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第九回 - 歡迎光臨,國立臺北大學 · 司法院大法官針對平等權 ......

11
2013 黃婉婷 1 憲法第九回 平等權第二部分: 壹、 平等權之違憲審查方式 一、 德國模式 德國法在判斷是否違反平等原則時,乃以以下之公式進行判斷: 【德國模式】 1. 2. 3.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Sep-2019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2013 ◎ 黃婉婷 編

    1

    憲法第九回

    ―平等權―

    第二部分:

    壹、 平等權之違憲審查方式

    一、 德國模式

    德國法在判斷是否違反平等原則時,乃以以下之公式進行判斷:

    【德國模式】

    1.

    2.

    3.

  • 2013 ◎ 黃婉婷 編

    2

    司法院大法官針對平等權歷年審查基準整理如下1:

    釋字第 211 號解釋理由書(節錄):

    「按憲法第七條規定:「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

    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係為保障人民在法律上地位之實質

    平等,並不限制立法機關在此原則下,為增進公共利益,以法律授權

    主管機關,斟酌具體案件事實上之差異及立法之目的,而為合理之不

    同處置。……此項規定雖使受處分人之救濟機會,受有限制,但既係

    針對無扣押物或扣押物不足抵付罰鍰或追繳稅款之受處分人,在原處

    分並無顯屬違法或不當之情形下,藉故聲明異議者而設,乃為貫徹海

    關緝私政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與憲法第七條及第十六條尚無牴

    觸。」

    釋字第 412 號解釋理由書(節錄):

    「憲法第七條所定之平等原則,係為保障人民在法律上地位之實質平

    等,亦即法律得依事物之性質,就事實情況之差異及立法之目的,而

    為不同之規範。法律就其所定事實上之差異,亦得授權行政機關發布

    施行細則為合理必要之規定。」

    釋字第 477 號解釋理由書(節錄):

    「受羈押或未經依法釋放之人民,係對權利遭受同等損害,應享有回

    復利益者,漏未規定,衡諸事物之本質,並無作此差別處理之理由,

    顯屬立法上重大瑕疵。若仍適用該條例上開規定,僅對受無罪判決確

    定前喪失人身自由之人民予以賠償,反足以形成人民在法律上之不平

    等,就此而言,自與憲法第七條有所牴觸。」

    釋字第 455 號解釋理由書(翁岳生大法官協同意見書):

    「按立法者於制定法律時,於不違反憲法之前提下,固有廣大的形成

    自由,然當其創設一具有體系規範意義之法律原則時,除基於重大之

    公益考量以外,即應受其原則之拘束,以維持法律體系之一貫性,是

    為體系正義。而體系正義之要求,應同為立法與行政所遵守,否則即

    違反平等原則(註二)。比較(舊)陸海空軍軍官服役條例施行細則第

    二十五條、軍人及其家屬優待條例、上開行政院人事行政局與銓敘部

    函釋,顯見主管機關於考量義務役軍中服務年資併計問題時,並未遵

    1可參看法治斌、董保城,《憲法新論》,2008年 9月(三版)

  • 2013 ◎ 黃婉婷 編

    3

    循法律體系所確立的基本原則,自有違體系正義,與平等原則有所牴

    觸。」

    二、 美國模式

    釋字第 593 號解釋理由書(節錄):

    「按等者等之,不等者不等之,為憲法平等原則之基本意涵。是如對

    相同事物為差別待遇而無正當理由,或對於不同事物未為合理之差別

    待遇,均屬違反平等原則。法規範是否符合平等原則之要求,其判斷

    應取決於該法規範所以為差別待遇之目的是否合憲,其所採取之分類

    與規範目的之達成之間,是否存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以及該關聯性

    應及於何種程度而定。」

    釋字第 605 號解釋理由書(節錄):

