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1
10 责任编辑 蒋漫冰 视觉编辑 姚玉甲 组版 马爱贤 校对 田生智 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www.xiancn.com 文化纵横 中华门文化 贝司 真麦实曲说酿醋 侯玲 欢迎赐稿 来稿请寄 [email protected] 本版插图 赵国明 送你一个紧箍咒 张天野 中国之门,无处不在。有实在的, 也有虚拟的。大到国门,中至城门、宫 门、殿门,小至院门、户门、家门,以及 大门、二门、侧门、偏门、后门。天宫有 南天门,五岳有山门,皇宫金銮殿有九 重门。阊阖,传说中的天门,也指皇宫 的正门。李白有“门馀阊阖字”,王维 有“九天阊阖开宫殿”。城墙有四门、 五门,牌楼有三门、五门等等不一而 足。还有侯门深似海之说,这里的意 味就不仅仅是三门、五门,几重门了。 而我们就好似生活在一重重叠压而来 的门中。你得势或兴旺时,门庭若市, 门前车水马龙,很红火;而你失势或衰 败时,一定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 言:“门前冷落鞍马稀。”人的一生,好 像撞不破的是墙,走不尽的是门。 唐代有与尚书省、中书省并列的 门下省,这可能是以门之名设置的最 高官府了。官府亦叫衙门,“天下衙门 朝南开,有理无钱甭进来。”门为什么 朝南开?一说房屋朝南有利于采光; 二说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南向。《易经· 说卦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 治。”《礼记》:“天子负南向而立。”黄门 呢,为官职名,称黄门侍郎。汉有黄门 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专门侍奉皇帝 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 宦官为黄门。另外,男的入赘女家,称 上门女婿,也称为倒插门,即到女方家 接续宗祧,补充劳力,并赡养女家老 人。 军门,一般指军营的门。明代称 总督、巡抚为军门,清代则为提督或总 兵加提督衔者的尊称。军营之门亦叫 辕门。《辞源》:“古代帝王巡兽田猎,止 宿处周以车,作屏障。出入处仰两车 使车辕相向以表示门,称辕门。”古时 驻军主帅帐前树牙旗表示为军门,也 称“牙门”。历史上还用其作将军名号 —牙门将军,为三国时代刘备创置, 五虎上将赵云及魏延均获过此职。牙 门将军虽为“杂号将军的一种”,但必 须是文武双全的骁将,并与主公关系 十分亲近,常伴主公左右,参赞军谋, 统领亲兵。外军征伐时,牙门将军留 守卫护中央;主公亲自征伐时,牙门将 军负责统领亲兵,遇到危险时需舍死 护主。 门,既是房屋的外檐装修,又是独 立的建筑,比如广场中、街道口、宫门 外的牌坊牌楼,民居的滚脊门楼,以及 山岳寺庙的山门等等,都属于门的种 类。四川隆昌石牌坊一条街,现存石 牌坊 17 座;陕西高陵号称牌楼一枝花, 曾经一个 2 万人的小县城就有 16 座牌 楼;陕西佳县白云山有头天门、二天 门、三天门、四天门。 独特的中国建筑文化,因“门”而 益发独特。宫门上巨大的门钉,横九 纵九,九九八十一枚,如凸立的文字, 寓意之深远,可以说揉进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许多内涵。此外,中国的门,也 派生出“禹凿龙门” “鲤鱼跳龙门”的传 说;北宋大儒程颢、程颐,引出“程门立 雪”故事,再有成语“班门弄斧”等。在 民间,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 心。而反映杨家将故事的戏剧有《杨 门女将》《辕门斩子》和《穆桂英大破天 门阵》,都与门有关。 当然,门也用来代表有名望的家 族,称名门望族。孔子学生亦称孔门 学子。有豪门,当然还有寒门、将门、 农门,以及娼门、赌门、地狱之门、鬼门 等等。 地名有广东的虎门、福建的金门、 重庆的朝天门,而西安的门就更多啦, 如端履门、西华门、后宰门、东仓门、太 阳庙门、五岳庙门、教场门、书院门、南 院门、北院门、贡院门、南廓门、东厅 门、马坊门、东县门等,仅城墙圈子内 就有几十个。