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756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Jul-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于 凌 波 居 士 講 授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財 團 法 人 佛 陀 教 育 基 金 會 印 贈

Page 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Page 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目 錄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目 錄

于 凌 波 居 士 講 授 佛 光 山 叢 林 學 院 . 臺 中 慈 明 佛 學 研 究 所 佛 學 講 義

序 ----------------------------------------------------------------------------- 0 0 6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 0 1 1

歸 敬 頌 , 頌 文 第 一 頌 至 第 二 頌 的 上 半 頌

第 一 章 歸 敬 頌 與 造 釋 願 由 ------------------------------------------------ 0 1 1

第 二 章 釋 難 破 執 . 破 實 我 ------------------------------------------------ 0 1 4

第 三 章 釋 難 破 執 . 破 實 法 ------------------------------------------------ 0 3 4

第 四 章 釋 難 破 執 . 破 餘 乘 ------------------------------------------------ 0 5 7

第 五 章 釋 難 破 執 . 釋 外 妨 難 --------------------------------------------- 1 0 1

第 六 章 彰 能 變 體 ------------------------------------------------------------ 1 0 7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 1 1 2

頌 文 第 二 頌 下 半 頌 至 第 四 頌

第 一 章 三 相 門 --------------------------------------------------------------- 1 1 2

Page 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第 二 章 所 緣 行 相 門 --------------------------------------------------------- 1 4 5

第 三 章 心 所 相 應 門 --------------------------------------------------------- 1 6 5 第 四 章 五 受 相 應 門 --------------------------------------------------------- 1 7 2

第 五 章 三 性 分 別 門 --------------------------------------------------------- 1 7 5 第 六 章 心 所 例 同 門 --------------------------------------------------------- 1 7 7

第 七 章 因 果 譬 喻 門 --------------------------------------------------------- 1 8 1

第 八 章 伏 斷 位 次 門 --------------------------------------------------------- 1 8 8

第 九 章 如 何 證 明 有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 五 教 證 ------------------------ 1 9 7

第 十 章 如 何 證 明 有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 十 理 證 ------------------------ 2 1 5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 2 5 8

頌 文 第 五 頌 至 第 七 頌

第 一 章 舉 體 出 名 門 --------------------------------------------------------- 2 5 8

第 二 章 所 依 門 --------------------------------------------------------------- 2 6 0

第 三 章 所 緣 門 --------------------------------------------------------------- 2 9 0

第 四 章 體 性 行 相 門 --------------------------------------------------------- 2 9 4

第 五 章 合 解 染 俱 相 應 二 門 ------------------------------------------------ 2 9 5

Page 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目 錄 3

第 六 章 三 性 分 別 門 --------------------------------------------------------- 3 1 3

第 七 章 界 繫 分 別 門 --------------------------------------------------------- 3 1 4

第 八 章 起 滅 分 位 門 --------------------------------------------------------- 3 1 5 第 九 章 如 何 證 明 有 第 七 識 ------------------------------------------------ 3 2 5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詮 解 -------------------------------------------------------- 3 4 2

頌 文 第 八 頌 至 第 十 六 頌

第 一 章 能 變 差 別 門 --------------------------------------------------------- 3 4 2

第 二 章 自 性 行 相 門 --------------------------------------------------------- 3 4 7

第 三 章 三 性 分 別 門 --------------------------------------------------------- 3 4 8

第 四 章 心 所 相 應 門 . 泛 說 六 位 心 所 ------------------------------------ 3 5 2

第 五 章 三 受 門 --------------------------------------------------------------- 3 5 6

第 六 章 心 所 相 應 門 . 詳 釋 六 位 心 所 ------------------------------------ 3 6 7

第 一 節 遍 行 . 別 境 心 所 ------------------------------------------- 3 6 7

第 二 節 善 心 所 ------------------------------------------------------- 3 8 4

第 三 節 煩 惱 心 所 ---------------------------------------------------- 4 0 8

第 四 節 隨 煩 惱 心 所 ------------------------------------------------- 4 3 6

Page 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第 五 節 不 定 心 所 ---------------------------------------------------- 4 6 4

第 七 章 所 依 門 . 俱 不 俱 轉 門 --------------------------------------------- 4 8 1

第 八 章 起 滅 分 位 門 --------------------------------------------------------- 4 8 2 第 九 章 綜 合 分 別 八 識 ------------------------------------------------------ 4 9 6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 5 0 3

頌 文 第 十 七 頌 至 第 二 十 五 頌

第 一 章 正 辯 唯 識 ------------------------------------------------------------ 5 0 3

第 二 章 問 答 辯 難 ------------------------------------------------------------ 5 0 5

第 三 章 釋 違 理 難 . 心 法 生 起 的 原 由 ------------------------------------ 5 1 7

第 四 章 四 緣 、 十 因 、 五 果 ------------------------------------------------ 5 2 0

第 五 章 釋 違 理 難 . 有 情 生 死 相 續 的 由 來 ------------------------------ 5 5 9

第 六 章 惑 、 業 、 苦 與 十 二 有 支 ------------------------------------------ 5 6 4

第 七 章 釋 違 教 難 . 三 種 自 性 --------------------------------------------- 5 9 2

第 八 章 釋 違 教 難 . 三 種 無 性 與 唯 識 實 性 ------------------------------ 6 2 2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 6 2 8

頌 文 第 二 十 六 頌 至 第 三 十 頌

Page 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目 錄 5

第 一 章 總 明 五 位 ------------------------------------------------------------ 6 2 8

第 二 章 釋 資 糧 位 ------------------------------------------------------------ 6 3 0

第 三 章 釋 加 行 位 ------------------------------------------------------------ 6 3 8 第 四 章 釋 通 達 位 ------------------------------------------------------------ 6 4 5

第 五 章 釋 修 習 位 ------------------------------------------------------------ 6 5 7 第 一 節 總 釋 頌 文 ---------------------------------------------------- 6 5 7

第 二 節 別 釋 十 地 ---------------------------------------------------- 6 6 1

第 三 節 別 釋 十 波 羅 密 多 ------------------------------------------- 6 6 4

第 四 節 別 釋 十 重 障 ------------------------------------------------- 6 7 9

第 五 節 別 釋 十 真 如 ------------------------------------------------- 6 9 8

第 六 節 別 釋 二 轉 依 ------------------------------------------------- 7 0 1

第 六 章 釋 究 竟 位 ------------------------------------------------------------ 7 2 8

Page 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序

成 唯 識 論 , 是 我 國 法 相 唯 識 宗 的 基 本 論 典 。 我 國 的 唯 識 宗 , 源 自 印 度 的 瑜 伽 行 學 派 。 佛 典 上 說 , 釋 迦 世 尊 滅 度 九 百 年 頃 , 無

著 論 師 出 世 。 他 梵 名 阿 僧 伽 , 住 世 於 印 度 笈 多 王 朝 ︵320 |500 ︶ 時 代 , 他 是 北 印 度 健

陀 羅 國 富 婁 沙 富 城 人 , 出 身 於 婆 羅 門 家 庭 , 父 名 憍 尸 迦 , 居 國 師 之 位 , 有 子 三 人 , 長

即 無 著 , 次 名 世 親 , 幼 名 師 子 覺 。 無 著 先 在 小 乘 佛 教 化 地 部 出 家 , 相 傳 他 因 思 惟 空 義

不 能 得 入 , 曾 欲 自 殺 , 後 得 遇 賓 頭 盧 羅 漢 為 講 小 乘 空 觀 , 他 初 聞 悟 入 , 然 猶 不 能 滿 意 。

據 說 天 宮 兜 率 內 院 的 彌 勒 菩 薩 , 應 無 著 之 請 , 在 中 印 度 阿 瑜 遮 那 國 , 為 無 著 說 ︽ 瑜 伽

師 地 論 ︾ 、 ︽ 分 別 瑜 伽 論 ︾ 、 ︽ 大 乘 莊 嚴 論 ︾ 、 ︽ 辯 中 邊 論 ︾ 、 ︽ 金 剛 般 若 論 ︾ 五 部

大 論 , 無 著 承 彌 勒 之 說 , 造 對 法 、 顯 揚 等 論 , 集 眾 宣 之 , 廣 弘 此 宗 。 此 宗 以 ︽ 瑜 伽 師

地 論 ︾ 為 主 依 論 典 , 故 後 人 稱 之 為 瑜 伽 行 學 派 。

無 著 之 異 母 弟 世 親 , 梵 名 音 譯 婆 藪 槃 豆 , 於 說 一 切 有 部 出 家 , 博 學 多 聞 , 遍 通 內

外 之 學 。 據 說 他 為 了 取 捨 阿 毘 達 磨 一 系 的 理 論 , 曾 匿 名 化 裝 , 到 有 部 的 學 術 中 心 迦 濕

Page 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序 7

彌 羅 城 , 學 習 有 部 教 理 四 年 , 後 來 回 到 富 婁 沙 富 城 , 用 經 量 部 教 義 批 判 有 部 , 集 眾 宣

說 。 且 隨 講 隨 寫 , 著 為 ︽ 阿 毘 達 磨 俱 舍 論 ︾ 。 此 論 一 出 , 頗 有 爭 論 , 而 無 能 破 之 者 。

世 親 在 北 印 度 宣 揚 小 乘 , 隱 蔽 大 乘 , 其 兄 無 著 憫 之 , 託 以 疾 病 , 誘 其 來 見 , 命 弟 子 於

鄰 室 宣 讀 ︽ 華 嚴 經 十 地 品 ︾ , 世 親 聞 之 , 方 知 其 兄 苦 心 。 他 深 悔 以 往 誹 謗 大 乘 的 錯 誤 ,

要 割 舌 以 謝 過 。 無 著 對 他 說 : ﹁ 你 先 前 既 用 舌 頭 誹 謗 大 乘 , 現 在 何 不 用 舌 頭 來 贊 揚 大

乘 呢 ? ﹂ 這 樣 世 親 乃 捨 小 入 大 , 廣 造 論 典 , 如 ︽ 攝 大 乘 論 釋 ︾ 、 ︽ 辨 中 邊 論 釋 ︾ 、 ︽ 唯

識 二 十 論 ︾ 、 ︽ 唯 識 三 十 頌 ︾ 、 ︽ 大 乘 五 蘊 論 ︾ 、 ︽ 百 法 明 門 論 ︾ 等 多 種 。

世 親 所 造 的 論 典 中 , 特 別 是 ︽ 唯 識 三 十 頌 ︾ 一 卷 , 集 唯 識 教 義 之 大 成 。 原 來 印 度

古 人 造 論 , 是 先 作 本 頌 , 總 括 全 書 要 義 , 然 後 依 頌 作 釋 , 名 曰 長 行 , 長 行 是 論 著 的 正

文 。 而 ︽ 唯 識 三 十 頌 ︾ 一 書 , 是 世 親 晚 年 之 作 , 長 行 未 作 而 已 示 寂 。 此 際 瑜 伽 行 學 派

的 理 論 已 成 為 大 乘 佛 教 的 主 流 , 研 究 者 極 多 , 世 親 寂 後 的 百 餘 年 間 , 許 多 學 者 競 為 三

十 頌 作 釋 論 , 其 中 最 著 名 者 十 位 , 後 世 稱 為 十 大 論 師 。 十 大 論 師 的 名 字 是 親 勝 、 火 辨 、

德 慧 、 安 慧 、 難 陀 、 淨 月 、 護 法 、 勝 友 、 勝 子 、 智 月 等 人 。

Page 1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8

我 國 的 唯 識 宗 , 創 始 自 唐 代 玄 奘 、 窺 基 二 位 大 師 。 唐 太 宗 貞 觀 三 年 , 玄 奘 三 藏 西

渡 流 沙 , 周 遊 五 印 度 十 有 七 年 , 於 中 印 度 那 爛 陀 寺 , 依 護 法 論 師 的 弟 子 戒 賢 , 學 ︽ 瑜

伽 師 地 論 ︾ 及 十 支 論 奧 義 , 復 從 勝 軍 居 士 學 ︽ 唯 識 抉 擇 論 ︾ 等 論 典 二 年 。 於 貞 觀 十 九

年 回 國 , 由 印 度 攜 回 梵 典 六 百 五 十 餘 部 。 歸 國 後 廣 譯 經 典 , 先 後 譯 出 經 論 七 十 五 部 ,

一 千 三 百 餘 卷 , 其 中 關 於 法 相 唯 識 一 系 的 , 如 ︽ 解 深 密 經 ︾ 、 ︽ 瑜 伽 師 地 論 ︾ 、 ︽ 攝

大 乘 論 ︾ 、 ︽ 顯 揚 聖 教 論 ︾ 、 ︽ 大 乘 五 蘊 論 ︾ ︽ 百 法 明 門 論 ︾ 、 ︽ 觀 所 緣 緣 論 ︾ 、 ︽ 唯

識 二 十 論 ︾ 、 ︽ 唯 識 三 十 論 ︾ 等 多 種 。 其 中 特 別 是 ︽ 成 唯 識 論 ︾ 一 書 , 係 以 十 大 論 師

的 釋 論 百 卷 , 揉 譯 為 識 論 十 卷 。 為 我 國 唯 識 宗 的 基 本 論 典 。

玄 奘 大 師 的 入 室 弟 子 窺 基 , 俗 姓 尉 遲 字 洪 道 , 唐 代 京 兆 長 安 人 , 為 開 國 勳 臣 之 子 ,

出 生 於 唐 貞 觀 六 年 。 他 稟 性 聰 慧 , 體 貌 魁 偉 , 年 十 七 歲 奉 敕 出 家 , 為 玄 奘 弟 子 , 依 玄

奘 學 佛 教 經 論 及 天 竺 語 文 。 二 十 五 歲 參 與 譯 經 。 唐 高 宗 顯 慶 四 年 , 玄 奘 譯 ︽ 成 唯 識

論 ︾ , 原 擬 將 十 大 論 師 的 釋 論 各 別 全 譯 , 並 命 窺 基 、 神 昉 、 嘉 尚 、 普 光 四 人 , 分 別 擔

任 檢 文 、 筆 受 、 纂 義 工 作 , 數 日 之 後 , 窺 基 請 求 退 出 , 奘 師 固 問 其 故 , 窺 基 言 : ﹁ 群

Page 1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序 9

聖 製 作 , 各 馳 譽 於 五 天 , 雖 文 具 傳 於 貝 葉 , 而 義 不 備 於 一 本 , 情 見 各 異 , 稟 者 無 依 ,

請 錯 綜 群 言 , 以 為 一 本 … … ﹂ 。 奘 師 乃 禮 遣 三 賢 , 窺 基 獨 任 筆 受 , 譯 出 ︽ 成 唯 識 論 ︾

十 卷 , 故 此 十 卷 雄 文 , 雖 稱 揉 譯 , 不 諦 新 造 。 但 是 法 相 唯 識 之 學 , 是 一 門 極 為 艱 深 , 極 為 繁 瑣 的 學 問 。 唯 識 經 論 , 可 說 是 ﹁ 文

如 鉤 鎖 , 義 如 連 環 ﹂ ; 亦 可 說 是 ﹁ 字 包 千 訓 , 言 含 萬 象 。 ﹂ 以 現 代 人 的 語 文 訓 練 , 不

要 說 不 了 解 它 的 意 義 , 甚 至 於 讀 不 通 它 的 句 子 。 特 別 是 十 卷 ︽ 成 唯 識 論 ︾ , 它 一 方 面

字 字 珠 璣 , 是 發 堀 唯 識 妙 理 的 寶 藏 ; 但 另 一 方 面 , 它 揉 集 十 家 之 說 , 破 斥 多 家 外 道 及

小 乘 異 說 , 所 以 在 行 文 之 時 , 有 如 枝 上 岔 枝 , 葉 旁 長 葉 , 順 著 枝 葉 走 下 去 很 難 再 回 到

原 點 。 據 說 清 末 狀 元 夏 同 龢 語 人 , 他 初 讀 ︽ 成 唯 識 論 ︾ , 自 謂 有 如 月 下 看 花 ; 再 讀 ︽ 成

唯 識 論 述 記 ︾ , 直 似 墮 如 五 里 霧 中 , 由 此 可 見 唯 識 之 學 , 是 一 門 ﹁ 甚 深 最 甚 深 , 微 細

最 微 細 , 難 通 達 極 難 通 達 ﹂ 的 學 問 。

筆 者 十 餘 年 來 , 濫 芋 於 南 北 佛 學 院 、 所 , 講 授 唯 識 學 一 系 列 的 課 程 。 但 當 講 到 ︽ 成

唯 識 論 ︾ 時 , 發 覺 有 些 同 學 視 此 門 課 程 為 畏 途 , 並 且 市 面 上 也 買 不 到 詮 釋 此 論 的 參 考

Page 1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0

書 ︵ 坊 間 有 售 每 套 五 大 本 、 演 培 老 法 師 的 ︽ 成 唯 識 論 講 記 ︾ , 售 價 千 餘 元 , 不 是 一 般

學 生 所 能 買 得 起 的 ︶ 。 筆 者 為 解 決 學 生 用 書 困 難 , 發 願 以 簡 單 明 暸 的 方 式 , 把 此 一 鉅

著 語 譯 出 來 , 命 名 曰 ︽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 。 窮 兩 年 之 力 , 語 譯 完 成 , 與 臺 北 佛

陀 教 育 基 金 會 簡 豐 文 、 林 國 營 二 位 居 士 談 及 此 事 , 他 二 位 認 為 此 書 可 由 基 金 會 印 出 ,

普 遍 贈 人 結 緣 。 這 是 這 本 書 問 世 的 因 緣 。

︽ 識 論 ︾ 一 書 , 素 稱 難 讀 , 其 中 隱 晦 難 解 之 處 極 多 。 筆 者 不 自 量 力 , 貿 然 語 譯 ,

繆 誤 之 處 , 在 所 難 免 , 尚 祈 方 家 賜 正 , 無 任 銘 感 。

公 元 二

ΟΟ

二 年 十 二 月 于 凌 波 序 於

臺 中 雪 廬 紀 念 講 堂

Page 1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1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第 一 章 歸 敬 頌 與 造 釋 願 由

論 文 一 : 稽 首 唯 識 性 , 滿 分 清 淨 者 , 我 今 釋 彼 說 , 利 樂 諸 有 情 。

講 解 : 印 度 古 人 造 論 , 是 先 作 本 頌 , 總 括 全 書 要 義 , 然 後 依 頌 作 釋 , 名 曰 長 行 , 長 行

是 論 著 的 正 文 。 而 ︽ 唯 識 三 十 頌 ︾ 一 書 , 是 世 親 菩 薩 晚 年 之 作 , 完 成 了 頌 文 之

後 , 長 行 未 作 而 已 示 寂 。 當 時 瑜 伽 行 學 派 的 理 論 , 已 成 為 大 乘 佛 教 的 主 流 , 許

多 論 師 都 研 究 唯 識 三 十 頌 , 為 三 十 頌 作 釋 論 ︵ 長 行 ︶ , 作 者 為 述 發 願 造 釋 之

意 , 故 先 作 頌 以 致 敬 。

所 以 本 釋 論 的 頌 文 , 即 : ﹁ 稽 首 唯 識 性 , 滿 分 清 淨 者 , 我 今 釋 彼 說 , 利 樂 諸

有 情 。 ﹂ , 此 頌 並 不 是 世 親 菩 薩 所 造 , 這 是 後 來 護 法 等 諸 大 論 師 , 於 解 釋 三 十

頌 時 所 加 的 。 這 四 句 二 十 個 字 的 頌 文 是 什 麼 意 思 呢 ? 它 的 意 思 是 說 : 向 萬 法 唯

識 的 法 性 致 敬 , 向 圓 滿 清 淨 的 佛 陀 致 敬 , 也 向 多 分 清 淨 的 菩 薩 致 敬 。 我 現 在 解

Page 1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2

釋 世 親 菩 薩 的 ︽ 唯 識 三 十 頌 ︾ , 是 為 了 給 有 情 眾 生 帶 來 利 益 和 安 樂 。 論 文 二 : 今 造 此 論 , 為 於 二 空 有 迷 謬 者 生 正 解 故 ; 生 解 為 斷 二 重 障 故 。 由

我 、 法 二 障 俱 生 , 若 證 二 空 , 彼 障 隨 斷 。 斷 障 為 得 二 勝 果 故 。 由 斷

續 生 煩 惱 障 故 , 證 真 解 脫 ; 由 斷 礙 解 所 知 障 故 , 故 得 大 菩 提 。

講 解 : 前 面 頌 文 中 說 : ﹁ 我 今 釋 彼 說 , 利 樂 諸 有 情 ﹂ 。 意 思 是 我 解 釋 ︽ 唯 識 三 十 頌 ︾

的 目 的 , 是 為 了 給 有 情 眾 生 帶 來 利 益 和 安 樂 。 何 以 故 呢 ? 這 要 分 做 三 層 來 說 ,

一 者 是 為 那 些 對 我 、 法 二 空 迷 惑 不 解 的 人 , 使 它 們 對 於 二 空 生 起 正 確 的 理 解 。

如 果 理 解 得 二 空 的 道 理 , 就 能 斷 除 去 煩 惱 障 和 所 知 障 。 果 能 斷 得 二 障 , 證 得 二

空 , 就 能 得 到 大 涅 槃 和 大 菩 提 兩 種 殊 勝 的 果 報 ︱ ︱ 斷 除 了 使 眾 生 生 死 相 續 的 煩

惱 障 , 便 能 證 得 真 解 脫 ︱ ︱ 就 是 大 涅 槃 ; 斷 除 了 障 礙 對 事 物 正 確 理 解 的 所 知

障 , 便 能 證 得 大 菩 提 。 以 上 是 第 一 層 造 論 的 理 由 。 ︵ 註 : 一 、 真 解 脫 : 是 擺 脫

一 切 繫 縛 、 煩 惱 的 一 種 精 神 境 界 , 即 是 涅 槃 。 二 、 大 菩 提 , 菩 提 是 梵 文 Bodhi

的 音 譯 , 意 譯 為 覺 。 大 菩 提 即 佛 果 ︱ ︱ 無 上 正 等 正 覺 , 此 對 小 乘 聲 聞 、 緣 覺 而

言 , 稱 大 菩 提 。 ︶

論 文 三 : 又 為 開 示 : 謬 執 我 法 , 迷 唯 識 者 ; 令 達 二 空 , 於 唯 識 理 , 如 實 知

Page 1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1 3

故 。 講 解 : 其 次 是 第 二 層 造 論 的 理 由 : 開 , 是 開 導 迷 謬 ; 示 , 是 指 示 真 理 。 於 二 空 理 不 生

正 解 的 外 道 、 二 乘 , 執 著 內 而 身 心 的 我 , 外 而 萬 有 的 法 , 都 是 實 在 而 有 其 自 性 。

不 知 這 完 全 是 自 己 識 心 之 所 變 現 , 所 謂 : ﹁ 識 所 緣 , 唯 識 所 現 ﹂ , 這 便 是 ﹁ 謬

執 我 法 、 迷 唯 識 者 ﹂ 。 現 在 造 此 論 , 就 是 為 給 這 些 迷 謬 的 人 一 個 開 示 , 教 它 們

了 達 我 法 二 空 , 於 唯 識 的 真 理 , 如 實 而 知 。

論 文 四 : 復 有 迷 謬 唯 識 理 者 , 或 執 外 境 , 如 識 非 無 ; 或 執 內 識 , 如 境 非 有 ;

或 執 諸 識 , 用 別 體 同 ; 或 執 離 心 , 無 別 心 所 。 為 遮 此 等 種 種 異 執 ,

令 於 唯 識 深 妙 理 中 得 如 實 解 , 故 作 斯 論 。

講 解 : 這 是 第 三 層 說 明 造 論 的 理 由 : 因 為 更 有 一 些 對 唯 識 的 道 理 , 迷 謬 而 不 生 正 解 的

人 , 他 們 的 迷 謬 可 分 為 四 種 : 一 者 、 或 執 外 境 , 如 識 非 無 ; 這 是 小 乘 薩 婆 多 部

的 迷 執 。 他 們 執 著 經 上 說 有 色 、 心 二 法 , 即 認 為 心 識 以 外 的 色 等 五 塵 境 界 , 也

同 心 識 一 樣 的 非 無 。 二 者 、 或 執 內 識 , 如 境 非 有 ; 這 是 中 觀 學 者 清 辯 論 師 等 一

派 的 謬 執 。 他 們 依 勝 義 諦 , 說 內 識 也 同 外 面 塵 境 似 的 非 有 。 三 者 、 或 執 諸 識 ,

用 別 體 同 ; 這 是 大 乘 性 宗 一 類 論 師 的 謬 執 , 他 們 認 為 諸 識 雖 各 有 功 用 , 但 本 體

Page 1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4

卻 是 同 一 阿 賴 耶 識 。 四 者 、 或 執 離 心 無 別 心 所 : 這 是 小 乘 經 部 覺 天 論 師 等 的 迷

執 。 他 們 執 著 經 上 ﹁ 士 夫 三 界 染 淨 由 心 ﹂ 之 說 , 認 為 離 開 心 王 之 外 別 無 心 所 。

以 上 四 種 , 唯 識 家 通 統 認 為 他 們 是 唯 識 理 的 迷 謬 者 。 因 為 前 二 種 的 執 著 , 與

唯 識 家 有 識 無 境 的 主 張 有 異 ; 第 三 種 的 執 著 , 與 唯 識 家 諸 識 各 有 體 用 的 主 張 有

異 ; 第 四 種 的 執 著 , 與 唯 識 家 離 心 王 外 別 有 心 所 的 主 張 有 異 。 現 為 遮 斷 此 種 種

異 執 , 教 他 們 於 唯 識 的 妙 理 如 實 了 知 , 故 作 此 論 。

第 二 章 釋 難 破 執 . 破 實 我

論 文 一 : 若 唯 有 識 , 云 何 世 間 , 及 諸 聖 教 , 說 有 我 法 。

講 解 : 這 是 假 藉 問 難 的 因 緣 , 以 引 起 頌 端 的 話 。 唯 識 的 主 旨 , 在 於 說 明 心 識 之 外 , 沒

有 實 我 , 也 沒 有 實 法 , 這 稱 做 ﹁ 唯 識 無 境 ﹂ 。 但 是 外 人 不 以 為 然 , 他 們 以 為 這

世 界 上 明 明 有 圓 顱 方 趾 的 ﹁ 我 相 ﹂ , 和 芸 芸 眾 生 ; 也 明 明 有 山 河 大 地 , 房 舍 器

物 的 ﹁ 法 相 ﹂ , 何 以 說 ﹁ 唯 識 無 境 ﹂ , 沒 有 我 、 法 呢 ? 於 是 世 親 菩 薩 , 假 借 外

人 質 疑 之 詞 , 說 明 萬 法 唯 識 的 道 理 。 外 人 質 問 曰 : ﹁ 如 果 照 你 們 唯 識 家 所 說 ,

萬 法 唯 識 , 識 外 無 境 , 為 什 麼 世 人 皆 說 有 我 有 法 呢 ? 縱 然 世 人 迷 昧 , 說 的 不 對 ,

Page 1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1 5

可 是 你 們 聖 教 中 不 是 也 說 預 流 、 一 來 等 的 我 , 和 四 諦 、 五 蘊 等 的 法 嗎 ? ﹂

外 人 這 一 問 , 問 的 非 常 尖 銳 。 如 果 說 有 我 相 法 相 , 唯 識 義 就 不 能 成 立 ; 如 果

說 萬 法 唯 識 , 就 不 該 說 我 相 法 相 。 準 此 以 論 , 唯 識 家 的 言 論 犯 了 兩 種 相 違 的 過

失 : 一 者 , 世 人 皆 說 有 我 有 法 , 你 們 唯 識 家 說 無 我 無 法 , 就 犯 了 ﹁ 世 間 相 違

過 ﹂ ; 二 者 , 你 們 唯 識 家 說 萬 法 唯 識 , 而 聖 教 中 又 說 我 相 法 相 , 就 犯 了 ﹁ 聖 教

相 違 過 ﹂ 。

唯 識 家 怎 麼 回 答 呢 , 我 們 看 下 面 的 頌 文 。

論 文 二 : 頌 曰 : 由 假 說 我 法 , 有 種 種 相 轉 ; 彼 依 識 所 變 。 此 能 變 唯 三 , 謂

異 熟 思 量 , 及 了 別 境 識 。 論 曰 : 世 間 、 聖 教 說 有 我 法 , 但 由 假 立 ,

非 實 有 性 。 我 謂 主 宰 ; 法 謂 軌 持 。

講 解 : 針 對 外 人 的 質 問 , 唯 識 家 作 下 面 的 回 答 : 不 錯 , 世 間 凡 夫 以 及 聖 教 , 確 都 說 過

有 我 有 法 。 但 他 們 所 說 的 我 、 法 都 不 過 是 假 名 施 設 安 立 的 名 相 , 並 沒 有 實 在 的

體 性 。 於 此 , 我 們 把 ﹁ 我 ﹂ 和 ﹁ 法 ﹂ 做 一 解 釋 。 什 麼 叫 做 我 呢 ? 我 , 梵 名 Atman ,

音 譯 阿 特 曼 , 原 意 為 ﹁ 呼 吸 ﹂ , 引 伸 為 生 命 , 自 己 、 自 我 、 自 性 等 。 這 是 印 度

婆 羅 門 教 、 自 四 吠 陀 時 代 即 使 用 的 名 詞 。 我 有 四 義 , 一 者 恆 常 存 在 ︵ 常 ︶ ; 二

Page 1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6

者 獨 一 個 體 ︱ ︱ 不 是 集 合 體 ︵ 一 ︶ ; 三 者 中 心 之 所 有 主 ︵ 主 ︶ ; 四 者 支 配 一 切

︵ 宰 ︶ , 所 以 稱 我 者 , 有 常 、 一 、 主 宰 之 義 。 梵 書 時 代 , 婆 羅 門 教 以 ﹁ 梵 ﹂ 為

宇 宙 最 高 原 理 , 以 我 為 為 個 人 生 命 原 理 , 故 有 ﹁ 梵 我 一 如 ﹂ 之 說 , 此 即 佛 教 經

典 中 所 破 的 ﹁ 神 我 ﹂ 。 本 來 , ﹁ 我 ﹂ 只 是 五 蘊 因 緣 和 合 的 集 合 體 , 不 是 常 、 一 、

主 宰 的 實 體 , 故 稱 假 我 。

至 於 ﹁ 法 ﹂ 呢 ? 法 者 ﹁ 軌 持 ﹂ 之 義 , 軌 者 ﹁ 軌 生 物 解 ﹂ , 持 者 ﹁ 任 持 自

性 ﹂ 。 本 論 中 有 謂 : ﹁ 法 謂 軌 持 , 軌 者 軌 範 、 可 生 物 解 ; 持 謂 任 持 , 不 捨 自 相 。 ﹂

簡 單 的 說 , 我 人 的 見 、 聞 、 覺 、 知 作 用 , 對 於 任 何 一 事 一 物 , 都 會 於 那 事 物 上

起 一 種 見 解 , 即 是 軌 生 物 解 ; 世 間 任 何 事 物 , 皆 有 它 特 別 的 體 性 , 我 們 對 於 它

所 起 的 見 解 , 無 論 是 對 是 錯 , 而 它 本 身 的 體 性 , 任 運 攝 持 , 而 不 失 不 變 , 即 是

任 持 自 性 。 簡 單 的 說 , ﹁ 法 ﹂ 所 表 示 的 事 物 有 其 一 定 的 規 範 , 法 也 就 是 宇 宙 萬

有 。 以 上 是 對 第 一 句 頌 文 的 詮 釋 。

論 文 三 : 彼 二 俱 有 種 種 相 轉 。 我 種 種 相 謂 有 情 、 命 者 等 ; 預 流 、 一 來 等 。

法 種 種 相 , 謂 實 、 德 業 等 ; 蘊 處 界 等 。 轉 謂 隨 緣 施 設 有 異 。

講 解 : 這 是 對 第 二 句 頌 文 的 詮 釋 。 以 上 二 種 我 、 法 , 有 千 差 萬 別 種 種 不 同 的 名 相 轉 起 。

Page 1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1 7

我 的 種 種 名 相 , 大 別 有 二 : 一 者 為 有 情 、 命 者 等 。 我 具 色 、 心 二 法 , 起 心 動 念 ,

受 愛 著 貪 染 , 這 叫 做 有 情 ; 色 、 心 相 續 , 生 死 無 間 , 這 叫 做 命 者 。 等 者 , 是 說

此 外 還 有 其 它 很 多 關 於 ﹁ 我 ﹂ 的 名 相 , 如 : 士 夫 、 作 者 、 知 者 … … 不 勝 枚 舉 ,

這 是 世 間 所 說 的 種 種 我 相 。 二 者 聖 教 說 的 種 種 我 相 , 如 預 流 、 一 來 等 , 預 流 ,

是 斷 三 界 見 惑 預 入 聖 人 之 流 的 初 果 聖 者 。 一 來 , 是 尚 須 來 欲 界 受 一 次 生 , 方 斷

三 界 思 惑 的 二 果 聖 者 。 等 者 , 是 說 此 外 還 有 三 果 、 四 果 、 緣 覺 等 。

法 的 種 種 名 相 , 也 大 別 有 二 : 一 者 世 間 的 種 種 法 相 , 如 婆 羅 門 教 六 派 哲 學 中 ,

勝 論 派 的 實 、 德 、 業 等 。 萬 有 的 本 體 稱 之 為 實 。 顯 體 之 相 稱 之 為 德 , 體 所 起 的

作 用 稱 之 謂 業 。 這 是 勝 論 六 句 義 的 前 三 句 ︵ 註 : 勝 論 六 句 義 , 是 勝 論 學 者 觀 察

世 界 各 種 ﹁ 存 在 ﹂ , 納 之 入 六 個 範 疇 中 。 這 六 個 範 疇 即 是 實 、 德 、 業 、 同 、 異 、

和 合 ︶ ; 此 外 還 有 數 論 派 的 二 十 五 諦 , 以 下 用 一 等 字 包 括 。 這 是 世 間 所 說 的 種

種 法 相 。 二 者 聖 教 所 說 的 種 種 法 相 , 如 蘊 、 處 、 界 等 , 蘊 者 是 色 、 受 、 想 、 行

識 的 五 蘊 , 處 者 是 六 根 和 六 塵 的 十 二 處 。 界 者 是 十 二 處 再 加 六 識 成 為 十 八 界 。

這 不 過 是 聖 教 所 說 的 世 間 法 ; 此 外 還 有 出 世 間 法 如 四 聖 諦 、 十 二 因 緣 、 六 度 等 ,

這 在 本 節 論 文 的 等 字 中 也 包 括 了 。

Page 2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8

何 以 世 間 、 聖 教 會 有 我 、 法 的 種 種 相 轉 呢 ? 都 為 隨 著 各 自 的 因 緣 差 別 , 所 以

安 立 的 名 相 也 就 有 種 種 差 別 了 。 不 過 世 間 的 差 別 是 隨 著 遍 計 的 因 緣 ; 聖 教 所 說

是 隨 著 方 便 的 因 緣 。 因 為 因 緣 不 同 , 所 安 立 的 我 、 法 自 然 有 異 , 這 就 叫 做

﹁ 轉 ﹂ 。 所 以 論 文 中 說 : ﹁ 轉 謂 隨 緣 施 設 有 異 ﹂ 。

論 文 四 : 如 是 諸 相 , 若 由 假 說 , 依 何 得 成 ? 彼 相 皆 依 識 所 轉 變 而 假 施 設 。

識 謂 了 別 。 此 中 識 言 , 亦 攝 心 所 , 定 相 應 故 。 變 謂 識 體 , 轉 似 二 分 。

相 見 俱 依 自 證 起 故 。 依 斯 二 分 , 施 設 我 法 , 彼 二 離 此 , 無 所 依 故 。

講 解 : 這 是 外 人 對 第 三 句 解 釋 的 質 問 和 唯 識 家 的 回 答 。 外 人 問 曰 : 如 果 照 你 們 唯 識 家

所 說 : 一 切 我 、 法 , 或 是 用 妄 情 執 著 而 假 說 , 或 是 由 方 便 施 設 而 假 說 。 那 麼 ,

假 必 依 真 方 得 成 立 , 既 無 二 真 作 為 憑 藉 : 二 假 依 據 什 麼 而 成 立 呢 ?

唯 識 家 答 曰 : 這 些 世 間 和 聖 教 所 說 的 我 相 和 法 相 , 雖 然 不 是 依 真 而 假 說 , 但

都 是 依 於 內 識 的 轉 變 而 施 設 , 而 假 立 的 名 言 相 。 什 麼 叫 做 識 呢 ? 識 者 了 別 , 了

是 了 解 , 別 是 分 別 。 如 朦 朧 中 睜 眼 見 牆 上 掛 鐘 , 這 叫 做 ﹁ 了 ﹂ ; 細 看 幾 點 幾 分 ,

這 就 是 ﹁ 別 ﹂ 。 不 過 , 說 到 識 並 不 是 單 指 八 識 心 王 , 還 包 括 著 五 十 一 個 相 應 心

所 。 因 為 心 王 是 心 所 之 王 : 心 所 是 心 王 之 所 : 王 為 主 , 所 為 從 。 既 稱 為 王 , 必

Page 2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1 9

有 臣 屬 輔 佐 , 這 臣 屬 就 是 心 所 。

論 文 中 稱 : ﹁ 彼 相 皆 依 識 所 轉 變 而 假 施 設 ﹂ 。 識 如 何 轉 變 呢 ? 就 是 在 識 的 自

體 上 , 轉 起 似 有 實 無 的 相 、 見 二 分 。 這 相 、 見 二 分 , 好 像 蝸 牛 頭 上 的 兩 支 觸 角 ,

此 觸 角 依 於 蝸 牛 的 頭 而 生 起 。 識 體 上 轉 起 見 、 相 二 分 , 此 二 分 是 依 識 體 而 生 起 ,

離 開 識 體 即 無 相 、 見 二 分 。 依 此 二 分 施 設 我 、 法 。 依 能 見 的 一 分 作 用 , 施 設 我

相 ; 依 所 見 的 一 分 境 界 , 施 設 法 相 。 這 我 、 法 二 相 , 離 開 了 見 、 相 二 分 就 無 所

依 附 了 。

論 文 五 : 或 復 內 識 轉 似 外 境 。 我 、 法 分 別熏 習 力 故 , 諸 識 生 時 變 似 我 、 法 。

此 我 、 法 相 雖 在 內 識 , 而 由 分 別 似 外 境 現 。 諸 有 情 類 無 始 時 來 , 緣

此 執 為 實 我 實 法 。 如 患 夢 者 , 患 夢 力 故 ; 心 似 種 種 外 境 相 現 。 緣 此

執 為 實 有 外 境 。

講 解 : 另 有 論 師 解 釋 轉 似 二 字 , 顯 示 我 、 法 非 實 之 理 。 一 者 我 、 法 諸 相 , 本 來 不 是 外

境 , 而 是 內 識 的 見 、 相 二 分 , 轉 變 為 似 是 而 非 的 外 境 。 二 者 由 於 過 去 世 對 我 、

法 分 別 的 熏 習 之 力 , 潛 藏 在 八 識 田 中 成 為 今 世 生 起 現 行 的 種 子 , 所 以 才 由 內 識

的 自 證 分 , 變 起 見 、 相 二 分 的 似 我 、 法 相 。 三 者 內 識 所 變 現 的 似 我 、 法 相 , 雖

Page 2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0

然 不 是 外 境 , 然 而 分 別 起 來 , 就 好 像 顯 現 在 心 外 的 境 界 一 樣 ; 一 切 眾 生 , 從 無

始 時 來 , 就 因 此 執 著 為 實 我 實 法 了 。 四 者 , 就 好 像 患 眼 病 的 人 、 和 在 睡 夢 中 的

人 似 的 , 本 來 沒 有 外 境 , 由 於 眼 花 繚 亂 , 睡 夢 顛 倒 之 故 , 才 由 內 心 現 出 似 是 實

有 的 種 種 境 相 , 就 執 此 為 實 有 的 外 境 。

論 文 六 : 愚 夫 所 計 實 我 實 法 , 都 無 所 有 , 但 隨 妄 情 而 施 設 故 , 故 說 之 為 假 。

內 識 所 變 似 我 似 法 , 雖 有 而 非 實 我 法 性 , 然 似 彼 現 , 故 說 為 假 。

講 解 : 愚 夫 二 字 , 指 的 是 凡 夫 、 外 道 、 二 乘 等 , 他 們 不 了 解 我 、 法 非 實 , 而 計 執 於 實

我 實 法 , 這 些 實 我 實 法 , 其 實 都 是 無 所 有 的 , 只 是 隨 著 他 們 的 虛 妄 情 執 , 施 設

為 有 主 宰 的 我 , 有 作 用 的 法 而 已 。 因 為 這 些 全 是 計 較 執 著 , 所 以 說 它 是 假 。 而

聖 教 所 說 , 由 內 識 所 變 現 的 似 我 似 法 , 雖 有 依 它 緣 起 的 似 我 法 體 , 卻 沒 有 實 我

法 性 。 然 此 似 我 似 法 , 因 為 是 內 識 所 變 現 , 所 以 也 得 說 它 是 假 。

論 文 七 : 外 境 隨 情 而 施 設 , 非 有 如 識 ; 內 識 必 依 因 緣 生 故 , 非 無 如 境 。 由

此 便 遮 增 、 減 二 執 。 境 依 內 識 而 假 立 故 , 唯 世 俗 有 ; 識 是 假 境 所 依

事 故 , 亦 勝 義 有 。

講 解 : 外 境 是 隨 著 世 間 妄 情 而 施 設 , 並 非 實 有 , 豈 如 識 之 有 體 。 依 它 起 的 內 識 , 則 必

Page 2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2 1

定 依 於 種 子 因 緣 而 生 , 體 是 實 有 , 並 非 和 遍 計 所 執 的 外 境 一 樣 。 由 於 此 內 識 非

無 : 外 境 非 有 之 故 , 便 遮 除 了 心 外 有 境 的 增 添 執 著 : 以 及 心 境 俱 無 的 減 損 執 著 。

因 為 外 境 是 依 托 內 識 而 安 立 的 假 我 假 法 之 相 , 只 有 世 間 俗 流 才 執 以 為 有 。 而 內

識 是 假 我 法 相 的 外 境 所 依 托 , 所 以 不 但 世 俗 認 為 是 有 , 就 是 超 過 世 俗 的 勝 義 ,

也 認 為 是 有 。 但 也 不 可 誤 會 假 境 所 依 的 識 , 就 是 勝 義 諦 。 當 知 ﹁ 亦 勝 義 有 ﹂ 的

亦 勝 義 , 僅 少 勝 於 俗 諦 之 俗 , 並 非 真 勝 義 諦 。 真 勝 義 中 離 言 絕 思 , 空 尚 不 可 說 ,

何 況 說 有 。

論 文 八 : 云 何 應 知 實 無 外 境 , 唯 有 內 識 似 外 境 生 ? 實 我 實 法 不 可 得 故 。 如

何 實 我 不 可 得 耶 ? 諸 所 執 我 略 有 三 種 : 一 者 執 我 體 常 周 遍 , 量 同 虛

空 , 隨 處 造 業 受 苦 樂 故 。 二 者 執 我 其 體 雖 常 , 而 量 不 定 , 隨 身 大 小

有 卷 舒 故 。 三 者 執 我 體 常 至 細 , 如 一 極 微 , 潛 轉 身 中 作 事 業 故 。

講 解 : 一 般 外 道 小 乘 , 對 唯 識 無 境 之 理 不 能 了 解 , 問 曰 : 我 、 法 是 實 , 有 目 共 睹 , 為

什 麼 說 唯 有 內 識 、 而 由 內 識 變 現 為 好 似 的 外 境 ? 論 主 答 曰 : 因 為 真 實 的 我 和

法 , 推 究 起 來 是 不 可 得 的 。 外 道 小 乘 ︵ 註 : 小 乘 包 括 犢 子 部 、 正 量 部 、 和 經 量

部 等 ︶ 再 問 : 為 什 麼 說 實 我 實 法 不 可 得 呢 ? 論 主 回 答 說 : 這 要 從 外 道 和 小 乘 兩

Page 2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2

方 面 說 起 : 外 道 所 執 之 我 , 類 別 不 過 三 種 , 第 一 種 是 數 論 外 道 等 所 執 的 大 我 ,

他 們 認 為 ﹁ 我 ﹂ 的 體 性 恆 常 不 斷 , 我 相 的 範 圍 量 同 虛 空 , 我 用 的 功 能 是 可 造

善 、 惡 諸 業 , 受 苦 、 樂 果 報 。 第 二 種 耆 那 教 的 不 定 之 我 , 他 們 認 為 ﹁ 我 ﹂ 雖 是

永 恆 , 而 我 的 身 量 卻 大 小 不 一 定 , 隨 著 身 量 大 小 而 舒 展 或 捲 縮 。 第 三 種 是 獸 主

外 道 等 所 執 的 小 我 , 他 們 認 為 ﹁ 我 ﹂ 是 永 恆 的 , 而 我 的 身 量 像 一 個 極 微 那 樣

小 , 因 此 ﹁ 我 ﹂ 能 夠 潛 伏 在 眾 生 身 中 , 作 種 種 造 作 。

論 文 九 : 初 且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執 我 常 遍 , 量 同 虛 空 , 應 不 隨 身 受 苦 樂 等 。

又 常 遍 故 , 應 無 動 轉 , 如 何 隨 身 能 造 諸 業 ? 又 所 執 我 , 一 切 有 情 為

同 為 異 ? 若 言 同 者 , 一 作 業 時 一 切 應 作 , 一 受 果 時 一 切 應 受 , 一 得

解 脫 時 一 切 應 解 脫 , 便 成 大 過 。

講 解 : 第 一 種 主 張 不 合 道 理 , 苦 樂 是 無 常 的 , 你 們 既 然 執 著 ﹁ 我 ﹂ 是 恆 常 周 遍 , 就 不

應 當 再 說 隨 身 能 受 苦 樂 。 再 者 , 你 們 所 執 的 ﹁ 我 ﹂ , 既 然 量 同 虛 空 , 那 就 應 該

壅 塞 不 通 , 而 沒 有 轉 動 的 餘 地 , 何 以 能 隨 身 造 作 諸 業 呢 ? 試 問 , 你 們 所 執 的 我 ,

一 切 眾 生 是 共 同 一 個 呢 , 還 是 各 各 別 異 ? 若 說 是 共 同 一 個 , 那 麼 一 人 作 業 時 豈

不 是 一 切 人 都 要 同 作 ? 一 人 受 果 報 時 豈 不 是 一 切 人 都 要 同 受 ? 如 果 有 一 人 修

Page 2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2 3

道 得 到 解 脫 , 豈 不 是 一 切 人 都 同 時 解 脫 了 嗎 ? 這 種 過 失 可 夠 大 了 。 論 文 十 : 若 言 異 者 , 諸 有 情 我 , 更 相 遍 故 , 體 應 相 雜 。 又 一 作 業 一 受 果 時 ,

與 一 切 我 處 無 別 故 , 應 名 一 切 所 作 所 受 。 若 謂 作 受 , 各 有 所 屬 , 無

斯 過 者 , 理 亦 不 然 。 業 、 果 及 身 與 諸 我 合 , 屬 此 非 彼 不 應 理 故 。 一

解 脫 時 , 一 切 應 解 脫 , 所 修 證 法 , 一 切 我 合 故 。

講 解 : 如 果 你 們 所 說 的 我 , 和 一 切 有 情 眾 生 各 各 別 異 , 則 一 個 有 情 眾 生 的 我 體 周 遍 ,

各 有 情 眾 生 的 我 體 也 應 當 周 遍 。 既 然 各 有 情 眾 生 的 我 體 互 相 周 遍 , 就 會 各 各 互

相 涉 入 , 這 樣 就 應 該 甲 的 體 中 有 乙 , 乙 的 體 中 有 丙 , 乃 至 一 切 眾 生 的 體 都 混 雜

不 清 , 成 為 同 一 個 我 體 。 當 一 個 人 作 業 , 一 個 人 受 報 時 , 就 成 為 一 切 人 所 作 ,

一 切 人 所 受 。 因 為 你 們 執 著 一 個 人 的 我 , 和 一 切 人 的 我 同 在 一 處 , 並 無 區 別 。

如 果 說 我 體 雖 遍 , 但 所 作 所 受 各 自 承 擔 , 就 是 各 作 各 受 , 這 樣 就 沒 有 彼 此 混

雜 的 過 失 。 這 理 由 也 說 不 通 , 因 為 業 、 果 、 身 與 各 有 情 眾 生 的 ﹁ 我 ﹂ 相 合 為 一

體 , 不 分 彼 此 , 說 屬 於 這 個 而 不 屬 於 那 個 , 在 道 理 上 講 不 通 。 一 個 眾 生 得 解 脫 ,

一 切 眾 生 都 得 解 脫 , 是 因 為 所 修 、 所 證 和 上 述 一 切 相 雜 的 ﹁ 我 ﹂ 合 為 一 體 的 原

故 。

Page 2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4

論 文 十 一 : 中 亦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我 體 常 住 , 不 應 隨 身 而 有 舒 卷 , 既 有 舒

卷 , 如橐 籲 風 應 非 常 住 。 又 我 隨 身 應 可 分 析 , 如 何 可 執 我 體 一 耶 ?

故 彼 所 言 , 如 童 豎 戲 。

講 解 : 第 二 家 說 的 也 不 合 理 , 你 們 既 然 執 著 我 體 是 常 住 的 , 常 則 不 變 , 住 則 不 動 , 就

不 應 隨 身 大 小 而 有 變 動 舒 卷 。 既 然 我 有 舒 卷 不 定 的 伸 縮 性 , 就 應 該 不 是 常 住 ,

就 好 像 風 箱 中 的 風 一 樣 不 是 恆 常 。 如 果 我 有 舒 卷 , 那 也 如 風 箱 的 風 一 樣 不 是 恆

常 。

再 者 , 你 們 所 執 的 我 , 既 是 隨 身 而 有 舒 卷 , 就 應 當 可 以 分 析 出 或 舒 或 卷 的 差

別 。 身 體 既 可 分 析 , 隨 身 的 我 當 然 也 可 以 分 析 , 怎 麼 可 以 執 著 我 體 是 常 一 呢 ?

所 以 你 所 說 的 就 好 像 兒 童 遊 戲 。

論 文 十 二 : 後 亦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我 量 至 小 如 一 極 微 , 如 何 能 令 大 身 遍 動 ?

若 謂 雖 小 而 速 巡 身 , 如 旋 火 輪 似 遍 動 者 , 則 所 執 我 非 一 非 常 , 諸 有

往 來 非 常 一 故 。

講 解 : 不 但 前 二 說 不 合 理 , 就 是 這 第 三 種 的 小 我 執 也 不 合 理 。 你 們 所 執 著 的 我 小 的 如

一 粒 極 微 , 如 何 能 使 大 的 身 體 轉 動 ? 若 說 我 量 雖 小 , 卻 能 夠 很 快 的 巡 迴 全 身 ,

Page 2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2 5

像 回 旋 火 輪 似 的 周 遍 轉 動 。 那 麼 你 所 執 的 我 就 不 是 一 , 也 不 是 常 了 , 因 為 所 有

往 有 來 的 東 西 都 不 是 常 一 之 故 。 論 文 十 三 : 又 所 執 我 , 復 有 三 種 : 一 者 即 蘊 , 二 者 離 蘊 , 三 者 與 蘊 非 即 非

離 。 初 即 蘊 我 , 理 且 不 然 , 我 應 如 蘊 , 非 常 一 故 , 又 內 諸 色 定 非 實

我 , 如 外 諸 色 有 質 礙 故 。 心 、 心 所 法 , 亦 非 實 我 , 不 恆 相 續 , 待 眾

緣 故 。 餘 行 、 餘 色 , 亦 非 實 我 , 如 虛 空 等 非 覺 性 故 。

講 解 : 外 道 的 三 種 我 執 已 如 前 破 , 另 外 還 有 三 種 我 。 一 者 是 俗 人 執 的 即 蘊 我 , 執 著 此

五 蘊 身 便 是 我 體 。 二 者 是 數 論 派 所 執 的 離 蘊 我 , 執 著 離 此 五 蘊 身 外 , 別 有 我 體 。

三 者 是 犢 子 部 所 執 的 非 即 蘊 非 離 蘊 我 , 執 著 於 我 與 五 蘊 不 同 , 又 不 是 毫 無 關 係 。

這 三 種 我 執 全 不 合 理 , 先 說 最 初 的 即 蘊 我 , 因 為 我 與 色 、 受 、 想 、 行 、 識 五

蘊 均 非 常 住 。 內 色 的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五 根 不 是 我 , 因 為 這 和 外 面 色 的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的 五 塵 一 樣 , 是 有 障 礙 性 的 物 質 。 屬 於 心 所 法 的 受 、 想 、 行 三

蘊 , 及 屬 於 心 法 的 識 蘊 等 , 也 不 是 實 我 , 因 為 它 不 是 恆 常 相 續 , 而 是 待 於 眾 多

因 緣 或 斷 或 續 。 其 餘 的 二 十 四 個 不 相 應 行 法 , 及 除 五 根 五 塵 外 的 無 表 色 等 , 也

不 是 實 我 , 因 為 它 們 同 虛 空 一 樣 沒 有 分 別 和 覺 性 。

Page 2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6

論 文 十 四 : 中 離 蘊 我 , 理 亦 不 然 , 應 如 虛 空 , 無 作 受 故 。 後 俱 非 我 , 理 亦

不 然 。 許 依 蘊 立 , 應 如 瓶 等 , 非 實 我 故 。 又 既 不 可 說 有 為 無 為 , 亦

應 不 說 是 我 非 我 , 故 彼 所 執 , 實 我 不 成 。

講 解 : 這 中 間 的 離 蘊 我 執 , 也 於 理 不 合 , 因 為 離 開 了 五 蘊 , 就 應 該 如 虛 空 一 樣 , 沒 有

能 作 業 和 能 受 報 的 人 了 , 怎 麼 能 叫 做 我 呢 ?

不 但 即 蘊 我 , 和 離 蘊 我 執 不 對 , 這 最 後 不 即 蘊 、 不 離 蘊 的 俱 非 我 執 也 不 對 。

因 為 犢 子 部 等 , 執 著 我 與 我 所 依 的 五 蘊 , 是 不 即 不 離 的 , 然 別 有 我 體 , 是 非 常

非 無 常 的 。 又 執 瓶 等 外 器 , 是 依 於 色 、 香 、 味 、 觸 等 四 塵 而 建 立 的 , 然 瓶 與 四

塵 , 也 是 不 即 不 離 的 。 所 以 唯 識 家 破 之 曰 : 你 們 所 執 的 我 並 非 實 我 , 因 為 你 們

既 許 我 是 依 蘊 而 立 , 又 說 我 是 不 即 蘊 , 不 離 蘊 , 這 不 是 同 依 於 四 塵 所 立 的 瓶 等

一 樣 是 不 即 四 塵 , 不 離 四 塵 嗎 ? 然 而 依 於 四 塵 的 瓶 等 , 不 過 是 和 合 的 假 色 , 難

道 說 依 於 五 蘊 的 我 , 會 是 實 我 嗎 ? 彼 等 又 立 有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 無 為 、 不 可

說 等 五 法 藏 。 他 們 執 著 我 是 非 常 非 無 常 , 不 可 說 是 有 為 , 也 不 可 說 是 無 為 。 所

以 唯 識 家 又 破 他 說 , 你 們 所 執 的 我 , 既 然 不 可 說 是 有 為 、 無 為 , 也 不 應 當 不 可

說 是 我 、 非 我 , 職 是 之 故 , 彼 犢 子 等 所 執 的 實 我 , 是 不 能 成 立 的 。

Page 2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2 7

論 文 十 五 : 又 諸 所 執 , 實 有 我 體 , 為 有 思 慮 , 為 無 思 慮 ? 若 有 思 慮 , 應 是

無 常 , 非 一 切 時 有 思 慮 故 。 若 無 思 慮 , 應 如 虛 空 , 不 能 作 業 亦 不 受

果 。 故 所 執 我 理 俱 不 成 。

講 解 : 再 者 , 一 般 人 所 執 的 實 體 , 是 有 思 慮 還 是 沒 有 思 慮 ? 若 說 是 有 思 慮 , 那 麼 這 個

我 就 應 該 是 非 永 恆 的 。 因 為 思 慮 是 有 時 起 , 有 時 不 起 , 並 不 是 一 切 時 都 有 思 慮 。

若 說 是 沒 有 思 慮 , 那 麼 這 個 我 就 應 該 像 虛 空 一 樣 , 不 能 有 任 何 造 作 , 也 不 能 受

任 何 果 報 。 所 以 你 們 所 執 著 的 實 我 , 在 道 理 上 是 不 能 成 立 的 。

論 文 十 六 : 又 諸 所 執 , 實 有 我 體 , 為 有 作 用 , 為 無 作 用 ? 若 有 作 用 , 如 手

足 等 , 應 是 無 常 ; 若 無 作 用 , 如 兔 角 等 , 應 非 實 我 。 故 所 執 我 , 二

俱 不 成 。

講 解 : 還 有 , 你 們 所 執 的 實 有 我 體 , 是 有 作 用 呢 , 還 是 沒 有 作 用 ? 若 說 是 有 作 用 , 應

該 如 手 足 一 樣 作 息 無 常 。 若 說 沒 有 作 用 , 那 就 應 該 如 兔 角 一 樣 沒 有 實 我 。 所 以

你 們 所 執 的 實 我 , 不 管 在 是 有 作 用 或 沒 有 作 用 , 在 道 程 上 都 不 能 成 立 。

論 文 十 七 : 又 諸 所 執 , 實 有 我 體 , 為 是 我 見 所 緣 境 不 ? 若 非 我 見 所 緣 境 者 ,

汝 等 云 何 知 實 有 我 ? 若 是 我 見 所 緣 境 者 , 應 有 我 見 非 顛 倒 攝 , 如 實

Page 3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8

知 故 。 若 爾 , 如 何 執 有 我 者 , 所 信 至 教 皆 毀 我 見 , 稱 讚 無 我 ? 言 無

我 見 , 能 證 涅 槃 , 執 著 我 見 沉 淪 生 死 。 豈 有 邪 見 能 證 涅 槃 , 正 見 翻

令 沉 淪 生 死 ?

講 解 : 再 說 , 你 們 所 執 的 實 我 , 是 不 是 我 見 親 能 所 緣 之 境 呢 ? 如 果 不 能 緣 , 你 們 又 怎

麼 知 道 有 一 個 實 我 呢 ? 如 果 我 見 能 緣 境 , 這 個 有 ﹁ 我 ﹂ 的 見 解 就 應 該 不 攝 屬 於

杯 弓 蛇 影 的 錯 覺 , 而 是 如 實 的 所 知 。 倘 若 真 的 如 此 , 為 什 麼 執 有 實 我 的 外 道 、

小 乘 , 他 們 信 奉 了 至 極 的 聖 教 , 都 毀 棄 我 見 而 稱 讚 ﹁ 無 我 ﹂ 呢 ?

如 果 依 你 們 所 說 , 不 執 我 的 知 見 是 邪 見 , 執 我 的 知 見 是 正 見 。 那 麼 , 豈 有 不

執 我 的 邪 見 能 證 涅 槃 成 聖 果 , 執 我 的 正 見 反 而 沉 淪 生 死 呢 ?

論 文 十 八 : 又 諸 我 見 不 緣 實 我 , 有 所 緣 故 , 如 緣 餘 心 , 我 見 所 緣 定 非 實 我 ,

是 所 緣 故 , 如 所 餘 法 。 是 故 我 見 不 緣 實 我 , 但 緣 內 識 變 現 諸 蘊 , 隨

自 妄 情 種 種 計 度 。

講 解 : 再 說 , 由 妄 想 產 生 的 我 見 , 絕 對 不 能 緣 於 真 實 的 我 體 , 因 為 我 見 有 它 托 緣 而 起

的 所 緣 , 就 如 其 餘 的 心 法 和 心 所 法 那 樣 , 都 緣 自 體 所 變 的 相 分 , 所 以 我 見 所 緣

的 對 象 , 肯 定 不 是 真 實 我 體 。 因 為 屬 於 我 見 所 緣 的 緣 故 , 就 如 其 餘 的 色 法 一 樣 ,

Page 3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2 9

是 所 緣 , 是 假 有 , 怎 可 說 為 實 我 呢 ? 所 以 我 見 不 緣 真 實 的 我 , 只 是 緣 內 識 變 現

的 五 縕 , 在 這 五 蘊 法 上 生 起 種 種 計 度 , 而 成 為 所 執 的 實 我 了 。 論 文 十 九 : 然 諸 我 執 略 有 二 種 , 一 者 俱 生 , 二 者 分 別 。 俱 生 我 執 無 始 時 來 ,

虛 妄熏 習 內 因 力 故 , 恆 與 身 俱 , 不 待 邪 教 及 邪 分 別 , 任 運 而 轉 , 故

名 俱 生 。 此 復 二 種 : 一 常 相 續 , 在 第 七 識 緣 第 八 識 , 起 自 心 相 , 執

為 實 我 。 二 有 間 斷 , 在 第 六 識 緣 識 所 變 五 取 蘊 相 , 或 總 或 別 , 起 自

心 相 執 為 實 我 。 此 二 我 執 細 故 難 斷 , 後 修 道 中 數 數 修 習 , 勝 生 空 觀

方 能 除 滅 。

講 解 : 外 道 、 小 乘 所 說 的 種 種 我 執 , 總 說 只 有 兩 種 , 一 種 叫 做 俱 生 我 執 , 一 種 叫 做 分

別 我 執 。 俱 生 我 執 , 是 過 去 無 始 以 來 , 由 於 虛 妄 熏 習 的 內 在 因 力 , 不 需 要 外 道

邪 師 的 說 教 及 自 己 的 邪 分 別 , 就 自 然 的 轉 起 , 所 以 叫 做 俱 生 我 執 。 俱 生 我 執 又

分 兩 種 , 第 一 種 是 常 相 續 的 執 著 , 這 是 第 七 末 那 識 的 見 分 , 去 緣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的 見 分 時 , 在 七 、 八 兩 識 的 見 分 上 所 變 出 了 一 個 相 分 , 第 七 識 即 執 之 以 為 真 實

之 我 。 二 是 有 間 斷 的 執 著 , 就 是 第 六 意 識 , 緣 第 八 識 所 變 的 五 蘊 相 分 , 或 在 五

蘊 的 總 相 上 執 以 為 我 , 或 取 五 蘊 任 一 執 以 為 我 , 其 實 這 都 是 第 六 識 產 生 的 幻

Page 3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0

像 , 而 執 著 為 常 、 一 、 有 主 宰 的 實 我 。 這 兩 種 我 執 微 細 隱 密 , 要 在 修 道 位 上 一

再 修 行 我 空 觀 才 能 滅 除 。 ︵ 註 一 : 修 道 位 , 是 佛 教 修 行 的 過 程 , 與 見 道 、 無 學

道 合 稱 三 道 。 註 二 : 五 取 蘊 : 即 色 、 受 、 想 、 行 、 識 五 蘊 , 因 為 欲 、 貪 稱 為 取 ,

蘊 能 生 取 , 或 蘊 從 取 生 , 所 以 稱 五 取 蘊 。 ︶

論 文 二 十 : 分 別 我 執 , 亦 由 現 在 外 緣 力 故 , 非 與 身 俱 , 要 待 邪 教 及 邪 分 別 ,

然 後 方 起 , 故 名 分 別 。 唯 在 第 六 意 識 中 有 , 此 亦 二 種 , 一 緣 邪 教 所

說 蘊 相 , 起 自 心 相 , 分 別 計 度 執 為 實 我 ; 二 緣 邪 教 所 說 我 相 , 起 自

心 相 。 分 別 計 度 執 為 實 我 。 此 二 我 執 粗 故 易 斷 , 初 見 道 時 觀 一 切 法

生 空 真 如 即 能 滅 除 。

講 解 : 分 別 我 執 , 雖 有 過 去 無 明 熏 習 的 內 因 , 還 要 加 上 現 在 外 面 的 助 緣 才 能 夠 生 起 。

這 種 我 執 不 是 與 生 俱 有 , 是 由 後 來 受 到 邪 師 說 教 的 影 響 , 和 自 己 內 心 的 不 合 正

法 的 分 別 思 維 , 然 後 才 會 生 起 , 所 以 叫 分 別 我 執 。 這 二 種 分 別 我 執 , 行 相 粗 猛 ,

比 隱 微 細 密 的 俱 生 我 執 容 易 斷 些 。 在 最 初 入 見 道 ︵ 大 乘 初 地 入 心 , 二 乘 預 流 向

果 ︶ 時 , 大 乘 觀 一 切 法 空 , 二 乘 觀 一 切 生 空 , 所 悟 真 如 之 理 , 便 能 滅 除 。

論 文 二 十 一 : 如 是 所 說 一 切 我 執 , 自 心 外 蘊 , 或 有 或 無 , 自 心 內 蘊 , 一 切

Page 3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3 1

皆 有 , 是 故 我 執 皆 緣 無 常 五 取 蘊 相 , 妄 執 為 我 。 然 諸 蘊 相 從 緣 生 故

是 如 幻 有 , 妄 所 執 我 橫 計 度 故 , 決 定 非 有 。 故 契 經 說 :苾 芻 當 知 ,

世 間 沙 門 、 婆 羅 門 等 所 有 我 見 , 一 切 皆 緣 五 取 蘊 起 。

講 解 : 前 面 所 說 外 道 、 小 乘 的 一 切 我 執 , 自 心 外 蘊 或 者 是 有 , 或 者 是 無 ︵ 註 : 自 心 外

蘊 , 就 是 不 了 知 五 蘊 是 自 心 所 現 的 影 傢 , 橫 計 心 外 有 一 個 五 蘊 本 質 的 實 我 。 這

自 心 外 蘊 , 不 是 見 分 的 親 所 緣 緣 ︶ , 自 心 內 蘊 一 切 皆 有 ︵ 註 : 自 心 內 蘊 , 就 是

見 分 自 緣 自 心 所 起 的 自 心 影 像 。 這 是 親 所 緣 緣 。 ︶ , 所 以 各 種 我 執 , 都 是 緣 無

常 的 五 取 蘊 相 妄 執 為 我 。 然 而 諸 蘊 相 是 仗 因 托 緣 而 生 , 所 以 是 幻 有 , 由 於 人 們

的 虛 妄 計 度 , 執 著 為 實 我 , 這 種 我 是 決 定 沒 有 的 。 所 以 佛 經 上 說 : ﹁ 比 丘 們 呀 !

