授 中國古典詩學、當代文學理論

李丁讚 教授 文化社會學

張月琴 教授 語音學,漢語聲調、語調研究,實驗語音學

于治中 副教授 符號學、批判理論

林淑蓉 副教授 醫療人類學、婦女人類學

雷祥麟 副教授 中醫文化史、中國現代史、科技與社會研究

劉瑞華 副教授 經濟史、制度經濟學

蕭嫣嫣 副教授 喬伊斯研究,愛爾蘭研究,女性論述,法國女性主義,

現代英國小說

羅德晶 副教授 南島語言學,功能語法、社會語言學

毛傳慧 助理教授 中國近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蠶喪絲綢史、技術史

沈秀華 助理教授 古典社會學理論、陽剛特質研究、質性研究法

姚人多 助理教授 當代社會學理論

陳思廷 助理教授 經濟哲學、科學哲學、社會科學的哲學

黃倩玉 助理教授 宗教人類學、全球化與跨國主義

鄭志忠 助理教授 康德哲學、美學、倫理學、自然哲學

蘇宜青 助理教授 心理語言學、腦神經語言學兒童語言習得

22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歷史研究所

系所 教師 職 稱 專長

李貞德 教授 婦女史

黃敏枝 教授 唐宋佛教社會經濟史

張 元 教授 宋史、歷史教學

張永堂 教授 明清思想史、中國術數史

傅大為 教授 科學史、科學哲學、台灣當代思想文化史

黃一農 教授 天文學史、明清教案史、中西交通史

雷祥麟 副教授 中國科技史、中國醫學史、醫療文化史

賴瑞和 副教授 隋唐史

張增信 助理教授 歐洲擴張史、葡萄牙海上發現史、季風亞洲史

、近世中國海洋發展史。

鐘月岑 助理教授 中國近現代史、中國文化思想、東亞比較研究

馬雅貞 助理教授 繪畫圖像史

毛傳慧 助理教授 中國近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蠶喪絲綢史、

技術史

23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語言學研究所

系所 教師 職 稱 專長

張月琴 教授 語音學,漢語聲調、語調研究,實驗語音學

蔡維天 教授 語法理論,句法-語意界面研究,漢語句法、南

島語句法

曹逢甫 教授 語法學,言談分析,社會語言學,閩客方言研

張光宇 教授 聲韻學,漢語方言學,歷史語言學

連金發 教授 語意學,閩方言詞法、語意,歷史語言學,構

詞學

黃慧娟 副教授 音韻學、南島語音韻、語音學、構詞學

林宗宏 副教授 語法理論,形式語意學,漢語語法,東亞比較

語法

蘇宜青 助理教授 心理語言學,腦神經語言學,兒童語言習得

羅德晶 助理教授 南島語言學,功能語法,社會語言學

廖秀娟 助理教授 南島語言學,句法類型學,歷史語言學

謝豐帆 助理教授 音韻學,語音學,形態學,漢藏語

24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社會學研究所

系所 教師 職 稱 專長

李丁讚 教授 文化社會學、政治社會學、

當代社會學理論專題、古典社會學理論

宋文里 教授 文化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社會符號學、

宗教研究

周碧娥 教授 社會、女性與文本

當代女性主義名著選讀

姚人多 教授 當代社會學理論:傅柯專題;台灣社會發展史:

日據時代

張維安 教授 資訊社會學、社會理論 、經濟社會學、

客家研究

吳泉源 副教授 經濟社會學、技術社會學

吳介民 副教授 社會學方法論,公民身分,台灣民主化,中國

研究導論,政治修辭

劉瑞琪 副教授 視覺文化、性別研究

林文源

助理教授 STS

醫療社會學

身體與物質化研究

社會理論

質性研究法∕方法論

沈秀華 助理教授 Classical Social Theory, Masculinitie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陳明祺 助理教授 台商社會學

