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15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30 120 遊資訊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 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 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認識這座從小到大經常進出的大廟。 首先,要從龍山寺的座落位置艋舺說起。 早期因為在附近的貴陽街二段底的淡水河附近, 經常有凱達格蘭族人與漢人交易蕃薯,所以此處 又被稱為「蕃薯市」。因為凱達格蘭族人是划著 他們的獨木舟(Banga)來交易,因此稱呼貿易 頻繁、經常有獨木舟進出的萬華為 Banga 也就是 「艋舺」。同時蕃薯市所在的貴陽街也被稱為臺 北市第一街。 傳說當時龍山寺附近地區為一片前有池子的森林。移民路過想上廁所,順手將香 火吊掛樹枝上躲進森林,離去時遺忘了掛在樹上的香火。接連數天,附近居民看到火 光越來越大,接近一看卻看到來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安海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的香 火,於是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等三邑人決定捐獻建廟。目前臺灣有五座以龍 山寺命名的寺廟 : 艋舺龍山寺、鹿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淡水龍山寺, 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安海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坐北朝南,佔地 1800 坪,前有艋舺公園,有一水池,風水稱之為「美 人照鏡穴」。過去近三百年的歷史,艋舺龍山寺曾經歷多次的大小修建,其中最大的 圖文/林溢祥 龍山寺 ▲艋舺青山宮的牌樓,同時標示 臺北第一街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30

120 導遊資訊

淺談

前言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

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

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認識這座從小到大經常進出的大廟。

首先,要從龍山寺的座落位置艋舺說起。

早期因為在附近的貴陽街二段底的淡水河附近,

經常有凱達格蘭族人與漢人交易蕃薯,所以此處

又被稱為「蕃薯市」。因為凱達格蘭族人是划著

他們的獨木舟(Banga)來交易,因此稱呼貿易

頻繁、經常有獨木舟進出的萬華為 Banga 也就是

「艋舺」。同時蕃薯市所在的貴陽街也被稱為臺

北市第一街。

傳說當時龍山寺附近地區為一片前有池子的森林。移民路過想上廁所,順手將香

火吊掛樹枝上躲進森林,離去時遺忘了掛在樹上的香火。接連數天,附近居民看到火

光越來越大,接近一看卻看到來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安海龍山寺的觀世音菩薩的香

火,於是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等三邑人決定捐獻建廟。目前臺灣有五座以龍

山寺命名的寺廟 : 艋舺龍山寺、鹿港龍山寺、臺南龍山寺、鳳山龍山寺、淡水龍山寺,

都是分靈自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的安海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坐北朝南,佔地 1800 坪,前有艋舺公園,有一水池,風水稱之為「美

