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160

Upload: carson-silva

Post on 31-Dec-2015

10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现象.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任务 1 、心理过程( process ):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 2 、心理结构( structure ):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3 、心理的脑机制( mechanism ):探讨心理现象与脑的关系 4 、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5 、心理与环境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第一章 绪 论

Page 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

律的科学。

Page 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心理特征信念、理想、价值观等—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

心境、信心、犹豫等。—注意、灵感、激情、—心理状态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意志过程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情感过程想象等—感知、记忆、思维、—认识过程

心理过程

心理现

Page 4: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三、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任务• 1 、心理过程( process ):分析心理现象的时间进程• 2 、心理结构( structure ):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关

系• 3 、心理的脑机制( mechanism ):探讨心理现象与脑的

关系• 4 、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 5 、心理与环境• 6 、揭示个性心理的特点和形成规律。• 7 、探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关系

Page 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二)、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 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它的重要理论意义有以下几个方

面:• 1 、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2 、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3 、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 实践意义 : • 1 、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有重要意义。• 2 、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3 、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 4 、心理学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Page 6: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结构

• 一、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二、心理学的体系• 1 、理论研究: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 2 、应用研究: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心理学

Page 7: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结构

• 三、普通心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Page 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心理科学的发展• 一、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9 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了必要

的条件。• 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

国生理学家冯特( 1832—1920 年)完成, 1879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 50 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迅速发展,成为当代心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的推动下,心理学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其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应用性研究蓬勃发展。据统计,现代心理学已经有 20 多个学术学派, 100 多个分支,形成了庞大的心理科学体系。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不仅应用于教育、医疗、工程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而且渗透到仿生学、人类学、控制论、人工智能、系统工程等许多尖端科学技术部门,愈来愈显示出科学心理学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

Page 9: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心理科学的发展• 一、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19 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

条件。• 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

理学家冯特( 1832—1920 年)完成, 1879 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 50 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迅速发展,成为当代心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的推动下,心理学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原有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其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应用性研究蓬勃发展。据统计,现代心理学已经有 20 多个学术学派, 100 多个分支,形成了庞大的心理科学体系。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研究成果,不仅应用于教育、医疗、工程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而且渗透到仿生学、人类学、控制论、人工智能、系统工程等许多尖端科学技术部门,愈来愈显示出科学心理学的价值和强大的生命力。

Page 1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心理科学的发展

•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构造主义• 机能主义 • 行为主义 • 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 认知心理学 • 人本主义心理学

Page 11: 第一章    绪   论

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 、 客观性原则• 2 、发展性原则• 3 、系统性原则• 4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 实验法• 2 、 观察法• 3 、 访谈法• 4 、 问卷法• 5 、 测量法• 6 、 文献历史法

Page 12: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

Page 1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 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不同观点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

• 主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主观存在。• 客观唯心主义者:心理是一种“绝对精神”• 机械唯物主义者:心理是由物质派生的。• 辩证唯物主义者: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的心

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 观、能动的反映。

Page 14: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二)、人的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人的神经系统是由无数神经元( neuro

n )构成的,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它的基本作用是感受刺激,传导兴奋。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大脑皮层。

Page 1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 1. 神经元及其突触传递• 2. 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 1 )脑干:脑干主功能主要造维持个体生命,凡是心跳,呼

吸,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活动,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 ( 2 )小脑:协同脑和大脑皮质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的运动,调节姿势与身体平衡。

• ( 3 )间脑• ( 4 ) 大脑:人类大脑是两半球,在功能划分上,大体上是左半球管制右半身,右半球管制左半身。在每一半球之纵面,在功能上也有层次之分,原则上是上层管制下肢,中层管躯干,下层管头部。左右管理上下倒置

• 3 、大脑皮层及其定位

Page 1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 三、人脑的机能• 1.反射是人脑最基本的机能活动• 反射: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刺激所做的规律

性反映。如眨眼、呕吐等,是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基本方式。保证反射顺利实现的 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 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人和动物都有,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和第二信号系统(词、语言,只有人有,建立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

Page 17: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是脑的机能• 2. 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过程:• 兴奋过程:由刺激所引起的大脑皮层的活跃状态,它所带来的

是大脑细胞能量的消耗。• 抑制过程:大脑皮层兴奋性与传导性的阻抑或降低,它所带来

的是大脑细胞能量的恢复。• 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要保持平衡,否则会出现神经衰弱。二者

之间的能量转化是有规律的即:• 规律:• 扩散和集中:在任何时候,兴奋和抑制都不会停滞不动,二局限在原发点上,它们会向临近的部分扩散,使它们也出现同样的过程,这种现象 叫扩散。跟扩散相反的过程叫集中。例如,兴奋的扩散会导致动作的泛化,产生一系列多余动作。刚开始学写字,手动嘴也动,反复练习后多余动作会消失。抑制扩散时,会进入睡眠状态

Page 18: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 反映

•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人脑并不会自发地产生心理,必须由客观事物的影响,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 一、心理是一种反映• 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 反映• 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 观映象• 四 、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五、人的心理的基本特征• (一)相对主观性• (二)能动性• (三)预见性• (四)社会历史制约性

Page 19: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

Page 2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感觉知觉的一般概念

• 一、感觉、知觉的一般概念• 1. 定义: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

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 2 、定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

• 理解:知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后者的简单相加。知觉包含了觉察、分辨和确认等一系列过程。

• 3 、感知觉的关系

Page 2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感觉、知觉的一般概念

二、感知觉的种类感觉的分类:• 1 、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 2 、内部感觉 内脏感觉;本体感觉

Page 2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感觉、知觉的一般概念

• 知觉的种类:• 1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不同,

可以把知觉分成:• 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

知觉等等。• 2 .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

分成:物体知觉与社会知觉

Page 23: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感知觉的一般规律• 一、、感觉的规律•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 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 绝对阈限 :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 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缩写为 jnd )。• 差别感受性: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 、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成反比关系• (二)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1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叫适应。是感觉中的

普遍现象, 但在各种感觉中,适应的速度和程度是不同的。• 2 、感觉对比:同一感受性接受不同的刺激而发生变化的现象。有 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 、联觉: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想象,是一种 感觉引起令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色彩感觉是最容易引起联觉的。

• (三)感受性的习得和补偿

Page 24: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感知觉的一般规律

• 二、知觉的特性与规律• 1 、知觉的选择性• 2 、知觉的整体性• 3 、知觉的理解性• 4 、知觉的恒常性

Page 2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 一、运用干知觉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运用感知规律进行直观教学• (一)直观教学的形式及其特点• (二)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三、运用感知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一)、 观察与观察力• (二)、良好的观察力的培养• 1.   明确的观察目的• 2.   周密的观察计划• 3.   作好观察总结• 4 .观察要精细全面

Page 26: 第一章    绪   论

第六章 注意第六章 注意

Page 27: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注意概述

• 一、什么是注意• 1 、定义 •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注意是人的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性,表现