你 們 應 當 知 道 , 世 間 的 沙 門 、 婆 羅 門 等 , 所 有 的 我 見 , 都 是 由 於 攀 緣 五 取 蘊 相

而 生 起 的 。 ﹂

論 文 二 十 二 : 實 我 若 無 , 云 何 得 有 憶 識 、 誦 習 、 恩 怨 等 事 ? 所 執 實 我 既 常

無 變 , 後 應 如 前 , 是 事 非 有 。 前 應 如 後 , 是 事 非 無 , 以 後 與 前 , 體

無 別 故 。 若 謂 我 用 前 後 變 易 , 非 我 體 者 , 理 亦 不 然 , 用 不 離 體 , 應

常 有 故 , 體 不 離 用 , 應 非 常 故 。 然 諸 有 情 各 有 本 識 , 一 類 相 續 , 任

Page 3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2

持 種 子 與 一 切 法 更 互 為 因 ,熏 習 力 故 得 有 如 是 憶 識 等 事 。 故 所 設 難

於 汝 有 失 , 非 於 我 宗 。 講 解 : 這 是 執 有 實 我 之 見 者 的 問 難 : 如 果 沒 有 一 個 實 我 , 何 以 我 人 會 有 對 往 事 的 記 憶 ,

對 現 境 界 的 認 識 , 如 能 誦 習 書 籍 、 學 習 技 能 , 以 及 人 間 恩 愛 、 怨 恨 等 事 呢 ? 論 主 駁 曰 : 你 們 所 執 實 我 , 既 是 恆 常 而 無 變 化 , 那 麼 後 來 學 習 的 知 識 技 能 ,

就 應 當 和 先 前 沒 有 學 過 時 一 樣 的 沒 有 ; 從 前 沒 有 學 習 過 的 知 識 技 能 , 也 應 該 和

後 來 學 習 過 一 樣 , 因 為 你 們 所 執 的 實 我 , 是 前 後 一 體 無 二 無 別 的 。

如 果 說 我 的 作 用 前 後 有 變 易 , 我 的 本 體 無 變 的 , 此 理 也 說 不 通 , 因 為 用 不 離

體 , 體 既 是 常 , 用 也 應 該 是 常 ; 體 不 離 用 , 用 既 是 無 常 , 體 也 應 當 是 無 常 。 然

而 , 一 切 有 情 , 各 各 有 其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一 類 相 續 , 攝 持 種 子 使 之 不 失 不 壞 ,

種 子 與 一 切 現 行 法 更 互 為 因 , 由 於 因 果 相 續 的 熏 習 之 力 , 所 以 才 有 記 憶 、 認 識 、

誦 持 、 恩 怨 等 事 。 你 們 這 種 詰 難 , 失 敗 的 是 你 們 , 而 不 是 我 們 唯 識 宗 。

論 文 二 十 三 : 若 無 實 我 , 誰 能 造 業 ? 誰 受 果 耶 ? 所 執 實 我 , 既 無 變 易 , 猶

如 虛 空 , 如 何 可 能 造 業 受 果 ? 若 有 變 易 , 應 是 無 常 。 然 諸 有 情 心 、

心 所 法 , 因 緣 力 故 , 相 續 無 斷 , 造 業 受 果 , 於 理 無 違 。

Page 3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3 3

講 解 : 執 有 我 者 再 度 問 難 說 : 如 果 沒 有 實 我 , 那 麼 是 誰 在 造 業 ? 誰 受 果 報 呢 ?

論 主 第 二 次 答 曰 : 你 們 所 執 的 實 我 , 既 然 是 常 無 變 易 , 那 不 就 如 同 虛 空 一 樣 ,

如 何 可 以 造 業 受 果 呢 ? 如 果 是 有 變 易 , 那 就 不 是 恆 常 。 然 而 由 於 一 切 有 情 , 內

托 阿 賴 識 自 體 種 子 變 現 的 心 法 為 因 , 外 起 貪 、 瞋 、 癡 等 的 心 所 法 為 緣 , 由 此 因

緣 之 力 , 相 續 不 斷 的 在 四 生 、 五 趣 中 造 業 受 果 , 這 在 道 理 上 是 沒 有 違 背 的 。

論 文 二 十 四 : 若 無 實 我 , 誰 於 生 死 輪 迴 諸 趣 ? 誰 復 厭 苦 , 求 趣 涅 槃 ? 所 執

實 我 既 無 生 滅 , 如 何 可 說 生 死 輪 迴 ? 常 如 虛 空 , 非 苦 所 惱 , 何 為 厭

捨 求 趣 涅 槃 ? 故 彼 所 言 常 為 自 害 。 然 有 情 類 身 心 相 續 , 煩 惱 業 力 輪

迴 諸 趣 , 厭 患 苦 故 , 求 趣 涅 槃 。 由 此 故 知 定 無 實 我 , 但 有 諸 識 , 無

始 時 來 前 滅 後 生 , 因 果 相 續 , 由 妄熏 習 似 我 相 現 , 愚 者 於 中 妄 執 為

我 。

講 解 : 執 有 我 者 第 三 度 問 難 說 : 如 果 沒 有 實 我 , 是 誰 在 五 趣 中 生 死 輪 迴 呢 ? 又 是 誰 厭

患 生 死 輪 迴 之 苦 , 而 求 趣 於 不 生 不 滅 的 涅 槃 呢 ?

論 主 第 三 次 回 答 說 : 你 們 所 執 的 實 我 既 然 沒 有 生 滅 , 怎 麼 又 說 ﹁ 若 無 實 我 ,

誰 於 生 死 輪 迴 諸 趣 ﹂ 呢 ? 你 們 所 執 的 實 我 , 既 然 是 ﹁ 常 如 虛 空 , 非 苦 所 惱 ﹂ ,

Page 3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4

何 以 還 說 ﹁ 誰 復 厭 苦 , 求 趣 涅 槃 ﹂ 呢 ? 所 以 你 們 執 著 有 一 個 恆 常 的 實 我 , 這 種

論 調 只 徒 為 害 自 己 而 已 。 如 實 的 說 , 一 切 有 情 類 眾 生 , 是 藉 著 一 個 五 蘊 假 合 的

身 心 , 相 續 不 斷 的 起 煩 惱 惑 、 造 善 、 惡 業 , 輪 迴 五 趣 , 受 苦 、 樂 報 。 由 於 這 樣

的 在 五 趣 中 生 生 死 死 , 深 生 厭 患 , 所 以 才 求 趣 涅 槃 。 總 結 的 說 , 那 裏 有 什 麼 實

我 呢 ?

最 後 , 論 主 總 結 駁 斥 所 執 實 我 者 的 過 失 , 顯 示 唯 識 的 正 義 曰 : 由 於 以 上 的 破

執 辨 難 , 證 知 決 定 沒 有 實 我 。 真 正 有 的 , 只 是 八 識 的 心 、 心 所 法 , 自 無 始 以 來 ,

剎 那 剎 那 的 前 念 才 滅 , 後 念 又 生 , 因 果 相 續 , 由 於 虛 妄 熏 習 , 好 像 有 一 個 ﹁ 我

相 ﹂ 現 前 似 的 。 愚 者 不 覺 , 迷 昧 顛 倒 , 就 執 著 這 個 似 我 之 相 為 ﹁ 實 我 ﹂ 了 。

第 三 章 釋 難 破 執 . 破 實 法

論 文 一 : 如 何 識 外 實 有 諸 法 , 不 可 得 耶 ? 外 道 餘 乘 , 所 執 外 法 , 理 非 有 故 。

講 解 : 前 面 所 破 的 是 外 道 小 乘 的 我 執 , 現 在 開 始 破 外 道 小 乘 的 法 執 。 為 破 此 執 , 論 主

先 自 問 自 答 的 說 : 為 什 麼 心 識 之 外 , 實 有 諸 法 不 可 得 呢 ? 因 為 外 道 和 其 餘 的 小

乘 們 , 他 們 所 執 心 識 之 外 的 實 法 , 肯 定 是 沒 有 的 。

Page 3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3 5

論 文 二 : 外 道 所 執 , 云 何 非 有 ? 且 數 論 者 執 我 是 思 , 受 用 薩埵 、 剌闍 、 答

摩 , 所 成 大 等 二 十 三 法 , 然 大 等 法 , 三 事 合 成 , 是 實 非 假 , 現 量 所

得 。

講 解 : 外 道 小 乘 所 執 的 心 外 實 法 為 什 麼 沒 有 呢 ? 先 以 數 論 外 道 來 說 吧 ! 數 論 外 道 認

為 , ﹁ 我 ﹂ 就 是 思 慮 。 由 受 用 薩 埵 、 剌 闍 、 答 摩 三 種 屬 性 構 成 五 大 等 二 十 三 種

法 , 而 這 五 大 等 二 十 三 法 , 是 由 薩 埵 、 剌 闍 、 答 摩 三 法 合 成 , 是 實 非 假 , 因 為

它 們 是 現 量 所 得 ︵ 註 : 數 論 外 道 , 印 度 的 六 派 哲 學 之 一 , 梵 名 僧 佉 , 此 翻 數

論 ︱ ︱ 以 數 為 度 量 諸 法 的 根 本 , 從 數 所 起 之 論 , 名 為 數 論 。 此 學 派 立 二 十 五 諦 ,

以 明 宇 宙 萬 有 開 展 的 根 本 原 理 , 復 執 此 二 十 五 諦 中 的 ﹁ 大 ﹂ 等 二 十 三 法 , 以 冥

諦 為 生 因 。 以 薩 埵 ︱ ︱ 貪 , 刺 闍 ︱ ︱ 瞋 , 答 摩 ︱ ︱ 癡 等 三 事 和 合 而 成 為 自 體 。

這 三 事 合 成 的 二 十 三 法 , 為 有 思 想 的 我 知 者 ︱ ︱ 神 我 所 受 用 , 這 些 法 並 非 虛

假 , 而 是 現 量 所 證 得 的 實 在 情 形 。 所 謂 二 十 五 諦 的 名 稱 、 作 用 , 是 : 冥 諦 、 為

萬 有 的 生 因 ; 三 事 為 薩 埵 、 剌 闍 、 答 摩 ; 二 十 三 法 , 為 大 、 能 生 萬 有 的 作 用 ;

我 執 、 為 大 所 生 且 能 生 諸 法 , 五 唯 、 為 色 聲 香 味 觸 , 五 大 、 為 地 水 火 風 空 , 五

知 根 、 為 眼 耳 鼻 舌 身 , 五 作 業 根 、 為 口 手 足 二 便 處 , 心 根 、 指 肉 團 心 。 ︶

Page 3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6

論 文 三 : 彼 執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大 等 諸 法 多 事 成 故 , 如 軍 、 林 等 應 假 非 實 ,

如 何 可 說 現 量 得 耶 ? 講 解 : 數 論 外 道 的 所 執 不 合 道 理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數 論 自 許 的 大 等 二 十 三 法 , 是 由 薩

埵 、 剌 闍 、 答 摩 三 事 合 成 的 , 就 好 像 聚 眾 卒 以 成 軍 , 集 眾 木 以 成 林 一 樣 , 這 是

假 法 , 並 非 真 實 , 假 法 如 何 可 說 是 現 量 所 得 呢 ?

論 文 四 : 又 , 大 等 法 若 是 實 有 , 應 如 本 事 , 非 三 合 成 。 薩埵 等 三 即 大 等 故 。

應 如 大 等 亦 三 合 成 。 轉 變 非 常 為 例 亦 爾 。

講 解 : 再 者 , 大 等 二 十 三 法 若 是 實 有 , 就 應 當 像 自 性 一 樣 , 不 是 由 薩 埵 、 剌 闍 、 答 摩

三 法 合 成 , 因 為 薩 埵 等 三 種 屬 性 , 就 是 五 大 等 二 十 三 法 , 就 應 當 如 五 大 等 , 也

由 薩 埵 等 三 種 屬 性 合 成 。 自 性 就 應 當 如 五 大 等 一 樣 是 有 變 易 的 , 是 無 常 的 。

論 文 五 : 又 三 本 事 , 各 多 功 能 , 體 亦 應 多 , 能 體 一 故 。 三 體 既 遍 , 一 處 變

時 , 餘 亦 應 爾 , 體 無 別 故 。 許 此 三 事 體 相 各 別 , 如 何 和 合 共 成 一 相 ?

不 應 合 時 變 為 一 相 , 然 未 合 時 體 無 別 故 。 若 謂 三 事 體 異 相 同 , 便 違

己 宗 體 相 是 一 。 體 應 如 相 , 冥 然 是 一 。 相 應 如 體 , 顯 然 有 三 。 故 不

應 言 三 合 成 一 。

Page 3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3 7

講 解 : 再 者 , 薩 埵 、 剌 闍 、 答 摩 三 事 , 在 合 成 二 十 三 法 上 既 然 有 多 種 功 能 , 那 麼 三 事

的 體 性 也 應 當 是 多 種 的 , 因 為 功 能 和 本 體 是 一 致 的 。 薩 埵 等 三 既 然 普 遍 的 造 成

二 十 三 法 , 那 麼 這 二 十 三 法 有 一 法 起 變 化 , 其 餘 的 一 切 法 也 應 當 起 變 化 , 因 為

法 的 體 性 是 沒 有 差 別 的 。 如 果 你 們 說 薩 埵 等 三 事 的 體 相 各 有 區 別 , 那 怎 能 三 事

和 合 成 一 相 呢 ? 也 不 應 當 說 三 事 在 未 合 以 前 體 相 各 別 , 既 合 以 後 就 變 為 一 相

了 , 因 為 合 時 的 體 相 與 未 和 合 時 的 體 相 前 後 是 無 差 別 的 。

如 果 認 為 薩 埵 等 三 事 體 雖 是 異 , 其 相 則 同 , 便 違 背 其 體 、 相 一 致 的 主 張 。 假

使 三 事 合 成 一 相 , 本 體 應 當 如 相 狀 一 般 冥 然 合 而 為 一 , 相 狀 也 應 當 像 本 體 一 樣

明 顯 的 分 為 三 種 。 這 樣 , 三 事 的 體 , 既 然 不 成 為 三 , 合 成 的 相 , 也 不 成 其 為 一 。

所 以 不 應 該 說 三 事 合 成 一 相 。

論 文 六 : 又 三 是 別 , 大 等 是 總 , 總 別 一 故 , 應 非 一 三 。 此 三 變 時 若 不 和 合

成 一 相 者 , 應 如 未 變 , 如 何 現 見 是 一 色 等 ? 若 三 和 合 成 一 相 者 , 應

失 本 別 相 , 體 亦 應 隨 失 。

講 解 : 薩 埵 、 剌 闍 、 答 摩 三 事 謂 別 、 是 三 ; 合 成 大 等 二 十 三 法 謂 總 、 是 一 。 然 而 , 若

總 別 合 而 為 一 了 , 則 總 也 不 成 其 總 , 別 也 不 成 其 別 了 。 總 別 既 都 不 成 , 那 麼 一

Page 4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8

也 不 應 該 是 一 , 三 也 不 應 該 是 三 了 。 論 文 七 : 不 可 說 三 各 有 二 相 , 一 總 、 二 別 。 總 即 別 故 , 總 亦 應 三 , 如 何 見

一 ? 若 謂 三 體 各 有 三 相 , 和 雜 難 知 , 故 見 一 者 , 既 有 三 相 , 寧 見 為

一 ? 復 如 何 知 三 事 有 異 ? 若 彼 一 一 皆 具 三 相 , 應 一 一 事 能 成 色 等 ,

何 所 闕 少 , 待 三 和 合 ? 體 亦 應 各 三 , 以 體 即 相 故 。

講 解 : 不 可 以 說 薩 埵 等 三 事 各 有 二 相 , 一 總 相 二 別 相 。 因 為 大 等 總 相 , 就 是 薩 埵 等 三

事 的 別 相 , 所 以 大 等 總 法 應 當 也 是 三 相 , 怎 能 說 但 見 一 總 相 呢 ? 如 果 說 , 薩 埵

等 三 事 各 有 三 相 ︱ ︱ 即 薩 埵 一 法 兼 具 剌 闍 、 答 摩 , 乃 至 答 摩 一 法 亦 兼 具 薩 埵 、

剌 闍 , 在 這 樣 和 合 雜 揉 所 成 的 大 等 諸 法 裏 , 三 相 難 知 , 所 以 但 見 一 相 。 這 也 不

對 , 薩 埵 等 三 事 既 各 有 三 相 , 所 成 大 等 還 應 是 三 相 , 怎 能 呈 現 一 相 呢 ? 如 果 但

見 一 相 , 又 怎 麼 知 道 薩 埵 等 三 事 是 各 各 別 異 呢 ? 如 果 薩 埵 等 三 各 具 三 相 , 那 大

等 諸 法 就 應 當 一 事 便 成 , 何 以 有 所 缺 少 , 必 待 薩 埵 等 三 事 和 合 而 後 才 能 成 為 一

相 呢 ? 還 有 , 相 有 三 種 , 本 體 也 應 當 是 各 有 三 種 , 因 為 體 就 是 相 。

論 文 八 : 又 大 等 法 , 皆 三 合 成 , 展 轉 相 望 應 無 差 別 , 是 則 因 果 、 唯 量 、 諸

大 、 諸 根 差 別 皆 不 得 成 。 若 爾 一 根 應 得 一 切 境 , 或 應 一 境 一 切 根 所

Page 4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3 9

得 , 世 間 現 見 情 與 非 情 , 淨 、 穢 等 物 , 現 、 比 量 等 , 皆 應 無 異 , 便

為 大 失 。 故 彼 所 執 實 法 不 成 , 但 是 妄 情 計 度 為 有 。 講 解 : 再 者 , 大 等 二 十 三 法 , 本 都 是 薩 埵 等 三 事 和 合 而 成 , 這 樣 展 轉 相 望 , 彼 此 間 應

當 是 沒 有 差 別 。 這 樣 , 三 事 的 因 , 二 十 三 法 的 果 , 五 唯 、 五 大 、 十 一 根 的 差 別 ,

全 都 不 能 成 立 了 。 如 果 是 這 樣 的 話 , 一 個 眼 根 就 應 當 能 緣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

法 一 切 境 , 或 者 一 種 境 六 根 都 可 以 去 緣 , 這 樣 一 來 , 就 不 必 有 什 麼 根 緣 什 麼 境

的 界 限 了 。 同 時 , 世 間 現 見 的 有 情 眾 生 、 無 情 器 界 、 清 淨 與 污 穢 等 物 、 現 量 與

比 量 等 法 , 都 應 當 沒 有 差 別 , 這 真 是 極 大 的 過 失 。 所 以 , 以 萬 法 唯 識 的 觀 點 來

看 , 數 論 派 所 執 著 的 法 不 能 成 立 , 不 過 是 人 們 的 虛 妄 計 度 而 認 為 是 實 有 罷 了 。

論 文 九 : 勝 論 所 執 , 實 等 句 義 , 多 實 有 性 , 現 量 所 得 。

講 解 : 本 文 前 破 數 論 學 派 , 由 此 以 下 破 勝 論 學 派 。 勝 論 學 派 , 也 是 印 度 六 派 哲 學 之 一

派 , 梵 名 ﹁ 吠 世 史 迦 ﹂ , 此 翻 為 ﹁ 勝 ﹂ , 造 六 句 論 , 勝 於 一 切 , 故 名 ﹁ 勝 論 ﹂ 。

所 謂 勝 論 六 句 , 即 實 、 德 、 業 、 大 有 性 、 同 異 性 、 和 合 性 六 種 。 實 , 是 宇 宙

萬 有 的 本 體 。 德 , 是 體 上 莊 嚴 的 德 相 。 業 , 是 體 相 上 的 業 用 。 大 有 性 , 是 實 、

德 、 業 三 , 皆 屬 有 性 之 所 有 。 同 異 性 , 是 每 一 法 上 都 有 同 有 異 。 和 合 性 , 能 令

Page 4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0

千 差 萬 別 的 異 相 和 合 在 一 處 。 以 上 六 句 , 除 末 一 句 的 和 性 處 外 , 其 餘 五 句 , 都

是 直 覺 現 量 所 得 的 實 有 性 。 所 以 說 : ﹁ 多 實 有 性 , 現 量 所 得 ﹂ 。 論 文 十 : 彼 執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諸 句 義 中 且 常 住 者 , 若 能 生 果 應 是 無 常 ,

有 作 用 故 , 如 所 生 果 。 若 不 生 果 , 應 非 離 識 實 有 自 性 , 如 兔 角 等 。

諸 無 常 者 , 若 有 質 礙 , 便 有 方 分 , 應 可 分 析 , 如 軍 、 林 等 非 實 有 性 。

若 無 質 礙 , 如 心 、 心 所 , 應 非 離 此 有 實 自 性 。

講 解 : 勝 論 派 所 執 著 的 六 句 義 中 , 有 常 、 無 常 、 生 果 、 不 生 果 、 有 質 礙 、 無 質 礙 的 種

種 分 別 。 在 未 講 論 文 以 前 , 先 把 該 派 所 執 的 理 論 略 說 如 下 。 一 、 實 句 中 分 為 九

種 , 為 地 、 水 、 火 、 風 、 空 、 時 、 方 、 我 、 意 。 此 中 地 、 水 、 火 、 風 四 種 能 造

極 微 常 能 生 果 , 所 造 的 極 微 無 常 亦 能 生 果 ; 空 、 時 、 方 、 我 、 意 五 種 常 而 不 能

生 果 。 二 、 德 句 中 分 為 二 十 四 種 , 為 覺 、 樂 、 苦 、 欲 、 瞋 、 勤 勇 、 法 、 非 法 、

行 、 離 、 彼 性 、 此 性 、 聲 、 香 等 十 四 種 , 無 常 不 能 生 果 。 色 、 味 、 觸 、 數 、 量 、

別 性 、 合 、 重 性 、 液 性 、 潤 等 十 種 , 或 常 能 生 果 , 或 無 常 不 能 生 果 。 三 、 業 句

中 分 為 五 種 : 取 、 捨 、 屈 、 伸 、 行 等 , 都 是 無 常 而 能 生 果 的 。 其 餘 大 有 性 、 同

異 性 、 和 合 性 等 三 句 , 都 是 常 而 不 能 生 果 的 。 諸 句 義 中 , 除 實 句 中 的 地 、 水 、

Page 4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4 1

火 、 風 、 意 五 種 是 有 質 礙 外 , 其 餘 都 是 無 質 礙 的 。

唯 識 家 針 對 勝 論 外 道 以 上 的 種 種 執 著 , 予 以 破 斥 的 說 : 你 們 這 些 執 著 , 都 沒

有 道 理 。 何 以 故 呢 ? 且 就 六 句 義 中 的 常 住 來 說 吧 , 倘 若 這 個 常 住 是 能 生 果 的

話 , 就 應 該 是 無 常 而 不 是 常 。 因 為 凡 是 有 作 用 的 都 是 無 常 , 生 果 是 有 作 用 , 也

像 它 所 生 的 果 一 樣 是 無 常 。 倘 若 這 個 常 住 不 能 生 果 的 話 , 就 應 該 不 是 離 開 心 識

之 外 , 實 有 一 個 常 法 的 自 體 , 因 為 唯 識 無 境 , 識 外 之 境 好 像 兔 角 一 樣 , 只 是 意

識 想 像 而 已 。

再 就 其 六 句 義 中 的 無 常 來 說 , 倘 若 無 常 是 有 質 礙 的 話 , 便 有 其 方 所 與 位 分 ,

那 就 可 以 分 析 , 像 眾 卒 編 成 的 軍 隊 , 和 多 木 聚 成 的 樹 林 一 樣 , 並 非 實 有 軍 隊 和

樹 林 的 自 體 。 倘 若 無 常 是 無 質 礙 的 話 , 那 又 好 像 心 王 心 所 一 樣 , 應 當 不 是 離 開

心 識 之 外 , 另 有 一 個 實 在 的 自 體 。

論 文 十 一 : 又 , 彼 所 執 地 、 水 、 火 、 風 , 應 非 有 礙 , 實 句 義 攝 ; 身 根 所 觸

故 , 如 堅 、 濕 、 煖 、 動 。 即 彼 所 執 堅 、 濕 、 煖 等 應 非 無 礙 , 德 句 義

攝 ; 身 根 所 觸 故 , 如 地 、 水 、 火 、 風 。 地 、 水 、 火 三 對 青 色 等 , 俱

眼 所 見 , 準 此 應 責 。 故 知 無 實 地 、 水 、 火 、 風 與 堅 、 濕 等 各 別 有 性 ,

Page 4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2

亦 非 眼 見 實 地 、 水 、 火 。 講 解 : 勝 論 師 所 執 實 句 義 中 的 地 、 水 、 火 、 風 , 是 有 質 礙 的 , 德 句 義 中 觸 所 攝 的 堅 、

濕 、 煖 、 動 是 沒 有 質 礙 的 。 但 地 、 水 、 火 、 風 之 性 就 是 堅 、 濕 、 煖 、 動 , 又 都

同 是 身 根 所 觸 的 境 。 可 謂 矛 盾 已 極 。 所 以 唯 識 家 才 反 覆 立 量 , 予 以 破 斥 。 第 一 量 是 : 宗 ︱ ︱ 地 、 水 、 火 、 風 應 非 有 礙 及 實 句 攝 。 因 ︱ ︱ 身 根 所 觸 故 。

喻 ︱ ︱ 如 堅 、 濕 、 煖 、 動 。 此 比 量 意 謂 : 勝 論 所 執 的 地 、 水 、 火 、 風 , 應 該 沒

有 質 礙 , 也 不 是 實 句 義 所 攝 , 因 為 勝 論 自 許 地 等 是 身 根 所 觸 的 境 , 既 是 身 根 所

觸 的 境 , 應 當 同 德 句 中 觸 所 攝 的 堅 、 濕 、 煖 、 動 一 樣 是 沒 有 質 礙 , 也 不 是 實 句

所 攝 。 這 是 以 其 德 破 其 實 。

第 二 量 是 : 宗 ︱ ︱ 堅 、 濕 、 煖 、 動 應 有 質 礙 非 德 句 攝 。 因 ︱ ︱ 身 根 所 觸 故 。

喻 ︱ ︱ 如 地 、 水 、 火 、 風 。 此 比 量 意 謂 : 反 過 來 說 , 就 是 勝 論 所 執 堅 、 濕 、 煖 、

動 , 也 應 該 不 是 沒 有 質 礙 , 更 不 是 德 句 義 攝 , 因 為 彼 宗 自 許 堅 等 是 身 根 所 觸 之

境 。 既 是 身 根 所 觸 之 境 , 就 應 當 同 實 句 中 身 根 所 觸 的 地 、 水 、 火 、 風 一 樣 不 是

沒 有 質 礙 , 也 不 是 德 句 所 攝 。 這 是 以 其 實 破 其 德 。

不 但 用 前 面 的 二 種 比 量 可 破 其 執 , 就 是 以 地 、 水 、 火 三 對 青 、 黃 、 赤 色 , 俱

Page 4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4 3

以 眼 根 所 見 為 因 , 也 可 以 照 前 量 的 格 式 , 反 覆 立 量 而 予 以 破 之 。 基 於 以 上 理 由 ,

故 知 沒 有 實 在 的 地 、 水 、 火 、 風 , 與 堅 、 濕 、 煖 、 動 等 各 別 不 同 的 有 性 , 為 身

根 所 觸 。 也 沒 有 實 在 的 地 、 水 、 火 , 與 青 、 黃 、 赤 色 , 為 眼 根 所 見 。

論 文 十 二 : 又 彼 所 執 實 句 義 中 有 礙 常 者 , 皆 有 礙 故 , 如 粗 地 等 。 應 是 無 常 。

諸 句 義 中 , 色 根 所 取 , 無 質 礙 法 , 應 皆 有 礙 。 許 色 根 取 故 。 如 地 、

水 、 火 、 風 。

講 解 : 勝 論 師 執 著 六 句 義 中 的 地 、 水 、 火 、 風 的 極 微 、 和 意 根 五 種 , 是 有 質 礙 的 常 法 。

唯 識 家 破 他 說 : 這 五 種 法 , 應 該 是 無 常 而 不 是 常 。 因 為 勝 論 自 許 這 五 種 法 , 都

和 無 常 的 粗 地 一 樣 的 有 質 礙 , 當 然 也 應 同 粗 地 一 樣 無 常 。 勝 論 宗 執 著 於 德 句 義

中 的 色 、 味 、 香 、 聲 等 , 及 業 、 有 二 句 義 , 都 是 色 根 所 取 的 無 質 礙 法 。 唯 識 家

破 他 說 : 這 些 無 質 礙 法 , 應 當 是 有 質 礙 的 。 因 為 彼 宗 自 許 這 些 法 , 都 和 有 質 礙

的 地 、 水 、 火 、 風 一 樣 是 色 根 所 取 之 故 。 既 同 地 等 一 樣 的 是 色 根 所 取 , 當 然 也

同 地 等 一 樣 是 有 質 礙 的 。

論 文 十 三 : 又 彼 所 執 非 實 、 德 等 , 應 非 離 識 有 別 自 性 。 非 實 攝 故 , 如 石 女

兒 。 非 有 實 等 , 應 非 離 識 有 別 自 性 。 非 有 攝 故 , 如 空 華 等 。

Page 4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4

講 解 : 勝 論 師 所 執 的 六 句 義 中 , 不 屬 於 實 句 的 德 等 五 句 , 應 該 不 能 離 開 心 識 別 有 其 五

句 的 自 體 。 因 為 該 宗 自 許 德 等 五 句 , 不 是 實 句 所 攝 。 既 非 實 句 所 攝 , 那 就 好 像

石 女 生 兒 一 樣 。 石 女 豈 能 生 兒 ? 不 過 是 心 識 的 虛 妄 想 像 而 已 ︵ 這 是 破 諸 句 非

實 ︶ 。 不 屬 於 有 句 的 實 等 五 句 , 也 應 當 不 能 離 開 心 識 別 有 其 五 句 的 自 體 , 因 為

該 宗 自 許 實 等 五 句 , 不 是 有 句 所 攝 。 既 非 有 句 所 攝 , 那 就 好 像 空 華 一 樣 , 空 中

豈 能 有 華 ? 不 過 是 心 識 所 幻 現 的 妄 影 而 已 ︵ 此 破 諸 句 非 有 ︶ 。

論 文 十 四 : 彼 所 執 有 , 應 離 實 等 無 別 自 性 , 許 非 無 故 , 如 實 、 德 等 。 若 離

實 等 應 非 有 性 。 許 異 實 等 故 , 如 畢 竟 無 等 。 如 有 非 無 , 無 別 有 性 ,

如 何 實 等 有 別 有 性 ? 若 離 有 法 有 別 有 性 , 應 離 無 法 有 別 無 性 , 彼 既

不 然 , 此 云 何 爾 ? 故 彼 有 性 唯 妄 計 度 。

講 解 : 勝 論 所 執 的 大 有 性 , 應 當 離 開 實 、 德 、 業 等 就 沒 有 另 外 一 個 大 有 性 。 何 以 故 呢 ?

因 為 他 們 自 許 大 有 性 是 非 無 , 那 就 應 當 如 實 、 德 、 業 一 樣 , 不 能 離 開 另 外 有 性 。

假 如 離 開 了 實 、 德 、 業 , 那 就 應 當 沒 有 大 有 性 了 , 因 為 他 們 自 許 大 有 性 是 離 開

了 實 、 德 、 業 。 既 然 離 開 了 實 、 德 、 業 , 那 便 如 同 兔 角 一 樣 , 畢 竟 一 無 所 有 ,

那 還 成 其 為 什 麼 有 性 呢 ? 如 果 說 有 性 不 是 沒 有 , 那 一 定 不 能 離 開 實 、 德 、 業 ,

Page 4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4 5

而 另 外 有 一 個 大 有 性 。 設 若 離 開 了 有 法 另 外 有 一 個 有 的 性 , 那 就 應 當 離 開 了 無

法 另 外 也 有 一 個 無 性 。 這 話 你 當 然 不 以 為 然 , 然 而 , ﹁ 彼 既 不 然 , 此 云 何 爾 ﹂ ?

怎 麼 可 以 說 離 此 有 法 之 外 , 別 有 一 個 有 性 呢 ? 因 此 勝 論 所 執 著 的 有 性 , 不 過 是

虛 妄 計 度 罷 了 。 並 不 是 真 的 有 個 有 性 。

論 文 十 五 : 又 , 彼 所 執 實 、 德 、 業 性 異 實 、 德 、 業 , 理 定 不 然 。 勿 此 亦 非

實 、 德 、 業 性 , 異 實 等 故 , 如 德 業 等 。 又 應 實 等 非 實 等 攝 , 異 實 等

性 故 , 如 德 、 業 、 實 等 。 地 等 諸 性 對 地 等 體 更 相 徵 詰 , 準 此 應 知 。

如 實 性 等 無 別 實 等 性 , 實 等 亦 應 無 別 實 性 等 。 若 離 實 等 有 實 等 性 ,

應 離 非 實 等 有 非 實 等 性 , 彼 既 不 爾 , 此 云 何 然 ? 故 同 異 性 唯 假 施 設 。

講 解 : 實 、 德 、 業 , 是 同 異 性 。 如 水 和 水 是 同 性 , 水 和 火 是 異 性 。 實 、 德 、 業 性 , 是

總 同 異 性 , 地 等 諸 性 , 是 別 同 異 性 。 以 下 破 同 異 性 的 文 字 , 不 大 好 懂 , 我 們 先

理 出 其 中 要 點 : 即 是 實 、 德 、 業 、 地 、 水 、 火 、 風 。 實 、 德 、 業 是 總 說 , 地 、

水 、 火 、 風 是 別 說 。

勝 論 師 所 說 的 實 上 同 異 性 , 是 離 實 體 法 上 有 的 。 這 種 道 理 決 定 不 對 , 因 為 不

可 說 這 個 同 異 性 , 不 是 實 法 上 的 同 異 性 , 和 實 體 是 異 , 德 、 業 法 也 是 如 此 。 其

Page 4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6

次 , 如 果 同 異 性 離 開 實 法 上 而 有 的 話 , 那 麼 這 個 實 也 就 不 是 實 體 上 所 攝 , 何 以

故 呢 。 因 為 你 們 說 不 同 實 體 上 的 同 異 性 啊 ? 實 句 解 釋 過 了 , 德 字 、 業 字 也 是 如

此 。

以 上 的 總 同 異 說 過 了 , 其 次 說 別 同 異 性 。 你 們 又 說 地 上 同 異 性 , 是 離 開 地 上

法 有 , 這 個 道 理 也 決 不 對 。 你 們 不 可 以 說 這 個 同 異 性 , 不 是 地 法 上 的 同 異 性 ,

和 地 是 異 , 同 離 地 法 的 水 、 火 、 風 一 樣 , 如 果 同 異 性 離 開 地 法 上 有 的 話 , 那 麼

你 這 個 地 也 就 不 是 地 法 上 所 攝 。 何 以 故 呢 ? 因 為 你 們 說 不 同 地 法 上 的 同 異 性

啊 ! 地 句 是 如 此 , 水 、 火 、 風 也 是 一 樣 , 這 就 是 地 、 水 、 火 、 風 別 同 異 。

如 果 實 上 的 同 異 性 , 沒 有 另 外 一 個 同 異 性 , 那 麼 實 上 當 然 也 就 沒 有 另 外 一 個

同 異 性 。 假 如 離 開 實 體 法 別 有 一 個 實 等 的 同 異 性 , 那 就 應 當 離 非 實 等 的 法 體 ,

別 有 一 個 非 實 等 的 同 異 性 了 。 這 話 你 一 定 不 認 為 是 對 的 , 那 麼 ﹁ 彼 既 不 爾 , 此

云 何 然 ﹂ ? 為 什 麼 說 離 開 實 等 , 別 有 一 個 同 異 性 呢 ? 所 以 你 們 所 執 著 的 同 異

性 , 不 過 是 假 緣 施 設 而 已 , 並 不 是 真 的 有 個 同 異 性 。

論 文 十 六 : 又 彼 所 執 , 和 合 句 義 , 定 非 實 有 , 非 有 實 等 諸 法 攝 故 , 如 畢 竟

無 。 彼 許 實 等 現 量 所 得 , 以 理 推 徵 尚 非 實 有 。 況 彼 自 許 和 合 句 義 非

Page 4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4 7

現 量 得 , 而 可 定 有 ? 設 執 和 合 , 是 現 量 境 , 由 前 理 故 , 亦 非 實 有 。 講 解 : 勝 論 師 六 句 義 , 實 、 德 、 業 、 大 有 性 、 同 異 性 , 已 講 解 如 上 , 現 在 是 破 第 六 句

義 。 勝 論 師 執 實 等 的 五 句 義 外 , 別 有 一 個 實 在 的 第 六 句 義 , 能 使 實 等 五 句 相 屬

而 不 相 離 , 名 ﹁ 和 合 性 ﹂ 。 又 執 實 等 五 句 是 現 量 所 得 , 和 合 則 否 。 於 此 唯 識 家

破 他 說 : 和 合 句 義 決 定 不 是 實 有 , 何 以 故 呢 ? 因 為 你 們 自 已 說 , 和 合 句 是 假 法 ,

不 是 大 有 性 及 實 、 德 、 業 所 攝 。 既 是 假 法 , 那 和 龜 毛 兔 角 一 樣 , 畢 竟 沒 有 所 謂

的 和 合 性 。 前 面 的 實 、 德 、 業 等 五 句 , 你 們 自 許 是 現 量 所 得 , 現 在 以 理 推 究 ,

尚 且 沒 有 實 體 , 何 況 你 們 自 許 不 是 現 量 所 得 的 和 合 義 , 而 是 實 有 的 嗎 ? 如 果 你

們 執 著 和 合 也 是 現 量 境 界 的 話 , 由 前 面 種 種 道 理 說 起 來 , 這 也 不 是 實 有 。

論 文 十 七 : 然 彼 實 等 , 非 緣 離 識 實 有 自 體 , 現 量 所 得 。 許 所 知 故 , 如 龜 毛

等 。 又 緣 實 智 , 非 緣 離 識 實 有 自 體 , 現 量 智 攝 , 假 合 生 故 , 如 德 智

等 。 廣 說 乃 至 緣 和 合 智 , 非 緣 離 識 , 和 合 自 體 現 量 智 攝 。 假 合 生 故 ,

如 實 智 等 。 故 勝 論 者 實 等 句 義 , 亦 是 隨 情 妄 所 施 設 。

講 解 : 勝 論 所 說 的 ﹁ 實 ﹂ 等 句 義 , 是 離 識 而 有 實 體 的 , 又 是 能 緣 的 心 所 知 的 現 量 境 。

所 以 唯 識 家 破 他 說 , 你 們 所 執 的 實 等 句 義 , 不 是 離 開 心 識 別 有 一 個 實 體 的 現

Page 5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8

量 , 而 為 能 緣 的 心 識 之 所 緣 得 ; 因 為 彼 宗 自 許 是 心 識 所 緣 知 的 境 界 之 故 。 既 為

心 識 所 緣 知 , 那 就 如 龜 毛 一 樣 的 離 識 無 體 。

又 , 緣 實 句 的 智 , 並 不 是 離 開 唯 識 實 句 的 自 體 現 量 智 所 攝 , 乃 是 同 假 法 和 合

而 生 之 智 , 如 同 緣 德 、 智 等 一 樣 。 緣 實 句 的 智 是 假 智 , 緣 其 餘 五 句 的 智 , 一 樣

也 是 假 智 。 由 上 面 種 種 原 故 , 所 以 勝 論 師 所 執 的 實 等 六 句 義 , 也 都 是 隨 著 自 己

的 情 執 , 虛 妄 施 設 。

論 文 十 八 : 有 執 有 一 大 自 在 天 , 體 實 偏 、 常 , 能 生 諸 法 。

講 解 : 印 度 有 九 十 六 種 外 道 , 歸 納 為 十 三 家 , 除 了 數 論 、 勝 論 兩 家 外 , 大 自 在 天 也 是

其 中 一 種 , 此 在 佛 經 中 說 是 欲 界 第 六 天 。 大 自 在 天 王 有 三 目 、 八 臂 , 騎 白 牛 ,

執 白 拂 , 是 統 理 世 界 的 主 人 。 祀 大 自 在 天 的 外 道 , 執 此 天 體 是 真 實 、 遍 滿 、 常

住 , 能 生 一 切 法 。

論 文 十 九 : 彼 執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若 法 能 生 , 必 非 常 故 , 諸 非 常 者 必 不 遍

故 , 諸 不 遍 者 非 真 實 故 。 體 既 常 遍 具 諸 功 能 , 應 一 切 時 頓 生 一 切 法 ,

待 欲 或 緣 方 能 生 者 , 違 一 因 論 。 或 欲 及 緣 亦 應 頓 起 , 因 常 有 故 。

講 解 : 唯 識 家 對 執 於 大 自 在 天 的 外 道 , 斥 之 為 非 理 。 如 果 你 們 執 著 的 大 自 在 天 , 能 生

Page 5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4 9

起 一 切 法 , 那 決 不 是 常 住 。 凡 不 是 常 住 的 , 決 定 不 能 遍 滿 一 切 。 凡 不 能 遍 滿 一

切 的 , 也 決 定 不 是 真 實 。 自 在 天 體 既 是 常 遍 , 而 且 具 備 一 切 功 用 和 能 力 , 就 應

當 於 一 切 處 、 一 切 時 , 頓 生 一 切 法 。 如 果 要 等 待 眾 生 的 欲 望 , 或 者 要 其 他 助 緣

才 能 生 起 , 那 豈 不 是 以 多 法 為 因 , 違 背 了 你 們 自 許 以 自 在 天 為 唯 一 生 因 的 主 張

了 嗎 ? 或 者 眾 生 的 欲 求 和 助 緣 也 應 當 頓 起 , 用 不 著 相 待 , 因 為 你 們 說 是 常 有 之

故 。

論 文 二 十 : 餘 執 有 一 大 梵 、 時 、 方 、 本 際 、 自 然 、 虛 空 、 我 等 : 常 住 實 有 ,

具 諸 功 能 , 生 一 切 法 。 皆 同 此 破 。

講 解 : 外 道 除 了 數 論 、 勝 論 、 大 自 在 天 外 , 還 有 : 大 梵 、 時 、 方 、 本 際 、 自 然 、 虛 空 、

我 等 七 種 。 這 七 種 外 道 , 都 執 著 是 永 恆 的 , 實 有 的 , 並 具 備 各 種 功 能 , 能 生 宇

宙 間 一 切 法 , 所 以 也 同 破 大 自 在 天 的 前 例 一 樣 , 予 以 破 斥 。

論 文 二 十 一 : 有 餘 偏 執 明 論 聲 常 , 能 為 定 量 表 詮 諸 法 , 有 執 一 切 聲 皆 是 常 ,

待 緣 顯 發 , 方 有 詮 表 。 彼 俱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且 明 論 聲 許 能 詮 故 ,

應 非 常 住 , 如 所 餘 聲 。 餘 聲 亦 應 非 常 , 聲 體 如 瓶 、 衣 等 , 待 眾 緣 故 。

講 解 : 外 道 除 以 上 十 種 外 , 還 有 其 餘 兩 種 偏 執 的 聲 論 外 道 , 一 者 是 聲 生 論 , 他 主 張 聲

Page 5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0

是 常 住 , 能 夠 詮 顯 一 切 法 , 這 音 聲 可 以 做 為 一 切 法 決 定 量 。 二 者 是 聲 顯 論 , 主

張 一 切 聲 性 都 是 常 住 , 但 須 要 等 待 助 緣 而 顯 才 能 發 聲 , 才 能 夠 詮 顯 表 示 出 來 。

以 上 聲 生 論 或 聲 常 論 , 所 執 都 不 合 理 。 你 們 自 許 其 聲 能 表 詮 諸 法 , 既 有 詮 表 ,

當 然 不 是 常 住 。 因 為 不 是 一 切 時 都 有 詮 表 , 這 豈 不 是 和 其 餘 的 一 切 外 聲 一 樣 要

等 待 助 緣 , 而 後 才 能 發 聲 嗎 ? 內 聲 尚 且 如 此 , 其 餘 的 外 聲 不 必 說 也 是 無 常 . 因

為 像 瓶 子 和 衣 服 一 樣 , 要 待 眾 緣 齊 備 才 能 生 起 的 。

論 文 二 十 二 : 有 外 道 執 地 、 水 、 火 、 風 極 微 實 常 , 能 生 粗 色 , 所 生 粗 色 不

越 因 量 , 雖 是 無 常 而 體 實 有 。 彼 亦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所 執 極 微 若 有

方 分 , 如 蟻 行 等 體 應 非 實 。 若 無 方 分 , 如 心 、 心 所 , 應 不 共 聚 生 粗

果 色 。 既 能 生 果 , 如 彼 所 生 , 如 何 可 說 極 微 常 住 。 又 所 生 果 不 越 因

量 , 應 如 極 微 不 名 粗 色 , 則 此 果 色 應 非 眼 等 色 根 所 取 , 便 違 自 執 。

講 解 : 還 有 一 種 外 道 , 他 們 執 著 有 地 、 水 、 火 、 風 四 大 的 極 微 , 是 實 是 常 , 能 和 合 聚

積 生 起 粗 色 的 果 。 所 生 的 粗 色 , 不 超 越 一 個 極 微 的 因 量 。 這 粗 果 雖 是 無 常 , 而

其 本 因 的 體 卻 是 實 有 。

你 們 所 執 極 微 是 實 是 常 , 能 生 粗 色 , 此 不 合 理 。 所 以 者 何 ? 你 們 所 執 極 微 ,

Page 5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5 1

有 沒 有 方 向 和 分 位 呢 ? 若 有 方 分 , 則 極 微 之 體 當 像 蟲 蟻 爬 行 一 樣 不 是 實 常 。 若

無 方 分 , 就 應 當 像 心 王 、 心 所 一 樣 , 不 能 和 合 聚 積 生 起 粗 的 果 色 。 既 能 生 果 ,

則 能 生 的 極 微 , 就 應 該 和 所 生 的 粗 色 一 樣 , 怎 麼 可 以 說 極 微 是 常 住 呢 ?

你 們 自 己 說 , 極 微 和 合 所 生 的 粗 果 , 是 不 能 超 越 每 一 極 微 的 因 量 。 如 不 越 因

量 , 那 就 應 當 同 極 微 一 樣 的 渺 小 , 就 不 叫 做 粗 色 了 。 如 果 是 這 樣 , 這 粗 果 應 當

不 是 眼 根 所 見 得 到 的 。 既 非 眼 根 所 見 , 豈 不 和 你 們 自 許 眼 根 能 見 粗 色 的 執 著 相

違 背 了 嗎 ?

論 文 二 十 三 : 若 謂 果 色 量 德 合 故 , 非 粗 似 粗 , 色 根 所 取 , 所 執 果 色 既 同 因

量 , 應 如 極 微 無 粗 德 合 , 或 應 極 微 亦 粗 德 合 , 如 粗 果 色 處 無 別 故 。

若 謂 果 色 遍 在 自 因 , 因 非 一 故 , 可 名 粗 者 。 則 此 果 色 體 應 非 一 , 如

所 在 因 , 處 各 別 故 。 既 爾 , 此 果 還 不 成 粗 , 由 此 亦 非 色 根 所 取 。 若

果 多 分 合 故 成 粗 , 多 因 極 微 合 應 非 細 。 足 成 根 境 , 何 用 果 為 ? 既 多

分 成 , 應 非 實 有 , 則 汝 所 執 , 前 後 相 違 。

講 解 : 如 果 你 們 說 這 粗 果 色 本 來 非 粗 , 是 因 為 許 多 極 微 和 合 之 故 , 所 以 由 本 來 不 是 粗

色 , 而 變 成 似 是 粗 色 , 能 為 眼 根 所 見 所 取 。 此 理 不 然 , 因 為 你 們 所 執 的 粗 果 色 ,

Page 5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2

既 同 一 個 本 因 極 微 一 樣 渺 小 , 就 應 當 像 極 微 一 樣 沒 有 粗 德 和 合 。 再 不 然 , 就 應

當 極 微 也 和 粗 果 色 一 樣 是 粗 德 和 合 , 好 像 粗 果 色 一 樣 , 因 為 極 微 和 粗 果 色 之 體

相 涉 入 , 並 沒 有 兩 個 處 所 的 分 別 之 故 。

假 如 你 們 說 , 果 的 粗 色 普 遍 的 存 在 於 自 己 的 本 因 極 微 上 , 因 為 本 因 極 微 不 止

一 個 , 而 是 許 多 個 體 的 聚 積 之 故 , 所 以 名 之 為 粗 。 那 麼 這 個 果 色 的 體 應 當 也 不

是 一 個 , 就 如 所 在 的 本 因 極 微 一 樣 , 各 住 各 的 位 子 。 如 果 這 樣 , 這 果 色 還 不 能

成 其 為 粗 , 因 為 粗 色 既 然 同 極 微 一 樣 , 那 當 然 就 不 是 眼 根 之 所 能 見 了 。

執 極 微 實 常 的 外 道 , 又 復 轉 救 曰 : 本 因 極 微 雖 眾 多 和 合 也 不 成 粗 , 而 果 色 則

否 , 合 使 成 粗 , 即 是 實 有 。 唯 識 家 再 破 曰 : 設 若 和 合 多 分 的 果 成 為 粗 色 的 話 ,

那 麼 , 和 合 多 分 的 本 因 極 微 , 也 應 當 不 成 為 細 , 足 可 構 成 眼 根 所 見 的 粗 境 , 那

還 要 粗 果 色 做 什 麼 ? 既 然 果 是 多 分 和 合 所 成 的 粗 色 , 就 應 當 不 是 實 有 。 如 此 ,

你 們 前 曾 執 著 果 色 不 越 因 量 , 現 在 又 執 粗 果 是 多 分 合 成 , 這 豈 不 是 前 後 矛 盾

嗎 ?

論 文 二 十 四 : 又 果 與 因 俱 有 質 礙 , 應 不 同 處 如 二 極 微 。 若 謂 果 因 體 相 受 入 ,

如 沙 受 水 , 藥 入 鎔 銅 , 誰 許 沙 、 銅 體 受 水 、 藥 。 或 應 離 變 非 一 非 常 。

Page 5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5 3

又 粗 色 果 體 若 是 一 , 得 一 分 時 應 得 一 切 , 彼 此 一 故 彼 應 如 此 。 不 許

違 理 , 許 便 違 事 。 故 彼 所 執 , 進 退 不 成 。 但 是 隨 情 虛 妄 計 度 。 講 解 : 再 說 , 粗 色 的 果 , 和 細 色 的 本 因 極 微 , 既 然 都 是 有 質 礙 的 東 西 , 就 應 當 像 兩 粒

極 微 一 樣 , 不 在 同 一 處 所 , 怎 麼 說 是 多 分 合 成 呢 ? 若 再 詭 辯 的 說 : 果 和 因 的 體

雖 是 二 , 但 能 互 相 受 人 , 果 色 能 容 受 本 因 極 微 , 本 因 極 微 也 能 容 受 果 色 , 好 像

沙 能 納 受 水 , 藥 汁 可 以 用 以 鎔 入 銅 一 樣 。 試 問 誰 會 承 認 這 沙 銅 的 體 能 受 水 、 藥

的 謬 論 呢 ? 當 知 水 藥 只 能 入 二 粒 沙 銅 極 微 的 空 隙 裏 , 不 能 入 一 粒 沙 銅 極 微 之

體 。 所 以 當 沙 受 水 時 , 二 沙 應 即 分 離 , 銅 受 藥 時 , 應 即 變 質 。 離 則 非 一 , 變 則

非 常 。 果 色 和 極 微 互 相 受 入 , 也 是 非 一 非 常 。

假 如 說 , 粗 色 果 其 體 整 個 是 一 , 那 麼 隨 便 得 到 那 一 分 時 , 應 該 得 到 了 一 切 分 。

因 為 你 們 執 著 彼 此 是 一 體 之 故 , 得 此 也 應 如 得 彼 。 你 們 讚 不 贊 成 這 種 說 法 呢 ?

如 果 不 讚 成 , 那 就 違 背 了 粗 果 色 體 是 一 的 道 理 。 如 果 贊 成 , 便 與 世 間 彼 此 非 一

的 事 實 相 違 。 所 以 你 們 所 說 的 實 法 , 無 論 是 許 與 不 許 , 都 不 能 夠 成 立 , 不 過 是

隨 著 虛 妄 情 執 的 計 度 而 已 。

論 文 二 十 五 : 然 諸 外 道 , 品 類 雖 多 , 所 執 有 法 , 不 過 四 種 。 一 執 有 法 與 有

Page 5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4

等 性 , 其 體 定 一 , 如 數 論 等 。 彼 執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勿 一 切 法 即 有

性 故 , 皆 如 有 性 體 無 差 別 , 便 違 三 德 我 等 體 異 , 亦 違 世 間 諸 法 差 別 。

又 若 色 等 即 色 等 性 , 色 等 應 無 青 、 黃 等 異 。

講 解 : 古 代 印 度 的 外 道 有 九 十 六 種 之 多 , 不 僅 上 文 所 破 的 十 三 種 , 即 數 論 派 , 便 有 十

八 部 之 多 。 然 而 外 道 的 種 類 雖 多 , 究 其 所 執 的 實 有 實 法 , 歸 納 起 來 不 過 四 種 。

第 一 種 是 數 論 外 道 。 數 論 外 道 執 二 十 五 諦 中 的 大 等 二 十 三 諦 , 是 所 生 的 ﹁ 有

法 ﹂ , 第 一 個 冥 諦 是 能 生 之 性 , 這 能 生 和 所 生 之 體 , 決 定 是 一 。 論 主 認 為 此 說

沒 有 道 理 , 因 為 不 可 說 一 切 法 都 是 ﹁ 有 ﹂ 性 , 如 果 一 切 法 都 是 有 性 , 那 一 切 法

豈 不 都 同 有 性 一 樣 , 沒 有 差 別 的 法 體 了 嗎 ? 這 不 但 違 背 其 自 教 三 德 ︵ 薩 埵 、 剌

闍 、 答 摩 ︶ , 及 ﹁ 我 ﹂ 等 二 十 三 法 體 相 各 異 的 宗 旨 , 而 且 也 違 背 了 世 間 共 許 諸

法 差 別 的 事 實 。 再 者 , 如 果 色 等 即 是 色 等 之 性 , 那 就 沒 有 青 、 黃 、 赤 、 白 等 的

分 別 了 。

論 文 二 十 六 : 二 執 有 法 與 有 等 性 , 其 體 定 異 , 如 勝 論 等 。 彼 執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勿 一 切 法 非 有 性 故 , 如 已 滅 無 , 體 不 可 得 , 便 違 實 等 自 體 非

無 , 亦 違 世 間 現 見 有 物 。 又 若 色 等 , 非 色 等 性 , 應 如 聲 等 非 眼 等 境 。

Page 5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5 5

講 解 : 前 面 說 的 所 生 之 法 和 能 生 之 性 是 一 , 論 主 已 予 破 斥 。 又 有 勝 論 師 執 六 句 義 中 的

有 句 是 能 生 的 ﹁ 有 等 性 ﹂ , 其 餘 實 等 五 句 是 所 生 的 ﹁ 有 法 ﹂ , 有 法 與 有 等 性 的

體 決 定 不 同 。 論 主 仍 斥 為 非 理 , 因 為 不 可 執 著 一 切 法 沒 有 能 生 的 性 , 若 執 一 切

法 沒 有 能 生 的 性 , 當 然 也 就 沒 有 依 之 所 生 之 法 , 這 豈 不 是 像 已 竟 消 滅 了 的 東

西 , 連 體 性 都 沒 有 了 嗎 ? 這 不 但 違 背 你 們 自 教 實 、 德 、 業 等 非 無 自 體 的 宗 旨 ,

而 且 也 違 背 了 世 間 現 見 的 所 有 一 切 。 又 如 果 色 等 沒 有 色 等 的 有 性 , 那 就 應 當 像

聲 、 香 、 味 一 樣 , 不 是 眼 根 所 能 緣 之 境 。

論 文 二 十 七 : 三 執 有 法 與 有 等 性 , 亦 一 亦 異 , 如 無 慚 等 。 彼 執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一 異 同 前 一 異 過 故 , 二 相 相 違 體 應 別 故 , 一 異 體 同 , 俱 不 成

故 , 勿 一 切 法 皆 同 一 體 , 或 應 一 異 , 是 假 非 實 。 而 執 為 實 , 理 定 不

成 。

講 解 : 論 文 中 的 ﹁ 如 無 慚 等 ﹂ , 無 慚 指 的 是 無 慚 外 道 , 就 是 耆 那 教 , 為 公 元 前 六 至 五

世 紀 間 , 尼 乾 陀 若 提 子 所 創 立 。 因 該 教 信 徒 修 裸 體 苦 行 , 不 知 羞 慚 , 故 佛 教 毀

之 為 無 慚 。 無 慚 外 道 所 執 的 , 是 一 切 法 體 的 共 相 為 ﹁ 有 等 性 ﹂ , 一 一 法 體 的 別

相 為 ﹁ 有 法 ﹂ 。 共 相 是 一 : 別 相 是 異 , 像 無 慚 外 道 。 此 等 執 著 也 沒 有 道 理 , 你

Page 5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6

若 執 一 , 即 同 前 數 論 等 執 一 的 過 失 一 樣 ; 若 執 異 , 即 同 前 勝 論 等 執 異 的 過 失 一

樣 , 一 不 是 異 , 異 也 不 是 一 : 這 二 相 既 然 相 違 , 體 也 應 當 有 別 。 否 則 , 你 這 一

異 同 體 的 二 相 , 就 互 相 抵 消 都 不 能 成 立 了 。 所 以 不 可 執 著 一 切 法 都 是 同 一 個

體 , 或 者 說 一 也 是 假 、 說 異 也 是 假 , 你 們 一 定 執 為 實 法 , 這 道 理 定 然 不 成 。

論 文 二 十 八 : 四 執 有 法 與 有 等 性 , 非 一 非 異 , 如 邪 命 等 。 彼 執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非 一 異 執 同 異 一 故 。 非 一 異 言 為 遮 、 為 表 ? 若 唯 是 表 , 應 不

雙 非 , 若 但 是 遮 , 應 無 所 執 。 亦 遮 亦 表 應 互 相 違 ; 非 表 非 遮 , 應 成

戲 論 。 又 非 一 異 , 違 世 共 知 有 一 異 物 , 亦 違 自 宗 色 等 有 法 決 定 實 有 ,

是 故 彼 言 唯 矯 避 過 。 諸 有 智 者 勿 謬 許 之 。

講 解 : 論 文 中 的 ﹁ 如 邪 命 等 ﹂ , 邪 命 指 的 是 邪 命 外 道 , 創 始 人 相 傳 是 六 師 外 道 之 一 的

末 伽 梨 俱 舍 梨 子 , 他 否 認 因 果 報 應 , 自 稱 正 命 ︵ 正 當 的 生 活 ︶ , 佛 教 斥 之 為 邪

命 外 道 。 邪 命 外 道 所 執 的 , 法 和 性 既 不 是 一 , 也 不 是 異 。

論 主 斥 此 也 無 道 理 , 因 為 非 一 就 是 異 , 非 異 就 是 一 , 非 一 非 異 的 執 著 , 同 前

面 所 破 三 家 一 異 的 過 失 是 一 樣 的 。 試 問 這 非 一 非 異 的 話 , 是 遮 遣 之 詞 呢 ? 還 是

表 顯 之 詞 呢 ? 設 若 是 表 顯 , 就 不 應 當 雙 非 , 設 若 是 遮 遣 , 應 當 沒 有 所 執 。 若 既

Page 5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5 7

遮 又 表 , 就 應 當 是 二 相 互 違 , 非 表 非 遮 , 就 成 為 無 意 義 的 戲 論 了 。

同 時 , 世 間 人 所 知 道 的 , 不 是 一 , 就 是 異 。 現 在 你 說 既 不 是 一 , 又 不 是 異 ,

這 就 犯 了 世 間 相 違 過 。 一 異 俱 非 , 也 與 自 宗 相 違 背 。 所 以 他 們 所 說 的 話 , 由 於

上 述 原 因 , 你 們 主 張 非 一 非 異 的 話 , 完 全 是 矯 詐 詭 辯 , 苟 且 避 過 之 詞 , 凡 是 有

智 慧 的 人 , 不 要 謬 許 他 們 說 的 是 離 言 自 性 。

第 四 章 釋 難 破 執 . 破 餘 乘

論 文 一 : 餘 乘 所 執 , 離 識 實 有 色 等 諸 法 , 如 何 非 有 ? 彼 所 執 色 、 不 相 應 行 ,

及 諸 無 為 , 理 非 有 故 。 且 所 執 色 , 總 有 二 種 : 一 者 有 對 , 極 微 所 成 ;

二 者 無 對 , 非 極 微 成 。

講 解 : 前 面 講 的 是 外 道 的 法 執 , 此 下 講 的 是 小 乘 的 法 執 。 餘 乘 , 就 是 大 乘 之 外 的 小 乘

各 部 派 。 有 人 問 曰 : 大 乘 以 外 , 其 餘 的 小 乘 部 派 , 他 們 執 著 於 離 開 心 識 之 外 ,

而 有 色 等 六 塵 諸 法 , 怎 麼 說 是 沒 有 呢 ?

