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19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Upload: laurel-morales

Post on 02-Jan-2016

4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1 会计确认. 1.1 概念: 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 辨认和确定 经济信息 是否应作为会计信息 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信息变换的关键环节). 1.2 确认的阶段. ( 1 )初次确认: · 依据会计目标或会计核算的特定规范要求,筛选多余的或不可接受的数据,将筛选后有用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将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会计要素的确认)。 · 旨在确定 经济信息能否转化为会计信息并进入会计处理系统 (主要标准: 能否用货币计量 ). ( 2 )再次确认: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Page 2: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1 会计确认

1.1 概念:

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应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信息变换的关键环节)

Page 3: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1.2 确认的阶段

( 1 )初次确认:

· 依据会计目标或会计核算的特定规范要求,筛选多余的或不可接受的数据,将筛选后有用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类,运用复式记账法编制记账凭证,将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会计要素的确认)。

· 旨在确定经济信息能否转化为会计信息并进入会计处理系统(主要标准:能否用货币计量)

Page 4: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 2 )再次确认:

根据管理者的需要,确认账簿资料中哪些项目应

列入财务报表,或在财务报表中应揭示多少以及何种财务资料。

对会计处理系统输出的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的确认,是对已有的会计信息的再提纯、再加工,保证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标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输出的信息应是能够影响决策的信息)

Page 5: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1.3 确认的主要标准

可定义性:

经济信息所涉及的内容是否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即能否将经济信息具体化为某一类会计要素。

可计量性: 经济信息的内容能否用货币计量 可靠性:凭证所载的经济信息是否真实、可信 相关性:

确认进入会计系统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是不是有用

Page 6: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1.4 会计处理基础——何时确认入账

权责发生制(应计制):指对于会计主体在

一定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凡属本期的

收入(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无论款项是

否收到,均计入本期;凡属本期的费用(符

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无论款项是否支付,

均计入本期。

Page 7: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权责发生制(应计制):

核心:按交易或事项是否发生(以应收或应付,而非是否实际收付)为原则和标准确定其归属期。

比较:收付实现制 例: A 企业于 2012 年 12 月 19 日向 B 企业销售

产品一批,商品及相关票据于 12 月 25 日到达 B 企业,商品经 B 企业验收入库;销售合同规定, B 企业应于 2013 年 1 月 19 日之前全额支付款项。 2013 年 1 月 18 日, A 企业收到上述货款。

Page 8: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2 会计计量

2.1 概念:

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会计核算的全过程离不开计量。

未经确认,不得计量;没有计量,确认失去意义。

2.2 会计计量单位

一般情况下,以法定的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Page 9: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2.3 会计计量目标 目标 1 :对外报告的需要——财务会计 通过财务报告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如债权人通过阅读资产负债表了解债务人的偿债能力;投资者通过阅读利润表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

目标 2 :经营管理需要——管理会计 为管理当局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管理层需要经营

活动更为具体详细的会计信息,包括过去的、即时的,能反映决策过程有效性的机会成本、边际成本和差异成本等比较性和未来性会计信息。

Page 10: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2.4 计量基础

( 1 )财会会计计量基础 有多种计量属性,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尤

其是资产)的可计量的某一方面或外在表现形式。

Page 11: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计量属性:按什么标准来记账

计量基础 含 义 举 例

历史成本 按形成某项会计要素时所付出的实际成本计价

资产按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重置成本 按照现在形成某些会计要素可能付出的成本计价。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 出售时可能收回的金额(扣除可能发生的费用)

资产按正常出售能收到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现值 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资产按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 公平交易中,交易双方自愿形成的交易价格。

资产按交易双方自愿交易达成的交换的价值额计量。

Page 12: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 2 )管理会计计量基础① 业绩基础 管会是提高企业业绩的重要手段,主要从经营战略与融资、工作质量、人员岗位价值、收支预算、责任控制、考评奖惩方面对企业业绩进行计量和考评,推动上述各领域的工作效率。

② 预测基础 指会计具有能动预测经营前景的能力,提供能

有效指导经营管理的信息。管会的核心工作是要不断“发掘”企业盈利能力,服务于决策,为此需要不断“发掘”信息,而这讲取决于祺对现实状况的有效预测能力。

管会会计简表 p162

Page 13: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3 会计记录

3.1 概念:

是对会计对象进行记录的手段。

会计确认和计量都是融合在会计记录的各种

方法中的。

Page 14: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3.2 会计记录方法方 法 含 义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方法

复式记账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

填制和审核凭证

为会计记录提供完整、真实的原始资料、保证账簿记录正确、完整的方法。

设置和登记账簿

根据填制和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记录的方法。

成本计算 对应该计入某对象上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法。

财产清查 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查财产和资金实有金额的方法。

Page 15: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4 财务会计报告

4.1 概念: 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其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是对日常核算的总结(以表格的形式),是在账簿记录基础上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进一步加工整理。

有一定的局限性,辅之以报表附注和其他资料。

Page 16: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4 财务会计报告

4.2 主要报表类型 资产负债表:反映财务状况、偿债、筹资能力等信息

利润表:反映经营成果信息 现金流量表:反映现金流入、流出信息。

Page 17: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5 会计循环

5.1概念 会计人员依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周而复始地生产会计信息的过程。

Page 18: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5.2 简单会计循环图示

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

(原始凭证)

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

(原始凭证)

会计分录(记账凭证)

会计分录(记账凭证)

会计账户(会计账簿)

会计账户(会计账簿) 会计报表会计报表

过账

过账

试算平衡表试算平衡表

试算平衡

试算平衡

编制报表编制报表

分析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Page 19: 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确认是经济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的关键环节;会计计量贯穿于整个会计循环过程中;

会计确认和计量结果通过会计记录反映,确认和计量的过程也融合于会计记录过程中;

会计报告以简洁的表格形式总结了日常会计核算的结果。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