在心理过程的指向和集中于对象的程 度,即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 2 、特性•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总是有选择地朝向一定对象。 • 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深入 加工过程,注意集中时心理活动只关注所指向的事物,抑制了与当前注意对象无关的活动。

Page 2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注意概述

• 二、注意的生理机制• 巴甫洛夫认为,注意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有机

体的一种定向反射。所谓定向反射,是指每当新异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便将感受器朝向新异刺激的方向,以便更好地感受这一刺激。

• 关于注意发生的心理机制的研究尚无统一的结论,有三种影响较大的理论模型。 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容量分配模型,

Page 29: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注意概述

• 三、注意的功能• (一 )选择功能

注意使得人们在某一时刻选择有意义的、符合当前活动需要和任务要求的刺激信息,同时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的作用。这是注意的首要功能,它确定了心理活动的方向,保证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够次序分明、有条不紊地进行

• (二 )保持功能• 注意可以将选取的刺激信息在意识中加以保持,

以便心理活动对其进行加工,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果选择的注意对象转瞬即逝,心理活动无法展开,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Page 3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注意概述

• (三 )调节监督功能 注意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这体现在它的 调节和监督功能。注意集中的情况下,错误减少,准确性和速度提高。另外,注意的分配和转移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适应变化多端的环境。

•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的外部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适应性动作出现。• 二是无关动作停止。

三是呼吸运动变化。

Page 31: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与规律

• 心理学家常常根据注意过程中有无预定目的和是否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 一、无意注意• 1 、概念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

意。无意注意一般是在外部刺激物的直接刺激作用下,个体不由自主地给予关注。

• 2 、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 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二是人的主观状态。• 客观刺激物的特点: (1)刺激物的强度。 (2)刺激物的新颖性。 • (3)刺激物的对比。 • 2 .人的主观状态: (1) 个体的需要和兴趣。 (2) 个体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3) 个体的知识经验。

Page 32: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与规律

• 二、有意注意• 1 、概念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

意。• 2 、有意注意产生和维持的条件• ( 1 )活动的目的和任务 • ( 2 )活动过程的组织 • (2) 内外因素的干扰 • 三 有意后注意 •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四、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在活动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Page 3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 一、注意的范围• 1 、定义: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

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注意到的对象的数量。• 2 、制约注意范围的因素:• ( 1 )知觉对象的特点。

Page 34: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 2 )、知觉者的经验。(知觉者的经验越丰富,就越善于把所感知的对象组成一个整体,因而注意范围越大。)

• ( 3 )、活动的性质和任务。(任务越简单,知觉范围越大,任务越复杂,知觉范围越小。

• 二、 注意的稳定性• 1 、定义:注意的稳定性,又叫持久性,指人的心理活动以同样

的强度持久地保持在一定事物或活动上的特性。• 2 、影响因素:• ( 1 )、注意对象的特点( 如果注意的对象是 单调的、静止的,就难稳定;如果是复杂的、活动的,就容易稳定。)

• ( 2 )、对活动任务的态度(对活动感兴趣,对任务有正确的认识,就容易稳定,否则相反。)

• ( 3 )个体本身的特点(意志坚强、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的人,注意能持久,否则不行。)

Page 3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 三、 注意的分配• 1 、定义: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

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 2 、注意分配的制约因素有:• ( 1 )、活动的熟练程度、• ( 2 )、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关系(有联系的活动便于分配)• ( 3 )分配注意的技巧。 • 四、 注意的转移• 1 、定义: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

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2 、注意的转移存在着快慢和难易的问题,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 1 )原来所从事的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强度大难转移,小易转

移)、• ( 2 )新注意对象的特点(吸引力大就易转移,小就难)• ( 3 )个人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Page 36: 第一章    绪   论

第四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 一、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 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二、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3.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 三、充分利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和锻炼。

• 四、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Page 37: 第一章    绪   论

第五章 记 忆第五章 记 忆

Page 3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记 忆 概 述• 一、 什么是记忆• 1 、定义: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它包括识记(有意识记和无

意识记、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它是记忆的开始环节)、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

•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2 、意义:记忆与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记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

用,记忆联接着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 二、记忆内容的表现形 式• 储存在记忆中的内容,其表现形 式可分为表象与 语词两类:• 1 、表象• 定义: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 特点:形象性、 概括性、模糊片断性、个别差异性。• 2 、语词• 人的大量记忆内容属于语词的记忆,这是人类特有的记忆形式。语词具有年

高度的概括性,又可以起信号作用,使人们有可能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Page 39: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记 忆 概 述

• 三、 记忆的分类 : • 1 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 2 、根据时间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Page 40: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一、识记• 1 、识记的定义:• 2 、种类: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二、保持• 1 、定义:• 2 、保持并非是原封不动地保存头脑中识记过的材料的静态过程,

而是一个富于变化的动态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在质和量 两个方面。 • 保持在数量上的变化: • 保持在数量上的变化,一般表现为识记的内容随着时间的进程呈减少的趋势,甚至遗忘。保持在数量上的变化还表现为记忆恢复。

• 保持在质的方面的变化: • 语言材料的保持也常常发生变化,主要是:简化或概括了原材料;扩大了原材料的范围;颠倒了顺序;曲解了原材料的意义,内容变得夸张、歪曲;使原材料更完整、详细具体、合理等。

Page 4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记忆系统• (二 ) 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 1 、遗忘概念: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 2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 1 )识记材料 • 学习材料指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系列位置以及意义性。从材料的种类看,有意义材料和无意义材料,形象、 直观的材料与抽象的 材料的遗忘进程是不一样的。

• ( 2 ).学习的程度 • 过度学习的材料能避免遗忘。过度学习也叫超额学习,是指识记一种材料的

学习次数超过那种刚好能回忆起来的程度的次数。研究表明,过度学习使保持的效果良好。假如把材料刚能背诵时所花的时间定为 100%,一般过度学习花的时间以 150%为宜。

• (3) .识记者的态度• (4)、识记的方法• (5)、记忆任务的长久性• (6)、情绪和动机

Page 42: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遗忘• 1 、定义:• 2 、遗忘的原因 • ( 1 ) .衰退说• 衰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

果。• ( 2 ) .干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再现之间 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

一旦排除了这些干扰,记忆就能够恢复。• ( 3 ) .提取失败理论•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

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这就是遗忘的提取失败理论。

• ( 4 ) . 压抑说 (动机性遗忘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因为它们太可怕、太痛苦、太有损于自我。这种理论也叫压抑理论。

Page 43: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 3 、遗忘曲线与遗忘规律 • 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现象进 行了比较系统的

研究。•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在数量上受时

间因素制约的规律:遗忘量随时间递增;增加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然后逐渐缓慢。就是说,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Page 44: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过程和规律• 三、再认和回忆• (一 ) 再认 • 1.概念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呈现在面 前,确认是以前识记过的是再认• 2 .影响再认的因素• (1)再认依赖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2)再认依赖于时间间隔。• ( 3) 再认依赖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4)再认依赖于个体的期待。 • (5)再认依赖于人格特征。• (二 ) 回忆 • 1 .什么是回忆: 回忆是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的头脑