論 主 答 曰 : 小 乘 佛 教 的 七 十 五 法 , 除 了 不 執 著 心 王 法 和 心 所 有 法 是 離 心 而

有 , 故 不 必 破 之 , 其 餘 所 執 的 色 法 、 不 相 應 行 法 及 諸 無 為 法 , 按 道 理 說 都 是 ﹁ 沒

Page 6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8

有 ﹂ 。 ︵ 註 : 小 乘 說 一 切 有 部 , 建 立 五 位 七 十 五 法 , 其 中 有 為 法 七 十 二 種 , 一

者 色 法 十 一 種 : 為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 無 表 色 。 二 者

心 法 一 種 。 三 者 心 所 有 法 四 十 六 種 , 含 遍 大 地 法 十 種 , 為 受 、 想 、 思 、 觸 、 欲 、

慧 、 念 、 作 意 、 勝 解 、 定 。 大 善 地 法 十 種 , 為 信 、 勤 、 捨 、 慚 、 愧 、 無 貪 、 無

瞋 、 不 害 、 輕 安 、 不 放 逸 。 大 煩 惱 地 法 六 種 , 為 無 明 、 放 逸 、 懈 怠 、 不 信 、 昏

沉 、 掉 舉 。 大 不 善 地 法 二 種 , 無 慚 、 無 愧 , 小 煩 惱 地 法 十 種 , 為 忿 、 覆 、 慳 、

嫉 、 惱 、 害 、 恨 、 諂 、 誑 、 憍 。 不 定 地 法 八 種 , 為 惡 作 、 隨 眠 、 尋 、 伺 、 貪 、

瞋 、 慢 、 疑 。 心 不 相 應 行 法 十 四 種 , 為 得 、 非 得 、 同 分 、 無 想 果 、 無 想 定 、 滅

盡 定 、 命 根 、 生 相 、 住 相 、 異 相 、 滅 相 、 名 身 、 句 身 、 文 身 。 無 為 法 三 種 , 為

虛 空 無 為 、 擇 滅 無 為 、 非 擇 滅 無 為 ︶

且 說 有 部 所 執 的 十 一 種 色 法 , 歸 納 起 來 不 過 二 種 , 一 種 是 有 對 礙 的 色 法 , 有

部 說 是 極 微 所 成 。 一 種 是 無 對 礙 的 色 法 , 那 就 不 是 極 微 所 成 。

論 文 二 : 彼 有 對 色 , 定 非 實 有 , 能 成 極 微 非 實 有 故 。 謂 諸 極 微 若 有 質 礙 ,

應 如 瓶 等 是 假 非 實 。 若 無 質 礙 , 應 如 非 色 , 如 何 可 集 成 瓶 、 衣 等 。

講 解 : 這 對 礙 的 色 法 , 決 定 不 是 實 有 。 因 為 能 成 的 極 微 就 不 是 實 有 。 現 在 來 研 究 這 能

Page 6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5 9

成 色 法 的 極 微 , 到 底 有 沒 有 質 礙 ? 若 有 質 礙 , 就 應 該 像 花 瓶 、 衣 服 一 樣 , 是 假

合 而 不 是 實 有 。 若 說 沒 有 質 礙 , 應 當 同 虛 空 一 樣 , 怎 麼 可 以 和 合 起 來 成 為 花 瓶 、

衣 服 呢 ?

論 文 三 : 又 , 諸 極 微 若 有 方 分 , 必 可 分 析 , 便 非 實 有 。 若 無 方 分 , 則 如 非

色 , 云 何 和 合 , 承 光 發 影 ? 日 輪 才 舉 照 柱 等 時 , 東 西 兩 邊 光 影 各 現 ,

承 光 發 影 處 既 不 同 , 所 執 極 微 定 有 力 分 。 又 若 見 觸 壁 等 物 時 , 唯 得

此 邊 , 不 得 彼 分 , 既 和 合 物 , 即 諸 極 微 , 故 此 極 微 , 必 有 方 分 。 又

諸 極 微 , 隨 所 住 處 , 必 有 上 下 四 方 差 別 , 不 爾 , 便 無 共 和 集 義 。 或

相 涉 入 , 應 不 成 粗 。 由 此 極 微 定 有 方 分 。

講 解 : 小 乘 經 量 部 計 極 微 有 方 分 , 薩 婆 多 部 計 極 微 無 方 分 , 極 微 即 和 合 , 和 合 即 極 微 。

論 主 破 之 曰 : 極 微 若 有 方 向 和 位 分 , 那 必 定 可 以 分 析 , 便 不 是 實 在 有 的 東 西 。

極 微 若 無 方 分 , 那 就 如 虛 空 一 樣 , 怎 麼 能 夠 和 合 為 承 光 發 影 的 粗 色 呢 ? 例 如 早

上 太 陽 出 來 照 到 一 根 柱 子 , 如 果 這 柱 子 的 東 邊 承 光 , 那 西 邊 一 定 會 現 影 。 承 光

和 發 影 的 處 既 不 同 , 那 麼 極 微 決 定 是 有 方 分 的 。 這 是 破 經 量 部 。 又 如 當 眼 根 見

得 或 身 根 觸 得 牆 壁 的 這 一 面 時 , 就 不 能 同 時 見 得 觸 得 那 一 面 , 你 既 然 執 和 合 物

Page 6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0

即 是 極 微 , 今 和 合 物 有 方 分 , 所 以 極 微 也 必 然 有 方 分 。 這 是 破 薩 婆 多 部 。

再 者 , 諸 極 微 無 論 細 到 什 麼 樣 子 , 它 總 是 物 質 , 每 一 極 微 的 週 圍 , 必 定 有 上

下 四 方 等 六 分 接 觸 面 ︵ 加 上 中 心 部 分 共 為 七 分 ︶ , 不 然 的 話 , 就 沒 有 眾 極 微 和

集 聚 的 意 義 。 如 果 你 說 好 像 光 影 一 樣 , 可 以 互 相 涉 入 而 為 一 粒 極 微 , 那 就 不 能

成 為 粗 色 。 由 此 可 知 , 極 微 決 定 是 有 方 分 。

論 文 四 : 執 有 對 色 , 即 諸 極 極 , 若 無 方 分 , 應 無 障 隔 , 若 爾 , 便 非 障 礙 有

對 。 是 故 汝 等 所 執 極 微 , 必 有 方 分 , 有 方 分 故 便 可 分 析 , 定 非 實 有 。

故 有 對 色 實 有 不 成 。

講 解 : 你 們 所 執 的 有 對 色 即 是 極 微 , 那 一 定 有 方 分 。 如 果 沒 有 方 分 , 應 當 如 虛 空 一 樣 ,

就 沒 有 障 隔 。 果 然 如 此 , 那 極 微 便 不 是 有 對 礙 的 色 法 了 。 以 此 之 故 , 你 們 所 執

著 的 極 微 , 必 定 是 有 方 分 , 因 為 有 方 分 便 可 分 析 , 所 以 決 定 不 是 實 有 。 因 為 能

成 的 極 徵 不 是 實 有 之 故 , 所 成 的 有 對 礙 色 , 實 有 也 不 能 成 立 。

論 文 五 : 五 識 豈 無 所 依 緣 色 ? 雖 非 無 色 、 而 是 識 變 。 謂 識 生 時 , 內 因 緣 力 ,

變 似 眼 等 色 等 相 現 , 即 以 此 相 為 所 依 緣 。 然 眼 等 根 , 非 現 量 得 , 以

能 發 識 比 知 是 有 , 此 但 功 能 , 非 外 所 造 。 外 有 對 色 理 既 不 成 , 故 應

Page 6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6 1

但 是 內 識 變 現 , 發 眼 等 識 , 名 眼 等 根 , 此 為 所 依 生 眼 等 識 。 講 解 : 外 人 問 曰 : 如 果 說 , 能 成 的 極 微 及 所 成 的 對 色 都 非 實 有 , 那 麼 前 五 識 豈 不 是 沒

有 所 依 的 眼 等 五 根 、 及 所 緣 的 色 等 五 境 了 嗎 ? 因 為 五 根 及 五 境 , 都 是 有 對 礙 的

色 法 啊 。 論 主 答 曰 : 雖 然 前 五 識 不 是 沒 有 所 依 的 根 與 所 緣 的 境 , 而 根 、 境 等 色

卻 是 內 識 之 所 變 現 , 並 非 離 識 別 有 極 微 所 成 的 根 境 。 也 就 是 說 : 八 識 生 起 現 行

的 時 候 , 都 是 從 第 八 識 裡 種 子 因 緣 的 力 量 , 變 現 根 身 和 器 界 的 相 分 。 前 五 識 即

以 此 相 分 所 變 的 根 為 所 依 , 所 變 的 境 為 疏 所 緣 緣 , 又 在 此 疏 境 上 變 起 自 識 的 相

分 為 親 所 緣 緣 。

我 們 要 知 道 , 眼 等 五 根 , 不 是 現 量 可 以 得 到 的 , 因 為 它 能 夠 發 生 五 識 , 所 以

是 比 量 而 知 , 以 它 有 發 識 的 功 用 與 能 力 , 所 以 稱 之 為 根 , 並 不 可 以 說 它 是 外 面

的 色 法 所 造 成 的 。 外 面 的 有 對 色 既 然 不 能 成 立 , 因 此 說 是 內 識 變 現 。 因 為 能 夠

發 生 眼 等 五 識 , 所 以 才 叫 它 是 眼 等 五 根 , 這 就 是 眼 等 五 識 所 依 托 的 根 。

論 文 六 : 此 眼 等 識 , 外 所 緣 緣 , 理 非 有 故 。 決 定 應 許 自 識 所 變 為 所 緣 緣 ,

謂 能 引 生 似 自 識 者 , 汝 執 彼 是 此 所 緣 緣 。 非 但 能 生 , 勿 因 緣 等 , 亦

名 此 識 , 所 緣 緣 故 。

Page 6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2

講 解 : 此 眼 等 前 五 識 , 若 以 外 境 作 所 緣 緣 , 在 道 理 說 是 沒 有 的 。 既 然 沒 有 外 境 為 所 緣

緣 , 那 就 決 定 應 許 用 自 己 的 心 識 所 變 的 相 分 , 來 做 為 自 識 見 分 的 親 所 緣 緣 。 你

們 小 乘 把 能 夠 引 生 自 識 的 , 執 之 為 此 識 的 所 緣 緣 。 但 做 為 所 緣 緣 兩 有 兩 個 條

件 , 一 是 能 生 , 二 是 帶 相 。 如 果 但 有 能 生 , 沒 有 帶 相 , 那 就 不 可 以 做 所 緣 緣 。

因 緣 、 等 無 間 緣 、 增 上 緣 , 它 們 都 有 引 生 的 功 能 , 但 因 沒 有 帶 相 , 所 以 都 不 能

作 所 緣 緣 。

論 文 七 : 眼 等 五 識 , 了 色 等 時 但 緣 和 合 , 似 彼 相 故 。 非 和 合 相 異 諸 極 微 有

實 自 體 , 分 析 彼 時 , 似 彼 相 識 定 不 生 故 。 彼 和 合 相 既 非 實 有 , 故 不

可 說 是 五 識 緣 。 勿 第 二 月 , 能 生 五 識 故 。 非 諸 極 微 共 和 合 位 , 可 與

五 識 各 作 所 緣 , 此 識 上 無 極 微 相 故 。 非 諸 極 微 , 有 和 合 相 , 不 和 合

時 無 此 相 故 。 非 和 合 位 , 與 不 合 時 , 此 諸 極 微 , 體 相 有 異 , 故 和 合

位 如 不 合 時 , 色 等 極 微 非 五 識 境 。

講 解 : 小 乘 師 謂 : 眼 等 五 識 了 別 色 等 五 塵 的 時 候 , 不 緣 極 微 , 但 緣 極 微 所 成 的 假 和 合

相 , 此 假 和 合 相 , 名 叫 ﹁ 似 彼 相 ﹂ 。 和 合 相 , 並 不 是 離 開 極 微 別 有 其 實 在 的 自

體 , 試 把 和 合 相 分 析 到 不 成 其 為 和 合 時 , 那 似 和 合 相 的 識 , 就 決 定 不 能 生 起 。

Page 6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6 3

所 以 知 道 這 和 合 相 沒 有 實 在 的 自 體 。 這 和 合 相 既 然 不 是 實 有 , 就 不 可 說 它 是 前

五 識 所 緣 做 境 界 。 因 為 不 可 說 捏 目 所 見 的 第 二 月 , 也 能 引 生 起 前 五 識 。 所 以 無

論 是 和 合 與 不 和 的 極 微 , 都 不 是 眼 等 五 識 的 所 緣 之 境 。

論 文 八 : 有 執 色 等 一 一 極 微 , 不 和 集 時 非 五 識 境 , 共 和 集 位 展 轉 相 資 有 粗

相 生 , 為 此 識 境 。 彼 相 實 有 , 為 此 所 緣 。 彼 執 不 然 , 共 和 集 位 與 未

集 時 體 相 一 故 。 瓶 、 甌 等 物 極 微 等 者 , 緣 彼 相 識 應 無 別 故 , 共 和 集

位 一 一 極 微 , 各 各 應 捨 微 圓 相 故 。 非 粗 相 識 緣 細 相 境 , 勿 餘 境 識 緣

餘 境 故 , 一 識 應 緣 一 切 境 故 。

講 解 : 以 上 是 破 極 微 但 能 為 緣 , 不 能 為 所 緣 , 因 五 識 不 帶 極 微 相 故 。 薩 婆 多 部 聞 之 自

救 曰 : 色 等 一 粒 一 粒 的 極 微 , 在 沒 有 和 合 集 聚 以 前 , 當 然 不 是 眼 等 五 識 的 所 緣

境 , 但 在 和 集 以 後 , 彼 此 展 轉 資 助 , 便 有 粗 相 生 起 , 可 以 作 為 五 識 的 所 緣 境 了 。

因 為 粗 相 是 實 有 法 , 可 以 作 為 前 五 識 的 所 緣 緣 了 。

論 主 說 : 這 種 執 著 還 是 不 對 , 因 為 二 極 微 和 集 相 資 , 與 未 和 合 相 資 時 的 體 相

總 是 一 樣 的 , 花 瓶 茶 杯 的 形 相 雖 然 不 同 , 而 能 成 的 極 微 是 一 樣 無 二 。 所 以 緣 彼

極 微 相 的 識 , 就 應 當 沒 有 差 別 。 到 了 共 和 集 的 時 候 , 一 一 極 微 都 捨 棄 了 微 圓 的

Page 6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4

相 , 所 以 你 不 可 以 用 緣 和 集 粗 相 的 識 , 去 緣 極 微 的 細 相 境 。 如 果 用 粗 相 識 去 緣

細 相 境 , 那 眼 識 可 以 緣 音 聲 , 耳 識 也 可 以 緣 香 臭 , 或 者 一 個 識 也 可 以 緣 一 切 境

了 。

論 文 九 : 許 有 極 微 , 尚 致 此 失 , 況 無 識 外 真 實 極 微 。 由 此 定 知 , 自 識 所 變

似 色 等 相 為 所 緣 緣 。 見 託 彼 生 , 帶 彼 相 故 。

講 解 : 贊 成 有 實 極 微 , 尚 且 招 致 以 上 過 失 , 何 況 按 唯 識 正 義 , 心 識 之 外 根 本 就 沒 有 真

實 極 微 。 由 以 上 各 種 道 理 推 究 , 可 以 知 道 外 色 不 能 做 所 緣 緣 , 決 定 是 以 自 己 的

第 八 識 所 變 的 相 分 為 所 緣 緣 。 此 具 足 兩 個 條 件 : 一 是 自 識 的 見 分 託 彼 相 分 而

生 ; 二 是 又 能 帶 彼 相 分 而 起 , 所 以 相 分 色 才 可 以 做 所 緣 緣 。

論 文 十 : 然 識 變 時 隨 量 大 小 , 頓 現 一 相 , 非 別 變 作 眾 多 極 微 合 成 一 物 。 為

執 粗 色 有 實 體 者 , , 佛 說 極 微 令 彼 除 析 , 非 謂 諸 色 實 有 極 微 。 諸 瑜

伽 師 以 假 想 慧 , 於 粗 色 相 漸 次 除 析 , 至 不 可 析 假 說 極 微 。 雖 此 極 微 ,

猶 有 方 分 , 而 不 可 析 , 若 更 析 之 , 便 似 空 現 , 不 名 為 色 , 故 說 極 微

是 色 邊 際 。

講 解 : 然 當 自 識 變 現 相 分 境 的 時 候 , 是 隨 著 其 體 量 的 大 小 , 頓 現 一 相 。 並 不 是 先 變 成

Page 6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6 5

許 多 極 微 , 然 後 再 和 合 成 為 一 物 。 這 就 是 大 乘 唯 識 家 , 和 外 道 小 乘 不 一 樣 的 地

方 。

外 人 反 問 曰 : 你 們 為 什 麼 說 沒 有 極 微 呢 ? 一 般 人 執 著 粗 色 有 實 體 , 所 以 佛 告

訴 他 們 分 析 粗 色 , 看 看 極 微 有 沒 有 實 體 , 並 不 是 說 極 微 就 有 極 微 的 實 體 。 修 境 、

理 、 行 、 果 、 機 相 應 的 瑜 伽 師 , 用 假 想 的 觀 慧 , 漸 漸 把 粗 色 作 一 次 一 次 的 分 析 ,

到 無 可 再 分 的 程 度 , 假 說 叫 做 極 微 。 此 極 微 雖 然 猶 有 方 分 , 卻 不 可 再 分 析 下 去 ,

設 若 再 分 析 下 去 , 那 極 微 便 似 虛 空 相 現 , 不 得 名 為 色 相 了 。 所 以 說 極 微 是 色 、

空 的 邊 際 。

論 文 十 一 : 由 此 應 知 , 諸 有 對 色 皆 識 變 現 , 非 極 微 成 。 餘 無 對 色 是 此 類 故 ,

亦 非 實 有 。 或 無 對 故 如 心 、 心 所 定 非 實 色 。 諸 有 對 色 現 起 色 相 , 以

理 推 究 離 識 尚 無 , 況 無 對 色 現 無 色 相 , 而 可 說 為 真 實 色 法 ?

講 解 : 由 此 應 當 知 道 , 凡 是 有 對 礙 的 色 法 , 都 是 由 自 己 內 識 所 變 現 , 並 不 是 由 所 謂 極

微 的 和 合 而 成 的 。 眼 等 五 識 所 起 的 有 對 礙 色 , 已 如 前 破 。 其 餘 ﹁ 法 處 ﹂ 所 起 的

無 對 礙 色 , 也 不 是 實 有 。 因 為 它 和 這 有 對 礙 色 是 同 類 之 故 。 或 者 因 為 它 是 無 對

礙 的 緣 故 , 所 以 也 同 心 、 心 所 法 一 樣 , 決 定 不 是 實 有 的 色 法 。 現 有 色 相 可 見 的

Page 6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6

一 切 有 對 色 , 以 理 推 究 , 尚 且 不 是 離 識 而 有 實 體 , 何 況 無 色 相 可 見 的 無 對 色 ,

而 可 說 為 真 實 的 色 法 嗎 ? 論 文 十 二 : 表 無 表 色 , 豈 非 實 有 ? 此 非 實 有 , 所 以 者 何 , 且 身 表 色 若 是 實

有 , 以 何 為 性 ? 若 言 是 形 , 便 非 實 有 , 可 分 析 故 , 長 等 極 微 不 可 得

故 。 若 言 是 動 , 亦 非 實 有 , 才 生 即 滅 , 無 動 義 故 。 有 為 法 滅 不 待 因

故 , 滅 若 待 因 應 非 減 故 。

講 解 : 前 面 講 的 是 方 圓 大 小 的 形 色 , 現 在 講 的 是 行 住 坐 臥 的 表 色 、 和 心 理 動 態 的 無 表

色 。 外 人 問 : 你 們 唯 識 家 既 然 說 有 、 無 對 色 都 不 是 實 有 , 那 麼 有 表 色 及 無 表 色 ,

豈 不 是 實 有 嗎 ? 唯 識 家 答 曰 : 這 表 、 無 表 色 , 當 然 也 不 是 實 有 , 什 麼 理 由 呢 ?

先 說 這 依 身 而 起 的 表 色 , 如 果 身 行 的 動 作 是 實 有 的 話 , 試 問 以 什 麼 東 西 來 做 他

不 變 的 體 性 呢 ? 若 說 身 的 形 色 就 是 表 色 的 體 性 , 那 便 不 是 實 有 , 因 為 凡 是 有 形

色 的 東 西 , 都 是 可 以 分 析 的 , 至 於 說 構 成 形 色 的 長 短 極 微 , 早 已 為 長 短 形 色 而

失 其 本 圓 相 , 更 談 不 到 是 實 有 了 。

若 說 身 業 的 動 作 就 是 表 色 的 體 性 , 那 也 不 是 實 有 , 因 為 有 為 法 都 是 剎 那 生

滅 , 根 本 沒 有 動 的 實 在 性 。 所 以 有 為 的 生 滅 法 , 並 不 等 待 什 麼 滅 的 原 因 而 後 始

Page 6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6 7

滅 , 如 果 滅 要 待 因 的 話 , 那 就 不 是 滅 而 是 生 、 住 了 。 論 文 十 三 : 若 言 有 色 , 非 顯 非 形 心 所 引 生 , 能 動 手 等 , 名 身 表 業 , 理 亦 不

然 。 此 若 是 動 , 義 如 前 破 。 若 是 動 因 , 應 即 風 界 , 風 無 表 色 定 不 應

名 表 。 又 觸 不 應 通 善 惡 性 , 非 顯 香 味 , 類 觸 應 知 。 故 身 表 業 , 定 非

實 有 。

講 解 : 若 說 別 有 一 種 色 法 , 既 不 是 青 、 黃 、 赤 、 白 的 顯 色 , 也 不 是 大 、 小 、 方 、 圓 的

形 色 , 而 是 由 心 力 所 引 生 的 色 , 能 夠 令 手 足 動 作 自 在 , 這 就 叫 做 身 表 業 。 這 種

說 法 , 在 道 理 上 也 不 對 。 此 若 是 動 , 那 在 前 面 已 經 破 過 了 。 若 說 不 是 動 而 是 動

的 因 緣 , 那 應 當 是 風 界 , 然 而 風 是 沒 有 表 示 的 , 不 應 該 叫 做 表 色 。

又 , 身 根 是 通 於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的 , 風 為 觸 塵 所 攝 , 但 通 無 記 , 不 應 名 為

身 表 業 。 應 當 知 道 不 屬 於 顯 色 的 香 、 味 等 塵 , 也 同 觸 塵 一 樣 不 是 身 表 業 。 所 以

你 們 所 說 的 身 表 業 , 決 定 不 是 實 有 。

論 文 十 四 : 然 心 為 因 , 令 識 所 變 手 等 色 相 , 生 滅 相 續 , 轉 趣 餘 力 , 似 有 動

作 , 表 示 心 故 假 名 身 表 。 語 表 亦 非 實 有 聲 性 , 一 剎 那 聲 無 詮 表 故 ,

多 念 相 續 便 非 實 故 。 外 有 對 色 前 已 破 故 。 然 因 心 故 識 變 似 聲 , 生 滅

Page 7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8

相 續 似 有 表 示 , 假 名 語 表 , 於 理 無 違 。 講 解 : 然 而 , 以 第 六 識 內 心 為 因 , 由 第 八 識 變 現 手 等 色 相 , 好 像 有 相 在 那 裡 相 續 , 似

有 動 作 , 假 名 身 表 , 並 不 是 離 心 識 之 外 , 另 有 一 個 名 身 表 的 緣 故 , 安 立 假 名 稱

為 身 表 業 。 語 表 也 沒 有 真 買 的 語 性 , 一 剎 那 之 聲 不 能 表 示 一 定 的 意 思 , 多 念 相

續 心 不 是 真 實 的 存 在 。 客 觀 的 有 對 色 , 前 面 已 經 破 斥 。 然 而 也 是 由 於 第 六 識 心

動 的 緣 故 ,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變 現 了 相 分 聲 , 生 滅 相 續 好 像 有 所 表 示 , 假 名 為 語 表 ,

實 際 上 並 沒 有 實 在 的 語 音 。 這 生 滅 相 續 好 像 是 有 , 安 立 假 名 稱 為 語 表 , 在 道 理

上 並 不 違 背 。

論 文 十 五 : 表 既 實 無 , 無 表 寧 實 ? 然 依 思 願 善 惡 分 限 , 假 立 無 表 , 理 亦 無

違 。 謂 此 或 依 發 勝 身 語 善 惡 思 種 , 增 長 位 立 , 或 依 定 中 止 身 語 惡 現

行 思 立 , 故 是 假 有 。

講 解 : 有 表 色 已 如 前 破 , 非 實 有 之 法 , 無 表 色 可 以 說 是 實 有 嗎 ? 然 而 大 乘 所 說 的 無 表

色 , 雖 非 實 有 , 卻 是 依 思 心 所 的 活 動 , 依 思 願 善 、 惡 分 限 而 假 立 , 這 在 道 理 是

不 違 背 的 。 此 外 還 有 二 種 分 別 , 一 種 是 散 無 表 , 依 發 殊 勝 身 、 語 善 、 惡 的 種 子

思 心 所 , 在 止 惡 作 善 , 止 善 作 惡 的 功 能 增 長 時 而 假 立 的 。 二 種 是 定 無 表 , 依 定

Page 7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6 9

中 止 息 身 、 語 惡 的 現 行 思 心 所 而 假 立 的 。 這 二 種 無 表 色 , 因 為 是 假 名 安 立 , 所

以 說 是 假 有 。 論 文 十 六 : 世 尊 經 中 , 說 有 三 業 : 撥 身 、 語 , 業 豈 不 違 經 ? 不 撥 為 無 , 但

言 非 色 。 能 動 身 思 說 名 身 業 , 能 發 語 思 說 名 語 業 , 審 決 二 思 意 相 應

故 , 作 動 意 故 , 說 名 意 業 。

講 解 : 外 人 問 : 佛 經 中 說 有 身 、 語 、 意 三 業 , 你 們 撥 無 身 、 語 二 業 , 說 唯 有 識 , 豈 不

是 與 經 義 相 違 ? 唯 識 家 答 , 我 們 何 曾 撥 無 身 、 語 二 業 , 不 過 說 那 不 是 色 法 , 是

由 思 心 所 主 動 罷 了 。 思 有 三 種 , 一 是 審 慮 思 , 二 是 決 定 思 , 三 是 動 發 勝 思 。 這

第 三 的 動 發 勝 思 。 能 發 動 取 、 捨 、 屈 、 伸 的 身 表 , 名 叫 身 業 , 能 發 動 名 、 句 、

文 的 語 表 , 名 叫 語 業 。 其 餘 的 審 慮 和 決 定 二 思 , 則 是 與 意 識 相 應 而 為 意 識 活 動 ,

所 以 名 叫 意 業 。

論 文 十 七 : 起 身 語 思 , 有 所 造 作 , 說 名 為 業 。 是 審 決 思 所 遊 履 故 , 通 生 苦

樂 異 熟 果 故 , 亦 名 為 道 , 故 前 七 業 道 , 亦 思 為 自 性 。 或 身 語 表 , 由

思 發 故 , 假 說 為 業 , 思 所 履 故 , 說 名 業 道 。 由 比 應 知 , 實 無 外 色 ,

唯 有 內 識 變 似 色 生 。

Page 7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0

講 解 : 這 思 心 所 , 能 夠 發 動 身 、 語 有 所 造 作 , 所 以 名 之 為 業 , 這 是 經 過 審 慮 思 和 決 定

思 , 由 思 心 所 動 發 身 語 , 造 作 善 、 惡 之 業 , 同 時 也 通 於 善 惡 所 生 的 苦 、 樂 二 種

異 熟 當 果 。 所 以 不 但 名 之 為 業 , 也 名 之 為 道 。 不 但 意 識 所 起 的 貪 、 瞋 、 癡 等 後

三 業 道 , 是 以 思 為 體 性 的 , 就 是 屬 於 身 所 造 的 殺 、 盜 、 淫 , 語 所 造 的 妄 言 、 綺

語 、 兩 舌 、 惡 口 等 的 前 七 業 道 , 也 是 以 思 為 體 性 的 。

最 後 總 結 前 面 所 破 的 一 切 色 法 。 由 於 前 面 破 一 切 色 法 的 道 理 , 應 當 知 道 實 在

沒 有 心 外 的 色 法 , 但 有 內 識 所 變 現 那 似 是 而 非 的 色 法 生 起 。

論 文 十 八 : 不 相 應 行 , 亦 非 實 有 。 所 以 者 何 ? 得 、 非 得 等 , 非 如 色 、 心 及

諸 心 所 體 相 可 得 , 非 異 色 、 心 及 諸 心 所 作 用 可 得 。 由 此 故 知 , 定 非

實 有 , 但 依 色 等 分 位 假 立 。

講 解 : 在 小 乘 七 十 五 法 中 , 行 蘊 有 二 , 一 是 相 應 行 , 就 是 四 十 六 個 心 所 , 因 為 它 們 同

心 王 相 應 , 故 稱 相 應 行 ; 二 是 不 相 應 行 , 就 是 十 四 個 得 、 非 得 等 , 它 們 不 與 心

王 相 應 , 故 稱 不 相 應 行 。 這 十 四 個 不 相 應 行 法 , 也 不 是 實 有 。 何 以 見 得 ? 因 為

它 們 不 同 於 色 法 、 心 法 、 及 心 所 有 法 一 樣 有 體 相 可 得 , 也 不 是 離 了 色 法 、 心 法 、

及 心 所 有 法 , 有 作 用 可 得 , 所 以 知 道 它 不 是 實 有 : 不 過 在 色 、 心 等 法 的 分 位 上

Page 7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7 1

假 立 名 言 而 已 。 論 文 十 九 : 此 定 非 異 色 、 心 、 心 所 有 實 體 用 , 如 色 、 心 等 許 蘊 攝 故 。 或 心 、

心 所 及 色 、 無 為 所 不 攝 故 , 如 畢 竟 無 定 非 實 有 。 或 餘 實 法 所 不 攝 故 ,

如 餘 假 法 , 非 實 有 體 。

講 解 : 這 肯 定 不 是 有 異 於 色 法 、 心 法 、 心 所 法 的 真 實 本 體 及 作 用 , 如 色 法 、 心 法 等 可

以 是 五 蘊 所 攝 , 或 者 並 非 由 心 法 、 心 所 有 法 及 色 法 、 無 為 法 所 攝 取 , 就 如 畢 竟

無 那 樣 肯 定 不 是 實 有 。 或 者 說 , 心 不 相 應 行 法 , 並 不 由 其 餘 的 實 法 所 攝 取 。 所

以 , 心 不 相 應 行 法 像 其 他 虛 假 事 物 那 樣 , 並 非 實 有 其 體 。

論 文 二 十 : 且 彼 如 何 知 得 、 非 得 , 異 色 、 心 等 , 有 實 體 用 ? 契 經 說 故 , 如

說 : 如 是 補 特 伽 羅 成 就 善 惡 , 聖 者 成 就 十 無 學 法 。 又 說 異 生 不 成 就

聖 法 , 諸 阿 羅 漢 不 成 就 煩 惱 。 成 不 成 言 , 顯 得 非 得 。

講 解 : 以 下 是 依 次 別 破 十 四 個 不 相 應 行 法 。 先 假 說 問 答 : 你 怎 樣 知 道 得 、 非 得 等 , 離

開 了 色 心 等 法 , 別 有 實 在 的 體 用 呢 ? 答 曰 : 佛 經 上 說 過 , 就 像 補 特 伽 羅 成 就 善 、

惡 一 樣 , 佛 教 聖 人 成 就 十 種 無 學 法 , 這 就 是 成 就 。 佛 經 還 說 凡 夫 不 成 就 佛 教 聖

法 , 諸 阿 羅 漢 不 成 就 煩 惱 , 這 叫 做 不 成 就 。 成 就 就 是 ﹁ 得 ﹂ , 不 成 就 就 是 ﹁ 非

Page 7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2

得 ﹂ 。 ︵ 註 一 : 契 經 , 是 上 契 佛 理 : 下 契 眾 機 的 佛 經 。 註 二 , 補 特 伽 羅 , 翻 為

數 取 趣 , 即 異 生 之 類 , 數 數 輪 迴 於 五 趣 之 中 。 註 三 , 十 無 學 法 是 : 正 見 、 正 思

惟 、 正 語 、 正 業 、 正 命 、 正 精 進 、 正 念 、 正 定 、 正 解 脫 、 正 智 。 ︶

論 文 二 十 一 : 經 不 說 此 異 色 、 心 等 , 有 實 體 用 , 為 證 不 成 。 亦 說 輪 王 成 就

七 寶 , 豈 即 成 就 他 身 非 情 ? 若 謂 於 寶 有 自 在 力 , 假 說 成 就 , 於 善 、

惡 法 何 不 許 然 , 而 執 實 得 ? 若 謂 七 寶 在 現 在 故 , 可 假 說 成 , 寧 知 所

成 善 惡 等 法 , 離 現 在 有 ? 離 現 實 法 理 非 有 故 。 現 在 必 有 善 種 等 故 。

講 解 : 外 人 引 經 為 證 , 唯 識 家 也 以 教 理 難 曰 : 經 上 但 說 成 不 成 , 並 沒 有 說 離 開 色 、 心

等 法 , 別 有 成 不 成 的 實 在 體 用 。 所 以 你 引 經 為 證 , 是 不 能 成 立 的 。

契 經 上 也 說 轉 輪 聖 王 成 就 七 寶 , 難 道 說 是 輪 王 , 變 成 他 身 有 情 及 非 情 了 嗎 ?

若 說 因 為 輪 王 七 寶 , 有 隨 心 所 欲 的 自 在 力 用 , 所 以 假 說 名 為 成 就 , 並 非 實 有 七

寶 可 得 。 那 麼 , 凡 夫 於 善 惡 法 , 為 什 麼 不 許 說 是 唯 識 所 變 , 假 名 成 就 , 一 定 要

執 著 有 實 法 可 得 呢 ? 若 說 因 為 七 寶 是 現 在 有 的 緣 故 , 可 以 假 說 名 為 成 就 , 那 你

又 怎 樣 知 道 所 成 的 善 、 惡 等 法 , 是 離 開 現 在 而 有 , 不 名 成 就 呢 ? 因 為 離 開 現 在

的 實 法 , 理 上 就 沒 有 , 現 在 法 必 須 有 善 種 的 緣 故 。

Page 7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7 3

論 文 二 十 二 : 又 得 於 法 有 何 勝 用 ? 若 言 能 起 , 應 起 無 為 。 一 切 非 情 應 永 不

起 , 未 得 已 失 應 永 不 生 。 若 俱 生 得 為 因 起 者 , 所 執 二 生 便 為 無 用 。

又 具 善 、 惡 、 無 記 得 者 , 善 、 惡 、 無 記 應 頓 現 前 , 若 待 餘 因 , 得 便

無 用 。

講 解 : 再 問 , 你 這 個 得 , 在 一 切 法 上 , 究 竟 有 什 麼 殊 用 呢 ? 若 說 這 個 得 有 生 起 諸 法 的

勝 用 , 那 你 們 自 許 有 得 的 無 為 , 就 應 該 能 夠 生 起 。 無 得 的 非 情 器 界 , 及 未 得 、

已 失 等 法 , 就 應 該 永 久 不 生 。 然 而 事 實 並 不 如 此 , 有 得 的 無 為 , 不 見 得 就 能 夠

生 起 , 無 得 的 非 情 , 及 未 得 已 失 等 法 , 反 倒 能 夠 生 起 了 。 若 說 非 情 及 未 得 已 失

等 法 , 現 雖 無 得 , 但 它 們 都 有 一 個 與 生 俱 生 的 得 , 能 為 後 時 生 得 之 因 。 如 此 說

來 , 那 你 們 所 執 著 的 有 為 九 法 中 的 本 生 和 隨 生 , 不 是 就 沒 有 互 為 能 所 的 作 用 了

嗎 。

再 者 , 俱 生 得 , 具 有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 那 善 、 惡 、 無 記 , 就 應 當 隨 著 俱 生

得 一 時 頓 現 。 若 雖 有 得 , 須 待 餘 因 方 能 俱 起 者 , 那 麼 , 餘 因 自 能 生 法 , 要 得 幹

嗎 用 呢 ?

論 文 二 十 三 : 若 得 於 法 是 不 失 因 , 有 情 由 此 成 就 彼 故 , 諸 可 成 法 不 離 有 情 ,

Page 7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4

若 離 有 情 , 實 不 可 得 , 故 得 於 法 , 俱 為 無 用 。 得 實 無 故 , 非 得 亦 無 。 講 解 : 假 若 這 個 得 , 於 一 切 法 是 不 失 的 因 , 所 以 有 情 類 由 此 得 因 , 就 可 以 成 就 善 、 惡

等 法 。 照 這 樣 說 , 凡 是 可 以 成 就 的 法 , 便 不 能 離 開 有 情 , 設 若 離 開 有 情 , 那 還

有 什 麼 得 ? 所 以 這 個 得 , 對 於 一 切 法 來 說 是 沒 用 的 。 推 究 起 來 , 得 實 無 故 , 所

以 非 得 亦 無 。

論 文 二 十 四 : 然 依 有 情 , 可 成 諸 法 , 分 位 假 立 , 三 種 成 就 : 一 種 子 成 就 ,

二 自 在 成 就 , 三 現 行 成 就 。 翻 此 假 立 不 成 就 名 , 此 類 雖 多 , 而 於 三

界 見 所 斷 種 未 永 害 位 , 假 立 非 得 , 名 異 生 性 , 於 諸 聖 法 未 成 就 故 。

講 解 : 然 而 依 據 有 情 可 以 成 就 之 法 , 方 便 立 為 三 種 成 就 , 一 者 種 子 成 就 , 二 者 自 在 成

就 , 三 者 現 行 成 就 ︵ 註 : 種 子 是 業 因 , 自 在 是 業 力 , 現 行 是 業 果 ︶ 。 正 面 既 然

是 成 就 ︱ ︱ 得 , 翻 過 來 當 然 是 非 得 。 這 不 成 就 的 種 類 雖 然 很 多 , 但 對 於 三 界 見

道 所 斷 的 煩 惱 , 在 種 子 沒 有 被 聖 道 永 遠 損 害 的 時 候 , 這 方 便 建 立 叫 做 非 得 , 名

異 生 性 ︵ 凡 夫 ︶ , 因 為 對 於 聖 人 的 無 漏 法 , 沒 有 成 就 的 原 故 。

論 文 二 十 五 : 復 如 何 知 異 色 、 心 等 有 實 同 分 ? 契 經 說 故 , 如 契 經 說 此 天 同

分 , 此 人 同 分 , 乃 至 廣 說 。

Page 7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7 5

講 解 : 不 相 應 行 第 一 為 得 , 第 二 為 非 得 , 已 如 前 破 , 現 在 破 第 三 同 分 。 小 乘 執 同 分 為

一 實 法 , 論 主 問 曰 : 你 又 怎 樣 知 道 離 開 色 、 心 等 法 , 別 有 一 個 同 分 的 實 法 呢 ?

外 人 答 曰 : 這 是 佛 經 上 說 的 。 經 上 說 : 大 家 同 是 天 人 , 就 是 天 同 分 ; 同 生 人 趣 ,

就 是 人 同 分 , 乃 至 廣 說 四 聖 六 凡 一 切 同 分 。

論 文 二 十 六 : 此 經 不 說 異 色 、 心 等 , 有 實 同 分 , 為 證 不 成 。 若 同 智 言 因 斯

起 故 , 知 實 有 者 。 則 草 木 等 應 有 同 分 。 又 於 同 分 起 同 智 言 。 同 分 復

應 有 別 同 分 。 彼 既 不 爾 , 此 云 何 然 ?

講 解 : 此 下 是 論 主 對 外 人 的 非 難 : 經 上 但 依 色 、 心 假 說 同 分 , 並 沒 有 說 離 色 、 心 之 外 ,

別 有 同 分 的 自 體 , 所 以 你 舉 經 上 的 證 據 , 是 不 能 成 立 的 。 同 智 言 , 就 是 對 同 分

理 解 的 智 慧 , 及 表 詮 的 言 說 。 如 果 你 認 為 有 了 同 分 理 解 的 智 慧 , 及 表 詮 的 言 說 ,

所 以 知 道 實 有 同 分 。 那 麼 , 則 吾 人 亦 嘗 對 草 木 之 類 起 同 分 的 智 解 與 言 詮 , 了 解

它 是 那 一 類 , 難 道 也 可 以 叫 它 是 松 同 分 , 柏 同 分 嗎 ? 因 為 佛 經 上 沒 有 說 無 情 之

物 也 有 同 分 。

還 有 , 假 如 是 因 同 智 和 同 言 , 就 說 實 有 同 分 , 這 樣 一 來 , 同 分 之 中 又 可 再 分

別 同 分 , 這 樣 分 了 又 分 豈 不 是 犯 了 無 窮 之 過 嗎 ? 設 若 如 此 , 為 何 說 有 一 個 真

Page 7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6

實 的 同 分 呢 ? 論 文 二 十 七 : 若 謂 為 因 起 同 事 、 欲 , 知 實 有 者 理 亦 不 然 , 宿 習 為 因 , 起 同

事 欲 , 何 要 別 執 有 實 同 分 ? 然 依 有 情 身 、 心 相 似 , 分 位 差 別 , 假 立

同 分 。

講 解 : 同 事 ; 是 同 作 一 種 事 業 , 同 欲 , 是 同 趣 一 種 欲 境 。 假 若 你 說 , 以 同 分 為 因 , 然

後 才 能 生 起 同 事 或 同 欲 , 所 以 知 道 有 一 個 實 在 的 同 分 , 這 道 理 也 不 對 。 因 為 這

是 由 無 始 以 來 的 熏 習 為 因 , 才 能 生 起 現 世 的 同 事 同 欲 , 為 什 麼 要 另 執 一 個 實 在

的 同 分 呢 ?

小 乘 執 色 、 心 之 外 別 有 實 同 分 既 被 破 斥 , 那 麼 大 乘 的 同 分 是 怎 樣 呢 ? 唯 識 家

只 用 假 立 兩 個 字 說 : 不 過 依 於 有 情 的 身 心 相 似 , 在 分 位 的 差 別 上 假 立 一 個 同 分

的 名 而 已 。

論 文 二 十 八 : 復 如 何 知 , 異 色 、 心 等 , 有 實 命 根 。 契 經 說 故 , 如 契 經 說 ,

壽 、 煖 、 識 三 , 應 知 命 根 , 說 名 為 壽 。 此 經 不 說 異 色 、 心 等 , 有 實

壽 體 , 為 證 不 成 。 又 先 已 成 色 不 離 識 , 應 此 離 識 無 別 命 根 。 又 若 命

根 , 異 識 實 有 , 應 如 受 等 , 非 實 命 根 。

Page 7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7 7

講 解 : 論 主 問 : 你 們 又 怎 樣 知 道 , 離 開 色 、 心 等 法 , 別 有 一 個 實 在 的 命 根 呢 ? 外 人 答 :

因 為 佛 經 上 有 這 樣 說 。 經 上 說 壽 、 煖 、 識 三 法 就 是 命 根 。 因 此 知 道 命 根 叫 做 壽

命 。

論 主 非 難 曰 : 經 上 並 沒 有 說 , 離 開 色 、 心 之 外 , 別 有 壽 的 實 體 。 所 以 你 舉 經

為 證 , 不 能 成 立 。 又 前 在 破 色 法 裡 , 說 了 許 多 色 法 是 不 能 離 開 心 識 的 。 那 麼 煖

也 是 色 法 的 一 種 , 命 根 又 是 壽 、 煖 、 識 三 法 所 攝 。 依 理 推 徵 。 離 開 了 識 別 無 所

謂 的 命 根 。 假 使 命 根 是 離 識 而 有 的 話 , 那 就 應 當 如 離 識 無 體 的 受 、 想 一 樣 , 不

是 實 在 的 命 根 了 。

論 文 二 十 九 : 若 爾 , 如 何 經 說 三 法 ? 義 別 說 三 , 如 四 正 斷 。 住 無 心 位 , 壽 、

煖 應 無 , 豈 不 經 說 , 識 不 離 身 ? 既 爾 , 如 何 名 無 心 位 ? 彼 滅 轉 識 非

阿 賴 耶 , 有 此 識 因 後 當 廣 說 。 此 識 足 為 界 、 趣 、 生 體 , 是 遍 恆 續 異

熱 果 故 , 無 勞 別 執 有 實 命 根 。 然 依 親 生 此 識 種 子 。 由 業 所 引 功 能 差

別 , 住 時 決 定 , 假 立 命 根 。

講 解 : 本 節 是 外 人 與 論 主 三 問 三 答 。 外 人 一 問 : 如 果 三 法 都 是 識 的 話 , 為 什 麼 經 上 說

有 壽 、 煖 , 識 三 法 呢 ? 答 : 那 是 對 阿 賴 耶 一 識 約 義 不 同 , 所 以 分 開 說 三 。 約 識

Page 8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8

的 相 分 身 根 所 攝 色 , 名 叫 做 煖 ; 約 識 的 種 子 能 持 , 名 叫 做 壽 ; 約 識 的 現 行 , 名

叫 做 識 。 這 同 四 正 斷 一 樣 , 但 是 一 個 勤 心 所 , 約 善 、 惡 已 生 、 未 生 二 義 , 別 說

四 法 ︵ 註 : 四 法 即 四 正 斷 , 又 名 四 正 勤 , 為 令 已 生 惡 除 斷 而 勤 精 進 。 為 令 未 生

惡 不 生 而 勤 精 進 。 為 令 未 生 善 生 起 而 勤 精 進 。 為 令 已 生 善 增 長 而 勤 精 進 。 ︶ 。 外 人 二 問 : 既 然 壽 、 煖 體 唯 一 識 , 那 麼 入 滅 盡 定 的 無 心 位 時 , 心 識 都 停 , 壽 、

煖 為 何 不 隨 之 而 無 ? 答 : 經 上 說 入 滅 盡 定 的 人 , 因 為 識 還 沒 有 離 身 , 所 以 壽 命

照 樣 存 在 。

外 人 三 問 : 入 滅 盡 定 的 人 , 識 既 未 滅 , 為 什 麼 叫 它 無 心 定 呢 ? 答 : 所 謂 無 心 ,

他 滅 的 是 前 七 轉 識 , 並 不 是 連 阿 賴 耶 識 都 滅 了 。 關 於 阿 賴 耶 識 , 後 面 當 有 詳 細

說 明 。

此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足 能 夠 為 三 界 、 五 趣 、 四 生 等 的 輪 迴 報 體 。 它 是 普 遍 的 、

恆 常 的 、 相 續 的 去 受 隔 世 成 熟 的 果 報 , 用 不 著 另 外 執 著 一 個 實 在 的 命 根 。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親 生 自 己 現 行 法 的 種 子 , 這 種 子 由 宿 世 善 惡 業 力 引 生 功 能 差 別 , 決 定

了 眾 生 一 期 住 世 時 限 的 長 短 , 依 此 假 立 名 為 命 根 。

論 文 三 十 : 復 如 何 知 , 二 無 心 定 , 無 想 異 熟 , 異 色 、 心 等 有 實 自 性 ? 若 無

Page 8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7 9

實 性 , 應 不 能 遮 心 、 心 所 法 , 令 不 現 起 。 講 解 : 此 節 是 破 不 相 應 行 第 五 無 想 定 、 第 六 滅 盡 定 、 第 七 無 想 果 。 二 無 心 定 , 就 是 無

想 定 及 滅 盡 定 。 無 想 異 熟 就 是 無 想 果 , 亦 名 無 想 天 , 就 是 修 無 想 定 生 天 的 果 報 。

論 主 問 : 你 怎 樣 知 道 , 無 想 定 、 滅 盡 定 、 無 想 天 , 離 開 色 、 心 等 法 而 有 實 在 的

自 體 ? 外 人 答 : 假 若 這 三 法 沒 有 實 在 的 體 性 , 就 應 當 不 能 夠 遮 礙 心 王 及 心 所

法 , 使 它 暫 時 不 能 現 起 。 既 有 遮 礙 的 功 能 , 可 見 它 們 是 有 實 體 。

論 文 三 十 一 : 若 無 心 位 , 有 別 實 法 , 異 色 、 心 等 , 能 遮 於 心 , 名 無 心 定 ,

應 無 色 時 , 有 別 實 法 , 異 色 、 心 等 , 能 礙 於 色 , 名 無 色 定 。 彼 既 不

爾 , 此 云 何 然 ? 又 遮 礙 心 , 何 須 實 法 ? 如 堤 塘 等 , 假 亦 應 遮 。

講 解 : 論 主 破 曰 : 倘 若 照 你 們 說 , 這 三 種 無 心 位 離 開 色 、 心 等 法 , 別 有 一 種 非 色 非 心

的 實 法 , 能 遮 礙 於 心 , 令 不 起 現 行 , 就 叫 做 無 心 定 。 那 麼 , 應 當 入 無 色 位 時 ,

也 別 有 一 種 非 心 非 色 的 實 法 , 能 遮 礙 著 色 , 令 不 現 起 , 名 無 色 定 , 你 贊 成 嗎 ?

如 果 不 贊 成 有 一 個 實 法 能 遮 礙 於 色 , 那 你 為 什 麼 又 要 說 有 一 個 實 法 , 來 遮 礙 於

心 呢 ? 同 時 , 遮 心 何 必 一 定 要 用 實 法 ; 如 堤 、 塘 遮 水 一 樣 , 假 法 也 可 以 遮 礙 於

水 不 往 外 流 啊 !

Page 8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8 0

論 文 三 十 二 : 謂 修 定 時 , 於 定 加 行 , 厭 患 粗 動 心 、 心 所 故 , 發 勝 期 願 , 遮

心 、 心 所 , 令 心 、 心 所 漸 細 漸 微 , 微 微 心 時 ,熏 異 熟 識 , 成 極 增 上 ,

厭 心 等 種 。 由 此 損 伏 心 等 種 故 , 粗 動 心 等 暫 不 現 行 。 依 此 分 位 , 假

立 二 定 。 此 種 善 故 , 定 亦 名 善 。

講 解 : 說 一 切 有 部 認 為 , 在 修 習 禪 定 時 , 因 加 行 功 用 , 厭 患 那 七 轉 識 粗 動 的 心 、 心 所 ,

發 起 一 種 殊 勝 的 期 許 與 願 望 , 想 著 收 到 遮 礙 這 心 王 心 所 的 預 期 效 果 。 令 這 些 心

王 心 所 漸 次 由 粗 而 細 , 由 細 而 微 , 微 之 又 微 的 剎 那 心 時 , 熏 在 第 八 異 熟 識 上 ,

成 了 一 種 極 增 上 厭 心 種 子 。 由 此 一 種 加 行 厭 患 的 勢 力 , 把 這 些 心 種 慢 慢 的 損 滅

或 暫 伏 , 到 粗 動 的 心 王 心 所 不 起 現 行 的 時 候 , 就 在 這 一 期 無 心 的 分 位 上 , 安 立

了 無 想 定 、 滅 盡 定 兩 個 假 名 。 因 此 厭 心 是 善 的 種 子 , 所 以 這 兩 個 定 名 也 叫 做 善 。

論 文 三 十 三 : 無 想 定 前 , 求 無 想 果 , 故 所熏 成 種 , 招 彼 異 熟 識 。 依 之 粗 動

想 等 不 行 , 於 此 分 位 假 立 無 想 。 依 異 熟 立 , 得 異 熟 名 。 故 此 三 法 ,

亦 非 實 有 。

講 解 : 在 修 無 想 定 的 時 候 , 其 目 的 就 是 求 無 想 果 , 所 以 由 熏 習 而 成 的 種 子 , 招 感 無 想

天 的 異 熟 識 報 體 。 這 時 依 本 識 而 生 的 粗 動 心 等 , 便 不 起 現 行 。 就 在 此 無 心 的 分

Page 8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8 1

位 上 , 安 立 了 無 想 的 假 名 。 因 為 是 依 於 異 熟 識 而 建 立 的 果 法 , 所 以 也 得 名 為 異

熟 。 由 於 以 上 所 說 的 種 種 道 理 , 這 無 想 定 、 滅 盡 定 、 無 想 果 三 法 , 也 不 是 實 有 。 論 文 三 十 四 : 復 如 何 知 , 諸 有 為 相 , 異 色 、 心 等 , 有 實 自 性 ? 契 經 說 故 ,

如 契 經 說 有 三 有 為 之 有 為 相 , 乃 至 廣 說 。 此 經 不 說 , 異 色 心 等 , 有

實 自 性 。 為 證 不 成 。 非 第 六 聲 便 表 異 體 , 色 、 心 之 體 即 色 心 故 。 非

能 相 體 定 異 所 相 , 勿 堅 相 等 異 地 等 故 , 若 有 為 相 異 所 相 體 , 無 為 相

體 應 異 所 相 。

講 解 : 此 下 破 不 相 應 行 八 至 十 一 , 生 、 住 、 異 、 滅 四 相 。 論 主 問 外 人 曰 : 你 們 怎 樣 知

道 生 、 住 、 異 、 滅 四 有 為 相 , 離 開 了 色 、 心 等 法 , 別 有 實 在 的 體 性 呢 ? 外 人 答 :

因 為 佛 經 上 說 過 , 有 為 法 , 有 三 種 有 為 相 , 生 、 住 異 、 滅 , 因 為 住 相 為 有 情 所

愛 著 , 為 捨 愛 故 , 把 住 異 合 說 為 一 。 乃 至 廣 說 , 無 常 一 相 , 生 、 滅 二 相 , 住 異

滅 三 相 , 這 不 過 是 四 相 開 合 不 同 罷 了 。

經 上 但 說 , 四 相 與 色 、 心 等 法 非 一 非 異 , 並 沒 有 說 離 開 了 色 、 心 等 法 之 外 ,

別 有 實 在 的 自 性 , 因 此 你 們 引 用 經 上 的 證 據 , 是 不 能 成 立 的 。

你 們 不 可 以 說 , 因 為 有 第 六 的 屬 聲 , 便 能 夠 表 示 另 外 有 一 個 異 體 。 例 如 , 色

Page 8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8 2

法 和 心 法 的 體 性 , 就 是 在 色 法 和 心 法 上 有 。 不 能 說 , 離 開 色 、 心 等 法 之 外 , 另

有 什 麼 色 、 心 的 體 性 。 並 不 是 能 相 的 生 、 住 、 滅 , 離 開 了 色 、 心 等 法 的 所 相 。

試 想 堅 、 濕 、 煖 、 動 的 能 相 , 能 離 開 地 、 水 、 火 、 風 的 所 相 嗎 ? 當 然 不 可 以 。

如 果 照 你 們 說 , 有 為 法 的 生 、 住 、 滅 , 一 定 離 開 了 色 心 等 法 的 體 , 那 麼 , 無 為

法 的 相 , 也 可 以 離 開 無 為 法 的 體 了 ︵ 註 : 梵 文 文 法 , 表 示 名 詞 的 變 化 , 有 八 種

語 格 , 名 八 轉 聲 。 這 八 轉 聲 是 一 體 聲 、 二 業 聲 、 三 具 聲 、 四 為 聲 、 五 從 聲 、 六

屬 聲 、 七 依 聲 、 八 呼 聲 。 第 六 聲 , 就 是 這 八 轉 聲 中 的 第 六 屬 聲 。 ︶

論 文 三 十 五 : 又 生 等 相 , 若 體 俱 有 , 應 一 切 時 齊 興 作 用 , 若 相 違 故 用 不 頓

興 , 體 亦 相 違 , 如 何 俱 有 ? 又 住 、 異 、 滅 用 不 應 俱 。

講 解 : 又 生 、 住 、 異 、 滅 四 相 , 設 若 其 體 性 是 同 時 俱 有 , 就 應 當 一 切 時 都 能 夠 同 起 作

用 , 何 以 不 能 呢 ? 若 說 它 們 的 作 用 是 前 後 相 違 , 所 以 起 不 同 時 ; 體 非 相 違 , 故

能 俱 有 。 那 麼 , 體 與 用 是 不 相 離 的 , 用 既 相 違 , 體 也 應 當 相 違 , 怎 能 說 它 是 同

時 俱 有 呢 ? 又 , 住 、 異 、 滅 三 相 的 作 用 , 也 是 不 應 當 同 起 , 因 為 它 們 前 後 相 違 。

論 文 三 十 六 : 能 相 所 相 , 體 俱 本 有 , 用 亦 應 然 , 無 別 性 故 。 若 謂 彼 用 更 待

因 緣 , 所 待 因 緣 應 非 本 有 , 又 執 生 等 便 為 無 用 。 所 相 恆 有 而 生 等 合 。

Page 8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8 3

應 無 為 法 亦 有 生 等 。 彼 此 異 因 不 可 得 故 。 講 解 : 有 外 人 執 : 體 為 本 有 , 用 離 體 無 。 論 主 破 曰 : 能 相 的 生 、 住 、 異 、 滅 , 和 所 相

的 色 、 心 等 法 , 它 們 的 體 性 都 是 本 有 。 那 麼 , 它 們 的 作 用 也 應 當 都 是 本 有 , 因

為 體 和 用 是 不 能 離 開 的 。 若 說 此 體 是 本 來 俱 有 , 用 則 須 更 待 因 緣 , 那 麼 所 待 的

因 緣 , 當 然 不 是 本 有 的 親 因 緣 了 。 這 樣 一 來 , 你 們 所 執 著 的 生 、 住 、 異 、 滅 四

相 , 對 於 色 、 心 等 法 上 , 就 沒 有 關 係 了 。

假 定 說 , 色 、 心 等 法 的 所 相 三 世 恆 有 , 因 為 和 生 、 住 、 異 、 滅 的 能 相 合 在 一

起 的 原 故 , 所 以 使 色 心 諸 法 也 變 成 了 無 常 相 , 如 果 照 這 樣 說 起 來 , 無 為 法 恆 有 ,

就 應 當 也 有 生 、 住 、 異 、 滅 與 之 相 合 , 這 豈 不 是 無 為 法 也 變 成 無 常 相 了 嗎 ? 因

為 有 為 法 和 無 為 法 , 都 可 以 用 生 等 相 合 之 因 , 沒 有 彼 此 的 不 同 。

論 文 三 十 七 : 又 去 來 世 , 非 現 、 非 常 , 應 似 空 華 非 實 有 性 , 生 名 為 有 , 寧

在 未 來 ? 滅 名 為 無 , 應 非 現 在 , 滅 若 非 無 , 生 應 非 有 。 又 滅 違 住 ,

寧 執 同 時 ? 住 不 違 生 , 何 容 異 世 ? 故 彼 所 執 , 進 退 非 理 。

講 解 : 對 於 四 相 的 看 法 , 小 乘 認 為 : 生 相 屬 於 未 來 , 滅 是 屬 於 現 在 。 大 乘 主 張 : 生 是

屬 於 現 在 , 滅 是 屬 於 過 去 。 又 , 小 乘 住 滅 可 以 同 時 , 生 住 屬 於 隔 世 。 所 以 論 主

Page 8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8 4

破 曰 : 一 者 , 過 去 世 已 成 過 去 , 未 來 世 還 沒 有 到 來 , 這 既 非 現 在 , 又 非 恆 常 ,

應 當 如 空 華 一 樣 , 體 性 不 是 實 有 。 二 者 , 生 因 有 而 名 生 , 未 來 既 不 是 有 , 豈 有

生 在 未 來 之 理 ? 滅 因 無 而 名 滅 , 現 在 既 不 是 無 , 滅 就 應 該 不 屬 於 現 在 。 若 說 滅

相 非 無 , 那 生 相 就 不 應 該 是 有 啊 。 三 者 , 滅 , 明 明 是 違 背 生 , 怎 樣 可 以 執 著 是

同 時 ? 住 , 是 不 會 違 背 生 的 , 為 什 麼 說 他 是 異 世 ? 因 此 , 你 們 所 執 著 的 , 無 論

是 進 滅 在 現 在 , 退 生 在 未 來 , 都 不 合 於 道 理 。

論 文 三 十 八 : 然 有 為 法 因 緣 力 故 , 本 無 今 有 , 暫 有 還 無 , 表 異 無 為 , 假 立

四 相 。 本 無 今 有 , 有 位 名 生 , 生 位 暫 停 , 即 說 為 住 , 住 別 前 後 , 復

立 異 名 , 暫 有 還 無 , 無 時 名 滅 。 前 三 有 故 , 同 在 現 在 , 後 一 是 無 ,

故 在 過 去 。

講 解 : 然 而 有 為 法 , 都 是 依 託 著 因 緣 的 力 量 , 本 來 沒 有 , 現 在 暫 有 ; 現 在 暫 有 , 剎 那

還 無 。 這 不 過 為 表 示 這 不 是 無 為 法 , 所 以 才 建 立 了 生 、 住 、 異 、 滅 四 相 的 假 名 。

本 來 沒 有 現 今 有 了 , 在 此 有 位 假 立 生 名 , 生 了 之 後 , 於 暫 停 位 假 立 住 名 , 在 暫 停

位 以 時 間 的 推 移 , 假 立 異 名 。 法 雖 暫 有 , 還 歸 於 無 , 這 時 又 叫 做 滅 。

前 面 的 生 、 住 、 異 三 相 是 有 , 所 以 同 在 現 世 , 最 後 的 滅 是 無 , 所 以 屬 於 過 去 。

論 文 三 十 九 : 如 何 無 法 與 有 為 相 ? 表 此 後 無 , 為 相 何 失 ? 生 表 有 法 先 非

Page 8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8 5

有 ; 滅 表 有 法 後 是 無 , 異 表 此 法 非 凝 然 , 住 表 此 法 暫 有 用 。 故 此 四

相 , 於 有 為 法 雖 俱 名 表 , 而 表 有 異 。 此 依 剎 那 , 假 立 四 相 。 講 解 : 外 人 問 : 假 使 滅 法 是 無 , 怎 麼 可 以 給 有 為 法 作 相 ? 答 : 滅 法 並 不 是 表 示 現 在 有

法 , 也 不 是 表 示 本 無 、 今 無 , 是 表 示 此 現 有 法 , 於 後 時 無 。 以 此 假 作 有 為 法 相 ,

有 何 過 失 ?

生 , 是 表 示 現 有 的 法 , 並 不 是 先 前 就 有 。 滅 , 是 表 示 暫 有 的 法 , 到 後 來 終 歸

於 無 。 異 , 是 表 示 此 法 並 非 凝 然 永 不 變 滅 , 住 , 是 表 示 此 法 暫 時 還 有 作 用 。 所

以 這 生 、 住 、 異 、 滅 四 相 , 在 有 為 法 中 , 雖 然 都 名 為 表 , 而 其 所 表 的 法 , 卻 各

有 不 同 的 意 義 。 這 是 依 剎 那 生 滅 , 假 立 的 有 為 四 相 。

論 文 四 十 : 一 期 分 位 , 亦 得 假 立 , 初 有 名 生 , 後 無 名 滅 , 生 已 相 似 相 續 名

住 , 即 此 相 續 , 轉 變 名 異 , 是 故 四 相 皆 是 假 立 。

講 解 : 上 面 是 說 , 在 剎 那 生 滅 中 假 立 四 相 , 其 實 從 生 至 死 的 一 期 分 位 上 也 可 以 假 立

四 相 。 最 初 有 的 時 候 叫 做 生 , 到 最 後 沒 有 的 時 候 叫 做 滅 , 生 後 相 似 相 續 的 存 在

期 間 叫 做 住 , 即 此 相 續 盛 衰 的 轉 變 叫 做 異 。 因 此 之 故 , 這 一 期 四 相 , 也 都 是 假

緣 安 立 的 。

Page 8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8 6

論 文 四 十 一 : 復 如 何 知 , 異 色 、 心 等 , 有 實 詮 表 名 、 句 、 文 身 ? 契 經 說 故 ,

如 契 經 說 : 佛 得 希 有 名 、 句 、 文 身 。 講 解 : 此 下 破 十 四 不 相 應 行 的 最 後 三 個 , 名 、 句 、 文 身 。 論 主 問 : 你 們 又 怎 樣 知 道 ,

離 開 色 、 心 等 法 , 別 有 實 在 的 名 、 句 、 文 身 呢 ? ︵ 註 : 顯 體 為 名 , 如 五 蘊 是 顯

色 、 心 之 體 的 名 稱 。 詮 義 為 句 , 如 五 蘊 皆 空 , 是 詮 解 色 、 心 非 有 的 句 義 。 字 名

為 文 。 聚 積 為 身 。 聚 積 兩 個 以 上 的 名 為 名 身 , 兩 個 以 上 的 句 為 句 身 , 兩 個 以 上

的 字 為 文 身 。 ︶

外 人 答 : 因 為 佛 經 上 說 過 : 一 成 佛 , 就 得 未 曾 有 的 名 、 句 、 文 身 , 所 以 知 是

實 有 。

論 文 四 十 二 : 此 經 不 說 , 異 色 、 心 等 有 實 名 等 。 為 證 不 成 。 若 名 、 句 、 文

異 聲 實 有 , 應 如 色 等 , 非 實 能 詮 。

講 解 : 你 們 引 經 為 證 , 可 是 經 上 並 沒 有 說 雖 開 色 、 心 等 法 , 別 有 實 在 的 名 、 句 、 文 身 。

所 以 你 們 引 用 的 證 據 不 能 成 立 。 再 進 一 步 研 究 , 假 如 名 、 句 、 文 是 離 聲 而 有 實

體 的 話 , 那 名 、 句 、 文 , 如 同 色 、 香 、 味 一 樣 , 就 不 是 實 在 的 能 詮 了 。 因 為 色 、

香 、 味 是 離 開 聲 音 而 有 的 , 所 以 離 開 了 聲 音 就 不 能 詮 表 了 。

Page 8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8 7

論 文 四 十 三 : 謂 聲 能 生 名 、 句 、 文 者 。 此 聲 必 有 音 韻 屈 曲 , 此 足 能 詮 , 何

用 名 等 ? 若 謂 聲 上 音 韻 屈 曲 , 即 名 、 句 、 文 異 聲 實 有 , 所 見 色 上 形

量 屈 曲 , 應 異 色 處 別 有 實 體 。 若 謂 聲 上 音 韻 屈 曲 , 如 絃 管 聲 , 非 能

詮 者 , 此 應 如 彼 聲 , 不 別 生 名 等 。 又 誰 說 彼 定 不 能 詮 。

講 解 : 外 人 執 名 、 句 、 文 身 由 聲 而 生 。 論 主 破 他 說 : 聲 如 果 能 生 名 、 句 、 文 的 話 , 那

麼 這 聲 本 身 就 有 音 韻 的 調 節 , 和 屈 曲 的 詞 義 。 這 聲 音 已 足 能 詮 解 意 義 , 何 必 再

加 上 名 、 句 、 文 身 做 甚 麼 呢 ? 若 說 聲 上 的 音 韻 屈 曲 , 就 是 離 聲 而 實 有 的 名 、 句 、

文 身 。 那 麼 我 們 看 到 色 上 的 長 、 短 、 方 、 圓 , 並 非 離 色 別 有 , 那 名 、 句 、 文 身

又 怎 能 離 聲 而 別 有 呢 ? 若 說 聲 上 的 音 韻 屈 曲 , 好 像 琴 瑟 等 的 絃 聲 , 笙 蕭 等 的 管

聲 一 樣 , 同 樣 不 能 詮 表 義 理 。 那 麼 , 聲 上 也 不 能 別 有 能 詮 的 名 、 句 、 文 身 。 如

此 說 來 , 這 語 聲 上 的 屈 曲 , 既 如 絃 、 管 聲 一 樣 不 能 詮 表 , 就 應 當 也 如 絃 、 管 聲

一 樣 , 不 能 別 生 名 、 句 、 文 。 語 聲 既 不 能 別 生 名 、 句 、 文 身 , 名 、 句 、 文 即 不

離 語 聲 。 又 誰 說 彼 決 定 不 能 詮 表 呢 ?

