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发生的重要因素 心房基质 / 植物神经异常

Post on 21-Jan-2016

10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7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房颤发生的重要因素 心房基质 / 植物神经异常. 孙英贤. 超声球囊消融中. 房颤:. 局灶性房颤:占小部分; 非局灶性房颤(器质心脏病房颤):占绝大部分。. 房颤机制:. 心房扩大的器质心脏病房颤的折返学说; 局灶性房颤: driver :少见 trigger :. 房颤肺静脉的电生理学改变. 正常人有早搏. 房早触发房颤. 伴早搏的房颤病人. 基质不同, 神经兴奋不同. 正常人有早搏. 伴早搏的房颤病人. 房颤:. 无房颤:. 正常人: 基质正常,神经活动正常,有早搏。. 器质心脏病房颤: 基质严重异常 局灶房颤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房颤发生的重要因素心房基质 /植物神经异常

孙英贤

超声球囊消融中

房颤:

局灶性房颤:占小部分; 非局灶性房颤(器质心脏病房颤):占绝大部分。

房颤机制: 心房扩大的器质心脏病房颤的折返学说; 局灶性房颤: driver :少见 trigger :

房颤肺静脉的电生理学改变

正常人有早搏

伴早搏的房颤病人

房早触发房颤

正常人有早搏

伴早搏的房颤病人

基质不同,神经兴奋不同

房颤: 器质心脏病房颤: 基质严重异常 局灶房颤 Driver :少见

Trigger :基质神经活动异常

无房颤:无房颤:正常人: 基质正常,神经活动正常,

有早搏。

Sherelag 的研究

Popone 的研究

神经

Schauerte P 等的实验 :

消融心房表面自主神经结丛可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

2 在右肺动脉( RPA) 处刺激上腔静脉——主动脉神经结丛,心房 7 处不同位置的 AERP 与刺激前相比显著缩短。

3 . 基础状态下与双侧迷走神经刺激( VNS )时在 RPA 内消融前、后 AERP 的比较。

该实验说明:1. 通过心内导管刺激可确定心房自主神经结丛的位置,并可消融心房自主神经结丛

2. 该消融方法可消除双侧迷走神经刺激( VNS )时 AERP 的缩短及 AERP 离散度的增加,从而消除房颤的诱发和维持

基质的改变: 药物:抗心律失常药 ARB 消融神经结: 线性消融

正常无房颤者

早搏诱发房颤者

绝大多数早搏均不引起房颤;极少数早搏引起房颤也是阵发性房颤

左心房扩大

RNA 、蛋白表达改变; 离子通道改变; 心肌细胞肥大、坏死; 电压↓ ERP 变化:↑或不变; 折返。

刺激神经结丛 +SRPV firing 刺激→房颤; 神经结丛部位程度厚; 同样刺激无房颤,明显加大刺激,少数

出现房颤。 结论:房颤诱发中,基质起重要作用。

无房颤者电生理检查

极端的早、快刺激不诱发房颤或短暂房颤。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