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學年度第 1...

73
臺東縣立東海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 1 年級【社會-地理】領域課程計畫 教材來源 國中地理翰林版七上 教學節數 20 設計者 鍾易延 教學者 社會-地理領域教師 課程結構圖 (概念圖)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Oct-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臺東縣立東海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 1 期七年級【社會-地理】領域課程計畫

    教材來源 國中地理翰林版七上 教學節數 20

    設計者 鍾易延 教學者 社會-地理領域教師

    課程結構圖

    (概念圖)

  • 年級課程目標

    1. 能判讀生活中常見的地圖資訊。

    2. 能由經緯度了解一地位置對自然、人文環境的影響。

    3. 能討論臺灣地理位置特性及在全球的重要性。

    4. 能分析資訊並以不同角度探討臺灣和世界各地的關聯性。

    5. 能統整地形作用如何塑造一地地形、海岸面貌。

    6. 能分享臺灣地形、海岸特性對人文發展的影響。

    7. 能利用學過的天氣因子分析日常氣象資訊。

    8. 能分析土地利用對自然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9. 能歸納臺灣氣候對於水文的影響層面。

    10. 能從自然災害的發生反思維護永續環境的重要性。

    11. 能藉由臺灣環境變化了解自然與人文的互動關聯。

  • 教學計劃表

    次 日期 主題

    單元

    名稱

    總綱核心素養

    領綱核心素養

    學習重點 教學活動概述

    (教學活動重點)

    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

    內容重點 備註

    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1 8/30~9/5

    8/31 開學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一

    認識

    位置

    與地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J-B1 運用

    文字、語言、表

    格與圖像等表

    徵符號,表達人

    類生活的豐富

    面貌,並能促進

    相互溝通與理

    解。

    地 Aa-IV-1

    全球經緯度

    座標系統。

    社 1a-IV-1

    發覺生活

    經驗或社

    會現象與

    社會領域

    內容知識

    的關係。

    地 1a-IV-1

    說明重要

    地理現象

    分布特性

    的成因。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地 1c-IV-1

    利用地理

    基本概念

    與技能,檢

    視生活中

    面對的選

    擇與決策。

    社 2a-IV-1

    敏銳察覺

    人與環境

    ‧引起活動

    1.使用班級座位表,

    任意抽學生起來,說

    出其下一號同學的

    位置。(說法不限,

    但要讓大家都聽得

    懂,依此反覆。)

    2.總結同學們使用的

    說法,說明表示位置

    可以有哪些方式。

    ‧教學活動

    1.說明表示位置的方

    式主要為相對與絕

    對位置,並解釋其意

    義。

    2.說明方位的意涵,

    並以網格座標解釋

    相對與絕對位置。

    3.以籃球來簡單說明

    地球及全球經緯線

    的架構(赤道、本初

    經線)。

    4.畫出地球重要經緯

    線,並說明其意涵。

    5.以表格比較經線與

    緯線的差異。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一章最後的心智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戶 J3 理解

    知識與生

    活環境的

    關係,獲得

    心靈的喜

    悅,培養積

    極面對挑

    戰的能力

    與態度。

  • 的互動關

    係及其淵

    源。

    圖,完成本節教學部

    分的填空。

    2 9/6~9/12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一

    認識

    位置

    與地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J-B1 運用

    文字、語言、表

    格與圖像等表

    徵符號,表達人

    類生活的豐富

    面貌,並能促進

    相互溝通與理

    解。

    地 Aa-IV-1

    全球經緯度

    座標系統。

    社 1a-IV-1

    發覺生活

    經驗或社

    會現象與

    社會領域

    內容知識

    的關係。

    地 1a-IV-1

    說明重要

    地理現象

    分布特性

    的成因。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地 1c-IV-1

    利用地理

    基本概念

    與技能,檢

    視生活中

    面對的選

    擇與決策。

    社 2a-IV-1

    敏銳察覺

    人與環境

    的互動關

    係及其淵

    源。

    ‧引起活動

    1.詢問學生是否看過

    跨年煙火,有沒有發

    現世界各地的跨年

    煙火時間、大家的穿

    著不同。

    2.說明因為經緯度的

    差異,而造成各地時

    間、氣候的不同。

    ‧教學活動

    1.關掉教室光源,請

    一位同學拿著籃球

    旋轉,一位拿手電

    筒,說明因地球由西

    向東自轉,造成經度

    不同的各地時間也

    會不同。

    2.以經度與時區示意

    圖,說明時區的定

    義,全球分為 24 個

    時區。

    3.解釋如何使用經度

    計 算 兩 地 間 的 時

    差,並出題請同學練

    習。

    4.以全球氣候區畫分

    圖說明緯度的差異

    如何影響各地氣候。

    5.指出回歸線、極

    圈,代表的緯度及依

    此大致可劃分為熱

    帶、溫帶、寒帶氣候。

    6.解釋冬夏至代表的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戶 J3 理解

    知識與生

    活環境的

    關係,獲得

    心靈的喜

    悅,培養積

    極面對挑

    戰的能力

    與態度。

    \

  • 意涵,並帶同學實際

    練習。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一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節教學部

    分的填空。

    3 9/13~9/19

    第 一

    臺 灣

    的 環

    ( 上

    第一

    認識

    位置

    與地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

    媒體素養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 -J-B1 運 用

    文字、語言、表

    格與圖像等表

    徵符號,表達人

    類生活的豐富

    面貌,並能促進

    相互溝通與理

    解。

    社-J-B2 理解

    不同時空的科

    技與媒體發展

    和應用,增進媒

    體識讀能力,並

    思辨其在生活

    中可能帶來的

    衝突與影響。

    地 Aa-IV-1

    全球經緯度

    座標系統。

    社 1a-IV-1

    發覺生活

    經驗或社

    會現象與

    社會領域

    內容知識

    的關係。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地 1c-IV-1

    利用地理

    基本概念

    與技能,檢

    視生活中

    面對的選

    擇與決策。

    社 3a-IV-1

    發現不同

    時空脈絡

    中的人類

    生 活 問

    題,並進行

    探究。

    社 3b-IV-1

    ‧引起活動

    1.詢問同學有沒有使

    用 Google Maps 或

    導航尋找店家的經

    驗,並請同學分享。

    2.詢問同學看地圖

    時,會使用哪些資訊

    來輔助尋找地點,並

    引導出四項地圖要

    素。

    ‧教學活動

    1.使用 Google Maps

    切換衛星影像、電子

    地圖,說明真實地表

    變成抽象化符號的

    過程。

    2.逐一說明圖名、方

    向標、比例尺、圖例

    的意涵。

    3.解釋比例尺的意義

    及其表示方法,並舉

    例說明。

    4.請同學以自己的桌

    子練習,畫出不同比

    例尺的桌子,比較大

    比例尺與小比例尺

    的差異。

    5.說明依照繪圖目的

    的不同,有不同的地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防災教

    育】

    防 J7 繪製

    校園的防

    災地圖並

    參與校園

    防災演練。

    防 J8 繪製

    社區防災

    地圖並參

    與社區防

    災演練。

  • 適當選用

    多種管道

    蒐集與社

    會領域相

    關的資料。

    圖種類。

    6.以 Google Maps 說

    明電子地圖有哪些

    特點,可以如何使

    用。

    ‧總結活動

    1.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一 章 最 後 的 心 智

    圖,完成本章教學部

    分的填空。

    2.以心智圖簡單複習

    本章所教內容。

    4

    9/20~9/26

    9/26 補 10/2

    上班上課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二

    世界

    中的

    臺灣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C3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J-C3

    尊重並欣賞各

    族群文化的多

    樣性,了解文化

    間 的 相 互 關

    聯,以及臺灣與

    國際社會的互

    動關係。

    地 Aa-IV-1

    全球經緯度

    座標系統。

    地 Aa-IV-2

    全球海陸分

    布。

    地 Aa-IV-3

    臺灣地理位

    置的特性及

    其影響。

    地 Aa-IV-4

    問題探究:

    臺灣和世界

    各地的關聯

    性。

    地 Ab-IV-3

    臺灣的領海

    與 經 濟 海

    域。

    地 Ae-IV-3

    臺灣的國際

    貿易與全球

    關連。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地 1b-IV-1

    解析自然

    環境與人

    文景觀的

    相互關係。

    社 2a-IV-1

    敏銳察覺

    人與環境

    的互動關

    係及其淵

    源。

    社 2a-IV-3

    關心不同

    的社會文

    化及其發

    展,並展現

    開闊的世

    ‧引起活動

    1.發給每一組同學一

    張世界地圖或地球

    儀,請同學找出臺灣

    的位置。

    2.詢問每組同學是如

    何快速判斷臺灣的

    位置,帶入正題。

    ‧教學活動

    1.請同學觀察世界地

    圖或地球儀海洋所

    占的比例,引導出地

    球的海陸分布比例。

    2.請同學把赤道、本

    初經線、國際換日線

    畫出來,觀察陸地集

    中於哪些半球。

    3.請同學觀察海洋與

    陸地集中的位置,並

    說明由於海陸分布

    不均,造成氣候、人

    文差異,也使全球人

    口多集中於北半球。

    4.請同學找出全球幾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海洋教

    育】

    海 J5 了解

    我國國土

    地理位置

    的特色及

    重要性。

    海 J9 了解

    我國與其

    他國家海

    洋文化的

    異同。

    【國際教

    育】

    國 J1 理解

    國家發展

    和全球之

    關連性。

    國 J2 具備

    國際視野

    的國家意

    識。

    國 J3 了解

  • 界觀。

    大陸塊,並說明三大

    洋、七大洲的名稱及

    所占的面積比例。

    5.請同學討論臺灣所

    在位置在生物、人

    文、貿易……等與七

    大洲可能產生的關

    聯及影響。

    6.引導到下次上課

    2-2 的「臺灣的位置

    及其影響」部分,請

    同學下次分組簡單

    說明討論內容。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二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章教學部

    分的填空。

    我國與全

    球議題之

    關連性。

    5

    9/27~10/3

    10/1~2

    中秋節放假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二

    世界

    中的

    臺灣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3 藝術涵養與

    美感素養

    C3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 -J-B3 欣 賞

    不同時空環境

    下 形 塑 的 自

    然、族群與文化

    之美,增進生活

    地 Aa-IV-1

    全球經緯度

    座標系統。

    地 Aa-IV-2

    全球海陸分

    布。

    地 Aa-IV-3

    臺灣地理位

    置的特性及

    其影響。

    地 Aa-IV-4

    問題探究:

    臺灣和世界

    各地的關聯

    性。

    地 Ab-IV-3

    臺灣的領海

    與 經 濟 海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地 1a-IV-2

    說明重要

    環境、經濟

    與文化議

    題間的相

    互關係。

    地 1b-IV-1

    解析自然

    環境與人

    文景觀的

    相互關係。

    ‧引起活動

    1.由上次上課小組討

    論「臺灣所在位置在

    生 物 、 人 文 、 貿

    易……等與七大洲

    可能產生的關聯及

    影響」部分,請同學

    分組發表討論內容。

    2.由討論內容引導至

    臺灣的絕對與相對

    位置。

    ‧教學活動

    1.說明臺灣的絕對與

    相對位置。

    2.由臺灣在亞洲的相

    對位置解釋臺灣自

    古以來在交通、貿易

    上的位置優勢。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海洋教

    育】

    海 J5 了解

    我國國土

    地理位置

    的特色及

    重要性。

    【國際教

    育】

    國 J1 理解

    國家發展

    和全球之

    關連性。

    國 J2 具備

    國際視野

    的國家意

    識。

  • 的豐富性。

    社 -J-C3 尊 重

    並欣賞各族群

    文 化 的 多 樣

    性,了解文化間

    的相互關聯,以

    及臺灣與國際

    社會的互動關

    係。

    域。

    地 Ae-IV-3

    臺灣的國際

    貿易與全球

    關連。

    社 1c-IV-1

    評估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與多

    元觀點,並

    提出自己

    的看法。

    社 2a-IV-1

    敏銳察覺

    人與環境

    的互動關

    係及其淵

    源。

    社 2a-IV-2

    關注生活

    周遭的重

    要議題及

    其脈絡,發

    展本土意

    識與在地

    關懷。

    社 2a-IV-3

    關心不同

    的社會文

    化及其發

    展,並展現

    開闊的世

    界觀。

    3.說明臺灣在緯度位

    置上的氣候優勢,如

    何成為候鳥遷徙的

    中繼站。

    4.請同學對照地圖觀

    察,並說明臺灣位處

    亞洲大陸東側,在冰

    河時期前後如何孕

    育出特有種。

    5.說明臺灣的位置對

    於人口的多樣性有

    很大的影響。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二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章教學部

    分的填空。

    國 J3 了解

    我國與全

    球議題之

    關連性。

    【品德教

    育】

    品 J4 族群

    差異與平

    等的道德

    議題。

    品 J8 理性

    溝通與問

    題解決。

    6

    10/4~10/10

    10/9 補 10/10

    10/10~11 國

    慶日連假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二

    世界

    中的

    臺灣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C3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社 -J-A2 覺 察

    地 Aa-IV-1

    全球經緯度

    座標系統。

    地 Aa-IV-2

    全球海陸分

    布。

    地 Aa-IV-3

    臺灣地理位

    地 1c-IV-2

    反思各種

    地理環境

    與議題的

    內涵,並提

    出相關意

    見。

    社 2a-IV-2

    ‧引起活動

    1.詢問同學有去過哪

    些臺灣離島。

    2.引導出臺灣的範圍

    有多大。

    ‧教學活動

    1.以臺灣地區範圍圖

    說明臺灣包含的陸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海洋教

    育】

    海 J5 了解

    我國國土

    地理位置

    的特色及

    重要性。

    海 J6 了解

  •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 -J-B1 運 用

    文字、語言、表

    格與圖像等表

    徵符號,表達人

    類生活的豐富

    面貌,並能促進

    相互溝通與理

    解。

    社 -J-B2 理 解

    不同時空的科

    技與媒體發展

    和應用,增進媒

    體識讀能力,並

    思辨其在生活

    中可能帶來的

    衝突與影響。

    社-J-C3 尊重

    並欣賞各族群

    文化的多樣

    性,了解文化間

    的相互關聯,以

    及臺灣與國際

    社會的互動關

    係。

    置的特性及

    其影響。

    地 Aa-IV-4

    問題探究:

    臺灣和世界

    各地的關聯

    性。

    地 Ab-IV-3

    臺灣的領海

    與 經 濟 海

    域。

    地 Ae-IV-3

    臺灣的國際

    貿易與全球

    關連。

    關注生活

    周遭的重

    要議題及

    其脈絡,發

    展本土意

    識與在地

    關懷。

    社 2a-IV-3

    關心不同

    的社會文

    化及其發

    展,並展現

    開闊的世

    界觀。

    社 2c-IV-1

    從歷史或

    社會事件

    中,省思自

    身或所屬

    群體的文

    化淵源、處

    境及自主

    性。

    域範圍,即本島加上

    離島。

    2.請同學觀察地圖,

    說出圖中的離島名

    稱、與臺灣本島的相

    對位置及距離。

    3.說明臺灣的行政範

    圍、本島及離島所屬

    縣市。

    4.說明臺灣的範圍也

    包括海域範圍,即領

    海,並講解領海與經

    濟海域的差異。

    5.請同學觀察臺灣經

    濟海域圖,討論臺灣

    的經濟海域與哪些

    國家重疊,以及為何

    各國要積極爭取離

    島主權。

    ‧總結活動

    1.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二 章 最 後 的 心 智

    圖,完成本章教學部

    分的填空。

    2.以心智圖簡單複習

    本章所教內容。

    與日常生

    活相關的

    海洋法規。

    【國際教

    育】

    國 J1 理解

    國家發展

    和全球之

    關連性。

    國 J2 具備

    國際視野

    的國家意

    識。

    國 J3 了解

    我國與全

    球議題之

    關連性。

    7

    10/11~10/17

    第一次定期

    評量週

    (10/13、14)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二

    世界

    中的

    臺灣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

    創新應變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B2 科技資訊與

    地 Aa-IV-4

    問題探究:

    臺灣和世界

    各地的關聯

    性。

    地 Ae-IV-3

    臺灣的國際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引起活動

    詢問同學對於是否

    有 在 關 注 時 事 新

    聞,請同學分享最近

    的時事。

    ‧教學活動

    1.講解圖表的判讀方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 媒體素養

    C3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 -J-A3 主 動

    學習與探究人

    類生活相關議

    題,善用資源並

    規劃相對應的

    行動方案及創

    新突破的可能

    性。

    社 -J-B1 運 用

    文字、語言、表

    格與圖像等表

    徵符號,表達人

    類生活的豐富

    面貌,並能促進

    相互溝通與理

    解。

    社 -J-B2 理 解

    不同時空的科

    技與媒體發展

    和應用,增進媒

    體識讀能力,並

    思辨其在生活

    中可能帶來的

    衝突與影響。

    社-J-C3 尊重

    並欣賞各族群

    貿易與全球

    關連。

    社 1c-IV-1

    評估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與多

    元觀點,並

    提出自己

    的看法。

    地 1c-IV-2

    反思各種

    地理環境

    與議題的

    內涵,並提

    出相關意

    見。

    社 2a-IV-2

    關注生活

    周遭的重

    要議題及

    其脈絡,發

    展本土意

    識與在地

    關懷。

    社 3b-IV-2

    使 用 文

    字、照片、

    圖表、數

    據、地圖、

    年表、言語

    等多種方

    式,呈現並

    解釋探究

    結果。

    社 3c-IV-1

    聆聽他人

    意見,表達

    自 我 觀

    式。

    2.請同學分組觀察課

    本圖表,討論其代表

    意涵。

    3.請各組同學分享圖

    表內容,並說明臺灣

    在世界人口、貿易的

    排名、觀光上的條件

    與優勢。

    4.逐一講解探究主

    題,並請同學回答課

    本題目。

    5.說明臺灣雖小,但

    與世界貿易、文化、

    觀光皆息息相關。

    ‧總結活動

    新聞媒體有許多資

    訊,請同學平時觀看

    新聞媒體時,可以多

    留意相關資訊。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戶 J3 理解

    知識與生

    活環境的

    關係,獲得

    心靈的喜

    悅,培養積

    極面對挑

    戰的能力

    與態度。

    【國際教

    育】

    國 J1 理解

    國家發展

    和全球之

    關連性。

    國 J2 具備

    國際視野

    的國家意

    識。

    國 J3 了解

    我國與全

    球議題之

    關連性。

  • 文化的多樣

    性,了解文化間

    的相互關聯,以

    及臺灣與國際

    社會的互動關

    係。

    點,並能以

    同理心與

    他人討論。

    社 3d-IV-1

    規劃與執

    行社會領

    域的問題

    探究、訪

    查、創作或

    展演等活

    動。

    8 10/18~10/24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三

    地形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B3 藝術涵養與

    美感素養

    社 -J-B1 運 用

    文字、語言、表

    格與圖像等表

    徵符號,表達人

    類生活的豐富

    面貌,並能促進

    相互溝通與理

    解。

    社-J-B3 欣賞

    不同時空環境

    下形塑的自

    然、族群與文化

    之美,增進生活

    的豐富性。

    地 Ab-IV-1

    地形與海岸

    的分類。

    地 Ab-IV-2

    臺灣主要地

    形的分布與

    特色。

    社 1a-IV-1

    發覺生活

    經驗或社

    會現象與

    社會領域

    內容知識

    的關係。

    地 1a-IV-1

    說明重要

    地理現象

    分布特性

    的成因。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引起活動

    1.以臺灣夜間影像圖

    詢問同學夜間明亮

    地區的意涵。

    2.以 Google Maps 的

    衛星影像讓同學對

    照觀察人口分布的

    特徵。

    3.由臺灣人口分布集

    中於西半部,引導出

    地形對於人口分布

    的影響,帶到本章主

    題。

    ‧教學活動

    1.以地形基本類型示

    意圖說明五大基本

    地形。

    2.以 Google Maps 的

    衛星影像舉例地形

    的型態。

    3.比較平原與高原、

    丘陵與山地的地形

    差異在於高度。

    4.說明地形的成因分

    為內營力與外營力。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戶 J3 理解

    知識與生

    活環境的

    關係,獲得

    心靈的喜

    悅,培養積

    極面對挑

    戰的能力

    與態度。

    【防災教

    育】

    防 J1 臺灣

  • 5.以書本示意板塊作

    用如何讓地形隆起

    或陷落。

    6.說明外營力的類

    型。

    7.請同學比較外營力

    與內營力的差異。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三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節教學部

    分的填空。

    災害的風

    險因子包

    含社會、經

    濟、環境、

    土地利

    用…。

    9 10/25~10/31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三

    地形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社 -J-B1 運 用

    文字、語言、表

    格與圖像等表

    徵符號,表達人

    類生活的豐富

    面貌,並能促進

    相互溝通與理

    解。

    地 Ab-IV-1

    地形與海岸

    的分類。

    社 1a-IV-1

    發覺生活

    經驗或社

    會現象與

    社會領域

    內容知識

    的關係。

    地 1a-IV-1

    說明重要

    地理現象

    分布特性

    的成因。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社 3b-IV-2

    使用文

    字、照片、

    圖表、數

    據、地圖、

    ‧引起活動

    1.詢問同學除了可以

    使用衛星影像圖表

    示地形外,還有什麼

    表示地形的方法。

    2.引導出地形常見的

    表示方法。

    ‧教學活動

    1.說明地形表示方法

    分 為 等 高 線 地 形

    圖、分層設色圖、地

    形剖面圖。

    2.詳細說明等高線地

    形圖、分層設色圖、

    地形剖面圖的意涵。

    3.拿出橫切一半的馬

    鈴薯,作為地形,並

    依間隔切成 3 片,說

    明等高線地形圖的

    意涵。

    4.分組,每組發下準

    備好的馬鈴薯,請同

    學在學習單上依高

    度描出每片馬鈴薯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戶 J3 理解

    知識與生

    活環境的

    關係,獲得

    心靈的喜

    悅,培養積

    極面對挑

    戰的能力

    與態度。

  • 年表、言語

    等多種方

    式,呈現並

    解釋探究

    結果。

    的形狀,畫出等高線

    地形圖。

    5.請同學對照地形表

    示示意圖,以 100、

    300、600(公尺)塗上

    顏色,畫出分層設色

    圖。

    6.說明如何畫出地形

    剖面圖,並請同學依

    據剛剛畫出的等高

    線地形圖劃出馬鈴

    薯的剖面圖。

    7.請同學分享剛剛畫

    圖的心得,並比較三

    種地形表示方式的

    差異。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三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節教學部

    分的填空。

    10 11/1~11/7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三

    地形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B3 藝術涵養與

    美感素養

    社 -J-B1 運 用

    文字、語言、表

    格與圖像等表

    徵符號,表達人

    類生活的豐富

    面貌,並能促進

    相互溝通與理

    解。

    社-J-B3 欣賞

    不同時空環境

    地 Ab-IV-1

    地形與海岸

    的分類。

    地 Ab-IV-2

    臺灣主要地

    形的分布與

    特色。

    社 1a-IV-1

    發覺生活

    經驗或社

    會現象與

    社會領域

    內容知識

    的關係。

    地 1a-IV-1

    說明重要

    地理現象

    分布特性

    的成因。

    地 1b-IV-1

    解析自然

    環境與人

    ‧引起活動

    1.詢問同學是否有遇

    過地震,為何臺灣地

    震發生頻率很高。

    2.引導出臺灣位於板

    塊交界帶,多火山、

    地震。

    ‧教學活動

    1.以歐亞板塊與菲律

    賓海板塊推擠示意

    圖說明臺灣由於板

    塊推擠影響,使臺灣

    島的形狀狹長、地形

    起伏大。

    2.請同學看臺灣地形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戶 J3 理解

    知識與生

    活環境的

  • 下形塑的自

    然、族群與文化

    之美,增進生活

    的豐富性。

    文景觀的

    相互關係。

    社 2a-IV-1

    敏銳察覺

    人與環境

    的互動關

    係及其淵

    源。

    圖,觀察臺灣島上有

    什麼地形,多分布於

    哪些地方。

    3.說明臺灣山地與丘

    陵面積廣大,但人口

    多集中於平原、盆

    地。

    4.逐一說明山地、丘

    陵、平原、盆地、台

    地的分布、特色

    5.詢問同學印象中稻

    米、茶葉多分布於何

    種地形。

    6.說明丘陵、平原的

    作物類型差異,以及

    其他地形常見土地

    利用方式。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

    本第三章最後的心

    智圖,完成本章教學

    部分的填空。

    關係,獲得

    心靈的喜

    悅,培養積

    極面對挑

    戰的能力

    與態度。

    【防災教

    育】

    防 J1 臺灣

    災害的風

    險因子包

    含社會、經

    濟、環境、

    土地利

    用…。

    11 11/8~11/14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 四

    海 岸

    與 島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3 藝術涵養與

    美感素養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 -J-B3 欣 賞

    不同時空環境

    下 形 塑 的 自

    地 Ab-IV-1

    地形與海岸

    的分類。

    地 Ab-IV-2

    臺灣主要地

    形的分布與

    特色。

    社 1a-IV-1

    發覺生活

    經驗或社

    會現象與

    社會領域

    內容知識

    的關係。

    地 1a-IV-1

    說明重要

    地理現象

    分布特性

    的成因。

    ‧引起活動

    1.詢問同學有沒有去

    過臺灣海邊,請同學

    分享去過海邊的經

    驗及海岸特色。

    2.引導出臺灣因四面

    環海,海洋資源豐

    富,海岸類型也有所

    差異。

    ‧教學活動

    1.說明海岸的因構成

    物質的不同,可分為

    沙岸與岩岸。

    2.請同學觀察沙岸與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海洋教

    育】

    海 J3 了解

    沿海或河

    岸的環境

    與居民生

    活及休閒

    方式。

    海 J12 探

    討臺灣海

    岸地形與

    近海的特

    色、成因與

    災害。

  • 然、族群與文化

    之美,增進生活

    的豐富性。

    岩岸示意圖,說明沙

    岸與岩岸地形分別

    位於何處。

    3.說明沙岸的成因與

    特色。

    4.對照圖示,逐一解

    釋沙岸的地形、土地

    利用方式。

    5.說明岩岸的成因與

    特色。

    6.對照圖示,逐一解

    釋岩岸的地形、土地

    利用方式。

    7.請同學比較沙岸與

    岩岸的特色與差別。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四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節教學部