人照鏡穴」。過去近三百年的歷史,艋舺龍山寺曾經歷多次的大小修建,其中最大的

圖文/林溢祥

艋舺龍山寺

▲艋舺青山宮的牌樓,同時標示臺北第一街

Page 2: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淺談艋舺龍山寺

31

有幾次重修,包括嘉慶年間的大地震及同治年間颱風,這兩次天災都曾導致廟宇的損

壞而大修。一直到 1919 年因為白蟻嚴重而必須大修重建。此次大修,基本上奠定了現

在艋舺龍山寺的基礎,當時的龍山寺董事辜顯榮,邀請同為福建惠安同鄉的溪底派寺

廟建築大師王益順,來臺參與艋舺龍山寺的重建。王益順大師在臺灣的作品包括臺北

孔廟,新竹城煌廟以及南鯤鯓代天府等。從廣州街進入龍山寺,先經過一座華麗的山

門(牌樓),即進入廣大的廟埕,映入眼前的是寬廣氣派的十一開間的前殿(三川殿),

經由兩邊的龍門廳、虎門廳、東西護室、正殿,最後到達後殿。若由空中俯瞰,龍山

寺乃以完整的回字形格局建造,此為極尊貴之布局,多數是堂皇的大廟才採用。

導覽重點簡介本文嘗試將參訪艋舺龍山寺的動線,由前而後,分成山門、前殿(三川殿)、正殿、

及後殿的順序,來介紹艋舺龍山寺。

1. 山門(牌樓)˙ 孫科對聯 ˙ 賈景德石碑山門為四柱三間的歇山重簷式牌樓,也是入

寺的第一道門,屋簷下密佈網目斗栱,斗呈方或圓

形,栱呈長條狀。網目斗栱是每兩組斗栱呈 45 度

搭接,連成一片用來支撐屋頂,將整個廟門屋簷下

覆滿了小型的如意斗栱,這些如意栱連結成片,有

如漁網一樣,已經接近藻井的視覺效果了。除了華

麗耀眼之外,也有防震作用,是臺灣寺廟首見的斗

栱形式。

中央有一對柱子的對聯為孫科所題。乃當時

龍山寺董事朱福生託人向時任考試院院長的孫科

求來,用於民國六十年所建的龍山寺山門上。另外

旁邊的龍山寺石碑是賈景德先生所題。賈景德先生

曾歷任行政院秘書長、考試院院長等職。

2. 淨心瀑布廟埕的左右兩邊設有淨心瀑布與噴泉水池。

於 1996 年完工的淨心瀑布,其名取自佛教《大智

度經論》「人本無相,相由心生」,意指入廟,耳

聽流水聲,心境自然平靜下來,再參香禮佛,以表

虔誠之心的寓意。

3. 前殿(三川殿)˙ 排頭王益順大師將原本僅為一般三川脊的前殿屋

▲網目斗栱

▲孫科對聯 ▲賈景德石碑

▲淨心瀑布

Page 3: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32

120 導遊資訊

頂,改為「斷簷升箭口」形式的歇山重簷屋頂,以壯大正面之高度,凸顯此廟之崇高。

前殿分為三部份,三川殿(前殿)、龍門廳與虎門廳。三川殿的「三」取自殿門數量,

「川」取自殿門外貌,殿門稱為三川門。

三川殿屋脊上也有大量的裝飾。在垂脊前端以「盤子」托住各種人物裝飾,稱為

「排頭」,有鎮壓屋脊的作用。作品素材採用了當年俗稱「馬桶窯」燒的低溫陶,其

製作方式是以白瓷釉燒成後上色,製作上較方便,並可減少溫度改變時胎體的變化。

其背面掏空,使完成品較不易龜裂。

門脊堵上的交趾陶,題材取自三國演義孔明七擒孟獲的故事,為張添發作品,張

添發所作的人物高約 30-40 公分,但頭部就佔了 9-10 公分,其特色為人物頭大身小,

強調臉部表情是其特色。虎門排頭的交趾陶題材取自五虎平西演義,人物姿態生動傳

神,為陳天乞作品,陳天乞擅長二次燒,釉上彩的交趾陶,陳天乞所作的人物較修長,

頭部約為全身的五分之一。圓球形寶塔俗稱饅頭塔為其特色。兩人皆師承自知名工藝

大師洪坤福。

4. 前殿(三川殿)中門兩側石雕窗三川殿中門兩側牆壁的四方形石雕窗,為

整塊上等青斗石材,以透雕的方式,說明三國

人物爭戰的故事,此種石雕窗又被稱為「刀馬

人」窗。 人物分三層。龍邊石雕窗上主題為「古城

會」、中間主題為「孫權計破曹操」、下面主

題是「許褚裸衣戰馬超」。虎邊石雕窗上主題

為「取長沙」、中間主題為「劉備甘露寺赴約」、

下面主題是「馬超夜戰葭萌關」。各個人物神

情動作皆異。窗緣為泉州粉紅花崗石,細雕花鳥陪襯,青紅相間,精緻

美觀。此刀馬戰陣,一向是民間廟宇喜歡用來裝飾的題材。

5. 康有為對聯三川殿正門,門柱對聯是魏清德所撰。清末進士兼光緒皇帝的老

師,同時也是清末百日維新運動的重要人物,康有為的墨跡。此對聯也

是艋舺龍山寺的「鎮殿之寶」。對聯曰:「龍舸渡迷津發大慈雲只要眾

生回首」「山門開覺路入歡喜地更進十住安心」康有為的對聯是民國九

年修建時刻上去的。

6. 抱鼓石三川殿中門兩側,安置以青斗石雕成,具鞏固門柱功能的抱鼓石,

上面雕刻圖案亦各有意涵。龍邊抱鼓石前方圖案為一小童手執一「旗」

▲龍邊石雕窗 ▲虎邊石雕窗

▲康有為對聯

Page 4: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淺談艋舺龍山寺

33

及一「球」,表示「祈求」;正面圖案為「雙龍搶珠」,背面圖案則刻有「馬」及「喜鵲」,

意喻「馬上見喜」。虎邊抱鼓石前方圖案為一小童手執一「戟」及一「磬」,表示「吉

慶」,正面圖案為「蒼龍教子」,背面圖案則有「蜂」、「猴」及「鹿」,意喻「封

侯受祿」。所以將左右兩邊,抱鼓石前方圖案合起來代表「祈求吉慶」的吉祥涵意;

