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居民健康的“守护神”cnepaper.com/cnsb/resfile/2018-06-08/05/05.pdf ·...

1
2018 / 06 / 08 星期五 责任编辑 / 且为 05 聚焦 JUJIAO 家庭医生,居民健康的“守护神” —长宁家庭医生十周年巡礼 亦医亦友 亦如亲人 扩大辐射 不断创新 医生不小 作为更大 “家庭医生” 在长宁的十年 记者 赵立 如果有一个熟悉的医生朋友,这个朋友不仅可以管你 的医疗,还可以管你的健康;不仅可以诊治常见病和多发 病,也可以为你提供健康评估、康复指导。 相信,很多人都需要并愿意接受这样一位医生朋友。 在长宁,家庭医生制度实施10 年来,很多家庭医生早 已和他服务的社区融为一体,和他签约的病人宛若亲人。 每周二早上,潘向东医生都会早早来到位于虹桥路 996 弄小区内的工作室,在社区为居民们接诊。 对每一位来就诊的居民,潘医生都了如指掌,无论是 患者的名字、身体状况,还是平时用药,甚至是家庭情况。 在签约的2100 余位居民中,起码有近1000 名居民的 基本状况潘向东烂熟于心。在他的眼中,居民需要他,而 他也愿意做一盏灯,为居民们的健康照亮前路。 每天行走在居民中间,和居民们发生的故事也不计其 数,可总有那么几个人让潘医生无法忘怀。 2012 年的一天,正在门诊坐诊的潘医生意外收到了 一个“大红包”。 家住安顺路某弄一位86 岁的孤寡老人,步履蹒跚地 来到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刚从银行取出的退休金 2200 元的现金)送给潘医生,感谢潘医生十多年来对她无 私的关心和照顾。 潘医生再三婉言谢绝,老人“发火”了。在老人看来, 这只是多年来自己对潘医生一份真诚的感激之情,不应当 拒绝。 而说起这份感激,则要回溯到10 年前的一天。 那天,潘向东医生在社区家庭病床出诊时,偶然发现 一位孤寡老人在生活、看病上很是不便,通过交谈,潘医生 发现,老人缺得不是晚年的温饱,而是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潘医生主动利用自己业余时 间去探望老人,与老人谈心,关心老人的健康,在得知老人 患有多年青光眼却无法去专科医院检查复诊时,潘医生便 帮老人联系医院、预约医生,并调休陪她去医院进行了系 统的检查。 在医院,老人向潘向东医生说出了她的肺腑之言: “潘 医生,虽然我眼睛看不清楚,但我心里清楚,你是个好人。” 老人的话,也正是潘向东近10 年照顾她的真实写照: 每逢春节,潘医生总忘不了给老人送盒糕点,到了端午,潘 医生也不会忘记老人最爱吃的是粽子…… 几年来,犹如亲人一般的守护,在潘向东医生的心中, 老人早已成为了他的亲人,而老人也早把潘医生当成了自 己最信赖的人。 “家庭医生不仅仅是管一个人,也不仅仅是管一个病, 而是要将居民的躯体和生理、心理融合在一起,用心守 护。”这是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袁志敏常说的 一句话。 从一名公共卫生医生到临床医生,到全科医生,再到 家庭医生, 32 年的社区卫生工作让袁志敏医生深深地感 受到,施与温暖,也会收获温暖。 第一次见到王阿婆的情景,袁志敏医生至今记忆犹 新。 那天,正在红庄卫生服务站接诊的袁医生突然听到一 阵高昂的叫嚷声,寻声看去,一位阿婆怒气冲冲地走进了 她的诊室。 原来,这位阿婆先是跑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找袁志敏 医生看病,可到了才知道袁医生在红庄服务站出诊,于是 又赶了过来。虽然两地相隔并不远,可这位阿婆心情却坏 到了极点,无论医护人员怎么安慰依旧不依不饶,在服务 站对着袁医生大吵大闹。 此时的袁医生也是一肚子委屈,无论是通过居委会通 知,还是专程给每家每户送上有服务站地址的纸条,他们 早已通过各种方式告诉了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出诊的时间 和地点,可为何偏偏这位王阿婆不了解? 两天后,袁志敏前往北京参加“巴林特培训”,并把和 王阿婆的“冲突”当作一个案例让大家来讨论。几番讨论 后,袁医生发现,在这个事件中自己也存在对病人要求过 高的问题。 回来后,只要在路上遇到王阿婆,袁医生都会主动下 车和她打招呼,而王阿婆也渐渐缓和了下来。之后,袁医 生又从居委会和王阿婆的病例中了解到她患有血管痴呆, 健忘便是症状之一,那么不记得医生出诊的时间和地址也 就在情理之中了。 此后,袁志敏医生不仅自己理解了王阿婆,不厌其烦 地为她解决各种难题,当她和周围病人发生冲突时还会主 动跟其他病人解释阿婆的病情,让大家多一分理解。 如今,袁医生和王阿婆不仅仅是医患关系,还是一对 相互体贴的朋友。 “只能开开药”,这也许是不少人对家庭医生的偏见。 然而,在长宁,在众多家庭医生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另 一番景象。 对于潘向东医生来说,今年的 3 2 日与其他的任何一天 没有什么区别,可这一天对于老姚一家却永生难忘。 老姚的老伴清晰地记得那个日子—元宵节,这一天,也 正好是潘医生门诊的日子。 早上 9 点钟不到,老姚出现在就诊队伍中。老姚是附近社 区的居民,虽不是潘医生的签约患者,但数年的交往让双方早 已了解和信任不已。 看着精神萎靡不振,始终捂着胸口的老姚,潘医生急忙询 问病情。 “昨晚到现在胸口闷痛不适,服了保心丸,依旧没缓解。” “你前两年有过心梗,装过支架,要特别小心,来,我给你做 个检查。” 