另外,黄河三门峡有“人 门、神门、鬼门”,长江三峡有“夔门天 下雄”。 临水城门、水闸叫水门,水门还指 中医穴位水突穴。说到中医,其穴位 有:魂门、盲门、章门、冲门、哑门、殷 门、箕 门、液 门、石 门、梁 门、幽 门、云 门、命门、金门等不下数十种。 门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 的,门是功利的,亦是哲学的。门占尽 了出入口“关口要径”的优势,门总是 引人注目的。《论语·雍也》中便有:“谁 能出不由户?” 门,是一个家族或家庭的脸面,人 们自然要在这个门上多费心思,并百 般装饰美化。除过贴门神画,还有悬 匾额,陕北民歌即有“正月里闹元宵, 金匾绣开了”之词。尤其是在节庆、结 婚、寿诞、添贵子、中状元、加官晋爵等 喜事临门时,需在门上张灯结彩、门前 放鞭炮。除夕夜,人们要在门上挂红 灯、贴春联,还要贴福字。《晋书·礼志 上》:“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 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另外,端午节 则要在门上插艾草,挂菖蒲。清代富 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菖蒲艾子》:“端 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 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大门为人看重,而后门易被人忽 视。后门比较隐蔽,古往今来“走后 门”,被议为徇私行贿,而后门也成了 行不可告人勾当之门。东汉时,荆州 县令曾给关西夫子杨震送金子,就是 夜晚从后门而入。杨震拒金,成就了 清廉的美名。 “岐山臊子面”的灵魂是臊子,臊 子的精髓是醋。岐山手工醋造就了岐 山的经典美食:臊子面、擀面皮,同时 还有副产品:醋糟粉和各类离不开醋 的热菜凉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酿醋, 既有热闹看又有门道学。岐山人酿醋 讲究真麦实曲,它耗工费料,工艺繁 复,改动任何一个环节,醋的味道就有 了差异。而且,此艺传女不传男,婆婆 传媳妇,家家有秘方。岐山醋,若做好 了,味道各有千秋;若做失败了,只能 倒掉醋坯,一家人抱怨一年。 “端午节,大麦黄,收大麦老阿婆 忙。”晾晒干净的大麦粒在机器上被粉 碎成小颗粒,等入中伏、知了叫的时 候,老阿婆提前一天发酵头,全家人忙 “踩曲”。抬出浆水罐,按比例舀酵头 糊、老浆水和井水,拌粉碎的大麦颗 粒,再用特制的木质模子压制成块。 踩曲,需要壮劳力用脚踏瓷实。而制 曲,是作醋的首个环节。 踩好的曲坯稍作晾晒后,用纸包 裹得四棱上线,皂荚刺封口,然后将其 捂在晒热乎的麦秸堆里,曲坯间放鲜 椿叶,最后盖好麦秸麻袋片,这叫捂 曲。中伏天,高温下,曲坯自然发酵产 生青霉素,长出青黄红色的霉子。二 十一天后,曲坯子发热干透,去掉纸, 让其在阴凉透风处静等中秋。暑热下 去,秋风习习。老阿婆带媳妇搬笸篮, 持砍刀,把干透的曲坯砍成拇指大小 备用。 中秋前后,老阿婆掐算三六九的 好日子,清早架起硬柴火,用大口铁锅 “煮醋”,锅里主要原料是小麦粒,掺豌 豆、高粱、红豆、黑豆等杂粮,加井水熬 煮七八个小时,待其黏稠如八宝粥即 可。煮好的杂粮糊兑凉水,温乎时装 入深口大瓮,兑入曲坯,制成醋坯糊, 其稀稠凭经验,且极考眼力。等其自 然发酵冒气泡,老阿婆用特制的木筢 子早晚上下打动醋坯糊,叫“打醋”。 七天足以让醋坯糊在大瓮里充分发 酵,然后在醋坯糊上苫好麦麸,再用透 气的家什盖好,安静地等待一月。 拌醋,神秘又神圣。夜深人静,外 人莫入。老阿婆关起门来,焚香净手, 此时忌言语。洗净晾干的笸篮用麦秸 秆火轻烤,据说辟邪。“拌醋”全凭经 验,用醋坯糊兑麦麸,卖力搅匀后苫 盖,而用来苫的东西很讲究:当家人的 外套、铁铧头、擀面杖、酸枣枝、箩儿, 物物摆放有序,再勿乱动。拌醋当天, 午饭定是臊子面,奉三炷香为敬“醋阿 婆”。这些天,家里常常会飞一种大蜂 般的蛾,岐山人叫它“醋阿婆”,据说 “醋阿婆”是专门经管好醋的,好兆头。 将醋坯在笸篮里捂三五天发热, 早晚翻搅,三天味上齐。好醋坯,浓烈 的酸味会让翻搅的人睁不开眼。