論 文 四 十 四 : 聲 若 能 詮 , 風 鈴 聲 等 應 有 詮 用 。 此 應 如 彼 , 不 別 生 實 名 、 句 、

文 身 。 若 唯 語 聲 能 生 名 等 , 如 何 不 許 唯 語 能 詮 ? 何 理 定 知 能 詮 即

Page 9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8 8

語 ? 寧 知 異 語 別 有 能 詮 ? 語 不 異 能 詮 , 人 天 共 了 。 執 能 詮 異 語 , 天

愛 非 餘 。 講 解 : 外 人 救 曰 : 如 果 聲 音 能 起 詮 表 作 用 , 那 麼 , 風 鈴 的 聲 音 應 當 也 有 詮 表 的 作 用 ,

風 鈴 聲 既 不 能 詮 表 , 那 語 聲 又 如 何 能 詮 表 呢 ? 論 主 反 駁 曰 : 倘 若 照 你 們 小 乘 的

主 張 , 這 語 聲 上 的 屈 曲 , 就 應 當 如 風 鈴 聲 一 樣 , 不 能 別 生 實 有 的 名 、 句 、 文 身 。

外 人 又 申 救 說 : 如 果 認 為 只 有 語 聲 能 生 名 、 句 、 文 身 , 為 什 麼 不 允 許 只 有 語 聲

能 夠 詮 表 , 風 鈴 聲 不 能 詮 表 呢 ? 外 人 復 問 : 根 據 什 麼 理 由 , 知 道 能 詮 表 的 就 是

語 聲 ? 論 主 反 詰 : 你 又 怎 樣 知 道 離 語 聲 體 , 別 有 能 詮 的 名 、 句 、 文 身 ? 言 語 和

名 、 句 、 文 , 本 來 不 是 兩 個 , 這 個 道 理 不 管 是 人 是 天 都 能 了 解 。 你 們 一 定 執 著

能 詮 的 名 、 句 、 文 身 與 語 聲 無 涉 , 則 是 你 們 這 些 天 所 憐 憨 的 愚 人 這 樣 說 , 其 餘

的 人 是 不 會 這 樣 說 的 。

論 文 四 十 五 : 然 依 語 聲 分 位 差 別 , 而 假 建 立 名 、 句 、 文 身 。 名 詮 自 性 , 句

詮 差 別 , 文 即 是 字 , 為 二 所 依 。 此 三 離 聲 雖 無 別 體 , 而 假 實 異 , 亦

不 即 聲 , 由 此 法 、 詞 , 二 無 礙 解 , 境 有 差 別 , 聲 與 名 等 , 蘊 、 處 、

界 攝 , 亦 各 有 異 。 且 依 此 土 , 說 、 名 、 句 、 文 , 依 聲 假 立 , 非 謂 一

Page 9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8 9

切 。 諸 餘 佛 土 , 亦 依 光 明 , 妙 香 味 等 , 假 立 三 故 。 講 解 : 然 而 , 依 據 語 聲 分 位 差 別 , 假 立 名 、 句 、 文 身 , 名 身 詮 釋 自 性 , 句 身 詮 釋 差 別 ,

文 身 就 是 梵 文 字 母 , 是 名 身 和 句 聲 的 所 依 。 名 、 句 、 文 身 雖 然 離 聲 別 無 本 體 ,

由 於 名 等 之 假 和 聲 上 實 有 之 間 的 區 別 , 名 、 句 、 文 身 不 等 於 聲 , 由 於 法 、 詞 二

無 礙 解 緣 境 有 別 , 聲 和 名 、 句 、 文 身 於 五 蘊 、 十 二 處 、 十 八 界 的 所 攝 也 各 不 相

同 。 而 且 , 依 此 娑 婆 國 土 以 音 聲 為 教 體 而 言 , 所 以 說 名 、 句 、 文 身 依 聲 而 假 立 ,

並 不 是 在 一 切 處 所 都 是 這 樣 , 在 其 餘 的 佛 土 也 依 據 光 明 、 妙 香 味 等 , 假 立 觸 、

思 數 上 的 名 、 句 、 文 身 。

論 文 四 十 六 : 有 執 隨 眠 , 異 心 心 所 , 是 不 相 應 , 行 蘊 所 攝 。 彼 亦 非 理 , 名

貪 等 故 , 如 現 貪 等 , 非 不 相 應 。 執 別 有 餘 不 相 應 行 , 準 前 理 趣 , 皆

應 遮 止 。

講 解 : 十 四 種 不 相 應 行 詮 釋 完 畢 , 還 有 一 家 小 乘 , 他 們 執 著 隨 眠 ︵ 煩 惱 ︶ 的 種 子 , 離

開 心 王 心 所 , 為 不 相 應 蘊 之 所 攝 。

這 種 執 著 也 不 合 理 , 因 為 隨 眠 種 子 的 名 稱 , 就 是 貪 、 瞋 、 癡 、 慢 、 疑 諸 惑 ,

同 現 行 的 貪 等 沒 有 兩 樣 , 都 是 屬 於 心 、 心 所 法 , 並 非 不 相 應 行 。 還 有 執 著 其 餘

Page 9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9 0

的 不 相 應 行 , 如 : 流 轉 、 定 異 、 相 應 、 勢 速 、 次 第 、 時 、 方 、 數 、 和 合 性 、 不

和 合 性 十 種 , 也 是 實 在 的 , 那 只 要 照 前 面 所 說 的 道 理 予 以 遮 止 , 全 不 能 夠 成 立 。 論 文 四 十 七 : 諸 無 為 法 , 離 色 、 心 等 , 決 定 實 有 , 理 不 可 得 。 且 定 有 法 略

有 三 種 , 一 現 所 知 法 , 如 色 、 心 等 。 二 現 受 用 法 , 如 瓶 、 衣 等 。 如

是 二 法 , 世 共 知 有 , 不 待 因 成 。 三 有 作 用 法 , 如 眼 、 耳 等 。 由 彼 彼

用 , 證 知 是 有 。 無 為 非 世 共 知 定 有 , 又 無 作 用 , 如 眼 、 耳 等 。 設 許

有 用 , 應 是 無 常 。 故 不 可 執 無 為 定 有 。

講 解 : 十 四 個 不 相 應 行 法 己 經 破 完 , 向 下 該 破 無 為 法 了 。 小 乘 執 有 三 種 無 為 : 虛 空 無

為 、 擇 滅 無 為 、 非 擇 滅 無 為 , 都 是 離 開 色 、 心 等 法 , 決 定 實 有 。 論 主 斥 之 以 理

不 可 得 。 決 定 實 有 的 法 , 略 有 三 種 , 一 是 現 在 所 知 道 的 事 物 , 例 如 色 法 心 法 。

二 是 現 在 所 受 用 的 事 物 , 例 如 花 瓶 和 衣 服 等 物 。 上 面 這 兩 種 東 西 世 界 上 的 人

都 共 知 是 有 的 , 不 須 等 待 什 麼 理 由 才 能 成 立 。 三 是 有 作 用 的 法 , 例 如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等 的 五 種 淨 色 根 , 雖 然 看 不 見 , 但 由 於 五 根 發 識 的 功 能 , 所 以 證 知

它 是 有 。

無 為 法 , 不 是 世 人 共 知 是 有 , 也 不 是 有 作 用 如 眼 、 耳 等 。 假 設 無 為 有 作 用 ,

Page 9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9 1

那 就 應 當 是 無 常 。 所 以 你 們 不 可 以 執 看 著 無 為 法 定 是 實 有 。 論 文 四 十 八 : 然 諸 無 為 , 所 知 性 故 , 或 色 、 心 等 所 顯 性 故 , 如 色 、 心 等 。

不 應 執 為 離 色 、 心 等 實 無 為 性 。

講 解 : 三 種 無 為 法 既 非 實 有 、 究 竟 是 怎 樣 的 非 實 有 呢 ? 一 是 佛 、 菩 薩 所 知 的 境 界 。 二

是 斷 我 、 法 二 執 所 證 知 的 真 如 實 性 。 三 是 由 色 、 心 等 法 所 顯 的 真 如 實 性 。 所 以

是 不 能 離 開 色 、 心 等 法 之 外 , 另 有 所 謂 實 在 的 無 為 性 。

論 文 四 十 九 : 又 虛 空 等 , 為 一 為 多 ? 若 體 是 一 , 遍 一 切 處 , 虛 空 容 受 色 等

法 故 , 隨 能 合 法 , 體 應 成 多 。 一 所 合 處 , 餘 不 合 故 。 不 爾 , 諸 法 應

互 相 遍 。 若 謂 虛 空 不 與 法 合 , 應 非 容 受 , 如 餘 無 為 。 又 色 等 中 有 虛

空 不 ? 有 應 相 雜 , 無 應 不 遍 。

講 解 : 問 : 在 虛 空 無 為 、 擇 滅 無 為 、 非 擇 滅 無 為 中 , 虛 空 無 為 的 自 體 , 是 只 有 一 個 呢 ?

還 是 有 許 多 個 ? 如 果 是 一 體 的 話 , 虛 空 無 為 就 應 當 遍 一 切 處 。 如 此 的 虛 空 無

為 , 應 能 容 受 一 切 色 法 等 。 但 色 法 不 是 一 , 所 以 虛 空 無 為 之 體 應 成 多 個 。 又 因

為 空 體 若 是 只 有 一 個 , 則 一 處 色 合 , 和 餘 處 色 就 不 合 。 如 果 不 是 這 樣 的 話 , 色

法 等 應 互 相 遍 , 此 處 色 合 時 , 餘 處 色 亦 合 , 此 處 色 即 餘 處 色 。 如 果 說 虛 空 無 為

Page 9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9 2

不 與 色 法 等 合 , 就 應 當 像 擇 滅 無 為 和 非 擇 滅 無 為 一 樣 , 不 受 色 法 等 。 論 文 五 十 : 一 部 一 品 結 法 斷 時 , 應 得 餘 部 餘 品 擇 滅 。 一 法 緣 闕 得 不 生 時 ,

應 於 一 切 得 非 擇 滅 。 執 彼 體 一 , 理 應 爾 故 。

講 解 : 結 法 , 是 煩 惱 的 異 名 , 迷 於 四 諦 之 理 的 見 惑 四 部 , 迷 於 事 理 的 修 惑 一 部 , 共 為

五 部 。 按 品 類 差 別 , 分 配 於 三 界 九 地 的 見 惑 有 八 十 八 品 , 修 惑 有 八 十 一 品 。 擇

滅 無 為 , 是 以 智 慧 簡 擇 的 功 力 , 斷 除 一 切 煩 惱 所 證 得 的 滅 諦 。

上 節 講 虛 空 無 為 , 本 節 講 擇 滅 無 為 和 非 擇 滅 無 為 。 擇 滅 , 是 智 慧 滅 煩 惱 而 證

得 滅 理 。 意 思 是 說 , 如 果 擇 滅 無 為 是 一 的 話 , 那 麼 , 斷 了 三 界 見 惑 的 時 候 , 豈

不 是 連 三 界 思 惑 也 斷 了 嗎 。 或 者 , 一 品 的 煩 惱 斷 了 的 時 候 , 豈 不 是 八 十 一 品 的

煩 惱 全 斷 了 嗎 ? 因 為 你 執 無 為 是 一 , 所 以 道 理 就 是 如 此 。 至 於 非 擇 滅 無 為 , 它

是 不 由 擇 法 而 證 得 的 , 那 是 因 缺 了 生 煩 惱 的 緣 。 如 果 非 擇 滅 無 為 也 是 一 的 話 ,

那 麼 , 一 法 缺 緣 到 了 不 生 的 時 候 , 應 該 對 於 一 切 法 都 要 得 到 非 擇 滅 。 因 為 你 執

其 體 是 一 , 所 以 道 理 就 是 如 此 。

論 文 五 十 一 : 若 體 是 多 , 便 有 品 類 , 應 如 色 等 非 實 無 為 。 虛 空 又 應 非 遍 容

受 。 餘 部 所 執 離 心 、 心 所 實 有 無 為 , 準 前 應 破 。

Page 9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9 3

講 解 : 上 節 破 無 為 其 體 是 一 , 此 節 破 無 為 其 體 是 多 。 如 果 無 為 法 的 體 是 多 , 那 便 有 品

類 各 各 不 同 , 就 應 當 同 色 法 一 樣 , 不 是 實 在 的 無 為 了 。 再 者 , 若 無 為 法 其 體 是

多 的 話 , 那 虛 空 無 為 , 就 應 當 有 許 多 普 遍 的 容 受 。

除 了 上 面 的 三 種 無 為 外 , 還 有 大 眾 四 部 等 , 執 著 雜 開 心 王 、 心 所 , 別 有 實 在

的 四 無 為 、 六 無 為 、 九 無 為 , 都 可 以 照 前 面 三 種 無 為 的 破 法 破 之 。

論 文 五 十 二 : 又 諸 無 為 許 無 因 果 故 , 應 如 兔 角 , 非 異 心 等 有 。 然 契 經 說 ,

有 虛 空 等 諸 無 為 法 。 略 有 二 種 , 一 依 識 變 , 假 施 設 有 , 謂 曾 聞 說 虛

空 等 名 , 隨 分 別 有 虛 空 等 相 。 數 習 力 故 , 心 等 生 時 , 似 虛 空 等 , 無

為 相 現 。 此 所 現 相 , 前 後 相 似 , 無 有 變 易 , 假 說 為 常 。

講 解 : 有 為 法 是 因 緣 所 生 法 , 所 以 是 因 果 之 法 。 無 為 法 不 是 因 緣 所 生 法 , 所 以 不 是 因

果 之 法 , 應 該 像 兔 角 一 樣 , 怎 麼 可 以 離 開 色 、 心 之 外 , 別 有 什 麼 實 有 的 無 為 法

呢 ?

無 為 法 既 非 實 有 , 然 而 佛 經 上 為 什 麼 要 說 虛 空 等 各 種 無 為 呢 ? 這 有 兩 種 道

理 , 一 種 是 依 心 識 的 變 現 , 假 施 設 有 。 就 是 說 , 過 去 曾 聽 過 虛 空 的 名 字 , 隨 即

起 分 別 心 以 為 是 實 有 , 所 以 出 現 了 虛 空 無 為 等 相 分 境 界 。 因 為 不 斷 聞 說 , 數 數

Page 9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9 4

熏 習 力 故 , 所 以 當 心 生 時 , 就 好 像 有 虛 空 無 為 等 相 的 顯 現 。 這 所 現 的 相 , 前 後

又 好 像 相 似 , 沒 有 什 麼 變 化 , 假 說 這 就 是 常 住 不 變 的 無 為 。 論 文 五 十 三 : 二 依 法 性 , 假 施 設 有 , 謂 空 、 無 我 所 顯 真 如 , 有 、 無 俱 非 ,

心 言 路 絕 , 與 一 切 法 , 非 一 異 等 , 是 法 真 理 , 故 名 法 性 。 離 諸 障 礙 ,

故 名 虛 空 。 由 簡 擇 力 , 滅 諸 雜 染 , 究 竟 證 會 , 故 名 擇 滅 。 不 由 擇 力 ,

本 性 清 淨 , 或 緣 闕 所 顯 , 故 名 非 擇 滅 。 苦 、 樂 受 滅 , 故 名 不 動 。 想 、

受 不 行 , 名 想 、 受 滅 。 此 五 皆 依 真 如 假 立 , 真 如 亦 是 假 施 設 名 。 遮

撥 為 無 , 故 說 為 有 , 遮 執 為 有 , 故 說 為 空 。 勿 謂 虛 幻 , 故 說 為 實 ,

理 非 妄 倒 , 故 名 真 如 。 不 同 餘 宗 , 雜 色 、 心 等 有 實 常 法 , 名 曰 真 如 。

故 諸 無 為 , 非 定 實 有 。

講 解 : 前 說 二 種 道 理 , 第 一 種 是 依 心 識 的 變 現 , 假 施 設 有 。 第 二 種 是 依 托 宇 宙 萬 有 ,

森 羅 萬 像 的 一 切 色 、 心 等 法 的 體 性 , 假 施 設 有 。 也 就 是 說 : 由 空 無 我 法 所 顯 的

真 如 , 非 有 、 非 無 、 非 俱 有 無 、 非 非 有 無 。 它 的 真 相 , 不 但 說 不 出 , 並 且 想 不

到 , 真 個 是 心 行 路 絕 , 言 語 道 斷 , 與 一 切 法 非 一 非 異 。 因 一 切 法 有 生 滅 , 真 如

無 生 滅 , 所 以 非 一 ; 一 切 法 本 即 真 如 ︵ 如 波 即 水 ︶ , 真 如 隨 緣 為 一 切 法 ︵ 如 水

Page 9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9 5

成 波 ︶ , 所 以 非 異 。 這 是 萬 法 的 真 理 , 所 以 名 叫 法 性 。

唯 識 家 在 這 真 如 法 性 顯 緣 不 同 方 面 , 假 立 了 六 種 無 為 : 一 者 因 為 這 種 真 如 不

受 任 何 障 礙 , 所 以 稱 虛 空 無 為 。 二 者 由 於 無 漏 慧 的 揀 擇 力 , 滅 除 了 各 種 雜 染 ,

最 終 證 得 , 所 以 稱 為 擇 滅 無 為 。 三 者 不 用 智 慧 的 揀 擇 力 , 本 性 清 淨 , 或 由 於 闕

緣 不 生 所 顯 的 真 相 法 性 , 稱 為 非 擇 滅 無 為 。 四 者 到 了 第 四 靜 慮 天 , 滅 一 切 粗 動

苦 、 樂 等 受 所 受 所 顯 的 真 如 法 性 , 稱 為 不 動 無 為 。 五 者 由 非 想 地 的 滅 盡 定 , 想 、

受 心 所 都 不 起 現 行 的 真 如 法 性 , 稱 為 想 受 滅 無 為 。 虛 空 、 擇 滅 、 非 擇 滅 、 不 動 、

想 受 滅 五 種 無 為 法 , 固 然 都 是 依 此 真 如 顯 緣 的 差 別 而 假 立 , 所 以 它 們 都 是 詮 表

法 性 之 相 的 假 名 。 所 以 這 真 如 的 名 , 也 是 依 不 可 說 如 , 不 可 說 非 如 的 法 性 而 假

立 的 。

其 實 真 如 這 個 名 詞 , 也 是 方 便 施 設 的 , 為 了 遮 遣 惡 取 空 及 邪 見 的 人 認 為 法 性

全 無 , 所 以 說 之 為 有 。 又 因 為 有 些 人 執 著 是 實 有 , 所 以 又 說 它 是 空 。 其 實 法 性

是 非 有 非 不 有 。 非 實 非 不 實 。 法 性 的 理 體 , 既 非 虛 妄 , 又 非 顛 倒 , 所 以 名 叫 真

如 。 這 非 有 非 空 非 實 非 不 實 的 大 乘 真 如 , 絕 對 不 同 其 餘 小 乘 的 執 著 , 離 開 色 、

心 等 法 , 別 有 一 個 實 在 常 住 之 法 名 叫 真 如 。 所 以 , 三 無 為 、 四 無 為 、 九 無 為 等 ,

Page 9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9 6

都 不 是 決 定 的 實 有 。 論 文 五 十 四 : 外 道 餘 乘 , 所 執 諸 法 , 異 心 、 心 所 , 非 實 有 性 , 是 所 取 故 ,

如 心 、 心 所 。 能 取 彼 覺 , 亦 不 緣 彼 , 是 能 取 故 , 如 緣 此 覺 。

講 解 : 前 面 所 說 的 外 道 、 小 乘 , 他 們 所 執 著 的 事 物 ︵ 如 外 道 的 二 十 五 諦 、 六 句 義 , 小

乘 的 色 法 、 不 相 應 行 法 等 ︶ , 離 開 心 王 、 心 所 之 外 , 全 沒 有 所 謂 實 在 的 體 性 。

因 為 它 們 是 能 緣 的 見 分 所 取 的 相 分 境 , 好 像 其 餘 的 心 王 心 所 相 分 一 樣 。 至 於 能

緣 的 見 分 , 也 不 能 緣 取 心 外 的 實 法 , 因 為 相 分 只 能 彼 見 分 所 見 , 見 分 也 只 能 緣

自 己 的 相 分 , 同 其 餘 的 心 王 心 所 的 見 分 一 樣 。

論 文 五 十 五 : 諸 心 心 所 , 依 他 起 故 , 亦 如 幻 事 , 非 真 實 有 。 為 遣 妄 執 心 、

心 所 外 實 有 境 故 , 說 唯 有 識 。 若 執 唯 識 真 實 有 者 , 如 執 外 境 , 亦 是

法 執 。

講 解 : 不 但 外 境 非 真 實 有 , 即 一 切 心 王 心 所 , 也 不 是 真 實 有 性 , 因 為 它 們 都 是 依 托 其

他 因 綠 而 生 起 之 故 , 如 同 以 幻 術 變 造 的 戲 法 一 樣 。 那 麼 , 心 境 既 然 都 非 實 有 ,

為 什 麼 說 唯 有 識 呢 ? 那 是 因 為 遮 遣 外 道 餘 乘 , 一 般 執 著 心 、 心 所 外 , 別 有 實 境

之 故 , 所 以 才 方 便 說 唯 有 識 , 並 不 是 說 唯 識 實 有 。 若 執 唯 識 是 實 有 者 , 那 就 同

Page 9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9 7

執 著 外 境 實 有 一 樣 , 也 是 法 執 。 論 文 五 十 六 : 然 諸 法 執 , 略 有 二 種 , 一 者 俱 生 , 二 者 分 別 。 俱 生 法 執 無 始

時 來 , 虛 妄熏 習 內 因 力 故 , 恆 與 身 俱 , 不 待 邪 教 及 邪 分 別 , 任 運 而

轉 , 故 名 俱 生 。 此 復 二 種 : 一 常 相 續 , 在 第 七 識 緣 第 八 識 , 起 自 心

相 , 執 為 實 法 ; 二 有 間 斷 : 在 第 六 識 緣 識 所 變 蘊 、 處 、 界 相 , 或 總

或 別 , 起 自 心 相 , 執 為 實 法 。 此 二 法 執 , 細 故 難 斷 。 後 十 地 中 , 數

數 修 習 勝 法 空 觀 , 方 能 除 減 。

講 解 : 外 道 、 小 乘 的 法 執 雖 多 , 總 略 不 過 二 種 , 第 一 種 是 俱 生 法 執 : 第 二 種 是 分 別 法

執 。 俱 生 法 執 是 從 無 始 以 來 , 虛 妄 法 的 熏 習 因 力 , 潛 藏 在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中 , 由

於 這 內 識 種 子 潛 在 之 力 , 永 久 與 身 俱 生 , 勿 須 等 待 後 天 邪 師 、 邪 教 , 及 自 己 的

邪 分 別 , 自 然 而 然 的 會 展 轉 生 起 , 所 以 名 叫 俱 生 。

這 俱 生 法 執 又 分 二 種 , 第 一 種 是 恆 常 相 續 , 這 是 第 七 識 的 法 我 見 去 緣 第 八

識 , 而 生 起 自 心 的 相 分 , 執 為 實 法 。 第 二 種 有 間 斷 的 法 執 , 這 是 在 第 六 識 緣 第

八 識 所 變 的 五 蘊 、 十 二 處 、 十 八 界 的 相 分 境 時 , 或 執 五 蘊 的 總 相 : 或 執 五 蘊 的

別 相 , 在 第 六 識 上 又 生 起 自 心 的 相 分 , 而 執 為 實 法 。 此 三 種 法 執 , 行 相 微 細 ,

Page 10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9 8

比 較 難 斷 。 必 須 從 初 地 菩 薩 開 始 , 一 地 一 地 的 數 數 修 習 殊 勝 的 法 空 觀 , 修 到 十

地 金 剛 喻 定 後 , 才 能 究 竟 除 滅 。 論 文 五 十 七 : 分 別 法 執 , 亦 由 現 在 外 緣 力 故 , 非 與 身 俱 , 要 待 邪 教 及 邪 分

別 然 後 方 起 。 故 名 分 別 , 唯 在 第 六 意 識 中 有 。 此 亦 二 種 , 一 緣 邪 教

所 說 蘊 、 處 、 界 相 , 起 自 心 相 , 分 別 計 度 , 執 為 實 法 。 二 緣 邪 教 所

說 自 性 等 相 , 起 自 心 相 , 分 別 計 度 , 執 為 實 法 。 此 二 法 執 粗 故 易 斷 ,

入 初 地 時 , 觀 一 切 法 法 空 真 如 即 能 除 滅 。

講 解 : 以 上 講 的 是 俱 生 法 執 , 現 在 講 分 別 法 執 。 分 別 法 執 如 何 生 起 ? 它 不 但 有 無 始 熏

習 的 內 因 , 也 得 由 現 在 增 上 的 外 緣 。 它 不 是 與 身 俱 生 , 而 是 由 後 天 的 師 友 邪 教 ,

及 自 己 的 邪 思 維 邪 分 別 , 然 後 才 能 夠 生 起 , 所 以 名 分 別 法 執 。 分 別 法 執 , 唯 在

第 六 意 識 中 有 , 餘 識 中 無 。 這 也 有 二 種 , 一 種 是 因 為 聽 了 邪 教 所 說 五 蘊 、 十 二

處 、 十 八 界 的 種 種 法 相 , 生 起 了 自 心 的 相 分 境 , 就 分 別 計 度 這 相 分 境 以 為 是 實

法 。 二 種 是 聽 了 邪 教 所 說 , 如 數 論 師 的 自 性 冥 諦 ; 勝 論 師 的 六 句 義 等 種 種 法 相 ,

生 起 了 自 心 的 相 分 境 , 就 分 別 計 度 這 相 分 境 , 以 為 是 實 法 了 。 這 二 種 分 別 法 執 ,

行 相 此 較 粗 猛 , 所 以 也 比 較 容 易 斷 除 。 只 要 進 入 初 地 菩 薩 的 階 位 , 觀 察 一 切 法

Page 10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9 9

空 真 如 , 就 能 夠 除 滅 。 論 文 五 十 八 : 如 是 所 說 一 切 法 執 , 自 心 外 法 或 有 或 無 , 自 心 內 法 一 切 皆 有 。

是 故 法 執 皆 緣 自 心 所 現 似 法 , 執 為 實 有 。 然 似 法 相 從 緣 生 故 , 是 如

幻 有 。 所 執 實 法 , 妄 計 度 故 , 決 定 非 有 。 故 世 尊 說 : 慈 氏 當 知 , 諸

識 所 緣 , 唯 識 所 現 , 依 他 起 性 , 如 幻 事 等 。

講 解 : 像 前 面 所 說 的 一 切 法 執 , 如 果 不 是 自 己 內 心 所 變 之 法 , 那 或 者 有 相 分 、 或 者 無

有 相 分 , 則 不 一 定 。 如 果 是 從 自 己 內 心 所 變 之 法 , 那 一 定 都 有 相 分 。 因 此 之 故 ,

所 有 的 一 切 法 執 , 都 是 緣 自 心 所 變 現 的 相 分 境 , 而 自 己 不 知 道 是 自 心 之 所 變

現 , 就 執 著 這 似 是 而 非 的 法 相 以 為 是 實 有 。 然 而 一 切 似 有 的 法 相 , 因 為 是 從 內

識 種 子 因 緣 所 生 , 所 以 是 如 幻 假 有 , 至 於 所 執 著 的 心 外 實 法 , 那 完 全 是 虛 妄 計

度 , 決 定 的 沒 有 。

因 此 之 故 , 所 以 世 尊 在 ︽ 解 深 密 經 ︾ 裏 對 彌 勒 菩 薩 說 : 慈 氏 , 你 應 當 知 道 ,

我 們 每 人 心 識 所 緣 的 境 界 , 並 不 是 什 麼 心 外 實 法 , 其 實 還 是 從 自 己 心 識 變 現 出

來 的 , 完 全 是 依 托 眾 緣 的 依 他 起 法 , 有 如 幻 事 一 樣 。

論 文 五 十 九 : 如 是 外 道 餘 乘 所 執 , 離 識 我 法 皆 非 實 有 。 故 心 、 心 所 , 決 定

Page 10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0 0

不 用 外 色 等 法 為 所 緣 緣 , 緣 用 必 依 實 有 體 故 。 現 在 彼 聚 心 、 心 所 法 ,

非 此 聚 識 親 所 綠 緣 。 如 非 此 所 緣 , 他 聚 攝 故 。 講 解 : 像 以 上 這 些 外 道 和 小 乘 , 他 們 所 執 著 的 離 開 心 識 以 外 的 我 、 法 , 那 都 不 是 實 有 。

因 此 我 們 知 道 , 各 人 的 心 王 心 所 , 決 定 不 用 心 識 以 外 的 色 等 塵 境 , 作 為 前 五 識

的 所 緣 緣 。 因 為 所 緣 緣 的 作 用 , 必 須 依 托 著 內 識 實 有 的 自 體 分 , 決 定 不 緣 遍 計

所 執 的 假 法 。

八 識 的 心 、 心 所 法 , 各 為 一 聚 。 例 如 眼 識 的 心 王 心 所 為 一 聚 , 耳 識 的 心 王 心

所 亦 為 一 聚 , 二 聚 相 望 為 彼 聚 、 此 聚 。 餘 可 類 推 。 若 在 凡 夫 , 以 第 六 意 識 為 此

聚 , 餘 七 識 為 彼 聚 。 因 意 識 可 通 緣 餘 七 , 而 餘 七 不 能 互 緣 。 若 在 聖 人 , 則 可 互

緣 。

譬 如 眼 識 一 聚 的 心 王 心 所 , 決 定 不 能 作 耳 識 的 親 所 緣 緣 , 而 耳 識 一 聚 的 心 王

心 所 , 也 不 能 作 鼻 識 的 親 所 緣 緣 , 何 以 故 呢 ? 因 為 親 所 緣 緣 , 必 定 要 各 識 自 己

所 變 的 相 分 , 才 是 各 識 自 己 見 分 的 親 所 緣 緣 。 如 果 是 他 一 聚 心 所 攝 的 聲 音 , 決

定 不 是 眼 能 所 見 。 鼻 識 所 攝 的 香 臭 , 也 不 是 耳 識 所 能 聽 到 。 因 此 , 論 文 中 說 :

如 非 所 緣 , 他 聚 攝 故 。

Page 10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1 0 1

論 文 六 十 : 同 聚 心 所 , 亦 非 親 所 緣 , 自 體 異 故 如 餘 非 所 取 。 由 此 應 知 實

無 外 境 , 唯 有 內 識 似 外 境 生 。 是 故 契 經 伽 他 中 說 : 如 愚 所 分 別 , 外

境 實 皆 無 , 習 氣 擾 濁 心 , 故 似 彼 而 轉 。

講 解 : 不 但 各 聚 識 的 心 、 心 所 法 , 不 能 互 為 親 所 緣 緣 , 就 是 同 聚 識 的 心 所 法 , 也 不 能

為 同 聚 識 的 親 所 緣 緣 。 倒 如 : 眼 聚 識 不 能 親 緣 眼 聚 識 的 心 所 法 , 耳 聚 識 不 能 親

緣 耳 聚 識 的 心 所 法 。 因 為 心 所 法 的 作 用 , 與 心 的 自 體 有 異 故 。 好 像 不 是 自 心 所

取 的 其 他 餘 法 一 樣 。

由 於 前 面 種 種 道 理 , 應 當 知 道 , 實 在 沒 有 我 、 法 等 外 境 , 唯 有 內 識 所 變 現 的

相 分 , 好 像 外 境 生 起 一 樣 。 所 以 佛 在 ︽ 密 嚴 經 ︾ 中 有 伽 他 說 : 愚 癡 凡 夫 所 分 別

的 一 切 外 境 , 都 不 是 實 有 , 而 是 由 無 始 時 來 的 習 氣 , 擾 亂 了 我 們 自 心 , 好 像 有

外 境 轉 起 似 的 , 其 實 唯 是 自 心 的 妄 現 境 界 , 那 有 實 在 的 外 境 呢 ?

第 五 章 釋 難 破 執 . 釋 外 妨 難

論 文 一 : 有 作 是 難 : 若 無 離 識 實 我 、 法 者 , 假 亦 應 無 , 謂 假 必 依 真 事 似 事

共 法 而 立 。 如 有 真 火 , 有 似 火 人 , 有 猛 、 赤 法 , 乃 可 假 說 此 人 為 火 。

假 說 牛 等 應 知 亦 然 。 我 法 若 無

Page 10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0 2

, 依 何 假 說 ? 無 假 說 故 , 似 亦 不 成 。 如 何 說 心 , 似 外 境 轉 。 講 解 : 有 外 人 作 此 問 難 : 你 們 唯 識 家 說 , 離 開 心 識 之 外 , 沒 有 實 我 實 法 。 倘 若 沒 有 離

識 的 實 我 、 實 法 , 那 麼 假 我 假 法 也 應 當 沒 有 。 因 為 假 法 必 須 依 托 真 事 、 似 事 、

共 法 這 三 個 條 件 才 能 建 立 。 例 如 : 先 要 有 一 種 真 火 , 然 後 才 有 似 火 性 的 人 。 性

凶 猛 而 赤 色 , 才 可 以 假 說 這 是 火 性 之 人 。 假 說 牛 等 , 也 是 這 樣 。 要 有 真 牛 的 凶

猛 和 愚 蠢 , 恰 好 有 人 也 同 牛 一 樣 , 才 可 說 此 人 似 牛 。 ︵ 註 : 真 事 , 指 實 我 實 法 。

似 事 指 似 我 似 法 。 猛 赤 法 , 猛 指 火 的 烈 焰 , 赤 指 火 的 顏 色 , 牛 指 猛 性 。 ︶

假 我 假 法 , 必 依 實 我 實 法 而 有 , 如 果 一 定 說 沒 有 實 我 實 法 , 那 假 我 假 法 也 就

不 能 成 立 了 。 假 既 沒 有 , 似 亦 不 立 , 那 你 為 什 麼 要 說 心 似 外 境 轉 起 呢 ?

論 文 二 : 彼 難 非 理 , 離 識 我 法 前 已 破 故 。 依 類 依 實 , 假 說 火 等 , 俱 不 成 故 。

依 類 假 說 , 理 且 不 成 , 猛 、 赤 等 德 , 非 類 有 故 。 若 無 共 德 而 假 說 彼 ;

應 亦 於 水 等 , 假 說 火 等 名 。

講 解 : 論 主 駁 斥 曰 , 你 們 所 設 的 問 難 , 在 道 理 上 不 對 , 因 為 你 們 所 說 的 , 離 開 心 識 之

外 , 有 一 個 實 我 實 法 , 這 前 面 已 經 破 了 。 其 實 你 們 說 依 似 , 並 不 是 依 似 , 只 可

說 依 類 。 你 說 的 依 真 , 不 是 依 真 , 只 可 說 依 實 。 實 是 俗 事 。 因 為 是 依 類 依 事 ,

Page 10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1 0 3

才 說 火 等 牛 等 , 也 是 不 能 成 立 。 ︵ 註 : 依 類 , 就 是 指 似 事 和 共 法 而 言 , 因 為 似

事 、 共 法 , 必 依 類 故 , 如 人 類 的 正 報 相 似 , 依 報 相 共 。 依 實 , 就 是 指 真 事 而 言 ,

因 真 事 必 依 實 體 故 。 如 實 有 火 體 , 方 名 真 火 。 這 是 上 文 外 人 問 難 時 , 所 謂 假 事

必 須 依 據 的 三 個 條 件 。 ︶ 依 類 假 說 , 在 道 理 不 能 成 立 。 因 為 猛 、 赤 等 法 僅 是 火 德 , 而 不 是 同 異 類 俱 有

的 共 德 。 若 於 不 共 火 德 的 人 類 , 而 可 假 說 彼 人 似 火 , 那 就 應 當 也 可 以 假 說 水 名

為 火 了 。 這 樣 依 類 假 說 的 理 , 如 何 能 夠 成 立 ?

論 文 三 : 若 謂 猛 等 , 雖 非 類 德 , 而 不 相 離 , 故 可 假 說 。 此 亦 不 然 。 人 類 猛

等 , 現 見 亦 有 互 相 離 故 。 類 既 無 德 , 又 互 相 離 。 然 有 於 人 , 假 說 火

等 。 故 知 假 說 不 依 類 成 。

講 解 : 如 果 你 說 , 人 之 猛 、 赤 , 雖 然 不 能 同 火 德 相 類 , 但 是 猛 、 赤 二 法 , 決 不 相 離 。

如 人 色 赤 者 必 性 猛 , 而 性 猛 者 其 色 必 赤 , 故 可 假 說 此 人 為 火 性 。 這 種 說 法 也 是

不 對 , 因 為 人 類 猛 、 赤 , 不 一 定 相 同 。 我 們 常 看 見 , 赤 色 者 , 他 的 性 不 一 定 猛 ;

或 性 雖 猛 而 色 不 一 定 赤 , 所 以 猛 、 赤 , 也 是 相 離 的 。

人 同 火 雖 然 是 有 類 , 然 而 無 火 之 德 , 並 且 猛 、 赤 有 時 候 亦 是 互 相 分 離 的 。 但

Page 10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0 4

是 有 許 多 人 , 也 可 以 假 說 他 是 火 人 。 因 此 我 們 知 道 , 假 說 , 不 一 定 是 依 類 而 成 。 論 文 四 : 依 實 假 說 , 理 亦 不 成 。 猛 、 赤 等 德 , 非 共 有 故 。 謂 猛 、 赤 等 在 火

在 人 , 其 體 各 別 , 所 依 異 故 , 無 共 假 說 , 有 過 同 前 。

講 解 : 前 面 依 類 假 說 的 理 不 成 , 此 處 依 實 假 說 的 理 亦 不 成 。 因 為 猛 、 赤 等 , 並 非 火 性

人 共 有 之 故 。 假 定 一 個 猛 赤 德 , 是 一 部 分 在 火 , 一 部 分 在 人 , 可 以 說 是 共 法 。

唯 其 是 共 法 , 才 可 以 依 真 火 之 猛 赤 , 假 說 人 的 猛 赤 似 火 。 今 此 猛 赤 德 , 但 在 火

而 不 在 人 , 其 非 共 法 可 知 。 這 是 因 為 火 是 火 , 人 是 人 , 火 與 人 的 體 既 各 別 , 所

依 的 法 自 然 也 就 不 同 了 。 如 此 猛 赤 既 非 火 人 共 法 , 這 依 而 假 說 的 過 失 , 豈 不 是

如 前 面 說 水 為 火 是 一 樣 嗎 ?

論 文 五 : 若 謂 人 火 德 相 似 故 , 可 假 說 者 , 理 亦 不 然 。 說 火 在 人 , 非 在 德 故 。

由 此 假 說 , 不 依 實 成 。

講 解 : 假 設 你 又 說 : 人 和 火 的 德 , 雖 不 共 其 猛 、 赤 , 卻 也 不 無 相 似 之 處 , 故 可 假 說 此

人 似 火 。 這 道 理 也 不 對 , 因 為 必 須 在 人 的 體 上 , 也 有 火 的 猛 赤 , 然 後 才 可 以 假

說 火 似 人 。 並 非 毫 無 理 由 的 在 人 的 德 上 說 有 似 火 之 處 。 試 想 人 是 有 情 , 火 是 無

情 , 此 二 者 的 德 如 何 能 夠 相 似 ? 所 以 我 們 知 道 , 假 說 不 一 定 是 要 依 實 事 而 成 。

Page 10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1 0 5

論 文 六 : 又 , 假 必 依 真 事 立 者 , 亦 不 應 理 。 真 謂 自 相 , 假 智 及 詮 俱 非 境 故 。

謂 假 智 詮 , 不 得 自 相 。 唯 於 諸 法 共 相 而 轉 。 亦 非 離 此 有 別 方 便 , 設

施 自 相 為 假 所 依 。 然 假 智 詮 必 依 聲 起 , 聲 不 及 處 此 便 不 轉 。 能 詮 、

所 詮 俱 非 自 相 。 故 知 假 說 , 不 依 實 事 。

講 解 : 如 果 你 們 說 : 假 法 必 依 真 事 而 建 立 , 這 種 道 理 不 能 成 立 。 因 為 真 事 是 非 證 莫 知

的 諸 法 自 相 , 不 是 假 智 詮 的 分 別 言 說 所 能 及 的 心 外 之 境 。 也 就 是 說 , 假 智 詮 的

分 別 言 說 , 不 可 能 達 到 自 相 的 境 地 , 只 能 在 諸 法 的 共 相 上 展 轉 生 起 。 例 如 : 有

為 法 以 局 於 色 、 心 等 的 一 法 為 自 相 , 統 攝 色 心 等 法 的 生 、 住 、 異 、 滅 等 理 為 共

相 。 色 法 又 分 十 一 處 , 以 局 於 一 處 為 自 相 , 統 攝 十 一 處 的 根 境 等 為 共 相 : 乃 至

每 一 事 物 又 分 許 多 極 微 , 以 局 於 每 一 極 微 為 自 相 , 統 攝 一 切 極 微 的 事 物 為 共

相 : 如 是 展 轉 至 不 可 分 別 的 言 說 為 自 相 , 尚 可 分 別 言 說 的 極 微 為 共 相 。 據 此 推

論 , 自 相 就 是 共 相 : 共 相 就 是 自 相 : 自 既 非 自 : 共 亦 非 共 , 都 無 實 體 , 不 過 以

假 智 詮 的 分 別 言 說 為 共 相 , 離 分 別 言 說 為 自 相 。 實 則 無 所 謂 自 相 與 共 相 。 所 以

並 非 離 此 共 相 以 外 , 別 有 一 個 方 便 施 設 的 自 相 , 為 假 智 詮 所 依 托 。

然 而 假 智 詮 必 定 依 托 著 聲 音 才 能 夠 生 起 。 例 如 : 聞 雷 聲 而 起 對 雷 的 分 別 , 說

Page 10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0 6

之 為 雷 : 聞 他 人 說 雲 的 語 聲 , 而 起 對 雲 的 分 別 , 亦 說 之 為 雲 。 假 使 聲 音 達 不 到

的 地 方 , 這 假 智 詮 便 失 掉 了 分 別 言 說 的 作 用 而 不 能 轉 起 。 所 以 知 道 假 說 不 是 依

托 著 真 事 而 成 立 的 。

論 文 七 : 由 此 但 依 似 事 而 轉 。 似 謂 增 益 , 非 實 有 相 。 聲 依 增 益 似 相 而 轉 ,

故 不 可 說 假 必 依 真 。 是 故 彼 難 不 應 正 理 。

講 解 : 由 此 當 知 , 所 謂 假 說 並 不 是 依 真 事 轉 起 , 但 依 影 像 的 似 事 轉 起 。 什 麼 叫 做 似 事 ,

謂 似 事 本 無 , 不 過 在 自 相 上 增 添 了 一 個 並 非 實 有 而 執 為 實 有 的 妄 相 , 名 為 似 事

而 已 。 能 詮 的 聲 , 就 是 依 托 這 似 相 而 轉 起 的 。 以 此 原 因 , 所 以 不 可 說 假 必 依 真

立 。 也 因 此 之 故 , 你 們 小 乘 等 的 種 種 問 難 , 不 應 道 理 。

論 文 八 : 然 依 識 變 , 到 遣 妄 執 真 實 我 法 , 說 假 似 言 。 由 此 契 經 伽 他 中 說 :

為 對 遣 愚 夫 , 所 執 實 我 法 ; 故 於 識 所 變 , 假 說 我 法 名 。

講 解 : 然 而 假 說 雖 不 依 真 , 卻 知 是 依 托 自 識 所 變 的 見 、 相 二 分 。 為 對 治 遣 除 愚 夫 外 道

等 , 虛 妄 執 著 的 真 實 我 、 法 故 , 所 以 才 隨 情 假 說 似 我 、 似 法 的 名 言 。 因 此 ︽ 厚

嚴 經 ︾ 的 偈 頌 這 樣 說 : ﹁ 為 了 判 治 遣 除 愚 者 所 妄 執 的 真 實 我 、 法 , 所 以 依 據 一

切 都 是 識 變 的 道 理 , 假 說 我 、 法 之 名 。 ﹂

Page 10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1 0 7

第 六 章 彰 能 變 體 論 文 一 : 識 所 變 相 , 雖 無 量 種 ; 而 能 變 識 , 類 別 唯 三 。 一 謂 異 熱 , 即 第 八

識 , 多 異 熟 性 故 。 二 謂 思 量 , 即 第 七 識 , 恆 審 思 量 故 。 三 謂 了 境 ,

即 前 六 識 , 了 境 相 粗 故 , 及 言 顯 六 合 為 一 種 。

講 解 : 頌 文 彰 能 變 體 一 頌 , 首 句 ﹁ 此 能 變 唯 三 ﹂ , 謂 由 識 所 變 的 相 分 雖 然 無 量 無 數 ,

而 能 變 之 識 , 分 別 起 來 , 卻 只 有 三 類 , 就 是 ﹁ 謂 異 熟 思 量 , 及 了 別 境 識 ﹂ 。

第 一 類 能 變 識 的 名 字 , 叫 做 異 熟 識 , 此 識 舊 譯 為 果 報 識 , 新 譯 為 異 熟 識 。 什

麼 叫 做 異 熟 呢 , 異 熟 攝 有 三 義 。 一 者 異 時 而 熟 , 即 有 情 所 造 作 的 善 惡 之 業 , 由

造 業 到 果 熟 受 報 , 要 經 過 相 當 的 時 間 。 或 隔 生 而 熟 , 或 二 三 生 而 熟 , 由 造 業 到

成 果 的 時 間 不 同 , 曰 異 時 而 熟 。 這 有 如 果 樹 上 結 的 果 子 , 由 開 花 結 果 , 到 果 子

成 熟 , 要 經 過 相 當 的 時 間 , 這 叫 異 時 而 熟 。 二 者 變 異 而 熟 , 有 情 由 造 業 到 受 果 ,

既 然 隔 世 , 因 望 於 果 , 其 性 質 必 有 變 異 , 曰 變 異 而 熟 。 譬 如 水 果 , 由 初 結 果 到

完 全 成 熟 , 味 道 上 必 有 變 異 , 這 叫 變 異 而 熟 。 三 者 異 類 而 熟 , 有 情 造 作 善 惡 諸

業 , 善 業 感 樂 果 , 惡 業 感 苦 果 。 而 苦 樂 之 果 非 善 非 惡 , 是 無 記 性 , 此 無 記 之 果

對 善 惡 之 因 而 言 , 是 異 類 而 熟 。 譬 如 江 河 溪 澗 之 水 , 性 質 各 異 , 但 流 入 大 海 時 ,

Page 11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0 8

就 混 同 一 味 了 , 這 叫 異 類 而 熟 。

這 異 熟 果 報 的 第 八 識 , 是 過 去 所 造 的 種 種 業 因 , 承 受 現 世 業 果 的 總 報 主 , 它

的 異 熟 性 , 除 佛 之 外 , 遍 通 於 異 生 、 二 乘 有 學 、 無 學 、 菩 薩 十 地 , 所 以 說 是 ﹁ 多

異 熟 性 ﹂ 。 第 二 類 能 變 識 的 名 字 , 叫 做 思 量 識 。 思 是 思 慮 , 量 是 度 量 。 這 思 量 就 是 第 七

識 的 意 義 。 因 為 第 八 識 的 思 量 , 是 恆 而 非 審 的 思 量 ; 第 六 識 的 思 量 , 是 審 而 非

恆 的 思 量 , 前 五 識 的 思 量 , 是 非 恆 非 審 的 思 。 唯 獨 第 七 識 的 思 量 , 通 於 有 漏 、

無 漏 , 恆 常 審 思 著 ﹁ 我 ﹂ 。 其 思 量 的 功 用 , 勝 於 餘 識 , 所 以 說 是 ﹁ 恆 審 思 量 ﹂ 。

第 三 類 能 變 識 的 名 字 , 叫 做 了 別 境 識 。 了 是 了 解 , 別 是 分 別 , 境 就 是 境 相 。

這 了 解 分 別 境 相 , 就 是 前 六 識 的 作 用 。 因 為 前 六 識 , 都 是 以 了 別 粗 境 為 功 能 。

所 以 說 是 ﹁ 了 別 相 粗 ﹂ 。 它 不 同 於 但 了 細 境 的 七 、 八 二 識 。 所 以 把 它 們 合 併 起

來 為 ﹁ 了 境 ﹂ 的 一 種 。

論 文 二 : 此 三 皆 名 能 變 識 者 , 能 變 有 二 種 。 一 因 能 變 , 謂 第 八 識 中 等 流 、

異 熟 二 因 習 氣 。 等 流 習 氣 , 由 七 識 中 , 善 、 惡 、 無 記 ,熏 令 生 長 ;

異 熱 習 氣 , 由 六 識 中 , 有 漏 善 惡 ,熏 令 生 長 。 二 果 能 變 , 謂 前 二 種

Page 11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1 0 9

習 氣 力 故 , 有 八 識 生 , 現 種 種 相 。 講 解 : 前 面 說 異 熟 、 思 量 、 了 境 這 三 類 識 , 所 以 都 叫 做 能 變 識 者 , 因 為 它 們 有 二 種 能

變 的 功 用 , 稱 為 因 能 變 和 果 能 變 。 因 , 是 第 八 識 所 藏 能 生 現 果 的 種 子 。 等 流 ,

是 相 似 為 等 ; 同 類 為 流 。 習 氣 , 是 由 過 去 世 熏 習 所 成 的 氣 分 , 也 就 是 種 子 的 別

名 。

所 謂 ﹁ 因 能 變 ﹂ , 就 是 第 八 識 裏 , 有 兩 種 習 氣 的 變 化 作 用 。 一 者 是 感 等 流 果

的 習 氣 , 是 由 前 七 識 裏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現 行 , 熏 於 第 八 識 , 令 三 性 種 子 , 或

始 生 或 生 長 而 成 ︵ 第 七 識 勢 用 微 弱 , 但 通 無 記 。 六 識 遍 通 三 性 ︶ 。 這 種 子 將 來

所 生 的 果 , 也 和 它 這 三 性 是 相 似 同 類 。 所 以 名 為 ﹁ 等 流 習 氣 ﹂ 。 二 者 是 感 異 熟

果 的 習 氣 , 是 由 前 六 識 裏 善 、 惡 二 性 現 行 , 熏 於 第 八 識 而 令 生 長 。 這 種 子 將 來

所 生 的 果 , 是 異 於 它 這 善 惡 二 性 的 無 記 性 。 所 以 名 為 ﹁ 異 熟 習 氣 ﹂ 。

前 七 識 現 行 法 , 是 前 因 之 果 , 也 是 後 果 之 因 , 此 處 但 舉 現 行 以 顯 因 變 , 非 為

果 變 。 所 謂 果 能 變 , 就 是 由 於 前 面 等 流 習 氣 能 變 之 力 , 使 第 八 識 及 前 六 識 的 無

記 異 熟 果 生 。 這 二 果 所 顯 的 見 、 相 二 分 , 色 、 心 差 別 , 所 以 說 ﹁ 現 種 種 相 ﹂ 。

這 二 種 習 氣 是 後 果 之 因 , 也 是 前 因 之 果 。 所 以 但 舉 二 種 習 氣 以 顯 果 變 , 非 為

Page 11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1 0

因 變 。 論 文 三 : 等 流 習 氣 , 為 因 緣 故 , 八 識 體 相 差 別 而 生 , 名 等 流 果 。 果 似 因 故 。

異 熟 習 氣 , 為 增 上 緣 , 感 第 八 識 , 酬 引 業 力 , 恆 相 續 故 , 立 異 熱 名 。

感 前 六 識 , 酬 滿 業 者 , 從 異 熟 起 , 名 異 熟 生 , 不 名 異 熟 , 有 間 斷 故 。

即 前 異 熱 及 異 熟 生 , 名 異 熟 果 , 果 異 因 故 。

講 解 : 以 等 流 習 氣 為 生 果 的 因 緣 , 使 八 識 的 自 體 分 , 與 見 、 相 二 分 , 生 起 千 差 萬 別 的

現 行 果 法 ; 這 種 因 緣 所 生 的 果 , 與 能 生 的 因 , 是 相 似 同 類 的 善 等 三 性 , 所 以 名

等 流 果 。

異 熟 習 氣 , 是 加 強 因 緣 勢 力 的 增 上 緣 。 它 有 兩 種 感 果 的 功 能 , 一 者 是 感 招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為 酬 答 其 一 生 所 造 的 主 要 善 惡 業 因 , 而 引 生 其 當 來 應 得 的 五 趣 總

報 果 。 這 種 ﹁ 酬 引 業 力 ﹂ , 無 始 以 來 相 續 不 斷 , 所 謂 ﹁ 恆 轉 如 瀑 流 ﹂ 。 因 此 ,

其 名 曰 ﹁ 異 熟 ﹂ 。 二 者 感 招 前 六 識 , 為 酬 答 其 一 般 性 的 善 惡 業 因 , 而 圓 滿 其 當

來 在 五 趣 中 , 應 得 的 身 體 強 弱 、 壽 命 長 短 、 貧 富 貴 賤 等 的 別 報 果 。 這 種 ﹁ 酬 滿

業 者 ﹂ , 因 為 是 間 斷 的 從 異 熟 生 起 , 所 以 名 ﹁ 異 熟 生 ﹂ , 而 不 名 ﹁ 異 熟 ﹂ 。 即

此 第 八 識 的 異 熟 , 及 前 六 識 的 異 熟 生 , 都 叫 做 異 熟 果 。 因 為 它 們 的 因 是 善 、 惡 ,

Page 11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一 篇 釋 歸 敬 頌 . 釋 難 破 執 . 標 宗 歸 識 . 彰 能 變 體 1 1 1

果 是 無 記 , 果 異 因 故 。 論 文 四 : 此 中 且 說 我 愛 執 藏 , 持 雜 染 種 , 能 變 果 識 , 名 為 異 熟 。 非 謂 一 切 。

講 解 : 以 上 所 說 的 異 熟 果 , 雖 然 牽 涉 到 第 八 識 及 前 六 識 的 關 係 , 實 際 上 是 說 我 愛 執 藏 ,

持 雜 染 種 子 , 能 變 現 行 果 法 的 第 八 識 名 真 異 熟 。 並 不 是 說 連 前 六 識 異 熟 生 的 一

切 業 感 , 都 叫 真 異 熟 。

Page 11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1 2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 本 篇 頌 文 : 初 阿 賴 耶 識 , 異 熟 一 切 種 , 不 可 知 執 受 , 處 了 常 與 觸 , 作 意 受 想 思 , 相

應 唯 捨 受 , 是 無 覆 無 記 , 觸 等 亦 如 是 , 恆 轉 如 瀑 流 , 阿 羅 漢 位 捨 。 ︶ 第 一 章 三 相 門

論 文 一 : 雖 已 略 說 能 變 三 名 ; 而 未 廣 辨 能 變 三 相 。 且 初 能 變 ,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初 阿 賴 耶 識 , 異 熟 一 切 種 , 不 可 知 執 受 , 處 了 常 與 觸 , 作 意

受 想 思 , 相 應 唯 捨 受 , 是 無 覆 無 記 , 觸 等 亦 如 是 , 恆 轉 如 瀑 流 , 阿

羅 漢 位 捨 。

講 解 : 在 前 面 第 一 篇 中 , 詮 釋 了 ︽ 唯 識 三 十 頌 ︾ 的 六 句 頌 文 , 即 : ﹁ 由 假 說 我 法 , 有

種 種 相 轉 ; 彼 依 識 所 變 。 此 能 變 唯 三 , 謂 異 熟 思 量 , 及 了 別 境 識 。 ﹂ 以 上 的 一

頌 半 頌 文 , 僅 是 略 標 論 宗 , 尚 未 講 到 正 論 。 在 略 標 論 宗 中 , 僅 詮 釋 了 三 能 變 的

名 稱 , 還 沒 有 把 三 種 能 變 識 的 相 狀 作 詳 細 的 分 析 。 現 在 先 講 初 能 變 識 。 論 主 假

設 外 人 問 難 之 辭 , 曰 : ﹁ 且 初 能 變 , 其 相 云 何 ﹂ 。 論 主 以 頌 文 來 回 答 。 頌 文 共

十 句 , 即 : ﹁ 初 阿 賴 耶 識 , 異 熟 一 切 種 , 不 可 知 執 受 , 處 了 常 與 觸 , 作 意 受 想

Page 11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1 3

思 , 相 應 唯 捨 受 , 是 無 覆 無 記 , 觸 等 亦 如 是 , 恆 轉 如 瀑 流 , 阿 羅 漢 位 捨 。 ﹂ 古

人 解 釋 初 能 變 的 阿 賴 耶 識 , 是 以 ﹁ 八 段 十 義 ﹂ 科 分 。 十 義 又 稱 十 門 , 這 十 門 是 :

1 . 自 相 門 : 初 阿 賴 耶 識 。

2 . 果 相 門 : 異 熟 。 3 . 因 相 門 : 一 切 種 。

4 . 所 緣 門 : 不 可 知 ; 執 受 、 處 。

5 . 行 相 門 : 了 。

6 . 心 所 相 應 門 : 常 與 觸 、 作 意 、 受 、 想 、 思 相 應 。

7 . 五 受 相 應 門 : ︵ 相 應 ︶ 唯 捨 受 。

8 . 三 性 分 別 門 : 是 無 覆 無 記 。

9 . 因 果 譬 喻 門 : 恆 轉 如 瀑 流 。

10 . 伏 斷 位 次 門 : 阿 羅 漢 位 捨 。

在 十 門 中 , 如 果 把 自 相 門 、 果 相 門 、 因 相 門 合 併 為 一 , 就 稱 為 三 相 門 ; 再 把

所 緣 門 和 行 相 合 併 為 一 , 稱 為 所 緣 行 相 門 , 這 樣 就 成 為 八 段 。 八 段 是 就 頌 文 而

分 , 十 義 是 依 識 體 而 解 。 所 以 十 義 中 除 掉 ﹁ 心 所 例 同 門 ﹂ , 因 為 它 不 是 識 體 ,

Page 11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1 4

不 過 是 例 同 而 已 。 論 文 二 : 論 曰 , 初 能 變 識 , 大 小 乘 教 , 名 阿 賴 耶 。 此 識 具 有 能 藏 、 所 藏 、

執 藏 義 故 , 謂 與 雜 染 互 為 緣 故 ; 有 情 執 為 自 內 我 故 。 此 即 顯 示 初 能

變 識 所 有 自 相 , 攝 持 因 果 為 自 相 故 。 此 識 自 相 分 位 雖 多 , 藏 識 過 重

是 故 偏 說 。

講 解 : 這 一 段 論 文 , 是 十 門 中 的 自 相 門 , 即 ﹁ 初 阿 賴 耶 識 ﹂ 。 初 能 變 的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大 小 乘 聖 教 名 阿 賴 耶 。 阿 賴 耶 是 梵 語 音 譯 , 意 譯 為 ﹁ 藏 識 ﹂ , 藏 識 之 藏 有 三 種

義 , 即 能 藏 、 所 藏 、 執 藏 。 能 藏 、 所 藏 , 是 指 出 阿 賴 與 前 七 識 的 現 行 雜 染 等 法 ,

互 相 為 緣 而 得 名 。 如 以 阿 賴 耶 識 含 藏 雜 染 種 子 而 論 , 則 阿 賴 耶 是 能 藏 ; 如 以 雜

染 等 法 覆 藏 阿 賴 耶 識 而 論 , 則 阿 賴 耶 識 是 所 藏 。 執 藏 , 是 由 第 七 識 執 著 八 識 的

見 分 以 為 自 內 之 我 而 得 名 。 以 愛 著 我 故 , 又 名 ﹁ 我 愛 執 藏 ﹂ 。 以 上 所 說 , 就 是

顯 示 初 能 變 識 所 有 的 自 體 相 狀 , 自 體 相 狀 是 由 於 攝 持 因 果 而 成 的 。 能 藏 是 因 ;

所 藏 是 果 。 自 相 為 總 , 因 果 為 別 。 以 自 相 之 總 , 含 攝 因 果 之 別 ; 以 因 果 之 別 ,

依 持 自 相 之 總 。 所 以 說 是 ﹁ 攝 持 因 果 ﹂ 。 這 第 八 識 的 自 相 , 分 位 的 名 稱 雖 多 ,

然 而 以 阿 賴 耶 執 藏 的 過 失 最 重 , 重 於 異 熟 等 , 所 以 偏 說 阿 賴 耶 名 。

Page 11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1 5

論 文 三 : 此 是 能 引 諸 界 、 趣 、 生 , 善 不 善 業 異 熟 果 故 , 說 名 異 熱 。 離 此 ,

命 根 、 眾 同 分 等 , 恆 持 相 續 , 勝 異 熟 果 不 可 得 故 。 此 即 顯 示 初 能 變

識 所 有 果 相 , 此 識 果 相 雖 多 位 多 種 ; 異 熟 寬 不 共 , 故 偏 說 之 。

講 解 : 第 一 自 相 門 的 阿 賴 耶 , 已 如 上 說 。 現 在 該 講 第 二 果 相 門 了 。 果 相 門 即 是 ﹁ 異

熟 ﹂ 。 這 初 能 變 的 第 八 識 , 因 為 它 能 夠 牽 引 造 作 善 惡 之 業 的 眾 生 , 在 三 界 、 五

趣 、 四 生 中 輪 迴 , 去 受 那 異 時 而 熟 的 總 報 果 , 所 以 名 叫 異 熟 果 。 如 果 沒 有 阿 賴

耶 識 , 就 沒 有 命 根 、 眾 同 分 等 永 恆 相 續 生 死 的 殊 勝 真 異 熟 果 體 。 這 就 是 初 能 變

第 八 識 的 所 有 果 相 。 此 識 的 果 相 雖 有 多 位 多 種 , 以 ﹁ 異 熟 ﹂ 之 名 包 括 面 寬 , 且

能 夠 不 共 於 其 餘 諸 識 , 是 故 偏 說 。 ︵ 註 : 阿 賴 耶 識 可 以 分 為 三 位 , 即 我 愛 執 藏

現 行 位 、 善 惡 業 果 位 、 相 續 執 持 位 。 也 可 以 分 為 五 位 , 即 異 生 位 、 二 乘 有 學 位 、

三 乘 無 學 位 、 十 地 菩 薩 位 、 如 來 位 , 故 稱 多 位 。 此 識 具 有 離 繫 果 以 外 的 四 果 ,

即 異 熟 果 、 等 流 果 、 士 用 果 、 增 上 果 , 故 稱 多 種 。 ︶

論 文 四 : 此 能 執 持 諸 法 種 子 , 令 不 失 故 , 名 一 切 種 。 離 此 , 餘 法 能 遍 執 持

諸 法 種 子 不 可 得 故 。 此 即 顯 示 初 能 變 識 所 有 因 相 , 此 識 因 相 雖 有 多

種 , 持 種 不 共 , 是 故 偏 說 。

Page 11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1 6

講 解 : 三 種 相 的 前 二 種 , 為 自 相 、 果 相 , 已 如 上 說 。 現 在 講 第 三 因 相 門 的 ﹁ 一 切 種 ﹂ 。

這 初 能 變 的 第 八 識 , 因 為 它 能 執 持 世 、 出 世 間 諸 法 種 子 , 令 其 生 果 的 功 能 不 致

消 失 , 所 以 名 叫 ﹁ 一 切 種 識 ﹂ 。 小 乘 經 部 譬 喻 師 等 , 執 著 離 開 此 第 八 識 以 外 ,

別 有 所 謂 命 根 ︱ ︱ 壽 命 、 眾 同 分 ︱ ︱ 眾 生 的 共 報 , 窮 生 死 蘊 等 , 為 異 熟 果 。 然

而 , 在 以 上 所 執 中 , 求 之 於 恆 時 不 斷 , 生 滅 相 續 , 是 不 可 得 的 。 這 反 而 顯 示 了

唯 第 八 初 能 變 識 , 才 能 執 持 諸 法 種 子 。 ︵ 註 : 第 八 識 異 熟 識 的 因 相 , 在 唯 識 宗

的 十 因 中 , 異 熟 識 通 於 八 因 , 即 觀 待 因 、 牽 引 因 、 生 起 因 、 攝 受 因 、 引 發 因 、

定 異 因 、 同 事 因 、 不 相 違 因 。 ︶

論 文 五 : 初 能 變 識 , 體 相 雖 多 , 略 說 唯 有 如 是 三 相 。 一 切 種 相 , 應 更 分 別 。

講 解 : 初 能 變 識 的 體 相 , 隨 義 立 名 , 雖 有 多 種 ; 略 而 言 之 , 不 過 只 有 這 自 相 、 果 相 、

因 相 三 種 。 但 一 切 種 的 因 相 , 內 容 複 雜 , 應 該 更 詳 細 的 加 以 分 別 。

論 文 六 : 此 中 何 法 名 為 種 子 , 謂 本 識 中 , 親 生 自 果 , 功 能 差 別 。 此 與 本 識 ,

及 所 生 果 , 不 一 不 異 。 體 用 因 果 , 理 應 爾 故 。

講 解 : 外 人 問 曰 : 什 麼 叫 做 種 子 呢 ? 唯 識 家 答 : 第 八 根 本 識 裏 , 無 始 熏 習 的 親 因 , 生

起 了 各 種 不 同 的 現 行 果 法 , 這 生 果 的 不 同 功 能 , 就 叫 做 種 子 。 那 麼 這 種 子 與 本

Page 11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1 7

識 ︵ 第 八 識 ︶ , 及 其 所 生 的 果 法 , 是 一 呢 ! 是 異 呢 ? 答 曰 : 不 一 不 異 。 因 為 本

識 是 體 , 種 子 是 用 , 體 是 體 , 用 是 用 , 所 以 不 一 ; 但 體 是 此 用 之 體 , 用 是 此 體

之 用 , 體 不 離 用 , 用 不 離 體 , 所 以 非 異 。 再 者 , 種 子 與 現 行 之 間 , 種 子 是 因 ,

現 行 是 果 , 因 是 因 , 果 是 果 , 所 以 非 一 ; 但 因 是 此 果 之 因 , 果 是 此 因 之 果 , 這

體 用 因 果 的 關 係 , 在 道 理 上 就 是 如 此 。

論 文 七 : 雖 非 一 異 而 是 實 有 。 假 法 是 無 非 因 緣 故 。 此 與 諸 法 既 非 一 異 , 應

如 瓶 等 是 假 非 實 。 若 爾 , 真 如 應 是 假 有 , 許 則 便 無 真 勝 義 諦 。 然 諸

種 子 唯 依 世 俗 說 為 實 有 , 不 同 真 如 。

講 解 : 外 人 又 問 曰 : 這 種 子 與 本 識 , 及 其 所 生 的 果 , 既 然 是 因 緣 所 生 之 法 , 非 一 非 異 ,

那 不 就 如 瓶 、 缽 一 樣 的 假 法 嗎 ? 唯 識 家 回 答 曰 : 種 子 與 本 識 , 及 其 所 生 的 果 法 ,

雖 然 非 一 非 異 , 而 種 子 卻 有 實 體 做 生 法 的 因 緣 。 假 法 無 體 , 有 如 龜 毛 兔 角 , 因

為 它 不 是 生 法 的 因 緣 。 外 人 再 問 : 種 子 和 它 所 生 的 現 行 法 , 既 然 都 是 因 緣 所 生 ,

非 一 非 異 , 那 就 應 當 如 瓶 、 缽 一 樣 是 假 非 實 。 因 為 瓶 缽 等 的 假 色 法 , 也 是 以 極

微 為 因 緣 , 而 非 一 非 異 啊 。

論 主 反 詰 曰 : 假 使 非 一 非 異 的 法 , 都 是 假 有 的 話 , 那 麼 真 如 法 性 , 也 與 諸 法

Page 12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1 8

是 非 一 非 異 , 難 道 說 真 如 也 是 假 有 嗎 ? 若 說 真 如 是 假 有 , 那 真 勝 義 諦 不 是 就 沒

有 了 嗎 ? 如 果 沒 有 勝 義 諦 , 試 問 依 什 麼 修 行 成 佛 呢 ?

