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砌機教學.doc

Post on 09-Aug-2015

47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第一章    電腦的基本構造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一部電腦要有什麼配件才可以真正地進行運作...

一部電腦其實有幾樣配件是必須的,包括: CPU , MB(主機板) , Ram(記憶體) , HDD(儲存硬碟) ,

以及 Power Supplier(簡稱"Power",亦即是電源供應器/火牛) 。以上這四樣配件在一部電腦內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其實一部電腦就好像人的身體一樣,要有不

同的器官才能夠正常地活動;而以下會詳細列出每樣配件所擔任的角色及相關資料...

先來的是CPU...

CPU其實就好像人類的大腦一樣,負責所有數據上的處理以及運作,以及向其他電腦配件下達命令,使它們能夠接受到指令而去作出相應行動...

基本上電腦上所有的資料都必須經由CPU先進行處理,才能夠完整地下達命令給其他配件,所以,這方面其實CPU所擔任的角色是跟人類的大腦是一樣的。

而現時CPU的主要品牌分為兩間公司,兩間公司都各有自己不同的CPU生產線以及系列,而他們分別是 Intel以及AMD...

略略說一下兩間公司的歷史背景 :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公司,也是第一家推出 x86 架構處理器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聖克拉拉。由羅伯特·諾宜斯、高登·摩爾、安迪·葛洛夫,以積體電路之名(integrated electronics)在 1968 年共同創辦 Intel 公司,將高階晶片設計能力與領導業界的製造能力結合在一起。Intel 也有開發主機板晶片組、網路卡、快閃記憶體、繪圖晶片、嵌入式處理器,與對通訊與運算相關的產品等。現任經營高層是董事長-克雷格·貝瑞特及總經理兼執行長-保羅·歐德寧。Intel Inside 的廣告標語與 Pentium 系列處理器在 90 年代間非常成功的打響 

Intel 的品牌名號。

Intel 早期在開發 SRAM 與 DRAM 的記憶體晶片,在 90 年代之前這些記憶體晶片是 Intel 的主要業務。在 90 年代時,Intel 做了相當大的投資在新的微處理器設計上與培養快速崛起的 PC 工業。在這段期間 Intel 成為 PC 微處理器的供應領導者,而且市場定位具有相當大的攻勢與有時令

人爭議的行銷策略,就像是 Microsoft 支配著 PC 工業的發展方向。而 Millward Brown

Optimor 發表的 2007 年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品牌排名顯示出 Intel 的品牌價值由第 15 名掉落了 10 個名次到第 25 名。

AMD . 超威半導體(通稱超微半導體,英語: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AMD),是一間集成電路的設計及生產公司,成立於 1969年,專為電腦、通信以及電子消費類市場供應各種晶片產品,其中包括用於通訊及網路設備的微處理器、快閃記憶體以及基於矽片技術的解決方案等總公司設於美國加州矽谷內森尼韋爾,除了在世界各大城市設有辦事處之外,在美國、歐洲、日本及亞洲等地均設有生產中心。公司有超過 70% 的收入來自國際市場,是一間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

司。公司在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代號為AMD。

AMD是目前唯一可同 Intel匹敵的CPU廠商。AMD出品的CPU特點是以較低的核心時脈頻率產生相對上較高的運算效率,其主頻通常會比同效能的 Intel CPU低 1GHz左右。自從Athlon XP

上市以來,AMD同 Intel的技術差距逐漸縮小。而在 2003年時AMD搶先於 Intel之前發表了具有 64位元定址的Athlon 64中央處理器,令到AMD的技術已經同 Intel相當,或甚至於某些方面已經領先 Intel。在 2005年時AMD追隨 Intel的腳步發佈了擁有兩個核心的中央處理器—

Athlon 64 X2,這個系列產品跟 Intel推出的Core 2系列改良版雙核心處理器,是目前 PC用CPU裡面效能最佳的兩套系統。而由於兩間廠商目前都是以雙核心系統作為新產品的開發主軸,使得AMD的Athlon 64 FX-57成為世界上最快的單核心民用中央處理器(其他效能更高的產品

都是採用雙核心架構)。

接下來是主機板:

主機板(Motherboard、Mainboard;又稱主板、系統板、邏輯板、母板、底板等,英文簡稱「MB」),是構成複雜電子系統例如電子計算機的中心或者主電路板。

典型的主板能提供一系列接合點,供處理器、顯示卡、聲效卡、硬碟、記憶體、對外裝置等裝置接合。它們通常直接插入有關插槽,或用線路連接。主板上最重要的構成元件是晶元組(Chipset)。而晶元組通常由北橋和南橋組成,也有些以單晶片設計,增強其效能。這些晶元組為主板提供一個通用平台供不同裝置連接,控制不同裝置的溝通。它亦包含對不同擴充插槽的支援,例如處理器 、PCI、ISA、AGP,和 PCI Express。晶元組亦為主板提供額外功能,例如整合顯核,成聲效卡(也

稱內置顯核和內置聲卡)。一些高價主板也整合 IrDA、藍芽和 802.11(Wi-Fi)等功能。

而主機板亦分為ATX和M.ATX。

ATX(全稱Adv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主機板規格由英特爾公司在 1995年制定。這是多年來第一次電腦機殼與主機板設計的重大改變。ATX取代了AT主機板規格,成為較新電腦系統預設的主機板規格。ATX解決了以往AT規格中,令電腦組裝人士煩惱的問題。其他衍生的主機板規格(包括 microATX<簡稱M.ATX>、FlexATX與mini-ITX)保留了ATX基本的背板設置,但主機板的面積減少,擴充槽的數目也有所刪減。2003年,英特爾發佈全新的BTX主機板規格,以其作為ATX的替代規格。雖然如此,直到如今ATX規格仍為組裝電腦最通行的主機板規格,而另一方面,BTX規格則開始應用在品牌電腦中,諸如戴爾電腦、Gateway與惠普都有使

用。

自英特爾在 1995年發表最初的ATX官方規格後,此規格經歷多次變更;最新 2.2版本規格於2004年發表。

標準的ATX主機版,長 12英吋,寬 9.6英吋(305毫米 x 244毫米)。這也容許標準的ATX機箱容納較小的microATX主機板。

跟著是Ram還有HDD:

電腦記憶體(英文:Computer memory  簡稱Ram)是一種利用半導體技術做成的電子裝置,用來儲存資料。電子電路的資料是以二進位的方式儲存,記憶體的每一個儲存單元稱做記憶元。

而現時市面上主流的Ram分為DDR2 SDRAM和DDR3 SDRAM,以下會略略跟大家講解一下兩者分別:

第二代雙倍資料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Data-Rate Two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一般稱為DDR2 SDRAM,是一種電腦記憶體規格。它屬於 SDRAM家族的記憶體產品,提供了相較於DDR SDRAM更高的運行效能與更低的電壓,是DDR SDRAM(雙倍資料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後繼者,也是現時流行的記憶體產品。

