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大眾傳播 -  · 性的改變。電子書產業分為閱讀器、內容及...

14
第十六章 大眾傳播 隨著數位化時代來臨,臺北市大眾傳 播事業也重新洗牌,板塊位移頻 繁,得加快轉型的腳步才能因應變 局。民國98 年景氣開始回溫,業 界逐漸走出前一年金融海嘯的低 迷,臺北市的媒體界紛紛推陳出 新,以大型化、跨媒體整合、擁 抱數位化、舉辦網路書展、推動數 位出版產業等方式積極轉型。 227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Jun-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第十六章 大眾傳播

隨著數位化時代來臨,臺北市大眾傳

播事業也重新洗牌,板塊位移頻

繁,得加快轉型的腳步才能因應變

局。民國98年景氣開始回溫,業

界逐漸走出前一年金融海嘯的低

迷,臺北市的媒體界紛紛推陳出

新,以大型化、跨媒體整合、擁

抱數位化、舉辦網路書展、推動數

位出版產業等方式積極轉型。

227

228

Taipei臺 北 市 年 鑑 2009

Part 1 平面媒體

一、新聞紙

民國98年臺北市每日發行的報紙約20

種,其中《中國時報》、《自由時報》、

《聯合報》及《蘋果日報》,咸認是4份發

行量較大的綜合性報紙,其他報紙在各自領

域中,也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97年下半年

受到全球經濟不景氣影響,報業在全球市場

上都面臨虧損、萎縮的情形,所幸,98年初

衰退逐漸減緩,景氣開始回溫。此外,隨著

報業改善經營體質、廣告量逐步成長以及閱

讀方式及技術上的改變和進步,臺北市的報

業經營或內容上都展現了不同風貌,並有下

列值得關注的現象:

(一) 報業開源節流

許多報社以改變目前傳統報業的營運

模式,改善報社財務狀況;如聯合報系近幾

年朝多元科技發展,陸續架構新聞網站及出

版電子報,以因應報業不景氣及環境型態改

變,並於民國98年12月搬遷到汐止以開源

節流。中時集團將經營權轉讓旺旺集團後,

《工商時報》於98年3月已轉虧為盈,《中

國時報》亦在98年6月停止9年來的持續虧損

而轉虧為盈。綜觀報業,除了以精簡人事來

對抗外在環境,並透過持續改版、加強數位

化網路電子報影音新聞、變化廣告版面,以

吸引讀者,同時競相舉辦活動及採取各項節

約措施來因應轉型。

(二)媒體「大型化、跨媒體整合」趨勢

看準媒體「大型化、跨媒體整合」趨

勢,國內各大媒體集團動作頻頻,中時集團

除報紙外,還擁有中廣、中天與中視等廣播

及電視台;《聯合報》則整合聯合線上udn

閱讀網;中央社陸續跨入「影音新聞」的製

播;壹傳媒、《自由時報》則企圖跨足電子

頻道,《自由時報》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

會」(NCC)申請「自由電視台」與「自由

NEWS」兩張頻道籌設許可執照,但並未如

期開播,因超過開播期限並已展延過一次,

執照視同失效;擁有《蘋果日報》、《壹週

刊》的壹傳媒集團旗下的壹電視,民國98

年8月向NCC申請5張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執

照,其中新聞台與資訊生活台的執照不予許

可,另外3張執照則仍在審查中。

(三)兩岸傳播交流

隨著兩岸關係交流日趨頻繁,中時集

團於民國98年8月11日發行《旺報》,為國

內第一份標榜「聚焦大陸、唱旺臺灣」的報

導大陸訊息媒體,希望能讓國人對兩岸事務

有更多的認知。除了發行報紙外,也同步發

行旺報電子版。此外,包括《工商時報》、

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自民國96年9月11日改制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即以強化國際宣傳與城市行銷推廣為行動方針。民國98年觀光傳播局在國際傳播

