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1 「落實教學創新 及提升教學品質」 · 目標 1 「落實教學創新...

42
目標 1 「落實教學創新 及提升教學品質」 108年度1月-12月 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Aug-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目標 1「落實教學創新 及提升教學品質」

    108年度1月-12月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 i

    目 錄

    目標 1「落實教學創新及提升教學品質」

    分項計畫 1.1-1:養成多元語文溝通能力與國際觀 .......................................... 01

    分項計畫 1.1-2:強化資訊科技應用、培養深度閱讀書寫核心能力 .............. 04

    分項計畫 1.1-3:通識全人跨域培育計畫 .......................................................... 06

    分項計畫 1.1-4:強化以學院為教學核心之跨域課程 ...................................... 08

    分項計畫 1.2-1:精進課程結構、強化創新課程之制度與環境 ...................... 11

    分項計畫 1.2-2:規劃「新課程」、強化教學創新 ............................................ 16

    分項計畫 1.2-3:教與學成長社群之永續進步 .................................................. 22

    分項計畫 1.2-4:學生學習成效及畢業生就業表現之回饋 .............................. 26

    分項計畫 1.3-1:強化職涯導航體系 .................................................................. 30

    分項計畫 1.3-2:強化培育核心產業人才、鏈結產業實務 .............................. 31

    分項計畫 1.3-3:「就業力」、「創業力」、「軟實力」揚升計畫 ........................ 34

    目標 1自訂績效指標 ............................................................................................ 39

  • 1

    國立臺北大學 108年度 1月-12月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分項計畫編號及名稱 1.1-1 養成多元語文溝通能力與國際觀

    分項計畫主辦單位 語言中心 分項計畫主持人 張中倩主任

    分項計畫協辦單位 課務組

    計畫執行成果

    (一)厚植英語溝通能力,提升國際競爭力

    1.ESP 課程自 108-1 重整為 ESP/EAP/A-EGP 課程後,開設 22 門 40 班,修課人次達

    1,018人次,足見學生於必修課程之外,對於進一步提升英語技能有相當之需求。

    2.為確保同科目不同授課教師評分之公平及客觀性,持續邀集教授同科目之教師,

    協同設計該科目之評量標準,107 年持續實施已完成之 5 門評量標準;108 上半年

    著力於課程重新規劃,下半年度甫重啟評量標準之設計,完成制定 3 門,累計達 8

    門。

    3.新設整合各學院英語授課專業課程(EMI)之「ESP 專業英文學士學分學程/微學

    程」,以及提供修畢大學英文課程同學多元課程選擇之「A-EGP 進階英文學士學分

    學程/微學程」,提高修習彈性並鼓勵不同能力程度的學生皆持續修習英語課程。

    4.體現因才分流之適性教育,於大一新生入學時舉行英語測驗,未達標準之學生必

    修 EGP 大學英文課程,並於一年後實施後測,平均進步 49 分,顯見培養學生基礎

    英語能力之成效。

    (二)外語課程多元化,持續提升第 2外語修習人次

    1.108年度新開設泰語(二)、保加利亞語(二)、德文二年班、西班牙一年班,針對全

    校學生開設德語、日語、韓語、法語、泰語、保加利亞語、西班牙語共 44 班,擴

    大提供各類外語之學習機會。

    2.108年度含共同科及各系所開設第 2外語相關課程之修習人次達 2,461人次,顯示

    多元語文學習環境之大幅改善及學生高度修習之意願。

    3. 108-1 完成制定「外語能力指標檢核辦法」取代英語畢業門檻,以增加通過指標

    之彈性並持續推廣多元外語學習。

    (三)外語授課補助

    1.108年補助教師開設外語授課課程共計 117 門,修課 2,974人次;107-2平均教學

    滿意度達 4.35分,108-1平均教學滿意度尚在統計中。

    (四)辦理外語溝通能力提升之相關活動

    1.針對求職升學之學生,舉辦職場技能提升講座及 ESP 主題講座共 5 場,加強學生

    面對英語求職、求學及面試之技巧,滿意度 4.28。

    2.配合大學英文課程 17班舉辦班際英語海報簡報競賽,培養學生英語海報製作及口

    頭表達之技能,滿意度 3.78;另舉辦全校性海山地區文化 Vlog觀光導覽創意影片

    競賽,鼓勵學生展現英語能力的同時並認識及關懷在地文化資產。

    3.108 年度 Study Group 學習小組共開設 13 組,包含英語會話、寫作、閱讀輔導等

    英語小組,加強提升英語基礎能力,以及韓語會話、韓語正音、基礎緬甸文等外語

  • 2

    小組,促進外語學習多元化,共 203人參與,158人取得學習證書,滿意度 4.59。

    4.結合 A-EGP「文化與觀光」課程,舉辦海山地區文化觀光英語導覽活動,邀請海洋

    大學及臺灣大學之國際學生交流,於 11 月 23日共同參與,參加者共 67 人,滿意

    度 4.61,足見學生對於「學以致用」之強調與實踐。

    5.配合 ESP/EAP/A-EGP 課程舉辦相關英語及文化講座共 12場,提升外語能力並拓展

    國際視野,參與人次達 499人次,滿意度平均 4.4。

    (一)規劃並開設 ESP/EAP/A-EGP英語選修課程:

    1.107 學年度第 2 學期針對原有之 ESP 課程進行課程大規模重整,規劃出 ESP(專業

    英文)、EAP(學術英文)、A-EGP(進階英文)三大類課程並新增課程教學大綱,自 108

    學年度起陸續開設新課程,滿意度維持 4.35,提供學生不同能力層級及接觸更多

    專業領域之英語課程。

    (二)精進外語授課獎勵機制:

    1.107-2 教師外語授課比例達全授課時數 60-80(不含) %者,其授課時數得加權 1.2

    倍(計 2位)、80-95(不含)% 者 1.5倍(計 4 位)、95%以上者 1.8倍(計 51位),108-1

    尚在統計中。另 108 年辦理外語授課績優教師遴選,遴選 3位外語授課績優教師,

    頒發獎勵金及表揚狀,以提升授課品質及成效、建立典範。

    2.甄選 5 名 EMI 種子教師赴新加坡國立大學進行為期五天的「英語授課教師增能培

    訓課程」密集訓練,持續提升本校英語授課教師人數及教學知能;並於歸國後舉辦

    分享暨座談會 3場,激勵有志投入英語授課的教師共同交流成長。

    職場技能提升講座:Job Interviews &

    Presentation in English

    Poster Session 班際英語海報比賽

  • 3

    Study Group結業式:英語會話 107 學年度教師增能工作坊

    ESP課程講座:餐桌禮儀 Dining Etiquette 海山地區文化觀光英語導覽一日遊:祖師廟

    導覽解說

    語言文化週講座:「歐洲這玩藝(德、奧、

    法、義)之音樂人文風情」宣傳海報

    「海山地區文化 Vlog 觀光導覽創意影片競

    賽」宣傳海報

  • 4

    國立臺北大學 108年度 1月-12月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分項計畫編號及名稱 1.1-2強化資訊科技、培養深度閱讀書寫核心能力

    分項計畫主辦單位 圖書館 分項計畫主持人 張文俊 館長

    分項計畫協辦單位 中國文學系

    計畫執行成果

    (一)跳脫傳統授課框架,結合文化資源、名家講座、同儕交流討論等創新學習模式,策辦

    專題講座、文學獎競賽、藝文展覽等課程學習活動,共計 19 場(3,757 人次參與,滿

    意度 4.4分),將靜態的閱讀轉化為多元思考力。

    1.全校飛鳶文學獎共計辦理 5 場(136 件作品參賽,410 人次參與),競賽組別保留 107 年

    新增之「數位文學廣告」組,成為本校「飛鳶文學獎」重要特色;徵件數量亦較 107年

    增加 19件。

    2.於全校「大一國文:經典閱讀與詮釋」課程開設「中文閱讀寫作班」,每班設訂不同閱

    讀與書寫主題,並在期末辦理學生作品成果展(共計辦理 2 次,232 人次參與),同學閱

    讀寫作後測成績達 84 分,較前測提升 4分,較 107年後測成績提高 0.5分。

    3.於「大一國文:經典閱讀與詮釋」課程辦理「聯課講座」活動(共計辦理 8 場,2,800

    人次參與),邀請不同領域的名家或學者蒞校演講,再結合學習單的心得反饋方式,培

    養學生將思考內容轉化為文字的能力。

    (二)從「資源」、「空間」、「行銷」多方面奠定閱讀基礎工程,滿足學生多元學習樣態需求。

    1.建置「經典閱讀專區」 (創新創業/職涯課程/社會企業、USR/地方創生、藝術與美感教

    育),徵集 2,036件館藏,上架 3個月流通冊次 539冊(979人次),佔專區館藏數 26.4%。

    2.參與聯盟採購數位館藏達 9,615 冊,並購置 25 台電子書閱讀器提供讀者借閱,推廣數

    位閱讀風潮。其中電子書閱讀器借閱次數達 1,301次,較 107年 655 次成長 98%。

    3.以「主題閱讀」與「翻轉教室」基地概念為出發點新建「思巢」,融合討論、活動講座、

    展覽、工作坊等教學需求,打造多元學習場域。啟用 3個月申請借用達 39場講座(1,648

    人次),整體滿意度為 4.23。

    (三)策辦多元型態閱讀推廣活動:共計辦理 84 場,28,661人次參與,滿意度達 4.5。

    1.專題講座 11場(742 人次參與,滿意度達 4.7)

