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 jpkc.fudan.edu.cn  · web...

53
附附 3附附附附 附附附附附附附附附附附 2015 年 附 附 附 附 附附附附 附 附 附 附 附附附附 附附附 附附附附附 () 附附附附 □ 附 附 √□附 附 □附附 () ( ) 附附 附附附附附 附附附附 附附附附附附附 () 附 附 附 附 附 附附附附附 附附附 附附附附附附附 ()

Upload: lekien

Post on 17-Sep-2018

32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附件 3:上海高校

本科市级精品课程申报表( 2015 年度)

学 校 名 称 复旦大学

课 程 名 称 医学信息(文献)检索与利用

课程类型 □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 ( 践 ) 课

所属院系、教研室 上海医学院 (图书馆) 文献检索教研室

课 程 负 责 人 上海医学院 (图书馆) 文献检索教研室

申 报 日 期 2015.1.7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

填 写 要 求

一、 以 word 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

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

说明栏中注明。

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 1~4 名主讲教师

的详细信息。

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医学信息(文献)检索与利用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课程对象 临床八年制 课程学时(学分) 45(2.5)

选用教材及出版社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五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简述课程建设历史和获奖情况一、课程发展

1984 年起,在上海医科大学图书馆成立文献检索教研室,张自钧教授任主任。1995 年-2007 年,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七年制、五年制增设医学信息检索课,36-45 学时,七年制、基础医学班为必修课。

2007 年起,对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临床八年制增设医学信息检索课,45 学时,必修课。二、教学内容改革

2007 年开始的临床八年制教学内容主要开展中文检索体系教学,检索技术及其方法为重点内容。

2009 年起,教学紧跟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课程设置基于学生专业知识,开展科研信息的调研活动;教学内容向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发展,教学重点逐渐向信息科学获取、信息分析研究与评价、信息表达的方向转化,如增加了如何自选信息调研课题、信息深度检索、信息管理和分析的课时,结合科研的实际案例,将信息检索技术与科研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关注度;加强科研素养能力培养,着力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寻找科研切入点,综述写作等能力。

2013 年起,在大数据环境下,培养学生探索大数据环境下的学术研究思维逻辑、学术信息的萃取、学术信息的数据整合和分析的能力。

在掌握传统数据库检索技能的基础上,认识和适应大数据(海量、高速、多样、价值密度低)环境,引导学生突破传统数据库信息的获取方法,具备甄别学术信息、发现和比较不同来源、不同科研成果的能力,打开思路、解放思想,掌握从互联网海量信息源中获取有

用信息的能力,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打破传统的科学假说建立模式,大数据环境下,培养学生根据大

数据分析的多样性、多视角、多方位的特征,通过分析和利用大数据,建立科学假说形成、科学论证、推测与说明的新型科学步骤。三、教学形式改革

2007 年教学形式计算机实习与教学分开。2009 年起在配备专用机检实习室,64台计算机的环境下开始实

施计算机分班同步教学。在教学形式上,增加学生互动的教学形式,开展小组讨论、学生

上讲台、网络平台讨论区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启动活泼、灵活多样的信息素养培养方案。学生从自主选题开始、进行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与评价的全面信息素养能力测评。

在教学方法上,全面开展基于问题、基于科研的教学。将信息检索与利用从一般的检索工具使用方法教育,发展为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体系教学;考试形式由笔试转为信息调研综合实习报告,将信息一

般利用教学发展为信息研究乃至培养高校学生科研自主创新素养能力的系统教学。

在教学手段上,实现计算机分班同步教学、PBL 教学。注重实践、机房同步操作,提高学生学术数据库的核心资源接触深度,扩大学术资源、大数据的接触面。在实践中提高信息检索、分析研究的能力。四、获奖情况

1.“医学信息/文献检索课程” 获上海市重点课程项目,上海市教委 ,2009 年

2.“医学信息/文献检索课临床八年制必修课”获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复旦大学 ,2009 年

3.“创造学术研究体验经历,开发高校学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 复旦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复旦大学 ,2010 年

4. “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课程,被列为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复旦大学 2009 年

5.复旦大学优秀教学管理复华奖 复旦大学 个人奖 2007 年 6.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科研成果个人奖 复旦大学 2010 年

课程近三年开课情况统计(学校教务处填写)

学 期 年级 学生数 学生评教 校督导组评教 其他评教

填写排名情况(名次/总数)

简述课程评教情况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林金芳教授:

为高校师生提供信息服务一直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文献检索教研室开设的《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不仅在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上别具匠心,提升信息综合利用能力,而且不断拓展、深化教

学服务,在精确性、有效性上独树一帜,深受好评。一、创新教学体系网上文献资源散乱且呈海量,再加上文献资源形态的变化,使检

索手段和方式不断改变,非专业师生不仅难以及时获悉日益改变的文献资源形态,更谈不上对检索手段的了解和掌握,客观上给其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满意的文献信息,造成极大困难。我认为文献检索教研室在信息素质教育,创新教学体系中作出了不少努力:

1、基于课题需求规划信息学习教研室开发的导航系统,并非常规学习那样,按教学内容体系进

行线性学科分类来规划学习,而是采用基于课题需求来规划信息检索的学习,学习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课题需求,按课题的信息检索步骤来学习实践信息检索,提高信息素养能力。有助于学生高效率利用现代化图书馆,提高自学和创新能力。

