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31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词源学角度:politics(英)、politique(法)来源于古希腊(Polis,城邦) 政治是城邦的事务 2、词典释义 1)法国 Littré 字典的三种定义: ①统治/治理国家的科学【但科学在政治领域内并非一切】 ②治理一个国家及处理与别国关系的艺术 ③公众事务及政治事件 2)法国 Robert 词典的三种定义: ①治理人类社会的艺术与实践 ②统治的方式 ③统治一国、处理国内事务及国际关系的方式 ④一切有关权力及其对立面的公共事务【权力与反权力】 3)根据美国出版的《政治思想百科全书》的定义:政治是意见及利益均不相同的集 团做出共同的决定、共同的选择的一种程序。这些决定和选择超越了各集团的界限,并象征 着一种共同的政策。【反对社会同质化】 3、既有定义 1)柏拉图:政治是统治人民的艺术。【“牧民”的概念,排除了民主的可能性】 2)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如果在一特定疆土内,命令之得以持续实行是 凭借行政人员运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则此社团便是政治性的。(《社会与经济组织的理论》) 【区别于道德、伦理、习俗等社会性概念。政治与国家结合,带有强制性】 3)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政治行为是为觊觎权力而采取的行为。”“政 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权力与社会》)【权力的获得】 4)达尔(Robert Dahl):“政治体系是指人类关系各种稳定的整体,它们在一定程 度上指的是权力、政府和权威关系。”(《现代政治分析》) 5)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政治是价值在社会中的权威性分配。(《政治 体系分析》【政治的“分赃”性质;经济在生产创造价值,政治在分配价值】 <分配格局的打破?既得利益者捍卫现有利益,即为保守派;在现有环境下无法获得利 益的人(“loser”)即需要闹革命><革命是玫瑰色的,但是难以保持;一次革命容易,持 续革命困难(切·格瓦拉)> 6)阿尔蒙德(Almond)/鲍威尔(Powell): ①“大多数定义中有一个共同点,即把政治体系同合法的人身强制联系在一 起。”(《比较政治学》)【韩非子的思想】②“政治体系并不只是包括政府体制,它还包括一切体系中的政治权力。” (《一个发展的理论》)【政治外延的扩大】 7)戈古埃尔(Goguel)/格罗瑟(Grosser):“政治是所有关系到一个国家公共事 务的治理的机构、组织及行为的总和。这些组织及行为者试图组织一个政权,控制它的行动 或在必要时替换它。”(《法国政治》)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Jan-2021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6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词源学角度:politics(英)、politique(法)来源于古希腊(Polis,城邦)

政治是城邦的事务

2、词典释义

1)法国 Littré 字典的三种定义:

①统治/治理国家的科学【但科学在政治领域内并非一切】

②治理一个国家及处理与别国关系的艺术

③公众事务及政治事件

2)法国 Robert 词典的三种定义:

①治理人类社会的艺术与实践

②统治的方式

③统治一国、处理国内事务及国际关系的方式

④一切有关权力及其对立面的公共事务【权力与反权力】

3)根据美国出版的《政治思想百科全书》的定义:政治是意见及利益均不相同的集

团做出共同的决定、共同的选择的一种程序。这些决定和选择超越了各集团的界限,并象征

着一种共同的政策。【反对社会同质化】

3、既有定义

1)柏拉图:政治是统治人民的艺术。【“牧民”的概念,排除了民主的可能性】

2)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如果在一特定疆土内,命令之得以持续实行是

凭借行政人员运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则此社团便是政治性的。(《社会与经济组织的理论》)

【区别于道德、伦理、习俗等社会性概念。政治与国家结合,带有强制性】

3)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政治行为是为觊觎权力而采取的行为。”“政

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权力与社会》)【权力的获得】

4)达尔(Robert Dahl):“政治体系是指人类关系各种稳定的整体,它们在一定程

度上指的是权力、政府和权威关系。”(《现代政治分析》)

5)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政治是价值在社会中的权威性分配。(《政治

体系分析》【政治的“分赃”性质;经济在生产创造价值,政治在分配价值】

<分配格局的打破?既得利益者捍卫现有利益,即为保守派;在现有环境下无法获得利

益的人(“loser”)即需要闹革命><革命是玫瑰色的,但是难以保持;一次革命容易,持

续革命困难(切·格瓦拉)>

6)阿尔蒙德(Almond)/鲍威尔(Powell):

①“大多数定义中有一个共同点,即把政治体系同合法的人身强制联系在一

起。”(《比较政治学》)【韩非子的思想】;

②“政治体系并不只是包括政府体制,它还包括一切体系中的政治权力。”

(《一个发展的理论》)【政治外延的扩大】

7)戈古埃尔(Goguel)/格罗瑟(Grosser):“政治是所有关系到一个国家公共事

务的治理的机构、组织及行为的总和。这些组织及行为者试图组织一个政权,控制它的行动

或在必要时替换它。”(《法国政治》)

Page 2: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2

8)比恩鲍姆(Birnbaum):“政治从来都是各社会集团冲突的角斗场。其中每一个

集团都力图把自己关于国家组织原则的概念强加于他人。尽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权力,政治

毕竟是与权力紧密相连的……在迄今为止的大部分人类社会中,政治总是意味着一个社会集

团的统治及另一些社会集团的服从。”(《政治的终结》)

9)阿隆(Aron):政治可以被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狭义的政治指的是一些政

治组织,如政党、议会、政府。广义的政治指的是对社会的治理及权威行使的方式。(《民

主主义与极权主义》)

10)谢瓦利埃(J.-J.Chevalier):“在广义上讲,权力这个概念有种种外在形式。但

这个词总使我们联想起政治。”(《政治思想史》)

11)施瓦岑贝格(Schwartzenberg):“无论如何,我们总是一般地将政治科学定义

为关于权力的科学。”(《政治社会学》)

12)马克思、恩格斯:“只是我们的作者也像所有的思想家一样把政治看作是一种

具有自身独立发展的独立范围。”(《德意志意识形态》)【批评费尔巴哈和费希特等人将

政治割裂开】

13)马克思:“这些人只注意国家的政治形式,而不能理解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基

础的社会组织的意义。”(《马志尼和拿破仑》)【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14)马克思:“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

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

间的真正的斗争。”【政治即阶级斗争】

15)列宁:一般地讲,“政治就是参与国事、指导国家、确立国家活动的方式、任

务和内容。”但实质上,“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反对世界资产阶级而争取

解放的无产阶级的关系。”

16)毛泽东:

①“政治,不论是革命的还是反革命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不是少数个

人的行为。”

②“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17)《尚书·毕命》:“道洽政治 泽润生民”

18)《周礼·遂人》:“掌其政治禁令”

19)《周礼》:“礼以体政 政以正民”【以礼匡正、教育人民】

20)《管子》:“入国家 观政治”

21)孔子:

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政治的具体做法】

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③“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22)孟子:“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23)孙中山:“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

4、我们对政治的定义

按照我们的观点,政治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权力关系的总汇及其反映。这些权力

关系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而首先及集中地存在于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

阶段——国家及其他与之密切相关的组织及其活动中。这些权力关系包括了权力的占有、权

力的获取、权力的运用、权力的维持、权力的目的等等方面。

5、政治学:政治学就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权力关系的一门科学。具体地讲,它是

一门研究权力的起源、权力的基础、权力的合法性、权力的获得、权力的占有者、权力的运

用、权力的平衡与制约、权力的维持、权力的目的及权力的丧失等权力关系、权力现象的科

Page 3: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3

学。它的研究重点在人类社会中权力关系最集中的层次——国家上,而兼及人类社会生活中

有权力关系存在的一切方面。政治学关注原则条文,也关注现实问题【任何社会中政治现实

都不完全等同于法律条文】

6、政治学与伦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①政治则更多的是权力运行的实际状况,为价值判断提供基础

②政治中的问题也不完全与价值有关,政治问题有技术性的(相当中立的问题)

③政治判断不可能不被价值判断影响;哲学是抽象的、终极的,政治学是现实的

7、政治学与法学的联系和区别

①法律与现实不同

②法律(包括伦理)是静态的,政治是动态的

③公法是设计国家政权,但还有之外的东西(叫做社会)→只研究公法,会导致过

分乐观

二、政治学的相关理论

1、政治学的主要流派

1)理想主义:

①核心特征:对现实的否定,特别是对人性的否定;对一个理想社会的向往。

②具体研究方法:经常是演绎性的、逻辑性的。

2)现实主义:

①核心特征:对现实的肯定或至少是无可奈何的承认,不谋求改造人的本性,

要在人性的基础上寻找统治的方法。

②具体研究方法:经常是描述性的、分析性的、归纳性的,特别是经验主义的。

或者说,前者是“形而上”的,后者是实证主义的。前者注重应然(Sollen,法语),后者

则注重实然(Sein,法语)。

孔德(Auguste Comte)的主要学术主张:社会学的研究应该是实证主义的。所谓

实证主义,一言以蔽之,就是去研究那些可以被事实、可以被我们可观察到、可验证的事实

所证明的问题,即所谓的“实然”问题;而不是那些无法观察到、无法验证的“应然”的问

题,或如价值观的问题。

3)行为主义:20 世纪初的心理学派别,强调通过对人们行为的科学的、实验性的

研究来研究人的心理,否定传统的方式如内省、如心理类别分类、如深层心理学等。即用可

以看得见、摸得着、说得清的方式研究,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①行为主义革命的理论来源: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

经济学等。简单地讲,是将行为主义的方法运用到政治学的研究之中,与传统的方式、与制

度研究的方式决裂,将政治学科学化,使它成为一门对可以观察的政治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

②概况:这场革命在美国从 20年代、特别是 30年代开始,著名政治学家 Charles

Merriam(1876-1953)是当时的代表。他提出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革命:方法论方面,他认为

政治科学应建立在对科学的技术手段的运用的基础上,与过去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告别;研究

领域方面,他提倡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将政治学与心理学、医学结合起来。他对心理学研

究尤其情有独钟。

他的得意门生拉斯韦尔坚持并实践了他的主张,认为政治学应是一门真正的科

学,要应用严格的、科学的研究手段、方法论。30年代中,欧洲的许多政治学家到美国避

Page 4: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4

难,加强了美国的研究阵容,也带来了新的观点和方法,特别是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方法。二

战结束后,行为主义革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③行为主义的主要口号:在研究的指导思想方面,要扬弃价值判断,提倡客观

中立的研究;方法论方面,要实现科学化、定量化、模式化、非制度化(即动态化)。

4)后行为主义

①第一阶段:对行为主义进行批评。这种批评可分三个层次:方法论有偏差,

研究不能完全无视价值,结果不尽人意。

②理论的重新被肯定及对建立模式的尝试。

2、关于政治学的几种理论或模式

1)伊斯顿的系统论政治的结果是公共政策,决策通常具有不透明性,但可通过为什

么产生这样的公共政策对决策进行研究

①系统论的理论来源之一:边沁(Benthen)的社会有机体论

②新颖之处:不再提政府、国家或民族等传统概念,认为这过分强调了法律和

机构;应用了系统这个说法,强调环境因素、动态因素。

2)阿尔蒙德的制度-结构-功能理论:制度、机构和职能是同一持续过程的重要组

成部分

①制度:一个生态学概念,许多相互作用的内在部分+与一种环境相互作用的;

影响环境,也受环境影响

②结构与功能:为了达到目标,政治制度有各种各样的组织或机构,如议会、

行政机关、法院、政党,各自有专门职能,这些职能使政治制度能够制定和实施其政策

3)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

①结构:结构由各种相互关联作用的角色组成;每个结构都在执行某种功能,

政治体系则由相互作用的结构组成;决策的集合就是结构,结构的活动与影响构成功能;