    2.主題書展 12場(11,395 人次參與,滿意度達 4.4)。

    3.主題影展 11場(211 人次參與,滿意度達 4.7)。

    4.主題活動 13場(3,207 人次參與,滿意度達 4.3)。

    5.藝文展覽 7場(7,420 人次參與)

    6.利用教育訓練 30場(5,686人次參與)。

    (四)橫向聯結校內外資源合辦青銀共讀活動,共計 19 場專題講座(611 人次參與,滿意度

    達 4.8),13場讀書會(325人次參與),較 107年場次成長 146%。

  • 5

    (一)於全校「大一國文:經典閱讀與詮釋」課程開設「中文閱讀寫作班」,有以下兩套設

    計之作業成果展,增進師生間相互觀摩學習:

    1.作業成果展 I:(1)「光之塔」影片內容分析與書寫、(2)搭配《禮記・大學》,撰寫文章:

    「理想的大人」、(3)搭配蕭蕭散文《漂流木》,發揮想像與創意,以圖文方式完成「漂

    流與重生」之作品寫作、(4)期末報告:「我的青春・我的歌」,以歌詞和書籍或電影進

    行互文式書寫。

    2.作業成果展 II:(1)以「學習的生命觀」,解讀《紅樓夢》中的小人物、(2) 鄭宗弦《少

    年廚俠 3》與傳統武俠小說、古典新詮之關係、(3)以《紅樓夢》為基礎,分析子弟書內

    容、(4)練習將《紅樓夢》與文創產業結合,寫一份企劃案。

    (二)建置「資訊充電站」與「筆電優先閱讀席位」,營造行動學習環境,並成立湖景創思

    區(討論區),呼應讀者多元學習與討論需求。

    (三)擴大聯結校內外資源合辦青銀共讀活動,活動型態涵蓋新書分享、名家講座、心靈成

    長等,合作對象除持續結合社科院老人 USR 計畫辦理銀髮族「橘子讀書會」外,108

    年更首度結合「北大創業家」社團辦理「老道學院」讀書會與「北大創業論壇」,並

    與文學院、聯合文學共辦「臺灣文學巡禮」,邀請鄉土文學作家黃春明蒞校演講,開

    放社區居民與師生參與,致力推展青銀共學,推動世代互動交流、代間學習之願景。

    1080426大一國文聯課活動,李崗導演講座現

    場 1080520飛鳶文學獎數位廣告組活動現場

    1080430「臺灣文學巡禮」黃春明大師講座,

    開放社區民眾、北大高中學生共同參與

    圖書館建置「思巢」-融合翻轉教室、腦力激

    盪、主題閱讀、小型展覽之多功能場域

  • 6

    國立臺北大學 108年度 1月-12月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分項計畫編號及名稱 1.1-3 通識全人跨域培育計畫

    分項計畫主辦單位 通識教育中心 分項計畫主持人 葉大綱主任

    分項計畫協辦單位 無

    計畫執行成果

    量化

    執行

    成果

    (一)獎助通識創新課程:共補助 3 門創新課程,共 157 名學生修習,滿意度 4.42

    分。

    (二)辦理通識教育教師教學精進社群研習活動:共辦理 6場講座,總計 184人次參

    與,平均滿意度 4.50 分。與 107 年相較,參與人數增加約 50%、平均滿意度

    增加 0.33分。

    (三)共開設 4 班[綠設計與木作藝術]課程,總計 96 名學生修習,舉辦 2 次作品成

    果展,課程滿意度平均 4.49分。

    (四)通識月活動:108 年兩次的通識月共辦理 95 場演講、參訪等活動,共 6,812

    人次參與,參與人數較 107年增加約 40%。

    (五)共補助 18 門通識教育課程之教學助理薪資,減輕教師之教學負擔,提升教學

    品質與學生學習效果。

    質化

    執行

    成果

    (一)通識創新課程藉由合作學習活動、主題講座、老街實地踏查、東森媒體集團參

    訪等課程活動,透過多元且跨領域的學習方式,帶領學生深入思考地方文化、

    景觀、傳播文化、媒體素養等面向之意涵。

    (二)教師精進社群研習活動每 1-2個月提供教師們一次學習與交流的機會,本年度

    以[反思寫作]與[音樂治療]為主題,並特別深入探討在教學現場的應用,參與

    的老師們也提出本身的經驗與遇到的問題,和講者們有熱烈的互動。這樣的學

    習尚需要時間醞釀發酵,老師們未來將嘗試融入本身的課程教學之中。

    (三)[綠設計與木作藝術]為國內大專院校少有的木藝通識課程,以低耗能與手作藝

    術的方式,進度循序漸進:木玉→食器→小盒子→小板凳,讓學生逐步掌握木

    作的基礎技術,培養動手做的能力,作品不只能展示、也能夠實用,最終目的

    為體現環保生活的重要性。108 年 6 月木藝教室建置完成正式啟用。108 年 1

    月及 108年 9-10月各舉辦一次成果展。

    成 果

    照 片

    或 圖

    創新課程帶領同學到三峽祖師廟進行速寫

    活動

    教師精進社群活動,老師同學們認真聽

    講學習

  • 7

    [綠設計與木作藝術]課程上課實景 107.2學期作品成果展海報

    第十八屆通識月開幕演講活動 教師精進社群活動,講師邊講解邊示範

    古琴演奏

  • 8

    國立臺北大學 108年度 1月-12月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分項計畫編號及名稱 1.1-4:強化以學院為教學核心之跨域課程

    分項計畫主辦單位 課務組 分項計畫主持人 查忻組長

    分項計畫協辦單位 各學院、教學發展中心

    計畫執行成果

    量化

    執行成果

    (一)各學院已成立推動小組, 108 年共計召開 20 次課程相關討論會議,超過

    原預定召開 18場會議。

    (二)108 年新增 10 個以學院為設置單位的學分學程/微學程,另新增 5 門以學

    院為架構的跨領域共授課程及 2 門院整合開課選修課程,以提升學生跨域

    能力及未來就業力。

    質化

    執行成果

    (一)各學院透過學院推動小組,持續檢視各學制課程整合及改革調整之必要性,

    促成跨領域之師資合作,增開院整合課程或新設跨領域課程、學分學程及

    微學程,以培養學生跨域專長,提升職場競爭力。

    (二)法律系及社會系共同新開設「性別、人權與正義」跨領域課程,引導學生

    學習尊重不同性別、種族、階層、族群的差異;另由法律系及社工系共同

    新開設「高齡社會與法導論」跨領域課程,培養學生用 PBL 以問題為導向

    的學習模式,橫向統合相關知識,妥適解決高齡問題。法律學院為使學生

    對於法學之認識,強化法律邏輯思辯能力,新增基礎法學學士微學程;另

    為建構學生具備解決實務消費爭議問題能力,新增消費者保護微學程。社

    科院新增調查方法與資料分析學士學分學程、調查方法學士微學程等,建

    立學生調查研究方法及資料分析的能力,並著重在解讀與呈現資料上的訓

    練。

    (三)公共學院經整合學院內師資及資源,新增開設「公共事務治理導論」、「公

    共事務專題」整合課程,分別讓學生於入學之初即迅速對公共事務有廣泛

    的基礎認知及讓高年級生整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以達更深廣之學習成

    效。另為增進學生對公共事務於數據分析方面之了解,新增公共事務數據

    分析學分學程,以培養學生運用數據分析研究及解決公共事務議題之能力。

    (四)人文學院為培養學生兼具公民素養與數位領域視野的傳播人才,新增傳播

    學士學分學程。新增由應外系及中文系共同開設「中西戲劇發展與交流」

    跨域課程,提供跨人文學系的戲劇、文學、中英語文與文化等知能;另由

    歷史系與民藝所共同開設「海山地區的歷史與文化資產」跨域課程,讓學

    生能掌握海山地區的發展軌跡與歷史風貌,以培養文化資產保護的觀念及

    日後從事鄉土史研究、文化史蹟導覽的能力。

    (五)商學院新增「商業智慧與大數據分析學士學分學程」,將課程內容與產業趨

    勢連結,提昇學生就業競爭力。另已提出由休閒運動管理學系及資訊管理

    研究所共同規劃的「賽會活動資訊管理」跨領域課程,讓學習者瞭解資訊

  • 9

    管理的概念與重要性及學習如何規劃與執行賽會活動資訊管理相關事宜。

    (六)電資院持續透過課程教學革新會議進行課程盤點,並配合目前產業界或學

    術界的需要及趨勢進行課程調整。

    成果照片

    或圖片

    108年 4月 19日法律學院辦理《新制外

    交領事人員說明會》宣傳海報

    108年 5月 21日公共事務學院辦理 BB沙

    龍講座宣傳海報

    108 年 7 月 8 日~12 日電資學院辦理 AI

    深度學習與類神經網路研習課程

    108年 5月 14日休運系辦理講座: 「攀

    樹運動就是「潮」!」合照(文化與觀光

    學士學分學程)

  • 10

    108 年 8 月 14 日社科院演講:藏在鶯歌

    的白歷史 (性別與人權學分學程)