    分的填空。

    海 J13 探

    討海洋對

    陸上環境

    與生活的

    影響。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12 11/15~11/21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四

    海岸

    與島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3 藝術涵養與

    美感素養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 -J-B3 欣 賞

    不同時空環境

    下 形 塑 的 自

    然、族群與文化

    之美,增進生活

    地 Ab-IV-1

    地形與海岸

    的分類。

    地 Ab-IV-2

    臺灣主要地

    形的分布與

    特色。

    地 1a-IV-1

    說明重要

    地理現象

    分布特性

    的成因。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地 1b-IV-1

    解析自然

    環境與人

    文景觀的

    ‧引起活動

    1.請同學觀察臺灣海

    岸類型分布圖,比較

    照片中海岸的差異。

    2.引導出臺灣海岸因

    所在地的地質和地

    形影響,有不同的特

    色。

    ‧教學活動

    1.說明臺灣海岸因地

    質和地形差異,分為

    北部岬灣海岸、東部

    斷層海岸、南部珊瑚

    礁海岸、西部沙岸。

    2.以臺灣地圖說明不

    同海岸類型的分布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海洋教

    育】

    海 J3 了解

    沿海或河

    岸的環境

    與居民生

    活及休閒

    方式。

    海 J12 探

    討臺灣海

    岸地形與

    近海的特

    色、成因與

    災害。

    海 J13 探

    討海洋對

  • 的豐富性。 相互關係。

    社 2a-IV-1

    敏銳察覺

    人與環境

    的互動關

    係及其淵

    源。

    區域。

    3.逐一說明北部岬灣

    海岸、西部沙岸、南

    部珊瑚礁海岸、東部

    斷層海岸的特色及

    土地利用方式。

    4.請同學比較四種海

    岸類型的分布、差異

    與特色。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

    本第四章最後的心

    智圖,完成本節教學

    部分的填空。

    陸上環境

    與生活的

    影響。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13 11/22~11/28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四

    海岸

    與島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3 藝術涵養與

    美感素養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 -J-B3 欣 賞

    不同時空環境

    下 形 塑 的 自

    然、族群與文化

    之美,增進生活

    的豐富性。

    地 Ab-IV-1

    地形與海岸

    的分類。

    地 Ab-IV-2

    臺灣主要地

    形的分布與

    特色。

    地 Ab-IV-4

    問題探究:

    土地利用或

    地形災害與

    環境倫理。

    地 1a-IV-1

    說明重要

    地理現象

    分布特性

    的成因。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地 1b-IV-1

    解析自然

    環境與人

    文景觀的

    相互關係。

    社 2a-IV-1

    敏銳察覺

    人與環境

    ‧引起活動

    1.詢問同學有沒有去

    過臺灣離島,請同學

    分享去過的離島經

    驗及最有印象的特

    產、特色。

    2.引導出臺灣是由許

    多島嶼所組成,臺灣

    島以外的島嶼稱為

    離島。

    ‧教學活動

    1.請同學觀察臺灣離

    島位置圖,說明臺灣

    離島眾多、各有特

    色,而其特色與其不

    同的島嶼成因相關。

    2.說明島嶼因成因差

    異,可分為大陸島、

    火山島、珊瑚礁島。

    3.逐一說明大陸島、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海洋教

    育】

    海 J3 了解

    沿海或河

    岸的環境

    與居民生

    活及休閒

    方式。

    海 J13 探

    討海洋對

    陸上環境

    與生活的

    影響。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 的互動關

    係及其淵

    源。

    火山島、珊瑚礁島的

    特色與代表島嶼。

    4.請同學在臺灣離島

    位置圖上標註臺灣

    主要離島的類型。

    5.請同學比較臺灣離

    島類型的差異與特

    色。

    ‧總結活動

    1.請同學討論為何有

    些離島面積不大,但

    各國都想爭取其主

    權。

    2.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四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章教學部

    分的填空。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14

    11/29~12/5

    第二次定期

    評量週

    (12/3、4)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四

    海岸

    與島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3 藝術涵養與

    美感素養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 -J-B1 運 用

    文字、語言、表

    格與圖像等表

    徵符號,表達人

    類生活的豐富

    面貌,並能促進

    地 Ab-IV-1

    地形與海岸

    的分類。

    地 Ab-IV-2

    臺灣主要地

    形的分布與

    特色。

    地 Ab-IV-4

    問題探究:

    土地利用或

    地形災害與

    環境倫理。

    社 1a-IV-1

    發覺生活

    經驗或社

    會現象與

    社會領域

    內容知識

    的關係。

    地 1a-IV-1

    說明重要

    地理現象

    分布特性

    的成因。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引起活動

    1.詢問同學午餐吃了

    什麼?是否知道平

    常吃的蔬菜的來源

    與種植地區。

    2.引導出臺灣作物的

    種植,不只有在平

    地,為了更好的作物

    品質,也會在山區種

    植,如高麗菜。

    ‧教學活動

    1.請同學分組,閱讀

    資料一的圖、文,回

    答探究一的問題。

    2.請同學分享探究一

    的答案,並說明為了

    滿足消費者需求,山

    區的土地利用常用

    來種植作物。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環境教

    育】

    環 J4 了解

    永續發展

    的意義(環

    境、社會、

    與經濟的

    均衡發展)

    與原則。

    環 J11 了

    解天然災

    害的人為

    影響因子。

    【海洋教

    育】

    海 J3 了解

    沿海或河

    岸的環境

  • 相互溝通與理

    解。

    社-J-B3 欣賞

    不同時空環境

    下形塑的自

    然、族群與文化

    之美,增進生活

    的豐富性。

    地 1b-IV-1

    解析自然

    環境與人

    文景觀的

    相互關係。

    社 2a-IV-1

    敏銳察覺

    人與環境

    的互動關

    係及其淵

    源。

    3.請閱讀資料二的

    圖、文,回答探究二

    的問題。

    4.請同學分享探究二

    的答案,並說明超限

    的土地利用,及追求

    無蟲害的作物,造成

    自然環境問題,最後

    影響到人類本身。

    5.請同學分組討論、

    完成探究三的表格。

    6.請各組同學分享表

    格內容,說明自己生

    活 周 遭 的 土 地 利

    用、產生問題,與可

    以改善的方法。

    ‧總結活動

    說明生態環境與人

    類息息相關,過度的

    需求與土地利用,最

    終還是會對人類有

    所影響。

    與居民生

    活及休閒

    方式。

    海 J7 探討

    與海洋相

    關產業之

    發展對臺

    灣經濟的

    影響。

    海 J12 探

    討臺灣海

    岸地形與

    近海的特

    色、成因與

    災害。

    海 J13 探

    討海洋對

    陸上環境

    與生活的

    影響。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15 12/6~12/12

    第一

    臺灣

    第五

    天氣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

    地 Ac-IV-1

    天氣與氣

    候。

    社 1a-IV-1

    發覺生活

    經驗或社

    ‧引起活動

    1.詢問同學今天、這

    禮拜的天氣狀況,如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防災教

    育】

    防 J6 應用

  • 的環

    (上

    與氣

    溝通表達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J-B1 運用

    文字、語言、表

    格與圖像等表

    徵符號,表達人

    類生活的豐富

    面貌,並能促進

    相互溝通與理

    會現象與

    社會領域

    內容知識

    的關係。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地 1b-IV-1

    解析自然

    環境與人

    文景觀的

    相互關係。

    社 2a-IV-1

    敏銳察覺

    人與環境

    的互動關

    係及其淵

    源。

    何知道或判斷。

    2.請同學分享天氣預

    報有什麼內容,引導

    出天氣的基本要素。

    ‧教學活動

    1.說明天氣的定義,

    及基本的天氣要素。

    2.說明氣溫定義,並

    以氣溫隨高度變化

    示 意 圖 及 當 天 高

    雄、臺北的氣溫舉

    例,說明氣溫隨緯

    度、高度增加而遞

    減。

    3.說明降水定義,並

    以示意圖解釋降水

    的 種 類 分 為 地 形

    雨、對流雨、鋒面雨。

    4.逐一說明地形雨、

    對流雨、鋒面雨的成

    因、特色。

    5.說明風與氣壓有

    關,以氣壓與地形關

    係示意圖、鍋子燒熱

    水舉例,說明氣壓的

    定義。

    6.以氣球舉例,請同

    學將氣球吹氣,以氣

    球的氣往外流出,說

    明風由高氣壓流向

    低氣壓。

    7.說明風向、風速的

    意義,及其會受到地

    形、日夜和季節的影

    響。

    8.以地面天氣圖說

    4.課堂問答 氣象局提

    供的災害

    資訊,做出

    適當的判

    斷及行動。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 明,如何依據等壓線

    判釋高、低氣壓與風

    向;冷、暖、滯留鋒

    如何表示。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五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節教學部

