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1
文化 文化 12 12 2020 9 15 日 星期二 “看,这段墙下部是块石堆砌的,上面 是夯土。”行走在蜿蜒起伏的长城蟠龙山 段,“长城小站”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张俊一 路不停地给北京建筑大学的学生们讲解, 讲到精彩处,不时发出快乐的笑声。 这段路,张俊已经记不清走了多少回, 但每一次踏上长城的砖石路,他都像与一 位认识许久的朋友重逢,充满欣喜。 组建志愿团队,为长 城留下 9 万多张照片 1991 年, 17 岁的张俊在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系读大一。金秋时节,他兴冲冲地来 到向往已久的八达岭长城。长城很壮美, 但景区人山人海,游览难以尽兴,他感觉有 些遗憾。 不久后,他无意间看到了朋友拍摄的 长城照片,其中许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呈现出长城雄浑的风貌,“真的被震 撼了。”壮丽秀美的喜峰口、险峻雄奇的雁门关、坚固雄伟的嘉峪关、构造精 巧的司马台……张俊爱上了长城。很长一段时间,他几乎每个节假日都和 朋友们去爬长城,那一道道盘桓于山巅的城墙,无论远眺还是近观,都让他 们流连忘返。 一路行走,张俊和朋友们会带着长城老照片,寻找当年的拍摄地点。相 较于比较热门的长城段,他们更中意长城中断壁、残垣、碎石的部分,甚至是 不起眼的砖墙。遗憾的是,他们在走访中发现,长城的很多部分风光不再, 存在破败或不恰当翻新的问题。 “我们应当尽可能把长城更好地留给后人。”张俊意识到,保护长城迫在 眉睫。1999 5 月,张俊和十几个长城爱好者依托网站“长城小站”组建了 一个志愿者团队,成员又叫作小站人。 “长城的存在源于你的爱护”,这句话印在小站的宣传飘带上,更落实在 小站人的实际行动中。他们在长城上捡垃圾,在长城脚下种树,在不进行野 游等具有破坏性活动的前提下,组织公众可参与的各种保护活动。不仅如 此,志愿者团队还策划了 40 余场影展,编写了 10 多种长城主题读物,广泛传 播长城知识和文化。 如今,“长城小站”网站已有上万个注册用户, 1000 多名注册志愿者,还 开设了微博、微信公众号。利用在长城上拍的照片、采集的数据,志愿者建 成了长城文献资料库、中国长城建筑数据库、中国长城地理信息系统、中国 长城碑刻铭刻数据库等 10 个数据库,覆盖全国 4 万多个长城建筑,为长城留 下了 9 万多张照片。 发动沿线老乡,呼吁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很多老乡总以为长城很远,不知道身边代代相守的城墙就是长城。”张 俊回忆道, 2004 年,一名小站志愿者偶然来到河北涞源县乌龙沟村,只见一 段明长城逶迤而行,基本没有遭受人为破坏,历经 500 余年仍保存完好,当 地人称之为边墙。 不料,两个月后,志愿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长城的垛墙被扒开好几处, 坍倒一地。原来,“村里孩子从长城的墙缝里挖蝎子,然后卖给药材商,每只 蝎子能得到几分到几毛钱。”张俊说。震惊之余,大家意识到,“长城边上居 住着的村民,也是保护长城的重要力量。” 为了让老乡认识到保护长城的重要性, 2005 年,“长城小站”发起“家在 长城边”活动,通过给乡亲们发宣传册、拍照,给孩子们捐书、讲长城故事、举 行作文比赛等活动,传播长城保护知识。2016 年,小站发起倡议“人人能为 长城做的 5 件事”,呼吁公众分享长城照片和体验;带走垃圾,维护长城的清 洁;劝阻在长城上刻画的行为;给长城边的孩子们捐一本书;发现疑似破坏 长城的行为,拍照、录像并报告给文物执法机构或民间长城保护组织。 “没想到咱家门口的老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看着熟悉的长城得到 越来越多人的保护,老乡们笑逐颜开,话语中透着自豪。“下雪后的长城更 美,好像为大山围上一条长长的、白白的围巾。”动情的文字在孩子们笔下流 淌,抒发着对家乡、对长城的热爱。 开展技能培训,为保护员提供专业支持 张俊不仅在村子里普及长城保护,还把目光投向了北京市区的学校。 2016 年,“长城小站”推出了覆盖学前到高中各年级的长城公益课堂,内容 包括介绍长城的缘起、修建、指挥系统、地理人文等。张俊外出时背的双肩 包侧袋,总是一左一右放着帐篷和三脚架,远远看着像一支小火箭,志愿者 们给他起了个“火箭人”的代号,同学们则亲切地称他为“火箭老师”。 “孩子们喜欢上‘火箭老师’的课,总盼着周三上课那天快点来。”北京府 学胡同小学老师郝建杰说。 古长城遗址绵延两万多公里,基本依靠沿线的数千名长城保护员巡查 保护。过去,大多数长城保护员属于义务服务,缺乏专业训练和必要装备。 2017 年,“长城小站”得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支持,开始实施“长城 保护员加油包”公益项目,为长城保护员购买保险,配备鞋、衣服、帽子、手 电、救生包等物资,开展技能培训。目前,“长城保护员加油包”已惠及河北 120 名长城保护员。 “我是一个很轴的人,认准的事会拼命去做。”如今,张俊已经守护长城 21 年。在他的影响下,女儿也逐渐爱上长城,自从 4 岁第一次爬长城后就经 常参加长城保护活动,在幼儿园做手工时还做了个烽火台形状的灯笼。今 年张俊生日那天,女儿亲手为父亲做了一个圆形烽火台造型的蛋糕,“我爸 爸真心喜欢长城。” 简单,是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 院教授高夯对自己的评价:“数学和教学, 几乎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每天早上 6 半到校,晚上 7 点回家,一日三餐在食堂 解决。从教 30 余年,高夯的生活始终如 他所钟爱的数学一样,简洁、精确。 然而,学生眼中的他,是那样的“不简 单” —在高老师身上,看到了光芒。 “把课讲好是我基本 的良心和责任” 直线、圆,几笔勾勒,高夯在黑板上画 出一个篮球场,他向学生提问:“篮球场是 平面,还是曲面?” 