方面頻頻出擊,將臺北市推向國際舞台的核心位置,在城市行銷方面更以活潑創

意的宣傳活動,突顯臺北城的多元活力。

第十六章

大眾傳播

229

《中國時報》、《聯合報》、《經濟日報》

皆增加大陸新聞的報導,以因勢利導,滿足

讀者知的權利。

(四)報業數位化時代的來臨

為了因應數位化時代來臨,以及吸引

年輕族群,各大報皆成立網路新聞中心,進

一步提供影音新聞服務,讓新聞呈現的方式

更加生動。隨著報紙媒體逐步走向數位化,

報紙產業除了積極發展網路新聞外,線上資

料庫、手機報紙也成為另一種媒體平台和營

運模式,為報紙產業帶來新的生存契機。新

聞有價概念促使新聞資料庫輩出,並以網路

為主要通路,如聯合知識庫、中時資料庫、

中央社資料庫等皆為目前較具規模的新聞資

料庫。手機報紙也是報紙數位化的另一種形

式,增加報紙的行動性與即時性,為報紙產

業另闢新商機。

(五)違規新聞及廣告數量呈遞減現象

根據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的統計,

由於媒體自律及該局多年來的積極執法,臺

北市報紙或雜誌刊載內容已極少違反相關法

律規定,例如「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

例」、「菸酒管理法」、「兒童及少年福利

法」、「性騷擾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

治法」等違規廣告或新聞均呈遞減趨勢,經

統計如表1。

二、雜誌

民國98年臺北市坊間常見的雜誌約有

200多種,前三大熱門雜誌類別分別是財

經、婦女和流行時尚雜誌,由於近幾年網路

資源的普及和消費者型態的改變,雜誌業也

和報業一樣頻受衝擊,雜誌業多以積極擁抱

數位化的優勢來因應轉型。

(一)經營噗浪貼近網路族群

在努力轉型的過程中,雜誌業繼發

行電子雜誌、成立新聞網站、「臉書」

(Facebook)後,強調快速即時與讀者互

動的噗浪(Plurk),成為媒體與讀者另一

個快速互動的新管道。這項優點讓《商業周

刊》、《動腦雜誌》、「中央社」等傳播媒

體,開始經營自己的噗浪,藉此和忠實讀者

及潛在消費者更快速地交流資訊、線上討論

與分享心情,以貼近網路上的年輕族群,並

和讀者分享有趣的創意點子。

(二) 與電信業者策略聯盟推出手機電子書

電信業者看準手機的方便性,積極搶

攻行動出版市場,推出各種平台,讓消費者

下載電子書或在線上瀏覽,並陸續針對智慧

型手機推出專屬的電子書平台,讓服務更完

整。最早跨足手機電子書的遠傳電信,目前

有「遠傳小說館」、「遠傳雜誌館」、「遠

表1 民國98年臺北市平面媒體違規情形統計表

處分依據 處分件數 罰鍰金額(萬元)

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0 0 菸酒管理法 7 70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2 12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6 18性騷擾防治法 0 0合計 15 100

