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战“疫魔”epaper.jxwmw.cn/resfile/2020-02-18/04/04.pdf2020/02/18  · 投稿...

1
责任编辑 杨学文 李滨 2020 2020 2 2 18 18 星期二 星期二 4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 邮编: 330038 电话总机: 86849114 自律热线: 86847458 广告部: 86849125 广告经营许可证: 3600004000008 发行中心: 86849176 总编办: 86849545 出版部: 86849226 九龙湖时政新闻中心: 86849506 经济部: 86849086 零售:每对开张0.70 政教部: 86849270 理论评论部: 86847291 民生部: 86849502 副刊部: 86849116 文体部: 86849195 记者通联部: 86849289 86849045 86849395 (传真) 视觉中心: 86849056 夜班编辑室: 86849790 声明:本报记者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投稿 文字[email protected] 邮箱 图片[email protected] 1958 年,毛泽东主席欣闻鹰潭余江消 灭了血吸虫病,写下了著名的诗篇—《送 瘟神》。今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 上,鹰潭市干群赓续红色传统,充分发挥党 组织、科技(医务)工作者、人民群众的智慧 和力量,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 战,奋力谱写再送“瘟神”的时代新篇。 党旗高扬勇向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鹰潭 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 治任务,强化党的领导,党政主要领导带头 深入基层、靠前指挥,严格落细落实防控举 措,发动党员干部,依靠人民群众,打好疫 情防控阻击战。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 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该市各级党组织、广 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织牢织密疫情 防控网,严防死守遏制疫情蔓延。 贵溪市志光镇皇桥李家村路口,鲜艳 的党旗格外引人注目。自村民李某确诊为 鹰潭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后,镇、村两级党组 织火线成立临时党支部, 48 名党员夜以继 日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我是党员,应当走在前线,现在正是 我报效祖国的时候。” 28 岁的护士周田巧 子主动请战,字里行间充满真情。一份份 申请驰援武汉的请战书,一份份要求冲向 一线的决心书,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 的热爱、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从城镇社区到基层农村,从疫情防控 到物资保障,鹰潭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目前,鹰潭 市有 2330 个基层党组织投身疫情防控工 作,共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 686 个,参与 党员人数 1.5 万余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 2800 余次。 科学防治战“疫魔”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科学防治是强 有力的武器。 2 9 日上午,鹰潭市人民医院,该市 治愈的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周某出院。为保 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该院设 立了 4000 余平方米的高标准隔离病区,配 备了先进的生命支持监护设备,并首次运 用智能机器人配合完成物资配送,极大降 低了医务人员的安全风险。 鹰潭着力完善科学防控体系,构筑起科 技战疫情的强大合力。基层政府与公安、交 通、卫健等部门紧密配合、精准施策,全面推 行社区“网格化”,做好疫情防控、动态监测 管理。同时,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引导公众 尊崇科学、相信科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下面的村民请注意,请居家隔离,不要 聚集。”鹰潭高新区龙岗街道新湖村上空,龙 岗派出所运用无人机在辖区上空不停巡 查。而 20 公里外的小英王家村,则利用无 人机喷洒消毒液,整村消毒仅需30 分钟。 鹰潭还全方位发挥智慧城市优势,让物 联网等新兴科技一展身手,助力疫情防控。 在鹰潭高铁北站,两台长波非制冷 384 红外热像仪安装使用,检测速度快、准 确率高,也避免了人员的近距离接触;在市 场监管领域,借助“智慧监管”平台,发现的 问题和线索得以快速上传、分派处理、及时 反馈,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稳定。 