再 者 , 第 八 識 中 的 一 切 種 子 , 依 世 俗 諦 , 說 為 實 有 ; 若 依 勝 義 諦 說 , 便 成 了

虛 妄 假 法 。 因 為 它 不 同 於 真 如 、 在 真 俗 二 諦 上 都 是 實 有 。 真 如 不 但 是 世 俗 諦 的

勝 義 諦 , 而 且 是 勝 義 諦 的 勝 義 諦 , 這 是 應 當 加 以 區 別 的 。

論 文 八 : 種 子 雖 依 第 八 識 體 , 而 是 此 識 相 分 非 餘 ; 見 分 恆 取 此 為 境 故 。

講 解 : 種 子 雖 然 是 依 於 第 八 識 之 體 , 但 它 只 是 第 八 識 的 相 分 , 而 不 是 見 分 , 因 為 見 分

恆 常 緣 取 相 分 以 為 外 境 。

論 文 九 : 諸 有 漏 種 與 異 熟 識 , 體 無 異 故 , 無 記 性 攝 。 因 果 俱 有 善 等 性 故 ,

亦 名 善 等 。 諸 無 漏 種 , 非 異 熟 識 性 所 攝 故 。 因 果 俱 是 善 性 攝 故 , 唯

名 為 善 。

若 爾 , 何 故 決 擇 分 說 , 二 十 二 根 , 一 切 皆 有 異 熟 種 子 , 皆 異 熟

生 ? 雖 名 異 熱 , 而 非 無 記 。 依 異 熱 故 , 名 異 熟 種 。 異 性 相 依 ,

如 眼 等 識 。 或 無 漏 種 , 由熏 習 力 , 轉 變 成 熟 , 立 異 熟 名 . 非 無

Page 12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1 9

記 性 所 攝 異 熟 。 講 解 : 這 是 以 三 性 來 判 別 第 八 識 中 的 種 子 。 第 八 識 中 的 種 子 , 分 為 有 漏 、 無 漏 二 類 。

其 中 有 漏 種 子 與 異 熟 識 , 其 體 性 本 來 沒 有 差 別 , 都 是 非 善 非 惡 的 無 記 性 。 但 由

於 能 熏 的 現 因 , 或 所 結 的 現 果 , 都 有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 所 以 這 種 子 也 可 以 稱

為 善 、 惡 、 無 記 種 子 。 至 於 無 漏 種 子 , 因 為 不 是 無 記 性 的 異 熟 識 所 攝 , 因 果 俱

屬 善 性 之 故 , 所 以 只 能 名 之 為 善 , 不 名 不 善 或 無 記 。

這 時 外 人 又 問 曰 : 如 果 是 這 樣 的 話 , 為 什 麼 瑜 伽 決 擇 分 說 : 二 十 二 根 ︱ ︱ 無

論 是 前 十 九 有 漏 根 , 後 三 無 漏 根 , 都 是 異 熟 種 子 , 都 是 異 熟 識 所 生 呢 ? ︵ 註 :

二 十 二 根 , 根 者 能 生 之 義 , 是 促 進 增 生 作 用 的 根 本 , 如 眼 根 能 生 眼 識 等 。 二 十

二 根 是 : 眼 根 、 耳 根 、 鼻 根 、 舌 根 、 身 根 、 意 根 、 女 根 、 男 根 、 命 根 、 苦 根 、

樂 根 、 憂 根 、 喜 根 、 捨 根 、 信 根 、 精 進 根 、 念 根 、 定 根 、 慧 根 、 未 知 當 知 根 、

已 知 根 、 具 知 根 。 ︶

唯 識 家 回 答 說 : 那 些 無 漏 種 子 , 雖 然 名 叫 異 熟 , 而 性 非 無 記 , 由 於 所 依 的 識

是 異 熟 , 故 稱 異 熟 種 , 並 不 是 和 異 熟 識 同 一 體 性 。 這 異 性 相 依 , 好 像 通 於 三 性

的 眼 識 , 依 附 著 無 記 的 眼 根 , 而 名 眼 識 似 的 。 識 依 根 是 這 樣 , 種 子 依 於 識 也 是

Page 12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2 0

這 樣 。 若 約 新 熏 一 邊 說 : 無 漏 種 子 , 由 熏 習 的 力 量 , 展 轉 變 異 到 成 熟 的 現 行 果

法 時 , 也 立 名 叫 做 異 熟 。 但 這 並 不 是 無 記 性 所 攝 的 異 熟 。 論 文 十 : 此 中 有 義 , 一 切 種 子 皆 本 性 有 , 不 從熏 生 , 由熏 習 力 但 可 增 長 。

如 契 經 說 : 一 切 有 情 , 無 始 時 來 , 有 種 種 界 , 如 惡 叉 聚 , 法 爾 而 有 :

界 即 種 子 差 別 名 故 。 又 契 經 說 : 無 始 時 來 界 , 一 切 法 等 依 。 界 是 因

義 。 瑜 伽 亦 說 : 諸 種 子 體 , 無 始 時 來 , 性 雖 本 有 , 而 由 染 淨 新 所熏

發 。 諸 有 情 類 無 始 時 來 , 若 般 涅 槃 法 者 , 一 切 種 子 皆 悉 具 足 ; 不 般

涅 槃 法 者 , 便 闕 三 種 菩 提 種 子 。 如 是 等 文 , 誠 證 非 一 。

講 解 : 種 子 從 何 而 來 呢 ? 這 在 十 大 論 師 中 , 有 護 月 、 難 陀 、 護 法 三 家 不 同 的 主 張 。 第

一 家 護 月 論 師 等 , 認 為 一 切 種 子 , 無 論 有 漏 無 漏 , 都 是 本 來 就 有 的 , 並 不 是 從

現 行 的 熏 習 而 生 。 經 論 上 雖 然 也 說 由 熏 習 而 有 , 但 那 是 指 增 長 而 言 , 並 不 是 本

來 沒 有 , 從 今 熏 習 就 有 了 。 因 為 熏 習 的 勢 力 , 只 能 達 到 使 種 子 增 長 , 而 不 能 使

種 子 從 無 而 有 。 說 種 子 ﹁ 皆 本 性 有 , 不 從 熏 生 ﹂ , 在 經 論 上 是 有 其 根 據 的 。 如

︽ 無 盡 意 經 ︾ 上 說 : ﹁ 一 切 有 情 , 無 始 時 來 , 有 種 種 界 , 如 惡 叉 聚 , 法 爾 而 有 ﹂ 。

界 , 是 種 子 的 別 名 。 也 就 是 說 : 從 無 始 時 來 , 這 種 子 好 像 惡 叉 果 ︵ 註 : 印 度 的

Page 12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2 1

一 種 毒 果 , 落 地 聚 在 一 處 ︶ 似 的 , 是 法 爾 自 然 而 有 的 。 此 外 ︽ 阿 毘 達 摩 經 ︾ 上

說 : ﹁ 無 始 時 來 界 , 一 切 法 等 依 ﹂ ︵ 註 : 阿 毗 達 磨 經 中 的 偈 子 : 無 始 時 來 界 ,

一 切 法 等 依 , 由 此 有 六 趣 , 及 涅 槃 證 得 。 阿 毗 達 磨 經 中 土 未 譯 。 ︶ 界 是 因 義 ,

也 就 是 種 子 的 別 名 。 這 就 是 說 : 無 始 時 來 , 這 種 子 就 為 一 切 現 行 法 等 所 依 持 ︵ 由

種 子 生 起 現 行 ︶ 。 不 但 佛 經 上 如 此 說 , 就 是 ︽ 瑜 伽 師 地 論 ︾ 上 也 這 樣 說 : 一 切

種 子 的 體 性 , 雖 是 無 始 本 有 , 而 要 由 染 淨 二 種 現 行 緣 法 的 熏 習 , 才 能 熏 發 為 有

漏 無 漏 二 種 現 行 果 法 。 一 切 有 情 自 無 始 時 來 , 假 使 有 入 無 餘 涅 槃 可 能 , 那 便 是

它 具 足 了 一 切 有 漏 無 漏 的 種 子 ; 假 使 沒 有 入 涅 槃 的 可 能 , 那 便 是 它 缺 少 了 聲

聞 、 緣 覺 、 佛 的 三 種 菩 提 種 子 。 然 而 一 切 眾 生 皆 當 成 佛 , 可 見 有 、 無 漏 種 , 都

是 本 有 , 就 看 它 受 熏 的 現 緣 是 染 是 淨 , 來 決 定 它 生 死 或 涅 槃 的 成 果 了 。 像 這 種

子 本 有 的 引 文 , 經 論 中 很 多 , 非 此 一 說 。

論 文 十 一 : 又 諸 有 情 , 既 說 本 有 五 種 性 別 , 故 應 定 有 法 爾 種 子 , 不 由熏 生 。

又 瑜 伽 說 : 地 獄 成 就 三 無 漏 根 , 是 種 非 現 。 又 從 無 始 展 轉 傳 來 , 法

爾 所 得 本 性 住 種 。 由 此 等 證 無 漏 種 子 法 爾 本 有 , 不 從熏 生 。 有 漏 亦

應 法 爾 有 種 , 由熏 增 長 , 不 別熏 生 。 如 是 建 立 因 果 不 亂 。

Page 12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2 2

講 解 : 既 然 經 上 說 一 切 有 情 , 有 聲 聞 、 緣 覺 、 菩 薩 、 不 定 、 及 無 種 性 五 種 性 別 , 所 以

決 定 有 法 爾 本 有 的 種 子 , 不 是 由 熏 習 而 產 生 的 。 ︽ 瑜 伽 師 地 論 ︾ 還 說 : ﹁ 在 地

獄 中 受 苦 的 罪 報 眾 生 , 它 們 也 能 成 就 三 無 漏 根 , 這 只 能 是 種 子 , 而 不 是 現 行 。 ﹂

可 見 凡 夫 不 是 沒 有 無 漏 種 子 , 不 過 是 無 漏 種 子 未 起 現 行 罷 了 。 由 此 證 明 , 無 漏

種 子 本 來 具 有 , 不 是 由 熏 習 而 生 。 有 漏 種 子 也 應 當 是 本 來 具 有 , 由 於 熏 習 而 增

長 , 並 不 是 由 熏 習 而 產 生 , 這 樣 才 使 因 果 關 係 不 相 雜 亂 。 以 上 是 護 月 論 師 等 的

主 張 。 ︵ 註 : 五 種 性 , 是 唯 識 宗 特 有 的 理 論 , 認 為 眾 生 先 天 具 有 的 本 性 有 五 種 ,

都 是 由 阿 賴 耶 識 中 儲 藏 的 種 子 決 定 的 。 此 種 子 是 先 天 具 有 而 不 可 改 變 的 。 五 種

性 是 : 一 、 菩 薩 種 性 , 通 過 修 行 可 成 菩 薩 ; 二 、 緣 覺 種 性 , 通 過 修 行 可 成 辟 支

佛 ; 三 、 聲 聞 種 性 , 通 過 修 行 可 成 阿 羅 漢 ; 四 、 三 乘 不 定 種 性 , 通 過 修 行 究 竟

成 為 菩 薩 、 辟 支 佛 、 或 羅 漢 , 不 能 肯 定 ; 五 、 無 種 性 有 情 , 永 遠 沈 淪 於 生 死 苦

海 , 無 論 怎 樣 修 行 都 不 能 得 到 解 脫 者 。 ︶

論 文 十 二 : 有 義 , 種 子 皆熏 故 生 , 所熏 能熏 俱 無 始 有 。 故 諸 種 子 無 始 成 就 。

種 子 既 是 習 氣 異 名 , 習 氣 必 由熏 習 而 有 。 如 麻 香 氣 , 華熏 故 生 。 如

契 經 說 : 諸 有 情 心 , 染 淨 諸 法 所熏 習 故 , 無 量 種 子 之 所 積 集 。 論 說

Page 12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2 3

內 種 定 有熏 習 ; 外 種熏 習 或 有 或 無 。 講 解 : 這 以 下 是 第 二 家 難 陀 等 論 師 的 主 張 。 此 與 第 一 家 本 有 論 相 反 , 認 為 種 子 都 是 由

熏 習 而 產 生 , 並 非 本 有 。 無 論 所 熏 的 種 子 , 及 能 熏 種 子 之 法 , 都 是 無 始 時 有 。

假 使 沒 有 無 始 能 熏 的 法 , 那 裏 會 有 無 始 所 熏 的 種 子 。 既 然 習 氣 是 種 子 的 異 名 ,

習 氣 必 定 由 熏 習 才 能 產 生 。 譬 如 印 度 人 用 以 塗 身 香 油 的 胡 麻 , 胡 麻 本 來 不 香 ,

須 先 用 一 種 香 華 和 胡 麻 放 在 一 起 , 令 熏 成 香 , 然 後 榨 油 。 當 知 此 油 香 氣 , 是 由

華 熏 而 產 生 ; 法 熏 種 子 也 是 這 樣 。

如 ︽ 多 界 經 ︾ 說 : ﹁ 一 切 有 情 的 心 , 無 非 由 染 淨 諸 法 所 熏 習 之 故 , 才 有 無 量

種 子 的 積 集 , 是 名 為 心 。 ﹂ ︽ 攝 大 乘 論 ︾ 也 說 : ﹁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裏 的 種 子 , 決

定 由 熏 習 而 有 。 至 於 世 間 麥 、 稻 等 無 情 生 物 的 種 子 , 或 有 熏 習 , 或 無 熏 習 , 則

不 一 定 。 ﹂

論 文 十 三 : 又 名 言 等 三 種熏 習 , 總 攝 一 切 有 漏 法 種 。 彼 三 既 由熏 習 而 有 ,

故 有 漏 種 必 藉熏 生 。 無 漏 種 生 亦 由熏 習 。 說 聞熏 習 , 聞 淨 法 界 等 流

正 法 而熏 起 故 。 是 出 世 心 種 子 性 故 。

講 解 : 前 面 已 引 經 論 證 實 其 說 , 此 處 再 以 教 理 申 明 其 義 。 現 行 法 熏 習 在 阿 賴 耶 識 裏 的

Page 12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2 4

習 氣 有 三 種 , 即 名 言 習 氣 、 我 執 習 氣 、 有 支 習 氣 。 這 三 種 習 氣 , 既 然 都 是 由 熏

習 而 有 , 所 以 有 漏 法 的 種 子 , 必 然 是 藉 著 熏 習 的 力 量 才 能 生 起 。 不 但 有 漏 種 子

由 熏 習 而 生 , 即 是 無 漏 種 子 , 也 是 由 熏 習 而 生 的 。 據 經 論 上 說 : 是 聞 佛 菩 薩 從

清 淨 法 界 平 等 真 如 性 裏 , 宣 流 出 來 的 正 法 而 熏 起 的 。 在 未 聞 熏 前 是 世 間 有 漏 ;

既 聞 熏 後 , 便 是 出 世 心 的 無 漏 種 子 性 。 所 以 不 是 法 爾 本 有 。

論 文 十 四 : 有 情 本 來 種 性 差 別 。 不 由 無 漏 種 子 有 無 , 但 依 有 障 無 障 建 立 。

如 瑜 伽 說 : 於 真 如 境 , 若 有 畢 竟 二 障 種 者 , 立 為 不 般 涅 槃 法 性 。 若

有 畢 竟 所 知 障 種 , 非 煩 惱 者 , 一 分 立 為 聲 聞 種 性 , 一 分 立 為 獨 覺 種

性 。 若 無 畢 竟 二 障 種 者 , 即 立 彼 為 如 來 種 性 。 故 知 本 來 種 性 差 別 ,

依 障 建 立 , 非 無 漏 種 。 所 說 成 就 無 漏 種 言 , 依 當 可 生 , 非 已 有 體 。

講 解 : 第 一 家 以 有 情 本 有 五 種 性 別 , 來 證 明 確 有 法 爾 無 漏 種 子 。 那 知 有 情 的 種 性 差 別 ,

並 不 是 以 無 漏 種 子 的 有 無 而 建 立 的 , 而 是 依 於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的 有 無 而 建 立

的 。 這 是 依 有 障 無 障 來 建 立 種 性 差 別 的 引 證 。 例 如 ︽ 瑜 伽 師 地 論 ︾ 上 說 ︰ ﹁ 在

真 如 法 性 的 境 上 , 若 有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種 子 畢 竟 不 可 斷 的 , 立 為 不 般 涅 槃 的 凡

夫 種 性 。 若 有 但 斷 煩 惱 , 尚 有 所 知 障 畢 竟 不 可 斷 者 , 鈍 的 一 分 立 為 聲 聞 種 性 ;

Page 12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2 5

利 的 一 分 立 為 緣 覺 種 性 。 若 有 二 種 障 礙 都 可 以 徹 底 斷 盡 的 , 就 立 它 為 如 來 種

性 。 ﹂

由 此 證 明 種 性 的 差 別 , 是 依 於 二 障 而 建 立 的 , 與 無 漏 種 子 無 關 。 前 文 護 月 引

證 ︽ 瑜 伽 師 地 論 ︾ 所 說 : ﹁ 地 獄 成 就 三 無 漏 根 ﹂ 的 話 , 那 是 說 將 來 出 了 地 獄 ,

斷 了 煩 惱 障 後 , 可 生 無 漏 種 子 , 並 不 是 說 現 在 地 獄 裏 的 眾 生 , 本 已 有 了 無 漏 種

子 的 體 性 。

論 文 十 五 : 有 義 , 種 子 各 有 二 類 , 一 者 本 有 , 謂 無 始 來 異 熟 識 中 , 法 爾 而

有 , 生 蘊 、 處 、 界 功 能 差 別 。 世 尊 依 此 說 諸 有 情 , 無 始 時 來 有 種 種

界 , 如 惡 叉 聚 法 爾 而 有 。 餘 所 引 證 廣 說 如 初 , 此 即 名 為 本 性 住 種 。

二 者 始 起 : 謂 無 始 來 數 數 現 行熏 習 而 有 。 世 尊 依 此 , 說 有 情 心 染 淨

諸 法 所熏 習 故 , 無 量 種 子 之 所 積 集 。 諸 論 亦 說 染 淨 種 子 由 染 淨 法熏

習 故 生 。 此 即 名 為 習 所 成 種 。

講 解 : 這 是 第 三 家 護 法 論 師 的 主 張 , 它 折 中 二 說 , 認 為 本 有 與 熏 習 兼 具 。 他 說 : 有 漏

種 子 和 無 漏 種 子 各 有 二 類 , 第 一 類 是 本 有 的 , 就 是 從 無 始 時 來 , 第 八 異 熟 識 裏 ,

本 來 就 有 生 起 五 蘊 、 十 二 處 、 十 八 界 的 差 別 功 能 。 世 尊 依 據 此 理 , 說 一 切 有 情 ,

Page 12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2 6

從 無 始 來 , 就 有 各 種 不 同 的 種 子 , 好 像 惡 叉 果 聚 積 在 一 處 似 的 。 這 種 子 是 法 爾

本 有 的 , 其 在 經 論 上 的 證 據 , 如 第 一 家 護 月 所 說 。 這 種 法 爾 本 有 的 種 子 , 就 叫

做 ﹁ 本 性 住 種 ﹂ 。

第 二 類 是 始 起 , 是 從 無 始 時 來 , 由 於 現 行 數 數 不 斷 的 熏 習 而 有 的 。 世 尊 即 依

據 此 理 , 說 有 情 的 心 , 是 由 於 各 染 淨 諸 法 所 熏 習 的 原 故 ,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裏 , 才

有 無 量 種 子 積 集 其 中 。 很 多 論 典 上 也 說 : 一 切 染 淨 法 的 種 子 , 是 由 一 切 染 淨 現

行 法 所 熏 習 而 生 起 的 。 這 些 熏 習 始 起 的 種 子 , 就 叫 做 ﹁ 習 所 成 種 ﹂ 。

論 文 十 六 : 若 唯 本 有 , 轉 識 不 應 與 阿 賴 耶 為 因 緣 性 。 如 契 經 說 : 諸 法 於 識

藏 , 識 於 法 亦 爾 ; 更 互 為 果 性 , 亦 常 為 因 性 。 此 頌 意 言 : 阿 賴 耶 識

與 諸 轉 識 於 一 切 時 展 轉 相 生 , 互 為 因 果 。 攝 大 乘 說 : 阿 賴 耶 識 與 雜

染 法 互 為 因 緣 ; 如炷 與 燄 展 轉 生 燒 。 又 如 束 蘆 互 相 依 住 。 唯 依 此 二

建 立 因 緣 。 所 餘 因 緣 不 可 得 故 。 若 諸 種 子 不 由熏 生 , 如 何 轉 識 與 阿

賴 耶 有 因 緣 義 ? 非熏 令 長 可 名 因 緣 , 勿 善 惡 業 , 與 異 熱 果 為 因 緣

故 。 又 諸 聖 教 說 有 種 子 由熏 習 生 , 皆 違 彼 義 , 故 唯 本 有 , 理 教 相 違 。

講 解 : 這 是 破 第 一 家 護 月 之 說 。 護 月 論 師 謂 種 子 若 唯 本 有 , 那 麼 七 轉 識 就 不 應 該 與 阿

Page 12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2 7

賴 耶 識 作 因 緣 性 。 然 而 經 論 上 卻 說 , 七 轉 識 與 阿 賴 耶 識 是 互 為 因 緣 性 的 。 如 ︽ 阿

毘 達 摩 經 ︾ 的 偈 子 : ﹁ 諸 法 於 識 藏 , 識 於 法 亦 爾 , 更 互 為 果 性 , 亦 常 為 因 性 。 ﹂

意 思 就 是 說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與 七 轉 識 的 現 行 諸 法 , 都 是 展 轉 相 生 , 互 為 因 果 的 。

︽ 攝 大 乘 論 ︾ 說 : ﹁ 阿 賴 耶 識 與 雜 染 法 互 為 因 緣 ; 如 炷 與 燄 展 轉 相 燒 , 又 如 許

多 束 蘆 互 相 依 住 , 有 如 此 阿 賴 耶 識 與 雜 染 諸 法 互 為 因 緣 。 除 此 以 外 , 其 餘 因 緣

不 可 得 故 。 ﹂ 若 諸 種 子 不 是 由 熏 習 而 生 , 如 何 轉 識 與 阿 賴 耶 有 因 緣 義 ? 並 不 是

由 於 熏 習 使 種 子 增 長 即 可 稱 為 因 緣 , 因 為 不 能 說 善 惡 之 業 與 異 熱 果 為 因 緣 , 因

為 它 只 是 增 上 緣 。 再 者 , 聖 教 多 處 說 : 有 種 子 是 由 熏 習 而 生 , 都 與 唯 本 有 之 說

相 違 。 所 以 , 唯 本 有 之 說 與 因 果 正 理 、 及 佛 的 教 誨 均 相 違 背 。

︽ 攝 大 乘 論 ︾ 上 也 說 : ﹁ 阿 賴 耶 識 , 與 雜 染 法 互 為 因 緣 ﹂ 。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種

子 , 能 生 七 轉 識 雜 染 現 行 諸 法 , 但 也 為 現 行 法 之 所 熏 。 它 們 就 是 這 樣 種 生 現 、

現 熏 種 互 為 因 緣 的 。 現 再 舉 二 喻 以 明 之 : 一 , 如 炷 與 燄 , 展 轉 生 燒 。 炷 是 燈 心 。

燄 是 燈 火 。 燈 炷 能 生 燈 燄 , 燈 燄 也 能 燒 燈 炷 , 如 是 炷 生 燄 ; 燄 燒 炷 , 展 轉 生 燒 。

好 像 種 生 現 , 現 熏 種 展 轉 生 熏 一 樣 。 二 , 又 如 束 蘆 , 互 相 依 住 。 束 蘆 是 綑 成 一

束 束 的 蘆 葦 。 它 們 是 互 相 依 倚 , 才 能 站 立 得 住 。 也 好 像 種 子 與 現 行 , 誰 也 不 能

Page 13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2 8

離 誰 而 單 獨 存 在 一 樣 。

若 說 種 子 唯 是 本 有 , 不 由 熏 生 , 這 在 論 典 上 如 何 說 七 轉 識 與 阿 賴 耶 識 , 有 互

為 因 緣 的 意 義 呢 ? 若 說 縱 然 也 有 熏 習 , 不 過 是 熏 習 本 有 的 種 子 使 之 增 長 而 已 ,

並 不 是 本 來 沒 有 種 子 因 熏 習 而 有 。 所 以 當 善 惡 業 現 行 熏 習 本 有 種 子 的 時 候 , 這

善 惡 業 與 本 有 的 種 子 , 當 然 也 可 以 名 為 因 緣 。 照 你 這 樣 說 , 那 善 惡 業 , 只 是 異

熟 果 的 增 上 助 緣 , 怎 麼 可 以 叫 做 因 緣 呢 ? 再 者 , 聖 教 上 都 說 種 子 由 熏 習 而 生 。

所 以 你 那 種 子 唯 本 有 論 , 於 理 於 教 , 都 是 相 違 背 的 啊 。 ︵ 七 轉 識 , 即 前 七 識 ,

唯 識 宗 把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稱 為 本 識 , 把 前 七 識 稱 為 轉 識 , 意 謂 前 七 識 是 由 本 識 轉

生 的 。 ︶

論 文 十 七 : 若 唯 始 起 , 有 為 無 漏 , 無 因 緣 故 , 應 不 得 生 , 有 漏 不 應 為 無 漏

種 , 勿 無 漏 種 , 生 有 漏 故 。 許 應 諸 佛 有 漏 復 生 , 善 等 應 為 不 善 等 種 。

講 解 : 這 是 破 第 二 家 難 陀 之 說 。 若 依 第 二 家 難 陀 之 說 , 種 子 唯 由 熏 習 始 得 生 起 , 那 也

不 對 。 因 為 勝 義 涅 縏 的 無 為 無 漏 , 固 然 用 不 著 種 子 因 緣 , 然 而 三 乘 見 道 的 有 為

無 漏 , 那 就 不 能 沒 有 種 子 因 緣 了 。 這 有 為 無 漏 的 種 子 因 緣 , 如 果 不 是 本 有 , 就

應 當 如 兔 角 一 樣 的 不 得 生 起 。 無 論 怎 樣 熏 習 , 即 令 是 最 勝 的 世 第 一 法 , 終 屬 有

Page 13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2 9

漏 , 它 只 能 在 加 行 位 中 , 做 初 無 漏 的 增 上 緣 。 而 不 能 做 無 漏 種 子 的 親 因 緣 。 假

定 有 漏 種 子 可 以 做 無 漏 種 子 的 因 緣 , 那 無 漏 種 子 豈 不 是 也 可 以 生 有 漏 法 了 嗎 ?

試 問 你 許 不 許 這 樣 說 ? 若 許 ! 則 諸 佛 便 應 重 生 有 漏 , 而 為 煩 惱 眾 生 ; 善 法 也 應

當 做 惡 法 種 子 , 惡 法 也 應 當 做 善 法 種 子 了 。

論 文 十 八 : 分 別 論 者 雖 作 是 說 : 心 性 本 淨 , 客 塵 煩 惱 所 染 污 故 , 名 為 雜 染 。

離 煩 惱 時 轉 成 無 漏 , 故 無 漏 法 非 無 因 生 。 而 心 性 言 , 彼 說 何 義 , 若

說 空 理 , 空 非 心 因 , 常 法 定 非 諸 法 種 子 , 以 體 前 後 , 無 轉 變 故 。 若

即 說 心 , 應 同 數 論 , 相 雖 轉 變 , 而 體 常 一 。 惡 、 無 記 心 , 又 應 是 善 。

許 則 應 與 信 等 相 應 , 不 許 便 應 非 善 心 體 。 尚 不 名 善 , 況 是 無 漏 ? 有

漏 善 心 既 稱 雜 染 , 如 惡 心 等 , 性 非 無 漏 , 故 不 應 與 無 漏 為 因 , 勿 善 、

惡 等 互 為 因 故 。 若 有 漏 心 性 是 無 漏 , 應 無 漏 心 性 是 有 漏 , 差 別 因 緣

不 可 得 故 。

講 解 : 分 別 論 師 , 梵 名 毘 婆 闔 婆 提 , 或 稱 大 乘 異 師 , 他 們 也 主 張 無 法 爾 種 子 , 故 於 此

順 便 破 之 。 分 別 論 者 說 : ﹁ 根 本 就 沒 有 法 爾 本 有 的 種 子 。 不 過 凡 夫 的 心 性 本 來

就 是 清 淨 的 , 因 被 生 滅 來 去 不 清 淨 的 客 塵 煩 惱 所 染 污 , 所 以 才 名 叫 雜 染 。 如 果

Page 13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3 0

離 開 了 煩 惱 , 便 轉 彼 雜 染 而 成 為 無 漏 了 。 然 而 這 裡 所 說 的 心 性 是 什 麼 意 思 ? 若

說 心 性 是 真 空 如 理 , 則 真 空 不 動 , 不 是 心 的 因 緣 , 如 ︵ 真 如 ︶ 理 常 恆 , 也 不 是

諸 法 種 子 。 因 為 做 因 緣 種 子 , 必 須 是 前 後 能 夠 轉 變 的 生 滅 法 。 若 說 心 性 就 是 凡

夫 的 心 體 , 那 就 如 同 數 論 外 道 所 說 的 二 十 五 諦 一 樣 , 其 ﹁ 大 ﹂ 等 二 十 三 法 的 有

漏 心 相 雖 能 轉 變 , 而 其 諦 、 自 性 、 及 神 我 的 無 漏 心 體 , 則 常 一 不 動 。 如 此 說 來 ,

有 漏 的 心 體 既 是 無 漏 , 那 惡 、 無 記 心 , 不 是 也 可 以 名 之 為 善 了 ? 若 同 意 這 種 主

張 , 則 有 漏 惡 等 的 心 便 應 當 與 善 心 所 法 相 應 ; 若 不 同 意 這 種 主 張 , 則 有 漏 惡 等

的 心 體 , 就 不 應 當 是 善 法 了 。 此 不 善 心 尚 不 名 善 , 又 怎 能 稱 為 無 漏 法 呢 ? 既 然

有 漏 善 心 稱 為 雜 染 , 同 惡 心 等 其 性 並 非 無 漏 , 所 以 不 能 成 為 無 漏 法 之 因 。 因 為

不 可 以 善 為 惡 因 , 惡 為 善 因 , 善 惡 相 違 不 可 互 相 為 因 。 如 果 有 漏 心 是 無 漏 , 那

麼 無 漏 心 就 成 為 有 漏 , 在 一 性 之 中 , 這 差 別 因 緣 就 不 存 在 了 。

論 文 十 九 : 又 , 異 生 心 若 是 無 漏 , 則 異 生 位 無 漏 現 行 , 應 名 聖 者 。 若 異 生

心 , 性 雖 無 漏 , 而 相 有 染 , 不 名 無 漏 , 無 斯 過 者 , 則 心 種 子 亦 非 無

漏 。 何 故 汝 論 說 有 異 生 , 唯 得 成 就 無 漏 種 子 ? 種 子 現 行 性 相 同 故 。

講 解 : 倘 若 眾 生 的 有 漏 心 是 無 漏 的 話 , 那 麼 無 漏 心 豈 不 也 成 為 有 漏 ? 這 樣 差 別 的 因 緣

Page 13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3 1

就 不 可 得 了 。 再 者 , 流 轉 五 趣 的 異 生 之 心 若 是 無 漏 , 則 凡 夫 位 , 就 應 當 在 凡 夫

位 起 無 漏 現 行 , 名 為 聖 者 了 , 何 以 仍 名 凡 夫 ? 若 以 為 凡 夫 心 的 體 性 雖 是 無 漏 ,

而 心 的 行 相 卻 是 染 污 , 所 以 不 名 無 漏 , 這 樣 說 就 沒 有 上 面 的 過 失 了 。 如 此 說 來 ,

那 心 的 種 子 也 不 是 無 漏 , 為 什 麼 你 們 的 論 上 說 , 凡 夫 唯 得 成 就 無 漏 種 子 , 不 說

成 就 無 漏 現 行 呢 ? 種 子 和 現 行 的 性 質 不 都 是 一 樣 嗎 ? ︵ 註 : 異 生 , 異 於 聖 賢 之

生 類 , 即 是 凡 夫 之 謂 。 ︶

論 文 二 十 : 然 契 經 說 心 性 淨 者 , 說 心 空 理 所 顯 真 如 , 真 如 是 心 真 實 性 故 。

或 說 心 體 非 煩 惱 故 , 名 性 本 淨 , 非 有 漏 心 性 是 無 漏 , 故 名 本 淨 。 由

此 應 信 , 是 諸 有 情 , 無 始 時 來 , 有 無 漏 種 , 不 由熏 習 , 法 爾 成 就 ,

後 勝 進 位熏 令 增 長 , 無 漏 法 起 以 此 為 因 。 無 漏 起 時 復熏 成 種 。 有 漏

法 種 類 此 應 知 。

講 解 : 然 而 ︽ 勝 鬘 經 ︾ 說 : 心 性 清 淨 , 是 修 我 、 法 二 空 觀 行 , 斷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所 顯

的 真 如 理 性 , 這 真 如 就 是 心 的 真 實 體 性 。 或 者 說 因 為 心 體 並 非 煩 惱 , 所 以 稱 為

﹁ 性 本 淨 ﹂ , 並 非 有 漏 心 的 體 性 就 是 無 漏 , 而 稱 ﹁ 性 本 淨 ﹂ 。 因 此 應 當 相 信 諸

有 情 無 始 時 來 , 就 有 法 爾 成 就 的 無 漏 種 子 。 並 不 是 由 熏 習 而 生 , 不 過 後 來 修 行

Page 13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3 2

到 殊 勝 進 步 的 解 脫 分 , 由 於 修 行 熏 習 而 使 無 漏 種 子 增 長 。 無 漏 法 的 生 起 以 此 為

因 。 當 這 無 漏 現 行 生 起 的 時 候 , 又 熏 習 成 無 漏 種 子 而 入 於 見 道 。 這 樣 種 生 現 ,

現 熏 種 , 更 番 熏 生 而 究 竟 涅 槃 。 無 漏 法 的 種 子 是 如 此 , 有 漏 法 的 種 子 也 可 比 類

而 知 。

論 文 二 十 一 : 諸 聖 教 中 , 雖 說 內 種 定 有熏 習 , 而 不 定 說 一 切 種 子 皆熏 故 生 ,

寧 全 撥 無 本 有 種 子 ? 然 本 有 種 亦 由熏 習 令 其 增 盛 , 方 能 得 果 , 故 說

內 種 定 有熏 習 。 其 聞熏 習 非 唯 有 漏 , 聞 正 法 時 亦熏 本 有 無 漏 種 子 ,

令 漸 增 盛 , 展 轉 乃 至 生 出 世 心 , 故 亦 說 此 名 聞熏 習 。 聞熏 習 中 有 漏

性 者 是 修 所 斷 , 感 勝 異 熟 為 出 世 法 勝 增 上 緣 。 無 漏 性 者 非 所 斷 攝 ,

與 出 世 法 正 為 因 緣 。 此 正 因 緣 微 隱 難 了 , 有 寄 粗 顯 勝 增 上 緣 , 方 便

說 為 出 世 心 種 。

講 解 : 佛 教 的 各 種 教 法 中 , 雖 說 第 八 識 裏 的 種 子 定 有 熏 習 , 但 並 沒 有 肯 定 說 一 切 種 子

都 是 由 熏 習 而 生 , 怎 可 完 全 否 定 本 有 種 子 呢 ? 不 過 本 有 種 子 也 由 熏 習 的 助 緣 使

之 增 長 , 才 能 成 果 , 所 以 說 第 八 識 裏 的 種 子 定 有 熏 習 。 雖 然 其 聞 熏 習 只 有 有 漏

法 , 但 在 聽 聞 正 法 時 , 也 熏 習 了 本 有 的 無 漏 種 子 , 使 之 增 長 而 生 起 無 漏 現 行 ,

Page 13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3 3

又 由 無 漏 現 行 熏 成 無 漏 種 子 , 如 是 展 轉 熏 習 , 乃 至 生 起 出 世 之 心 。 所 以 也 說 這

由 聞 熏 而 增 長 的 本 有 種 子 , 名 叫 ﹁ 聞 熏 習 ﹂ 。 然 而 在 聞 熏 習 中 的 有 漏 無 漏 怎 樣

分 別 ? 聞 熏 習 中 , 屬 於 有 漏 性 的 , 是 修 道 所 斷 的 惑 業 種 子 , 它 能 感 招 殊 勝 的 異

熟 果 報 , 作 為 出 世 法 的 增 上 緣 。 屬 於 無 漏 性 的 , 則 不 是 修 道 所 斷 的 惑 業 種 子 ,

它 可 以 直 接 作 為 出 世 法 的 正 因 緣 。 不 過 這 種 無 漏 種 子 的 正 因 緣 , 微 細 隱 秘 難 以

了 知 , 只 有 假 借 在 粗 顯 而 易 知 的 增 上 緣 上 , 方 便 假 說 這 是 出 世 心 種 。 其 實 出 世

心 的 正 因 緣 , 還 是 本 有 的 無 漏 種 子 。

論 文 二 十 二 : 依 障 建 立 種 性 別 者 , 意 顯 無 漏 種 子 有 無 , 謂 若 全 無 無 漏 種 者 ,

彼 二 障 種 永 不 可 害 , 即 立 彼 為 非 涅 槃 法 。 若 唯 有 二 乘 無 漏 種 者 , 彼

所 知 障 永 不 可 害 , 一 分 立 為 聲 聞 種 性 , 一 分 立 為 獨 覺 種 性 。 若 亦 有

佛 無 漏 種 者 , 彼 二 障 種 俱 可 永 害 , 即 立 彼 為 如 來 種 性 。 故 由 無 漏 種

子 有 無 , 障 有 可 斷 不 可 斷 義 。

講 解 : 依 於 煩 惱 障 和 所 知 障 存 在 的 程 度 , 建 立 種 性 差 別 的 意 義 , 是 在 顯 示 無 漏 種 子 的

有 無 。

如 果 完 全 沒 有 無 漏 種 子 , 它 那 煩 惱 和 所 知 二 障 的 種 子 , 永 遠 不 可 斷 滅 , 即 依

Page 13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3 4

此 來 建 立 沒 有 涅 槃 的 凡 夫 種 性 。 假 定 有 人 但 有 二 乘 無 漏 種 子 , 而 沒 有 成 佛 的 無

漏 種 子 , 則 它 的 煩 惱 障 種 子 雖 可 斷 滅 , 而 所 知 障 種 子 永 遠 不 能 斷 滅 , 因 此 一 部

分 立 為 聲 聞 種 性 , 一 部 分 立 為 獨 覺 種 性 。 如 果 有 人 不 但 有 二 乘 無 漏 種 子 , 同 時

也 有 佛 的 無 漏 種 子 , 那 它 的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種 子 畢 竟 可 以 斷 滅 , 就 依 之 建 立 如

來 種 性 。 所 以 由 於 無 漏 種 子 的 有 無 , 二 障 才 有 可 斷 不 可 斷 的 兩 種 意 義 。

論 文 二 十 三 : 然 無 漏 種 , 微 隱 難 知 , 故 約 彼 障 顯 性 差 別 , 不 爾 , 彼 障 有 何

別 因 而 有 可 害 不 可 害 者 ? 若 謂 法 爾 有 此 障 別 , 無 漏 法 種 寧 不 許 然 ?

若 本 全 無 無 漏 法 種 , 則 諸 聖 道 永 不 得 生 。 誰 當 能 害 二 障 種 子 , 而 說

依 障 立 種 性 別 ? 既 彼 聖 道 必 無 生 義 , 說 當 可 生 亦 定 非 理 。 然 諸 聖 教

處 處 說 有 本 有 種 子 , 皆 違 彼 義 , 故 唯 始 起 , 理 教 相 違 。 由 此 應 知 諸

法 種 子 , 各 有 本 有 始 起 二 類 。

講 解 : 有 人 問 曰 : 既 然 障 有 可 斷 不 可 斷 , 是 由 於 無 漏 種 子 有 無 的 原 故 , 為 什 麼 要 依 有

障 無 障 來 建 立 種 性 差 別 呢 ? 答 曰 : 二 障 雖 由 無 漏 種 子 的 有 無 而 有 可 斷 不 可 斷

義 , 然 而 因 為 無 漏 種 子 微 隱 難 知 , 所 以 才 約 障 的 有 無 來 顯 示 種 性 差 別 。 假 使 沒

有 無 漏 種 子 , 憑 什 麼 原 因 , 說 二 障 或 可 斷 或 不 可 斷 的 差 別 呢 ?

Page 13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3 5

若 說 沒 有 任 何 原 因 , 本 來 就 有 這 二 障 可 斷 不 可 斷 的 差 別 。 那 麼 無 漏 法 的 種

子 , 何 以 不 許 是 法 爾 本 有 呢 ? 如 果 沒 有 法 爾 的 無 漏 種 子 , 那 三 乘 聖 道 , 不 是 就

永 遠 的 不 能 生 起 了 嗎 ? 如 此 , 由 誰 來 滅 除 二 障 種 子 呢 ? 你 們 何 以 又 說 依 障 建 立

種 性 差 別 呢 ? 如 果 是 這 樣 , 聖 道 缺 種 肯 定 不 能 生 起 。 如 果 你 們 說 現 在 不 生 , 當

來 可 生 , 也 決 定 沒 有 無 因 生 果 的 道 理 。 何 況 諸 經 論 裏 , 處 處 說 有 本 有 種 子 , 你

們 對 聖 教 的 正 義 不 是 一 齊 都 違 背 了 嗎 ? 所 以 你 們 但 說 種 子 由 熏 習 起 , 不 承 認 本

有 種 子 , 不 但 不 合 道 理 , 而 且 違 背 敘 義 。 由 此 應 知 : 一 切 法 的 種 子 , 無 論 有 漏

無 漏 , 各 有 法 爾 本 有 與 始 起 的 兩 類 。

論 文 二 十 四 : 然 種 子 義 略 有 六 種 : 一 、 剎 那 減 : 謂 體 才 生 , 無 間 必 滅 , 有

勝 功 力 方 成 種 子 , 此 遮 常 法 , 常 無 轉 變 , 不 可 說 有 能 生 用 故 。 二 、

果 俱 有 : 謂 與 所 生 現 行 果 法 , 俱 現 和 合 , 方 成 種 子 。 此 遮 前 後 及 定

相 離 。 現 種 異 類 , 互 不 相 違 , 一 身 俱 時 , 有 能 生 用 , 非 如 種 子 自 類

相 生 , 前 後 相 違 , 必 不 俱 有 。 雖 因 與 果 有 俱 、 不 俱 , 而 現 在 時 可 有

因 用 , 未 生 已 滅 , 無 自 體 故 。 依 生 現 果 立 種 子 名 , 不 依 引 生 自 類 名

種 , 故 但 應 說 與 果 俱 有 。 三 、 恆 隨 轉 : 謂 要 長 時 一 類 相 續 至 究 竟 位 ,

Page 13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3 6

方 成 種 子 。 此 遮 轉 識 , 轉 易 間 斷 , 與 種 子 法 不 相 應 故 。 此 顯 種 子 自

類 相 生 。 四 、 性 決 定 : 謂 隨 因 力 生 善 惡 等 功 能 決 定 , 方 成 種 子 。 此

遮 餘 部 執 異 性 因 生 異 性 果 , 有 因 緣 故 。 五 、 待 眾 緣 : 謂 此 要 待 自 眾

緣 合 , 功 能 殊 勝 , 方 成 種 子 。 此 遮 外 道 執 自 然 因 , 不 待 眾 緣 恆 頓 生

果 ; 或 遮 餘 部 緣 恆 非 無 。 顯 所 待 緣 非 恆 有 性 , 故 種 與 果 非 恆 頓 生 。

六 、 引 自 果 : 謂 於 別 別 色 、 心 等 果 各 各 引 生 , 方 成 種 子 。 此 遮 外 道

執 唯 一 因 生 一 切 果 ; 或 遮 餘 部 執 色 、 心 等 互 為 因 緣 。 唯 本 識 中 , 功

能 差 別 , 具 斯 六 義 , 成 種 非 餘 。

講 解 : 種 子 六 義 , 講 的 是 種 子 的 六 種 特 性 。 種 子 本 是 一 種 功 能 ︵ 實 即 能 量 ︶ , 所 以 種

子 的 特 性 , 與 能 量 的 特 性 近 似 。 這 六 種 特 性 是 :

一 、 剎 那 滅 : 所 謂 剎 那 滅 , 就 是 剛 才 生 起 的 有 為 法 體 , 在 一 念 頃 的 剎 那 之 間

即 滅 , 它 由 生 到 滅 , 中 間 沒 有 片 刻 的 間 隙 , 即 是 沒 有 ﹁ 住 ﹂ 的 階 段 。 有 這 樣 殊

勝 生 滅 無 間 的 功 用 和 能 力 , 才 可 以 成 為 種 子 。 這 遮 簡 不 是 無 為 真 如 的 常 法 ; 也

不 是 數 論 外 道 自 性 神 我 的 常 法 。 因 為 常 法 沒 有 無 常 轉 變 的 種 子 義 , 所 以 不 可 說

它 有 能 生 果 的 功 能 。

Page 13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3 7

二 、 果 俱 有 : 就 是 能 生 的 種 子 , 與 所 生 的 現 行 果 法 , 不 但 在 時 間 上 俱 是 現 在 ;

就 是 在 空 間 上 也 是 和 合 在 一 起 的 , 這 樣 才 可 以 成 為 種 子 。 這 遮 簡 不 是 種 子 引 種

子 的 因 果 異 時 , 前 後 相 違 。 因 為 所 生 的 現 行 果 法 , 與 能 生 的 種 子 , 它 們 的 體 性

雖 是 異 類 , 而 互 不 相 違 , 所 以 能 夠 在 一 身 中 , 同 時 有 能 生 與 所 生 的 功 用 。 不 像

那 前 念 種 子 引 後 念 種 子 , 它 們 雖 是 自 類 相 生 , 而 前 後 相 違 , 必 不 能 俱 時 而 有 。

問 : 何 以 但 許 種 子 生 現 行 的 異 類 因 果 是 俱 時 , 不 許 種 子 引 種 子 的 自 類 因 果 是 俱

時 呢 ? 答 : 種 子 生 現 行 , 現 行 雖 亦 熏 種 子 , 而 所 生 的 種 子 , 未 即 生 果 , 既 不 失

為 因 緣 : 又 無 無 窮 之 過 , 故 許 俱 時 。 種 子 引 種 子 , 若 許 俱 時 , 則 一 剎 那 便 生 多

果 , 不 但 有 無 窮 之 過 ; 而 且 也 失 掉 了 因 緣 的 意 義 。

雖 然 因 和 果 , 有 生 現 果 的 俱 時 , 有 引 自 類 的 不 俱 時 , 而 要 以 現 在 俱 時 , 可 能

有 生 果 的 因 力 者 , 方 合 格 為 種 子 。 此 外 , 未 來 的 因 還 沒 有 生 ; 過 去 的 因 已 竟 滅

了 , 它 們 都 沒 種 子 自 體 的 資 格 。 所 以 依 能 生 現 果 的 因 , 來 建 立 種 子 的 名 稱 , 不

依 引 生 自 類 的 種 子 , 名 為 種 子 。 因 此 , 但 應 說 種 子 是 與 ﹁ 果 俱 有 ﹂ 的 。

三 、 恆 隨 轉 : 此 是 要 恆 長 時 間 , 其 性 一 類 相 續 ︱ ︱ 即 性 同 一 類 的 種 子 , 前 念

滅 時 , 後 念 即 生 。 如 是 生 滅 非 常 ; 相 續 非 斷 ; 一 直 到 了 對 治 道 的 究 竟 位 止 , 才

Page 14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3 8

能 成 為 種 子 。 這 是 遮 簡 七 轉 識 有 變 化 間 斷 , 與 恆 隨 轉 的 種 子 法 則 不 相 應 , 這 表

明 種 子 自 類 相 生 。

四 、 性 決 定 : 就 是 要 隨 順 現 行 熏 生 之 因 的 功 能 , 決 定 善 因 生 善 果 , 惡 因 生 惡

果 , 無 記 因 生 無 記 果 , 才 能 成 為 種 子 。 這 是 遮 簡 小 乘 說 一 切 有 部 , 它 們 執 於 善

因 生 惡 果 , 惡 因 生 善 果 , 以 此 異 性 因 生 異 性 果 有 因 緣 意 義 。

五 、 待 眾 緣 : 種 子 的 本 身 要 等 待 眾 緣 會 合 , 來 幫 助 它 生 果 , 才 能 成 為 種 子 。

這 是 遮 簡 外 道 所 執 的 自 然 之 因 , 不 須 眾 緣 會 合 便 能 永 遠 頓 生 現 行 之 果 ; 或 破 小

乘 說 一 切 有 部 以 眾 緣 是 一 切 時 恆 有 的 執 著 。 假 定 眾 緣 真 的 恆 有 , 那 種 子 豈 不 應

當 恆 時 生 果 嗎 ?

六 、 引 自 果 。 各 別 不 同 的 色 、 心 等 果 , 各 各 都 為 它 自 己 的 種 子 所 引 生 。 如 色

法 種 子 只 能 引 生 色 法 的 現 行 果 , 心 法 種 子 只 能 引 生 心 法 的 現 行 果 , 這 樣 才 能 成

為 種 子 。 這 是 遮 簡 大 自 在 天 外 道 , 唯 以 一 ﹁ 大 自 在 天 ﹂ 為 因 , 生 一 切 果 法 的 執

著 。 或 破 小 乘 說 一 切 有 部 的 主 張 , 色 、 心 種 子 可 互 為 因 緣 的 執 著 。

唯 有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中 的 種 子 , 在 生 果 的 功 能 差 別 上 , 具 足 了 這 六 種 種 子 的 意

義 , 才 可 以 名 為 種 子 。 其 餘 的 七 轉 識 都 不 能 成 為 種 子 。

Page 14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3 9

論 文 二 十 五 : 外榖 、 麥 等 , 識 所 變 故 , 假 立 種 名 , 非 實 種 子 。 此 種 勢 力 生

近 、 正 果 , 名 曰 生 因 引 遠 、 殘 果 , 令 不 頓 絕 , 即 名 引 因 。 內 種 必 由

熏 習 生 長 , 親 能 生 果 是 因 緣 性 。 外 種熏 習 或 有 或 無 , 為 增 上 緣 辦 所

生 果 , 必 以 內 種 為 彼 因 緣 , 是 共 相 種 所 生 果 故 。

講 解 : 唯 有 第 八 識 裏 的 種 子 具 足 六 義 , 才 能 名 為 種 子 。 那 麼 , 世 間 的 穀 、 麥 等 非 情 之

類 , 怎 麼 也 叫 種 子 呢 ? 答 曰 : 穀 、 麥 等 的 種 子 , 因 為 都 是 內 識 所 變 的 相 分 , 假

立 種 子 之 名 , 稱 為 穀 種 麥 種 而 已 , 其 實 這 並 不 是 真 的 種 子 。

這 內 外 種 子 , 生 果 的 勢 力 有 兩 種 : 一 種 是 ﹁ 生 近 正 果 ﹂ , 種 子 的 勢 力 , 發 展

到 恰 好 的 近 距 離 時 , 有 一 種 正 當 的 結 果 , 如 : 內 種 所 生 現 在 的 人 身 ; 外 種 所 生

茁 壯 的 芽 莖 等 : 這 種 生 近 正 果 的 因 , 就 叫 做 ﹁ 生 因 ﹂ 。 二 種 是 ﹁ 引 遠 殘 果 ﹂ ,

種 子 的 勢 力 , 引 伸 到 強 弩 之 末 的 疏 遠 距 離 時 , 倘 有 剩 餘 的 殘 敗 之 果 , 不 會 馬 上

就 頓 時 滅 絕 , 如 : 枯 喪 的 屍 骸 , 萎 謝 的 花 木 等 , 這 種 引 殘 果 的 因 , 就 叫 做 ﹁ 引

因 ﹂ 。

第 八 識 中 儲 藏 的 內 種 , 必 定 經 過 熏 習 而 生 , 經 過 熏 習 而 長 。 由 熏 習 而 生 的 ,

是 新 熏 種 子 ; 由 熏 習 而 長 的 , 是 法 爾 種 子 。 這 種 子 , 是 親 生 一 切 現 行 果 法 的 因

Page 14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4 0

緣 性 。 至 於 外 種 , 則 或 有 熏 習 , 或 無 熏 習 , 沒 有 一 定 。 例 如 : 苣 勝 藉 它 華 香 ,

是 有 熏 習 ; 松 柏 生 來 蒼 翠 , 是 無 熏 習 。 然 而 , 這 外 種 的 熏 習 , 只 不 過 是 增 上 緣 。

要 成 辦 生 果 大 業 , 必 須 以 第 八 識 中 的 種 子 做 為 因 緣 。 因 為 世 間 的 穀 、 麥 等 , 都

是 有 情 第 八 識 裏 的 共 相 種 子 所 生 的 共 報 果 法 。

論 文 二 十 六 : 依 何 等 義 立熏 習 名 , 所熏 、 能熏 各 具 四 義 , 令 種 生 長 , 故 名

熏 習 。 何 等 名 為 所熏 四 義 ? 一 、 堅 住 性 : 若 法 始 終 一 類 相 續 , 能 持

習 氣 , 乃 是 所熏 。 此 遮 轉 識 , 及 聲 、 風 等 , 性 不 堅 住 , 故 非 所熏 。

二 、 無 記 性 : 若 法 平 等 , 無 所 違 逆 , 能 容 習 氣 , 乃 是 所熏 。 此 遮 善 、

染 勢 力 強 盛 , 無 所 容 納 , 故 非 所熏 、 由 此 如 來 第 八 淨 識 , 唯 帶 舊 種 ,

非 新 受熏 。 三 、 可熏 性 : 若 法 自 在 , 性 非 堅 密 , 能 受 習 氣 , 乃 是 所

熏 。 此 遮 心 所 及 無 為 法 , 依 他 堅 密 , 故 非 所熏 。 四 、 與 能熏 共 和 合

性 : 若 與 能熏 同 時 同 處 , 不 即 不 離 , 乃 是 所熏 。 此 遮 他 身 剎 那 前 後 ,

無 和 合 義 , 故 非 所熏 。 唯 異 熟 識 具 此 四 義 , 可 是 所熏 , 非 心 所 等 。

講 解 : 問 : 依 據 什 麼 意 義 建 立 熏 習 的 名 稱 呢 ? 唯 識 家 答 曰 : 熏 習 有 能 熏 、 所 熏 兩 種 。

這 兩 種 熏 習 , 各 要 具 備 四 種 條 件 , 能 令 種 子 生 長 , 所 以 名 為 熏 習 。 現 在 先 講 所

Page 14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4 1

熏 四 義 :

第 一 是 ﹁ 堅 住 性 ﹂ : 若 有 一 法 , 始 自 無 始 , 終 至 究 竟 , 無 論 善 、 惡 、 無 記 ,

只 要 是 同 一 類 性 相 續 不 斷 , 能 夠 執 持 習 氣 不 令 散 失 的 , 那 便 是 所 熏 。 這 簡 別 七

轉 識 不 能 成 為 所 熏 , 風 及 聲 音 不 能 成 為 所 熏 , 十 一 種 法 色 不 能 成 為 所 熏 。 因 為

七 轉 識 的 有 漏 種 子 , 到 了 初 見 道 的 無 漏 心 位 就 散 失 了 ; 根 境 十 色 及 法 處 所 攝 色

等 , 到 了 無 色 界 及 滅 盡 定 時 也 就 沒 有 了 。 風 及 聲 音 無 堅 住 性 , 當 然 也 不 能 成 為

所 熏 。 就 是 七 轉 識 及 十 一 色 法 也 是 如 此 , 所 以 不 能 成 為 所 熏 。

第 二 是 ﹁ 無 記 性 ﹂ : 若 有 一 法 , 具 有 非 善 非 惡 的 平 等 性 , 但 於 善 惡 習 氣 , 都

能 隨 順 而 無 所 違 逆 的 , 那 便 是 所 熏 。 這 遮 簡 善 法 惡 法 勢 力 強 盛 , 不 能 互 相 容 納 ,

且 也 不 能 自 類 相 容 。 一 如 旃 檀 之 香 、 阿 魏 之 臭 , 俱 不 受 熏 習 , 所 以 也 不 是 所 熏 。

因 此 性 唯 無 記 的 第 八 識 才 能 受 熏 。 所 以 佛 的 第 八 無 漏 淨 識 , 是 從 因 地 帶 來 的 舊

種 , 並 不 是 新 受 熏 的 。

第 三 種 是 ﹁ 可 熏 性 ﹂ : 若 有 一 法 , 其 體 自 在 , 不 做 它 法 的 附 傭 ; 而 且 性 非 堅

密 。 體 是 虛 疏 , 能 夠 容 受 習 氣 的 , 那 便 是 所 熏 。 這 遮 簡 心 所 法 、 無 為 法 都 不 能

受 熏 。 因 為 心 所 法 是 心 王 的 附 傭 , 體 不 自 在 ; 無 為 法 其 性 堅 密 , 體 非 虛 疏 , 不

Page 14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4 2

能 容 受 習 氣 , 所 以 都 不 能 成 為 所 熏 。

第 四 種 是 ﹁ 與 能 熏 共 和 合 性 ﹂ : 和 合 是 相 應 的 意 思 , 所 熏 與 能 熏 , 在 同 一 時

間 , 同 一 處 所 , 雖 能 熏 之 體 , 不 即 是 所 熏 , 然 能 熏 所 熏 亦 不 相 離 , 有 這 樣 和 合

性 的 , 便 是 所 熏 。 這 遮 簡 不 同 一 處 的 自 它 二 身 , 不 同 一 時 的 剎 那 前 後 。 因 為 自

它 二 身 , 各 人 自 作 自 受 , 此 人 的 業 識 不 能 熏 他 人 的 阿 賴 耶 識 , 它 人 的 阿 賴 耶 識

也 不 受 外 人 的 業 識 所 熏 。 剎 那 前 後 的 能 所 亦 不 相 應 。 所 以 都 不 是 ﹁ 所 熏 ﹂ 。

唯 有 第 八 異 熟 識 才 具 以 上 四 種 條 件 , 所 以 才 是 所 熏 。

論 文 二 十 七 : 何 等 名 為 能熏 四 義 ? 一 、 有 生 滅 : 若 法 非 常 , 能 有 作 用 , 生

長 習 氣 , 乃 是 能熏 。 此 遮 無 為 前 後 不 變 , 無 生 長 用 , 故 非 能熏 。 二 、

有 勝 用 : 若 有 生 滅 , 勢 力 增 盛 , 能 引 習 氣 , 乃 是 能熏 。 此 遮 異 熟 心 、

心 所 等 , 勢 力 羸 劣 , 故 非 能熏 。 三 、 有 增 減 : 若 有 勝 用 , 可 增 可 減 ,

攝 植 習 氣 , 乃 是 能熏 。 此 遮 佛 果 圓 滿 善 法 , 無 增 無 減 , 故 非 能熏 。

彼 若 能熏 , 便 非 圓 滿 , 前 後 佛 果 應 有 勝 劣 。 四 、 與 所熏 和 合 而 轉 :

若 與 所熏 同 時 同 處 , 不 即 不 離 , 乃 是 能熏 。 此 遮 它 身 剎 那 前 後 , 無

和 合 義 , 故 非 能熏 。 唯 七 轉 識 及 彼 心 所 , 有 勝 勢 用 而 增 減 者 , 具 此

Page 14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4 3

四 義 , 可 是 能熏 。 講 解 : 所 熏 四 義 已 如 上 說 , 現 講 能 熏 四 義 : 第 一 種 是 ﹁ 有 生 滅 ﹂ : 若 有 一 法 , 前 後 剎

