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

26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63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 書單元主題內容 ——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王聖馨 高雄市三民區莊敬國民小學 教師 關鍵詞: 國語科、教科書、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 要: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 識、能力與態度。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也以「核心素養」貫 穿各階段課程主軸,並作為課程發展之基礎。因此「核心素養」的培育,是現今 重要的教育方針與課程目標。教材也需根據「核心素養」做出應對型的轉變。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根據十二年國教課程之「核心素養」內涵,分析現 行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設計。透過研究發現:一、「核心素養」內涵與 現行教科書內容已具對應關係。二、單元主題呈現之「核心素養」偏重「自主行 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較少。三、「核心素養」內涵在單元主題呈現 尚無系統。四、「核心素養」內涵,在「學習表現」上目前多停留在認知、情意 向度,技能向度尚待發展。 壹、前 時序不停轉變,教育持續不斷變動與改革,因應新時代的教育需求以及未來 社會的挑戰,必須培養孩子多元能力,並使孩子能將這些能力實行、應用在實際 的生活中。一方面講求應用,卻又不是單純而死板的運用,而是希望「內化」成 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未來的教育,培養的將是一種生活態度與願景。課程於是不 再講究生硬的知識與強加灌輸的內容,教學也不再是單向的傳達而是雙向的互動, 教材也在教學的需求與實務的推升中,進行持續性的思考、對話、改革,並逐漸 與以往舊式的想法與制式文本產生悖離,從全新的教育需求觀點,試圖呈現不同 的風貌價值。

Upload: others

Post on 20-Jan-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63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

    書單元主題內容

    ——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王聖馨

    高雄市三民區莊敬國民小學 教師

    關鍵詞:

    國語科、教科書、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

    摘 要: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了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

    識、能力與態度。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也以「核心素養」貫

    穿各階段課程主軸,並作為課程發展之基礎。因此「核心素養」的培育,是現今

    重要的教育方針與課程目標。教材也需根據「核心素養」做出應對型的轉變。

    本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根據十二年國教課程之「核心素養」內涵,分析現

    行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設計。透過研究發現:一、「核心素養」內涵與

    現行教科書內容已具對應關係。二、單元主題呈現之「核心素養」偏重「自主行

    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較少。三、「核心素養」內涵在單元主題呈現

    尚無系統。四、「核心素養」內涵,在「學習表現」上目前多停留在認知、情意

    向度,技能向度尚待發展。

    壹、前 言

    時序不停轉變,教育持續不斷變動與改革,因應新時代的教育需求以及未來

    社會的挑戰,必須培養孩子多元能力,並使孩子能將這些能力實行、應用在實際

    的生活中。一方面講求應用,卻又不是單純而死板的運用,而是希望「內化」成

    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未來的教育,培養的將是一種生活態度與願景。課程於是不

    再講究生硬的知識與強加灌輸的內容,教學也不再是單向的傳達而是雙向的互動,

    教材也在教學的需求與實務的推升中,進行持續性的思考、對話、改革,並逐漸

    與以往舊式的想法與制式文本產生悖離,從全新的教育需求觀點,試圖呈現不同

    的風貌價值。

  • 164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

    因應時勢潮流,「素養」變成現今教育備受關注的議題。「素養」的培育也一

    躍而為當今的顯學。世界各國也都極其重視此一區塊,大舉在教育當中挹注龐大

    資源經費,發展該國具特色的「核心素養」與推動「素養」導向的課程與教學。

    我國在即將推行的十二年國教課程內涵中,也將「素養」單獨拿出來討論,提到

    「實踐素養導向之課程與教學」,甚至另闢一個章節從「核心素養」的觀點,去

    推展課程主軸與課程內涵。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第肆章「涵義」

    部分提到:「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的挑戰,所應具

    備的知識、能力、和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與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

    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的全人發展。

    由其中可知,有別於以往「學科」與「技能」的強調,「素養」源自於學習,

    結合在日常,融入進生活,昇華成態度。重點是「全人」的養育,並且因為是「生

    活」中不斷地學習,所以也強調是一種終身教育。於是乎,現今「素養」為方針

    的教育,不再停留在表象與表面,而是重視深層的心靈教養,各種科目不再是「工

    具性」與「功能性」,而是希望進一步透過與社會溝通和互動的過程,將單純的

    「知能」加入價值的衡量態度,提升到「素養」層面。因此,以「素養」為重心

    的教育方向,是我們不容忽視且必須積極組織架構與規劃實踐的。

    尤其在語文領域,語文是一切的學習之母,而教科書也仍是目前學習主要素

    材。關注「核心素養」內涵於國語教科書中如何展現,有助於建構具體的教科書

    編輯意識方向。本研究便針對此重要趨勢,試圖從十二年國教課綱所列「核心素

    養」內涵,去討論現行國語教科書,是否已具有這樣意識。首先,從「核心素養」

    內涵探討現行課綱(九年一貫)的國語教科書範疇,檢視是否已有對應?關聯性如

    何?其次,從「核心素養」探知現行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的分類特性,並討

    論目前已呈現的「核心素養」內涵特色走向。再者,根據內容分析與歸納,探討

    現行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的「核心素養」內涵有無系統性。最後,針對「核心素

    養」內涵在認知、情意、技能等「學習表現」向度上的現狀做討論。再根據分析

    內容,並配合國小教育現況,做出結論與建議。研究者相信,唯有首先意識自我,

    並檢核自身現有價值,才可能在此基礎上,做出創新的判斷與評價。進一步也才

    能針對教科書體制內涵,做出前瞻性的開拓與突破。

    貳、文獻探討

    一、何謂「素養」

    「素養」一詞,由來已久也行之有年。《辭海》中的解釋是:『謂平日之修養

    也』從中推知,其原本意思是「平常的修養」。《後漢書》劉表傳:「越有所素養

    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因此可知,在中文中,「素養」根據文意比較偏

    向是正面、好的修養、具德性的修養。然而,在英文中,主要認為的「素養」(literacy)

    狹義是指讀和寫的能力,廣義則指一個人透過有機的學習,達成知識和技能的提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65

    升。學者張一蕃(1997)1提到,教育學者常將英文 Literacy 一辭譯作「素養」其

    實並不妥切。進一步來說,「素養」是個人與外界作合理而有效的溝通或互動所

    需具備的條件。英文中的「素養」往往只是單純將受教狀況與技能呈現出來,無

    所謂好壞或善惡,有別於中文中正面、甚至摻雜道德性寄託的意涵。因此,英文

    和中文的「素養」一辭,是有意義上的差距。職是,近年來許多學者在「素養」

    的名詞定義上,屏棄原有的 literacy 而使用 competences,較能表達素養所包含的

    內在意義。

    國外學者對於素養有所看法與定義:「素養」係指個體為了健全發展,必須

    因應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或缺的知識(knowledge)、能力(ability)、或技術能力

    (skill)、態度(attitude)2。從工(產)業社會的經濟發展觀點看,素養被界定

    為能在日常情境中勝任工作任務所必須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3。另外,素養

    是個體一種適當或已準備妥當的狀態或潛在特質,能具備某種知識、能力或技能,

    態度等行動先決條件4。具體言之,素養是個體基於生活環境脈絡情境的需求,

    激發個體內部情境的社會心智運作機制之認知、技能、情意等行動先決條件,以

    展現主體能動者的行動,並能成功地因應生活情境的複雜任務要求之一種因應行

    動體系5。OECD(2005)提到:素養是指人所從事的一切有目的的學習活動,都

    在於促進個人知識、能力、態度的統整。另外,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教育部,2015)認為:6素養

    的定義內容需與生活面向有關,其中可能包括辨識、理解、解釋、創新、溝通、

    計算、使用不同內容與形式的印刷或書寫文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素養的定義

    需具備透過不斷學習,期使個人繼續發展知識與能力,以達成個人目標並參與公

    民社會。

    1張一蕃:〈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教育〉(1997 年),取自:http://www.nknu.edu.tw/~yaoming/

    info/iflitcy.html

    2Rychen,D.S&Salganik,L.H.(eds)(2001).Defining and selecting key competencies. Gottingen,Germany: Hogrefe&Huber Publishers.