25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師資介紹:人類學研究所

系所 教師 職 稱 專長

陳祥水 教授 海外華人社會、經濟人類學

李亦園 榮譽講座教

授 文化人類學、宗教人類學

王秋桂 榮譽講座教

授 民俗學、中國俗文學

臧振華 合聘教授 考古學、文化資產管理

陳中民 副教授 生態人類學

魏捷茲 副教授 宗教人類學、象徵人類學、親屬研究、表演人

類學

林淑蓉 副教授 醫療人類學、婦女人類學、文化與身體研究、

侗族社會

顧坤惠 副教授 宗教、歷史人類學、南島語系社會與文化、物

質文化

蔣斌 合聘副教授 社會組織、南島語系社會與文化

李匡悌 合聘副教授 中國考古學、台灣史前考古學

黃倩玉 副教授 宗教人類學、全球化與跨國主義、心理人類學

許瀞文 助理教授 消費、空間、跨國主義

26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師資介紹:哲學研究所

系所 教師 職 稱 專長

吳俊業 助理教授 海德格哲學、現象學、詮釋學、解構主義

趙之振 副教授 知識論、美國哲學、語言哲學

吳瑞媛 副教授 倫理學、心理學哲學

張旺山 副教授 社會科學的哲學、政治哲學、韋伯

黃文宏 副教授 現象學、詮釋學、京都學派哲學

王榮麟 助理教授 科學哲學、自然哲學

鄭喜恆 助理教授 美國哲學(特別是裴爾士(C.S. Peirce)的哲

學)、形上學、科學哲學

鄭志忠 助理教授 康德哲學、美學、倫理學、自然哲學

陳思廷 助理教授 起因說與解釋、經濟學方法論的哲學基礎、經

濟哲學、社會科學哲學、科學哲學

27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師資介紹:台灣文學研究所

系所 教師 職 稱 專長

陳萬益 教授 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現代散文、

現當代文學

柳書琴 助理教授 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台灣漢文文藝與通俗文

學、殖民地現代性、東亞殖民地比較文學

陳建忠 助理教授 日治時期台灣小說、台灣現當代小說、

中國當代小說

28

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合校

各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及兩校九人小組聯合會議

會議紀錄

會議時間: 97 年 5 月 7 日(週三) 10: 10~ 12: 40

會議地點:清華大學行政大樓二樓第 2 會議室

主 席:陳文村校長、曾憲政校長 記錄:林嘉怡

出席人員:張石麟副校長、王天戈教務長、謝小芩館長、

溫于平院長(請假)、陳舜芬教授(請假)、彭明輝教授(請假)

王文秀副校長、蘇宏仁教務長、貝瑞祥教授、江天健教授

各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

理學領域─古煥球院長、黃鑑玉院長

人文社會領域─張維安院長、葉忠達院長

教育領域─陳素燕主任、張美玉院長

藝術領域─劉瑞華主任、葉忠達院長

行政領域─王茂駿主任秘書、許春峰主任秘書

討論事項:

壹、 理學領域工作小組報告與建議:

一、 理學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報告(竹教大理學院黃鑑玉院長):

1. 組織架構:

( 1)融入的系所規劃(草案) :

竹教大原系所 融入清大單位 (系所 ) 融入清大單位 (學院 )

應用科學系(

碩士班)

奈米科學組 (9)

物理系 理學院

化學系

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 原子科學院

工程與系統科學系

通識教育中心 共同教育委員會

生命科學組 (5)

生命科學系

生命科學院 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新設? )

生物多樣性組 (新設? )

科學教育組 (3) 數理教育研究所

(竹教大今年申設 ) 教育學院

(碩士班)

應用數學系

應用數學專長

( 6)

數學系 應用數學組

理學院 純粹數學組

應用數學研究所(增設?)

