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42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

Upload: marsden-george

Post on 01-Jan-2016

7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0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 、基因的分离定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Page 2: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 (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1884] ,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名叫海因策多夫 (Heinzendorf) 的小村中,父亲是农民,擅长嫁接 ; 母亲是园艺工人。由于家庭的影响,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他于1981 年在维也纳大学学习, 1853 年从维也纳到布隆 (Brünn)[ 现在捷克的布尔诺 (Brno)] 修道院当修道士,直至 1868 年当选修道院院长为止。孟德尔从 1856 年起就是在修道院的花园里种豌豆,开始他的“豌豆杂交试验”,到 1864 年共进行了 8年,发现了前人未认识到的规律,这个规律后来称为”孟德尔规律” , 即遗传学上的分离规律和独立分配规律,这两个规律与后来摩尔根的连锁遗传规律并称为遗传学的三大规律。但当时这一规律并未被认可,直至他去世后的 1900 年,才又被重新提出。而孟得尔被称为“遗传之父”。

Page 3: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Page 4: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豌 豆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

1 、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

2 、豌豆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Page 5: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直发与卷发? 兔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Page 6: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单击画面继续

人的某些相对性状

Page 7: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下列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小麦种子的白粒与红粒

B 、狗的卷毛与白毛

C 、小麦的有芒与无芒

D 、五指与多指

答案 :(B)

Page 8: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人工杂交(异花传粉)

孟德尔杂交试验的独特之处 :

分别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Page 9: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解释 : P

F1

F2

子一代子二代

♀♂×

亲本

母本父本杂交自交

Page 10: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矮茎的性状在 F1

中丢失了吗 ?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相对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F1 中只出现高茎

F2 中出现高茎和矮茎,比例为 3 : 1

显性纯种和隐性纯种杂交, F1 中只出现显性性状

F2 出现性状分离, 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比例为 3 : 1

Page 11: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对相对性状(茎的高矮)的遗传试验

P: 高 ×  矮

单击画面继续

F1 高

F2 高 787 矮 277

比例约 3 : 1

│ ↓

│↓

F2 中的 3 : 1 是不是巧合呢?

( 性状遗传图解)

×

Page 12: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2.84:1

277 (矮)787 (高)茎的高度

F2 的比另一种性状一种性状性状

2.82:1

152 (黄色)428 (绿色)豆荚颜色

2.95:1

299 (不饱满)882 (饱满)豆荚的形状

3.01:1

2001 (绿色)6022 (黄色)

子叶的颜色

3.15:1

224 (白色)705 (灰色)种皮的颜色

3.14:1

207 (茎顶)651 (叶腋)花的位置

2.96:1

1850 (皱缩)5474 (圆滑)

种子的形状

单击画面继续

Page 13: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对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①相对性状是由遗传因子(现称基因)决定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用小写字母表示,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

②配子形成时,成对的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因此配子中基因是( )

③当雌雄配子结合完成受精后,基因又恢复成对。显性基因 (D) 对隐性基因 (d) 有显性作用。所以 F1

代表现显性性状 ( 高茎 ) 单击画面继续

成单的

Page 14: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对一相对性状遗传试验的解释

④ F1 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受精机会均等,所以 F2

性状分离,表现比为 3:1 ,基因类型比为 1:2:1 。

单击画面继续

以上解释仅仅是孟德尔认为的,到底正确与否,还要通过实验验证。一个正确的理论,不仅能够解释出现的问题,还应能预测另一些实验的结果

Page 15: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验证说明: 1 、两个盒子里都放有十粒黑色棋子和十 粒白色棋子            2 、用黑色表示显性性状,白色表示隐性 性状   3、从两盒中随机抓取棋子进行组合结果:组合类型

DD Dd dd

单击画面继续

Page 16: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做纯合子。例如 DD 和 dd

纯合子 ( 纯种 ) :

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这样的个体叫做杂合子。例如 Dd

杂合子 ( 杂种 ) :

稳定遗传,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现象

不稳定遗传,杂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

Page 17: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测交亲本 杂种一代 隐性纯种测交亲本 杂种一代 隐性纯种D d dd

配子 D d d

D d

dd测交后代测交后代 高茎 矮茎

比 例 1 : 1

对分离现象解释验证测交试验 : 让 F1 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Page 18: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A