2、综合提升信息素质教育信息素质不仅包含信息意识素质、信息能力素质,还涵盖信息道

德素质。教研室关注信息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重视对知识产权、版权和合法使用带有版权的资料等的引用问题。通过设置知识产权、信息传播法律法规等课程,树立学生科学文明健康的信息道德观,避免产生学术道德风险。

二、完善教学服务教研室不断改进和完善检索系统,增加知识检索点,将大量信息

加以集中、系统地组织,进行二次开发、知识重组,是高效利用信息的重要途径。教研室注重研究开发具有导航功能的知识导航库,围绕参考咨询服务、专业化信息服务、特色化知识库建设服务等方面开发和组织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知识导航库的开发和建设。简化了检索手段,增加了知识含量,延伸了服务功能。如: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信息及其需求的识别);有效而又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点击检索工具的名称,可链接教案);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能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

三、良好的教学互动

教研室不仅开发了常见的信息需求指南。还对学生的具体信息需求,在课堂上用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进行互动,并提供了远程平台,公布了电子邮件,利用各种手段,对学生加以指导,并随时将新的需求归入导航系统,指明检索的步骤。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认为该课程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多样,拥有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高校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对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不断努力,总结经验、锐意进取,使自身成为广大师生求知创新的学习场所。

同济大学图书馆馆长 慎金花教授:1. 本课程以信息素养培养为基本目的,突出信息素养与科研的

关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思维习惯,发展学生的科研自主创新素养,立意新、起点高。

2. 该课程 PPT 课件制作精良、条理分明、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同时采用 Flash 动画、视频案例讲解、VOD 点播等生动形象的课件,丰富教学手段,并能针对检索领域技术发展迅速、数据库更新频繁的特点,及时将最新技术和内容融入课件中,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3. 该课程建立了基于信息需求出发的导学系统,从学生的信息需求出发,辅以图文并茂的实习指导,使课程与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编写的教材内容充实、新颖,尤其注重信息鉴别、筛选、分析及选题调整等问题的阐述,弥补了其他教材重检索、轻利用的缺陷。

5. 课程考核方式富有特色,以学生自行选择检索课题,完成信息检索与分析的综合报告形式,注重学生对检索过程的实践与反思,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同时也全面、客观地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6. 配备了优秀的师资队伍,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思想活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为课程的高水平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 图书馆领导大力支持,配备了专用上课机房,所有课程一人一机同步授课,为教学提供了重要保障。

综合以上意见,我认为复旦大学的“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起点高、内容实,在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乐于推荐这门课程为精品课程,使学界同行共享其宝贵经验。

2011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感言

2011 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感言

2013-2014 第二学期学生评教:

学期 课程代码 课程名 负责人 开课院系 问卷类别完成数

选课数

评分

2011-2012 学年 02 学期

MED130046.

02

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A

李晓玲 上海医学院

普通课程评估问卷 56 77 4.89

2011-2012 学年 02 学期

MED130046.

01

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A

李晓玲 上海医学院

普通课程评估问卷 45 78 4.95

2012-2013 学年 01 学期

MED130087.

01

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B

李晓玲 上海医学院

普通课程评估问卷 37 50 4.98

2012-2013

学年 02 学期MED130046.

01

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A

李晓玲 基础医学院

普通课程评估问卷 41 74 4.92

2.教学团队概况

2-1 课程负责人情况(其他主讲教师可参照填写,最多填写 3 人)

基本信息

姓 名 李晓玲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56.7

学历/学位 大学本科 职 称 研究馆员 职 务 教研室主任E-mail [email protected]电 话 54237187手 机 13901660865

所在院系 图书馆 研究领域 信息素养教育

授课情况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临床八年制必修,公共课,2.5学时/周,5届,学生总数过 800

人基础医学五年制必修,公共课,2.5学时/周,3届,学生数过 60

人临床五年制选修,公共课,2学时/周,5届,学生总数过 250人2.医(药)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医学研究生选修,公共课,3学时/周,10届,学生总数过 2500人3.文理电子文献检索:文理研究生选修,公共课,2学时/周,10届,学生总数过 1500人4. 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公共课,2学时/周,10届,学生总数 650人

教学研究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

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主编的规划教材等一、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网上教学服务支持系统——医学研究生信息检索系列教学 系统设计人,成果第一完成人

2.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网上教学整合系统 课题负责人3.机检实习室设备及系统设计 课题负责人4.网络医学信息检索调研型学习教案设计 课题负责人5.科研自主创新素养教学新体系 课题负责人

二、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University Library—The Incubation Center of

Research Innovation Literacy. The Electronic Library

(SCI 国际权威期刊 影响因子 0.228) 2009;27(2-3)2.信息素养知识导学系统的实践与思考.现代情报 2008/10-

11/(国内北大核心期刊)3.将科研选题教学融入信息素养教学,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EI收录期刊) 2013(04): 26-30

4.创造学术研究体验经历 ,开发高校学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精品课程建设 . 医学信息学 2012;

(3)86-89

5. 科 研 自 主创新素 养 教 学新体 系 . 图 书 情 报工作 (网刊)2009(10)

6.许美荣, 李晓玲. 大数据时代医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探讨.