數理教育專長 數理教育研究所 教育學院

附 件 七

29

( 3) (竹教大今年申設)

竹教大原系所 融入清大單位 (系所 ) 融入清大單位 (學院 )

資訊科學所( 3) 資訊工程系 電資學院

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 工學院

( 2)新增系所:

(a)應用數學研究所

(b)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或生物多樣性組

(c)數理教育研究所 (民國 97 年 6 月竹教大擬送教育部審議 )

( 3)融入方式:

(a)尊重老師意願帶缺進入清大各系所,各系所不應拒絕。

(b)竹教大教師融入時間點 : 保留最後決定的彈性,不在 D-day 立即決

定。

( 4)教師升等、評鑑、申訴、仲裁:

(a)「過渡期」原竹教大教師升等等事項個別辦理,採三級三審制,

各級成立特別委員會。

系級 - 由竹教大原各學系教師組成。

院級 - 由清大、竹教大原各學院教師及校外學者組成。

校級 - 由清大、竹教大教師及校外學者組成。

(b)「過渡期」暫定 8-10 年。

2. 空間需求:

( 1)各系所空間使用飽和,建議覓地另建新大樓。

( 2)大樓空間的使用由兩校決定。

3. 儀器設備:

( 1)教學設備共同使用。

( 2)研究設備仍由各負責教師管理,且另覓空間安置。

4. 學生安置:

( 1)資訊科學所:併入後依共同協議,妥善安排。

( 2)應用數學系 (所 ):轉換為研究所人數或依共同協議,妥善安排。

( 3)應用科學系 (所 ):轉換為研究所人數或依共同協議,妥善安排。

5. 教師授課:

( 1)教師授課鐘點:以清大規定為計算基礎;兼任導師得以折抵授課鐘點

2 小時。

( 2)教師排課能獲得尊重。

( 3)適切的提供教學資源、研究空間與設備等。

6. 優退措施:爭取優惠退休方案,增加教師多元生涯規劃選擇機會。

二、 建議:

1. 空間規劃:竹教大教師分散融入清大各單位,其空間需求應為全校

整體之考量。

2. 教師授課:考量過渡期內竹教大教師可能無法適用清大減授課鐘點

30

方法(研究生數量減少),建議可擔任導師以減少授鐘

點(註:清大現行辦法中本即有此規定)。

3. 優退措施:提請教育部考慮專案補助。

貳、 教育領域工作小組報告與建議:

一、 教育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報告(竹教大教育學院張美玉院長):

1. 併校後教育學院可能架構:

( 1)師資培育部分:

(a) 中等教育學程 (清大原有 )

(b) 國小教育學程 (竹教大原有 )

(c) 幼兒教育學程 (竹教大原有 )

(d) 國小特殊教育學程 (竹教大原有 )

(e) 中等特殊教育學程 (新增 )

( 2)系所部分:

(a) 保留竹教大現有 5 系 2 所。

(b) 教育系下增設課程與教學所或調整課程(提供各領域教材教法研

究)。

(c) 體育系下增設運動管理所。

(d) 清大目前申設之學習科學研究所併入教育學院各系所或獨

立設所。

2. 空間需求:

( 1)併校初期各系所暫時留置於竹教大現址。

( 2)未來若教育學院移至清大校址,竹教大現址建議改為新竹師

範學院教師進修中心。

3. 併校後教育學院發展及相關問題:

( 1)希望能保留過去培養師資的優良傳統。

( 2)教育學院可考慮朝向大一、大二不分系招生或部分院招生、

一系多所、內設學程方向規劃。

( 3)清大學習科學研究所的定位尚待併校後進一步討論。

二、 建議:

組織架構:

( 1) 建議理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可考慮併入教育學院。

( 2) 建議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可考慮與清大學習科學研究所(規劃中)

或資訊系統與應用研究所合併。

參、 人文社會領域工作小組報告與建議:

一、 人文社會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報告(清大人社院張維安院長):

1. 組織架構:

31

竹教大 教師

現有(編制)

特色 意見

區域人文社會

學系(擬於 98 學

年度更名為「環境

與文化資源學

系」)

13(15) 哲學、政治、社會、地

理、歷史、資源經濟、

公共行政及景觀設計

1.以獨立系所方式存在

2.個別方式進入相關系所或通識

中心

英語教學系

(96 年度成立)

6(13) 4 位專長為英語教學

2 位分別為英美文學

和語言學

1.傾向自成一系,以英語教學為

2.置於教育學院

3.清大外語系亦有發展英語教學

的空間,則或許合系後分組亦是

可行之道

語文學系

(98 年申請更名

「中國語文學

系」)

