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72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A comparison between field and academy needs for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指導教授:龔昶元 博士 嚴宗銘 博士 研 究 生 : 歐宴宗 中華民國 97 2 20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19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A comparison between field and academy needs for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指導教授龔昶元 博士

嚴宗銘 博士

研究生歐宴宗

中華民國 97 年 2 月 20 日

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碩士論文

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A comparison between field and academy needs for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指導教授龔昶元 博士(Chaang-Yang Kung)

嚴宗銘 博士(Tzung-Min Yan)

研究生 歐宴宗 (Yen-Tzong Ou)

中華民國 97 年 2 月 20 日

February 20 2007

1

博碩士論文授權書

本授權書所授權之論文為本人在朝陽科技大學_ 企業管理_系所_____組

___96_學年度第_1_學期取得_碩_士學位之論文

論文名稱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_____________

同意 V 不同意

本人具有著作財產權之論文全文資料授予教育部指定送繳之圖書館及本人

畢業學校圖書館為學術研究之目的以各種方法重製或為上述目的再授權

他人以各種方法重製不限地域與時間惟每人以一份為限

上述授權內容無須訂立讓與及授權契約書依本授權之發行權為非專屬性發行權

利依本授權所為之收錄重製發行及學術研發利用均為無償上述同意與不同意

之欄位若未勾選本人同意視同授權

指導教授姓名 龔昶元博士嚴宗銘博士

研究生簽名 學號 9557615

(親筆正楷) (務必填寫)

日期民國 97 年 2 月 18 日

1 本授權書(得自httpwwwlibcyutedutweThesis 下載)請以黑筆撰寫並影印裝訂

於書名頁之次頁

yenA J- t 4t k ~ h~ plusmn J)l

JA ~ J~ K 0 b 2gt -=b-shy~lfa -A 0 ~tj ~ ~ Wi -- JL -sectshy

9557615

~ f~iampAt ~H~-amp

~~~ tlplusmn

sect yenf-j~ -Wl ~HJiA~~-t-FJt 1tt ~~-J

-

~ lie ~ pff 3-1E

-1A ~~4JiA~~-t-FJt ampl1tt ~~ 3 Jb-- H ~Ji tifi plusmn ~ v~1 rX ~--------V-=--- _

rf -- R ~ 97 if- 1 Jj 28 E3

==~==--==-=---==--===~----~===~--~-- ~

We appr ve the thesis entitled A comparison between field and academy needs for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of Yen- Tzong Ou

Date of Signature

Chuang-Hsi Chang The Deputy Magistrate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Taichung Cmillty Government

Chair of Committee

Kuen - Huei Wu Dean of Student Affairs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Chin M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h-Sung Lai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Mi ~ I-vyf Lc [c vyf__ Chaang-Yung K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sis Advisor

Tzung-Mi Van

l~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Insurance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sis Advisor

~1( -~ J-lt-l[16

Maw-Liann Shyu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ir person ofDepartment of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

摘 要

本研究論文採質性之方法依據研究者本身從事資訊傳播業二十幾年經驗

暨任教於技職院校大眾傳播系中學生學習所得及業界的需求落差比較

探索文獻根據問題落差的盲點建立研究設計以教育學者及專家業界揭開

專業落差的焦點座談共有十九員包括業界學界中區職訓官員參加論述

座談經由焦點座談整理出落差的重點歸納演繹分析及案例說明提出業

界面臨問題所在包含硬體軟體及內隱知識專業知識心理建設敬業態

度再由問題的探索研究提出新傳播科技人才所具備的十二大功能由第

一項團隊合作人際互動列第十二項操作及製作互動多媒體的熟悉處理

並以佐證問題本位學習讓學校的教學顧全傳播知識的整體性適應傳

播環境的變遷培育全觀性傳播人才知識課程改為「學程制」著重於程

序性知識與情境之視為核心內容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事實和概

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課程進而提出結論與建議傳播事業教育的教學方法

便其教學能結合實務生活化實用化跨學科跨教材化多元資源整合亦能

實際縮小業界的落差傳播工作者需要有適應未來工作的競爭與挑戰在

研究從學校傳播教育及業界人力需求結論探討以期未來二者之落差使

學校能培育人才能滿足業界之需求作為學校及業界貢獻之參佐資料暨文

關鍵字資訊傳播教育業界需求焦點座談

II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 has worked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ve mass media and the field of teaching informative

mass media in college we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ality in this fiel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we are trying to crack those

obstacles in this field We set up the seminar of educators and experts as the

research design the total of 19 people including practitioners educators and

officials in the central Taiwan The process is focusing the seminar on colleting

proper information and deductive analysis the case study We proposed that the

facilities inter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attitudes on career Moreover we explored more deeply

behind the questions and proposed that the new talents should cope with 12

requirements First is teamwork to learn the interactions with people and the last

is operation and making multi-media The 12 requirements are trying to pro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from the questions and the schools can take the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ve knowledge into account

In addition we adopt the changing informative environment and cultivate

the new talents change the selected courses to stress on prosecuting knowledge

to the core courses and revise not to put the professor as the core place

Furthermore we concluded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practical on

teaching materials to narrow down the space between the practitioners and

educators The workers in this field in the future should adopt and challenge

every possibility Lastly the educators in the school and the human resources for

III

the practitioners can cultivate more talents to complete the requirements in this

field

Keyword informative educationpractitioner needsfocus group

IV

誌 謝

本研究主題之初感謝龔昶元指導教授辛勤之給予方向及知識研討本

校暨圖書館館長張鐵軍教授協助搜尋相關研究資訊史之文野政之得失

物以盈虛均於似乎在因此亦找了好多的文獻相關資料彙整參考在

焦點座談更感謝賴志松教授及捨己寰教授的指導貢獻學界的觀點在口試

論文中更承蒙張壯烈副縣長及吳冠輝博士嚴宗銘博士賴志松博士指導

教授龔昶元博士審評高分佑給予績優研究提出貴賓的論點雖然本研究歷

經近二年抒寫但因研究生才疏學淺資料蒐集文獻不夠完備承蒙教授諄

諄指導龔老師家族團隊的鼓勵配合協助彙整裝訂始能如期付梓在此

致以最高敬意謝忱

學生 歐宴宗 200802

V

目錄 中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

英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I

致 謝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V

第一章 緒論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二節 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第三節 資訊與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3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第五節 問題本位學習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6

第三章 研究問題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第四章 研究方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VI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參考文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2: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碩士論文

Thesi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A comparison between field and academy needs for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指導教授龔昶元 博士(Chaang-Yang Kung)

嚴宗銘 博士(Tzung-Min Yan)

研究生 歐宴宗 (Yen-Tzong Ou)

中華民國 97 年 2 月 20 日

February 20 2007

1

博碩士論文授權書

本授權書所授權之論文為本人在朝陽科技大學_ 企業管理_系所_____組

___96_學年度第_1_學期取得_碩_士學位之論文

論文名稱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_____________

同意 V 不同意

本人具有著作財產權之論文全文資料授予教育部指定送繳之圖書館及本人

畢業學校圖書館為學術研究之目的以各種方法重製或為上述目的再授權

他人以各種方法重製不限地域與時間惟每人以一份為限

上述授權內容無須訂立讓與及授權契約書依本授權之發行權為非專屬性發行權

利依本授權所為之收錄重製發行及學術研發利用均為無償上述同意與不同意

之欄位若未勾選本人同意視同授權

指導教授姓名 龔昶元博士嚴宗銘博士

研究生簽名 學號 9557615

(親筆正楷) (務必填寫)

日期民國 97 年 2 月 18 日

1 本授權書(得自httpwwwlibcyutedutweThesis 下載)請以黑筆撰寫並影印裝訂

於書名頁之次頁

yenA J- t 4t k ~ h~ plusmn J)l

JA ~ J~ K 0 b 2gt -=b-shy~lfa -A 0 ~tj ~ ~ Wi -- JL -sectshy

9557615

~ f~iampAt ~H~-amp

~~~ tlplusmn

sect yenf-j~ -Wl ~HJiA~~-t-FJt 1tt ~~-J

-

~ lie ~ pff 3-1E

-1A ~~4JiA~~-t-FJt ampl1tt ~~ 3 Jb-- H ~Ji tifi plusmn ~ v~1 rX ~--------V-=--- _

rf -- R ~ 97 if- 1 Jj 28 E3

==~==--==-=---==--===~----~===~--~-- ~

We appr ve the thesis entitled A comparison between field and academy needs for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of Yen- Tzong Ou

Date of Signature

Chuang-Hsi Chang The Deputy Magistrate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Taichung Cmillty Government

Chair of Committee

Kuen - Huei Wu Dean of Student Affairs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Chin M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h-Sung Lai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Mi ~ I-vyf Lc [c vyf__ Chaang-Yung K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sis Advisor

Tzung-Mi Van

l~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Insurance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sis Advisor

~1( -~ J-lt-l[16

Maw-Liann Shyu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ir person ofDepartment of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

摘 要

本研究論文採質性之方法依據研究者本身從事資訊傳播業二十幾年經驗

暨任教於技職院校大眾傳播系中學生學習所得及業界的需求落差比較

探索文獻根據問題落差的盲點建立研究設計以教育學者及專家業界揭開

專業落差的焦點座談共有十九員包括業界學界中區職訓官員參加論述

座談經由焦點座談整理出落差的重點歸納演繹分析及案例說明提出業

界面臨問題所在包含硬體軟體及內隱知識專業知識心理建設敬業態

度再由問題的探索研究提出新傳播科技人才所具備的十二大功能由第

一項團隊合作人際互動列第十二項操作及製作互動多媒體的熟悉處理

並以佐證問題本位學習讓學校的教學顧全傳播知識的整體性適應傳

播環境的變遷培育全觀性傳播人才知識課程改為「學程制」著重於程

序性知識與情境之視為核心內容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事實和概

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課程進而提出結論與建議傳播事業教育的教學方法

便其教學能結合實務生活化實用化跨學科跨教材化多元資源整合亦能

實際縮小業界的落差傳播工作者需要有適應未來工作的競爭與挑戰在

研究從學校傳播教育及業界人力需求結論探討以期未來二者之落差使

學校能培育人才能滿足業界之需求作為學校及業界貢獻之參佐資料暨文

關鍵字資訊傳播教育業界需求焦點座談

II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 has worked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ve mass media and the field of teaching informative

mass media in college we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ality in this fiel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we are trying to crack those

obstacles in this field We set up the seminar of educators and experts as the

research design the total of 19 people including practitioners educators and

officials in the central Taiwan The process is focusing the seminar on colleting

proper information and deductive analysis the case study We proposed that the

facilities inter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attitudes on career Moreover we explored more deeply

behind the questions and proposed that the new talents should cope with 12

requirements First is teamwork to learn the interactions with people and the last

is operation and making multi-media The 12 requirements are trying to pro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from the questions and the schools can take the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ve knowledge into account

In addition we adopt the changing informative environment and cultivate

the new talents change the selected courses to stress on prosecuting knowledge

to the core courses and revise not to put the professor as the core place

Furthermore we concluded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practical on

teaching materials to narrow down the space between the practitioners and

educators The workers in this field in the future should adopt and challenge

every possibility Lastly the educators in the school and the human resources for

III

the practitioners can cultivate more talents to complete the requirements in this

field

Keyword informative educationpractitioner needsfocus group

IV

誌 謝

本研究主題之初感謝龔昶元指導教授辛勤之給予方向及知識研討本

校暨圖書館館長張鐵軍教授協助搜尋相關研究資訊史之文野政之得失

物以盈虛均於似乎在因此亦找了好多的文獻相關資料彙整參考在

焦點座談更感謝賴志松教授及捨己寰教授的指導貢獻學界的觀點在口試

論文中更承蒙張壯烈副縣長及吳冠輝博士嚴宗銘博士賴志松博士指導

教授龔昶元博士審評高分佑給予績優研究提出貴賓的論點雖然本研究歷

經近二年抒寫但因研究生才疏學淺資料蒐集文獻不夠完備承蒙教授諄

諄指導龔老師家族團隊的鼓勵配合協助彙整裝訂始能如期付梓在此

致以最高敬意謝忱

學生 歐宴宗 200802

V

目錄 中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

英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I

致 謝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V

第一章 緒論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二節 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第三節 資訊與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3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第五節 問題本位學習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6

第三章 研究問題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第四章 研究方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VI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參考文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3: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1

博碩士論文授權書

本授權書所授權之論文為本人在朝陽科技大學_ 企業管理_系所_____組

___96_學年度第_1_學期取得_碩_士學位之論文

論文名稱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_____________

同意 V 不同意

本人具有著作財產權之論文全文資料授予教育部指定送繳之圖書館及本人

畢業學校圖書館為學術研究之目的以各種方法重製或為上述目的再授權

他人以各種方法重製不限地域與時間惟每人以一份為限

上述授權內容無須訂立讓與及授權契約書依本授權之發行權為非專屬性發行權

利依本授權所為之收錄重製發行及學術研發利用均為無償上述同意與不同意

之欄位若未勾選本人同意視同授權

指導教授姓名 龔昶元博士嚴宗銘博士

研究生簽名 學號 9557615

(親筆正楷) (務必填寫)

