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89
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s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 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 位必修课。 2. 课程目的:学完该课程以后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语言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的基本概 念,对语言学相关领域中的具体教学问题进行试验设计,会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如用 计算机统计软件 SPSS),能够说明和讨论研究的结果,能够用英语撰写研究论文。 二、预修课程 无要求。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撰写英语论文的主要问题:文献引用,论文结构。(2 学时) 第二章 各类研究论文的重点和研究设计。(2 学时) 第三章 实验设计和统计学基本概念: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概率,变量和 常数,变量的量表,变量及其类型,总体与样本,随机抽样,参数值与估计值,描述性统 计和推断性统计,概率分布。(4 学时) 第四章 归纳数据的方法:图表。(2 学时) 第五章 描述性数据:集中量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离散量数(全距,平均差, 标准差,方差,变异系数),样本估计。(4 学时) 第六章 概率分布:正态分布,t 分布,χ 2 分布,F 分布。(4 学时) 第七章 参数估计:参数的点估计,参数的区间估计。(2 学时) 第八章 假设检验:F 检验法,t 检验法,χ 2 检验法。(4 学时) 第九章 方差分析:单因数方差分析,多因数方差分析。(2 学时) 第十章 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复相关。 4 学时) 第十一章 主成分分析和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2 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教学要求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运用各种实验手段和统计方法进行科 1

Upload: ngoliem

Post on 05-Jul-2018

2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

位必修课。2. 课程目的:学完该课程以后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语言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的基本概

念,对语言学相关领域中的具体教学问题进行试验设计,会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如用计算机统计软件 SPSS),能够说明和讨论研究的结果,能够用英语撰写研究论文。二、预修课程 无要求。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撰写英语论文的主要问题:文献引用,论文结构。(2学时)第二章 各类研究论文的重点和研究设计。(2学时)第三章 实验设计和统计学基本概念: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概率,变量和

常数,变量的量表,变量及其类型,总体与样本,随机抽样,参数值与估计值,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概率分布。(4学时)第四章 归纳数据的方法:图表。(2学时)第五章 描述性数据:集中量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离散量数(全距,平均差,

标准差,方差,变异系数),样本估计。(4学时)第六章 概率分布:正态分布,t分布,χ2分布,F分布。(4学时)第七章 参数估计:参数的点估计,参数的区间估计。(2学时)第八章 假设检验:F检验法,t检验法,χ2检验法。(4学时)第九章 方差分析:单因数方差分析,多因数方差分析。(2学时)第十章 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复相关。

(4学时)第十一章 主成分分析和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2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教学要求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运用各种实验手段和统计方法进行科

1

Page 2: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学研究。同时,能够看懂国内外各种相关学科的著作和期刊中所刊登的有关试验分析结果。五、考核办法考试应该全面反映本大纲的各项教学要求。考试采取闭卷和开卷两种形式。闭卷:基本概念和理论。开卷: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包括计算机软件的使用。

六、参考资料1. 教材[1] McDonough, Jo and McDonough, Steven. 2000. Research Methods for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英语教学科研方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Woods, Anthony, Fletcher, Paul and Hughes, Arthur. 2000. Statistics in Language

Studies (语言研究中的统计学).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 林连书. 2001. 《应用语言学实验研究方法》.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 参考书目[1] Brown, J.D. 1991. Understanding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Butler, C. 1991. Statistics in Linguistics. 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3] 刘润清. 1999.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 韩宝成. 2000. 《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 文秋芳. 2001.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史宝辉 黄晓玉审 定 人:肖文科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2

Page 3: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理论语言学Theoretical Linguistics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2. 课程目的:了解当代语言学理论(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的主要构成理论和发展

动态,熟悉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掌握英语和汉语主要语言问题的理论阐释方法。二、预修课程 本科阶段普通语言学或语言学导论等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导论:现代语言学和当代语言理论的发展。(2学时)第二章 音系学的语音学基础:语音的生成和感知,发音器官,音段和音段演变,语音

标注和国际音标,元音和辅音,协同发音和同化,宽式和严式音标。(4学时)第三章 音系学理论的衍变:音位和音位变体,生成音系学的产生和发展,区别特征,

非线性音系学,优选论。(4学时)第四章 超音段:音节,重读,音高、语调和声调。(2学时)第五章 形态学:语素,词根,词干,词缀,构词,新词的形成。(2学时)第六章 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衍变:句法分析,X阶标理论,合并理论,约束理论。(4

学时)第七章 移位:中心词移位,DP移位,WH移位。(4学时)第八章 逻辑语义学:句义,真值,蕴涵,先设,逻辑语言,量词。(4学时)第九章 动态语义学:指称,意义的动态性,驴子句,话语表达理论。(4学时)第十章 认知语义学:概念结构,事态语义学。(2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中以讲课为主,兼顾语言分析方法的实践(通过实验、作业等方式进行)。本课程是语言学的核心课程,要注意讲清理论脉络,但侧重描述的方法和结果,不纠缠过深、过细的理论问题。五、考核办法 考核一般采取课堂参与、平时成绩和论文结合的方法。课堂参与占 20%,平时成绩占30%,论文占 50%。论文用英语撰写 2500-3000词。论文题目涉及:语言分析,语言理论述评,新书评介等方面。六、参考资料

3

Page 4: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1. 音系学部分Chomsky, Noam & Morris Halle. 1968. 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 New York: Harper &

Row.

Clark, John & Colin Yallop. 1995. 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2/e. Oxford:

Blackwell.

Davenport, Mike and S. J. Hannahs. 2005. Introducing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2/e.

London: Arnold.

Duanmu, San. 2007. The Phonology of Standard Chinese. 2/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rand, Jacques. 1990. Generative and Non-Linear Phonology. London: Longman.

Durand, Jacques & Bernard Laks. (eds.) 2002a. Phonetics, Phonology, and Cogn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wen, Colin J. & Harry van der Hulst. 2001. The Phonological Structure of Word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egerich, Heinz J. 1992. English Phonology: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mson, A. C. & Alan Cruttenden. 2001. Gimson’s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6th ed.

London: Arnold.

Goldsmith, J. A. 1990. Autosegmental and Metrical Phonology. Oxford: Blackwell.

Goldsmith, J. A. (ed.) 1995. The Handbook of Phonological Theory. Oxford: Blackwell.

Goldsmith, J. A. (ed.) 1999. Phonological Theory: The Essential Readings. Oxford:

Blackwell.

Gussenhoven, Carlos. 2004. The Phonology of Tone and Inton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ssenhoven, Carlos & Haike Jacobs. 2005. Understanding Phonology. 2/e. London: Arnold.

Gussmann, Edmund. 2002. Phonology: Analysis and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lle, Morris & G. N. Clements. 1983. Problem Book in Phonology. Cambridge, Mass.: MIT.

Halle, Morris & Jean-Roger Vergnaud. 1990. An Essay on Stress. Cambridge, Mass.: MIT.

Hammond, Michael. 1999. The Phonology of Englis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yman, Larry M. 1975. Phonology: Theory and Analysi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Kager, René. 1999. Optimality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nstowicz, Michael. 1994. Phonology in Generative Grammar. Oxford: Blackwell.

Ladefoged, Peter. 2006. A Course in Phonetics. 5/e. New York: Thomson.

Lass, Roger. 1984. Phonology: An Introduction to Basic Concepts. Cambridge: Cambridge

4

Page 5: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University Press.

Makkai, Valerie Becker. 1978. Phonological Theory: Evolution and Current Practice. Lake

Bluff, Illinois: Jupiter Press.

McCarthy, John J. 2002. A Thematic Guide to Optimality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John J. 2004. Optimality Theory in Phonology: A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McCarthy, John J. 2008. Doing Optimality Theory. Oxford: Blackwell.

Odden, David. 2005. Introducing Phon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rince, Alan & Paul Smolensky. 2004. Optimality Theory: Constraint Interac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Oxford: Blackwell.

Roca, Iggy. 1994. Generative Phonology. London: Routledge.

Roca, Iggy & Wyn Johnson. 1999. A Course in Phonology. Oxford: Blackwell.

Schane, Sanford A. 1973. Generative Phon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chmerling, S. F. 1976. Aspects of English Sentence Stress. Austin & Londo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Sloat, Clarence, Sharon Henderson Taylor & James E. Hoard. 1978. Introduction to

Phon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pencer, Andrew. 1996. Phonology: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xford: Blackwell.

Yavas, Mehmet. 2006. Applied English Phonology. Oxford: Blackwell.

Yip, Moira. 2002. Ton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形态学部分Adam, Valerie. 1973.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nglish Word-formation. Harlow:

Longman.

Aronoff, Mark & Kirsten Fudeman. 2005. What is Morphology? Oxford: Blackwell.

Bauer, Laurie. 1983. English Word-form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uer, Laurie. 2003. Introducing Linguistic Morphology. 2/e.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Booij, Geert. 2005. The Grammar of Words: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 Morpholog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rstairs-McCarthy, Andrew.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Morpholog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Harley, Heidi. 2006. English Words: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Hatch, Evelyn & Cheryl Brown. 1995. Vocabulary, Semantics, and Language Educ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ckson, Howard & Etienne Zé Amvela. 2000. Words, Meaning and Vocabulary. London:

Continuum.

5

Page 6: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Katamba, Francis & John Stonham. 2006. Morphology. 2/e. Basingstoke: Palgrave.

Matthews, Peter. 1991. Morphology. 2/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Michael. 1990. Vocabula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lag, Ingo. 2003. Word-formation in Englis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pencer, Andrew & Arnold Zwicky. 1998. The Handbook of Morphology. Oxford: Blackwell.

Spencer, Andrew. 1991. Morphological Theory. Oxford: Blackwell.

Stockwell, Robert & Donka Minkova. 2001. English Words: History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句法学部分Adger, D. 2003. Core Syntax.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šković, Ž. & H. Lasnik. 2007. Minimalist Syntax: The Essential Readings. Oxford:

Blackwell.

Büring, D. 2004. Binding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nie, Andrew. 2007. Syntax: A Generative Introduction. 2/e. Oxford: Blackwell.

Chomsky, N. 1985. 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 New York:

Praeger.

Chomsky, N. 1988. Language and the Problems of Knowledge: The Managua Lectures.

Cambridge, Mass.: MIT.

Chomsky, N. 1995. The Minimalist Program. Cambridge, Mass.: MIT.

Chomsky, N. 1998. Minimalist Inquiries: the Framework. Ms. MIT.

Chomsky, N. 2000a. Derivation by Phase. In M. Kenstowicz (ed.), Ken Hale: A Life in

Languag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pp. 1-52.

Chomsky, N. 2000b. 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omsky, N. 2002. On Nature and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omsky, N. 2006. Language and Mind. 3/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ok, V. and M. Newson. 1996. 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2/e.

Oxford: Blackwell.

Haegeman, L. 1994. 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2/e. Oxford:

Blackwell.

Haegeman, L. 1999. English Grammar: A Generative Perspective. Oxford: Blackwell.

Haegeman, L. 2006. Thinking Syntactically: A Guide to Argumentation and Analysis.

Oxford: Blackwell.

Hornstein, N., J. Nunes & K. K. Grohmann. 2005. Understanding Minimal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Page 7: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Johnson, K.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Ms.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t Amherst.

Lasnik, H. & J. Uriagereka. 2005. A Course in Minimalist Syntax: Foundations and

Prospects. Oxford: Blackwell.

Newmeyer, F. J. 1996. Generative Linguistics: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Ouhalla, J. 1999. Introducing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From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to Minimalism. 2/e. London: Arnold.

Radford, A. 2009. Analysing English Sentences: A Minimalist Approac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N. 1999. Chomsky: Ideas and Idea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语义学部分Allan, Keith. 2001. 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

Cann, Ronnie. 1993. Formal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ierchia, Gennaro & Sally McConnell-Ginet. 1990. Meaning and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Cambridge, MA: MIT.

Cruse, Alan. 1986. Lexical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ruse, Alan. 2004. Meaning in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2/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awley, William. 1992. Linguistic Semantic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Heim, Irene & Angelika Kratzer. 1997. Semantics in Generative Grammar. Oxford: Blackwell.

Hurford, James R. & Brendan Heasley. 1983. Semantics: A Courseboo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ackendoff, Ray. 1990. Semantic Structures. Cambridge, MA: MIT.

Jackendoff, Ray. 2002. Foundations of Language: Brain, Meaning, Grammar, Evolu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aszczolt, K. M. 2002.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 London:

Pearson.

Kempson, R. 1977. Semantic The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reidler, Charles W. 1998. Introducing English Semantics. London: Routledge.

Lappin, Shalom. 1996. (ed.) The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Semantic Theory. Oxford:

Blackwell.

Leech, G. N. 1974. Semantics. London: Penguin.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Vols. 1 & 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95. 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 R. 1976.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Page 8: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Portner, Paul. 2005. What is Meaning? Fundamentals of Formal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

Saeed, John I. 2003. Semantics. 2/e. Oxford: Blackwell.

Taylor, Kenneth. 1998. Truth and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Oxford: Blackwell.

方立,1997,《数理语言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方立,2000,《逻辑语义学》。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郭聿楷、何英玉,2002,《语义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何英玉,2005,《迈向 21世纪的语言学——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贾彦德,1992,《汉语语义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蒋严、潘海华,1998,《形式语义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李福印,2006,《语义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石安石,1993,《语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石安石,1994,《语义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束定芳,2000,《现代语义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徐烈炯,1995,《语义学》(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詹人凤,1997,《现代汉语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张志毅、张庆云,2001,《词汇语义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史宝辉 范 莉审 定 人:肖文科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8

Page 9: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语体学与话语分析Stylis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

践并重的课程,主要涉及语体学和话语分析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包括语体的理论研究、描写研究和量化研究,话语与社会语言,话语分析模式、语言的处理和组织等。本课程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既注重以上两个领域研究特性的区别和差异,也注重其相互交叉、融合共通的方面,特别是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在语体学研究中的应用。

2.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了解和掌握语体学与话语分析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通过对实际语料和文本的分析,加深对语言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提高科研能力,为在语体学和话语分析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二、预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完成大学本科英语专业全部语言技能和语言理论课程。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语体学(2学时)本章介绍语体学的形成与发展,语体学的研究内容,语体学研究的意义,以及语体学

研究的基本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语体学的研究概况。第二章 语体与语言功能(2学时)本章讨论语体与语言功能的联系,主要涉及功能语体学理论和系统功能学在语体学中

的应用,其中包括语言学与语体学,语体因素和区别,言语体裁和语篇分析,语体分析与社会符号学,功能语体学原则的实际应用等。重点是掌握运用语言功能理论进行语体分析的方法。第三章 语体和语境(2学时)

本章讨论语体和语境的关系,包括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语篇内语境和语篇外语境,语场、语旨和语式,话语范围与语域,语境分析,话语分类与语体分化等。重点是掌握语境分析的方法。

9

Page 10: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第四章 与语言使用者有关的语言变体(2学时)

本章讨论与语言使用者有关的语言变体,包括标准语,地域方言,语言的社会变体和时间变体等。重点是掌握该领域语言变体的特点和交际功能。第五章 与语言媒介有关的语言变体(2学时)

本章讨论与语言媒介有关的语言变体,包括口语体与书面语的划分,口语体和书面语交际的差异,口语体和书面语体的语言风格比较,会话分析。重点是掌握该领域语言变体的特点和交际功能。第六章 与言者态度有关的语言变体(2学时)

本章讨论与言者态度有关的语言变体,包括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的语言特征,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的比较,正式语体的语篇分析,中性语体。重点是掌握该领域语言变体的特点和交际功能。第七章 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语言变体(2学时)

本章讨论与语言功能有关的语言变体,包括语言功能的涵义,谈话语体,艺术语体,政论语体,科技语体,事务语体,报道语体,以及以上各种语体的语境类型,语言特征,表现形式和功能。重点是掌握该领域语言变体的特点和交际功能。第八章 语体的量化研究(2学时)

本章讨论语体量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涉及语言功能理论(包括语言的功能,影响语言特点的语境因素,概念功能系统,人际功能系统,话语功能系统等),语体量化分析方法和项目(包括语料的汇集,词句的标注,词句的功能标注,功能项目和词汇语法项目的匹配等),语体统计学和计算语体学的应用与发展等。重点是掌握语体量化分析的基本方法。第九章 话语分析(2学时)

本章介绍话语分析研究的内容和目的,以及该领域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十章 话语构成的基本要素:语言形式、语言功能和语境(2学时)

本章着重讨论语言的信息功能和互动功能,语法分析与话语分析的区别,理解语境的基本方法(所指、预设、会话含义、推理),语篇的产生环境,话语语境和话语的扩展语境。重点是理解以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十一章 话题与话语内容的表现(2学时)

本章讨论话题预话语内容的表现,主要涉及话语分析语料与话语片段,话语成分及其功能,话题框架,话语话题,话语语义及研究方法与模式,话语内容的网式表现。重点是掌握话题与话语内容表现的规则。第十二章 视角与话语结构的表现(2学时)

本章着重讨论视角与话语结构的表现,包括话语表达的线形排列与会话含义的判断,主位与述位的关系,主题与视角的关系,语篇与主位结构。重点是了解话语结构在语篇中的表现。

10

Page 11: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第十三章 信息结构(2学时)

本章着重讨论语言的信息结构,包括信息结构的“无标记”秩序,信息结构的分析方法,信息的组织规则。重点是掌握语言信息结构的分析方法。第十四章 话语和语篇中的指称性质(2学时)

本章讨论话语和语篇中的指称性质,主要涉及话语的衔接原则,话语的语篇性,话语的指称,个人的话语表征。重点是理解指称在语篇分析的作用。第十五章 话语理解中的连贯(2学时)

本章着重讨论话语理解的连贯,包括言语行为理论,“世界知识”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话语理解的方式,构思图式与话语的连贯性,推理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话轮转换系统。重点是掌握影响话语理解连贯的主要因素。第十六章 话语分析模式(2学时)

本章讨论话语分析模式的基础与构建,理想的话语分析模式,话语单位和语料记录,话语分析的有效性。重点是掌握话语分析模式的构建方法。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课程涉及的专题阅

读有关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准备专题发言。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补充,对某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可进行重点讲解。在教学中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结合运用所学理论解释和阐述语言应用中的实际问题,要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考核办法采用笔试(闭卷)与撰写课程论文相结合的形式,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 50%,课程论

文成绩占 50%。六、参考资料

1. 建议教材薛汉荣,2003,《英语语体入门》。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程雨民,1990,《英语语体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李悦娥,范宏雅,2002,《话语分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Brown, G. & G. Yul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参考书目1) 语体学Bailey, R. W. & J. L. Robinson. 1972. Varieties of Present-day English. London: Macmillan.