那几 日的老阿婆满身酸味,洗都洗不掉,她 却乐意去人堆里走动,这的确值得骄 傲。等醋坯凉时,将笸篮中间挖空,一 天搅动三次,两天后,醋坯凉透,再次 装进大瓮。此时老阿婆长长喘口气, 大功告成。 淋醋,是颇为 炫耀的活,醋坯兑 井水,潺潺流出酸 香浓郁的醋,真是 件美好的事情。在 豁亮的地方,在炕 桌上,一溜儿摆开 大瓷盆、小瓦盆,这 架势,看得人眼花 缭乱。装醋坯的缸 底搭高粱秸,用来 过滤醋糟。淋醋的 大瓦缸如大肚罗 汉,底侧有小洞,以 插引流的“醋筒 子”。装好醋坯,加 井水,静置半小时, 拔开“醋筒子”,醋,便喷涌而出,这是 上等醋,燣臊子的恩物。再加水,淋出 二等醋。不过,“田忌赛马”的思路很 管用,用二等醋淋下一缸的头道醋,循 环往复,最后只有一盆二等醋和三等 醋。这活需要数学脑子,有经验的老 阿婆不识字却能分清,而初学者却不 一定懂得统筹。话说某家新媳妇淋 醋,淋出几大瓮几大盆的淡味醋,遭人 笑话。 岐山人说:“生娃做醋这活,如赌 博,咧不成嘴(即说大话)。”意思是说, 做醋高深莫测,靠手艺和运气。 醋糟,是宝。加井水搅拌,捞去渣 滓,静置汤水,有粉子澄出来,它是原 料中的五谷淀粉,将其用特制的“面皮 锣锣”摊成“醋粉” —油亮的褐色,带 淡淡的醋香味。“油蒜辣子凉拌‘醋 粉’,给个神仙都不换,此物只有岐山 有,岐山只在九、十月。”过了这个季 节,要吃的话得再等一年。 酸甜苦辣,酸字当头。酸,是北方 人的头等调料。小孩儿出生、满月宴 定有酸香的“臊子面”;老人没了,在棺 材里的脚底下垫块曲坯,意在儿孙 发。醋是岐山人一生的伴侣。 六月间制曲,十月淋醋,手工醋酿 造历时近一百天。它,耗尽能人心智, 展示周原传统文化,是岐山人一年的 收成和骄傲。 不久前,观看一部有关张作霖的 电视剧,片中偶尔出现了张作霖自称 雨亭的情景。笔者觉得这是电视剧中 的一个小瑕疵。为什么这么说?雨亭 是张作霖的字,一般地,不能自称自己 的字。 如今国人的名字大多比较简单, 一般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 “姓”沿袭祖辈而来,代表着血缘关系; “名”则往往凝聚着长辈的殷切希望。 名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 是: “一个或几个字,跟姓合在一起,用 来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别的人。”然而 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并不是一回 事,二者是分开使用的。 《颜氏家训》:“名以正体,字以表 德。”古人有名有字,名主要用来自称, 此外也供同辈或长辈称呼用;字有尊 重的意味,供他人称呼时用。古代婴 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 呼唤。而字呢,男子 20 岁(成人)举行 加冠时取字,女子 15 岁许嫁时举行笄 礼取字。 按照古代的称谓礼仪,自称时称 “名”,称别人时用“字”,是基本的礼 貌。在人际交往中,对平辈或尊辈只 能称字,不能称名,否则会被认为是一 种不敬和冒犯的行为。下对上、卑对 尊,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 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 敬”或叫“大逆不道”。 由于称字已经表达了尊重,因此 可以不加“兄”、“先生”之类的后缀。 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在他的集子里,凡 是涉及到哥哥苏轼的诗,多是直书“子 瞻”。同样是在宋代,梅尧臣比王安石 年长 19 岁,他去世后,王安石写诗缅 怀,题目就是《哭梅圣俞》,直呼梅尧臣 的字。后人写诗作文,动辄在别人的 字后加“兄”、“先生”等,以为这样更能 表达尊重的态度,其实没有必要。 字有尊重的意味,所以个人自称 时,只能使用自己的名或号,否则就是 妄自尊大了。因此,电视剧中“曹操自 称孟德” “赵云自称子龙”等等,都是对 “字”的滥用。 自称字的现象古代极少,但也不 是没有。白居易字乐天,他的《与元 九书》落款是“乐天再拜”。