以上圖案均具有吉祥及教育意義,意為進廟門,滿載而歸。其中祈求吉慶的吉祥裝飾,

經常在臺灣廟宇的牆堵中出現。

7. 銅鑄龍柱前殿(三川殿)的銅鑄龍柱更是全臺灣獨一無二,其他臺灣龍柱

多是石柱。此對龍柱上有以封神榜人物為主的造型。柱底則設計成海

浪、鯉魚與柱珠。其柱頭的裝飾,看似青江菜,也有說是希臘式柱頭。

本龍柱是由廈門交趾陶、剪黏名師洪坤福做泥胚,完成後,再由臺北

鐵工廠李祿星,以翻砂技術鑄造而成。洪坤福的作品特色就是將人物

手腳塑得較為細長,有點像敦煌壁畫的飛天的形象。

8. 三川殿正門龍虎門邊側八卦竹節窗一般廟宇的石窗,多雕竹節,竹幹數目作成奇數,象徵「陽」數,

間隔出偶數的空隙代表「陰」。窗作五柱,各浮雕梅竹菊,其邊緣則

以粉紅色的泉州石淺雕花卉為襯,有「竹報平安」的意思。四角各有

蝴蝶。具有避邪及「賜福」之意。

9. 三川殿兩邊龍虎門廳及內側石雕一般民眾進廟皆由龍門進、虎門出,取其入龍門求

好運、出虎口解厄運之意。位於龍虎門前的石階,做成

向外打開的書卷形,含有歡迎訪客及「開卷有益」的寓

意。龍虎門廳上方的白色磁磚、拱型門框,與左右牆頂

的西洋花草裝飾,及其上小山牆為仿馬背形式,都是日

治時期,受西洋建築影響所表現出東、西文化結合的產

物。簷下水車賭的石雕三國人物圖像,從三川殿中間延

伸至兩邊的龍虎門,作工精美細緻。兩邊牆堵石雕為以水磨沉花工法所雕的「樵夫繫

鞋」、「鷸蚌相爭」等圖像。牆身櫃臺腳底部或香爐腳,也有螭虎吞腳及鯉躍龍門等

圖案。

▲旗球-祈求 ▲馬上見喜 ▲雙龍搶珠 ▲封侯受祿▲戟磬-吉慶▲蒼龍教子

▲銅鑄龍柱

▲八卦竹節窗

Page 5: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34

120 導遊資訊

10. 龍門廳與虎門廳 ˙ 兩邊正面的四方型石牆窗 位於龍虎門廳兩邊正面的石牆窗,是以整塊青斗石及

觀音山石為底材,採用透雕的手法雕刻而成。由螭虎(䕫

龍)團成的香爐。每一個石雕窗自成一個故事,這些故事

的情節多半出自唐宋小說及民間傳說。在龍門的石雕窗,

左右兩側雕刻戲曲故事為「鳳儀亭(呂布戲貂蟬)」及「送

銀燈」。在虎門的石雕窗,左右兩側雕刻戲曲故事為「李白

解表」及「三娘教子」。每個石雕窗的四周刻有仙童騎鶴,

仙童手持「戟、圓球、令旗、磬」,即「祈求吉慶」。瓶成葫蘆形,寓意有「福、祿」

之意,整座圖案有「家居平安」「香火延綿」的意義。

龍門右石雕窗:鳳儀亭 - 呂布戲貂蟬

鳳儀亭故事出於《三國演義》,又名 " 梳妝擲戟 "。東

漢末年司徒王允,與中國四大美女之一貂蟬, 聯手設計美

人計,欲除掉專橫霸權的董卓。王允與貂蟬共訂連環計,先

將呂布請到府中飲酒,詐稱貂蟬為己女,許婚呂布。另外

又將貂蟬獻與董卓為妾,呂布為見貂蟬,一天趁董卓上朝,

呂布入董卓府,私見貂蟬,貂蟬正梳妝,見呂布到來,向呂

布哭訴被董卓霸占之苦,呂布很不滿,對董卓產生怨恨。恰

巧董卓回府,見到此情形,搶戟擲向呂布,呂布逃走。從此

▲鷸蚌相爭 ▲樵夫繫鞋 ▲龍門廳瓷磚及拱門

▲龍門廳 ▲小山牆

▲鯉躍龍門

▲蝺虎吞腳

▲書卷梯

▲呂布戲貂嬋

Page 6: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淺談艋舺龍山寺

35

二人相互猜忌。呂布和王允計畫一起除掉董卓,待董卓準備篡位的那天,呂突然倒戈,

把董卓殺死。

龍門左石雕窗:送銀燈

秀才張子顯進京赴考途中遭人劫持,被安置

於書館內。子顯被扣押,非常不安,忽然有一老婦

出現向他提親,他沒敢答應。老婦隨後命女兒桂娟

送燈給他,兩人見面, 產生愛意。子顯遂向桂娟

求其婚配,桂娟低頭假意回絕,子顯情急之下,拜

倒於地求其應允。這時躲在一旁偷窺的老媽媽適時

現身,佯裝動怒,責罵子顯無禮。子顯自知失禮,

連忙打躬作揖賠罪,老媽媽依然氣憤難消,桂娟見狀示意子顯跪地求饒,老媽媽才破

涕為笑,答應他們倆的婚事。

虎門左石雕窗:李白解表

唐朝開元年間,詩人李白上京欲赴試求取功

名。卻被索賄,李白不願屈服。惹惱了右相楊國忠,

遂譏笑他: 「只配幫我磨墨」。太監高力士亦嘲諷: 「只配幫我脫鞋」,立即被趕出考場。後來渤海國

遣使來朝呈遞國書,滿朝官員竟無一人能看得懂番

文。當時李白尚未離京,在禮部侍郎賀知章家作

客。李白告知賀知章他能識番書,即刻上朝奏明唐

玄宗,李白並立刻被宣昭入朝解表。李白即席欲著手翻譯番書時,見昔日羞辱他的高

力士與楊國忠在旁,便請求唐玄宗答應讓右相楊國忠代為磨墨,並指名高力士為其脫

靴。時當用人之際,唐玄宗只能答應李白的請求。渤海國王看完回覆的詔書後,大驚

失色,心想天朝人才濟濟,以後再也不敢造次。

虎門右石雕窗:三娘教子

三娘教子中的「三娘」其實指主角薛子奇的

三夫人王春娥,不過現在許多人誤會以為三娘教子

中的「三娘」是指三個女性。從前有個商人薛子奇,

因為元配無生育,於是娶妾生子。其與二妾生一子

名薛忠孝。薛子奇在兒子薛忠孝四歲從軍前,曾經

把金錢和家書託給好友萬子淵帶回家鄉,不料萬子

淵突然患病逝世。房東看到他遺留下來的金錢起了

歹念,偽稱薛子奇逝世,將要安家的金錢私吞。大娘二娘不耐守節,不久都另行改嫁。

唯有三娘王春娥寧願守貞,含辛茹苦,織布度日教養孤兒。好在義僕薛保照顧門戶。

▲李白解表

▲三娘教子

▲送銀燈

Page 7: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36