依靠群众夺胜利 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鹰潭充分发动 群众、依靠群众,着力建立起群防群控的严 密防线,构筑起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 “我郑重宣誓,志愿加入赴湖北医疗 队……” 1 26 日晚,鹰潭市第一批支援湖 北医疗队出征活动在市人民医院举行。在 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广大医务工作者义 无反顾走向了疫情最重的火线。 “防疫情,不聚会,不聚集,少出门,不 慌乱,不传谣……”在余江区春涛镇, “大喇 叭”方言广播“接地气”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在龙虎山景区,环卫工人利用洒水车勾兑 消毒液每天对集镇进行消毒,大大提升了 工作效率。 成千上万的鹰潭人加入志愿队伍,同 舟共济、众志成城,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 一线。 “请登记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 址……”在月湖区赣东商城社区卡口,杨保 水作为社区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已连续 坚守了 20 多天。在贵溪市泗沥镇,贫困户 汪告生主动承担起喷洒消毒水的任务……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鹰潭广大市民 还踊跃捐款捐物,用一份份爱心凝聚起战 天斗地“送瘟神”的强大力量。截至 2 10 日,该市已接受社会捐资 724.86 万元,以及 大量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物品。 勠力同心战“疫魔” —鹰潭聚力抗击疫情纪实 徐卫华 严米金 本报记者 张弛 26 岁的王青青(化名)在武 汉工作,有一个幸福的小家 庭。1 20 日,她与家人返回乐 平过春节。1 21 日,王青青因 身体不适入院。1 25 日,王青 青核酸测试显示阳性,确诊为 景德镇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 乐平市人民医院迅速组建专家 治疗组进行对症治疗。1 30 日,王青青从乐平市人民医院 出院,成为景德镇市首例治愈 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王青青出院后,由于家人 隔离期未满,她暂时入住医学 观察点。这一下,角色发生了 对换,“原来是家人担心我能否 治愈,现在我开始数着日子担 心家人的健康。”王青青说。 有时,王青青也会想起曾经 围着她转的十几名医生护士。 “他 们穿着防护服、戴着手套,护目镜 上有时因为水汽而变成白花花的 一片,每次给我打针、抽血,护士 们都要瞪大眼睛,好像是要努力 从护目镜的缝隙里看清楚血管, 给我治疗了这么多天,我连他们 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在等待的日子里,王青青 每天都和家人通过视频互相加 油鼓劲,疾控人员仍旧每天上 门给她量体温,做好消毒工作。 2 9 日,王青青的家人们 隔离期满,无一感染。王妈妈 高兴地烧了一大桌菜,一家人 开心地过了一个年。笑称自己 “就像得了一场重感冒”的王青 青最后说:“面对疫情,要相信 政府、相信医护人员、相信自 己,一定能取得胜利,因为疫情 面前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无法兑现的诺言 吴云凯 本报记者 唐燕 “等疫情过后,我一定好好陪您。”这是石城县屏山镇扶 贫办主任黄星都对病危母亲简单而真切的承诺。然而,随着 母亲的去世,诺言再也无法兑现了。 “妈病情突然加重,需要送医院急救。” 1 26 日,正在卡 口值守的黄星都接到妻子电话。黄星都母亲患胰腺癌,常年 卧病在床;两个小孩尚且年幼,小的出生还不到 6 个月。就在 那天,小女儿犯支气管炎,也需住院治疗。 等母亲、女儿都入院治疗安顿下来,在病床边守护了一 夜后的黄星都,见情况稍稍稳定,又匆匆赶回卡口值守。就 这样,这些日子,黄星都在医院、卡口、村小组连轴转。 “妈,等这次疫情结束后,一定请几天假陪陪您。”黄星 都哽咽着。住院那些天,老人家看着儿子每天在医院和卡 口两头跑,紧握住儿子的手心疼地说:“星都,值完班你就回 家好好休息。不用来医院,我没事,你不用担心。要好好工 作,等你忙完再抽时间来陪我。”黄星都满口答应,泪水夺眶 而出。2 9 日,母亲因病去世。黄星都再也无法兑现对母 亲的承诺。 20 米外的会面 刘志宏 本报记者 刘之沛 2 12 日中午,“宝贝,乖乖在家,妈妈一会儿就回来。”周 建兰轻轻拍了拍 3 岁女儿的头,拎起餐盒—盒里装着她精 心做好的饭菜,戴好口罩,骑车来到安福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隔离区外。她把餐盒放在交接区,等了一会儿,一个身着防 护服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周建兰一眼就认出了来人。这是 20 多天来,她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丈夫彭志云。 安福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成为新冠肺炎定点治疗科室后, 彭志云作为科室负责人,就再也没有走出过隔离区。自 1 23 日收入第一名自武汉回乡的大学生进行医学观察以来,他 带着同事们每天对门诊近百例的发热病例进行筛查、确诊,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还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 观察。此外,他还在疫情防治工作中,承担着对全县基层医 务人员的培训任务。 周建兰同样在自己的岗位上战斗着。她是国网安福县 供电公司办公室主任,近段时间以来,也在为单位的防疫工 作整天忙碌着。 2 12 日,接到丈夫的电话,得知可以送餐,周建兰格外 高兴,趁中午下班急忙回到家中做好饭菜,她想让丈夫补补 营养。