②功能的层次:体系层次、过程层次、政策层次

△体系层次:体系的维持和适应功能,包括:政治社会化(社会成员在政治实

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这是体系得以维系的先决

条件)、政治录用(体系的更新,吸纳新的力量)、政治交流

△过程层次:要求和支持的输入通过一个转换过程变成权威性的政策输出,此

转换过程的功能有: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政策实施

△政策层次:政策的实际作为,包括:政治输出、结果和反馈、政治产品(如

福利、安全、自由)

③现代政治体系一般包含的 6中政治结构:利益集团、政党、立法机关、行政

机关、官员、法院

3、政治文化与亚文化(强调文化的结果和非显性的影响,与行为主义相对)

1)政治文化: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的倾向,包括:一国居民中当时所盛行的态度、

信仰、价值观和技能等。要研究任何一个政治体系,不但需要了解这个政治体系在某个特定

时期内的实际作为,而且需要了解它的基本倾向

2)亚文化:不同的地方集团、种族集团、社会的各阶级也可能有自己特殊的倾向或

趋向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195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规定的政治科学的四大范畴

Page 5: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5

1)政治理论:①政治理论;②政治思想史

2)政治制度:①宪法;②中央政府;③地方政府;④公共行政;⑤政府的经济、社

会职能;⑥比较政治制度

3)政党、团体及公共舆论:①政党;②政治团体;③公民参与;④公共舆论;⑤政

治传播

4)国际关系:①国际政治;②国际组织;③国际法

2、1957年 Bendix 和 Lipset 的分类:1)选举行为;2)决策过程;3)意识形态;4)政党及

利益团体;5)政府及公共行政

——此时规定的政治学的研究范畴:政治理论、政治思想史、政府或政治制度、比较政治、

公共政策、国际政治

第一章 政治权力

引言:权利(rights)与权力(power)的区别:

1、权利

权利的概念起源较晚,是法治传统、封建社会【对封建社会的看法:封建社会也是社会

发展的一个阶段,将它与其他阶段比较高下是没有意义的;中国目前对于封建社会研究不足】

【封建社会的真正意义:严格来说指的是西欧民族国家出现之前的状态和中国西周到西汉期

间的状态】、特别是个人主义的产物。它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依赖法的保护(或是权力、

观念、公众承认的保护)。权利的概念也一直在发生着演变。

2、权力

权力从人类一有社会生活时即已出现,甚至早于国家。它可以建立在法、合法性的基础

上,但法不是它的必要条件。权力首先是一种力,一种暴力,一种强制支配力。从这个意义

上讲,它的本质是超时空的,而且变化不是很大。它不要求其他事物的保护,相反,它更多

地是保护者。

1)从制度的角度来讲,政治权力指的是抽象意义上的国家,或具体意义上的国家机

构。【十月革命:“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2)从事实的角度看,权力是一种能源、资源、能力,或用经济学的术语,是一种资

本。

3)但更确切地讲,政治权力应被理解为一种关系,它是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类社

会中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对另一个人、另一部分人的领导、命令、支配关系(这

种关系下被领导、支配者无法拒绝)。这个意义上的权力强调的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

相互作用、相互关系。

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说:“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

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对某

一个人的权力与做某一件事的权力是不同的。所谓做某一件事的权力是指采取某一行动的能

力问题,或是物质方面的能力,或是法律意义上的能力(得到法律承认的能力)。做某一件

事的能力未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政治权力的这三种观察角度各有其特点。但我们认为第三种最能够揭示政治权力的内

容,反映其实质。归根结底,我们这门课的兴趣点是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中的权力现象。

而在人类社会中,权力当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

Page 6: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6

第一节 权力关系的特性

历代学者对此问题的探讨汗牛充栋。我们可以尝试将他们的主要观点概括为三种理论:

政治权力是对自由的可能威胁,政治权力构成了某种政治行为的动因,政治权力是一种不平

等的交换的产物。

1、政治权力的运用是对他人自由的一种限制

这是绝大部分传统政治哲学家的观点。因为政治权力象征着国家,而自由象征着个人,

这本来就是两个互相对立的概念。我们可以法国著名的哲学词典 Lalande 对自由的定义为例:

“自由的一般意义可定义为人的一种状态,即他的行动不受除自己意志及天性外的任何限

制。”如果我们同意此定义,那么对某一个人行使权力当然会限制、乃至剥夺其自由。由此,

我们可以提出两个问题。

1)自由是否意味着个人意志的完全独立?

有一种意见认为,在政治领域中,个人自由意味着人的思想、表达及行动完全脱离

政治权力的控制;法律的任务是保护而非限制、更不用说禁止这种自由。这种观点表达了人

权和法制国家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是 Benjamin Constant 的《De la liberté des anciens

comparées à celle des modernes》。他认为古代人的自由是民主参与的政治自由,而并不谋

求限制政治权力对个人生活的干涉。与此不同的,现代人所要求的只是个人独立的自由、意

志的自由:它要求有个人自己的天地,政治权力不应干涉,只应尊重、保护。并不必须意味

着对政治生活、尤其是决策过程的积极参与。密尔:“政治权力能够合法地违背文明社会中

的一个成员的意志的唯一条件是阻止他去损害他人的利益。”(《功利主义》)

2)自由可否被理解为被统治者对政治权力的行为的同意?(一个自由人能不能把自

己卖为奴隶?)

如果对某人行使政治权力意味着限制他的自由,那么他的同意当然便是十分重要

的。法学家对此的回答可以是十分清楚的:人的行为可以分成两大部类:契约和单方面行为。

契约意味着当事人之间在意志完全独立的前提下达成的协议、共识。在法学角度看,一个合

法的契约当然与个人自由原则决不冲突【自身主动接受】,即使它确实限制了其中一些人的

自由。反之,单边行为,不管是法律、是法令,只要没有得到对象的同意,就在法理上不合

法、无效。

因此,法学解释的重点在于被统治者对政治权力及行为的是否同意。这种解释本身似乎

并没有什么漏洞,但问题是它没有顾及到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或心理状态。事实上,并非所

有的契约都准确地反映了人们的真实意志。因此,我们要注意研究人们行为(在这里是同意)

的动机。【能做什么是你的权利,能不做什么才是你的自由】

这种哲学思辨是重要的,但有时过于理论化,过于考虑到政治权力的伦理方面。所以又

可以采用社会学的思路,观察一下权力的实际运用。

2、政治权力的运用构成了某种政治行为的动因

达尔指出,政治权力的运用实际上构成了、解释了人们的某种政治行为、政治中某种政

策的动因、因果关系。例如,我们说甲对乙行使了权力,其意义是:甲使乙做了一种行为 A,

而乙不能做或没有做行为 B,或不能/没有用另一种方式做行为 A。【乙在一行为中没有自

由】这种理论的特点是有助于理清某一政治行为的动因,并在权力与责任两个概念之间建立

了联系。

这种理论比较简单,但在实际运用上有两个问题:

Page 7: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7

1)在西方现代国家的各级决策机构中,总有一些人(经常是领袖、或因此成为领袖)

能够更早地感觉到多数意志,他们自然会试图第一个将此意志进行总结、表述。在行为主义

者的眼中,他们当然是决策者,是政治行为、政策的动因。但我们看到,决策并不是完全由

他们做出的,而是一个各种因素、各种角色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一种综合结果。

因此这种理论在运用上有可能将事实简单化、甚至部分扭曲事实。如将表面上的决策者

认作事实上的决策者,或将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个人化。

2)达尔的理论天然意味着甲和乙在利益和欲望上的不一致:正因为如此,甲才会可

以使乙接受或采取一个违心的行为。如果在某时某事上甲和乙在利益和欲望上都完全一致,

他们的选择当然也会一致。那么此时甲是否还对乙行使着权力?按照 Dahl 的理论,回答应

当是否定的:因为两者的选择一致,不存在谁的意志占了主导地位的问题。但是在事实中,

我们又应注意到两种现象:①即令两者一致,权力关系也依然存在。【权力本身具有的理性

好处——“一个发号施令的良好的感觉”——甚至在黑格尔看来,这种受到承认而产生的满

足感才是真正的利益所在】【柳宗元《蝜蝂传》中以虫喻人,道理相近】;②有着所谓的“负

权力”,即乙一定要避免给人以印象说·他俯仰由人,所以要发出不同声音。而这与他的利

益与欲望不一定直接相关。

【18、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学派(Hume、Benthem、Mill):人是理性动物,支配人们

行为的因素是对利益的追求和对可能付出代价的妥协】

【弗洛伊德:快乐和现实是人的两个原则,人行为的真正心理动机是在这两个原则中取

得平衡】

【小写理性(reasons):对利害得失的反复计算;大写理性(passions):不计成本与得

失,是由冲动而来的。故爱情是 passion而婚姻是 reason】

3、将权力关系理解为一种不平等交换

按照 Peter Blau 的看法(《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NY 1964),人际关系可以

被理解为一种利益的交换关系:在卖主与顾客中,是商品和货币的交换;在雇主和雇员中是

劳动与工资的交换。如果没有权力的作用,交换应当是平等的。而权力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

以使交换变得不平等:如果顾客为某一商品付出了过高的代价,就说明他在与卖主的关系中

处于弱势,而后者显然拥有某种他不具备的权力。社会中任意两方之间的地位/权力越不平

等,出现不平等交换的可能性便越大。

这种交换理论的优点很明显,它明确了以下几点:其一,权力关系是一种选项、一种选

择,而不是一种单向的、封闭的指令:如果……,就会……;如果另一样,就会……。其二,

权力的运用程度可由权力拥有者、运用者从不平等交换中得到的好处来衡量。其三,很自然

的,权力现象并不只存在于一时、一个孤立的交换之中。权力的持有者天然倾向于将自己的

优势扩大到各个领域、各个时间段。

上面的三种理论都是试图从某种角度来说明权力关系的特征、特性,也都在某种意义上

使我们加深了这种认识。但我们还可以加上一些自己的思考。

我们可以将政治权力区分为命令权和影响权。这两者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军队军官

对士兵的权力显然与记者对读者的权力不完全一样。在我们这里,命令权与影响权的区别在

于:当存在一个有权威的命令权时,受众无法逃避权力关系的范围。他的选择是:服从,或

不服从而受到惩罚。【法的命令权:人情与法理的权衡(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当存在

一个有权威的影响权时,受众可以有的态度或选择是:接受影响,从而进入权力的范围,以

Page 8: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8

便得到若干利益;或是不接受影响,从而逃离权力的范围,得不到预期的好处。或者说,命

令权伴随着的是惩罚,而影响权伴随着的是吸引或诱惑。

第二节 政治权力的运用

一、政治权力的运用目的及原则

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一下前人对政治权力的运用目的及原则的讨论。

目的 1:所有人的利益还是一部分人的利益?

回答 1:从柏拉图开始,大部分理想主义者对权力运用目的的回答是为了所有人的利益。

【亚里士多德:不关乎掌权者人数多寡,而关乎权力“为了谁”,只要是为大部分人即可】

回答 2:极少部分的现实主义者的回答是为了自己或一部分人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的

回答最为彻底而系统。阶级观点的提出表明,人是划分为阶级的,不存在超阶级的全体利益。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而政治权力运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

利益,区别在于谁是统治阶级,人数的多寡。】

回答 3:功利主义者的回答或现实主义者的回答【Bentham】:不会是所有人的共同利

益,但可以争取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政治权力的运用,与政治一样,应当是一种妥协,

而不应是一部分人/阶级压倒另一部分人/阶级。

【电车难题的悖论对于功利主义者而言不存在,因为在功利主义者的观点中,快乐痛苦

可以被量化。如果人的生命是等价的,那么牺牲三个人一定好于牺牲五个人(关键在于对人

生命价值的认同,“无价”或是“等价”?)】

目的 2:政治权力的运用是为了让被统治者的道德、本性得到提升,还是让他们过一个

更加富庶的物质生活?