120 導遊資訊

石雕窗故事的場景是,薛忠孝背四書不成,被訓後出言頂撞三娘: 「我不是妳生的,

不該打罵別人的孩子。」三娘一氣之下將織布機割斷,幸有義僕苦苦相勸,又叫忠孝

賠罪,三娘始回心轉意。自此薛忠孝發奮用功讀書。

11. 門神三川殿中門有 6 位門神,正中二位為哼將軍鄭倫、哈將軍陳奇,形貌威武,右為

哈將青臉,一手持定風珠;左為哼將紅臉,一手握乾坤環,兩位均閉口,有別於其他

畫師,常畫一開口露齒作哈狀,一閉口作哼狀,兩位均手持金剛杵。金剛杵是具有斷

憂、利智、伏魔的法器。兩側門扉配以「風調雨順」四大天王;拿劍的南方增長天王,

代表「風」、抱琵琶的東方持國天王,代表「調」、拿傘的北方多聞天王,代表「雨」、

和手纏一條赤龍的西方廣目天王,代表「順」,門神是 1966 年由藝術大師陳壽彝彩繪

完成。

經過超過 50 年的經常開關,加上受到潮濕氣候與西曬等影響,6 扇門神已嚴重

斑駁。加上長年使用下,乘載門神重量的門軸幾乎已磨損殆盡,導致門板傾斜、開關

不易,隨時有滑脫的危險。所以龍山寺董監事開會決議儘速修復,從去年就開始尋訪

團隊修復門神,最後決定委由擁有專業藝術修復技法及設備之蔡舜任藝術文化有限公

司承攬,希望藉由該團隊專業純熟之經驗,透過精細的科學儀器進行縝密的檢測後,

找出原創者所繪之線條及樣貌,再以現代技法進行可逆之原樣修復。本工程中之哼哈

二將修復時程預計需時一年半,完成時適逢龍山寺 280 周年寺慶,屆時將以隆重大典

「迎門神回娘家」;風調雨順四大天王門神預計工時為兩年。經由臺北市文化局的協助,

並在其所管理之艋舺龍山文創 B2 成立修復中心。未來民眾參訪龍山文創 B2 時,可看

到修復場景。龍山寺已經於今年八月二日舉行「卸門神」儀式,並於九月二十日交由

蔡舜任藝術修復團隊將門神卸下後,運至艋舺龍山文創 B2 的「艋舺龍山寺門神彩繪修

復室」。

12. 前殿(三川殿)藻井 所謂的藻井,是指在建築物的天花板部分

由下往上收縮,並加以花紋裝飾的建築工法。

這種技法可以讓天花板看起來更加高聳壯觀,

以突顯該空間的重要性與神聖性。藻井是傳統

建築中等級最高的室內裝修,三川殿中央的八

角形藻井,由 8 層斗栱層疊交錯組成,有如蜘

蛛結網,非常精美,是三川殿內最醒目的裝飾。

藻井下方還有 8 個木雕獅座將藻井抬起,降低

了沉重感,塑造出華麗莊嚴的室內空間。正中央配以八卦圖,可為下方的香客避邪。

而使用有海中生物意象的藻井為名、則是因為建材為木材,因此要以治火聖物來剋制。

▲前殿藻并

Page 8: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淺談艋舺龍山寺

37

▲前殿藻并

13. 三寶佛 面對正殿,右手邊為藥師琉璃光佛,手持舍利塔,為眾生解除病痛及消除煩惱。

中間為釋迦牟尼佛,手持寶珠,為佛教教主,為眾生說法傳教。左手邊是為阿彌陀佛,

手持蓮花。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依佛教儀軌,一開始先至前殿禮佛後,再行參拜。

14.「光明淨域」匾額及張德寶商號石雕窗曾任監察院院長的知名書法家于右任有草書

「光明淨域」匾額題字,懸在三川殿內。而在艋

舺龍山寺虎邊側門的牆壁上,至今仍可見到清代

艋舺首富張秉鵬開設的「張德寶」船頭行,所出

資捐獻的石雕窗。張秉鵬是福建泉州晉江出身,

屬於頂郊的三邑人族群,為清治時期著名的艋舺

郊商,張秉鵬的致富過程,有著一段與海賊蔡牽

的傳奇故事。當時在閩南一帶有個著名的海賊蔡

牽,有一次張秉鵬和同行的船隻從北方運貨,回

程途中,他正在船上香案前祈求神明保佑。卻遇

上蔡牽賊船攔截搶劫,而張秉鵬一見蔡牽便急忙

跪在香案下叩頭,蔡牽誤以為張秉鵬是在表示歡

迎之意,就命令手下的人不可殺害,並審問張秉

鵬。原來蔡牽也是泉州人,蔡妻也姓張,蔡牽隨

行賊寇得知所捕的商人既是姓張,又是同鄉,遂

動了惻隱之心,蔡妻於是認張秉鵬是她堂兄的兒子,姑姪相認,請求蔡牽將人貨釋放。

蔡牽看張秉鵬是個老實人,又有親戚關係,就將所搶的船貨返還,並贈送一面黃旗,

以後船隻來往時,將旗幟插在船頭,就可暢行無阻。插上黃旗之後,不僅蔡牽的賊船

不來搶劫,就連其他海賊也因懼怕蔡牽的勢力而避之。不僅張秉鵬自己的船隻利用旗

幟,同行的船隻也跟隨航行而免遭搶劫。於是商人紛紛

託他運貨,同行的船隻也支付佣金,於是他所經營的張

德寶行號,從此生意大好,成為巨富。當時艋舺甚至流

傳著一句:「第一好張德寶,第二好黃阿祿嫂,第三好

馬俏哥」的俗諺,顯示出張秉鵬為當地數一數二的巨富。

1920 年龍山寺重修時,張德寶行號也捐出鉅資修廟。

15. 憨番抬香爐早年艋舺龍山寺總共有七座香爐,近年因環保的因

素,減少到只剩中庭的觀音爐。觀音爐的周邊,有四個

▲憨番抬香爐

▲三寶佛

▲張德寶商號石雕窗

▲「光明淨域」匾額

Page 9: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38

120 導遊資訊

戴帽子,但是沒穿衣服,看起來很像外國人模樣的人,分別在四個角落把香爐撐起來。

這些大力士被稱之為「憨番」,又因常在廟的屋角和廟的大樑柱下承載重力,因此被

稱為「憨番扛廟(厝)角」也稱「憨番」扛大杉」。艋舺龍山寺的香爐將憨番放在香

爐四週,有異曲同工之妙。至於為什麼要將憨番放在厝角或爐頂,則有以下四種說法:

1,「憨番」是荷人據臺時,所引進的黑人奴隸。匠師把這種孔武有力的黑人放在牆頭

上,以支撐沉重的屋角或香爐頂。2,以前漢人常稱呼力大無窮的平埔族為「番仔」。

匠師把他們做成塑像放在牆頭上或爐頂,以支撐沉重的屋角或香爐。3,相傳民間因不

滿荷蘭人(紅毛番)的壓榨統治,也曾在生活上與荷蘭人有過節,所以在廟宇中,匠

師為表達不滿, 及抗議荷蘭人的高壓統治,所以處罰紅毛番。4,「憨番」是建廟師父

用來修理討厭的人,相傳有個很喜歡批評別人作品的人,喜歡沒來由的亂批評蓋廟匠

師的作品,常常讓師傅很不高興。有一次那個亂批評的人又來了,照樣胡言亂語,後

來匠師就照著那位喜歡亂批評的人的面貌,做一尊陶像放到牆頭上,作勢扛著廟角,

以解心中之不悅。所以我們千萬不要隨便得罪匠師。

16. 轎頂式(攢尖盔頂式)鐘鼓樓臺灣不少廟宇會直接將鐘、鼓置於正殿,獨立的鐘樓與鼓樓是在日治時期才在臺灣

的寺廟中開始流行起來,艋舺龍山寺在王益順主導之下,另外興建了鐘樓與鼓樓。但艋

舺龍山寺受限市區地方狹小,而蓋在「護室」( 與主廳堂垂直之長條房屋 ) 上方。左右

護室屋頂為硬山單簷,左邊配有鐘樓,右邊配有鼓樓,其功能除了「晨鐘暮鼓」報時之

用,也是舉行儀式時的禮器。鐘樓內部懸掛的鐘,為清同治四年所造,見證了艋舺龍山

寺的悠久歷史。是臺灣首次出現的轎頂式重簷屋頂鐘鼓樓,不僅美輪美奐,造形獨特,

更影響後來各地廟宇的建築風格。 1945 年由廖石成加以修理,並將上簷略為提高。

17. 御路正殿座落在一高臺之上。臺基前面一塊凸出的方

形月臺,稱為「丹墀」。「丹墀」前方則有一塊傾斜

的「御路石」,在廟宇建築中,御路是神明的專用道,

一說是古代皇帝車轎專用道。上面雕有盤龍圖紋,右

▲鐘樓 ▲鼓樓

▲御路

Page 10: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淺談艋舺龍山寺

39

持印、左握珠,鯉魚、蝦蟹襯托其中,頗富生氣。

臺灣的匠師稱之為「蟒龍階」。

18.「慈暉遠蔭」匾額 及正殿對聯正殿上方是光緒皇帝為激勵清法戰爭有功,

特賜頒「慈暉遠蔭」匾額(目前為復製品,正殿

因二次大戰,大部分已燒毀)。1884 年法國入侵

基隆,進攻到了獅球嶺,情況危急。當時擔任臺

灣防務的欽差大臣劉銘傳擔心臺北最後仍然會失

守,因此準備將軍隊南遷。艋舺地區的父老得知此事後,寺內董事

及地方士紳於龍山寺集會,上呈蓋有龍山寺關防的陳情書,晉見劉

銘傳,要求官兵勿南遷。並積極組織民兵協助禦敵,臺北城因此得

以保全。1886 年,戰後劉銘傳感激艋舺人士的義行及軍功,而奏請

光緒皇帝賜予龍山寺「慈暉遠蔭」匾,以紀念這起官民合作退敵的

佳話。

正殿對聯是曾任臺北大同中學校長的劉克明所撰,為東莞王寵

惠所書的:「寶殿重興,共仰莊嚴新氣象;蒼生有賴,長沾浩瀚舊

恩波。中華民國四十四年龍山寺中殿重修」。王寵惠於 1928 年擔任

首任司法院院長;1937 年外交部長;1943 年 11 月隨蔣介石出席開

羅會議; 1948 年 6 月再度擔任司法院院長。上聯「寶殿重興」說明

源起於二戰期間,艋舺龍山寺遭轟炸,大殿屋頂全

毀,故於 1955 年大殿開始重修。王寵惠的兒子是知

名的建築師王大閎,他的建築作品以國父紀念館最

為知名。

19. 正殿及藻井龍山寺正殿為整個龍山寺最高的地方,正殿的

中央是奉祀觀世音菩薩為主神,所以稱為圓通寶殿,

如果主神是釋迦牟尼就稱為大雄寶殿,阿彌陀佛就

稱琉璃寶殿。屋頂為歇山重檐式,四面走馬廊由 22根石柱組成的迴廊環繞,欄柱是日式圓球柱頭,以