于是出现开头的一幕,在医院隔离带附近,夫妻俩相 20 多米,深情相望,互道安好。 群众的贴心人 聂洪辉 邹春明 “胡书记吗?我是王爱文,我家没米没菜了,小孩的作业 本也没有了,还要其他生活用品,卡口严控进出,你能帮我买 一下吗?”“好哦,你待在家别出来,微信下单,我马上上街买 好送到卡口,让值班人员送到你家。” 2 12 日,由于前一天晚 上在卡点值班到很晚,中午吃过饭准备在办公室打个盹的胡 和平,挂了电话立马开车去帮忙购物, 1 个小时后物品送到王 爱文家中。对胡和平而言,为东家送油西家送米,在疫情防 控期间已经习以为常。 宜丰县芳溪镇芭蕉村“两委”干部在支部书记胡和平的 带领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组干部、党员和入党 积极分子轮流值班,进行人员进出管控及体温测量等相关工 作。为将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胡和平把辖区 3 个村小组分 3 个网格,党员干部对接网格内农户,负责上门做好在外返 乡人员摸排、体温监测等。同时,设卡点严格控制进出人 员。外村人员除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进入村庄,本村村民原则 上禁止出村,禁止 3 人以上村民聚集。村干部每天一遍又一 遍不厌其烦地在村里巡逻,拿着喇叭宣传、劝导。 在芳溪镇,其他 18 个村也像芭蕉村一样,层层分工,有条 不紊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转运司机的苦乐 本报记者 余红举 转运从湖北省返回南昌市的发热病人,需要救护车司机 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熊暻峰是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救护 车司机,截至目前,他已安全完成转运发热病人 40 多车次。 1 27 日,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到紧急任务,转运湖北 返昌发热病人到南昌大学一附院发热门诊,熊暻峰第一个报 名。就这样,熊暻峰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经常七八个小 时不能喝一口水,不能吃一粒饭,也不能上厕所。一天 24 时的轮守,开车接送发热病人。转运发热病人不是简单容易 的事:有的病人恐惧,不肯配合转运就医;有的身体虚弱,要 帮助收拾日常生活用品……熊暻峰从不喊苦喊累。 为了能够随时快捷地转运发热病人,熊暻峰选择在医院 指定地点居住,已连续 20 多天没有回家,想家的时候只能通 过视频和家人聊天。为了让家人安心,再苦再累,他在视频 中都保持着灿烂的笑容。 忙碌的“亲友团” 邱哲刘海 本报记者 李歆 “嫂子,请帮这名村民登记一下详细的个人信息”“弟妹, 这个车子要通过,符合放行条件吗?”连日来,在万安县宝山 乡黄塘村江家监测防控点,值守着一支以兄弟叔嫂相称的志 愿者队伍,他们轮流上岗, 24 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原 来,他们都是黄塘村村主任唐燕飞的亲属。 忙碌的“亲友团”,成为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中一道亮眼的 风景线。在宝山乡,广大乡村干部们除了做好自身工作外, 积极动员家人、亲属加入疫情防控队伍。东坪村支部书记叶 定发的儿子叶盛,春节前从武汉回家,在家隔离时也闲不下 来,主动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在家中逐个打电话给村里的湖 北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者,耐心做好宣传工作,提醒要做好 隔离防护;宝山居委会支部书记李永清的儿子曾煜,每天坚 持和志愿者们一起值守在卡口,测量体温,做好登记…… 截至目前,宝山乡共有 30 余名村干部的家属加入疫情防 控志愿服务队伍,为全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 支持。 “就像得了一场重感冒” —景德镇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回访 朱媛媛 本报记者 邱西颖 王景萍 近日,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三联蔬菜基地,菜农们正在采摘蔬菜,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供应充足。 本报记者 洪子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莲花县始终 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检验“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试金石”, 充分发挥红色基因传承的精神高地和各 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 用,全县 513 个基层党组织和 1.1 万余名 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冲锋在前、奋勇 攻坚,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供坚强组织 保证。 强引领、重担当,党组织筑 牢防控“红色堡垒” 1 28 日,该县琴亭镇金家村的党员、 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 47 人自发组成 4 个党员疫情防控小分队,村党支部书记 金望明和防疫志愿服务者戴着口罩、拿着 扩音器上门进行防疫宣传,至今已坚持 12 天。这是该县党员防疫志愿服务队奋战 在农村防疫一线的缩影。 