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劳动关系 - financialservicelaw.com.cn ·...

Post on 09-Oct-2020

5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第十二章 劳动关系

第一节 劳动关系概述

一、劳动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

三、我国劳动关系构建的目标取向

一、劳动关系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

1、广义 : (1)从业关系

(2)组合关系

(3)分配关系

2、狭义: 在实现现实的生产过程中劳动

者与劳动力使用者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

济关系。

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向雇主让渡自己的

劳动力,雇主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其中,工资及其他劳动条件是连接雇主

与雇员的最基本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就其性质而言,

是市场所决定的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

均衡价格。由此可见,劳动关系的本质

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和交换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1劳动关系的存在以劳动为基础,劳动是

这种关系的实质和内容。

2劳动关系的当事人由其在生产过程中的

地位所决定而有特定性,一方是雇主,另

一方是雇员。

(三)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

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

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即人们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

权利义务关系。

它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

现了国家意志。

(四)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劳动关系和劳动

法律规范为前提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它是法律对人们的劳动行为及其相互

关系进行调整而出现的一种状态。

2、劳动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义务

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关系,雇主与雇员

按照法律规范分别享有一定的权利,承

担一定的义务,从而使雇主与雇员之间

的行为与要求具有法律意义。

(四)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双务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是由观念抽象状态转化为现实秩序的一种状态。

一般对劳动关系和劳动法律关系并不加以严格的区分。

二、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

劳动关系是财产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生产要素分配给不同的所有者,以及财产权不可侵犯的原则的作用,是劳动关系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

由于对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关系的性质和利益关系处理原则的不用,劳动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劳动关系类型的划分与劳动关系的研究方法有密切的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

(一)利益冲突型与利益一体型的劳动

关系:按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观察

劳动关系

(二)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划分的

基础在于生产要素的合作论

(三)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基于多元

化观点对劳动关系运行和利益调整的理

论概括。

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

一种传统型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双方存

在着根本的利益冲突。

双方利益调整的途径

通过社会革命的形式彻底改变劳动关系的

性质

建立一种灵活控制结构,如“科学管理”

方式,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及各种

形式的“责任自治”的方法以保障资本的

利益。

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

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的基本精神是劳

动关系双方的利益一体论,其理论基础

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利益一体型的劳

动关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劳动

关系的主要形态。

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

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体现了两个内涵:

对企业内部矛盾的态度:是一种摩擦,而不是实

质性的利益冲突

对工会组织的态度:生产要素合作论者认为,工

会是来自企业外部的社会势力,是一种历史的产

物。

主要存在于亚洲的一些国家,如日本、韩国等。

三、我国劳动关系构建的目标取向

(一)我国劳动关系类型的转变

(二)建立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一)我国劳动关系类型的转变

伴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劳动关系主体明确化

2.劳动关系多元化

3.劳动关系利益复杂化

4.劳动关系动态多样化

5.劳动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趋向法制化。

(二)建立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企业改革的原则: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物质利益原则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内容为:

(1)物质利益激励机制

(2)物质利益平衡机制

(3)物质利益调节机制

(4)物质利益约束机制

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本身

实际上是一种利益激励机制。

合同制同时也是一种利益平衡、利

益调节和利益约束机制。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调整

一、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形式

二、集体谈判模型

三、劳动关系的社会调整

一、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形式

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主要有以下制度:

(一)集体协商制度

(二)雇员参与企业管理制度

1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2 企业委员会制

3 职工建议制

4 初级董事会制

(三)工会参与国家和社会经济决策

(四)建立协调劳动关系的机构

(五)雇员参股制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