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 2 .回忆的策略和条件• (1) 联想是回忆的基础。• (2)定势和兴趣直接影响回忆的方向和效果。 • (3)双重提取。• (4)暗示回忆和再认有助于信息的提取。 • (5) 与干扰作斗争。

Page 4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记忆品质与知识巩固

• 一、记忆品质• 敏捷性、准确性、持久性、准备性• 二、识记策略• 1 、确定目的和任务• 2 、积极思考• 3 、多种感官协同参与• 4 、动手活动• 5 、考虑记忆内容的数量• 6 、适当的超额学习

Page 4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记忆品质与知识巩固

• 三、科学复习• 1.组织有效的复习 :及时复习与经常复习相结合、

适当地过度学习、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相结合、多种感官参加、复习方式多样化。

• 2.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 3. 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勤于用脑,符合“用进废退”的规律、有张有弛,科学合理地用脑、积极休息、脑力与体力相结合、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Page 47: 第一章    绪   论

第六章 思 维第六章 思 维

Page 4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 一、 思维的概念• (一)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和内部规律性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 (二 ) 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 :一方面指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和

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属性。

• 2. 间接性: 即以其他事物为媒介,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反映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

• 3. 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Page 49: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 二、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 1 、联系:同属于认识过程,感知觉是认识

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基础和源泉;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知觉的进一步深化,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 2 、区别:反映的内容不同、反映的形式不同。

Page 5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 三、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把思维区分

为动作思维、形象思 维和抽象思 维。• 1 .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 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称为动作思维或直观动作思维。

• 2 .形象思 维。以心象进 行的思维,称为形象思 维。• 3 .抽象思 维。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

动,称为抽象思 维。

Page 5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思维的一般概念• 四、思维与语言• 联系• 1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实现的。• ( 1 )从思维的特点来看,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 ( 2 )从思维的内容和结果来看,思维与语言有密切的联系。• 思维以语言作为客观刺激引起思维活动;语言依靠思维的内容和结果予以充实、发展。• ( 3 )从思维的种系发生来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 ( 4 )从思维的个体发展历史来看,思维和语言也是密切联系的。• 2 .语言表达思维是其他形式无法比拟的。• 区别:• 1 .从本质特征来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概括地间接地反映。语言则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 2. 从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看:思维与客观现实是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言和客观现实是标志被标志的关系。

• 3. 从构成因素来看:言语中的词不同予思维中的概念。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 4 . 从规律的性质来看:言语中的语法规则不同于思维的规

Page 52: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

•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和 概括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 一、 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 1. 分析 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

• 2. 综合 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 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心智操作。

• 二、比较和分类 • 1 、 比较 是把事物或事物的个别部分,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相异及其关系。

• 2 、分类 是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 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对象归入适当的类别中去的思维过程。

Page 53: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

• 三、抽象与 概括• 1.抽象 就是在头脑中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

本质属性区别开来,并把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 .

• 2. 概括 则是把头脑中分离事物的共同点综合起来。

• 四、具体化与系统化• 1. 具体化就是把抽象、 概括的知识用于个别的、

具体的场合。• 2. 系统化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成一定

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Page 54: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心理分析•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一)问题解决:从初始状态经过问题空间,进行一系列搜索,

在最终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 • (二)问题解决的思维特点• 1.问题解决的思维是指向性思维。 • 2. 必须有一系列的运算程序。 • 3. 必有认知成分的参与。 • 也可以这样定义 :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

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 (三 )问题的种类• 1 .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含糊的问题• 2 .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 3 .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Page 5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心理分析

• 二、问题解决得思维过程• 发现问题 -----明确问题 -----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

•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 、问题表征 • 2 、定势的影响 • 3 、迁移作用 • 4 、原型启发• 5 、动机 • 6 、情绪 • 7 、个性特征

Page 5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心理分析

• 四、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一 ) 算法•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

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 ) 启发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

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1 .手段—目的分析策略• 2 、探试搜索策略• 3 .目标反推法• 4 .爬山法• 5.简化计划法

Page 57: 第一章    绪   论

第四节 想 像

• 一、想像的概述• 1 、定义: 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 行加工、改造、

重新组合形式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 2 、与表象的关系:• 区别:• (1) 概念不同• (2) 表象属于记忆范畴; 想像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

• (3 ) 表象无创造性;想像有创造性。 • 联系:表象为 想像提供素材。

Page 58: 第一章    绪   论

第四节 想 像• 二、想像的方式• 1 .粘合: 粘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

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 2 夸张: 夸张又称为强调。这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

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 .典型化: 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

的过程。 • 4 .联想 • 三、 想像的功能• 1 想象具有 预见的作用。• 2 想象具有 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 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4 想象对机体 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

Page 59: 第一章    绪   论

第四节 想 像• 四、想像的种类 • 1.无意想像:无意想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像• 2. 有意想像:有意想像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像。在有意想像中,根据想像内容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像、创造想像和幻想。

• (1)再造想像。再造想像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象的过程。

• 再造想像的形成的条件 :• a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基础 . • b 对言语和实物标志的正确理解• (2) 创造想像。创造想像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

在人脑中独立刃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比 再造想像更复杂、更困难。• 创造想像形成的条件:创造动机、丰富的表象储备、原型启发、灵感• (3)幻想。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像。它是创造

想像的特殊形式

Page 60: 第一章    绪   论

第五节 思维的品质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一、思维的品质• 1 、广阔性与深刻性 • 2 、独立性与批判性 • 3 、灵活性与敏捷性 • 4 、逻辑性• 二、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一)、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1 、定义: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重

大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能力的最高体现。

• 2 、特点:新颖性、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结合、创造想象的 积极参与、灵感状态。

• (二)、基本过程• 准备阶段 ------酝酿阶段 -------豁朗阶段 -----验证阶段

Page 61: 第一章    绪   论

第五节 思维的品质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增强创造意识• 2 、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 3 、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4 、鼓励直觉思维• 5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6 、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7 、创设有利于创造精神形成的氛围• 8 、善于培养激发和捕捉灵感的素质

Page 6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七章 情绪第七章 情绪

Page 6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情绪• (一 )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构成:主观体验、外部表

现、生理 唤醒• 二、情绪、情感与认识• (一 )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 、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 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

的。• 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性,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

结果。以上区别是相对的。• ④从强度和外部表现看 ,一般说来 , 情绪的强度相对较大,外部表现较明显;情感的强度一般不如情绪强烈,外部表现也不如情绪

强烈。但这种区分只是相对的。• 2 、联系: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

两个不同的侧面,既相互转化,又相互依存,历史上统称为感情。• ①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情感,可能以强烈、鲜明的情绪形式表现出来, 又能表现为深 沉而持久的情操。 • ②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情绪,都可能由所赋于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 式,从而表现为 情感。 • ③具有高级社会内容的情操,即可表现为 情绪,又可表现为 情感。• (二 ) 情感与情绪和认识的关系• 1. 认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 2.情感影响认识过程。• 三、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四、功能• 动力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 .