    分的填空。

    16 12/13~12/19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五

    天氣

    與氣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地 Ac-IV-1

    天 氣 與 氣

    候。

    地 Ac-IV-2

    臺灣的氣候

    特色。

    地 1a-IV-1

    說明重要

    地理現象

    分布特性

    的成因。

    地 1a-IV-2

    說明重要

    環境、經濟

    與文化議

    題間的相

    互關係。

    地 1b-IV-1

    解析自然

    環境與人

    文景觀的

    相互關係。

    地 1c-IV-2

    反思各種

    地理環境

    與議題的

    內涵,並提

    出相關意

    見。

    ‧引起活動

    1.詢問同學是否能形

    容 一 個 地 方 一 個

    月、半年、一年的天

    氣,可以如何形容。

    2.引導出天氣與氣候

    的差異,氣候用來形

    容長時間的天氣平

    均狀態。

    ‧教學活動

    1.說明由於氣候是長

    時間的天氣平均狀

    態,因此會以氣溫、

    降水以長時間的資

    料作依據,如日均

    溫、月均溫……等。

    2.說明氣候圖是以氣

    候資料繪出,以氣候

    圖 逐 一 解 釋 日 均

    溫、月均溫……等意

    涵,並說明如何判釋

    氣候圖。

    3.以「竹風蘭雨」、「四

    季如春」等臺灣各地

    氣候特色,說明臺灣

    各地的氣候並不相

    同,受到緯度、季風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防災教

    育】

    防 J6 應用

    氣象局提

    供的災害

    資訊,做出

    適當的判

    斷及行動。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 和地形的影響。

    4.以臺灣年平均等雨

    量線圖與各地區氣

    候圖,逐一說明緯

    度、季風和地形如何

    影響臺灣各地的氣

    候。

    5.請同學觀察臺灣

    年、一月、七月月均

    溫等溫線圖,討論氣

    溫的變化特徵,及造

    成氣溫差異的原因。

    6.說明臺灣的氣溫受

    地形的影響大,北部

    冬季較易受緯度影

    響而溫度較低,夏季

    則普遍高溫。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五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節教學部

    分的填空。

    17 12/20~12/26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 五

    天 氣

    與 氣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社-J-A2 覺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地 Ac-IV-1

    天 氣 與 氣

    候。

    地 Ac-IV-2

    臺灣的氣候

    特色。

    地 1a-IV-2

    說明重要

    環境、經濟

    與文化議

    題間的相

    互關係。

    地 1b-IV-2

    歸納自然

    與人文環

    境互動的

    結果。

    社 1c-IV-1

    評估社會

    領域內容

    ‧引起活動

    1.詢問同學家裡有沒

    有停過水,停水的原

    因為何,通常停水的

    季節為何。

    2.說明臺灣容易因為

    水庫缺水、颱風大雨

    水質混濁而停水,引

    導出臺灣降水的空

    間和時間分布不均。

    ‧教學活動

    1.請同學觀察臺灣年

    平均等雨量線圖與

    各地區氣候圖,討論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環境教

    育】

    環 J8 了解

    臺灣生態

    環境及社

    會發展面

    對氣候變

    遷的脆弱

    性與韌性。

    環 J9 了解

    氣候變遷

    減緩與調

    適 的 涵

    義,以及臺

  • 知識與多

    元觀點,並

    提出自己

    的看法。

    地 1c-IV-2

    反思各種

    地理環境

    與議題的

    內涵,並提

    出相關意

    見。

    社 2a-IV-2

    關注生活

    周遭的重

    要議題及

    其脈絡,發

    展本土意

    識與在地

    關懷。

    臺灣降水的空間、時

    間差異為何。

    2.說明臺灣降水空間

    分布:受到地形影

    響,山區降水量多;

    受到東北季風,迎

    風、背風坡影響,北

    部地區降水量多。

    3.說明臺灣降水時間

    分布:除北部冬季降

    水較多外,大致呈現

    夏雨冬乾。

    4.請同學分享當颱風

    侵臺時,對自己生活

    周 遭 產 生 什 麼 影

    響。引導出氣象災害

    會直接、間接的影響

    到生活。

    5.說明臺灣常見的氣

    象災害有寒害、旱

    災、水災,逐一解釋

    其意涵、發生時間、

    造成的影響。

    6.請同學分享這些災

    害發生時,可能會對

    農業、漁業、生活產

    生什麼影響。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五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章教學部

    分的填空。

    灣因應氣

    候變遷調

    適的政策。

    環 J10 了

    解天然災

    害對人類

    生活、生

    命、社會發

    展與經濟

    產業的衝

    擊。

    【防災教

    育】

    防 J6 應用

    氣象局提

    供的災害

    資訊,做出

    適當的判

    斷及行動。

    18 12/27~1/2

    1/1 元旦放假

    第一

    臺灣

    的環

    第六

    水文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社-J-A2 覺察

    地 Ac-IV-3

    臺灣的水資

    源分布。

    社 1a-IV-1

    發覺生活

    經驗或社

    會現象與

    ‧引起活動

    1.請同學分享一天中

    什 麼 時 候 會 用 到

    水,一天的用水、喝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環境教

    育】

    環 J14 了

    解能量流

  • (上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會領域

    內容知識

    的關係。

    地 1a-IV-1

    說明重要

    地理現象

    分布特性

    的成因。

    社 1b-IV-1

    應用社會

    領域內容

    知識解析

    生活經驗

    或社會現

    象。

    社 2a-IV-1

    敏銳察覺

    人與環境

    的互動關

    係及其淵

    源。

    水量大概多少。

    2.引導到全球水資源

    比例分配不均。

    ‧教學活動

    1.以全球水量分布示

    意圖說明全球可用

    的淡水量稀少,且多

    難以直接使用,可用

    水資源極少,但可透

    過水循環反覆使用。

    2.請同學觀察水循環

    示意圖,逐一說明水

    循環過程:蒸發散

    (蒸發、蒸散)、凝

    結、降水、逕流。

    3.說明降水落到地表

    後,形成水系與流

    域,以示意圖說明主

    支流、水系、集水

    區、流域、分水嶺的

    意涵。

    4.畫流域圖舉例,請

    同 學 練 習 辨 識 水

    系、分水嶺,以及流

    域中各點集水區的

    位置。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六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節教學部

    分的填空。

    動及物質

    循環與生

    態系統運

    作的關係。

    【能源教

    育】

    能 J4 了解

    各種能量

    形式的轉

    換。

    19 1/3~1/9

    第 一

    篇 臺

    灣 的

    環 境

    ( 上

    第六

    水文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社-J-A2 覺察

    人類生活相關

    臺灣的水資

    源分布。

    說明重要

    地理現象

    分布特性

    的成因。

    地 1a-IV-2

    1.詢問同學居住區域

    附近有哪些河川,是

    否會到河川遊玩、河

    川有什麼特色?一

    年中的流量多寡。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環境教

    育】

    環 J8 了解

    臺灣生態

    環境及社

  •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說明重要

    環境、經濟

    與文化議

    題間的相

    互關係。

    地 1b-IV-1

    解析自然

    環境與人

    文景觀的

    相互關係。

    社 2a-IV-2

    關注生活

    周遭的重

    要議題及

    其脈絡,發

    展本土意

    識與在地

    關懷。

    2.引導出臺灣河川受

    到地形、氣候影響,

    而影響其流向、流

    速、流量。

    ‧教學活動

    1.請同學觀察臺灣主

    要河川分布圖,尋找

    所在縣市的主要河

    川,以及其源頭、流

    向為何。

    2.以臺灣主要河川分

    布圖說明臺灣河川

    特色(多東西分流、

    長度短、坡陡流急、

    流量變化大、年輸砂

    量高)與其成因。

    3.請同學觀察淡水

    河、濁水溪、高屏溪

    的位置與流量,討論

    其流量變化受到什

    麼因素影響,

    4.說明淡水河、濁水

    溪、高屏溪的特色及

    氣候如何影響其流

    量變化。

    5.以表格比較淡水

    河、濁水溪、高屏溪

    的長度、流域面積差

    異。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六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節教學部