Baugh, A. C. & T. Cable. 1978. 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Brook, G.L.1990. Varieties of English. Norfork: Macmillan.

Crystal, D. & D. Davy, 1969. Investigating English Style. London: Longman.

Dickenson, L. & R. Mackin, 1969. Varieties of Spoken Englis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11

Page 12: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Press.

Gee, J. P.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Routledge.

Gregory, M. & S. Carroll. 1978. Language and Situation: Language Varietie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s. London: Edward Arnold.

Jeffner, A. 1974. The Study of Religious Language. London: S.C.M. Press.

Leech, G. N. A Linguistic Guide in English Poetry. (外研社)

Leech, G. N. & M. H. Short.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ongman.

(外研社)Mey, J. 1993. Pragmatics. Cambridge: Blackwell.

Nida, E.A. 1978. The Statistic Styles in English Language. J. Ch. Lang.

O’Donnell, W.R. & L. Todd. 1991. Variety in Contemporary English (2nd edition). London:

Harper Colins Academic.

Quirk, R. 1962. The Use of English. Longmans.

Quirk, R. 1982. Style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London: Edward Arnold.

Thornborrow, J. et al. Patterns in Language: 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外研社)Trudgill, P. 1985. Socio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Harmondsworth: Penguin.

Victoria, F. & R. Robert, 1992.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The Hague: Mouton.

Wales, K. 1989. 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 London: Longman.

Warner, A. 1968. A Short Guide to English.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ddowson, H.G. 1975. Stylistics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London: Longman.

Widdowson, H.G.1992. Practical Styl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right, L. & J. Hope, 2000. Stylistics: A Practical Course. Beijing: FLTRP.

程世禄,1999,《ESP的理论与实践》。广西教育出版社。程祥徽,2000,《语言风格学》。广西教育出版社。程雨民等,1988,Readings in Stylistics.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程雨民,1990,《英语语体学和文体学论文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冯翠华,1995,《英语修辞大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顾兴义,2000,《应用语体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侯维瑞,《英语语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胡曙中,《英语修辞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胡壮麟,2000,《理论文体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李熙宗,1987,《语体论》。安徽教育出版社。李熙宗,1988,《修辞新论》(合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李熙宗,1989,《公关语言艺术》。知识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李熙宗,1991,《语法修辞方法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李熙宗,1996,《实用语法修辞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2

Page 13: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李熙宗,1998,《公关语言教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李熙宗,1998,《修辞学通史(明清卷)》。吉林教育出版社。李熙宗,1999,《语体与语言规范》。华语教育出版社。黎运汉,1999,《言语风格学》。湖北教育出版社。李中行等,1993,《新闻英语》。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林心仁,1989,《实用广播语体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林心仁,1994,《广播的语言艺术》。语文出版社。刘心全,1998,《商务英语文体与写作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斐文,2000,《现代英语语体学》。安徽大学出版社。钱瑗,1991,《实用文体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秦秀白,1980,A Survey of Stylistics.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秦秀白,1986,《英语文体学入门》。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秦秀白,1991,《文体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王德春, 陈瑞端,2000,《语体学》。广西教育出版社。王佐良等(主编),1987,《英语文体学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徐有志,1992,《现代英语文体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薛汉荣,2003,《英语语体入门》。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张德禄,1998,《功能文体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张涤华、林裕文,1988,《汉语语法修辞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 话语分析Beaugrande, R. de. & W. U. Dressler. 1982. Introduction to Text 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

Bell, A. & P. Garrett (eds.). 1997. 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 Oxford; Malden, Mass:

Blackwell.

Bowring, M. et al 1997. Working With Texts: a core book for language analysi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Brown, G. 1996. Speakers, Listeners and Communication: explorations in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urton, D. 1980. Dialogue and Discourse: a sociolinguist approach to modern drama

dialogue and naturally occuring conversatio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Cazden, C. B. 1988. Classroom Discourse: the languag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Chafe, W. (1994). Discourse, Consciousness and Tim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e

Press.

Chomsky, N. 1986. Knowledge of Language. New York: Prager.

13

Page 14: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Clark, H.H. 1996. Using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ok, G. 1989. 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ok, G. 2001. The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 (2nd ed).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oulthard, M.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Burnt Mill, Harlow: Longman.

New Edition.

Coulthard, M. (ed.) 1992. Advances in Spoken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Cutting, J. 2002.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 resource book for studen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Edmondson, W. 1981. Spoken Discourse: a model for analysis. London: Longman.

Fabb, N. et al (eds.) 1987. The Linguistics of Writing: arguments betwee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Fairclough, N. and C. N. Candlin (pref.)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Gee, J. P.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Method. London:

Routledge. (外研社)Georgakopoulou, A. & D. Goutsos 1997. Discourse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Green, G. 1989. Pragmatics and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Halliday, M.A.K. 1985.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as a Socio-

Semantic Perspective. Victor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A.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 Anold.

Harris, P.R. & R.T. Moran. 1987. Manag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Houston: Gulf Publishing.

Hasan, R. & P.H. Fries (eds.). 1995. On the Subject and Theme: A Discourse Functional

Perspective. Amsterdam: Benjamins.

Have, P. T. 1999. Doing Conversation Analysis: A Practical Guid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Heath, S. B. (1978). Teacher Talk: language in the classroom, Arlington. Va.: 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

Hoey, M. 1991.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ey, M.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Addison Wesley Longman.

Holland, D. & D. Quinn. 1987. Cultural Models in Language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Page 15: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Hutchby, I. & R. Wooffitt 1998. Conversation Analysis: 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Applications. Cambridge; Malden, Mass.: Polity Press.

Jaszczolt, K. 2002.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Meaning in Language and Discourse.

Harlow: Longman.

Lambrecht, K. 1996.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Sentence Form: topic, focus and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discourse refer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Johnstone, B. 2001.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Blackwell.

Mills, S. 1997. Discours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Mann, W. & S. Thompson. 1992. (eds.) Discourse Descrip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Manoliu, M. & G. Price 1994.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Constraints on Grammatical

Choices: a grammar of surprises. Amsterdam; New York; Oxford: Elsevier.

McCarthy, M. 1991.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Nunan, D. 1993. Introducing Discourse Analysis. Harmondsworth, Middlesex: Penguin

Books.

Peccei, J. S. 1999. Pragmatic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Pillsbury, P. W. 1967.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Discourse in Late West Saxon Texts. The

Hague: Mouton.

Psathas, G. 1995. Conversation Analysis: the Study of Talk-in-interacti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Renkema, J. 1993. Discourse Studies: An Introductory Textbook.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

Salkie, R. 1995. Text and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Schifferin, D. 1987. Discourse Mark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iffrin, D. 1993.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Oxford: Blackwell.

Schiffrin, D., D. Tannen & H. E. Hamilton (eds.) 2001.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Blackwell.

Schmidt, R. & J. F. Kess (1986). Television Advertising and Televangelism: Discourse

Analysis of Persuasive Language. Amsterdam: Benjamins.

Searle, J.R. 1969.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lverman, D. 2001.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Data: methods for analysing talk, text, and

interaction (2nd ed).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Sinclair, J. M. & M. Coulthard. 1975. 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 the English used by

15

Page 16: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teachers and pupi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nclair, J. M. 1982. The Structure of Teacher Talk. Birmingham: 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Sinclair, J. M. & D. C. Brazil 1982. Teacher Tal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fan T. et al. 2000. Methods of Text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ranslated by Bryan Jenner).

London: SAGE.

Stenström, A..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Spoken Interaction. London: Longman.

Stubbs, M.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the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

Oxford: Blackwell.

Tannen, D. 1993. (ed.) Framing in 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nnen, D. 1994. Gender and Discours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Trudgill, P. & J. Cheshire 1997. The Sociolinguistics Reader. London; New York: Arnold.

van Dijk, T.A. 1977. Text and Context: Explorations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London: Longman.

Van Dijk, 1981. Studies in the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The Hague: Mouton Publishers.

van Dijk, T.A. (ed.) 1985.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Vol. 2 & 3.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Verschueren, J.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New York: Arno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桂诗春,1994,《应用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何兆熊,1989,《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何自然,1988,《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1989,《系统功能语法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胡壮麟,1994,《语篇衔接与连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黄国文,1998,《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黄国文,2001,《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姜望琪,2000,《语用学-理论及应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刘辰诞,1999,《教学篇章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彭宣维,2000,《英汉语篇综合对比》。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钱军,1998,《结构功能语言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王德杏,1998,《英语话语分析与跨文化交际》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王福祥,白春仁编,1989,《话语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王福祥,1994,《话语语言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张美芳、黄国文,2002,《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青岛:青岛出版社。

16

Page 17: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李 健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17

Page 18: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语用、认知与社会语言学Pragmatics,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Sociolinguistics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2. 课程目的:要求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掌握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

一般理论,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选定相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二、预修课程普通语言学、英语论文写作与研究方法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前提,言语行为理论,指称,礼貌

原则。(6学时)第二章 语用学的接口理论:关联理论,语用学和语义学,语用学和句法学。(4学

时)第三章 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语言变体定义,语言与方言,地域方言与社会方言,

标准变体与非标准变体,语体与语域,双言制,语言接触,语码转换与语码混合,皮钦语与克里奥耳语,言语共同体,语言变异,性别与语言差异(4学时)第四章 语言变异研究:拉氏变异模式,诺里奇及瑞丁的语言变异研究,米尔罗伊的网

络研究,卡弟夫及底特律的语言变异研究(4学时)第五章 社会语言学的应用: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在司法界与医学界的

应用,语言规划(2学时)第六章 莱考夫的认知语义学:理想化认知模式,原型理论,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和

转喻理论(4学时)第七章 兰盖克的认知语法:基体与侧面,图形与背景(4学时)第八章 富康尼尔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心理空间理论,概念整合理论(4学

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五、考核办法课堂讨论 20% + 学期论文 80%

六、参考资料1. 语用学部分

18

Page 19: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Burton-Roberts, Noel. (ed.) 2007. Pragmatics. Basingstoke: Palgrave.

Cummings, L. 2007. Pragmatics: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Huang Yan. 2006. Pragma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Levinson, S. 2001. Pragma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Marmaridou, S. S. A. 2000. Pragmatic Meaning and Cogni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Mey, J. 2001.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Saeed, J. I. 1999.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

Sperber, D. and D. Wilson. 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2/e. Oxford:

Blackwell.

Thomas, J.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社会语言学部分Coulmas, Florian. 2000. 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Fasold, Ralph. 2000.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Hudson, R.A.. 2000. Socio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McKay, Sandra Lee & Nancy H. Hornberger. 2001. Socio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Murray, Stephen O.. 2004. American Sociolingustics Theorists And Theory Groups. 北京大学出版社.

Spolsky, Bernard. 2000. Sociolingustic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Trudgill, Peter. 1995. Socio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 London:

Penguin Books.

Trudgill, Peter著;周绍珩等译,1992,《社会语言学导论》。商务印书馆。Wardhaugh, Ronald.2000.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Zwicky, Arnold M.. 1989. 社会语言学演讲录.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陈松岺,1985,《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陈松岺,1999,《语言变异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陈原,1983,《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陈原,1999,《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三联书店。陈原,2000,《社会语言学》。商务印书馆。戴庆夏,2004,《社会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郭熙,2004,《中国社会语言学》(增订本)。浙江大学出版社。

19

Page 20: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李素琼,2005,《社会语言学》。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申小龙,1991,《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吉林教育出版社。王得杏,1992,《社会语言学导论》。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杨永林,2004a,《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杨永林,2004b,《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高等教育出版社。游汝杰,邹嘉彦,2004,《社会语言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赵蓉晖,2005, 《社会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祝婉瑾,1985,《社会语言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祝婉瑾,1992,《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3. 认知语言学部分Croft, W. & D. A. Cruse. 2006.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Dirven, R. & M. Verspoor. 2002. 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Fauconnier, G. 1994. Mental Space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ngacker, R. W. 1987.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1: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Stan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J. R. 2001.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Ungerer, F. & Schmid, H. J.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史宝辉 高月琴审 定 人:肖文科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20

Page 21: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英汉对比与翻译English-Chinese Comparative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研究生学位必修课。2. 课程目的:帮助学生以对比的方法从英汉两种语言的各个层面和以语言为载体的文

化之间的差异,从而研究翻译的方法,习得翻译的规律,并在学习中提高对语言的鉴赏能力,英汉语言差异的鉴别能力,实际翻译技能。为今后的翻译工作奠定基础。二、预修课程 无要求。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汉语和英语的主要语言特征(2学时)2. 英汉语音和音系对比(2学时)3. 英汉词汇对比(4学时)4. 英汉语法对比(4学时)5. 英汉篇章结构对比(4学时)6. 英汉修辞对比(4学时)7.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4学时)8.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翻译问题(4学时)9. 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翻译(4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理论学习,样品分析,翻译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认真进行翻译练习,即:在深入理

解原文的基础上,分析语言、文化的差异,最终翻译出上乘的作品。五、考核办法平时作业 60%,考试 40%。

六、参考资料[1] 《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刘宓庆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2] 《汉英对比翻译导论》,邵志洪编著,华东理工出版社,2005年。[3]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萧立明编著,上海外教社,2002年。[4] 《英汉比较与翻译》,陈定安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5] 《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杨丰宁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6]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周志培编著,华东理工出版社,2003年。

21

Page 22: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7]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何善芬编著,上海外教社,2002年。[8] 《汉英语对比纲要》,潘文国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9] 《英汉对比研究》,连淑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0]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熊文华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年。[11] 《实用英汉对比教程》,冒国安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12] 《英汉语比较导论》,魏志成编著,上海外教社,2003年。[13]《实用英汉语言对比教程》,张良军、王庆华、王蕾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年。[14]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赵世开主编,上海外教社,1999年。[15] 《英汉比较语义学》,王逢鑫编著,外文出版社,2001年。[16] 《英汉语言文化比较》,黄勇编著,西北工大出版社,2007年。[17]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汪福祥编著,外文出版社,2006年。[18]《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5-2003)》,王菊泉、郑立信主编,上海外教社,2004

年。[19]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包惠南、包昂编著,外文出版社,2004年。[20] 《跨文化交际翻译》,金惠康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21] 《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卢红梅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22] 《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陈文伯编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23]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李定坤编著,华中师大出版社,1994年。[24]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彭宣维编著,上海外教社,2000年。[25] 《汉英谚语与文化》,王德春编著,上海外教社,2001年。[26]《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编著,上海外教社,2001

年。[27] 《跨文化交际》,Basil Hatim著,上海外教社,2001年。[28] 《语篇与译者》,Basil Hatim和 Ian Mason著,上海外教社,2001年。[29] 《语言与文化》,Eugene A. Nida著,上海外教社,2001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吴江梅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22

Page 23: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英语教学法和语言学习理论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