面对元 稹,白居易自称字,惟一的解释是白 居易和元稹关系太好了,即使言辞失 礼,元稹也不以为忤。翻看白居易的 集子可知,他的行文是很谨严的,如 《与杨虞卿书》:“居易顿首。”《与济法 师书》:“居易稽首。”都是以名自称, 合礼得体。 “死板”一词是指一个人做事不灵 活,它源于古代铸钱技术。 古时的钱都是将铜水、银水倒进 一个一个的模子铸造出来的,这种铸 钱技术始于宋代。清代翟灏的《通俗 编》里面讲到,宋代规定铸钱的模具, 每一模板是六十四文。为防止盗版贪 污钱,规定“板板六十四”不得变更。 而最早解释这一俗语的是清代范寅所 著的《越谚·数目之谚》: “板板六十四, 铸钱定例也,喻不活。”不活,即死也, 这是“死板”一词的直接来源。 (文会) 在中国许多人都爱读《西游记》, 如果问《西游记》里最厉害的法宝是什 么,那答案肯定五花八门:什么银角大 王的紫金葫芦,罗刹女的芭蕉扇,狮驼 岭三怪的阴阳二气瓶,金毛犼的紫金 玲,黄眉怪的金钹和人种袋,还有青牛 精的金刚琢。不得不说,这金刚琢很 接近笔者心中的答案—即孙悟空头 上的金箍儿,两者都是圈儿,但笔者认 为,金箍儿比金刚琢更强更好用。 为何这么说呢?且看书中是如何 讲的,第8回如来送三个金箍儿给观 音说:“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 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 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 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 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 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 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 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从中我们可知此法宝的厉害:其 一箍儿见肉生根,无法摘除;其二法宝 不单有硬件,还有软件咒语;其三法宝 成系列,根据软件不同,有金紧禁三 种。 金箍儿的功效如何呢?我们接着 看,第 14 回,因孙悟空不服唐僧管束, 观音送箍儿和紧箍咒给唐僧。悟空戴 上后,唐僧一念咒语,悟空就“痛得竖 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 从此死心塌地保唐僧取经。第 17 回, 黑风怪偷走锦斓袈裟,悟空搬请观音, 观音将箍儿套在黑风怪的头上,妖怪 果然服了,乖乖当了观音的落珈山后 的守山大神。第42回,收服红孩儿, 观音又开启了箍儿的超级复制功能, 将箍儿一变五,一个套头,两个套手, 两个套脚,念动咒语把红孩儿收做善 财童子。在这回里,观音解说道,悟空 那个是紧箍儿,黑风怪那个是禁箍儿, 而红孩儿这个是金箍儿。更妙的是, 在第 100 回,唐僧诸人修成正果,悟空 说既已成佛,请唐僧念个松箍咒,取下 金箍儿,唐僧说:“今已成佛,自然去 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 看。”果然,那见肉生根的金箍儿神奇 地消失了。 《西游记》虽是神怪小说,但对世 情的描绘却一点不差,紧箍咒就是一 例。紧箍咒其实是文明的一个基本精 神文化特征,是固化在每个文明个体 头脑中的价值观。孙悟空没紧箍咒束 缚时桀骜不驯,甚至可以大闹天宫。 一旦戴上了金箍儿,便驯服了不少,可 其战斗力相应也下降许多—西天路 上,是个妖精就让孙大圣头疼半天, 此无他,皆紧箍咒之功也。那么,紧 箍咒是好是坏呢?综合来看,紧箍咒 还是利大于弊的,人生存于社会中, 若不让其受限制反而是对其最大的 伤害。 小说里的金箍儿是否真的消失了 呢?以笔者的拙见,它并没消失,而是 已经长在悟空的心里去了。 古人的名与字 张勇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 国学“死板”一词 源于古代铸钱术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Feb-2020

