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19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 ()

Upload: jennessa-cherry

Post on 30-Dec-2015

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第一節日治初期的台灣. 1895 年甲午割台後,黑旗軍 劉永福 率軍死守台南,孤軍奮戰失敗後,日本正式佔領台灣 台灣雖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但是台灣人基於民族意識與不滿日人暴行,仇日與抗日的心態未曾稍減 日本殖民台灣初期,為了深入了解台灣,以利統治,曾有 歷史學家 與 人類學家 來台,這些人士對台灣的研究與調查,成為日後台灣珍貴的文史資料. 劉大將軍(劉永福擒獲倭督圖).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 2000 ,珍藏 20 世紀台灣,頁 44 ,台北時報. 劉永福所率之黑旗軍死傷慘重.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Page 2: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第一節日治初期的台灣 1895年甲午割台後,黑旗軍劉永福率軍死守台南,孤軍奮戰失敗後,日本正式佔領台灣

台灣雖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但是台灣人基於民族意識與不滿日人暴行,仇日與抗日的心態未曾稍減

日本殖民台灣初期,為了深入了解台灣,以利統治,曾有歷史學家與人類學家來台,這些人士對台灣的研究與調查,成為日後台灣珍貴的文史資料

Page 3: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劉大將軍(劉永福擒獲倭督圖)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 2000,珍藏 20世紀台灣,頁 44,台北時報

Page 4: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劉永福所率之黑旗軍死傷慘重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 2000,珍藏 20世紀台灣,頁 57,台北時報

Page 5: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日軍進占基隆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 2000,珍藏 20世紀台灣,頁 46,台北時報

Page 6: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開至台北近郊的日軍

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 2000,珍藏 20世紀台灣,頁 48,台北時報

Page 7: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明治 28年, 1895年日本據台諭示資料來源:台灣博物館 2005/05/18~09/18「地圖台灣展覽」中展示該諭示原件

Page 8: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日本統治台灣前的「台灣印象」 1874年日本因牡丹社事件出兵攻台前,便已派出樺山資紀與水野遵對台灣實施調查

樺山資紀直接記下台灣農業物產豐饒的印象,他路過板橋頭吳氏宅邸:「該家是豪門,世代為儒家,其邸內有…構造極盡閒雅風景。在支那地方,如此名士風流家的邸園,我人似乎不曾見過」

其中水野遵的【台灣征蕃記】中紀錄了當時台灣有吸鴉片、纏足、糾纏於風水而無法進步、轎夫效率低等陋習,致使台灣開發緩慢

Page 9: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吸食鴉片者

資料來源:張之傑等, 1991, 20世紀中國全紀錄,頁 152,台北錦繡

Page 10: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國籍選擇 根據馬關條約的規定,台灣地區的居民,若不願繼

續居留,可以自由變賣所有不動產後遷出。自條約生效之日起,給予 2年的寬限期,超過此期限,尚未遷出台灣、澎湖者,便視為日本國臣民

日本另規定,欲離去者「土匪」則須先投降、解除武裝後離去,離台者所攜帶的財產免除關稅等

自 1895年 5月 8日至 1897年 5月 8日止,申請退離台灣者有 4,456人,不及當時台灣總人口的 0.2%

Page 11: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日人繪日軍進兵台北城

資料來源:鄭志敏, 2001,Hello台灣史,頁 116,台北全威

Page 12: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台灣學」研究的先驅-伊能嘉矩( 1867-1925)

日本著名的歷史學、人類學者明治 26年( 1893),加入東京人類學會,向坪井正五郎學習人類學。明治 28年( 1895)以陸軍省雇員名義來台,習閩南語、泰雅語等

對全島原住民調查成果著成【台灣番人事情】一書,是為台灣最早的全島民族誌

撰有巨著【台灣文化志】一書,詳細記載清朝台灣史

Page 13: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來台第一位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 鳥居龍藏( 1870-1953)日本四國德島市人,著名的日本人類學家。受業於日本人類學的開創者坪井正五郎

明治 29-33年( 1896-1900)間,他攜帶攝影器材,來台灣進行四次學術性調查旅行,範圍包括台灣全島及紅頭嶼(今蘭嶼)等

此為台灣史上早期全面性、系統性的原住民民族學田野調查,留下許多珍貴的影像與資料

Page 14: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各地抗日事件蜂擁而起日本治台最初十年,台灣各地之抗日活

動,有增無減,日本對付台灣武力抗爭的方式,除了軍事掃蕩外,還採用了三段警備制與歸順政策

最初台灣民主國的抗日「永清」 另外台灣人自組游擊隊抗日的有:北部

陳秋菊(? -1922);中部柯鐵( 1876-1900);南部黃國鎮(? -1902)、林少貓( 1865-1902)等

林少貓

Page 15: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民初的台人抗日運動抗日的革命活動 1912年的林杞埔、土庫、羅福星和

六甲事件 1915年西來庵事件(余清芳事件)

余清芳

抗日之士江定

Page 16: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1915年西來庵事件被告者

西來庵事件被告從台南監獄到臨時法庭出庭景象資料來源:周琬窈, 1998,台灣歷史圖說,頁 122,台北聯經

Page 17: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日人逮捕抗日人士之家屬

1895年日軍進入嘉義之後,逮捕抗日人士的家屬,令其頂枷示眾資料來源:時報文化編輯委員會, 2000,珍藏 20世紀台灣,頁 58,台北時報

Page 18: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余清芳起義之地-台南西來庵,今已不存

台南縣玉井鄉虎頭山 余清芳紀念碑

Page 19: 第八章日治時期的台灣(上)

參考、延伸閱讀資料 丘為君、張運宗, 2003,走入近代中國,台北五南

張勝彥等, 1996,台灣開發史,台北空大 黃秀政等, 2002,台灣史,台北五南 遠流台灣館, 2000,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 經典雜誌 80, 2005.3,治台大開拓-一九四五 甲

子回眸 許雪姬等, 2004,台灣歷史辭典,台北文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