230

Taipei臺 北 市 年 鑑 2009

傳e漫畫館」,民國98年10月遠傳也宣布推

出「iScreen綠色書城」,針對智慧型手機

提供專屬的電子書服務。中華電信響應政府

推動數位內容產業發展,於98年10月推出

「Hami書城」服務,以智慧型手機為出發

點,與國內知名出版社、臺灣微軟、HTC

等宣布策略聯盟正式啟動,提供數位出版一

個新的平台,也給消費者一個行動閱讀的環

境。

(三)與政府聯手推動數位出版產業

數位出版的前景,隨著電子書閱讀器逐

漸獲得大眾青睞,使得傳統出版品面臨革命

性的改變。電子書產業分為閱讀器、內容及

交易平台三大區塊,主要為硬體、出版及軟

體,需要彼此合作才能帶動整個電子書產業

的發展。民國98年行政院已通過經濟部工業

局所提「數位出版產業推動現況」報告,未

來5年政府將投入新臺幣21.34億元以上的預

算,整合各部會資源,全力推動電子書產業

發展。業者除看好電子出版品市場外,也希

望藉政府之力,完成軟硬體的建設,共同保

障作者版權,讓數位出版產業有更亮麗的前

景。

(四)以跨媒體行銷擴大發行效益

由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印製出版

的《臺北畫刊》與外文雙月刊《Discover

Taipei》,為了讓更多民眾獲知這兩份刊物

的精彩內容,陸續透過跨媒體合作模式,於

廣播電台、知名網站及報紙宣傳及露出。其

中,廣播部分,繼警廣及臺北電台之後,中

央廣播電台也於民國98年3月加入跨媒體合

作行列;網站部分,臺灣新浪網繼udn聯合

線上及鉅亨網之後,於98年11月加入合作行

列;報紙部分,於98年6月起透過《中國時

報》、《自由時報》、《聯合報》及《蘋果

日報》等報紙版面刊載畫刊精彩內容,均讓

《臺北畫刊》以不同形式接觸閱讀群眾,強

化城市行銷與觀光旅遊推廣,同時擴大發行

效益。

三、圖書

在電子商務盛行的今日,建置網路平台

進行商業化交易已成時代趨勢。自美國亞馬

遜網路書店成功經營成為美國最大的網路零

售商後,網路書店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建置,

在網路書店選書、購書已成為讀者的另一種

選擇。搭上網路書店風潮,臺北市政府觀光

傳播局民國98年11月出版發行新書《遇見臺

北角落》首次嘗試與網路書店結合,以舉辦

網路書展形式,搭配新書優惠折扣的行銷策

略,成功刺激買氣,一推出即高居博客來網

路書店專業考用館暢銷書排行榜第一,未來

觀光傳播局出版的新書將適時循此模式,期

能在運用網路書店的即時、便利特性及實體

書店的可觸摸性雙軌並進下,有效推廣觀光

行銷叢書,進而達到城市行銷之目的。

觀光傳播局出版的《遇見臺北角落》

第十六章

大眾傳播

231

此外,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於98年

12月出版《悄悄話.臺北》,該書將《臺北

畫刊》中頗受讀者歡迎的「名人悄悄話」單

元,彙編成書,由各界著名人士分享在臺北

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臺北的情感與觀察,共

計80篇;12月出版的另一本書《臺北美樂地

Taipei Melody》,以流行音樂的角度切入,

介紹臺北的音樂現象、在臺北成長及發展的

音樂人,還有臺北的音樂現場等,相當受到

矚目。

在商業性出版社和學術性出版機構

之外,政府出版品也是臺灣圖書的重要來

源。其中,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民國97

年12月出版的《Made in Taipei臺北品牌故