第三代雙倍資料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ouble-Data-Rate Thre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一般稱為 DDR3 SDRAM),是一種電腦記憶體規格。它屬於 SDRAM家族的記憶體產品,提供了相較於DDR2 SDRAM更高的運行效能與更低的電壓,是DDR2 SDRAM(四倍資料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的後繼者(增加至八倍),也是現時

流行的記憶體產品。

硬碟(英文:Hard Disk Drive,簡稱HDD)是電腦上使用堅硬的旋轉碟片為基礎的非揮發性(non-volatile)存儲裝置。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儲和檢索數位資料。資訊透過離磁性表面很近的寫頭,由電磁流來改變極性方式被電磁流寫到磁碟上。資訊可以透過相反的方式回讀,例如磁場導致線圈中電力的改變或讀頭經過它的上方。早期的硬碟儲存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

的硬碟是固定的儲存媒介,被封在硬碟裡 (除了一個過濾孔,用來平衡空氣壓力)。

而硬碟亦都細分為 IDE硬碟(即是ATA硬碟),跟 SATA硬碟。

Integrated Device Electronics,簡稱 IDE,一種電腦系統介面,主要用於硬碟和CD-ROM,它的本意是指「把控制器與盤體集成在一起的硬碟驅動器」,我們常說的 IDE介面,也叫

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介面,現在 PC機使用的硬碟,大多數都是 IDE

相容的,只需用一根電纜將它們與主板或介面卡連起來就可以了。 把盤體與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減少了硬碟介面的電纜數目與長度,資料傳輸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強,硬碟製造起來變得更容易,因為廠商不需要再擔心自己的硬碟是否與其他廠商生產的控制器相容,對用戶而言,硬碟安

裝起來也更為方便。 

SATA是 Serial 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的縮寫,亦稱串列ATA。它是一種電腦總線,主要功能是用作主機板和大量儲存裝置(如硬碟及光盤驅動器)之間的數據

傳輸之用。SATA是一種可足以完全取代舊式 PATA(Parallel ATA)的新型硬碟介面,因採用串列方式傳輸資料而得名。在數據傳輸上這一方面,SATA的速度比以往更加快捷,並支援熱插拔,使電腦運作時可以插上或拔除硬體。另一方面,SATA匯流排使用了嵌入式時脈訊號,具備了比以往更強的糾錯能力,能對傳輸指令(不僅是資料)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提高了資料傳輸的可靠性。不過,SATA和以往最明顯的分別,是用上了較幼的排線,有利機箱內部的空氣流通,

某程度上增加了整個平台的穩定性。

最後的是 Power Supplier(簡稱" P.S ",亦即是電源供應器/火牛)

故名思義,電源供應器是用作提供將AC交流電減壓變成DC直流電,以符合一般家用電腦可使用的變壓器產品;有關電源供應器最多人討論的話題莫過於"80+PLUS"這個專用名詞了。其實

80+PLUS是代表變壓器的「AC→DC」電源轉換效率,又稱作 Power Effiency。在 80 PLUS 認證提出前,一般變壓器的轉換效率均偏低,僅有 60% 至 70% 左右,即是說若有 100W 功率,從 AC 交流電輸入至變壓器內並轉換至 DC 直流電後,實際可用的功率僅剩餘 60W 至 70W,其

餘 30W 至 40W 功率則變成熱能,結果白白浪費電力。

80 PLUS 這項新式標準,便要求變壓器在 20%、 50% 或 100% 負載 (Load) 情況下,變壓器的轉換效率均需達到 80% 或以上。由於轉換效率愈高,相對的功率損失以至電費支出便會愈低;因此近年廠商為增加賣點,甚至推出更高質素的「80 PLUS Gold」變壓器產品,將電力浪費減至最

低 。 

**以上部分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第二章 --------- 電腦砌機教學 

首先先說說在準備開始砌機之前,事先要準備的東西:

1. CPU

2. CPU散熱器(CPU風扇)

3. 主機板4. 電腦用記憶體(Ram)

5. 電腦用硬碟6. 電源供應器(火牛)

7. 光碟機(DVD ROM)

8. 機箱(Case)

9. 十字螺絲起子

在準備好一切用品之後,就可以開始了。

首先,我們要先行處理的是CPU的部份,由於AMD CPU跟 Intel CPU安裝方法有些不同,所以分開來解釋一下。

先說AMD CPU的安裝方法 :

1A.  由於礙於CPU插腳的問題,所以基本上CPU會有分上下左右的,那要怎麼樣才能知道沒插錯方向呢??很簡單,如果大家有細心留意的話,有發現CPU的外圍部份會有一個金色的三角形(下圖中紅色圈內)嗎??只要將這個三角形對準主機版CPU插槽的三角形圖示,然後輕輕的放進去就行了。如果放不進去的話,請先確定CPU插腳是否有歪掉,或者主機板是否支援您所用的CPU,因為每個系列的CPU插腳數目都不同,所以請一定要確定主機板是支援您的CPU哦~~

1B.  之後把CPU插槽旁邊的金屬棒(下圖中紅色圈內)壓下,正常金屬棒完全壓下之後就會自動卡住;之後可以試一下把主機板反過來,如果CPU沒有掉出來的話就代表OK了。

1C.  接下來要安裝CPU散熱器,在安裝之前,先確定CPU散熱器底部已經有一層灰色的散熱膏(通常原廠新的CPU散熱器上一定會有),如果沒有的話,請先到"第四章-------更換散熱膏的

方法"內看一下再回來吧。

1D.  有發現CPU插槽外圍有一個黑色的,上下各有一個突出物的塑膠底座嗎??將CPU散熱器放上CPU之上,並將散熱器上左右兩個"口"字型鐵環扣入CPU底座的突出物(下圖中紅色圈內)

之上,並將散熱器上的卡榫(下圖中綠色圈內)壓下,藉此將散熱器及CPU扣緊。

1E.  完成後應該是左圖的樣子.....最後,只要把CPU散熱器上的風扇電源線插上主機板上注有"CPUFAN"字樣的 Pin腳插座上便大功告成了(右圖)。

  

接下來換說明一下 Intel CPU的安裝方法 :

1a.  首先要做的是先將主機板上的CPU插座蓋打開;先把插座上呈拐杖型的金屬棒用微力按下,同時用力往外推動金屬棒,使其脫離插座上的固定卡扣。

1b.  再來,我們要先看清楚一下,Intel的CPU也是跟AMD的CPU一樣,在CPU外圍的地方也有一個金色的三角形(下圖中紅色圈內),以用作識別CPU的安裝方向。

1c.  接下來就要把CPU放上去主機板上的插槽裡;跟AMD的CPU一樣,過程中也是要注意主機板上的三角形是否有跟CPU上的三角形對好哦~

1d.  確定把CPU放好之後,把金屬扣蓋扣到CPU之上,並反方向用微力扣回CPU的金屬棒;至此CPU便被穩穩的安裝到主板上了。

1e.  然後,把CPU散熱器底部的四隻插腳對準主機板上的四個洞,放入後用力按下CPU散熱器上的四根膠棒(下圖中紅色圈內),直至確定插腳已經穩固地扣住主機板為止。