那 遷 變 無 常 , 能 有 作 用 使 習 氣 生 長 的 便 是 能 熏 。 這 遮 簡 不 是 無 為 法 。 因 為 無 為

法 是 前 後 不 變 的 恆 常 之 法 , 而 不 是 無 常 , 沒 有 能 使 習 氣 生 長 的 作 用 , 所 以 它 不

是 能 熏 。 第 二 種 是 ﹁ 有 勝 用 ﹂ : 若 有 一 法 , 生 滅 無 常 的 勢 力 特 別 強 盛 , 能 夥 引

生 習 氣 的 那 便 是 能 熏 。 這 遮 簡 不 是 第 八 異 熱 心 、 心 所 法 。 因 為 它 們 引 生 習 氣 的

勢 力 太 贏 弱 了 , 所 以 不 是 能 熏 。

第 三 種 是 ﹁ 有 增 減 ﹂ : 若 有 一 法 , 有 強 盛 的 勢 力 和 功 用 , 可 以 增 多 , 也 可 以

減 少 , 能 夠 這 樣 攝 持 習 氣 的 , 那 便 是 能 熏 。 這 遮 簡 不 是 佛 果 。 因 為 佛 果 是 圓 滿

的 無 漏 善 法 , 無 可 增 減 , 所 以 不 是 能 熏 。 假 使 佛 果 能 熏 , 便 是 佛 的 功 德 尚 未 圓

滿 , 那 就 有 前 後 勝 劣 的 差 別 了 。 第 四 種 是 ﹁ 與 所 熏 和 合 而 轉 ﹂ : 若 能 熏 與 所 熏

之 間 , 是 剎 那 同 時 , 一 身 同 處 , 不 即 不 離 , 那 便 是 能 熏 。 這 遮 簡 不 是 不 同 處 所

的 自 他 二 身 , 也 不 是 不 同 時 的 剎 那 前 後 。 因 為 它 們 都 沒 有 不 即 不 離 的 和 合 義 ,

所 以 不 是 能 熏 。 唯 有 以 第 八 識 為 其 所 緣 的 七 轉 識 及 其 心 所 有 法 , 有 勝 勢 用 , 能

增 能 減 , 才 具 有 以 上 四 種 條 件 , 所 以 是 能 熏 。

Page 14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4 4

論 文 二 十 八 : 如 是 能熏 與 所熏 識 , 俱 生 俱 滅 ,熏 習 義 成 , 令 所熏 中 種 子 生

長 , 如熏 苣 勝 , 故 名熏 習 。 能熏 識 等 從 種 生 時 , 即 能 為 因 , 復熏 成

種 , 三 法 展 轉 , 因 果 同 時 , 如炷 生 燄 , 燄 生 焦炷 ; 亦 如 束 蘆 更 互 相

依 , 因 果 俱 時 , 理 不 傾 動 。 能熏 生 種 , 種 起 現 行 , 如 俱 有 因 得 士 用

果 。 種 子 前 後 自 類 相 生 , 如 同 類 因 引 等 流 果 。 此 二 於 果 是 因 緣 性 。

除 此 , 餘 法 皆 非 因 緣 , 設 名 因 緣 應 知 假 說 。 是 謂 略 說 一 切 種 相 。

講 解 : 所 熏 、 能 熏 , 如 前 所 講 , 於 此 作 一 總 結 。 能 熏 的 七 轉 識 , 與 所 熏 的 異 熟 識 , 生

則 俱 生 , 滅 則 俱 滅 , 熏 習 之 義 於 此 成 立 , 這 才 能 令 所 熏 異 熟 識 的 種 子 , 由 生 而

長 , 恰 似 華 熏 苣 勝 , 令 香 氣 生 長 一 樣 , 所 以 名 為 熏 習 。

作 為 能 熏 的 七 轉 識 , 在 從 第 八 種 子 識 裏 生 起 的 時 候 , 便 能 為 生 果 之 因 。 復 以

其 所 生 的 現 行 果 法 , 熏 成 種 子 。 能 生 的 種 子 是 一 法 , 所 生 的 現 行 是 一 法 , 現 行

所 熏 的 種 子 又 是 一 法 。 這 樣 種 生 現 , 現 熏 種 , 三 法 展 轉 , 因 果 同 時 , 好 像 燈 炷

生 燈 燄 , 燈 燄 又 燒 焦 燈 炷 ; 又 好 像 綑 成 一 束 束 的 蘆 葦 , 互 相 依 立 一 樣 。 這 因 果

同 時 之 理 , 就 是 如 此 。

現 行 熏 種 子 , 種 子 起 現 行 , 彷 彿 像 六 因 中 的 ﹁ 俱 有 因 ﹂ , 所 得 五 果 中 的 ﹁ 士

Page 14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4 5

用 果 ﹂ 一 樣 。 前 念 種 子 , 引 生 後 念 種 子 的 自 類 相 生 , 也 彷 彿 像 六 因 中 的 ﹁ 同 類

因 ﹂ , 引 生 五 果 中 的 ﹁ 等 流 果 ﹂ 一 樣 。 除 此 二 因 , 可 給 其 所 生 之 果 為 因 緣 外 ,

餘 法 都 不 得 名 為 因 緣 。 如 果 說 名 為 因 緣 , 應 知 那 是 方 便 假 說 , 不 是 辨 體 親 近 的

實 因 緣 。 賴 耶 三 相 , 阿 賴 耶 識 是 其 自 相 , 異 熟 是 其 果 相 , 一 切 種 是 其 因 相 。 此 處 就 是

把 種 子 作 一 總 結 , 如 論 文 說 ﹁ 是 謂 略 說 一 切 種 相 ﹂ 。 ︵ 註 一 : 俱 有 因 : 為 能 作

因 、 俱 有 因 、 同 類 因 、 相 應 因 、 遍 行 因 、 異 熟 因 的 六 因 之 一 , 意 謂 互 為 依 存 的

條 件 , 如 三 杖 相 依 而 得 站 立 , 三 杖 即 互 為 俱 有 因 。 註 二 : 士 用 果 , 為 五 果 之 一 ,

亦 稱 士 夫 果 , ﹁ 士 ﹂ 為 士 夫 , 即 人 。 ﹁ 用 ﹂ 為 作 用 , 即 造 作 。 士 用 果 是 人 們 利

用 工 具 造 作 出 來 的 結 果 , 也 就 是 俱 有 因 和 相 應 因 產 生 的 結 果 。 五 果 為 異 熟 果 、

等 流 果 、 離 繫 果 、 士 用 果 、 增 上 果 。 註 三 、 同 類 因 : 為 六 因 之 一 , 亦 稱 自 種 因 ,

因 與 果 的 性 質 相 同 , 其 因 稱 為 同 類 因 。 註 四 : 等 流 果 : 五 果 之 一 , 謂 果 的 性 質

與 因 的 性 質 相 同 , 即 同 類 因 和 遍 行 因 所 得 之 果 。 ︶

第 二 章 所 緣 行 相 門

Page 14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4 6

論 文 一 : 此 識 行 相 , 所 緣 云 何 ? 謂 不 可 知 執 、 受 、 處 、 了 。 了 , 謂 了 別 ,

即 是 行 相 , 識 以 了 別 為 行 相 故 。 處 , 謂 處 所 , 即 器 世 間 ; 是 諸 有 情

所 依 處 故 。 執 受 有 二 , 謂 諸 種 子 及 有 根 身 。 諸 種 子 者 , 為 諸 相 名 分

別 習 氣 ; 有 根 身 者 , 謂 諸 色 根 及 根 依 處 。 此 二 皆 是 識 所 執 受 , 攝 為

自 體 , 同 安 危 故 。 執 受 及 處 , 俱 是 所 緣 。 阿 賴 耶 識 因 緣 力 故 , 自 體

生 時 內 變 為 種 及 有 根 身 , 外 變 為 器 。 即 以 所 變 為 自 所 緣 , 行 相 仗 之

而 得 起 故 。

講 解 : 在 初 能 變 識 八 段 十 義 的 科 分 中 , 三 相 門 之 後 是 ﹁ 所 緣 門 ﹂ ; 也 就 是 三 十 頌 第 三

首 頌 文 : ﹁ 不 可 知 執 受 , 處 了 常 與 觸 , 作 意 受 想 思 , 相 應 唯 捨 受 。 ﹂ 這 四 句 頌

文 中 包 括 了 所 緣 門 , 行 相 門 , 心 所 相 應 門 , 三 受 相 應 門 四 部 分 。 頌 文 讀 起 來 是

五 字 一 句 , 但 在 講 解 的 時 候 , 須 作 散 文 來 講 , 即 ﹁ 不 可 知 執 、 受 、 處 、 了 , 常

與 觸 、 作 意 、 受 、 想 、 思 、 相 應 , 相 應 唯 捨 受 。 ﹂ 此 中 不 可 知 執 、 受 、 處 是 所

緣 門 , ﹁ 了 ﹂ 是 行 相 門 , ﹁ 常 與 觸 , 作 意 、 受 、 想 、 思 相 應 ﹂ 是 心 所 相 應 門 ,

﹁ 相 應 唯 捨 受 ﹂ 是 三 受 相 應 門 。

頌 文 前 ﹁ 不 可 知 ﹂ 三 字 , 這 是 說 第 八 識 行 相 微 細 , 我 們 所 知 不 多 , 故 曰 ﹁ 不

Page 14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4 7

可 知 ﹂ 。 如 八 識 規 矩 頌 ﹁ 浩 浩 三 藏 不 可 窮 ﹂ , 也 是 這 個 意 思 。 不 可 知 之 後 的

﹁ 執 、 受 、 處 ﹂ , 是 第 八 識 的 所 緣 的 境 , ﹁ 了 ﹂ 是 第 八 識 的 行 相 , 即 其 能 緣 的

作 用 。 分 釋 如 下 :

一 、 行 相 門 的 ﹁ 了 ﹂ , 了 是 了 別 , 了 解 分 別 , 了 別 就 是 第 八 識 的 行 相 。 因 為

第 八 識 的 自 體 分 , 在 識 變 時 生 起 似 有 實 無 的 相 、 見 二 分 。 這 了 別 作 用 , 就 是 第

八 識 識 體 能 見 的 那 一 部 分 , 也 就 是 見 分 。

二 、 所 緣 門 的 ﹁ 執 、 受 、 處 ﹂ 是 見 分 所 緣 的 境 , 也 就 是 相 分 。 此 中 的 處 是 處

所 , 也 就 是 器 世 間 、 物 質 世 界 , 此 與 有 情 世 間 相 對 , 而 為 一 切 有 情 所 依 住 處 。

執 、 受 有 二 , 一 是 ﹁ 諸 種 子 ﹂ ; 二 是 ﹁ 有 根 身 ﹂ 。 種 子 前 面 已 經 講 過 , 就 是 生

起 萬 法 的 親 因 緣 , 所 生 的 一 切 事 物 就 是 見 分 所 緣 的 境 相 。 有 根 身 就 是 有 情 的 色

身 ,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五 根 。 根 有 浮 塵 根 和 淨 色 根 之 別 , 有 形 可 見 的 浮 塵 根 、

和 肉 眼 不 可 見 的 淨 色 根 。 具 有 這 些 根 的 身 , 就 叫 做 ﹁ 有 根 身 ﹂ ︵ 註 : 執 為 攝 義 、

持 義 。 受 為 領 義 、 覺 義 。 第 八 識 執 有 根 身 為 自 體 , 持 使 不 壞 ; 又 共 安 危 , 能 共

苦 樂 等 受 , 稱 為 執 受 ︶ 。 種 子 與 根 身 , 不 但 是 第 八 識 所 執 持 與 領 受 的 東 西 , 同

時 還 把 它 們 攝 為 阿 耶 識 的 自 體 , 與 之 同 安 共 危 ; 所 以 叫 做 ﹁ 執 受 ﹂ 。 這 執 受 的

Page 15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4 8

種 子 、 根 身 , 及 有 情 賴 以 生 存 的 器 世 間 , 都 是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所 緣 的 境 。 以 此 因

緣 , 當 阿 賴 耶 識 的 自 體 生 起 時 , 就 內 變 而 為 種 子 及 根 身 ; 外 變 而 為 器 世 間 。 即

以 此 自 識 所 變 的 相 分 , 還 為 自 識 見 分 所 緣 之 境 。 見 分 的 行 相 , 就 是 仗 托 所 緣 的

境 而 生 起 的 。

論 文 二 : 此 中 了 者 , 謂 異 熟 識 , 於 自 所 緣 有 了 別 用 ; 此 了 別 用 見 分 所 攝 。

然 有 漏 識 , 自 體 生 時 , 皆 似 所 緣 、 能 緣 相 現 , 彼 相 應 法 應 知 亦 爾 。

似 所 緣 相 說 名 相 分 , 似 能 緣 相 說 明 見 分 。 若 心 、 心 所 無 所 緣 相 , 應

不 能 緣 自 所 緣 境 。 或 應 一 一 能 緣 一 切 , 自 境 如 餘 , 餘 如 自 故 。 若 心 、

心 所 無 能 緣 相 , 應 不 能 緣 , 如 虛 空 等 , 或 虛 空 等 亦 是 能 緣 。 故 心 、

心 所 , 必 有 二 相 。 如 契 經 說 : 一 切 唯 有 覺 , 所 覺 義 皆 無 ; 能 覺 所 覺

分 , 各 自 然 而 轉 。

講 解 : 這 裏 所 說 的 ﹁ 了 ﹂ , 就 是 第 八 異 熟 識 , 它 在 自 己 所 緣 的 相 分 境 上 , 有 一 種 了 解

分 別 的 作 用 。 這 了 別 作 用 就 是 自 識 的 見 分 。 然 而 當 有 漏 識 的 自 體 生 時 , 這 本 來

是 依 它 起 的 相 、 見 二 分 , 都 好 像 是 遍 計 所 緣 的 境 相 , 及 能 緣 的 行 相 , 顯 現 在 心

外 一 樣 。 第 八 識 心 王 既 然 有 此 能 緣 與 所 緣 的 見 、 相 二 分 , 和 它 相 應 的 五 個 心 所

Page 15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4 9

當 然 也 不 例 外 。 這 相 似 遍 計 所 緣 的 境 相 名 為 相 分 , 能 緣 的 行 相 名 為 見 分 。

倘 若 在 緣 境 的 時 候 , 心 , 心 所 上 沒 有 帶 著 所 緣 的 境 相 , 則 見 分 就 應 當 不 能 緣

自 心 所 緣 的 相 分 了 。 自 識 既 沒 有 相 分 做 為 見 分 的 所 緣 境 , 見 分 又 不 能 無 境 而

緣 , 在 這 種 情 況 下 , 見 分 所 緣 的 境 , 必 然 是 餘 識 的 相 分 無 疑 。 如 此 , 則 每 一 個

識 的 見 分 , 不 是 都 能 緣 一 切 識 的 相 分 了 嗎 ? 例 如 眼 識 的 見 分 , 能 緣 耳 識 的 相 分

聲 、 鼻 識 的 相 分 香 、 舌 識 的 相 分 味 等 。 倘 若 心 、 心 所 法 沒 有 能 緣 的 行 相 , 那 就

應 當 如 虛 空 一 樣 , 沒 有 緣 境 的 功 能 。

能 緣 的 心 、 心 所 法 , 既 如 虛 空 一 樣 的 不 能 緣 境 , 那 麼 不 能 緣 境 的 虛 空 , 常 然

也 如 心 、 心 所 法 一 樣 的 能 緣 境 。 由 以 上 所 說 的 道 理 , 所 以 心 、 心 所 法 , 必 定 有

所 緣 的 境 , 及 能 緣 的 行 相 。 例 如 契 經 上 說 : ﹁ 一 切 唯 有 覺 , 所 覺 義 皆 無 , 能 覺

所 覺 分 , 各 自 然 而 轉 ﹂ 。 前 二 句 是 說 : 一 切 法 唯 有 能 覺 了 的 內 識 , 至 於 所 覺 了

的 外 境 , 都 是 虛 幻 而 沒 有 實 義 的 。 後 二 句 是 說 : 這 能 覺 所 覺 的 見 、 相 二 分 , 各

自 隨 著 它 的 因 緣 和 合 而 轉 , 並 不 須 要 心 外 之 法 , 或 所 謂 大 自 在 天 等 的 造 作 。

論 文 三 : 執 有 離 識 所 緣 境 者 , 彼 說 外 境 是 所 緣 , 相 分 名 行 相 , 見 分 名 事 ,

是 心 、 心 所 自 體 相 故 。 心 與 心 所 同 所 依 緣 , 行 相 相 似 , 事 雖 數 等 ,

Page 15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5 0

而 相 各 異 , 識 、 受 、 想 等 相 各 別 故 。 達 無 離 識 所 緣 境 者 , 則 說 相 分

是 所 緣 , 見 分 名 行 相 , 相 、 見 所 依 自 體 名 事 , 即 自 證 分 。 此 若 無 者 ,

應 不 自 憶 心 、 心 所 法 , 如 不 曾 更 境 , 必 不 能 憶 故 。 心 與 心 所 同 所 依

根 , 所 緣 相 似 , 行 相 各 別 , 了 別 、 領 納 等 作 用 各 異 故 。 事 雖 數 等 ,

而 相 各 異 , 識 、 受 等 體 有 差 別 故 。 然 心 、 心 所 一 一 生 時 , 以 理 推 徵

各 有 三 分 : 所 量 、 能 量 、 量 果 別 故 ; 相 見 必 有 所 依 體 故 。 如 集 量 論

伽 它 中 說 : 似 境 相 所 量 , 能 取 相 自 證 , 即 能 量 及 果 , 彼 三 體 無 別 。

講 解 : 諸 小 乘 部 , 主 張 離 識 之 外 有 所 緣 的 境 , 並 且 說 外 境 是 所 緣 的 對 象 , 相 分 名 為 行

相 , 見 分 名 為 ﹁ 事 ﹂ ︵ 註 : 事 與 理 相 對 , 離 因 緣 的 無 為 法 是 理 , 因 緣 和 合 的 有

為 法 名 事 , 見 分 是 仗 因 托 緣 生 起 , 故 名 事 ︶ , 因 為 這 是 心 法 和 心 所 法 自 體 之 相 。

心 法 和 心 所 法 同 所 依 同 所 緣 , 俱 依 一 根 , 俱 緣 一 境 , 行 相 相 似 。 心 王 見 分 的 心 、

﹁ 事 ﹂ 雖 多 種 , 其 相 各 不 相 同 , 因 為 識 相 是 了 別 , 受 相 是 領 納 , 想 相 是 取 境 ,

作 用 各 不 相 同 。 領 悟 到 離 識 之 外 別 無 所 緣 之 境 的 大 乘 論 師 , 則 說 相 分 是 所 緣 的

境 , 見 分 稱 為 行 相 。 相 、 見 二 分 共 同 依 托 的 自 體 分 才 稱 做 事 , 就 是 自 體 證 知 自

己 有 緣 境 事 功 的 ﹁ 自 證 分 ﹂ 。 假 使 沒 有 這 個 自 證 分 為 見 、 相 二 分 所 依 托 , 心 法

Page 15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5 1

和 心 所 法 自 身 就 應 當 不 能 憶 念 , 這 好 像 不 曾 更 境 ︵ 註 : 不 曾 更 境 , 就 是 沒 有 經

歷 過 的 事 物 ︶ , 決 定 不 能 憶 念 。 那 怕 做 夢 也 夢 不 到 。

心 王 和 心 所 是 同 依 一 根 , 如 眼 識 心 王 、 心 所 , 同 依 眼 根 等 。 所 緣 的 境 , 也 彷

彿 相 似 , 如 緣 青 則 皆 變 為 青 , 緣 黃 則 皆 變 為 黃 等 。 但 其 分 別 緣 境 的 行 相 , 卻 是

各 各 別 異 。 因 為 識 的 了 別 , 和 受 的 領 納 等 , 都 不 一 樣 。 識 的 自 體 和 心 所 , 依 緣

的 根 境 雖 同 , 而 行 相 各 異 。 因 為 識 有 識 體 ; 受 有 受 體 ; 識 、 受 等 體 , 各 有 差 別 。

然 而 當 心 王 心 所 , 一 個 個 生 起 的 時 候 , 按 道 理 推 究 , 每 一 王 所 各 有 三 分 : 一

是 所 量 的 相 分 , 二 是 能 量 的 見 分 , 三 是 量 果 的 自 證 分 。 以 心 量 境 , 好 像 以 尺 量

物 , 物 是 所 量 , 尺 是 能 量 , 量 知 之 數 即 是 量 果 。 故 以 所 量 名 相 分 , 能 量 名 見 分 ,

量 果 為 相 、 見 二 分 所 依 的 自 體 、 即 自 證 分 。

如 集 量 論 的 偈 子 說 : ﹁ 似 境 相 所 量 。 能 取 相 自 證 ; 即 能 量 及 果 , 彼 三 體 無 別 。 ﹂

意 思 是 說 : 唯 識 所 現 似 有 實 無 的 外 境 相 分 , 就 是 所 量 ; 能 執 取 境 相 的 見 分 , 就

是 能 量 ; 自 證 分 就 是 量 果 。 它 們 的 功 能 雖 有 三 分 , 而 唯 一 的 識 體 並 無 差 別 。

論 文 四 : 又 心 、 心 所 , 若 細 分 別 , 應 有 四 分 , 三 分 如 前 , 復 有 第 四 證 自 證

分 。 此 若 無 者 , 誰 證 第 三 ? 心 分 既 同 , 應 皆 證 故 。 又 自 證 分 應 無 有

Page 15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5 2

果 , 諸 能 量 者 必 有 果 故 。 不 應 見 分 是 第 三 果 , 見 分 或 時 非 量 攝 故 。

由 此 見 分 不 證 第 三 , 證 自 體 者 必 現 量 故 。

此 四 分 中 前 二 是 外 , 後 二 是 內 。 初 唯 所 緣 , 後 三 通 二 。 謂 第 二

分 但 緣 第 一 , 或 量 非 量 , 或 現 或 比 。 第 三 能 緣 第 二 第 四 , 證 自

證 分 唯 緣 第 三 , 非 第 二 者 , 以 無 用 故 , 第 三 第 四 皆 現 量 攝 , 故

心 、 心 所 四 分 合 成 。 具 所 、 能 緣 無 無 窮 過 。 非 即 非 離 唯 識 道 成 。

講 解 : 再 者 , 如 果 對 心 法 和 心 所 法 仔 細 分 別 , 則 每 一 心 王 、 心 所 應 有 四 分 : 除 前 面 所

說 的 相 分 、 見 分 、 自 證 分 三 分 之 外 , 還 有 一 個 第 四 的 ﹁ 證 自 證 分 ﹂ 。 因 為 如 果

沒 有 這 個 證 自 證 分 , 那 麼 第 二 的 見 分 , 有 第 三 的 自 證 分 來 給 它 驗 證 , 但 是 誰 來

給 自 證 分 驗 證 呢 ? 應 該 就 是 證 自 證 分 了 。 無 論 第 三 的 自 證 分 , 第 二 的 見 分 , 二

者 既 然 同 是 心 體 的 一 部 分 , , 都 應 當 有 個 驗 證 , 所 以 才 建 立 第 四 的 證 自 證 分 ,

來 證 明 第 三 的 自 證 分 ; 也 像 自 證 分 證 知 見 分 一 樣 。

見 分 是 能 量 , 自 證 分 是 量 果 。 當 自 證 分 緣 見 分 時 , 那 見 分 便 成 為 所 量 的 相 分 ;

自 證 分 便 成 為 能 量 的 見 分 了 。 那 麼 , 誰 來 做 量 果 呢 ? 這 當 然 是 證 自 證 分 了 。 因

Page 15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5 3

為 凡 是 能 量 的 , 必 定 要 有 個 量 果 。 如 果 有 人 說 : 以 第 二 的 見 分 , 回 頭 來 做 第 三

的 量 果 , 不 是 也 可 以 嗎 ? 何 必 要 證 自 證 分 ? 事 實 不 然 , 當 知 見 分 緣 境 , 不 一 定

是 如 鏡 照 物 一 樣 正 確 的 現 量 , 所 以 見 分 不 能 回 頭 來 驗 證 第 三 的 自 證 分 , 因 為 證

知 自 體 一 定 要 依 靠 現 量 。 相 分 、 見 分 、 自 證 分 、 證 自 證 分 四 分 , 前 二 分 緣 似 外 境 而 名 外 ; 後 二 分 , 自

體 內 證 而 名 內 。 第 一 的 相 分 , 只 是 所 緣 的 境 , 而 無 能 緣 之 用 ; 其 次 的 見 分 、 自

證 分 、 證 自 證 分 , 則 通 於 所 緣 與 能 緣 。 也 就 是 : 第 二 見 分 只 能 緣 第 一 相 分 , 而

不 能 反 緣 第 三 。 因 為 它 沒 有 緣 第 三 現 量 境 的 一 定 把 握 , 因 為 它 有 時 是 親 自 證 到

的 現 量 , 有 時 是 推 測 而 知 的 比 量 , 有 時 甚 至 是 非 量 。 第 三 的 自 證 分 , 不 但 能 順

緣 第 二 的 見 分 ; 而 且 也 能 反 緣 第 四 的 證 自 證 分 。 證 自 證 分 , 唯 緣 第 三 而 不 緣 第

二 , 因 為 第 二 已 為 第 三 所 緣 , 用 不 著 再 緣 了 。 第 三 和 第 四 , 因 為 都 是 現 量 所 攝 ,

有 互 為 能 緣 及 所 緣 的 功 用 , 所 以 心 王 和 心 所 , 只 要 四 分 合 成 , 就 不 必 再 有 第 五

緣 第 四 , 第 六 緣 第 五 了 。 這 四 分 自 用 來 說 是 非 一 , 自 體 來 說 是 非 異 , 唯 識 妙 理 ,

如 此 而 成 。 四 分 的 關 係 表 解 如 下 :

相 分------------------------------ 所 量

Page 15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5 4

見 分-------------- 能 量------------ 所 量

自 證 分------------ 能 量------------ 所 量------------- 量 果

證 自 證 分---------- 能 量------------ 所 量------------- 量 果

論 文 五 : 是 故 契 經 伽 它 中 說 : 眾 生 心 二 性 , 內 外 一 切 分 ; 所 取 能 取 纏 , 見

種 種 差 別 。 此 頌 意 說 , 眾 生 心 性 , 二 分 合 成 。 若 內 若 外 , 皆 有 所 取 、

能 取 纏 縛 , 見 有 種 種 , 或 量 非 量 或 現 或 比 , 多 分 差 別 。 此 中 見 者 是

見 分 故 。 如 是 四 分 或 攝 為 三 , 第 四 攝 入 自 證 分 故 。 或 攝 為 二 , 後 三

俱 是 能 緣 性 故 , 皆 見 分 攝 。 此 言 見 者 , 是 能 緣 義 。 或 攝 為 一 , 體 無

別 故 。 如 入 楞 伽 伽 它 中 說 : 由 自 心 執 著 , 心 似 外 境 轉 , 彼 所 見 非 有 ,

是 故 說 唯 心 。 如 是 處 處 說 唯 一 心 , 此 一 心 言 亦 攝 心 所 。 故 識 行 相 即

是 了 別 , 了 別 即 是 識 之 見 分 。

講 解 : 所 以 ︽ 厚 嚴 經 ︾ 裏 有 偈 子 說 : ﹁ 眾 生 心 二 性 , 內 外 一 切 分 , 所 取 能 取 纏 , 見 種

種 差 別 。 ﹂ 偈 子 的 意 思 是 說 : 眾 生 之 心 有 內 、 外 二 性 , 外 是 緣 外 的 見 、 相 二 分 ;

內 是 緣 內 的 自 證 分 及 證 自 證 分 。 由 於 被 這 內 外 四 分 所 取 的 妄 境 , 和 能 取 的 妄 見

所 纏 縛 , 所 以 才 見 有 現 量 、 非 量 、 比 量 等 的 種 種 差 別 。 這 裏 所 說 的 ﹁ 見 ﹂ , 就

Page 15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5 5

是 見 分 。

以 上 所 說 的 相 分 、 見 分 、 自 證 分 、 證 自 證 分 。 也 可 以 把 證 自 證 分 歸 納 到 自 證

分 裏 合 而 為 三 。 也 可 以 把 證 自 證 分 及 自 證 分 , 都 歸 納 到 見 分 裏 , 使 之 合 而 為 二 。

也 因 為 除 了 前 面 的 第 一 分 是 ﹁ 所 緣 ﹂ 之 外 , 後 面 三 分 都 是 屬 於 見 分 所 攝 的 能

緣 。 而 所 謂 見 分 , 純 粹 是 能 緣 , 不 帶 所 緣 。 也 可 以 把 四 分 通 統 歸 納 起 來 , 使 之

合 而 為 一 。 因 其 作 用 雖 然 有 四 , 而 其 體 實 無 差 別 。

例 如 ︽ 入 楞 伽 經 ︾ 中 的 偈 子 說 : ﹁ 由 自 心 執 著 , 心 似 外 境 轉 , 彼 所 見 非 有 ,

是 故 說 唯 心 。 ﹂ 意 思 是 說 , 由 於 眾 生 自 心 的 執 看 , 好 像 有 外 境 轉 起 一 樣 , 其 實

那 裏 有 什 麼 外 境 , 還 不 是 唯 識 所 變 嗎 ? 以 是 之 故 , 所 以 才 說 唯 心 。 像 這 種 唯 是

一 心 , 更 無 外 境 的 說 法 , 經 中 處 處 可 見 。 這 裏 所 說 的 一 心 , 不 僅 指 八 識 心 王 ,

也 包 括 五 十 一 個 心 所 在 內 。 由 於 以 上 所 說 的 種 種 , 所 以 識 的 行 相 就 是 了 別 。 了

別 就 是 第 八 識 的 見 分 。 ︵ 註 : 心 識 本 有 的 性 能 稱 為 行 相 。 因 為 識 自 體 分 以 了 別

為 行 相 , 行 相 也 就 是 見 分 。 ︶

論 文 六 : 所 言 處 者 , 謂 異 熱 識 由 共 相 種 成 熟 力 故 , 變 似 色 等 器 世 間 相 , 即

外 大 種 及 所 造 色 。 雖 諸 有 情 所 變 各 別 , 而 相 相 似 , 處 所 無 異 , 如 眾

Page 15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5 6

燈 明 各 遍 似 一 。 誰 異 熟 識 , 變 為 此 相 ? 有 義 一 切 , 所 以 者 何 ? 如 契

經 說 : 一 切 有 情 業 增 上 力 共 所 起 故 。 講 解 : 第 八 識 的 行 相 已 如 上 說 , 以 下 講 所 緣 的 執 、 受 、 處 三 字 , 分 釋 如 下 :

首 先 講 ﹁ 處 ﹂ 字 , 所 謂 處 , 就 是 第 八 異 熟 識 裏 的 共 相 種 子 ︵ 註 : 共 相 種 子 ,

指 所 生 之 果 可 使 多 人 受 用 的 種 子 , 如 山 河 大 地 , 即 眾 生 共 相 種 子 所 變 ︶ , 由 於

這 種 子 成 熟 的 因 緣 之 力 , 變 現 出 一 種 似 實 色 而 非 實 色 的 器 世 間 相 ; 也 就 是 身 外

能 造 的 地 、 水 、 火 、 風 四 大 種 , 及 所 造 的 色 、 香 、 味 、 觸 四 塵 色 ︵ 註 : ﹁ 即 外

大 種 及 所 造 色 ﹂ , 指 本 識 中 變 為 器 世 間 外 境 的 種 子 稱 外 大 種 , 此 稱 能 造 四 大 。

客 觀 物 質 世 界 稱 為 所 造 ︶ 。 因 其 是 外 處 , 不 是 有 情 , 故 名 為 外 ; 並 不 是 心 外 的

實 法 。

諸 有 情 類 , 唯 識 所 變 的 東 西 各 別 不 同 , 然 而 共 業 種 子 所 感 的 共 報 果 相 的

﹁ 處 ﹂ , 卻 是 相 似 無 異 。 譬 如 眾 燈 齊 明 , 光 燿 一 室 , 這 遍 滿 一 室 的 燈 光 , 雖 是

眾 燈 所 共 照 , 卻 分 不 出 彼 此 所 照 的 光 , 好 像 只 有 一 盞 燈 一 樣 。

或 問 , 是 誰 的 異 熟 識 , 變 為 此 器 世 間 相 ? 此 有 三 家 不 同 的 主 張 。 第 一 家 月 藏

認 為 : 是 一 切 有 情 眾 生 的 異 熟 識 、 共 同 變 化 為 此 相 。 為 什 麼 呢 ? 如 ︽ 立 世 經 ︾

Page 15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5 7

所 說 : ﹁ 由 於 一 切 有 情 眾 生 之 業 的 促 進 力 , 共 同 生 起 此 相 。 ﹂ 論 文 七 : 有 義 , 若 爾 , 諸 佛 菩 薩 , 應 實 變 為 此 雜 穢 土 , 諸 異 生 等 , 應 實 變

為 他 方 此 界 諸 妙 淨 土 。 又 諸 聖 者 厭 離 有 色 , 生 無 色 界 , 必 不 下 生 ;

變 為 此 土 , 復 何 所 用 ? 是 故 現 居 及 當 生 者 , 彼 異 熟 識 變 為 此 界 。 經

依 少 分 說 一 切 言 , 諸 業 同 者 , 皆 共 變 故 。

有 義 : 若 爾 , 器 將 壞 時 , 既 無 現 居 及 當 生 者 , 誰 異 熟 識 變 為 此

界 ? 又 諸 異 生 厭 離 有 色 , 生 無 色 界 , 現 無 色 身 , 預 變 為 土 , 此

復 何 用 ? 設 有 色 身 與 異 地 器 , 粗 細 懸 隔 , 不 相 依 持 , 此 變 為 彼 ,

亦 何 所 益 ? 然 所 變 土 , 本 為 色 身 依 持 受 用 ; 故 若 於 身 可 有 持

用 , 便 變 為 彼 。 由 是 設 生 它 方 自 地 , 彼 識 亦 得 變 為 此 土 ; 故 器

世 界 將 壞 初 成 , 雖 無 有 情 , 而 亦 現 有 。 此 說 一 切 共 受 用 者 , 若

別 受 用 準 此 應 知 , 鬼 、 人 、 天 等 , 所 見 異 故 。

講 解 : 第 二 家 的 難 陀 反 駁 月 藏 說 : 你 說 的 未 免 儱 侗 , 果 如 世 界 是 ﹁ 一 切 有 情 業 增 上 力

共 所 起 故 ﹂ , 一 切 有 情 當 然 包 括 六 凡 四 聖 , 那 麼 久 已 轉 染 成 淨 沒 有 雜 穢 種 子 的

Page 16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5 8

諸 佛 菩 薩 , 就 不 是 假 緣 度 化 , 而 是 實 在 的 變 成 了 我 們 這 個 雜 染 穢 濁 的 國 土 ; 五

趣 異 生 的 異 熟 識 , 也 應 當 實 變 為 他 方 極 樂 、 此 界 靈 鷲 等 的 諸 妙 淨 土 了 。 若 以 為

有 情 不 攝 佛 聖 , 器 界 不 攝 淨 土 , 但 異 生 中 有 阿 那 含 , 器 界 中 有 無 色 界 , 不 還 果

等 的 聖 者 , 它 們 既 已 厭 離 了 欲 色 界 , 上 生 無 色 界 去 了 , 必 定 不 願 再 來 下 生 , 那

麼 變 此 穢 土 , 又 有 何 用 呢 ? ︵ 註 : ﹁ 他 方 、 此 界 諸 淨 妙 土 ﹂ 一 句 , 它 方 即 此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之 外 的 化 土 , 此 界 即 娑 婆 世 界 , 此 方 諸 淨 妙 土 , 指 如 靈 鷲 山 等 處 。 ︶

是 故 , 器 世 間 , 是 由 現 身 所 住 , 及 次 當 所 生 的 人 , 隨 其 凡 聖 的 異 熟 , 而 變 為

他 方 、 此 界 、 或 穢 、 或 淨 的 國 上 了 。 經 上 所 說 的 ﹁ 一 切 ﹂ , 是 依 少 分 同 業 而 言 ,

凡 是 一 切 造 業 相 同 的 人 , 大 家 都 可 以 變 為 一 個 器 世 間 。

第 三 家 護 法 反 駁 難 陀 說 : 若 照 你 所 說 , 器 世 間 瀕 臨 壞 劫 時 , 既 沒 有 現 居 者 ,

也 沒 有 當 生 的 人 , 是 誰 的 異 熟 識 變 為 這 個 世 界 呢 ? 還 有 , 已 厭 離 欲 界 、 色 界 ,

生 到 無 色 界 的 眾 生 , 他 們 已 竟 沒 有 色 身 了 , 變 土 原 為 色 身 依 住 , 既 無 色 身 , 它

預 先 變 好 這 個 穢 土 又 有 何 用 呢 ? 即 令 有 色 身 , 與 異 地 器 界 比 較 起 來 , 粗 細 懸

隔 , 何 止 天 淵 , 這 教 他 們 如 何 依 住 ? 既 不 堪 依 住 , 那 麼 , 以 此 上 界 的 異 熟 識 ,

變 彼 下 界 的 穢 土 , 又 有 什 麼 益 處 呢 ? 然 而 所 變 的 土 , 本 為 色 身 依 持 受 用 而 變 穢

Page 16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5 9

土 , 所 以 只 要 他 認 為 於 色 身 可 能 有 依 止 受 用 價 值 的 , 便 變 為 彼 土 。 因 此 , 不 一

定 是 現 居 及 當 生 , 就 是 生 在 他 方 世 界 的 人 , 以 彼 界 的 異 熟 識 , 也 可 以 變 為 此 界

之 土 。 所 以 器 世 間 , 無 論 在 將 壞 或 初 成 , 雖 無 現 居 及 當 生 的 人 , 而 依 然 現 有 。

這 是 說 一 切 有 情 , 可 以 共 同 受 用 的 大 千 世 界 。 至 於 在 這 共 中 不 共 的 各 別 受

用 , 亦 應 準 此 例 知 。 例 如 鬼 、 人 、 天 等 , 雖 然 都 住 在 這 個 共 同 受 用 的 大 千 世 界 ,

而 其 各 自 所 見 的 局 部 境 界 , 卻 是 共 中 的 不 共 。

論 文 八 : 諸 種 子 者 , 謂 異 熟 識 所 持 一 切 有 漏 法 種 , 此 識 性 攝 , 故 是 所 緣 。

無 漏 法 種 雖 依 附 此 識 , 而 非 此 性 攝 , 故 非 所 緣 。 雖 非 所 緣 , 而 不 相

離 , 如 真 如 性 不 違 唯 識 。 有 根 身 者 , 謂 異 熟 識 不 共 相 種 成 熟 力 故 ,

變 似 色 根 及 根 依 處 , 即 內 大 種 及 所 造 色 。 有 共 相 種 成 熟 力 故 , 於 他

身 處 亦 變 似 彼 。 不 爾 , 應 無 受 用 他 義 。

講 解 : 處 字 的 解 釋 已 如 上 說 , 今 講 ﹁ 執 、 受 ﹂ 二 字 。 本 識 執 受 , 有 種 子 及 根 身 二 法 ,

今 先 講 諸 種 子 。 什 麼 叫 做 諸 種 子 呢 ? 就 是 第 八 異 熟 識 所 攝 持 的 三 性 有 漏 種 子 ,

此 種 子 由 本 識 所 攝 , 同 時 也 為 本 識 所 緣 的 相 分 境 。 或 問 : 有 漏 種 子 , 依 本 識 而

為 識 所 緣 ; 無 漏 種 子 , 亦 依 本 識 , 何 以 不 相 提 並 論 , 而 獨 言 有 漏 呢 ? 答 曰 : 無

Page 16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6 0

漏 種 子 , 雖 也 依 附 於 本 識 自 體 , 但 其 不 是 無 記 性 , 而 是 善 性 , 所 以 不 能 做 有 漏

識 的 所 緣 。 又 問 : 識 既 不 緣 無 漏 種 子 , 豈 不 違 背 唯 識 之 理 ? 答 曰 : 無 漏 種 子 ,

雖 然 不 是 本 識 所 緣 之 境 , 但 也 不 像 真 如 那 樣 是 離 識 別 有 的 實 法 , 故 不 違 唯 識 之

理 。 至 於 ﹁ 根 身 ﹂ , 就 是 我 們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的 五 根 身 。 這 是 第 八 異 熟 識 裏

的 不 共 相 種 子 , ︵ 註 : 不 共 相 種 子 , 指 所 生 之 果 不 共 受 用 的 種 子 , 如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五 根 ︶ 成 熟 的 因 緣 之 力 , 變 現 為 似 色 根 和 根 依 處 ︵ 註 : 根 依 處 即 浮

塵 根 ︶ 。 也 就 是 身 內 地 、 水 、 火 、 風 四 大 種 , 及 色 、 香 、 味 、 觸 的 所 造 色 。 這

在 共 相 的 器 世 間 裏 , 是 共 中 的 不 共 , 所 以 由 不 共 相 種 子 所 變 現 。

異 熟 識 裏 , 還 有 一 種 共 相 種 子 , 由 於 此 種 子 成 熟 的 因 緣 之 力 , 於 他 人 身 處 ,

也 變 為 似 彼 相 。 否 則 , 它 人 就 不 能 有 助 於 我 , 而 為 我 所 受 用 了 。 這 在 不 共 相 的

自 他 根 裏 , 是 不 共 中 之 共 , 所 以 由 共 相 種 子 所 變 現 ︵ 註 : 共 業 不 共 業 , 有 四 種

情 況 , 稱 ﹁ 四 變 句 ﹂ 。 一 、 共 中 共 業 : 如 自 然 界 山 河 大 地 , 為 有 情 所 共 享 者 。

二 、 共 中 不 共 業 : 人 類 社 會 有 主 的 田 宅 , 為 所 有 人 所 獨 享 者 。 三 、 不 共 中 共 業 :

即 個 人 身 體 外 根 的 浮 塵 根 , 這 雖 是 個 人 所 獨 有 , 但 他 人 如 夫 妻 者 亦 可 共 同 享 用

Page 16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6 1

者 。 四 、 不 共 中 不 共 業 : 個 人 身 體 內 根 的 勝 義 根 , 只 供 自 己 所 用 。 ︶ 論 文 九 : 此 中 有 義 : 亦 變 似 根 。 辯 中 邊 說 : 似 自 、 他 身 、 五 根 現 故 。 有 義 :

唯 能 變 似 依 處 , 他 根 於 己 非 所 用 故 。 似 自 、 他 身 五 根 現 者 , 說 自 、

他 識 各 自 變 義 。 故 生 他 地 或 般 涅 槃 , 彼 餘 屍 骸 , 猶 見 相 續 。

講 解 : 關 於 ﹁ 有 根 身 ﹂ , 有 兩 家 不 同 的 解 釋 , 第 一 家 安 慧 認 為 : 自 識 不 但 能 變 塵 境 ,

而 且 也 變 自 他 的 根 身 。 何 以 見 得 呢 ? ︽ 辯 中 邊 論 ︾ 中 說 : ﹁ 似 自 他 身 五 根 現

故 ﹂ , 意 思 是 自 身 和 它 身 的 五 根 , 都 可 以 變 現 。 但 第 二 家 護 法 則 認 為 : 自 識 只

能 變 ﹁ 似 依 處 ﹂ 構 成 色 根 的 物 質 。 因 為 他 人 的 淨 色 根 對 自 己 來 說 , 並 非 所 用 。

似 自 、 他 五 根 顯 現 , 只 能 說 是 自 、 它 之 識 各 自 變 幻 。 故 ︽ 辯 中 邊 論 ︾ 裏 所 說 那

﹁ 似 自 它 身 , 五 根 現 故 ﹂ 的 話 , 只 是 說 自 己 和 它 人 的 阿 賴 耶 識 , 各 自 變 為 各 自

的 根 , 並 不 是 自 己 的 識 能 變 它 人 的 根 。

或 有 問 曰 : 自 識 既 不 能 變 他 根 , 怎 樣 知 道 能 變 他 根 的 依 處 呢 ? 答 : 假 使 有 人

在 此 地 報 盡 命 終 , 轉 生 他 地 , 或 修 行 者 入 無 餘 涅 槃 之 時 , 所 剩 下 的 屍 骸 , 我 們

不 是 還 看 見 它 繼 續 存 在 嗎 ? 這 證 明 每 個 人 的 根 依 處 , 都 是 自 它 所 共 變 的 。 否

則 , 這 剩 餘 的 屍 骸 , 是 誰 的 識 所 變 的 呢 ?

Page 16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6 2

論 文 十 : 前 來 且 說 業 力 所 變 外 器 、 內 身 , 界 、 地 差 別 , 若 定 等 力 所 變 器 、

身 , 界 、 地 、 自 、 他 , 則 不 決 定 。 所 變 身 、 器 多 恆 相 續 。 變 聲 、 光

等 多 分 暫 時 , 隨 現 緣 力 擊 發 起 故 。 略 說 此 識 所 變 境 者 , 謂 有 漏 種 、

十 有 色 處 , 及 墮 法 處 所 現 實 色 。

講 解 : 前 面 已 說 有 情 業 力 所 變 的 外 而 器 界 、 內 而 根 身 , 及 界 、 地 差 別 , 若 聖 者 以 禪 定

神 通 等 力 , 所 變 的 器 、 身 、 界 、 地 , 自 現 他 感 , 則 不 可 一 例 決 定 。 分 別 來 說 ,

所 變 之 根 身 、 器 界 , 大 部 分 恆 時 相 續 而 現 。 所 變 聲 及 光 等 , 大 部 分 是 暫 時 的 ,

如 曇 花 一 現 , 剎 那 即 逝 。 因 為 這 是 隨 順 因 緣 之 力 , 彼 此 擊 發 而 生 起 的 , 如 雷 聲 、

電 光 , 是 隨 著 陰 陽 電 的 緣 力 所 擊 發 , 緣 盡 則 不 復 相 續 。 簡 單 的 說 , 阿 賴 耶 識 所

變 的 外 境 , 包 括 有 漏 種 子 , 五 根 、 五 塵 的 十 色 處 , 和 依 威 德 定 隨 著 法 處 所 現 的

實 色 等 ︵ 註 : 法 處 為 十 二 處 之 一 , 為 意 根 所 對 之 境 , 法 處 所 攝 色 共 有 五 種 , 即

極 略 色 , 極 迥 色 , 受 所 引 色 , 遍 計 所 執 色 , 定 所 生 的 自 在 色 。 ︶

論 文 十 一 : 何 故 此 識 , 不 能 變 似 心 、 心 所 等 為 所 緣 耶 ? 有 漏 識 變 略 有 二 種 :

一 隨 因 緣 勢 力 故 變 , 二 隨 分 別 勢 力 故 變 。 初 必 有 用 , 後 但 為 境 。 異

熟 識 變 但 隨 因 緣 , 所 變 色 等 必 有 實 用 。 若 變 心 等 , 便 無 實 用 , 相 分

Page 16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6 3

心 等 不 能 緣 故 , 須 彼 實 用 別 從 此 生 。 變 無 為 等 亦 無 實 用 , 故 異 熟 識

不 緣 心 等 。 至 無 漏 位 勝 慧 相 應 , 雖 無 分 別 , 而 澄 淨 故 。 設 無 實 用 亦

現 彼 影 。 不 爾 , 諸 佛 應 非 遍 智 。

講 解 : 有 人 問 曰 : 為 什 麼 異 熟 識 只 能 變 色 法 , 而 不 能 變 心 、 心 所 法 為 所 緣 呢 ? 答 曰 :

在 凡 位 的 有 漏 識 變 , 略 有 二 種 , 一 是 不 加 作 意 , 隨 著 種 子 因 緣 勢 力 而 變 的 , 此

稱 因 緣 變 ; 二 是 隨 著 六 、 七 識 分 別 勢 力 而 變 的 , 此 稱 分 別 變 。 隨 著 種 子 因 緣 所

變 的 , 必 定 有 其 實 在 的 功 用 ; 隨 著 分 別 勢 力 而 變 的 , 那 只 是 當 情 所 現 的 虛 妄 之

境 。

異 熟 識 變 , 是 隨 著 種 子 的 因 緣 勢 力 , 不 加 作 意 , 所 以 它 所 變 的 相 分 色 , 必 有

實 用 ; 若 變 心 、 心 所 , 那 就 沒 有 實 用 了 。 因 為 隨 著 見 分 所 變 的 相 分 心 法 , 都 如

鏡 花 水 月 , 沒 有 緣 慮 的 實 在 體 用 , 所 以 第 八 識 不 緣 心 法 。 那 麼 , 無 為 法 有 實 體 ,

變 無 為 法 好 嗎 ? 答 : 無 為 法 雖 有 實 體 , 而 非 因 緣 , 所 以 變 無 為 法 也 不 為 所 緣 。

因 此 異 熟 識 但 緣 自 識 所 變 的 相 分 色 , 而 不 緣 心 、 心 所 等 。

第 八 識 到 達 無 漏 位 時 , 由 於 與 殊 勝 的 智 慧 相 應 , 雖 然 沒 有 籌 度 取 相 的 分 別 ,

而 澄 淨 明 澈 , 如 鏡 海 秋 月 , 雖 不 緣 實 法 , 亦 現 心 影 , 使 萬 法 不 能 逃 其 形 。 不 然 ,

Page 16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6 4

諸 佛 就 應 當 不 是 遍 知 一 切 法 的 正 遍 智 了 。 論 文 十 二 : 故 有 漏 位 , 此 異 熟 識 , 但 緣 身 、 器 及 有 漏 種 , 在 欲 、 色 界 具 三

所 緣 , 無 色 界 中 緣 有 漏 種 , 厭 離 色 故 , 無 業 果 色 , 有 定 果 色 , 於 理

無 違 , 彼 識 亦 緣 此 色 為 境 。

講 解 : 所 以 有 漏 位 凡 夫 的 異 熟 識 , 只 能 緣 根 身 、 器 界 、 種 子 , 在 欲 界 、 色 界 , 具 備 了

這 三 種 所 緣 , 在 無 色 界 則 但 緣 種 子 。 因 為 其 厭 離 欲 、 色 之 故 , 雖 無 因 業 受 報 的

業 果 色 , 但 猶 有 由 禪 定 引 發 的 定 果 色 , 為 異 熟 識 所 緣 , 這 在 道 理 上 並 不 違 背 。

論 文 十 三 : 不 可 知 者 , 謂 此 行 相 極 微 細 故 , 難 可 了 知 。 或 此 所 緣 內 執 受 境

亦 微 細 故 , 外 器 世 間 量 難 測 故 , 名 不 可 知 。 云 何 是 識 取 所 緣 境 行 相

難 知 ? 如 滅 定 中 不 離 身 識 , 應 信 為 有 。 然 必 應 許 減 定 有 識 , 有 情 攝

故 , 如 有 心 時 。 無 想 等 位 當 知 亦 爾 。

講 解 : 在 所 緣 行 相 門 的 頌 文 之 前 , 有 ﹁ 不 可 知 ﹂ 三 字 , 不 可 知 有 二 義 , 一 是 能 緣 的 見

分 , 因 其 行 相 極 為 微 細 , 所 以 難 可 了 知 。 二 是 所 緣 的 相 分 , 其 內 所 執 受 種 子 及

勝 義 根 , 也 是 微 細 難 知 ; 以 至 外 所 依 住 的 器 世 間 , 更 是 量 大 難 測 , 所 以 稱 ﹁ 不

可 知 ﹂ 。

Page 16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6 5

經 量 部 及 有 部 師 問 曰 : 為 什 麼 識 所 緣 境 的 行 相 難 知 呢 ? 既 不 可 知 , 應 不 是

識 。 論 主 答 : 如 滅 盡 定 中 的 ﹁ 不 離 身 識 ﹂ , 它 的 行 相 就 不 可 知 。 雖 不 可 知 , 但

應 信 滅 盡 定 中 有 識 , 仍 屬 有 情 眾 生 , 像 未 入 定 前 有 心 時 一 樣 。 滅 盡 定 有 識 , 無

想 定 等 當 然 也 有 識 。 第 三 章 心 所 相 應 門

論 文 一 : 此 識 與 幾 心 所 相 應 ? 常 與 觸 、 作 意 、 受 、 想 、 思 相 應 。 阿 賴 耶 識

無 始 時 來 乃 至 未 轉 , 於 一 切 位 , 恆 與 此 五 心 所 相 應 , 以 是 遍 行 心 所

攝 故 。

講 解 : 本 章 講 心 所 相 應 門 。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與 幾 個 心 所 相 應 呢 ? 答 曰 : 與 觸 、 作 意 、 受 、

想 、 思 五 個 心 所 相 應 。 阿 賴 耶 識 從 無 始 以 來 , 直 到 尚 未 轉 為 大 圓 鏡 智 成 佛 以 前 ,

在 九 法 界 的 一 切 位 裏 , 都 恆 常 和 這 五 個 遍 行 心 所 相 應 。 因 為 遍 行 心 所 是 遍 與 八

識 相 應 的 。

論 文 二 : 觸 謂 三 和 , 分 別 變 異 , 令 心 、 心 所 觸 境 為 性 , 受 、 想 、 思 等 所 依

為 業 。 謂 根 、 境 、 識 , 更 相 隨 順 , 故 名 三 和 。 觸 依 彼 生 , 令 彼 和 合 ,

故 說 為 彼 。 三 和 合 位 皆 有 順 生 心 所 功 能 , 說 名 變 異 。 觸 似 彼 起 , 故

Page 16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6 6

名 分 別 。 根 變 異 力 引 觸 起 時 , 勝 彼 識 、 境 , 故 集 論 等 但 說 分 別 , 根

之 變 易 。 和 合 一 切 心 及 心 所 , 令 同 觸 境 , 是 觸 自 性 。 既 似 順 起 心 所

功 能 , 故 以 受 等 所 依 為 業 。

講 解 : 今 先 解 釋 遍 行 中 的 觸 心 所 。 觸 有 二 義 : 一 、 以 根 、 境 、 識 三 法 和 合 的 分 別 變 異

之 力 , 使 心 、 心 所 與 塵 境 接 觸 , 為 觸 的 體 性 。 二 、 受 、 想 、 思 等 一 切 心 所 依 之

而 起 , 是 觸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這 一 體 三 名 的 根 、 境 、 識 , 不 但 不 互 相 乖 違 ,

而 且 更 互 相 隨 順 , 依 根 取 境 而 生 識 , 所 以 名 叫 三 和 合 。 因 此 觸 心 所 依 彼 三 和 合

而 生 , 亦 能 令 彼 三 法 和 合 。

什 麼 叫 ﹁ 變 異 ﹂ ? 在 根 、 境 、 識 三 法 的 和 合 位 上 , 有 隨 順 生 起 一 切 心 所 的 功

能 , 未 和 合 以 前 則 無 此 功 能 , 所 以 說 名 變 異 。 如 何 又 叫 ﹁ 分 別 ﹂ ? 觸 心 所 有 似

彼 三 法 和 合 , 順 生 一 切 心 所 的 變 異 功 能 , 所 以 又 名 分 別 。 或 問 : 觸 心 所 既 為 根 、

境 、 識 三 法 和 合 , 說 名 分 別 變 異 , 何 以 ︽ 集 論 ︾ 但 說 ﹁ 分 別 根 之 變 異 ﹂ 呢 ? 答

曰 : 因 為 當 根 、 境 、 識 三 法 和 合 , 引 起 觸 心 所 時 , 根 的 變 異 力 量 , 超 勝 於 識 、

境 二 法 , 所 以 ︽ 集 論 ︾ 但 說 ﹁ 分 別 根 之 變 異 ﹂ , 而 不 說 分 別 識 、 境 的 變 異 。 其

實 觸 的 功 能 , 不 但 根 、 境 、 識 三 法 缺 一 不 可 , 而 且 還 能 和 合 一 切 心 、 心 所 的 行

Page 16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6 7

相 , 都 來 和 它 同 緣 一 境 , 這 就 是 觸 的 自 性 。 既 然 好 像 三 法 和 合 , 具 有 產 生 相 應

心 所 法 的 作 用 , 所 以 能 引 生 受 等 心 所 法 。 論 文 三 : 起 盡 經 說 : 受 、 想 、 行 蘊 , 一 切 皆 以 觸 為 緣 故 , 由 斯 故 說 識 、 觸 、

受 等 , 因 二 三 四 和 合 而 生 。 瑜 伽 但 說 : 與 受 、 想 、 思 為 所 依 者 , 思

與 行 蘊 為 主 勝 故 , 舉 此 攝 餘 。 集 論 等 說 : 為 受 依 者 , 以 觸 生 受 近 而

勝 故 。 謂 觸 所 取 可 意 等 相 , 與 受 所 取 順 益 等 相 極 相 鄰 近 , 引 發 勝 故 。

講 解 : 這 在 ︽ 起 盡 經 ︾ 裏 可 找 到 證 明 , 經 裏 說 : 受 、 想 、 行 三 蘊 , 乃 至 一 切 心 所 , 都

是 以 觸 為 緣 而 生 起 的 , 因 此 才 說 , 識 是 因 根 、 境 二 法 和 合 而 生 ; 觸 是 因 根 、 境 、

識 三 法 和 合 而 生 ; 而 受 、 想 、 思 等 一 切 心 所 , 則 是 因 根 、 境 、 識 、 觸 四 法 和 合

而 生 。

既 然 一 切 心 所 都 是 因 觸 而 生 起 , 何 以 ︽ 瑜 伽 論 ︾ 但 說 觸 以 受 、 想 、 思 為 所 依 ,

而 不 說 以 行 蘊 為 所 依 呢 ? 那 是 因 為 行 蘊 是 以 思 為 主 體 , 思 的 作 業 能 力 又 較 行 等

為 勝 , 所 以 但 舉 此 ﹁ 思 ﹂ 來 賅 攝 餘 法 。 若 是 如 此 , 何 以 ︽ 集 論 ︾ 又 說 : 觸 是 以

受 為 所 依 呢 ? 那 是 因 為 受 因 觸 生 , 它 們 的 關 係 比 較 接 近 , 勝 過 餘 法 之 故 。 意 思

是 說 : 觸 所 取 可 意 、 不 可 意 、 俱 相 違 之 境 , 與 受 所 領 苦 、 樂 、 俱 相 違 之 境 極 相

Page 17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6 8

鄰 近 , 引 發 的 機 緣 勝 過 餘 法 之 故 。 然 觸 自 性 是 實 非 假 , 在 六 六 法 中 是 心 所 之 性 ,

由 食 所 攝 , 能 為 緣 故 。 如 受 等 性 , 就 不 是 三 位 和 合 。 ︵ 註 一 : 六 六 法 , 即 六 識 、

六 觸 、 六 受 、 六 想 、 六 思 、 六 愛 。 ︶

論 文 四 : 然 觸 自 性 , 是 實 非 假 , 六 六 法 中 , 心 所 性 故 , 是 食 攝 故 , 能 為 緣

故 , 如 受 等 性 , 即 非 三 和 。

講 解 : 論 主 稱 : ﹁ 然 觸 自 性 , 是 實 非 假 ﹂ 句 , 是 針 對 小 乘 經 量 部 而 說 的 。 小 乘 經 量 部

以 根 、 境 、 識 三 和 合 為 藉 口 , 便 說 觸 無 實 體 。 論 主 破 他 說 : 觸 有 觸 的 自 性 , 是

實 非 假 , 其 故 有 三 : 一 , 此 觸 在 六 識 、 六 觸 、 六 受 、 六 想 、 六 思 、 六 愛 的 六 六

法 中 , 是 屬 於 心 所 有 法 的 緣 故 。 二 , 此 觸 為 段 食 、 觸 食 、 意 思 食 、 識 食 這 四 種

食 性 所 攝 的 緣 故 。 三 , 此 觸 為 十 二 因 緣 中 的 第 六 因 緣 的 緣 故 。 由 以 上 三 種 緣 故 ,

觸 和 受 、 想 、 思 , 是 同 樣 的 各 有 自 性 , 怎 能 說 他 是 無 體 性 的 三 和 ?