及花瓶形狀的欄杆,這是受西洋建築的影響。屋脊

上裝飾剪黏及交趾陶。正脊中央置寶塔,兩端置水

龍。翼角的屋脊則以飛鳳及螭龍裝飾。初建於 1920年代的正殿,歷經 1945 年的戰火燒毀,於 1955 年

按原樣重建。

▲正殿藻并

▲屏東萬丹的萬惠宮 「媽祖拿炸彈紀念碑」

(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

▲「慈暉遠蔭」匾額

▲正殿對聯 - 王寵惠

Page 11: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40

120 導遊資訊

正殿藻井中間最高,四周低落,高度次序代表著建築尊卑。藻井又有象徵佛教人

生輪迴之意,最頂上稱「頂心明鏡」照明人心善惡,此藻井在 1920 年王益順的設計中,

是以逆時針方向旋轉,並以 16 組斗栱撐起,1954 年重修後,改由 32 組斗栱支撐,成

為現在的順時針旋轉。王益順在臺灣所設計施工的藻井共有 4 座,即艋舺龍山寺正殿

及南鯤鯓代天府正殿拜亭的圓形藻井、新竹城隍廟及臺北孔廟的八角藻井。

1945年,盟軍夜襲臺北,誤以為艋舺龍山寺大殿為總督

府,於是將所有炸彈投入大殿。平時的正殿通常有附近的流浪

漢聚集,大空襲前一天,突然蚊子特別多,所以眾人皆離開

正殿。隔天美軍空襲艋舺龍山寺,大殿全毀,但是觀世音菩

薩仍安然坐於蓮臺,僅臉部燻黑,絲亳無損,也沒有人死亡。

更令人稱奇的是,居然有人看見一位身穿白衣的女子,用手

接炸彈的傳言。其實有關觀世音菩薩接炸彈,媽祖接炸彈,

甚至關聖帝君手持關刀掃炸彈等傳說,在全臺灣的許多廟宇

都有類似的故事。其中位於屏東萬丹的萬惠宮,媽祖用手阻

擋炸彈的傳奇典故在萬丹鄉流傳一甲子。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一顆炸彈在空襲時,掉落在該廟,卻未引爆的 500 公斤炸彈,

之後廟方將此未爆彈,打造成「媽祖拿炸彈紀念碑」,為媽

祖傳奇留下歷史見證,它是當地宗

教信仰中最具故事性的鄉土教材,

也是各地進香團參觀的熱門景點。 直到 1955 年,艋舺龍山寺正

殿才有機會重修,於 1959 年完工。

此次重修邀請王益順姪子王樹發的

養子王世南設計,由木匠陳己堂和

廖石成承做,內部木雕為黃龜理製

作,石雕為蔣銀牆和張木成兩組分

做左右邊,用六年的時間才完成。

此次新建的大殿,大致延續王益順

的風格,不過材料改用觀音山石和

臺灣檜木。

20、正殿神龕 正殿內神龕及木棟架精雕細

琢 , 且貼上金箔 , 使得正殿更加金碧

輝煌 , 是全廟最華麗之處。是名匠黃

▲正殿神龕

▲ 正殿神龕,龍山寺季刊 25 期 p23 圖片

Page 12: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淺談艋舺龍山寺

41▲ 正殿神龕,龍山寺季刊 25 期 p23 圖片

龜理的作品,完成於民國四十四年。雕工精細,富立體感,是近代寺

廟的經典作品。

21. 正殿釋迦牟尼佛立像在正殿虎邊有ㄧ尊日治時期,出身艋舺的臺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

水於 1925 年所雕刻的釋迦牟尼佛立像,此立像以南宋梁楷水墨畫「釋迦出山圖」為藍

本,原作木雕像毀於 1945 年臺北大空襲中,現在的雕像是 1986 年由行政院文建會 ( 今文化部 ) 以原模翻製。分別典藏於臺灣省立美術館(現國立臺灣美術館)、臺北市立