9 12 分,心电图检查结果:急性下壁心梗。 急性心梗,世界上死亡最快的疾病之一,早一秒,就可能挽 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晚一秒,则可能留下永远的遗憾。 “送老姚进入中心抢救室,启动院前急救,给予吸氧、心电 监护、拜阿司匹林片 300mg 嚼服……”潘向东在下达急救医嘱 的同时,也来到老姚的床旁,耐心细致地告知他再次心梗了。 第二次心梗的凶险,老姚心知肚明,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 紧紧地握了握潘医生的手。 9 33 分, 20 分钟过去了,潘医生不仅在与时间赛跑,更是 在与死神竞赛。 在他有序调配和主治下,完成了和家属的有效沟通、协调 120 转诊护送、对接胸痛中心手术室。 9 48 分,老姚被 120 转送至胸科医院胸痛中心导管室,心 内科专家开始手术。 10 01 分,医生发现右侧冠脉完全闭塞,即刻手术介入,老 姚转危为安。 一场 60 分钟的生死时速,最终在家庭医生和专家团队的通 力协作下,有效地通过分级诊疗转诊机制,完美落幕。 周一,是仙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叶晓景站点门诊 的日子。在诸多的就诊居民中,顾阿姨的身影显得与众不同。 与往日不同,顾阿姨站在那里,后背微微地弯曲着。 原来,顾阿姨后背上长出了一个如鸡蛋般大的压疮,并充 满了脓水。 检查完毕,叶晓景医生立刻将顾阿姨转诊至同仁医院,同 仁医院第一时间为顾阿姨做了清创手术。 手术做完了,可之后每天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换药和导流, 这可让顾阿姨犯了难。 孩子们每天上班,没有时间陪着她去医院,自己又有脑梗 史、糖尿病和高血压,出门很是不方便。 了解到顾阿姨的难处,叶医生便请来华东医院主任医师手 把手指导他们进行换药和导流。 之后的 14 天,叶晓景每天熟练地为顾阿姨进行治疗,在她 的精心护理下,原本需要近一个月才能痊愈的伤口半个月后便 完全愈合。 如今,在长宁,曾经困扰家庭医生的很多技术难题,已可以 完美解决。 张老伯是一位进行过膀胱造瘘术的患者,每个月都要叫急 救车到医院换引流管,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陈华医生家庭工作室是上海第一个以家庭医生姓名命名 的工作室,而在陈华医生的身上也体现了一位家庭医生的担 当。 为了减轻张老伯的负担,家庭医生陈华在同仁医院医生的 带教下熟练掌握了更换引流管的技能。 之后的七年里,陈华医生每月都会准时上门为张老伯换 管,直到张老伯去世。 如何扩大家庭医生服务的受益人群,这是一些家庭医生工 作室一直在努力的。 张晨(化名)是一位公司白领,由于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更 多时间陪伴父母。 前一段时间,张晨的父亲突感肩膀酸痛,不明病因的老人 常常到网络上查询,众说纷纭的网络更让老张满脸愁云,日日 失眠,每天总要打好几个电话给儿子诉苦。 此时,和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张晨,想到了家庭 医生这根“救命稻草”。 在家庭医生陶齐渊的帮助下,张晨的父亲被转诊到同仁医 院,在做完检查并没有发现问题后,陶齐渊又联系了精神卫生 中心,为张晨的父亲做了相应心理疏导的治疗。 如今,老张失眠的现象消失了,张晨心中压着的大石头也 终于落了地。 让张晨获益的,便是 2016 年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立 “天山白领医小时”项目。这个项目让家庭医生走出诊室,进驻 企业和大型单位,利用职业人群中午时间,开展组团式、模块 式、定制式的医疗服务,建立“医服务菜单”,为职业人群提供签 约服务,并拓展服务职业人群的签约服务内涵。 2017 年开始,陶齐渊工作室进一步创新,推出服务职业人 群的副品牌—“天齐家医”白领服务品牌,通过专业评估、建 立档案、电话咨询、预约上门、专业陪诊、健康管理等流程,依托 华东医院、同仁医院等综合性医院,提供专属的全年保健套餐。 2017 6 月,工作室与服务企业 42 户家庭签约“阳光关 爱”套餐。去年,工作室共完成电话咨询 52 人次,陪诊服务 23 人次。 “天齐家医”不仅是家庭医生多点执业改革的全新探索,更 是家庭医生工作室市场运营的勇敢试水。 打开微信公众号“e 健康家庭医生工作室”,每一篇推送的 文章都会让读者有耳目一新之感。 微信公众号的所有文章都是潘向东家庭医生工作室医 生原创,接地气,贴民生,文笔诙谐幽默,内容涵盖面广。这个 2015 年创新推出,并由潘向东医生自主设计建设的微信公 众号是上海市第一家家庭医生工作室预约平台,平台通过运 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改善和优化了社区居民的就医体验和就 医流程。 2017 年,潘向东工作室在 e 健康基础上,再次创新推出 e 医连线工作室转诊平台”和“e 糖自我管理系统”,为社区 居民提供温馨可及的医疗保健服务。 在红庄社区卫生服务站,袁志敏医生倡导以“服务为导 向”,在慢病管理中引入心脏康复理念,开展“五张处方”,即运 动处方、营养处方、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行为干预(戒烟)处方, 探索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本土化心脏康复适宜技术。 