日期民國 97 年 2 月 18 日

1 本授權書(得自httpwwwlibcyutedutweThesis 下載)請以黑筆撰寫並影印裝訂

於書名頁之次頁

yenA J- t 4t k ~ h~ plusmn J)l

JA ~ J~ K 0 b 2gt -=b-shy~lfa -A 0 ~tj ~ ~ Wi -- JL -sectshy

9557615

~ f~iampAt ~H~-amp

~~~ tlplusmn

sect yenf-j~ -Wl ~HJiA~~-t-FJt 1tt ~~-J

-

~ lie ~ pff 3-1E

-1A ~~4JiA~~-t-FJt ampl1tt ~~ 3 Jb-- H ~Ji tifi plusmn ~ v~1 rX ~--------V-=--- _

rf -- R ~ 97 if- 1 Jj 28 E3

==~==--==-=---==--===~----~===~--~-- ~

We appr ve the thesis entitled A comparison between field and academy needs for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of Yen- Tzong Ou

Date of Signature

Chuang-Hsi Chang The Deputy Magistrate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Taichung Cmillty Government

Chair of Committee

Kuen - Huei Wu Dean of Student Affairs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Chin M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h-Sung Lai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Mi ~ I-vyf Lc [c vyf__ Chaang-Yung K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sis Advisor

Tzung-Mi Van

l~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Insurance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sis Advisor

~1( -~ J-lt-l[16

Maw-Liann Shyu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ir person ofDepartment of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

摘 要

本研究論文採質性之方法依據研究者本身從事資訊傳播業二十幾年經驗

暨任教於技職院校大眾傳播系中學生學習所得及業界的需求落差比較

探索文獻根據問題落差的盲點建立研究設計以教育學者及專家業界揭開

專業落差的焦點座談共有十九員包括業界學界中區職訓官員參加論述

座談經由焦點座談整理出落差的重點歸納演繹分析及案例說明提出業

界面臨問題所在包含硬體軟體及內隱知識專業知識心理建設敬業態

度再由問題的探索研究提出新傳播科技人才所具備的十二大功能由第

一項團隊合作人際互動列第十二項操作及製作互動多媒體的熟悉處理

並以佐證問題本位學習讓學校的教學顧全傳播知識的整體性適應傳

播環境的變遷培育全觀性傳播人才知識課程改為「學程制」著重於程

序性知識與情境之視為核心內容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事實和概

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課程進而提出結論與建議傳播事業教育的教學方法

便其教學能結合實務生活化實用化跨學科跨教材化多元資源整合亦能

實際縮小業界的落差傳播工作者需要有適應未來工作的競爭與挑戰在

研究從學校傳播教育及業界人力需求結論探討以期未來二者之落差使

學校能培育人才能滿足業界之需求作為學校及業界貢獻之參佐資料暨文

關鍵字資訊傳播教育業界需求焦點座談

II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 has worked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ve mass media and the field of teaching informative

mass media in college we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ality in this fiel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we are trying to crack those

obstacles in this field We set up the seminar of educators and experts as the

research design the total of 19 people including practitioners educators and

officials in the central Taiwan The process is focusing the seminar on colleting

proper information and deductive analysis the case study We proposed that the

facilities inter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attitudes on career Moreover we explored more deeply

behind the questions and proposed that the new talents should cope with 12

requirements First is teamwork to learn the interactions with people and the last

is operation and making multi-media The 12 requirements are trying to pro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from the questions and the schools can take the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ve knowledge into account

In addition we adopt the changing informative environment and cultivate

the new talents change the selected courses to stress on prosecuting knowledge

to the core courses and revise not to put the professor as the core place

Furthermore we concluded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practical on

teaching materials to narrow down the space between the practitioners and

educators The workers in this field in the future should adopt and challenge

every possibility Lastly the educators in the school and the human resources for

III

the practitioners can cultivate more talents to complete the requirements in this

field

Keyword informative educationpractitioner needsfocus group

IV

誌 謝

本研究主題之初感謝龔昶元指導教授辛勤之給予方向及知識研討本

校暨圖書館館長張鐵軍教授協助搜尋相關研究資訊史之文野政之得失

物以盈虛均於似乎在因此亦找了好多的文獻相關資料彙整參考在

焦點座談更感謝賴志松教授及捨己寰教授的指導貢獻學界的觀點在口試

論文中更承蒙張壯烈副縣長及吳冠輝博士嚴宗銘博士賴志松博士指導

教授龔昶元博士審評高分佑給予績優研究提出貴賓的論點雖然本研究歷

經近二年抒寫但因研究生才疏學淺資料蒐集文獻不夠完備承蒙教授諄

諄指導龔老師家族團隊的鼓勵配合協助彙整裝訂始能如期付梓在此

致以最高敬意謝忱

學生 歐宴宗 200802

V

目錄 中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

英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I

致 謝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V

第一章 緒論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二節 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第三節 資訊與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3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第五節 問題本位學習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6

第三章 研究問題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第四章 研究方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VI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參考文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4: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yenA J- t 4t k ~ h~ plusmn J)l

JA ~ J~ K 0 b 2gt -=b-shy~lfa -A 0 ~tj ~ ~ Wi -- JL -sectshy

9557615

~ f~iampAt ~H~-amp

~~~ tlplusmn

sect yenf-j~ -Wl ~HJiA~~-t-FJt 1tt ~~-J

-

~ lie ~ pff 3-1E

-1A ~~4JiA~~-t-FJt ampl1tt ~~ 3 Jb-- H ~Ji tifi plusmn ~ v~1 rX ~--------V-=--- _

rf -- R ~ 97 if- 1 Jj 28 E3

==~==--==-=---==--===~----~===~--~-- ~

We appr ve the thesis entitled A comparison between field and academy needs for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of Yen- Tzong Ou

Date of Signature

Chuang-Hsi Chang The Deputy Magistrate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Taichung Cmillty Government

Chair of Committee

Kuen - Huei Wu Dean of Student Affairs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Chin M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h-Sung Lai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Mi ~ I-vyf Lc [c vyf__ Chaang-Yung K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sis Advisor

Tzung-Mi Van

l~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Insurance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sis Advisor

~1( -~ J-lt-l[16

Maw-Liann Shyu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ir person ofDepartment of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

摘 要

本研究論文採質性之方法依據研究者本身從事資訊傳播業二十幾年經驗

暨任教於技職院校大眾傳播系中學生學習所得及業界的需求落差比較

探索文獻根據問題落差的盲點建立研究設計以教育學者及專家業界揭開

專業落差的焦點座談共有十九員包括業界學界中區職訓官員參加論述

座談經由焦點座談整理出落差的重點歸納演繹分析及案例說明提出業

界面臨問題所在包含硬體軟體及內隱知識專業知識心理建設敬業態

度再由問題的探索研究提出新傳播科技人才所具備的十二大功能由第

一項團隊合作人際互動列第十二項操作及製作互動多媒體的熟悉處理

並以佐證問題本位學習讓學校的教學顧全傳播知識的整體性適應傳

播環境的變遷培育全觀性傳播人才知識課程改為「學程制」著重於程

序性知識與情境之視為核心內容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事實和概

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課程進而提出結論與建議傳播事業教育的教學方法

便其教學能結合實務生活化實用化跨學科跨教材化多元資源整合亦能

實際縮小業界的落差傳播工作者需要有適應未來工作的競爭與挑戰在

研究從學校傳播教育及業界人力需求結論探討以期未來二者之落差使

學校能培育人才能滿足業界之需求作為學校及業界貢獻之參佐資料暨文

關鍵字資訊傳播教育業界需求焦點座談

II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 has worked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ve mass media and the field of teaching informative

mass media in college we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ality in this fiel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we are trying to crack those

obstacles in this field We set up the seminar of educators and experts as the

research design the total of 19 people including practitioners educators and

officials in the central Taiwan The process is focusing the seminar on colleting

proper information and deductive analysis the case study We proposed that the

facilities inter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attitudes on career Moreover we explored more deeply

behind the questions and proposed that the new talents should cope with 12

requirements First is teamwork to learn the interactions with people and the last

is operation and making multi-media The 12 requirements are trying to pro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from the questions and the schools can take the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ve knowledge into account

In addition we adopt the changing informative environment and cultivate

the new talents change the selected courses to stress on prosecuting knowledge

to the core courses and revise not to put the professor as the core place

Furthermore we concluded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practical on

teaching materials to narrow down the space between the practitioners and

educators The workers in this field in the future should adopt and challenge

every possibility Lastly the educators in the school and the human resources for

III

the practitioners can cultivate more talents to complete the requirements in this

field

Keyword informative educationpractitioner needsfocus group

IV

誌 謝

本研究主題之初感謝龔昶元指導教授辛勤之給予方向及知識研討本

校暨圖書館館長張鐵軍教授協助搜尋相關研究資訊史之文野政之得失

物以盈虛均於似乎在因此亦找了好多的文獻相關資料彙整參考在

焦點座談更感謝賴志松教授及捨己寰教授的指導貢獻學界的觀點在口試

論文中更承蒙張壯烈副縣長及吳冠輝博士嚴宗銘博士賴志松博士指導

教授龔昶元博士審評高分佑給予績優研究提出貴賓的論點雖然本研究歷

經近二年抒寫但因研究生才疏學淺資料蒐集文獻不夠完備承蒙教授諄

諄指導龔老師家族團隊的鼓勵配合協助彙整裝訂始能如期付梓在此

致以最高敬意謝忱

學生 歐宴宗 200802

V

目錄 中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

英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I

致 謝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V

第一章 緒論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二節 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第三節 資訊與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3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第五節 問題本位學習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6

第三章 研究問題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第四章 研究方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VI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參考文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5: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

We appr ve the thesis entitled A comparison between field and academy needs for the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of Yen- Tzong Ou

Date of Signature

Chuang-Hsi Chang The Deputy Magistrate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Taichung Cmillty Government

Chair of Committee

Kuen - Huei Wu Dean of Student Affairs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Chin M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h-Sung Lai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Mi ~ I-vyf Lc [c vyf__ Chaang-Yung Kung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sis Advisor

Tzung-Mi Van

l~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Insurance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esis Advisor

~1( -~ J-lt-l[16

Maw-Liann Shyu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ir person ofDepartment of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ao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

摘 要

本研究論文採質性之方法依據研究者本身從事資訊傳播業二十幾年經驗

暨任教於技職院校大眾傳播系中學生學習所得及業界的需求落差比較

探索文獻根據問題落差的盲點建立研究設計以教育學者及專家業界揭開

專業落差的焦點座談共有十九員包括業界學界中區職訓官員參加論述

座談經由焦點座談整理出落差的重點歸納演繹分析及案例說明提出業

界面臨問題所在包含硬體軟體及內隱知識專業知識心理建設敬業態

度再由問題的探索研究提出新傳播科技人才所具備的十二大功能由第

一項團隊合作人際互動列第十二項操作及製作互動多媒體的熟悉處理

並以佐證問題本位學習讓學校的教學顧全傳播知識的整體性適應傳

播環境的變遷培育全觀性傳播人才知識課程改為「學程制」著重於程

序性知識與情境之視為核心內容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事實和概

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課程進而提出結論與建議傳播事業教育的教學方法

便其教學能結合實務生活化實用化跨學科跨教材化多元資源整合亦能

實際縮小業界的落差傳播工作者需要有適應未來工作的競爭與挑戰在

研究從學校傳播教育及業界人力需求結論探討以期未來二者之落差使

學校能培育人才能滿足業界之需求作為學校及業界貢獻之參佐資料暨文

關鍵字資訊傳播教育業界需求焦點座談

II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 has worked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ve mass media and the field of teaching informative

mass media in college we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ality in this fiel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we are trying to crack those

obstacles in this field We set up the seminar of educators and experts as the

research design the total of 19 people including practitioners educators and

officials in the central Taiwan The process is focusing the seminar on colleting

proper information and deductive analysis the case study We proposed that the

facilities inter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attitudes on career Moreover we explored more deeply

behind the questions and proposed that the new talents should cope with 12

requirements First is teamwork to learn the interactions with people and the last

is operation and making multi-media The 12 requirements are trying to pro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from the questions and the schools can take the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ve knowledge into account

In addition we adopt the changing informative environment and cultivate

the new talents change the selected courses to stress on prosecuting knowledge

to the core courses and revise not to put the professor as the core place

Furthermore we concluded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practical on

teaching materials to narrow down the space between the practitioners and

educators The workers in this field in the future should adopt and challenge

every possibility Lastly the educators in the school and the human resources for

III

the practitioners can cultivate more talents to complete the requirements in this

field

Keyword informative educationpractitioner needsfocus group

IV

誌 謝

本研究主題之初感謝龔昶元指導教授辛勤之給予方向及知識研討本

校暨圖書館館長張鐵軍教授協助搜尋相關研究資訊史之文野政之得失

物以盈虛均於似乎在因此亦找了好多的文獻相關資料彙整參考在

焦點座談更感謝賴志松教授及捨己寰教授的指導貢獻學界的觀點在口試

論文中更承蒙張壯烈副縣長及吳冠輝博士嚴宗銘博士賴志松博士指導

教授龔昶元博士審評高分佑給予績優研究提出貴賓的論點雖然本研究歷

經近二年抒寫但因研究生才疏學淺資料蒐集文獻不夠完備承蒙教授諄

諄指導龔老師家族團隊的鼓勵配合協助彙整裝訂始能如期付梓在此

致以最高敬意謝忱

學生 歐宴宗 200802

V

目錄 中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

英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I

致 謝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V

第一章 緒論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二節 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第三節 資訊與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3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第五節 問題本位學習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6

第三章 研究問題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第四章 研究方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VI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參考文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6: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I

摘 要

本研究論文採質性之方法依據研究者本身從事資訊傳播業二十幾年經驗

暨任教於技職院校大眾傳播系中學生學習所得及業界的需求落差比較

探索文獻根據問題落差的盲點建立研究設計以教育學者及專家業界揭開

專業落差的焦點座談共有十九員包括業界學界中區職訓官員參加論述

座談經由焦點座談整理出落差的重點歸納演繹分析及案例說明提出業

界面臨問題所在包含硬體軟體及內隱知識專業知識心理建設敬業態

度再由問題的探索研究提出新傳播科技人才所具備的十二大功能由第

一項團隊合作人際互動列第十二項操作及製作互動多媒體的熟悉處理

並以佐證問題本位學習讓學校的教學顧全傳播知識的整體性適應傳

播環境的變遷培育全觀性傳播人才知識課程改為「學程制」著重於程

序性知識與情境之視為核心內容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事實和概

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課程進而提出結論與建議傳播事業教育的教學方法

便其教學能結合實務生活化實用化跨學科跨教材化多元資源整合亦能

實際縮小業界的落差傳播工作者需要有適應未來工作的競爭與挑戰在

研究從學校傳播教育及業界人力需求結論探討以期未來二者之落差使

學校能培育人才能滿足業界之需求作為學校及業界貢獻之參佐資料暨文

關鍵字資訊傳播教育業界需求焦點座談

II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 has worked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ve mass media and the field of teaching informative

mass media in college we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ality in this fiel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we are trying to crack those

obstacles in this field We set up the seminar of educators and experts as the

research design the total of 19 people including practitioners educators and

officials in the central Taiwan The process is focusing the seminar on colleting

proper information and deductive analysis the case study We proposed that the

facilities inter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attitudes on career Moreover we explored more deeply

behind the questions and proposed that the new talents should cope with 12

requirements First is teamwork to learn the interactions with people and the last

is operation and making multi-media The 12 requirements are trying to pro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from the questions and the schools can take the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ve knowledge into account