    「……憲法第七條平等原則並非指絕對、機械之形式上平等,而係保

    障人民在法律上地位之實質平等,基於憲法之價值體系及立法目的,

    自得斟酌規範事物性質之差異而為合理之區別對待(本院釋字第四八

    五號解釋參照)。不同制度人員間原係適用不同之任用、敘薪、考績

    (成)、考核等規定,於相互轉任時,無從依原敘俸(薪)級逕予換

    敘,基於人事制度之公平性,故有俸級提敘之設計(本院釋字第五0

    一號解釋參照)。……為求公務人員文官任用制度之健全與年功俸晉敘

    之公平,乃為上開修正,對公務年資之採計,予以差別待遇,使得提

    敘至「年功俸最高級」之年資,不及於未具公務人員任用資格前所曾

    任之所有公務年資。而其不包含曾任聘用人員之公務年資,係依各類

    年資考核寬嚴之不同,對之採取不同之認定標準,並非恣意選擇,符

    合國家對整體文官制度之合理安排,以及維護年功俸晉敘公平性之目

    的。主管機關基於公共政策之考量,尚難認係恣意或不合理,且與目

    的之達成亦有合理之關聯性,故與憲法第七條保障平等權之意旨並無

    【美國模式】

    1.

    2.

    3.

    4.

    5.

  • 2013 ◎ 黃婉婷 編

    4

    牴觸。」

    釋字第 626 號解釋理由書(節錄):