在红庄,还开展了健康小厨俱乐部、甩脂小靓俱乐部、支架 人生俱乐部、开心俱乐部、心理健康同伴小组等,开展心脏康复 社区学校,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多渠道 培养如外出培训、微讲堂、成长驿站等,并自创了“护心操”、 “养 心茶”、 “弹力操”等。 近三年来,长宁家庭医生累计签约人数和有效签约比例逐 步上升,签约初具规模,截止2017 年底,长宁区149 名家庭医生 已经签约居民34.5 万,常住人口签约覆盖率为50.1%,长宁有序 医疗格局初步形成。 用一份真心,守一方安康。 在守护百姓健康之路上,长宁家庭医生的步伐始终坚定。 六月的申城,气温已俨然如盛夏般炎热。 下午 2 30 分,春天花园小区,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陈华敲开了她签约病人顾老伯的家门。 “阿拉女儿来啦。”打开门看到陈华医生,顾老伯的老伴喜上眉梢,一把抓住陈华的手,把她拉进了屋里。 听到陈华进门的声音,顾老伯也拄着拐从卧室走了出来,满脸笑意,一步一步地朝着陈华挪过来。 看到顾老伯,陈华医生赶紧快走两步来到顾老伯身边,搀扶着他坐了下来。 顾老伯今年 82 岁,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常年依靠拐杖走路。冬天衣服穿得厚还没什么,可每到夏天,拐杖总会把老人的腋 下磨破,于是为老人上药、包扎便成了陈华医生的日常工作。 在长宁,区属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共 15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 家,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 40 家,而像陈华守护着一方社区居 民的健康,倾心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家庭医生共有 149 名。 2018 5 19 日是第 8 个“世界家庭医生 日”,也是长宁区围绕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开展 社区卫生工作体制机制和服务模式全方位改 革的 10 年。 2008 年,长宁区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 索从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起步,至 2011 年,成功实现家庭医生服务覆盖全区所有居 委,成立全国首个以家庭医生名字命名的工作 室“陈华医生工作室”,并创造性地将家庭医 生制度与“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相结 合,在贫困人群中实现了社区首诊、梯度就诊 的政策突破。 2013 年,长宁区成为国务院医改办“全科 医生服务模式与执业方式改革” 10 个试点区之 一,并在上海市人保局和卫计委支持下,试行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这两大契机,极大地激 发和促进了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的新发展。 2014 年,长宁区被列入国家卫计委和财政 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开展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运行与管理机制创新。同年,开 启家庭医生多点执业方式与行政助手模式探 索,为家庭医生增效减负提供解决路径。 2015 年,在上海市新一轮社区卫生综合改 革文件精神引领下,启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建 设研究,旨在为家庭医生工作室孵化提供政策 支撑。 2016 年,推进以家庭医生命名工作室的服 务模式,鼓励家庭医生自主建设工作室,充分 发挥家庭医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工作室服务内 涵建设、创建特色服务品牌、促进工作室长远 发展。 2017 年,继续做实做深家庭医生签约服 务,明确 10 类签约服务重点对象及其服务内 容,并在服务模式与配套机制方面持续探索与 完善。 经过长宁卫生人的十年孜孜探索、不懈努 力,截止 2017 年底,长宁区已有家庭医生 149 名,签约居民 34.5 万,常住人口签约覆盖率为 50.1%。初步建立以区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充 分整合为特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实现基层就诊 下沉的第一阶段改革目标。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Oct-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家庭医生,居民健康的“守护神”cnepaper.com/cnsb/resfile/2018-06-08/05/05.pdf · 在医院,老人向潘向东医生说出了她的肺腑之言:“潘 医生,虽然我眼睛看不清楚,但我心里清楚,你是个好人。”