10(13) 中國文學、文化與語言

教學,比例趨近 4:3:

3

1.到中國文學系(約有 1/2)

2.語文教學系、另設新系(約有

1/2)

3.併入教育學院,保留傳統語文

教育之功能。

台灣語言與語

文教育所

5(6) 專長分佈為閩客 4 人、

南島 1 人,訓練以語言

學為主,教學為用。

1.師資多為語言學背景,與清大

語言所頗有淵源,未來語言或文

學的整合都可以再考慮。

2.兩校合作朝開創性思考的話,

如:清大語言中心似乎不應侷限

於英語,可加入華語、台語,(如

成大語言中心),而台語可包括閩

南語、客語甚至原住民語。

2. 請兩校相關系所主管及教師主動互相邀請(正式或非正式)直接交換意見,討論各種

整合之可行性。

3. 兩校整合如:新單位的成立、舊單位重新規劃及系所重新調整等都是一種新的可能性

及新的期待,倘若這種期待或共識二校能順利達成,我們對於整合希望能繼續進行。

關於單位重組之思考:如語言教學(語言中心)、台灣研究所(區域研究)

4. 長期發展:

(1)人文社會學院

(2)人文藝術學院、社會科學院

(3)人文學院、藝術學院、社會科學院﹑教育學院

建議從 5-20 年發展來思考兩校合作的院系架構。

二、 建議:竹教大人文社會領域相關系所以 map 入清華人社院為原

32

則。請先提出合校後可能的系所架構,然後再討論未來

發展方向(及是否需要新增系所),例如往永續發展(含

人文、環境等)領域發展成一單位之可能性。

肆、 藝術領域工作小組報告與建議:

一、藝術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報告(竹教大人社藝術學院葉忠達院長):

1.系所架構(草案):

現有單位 未來單位 學生 師資 向教育部爭取

藝設系

藝術系 (碩 ) 碩士生為原

美教所 原藝設系

設計系 (碩 ) 碩士生為原

美教所 原藝設系

音樂系

(碩 ) 音樂系 (碩 ) (不變 ) (不變 )

美教所 X:藝術與科

技研究所 新增碩 /博 兩校合聘

7 教師

20 研究生

無 Y(表演藝術 ) 新增碩 /博 3 位教師來自

教育學院

4 教師

20 研究生

無 Z(待討論 ) 新增碩 /博 新聘或來自

現有系所

7 教師

20 研究生

2. 教師聘用與升等

( 1) 目前清大不聘任碩士和講師,故清大需研議或沿用教育部藝術類教

師之聘用及升等辦法,或採用竹教大現行辦法。

( 2) 討論 SSCI 指標的替代方案。

3. 行政單位:由於清大藝術中心不屬藝術學院之下,暫不予討論。

4. 藝術學院之目標:

( 1) 大學部:學生志願序為全國前三名。

( 2) 研究所暨整個藝術學院:追求卓越。

5. 會後提出 /尚未討論的問題:

( 1) 目前美教所「理論組」的規畫?納入 Z 所?

( 2) 竹師藝術空間的運作?

( 3) 「美勞教學碩士班」、「音樂教學碩士班」、和「造形藝術碩士專班」

的定位?(隔年招收 75 人)

二、建議:

1. 請補提空間安排、學生安置等規劃。

2. 合校後,若空間許可,建議藝術學院設置於清大主校區,以期對校園文化

發揮更積極之影響力。

33

伍、 行政領域工作小組報告與建議:

一、行政領域工作小組召集人報告(竹教大許春峰主任秘書):

1.合併後空間規劃共識

( 1) 短程:於兩校現有空間調配。

( 2) 中程:

(a) 爭取教育部 30 億元補助經費,新建人文藝術館,連同教育學院一起

遷入。

(b) 南大路校區改為推廣教育等用途。

2.現行行政單位人力 :