Page 64: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情绪与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 1 、我国传统分类,《礼记》七情说:喜、怒、哀、惧、爱、恶和憩。• 2 、生物进化观:基本情绪;复合情绪• 3 、伊扎德:复合情绪分三类,一是基本情绪的混合,如兴趣—愉快;恐惧—害羞等;二是

基本情绪和内驱力的结合,如性驱力—兴趣—享乐、疼痛—恐惧—怒等;三是基本情绪与认知的结合,如活力—兴趣—愤怒、多疑—恐惧—内疚等。

• (二 ) 情绪状态的分类 • 1 、心境: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具有弥漫性。• 2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4、热情• 二、情感的分类 •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

主观体验。• 2.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Page 6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情绪的调节• 一、什么是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中,通过

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 二 情绪调节与身体健康• 良好的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调节或情绪失调会破坏身

心健康。《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悲伤胃、恐伤肾”。

Page 66: 第一章    绪   论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 1.合理宣泄• 2.调整认知• 3. 心理置换 • 4. 提高修养 • 5.唤回理智• 6.注意转移• 7.文饰 ( 合理化 ):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 8.升华• 9.放松训练• 10.音乐调试 四、情绪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Page 67: 第一章    绪   论

第八章 意 志第八章 意 志

Page 6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概述一、 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

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二、意志自由的问题• 第一种观点可说是“否认意志论”,这以西方行为主义心理学为代表。 • 第二种观点是“意志自由论”,认为意志是一种独立于客观现实的, 纯粹的精神力量,

是超越于物质之上而不受客观规律制约的“自我”的表现。• 第三种观点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意志相对自由论”,认为意志是相对自由的。

三、 意志和认识、情绪的关系• 1 、 .意志和认识的关系• (1) 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 (2) 意志反作用于认识过程。• 2 、意志和情绪的关系• (1)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2) 意志也可以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于理智。

Page 69: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意志行动的心理分析一、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1 、自觉确定目的• 2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 、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二、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一)采取决定阶段• 1. 动机斗争与目的确定• 2.行动方式的选择与行动计划的制定• (二 )、执行阶段• 1.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情感体验和认知活动协调作用的过程。• 2.执行决定是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 主要困难:• (1) 与目的不符的各种动机出现。• (2)行动中出现意 外情况。•  (3) 个性原有的消极品质:懈怠、保守、不良习惯、行动;环境带来的不愉快的

体验。

Page 7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心理冲突与挫折• 一、心理冲突及表现• (一 )、心理冲突的类型 • 1 .双趋冲突 (接近—接近型冲突 ) 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样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

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2 .双避冲突 (回避—回避型冲突 ) 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而都想躲避的目的,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始能避免其

二。像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 3 .趋避冲突 (接近 ---回避型冲突 )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像

这种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 4 .多重趋避冲突 (多重接近 ---回避冲突 )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的,而每一个目的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

的作用。像这种对几个目的兼具好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多重趋避冲突。 从内容上来看,心理冲突可分为原则性的动机冲突和非原则性的动机冲突。

• 二、挫折与抗挫折能力的提高• (一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力或障碍 ,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 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 . • (二 )、挫折情景的形成• 1. 主观因素• 2.客观因素• (三 )、挫折反应• 1.情绪性反应• (1)积极的情绪反应• (2)消极的挫折反应主要有• (3)妥协的挫折反应主要有:• 2 .理智性反应• 3 .个性的变化• (四 )、增强挫折承受力• 1. 正确对待挫折• 2. 改善挫折情景• 3.总结经验教训 • 4.调节抱负水平• 5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Page 71: 第一章    绪   论

第四节 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 一、意志品质• 1 、独立性• 意志的独立性是指一个人不屈服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与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

• 2 、果断性• 表现为有能 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这些决定。具有果断性品

质的人,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对问题情境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洞察问题的是非真伪。这是他们能够迅速采取决策的根本原因。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

• 3 、坚定性 • 坚定性也叫顽强性、坚忍性。它表现为 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执行决定而努力。具有坚定性的人,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

• 与坚定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动摇性和刚愎、执拗。 • 4 、自制力 • 自制力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与自制力相对立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 二、意志品质的培养• 1 、加强目的性教育,培养丹的情感 • 2 、组织实践活动,获得锻炼意志的直接经验• 3 、发挥纪律的作用• 4 、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Page 72: 第一章    绪   论

第九章 需要与动机第九章 需要与动机

Page 7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需要及其理论

• 一、 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它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

• 二、需要的特性• 1. 对象性• 2.紧张性• 3.层次性• 三、需要的种类 • 1 .从需要的起源划分,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2 .按需要的对象划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Page 74: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需要及其理论

•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 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

由需要引起的,他在 1943 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把人的多种多样的需要归纳为五大类,并按照它们发生的先后次序分为五个等级

• ( 1 )生理需要• ( 2 )安全需要• ( 3 )归属与爱的需要• ( 4 )尊重的需要• (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Page 75: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需要及其理论• 2. 对需要层次论的分析和评价• 需要层次论的成功之处 :• (1) 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

程的一般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于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了在每一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的地位。这点对激人的积极性很有启发意义。

•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于人类需要的分类比较细致 .• 需要层次论的不足。•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 (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 (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只注意了一个人各种需要之间存在的纵向联

系,忽视了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需要,而这些需要又会互相矛盾,导致动机的斗争。

Page 76: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动机及其规律•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内容: (1) 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2) 动机为个人的行为提出目标; (3) 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体内平衡; (4) 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

• 二、动机的功能• 1 .激活功能• 2 .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三、动机和需要的关系• 动机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即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动机是需

要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 也就是说,需要对人获得的动力作用是通过动机来体现出来的。 但二者也有不同,处于静态的需要,还不是动机,只有当需要激励人警醒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时,需要才成为活动的动机。

Page 77: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动机及其规律• 四、动机和行为效率• 1 、动机与行为 • 同一种行为可以有不同的动机;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 .