In addition we adopt the changing informative environment and cultivate

the new talents change the selected courses to stress on prosecuting knowledge

to the core courses and revise not to put the professor as the core place

Furthermore we concluded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practical on

teaching materials to narrow down the space between the practitioners and

educators The workers in this field in the future should adopt and challenge

every possibility Lastly the educators in the school and the human resources for

III

the practitioners can cultivate more talents to complete the requirements in this

field

Keyword informative educationpractitioner needsfocus group

IV

誌 謝

本研究主題之初感謝龔昶元指導教授辛勤之給予方向及知識研討本

校暨圖書館館長張鐵軍教授協助搜尋相關研究資訊史之文野政之得失

物以盈虛均於似乎在因此亦找了好多的文獻相關資料彙整參考在

焦點座談更感謝賴志松教授及捨己寰教授的指導貢獻學界的觀點在口試

論文中更承蒙張壯烈副縣長及吳冠輝博士嚴宗銘博士賴志松博士指導

教授龔昶元博士審評高分佑給予績優研究提出貴賓的論點雖然本研究歷

經近二年抒寫但因研究生才疏學淺資料蒐集文獻不夠完備承蒙教授諄

諄指導龔老師家族團隊的鼓勵配合協助彙整裝訂始能如期付梓在此

致以最高敬意謝忱

學生 歐宴宗 200802

V

目錄 中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

英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I

致 謝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V

第一章 緒論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二節 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第三節 資訊與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3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第五節 問題本位學習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6

第三章 研究問題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第四章 研究方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VI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參考文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7: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II

Abstract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 has worked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ve mass media and the field of teaching informative

mass media in college we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ality in this fiel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we are trying to crack those

obstacles in this field We set up the seminar of educators and experts as the

research design the total of 19 people including practitioners educators and

officials in the central Taiwan The process is focusing the seminar on colleting

proper information and deductive analysis the case study We proposed that the

facilities intern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attitudes on career Moreover we explored more deeply

behind the questions and proposed that the new talents should cope with 12

requirements First is teamwork to learn the interactions with people and the last

is operation and making multi-media The 12 requirements are trying to pro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learn from the questions and the schools can take the

completeness of informative knowledge into account

In addition we adopt the changing informative environment and cultivate

the new talents change the selected courses to stress on prosecuting knowledge

to the core courses and revise not to put the professor as the core place

Furthermore we concluded that the teaching methods should be practical on

teaching materials to narrow down the space between the practitioners and

educators The workers in this field in the future should adopt and challenge

every possibility Lastly the educators in the school and the human resources for

III

the practitioners can cultivate more talents to complete the requirements in this

field

Keyword informative educationpractitioner needsfocus group

IV

誌 謝

本研究主題之初感謝龔昶元指導教授辛勤之給予方向及知識研討本

校暨圖書館館長張鐵軍教授協助搜尋相關研究資訊史之文野政之得失

物以盈虛均於似乎在因此亦找了好多的文獻相關資料彙整參考在

焦點座談更感謝賴志松教授及捨己寰教授的指導貢獻學界的觀點在口試

論文中更承蒙張壯烈副縣長及吳冠輝博士嚴宗銘博士賴志松博士指導

教授龔昶元博士審評高分佑給予績優研究提出貴賓的論點雖然本研究歷

經近二年抒寫但因研究生才疏學淺資料蒐集文獻不夠完備承蒙教授諄

諄指導龔老師家族團隊的鼓勵配合協助彙整裝訂始能如期付梓在此

致以最高敬意謝忱

學生 歐宴宗 200802

V

目錄 中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

英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I

致 謝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V

第一章 緒論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二節 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第三節 資訊與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3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第五節 問題本位學習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6

第三章 研究問題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第四章 研究方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VI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參考文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8: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III

the practitioners can cultivate more talents to complete the requirements in this

field

Keyword informative educationpractitioner needsfocus group

IV

誌 謝

本研究主題之初感謝龔昶元指導教授辛勤之給予方向及知識研討本

校暨圖書館館長張鐵軍教授協助搜尋相關研究資訊史之文野政之得失

物以盈虛均於似乎在因此亦找了好多的文獻相關資料彙整參考在

焦點座談更感謝賴志松教授及捨己寰教授的指導貢獻學界的觀點在口試

論文中更承蒙張壯烈副縣長及吳冠輝博士嚴宗銘博士賴志松博士指導

教授龔昶元博士審評高分佑給予績優研究提出貴賓的論點雖然本研究歷

經近二年抒寫但因研究生才疏學淺資料蒐集文獻不夠完備承蒙教授諄

諄指導龔老師家族團隊的鼓勵配合協助彙整裝訂始能如期付梓在此

致以最高敬意謝忱

學生 歐宴宗 200802

V

目錄 中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

英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I

致 謝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V

第一章 緒論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二節 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第三節 資訊與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3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第五節 問題本位學習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6

第三章 研究問題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第四章 研究方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VI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參考文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9: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IV

誌 謝

本研究主題之初感謝龔昶元指導教授辛勤之給予方向及知識研討本

校暨圖書館館長張鐵軍教授協助搜尋相關研究資訊史之文野政之得失

物以盈虛均於似乎在因此亦找了好多的文獻相關資料彙整參考在

焦點座談更感謝賴志松教授及捨己寰教授的指導貢獻學界的觀點在口試

論文中更承蒙張壯烈副縣長及吳冠輝博士嚴宗銘博士賴志松博士指導

教授龔昶元博士審評高分佑給予績優研究提出貴賓的論點雖然本研究歷

經近二年抒寫但因研究生才疏學淺資料蒐集文獻不夠完備承蒙教授諄

諄指導龔老師家族團隊的鼓勵配合協助彙整裝訂始能如期付梓在此

致以最高敬意謝忱

學生 歐宴宗 200802

V

目錄 中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

英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I

致 謝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V

第一章 緒論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二節 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第三節 資訊與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3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第五節 問題本位學習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6

第三章 研究問題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第四章 研究方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VI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參考文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10: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V

目錄 中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

英文摘要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I

致 謝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IV

第一章 緒論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6

第二節 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0

第三節 資訊與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3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第五節 問題本位學習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26

第三章 研究問題 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1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2

第四章 研究方法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VI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參考文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11: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VI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7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38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49

參考文獻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2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12: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VII

圖目錄

圖 1-1 研究流程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5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hellip 19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13: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CT)長久以來始終扮

演著推動人類文化變遷改造人類生活工作與娛樂方式的重要角色

傳播科技是一種運用各種資源作為基本要素發展具有人力機械電

子光電演進與傳送媒介接收存取訊號等處理特性的技術在這

些特性之下傳播科技具有自成一獨立的運作系統形式(尤丁玫1995)

從傳播生態系統的觀點來看傳播科技則指在傳播生態中傳播媒介的

硬體設備包括衛星電腦電視廣播報業及雜誌等但每當新的

傳播科技被發明推出便是傳播生態原有的均衡狀態發生突變之時

為求重新形成新的均衡狀態傳播生態必須儘快應變與轉化(蔡琰

1995)換句話說新興的傳播科技常是導致傳播環境產生變動的主因

隨著隨著微晶片人造衛星電腦等多種資訊技術的持續注入傳

播科技的功能不斷迅速提昇尤其所謂「新傳播科技」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簡稱 NCT)如網際網路無線行動通訊

等不論在形式或特性上都起了極大的變化且其範圍逐漸擴張至通訊

電腦網路及電腦硬軟體等領域傳播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傳媒產業環境的

轉變生活在資訊社會的現代人不論是在社會層面文化層面經濟

層面政治層面教育層面都深受「資訊與傳播科技」的影響資訊與

傳播科技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但影響外在的生活環境也影響著我們

內在的價值判斷促進了資訊技術的創新資訊技術與傳播科技相輔相

成密不可分

處於新傳播科技正迅速發展的現在或未來原本的資訊傳播工作環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14: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2

境正醞釀著一番大轉變由於新科技的出現原有的傳播產業結構不斷

融合變形以致媒體界限更趨於模糊而平面有線無線衛星等

等傳播通路不斷增加也造成原有頻道閱聽眾的大量稀釋因此資訊傳

播媒體在競爭激烈的產業環境裡必須以更新更有效的策略與更優秀

的內容來吸引閱聽眾並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方能在跨國跨業

跨媒體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季欣麟1998)然而一切高品質傳播內容的

產製又必須倚靠擁有專業技術能力與前瞻性視野的員工因此優秀

的傳播科技人才將是傳播媒體追求長久發展時最重要的人力資本

此外身在數位科技革命的潮流中未來的傳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

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

的高低除了傳統媒體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條件外未來的傳播工作者還

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應付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也唯有隨著資訊傳播產

業的工作環境變化而提升就業能力傳播工作者才能確保不致被工作市

場所淘汰而因應新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與資訊傳播產業的需求傳播

工作者首應充實提昇的當屬新傳播科技的相關知識與能力

在資訊時代的衝擊下工作與生活對「傳播科技」的依賴性日益增

加要想成功地生存於今日資訊時代就必須瞭解生活環境中最先進的

傳播設備及軟硬體設備的使用所以讓學生學習現代傳播科技的應用

與影響使得他們能瞭解科技如何形成並能進而控制這個複雜的社會

這是傳播科技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Seymour1990)

Rogers(1971)認為傳播是將一種觀念或訊息從來源處傳送至另

一個接收者試圖改變其知識態度與行為的一種過程傳播過程中所

有的傳遞訊息包括有想法意義資訊想像影響態度情感與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15: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3

瞭解我們希望能透過傳播科技教育的培養使得每位學生對於不同傳播

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與技能都能有所理解進一步瞭解傳播科技對社

會環境的影響才能在面對問題時做出正確的抉擇

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傳播科技成為所有科技

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業滿

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未來的傳

播工作者與其關心工作機會的多寡不如重視在資訊傳播工作市場上就

業能力(employability)的高低然而從實務工作中經常發現學校所培育

之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無法符合業界人才之需求致使業界感覺學校

與業界間具有相當大之落差當然傳統媒體工作者除了應有的基本條件

外傳播工作者還需要擁有其他能力來適應未來工作上的競爭與挑戰

基此本研究擬從學校傳播科技人才之課程規劃與業界人力需求二者

之落差加以探究以其未來能縮短二者間之落差使學校所培育之人才

能滿足業界之需求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16: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4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資訊與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

學校需求的落差故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彙整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了解目前

探討學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為何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差

為何

依據前述之研究問題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從目前技專院校傳播科技領域科系之課程規劃以瞭解目前學

校培育之傳播科技人才之核心能力

二比對業界對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需求與學校培養人才間之落

差並據專家意見討論以提出建議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17: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之研究流程如圖 1-1 所示

圖1-1 研究流程

研究背景及目的

確定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 應用焦點座談

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 歸納分析

研究方法

- 提出問題本位學習

研究結論與建議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18: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在現今之生活環境中隨時充滿著各式各樣的資料須要靠個別不

同的傳播方式才能成為有意義和需要的資訊資訊與傳播是相輔相成

的近代在傳播科技的研究與發展的輔助下資訊的運用與功能更為

重要傳播技術的進步使得資訊科技無遠弗屆

第一節 資訊科技傳播科技於教學上之應用

11 資訊科技

資訊科技成為通往權力的關鍵為了讓國民在日後的全球社會競爭

中尋求更多的權力國家必須將其形塑為當代學校教育發展教學與政

策的核心(壽大衛2002Blackmore 2000)資訊科技將學習素材

與學習過程予以數位化處理讓學生在資訊空間裡學習最新且豐富的資

訊並利用多媒體工具的互動性與多元性使學生學得更好且更有成效

資訊科技的範圍與用途相當廣闊及多樣化茲舉下列數種說明為例

1工業資訊製造工業包括電腦週邊產品的開發與製造電腦數值化

(CNC)機械自動化控制機器人無人化工廠規middotmiddotmiddotmiddot等

2商業資訊產品的銷售與服務例如市場調查統計分析決策middotmiddotmiddot

3農業品種實驗與改良溫室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4科學發展研究探測模擬預測middotmiddotmiddot等

5醫學病人診斷分析研究實驗middotmiddotmiddot等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19: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7

6教育電腦輔助教學middotmiddotmiddot等

7家庭保全系統家電產品自動控制middotmiddotmiddot等

8休閒多媒體視聽音樂電視電影middotmiddotmiddot等

12傳播科技

傳播科技的範圍可分兩種茲舉下列兩種說明

1圖文傳播利用繪圖攝影印刷等技術以設計複製排列

組合等處理技巧所呈現出來的符號文字圖片影像等訊息傳播予

他人的方式皆是圖文傳播例如常見的有書本雜誌報紙海報廣

告標籤標誌郵票等

2電子傳播利用電化產品如收音機電話電報無線電電視

電影電腦網路傳播通訊等技術進行資料訊息的輸入編碼傳送

解碼輸出等過程即是電子傳播

Jonesamp Robb(1986)在發現傳播科技(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書中將傳播科技分為工科製圖印刷傳播影像傳播

通訊傳播與電腦傳播等章節來闡述播科技Barden amp Hacker(1990)在

傳播科技(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中將傳播科技分為電腦傳播圖

文傳播影像傳播電子傳播等部份Wright(1996)將傳播科技分為

圖文傳播影像傳播工程繪圖傳播與通訊傳播等基本系統游光昭

(1993)在「傳播科技之內涵」專題論述中指出傳播科技的系統類型包

括電腦製圖光學圖文設計視聽傳播等部份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20: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8