論 文 五 : 作 意 , 謂 能 警 心 為 性 , 於 所 緣 境 引 心 為 業 。 謂 此 警 覺 , 應 起 心 種 ,

引 令 趣 境 , 故 名 作 意 。 雖 此 亦 能 引 起 心 所 , 心 是 主 故 , 但 說 引 心 。

有 說 令 心 迴 趣 異 境 , 或 於 一 境 持 心 令 住 , 故 名 作 意 。 彼 俱 非 理 , 應

非 遍 行 , 不 異 定 故 。

Page 17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6 9

講 解 : 作 意 心 所 , 以 能 警 覺 未 生 心 的 種 子 使 之 生 起 , 這 就 是 作 意 的 體 性 ; 能 引 既 生 心

去 攀 緣 塵 境 , 就 是 作 意 的 業 用 。 所 以 作 意 的 功 能 , 一 者 警 覺 應 生 心 的 種 子 , 二

者 引 令 趣 緣 塵 境 。 那 麼 , 是 不 是 也 能 引 生 心 所 呢 ? 答 : 雖 然 這 作 意 也 能 引 起 心

所 , 但 因 為 心 王 為 主 , 心 所 為 從 , 所 以 但 說 引 心 , 對 心 所 就 略 而 不 言 了 。 正 理 師 說 它 令 心 迴 轉 趣 向 異 境 。 ︽ 雜 集 論 ︾ 中 說 它 於 一 境 持 心 令 住 , 不 使 散

亂 , 這 兩 種 說 法 都 不 對 , 因 為 令 心 迴 趣 異 境 , 不 是 遍 行 心 所 的 作 用 ; 於 一 境 持

心 令 住 , 那 和 禪 定 就 沒 有 區 別 了 。

論 文 六 : 受 謂 領 納 順 、 違 、 俱 非 境 相 為 性 , 起 愛 為 業 , 能 起 合 離 非 二 欲 故 。

有 作 是 說 , 受 有 二 種 , 一 境 界 受 , 謂 領 所 緣 ; 二 自 性 受 , 謂 領 俱 觸 。

惟 自 性 受 是 受 自 相 , 以 境 界 受 共 餘 相 故 。 彼 說 非 理 , 受 定 不 緣 俱 生

觸 故 。 若 似 觸 生 名 領 觸 者 , 似 因 之 果 應 皆 受 性 。

又 既 受 因 , 應 名 因 受 , 何 名 自 性 ? 若 謂 如 王 食 諸 國 邑 , 受 能 領

觸 所 生 受 體 名 自 性 受 。 理 亦 不 然 , 違 自 所 執 , 不 自 證 故 。 若 不

捨 自 性 名 自 性 受 , 應 一 切 法 皆 是 自 性 受 。 故 彼 所 說 , 但 誘 嬰 兒 。

Page 17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7 0

然 境 界 受 非 共 餘 相 , 領 順 等 相 定 屬 己 者 , 名 境 界 受 , 不 共 餘 故 。 講 解 : 受 心 所 , 以 領 納 順 境 、 違 境 、 或 順 違 俱 非 的 境 界 為 其 體 性 ; 能 引 起 眾 生 的 愛 欲

是 其 業 用 。 怎 樣 起 愛 ? 就 是 對 於 所 領 納 的 順 境 起 合 欲 ; 違 境 起 離 欲 ; 順 、 違 俱

非 的 中 庸 境 , 那 就 無 所 謂 合 離 二 欲 了 。 但 正 理 論 師 說 : 受 有 二 種 , 一 種 叫 做 境 界 受 , 能 領 納 所 緣 的 境 界 。 一 種 叫 做

自 性 受 , 能 領 納 ﹁ 俱 觸 ﹂ 。 領 納 俱 觸 的 意 思 就 是 ﹁ 受 由 觸 生 ﹂ 。 同 時 觸 所 觸 到

的 苦 、 樂 、 捨 , 都 能 夠 領 納 。 唯 有 自 性 受 , 能 領 納 觸 境 , 不 與 餘 法 所 共 , 可 以

說 是 受 的 自 相 。 至 於 境 界 受 , 那 是 和 其 餘 的 心 、 心 所 , 共 同 領 納 的 境 界 。 論 主

以 為 正 理 師 之 說 非 理 , 因 為 受 由 觸 生 , 如 何 後 受 能 緣 前 觸 呢 ? 若 以 為 受 由 觸

生 , 與 觸 相 似 , 所 以 名 為 領 觸 , 如 此 , 那 一 切 從 因 所 生 , 與 因 相 似 的 等 流 果 ,

都 應 當 叫 做 自 性 受 了 。 還 有 , 既 然 觸 為 受 因 , 那 觸 因 所 生 的 受 , 就 應 當 名 為 因

受 , 何 以 名 自 性 受 呢 ? 小 乘 師 救 曰 : 譬 如 ﹁ 王 食 國 邑 ﹂ , 王 不 過 食 國 邑 所 產 的

物 資 , 但 從 其 能 產 而 言 , 說 ﹁ 食 國 邑 ﹂ 罷 了 。 受 能 領 觸 , 也 是 如 此 , 不 過 是 領

觸 所 生 的 受 體 , 但 從 其 能 生 而 言 , 說 ﹁ 領 觸 ﹂ 。 因 為 這 是 自 領 的 意 思 , 所 以 名

叫 自 性 受 。

Page 17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7 1

論 主 駁 曰 : 此 理 未 必 盡 然 , 因 為 這 自 領 的 意 義 , 和 你 們 那 ﹁ 心 不 自 證 ﹂ 的 執

著 , 正 是 相 違 背 的 。 若 說 自 領 並 非 自 緣 , 而 是 不 捨 離 自 體 , 名 叫 自 性 受 , 那 麼

盡 世 間 所 有 的 一 切 法 , 沒 有 一 法 是 捨 離 自 體 的 , 難 道 說 都 叫 自 性 受 嗎 ? 所 以 你

們 所 說 的 謬 理 , 只 可 以 騙 那 襁 褓 中 的 嬰 兒 , 而 不 值 方 家 一 哂 。 自 性 受 雖 如 上 破 , 然 而 境 界 受 只 能 感 受 自 相 , 並 非 共 於 其 餘 心 相 。 領 納 順 、

違 、 及 順 違 俱 非 諸 境 , 決 定 屬 於 自 己 的 , 才 可 以 叫 境 界 受 , 因 為 它 不 共 於 其 它

心 相 。

論 文 七 : 想 謂 於 境 取 像 為 性 , 施 設 種 種 名 言 為 業 。 謂 要 安 立 境 分 齊 相 , 方

能 隨 起 種 種 名 言 。

講 解 : 想 心 所 , 以 對 外 境 取 像 為 其 體 性 ; 施 設 種 種 名 字 言 說 為 其 業 用 。 怎 樣 叫 施 設 名

言 呢 ? 就 是 安 立 境 界 相 的 種 種 名 字 言 說 。 例 如 為 要 安 立 世 間 相 的 差 別 , 才 隨 起

有 情 世 間 、 器 世 間 、 乃 至 三 界 九 地 等 種 種 名 言 。

論 文 八 : 思 謂 令 心 造 作 為 性 , 於 善 品 等 役 心 為 業 。 謂 能 取 境 正 因 等 相 , 驅

役 自 心 令 造 善 等 。

講 解 : 思 心 所 , 令 心 造 作 為 其 體 性 ; 役 使 心 識 生 起 善 、 惡 、 無 記 等 事 是 其 業 用 。 也 就

Page 17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7 2

是 說 , 思 能 取 現 境 , 為 邪 、 正 、 俱 相 違 行 為 之 因 , 驅 使 自 心 去 造 作 善 、 惡 、 無

記 之 業 。 論 文 九 : 此 五 既 是 遍 行 所 攝 , 故 與 藏 識 決 定 相 應 。 其 遍 行 相 , 後 當 廣 釋 。

此 觸 等 五 與 異 熟 識 行 相 雖 異 , 而 時 、 依 同 , 所 緣 、 事 等 , 故 名 相 應 。

講 解 : 以 上 這 觸 、 作 意 、 受 、 想 、 思 五 個 心 所 , 既 然 屬 於 遍 行 所 攝 , 所 以 和 第 八 藏 識 ,

決 定 相 應 。 至 於 遍 行 的 行 相 怎 樣 , 後 面 當 有 詳 細 講 解 。 這 觸 等 五 個 心 所 , 和 第

八 異 熟 識 , 它 們 的 見 分 行 相 雖 異 , 然 而 同 時 生 起 、 依 於 同 根 , 所 緣 的 相 分 境 ,

及 自 體 分 , 也 是 相 似 而 等 。 所 以 名 叫 相 應 。

第 四 章 五 受 相 應 門

論 文 一 : 此 識 行 相 極 不 明 了 , 不 能 分 別 違 、 順 境 相 , 微 細 、 一 類 , 相 續 而

轉 , 是 故 唯 與 捨 受 相 應 。 又 此 相 應 受 唯 是 異 熟 , 隨 先 引 業 轉 , 不 待

現 緣 , 任 善 、 惡 勢 力 轉 故 , 唯 是 捨 受 。 苦 、 樂 二 受 是 異 熱 生 , 非 真

異 熟 , 待 現 緣 故 , 非 此 相 應 。 又 由 此 識 常 無 轉 變 , 有 情 恆 執 為 自 內

我 , 若 與 苦 、 樂 二 受 相 應 , 便 有 轉 變 , 寧 執 為 我 ? 故 此 但 與 捨 受 相

應 。

Page 17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7 3

講 解 : 此 為 八 段 十 門 中 的 五 受 相 應 門 。 說 到 五 受 相 應 , 《 三 十 頌 》 稱 ﹁ 相 應 唯 捨 受 ﹂ 。

這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行 相 極 不 明 了 , 它 不 能 分 別 違 境 、 順 境 之 相 , 它 的 行 相 微 細 ,

始 終 一 類 相 續 而 轉 。 因 此 只 能 和 非 苦 非 樂 的 捨 受 相 應 。

再 者 , 這 個 相 應 受 , 唯 是 第 八 異 熟 識 總 業 所 招 感 , 隨 著 先 世 業 力 的 牽 引 , 並

不 須 要 等 待 現 前 的 助 緣 , 任 由 過 去 世 善 惡 勢 力 的 發 展 , 而 自 然 轉 起 。 因 此 , 與

第 八 識 相 應 的 , 唯 獨 是 這 個 捨 受 。 至 於 苦 、 樂 二 受 , 那 是 前 六 識 的 異 熟 生 待 緣

方 起 , 而 不 是 第 八 識 的 真 異 熟 , 所 以 不 和 第 八 識 相 應 。 ︵ 註 : 唯 識 宗 以 第 八 識

總 報 之 果 體 稱 為 真 異 熟 ; 由 此 所 生 之 前 六 識 別 報 之 果 , 即 稱 為 異 熟 生 。 ︶

再 者 , 由 於 第 八 識 是 一 類 相 續 常 無 轉 變 , 所 以 有 情 的 第 七 識 就 執 之 為 常 、 一

的 自 內 之 我 。 倘 若 與 苦 樂 二 受 相 應 , 那 就 不 是 一 類 相 續 的 捨 受 , 而 是 有 善 、 惡

轉 變 的 餘 受 了 , 因 此 第 八 識 唯 與 捨 受 相 應 。

論 文 二 : 若 爾 , 如 何 此 識 亦 是 惡 業 異 熟 ? 既 許 善 業 能 招 捨 受 , 此 亦 應 然 ,

捨 受 不 違 苦 樂 品 故 , 如 無 記 法 善 、 惡 俱 招 。

講 解 : 說 一 切 有 部 師 問 難 曰 : 如 果 依 你 們 唯 識 家 所 說 , 第 八 識 唯 與 捨 受 相 應 的 話 , 那

麼 , 為 什 麼 第 八 識 不 但 是 善 業 的 異 熟 識 , 而 且 也 是 惡 業 的 異 熟 識 呢 ? 論 主 回

Page 17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7 4

答 : 既 允 許 善 業 能 招 感 捨 受 , 當 然 惡 業 也 能 招 感 捨 受 。 因 為 捨 受 於 苦 樂 二 品 皆

不 相 違 , 如 非 善 非 惡 的 無 記 法 , 善 業 、 惡 業 也 都 可 以 招 感 。 我 們 說 一 個 容 易 了

解 的 譬 喻 , 譬 如 一 幅 素 絹 , 你 隨 便 畫 上 什 麼 顏 色 都 可 以 。

論 文 三 : 如 何 此 識 非 別 境 等 , 心 所 相 應 ? 互 相 違 故 。 謂 欲 , 希 望 所 樂 事 轉 ,

此 識 任 業 , 無 所 希 望 。 勝 解 , 印 持 決 定 事 轉 , 此 識瞢 昧 , 無 所 印 持 。

念 唯 明 記 曾 習 事 轉 , 此 識 昧 劣 , 不 能 明 記 。 定 , 能 令 心 專 注 一 境 ,

此 識 任 運 , 剎 那 別 緣 。 慧 , 唯 簡 擇 得 等 事 轉 , 此 識 微 昧 , 不 能 簡 擇 。

故 此 不 與 別 境 相 應 。

講 解 : 有 部 論 師 又 問 : 為 什 麼 這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不 與 別 境 及 善 等 心 所 相 應 呢 ? 論 主 答 :

那 是 因 為 它 們 的 行 相 互 相 違 背 。 五 個 別 境 心 所 , 欲 心 所 是 隨 著 希 望 的 樂 事 而

轉 , 第 八 識 則 是 任 聽 其 過 去 的 業 力 而 轉 , 沒 有 所 謂 的 希 望 。 勝 解 心 所 是 從 猶 豫

不 定 中 , 即 可 堅 持 所 決 定 的 事 而 轉 的 , 第 八 識 瞢 瞢 味 昧 , 本 非 猶 豫 , 所 以 也 無

所 謂 印 持 。 念 心 所 是 由 明 記 曾 經 熟 習 之 事 而 轉 , 第 八 識 昧 闇 劣 弱 , 它 不 能 明 記

曾 經 緣 過 的 境 界 。 定 心 所 能 令 心 專 注 於 所 觀 之 境 , 第 八 識 則 任 運 隨 業 , 剎 那 別

緣 。 慧 心 所 是 唯 以 簡 擇 得 失 之 事 而 轉 , 第 八 識 則 隱 微 闇 昧 , 不 能 簡 擇 。 因 此 第

Page 17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7 5

八 識 不 與 別 境 心 所 相 應 。 論 文 四 : 此 識 唯 是 異 熟 性 故 。 善 、 染 污 等 , 亦 不 相 應 ; 惡 作 等 四 , 無 記 性

者 , 有 間 斷 故 , 定 非 異 熟 。

講 解 : 因 為 此 識 是 異 熟 性 , 所 以 它 不 但 不 與 別 境 心 所 相 應 , 不 與 善 、 煩 惱 等 心 所 相 應 ,

同 時 也 不 與 悔 、 眠 、 尋 、 伺 四 種 無 記 性 的 不 定 心 所 相 應 。 這 四 種 不 定 心 所 雖 然

也 是 無 記 性 , 但 它 們 都 是 前 六 識 有 間 斷 的 異 熟 生 , 前 六 識 有 間 斷 , 不 是 第 八 識

的 相 續 而 轉 的 真 異 熟 , 所 以 也 不 相 應 。

第 五 章 三 性 分 別 門

論 文 一 : 法 有 四 種 , 謂 : 善 、 不 善 、 有 覆 無 記 、 無 覆 無 記 。 阿 賴 耶 識 何 法

攝 耶 , 此 識 唯 是 無 覆 無 記 , 異 熟 性 故 。 異 熟 若 是 善 、 染 污 者 , 流 轉

還 滅 應 不 得 成 。 又 此 識 是 善 、 染 依 故 。 若 善 、 染 者 , 互 相 違 故 , 應

不 與 二 俱 作 所 依 。 又 此 識 是 所熏 性 故 , 若 善 、 染 者 , 如 極 香 臭 , 應

不 受熏 , 無熏 習 故 , 染 、 淨 因 果 俱 不 成 立 。 故 此 唯 是 無 覆 無 記 。

講 解 : 此 章 講 阿 賴 耶 識 的 三 性 門 。 世 間 事 物 的 屬 性 有 四 種 , 即 善 、 不 善 、 有 覆 無 記 、

無 覆 無 記 。 阿 賴 耶 識 在 這 四 類 法 中 , 屬 於 無 覆 無 紀 , 因 為 它 是 非 善 非 惡 的 異 熟

Page 17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7 6

性 。 假 使 異 熟 是 局 限 於 善 性 , 那 因 業 流 轉 的 凡 夫 , 就 不 能 成 就 五 趣 生 死 ; 假 使

異 熟 是 屬 於 惡 性 , 那 修 道 還 滅 的 聖 人 , 就 不 能 成 就 涅 槃 妙 果 。 再 者 , 這 第 八 識 ,

雖 然 是 善 、 惡 二 法 同 所 依 止 的 總 報 主 , 實 際 上 它 是 非 善 非 惡 。 它 假 使 是 善 , 便

不 能 為 惡 法 所 依 止 ; 是 惡 , 便 不 能 為 善 法 所 依 止 , 如 此 相 違 , 怎 為 善 、 惡 二 法

作 同 所 依 止 的 總 報 體 呢 ? 這 第 八 識 雖 是 善 、 惡 之 所 熏 體 , 而 實 非 善 、 惡 。 假 使

它 本 身 是 善 、 惡 的 話 , 那 就 應 當 如 極 香 的 旃 檀 , 或 極 臭 的 阿 魏 一 樣 , 不 能 再 受

熏 習 了 。 熏 習 , 就 是 種 子 。 如 果 第 八 識 裏 沒 有 熏 習 的 種 子 , 那 一 切 染 淨 法 的 因

果 , 不 是 都 不 能 成 立 了 嗎 ? 因 此 , 阿 賴 耶 識 唯 是 無 覆 無 記 。

論 文 二 : 覆 謂 染 法 , 障 聖 道 故 , 又 能 蔽 心 , 令 不 淨 故 , 此 識 非 染 , 故 名 無

覆 。 記 , 謂 善 、 惡 , 有 愛 、 非 愛 果 , 及 殊 勝 自 體 , 可 記 別 故 。 此 非

善 、 惡 , 故 名 無 記 。

講 解 : ﹁ 覆 ﹂ 的 意 思 是 障 蔽 , 是 染 法 , 能 障 礙 成 佛 之 道 , 不 令 悟 入 ; 蔽 者 能 蔽 真 心 ,

不 使 清 淨 。 而 阿 賴 耶 識 不 是 染 法 , 所 以 名 為 無 覆 。 記 的 意 思 是 善 法 有 可 愛 果 ,

惡 法 有 非 可 愛 果 , 及 有 此 殊 勝 的 善 、 惡 法 體 可 資 記 別 。 記 別 , 就 是 記 取 其 當 來

愛 與 非 愛 的 差 別 果 相 。 這 阿 賴 耶 識 , 沒 有 善 、 惡 因 果 可 資 記 別 , 所 以 名 為 無 記 。

Page 17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7 7

第 六 章 心 所 例 同 門 論 文 一 : 觸 等 亦 如 是 者 , 謂 如 阿 賴 耶 識 , 唯 是 無 覆 無 記 性 攝 。 觸 、 作 意 、

受 、 想 、 思 亦 爾 。 諸 相 應 法 必 同 性 故 。

講 解 : 頌 文 中 ﹁ 觸 等 亦 如 是 ﹂ 句 , 意 思 是 說 觸 等 五 遍 行 心 所 , 例 同 阿 賴 耶 識 , 也 是 無

覆 無 記 性 攝 。 因 為 凡 是 相 應 的 心 、 心 所 法 , 它 們 在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中 , 必 定

是 同 屬 一 性 。

論 文 二 : 又 觸 等 五 , 如 阿 賴 耶 亦 是 異 熱 。 所 緣 、 行 相 俱 不 可 知 , 緣 三 種 境 ,

五 法 相 應 , 無 覆 無 記 , 故 說 觸 等 亦 如 是 言 。 有 義 , 觸 等 如 阿 賴 耶 ,

亦 是 異 熱 及 一 切 種 , 廣 說 乃 至 無 覆 無 記 , 亦 如 是 言 無 簡 別 故 。 彼 說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觸 等 依 識 不 自 在 故 。 如 貪 、 信 等 , 不 能 受熏 , 如

何 同 識 能 持 種 子 ?

講 解 : 又 有 第 二 家 這 樣 說 , 觸 等 五 個 心 所 , 和 阿 賴 耶 識 亦 是 異 熟 。 所 緣 行 相 俱 不 可 知 ,

緣 三 種 境 , 有 五 種 相 同 的 意 義 : 一 者 觸 等 五 心 所 亦 為 前 業 所 感 , 是 真 異 熟 報 果 。

二 者 所 緣 、 行 相 , 俱 不 可 知 。 三 者 同 緣 三 種 境 : 根 身 、 器 界 、 種 子 。 四 者 與 觸

等 五 法 相 應 , 即 心 王 與 此 五 心 所 共 為 六 法 , 除 去 各 個 自 體 , 而 與 餘 五 法 相 應 。

Page 18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7 8

五 者 其 性 亦 是 無 覆 無 記 。 所 以 說 : ﹁ 觸 等 亦 如 是 ﹂ 。

又 有 第 三 家 說 : 觸 等 五 位 心 所 法 , 也 和 阿 賴 耶 識 一 樣 , 是 異 熟 果 體 , 及 有 、

無 漏 法 的 一 切 種 子 , 乃 至 無 覆 無 記 。 ﹁ 亦 如 是 ﹂ 的 話 , 是 指 阿 賴 耶 識 的 一 切 ,

並 沒 有 於 此 如 是 , 於 彼 不 如 是 的 簡 別 。 護 法 論 師 認 為 : 以 上 三 家 的 觀 點 都 不 對 ,

因 為 觸 等 心 所 , 是 依 於 本 識 心 王 而 存 在 , 它 們 並 非 自 在 。 就 像 貪 、 瞋 等 煩 惱 心

所 , 及 信 、 精 進 等 善 心 所 一 樣 , 都 不 能 受 熏 。 既 不 能 受 熏 , 如 何 能 像 本 識 一 樣

的 執 持 種 子 呢 ?

論 文 三 : 又 若 觸 等 亦 能 受熏 , 應 一 有 情 有 六 種 體 。 若 爾 , 果 起 從 何 種 生 ?

理 不 應 言 從 六 種 起 , 未 見 多 種 生 一 芽 故 。 若 說 果 生 唯 從 一 種 , 則 餘

五 種 便 為 無 用 。 亦 不 可 說 次 第 生 果 ,熏 習 同 時 勢 力 等 故 。 又 不 可 說

六 果 頓 生 , 勿 一 有 情 一 剎 那 頃 , 六 眼 識 等 俱 時 生 故 。

講 解 : 如 果 觸 等 五 個 心 所 , 也 和 阿 賴 耶 識 一 樣 能 夠 受 熏 , 一 個 有 情 就 有 了 六 個 持 種 之

體 ︵ 五 個 心 所 和 一 個 阿 賴 耶 識 ︶ 。 如 果 是 這 樣 , 果 從 那 個 持 種 之 體 生 起 呢 ? 不

應 該 從 六 個 種 子 共 生 一 果 , 因 為 從 未 有 見 過 多 種 同 生 一 芽 。 若 說 果 從 一 個 種 子

而 生 , 那 末 其 餘 五 個 種 子 不 都 沒 有 用 途 了 嗎 ? 也 不 可 說 六 個 種 子 次 第 生 果 , 因

Page 18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7 9

為 種 子 既 是 同 時 熏 習 , 勢 力 是 相 等 的 , 無 分 勝 劣 , 那 會 有 先 後 次 第 生 果 的 道 理 。

也 不 可 說 六 個 種 子 同 時 頓 生 六 果 。 因 為 沒 有 一 個 有 情 , 在 一 剎 那 的 頃 刻 , 一 個

心 王 和 五 個 心 所 同 時 生 六 個 眼 識 、 六 個 耳 識 等 的 現 行 果 法 。

論 文 四 : 誰 言 觸 等 亦 能 受熏 持 諸 種 子 ? 不 爾 , 如 何 觸 等 如 識 名 一 切 種 ? 謂

觸 等 五 有 似 種 相 , 名 一 切 種 。 觸 等 與 識 所 緣 等 故 。 無 色 觸 等 有 所 緣

故 , 親 所 緣 緣 定 應 有 故 。 此 似 種 相 不 為 因 緣 生 現 識 等 , 如 觸 等 上 ,

似 眼 根 等 , 非 識 所 依 。 亦 如 似 火 , 無 能 燒 用 。

講 解 : 第 三 家 復 申 辯 說 : 誰 說 觸 等 五 心 所 也 能 受 熏 , 也 能 儲 藏 種 子 呢 ? 論 主 反 詰 說 :

你 既 不 承 認 觸 等 能 受 熏 持 種 , 為 什 麼 說 觸 等 也 同 阿 賴 耶 識 一 樣 , 名 一 切 種 子

呢 ? 第 三 家 答 : : 那 是 因 為 觸 等 五 個 心 所 所 變 的 種 子 , 和 本 識 所 變 的 種 子 相 似

之 故 , 所 以 名 ﹁ 一 切 種 ﹂ 。 這 有 三 個 理 由 : 一 者 觸 等 五 位 心 所 與 本 識 同 所 緣 境 ,

若 觸 等 不 緣 種 子 , 便 有 與 本 識 緣 境 不 同 的 過 失 。 二 者 至 無 色 界 , 觸 等 五 位 心 所

雖 然 已 經 不 能 緣 色 , 但 仍 有 所 緣 相 , 緣 本 識 相 分 的 親 所 緣 緣 肯 定 是 存 在 的 。 三

者 無 論 心 王 或 心 所 , 一 定 有 它 自 己 的 相 分 種 子 , 來 做 它 自 己 見 分 的 親 所 緣 緣 。

若 但 憑 心 王 所 變 種 子 , 而 不 在 觸 等 心 所 上 現 似 種 相 , 那 便 不 是 觸 等 的 親 所 緣

Page 18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8 0

緣 。 但 這 似 種 子 的 影 像 , 並 不 是 生 現 行 果 識 的 因 緣 性 。 例 如 心 所 上 所 變 的 觸 似

眼 等 五 根 , 不 能 親 生 眼 等 五 識 ; 親 生 眼 等 五 識 的 根 , 是 心 王 所 變 , 就 如 鏡 裏 所

現 的 似 火 像 , 並 沒 有 燃 燒 的 功 用 。

論 文 五 : 彼 救 非 理 , 觸 等 所 緣 似 種 等 相 , 後 執 受 處 , 方 應 與 識 而 相 例 故 。

由 此 前 說 一 切 種 言 , 定 自 受熏 能 持 種 義 。 不 爾 , 本 頌 有 重 言 失 。 又

彼 所 說 亦 如 是 言 , 無 簡 別 故 , 咸 成 例 者 定 不 成 證 。 勿 觸 等 五 亦 能 了

別 , 觸 等 亦 與 觸 等 相 應 。 由 此 故 知 , 亦 如 是 者 , 隨 所 應 說 , 非 說 一

切 。

講 解 : 論 主 反 駁 說 : 這 種 答 辯 不 合 理 , 觸 等 五 位 心 所 的 所 緣 、 似 種 等 相 , 名 一 切 種 ,

要 到 後 面 所 緣 門 的 執 、 受 、 處 中 , 才 能 與 本 識 心 王 相 例 。 如 何 說 在 執 、 受 、 處

前 的 一 切 種 裏 就 可 相 例 ? 因 此 , 前 句 所 說 的 ﹁ 一 切 種 ﹂ , 一 定 是 能 夠 受 熏 及 執

持 種 的 意 義 , 而 不 是 緣 似 種 相 。 不 然 , 在 前 句 ﹁ 一 切 種 ﹂ 裏 , 業 已 說 過 了 似 種 ,

到 後 句 的 執 、 受 、 處 裏 , 又 說 似 種 , 那 本 頌 豈 非 有 重 言 的 過 失 ?

再 者 , 頌 文 所 說 ﹁ 亦 如 是 ﹂ 這 句 話 , 是 沒 有 簡 別 , 心 王 、 心 所 一 切 皆 可 例 同

的 證 詞 , 是 決 定 不 能 成 立 。 試 問 : 識 能 了 別 , 觸 等 五 個 心 所 也 能 了 別 嗎 ? 識 與

Page 18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8 1

觸 等 相 應 , 觸 等 也 與 觸 等 相 應 嗎 ? 因 此 , ﹁ 亦 如 是 ﹂ 這 句 話 , 是 隨 其 所 應 的 無

覆 無 記 而 說 的 , 並 不 是 沒 有 簡 別 , 不 管 相 應 不 相 應 就 通 亦 如 是 。

第 七 章 因 果 譬 喻 門

論 文 一 : 阿 賴 耶 識 為 斷 為 常 ? 非 斷 非 常 , 以 恆 轉 故 。 恆 謂 此 識 無 始 時 來 ,

一 類 相 續 , 常 無 間 斷 , 是 界 、 趣 、 生 施 設 本 故 , 性 堅 持 種 令 不 失 故 。

轉 謂 此 識 無 始 時 來 , 念 念 生 滅 , 前 後 變 異 , 因 滅 果 生 , 非 常 一 故 ,

可 為 轉 識熏 成 種 故 。 恆 言 遮 斷 , 轉 表 非 常 , 猶 如 瀑 流 , 因 果 法 爾 。

講 解 : 有 人 問 說 : 阿 賴 耶 識 是 斷 滅 呢 , 還 是 常 住 ? 論 主 答 曰 : 非 常 非 斷 , 如 頌 文 ﹁ 恆

轉 如 瀑 流 ﹂ 這 句 所 說 。 怎 樣 叫 做 ﹁ 恆 ﹂ 呢 ? 是 說 這 阿 賴 耶 識 從 無 始 以 來 , 在

善 、 惡 、 無 記 的 三 性 中 , 總 是 一 類 無 記 性 恆 時 相 續 , 永 無 間 斷 。 因 此 它 有 兩 種

功 能 : 一 是 為 三 界 、 五 趣 、 四 生 安 立 的 根 本 ; 二 是 攝 持 種 子 , 令 不 散 失 。 ﹁ 轉 ﹂

的 意 思 是 這 阿 賴 耶 識 , 從 無 始 以 來 , 念 念 生 滅 , 剎 那 不 住 的 在 前 後 變 異 , 其 前

因 既 滅 , 後 果 又 生 , 不 是 常 一 之 法 , 所 以 才 能 為 七 轉 識 所 熏 習 , 而 成 為 一 切 染

淨 法 的 種 子 。

恆 的 意 義 是 遮 簡 非 斷 ; 轉 的 意 義 是 表 顯 非 常 。 這 非 斷 非 常 的 阿 賴 耶 識 , 猶 如

Page 18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8 2

瀑 流 一 般 , 其 前 因 後 果 的 推 演 , 自 然 是 這 樣 的 。 論 文 二 : 如 瀑 流 水 , 非 斷 非 常 , 相 續 常 時 , 有 所 漂 溺 。 此 識 亦 爾 , 從 無 始

來 生 滅 相 續 , 非 常 非 斷 , 漂 溺 有 情 , 令 不 出 離 。 又 如 瀑 流 , 雖 風 等

擊 起 諸 波 浪 , 而 流 不 斷 。 此 識 亦 爾 , 雖 遇 眾 緣 起 眼 識 等 , 而 恆 相 續 。

又 如 瀑 流 , 漂 水 上 下 魚 、 草 等 物 , 隨 流 不 捨 。 此 識 亦 爾 。 與 內 習 氣

外 觸 等 法 , 恆 相 隨 轉 。 如 是 法 喻 , 意 顯 此 識 無 始 因 果 , 非 斷 、 常 義 ,

謂 此 識 性 無 始 時 來 , 剎 那 剎 那 果 生 因 減 。 果 生 故 非 斷 ; 因 減 故 非 常 。

非 斷 非 常 , 是 緣 起 理 。 故 說 此 識 , 恆 轉 如 流 。

講 解 : 這 是 以 瀑 布 及 流 水 來 譬 喻 阿 賴 耶 識 , 以 幫 助 我 們 對 阿 賴 耶 識 的 了 解 。 此 譬 喻 以

阿 賴 耶 識 像 瀑 流 之 水 , 說 它 是 ﹁ 斷 ﹂ 吧 , 它 卻 是 ﹁ 不 捨 晝 夜 ﹂ 的 奔 流 ; 說 它 是

﹁ 常 ﹂ 呢 ? 它 卻 是 ﹁ 逝 者 如 斯 夫 ﹂ , 後 浪 推 前 浪 , 前 水 逝 去 , 後 水 續 至 。 此 外 ,

它 還 有 兩 種 作 用 : 一 是 漂 泊 , 二 是 沉 溺 。 此 阿 賴 耶 識 , 像 瀑 布 或 流 水 似 的 , 它

無 始 時 來 的 煩 惱 業 浪 , 生 滅 非 常 ; 相 續 非 斷 , 把 三 界 有 情 , 或 漂 泊 到 人 天 善 趣 ,

或 沉 溺 到 地 獄 餓 鬼 畜 生 三 塗 , 使 它 們 頭 出 頭 沒 , 而 不 能 出 離 。 再 者 , 瀑 布 或 流

水 , 因 風 力 吹 擊 生 起 了 層 層 波 浪 , 然 而 它 並 不 因 此 而 中 斷 其 流 動 。 這 阿 賴 耶 識

Page 18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8 3

也 是 這 樣 , 雖 然 因 六 塵 緣 影 , 現 起 了 眼 等 六 識 的 波 浪 , 然 而 它 並 不 因 此 而 間 斷

了 它 的 因 果 相 續 。

還 有 , 像 瀑 布 流 水 , 漂 著 水 上 的 草 , 水 下 的 魚 , 隨 流 上 下 而 不 得 捨 離 。 這 阿

賴 耶 識 也 是 這 樣 , 內 而 習 氣 , 外 而 觸 、 受 等 法 , 也 如 魚 草 一 樣 , 隨 著 識 浪 的 起

伏 , 相 續 而 轉 。 以 上 這 些 譬 喻 , 完 全 是 顯 示 這 阿 賴 耶 識 的 無 始 因 果 , 不 落 於 斷

常 二 邊 的 意 義 。 也 就 是 說 : 這 阿 賴 耶 識 的 體 性 , 從 無 始 以 來 , 就 剎 那 剎 那 的 在

果 生 因 滅 , 因 減 果 生 。 剎 那 果 生 , 所 以 非 斷 ; 剎 那 因 減 , 所 以 非 常 。 這 非 斷 非

常 , 就 是 緣 起 的 正 理 。 所 以 頌 文 說 : ﹁ 恆 轉 如 瀑 流 ﹂ 。

論 文 三 : 過 去 未 來 , 既 非 實 有 , 非 常 可 爾 , 非 斷 如 何 ? 斷 豈 得 成 緣 起 正 理 ?

過 去 、 未 來 , 若 是 實 有 , 可 許 非 斷 , 如 何 非 常 ? 常 亦 不 成 緣 起 正 理 。

豈 斥 它 過 , 己 義 便 成 ? 若 不 摧 邪 , 難 以 顯 正 。 前 因 滅 位 , 後 果 即 生 ,

如 秤 兩 頭 , 低 昂 時 等 ; 如 是 因 果 相 續 如 流 , 何 假 去 來 , 方 成 非 斷 。

講 解 : 小 乘 有 部 及 正 量 部 論 師 , 反 對 唯 識 家 ﹁ 非 斷 非 常 , 是 緣 起 理 ﹂ 的 正 論 , 有 人 問

難 說 : 我 們 主 張 過 去 、 未 來 實 有 體 性 , 可 以 說 未 來 的 果 生 非 斷 , 過 去 的 因 滅 非

常 。 你 們 主 張 過 去 、 未 來 既 非 實 有 , 若 說 因 滅 非 常 , 倒 還 可 以 , 如 何 可 說 果 生

Page 18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8 4

非 斷 ? 難 道 說 ﹁ 斷 ﹂ 也 可 以 成 為 緣 起 的 正 理 嗎 ?

論 主 反 問 說 : 如 果 過 去 、 未 來 是 實 有 的 話 , 可 以 說 是 未 來 非 斷 ; 如 何 可 說 過

去 非 常 呢 ? 你 說 我 們 的 ﹁ 斷 ﹂ 不 是 緣 起 正 理 , 難 道 說 你 們 的 ﹁ 常 ﹂ 就 是 緣 起 正

理 嗎 ? 有 部 論 師 等 反 駁 說 : 你 們 唯 識 家 , 怎 麼 可 以 用 破 斥 別 人 的 過 失 , 來 成 立 自 已

的 理 論 呢 ? 論 主 答 稱 : 邪 正 不 並 立 , 若 不 摧 邪 , 難 以 顯 正 , 所 以 要 破 斥 你 們 的

過 失 , 來 顯 示 本 宗 的 正 義 。 正 當 前 因 滅 時 , 後 果 即 生 , 無 間 剎 那 , 如 以 秤 秤 物 ,

正 當 這 頭 低 垂 的 同 時 , 那 頭 就 高 昂 起 來 了 。 這 樣 因 果 相 續 , 如 瀑 流 水 , 已 具 足

了 非 斷 非 常 的 正 義 , 何 必 要 假 藉 過 去 、 未 來 才 能 成 立 ﹁ 非 斷 ﹂ ?

論 文 四 : 因 現 有 位 , 後 果 未 生 , 因 是 誰 因 ? 果 現 有 時 , 前 因 已 減 , 果 是 誰

果 ? 既 無 因 果 , 誰 離 斷 常 ? 若 有 因 時 已 有 後 果 , 果 既 本 有 何 待 前

因 ? 因 義 既 無 果 義 寧 有 ? 無 因 無 果 豈 離 斷 常 ? 因 果 義 成 依 法 作

用 , 故 所 詰 難 非 預 我 宗 。 體 既 本 有 用 亦 應 然 , 所 待 因 緣 亦 本 有 故 ;

由 是 汝 義 , 因 果 無 定 , 應 信 大 乘 緣 起 正 理 。 謂 此 正 理 深 妙 離 言 , 因

果 等 言 皆 假 施 設 , 觀 現 在 法 有 引 後 用 , 假 立 當 果 對 說 現 因 。 觀 現 在

Page 18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8 5

法 有 酬 前 相 , 假 立 曾 因 對 說 現 果 。 假 謂 現 識 似 彼 相 現 。 如 是 因 果 理

趣 顯 然 , 遠 離 二 邊 契 會 中 道 , 諸 有 智 者 應 順 修 學 。 講 解 : 有 部 論 師 等 再 度 辯 稱 : 若 依 你 們 ﹁ 果 生 因 滅 , 非 斷 非 常 ﹂ 的 說 法 , 那 麼 , 現 有

因 位 的 果 , 尚 未 生 時 , 這 個 因 , 是 誰 的 因 呢 ? 現 有 果 位 的 因 , 已 經 滅 了 , 這 個

果 , 又 是 誰 的 果 呢 ? 如 此 , 有 因 無 果 , 因 亦 非 因 ; 有 果 無 因 , 果 亦 非 果 。 既 然

因 果 都 無 , 是 誰 離 了 斷 常 , 教 你 們 在 這 裏 說 非 斷 非 常 呢 ?

論 主 也 再 度 反 難 : 若 依 你 們 ﹁ 過 去 未 來 有 體 ﹂ 的 執 著 , 則 是 現 有 因 時 , 已 經

有 了 後 果 。 果 若 本 無 , 可 待 因 生 ; 今 果 既 已 本 有 , 何 須 還 待 前 因 呢 ? 這 樣 , 因

義 既 然 沒 有 , 果 義 那 裡 還 存 在 昵 ? 沒 有 因 又 沒 有 果 , 怎 能 脫 離 斷 常 呢 ?

有 部 論 師 等 辯 稱 : 過 去 、 未 來 的 因 果 , 雖 已 有 了 法 體 , 然 而 , 因 果 意 義 的 成

立 , 是 依 法 的 作 用 , 並 非 依 於 法 體 , 所 以 你 們 的 詰 難 與 我 宗 無 關 。 論 主 又 駁 他

說 : 事 物 之 體 既 然 是 本 來 就 有 , 其 作 用 也 應 當 本 來 就 有 , 即 所 待 以 起 用 的 因 緣 ,

也 應 當 是 本 有 的 ; 因 為 一 切 法 的 體 用 是 沒 有 差 別 的 。 因 此 , 你 們 的 執 著 , 決 定

沒 有 因 果 生 滅 的 意 義 , 所 以 你 們 應 當 信 仰 大 乘 的 緣 起 正 理 。 這 大 乘 唯 識 的 正

理 , 深 奧 玄 妙 , 到 了 ﹁ 離 言 絕 相 ﹂ 的 境 地 。 至 於 前 面 有 關 因 果 等 的 言 說 , 那 不

Page 18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8 6

過 是 方 便 施 設 的 假 法 而 已 。

怎 樣 假 名 施 設 呢 ? 觀 察 現 法 有 引 生 當 來 之 果 的 功 用 , 即 依 此 功 用 , 假 立 當 來

之 果 , 對 此 現 法 說 名 為 因 ; 觀 察 現 法 的 來 源 , 有 酬 報 前 因 之 相 , 即 依 此 相 , 假

立 一 個 曾 有 的 因 , 對 此 現 法 說 名 為 果 。 怎 樣 叫 做 假 ? 意 謂 依 於 現 在 識 緣 現 法 的

時 候 , 觀 其 所 從 生 , 在 識 上 變 現 一 種 過 去 非 因 似 因 , 及 現 法 非 果 似 果 的 假 相 ;

觀 從 其 所 生 , 在 識 上 變 現 一 種 未 來 非 果 似 果 , 及 現 法 非 因 似 因 的 假 相 。 像 這 樣

假 說 因 果 , 決 不 是 心 外 實 有 因 果 。 這 樣 , 因 果 的 道 理 與 義 趣 就 明 了 , 顯 然 是 遠

離 斷 常 二 邊 , 契 合 了 非 斷 非 常 的 中 道 。 因 此 , 凡 是 有 智 慧 的 行 者 , 都 應 當 隨 順

修 學 這 唯 識 的 緣 起 正 理 。

論 文 五 : 有 餘 部 說 , 雖 無 去 來 , 而 有 因 果 恆 相 續 義 。 謂 現 在 法 極 迅 速 者 ,

猶 有 初 後 生 滅 二 時 , 生 時 酬 因 , 滅 時 引 果 ; 時 雖 有 二 , 而 體 是 一 。

前 因 正 滅 , 後 果 正 生 ; 體 相 雖 殊 , 而 俱 是 有 。 如 是 因 果 非 假 施 設 ,

然 離 斷 常 又 無 前 難 。 誰 有 智 者 捨 此 信 餘 。

講 解 : 有 部 論 師 等 既 遭 破 斥 , 另 有 大 眾 、 雞 胤 等 部 , 執 實 有 現 在 因 果 之 義 , 起 而 轉 救

說 : 雖 然 沒 有 過 去 、 未 來 的 法 , 卻 不 無 因 果 相 續 的 意 義 。 意 謂 現 在 的 法 變 化 極

Page 18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8 7

其 迅 速 , 仍 有 最 初 產 生 和 後 來 毀 滅 二 時 , 生 的 時 候 需 要 因 , 滅 的 時 候 引 生 果 。

時 間 雖 然 有 兩 種 , 而 本 體 卻 是 一 個 。 前 邊 的 因 正 在 消 滅 的 時 後 , 後 邊 的 果 正 在

產 生 , 雖 然 法 體 與 生 滅 二 相 是 有 差 別 的 , 然 而 都 是 現 時 而 有 。 這 樣 , 因 果 並 非

虛 假 施 設 , 卻 離 斷 和 常 , 又 沒 有 以 前 諸 難 。 哪 位 有 智 之 人 , 能 捨 此 究 竟 勝 義 ,

而 去 信 其 他 的 不 了 義 呢 ?

論 文 六 : 彼 有 虛 言 , 都 無 實 義 。 何 容 一 念 而 有 二 時 ? 生 滅 相 違 寧 同 現 在 ?

滅 若 現 在 生 應 未 來 , 有 故 名 生 , 既 是 現 在 , 無 故 名 滅 , 寧 非 過 去 ?

滅 若 非 無 , 生 應 非 有 ; 生 既 現 有 滅 應 現 無 。 又 二 相 違 , 如 何 體 一 ?

非 苦 樂 等 見 有 是 事 。 生 滅 若 一 , 時 應 無 二 , 生 滅 若 異 , 寧 說 體 同 ?

故 生 滅 時 俱 現 在 有 , 同 依 一 體 理 必 不 成 。 經 部 師 等 因 果 相 續 , 理 亦

不 成 。 彼 不 許 有 阿 賴 耶 識 能 持 種 故 。 由 此 應 信 大 乘 所 說 : 因 果 相 續 ,

緣 起 正 理 。

講 解 : 論 主 對 餘 師 復 破 斥 曰 : 你 們 這 些 說 法 , 都 是 虛 假 的 言 詞 , 沒 有 實 在 的 內 容 , 怎

能 容 許 剎 那 一 念 之 間 , 而 有 生 滅 二 種 時 間 呢 ? 生 、 滅 二 法 互 相 違 逆 , 怎 能 同 時

現 在 呢 ? 如 果 滅 是 現 在 , 那 麼 生 應 當 是 未 來 。 因 為 前 無 今 有 稱 之 為 生 , 既 是 現

Page 19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8 8

在 , 那 因 無 而 名 為 滅 的 , 豈 不 就 是 過 去 嗎 ? 假 定 滅 不 是 無 , 那 生 就 應 當 也 不 是

有 。 既 然 生 是 現 有 , 當 然 滅 也 是 現 無 了 , 因 為 它 們 互 相 違 逆 , 其 體 怎 能 同 一 呢 ?

如 苦 樂 不 同 一 體 , 這 是 世 間 現 見 的 事 。 生 滅 若 是 一 體 , 就 應 當 沒 有 初 後 二 時 ;

生 滅 若 是 別 異 , 又 怎 能 說 它 是 一 體 ? 因 此 , 你 們 這 生 滅 二 法 , 俱 現 在 有 , 同 依

一 體 的 道 理 , 必 定 不 能 成 立 。

你 們 經 部 師 等 的 主 張 , 因 果 前 滅 後 生 , 相 續 不 斷 的 道 理 , 雖 然 也 同 大 乘 一 樣

是 勝 義 , 但 你 們 執 著 色 心 二 法 的 功 用 就 是 種 子 , 不 承 認 有 阿 賴 耶 識 攝 持 種 子 。

所 以 這 因 果 相 續 的 道 理 也 不 能 成 立 。 因 此 , 應 當 信 奉 大 乘 所 說 : ﹁ 種 子 生 現 行 ,

現 行 熏 種 子 ﹂ 這 樣 因 果 相 續 的 緣 起 正 理 。

第 八 章 伏 斷 位 次 門

論 文 一 : 此 識 無 始 恆 轉 如 流 , 乃 至 何 位 當 究 竟 捨 ? 阿 羅 漢 位 方 究 竟 捨 。 謂

諸 聖 者 斷 煩 惱 障 究 竟 盡 時 , 名 阿 羅 漢 。 爾 時 此 識 煩 惱 粗 重 永 遠 離

故 , 說 之 為 捨 。 此 中 所 說 阿 羅 漢 者 , 通 攝 三 乘 無 學 果 位 。 皆 已 永 害

煩 惱 賊 故 , 應 受 世 間 妙 供 養 故 , 永 不 復 受 分 段 生 故 。 云 何 知 然 ? 決

擇 分 說 : 諸 阿 羅 漢 、 獨 覺 、 如 來 皆 不 成 就 阿 賴 耶 故 。 集 論 復 說 : 若

Page 19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8 9

諸 菩 薩 得 菩 提 時 , 頓 斷 煩 惱 及 所 知 障 , 成 阿 羅 漢 及 如 來 故 。 講 解 : 本 章 講 釋 ﹁ 阿 羅 漢 位 捨 ﹂ 的 伏 斷 位 次 門 。 有 問 曰 : 這 無 始 時 來 , 恆 轉 如 瀑 布 流

水 似 的 阿 賴 耶 識 , 修 行 到 何 等 果 位 才 能 究 竟 捨 棄 呢 ? 答 曰 : 要 到 阿 羅 漢 位 才 能

究 竟 捨 棄 。 也 就 是 說 : 三 乘 聖 人 , 把 煩 惱 障 究 竟 斷 盡 , 這 時 的 果 位 就 叫 做 阿 羅

漢 。 到 了 阿 羅 漢 位 , 阿 賴 耶 識 裏 的 粗 重 煩 惱 , 就 永 遠 斷 滅 , 此 滅 就 名 之 為

﹁ 捨 ﹂ 。

此 處 所 稱 的 阿 羅 漢 , 並 非 僅 指 聲 聞 四 果 , 而 是 把 三 乘 無 學 果 位 通 攝 在 內 。 無

學 , 就 是 修 學 圓 滿 , 無 可 再 學 了 。 這 無 學 位 的 阿 羅 漢 , 具 有 三 義 : 一 者 殺 賊 ︱ ︱

它 們 都 已 永 遠 殺 害 了 劫 奪 慧 命 的 煩 惱 賊 。 二 者 應 供 ︱ ︱ 應 受 三 界 人 天 的 上 妙 供

養 。 三 者 無 生 ︱ ︱ 永 遠 不 再 受 分 段 生 死 的 苦 報 。

如 何 知 道 阿 賴 耶 識 三 乘 皆 捨 , 阿 羅 漢 名 通 攝 三 乘 呢 ? 因 為 ︽ 瑜 伽 論 . 決 擇

分 ︾ 裏 說 : 阿 羅 漢 、 獨 覺 、 如 來 , 這 三 乘 聖 人 , 都 不 成 就 阿 賴 耶 識 , 所 以 知 這

阿 賴 耶 識 是 三 乘 皆 捨 。 ︽ 雜 集 論 ︾ 亦 說 : 若 諸 菩 薩 , 修 行 到 金 剛 身 後 , 得 大 菩

提 而 成 佛 時 , 頓 斷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 約 斷 煩 惱 障 說 , 名 阿 羅 漢 ; 約 斷 所 知 障 說 ,

名 為 如 來 。 大 乘 菩 薩 , 尚 名 阿 羅 漢 , 聲 聞 、 緣 覺 二 乘 更 何 待 言 ? 所 以 知 道 阿 羅

Page 19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9 0

漢 名 , 通 攝 三 乘 。 ︵ 註 : 成 就 , 為 ﹁ 得 ﹂ 之 一 種 。 即 已 得 、 而 現 在 相 續 不 失 之

意 。 這 是 說 一 切 有 部 的 教 義 , 然 有 部 之 論 師 亦 有 持 異 說 者 。 俱 舍 論 卷 四 載 , ﹁ 成

就 ﹂ 與 ﹁ 獲 ﹂ 均 屬 於 ﹁ 得 ﹂ 之 一 種 。 未 得 或 已 失 而 今 得 , 稱 為 獲 ; 已 得 而 至 今

相 續 不 失 , 則 稱 為 成 就 。 得 與 成 就 之 差 別 有 ﹁ 未 得 而 得 名 得 , 已 得 而 得 名 成

就 ﹂ 、 ﹁ 初 得 而 得 名 得 , 得 已 不 斷 名 成 就 ﹂ 等 七 說 。 成 就 , 就 是 繼 續 稱 為 阿 賴

耶 識 。 不 成 就 , 即 不 再 稱 為 阿 賴 耶 識 。 ︶

論 文 二 : 若 爾 , 菩 薩 煩 惱 種 子 未 永 斷 盡 , 非 阿 羅 漢 應 皆 成 就 阿 賴 耶 識 。 何

故 即 彼 決 擇 分 說 , 不 退 菩 薩 , 亦 不 成 就 阿 賴 耶 識 ? 彼 說 二 乘 無 學 果

位 , 迴 心 趣 向 大 菩 提 者 , 必 不 退 起 煩 惱 障 故 , 趣 菩 提 故 , 即 復 轉 名

不 退 菩 薩 。 彼 不 成 就 阿 賴 耶 識 , 即 攝 在 此 阿 羅 漢 中 , 故 彼 論 文 不 違

此 義 。

講 解 : 有 外 人 問 曰 : 若 照 你 們 唯 識 家 說 , 把 煩 惱 究 竟 斷 盡 了 , 才 能 捨 棄 阿 賴 耶 識 , 名

阿 羅 漢 。 那 麼 , 不 退 菩 薩 的 我 愛 執 藏 只 是 暫 伏 不 起 , 尚 未 永 遠 斷 盡 , 並 不 是 三

乘 無 學 的 阿 羅 漢 , 它 們 都 應 當 成 就 阿 賴 耶 識 , 為 什 麼 彼 抉 擇 分 說 : 不 退 菩 薩 ,

也 不 成 就 阿 賴 耶 呢 ?

Page 19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9 1

論 主 答 : 決 擇 分 說 ﹁ 不 退 菩 薩 , 不 成 就 阿 賴 耶 識 ﹂ 的 話 , 並 不 是 指 直 趣 菩 提

的 菩 薩 而 言 , 而 是 說 聲 聞 、 緣 覺 二 乘 , 證 了 無 學 果 位 之 後 , 更 迴 心 趣 向 於 大 菩

提 道 , 它 們 既 然 先 已 斷 了 煩 惱 , 又 迴 小 向 大 , 必 不 會 再 退 起 煩 惱 , 成 就 阿 賴 耶

識 , 因 其 趣 向 菩 提 之 故 , 也 就 由 二 乘 無 學 轉 名 為 ﹁ 不 退 菩 薩 ﹂ 了 。 抉 擇 分 所 說

那 不 成 就 阿 賴 耶 識 的 不 退 菩 薩 , 就 是 這 裏 所 說 的 阿 羅 漢 。 所 以 ︽ 瑜 伽 論 ︾ 的 文

句 , 並 不 違 背 唯 識 論 的 意 義 。

論 文 三 : 又 不 動 地 以 上 菩 薩 , 一 切 煩 惱 永 不 行 故 ; 法 駛 流 中 任 運 轉 故 , 能

諸 行 中 起 諸 行 故 , 剎 那 剎 那 轉 增 進 故 , 此 位 方 名 不 退 菩 薩 。 然 此 菩

薩 雖 未 斷 盡 異 熟 識 中 煩 惱 種 子 , 而 緣 此 識 我 見 、 愛 等 , 不 復 執 藏 為

自 內 我 , 由 是 永 捨 阿 賴 耶 名 , 故 說 不 成 就 阿 賴 耶 識 , 此 亦 說 彼 名 阿

羅 漢 。

講 解 : 護 法 論 師 認 為 : 大 乘 十 地 , 第 八 ﹁ 不 動 地 ﹂ 以 上 的 菩 薩 , 它 們 也 捨 棄 了 阿 賴 耶

識 之 名 , 名 為 不 退 , 所 謂 ﹁ 不 動 地 前 才 捨 藏 ﹂ 者 是 。 因 為 它 們 具 有 四 個 條 件 :

一 者 、 一 切 煩 惱 種 子 , 永 遠 降 伏 而 不 起 現 行 。 二 者 、 駕 駛 法 筏 , 在 生 死 流 中 ,

自 由 自 在 的 任 運 而 轉 。 三 者 、 能 於 六 度 萬 行 的 一 切 行 中 修 一 切 行 , 不 似 七 地 以

Page 19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9 2

前 , 但 以 一 切 行 莊 嚴 萬 行 。 四 者 無 漏 智 慧 , 不 為 有 漏 所 間 斷 , 剎 那 剎 那 在 展 轉

增 進 。 因 此 , 不 動 地 以 上 菩 薩 , 才 能 名 為 不 退 , 而 捨 棄 了 阿 賴 耶 名 。

不 動 地 以 上 的 菩 薩 , 雖 未 究 竟 斷 盡 異 熟 識 裏 的 煩 惱 種 子 , 但 當 第 七 識 的 見

分 , 緣 第 八 識 時 的 我 見 、 我 愛 , 已 經 不 再 執 此 藏 識 為 自 內 之 我 了 。 因 此 , 永 遠

的 捨 棄 了 我 愛 執 藏 的 名 稱 。 所 以 不 退 菩 薩 不 成 就 阿 賴 耶 識 , 也 說 它 名 叫 阿 羅 漢 。

論 文 四 : 有 義 : 初 地 以 上 菩 薩 , 已 證 二 空 所 顯 理 故 , 巳 得 二 種 殊 勝 智 故 ,

已 斷 分 別 二 重 障 故 , 能 一 行 中 起 諸 行 故 。 雖 為 利 益 起 諸 煩 惱 , 而 彼

不 作 煩 惱 過 失 , 故 此 亦 名 不 退 菩 薩 。 然 此 菩 薩 雖 未 斷 盡 俱 生 煩 惱 ,

而 緣 此 識 所 有 分 別 我 見 、 愛 等 , 不 復 執 藏 為 自 內 我 , 由 斯 亦 捨 阿 賴

耶 名 , 故 說 不 成 阿 賴 耶 識 , 此 亦 說 彼 名 阿 羅 漢 。 故 集 論 中 作 如 是 說 :

十 地 菩 薩 雖 未 永 斷 一 切 煩 惱 , 然 此 煩 惱 猶 如 咒 藥 , 所 伏 諸 毒 , 不 起

一 切 煩 惱 過 失 。 一 切 地 中 如 阿 羅 漢 巳 斷 煩 惱 , 故 亦 說 彼 名 阿 羅 漢 。

講 解 : 難 陀 論 師 認 為 , 初 地 以 上 的 菩 薩 , 已 證 得 我 、 法 二 空 所 顯 示 之 真 理 , 也 捨 棄 了

阿 賴 耶 識 , 名 為 不 退 。 因 為 它 們 具 有 五 個 條 件 : 一 者 已 經 證 到 了 由 我 、 法 二 空

所 顯 的 真 如 。 二 者 得 到 了 ﹁ 正 體 ﹂ 和 ﹁ 後 得 ﹂ 二 種 殊 勝 智 慧 。 三 者 分 別 起 的 煩

Page 19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9 3

惱 、 所 知 二 障 都 已 斷 除 。 四 者 能 於 六 波 羅 蜜 的 一 行 修 集 諸 行 。 五 者 雖 為 方 便 利

益 有 情 , 起 諸 煩 惱 , 然 而 它 並 不 作 煩 惱 染 污 的 過 失 。 因 此 , 初 地 以 上 菩 薩 , 也

可 以 名 為 ﹁ 不 退 ﹂ 。

這 初 地 以 上 的 不 退 菩 薩 , 雖 未 把 與 生 俱 起 的 煩 惱 究 竟 斷 盡 ; 然 而 緣 第 八 識

時 , 所 有 的 分 別 我 見 和 我 愛 , 已 經 不 再 執 此 藏 識 為 自 內 之 我 了 。 因 此 也 捨 棄 了

阿 賴 耶 之 名 , 所 以 說 它 不 成 就 阿 賴 耶 識 , 也 說 它 名 為 阿 羅 漢 。

︽ 雜 集 論 ︾ 中 說 : ﹁ 從 初 地 到 十 地 的 菩 薩 , 雖 只 斷 了 分 別 起 煩 惱 , 還 沒 有 把

俱 生 起 的 煩 惱 永 遠 斷 除 , 然 而 這 俱 生 起 煩 惱 , 已 為 萬 行 功 德 所 降 伏 , 好 像 被 咒

術 和 藥 力 所 降 伏 的 毒 蛇 一 樣 , 不 會 再 傷 人 了 , 因 此 不 能 再 作 起 惑 造 業 的 過 失

了 。 這 十 地 中 的 不 退 菩 薩 , 和 阿 羅 漢 一 樣 , 都 已 斷 了 煩 惱 , 所 以 也 說 它 們 名 阿

羅 漢 。 ﹂

論 文 五 : 彼 說 非 理 , 七 地 已 前 , 猶 有 俱 生 我 見 、 愛 等 , 執 藏 此 識 為 自 內 我 ,

如 何 已 捨 阿 賴 耶 名 ? 若 彼 分 別 我 見 、 愛 等 , 不 復 執 藏 說 名 為 捨 , 則

預 流 等 諸 有 學 位 , 亦 應 已 捨 阿 賴 耶 名 , 許 便 違 害 諸 論 所 說 。

講 解 : 論 主 破 斥 難 陀 等 之 說 的 非 理 , 因 為 七 地 以 前 的 菩 薩 , 第 七 識 的 俱 生 我 見 和 我 愛 ,

Page 19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9 4

猶 起 現 行 , 執 此 第 八 藏 識 為 自 內 之 我 , 如 何 能 說 已 經 捨 了 阿 賴 耶 之 名 呢 ? 若 說

七 地 以 前 的 分 別 我 見 和 我 愛 , 不 再 執 藏 識 為 我 , 就 說 之 為 捨 , 那 麼 小 乘 的 預 流

果 、 一 來 果 、 不 還 果 諸 有 學 位 , 他 們 也 都 斷 了 分 別 我 執 , 難 道 說 也 捨 棄 了 阿 賴

耶 之 名 嗎 ? 然 而 聖 教 並 沒 有 這 樣 說 。 若 許 他 們 也 捨 阿 賴 耶 之 名 , 便 與 經 論 所 說

相 違 。

論 文 六 : 地 上 菩 薩 所 起 煩 惱 , 皆 由 正 知 , 不 為 過 失 , 非 預 流 等 得 有 斯 事 ,

寧 可 以 彼 例 此 菩 薩 ? 彼 六 識 中 所 起 煩 惱 , 雖 由 正 知 , 不 為 過 失 , 而

第 七 識 有 漏 心 位 , 任 運 現 行 執 藏 此 識 , 寧 不 與 彼 預 流 等 同 ? 由 此 故

知 彼 說 非 理 。 然 阿 羅 漢 斷 此 識 中 煩 惱 粗 重 究 竟 盡 故 , 不 復 執 藏 阿 賴

耶 識 為 自 內 我 , 由 斯 永 失 阿 賴 耶 名 , 說 之 為 捨 , 非 捨 一 切 第 八 識 體 。

勿 阿 羅 漢 無 識 持 種 , 爾 時 便 入 無 餘 涅 槃 。

講 解 : 難 陀 等 師 復 自 救 曰 : 初 地 以 上 菩 薩 的 煩 惱 , 都 是 由 於 方 便 度 生 的 正 知 而 起 , 並

沒 有 染 污 惑 業 的 過 失 。 這 不 是 小 乘 初 果 的 預 流 、 二 果 的 一 來 、 三 果 的 不 來 所 能

做 得 到 , 如 何 拿 它 們 來 例 同 地 上 菩 薩 ?

論 主 再 予 反 難 曰 : 七 地 以 前 的 地 上 菩 薩 , 依 前 六 識 所 起 的 粗 重 煩 惱 , 雖 由 正

Page 19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9 5

知 不 為 過 失 , 而 其 第 七 末 那 識 的 有 漏 心 位 , 那 一 類 相 續 無 間 的 微 細 煩 惱 , 當 不

住 還 任 運 現 行 , 執 此 藏 識 為 我 , 豈 不 同 那 預 流 等 的 有 學 位 是 一 樣 嗎 ? 因 此 你 們

所 說 並 不 合 理 。

然 而 三 乘 無 學 的 阿 羅 漢 , 究 竟 斷 盡 了 第 八 識 裏 的 粗 重 煩 惱 , 不 再 以 執 藏 的 阿

賴 耶 識 為 自 內 之 我 , 從 此 捨 掉 了 我 愛 執 藏 的 阿 賴 耶 名 , 這 就 叫 做 捨 , 並 不 是 連

能 藏 、 所 藏 的 第 八 識 體 一 概 都 捨 棄 了 。 倘 若 把 第 八 識 體 都 捨 棄 了 , 於 金 剛 心 時 ,

已 無 識 持 種 , 便 應 入 無 餘 涅 槃 , 試 問 那 有 這 樣 的 阿 羅 漢 ?