    3Stein, B. J., McHenry, G. Lunde, J., Rysst, J., & Harstad E. (2001), Which key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es

    will a technology company look for?,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Oslo, Norway, August.

    4Murray, T. S. (2003),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 competence assessments, In D. S. Rychen & L. H.

    Salganik (Eds.), 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P.135-159, Gottingen,

    Germany: Hogrefe & Huber; Weinert,F.E.(2001).Concepts of competence: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In D.S.Rychen&L.H.Sagalnik(Eds),Defining and selecting key competencies(P.45-65).

    Seattle,WA:Hogrefe&Huber. 5Rychen,D.S&Salganik,L.H.(eds)(2003). Key competences for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P.41-62).Gottingen,Germany: Hogrefe&Huber Publishers.

    6在教育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 配套措施 3 〈學生生涯規劃與國民素養提升方案 3-6

    提升國民素養實施方案〉中提到:OECD 認為素養的定義需考量是每個人都需要具備,且素養

    的定義內容 需與生活面向有關,其中可能包括辨識、理解、解釋、創新、溝通、計算、 使用

    不同內容與形式的印刷或書寫文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素養的定義 需具備透過不斷學習,

    期使個人繼續發展知識與能力,以達成個人目標並 參與公民社會。這些能力有助於個人成功

    的生活和良好的社會運作,也因此,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以素養為基本人權。詳見:〈配套措施 3 學生生涯

    規劃與國民素養提升方案 3-6 提升國民素養實施方案 http://12basic.edu.tw/File/Levelimg_776/ 〉

    http://12basic.edu.tw/File/Levelimg_776/

  • 166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

    國內學者針對素養也有其詮釋。李德竹(1994)7提到,「素養」是理解的能

    力以及和外界做有意義溝通所需要的能力,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環境的不同及文

    化、教育、經濟條件的差異而有不同。傳統上「素養」指人人都需要的讀、寫、

    算能力。而今天「素養」已被廣泛應用,諸如人文素養、科學素養、電腦素養。

    亦有學者張一蕃(1997)8提到:素養是個人與外界合理而有效的溝通或互動所需

    具備的條件。陳伯璋(1999)9認為,素養是基於社會變遷及未來生活需求所做的

    評估,雖有理想色彩,但基本能力比以往教育目標較為具體,亦須在各學習領域

    中轉化為「能力指標」。蔡清田(2010)提到:10「素養」是指個體為發展成為一

    個健全個體,必須因應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識、能力、與態度。

    因此,素養通常蘊含了價值觀傾向,使個體展現出對何種是重要、不重要的

    取捨選擇,因而導致特定的結果。由於素養是在真實世界中的潛勢知能與外顯能

    力的展現,因此,要發展素養,就必須擴及到整個生活面,納入正式與非正式等

    各種學習機會。11

    綜合上列中外學者所述,筆者歸納出素養的特點:

    1. 素養是生活中所必備的基本能力。

    2. 素養是知識、能力、技能、態度多層面的的統整。

    3. 素養與生活環境面向有密切的關係。

    4. 素養講究理解、溝通、互動的能力。

    5. 素養必須透過不斷的學習,從日常生活獲得助力,達成內外的融通。

    6. 素養是社會參與的關鍵。

    所以「素養」特別重視情境因素,透過情境的變動與轉化,能使個體產生

    更多的連結與啟示,透過學習,並善用溝通互動等技能,可將種種的情境脈絡,

    化為自己經驗的一部分,進一步去反省、檢討、創造、開展。期望透過這樣的鍛

    鍊形成自我認同,並持續性的增進社群互動。邁向具「意義」與「意識」的生活。

    二、「核心素養」概念與內涵

    從素養的觀點出發、延伸、深入、全面化,便是「核心素養」的聚焦與匯合。

    核心素養又稱為「基本能力」或「關鍵能力」,而素養(competence)或譯為能力

    7李德竹:《由資訊素養研究圖書館資訊服務之意義內涵》(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4

    年)。

    8張一蕃(1997)曾提到「素養是個人與外界合理而有效的溝通或互動所需具備的條件」,其中「外

    界」包含了人、事、(組織、制度)及物(工具)。「合理」即蘊含了客觀的價值判斷。「有效」則

    意味著素養的水準是可以有程度性差異的。「條件」則包括了認知、技能(行為)及情意三方面。

    (詳見〈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劃:

    http://cdp.sinica.edu.tw/project/01/4_1.htm)

    9陳伯璋:〈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第七卷第 1 期,1999 年),

    頁 1-13。 10蔡清田,〈課程改革中的素養(competences)與能力(ability)〉(《教育研究月刊》,第 200 期,2010

    年),頁 93-104。 11陳聖謨,〈國民核心素養與小學課程發展〉(《課程研究》,第八卷第 1 期,2013 年 3 月),頁

    45。

    http://cdp.sinica.edu.tw/project/01/4_1.htm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67

    一詞,在英語中常與「ability」,「capacity」,「skill」,及「proficiency」等詞互用。

    當前許多國際組織與歐美學者使用 key competencies 定義「核心素養」,在國內亦

    有學者譯為「基本素養」「關鍵能力」「核心能力」等。雖翻譯名詞上有所差異,

    但卻具有相似意涵。根據《教育大辭書》12:「核心素養」是指一組最重要的能力,

    使個人得以過著成功與負責任的生活;使社會得以面對現在與未來的挑戰。根據

    歐盟(European Union, EU)的界定,能力乃是知識、技能與態度的整合,並能運

    用於特定的情境中。換言之,核心素養不只是狹隘的能力,而是一種能夠成功地

    回應個人或社會要求的能力,包括使用知識、認知與技能的能力,以及態度、情

    緒、價值與動機等。

    有論者也提到,所謂「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在特定的情境中,能成功地滿

    足情境中的複雜要求與挑戰,順利執行生活任務,強調個體在複雜的環境中,如

    何藉由自我的特質、思考、選擇及行動,來獲致成功的生活或美好的生活的理想

    結果。易言之,當個體必須因應生活情境需求,所不可欠缺的知識13。Weinert(2001)14亦指出核心素養意指多功能的、跨領域的素養,有助於達成多項重要的目標、

    熟練不同的工作或任務。以及能在不熟悉的情境中自主行動。

    因此,「核心素養」可說是人處在社會中的自我重要能力,能使人在複雜的

    環境中完成活動與任務,同時健全生活並促進社會發展。核心素養要能支持個人

    自我實現、社會融合、積極公民權及就業。因此,當個人接受完初始教育及訓練

    之後,便應具備核心素養,俾以能適應成人生活。「核心素養」也應該持續發展、

    維持與更新。因此,不僅終身學習有賴核心素養以達成,核心素養也需靠終身學

    習以精進。可見,核心素養的培養應該是義務教育的重要目標,也應該是終身學

    習的必要內涵與基礎。

    從國際接軌與全球化的課程改革趨勢而言,UNESCO、OECD、EU 等國際組

    織及其會員國的課程改革普遍重視「核心素養」的理念,更強調 「核心素養」

    的功能15。特別是強調「國民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重要性,已被許多先進國家

    當成是國民教育基因改造的關鍵 DNA,不僅是國民教育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

    DNA,也是國民個體獲得成功的人生與建立功能健全的社會之課程發展的關鍵核

    心16。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 2003 年,從「核心素養」的觀點,提出了終

    身學習的五大支柱。包括學會求知(Learning to know)、學會做事(learning to do)、

    12詳見:林永豐《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453916/

    13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潘慧玲:〈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

    子計畫三:全方位的國民核心素養之教育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報告,2007

    年,編號:NSC 95-2511-S-434-001);Rychen,D.S&Salganik,L.H.(eds)(2003). Key competences for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P.41-62).Gottingen,Germany: Hogrefe&Huber Publishers.