• 2 、动机与工作效率• 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动机与工

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 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 1 ) .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 2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而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 ( 3 ),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Page 7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动机及其规律

• 五、动机理论

Page 79: 第一章    绪   论

第十章 能 力第十章 能 力

Page 8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能力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 1 、定义:能力是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 、能力、才能和天才• 才能:多种结合在一起的以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为才能。• 天才:能力的高度发展称天才•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一)区别• 1 、知识技能不同于能力,它们有各自的概念内涵。• 知识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知识是以思想内容的形式

为人类掌握,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 能力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化的东西,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行为方式。能力不是这些行为方式的本身,而是调节这些行为方式的心理活动的概括化。

• 2 、能力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掌握是不同步的。表现为能 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能力并不是永远随着知识的增多而成正比例发展。

Page 8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能力概述

• (二)联系• 1 、知识和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培根:《论物主》知识就是力量。• 柏拉图:《理想国》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

的力量。• 2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内在条件和可

能性。• 3 、能力不表现为知 识技能的本身,而表现

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动态上。

Page 8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能力概述

• 三、 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 一般能力 指是指完成各种活动都必须具有的最基本的

心理条件,具有普遍适用性。一般能力即认识能力,又叫智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注意力五种,其核心是思维能力。

• 2. 特殊能力 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 力。•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 1. 模仿能力是指仿效他人的言谈举止而做出与之相似的

行为的能力模仿能力• 2. 创造力 是指产生新的思想和新的产品的能力。

Page 8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能力概述

• (三 ) 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根据能力在人的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对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分为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

• 1. 流体能力 (流体智力 ),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 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

• 2.晶体能力 (晶体智力 ) 指获得语言 数学知识的能力 ,它决定与 于后天的学习 ,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

Page 84: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 (四 )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1. 认知能力 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 2. 操作能力 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

• 3. 社交能力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 力。

Page 8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能力概述

• 三、能力的结构理论• (一)、能力的因素说• 1. 单因素论 • 2. 独立因素说• 3. 二因素说• 4. 多元智力理论• (二)能力的结构理论• 1.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 2. 能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 3 、三元理论

Page 86: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能力的差异分析• 一、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是某些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从三四随到十二三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

• 2 .人的智力在 18—25岁间达到顶峰 (也有人说到 40 岁 )。智力的不同成分达到顶

• 峰的时间是不同的• 3. 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 ,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

生中稳步上升 .• 4 .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成年期又是一个工作

• 时期。在二十五六岁至四十岁间,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5 .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

间晚;能力低• 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

Page 87: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能力的发展与差异

• 二、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1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超常儿童( 140

以上)、低常儿童( 70 以下,又叫弱智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 2 、表现早晚差异:少年早慧、中年成才、大器晚成

• 3 、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 觉、记忆、思维、想像等心理活动方法。4 、性别差异 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Page 8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与培养

• 一、能力测量• 1 、定义:能力测量是指依据一定能力结构理论所编制的能力

测验量表,测定一个学生所具有的实际能力和可能具有的潜在能力,并用数量化方法加以评定。

• 2 、种类:能力测量一般包括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等。

• 3 、意义:• 智力测验的目的在于测量智力的高低、辨别智力的发展水平;

能力倾向测验的目的在于发现一个人的 潜在才能,预测个体在将来的学习或工作中可能达到的成功程度;特殊能力测验的目的是了解个体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既有水平,预测个体今后在此专业领域成功的可能性;创造力测验的目的是评定个体创造力的高低和发展水平。

Page 89: 第一章    绪   论

第四节 能力的测量与培养• 二、智力测验 • 1.常用智力量表介绍• (1)斯坦福—比奈量表 •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 (3) 中国比奈测验 • (4)瑞文测验 • (5) 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 2. 对智力测验结果的解释• 三、能力倾向测验• 1.常用一般能力倾向测验介绍• (1) 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 (GATB)• (2)BEC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 2.常用特殊能力倾向测验介绍• (1)音乐能力测验• (2)文书能力倾向测验

Page 9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与培养

• 四、创造力测验• 创造力是智能的综合体现,它以创 造思维和

创造想象为 先导,受智力水平的制约,因此我们把创造力测验作为能力测量的一种来讨论。创造力测验的目的是评定个体创造力的高低,它无论是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还是潜能开发与预测,都有积极意义。

Page 91: 第一章    绪   论

第四节 能力的测量与培养

• 五、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一 ) 遗传的作用• (二 )环境、教育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优生与胎教 2 . 营养 3 .早期教育

4. 学校教育• (三 ) 实践活动的影响• ( 四 ) 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1.勤奋 2 兴趣

Page 92: 第一章    绪   论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个性个性

Page 9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个性概述

• 一、什么是个性个性定义: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 二、个性的特性 • 1 .自然性与社会性 • 2 .稳定性与可塑性 • 3 .独特性与共同性 • 三、个性心理结构 • 1 .个性倾向性 • 2 .个性心理特征

Page 94: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个性概述

• 四、人格理论 • (一)、人格特质说

1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 2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 3 、现代特质理论• ( 1 ).“三因素模型” • ( 2).“五因素模型” • (3).“七因素模型” • (二 )、 类型理论、• 1 、单一型模式 --T型人格• 2 、对立类型理论• (三)、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

Page 9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个性概述

• 五、人格成因• (一)、生物遗传因素• 1 、遗传是人格因素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2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不同。• 3 、人格的发展受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二 )、社会文化因素• ( 1 )社会对成员顺应的要求 要求越严格,影响力越大。• ( 2 )行为的社会意义 行为的社会意义越大,行为受到社会文

化的影响越大。• (三 )、家庭环境因素• (四 )、早期童年经验早期童年经验• (五 ) 、自然物理因素自然物理因素 对人格的影响表现为:• 1.自然环境对人格没有决定性影响,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 影响。• 2.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Page 9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个性概述

• 六、人格的测量• 测验法是用标准化测验测定性格特征的

方法,主要包括自陈法和投射法。• 1 .自陈法• 2 .投射法

Page 97: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气 质

• 一、气质的基本概念• 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

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首先就是指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速度和稳定性(感知觉得速度、注意力集中的长短、思维的快慢),其次是指心理过程的强度(情绪的强弱、抑制努力的程度)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有的人倾向于内部事物,有的人倾向于外部事物)。

• 二、气质的学说• 1 、我国古代关于气质的分类• 孔子把人分为“中行”、“狂”、“狷”三类。• 2 、希波克拉底对气质的分类• 他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

类型。

Page 9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气 质• 3 、体型说•   体型说由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奇默 (E.Kretschmer) 提出。根据体型特

点,他把人分成三种类型,即肥满型、瘦长型、筋骨型。• 4 、激素说•   激素说是生理学家柏尔曼 (Berman) 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气质特点与

内分泌腺的活动有密切关系。此理论根据人体内哪种内分泌腺的活动占优势,把人分成甲状腺型、脑下垂体型、肾上腺分泌活动型等。

• 5 、血型说•   血型说是日本学者古川竹二等人的观点。他们认为气质是由不同血型决定的,血型有 A 型、 B型、 AB型、 O型,与之相对应气质也可分为 A 型、B型、 AB型与 O型四种。这种观点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 6 、活动特性说• 7 、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巴甫洛夫• 大脑皮质的神经过程(兴奋与抑制)具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均衡性和灵

活性• 气质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Page 99: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气 质

• 气质是由许多心理活动的特性交织而成的,反映了人在心理活动及行为上各种动力性特征。这些心理特性也是测量人气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一 )感受性 • (二 ) 灵敏性• (三 )耐受性• (四 )向性• (五 ) 情绪兴奋性• (六 )可塑性

