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21
+ 水水水水 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 水水水 Presentation 2 水水水水 水水水 MA1B0201

Upload: ulfah

Post on 23-Feb-2016

6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專題二 Presentation 2 碩休二甲 陳美美 MA1B0201. 摘要(Abstract ). 慶 祝千禧年到來,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推出了幾個重要文化觀光建設工程,在舊景觀更新過程彰顯的視覺美學,以此案例來看城市意象塑造。 研究區域範圍:泰晤士河沿岸的西敏橋到格林威治間,包括倫敦眼、泰德現代美術館、千禧年紀念館、千禧年吊橋、千禧年紀念館,以及倫敦泰晤士河塔橋南岸設計博物館一帶Shad Thames 街的文創品街坊。 視覺意象活化:隔岸觀視下的新舊接替與更新。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水的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專題二 Presentation 2碩休二甲 陳美美 MA1B0201

Page 2: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摘要( Abstract ) 慶祝千禧年到來,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推出了幾個重要文化觀光建設工程,在舊景觀更新過程彰顯的視覺美學,以此案例來看城市意象塑造。 研究區域範圍:泰晤士河沿岸的西敏橋到格林威治間,包括倫敦眼、泰德現代美術館、千禧年紀念館、千禧年吊橋、千禧年紀念館,以及倫敦泰晤士河塔橋南岸設計博物館一帶 Shad Thames 街的文創品街坊。 視覺意象活化:隔岸觀視下的新舊接替與更新。 研究目的:藉此研究發現,對台灣相關單位推動文化觀光建設提岀建議。

Page 3: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1 緖論 背景:河流與城市文明發展有密切關係,全世界重要城市,大多有重要河流穿越。 動機:透過研究者的觀察並認識到( 1 )近年來英國文化觀光的蓬勃發展,以及( 2 )倫敦作為目的地意象在旅遊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研究目的:( 1 )探討倫敦在二十世紀末和二十一世紀初之間,從泰晤士河南岸文化觀光設施開創文化創意產業的具體事例,期望在文化觀光與旅遊意象的相關研究有所發現。( 2 )藉此研究發現對台灣文化觀光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Page 4: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2 文獻研究與分析 2-1 英國創意產業的發展 文化政策思維轉變:「藝術補助」 --- >「創意產業」 1979 年「新自由主義」開啓:英國從「社會福利」國家轉向「巿場機制」路線;文化政策以「創造財富」為目的。 1997 年, Tony Blair 將國家文化資產部改名為「文化媒體體育部」( The Department of Culture , Media and

Sport ),簡稱文化部。 -- >「創意產業」( Creative Industries )的概念納入國家經濟發展政策。

英國創意產業的成功經驗,刺激影響他國,使得文化創意產業成為 21 世紀最具潛力的產業之一。

Page 5: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2-2 城巿意象的建構 Kevin Lynch(1988) :「城市意象」( 1 )主要構成元素有通道、邊緣、地區、節點、地標五大類; ( 2 )是支配我們日常生活的基本部分,意象是有價值的。 郭廷建 (1996): 從城市人文角度提出,( 1 )要深入了解一個城市的「城市意象」,要充分了解一個城市的歷史沿革,才能對其進行合理觀察和整合;( 2 )「城市意象」也是隨著城市發展,而不斷更新。 Foot ( 1999 ):將「城市意象」( 1 )定義為人們對一個城市整體的主觀看法與觀點,是一個城市的重要無形資產。( 2 )「城市意象」主要影響三群體:當地居民、外界公眾及政府政策制定者。

Page 6: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3 英國在二十世紀末文化觀光設施3-1 泰德現代及當代美術館( Tat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Museum) 轉化老建築為新地標:河岸火力發電廠( Bankside Power

Station) 成為泰德美術舘的新館館址。 改變舊事物為新事務的創意:留下磚造結構外表,加鋼骨結構骨架,外表是巨大、對稱、方整的紅磚建築。(圖 1 )

Page 7: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3-2公元二千年擇期開放的意義 英國將西元 2000 年視為文化建設標竿年。 挑戰法國龐畢度中心的意圖:帶來倫敦南岸文化活絡氣息,更是商業、觀光、活化倫敦老舊荒廢區域的再生力量。 圖 1