疫情防控,农村是薄弱环节。该县把 疫情防控作为一次特殊的党员“党性体 检”, 13 个乡镇党委的党员干部全部下沉 到农村一线,组建党员防疫志愿服务队 157 支。按照村民小组划分区域,由“1 村干部+1 名党小组组长+3 5 名党员”组 成疫情防控小分队 785 支,引导党员在疫 情防控中当好防控宣传员、排查员、监测 员、劝导员、信息员。目前,已发放防控宣 传单 5 万余份,摸排武汉返莲人员 600 人,劝回出游或来访人员 2.3 万余人次,劝 导推迟、取消农村红白喜事 130 余起。 该县紧盯防疫一线重点单位部门,卫 健、市监、公安、交警等部门的党员干部全 员备战, 24 小时值班,设置党员“先锋岗” 86 个,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等监测体温 3.1 万余人次,对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进行药 物消杀面积达 34 余万平方米,关闭公共娱 乐场所、农村小卖部等 620 余个。 冲在前、作表率,党员成为 最强“防控屏障” 除夕当天,该县人民医院急诊一室的 微信工作群内弹出一条消息:“领导,我申 请去发热门诊值班,作为一名党员,我不 怕困难、不惧危险,在危机面前我一定要 冲在最前线,为莲花人民的健康保驾护 航。”消息的发出者是医生邓水生,有着 9 年党龄的他在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 书”。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像邓水 生这样主动申请值班的党员医生仅县人 民医院就有 29 名。 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冲锋在前。 一线有“白衣天使”主动请战,后方有“第一 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等党员保驾护航。 同是除夕,在泉南高速莲花县升坊镇 出入口的路边上,该县升坊镇石江村驻村 第一书记彭文平正在吃方便面。没吃上 两口,匝道上一辆挂着外地牌照的轿车驶 来,彭文平放下泡面向车子奔去。戴好口 罩、拦车、指挥停靠、测体温、登记信息,彭 文平熟练地操作着。从除夕那天起,这个 路口就是他的工作场所。“我是第一书记, 为了全村人的平安,一定要守好门。”彭文 平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广大党员的 示范带领下,该县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坚 守岗位、众志成城,凝聚起了抗击疫情的 强大合力。 感党恩、跟党走,在战“疫” 中巩固脱贫成效 在这次战“疫”中,还有一个群体在默 默助力。 2 7 日,莲花县红十字会收到一份特 殊的爱心物资,该县神泉乡永坊村村民张 德生将杀好的一头黑猪送到协会,捐给奋 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张德生是 2014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养猪在 2016 年脱贫。今年他养了野猪 200 多头,黑猪、 花猪 100 多头,看到医护人员为救护病人 日夜战斗,决定将市值约 6000 元的一头黑 猪捐献出来。他说:“我在党和政府的帮 助下脱了贫,现在疫情蔓延,我想为社会 做点贡献。” 脱贫不忘感党恩,抗击疫情冲在前, 像张德生这样积极助力疫情防控的贫困 户还有很多。贫困户的感恩进一步激发 了全县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党员干 部在积极抗击疫情的同时,仍然牵挂着贫 困群众。 防疫期间,该县良坊镇新田村的贫困 户定期收到党小组长送上门的蔬菜,蔬菜 来自新田村的蔬菜基地。该基地通过“合 作社+贫困户”模式经营,是带动贫困户脱 贫的有力举措。然而受疫情影响,眼下基 地的蔬菜出现滞销。新田村两委得知后, 立即召开党员、组长会议,倡议组织党员 干部帮助分销。村里每个小组的组长统 计需要蔬菜的农户数量,统一去基地预定 采购,每天派 3 5 名党员去采摘,并在上 门分发时优先照顾困难户。此举既缓解 了合作社的经营压力,更保障了困难家庭 的生活需求。 在疫情防控期间,该县各级党组织和 党员干部为贫困户代购生活物资 3657 件, 代办医保报销等事项 2246 件,走访慰问困 难群众 3467 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5622 件,确保了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双推进、 两不误。 (骆 辉 文 玲) 传承红色基因 奋战防控一线 —莲花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纪实 全国一盘棋,勠力齐战“疫”。2 15 日, 12 辆货车满载信丰 20 万斤、龙南 10 万斤爱心 蔬菜,出发前往 700 余公里外的湖北省武汉 市。据了解,这批爱心蔬菜有芥蓝、辣椒、西 红柿、茄子、西兰花等 13 个品种,总价值 110 多万元,由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接收后, 分配给同济医院、中南医院等一线医院以及 武汉市社区居民。 (李 健 廖翠霞) 信丰龙南 信丰龙南 30 30 万斤爱心蔬菜驰援湖北武汉助力战 万斤爱心蔬菜驰援湖北武汉助力战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Nov-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勠力同心战“疫魔”epaper.jxwmw.cn/resfile/2020-02-18/04/04.pdf2020/02/18  · 投稿 文字jxribao@vip.sina.com 邮箱 图片jxrbsyb@vip.sina.com 1958年,毛泽东主席欣闻鹰潭余江消

