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65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Upload: dante

Post on 05-Jan-2016

10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9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概述.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环境质量是由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的质量构成的,而每种介质的质量都是可通过感官性状指标、理化指标和 / 或生物学性状指标的监测数据来反映的。. 环境质量评价. 是从环境卫生学的角度,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定和预测。.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种类. < 一 >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①比较全面地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Page 2: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概述

Page 3: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

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 环境质量是由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的质量构成的,而每种介质的质量都是可通过感官性状指标、理化指标和 / 或生物学性状指标的监测数据来反映的。

Page 4: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

是从环境卫生学的角度,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定和预测。

Page 5: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种类< 一 >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① 比较全面地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② 找出污染治理重点对象;③ 为制定环境综合防治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

规划提供依据;④ 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⑤ 预测和评价拟建的工业或其他建设项目对周围环

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即环境影响评价。

Page 6: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二 > 环境质量评价的种类

1 、按评价因素可分为单要素环境质量评价和综合环境质量评价。

2 、按评价阶段分,可分为回顾性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

3 、按评价的区域分,可分为局地、区域、流域以及全球等评价。

Page 7: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 一 ) 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 . 通过对各类污染源的调查、分析和比较,找出主要

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环境质量指数评价 . 用无量纲指数表征环境质量的高低,是目前最常用的评

价方法。当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一致时,这种环境质量指数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 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 . 环境质量标准是按功能分类的,环境质量的功能评

价就是要确定环境质量状况的功能属性,为合理利用环境资源提供依据。

Page 8: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图 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Page 9: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二 ) 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1 、污染源评价

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3 、环境效应评价

Page 10: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1 、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评价的任务是通过确定三个特征

数,找出评价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这三个特征数是:等标污染指数、等标污染负荷和污染负荷比。

Page 11: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1 .等标污染指数:是指所排放的某种污染物超过该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的倍数,也称污染物的超标倍数。等标污染指数反映污染物的排放浓度与评价标准之间的关系,它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 Nij—— 第 j 个污染源第 i 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指数;•    cij—— 第 j 个污染源第 i 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coj—— 第 i 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Page 12: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2 .等标污染负荷: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表示,等标污染负荷的计算式为:

 

 式中: Pij—— 第 j 个污染源中第 i 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Qij—— 第 j 个污染源中含第 i 种污染物的介质的排放量。•   等标污染负荷是一个有量纲的量,它的量纲和 Qij 的量纲一致。

对于一个含有 n 种污染物的污染源,该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   若某一地区共有 m 个污染源,该地区某种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   对一个地区的所有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为:•

Page 13: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3 .污染负荷比:污染负荷比是指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在总的等标污染负荷中所占的比重,是确定某种污染物或某个污染源对环境污染贡献顺序的特征量。第 j 个污染源内,第 i 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为:

 

根据 Kij 的值可以确定一个污染源内部的主要污染物, Kij 的值最大者即为主要污染物。  一个地区中某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可以用下式计算:  

  按 Kj 值的大小可以对污染源进行排序, Kj 值最大者是一个地区的主要污染源。一个地区中某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可以用下式计算:  

  按 Ki 值的大小排序,可以确定一个地区的主要污染物。  污染负荷比揭示了各种污染物或各个污染源对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可为合理组织、安排污染源的治理提供依据。

Page 14: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二)评价参数的选择•   进行任何类型的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评价目的选择确定评价参

数,一般选择排放量大、浓度高、毒性强、难于在环境中降解、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危害大的污染物(污染因子),常用的评价参数见表。

Page 15: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三)环境质量指数评价

• 1 .单因子评价指数: • 2 .多因子评价指数:• 3. 几何均值型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 4. 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

Page 16: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四)环境质量分级•   采用环境质量指数评价方法时,一般皆按其计算数值

的大小划分几个范围或级别来表达其质量的优劣,并对每一个范围或级别赋予一定的质量评语或描述词,如清洁、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和严重污染;或优良、较好、一般、警戒水平、警报水平、紧急水平和显著危害水平等。

•   目前用于环境质量功能评价的方法有积分值(M值)法、W值法和模糊聚类法等,可对环境质量的优劣进行分级。

Page 17: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1. 积分值(M值)法

Page 18: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2 .W值法:用积分值法进行功能评价时,各个因子对环境的影响被看作是等权的,没有突出主要污染因子的作用。例如,在参与水质评价的 10个因子中,有 9项被评为 10分,有一项被评为 6分,其总评分为 96分,按积分值方法,仍将其划为一类水质。总评的结果掩盖了主要污染因子的影响。W值方法弥补了积分值法的不足,充分考虑了主要污染物的影响。

Page 19: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二节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Page 20: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图 2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程序