    14Weinert,F.E.(2001).Concepts of competence: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In

    D.S.Rychen&L.H.Sagalnik(Eds),Defining and selecting key

    competencies(P.45-65).Seattle,WA:Hogrefe&Huber. 15蔡清田:《課程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a 年)。

    16蔡清田:《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 DNA:核心素養》(臺北:高等教育,2012 年)。

  • 168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

    學會共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以及學會改變

    (learning to change)。 17

    歐盟曾將「核心素養」界定為:能在特定的情境下,應用適切的知識、技能

    與態度18。亦即,這是個人自我實踐、成為主動公民、社會融入與就業的必備素

    養。此一架構包含以母語溝通、以外語溝通、具備基本數理與自然科技能力、數

    位科技能力,以及學習如何學習能力,例如:社會與公民能力、主動與創新意識

    及文化覺察與表達能力。這些素養強調了批判思考、創造力、創新、問題解決、

    風險評估、做決定及情感表露管理的重要性。19

    DeSeCo20 將核心素養的內涵解析為:(一)多樣功能性;(二)多元向度的,

    融合方法、分析與批判、創造、溝通技巧與常識,而貫串在社會情境之中;(三)

    核心素養偏向指涉高階的複雜性心理能力,能對生活採取主動、省思與負責性取

    向。他們對核心素養的界定是:核心素養是能成功地回應個人或社會要求的能力。

    核心素養不僅是知識,也不只是技能,而是包含個人獲取和應用知識、認知與技

    能的能力,以及態度、情緒、價值與動機等。核心素養是可以在合適的學習環境

    中學習而來,而且是終身學習。

    世界各國也針對「核心素養」提出強調與重視的面向。當然,國與國之間所

    提列的核心素養項目不見得相同,但大部分國家(如英國、EU、美國、加拿大、

    紐、澳洲、波蘭等)均以列舉的方式來表示核心素養的範圍。

    英國以關鍵概念(key concepts)、 概念的網絡(networks of concepts)、 探索

    詢問的方法(the methods of enquiry)、 語言 (language)來定義主題。而學生核

    心素養共有八項,分別是一、有效的溝通,運用數學;二、運用科技與資訊;三、

    熟悉現代語言;四、個人與人際技巧;五、與他人合作;六、解決問題;七、處

    理變化;八、 學習與自我的提升21。

    法國根據教育目標提供明確的教育內涵(共同的基礎知識與能力),培養具

    有法國共和的價值觀和歐洲意識的公民為主要任務。根據 2005 年的教育導向法

    與學校未來願景計畫之規定,每位學生應該 具備的共同基礎知能:一、掌握法

    語;二、掌握數學基本知識;三、 至少會運用一門外語;四、掌握資訊與通訊

    的常規技術;五、具備自 由行使公民責任的人文與科學文化;六、社會與日常

    17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2003.

    18Pepper, D.(2011).Assessing key competences across the curriculum and Europe.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46(3),P.335-354.

    19同註五。

    20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於 1997 至 2002 年進行了大規模的跨國研究計畫,這個計畫名稱為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關鍵素養的定義與

    選擇),簡稱 DeSeCo。DeSeCo 計畫的目的在提出一可以據以界定及選擇核心素養(competence)

    的理論及概念架構,以及做為未來發展個人素養的統計指標的基礎。此外,這項計畫所提出

    的理論及概念架構亦可做為教學與學習經驗研究結果的解釋參考架構,也可做為教育課程或

    訓練學程優先排序的依據。 21QCA(2011).Compell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Retrieved from

    http://curriculum.qcda.gov.uk/key-stages-3-and-4/developing-yourcurriculum/compelling-learning-experienc

    es/index.aspx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69

    生活能力;七、 自主與自律能力七項等22。所以法國將素養結合了學科及跨學科

    能力,做為終身學習的基礎

    德國的學生核心素養指標較為細緻,分為三大基本能力,分別是「專業力」、

    「社會力」與「自主力」共有十八項能力指標,「專業力」的部分分別為: 一、

    有關工作及跨越不同職業領域的知識;二、辨析關係的能力;三、衝突管理;四、

    解決問題;五、外語的掌握;六、媒體素養;七、終生學習的意願與能力;「社

    會力」的部分則有:八、團隊合作的能力;九、交往溝通的能力;十、領導能力;

    在「自主力」的部分則是十一、責任感; 十二、勇於進取;十三、自我控制;

    十四、決策能力;十五、抗壓性; 十六、創造力;十七、批判性判斷;十八、

    獨立行動的能力23。

    澳洲在 1990 年代,為適應新世紀的挑戰,澳洲政府應企業界要求進行了一

    項全國性的教育改革實驗計畫,稱為「核心能力取向的教育(key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簡稱 KC 教育)」。24改革方案建議將能力導向(competency-based approach)

    的觀念落實到教育領域,將核心能力教育作為教改重心。

    紐西蘭教育部所頒布的《國定課程》(The New Zealand Curriculum)認定了

    一套核心素養(生存與終身學習的能力),包括思考、運用語言與符號語文本、

    管理自我、與人互動及參與和貢獻等五項核心素養。這份國定課程指出,這些核

    心素養是每項學習領域學習的關鍵,並要求學校應該在 1 至 13 年的課程中,發

    展與培養學生這些核心素養。

    大抵而言,各國與國際組織所提出之核心素養,均重視社會與工作場域所

    需要的知識與技能,企圖縮短真實世界與學校教育的鴻溝。結合了運用語言能力,

    同時納入了運用新科技工具溝通之能力,如資訊、媒體與科技能力。比以往更加

    重視個人自我發展的相關能力,也就是學會自我發展、 自主行動、以及拓展生

    活與生涯能力。

    22MEN (2009). Le socle par le menu: indexation du texte. Retrieved from

    http://eduscol.education.fr/pid23410-cid47411/ introduction.htmlQCA. Compell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Retrieved from

    http://curriculum.qcda.gov.uk/key-stages-3-and-4/developingyour-curriculum/compelling-learning-experienc

    es/index.aspx 23OECD(2010). Re: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 134 第 107 期