2018 / 06 / 08 星期五 责任编辑/且为 05聚焦 JUJIAO

家庭医生,居民健康的“守护神”——长宁家庭医生十周年巡礼

亦医亦友 亦如亲人

扩大辐射 不断创新

医生不小 作为更大

“家庭医生”在长宁的十年

□记者 赵立

如果有一个熟悉的医生朋友,这个朋友不仅可以管你

的医疗,还可以管你的健康;不仅可以诊治常见病和多发

病,也可以为你提供健康评估、康复指导。

相信,很多人都需要并愿意接受这样一位医生朋友。

在长宁,家庭医生制度实施10年来,很多家庭医生早

已和他服务的社区融为一体,和他签约的病人宛若亲人。

每周二早上,潘向东医生都会早早来到位于虹桥路

996弄小区内的工作室,在社区为居民们接诊。

对每一位来就诊的居民,潘医生都了如指掌,无论是

患者的名字、身体状况,还是平时用药,甚至是家庭情况。

在签约的2100余位居民中,起码有近1000名居民的

基本状况潘向东烂熟于心。在他的眼中,居民需要他,而

他也愿意做一盏灯,为居民们的健康照亮前路。

每天行走在居民中间,和居民们发生的故事也不计其

数,可总有那么几个人让潘医生无法忘怀。

2012年的一天,正在门诊坐诊的潘医生意外收到了

一个“大红包”。

家住安顺路某弄一位86岁的孤寡老人,步履蹒跚地

来到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刚从银行取出的退休金

(2200元的现金)送给潘医生,感谢潘医生十多年来对她无

私的关心和照顾。

潘医生再三婉言谢绝,老人“发火”了。在老人看来,

这只是多年来自己对潘医生一份真诚的感激之情,不应当

拒绝。

而说起这份感激,则要回溯到10年前的一天。

那天,潘向东医生在社区家庭病床出诊时,偶然发现

一位孤寡老人在生活、看病上很是不便,通过交谈,潘医生

发现,老人缺得不是晚年的温饱,而是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潘医生主动利用自己业余时