    「…至於系爭招生簡章規定以色盲為差別待遇之分類標準,使色盲之

    考生無從取得入學資格,是否侵害人民接受教育之公平機會,而違反

    平等權保障之問題,鑑於色盲非屬人力所得控制之生理缺陷,且此一

    差別對待涉及平等接受教育之機會,為憲法明文保障之事項,而教育

    對於個人日後工作之選擇、生涯之規劃及人格之健全發展影響深遠,

    甚至與社會地位及國家資源之分配息息相關,系爭規定自應受較為嚴

    格之審查。故系爭招生簡章之規定是否違反平等權之保障,應視其所

    欲達成之目的是否屬重要公共利益,且所採取分類標準及差別待遇之

    手段與目的之達成是否具有實質關聯而定。

    警大因兼負培養警察專門人才與研究高深警察學術之雙重任

    務,期其學生畢業後均能投入警界,為國家社會治安投注心力,並在

    警察工作中運用所學,將理論與實務結合;若學生入學接受警察教

    育,卻未能勝任警察、治安等實務工作,將與警大設校宗旨不符。為

    求上開設校宗旨之達成及教育資源之有效運用,乃以無色盲為入學條

    件之一,預先排除不適合擔任警察之人。是項目的之達成,有助於警

    政素質之提升,並使社會治安、人權保障、警察形象及執法威信得以

    維持或改善,進而促進法治國家之發展,自屬重要公共利益。因警察

    工作之範圍廣泛、內容繁雜,職務常須輪調,隨時可能發生判斷顏色

    之需要,色盲者因此確有不適合擔任警察之正當理由。是系爭招生簡

    章規定排除色盲者之入學資格,集中有限教育資源於培育適合擔任警

    察之學生,自難謂與其所欲達成之目的間欠缺實質關聯。雖在現行制

    度下,警大畢業之一般生仍須另行參加警察特考,經考試及格後始取

    得警察任用資格而得擔任警察;且其於在校期間不享公費,亦不負有

    畢業後從事警察工作之義務,以致警大並不保障亦不強制所有一般生

    畢業後均從事警察工作。然此仍不妨礙警大在其所得決策之範圍內,

    儘可能追求符合設校宗旨及有效運用教育資源之目的,況所採排除色

    盲者入學之手段,亦確有助於前開目的之有效達成。是系爭招生簡章

    之規定與該目的間之實質關聯性,並不因此而受影響,與憲法第七條

    及第一百五十九條規定並無牴觸。」

    【題目時間】

    依據司法院釋字第 626 號對於中央警察大學碩士班招生簡章拒色盲者

    入學之規定的解釋,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 2013 ◎ 黃婉婷 編

    5

    (A)憲法第 7 條規定,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 159 條復規定,

    國民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旨在確保人民享有接受各階段教育之公平

    機會。

    (B)中央警察大學 91 學年度研究所碩士班入學考試招生簡章中,認

    為色盲者有不適合擔任警察之正當理由,該規定與其目的間並無實質關

    聯,與憲法第 7 條及第 159 條規定有所牴觸。

    (C)中央警察大學 9 1 學年度研究所碩士班入學考試招生簡章乃中央

    警察大學為訂定入學資格條件所訂定之自治規章,已經違背其自治權範圍

    內,與法律保留原則有所違背。

    (D)大學對於入學資格雖享有自治權,其以自治規章,訂定相關入

    學資格條件,進行其限制,已經違反憲法第 23 條法律保留原則之要求。

    ANS:

    釋字第 649 號解釋理由書(節錄)2:

    「…查視障非屬人力所得控制之生理狀態,系爭規定之差別待遇係以

    視障與否為分類標準,使多數非視障者均不得從事按摩業,影響甚

    鉅。基於我國視障者在成長、行動、學習、受教育等方面之諸多障

    礙,可供選擇之工作及職業種類較少,其弱勢之結構性地位不易改

    變,立法者乃衡酌視障者以按摩業為生由來已久之實際情況,且認為

    視障狀態適合於從事按摩,制定保護視障者權益之規定,本應予以尊

    重,惟仍須該規定所追求之目的為重要公共利益,所採禁止非視障者

    從事按摩業之手段,須對非視障者之權利並未造成過度限制,且有助

    於視障者工作權之維護,而與目的間有實質關聯者,方符合平等權之

    保障。按憲法基本權利規定本即特別著重弱勢者之保障,憲法第一百

    五十五條後段規定:「人民之老弱殘廢,無力生活,及受非常災害

    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扶助與救濟。」以及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七

    項規定:「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

    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

    發展。」顯已揭櫫扶助弱勢之原則。職是,國家保障視障者工作權確

    實具備重要公共利益,其優惠性差別待遇3

    之目的合乎憲法相關規定之

    意旨。

    六十九年殘障福利法制定施行之時,視障者得選擇之職業種類較

    少,禁止非視障者從事按摩業之規定,對有意選擇按摩為業之視障者

    確有助益,事實上視障就業者亦以相當高之比率選擇以按摩為業。惟

    按摩業依其工作性質與所需技能,原非僅視障者方能從事,隨著社會

    發展,按摩業就業與消費市場擴大,系爭規定對欲從事按摩業之非視

    2 看此號解釋時,請並參照「工作權」講義。 3 什麼是「優惠性差別待遇」呢?本週講義最後有專論探討!

  • 2013 ◎ 黃婉婷 編

    6

    障者造成過度限制。而同屬身心障礙之非視障者亦在禁止之列,並未

    如視障者享有職業保留之優惠。在視障者知識能力日漸提升,得選擇

    之職業種類日益增加下,系爭規定易使主管機關忽略視障者所具稟賦

    非僅侷限於從事按摩業,以致系爭規定施行近三十年而職業選擇多元

    之今日,仍未能大幅改善視障者之經社地位,目的與手段間難謂具備

    實質關聯性,從而有違憲法第七條保障平等權之意旨。」

    第三部分:

    貳、 實質平等之再思考─ ※專論:優惠性差別待遇

    美國大法官布萊克門(Harry A. Blackmun)曾言:「為了平等對待人們,

    我們必須差別對待他們(in order to treat some persons equally, we

    must treat them differently)。」

    一、 優惠性差別待遇(Affirmative Action)簡介:

    (一) 定義:

    (二) 審查標準:

    (三) 理由:

    二、 我國實務─以釋字第 649 號解釋為例

    解釋重點整理:

    一、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三十七條第一項前段規定:「非本法所稱視覺障礙

    者,不得從事按摩業。」與憲法第七條平等權保障意旨不符

    (一 )差別待遇:系爭法規規定非該法所稱視覺障礙者,不得從事按摩業。

    (二 )區分標準:以視障與否為分類標準

    (三 )審查標準:中度審查標準

    (四 )目的檢驗:為保障視障者工作權→合憲

    係爭法規立法目的為保障視障者工作權,此符合憲法第一百五十五條後段規

    定:「人民之老弱殘廢,無力生活,及受非常災害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扶助

    與救濟。」,以及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第七項規定:「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

    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

  • 2013 ◎ 黃婉婷 編

    7

    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發展。」扶助弱勢之原則,具備重要公共利益,其優

    惠性差別待遇之目的合憲。

    (五 )手段檢驗:目的與手段間不具實質關聯性→違憲。

    1.惟隨著社會發展,按摩業就業與消費市場擴大,系爭規定對欲從事按摩業之

    非視障者造成過度限制。

    2.同屬身心障礙之非視障者亦在禁止之列,並未如視障者享有職業保留之優

    惠。

    3.在視障者知識能力日漸提升下,系爭規定易使主管機關忽略視障者所具稟賦

    非僅侷限於從事按摩業,致今仍未能大幅改善視障者之經社地位。

    (六 )結論:目的與手段間不具實質關聯性,有違憲法第七條保障平等權意旨。

    二、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三十七條第一項前段規定對於人民依憲法第十五條所

    保障之工作權限制過度而違憲。

    (一 )審查標準:嚴格審查標準。系爭規定係屬對非視障者選擇職業自由之客觀

    條件限制。

    (二 )1.目的檢驗:保障視障者之就業機會→合憲

    依憲法第一百五十五條後段及增修條文第十條第七項之意旨,自屬特別重要之

    公共利益,目的洵屬正當。

    (三 )手段檢驗:違反明確性原則與比例原則

    1. 系爭規定對非視障者從事按摩業之禁止,其範圍尚非明確,導致執行標準不

    一,使得非視障者從事類似相關工作及行業觸法之可能性大增。

    2.將按摩業僅允准視障者從事,使有意投身專業按摩工作之非視障者須轉行或

    失業,未能形成多元競爭環境裨益消費者選擇,與所欲保障視障者工作權而生

    之就業利益相較,顯不相當。故系爭規定對於非視障者職業選擇自由之限制,

    實與憲法第二十三條比例原則不符,而牴觸憲法第十五條工作權之保障。

    三、裁判宣告方式:違憲定期失效

    保障視障者之工作權,為特別重要之公共利益,應由主管機關就適合視障者從

    事之職業予以訓練輔導、保留適當之就業機會等促進就業之多元手段採行具體

  • 2013 ◎ 黃婉婷 編

    8

    措施,並應對按摩業及相關事務為妥善之管理,兼顧視障與非視障者、消費與

    供給者之權益,且注意弱勢保障與市場機制之均衡,以有效促進視障者及其他

    身心障礙者之就業機會,踐履憲法扶助弱勢自立發展之意旨、促進實質平等之

    原則與精神。此等措施均須縝密之規劃與執行,故系爭規定應自本解釋公布之

    日起至遲於屆滿三年時失其效力。

    Que.我國與美國對於「優惠性差別待遇」之差異:

    三、 思考:反歧視 ?!

    ===============我是分隔線======================

    ※ 給求知若渴同學的補充文章:

    1. 孫迺翊,再探視障按摩保留條款之合憲性--大法官釋字第六四九號

    解釋的法事實與法釋義,中研院法學期刊 2011.09 頁 49-127

    2. 黃昭元,平等權與自由權競合案件之審查-從釋字第六四九號解釋談起,

    法學新論

    3. 廖元豪,〈「優惠」弱勢族群─不公平競爭?實質平等?〉,月旦法學教

    室,第 25 期,2004 年 11 月

  • 2013 ◎ 黃婉婷 編

    9

    ※附錄:

    陸、個別基本權利(平等權)

