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

6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學年度第 3 次校務會議 會議資料 中華民國 106 年 06 月 13 日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Oct-2019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學年度第 3 次校務會議

會議資料

中 華 民 國 1 0 6 年 0 6 月 1 3 日

目錄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學年度第 3 次校務會議

會議資料目錄

議 程 1

報告事項 5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5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7

議案委員會報告 8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提案討論 26

提案二 26

提案四 29

提案五 32

提案六 33

提案七 37

提案八 49

提案九 57

提案十 61

(按標題進行連結)

議程

1

議 程

壹 時 間106年 06月 13日 1400

貳 地 點行政大樓六樓第一會議室

參 主 席覺校長文郁

肆 主席致詞

伍 報告事項

一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第 5-6頁)

二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第 7頁)

三 議案委員會報告(第 8頁)

四 興中分部進度報告(簡報)

五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第 9-25頁)

陸 主席指示

柒 提案討論

提 案 一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績效報告書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主計室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4 年 10 月 6 日臺教高(通)字第 1040131656 號函暨本校 104 年 10

月 26 日因應「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及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

監督辦法」修正協調會紀錄辦理復依函示 105年度校務基金績效報告書需於 106

年 6月 30日前報部備查

(二) 另依教育部 104年 9月 3日修正「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第 26

條規定學校應就年度財務規劃報告書之教育績效目標達成情形作成校務基金

績效報告書並應載明事項(1)績效目標達成情形(包括投資效益)(2)財務變化

情形(3)檢討及改進(4)其他事項

(三) 爰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績效報告書之績效目標達成情形(包括投資效益)謹依

據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中各行政單位績效填報內容並增列

相關質量化說明又財務變化情形係依據本校最近 3年度財務狀況分析收支

餘絀決算現金流量決算資產負債及財務比率等至檢討及改進謹依據本校

105-111 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中各單位所提目標策略及執行方針並配

合年度計畫修訂期程進行撰寫及彙編另根據本校現有財務狀況檢討擬具改進

措施

(四) 本案業經 106 年 5 月 23 日 105 學年度第 4 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續

提本次會議通過後報部備查(如傳閱資料)

決 議

提 案 二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檢附「國立虎尾科技大學(105-111)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乙式本

次修訂內容請參考計畫書中之標示(如傳閱資料)

議程

2

(二) 本次修訂重點如下

1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

主軸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

高教公共性」「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

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

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

單位研擬納入「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中

2 全校各單位重點修訂詳如附件(第 26-28頁)

(三) 本計畫書經校發委員審議後製訂成冊並供本校各單位申請各項計畫案參酌使

決 議

提 案 三本校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第一期新建工程主要內容如下(如簡報)

1 國際產學合作大樓 1(2600坪-含公設)可利用面積約為 1800坪

2 實習場棚 1飛機修護實習場棚(600 坪-含公設)+航空維修訓練中心(1089 坪-含

公設)

3 實習場棚 2(400坪-含公設)

4 其餘附屬設施(校門總變電站自來水塔及污水處理廠等)

(二) 第一期新建工程總經費概估 4億 8000萬元擬由本校校務基金及 100學年度第

1 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議(1001222)決議事項提撥之改良及擴充準備金 5 億

7400萬元支應

(三) 本案歷經之校內行政程序如下

1 1051122-105年度第1次興中分部籌備委員會議決議辦理全校一二級單位進駐

需求調查及營運計畫申請

2 1060214-106年度第 1次興中分部籌備委員會通過規劃原則及空間配置

3 1060515-105學年度第 2學期第 1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通過規劃原則空間配

置及經費概估

(四) 審議如通過後擬提報教育部審核

決 議

提 案 四追認本校設計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6 年 3 月 28 日臺教技(一)字第 1060040036A 號來函請本校配合

政策評估增設農林漁牧領域及工業類科之五專科目學制

(二) 五專增設案經各系自行討論後設計系業於 106年 4月 5日投票通過 107學年度

增設精密機械工程科並由教務處於 106年 4月 6日函教育部提報增設申請

議程

3

(三) 本案業已經 106年 05月 15日召開之 105學年度第 2學期第 1次校務發展委員會

議審核通過

(四) 本案係配合教育部政策臨時提報增設五專學制未能依本校教學研究單位之增

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作業流程規定於報部前完成校內審查作業擬採

追認補正方式辦理(第 29-31頁)

決 議

提 案 五為執行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

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說 明

(一) 本校執行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其中資本門工程費 4950 萬元

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以提供產業跨域試煉場與聯合開發中心學生

自主技術社群與創業加速器空間用除提供進行技術開發外亦提供產業學院與

學生實務實習用

(二) 本案新建工程位於科研大樓後側(第 32頁)一樓將放置航太與汽機車自行車

零組件多軸加工單元智動化與雷射複合加減加工單機智能化產業級實務實作場

域提供工具機旗艦團隊廠商進行跨領域試煉場二樓以教學型跨域自動化實作

產線與無人載具試量產中心實體實作工廠三樓~四樓作旗艦團隊聯合開發中心

營運空間學生自主技術社群與創業加速器空間為主

(三) 本案業經 105 年 12 月 15 日校園景觀委員會106 年 03 月 30 日校務基金管理委

員會106年 05月 15日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通過

決 議

提 案 六擬簽訂「雲林國立大學聯盟」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說 明

(一) 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

策略聯盟特簽訂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二) 檢附三校策略聯盟意向書106 年 3 月 23 日雲林國立大學聯盟專案討論會議紀

錄(第 33-36頁)

決 議

提 案 七本校組織規程修正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人事室

說 明

(一) 為研議本校組織規程修正案分別以 105年 11月 3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6670

號書函及 106年 3月 2日虎科人字第 10623001220號函請本校一級單位傳復修正

建議表俾利彙提校務會議審議經彙整計有學務處及教務處研提第 6條修正建

議程

4

(二) 有關教務處「出版及教學發展」組更名一節依教務處說明係為加強招生宣傳工

作而進行教務處內部業務之調整爰更名為「招生業務」組其並未有單位重

大變更之處是以無須再提送校務發展委員會審議

(三) 另已配合修正 105-111學年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且於未來行政單位組織規劃

中將「出版及教學發展」組更名為「招生業務」組該計畫書已提 5 月 15 日校

務發展委員會審議

(四) 本修正案擬自 106年 8月 1日生效(第 37-48頁)

決 議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第二條及第十條條文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人事室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5年 11月 2日臺教人(三)字第 1050142481號函來文意旨進行修正

(二)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不限於教師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事項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定為最終確定意見以符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的

(三)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議特將法規文字

明確規範使系教評會實務面順利運作

(四) 本案業經 105學年度第 1次及第 2次校教評會討論(第 49-56頁)

決 議

提 案 九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秘書室

說 明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件並得依候補順序遞補(第 57-60

頁)

決 議

提 案 十擬請同意本校 106 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名單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秘書室

說 明

(一) 依據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要點第二條「本管理委員會置委員十五人由

校長任召集人其中不兼行政職務之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必要時得聘請

校外專業人士參與委員均為無給職任期兩年由校長遴選提經校務會議同意

後聘任之」辦理

(二) 新任委員任期自 106 年 8 月 1 日至 108 年 7 月 31 日惟兼任行政職之委員若

遇行政職務異動則名單隨職務異動調整(第 61頁)

決 議

捌 臨時動議

玖 散 會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5

報告事項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會議名稱105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

會議日期105年 12月 20日

提 案 一本校 106年度財務規劃報告書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主計室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已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 年 12 月 29 日虎科大校發字第

10529000850號函)

(二) 本案教育部業於 106年 2月 23日以臺教技(二)字第 1060018540號函同意核備

提 案 二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提請審議

決 議依學務處所提修正第 198頁宿舍空間調整內容餘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已依會議決議修訂並裝訂成冊備查

提 案 三辦理 107學年度新增研究所申請案審查作業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15日虎科大教字第 10514004030

號函)

(二) 依教育部 106年 4月 26日臺教技(一)字第 1060058740T號函通知本案審查結果

緩議

提 案 四擬調整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部分委員如說明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依程序發聘更新網頁名單

提 案 五本校「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要點」修正案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8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1號書函)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提 案 六擬修正本校「擬聘編制內專任教師審議要點」第六點規定提請審議

決 議第五點第一項刪除「或兼職四年」等文字修正為「各系(室中心)新聘編制

內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專任教師應累計具有專職二年之國內外業界實務經驗

且應與目前任教專業相關」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40號函)

提 案 七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3日虎科大秘字第 10513002610號函)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課程委員會設置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教務處

執行情形已公告教務處-教務法規網頁

提 案 九修正本校「教師評鑑準則」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第七條修正為「教師評鑑成績合格者為評鑑通過成績優異者各學院共同科

得發給評鑑績優獎牌」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30號函)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7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壹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106 年 05 月 15 日)審議說明如下

一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已通過

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二 追認本校機械設計工程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已通過校務發

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教務處)

三 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

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四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規劃興建構想書乙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

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貳預計於 106 年 06 月 22 日召開 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2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本校

108 學年度增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審核之申請案

回議程

報告事項-議案委員會報告

8

議案委員會報告

壹105學年度第 3次議案委員會審議內容如下

一會議時間106年 06月 01日

二審議內容

(一) 各單位所提送審議案件共計 10案

(二)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及「組織規程修正案」請提案單位補充說明文字

(三) 本次提會 10案通過提送校務會議審議並維持原議案順序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人兼任校務基金稽核 廖彩伶老師

一 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事項說明如下

說明

(一) 本報告業經 106年 4月 5日召開「請協同稽核教師協助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

目第三次討論會議」審議通過

(二) 依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基金稽核辦法」第五條規定辦理年度稽核報告向校

務會議報告

(三) 檢附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目錄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學年度第 3 次校務會議

會議資料目錄

議 程 1

報告事項 5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5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7

議案委員會報告 8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提案討論 26

提案二 26

提案四 29

提案五 32

提案六 33

提案七 37

提案八 49

提案九 57

提案十 61

(按標題進行連結)

議程

1

議 程

壹 時 間106年 06月 13日 1400

貳 地 點行政大樓六樓第一會議室

參 主 席覺校長文郁

肆 主席致詞

伍 報告事項

一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第 5-6頁)

二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第 7頁)

三 議案委員會報告(第 8頁)

四 興中分部進度報告(簡報)

五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第 9-25頁)

陸 主席指示

柒 提案討論

提 案 一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績效報告書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主計室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4 年 10 月 6 日臺教高(通)字第 1040131656 號函暨本校 104 年 10

月 26 日因應「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及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

監督辦法」修正協調會紀錄辦理復依函示 105年度校務基金績效報告書需於 106

年 6月 30日前報部備查

(二) 另依教育部 104年 9月 3日修正「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第 26

條規定學校應就年度財務規劃報告書之教育績效目標達成情形作成校務基金

績效報告書並應載明事項(1)績效目標達成情形(包括投資效益)(2)財務變化

情形(3)檢討及改進(4)其他事項

(三) 爰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績效報告書之績效目標達成情形(包括投資效益)謹依

據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中各行政單位績效填報內容並增列

相關質量化說明又財務變化情形係依據本校最近 3年度財務狀況分析收支

餘絀決算現金流量決算資產負債及財務比率等至檢討及改進謹依據本校

105-111 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中各單位所提目標策略及執行方針並配

合年度計畫修訂期程進行撰寫及彙編另根據本校現有財務狀況檢討擬具改進

措施

(四) 本案業經 106 年 5 月 23 日 105 學年度第 4 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續

提本次會議通過後報部備查(如傳閱資料)

決 議

提 案 二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檢附「國立虎尾科技大學(105-111)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乙式本

次修訂內容請參考計畫書中之標示(如傳閱資料)

議程

2

(二) 本次修訂重點如下

1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

主軸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

高教公共性」「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

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

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

單位研擬納入「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中

2 全校各單位重點修訂詳如附件(第 26-28頁)

(三) 本計畫書經校發委員審議後製訂成冊並供本校各單位申請各項計畫案參酌使

決 議

提 案 三本校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第一期新建工程主要內容如下(如簡報)

1 國際產學合作大樓 1(2600坪-含公設)可利用面積約為 1800坪

2 實習場棚 1飛機修護實習場棚(600 坪-含公設)+航空維修訓練中心(1089 坪-含

公設)

3 實習場棚 2(400坪-含公設)

4 其餘附屬設施(校門總變電站自來水塔及污水處理廠等)

(二) 第一期新建工程總經費概估 4億 8000萬元擬由本校校務基金及 100學年度第

1 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議(1001222)決議事項提撥之改良及擴充準備金 5 億

7400萬元支應

(三) 本案歷經之校內行政程序如下

1 1051122-105年度第1次興中分部籌備委員會議決議辦理全校一二級單位進駐

需求調查及營運計畫申請

2 1060214-106年度第 1次興中分部籌備委員會通過規劃原則及空間配置

3 1060515-105學年度第 2學期第 1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通過規劃原則空間配

置及經費概估

(四) 審議如通過後擬提報教育部審核

決 議

提 案 四追認本校設計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6 年 3 月 28 日臺教技(一)字第 1060040036A 號來函請本校配合