1f.  最後,把CPU散熱器上的風扇電源線插上主機板上注有"CPUFAN"字樣的 Pin腳插座上便大功告成了。

2.  接下來要做的是先把記憶體(Ram)插上主機板,記憶體上由於設有"防呆裝置",所以記憶體底部接近中間的位置都會有一個凹槽(下方左圖中紅色圈內),要注意的是這個凹槽不是在記憶體的正中間哦~~只要細心留意的話,就會發現其實凹槽兩邊的長度並不相同,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避免插錯了會令到記憶體燒了;我們只要把記憶體對準Ram槽插下,如果正確的插好的話,會看到插了記憶體的Ram槽兩旁的扣具會自動向上升起(注意:如果是插反了的話是沒辦法插下去的哦~~);通常現在的人都會買兩條一樣規格的記憶體回來跑雙通道的(俗稱"行

dual"),由於每個底板的規格不同,有些會多至有六條記憶體插槽,但有些只會有兩條,所以有時候並不是隨便插下去就能跑雙通道的;至於要插哪條插槽才能跑,就要看主機板的說明書了。

在插好之後就完成了記憶體的安裝過程了(下方右圖)。

 

3.  跟著要把電源供應器(火牛)先裝上機箱,要注意的是,有些機箱的設計是電源供應器的安裝位置是位於機箱底部的,但安裝方法基本上跟安裝在頂部的機箱一樣的;安裝時記緊電源供應器的風扇位置一定是向下的,按著只要對準螺絲位置,並旋上螺絲即可完成。在安裝完電源供應器之後,再把主機板的 I/O擋板(俗稱背板)先裝上機箱內,但要注意是有分正反兩邊的,裝反了的話,主機板是無法完成安裝的哦,要知道哪邊才是正確的方向,可事先在底板上試拚一次就

會知道。

  

4.  再來找出機箱附送的螺絲,找出一種小小的六角形的銅柱,這種銅柱的作用是防止主機板直接碰到機箱而產生短路,所以記緊我們在主機板上所安裝用的螺絲一定是旋在銅柱上面而不是直接旋到機箱上的;把銅柱根據主機板上的螺絲孔位置,互相對應的旋緊在適合的機箱螺絲孔裡(千萬要注意如果銅柱所安裝的位置如果沒有螺絲孔的話,可能會因為銅柱直接觸碰到主機板底部

的線路而發生短路的)。

  

5.  把主機板放入機箱裡,並旋上螺絲。(再次提醒銅柱一定要對準主機板的位置哦)

  

6.  在安裝好主機板之後,先把機箱的相關功能裝上;先裝上前置音效,如下面左圖中所示,前置音效的插線必定會注明是"AUDIO",只要找出主機板上相關的插位,將線插上就完成安裝,如果不是很清楚主機板上的相關插位在哪裡的話,可以先查看一下主機板的說明書;要注意的是,

前置音效的插線上必定會有"防呆裝置",所以只要對好位置插下去就沒問題了。

  

7.  接著到前置USB的插線,如下面左圖中所示,一般機箱的前置USB插線上都會有注明"VCC、USB-、USB+、GND",做法跟前置音效一樣,找出主機板上相關的插位,再插上就行了。

  

8.  到機箱的開關還有 LED燈了,如下面左圖所示,先找出 POWER SW(電源開關)、RESET

SW(重置鍵)、HDD LED(硬碟訊號燈)、P LED(電源指示燈)的插線,再插在主機板上,而這些插位多數是在主機板的右下角,只要細心找找的話就會找到。要注意有些插線是有

分"+"跟"-"的,要注意一定要正確的插在相關的插位上,如果插反了的話,可能會令到主機板發生短路現象哦。

  

9.  如果真的沒辦法分辨出哪個插位才是正確的的話,可以參考一下主機板的說明書,如下圖所示,通常說明書裡都會有詳細的解說插線正確的相關位置;而如果是機箱插線上沒有注

明"+""-"的話,很簡單,大部份有顏色的都是"+",而白色的都是"-"。

                                                  

10.  在安裝好機箱面板的相關工序之後,就要到光碟機跟硬碟了;先安裝光碟機,把機箱正前方打算安裝光碟機位置的擋板拆下,通常只要從裡向外推就能將擋板拆下,再把光碟機從外向內推入就能插入機箱之內,在固定好位置之後,把螺絲旋上就可完成光碟機的安裝。至於硬碟的安裝

位置通常是位於光碟機下面,只要選好要安裝的位置,再旋上螺絲就行了。

    

 

11.  之後再插上電源線(下方左圖)及信號線(下方右圖),電源線及信號線都設有 J字型的"防呆裝置",基本上只要跟著形狀插下便沒有問題。

  

12.  一般主機板上都會有 4~8組 SATA的插位,供一般使用 SATA作為信號傳輸的配件使用(包括硬碟及光碟機);只要將 SATA信號線插至主機板上的插位上即完成硬碟機以及光碟機的組裝工作。至於要插哪個插位之上,就要看主機板上是否有寫上"SATA_1"或者其他標記;正常來

說,"SATA_1"是代表開機後於Bios內所顯示的"SATA1"即為主機內第一個 SATA配置,SATA2即代表第二個 SATA配置,如此類推。

                                                  

13.  到了組裝的最後階段,就要把供應主機板的電源線插上。一般供應主機板的電源線大多是20Pin或 24Pin(下方左圖),視乎電源供應器是否新款而定,不過其實使用 20Pin的電源線亦都可以令到主機板正常運作;要注意電源線上亦都有"防呆裝置",以免用家插錯方向。之後有看到於CPU處理器附近有一個 4Pin/8Pin的插位嗎(下方右圖)??那是供CPU處理器電源之用的,只要

把供應CPU處理器電源的 4Pin/8Pin電源線插好,那便完成了電源的供應組裝了。

  

14.  下圖是已經組裝完成的電腦內部照片,當然機箱入部的電源線/信號線是可以整理一下,以避免影響機箱內部空氣對流,造成散熱方面的問題 (有關如何有效整理機箱內線路的問題,請移

往 "第五章 --------- 其他注意事項 #6 "(製作中)。

15.  最後,在插好所有電源線以及顯示器的接駁之後,就可以試試正式開機了。正常開機之後會有"BI"一聲,顯示器之後會顯示有關Bios,之後就正式完成了整個組裝工序了。

**以上部分圖片轉貼自"滄者極限"**

第三章 --------- 顯示卡的選擇 #4

首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顯示卡:

顯示介面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Video adapter),台灣與香港簡稱為顯示卡,是個人電腦最基本組成部分之一。顯示卡的用途是將電腦系統所需要的顯示資訊進行轉換驅動顯示器,並向顯示器提供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電腦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裝置之一。