的选修课。2. 课程目的:了解和掌握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熟悉相关的语言学习理论。

二、预修课程 无要求。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英语教学概述:教学大纲,课堂教学的组织,教材的使用,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处理。(4学时)

第二章 接受性技能教学:阅读教学的方法,听力教学的方法。(6学时)第三章 产出性技能教学:写作教学的方法,口语教学的方法,翻译教学的方法。(6

学时)第四章 语言学习机制:心理语言学机制,语言输入假说,语言普遍性,语言迁移。

(4学时)第五章 错误分析: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中介语理论。(4学时)第六章 学习者差异:语言学习者的可变性,个体差异。(4学时)第七章 策略理论:语言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二语习得的认知心理阐释。(4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采取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多媒体教学部分以讲课和实验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五、考核办法 考核一般采取课堂参与、平时成绩和论文结合的方法。课堂参与占 20%,平时成绩占30%,论文占 50%。论文用英语撰写 2500-3000词。论文题目涉及:语言分析,语言理论述评,新书评介等方面。六、参考资料 1. 英语教学部分(带*者已由外研社出版, 带@者已由上海外教社出版)

1) 选用教材*Harmer, J. 1998. How to teach English? Longman@Hedge, T. 2000.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3

Page 24: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2) 参考书目Allwright, D & Bailey, K. M. 1991. 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H.D.  1994.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ird edition. Pearson

*Brown, H.D. 1994.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Prentice Hall

*Brown, J.D. 1995.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Heinle & Heinle

*Cohen, A. D. 1998.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Longman

@Cook, Guy. 1995.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vies P. & Pearse E. 2000.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oley, J. 1991. A psycholinguistic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approaches to language

teach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2/1: 62-75

@Freeman, D.& Richards, J. C. (ed.) 2001.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Thir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rdner, D. & Miller, L. 1999.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watt, A.P.R. 1984. A history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K. 2001.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Pearson

Education

@Kramsch, Claire. 1993.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ightbown, P. M. & Spada, N. 1993. How language are learn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unan, D. 1989.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unan, D. 1991.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Phoenix: London

*Nunan, D. 1999.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Heinle & Heinle

Prabhu, N.S. 1990. There is no best method - why? TESOL Quarterly 24/2: 161-176

*Reid, J. M. 1995. 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 Heinle & Heinle

*Richard, J. & Rodgers, T. 1986.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J. C. 1990. 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rix.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rivener, J. 1994. Learning teaching. Macmillan

@Skehan, Peter. 1998.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m, H.H. 1983.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rn, H.H.& Allen, P. eds..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

Page 25: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Trudgill, P. et al. 1994. 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Arnold

*Ur, P. 1996. 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ddowson, H.G. 1990.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ddowson, H.G. 1978.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s, M. & Burden, R. L. 1997.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llis, J.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gman

@Willis, J. & Willis D. 1996.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 Macmillan

2. 语言学习理论部分1) 选用教材@ Ellis, Rod. 1986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UP

2) 参考书目*Aitchison, Jean 1998 The Articulate Mammal: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inguistics. Taylor

& Francis Ltd.

*Arnold, Jane 1999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CUP

*Bachman, L.F. & Cohen, A.D 1999 Interfaces Betwee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CUP

*Carroll, David 1999 Psychology of Language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Coady, J. & Huckin, T. 2000第二语言词汇习得OUP

@Cook, Guy & Seidlhofer,Barbara 2000 Principles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OUP

*Cook, Vivian 1993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acmillan

*Cook, Vivian 1996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Edward Arnold.

@Ellis, Rod 2000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OUP

@Ellis, Rod 2000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OUP

*Freeman, D.L. & Long, M.H.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Longman

@Gardner,D & Miller, L. 2000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OUP

*Goodluck, Helen 1991 Language Acquisi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Kramsch, Claire 2000第二语言教与学的文化因素OUP

@Kramsch, Claire 2000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OUP

@Lightbown,M & Spada, N 2000语言学习机制OUP

*Littlewood, William 1990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UP

@Malley, M & Uhlchamot, A 2000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OUP

@Nunan, David 2000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第二语言教学研究OUP

25

Page 26: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Odlin, Terence2000语言迁移—语言学习的语际影响OUP

*Peccei, J.S 1999 Child Language Taylor & Francis Lmt.

@Scovel, Thomas 2000 Psycholinguistics OUP

@Seliger & Shohamy 2000 第二语言研究方法 OUP

@Skehan, Peter 2000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OUP

@Spolsky,Bernard 2000第二语言学习的条件 OUP

@Tarone & Yule 2000论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OUP

*Wary, A & Troot, K. etc. Projects in Linguistics: A practical Guide to Researching

Language Edward Arnold Ltd.

*Williams, M & Burden, R.L. 1997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CUP

* 程琪龙 2001 Introduction to Neurocognitive Linguistics

* 蒋祖康 1999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刘涌泉 2000 应用语言学

* 文秋芳 2001 Applied Linguistic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Writing

@朱 纯 2000 外语教学心理学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常 青 吴江梅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26

Page 27: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高级英语口译Advanced English Interpreting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选修课。2. 课程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英汉、汉英口译的基本理论,掌握较

好的口译能力。二、预修课程英汉笔译、英汉口译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口译导论(2课时)2. 口语与口译(2课时)3. 口译中的听辨与理解(2课时)4. 原语贮存与笔记(2课时)5. 口译记忆(3课时)6. 数字笔记与口译(3课时)7. 语言重组技巧(3课时)8. 视译技巧(3课时)9.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3课时)10. 口译应对策略(3课时)11. 同声传译基础(3课时)12. 有稿同传与幻灯片同传(3课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五、考核办法口译作业 50% + 课堂实践 50%

六、参考资料[1] 鲍刚,2005,《口译理论概述》。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 雷天放等,2006,《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 刘和平,2001,《口译技巧》。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4] 刘和平,2005,《口译理论与教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5] 林超伦,2004,《实战口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7

Page 28: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6] 吕国军,2005,《口译与口译教学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7] 梅德明,2004,《英语口译实务》(3级)。北京:外文出版社。[8] 杨承淑,2005,《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9] 王燕,2004,《英语口译实务》(2级)。北京:外文出版社。[10] 吴冰,2004,《现代汉译英口译教程》。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1] 张文,2006,《口译理论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2] 仲伟合,2006,《英语口译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孙 亚 李 欣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28

Page 29: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经济学与国际商务专题Topics in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总学时:48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3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研究生商务英语方向的一门

专业必修课,也是理论语言学方向、应用语言学方向和翻译方向的一门选修课。2. 课程目的: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理论经济学的基础上,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理论和方法分析、理解本大纲规定的应用经济学方面的基本内容;了解、理解国际经济学的两大主干分支——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主要理论与政策;了解和掌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的背景下,在具有不同的政治、法律、经济、竞争、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的国家中,如何进行跨国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相关原著,在了解、理解和掌握上述内容的同时,从中归纳整理出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二、预修课程本课程的预修课程包括商务英语、经济学(英语)、管理学(英语)、金融学(英语)、

市场营销学(英语)、商务学(英语),与商务英语语体学等课程密切相关。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导论。介绍经济学与国际商务专题课程的总体安排,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考查方法。推荐阅读参考书目。理论经济学概论,人们决策、往来和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经济学思维模式,相互依存与贸易收益。(2学时)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市场运行机制及福利。介绍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弹性及其应

用,政府政策,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赋税的代价,国际贸易。(2学时)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外部性,公共品与共有资源,生产成本,市场上的企业,生产要

素市场,收入与歧视,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学时)第三章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的衡量,生活费用的衡量,生产与增长,储蓄、投资和

金融体系,基本金融工具、失业与自然失业率,货币制度,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第四章 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开放经济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货币政

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2学时)第五章 发展经济学。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及演变,经济增长理

论,经济发展障碍,资本形成,人力资源,技术进步,制度动因,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第三产业与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战略选择。(2学时)第六章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科学,经济区划一般原理,区域经济开

发理论,经济增长极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区域经济发展原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29

Page 30: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推移,区域经济关联理论,区域经济合作,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2学时)第七章 环境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

环境保护和资源流动,环境保护和发展模式,费用效益分析:环境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成本效益分析,环境价值的评估,市场价值法、替代市场法和假想市场法,环境污染控制环保产业,环境保护政策,自然资源管理,非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环境-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学时)第八章 教育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教育与经济的基本关系,教育发

展与社会经济发展,西方教育经济学发展与流派,教育产品性质及资源培植方式,教育投资数量及分配使用结构,教育成本—效益分析,教育投入—产出分析,教育收益研究,教育财政制度,教育管理体制,规模效益,教育外溢作用,教育服务贸易,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问题等。(2学时)第九章 管理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企业的管理决策问题,需求分

析和估计,生产和成本理论及线性规划,市场结构分析,傅弈论在企业策略行为决策中的作用,产品和投入要素的定价决策,企业长期计划决策,资本预算和成本-效益分析,政府管制等。(2学时)第十章 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社会成本问题,产权的交换与行使,产权经济学,企

业理论,企业的性质,企业的契约性质,管理者行为,代理费用与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公共选择,集体行动和法与经济学,立宪经济学,经济学第二定律等。(2学时)第十一章 网络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差异,网络经济学的商机,电子商

务,虚拟社区,电子政务,知识经济,电子时代,网络的经营与管理,网络效应等。(2学时)第十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劳动生产率与比较优势,资源与贸易,标准贸易模型,规模

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国际要素流动。(4学时)第十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贸易政策工具,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国家的贸

易政策,贸易政策方面的争论。(2学时)第十四章 汇率。国民收入核算与国际收支,汇率与外汇市场,货币、利率和汇率,长

期价格水平和汇率,短期产出和汇率,固定汇率和外汇干预。(2学时)第十五章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体系,宏观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

调,最优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全球资本市场,发展中国家。(2学时)第十六章 国际商务导论。国际商务的全球化趋势,市场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全球化

的驱动因素,全球经济的人口变动因素,围绕全球化的争论,在全球市场中的管理等。(2

学时)第十七章 政治经济中的国家与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法律制度,

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处于过渡期的国家情况等;介绍文化,社会文化,宗教与道德体

30

Page 31: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系,语言,教育,和文化变化等。(2学时)第十八章 对外直接投资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中的对外直接投资,横向对外直

接投资,纵向对外直接投资,政治意识形态与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为东道国和本国带来的益处及成本,政府政策工具与对外直接投资;经济一体化水平,区域一体化及反区域一体化案例,欧盟的政治结构,美洲的区域一体化,东盟、亚太等区域一体化组织等。(2学时)第十九章 外汇市场与国际货币组织及全球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的功能,外汇市场的实

质,汇率决定机制的经济学理论,汇率预测;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资本市场的益处,全球资本市场的成长,欧洲货币市场,全球债券市场,全球股权市场,外汇风险及资本成本等。(2学时)第二十章 国际商务战略、国际商务组织、进入战略与战略联盟。战略与公司,全球扩张

利益,降低成本与本土化要求的压力,战略选择;组织架构,垂直差异化,水平差异化,整合机制,控制体系,组织文化,组织变革;基本进入决定,进入模式,选择进入模式,战略联盟,战略联盟运作等。(2学时)第二十一章 进出口及互惠贸易与全球制造及材料管理。出口承诺与陷阱,改善出口经

营,进出口融资,出口辅助,互惠贸易;战略、制造与材料管理,国外建厂的战略作用,制造还是购买决策,全球供应链管理等。(2学时)第二十二章 全球营销和研发与全球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细分,产品属性,分销战略,

沟通战略,定价战略,新产品开发;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人员配备政策,培训和管理开发,业绩评估,补偿机制,国际劳动关系等。(2学时)第二十三章 国际商务会计与财务管理。会计标准的国别差异,国家与国际标准,跨国

合并与货币换算,控制体系的会计方面;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全球货币管理的效率目标和税收目标,跨境货币转移,全球货币管理技术,管理外汇风险等。(2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与学生演示相结合,以英语为工作语言,以内容教学法为主要教学

方法;要求学生课下大量阅读英文原著,了解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管理、国际营销、国际会计、国际商务等相关教材的基本内容、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和国际视角分析方法。每部分有一次笔头作业,撰写一篇2000-3000英语词的小论文。五、考核办法考试:撰写课程论文(4000-5000英语词)。成绩计算办法:听课与课堂演示30%+小论文30%+课程论文40%。

六、参考资料 1. 教材

[1] Mankiw, N. Gregory. 2003.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3rd ed. Thomson South-Western.

31

Page 32: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2] Krugman, Paul R. & Maurice Obstfeld. 2005.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7th ed. Addison Wesley.

[3] Hill, Charles W. L. 20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5th

ed. McGraw-Hill Irwin.

2 参考书目[1] Arai, Kazuhiro. 1998.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An Analysis of College-Going

Behavior. Springer-Verlag.

[2] Allen, W. Bruce, Neil Doherty, Keith Weigelt & Edwin Mansfield. 2002. Managerial

Economics. 5th ed.

[3] Amacher, Ryan C. & Holley H. Ulbrich. 1986.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3 rd ed.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

[4] Arnold, Roger A. 2001. Economics. 5th ed.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5] Atkinson, Brian & Robin Miller. 1998. Business Economics. Prentice Hall.

[6] Ayers, Ronald M. & Robert A. Collinge. 2005. Economics: Explore & Apply. Enhanced

Edition. Pearson Prentice Hall.

[7] Barrow, Mike. 2001. Statistics for Economics, Accounting and Business Studies. 3 rd ed.

Prentice Hall.

[8] Bierman, Scott H. & Luis Fermandez. 1998. Game Theory with Economic Applications.

2nd ed. Addison Wesley.

[9] Boardman, Anthony E., David H. Greenberg, Aidan R. Vining & David Weimer. 2001.

Cost-Benefit Analysis. Prentice Hall.

[10] Bowers, John. 1997.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 Alternative Text.

Prentice Hall.

[11] Boyes, William J. 1984. Macroeconomics. South-Western Publishing Co.

[12] Chapman, Duance. 2000.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Theory, Application, and Policy.

Addison Wesley.

[13] Choi, Soon-Yong, Dale O. Stahl & Andrew B. Whinston. 1997. The Economic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Macmillan Technical Publishing.

[14] Cobham, David. 1998. Macroeconomic Analysis: An Intermediate Text. 2nd ed. Prentice

Hall.

[15] Daly, Herman. 1997. Beyond Growth: The Econom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acon Press.

[16] Frank, Robert H. 2000. Microeconomics and Behavior. 4th ed. Irwin McGraw-Hill.

[17] Gordon, Robert J. 1993. Macroeconomics. 6th ed.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8] Gordon, Robert J. 2000. Macroeconomics. 8th ed. Addison Wesley.

[19] Greene, William H. 2000. Econometric Analysis. 4th ed. Prentice-Hall, Inc.

[20] Gregory, Paul R. 2002. Essentials of Economics. 5th ed. Addison Wesley.

32

Page 33: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21] Gwartney, James D. & Richard L. Stroup. 1997. Economics. 8th ed. The Dryden Press.

[22] Hall, Robert E. & Marc Lieberman. 1998. Economic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23] Hardwick, Philip.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Economics. 5th ed. Prentice Hall.

[24] Harris, Jonathan M. & Neva R. Goodwin. 2004. New Thinking in Macroeconomics:

Social, Institu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s. Edward Elgar.

[25] Heyne, Paul. 2000. 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 9th ed. Prentice Hall.

[26] Kaufman, Bruce E. & Julie L. Hotchkiss. 2003. The Economics of Labor Markets.

Thomson South-Western.

[27] Klein, Michael W. 1998. Mathematical Methods for Economics. Addison Wesley.

[28] Lieberman, Marc & Robert E. Hall. 2000.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29] Lipsey, Richard G., Paul N. Courant & Christopher T. T. Ragan. 1999. Economics. 12th

ed. Addison Wesley.

[30] Mankiw, N. Gregory. 2001. Essentials of Economics. 2nd ed. Harcourt College.

[31] Mankiw, N. Gregory. 1998.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The Dryden Press.

[32] Mankiw, N. Gregory. 2001.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2nd ed. Harcourt College.

[33] Mankiw, N. Gregory. 1998.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The Dryden Press.

[34] Mankiw, N. Gregory. 1998. Principles of Macroeconomics. The Dryden Press.

[35] McConnel, Campbell R. & Stanley L. Brue. 2002. Economics: Principles, Problems, and

Policies. 15th ed.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36] McConnell, Campbell R. & Stanley L. Brue. 2005. Economics: Principles, Problems,

and Policies. 16th ed. McGraw-Hill Irwin.

[37] McConnell, Campbell R., Stanley L. Brue & David A. Macpherson. 2006.

Contemporary Labor Economics. 7th ed. McGraw-Hill Irwin.