政策評估增設農林漁牧領域及工業類科之五專科目學制

(二) 五專增設案經各系自行討論後設計系業於 106年 4月 5日投票通過 107學年度

增設精密機械工程科並由教務處於 106年 4月 6日函教育部提報增設申請

議程

3

(三) 本案業已經 106年 05月 15日召開之 105學年度第 2學期第 1次校務發展委員會

議審核通過

(四) 本案係配合教育部政策臨時提報增設五專學制未能依本校教學研究單位之增

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作業流程規定於報部前完成校內審查作業擬採

追認補正方式辦理(第 29-31頁)

決 議

提 案 五為執行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

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說 明

(一) 本校執行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其中資本門工程費 4950 萬元

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以提供產業跨域試煉場與聯合開發中心學生

自主技術社群與創業加速器空間用除提供進行技術開發外亦提供產業學院與

學生實務實習用

(二) 本案新建工程位於科研大樓後側(第 32頁)一樓將放置航太與汽機車自行車

零組件多軸加工單元智動化與雷射複合加減加工單機智能化產業級實務實作場

域提供工具機旗艦團隊廠商進行跨領域試煉場二樓以教學型跨域自動化實作

產線與無人載具試量產中心實體實作工廠三樓~四樓作旗艦團隊聯合開發中心

營運空間學生自主技術社群與創業加速器空間為主

(三) 本案業經 105 年 12 月 15 日校園景觀委員會106 年 03 月 30 日校務基金管理委

員會106年 05月 15日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通過

決 議

提 案 六擬簽訂「雲林國立大學聯盟」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說 明

(一) 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

策略聯盟特簽訂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二) 檢附三校策略聯盟意向書106 年 3 月 23 日雲林國立大學聯盟專案討論會議紀

錄(第 33-36頁)

決 議

提 案 七本校組織規程修正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人事室

說 明

(一) 為研議本校組織規程修正案分別以 105年 11月 3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6670

號書函及 106年 3月 2日虎科人字第 10623001220號函請本校一級單位傳復修正

建議表俾利彙提校務會議審議經彙整計有學務處及教務處研提第 6條修正建

議程

4

(二) 有關教務處「出版及教學發展」組更名一節依教務處說明係為加強招生宣傳工

作而進行教務處內部業務之調整爰更名為「招生業務」組其並未有單位重

大變更之處是以無須再提送校務發展委員會審議

(三) 另已配合修正 105-111學年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且於未來行政單位組織規劃

中將「出版及教學發展」組更名為「招生業務」組該計畫書已提 5 月 15 日校

務發展委員會審議

(四) 本修正案擬自 106年 8月 1日生效(第 37-48頁)

決 議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第二條及第十條條文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人事室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5年 11月 2日臺教人(三)字第 1050142481號函來文意旨進行修正

(二)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不限於教師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事項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定為最終確定意見以符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的

(三)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議特將法規文字

明確規範使系教評會實務面順利運作

(四) 本案業經 105學年度第 1次及第 2次校教評會討論(第 49-56頁)

決 議

提 案 九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秘書室

說 明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件並得依候補順序遞補(第 57-60

頁)

決 議

提 案 十擬請同意本校 106 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名單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秘書室

說 明

(一) 依據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要點第二條「本管理委員會置委員十五人由

校長任召集人其中不兼行政職務之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必要時得聘請

校外專業人士參與委員均為無給職任期兩年由校長遴選提經校務會議同意

後聘任之」辦理

(二) 新任委員任期自 106 年 8 月 1 日至 108 年 7 月 31 日惟兼任行政職之委員若

遇行政職務異動則名單隨職務異動調整(第 61頁)

決 議

捌 臨時動議

玖 散 會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5

報告事項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會議名稱105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

會議日期105年 12月 20日

提 案 一本校 106年度財務規劃報告書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主計室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已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 年 12 月 29 日虎科大校發字第

10529000850號函)

(二) 本案教育部業於 106年 2月 23日以臺教技(二)字第 1060018540號函同意核備

提 案 二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提請審議

決 議依學務處所提修正第 198頁宿舍空間調整內容餘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已依會議決議修訂並裝訂成冊備查

提 案 三辦理 107學年度新增研究所申請案審查作業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15日虎科大教字第 10514004030

號函)

(二) 依教育部 106年 4月 26日臺教技(一)字第 1060058740T號函通知本案審查結果

緩議

提 案 四擬調整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部分委員如說明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依程序發聘更新網頁名單

提 案 五本校「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要點」修正案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8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1號書函)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提 案 六擬修正本校「擬聘編制內專任教師審議要點」第六點規定提請審議

決 議第五點第一項刪除「或兼職四年」等文字修正為「各系(室中心)新聘編制

內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專任教師應累計具有專職二年之國內外業界實務經驗

且應與目前任教專業相關」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40號函)

提 案 七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3日虎科大秘字第 10513002610號函)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課程委員會設置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教務處

執行情形已公告教務處-教務法規網頁

提 案 九修正本校「教師評鑑準則」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第七條修正為「教師評鑑成績合格者為評鑑通過成績優異者各學院共同科

得發給評鑑績優獎牌」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30號函)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7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壹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106 年 05 月 15 日)審議說明如下

一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已通過

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二 追認本校機械設計工程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已通過校務發

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教務處)

三 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

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四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規劃興建構想書乙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

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貳預計於 106 年 06 月 22 日召開 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2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本校

108 學年度增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審核之申請案

回議程

報告事項-議案委員會報告

8

議案委員會報告

壹105學年度第 3次議案委員會審議內容如下

一會議時間106年 06月 01日

二審議內容

(一) 各單位所提送審議案件共計 10案

(二)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及「組織規程修正案」請提案單位補充說明文字

(三) 本次提會 10案通過提送校務會議審議並維持原議案順序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人兼任校務基金稽核 廖彩伶老師

一 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事項說明如下

說明

(一) 本報告業經 106年 4月 5日召開「請協同稽核教師協助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

目第三次討論會議」審議通過

(二) 依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基金稽核辦法」第五條規定辦理年度稽核報告向校

務會議報告

(三) 檢附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議程

1

議 程

壹 時 間106年 06月 13日 1400

貳 地 點行政大樓六樓第一會議室

參 主 席覺校長文郁

肆 主席致詞

伍 報告事項

一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第 5-6頁)

二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第 7頁)

三 議案委員會報告(第 8頁)

四 興中分部進度報告(簡報)

五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第 9-25頁)

陸 主席指示

柒 提案討論

提 案 一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績效報告書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主計室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4 年 10 月 6 日臺教高(通)字第 1040131656 號函暨本校 104 年 10

月 26 日因應「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及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

監督辦法」修正協調會紀錄辦理復依函示 105年度校務基金績效報告書需於 106

年 6月 30日前報部備查

(二) 另依教育部 104年 9月 3日修正「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第 26

條規定學校應就年度財務規劃報告書之教育績效目標達成情形作成校務基金

績效報告書並應載明事項(1)績效目標達成情形(包括投資效益)(2)財務變化

情形(3)檢討及改進(4)其他事項

(三) 爰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績效報告書之績效目標達成情形(包括投資效益)謹依

據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中各行政單位績效填報內容並增列

相關質量化說明又財務變化情形係依據本校最近 3年度財務狀況分析收支

餘絀決算現金流量決算資產負債及財務比率等至檢討及改進謹依據本校

105-111 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中各單位所提目標策略及執行方針並配

合年度計畫修訂期程進行撰寫及彙編另根據本校現有財務狀況檢討擬具改進

措施

(四) 本案業經 106 年 5 月 23 日 105 學年度第 4 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審議通過續

提本次會議通過後報部備查(如傳閱資料)

決 議

提 案 二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檢附「國立虎尾科技大學(105-111)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乙式本

次修訂內容請參考計畫書中之標示(如傳閱資料)

議程

2

(二) 本次修訂重點如下

1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

主軸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

高教公共性」「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

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

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

單位研擬納入「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中

2 全校各單位重點修訂詳如附件(第 26-28頁)

(三) 本計畫書經校發委員審議後製訂成冊並供本校各單位申請各項計畫案參酌使

決 議

提 案 三本校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第一期新建工程主要內容如下(如簡報)

1 國際產學合作大樓 1(2600坪-含公設)可利用面積約為 1800坪

2 實習場棚 1飛機修護實習場棚(600 坪-含公設)+航空維修訓練中心(1089 坪-含

公設)

3 實習場棚 2(400坪-含公設)

4 其餘附屬設施(校門總變電站自來水塔及污水處理廠等)

(二) 第一期新建工程總經費概估 4億 8000萬元擬由本校校務基金及 100學年度第

1 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議(1001222)決議事項提撥之改良及擴充準備金 5 億

7400萬元支應

(三) 本案歷經之校內行政程序如下

1 1051122-105年度第1次興中分部籌備委員會議決議辦理全校一二級單位進駐

需求調查及營運計畫申請

2 1060214-106年度第 1次興中分部籌備委員會通過規劃原則及空間配置

3 1060515-105學年度第 2學期第 1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通過規劃原則空間配

置及經費概估

(四) 審議如通過後擬提報教育部審核

決 議

提 案 四追認本校設計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6 年 3 月 28 日臺教技(一)字第 1060040036A 號來函請本校配合

政策評估增設農林漁牧領域及工業類科之五專科目學制

(二) 五專增設案經各系自行討論後設計系業於 106年 4月 5日投票通過 107學年度

增設精密機械工程科並由教務處於 106年 4月 6日函教育部提報增設申請

議程

3

(三) 本案業已經 106年 05月 15日召開之 105學年度第 2學期第 1次校務發展委員會

議審核通過

(四) 本案係配合教育部政策臨時提報增設五專學制未能依本校教學研究單位之增

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作業流程規定於報部前完成校內審查作業擬採

追認補正方式辦理(第 29-31頁)

決 議

提 案 五為執行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

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說 明

(一) 本校執行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其中資本門工程費 4950 萬元

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以提供產業跨域試煉場與聯合開發中心學生

自主技術社群與創業加速器空間用除提供進行技術開發外亦提供產業學院與

學生實務實習用

(二) 本案新建工程位於科研大樓後側(第 32頁)一樓將放置航太與汽機車自行車

零組件多軸加工單元智動化與雷射複合加減加工單機智能化產業級實務實作場

域提供工具機旗艦團隊廠商進行跨領域試煉場二樓以教學型跨域自動化實作

產線與無人載具試量產中心實體實作工廠三樓~四樓作旗艦團隊聯合開發中心

營運空間學生自主技術社群與創業加速器空間為主

(三) 本案業經 105 年 12 月 15 日校園景觀委員會106 年 03 月 30 日校務基金管理委

員會106年 05月 15日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通過

決 議

提 案 六擬簽訂「雲林國立大學聯盟」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說 明

(一) 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

策略聯盟特簽訂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二) 檢附三校策略聯盟意向書106 年 3 月 23 日雲林國立大學聯盟專案討論會議紀

錄(第 33-36頁)

決 議

提 案 七本校組織規程修正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人事室

說 明

(一) 為研議本校組織規程修正案分別以 105年 11月 3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6670

號書函及 106年 3月 2日虎科人字第 10623001220號函請本校一級單位傳復修正

建議表俾利彙提校務會議審議經彙整計有學務處及教務處研提第 6條修正建

議程

4

(二) 有關教務處「出版及教學發展」組更名一節依教務處說明係為加強招生宣傳工

作而進行教務處內部業務之調整爰更名為「招生業務」組其並未有單位重

大變更之處是以無須再提送校務發展委員會審議

(三) 另已配合修正 105-111學年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且於未來行政單位組織規劃

中將「出版及教學發展」組更名為「招生業務」組該計畫書已提 5 月 15 日校

務發展委員會審議

(四) 本修正案擬自 106年 8月 1日生效(第 37-48頁)

決 議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第二條及第十條條文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人事室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5年 11月 2日臺教人(三)字第 1050142481號函來文意旨進行修正

(二)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不限於教師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事項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定為最終確定意見以符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的

(三)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議特將法規文字

明確規範使系教評會實務面順利運作

(四) 本案業經 105學年度第 1次及第 2次校教評會討論(第 49-56頁)

決 議

提 案 九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秘書室

說 明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件並得依候補順序遞補(第 57-60

頁)

決 議

提 案 十擬請同意本校 106 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名單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秘書室

說 明

(一) 依據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要點第二條「本管理委員會置委員十五人由

校長任召集人其中不兼行政職務之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必要時得聘請

校外專業人士參與委員均為無給職任期兩年由校長遴選提經校務會議同意

後聘任之」辦理

(二) 新任委員任期自 106 年 8 月 1 日至 108 年 7 月 31 日惟兼任行政職之委員若

遇行政職務異動則名單隨職務異動調整(第 61頁)

決 議

捌 臨時動議

玖 散 會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5

報告事項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會議名稱105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

會議日期105年 12月 20日

提 案 一本校 106年度財務規劃報告書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主計室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已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 年 12 月 29 日虎科大校發字第

10529000850號函)

(二) 本案教育部業於 106年 2月 23日以臺教技(二)字第 1060018540號函同意核備

提 案 二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提請審議

決 議依學務處所提修正第 198頁宿舍空間調整內容餘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已依會議決議修訂並裝訂成冊備查

提 案 三辦理 107學年度新增研究所申請案審查作業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15日虎科大教字第 10514004030

號函)

(二) 依教育部 106年 4月 26日臺教技(一)字第 1060058740T號函通知本案審查結果

緩議

提 案 四擬調整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部分委員如說明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依程序發聘更新網頁名單