顯示卡是插在主機板上的擴展槽裡的(現在一般是 PCI-E插槽,此前還有AGP、PCI、ISA等插槽)它主要負責把主機向顯示器發出的顯示信號轉化為一般電器信號,使得顯示器能明白個人電腦在讓它做什麼。顯示卡的主要晶片叫「顯示晶片」(Video chipset,也叫GPU或VPU,圖形處理器或視覺處理器),是顯示卡的主要處理單元。顯示卡上也有和電腦記憶體相似的儲存器,稱為「顯示記憶體」,簡稱顯存。

早期的顯示卡只是單純意義的顯示卡,只起到信號轉換的作用;目前我們一般使用的顯示卡都帶有 3D畫面運算和圖形加速功能,所以也叫做「圖形加速卡」或「3D加速卡」。

顯示卡通常由匯流排介面、PCB板、顯示晶片、顯存、RAMDAC、VGA BIOS、VGA功能插針、VGA

插座及其他外圍元件構成,現在的顯示卡大多還具有DVI顯示器介面或者HDMI介面及 S-Video

端子介面。

而顯示卡的種類亦分為六大種,分別為:

ISA 顯示卡      

                  

ISA顯示卡是以前最普遍使用的VGA顯示器所能支援的古老顯示卡。                     

VESA 顯示卡VESA是「Video Electronic Standards Association」(影像電子專案標準協會)的縮寫,由多家電腦晶片製造商於 1989年聯合創立。1994年底,VESA發表了 64位架構的「VESA Local Bus」標準,80486以後的個人電腦大多採用這一標準的顯示卡。

PCI 顯示卡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顯示卡,通常被使用於較早期或精簡型的電腦中,此類電腦由於將AGP標準插槽移除而必須仰賴 PCI介面的顯示卡。目前已知被多數的使用於 486到PENTIUM2早期的時代。但直到顯示晶片無法直接支援AGP之前,仍有部份廠商持續製造以AGP

轉 PCI為基底的顯示卡。目前已知最新型的 PCI介面顯示卡,是GeForce 8600 GT PCI(Albatron

製)以及 ATI HD 2400PRO PCI(HIS製)。

AGP 顯示卡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是英特爾(Intel)公司在 1996年開發的 32位元匯流排介面,用以增進電腦系統中的顯示效能。分有AGP 1X、AGP 2X、AGP 4X及最後的AGP 8X,頻寬分別為266MB/s、533MB/s、1066MB/s、以及 2133 MB/s。其中AGP 4X以後已跟之前電壓不相容。其中3Dlabs的「Wildcat4 7210」是最強的專業級AGP圖形加速卡,而ATI公司的 Radeon HD 3850 AGP

是性能最強的消費級AGP圖形加速卡。

PCI Express 顯示卡

PCI Express(亦稱 PCI-E)是顯示卡最新的圖形介面,用來取代 AGP 顯示卡,面對日後 3D顯示技術的不斷進步, AGP 的頻寬已經不足以應付龐大的數據運算。目前性能最高的 PCI-Express 顯示卡是NVidia公司的「GeForce GTX 295」和ATi公司的「HD 5970」。現時,2007年後出產的顯示卡可支援雙顯示卡技術(nVIDIA的 SLi和ATi的 CrossFire)。

USB 顯示卡不常用,用於雙顯示輸出。因為USB頻寬過小,因此不可能用於玩 3D遊戲,僅僅可以播放視訊或 2D 工作。使用時需耗費 CPU 的資源。

而現時主流的顯示卡種則是 PCI-E顯示卡,幾乎所有現時出產的主機板上都會有 PCI-E顯示卡的插槽裝置;相反有其他的顯示卡插槽裝置的主機板則已經少之又少。

而現時從事研究生產顯示卡的廠商有兩間,亦即是人所熟識的Nvidia以及ATI。

Nvidia

nVIDIA(全稱為 nVIDIA Corporation,NASDAQ:NVDA,發音:IPA:/ɛnvɪdɪə/ ,官方中文名稱英偉達),創立於 1993年 1月,是一家以設計顯示晶片和主板晶片組為主的半導體公司。nVIDIA

亦會設計遊戲 機核心,例如Xbox和 PlayStation 3。nVIDIA最出名的產品線是為遊戲而設的GeForce顯示卡系列,為專業工作站而設的Quadro顯示卡系列,和用於電腦主機板的 nForce晶片組系列。

nVIDIA的總部設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克拉拉。是一家無晶圓(Fabless)IC半導體設計公司。"nVIDIA"的讀音與英文"video"相似,亦與西班牙文 enVIDIA(英文"envy")相似。現任總裁為黃仁勳。

黃仁勳、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和卡蒂斯·普里姆於 1993年 1月美國加州創辦了 nVIDIA(隨後成為德拉威州企業)。nVIDIA保持低調直到 1997-1998年,當時它發佈了 RIVA個人電腦繪圖處理器產品線。它於 1999年 1月在Nasdaq掛牌上市;同年 5月,售出第一千萬個繪圖處理器。於 2000年,它收購了一代王者 - 3dfx的智慧財產權。3dfx是九十年代中期其中一間最大的圖形處理器廠商 。nVIDIA與很多OEM廠商,和一些組織(例如 SGI)建立起密切關係。2002年 2月,nVIDIA售出第一億個繪圖處理器。

nVIDIA的產品組合包括繪圖處理器、無線通訊處理器、個人電腦平台(主板邏輯核心)晶片組和數位媒體播放器的軟體。在Mac/PC使用者社群中,nVIDIA的"GeForce"產品線最為人熟悉。除了獨立型顯示卡外,還有Microsoft的Xbox遊戲核心和NForce主機板的核心技術。

在很多領域,nVIDIA和它的對手ATI很相似。因為兩間公司原本只注重 PC市場,隨後擴展業務至非 PC應用晶片。nVIDIA不銷售零售版顯示卡,但專注於研發的製造GPU。ATI和 nVIDIA只會提供參考版(俗稱公版)給顯示卡製造商。很多顯示卡製造商只會根據公版的設計製造顯示卡,只有少數廠商會特別研發非公版顯示卡。

在 2004年 12月,nVIDIA宣佈會協助 Sony設計 PS3的繪圖處理器(RSX)。nVIDIA只會負責設計,Sony會負責製造該繪圖處理器。根據合約,nVIDIA會使用索尼的晶元廠(索尼和東芝)來製造 RSX,並將製程提升至 65奈米。這與微軟的協議是互相違背的,因為 nVIDIA會透過第三者製造Xbox的繪圖處理器。(其間微軟選擇了ATI去提供Xbox 360的繪圖硬體的 IP設計。任天堂的GameCube和Wii亦採用ATI的繪圖處理器。)