3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中华门文化epaper.xiancn.com/xawb/page/21/2016-05/22/10/2016052210_pdf.pdf · 10 责任编辑 蒋漫冰 视觉编辑 姚玉甲 组版 马爱贤 校对

10 责任编辑蒋漫冰视觉编辑姚玉甲

组版马爱贤 校对 田生智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www.xiancn.com 文化纵横

中华门文化□贝 司

真麦实曲说酿醋□侯 玲

欢迎赐稿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

本版插图 赵国明

送你一个紧箍咒□张天野

中国之门,无处不在。有实在的,也有虚拟的。大到国门,中至城门、宫门、殿门,小至院门、户门、家门,以及大门、二门、侧门、偏门、后门。天宫有南天门,五岳有山门,皇宫金銮殿有九重门。阊阖,传说中的天门,也指皇宫的正门。李白有“门馀阊阖字”,王维有“九天阊阖开宫殿”。城墙有四门、五门,牌楼有三门、五门等等不一而足。还有侯门深似海之说,这里的意味就不仅仅是三门、五门,几重门了。而我们就好似生活在一重重叠压而来的门中。你得势或兴旺时,门庭若市,门前车水马龙,很红火;而你失势或衰败时,一定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言:“门前冷落鞍马稀。”人的一生,好像撞不破的是墙,走不尽的是门。

唐代有与尚书省、中书省并列的门下省,这可能是以门之名设置的最高官府了。官府亦叫衙门,“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甭进来。”门为什么朝南开?一说房屋朝南有利于采光;二说中国文化特别重视南向。《易经·说卦传》:“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礼记》:“天子负南向而立。”黄门呢,为官职名,称黄门侍郎。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另外,男的入赘女家,称上门女婿,也称为倒插门,即到女方家接续宗祧,补充劳力,并赡养女家老人。

军门,一般指军营的门。明代称总督、巡抚为军门,清代则为提督或总兵加提督衔者的尊称。军营之门亦叫辕门。《辞源》:“古代帝王巡兽田猎,止宿处周以车,作屏障。出入处仰两车

使车辕相向以表示门,称辕门。”古时驻军主帅帐前树牙旗表示为军门,也称“牙门”。历史上还用其作将军名号——牙门将军,为三国时代刘备创置,五虎上将赵云及魏延均获过此职。牙门将军虽为“杂号将军的一种”,但必须是文武双全的骁将,并与主公关系十分亲近,常伴主公左右,参赞军谋,统领亲兵。外军征伐时,牙门将军留守卫护中央;主公亲自征伐时,牙门将军负责统领亲兵,遇到危险时需舍死护主。

门,既是房屋的外檐装修,又是独立的建筑,比如广场中、街道口、宫门外的牌坊牌楼,民居的滚脊门楼,以及山岳寺庙的山门等等,都属于门的种类。四川隆昌石牌坊一条街,现存石牌坊17座;陕西高陵号称牌楼一枝花,曾经一个2万人的小县城就有16座牌楼;陕西佳县白云山有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四天门。

独特的中国建筑文化,因“门”而益发独特。宫门上巨大的门钉,横九纵九,九九八十一枚,如凸立的文字,寓意之深远,可以说揉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涵。此外,中国的门,也派生出“禹凿龙门”“ 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北宋大儒程颢、程颐,引出“程门立雪”故事,再有成语“班门弄斧”等。在民间,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而反映杨家将故事的戏剧有《杨门女将》《辕门斩子》和《穆桂英大破天门阵》,都与门有关。