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歷史博物館、艋舺龍山寺、臺南開元寺及黃土水家屬。

1920 年,黃土水以作品《山童吹笛》入選第二回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

成為第一位作品入選日本帝展的臺籍人士。1930 年,黃土水完成生平最後大作《水牛

群像》後辭世。《水牛群像》目前典藏於臺北中山堂。2009 年 3 月 2 日,由文建會(今

文化部)公告登錄為國寶,也是目前國寶名錄中第一件年代屬於二十世紀的作品。

22. 梁啟超與胡漢民對聯龍邊側壁堵有 1911 年 4 月梁啟超訪臺所寫

的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詩:「公卿有黨排宗澤,

帷幄無人用岳飛;遺老不應知此恨,亦逢漢節解

沾衣。」。另外虎邊側壁堵,也有國父孫中山的

左右手 . 同時也是民國四大書法家(分別指譚延

闓(楷書)吳敬恆(篆書) 胡漢民(隸書)于右

任(行,草書))之一,胡漢民的詩 :。「蕭蕭

涼氣滿庭除,愜意燈前一卷書;曉色窺人常不悞,

草蛩鳴後鳥鳴初。」其中梁啟超與臺灣的關係,

值得進一步深究。回顧 1895 年 4 月 17 日訂定馬

關條約,決定將臺灣割讓給日本。臺灣舉子汪春

源等五人聯合上書都察院,史稱「臺灣五舉子公

車上書」。當時各省舉人,在北京出入均派公車接送,因此舉人舊時又稱「公車」。

梁啟超見到臺灣舉子垂淚請命,泣血保臺。於是挺身而出,聯合 18 省在京舉子 1300多人趕寫萬言書,反對割臺,也就是著名的「公車上書」。然而他隨後遭科考官剔除,

走向變法救國之路。於 1898 年 6 月 11 日開始的「戊戍變法」之後, 9 月底避難日本。

1907 年,日治時期反日的代表性人物林獻堂,聽說梁啟超在日本辦報,很想聽聽他對

臺灣前途的看法。於是赴日本求見梁啟超,並邀請梁啟超來臺訪問,一直等到 1911 年春天,梁啟超才有機會來臺灣。林獻堂和各界人士在臺北東薈芳酒樓設宴歡迎,來臺

期間,梁啟超深感臺灣人在日本人高壓統治下的悲哀,不勝唏噓,所以寫詩贈予臺灣

友人,用陸游的詩來暗喻自己當時的心境。

▲梁啟超對聯 ▲胡漢民對聯

釋迦牟尼佛立像

Page 13: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42

120 導遊資訊

23. 正殿走馬廊八角窗 正殿左右走馬廊石堵牆上各有一扇八角窗,四端刻有蝙蝠浮雕,具賜福之意。中

央則分別刻畫著松鶴仙翁與麻姑獻瑞,寓意長壽如神仙。石雕造形題材雖近似,但雕

刻手法迥異,是張木成、蔣銀牆兩位匠師的對場作品。

24. 後殿邊門壁堵龍虎壁交趾陶交趾陶又稱交趾燒、為建築上裝飾性的低溫

彩釉軟陶,通常以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等題材為

主,裝飾於屋頂、柱樑、水車堵、牆等位置。臺

灣交趾陶分為兩大系統,一出於廣東葉王,一傳

承自福建廈門柯訓。葉王一脈多以黏性較強的紅

陶土塑造,因可塑性高,因而造形誇張,人物表

情豐富;釉料以「熟釉」的釉上彩為主,並結合

灰釉,發色變化多。戰後有林添木等人為代表。

其燒製之胭脂紅釉,被視為葉王系的特色,今人

一直把葉王定位為臺灣交趾陶之父。

柯訓一派採用釉下彩,使釉色溫潤且較具流

動性,並用紅、白混合的陶土為胎體,以提高火候和硬度,但可塑性略差,造型較為

小巧精緻。柯訓傳人洪坤福亦為廈門人,精於捏塑尪仔,故世人稱其為尪仔福,目前

可見到的落款為鷺江洪坤福,來臺十四年間作品遍及南北各大寺廟,如臺北大龍峒保

安宮、艋舺龍山寺、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宮、南鯤鯓代天府等。陳天乞、張添發等

匠師更是出自洪坤福一門。位於後殿東西兩側門牆的交趾陶龍虎壁雕塑為 1920 年匠師

洪坤福的作品。

25. 後殿壁堵石雕 ˙ 人物柱 ˙ 吳昌碩書法後殿在龍邊壁堵,刻有洋人騎獅吹短螺,與虎邊壁堵,刻有洋

人騎象吹長號。以上的石雕意指請洋人看守廟堂,反映早期中西文化

接觸,民間對外人不滿的心情。也與前述「憨番抬爐頂」有異曲同工

之妙。後殿人物柱由武榮媽祖會出資,泉州石匠所刻,主題為「郊遊

紀趣」,呈現出山石景色、實為少見的雕刻題材。最後在後殿龍邊門