这是高夯开设的“人文数学”课上的 场景,台下是东北师范大学文科专业的学 生们。“我想通过‘日用而不知’的问题,引 导学生思索背后的逻辑、看问题的不同角 度,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高 夯说。 “原来数学也可以这么有意思。”最 初,听说上了大学还要学数学,东北师范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本科生郑子仪和同 学们有些忐忑 —是不是要做复杂的题 目?没想到,大家越学越起劲,早起才能 抢到好座位。 在学生看来,高老师有“化繁为简”的 本事。“高老师可以用简单、巧妙的例子讲 解复杂的数学问题,让我们看到问题的本 质。”郑子仪说。 问题引领、研讨式教学,是高夯授课 的特点。东北师范大学“陆家羲数理基地 班”的学生肖立新说,高老师提出问题后, 常鼓励学生们站上讲台回答。“第一次上 台,特别紧张。后来,我们越来越享受,觉 得很有成就感。”肖立新笑着说。 “有根据、有逻辑,是数学思维的关 键。”在高夯看来,合格的数学老师不能只 是教学生解题,还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 的培养。 看到学生听懂问题时眉开眼笑的表 情,高夯说:“我觉得当老师真的很快乐。 有那么多学生想听我的课,把课讲好是我 基本的良心和责任。” “我今年 64 岁了,我喜欢数学,比数 学更喜欢的是教数学,我想把喜悦分享给 学生们。”高夯说。 “只要学生找到我, 我就有责任帮助他们” “如果没有遇见高老师,我今天过的 应该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东北师范 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林萍这样说。 20 多年前,林萍从国际贸易专业毕 业后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因为爱好数 学,她利用假期到东北师大学习。拓扑学 课上,林萍引起了高夯的注意,“上课讲的 东西她能跟上,考试题目答得很不错,虽 然不是完全没有瑕疵,但我一定要给她 100 分作为鼓励。” “我觉得你有学数学的潜力,适合做 研究。”老师的鼓励,点亮了林萍心中的梦 想。后来,在高夯的帮助下,林萍顺利考 上硕士研究生,又取得博士学位,如今她 也成了一名大学数学老师。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高夯改变了很 多学子的人生。 2010 年,高夯收到一封中学生的来 信,在信中,学生说自己解决了一个“数学 难题”。“其实也算不上解决了多大的难 题,但一个中学生能这样想问题,值得关 注。”不仅如此,来信地址更引起了高夯的 注意,那是一所孤儿学校。 原来,这名学生的老师曾听过高夯的 课,向学生提到过高夯的名字,学生就慕 名求教。 几经辗转,高夯终于找到了这名学 生。高夯约他到自己的办公室谈心,送给 他一本大学数学教材,并定期与他交流, 督促他不偏科、打好基础。后来,这名学 生也考入一所师范大学。 “不管是不是我的学生,只要学生找 到我,我就有责任帮助他们。”这就是高夯 朴素的想法。 3 年前,已经 61 岁的高夯主动请缨, 担任“陆家羲数理基地班”的班主任。班 上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个性迥异,专长 不一,但谁适合学几何、谁适合学代数、谁 适合学统计,高夯都了然于胸。 这背后,是大量精力的付出。肖立新 记得:“高老师主动找每个同学聊未来规 划,周末早上不到 8 点就开始聊。”不仅如 此,学生去外地学习,他关心住宿问题;出 国留学,他帮学生争取资助。“高老师就像 我们的家长一样,在迷茫的时候,总会帮 助我们。”肖立新说。 提起高夯,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魏民说:“说到班上的每个学生,他都如数 家珍。每次聊起学生,高老师都是满眼、 满脸的幸福!” “现在,在我心里,让青年教师和学生 们超过我,就是我最大的追求。”高夯说。 “当老师,就是为了 把下一代培养好” 虽然高夯是一名大学教授,但他却爱 往中小学跑、往偏远的地方跑。他的讨论 班上,常有中学教师的身影;他还常深入 中小学课堂…… “师范大学培养中小学教师,中小学 教师培养下一代。把中小学教师培养好、 让他们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国家 才会发展得更好。”高夯说。 与团队探索实施高等学校与地方政 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建 设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记不清多少 次,高夯在长春与一个个县、一所所中小 学间往返……多年下来,东北师大的师范 生有了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优质教育资 源也推动了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 有中学数学教师反映,大学的一些数 学课程与所从事中学的教学存在脱节,高 夯意识到,需要在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之 间架起桥梁。历时 6 年,他研发了《高观 点下的中学数学》教材,目前已在数十所 师范院校使用。这些课程和教材,改变了 基础教育领域老师看待数学、看待教育的 方式,也影响了更多孩子。 得知有到贵州山区支教的机会,虽然 没有讲课费、路费也要自理,高夯二话没 说就答应了。他说:“把国家的基础教育 做好,也需要一大批大学教师。师范大学 的教师,有责任为基础教育服务。” 30 多年来,听过高夯讲课的学生不 计其数。高夯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他们的 人生轨迹。