间去探望老人,与老人谈心,关心老人的健康,在得知老人

患有多年青光眼却无法去专科医院检查复诊时,潘医生便

帮老人联系医院、预约医生,并调休陪她去医院进行了系

统的检查。

在医院,老人向潘向东医生说出了她的肺腑之言:“潘

医生,虽然我眼睛看不清楚,但我心里清楚,你是个好人。”

老人的话,也正是潘向东近10年照顾她的真实写照:

每逢春节,潘医生总忘不了给老人送盒糕点,到了端午,潘

医生也不会忘记老人最爱吃的是粽子……

几年来,犹如亲人一般的守护,在潘向东医生的心中,

老人早已成为了他的亲人,而老人也早把潘医生当成了自

己最信赖的人。

“家庭医生不仅仅是管一个人,也不仅仅是管一个病,

而是要将居民的躯体和生理、心理融合在一起,用心守

护。”这是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袁志敏常说的

一句话。

从一名公共卫生医生到临床医生,到全科医生,再到

家庭医生,32年的社区卫生工作让袁志敏医生深深地感

受到,施与温暖,也会收获温暖。

第一次见到王阿婆的情景,袁志敏医生至今记忆犹

新。

那天,正在红庄卫生服务站接诊的袁医生突然听到一

阵高昂的叫嚷声,寻声看去,一位阿婆怒气冲冲地走进了

她的诊室。

原来,这位阿婆先是跑到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找袁志敏

医生看病,可到了才知道袁医生在红庄服务站出诊,于是

又赶了过来。虽然两地相隔并不远,可这位阿婆心情却坏

到了极点,无论医护人员怎么安慰依旧不依不饶,在服务

站对着袁医生大吵大闹。

此时的袁医生也是一肚子委屈,无论是通过居委会通

知,还是专程给每家每户送上有服务站地址的纸条,他们

早已通过各种方式告诉了签约居民家庭医生出诊的时间

和地点,可为何偏偏这位王阿婆不了解?

两天后,袁志敏前往北京参加“巴林特培训”,并把和

王阿婆的“冲突”当作一个案例让大家来讨论。几番讨论

后,袁医生发现,在这个事件中自己也存在对病人要求过

高的问题。

回来后,只要在路上遇到王阿婆,袁医生都会主动下

车和她打招呼,而王阿婆也渐渐缓和了下来。之后,袁医

生又从居委会和王阿婆的病例中了解到她患有血管痴呆,

健忘便是症状之一,那么不记得医生出诊的时间和地址也

就在情理之中了。

此后,袁志敏医生不仅自己理解了王阿婆,不厌其烦

地为她解决各种难题,当她和周围病人发生冲突时还会主

动跟其他病人解释阿婆的病情,让大家多一分理解。

如今,袁医生和王阿婆不仅仅是医患关系,还是一对

相互体贴的朋友。

“只能开开药”,这也许是不少人对家庭医生的偏见。

然而,在长宁,在众多家庭医生的身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另

一番景象。

对于潘向东医生来说,今年的 3月 2日与其他的任何一天

没有什么区别,可这一天对于老姚一家却永生难忘。

老姚的老伴清晰地记得那个日子——元宵节,这一天,也

正好是潘医生门诊的日子。

早上 9点钟不到,老姚出现在就诊队伍中。老姚是附近社

区的居民,虽不是潘医生的签约患者,但数年的交往让双方早

已了解和信任不已。

看着精神萎靡不振,始终捂着胸口的老姚,潘医生急忙询

问病情。

“昨晚到现在胸口闷痛不适,服了保心丸,依旧没缓解。”

“你前两年有过心梗,装过支架,要特别小心,来,我给你做

个检查。”