■ 责任编辑 杨学文 李 滨

20202020年年22月月1818日日 星期二星期二4 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

地址:南昌市红谷中大道1326号 邮编:330038 电话总机:86849114 自律热线:86847458 广告部:86849125 广告经营许可证:3600004000008 发行中心:86849176 总编办:86849545 出版部:86849226 九龙湖时政新闻中心:86849506 经济部:86849086 零售:每对开张0.70元政教部:86849270 理论评论部:86847291 民生部:86849502 副刊部:86849116 文体部:86849195 记者通联部:86849289 86849045 86849395(传真) 视觉中心:86849056 夜班编辑室:86849790 声明:本报记者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投稿 文字 [email protected]邮箱 图片 [email protected]

1958年,毛泽东主席欣闻鹰潭余江消灭了血吸虫病,写下了著名的诗篇——《送瘟神》。今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鹰潭市干群赓续红色传统,充分发挥党组织、科技(医务)工作者、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奋力谱写再送“瘟神”的时代新篇。

党旗高扬勇向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鹰潭

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强化党的领导,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靠前指挥,严格落细落实防控举措,发动党员干部,依靠人民群众,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该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严防死守遏制疫情蔓延。

贵溪市志光镇皇桥李家村路口,鲜艳的党旗格外引人注目。自村民李某确诊为鹰潭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后,镇、村两级党组织火线成立临时党支部,48名党员夜以继日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我是党员,应当走在前线,现在正是我报效祖国的时候。”28 岁的护士周田巧子主动请战,字里行间充满真情。一份份申请驰援武汉的请战书,一份份要求冲向一线的决心书,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初心使命的坚守。

从城镇社区到基层农村,从疫情防控到物资保障,鹰潭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让党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目前,鹰潭市有 2330 个基层党组织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共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686个,参与党员人数1.5万余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800余次。

科学防治战“疫魔”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科学防治是强

有力的武器。2月 9日上午,鹰潭市人民医院,该市

治愈的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周某出院。为保障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该院设立了4000余平方米的高标准隔离病区,配备了先进的生命支持监护设备,并首次运用智能机器人配合完成物资配送,极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安全风险。

鹰潭着力完善科学防控体系,构筑起科技战疫情的强大合力。基层政府与公安、交通、卫健等部门紧密配合、精准施策,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做好疫情防控、动态监测管理。同时,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尊崇科学、相信科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下面的村民请注意,请居家隔离,不要聚集。”鹰潭高新区龙岗街道新湖村上空,龙岗派出所运用无人机在辖区上空不停巡查。而20公里外的小英王家村,则利用无人机喷洒消毒液,整村消毒仅需30分钟。

鹰潭还全方位发挥智慧城市优势,让物联网等新兴科技一展身手,助力疫情防控。

在鹰潭高铁北站,两台长波非制冷384红外热像仪安装使用,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也避免了人员的近距离接触;在市场监管领域,借助“智慧监管”平台,发现的问题和线索得以快速上传、分派处理、及时反馈,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稳定。

依靠群众夺胜利在疫情防控的战斗中,鹰潭充分发动

群众、依靠群众,着力建立起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构筑起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

“我郑重宣誓,志愿加入赴湖北医疗队……”1月26日晚,鹰潭市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活动在市人民医院举行。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走向了疫情最重的火线。