提 案 五本校「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要點」修正案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8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1號書函)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提 案 六擬修正本校「擬聘編制內專任教師審議要點」第六點規定提請審議

決 議第五點第一項刪除「或兼職四年」等文字修正為「各系(室中心)新聘編制

內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專任教師應累計具有專職二年之國內外業界實務經驗

且應與目前任教專業相關」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40號函)

提 案 七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3日虎科大秘字第 10513002610號函)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課程委員會設置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教務處

執行情形已公告教務處-教務法規網頁

提 案 九修正本校「教師評鑑準則」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第七條修正為「教師評鑑成績合格者為評鑑通過成績優異者各學院共同科

得發給評鑑績優獎牌」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30號函)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7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壹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106 年 05 月 15 日)審議說明如下

一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已通過

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二 追認本校機械設計工程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已通過校務發

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教務處)

三 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

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四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規劃興建構想書乙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

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貳預計於 106 年 06 月 22 日召開 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2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本校

108 學年度增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審核之申請案

回議程

報告事項-議案委員會報告

8

議案委員會報告

壹105學年度第 3次議案委員會審議內容如下

一會議時間106年 06月 01日

二審議內容

(一) 各單位所提送審議案件共計 10案

(二)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及「組織規程修正案」請提案單位補充說明文字

(三) 本次提會 10案通過提送校務會議審議並維持原議案順序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人兼任校務基金稽核 廖彩伶老師

一 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事項說明如下

說明

(一) 本報告業經 106年 4月 5日召開「請協同稽核教師協助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

目第三次討論會議」審議通過

(二) 依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基金稽核辦法」第五條規定辦理年度稽核報告向校

務會議報告

(三) 檢附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議程

2

(二) 本次修訂重點如下

1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

主軸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

高教公共性」「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

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

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

單位研擬納入「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中

2 全校各單位重點修訂詳如附件(第 26-28頁)

(三) 本計畫書經校發委員審議後製訂成冊並供本校各單位申請各項計畫案參酌使

決 議

提 案 三本校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第一期新建工程主要內容如下(如簡報)

1 國際產學合作大樓 1(2600坪-含公設)可利用面積約為 1800坪

2 實習場棚 1飛機修護實習場棚(600 坪-含公設)+航空維修訓練中心(1089 坪-含

公設)

3 實習場棚 2(400坪-含公設)

4 其餘附屬設施(校門總變電站自來水塔及污水處理廠等)

(二) 第一期新建工程總經費概估 4億 8000萬元擬由本校校務基金及 100學年度第

1 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議(1001222)決議事項提撥之改良及擴充準備金 5 億

7400萬元支應

(三) 本案歷經之校內行政程序如下

1 1051122-105年度第1次興中分部籌備委員會議決議辦理全校一二級單位進駐

需求調查及營運計畫申請

2 1060214-106年度第 1次興中分部籌備委員會通過規劃原則及空間配置

3 1060515-105學年度第 2學期第 1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通過規劃原則空間配

置及經費概估

(四) 審議如通過後擬提報教育部審核

決 議

提 案 四追認本校設計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6 年 3 月 28 日臺教技(一)字第 1060040036A 號來函請本校配合

政策評估增設農林漁牧領域及工業類科之五專科目學制

(二) 五專增設案經各系自行討論後設計系業於 106年 4月 5日投票通過 107學年度

增設精密機械工程科並由教務處於 106年 4月 6日函教育部提報增設申請

議程

3

(三) 本案業已經 106年 05月 15日召開之 105學年度第 2學期第 1次校務發展委員會

議審核通過

(四) 本案係配合教育部政策臨時提報增設五專學制未能依本校教學研究單位之增

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作業流程規定於報部前完成校內審查作業擬採

追認補正方式辦理(第 29-31頁)

決 議

提 案 五為執行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

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說 明

(一) 本校執行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其中資本門工程費 4950 萬元

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以提供產業跨域試煉場與聯合開發中心學生

自主技術社群與創業加速器空間用除提供進行技術開發外亦提供產業學院與

學生實務實習用

(二) 本案新建工程位於科研大樓後側(第 32頁)一樓將放置航太與汽機車自行車

零組件多軸加工單元智動化與雷射複合加減加工單機智能化產業級實務實作場

域提供工具機旗艦團隊廠商進行跨領域試煉場二樓以教學型跨域自動化實作

產線與無人載具試量產中心實體實作工廠三樓~四樓作旗艦團隊聯合開發中心

營運空間學生自主技術社群與創業加速器空間為主

(三) 本案業經 105 年 12 月 15 日校園景觀委員會106 年 03 月 30 日校務基金管理委

員會106年 05月 15日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通過

決 議

提 案 六擬簽訂「雲林國立大學聯盟」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說 明

(一) 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

策略聯盟特簽訂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二) 檢附三校策略聯盟意向書106 年 3 月 23 日雲林國立大學聯盟專案討論會議紀

錄(第 33-36頁)

決 議

提 案 七本校組織規程修正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人事室

說 明

(一) 為研議本校組織規程修正案分別以 105年 11月 3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6670

號書函及 106年 3月 2日虎科人字第 10623001220號函請本校一級單位傳復修正

建議表俾利彙提校務會議審議經彙整計有學務處及教務處研提第 6條修正建

議程

4

(二) 有關教務處「出版及教學發展」組更名一節依教務處說明係為加強招生宣傳工

作而進行教務處內部業務之調整爰更名為「招生業務」組其並未有單位重

大變更之處是以無須再提送校務發展委員會審議

(三) 另已配合修正 105-111學年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且於未來行政單位組織規劃

中將「出版及教學發展」組更名為「招生業務」組該計畫書已提 5 月 15 日校

務發展委員會審議

(四) 本修正案擬自 106年 8月 1日生效(第 37-48頁)

決 議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第二條及第十條條文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人事室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5年 11月 2日臺教人(三)字第 1050142481號函來文意旨進行修正

(二)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不限於教師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事項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定為最終確定意見以符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的

(三)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議特將法規文字

明確規範使系教評會實務面順利運作

(四) 本案業經 105學年度第 1次及第 2次校教評會討論(第 49-56頁)

決 議

提 案 九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秘書室

說 明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件並得依候補順序遞補(第 57-60

頁)

決 議

提 案 十擬請同意本校 106 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名單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秘書室

說 明

(一) 依據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要點第二條「本管理委員會置委員十五人由

校長任召集人其中不兼行政職務之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必要時得聘請

校外專業人士參與委員均為無給職任期兩年由校長遴選提經校務會議同意

後聘任之」辦理

(二) 新任委員任期自 106 年 8 月 1 日至 108 年 7 月 31 日惟兼任行政職之委員若

遇行政職務異動則名單隨職務異動調整(第 61頁)

決 議

捌 臨時動議

玖 散 會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5

報告事項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會議名稱105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

會議日期105年 12月 20日

提 案 一本校 106年度財務規劃報告書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主計室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已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 年 12 月 29 日虎科大校發字第

10529000850號函)

(二) 本案教育部業於 106年 2月 23日以臺教技(二)字第 1060018540號函同意核備

提 案 二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提請審議

決 議依學務處所提修正第 198頁宿舍空間調整內容餘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已依會議決議修訂並裝訂成冊備查

提 案 三辦理 107學年度新增研究所申請案審查作業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15日虎科大教字第 10514004030

號函)

(二) 依教育部 106年 4月 26日臺教技(一)字第 1060058740T號函通知本案審查結果

緩議

提 案 四擬調整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部分委員如說明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依程序發聘更新網頁名單

提 案 五本校「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要點」修正案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8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1號書函)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提 案 六擬修正本校「擬聘編制內專任教師審議要點」第六點規定提請審議

決 議第五點第一項刪除「或兼職四年」等文字修正為「各系(室中心)新聘編制

內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專任教師應累計具有專職二年之國內外業界實務經驗

且應與目前任教專業相關」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40號函)

提 案 七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3日虎科大秘字第 10513002610號函)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課程委員會設置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教務處

執行情形已公告教務處-教務法規網頁

提 案 九修正本校「教師評鑑準則」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第七條修正為「教師評鑑成績合格者為評鑑通過成績優異者各學院共同科

得發給評鑑績優獎牌」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30號函)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7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壹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106 年 05 月 15 日)審議說明如下

一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已通過

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二 追認本校機械設計工程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已通過校務發

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教務處)

三 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

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四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規劃興建構想書乙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

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貳預計於 106 年 06 月 22 日召開 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2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本校

108 學年度增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審核之申請案

回議程

報告事項-議案委員會報告

8

議案委員會報告

壹105學年度第 3次議案委員會審議內容如下

一會議時間106年 06月 01日

二審議內容

(一) 各單位所提送審議案件共計 10案

(二)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及「組織規程修正案」請提案單位補充說明文字

(三) 本次提會 10案通過提送校務會議審議並維持原議案順序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人兼任校務基金稽核 廖彩伶老師

一 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事項說明如下

說明

(一) 本報告業經 106年 4月 5日召開「請協同稽核教師協助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

目第三次討論會議」審議通過

(二) 依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基金稽核辦法」第五條規定辦理年度稽核報告向校

務會議報告

(三) 檢附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議程

3

(三) 本案業已經 106年 05月 15日召開之 105學年度第 2學期第 1次校務發展委員會

議審核通過

(四) 本案係配合教育部政策臨時提報增設五專學制未能依本校教學研究單位之增

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作業流程規定於報部前完成校內審查作業擬採

追認補正方式辦理(第 29-31頁)

決 議

提 案 五為執行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

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說 明

(一) 本校執行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其中資本門工程費 4950 萬元

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以提供產業跨域試煉場與聯合開發中心學生

自主技術社群與創業加速器空間用除提供進行技術開發外亦提供產業學院與

學生實務實習用

(二) 本案新建工程位於科研大樓後側(第 32頁)一樓將放置航太與汽機車自行車

零組件多軸加工單元智動化與雷射複合加減加工單機智能化產業級實務實作場

域提供工具機旗艦團隊廠商進行跨領域試煉場二樓以教學型跨域自動化實作

產線與無人載具試量產中心實體實作工廠三樓~四樓作旗艦團隊聯合開發中心

營運空間學生自主技術社群與創業加速器空間為主

(三) 本案業經 105 年 12 月 15 日校園景觀委員會106 年 03 月 30 日校務基金管理委

員會106年 05月 15日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通過

決 議

提 案 六擬簽訂「雲林國立大學聯盟」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提請討論

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說 明

(一) 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

策略聯盟特簽訂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二) 檢附三校策略聯盟意向書106 年 3 月 23 日雲林國立大學聯盟專案討論會議紀

錄(第 33-36頁)

決 議

提 案 七本校組織規程修正案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人事室

說 明

(一) 為研議本校組織規程修正案分別以 105年 11月 3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6670

號書函及 106年 3月 2日虎科人字第 10623001220號函請本校一級單位傳復修正

建議表俾利彙提校務會議審議經彙整計有學務處及教務處研提第 6條修正建

議程

4

(二) 有關教務處「出版及教學發展」組更名一節依教務處說明係為加強招生宣傳工

作而進行教務處內部業務之調整爰更名為「招生業務」組其並未有單位重

大變更之處是以無須再提送校務發展委員會審議

(三) 另已配合修正 105-111學年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且於未來行政單位組織規劃

中將「出版及教學發展」組更名為「招生業務」組該計畫書已提 5 月 15 日校

務發展委員會審議

(四) 本修正案擬自 106年 8月 1日生效(第 37-48頁)

決 議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第二條及第十條條文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人事室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5年 11月 2日臺教人(三)字第 1050142481號函來文意旨進行修正

(二)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不限於教師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事項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定為最終確定意見以符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的

(三)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議特將法規文字

明確規範使系教評會實務面順利運作

(四) 本案業經 105學年度第 1次及第 2次校教評會討論(第 49-56頁)

決 議

提 案 九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秘書室

說 明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件並得依候補順序遞補(第 57-60

頁)

決 議

提 案 十擬請同意本校 106 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名單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秘書室

說 明

(一) 依據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要點第二條「本管理委員會置委員十五人由

校長任召集人其中不兼行政職務之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必要時得聘請

校外專業人士參與委員均為無給職任期兩年由校長遴選提經校務會議同意

後聘任之」辦理

(二) 新任委員任期自 106 年 8 月 1 日至 108 年 7 月 31 日惟兼任行政職之委員若

遇行政職務異動則名單隨職務異動調整(第 61頁)

決 議

捌 臨時動議

玖 散 會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5

報告事項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會議名稱105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

會議日期105年 12月 20日

提 案 一本校 106年度財務規劃報告書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主計室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已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 年 12 月 29 日虎科大校發字第

10529000850號函)

(二) 本案教育部業於 106年 2月 23日以臺教技(二)字第 1060018540號函同意核備

提 案 二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提請審議

決 議依學務處所提修正第 198頁宿舍空間調整內容餘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已依會議決議修訂並裝訂成冊備查

提 案 三辦理 107學年度新增研究所申請案審查作業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15日虎科大教字第 10514004030

號函)

(二) 依教育部 106年 4月 26日臺教技(一)字第 1060058740T號函通知本案審查結果

緩議

提 案 四擬調整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部分委員如說明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依程序發聘更新網頁名單

提 案 五本校「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要點」修正案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8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1號書函)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提 案 六擬修正本校「擬聘編制內專任教師審議要點」第六點規定提請審議