[38] McGuigan, James R., R. Charles Moyer & Frederick H. deB. Harris. 2002. Managerial

Economics: Applications, Strategy, and Tactics. South-Western Thomson Learning.

[39] Mishkin, Frederic S. 1998.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5th ed. Addison-Wesley.

[40] Mishkin, Frederic S. 2001.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6th ed. Prentice Hall.

[41] Mishkin, Frederic S. 2004. The Economics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7th ed. Pearson Addison Wesley.

[42] Nafziger, Wayne E. 1997. Economic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3rd ed. Prentice Hall.

[43] Nicholson, Walter. 2002. Microeconomic Theory: Basic Principles and Extensions. 8 th

ed. South-Western Thomas Learning.

33

Page 34: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44] O’Sullivan, Arthur. 2000. Urban Economics. 4th ed. McGraw-Hill Education.

[45] O’Sullivan, Arthur & Steven M. Sheffrin. 2001. Economics: Principles and Tools. 2nd ed.

Prentice Hall.

[46] Penson, John B., Oral Capps & C. Parr Rosson. 1999. 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nd ed. Prentice Hall.

[47] Pindyck, Robert S. & Daniel L. Rubinfeld. 2001. Microeconomics. 5th ed. Prentice Hall.

[48] Png, Ivan. Managerial Economics. 2nd ed. Blackwell Publishers

[49] Samuelson, Paul A. & William D. Nordhaus. 1998. Economics. 16th ed. McGraw-Hill.

[50] Samuelson, Paul A. & William D. Nordhaus. 2001. Economics. 17th ed. McGraw-Hill.

[51] Samuelson, Paul A. & William D. Nordhaus. 2004. Economics. 18th ed. McGraw-Hill.

[52] Samuelson, Paul A. & William D. Nordhaus. 2005. Macroeconomics. 18th ed. McGraw-

Hill Irwin.

[53] Sloman, John. 2000. Economics. 4th ed. Prentice Hall.

[54] Sloman, John. 2001. Essentials of Economics. 2nd ed. Prentice Hall.

[55] Stewart, Jan & Len Gill. 1998. Econometrics. 2nd ed. Prentice Hall.

[56] Stiglitz, Joseph E. 1997. Economics. 2nd ed. W. W. Norton & Company.

[57] Stiglitz, Joseph E. 2000. Economics of the Public Sector, 3rd ed.

[58] Stiglitz, Joseph E. & Carl E. Walsh. 2002. Economics. 3rd ed.

[59] Thomas, Leighton. 1997. Modern Econometrics: An Introduction. Addison Wesley.

[60] Tietenberg, Tom. 2003. 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s. 6th ed.

Addison Wesley.

[61] Tietenbery, Tom. 2003.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Policy. 3rd ed.

[62] Truett, Lila J. & Dale B. Truett. 1998. Managerial Economics: Analysis, Problems,

Cases.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63] Carbaugh, Robert J. 2004.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9th ed. Thomson South-Western.

[64] Caves, Richard E., Jeffrey A. Frankel & Ronald W. Jones. 2003. World Trade and

Payments: An Introduction. 9th ed. Addison-Wesley.

[65] Dunn, Robert & John Mutti. 2004.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th ed. Routledge.

[66] Gerber, James. 2004.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3rd ed. Addison-Wesley.

[67] Husted, Steven & Michael Melvin. 2001.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th ed. Addison

Wesley.

[68] Husted, Steven & Michael Melvin. 2004.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th ed. Addison

Wesley.

[69] Kreinin, Mordechai E. 1998.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 Policy Approach. 8 th ed. The

Dryden Press.

[70] Krugman, Paul R., & Maurice Obstfeld. 2000.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th ed. Addison-

34

Page 35: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Wesley.

[71] Krugman, Paul R., & Maurice Obstfeld. 2003.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th ed. Addison

Wesley.

[72] Lawler, Kevin & Hamid Seddighi. 2001.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ies, Themes

and Debates. Prentice Hall.

[73] Melvin, Michael. 2004.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7th ed. Addison-Wesley.

[74] Pugel, Thomas A. & Peter H. Lindert. 2000.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1th ed. Irwin

McGraw-Hill.

[75] Arnold, Glen. 1998. Corpor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76] Atkinson, Anthony, Rajiv D. Banker, Robert S. Kaplan & S. Mark Young. 2001.

Management Accounting. 3rd ed. Prentice Hall.

[77] Baker, James C. 1998. International Finance: Management,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Prentice Hall.

[78] Ball, Donald, Wendell McCulloch, Michael Gerinquer, Paul Frantz & Michael Minor.

20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he Challenge of Global Competition with PoerWeb, CD,

and CESIM. 9th ed. McGraw-Hill/Irwin.

[79] Ballou, Ronald H. 1999. Busin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80] Boone, Louis E. & david L. Kurtz. 1999. Contemporary Business. 9 th ed. The Dryden

Press.

[81] Boone, Louis E. & david L. Kurtz. 2002. Contemporary Business. 10 th ed. South-

Western Thomson Learning.

[82] Boone, Louis E. & david L. Kurtz. 2005. Contemporary Business. 11 th ed. South-

Western Thomson Learning.

[83] Bradley, Frank. 1999.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Strategy. 3rd ed. Prentice Hall.

[84] Brealey, Richard A., Stewart C. Myers & Alan J. Marcus. 1999. 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 2nd ed. Irwin McGraw-Hill.

[85] Buckley, Adrian. 2000. Multinational Finance. 4th ed. Prentice Hall.

[86] Carson, David, Stanley Cromile, Pauric Mcgowan & Jimmy Hill. 1995. Marketing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SMEs. Prentice Hall.

[87] Cateora, Philip R. & John L. Graham. 1999.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10 th ed. Irwin

McGraw-Hill.

[88] Caves, Richard E., Jeffrey A. Frankel & Ronald W. Jones. 1999. World Trade and

Payments: An Introduction. 8th ed. Addison Wesley.

[89] Certo, Samuel C. & J. Paul Peter. 1988.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Random House, Inc.

[90] Chaffey, Dave, Richard Mayer, Kevin Johnston & Fiona Ellis-Chadwick. 2000. Internet

35

Page 36: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Marketing: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Practice. Prentice Hall.

[91] Choi, Frederick D. S., Carol Ann Frost & Gary Meek. 1999.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3rd ed. Prentice Hall.

[92] Choi, Frederick D. S., Carol Ann Frost & Gary Meek. 2002.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4th ed. Prentice Hall.

[93] Coupey, Eloise. 2001. Marketing and the Internet. Prentice Hall.

[94] Cutlip, Scott M., Allen H. Center & Glen M. Broom. 2000. Effective Public Relations.

8th ed. Prentice Hall.

[95] Czinkota, Michael R. & Ilkka A. Ronkainen. 2001.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6th ed.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96] Daniel, Wayne E. & James C. Terrell. 1992. Business Statistics for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6th ed.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97] Daniels, John D., Lee H. Radebaugh, Daniel P. Sullivan. 20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s and Operations, 10th ed. Prentice Hall.

[98] David, R. Fred. 2001. Concept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99] DiBella, Anthony J. 2001. Learning Practices: Assessment and Action for

Organizational Improvement. Prentice Hall.

[100] Eakins, Stanley G. 1999. Finance: Investments, Institutions, and Management. Addison

Wesley.

[101] Ebert, Ronald J. & Ricky W. Griffin. 2000. Business Essentials. 3rd ed. Prentice Hall.

[102] Eiteman, David K., Arthur I. Stonehill & Michael H. Moffett. 2001. Multinational

Business Finance. 9th ed. Prentice Hall.

[103] Fabozzi, Frank J. & Franco Modigliani. 1996. Capit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 2nd ed. Prentice Hall.

[104] Fabozzi, Frank J. 2000. Bond Markets: Analysis and Strategies. 4th ed. Prentice Hall.

[105] Fatehi, Kamal. 1996.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A Cross-Cultural and Functional

Perspective. Prentice Hall.

[106] Feenstra, Robert C. 2003. 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and Evid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07] Gomez-Mejia, Luis R., David B. Balkin & Robert L. Cardy. 2001.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3rd ed. Prentice Hall.

[108] Groebner, David R., Patrick W. Shannon, Phillip C. Fry & Kent D. Smith. 2001.

Business Statistics: A Decision-Making Approach. Prentice Hall.

[109] Haksever, Cengiz, Barry Render, Roberta S. Russell & Robert G. Murdick. 2000.

Servic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2nd ed. Prentice Hall.

[110] Harrison, Walter T. & Charles T. Horngren. 2001. Financial Accounting. 4 th ed. Prentice

36

Page 37: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Hall.

[111] Hill, Charles W. L. 2004. Global Business Today. 3rd ed. McGraw-Hill Irwin.

[112] Hill, Charles W. L. 20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3rd

ed. Irwin McGraw-Hill.

[113] Hill, Charles W. L. 20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 4th

ed. McGraw-Hill Irwin.

[114] Horngren, Charles T., George foster & Srikant M. Datar. 2000. Cost Accounting: A

Managerial Emphasis. 10th ed. Prentice Hall.

[115] Haugen, Robert A. 2001. Modern Investment Theory. 5th ed. Prentice Hall.

[116] Hollensen, Svend. 2001. Global Marketing. 2nd ed. Prentice Hall.

[117] Hull, John C. 2000.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4th ed. Prentice Hall.

[118] Jeannet, Jean-Pierre & H. David Hennessey. 2001. Global Marketing Strategies. 5th ed.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19] Kotabe, Masaaki & Kristiaan Helsen. 1998. 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 John

Wiley.

[120] Kotler, Philip. 2000. Marketing Management: Millennium Edition. 10 th ed. Prentice

Hall.

[121] Kotler, Philip & Gary Armstrong. 2001.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with CD. 9 th ed.

Prentice Hall.

[122] Kuratko, Donald F. & Richard M. Hodgetts. 2001. Entrepreneurship: A contemporary

Approach. 5th ed. Harcourt College Publishers.

[123] Lambing, Peggy & Charles R. Kuehl. 2000. Entrepreneurship. 2nd ed. Prentice Hall.

[124] Laudon, Jane P. & Kenneth C. Laudon. 2001. Essential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4th ed. Prentice Hall.

[125] Lovelock, Christopher H. & Lauren K. Wright. 1999. Principles of Service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Prentice Hall.

[126] Mcdaniel, Carl, Jr. & Roger Gates. 1996. Contemporary Marketing Research. 3 rd ed.

West Publishing Company.

[127] Melvin, Michael. 2000.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6th ed. Addison Wesley.

[128] Neipert, David M. 2000. A Tour of International Trade. Prentice Hall.

[129] Nickels, William G., James M. McHugh & Susan M. McHugh. 2002. Understanding

Business. McGraw-Hill Irwin.

[130] O’Connor, John & Eamonn Galvin. 2001. Marketing in the Digital Age. 2nd ed. Prentice

Hall.

[131] Perreault, William D. Jr. 1999. Basic Marketing: A Global-Managerial Approach. 13 th

ed.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

37

Page 38: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132] Rejda, George E. 2001. Principles of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7 th ed. Prentice

Hall

[133] Sinkey, Joseph F. 1998. Commercial Bank Financial Management. 5th ed. Prentice Hall.

[134] Stephan, Paul B., Julie A. Roin & Don Wallace. 20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Law and policy. 3rd ed. LexisNexis.

[135] Strauss, Judy & Raymond Frost. 2001. E-Marketing. 2nd ed. Prentice Hall.

[136] Sudarsanam, Sudi. 1995. The Essence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rentice Hall.

[137] Thompson, Leigh L. 2001. The Mind and Heart of the Negotiator. 2nd ed. Prentice Hall.

[138] Wells, William D., John Burnett & Sandra Moriarty. 2000. Advertisin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5th ed. Prentice Hall.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肖文科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38

Page 39: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商务英语语体Stylistics of Business English

总学时:16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1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修

课。商务英语语体是语体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各国之间贸易交流的发展,商务英语语体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商务英语语体研究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以及对各分语体语言特点的分析,其中包括商务信函、贸易合同、贸易单证、商业及财经报道、商业广告、商务谈判、商业标识等,以及商务英语语体与其他语体的比较分析。

2. 教学目的:通过运用语体学和话语分析等语言学知识,对商务英语语体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全面掌握商务英语的语体特点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在该领域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做好准备。二、预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完成理论语言学、语体学和话语分析、英语学术论文与科

研方法等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导论(2学时)

本章介绍商务英语语体的形成,商务英语语体的演变与发展,商务英语语体研究的价值及意义,以及商务英语语体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商务英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及分语体类型(2学时)

本章分析商务英语的语用功能和语境,包括商务英语的使用范围,商务英语的表现形式,商务英语的特征和功能,商务英语语体的共核及其分语体的构成。第三章:商务信函用语的语体特点(2学时)

本章讨论商务信函用语的语体特点,包括信函用语的语用功能,语境类型,词汇特点,句法特点,语法特征,修辞手段,语篇模式,文本分析。第四章:贸易合同用语的语体特点(2学时)

本章讨论贸易合同用语的语体特点,包括贸易合同用语的语用功能,语境类型,词汇特点,句法特点,语法特征,修辞手段,篇章模式,文本分析。第五章:商业及财经报道用语的语体特点(2学时)

本章讨论商业报刊用语的语体特点,包括商业报刊用语的语用功能,语境类型,词汇特点,句法特点,语法特征,修辞手段,篇章模式,文本分析。

39

Page 40: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第六章:商业广告用语的语体特点(2学时)

本章讨论商业广告用语的语体特点,包括商业广告用语的语用功能,语境类型,词汇特点,句法特点,语法特征,修辞手段,篇章模式,文本分析。第七章:商务会谈、会议用语的语体特点(2学时)

本章讨论一般性商务会话用语的语体特点,包括商务会话用语的语用功能,语境类型,词汇特点,句法特点,语法特征,实例分析。第八章:商务谈判用语的语体特点(2学时)

本章讨论商务谈判用语的语体特点,包括商务谈判用语的语用功能,语境类型,词汇特点,语法特征,实例分析。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主要采用专题讨论的方式进行,以章为单位,课前要求学生根据各章涉及的专

题进行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准备专题发言。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补充。由于该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独立进行科研的能力。五、考核办法本课程采取考查方式,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商务英语语体研究论文(3000-

4000英文词)。六、参考资料

Adam, J.H. 1985. Longman Concise Dictionary of Business English. Harlow: Longman.

Baach, C. & J. Merrill. 1994. Business Express. Baach-Merrill, Inc.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

Bannock, G., R.E. Baxter & R. Rees. 1985.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BBC,1988. Modern Office Limited.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国际商报)Brieger, N. & J. Comfort. 1992. Language Reference for Business English.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Hall.

Doherty, M. et al. 1988. Write for Business: Skills for Effective Report Writing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Ellis, M. & C. Johnson 1994.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Embleton, D. & S. Hagen. 1992. Languages for Business: a Practical Guide. Sevenoaks:

Hodder and Stoughton.

Firth, J. 1971. British Banking. London: Cassell.

Hollett, V. 1991. Business Objectiv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0

Page 41: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1985. Key Word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Netherlands:

Van Boekhoven Bosch.

Johnson, C. and J. Longergan. 1993. Starting Business English (Resource Book). UK: BBC.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Johnson, C. and J. Longergan. 1993. Starting Business English (Student Book). UK: BBC.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Jones, L. And R. Alexander, 199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BEC).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Knowles, P. & F. Bailey. 1987. Functioning in Business (2nd edition). Harlow: Longman.

Mohr, B. 1985. The Languag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glish. Prentice-Hall, Inc.(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1)

Mole, J. 1990. Mind Your Manners. London: Industrial Society press.

Perry, E.E. 1979. A Dictionary of Banking. Plymouth: McDonald and Evans.

Robinson, P. 1990. ESP Today. Hemel Hempstead: Prentice-Hall.

Rubinstein, A. 2000. Economics and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aley, C.C. & R.T. Staley. 1992. Communicating in Business and the Professions. California:

Wadwoth Publishing Company.

Strutt, P. 1992. Longman Business English Usage. Harlow: Longman.

Taggart, H.J. & M.C. Mcdermott.199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entice Hall Europe.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Taylor, S. 1993. Communication for Business (2nd edition). London: Pitman Publishing.

Tuck, A. 1993.Oxford Dictionary of Business English for Learners of English. OUP(华夏出版社出版)

Wood, L. et al 2002. Pass Cambridge BEC Higher.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

Summertown Publishing.