2014 全国医 学 文 献 检 索 教 研会第十三 次 学 术 研讨会 . 镇江,2014.论文一等奖

三、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1.“医学信息/文献检索课程” 获上海市重点课程项目,上海

市教委 第一完成人 2009 年2.“医学信息/文献检索课临床八年制必修课”获复旦大学精

品课程 复旦大学 第一完成人 2009 年

3.“创造学术研究体验经历,开发高校学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 复旦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复旦大学 第一完成人 2010

年4. 复旦大学优秀教学管理复华奖 复旦大学 个人奖 2007 年5.“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课程,被列为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复旦大学 第一完成人 2009 年四、主编教材

1.主编《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2)

2.主编《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3.参编“十一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 4 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学术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承担部分);在

国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等

一、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复旦大学图书馆 2014 年度个人项目一项“复旦大学信息素养教学用户需求调查研究”(许美荣主要负责人)

2.将科研选题教学融入信息素养教学 课题负责人 2012

3.信息素养知识导学系统 课题负责人 2008

4.科研自主创新素养能力培养 课题负责人 SCI 课题 2009

二、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信 息 检 索 教 学网上 学习支持系 统 . 图 书 馆杂志

2005(12):61-64(第一著者)(国内 CJCR核心期刊)2.大学图书馆的科研自主创新素养能力培养 2008 全国医

学文检教研会主题报告、优秀论文 第一著者3.信息素养知识导学系统的实践与思考.现代情报 2008/10-

11/(国内北大核心期刊)第一著者4 . University Library—The Incubation Center of

Research Innovation Literacy. The Electronic Library

(SCI 国际权威期刊 影响因子 0.228) 2009;27(2-3)第一著

者5. 将科研选题教学融入信息素养教学,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

志 (EI收录期刊) 2013(04): 26-30 第一著者6. 创造学术研究体验经历,开发高校学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精品课程建设 . 医学信息学 2012;

(3)86-89 第一著者7.编写“信息素养”词条,见夏征农、陈至立主编《大辞

海》文化新闻出版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3 年 12月 上海

三、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复旦大学复华奖教金文科科研成果个人奖 一等奖 2010 年2.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第二届优秀教材奖 一等奖。2012 年3.网上教学服务支持系统——医学研究生信息检索系列教

改 2005 年上海市教学成果 3 等奖系统设计人,成果第一完成人4.研究生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 获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重点课

程建设项目 2004 年

2-2 主讲教师情况(1)基本 姓 名 符礼平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68.9

信息学历/学位 硕士 职称 副研究馆员所在院系 图书馆 研究领域 信息检索教学电话 54237187 E-mail [email protected]

n

授课情况与教学研究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临床八年制必修,公共课,2.5学时/周,5届,学生总数过 800

人基础医学五年制必修,公共课,2.5学时/周,3届,学生总数过 60人临床五年制选修,公共课,2学时/周,5届,学生总数过 250人

2.医(药)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医学研究生选修,公共课,3学时/周,10届,学生总数过 2500人

3.文理电子文献检索文理研究生选修,公共课,2学时/周,10届,学生总数过 1500人

4. 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公共课,2学时/周,10届,学生总数过 65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近五年来带教实习学生总数超过 5700 人。三. 编写的教材

1.主编《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2.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信息检索教程》第二版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3,参编《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4. 参编“十一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四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四、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网上学习支持系统——文检课系列教改,上海市教学成果 3 等奖,第三完成人,2005

学术研究 一.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信息素养知识导学系统 课题主要成员2.科研自主创新素养能力培养 课题主要成员 SCI 课题二.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信息素养教育知识导学系统的实践与思考.现代情报(核

心期刊),2008.11,第二著者2.信息检索教学网上学习支持系统. 图书馆杂志(CSSCI核

心期刊),2005,第二著者3.信息检索远程教育资源建设. 医学情报工作,2005,第三著

者4. University Library - The Incubation Center of

Research Innovation Literacy The Electronic Library

(SCI 国际权威期刊 影响因子 0.228),2009,第三著者

2-2 主讲教师情况(2)

基本

信息

姓 名 王宇芳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73.11

学历/学位 硕士 职 称 副研究馆员所在院系 图书馆 研究领域 信息检索教学联系电话 54237187E-mail [email protected]

授课

情况

教学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临床八年制必修,公共课,2.5学时/周,5届,学生总数过 800

人基础医学五年制必修,公共课,2.5学时/周,3届,学生总数过 60人临床五年制选修,公共课,2学时/周,5届,学生总数过 250人

2.医(药)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医学研究生选修,公共课,3学时/周,10届,学生总数过 2500人

3.文理电子文献检索

研究 文理研究生选修,公共课,2学时/周,10届,学生总数过 1500人

4. 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公共课,2学时/周,10届,学生总数过 65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3 年,近五年来带教实习超过 350 学时,学生总数过 5700 人

三. 教材编写1.副主编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4)2.参编“十一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参编《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四、发表教学论文1.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本科生信息素养教学改革[J].图书情报工

作,2011(11):86-89. 核心刊,第一作者;2. 以选题为基点的学术探究体验——信息素养通识课程的理念与

实践[J].复旦通识教育,2011,5(1):92-100. 第一作者3. 基于现象图式学的发散性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图书情