決 議第五點第一項刪除「或兼職四年」等文字修正為「各系(室中心)新聘編制

內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專任教師應累計具有專職二年之國內外業界實務經驗

且應與目前任教專業相關」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40號函)

提 案 七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3日虎科大秘字第 10513002610號函)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課程委員會設置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教務處

執行情形已公告教務處-教務法規網頁

提 案 九修正本校「教師評鑑準則」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第七條修正為「教師評鑑成績合格者為評鑑通過成績優異者各學院共同科

得發給評鑑績優獎牌」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30號函)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7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壹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106 年 05 月 15 日)審議說明如下

一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已通過

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二 追認本校機械設計工程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已通過校務發

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教務處)

三 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

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四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規劃興建構想書乙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

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貳預計於 106 年 06 月 22 日召開 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2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本校

108 學年度增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審核之申請案

回議程

報告事項-議案委員會報告

8

議案委員會報告

壹105學年度第 3次議案委員會審議內容如下

一會議時間106年 06月 01日

二審議內容

(一) 各單位所提送審議案件共計 10案

(二)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及「組織規程修正案」請提案單位補充說明文字

(三) 本次提會 10案通過提送校務會議審議並維持原議案順序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人兼任校務基金稽核 廖彩伶老師

一 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事項說明如下

說明

(一) 本報告業經 106年 4月 5日召開「請協同稽核教師協助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

目第三次討論會議」審議通過

(二) 依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基金稽核辦法」第五條規定辦理年度稽核報告向校

務會議報告

(三) 檢附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議程

4

(二) 有關教務處「出版及教學發展」組更名一節依教務處說明係為加強招生宣傳工

作而進行教務處內部業務之調整爰更名為「招生業務」組其並未有單位重

大變更之處是以無須再提送校務發展委員會審議

(三) 另已配合修正 105-111學年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且於未來行政單位組織規劃

中將「出版及教學發展」組更名為「招生業務」組該計畫書已提 5 月 15 日校

務發展委員會審議

(四) 本修正案擬自 106年 8月 1日生效(第 37-48頁)

決 議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第二條及第十條條文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人事室

說 明

(一) 依據教育部 105年 11月 2日臺教人(三)字第 1050142481號函來文意旨進行修正

(二)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不限於教師解聘停聘或不續聘事項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定為最終確定意見以符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的

(三)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議特將法規文字

明確規範使系教評會實務面順利運作

(四) 本案業經 105學年度第 1次及第 2次校教評會討論(第 49-56頁)

決 議

提 案 九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秘書室

說 明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件並得依候補順序遞補(第 57-60

頁)

決 議

提 案 十擬請同意本校 106 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名單提請審議

提案單位秘書室

說 明

(一) 依據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組織要點第二條「本管理委員會置委員十五人由

校長任召集人其中不兼行政職務之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三分之一必要時得聘請

校外專業人士參與委員均為無給職任期兩年由校長遴選提經校務會議同意

後聘任之」辦理

(二) 新任委員任期自 106 年 8 月 1 日至 108 年 7 月 31 日惟兼任行政職之委員若

遇行政職務異動則名單隨職務異動調整(第 61頁)

決 議

捌 臨時動議

玖 散 會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5

報告事項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會議名稱105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

會議日期105年 12月 20日

提 案 一本校 106年度財務規劃報告書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主計室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已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 年 12 月 29 日虎科大校發字第

10529000850號函)

(二) 本案教育部業於 106年 2月 23日以臺教技(二)字第 1060018540號函同意核備

提 案 二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提請審議

決 議依學務處所提修正第 198頁宿舍空間調整內容餘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已依會議決議修訂並裝訂成冊備查

提 案 三辦理 107學年度新增研究所申請案審查作業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15日虎科大教字第 10514004030

號函)

(二) 依教育部 106年 4月 26日臺教技(一)字第 1060058740T號函通知本案審查結果

緩議

提 案 四擬調整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部分委員如說明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依程序發聘更新網頁名單

提 案 五本校「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要點」修正案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8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1號書函)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提 案 六擬修正本校「擬聘編制內專任教師審議要點」第六點規定提請審議

決 議第五點第一項刪除「或兼職四年」等文字修正為「各系(室中心)新聘編制

內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專任教師應累計具有專職二年之國內外業界實務經驗

且應與目前任教專業相關」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40號函)

提 案 七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3日虎科大秘字第 10513002610號函)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課程委員會設置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教務處

執行情形已公告教務處-教務法規網頁

提 案 九修正本校「教師評鑑準則」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第七條修正為「教師評鑑成績合格者為評鑑通過成績優異者各學院共同科

得發給評鑑績優獎牌」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30號函)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7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壹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106 年 05 月 15 日)審議說明如下

一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已通過

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二 追認本校機械設計工程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已通過校務發

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教務處)

三 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

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四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規劃興建構想書乙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

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貳預計於 106 年 06 月 22 日召開 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2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本校

108 學年度增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審核之申請案

回議程

報告事項-議案委員會報告

8

議案委員會報告

壹105學年度第 3次議案委員會審議內容如下

一會議時間106年 06月 01日

二審議內容

(一) 各單位所提送審議案件共計 10案

(二)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及「組織規程修正案」請提案單位補充說明文字

(三) 本次提會 10案通過提送校務會議審議並維持原議案順序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人兼任校務基金稽核 廖彩伶老師

一 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事項說明如下

說明

(一) 本報告業經 106年 4月 5日召開「請協同稽核教師協助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

目第三次討論會議」審議通過

(二) 依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基金稽核辦法」第五條規定辦理年度稽核報告向校

務會議報告

(三) 檢附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5

報告事項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會議名稱105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

會議日期105年 12月 20日

提 案 一本校 106年度財務規劃報告書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主計室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已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 年 12 月 29 日虎科大校發字第

10529000850號函)

(二) 本案教育部業於 106年 2月 23日以臺教技(二)字第 1060018540號函同意核備

提 案 二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提請審議

決 議依學務處所提修正第 198頁宿舍空間調整內容餘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已依會議決議修訂並裝訂成冊備查

提 案 三辦理 107學年度新增研究所申請案審查作業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執行情形

(一) 依程序函送教育部備查(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15日虎科大教字第 10514004030

號函)

(二) 依教育部 106年 4月 26日臺教技(一)字第 1060058740T號函通知本案審查結果

緩議

提 案 四擬調整本校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部分委員如說明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依程序發聘更新網頁名單

提 案 五本校「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要點」修正案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8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1號書函)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提 案 六擬修正本校「擬聘編制內專任教師審議要點」第六點規定提請審議

決 議第五點第一項刪除「或兼職四年」等文字修正為「各系(室中心)新聘編制

內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專任教師應累計具有專職二年之國內外業界實務經驗

且應與目前任教專業相關」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40號函)

提 案 七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3日虎科大秘字第 10513002610號函)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課程委員會設置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教務處

執行情形已公告教務處-教務法規網頁

提 案 九修正本校「教師評鑑準則」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第七條修正為「教師評鑑成績合格者為評鑑通過成績優異者各學院共同科

得發給評鑑績優獎牌」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30號函)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7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壹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106 年 05 月 15 日)審議說明如下

一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已通過

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二 追認本校機械設計工程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已通過校務發

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教務處)

三 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

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四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規劃興建構想書乙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

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貳預計於 106 年 06 月 22 日召開 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2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本校

108 學年度增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審核之申請案

回議程

報告事項-議案委員會報告

8

議案委員會報告

壹105學年度第 3次議案委員會審議內容如下

一會議時間106年 06月 01日

二審議內容

(一) 各單位所提送審議案件共計 10案

(二)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及「組織規程修正案」請提案單位補充說明文字

(三) 本次提會 10案通過提送校務會議審議並維持原議案順序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人兼任校務基金稽核 廖彩伶老師

一 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事項說明如下

說明

(一) 本報告業經 106年 4月 5日召開「請協同稽核教師協助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

目第三次討論會議」審議通過

(二) 依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基金稽核辦法」第五條規定辦理年度稽核報告向校

務會議報告

(三) 檢附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6

提 案 六擬修正本校「擬聘編制內專任教師審議要點」第六點規定提請審議

決 議第五點第一項刪除「或兼職四年」等文字修正為「各系(室中心)新聘編制

內專業科目或技術科目專任教師應累計具有專職二年之國內外業界實務經驗

且應與目前任教專業相關」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40號函)

提 案 七擬修正本校「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秘書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文號內容105年 12月 23日虎科大秘字第 10513002610號函)

提 案 八擬修正本校「課程委員會設置辦法」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教務處

執行情形已公告教務處-教務法規網頁

提 案 九修正本校「教師評鑑準則」部分條文提請審議

決 議第七條修正為「教師評鑑成績合格者為評鑑通過成績優異者各學院共同科

得發給評鑑績優獎牌」餘照案修正通過

執行單位人事室

執行情形已函文公告(105年 12月 29日虎科大人字第 10523007830號函)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7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壹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106 年 05 月 15 日)審議說明如下

一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已通過

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二 追認本校機械設計工程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已通過校務發

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教務處)

三 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

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四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規劃興建構想書乙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

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貳預計於 106 年 06 月 22 日召開 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2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本校

108 學年度增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審核之申請案

回議程

報告事項-議案委員會報告

8

議案委員會報告

壹105學年度第 3次議案委員會審議內容如下

一會議時間106年 06月 01日

二審議內容

(一) 各單位所提送審議案件共計 10案

(二)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及「組織規程修正案」請提案單位補充說明文字

(三) 本次提會 10案通過提送校務會議審議並維持原議案順序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人兼任校務基金稽核 廖彩伶老師

一 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事項說明如下

說明

(一) 本報告業經 106年 4月 5日召開「請協同稽核教師協助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

目第三次討論會議」審議通過

(二) 依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基金稽核辦法」第五條規定辦理年度稽核報告向校

務會議報告

(三) 檢附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7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壹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1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106 年 05 月 15 日)審議說明如下

一 106年「發展典範科技大學延續計畫」擬進行跨領域實作館新建工程案已通過

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研究發展處)

二 追認本校機械設計工程系 107學年度增設五專精密機械工程科乙案已通過校務發

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教務處)

三 本校 105-111學年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

並提送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四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規劃興建構想書乙案已通過校務發展委員會審查並提送

校務會議審議(提案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貳預計於 106 年 06 月 22 日召開 105 學年度第 2 學期第 2 次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審議本校

108 學年度增設合併停辦停招及變更審核之申請案

回議程

報告事項-議案委員會報告

8

議案委員會報告

壹105學年度第 3次議案委員會審議內容如下

一會議時間106年 06月 01日

二審議內容

(一) 各單位所提送審議案件共計 10案

(二)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及「組織規程修正案」請提案單位補充說明文字

(三) 本次提會 10案通過提送校務會議審議並維持原議案順序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人兼任校務基金稽核 廖彩伶老師

一 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事項說明如下

說明

(一) 本報告業經 106年 4月 5日召開「請協同稽核教師協助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

目第三次討論會議」審議通過

(二) 依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基金稽核辦法」第五條規定辦理年度稽核報告向校

務會議報告

(三) 檢附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議案委員會報告

8

議案委員會報告

壹105學年度第 3次議案委員會審議內容如下

一會議時間106年 06月 01日

二審議內容

(一) 各單位所提送審議案件共計 10案

(二) 「興中分部第一期新建工程案」及「組織規程修正案」請提案單位補充說明文字

(三) 本次提會 10案通過提送校務會議審議並維持原議案順序

回議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人兼任校務基金稽核 廖彩伶老師

一 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事項說明如下

說明

(一) 本報告業經 106年 4月 5日召開「請協同稽核教師協助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

目第三次討論會議」審議通過

(二) 依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基金稽核辦法」第五條規定辦理年度稽核報告向校

務會議報告

(三) 檢附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9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人兼任校務基金稽核 廖彩伶老師

一 本校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事項說明如下

說明

(一) 本報告業經 106年 4月 5日召開「請協同稽核教師協助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

目第三次討論會議」審議通過

(二) 依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基金稽核辦法」第五條規定辦理年度稽核報告向校

務會議報告

(三) 檢附 105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1

壹稽核緣起

本校 105 年度校務基金稽核計畫係依據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設置條例

暨國立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管理及監督辦法辦理本校已就校務基金管理及運用

訂定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院校務基金稽核辦法之內部控制相關規章據以建立

及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

貳稽核目的

為強化校務基金內部控制及確保其內部控制制度持續有效運作並落實經

費稽核之功能

參稽核工作期程

本校 105 年度辦理稽核工作之項目及期程如附表 1 所示

肆稽核過程

各稽核工作係由稽核單位進行實地查核並如期完成與預計的稽核工作項

目相符

伍稽核結果

以下為本校 105 年度稽核計畫中各單位受稽核項目之稽核結果(如附表 2)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2

附表 1 105 年度預計辦理校務基金稽核工作項目及期程彙總表

項次 期間 稽核項目 受稽核單位或負責單位

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

2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總務處(事務組)

3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人事室總務處 ( 出納)主計室國際事務處

4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5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6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總務處 (出納 )教務處進修推廣部進修學院主計室

7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8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總務處(出納)主計室

9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採購決標(準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總務處(事務組營繕組)

10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主計室人事室總務處(事務組出納組)

11 105 年 8 月 ~

106 年 1 月

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各單位總務處(出納事務組保管組)主計室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3