    108 年 8 月 22 日商學院討論「商業智慧

    與大數據分析學分學程」會議

  • 11

    國立臺北大學 108年度 1月-12月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分項計畫編號及名稱 1.2-1:精進課程結構、強化創新課程之制度與環境

    分項計畫主辦單位 課務組 分項計畫主持人 查忻

    分項計畫協辦單位 各學院、註冊組、人事室、教學發展中心、職涯發展中心

    計畫執行成果

    量化

    執行

    成果

    (一)制度面(推動課程精實及學位增值方案)

    1.108年已通過新訂或修訂本校「學則」、「學生修習雙主修、輔系辦法」、「博士生擔任

    兼任講師授課辦法」…等法規,期能配合計畫之推動,提高學生學習自由度(外系選

    課保障名額已由 10%至 15%)、提升教師教學/研究之彈性等,並逐步建構「跨域學習

    友善工程」。

    2.108 年 9 月 11 日召開由校長主持之本校「課程精實及學位增值計畫」說明會,邀請

    各院院長、系所主管及助教、學程召集人,以 108學年度研擬之學生修習跨領域微學

    程方案及期程規劃為討論重點,進行意見交流,與會人次達 89人。

    (二)課程面(跨領域學分學程/微學程、彈性課程、統整(頂石)課程)

    1.跨領域學分學程/微學程:配合教育部重要政策增設創新創業與職涯、人權及性別教

    育、消費者/智財權權益保護等學程,計新增 7 個學分學程、15 個跨域微學程及 24

    個小輔系微學程。取得學分學程證書 280 人次、平均滿意度 4 分,較 107 年(200 人

    次、4分)有所提升。學士班畢業生具跨領域專長(含雙/輔/學分學程)312人次,較

    107 年 304 人次,成長 3%。另組成教師社群 7 組(16 位教師參與)。舉辦相關教學活

    動(講座、參訪、說明會、市集等)計 19場,參與活動 659人次,活動平均滿意度 4.2

    分。

    2.彈性課程:計開設 12門彈性課程(通識微型 5門、自主學習 5門、密集授課 2門),

    選課 387人次,課程滿意度 4分,較 107 年(10門、123人次、4 分)有所提升。

    3.統整(頂石)課程:教師社群 7組(22位教師參與)。舉辦相關教學活動(講座、參訪、

    成果發表、專題競賽、案例評析、田野調查)計 57場,參與活動 2,413人次,活動平

    均滿意度 4.4分。

    (三)教學面(激勵措施)

    1.遴選各類優良教師,包括各類教學優良(含通識)、推動高教深耕計畫之績優教師、

    遴選外語授課優良教師、教學創新績優教師共計 52 人次,將持續依新增及修訂之各

    類優良教師辦法,加深加廣遴選教師,提升本校全面執行高教深耕能量。

    2.彈性薪資部分,計有特聘教授 4 名(於不重複支領獎助金情形下,每月發給獎助金 1

    萬元),及頒發獎勵金與表揚狀予各類教學優良教師共 52 人次(較 107 年增加 10 人

    次),並在校內刊物廣為報導,以資表揚。

  • 12

    質化

    執行

    成果

    (一)制度面(推動課程精實及學位增值方案)

    1.持續補助各院/系所/教師推動「課程精實及學位增值計畫」之相關課程,例如:跨

    領域共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磨課師課程,辦理教師增能研習活動,期能提升教師

    知能。

    2.為利 110學年度入學學士班學生能順利修畢至少一個微學程之畢業門檻,108學年度

    已研擬之學生修習跨領域微學程方案規劃內容包含:

    (1)方案一:將跨領域微學程之開課納入學系整體開課計畫(結合本系專業之跨域學

    習):各學系從本系專業出發,思考學生未來發展所需之跨域學習,並自行評估至

    少開設 1個跨領域微學程,或提供課程參與院或其他學系開設之微學程,並將跨領

    域微學程之開課一併納入學系整體開課計畫。

    (2)方案二:跨域學習友善工程(修習非本系的微學程、輔系或雙主修):透過實施跨域

    學習友善工程的相關配套措施(如:放寬各學系得採計學生修習雙輔學分為自由學

    分、保障雙輔及外系生選課名額 15%、開放暑期開課或彈性授課、SPOCs、擴增開課

    師資來源、補助學分學程/微學程經費、定期調查學生修習學分學程之需求及優化

    意見調查…等),提供學生跨域學習機會。

    3.即時更新課程精實網站專區,上傳相關會議資料,以俾周知及宣傳。

    4.製作「課程精實及學位增值計畫」Q&A懶人包,並公告於學校 FB、「跨領域學習專區」,

    以俾周知及宣傳。

    5.持續與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學校合作,四校學生得跨校互選學分學程/微學程及請領證

    書。108 年新訂「學分學程評核辦法」及「跨領域微學程規劃開設須知」,並依據評

    核結果酌予增加或減少補助經費,以落實學程評核機制,優化品質。

    (二)課程面(跨領域學分學程/微學程、彈性課程、統整(頂石)課程)

    1.透過學系整體規劃本系專業課程及跨領域微學程開課時程,並輔以跨域學習友善工

    程,學生可更有效率及有系統地進行跨域學習。

    2.藉由彈性授課,降低教師授課負擔及提供學生彈性學習空間。

    3.統整(頂石)課程除增進學生綜合實踐能力以外,更進一步結合在地實踐,深化學校、

    學生與在地的連結。例如:與北大周邊 5 所中小學合作提供國中小課後輔導等服務學

    習、製作以北大特區為主體且兼具智慧化與現代化並能滿足使用者需求的 WebGIS 地

    圖、與「愛網基金會香柏樹長青關懷據點」合作關懷在地長者並以影音文字記錄北大

    社區銀髮族之個人生命史、三鶯地區社會調查、學生展示學習成果舉辦《紙中。人》

    展覽…等。

    (三)教學面(激勵措施)

    1.透過修訂鼓勵教師教學創新相關補助辦法(如:學分學程補助要點、教師授課時數及超

    支鐘點費核計辦法、SPOCs、深碗…等),補助經費或提供教師教學助理等進行教學創

    新。

    2.持續補助跨領域學分學程並結合評核機制:於「學分學程補助要點」增訂自 108年起

    依評核結果酌予補助,以落實評核機制(評核結果績優者將再外加補助經費 1 萬元、

    評核結果不通過者減半補助,連續 2年不通過則不補助)。

  • 13

    3.降低教師授課負擔以改善教學品質:持續落實跨域共授、彈性授課等創新機制,另於

    精進教師授課時數加乘與減授部分,實施大班加權增至 2倍、外語授課增至 1.8 倍、

    放寬擔任教育部補助及委辦計畫主持人且計畫經費達 100萬元以上亦得減授、計畫減

    授時數可保留 3 年等,另增訂放寬兼任教師開設輔雙/學程課程得酌增 2 小時,約聘

    教學人員得支領超支鐘點等,以提供教師開設輔雙/學程等跨域課程之誘因。

    成 果

    照 片

    或 圖

    1080911校長主持之「課程精實及學位增值

    計畫」說明會

    「課程精實及學位增值計畫」說明會與會各

    院、系所主管、師長及同仁

    108學年度研擬配合 110學年入學學士班學

    生修習之跨領域微學程方案,學生修課示意

    「課程精實及學位增值計畫」Q&A懶人包內容

    舉隅

    1080601社會科學學院高齡社區照顧微學

    程與三峽北大公共托老中心、在地店家

    (Yukimasa幸將手作坊、糖匠工作室等)合

    1080424 華語文教學學程系列活動-新媒體在

    戲曲應用實例分享、華語戲曲文化展演與體

    驗教學演講(仙飄飄劇團)

  • 14

    作辦理「啡長樂」咖啡市集

    1080429法律學院醫療科技暨法律學分學

    程系列講座(台灣醫護勞動法制現況:從蘭

    嶼護理師事件談起-蔡秀男醫生)

    1080610 公共事務學院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

    系大四專題論文發表會

    1080601商學院 2019 數位行銷論壇暨畢業

    生專題競賽成果展

    1080531電機資訊學院 107學年度資工系專題

    1080503-1080620香港樹仁大學參訪團參

    觀人文學院歷史系舉辦《紙中。人》展覽(圖

    書館二樓藝文展覽區)

    1081128 臺泰障礙研究交流工作坊

  • 15

    1080916 公共事務學院 BB學術沙龍-公共

    事務教育國際化:韓國仁川大學的經驗

    1081009 108-1跨校醫療科技暨法律學分學程

    說明會-臺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

    研究所的梁志鳴副教授說明法律系學生跨領

    域學習之優勢

  • 16

    國立臺北大學 108年度 1月-12月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分項計畫編號及名稱 1.2-2規劃「新課程」、強化教學創新

    分項計畫主辦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 分項計畫主持人 黃健彰 主任

    分項計畫協辦單位 通識教育中心、註冊組、課務組

    計畫執行成果

    量化

    執行成

    (一)提高校內教師教學創新之風氣:

    1.鼓勵教師教學創新機制:為鼓勵教師從事教學創新,建立教學創新典範,教

    發中心提供經費補助教師開設教學創新課程,課程可分為大學社會責任在地

    實踐、跨領域課程教學、統整課程,創新策略則如磨課師等翻轉教室形式、

    創新教材或教法研發、多元評量等均屬之,108年教學創新課程占總課程之

    比率為 78%,共補助 16件教學創新計畫。

    2.降低生師比並改善專兼任教師比例:為達調降生師比、專兼任教師比例及減

    輕專任教師教學負擔之目標,108年通識教育中心及語言中心共聘任 4位專

    任教師及 14 位兼任教師,配合本校既有之精進教學成果為基底,鼓勵教師

    設計各種不同創新模式及發展特色課程,共累計開設 73 門向度通識、語文

    通識課程,修課學生達 2,313人。

    3.提供人力及經費支援,協助教師進行教學創新並開設各類特色課程:

    (1)課程課業輔導員補助機制:由教師及課輔員共同診斷學生學習困難及了解

    學生學習狀況,進行課業諮詢與輔導,亦透過培訓課程強化課輔員教學知

    能。108 年共遴選培訓 40門課程課輔員,辦理 27場培訓課程,課輔培訓

    通過率為 82.58%,課輔總時數約達 1,442小時。

    (2)辦理教學助理補助與培訓:依修課人數、課程類型等條件分設基礎、數位、

    討論、英語及服務等 5 類 TA,協助課程討論、減輕大班授課負擔,進而

    提升教師教學成效。108年共補助 125門課程 TA,137位 TA(修課人數超

    過 100 人,可設置第 2 位 TA),修課受益學生人數達 8,725 位,辦理 27

    場培訓課程。其中數位 TA、討論 TA須協助教師製作數位教材,將教師教

    學實況、TA帶領討論之過程錄製成影片,剪輯後置於本校數位學習平臺,

    108年共上傳 496段影片供學生複習課程並進行線上討論。

    ▲各類教學助理補助人數

    課程類別 討論課程 數位課程 基礎課程 英語教學 合計

    TA人數 7人 1人 126人 3人 137人

    4.藉由各形式之成果發表,作為教學創新溝通交流平台:

    (1)電子報:108年共發行 3期電子報,26篇報導,包含最新消息公告、數

    位學習、教學百寶箱,以及各類型教學創新講座與活動等。

    (2)辦理教學增能研習活動:108 年共辦理 4 場「十年一昔」系列講座、3

    場中原大學線上遠距講座、1 場臺北聯合大學系統「跨域教學」教師增

    能研習工作坊,活動參與人數共達 168人。

    (二)導入翻轉教室與磨課師模式,推廣校內教師進行數位化教學:

    1.協助教學影片或磨課師課程拍攝數、獎助教師教學創新課程數、審議申請教

    育部補助計畫件數 108 年共 30 件,107 學年度第 2 學期,初步試拍 3 門磨

  • 17

    課師課程。108學年度第 1學期,正式拍攝 4門磨課師課程,並上傳至本校

    演講活動網供學生課後複習,亦便於教師日後規劃磨課師課程的執行方向。

    2.鼓勵教師開設磨課師課程:與臺北聯合大學系統四校合作之磨課師計畫,以

    「A 走未來,I 進現在:跨域應用的人工智慧」為主題,共同合作 1 門磨課

    師課程,由電機工程學系鄭穎仁老師擔任第一週的授課老師。

    3.協助推廣數位學苑 2.0及上傳數位教材:鼓勵教師將教材數位化並上傳至數

    位學苑 2.0,以及上傳課程教學影片至演講活動網,降低教師準備紙本教材

    之負擔,也讓學生可依各自學習進度反覆觀看課程內容。108 年上傳數位教

    材數為 19,857件;師生討論數為 30,012次;上傳檔案數為 222,776件;建

    立作業數為 7,080件;閱覽人次達 1,630,366人次。

    ▲108年數位學苑 2.0使用成效

    上傳教材數 師生討論數 上傳檔案數 建立作業數 閱覽人次

    19,857 30,012 222,776 7,080 1,630,366

    4.完善課程數位化所需軟硬體設備:擴充現有錄音、錄影與後製設備,如無線

    領夾式麥克風、專業錄音機、遠攝鏡頭、剪輯用高效能桌機及套裝軟體等,

    強化教師推動教學創新所需資源與支援。

    質化

    執行成

    (一)教學創新計畫:

    1.執行成果,以下舉例說明:

    (1)「數位行銷專題研討」:由統計學系顏汝芳老師授課,導入 google統計工

    具「Google Analytics」,教導學生利用此統計軟體計算網站流量資訊,

    並學習如何分析訪客數據以修正網站內容與廣告資訊,使數位行銷更有效

    率,透過聘請具使用 Google Analytics 分析實務經驗之業師實施雙軌教

    學,課堂上配合使用 google線上學習系統,講授 google 分析技術及其應

    用,在上課過程中亦讓學生實際操作,全班 34 位同學,期末課程結束時

    共 33 位同學取得 Google Analytics 認證,達成率 97.06%,顯示此創新

    計畫成效顯著。

    (2)「農業合作」:由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方珍玲老師授課,帶領北大師生更

    深入了解農業生產者的領域,以農業合作社做為學習合作的核心價值、精

    神與農業合作社的經營理念之基地,培養商學院的學生在平常主業課程的

    學習之外,亦能培養對在地成長環境的關懷與社會責任的養成,透過聘請

    實務專家辦理演講、農業合作社參訪、師生聯合試籌組員生消費合作社等

    創新策略提升學習成效,本創新課程以社會責任在地實踐之精神為核心,

    結合跨領域教學及實作評量,除了建構學生的本位知識體系,亦可培養課

    外知識與態度行為養成,建立教學創新之典範。

    2.補助機制:依「教學創新績優教師獎勵補助辦法」提供經費鼓勵教師從事教

    學創新,每一計畫最高補助新台幣 8萬元,於 108年 3~4月公告並完成教師

    申請補助作業。

    3.各形式成果發表會:

    (1)電子報:藉由電子報之發行,讓教師除了參與講座活動外,也能汲取創

    新教學相關訊息等多元教學新知,如第 46 期電子報中介紹微型教學、

    教學實踐研究等教育名詞及磨課師課程作業要點修正公告,藉以提升教

  • 18

    師之教學知能。

    (2)辦理教學增能研習活動:辦理「十年一昔:教師教與學生涯心得分享」

    系列講座,邀請獲得教學優良教師之老師分享與傳承寶貴教學經驗,如

    108 學年第 1 學期邀請 2 位曾獲得教學優良教師獎之會計學系王蘭芬老

    師與經濟學系陳孝琪老師,分享其寶貴的經驗與人生歷程,經由教師們

    過往經驗累積來增強自我效能,並增進師生情誼與學習連結。另辦理「全

    國大學校院教師教學專業認證學程」遠距講座,與中原大學合作,透過

    多元之議題及辦理方式,擴展校內教師教學知能,如 108 年 6月舉辦「倫

    理可不可以教?」遠距講座,透過遠距連線方式與中原大學現場同步,

    邀請教育界專家,討論大學教育面臨的各項議題,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以達教學資源共享。

    4.獎勵教學創新及優良教師之彈性薪資機制:

    (1)教學優良教師:108年 4月修正「教學優良教師獎勵辦法」,考量進修學

    士班與碩士在職專班課程皆為本校正式課程,教學優良教師遴選應包含

    所有學生所做之全學年教學意見調查及教學優良教師問卷調查,故自

    108 學年度起全面施行,108 年度首次依新制進行遴選作業,共遴選出

    12名教學優良教師,2名教學特優教師,核發獎勵金共新臺幣 73萬 792

    元整。

    (2)教學創新績優教師:108 年首度進行教學創新績優教師之遴選,於 108

    年 9 月初審共 17 件教學創新績優教師遴選案,由教發中心推薦其中績

    效顯著之 9案,並召開「教學精進創新研發小組」進行複選,決議本年

    度獲選教師 3名,並頒發表揚狀給予獲獎教師,累計 2次獲頒表揚狀者,

    得另頒發獎勵金新台幣 10,000 元至 30,000元。

    (3)推動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之績優教師:於 108 年 6 月 12 日召開「本校

    108 年度推動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績優教師獎勵名額分配研商會議」決

    議本年度推薦名額共 28 名,獎勵對象以當年度推動高教深耕計畫之編

    制內且未兼本效一級行政單位主管之專任教師(含編制外約聘教學人

    員)及專任專案教師為限,每年度辦理遴選及獎勵一次,108年度共遴選

    出 28名績優教師,核發獎金共新臺幣 104萬 1,600元整。。

    (4)外語授課優良教師:108年首度依「外語授課優良教師獎勵與遴選要點」

    召開「教學精進創新研發小組」進行遴選與獎勵作業,共遴選出 3名外

    語授課優良教師,並頒發獎金新台幣兩萬元整及表揚狀,以提升教師增

    開外語授課數量並建立外語授課典範。

    (二)導入翻轉教室與磨課師模式,推廣校內教師進行數位化教學:

    1.「A 走未來,I 進現在:跨域應用的人工智慧」磨課師合作計畫:為臺北聯

    合大學系統共同的磨課師計畫,課程以「AI」為主軸,電機工程學系鄭穎仁

    老師講授課名為「智慧型系統及其應用」,影片進入後製階段。因是採螢幕

    錄影合成,向伙伴學校臺北醫學大學借用攝影棚及專業團隊完成拍攝。

    2.108學年度第 1學期拍攝 4門磨課師課程,其中 3門課,黃健彰老師與李孟

    峰老師的課程每週會上傳至臺北大學演講活動網。另 1門顏汝芳老師的課程

    採結合隨堂錄影和螢幕錄製的方式呈現影片內容。

    3.協助推廣數位學苑 2.0及上傳數位教材:鼓勵教師將教材數位化並上傳至數

  • 19

    位學苑 2.0,以及上傳課程教學影片至演講活動網,降低教師準備紙本教材

    之負擔,讓學生可依各自學習進度反覆觀看課程內容。108 年上傳數位教材

    課程數為 3,832 門,共有 19門課程上傳教學影片至演講活動網,總計有 496

    部教學影片。

    (三)課程教學助理補助計畫:

    1.精進教學助理補助措施:為符合本校教學實務與行政法令運作現況,增加

    教師與 TA 之工作彈性,108年 1 月 15日特修訂本校「教學助理補助作業

    要點」,刪除 TA 必須跟課等 TA 工作內容以保留工作內容彈性、因應基本

    工資調整 TA時薪及修訂擔任 TA之學生不得重複受聘為同經費來源所屬之

    TA、課輔員及工讀生之規定。

    2.教學助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藉由教師、學生評量、教學助理自評等三個向

    度組成之 TA評量問卷(5分量表),追蹤課程教學成效。108年共舉辦 27

    門培訓課程、教學助理滿意度 4.45 分,較 107 年 25 場、滿意度 4.4 分,

    均有所提升,顯示藉由教師從旁指導及培訓課程之開設,有助強化教學助

    理專業知能及提升修課學生對教學助理滿意度。

    (四)課業輔導滿意度問卷調查:108 年課輔平均滿意達 4.64 分,較 107 年 4.62

    分有所提升,顯示學生對於課輔員之協助仍表認同。

    成 果 照

    片 或 圖

    教學創新計畫 「數位行銷專題研討」-業師講授 Google Analytics 分析技術及經驗,配合安排實作課程,即時指導學生操作軟體。

    教學創新計畫

    「農業合作」-邀請三峽區農會供銷部曹哲維專員介紹三峽區農會與三鶯地區的農業產業,使學生從本位知識出發,更深入了解實務運作並連結在地發展。

  • 20

    教學增能研習活動 108.11.15「十年一昔:教師教與學生涯心得分享系列講座」-經濟學系陳孝琪老師分享教學心得

    教學增能研習活動 108.05.02「中原大學線上遠距講座」教研相長的秘訣~教學實踐研究的原理與方法

    教學增能研習活動 108.11.11「十年一昔:教師教與學生涯

    心得分享系列講座」-會計學系王蘭芬老師分享教學心得

    磨課師課程

    北聯大磨課師合作計畫:電機工程學系鄭穎仁老師開設「智慧型系統及其應用」磨課師課程之影片畫面

    磨課師課程 108-1學期,本校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黃健彰老師「民法概要」磨課師課程之影片畫面

    磨課師課程 108-1學期,本校統計學系李孟峰老師「微積分」磨課師課程之影片畫面

  • 21

    108年課業輔導員服務證明書 108年教學助理培訓合格證書

    教學助理

    108年教學助理成果海報

  • 22

    國立臺北大學 108年度 1月-12月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分項計畫編號及名稱 1.2-3教與學成長社群之永續進步

    分項計畫主辦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 分項計畫主辦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

    分項計畫協辦單位 無

    計畫執行成果

    (一)教師教學社群:為強化跨系、院、校教師跨域教學能量,以及落實社會責任實踐,

    教發中心提供經費補助教師教學社群,108 年度跨系、院、校教師社群及 USR教師

    社群共補助 15組(含跨校社群 8組),較 107年補助 12組多,總計有 11校、101

    位教師參與教師社群,辦理 65場活動,參與達 1,761人次。

    (二)師生共學社群:為提升師生之溝通交流,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以及教師教學品質,

    教發中心提供經費獎助師生組成共學社群,108 年度師生共學社群共補助 15 組,

    總計 149位師生共同參與,共舉辦 54場社群師生交流活動,活動參與達 685人次。

    (三)學習成效預警與課業輔導員機制:

    1.學習成效預警機制:由註冊組列出期中不及格學分數超過 1/2之學生名單(即期中

    預警高關懷名單),交由諮商中心、導師及所屬系所進行後續協助,108 年之期中

    預警高關懷對象共 24人。

    2.課業輔導員機制:教發中心另透過課業輔導員機制為學習成效不佳或有意願深度學

    習的學生進行課後輔導,108年累計參與受輔學生約達 2,817人次。

    (一)教師教學社群

    1.交流活動成果,以下舉例說明:

    (1)「商學遊戲與英語教學」社群:由企業管理學系林俊佑老師所召集,社群教師

    們共同打造有別傳統單方講授的教學模式,搜尋教學相關文獻與課堂資料,初

    步以加入科技互動及遊戲教學模擬產業運作的方式,增加學生於課堂互動的學

    習環境,精進未來課程架構之創新規劃與設計。

    (2)「華語教學之新可能」社群:由應用外語學系陳郁彬老師所召集,藉由應用外

    語學系、中文系及通識中心教師跨領域合作,加上邀請專家的分享與引導,激

    盪出華語教學在教材的編撰與教學實務的創新方向,致力發展本校人文學院華

    語學程專有的特色。

    (3)「身分法與財產法跨域研究」社群:由法律學系王怡蘋老師擔任召集人,在時

    代快速變遷下多元家庭漸次林立,各種新穎的身分法爭議橫生於舊條文及固有

    之穩定法律見解上,為了能夠妥善而全面的處理各種法律爭議,並匯聚身分法

    領域之學術能量以提升處理實務爭議之能力,社群以主題式討論之方向,定期

    舉行學者律師之社群聚會,以跨領域議題為導向,爬梳法律見解之發展與未來

    之展望,透過橫跨身分與財產兩領域學者共同合作,將議題妥適爬梳整理清楚;

    同時也將研究成果與現行判決進行結合比較,藉由實務內容及研究成果修正精

    進身分法之教學。

    (4)「混沌保密通訊系統與模糊控制研究」社群:由電機工程學系鄭穎仁老師所召

  • 23

    集,針對 Multi-scroll Chen Chaotic Systems 之模糊建模及穩定化同步模糊

    控制器設計進行討論與分析,另外也將以電腦實現應用同步 Multi-scroll Chen

    Chaotic Systems 之保密通訊系統進行探討。此外,本計畫中除結合三位老師的

    專長針對計畫進行分析與討論、並邀請專家學者針對所指導學生進行演講,培

    養對此計畫有興趣之學生在理論推導及實務上之訓練,且可對多項式模糊系統

    針對 Multi-scroll Chen Chaotic Systems 之建模及基於 Multi-scroll Chen

    Chaotic Systems 同步之保密通訊有實質貢獻。

    2.補助機制:依「教師教學社群計畫補助要點」提供經費鼓勵教師共組教師社群,

    每一社群最高補助新台幣 7萬元,於 108年 3~4月公告並完成教師申請補助作業。

    (二)師生共學社群

    1.交流活動成果,以下舉例說明:

    (1)「進階中英、英中筆譯學習」社群:由應用外語學系張中倩老師指導,以讀書

    會方式持續精進學生的筆譯能力,透過指導老師來協助學生找尋適當的訓練教

    材,並在學生進行翻譯練習前,給予適當的提點及指導,更在學生完成翻譯作

    品後,給予評語及回饋,以此模式來提升學生的翻譯能力及精準度。

    (2)「華語語料庫應用軟體設計」社群:由通識中心陳淑惠老師指導,結合「語料

    庫應用」、「華語教學」及「程式設計」三種不同領域,由三位指導教師帶領學

    生共同學習,並透過辦理工作坊加強應用學習,增強師生實作能力,以組隊參

    加語料庫應用軟體競賽為目標。

    2.補助機制:依「師生共學社群補助要點」提供經費鼓勵師生共組社群,每一社群

    最高補助新台幣 2 萬元,於 108年 3~4月公告並完成教師申請補助作業。

    (三)學習成效預警與課業輔導員機制:為協助各學系辦理大學部主要必修學科補救教

    學,配合學習預警機制,補助課程設置課業輔導員,於課後安排學習成效不佳,

    或是有意願進一步學習的學生進行課業輔導,強化學生學習動機期以提升學生學

    習效能,108年課輔受益學生滿意度平均為 4.64分。

    教師教學社群活動

    108.03.20「商學遊戲與英語教學社群」-社群

    運作模式與關注議題探究

    教師教學社群活動

    108.04.01「商學遊戲與英語教學社群」-

    檢視教學模式並討論改進方案

  • 24

    教師教學社群活動

    108.05.17「華語教學之新可能社群」-免費教

    學科技資源介紹

    教師教學社群活動

    108.05.18「身分法與財產法跨域研究社

    群」-探討信託可能與繼承法牴觸之問題

    教師教學社群活動

    108.06.27「混沌保密通訊系統與模糊控制研

    究團隊」-黃世勳教授演講應用於智慧車輛之

    影像式感測技術

    教師教學社群活動

    108.11.15「混沌保密通訊系統與模糊控制

    研究團隊」-道路標線影像感測與自走車控

    制技術展示

  • 25

    師生共學社群活動

    108.03.28「進階中英、英中筆譯學習社群」-

    主題為英國喜劇人物之英中筆譯

    師生共學社群活動

    108.04.18「進階中英、英中筆譯學習社

    群」-主題為失眠與癌症之英中筆譯

    師生共學社群活動

    108.04.29「華語語料庫應用軟體設計共學社

    群」-語料庫共學聚會

    師生共學社群活動

    108.07.18「華語語料庫應用軟體設計共

    學社群」-網頁程式設計工作坊 II

  • 26

    國立臺北大學 108年度 1月-12月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分項計畫編號及名稱 1.2-4 學生學習成效及畢業生就業表現之回饋