    分的填空。

    會發展面

    對氣候變

    遷的脆弱

    性與韌性。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20 1/10~1/16 第 一

    第六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地 Ac-IV-3

    臺灣的水資

    地 1a-IV-2

    說明重要

    ‧引起活動

    1.請同學觀察臺灣水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環境教

    育】

  • 臺 灣

    的 環

    ( 上

    水文

    社-J-A2 覺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源分布。 環境、經濟

    與文化議

    題間的相

    互關係。

    地 1c-IV-1

    利用地理

    基本概念

    與技能,檢

    視生活中

    面對的選

    擇與決策。

    地 1c-IV-2

    反思各種

    地理環境

    與議題的

    內涵,並提

    出相關意

    見。

    社 2a-IV-2

    關注生活

    周遭的重

    要議題及

    其脈絡,發

    展本土意

    識與在地

    關懷。

    社 2b-IV-3

    重視環境

    倫理,並願

    意維護生

    態的多樣

    性。

    庫暨地層下陷分布

    圖,詢問同學為何臺

    灣降水豐富,但水庫

    數量卻如此之多。

    2.引導出臺灣水資源

    問題。

    ‧教學活動

    1.以臺灣與其他國家

    平均年降水量統計

    圖,說明臺灣降水量

    十分充沛,但受到人

    口密度、降水時空分

    配不均……等因素

    影響,在乾季時容易

    缺水。

    2.說明建設水庫的原

    因,以及建設水庫的

    正、反面影響。

    3.說明水庫對於河川

    上、中、下游造成的

    影響以及水土保持

    的重要性。

    4.說明地下水對農、

    漁業的重要性,並以

    地層下陷示意圖說

    明超抽地下水會造

    成的問題。

    5.請同學觀察臺灣水

    庫暨地層下陷分布

    圖,討論地層下陷多

    集中於那些地區。

    6.說明臺灣西南部因

    農、漁業乾季對水源

    的需求,地下水抽取

    過多導致地層下陷

    嚴重。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環 J8 了解

    臺灣生態

    環境及社

    會發展面

    對氣候變

    遷的脆弱

    性與韌性。

    【戶外教

    育】

    戶 J2 擴充

    對環境的

    理解,運用

    所學的知

    識到生活

    當中,具備

    觀察、描

    述、測量、

    紀錄的能

    力。

    【國際教

    育】

    國 J8 了解

    全球永續

    發展之理

    念並落實

    於日常生

    活中。

    【品德教

    育】

    品 J3 關懷

    生活環境

    與自然生

    態永續發

  • 7.說明涵養地下水的

    方式,並請同學討論

    可以如何實踐節約

    用水。

    ‧總結活動

    請同學翻到課本第

    六章最後的心智

    圖,完成本章教學部

    分的填空。

    展。

    21

    1/17~1/23

    第三次定期

    評量週

    (1/19、20)

    第一

    臺灣

    的環

    (上

    第六

    水文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

    創新應變

    C1 道德實踐與

    公民意識

    社 -J-A2 覺 察

    人類生活相關

    議題,進而分析

    判斷及反思,並

    嘗試改善或解

    決問題。

    社 -J-A3 主 動

    學習與探究人

    類生活相關議

    題,善用資源並

    規劃相對應的

    行動方案及創

    新突破的可能

    性。

    社-J-C1 培養

    道德思辨與實

    踐能力、尊重人

    權的態度,具備

    民主素養、法治

    觀念、環境倫理

    地 Ac-IV-4

    問題探究:

    颱風與生

    活。

    社 1a-IV-1

    發覺生活

    經驗或社

    會現象與

    社會領域

    內容知識

    的關係。

    地 1b-IV-1

    解析自然

    環境與人

    文景觀的

    相互關係。

    地 1c-IV-2

    反思各種

    地理環境

    與議題的

    內涵,並提

    出相關意

    見。

    社 3a-IV-1

    發現不同

    時空脈絡

    中的人類

    生 活 問

    題,並進行

    探究。

    社 3b-IV-2

    ‧引起活動

    1.詢問同學是否放過

    颱風假,並請同學分

    享最有印象的颱風

    假或颱風天的經驗。

    2.引導出對颱風因地

    理位置、島嶼因素,

    颱風是難以避免的

    氣象災害。

    ‧教學活動

    1.請同學閱讀資料一

    的圖文,並回答探究

    一的題目。

    2.說明不同颱風路

    徑,使颱風對各地災

    害有所差異,而臺灣

    東部最常直接受到

    颱風影響,使傳統建

    築形式有所不同。

    3.請同學閱讀資料二

    的圖文,並回答探究

    二的題目。

    4.對照臺灣與其他國

    家平均降水量統計

    圖,以及民國 98 年

    莫拉克颱風 8 月 5 日

    ~8 月 10 日累積降

    1 教用版電子

    教科書

    1.問題討論

    2.紙筆測驗

    3.習作練習

    4.課堂問答

    【環境教

    育】

    環 J8 了解

    臺灣生態

    環境及社

    會發展面

    對氣候變

    遷的脆弱

    性與韌性。

    環 J9 了解

    氣候變遷

    減緩與調

    適 的 涵

    義,以及臺

    灣因應氣

    候變遷調

    適的政策。

    環 J10 了

    解天然災

    害對人類

    生活、生

    命、社會發

    展與經濟

    產業的衝

    擊。

    【防災教

  • 以及在地與全

    球意識,參與社

    會公益活動

    使用文

    字、照片、

    圖表、數

    據、地圖、

    年表、言語

    等多種方

    式,呈現並

    解釋探究

    結果。

    水量圖,說明莫拉克

    颱風 6 天內的強降

    水,超過全球許多國

    家的年平均降水量。

    5.說明沖刷大量土石

    的豪雨,不僅造成生

    命、財產損失,也使

    水 庫 淤 積 大 量 土

    石,影響蓄水功能。

    6.說明颱風也有正面

    影響,能適時的補充

    水資源,也是臺灣重

    要的水資源來源。

    ‧總結活動

    請同學歸納颱風的

    正、負面影響,並說

    明生活在臺灣,需要

    對颱風有更完整的

    認識,並了解如何因

    應災害。

    育】

    防 J6 應用

    氣象局提

    供的災害

    資訊,做出

    適當的判

    斷及行動

  • 臺東縣立東海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 1 期七年級【社會歷史】領域課程計畫

    教材來源 國中歷史翰林版七上 教學節數 20

    設計者 黃瓈瑩 教學者 社會領域——歷史教師

    課程結構圖

    (概念圖)

    歷史的基礎觀念 → 第一章 史前臺灣與原住民文化 → 第二章 大航海時代各方勢力的競逐

    → 第三章 原住民與外來者的接觸 → 第四章 清帝國統治政策的變遷 → 第五章 清帝國時期農商業的發展

    → 第六章 清帝國時期社會文化的變遷

    年級課程目標

    1. 認識歷史紀年方式

    2. 認識歷史分期方式

    3. 認識臺灣歷史分期

    4. 認識臺灣史前文化分期

    5. 認識臺灣史前文化

    6. 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的遷徙

    7. 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的分布

    8. 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的分類

    9. 認識臺灣原住民族的傳說與族群起源及文化傳承的關聯。

    10.認識大航海時代有哪些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競逐?