“我们都很感激高老师,他就像 指路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这条路, 我们会努力走下去,努力成为像高老师一 样的人。”肖立新说。 在高夯看来,人生与数学有相似之 处。数学有概念、有背景、有应用;人生有 目标、有力量的源泉、有前行的方向。 “不忘初心,这几个字对我影响很 大。说到底,当老师是为了什么?就是为 了把下一代培养得更好,老师的初心就是 立德树人。”高夯说。如今,他对教学更加 倾心:“现在,我就想全力以赴地教好学 生。看到学生成长起来,我的价值就实 现了。”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高夯潜心育人 “我喜欢数学,更喜欢教数学” 本报记者 因为热爱长城,张俊与 爱好者们依托网站“长城小 站”组建起志愿者团队,如今 已成为长城保护的一股民间 力量。 经年累月的田野调查、 丰富的长城资源数据库、各 类公益讲学培训……“长城 的存在源于你的爱护”,印在 小站宣传飘带上的这句话, 是小站志愿者们的共识,也 是张俊20余年来守护长城 的精彩注脚。 核心阅读 ■解码 文化遗产赋彩生活 R 本版责编: 管璇悦 曹雪盟 本报北京 9 14 日电 (记 者 吴月14 日,以“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为主 题的第二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开幕。记者从开幕式上获悉:目前,全国 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为 80.72% ,“三区三 州”普通话普及率为 61.56%开幕式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乌鲁木 齐、和田同步举行。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全国 推普周领导小组副组长田学军介绍, 23 年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作为推广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平台 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国普通话普 及圆满完成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规划 确定的工作目标。 推普周期间,全国各地将结合推普助 力脱贫攻坚及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开展内 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系列活动, 引导广大群众不断增强自觉规范使用国 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为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据了解,经国务院批准,自 1998 起,每年 9 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 传周,今年推普周为 9 14 日至 20 日。 我国普通话普及率超过 80% 本报北京 9 14 日电 (记 者刘阳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 纪录片中心、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中 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制作的首 部抗疫题材电视系列剧《最美逆行者》, 将于 17 日登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 时间。 9 14 日,该剧首播新闻发布会 在京举办。 《最美逆行者》以“小切口、小人物、 大情怀、大主题”为创作思路,以“真实、 鲜活、温暖”的现实主义创作基调,用电 视剧的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了“生命至上、 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 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全剧由《逆行》《别 来,无恙》《婆媳战疫》《幸福社区》《一千 公里》《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同舟》 7 单元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均根据此次全 民抗疫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改 编而成,突出纪实性和贴近性,极具吸引 力和感染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 会议成员、该剧出品人薛继军介绍,《最 美逆行者》从策划、筹备、拍摄到制作完 成并与全国观众见面,前后历时不到半 年,刷新了电视剧创作拍摄的一项纪录。 抗疫题材电视系列剧《最美逆行者》将播出 ■教书育人楷模 R 高夯(左)与学生在课堂上。 资料图片 近日,安徽黄山市黟 县宏村景区风景如画。来 自山东等地艺术院校的师 生在湖边写生,与宏村美 景相映成趣,成为另一道 亮丽的风景线。 吴寿宜(人 民 视 觉)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R 在逶迤城墙间守望“我喜欢数学,更喜欢教数学”paper.people.com.cn/rmrb/images/2020-09/15/12/rmrb2020091512.… ·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高夯改变了很