Nvidia現時最高效能的顯示卡產品是GTX 295。

ATI

ATI技術公司 (ATI Technologies Inc.中文名稱:怡天) 在 1985年至 2006年之間是全球重要的顯示晶片公司,總部設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萬錦,直至被美國AMD公司收購後成為該公司的一部份 。ATI在美洲、歐洲和亞洲等地曾擁有超過 3,700名員工,營業額為 22億美元,是一家專門設計與銷售適用於個人電腦的顯示卡、圖形處理器、晶片組、機頂盒、數碼電視、電子遊戲機和手提式設備等的無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在 2006年,AMD以 54億美元收購ATI,並將ATI的品牌保留用於部分產品線,例如 Radeon顯示卡。

ATI除了為個人電腦製造進階GPU(ATI稱之為VPU),亦製造手提電腦(稱為Mobility

Radeon),PDA和手提電話(Imageon)版本GPU,整合型主機板(Radeon IGP)。拜各式各樣產品之託,ATI成為OEM和多媒體市場的王者。

ATI的主要競爭對手是NVIDIA。從 2004年開始,ATI的旗艦級 Radeon產品線,能與 nVidia的GeForce產品線直接競爭。2004年第三季,ATI顯示卡的市場佔有率為 59%,nVidia只是 37%。長久以來,此兩公司已佔用最大市場佔有率。

從 2005年開始,ATI與華碩等廠商合作,推出整合顯示核心的晶片組。英特爾亦採用ATI的晶片組出售主板。

ATI於 1996年引入All-in-Wonder概念。All-in-Wonder顯示卡的特色就是整合了電視卡,而卡的用料也比較高,目的是提高視頻輸出品質。顯示核心方面,它採用主流 Radeon的顯示核心,與主流顯示卡一樣擁有高速的立體渲染性能。2006年,歐洲聯盟的危害性物質限制指令正式生效,這迫使ATI停止開發新的AIW顯示卡。AIW系列最強顯示卡就是AIW X1900。隨後,ATI更專注開發Theater系列電視卡。到了 2008年 7月尾,AMD重新推出AIW系列產品。顯示核心採用了Radeon

HD 3650,分為HD和HD Premium版本。後者附設了一張影像輸入輸齣子卡。顯示卡亦整合了 TV

Theater 650 PRO晶片,ClearQAM硬件MPEG-2解碼器。

現時ATI最高效能的顯示卡產品是HD 5970。

再來就向大家解釋一下,如何正確安裝顯示卡:

首先大家必須知道自己使用的底板上有適合的顯示卡插槽供顯示卡插入之用;而由於現時主流的顯示卡是 PCI-E 2.0顯示卡的關係,所以先要確定底板上是否有 PCI-E 2.0或是AGP的插槽。下圖左方的是AGP顯示卡的插槽,而右方的則是 PCI-E 2.0的插槽

   

要注意的是,兩者的插槽只能對應相對的顯示卡,並不能互相調換來使用的。

接著就要把顯示卡插入插槽之內,在下圖可以看到,AGP顯示卡的插腳跟 PCI-E 2.0的插槽是並不相同的,故此只能插在合適的插槽之內。

當插好顯示卡之後,有某些型號的顯示卡是需要額外供電才能正常運作的,而電源的插位則多數在卡的右上位置(有些會在右邊中間位置),正如下圖所示,供額外電源的插位多數是 6針或是8針的插頭。

當插好電源之後,基本上就完成了顯示卡的安裝工序了。

當然,若果底板是支援 CF(Cross fire)或是 SLI的話,那麼便可以多插另一張顯示卡,但要注意的是火牛是否夠W數以及機箱散熱是否能夠應付。

最後,提供一下有關Nvidia顯示卡及ATI顯示卡的對比給各位作參考之用:

第四章 --------- 更換散熱膏方法

相信有很多用家在使用了電腦一段日子之後,便發現電腦在開機的時候愈來愈吵,原因大多是HS(散熱器)的風扇長期沒有清理塵埃,而令到上面黏滿大量塵埃,於是風扇於運行時便會發出聲響;此時便需要更換電腦相關部份的散熱風扇,但要更換HS的話,首先要先學會如何更換散

熱膏。

散熱膏的用處

要知道散熱膏的用處之前,首先要知道,CPU或者GPU(顯示卡處理核心)的表面並不是絕對平面的,可能由肉眼看起來是一塊平面,但其實表面可能有些地方是凹陷下去或是凸起但肉眼是

看不到的

HS的風扇底部跟CPU/GPU接觸的部份亦是一樣,不可能是一定絕對的平面,所以當兩者接觸之時,雙方之間定必會有空隙在內

而當兩者之間存在著空隙的話,散熱效能便會受到一定影響

此時,散熱膏就發揮了它最大的功能 ----- 導熱   填補兩者之間的空隙,並將CPU/GPU所產生的熱量有效地傳送到HS之上,而這就是散熱膏的最大用處。

散熱膏的好壞

至於如何分辨一支散熱膏的好壞,要視乎散熱膏本身的顆粒大小、導熱係數、矽油析出比率(出油率)、黏著性、密度、傳導性而定

要測試一款好的散熱膏可以簡單測試三個時點的溫度:開機時、待機時與CPU全速運作時的溫度變化

若一款散熱膏能將這三個時點的溫度壓低,而且整體表現的最高溫與最低溫落差不大,那它就會是一款優秀的選擇

而一般散熱膏的成份都是商業秘密,但可得知的是散熱膏當中的含銀量較高的話,一般導熱能力都會較佳,因眾所周知銀的傳熱能力是非常強的,所以散熱膏內含銀量愈高的話,傳熱能力亦都

愈好 

要定期更換散熱膏

所有散熱膏都有使用壽命,所謂使用壽命是指使用了散熱膏的有關配置開動了開始計算;一般而論,大部份散熱膏都有九個月至兩年的使用壽命

但我會建議大家最好一年左右更換一次散熱膏會比較好,因為當散熱膏的使用壽命完結之後,散熱膏會蒸發變為顆粒狀,此時導熱能力可以說是零,配件的溫度就會上升

所以,當大家使用了散熱膏大約一年左右,或是發現配件溫度突然升高了許多,則可能是散熱膏壽命將至的先兆,此時便需要更換了

如何更換散熱膏

以下會圖文並茂的解釋一下如何更換散熱膏的正確步驟(抱歉在更換當日剛好沒相機在身旁,只好用手機的照相功能拍照,所以效果較差,請原諒)

以下是這次更換散熱膏的顯示卡 9600GSO

先找出顯示卡的風扇電源線,通常都是紅黑兩色的電線,很容易就可以找到

再將該電源線拔掉

接著我們要把顯示卡調反,找出背部穩固有關HS的四顆螺絲(紅圈內)

再將其拆下

拆下之後便會看到GPU表面有一層灰色的膏狀物,那就是散熱膏了

當然HS底部亦都會有相同的情況

接下來使用醫學用的藥用酒精(俗稱火酒),因酒精可以有效令散熱膏軟化並溶解

用綿花棒將酒精搽於舊有的散熱膏之上,之後等待 5分鐘左右,再將其抹走

抹去散熱膏之後的HS樣貌

再將散熱膏擠上GPU/CPU表面的正中間位置,要切記擠量問題,一般CPU的擠量大概是一粒黃豆般大小,而GPU則只需一粒綠豆般大小就已經夠了,太多的話只會令效能下降而已,而且可能

會有短路問題出現

 

之後再把HS蓋上,並上緊螺絲,插上風扇電源線就大功完成了。

第五章 --------- 其他注意事項 Q & A

Q : 一般代客砌機的店舖會否幫我裝上OS??