9点12分,心电图检查结果:急性下壁心梗。

急性心梗,世界上死亡最快的疾病之一,早一秒,就可能挽

救一个鲜活的生命,晚一秒,则可能留下永远的遗憾。

“送老姚进入中心抢救室,启动院前急救,给予吸氧、心电

监护、拜阿司匹林片300mg嚼服……”潘向东在下达急救医嘱

的同时,也来到老姚的床旁,耐心细致地告知他再次心梗了。

第二次心梗的凶险,老姚心知肚明,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

紧紧地握了握潘医生的手。

9点33分,20分钟过去了,潘医生不仅在与时间赛跑,更是

在与死神竞赛。

在他有序调配和主治下,完成了和家属的有效沟通、协调

120转诊护送、对接胸痛中心手术室。

9点48分,老姚被120转送至胸科医院胸痛中心导管室,心

内科专家开始手术。

10点01分,医生发现右侧冠脉完全闭塞,即刻手术介入,老

姚转危为安。

一场60分钟的生死时速,最终在家庭医生和专家团队的通

力协作下,有效地通过分级诊疗转诊机制,完美落幕。

周一,是仙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叶晓景站点门诊

的日子。在诸多的就诊居民中,顾阿姨的身影显得与众不同。

与往日不同,顾阿姨站在那里,后背微微地弯曲着。

原来,顾阿姨后背上长出了一个如鸡蛋般大的压疮,并充

满了脓水。

检查完毕,叶晓景医生立刻将顾阿姨转诊至同仁医院,同

仁医院第一时间为顾阿姨做了清创手术。

手术做完了,可之后每天都需要到医院进行换药和导流,

这可让顾阿姨犯了难。

孩子们每天上班,没有时间陪着她去医院,自己又有脑梗

史、糖尿病和高血压,出门很是不方便。

了解到顾阿姨的难处,叶医生便请来华东医院主任医师手

把手指导他们进行换药和导流。

之后的 14天,叶晓景每天熟练地为顾阿姨进行治疗,在她

的精心护理下,原本需要近一个月才能痊愈的伤口半个月后便

完全愈合。

如今,在长宁,曾经困扰家庭医生的很多技术难题,已可以

完美解决。

张老伯是一位进行过膀胱造瘘术的患者,每个月都要叫急

救车到医院换引流管,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陈华医生家庭工作室是上海第一个以家庭医生姓名命名