    org/topic/0,3699,en_2649_37455_1_1_1_1_37455,00.html

    24KC 教育發展的精神是針對純粹知識取向的教育提出修正,希望學校教育能幫助學生做到學以

    致用,使得知識與生活能力、職業能力緊密結合。實際的工作能力及生活能力是青年人在就業

    準備的道路上必須學習的,這些能力被稱為與職業相關的核心能力(employment-related key

    competencies),而所有青年人,不論在教育或訓練上走的是那一條道路,都能發展這套核心能

    力。詳見:http://blog.xuite.net/kc6191/study/37097658-澳洲的 KC 教育與經濟合作開發組織的

    DeSeCo 計畫。

  • 170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

    三、十二年國教課綱中的「核心素養」

    「 核心素養」是國民為適應新世紀社會的生活必備涵養,透過學校課程培養

    ,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的課程實施與教育改革焦點。由於,「素養」

    的培育極其重要,因此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將「核心素養」另

    安排一章節作介紹與說明。每一位接受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學生,所應具備的

    基本且共同的素養,代表著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所應培養的最低共同要求。

    所以在課綱中也提到以「核心素養」做為課程發展之主軸,以裨益各教育階

    段間得連貫以及各領域/科目間的統整。25 楊俊鴻(2015)提到:核心素養的特

    性是:1、人人都應該擁有的2、是基本且必要的3、是具備多元面向的綜合整

    體。「核心素養」也指一個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

    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

    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26其實,根據核心素養內涵

    所言,就是回到「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願景」。比較重要的

    是彰顯「學習者為主體」,不再是知識作為唯一的範疇,是知識、能力、態度的

    整合,運用到生活情境當中「學以致用」。蔡清田(2015)提到:這次十二年國

    教改革把知識、能力,態度不再分開談,做一個整合,真正達到生活的統整。這

    種學習不再是強調內容學習,而是要透過內容去幫助學生如何學習,我們再更進

    一步透過內容把她外顯出來,運用在生活中。27

    「核心素養」強調教育的價值與功能,其中三面向及九項目之內涵同時可涵

    蓋知識、能力、態度等。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其次,核心素養

    又分為三大面向: 「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再細分為

    九大項目:「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新

    應變」、「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核

    心素養的內涵,其理念重視在學習的過程中,透過素養促進個體全人的發展,以

    及終身學習的培養,核心素養承續十大基本能力,但可彌補十大基本能力的涵蓋

    範疇不全、區隔不清以及缺漏重要生活議題,如「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科技

    資訊與媒體素養」 及「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等,亦可因應現在及未來社會之

    需要。未來課程綱要可透過總綱的「核心素養」、「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發展

    各領綱之「領域/科目核心素養」及「各領域/科目學習重點」轉化落實於課程實

    施上。

    2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教育部,2008 年,頁 3)。

    26同註 27。

    27周佩儀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材〉,(《教科書研究》,第八卷第三期,2015 年 1 月),

    頁 168。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71

    關鍵要素 核心素養層面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溝通互動 符號運用與語文表達

    資訊科技與媒體素養

    藝術欣賞與生活美學

    社會參與 道德實踐與公民責任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自主行動 身心健康與自我實現

    系統思考與問題解決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取自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總綱)

    「素養」要比「能力」更適用於當今臺灣社會,「核心素養」承續過去課程

    綱要的「基本能力」,但涵蓋更寬廣和豐富的教育內涵。核心素養強調多面向的

    學習,為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校教育不再只以學科知識作為學習的唯一範

    疇,而是彰顯學習者的主體性,重視學習者能夠運用所學於生活情境中。而國小

    階段是奠定學生各項素養基礎的重要階段,強調從生活情境及實作中,陶養學生

    在自主行動、 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等方面應具備的最基本素養,可參見如下表

    「核心素養」之面向、項目、內涵:

    (節錄自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總綱)

    關鍵

    要素

    核心素

    養面向

    核心素養

    項目 項目說明

    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國民小學教育

    (此內涵分國小、國中、高

    中,本研究只選取國小作

    呈現)

    A

    A1

    身心素質

    自我精進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素質,擁有合宜

    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

    擇、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

    涯發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

    我精進,追求至善。

    E-A1 具備良好的生

    活習慣,促進身心健

    全發展,並認識個人

    特質,發展生命 潛

    能。

    A2

    系統思考

    解決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思辨分析、推理批

    判的系統思考與後設思考素養,並

    能行動與反思,以有效處理及解決

    生活、生命問題。

    E-A2 具備探索問題

    的思考能力,並透過

    體驗與實踐處理日常

    生活問題。

    A3

    規劃執行

    創新應變

    具備規劃及執行計畫的能力,並試

    探與發展多元專業知能、充實生活

    經驗,發揮創新精神,以因應社會

    變遷、增進個人的彈性適應力。

    E-A3 具備擬定計畫

    與實作的能力,並以

    創新思考方式,因應

    日常生活情境。

  • 172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

    B

    B1

    符號運用

    溝通表達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

    理、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

    達、溝通及互動的能力,並能了解

    與同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工

    作上。

    E-B1 具備「聽、說、

    讀、寫、作」的基本

    語文素養,並具有生

    活所需的基礎數理、

    肢體及藝術等符號知

    能,能以同理心應用

    在生活與人際溝通。

    B2

    科技資訊

    媒體素養

    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

    能力,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識讀的

    素養,俾能分析、思辨、批判人與

    科技、資訊及媒體之關係。

    E-B2 具備科技與資

    訊應用的基本素養,

    並理解各類媒體內容

    的意義與影響。

    B3

    藝術涵養

    美感素養

    具備藝術感知、創作與鑑賞能力,

    體會藝術文化之美,透過生活美學

    的省思,豐富美感體驗,培養對美

    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

    享的態度與能力。

    E-B3 具備藝術創作

    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促進多元感官的發

    展,培養生活環境中

    的美感體驗。

    C

    C1

    道德實踐

    公民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的素養,從個人小我

    到社會公民,循序漸進,養成社會

    責任感及公民意識,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關懷自

    然生態與人類永續發展,而展現知

    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

    E-C1 具備個人生 活

    道德的知識與是非判

    斷的能力,理解並遵

    守社會道德規範, 培

    養公民意識, 關懷生

    態環境。

    C2

    人際關係

    團隊合作

    具備友善的人際情懷及與他人建

    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並發展與人溝

    通協調、包容異己、社會參與及服

    務等團隊合作的素養。

    E-C2 具備理解他 人

    感受,樂於與人互

    動,並與團隊成員合

    作之素養。

    C3

    多元文化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

    與欣賞多元文化,積極關心全球議

    題及國際情勢,且能順應時代脈動

    與社會需要,發展國際理解、多元

    文化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

    E-C3 具備理解與 關

    心本土與國際事務的

    素養,並認識與包容

    文化的多元性。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73

    參、研究方法與實施

    本研究係針對現行康軒版的一零四學年度上、下學期之高年級部分國小國語

    教科書第九冊到第十二冊, 共計四冊作為研究分析對象。研究的內容範圍為單

    元主題以及課文內容。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核心素養」內涵為架構,

    試圖分析現行高年級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

    一、研究方法

    研究首先採用「文獻分析法」對「核心素養」相關概念作出釐清。探討目前

    教科書課綱走向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核心素養」強調的面向。再

    輔以「內容分析法」類目式深入分析,其中兼具量的計算與質的釐清,分析康軒

    版高年級共四冊教科書當中,「核心素養」內涵發展的現況。

    二、研究對象內容

    本研究分析對象因受限於研究時間及人力的限制,係根據教育部公布之「國

    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九七年修訂之課程綱要)所編輯的康軒版的國語

    文領域高年級部分(九-十二冊)教科書做分析研究,未包含翰林版和南一版的

    國語課本。

    另外,本研究內容僅針對國語文教科書課文進行內容分析,不包括課程標準、

    編輯要旨、總複習、習作以及課文插圖、單元後的統整活動、教師備課用書、教

    師手冊的部分,未涵蓋國語文領域全部學習的範疇。

    三、分析單位類目

    本研究係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所建構「核心素養」的內涵,探

    討現行國小國語教科書在「核心素養」建構上是否已有所進展。因而分析單位主

    要以「單元主題」「課文」為主。其他如章、句、段等附加判斷為輔。其中需特

    別注意的是,語言文學在呈現美感、思想、信念。因此在每「課」當中,又主要

    以「主旨」與「主題中心思想」作為評判依據,而並非以傳統的詞、句、語幹、

    段等做割裂式的解讀或片面分析。而範圍也主要以課文本文為限,其他如圖片、

    目次、統整活動、練習討論、語文天地、習作等。暫不列入分析內容。

    研究類目參照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核心素養」內涵建立指標。主

    要基於「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方向做出區別。於其下發展成

    幾個主要類目分為:

    主類目 次類目 編碼 說明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1 具備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

    認識個人特質,發展生命潛能。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2 具備探索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踐

    處理日常生活問題。

  • 174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

    A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3

    具備擬定計畫與實作的能 力,並以創新思考

    方式,因應日常生活情境。

    B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4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肢體 及

    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通及互動的能

    力,並能了解與同理他人,應用在日常生活及

    工作上。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5 具備科技與資訊應用的基 本素養,並理解各

    類媒體內容的 意義與影響。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6

    具備藝術創作與欣賞素養,促進感官發展,培

    養生活環境中的美感體驗。進行賞析、建構與

    分享的態度與能力。

    C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7

    具備個人生活道德的知識與 是非判斷的能

    力,理解並遵守 社會道德規範,主動關注公

    共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培養公民意識,

    關懷生態環境。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8

    具備理解他人感受,樂於與人互動,並發展與

    人溝通協調、包容異己、社會參與並與團隊成

    員合作之素養。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9 具備理解與關心本土與國際 事務的素養,並

    認識與包容文化的多元性。

    四、研究信度

    內容分析的信度檢定,目的在檢測研究者分析的類目及單位,是否能將內容

    歸入相同的類目中,並使所得結果一致(楊孝榮,1989)。因此,為提升研究的信

    度,除了研究者本身之外,尚須另尋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參與,以確保內容分析

    的可信度,而多位評閱者獨立分析資料,其對於內容分類的一致性即為信度的衡

    量依據。

    本研究所採行的計算方法有兩種:

    (一) 評分者信度:不同評分者是否能將內容歸入相同類目,其所得結果的一

    致程度。

    (二) 研究者信度:在不同時間進行分析類目工作,將同一內容歸至同一類目

    程度。

    本文信度分析過程如下:

    (一)評分者:

    為考驗研究之信度,商請二位協同研究者擔任評分員,加上研究者本身共三

    位,進行信度之考驗。二位協同研究者一位為正式國小教師,為師範學院初等教

    育學系畢業,擔任國小教師已有十二年。第二位亦為正式國小教師,為師範學院

    院語文教育學系畢業,擔任國小教師有十年。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75

    (二)信度檢驗步驟

    1.抽樣:

    依照隨機抽樣的方式,從所得母數(四本)中,以十分之一分層隨機取樣

    方式,抽取信度檢定的樣本。從康軒版國語課本第九冊至第十二冊,共四

    冊 54 課的母群體中,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出五課。被抽選出的樣

    本分別為康軒版第九冊第五課、康軒版第十冊第六課及第十冊第十課、康

    軒版第十一冊第四課、康軒本第十二冊第三課。

    2.說明:

    研究者將主題類目表及其說明發給評分者閱讀,並說明類目之定義、

    分析單位及歸類原則方法及解釋用詞,加以溝通、釐清、舉證使其明確,

    並提醒信度分析表之登錄方式。接著由研究者及協同研究者針對所抽取的

    樣本,進行類目表的歸類。

    3.公式使用與計算:

    ◎評分者信度:

    (1)相互同意度(P)

    (2)評分者信度(R)

    ◎研究者信度:

    (1)研究者相互同意度:

    (2)研究者信度

    (三)信度檢定結果

    數為另一評分員總作答題

    數為某一評分員總作答題

    為彼此同意之題數

    =相互同意度

    2

    1

    2N1N

    2

    N

    N

    M

    MP

    是指評分員人數

    平均相互同意度

    平均相互同意度信度

    N

    1-N1

    N

    是指評分員人數

    相互同意度總和研究者與其他評定員間研究者相互同意度=

    N

    1-N

    研究者相互同意度

    研究者相互同意度研究者信度

    1

    2

  • 176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

    評分員 研究者/甲 研究者/乙

    互評者同意度(P) 0.93 0.95

    信 度(R) 0.96 0.97

    一般而言,評分者之編碼信度至少須達到 0.90 方可知研究設計符合 所需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透過公式計算所得信度結果如上表,數值皆大於 0.90,

    顯示本研究 的類目編碼、評分者對於內容分析的一致性皆符合研究目的之需

    求。

    效度方面,本研究的效度主要為參照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設計。尚

    為初步發展的階段。未來盼望邀請語文領域專業學者針對本研究發展之指標與意

    涵進行審核、諮詢。期待更務實地建立符合研究需要的分析類目,確保內容分析

    之效度。

    肆、研究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經由單元內容探討,課文內容歸納統計,獲得以下分析結果

    一、「核心素養」內涵與課文內容已具對應關係

    十二年國教課綱中有兩項重要改變:一、以「核心素養」取代「基本能力」

    的概念。二、將既有的能力指標,擴展為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含學習內容與學

    習表現)(如下表一)。現行國語教科書雖尚屬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的架構,但深入

    分析對照,康軒版高年級課文(9、10、11、12 冊)四冊內容共十六單元,五十四

    課。就課文主旨來看,均能與「核心素養」內涵產生關連(參見下表二)也就是目

    前國語文教科書的課文內容,已能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的「核心素

    養」做關聯對應,甚至具有高度相關。顯見從九年一貫課程到十二年國民教育課

    程必然有延續性與延伸性。從九年一貫課程已有的基礎上再去建構十二年國教的

    課程涵容,相信能更為全面與深刻。

    (表一: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九年一貫課程架構 十二年國教課程架構

    修訂背景 修訂背景

    五大基本理念 基本理念

    十大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

    十大基本能力 三面九項核心素養

    七大學習領域

    (分段能力指標)

    學習階段

    課程架構(八大領域)

    學習重點—雙向細目表(學習內容/學習表現)

    (表格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77

    (表二)

    康軒版五上(第九冊)

    單元名稱 課 次 課文主旨 對應核心素養

    第一單元

    機智的故事

    第一課

    名人記趣

    邱吉爾、馬克吐溫、艾森豪的機智表現展現

    處事能力,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自主行動

    第二課

    秋江獨釣

    紀曉嵐用機智化解難題同時展現文字的趣

    自主行動

    第三課

    智救養馬人

    齊景公與晏子的事蹟,充滿智慧,值得我們

    學習

    自主行動

    第二單元

    生命啟示錄

    第四課

    不一樣的醫生

    狗醫生經過訓練,用陪伴和互動,為人們帶

    來溫暖

    溝通互動

    第五課

    分享的力量

    講述諾貝爾的成功:分享的快樂勝過獨自擁

    社會參與

    第六課

    田裡的魔法

    西瓜爺爺陳文郁的故事,講述創新與開發是

    進步的動力,從成功經驗關照他人需要,將

    使生命發揮更大力量

    自主行動

    第七課

    失敗者的覺醒

    李安、萊特兄弟正面積極的態度記取失敗教

    訓,積極面對,帶來成功。

    自主行動

    第三單元

    觀察與探索

    第八課

    火星人,你好

    嗎?