Wood amp Kellum(1987)則認為傳播是人們利用符號姿勢和行動

將資訊傳遞於個人或機器之間交換的過程而傳播科技則是人類使用工

具材料和過程來增強人們傳播的能力所有傳播系統基本模式應該包

括四個主要基本要項

1輸入傳送者收集必須的資源來發展訊息

2處理確實產生傳送者訊息的處理過程

3輸出將完整訊息送至接收者

4回饋對於輸出結果接收者的反應傳送回傳送者

傳播者將訊息轉換成許多不同的形式符號經由傳播媒介與接收

者相互交流傳播的成效如何端看傳播過程中的干擾情形整個傳播

系統所包含的要素如下

1傳播者 傳播者即是訊息的起源與製造者與發訊者可能是人

機器或組織機構等

2訊息與資料 訊息是由一系列有組織的符號或文字所組成訊息

的意義非常廣泛在送出端與接收端所代表或呈現的方式可能不一樣

但所傳達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在兩端分享相同的意義正是傳播的目的

從人類使用傳播的訊息來看可將訊息分為語文符號與非語文符號語

言文字是人類傳播的主要訊息亦是最有效率的傳播資訊非語文符號

包括圖形顏色光亮聲音實物儀表肢體動作(眼神手勢

表情姿態)等

3傳播媒介 媒介是介於傳播者與接收者之間的溝通工具如電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21: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9

視機收音機電腦書籍等工具傳播通道即是訊息傳遞的途徑如

電話線電纜光纖等

4編碼與傳送 是指在資訊傳播的過程中從傳播者先將一個概念

或有意義的符 號訊息透過編碼轉換成信息而後發送出去透過電子脈

衝無線電波光線數位符號電磁波光纖系統電纜雷射或感

光設備等所產生的可行方法進行資料的傳送簡言之就是將訊息改變成

另一形式藉由特定的管道傳送的過程而解碼則是將傳送的信息轉換成

可解讀的原始符號或訊息

5干擾與濾波 傳播過程一般都會有一些干擾例如電流的震動

光波與有缺陷的導線等都可能在傳播過程中引起雜訊的干擾雜訊可

能來自傳播者媒介通道或接受者干擾則會造成傳播訊息的不完整

無法有效將訊息作傳遞因此減少或消除雜訊是傳遞訊號重要任務而

濾波的功能則是為了減少傳遞過程所產生的失真現象所做的處理

6接收者 當訊息傳送出去經解碼後在接收者收到完整訊息後

便完成了整個單向傳播過程訊息在接收處又轉換回原來易於被人們所

接受的形式因此接收者與傳播者是很相似的一個是發出訊息而另

一個則是接收訊息將所傳遞的資訊加以確認接收並加以儲存或歸檔

以達到最大的傳遞效率

7回饋 在許多傳播模式中都包含回饋這個因素當接收者收到

訊息之後通常會送回一項訊息或反應給傳播者亦即接收者對訊息的

反應回饋給傳送者的過程(李政茂民 81陳昭郎民 81Seymour

1987)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22: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10

第二節新傳播科技理論與教學之應用

本研究以「新傳播科技」一詞表示在現階段中不斷發展擴張以

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其中包含以電

腦等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各種工具方法知識及應用方式在前述定義

下新傳播科技人才(Communicators in Media Industry)係指

本研究所稱之「新傳播科技人才」是指在傳媒產業裡

1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訊息內容的設計製作者如網路新

聞編輯與記者

2以新傳播科技為工具從事行銷企劃者如網路廣告企劃人員

以及

3新傳播科技相關部門的管理研究者如網路行銷部網路新聞部

網站公司等之主管人員

Rice amp Williams(1984)則認為傳播科技的新舊是相對的傳播科

技之所以「新」是因為首次使用該科技的世代之前從未接觸過該種

技術到了下個世代相對於其他新近出現的科技該種科技又會被歸

類為傳統科技因此在當代出現使用的傳播科技都可視為該時期

的新傳播工具而今天的「新傳播科技」是指在現階段中不斷擴張深

入人類生活以電子(electronic)數位(digital)技術為主的各種傳播科技

(Williams Rice amp Rogers 1988)

雖然現代的傳播科技崛起至今不過五十餘年但新傳播科技的範圍

卻十分龐雜不但包含微處理器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人造衛星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23: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11

數據機(modem)膝上型電腦(laptop)等硬體裝置也包含技術層面問題

如 分 時 處 理 (time-sharing) 數 位 視 訊 壓 縮 技 術 (digital video

compression) 非 同 步 傳 輸 模 式 (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Mode

ATM)彩色化技術 (colorization)等甚至牽及電子郵件電子報紙

(electronic newspapers)電腦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 CAD)

多人線上遊戲(Multi-user Dungeons Multi-user Domains MUDs)等各種軟

體與應用方式

對於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的分界學者也各有所見Barden amp

Hacker(1990)認為傳播系統與電腦之間正隨者時間逐漸融合幾乎所有

現代傳播系統都少不了電腦以致已難以分清哪個部份是屬於傳播過程

還是資料處理過程而新的傳播整合系統「資訊科技」就在傳播與

電腦日趨融合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換言之以 Barden amp Hacker(1990)的

觀點來看新傳播科技可說就是資訊科技Marien(1996)也在研究中將現

代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合視為一體以資訊科技來指稱傳播新科技

Green amp Higgins(1997)Huigen(1993)Potthof(1998)與 Schwabe(1996)

等學者甚至直接將二者合稱為「資訊與傳播科技」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 ICT)

Suriya amp Raheem(1998)則將資訊科技與新傳播科技的結合稱為一種

「資訊傳遞機制」(information transfer mechanisms)以形容電腦技術融

入現代傳播科技中用以密集傳收大量資訊的特性這些資訊傳遞機制

包含了報紙無線電電視電話行動電話傳真機電腦以及網路

主機等資訊傳播媒介

另外有學者將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再加以細分回顧電腦的發展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24: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12

史西垣通(1995)認為電腦作為一種資訊科技必須加上多媒體技術

的應用才能稱得上是一種傳播媒介通道他指出最初發明電腦的目

的是為了計算核爆威力因此當時電腦所扮演的是為滿足軍事國防需求

而存在的軍事科技以及後來進入商業界所擔任的辦公室自動化工具

而非作為傳播之用的科技直到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才使電腦得以從事

軍事科技資訊科技的角色跨越到一種能整合文字聲音影像和動

畫等資訊對人類感官直接進行傳播活動的傳播通道以西垣通(1995)

的看法來詮譯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之間由於各自具有不同的應用

性質與範圍故不可輕易合而視之

Hartley(1990)則進一步闡述新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涵蓋範圍上的

異同他認為資訊科技是指以微處理器發展為基礎的電腦科技而現代

的傳播科技則是資訊科技的再擴大與再延伸其間的差別在於傳播科

技比資訊科技涵蓋了更廣泛的使用範圍Hartley(1990)指出今日的「傳

播科技」一詞不僅暗示著電腦運算功能在傳播史上的關鍵地位更強

調電腦技術在傳播上多樣化的應用以及對傳播過程所造成的重大影響

由於各種電腦資訊技術的加入使得現代的傳播科技與資訊科技在

技術與系統概念上如此相近界線模糊但也賦予了新傳播科技與以往

傳統傳播科技不同的嶄新特性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25: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13

第三節 資訊傳播科技重要性與未來發展

一資訊與傳播科技在現今的重要性

傳播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是介於人和資訊二個關係者之間的交

換或可說是人與機器之間傳遞訊息但前提是接收到的訊息必須能夠

理解在科技社會中要求快速和有效地傳播資訊因此傳播科技成為所

有科技系統中最具有整合性的功能傳播與電腦的結合形成新的資訊工

業滿足現代人類對資訊的大量需求同時能促進傳播系統的發展

(Barden amp Hacker1990)

面對資訊以倍數成長的科技社會所賴以生活的環境正面臨著資

訊和科技革命的強大威勢這種巨大的衝擊使我們的生活型態政治

體制經濟結構都產生了劇烈的變化資訊科技的系統邏輯特性以及

資訊處理所獲得的資料之累積性均使知識生產較以往的傳統社會更為

複雜且多量讓我們無法用單一的時間或空間單位予以衡量必須將其

視為一種財富與利潤的新資本積累資訊科技成為人類生活層面裡的生

存關鍵人類無法自外於資訊化世界也無能擺脫此社會形態而過活

人與人之間資訊不僅要立即長距離且大量的傳送資料這使得

傳播方式變得更加複雜為達人類快速且多元化的傳遞訊息傳播科技

發展更加迅速使得人與人之間資訊的傳送更不受時空限制人們利用

傳播以獲得訊息事物得到幫助學習和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傳播

領域中的發明和革新對於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明顯的

在這個完全科技導向的社會中資訊傳播科技與學校教育及教學活

動加以連結希冀藉由科技的多樣性豐富性與互動性來提升學生學習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26: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14

動機及成效讓學生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世紀浪潮裡取得更優勢的經濟

政治社會與文化地位我們必須在學校的過程中發展適應社會的能力

及必須要有的科技概念如果未能在學校中學習科技知識在未來他們

將對這基礎領域一無所知他們將無法有效地在業界有所生存

二資訊與傳播科技未來發展

融合了書寫印刷電訊等傳播技術以及各種強調互動性多媒

體的新科技傳播科技的未來又將如何變化Wicklein(1981)曾描繪傳播

科技的遠景指出傳播科技的未來將由電腦主導整合人類所有的傳播

形式朝向「單一的電子系統」(a single electronic system)的目標演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傳播科技朝向這一方向演變的將不再是以微處

理器光纖等純然科技面的創新為主而在於新傳播科技所提供的各種

應用方式例如更有效的資料處理方式全球單一網路化以及多媒體等

新工具的使用需求(Negroponte 1995)

雖然如此新傳播科技在技術層面的革新仍將會持續不斷地進行

Brusic(1990)指出新傳播科技發展的五大分析方向認為未來傳播科技的

研發也將朝這五個方向進行分別是傳輸系統(transmission system)整

合式網路 (integrated networks)標準化 (standardization)資訊諸存

(information storage)以及個人化系統(personal systems)此外許多學者

也都各自提出對於傳播科技未來變動的預測

1 傳輸系統

經濟有效率的資料傳輸方式有助於傳播相關產業的穩定發展因

此傳播科技業將會繼續研發更新式的傳輸系統使訊息傳送的質與量都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27: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15

有更佳的表現以光學系統為例根據 Mayo(1992)的預測光學傳輸系

統的容量在近二十年內每年將會提高一倍以上此外Farber(1997)以網

際網路技術發展的角度指出目前的網際網路通訊協定(Internet protocols)

將無法有效處理將來更高速的網路頻寬(bandwidth)以及各類網路傳輸服

務的需求因此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 (Internet protocols of Next

Generation簡稱 IPNG)的發展將勢在必行

2 整合性網路

傳播網路未來將不限於單一或少數的網路連結不同性質的傳輸系

統之間也可以互相連結成一整體的網絡如衛星有線電視系統的出現

就是結合衛星傳播與有線電視傳播的明顯例子 Lundberg(1991)也估

計在西元 2010 年之前結合現有無線電話呼叫器行動電話人造

衛星等多種系統的全球個人隨身通訊工具(global personal communicators)

便會問世 Farber(1997)則進一步指出個人通訊服務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s簡稱 PCS)未來有可能轉變為以網際網路為基礎

的方式利用網際網路與其他網路結合進行語音與資料的傳輸

3 標準化

所謂標準化是指「開放式架構」(open systems)的概念在傳統觀

念中一種優秀的產品若採用獨有的專利系統可以淘汰競爭對手享

受獨佔市場的優勢但這種專利與獨佔的觀念卻無法適用於資訊與傳播

科技因為各種專利系統下的不同資訊技術傳播產品間會因規格不同

而無法相容共用進而影響到傳播過程的順暢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如

此反而對整個產業以及產品的傳佈十分不利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28: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16

相反地若所有資訊傳播科技都依循開放式的標準各自研發使規

格得以相容雖然使用者的選擇更多樣化卻可以促進所有相關產品與

周邊設備的使用與消費進而促進產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傳播科技未來

必然將繼續朝向規格標準化的方向發展使不同系統下的產品技術間

都能在開放式的架構下相互理解互通共存(Detrouzos 1996Negroponte

1995)

4 資訊儲存

目前資訊的儲存傾向以光學系統來處理如光碟等儲存容量較先

前磁性技術時代更大存取方式更具彈性相對成本也日益降低而未

來資訊儲存技術的研發勢必仍將朝向大容量彈性化低成本與方便性

的方向進行目前正在持續研發中的電子書(electronic book)就是資訊儲

存技術研發的一個實例主要目的就是將原本以紙本方式記載的大量資

訊都儲存在一個輕便的小型儲存工具中既易於讀取也便於四處攜

帶 (Lande 1991Markoff 1991)

5 個人系統

由於個人系統及其周邊產品的消費有助於傳播科技產品市場的成

長與拓展因此傳播科技產業未來將繼續致力開發適用於家庭與一般使

用者的個人系統例如能提供五百個頻道以上的有線電視 (Brody

1993)可穿戴的電視電腦或電話等腕上裝置(Negroponte 1995)以及

前述集合行動電話電腦傳真機呼叫器等工具特性於一身廉價

易用可以隨時隨地滿足通訊需求的個人通訊服務(Perugini 1996)等

此外傳播科技與其他產業的匯流也令傳播產學界十分關切例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29: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17

如電腦與電視之間的競爭或合併便是值得觀察的議題

Negroponte(1995)認為由於電腦的資料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大電視和電

腦的差異終將僅限於周邊設備的多寡和所佔空間的大小一旦電視將來

開始採取開放式架構電視便可能成為電腦周邊設備中的一部份也就

是說電腦可能將成為未來一切資訊的處理中心而假使這個預測成真

勢必迫使傳統電視媒體產業必須面臨變動與轉型

Bradley et al(1993)則指出新傳播科技的發展正是奠基於電腦與電

信(telecommunications)產業間的逐漸合流Jameson(1996)也認為傳播業

未來勢必會與電信業資訊科技產業等融合為一體在這一波產業整合

中廣播式服務(broadcast services)依然重要但其中強調互動性的網路

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s)則會替代電視的主導地位推動整個新傳播媒

介的市場發展其可能衍生出的應用可分為傳播(communications)處理

(transaction)資訊提供(information)娛樂(entertainment)與教育(education)

等五大類

1 傳播類包括線上分類廣告(Classifieds)視訊電話(Videophone)

線上會議(Conferences)匿名互動(Anonymous Interaction)線上公開集

會(On-line Public Meeting)視訊郵件(Videomail)以及線上專題討論區

(Interest groups)