附表 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1

稽核項目月退休金年撫卹金月撫慰金核發

稽核日期105829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函證陳欣榮等 17 位退休人員並核對發放清冊與匯款明細表支票簽收單及相

關公文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在作業流程方面人事室未建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核發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請人事室將每年新增之退休人員名單加做附註以減少新增退休人員名單之比對時間

2 目前工友技工司機等退休人員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歸屬事務組管理

建議將此一人事管理回歸人事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有關建議 1 所述因現行公教人員月退休金發放清冊係屬『人事行政總處全國公教人員

退休撫卹整合平台產製』直接產製並憑此據辦理撥付款項系統直接產製之清冊無法顯

示新增或減少名單亦無法顯示退休時點惟本室尚可配合稽核作業另行造冊提供該年

度新增減少人員名冊以利稽核

2 有關建議 2 所述現行技工工友司機等人退休金及其他事務管理係屬本校總務處事

務組管理之範疇又前開人員之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係依據『工友管理要點』及『勞工退

休金條例』辦理與本校教職員退休法條(公務人員退休法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迥異

發放邏輯也大相逕庭又查工友管理係教育部之總務單位(秘書處)管轄教育部人事處

業務所轄並無工友管理事項爰事涉工友技工司機等人員之整體人事管理權責稽

核人員並無逕行指派各單位業務之權責本點稽核意見之妥適性不無疑義建請應予以

刪除為宜基此仍建請本校維持現行管理單位及辦理方式為妥

二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1 現行本校教職員工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僅技工工友(含駕駛)由事務組

管理餘由人事室統一管理核發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4

2 技工工友(含駕駛)之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發放標準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前之年

資依工友管理要點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後之年資依勞動基準法辦理

3 依「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

權責劃分表」技工工友之退休撫卹由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及勞動部共同為主管機關

適用工友管理要點部分主管機關為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適用勞動基準法部分主管機

關為勞動部

稽核委員意見

一 對於人事室回覆

針對建議 2 之內容

1 就職權劃分而言與人事相關之業務應該由人事單位負責處理這就跟教學業務由教務

處學生輔導業務由學務處負責等是一樣的本校約聘人員退休金等計算發放一樣

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其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由人事室負責因此

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之核發若由人事室管理應該

沒有大相逕庭之情況就專業角度而言人事單位在人事管理方面理應比總務處事務

組更具專業因此由人事室負責本校技工工友與司機等退休金撫卹金及撫慰金

之核發的管理應該更加適合

2 依中華民國 102 年 4 月 5 日行政院院授人組字第 1020031093 號函修正發布之『工友管

理要點』中附件八「各級行政機關及公立學校工友納入勞動基準法適用範圍後勞動

條件適用法規及主管權責劃分表」之內容工友之「退休事項」分別由行政院人事行

政總處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就其負責部分管理

3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針對內部稽核之規定內容「內部稽核單位以客觀公正之立

場協助機關檢查內部控制建立及執行情形適時提供改善建議並得針對機關資源

使用之經濟效率及效果以及未來有關管理及績效重大挑戰事項提出建議或預警性

意見」校務基金稽核屬於內部稽核業務之一環因此校務基金稽核與協同稽核教

師得針對稽核項目提出「改善建議」這與「逕行指派」的說法迥異

4 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

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對此建議內容有所

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納出適當正確

的作法

二 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針對建議 2 的部分由於技工工友與司機等為本校之職員其管理屬於人事管理的一

環以內控及內稽的角度而言屬於人事管理的業務統一由人事室處理較為合理若針

對此建議內容有所爭議建議由內控小組於其會議中由相關單位提出意見及討論以歸

納出適當正確的作法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有關建議 2 所提之內容建議由內控小組召集相關單位召開會議討論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2

稽核項目國內出差登記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831

稽核結果 1 由 105 年 5 月差勤系統假單中抽樣 43 筆核對其出差旅費報告表與核銷憑證發現部

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

事前提出漏報或溢報差旅費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2 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104AG07溢報 10559 該

日之住宿費 NT$1580

建議事項 1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

檢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2 請主計室協同出納組追討傳票編號 A300086(帳簿成本明細帳核發日530)計畫編號

104AG07溢報 1 晚之住宿費 NT$1580 後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二主計室回覆

1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1本室係採逐案宣導及說明報支差旅費之相關規定(詳如附件

1)

2 有關具體建議事項 2所提追討溢報之住宿費用 1580 元相關出差人員已於 105 年 9 月

8 日將該款項 1580 元繳回並於 105 年 9 月 9 日入帳收回收入傳票為 A100042(詳如

附件 2)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二對於主計室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6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A-3

稽核項目國外及大陸地區出差案件控管及差旅費核發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91

稽核結果

經查核 105 年度 4 月核銷之國外差旅費案件發現部分請款人未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

意事項rdquo辦理包括未檢附相關文件或簽呈未於事前提出漏報國內交通費未辦理出國

保險及在請購系統上的資料填寫不完全

建議事項 向教職員工宣導辦理差旅費核銷時請款人應依 ldquo本校教職員工出差注意事項rdquo辦理檢

附相關文件並詳實報支差旅費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人事室回覆

1 本室將透過人事 e 報主管會報及行政會議加強宣導請全校教職員於事前提出差假申

請並檢附申請人相關佐證文件或簽呈

2 申請人申領差旅費時本室係核對申請人之差假申請時間是否符合申請人有否檢附核

准簽呈或相關資佐證文件

3 依據本校國內外公差(公假)申請注意事項之規定如由校控經費支出差旅費則須檢附

核派公文另教師個人計畫執行所生者僅需敘明出差理由並檢附計畫編號或計畫名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人事室回覆

該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人事單位已依建議的內容提出改善措施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措施是否落實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7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4

稽核項目收款作業及統一收據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入款並核對收入傳票與所附收款收據或自行收納統一收據及銀

行匯款通知書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檢視 12 月份作廢收據之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收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收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收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

2 收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作業流程圖

3 許多收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因不同收款對象收款作業流程亦相同故建議暫無須建立不同流程圖

2 在原流程圖中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收款作業中有關出納組業務皆屬立即辦理性質且流程中又涉及其他單位辦理之業務

不易訂定各項作業時間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5

稽核項目現金支出暨付款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經抽查 12 月份大額匯款發現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之標準作業流程(10 萬元以上)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付款作業已建置流程圖然係屬一般性之付款程序並未針對不同之付款對象設計不同

的付款作業流程例如學生教職員廠商等建議針對比較大宗之付款對象例如

學雜費退費等建置其退費流程圖

2 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管道建

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付款作業流程圖

3 許多付款之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註記開

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有關學雜費退費流程圖本組已有建立並公告於出納組網頁

2 本校付款流程針對學生教職員廠商的作業流程均屬相同惟付款部份有分事務組及

出納組分別支付其本組流程圖會加以修正敘明清楚(如附件一~三)

事務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下款項(銀行-廠商郵局-代墊人)

出納組-付廠商一萬元以上款項及學生教職員校外人士

3 針對付款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清形因每件付款憑証清冊等會有不同單

位核章本組無法確認那些案件需由那些單位核章故流程圖部份僅能略示而無法詳

述有那些單位需核章以避免造成請購人之誤解(如附件四)

4 每件付款時間與完成時間均與支票核章單位有關每次完成核後至付款時間不盡相

同因傳票或印領清冊等送至出納組時間與其註明時間會有所不同故本組付款時

間及完成時間以本組處理時間為主其相關時間已記錄於付款系統中本組另有製作

付款時間流程圖已公告於本組網頁(如附件五)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1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6

稽核項目學雜費收入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6118

稽核結果

1 抽查 105 學年度第一學期碩士在職專班學雜費基數表所有學生都已繳費完成

2 抽查及核對 17 筆日間部學生學雜費收入之「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

當日交易明細查詢」紀錄此 17 筆資料之送款單號如下

V002101 V002109 V002150 V002151 V002159 V002187 V002180 V002225 V002230

V002231 V002239 V002253 V002298 V002303V002305 V002319

此 17 筆資料都正確無誤

3 在作業流程方面出納組未建立學雜費收入作業之流程圖

建議事項

1 「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之間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可供勾稽「國

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也無專屬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與「國庫機關專戶存款收款書」中設計一個可供互

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2 「收入傳票」上的個別項目可以「送款單號」與「出納帳務登記表」上的個別項目互相

對應方便勾稽可是「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上的個別項目與「收入傳票」或「出

納帳務登記表」卻沒有可互相對應的編號如此將造成勾稽時的複雜度及影響勾稽之效

率因此建議可於「收入傳票」「出納帳務登記表」及「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中

設計一個可供互相連結或對應的編號以方便內控及內稽工作之進行避免發生錯誤

3 建議校方應該導入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並將各種作業流程及相對應的管制點都明確納

入此系統中如此方能有效提升相關作業的效率並降低錯誤率也方便內控與內稽作業

的進行

4 在作業流程方面

(1)學雜費收入作業未建置流程圖學雜費收入作業係屬一般性之收款程序建議針對學

雜費收入作業建置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2)學雜費收入作業程序可能跨越不同的單位為清楚劃分各單位之權責與建置聯繫溝通

管道建議建立跨越相關單位之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圖

(3)學雜費收入作業流程係屬定期之例行性作業與時間息息相關建議在每一項作業上

註記開始時間與完成時間以利掌握其時效性以利行政效率之提升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1 款規定現金票據及證券之收受是否依

照規定程序處理是否限期繳庫並即時通知主(會)計單位編製傳票入帳(詳如附件 3 )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0

2 主計室係依據總務處出納組通知據以編製收入傳票

3 至「出納帳務登記表」與「客戶當日交易明細查詢」表非本室業務範圍無法表示意見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有建置流程圖並置於學校出納組作業流程網頁

2 學雜費收入流程圖即有跨越不同單位之作業流程將在圖中加強標示辦理單位

3 因學雜費為全校學生個別匯款若於每一作業註記時間尚有作業上困難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1 依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30 日行政院院授主綜規字第 1050600776A 號函修正之『政府內

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中於總則部分提到「前項內部控制監督作業得利用資訊技術

配合業務流程建立自動化勾稽比對等機制就業務活動之關鍵控制重點進行持續性監控

或稽核俾及時偵測及防止異常事項以合理確保業務之正常運作」因此學校於各

項收入與費用方面業務之處理應該導入更完整有效的資訊系統一方面可改善行政作

業效率另一方面也可方便內控與內稽工作之進行

2 由於該單位並未針對建議內容具體回應此項目應該持續追蹤直到該單位提出具體詳

細之說明或改善意見及作為以提升相關作業之效率為止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學雜費收入作業應訂有期程因此每一流程仍應標註對應的時間點

2 學雜費收費及退費流程應分開建置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1 有關建議 3 所提之內容mdash建構一套完整的會計系統建議由校務發展中心研究處理

2 有關建議 4 作業流程方面依據稽核委員意見此一作業後續仍會持續追蹤以確認該

單位是否落實改善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7

稽核項目庫存現金零用金及週轉金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經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 105125 日早上 10 點前之現金餘額並調節庫存現金餘額與收款

單據合計數之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針對其他單位(如圖書館或產學合作處)繳交至出納組之現金建議開立內部轉撥單據或

簽收證明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針對其他單位繳交至本組之現金本組在出納管理系統上做有紀錄並於其他單位之繳

款紀錄蓋章交還承辦單位 2 另外之後會請其他單位繳交繳款記錄副本至本組留存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2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8

稽核項目金融機構存款定期存款稽核及盤點

稽核日期105125

稽核結果 1 經抽樣盤點總務處出納組截至105125日止之定存單並核對其與出納組製作之定期存款

明細表內存款金額日期期間及利率等內容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2 核對 11 月銀行對帳單與 11 月底銀行存款明細表並調節差異後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目前銀行存款調節表係由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此一作法與內部控制的觀點不符建議

應將此編製責任回歸至主計室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主計室回覆

1 依據「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第 21 條規定各機關會計人員審核現金票據及證券等出

納事務處理及保管情形應注意事項之第 7 款規定略以銀行存款結存是否與帳面結存

符合如不相符出納管理單位有無編製差額解釋表其差異事項是否已根據向公庫

金融機構或儲匯機構取得之對帳單加以複核(詳如附件 3 )

2 準此依上開規定銀行調節表應由出納管理單位(總務處出納組)負責編製以符規

3 另本室為複核出納管理單位編製差額解釋表是否正確自行編製「四欄式銀行調節

表」加以驗證(詳如附件 4 )

二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1 依據「出納管理手冊」第 55 條第 12 款規定「國庫或金融機構所送機關專戶存款對帳單

及保管品對帳單有無與帳載數核對如有差額出納管理單位有無查明其發生原因是否

正當並編製存款差額解釋表等」

2 關於手冊上規定之存款差額解釋表經查詢各大校專院之相關規定均將存款差額解釋

表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故本組基於一致性原則也併同視為銀行存款調節表基於上

述理由銀行存款調節表之編製建議仍由本組繼續編製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主計室回覆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二對於總務處出納組回覆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依「內部審核處理準則」相關內容本校銀行存款調節表之處理維持現狀即可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3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9