报工作,2009(17):75-80. 核心刊,第一作者;4. University Library - The Incubation Center of Research

In novation Literacy[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09,27(4):588-600. SSCI 核心刊,第二作者;

5. 信息素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理念与实践.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学研究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武汉,2010. 优秀论文,第一作者;

五、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网上学习支持系统——文检课系列教改,上海市教学成果 3

等奖,第四完成人,2005 年

学术

研究

一.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整 合 利 用 ESI 学 术 评 价 体 系 , 提升高 校 科 研创新能力”,2010 年度校“金苗”项目负责人。2. 信息素养知识导学系统 课题主要成员3.科研自主创新素养能力培养 SCI 课题主要成员

二.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 以 ESI 为例论科学研究评价工具的功能设计 .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3):44-46. CA 核心刊,第一作者;

2. 我国年鉴全文数据库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情报科学,2008(6):952-955.核心刊,第一作者;

3. 年鉴全文数据库的内容挖掘探析[J].现代情报,2007(7):

87-89. 核心刊,第一作者;4. OAI-PMH协议及应用新趋势[J].现代情报,2006(5):81-

83. 要目总览核心刊,第一作者,(被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研究园地转载);

5. 网络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功能与比较[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3(6):58-60.要目总览核心刊,第一作者;

6. 网络时代图书馆采访工作的变革[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1(6):26-27.第一作者;

2-2 主讲教师情况(3)

基本信息

姓 名 许美荣 性 别 女 出生年月 1982.2

学历/学位 硕士 职 称 馆员所在院系 图书馆 研究领域 信息检索教学

电话542371

87

E-mail [email protected]

授课情况与教学研究

一.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临床八年制必修,公共课,2.5学时/周,5届,学生总数过 800

人基础医学五年制必修,公共课,2.5学时/周,3届,学生总数过 60人临床五年制选修,公共课,2学时/周,5届,学生总数过 250人

2.医(药)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医学研究生选修,公共课,3学时/周,10届,学生总数过 2500人

3.文理电子文献检索文理研究生选修,公共课,2学时/周,10届,学生总数过 1500人

4. 信息素养与科学发现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公共课,2学时/周,10届,学生总数过 650人

二、承担的实践性教学:近五年来带教实习超过 350 学时,学生总数过 5700 人

三. 教材编写1.主编《 医 学 信 息 检 索 与 利 用 》 第 五 版 ( 复 旦 大 学 出 版社,2014)配套电子课件2.参编《 医 学 信 息 检 索 与 利 用 》 第 五 版 ( 复 旦 大 学 出 版

社,2014)3.参编“十一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第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参编《 医 学 信 息 检 索 与 利 用 》 第 四 版 ( 复 旦 大 学 出 版

社,2008)

四、发表教学论文1. 许美荣. 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管理的改进[J]. 图书馆杂志,

2007(06):32-33.

2. 许美荣. 变革中求发展——谈文检课教改实践[J].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09(02):56-58.

3. 许美荣 , 李晓玲 . 文 检 课 教 学改革与 发 展 [J]. 现 代 情 报 ,

2009(09):209-210.

4. 许美荣, 李晓玲. 如何提升文检课的授课效果[Z]. 图书情报工作,2013(s1):40-42.

5. 许美荣, 李晓玲. 常用中文数据库应用比较——以医学类期刊为例. 中华医学会第十九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 北京,2013.优秀论文

6. 许美荣, 李晓玲. 大数据时代医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探讨. 2014

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研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镇江,2014.论

文一等奖

学术研究

1. 开展科研自主创新教学构建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精品课程[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2(03):86-89.第四作者2. 信 息 素 养 教育知 识导学 系 统 的 实 践 与 思考 [J]. 现 代 情 报 ,

2008(11):217-219.第四作者3.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本科生信息素养教学改革[J]. 图书情报工

作, 2011(11):86-89.第四作者4. Li X L, Wang Y F, Fu L P, et al.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ncubation center of research innovation literacy[J].

ELECTRONIC LIBRARY, 2009,27(4):588-600.第四作者5. 复旦大学图书馆 2014 年度个人项目一项“复旦大学信息素

养教学用户需求调查研究”(主要负责人)

2-2 教学队伍情况

教学队伍概况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学历/学位 职 称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李晓玲 女 1956.7 大学本科 研究馆员 教研室主任符礼平 女 1968.9 硕士 副研究馆员 教师王宇芳 女 1973.11 硕士 副研究馆员 教师许美荣 女 1982.2 硕士 馆员 教师简述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等情报学硕士三人,研究馆员(正高)一人,副研究馆员(副高)二人,超过 50岁一人,30-45岁三人,助教二人,教师兼辅导教师与实验教师,与学生比例 1:30

简述近三年来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一、开展课程教学用户需求调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更广博地去学习,

开拓知识资源,坚定不移地立下远大的科学志向,切切实实地去发现科学问题,开发科研思路是本次用户需求调查的出发点。

为了让高校学生在数字化、大数据时代的环境下更好地掌握学术资源的科学获取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与科研紧密结合,提升科研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创新思维。课程分别对学生和教师发放了“《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用户需求调查表”,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分层次(新生教学、高年级、研究生)教学;分专业嵌入式、阶段式教学;体系化培养、反转课堂、模拟科研思维的PBL 教学等等。让学生及专家、教务管理人员予以选择、推荐和评价。文献检索教研室根据反馈意见,与各单位进行具体磋商,将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教学更紧密结合,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以满足不同对象和专业教学的信息检索、资源获取、利用分析的需求。