文化文化 1212 2020年 9月 15日 星期二

“看,这段墙下部是块石堆砌的,上面

是夯土。”行走在蜿蜒起伏的长城蟠龙山

段,“长城小站”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张俊一

路不停地给北京建筑大学的学生们讲解,

讲到精彩处,不时发出快乐的笑声。

这段路,张俊已经记不清走了多少回,

但每一次踏上长城的砖石路,他都像与一

位认识许久的朋友重逢,充满欣喜。

组建志愿团队,为长城留下 9万多张照片

1991 年,17 岁的张俊在北京师范大学

化学系读大一。金秋时节,他兴冲冲地来

到向往已久的八达岭长城。长城很壮美,

但景区人山人海,游览难以尽兴,他感觉有

些遗憾。

不久后,他无意间看到了朋友拍摄的

长城照片,其中许多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呈现出长城雄浑的风貌,“真的被震

撼了。”壮丽秀美的喜峰口、险峻雄奇的雁门关、坚固雄伟的嘉峪关、构造精

巧的司马台……张俊爱上了长城。很长一段时间,他几乎每个节假日都和

朋友们去爬长城,那一道道盘桓于山巅的城墙,无论远眺还是近观,都让他

们流连忘返。

一路行走,张俊和朋友们会带着长城老照片,寻找当年的拍摄地点。相

较于比较热门的长城段,他们更中意长城中断壁、残垣、碎石的部分,甚至是

不起眼的砖墙。遗憾的是,他们在走访中发现,长城的很多部分风光不再,

存在破败或不恰当翻新的问题。

“我们应当尽可能把长城更好地留给后人。”张俊意识到,保护长城迫在

眉睫。1999 年 5 月,张俊和十几个长城爱好者依托网站“长城小站”组建了

一个志愿者团队,成员又叫作小站人。

“长城的存在源于你的爱护”,这句话印在小站的宣传飘带上,更落实在

小站人的实际行动中。他们在长城上捡垃圾,在长城脚下种树,在不进行野

游等具有破坏性活动的前提下,组织公众可参与的各种保护活动。不仅如

此,志愿者团队还策划了 40 余场影展,编写了 10 多种长城主题读物,广泛传

播长城知识和文化。

如今,“长城小站”网站已有上万个注册用户,1000 多名注册志愿者,还

开设了微博、微信公众号。利用在长城上拍的照片、采集的数据,志愿者建

成了长城文献资料库、中国长城建筑数据库、中国长城地理信息系统、中国

长城碑刻铭刻数据库等 10 个数据库,覆盖全国 4 万多个长城建筑,为长城留

下了 9 万多张照片。

发动沿线老乡,呼吁社会力量参与保护

“很多老乡总以为长城很远,不知道身边代代相守的城墙就是长城。”张

俊回忆道,2004 年,一名小站志愿者偶然来到河北涞源县乌龙沟村,只见一

段明长城逶迤而行,基本没有遭受人为破坏,历经 500 余年仍保存完好,当

地人称之为边墙。

不料,两个月后,志愿者再次来到这里,发现长城的垛墙被扒开好几处,

坍倒一地。原来,“村里孩子从长城的墙缝里挖蝎子,然后卖给药材商,每只

蝎子能得到几分到几毛钱。”张俊说。震惊之余,大家意识到,“长城边上居

住着的村民,也是保护长城的重要力量。”