“防疫情,不聚会,不聚集,少出门,不慌乱,不传谣……”在余江区春涛镇,“大喇叭”方言广播“接地气”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在龙虎山景区,环卫工人利用洒水车勾兑消毒液每天对集镇进行消毒,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成千上万的鹰潭人加入志愿队伍,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请登记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在月湖区赣东商城社区卡口,杨保水作为社区第一个报名的志愿者,已连续坚守了20多天。在贵溪市泗沥镇,贫困户汪告生主动承担起喷洒消毒水的任务……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鹰潭广大市民还踊跃捐款捐物,用一份份爱心凝聚起战天斗地“送瘟神”的强大力量。截至2月10日,该市已接受社会捐资724.86万元,以及大量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物品。

勠力同心战“疫魔”——鹰潭聚力抗击疫情纪实

徐卫华 严米金 本报记者 张 弛

26岁的王青青(化名)在武汉 工 作 ,有 一 个 幸 福 的 小 家庭。1月20日,她与家人返回乐平过春节。1月21日,王青青因身体不适入院。1月25日,王青青核酸测试显示阳性,确诊为景德镇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乐平市人民医院迅速组建专家治疗组进行对症治疗。1 月 30日,王青青从乐平市人民医院出院,成为景德镇市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王青青出院后,由于家人隔离期未满,她暂时入住医学观察点。这一下,角色发生了对换,“原来是家人担心我能否治愈,现在我开始数着日子担心家人的健康。”王青青说。

有时,王青青也会想起曾经围着她转的十几名医生护士。“他

们穿着防护服、戴着手套,护目镜上有时因为水汽而变成白花花的一片,每次给我打针、抽血,护士们都要瞪大眼睛,好像是要努力从护目镜的缝隙里看清楚血管,给我治疗了这么多天,我连他们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在等待的日子里,王青青每天都和家人通过视频互相加油鼓劲,疾控人员仍旧每天上门给她量体温,做好消毒工作。

2月 9日,王青青的家人们隔离期满,无一感染。王妈妈高兴地烧了一大桌菜,一家人开心地过了一个年。笑称自己

“就像得了一场重感冒”的王青青最后说:“面对疫情,要相信政府、相信医护人员、相信自己,一定能取得胜利,因为疫情面前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无法兑现的诺言吴云凯 本报记者 唐 燕

“等疫情过后,我一定好好陪您。”这是石城县屏山镇扶贫办主任黄星都对病危母亲简单而真切的承诺。然而,随着母亲的去世,诺言再也无法兑现了。

“妈病情突然加重,需要送医院急救。”1月 26日,正在卡口值守的黄星都接到妻子电话。黄星都母亲患胰腺癌,常年卧病在床;两个小孩尚且年幼,小的出生还不到6个月。就在那天,小女儿犯支气管炎,也需住院治疗。

等母亲、女儿都入院治疗安顿下来,在病床边守护了一夜后的黄星都,见情况稍稍稳定,又匆匆赶回卡口值守。就这样,这些日子,黄星都在医院、卡口、村小组连轴转。

“妈,等这次疫情结束后,一定请几天假陪陪您。”黄星都哽咽着。住院那些天,老人家看着儿子每天在医院和卡口两头跑,紧握住儿子的手心疼地说:“星都,值完班你就回家好好休息。不用来医院,我没事,你不用担心。要好好工作,等你忙完再抽时间来陪我。”黄星都满口答应,泪水夺眶而出。2月 9日,母亲因病去世。黄星都再也无法兑现对母亲的承诺。

20米外的会面刘志宏 本报记者 刘之沛

2月12日中午,“宝贝,乖乖在家,妈妈一会儿就回来。”周建兰轻轻拍了拍 3岁女儿的头,拎起餐盒——盒里装着她精心做好的饭菜,戴好口罩,骑车来到安福县人民医院感染科隔离区外。她把餐盒放在交接区,等了一会儿,一个身着防护服的身影出现在眼前,周建兰一眼就认出了来人。这是20多天来,她第一次见到自己的丈夫彭志云。

安福县人民医院感染科成为新冠肺炎定点治疗科室后,彭志云作为科室负责人,就再也没有走出过隔离区。自 1月23日收入第一名自武汉回乡的大学生进行医学观察以来,他带着同事们每天对门诊近百例的发热病例进行筛查、确诊,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还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此外,他还在疫情防治工作中,承担着对全县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任务。