二、发展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形式多样化教学1.体系化教学与 PBL 相结合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紧跟现

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近年将信息检索与利用从一般的检索工具使用方法教育,发展为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体系教学;将信息一般利用教学发展为信息研究乃至培养高校学生科研自主创新素养能力的系统教

学。在大数据环境下,积极为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检索教学做准备,如

建立微课程、以知识点需求为触发点,培养学生信息分析研究的能力,设计了不同教学对象和科研需求的学习指南、信息研究课题选择指南;建立包括本科生在内的各类学生不同层次要求的信息研究综合实习报告,从科研课题基本概念认识、选择资源、检索课题相关信息到筛选、分析、研究信息、撰写综述,全面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自主素养能力。学生的科研选题、信息利用等实践问题迎刃而解。

教学开展围绕科研需求,由学生自主选题,开展基于科研课题的教学活动,包括信息调查与研究综合实习形式、完成课程的作业、考核。过去,学生抱怨课程学习枯燥,方法单一,此项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了学生的科研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2.网络及远程教学与面授结合 教研室自 2004 起建立了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网站,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学习导航系统。近年来建立了网上从教案、实习指导、学习导航到远程教育平台、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学

习支持服务整体系统。既解决了学生选修人数超过机房承受能力的问题,又解决了医院临床学生学习上的路途和时间问题。

教学采用课堂教授、学生自主学习、网上演练、师生互动等方式。教研室配备专用网络实习机房,课堂教学可以师生同步上网操作学习;网上教案的配备为学生课后无障碍广域网自学、自习、自测、师生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学既有面授又有网上交流、远程学习,以及课堂开展课题讨论的多种教学形式结合。

3.专业嵌入式与普及教学相结合 根据专业教师的需求,将文检课分段嵌入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在文献的类型上(如综述和学术论文、图书专著与学位论文、专利等)、在资源(如中西文学术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等)选择上、根据科研课题和专业领域研究的需求,配合专业课程分层分段设计难易适度的信息检索的授课内容及课题。

三、教学研究成果1. 李晓玲,王宇芳,符礼平,许美荣. “University Library——

The Incubation Center of Research Literacy”. SSCI收录期刊

“The Electronic Library”2009,27(4):588-600

2. 王宇芳. 基于现象图式学的发散性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7):75-79.

3. 王宇芳,李晓玲,符礼平,许美荣. 通识教育视野下的本科生信息素养教学改革.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1):86-89.

4. 许美荣,李晓玲. 变革中求发展—谈文检课教学.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9,19(2):56-58

5. 李晓玲,王宇芳,符礼平,许美荣. 创造学术研究体验经历,开发高校学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精品课程建设. 医学信息学 2012;(3)86-89

6. 李晓玲,王宇芳,符礼平,许美荣.将科研选题教学融入信息素养教学,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3(04): 26-30

7. 李晓玲,王宇芳,符礼平,许美荣.科研自主创新素养教学新体系.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09(10)

8.王宇芳,李晓玲,符礼平,许美荣. 以选题为基点的学术探究体

验——信息素养通识课程的理念与实践[J].复旦通识教育,2011,5(1):92-100.

9. 王宇芳,李晓玲,符礼平,许美荣. 以 ESI 为例论科学研究评价工具的功能设计.医学信息学杂志,2012,33(3):44-46.

10.许美荣, 李晓玲. 如何提升文检课的授课效果[Z]. 图书情报告工作,2013(s1):40-42.

11.许美荣, 李晓玲. 大数据时代医学文献检索教学改革探讨. 2014

全国医学文献检索教研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镇江,2014.论文一等奖简述近三年来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一、培养青年教师从实践入手,通过集体备课、带教实习、听课等措施,青年教师已经可以承担信息检索基础课程。学生反映教师条理清晰,认真耐心。二、近年来,一名青年教师由馆员晋升为副研究馆员,独立承担科研课题:复旦大学“金苗”项目;另一名教师由助馆晋升为馆员,现已承担教学秘书工作。学缘结构:本教学队伍中,全体人员的学位、学历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

取得。

3.课程描述3-1 简述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课程教学目标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专业定位为科学方法课范畴,课程目标基于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并根据美国ACRL(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2000 年对信息素养能力提出的培养目标,进一步提出对高校学生进行科研自主创新素养能力培养,相关研究论文已被 SCI 期刊录用(详见论文情况介绍)。ACRL 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目标包括:

1. 决定所需信息的范围。2. 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3. 严格评价信息及其相关资源,把所选信息融合到个人的知识库

中。4. 有效运用信息达到特定目的。5. 了解信息及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合法、合

理地获取和利用信息。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培养目标在于对高校学生进行科研自主创新素养能力培养,即在具备信息素养一般能力的基础上,具备自主选择、调整信息调研的课题、善于主动发现专业领域的研究需求、把握专业领域的研究动向和主攻点、善于寻找科研空白点、突破口的一系列能力。它是研究人员除了科研实践能力以外的一种科研创新思维的素养能力。其素养能力培养的中心主要围绕科研需求开展,信息素养能力是辅助科研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具体目标包括:

1. 具备自主选择、调整信息调研的课题能力其培养目标包括:在具备信息素养一般能力即,决定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和程度,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严格评价信息及其相关资源,还能围绕科研创新的需要,有目的选择、确定信息调查与研究的课题,包括确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认识课题相关问题、背景等。

2. 在把所选信息融合到个人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善于主动发现专业领域的研究需求、把握专业领域的研究动向和主攻点,包括哪些是研究热点?哪些具有现实意义?哪些与先进学说和技术有关?