为了让老乡认识到保护长城的重要性,2005 年,“长城小站”发起“家在

长城边”活动,通过给乡亲们发宣传册、拍照,给孩子们捐书、讲长城故事、举

行作文比赛等活动,传播长城保护知识。2016 年,小站发起倡议“人人能为

长城做的 5 件事”,呼吁公众分享长城照片和体验;带走垃圾,维护长城的清

洁;劝阻在长城上刻画的行为;给长城边的孩子们捐一本书;发现疑似破坏

长城的行为,拍照、录像并报告给文物执法机构或民间长城保护组织。

“没想到咱家门口的老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看着熟悉的长城得到

越来越多人的保护,老乡们笑逐颜开,话语中透着自豪。“下雪后的长城更

美,好像为大山围上一条长长的、白白的围巾。”动情的文字在孩子们笔下流

淌,抒发着对家乡、对长城的热爱。

开展技能培训,为保护员提供专业支持

张俊不仅在村子里普及长城保护,还把目光投向了北京市区的学校。

2016 年,“长城小站”推出了覆盖学前到高中各年级的长城公益课堂,内容

包括介绍长城的缘起、修建、指挥系统、地理人文等。张俊外出时背的双肩

包侧袋,总是一左一右放着帐篷和三脚架,远远看着像一支小火箭,志愿者

们给他起了个“火箭人”的代号,同学们则亲切地称他为“火箭老师”。

“孩子们喜欢上‘火箭老师’的课,总盼着周三上课那天快点来。”北京府

学胡同小学老师郝建杰说。

古长城遗址绵延两万多公里,基本依靠沿线的数千名长城保护员巡查

保护。过去,大多数长城保护员属于义务服务,缺乏专业训练和必要装备。

2017 年,“长城小站”得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支持,开始实施“长城

保护员加油包”公益项目,为长城保护员购买保险,配备鞋、衣服、帽子、手

电、救生包等物资,开展技能培训。目前,“长城保护员加油包”已惠及河北

120 名长城保护员。

“我是一个很轴的人,认准的事会拼命去做。”如今,张俊已经守护长城

21 年。在他的影响下,女儿也逐渐爱上长城,自从 4 岁第一次爬长城后就经

常参加长城保护活动,在幼儿园做手工时还做了个烽火台形状的灯笼。今

年张俊生日那天,女儿亲手为父亲做了一个圆形烽火台造型的蛋糕,“我爸

爸真心喜欢长城。”

﹃长城小站﹄志愿者团队致力于长城保护二十余年

在逶迤城墙间守望

本报记者

简单,是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

院教授高夯对自己的评价:“数学和教学,

几乎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每天早上 6 点

半到校,晚上 7 点回家,一日三餐在食堂

解决。从教 30 余年,高夯的生活始终如

他所钟爱的数学一样,简洁、精确。

然而,学生眼中的他,是那样的“不简

单”——在高老师身上,看到了光芒。

“把课讲好是我基本的良心和责任”

直线、圆,几笔勾勒,高夯在黑板上画

出一个篮球场,他向学生提问:“篮球场是

平面,还是曲面?”