<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

回答 1:绝大部分圣贤的回答是前者,即让被统治者/人民变得更好。可以这样讲,几

乎所有的宗教或理想主义都带有某种禁欲主义色彩。

【孔子安邦三策:足兵、足食、民守信(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基督教国家——何处有美食?西法意三国,天主教没落,注重现世享受;英葡等国,

信清教,相比于个人物质享受,更注重精神修行;宗教普遍 带有禁欲主义色彩】

回答 2:一部分现实主义者、相对主义者、非理性主义者认为是使人过得更好(中国后

三十年的回答?):理由或是人的劣根性不可改造,或是最终目标不可知。

·原则或方式:

1、暴力/强迫性的与非暴力/强迫性的

在任何社会中,政治权力运用的原则/方式都首先是暴力/强迫性的,因为政治权力的本

质便是如此,它的运用必然要以暴力/强制为依托。

当然,政治权力的运用也可以有非暴力/强制性的一面。说服奖酬固然是一种例子,但

我们更多见的是用官方的意识形态来规范、诱导被统治者的行为的方法来达到运用政治权力

的目的。但归根结底,暴力和强制都是政治权力运用原则、方式的本质特征,是非暴力形式

的基础和依托。

2、依法的或不依法的

Page 9: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9

在初始意义上,政治权力是一种暴力/强制性力量,它的行使未必需要法的依托,也不以依

法为前提: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不依法律而行使。而依法行使权力的历史一是比较晚,

二是即使如此,也未必存在于一切领域、一切方面。

3、政治权力的运用是否依法与是否暴烈不呈简单的函数关系。

在现代意义上,依法行政的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它减少了不确定性,保护了被统治者的利

益。

而政治权力的依法运用的最大优点是限制了统治者的行动自由,限制了政治权力本身。

二、政治权力运用的实质:控制与支配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过的那样,政治权力的运用归根结底是对社会成员、社会角色的行为

的一种控制,是对他们自由的一种限制。他们的行为因此被分成了允许的/不允许的、正常

的/不正常的、合法的/不合法的。按照政治社会学家们的结论,对个人的社会控制可以有两

种形态。

1、外部控制,即一系列的、在外部强制性地加于他们意志之上的规章制度。它可以是

制度性的,如法律法规;也可以是社会文化性的,如行为规范、语言、价值观念、宗教信仰

等。这种外部控制规定了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的行为准则。

对制度性外部控制的来源比较容易判定:是立法者。社会文化性的外部控制来源则比较

难以定位,它更多地是习惯法。

2、与之相对的,也有人的自我控制、自我限制,即个人主动地将自己遇到的外部限制

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自我的限制。

1)按照 Parsons 的角色理论,控制可以通过社会角色的派定而实现:每个人都生活在一

定的社会环境中,每个人都因其所处的地位而不得不担任不同的角色(一个人经常是几个角

色的复合体),每一个角色都有其固定的行为方式。个人自由因此受到了限制,而社会/政

治权力通过对角色的派定实现了对个体的控制。

2)Bourdieu 应用了另一个概念:行为方式。在他看来,在那些规范性很强的社会中,尤

其是传统社会中,人们的行动是由习俗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共同决定的:行为方式+社会环境=

人的行动。按照他的定义,行为方式是一个继承了过去的一切经验、持久的、可以流传下去

的规范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外部,尤其是政治权力对个人的限制和

支配。如个人不遵从此行为方式,将受到政治权力和社会舆论的双重惩罚,所以在社会学观

察中,很少有人能逃脱行为方式的制约。

3)Dahl, Crozier, Chazel 等人喜欢运用“资源”这个概念。认为权力的运用便是在一个特

定的环境中占有和支配政治资源。综合分析他们的理论,政治资源可以被区分为以下几类:

1)与物质财富及服务支配权有关的资源:包括金钱—人类一切活动,包括政治活动的基础;

包括分配权,不仅仅是劳动果实的分配,也包括岗位、工作的分配。2)与文化、精神的支

配权有关的资源:包括对资讯、对传播媒介的控制权;声誉与名望;合法性。3)与对强制

性力量的占有有关的资源:包括对军队与警察的控制;立法权。

另一些学者更倾向于使用统治/支配(domination)这个概念。这派学者先有韦伯,后

有如 Bourdieu之类的新马克思主义者,Bourdieu 认为 domination 比 exploitation 更能体现

政治的实质,政治权力运用的实质。

韦伯认为,权力这个概念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又有其不足:它只是描述了一种社会关

系,这种社会关系使得行使权力的人得以使自己的意志得到实现。但权力概念并没有指明行

使权力的人用何种资源来压倒他在实现自己意志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反抗。统治这个概念则将

重点放在了他所运用的资源及受到的限制上。换句话讲,它的着眼点在于可以使权力得以有

Page 10: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10

效运用的社会秩序。用韦伯自己的话:“统治应该称之为在可以标明的一些人当中,命令得

到服从。”韦伯将统治的方式进行了分类,主要是分成了三大类,并重点考察了它们的合法

性。

韦伯认为,合法统治有三种纯粹的类型:合理的、传统的、魅力的。

合理的统治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力的合法性上,他们是合法

授命进行统治的。这种统治方式的经常例子是国家机构,但也包括大的公司、教会乃至政党,

其典型方式是行政官僚体制。【例:以院士为官吏】合理的统治的可信性的核心在于它是合

法的:你不是在服从于它,你只是在服从法律;你不是服从于统治者个人,而是服从于一个

非个人的、合法的、经常是你自己同意的制度,其目的是满足管理的职能。

传统型统治的基础或合法性存在于传统、习俗、集体记忆、历史之中。由于时间的推移,

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人们认为这种政治权力是自然的,是应该服从的,而不再去探究权力

的来源和基础。这种习俗、信仰可以通过教育的手段一代代地传递下去。

这种统治的典型形式是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关系,是领主和佃农之间的关系。按照韦伯的

观点,在 20世纪的欧洲,这种统治方式已经成为历史。但其遗留痕迹可以从人们的某些行

为中观察到,即人们仅仅因为习惯、习俗的力量而服从。

魅力型统治与前两种统治类型的区别之一是:后者可以是或一般是非人格化的,前者的

基础则是个人的魅力、吸引力。是一个具有超凡能力、魅力的领导人凭借人民对他的仰慕而

行使政治权力。它可以是一个部落、城邦中的煽动家对群众的吸引,是宗教领袖对教徒的吸

引,或是一个动辄举行公民投票的政治家对人民的吸引。比起前两种统治方式,魅力型统治

不够稳固、稳定,仅凭统治者的技巧和魅力,如给人民及官僚一些物质利益,如在他们之间

造成冲突和混乱以便需要裁判者、救星和希望;但是也可以相当有效,特别是当人民处于狂

热状态时。还要指出的是,这种统治类型与前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经常重合。而当领导人失

去魅力时,特别是权力交接时,该方式又经常回归到前两种正常轨道上来。

Stewart Clegg 在其著作《Power, Rule and Domination》(Londres, 1975)中继承了葛兰

西的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统治便是对权力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在他的心目中,统治与

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剥削概念相似,但内涵更加宽泛、更容易理解。统治不仅指的是对生

产资料的占有,也包括对传播手段和强制手段的控制。能否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内掌握统治权,

决定了一个阶级在该生产方式内的不平等地位。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多数政治学家持一种相当现实主义的观点,将政治

权力的运用简单地理解为控制、支配与统治,而这与统治者是否执行了有利于被统治者的政

策并不矛盾。事实上,当被统治者的利益得到重视、保护之后,或者最好是在他们心目中有

一个与统治者的共同利益时,控制与支配才是最为有效的。

第三节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问题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问题是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韦伯对统治类型的分析,在某

种意义上便是对政治权力合法性的证明。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可以做更加细致一些的探

讨。【卢梭:面对暴政,服从是对的,反抗更对(合法性建立在“主观认同”的基础上,而

服从不等于承认其合法性<legitimate>)】【legal和 legitimate的最本质差异在于前者

仅强调合乎法律,而后者还强调在代表统治阶层利益的法律之外的正当性】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对于政治权力合法性基础的论述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天命说(包括中国的天命&西方的君权神授)

2、继承说(传统型统治)

3、拯救说(将人们从困境中拯救出来)

Page 11: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11

4、道德说(有时能接受某位领导是因为他高风亮节。想打倒谁就攻击私德瓦解其权力

合法性)

5、才干说(理性角度,合理型政治——e.g.柏拉图《理想国》哲学王、贵族政治

aristocracy直译为优秀有才的人的权力,中国古代“选贤任能”)

6、暴力说(虽然可能缺乏合法性,但有很多这样的论述,e.g.马基雅维利“带枪的先

知与不带枪的先知之区别”、韩非子“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毛泽东“武装的革命

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7、金钱说(寡头制<oligarchy>,即有钱人的权力)

8、人数说(民众为政治基础——或许是一种欺骗)

9、契约说(为什么掌权是契约行为,或成文或不成文。有何需要,统治者满足需要并

进行领导。也就是说契约包括权利和义务)

10、合法说(狭义的法,统治者为法律执行着)

11、合理性、必要性说

12、科学说、生产力说(统治者更符合科学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二章 国家

引言

1、国家的一般定义:

1)西塞罗《共和国》:国家乃人民之事业,而人民是许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

共同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2)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国家是一种制度性的权力运作机构,它在实施其规

则时垄断着合法的人身强制。

3)Duguit:国家是一种人群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被区分为统治者及被统治者。

4)Bodin:共和国是对公共事务的主权性管理。

5)恩格斯: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总之,国家是一个成长于社会之中而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

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

2、进一步说明

1)如果我们将一国之内的诸组成部分依范围大小列一个表,则国家的位置大概是:

社会—政治—国家—政府。

2)祖国与国家的区别:前者是一个地域、文化、历史、宗教、有时是民族及人种概

念,而国家是一个政治权力机构。

3)国家与政府的区别:在国家与政府的关系上,有时国家与祖国的概念不分。在分

得十分清晰时,国家大于政府,尤其是国家是主权者的同义词,而政府只是国家的仆人、权

力的执行者、被委托人。

4)但在国际舞台上,国家的概念比在国内政治中宽泛很多。此时国家是国际法中的

主体,是该国范围内的整个社会的代表,是这个国家全体人民的代表,与国内政治中的祖国

十分相近。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国家不是与市民社会一起诞生的,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或用马克

思主义的观点看,是社会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应当是一个历史现象,即在人类社

会发展的一定阶段诞生,又会在一定阶段消失。

Page 12: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12

西方政治学界对国家起源的研究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对人类不同的政治社会形态进行比

较,以看出相对于其他政治权力组织形式,现代国家的特殊性。一种是对西方国家的发展轨

迹进行历史的观察与描述。

1、第一种思路的结果是对现代国家三个特点的总结(即国家起源的三个标志):