陈浩然,1983,《外贸英语翻译漫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陈永生,赵金等,2001,《国际商务函电与合同》。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系,1986,《外贸英语对话》。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冯祥春,刘卓林,1993,《外贸英语函电句型 150例》。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高东升,董凤兰,1996,《出口贸易制单与银行结汇实务》(修订本),北京: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高增安,2001,《商务英语导航》。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郭笑一,1997,《国际商务谈判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何维湘,1997,《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韩宝成,崔刚,1992,《电话电报电传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胡庚申、王春晖等,2001,《国际商务合同起草与翻译》。北京:外文出版社。

41

Page 42: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胡润生(编译),《标准贸易英文书信实例 300封》(内部印刷)。黄珠仙,王友明,1993,《国际经济贸易英语阅读》。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李平、谢毅斌,2000,《国际商务英语应用文》。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李平、谢毅斌,2001,《国际经贸英语教程》。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刘法公,1999,《商贸汉英翻译专论》。重庆:重庆出版社。刘心全,1998,《商务英语文体与写作概论》。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卢才武、李正新等,1994,《商用英语口语一月通》。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马宗贤,1988,《外贸函电》。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戚云方,1989,《外贸英语—函电与谈判》。浙江大学出版社。裘果芬等(译),1987,(原著:P. B. Robinson)《外贸进出口英语会话》。上海:上

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施蔼仪(编译),1995,(原著:Christel Baach and Joseph Merrill)《美国商务英语》。.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唐桂民、郭桂杭,2003,《商务英语听说》(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田荆,罗苏晶(译)1989,(原著:P. B. Robinson)《进出口贸易》。北京:.对外贸易

教育出版社。谢毅斌,1990,《出口管理》。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张冰姿,1989,《出访英伦—外贸英语谈判》。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张冰姿,1991,《客商经验谈》。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张素芳,200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张祥,1995,《国际商务谈判——原则、方法、艺术》。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张振鑫,刘纪德,1986,《外贸英语常见错误分析》。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赵杨俊,1987,《国际经济贸易英语—会话与阅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编译),1988,(原著:英国广播公司)《商业英语会话》。北京: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王关富,2002,《商务英语阅读》。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关富,2003,《国际经济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王萍,王洪建,1991,《外贸应用文大全》(英汉对照)。北京:现代出版社。王沅沅,2003,《国际贸易实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王玉章,1998,《国际贸易英语》。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文华林、陈绵水,2000,《涉外合同的签订与中英文范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吴百福,周秉成,1991,《国际贸易实务》,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吴林康,1989,《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林康,1997,《实用外贸英语》(修订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谢文怡,1997,《广告英语》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42

Page 43: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徐宪光,2001,《商务沟通》。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阎善明,1998,《现代商业英语书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郑玉琪,邹长征,左晓岚,1993,《实用外贸英语手册》。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张新红,李明,2003,《商务英语翻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赵军峰,2003,《国际商务英语口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赵杨俊,1987,《国际经济贸易英语-会话与阅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诸葛霖,周泰祚,1981,《外贸英语函电》。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诸葛霖,1987,《外贸实用英语手册》(上、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庄学艺,周耀宗,1988,《外贸业务与函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李 健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43

Page 44: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英语测试和多媒体教学English Testing and Multimedia Language Teaching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

的选修课。2. 课程目的:了解和掌握英语测试及测试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和掌握多媒体外语教

学基本知识与操作。二、预修课程 无要求。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语言测试的基本方法(2学时)第二章 词汇和语法测试(2学时)第三章 听力测试(2学时)第四章 口语测试(2学时)第五章 阅读测试(2学时)第六章 写作测试(2学时)第七章 试题分析(4学时)第八章 多媒体与网络教学技术概述(2学时)第九章 Word高级应用(2学时)第十章 Powerpoint高级应用(2学时)第十一章 Frontpage网页制作(4学时)第十二章 课件的设计与评价(2学时)第十三章 语料库与外语教学简介(4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主要采取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多媒体教学部分以讲课和实验结合的方式进行,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五、考核办法 考核一般采取课堂参与、平时成绩和论文结合的方法。课堂参与占 20%,平时成绩占30%,论文占 50%。论文用英语撰写 2500-3000词。论文题目涉及:语言分析,语言理论述评,新书评介等方面。六、参考资料

44

Page 45: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1. 外语测试部分Anderson, J. Charles 等. 2000. 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语言测试的设

计与评估)。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Heaton, J.B. 1989. 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 New York: Longman Inc.

邹申. 2000. 《英语语言测试-理论与操作》.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麦迪逊,H. S. 1992. 《英语测试技巧》.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徐强. 1992. 《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命题实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 多媒体教学部分1) 教材王经益,《多媒体与网络英语教学》,自编讲义。2) 参考书目Ahmad, K., Corbett, G., Rodgers,M., and Sussex. R., (1985). Computers,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James Dean. (1997) "Computers in language testing: Present research and some

future directions,"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1/1, July 1997, pp. 44 - 59.

Breen, M. P. and Waters, A. (1979). "Communicative Materials Design: Some Basic

Principles," RELC Journal, 10/2.

Edgar Dale.Audio-Visual. Methods in Teaching. The Dryden Priss, Inc. 1946

Rogers, C. R.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log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Rogers. C. R. (1969). Freedom to learn: 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 Columbia:

Charles & Merrill.

Skinner, B. F. (1954). "The science of learning and the art of teaching,"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24:86-97.

Pennington, Martha C. (ed) (1996). The Power of CALL. Athelstan Publications.

诺顿(2000)《中文 office2000参考大全》,机械工业出版社郑桂水(2000)《中文word高级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Christian Crumlish & Kate J. Chase (2004)《FrontPage 2003从入门到精通》,电子工业出

版社王钦(2002)《Visual Basic 6.0入门与提高》,人民邮电出版社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黄晓玉 王经益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45

Page 46: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翻译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

的选修课。2. 课程目的:了解中外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的主要构成和发展动态,熟悉翻译研究、

翻译过程和翻译批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掌握英汉、汉英笔译的技巧和方法。二、预修课程 无要求。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翻译方法:词对词翻译,直译,意译,歪译,转译,交际翻译。(2学时)第二章 中国翻译理论: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的思想,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翻译思想,

五四时期的翻译思想,40年代的翻译思想,建国初期的翻译思想,20世纪后期的翻译思想和翻译学科的建立。(2学时)第三章 西方当代翻译理论流派:翻译的语言学方法,翻译的功能理论,翻译的系统理

论,翻译的文化理论,翻译与哲学思想。(2学时)第四章 翻译研究:翻译研究的领域,翻译的理论模式,翻译研究的种类,问题、假设,

各种变量的关系,选择分析变量,写研究报告,口头陈述报告,评估研究。(2学时)第五章 翻译批评:批评计划,文本分析,译者意图,原著、译著比较分析,译著评价,

译著质量。(2学时)第六章 翻译心理学:感觉记忆、注意模式、知觉理论与双语翻译心理,记忆系统、知识

表征与翻译心理表征,信息加工、问题解决与翻译信息加工及问题解决,语言理解及其系列模型、相互作用模型与翻译理解心理,语言生成与翻译阶段模型和全过程模型。(2学时)第七章 英语文学作品的汉译:直译和意译,异化和同化。经典文学的翻译,译本对照;

流行文学的翻译。(4学时)第八章 英语非文学作品的汉译:译文的可读性,译文的可接受性。非文学类畅销书的

翻译。(4学时)第九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译:文化中的可译和不可译。重大历史事件,传统文化,

《孟子》,《红楼梦》。(4学时)第十章 特殊体裁的英汉互译:英汉表达的差异与翻译中的变通。商务、科技、新闻、政

46

Page 47: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治文献的翻译。(4学时)第十一章 实用语体的翻译:以交际为目的的翻译活动。招牌,通知,菜单,信函,广

告,说明书,网页。(4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在教学中理论部分以讲课为主,实践部分注重翻译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译例分析、作业等方式进行)。要求学生要多读书,多动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高翻译的实践能力。五、考核办法 考核一般采取课堂参与、平时成绩和论文结合的方法。课堂参与占 20%,平时成绩占30%,论文占 50%。论文用英语撰写 2500-3000词。论文题目涉及:译品分析,译本比较,翻译理论述评等方面。六、参考资料

1. 建议教材:[1]《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王秉钦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2]《西方翻译研究方法论:70年代以后》,李和庆、黄皓、薄振杰编著,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5年。[3]《英汉翻译入门》,陈德彰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2. 参考书目:[1]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孙致礼编著,译林出版社 1996年。[2] 《当代翻译理论》(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Edwin Gentzler编著,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3]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郭建中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4]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廖七一编著,译林出版社,2000年。[5]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廖七一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6] 《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Andre Lafeveve编著,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7] 《翻译:创造性叛逆》,董明编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8] 《翻译: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朱健平编著,湖南人民出

版社,2007年。[9] 《翻译的艺术》,许渊冲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10]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刘宓庆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11]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邵志洪编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12] 《翻译论》,许钧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3] 《翻译美学导论》,刘宓庆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14] 《翻译研究:另类视野》,范守义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

47

Page 48: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15] 《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Susan Bassnett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16] 《翻译研究的社会符号学视角》,李明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7] 《翻译与汉语——结构主义视角下的译学研究》,蔡新乐编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18]《翻译与语言哲学》(修订本),刘宓庆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19]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李长栓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20] 《傅雷谈翻译》,怒安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21] 《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王东风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22] 《汉英辞格对比与翻译》,李定坤编著,华中师大出版社,1994年。[23] 《汉英对比翻译导论》,邵志洪编著,华东理工出版社,2005年。[24]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周志培编著,华东理工出版社,2003年。[25] 《汉英对比语法论集》,赵世开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26] 《汉英翻译教程》,吕瑞昌等编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27] 《汉英谚语与文化》,王德春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28] 《汉英应用对比概论》,熊文华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年。[29] 《汉英语对比纲要》,潘文国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30] 《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卢红梅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31] 《科学翻译批评导论》,文军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32] 《口笔译理论研究》,刘宓庆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33] 《跨文化交际翻译》,金惠康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34] 《刘宓庆翻译散论》,刘宓庆著,王建国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35] 《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陈刚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36] 《融冰架桥突围——曾建徽论对外宣传》(上下),曾建徽著,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7年。[37] 《实用翻译教程》(增订本),冯庆华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38] 《实用汉英翻译教程》,曾诚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39] 《实用英汉对比教程》,冒国安编著,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40] 《实用英汉翻译教程》,申雨平、戴宁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41]《实用英汉语言对比教程》,张良军、王庆华、王蕾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年。[42] 《文化翻译论纲》,刘宓庆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43] 《文体与翻译》,刘宓庆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44] 《文学翻译概论》,成昭伟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45] 《文学翻译批评论稿》,王宏印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48

Page 49: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46] 《文学与翻译》,许渊冲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47] 《文学与翻译论稿》,段初发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48]《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王建开著,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0年。[49] 《西方翻译简史》,谭载喜编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50]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李文革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1] 《西方译论研究》,刘重德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52] 《新编大学英译汉教程》,华先发、邵毅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53]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刘宓庆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54] 《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刘宓庆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55] 《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陈宏薇、李亚丹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56] 《新编英汉翻译教程》,孙致礼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57] 《新译学论稿》,萧立明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58] 《译艺——英汉汉英双向笔译》,陈文伯编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59] 《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萧立明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60] 《英汉比较与翻译》,陈定安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61] 《英汉比较语义学》,王逢鑫编著,外文出版社,2001年。[62] 《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陈文伯编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63] 《英汉对比研究》,连淑能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64] 《英汉翻译技能指引》,刘宓庆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年。[65]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66]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年。[67] 《英汉翻译教程——理论与实践》,熊文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8] 《英汉汉英翻译教程》,张春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9]《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方梦之、毛忠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年。[70] 《英汉互动翻译教程》,李明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71] 《英汉语比较导论》,魏志成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72]《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2001年。[73]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彭宣维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74] 《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杨丰宁编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75] 《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何善芬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76] 《英汉语言文化比较》,黄勇编著,西北工大出版社,2007年。[77]《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5-2003)》,王菊泉、郑立信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49

Page 50: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社,2004年。[78] 《英美名著翻译比较》(第二版),喻云根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79]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汪福祥编著,外文出版社,2006年。[80] 《英语畅谈中国文化 50主题》,李霞著,董玉国译,外文出版社,2007年。[81] 《英语方言汉译初探》,韩子满编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2] 《语用学翻译研究》,曾文雄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83] 《中国 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上下卷),查明建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年。[84]《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 马祖毅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1998年。[85] 《中国翻译年鉴(2005-2006英汉对照)》,中国翻译协会编,外文出版社,2007

年[86] 《中国翻译通史》(五卷),马祖毅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87] 《中国翻译文学史》,孟昭毅、李载道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8] 《中国科学翻译史》,黎难秋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年。[89]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包惠南、包昂编著,外文出版社,2004年。[90]《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0)》,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91]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陈福康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92]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刘宓庆编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93] 《中西译学批评》,张南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史宝辉审 定 人:肖文科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50

Page 51: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美国史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美国史是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位必修课。2. 课程目的:使学生通过美国通史的学习,了解美国的历史发展进程、 重大历史事件

及其对美国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美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二、预修课程

英语国家概况;高级英语阅读;美国文学史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美利坚合众国的形成(4学时)美洲的发现和各殖民国家在北美的争夺;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的建立和发展;北美独立

战争的起因、进程和最后胜利;特点及意义。邦联时期的成就和问题;联邦宪法的产生、性质和特点;美国联邦制的结构和特点;华盛顿和联邦党执政时期:联邦政府的国内政策,联邦政府的对外政策,汉密尔顿与杰斐逊之争和政党的产生,华盛顿的引退,约翰-亚当斯当政和联邦党统治的加强。第二章 国家主义与区域主义(4学时)杰斐逊时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1800年的总统选举和杰斐逊的治国方针,杰斐逊

总统任内的内政外交,麦迪逊执政和 1812年的战争, 国家主义的高涨,区域主义的出现; 杰克逊时期: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政治事件,普通人的时代,州权与联邦,合众国银行之战,杰克逊之后的政治与经济;大陆扩张西进运动;内战前的美国。第三章 美国内战和南方重建(4学时)南北冲突与内战的缘起; 内战的过程;不同的重建方案及重建的过程、结果和影响。第四章 工业化时代的美国(4学时)工业化的开始和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西部开拓与最后的边疆;镀金时代;城市化

社会的崛起;进步主义改革。第五章 世界强国地位的确立(4学时)

美西战争; 向太平洋地区和亚洲的扩张;向拉丁美洲的扩张;美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第六章 由繁荣到萧条(4学时)一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1929-1933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第七章 纷争的世界(4学时)

51

Page 52: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美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第八章 现代美国(4学时)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时期;肯尼迪与约翰逊时期;尼克松与福特时期;过渡时期的美

国社会;卡特与里根时期。今日美国。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1. 学习美国史的过程是评判性阅读历史文献,理解、分享和阐释美国人民历史经验和文化建树的过程。

2. 提倡研究型学习模式,鼓励相互间的交流和探讨。通过听课—讨论—阅读—作业等多种良性互动方式,达到了解和掌握基本史实的目的。

3. 要求提前阅读所布置的主要参考书籍。4. 要充分利用美国丰富的本国史网上资源, 进行拓展性学习。5. 能独立撰写课程小论文。

五、考核办法1. 期中提交小论文作业或读书报告一篇,作业成绩记入平时成绩。2. 平时成绩根据出勤、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定,占总评成绩的 30%。3. 期末进行课程结课考试,采取开、闭卷相结合的方式。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 70%。

六、参考资料1. 英文1)The American Tradition: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 Robert P. Green, Jr., Laura L.

Becker, Robert E. Coviello, Columbus, Ohio: 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 1984

2)America: A Narrative History / George Brown Tindall, David E. Shi,New York:

Norton, 1996 / 2000.

3)Out of Many: 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People / John Mack Faragher,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2000.

4)A People & A Nation – A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 Mary Beth Norton , David M.