这是高夯开设的“人文数学”课上的

场景,台下是东北师范大学文科专业的学

生们。“我想通过‘日用而不知’的问题,引

导学生思索背后的逻辑、看问题的不同角

度,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高

夯说。

“原来数学也可以这么有意思。”最

初,听说上了大学还要学数学,东北师范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本科生郑子仪和同

学们有些忐忑——是不是要做复杂的题

目?没想到,大家越学越起劲,早起才能

抢到好座位。

在学生看来,高老师有“化繁为简”的

本事。“高老师可以用简单、巧妙的例子讲

解复杂的数学问题,让我们看到问题的本

质。”郑子仪说。

问题引领、研讨式教学,是高夯授课

的特点。东北师范大学“陆家羲数理基地

班”的学生肖立新说,高老师提出问题后,

常鼓励学生们站上讲台回答。“第一次上

台,特别紧张。后来,我们越来越享受,觉

得很有成就感。”肖立新笑着说。

“有根据、有逻辑,是数学思维的关

键。”在高夯看来,合格的数学老师不能只

是教学生解题,还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

的培养。

看到学生听懂问题时眉开眼笑的表

情,高夯说:“我觉得当老师真的很快乐。

有那么多学生想听我的课,把课讲好是我

基本的良心和责任。”

“我今年 64 岁了,我喜欢数学,比数

学更喜欢的是教数学,我想把喜悦分享给

学生们。”高夯说。

“只要学生找到我,我就有责任帮助他们”

“如果没有遇见高老师,我今天过的

应该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东北师范

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林萍这样说。

20 多年前,林萍从国际贸易专业毕

业后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因为爱好数

学,她利用假期到东北师大学习。拓扑学

课上,林萍引起了高夯的注意,“上课讲的

东西她能跟上,考试题目答得很不错,虽

然不是完全没有瑕疵,但我一定要给她

100 分作为鼓励。”

“我觉得你有学数学的潜力,适合做

研究。”老师的鼓励,点亮了林萍心中的梦

想。后来,在高夯的帮助下,林萍顺利考

上硕士研究生,又取得博士学位,如今她

也成了一名大学数学老师。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高夯改变了很

多学子的人生。

2010 年,高夯收到一封中学生的来

信,在信中,学生说自己解决了一个“数学

难题”。“其实也算不上解决了多大的难

题,但一个中学生能这样想问题,值得关

注。”不仅如此,来信地址更引起了高夯的

注意,那是一所孤儿学校。

原来,这名学生的老师曾听过高夯的

课,向学生提到过高夯的名字,学生就慕

名求教。

几经辗转,高夯终于找到了这名学

生。高夯约他到自己的办公室谈心,送给

他一本大学数学教材,并定期与他交流,

督促他不偏科、打好基础。后来,这名学

生也考入一所师范大学。

“不管是不是我的学生,只要学生找

到我,我就有责任帮助他们。”这就是高夯

朴素的想法。

3 年前,已经 61 岁的高夯主动请缨,

担任“陆家羲数理基地班”的班主任。班

上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个性迥异,专长

不一,但谁适合学几何、谁适合学代数、谁

适合学统计,高夯都了然于胸。

这背后,是大量精力的付出。肖立新

记得:“高老师主动找每个同学聊未来规

划,周末早上不到 8 点就开始聊。”不仅如

此,学生去外地学习,他关心住宿问题;出

国留学,他帮学生争取资助。“高老师就像

我们的家长一样,在迷茫的时候,总会帮

助我们。”肖立新说。

提起高夯,东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魏民说:“说到班上的每个学生,他都如数

家珍。每次聊起学生,高老师都是满眼、

满脸的幸福!”