A : 大多數不會,除非你在同一店舖內同時購入正版OS軟件則例外;就算你提供有關OS軟件都不會幫你裝上,因最近幾年海關經常捉拿有關盜版軟件,所以大多數店舖都不會為了數百元而挺而走險。

Q : 我在電腦店舖內看了很久,發現機箱款式實在太多了,可否提供如何挑選一個適合我的機箱呢??

A : 首先要先清楚自己主機板是ATX還是M.ATX,因兩者的大小並不相同;M.ATX的主機板可以安裝於ATX機箱之內,但ATX的主機板卻無法安裝於M.ATX的機箱之內;其次就是機箱製造物料,大多數機箱都是用塑膠+鋼/鋁來製造,但由於塑膠跟鋼的散熱能力比較差,所以一般全鋁的機箱會較好,但價錢亦相對較貴,而最後就是通風位問題,一般來說,通風位愈多,散熱效果亦都愈好,空氣對流亦都會較好。

Q : 那麼機箱的空氣對流又是什麼??又要如何才能做好空氣對流呢??

A : 要清楚空氣對流是什麼,首先要清楚"熱空氣往上升,冷空氣往下降"的原理;由於機箱內幾乎所有會用上電源的配件都會發出熱量的關係,所以需要從機箱內排走有關熱量,否則會對機箱內配件造成一定影響;至於要如何做好空氣對流,先看看以下的圖片:

在上圖中,紅色箭咀代表熱空氣,而藍色箭咀則代表冷空氣由於顯示卡、CPU跟HDD均會發出一定熱量,所以大多數機箱都會於上圖內 B位的位置提供機箱用風扇一把,但單單靠這一把風扇是沒法將所有廢熱帶離機箱,所以我會建議大家於選購機箱之時,盡量選擇一些於前面面板有疏氣孔的機箱,並於上圖的A以及 C位加裝機箱用風扇,以"熱空氣往上升,冷空氣往下降"的原理,將廢熱從機箱內排走,以減低對配件的影響。

A : 電腦砌好了之後,還要做什麼工序才能使用呢??

Q : 當一部電腦砌好了之後,首先要做的便是安裝作業系統(簡稱OS),由於所有電腦都要依靠OS去令電腦明白使用者的操控命令,所以安裝OS是首要工作;當OS順利安裝完畢之後,接下來便要安裝配件的驅動程式,包括顯示卡,音效卡,網絡介面卡以及主機板 BOIS,但其中主機板BOIS我並不建議大家自行安裝,因會有一定風險會令到主機板發生"死板"現象,所以除了某些廠商的主機板之外,安裝 BOIS最好交由有經驗人士代勞會較好;至於安裝其他配置驅動程式的下載地址,可查看有關主機板的官方網頁,以下則提供顯示卡的驅動程式下載連結:AMD/ATI

Nvidia

什麼是 Sound Card??

Sound Card(簡稱音效卡),是多媒體電腦中用來處理聲音的接口卡。聲卡可以把來自話筒、收音機、錄音機、雷射唱機等設備的語音、音樂等聲音變成數字信號交給電腦處理,並以文件形式存盤,還可以把數字信號還原成為真實的聲音輸出。聲卡尾部的接口從機箱後側伸出,上面有連接

麥克風、音箱、遊戲桿和MIDI設備的接口。

但自從各大主機板廠商推廣All-In-One的主機板以來,主機板皆內建AC97音效功能。迫使中低階的音效卡市場快速萎縮。

在以前,只要提起主機板內建的音效功能,有的朋友自然而然就會聯想起"音質低下、支持 3D特效不多、功能單一和CPU佔有率太高"等缺點,那時候內建音效卡似乎就是一個可以用來發發聲響的雞肋產品而已。不過,如今的內建音效卡早已經脫胎換骨,尤其是當 INTEL HD Audio標準隨著 i915/i925系列晶片組一起發佈之後,內建音效卡在整體規格上,已經向低階獨立音效卡看齊了,甚至還有不小的超越。因此,將板載音效卡認為「垃圾」的觀念顯然是武斷、落伍的看法了。

AC’97的全名是Audio CODEC’ 97,這是一個由 Intel、YAMAHA等多家廠商聯合研發並制定的一個音頻電路系統標準,雖然我們通常統稱它們為符合AC’97標準的產品,但是不同主機板上的內建音效卡還是有區別的,尤其是CODEC晶片決定了該音效卡的特性和使用的驅動等基本屬性,

即便同為 5.1聲道的板載音效卡,最終出來的音效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音效卡的核心由音頻處理單元和多媒體數位信號編解碼器組成,內建音效卡也不例外。音頻處理單元可以很好的處理數位信號,根據音頻處理單元的能力,有些甚至可以增加特殊效果,音頻處理單元的作用就類似於人體的大腦,音頻處理單元僅僅處理數位信號,除非是用數位輸出的設備(MD或者數位音箱),一般都需要一個數位類比解碼器來處理後才可以輸出,而這樣的轉換被稱

為DAC(數位到類比轉換)和ADC(類比到數位轉換),通常簡稱為CODEC。

對於AC’97音效卡而言,影響其性能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但其中尤以CODEC晶片的類型、PCB

佈線的優劣以及相應驅動程式的完善程度最為重要。在這三大關鍵要素中,負責DA/AD(數模/模數)轉換的CODEC晶片的種類決定了所採用驅動程式的種類,因此很多人往往把CODEC晶片的

型號當成AC’97音效卡的型號。

有些主機板上內建了音頻處理單元和CODEC,有的僅僅只有一個CODEC晶片,其他的音頻處理部分就全靠軟體類比與CPU運算,這也就是我們通常聽到的「軟」、「硬」音效卡之分。在性能上傳統"硬"音效卡當然可以憑藉其高速DSP晶片獲得一定的優勢,但現在CPU的性能已經非常強大,AC’97"軟"音效卡不僅成本更低,而且在音質上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證,甚至借助軟體類比的

特點能夠具有非常大的升級潛力。

而其實ALL-In-One主機板內建的音效功能大多要依靠電腦本身的處理器來輔助解碼的功能,變相若果CPU處理數據的能力較差,又或者CPU正在處理大量數據,無法同時處理有關音樂數據