1)统治者及官员的专业化。

2)权力中心的集中化。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统一的、金字塔形的法律体系(在

法制国家内:宪法—法律—法规—行政命令)或规范体系。

3)政治权力的制度化、非人格化、非家族化。这首先意味着抽象的公共权力与执政

者的分离:执政者不是国家、不是公共权力本身,而只是它的一定时期内的执行者,或最多

是代表。它还意味着公共权力的行使应严格限制在法定的范围之内,其运用应严格遵守现行

法律,而非统治者的个人好恶,要去除一切不确定性。

2、通过第二种思路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是在市民社会中逐渐生长起来的,是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被人创造出来的。它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在西方:以希腊

城邦为代表的城邦制国家—帝国(马其顿或罗马)—现代民族国家。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

国家出现得比较早,且形式少有变化。秦王朝便已经奠定了中国现代国家的基础。

1)在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大概首先从 13世纪的英国、法国开始,其典型特

征是王权与教权、封建主权力的斗争,而在此过程中,国家相对于市民社会的独立性也日益

凸显。

第一个阶段是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第二个阶段是消除农奴、佃农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使得全国人民都只有一个上

级:国王。【类似于秦孝公和商鞅的变法:使得权力集中、上移】在革命之后,这种对国王

的忠诚转化为对民族的忠诚,对祖国的忠诚,则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就出现了。

第三个阶段是各种政治机构、行政机构的出现,如市镇议会、如各种咨询机构(逐

渐演化成政府各部)等,这是现代官僚政治的开始。

第四个阶段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日益法制化。这个过程可以从英国大宪

章算起,而到 1628的《权利请愿书》和 1689的《权利法案》初步得以实现。它将政治权力

及其运用规范到了一个成文法的框架之内,成为了后来代议制的先声。到了北美独立战争,

特别是法国大革命,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制订了成文宪法,制订了人权与公民权法案,使得

个人可以对抗国家的胡作非为。【法国、普鲁士等的城镇行政法】

在西方,国家起源的动力来源于冲突及社会各角色面对冲突而采取的对策。

第一个动力来源于卡罗琳王朝解体后领主之间的军事对立。随之产生的不断互动导

致了国家权力的中央集权化。

第二个动力来自于经济的发展:西欧经济在 15—16世纪后的迅速发展造成了社会

阶层的多元化及他们利益的互相冲突。各阶层都无法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都无法独

占政治权力及经济权力,无法否定他人的利益。为了不同归于尽,只好采取妥协、协商的办

法,只好求助于一个相对超然而又强大的公共权力。

这些在 15—17世纪间成型的西欧民族国家,一经建立便面对着无休止的外部威胁

和冲突,便处于不断的战争之中(一直到 1945)。为了应付战争,它们需要增加税收并将

其更加制度化,需要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官僚体系以治理内政、动员兵力,需要在民众中唤起

爱国主义情绪,需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常备军正如汤因比所说的挑战/应战机制。这个机制使

得国家更加完善、现代化、强大。

Page 13: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13

2)在中国,国家的形成要比西欧早得多,且中间没有如中世纪般的中断。大概春秋

末年、战国以后,各诸侯国已经走上了非封建化的道路,国家的基本特征和职能已经具备。

【最早始于秦孝公时代,594BC;但各诸侯国中,各诸侯分别形成了诸侯国内的中央集权】

到了秦王朝统一中国后此过程基本结束。此时的中国当然不是一个法制国家,但法制化并非

国家的核心特征。

★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起源做了自己独特的解释★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

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

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

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

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有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

量,就是国家。”

列宁《国家与革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

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的不可

调和。”

恩格斯认为,国家是在氏族组织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与氏族组织既有着历史的联系,

又有着原则的区别。<区别:①国家是按地域划分居民的,而氏族是以血缘划分的;②特殊

的暴力机关的建立—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观点的核心不同在于:前者

认为国家表明了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而后者认为国家

是各阶级之间利益冲突的裁判者。

第二节 国家的要素及类别

我们已经谈到过,有时国家并不仅仅意味着行使于市民社会内部的政治权力,而是意味

着在政治意义上的这个社会本身,如在国际关系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世纪初的几位

法国和德国学者如 Jellinek, Laband, Carré de Malberg,创立了国家三要素的理论,强调了政

治权力与领土、人民的统一。

1、国家三要素

国家三要素理论可以如此概括:当在一个固定的领土范围内居住着一个人民(经常是同

一民族或有共同的认同感),而在这个人民中又行使着一个合法的政治权力时,便存在着国

家。

1)领土

所谓领土,在现在世界中是三维的:领土、领海、领空。

作为国家的基本要素,领土并不只是供人居住的一片土地,它同样构成了这个国家、

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记忆的一部分,是这个国家的象征,是联系人民、使他们自我

认同及互相认同的纽带。有时这后一个作用甚至引起不同种族、人民之间的冲突,如科索沃、

耶路撒冷。【领土的面积大小与是否构成国家无关,如新加坡、摩纳哥、安道尔、列支敦士

登等。当下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的认可】

最理想的领土边界当然是自然边界:高山大河。但在更多情况下,现代国家的边界

是条约边界。在 19—20世纪,边界的神圣性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了国家主权

的载体。而 20世纪末年,随经济的发展及各国间的相互依赖和交流,边界的重要性又有变

化的新趋势。

Page 14: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14

2)人民

所谓人民,在过去、特别是在西欧,首先是指一个民族。在现代,则是指所有服从

于一个主权权力的人民。它可以是一个民族,也可以包括若干民族【一般认为民族这一概念

在一战后真正成为现实】;可以是本国人,即通过血缘关系得到此地位的人,也可以是归化

了的外国移民,当他们离开自己的国土时,并不失去本国人民的资格。【典型意义上的民族

国家是否存在?】

人民并不仅仅是国家的臣民。在现代国家中,它首先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是一个国家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是一国的主权者。按照自然法理论及现代民主理论,

它在国家权力出现之前便已存在,或者说国家是他们的创造物。在国内政治的领域中,人民

更多地是被定义为公民,即有权参加政治事务的人。它超越了人们在经济地位、文化、职业

上的不同,使人们有了一个新的共同身份。

3)政府

合法的政治权力(政府),是一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一个法人。国家意

志因而与统治者的个人意志不同。在国内事务中,它合法地管理着人民,公正地处理人民之

间的冲突,以及作为中央权力处理与其他国内法人的关系。它垄断着合法的强制权,单方面

制订法律规范,是一个权力机构。当然在现代法治国家中,公共权力也必须在它制订的法律

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2、国家的分类:

1)在人类学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国家分为单一民族国家或多民族国家。

2)在政治学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国家分为君主制国家或共和制国家、民主国家或专

制国家。

3)在政治—经济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国家分为自由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国家干涉

主义、国家保护主义国家。

4)在公法意义上(政治学中最普遍运用的国家分类方法),将国家分为单一制国家

(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的)与联邦制国家(还有所谓的邦联制,但在我们这里,一个邦联不

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国家联盟,其中每一个都保留着它的主权权力)。

①单一制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中央政权垄断着全部宪法性权力,特别是立法权及

司法权。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单一制国家都是集权式的。

单一制国家可以是中央集权型的,也可以是地方分权型的(地方分权的定义,

其与权力下放和联邦制的区别)。【地方分权分的是一部分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依然

归属于中央政府,且行政权仍然被中央政府控制;联邦制国家中,地方一般而言都能在不与

宪法抵触的情况下,与联邦分享三权,其权力比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权力要大】

②联邦制国家是指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分享宪法性权力,其方式及份额(程度)

各国亦不完全相同。【代省长→省长,必须要得到地方人大的认可,其理论上受中央领导,

法理上受地方人大领导;地方财政问题也一样】【港澳台?享有一定意义上的独立(立法、

行政、司法、发行货币,台湾甚至可以保留军队→这是单一?联邦?邦联?→西方的政治名

词很多时候不足以解释中国的政治现象)】

第三节 国家的一般功用

所谓国家的功用,主要是指国家的职能,但也可以指该职能的运行方式。在历史上,国

家的职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人们对此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Page 15: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15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国家的职能可以分成三部分:议决的功能(通过法律、决定

战争或和平)、执行的功能和判决的功能。【三权分立的大致雏形】

△洛克《政府论》:国家的功能可分为立法权、执行权与对外权三种。【三权两分的思

想】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国家的功能应分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种,这三种权

力应严格划分开来,由不同的机构来执掌,并实行相互的制衡。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西方各国都遵循着分权制衡原则,但实际上这三种权力在运用

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现象,立法权不可能完全垄断立法的权力,正如行

政权也不可能垄断管理行政的权力一样。如下表:

功能 参与机构

立法

议会【一般而言执掌最高立法权】

政府(法律创制权、行政法规)【通过行政手段参与立法】

最高法院或宪法法院(司法解释、违宪审查)【司法权参与立法】

行政

政府

议会(质询、信任投票)

最高法院或宪法法院(司法解释、违宪<法律、政策等>审查)

司法

法院

议会

行政权(大赦)

注:

①有些法律规定是原则性、意向性的声明,因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并不具有执行的可

能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劳动权,但是失业后状告政府或用人单位侵犯个人的劳

动权显然不成立。

②司法部门的违宪审查越来越成为立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果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则我们对不同政体形式和意识形态的国家的职能可以有另一种

更加整体而抽象的分析方法:国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环境即整个社会之间在进行着不断

的相互影响,它在环境中获取自己的行动能量、资源;反过来讲,它又要满足社会的要求,

并在社会中对各种价值进行分配。

按照这种理论,国家的职能或活动可以被定义为以下两种:对社会资源的动员和对社会

生活的管理。

1、对社会资源的动员。【在世界范围内,国家是由小发展到大的】【自由主义国家中,

国家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调动较少,而偏向极权的国家,对于人力物力财力调动较多】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掌握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便不可能开展任何有效的活动。

因此要想履行自己的职能,国家首先要具备自我生存、延续的手段。而历史上大部分政权的

危机都起源于国家掌握的资源不足。

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动员首先表现在人力资源上。动员的规模随国家的规模、特别是国家

的性质不同而差异极大。在对人力资源的动员形式上,最合理的应属中立的、职业的公务员

制度—人员的录用采用考试方式,唯才是举;一经录用,其地位受法律规章的保护,其进退

升迁与政治局势无关,与其政治观点无关。而不大合理的则是所谓的分肥制:国家工作人员

的录用、升迁取决于他的政治立场、取决于他与执政党的关系。这虽能确保官员对体制的忠

诚,但不能保证他们的质量和能力。况且每次政权更迭会造成行政机构的大变化,也会使国

家权力丧失稳定性和延续性。

Page 16: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16

国家对社会资源的动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物力的动员,特别是财源的动员,因为归根

结底财源是一切物质手段的基础。国家对财源的动员可以是直接的—对整个社会资源的国有

化;也可以是间接的:税收、社会保障金的收取。在欧盟各国中,目前国家动员的财源一般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 40—44%左右。

【国家具有功能性/职能性价值,其价值体现于满足人类的功能需求】

【例如结婚的功能性价值:合法传宗接代、增加家庭劳动力】

【托克维尔对英法两国贵族的分析:从社会功能角度来谈,各国贵族都有特权。但英国

贵族在享受特权的同时,仍然履行着一定的社会职能;而法国贵族享受特权,却无法履行原

有的社会职能(《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个国家如果能满足基本的功能职能,尽管不一

定令人满意,但能够保证不至于出现革命】

2、对社会生活的管理。按照 Almond 的功能主义理论,国家的此职能可分为两部分

1)规范职能(“制定游戏规则”):国家应当负责维持社会秩序,负责保护公民的

安全和财产,即起到警察的作用。国家还应当在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中制订强制性的规范、