  • 11.認識大航海時代歐洲國家在東亞貿易的據點。

    12.認識大航海時代,臺灣在國際貿易扮演的角色。

    13.認識大航海時代,中、日海商在東亞海域貿易扮演的角色。

    14.認識中國的海禁政策對海商活動的影響。

    15.認識「倭寇」的活動如何影響海商在臺澎的活動。

    16.認識各方勢力在臺灣的競逐

    17.認識荷蘭占領臺灣南部

    18.認識荷、日貿易衝突

    19.認識西班牙占領臺灣北部

    20.認識荷、西爭奪臺灣北部

    21.認識荷蘭被鄭氏政權間的關係

    22 認識鄭氏政權在臺灣經營及對外貿易

    23.原住民與外來者的早期接觸

    24.與外來政權的合作與對抗

    25.外來者的影響

    26.清初治臺政策與措施

    27.晚清外力侵擾下的治臺政策與建設

    28.清帝國時期臺灣的農業發展

    29.清帝國時期臺灣的商業活動

    30.國際貿易的成長

    31.漢人社會與文教的發展

    32.原住民的社會文化變遷

  • 教學計劃表

    次 日期 主題

    單元

    名稱

    總綱核心素養

    領綱核心素養

    學習重點 教學活動概述

    (教學活動重點)

    數 教學資源 評量方式

    融入議題

    內容重點 備註

    學習內容 學習表現

    1 8/30~9/5

    8/31 開學

    第二

    臺灣

    的歷

    (上)

    言:

    歷史

    的基

    礎觀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社-J-B1

    歷 A-IV-1

    紀年與分

    期。

    社 3b-IV-3

    使 用 文

    字、照片、

    圖表、數

    據、地圖、

    年表、言語

    等多種方

    式,呈現並

    解釋探究

    結果。

    社 3c-IV-1

    聆聽他人

    意見,表達

    自 我 觀

    點,並能以

    同理心與

    他人討論。

    歷 1a-IV-1

    理解以不

    同的紀

    年、歷史分

    期描述過

    去的意義。

    1.說明學習歷史的重

    要性

    2.何謂歷史,從區分

    歷史事實與歷史解

    釋的角度切入。

    3.比較古今中外歷史

    紀年方式:

    西元紀年、帝王紀

    年、干支紀年、民國

    紀年

    4.介紹歷史分期的方

    式:

    (1)臺灣史:依照文字

    的有無。

    (2)中國史:依照朝代

    的順序。

    (3)世界史:依照時代

    的發展。

    1 1.翰林版電

    子書

    2.講義

    1.問題討論

    2.課堂問答

    3.作業整理

    【閱讀素

    養教育】

    閱 J1 發展

    多元文本

    的閱讀策

    略。

    閱 J2 發展

    跨文本的

    比對、分

    析、深究的

    能力,以判

    讀文本知

    識的正確

    性。

    閱 J3 理解

    學科知識

    內的重要

    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

    如何運用

    該詞彙與

    他人進行

    溝通。

    2 9/6~9/12

    第二

    臺灣

    的歷

    (上)

    第一

    史前

    臺灣

    與原

    住民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A3 規劃執行與

    創新應變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歷 Ba-IV-1

    考古發掘與

    史前文化。

    歷 1a-IV-2

    理解所習

    得歷史事

    件的發展

    歷程與重

    要歷史變

    1.器物區分的臺灣史

    前文化分期:

    (1)舊石器時代

    (2)新石器時代

    (3)金屬器時代

    2.舊石器時代—長濱

    1 1.翰林版電

    子書

    2.講義

    1.問題討論

    2.課堂問答

    3.作業整理

    人權教育】

    人 J4 了解

    平等、正義

    的原則,並

    在生活中

    實踐。

  • 族文

    C3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社-J-A2

    社-J-A3

    社-J-B1

    社-J-C3

    遷。

    歷 1b-IV-2

    運用歷史

    資料,進行

    歷史事件

    的因果分

    析與詮釋。

    社 2a-IV-1

    敏銳察覺

    人與環境

    的互動關

    係及其淵

    源。

    社 2b-IV-2

    尊重不同

    群體文化

    的 差 異

    性,並欣賞

    其文化之

    美。

    社 2c-IV-1

    從歷史或

    社會事件

    中,省思自

    身或所屬

    群體的文

    化淵源、處

    境及自主

    性。

    社 3b-IV-3

    使用文

    字、照片、

    圖表、數

    據、地圖、

    年表、言語

    等多種方

    文化

    (1)時間

    (2)地點

    (3)文化特色

    3.新石器時代的文化

    (1)大坌坑文化的特

    (2)圓山文化的特色

    (3)卑南文化的特色

    (4)南關里遺址的特

    4.新石器革命的意

    義,用以區分舊石器

    時代與新石器時代

    的差別。

    5.金屬器時代的文化

    (1)十三行文化的特

    人 J5 了解

    社會上有

    不同的群

    體 和 文

    化,尊重並

    欣賞其差

    異。

    【海洋教

    育】

    海 J11 了

    解海洋民

    俗信仰與

    祭典之意

    義及其與

    社會發展

    之關係。

    海 J13 探

    討海洋對

    陸上環境

    與生活的

    影響。

    【環境教

    育】

    環 J1 了解

    生物多樣

    性及環境

    承載力的

    重要性。

  • 式,呈現並

    解釋探究

    結果。

    3 9/13~9/19

    第二

    臺灣

    的歷

    (上)

    第一

    章史

    前臺

    灣與

    原住

    民族

    文化

    A1 身心素質與

    自我精進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社-J-A1

    社-J-B1

    歷 Ba-IV-2

    臺灣原住民

    族的遷徙與

    傳說。

    社 2c-IV-1

    從歷史或

    社會事件

    中,省思自

    身或所屬

    群體的文

    化淵源、處

    境及自主

    性。

    1.臺灣原住民為南島

    語族

    2.南島語族的分布範

    3.從不同研究去推測

    史前時代的臺灣原

    住民與東南亞、太平

    洋 諸 島 有 貿 易 交

    流,並向外擴散遷

    徙:

    (1)樹皮衣

    (2)臺灣玉

    3.臺灣原住民在不同

    時期的稱呼

    4.臺灣原住民族依照

    地理位置分類:

    (1)平埔族的分布、族

    群、特色

    (2) 高 山 各 族 的 分

    布、族群、特色

    5.臺灣原住民族的傳

    (1)阿美族的祖先起

    源傳說

    (2)邵族的白鹿傳說

    1 1.翰林版電

    子書

    2.講義

    1.問題討論

    2.課堂問答

    3.作業整理

    【海洋教

    育】

    海 J11 了

    解海洋民

    俗信仰與

    祭典之意

    義及其與

    社會發展

    之關係。

    【原住民

    族教育】

    原 J2 了解

    原住民族

    語言發展

    的文化脈

    絡與智慧。

    原 J3 培養

    對各種語

    言文化差

    異的尊重。

    原 J4 認識

    原住民族

    在各歷階

    段的重大

    事件。

    原 J10 認

    識原住民

    族地區、部

    落及傳統

    土地領域

    的地理分

    佈。

    原 J12 主

  • 動關注原

    住民族土

    地與自然

    資源議題。

    4

    9/20~9/26

    9/26 補 10/2

    上班上課

    第二

    臺灣

    的歷

    (上)

    第二

    大航

    海時

    代各

    方勢

    力的

    競逐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C3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社-J-A2

    社-J-B1

    社-J-C3

    歷 Bb-IV-1

    十六、十七

    世紀東亞海

    域的各方勢

    力。

    社 2c-IV-1

    從歷史或

    社會事件

    中,省思自

    身或所屬

    群體的文

    化淵源、處

    境及自主

    性。

    社 3b-IV-3

    使 用 文

    字、照片、

    圖表、數

    據、地圖、

    年表、言語

    等多種方

    式,呈現並

    解釋探究

    結果。

    歷 1a-IV-2

    理解所習

    得歷史事

    件的發展

    歷程與重

    要歷史變

    遷。

    歷 1b-IV-2

    運用歷史

    資料,進行

    歷史事件

    的因果分

    析與詮釋。

    1.歐洲人東來的原

    因:

    對東南亞、中國、

    印度等地的貴重物

    品需求日增。

    2.大航海時代出現的

    時間:

    十五世紀末

    3.大航海時代在東亞

    競逐的歐洲國家:

    (1)葡萄牙人

    (2)西班牙人

    (3)荷蘭人

    4.大航海時代歐洲人

    在東亞貿易的據點

    (1)葡萄牙:中國澳門

    (2)西班牙:菲律賓馬

    尼拉、臺灣北部

    (3)荷蘭:印尼巴達維

    亞、臺灣南部

    1 1.翰林版電

    子書

    2.講義

    1.問題討論

    2.課堂問答

    3.作業整理

    【海洋教

    育】

    海 J9 了解

    我國與其

    他國家海

    洋文化的

    異同。

    【閱讀素

    養教育】

    閱 J1 發展

    多元文本

    的閱讀策

    略。

    閱 J2 發展

    跨文本的

    比對、分

    析、深究的

    能力,以判

    讀文本知

    識的正確

    性。

    閱 J3 理解

    學科知識

    內的重要

    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

    如何運用

    該詞彙與

    他人進行

    溝通。

  • 5

    9/27~10/3

    10/1~2

    中秋節放假

    第二

    臺灣

    的歷

    (上)