Page 10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气 质• 四、气质类型典型特征及表现• 气质类型是指每一类人共同具有的各种气质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 (一)、胆汁质• 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这类人情感和

行为动作产生得迅速而且强烈,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性情开朗、热情,坦率,但脾气暴躁,好争论;情感易于冲动但不持久;精力旺盛,经常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有时缺乏耐心;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对问题的理解具有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意志坚强、果断勇敢,注意稳定而集中但难于转移;行动利落而又敏捷,说话速度快且声音洪亮。

• (二)、多血质• 多血质的人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发生得很

快,变化得也快,但较为温和;易于产生情感,但体验不深,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姿态活泼,表情生动,有明显的外倾性特点;机智灵敏,思维灵活,但常表现出对问题不求甚解;注意与兴趣易于转移,不稳定;在意志力方面缺乏忍耐性,毅力不强。

Page 10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气 质• (三)、粘液质

粘液质的人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这类人情绪不易发生,也不易外露,很少产生激情,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不动声色;注意稳定、持久,但难于转移;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比较细致,喜欢沉思;在意志力方面具有耐性,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大的自制力;态度持重,好沉默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 倾性,可塑性差。(粘液质:安静型,属缄默而沉静的类型)

• (四)、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都相当缓慢,柔弱;情感容易产生,而且体验相当深刻,隐晦而不外露,易多愁善感;往往富于想象, 聪明且观察力敏锐,善于观察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 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安,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 坚忍的精神;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Page 10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气 质• 五、气质的意义• (一)、气质类型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 气质本身无“好”“坏”之分,各种气质类型既有可向积极

方向发展的一面,也有向消极方向发展的一面。• (二)、气质是择业和选拔人才的依据之一 • 工作性质不一样,对气质有不同的要求。即有一个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活动效率问题。这是职业选拔上的实际问题。

• (三)、气质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 1.依据学生不同的气质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 2. 教育学生善于认识、改善自己的气质 • 3.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 4. 教师本人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Page 10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性 格

• 一、性格的概述 •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把性格定义为:表现在人对现

实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对性格定义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 首先,性格是人对现实的 态度和行为方式概括化与定型化的结果。

• 其次,性格指一个人独特的、稳定的个性心理。 • 再次,性格是个性特征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Page 104: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性 格• 二、性格与气质、能力的关系• (一)、性格与气质• 由于性格与气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把二者混淆起来,把气质特征说成性格,或把性格特征说成气质。例如,有人常说某人的性格活泼好动,有的人性子太急或太慢。其实是讲的气质特点,性格与气质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

• 1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a 性格侧重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有关的方面,是个体对现实的 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气质则侧重于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无关的动力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在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 b 气质是以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为生理基础的,而性格则以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为生理基础的。

• c 气质具有明显的天赋性,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 而性格是后天获得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性格则有好坏之分。

• d 气质是生下来就有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而性格则是在个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中,随着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发展的。相对于气质而言,性格较易发生改变

Page 105: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性 格• 2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是相当密切而又相当复杂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相似的人可能气质类型不同。具体地说,二者的联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a气质可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例如,同是勤劳的性格特征,多血质的人表现出 精神饱满,精力充沛;黏液质的人会表现出 踏实肯干,认真仔细;同是友善的性格特征,胆汁质的人表现为 热情豪爽,抑郁质的人表现出 温柔。 b 气质会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速度。当某种气质与性格有较大的一致性时,就有助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相反会有碍于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如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勇敢、果断、主动性的性格特征,而黏液质的人就较困难。   c性格对气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掩盖和改造气质,使气质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如飞行员必须具有冷静沉着、机智勇敢等性格特征,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这些性格的形成就会掩盖或改造胆汁质者易冲动、急躁的气质特征。

Page 106: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性 格

• (二)、性格与能力 • 性格与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中的两个不同侧面。性格与能力不同,能力是决定心理活动的基本因素,活动能否进行,这与能力有关;性格则表现为人的活动指 向什么,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进行。性格与能力是在一个人统一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

• 三、性格的外部表现•   性格往往是通过一个人具体的活动、言语、表情、姿态表

现出来的。性格的 外部表现为 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性格提供了依据。

• 1 、性格在活动中的表现• 2 、性格在言语中的表现• 3 、性格在外貌上的表现

Page 107: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性 格• 四、性格的结构• 性格是一个复杂而完整的系统,它包含着各个侧面,具有各种

不同的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征在不同的个体身上,组成了独具结构的模式。一般人对性格结构的分析,着眼于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四个方面。

•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1 .表现为对社会、对 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特征• 2 .表现为对学 习、劳动和工作的态度特征• 3 .表现为对 自己的态度特征•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Page 108: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性 格

• 五、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1 、来自生理因素的影响• 2 、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 ( 1 ).家庭气氛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儿童性格

的影响 • (2).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与方式的影响 • 3 、来自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 4 、来自社会因素的影响• 5 、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Page 109: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性 格

• 六、学生良好性格塑造的途径与方法• (一)、树立效仿的榜样 • (二)、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 (三)、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 (四)、创设优良的集体气氛 • (五)、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Page 110: 第一章    绪   论

第十二章 人际交往第十二章 人际交往

Page 11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动态观点,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静态观点,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的某种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二、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 人际交往的过程实际上是信息传递和接受的过程,个人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是积极主动地活动者,并且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还在不断地被充实与发展。

•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根据交往的深度可分为 5 个阶段:• 彼此陌生,互不相识,甚至彼此均为注意到对方的存在• 单方(或双方)开始注意到对方的存在,单 方或对方也可能知道对方是谁,但从未接触过• 单方或双方受到对方的吸引,与之(或彼此)接近,构成表面接触• 双方交感互动,开始了友谊关系• 朋友之间的友谊也有程度深浅之分• 三、人际交往的意义

• (一)交流信息,丰富思想• (二)协调行为,提高效率• (三)以人为镜,认识自我• (四)排解情绪,心理保健

Page 112: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语言交往与非语言交往

• 一、语言交往• 二、非语言交往

Page 11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人际吸引的条件

• 外貌特点,临近性,相似性,互补性,个性品质,相互性

Page 114: 第一章    绪   论

第四节 青少年儿童交往的特点与师生关系系• 一、青少年儿童的交往特点• 二、交往规律在师生关系中的运用

• 当代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的一个特殊群体,既具有当代青年人际交往的特点,又有自身交往的显著特征• 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包括交往对象、 交往范围及交往内容的开放• 十分重视平等交往,认为人与人是平等的、互助的• 交往需求迫切,但交往又不尽如人意• 交往动机中功利性和情感性并重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及其调整 •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原因• (一)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集体宿舍生活• (二)环境和交往地位的变化• (三)归因不当 • (四)缺乏交往经验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情绪障碍及其调适• (一)易激动愤怒• 对待愤怒,健康而有效的方式是化解和有分寸的表达• (二)交往恐惧感• 克服交往恐惧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行动,主动参与;寻找恐惧的原因,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了解个性,改善个性• (三)嫉妒• 对嫉妒心理的调整:纠正不正确的想法;增强道德法制观念不要引发破坏性行为;积极升华,通过积极上进的办法赶上或者超过对方,达到心理平衡• (四)羞怯• 增强自信心,不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积极进行交往• 三、自我认知的障碍及其调适• (一)自我认知障碍的表现• 自大自傲、自卑、自我中心• (二)自我认知的培养途径• 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正确地对待自我,积极地悦纳自我,有效控制自我•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个性问题及其调适• 偏执,怯懦,鲁莽,戒备