当然,门也用来代表有名望的家族,称名门望族。孔子学生亦称孔门学子。有豪门,当然还有寒门、将门、农门,以及娼门、赌门、地狱之门、鬼门

等等。地名有广东的虎门、福建的金门、

重庆的朝天门,而西安的门就更多啦,如端履门、西华门、后宰门、东仓门、太阳庙门、五岳庙门、教场门、书院门、南院门、北院门、贡院门、南廓门、东厅门、马坊门、东县门等,仅城墙圈子内就有几十个。另外,黄河三门峡有“人门、神门、鬼门”,长江三峡有“夔门天下雄”。

临水城门、水闸叫水门,水门还指中医穴位水突穴。说到中医,其穴位有:魂门、盲门、章门、冲门、哑门、殷门、箕门、液门、石门、梁门、幽门、云门、命门、金门等不下数十种。

门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门是功利的,亦是哲学的。门占尽了出入口“关口要径”的优势,门总是引人注目的。《论语·雍也》中便有:“谁能出不由户?”

门,是一个家族或家庭的脸面,人

们自然要在这个门上多费心思,并百般装饰美化。除过贴门神画,还有悬匾额,陕北民歌即有“正月里闹元宵,金匾绣开了”之词。尤其是在节庆、结婚、寿诞、添贵子、中状元、加官晋爵等喜事临门时,需在门上张灯结彩、门前放鞭炮。除夕夜,人们要在门上挂红灯、贴春联,还要贴福字。《晋书·礼志上》:“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另外,端午节则要在门上插艾草,挂菖蒲。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菖蒲艾子》:“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于门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剑之遗意。”

大门为人看重,而后门易被人忽视。后门比较隐蔽,古往今来“走后门”,被议为徇私行贿,而后门也成了行不可告人勾当之门。东汉时,荆州县令曾给关西夫子杨震送金子,就是夜晚从后门而入。杨震拒金,成就了清廉的美名。

“岐山臊子面”的灵魂是臊子,臊子的精髓是醋。岐山手工醋造就了岐山的经典美食:臊子面、擀面皮,同时还有副产品:醋糟粉和各类离不开醋的热菜凉菜。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酿醋,既有热闹看又有门道学。岐山人酿醋讲究真麦实曲,它耗工费料,工艺繁复,改动任何一个环节,醋的味道就有了差异。而且,此艺传女不传男,婆婆传媳妇,家家有秘方。岐山醋,若做好了,味道各有千秋;若做失败了,只能倒掉醋坯,一家人抱怨一年。

“端午节,大麦黄,收大麦老阿婆忙。”晾晒干净的大麦粒在机器上被粉碎成小颗粒,等入中伏、知了叫的时候,老阿婆提前一天发酵头,全家人忙

“踩曲 ”。抬出浆水罐,按比例舀酵头糊、老浆水和井水,拌粉碎的大麦颗粒,再用特制的木质模子压制成块。踩曲,需要壮劳力用脚踏瓷实。而制曲,是作醋的首个环节。

踩好的曲坯稍作晾晒后,用纸包裹得四棱上线,皂荚刺封口,然后将其捂在晒热乎的麦秸堆里,曲坯间放鲜椿叶,最后盖好麦秸麻袋片,这叫捂曲。中伏天,高温下,曲坯自然发酵产生青霉素,长出青黄红色的霉子。二十一天后,曲坯子发热干透,去掉纸,让其在阴凉透风处静等中秋。暑热下去,秋风习习。老阿婆带媳妇搬笸篮,持砍刀,把干透的曲坯砍成拇指大小备用。

中秋前后,老阿婆掐算三六九的好日子,清早架起硬柴火,用大口铁锅

“煮醋”,锅里主要原料是小麦粒,掺豌豆、高粱、红豆、黑豆等杂粮,加井水熬煮七八个小时,待其黏稠如八宝粥即可。煮好的杂粮糊兑凉水,温乎时装入深口大瓮,兑入曲坯,制成醋坯糊,其稀稠凭经验,且极考眼力。等其自然发酵冒气泡,老阿婆用特制的木筢子早晚上下打动醋坯糊,叫“打醋”。七天足以让醋坯糊在大瓮里充分发酵,然后在醋坯糊上苫好麦麸,再用透气的家什盖好,安静地等待一月。