    ◆ 平等權的憲法依據:憲 7、憲增 6 VI

    ◆ 平等權的意義:由「恣意禁止」,經「合理的差別待遇」,到類似自由權的正

    當化差別待遇的要求(德國聯邦憲法法院自 1980 年代以後,我國大法官自釋

    字第 485 號解釋以來,清楚地表達在釋字第 542 號解釋理由書第三段,惟二

    者均屬所謂的「社會政策」領域,用於干涉領域者:釋字第 547、584、593 號

    解釋)

    ◆ 一般平等權的檢驗步驟:

    (一) 是否影響到平等權─平等權權利人主張,同一機關處理兩(件)類可相

    比較的案件事實,且對二者為差別待遇(限於並未以憲法明定之禁止差別待遇

    的事由為差別根據的情形);

    (二)是否為合理的差別待遇─公權力機關應證實,其差別待遇係基於兩件

    (類)案件事實的差異,為追求合憲的目的所為的差別處理,且差別待遇須係

    為達成前揭合憲目的所必要4

    ◆ (授益性)法律違反平等原則的後果: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向來採取單純違憲

    宣告的作法(為尊重立法者的形塑空間);惟我國大法官時而有不同的作法(釋

    字第 477 號解釋)

    ◆ 其他一般自由權的問題:是否違憲侵害自由權與平等權的審查先後順序、不

    承認「不法平等」的請求權

    ◆一般平等權與特殊平等權的關係,與一般行動自由與其他自由權的關係不同

    (非屬補充、優先適用關係)

    4視案件的情況,有時尚處理所謂「體系正義」的問題;參翁岳生大法官對釋字第 455 號解釋所提協同意見書、釋字第

    575 號解釋文(與理由書)末段。

  • 2013 ◎ 黃婉婷 編

    10

    ◆ 特殊平等權的檢驗步驟(以男女平等的要求為例):

    (一)是否影響到男女平等的要求─基本權權利人主張有直接的(或間接的)

    男女差別待遇存在;

    (二)正當化此種差別待遇的可能事由─男女生理性別上的差異、男女社會功

    能角色上的差異(?)、為彌補以往的不利所作的「優惠性差別待遇」(?);司

    法院大法官的相關解釋:釋字第 365、410、452、490 號解釋(分別涉及親權

    的行使、夫妻間財產權的歸屬、住所的設定與兵役義務)

    ◆ 其他特殊平等權的問題:基於與民主體制的密切關係而應採嚴格、公式化

    的平等:選舉平等(憲 129)、政黨機會平等;相關司法院大法官的解釋:釋字

    第 340、468 號解釋(主要涉及選舉平等)

  • 2013 ◎ 黃婉婷 編

    11

    例題:

    一、司法院大法官在釋字第 649 號解釋中,認為 2001 年 11 月 21 日修正公

    布之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 37 條第 1 項前段:「非本法所稱視覺障礙者,不得

    從事按摩業。」之規定違憲。請依據這號解釋意旨(注意:不要依據學說),分

    析公益彩券發行條例第 8 條規定:「公益彩券經銷商之遴選,應以具工作能力

    之身心障礙者、原住民及低收入單親家庭為優先;經銷商僱用五人以上者,應

    至少進用具有工作能力之身心障礙者、原住民及低收入單親家庭一人。」是否

    違憲?理由為何?(25%)

    二、假設成年女子甲、乙二人,同性相戀多年,於 2001 年 3 月某日在台大校

    門口,舉行公開之結婚儀式,並有數十人參加其婚禮。後甲、乙二人前往戶籍

    機關辦理結婚登記,但遭拒絕。甲乙二人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後最高行政法

    院依據民法第 980、1000、1063 條等規定之立法原意及體系解釋,認為我國民

    法第 982 條的結婚當事人,應以一男一女為限,戶政機關不准甲乙二人之結婚

    登記,並無違法,因而判決甲乙敗訴確定。現甲乙二人有意向法院大法官會議

    聲請解釋。如果你受託為甲乙二人撰寫聲請書,請問你要主張的聲請理由為

    何?(請論述體理由即可,不必討論聲請程序及格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