“现在,在我心里,让青年教师和学生

们超过我,就是我最大的追求。”高夯说。

“当老师,就是为了把下一代培养好”

虽然高夯是一名大学教授,但他却爱

往中小学跑、往偏远的地方跑。他的讨论

班上,常有中学教师的身影;他还常深入

中小学课堂……

“师范大学培养中小学教师,中小学

教师培养下一代。把中小学教师培养好、

让他们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国家

才会发展得更好。”高夯说。

与团队探索实施高等学校与地方政

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模式,建

设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记不清多少

次,高夯在长春与一个个县、一所所中小

学间往返……多年下来,东北师大的师范

生有了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优质教育资

源也推动了贫困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

有中学数学教师反映,大学的一些数

学课程与所从事中学的教学存在脱节,高

夯意识到,需要在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之

间架起桥梁。历时 6 年,他研发了《高观

点下的中学数学》教材,目前已在数十所

师范院校使用。这些课程和教材,改变了

基础教育领域老师看待数学、看待教育的

方式,也影响了更多孩子。

得知有到贵州山区支教的机会,虽然

没有讲课费、路费也要自理,高夯二话没

说就答应了。他说:“把国家的基础教育

做好,也需要一大批大学教师。师范大学

的教师,有责任为基础教育服务。”

30 多年来,听过高夯讲课的学生不

计其数。高夯的言传身教,影响了他们的

人生轨迹。“我们都很感激高老师,他就像

指路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这条路,

我们会努力走下去,努力成为像高老师一

样的人。”肖立新说。

在高夯看来,人生与数学有相似之

处。数学有概念、有背景、有应用;人生有

目标、有力量的源泉、有前行的方向。

“ 不 忘 初 心 ,这 几 个 字 对 我 影 响 很

大。说到底,当老师是为了什么?就是为

了把下一代培养得更好,老师的初心就是

立德树人。”高夯说。如今,他对教学更加

倾心:“现在,我就想全力以赴地教好学

生。看到学生成长起来,我的价值就实

现了。”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高夯潜心育人——

“我喜欢数学,更喜欢教数学”本报记者 吴 月

因为热爱长城,张俊与爱好者们依托网站“长城小站”组建起志愿者团队,如今已成为长城保护的一股民间力量。

经年累月的田野调查、丰富的长城资源数据库、各类公益讲学培训……“长城的存在源于你的爱护”,印在小站宣传飘带上的这句话,是小站志愿者们的共识,也是张俊 20 余年来守护长城的精彩注脚。

核心阅读

■解码文化遗产赋彩生活R

本版责编:杨 暄 管璇悦 曹雪盟

本报北京 9 月 14 日电 (记者吴月)

14 日,以“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为主

题的第二十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开幕。记者从开幕式上获悉:目前,全国

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为 80.72%,“三区三

州”普通话普及率为 61.56%。

开幕式以线上方式在北京、乌鲁木

齐、和田同步举行。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全国

推普周领导小组副组长田学军介绍,23年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作为推广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平台

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全国普通话普

及圆满完成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规划

确定的工作目标。

推普周期间,全国各地将结合推普助

力脱贫攻坚及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开展内

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系列活动,

引导广大群众不断增强自觉规范使用国

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为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据 了 解 ,经 国 务 院 批 准 ,自 1998 年

起,每年 9 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

传周,今年推普周为 9 月 14 日至 20 日。

我国普通话普及率超过 80%本报北京 9月 14日电 (记者刘阳)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

纪录片中心、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中

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制作的首

部抗疫题材电视系列剧《最美逆行者》,

将于 17 日登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

时间。9 月 14 日,该剧首播新闻发布会

在京举办。

《最美逆行者》以“小切口、小人物、

大情怀、大主题”为创作思路,以“真实、

鲜活、温暖”的现实主义创作基调,用电

视剧的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了“生命至上、

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

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全剧由《逆行》《别

来,无恙》《婆媳战疫》《幸福社区》《一千

公里》《了不起的兔子叔叔》《同舟》7 个

单元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均根据此次全

民抗疫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改

编而成,突出纪实性和贴近性,极具吸引

力和感染力。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

会议成员、该剧出品人薛继军介绍,《最

美逆行者》从策划、筹备、拍摄到制作完

成并与全国观众见面,前后历时不到半

年,刷新了电视剧创作拍摄的一项纪录。

抗疫题材电视系列剧《最美逆行者》将播出

■教书育人楷模R

高夯(左)与学生在课堂上。 资料图片

近日,安徽黄山市黟

县宏村景区风景如画。来

自山东等地艺术院校的师

生在湖边写生,与宏村美

景相映成趣,成为另一道

亮丽的风景线。

吴寿宜摄

(人民视觉)

风景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