Page 21: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一、污染源的调查评价

( 1)对污染源进行实地调查监测;

( 2)物料平衡推算法。

Page 22: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1 、排毒系数• 是表示污染源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对人群健康潜

在危害程度的一种相对指标,它体现了污染物的排放数量和毒性。

Fi = mi / di

假设每日排放的 i 污染物数量长期内全部被人们吸入或摄入时,可引起呈现慢性

中毒效应的人数。

Page 23: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2 、等标污染负荷

• Pi = mi/Ci

• 把 i 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的介质量。

Page 24: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二、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数理统计法• 环境质量指数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 灰色聚类法• 密切值法

Page 25: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基本要素1、监测数据 2、评价参数 3、评价标准 4、评价权重 • 评价标准的倒数、权重系数、公众意见、专家建议

5、环境质量的分级

Page 26: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二)数理统计法

• 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出有代表性的统计值,然后对照卫生标准,做出环境质量评价。

Page 27: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三)环境质量指数法(三)环境质量指数法 (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dex)

• 概念概念 参照环境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依据,将大量监测数据经统计处理后求得其代表值,代入专门设计的计算式,换算成无量纲的数值,用于定量和客观地评价环境质量 ,也称“环境污染指数”。

Page 28: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指数环境质量指数

• 环境质量指数可分为单要素环境质量指数和总环境质量指数两大类。

• 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有比值法和评分法两种。

Page 29: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指数常用的计算方法环境质量指数常用的计算方法

简单叠加

算术均数

加权平均

平方和的平方根

幂函数

Page 30: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1 、比值简单叠加型环境质量指数• 是将各污染物的监测浓度除以卫生标准或环境

质量标准的比值相加。

Page 31: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2 、比值算术均数型环境质量指数• 是在比值简单叠加的基础上加以平均。

• 计算简便,消除了选用参数个数的影响。但由于它是各分指数的平均值,所以得出的总质量指数可能会掩盖个别高浓度参数的影响。

Page 32: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3 、兼顾最高分指数和平均分指数的环境质量指数

• 计算大气综合质量时,不仅要考虑平均分指数,而且要适当兼顾最高分指数。

Page 33: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按大气质量指数 I1 划分的大气质量级别

Page 34: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其它环境质量指数其它环境质量指数

• 分段线性函数型质量指数• 评分加权征询法质量指数• 幂函数型质量指数• 综合叠加型总环境质量指数

Page 35: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三、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关系的调查评价

•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危险度评定(-)人群环境暴露评价 环境污染监测资料; 人体监测资料; 生物监测。

Page 36: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二)人群健康效应评价 1 、环境流行病学调查 ①关联的时间顺序; ②关联强度; ③剂量 -反应关系; ④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 ⑤关联的可重复性; ⑥生物学合理性; ⑦终止效应。

判断的标准

Page 37: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2 、危险度评价 内容:• 健康损害评价(暴露人群流行病学分析、毒理学实验结果分析)

• 环境污染评价(环境污染物鉴定、污染物环境暴露水平评价和污染区域评价)

• 环境污染健康影响评价(污染与人群健康效应相关分析、环境污染健康影响的特征分析、不确定性分析)。

Page 38: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三)健康经济损失评价

通常考虑两方面的损失:• 医疗费用;• 由疾病和死亡所造成的工资损失。 方法:• 人力资本法• 支付意愿法

Page 39: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三节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Page 40: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一、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一、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概念:

预测和评价拟建的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称为环境影响评价( E

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 EIA)。

Page 41: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贯彻“以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手段。

• 环境影响评价通过立法形成法律制度,协调发展、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之间在一定历史阶段的最佳平衡点,使建设项目实现合理布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

Page 42: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国外环境评价发展: 美国 1969 年颁布《国家环境政策法》中首先确立了环境影响

评价制度 ; 瑞典、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加拿大等也相继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日本从 70 年代开始首先在某些部门和地区进行试行,直到 1981年 4月经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案》后,才在全国实行这项制度。

国内环境评价发展: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 1979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法(试行)》后才建立起来。 1981年 5月,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发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经过重新修定后,又于 1986 年 3月颁发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Page 43: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1 .环境影响评价是经济建设实现合理布局的重要手段:

2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传统工业布局做法的重大改革:

3 .环境影响评价为制定防治污染对策和进行科学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4.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还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Page 44: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三、环境影响评价类型• 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类型来区分,

可以分为 4种类型:• 单个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多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联合评价;• 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战略及宏观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

Page 45: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程序 ① 确定评价对象;② 制定环境影响评价计划草案;③ 环境保护部门审核评价计划草案,确定评价项目