Katzman, Paul D. Escott, Howard P. Chudacoff, Thomas C. Patson, William M. Tuttle, Jr. ,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94

5)Colonial America 1607-1763 / Harry M. War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1991

6)Exploring the West / Herman J. Viola, Smithsonian Books Washington, DC

2. 中文1)《美国史通论》(何顺果著,学林出版社 2001)2)《美国通史》(六卷)(总主编:刘绪贻 杨生茂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修订

版)3)《美国近代史述评》,(董继民著,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

52

Page 53: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4)《美国早期史:从殖民地建立到独立》,(英)西蒙斯(Simmons,R.C.)著;朱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6

5)《向西部扩张:美国边疆史》,(美)比林顿(Billington,R.A.)著;周小松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5

6)《美国人·开拓历程》,《美国人·建国历程》,《美国人·民主历程》(美)布尔斯廷(Daniel J. Boorstin)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4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訾 缨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53

Page 54: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Literary Theor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位必修课程。2. 课程目的:使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了解西方文学理论流派及发展的主要脉络、

主要的文学批评类型及主要的文论家的思想,掌握西方文学理论基本概念与术语,初步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了解这一学科的大致走向,拓宽文学批评与文本解读的视野。二、预修课程本科阶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课程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的文论(2学时)第二章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论(2学时)第三章 18世纪启蒙运动的文艺理论(2学时)第四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理论(2学时)第五章 19世纪现实主义文艺理论(2学时)第六章 形式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4学时)第七章 诠释学传统:诠释学、现象学、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4学时)第八章 结构主义及其延伸:符号学、后结构主义、解构、话语行为理论(4学时)第九章 心理学批评:心理学批评、原型批评(4学时)第十章 “主义”批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批评、法兰克福学派、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

物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同性恋理论(6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要求学生理解西方文学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文学背景和哲学

背景,掌握重要理论家的基本观点,分析其利弊得失,结合文学现象深入领会其含义,训练理论思维。五、考核办法课堂讨论 20% + 学期论文 80%,凡修读本课程的学生必须在期末交一篇 3,000-5,000字

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课程论文。六、参考资料

[1] Andrew Bennett & Nicholas Royle.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Criticism and Theory. 2nd

ed. Prentice Hall, 1999.

54

Page 55: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2] Charles E. Bressler. 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Prentice Hall, 2003.

[3] Hans Bertens. Literary Theory: the Basic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4] Jeremy Hawthorn. A Concise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Theory. London: The Hodder

Headline Group, 1998.

[5] Jonathan Culler. 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6] Julian Wolfreys & William Baker. Literary Theory: A Case Study in Critical Performance.

Macmillan, 1996.

[7] Lois Tyson. Critical Theory Today: A User-Friendly Guide. New York & London:

Garland Publishing, 1999.

[8] Raman Selden, Peter Widdowson & Peter Brooker.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4th e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Pearson, 2004.

[9] Raman Selden. The Theory of Criticism from Plato to the Present: A Reader. New York:

Longman, 1988.

[10] Rene Wellek & Austin W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 3rd ed. New York: Harcourt, 1962.

[11] Roger Webster. Studying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nd ed.1995.

[12] Suresh Rava. Grounds of Literary Criticism.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8.

[13] 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2nd ed.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14] Wilfred L. Gueerin, et al. 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 2nd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5] [美]R.韦勒克, A.沃伦著. 文学理论. 刘象愚, 邢培明等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84.

[16] [美]乔纳森·卡勒著. 当代学术入门: 文学理论. 李平译.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8.

[17] [英]特雷·伊格尔顿著.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 . 伍小明译 .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8]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 文学原理引论. 刘峰译.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7.

[19]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 当代西方文学理论. 王逢振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20] [英]拉曼·赛尔登编著. 文学批评理论: 从柏拉图到现在. 刘象愚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21][美]卡勒. 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22] [荷兰]佛克马, 易布思著.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 袁鹤翔译. 香港: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85.

[23] [荷兰]佛克马, 易布思. 二十世纪文学理论. 林书武等译. 北京: 三联书店, 1988.

55

Page 56: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24] 王逢振主编. 2002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 漓江出版社. 2003.

[25][英]福勒. 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 四川人民出版社.

[26][英]塞尔登. 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7][美]艾布拉姆斯.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28] 赵毅衡编. “新批评”文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29] 方珊等编.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三联书店. 1989.

[30] 美]戴卫•赫尔曼主编. 新叙事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1][美]米勒. 解读叙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2] 李幼蒸选编.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三联书店. 1988.

[33]《世界文论》编委会选编. 布拉格学派及其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

[34][英]霍克斯. 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35][美]肖尔斯. 结构主义与文学.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8.

[36][法]罗兰•巴特. 神话——大众文化诠释.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37] 美]德里达. 马克思的幽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8] 美]马格廖拉. 现象学与文学.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8.

[39] 美]霍尔. 解释学与文学.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8.

[40] [美]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白雪莲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56

Page 57: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美国政治、外交和思想史American Politics and Diplomacy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学位必修课程。2. 课程目的:使学生通过对本大纲规定教学内容的学习,对美国的政治、外交和思想

史情况的各个专题有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了解和掌握美国的政治和外交政策,全面了解美国的宪法、国会系统、政府、司法体系、利益集团、和外交政策的沿革,熟悉和掌握美国历史上各个时期主要的思想活动、信仰体系与时代精神,增加对美国文明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为进一步研究美国问题打下基础。二、预修课程英美文化基础、英语国家概况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讲 殖民地时期的思想与文化:了解美国思想文化的历史背景,殖民地时期的清教

影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4学时)第二讲 联邦思想与美国宪法:了解美国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思想特征,《独立宣言》

的精神,熟悉美国的政治制度。(4学时)第三讲 十九世纪美国的主要思潮:超验主义与爱默生,社会达尔文主义,自由主义,

保守主义。(4学时)第四讲 二十世纪美国的主要思潮:女性主义,激进主义与 60年代学生运动,新保守

主义。(4学时)第五讲 美国宪法:了解美国宪法的制定,洛克、孟德斯鸠的政治理念,制宪会议,批

准宪法的斗争,联邦党人,宪法原则,主要特点,宪法没有修改延续至今的原因。掌握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主要特点等。(3学时)第六讲 美国总统和总统选举:了解美国总统和总统选举。总统的权利,对总统权力的

制约;总统大选,竞选人纲领,竞选策略,竞选费用,政党效益,竞选党。掌握美国总统、总统选举、两党的概况。(3学时)第七讲 美国国会和利益集团:了解美国国会,参众两院党派领袖,委员会,党团会议;

国会的三大职能:立法、代议、行政监督;立法程序。了解利益集团的类型,政治能量,游说立法,对国会、政府、司法的影响。掌握美国国会、利益集团的基本概况。(3学时)第八讲 美国司法体系:了解美国的司法体系,法院的结构与权利,著名的大法官,历

史上标志性的案例,刑事司法系统中的不公正。联邦与州政府的特点,各自的权限责任。掌

57

Page 58: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握美国司法系统、联邦与州政府的概况。(3学时)第九讲 美国外交政策:了解美国从建国以来的对外政策历史,特别是二战后至今外交

政策的演变发展。传统政策的民族特征,门罗主义,开门政策等。美国外交政策的文化根源和意识形态元素,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对华政策。(4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方式包括讲座式课堂教学、主题讨论,专题发言,课外研读大量相关资料并写出学期论文。要求了解并掌握美国政治、外交和思想史方面的知识并熟悉其重大事件和人物。

五、考核办法本课程考核采取平时表现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占 30%,包括出勤,课

内讨论,专题发言,课程论文成绩占 70%,学生须按时完成一篇 2000字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英文论文作为课程论文。六、参考资料

1. 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1) 推荐教材梅仁毅(2002)《美国研究读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参考书目[1] Brady, David W.: Revolving Gridlock: Politics and Policy from Jimmy Carter to George

W. Bush.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2005.

[2] Busch, Andrew: Reagan's Victory: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of 1980 and the Rise of the

Right.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2005.

[3] Dillon, Dana R.: The China Challenge: Standing Strong Against the Military,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hreats that Imperil America.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

[4] Forsythe, David P., McMahon, Patrice C. & Wedeman, Andrew. (ed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a Globalized Worl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5] Halper, Stefan A.: The Silence of the Rational Center: Why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s

Failing. New York : Basic Books, 2007.

[6] Hartley, A.: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Nixon Era. Routledge, 2006.

[7] Herrnson, Paul S., Shaiko, Ronald G. & Wilcox, Clyde. (eds.): The Interest Group

Connection: Electioneering, Lobbying, and Policymaking in Washington. Washington,

D.C.: CQ Press, 2005.

[8] Hook, Steven W.: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since World War II. Washington, D.C.: CQ

Press, 2004.

[9] Kernell, Samuel & Smith, Steven S. (ed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American Politics:

Classic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Washington, D.C.: CQ Press, 2004.

58

Page 59: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10] Kraus, Jon, McMahon, Kevin J. & Rankin, David M. (eds.): Transformed by Crisis: the

Presidency of George W. Bush and American Politics.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11] Malanga, Steven.: The New Left: How American Politics Works Today. Chicago: Ivan

R. Dee, 2005.

[12] McCloskey, Robert G. The American Supreme Court. 4th ed. / revised by Sanford

Levins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13] McDonald, Michael P. & Samples, John. (eds.): The Marketplace of Democracy:

Electoral Competition and American Politics. Washington, D.C.: Cato Institut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6.

[14] McKay, David H.: American Politics and Society. Malden, MA: Blackwell Pub., 2005.

[15] Nivola, Pietro S. & Brady, David W. (eds.): Red and Blue N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America's Polarized Politics.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06.

[16] Papp, Daniel S.: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History, Politics, and Policy. New York:

Pearson Longman, 2005.

[17] Peele, Gillian. (ed.): Developments in American Politic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18] Robertson, David Brian: The Constitution and America's Destin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19] Robert J. Jackson et al.: North American Politics: Canada, USA, and Mexico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oronto: Pearson/Prentice Hall, 2004.

[20] Schulzinger, Robert D.: U.S. Diplomacy Since 190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1] Siracusa, Joseph M.: Into the Dark House: American Diplomacy & the 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Claremont, Calif.: Regina Books, 1998.

[22] Smith, Robert W.: Keeping the Republic: Ideology and Early American

Diplomacy. DeKalb: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2004.

[23] Sweeney, Jerry K.: A Handbook of American Diplomacy.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3.

[24] Wawro, Gregory J.: Filibuster: Obstruction and Lawmaking in the U.S.

Senat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6.

[25] Yoo, John: The Powers of War and Peace: the Constitution and Foreign Affairs after

9/1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2. 美国思想史方面

59

Page 60: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1] Ansell, Amy. 1998. Unraveling the right: the new conservatism in American thought and

politics.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2] Berg, Barbara J. 1978. The remembered gate: origins of American feminism: the woman

and the city, 1800-186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Brick, Howard. 1998. Age of contradiction: American thought and culture in the 1960s.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London: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4] Castro, Ginette. 1990. American feminism: a contemporary histor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5] Curti, Merle Eugene. 1982. The growth of American thought.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

[6] Hofstadter, Richard. 1992. Social Darwinism in American thought. Boston: Beacon Press.

[7] Landsman, Ned C. 1997. From colonials to provincials: American thought and culture,

1680-1760.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8] Ross, Ralph Gilbert. 1974. Makers of American thought: an introduction to seven

American writer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李 兵 祖国霞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60

Page 61: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英美文学研究Topics in English & American Literature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英美文学研究是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所开设的学位必修课程。2. 课程目的:通过对英美两国小说和诗歌及其相关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使学生

对英美文学作品有一个综合的认识。英美文学的发展,与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息息相关对英美文学有关知识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不仅有助于学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提高其文学素养,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西方文化与社会,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综合发展。二、预修课程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 主题 (2 学时)

作品选读:Lord of the Flies;相关文学知识:小说种类,主题。第二章 象征 (2学时)

作品选读:The Minister’s Black Veil;相关文学知识:象征。第三章 人物 (2学时)

作品选读:A Cup of Tea;相关文学知识:人物性格和人物刻画。第四章 场景 (2学时)

作品选读:Tess of the D’Urbervills;相关文学知识:场景。第五章 故事情节(2学时)

作品选读:A Good Man Is Hard to Find;相关文学知识:故事情节。第六章 格调与风格 (2学时)

作品选读:The Old Man and the Sea;相关文学知识:格调,风格。第七章 叙事人称 (2学时)

作品选读:The Egg;相关文学知识:叙事人称。第八章 思维风格 (2学时)

作品选读:The Sound and the Fury;相关文学知识:思维风格。第九章 讽喻 (2学时)

作品选读:The Pilgrim’s Progress;相关文学知识:讽喻。

61

Page 62: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第十章 黑色幽默 (2学时)

作品选读:Catch-22;相关文学知识:黑色幽默。第十一章 英诗中的修辞语言 (2学时)

作品选读:The Road Not Taken;相关文学知识:修辞格,暗喻,明喻,拟人,转喻,提喻,呼语,夸张,反语,悖论,双关等;补充阅读: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Snake。第十二章 意象 (2学时)

作品选读:Meeting at Night,Parting at Morning;相关文学知识:图像与意象;补充阅读: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Haiku,The Red Wheelbarrow。第十三章 浪漫主义诗歌 (2学时)

作品选读: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Sept. 3, 1802;相关文学知识:浪漫主义诗歌;补充阅读:My Heart Leaps up,The Tables Turned,Kubla Khan。第十四章 叶芝和现代主义诗歌 (2学时)

作品选读:The Second Coming;相关文学知识:现代主义;补充阅读: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第十五章 当今美国诗歌 (2学时)

作品选读:Poland/ 1931 “The Wedding”;相关文学知识:后现代主义诗歌;补充阅读: From My Life, The Negro Speaks of Rivers。第十六章 当今英国诗歌 (2学时)

作品选读:Hawk Roosting;相关文学知识:运动派诗人;补充阅读:Water,Digging。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的学习方式本着从实践(即选读)到理论(文学知识),又从理论(文学知

识)回到实践的认识论原则,在每单元教学中,教师先从文本欣赏示范,后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再提升到相关的文学理论层次,然后提供补充阅读,由学生当堂操练,最后延伸到课外的阅读、研究和写作。进而将讲解与学生讨论,阅读理解与作品分析,文本阅读与理论提升,课内教学与课外自学融为一体,互为促进。本课程要求学习者除了对课堂内容必须认真熟练掌握外,还应尽量多的进行一些课外

阅读,以扩大文学知识面。五、考核办法课堂提问,课堂发言,课后作业,课程论文。

六、参考资料 1. 小说部分 Selected Readings in English and American Fiction (宁一中主编,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Selected Readings in English Literature (吴伟仁主编,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62

Page 63: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Selected Reading in American Literature (吴伟仁主编, 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 诗歌部分蒋洪新编著,《英美诗歌选读》,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刘岩编著.《美国诗歌导读》,北京:北京语言文化文学出版社,2000.

王佐良主编.《英国诗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Alexander W. Allison.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Poetr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75.

Brooks, Cleanth and Robert P. Warren. Understanding Poet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Perkins, David. A History of Modern Poetry. Cambridge, Ma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e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陈莉莎审 定 人:史宝辉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63

Page 64: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日语语言文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in Japa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学位课,也是

一门实践课。2. 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学习本大纲规定的全部教学内容和实践,了解和掌握日语语

言文学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论文的基本写作,为撰写硕士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二、预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是日语专业的日语写作、日语学术论文写作。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导论(2学时)学术论文的定义以及学术论文与作文的区别。学术论文的性质、范围、写作步骤、文章结

构等。学术论文中常使用的句型、词汇及表达形式。引用、标点符号、书写格式等。如何能写好简单易懂的文章。

2.选题(2学时)选题的标准。题的种类。论题的确定。确定论题的技巧。3.资料的收集(4学时)收集资料的意义。图书馆的利用。问卷调查以及实况调查。网络的利用。4.序论(4学时)序论的作用。序论的构成。序论的写作方法和要求。范文分析。5.本论(8学时)本论的作用。本论的构成。本论的写作方法和要求。范文分析。6.结论(4学时)结论的作用。结论的构成。结论的写作方法和要求。范文分析。7.资料的介绍(4学时)介绍图表时的语言表现方式。介绍资料时的语言表现方式。介绍调查概要、实验概要时

的语言表现方式。8.论文摘要以及关键词(2学时)论文摘要的内容和特点。关键词的选择。9.硕士论文答辩(2学时)

64

Page 65: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论文答辩的形式、过程、内容、要求。论文的演示形式以及演示内容。答辩时的提问与回答。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用日语讲授,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内练习、课外作业。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为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并对范文进行分析。课内练习紧接在课堂讲授之后进行。在课外,根据需要给布置适量的写作任务作为课外作业。教师批改作文,并在课上用适当时间进行讲评。本课程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独立撰写学术性论文。五、考核办法要求学生写出一篇 1 万字左右的研究性论文。论文要求符合学术论文规范,语言流畅,

表达准确,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述清楚,结构严谨。六、参考资料

『大学生と留学生のための論文ワークブック』浜田麻里 ・平尾得子・由井紀久子

くろしお出版 1997 年

『留学生のための論理的な文章の書き方』二通信子・佐藤不二子スリーエー ネッ

トワーク株式会社出版 2000 年

『論文(リポート)の考え方と書き方』瀧川元男 南雲堂出版 1976 年

『言語学の方法-現代言語学入門1』郡司隆男・坂本勉 岩波書店出版 1999 年

《日语写作教程》,于日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 1版《日语论文写作教程》,朱巨器编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大学日语写作教程》,蛯原正子、苑崇利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崔信淑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65