學校

一級單位主

二級單位主

職技 工友 約用 合計 專任 a 兼任 專任 兼任

清大 2 7 28 34 172 75 226 544

竹教大 2 7c 9 18

b 52 28 32 148

a:人事、會計主任

b:竹教大由職技人員兼任之 6 位組長不列入二級主管人數統計,歸入職技類別人數

c:竹教大計網中心主任由組長暫兼

3. 現行教學單位專辦行政人力:

學校

教學單位 行政人員

院級 系 獨立

所 合計 職技 約用 合計

清大 8 17 22 47 57 112 169

竹教大 3 12 5 20 12 12 24

4. 行政組織架構調整原則

( 1) 以清大現有組織架構為主軸

( 2) 未來在竹教大現有校區,則規劃設置以下單位:

(a) 行政服務中心

(b) 圖書分館

(c) 竹教大校史館 (兼竹教大校友服務 )

5. 人力調整原則

( 1) 編制內人員,基本權益應予保障(竹教大編制人數:職技類 75 人,

工友 28 人)

( 2) 嘗試向主管單位爭取優退等配套措施

34

( 3) 透過新增單位及新增服務機制等需求,分階段解決人力重疊 (尤其

主管 )及過剩問題

( 4) 編制人員優先處理;約用人員另案評估

二、建議:原竹教大校區命名為「清華大學新竹師範推廣(或進修)學

院」或類似名稱。

陸、 共同建議:

一、竹教大教師升等、評量過渡期(從合校 D-day 開始計算):

1.助理教授: 10 年

2.助理教授以上: 8 年

※過渡期內,竹教大原聘教師之各級升等委員會原則上採用理學領域

工作小組之建議(見壹、一、 1.( 4) (a))。

二、有關合校計畫書,兩校先行分工,以利計畫書之撰寫。

柒、決議:

教育、人文社會與藝術三領域工作小組請於一個月內邀請諮議委員召開

「領域諮議委員與工作小組會議」。

(註:上述壹至陸項均為目前之建議,後續會議再逐步確認。)

35

附件八

36

清華大學 96學年度下學期學生及班級數

九十六學年度下學期 學士班 院系人數統計 統計日期:2008年 03 月 05日

院 系 別

共 計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計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人文社會學院

人文社會學院

院招生 22 6 16 6 16

中國文學系 199 33 166 16 32 5 47 7 41 3 42 2 3 1

外國語文學系 203 24 179 10 40 5 45 4 44 3 47 2 3

人文社會學系 208 71 137 13 36 15 42 22 21 14 37 5 2 1

本院合計 632 134 498 45 124 25 134 33 106 20 126 9 6 2 2

附件八

37

九十六學年度下學期 碩士班 院系人數統計 統計日期:2008年 03 月 05日

院 系 別

共 計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計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人文社會學院

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班 33 7 26 4 4 2 8 10 1 4

中國文學系碩士班 64 16 48 4 10 4 9 2 15 6 13 1

外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41 10 31 5 11 1 12 4 5 3

歷史研究所碩士班 86 40 46 10 12 10 9 8 11 11 14 1

語言學研究所碩士班 48 17 31 5 12 8 8 4 7 4

哲學研究所碩士班 20 11 9 3 4 3 1 3 1 2 3

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 81 32 49 12 13 7 10 7 13 6 13

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 43 12 31 5 6 3 7 3 7 1 8 3

本院合計 416 145 271 48 72 38 64 31 69 27 62 1 4

附件八

38

九十六學年度下學期 博士班 院系人數統計 統計日期:2008年 03月 05日

院系別 共計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四年級 五年級 六年級 七年級

計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人文社會學院

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班 23 9 14 2 2 1 3 4 3 2 3 3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 60 18 42 3 7 2 6 2 6 2 6 2 8 5 4 2 5

歷史研究所博士班 22 12 10 3 2 1 1 5 2 2 2 1 2

語言學研究所博士班 31 11 20 2 5 3 2 3 4 1 3 2 2 2 1

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 9 7 2 4 1 1 1 1 1

本院合計 145 57 88 14 17 8 9 11 14 8 14 4 13 9 8 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