事》榮獲行政院98年「第1屆國家出版獎」

佳作,《魅力菜市場》、《臺北畫刊》、

《Discover Taipei》也獲選臺北市政府「98

年度優良政府出版品」,都是叫好叫座的優

良刊物。

Part 2 電子媒體

一、有線電視

根據國家通訊委員會調查及統計,臺北

市至民國98年底登記衛星廣播電視節目供應

業者計有106家公司、220個頻道;有線電

視系統則分成5個經營區,共有9家業者,如

下頁表2;98年臺北市有線電視裝機數申報

數共61萬6,998戶。

收視費用部分,民國98年有線電視基本

頻道每戶每月上限為新臺幣530元,且臺北

市政府社會局登記有案之低收入戶之基本頻

道收視費用,由原本核准之收視費用上限之

三分之一,調降至四分之一以下收費。

民國98年最引人矚目的事件,應屬「台

灣大哥大公司與盛庭、凱擘公司及其控制之

12家有線電視系統結合」案,行政院公平

交易委員會於98年12月2日決議,因本結合

具有:(一)突破固定通信服務市場及數據

通信接取服務市場主導者於電信基礎網路長

期擁有之市場優勢地位,促進寬頻網路服務

之競爭;(二)促進有線電視數位化發展,

有益於視訊媒體產業發展及提供消費者多元

有線電視業者監視電視畫面

《臺北品牌故事》獲「國家出版獎」佳作

232

Taipei臺 北 市 年 鑑 2009

選擇;(三)整合行動、寬頻及有線電視資

源,提供創新數位匯流服務,有益於數位匯

流產業發展與競爭等各項整體經濟利益,故

依「公平交易法」第12條第2項規定,附加

10項負擔不禁止其結合,並要求申報人及其

控制從屬公司,應於3年內就其所屬有線電視

網路系統,積極完成有線電視數位化及有線

電視系統網路之雙向化建設,以增進消費者

收視節目之選擇自由;本案將再送投資審議

委員會及國家通訊委員會審查董事長、董監

事名單。

民國90年4月15日正式開播的「臺北市

公共頻道」,係全國第1個由政府與有線電

視系統業者共同促成的公益頻道,94年1月1

日起,依據行政院新聞局之「有線電視頻道

規劃與管理原則」,將公共頻道改名為公用

頻道,並與其他縣市統一定頻在第3頻道。

根據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的統計,98年共

有51個團體及個人申請使用公用頻道,播出

節目時間共5萬8,590分鐘,相當程度達到頻

道實踐「媒體近用權」的精神,並提高市民

社區參與的開播目的。

二、無線電視數位紀元

為推動電視數位化、提升國家整體競

爭力,行政院國家資訊通信基本建設專案推

動小組將建立廣電媒體數位環境列為重點計

表2 臺北市有線電視系統一覽表

經營區 系統名稱 企業集團名稱 營運許可期限

裝機數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8年第2季統計申報數)

北投、士林 陽明山 凱擘 97.9.28-106.9.27 120,212

中山、松山、大同金頻道 凱擘 97.12.1-106.11.30 74,777

長德 中嘉 98.3.13-107.3.12 71,684

內湖、信義、南港新台北 凱擘 97.12.1-106.11.30 90,950

麗冠 中嘉 97.12.2-106.12.1 55,987

大安、文山大安文山 凱擘 98.2.11-107.2.10 75,715

萬象 中嘉 97.11.18-106.11.17 60,187

中正、萬華聯維 獨立系統 98.5.17-107.5.16 48,958

寶福 獨立系統 98.7.5-107.7.4 18,530

備註:凱擘—凱擘股份有限公司;中嘉—中嘉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臺北市公用頻道三對三鬥牛賽