3. 有效运用信息达到特定目的基础上,拓展科研学术想象力,努力寻找科研空白、切入点,进一步出科学假设,为科研课题确立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4. 不仅能合理、合法地利用信息,还能主动地运用知识产权理念、合法合理地进行科研创新、科研实践,科研成果发布。5.在网络飞速发展的大数据环境下,培养学生探索大数据环境下的学术研究思维逻辑、学术信息的萃取、学术信息的数据整合和分析的能力,善于检索与深入分析,重视自主终生学习,勇于开展知识创新的能力。

3-2 课程内容(包括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含实践教学活动的课程需说明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 是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基础医学专业必修课,及其他专业医学生的选修课。

教学围绕信息素养培养的目标,针对科研的需求,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医学生科研自主创新素养能力,使医学生认识信息素养及其与科研

的关系,发现科研问题、综合学术知识,运用学术信息的网络检索技术,获取、概览学科研究背景、了解学术研究热点、选择科研方向、发现科研问题,从而能进行科学选题、评估学术研究价值;开展师生、生生讨论等互动教学,推进专家指导等人文活动;进而学习学术信息的规范表达,学习学术论文、综述文献、学位论文的规范和科学写作。

为充分体现科研素养及其信息检索与利用培养目标,我们不断完善对授课内容的设计。本课程讲授的内容涉及信息检索导论、信息素养基础培养及目标深化、网络检索技术基础、核心检索系统平台特点及利用关键、全文检索系统使用方法、特种文献对医学学术研究的意义及其检索、互联网检索工具及其学术信息获取、循证医学、生物信息学数据检索、学术检索策略分析、信息处理与分析(文件管理软件应用、网络定制、医学信息调研)、医学写作(学术、学位论文、综述写作),等等。

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授课与机房实践同步、小组讨论、PBL 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人文维度、科研维度等多角度的学术关注,对医学学术信息在科研全程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思考,体验学术科研探究活动

的全过程。实践内容主要围绕自选信息调研课题,围绕课题信息需求,开展信息获取检索实习;分析检索结果,筛选核心资源;回顾检索过程,总结检索方法;根据检索结果,进行信息研究。

整个课程学习的过程作为一次信息素养基础和科学研究活动的学术体验,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开发高校学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在充分调研信息的基础上,评价与分析学习效果,培养开发学生科研选题及学术研究的能力。

一、知识模块1.信息检索基础及导论 6 学时,包括信息文献的类型;信息素养培养

标准;检索原理与语言;检索步骤与策略。2.核心及主要检索系统 18 学时,包括中文数据库检索;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数据检索平台、学术信息互联网检索等。

3.信息处理与分析 6 学时,包括文献管理软件、信息调研,主要知识点:医学大数据的主要应用;大数据环境下学术研究思维逻辑;学术信息

的萃取;学术信息的数据整合和分析等,包括评价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引用率、核心期刊、影响因子和 H 指数等这些衡量研究成果的学术概念。

二、实践教学设计思想与效果作为临床八年制必修课程,教学形式采用体系化教学结合 PBL形

式,让学生带着课题进课程学习,从专业知识背景开始,逐步过渡到以科研问题为导向的系统检索、信息整理、筛选到科研信息分析与研究。在课堂内外、面授和网络各个维度开展师生交流、讨论组交流、生生交流。采用计算机实习室同步操作上课,教师上课操作同时,学生能同

步跟学,并采用基于自主选题、基于问题的教学实践方法,学生印象深刻,容易掌握操作性强的知识。教学效果包括:

1.激发了学生学术学习的兴趣 在体系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逐渐培养起来,在信息知识的认知学习上肯花功夫,课题选择积极,与教师交流密切,并呈答疑时间提前趋向,一反过去平时不听课,考试前围着

老师转的现象。思考问题深入,多从解决问题目标出发,较少应付试卷出发。有同学在综合报告的意见和建议中,总结出了丰富的经验:文献检索的基础是专业知识,讨论加 PBL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教学复习学生课堂展示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术探究习惯 学生从对数据库的有畏惧感,逐渐发展到熟练运用数据库、拓展知识视野、自主进行专业学术探究,提升了信息素养能力,并能解决医学科研和专业的学习实际问题。有大二同学,从课题“幽门螺旋杆菌引起胃癌”一般搜索开始,通过综述文献的初读、专著研读、对系统专业知识的深入探究,认识到检索需要专业知识储备这个重要环节。检索数据库能够对专业名词进行术语学词形查全“helicobacter pylori”“H. pylori” 20世纪由于形态学上的相似性而曾用名 “Campylobacterpylori”、从属关系概念查全 CagA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胃肿瘤系统器官分类和组织类型分类查全;能够选择核心资源、重要著者分析;还懂得了咨询解剖学、病理学、胚胎学等科研组老师,学