解碼程序的話,音效便會發生了延遲或者使電腦發生當機的情況。

為避免此種情況出現,外置音效卡是一種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儘管主機板內建的音效卡無論在價格還是性能上都已經讓人滿意,但是對於一些特別的使用者來說,它們還是稍許有點欠缺。在遊戲、MD數位錄音和特別的語音使用等場合下,一塊獨立音效卡就顯得相當必要了,內置音效卡的效果除了取決於CODEC的等級外,還要受到主機板的走線和其他雜訊的干擾,有時候別說挑剔的玩家,就連一般的使用者都可以聽出耳機中「滋滋」的噪音。

或許我們不能單純責怪內建音效卡,但它的確是這個解決方案的一大不足。綜合來看,如果對以下幾種音頻方面的應用有特別需要的話,那麼您就需要考慮一下是否可以去挑選一塊適合自己的

獨立音效卡了。

1、遊戲應用

隨著硬體的發展,如今的 3D遊戲自然也是達到了聲光色一體的奢華體驗,它帶給我們的已經不僅僅是精美的畫面,而充滿動感的音效同樣是必不可少的享受。對於遊戲用戶來說,他們需要通過音效卡來滿足兩種需求:一類是遊戲場景的逼真聲效和震撼效果,比如魔獸世界中的蟲鳴鳥叫、戰鬥喧囂等場景,使用者可以借助音效卡和音箱、耳機等設備的表現力,來體驗遊戲世界中真實的一面;相對於遊戲音頻真實性的表達,3D音頻定位顯然是更為重要的一個需求,尤其是在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中,玩家更需要出色的音效卡來展現主角周遭不同方位的動靜和聲音,身臨其

境地掌握對手動態,從而獲得勝機。

而除了物理多聲道技術,音效卡本身的 3D音頻定位特效也是不可忽視的,像是Creative在這個領域就有不錯的成果,它們的產品也得到玩家的認可。

2、音樂欣賞和光纖音效輸出

與 3D遊戲不同,音樂欣賞更注重輸出音質的效果和出色的輸出訊噪比等指標。創新的高階Audigy系列在一般使用等級的產品中的確是佼佼者,但是一些發燒友也將眼光投向了專業級音

效卡上面,如MAYA系列等產品在純音頻處理、輸出等方面還擁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雖然說一分錢一分貨,只要肯花錢,一定可以買到絕對好的東西,但是音效卡製造廠商還需要經歷在驅動程式、研發成本、遊戲支持、品牌形象等方面,因此單純將音效卡的價格和音質聯繫在一起是不科學的。早些年前的Diamond MX200等經典「老」卡也是音樂迷收藏的產品,現在一塊二

手的MX200價格並不昂貴,性價比也很高。

獨立音效卡的另一個優勢是可以擁有豐富的音頻擴展功能,尤其是同軸輸出、光纖連接等方面。雖然MP3已經普及,MD也出現了Net傳輸的新方法,但是對於真正的音樂發燒友來說,他們還是喜歡使用光纖輸出來錄音,畢竟這樣才可以盡可能地降低音頻信號傳輸中的失真度,得到接近

CD音質的效果。目前市場上支援光纖錄音的音效卡並不少,很多基於CMI 8738、Yamaha 744

以及Cirrus Logic CS4630晶片的音效卡都具備這項功能。Creative音效卡大多不具備光纖輸出而且其光纖子卡價格又很高,因此有不少老手自己改造普通的光纖子卡來用於創新的高階音效卡

上,體驗DIY的樂趣。

3、家庭影院和多媒體製作

數位家庭化的浪潮隨著奔騰 4一起走近千家萬戶,決戰客廳的口號也被提出,部分前衛的用戶也開始將個人電腦和普通家電結合起來,組成功能強大的家庭影院,因此,一片多功能的獨立音效卡就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設備了。除了高階的Audigy系列外,中低階市場上的CMI 8738-6CH以及 ForteMedia 801-Au都是賣得很火紅的產品,像Cirrus Logic的CS4630,飛利浦的

Thunder Bird Avenger和創新的 SB Live!5.1等,也是不錯的入門級產品。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每款音效卡因為採用解碼晶片等各種因素的差異,所以它們也有不同擅長的領域,並非價格越高、牌子越好的產品就一定能夠滿足你的需要。大家在購買的時候還是要以自己實際感受為主,或者征詢老鳥的建議,有目的的去挑選產品。此外,搭建一套稱心的家庭影院也需要其他音頻設備的配合,例如使用劣質便宜的多聲道喇叭搭配上千元的高檔音效卡,無異於給

三輪車裝上賓士引擎,實在是白白浪費資源。

結語

概括來說,隨著主機板整合功能的增加,整合音效卡已經佔據音效卡市場的大部分市場佔有率,整合AC'97音效卡也朝著多聲道發展,當然功能也日漸強大,相對應軟體的支援也日漸完善。對於普通玩家來說,選購一塊具有多聲道音頻輸出,甚至 S/PDIF數位格式介面的主機板也並非不能接受,對於像 nVIDIA的APU和 SiS的 965南橋晶片內建的APU單元來說,這些產品已經可以營造出很出色的音頻輸出效果,即便是在遊戲、家庭劇院和一般多媒體製作中,已經都能夠輕

鬆勝任。

最重要的是,絕大多數的使用者並不會投資很多錢在喇叭和耳機上面,根據經驗來說,音效卡和喇叭之間的價格比例在 1比 2左右才是比較合理的,因此,便宜的內建顯示卡配上千元的多媒體喇叭,或者昂貴的獨立音效卡委身在百來元的便宜 2.1喇叭上,都是不妥當的用法。所以內建音效卡不一定是雞肋,就看您怎麼挑選和使用,無論是內建音效卡還是獨立音效卡,它們都有各自

的發揮空間,玩家所要做的,就是要物盡其用而已。

平心而論,在定位在一般使用的市場中要找尋一塊十全十美的音效卡確實不易,而且多功能的產品往往意味著身價不菲,也不是一般使用者可以承受的。對於大多數預算有限的消費者而言,選擇一款真正適合自己的產品,注意音效卡和輸出設備合理搭配才是最重要的。和往年有所不同的是,無論是在高階市場還是低階市場,創新未來一家獨大的局面正受到挑戰和衝擊,不少國外品

牌的崛起,也提供了消費者不少可挑選的空間。

隨著技術的成熟,音效卡兩極分化的趨勢也逐漸清晰:整合音效卡注重低成本下的廉價應用方案,而獨立音效卡則在 3D音頻定位、杜比解碼、高品質錄音等方面展現出更加出色的品質,它們在遊戲、家庭劇院和專業的多媒體製作中還是有它不可替代的優勢。正所謂井水不犯河水,音效卡領域也正朝向多元化、多功能方向發展,其實大家只要多多留心,就可以買到適合自己需求、價格又比

較合理的一款產品了。

眼見有其他會員問我,什麼是 SSD??跟普通HDD又有什麼區別?? 所以這次跟大家說

說"什麼是 SSD??跟普通HDD又有什麼分別??"