A

A

AA

Aa

a

a

a

a

a

染色体复制

减Ⅰ 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Ⅱ

减Ⅱ

着丝点分裂

A

a

DNA

着丝点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Page 19: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等位基因

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Page 20: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实质( 1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 2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开,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下一代( 3 )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

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Page 21: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分离定律的实质 :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 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Page 22: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解释的正确性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二)、测交

P :高 ( 纯 )X 矮 F1 高 ( 显性性状 ) F2 :高 3 :矮 1( 性状分离 )理论解释:

P : DD X dd F1 : Dd 配子:

F2 基因型:

1D : 1d

( 受精机会均等 )

( 等位基因 )

1DD : 2Dd : 1dd

杂交实验的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即测 F1 基因型为 Dd结论:30株高: 34株矮F1 X 矮茎实验:

1Dd:1dd 的结果应有 DdXdd如解释正确,分析:

验证对分离现象测 F1 基因型F1 X 隐性类型目的:

基因分离规律小结:

Page 23: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单击画面继续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例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基因型:

表现型:基因型和表现型

Page 24: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

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 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 表现型相同 , 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 表现型不同 , 基因型不一定不同 . 因为表现型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

表现型 = 基因型 +环境因素

Page 25: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显性的相对性

完全显性 :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F1的全部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 ,并且在表现程度上和显性亲本完全一样 , 这种显性叫完全显性 ( 如孟德尔研究的豌豆的 7 对相对性状 )

Page 26: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不完全显性 :

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 , 如果 F1 的介于显性和隐性亲本之间 , 这种显性叫不完全显性

共显性 :

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 , 如果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 F1 的的个体上显现出来 , 而不是单一的表现出中间性状 , 这种显性叫共显性

Page 27: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的应用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育种年限长,理论上后代不会全是纯合

子) 杂交育种中的连续自交及相关计算公式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 人类遗传病

预防 一对基因的遗传组合

基因分离定律事例分析棋盘法和交叉线图解法

Page 28: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相关概念:亲本( P —) 用于交配的两个实验材料 , 包括父本 ,母本

子代——交配后产生的后代,包括子一代( F1 )、子二代( F2 ) ······

正交——如以 A 为父本, B 为母本进行交配反交——以 B 为父本, A 为母本进行交配

父本———提供精子的亲本母本——提供卵细胞的亲本

自交——同种性状的两个亲本交配,以 表示

杂交——两种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以 X 表示

Page 29: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相关概念 :1 、性状 :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2 、相对性状 : 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 、显性性状 : 杂种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4 、隐性性状 : 杂种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5 、性状分离 :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6 、显性基因 :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7 、隐性基因 : 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8 、表现型 : 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表现型。9 、基因型 : 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10、纯合子: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11、杂合子: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12、等位基因 : 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控制相 对性状的基因。

Page 30: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与性状的概念系统图

基因基因型 等位基因显性基因

隐性基因

性状 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纯合子

杂合子

表现型

发 生 决 定 决 定 控 制 控 制 控 制

单击画面继续

Page 31: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生物个体基因型的推断方法1 、正推法 以知双亲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推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

基本的交配组合有以下六种(设 A 对 a 为显性)亲本组合 亲本表现

型子代基因型及比值

子代表现型及比值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显 × 显

显 × 显

显 × 隐

显 × 显

显 × 隐

隐 × 隐

AA

AA:Aa=1:1

Aa

AA:Aa:aa=1:2:1

Aa:aa=1:1

aa

全显全显全显

显:隐 =1 : 1

全隐

显:隐 =3 ;1

Page 32: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产生配子的概率,来求子代的基因型及概率。其方法是先求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及每种配子的概率,再用两种相关配子的概率相乘。

例如:人类白化病遗传,双亲基因型若为:Aa×Aa,父本产生 A 和 a 配子的概率各占 1/2,母本产生 A 和 a 配子的概率各占 1/2,因此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1/2×1/2=1/4.