的经费限额;④ 制定环境影响详细评价方案;⑤ 环境要素预测和评价;⑥完成分组报告,提出评价结论;⑦编写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报告;⑧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提交环境保护部门审批。

Page 46: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① 拟建项目概况;② 拟建项目周围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以及人群健康

等状况;③ 拟建项目对周围地区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对人群

健康的影响等;④ 防止或减轻拟建项目对周围环境和人群健康影响的对

策和措施;⑤ 评价结论和建议。

Page 47: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五、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环境影响可以分为确定性影响和不确定性影响两大类。• 确定性影响:指一项建设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具体

定量化地表达。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要运用各种模拟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的环境质量,然后用各种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 不确定性影响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清单法、判别法、矩阵法和网络法等。

Page 48: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一)列表清单法•   此方法是将研究中所选择的环境参数及开发方

案列在一种表格里。列表清单法可以鉴别出开发行为可能会对哪一种环境因子产生影响,并表示出影响的相对大小,但它对环境参数不能进行定量计算。

•   列表清单法是在进行交通运输等建设方案的影响评价时提出的一种方法,把建设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并把拟议行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如噪声、空气质量、水质、土壤侵蚀、生态、社会、政治、经济及美学等与上述各阶段列于一个统一的表格中。

Page 49: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二)矩阵法•   矩阵法通过综合考虑环境影响的“幅度”和“计数”,在一定程度

上可反映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总体效果。•   环境影响评价应用矩阵法时要确定两项内容:一是环境影响的幅度,另一项是环境影响的重要性。

•   影响幅度就是指环境影响的大小,这种幅度可以用 1- 10的数字表示。在分析每一个环境因子的影响时,可能已经取得了这种影响的绝对数量,也可以转化为 1—10的数,影响幅度越大,数值越高。例如有 5个经济开发方案,它们引起地面水的溶解氧将下降 20%、 40%、 60%、80%和 100%,则影响的幅度可以取为 2 、 4、 6、 8和 10。一个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以是不利的,可以分别冠以正号或负号。

•   矩阵法要确定的另一项内容是每一个影响的重要性,即权系数。权系数的大小同样可以在 1-10之间作出选择。

Page 50: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在每一个活动的每一项环境影响都确定了影响幅度和重要性之后,就可以构成一个环境影响矩阵(表 6-19 )。

•   环境影响矩阵包括 n列(代表 n 个社会活动)和 m 行(代表 m 项环境影响)。以Mij 表示第 i 个环境因素受到第j 个活动的影响的幅度,Wij 表示相应的重要性。

Page 51: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第 i 个环境因素受到各种活动的总影响为:    第 j 种活动对各环境因素的总影响为:    所有活动对所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为:

Page 52: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三 )网络法  网络法可以鉴别和累积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网络法往往表示成树枝状,因此又称为关系树或影响树。利用影响树可以表示出一项社会活动的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

 

Page 53: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是个复杂系统,一个社会活动可能产生一种或几种环境影响,后者又会依次引起一种或几种后续条件的变化。

  网络法以简要的形式给出了由于某项活动直接产生和诱发影响的全貌,因此是个有用的工具。然而,这种方法只是一种定性的概括,它只能给出总体的影响程度。

 影响树要求估计出事件的各个分支的单个事件的发生概率,求出每个分支上各事件的概率的积,然后再求出活动的总影响。

  

Page 54: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现以图 6 - 4为例来说明影响树的计算方法。图 6- 4中有两个基本的社会活动 A和 B。活动 A有两种原发影响, 3 种第二层影响和 3 种第三层影响;活动 B有两种原发性影响, 4种第二层影响和四种第三层影响,事件影响链构成 10个分支。

Page 55: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假设: Pi=分支 i 上的事件发生概率, i=1 , 2 ,…, 10。•   对每种影响×定义•   M(×) =( +或 -)影响×的幅度;•   W(×) =影响×的权重系数。M(×)和 W(×)都有一定的值域(如 1—10或 0—1)。•   影响树给定各分支的影响评分定义为:• ΣM(×)W(×)•   利用上式可以求出某分支上所有影响×的和,例如对第一个分支:• I1=ΣM(×)W(×) =M( A1)W( A1) +M( A11)W( A1

1) +…M( A111)W( A111)•   由于各种环境影响的发生存在着某种不确定性,所以要按发生概率来求各分支的权系数,以修正各分支的评分。所有分支的权重评分之和(即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集合)就可以导出“期望的环境影响评分”,

Page 56: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式中: n—— 影响分支的数目;•    Ii—— 第 i 个分支的影响值;•    Pi—— 第 j 个分支的发生概率。

Page 57: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在应用网络法时必须注意:• 首先要能够有效地用概率估计出各种影响发生的可