第十六章

大眾傳播

233

畫,協調國內現有5家無線電視臺建設「數

位共同傳輸平臺」,以加速數位服務的基礎

建設。

5家無線電視臺數位訊號已於民國93年

7月正式開播傳送,數位電視發射設備並已

於94年7月進駐主要發射站及轉播站,至98

年,計有15個免費數位頻道,提供民眾於

有線電視頻道以外的不同選擇,民眾目前可

使用類比電視加裝室內天線或類比電視加裝

UHF地面廣播天線及機上盒等設備,收視無

線電視臺播出之數位節目訊號。

三、廣播

根據國家通訊委員會於民國98年11月

20日公布的媒體許可家數統計資料,臺灣

地區的廣播媒體已取得執照並正式營運者計

有172家,包括開放設立前即存在之電台29

家及前10梯次廣播頻率開放獲准設立之電台

143家(包含中功率66家、小功率77家),

較諸民國82年政府開放廣播頻率申設前,臺

灣的廣播家數大幅成長約5倍。

廣播業目前除面臨同業的競爭外,近

年來更面臨來自電視、網際網路及報章雜誌

等異業競爭壓力,面對廣播聽眾逐漸流失的

現象,廣播電台紛紛尋求轉型,走向類型化

電台,因此,臺北廣播電台逐漸褪去過往民

防、市政電台的色彩,

其中,FM93.1轉型為都會資訊台,以

貼近市民所需,提供大臺北市民更多元豐富

的生活資訊及施政溝通管道;民國94年5月

成立國內第一個原住民專屬頻道─AM 1134

「喔!海洋原住民頻道」,該頻道並於98年

10月獲得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98年廣播金

鐘獎」之「電台行銷創新獎」。

此外,為提升收聽率,拉近聽友與電台

之間的距離,臺北廣播電台於民國98年共舉

辦3項音樂文化活動,分別為3月「重溫舊夢

─黑膠老歌的復古風情」、10月「黑膠的異

想世界—戀戀鄧麗君珍藏展」以及12月「邁

向2010—花與音樂的對話跨年演唱會」,各

項活動均廣受社會各界好評,在眾多廣播電

台中,逐漸開拓出聽眾群和影響力。

「喔!海洋原住民頻道」獲98年度廣播金鐘獎

「黑膠的異想世界」特展

234

Taipei臺 北 市 年 鑑 2009

Part 3 國際傳播媒體

臺北市在國際行銷、城市建設、無線網

路與資源回收等方面的成效均享譽全球,每

每吸引國際媒體報導。

為慶祝臺北市與舊金山市締結姊妹市

40週年,郝龍斌市長於民國98年3月上旬

組團造訪美西,受到舊金山市市長Gavin

Newsom熱烈歡迎。郝龍斌市長之後前往洛

杉磯拜會洛杉磯市長Antonio Villaraigosa,

並造訪西雅圖,聽取關於無線網路、水岸與

環保等市政措施簡報。另方面,郝龍斌市長

於98年6月6日造訪義大利,代表臺灣出席威

尼斯雙年展臺灣館開幕典禮,並以主人身分

接待來自各國的藝術家與新聞媒體。

為向國際宣傳「2009年臺北聽障奧林

匹克運動會」,郝龍斌市長於民國98年6月

26日前往香港進行訪問。除與港星郭富城

合開國際記者會,並拜會香港行政長官曾蔭

權,會面時,郝龍斌市長呼籲促成松山機場

與赤臘角機場直航,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則

邀郝龍斌市長出席民國99年在香港舉行的臺

北香港雙城論壇。郝龍斌市長此行也到將軍

澳運動場瞭解香港98年籌辦東亞運動會的情

形。

重要新聞事件

一、松山菸場文化園區BOT案正式簽約   松山菸廠文化園區BOT計畫案於民國98年1月15日正式簽約。占地7.2公頃的松山菸場文化園

區為臺北市第一個文創BOT案,將由臺北市政府

與最優申請人富邦建設團隊所組成的臺北文創開

發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臺北文創產業資源基

地,預計99年1月開始興建,102年開幕營運。

二、 臺北藝術中心國際競圖評選由荷蘭團隊勝出

  基地位於捷運劍潭站旁、總工程造價約新臺

幣38億元的臺北藝術中心國際競圖經過二階段評

選,於民國98年1月22日確定由來自荷蘭的大都

會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Rem Koolhaas及大元聯合

建築師事務所姚仁喜建築師贏得設計首獎。

三、大貓熊團團、圓圓在臺正式亮相