    第二

    大航

    海時

    代各

    方勢

    力的

    競逐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C3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社-J-A2

    社-J-B1

    社-J-C3

    歷 Bb-IV-1

    十六、十七

    世紀東亞海

    域的各方勢

    力。

    社 2c-IV-1

    從歷史或

    社會事件

    中,省思自

    身或所屬

    群體的文

    化淵源、處

    境及自主

    性。

    社 3b-IV-3

    使 用 文

    字、照片、

    圖表、數

    據、地圖、

    年表、言語

    等多種方

    式,呈現並

    解釋探究

    結果。

    歷 1a-IV-2

    理解所習

    得歷史事

    件的發展

    歷程與重

    要歷史變

    遷。

    歷 1b-IV-2

    運用歷史

    資料,進行

    歷史事件

    的因果分

    析與詮釋。

    1.大航海時代前後,

    東亞海域貿易的狀

    況。

    2.倭寇與海商的定

    義。

    3.海禁政策實施的背

    景、經過、結果與影

    響。

    4.倭寇的活動影響中

    國海商從澎湖遷徙

    至臺灣笨港一帶。

    1 1.翰林版電

    子書

    2.講義

    1.問題討論

    2.課堂問答

    3.作業整理

    【海洋教

    育】

    海 J9 了解

    我國與其

    他國家海

    洋文化的

    異同。

    【閱讀素

    養教育】

    閱 J1 發展

    多元文本

    的閱讀策

    略。

    閱 J2 發展

    跨文本的

    比對、分

    析、深究的

    能力,以判

    讀文本知

    識的正確

    性。

    閱 J3 理解

    學科知識

    內的重要

    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

    如何運用

    該詞彙與

    他人進行

    溝通。

    6

    10/4~10/10

    10/9 補 10/10

    10/10~11 國

    慶日連假

    第二

    臺灣

    的歷

    第二

    大航

    海時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歷 Bb-IV-1

    十六、十七

    世紀東亞海

    域的各方勢

    社 2c-IV-1

    從歷史或

    社會事件

    中,省思自

    1.葡、荷、西在東亞

    的據點—荷蘭:印尼

    巴達維亞

    2.荷蘭聯合東印度公

    1 1.翰林版電

    子書

    2.講義

    1.問題討論

    2.課堂問答

    3.作業整理

    【海洋教

    育】

    海 J9 了解

    我國與其

  • (上)

    代各

    方勢

    力的

    競逐

    C3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社-J-A2

    社-J-B1

    社-J-C3

    力。 身或所屬

    群體的文

    化淵源、處

    境及自主

    性。

    社 3b-IV-3

    使 用 文

    字、照片、

    圖表、數

    據、地圖、

    年表、言語

    等多種方

    式,呈現並

    解釋探究

    結果。

    歷 1a-IV-2

    理解所習

    得歷史事

    件的發展

    歷程與重

    要歷史變

    遷。

    歷 1b-IV-2

    運用歷史

    資料,進行

    歷史事件

    的因果分

    析與詮釋。

    司在東亞海域貿易

    的角色

    3.荷蘭先出兵澎湖,

    失敗,轉而前往占據

    臺灣南部

    4.荷蘭在臺灣南部建

    (1)熱蘭遮城:行政中

    (2)普羅民遮城:商業

    中心

    5.荷治時期,臺灣成

    為國際貿易的轉運

    站。

    6.荷、日貿易衝突的

    開始與結束

    (1)濱田彌兵衛事件

    (2)鎖國政策

    他國家海

    洋文化的

    異同。

    【閱讀素

    養教育】

    閱 J1 發展

    多元文本

    的閱讀策

    略。

    閱 J2 發展

    跨文本的

    比對、分

    析、深究的

    能力,以判

    讀文本知

    識的正確

    性。

    閱 J3 理解

    學科知識

    內的重要

    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

    如何運用

    該詞彙與

    他人進行

    溝通。

    7

    10/11~10/17

    第一次定期

    評量週

    (10/13、14)

    第二

    臺灣

    的歷

    (上)

    第二

    大航

    海時

    代各

    方勢

    力的

    競逐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C3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社-J-A2

    社-J-B1

    歷 Bb-IV-1

    十六、十七

    世紀東亞海

    域的各方勢

    力。

    社 2c-IV-1

    從歷史或

    社會事件

    中,省思自

    身或所屬

    群體的文

    化淵源、處

    境及自主

    1.西班牙占領臺灣北

    部的原因

    2.西班牙在臺灣北部

    的經營

    (1)基隆

    (2)淡水

    (3)蛤仔難

    1 1.翰林版電

    子書

    2.講義

    1.問題討論

    2.課堂問答

    3.作業整理

    【海洋教

    育】

    海 J9 了解

    我國與其

    他國家海

    洋文化的

    異同。

    【閱讀素

  • 社-J-C3 性。

    社 3b-IV-3

    使 用 文

    字、照片、

    圖表、數

    據、地圖、

    年表、言語

    等多種方

    式,呈現並

    解釋探究

    結果。

    歷 1a-IV-2

    理解所習

    得歷史事

    件的發展

    歷程與重

    要歷史變

    遷。

    歷 1b-IV-2

    運用歷史

    資料,進行

    歷史事件

    的因果分

    析與詮釋。

    3.日本鎖國政策對西

    班牙占據臺灣北部

    的影響:荷蘭驅逐西

    班牙,占據臺灣西

    部。

    4.荷蘭被鄭氏取代

    (1)荷蘭與鄭氏在東

    亞海域貿易的關係

    (2) 鄭 成 功 率 兵 攻

    臺,取代荷蘭人在臺

    的統治。

    養教育】

    閱 J1 發展

    多元文本

    的閱讀策

    略。

    閱 J2 發展

    跨文本的

    比對、分

    析、深究的

    能力,以判

    讀文本知

    識的正確

    性。

    閱 J3 理解

    學科知識

    內的重要

    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

    如何運用

    該詞彙與

    他人進行

    溝通。

    8 10/18~10/24

    第二

    臺灣

    的歷

    (上)

    第 三

    章 原

    住 民

    與 外

    來 者

    的 接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C3 多元文化與

    國際理解

    社-J-A2

    社-J-B1

    社-J-C3

    歷 Bb-IV-2

    原住民族與

    外來者的接

    觸。

    社 2c-IV-1

    從歷史或

    社會事件

    中,省思自

    身或所屬

    群體的文

    化淵源、處

    境及自主

    性。

    社 3b-IV-3

    使 用 文

    字、照片、

    1.原住民與中、日海

    商的接觸

    2.原住民與歐洲海權

    國家的接觸

    3.原住民與外來政權

    的合作—與荷蘭合

    作:郭懷一事件

    1 1.翰林版電

    子書

    2.講義

    1.問題討論

    2.課堂問答

    3.作業整理

    【原住民

    族教育】

    原 J2 了解

    原住民族

    語言發展

    的文化脈

    絡與智慧。

    原 J3 培養

    對各種語

    言文化差

    異的尊重。

    原 J4 認識

  • 圖表、數

    據、地圖、

    年表、言語

    等多種方

    式,呈現並

    解釋探究

    結果。

    歷 1a-IV-2

    理解所習

    得歷史事

    件的發展

    歷程與重

    要歷史變

    遷。

    歷 1b-IV-2

    運用歷史

    資料,進行

    歷史事件

    的因果分

    析與詮釋。

    原住民族

    在各歷階

    段的重大

    事件。

    原 J12 主

    動關注原

    住民族土

    地與自然

    資源議題。

    【閱讀素

    養教育】

    閱 J1 發展

    多元文本

    的閱讀策

    略。

    閱 J2 發展

    跨文本的

    比對、分

    析、深究的

    能力,以判

    讀文本知

    識的正確

    性。

    閱 J3 理解

    學科知識

    內的重要

    詞彙的意

    涵,並懂得

    如何運用

    該詞彙與

    他人進行

    溝通。

    9 10/25~10/31

    第二

    臺灣

    的歷

    第 三

    章 原

    住 民

    與 外

    A2 系統思考與

    解決問題

    B1 符號運用與

    溝通表達

    歷 Bb-IV-2

    原住民族與

    外來者的接

    觸。

    社 2c-IV-1

    從歷史或

    社會事件

    中,省思自

    1.原住民與外來政權

    的合作─與鄭氏合

    作:驅逐荷蘭人

    1 1.翰林版電

    子書

    2.講義

    1.問題討論

    2.課堂問答

    3.作業整理

    【原住民

    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