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4日星期六 责任编辑朱筱丽 美术编辑施伟杰 好莱坞来了...

Post on 13-Jul-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07文体2015年7月4日星期六责任编辑朱筱丽 美术编辑施伟杰

联系我们 qnbtyb@163.com

■文化动态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从《碟中谍5》到《长城》,从《横冲直撞好莱坞》到《道士下山》,如今的中国电影圈内,最热火朝天的话题之一,非好莱坞莫属。之前,它是我们所认为的电影工业最高殿堂,但现在它却要切实来到身边了。所有人的感觉都是矛盾的,也是茫然的,好莱坞到底是个什么?它会适应中国吗?青年报记者近日微信采访了林诣彬,这位曾执导了多部《速度与激情》的华裔导演,是好莱坞的华裔导演中票房最高的一位,这次,他的身份是《横冲直撞好莱坞》的监制。

“其实是希望带来新类型”赵薇、黄晓明、佟大为合作的这

部影片,有着很明显的好莱坞烙印,但作为喜剧,它却又完全没让观众笑得像《泰囧》那样没心没肺。也因此,上映后口碑开始两极分化,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它的票房表现。

林诣彬说:“我暂时还不知道确切的原因。但是我知道拍这部电影的初衷是希望带给中国观众一些不一样的,甚至比较新奇的东西。这种想法叫作‘迷影’,就是电影套电影,影中影。我觉得这部电影与以往观众惯于观看的类型是很不一样的,这也是我想做这部电影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电影里有很多好莱坞经典电影的桥段,然而,对普通的中国观众来说,那更像是别人家的事,根本不了解笑点在何处。他说,“迷影”在美国非常受欢迎,“我觉得部分看影片的乐趣是看的时候虽然不能完全看懂,之后再与朋友交流、网络上查看、并且最后知道引用的桥段是什么。对我来说这就是迷影最大的乐趣,也是我们希望能带给中国观众的新东西。对于电影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电影内容可以形成主创和观众长久的互动关系。”

这样的方式,目前看来中国观众还一时难以接受,但他表示不是特别在乎:“这是我做的第一部中国电影,也是第一次与中国合作。如果我们做一部已经存在的电影类型,或者复制其他中国市场已经有的内容,那就不值得。我在美国已经有了我的事业,我不需要为了生意去做一件事。”

“好莱坞很多人在观望”对于迅速崛起并有望迅速超越

美国本土的中国市场,好莱坞的感受是矛盾的:重视,但又怕难以把控中国观众的口味。林诣彬说,在好莱坞,他们是第一个尝试这种合作模式的团队(两个团队一起工作),“美国也有很多人在观望中国观众怎么看这部影片。我希望能够更多的真正中美合作因这部影片而开始。而不是为了迎合市场随便塞一个中国演员在美国电影里。”

好莱坞如今确实有着讨论中国电影的热潮,但说的都是一些数字、市场,他说自己不喜欢那样:“我一直非常幸运,可以拍好莱坞大片。但对电影人来说,能得到新的娱乐内容,这才是魅力所在。”

至于合作的模式,他说,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但无论中外,共同的东西是,要能够拿出诚意来拍电影:“在好莱坞,电影行业有很多很假的人,很多负能量,但是我们这部电影合作的过程中大家都非常积极,非常努力,朝着同一个目标贡献理想。我的原则很简单,我喜欢拼命工作,喜欢拼命工作的人,喜欢尝试新的东西,希望能够与观众去讨论新的东西,建立新的关系——我从来没把中国当做市场,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当地的观众,能和观众建立联系,互动起来,是我的荣幸,也是我需要付出很多才能挣到的东西。”

对中美两方都非常喜欢提及的钱、投资,比如中国宣传喜欢说,其中一个飞车镜头,价值400万美元,以及说整个投资在3000万美元左右,他就说,并非每个人都在为钱工作,“像这部片在美国拍,事实上会非常贵,只是我请了很多朋友帮忙才降下来成本。他们来帮忙,只是为了想拍一部好的电影,跟钱无关。特技组做完《横冲直撞好莱坞》又在帮我做星际迷航,我想这不是因为钱的原因,而是大家真的喜欢并认同电影本身。”

做好内容本身,才有前途,是他给的忠告:“当我最早开始做《速度与激情》时,每个人都不看好。8年之后,它已经是最大的系列电影品牌之一。这是我感到非常骄傲的。”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昨天在上海博物馆开幕的“盛世威仪:俄罗斯皇家军械珍藏展”,几乎将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核心藏品中的代表作都搬到了上海。俄罗斯沙皇们的仪仗用器,即便时隔了数百年,依然显示着一份威仪。此展也是上海博物馆今年展览的重头戏。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博物馆是世界著名博物馆,200年前诞生时名字就叫作“兵器陈列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最初就是为保存沙皇们的军械藏品而设立的。可以说,军械藏品是该博物馆的核心珍藏。而据克林姆林宫博物馆总馆长叶莲娜·加加琳娜昨天介绍,此次来上海的201件、近120组展品,又都是这些核心藏品中的核心。

此次亮相上博的虽名为“军械”,但大多都已演变成了仪仗用品。17世纪到18世纪的俄罗斯,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所以这些军械做得也非常考究。克林姆林宫博物馆高级研究员谢尔盖·奥尔兰科表示,通过这些展品,人们大致可以了解当时俄罗斯的政治、礼仪和生活。

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一

批彼得大帝的用品。有一件彼得大帝的“波兰”服,还有一把彼得大帝用的燧发长枪。应该说,作为基业的开创者,彼得大帝的用品尽管精美,但也还不失朴素。比如那把燧发长枪,材质是钢、木和银,装饰不过是用玳瑁做的镶嵌。而随着俄罗斯不断地强大,后世沙皇就变得奢靡起来。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她获赠的一柄权杖就是金、银、钻石全部用上,直到今天还发着金光。

展览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集中追溯了17世纪俄罗斯皇家军械库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则按照18世纪俄罗斯帝国主要统治者的执政时期依次展开。这些作品大部分由俄罗斯皇家武备工坊作品,有一部分来自波斯和奥斯曼帝国工匠的制作。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这是上博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的第二次合作,2012年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的馆藏法贝热艺术珍品展在上博举办,引起轰动。杨志刚透露,在昨天的会谈中,他们已经于叶莲娜·加加琳娜敲定,将赴俄举办一个上博馆藏展,题目初步定为“《红楼梦》时代的中国艺术”,可能明年成行。

好莱坞来了,如何碰撞出好故事?

俄罗斯皇家军械珍藏展亮相上博

俄罗斯沙皇们的仪仗用器,即便时隔了数百年,依然显示着一份威仪。 俞霞 制图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