点拨:

Page 33: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2 、逆推法 根据子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及比值推断双亲的基因型。 方法一:隐性突破法。子代中隐性个体的存在,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一定是纯合子,基因型为 aa,其中一个 a 来自父本,一个 a 来自母本,因此双亲必然都有一个隐性基因 (a),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做进一步的推断。

方法二: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的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 A _”来表示,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aa,然后再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值,推断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

Page 34: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概率计算的基本原理:在对遗传学问题进行分析时,常遇到概率的问题,这就要依据两个基本原理分析,即:加法定理和乘法定理。

1 、加法定理•当一时间出现时,另一事件就被排除,这样的两个事件程为互斥事件或交互事件,这种互斥事件出现的概率是他们各自概率之和。•例如,肤色正常 (A)对白化病 (a)是显性,一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 Aa,他们孩子的基因组合就是四中可能: AA、 Aa、 Aa、 aa,该路都是 1/4,然而这些基因组合都是互斥事件,一个孩子如是 AA,就不可能是其他的基因组合。所以这个孩子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4(AA)+ 1/4(Aa)+ 1/4(Aa) +1/4(aa)=3/4.

Page 35: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2 、乘法法则

当一个时间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事件的发生,这样的两个独立事件同时或相继出现的概率是他们各自概率的乘积。

例如: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各为 1/2,由于第一胎不论生男孩还是生女孩都不影响第二胎所生孩子的性别,因此属于两个独立事件,所以一对夫妇连续生两胎都是女孩的概率是 1/2×1/2=1/4.

Page 36: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分离规律的验证方法 测交法:杂种 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个体,证明了杂种 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自交法:杂种 F1自交后代 F2中出现显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也是由于 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颜色,且比例为 1 : 1 ,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Page 37: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 杂交育杂交育种种Tt

抗锈病F1 × Tt

抗锈病

抗锈病 不抗锈病

TT Tt Tt ttF2

×F3

Fn

×

TT 不再发生性状分离……

连续自交

T tTt配子

选育显性优良性状

从 F2 代开始连续自交选育

如何选育隐性优良性

Page 38: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1/4AA 1/2Aa 1/4aa

Aa

½(1/4AA 1/2Aa 1/4aa)

1/8AA 1/4Aa 1/8aa

1X1/8AA ¼(1/4AA 1/2Aa 1/4aa) 1X1/8aa

1/16AA 1/8Aa 1/16aa

AA(1/4 + 1/8 + 1/16 + ``` + 1/2n + 1) Aa(1/2n) aa(1/4 + 1/8 + ````` + 1/2n +

1)

AA(1/2-1/2 n + 1 ) Aa(1/2n) aa(1/2-1/2 n + 1 )

P

F1

F2

F3

Fn

1x1/4AA 1x1/4aa

1x1/4AA1x1/4aa

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以 Aa为例)

Page 39: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经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 Aa 连续自交,第 n 代的情况如下表:

Fn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

隐性纯合子

显性性状个体

隐性性状个体

所占比例 ½n 1-½n ½-½n + 1 ½-½n + 1 ½ + ½n + 1 ½ + ½n + 1

注: 上例以 Aa为亲代,其自交所得 F1为子代。若以 Aa为第一代,其自交所得子代为第二代,则上述所有比例式中 n都应取值为 n-1。对 n 的取值,可取为自交次数。对纯合子机率记忆方法:分子永远比分母 2n 少 1.

Page 40: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思考1 、基因型分别为 bb 、 Bb 、 BB 的三个植物个体,其中属于杂合体的是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有 。 2 、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 F1产生 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 。 F2 的基因型有 ,其比为 。其中,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是 。3 、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这对夫妇再生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是 。

BbBb 和 BB

2 1:13 种 1:2:1

Dd

Bb 和 Bb

1/4

Page 41: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6 、如图所示为某家族中白化病的遗传图谱。请分析并回答(以 A 、 a 表示有关的基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 女正常 男正常 女患者 男患者

(1).该病致病基因是 性的。 (2)5号、 9 号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 (3)8号的基因型是 ( 概率为 ) 或 ( 概率为 ) ; 10号的基因型是 ( 概率为 ) 或 ( 概率为 ) 。 (4)8号与 10号属 关系,两者不宜结婚,后代中白化病机率将是 。 (5)7号的致病基因直接来自哪些亲体? 。

隐Aa aa AA 1/ 3

Aa 2/3 AA 1/3Aa 2/3 近亲

1/93 号和 4 号

Page 42: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