能性;• 其次要说明,计算得到的环境影响不是绝对值,而

是相对值,可以用不同方案的比较。• 为了取得有意义的环境影响期望值,影响网络必须给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有显著意义的原因—条件—结果序列,如果遗漏了某些环节,评价的结果就可能是不全面的。

•   

Page 58: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六、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原则•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评价工作的最终成果,在编写方法上要注意下列原则:

•    1 .主要内容:原则上应根据项目的行业特点、厂区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环境规划要求来确定,应符合已经批准的评价工作大纲的要求。

•    2 .纲目安排:应按照下文所叙述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提要选取部分或全部进行编写。

•    3 .评价专题较多时:大中型建设项目若评价专题较多时,可以分册编写,分册装订。

•    4.总报告的编写:应做到取材翔实,结论明确,防治对策具体,内容精炼,文字通俗,

Page 59: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提要 • 1 .总论•   ( 1)结合评价项目的特点阐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目的;

•   ( 2)编制依据:包括项目建议书及批准文件;评价工作大纲及其审查意见,或批复意见;评价委托书(合同)或任务书等;

•   ( 3)采用的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或参照国外有关标准;

•   ( 4)控制污染与保护环境的主要目标。

Page 60: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2 .建设项目概况•   ( 1)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

质;•   ( 2)建设规模(改、扩建项目应说明原有规模)及占地面积;

•   ( 3)产品方案及主要生产方法;•   ( 4)职工人数和生活区布局;•   ( 5)土地利用情况及发展规划。

Page 61: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3 .工程分析:对污染型建设项目(如工业建设项目等),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   ( 1)主要原料、燃料及水的消耗量分析,原料、燃料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以及它们的运动途径与分布的分析;

•   ( 2)水量平衡情况;•   ( 3)工艺过程(应附工艺、污染流程图);•   ( 4)排污过程;应对污染源编号,并按此编号列表说明: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废

物等的种类、排放量、排放浓度、排放规律(指间断或连续排放)、排放方式(点源、面源)、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物理污染因素及其因子的数值等;

•   ( 5)污染物的回收利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方案,并对其处理效率及可靠性、处理程度的合理性等进行论述,如果是改建、扩建、技术改造项目,应对以上项目的内容进行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

•   ( 6)交通运输情况及厂地的开发利用;•   ( 7)工程分析的结论性意见。•   对于环境破坏型的建设项目,如直接以自然资源作为劳动对象的开发性项目,如水利水电工程、森林采伐、围湖、围海造田工程等等,应对下列情况进行详细分析:①开发的规模、范围、方式;②开发建设工程影响环境的工程技术参数,如水利水电工程的水库库容,水库淹没面积、坝下保证流量、水库调节性能等。

Page 62: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调查:•   ( 1)地理位置(附地理位置图);•   ( 2)地形、地貌、地质和土壤情况,江、河、湖、海、水库的水文情况,气候与气象情况;

•   ( 3)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植物、果树、农作物情况;

•   ( 4)大气、地面水、地下水和土壤的环境质量现状;•   ( 5)环境功能情况、环境敏感区(点),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温泉、疗养区,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情况;

•   ( 6)社会经济情况,包括现有工矿企业和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人口密度、农业概况,土地利用情况,交通运输情况及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活动;

•   ( 7)人群健康状况及地方病情况;•   ( 8)其他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的现状资料。

Page 63: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5.环境影响预测•   ( 1)预测环境影响的时段,包括建设过程、投入使

用、服务期满的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   ( 2)预测范围;•   ( 3)预测的内容,包括污染与破坏因素及其因子与

预测工作内容、预测手段及方法;•   ( 4)对预测结果的表达及其说明和解释。• 6.环境影响评价: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并着重说明下述

内容:•   (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包括污染影响与环境破坏、长期影响与短期影响、可逆的与不可逆的影响等等;

•   ( 2)环境影响的范围、大小程度和途径;•   ( 3)如要进行多个厂址的优选时,应叙述综合评价每个厂址的环境影响,同时提出比较结论。

Page 64: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7.减轻环境影响的措施评述和各种措施的投资估算。• 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简要分析。• 9.环境监测制度建议。• 10.结论与建议•   ( 1)建设地址环境质量现状,包括环境污染现状,某些重要的生态破坏现象等的扼要说明:

•   ( 2)污染影响范围;•   ( 3)建设项目的选址、规模、产品结构是否符合环保

要求;•   ( 4)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

•   ( 5)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多方案优选、单方案优化、补救措施或替代方案,以及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建议等。

Page 65: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

• 思考题:1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环境影响评价

定义?2 。环境影响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常采用的判定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