的工作室,而在陈华医生的身上也体现了一位家庭医生的担

当。

为了减轻张老伯的负担,家庭医生陈华在同仁医院医生的

带教下熟练掌握了更换引流管的技能。

之后的七年里,陈华医生每月都会准时上门为张老伯换

管,直到张老伯去世。

如何扩大家庭医生服务的受益人群,这是一些家庭医生工

作室一直在努力的。

张晨(化名)是一位公司白领,由于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更

多时间陪伴父母。

前一段时间,张晨的父亲突感肩膀酸痛,不明病因的老人

常常到网络上查询,众说纷纭的网络更让老张满脸愁云,日日

失眠,每天总要打好几个电话给儿子诉苦。

此时,和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的张晨,想到了家庭

医生这根“救命稻草”。

在家庭医生陶齐渊的帮助下,张晨的父亲被转诊到同仁医

院,在做完检查并没有发现问题后,陶齐渊又联系了精神卫生

中心,为张晨的父亲做了相应心理疏导的治疗。

如今,老张失眠的现象消失了,张晨心中压着的大石头也

终于落了地。

让张晨获益的,便是2016年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立

“天山白领医小时”项目。这个项目让家庭医生走出诊室,进驻

企业和大型单位,利用职业人群中午时间,开展组团式、模块

式、定制式的医疗服务,建立“医服务菜单”,为职业人群提供签

约服务,并拓展服务职业人群的签约服务内涵。

2017年开始,陶齐渊工作室进一步创新,推出服务职业人

群的副品牌——“天齐家医”白领服务品牌,通过专业评估、建

立档案、电话咨询、预约上门、专业陪诊、健康管理等流程,依托

华东医院、同仁医院等综合性医院,提供专属的全年保健套餐。

2017年6月,工作室与服务企业42户家庭签约“阳光关

爱”套餐。去年,工作室共完成电话咨询 52人次,陪诊服务

23人次。

“天齐家医”不仅是家庭医生多点执业改革的全新探索,更

是家庭医生工作室市场运营的勇敢试水。

打开微信公众号“e健康家庭医生工作室”,每一篇推送的

文章都会让读者有耳目一新之感。

微信公众号的所有文章都是潘向东家庭医生工作室医

生原创,接地气,贴民生,文笔诙谐幽默,内容涵盖面广。这个

在2015年创新推出,并由潘向东医生自主设计建设的微信公

众号是上海市第一家家庭医生工作室预约平台,平台通过运

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改善和优化了社区居民的就医体验和就

医流程。

2017年,潘向东工作室在 e健康基础上,再次创新推出

“e医连线工作室转诊平台 ”和“e糖自我管理系统”,为社区

居民提供温馨可及的医疗保健服务。

在红庄社区卫生服务站,袁志敏医生倡导以“服务为导

向”,在慢病管理中引入心脏康复理念,开展“五张处方”,即运

动处方、营养处方、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行为干预(戒烟)处方,

探索群防群控、联防联控本土化心脏康复适宜技术。

在红庄,还开展了健康小厨俱乐部、甩脂小靓俱乐部、支架

人生俱乐部、开心俱乐部、心理健康同伴小组等,开展心脏康复

社区学校,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多渠道

培养如外出培训、微讲堂、成长驿站等,并自创了“护心操”、“养

心茶”、“弹力操”等。

近三年来,长宁家庭医生累计签约人数和有效签约比例逐

步上升,签约初具规模,截止2017年底,长宁区149名家庭医生

已经签约居民34.5万,常住人口签约覆盖率为50.1%,长宁有序

医疗格局初步形成。

用一份真心,守一方安康。

在守护百姓健康之路上,长宁家庭医生的步伐始终坚定。

六月的申城,气温已俨然如盛夏般炎热。

下午2点30分,春天花园小区,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陈华敲开了她签约病人顾老伯的家门。

“阿拉女儿来啦。”打开门看到陈华医生,顾老伯的老伴喜上眉梢,一把抓住陈华的手,把她拉进了屋里。

听到陈华进门的声音,顾老伯也拄着拐从卧室走了出来,满脸笑意,一步一步地朝着陈华挪过来。

看到顾老伯,陈华医生赶紧快走两步来到顾老伯身边,搀扶着他坐了下来。

顾老伯今年82岁,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常年依靠拐杖走路。冬天衣服穿得厚还没什么,可每到夏天,拐杖总会把老人的腋

下磨破,于是为老人上药、包扎便成了陈华医生的日常工作。

在长宁,区属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共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40家,而像陈华守护着一方社区居

民的健康,倾心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的家庭医生共有149名。

2018年 5月 19日是第 8个“世界家庭医生

日”,也是长宁区围绕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开展

社区卫生工作体制机制和服务模式全方位改

革的10年。

2008年,长宁区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探

索从周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起步,至 2011年,成功实现家庭医生服务覆盖全区所有居

委,成立全国首个以家庭医生名字命名的工作

室“陈华医生工作室”,并创造性地将家庭医

生制度与“四医联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相结

合,在贫困人群中实现了社区首诊、梯度就诊

的政策突破。

2013年,长宁区成为国务院医改办“全科

医生服务模式与执业方式改革”10个试点区之

一,并在上海市人保局和卫计委支持下,试行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这两大契机,极大地激

发和促进了长宁区家庭医生制度的新发展。

2014年,长宁区被列入国家卫计委和财政

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开展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运行与管理机制创新。同年,开

启家庭医生多点执业方式与行政助手模式探

索,为家庭医生增效减负提供解决路径。

2015年,在上海市新一轮社区卫生综合改

革文件精神引领下,启动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建

设研究,旨在为家庭医生工作室孵化提供政策

支撑。

2016年,推进以家庭医生命名工作室的服

务模式,鼓励家庭医生自主建设工作室,充分

发挥家庭医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工作室服务内

涵建设、创建特色服务品牌、促进工作室长远

发展。

2017年,继续做实做深家庭医生签约服

务,明确 10类签约服务重点对象及其服务内

容,并在服务模式与配套机制方面持续探索与

完善。

经过长宁卫生人的十年孜孜探索、不懈努

力,截止 2017年底,长宁区已有家庭医生 149名,签约居民 34.5万,常住人口签约覆盖率为

50.1%。初步建立以区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充

分整合为特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实现基层就诊

下沉的第一阶段改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