Page 66: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高级日语阅读与写作Advanced Japa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学位必修课。2. 教学目的:通过广泛的阅读,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

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各种文体以及各种内容的文章,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日语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其中科普性文章、名著和报刊文章要占一定的比例。 同时通过写作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二、预修课程综合日语、高级日语、日语阅读、日语翻译、日语写作等本科课程。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阅读部分(16学时)1. 题材:文学作品;人物传记;地理与历史; 社会与政治、经济;日本人的社会生活、

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科技等。2. 体裁:故事、传说、寓言、轶事、小说、剧本、诗歌、新闻报道、杂文、评论、专栏、百科全

书、科普文章或书籍等。3. 阅读技巧训练: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略读;猜测生词词义;寻找词链中的共同现

象;推测文章的发展和结果;通过寻找关键词、构成概念、理解意图的步骤快速获取段落大意;阅读过程中利用语言信号进行预测。

(二)写作部分:写作指导与实践(16学时)1. 体裁的展开: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论说文;感想文;应用文的写法。2. 实际演练:有引导作文的写法;无引导作文的写法;广泛应用的小论文;例文评析。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一)训练方式

1. 阅读理解练习:包括多项选择、判断正误、填空、课堂问答、讨论等。2. 技能综合练习:根据所读内容总结要点、列提纲、复述大意等。3. 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二)实践教学

阅读和写作是实践技能课,实践环节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二,主要用来进行限定时间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和课堂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多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和书刊。要求本课程通过大量实践,学生能掌握正确阅读习惯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66

Page 67: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和写作能力。 课外阅读是本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在课下完成指定的阅读任务,课上通过教师指导和课堂讨论,进一步加强对所读书刊的理解和对语言风格的认识,是对所学各种阅读技能的实际运用和强化。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核办法为闭卷考试。总评成绩中,期末成绩占 60%,平时成绩(作业、论文等)占 40%。六、参考资料

1. 使用教材:1) 高级日语泛读(上、下),王建宜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2) 自编写作教材2. 参考教材:1) 高级日语快速阅读,李远喜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2) 日语趣味阅读,赵秀娟,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年。3) 日汉对照世界名著丛书——傲慢与偏见,孟瑾等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4) 日汉对照世界名著丛书——呼啸山庄,张显吉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5) 日本名著阅读——宫泽贤治童话精选(上、下),张凤莲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年。6) 精彩日文晨读——触动心底的幸福 1.2,李燕主编,中国宇航出版社,2007年。7) 感动你一生的日文——爱与人生,寇祺明编著,中国宇航出版社,2006年。8) 新编日语阅读文选(1~3),许慈惠等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9) 日语精彩阅读 328篇,于慧等编著,中国宇航出版社,2005年。10) 日语写作(修订版),胡传乃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 日语阅读百科——神田神保町的书屋,梁宗承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05年。12) 日语有声读物——世界经典童话诵读,李娜等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年。13) 轻松写作通,李燕等编著,大连出版社,2006年。14) 日汉对照幽默故事,徐京梅、片山博美编,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15) 日本语精彩篇章阅读,赵玉柱编译,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年。16) 学日语必读丛书——应用文,蒋鲁生编著,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17) 日语语法句法与篇章法,吴大纲编,2007年。18) 日语诵读文选,顾伟坤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19) 日文报刊文章选读,刘振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20) 日语阅读精选本,张云多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1) 日语泛读,1-3册, 高等学校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7

Page 68: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22) 日语现代短篇名作赏析,由同来编著,2005年,23) 天声人语解读,王锐主编,世界图书出版社,2006年。24) 人性的证明,森村诚一著,译林出版社,2004年。25) 失乐园(上、下)渡边淳一著,译林出版社,2004年。26) 无影灯(上、下),渡边淳一著,译林出版社,2004年。27) 日语优秀作文精选(上、下),刘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段克勤审 定 人:祝 葵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68

Page 69: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日本语概论Introduction to Japanese Language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日本语概论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学位必

修课。2. 教学目的:归纳、梳理和探讨本科阶段所学的日语知识,通过学习和讨论,将学到的

有关日语的感性知识提高为理性知识,对日语的概貌、特征与规律有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为今后对日语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打下基础。通过概括性地传授有关日语的一般性基础理论,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掌握关于日语四大组成部分,即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的基础知识,日语概论的内容以论述宏观理论为主。而学习者大多进行的是微观研究。为此,在把握好基础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尽可能提供相关资料使学习者从中得到一些有益于研究的启发。二、预修课程   本科阶段所学的《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语法》、《日语语言学概论》等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简介日语在世界上的地位。(2学时)2. 介绍和讨论关于现代日语音韵学的基础知识。(4学时)3. 介绍和讨论现代词汇学的一般知识。(6学时)4. 介绍和讨论日语文字及文字表记的知识。(4学时)5. 介绍和讨论日语语法的各家学说的观点。(8学时)6. 简介和讨论日语教授法。(4学时)7. 简介和讨论日语历史及其沿革变化。(4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主要包括用日语进行的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课外要求学生阅读有关的资料、文

献,在课程结束时能够提交书面的学习报告。在课堂讲授中,教师除了简要介绍日语的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等基本知识之外,还要设置几个小专题,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核办法为平时成绩与期末笔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平时成绩占 60%,提交小论文。期末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开卷笔试,成绩占 40%。

69

Page 70: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六、参考资料《日本语》(新版)(上、下册),金田一春彦,岩波新书,1991年。《日語概说》,金田一春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日本語通論》,崔崟,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现代日语概论》,渡辺実著,战庆胜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日本语概説》,渡辺実,岩波書店,1996年《日本語要説》,工藤浩等,ひつじ書房,1993 年

《日本語概说》,加藤彰彦,桜楓社, 1990年《国語学要論》,福島邦道,笠間書院,1993年

《日本語音声学》天沼寧,くろしお出版,1994 年

《日本语の特質》,金田一春彦,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91 年。

《概说日本语学·日本语教育》,清水义昭

《国語概説(改訂版)》,佐伯梅友,秀英出版。1977年《言語学への招待》,中島平三等,1997 年

《概説日本語学》,飯田晴己,明治書院,2000 年

《日本文法大词典》,松村明,明治書院,1985年

《详解日语语法》,申泰海等,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日本文法谈》,阪倉笃义,教育出版株式会社,1980年《日本语文型辞典》,砂川有里子等,黑潮出版,1998年《基础日本语》(1-2册),角川书店,森田良行,1979年

《日本語のシンタクスと意味Ⅰ・Ⅱ・Ⅲ》,寺村秀夫,くろしお出版,1983‐91 年

《現代中国語文法総覧》,劉月華编,くろしお出版

《日本語と中国語の対照研究論文集》(上·下),大河内康憲,くろしお出版

《日本語動詞の諸相》,村木新次郎,ひつじ書房,1991 年

《新日本文法研究》,久野暲,大修館書店,1982 年

《現代日本語の表現と語法》,佐久間鼎,くろしお出版,1983 年

《日本文法大辞典》,松村明,明治書院,1985年《日语数量词大全》,秦明吾,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年。

《现代敬语研究》,大石初太郎,筑摩书房,1983年《关于国语的舆论调查》,文化部文化厅国语课编,大臧省印刷局,1996年—2000年。

《新语和流行语》,米川明彦,南云堂,1989年《言葉と文化》,野元菊雄・野林正路,三省堂,1977 年

《社会中的日本语》,芳贺绥,大修馆书店,1977年。

《ことばの文化史——日本语の起源から现代语まで》,杉本つとむ,桜楓社,1985

70

Page 71: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日本语教育史研究序说》,关正昭,スリーユーツトリーケ,1997 年版。

《日本语教育の方法》,田中望,大修館書店,1985 年。

《日本语类义表现の文法上・下》,宫岛达夫等,くろしお出版,1994 年

《日本語教育事典》,日本語教育学会編,大修館書店,1985年《日本語文型辞典》,砂川有里子等,くろしお出版,1998 年

《外国人のための日本語例文・問題シリーズ》,荒竹出版,1985 年

《教師用日本語教育ハンドバック》,国際交流基金,1998 年

《国语学》,筑岛裕,东京大学出版社,1964年 《相识日本》,王冰,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日语概说》,皮细庚,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日语语法疑难辨析》,赵福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日语惯用句型手册》,常波涛,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标准日语语法》,顾明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祝 葵

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71

Page 72: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日语惯用语与俗语研究Studies in Japanese Idioms and Idiomatic Patterns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学位课。2. 教学目的:关注和研究日语惯用句型与俗语是研究日语语言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

程主要就日语惯用语与俗语的产生的原因及分类加以研究并进行中日互译研究。通过研究日语惯用语与俗语,掌握它的产生的背景、特定的文化内涵,代表的历史或文化。二、预修课程本课程是在修完了日语专业本科的初、中、高级日语,日语听、说、读、日本文化、日本历

史等课程以后,开设的一门日语语言的课程,涉及面广,直接牵涉到日本社会文化、历史的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日语惯用语及俗语的定义(2学时)2.惯用语的分类及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12学时)

(1)懊悔、悔恨、傲气、高兴、悲伤等情感相关的惯用句 (2)与身体相关的惯用句 (3)本领、能力、出息、出色、成功、荣誉、起作用等相关惯用句 (4)反对、反抗、干涉、失败等相关的惯用句

3.俗语(14学时) (1)传媒中出现的新语 (2)最新流行的事物、事件中使用的俗语 (3)已成为死语但仍被人们使用的俗语 (4)普及使用的俗语 (5)外来语中与原意不同的俗语

4.惯用语与俗语的异同(4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以讲授为主,再加上课堂讨论。课后查阅资料整理写出论文。

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核办法为闭卷考试。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其中期末考试占 70%,平时成绩占 30%。平时成绩由作业和小论文组成。六、参考资料

72

Page 73: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1.岩波讲座日本语 1~9,大野晋等 编,岩波书店,1977年。 2.日本语言文化研究 1~5辑,日本文化研究所 编,学苑出版社,2004年。 3.便携新解日本语惯用句辞典,李贞 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 4.迷你日语惯用句词典,仓持保男 编,李燕等 译,外研社,2003年。 5.日本语和日本人,陈红 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 6.日本历史与文化,贺静衫 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7.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王文秀 著,外研社,2007年。 8.流行日本文化解密,滑本忠 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9.日本语学和日本教育,森田良行,凡人社,1990年。10.日本语教育学入门,缝部义宪,创拓社,1991年。11.国语惯用句型大辞典,白石大二著,小学馆,1984年。

12.日本文化论的变貌,青木保著,中央公论社,1990年。 13.文化厅文化部国语课《关于国语的舆论调查》(1996年——2000年共 5册)大藏省印刷局。

14.新语和流行语,米川明彦,南云堂,1989年。 15.言葉と文化,野元菊雄、野林正路,三省堂,1977 年。

16.社会中的日本语,芳贺绥,大修馆书店,1977年。17.国語語彙論,田中章夫著。18.語彙と意味,宮島達夫著。

19. 日语惯用句型手册,吴侃,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20. 学日语必读丛书——惯用句,李丹明编著,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21. 日语考试惯用语集释,秦礼君等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22. 日本语(期刊),アルク,2004~2007 年。

23. 日本語の研究(期刊),日本語学会,2003~2007 年。

24. 日本語学(期刊),明治書院,2003~2007年。25. 日本語教育(期刊),日本語教育学会,2004~2007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段克勤审 定 人:祝 葵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73

Page 74: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中日比较文化概论Introduction to Comparative Chinese-Japanese Culture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学位课。2. 教学目的:通过中日两国文化的历史发展、相同和差异、相互影响等方面的比较研究,

中日文化的比较研究,了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日文化的相互交流及发展状况,尤其是通过深入研究日本吸收中国文化所采用的方式及其形成日本特色文化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明确两国文化内涵的异同及特征,有助于加强两国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使学生对中日两国文化及其相互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提高硕士生的文化素质和业务修养,并提高其运用比较方法的水平。 二、预修课程本课程是在修完了日语专业本科日本概论、日本文化、日本历史等课程以后,开设的一

门中日文化比较的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中日比较文化概论》的教学内容按广义文化的概念安排,即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等层次,并结合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情况。但以狭义的文化为重点,如文学、艺术、宗教、建筑、哲学、语言、历史等。时间上则以我国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日本的弥生时代与大和时代前期为上限,下限为 20世纪。

1.物质文化(6学时)2.制度文化(6学时)3.精神文化(8学时)4.中日两国文化交流(6学时)5.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6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教学以讲授为主,再加上课堂讨论。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及课后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写出总结报告,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和中日交流的现状。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核办法提交论文的考查方式。六、参考资料

1.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著。2.日本文化——历史的展开与特征;石田一良著。3.日本人,赖肖尔著(美)。4.中日比较文化论集,北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5.比较方法论,刘大椿著。

6.日本语言文化研究 1~5辑,日本文化研究所 编,学苑出版社,2004年。 7.日本语和日本人,陈红 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 8.日本历史与文化,贺静衫 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9.日本文化论的变貌,青木保著,中央公论社,1990年。 10.日本文化——模仿与创造的轨迹,王 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74

Page 75: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11.中日文化比较,蔡振生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12.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13.日本列島の文化史,伊東俊太郎等编,研究社,1976 年。

14. 日语和日本文化,孙满绪编著,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15. 日本文化概论,崔香兰等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刘笑非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75

Page 76: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Japanese-Chinese Translation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选修课。2. 教学目的:通过深入对比分析中日语言的微观结构(如语音、词汇、语义、语法),

特别探究语言与社会、文化背景、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关联,并且在最新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加强翻译训练。从理论上加以归纳、总结,把握中日两种语言的互译规律。排除母语干扰,加深对双方传统文化的理解,使学生更高具备的翻译才能发生质的飞

跃,从而成为一名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高素质的复合型的翻译工作者。这对培养更高一级的人材具有重要的意义。二、预修课程日译汉,汉译日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翻译理论的概述(2学时)翻译与翻译学,翻译的标准,翻译的过程与步骤,可译性的限度,翻译的方法。2. 日语词汇的翻译(2学时)3. 日语句子的翻译(2学时)

4. 日语文章的翻译(4学时)

应用文的语言与翻译,科技文献的语言与翻译,新闻报道的语言与翻译,文学作品的语言与翻译。

5. 汉日语言的对比(4学时)6. 中文词语的翻译(5学时)7. 中文句子的翻译(4学时)8. 被动句和兼语句的译法介词“被字句”的译法 (4学时)9. 文章的翻译(5学时)科技文,政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小说,散文,诗歌。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理解中日语词汇的基本知识,依据词汇的分类,分别掌握这两种语言的词汇和翻译的

技巧。对比汉、日两种语言,理解汉日词汇不同的现象,从词的顺序、语言结构等方面分析语言的特征,正确引导进入翻译的境界。特别就敬语与“位相”语进行着重讲解,使能扎实地掌握有关敬语与“位相”语的翻译方法。通过课堂的讲授和练习,熟练掌握日语句子

76

Page 77: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的基本特征。依据各类句子的特点,逐字逐句地翻译,反复推敲,为达到“信达雅”的翻译境界打好基础。理解和掌握中日语文章翻译的方法。选取中日文中应用文、科技文献、新闻报道以及文

学作品等的部分片断,将其互译,并分析其特征。培养学生能适应各种题材和文体,尽可能做到接近原文的风格。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试采取笔试的形式。主要是翻译句子和文章。期末成绩占 60%,平时成绩占 40%。六、参考资料

[1] 朱蒲清《日汉翻译技巧》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2] 许金生《实用日汉翻译教程》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3] 庞春兰《新编日汉翻译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4] 梁传宝、高宁《新编日汉翻译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 孔繁明《日汉翻译要义》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6] 三本哲也、陈岩、于敬河《汉译日精编教程》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6] 陶振孝《日文中译教室》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7] 吴侃《汉日翻译技巧与实践》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8] 高宁《日汉互译教程》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9] 苏琦《汉日翻译教程》 商务印书馆 2006

[10]谢天振《译介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11]高宁《日汉互译教程》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12]苏琦《汉日翻译教程》 商务印书馆 2006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於国瑛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77

Page 78: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高级日语口译Advanced Japanese-Chinese Interpreting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选修课。2.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日汉、汉日高级口译人才的高强度训练课,提

高学生听、译的能力,通过同声传译的训练,使学生对各种类型的内容有所适应。并且教授同声传译的基本技巧,要求学生能从事一般的同声传译工作。 二、预修课程日语专业本科的日译汉、汉译日、日语口译等课程。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高级日语口译导论(2学时)2. 口译中的听辨与理解(2学时)3. 口译的记忆(2学时)4. 同声传译的技巧(2学时)5. 视译的技巧(2学时)6. 新闻广播(国际关系、中日关系、中日各方面情况)的同声传译(4学时)7. 专题讨论的同声传译(6学时)8. 日本政党的政见辩论的同声传译(6学时)9. 电视剧的同声传译(6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五、考核办法 口译考试 60%,课堂实践 40%。六、参考资料(一)使用教材:1. 高级日语口译(高级日语系列教材) , 王健宜等,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二)参考教材:1. 日语口译实务(2级)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定教材,谭晶华,外文出版社,