Page 8: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Page 9: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3-3 更多的巧合或刻意競爭:大英圖書館與大英博物館 文化設施更新,觀光資源擴大,作為國家文化身分象徵的提昇,以對照來自文化觀光強國法國的競爭。 -- >大英博物館新建大英圖書館的圓頂頂蓬 vs羅浮宮廣場金字塔。(圖 2 、 3 ) 大英圖書館的圓頂頂蓬。倫敦眼( London Eye )原名千禧之輪( Millennium Wheel )及千禧圓頂( Millennium

Dome )。 -- >英國的千禧焦慮促成文化觀光設施興建。(圖4 )

Page 10: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Page 11: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Page 12: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Page 13: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3-4 塔橋倩影: Shad Thames 走向設計博物館 1873 年完成的碼頭倉庫,是茶葉、咖啡、香料和其他貨物的吞吐與轉運區,供給倫敦巿民生活所需。後因船隻過度擁擠,大船只能往更下游停靠,區域沒落, 1972 年碼頭關閉。 1980 年代和 1990 年代的區域再生計畫,改建成為樓下商店的䀚貴住宅區公寓。沿 Shad Thames 街往東行,有老巷風光,滿足思古幽情;這條街有創意產業、餐廳、休閒,再往東行有倫敦的設計博物館( Museum of Design ),讓 Shad Thames街成為集思古與創新的視覺焦點。

Page 14: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3-5繁榮的銀絲帶:十八世紀起的文學、藝術的倫敦泰晤士河 十九世紀初作家庫克( W. B. Cooke )的二本重要著作,見證了倫敦巿區泰晤士河流經地區沿岸的繁榮景象。是畫家再現倫敦街景的良好參照。 新與舊的對比概念,一直是文人、藝術家、旅人感興趣的主題。二十世紀的 90 年代到二十一世紀初的現在,以往的聖保羅教堂( St. Paul's Cathedral )和契普賽街( Cheapside ),已是歷史舊街古蹟文物景緻;對照 2000 年落成的千禧橋和 2006 年落成的"一新改變"( One New Change )購物中心,顯示出契普賽街一帶新舊交替、對比、融合的風格。

Page 15: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3-6 與聖保羅教堂的新世紀對比: One New Change 2008 年聖保羅教堂在為期八年修復後重新展現風華,成為三百周年紀念。 2006 年將教堂右側建築拆除,重建成名為 One

New Change 的購物中心。足以說明倫敦在古今世代中的新舊交替融合。 One New Change 的完工,顯示英國文化觀光建設緊依泰晤士河的企圖。 從聖保羅教堂的整修、 One New Change購物中心的落成、泰德現代舘開放和擴建,千禧橋不僅連接兩岸交通,更串接起人潮和觀光文化產業的潛力。

Page 16: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Page 17: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Page 18: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Page 19: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

Page 20: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4 英國文創產業創造之產值 英國政府文化部每年編列預算贊助相關團體,經費配比與人事權責透明化公布於官網 www.culture.gov.uk。 根據 2007 年報告,英國文化當局開放泰德現代館,在七年間吸引

3000 萬人造訪;重建泰晤士河南岸文化觀光產業,創造了 4000 個就業機會。 觀光產值提升,佔英國經濟 3.5%, 觀光業為英國帶來超過 200 萬個工作機會,其中 140 萬與觀光業有直接關係,佔英國就業總人口的

5% 。 觀光產業在 2011 年吸引國外觀光客超過 2700 萬人次,排名世界第六。 文創產業年產值約達 809 億英鎊;佔 GDP 的 7.9% (全球 7%, 台灣

3.17% ),為第二大產業,創造 195 萬就業人口

Page 21: 水的 意象:倫敦泰晤士河沿岸文化創意與視覺美學的營造

+5結論與建議 研究發現英國政府相關部門及民間在利用視覺符號與經營城市意象上有精到的能力。 英國文化產業在文化觀光設施上,常有出其不意的創舉,有其文化底韻,跳脫陳舊造型的視覺美學。 檢視近十餘年來泰晤士河沿岸的文化觀光設施的開發,散置在古老建築周圍,既傳承文化歷史,也有創新,在新舊夾陳的時空,創造多元、多項的視覺符號組合關係。 泰晤士河南岸文化觀光產業的成功是植根在文化歷史與生活。反思台灣推展文化觀光產業,只是用心促進觀光資源收入,更要結合歷史文化塑造深度的城市意象。 台灣在全球競爭激烈的觀光環境,思考如何占有擧足輕重地位,在提升城市美學和建立城市意象方面仍有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