柱上,可見清末大書法家吳昌碩的石鼓文字跡「情空小劫,道託疏

▲龍邊交趾陶

▲騎獅吹短螺 ▲騎象吹長號

▲吳昌碩書法

▲龍邊八角窗

Page 14: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淺談艋舺龍山寺

43

狂」和「七十九歲老人吳昌碩」題款,翻成白話的意思

大概是說:「在漫長的閒暇時間裡,總希望能有一種寄

託與擁有,於是再也不想約束自身,就縱情的享受人生

吧!」。

結語 今年的十一月十二日,艋舺龍山寺經文化部核定,

正式從市定古蹟升格為國定古蹟。艋舺龍山寺見證大臺

北地區近 300 年的開發史,無論是建材、建築工藝、以

及百年來累積發展的寺廟文化、民俗活動,堪稱臺灣寺

廟文化資產的典範。

艋舺龍山寺整體建築以石雕最為傑出,題材也很

多,包括歷史典故、神話、戲曲及出自許多名家手筆的

詩文對聯及圖畫等,包括前殿的石雕窗及正殿走馬廊等,

都是滿壁的精美藝術石雕。另外匾額及各種對聯也很可

觀,更不用說超過一百多尊的神明,所以有人就說艋舺

龍山寺有三多:「雕刻多、匾額多、神明多」。

日治時期的大修,在王益順大師的主導之下,很多的建築技術都對日後臺灣其他

的的寺廟,造成重大的影響。知名的建築學者李乾朗教授認為,今天在臺灣各地寺廟

常見的螺旋型藻井及縱橫交叉的 “ 綱目斗拱 ” 都是王益順首次帶進臺灣的建築技巧。

轎項式的鐘鼓樓,也是王益順首次應用於艋舺龍山寺。在龍柱上端出現希臘或羅馬式

柱頭,也是王益順常用的手法。這些影響力都可以在臺北三峽祖師廟中見到。另外王

益順在臺灣各地也建造了幾座大廟,每座皆運用了一些特殊技巧,展現出他擅長的幾

種技術。例如臺北孔廟的大成殿使用斜拱;新竹城隍廟採用減柱法,使走廊的柱子不

致太多。鹿港天后宮前殿的藻井增加吊筒裝飾;南鯤鯓代天府採用圓形藻井,做工非

常精緻,形式非常華麗。這些都構成了臺灣近代寺廟文化的新里程碑。

備註:石雕作品的雕琢技法龍山寺的石雕技法分成以下幾種:圓雕、透雕、浮雕、平雕、陰刻,試分述如下:

1.「圓雕」有稱「立體雕」或「六面雕」,是一種全面性獨立不附著任何背景上的立體

雕塑,如石獅、龍柱等。

2.「透雕」亦稱「漏雕」「內枝外葉」,是前後透空的立體雕刻。因鏤空利於通風、採

光,故多用為窗戶,如「螭虎窗」、「人物窗」等。但透雕也有「單面」和「雙面」

兩種,雙面透雕多用於木雕,單面則以石雕居多;通常人物圖案是雕成半立體狀,

將空隙部份鑿空,底層刻簡單的構件,外層細雕人物等。

▲人物柱 - 郊遊紀趣

Page 15: 30T 30 120 ,ä *Ï); 淺談 前言 龍山寺自乾隆三年 (1738) 建立在艋舺開始,一直是在地人的信仰中心。近幾年,來自全世界的觀光客,造訪臺北的同時,艋舺龍山寺也是他們必定參觀的景點之一。身為在地生活多年的萬華人,試著帶領大家

Tourist Guide Quarterly

44

120 導遊資訊

3.「浮雕」是不漏空的單面雕刻,主要在表現物象層次的關係。以其刻度的深淺,及所

雕物象凸出的不同厚度,又可細分為高浮雕、淺浮雕、平雕、陰刻等。因它是由正

立面欣賞的雕塑,背面可附著於平面的石、木、磚材上。

高浮雕:又稱「深浮雕」、「半浮雕」或「剔地起突」。廟宇正殿前的御御路或三

川殿兩旁的龍虎堵,皆喜用此法。其所雕刻的物象最高點參差不齊,突出於背景之

上,各個部位並可相互重疊交錯。

淺浮雕:又稱「薄肉雕」「壓地隱起」。作品保留邊框,圖案各部位的最高點都不

超過邊框的高度,凸出的圖案面,可以是平面或各種形狀的弧面,圖案以外則鑿低。

此式以三川殿步口對看牆牆堵部位為多。

4. 平雕:又稱「線雕」或「平浮雕」「減地平鈒」,是一種「剪影式」的浮雕。作法

為將圖案平凸雕於石材上,圖案以外的部份,淺淺剷平,或用小麻點、線條等形成

陰影,以襯托主題的輪廓線,如廟宇三川殿殿門枕石、抱鼓石、牆堵石雕等。

5. 陰刻:也稱「水磨沉花式」,即是將石材表面經過磨礱處理後,作內凹的雕鑿,利

用其凹凸對比來顯現主題圖像。此多用於廟宇壁堵餘塞板等小面積,或者磚雕上。

( 節錄自艋舺龍山寺季刊 第 010 期 - page 4)

參考資料˙艋舺龍山寺季刊 ˙李乾朗著《臺灣建築閱覽》

˙李乾朗著《臺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艋舺龍山寺官網

˙徐逸鴻著《圖說艋舺龍山寺》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