稽核項目採購決標(准用最有利標評選優勝廠商)事務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

稽核結果

總務處事務組承辦之「106 年清潔維護及環境整理 1 式」及「36 週年校慶活動租用舞台

燈光音響視訊帳棚hellip等設備」兩案經查確依據採購法與本校之標準作業程序進行

查核過程中未發現異常不符之情形

建議事項

1 標準作業程序使用書表欄中應將需求單位應提供之相關表單列出以利提案單位依循

2 標案應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標案中應明示

採購評選委員僅需校內委員擔任即可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依稽核委員之具體建議內容將應提供之相關表單明訂於「使用書表」欄位內並將

標案分為「壹百萬以上」與「壹百萬以下」兩種其中「壹百萬以下」係屬「取最有利標

精神」辦理之案件與「壹百萬以上」的採購案件主要不同點為

1評審委員由校內人員擔任2可不必成立工作小組3採購案件可免報上級機關備查

以上均已完成作業程序書件內容之調整詳如附件敬請參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修改符合要求無其他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4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0

稽核項目人事費-薪給動支審核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 106117

稽核結果 1 於出納組查核人事費-薪資動支流程及相關書表憑證計提供105年12月份薪資清

冊現金轉帳傳票付款通知等皆符合人事費-薪資動支作業流程之要求

2 查核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薪資費用等調整流程計提供教職員人事異動通知單

健保審核及對帳作業清單與105年12月薪資代扣明細單其教職員人事異動相關之薪資

費用調整等皆符合調整作業流程

建議事項

受稽核單位回覆

稽核委員意見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報告事項-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25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校務基金稽核-工作報告 表格編號105B-11

稽核項目財產採購付款財物管理作業查核

稽核日期105122910614

稽核結果 1 於總務處事務組查核休閒遊憩系所採購之雷射雕刻機(財產編

號3070114-121-0000056)筆記型電腦廠商估價單(財產編號3140101-03-0026768)無線導覽機組(財產編號3140104-04-0000222)LEICA-LUXtyp114 高解析相機(財產編號3140308-13-0000587)ECAM 咖啡機(財產編號5010110-41-0000014)等 5 項品項所附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請購單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黏貼憑證用紙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匯

款明細表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財產增加單相關書表均符合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之要求

2 於休閒遊憩系盤查上述 5 項品項之財產管理盤查無誤

建議事項 總務處事務組採購標準作業流程(1 萬元至 10 萬元)宜標註該文件版次及生效日期以避免相關人員誤用舊版次文件

受稽核單位回覆

一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已註記版本詳如附件請審閱

稽核委員意見

一對於總務處事務組回覆

該單位已依「改善措施具體興革建議」中的內容進行改善完畢

校務基金稽核會議意見

該單位已針對建議事項提出完整說明此項目結案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二

26

提案討論 提案二

105-111 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第二版) 修訂摘要

參與修訂單位校內各一級單位各學院及所屬系所

資料彙整單位校務發展中心

本次資料修訂摘要說明

一 為配合教育部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以「連結在地接軌國際及迎向未來」為主軸

期協助各大學以中長程校務規劃為主體推動「落實教學創新」「提升高教公共性」

「發展學校特色」及「善盡社會責任」等各項工作配合社會趨勢及產業需求進行教

學方法之創新引發學生學習熱情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發展大學多元特色培

育新世代優質人才本次修訂以計劃主軸為中心請各單位研擬納入「105-111 學年

度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書(第二版)」

二 全校各單位修訂重點摘要說明

章節 修訂說明

第二章 前言 無修訂

第二章 辦學理念與目

標發展願景

及校務發展策

略與重點

1 修訂教師創新教學與學生基礎能力建構跨領域學習環境等策略以提

昇教學品質及績效(P6-7)

2 增列國際化招生具體策略(P10-11)

3 校務發展策略增列校務研究主軸「打造 IR 20 校務專業管理暨智慧型人

才培育校園」(P11-12)

第三章 校務現況與未

來發展

1 將「國際移動力及工作熱忱」列入總體目標說明中(P14)

33 組織架構 1 修訂校園資訊化及修訂宿舍學習資源中心功能等行政特色並統一有關

學生學習歷程之用語各章節談到有關 e-portfolio 系統或 e-p 之相關敘

述同步修訂為學生學習歷程(P17)

2 修訂獎勵教師研究或進行創新教學設計與教學應用等相關辦法及措

施(P20-22)

3 學務處增列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及相關業務之之說明並修訂業務

執行成效及期更符合單位發展策略(P22-24)

4 總務處文書組修訂單位執行成效(P25)

5 人事室修訂教師多元升等落實職務普查及實施校內遷調等相關業務

推動說明(P27-30)

6 職涯發展中心配合落實學用合一精神修訂業務執掌及執行策略相關說

明(P44-49)

7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修訂業務說明及相關數據(P49-51)

8 圖書館整合教學卓越計劃及發展典範科大計畫執行成效(P55-56)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二

27

章節 修訂說明

9 電算中心修訂校園資訊化執行成效(如開發及改善校務資訊系統提升

校務資料加值應用)並將建置行動學習環境資訊安全系統及網路監

控持續整合型校務資訊系統等納入未來規劃(P58-60)

10 環安中心依營造一個符合法規規範並具有安全良好的實習環境與作業

場所之原則修訂業務執掌執行成效及未來規劃(P60-65)

34 教學單位現況

及發展重點

1 管理學院修訂跨領域學習及推動長期實習等規劃並將財金系針對外

籍學生將規劃大學部專班課程等納入中程規劃中(P82-83)

2 文理學院將因應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精神修訂入院主軸所屬各系

修訂相關課程執行方式(P84-86)

3 通識教育中心修訂單位執行策略與重點及相關落實方式並納入參與

社區 NGO 組織及問題導向學習(PBL)與行動導向學習(AL)等面

向進行策略研擬與執行重點(P86-91)

35 組織調整重點 1 教務處修訂所屬組織業務職掌以專責分析學系選才特質及篩選條件

研擬招生策略與方案以達本校適性選才之目標(P95)

2 配合政府政策培育中級實用技術人力納入設立五專部及跨領域學院

學程之規劃說明(P104)

36 教務 1 重新檢示並修訂教務 SWOT 分析(P117-118)

2 新增修訂跨領域學習環境發展創新教學模式及鼓勵教師至產業研習

等相關策略(P118-119)

3 重新檢討並修訂 362「提昇教學品質控管與教師專業成長」為「提昇

教學品質與學生能力」將章節分為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強化

教學品保及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等面向說明在延攬優良師資

完善課程規劃並積極規劃改善師資結構與課程強化教學品質及推

動教師發展與學習等相關策略並將本項次內容調整修訂為

(1) 3621 完善師資結構與課程規劃內含延攬優良師資及完善課程規

劃等相關內涵在延攬優良師資具體說明延攬專案教師之方法與目

標及推動師創新教學模式在完善課程規劃說明跨領域學習培

養學生第二專長及以問題導向實作課程之規劃與執行並增列程式

設計課程規劃相關說明(P119-124)

(2) 3622 強化教學品保透過教學品保之各項評量及回饋改善機制

進行教學成效檢討與分析以達契合本校發展方向形塑自我特

色提升教育品質確保學生學習品保及增進辦學績效與整體競爭

力等目標(P124-126)

(3) 3623 推動教師發展與學習促進本章節說明協助本校教師增進教

學知能舉辦新進教師研習與職能提升研習推動教師進行產業研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二

28

章節 修訂說明

習或研究等相關策略執行重點及效益評估(P126-128)

4 修訂 363 推動教學創新與發展數位學習環境本章節目標為協助教師

成立專業社群發展創新教學模式應用建構數位學習環境應用教

學科技與製作數位內容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P128-131)

5 章節 364 重新檢示深化基礎課程教學 SWOT 之分析表(P134)

6 章節 365 長程規劃新增開放校務研究相關資訊(P139-140)餘現況進

行調整(P137-139)

7 章節 366 原ldquo提昇校園網路ldquo改為ldquo提昇校園資訊化ldquo全面說明本

校提安全便利之網域建置多元化學習教學平台並推動校務資訊化

以打造智慧型校園環境之 SWOT 分析發展策略及中長程規劃

(P143-150)

37 學術發展與產

學合作

1 研發處重新檢示所屬各中心任務及業務並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

業政策執行說明(P153P156)

2 產學處修訂增列配合政府「五加二」產業政策執行說明(P158)

3 章節 372 積極推動產學與研究計畫增列配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劃

(USR)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進行主軸推動策略之擬定(P161-163)

38 學生事務 1 新增「原住民族資源中心」以提供原住民族相關生活資訊及輔導機制

餘依現況調整業務內容(P171P174-175)

39 推廣服務 1 增列虎尾溪社區大學及雲林縣農民大學之任務以呼應實踐大學社會責

任及高等教育深耕計畫之主軸(P187-188)

310 產學服務 無修訂

第四章 校園整體規

劃建設與未

來發展

1 依現況修訂「校園建築空間設施新建改善工程與景觀工程之計劃與實

施」(P220-222)

第五章 新校區發展之

規劃與籌設

無修訂

第六章 財務規劃及人

力規劃

1 依現況進行財務規劃數據更新及預測(P240-244P247)

2 在人力規劃方面預定逐年提升專任教師比例進行評估及預測

(P255-256)

回議程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審議提案-提案四

29

提案四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審議提案-提案四

30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四

31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五

32

提案五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六

33

提案六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三校策略聯盟備忘錄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壹 宗旨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三校)因地理位置鄰近學術各有專精為有效整合三校資源促進教學及研究發展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共同成立校際策略聯盟特簽訂此備忘錄聯盟成立初期目標為促進三校人員之合作交流及資源共享長期目標則為共組大學系統

貳 聯盟名稱

聯盟名稱定為「雲林國立大學聯盟」

參 合作事項

三校本於平等互利原則同意進行下列事項之合作

一 課程資源分享開放學生跨校選課

二 招生宣導及試務等工作之合作

三 產官學合作計畫案之共同提出

四 國際交流及招生等活動之合作舉辦

五 學生社團學生研習及體育聯賽等活動之合作辦理

六 其它符合三校共同利益之事項

肆 運作方式

為有效推動合作工作三校各推派副校長一人組成聯盟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負責合作事項之議定協調及督導聯盟工作小組之下得視需要成立專案小組推動特定合作事項由三校推派相關業務主管組成所有合作事項均由三校共同商議確定或根據需要簽署具體執行協議

伍 合作期限

本備忘錄經三校校務會議通過後由三校校長簽署自簽署後三年內有效備忘錄有效期間如欲對內容進行修改應於六個月前提出經三校同意方可修改三年期滿如三校無異議本備忘錄自動延續生效三年其後亦同

本備忘錄正本一式三份三校各持一份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校長 楊泮池 校長 覺文郁 校長 楊能舒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日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六

34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六

35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六

3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七

37

提案七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第六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相

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業務

三組掌理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招生宣傳等

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掌理生活輔導課外

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

商生涯規劃及特殊教

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

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

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

若干人依教育部規定

遴選介派或遷調負

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

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

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第六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

掌理負責或辦理

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

教學業務出版及教

務發展三組掌理綜合

教務教學業務出版

及教務發展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

輔導課外活動指導

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

組及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掌理生活輔導課

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

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

諮商生涯規劃等事項

另設軍訓室置主任

一人由校長自職級相

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

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

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

教官若干人依教育部

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

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

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

援校園暨學生安全之

維護等相關事宜

(第三款至第十八款) 略

一依教育部來文揭示今年已編

列預算補助大學設置招生專

案辦公室希望能協助各學系

分析綜整高中生學習資料做

為選才參考另外107年高

教深耕計畫經費也可用於成

立招生專責單位因此教務

處為加強本校招生宣傳的工

作擬規劃「出版及教務發展

組」專責辦理招生宣傳相關業

務並更名為「招生業務組」

原隸屬出版及教務發展組之

校刊與學報編輯業務將調整

編入教務長室統籌而印製考

卷等業務則回歸各系各處室

及各中心辦公室自行處理

二依據 105 年度統合視導行政

與運作訪視項目建議修正說

明如下

(一)訪視細項中第三項學校是

否設置或指定一級單位為執

行大專校院輔導身心障礙學

生工作辦理的專責單位

(二)目前本校由學生輔導諮商中

心下的資源教室專責特殊教

育學生之生活與課業之適性

輔導等協助建請修正本校組

織規程第六條第二款有關學

生事務處所掌理負責或辦理

之相關事項內容以符實際運

作方式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七

3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組織規程(修正草案) 104 年 5 月 12 日 103 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附表一 教育部 104 年 6 月 10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40077424 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 條第 8 款(104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4 年 10 月 1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28231 號函核備 104 年 11 月 24 日 104 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62527313233 條 教育部 105 年 1 月 26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12259 號函核定(105 年 2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2 月 5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066189 號函核備 105 年 3 月 29 日 104 學年度第 2 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123134 條 教育部 105 年 5 月 19 日臺教技(二)字第 1050050430 號函核定(105 年 8 月 1 日生效) 考試院 105 年 6 月 4 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54112307 號函核備 (104 年以前修訂沿革移列文末)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第三十六條之規定訂定本組織規程(以下

簡稱本規程)

第 二 條 本校以研究學術教授應用科技培育高級及實用專業人才服務社會提昇文化促

進國家發展為宗旨

第 二 章 組織

第 三 條 本校學術單位分設學院系及中心其設置詳如附表一「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