强制性的游戏规则。这时它是纠纷和冲突的裁判者,也是守法公民的保卫者。规范职能是最

传统的国家职能,国家能否有效行使此职能,是一个政权能否得到大家承认的关键问题,也

是一个社会能否有序发展的关键问题。【有规矩、有法度】

【弗朗西斯·福山:在古代中国和 19世纪 60年代前的普鲁士,在没有民主的情况

下,依然能够完成较为平稳的治理,其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最基本职能能够得到实现。在

这种基础上,如果进行民主化改革,必然能使社会变得更好,但纵然没有民主化,也能凑合

过。】

此职能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是对社会危机、冲突的处理。社会是由不同的阶级、阶层、

利益团体组成的,在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利益的对立。如何使这种利益的对立不致演化为威

胁整个社会稳定、威胁整个社会利益的冲突,是国家应当着意研究的统治艺术。

2)在社会中对价值(广义的,可以是有形的钱财<如国家对风电、电动汽车等的价

格补贴>,也可以是无形的名声荣誉)的分配职能:如果按照经典的自由主义国家理论,国

家不应介入社会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那么分配职能也便无从谈起。但事实上目前有很多

的保护者国家,或曰干涉主义国家(也可以是西欧的典型社会民主主义国家),其中国家在

经济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国家职能的讨论:

①国家应只有规范职能(“守夜人”),而不应该在其他任何领域加以干涉

②但现代社会是否还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国家?哈耶克、里根和撒切尔的时

代尽管是“新自由主义”,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国家的分配职能(直接分配:个人所

得税、转移支付、补贴补助;间接分配:产业扶持、国家采购)

我们也可以对国家的职能问题做一些更加平实的分析。

国家的传统职能是政治职能,即对外保证国家的主权独立、处理该国与他国的事务,参

与国际政治;对内维持社会秩序,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法律和其他规范性规则。

但国家可以有另一种功能,即经济与社会功能。这指的是国家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社会生

活、经济生活,对社会财富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分配。这时国家不再是传统型的自由主义国家,

而变成了保护主义、干涉主义型的国家。这种状况为自由主义者所痛心疾首,甚至认为是一

条“通往奴役之路”。但问题是,历史上有没有纯粹的自由主义国家?即使是美国、英国,

在正常时期固然可以推行自由主义政策,然而一到大的危机,照样会出现凯恩斯主义。

【汉初的盐铁专营→相当于国有企业,再将获得的利润投入再分配】

Page 17: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17

【法国:和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没有太大关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处处有国家的影子。

法国在 60年代中期至 80年代末,在有工作时,雇员和雇主要签订无限期雇佣合同,即开除、

辞退雇员是很难的。在 80年代前,雇主如果要开除雇员,必须得到国家的行政批准(一般

情况下不予批准)。一旦工作,必须有最低工资保障(“能维持一个三口之家的有尊严的生

活”)。工作时间:20年代一周 48小时,1936年 44 小时,战后 40小时,60年代 38小时,

现在 35小时。休假制度:从 1936年的两周带薪休假发展到如今一年的六周带薪休假;世俗

节日(劳动节、元旦节、两次大战战胜日)和宗教节日(圣诞节、复活节、圣母升天节、圣

母降临节)均休假;保障:退休金、失业金、医疗保险基本全覆盖(直系亲属可以享受自己

的医保);补贴:住(租)房补贴、廉租房;教育:学费全免,一直到中学时政府均管饭

这些费用从哪儿来?上世纪 80年代左派首次上台执政后的大规模国有化。但社会保障

的钱不一定从国有化中来,也可以从高额税收中来→在法国,富人收入的接近 40%交税,之

后还有巨额财产征税和 60%的遗产税】

【自由主义思路并非唯一思路。即便在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采取的新经济政策是典型

凯恩斯主义的实践,成为“新自由主义”。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理论上向传统自由主义的回

归,实践上已经离真正意义的自由主义越来越远】

【真正意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国家与社会的二分中驱逐了国家,政治权力消失。在马

恩的设想中,共产主义社会并非高度集权,而是没有集权。但在共产主义之前的过渡阶段,

高度集权(无产阶级专政)是必要的,这是消除私有制的根本要求。】

而在西欧国家,国家干涉主义的传统本就较强,在 19世纪后又接受了社会主义的影响,

所以形成了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主义—保护主义的国家模式。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职能是

十分重要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国家在这方面的职能更是制度本身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阶级与阶级斗争

1、目前学术界、政治界对阶级、阶级斗争问题的淡化处理及其原因。

【古希腊、罗马是阶级社会:身份差异是可以代际相传的(奴隶主、自由民和奴隶);

中古欧洲也是阶级社会,出身是天定的(地主、农民)。而在中国,自汉代以后,阶级的基

础——即身份的不平等性基本消除】

【阶级:身份差异?所有制关系差异?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按照前一判断标准而言,

二者均是公民,因而已经不是对立阶级;但按照后一标准,二者仍存在阶级对立】

【阶层、阶级的区别】

1)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

物;在另一端,阶级又不是永存的,它将随剥削的消失而消亡,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

会将是一个无阶级的社会。然而人类迄今的文明社会还是一个阶级社会。

2)传统的国家理论,一般并不否认社会中阶级的存在,甚至也不讳言阶级斗争。但

这些理论家一致认为,国家应该是超阶级的、调和各阶级之间利益矛盾与斗争的裁判者、保

护者,而不应是某一个阶级的代表。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革命性:它建立在阶级理论的基础上,并且得出了阶级斗争

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的结论,从而深刻地揭

露了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首先认为,人类社会是划分为阶级的。

Page 18: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18

列宁对阶级的经典定义:“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

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这种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

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

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

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分析方法】

人们共同的经济地位、阶级属性会使他们产生经济利益的共同性、政治倾向的共同性、

意识形态的共同性,乃至生活方式、情趣的共同性。因此,阶级分析的方法是一种科学、深

刻的方法。行为主义最多是要探讨人们行为的动因,而阶级分析的方法,用恩格斯的话讲,

是要探讨这个动因背后的原因。

在剥削社会中,由于私有制的存在及不能废除,所以阶级斗争是不可能完结的。只有到

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实行了无产阶级专政,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可能使阶级特

别是剥削阶级赖以产生的基础—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不复存在,才可能使阶级走向消亡。因此,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以往的国家,都是剥削阶级的专政,是剥削阶级维护自己的经济地位、镇压被剥削阶级

反抗的工具。而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则是无产阶级压迫资产阶级及其反抗的工具。

第五节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或其他著名学者的观点,国家是社会、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

的产物。在这里,马克思主义者与西方其他学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认为国家因而是一个阶级的

专政,而后者更强调国家的仲裁作用、中立地位。但他们的一致之处是指明了国家与社会的

区别。

所谓国家,在政治学里指的是政府、是公共权力,它是一个政治机构。而社会则是指人

类社会生活中除政治生活之外的其他方面,它既存在于政治权力诞生之前,也存在于政治权

力诞生之后,例如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的最主要方面)、家庭生活、宗教、文化、社团等

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便建立在对政治与经济(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

新解释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在生产力(经济、社会)与生产关系(政治、国家)

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断斗争中发展的,而且相对于经济来讲,政治是处于依附地位的第二性

的东西,没有完全独立的政治,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经济斗争、社会斗争)的反映。如果

有一个因果顺序,那就应该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阶级—阶级斗争—政治斗争,因此

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便对应着不同的国家形态。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然会导致生产资

料的公有制,阶级的消失,最后是国家的消亡。苏联和中国革命在相当程度上实践了马克思

主义的设想。

另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做了一些稍有不同的诠释。葛兰西(Gramsci,

1891—1937)适当强调了上层建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他首先区别了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

前者建立在强制的基础上,而后者(宗教、哲学、法学、经济、科学、艺术、文学等)建立

在说服的基础上。迄今为止,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主要是通过自己垄断着的强制性国家

权力来实现对无产阶级的压迫,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通过政治革命加以实现,即夺取

政治权力,而后通过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来强制性地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当他们做

到了这一点时,强力便不再是必须的了,因为其他阶级已经接受了这些。这时经济基础领域

内的社会主义革命便会顺理成章地得以实现。

阿尔都塞(Althusser)也强调了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他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过

分专注于镇压性的国家机器如军队、警察、法庭。而实际上大量的意识形态性国家机器,如

Page 19: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19

教会、学校、法、政党、传媒、文化等。这种意识形态性的国家机器的运行所依赖的不是暴

力,而是意识形态,其主要功能是制造及维持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重要性尤其体现在生

产力的再生产教育下一代,使他们自觉服从现有的生产关系,因此这未尝不是阶级斗争的主

要目的及领域。

总的来讲,历来理论家们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可以分为两大类:大政府小社会,或

小政府大社会。

在西方,前一种设想的历史实践大概是希腊罗马时代、王权复兴时代、20世纪;后一

种设想的历史实践大致是封建时代和自由资本主义时代(1776—1914)。

第三章 政治体制

[politeria:关于政治的所有事物的总和]研究在国家层面上,权力归于谁

在 20世纪之前,对政治体制的研究一直是西方政治学的主要内容。进入 20世纪后,我

们看到了政治学研究的其他领域、其他可能,如政治与社会的关系,如行为主义,如结构—

功能主义等等。但政体问题仍然是政治学尤其是政治哲学研究的一个关键所在。

在历史上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见到的政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专制,也可

以是民主;可以是君主国,也可以是共和国;可以是有限国家,也可以是极权国家(全能国

家)。那么如何对其进行分类?

1、对政体的分类的两种可能方法

1)马克思主义者的生产方式分类法

马克思主义者是按照生产方式进行分类的:原始共产主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还有所谓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者

认为政体只是一种表象,是虚幻的,并非最重要的。相反,国家阶级性质,即生产资料掌握

在谁的手中,才是实质。在生产资料关系确定的情况下,无论采取何种统治方式,其结果皆

差不多。】

2)按统治者人数分类的方法

另一种分类法的历史更为悠久,接受的人也更多,即按统治者的人数(或是阶级属

性)来分类。【在这个大前提下,也可以理解为按照统治效果、国家权力的目标(有限国家

或是集权国家)来分类】在布丹【注:16世纪法国的法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主

权”这一概念是由他提出的】之前,人们一般只谈政体问题。布丹发明了主权的概念,从而

使得国体与政体的区分成为可能。

2、国体和政体

1)定义:国体:一国主权的归属形式(主权属于谁);政体:一国主权的运用形式。

2)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国体和政体可以重合,也可以互相矛盾。【中国:主权归属

人民,通过共和制政体加以确认(重合);英国:主权归属人民,政体为君主制(矛盾)】

3、经典政体分类法

最早对政体进行分类的是古希腊的大师们,如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而其中亚里士多德

的分类最为经典,一直到现在仍然是政体分类法的基石。

他认为,政体形式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大类:正常的(正义的)与蜕化变异的(非正义

的)。其分水岭是:前者的统治者以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依归,而后者的统

治者只为自己谋取利益。

Page 20: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20

在此前提下,人间的政体形式有三大种可能:一个人执政,一部分人执政,全体执政或

大多数人执政。

一人执政的正常政体是君主制(monarchie),非正常形式是暴君制(tyranie);

一部分人执政的正常政体是贵族制(aristocracie),非正常形式是寡头制(oligarchie);

大多数人执政的正常形式是共和制(république)或温和民主制,非正常形式是民主制

(démocratie)或极端民主制【多数人的暴政,“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亚里士多德对于政体的分类

谁统治 正常形式

(为所有人的利益)

非正常形式

(为少数人的利益)

一个人 君主制(monarchy) 暴君制(tyrant)

少数人 贵族制(aristocracy) 寡头制(oligarchy)