2 處理類包括線上在家購物(Home Shopping)線上銀行(Home

Banking)與線上投票(Televotes Referenda)

3 資訊提供類包括圖文資訊檔案庫(Text and Picture Archives)資

料 庫 內 容 搜 尋 服 務 (Database Searches) 互 動 式 廣 告 (Interactive

Advertising)視訊搜尋服務(Video Archives )直效行銷(Direct Contact

Marketing)以及智慧化蒐集服務(Intelligent Search and Col lection )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30: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18

4 娛樂類包括隨選視訊 (Video on Demand)電子報紙 雜誌

(Electronic NewspaperMagazines) 個 人 化 娛 樂 服 務 (Personalized

Entertainment Services )線上多人遊戲(Multi Player Games)視訊搜尋

服務(Video Archives)以及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5 教育類包括學習頻道(Learning Channels)線上課程(Coursework)

與電子教學課程(Electronic Courses )

上述 Jameson(1996)所預測的網路線上服務可能衍生應用幾乎可以

涵蓋人類不同目的的各種資訊需求Tapscott(1996)更進一步指出電腦

(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s)與內容(Content)正在相互結合而由

這三 C 所整合而成的互動多媒體(interactive multimedia )與其所衍生出的

各種相關服務已佔全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十並開始為

學術研究教育藝術等領域所運用因此可以預見由網路線上服務

互動多媒體等新傳播科技起頭帶動各個產業的發展將成為資訊傳播

產業未來的新趨勢(Jameson 1996Tapsoctt 1996)

結合以上學者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的預測本研究者認為傳播科

技未來的發展將如 Negroponte(1995)所言由人類對新傳播科技品質要

求的提昇開始啟動這些新工具可能包含全球單一網路化更經濟有效

的資料處理方式品質更高成本更低的多媒體應用更高的網路傳輸

頻寬更快的網路傳輸速度(Farber 1997)等使用者對新工具的種種要

求會不斷轉化為對技術創新的更高期待促使技術必須解決使用者的要

求而持續往傳輸系統整合式網路標準化資訊儲存以及個人化系

統等方向發展(Brusic 1990)參見圖 2-1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31: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19

圖 2-1 傳播科技之未來趨勢

第四節 新傳播科技人才之能力

根據天下雜誌指出不論從事的行業為何電腦知識將是未來的基

本工作能力而彈性機動性自主性團隊工作的能力則是未來任何

行業的生存法則(姜雪影1994)尤其對於面對跨國劇烈競爭的企業組

織來說最需要的人才必須擁有 EQ 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科技的能

力以及國際化的能力其中國際化能力又包含了語言能力及對國際社會

的瞭解(吳婉瑜1996)

除了上述新科技的操作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語文能力與國際

觀等等之外未來的資訊媒體產業工作人才由於科技功能日益多元資

訊迅速膨脹媒介生態的轉變等因素尚須具備較傳統傳播工作者更多

元的能力來回應工作環境的變遷與挑戰

Splichal amp Sparks(1994)便在整合二十二個國家的大學新聞教育後指

出除了高度自律自制嚴守專業倫理道德等專業工作準則之外二十

一世紀的新聞工作者尚必須具備良好的傳播技巧以及客觀精確的傳播

能力尤其必須擁有充足的基礎知識包括一般知識豐富廣泛的經驗

1科技品質要求

2技術創新

3資訊傳播電信產業的融合

4新的服務與應用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32: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20

資歷大學基礎教育和專業能力等方能因應未來資訊不斷擴張的外在

環境以美國 NBC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站為例該公司所聘用的都是具

有開創力能組合編輯網路資訊進而創造出自己資源的記者而非電

腦技術專家「因為他們能教會記者如何使用 HTML 語法但沒把握教

會一位技術師怎樣說故事」(引自孫秀惠1996)

美留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新聞暨大眾傳播

學院則曾進一步針對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具知識與能力訂定評鑑標準

(引自 Turk 1997)其中寫作 (writing)口語表達 (Speaking)思考

(Thinking含邏輯推理及詮釋能力)與對群體(community)自我角色的瞭

解被列為所有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的必備能力在基礎知識方面雖

然廣告新聞公共關係等領域知識各有差異但大致來說傳播相關

科系畢業生仍應瞭解所屬專業領域的歷史發展社會功能與社會影響

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前景產業中各類組織的角色功能與內部架構

產業的經濟議題與市場動向工作流程以及新科技對工作流程的影響

研究方法與工具在工作中的應用文字影音等訊息內容的設計策略與處

理呈現方式產業專業術語與使用專業倫理與相關法規政策專業資

訊的來源與獲取媒介經營管理策略市場行銷企劃策略等而在應有

技能方面綜合而言這些傳播相關科系畢業生應能執行資訊的搜尋

分析與評估進行研究與調查利用電腦收集寫作和編輯資訊設計

編寫 製作與呈現文字影音資訊在激烈競爭中傳播科系畢業生也必

須能適應與承受工作壓力並具備媒體管理與人際溝通的技巧

陳百齡(1996)指出電腦多媒體的發展已引發傳播工作者的角色與

職能產生改變為適應未來瞬息萬變的新傳播科技環境未來的傳播工

作者除了必須擁有資訊收集處理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相當的資訊素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33: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21

養以及對新科技的認識使用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與陳百

齡(1996)的看法相似認為新傳播科技的特性改變了傳播訊息的形式與

內涵也造成傳播工作流程和內容的極大衝擊故方念萱等(1999)進一

步建議傳播教育應培養未來傳播訊息設計工作者三項能力分別是1

掌握新傳播科技互動趨勢的能力2瞭解閱聽人需求與新傳播科技特性

的能力以及 3新傳播科技訊息內容的設計規劃能力方念萱等(1999)

指出凡傳播媒介的使用不論平面媒介電子媒介乃至網際網路

行動電話等都可視為資訊搜尋者(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介面之間的互動

過程尤其新傳播科技賦予了閱聽人高度的主控權與選擇權大大提昇

人機之間的互動程度因此人機互動過程中的相關面向應是新傳播環

境下的傳播工作者必須瞭解的重要課題

此外新傳播科技的出現使得媒介之間原有的區隔逐漸模糊傳播

訊息不再只偏重於文字圖像或語音等單一傳播介質而強調能將聲音

文字影像圖形動畫等多元媒體介質融合為一在內容上未來媒

體產業也可以經由新的傳播科技形式提供小眾化甚至個人化的內容

服務滿足閱聽人以往被忽略的服務需求因此方念萱等(1999)認為

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工作者一方面應具備設計規畫與整合各種傳播介

質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能瞭解閱聽人的媒介使用需求方能善用新傳

播科技的特性以滿足閱聽人的各種需要

再者根據方念萱等(1999)針對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學生所做的問卷

調查結果學生認為在知識方面目前傳播相關從業人員需要的是傳

播新聞相關理論以及政經社會法律等基本知識但未來從業人員則需

要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發展與運用訊息設計與企劃電腦文字圖像處理

以及網際網路語言在能力方面學生評估目前從業人員需要廣電企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34: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22

製作新聞探訪報導市場調查分析電腦操作電腦文書處理與語文

能力等實務經驗而未來從業人員則需要具備整合媒體的管理與行銷企

劃使用電腦網路與多媒體等能力並且具有國際觀與語文能力從學

生對未來傳播工作者知識能力的評估可見除了新媒體特性的掌握與內

容設計外廣闊的視野各種新科技的使用與媒體的行銷管理可能

也是新傳播科技人才必備的基本能力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則強調由於新科技的合流未來的

傳播工作者不僅必須熟悉電腦多媒體等各種媒體的操作在使用這些

新科技的同時還需要具備相對較新的思維方式此外鍾蔚文等(1996)

指出傳媒產業因應傳播環境的改變必須跳脫傳統範圍而重新界定為

以「資訊傳遞」為核心的工作體系故未來傳播工作者也應以資訊傳遞

為工作中心且在工作中執行「發現和界定問題」「搜尋相關知識和

資料」(knowledge search)「分析與整理資料」「呈現資訊」等四項

能力舉例而言記者進入新聞事件現場時應該能夠馬上發現界定

該事件的性質與類別並快速檢索自身的知識體系立即決定探訪策略

採訪對象採訪問題等另一方面該記者也必須知道如何經由圖書館

消息來源等外在資料庫蒐集有用資料以支持該事件的分類與判斷並

在短期之內整理消化這些資料最後該記者必須能夠運用寫作報

導編輯剪輯等處理工作將資訊以文字或圖像等呈現形式表現出來

綜合上述所言本研究者認為為了適應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工作環

境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擁有下列能力

1團隊合作人際互動的能力(Turk 1997姜雪影1994)資訊傳

媒訊息內容的呈現是傳播工作團隊合作的最後結果在工作過程中為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35: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23

發揮團隊工作的最高效率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

具備能與團隊同仁分工合作與人和諧互動的能力

2語文能力與國際觀(吳婉瑜1996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

「隨時隨地傳播」的功能使資訊傳媒產業逐漸擺脫地域的限制資訊

的傳播範圍得以全球化國際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不論從事媒體經

營管理或訊息內容製作各種語文的能力以及國際觀應是未來新傳播

科技人才必備的資產

3資訊搜尋的能力(Turk 1997陳百齡1996鐘蔚文等1996)

資訊傳媒產業正逐漸轉型為以「資訊傳遞」為中心的行業故新傳播科

技人才必須非常瞭解如何搜尋所需資訊以及如何取得這些資訊才能

進一步進行處理並整合為可傳遞的資訊產品

4新傳播科技特性的掌控與應用能力(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者認

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瞭解新傳播科技的種種特性(如互動性

時間非同步性分眾性等)並予以有效運用方能充分發揮新傳播科技

可提供的互動傳播功能與小眾化個人化的服務

5瞭解閱聽人特性與需求的能力(方念萱等1999)新傳播科技提供

了閱聽人高度主控性與選擇權加以各種新舊傳媒通道相互競爭以致

原有的閱聽群眾不斷被稀釋與分殊化因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要設

計製作受閱聽眾所喜好的傳播內容與服務就必須較以往更能掌握目

標閱聽眾的特性並察覺閱聽眾的需求

6新傳播科技的內容設計與規畫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

資訊內容是資訊傳媒產業的主要服務產品而因應未來互動多媒體的傳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36: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24

播環境趨勢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尤須具備多媒體傳播內容的設計與

規畫能力

7新傳播科技的內容分析與評估能力(Turk 1997鍾蔚文等1996)

本研究者認為在資訊傳播產業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新傳播科技人才必

須瞭解如何改進原本的資訊內容與服務品質因此除了必須具備內容設

計與規畫能力之外新傳播科技人才也必須能夠分析評估資訊內容與

服務的優劣勢

8新傳播科技的研究能力(Turk 1997)不論是新聞廣告公關

媒介經營新媒介行銷等工作都需要有關閱聽眾傳播內容傳播效

果市場發展等方面的調查研究以獲取有用參考改進資料例如新聞

工作者可以研究調查強化新聞內容深度而廣告工作者也需要市場調

查消費者研究等研究結果輔助廣告工作的執行因此未來的新傳

播科技人才必須熟悉各種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並具備執行研究分析

結果的能力

9傳播媒體組織的管理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本研究

者認為因應新傳播科技與資訊傳播產業環境的變化傳播媒介組織必

須適時調整組織內部架構與工作流程加上未來工作模式可能的轉變

(如虛擬新聞室等)故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資訊傳播產業將更需要

擁有傳播媒體組織管理能力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10資訊傳媒市場的評估能力(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各種新

傳播科技不斷出現資訊傳播媒介市場隨時可能有新的危機與轉機因

此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應能對市場現況進行分析與正確評估以策

畫適當的媒介發展策略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37: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25

11新傳播科技與產業的趨勢遠見(Turk 1997)由於新傳播科技與資

訊傳播產業環境不斷變化因此本研究者認為未來的新傳播科技人才

除了具備市場的評估能力外更必須具備對新傳播科技與產業未來發展

的趨勢遠見方能及早因應傳媒環境的變遷

12新傳播科技的操作與製作能力(姜雪影1994吳婉瑜1996陳

百齡1996鍾蔚文等1996Turk 1997方念萱等1999)電腦知

識與操作能力是未來任何行業必備的基本能力而新傳播科技更是未來

資訊傳播產業的主要資訊服務載具因此本研究認為如電腦與網路的

操作互動多媒體以及影音圖文資訊的製作處理等新傳播科技的使用

對於從事資訊傳媒產業工作的傳播工作者而言應是必須的能力

由於新傳播科技的出現傳統傳播媒介之間劃分界線日趨模糊傳

媒產業內容範圍也因而擴大與合併擁有上述能力且「能跨越媒界

界線」游走於新聞廣播電視廣告公共關係等多重領域的傳播

人才最能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鍾蔚文等1996)有鑑於此以培育

專業傳播人才為宗旨的傳播相關系所在教學方式與課程設計上也同樣

必須有所轉變方能適應資訊傳播產業未來的人才能力需求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38: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26

第五節問題本位學習

一「問題本位學習」的背景及簡介

在 1960 年代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的一群醫學院教師發現該校學

生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無法應用在實際的工作情境中 (Albanese

ampMitchell 1993 Delisle 1997)在分析原因後得知因為學生在校

獲取知識的管道主要來自於書本學生記憶一堆醫學知識卻只使用在考

試導致在考試獲取高分後學到的只是一致不變的答案遇到問題卻無

法進行思考無法將知識應用在真實情境中此結果將會影響將來執業

的能力與品質為了改善此項問題Barrows (1996) 是最早提倡「問題

本位學習」教學並應用在醫學領域之學者Barrows 與Tamblyn (1980) 曾

對「問題本位學習」做出描述「問題本位學習」是一種藉由瞭解與解

決問題過程而得到結果之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問題最先出現但

是不同於發生在真實情境的情形問題通常不事先給予學習者當成主

動學習的刺激通常是等到學習者獲得事實原則或是學習者從練習中

學會應用知識後才呈現在學習者面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調查積極解決問題整個過程皆為

學習者自我掌控學習者的角色則為主動自我導向的問題解決者這

與傳統講述式教學重視以教師為中心學習者被動接受機械式知識的學

習過程是完全不相同的 (Ekhaml 2001)