Page 115: 第一章    绪   论

第十三章 学习心理第十三章 学习心理

Page 11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 所谓经验包括外部的环境刺激、个体的练习、个体与环境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等。

Page 117: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 二、学习的类型• (一)按照学习的水平与结果分类• 美国现代 著名心理学家加涅( Gagne )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与学习的结果对学习进行了不同的分类。

• 根据学习繁简程度的不同,加涅将学习分为 8 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系列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问题解决的学习

• 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加涅将学习分为 5 类:言语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

Page 11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 (二)按照学习的目标分类• 布卢姆( B.Bloom )以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为出

发点,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3个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 6 类: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 (三)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及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类

• 奥苏贝尔( Ausubel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 习

•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Page 119: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 三、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 强调复杂行为是建立在条件联系上的复合反应,

学习就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一)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最具代表性。斯金纳把条件反射分为应答性条件反射(或经典条件反射)和反应性条件反射(或操作条件反射),学习可以看成是形成操作条件反射的过程。操作条件反射的形成与强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Page 12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 认知学习理论• 强调从整体上探讨学习的本质,切入学习的

内在过程研究学习活动。其主要理论分支有:• 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 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信息加工学习论

Page 12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一)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该学派关于学习的理论观点主要有:• 学习是对问题情境的整体知觉和理解,是对完整结构(完形)的组织,而不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 学习是由顿悟实现的, 即顿悟学习。• 创造性思维是建构“格式塔”的过程。• (二)布鲁纳的发现学 习论• 发现学 习是让学习者自己主动去发现知 识的结构、结论和规律的学习

过程。•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 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表现在:• 有利于开发利用学习者的潜能• 有利于外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 有利于学习者学会探索最优的方法和策略• 有利于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Page 12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 (三)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把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认为学生的学习

主要是意义学习,而多数的意义学习是通过同化而实现的。• 同化学习有 3 种方式:类属学习(又称下位学习)、总括学习

(又称上位学习)、并列组合学习• (四)信息加工学习论• 信息加工学习论主要是解释人对环境中的有关信息怎样经由感官察觉、注意、识辨、转换、记忆等内在心理活动吸收并加以运用的历程,即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说明人的认知过程的一种理论。

• 该理论大大促进了学习心理研究,引发了一场学习观念的变革。但也存在局限性。

Page 12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学习概述

•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着重阐述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主要代表人

物有班杜拉( Bandura )、米勒( Miller )、多拉德( Dollard )。

• 其主要理论有:三元交互学习论、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自我调节学习论

•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当代西方人本主义学习论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

( Rogers )和康布斯( Combs )等。• 人本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 强调学习形成自我,学习促进自我实现,学 习是通过健康生活

的钥匙。• 强调非智力因素如动机、情感、人际关系等对学习的影响作用

Page 124: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致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 学习动机的类型: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普通型学习动机与偏重型学习动机

• (二)学习动机理论• 早期的动机理论:驱力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 归因理论: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归因,会对今后行为产生重大影响。韦纳把

成败的原因分为 3 个维度: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的归因和非稳定的归 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 4 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 韦纳特别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制归因维度对行为影响的积极作用。• 成就目标理论:成就目标理论是近 20 年来形成的一种社会认知取向的动机

理论。该理论认为,成就目标、期望、归因、动机定向、自我能力知觉、社会比较和成就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从成就动机到成就行为存在更深层的内在机制。

Page 12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

•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 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特别是对于要有效进行长期的有意义学习,动机更是必要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学 习动机决定学习的方向、学习动机决定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对取得的学习成绩有很大影响。

• (四)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应注意的问题有:确立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适当参加学习竞赛活动、正确归因、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和策略、树立学习榜样、建立和发展积极的自我概念、享受学习成功感。

Page 12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

• 二、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人们对实现

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要的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时能坚持多久。

• (一)自我效能感与学习• 自我效能感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其影响学习成绩的作用方式有:

• 通过影响学生的自我期望程度而影响学习成绩。• 通过迁移或泛化影响学习成绩。• 通过影响对学习内容层次性的选择而影响学习成绩。• 通过影响学生的归因模式影响学习成绩。

Page 127: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

• (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高• 培养方法有:• 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更多的成功•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会对学习情况作自我观察和记录

• 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自我归因

• 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Page 12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

• 三、学习策略• (一)学习策略概述•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中根据学习内容和自身学习特点,选择、组织、加工、运用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的方案。

• 学习策略的特点:主观能动性、有效性、过程性、通用性• (二)基本学习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学习者的有意控制下,主动地以语言的

方式,出声或不出声地重复先前学过的材料,以帮助记忆。• 组织策略:是对学习材料进行一定归类、组合的学习策略。• 精细策略:是指学习者利用表象、意义联系 或人为联想等

方法对学习材料精心加工,以增加理解和记忆。

Page 129: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影响学习的心理因素及其辅导

• 四、其他个性因素• (一)智力因素• 智力是指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与想像力等的总和,其核心因素是抽象思 维能力。

• 研究表明,智力影响个体的学业成就(包括学习成绩与工作业绩)。但研究也显示,智力对学业成就并不具有决定作用。

Page 13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学习动机• (二)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性格、气质、情绪、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个体的学习活动具有动力、指向、巩固、弥补智力不足等作用。

• 与学习有关的非智力因素有:对知识价值的认识、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气质与性格;情绪、情感与意志。

• (三)健康与疲劳• 身心健康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基础。• 身体健康是指无感病变、损伤或缺陷,它对学习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

• 心理健康则既无心理障碍和疾病,又能积极适应环境。心理不健康,如长期的焦虑、抑郁、严重自卑感、不安全感、嫉妒、敌对、犯罪感、自我无价值感等,都会影响学习活动持续、顺利地进行。

Page 13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知识的掌握

• 一、知识的理解• 二、知识的应用

Page 132: 第一章    绪   论

第四节 技能的形成

• 一、技能概述• 二、动作技能的形成• 三、智力技能的形成

Page 133: 第一章    绪   论

第五节 学习迁移

• 一、学习迁移概述• 二、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三、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Page 134: 第一章    绪   论

第十三章 品德心理与教育第十三章 品德心理与教育

Page 13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 一、品德•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

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 时所表现出来的 某些稳固的特征。

Page 13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一)品德心理内容与形式• 品德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构成的。品德心理内容主要包括道德需要、道德动机、道德自我意识。