会了这样的学术人际交流。

3.建立了文献信息科学获取与利用的规范思维 同学们通过课程学习,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技能基础上,具备了文献检索的思维模式,认识了检索方法在不同应用中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在医学专业课学习中得到充分应用,如有同学在专业课的课程演讲中,充分利用文献检索技术,检索出获诺奖者的重要文献,同行评议及学科领域的重要综述、最新版本的英文经典教材等文献,运用文献检索的方法建立好引用资源框架体系,使得演讲内容丰富,很有趣味,通过实际场景的练习,既巩固提高了文献检索能力,又深入学习医学专业知识。

3-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课程重点为培养信息素养及科研素养能力,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

力,主要表现在信息调研课题的选择、检索工具的使用、信息的筛选分析与研究。

难点:课题的选择和信息的筛选分析,由于本科生尚未真正开始科研,临

床知识接触也尚属早期,所以在进行信息调研课题方向、特定专业方面比较困难。另外,目前数据库检索体系复杂繁多,在信息源的筛选上、核心资源(核心研究人员、核心机构)分析存在一定难度。

解决办法:通过培养学生对信息知识广泛的认知方法入手、基于学生对科研问题

的兴趣和知识取向,在掌握检索工具使用的科学方法基础上,培养信息科学的筛选分析能力,逐渐向信息研究与表达发展。

在课程设置上,尽量将时间放在高年级段,在学生有了初步的专业知识后,进行科研信息的调研活动;在教学内容上,结合科研的实际案例,将信息检索技术与科研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关注度;在教学方法上,积极开展基于问题、基于科研的教学。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实践、机房同步操作、考核采用研究报告形式等,让学生多接触学术数据库的核心资源,在实践中提高信息检索、分析研究的能力。

3-4 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教学、指导方法(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

一、建立网络科研体验活动平台复旦大学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自 2004 起建立了信息检索与利用教

学网站和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学习导航系统。近年来建立了从教案、实习指导、学习导航到远程教育平台,围绕科研自主创新探究教学完整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网络科研体验活动平台,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 采用课堂演示、演讲、演绎与小班同步操作、小班辅导。2. 采用理论演绎和PBL结合的方法,基于科研课题开展实战学习。3. 师生间开展演讲、讨论、辅导、总结等形式进行互动教学。

二、采用检索体系基础教学与发散思维教学有机结合在学术探究体验经历教学课程中,采用基础教学与发散性教学有机结

合的教学方法。在检索通论、信息需求基础、原始信息分析中引入了发散思维教学模式,学生对检索基本原理、规则的理解更为深刻,能更自如地

应对不同数据库检索规则的变化,并延伸到其他领域学习、研究中。如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教师介绍的选题方法,自

由选择信息检索的课题,运用前两个阶段所习得的检索技能,分工合作,获取相关的原文。然后在小组内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包括利用 Web2.

0、Lib2. 0 的各种交流工具,对课题展开深入讨论,提交该课题现状和突破点的分析报告。通过科学发散思维活动,指导学生通过文献检索了解该专业研究的总体框架,利用各数据库的结果分组归类功能、结果分析功能,了解各研究分支的发文数量、被引情况,从而判断有价值的研究分支,再结合原文阅读分析确定重点和创新点。

三、整合现象图式学观点于教学过程中现象图式学(Phenomenography),又称现象描述分析学,提倡

由内容学习向过程学习转换、关注过程的学习模式。在信息素养学习中增强学习经历,增加学生对数据库变异维数及信息研究方法学习经历来加强理解的深度,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信息素养培养学习的各个方面,强化记忆,培养深度学习,推动向高层次学习成果转换。

3-5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一、自编教材本课程已建立规范的教学档案及教学资料库,不仅有纸本教材自编系

列教材,《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已出版五版) 。还有大量的电子教案、视频演示教材、影像资料、教学参考书目以及信息素养调研成果等。

二、专用教学网站本课程已建立专用的教学网站(jpkc.fudan.edu.cn),包括网上课

堂、配合课堂教学的电子教案、考试要求等。所有教师的教学录像和教学课件均已上传并及时更新,同时保证师生间的沟通互动能够顺畅进行。

三、设备与信息资源:教学配备有专用计算机教学机房,邯郸 4 教 501拥有近 90台计算

机、网络环境良好,可以同步操作教学。课程充分利用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有大量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数据库检索系统、资源门户、全文数

据库、电子图书数据库;学术论文、学位论文、视频、多维影像图形等数据库。

教学相关资源包括课堂演讲视频、讨论视频、演示教材视频、影像资料、教学参考书目以及微课程等。

3-6考核内容与方法

一、在 eLearning平台完成课堂检索作业。二、学期结束前交研究课题检索综合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 围绕课题需求,开展信息检索。即根据检索需求,选择检索工

具:列出所选数据库(3-5种);分析课题,确定检索词和检索语句:编写各种数据库的检索式;列出所选数据库。

2. 分析检索结果,筛选核心资源。列出本专业的中外文重要期刊、最新影响因子和订购馆、专业核心著者(1-2位)和机构 、列出本专业重要网络信息如重要网站(1-3个)、免费电子期刊网站 1-2个。