周建兰同样在自己的岗位上战斗着。她是国网安福县供电公司办公室主任,近段时间以来,也在为单位的防疫工作整天忙碌着。

2月 12日,接到丈夫的电话,得知可以送餐,周建兰格外高兴,趁中午下班急忙回到家中做好饭菜,她想让丈夫补补营养。于是出现开头的一幕,在医院隔离带附近,夫妻俩相隔20多米,深情相望,互道安好。

群众的贴心人聂洪辉 邹春明

“胡书记吗?我是王爱文,我家没米没菜了,小孩的作业本也没有了,还要其他生活用品,卡口严控进出,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好哦,你待在家别出来,微信下单,我马上上街买好送到卡口,让值班人员送到你家。”2月12日,由于前一天晚上在卡点值班到很晚,中午吃过饭准备在办公室打个盹的胡和平,挂了电话立马开车去帮忙购物,1个小时后物品送到王爱文家中。对胡和平而言,为东家送油西家送米,在疫情防控期间已经习以为常。

宜丰县芳溪镇芭蕉村“两委”干部在支部书记胡和平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组干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轮流值班,进行人员进出管控及体温测量等相关工作。为将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胡和平把辖区 3个村小组分成3个网格,党员干部对接网格内农户,负责上门做好在外返乡人员摸排、体温监测等。同时,设卡点严格控制进出人员。外村人员除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进入村庄,本村村民原则上禁止出村,禁止 3人以上村民聚集。村干部每天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在村里巡逻,拿着喇叭宣传、劝导。

在芳溪镇,其他18个村也像芭蕉村一样,层层分工,有条不紊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转运司机的苦乐本报记者 余红举

转运从湖北省返回南昌市的发热病人,需要救护车司机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熊暻峰是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救护车司机,截至目前,他已安全完成转运发热病人40多车次。

1月27日,南昌市第八人民医院接到紧急任务,转运湖北返昌发热病人到南昌大学一附院发热门诊,熊暻峰第一个报名。就这样,熊暻峰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经常七八个小时不能喝一口水,不能吃一粒饭,也不能上厕所。一天 24小时的轮守,开车接送发热病人。转运发热病人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有的病人恐惧,不肯配合转运就医;有的身体虚弱,要帮助收拾日常生活用品……熊暻峰从不喊苦喊累。

为了能够随时快捷地转运发热病人,熊暻峰选择在医院指定地点居住,已连续 20多天没有回家,想家的时候只能通过视频和家人聊天。为了让家人安心,再苦再累,他在视频中都保持着灿烂的笑容。

忙碌的“亲友团”邱 哲 刘 海 本报记者 李 歆

“嫂子,请帮这名村民登记一下详细的个人信息”“弟妹,这个车子要通过,符合放行条件吗?”连日来,在万安县宝山乡黄塘村江家监测防控点,值守着一支以兄弟叔嫂相称的志愿者队伍,他们轮流上岗,24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原来,他们都是黄塘村村主任唐燕飞的亲属。

忙碌的“亲友团”,成为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在宝山乡,广大乡村干部们除了做好自身工作外,积极动员家人、亲属加入疫情防控队伍。东坪村支部书记叶定发的儿子叶盛,春节前从武汉回家,在家隔离时也闲不下来,主动当起了义务宣传员,在家中逐个打电话给村里的湖北返乡人员及密切接触者,耐心做好宣传工作,提醒要做好隔离防护;宝山居委会支部书记李永清的儿子曾煜,每天坚持和志愿者们一起值守在卡口,测量体温,做好登记……

截至目前,宝山乡共有30余名村干部的家属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为全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和支持。

“就像得了一场重感冒”——景德镇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回访

朱媛媛 本报记者 邱西颖 王景萍

近日,南昌市东湖区扬子洲镇三联蔬菜基地,菜农们正在采摘蔬菜,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供应充足。本报记者 洪子波摄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莲花县始终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试金石”,充分发挥红色基因传承的精神高地和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县 513 个基层党组织和 1.1 万余名党员干部迅速行动起来,冲锋在前、奋勇攻坚,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强引领、重担当,党组织筑牢防控“红色堡垒”

1月28日,该县琴亭镇金家村的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47人自发组成4个党员疫情防控小分队,村党支部书记金望明和防疫志愿服务者戴着口罩、拿着扩音器上门进行防疫宣传,至今已坚持12天。这是该县党员防疫志愿服务队奋战在农村防疫一线的缩影。