2005年。2. 日语口译综合能力 2级,张成主编,外文出版社,2005年。3. 日语高级口译实践演练教程——同传捷径,陆留弟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4. 新编汉日日汉同声传译教程,宋协毅编著,外研社,2005年。5. 日语口译教程,陆留弟等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6. 同声传译(第四版),周殿清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宫崎 泉

78

Page 79: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79

Page 80: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日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Japanese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总学时:32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2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选修课。2.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日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的

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语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日语学习中遇到的语言问题,进而掌握进行语言研究的能力。二、预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是日语专业的《日语语言学概论》和《应用语言学基础》。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日语语言学(4学时)日语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日语语言学的研究状况以及研究成果;日语语音;日语词汇;

日语语法。2.应用语言学(4学时)应用语言学的产生背景以及发展历史;应用语言学的任务和研究范围;应用语言学理

论;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应用社会语言学。3.日语语用学研究(6学时)语用学概述;指示;会话含义;言语行为;预设;话语分析。4.对比语言学研究(8学时)对比语言学概述;中日词汇对比研究;中日语法对比研究;中日语用对比研究。5.社会语言学研究(10学时)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与实例;语言变异;语言交际;语言接触;语言习得;语言规划。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本课程用日语讲授,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本课程

着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语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日语学习中遇到的语言问题,进而掌握进行语言研究的能力。课堂讲授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考核办法要求学生写出一篇 1 万字左右的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性论文。论文要求符合学术论文规范,

语言流畅,表达准确,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述清楚,结构严谨。六、参考资料

[1]《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泸扬 陈常来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日语语言学》,翟东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応用社会言語学を学ぶ人のために』ダニエル ロング・中井精一・宮治弘明・

80

Page 81: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世界思想社出版 2001[4]《社会语言学》,陈原,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5]《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于根元主编,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6]《应用语言学》,刘涌泉 乔毅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7]《应用语言学-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姬建国 蒋楠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8]《应用语言学-迈向 21世纪的语言学》何英玉 蔡金亭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9]《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顾曰国 陈国华 王初明主编,外研社,2005[10]《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顾曰国 陈国华 王初明主编,外研社,2005[11]《对比语言学概论》,许余龙 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2]《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束定芳 庄智象著,上外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13]《语言学教程(修订版中译本)》,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4]《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王宗炎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15]《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主编,外研社,1999[16]《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俞理明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17]『20世紀言語学入門』 加賀野井秀一 講談社出版 1995[18]『社会言語学入門』 東照二 研究社出版 1997[19]『対照言語学』石綿敏雄・高田誠 おうふう出版 1990[20]『社会言語学』ルイ=ジャン・カルブェ(萩尾生訳) 白水社出版 2002[21]『社会言語学』真田信治・渋谷勝己・陳内正敬・杉戸清樹 おうふう出版

1992[22]《社会语言学》,陈原,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23]《当代语用学》,桂诗春、王初明丛书主编,何自然、陈新仁编著,外研社,2004[24]『社会言語学の方法』ブリぎッテ・シュリーベン=ランゲ著、原聖+糟谷啓介

+李守訳 三元社出版 1996[25]『現代言語学入門1 言語学の方法』郡司隆男・坂本勉 著 岩波書店出版

1995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崔信淑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81

Page 82: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日语词汇学Japanese Lexicology

总学时:16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1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选修课。2. 教学目的:通过全面介绍有关日语词汇的基础理论,使学生从词汇的结构、分类、形

成、变迁、社会性等角度去认识日语词汇,拓宽视野,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学习从事词汇研究的方法,或从宏观角度对中日两国词汇的各类体系进行对比研究;或从微观角度对各种词汇关系进行研究,为今后步入语言研究的殿堂打下基础。

二、预修课程 本科阶段所学的《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语法》、《日语语言学概论》、《日译汉》、《汉译日》等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1. 简介词汇与词汇学的关系。(2学时)2. 介绍和讨论词汇体系及词汇的构成。(2学时)3. 介绍和讨论语义及其体系。(2学时)4. 介绍和讨论词汇来源及其历史变迁。(2学时)5. 介绍日语词汇中特有的位相词群。(6学时)6. 介绍和讨论其他相关的周边体系(如惯用句,辞典学等)。(2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以基本概论和专题讲座为主,通过小论文、调查报告的撰写等,深入研究探讨日语词

汇。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相关资料和文献。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核办法为平时成绩与期末笔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平时成绩占 60%,提交小论文。期末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开卷笔试,成绩占 40%。六、参考资料《日语词汇学教程》,朱京伟,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现代日语词汇学》,沈宇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国語語彙論》,田中章夫,明治書店,1978年《語彙と意味》,宮島達夫 ,秀英出版,1972 年

《中日近代词汇的交流-梁启超的作用与影响》,李运博,2006 年

《語彙の研究と教育(上下)》,国立国語研究所,1984 年

82

Page 83: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意味の変化》,森田良行,大修館書店,1988 年

《日本語の語彙・意味(上・下)》,明治書店,1990 年

《日本語百科大事典》(Ⅶ、語と意味),金田一春彦,大修館書店,1988 年

〈類義語について〉《日本語学と日本語教育》,森田良行,凡人社,1990 年

《日本語学を学ぶ人のために》(第3章 語彙),玉村文郎,世界思想社,1992 年

《基礎日本語1・2》,森田良行,角川書店,1980 年

《日本語教育辞典》,日本語教育学会編,大修館書店,1982年《語の位相》(講座日本語と日本語教育7),島本基,明治書院,1990 年

〈現代日本語の位相〉《現代日本語講座・第4巻・語彙》,米川明彦,明治書院,

2002 年

《意味論の方法》,国広哲弥,大修館書店,1982 年

《意味論》,池上嘉彦,大修館書店,1975 年

《基本語彙・基礎語彙》,真田信治,岩波書店,1977 年

《日本語の中の外来語》,石綿敏雄,岩波書店,1985 年

《日本語》,金田一春彦,岩波書店,1988年《広辞苑》,新村出,岩波書店,1955年《日本語はおもしろい》柴田武,岩波書店,1995 年

《語彙の形成》,森岡健二,明治書院,1987 年

《现代日语词汇学教程》,刘耀武等,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日语词汇论》,高文汉,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国语学概论》,桥本进吉,小学館,1983年《国语惯用句型大辞典》,白石大二,小学館,1984年《高等学校现代文》大修館書店、1987年等《日本语学》,永尾章曹,和泉書院,1992年《日本语学和日本教育》,森田良行,凡人社,1990年《日本语教育学入门》,缝部义宪,创拓社,1991年《日本语教授法》,石田敏子,大修館書店,1988年《国语学》,筑岛裕,东京大学出版社,1964年《国语词汇论》,田中章夫,大修館書店,1982年《日本语类义表现の文法》(上、下),宮島達夫等,ㄑろしお出版,1994 年

《日本文法大辞典》,松村明, 明治書院,1985年《现代敬语研究》,秦大石・初太郎,筑摩書房,1983 年

《关于国语的舆论调查》,文化部文化厅国语课编,大臧省印刷局,1996年—2000年《新语和流行语》,米川明彦・南云堂,1989 年

《言葉と文化》,野元菊雄・野林正路,三省堂,1977 年

《社会中の日本語》,芳贺绥,大修館書店,1977 年

83

Page 84: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国语词汇论》,田中章夫,大修館書店,1982年《日语语法研究史》刘耀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标准日语语法》,顾明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日语数量词大全》,明吾,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年《语言学概论》(修订本),葛本仪,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中国现代汉语》,王力,商务印书館,1985年《日语学习与研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知识》,大连外国语大学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祝 葵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84

Page 85: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日本文学研究Studies in Japanese Literature

总学时:16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1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选修课。全

面、系统地介绍古今日本文学的概况。掌握各个阶段的特色、代表作品、著名文学团体和文学思潮。特别是用比较的方法,展开重要文学作品的个案研究。 2. 教学目的:首先让学生对日本文学史、特定的某作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然后通过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简况,对某个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学流派的特征和写作技巧,进而了解日本的历史和文化。并且逐渐掌握其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各类作品的阅读和更高的鉴赏能力。二、预修课程大学本科阶段的必修课日本文学和选修课日本文学作品选读。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古典时期1. 上代文学:古代的神话传说,上古歌谣和和歌。作品介绍《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

集》等。作品鉴赏:日本古典文学大系《万叶集》小学馆。(2学时)

2. 中古文学:汉诗文的繁盛;和歌的传统;物语的生成和发展;历史物语和说话;日记和随笔。作品介绍《竹取物语》《古今和歌集》《枕草子》《源氏物语》等。作品鉴赏:《竹取物语》,《古今和歌集》,《枕草子》,设专题:平安朝文学和白居易文学的影响关系。(2学时)

3. 中世文学:集团文学;中世和歌、连歌;中世物语;说话文学;日记和纪行;随笔;中世艺能;法语和五山文学。作品介绍《方丈记》《平家物语》《徒然草》《宇治拾遗物语》等。作品鉴赏:《方丈记》,《平家物语》,《徒然草》,《新古今和歌集》,设专题:探讨隐遁和“幽玄”的关系。(2学时)

4. 近世文学:元禄期和町人文学;和歌;草子文学;俳谐和川柳;净琉璃;歌舞伎;汉学和汉诗。设专题:中国儒学和惩恶扬善。(2学时)

(二)近现代时期1. 明治文学:新体诗歌;翻译小说;写实主义;国粹主义;自然主义;国木田独步和

德富芦花;夏目漱石;唯美主义;戏曲与评论。作品介绍《新体诗抄》《小说神髓》《舞姬》《武藏野》《若菜集》《我是猫》《破戒》《家》等。作品鉴赏:《舞姬》 。(2学时)

2. 大正文学:大正时代的诗歌;新小说的发生;新现实主义;新思潮派;奇迹派;劳动人民文学;白桦派;横光利一与川端康成;大正时期的戏曲;评论。作品介绍《心》《阿部

85

Page 86: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一族》《友情》《鼻》《田园的忧郁》《伊豆的舞女》《在城崎》等。作品鉴赏:《心》《伊豆的舞女》《在城崎》《初秋海滨记》 。(2学时)

3. 昭和文学(战前):诗集与战争诗歌;无产阶级小说;现代主义小说;战记小说;新感觉派;新兴艺术派;戏曲;评论。作品介绍《蟹工船》《没有太阳的街》《起风了》

《细雪》《雪国》《暗夜行路》《智慧子抄》《様々なる意匠》等。作品鉴赏:《赤まま

の花》,《美を求める心》,《ひとすじの道》,《友情について》。(2学时)

4. 昭和文学(战后):《荒地》、《列岛》的诗人们;新戏作派;民主主义文学;战后派作家;中间小说与第三新人;女流作家;内向世代作家;大江健三郎;北杜夫;三浦哲郎;村上春树;随笔与评论。作品介绍《人间失格》《播州平原》《野火》《真空地带》《金阁寺》《黑雨》《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等。作品鉴赏:《水泥棒》《元日のこと》,《海と毒薬》,

《いとしのブリジット・ボルドー》,《月夜》,《砂漠への旅》。设专题:传统与西洋文明—论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以及村上春树的文学。(2学时)

四、教学方式及要求讲授采取文学史讲解与作品鉴赏两部分相结合的方式。先把文学史划分为几个阶段,

每次集中讲解该阶段的历史,然后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实际鉴赏。先就每个阶段的文学史集中讲解,其余时间都用于作品的鉴赏和个案研究。

近现代文学的作品,语言上没有特别的难度,但是阅读量比较大。因此,采取轮流作阅读汇报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课前按照要求预习,查找所需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地实践,作重点性的鉴赏。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和研究。各阶段设有研究专题,探讨中日文学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研究的能力。五、考核办法

本课程的考试采取考查的形式,提交一篇小论文,即要求学生写出一份颇有见地的报告。六、参考资料

[1] 秦刚编著《中国近現代日本文学翻訳研究》(论文集)2004

[2] 〖日〗尚学图书语言研究所编著,《国语国文学手帖》,小学馆,1990

[3] 叶渭渠,唐月梅编著,《日本近代文学史》,昆仑出版社,2004

[4] 叶渭渠,唐月梅编著,《日本文学史要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5] 高晓华编著,《日本古代文学史》,大连出版社,2005

[6] 刘建辉编著,《日本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7] 〖日〗麻生磯次,《日本文学史概论》。明治书院,1986。[8] 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史近代卷/现代卷》。中国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9] 〖日〗《日本文学全集》。筑摩书房,1970

[10] 〖日〗《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岩波书店,2000

[11]《作家论与作品论 国文学解释与鉴赏》。东京:至文堂,1995

86

Page 87: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12] 高文汉,《中日古代文学比较研究》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13] 刘利国,《日本著名女诗人评介》 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14] 王晓秋,大庭修 主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15] 〖日〗铃木修次,《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日〗 东京书堂 1978年[16] 〖日〗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说》(上、下)、筑摩书房 1999年[17] 〖日〗小田切秀雄《日本现代文学史》(上、下)集英社 1975年[18] 〖日〗《国文学解释与鉴赏》(至文堂);[19] 〖日〗高桥春雄等《现代文艺评论》 双文社出版 2000年[20] 张龙妹编著,《日本古典文学入门》,外研社,2006

[21] 张龙妹编著,《日本古典文学大辞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於国瑛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87

Page 88: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中日语言对比及跨文化交流Chinese-Japanese Contrastive Studies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总学时:16 实验/实习学时:0 学分:1

一、课程简介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日本语言文化方向的选修课。2.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不同而造成的语言上的差异,熟悉和掌握跨文化

交流的研究背景、基本理论及基本内容。二、预修课程日语语言学概论、应用语言学基础、日本文化、日本概况等。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1. 导论:跨文化交际研究产生的背景;跨文化交际的意义;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内容及

研究方法;中日跨文化交际研究成果。(4学时)2. 语言、文化、交际:中日语言的含义及特征;中日文化的含义及特征;语言与文化的

关系;交际的含义、种类及模式;交际模式及跨文化交际。(4学时)3.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心理因素;价值观。(6学

时)4. 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信息中心理论;对人关系中心理论;集体/组织中心理论;跨文

化接触中心理论。(2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用日语讲授,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由于文化的不同造成的中日语言差异,并熟悉和掌握影响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因素及跨文化交际学理论。课堂讲授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考核办法要求学生写出一篇 5000字左右的跨文化交际学方面的研究性论文。论文要求符合学术

论文规范,语言流畅,表达准确,论点突出,论据充分,论述清楚,结构严谨。六、参考资料

[1]《应用语言学纲要》,齐泸扬 陈常来 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日语语言学》,翟东娜主编,林洪、潘钧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応用社会言語学を学ぶ人のために』ダニエル ロング・中井精一・宮治弘明・

世界思想社出版 2001 年

[4]《社会语言学》,陈原,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

88

Page 89: 英语学术论文与研究方法 -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waiyu.bjfu.edu.cn/UserFiles/2009-9/10/2009910151045552.doc · Web viewInternational English. Third edition. Edward

[5]《应用语言学》,刘涌泉 乔毅 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6]《应用语言学-西方人文社科前沿述评》,总主编鲁曙明 姬建国 蒋楠主编,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7年[7]《应用语言学-迈向 21世纪的语言学》何英玉 蔡金亭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年[8]《对比语言学概论》,许余龙 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9]《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束定芳 庄智象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年[10]《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王宗炎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11]《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12]『20世紀言語学入門』 加賀野井秀一 講談社出版 1995年[13]『社会言語学入門』 東照二 研究社出版 1997年[14]『対照言語学』石綿敏雄・高田誠 おうふう出版 1990 年

[15]『社会言語学』ルイ=ジャン・カルブェ(萩尾生訳) 白水社出版 2002 年

[16]『社会言語学』真田信治・渋谷勝己・陳内正敬・杉戸清樹 おうふう出版

1992 年

[17]《社会语言学》,陈原,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年[18]《当代语用学》,桂诗春、王初明丛书主编,何自然、陈新仁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2004年[19]『社会言語学の方法』ブリぎッテ・シュリーベン=ランゲ著、原聖+糟谷啓介

+李守訳 三元社出版 1996 年

[20]『現代言語学入門1 言語学の方法』郡司隆男・坂本勉 著 岩波書店出版

1995 年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 写 人:崔信淑审 定 人:段克勤编写日期:2009年 4月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