    分項計畫主辦單位 教學發展中心 分項計畫主持人 黃健彰主任

    分項計畫協辦單位 職涯發展中心、統諮中心

    計畫執行成果

    (一)AOL學生自我評鑑調查:107-2本校參與 AOL 分析課程數為 299門,其中商院為 144

    門課程,非商院為 155門課程,總體較前期提升 48%成長率。

    (二)基礎數學會考:統計系於 6 月份由辦理全校性會考-基礎數學課程(統計學與微積

    分),其中微積分參與考試人數 753人,統計學 625 人,共計 1,378 人次學生參與。

    經分析微積分會考 30題的題目,大部分的班級有 7成以上的答對率,而答對率隨章

    節增加遞減。不同班級學生的表現有部分差異;此外,分析統計學 5 題填答結果,

    不同課程,學生能力達成情況差異不大。

    (三)進行教學優良教師遴選方式信度考驗:因應 107年教學意見調查題目刪減

    及變更,舊制的優良教師遴選分數是由「教學意見」與「優良教師」分數加總後平

    均;新制則是由原本問卷內的「教學意見(對教師教學的一般意見)」與「優良教師」,

    再加入「學生自評(學生學習成效檢視)」與 非問卷內的「教學相關項目佐證資料」,

    而比例分別為 25%、35%、15%、25%。為確認此遴選方式的信度,統諮中心採無母數

    Wilcoxon 檢定法來檢定改變制度是否會對優良教師排名造成顯著的變化。表列檢定

    結果顯示,各個學院的 P 值均大於 0.05,即新舊制度並不會對教師排名造成顯著的

    影響,並於今年 12 月依新制遴選出 12位教學優良教師、2位教學特優教師。

    表:制度更改優良教師排名檢定

    學院 P 值

    商學院 0.0792

    法律學院 0.2648

    人文學院 0.3846

    公共事務學院 0.1664

    社會科學學院 0.4530

    電機資訊學院 0.5605

    (四)新版課程教學滿意度成果:107全學年之教學意見達 4.5分以上課程比率為 35.58%,

    較前期成長 17.04%,雖因 107 學年採以新版問卷調查,且開課課程數較少,使滿意

    度比率上升幅度較大,但總體而言全校學生對教師授課的滿意度為 4.3,且學生學習

    成效檢視之平均分數亦為 4.3,足見教學品質與學習成效兩者相互呼應。

    (五)6 月辦理 1 場統計學專題演講,分別邀請師培中心李俊儀教授分享統計學及簡報表

    達相關理論與實務,共計 45人次參加。

    (六)畢業流向調查標的校友就業流向及情形:為了解畢業生學用合一程度,使各系所能

    因應職場發展趨勢變化,及時調整課程結構以提高學習成效,精進課程設計與核心

    能力培養,透過調查將提供畢業流向及就業情形給予行政單位及教學單位參考,以

    逐步調整課程結構並進行改善。

  • 27

    106學年度畢業生畢業後一年之畢業流向及就業情形

    學制 畢業人

    完成資料

    調查人數

    畢業流向

    就業 升學 服役 準備

    考試 待業 其他

    學士 1351 974 472

    48.5%

    302

    31.0%

    13

    1.3%

    153

    15.7%

    27

    2.8%

    7

    0.7%

    進修學士 309 233 185

    79.4%

    12

    5.2%

    7

    3.0%

    18

    7.7%

    4

    1.7%

    7

    3.0%

    碩博士 600 321 271

    84.4%

    10

    3.1%

    19

    5.9%

    8

    2.5%

    9

    2.8%

    4

    1.2%

    學制 畢業人

    完成資料

    調查人數

    就業情形

    企業 政府部

    門 學校

    非營利

    機構 其他

    學士 1351 581 442

    76.1%

    50

    8.6%

    33

    5.7%

    20

    3.4%

    36

    6.2%

    進修學士 309 204 148

    72.6%

    30

    14.7%

    5

    2.5%

    8

    3.9%

    13

    6.4%

    碩博士 600 379 235

    62.0%

    72

    19.0%

    30

    7.9%

    19

    5.0%

    23

    6.1%

    2.畢業生流向與就業型態概況

    (1)就職情形:106學年度畢業生找工作順利程度方面達 90.88%,平均薪資 34,623元,

    高於勞動部統計所公布平均薪資 28,849元。

    (2)學用合一:於大學修完雙主修、輔系或跨領域學程且認為對工作有幫助的比例為

    82.5%,相較 105學年度 79.7%有所提升。

    (3)期待相符:畢業生認為身為本校校友感到光榮的程度及臺北大學符合入學前期待

    的比例分別為為 94.5%及 80.7%,顯見學生對臺北大學具有相當信心。

    (4)自我要求:

    a.108 年調查結果顯示畢業生認為學校不符合期待的原因,整體而言以「課程設

    計不佳」的 19.2%比例最高,其次為「競爭力不足」的 12.8%及「知名度不高」

    的 12.2%,而「發展目標不清」及「國際化程度不足」皆為 10.1%,上述原因

    比例略有消長,「硬體設備不足」則由 107年的 11.0%下降為 8.0%。

    b.課程設計方面,為能更貼近實務,107 年度將原問卷題目「認為系上課程不符

    合需求的原因」修訂為「認為課程設計應加強的方面」,分析結果發現,畢業

    生認為課程設計應加強的方面最高者為「課程內容更貼近實務」,佔 28.2%;其

    次為「增加實習機會」與「外語課程」分別佔 25.3%與 11.1%。選擇「擴展跨領

    域學習空間(輔系雙主修學程)」的比例則由 107年的 11.9%下降為 3.9%。

  • 28

    (一)AOL學生自我評鑑調查

    學生自我評鑑分析,依照各學院或各系目標及核心能力制定相關題目給各科老師勾

    選,選擇最適合評鑑該課程的題目,目前參與的系所包含商學院的企管系、金融系、

    會計系、統計系和休運系;法律學院的法律系;公共事務學院的行政系和不動系;

    社會科學學院的經濟系;及人文學院的中文系。調查整體結果並公告給各學系作為

    各課程目標檢視的重要參考。

    (二)基礎數學課程(統計學與微積分)全校性會考成績業於 6 月期末考週公布,學生可至

    數位學苑申請會考成績證明。

    (三)畢業生流向調查過程精進及成效

    1.畢流數據分析持續結合本校民意與選舉研究中心及統計諮詢中心進行資料清理、製作

    圖表、報告分析及撰寫。

    2.使用網路問卷及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系統兩種方式,透過三階段網路問卷方式接觸畢業

    校友,未能以網路問卷成功接觸到之校友,配合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系統,每人至多

    被接觸六次,並針對接觸紀錄有效盤點通訊資料已失效之校友清冊,有效更新 45筆

    校友通訊資料。

    3.畢流問卷結合教育部公版問卷及本校特色題項,調查前諮詢本校行政及教學單位,加

    入符合學校課程政策及系所特色之題項,開放各系至多 2 個問項加入公版問卷,行

    政單位包含教務處、通識教育中心等;教學單位則包含通訊工程、社會工作、應用

    外語、法律及不動產與城鄉環境等科系,以瞭解學校課程設計調整方向及系所特色

    和教學目標。

    4.電話訪問施測之前,民調中心督導對所有訪員進行標準化訪問訓練,包括調查緣起與

    目的、主持人職稱與中心聯絡方式的說明,以減少訪員被拒訪率。此外,訪員訓練

    還包括 CATI操作,以及問卷逐題講解。訪問中,督導持續對訪員訪問內容進行監看、

    監聽,以確保資料品質,以上程序旨在追求調查研究的精髓─「標準化訪問」,為使

    樣本具有代表性,本次調查採用了樣本代表性檢定和加權處理。

    (四)調查結果反饋各系所課程改善

    以本校經濟系透過反饋結果為例,依據系所專屬題得到學生學習與升學表現回饋,

    108年度新增「模型思考與社會研究」課程。

    (五)職涯輔導課程

    依據畢業生流向分析調查結果,學生希望學校提供的服務或協助中,根據本校屬性、

    特色以及學生需求,職涯發展中心開設一系列「職場軟實力」課程,歸納出三種主要

    類型,協助學生多樣化職涯發展及面對職場環境:

    1.職前訓練:開設「職場軟實力課程」,邀請各行業師參與,透過本課程除涵養學生職

    場素質、傳授職涯規劃重要概念外,亦結合職場實務技能,如:履歷撰寫、職場溝通

    技巧等,以達提升與強化學生職場競爭力。

    2.客製化職涯發展活動:邀請各行業講師,內容包含經驗分享、形象管理、溝通技巧、

    簡報製作、產業趨勢、勞工權益及公職生涯發展分享。

    3.職前訓練(即轉銜服務):辦理高階主管近身實習計畫,特邀各界菁英人士擔任本校學

    生之職涯導師共計 12位,每學期提供學生 4次以上實習機會。

  • 29

    108年度畢業生流向調查系所說明會 辦理 108年度參與畢流調查之抽獎活動,共

    計抽出兩位得獎者。

  • 30

    國立臺北大學 108年度 1月-12月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分項計畫編號及名稱 1.3-1強化職涯導航體系

    分項計畫主辦單位 學務處職涯發展中心 分項計畫主持人 蘇南誠主任

    計畫執行成果

    量化

    執行成果

    (一)辦理職涯個別諮詢輔導:

    提供學生職涯個別諮詢輔導服務,透過一對一的面談,結合職涯相關測驗,

    協助學生解決個人在生涯選擇上所遇到困難以及盲點。108年共計服務 37人次,

    接受個別諮詢服務之學生平勳整體滿意度達 4.64分。

    (二)新生職涯興趣探索測驗:

    針對大一新生進行職業興趣定向輔導,協助學生透過性向測驗了解自我職業

    興趣範疇與專長,及早訂立個人生涯目標。108年度共辦理 20場職業興趣探索測

    驗,共計 1,242名新生完成測驗,佔全校大一新生總人數約 84%。

    (三)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測驗:

    針對在校學生學生進行共通職能與專業職能測驗,協助學生透過測驗了解自

    己目前所具備之職場共通能力,並及早培養強化個人較不足之能力。108 年度共

    計約 48%之學生完成測驗。

    質化

    執行成果

    (一)辦理中英文履歷撰寫諮詢暨模擬面試活動:

    為達落實完善職涯發展輔導機制,邀請台灣賓士行銷處長與聯華電子(UMC)

    人資經理擔任履歷撰寫諮詢指導老師,期透過業界實務經驗給予學生最實際之履

    歷寫作要點與亮點。108年度總計 14名學生參與一對一的諮詢中英文履歷撰寫諮

    詢活動,學生皆表示透過活動有助釐清在履歷撰寫上之盲點與模糊,並更進一步

    了解求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挑戰。

    (二)辦理全方位多面相職涯講座:

    辦理符合學生對於未來職涯及職場所需之多面向職涯發展講座。邀請各領域

    專業人士擔任講座講師,以期透過講座讓學生了解未來產業樣貌趨勢。108 年度

    共計 5,213人次參與講座,學生之平均滿意度達 4.2分以上。

    成果照片

    或圖片

    108年度新生職涯興趣探索測驗 108/11/27職涯講座-國考試一場與自己的馬拉松

  • 31

    國立臺北大學 108年度 1月-12月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分項計畫編號及名稱 1.3-2強化培育核心產業人才、鏈結產業實務

    分項計畫主辦單位 課務組 分項計畫主持人 查忻組長

    分項計畫協辦單位 各學院、教學發展中心

    計畫執行成果

    (一)開設創新產業(5+2)發展趨勢相關之跨域課程,強化核心產業之人才培育:

    鼓勵各院系所以自身特色、優勢領域,發展結合創新產業(5+2)趨勢相關等跨域課

    程或辦理相關活動,108 年度修課人次部分共達 598人次,辦理相關教學活動達 120場,

    達 5,045參與人次,活動滿意度達 4.3分以上。如商學院積極跨域結合產業實務領域,

    與「臺北市政府產業發產局」合作,特別針對「非資工系」學生而設計「產業人才接軌

    課程」。

    (二)導入產官學界專家協同授課,以強化產學鏈結:

    為提升跨域整合、多元化創新教學之品質,除持續鼓勵系所依據自身專業領域特

    色,落實「雙師教學」制度。108 年更修訂計畫之雙師授課補助申請對象,以支援開設

    國家核心產業領域或跨域數位科技領域課程為主要補助對象,促進人才培育緊密結合未

    來產業發展。108 年邀請業師參與授課共計 181 場次,參與人次共達 6,947 人次,活動

    滿意度達 4.25 分以上。如法律系開設「銀行法暨金融控股公司法專題研究」課程力邀

    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廠商執行長協同教學,因應金融科技與 AI 發展,使同學充分掌握現

    行金融科技發展與金融監管法規的現況。

    (一)強化大學「程式設計教育」,以提升學士班學生曾修讀程式設計相關課程(含邏輯

    思考與運算)之比率:

    鼓勵各學系整合或調整現有課程,將程式設計與系所專業領域結合,以便整合開設

    具專業領域特色之程式設計課程,如中國文學系調整現有課程,融合資訊程式後開設「程

    式設計概論」課程;經濟學系鏈結數位技術與人文活動領域,新開初階之必修課程「資

    料科學程式設計(一)」及進階之選修課程「資料科學程式設計(二)」及「資料分析在

    Python的應用」等課程;並納入校共同必修之通識教育課程,依學生修課需求,增開程

    式設計相關之通識課程,如開設「基礎程式設計」、「網頁程式設計入門」、「APP 程式設

    計入門」等課程,增加全校學生跨域接觸程式設計課程的機會。

    (二)配合政府推動核心產業(「亞洲‧矽谷」、「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藥」、

    「新農業」、「國防產業」、「循環經濟」),鼓勵系所發展符合未來產業趨勢相關等

    跨域課程,提升學生跨域學習整合能力,強化創新驅動強化核心產業之人才培育。

    1.結合教育部補助「人文社會與科技前瞻人才培育計畫」,商學院、電機資訊學院與

    公共事務學院,偕同亞馬遜 AmazonWeb Services(AWS) 共同主辦 AWS AWSome Day

    系列專題活動,邀請業界帶來「智慧化的全通路平台應用分享」、「產業應用 AWS 之

    案例分享」及「各種基本 AWS 雲端服務簡介分享」。商學院規劃日後將再成立 AWS

    雲端學院,逐步將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工具有效融入於教學與研究。

    2.電機資訊學院所轄之三系所課程間密切合作,藉由「專題研討」課程,問題解決

  • 32

    導向之教學模組,融合理論與實務,持續紮根軟體課程,積極發展軟體及軟硬體

    跨域學習,由資工系林道通教授指導帶領之資工團隊於 2018全國大專校院軟體創

    作競賽榮獲「智慧感知與互動多媒體組」銀牌,又於 2019年全國大專校院軟體創

    作競賽,設計「基於畫鐘法之失智症評估系統」勇奪智慧感知與互動多媒體組金

    牌。

    林道通教授指導帶領之資工團隊奪 2019

    全國大專校院軟體創作競賽勇奪智慧感知

    與互動多媒體組金牌。

    臺北大學與北市產業發展局合作,開辦「產

    業人才接軌課程」,迎戰數位時代。

    經濟系「國際經濟學」課程參訪金融研訓

    院 FIN & TECH芬恩特創新聚落。

    本校加入六大名校與普匯金融科技產學結

    盟合作之「AI金融科技聯盟」。

  • 33

    法律系「醫療衛生行政法」課程,力邀業

    師辦理『醫療衛生行政法系列演講』,跨域

    整合以符合未來產業趨勢。

    社會系開設「經濟社會學」課程邀請財團法

    人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陳惠琳執行長辦理

    『循環經濟』專題演講。

  • 34

    國立臺北大學 108年度 1月-12月高教深耕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分項計畫編號及名稱 1.3-3:「就業力」、「創業力」、「軟實力」揚升計畫