總而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強調以結構模糊之真實生活問題為學

習起點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為學習之引導者同時也參與整個學

習的活動學習者主動探究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擬定計劃最後產生解

答整個過程為主動探究學習自我主導之過程與傳統講述式教學中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39: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27

教師與學習者所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

二「問題本位學習」的特徵

「問題本位學習」最早由 Barrows 在 1960 年代所提出經過許多

專家學者修改採用後已應用在不同的專業領域例如資訊教育 (Chen

amp et al2003)特殊教育 (Dods 1997)法律 (Liddle 1999) 等

因此衍生出許多不同類型的模式其特徵也不相同根據許多學者

(Barrows 1996Gallagher et al 1995 Savery amp Duffy 1995 West

amp Watson 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過程具有下列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學習者要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亦即

要對問題有擁有感

2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問題本位學習」是從問題為起點的學習

過程就像科學家一樣都是先發現問題然後才去解決問題獲得解

決的方法

3重視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將全體以小組人數 5~9 人分組利用

小組間的互動及討論幫助解題

4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的設計是要促進者幫助學習者發展後設思

考在此過程中學習者必須主動研發對策並針對相關議題做定位評

估和學習而整個問題解決過程是在培養學習者演譯假設的問題解決能

5問題產生在此階段問題必須是限定使用結構模糊的問題與日

常生活中的情境結合因問題結合日常生活的真實複雜情境學習者在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40: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28

解題過程中必須嘗試各種不同的方法進行解題從中培養了許多解題技

巧因此問題可被視為發展解題技巧的工具此外問題必須是學習者

在未來專業上可能遇到的問題

6問題呈現問題呈現強調要與學習者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讓學習

者對問題產生擁有感以提高學習者學習動機呈現方式可經由文字

錄影帶電腦動畫或是其他多元方式表達這些問題通常讓學習者自許

多線索中整合出解題資訊讓學習者將學習焦點放在問題上使問題形

成學習的焦點與刺激

7教師促進者之角色促進者則具有學習鷹架 (scaffolding) 的功

能目的在學習過程中適當的發問問題以引導學習者走向正確的解題路

徑意即教師由發問將學習者引導至問題此外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必

須幫助學習者發展問題解決技能批判思考的技能同時培養學習者自

我導向學習的能力

8自我導向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一起討論分析辯論

反思學習內容完全由學習者主動探究自我掌控學習過程學習者有

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發表意見因此學習者必須擔負學習的責任

根據上述許多學者(Barrows1996 Gallagher et al1995 Savery

ampDuffy1995 West amp Watson1996) 的說法「問題本位學習」的特

徵可歸納為以下五個特徵

1以學習者為中心

2以結構模糊問題為主要學習起點及學習內容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41: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29

3教師是學習的促進者

4重視小組合作解題

5學習者進行自我導向式的主動探究

三國內外實行「問題本位學習」之成果

Bjorck (2002) 曾在大學社會經濟課程中使用「分散式問題本位學

習」(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 dPBL) 進行教學活動參

與實驗的 50 名學習者使用 dPBL 的非同步會議系統此會議系統主要以

討論列表(discussion list) 使學習者藉由發表文章的過程讓彼此之間進行

溝通研究結果發現非同步會議系統使學習者有機會對他人已發表文

章進行反思活動同時也使學習者藉由不斷的與他人溝通互動對問題產

生正確的理解Kay 等人(2000)為了解決電腦科學系研究生在就業時必須

擁有問題解決能力之問題將「問題本位學習」融入課程設計進行二

個學期的實驗教學想探討「問題本位學習」對電腦科學學系研究生在

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證據顯示學習者在批判思考方面展現出高層次

的分析與設計藉由小組討論與溝通學習者在問題解決時有更寬廣的

解答等優點有助於學習者未來就業能力之培養

根據 Bjorck (2002)與 Kay 等(2000)的研究發現使用「問題本位學

習」之遠距教學可採用非同步討論區之方式促使學習者增進學習之成

效例如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能力在教室教學方面劉為國 (民 92)

莊麗嬌(民 91)與 Chang(2001)的研究顯示「問題本位學習」對學習者均產

生正向的學習成效例如學習者之間的互動提高分析能力與較佳之學

習成效整體言之「問題本位學習」在教室教學與遠距學習方面均能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42: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30

對學習者之學習產生正向之影響但國內大都偏向教室教學較少有「問

題本位學習」結合線上學習系統的研究對於課後學習者之學習活動便

無法有效掌握且國外「問題本位學習」使用線上學習系統之研究多著

重在非同步學習的層面較少有同步學習之探討例如線上同步小組填

答腦力激盪圖過程之研究或是線上同步小組填答解題規劃簿過程之研

究因此有必要在國內進行「問題本位學習」模式教學並結合線上學

習系統使用同步與非同步學習工具探討學習者在「問題本位學習」

教學模式下其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之學習歷程與成效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43: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31

第三章 研究問題

第一節 研究問題初探

現在教材有可能 23 年才換社會隨時在變像大前研一提將來解

決問題不完全在課本上現代學校教授教導是見山是山社會已是見山

不是山見山又是山學校如何將學術與實務在課堂中我們討論了台

灣現下的媒體生態也進行了許多反思跟討論為什麼收視率會掛帥

為什麼節目品質日益低落為什麼新聞業變成了全民狗仔隊為什麼主

流三大報會這麼容易的為蘋果日報登台所影響一連串的問號牽扯出太

多的因素不管是年輕人口閱報習慣的改變媒體發展過於競爭頻道

數量過多還是社會潮流使然其實這些資料早在一些相關學術研究中

就可窺見端倪只是台灣實務業與學術界向來是「壁壘分明」可惜了

實務界並未從相關研究中了解未來趨勢發展長遠規劃也可惜了學術

界並未放下身段以平易近人的方式接觸實務業台灣向來缺乏「專業

意識」不管是實務對學術還是學術對實務大家若是在教育學術與業

界專業的領域上各堅持自己本業理念如何能了解彼此的專業對自己領

域的發展會有多大幫助

從學術也好從實務也好兩者以不同的視角觀察研究了解自

己預設的閱聽人並且相互交流這應當是傳播界最理想的狀態然而

如今的狀況是學術界對產業界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卻可能因為艱澀的

術語或過於複雜的理論無法為實務業所接受實務界卻因為種種因素

而以「揣測」或「收視率」來描繪「自己」心中的閱聽人圖像對於「專

業」兩者應該是殊途同歸不管是學術或實務都不該站在自己的位置去

研究或了解產業界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44: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32

第二節 理論面與實務面面臨之問題

一業界面臨的問題

現今資訊與傳播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在資訊産業需求發展中越

來越需要培養資訊産業需求的人才能夠掌握電腦技術技能資料庫技

術技能多媒體技術技能通訊網路技術技能並具有各類知識且富有

管理能力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的複合性人才使得資訊可

藉由有線與無線傳播管道快速傳送到全球各地造成資訊社會與全球化

發展產生推波助瀾的效果但由於學校教學難以隨產業變化而作同步更

新學生學習的專業知能與企業界的需求遂產生落差學生無法建構基

礎能力建構新現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知識半衰期又

不斷縮短這些現象造成產學脫節如何學會把學校的理論知識轉換

成工作所要的實務能力將是學校教育在新世紀需面臨的問題

長期以來傳播學界常被批評傳播教育和現實是脫節的學界生產

的知識在實務界未必能用上「理論與實務間有距離」是最普遍的說法

若此說法成立不僅構成學界的自我定位危機同時也是對大學傳播教

育價值的質疑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許多傳播學者努力拉近和實務界的

距離而各大學的傳播相關研究所在職專班的設立也多少達成拉近距

離的效果可見學界與實務界的對話與互相理解不是學界單方就可完

成的需要實務界共同參與但現實是由於傳播實務工作者的知識

往往帶有內隱知識的成分與個別情境經驗有關是主觀獨特的不容

易以語言和文字具體陳述因此除非經過系統的整理和公開他人難以

瞭解知識亦難以累積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45: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33

除了專業知識技能外如何學習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做事方法如

何跟客戶應對進退如何跟同事團隊合作如何建立自己的事業人脈

這是大學教育無法學習的專業知識學生的抗壓性低遇到問題沒有獨立

思考的解決能力無法像海綿般不斷學習讓自己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

一旦從學校到職場就好比走出溫室沒做好心態調整認清職場的現

實及需求很難適應巨大的溫差改變

二理論與實務的爭執

陳國明認為理論與實務之爭是傳播教育自設系以來就已存在的問

題從美國到台灣皆是如此傳播教育常被譏笑為專門訓練有勇無謀的

技工場所但傳播院校因考慮學生畢業後之就業考量其大學傳播教育

還是有極明顯的實務取向(陳國民1999)就新聞教育而言Rogers 等

學者就批評業界人士不知關心傳播教育的本質呼籲學界應對學生加

強專業技術訓練好讓學生一畢業就能立即投身至業界擔任初階職務

(Rogers amp Chaffee1993)另外陳世敏也發現台灣半數以上的傳播相

關書籍與實務較具相關性反倒是學術性著作不多(陳世敏2001)潘

家慶指出我國傳播教育身受實務導向之影響尤其在教育相關課程

安排多半偏向技術訓練(潘家慶民 85)此外陳百齡也提及近五年

來傳播專題研究數量成長快速研究主題也漸趨多元化然而研究面向

較偏向行政和商業應用是傳播學門值得重視之隱憂(陳百齡2001)

再者無論是語意傳播與大眾傳播其所教所學都與實務性質之技藝訓

練有很大的相關性(Weaver amp Gary1980 Friedrich amp Boileau 1990)

綜言之傳播教育之實務導向居多須文蔚與陳世敏(1996)認為其

主因應是傳播研究一直受到業界的經濟支援使傳播教育及傳播研究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46: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34

接近於實務面若以應用之角度觀之傳播知識的特性和傳播學術的發

展有很大的相關性它不同於其他的基礎學科是屬於一種能實際去解

決問題之學門所以傳播學應具有濃厚的知識應用(knowledge utilization)

之特質其次傳播學之知識應用特質就是應用各種傳播相關知識

讓學生具有統整及使用知識的能力使其更能解決各種問題與掌握大環

境(鍾蔚文臧國仁1996)

整體而言正因為「傳播」本身具有知識應用之特質其本質上就

應讓學生發揮「做中學學中做」之精神學者 David Buckingham 就認

為老師主要是指導修正學生在閱讀實作上所遇到的問題其並強調理

論與實務應整合再由撰寫演說媒體實作中整合所學(Buckingham

1998)Tyler 也提出建議每所學校應自行決定修正教育目標他認

為目標的決定可由學校教師學生並聽取各個不同科目的專家建議

然後才統整彙編為具體之目標(Tyler1949王文科1991)學者

Andersen 也認為學校應提出應對措施讓真實社會的需求和學校教育

資源課程安排整合在一起且要多聆聽就業市場的真正需求傳播市

場需求很大在課程安排上應廣聽意見應請實務界代表與學界代表共

同研擬適當的課程(Andersen1997)

三理論與實務之落差產生之問題

以上落差會造成未來哪些可能的問題高教文憑通貨膨脹大專畢業

生淪為「賴家失業者」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五萬五千名長期失業者中

大專以上學歷占 3665首度超越高中職成為最高危險群這兩萬人大

專畢業生 6 成靠家裡給錢維生遠高於其它學歷的長期失業者是「賴家」

最嚴重的一組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47: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35

大專生為什麼變成長期失業的高危險群主計處說一方面是因為

大專生變多了另方面這 2 萬大專生有一半其實有工作機會但都嫌

待遇太低想要找專門性技術人員等高階工作對於事務工等一般工

作不想做寧願失業根據主計處的調查這群大專求職者生希望薪水

為 3 萬 5 千元而 2006 年大學生平均起薪才 2 萬 5 千元眼高手低顯然

已成為失業主因

中國生產力中心去年與4A(台北市廣告業經營人協會)搭配進行廣

告傳播業人力現況調查回收調查顯示過去1年間受調查的廣告產業公

司新進人員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32約為10089位員工離職人數約

佔公司任職全人數282約為8570位而新進人員其中的應屆畢業生人

數約佔公司任職全人數39只有1185位教育背景中以藝術(設計)與

傳播相關科系為主佔總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51

也就是說93年度廣告傳播產業從業人員流動率為13有近8成5為廣告

傳播產內的人才流動而應屆畢業被召募進廣告傳播人數屬於主要相關

科系只有604位廣告傳播產業對從業人員的教育背景並非首要考量多

採開放廣納多元領域人才方式進行人才召募比較91學年(92年畢業)

學生人數3313位產業人力供需已產生供過於求現象

但從問題分析可以了解到廣告產業所面臨人才的問題有

1廣告傳播業人才流動大汰換高但相關系所畢業投入比率低(人才

現況「供過於求」教育人才與產業需求有落差)

2新興媒體掘起工具多元數位化發展人才需求雖增加但廣告傳播創

意重要性日益彰顯

3廣告傳播產業國際集團化發展高階優質人才需求殷切培育高階優

質創意企劃人才成為台灣廣告業發展及在華人廣告領域保持優勢及競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48: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36

爭力的關鍵

4廣告傳播國際發展創意未具特色國際化應結合本土文化引發廣告

傳播創意新趨勢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49: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37

第四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依據以上覺察之業界與學界面臨之問題依此運用本研究方法

針對問題作探討本研究運用之研究方法有二一為焦點訪談法二為

根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與意見進一步運用歸納分

析法進行整理並導入問題本位學習建議最後再提出總結建議

第一節 焦點訪談法之定義與特色

焦點訪談法又稱焦點團體法(focus group)是指一群12~15人左右受訪

者齊聚一堂針對某個話題進行有議題的討論焦點團體法是一種團體

訪問之定性研究方法此種訪談法與一對一深入訪談最大差異就是多

了團體成員的互動及討論

焦點訪談法的特色在於能夠針對研究主題在短時間內觀察到大量的

語言互動及對話之資料讓研究者從團體對話及互動過程中取得資料

Krueger (1988)指出焦點團體訪談法的優點有五項(1)它是一種社交取向

之研究法能真實捕捉當代社會環境的現實生活資料(2)具有彈性(3)