多数人 共和制或温和民主制(republic) 极端民主制(democracy)

注:典型共和制的特点:非一人执政、执政者选举产生、执政有任期限制。所有人都具有选

举权的政体才是民主制度,而只有一部分人具有选举权的政体可以是共和制,但不是民主制。

4、孟德斯鸠的分类法

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法影响了以后的大多数政治学家。孟德斯鸠在此基础上做了一点修

正:共和制的两种形式:民主制或贵族制。

1)君主制(一人执政)的不同可能:暴君专制,或官僚政治,或虚君共和。【君主

制是常态还是偶发事件?如何定义一个时期的君主制?】【明朝的皇帝许多不理朝政(如正

德、万历等),这是专制吗?明清几代皇帝在很多事情上(废皇后、过继的太子欲将生身父

亲供入太庙、重修圆明园等),都受到言官、谏官、太后、大臣甚至其他人的约束。在真正

的专制中这是不会出现的】

2)贵族制的不同可能:血统贵族,才干贵族(精英政治)。

3)民主制的不同可能:直接制民主【唯一的实践是雅典:权力属于所有人,城邦一

切事务由全体公民讨论决定;国家绝大部分官职由大家轮流出任】,半直接制民主【唯一实

践是瑞士:国家内部事务分为两级,即地方和联邦。地方事务(村镇)由直接民主方式解决,

联邦事务通过代议制选出代表解决】,代议制民主【在主权在民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人民因

种种原因无法直接行使权力,故选举代表代替本人行使权力。“百姓不适合执政,但适合选

代表”】,(参与制民主,公民投票制民主,多元民主、竞争制民主、自由民主、协商民主

等均属于代议制民主的表现形式,故一般不单列为政体形式)

5、代议制政体的分类

代议制民主可分为议会制与总统制两大类。

1)议会制政体的要义是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国家元首,政府行使行政权,它向议会负

责,受议会监督,议会可以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政府反过来也有解散议会的权力。【国家

元首起象征作用。在君主制国家中(如英国的女王)和共和制国家中(如意大利、德国的总

统)都存在】

①议会主导型的议会制政体(魏玛共和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兰西第四共

和国,1993年前的意大利)【纯正的议会整体,完全为议会控制。它是代议制的典型代表,

足够民主;但它同时导致政府不稳定,行政效率低下,甚至是政局动荡】

②政府主导型的议会制政体(英国、德国、瑞典)。其特点是:对政府不信任

案的条件限制,政府主导制订议会日程,议会会期的限制等。

Page 21: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21

政府主导出现的原因:技术的,国家事务日益专业化,紧迫化;政治的,即政

党的出现,多数党现象的出现。【议会中的多数党形成政府,因此议会很难再主导政府】

2)总统制政体

宪法意义上的典型代表是美国,而在实践层面俄罗斯同样也可以是被视为总统制政

体【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为半总统制国家,但在实践中法国偏向于总统制】。在

总统制政体中,分权因素大于制衡因素,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相互独立,虽仍在互相制

约,但相对于议会制政体,其制约手段不那么有力。

6、政体分类的其他标准

1)法制的、合法的 vs不依法的(由柏拉图首先提出)。前者包括了所有的立宪政体,

而不论其形式如何,只要政权的组织特别是运用是依法进行的。而后者显然也可以包括所有

的政体形式,只要它不依法行事——民主和依法行事是不同的概念。【民主可以是合法民主,

也可以是非法民主。如一个国家没有形成成文法,完全由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决定,有可能

出现决策前后矛盾的现象,此时的政体是非法民主,即“少数人的暴政”】

2)有限权力国家和极权(全能)国家<totalitarianism/totalitarisme>。【有限权力:

政治权力基本只在政治领域内运行,但运行情况可以是好或不好。传统国家大多是有限权力

国家。极权/全能:20世纪以后出现,最早见于墨索里尼治下的意大利。国家不仅在政治层

面运行权力,并且利用权力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混合政体形式(波利比乌斯):取不同政体的优势,来弥合其劣势

4)还要注意到,典型政体是不多见的。而且在典型政体之外,还会有不同的次级政

体。一个政体也可以有不同的实践,如南美的民主外表,寡头实践。

第四章 民主与法治

第一节 民主制的发展与实践

1、民主制(democracy)的定义:民主制是属于 demo 的 cracy(权力)

1)demo 是谁

三一区?【克利斯提尼提出,将雅典分为城区、沿海和内地三大地区,各大地

区再分为十部分,称为三一区】

2)何种权力,如何行使

【近代民主的开端在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期间】

作为意识形态的民主理念的演变

民主理念影响的发展过程

民主理念在当今世界上的支配地位【民主潮流的出现】

2、民主实践的发展过程:

1)雅典的实践

①荷马时期的神话传说:三个不一定平行,但共同存在的权力中心

△国王<1-2个,产生于王族,是最擅长战争的人,打仗是贵族的本业

( “佩剑贵族才是最高贵的贵族”“欧洲的贵族特征就是粗鲁”)>;

△贵族(长老)会议<真正的政治中心>;

△氏族(部落)大会

【对比之下,中国从来不缺国王,也总会有大小等级不等的贵族(长老)会议或是类似的形

式,但中国从来没有过氏族/部落大会】

Page 22: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22

②公元前 7世纪起的文字记载:梭伦改革(594BC)

△针对富人和贵族的等某一势力集团的过分膨胀

【好的统治者是在一群狗中的一匹狼】

△财产等级制度是不平等的,类似于资产阶级的等级制度,但至少打破了

贵族对于官职的垄断,这是具有平等色彩的。

【梭伦符合民本主义者的所有期待。会作诗、爱国者、温和、立法者。遇

到阻力后功成身退,游历海外。】

△梭伦走后贵族的反弹与僭主政治的出现。

【僭主的身份是平民或极少数的贵族,以讨好平民来反对贵族。僭主政治

很明显地体现了从古至今的政治关系博弈,即君主、贵族精英和平民之间的订约、结盟、合

作、对抗、解约、重组等。这三者间,贵族精英和平民之间的对抗最为明显,而君主有时甚

至不出现。梭伦出走后,雅典政治被僭主和贵族交替控制,僭主的时期甚至还更长。僭主以

非法手段取得权力,但其执政往往较为温和】

【民主本身并不意味着民主目的。梭伦改革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但由

于它抑制了贵族的利益,因而相对而言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可以视为民主】

【所谓民主,就是平民权力、公民力量。纯粹的民主是为处于多数的穷人

和弱者“说话”的制度。“民主是个好东西”,但这种“好”并非对于所有人都是如此。公

共政策往往是一种零和游戏,一部分人的受益通常意味着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

③公元前五世纪初:克利斯提尼改革“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改革”(508BC)

④公元前四世纪末:伯里克利改革(462BC 起)是雅典民主的黄金时期

【议政补贴制度保证除有钱人之外的其他人,能够没有顾虑的参与到决策

之中。除了给予穷人投票权,还要有辅助措施让投票权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城邦中 90%以上的官职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出任的。除了参与国家事务的

讨论外,所有公民都可能出任某一官职,承担国家的某项行政任务,是更为民主的一个措施。

(抓阄,轮流坐庄)】

【陶片放逐法:针对富人和贵族的措施】【by the people:检验民主的

真正指标】

2)代议制民主的出现。

①代议制民主(即现代民主)的基本特征:主权在民,人民通过定期的选举选

出代表来行使自己的主权权力,代表对人民/选民负责。人民对代表行使权力时的行动进行

全程的监控,如不满意可以随时撤换。在若干重大关键问题上人民可以直接做出决定。

②选举制与代表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选举与代表并没有直接的连带关系,

代表及被代表者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甚或是委托责任关系。现代的代表制则是代议制民主的

责任代表制,代表所要关怀的是被代表者的利益,要对后者负责。

选举制发展的历程。

【普选与非普选:选举制度发展的分水岭。在普选制出现前,不一定是民

主的。现代民主的最核心、最关键环节,也是其最重要特征的,就是普遍选举制。非普遍

的选举也是选举,但对于参与者有资格限制(身份出身、财产资格);而普选制在理论上对

选民资格没有限制,而在实践中仅仅是最低限度限制。普选并非完全没有限制,而是限制越

来越少。】

【两个比较重要的限制是性别和教育。在欧洲,二战后妇女才真正拥有选

举权。在中国,女性获得普选权不晚于欧洲,甚至比欧洲要早】

【对选举的年龄有下限而无上限——选举的下限可能下调?】

3)代议制民主的运行原则:多数原则。

Page 23: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23

4)代议制民主的另一特征(或是法治的特征):国家最高政治权力的定期、和平的

更迭(与经典共和制的重合)。

5)民主制与共和制的联系与区别。共和制的基本特征:①执政人数为复数;②执政

者由选举产生;③执政者的任期有限制。

【James Madison《联邦党人文集·第 63篇》:美国政府的真正特征或区别于古代

共和国的地方便“在于它完全排除作为集体身份存在的人民,丝毫不让它染指”政府。所以

美国所拥有的完全不是民主,而是一个共和国—一个拥有代表体制的政府。)】

6)民主概念在中国的传入。

当代主要民主制/法治国家的不同实践及共同特征。

第二节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1、民主与法治

一个国家治理得好,可以有各种原因,而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点便是它是否实行了法治。

【民主可能犯错(苏格拉底之死、希特勒上台);民主可能混乱无序(魏玛共和国);

民主可能带来贫穷(印度);民主不能避免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的雅典)】

【中国的美国化可能是世界上最突出的,中国受到美国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

多】

【有些地方无论实行什么制度,一时半会儿都好不了】

-Kelsen:现在西方的民主毋宁更是法治;现在西方的自由毋宁更是权利。

1)民主与法治的区别

①民主与法治的相对独立性

民主和法治是有区别的。一个法治国家可以是非民主的国家,如罗马。一个民

主国家可以是非法治型的国家,如雅典【有法律,但并不是法治国家】

,如大革命时的法国。

②法治的历史

法治的历史起源于罗马(对公民自由的尊重),发展于西欧的中世纪封建社会

(基督教义及力量的相形不下),定型于英法革命及北美独立战争(理性化)。它的基本理

念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不容侵犯的自然权利(或进一步:每个人都

是天生平等的)。公共权力应当尊重及保护这些权利,公共权力的运行应当受到限制。

【权力、权利、民主、法治、自由等等,这些概念大多来源于个人主义】

【公共权力并非天然合法,其合理性、合法性和可欲性需要被证明。】

法治国家自然应当制定详细的、成体系的法律,但一个 gouvenment by law

还不是一个 gouvenment of law。

2)法治与法制的联系与区别。

①对立法者权力的限制问题【法制针对的是所有自然人和法人,法治针对的是

公权力】

②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自由度的问题【法家的法治:严刑峻法,“法虽设而不

用”。但在现在的社会中,法律的制定要考虑社会生活自由度问题。对于法律本身的控制是

为了保证权力不至于过分强大】

Page 24: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24

3)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法治的前提是国家里没有一个最高的权威和力量,只有作为

妥协的法律是最高的权威。所以中国的法家思想还不是真正的法治思想。这也是民主与法治

的根本区别:在民主中有一个最高权威:公意或多数,而公意是可以随时变化的。在法治中

没有最高权威,如果有只是法律,法律是非人性化的,相对固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主

仍然是一种人治,而人治自然有其根本的缺点。

4)法治的基本诉求:在国家的政治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制定固定的、执政者不能侵犯

的游戏规则,保护所有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对执政者加以限制,不给他留下太多的自由行动