下圖左方是 SSD內部構造,右方則是普通HDD內部構造

於自行砌機詳細手冊內都有說到,硬碟(HDD)的主要用途是用於儲存及讀取資料之

用。

由於功能方面無法再改進,所以速度便成為最大的問題。

而這亦都是 SSD面世的原因。

先來說說 SSD是什麼 :

固態硬碟 (Solid State Disk、Solid State Drive,簡稱 SSD)是一種基於永久性記憶

體,並使用如快閃記憶體,或非永久性記憶體,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DRAM)

等等的非揮發性記憶體的電腦外部儲存裝置。

固態硬碟常用來在行動式電腦中代替常規硬碟。雖然在固態硬碟中已經沒有可以旋轉的

盤狀機構,但是依照人們的命名習慣,這類存儲器仍然被稱為「硬碟」。

由於固態硬碟技術與傳統硬碟技術不同,所以產生了不少新興的存儲器廠商。廠商只需

購買NAND記憶體,再配合適當的控制晶片,就可以了製造固態硬碟。新一代的固態

硬碟普遍採用 SATA或是 SATA-2介面。

而跟普通HDD的最大分別,相信是 SSD的寫入速度及讀取速度遠比普通HDD為快。

那麼,兩者的優點及缺點在哪呢??那麼便要先解釋 SSD所採用的記憶體了....

揮發性記憶體(RAM)

由揮發性記憶體製成的固態硬碟主要用於臨時性儲存。因為這類記憶體需要靠外界電力

維持其記憶,所以由此製成的固態硬碟還需要配合電池才能使用。

揮發性記憶體,例如 SDRAM,具有存取速度快的特點。利用這一特點,可以將需要執

行的程式首先從常規硬碟複製到固態硬碟中,然後再交由電腦執行,這樣可以避免由

於硬碟的啟停延遲、尋道延遲對程式性能造成的影響。

此外,由揮發性記憶體製成的固態硬碟還用於應急備份。當電源意外中斷時,靠電池驅

動的這類固態硬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將資料轉移到常規硬碟中。當電力恢復後,再從常

規硬碟中恢複數據。

非揮發性記憶體

非揮發性記憶體(NVRAM)的資料存取速度介於揮發性記憶體和常規硬碟之間。和揮

發性記憶體相比,非揮發性記憶體一經寫入資料,就不需要外界電力來維持其記憶。因

此更適於作為常規硬碟的替代品。

快閃記憶體是最常見的非揮發性記憶體。小容量的快閃記憶體可被製作成帶有USB介

面的移動儲存裝置,亦即人們常說的「隨身碟」、「優盤」。隨著生產成本的下降,將多個

大容量快閃記憶體模組整合在一起,製成以快閃記憶體為儲存介質的固態硬碟已成為

可能。

NVRAM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多層式儲存(MLC, Multi Level Cell)及單層式儲存

(SLC, Single Level Cell)。兩者讀取速度差異不大,使用MLC顆粒的固態硬碟成

本較使用 SLC的低,但是寫入速度較低、使用壽命也較短。

至於 SSD的優點和缺點就包括 :

優點

和常規硬碟相比,固態硬碟具有低功耗、無噪音、抗震動、低熱量的特點。這些特點不僅

使得資料能更加安全地得到保存,而且也延長了靠電池供電的裝置的連續運轉時間。

例如韓國三星半導體公司(SAMSUNG Semiconductor)於 2006年 3月推出的容

量為 32GB的固態硬碟,採用了和常規微硬碟相同的 1.8英寸規格。其耗電量只有常規

硬碟的 5%,寫入速度是常規硬碟的 1.5倍,讀取速度是常規硬碟的 3倍,並且沒有

任何噪音。

在 2007年的Computex中,新帝公司(SanDisk)發表了 64GB與 32GB的固態硬

碟,並有 2.5吋、SATA介面與 1.8吋、UATA介面兩種規格。A-DATA現場展出的固態

硬碟分為 2.5吋與 1.8吋兩種,其中 2.5吋採用 SATA介面,最大容量可達 128GB;

1.8吋機種則是採用 IDE介面,最大容量可達 64GB,可分別使用在筆記型電腦與更

小的UMPC上,用來取代傳統的硬碟。現在由 PureSilicon發表的 2.5吋固態硬碟容

量已達到 1TB。

最初高階固態硬碟的性能表現與最高速的傳統硬碟互有勝負,但隨著固態硬碟的不斷

發展,高階固態硬碟的性能已經完全超越了傳統硬碟;而且讀寫速度的發展潛力更加高。

缺點

目前固態硬碟普及的最大問題仍然是成本和寫入次數[3]。無論是永久性記憶體還是非

永久性記憶體,其每百萬位元組成本都遠遠高於常規硬碟。

因此只有小容量的固態硬碟的價格能夠被大多數人所承受。而由於 Flash RAM都有一

定的寫入壽命、而且壽命屆滿後資料會讀不出來,因此成為大眾接受固態硬碟的另一個

障礙;

解決方案是固態硬碟採用 SLC顆粒,其使用壽命較長,但價格也較高;

未來必須等待成本進一步的降低、或 SSD架構改良(增加快取記憶體及控制 Flash

RAM的 IC更成熟),有效增加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

固態硬碟以往由於價格高昂,通常只用於軍事及工業用途上,不過拜NAND快閃記憶

體成本不斷下降所賜,如今固態硬碟已經使用在一般的筆記型電腦上,並預計於刀鋒

式伺服器上逐步採用,提供全新的電腦使用體驗。固態硬碟比起傳統硬碟具有速度快、

耗電量低與可靠性較高的優點。由於硬碟早已是系統效能的瓶頸,因此改採固態硬碟可

以帶來明顯及令人興奮的效能提升。

另外,固態硬碟數據損壞後是難以修復的。當負責儲存資料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有毀損,

現時的數據修復技術是不可能在損壞的晶片中救回資料。相反傳統機械硬碟或許還能挽

回一些數據。

後記 :

由於 SSD以現今技術來說,價格仍偏向昂貴(1Gb = HKD$ 20~24左右),相信一

般人都不會特意選購,除非真的對速度有要求的用家,才會選擇 SSD。

以本人經驗所得,一部原本要用 50秒左右才能完全進入Windows內的電腦,用了

SSD之後,時間可以大幅縮短至 15秒之內就可以完全進入Windows。

但 SSD的壽命不及普通HDD長亦是鐵一般的事實,但相信隨著生產技術不斷上升,

SSD終有一天可以超越HDD的使用壽命周期。

而另一個問題就是資料遺失問題,HDD於損壞後都尚有機會可以搶救讀出其內部資料,

但 SSD這方面則是絕對不能,這點亦是 SSD的一大致命點。

但相信假以時日,這些問題將會迎刃而解,屆時 SSD將會代替HDD,成為主流的資

料儲存媒介。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