具有高表面效度(4)可快速獲得結果共識 (5)成本低

第二節 焦點訪談法之實施

本研究之焦點訪談法實施係配合中區職訓中心所舉辦的資訊傳播設計

服務業專業技術論壇各專家學者以本研究之各項問題與主題進行探討

參與之專家學者皆來自各業界與學界人名本研究在此不予列入單位分

別為亞思設計金歐傳播德彩廣告企畫長江廣告嶺東科技大學科

技商品設計系朝陽科技大學國立聯合大學皇宇工程中區職訓中心

行政院勞委會企訓網國聖電腦及連鎖加盟創業協會等單位之代表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50: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38

第三節 訪談重點歸納分析

本研究依據焦點訪談中各專家學者所提出之看法進行整理歸納出以

下幾項重點整理

1學校與職訓的落差

(1)學校是屬於單體制所謂單體制呢是學校的課程一門課一二

位老師帶但職訓中心的老師卻必須是全程式也就是說一門課開下去

老師必須承攬到完成因此造成職訓中心的師資較不容易聘進來

(2)另外學校的資源比職訓中心來的快所以相對上職訓中心的

資源就比較薄弱

(3)學校學程較職訓中心的長職訓中心約莫半年所以在操作跟學

習過程中較短慢但是職訓中心的學生幾乎都是大學畢業甚至有研

究生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反應度與需求度都很強烈而且自律性跟自

我管理都比學校學生好很多

(4)學校在學習理論的課程較多而職訓花了很多時間在實作上因

此職訓在業界實作的落差比較不會這麼大但是花在實作非常多卻忽

略了創意面的提升與加強

2學校與業界的落差

(1)在業界上尤其是廣告公司型態通常需要的是能夠馬上上戰場

的設計師所以在訓練時有些公司每一年都開放一些實習的名額期

望從實習時就能夠進行訓練但是學校指派來實習的卻是大二升大三

無法銜接畢業後直接工作的時間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51: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39

(2)另外大學裡學的軟體與時數上仍然不夠也許是升學導向

所以往往導致實用的技術不夠一畢業進來公司馬上明顯顯示學校與

職場的落差

(3)學校裡教的多是課本裡的學理而在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上卻

很少建立學生這種觀念通常學生求職多只是當成一個工作而不是一

個志業所以在這種心態之下就很難有更突破表現業界對人才的這

種危機也就越來越大

(4)目前業界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在意創意但是因為學界與業界的

落差導致連基本功要上手都有困難所以製造創意也就不不太容易

(5)承如以上學校所使用的一些書籍都是比較早期在現今競爭烈

且高速的資訊時代下反而在期刊雜誌等才有新領域與新知所以

學生在學校學的常常不符合業界的資訊

(6)而團隊精神也是一般學生較缺乏的因為現今許多工作已經非單

獨個人的創作力可以完成往往需要一群人很認真才能完成所以學校

課程中也應該著重於培養團隊的精神

(7)學生學習的廣度不夠往往由本科系出發後分層分部門的基本

專業知識或溝通能力不足常常造成浪費許多的時間成本在溝通與了解

對方的需求上這是學校要去了解此一門科系出去後實際上會遇到那

些相關的領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52: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40

3訪談實際案例說明

以金歐傳播 25 年長江廣告 16 年大傳廣告 18 年得彩廣告 15

年等多元化公司依工讀生及畢業生在技巧性的不成熟暨創意性觀點的

實務及不了解產業生態業者浪費支援加以分析解說實習學校來源為

輔大世新中技朝陽大葉永生南合崑山 樹德銘傳等學

校茲分析說明如下

(1)以上公司於經歷當中每年約有 3-4 位大學在校生進行實習但

是實習階段學校教學設備與技術上和實際操作面有一段不小落差尤

其是影像技術部份多需要訓練 6-8 個月時間才能上手並且約有一半以

上回校畢業後回來公司後由於資訊傳播快速所以多仍然需要訓練半

年以上才能真正獨立作業

(2)在產學落差上以創意面和軟體操作上多不了解生態與產業資

訊而在廣告創意與設計面向需要皆長時間進行教授常需要 3-4 個月

時間才能融入市場環境但是創意面的缺乏卻是很難短期內培養得宜

(3)產學落差多集中在軟硬體系統操作上因為學校設備與實際業界

不同所以常需要花費額外時間在此部份的技術操作面進行訓練而

創意與市場資訊的掌握因為學校教學資源與教科書相較老舊成為產

學落差的一環讓學生在學期間無法獲得較新的資訊另外可培養學

生定期閱讀相關期刊雜誌多吸取教科書外的市場資訊也是一個不錯

的方式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53: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41

第四節 應用問題本位學習解決落差

現行國內傳播相關系所大多是以媒體分類為思考主軸與標準但就

傳播知識本質而言傳播是一緊密無法任意切割的知識體系以媒體

類別為切割準則的作法顯然忽略了傳播知識的本質也造成學生過於拘

泥於自身領域缺乏對於傳播的全面性瞭解 尤其在新傳播科技的衝擊

下資訊傳媒產業環境已然以多媒體整合為趨勢因此傳播專業教育應

調整以特定媒體類型分系針對某一工作角色或職務加以設計規畫的

方式並力求實務訓練與時俱進方能培養學生對於未來資訊傳播各類

工作角色的適應性

Wartella(1994)指出長久以來同出人文一源以應用實用為取向

的傳播學界各次領域 (sub-field)一直各行其道未能建立共通知識傳

播相關系所畢業生在能力與必備知識上也無一定的審核評鑑標準又適

逢新傳播科技的來臨不僅撼動世界(world-shaking)也在改造世界

(world-shaping)面對傳播環境的巨變與現今大學因資源有限而力求明

確界定教育研究重心的壓力Wartella(1994)建議傳播教育界應討論出一

套能因應傳播環境與傳播科技變遷且內涵包含傳播共通知識的新傳播

專業教育課程一方面可訂立傳播系所學生的能力標準一方面也使傳

播學門符合時代的需求保持應有地位

在上述顧全傳播知識整體性適應傳播環境變遷培育全觀性傳

播人才的考量前提下相對於現行大多數以系所媒體為中心的「學系

制」設計以知識為課程整合之本的「學程制」顯然具有較高的學生選

擇彈性與適切性(鄭瑞城等1999王石番陳世敏1996)所謂「學

程」 (Program)是指一套由學校規畫妥當有特定導向目標有系統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54: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42

有組織的課程修習方式(陳舜芬1995楊國樞1995行政院教育改革

審議委員會1996)不但在設計上具有彈性課程安排上也有焦點主題

此外不同學程之間可以相互搭配因此也具有統整課程避免師資與

資源的浪費並兼顧學生學習的廣博與專精等優點(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

委員會1996)故綜合觀之學程制可謂傳播專業教育的教學設計上較

理想的方式

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尚可自三方面加

以檢視師資設備課程黃葳威認為在授課師資方面授課教師

的心態與教學方式較專業能力教學經驗等更為重要在設備方面由

於學校可提供的設備資源有限因此學校應儘可能與業界合作以業界

資源提供學生作實習之用而課程與教材的安排也需要更新加強

在課程內容方面鍾蔚文等(1996)以「知識觀」的論點分析傳播教

育的知識系統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該修正過去偏重教授以領域核心

事實和概念為主的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 knowledge)課程而改以程序

性知識(procedural knowledge)與情境知識為核心內容以隨時迎合時代

的變遷和要求所謂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便是指執行知識的能力

以處理符號和 資訊為主包含如何發現和界定問題的知識如何搜尋相

關知識和資料的知識如何分析整理資料的知識以及如何呈現資訊的

知識等而「情境性知識」或稱「行動知識」(thinking in action)則是

與情境保持高度互動在解決不同環境變數時所需要的各種知識

依據上述觀點鍾蔚文等(1996)另指出傳播專業教育應加強開設三

類課程1 培養現象觀察資訊分析資訊呈現能力的課程如採訪

寫作廣電或廣告製作電腦媒介素養以及屬於人文通識教育的美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55: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43

學哲學等2 反映環境特質的課程如傳播科技的介紹社會政治

環境的分析法規政策與倫理的探討等3 「做」的課程也就是實際

操作課程但首重在情境學習與策略知識的培養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

能力此外鍾蔚文等(1996)強調「傳播史」亦屬於可反映環境特質的

課程值得特別加以重視潘家慶(1996)更認為歷史訓練是新聞系所目

前最缺乏最不受重視但在培養新聞人才宏觀視野時絕不可忽略的部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的看法與鍾蔚文等(1996)頗為共通亦重視

領域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的學習Blanchard amp Christ(1993)認為傳播

專業教育應強調三方面的概念與知識包括有關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

概念性地圖科技識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以及資訊蒐集與媒介

呈現的能力所謂「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概念性地圖」是指傳播研究

與傳播產業的各種概念關係及發展現狀科技識讀素養是對新科技的

認識與使用而資訊蒐集與媒介呈現能力則是知道如何搜尋取得所需

資訊並能經由說寫編輯等處理方式完整呈現資訊的能力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則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國內傳播相

關系所的普遍性課程中「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及「大眾媒介寫

作」等三門課能夠提供傳播學術的概念性地圖以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大眾媒介概論」「傳播科技」等兩門課程則可提供學生有關傳播事

業的概念性地圖與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此外由於新聞廣播電視

及廣告領域所涉及的法規與倫理並不相同難以在同一門課中涵蓋所有

的重要法規與倫理問題因此潘家慶等(1996)認為把「傳播法規與倫理」

列入各領域的專業課程較為適當而對於各領域歷史與傳統的檢視

傳播相關社會意涵經濟意涵的瞭解以及訊息的生產與製作過程等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56: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44

也是傳播專業教育應予強調的重點

此外Steinfatt(1997)針對傳播教育的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之間孰重

孰輕的問題指出探討傳播現象議題的學術理論課程固然可以幫助學

生未來在戰場上以省思自覺的態度面對工作但傳播乃一強調實用的

領域故實務課程仍不可偏廢Hukil1(1994)進一步說明傳播教育的實

務訓練課程不只是要學會如何按鈕的簡單操作課程而己尚包含傳播媒

介內容的概念化設計與製作以及資源管理(如科技背景人員管理)

等尤其是資源管理的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日後兼具技術面知識的

傳播管理人才因此實務課程也非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鐘蔚文等(1996)

的看法也相似認為傳播學門是一門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實用學

門故在教育上應以綜合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為主要發展內涵然而鍾

蔚文等(1996)亦強調在訓練實務人才時不僅不應迴避理論更應加

強其後的理論基礎與理論應用面如此「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才可能

切乎實用

無論傳播實務課程或理論課程皆有其重要性無一可偏廢(鍾蔚文

等1996Steinfatt 1997)但完好的課程設計仍須真正執行課程的師

資在質與量上予以配合以目前國內傳播教育界的師資而言授課教師

大部份擅長於理論與研究實務經驗較顯缺乏(鍾蔚文1999)因此未

來傳播專業教育在師資上一方面應儘量納入業界高層專業人士使學生

熟悉未來工作中將面對的實務工作流程瞭解實務界的作法和觀點一

方面也仍需要傳播學術界人士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不致全然採取

實務界的觀點與立場而保有對於傳播現象的反思態度 (Steinfatt 1997)

林文剛(1999)則指出實務製作課程的提供有助於學生日後的就業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57: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45

問題但仍必須考量在資源多半有限的大學環境下學校能否跟上傳播

產業的設備更新速度而提供先進傳播科技與技術訓練的問題

Hukill(1994)和前述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的看法類似認為學校雖

在人力經費等資源上都難以負擔維持先進傳播設備的提供但可考

慮和產業界共同合作尤其是採取校外見習(internships)方式一方面讓

學生可以在業界的真實工作情境中綜合應用課堂知識一方面也可以加

強教育界與產業界之間的連結更重要的是學生見習的結果尚可回饋

給傳播學術研究與教育課程提供課程設計改進的參考依據使之更

符合時代潮流與社會需要(Hukill 1994Turk 1997)

此外傳播專業教育本身也可以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Capstone

Courses本研究者自譯)的方式給予學生足夠機會練習傳播科技操作

內容案件等所謂「實作課程」是一種校內實習的方式由學生們共同

負責完成某項專案的策畫與執行教師則扮演從旁協助指導的教練角

色利用在實作課程中策畫執行專案的機會學生一樣可以學習應用

已學知識技術解決實際發生的問題同時也可養成團隊合作能力時

間概念責任感與說服技巧等(Moore 1994Wallace 1988Turk 1997)

融合以上學者對於傳播專業教育教學方式的看法為使學生具備新

傳播科技的全面知識與能力成為未來資訊傳播產業中優秀的新傳播科

技人才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專業教育應採取彈性設計以新傳

播科技知識為內容中心兼顧傳播科技各類相關知識的學程制作為主

要的教學修習方式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的師資方面授課師資除應具備專業能力與教學

經驗更須具有幫助學生易於吸收新知的教學方式(黃葳威引自楊文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58: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46

徵1998)師資專長上應廷聘專長於學術究的教師但也應邀請實務

界專業工作者擔任授課師資方能使學生在對傳播現象的觀察探討外

亦具有實際技術操作的知識與素養並從實務中深化對傳播理論的體

然而由於學校資源有限並不一定能夠提供學生實務所需設備

即便提供也難以和資訊傳播業界所使用的傳播科技設備同步升級因

此新傳播科技學程應儘量和資訊傳播業界合作利用產業界所提供學

生校外見習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情況中應用課堂所學( Hukill 1994

Turk 1997黃葳威引自楊文徵1998)即使無法與業界合作實行校

外見習新傳播科技學程也應儘量利用課堂作業或實作課程等機會給

予學生足夠的機會練習操作傳播科技與內容製作( Turk 1997)

此外由於傳播乃一實用導向問題導向的領域而本研究所欲建

立的新傳播科技學程教育更以實用為主要目標故在課程安排上應兼具

傳播實務課程與理論課程 但在知識的教學方面本研究認為新傳播科

技學程應以傳播領域的程序性知識與情境知識為核心 並強化學生的科

技素養資訊蒐集呈現能力以及對傳播學術與傳媒事業的整體概念

( Blanchard amp Christ 1993)