空间(每个人都可以预期自己活动的后果)。【但在没有规矩的政治环境中,违法和犯罪之

间的界限可能被统治者随意更改】在政治中,法治的最大优点是限制了统治者的权力,规范

了国家的政治生活,限制了公共权力的活动范围,保卫了公民的安全与自由。

【有规矩总比没规矩好。只要有了规矩,就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作用】

我们只须冷静地分析一下,便不难看出,所有治理得好的国家都是法治国家而未必

是民主国家。我们所欣赏的政治未必是民主政治而是法治。【我们所欣赏的政治可能先是法

治,后是民主政治】

当然,民主与法治的区别不等于它们的必然对立。相反,现代民主制可能是最易与

法治原则融合的制度:因为都强调了人的基本权利、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可以说,在不同于

封建社会的现代社会中,民主化可能是实现法治的先决条件。反过来讲,法治也用程序保障

了民主制的正常运行。在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这种融合所带来的巨大好处。

第五章 自由与权利

第一节 自由的涵义与内容

1、概述

对自由主义者来讲,自由在政治上是一个最高的理想,是政治活动的最终目的。

【西方哲学的原善是幸福,中国的哲学中基本未涉及原善的概念。欲望的满足是一

种幸福】

【叔本华:“人生如钟摆,永远在缺少和餍足之间摆动”】

【贵族是餍足的阶层。真正的贵族气质是“装作不在意”】

【追寻幸福的一种方法是削减自己的欲求,降低标准(犬儒主义)】

【自由是相对的、受限的。追求自由并不等于追求绝对自由,后者是不存在的】

【长生不死是道家所追求的自由,是生物学上的自由】

【古罗马时期,自由民意味着不需要被强制干活。自由人是不工作的,职业

occupation的词根 occupy 意味着占据】

一方面,人们对自由的理解不同;另一方面,自由这个概念本身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2、对自由的分类

我们可以尝试对自由做一个分类: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由;物理学意义上的自由;哲学意

义上的自由(诗意的自由);政治自由,包括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

由、信仰自由、选择自由、参与政治的自由或曰权利;经济自由,包括所有权和国家的经济、

社会政策。

【对政治自由的首要威胁是政治权力。无政府主义者认为真正实现人类大同的方式,就

是铲除所有的政治权力。(无政府主义:暗杀、颠覆)】

Page 25: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25

3、对政治自由的解释

1)什么是政治自由,在何种状态下人们在政治上是自由的?不同的思想家有不同的

解释。无政府主义者认为自由只有在国家权力消亡后方能实现。洛克认为,自由是一种安全

感,是除了合法的立法权外,不受任何其他权力的威胁和支配,除了立法权的立法外不受任

何其他规定的制约。穆勒认为,唯一实称其名的自由,是我们按照自己的选择追求自己的好

处的自由。而黑格尔则简单地认为自由就是服从法律。

2)Constant: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之间的区别(Berlin将其发展成了积

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区别)。即古代的自由是一种参政权,是公民自己直接参与政治的决策

过程;而现代人的自由是一种对自己权利的珍视,但可能并不直接导致参政的要求。前者是

集体主义或国家主义的,后者是个人主义的。

3)对于现代人的自由来讲,自由并不和某种政体形式直接挂钩。民主制在这点并不

例外,与其他政体形式一样,它并不能自动地导致自由、保障自由。斯塔儿夫人说:在法国,

自由是古典的,专制才是现代的。孟德斯鸠曾经指出,在没有实行分权原则的共和国中,人

民所享有的自由比在君主国中还要少。而托克维尔则更为雄辩地指出:政治自由来源于政治

权力的弱小,而不在于权力的性质。

4)绝大部分自由主义者的共同理念和诉求便是:国家权力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恶,是

对公民自由的最大可能的威胁,因此有时任何可以限制、削弱国家权力的措施都是好的措施。

要严格限制其活动范围,在国家与社会、群体与个体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要坚决防止它的

坐大,对其进行分割、制衡。要对政治权力的运用制定出明确的、不容侵犯的规则,即实行

法治。

4、自由概念在中国

1)自由这个概念在清末传入中国。在马礼逊《字典》(1822)中,译为“自主之理”。

在麦都思《英汉字典》(1847)中,被译为“自主,自主之权,任意擅专,自由得意”,以

中文“自由”二字释 Liberty 自此始。在罗存德的《英华字典》(1866)中,被解释为“自

主,自由,治己之权,自操之权,自主之理”,并加了 natural liberty(任从心意)、civil

liberty(法中任行)、political liberty(国治己之权)等具体解释。二十世纪初商务印

书馆出版的《华英音韵字典集成》(1902),主要沿用罗存德的解释。

2)1868年 7月 28日签订的《中美续增条约》中有“自由”一词:“大清国与大美

国,切念民人前往各国,或愿常住入籍,或随时来往,总听其自便,不得禁阻为是。现在两

国人民互相来往,或游历,或贸易,或久居,得以自由,方有利益。” 这个“自由”的用

法与中国古代用法没有多少差别。1885年 12月 23日,英文《字林西报》的文章中夹有中

文“自由党”译名。

3)1887年,《申报》有一篇文章,《论西国自由之理相爱之情》,介绍了自由思

想,自由的原则,介绍了培根等人在这方面的理解。文中关于“自由”的原则是这样写的:”

西国之所谓自由者,谓君与民近,其势不相悬殊,上与下通,其情不相隔阂,国中有大事,

必集官绅而讨论,而庶民亦得参清议焉。君曰可而民尽曰否,不得行也。民尽曰可,而君独

曰否,亦不得行也。盖所谓国事者,君与庶民共之者也。虽有暴君在上,毋得私虐一民。民

有罪,君不得曲法以宥之。盖法者,天之所定,人心之公义,非君一人所能予夺其间,故亦

毋得私庇一民。维彼庶民,苟能奉公守法,兢兢自爱,怀刑而畏罚,虽至老死,不涉讼庭,

不见官长,以优游于牖下,晚饭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富贵,清静贞正以自娱,即

贫且贱,何害焉。此之谓自由。”这是现在所见到的晚清对西方自由概念的最早具体介绍。

Page 26: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26

4)在此前后,1885年,傅兰雅与应祖锡翻译《佐治刍言》,1890年前后何启、胡

礼垣作《新政真诠》,都介绍了自由思想,但都作“自主之权”而不是自由。1895 年严复

在《论世变之亟》一文中,介绍了自由原则对于西方社会的重要性,认为中国与西方比起来,

最根本的差异,在于自由与不自由:“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

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

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其杀人、伤人及

盗蚀人财物,皆侵人自由之极致也。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

耳。”

5)1900年《万国公报》从第 136册起连载斯宾塞尔《自由篇》,1903年严复翻译

出版了约翰·穆勒(John S. Mill)的 On Liberty,定名《群己权界论》,同年,马君武

将此书翻译定名《自由原理》出版,把西方的自由思想比较完整地介绍到了中国。

第二节 政治自由与人民权利的关系

1、自由的分类:

我们可以把自由分成两大类:自然的自由与社会的自由。按照自然法学派/启蒙学派的

观点,人类在历史上有过一个自然状态,这是一个没有政治权力、没有法律的状态。这时的

人是完全自由的——自然的自由,唯一对他们的限制是自然法。【不受任何限制的状态。自

然法的概念本身也难以界定。】

2、从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

人类的自然状态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所以人们必然要进入社会状态。【自然状态论者

认为自然状态更好,但也承认其存在缺陷,因而需要进入社会状态。但这本身是一个悖论。】

进入社会状态后,出现了国家、政治权力、法律,人们不再是无条件自由的了,但他们得到

了若干的好处:没有保障的似乎无限的自然自由让位给了受到法律承认、国家保护的社会自

由。【从理性角度来说,其在受限的自由状态下得到的利益一定大于损失】【原因:自然自

由虽然范畴大,但没有保障;社会自由虽然有限,但是是确定的】

3、政治权利与社会自由

这种社会自由实际上便是一种权利:一种不受他人干涉、受到法律的承认及保护的权利

—没有所谓的天赋人权,只有人赋人权。【卢梭:权利是与生俱来的】【权利是他人赋予的,

“他”包括社会、国家、法律、公权,只有当受到“他者”的认可,才真正拥有权利。例如

所有权,并非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有权的取得并非建立在人与

物的联系之上,而是建立在他人对所有权的确定与认可之上。】所谓的思想自由,是自由思

想的权利,所谓的经济自由,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财产权。正是在这点上,现代自由—权利与

现代民主—法治重合起来了。

【政治权利就是公权和法律规定的人的固定社会自由。当自由受到政治权力和法律的认

可与保障时,这种自由就成为权利】

第三节 人权的发展史

1、概述

权利基于平等观念,权利基于法治观念。因此权利的发展史与法治的发展史是同步的。

2、发展历程

Page 27: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27

1)起源:对权利的意识起源于罗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不容侵犯的权

利;

2)发展:对权利的意识于中世纪。基督教的影响—每个人在上帝面前均平等,长期

缺乏唯一的权力中心,必须以法治、契约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而一切契约中

均包含着权利观念;

3)定型:对权利的意识定型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法权,即

人人在法律上的平等确定。【《大宪章》、《独立宣言》、《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法国

1946宪法前言第 34条对传统人权的扩充。】

【无罪推定原则等的确立】

第四节 政治自由与经济自由

·政治自由是认识到公权力是危害个人权利的根源,因此要限制、削弱和管控公权力。

·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自由/资产阶级法权或权利(droit)的批判:表面上的平等掩

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马克思认为这只是纸面上的不平等。原因在于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

导致身份平等而财产不平等。拥有财产较多的人,显然在政治上也占有优势】

·形式的自由而非实质的自由。【自由和平等/民主的关系:自由与这二者之间存在很

大不同。“自由平等是右派,平等自由是左派”。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平等比自由更重要,直

到实现平等时,才可能真正自由】

·对财产权的批判【洛克:政治权力的唯一目的是保护人的财产权。但从柏拉图始就开

始批判财产权。(普鲁东:“什么是财产权?财产权就是盗窃。向别人夸耀自己的祖上有钱,

就是夸耀祖上是强盗。”这与洛克对于财产权的论述大相径庭。洛克认为世上财产取之不尽,

普鲁东认为财产权的取得是零和,一方的取得意味着另一方的失去)】

·对社会主义的设想、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无产阶级的目的在于粉碎私有制,

而这一过程使得政治权力强化。因此经济自由在短期内会使得政治上的自由削减,从而达到

废除私有,实现真正意义上平等的目标。“社会主义就是国家为了促进社会平等所做的干

预”】

·新自由主义的反攻(哈耶克)。哈耶克认为财产权是人类自由的基石,所谓的“风能

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哈耶克认为若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让国家干预经济社会,国

家权力就会扩张。而国家的权力越大,个人的权利就越小。因此国家的经济社会职能,就是

“通往奴役之路”。

·西欧北欧国家的实践。【哈耶克:不止苏联模式是通向奴役之路,英国、瑞典等国的

社会保障体系同样也是。但这些国家的实践证明社会民主主义不一定导致纳粹,中道是存在

的。若把苏联模式和美国模式视为两个极端,那么北欧国家的实践是在政治自由与经济自由

上取得了一种平衡。“中道偏左”】

新教传统与资本主义精神,保护主义国家与自由主义国家。

经济自由主义对政治、思想自由主义的压迫。真理的相对性、阶级性。

第六章政党与政治组织

第一节 政党的定义、起源、类型及政党制度

1、政党的重要性

Page 28: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28

政党在现代政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政治是一种政党政

治。正如法国右派思想家阿隆在《民主主义与极权主义》中所说的那样:“有没有政党,是

传统/古典政治与现代政治的根本区别”。然而在政治领域中,政党又应该算是一个较新的

现象。直到 20世纪初,政党政治才开始发展。

2、对于正当的论述与定义

1)早期论述

①现在一般承认对政党的最早的明确论述是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在

1770年写的 Thoughts on the cause of the present discontents 中的一段话:“政党是

由一群持同一原则的人组成的、为国家利益而努力的组织”。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

②休谟:“在初始阶段,纲领是十分重要的,他可以将一个个个别的人联合起

来。经过了初始阶段后,组织就变成最重要的了。” (1760, Essay on Parties)