3. 回顾检索过程,总结检索方法。课题选择与调整的过程,表述相

关文献获取的方法,主要思路和线索等;引文检索和参考文献回溯过程。

3-7简述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一、主要特色及创新点1.科研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体系教学 本课程在近年将信息检索与利

用从一般的检索工具使用方法教育,发展为科研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体系教学。引入大数据环境概念,从科研课题基本概念认识、学术资源选择、信息调研课题自选、检索课题相关信息科学获取到筛选、分析、研究信息、科学假说建立的科研信息素养思维模式,全面地培养学生科研自主创新素养能力。

2.积极开展网络教学 图书馆文献检索教研室自 2004 起建立了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网站,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学习导航系统。近年来建立了网上从教案、实习指导、学习导航到远程教育平台、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学习支持服务整体系统。

3.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支持 教学注重科学发散思维活动,开展 PBL 教

学。采用课堂教授、小组讨论、网上演练、学生演讲、师生互动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

二、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本图书馆担任全国医学图书馆协会文检教研会理事长馆 12 年,在全

国医学文检教研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本教研室曾主办过六次全国医学文检教研会学术会议,并多次获优秀论文,2008 年,2010 年李晓玲曾在全国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阐述大学图书馆在高校学生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全国同行中引起热烈反响。对高校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共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 SCI收录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科研素养培养相关论题文献,为本专业之前列。国外的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分专业嵌入式较多,体系化科学方法学模

式较少,本课程综合报告形式的考试也为国内外首创之列。

参考文献:[1] Denise; Ferrer-Vinent, Ignacio J.; Bruehl, Margret.Library Value in the Classroom: Assessing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from Instruction and Collections.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14,40(3-4):332-338

[2] Horn, Anne; Maddox, Alexia; Hagel, Pauline; Embedded Library Services: Beyond Chance Encounters for Students from Low SES Backgrounds. AUSTRALIAN ACADEMIC & RESEARCH LIBRARIES.2013,40(4):235-250

[3] Clairoux, Natalie; Desbiens, Sylvie; Clar, Monique.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health sciences curricula: a case study from Quebec. HEALTH INFORMATION AND LIBRARIES JOURNAL .2013,30(3):201-211

[4]任慧玲,胡德华. 数字环境下悉尼大学医学图书馆的特色服务及其启示[J]. 图书

馆,2011,04:86-88+92.

[5]曾果果. 悉尼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特色[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

志,2013,04:65-68.

[6]李力. 医学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案例分析与启示——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Welch 医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学研究,2013,17:95-98.

3-8简述课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及今后改进的措施

选修学生为低年级学生,尚未接触专业知识和科研,在信息课题选择上存有一定难度。要积极引导,坚持 PBL 教学,提高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活泼课堂气氛,改变枯燥无味的气氛,开展实践与深化教学。

课程选修学生较多,机房要更好的维护和管理。特别是江湾校区的机房是将教室临时改为机房,电源、网络布线都不是很规范,座位间距有问题,电脑网络管理系统稳定,都要加以改进。

4.政策保障

4-1简述学校在保障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及经费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复旦大学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出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

标杆,加大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建设力度,提升复旦大学整体课程建设水平,以“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

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资助制度,明确对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经费支持。

1)经费保证为了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对校级精品课程给予

2万—4万元经费支持;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荣誉,追加至 5万元经费支持;获得国家精品课程荣誉,追加至 10万元经费支持。

2)建立精品课程网站为了统一管理精品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学校建立了专门的精品

课程网站,所有上海市和国家精品课程向全市和全国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3)设置网上教学资源目录在此基础上,教务处根据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国

家精品课程申请表的栏目,设置了复旦大学网上教学资源的 12个目录,使教师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向相关栏目上传教学资源以及组织网上教学资源。

4)奖励措施对于精品课程所属的院系,学校在当年度的教学考核中给予加分

奖励;对于精品课程的负责老师和参与建设的老师,学校在教学名师的评选中给予倾斜政策。

4-2简述对本课程建设、遴选推荐和后续建设的规划等举措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本课程的建设,在财政和政策上予以支

持,如被批准为上海市精品课程,校方将根据政策追加课程建设经费,为本课程的硬软件建设提供资助,并由校教务处具体落实对本课程的全方位跟踪与监督。

学校现已投资 30 多万元建成了全自动视频摄录教室,也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校外合作公司为课程视频拍摄制作提供服务,可利用其为本课程拍摄全程授课视频,以便达到全程授课录像上网的要求,

并鼓励课程团队以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标准建设课程。

5.推荐意见5-1 课程负责人

本人承诺:表中所填内容均真实有效,并将在精品课程荣誉有效期内继续

承担课程的主讲任务。

签 字:

日 期:5-2 教务处意见

本课程符合上海市级精品课程申报要求,已按相关程序完成了校内遴选推

荐工作(评审专家组名单、专家意见等附后)。课程申报材料等已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在学校网站上公示。微课程视频将/已在学校招生宣传网站上发布。

负责人签字(盖章):日 期:

5-3 学校意见

主管校长签字(盖章):日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