  大貓熊團團、圓圓於農曆小年夜(民國98年1月24日)於臺北市立動物園新光特展館亮相,

新光特展館也同時正式開幕。由馬英九總統、郝

龍斌市長、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夫婦共同宣讀保

育宣言,並和近500位清貧孩童共同見證團團、

圓圓在臺亮相。團團、圓圓在臺正式亮相

第十六章

大眾傳播

235

四、首創實施「臺北好溫馨」食物券發放計畫   為因應金融海嘯與嚴重失業問題,臺北市自民國98年3月1日起實施「臺北好溫馨」食物券發

放計畫,透過市府所屬體系、里鄰系統及民間

公益團體主動通報或民眾主動申請,針對弱勢

族群發放5,000元食物券至各核准家戶,作為

民眾後盾。市府並通過「非自願性失業勞工子

女就學費用補助辦法」,提供非自願性失業勞

工家庭子女1萬至1萬5000元學費補助。

五、廣慈博愛園區BOT案正式簽約

  全臺首創以「社會福利」為主題、投資總

金額達90多億元的「廣慈博愛園區」BOT案,於民國98年6月15日舉行簽約儀式。預計

可供弱勢族群約1,700人進住,比原廣慈博愛

院服務對象及功能增加一倍以上。

六、捷運文湖線正式通車

  捷運文湖線民國98年7月4日上午9時正式

通車,象徵捷運第1期路網、臺北市12個行

政區區區有捷運的目標正式完成。文湖線連接

松山機場、內湖科技園區、南港軟體工業園

區、南港經貿園區和南港展覽館,對臺北科技

走廊發展相當有助益。

七、臺北聽奧盛大開幕,史上最成功

  首度移師亞洲舉辦的「2009年臺北聽障

奧林匹克運動會」於民國98年9月5日晚間正

式揭開序幕,不僅是有史以來人數最多,也是

臺灣主辦規格最高、規模最盛大的國際運動賽

會。國際聽障運動總會主席Donalda Ammons博士並讚揚2009臺北聽奧是「有史以來最好

的一次,且未來的主辦城市將難以超越!」

八、新生高架橋改建完工,順利通車

  象徵「花博大道」的新生高架橋改建工程

順利完工,於民國98年10月10日正式通車。

新生高架橋改建完工後,改善整體交通動線,

已使圓山行車約節省15至20分鐘時間,同時

補強結構後耐震強度提高,結構安全大幅度提

升。

捷運文湖線7月4日正式通車

2009臺北聽障奧運開幕式

新生高架橋改建完工

236

Taipei臺 北 市 年 鑑 2009

Part 4 城市傳播

一、公共政策傳播

(一) 辦理「倒數迎花博─ 2009 臺北大稻

埕煙火節」

從民國94年至今,已連續5年舉辦的臺

北大稻埕煙火節,於98 年11 月7日下午3時

至晚間8時30分在大稻埕碼頭、延平河濱公

園熱鬧登場。98年煙火節活動特別配合迎接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倒數365天,

將活動名稱定為「倒數迎花博─2009 臺北

大稻埕煙火節」,此次煙火施放結合花博會

意象設計新款煙火,於忠孝橋及淡水河3至

5號水門河域,共施放2萬多發不同花朵造型

煙火。此外,11月7日活動當日下午3時起,

現場亦設置包括畫糖表演、趣味籃賽、花花

世界閃光廊道、花博主題專區及大稻埕文人

「李臨秋特展」、「霞海城隍廟意象」等供

民眾遊玩之互動區。當晚精彩的煙火施放,

吸引臺北縣市65萬人次共襄盛舉。

(二) 辦理「臺北最 High 新年城- 2010跨年晚會」活動

九、拒吃美國牛內臟、絞肉及脊髓,為民眾健康把關

  郝龍斌市長於民國98年10月26日宣布推動成立「拒絕使用美國牛內臟、絞肉及脊髓自主管理

聯盟」與自主管理認證機制,強調採取源頭管理、流向管制、業者自主管理及市府主動查核等措

施進行管理,為民眾安全把關,獲得民眾及業者熱烈迴響。 十、「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倒數365天,展現美麗的力量

  臺北市政府於民國98年11月6日在花博新建展館舞蝶館舉行記者會,迎接「2010臺北國際花

卉博覽會」步入365天倒數計時。除邀請365位小朋友、種子芽比、花精靈與臺北市長郝龍斌一起

走秀,更由臺灣第一名模林志玲化身美麗花神,獻出花之舞。「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規劃