③贡斯当:“一个政党是一群信奉同一政治理论的人的联盟。”(1816)

④凯尔森:“政党是一种由持有同一政见并力图对公共事务的治理发挥有效影

响的人组成的政治组织。”这个定义是在现代干预主义国家普遍化之前做出的。

2)进入 20世纪后,政党在政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政治学家对政党的定义开始着

重于它的目的,即试图掌握国家权力。

①Franiçois Guguel:“政党是一种积极参加政治生活的组织,其目的在于部

分或全部掌握政治权力,以推广自己成员的意识形态、捍卫他们的利益。”

② Georges Burdeau:“持有相同的政治观点,力图影响他人、取得政治权力、

至少是影响决策过程的一群人组成的政治组织便是政党。”

3)从政治学角度对现代意义的政党的论述

①较为完整、系统的第一次研究是 Ostrogorsky 的 La Démocratie et

l’Organisation des partis politiques (1903)。其特点是:1)将政党与民主联系在

一起,2)深入研究了政党的组织。

②在这之后,有意裔德国学者罗贝托·米歇尔斯(Roberto Michels)的《论政

党的寡头主义倾向》,一部极为出色的左翼政党著作。

③在二战之后,随着政党政治的发展,对政党的研究也在西方普遍展开。在欧

洲较为出色的有莫里斯·迪韦尔热(Duverger)1951年的《论政党》。

3、政党的基本特征

1)以取得政权(各种不同的手段)和行使政权为目的的政治组织;

2)有自己的理论、思想,即有自己特有的意识形态;

3)有一个完整的、明确的纲领;

4)有一个比较严密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

而在这四项定义中,第一项又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其余三项可以看作是为了达到

此目的而必须的手段、条件。具备了这四项定义条件的政治组织才是政党,否则不是。与政

治无涉的组织固然不算,而即使是政治组织但不以取得或行使政权为目的的,如工会、利益

集团、非政府组织等也不能算。

(Lapalombara Wiener : Political Parties and Political Developpement ,

1966:1、有一个稳定的组织,其寿命不以某一领导人的寿命为转移;2、有一套与中央机构

保持密切联系的基层组织;3、决心要取得及行使政权;4、有在选举及其他过程中求得民众

支持的意愿。)

Page 29: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29

【但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已经出现带有纲领的政治组织,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

各宾俱乐部则基本具备了以上四个条件。他们是不是政党?一般认为他们不是。政党的判断

标准往往还有时代因素】

在西方,人们实际还在现代政党的特征中加上了时代背景:议会政治的出现和普选

制的逐渐推行。因此我们才说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在政治中是一个较新的现象,其历史不超过

200年。

【】【】【】【】【】

4、政党起源的动因

政党起源的动因的最经典的分析是:随着议会政治的确立,议会的权力越来越大,

独立性越来越强,议员们便感到有必要结成组织以协调行动。另一方面,普选权日益扩大,

政治家们也感到有建立组织的必要,以向选民推荐、介绍自己的候选人,将选票吸引过来。

当这种平行的活动都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当这些议会团体与竞选委员会之间建立了紧密、经

常的联系后,政党便出现了。

但也还有其他的可能:如议员们共同的地区来源或共同的职业。有些国家的议会中的集

团首先是地域性的,然后才演变为思想性、政治性的。如 1789年的法国议会,当三级会议

中各省的代表到达巴黎后,他们互不相识,互相隔绝。因此首先出现了地区性的俱乐部。当

这些俱乐部的活动经常化后,便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政见,又吸引了其他地区的相同政见者。

在议会中的共同利益或战略目标也可以成为组成议会团体的第一推动力:首先要保证能再次

当选。而在采用比例选举制/名单选举制的国家中,我们当然要有一个自己的组织,以便提

出自己的候选人名单。实际上在瑞士、瑞典,都是先有了比例选举制,然后才有了最早的议

会团体。而这些一开始为了选举而组成的利益团体,慢慢地也就演变成有共同信仰、信条的

政治性团体了。

最后,按照 Ostrogorsky的见解,腐败也可以成为议会中政党形成的推动力。

5、政党组织的范围

在西方,聚集在一个政党之中或周围的人大概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1)虽非其成员、也不参加党的日常活动,但经常在选举中投它的票的人。

2)党的同情者。这些人与党的政治纲领在利益上是一致的,所以除成为该党的稳定

票源外,还可能经常参加该党的公共集会,甚至进行捐献。但还没有成为正式党员。

3)党的固定成员。即在法定程序上参加了该党,持有其党证的人。

4)党的积极分子。这是党员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会自觉牺牲自己的时间去执行党

的决议,上街卖党报,发展新党员,在竞选中去宣传党的纲领。

5)党的领导者。这一般是职业政治家,决定着党的走向。

6、迪韦尔热的传统政党分类法:精英政党与群众性政党

二者的区别未必在于各自的人数,而在于不同的结构。

1)精英政党。

精英政党不将吸引最大多数的党员作为第一目标,而是将党员的素质、地位、影响

放在第一位,是要吸收那些精英。这类精英性的组织一般是有弹性的、灵活的,纪律不严的。

其地方组织有着相当的自主性,没有所谓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精英们的个人接触、魅力、影

响超过了党的组织的作用。

2)群众政党

Page 30: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30

群众性政党的特征则正好与前者相反。他们相对来讲出现较晚(19世纪末形成的

左翼政党),且在政治上处于不利地位。要想获得自己的活动空间,体现自己的重要性,就

必须以数量去战胜质量。因此它的第一组织任务是争取使最大多数的人成为自己的党员,而

不论其教育、财产、地位等。在当时,精英党所致力于的是扩大党的影响及同情者队伍,而

群众性政党希望的是扩大党的固定成员及积极分子队伍。当然,群众性政党都有其比较稳定、

固定的核心队伍。其内部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有一套金字塔型的组织系统。

有人将此二者的区别定义为传统政党与现代政党:精英党已经在欧洲的实践中败给了群

众性政党,所以它们自己也在向此方向演变。

7、新的分类法

1)也有人认为(特别是美国学者)迪韦尔热的分类法已经过时,没有考虑到二战后

的政治演变。他们的分类法是:

①温和党(partis d’opinion)或意识形态党(partis idéologiques)。前者的特

征是:1、其组织原则是多元性的,发展党员的对象不局限于某个固定的阶级、阶层。2、组

织不够严密。3、接受现存的国家政权组织方式。是改革性的党而不是革命性的党。4、所重

视的更多的是多变的公共舆论而不是确定的意识形态纲领。而后者则刚好相反:它们的党员

队伍具有排他性,由一个固定阶级的成员组成;它们一般有严密的组织;它们的诉求经常是

革命性的;它们更忠于某一种意识形态。

②多元政党 partis d’électeurs 或单一政党 partis de militants。前者是一种

rassemblement,是一个 catch-all party,力图代表尽可能多的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其纲领目

标经常是全国性的而不是阶级性的,是团结性的而非斗争性的,是政治性的而非意识形态性

的(le gaullisme : un Etat fort, un pays indépendant)。这种政党的产生多少有赖于二战后的

“意识形态的终结”或“政治的终结”。后者则仍然坚持党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性。在二战

后,西方政党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政党的方向演化。

2)另一种分类法对于欧洲国家政党比较适用,即按他们的意识形态纲领来分类。我

们可以将政党分成:自由主义政党,保守党,社会主义政党,共产主义政党,基督教/天主

教民主党,以地域、民族或其他一个边缘话题为号召的党,如民族主义者、地区主义者、绿

党。

8、不同国家的政党体制

不同的国家内有不同的政党体系。一般来讲,目前世界各国的政党体系可以分为三类:

两党制、多党制、一党制。

1)两党制

①历史背景:一直到 19世纪中叶,西方民主国家中有参政热情、参政权的其

实只是一个特权阶级,一个贵族阶级。在这个阶级内分化成了两派:保守派与自由派,形成

了两种政党:保守主义政党和自由主义政党。当然实际上它们都是同一个阶级的代表。19

世纪中叶后,随着普选制的推行及无产阶级的登上政治舞台,原有的自由主义政党发生分化,

一部分人进入了保守主义阵营,而另一部分人则与新生力量一起组织了社会主义政党。这是

英国的情况。在美国,两党制的起源则是联邦党人与共和党人的对立,后来联邦党演化成为

了民主党。美国政党制度的一个特征是没有一个社会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民主党人在一定

程度上取代了工人政党的作用。

Page 31: 政 治 学 原 理 - bbs.pku.edu.cn · 政治学原理 国关15 陈震坤 1 *** 政 治 学 原 理 *** 导言 什么是政治学?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原理 国关 15 陈震坤

31

②制度背景:多数选举制【一轮多数(直接看票数,简单多数当选,一般适用

于两党轮流执政的国家,如英国)、二轮多数(第一轮以得票最多的两个人进入第二轮,第

二轮得到绝对多数<50%的当选>)、多轮多数(一直选到有人能得到绝对多数<50%>为准,一

般用于选举不太重要的职务,如 1992年的意大利总统选举)】

③实践:主要是美国、英国。还可加上德国。

2)多党制

①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后,新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它们创立了不同

的新党派以代表自己的利益。因此出现了多党制。这些国家中的政党因此大致分为了三类:

保守主义政党、自由主义政党、社会主义政党。而这三类中最脆弱、演化可能最多的是自由

主义政党。这种背景主要存在于欧洲大陆。

②制度背景:比例制选举制。

③实践:意大利、法国。

9、政党的发展趋势:或是美国式的弱化,或是欧洲式的意识形态特别是纲领的趋同。

第二节 政党的作用及活动范围

1、相关表述

1)法国 1958宪法第 4条:“政党及其他政治组织协助表达选民的意愿。在尊重国

家主权及民主原则的前提下,它们可以自由地组织及活动。”

2)联邦德国基本法第 21条:“政党协助人民政治意愿的形成与表达。”

3)德国 1967年法律:“政党在一切公共生活领域内协助人民政治意愿的形成,特

别是:

①影响公共舆论的形成;

②唤起公民的政治意识,深化对公民的政治教育;

③促使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④培养能够承担一定政治责任的公民(政治家);

⑤通过指定自己的候选人参加一切层次的选举;

⑥影响政府和议会的活动;

⑦通过制定自己的纲领而参加国家总体政策、目标的制定过程;

⑧在人民和国家机关之间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

2、政党的作用

在 19世纪之前,国家的功能相对有限,政党的作用也相对有限。在现代国家中,政党

的作用则被发挥到了极致。总的来讲,这些作用可以被归纳为 4类:

1)组织及参加选举。它包括了对民意的归纳成形、候选人的提出、参加选举,还包

括了对当选者的日后监督。

2)通过各种形式,在平时向民众提供政治资讯(information)。

3)强化人民的政治意识、公民意识,刺激他们的政治热情,培养他们参政议政能力。

4)使国家的社会生活制度化:成为公共权力与人民之间的中介,使得各种社会要求

制度化地、和平地反映到决策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