疫情防控,农村是薄弱环节。该县把疫情防控作为一次特殊的党员“党性体检”,13个乡镇党委的党员干部全部下沉到农村一线,组建党员防疫志愿服务队157支。按照村民小组划分区域,由“1名村干部+1名党小组组长+3至5名党员”组成疫情防控小分队 785支,引导党员在疫情防控中当好防控宣传员、排查员、监测

员、劝导员、信息员。目前,已发放防控宣传单 5 万余份,摸排武汉返莲人员 600 余人,劝回出游或来访人员 2.3万余人次,劝导推迟、取消农村红白喜事130余起。

该县紧盯防疫一线重点单位部门,卫健、市监、公安、交警等部门的党员干部全员备战,24小时值班,设置党员“先锋岗”86 个,在高速公路出入口等监测体温 3.1万余人次,对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进行药物消杀面积达34余万平方米,关闭公共娱乐场所、农村小卖部等620余个。

冲在前、作表率,党员成为最强“防控屏障”

除夕当天,该县人民医院急诊一室的微信工作群内弹出一条消息:“领导,我申请去发热门诊值班,作为一名党员,我不怕困难、不惧危险,在危机面前我一定要冲在最前线,为莲花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消息的发出者是医生邓水生,有着 9年党龄的他在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像邓水生这样主动申请值班的党员医生仅县人民医院就有29名。

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冲锋在前。一线有“白衣天使”主动请战,后方有“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等党员保驾护航。

同是除夕,在泉南高速莲花县升坊镇出入口的路边上,该县升坊镇石江村驻村第一书记彭文平正在吃方便面。没吃上两口,匝道上一辆挂着外地牌照的轿车驶来,彭文平放下泡面向车子奔去。戴好口罩、拦车、指挥停靠、测体温、登记信息,彭文平熟练地操作着。从除夕那天起,这个路口就是他的工作场所。“我是第一书记,为了全村人的平安,一定要守好门。”彭文平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广大党员的示范带领下,该县干部群众立足本职、坚守岗位、众志成城,凝聚起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感党恩、跟党走,在战“疫”中巩固脱贫成效

在这次战“疫”中,还有一个群体在默默助力。

2月7日,莲花县红十字会收到一份特殊的爱心物资,该县神泉乡永坊村村民张德生将杀好的一头黑猪送到协会,捐给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张德生是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养猪在2016年脱贫。今年他养了野猪200多头,黑猪、花猪 100多头,看到医护人员为救护病人日夜战斗,决定将市值约6000元的一头黑

猪捐献出来。他说:“我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脱了贫,现在疫情蔓延,我想为社会做点贡献。”

脱贫不忘感党恩,抗击疫情冲在前,像张德生这样积极助力疫情防控的贫困户还有很多。贫困户的感恩进一步激发了全县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党员干部在积极抗击疫情的同时,仍然牵挂着贫困群众。

防疫期间,该县良坊镇新田村的贫困户定期收到党小组长送上门的蔬菜,蔬菜来自新田村的蔬菜基地。该基地通过“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经营,是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有力举措。然而受疫情影响,眼下基地的蔬菜出现滞销。新田村两委得知后,立即召开党员、组长会议,倡议组织党员干部帮助分销。村里每个小组的组长统计需要蔬菜的农户数量,统一去基地预定采购,每天派 3到 5名党员去采摘,并在上门分发时优先照顾困难户。此举既缓解了合作社的经营压力,更保障了困难家庭的生活需求。

在疫情防控期间,该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贫困户代购生活物资3657件,代办医保报销等事项2246件,走访慰问困难群众3467人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5622件,确保了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双推进、两不误。 (骆 辉 文 玲)

传承红色基因 奋战防控一线——莲花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纪实

全国一盘棋,勠力齐战“疫”。2月15日,

12辆货车满载信丰20万斤、龙南10万斤爱心

蔬菜,出发前往 700 余公里外的湖北省武汉

市。据了解,这批爱心蔬菜有芥蓝、辣椒、西

红柿、茄子、西兰花等 13个品种,总价值 110多万元,由武汉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接收后,

分配给同济医院、中南医院等一线医院以及

武汉市社区居民。 (李 健 廖翠霞)

信丰龙南信丰龙南3030万斤爱心蔬菜驰援湖北武汉助力战万斤爱心蔬菜驰援湖北武汉助力战““疫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