    火星探測「好奇號」「鳳凰號」介紹

    人類因為具有好奇心和努力嘗試精神而能

    開創新文明。

    自主行動

    第九課

    溪谷間的野鳥

    溪鳥自給自足,各有獨特生活方式,大自然

    使人感受旺盛生命力。

    社會參與

    第十課

    海豚

    人們要重視海洋環保,還給海豚潔淨的海洋

    王國。

    社會參與

    第四單元

    文學步道

    第十一課

    泥土

    不重視休閒享樂,不在意文明嘲笑,一心用

    汗水灌溉夢想,表達對泥土和母親真摯的

    愛。

    自主行動

    第十二課

    衝破逆境

    面對逆境與挫折,要有堅強不屈的意志,唯

    有堅持下去,才能達到最後目的。

    自主行動

    第十三課

    想念的季節

    王維/送別,韋應物/秋夜寄丘員外

    朋友之間的情誼與友誼的珍貴

    社會參與

    第十四課小樹 《少年小樹之歌》人與人之間的撫慰,以及

    與大自然親近,讓生命充滿力量。

    社會參與

  • 178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

    (續表二)

    康軒版五下(第十冊)

    單元名稱 課 次 課文主旨 對應核心素養

    第一單元

    實現夢想

    第一課

    拔一條河

    甲仙國小拔河隊面對逆境,勇敢向前,

    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自主行動

    第二課

    從空中看台灣

    齊柏林空拍展現台灣之美,要腳踏實地

    愛台灣,讓台灣更美好。

    社會參與

    第三課

    我的夢想

    沈芯菱的故事,個人付出雖微小,但仍

    可改變周遭。

    社會參與

    第二單元

    藝術天地

    第四課

    引人注目的

    Google 標誌

    Google 標誌鼓勵創意,充滿藝術氣氛與

    創新生命力。

    溝通互動

    第五課

    恆久的美

    米勒〈拾穗〉介紹,了解畫家創作理念,

    深刻體悟作品所傳遞美與感動。

    溝通互動

    第六課

    舞動美麗人生

    認識、欣賞舞蹈,可以讓生活更美好 溝通互動

    第七課

    看戲

    懂得看戲的人,就會懂得人生這一場真

    實的戲。

    溝通互動

    第三單元

    問題與答案

    第八課

    動物的尾巴

    介紹動物的尾巴,動物充分運用尾巴適

    應生活

    自主行動

    第九課

    生命中的大石頭

    時間管理與做事方法重要性,進而學會

    規劃自己的生活與人生。

    自主行動

    第十課

    果真如此嗎

    我們應抱持懷疑的精神和實證的態

    度,以探求事物的真相。

    自主行動

    第四單元

    與作家有約

    第十一課

    湖光山色

    蘇軾題西林壁/引湖上初晴後雨

    看待事物須從不同角度才看得青楚。

    自主行動

    第十二課

    田園交響曲

    詹冰〈插秧〉/羅青〈水稻之歌〉

    感受田園自然美與活潑歡樂的景象

    溝通互動

    第十三課

    山豬學校

    飛鼠大學

    用人性的態度對待大自然,向大自然學

    習生命的智慧

    溝通互動

    第十四課

    湖濱散記

    走進大自然,欣賞自然美麗景致,增添

    生活情趣。

    溝通互動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79

    (續表二)

    康軒版六上(第十一冊)

    單元名稱 課 次 課文主旨 對應核心素養

    第一單元

    品格修養

    第一課

    朱子治家格言選

    要愛惜食物衣服,做事前要做好準備。

    接受他人恩惠要記住。用具要清潔飲食

    要簡單。要有同理心。

    自主行動

    第二課

    神奇的藍絲帶

    藍絲帶的故事:真誠的鼓勵與讚美,能

    傳遞愛的火花

    社會參與

    第三課

    跑道

    在人生的跑道中,遇到挫折要能爬起

    來,與人互助合作,爭取團隊勝利。

    社會參與

    第二單元

    文化行腳

    第四課

    馬可波羅遊中國

    馬可波羅不畏艱辛遊歷中國打開歐洲

    人視野。遊歷可以拓展視野,也可開啟

    文化交流大門。

    社會參與

    第五課

    神秘的海底古城

    藉由史料記載和各國探險隊探查,讓澎

    湖神祕古城風貌得以展現在世人面

    前。喚起人們對古蹟之感謝與珍惜。

    社會參與

    第六課

    單車日記

    挑戰自我的旅程,讓人對偉大自然之美

    有深深感動。

    溝通互動

    第七課

    冬天的基隆山

    發揮想像力,欣賞季節與自然之美,感

    受大地與萬物之愛。

    溝通互動

    第三單元

    思考的魅力

    第八課

    笛卡爾的迷思

    面對問題秉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不妄下斷言」的態度就不容易產生迷

    思,做出錯誤判斷。

    自主行動

    第九課

    沉思三帖

    從三則故事:心中的花園、少年與海

    鷗,石頭裡的巨人,說明生活中的思考

    可以帶來產生新想法。

    自主行動

    第十課

    談辯論

    辯論是追求真理的助力激發人思考能

    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自主行動

    第十一課

    狐假虎威

    觀察事物要深入,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

    蒙蔽。

    自主行動

    第四單元

    文學花園

    第十二課

    我願

    宮澤賢治詩歌:學習作者不怕風雨、謹

    慎小心積極服務的生活態度。

    自主行動

    第十三課

    孫悟空三借芭蕉扇

    悟空不屈不撓想法子克服困難,說明自

    助天助,碰到困難要努力解決。

    自主行動

    第十四課

    桂花雨

    回憶童年美好感受家鄉之美並珍惜與

    家人共處幸福時光。

    自主行動

  • 180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

    (續表二)

    二、單元主題呈現之「核心素養」偏重「自主行動」,「溝通

    互動」、「社會參與」較少。

    就課本「單元主題」內容分析(如下表三),在康軒版高年級教科書九、十、

    十一、十二冊中。每冊均有四單元,四冊共計十六單元。在這十六個單元中,以

    康軒版六下(第十二冊)