設置14座展覽館,並已緊鑼密鼓籌辦中。

拒吃美國牛內臟、絞肉及脊髓 花博倒數365天活動

第十六章

大眾傳播

237

延續熱情歡樂傳統的「臺北最High新年

城-2010跨年晚會」系列活動,民國98年

12月26日下午3時至8時在臺北市政府周遭

道路及國父紀念館舉辦的嘉年華活動搶先登

場,20多個遊行隊伍以「在地精神」、「臺

灣發光」、「歡樂世界」、「活力世代」4

個主題規劃踩街遊行隊伍,還有大型美麗花

車加入,包括2010花博主題花車、數位有

線電視花車,以及SNOOPY造型花車。下

午4時起在國父紀念館更有YOYO家族、如

果兒童劇團等演出,與民眾近距離接觸,為

即將來到的跨年晚會暖身。12月31日晚間

7時由胡瓜和藍心湄主持的跨年晚會,在臺

北市政府前市民廣場熱鬧登場,包括長達6

小時的跨年演唱會及臺北101金融大樓璀璨

的煙火秀。跨年晚會主持群包括胡瓜、藍心

湄、浩角翔起等人,還有知名歌手楊丞琳、

盧廣仲、林宥嘉、丁噹等人,以及飛輪海、

S.H.E及五月天等團體演出,並有王力宏壓

軸獻唱。萬眾矚目的臺北101跨年煙火秀,

則由郝龍斌市長帶領市民共同倒數迎接新年

的到來,並祈福2010年平安幸福。

(三)「2010 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宣傳

「2010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是臺灣

首度獲得國際認證授權主辦的世界性博覽

會,預計超過30多個國家參與、吸引國內外

800萬人次參觀。為宣傳花博,臺北市政府

觀光傳播局自民國98年開始,透過公關活

2010跨年晚會活動

倒數迎花博─2009臺北大稻埕煙火節

238

Taipei臺 北 市 年 鑑 2009

動、戶外廣告、海外宣傳、參與會展與活動

置入等方式積極宣傳。

1. 公關活動:辦理種子吉祥物命名及票選、

「花聲什麼事?」花博歌曲創作大賽、

「花博倒數365」(包括舞蝶館「舞動美

麗的力量」記者會、大稻埕煙火施放等系

列活動),向民眾宣傳並擴大民眾參與。

2. 戶外廣告:首度運用臺北市、高雄市兩市

人車密集之大型戶外廣告版面,包括臺北

市基隆路與信義路口錦崙大樓、敦化北路

與南京東路口環亞大樓、高雄五福三路與

中華路口等,估計臺北市每天可曝光於27

萬人次面前、高雄市則有11萬人次。另製

作臺北捷運文湖線、板南線、淡水線每線

各2列共6列捷運列車彩繪廣告,向每天超

過百萬人次的通勤民眾宣傳。

3. 海外宣傳:針對最重要的國際觀光客客

源日本及大陸,分別於民國98年9月在東

京、11月在上海辦理花博造勢活動及廣告

宣傳。9月在東京運用發光巴士市區巡迴

廣告、電車廣告、雜誌廣告及網路廣告,

向日本年輕女性族群傳達花博訊息,9月

15日於東京Midtown辦理公關活動,邀請

臺日當紅新星桂綸鎂、南明奈出席;11月

在上海運用公車車體廣告、黃埔江畔花旗

銀行大樓LED廣告、廣播廣告宣傳,並舉

辦旅遊業者及媒體交流說明會,另11月1

日於上海正大廣場辦理公關活動,由果陀

劇團以現場歌舞劇表演方式,向大陸民眾

介紹2010年臺北市將參與上海世界博覽

會並主辦國際花卉博覽會,歡迎大陸民眾

到臺北觀光。

4. 參與會展與活動置入:參與國內外各大旅

展宣傳花博,如東京旅展、臺北國際旅

展、昆明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北京文化

創意博覽會以及上海婚紗博覽會等相關會

展宣傳花博。另外,參與宜蘭蘭雨節、

NBA臺北賽戶外直播派對等,向參與活動

民眾宣傳。

(四)「臺北城市電影片」拍攝製作

為行銷臺北城市意象、促進城市觀光,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委託製作臺北城市電

影《第36個故事》,本片運用電影敘事手法

臺北捷運列車彩繪花博廣告

電影《第36個故事》

第十六章

大眾傳播

239

開發城市內涵,並藉由故事行銷城市魅力。

電影內容充分展現出臺北市的人文特色、城

市風貌、觀光景點及重要節慶活動等。

(五)台北探索館

為行銷臺北城市觀光,民國98年台北探

索館配合城市觀光主題,推出「生態城市探

索—臺北火山世界奧祕」、「無聲的力量-

2009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黑膠的意想

世界─戀戀鄧麗君珍藏展」、「城市生活記

憶補手—翻開臺北電影新一頁」等臺北主題

特展,並規劃舉辦自然生態、名人主題系列

講座、戶外踏青體驗與教育推廣。

為行銷臺北的城市之美,民國98年結合

專業團隊,創新完成「發現劇場」第4部360

度專業觀光影片《城市風采》,全片運用最

新Watch Out專業播放軟體,透過法國小男

孩寫信給爸爸、日本老奶奶寫信給中學同

學、西班牙情人寫情書給女友,以及臺北女

孩寫信給同學等四位臺北旅人書寫給遠方親

友的明信片,將臺北的美食、人文、特色、

自然生態介紹給中外觀光客。

二、民間參與

(一) 2009 太陽劇團「歡躍之旅」

為促進臺北市觀光發展與文化活動,

臺北市政府協助聯合報系辦理「太陽劇團」

來臺表演活動,該活動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兒童育樂中心預定地(臺北天文科學教育館