拌醋,神秘又神圣。夜深人静,外人莫入。老阿婆关起门来,焚香净手,此时忌言语。洗净晾干的笸篮用麦秸秆火轻烤,据说辟邪。“拌醋”全凭经验,用醋坯糊兑麦麸,卖力搅匀后苫盖,而用来苫的东西很讲究:当家人的外套、铁铧头、擀面杖、酸枣枝、箩儿,物物摆放有序,再勿乱动。拌醋当天,午饭定是臊子面,奉三炷香为敬“醋阿婆”。这些天,家里常常会飞一种大蜂般的蛾,岐山人叫它“醋阿婆”,据说

“醋阿婆”是专门经管好醋的,好兆头。将醋坯在笸篮里捂三五天发热,

早晚翻搅,三天味上齐。好醋坯,浓烈的酸味会让翻搅的人睁不开眼。那几日的老阿婆满身酸味,洗都洗不掉,她却乐意去人堆里走动,这的确值得骄傲。等醋坯凉时,将笸篮中间挖空,一天搅动三次,两天后,醋坯凉透,再次装进大瓮。此时老阿婆长长喘口气,

大功告成。淋醋,是颇为

炫耀的活,醋坯兑井水,潺潺流出酸香浓郁的醋,真是件美好的事情。在豁亮的地方,在炕桌上,一溜儿摆开大瓷盆、小瓦盆,这架势,看得人眼花缭乱。装醋坯的缸底搭高粱秸,用来过滤醋糟。淋醋的大瓦缸如大肚罗汉,底侧有小洞,以插 引 流 的“ 醋 筒子”。装好醋坯,加井水,静置半小时,拔开“醋筒子”,醋,便喷涌而出,这是上等醋,燣臊子的恩物。再加水,淋出二等醋。不过,“田忌赛马”的思路很管用,用二等醋淋下一缸的头道醋,循环往复,最后只有一盆二等醋和三等醋。这活需要数学脑子,有经验的老阿婆不识字却能分清,而初学者却不一定懂得统筹。话说某家新媳妇淋醋,淋出几大瓮几大盆的淡味醋,遭人笑话。

岐山人说:“生娃做醋这活,如赌博,咧不成嘴(即说大话)。”意思是说,做醋高深莫测,靠手艺和运气。

醋糟,是宝。加井水搅拌,捞去渣滓,静置汤水,有粉子澄出来,它是原

料中的五谷淀粉,将其用特制的“面皮锣锣”摊成“醋粉”——油亮的褐色,带淡淡的醋香味。“油蒜辣子凉拌‘醋粉’,给个神仙都不换,此物只有岐山有,岐山只在九、十月。”过了这个季节,要吃的话得再等一年。

酸甜苦辣,酸字当头。酸,是北方人的头等调料。小孩儿出生、满月宴定有酸香的“臊子面”;老人没了,在棺材里的脚底下垫块曲坯,意在儿孙发。醋是岐山人一生的伴侣。

六月间制曲,十月淋醋,手工醋酿造历时近一百天。它,耗尽能人心智,展示周原传统文化,是岐山人一年的收成和骄傲。

不久前,观看一部有关张作霖的电视剧,片中偶尔出现了张作霖自称雨亭的情景。笔者觉得这是电视剧中的一个小瑕疵。为什么这么说?雨亭是张作霖的字,一般地,不能自称自己的字。

如今国人的名字大多比较简单,一般是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

“姓”沿袭祖辈而来,代表着血缘关系;“名”则往往凝聚着长辈的殷切希望。名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一个或几个字,跟姓合在一起,用来代表一个人,区别于别的人。”然而在中国古代,“名”和“字”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是分开使用的。

《颜氏家训》:“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有名有字,名主要用来自称,此外也供同辈或长辈称呼用;字有尊重的意味,供他人称呼时用。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而字呢,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

按照古代的称谓礼仪,自称时称“名”,称别人时用“字”,是基本的礼貌。在人际交往中,对平辈或尊辈只能称字,不能称名,否则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敬和冒犯的行为。下对上、卑对