    單元名稱 課 次 課文主旨 對應核心素

    第一單元

    人間有情

    第一課

    過故人莊

    領略詩人在生活中真誠相待,在平淡中顯

    露的深厚情誼。

    社會參與

    第二課

    我的夢想

    沈芯菱默默付出,希望吸引更多人共同呵

    護這片美麗土地。

    社會參與

    第三課

    把愛傳下去

    介紹家扶基金會信念與努力成果,幫助弱

    勢孩童,將愛傳遞下去。

    社會參與

    第二單元

    海天遊蹤

    第四課

    迷途

    迷途是一種寶貴的學習,碰到時不要慌張

    要鎮定。

    自主行動

    第五課

    走進原始雨林

    藉由作者到原始雨林探險,了解不同國家

    遊歷探險,可以開拓視野。

    社會參與

    第六課

    東海岸鐵路

    藉由欣賞美麗的鐵道風光,培養有益身心

    的旅遊樂趣。

    社會參與

    第三單元

    童年故事

    第七課

    油條報紙文字夢

    作者藉由讀報寫作,完成自己人生大夢,說明

    「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只要懷抱理想,勇

    於追求,終可實現夢想。

    自主行動

    第八課

    雕刻一座小島

    回想雕刻風島的童年記憶,表現出對澎湖

    的眷戀。

    自主行動

    第九課

    童年、夏日、

    棉花糖

    作者敘述關於夏日棉花糖的童年記憶,希

    望孩子們有充滿童趣浪漫事物。

    自主行動

    第四單元

    叮嚀與祝福

    第十課

    自己的小路

    在成長的路上不怕困難,要努力向前邁

    進。

    自主行動

    第十一課

    本分

    懂得盡本分,才容易造就成功的人生。 自主行動

    第十二課

    放你單飛

    面對人生要獨立,要了解自己,對自己負

    責。

    自主行動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81

    計次的方式來看,其中呈現之「核心素養」內涵,就主類目分類上來看,目前以

    「自主行動」成分居多,「溝通互動」「社會參與」類目較少。

    「自主行動」共重複出現於各單元共十次,「溝通互動」出各單元劃記共五

    次,「社會參與」於各單元出現共八次。所佔比例為「自主行動」占 43.5%,「溝

    通互動」占 21.7%,「社會參與」占 34.8%。因此「自主行動」比例最高,依次才

    是「社會參與」和「溝通互動」。

    (表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年級

    單元名稱

    單元簡介

    對應核心素養內涵

    類目編碼

    學習表現

    向度

    第一單元

    機智的故事

    本單元透過閱讀古今名人的故事,

    從他們身上,可以知道面對尷尬、

    緊張或危急場面時,若能展現幽默

    與機智的風采,將可以巧妙化解困

    難與危機。讓我們一起學習名人

    處世的態度,成為一個善用智慧

    、隨機應變的人。

    A 自主行動

    2 系統思考

    與解決問題

    B 溝通互動

    4 符號運用

    與溝通表達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第二單元

    生命啟示錄

    本單元透過不同故事,告訴我們在每一段

    生命交會過程中,總會看到

    一些人、事、物帶給我們心靈的洗滌、思

    想的啟發,進而讓我們更了解生命的價

    值。

    A 自主行動

    1 身心素質

    與自我精進

    C 社會參與

    8 人際關係

    與團隊合作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第三單元

    觀察與探索

    本單元引領我們走出戶外,仰望星空,探

    索火星的秘密;觀察野鳥的捕食情形;了

    解海豚習性、生態以及面對的生存考驗。

    大自然存在著許多美妙的事物,我們要保

    持好奇的態度,主動探索、用心觀察、深

    刻體會,從中發現更多令人驚豔的奧秘。

    B 溝通互動

    5 科技資訊

    與媒體素養

    C 社會參與

    7 道德實踐

    與公民意識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第四單元

    文學步道

    本單元帶領大家漫步在文學殿堂中,欣賞

    不同形式的文學之美,擴充學習視野,感

    受萬物之情,不論是母子、朋友、親人或

    是人與環境之間,皆充滿情味,可以豐富

    我們的心靈

    A 自主行動

    1 身心素質

    與自我精進

    C 社會參與

    8 人際關係

    與團隊合作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 182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

    (續表三)

    第一單元

    實現夢想

    在台灣各地,有許多人物追求夢想的

    故事。甲仙國小拔河隊透過練習與比

    賽,在全國賽中大放異彩找回自信;

    也看見齊柏林完成空拍台灣的夢想,

    省思愛護鄉土的重要;更看見沈芯菱

    的經歷及努力,透過架設網站,實現

    幫助他人的夢想。

    A 自主行動

    1 身心素質

    與自我精進

    C 社會參與

    7 道德實踐

    與公民意識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第二單元

    藝術天地

    藝術的內容包羅萬象、繽紛多彩。本

    單元從網站的標誌、名家的畫作、動

    人的舞蹈和看戲的興趣,一一呈現多

    元藝術樣貌,進而體驗藝術,豐富我

    們的心靈。

    B 溝通互動

    6 藝術涵養

    與美感素養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第三單元

    問題與答案

    本單元介紹動物尾巴的不同功能,從

    實作活動思索事情的重要性,以及對

    傳統觀念懷疑並求證的態度,闡述「學

    問要在不疑處有疑」的觀點,告訴我

    們要以追求真理的精神,去尋找問題

    的答案。

    A 自主行動

    2 系統思考

    與解決問題

    3 規劃執行

    與創新應變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第四單元

    與作家有約

    本單元引導我們認識不同的文學風

    格,透過閱讀古今中外作家的作品,

    感受段落字句裡傳達的情意,並學習

    運用精練的文字,傳遞內心的體驗與

    領悟,也為自己開啟一扇扇文學之窗。

    B 溝通互動

    6 藝術涵養

    與美感素養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83

    (續表三)

    年級

    單元名稱

    單元簡介

    對應核心素養內涵

    類目編碼

    學習表現

    向度

    第一單元

    品格修養

    本單元透過治家格言的欣賞、國外

    的真人真事,以及校園生活的故

    事,讓我們了解具備良好品格的重

    要,進而期許每個人都能夠自我負

    責並懂得關懷他人。

    A 自主行動

    1 身心素質

    與自我精進

    C 社會參與

    8 人際關係

    與團隊合作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第二單元

    文化行腳

    介紹不同的人物到中國、台灣等地

    旅遊或探險後,接觸了各地不同的

    文化、歷史、景觀等特色,引領我

    們從旅者的心境中,學習欣賞並重

    視不同的自然與人文風情。

    B 溝通互動

    6 藝術涵養

    與美感素養

    C 社會參與

    9 多元文化

    與國際理解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第三單元

    思考的魅力

    思考可以幫助我們分辨事理,幫助

    我們發現更多的細節。本單元提出

    數學家對科學辯證的迷思,描述人

    物在面對不同事物時產生的思考

    點,舉出辯論促進思考的實例,以

    及寓言故事裡的動物行為,引導讀

    者透過不同的方法來訓練自己的思

    考力。

    A 自主行動

    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第四單元

    文學花園

    本單元透過外國詩歌、中國古典小

    說、現代散文三種不同類別的文學

    作品,引領我們欣賞不同作家的文

    學筆調,並體會他們對人性或生命

    意義的詮釋,讓我們也能反思自己

    的生命價值。

    A 自主行動

    1 身心素質

    與自我精進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 184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

    (續表三)