設置一覽表」

上列各學術單位之設立變更與停設須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本規程附

表一應於教育部核定後隨同變更並送校務會議備查

第 四 條 本校置校長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表本校校長之遴聘應組成校長

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報請教育部聘任之校長任期屆滿或臨時

出缺尚未完成新任校長遴選時由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等依序代理

並報請教育部核准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本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本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前項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校長之任期四年經續聘程序通過後得連任一次聘期以自八月一日或二月一日起聘為

原則校長於任期中因故出缺新任校長聘期重新起算

校長於教育部進行續聘評鑑程序時表達無續任意願或參加續聘未獲通過者不得參加

本校新任校長遴選

校長之去職方式如下

一任期屆滿不再續聘

二自請辭職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七

39

三其他法定原因離職

四經校務會議代表總數三分之一以上連署書面列舉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一條

所訂等法定原因之失職事由提由副校長或教務長主持之校務會議審議經校務會

議出席代表三分之二同意去職案成立之後再經全體教職員工投票有二分之一以

上教職員工贊成校長去職時報請教育部解聘之

校長任期屆滿得聘為本校教授

本校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應即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辦理遴選

任期屆滿擬續聘者應於任期屆滿一年前接受教育部之評鑑經校務會議代表三分

之二(含)以上出席以無記名投票獲出席代表總數二分之一以上同意報請教育部續聘

本校校長遴選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五 條 本校得置副校長一至三人襄助校長推動校務其任期配合校長之任期由校長遴選教

授聘兼之並得以契約方式進用校外人士擔任期滿得由校長續聘之

第 六 條 本校設下列行政單位掌理負責或辦理相關事項

一教務處分設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生業務三組掌理綜合教務教學業務招

生宣傳等事項

二學生事務處分設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學習四組及學生輔導

諮商中心掌理生活輔導課外活動指導衛生保健服務教育及學生心理諮商

生涯規劃及特殊教育學生適性輔導等事項另設軍訓室置主任一人由校長自職

級相當人員或教育部推薦之軍訓教官二人至三人中擇聘之並置軍訓教官若干人

依教育部規定遴選介派或遷調負責全民國防教育課程之規劃與教學並支援校

園暨學生安全之維護等相關事宜

三總務處分設文書事務出納營繕保管五組掌理文書事務出納營繕

保管等及其他總務事項

四研究發展處分設學術服務綜合企劃實習三組掌理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

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項

五國際事務處分設學術交流服務境外學生事務二組辦理本校有關國際學術合作

交流事務及外籍人員聘任之協助境外學生服務等相關事項

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分設技術服務智財技轉職業訓練三組及創新育成中心辦

理本校有關產學技術服務智財及技術移轉產學推廣職業訓練及廠商輔導等相

關事務

七圖書館分設資訊服務資訊系統視聽資料三組負責蒐集教學研究資料提供

資訊服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七

40

八進修推廣部分設教學業務學生事務總務三組及推廣教育中心負責進修與推

廣教育事項

九電子計算機中心分設資訊服務網路系統設計三組負責本校教職員工電腦技

能之訓練計算機教學設備之支援與維護校園網路及校務行政電腦化等電子計算

機相關業務

十藝術中心辦理本校有關藝術文化展覽表演等相關活動與協助全校藝術教育推

廣行銷美化及媒體製作相關事宜

十一校務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校務發展專案研究及企劃規劃管考等相關事務

十二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辦理本校有關環保及安全衛生等相關事務

十三教學發展中心分設教師發展及學習促進教學品質及系所評鑑二組辦理本校

教師發展系所評鑑與認證教學教材數位化及遠距教學營造優質教學與學習

環境推動卓越教學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學習成效等相關事務

十四職涯發展中心辦理本校有關學生職涯發展輔導與諮商學生職業訓練與就業服

務產業就業媒合校友聯繫與服務等相關事務

十五體育室分設體育教學體育活動體育場地器材三組負責體育教學與體育活

動及場地器材管理業務

十六秘書室分設綜合業務公共事務二組辦理綜合性會議議事及管制考核公共

關係及其他秘書事務

十七人事室辦理人事業務並得分組辦事

十八主計室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並分組辦事

第 七 條 教務處置教務長一人主持全校教務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置副教務長一人

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教務長推動教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八 條 學生事務處置學生事務長一人主持全校學生事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得置副學生事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學生事務長推

動學務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九 條 總務處置總務長一人主持全校總務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

員擔任之得置副總務長一人由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總務長推動總務事

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 條 研究發展處置研發長一人主持全校各類計畫企劃管理及學術研究發展所轄各中心與

實驗室規劃管理實習等事宜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得置副研發長一人由副教授以

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研發長推動研究發展事項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一 條 國際事務處置國際長一人主持國際事務處相關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

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七

41

第 十二 條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置處長一人主持產學合作及服務業務由校長聘請教授兼任之得

置副處長一人並兼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襄助處長推動

產學合作及服務事項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三 條 圖書館置館長一人主持全校圖書管理事宜由校長聘請具有專業知能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四 條 進修推廣部置主任一人主持進修與推廣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

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五 條 電子計算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電子計算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

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本校於九十年八月二日「公立大專校院稀少性科技人員遴用資格辦法」修正前已進用之

現職資訊科技人員得繼續留任至其離職為止其升等仍依該辦法原規定辦理

第 十六 條 藝術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藝術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

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七 條 校務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校務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八 條 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助理

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十九 條 教學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教學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 二十 條 職涯發展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主持職涯發展中心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一條 體育室置主任一人主持體育室業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體育教師兼任之並置體

育教師運動教練若干人由校長聘任

第二十二條 秘書室置主任秘書一人辦理秘書事務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兼任或由職員

擔任之並置職員若干人

第二十三條 人事室置主任一人秘書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辦理人事管理事項

第二十四條 主計室置主任一人組長專員組員若干人依法掌理歲計會計及統計事項

第二十五條 各學院各置院長一人由教授兼任任期三年其遴選續聘解聘辦法另訂經校務

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學院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院長一人其任期以配合院長之任期為原則

由院長就該院專任教授中遴聘提請校長聘兼之

前項所謂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一百人以上者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七

42

二所屬學生數達三千人以上者

副院長之設置及遴聘續聘解聘程序併入第一項辦法中規定

第二十六條 通識教育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通識教育事宜由該中心業務會議推薦副教授

以上教學人員報請校長聘兼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

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

第二十七條 語言教學中心置中心主任一人辦理全校語言教學事宜由校長聘請副教授以上教學人

員兼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續聘解聘程序及其他應遵行事項於該

中心設置辦法中訂定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二十八條 各系置系主任一人辦理系務由各該系務會議就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選出二人報

請校長擇聘之新奉准設立之系主任由校長擇聘之

各系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得設置副主任一人輔佐系主任推動學務其任期配合

系主任之任期由該系主任就該系副教授以上教學人員中提請校長聘兼

前項所稱達一定規模學務繁重者係指具備下列條件者

一所屬專任教師總數達三十人以上者

二日間部學生數達六百人以上或日夜間部學生數達七百五十人以上者

系主任副主任之任期以三年為原則得連任一次其產生續聘解聘程序在各系系

務規(章)程中訂定經校長核備後發布實施

第二十九條 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及其他行政單位主管副主管由教師兼任者均採任期制

原則上以三年為一任得連任一次以每一學年發聘一次為原則但非於學年開始聘任

者以聘至該學年結束為止

行政單位副主管之設置依據教育部相關法規辦理

第 三十 條 本校附設進修學院其組織規程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報請教育部核定之

第三章 會議及委員會

第三十一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議決校務重大事項以校長副校長教師代表學術與行政

主管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代表組織之各類代

表之名額分配選舉辦法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教師及學生代表應經選舉產生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二分之一

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代表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學生代

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十分之一

依前項規定計算遇有小數點時採無條件進位法取整數計算

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議題應於一週前告知經校務會議

應出席人員五分之一以上請求召開臨時校務會議時校長應於十五日內召開之

校長因故無法召開時得指定校務會議成員代為召開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七

43

校務會議審議下列事項

一校務發展計畫及預算

二組織規程及各種重要章則

三學院系及附設機構之設立變更與停設

四教務學生事務總務研究及其他校內重要事項

五有關教學評鑑辦法之研議

六校務會議所設委員會或專案小組決議事項

七會議提案及校長提議事項

校務會議設下列常設委員會

一校務發展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二法規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議案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議事規則及議案初審

意見均應提請校務會議審議

各常設委員會應將其處理及決議事項提請校務會議審議或報告

校務會議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校務會議交議事項

第三十二條 本校並設下列各種會議

一行政會議以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產

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圖書館館長進修推廣部主任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藝術中心中心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任環保及安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教學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職涯發展中心中心主任體育室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

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

系主任附設進修學院校務主任組成校長為主席討論本校重要行政事項及規定

必要時校長得指定有關人員列席

二教務會議由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圖書館館長進修

推廣部主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

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教務

長為主席討論教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三學生事務會議由學生事務長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進修推廣部主

任體育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

各系主任導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學生事務長為

主席研討規劃學生事務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四總務會議由總務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進修推廣部主任環保及安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七

44

全衛生中心中心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

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

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總務長為主席討論總務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

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議

五研究發展會議由研發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進修推廣部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中心

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教師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研發長為主席

討論研究發展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會

六國際事務會議由國際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研發長主任秘書各學院院長

各系主任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國際長為主

席討論國際事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七產學合作會議由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研發長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業界

代表及校長遴聘之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

為主席討論產學合作及服務處所掌理之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

得召開臨時會議

八進修推廣會議由進修推廣部主任教務長總務長研發長體育室主任主任

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各學院院長通識教育中心中心主任語言教學

中心中心主任各系主任及學生代表組成必要時得邀請有關人員列席進修推廣

部主任為主席討論進修推廣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必要時得召開臨時

會議

九院務會議由各學院院長各系主任及專任教師代表(不得少於二分之一)組成

院長為主席討論有關本學院教學研究輔導服務及其他院務事項

十系室中心務會議由各該單位專任教師職員組成並得邀請學生代表一至三

人列席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重要事項每學期至少召開二次

必要時得加開臨時會議

十一處館室中心部務會議以各該單位主管為主席討論各該單位有關事項

前項第一款行政會議下設校園景觀規劃暨審議委員會建築空間管理委員會必要時得

設其他委員會或專案小組處理行政會議交議及其他相關事項各委員會設置要點另訂

經行政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得設與教學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務發展有關之其他會議其功能及組成方式由校務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七

45

會議訂定

第三十三條 本校設下列各種委員會

一教師評審委員會本校設校院系中心三級教師評審委員會其中校教師評審委

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若本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之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

經核定後實施

二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辦法及評議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三課程委員會其設置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四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該委員會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其設置

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五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其組織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設置要點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本校於必要時得設其他委員會其組織要點另訂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

第 四 章 教職員及助教之聘任遴用

第三十四條 本校教師分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及講師四級其聘任由系室中心及院教師評審

委員會審議並經校教師評審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報請校長聘任之教師之權利義務依教

師法及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校為協助教學研究工作得置助教其進用依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第三十六條 本校各單位分組(中心)辦事者各置組長(主任)一人除人事室主計室外由校長聘

請講師以上教學或研究人員兼任組長並得由職員擔任之學生事務處軍訓室主任生

活輔導組組長得由軍訓教官兼任

本校置專門委員秘書技正專員輔導員組員技士技佐辦事員書記若干

本校置醫師護理師護士若干人醫師必要時得遴用公私立醫療機構醫師兼任

第 五 章 學生自治事項

第三十七條 本校學生得申請設立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處理學生在校學習生活與權益有關

事項其章程由學生事務處及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審通過並提請校務

會議通過後實施

學生為前項學生會當然會員學生會得向會員收取會費學校應依學生會請求代收會費

其有關會員收費及運用辦法由學生事務處與學生代表共同訂定經學生事務會議初

審通過並提請校務會議通過後實施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七

46

第三十八條 本校學生應由經選舉產生之學生代表出席校務會議並出席與其學業生活及訂定獎懲

有關規章之會議

第 六 章 附則

第三十九條 本校員額編制表另訂並報請教育部核定之職員員額編制表應函送考試院核備

第 四十 條 本規程經校務會議通過報請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七

47

附表一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各學術單位設置一覽表

學院別 系所

電機資訊學院 1資訊工程系(含碩士班)

2電機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光電工程系(含光電與材料科技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電子工程系(含碩士班)

工程學院 1機械與電腦輔助工程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機械設計工程系(含碩士班)

3動力機械工程系(含機械與機電工程博士班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4自動化工程系(含碩士班)

5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含材料科學與綠色能源工程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6車輛工程系(含碩士班)

7飛機工程系(含航空電子組機械組航空與電子科技碩士班)

管理學院 1工業管理系(含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2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財務金融系(含碩士班)

4企業管理系(含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文理學院 1應用外語系

2生物科技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3多媒體設計系(含數位內容創意產業碩士班)

4休閒遊憩系(含碩士班碩士在職專班)

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

備註 本表自一四年八月一日生效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七

48

(104年以前修訂沿革)

93年 2月 10日九十二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通過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33號函核定

考試院 93年 11月 30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32435969號函核備

93年 9月 14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3年 11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30148965號函核定

考試院 94年 4月 22日 考授銓法三字第 0942492786號函核備

94年 3月 15日九十三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4年 8月 11日台技(四)字第 0940110727號函核定

95年 3月 14日九十四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4月 12日台技(四)字第 0950052094號函核定

95年 5月 16日 九十四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5年 10月 3日 九十五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5年 10月 26日台技(四)字第 0950156347號函核定(95年 8月 1日生效)