因此如將 Blanchard amp Christ(1993)鍾蔚文等(1996)對傳播專業教

育應授知識的看法納入本研究所欲探討的新傳播科技學程中本研究

者認為以新傳播科技教育為中心以培養新傳播科技人才為目標的新

傳播科技學程其修習學生必須養成三類傳播科技相關知識能力分別

1 傳播科技的識讀素養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59: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47

傳播科技識讀素養的培養應是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建立傳播科技

領域程序知識和情境知識的第一步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學程的

學生要養成傳播科技素養首先便必須認識「傳播科技是什麼」並熟

悉「傳播科技如何運作產生哪些效果」前者包含傳播科技的各種定

義發展歷史特性以及種類範圍後者則牽涉各種傳播科技的基本

形式原理製造過程相關應用方式以及正負面的社會影響而與傳

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批判理論介紹更可擴大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的視野

2 對於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

有關傳播科技學術研究與資訊傳媒產業的概念性地圖應屬於資訊

傳播工作的情境性知識這些知識與概念的學習可加強學生未來在資

訊傳播產業工作中的應變能力

在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中對於傳播科技

相關研究中各種重要議題的廣泛瞭解可提昇學生對於傳播科技相關現

象影響的觀察分析能力並進一步其培養對傳播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的

遠見另由於本研究所謂的新傳播科技學程目標在於為社會培養新傳

播科技人才足以滿足未來社會對於高品質資訊傳播的需要因此本研究

者認為傳播科技相關批判理論的知識應有助學生深入覺察對傳播科

技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潛在影響故也應納入新傳播科

技學程學生的傳播科技學術概念地圖

而新傳播科技學程學生所應建立的資訊傳媒產業概念地圖必須涵

蓋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與外在環境所謂資訊傳媒的業內情形可包含

資訊傳媒產業發展現況組織內部架構情形與工作流程以及各種新傳

播科技在產業中的應用等有關資訊傳媒產業外在環境的知識則應包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60: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48

含與傳播科技相關的各種政策法令規範與實際發生案例等

3 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

本研究者認為新傳播科技的資訊蒐集呈現能力是在資訊傳播

產業中工作的新傳播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領域性程序知識要培養新傳

播科技學程學生在資訊蒐集呈現方面的能力首先必須使學生瞭解各

種傳播科技的功能及其使用操作的方法而對於各類與傳播科技內容製

作相關基礎理論的學習如人機介面訊息設計色彩學音樂理論

等則可內化為學生在實際製作呈現資訊時的內在行為指引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61: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49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了解在傳播科技教教與學的環境中包含了教

學者學習者軟硬體設備虛擬環境等複雜的多元性空間與時間教

師在學方法上應綜合運用各種教學途徑策略及方法善用教材媒

體及校內外一切可能之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對科技和題材的學習興趣

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教學應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結合生活化實用化

跨學科跨領域的教學題材設計以創造性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為中心

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解決與日常生活或學習有關的問題

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規畫佈置良好之教學環境使學生能在

具備充分空間設備材料資源及安全衛生的環境中進行科技與資訊

主題的學習在教學的時程安排上應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運用在規畫

設計實作及問題解決等相關的學習活動上而非僅是知識的傳授或理

論的探討俾學生能體認學習的真實性和切身感而樂於學習

教師在教學評量方面應依循各項教學目標按教材內容及教學活

動的不同選擇運用問答測驗操作觀察成品製作專題報告等

評量方法確實考察學生是否習得各個階段的基本能力進一步作為教

師自身評鑑教學績效改進教材教法之參考

傳播科技教學中學生扮演的角色必須能建構基礎能力建構新現

代價值觀建構正確虛擬學習的態度才能與教學者配合共同建構傳播

科技「教」與「學」的優質環境

而建議層面上資訊傳播科技除了學校必須在技術與設備上極力提

升外更應多嚐試讓理論結合實作供學生進行不斷的實際操作且加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62: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50

強團隊合作與培養積極性的工作態度才能在一出學校後與業界快速

接軌如此與業界的落差才能逐漸縮小否則學校單純著重在傳統理論

面的教學而忽略正確觀念的引導對於未來實際能力與適應工作職場

的能力相對就顯得薄弱不只無法滿足業界需求也會讓國家付出相

當多的社會成本

網路乃成為資訊之本體而非獲取資訊的工具之一它將變得無可取

代亦無可避免教育必然會受到革命性的衝擊資訊時代數位化學習環

境中學生不在於每週固定的時間上特定的科目工作的時間和空間具

有極大的彈性學生可以利用數位化的工具對所獲得的資訊加以分析

研判整理模擬helliphellip等較高層次高品質的知識性工作如何讓學生

順利學習與善用傳播科技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資訊傳播科技對於競爭

速度與資訊汰換性更是迫切需要如此單只有學校的課程與書藉已經

無法跟上資訊擴張與不斷更新的腳步

創意與創新不論在何種產業都是被突顯的尤其是相當講究

的傳播行業裡面對現今學生多半缺乏創意的表現且多流於個人本位

與堅持中如何在職場倫理與創意面的引導與培養上是學校應該去探

討與著重的課題而在傳播科技的廣度上還需要多加強相關知識的傳

遞並加強人際與工作上的溝通讓學生能夠運用團體與分組實作方式

加速拉近與業界間的距離但是現今年輕人多相當有自己的想法而耐

壓的能力逐漸薄弱所以學校與業界將不只要承受相互落差加大的情

勢產生也要承受大學生素質越來越低的事實相信這樣的觀念與個

性的扭轉已不是學界或業界可承擔的範圍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63: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51

我們在這裡探討業界與學校需求的落差發現除了可控因素外也

有許多部份是來自更基底的家庭教育或環境影響使然傳播科技是屬於

時效性相當強與創意面豐厚的業態如何拉近學校與業界之間的鴻溝

當然可以加強在學習課程與技能等軟硬體的改善但是面對少子化與

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衝擊上也是值得大家去深思及探討的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64: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5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 尤丁玫(1995)傳播科技分類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藝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2 王石番(1999)大學傳播教育課程規畫芻議「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

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3 王石番陳世敏(1996)傳播教育課程規畫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委託

專案計畫

4 方念萱孫式文劉駿州(1999)新傳播環境下的傳播訊息課程「跨

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壢

5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學制改革座談會意見彙整(一)大

學學程制的探討教改通訊第二十一期資料來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21

6 西垣通(1995)資訊高速公路多媒體革命何月華譯台北正中

7 吳婉瑜(1996)第三波人才需求天下雜誌1996 年度特刊教育台

灣頁 26-34

8 李政茂(1992)傳播學再見宣偉伯台北美國教育出版社

9 林文剛(1999)論傳通教育課程內的傳播科技一個浮士德的交易

新聞學研究第 58 期頁 269-283

10 季欣麟(1998)大媒體時代遠見雜誌1998 年 2 月號頁 48-80

11 姜雪影(1994)新工作時代來臨天下雜誌1994 年 12 月號頁 68-73

12 商業週刊 1023 期

13 陳百齡(1996)我看「多媒體革命新聞評議225 期頁 28-29

14 陳舜芬(1995)從區分「學系」與「學程」談師資培育的改進鬆綁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65: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53

的 另 一 環 結 教 改 通 訊 第 十 一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1

15 莊麗嬌(2002)應用問題中心教學與合作學習理論於高職數學教室之

行動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數理教學研究所

彰化

16 游光昭(1993)傳播科技之內涵中學工藝月刊26(10)10-15

17 壽大衛(2002)數位差距契機與知識經濟教育資料與研究

18 楊文徵(1998)傳播教育實質問題研討座談新聞鏡周刊第 501 期

頁 37-43

19 楊國樞(1995)現行學制的檢討與改進教改通訊第十九期資料

來源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farea8j19

20 劉為國(2003)問題導向學習(PBL)在高工單晶片微電腦控制設計課程

之教學實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

研究所彰化

21 潘家慶(1996)新聞系課程設計問題傳播研究簡訊第五期

22 潘家慶羅文輝臧國仁(1996)傳播教育核心課程規劃新聞學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5htm

23 蔡琰(1995)生態系統與控制理論在傳播研究之應用新聞學研究

第 51 集頁 163-185

24 鄭瑞城林元輝孫秀蕙侯志欽(1999)傳播課程的再思考與再規

畫以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為例「跨世紀三通傳播學門學術研討

會」論文桃園中壢

25 鍾蔚文(1999)傳播學門正當性問題不學何以言術「中華傳播學

會 1999 論文研究會」專題討論論文新竹關西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66: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54

26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1996)傳播教育應該教些什麼幾個極端

的 想 法 新 聞 學 研 究 第 53 期 資 料 來 源

httpshownccuedutwmcrmcr053mcr5306htm

英文部份

1 Albanese M A amp Mitchell S (1993)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68(1) 52-81

2 Barden Ramp Hacker M(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DELMAR

Pub Inc

3 Barrows H S (1996)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 A

brief overview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68 3-11

4 Barrows H S amp Tamblyn R M (1980)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5 Bjorck U (2002) Distribut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ocial economy

Key issues in studentsrsquo mastery of a structured method for education

Distance Education 23(1) 85-103

6 Blackmore J (2000) Globalization A useful concept for feminists

rethinking theory and strategies in education In Burbules N C amp

Torres C A(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pp133-155) New York Routledge

7 Bell T P (1992)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a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n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Research Missouri St Louis

8 Blanchard R O amp Christ W G (1993)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liberal

arts A blueprint for the new professionalism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67: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55

9 Bradley S P et al (1993)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etition

The fusion of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1990s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0 Brody H (1993) Information highway The home front Technology

Review 96(6) 30-40

11 Brusic S A (1990)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Liedtk J A (Ed)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ouncil on Technology Teacher

Education 39th Yearbook

12 Chen M-W Kuo R Chang M amp Yang K-Y (2003) Internet virtual

classroom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structional model of the

PBIALS based on the PBL theory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03 (ICALT 2003) Greece Athens

13 Dertouzos M L (1996)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14

15 Delisle R (1997) How to use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6 Dods R F (1997)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lm-based learning in promoting the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of

knowledge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al of the Gifted 20(4) 423-437

17 Ekhaml L (2001) The use of PBL in a library course via online distance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mp Library Sciences 38(3)

241-249

18 Farber D J (1997)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by 2010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0(2) 135-138

19 Green A M amp Higgins M (1997) ldquoMarking outrdquo with new media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68: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56

young people and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British-Nordic conference 129-142

20 Gallagher S A Sher B T Stepien W J amp Workman D (1995)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95(3) 136-146

21 Hartley P (1990) The technology of communication In Williams N amp

Hartley P (Eds) Technology in human communication London

Pinter

22 Huigen J (1993)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ontext of policy networks Technology in Society 15(3) 327-338

23 Hukill M A (1994)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in Singapore Responding

to media needs Proceedings of the seminar 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media Kuala Lumpur Malaysia pp105-120

24 Jameson J (1996) New media The likely development path and future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6) 399-413

25 Jones E Ronald amp Robb L Janet (1986) Discovering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HBJ Florida

26 Kay J Barg M Fekete A Greening T Hollands O Kingston J H

amp et al (2000) Problem-based learning for foundation computer

science courses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10 (2) 109ndash128

27 Liddle M (1999)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law Student attitudes In J

Marsh (Ed) Implemen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pp 235-24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28 Lande N (1991) Toward the electronic book Publishers Weekly 20

September 28-30

29 Lundberg O (1991) The perils of being a visionary one manrsquos vision

InterMedia 19(1) 33-39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69: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57

30 Marien M (1996) New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 survey of impacts

and issue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5) 375-387

31 Markoff J (1991) Is the electronic book closer than you thinks The New

York Times 29 December E5

32 Mayo J S (1992) RampD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Vital Speeches of the Day 59(1) 26-29

33 Moore R C (1994) The capstone course In Christ W G (Ed)

Assessing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A Handbook for media speech and

theatre educators pp155-179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4 Negroponte N (1995) Being digital NY Alfred A Knopf

35 Perugini V (1996) Anytime anywhere The social impact of emerg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39(1) 4-15

36 Potthof I (1998) 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n growth and the level of employmentmdashan overview

Wirtshaftsinformatik 40(4) 301-311

37 Rice R E amp Williams F (1984) Theories old and new The study of new

media the new media In Rice R E (Ed) The new media 2nd Edithion

Beverly Hills Sage

38 Rogers E M amp Shoemaker(1971)Communication of innovation

NY Free

39 Schwabe G (1996)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provision of citizenship information I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1(2) 6-14

40 Splichal S amp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Tendencies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

Countries NJ Ablex

41 Steinfatt T M (1997) Predicating Trends in Graduate Communication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70: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58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46(2) 128-133

42 Suriya M amp Raheem A A (1998)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formation Forum on

Information amp Documentation 23(2) 3-10

43 Seymour R D(1990) Conceptual Model for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at the High School Level

Communication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CTTE39th Yearbook

44 Seymour R D Ritz J Mamp Cloghessy F A(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s South Holland ILGoodHeart Willcox

45 Savery J R amp Duffy T M (1995)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5(5) 31-38

46 Tapscott D (1996) The digital economy NY MaGraw-Hill

47 Turk J V (1997)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programs In

Christ W G (Ed) Media Education Assessment Handbook pp79-98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48 Wood Jamp Kellum M(1987) Explor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Mid-American Vocational curriculum Consortium Inc

49 West D J amp Watson D E (1996)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educational reengineering to improve outcomes Paper presented at a

conference of the National Center on Postsecondary Teaching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What Works II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enn State College P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0242)

50 Wallace R C (1988) A capstone course in applied sociology Teaching

Sociology 16 34-40

51 Wartella E (1994) Challenge to the profession Communication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71: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59

Education 43(1) 54-62

52 Wicklein J (1981) Electronic nightmare The new communications amp

freedom NY Viking Press

53 Williams F Rice R E amp Rogers E M (1988)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new media NY Free Press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
Page 72: 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lms.ctl.cyut.edu.tw/sysdata/user/92/2009257/blog/doc/4f92b78640904118/...朝陽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碩士論文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碩士論文

96

歐宴宗

資訊傳播科技教育業界與學校能力需求之比較

  • 歐導論文封面0218
  • 歐導紙本論文授權書
  • 歐導審定書
  • 歐導新目錄20080218
  • 歐導論文新改0218
  • 書背_歐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