    三、「核心素養」內涵在單元主題呈現尚無系統

    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之「核心素養」內涵,研究者所自行發展

    的類目表來檢核,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呈現比較沒有系統。同一個單元裡面所屬

    的課文不見得會歸屬成同一種「核心素養」類目,有時會雜有不同的「核心素養」

    內涵。如康軒版六上第二單元「文化行腳」就同時兼有「溝通互動」與「社會參

    與」兩個內涵。同一個單元的底下又會選取不同意識的課文,甚至有時在同一課

    文中會有不同情意觀點的介紹。這當然與語文教育的特殊性有關。也就是國語文

    教科書不只傳遞語言文字,更深刻地呈現文化與情感上的思考,所以往往無法單

    純的將文章生硬分類。必須做全面性地針對課文主旨,做歸納與解析。

    年級

    單元名稱

    單元簡介

    對應核心素養內涵

    類目編碼

    學習表現

    向度

    第一單元

    人間有情

    本單元分別描述朋友間的真摯情

    誼,鏡頭下的人生故事,並介紹默

    默點燃生命之火的家扶基金會,讓

    大家體會各種深厚的關懷。

    C 社會參與

    8 人際關係與

    團隊合作

    情意向度

    第二單元

    海天遊蹤

    本單元寫出與旅遊相關的記憶,無

    論旅遊的足跡在國內還是國外,透

    過對各地景物的描寫和旅遊心情的

    抒發,引領我們拓展視野,走向更

    寬廣的世界。

    C 社會參與

    9 多元文化

    與國際理解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第三單元

    童年故事

    本單元介紹三位作家的童年記趣。

    分別藉著事件與物品,烘托出作者

    懷念童年的情感。這些童年記憶,

    不僅豐富了作者的心靈,也讓作者

    產生了創作的靈感。

    A 自主行動

    1 身心素質

    與自我精進

    認知向度

    情意向度

    第四單元

    叮嚀與祝福

    本單元從不同的角度,鼓勵並叮嚀

    即將畢業的小朋友:只要盡本分做

    事,每個人都可以走出自己的路。

    期許小朋友帶著師長祝福,勇敢單

    飛,迎向未來。

    A 自主行動

    1 身心素質

    與自我精進

    情意向度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85

    因此,就所做出的分析與觀察,發現目前國語文教科書中單元主題內容呈現,

    尚無系統性。對於每個主類目與次類目平均發展,或做順序性與次序性的編排似

    乎尚無意識。就單元分析而言,主類目「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

    個部份幾乎都有觸及,但卻沒有層次性,或程序性的介紹,抑或前後概念的模式

    推展。在每一個單元裡,也常常摻雜兩個主類目的概念,比較容易失去焦點。

    就「主類目」來討論,課文大抵只有初步樣貌的呈現,比較粗糙,表現上也

    缺乏系統。而次類目中每種概念,約略都有提及,卻容易分布不均,例如:「A

    自主行動—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出現比重最重;然而在「A 自主行動—規劃執

    行與創新應變」、「B 溝通互動—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 溝通互動—科技資訊

    與媒體素養」「C 社會參與—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等類目上僅出現一次。彼此

    之間差異甚大,流於顧此失彼。畢竟,「社會參與」的部分,是當今社會的趨勢,

    不應被忽視才是。因此,未來若能將「單元主題」內容中的「核心素養」有意識

    且系統化呈現,將能使國語文教科書更均衡也更全面的碰觸到多元社會的發展風

    貌,透過語文教育的濡化與培養,相信更能讓孩子文學及文化觀點更加深入。

    四、「核心素養」內涵在「學習表現」上目前多停留在認

    知、情意向度,技能向度尚待發展。

    「學習表現」重視認知歷程、情意與技能之學習展現。是強調以學習者為中

    心的概念。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也十分重視「學習表現」的向度。

    其中,「學習表現」也代表該領域/科目的非具體內容向度,應能具體展現或呼應

    該領域/科目核心素養。所以倘若「核心素養」內涵,能在「學習表現」上做結

    合與加強重視,相信國語文教科書可以有不一樣的風貌。

    學習表現根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課程綱要〉包含有:

    (一)認知歷程向度: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鑑、創造等層次。

    (二)情意向度:接受、反應、評價、價值組織、價值性格化等層次。

    (三)技能向度:感知、準備狀態、引導反應(或模仿)、機械化、複雜的外

    在反應、調整、獨創等層次。

    其中,技能向度含有較複雜的應用、轉化與獨創實施。也比較屬於高階的反

    應層次。目前國語文課文從單元內容學習表現向度來看(參見上表三),認知、情

    意向度占了全部內容,技能向度尚待發展。於是,未來十二年國教,國語文領域

    教科書其實有很多元發展空間。尤其是較高層次的語文形式內涵,可以思考如何

    去採用、編輯此「技能向度」的文章,讓國語文領域除了保留經典,也能與時俱

    進,加入靈活的內容形式,同時增添新思考與新活力。

    伍、結 論

    「核心素養」的培育,已是世界各國新時代所致力追求的教育方針。當今社

  • 186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

    會變化多端,每一個體未來將面臨更嚴峻的生活挑戰。於是,制定新的教育願景,

    才能有效回應這多變的世局。透過「核心素養」內涵的追尋與建構,相信有助於

    教導出適應明日社會的公民。

    小學教育階段,是人才培育的基礎時期,也是個體適應未來生活與就業發

    展的重要養成階段。目前教科書仍是教育過程傳遞思想的重要媒介,尤其透過國

    語文教科書內容的潛移默化,更能將理念更具體的傳達與植入人心。本研究透過

    「核心素養」探究現行國小語文教科書的單元主題內容。除了了解現行國語教科

    書的內容,更盼望給予未來編輯教科書採用之參考。

    研究分析結果也顯示,現行國小國語教科書在內容上已有「核心素養」內

    涵之觀照。雖然單元系統性與架構性尚顯不足,內容上也有很多待聚焦之處。但

    是,課文內容能夠有所意識便是好事。「核心素養」若能透過語文領域的薰陶與

    推廣,相信更能令人印象深刻。

    參考書目

    李德竹(1994),《由資訊素養研究圖書館資訊服務之意義內涵》,臺北: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

    周佩儀等(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教材〉,《教科書研究》,第八卷第

    三期,頁 168。

    陳伯璋(1999),〈九年一貫新課程綱要修訂的背景及內涵〉,《教育研究資訊》,7

    (1),頁 1-13。

    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潘慧玲(2007),〈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概念參

    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子計畫三:全方位的國民核心素養之教育研究〉,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報告。(編號:NSC 95-2511-S-434-001)

    陳聖謨(2013),〈國民核心素養與小學課程發展〉,《課程研究》,第八卷第 1 期,

    頁 45。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原作者:Jack

    R.Fraenkel,Norman E.Wallen),臺北:心理出版社。

    蔡清田(2008a),《課程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蔡清田(2010),〈課程改革中的素養(competences)與能力(ability)〉,《教育研究月

    刊》,第 200 期,頁 93-104。

    蔡清田(2012),《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 DNA:核心素養》,臺北:高等教育。

    張一蕃(1997),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教育,取自:http://www.nknu.edu.tw/~yaoming/

    info/iflitcy.html

    楊俊鴻(2015),核心素養之發展,取自 :http://ceag.tyc.edu.tw/ceag/download.php?

    Murray, T. S. (2003), Reflections on international competence assessments, In D. S.

    Rychen & L. H. Salganik (Eds.), 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 P.135-159, Gottingen, Germany: Hogrefe & Huber.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2005), The definition

    http://ceag.tyc.edu.tw/ceag/download.php?

  • 從「核心素養」內涵探究國小國語教科書單元主題內容——以「康軒版」高年級為例 187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Paris: Author.

    Pepper, D.(2011).Assessing key competences across the curriculum and Europe.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46(3),P.335-354.

    Rychen,D.S&Salganik,L.H.(eds)(2001).Defining and selecting key competencies.

    Gottingen,Germany: Hogrefe&Huber Publishers.

    Rychen,D.S&Salganik,L.H.(eds)(2003). Key competences for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P.41-62).Gottingen,Germany: Hogrefe&Huber Publishers.

    Stein, B. J., McHenry, G. Lunde, J., Rysst, J., & Harstad E. (2001), Which key

    characteristics of graduates will a technology company look for?,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Oslo, Norway, August.

    UNESCO (2011).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unesco. org/new/zh/education/

    Weinert,F.E.(2001).Concepts of competence: A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In

    D.S.Rychen&L.H.Sagalnik(Eds),Defining and selecting key

    competencies(P.45-65).Seattle,WA:Hogrefe&Huber.

    MEN (2009). Le socle par le menu: indexation du texte. Retrieved from

    http://eduscol.education.fr/pid23410-cid47411/ introduction.htmlQCA. Compell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Retrieved from

    http://curriculum.qcda.gov.uk/key-stages-3-and-4/developingyour-curriculum/compell

    ing-learning-experiences/index.aspx

    QCA(2011).Compell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Retrieved from

    http://curriculum.qcda.gov.uk/key-stages-3-and-4/developing-yourcurriculum/compelling-l

    earning-experiences/index.aspx

    OECD(2010). Re: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 134 第 107 期

    org/topic/0,3699,en_2649_37455_1_1_1_1_37455,00.html

  • 188 第二屆國語文教材教法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