旁)舉辦,經聯合報系統計,太陽劇團「歡

躍之旅」來臺活動期間(民國98年1月13日

至2月22日,共41天),參觀總人數約14萬

5,018人,活動期間創造的觀光產值約新臺

幣163億5,018萬5,000元整,對促進臺市觀

光發展有相當效益。

(二) 「Nature Reloaded 重返自然 擁抱水

晶花園藝術節」

為開啟臺北時尚之都印象,並與國際

視野接軌,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與香港施

華洛世奇亞洲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於民國

98年7月6日至7日於士林官邸舉辦「Nature

太陽劇團來臺演出的精彩片段

重返自然 擁抱水晶花園藝術節

240

Taipei臺 北 市 年 鑑 2009

Reloaded重返自然 擁抱水晶花園藝術節」

活動,將國際水晶藝術作品,結合士林官邸

的歷史與自然美景,打造全球獨一無二的水

晶藝術盛典,使臺北市成為最新時尚作品發

表舞台的同時,也將臺北城市之美推向國

際。

(三)NBA 臺北賽

美國籃球聯盟(NBA)臺灣分公司主辦

之NBA 臺北熱身賽活動,邀請丹佛金塊和

印第安那溜馬兩支NBA球隊來臺,民國98年

10月8日在臺北小巨蛋進行一場比賽,此為

首次有NBA球隊在臺灣進行熱身賽,亦是繼

2009臺北聽奧之後的另一國際級體育活動。

為服務臺北市廣大愛好籃球的市民,臺北市

政府觀光傳播局於比賽時間,同步在臺北體

育館與悍創運動行銷公司共同舉辦「NBA

2009臺北賽街頭直播派對」,讓3,000名無

緣入場的球迷免費參與,共同感受現場球賽

氣氛,並於直播派對活動中安排樂團、啦啦

隊表演,主持人也在現場以有獎徵答方式贈

送花博宣傳物及紀念品,藉以行銷「2010臺

北國際花卉博覽會」。

(四) 「愛 • 好棒!棒球時尚秀」慈善拍

賣活動

為援助中南部八八水災受災21所學校

的棒球隊,臺北市政府與中華民國棒球協會

共同主辦「愛‧好棒!棒球時尚秀」慈善拍

賣活動,於民國98年11月26日下午2時至4

時30分假臺北小巨蛋舉行,當日活動邀請旅

美、日明星球員王建民、郭泓志等15人與名

模進行走秀服飾及精品拍賣,拍賣募集所得

達296萬7,000元,棒協拍賣募款(球員簽名

球及簽名衣帽)活動並進行至12月下旬,透

過募集更多經費,協助災區棒球隊設施盡速

重建,回復正常訓練軌道。

(五)「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協辦「燃燒的

靈魂—梵谷」特展,該特展自民國98年12

月11日至99年3月28日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

辦,共展出近百件梵谷具代表性作品,其

中,梵谷專家所推崇的梵谷作品〈聖雷米精

神收容所的花園〉及臨摩浪漫派大師德拉克

洛瓦名作的〈好撒馬利亞人〉作品皆在展出

之列,吸引大批民眾前往觀賞,除推動本市

藝文事業發展外,並提升民眾人文素養及本

市觀光效益。

結語

回顧98年度臺北市大眾傳播事業,呈

現從谷底攀升的方興未艾氛圍,不管是平面

媒體的積極數位化作為、電子媒體實踐媒體

近用權的努力、國際傳播媒體屢屢將臺北推

向國際舞台,以及城市傳播琳瑯滿目的活動

與各項宣傳出擊,都可一窺臺北傳播界以行

動與創意嘗試走出新局面,其成果將有目共

睹。

「棒球時尚秀」慈善拍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