• (二)品德心理能力• 品德心理能力是指个体完成品德活动的本领,

是有效开展品德活动、实现品德目标的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

Page 137: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品德心理概述

• 三、品德心理结构的特点• (一)整体协调性• (二)动态发展性 • (三)相对稳定性

Page 138: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 一、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用认知发展的观点解释道

德发展,提出了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理论。他认为,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认知发展表现出一 定的阶段性,道德发展也会表露出阶段性。

• (一)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上的准则• (二)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三)从服从的公正到公平和公道的公正• (四)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惩罚• (五)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

Page 139: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理论• 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论• 美国教育家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把人们的道德判断概括为 3

种水平,每种水平分为两个阶段,形成了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理论。• (一)前习俗水平(前道德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纯是外

在的• 阶段 1 :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 阶段 2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 (二)习俗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奖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

从各种准则。• 阶段 3 :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定向阶段• 阶段 4 :“法律与秩序”的定向阶段• (三)后习俗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超出权威人物的规定,有了更普遍的认识,表现为个人的义务 感。

• 阶段 5 :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 阶段 6 :普遍的伦理原则的定向阶段

Page 140: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理论

•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儿童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他人的行为表现而学会新的 行为反应的,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核心内容

• 班杜拉把道德发展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强调模仿在儿童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 认为学习并非被动地接受环境的示范作用,而是经过自己的认知加工,对示范行为有所取舍,逐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Page 141: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理论

• 二、影响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社会风气、社会宣传等• (二)家庭环境因素• 家长的素质、对子女的态度和教养方法、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等

• (三)学校教育因素• 主导作用。教育者的德育素养和严格遵循德育规律。• (四)个体因素• 个体身心发展状况,个体原有的品德基础• (五)性别差异

Page 142: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理论

• 三、品德的教育培养• (一)晓之以理,掌握道德概念,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 (二)动作以情,丰富道德感情• (三)持之以恒,增强道德意志力• (四)导之以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Page 14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 一、学生不良品德的概念• 二、形成原因• 三、矫正• (一)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 道德观念模糊,缺乏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是非

不明,善恶颠倒• 缺乏正确的道德感情,爱恨颠倒,荣辱不分,贪恋低级 情趣,缺乏真正的正义感

• 道德意志薄弱,缺乏自制力• 从小养成不良行为习惯

Page 144: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 (二)矫正不良品德的措施• 创设信任与关爱的教育环境,消除疑惧心理和对

立情绪• 善于发现积极因素,长善救失• 抓住教育时机促使转化• 提供范例,增强是非感• 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锻炼与诱因斗争的意志力

Page 145: 第一章    绪   论

第十五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第十五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Page 14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一、心理发展的定义• 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人再到老年

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连续变化过程。但并非所有的心理变化都是心理发展,只有那些因学习和经验所产生的比较持久的心理边哈才构成心理发展。

• 狭义的心理发展只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它反映了人对客观显示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Page 147: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二、心理发展基本特点• 1 连续性• 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量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从出生到成年期

间,主要是量的不断增长过程。当量的增长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会产生质的变化,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量的增长……,因此,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同时表现出间断性, 即量的增长会引起质的变化,使个体的心理发展表现出 阶段性。

• 顺序性• 个体心理的发展总是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经历着一个

不可逆反、不可超越的发展的过程。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可以加速或延缓,但发展的顺序不会改变。

Page 148: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3 不平衡性• 个体的各种心理机能并非按照一个模式发展,人不总是按相等

的速度直线发展。不同心理机能在发展的起点时间上,发展的速度上表现出不 同的特点;同一机能特性的表现也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即个体心理发展呈现不 平衡性。例如,个体感知的发生较早,感知能力发展较快,而思维发展的时间要晚一些,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相对于感知而言也要缓慢一些。

• 4 差异性• 个体心理的发展既表现出 共同性,又表现出个 别差异。同一年龄的个体在心理发展水平上往往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例如,就能力的发展而言,不论是在发展水平,表现早晚,还是在类型上,同一年龄的个体之间是不完全相同的。

Page 149: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二 心理发展的阶段• (一)心理年龄特征• 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 般

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心理年龄特征。心理年龄特征是从许多同龄人心理发展的事实概括出来的,它代表了这一年龄阶段大多数个体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趋势,是这一年龄阶段区别后一年龄阶段的本质的特征。

• 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变性。

Page 15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 根据个体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心理年龄特征以及进行

的主导活动,可以将个体心理发展分为以下八个阶段:• 1 乳儿期: 0—1 岁• 2 婴儿期: 1—3 岁• 3 幼儿期: 3—6 、 7 岁• 4 童年期: 6 、 7—11 、 12岁• 5 少年期: 11 、 12—14 、 15岁• 6 青年期: 14 、 15—25岁左右• 7 成年期: 25—65岁• 8 老年期: 65岁以后

Page 15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三 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具体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 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1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 2 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3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不是固定不变

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水平、不同心理机能上是有所不同的。

• 4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为发展的可能性与发展的现实性之间的 辨证关系。

Page 152: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四、心理发展的动力• 心理的发咱同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其根本

原因在于它的内部矛盾,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就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具体来看,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一般指人在活动中,一定社会和教育向人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人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Page 153: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童年期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 一 童年期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感觉的发展• (二)知觉的发展• (三)注意的发展• (四)记忆的发展• (五)思维的发展• 二 童年期学生个性和社会化的发展• (一)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 (二)少个性倾向性的发展• (三)少年人际关系的发展

Page 154: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

• 一、初中生生理发展的特点• 二、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Page 155: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 一、青年期学生生理发展的特点• 二、青年期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Page 156: 第一章    绪   论
Page 157: 第一章    绪   论

第十六章 心理健康教育第十六章 心理健康教育

Page 158: 第一章    绪   论

• 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

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常保持心理处于最佳发展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由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在制定心理将康判断标准时往往要以人的主观感受性、适应社

会情况等方面作为依据,因而,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以下简要介绍几种观点,以帮助我们形成对心理健康的基本认识。

• 由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在制定心理将康判断标准时往往要以人的主观感受性、适应社会情况等方面作为依据,因而,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以下简要介绍几种观点,以帮助我们形成对心理健康的基本认识。

• 堪布斯的特质标准• 美国学者堪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有四种心理特质: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

人、能面对现实和 接受现实、主 观经验丰富,能对自己周围的事件及环境有清楚的认识•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研究提出心理健康者的 15 个特征,它是目前人们引用较多的心理健

康标准• 正视现实 ;接纳自然、他人和自我;言行坦率;热爱事业;独立独处;自主性;热爱生活;有

高峰体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人际关系良好;待人民主平等;信守道德准则;富于幽默感;富有创造性;不随波逐流

• 三、心理健康的评价方法

Page 159: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与途径• 学校心理辅导的含义、原则、途径和方法

Page 160: 第一章    绪   论

第三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内容

• 学习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