    分項計畫主辦單位 職涯發展中心 分項計畫主持人 蘇南誠主任

    分項計畫協辦單位 課外活動指導組、諮商中心、原資中心、創新創業中心、課務組

    計畫執行成果

    (一)就業力

    1.辦理新生職涯興趣探索測驗、個別職涯諮詢、辦理職涯引航活動

    (1)本校 108年度舉辦 2場職涯導師行前說明會。辦理 20場職場興趣探索測驗,聘請 1

    位國家考試通過之豐富經驗專業級職涯諮商師建立諮詢平台,共 37人次申請諮詢。

    舉辦專業領域之多面向職涯發展講座、工作坊、及軟實力課程共計 64 場,3572 人

    次參與。

    2.職場實習體驗

    (1)108 年度新增 5 位企業賢達參與高階主管近身學習計畫,辦理計畫說明會暨分享會

    共 5 場。增加 8 間企業與職涯中心簽訂 MOU,給予本校同學實習機會,選送 128 人

    次職場實習體驗。

    3.實習課程及實習制度建置情形

    (1)專業實習課程建置情形:開課數達 27 門課,修課人數逾 750 人次,各學系或有成

    立實習委員會議,或併入各學系課程委員會納入機制,均定期召開。各系所實習課

    程教學滿意度平均達 4.23分。

    (2)教學相關活動:舉辦 18 場實習相關專題講座、6 場企業參訪、5 場說明會、5 場實

    習成果發表會、2 場座談會、2 場職涯探索競賽,法律學院另舉辦 7 場以勞動訴訟

    實務為主題的論壇,相關活動參與人數達 1,680人次,活動滿意度平均達 4.37 分。

    (二)軟實力

    1.多元學習力:課指組針對學生社團計辦理包括社團負責人聯席會、社團聯展、社團菁英

    幹部研習營、社團觀摩暨評鑑活動等重要活動,內容含括經驗傳承、溝通協調及團隊

    領導等,提昇學生社團多元核心能力等,計 780人次參與;另補助 82社團經費辦理大

    型成果發表、社課訓練、競賽及參訪等多元活動,計 2,276人次參與。辦理 4Q軟實力

    專題講座等活動為 15場。

    2.社會實踐力:108 年度計有寒假 15 隊服務隊及暑假 9 隊服務隊下鄉服務,志工人數計

    731 人,服務國中小學生達 1,265 人;另辦理 2 場出隊前說明會、2 場授旗典禮與 2

    場服務分享會,強化學生服務能力與認知,並激勵熱忱與分享經驗;另有傳愛服務社、

    向日葵志工社及隆恩埔青少年志工隊等 3 個服務性社團於學期間持續與三峽在地社區

    及學校進行深度交流合作。辦理友善包容力輔導志工培訓計畫為 16場。

    3.全球拓展力: 辦理 3場國際議題活動,累積 261參與人次,包括 AIESEC 辦理國際兒童

    夏令營、ICON舉辦哈佛英語領導營以及應外系學會辦理暑假英語營,提升學生參與跨

    文化交流活動。

    (三)創業力

  • 35

    1.開設創新與創業課程

    (1)創新與創業相關學程設置情形:本校設有 2門與創新創業相關之學分學程,分別為

    「創新創業學士學分學程」與「文創產業管理行銷學士學分學程」,取得學分學程

    證書者計有 8人次。

    (2)108 年度新增設置「職涯探索及創新創業學程/微學程」,與創新創業相關之學分學

    程達 3門,相關課程數開課達 35門。

    2.邀請專家及實務工作者,分享他們在經營過程中寶貴的經驗及心路歷程,希望透過交

    流,激發出更多的創新思維及學習成長,進而組成跨領域的學生團隊,探討如何透過

    創意發想,開創有效的經營模式,增強創業競爭力。

    (1)108年度本校辦理創業相關講座或工作坊為 28場。

    (2)108年度本校跨領域創業諮詢顧問為 2 人。

    (3)108年度本校培育具跨領域、跨系所創業專業知能學員為 18人。

    (一)就業力

    1.職涯探索測驗、多面向職涯發展講座、工作坊、及軟實力課程、職涯個別諮詢,總體

    共滿意度達 4.38。

    2.高階主管近身學習計畫、職場實習體驗,整體考評滿意度 4.38。

    3.實習課程及實習制度建置情形

    (1)為提升學生專業實務能力、及早體驗適應職場,以及完善學生校外實習機制,本校

    訂有「國立臺北大學學生實習辦法」,並依據設置校級學生實習委員會,每學年定

    期召開一次。107 學年度校級學生實習委員會,針對各系所實習課程執行成效進行

    報告,以確保學生校外實習權益。

    (2)專業實習課程,由系所安排學生於學期中或暑假期間,至國內外公私立機構單位進

    行實習,部分課程可由學生自尋實習機構,並依課程取得學生必選修成績。各系所

    藉由專業實習課程,媒合外部產學業界合作實習,得以使學生嘗試發揮所學,瞭解

    實務業界工作概況及所需人才,並進而培養學生多元專業能力,激發學習增能動

    力。透過專業實習,增加實務經驗外,亦增加問題解決能力、實務工作能力與職場

    通能力。

    (3)專業實習課程之執行成效,包含合作機構之評估及選定、各執行單位輔導訪視情況、

    實習課程滿意度成效評估、檢核及確認各執行單位實習課程書面契約等,皆列入校

    級學生實習委員會備查事項,以確實督導各系所實習課程執行狀況與其成效。

    (二)軟實力

    1.多元學習力:辦理社團負責人聯席會、社團聯展、社團菁英幹部研習營、社團觀摩暨評

    鑑等各項多元學思重要活動,透過活動參與有效提升學生之溝通協調能力、建構團隊

    凝聚、激發學生領導等各項核心潛能,認同活動提升個人多元學習能力達 4 分以上;

    另補助各屬性社團經費辦理自主多元活動,積極協助學生學習規劃、協調溝通與團隊

    領導等各項核心能力,強化及拓展多元學習管道。4Q 軟實力(EQ、AQ、MQ 感、SQ)

    專題講座、工作坊、成長團體、電影座談、主題體驗等活動,參與者滿意度達 93.15%。

    2.社會實踐力: 舉辦寒暑假服務隊行前說明及授旗典禮活動,讓參與服務之學生社團在

  • 36

    進入地方深度服務前具備相關知能,以及在服務後舉辦經驗分享會,透過參與服務及

    回饋反思的過程與機會,讓學生增進自我了解認同、並培養其社會參與及關懷的能力。

    友善包容力輔導志工培訓計畫,透過招募並培訓輔導志工成為校園心理衛生推廣的種

    子,參與者獲益成效達 95.56%。

    3.全球拓展力:引導學生辦理相關國際議題活動,包括 AIESEC辦理國際兒童夏令營、ICON

    舉辦哈佛英語領導營以及應外系學會辦理暑假英語營,讓外國及臺灣學生有機會做最

    貼近當地文化的互動與交流,提升學生參與跨文化交流活動,拓展全球國際觀的能力。

    (三)創業力

    1.開設創新與創業課程

    (1)持續鼓勵各學院穩定開設創新與創業相關之課程,透過相關課程培養學生具備創新

    創業能力、跨領域專業能力及面對現今產業快速變動就業市場的能力。

    (2)期望藉由開設具有高度應用與實務的專業學分學程,提升學生就業軟實力,培養其

    創業之興趣與根基。

    2.提升本校創新創業風氣:邀請產業界講師分享其創業經驗,激發學生創意,學習如何

    應用商業模式藍圖,集思廣益,提升實作能力之相關講座,108 年度創新創業講座及

    工作坊,活動滿意度達 4.3分以上。

    109 年寒假服務隊授旗儀式 108 年暑期服務隊至偏鄉服務

    1080627 不動產系至桃園市蘆竹地政事務所

    參訪,進行測量外業競賽。

    1081125 休閒運動管理學系舉辦實習專題講

    座:淺談 MMA-當今發展最快的技擊運動。

  • 37

    法律學院勞動法研究中心辦理 108 年度勞動

    訴訟實務論壇,針對數個勞動訴訟實務上重要

    議題進行一系列的研討,與會者專心參與聆

    聽。

    人文學院舉辦「求職不求人—職涯探索」競

    賽,競賽團體合照。

    創新創業講座:胸懷大誌—大誌雜誌創辦歷程 創新創業講座:雜學校砸學校?! 一場創新教

    育的溫柔革命!

    職涯領航活動:微軟 TO BE THE NEXT 職涯領航活動:「考!你想的證照!」

  • 38

    職場實習體驗:家登精密工業實習 職場實習體驗:臺企銀實習

    職涯導師計畫:崇越集團 職涯導師計畫: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 39

    目標 1自訂績效指標

    向 項目 績效指標具體衡量方式

    106年 107年 108年

    達成值 達成值 達成值

    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具備跨領域專長(輔/雙/學程)學

    士班畢業生比率(畢業生具輔+雙

    +學程人次/該年度總畢業生人數)

    20% 21.7% 22.9%

    擴大學生學習諮詢機制,獎助學生

    學習社群及師生共學社群數 無 17 15

    運用期中預警機制之受輔導學生

    滿意度

    滿意度 4.6分。 107 年期中預警高

    關懷對象及受輔導

    學生平均滿意度為

    55 人、4.62 分,相

    較 106年 61人、4.6

    分,人數下降且滿

    意度提升,108年亦

    將持續透過課輔制

    度提升學生學習成

    效。

    108 年期中預警高

    關懷對象之人數為

    24 人,受輔導學生

    平均滿意度為 4.64

    高關懷對象之人數

    共 55人,受輔導學

    生平均滿意度為

    4.62 分,學習成效

    不佳學生之人數顯

    著下降。

    強化學生專業實務能力

    補助支援開設培育國家核心(五加

    二)創新產業人才或跨領域數位人

    才之相關課程之雙師授課課程數

    14 20 24

    新生職涯探索測驗、職場實習體

    驗、個別諮詢、職涯引航活動參與

    滿意度 4.08分。 107年共 3,439人次

    參與,整體滿意度

    辦理20場新生職涯

    探索測驗、64 場職

  • 40

    向 項目 績效指標具體衡量方式

    106年 107年 108年

    達成值 達成值 達成值

    學生滿意度 4.12 分,相較 106

    年 3,128人次、4.08

    分高。

    涯 引 航 活 動 共

    3,572人次參與、37

    人次申請個別諮

    詢、128人次職場實

    習體驗,總體共滿

    意度達 4.38。

    持續深化外語學習

    逐步設計施行 ESP/EAP/A-EGP課

    程學習前後測 無 5 8

    學士班學生修習第 2外語比率 21.8% 32.3% 42.8%

    鼓勵教師教學創新機制

    協助教學影片或磨課師課程拍攝

    數、獎助教師教學創新課程數、審

    議申請教育部補助計畫件數

    25 28 30

    獎助跨系、院、校教師社群及 USR

    教師社群數 7 12 15

    教學創新課程數比率(具教學創新

    之課程/全校總開設課程數) 52.1% 60%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