96年 6月 12日九十五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7月 25日台技(二)字第 0960114578號函核定(96年 3月 1日生效)

96年 10月 16日九十六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教育部 96年 11月 29日台技(二)字第 0960184616號函核定(96年 8月 1日生效)

97年 3月 11日 96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62627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一增訂第 19-620-1條條文並刪除第 14

19-1條條文

97年 6月 24日 96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0-127條條文

教育部 97年 9月 9日台技(二)字第 097017825號函核定(97年 2月 1日生效)

97年 12月 16日 97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3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

教育部 98年 2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15006號函核定(97年 8月 1日生效)

98年 4月 21日 97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審議通過修正第 26條條文及第 3條附表增訂第 20-2條條文

教育部 98年 6月 2日台技(二)字第 0980092009號函核定(98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8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83087630號函核備

98年 6月 9日 97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413款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六條第 16款

99年 0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全文

99年 0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通過修正第 4條

教育部 99年 7月 15日台技(二)字第 0990120293號函核定(99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99年 8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0993240271號函核備

99年 10月 26日 99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7891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99年 12月 7日臺技(二)字第 099021111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9111214條(99年 8月 1日生效)

100年 3月 16日 99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4530條及附表一

教育部 100年 4月 14日臺技(二)字第 1000061417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4條(100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0年 12月 22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03534991號函核備

101年 1月 3日 100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1年 1月 18日臺技(二)字第 1010011095號函核定(101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3月 30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0059808號函核備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1條附表一

101年 6月 5日 100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35條

教育部 101年 6月 20日臺技(二)字第 1010114813號函核定(101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1年 7月 16日考授銓法三字第 1013624330號函核備並逕修正第 35條第 1項

102年 3月 19日 101學年度第三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條第 23條

教育部 102年 4月 17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048568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31條第 1款第 4款及第 8款第 35條(102年 1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2年 7月 2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23744411號函核備

102年 6月 11日 101學年度第四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六條附表一

教育部 102年 7月 15日臺教技(二)字第 1020104250號函核定並逕修正第 6條第 17款第 23條(102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3年 1月 2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33783318號函核備並修正第 4條第 1項

102年 11月 12日 102學年度第一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全文

教育部 103年 1月 20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010386號函核定(103年 2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103年 5月 6日 102學年度第二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628條

教育部 103年 7月 31日臺教技(二)字第 1030113434號函核定(103年 8月 1日生效)

考試院 104年 9月 3日考授銓法四字第 1044013號函核備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八

49

提案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

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

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

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

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

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

聘期停聘解聘

升等進修研究延長

服務等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

務停聘解聘進修

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著

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

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

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

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

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

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

者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

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

(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

審委員會(以下簡稱

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

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

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

單位之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

任聘期停聘解

聘升等進修研究

延長服務等事項之

單行規章

二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

續聘或不續聘延

長服務停聘解聘

進修研究等事項

三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

研究發明學術論

著服務貢獻暨升等

事項

四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

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

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解聘停聘

或不續聘案如事證明確

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

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

顯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

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

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

此情形者亦同

1 依據教育部 105 年 11

月 2 日臺教人(三)字

第 1050142481號函來

文意旨進行修正

2 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並

不限於教師解聘停

聘或不續聘事項爰

修正原條文內容並

明確訂定以最後層級

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決

定為最終確定意見

以合於教師評審委員

會設置之功能與目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八

50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 第二條及第十條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說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

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

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

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

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

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

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

任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

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

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

院(系)教評會設置辦法中

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

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

(系室中心務會議院

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

核定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

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

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

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

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

二(含)以上審議通過外餘

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

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

應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

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

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

得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

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

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

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

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

教授資格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

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

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

不得少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

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

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

制內專任教授或副教授)

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

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

聘規定訂於院(系)教評

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

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

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

議)通過逐級送上級教

評會審議通過後並陳請

校長核備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

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

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

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

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

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

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

)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

有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

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

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

授不得參與討論及表決

1 為落實各級教評會權

責分工避免審議作

業冗長費時刪除逐

級送審流程調整審

議層級為上一級教評

會審議即可

2 本校現行系教評會審

議教授升等案時常遇

出席委員人數認定爭

議特將法規文字明

確規範使系教評會

實務面順利運作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八

51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修正草案) 95年 3月 14日 9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通過

95年 10月 03日 95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23及 10條

98年 9月 30日 98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第 8 條

99年 2月 23日 98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23 條通過

99年 6月 10日 98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條通過

100年 5月 31日 99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8條通過

101年 6月 5日 100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2710條通過

101年 10月 30日 101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第 10 條通過

103年 5月 6日 102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4年 11月 24日 104 學年度第 1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據大學法及本校組織規程規定設教師評審委

員會(以下簡稱教評會)

第二條 本校教評會分下列三級

一學校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校教評會)

二學院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院教評會)

三系(室中心)教師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系教評會)

文理學院院教評會負責審議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語言教學中心等三個單位之

相關事項

教評會職掌如下

一 審議本校關於教師聘任聘期停聘解聘升等進修研究延長服務等

事項之單行規章

二 評審有關教師之新聘續聘或不續聘延長服務停聘解聘進修研究等

事項

三 評審有關教師之教學研究發明學術論著服務貢獻暨升等事項

四 教師資遣原因之認定

五 教師違反教師法第十七條規定之評議

六 其他依法令應行評審事項

前項有關教師重大事項之審議而系教評會所作之決議與法令規定顯然不合或顯

有不當時院教評會得逕依規定審議變更之校教評會對院教評會有類此情形者

亦同且應以校教評會之決議為最終確定意見

第三條 校教評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九人以副校長一人教務長各學院院長為當然委

員推選委員由各該學院教師(講師以上)就其推薦教授推選之各學院基本名

額二人(體育室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教學中心併入文理學院計算)惟各該學院

教師人數若超過四十人時每超滿二十人增加一人但至多六人推選委員同系

室中心以一人為限推選委員不得低於全體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校教評會之組成任一性別委員人數應佔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未達三分之一

以上時得聘請校內外之該一性別教師擔任委員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八

52

各學院得推選候補委員一至二人推選委員在任期中出缺帶職帶薪全時進修研

究講學留職停薪或因故解除職務者由候補委員中依前項規定及得票數高低順

序依序遞補

推選委員任期一學年自學年度開始起至學年度終止連選得連任二次

第四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由校長指定副校長一人召集之並擔任主席副校長缺席時由

出席委員推選一人代理

第五條 校教評會業務由人事室兼辦之

第六條 校教評會成員均為無給職

第七條 校教評會開會時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席委員三分

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

應經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審議通過

審議違反送審教師資格規定及學術成果舞弊案件應有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

席始得開議出席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同意方能議決成立

投票採無記名方式行之

第八條 教評會開會時各委員均應親自出席但遇有下列關係之一者應予以迴避且

不得參與表決

一學位論文指導師生

二三親等內之血親

三配偶或三親等內之姻親或曾有此關係

四學術合作關係

五相關利害關係人

六依其他法規應予迴避

校教評會迴避委員不列入出席人數未自行迴避者主席得經會議決議請該委員

迴避並得視需要邀請有關人員列席

校教評會委員如未正式請假而缺席會議二次(含)以上者經校教評會通過解除

其職務

第九條 校教評會會議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為原則

第十條 院教評會置委員九至十五人院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餘委員應具備教授資

系教評會置委員五至十一人系主任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其中教授委員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

院教評會(系教評會)委員由所屬教師就該學院編制內專任教授(該系編制內專任

教授或副教授)推選之如專任教授級委員人數不足時應將其遴聘規定訂於院(系)

教評會設置辦法中其設置辦法由各該教評會訂定經該單位之單位會議(系

室中心務會議院務會議)通過送上一級教評會審議通過後陳請校長核定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八

53

修正時亦同

院(系)教評會開會時除審議教師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十二款至第十四款情形及

本校升等申覆再議案者應有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含)出席及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

以上審議通過外餘審議事項應有委員二分之一(含)以上出席議決事項應有出

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之同意

系教評會審議聘任或升等教授案時應有三位教授(含)以上之出席副教授不得

參與討論及表決參與議決之委員人數達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為通過

第十一條 校教評會之決議報請校長核定後施行之校長亦得就校教評會之決議案送回再

議再議案須經三分之二(含)以上委員出席出席委員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

始得變更原決議惟同一案以一次為限

第十二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八

54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八

55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八

56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九

57

提案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 系 主 任 代 表 五

人各院至少一名

另一名依得票數高

低決定之

(二) 非 系 主 任 代 表 一

人由本校組織規程

第三條及第六條所

列單位一級主管且

非前列當然代表及

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

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

長教務長學生事務

長總務長研發長

國際長產學合作及服

務處處長各學院院

長圖書館館長電子

計算機中心中心主

任進修推廣部主任

主任秘書人事室主

任主計室主任校務

發展中心中心主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

各院至少一名另一

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

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

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

一級主管且非前列

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

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

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

授講師及軍訓教官

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

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

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

教授資格者以不少於

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

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

得少於全體會議人數

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

教師代表人數之分

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

額計算後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

職員(含人事室主計

配合第五條修正新增

第二項文字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九

58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修 正 條 文 現 行 條 文 說 明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

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室職員)選舉產生其

中行政職員或技術職

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

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

際人數比例分配之其

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

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

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

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

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

總務處辦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

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

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

進修推廣部負責辦理

選舉事務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

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

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

年連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

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

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

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

(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

假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

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

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

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

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任期中出缺時

可依第二條各款規定遞補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

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

明確定義校務會議代表

任期中資格應取消之條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九

59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校務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修正草案) 85 學年度第 2次擴大行政會議通過

88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1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1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3年 6月 18 日 92 學年度第 15 次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94年 8月 3日 94學年度第 1 次擴大行政會議修正通過 1

95年 3月 21 日 94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延會修正通過

95年 5月 16 日 94 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96年 6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4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1年 3月 27日 100學年度第 3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3年 5月 6 日 102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3月 29日 104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105年 12月 20日 105 學年度第 2次校務會議修正通過

第一條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依大學法暨本校組織規程之規定訂定本校校務

會議代表之名額分配與選舉辦法(以下簡稱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設校務會議由下列代表組成之

一 當然代表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生事務長總務長研發長國際長

產學合作及服務處處長各學院院長圖書館館長電子計算機中心中心主任

進修推廣部主任主任秘書人事室主任主計室主任校務發展中心中心主

二 主管代表六人

(一) 各系主任代表五人各院至少一名另一名依得票數高低決定之

(二) 非系主任代表一人由本校組織規程第三條及第六條所列單位一級主管

且非前列當然代表及系主任互選產生之

三 教師代表四十五人本辦法所稱教師代表為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講師及

軍訓教官教師代表選舉事務由各教學單位分別辦理之其中具備教授或副教

授資格者以不少於教師人數三分之二為原則教師代表人數不得少於全體會議

人數二分之一各教學單位教師代表人數之分配由人事室按實際員額計算後

通知各單位

四 職員代表四人由全校職員(含人事室主計室職員)選舉產生其中行政職

員或技術職員(含醫事人員及稀少性科技人員)人數按實際人數比例分配之

其選舉事務由人事室辦理之

五 駐衛警代表一人由駐衛警選舉產生

六 工友代表二人由全校編制內技工工友選舉產生其選舉事務由總務處辦

理之

七 學生代表十一人九人由學生事務處負責辦理選舉事務二人由進修推廣部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九

60

負責辦理選舉事務

除當然代表外其他代表得推選候補代表若干人

第三條 第二條第二款所列單位主管不得被選任為教師或職員代表當然代表其因故不能

出席時得由職務代理人代表出席行使職權其餘代表人員應親自出席不得代理

第四條 第二條第三款教師代表之計算係以六月一日在職之編制內教師為準(含帶職帶薪

留職停薪及教授休假人員均計算在內惟於選舉時無被選舉權)

第五條 校務會議代表任期除當然代表及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外其餘代表為一學年連

選得連任

第二條第三至七款之選舉事務應於六月三十日前辦理完成

任期中如有退休借調離職或離校六個月(含)以上(如全時間深耕延長病假留

職停薪及教授休假等)之代表應取消其代表資格並依候補順序遞補

第六條 本辦法經校務會議通過並經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回議程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

提案討論-提案十

61

提案十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106學年度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委員擬聘任名單 聘期10681-108731

職稱 姓名 備註

召集人 覺文郁 校長

委 員 林瑞璋 副校長

委 員 李炳寅 副校長

委 員 胡智熊 主任秘書

委 員 陳政宏 代理研發長

委 員 顏義和 總務長

委 員 劉正達 校務發展中心 中心主任

委 員 蔡振凱 進修推廣部 主任

委 員 何慧婉 人事室 主任

委 員 蔡素枝 主計室 主任

委 員 林慧葉 財務金融系 助理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徐 怡 企業管理系 副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張耀南 生物科技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沈金鐘 自動化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委 員 劉文忠 飛機工程系 教授 (非兼行政職教師)

回議程

  • 議 程
  • 報告事項
    • 前次會議紀錄確認及決議案執行情形報告
    • 校務發展委員會報告
    • 議案委員會報告
    • 校務基金稽核報告
      • 提案討論
        • 提案二
        • 提案四
        • 提案五
        • 提案六
        • 提案七
        • 提案八
        • 提案九
        • 提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