尊,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

由于称字已经表达了尊重,因此可以不加“兄”、“先生”之类的后缀。苏辙是苏轼的弟弟,在他的集子里,凡是涉及到哥哥苏轼的诗,多是直书“子瞻”。同样是在宋代,梅尧臣比王安石年长 19岁,他去世后,王安石写诗缅怀,题目就是《哭梅圣俞》,直呼梅尧臣的字。后人写诗作文,动辄在别人的字后加“兄”、“先生”等,以为这样更能表达尊重的态度,其实没有必要。

字有尊重的意味,所以个人自称时,只能使用自己的名或号,否则就是妄自尊大了。因此,电视剧中“曹操自称孟德”“赵云自称子龙”等等,都是对

“字”的滥用。自称字的现象古代极少,但也不

是没有。白居易字乐天,他的《与元九书》落款是“乐天再拜”。面对元稹,白居易自称字,惟一的解释是白居易和元稹关系太好了,即使言辞失礼,元稹也不以为忤。翻看白居易的集子可知,他的行文是很谨严的,如《与杨虞卿书》:“居易顿首。”《与济法师书》:“居易稽首。”都是以名自称,合礼得体。

“死板”一词是指一个人做事不灵活,它源于古代铸钱技术。

古时的钱都是将铜水、银水倒进一个一个的模子铸造出来的,这种铸钱技术始于宋代。清代翟灏的《通俗编》里面讲到,宋代规定铸钱的模具,每一模板是六十四文。为防止盗版贪污钱,规定“板板六十四”不得变更。而最早解释这一俗语的是清代范寅所著的《越谚·数目之谚》:“板板六十四,铸钱定例也,喻不活。”不活,即死也,这是“死板”一词的直接来源。

(文会)

在中国许多人都爱读《西游记》,如果问《西游记》里最厉害的法宝是什么,那答案肯定五花八门:什么银角大王的紫金葫芦,罗刹女的芭蕉扇,狮驼岭三怪的阴阳二气瓶,金毛犼的紫金玲,黄眉怪的金钹和人种袋,还有青牛精的金刚琢。不得不说,这金刚琢很接近笔者心中的答案——即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两者都是圈儿,但笔者认为,金箍儿比金刚琢更强更好用。

为何这么说呢?且看书中是如何讲的,第 8 回如来送三个金箍儿给观音说:“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从中我们可知此法宝的厉害:其一箍儿见肉生根,无法摘除;其二法宝不单有硬件,还有软件咒语;其三法宝成系列,根据软件不同,有金紧禁三种。

金箍儿的功效如何呢?我们接着看,第14回,因孙悟空不服唐僧管束,观音送箍儿和紧箍咒给唐僧。悟空戴上后,唐僧一念咒语,悟空就“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从此死心塌地保唐僧取经。第17回,黑风怪偷走锦斓袈裟,悟空搬请观音,观音将箍儿套在黑风怪的头上,妖怪果然服了,乖乖当了观音的落珈山后的守山大神。第 42 回,收服红孩儿,观音又开启了箍儿的超级复制功能,将箍儿一变五,一个套头,两个套手,两个套脚,念动咒语把红孩儿收做善财童子。在这回里,观音解说道,悟空那个是紧箍儿,黑风怪那个是禁箍儿,而红孩儿这个是金箍儿。更妙的是,在第100回,唐僧诸人修成正果,悟空说既已成佛,请唐僧念个松箍咒,取下金箍儿,唐僧说:“今已成佛,自然去矣,岂有还在你头上之理!你试摸摸看。”果然,那见肉生根的金箍儿神奇地消失了。

《西游记》虽是神怪小说,但对世情的描绘却一点不差,紧箍咒就是一例。紧箍咒其实是文明的一个基本精神文化特征,是固化在每个文明个体头脑中的价值观。孙悟空没紧箍咒束缚时桀骜不驯,甚至可以大闹天宫。一旦戴上了金箍儿,便驯服了不少,可其战斗力相应也下降许多——西天路上,是个妖精就让孙大圣头疼半天,此无他,皆紧箍咒之功也。那么,紧箍咒是好是坏呢?综合来看,紧箍咒还是利大于弊的,人生存于社会中,若不让其受限制反而是对其最大的伤害。

小说里的金箍儿是否真的消失了呢?以笔者的拙见,它并没消失,而是已经长在悟空的心里去了。

古人的名与字□张 勇

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国学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堂

“死板”一词源于古代铸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