論 文 七 : 然 第 八 識 , 雖 諸 有 情 皆 悉 成 就 , 而 隨 義 別 立 種 種 名 。 謂 或 名 心 ,

由 種 種 法 薰 習 種 子 所 積 集 故 。 或 名 阿 陀 那 , 執 持 種 子 及 諸 色 根 令 不

壞 故 。 或 名 所 知 依 , 能 與 染 、 淨 所 知 諸 法 為 依 止 故 。 或 名 種 子 識 ,

能 遍 任 持 世 、 出 世 間 諸 種 子 故 。 此 等 諸 名 , 通 一 切 位 。 或 名 阿 賴 耶 ,

攝 藏 一 切 雜 染 品 法 , 令 不 失 故 , 我 見 、 愛 等 執 藏 以 為 自 內 我 故 。 此

名 唯 在 異 生 有 學 , 非 無 學 位 , 不 退 菩 薩 有 雜 染 法 執 藏 義 故 。 或 名 異

熟 識 , 能 引 生 、 死 , 善 不 善 業 , 異 熟 果 故 。 此 名 唯 在 異 生 二 乘 諸 菩

薩 位 , 非 如 來 地 猶 有 異 熟 無 記 法 故 。 或 名 無 垢 識 , 最 極 清 淨 諸 無 漏

Page 19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9 6

法 所 依 止 故 。 此 名 唯 在 如 來 地 有 , 菩 薩 、 二 乘 及 異 生 位 持 有 漏 種 ,

可 受熏 習 , 未 得 善 淨 第 八 識 故 。 如 契 經 說 : 如 來 無 垢 識 , 是 淨 無 漏

界 , 解 脫 一 切 障 , 圓 鏡 智 相 應 。

講 解 : 第 八 識 是 一 切 有 情 所 成 就 的 共 法 , 但 隨 其 意 義 差 別 , 建 立 以 下 七 種 異 名 : 一 者

名 心 , 由 現 行 諸 法 熏 習 的 種 子 都 積 集 其 中 。 二 者 名 阿 陀 那 , 阿 陀 那 意 譯 為 ﹁ 執

持 ﹂ , 因 為 它 能 執 持 諸 法 種 子 及 根 身 , 使 之 不 壞 。 三 者 名 所 知 依 , 因 為 它 能 為

所 知 的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作 為 依 止 。 四 者 名 種 子 識 , 因 為 它 能 夠 普 遍 任 持 世 、

出 世 間 法 的 種 子 。 以 上 四 種 異 名 , 無 論 有 漏 無 漏 , 若 凡 若 聖 , 通 統 都 有 , 所 以

說 通 一 切 位 。

五 者 名 阿 賴 耶 : 因 為 它 能 夠 攝 藏 一 切 雜 染 品 法 , 便 之 不 失 。 又 可 以 執 藏 我 見 、

我 愛 等 , 被 妄 執 為 ﹁ 我 ﹂ 。 阿 賴 耶 識 之 名 , 只 在 凡 夫 和 聲 聞 、 緣 覺 二 乘 有 學 位 ,

不 在 無 學 位 和 不 退 菩 薩 , 因 為 無 學 位 和 不 退 菩 薩 , 都 沒 有 執 藏 雜 染 法 的 意 義 。

六 者 名 異 熟 識 , 因 為 它 能 牽 引 有 情 , 在 三 界 六 道 中 生 死 輪 迴 , 受 那 由 善 惡 業 所

感 招 的 無 記 性 果 報 。 七 者 名 無 垢 識 : 此 識 最 極 清 淨 , 為 一 切 無 漏 法 所 依 止 , 此

名 只 在 如 來 地 有 , 因 為 菩 薩 和 小 乘 的 聲 聞 、 緣 覺 二 乘 及 凡 夫 位 , 攝 持 有 漏 檀 子 ,

Page 19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9 7

可 以 接 受 熏 習 , 還 沒 有 證 得 善 淨 的 第 八 識 。 如 ︽ 如 來 功 德 經 ︾ 的 偈 子 說 : ﹁ 如

來 無 垢 識 , 是 淨 無 漏 界 , 解 脫 一 切 障 , 圓 鏡 智 相 應 。 ﹂ 意 思 是 如 來 的 無 垢 識 ,

是 清 淨 的 無 漏 界 , 解 脫 了 一 切 的 煩 惱 障 和 所 知 障 , 與 大 圓 鏡 智 相 應 。

論 文 八 : 阿 賴 耶 名 過 失 重 故 , 最 初 捨 故 , 此 中 偏 說 。 異 熟 識 體 菩 薩 將 得 菩

提 時 捨 , 聲 聞 獨 覺 入 無 餘 依 涅 槃 時 捨 。 無 垢 識 體 無 有 捨 時 , 利 樂 有

情 無 盡 時 故 。 心 等 通 故 , 隨 義 應 說 。

講 解 : 阿 賴 耶 的 名 稱 , 過 失 最 重 , 在 三 乘 無 學 的 阿 羅 漢 位 , 就 捨 棄 了 藏 識 之 名 , 所 以

頌 文 中 說 : ﹁ 阿 羅 漢 位 捨 ﹂ 。 至 於 異 熟 識 體 , 菩 薩 要 到 將 得 菩 提 的 金 剛 心 時 ,

才 能 捨 棄 , 所 謂 : ﹁ 金 剛 心 生 , 異 熟 識 滅 ﹂ ; 聲 聞 、 獨 覺 要 到 入 無 餘 依 涅 槃 時

捨 。 唯 有 無 垢 識 體 , 則 永 無 捨 時 , 因 為 如 來 利 樂 有 情 的 行 願 是 沒 有 窮 盡 的 。

至 於 前 面 所 說 的 : 心 、 阿 陀 那 、 所 知 依 、 種 子 識 , 那 是 通 於 一 切 凡 聖 的 。 因

為 第 八 識 的 七 種 異 名 , 有 通 一 切 凡 聖 , 有 三 乘 分 位 而 捨 , 所 以 應 各 隨 其 義 而 予

以 說 明 。

第 九 章 如 何 證 明 有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 五 教 證

論 文 一 : 然 第 八 識 總 有 二 位 : 一 有 漏 位 , 無 記 性 攝 , 唯 與 觸 等 五 法 相 應 ,

Page 20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1 9 8

但 緣 前 說 執 、 受 、 處 境 ; 二 無 漏 位 , 唯 善 性 攝 , 與 二 十 一 心 所 相 應 ,

謂 遍 行 五 、 別 境 五 、 善 十 一 、 與 一 切 心 恆 相 應 故 。 常 樂 證 知 所 觀 境

故 , 於 所 觀 境 恆 印 持 故 , 於 曾 受 境 恆 明 記 故 , 世 尊 無 有 不 定 心 故 ,

於 一 切 法 常 決 擇 故 , 極 淨 信 等 常 相 應 故 , 無 染 污 故 , 無 散 動 故 , 此

亦 唯 與 捨 受 相 應 , 任 運 恆 時 平 等 轉 故 , 以 一 切 法 為 所 緣 境 , 鏡 智 遍

緣 一 切 法 故 。

講 解 : 此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以 三 乘 而 諭 , 總 略 不 過 二 位 , 即 有 漏 位 與 無 漏 位 。 一 者 有 漏

位 : 為 無 記 性 的 異 熟 所 攝 , 唯 與 觸 、 作 意 、 受 、 想 、 思 五 法 相 應 , 但 緣 前 述 那

執 、 受 、 處 的 種 子 、 根 身 、 器 界 三 種 境 界 。 二 者 無 漏 位 : 就 是 功 果 圓 滿 的 如 來

地 , 這 無 漏 位 的 第 八 識 , 異 熟 已 空 , 唯 是 善 性 所 攝 , 與 五 遍 行 、 五 別 境 、 十 一

善 心 所 相 應 。 何 以 知 其 與 遍 行 心 所 相 應 ? 因 為 觸 等 五 法 , 與 一 切 心 恆 時 相 應 ,

無 漏 心 也 不 例 外 。 何 以 與 欲 等 五 別 境 心 所 相 應 ? 因 為 佛 常 樂 證 知 所 觀 境 相 , 就

是 欲 。 於 所 觀 境 印 持 無 疑 , 就 是 勝 解 。 於 曾 習 境 明 記 不 忘 , 就 是 念 。 沒 有 不 定

的 散 心 , 就 是 定 。 於 一 切 法 常 以 智 慧 抉 擇 , 就 是 慧 。 因 此 , 也 與 五 別 境 心 所 相

應 。 何 以 與 十 一 善 心 所 相 應 ? 因 為 如 來 至 極 清 淨 , 所 以 與 信 等 十 一 善 法 相 應 。

Page 20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1 9 9

何 以 不 與 煩 惱 心 所 相 應 ? 因 為 佛 無 染 污 , 所 以 不 和 貪 等 的 根 本 煩 惱 六 、 隨 煩

惱 二 十 等 染 法 相 應 。 何 以 不 和 不 定 心 所 相 應 ? 因 為 如 來 身 語 , 任 運 湛 寂 , 性 非

散 動 , 所 以 不 和 ﹁ 惡 作 ﹂ 等 的 四 法 相 應 。

這 無 漏 位 , 也 如 本 識 因 地 一 樣 , 唯 與 苦 樂 俱 非 的 捨 受 相 應 。 因 為 佛 智 是 任 運

恆 時 不 變 不 動 , 不 作 分 別 的 平 等 轉 故 , 所 以 唯 與 非 苦 非 樂 的 捨 受 相 應 。 至 於 緣

境 , 則 是 十 八 界 、 有 漏 、 無 漏 , 無 所 不 緣 。 因 為 大 圓 鏡 智 , 是 遍 緣 一 切 法 故 。

論 文 二 : 云 何 應 知 此 第 八 識 , 離 眼 等 識 有 別 自 體 ? 聖 教 正 理 , 為 定 量 故 。

謂 有 大 乘 阿毘 達 摩 契 經 中 說 : 無 始 時 來 界 , 一 切 法 等 依 ; 由 此 有 諸

趣 , 及 涅 槃 證 得 。 此 第 八 識 自 性 微 細 , 故 以 作 用 而 顯 示 之 。 頌 中 初

半 顯 第 八 識 為 因 緣 用 , 後 半 顯 與 流 轉 還 減 作 依 持 用 。

講 解 : 本 文 在 第 八 章 以 前 , 是 以 八 段 十 門 解 釋 本 識 。 而 本 章 節 論 文 , 是 總 明 本 識 ; 此

下 是 引 五 教 十 理 , 來 證 明 實 有 本 識 。 外 人 問 曰 : 你 們 唯 識 家 , 怎 樣 知 道 這 第 八

識 , 在 離 開 了 眼 等 六 識 之 外 , 別 有 它 的 自 體 呢 ? 論 主 答 : 這 不 是 世 間 的 現 量 之

境 , 而 要 以 聖 言 的 教 典 , 及 比 知 的 正 理 二 量 , 來 作 決 定 性 的 權 衡 而 知 。

五 教 證 的 第 一 證 , 是 ︽ 大 乘 阿 毘 達 磨 經 ︾ 的 頌 文 : ﹁ 無 始 時 來 界 , 一 切 法 等

Page 20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0 0

依 , 由 此 有 諸 趣 , 及 涅 槃 證 得 。 ﹂ 原 來 有 情 第 八 識 裏 的 有 漏 、 無 漏 種 子 , 為 一

切 染 淨 現 行 法 所 依 止 , 因 比 才 有 流 轉 六 趣 染 法 的 凡 夫 , 及 證 得 涅 槃 淨 法 的 聖 人 。

論 識 必 當 顯 體 , 不 應 約 義 。 但 這 第 八 識 的 體 性 細 微 難 顯 , 所 以 ﹁ 以 用 顯 體 ﹂ 。

這 四 句 頌 文 的 前 二 句 , 是 顯 示 第 八 識 能 給 現 法 作 因 緣 用 ; 後 二 句 , 是 顯 示 與 流

轉 生 死 , 及 還 滅 涅 槃 作 依 持 用 。

論 文 三 : 界 是 因 義 , 即 種 子 識 ; 無 始 時 來 展 轉 相 續 , 親 生 諸 法 , 故 名 為 因 。

依 是 緣 義 , 即 執 持 識 ; 無 始 時 來 與 一 切 法 等 為 依 止 , 故 名 為 緣 。 謂

能 執 持 諸 種 子 故 , 與 現 行 法 為 所 依 故 , 即 變 為 彼 及 為 彼 依 。 變 為 彼

者 , 謂 變 為 器 及 有 根 身 。 為 彼 依 者 , 謂 與 轉 識 作 所 依 止 。 以 能 執 受

五 色 根 故 , 眼 等 五 識 依 之 而 轉 。 又 與 末 那 為 依 止 故 , 第 六 意 識 依 之

而 轉 , 末 那 、 意 識 轉 識 攝 故 , 如 眼 等 識 依 俱 有 根 , 第 八 理 應 是 識 性

故 , 亦 以 第 七 為 俱 有 依 。 是 謂 此 識 為 因 緣 用 。

講 解 : 頌 文 ﹁ 無 始 時 來 界 ﹂ , ﹁ 界 ﹂ 是 ﹁ 因 ﹂ 義 , 指 的 是 ﹁ 種 子 識 ﹂ 。 它 無 始 時 來 ,

種 生 現 、 現 熏 種 , 展 轉 相 續 , 剎 那 不 斷 的 生 起 一 切 現 行 果 法 , 所 以 名 之 為

﹁ 因 ﹂ 。 次 句 ﹁ 一 切 法 等 依 ﹂ , 這 個 ﹁ 依 ﹂ 字 是 ﹁ 緣 ﹂ 的 意 思 , 即 執 持 識 。 它

Page 20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0 1

無 始 時 來 , 為 一 切 現 行 法 所 依 止 , 所 以 名 之 為 ﹁ 緣 ﹂ 。 這 個 第 八 識 , 能 執 持 諸

法 種 子 , 種 子 生 起 現 行 , 又 為 一 切 現 行 法 所 依 止 。 ﹁ 即 變 為 彼 , 及 為 彼 依 ﹂ 句 ,

變 為 彼 就 是 由 種 子 識 變 現 為 器 世 間 , 及 有 根 身 。 ﹁ 為 彼 依 ﹂ , 意 思 就 是 第 八 識

給 七 轉 識 作 為 依 止 。 如 何 給 轉 識 作 依 止 ? 因 為 第 八 識 能 執 受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五 種 色 根 , 所 以 眼 等 五 識 才 得 依 五 種 色 根 而 轉 起 。 又 因 為 能 給 第 七 末 那 作 依

止 故 , 所 以 第 六 意 識 , 才 得 依 這 末 那 為 心 根 而 轉 起 。 這 第 七 末 那 及 第 六 意 識 ,

因 為 是 屬 於 轉 識 之 故 , 所 以 也 同 眼 等 五 識 一 樣 的 依 俱 有 根 。 第 八 既 是 識 的 體

性 , 按 道 理 也 應 當 以 第 七 末 那 為 俱 有 依 。 ︵ 註 : 諸 識 轉 生 的 同 時 , 必 有 不 可 或

缺 的 根 , 為 所 依 託 , 就 叫 做 俱 有 依 ︶ 。 這 就 是 第 八 識 的 ﹁ 因 緣 用 ﹂ 。

論 文 四 : 由 此 有 者 , 由 有 此 識 ; 有 諸 趣 者 , 有 善 惡 趣 , 謂 由 有 此 第 八 識 故 ,

執 持 一 切 順 流 轉 法 , 令 諸 有 情 流 轉 生 死 。 雖 惑 業 生 皆 是 流 轉 , 而 趣

是 果 , 勝 故 偏 說 。 或 諸 趣 言 通 能 、 所 趣 , 諸 趣 資 具 亦 得 趣 名 。 諸 惑

業 生 皆 依 此 識 , 是 與 流 轉 作 依 持 用 。 及 涅 槃 證 得 者 , 由 有 此 識 , 故

有 涅 槃 證 得 。 謂 由 有 此 第 八 識 故 , 執 持 一 切 順 還 減 法 , 令 修 行 者 證

得 涅 槃 。 此 中 但 說 能 證 得 道 , 涅 槃 不 依 此 識 有 故 。 或 此 但 說 所 證 涅

Page 20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0 2

槃 , 是 修 行 者 正 所 求 故 。 或 此 雙 說 , 涅 槃 與 道 俱 是 還 減 品 類 攝 故 。

謂 涅 槃 言 顯 所 證 滅 , 後 證 得 言 顯 能 得 道 , 由 能 斷 道 斷 所 斷 惑 , 究 竟

盡 位 證 得 涅 槃 。 能 、 所 證 斷 皆 依 此 識 , 是 與 還 滅 作 依 持 用 。

講 解 : 這 是 解 釋 第 三 句 頌 文 ﹁ 由 此 有 諸 趣 ﹂ 句 。 由 此 有 , 就 是 由 於 有 此 現 行 法 所 依 的

第 八 識 。 ﹁ 有 諸 趣 ﹂ , 就 是 有 三 界 人 、 天 、 地 獄 、 餓 鬼 、 畜 生 諸 趣 。 也 就 是 說 :

由 於 有 此 第 八 識 之 故 , 所 以 才 能 執 持 一 切 ﹁ 順 流 轉 ﹂ 的 染 法 種 子 , 生 起 有 漏 現

行 , 令 一 切 有 情 , 都 流 轉 生 死 。 雖 然 依 惑 造 業 , 由 業 引 生 集 苦 的 一 切 有 漏 , 都

叫 做 流 轉 ; 然 而 , 五 趣 是 生 死 苦 果 , 在 流 轉 道 中 , 最 為 殊 勝 , 所 以 才 偏 說 諸 趣

為 流 轉 。 或 者 , 諸 趣 這 個 名 字 , 是 通 稱 能 趣 的 惑 業 , 和 所 趣 的 苦 果 , 連 這 諸 趣

所 須 的 資 具 ︱ ︱ 器 世 間 , 也 得 隨 著 所 趣 而 名 之 為 趣 。 一 切 惑 、 業 、 生 的 有 漏 所

攝 法 , 都 是 依 托 這 第 八 識 才 得 成 就 。 所 以 第 八 識 為 有 情 流 轉 的 依 持 用 。

﹁ 及 涅 槃 證 得 ﹂ 者 , 由 於 有 此 第 八 識 故 , 所 以 才 有 涅 槃 證 得 。 因 為 此 第 八 識

執 持 一 切 ﹁ 順 還 滅 ﹂ 的 淨 法 種 子 , 生 起 無 漏 現 行 , 令 修 道 諦 的 行 人 , 能 夠 證 得

滅 諦 涅 槃 。 這 又 有 下 列 三 家 不 同 的 解 釋 : 第 一 家 說 , 此 處 所 說 不 過 是 能 證 的 道

諦 , 而 不 是 所 證 的 涅 槃 。 因 為 清 淨 寂 滅 的 涅 槃 法 , 不 是 親 依 這 第 八 識 而 有 的 。

Page 20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0 3

第 二 家 說 , 此 處 所 說 的 是 所 證 的 涅 槃 , 而 不 是 能 證 的 道 諦 。 因 為 涅 槃 即 修 行 人

正 所 欲 求 的 覺 果 。 第 三 家 說 , 此 處 是 雙 說 涅 槃 和 道 諦 。 因 為 , 不 但 道 是 還 , 涅

槃 是 滅 ; 而 且 道 和 涅 槃 , 都 可 以 說 之 為 還 、 為 滅 , 所 以 它 們 都 是 屬 於 還 滅 品 類 。

要 知 道 這 一 句 頌 裏 , 前 面 的 ﹁ 涅 槃 ﹂ 二 字 , 是 顯 示 所 證 的 滅 諦 ; 後 面 的 ﹁ 證 得 ﹂

二 字 , 是 顯 示 能 證 的 道 諦 。 以 這 能 斷 的 道 諦 , 去 斷 那 所 斷 的 惑 業 , 到 了 究 竟 斷

盡 的 地 位 , 便 證 得 了 所 證 的 減 諦 ︱ ︱ 涅 槃 。 無 論 能 斷 的 道 、 所 斷 的 惑 、 能 證 的

道 、 所 證 的 滅 , 都 得 依 托 這 第 八 識 才 行 。 所 以 這 第 八 識 , 是 為 這 還 滅 法 作 依 持

用 。

論 文 五 : 又 此 頌 中 初 句 顯 示 , 此 識 自 性 無 始 恆 有 , 後 三 顯 與 雜 染 清 淨 二 法

總 別 為 所 依 止 。 雜 染 法 者 謂 苦 、 集 諦 , 即 所 能 趣 生 及 業 、 惑 。 清 淨

法 者 謂 滅 、 道 諦 , 即 所 、 能 證 涅 槃 及 道 。 彼 二 皆 依 此 識 而 有 。 依 轉

識 等 理 不 成 故 。 或 復 初 句 顯 此 識 體 無 始 相 續 , 後 三 顯 與 三 種 自 性 為

所 依 止 , 謂 依 它 起 、 遍 計 所 執 、 圓 成 實 性 , 如 次 應 知 。 今 此 頌 中 諸

所 說 義 , 離 第 八 識 皆 不 得 有 。

講 解 : 再 者 , 此 頌 首 句 ﹁ 無 始 時 來 界 ﹂ , 是 顯 示 這 第 八 識 體 是 無 始 恆 有 。 後 三 句 是 顯

Page 20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0 4

示 這 第 八 識 給 雜 染 、 清 淨 二 法 作 總 別 的 依 止 。 第 二 句 ﹁ 一 切 法 等 依 ﹂ , 是 顯 示

為 染 、 淨 二 法 的 總 所 依 止 。 第 三 句 ﹁ 由 此 有 諸 趣 ﹂ , 是 顯 示 為 染 法 的 別 所 依 止 。

第 四 句 ﹁ 及 涅 槃 證 得 ﹂ , 是 顯 示 為 淨 法 的 別 所 依 止 。 雜 染 法 就 是 苦 、 集 二 諦 ,

也 就 是 所 趣 的 生 死 , 及 能 趣 的 惑 業 。 清 淨 法 就 是 滅 、 道 二 諦 , 也 就 是 所 證 的 涅

槃 及 能 證 的 道 諦 。 這 雜 染 和 清 淨 二 法 , 都 是 依 第 八 識 而 有 的 。 若 說 是 依 七 轉 識

而 有 , 則 不 應 理 。

還 有 一 種 解 釋 , 說 這 四 句 頌 的 第 一 句 , 是 顯 示 這 第 八 識 體 無 始 時 來 相 續 無

間 。 後 三 句 是 顯 示 這 第 八 識 與 三 種 自 性 為 所 依 止 : 一 、 依 它 起 自 性 , 就 是 第 二

句 ﹁ 一 切 法 等 依 ﹂ 。 因 為 現 行 的 有 、 無 漏 法 , 都 是 依 種 子 因 緣 而 起 的 。 二 、 遍

計 所 執 自 性 , 就 是 第 三 句 ﹁ 由 此 有 諸 趣 ﹂ 。 因 為 諸 趣 都 是 由 遍 計 所 執 的 我 、 法

而 有 的 。 三 、 圓 成 實 自 性 , 就 是 第 四 句 ﹂ 及 涅 槃 證 得 ﹂ , 因 為 無 漏 淨 法 , 就 是

圓 成 實 性 。 所 以 說 , ﹁ 後 三 顯 與 三 種 自 性 為 所 依 止 , 如 次 應 知 ﹂ 。

論 文 六 : 即 彼 經 中 復 作 是 說 : ﹁ 由 攝 藏 諸 法 , 一 切 種 子 識 , 故 名 阿 賴 耶 ,

勝 者 我 開 示 ﹂ 。 由 此 本 識 具 諸 種 子 , 故 能 攝 藏 諸 雜 染 法 , 依 斯 建 立

阿 賴 耶 名 , 非 如 勝 性 轉 為 大 等 。 種 子 與 果 體 非 一 故 , 能 依 所 依 俱 生

Page 20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0 5

滅 故 。 與 雜 染 法 互 相 攝 藏 , 亦 為 有 情 執 藏 為 我 , 故 說 此 識 名 阿 賴 耶 。

已 入 見 道 諸 菩 薩 眾 , 得 真 現 觀 , 名 為 勝 者 。 彼 能 證 解 阿 賴 耶 識 , 故

我 世 尊 正 為 開 示 。 或 諸 菩 薩 皆 名 勝 者 。 雖 見 道 前 未 能 證 解 阿 賴 耶

識 , 而 能 信 解 求 彼 轉 依 , 故 亦 為 說 , 非 諸 轉 識 , 有 如 是 義 。

講 解 : 這 是 五 教 證 的 第 二 證 , ︽ 阿 毘 達 摩 經 ︾ 中 四 句 頌 文 : ﹁ 由 攝 藏 諸 法 , 一 切 種 子

識 , 故 名 阿 賴 耶 , 勝 者 我 開 示 ﹂ 。 意 思 是 : 由 於 第 八 識 能 攝 藏 諸 法 一 切 種 子 ,

所 以 名 叫 阿 賴 耶 。 除 非 是 入 地 菩 薩 的 勝 者 , 佛 才 給 予 開 示 。 此 識 能 夠 攝 持 所 含

藏 的 雜 染 諸 法 , 依 此 意 而 建 立 阿 賴 耶 名 。 並 不 像 數 論 外 道 所 說 的 由 冥 諦 而 生

覺 , 由 覺 而 生 我 心 、 五 唯 、 五 大 、 十 一 根 、 而 歸 為 神 我 所 受 用 的 二 十 五 諦 一 樣 。

因 為 本 識 種 子 與 現 行 果 法 , 非 一 非 異 , 能 依 的 諸 法 與 所 依 的 識 體 , 都 是 生 滅 非

常 , 所 以 不 同 於 數 論 外 道 所 說 。

第 八 識 ﹁ 與 雜 染 法 , 互 相 攝 藏 ﹂ , 就 是 能 藏 與 所 藏 。 ﹁ 亦 為 有 情 執 藏 為 我 ﹂ ,

就 是 我 愛 執 藏 , 有 此 三 義 , 所 以 叫 做 阿 賴 耶 識 。 已 入 初 地 見 道 位 的 菩 薩 , 得 到

了 由 二 空 所 顯 的 真 理 現 觀 , 名 為 勝 者 。 因 為 它 們 能 夠 證 知 悟 解 阿 賴 耶 識 , 不 起

分 別 我 執 , 所 以 世 尊 才 給 它 們 正 式 開 示 , 使 達 究 竟 後 地 。 或 者 說 , 各 種 菩 薩 都

Page 20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0 6

稱 為 勝 者 。 它 們 雖 在 見 道 以 前 , 尚 未 證 解 阿 賴 耶 識 , 但 卻 對 阿 賴 耶 識 有 了 不 疑

的 信 解 , 希 望 轉 所 依 的 二 障 種 子 為 無 漏 真 智 , 而 得 涅 槃 妙 果 , 所 以 世 尊 也 一 樣

給 它 們 說 阿 賴 耶 。 以 上 所 說 : ﹁ 具 諸 種 子 、 攝 藏 諸 法 , 除 卻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外 ,

並 非 七 轉 識 有 這 種 作 用 。

論 文 七 : 解 深 密 經 亦 作 是 說 : 阿 陀 那 識 甚 深 細 , 一 切 種 子 如 瀑 流 , 我 於 凡

愚 不 開 演 , 恐 彼 分 別 執 為 我 。 以 能 執 持 諸 法 種 子 , 及 能 執 受 色 根 依

處 , 亦 能 執 取 結 生 相 續 , 故 說 此 識 名 阿 陀 那 。 無 性 有 情 不 能 窮 底 ,

故 說 甚 深 , 趣 寂 種 性 不 能 通 達 , 故 名 甚 細 。 是 一 切 法 真 實 種 子 , 緣

擊 便 生 轉 識 波 浪 , 恆 無 間 斷 , 猶 如 瀑 流 。 凡 即 無 性 , 愚 即 趣 寂 , 恐

彼 於 此 起 分 別 執 , 墮 諸 惡 趣 , 障 生 聖 道 , 故 我 世 尊 不 為 開 演 。 唯 第

八 識 有 如 是 相 。

講 解 : 這 是 五 教 證 的 第 三 證 。 ︽ 解 深 密 經 ︾ 也 有 四 句 頌 曰 : ﹁ 阿 陀 那 識 甚 深 細 , 一 切

種 子 如 瀑 流 , 我 於 凡 愚 不 開 演 , 恐 彼 分 別 執 為 我 ﹂ 。 阿 陀 那 是 第 八 識 的 異 名 ,

其 相 甚 深 , 又 甚 微 細 , 它 所 攝 持 的 一 切 種 子 , 剎 那 生 滅 , 猶 如 瀑 流 , 佛 對 凡 夫 、

二 乘 向 不 輕 易 開 演 , 恐 怕 它 們 分 別 執 著 為 自 內 之 我 。

Page 20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0 7

阿 陀 那 譯 為 執 持 , 具 有 以 下 三 義 : 一 者 能 執 持 有 、 無 漏 法 的 一 切 種 子 令 不 失

壞 。 二 者 能 執 受 色 根 及 根 所 依 處 的 身 , 令 生 覺 受 。 三 者 能 執 取 ﹁ 中 有 ﹂ 去 投 胎

結 生 , 令 本 、 中 、 後 三 有 生 死 相 續 , 所 以 第 八 識 又 名 阿 陀 那 。 何 以 說 ﹁ 阿 陀 那

識 甚 深 細 ﹂ ? 五 性 中 的 無 性 有 情 , 它 們 沒 有 三 乘 無 漏 種 子 , 不 能 窮 究 阿 陀 那 識

的 本 源 底 蘊 , 所 以 說 是 ﹁ 甚 深 ﹂ 。 趣 寂 種 性 的 愚 法 二 乘 , 它 們 雖 有 無 漏 種 子 ,

而 趣 向 於 灰 心 滅 智 的 空 寂 愚 法 , 不 能 通 達 實 證 阿 陀 那 識 , 所 以 說 是 ﹁ 甚 細 ﹂ 。

阿 陀 那 識 , 是 一 切 法 的 真 實 種 子 , 一 遇 到 外 緣 擊 發 , 便 會 生 起 七 轉 識 的 現 行 波

浪 , 生 滅 相 續 , 恆 無 間 斷 , 有 如 瀑 布 長 流 一 般 。 凡 是 無 性 有 情 ︵ 註 : 五 種 性 之

一 , 又 稱 無 種 性 。 ︶ , 愚 是 趣 寂 二 乘 ︱ ︱ 聲 聞 種 性 和 緣 覺 種 性 。 恐 怕 它 們 於 此

阿 陀 那 識 分 別 我 、 法 二 執 , 使 之 起 惑 造 業 , 墮 諸 惡 趣 , 所 以 我 佛 世 尊 , 不 給 它

們 開 演 此 識 。

論 文 八 : 入 楞 伽 經 亦 作 是 說 : 如 海 遇 風 緣 , 起 種 種 波 浪 , 現 前 作 用 轉 , 無

有 間 斷 時 。 藏 識 海 亦 然 , 境 等 風 所 擊 , 恆 起 諸 識 浪 , 現 前 作 用 轉 。

眼 等 諸 識 無 如 大 海 恆 相 續 轉 起 諸 識 浪 , 故 知 別 有 第 八 識 性 。 此 等 無

量 大 乘 經 中 , 皆 別 說 有 此 第 八 識 。 諸 大 乘 經 皆 順 無 我 , 違 數 取 趣 ,

Page 21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0 8

棄 背 流 轉 , 趣 向 還 滅 , 讚 佛 、 法 、 僧 , 毀 諸 外 道 表 蘊 等 法 , 遮 勝 性

等 。 樂 大 乘 者 許 能 顯 示 無 顛 倒 理 , 契 經 攝 故 , 如 增 一 等 , 至 教 量 攝 。 講 解 : 這 是 五 教 證 的 第 四 證 。 ︽ 入 楞 伽 經 ︾ 也 這 樣 說 : ﹁ 如 海 遇 風 緣 , 起 種 種 波 浪 ,

現 前 作 用 轉 , 無 有 間 斷 時 。 藏 識 海 亦 然 , 境 等 風 所 擊 , 恆 起 諸 識 浪 , 現 前 作 用

轉 ﹂ 。 意 思 是 說 藏 識 也 如 大 海 之 水 一 樣 , 一 遇 風 力 鼓 蕩 的 外 緣 , 便 興 起 了 激 湍

的 七 識 波 浪 , 相 續 而 轉 , 無 間 斷 時 。 但 是 間 斷 的 眼 等 轉 識 , 沒 有 像 大 海 那 樣 ﹁ 恆

相 續 轉 , 起 諸 識 浪 ﹂ 的 作 用 。 因 此 , 我 們 知 道 除 眼 等 轉 識 之 外 , 別 有 一 個 第 八

識 的 存 在 。

無 量 大 乘 經 中 , 都 別 說 有 此 第 八 識 , 諸 大 乘 經 皆 順 應 人 無 我 之 理 , 而 違 背 數

取 趣 ︱ ︱ 有 情 的 我 執 , 背 棄 流 轉 生 死 的 苦 、 集 二 諦 , 趣 向 還 減 的 涅 槃 。 讚 揚 佛 、

法 、 僧 三 寶 做 的 利 生 功 德 , 摧 毀 外 道 的 邪 說 邪 見 , 表 顯 五 蘊 、 十 二 處 、 十 八 界

的 緣 起 法 , 以 簡 遮 數 論 外 道 的 ﹁ 二 十 五 諦 ﹂ , 及 勝 論 外 道 的 ﹁ 六 句 義 ﹂ 。 這 些

都 和 小 乘 的 緣 生 無 我 之 理 一 樣 。 所 以 一 切 有 情 , 樂 行 大 乘 者 , 皆 稱 許 大 乘 經 典 ,

能 顯 示 無 顛 倒 的 正 理 。 這 些 經 典 , 和 小 乘 的 ︽ 增 一 阿 含 經 ︾ 等 一 樣 , 同 樣 的 為

佛 所 說 , 為 至 教 所 攝 。

Page 21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0 9

論 文 九 : 又 聖 慈 氏 , 以 七 種 因 , 證 大 乘 經 真 是 佛 說 : 一 先 不 記 故 : 若 大 乘

經 佛 滅 度 後 有 餘 為 壞 正 法 故 說 , 何 故 世 尊 非 如 當 起 諸 可 怖 事 先 預 記

別 ? 二 本 俱 行 故 : 大 、 小 乘 教 , 本 來 俱 行 , 寧 知 大 乘 獨 非 佛 說 ? 三

非 餘 境 故 : 大 乘 所 說 廣 大 甚 深 , 非 外 道 等 思 量 境 界 。 彼 經 論 中 曾 所

未 說 , 設 為 彼 說 亦 不 信 受 , 故 大 乘 經 非 非 佛 說 。 四 應 極 成 故 : 若 謂

大 乘 是 餘 佛 說 , 非 今 佛 語 , 則 大 乘 教 是 佛 所 說 , 其 理 極 成 。 五 有 無

有 故 : 若 有 大 乘 , 即 應 信 此 諸 大 乘 教 是 佛 所 說 , 離 此 大 乘 不 可 得 故 。

若 無 大 乘 , 聲 聞 乘 教 亦 應 非 有 , 以 離 大 乘 決 定 無 有 得 成 佛 義 , 誰 出

於 世 說 聲 聞 乘 ? 故 聲 聞 乘 是 佛 所 說 非 大 乘 教 , 不 應 正 理 。 六 能 對 治

故 : 依 大 乘 經 勤 修 行 者 , 皆 能 引 得 無 分 別 智 , 能 正 對 治 一 切 煩 惱 ,

故 應 信 此 是 佛 所 說 。 七 義 異 文 故 : 大 乘 所 說 義 趣 甚 深 , 不 可 隨 文 而

取 其 義 , 便 生 誹 謗 謂 非 佛 說 。 是 故 大 乘 真 是 佛 說 。 如 莊 嚴 論 頌 此 義

言 : 先 不 記 俱 行 , 非 餘 所 行 境 , 極 成 有 無 有 , 對 治 異 文 故 。

講 解 : 前 面 五 教 證 所 引 諸 頌 , 是 引 自 佛 說 的 大 乘 經 典 , 證 明 六 識 之 外 別 有 第 八 識 的 存

在 。 今 更 引 慈 氏 彌 勒 菩 薩 所 造 的 ︽ 莊 嚴 論 ︾ 中 , 有 七 種 理 由 證 實 大 乘 真 是 佛

Page 21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1 0

說 。 理 由 是 :

一 、 先 不 記 故 : 假 使 大 乘 經 典 , 是 佛 滅 度 後 有 人 為 破 壞 正 法 , 假 託 佛 說 所 偽

造 者 , 那 麼 佛 在 未 滅 度 前 , 何 不 就 像 ︽ 正 法 滅 經 ︾ 所 說 : ﹁ 瞻 波 羅 國 城 邑 , 有

諸 比 丘 滅 我 正 法 ﹂ 似 的 , 預 先 告 知 弟 子 : 我 滅 度 後 , 有 人 偽 造 大 乘 , 破 壞 正 法

呢 ? 佛 既 沒 有 預 為 告 知 , 可 知 大 乘 確 是 佛 說 無 疑 。

二 、 本 俱 行 故 : 大 乘 小 乘 , 有 如 人 的 二 足 , 車 之 雙 輪 , 同 時 俱 行 , 當 然 都 是

佛 說 , 怎 能 說 小 乘 是 佛 說 , 大 乘 不 是 佛 說 呢 ?

三 、 非 餘 境 故 : 大 乘 教 理 , 廣 大 甚 深 , 決 不 是 外 道 和 小 乘 的 思 量 境 界 。 因 此 ,

在 它 們 的 經 論 中 , 不 曾 說 過 大 乘 的 教 理 , 就 是 說 給 他 們 聽 , 他 們 亦 不 能 信 解 受

持 , 所 以 大 乘 經 並 非 不 是 佛 說 。

四 、 應 極 成 故 : 如 果 你 們 以 為 大 乘 是 古 佛 或 他 方 佛 所 說 , 不 是 今 佛 釋 迦 所 說 ,

如 此 , 不 論 是 那 一 位 佛 所 說 , 則 大 乘 是 佛 說 , 應 是 大 小 乘 教 所 共 許 的 ﹁ 至 極 成

就 ﹂ 了 。

五 、 有 無 有 故 : 如 果 你 們 不 承 認 大 乘 經 典 , 那 就 無 話 可 說 ; 若 承 認 有 大 乘 經 ,

就 應 當 相 信 大 乘 經 真 是 佛 說 。 因 為 離 開 佛 說 之 外 , 別 無 能 詮 大 乘 妙 理 的 教 法

Page 21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1 1

了 。 假 使 沒 有 大 乘 教 , 那 聲 聞 教 也 應 當 沒 有 , 因 為 離 開 了 大 乘 , 就 沒 有 修 六 度

萬 行 的 菩 薩 , 得 證 佛 果 。 如 果 沒 有 佛 , 是 誰 出 世 說 聲 聞 乘 , 教 眾 生 斷 煩 惱 了 生

死 呢 ? 所 以 聲 聞 乘 是 佛 所 說 , 故 應 信 大 乘 是 佛 所 說 。

六 、 能 對 治 故 : 依 照 大 乘 經 勤 修 六 波 羅 蜜 , 都 能 引 得 親 契 真 如 的 無 分 別 智 ,

對 治 貪 、 瞋 、 癡 等 一 切 煩 惱 。 故 應 相 信 此 大 乘 教 是 佛 所 說 。

七 、 義 異 文 故 : 大 乘 所 說 的 意 趣 至 極 深 妙 , 往 往 義 與 文 異 , 意 在 言 外 , 不 可

隨 文 取 義 , 執 指 為 月 , 便 誹 謗 大 乘 非 佛 所 說 。

以 上 七 種 理 由 , 包 括 在 ︽ 莊 嚴 論 ︾ 的 一 首 頌 文 中 : ﹁ 先 不 記 、 俱 行 , 非 餘 所

行 境 , 極 成 、 有 無 有 , 對 治 、 異 文 故 。 ﹂

論 文 十 : 餘 部 經 中 亦 密 意 說 , 阿 賴 耶 識 有 別 自 性 。 謂 大 眾 部 阿笈 摩 中 , 密

意 說 此 名 根 本 識 。 是 眼 識 等 所 依 止 故 。 譬 如 樹 根 是 莖 等 本 , 非 眼 等

識 , 有 如 是 義 。 上 座 部 經 , 分 別 論 者 俱 密 意 說 此 名 有 分 識 。 有 謂 三

有 , 分 是 因 義 , 惟 此 恆 遍 為 三 有 因 。 化 地 部 說 此 名 窮 生 死 蘊 , 離 第

八 識 , 無 別 蘊 法 窮 生 死 際 無 間 斷 時 。 謂 無 色 界 諸 色 間 斷 , 無 想 天 等

餘 心 等 滅 , 不 相 應 行 , 離 色 、 心 等 無 別 自 體 , 已 極 成 故 。 唯 此 識 名

Page 21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1 2

窮 生 死 蘊 。 講 解 : 為 證 明 有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前 面 已 經 引 大 乘 三 經 的 四 首 偈 子 , 現 在 更 引 小 乘 四 經

共 為 一 教 , 也 就 是 所 引 教 證 的 第 五 證 。 此 證 理 由 是 : 不 但 大 乘 說 有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就 是 小 乘 一 些 部 派 的 經 論 中 , 也 以 深 密 的 微 意 , 說 離 開 六 轉 識 外 , 別 有 阿

賴 耶 識 的 自 體 。 像 大 眾 部 阿 含 經 中 , 密 意 說 這 第 八 識 名 ﹁ 根 本 識 ﹂ 。 因 為 它 是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 六 識 所 依 止 故 , 這 第 八 識 譬 如 樹 根 一 樣 , 是 莖 、 幹 、

枝 、 葉 、 花 、 果 的 根 本 。 而 眼 等 六 識 則 沒 有 這 種 意 義 。

上 座 部 的 經 和 分 別 說 部 的 論 中 , 俱 密 意 說 此 名 ﹁ 有 分 識 ﹂ 。 有 是 三 有 , 就 是

欲 界 、 色 界 、 無 色 三 界 。 分 是 ﹁ 因 ﹂ 義 , 有 分 識 是 三 界 之 因 。 前 六 識 非 恆 非 遍 ,

所 以 不 是 有 分 識 。 唯 有 這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是 恆 常 周 遍 於 一 切 時 處 , 而 為 三 界 有

情 的 生 死 之 因 。

化 地 部 說 此 第 八 識 名 ﹁ 窮 生 死 蘊 ﹂ , 除 阿 賴 耶 識 外 , 沒 有 它 識 能 隨 順 生 死 ,

永 無 間 斷 。 在 無 色 界 各 種 色 法 間 斷 了 , 無 想 天 的 有 情 前 六 識 心 都 伏 滅 了 , 不 相

應 行 法 離 開 了 色 、 心 二 法 別 無 自 體 , 這 是 大 、 小 乘 教 都 承 認 的 。 所 以 唯 有 這 遍

於 三 界 九 地 的 阿 賴 耶 識 , 可 稱 之 為 ﹁ 窮 生 死 蘊 ﹂ 。

Page 21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1 3

論 文 十 一 : 說 一 切 有 部 增 一 經 中 , 亦 密 意 說 此 名 阿 賴 耶 , 謂 愛 阿 賴 耶 、 樂

阿 賴 耶 、 欣 阿 賴 耶 、 喜 阿 賴 耶 。 謂 阿 賴 耶 識 是 貪 總 別 三 世 境 故 , 立

此 四 名 。 有 情 執 為 真 自 內 我 , 乃 至 未 斷 恆 生 愛 著 , 故 阿 賴 耶 識 , 是

真 愛 著 處 , 不 應 執 餘 五 取 蘊 等 , 謂 生 一 向 苦 受 處 者 , 於 餘 五 取 蘊 不

生 愛 著 。 被 恆 厭 逆 餘 五 取 蘊 , 念 我 何 時 , 當 捨 此 命 、 此 眾 同 分 、 此

苦 身 心 , 令 我 自 在 受 快 樂 故 。

講 解 : 說 一 切 有 部 的 ︽ 增 一 阿 含 經 ︾ , 也 密 意 說 此 第 八 識 稱 為 阿 賴 耶 , 更 立 出 愛 、 樂 、

欣 、 喜 四 阿 賴 耶 的 名 稱 。 這 四 個 阿 賴 耶 名 , 是 依 於 貪 著 三 世 總 別 之 境 而 立 的 。

有 情 眾 生 妄 執 阿 賴 耶 為 真 實 自 內 之 我 , 在 未 斷 這 種 妄 執 之 前 永 生 愛 著 , 所 以 阿

賴 耶 識 是 真 正 的 愛 著 之 處 。 不 應 當 妄 執 其 餘 五 蘊 等 為 真 愛 著 處 , 在 三 惡 趣 受 苦

的 眾 生 們 , 對 於 五 蘊 不 生 愛 著 , 他 們 往 往 厭 惡 五 取 蘊 , 總 想 我 什 麼 時 能 捨 棄 此

五 取 蘊 , 捨 除 這 種 眾 同 分 , 捨 除 這 種 受 苦 的 身 心 , 令 我 得 到 自 在 快 樂 。

論 文 十 二 : 五 欲 亦 非 真 愛 著 處 。 謂 離 欲 者 , 於 五 妙 欲 , 雖 不 貪 著 , 而 愛 我

故 。 樂 受 亦 非 真 愛 著 處 。 謂 離 第 三 靜 慮 染 者 , 雖 厭 樂 受 , 而 愛 我 故 。

身 見 亦 非 真 愛 著 處 。 謂 非 無 學 , 信 無 我 者 , 雖 於 身 見 不 生 貪 著 , 而

Page 21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1 4

於 內 我 , 猶 生 愛 故 。 轉 識 等 亦 非 真 愛 著 虛 。 謂 非 無 學 , 求 滅 心 者 ,

雖 厭 轉 識 等 , 而 愛 我 故 。 色 身 亦 非 真 愛 著 處 , 離 色 染 者 , 雖 厭 色 身

而 愛 我 故 。 不 相 應 行 , 離 色 心 等 , 無 別 自 體 , 是 故 亦 非 真 愛 著 處 。

異 生 有 學 , 起 我 愛 時 , 雖 於 餘 蘊 , 有 愛 非 愛 , 而 於 此 識 我 愛 定 生 。

故 唯 此 是 真 愛 著 處 。 由 是 彼 說 阿 賴 耶 名 , 定 唯 顯 此 阿 賴 耶 識 。

講 解 : 五 欲 也 不 是 有 情 的 真 愛 著 處 , 因 為 聲 聞 四 果 中 的 阿 那 含 , 它 們 已 經 斷 除 了 欲 界

的 貪 欲 , 於 色 界 微 妙 的 五 欲 塵 境 不 起 愛 著 , 然 而 對 於 阿 賴 耶 識 的 自 內 之 我 , 仍

舊 愛 著 不 捨 。 樂 受 也 不 是 有 情 的 愛 著 處 , 因 為 離 了 三 禪 天 的 天 人 , 它 們 已 到 捨

念 清 淨 的 四 禪 , 已 沒 有 樂 受 可 言 , 然 而 還 有 捨 不 得 我 愛 執 藏 的 阿 賴 耶 識 。 身 見

也 不 是 有 情 的 真 愛 著 處 , 因 為 除 了 無 學 位 的 阿 羅 漢 外 , 其 餘 有 學 位 的 初 、 二 、

三 果 , 它 們 於 無 我 之 理 雖 能 夠 信 解 , 不 起 身 見 , 然 而 對 於 阿 賴 耶 識 的 自 內 之 我 ,

還 照 樣 執 著 。 轉 識 等 也 不 是 有 情 的 真 愛 著 處 , 因 為 除 無 學 位 外 , 其 餘 求 滅 盡 定 ,

及 無 想 定 等 的 有 學 、 凡 夫 , 它 們 雖 已 厭 棄 了 七 轉 識 及 心 所 有 法 , 然 而 猶 有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的 我 愛 執 藏 。 色 身 也 不 是 有 情 的 真 愛 著 處 。 因 為 生 到 無 色 界 的 人 , 已

離 色 染 , 厭 離 色 身 , 而 仍 然 以 阿 賴 耶 識 自 內 之 我 為 我 愛 執 藏 。 不 相 應 行 也 不 是

Page 21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1 5

有 情 的 真 愛 著 處 , 因 為 它 們 離 了 色 、 心 等 法 就 沒 有 自 體 , 所 以 不 是 其 真 愛 著 處 ,

仍 以 阿 賴 耶 識 自 內 之 我 為 我 愛 執 藏 。

此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非 到 無 學 位 不 能 究 竟 斷 除 , 所 以 當 異 生 、 有 學 他 們 起 我 愛

時 , 雖 於 這 五 取 蘊 等 的 七 種 異 執 , 或 愛 或 不 愛 , 但 對 於 阿 賴 耶 識 的 我 愛 是 決 無

不 生 之 理 。 所 以 , 唯 有 這 阿 賴 耶 識 才 是 有 情 的 真 愛 著 處 。 因 此 增 一 阿 含 所 說 的

阿 賴 耶 之 名 , 決 定 是 顯 示 這 真 愛 著 處 的 阿 賴 耶 識 。

第 十 章 如 何 證 明 有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 十 理 證

論 文 一 : 已 引 聖 教 , 當 顯 正 理 。 謂 契 經 說 , 雜 染 、 清 淨 諸 法 種 子 之 所 集 起 ,

故 名 為 心 。 若 無 此 識 , 彼 持 種 心 不 應 有 故 。 謂 諸 轉 識 在 滅 定 等 有 間

斷 故 。 根 、 境 、 作 意 、 善 等 類 別 易 脫 起 故 , 如 電 光 等 不 堅 住 故 , 非

可熏 習 不 能 持 種 , 非 染 淨 種 所 集 起 心 。 此 識 一 類 恆 無 間 斷 。 如 苣 勝

等 堅 住 可熏 , 契 當 彼 經 所 說 心 義 。 若 不 許 有 能 持 種 心 , 非 但 違 經 亦

違 正 理 。 謂 諸 所 起 染 、 淨 品 法 , 無 所熏 故 , 不熏 成 種 , 則 應 所 起 唐

捐 其 功 。 染 淨 起 時 既 無 因 種 , 應 同 外 道 執 自 然 生 。

講 解 : 為 證 明 有 此 第 八 阿 賴 識 , 前 面 已 引 五 教 為 證 , 此 下 更 引 十 理 為 證 。 佛 經 上 說 ,

Page 21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1 6

由 於 雜 染 、 清 淨 種 子 之 所 集 起 , 所 以 稱 為 心 。 倘 若 沒 有 這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那 持

種 的 心 就 不 應 當 有 。 因 為 七 轉 識 到 滅 盡 定 和 無 想 定 位 , 都 會 間 斷 。 至 於 前 六 識

所 依 的 六 根 , 所 緣 的 六 境 , 及 作 意 心 所 , 和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 都 是 常 常 轉 易 ,

起 不 俱 時 , 容 易 脫 漏 。 有 如 光 、 聲 等 性 不 堅 住 , 不 能 受 熏 , 不 能 持 種 。 因 此 它

們 都 不 是 染 、 淨 種 子 所 集 起 的 。 唯 有 這 第 八 識 , 性 唯 無 記 、 捨 受 , 前 後 一 類 ,

永 無 間 斷 , 有 如 香 花 熏 習 苣 勝 ︵ 註 : 苣 勝 為 印 度 的 胡 麻 ︶ , 可 以 受 熏 持 種 , 契

合 了 經 上 所 說 ﹁ 心 ﹂ 的 意 義 。

倘 若 不 許 有 能 持 種 的 第 八 識 心 , 不 但 違 背 了 經 義 , 而 且 也 違 背 正 理 。 何 以 故

呢 , 因 為 所 起 能 熏 的 染 淨 品 法 , 既 沒 有 所 熏 的 對 象 , 便 不 能 熏 成 種 子 , 既 不 能

熏 成 種 子 , 則 其 所 起 能 熏 的 染 、 淨 功 果 , 生 死 涅 槃 , 豈 不 都 沒 有 作 用 了 嗎 ? 如

此 , 染 、 淨 起 時 既 無 種 子 為 因 , 那 就 和 無 因 外 道 一 樣 , 一 切 法 都 是 自 然 而 生 了 。

論 文 二 : 色 不 相 應 非 心 性 故 , 如 聲 光 等 , 理 非 染 、 淨 內 法 所熏 , 豈 能 持 種 ?

又 彼 離 識 無 實 自 性 , 寧 可 執 為 內 種 依 止 ? 轉 識 相 應 諸 心 所 法 , 如 識

間 斷 易 脫 起 故 , 不 自 在 故 , 非 心 性 故 , 不 能 持 種 , 亦 不 受熏 , 故 持

種 心 理 應 別 有 。

Page 21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1 7

講 解 : 色 法 和 不 相 應 行 法 , 並 非 心 性 , 好 像 音 、 光 一 樣 , 理 非 染 、 淨 , 不 可 受 熏 , 不

能 持 種 。 再 者 , 這 色 法 和 不 相 應 行 法 , 它 們 離 識 之 外 沒 有 實 在 自 性 , 怎 麼 能 為

內 種 所 依 止 呢 ? 與 轉 識 相 應 的 心 所 有 法 , 它 們 和 相 應 的 心 王 一 樣 會 間 斷 , 性 不

自 在 , 所 以 不 能 持 種 , 也 不 能 受 熏 。 因 此 除 轉 識 及 相 應 心 所 法 外 , 依 理 而 論 ,

別 有 一 個 第 八 識 的 持 種 心 。

論 文 三 : 有 說 六 識 無 始 時 來 , 依 根 、 境 等 前 後 分 位 , 事 雖 轉 變 , 而 類 無 別 ,

是 所熏 習 能 持 種 子 , 由 斯 染 、 淨 因 果 皆 成 , 何 要 執 有 第 八 識 性 ?

彼 言 無 義 , 所 以 者 何 ? 執 類 是 實 , 則 同 外 道 , 許 類 是 假 , 便 無

勝 用 , 應 不 能 持 內 法 實 種 。 又 執 識 類 何 性 所 攝 ? 若 是 善 、 惡 應

不 受熏 , 許 有 記 故 , 猶 如 擇 滅 。 若 是 無 記 , 善 惡 心 時 , 無 無 記

心 , 此 類 應 斷 , 非 事 善 、 惡 , 類 可 無 記 。 別 類 必 同 別 事 性 故 。

又 無 心 位 此 類 定 無 , 既 有 間 斷 , 性 非 堅 住 , 如 何 可 執 持 種 受熏 ?

又 阿 羅 漢 或 異 生 心 , 識 類 同 故 , 應 為 諸 染 無 漏 法熏 , 許 便 有 失 。

又 眼 等 根 或 所 餘 法 , 與 眼 等 識 根 法 類 同 , 應 互 相熏 , 然 汝 不 許 ,

Page 22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1 8

故 不 應 執 識 類 受熏 。 又 六 識 身 若 事 若 類 前 後 二 念 既 不 俱 有 , 如

隔 念 者 非 互 相熏 , 能熏 、 所熏 必 俱 時 故 。 執 唯 六 識 俱 時 轉 者 ,

由 前 理 趣 既 非 所熏 , 故 彼 亦 無 能 持 種 義 。

講 解 : 小 乘 經 部 師 稱 , 前 六 識 從 無 始 以 來 , 依 六 根 、 六 境 、 作 意 、 三 性 等 而 有 , 在 前

後 分 位 上 雖 有 轉 變 , 而 其 識 類 前 後 並 無 差 別 。 因 此 可 以 受 熏 , 也 能 持 種 , 染 、

淨 的 因 果 都 可 以 成 立 , 何 必 一 定 要 有 一 個 受 熏 持 種 的 第 八 識 呢 ?

論 主 駁 曰 , 這 種 言 論 毫 無 意 義 , 一 者 你 們 所 執 著 的 識 類 , 是 實 是 假 ? 若 執 後

念 識 類 是 有 實 體 , 那 便 同 於 外 道 。 若 許 後 念 識 類 是 假 , 那 便 沒 有 殊 勝 的 功 用 ,

就 不 能 執 持 這 真 實 的 內 法 種 子 。 二 者 , 你 們 所 執 的 識 類 , 在 三 性 中 是 屬 於 那 一

性 呢 ? 若 是 屬 於 善 性 或 惡 性 , 那 就 不 能 受 熏 。 不 但 善 和 惡 不 能 互 為 能 熏 與 所

熏 , 因 為 大 家 共 許 善 、 惡 是 屬 於 有 記 之 故 。 好 像 ﹁ 擇 滅 無 為 ﹂ 的 無 漏 善 , 它 不

能 再 受 善 、 染 諸 法 的 熏 習 。 如 果 是 屬 於 無 記 , 起 善 、 惡 心 起 時 無 記 心 就 間 斷 ,

如 何 能 夠 受 熏 ? 也 不 可 執 著 事 是 善 、 惡 , 類 可 無 記 。 因 為 分 別 事 的 識 類 , 必 定

與 它 所 分 別 的 事 是 同 屬 一 性 。 三 者 , 當 五 位 無 心 位 時 , 這 識 類 決 定 沒 有 。 像 這

Page 22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1 9

樣 既 有 間 斷 體 性 又 不 堅 住 的 識 類 , 如 何 可 以 持 種 受 熏 呢 ?

又 有 師 別 破 曰 : 若 阿 羅 漢 和 異 生 之 心 , 它 們 的 識 類 若 是 相 同 , 則 阿 羅 漢 便 能

為 染 法 所 熏 , 異 生 便 能 受 無 漏 法 所 熏 , 若 許 此 說 , 便 有 過 失 。 再 者 , 眼 等 六 根 ,

是 識 所 依 的 根 類 ; 色 等 六 境 , 是 識 所 變 的 法 類 。 如 此 根 、 法 類 同 , 就 應 當 能 夠

互 相 受 熏 , 然 而 你 們 小 乘 不 許 , 既 不 許 根 類 和 法 類 能 夠 受 熏 , 就 不 應 當 執 著 識

類 能 受 熏 。 再 者 , 六 識 身 若 緣 前 後 事 , 這 前 後 二 念 非 同 時 俱 有 , 則 必 有 間 隔 ,

有 間 隔 者 怎 能 互 相 受 熏 ? 因 為 所 熏 的 識 類 必 須 是 同 時 俱 有 才 行 。

不 信 有 能 受 熏 持 種 的 第 八 識 , 而 執 著 有 俱 時 而 轉 的 前 六 識 者 , 由 前 面 破 識 類

受 熏 的 道 理 予 以 例 破 。 縱 使 六 識 俱 時 的 說 法 能 移 成 立 , 然 而 它 既 非 所 熏 , 當 然

也 沒 有 持 種 的 意 義 了 。

論 文 四 : 有 執 色 心 自 類 無 間 , 前 為 後 種 , 因 果 義 立 , 故 先 所 說 為 證 不 成 。

彼 執 非 理 , 無熏 習 故 。 謂 彼 自 類 既 無熏 習 , 如 何 可 執 前 為 後 種 ? 又

間 斷 者 應 不 更 生 , 二 乘 無 學 應 無 後 蘊 , 死 位 色 、 心 為 後 種 故 。 亦 不

應 執 色 、 心 展 轉 互 為 種 生 。 轉 識 色 等 非 所熏 習 , 前 已 說 故 。

講 解 : 有 小 乘 師 , 執 著 於 色 與 色 為 自 類 , 心 與 心 為 自 類 , 前 色 生 後 色 , 前 心 生 後 心 ,

Page 22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2 0

這 樣 自 類 無 間 的 前 為 後 因 , 後 為 前 果 , 建 立 了 因 果 的 意 義 。 因 此 , 所 說 的 別 有

第 八 阿 賴 識 不 能 成 立 。

論 主 反 駁 說 , 這 種 主 張 不 合 理 , 因 為 沒 有 熏 習 的 緣 故 。 既 然 色 、 心 自 類 不 能

熏 習 , 怎 能 說 前 念 有 後 念 種 子 ? 假 定 前 念 色 、 心 能 為 後 念 種 子 的 話 , 那 麼 生 在

無 色 界 時 色 法 已 斷 , 生 無 想 天 時 心 法 不 起 。 既 已 間 斷 , 後 來 再 墮 落 下 界 , 就 不

能 再 生 色 心 了 。 再 者 , 二 乘 無 學 , 他 們 也 應 當 沒 有 斷 盡 煩 惱 的 最 後 心 , 當 然 也

不 能 入 無 餘 涅 槃 不 受 後 有 。 因 為 你 們 說 前 念 的 死 位 色 、 心 能 為 後 因 , 後 後 應 同

前 前 , 他 如 何 能 斷 盡 煩 惱 , 入 無 餘 涅 槃 , 不 受 後 有 呢 ?

也 不 可 執 著 於 色 中 有 心 的 種 子 , 後 當 生 心 ; 心 中 也 有 色 的 種 子 , 後 當 生 色 ,

如 是 展 轉 互 為 種 生 。 當 知 , 轉 識 間 斷 , 色 根 非 心 , 他 們 都 不 是 所 熏 習 的 東 西 ,

如 何 能 為 諸 法 種 子 呢 ?

論 文 五 : 有 說 三 世 諸 法 皆 有 , 因 果 感 赴 無 不 皆 成 , 何 勞 執 有 能 持 種 識 ? 然

經 說 心 為 種 子 者 , 起 染 、 淨 法 勢 用 強 故 。 彼 說 非 理 ! 過 去 、 未 來 非

常 非 現 , 如 空 華 等 , 非 實 有 故 。 又 無 作 用 不 可 執 為 因 緣 性 故 。 若 無

能 持 染 、 淨 種 識 , 一 切 因 果 皆 不 得 成 。

Page 22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2 1

講 解 : 小 乘 有 部 師 說 :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三 世 諸 法 都 是 實 有 , 因 能 感 果 , 果 能 赴 因 ,

因 果 感 赴 , 無 不 皆 成 , 何 必 另 立 執 持 種 子 的 第 八 識 體 呢 ?

論 主 反 駁 說 , 佛 經 上 說 阿 賴 耶 之 心 能 夠 攝 持 種 子 , 是 因 為 它 生 起 染 、 淨 之 法

勢 用 強 盛 。 有 部 之 說 非 理 , 因 為 過 去 法 已 滅 , 未 來 法 未 生 , 既 非 常 無 間 斷 , 又

非 現 量 所 得 , 好 像 空 華 沒 有 實 體 。 既 無 實 體 , 當 然 沒 有 感 果 的 作 用 , 怎 可 執 著

它 有 種 子 的 因 緣 性 呢 ? 因 此 , 如 果 沒 有 一 個 執 持 染 、 淨 法 種 的 阿 賴 耶 識 , 一 切

因 果 都 不 能 成 立 。

論 文 六 : 有 執 大 乘 遣 相 空 理 為 究 竟 者 , 依 似 此 量 撥 無 此 識 及 一 切 法 , 彼 特

違 害 前 所 引 經 , 知 斷 證 修 , 染 、 淨 因 果 皆 執 非 實 , 成 大 邪 見 。 外 遣

毀 謗 染 、 淨 因 果 , 亦 不 謂 全 無 , 但 執 非 實 故 。 若 一 切 法 皆 非 實 有 ,

菩 薩 不 應 為 捨 生 死 , 精 勤 修 集 菩 提 資 糧 。 誰 有 智 者 為 除 幻 敵 , 求 石

女 兒 用 作 軍 旅 ? 故 應 信 有 能 持 種 心 , 依 之 建 立 染 、 淨 因 果 。 彼 心 即

是 此 第 八 識 。

講 解 : 清 辯 一 系 的 無 相 大 乘 , 以 無 相 之 空 理 為 究 竟 , 依 據 似 是 而 非 的 比 量 , 來 否 定 阿

賴 耶 識 及 一 切 染 、 淨 因 果 等 法 , 這 種 論 調 , 違 背 了 我 們 前 面 所 引 證 的 經 義 。 例

Page 22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2 2

如 知 苦 、 斷 集 的 染 法 因 果 ; 證 滅 、 修 道 的 淨 法 因 果 , 它 一 概 都 執 為 非 實 , 這 豈

不 是 成 為 外 道 的 大 邪 見 ? 因 為 外 道 毀 謗 染 、 淨 因 果 , 並 非 說 完 全 沒 有 , 但 執 著

於 染 因 不 能 感 惡 果 , 淨 因 不 能 感 善 果 , 染 、 淨 因 果 , 沒 有 實 法 而 已 。

假 使 一 切 法 都 非 實 有 , 菩 薩 就 不 應 起 大 悲 捨 生 死 , 精 勤 修 集 菩 提 資 糧 。 生 死

菩 提 既 非 實 有 , 那 位 有 智 慧 的 人 , 肯 為 除 滅 虛 幻 之 敵 , 而 以 石 女 之 兒 用 作 軍 旅

呢 ? 所 以 應 當 相 信 有 一 個 能 夠 執 持 種 子 的 心 , 依 此 心 建 立 染 淨 因 果 。 這 個 心 就

是 阿 賴 耶 識 。

論 文 七 : 又 契 經 說 : 有 異 熟 心 , 善 、 惡 業 感 , 若 無 此 識 , 彼 異 熟 心 , 不 應

有 故 。 謂 眼 等 識 有 間 斷 故 , 非 一 切 時 是 業 果 故 , 如 電 光 等 非 異 熟 心 。

異 熟 不 應 斷 已 更 續 , 彼 命 根 等 無 斯 事 故 。 眼 等 六 識 業 所 感 者 , 猶 如

聲 等 非 恆 續 故 , 是 異 熟 生 , 非 真 異 熟 。 定 應 許 有 真 異 熟 心 , 酬 牽 引

業 遍 而 無 斷 , 變 為 身 器 作 有 情 依 , 身 器 離 心 理 非 有 故 。 不 相 應 法 無

實 體 故 , 諸 轉 識 等 非 恆 有 故 , 若 無 此 心 誰 變 身 器 ? 復 以 何 法 恆 立 有

情 。

又 在 定 中 或 不 在 定 , 有 別 思 慮 無 思 慮 時 , 理 有 眾 多 身 受 生 起 。

Page 22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2 3

此 若 無 者 , 不 應 後 時 身 有 怡 適 或 復 勞 損 。 若 不 恆 有 真 異 熟 心 ,

彼 位 如 何 有 此 身 受 ? 非 佛 起 餘 善 心 等 位 , 必 應 現 起 真 異 熱 心 ,

如 許 起 彼 時 非 佛 有 情 故 。 由 是 恆 有 真 異 熟 心 。 彼 心 即 是 此 第 八

識 。

講 解 : 這 是 所 引 的 第 二 理 證 。 契 經 上 說 , 有 異 熟 心 , 是 前 世 善 惡 業 因 , 感 得 今 世 的 異

熟 總 報 果 。 假 使 沒 有 這 第 八 識 , 那 異 熟 心 也 不 應 當 有 。 因 為 眼 等 六 識 有 時 間 斷 ,

並 非 一 切 時 都 可 做 業 果 , 如 石 火 電 光 一 樣 , 所 以 不 是 異 熟 心 。 異 熟 心 不 應 當 斷

了 又 續 , 因 為 命 根 和 五 根 等 的 異 熟 是 相 續 不 斷 , 斷 即 不 續 , 沒 有 斷 了 又 續 的 情

形 。 眼 等 六 識 , 由 業 所 感 , 並 非 永 恆 相 續 , 所 以 是 異 熟 生 , 並 不 是 真 異 熟 。 我

們 要 承 認 有 一 個 真 正 的 異 熟 心 , 它 能 夠 酬 牽 業 因 , 引 生 報 果 , 普 遍 於 三 界 九 地 、

五 趣 、 四 生 , 不 間 斷 的 變 現 為 根 身 器 界 , 作 為 有 情 的 依 止 。 這 根 身 器 界 , 離 開

了 異 熟 心 是 不 存 在 的 。 不 相 應 行 法 沒 有 實 體 , 六 轉 識 又 非 恆 有 , 假 定 沒 有 這 異

熟 心 , 誰 變 根 身 器 界 , 又 憑 什 麼 恆 立 有 情 ?

又 如 禪 師 坐 禪 , 若 在 定 中 或 不 在 定 中 , 或 有 思 慮 或 無 思 慮 , 理 應 有 很 多 不 同

Page 22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2 4

的 身 受 生 起 。 如 果 沒 有 第 八 識 , 出 定 後 其 身 就 不 會 有 禪 悅 的 怡 適 、 或 禪 病 的 勞

損 。 如 果 沒 有 恆 遍 的 真 異 熟 心 在 定 中 領 納 , 它 如 何 會 有 這 身 受 的 感 覺 。

除 佛 以 外 的 菩 薩 、 二 乘 、 及 凡 夫 眾 生 , 所 起 的 善 、 惡 、 無 記 心 位 , 必 定 現 起

真 異 熟 心 , 因 為 這 九 法 界 的 眾 生 , 都 不 是 佛 所 示 現 的 有 情 。 由 於 以 上 所 說 之 理 ,

故 有 情 必 定 恆 有 真 異 熟 心 , 此 真 異 熟 心 就 是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論 文 八 : 又 契 經 說 : 有 情 流 轉 五 趣 、 四 生 , 若 無 此 識 , 彼 趣 生 體 不 應 有 故 。

謂 要 有 實 有 、 恆 、 遍 、 無 雜 , 彼 法 可 立 正 實 趣 、 生 。 非 異 熟 法 趣 、

生 雜 亂 。 住 此 起 餘 趣 、 生 法 故 。 諸 異 熟 色 及 五 識 中 業 所 感 者 , 不 遍

趣 、 生 , 無 色 界 中 全 無 彼 故 。 諸 生 得 善 及 意 識 中 業 所 感 者 , 雖 遍 趣 、

生 , 起 無 雜 亂 , 而 不 恆 有 。 不 相 應 行 無 實 自 體 , 皆 不 可 立 正 實 趣 、

生 。

唯 異 熟 心 及 彼 心 所 , 實 、 恆 、 遍 、 無 雜 , 是 正 實 趣 、 生 。 此 心

若 無 , 生 無 色 界 起 善 等 位 , 應 非 趣 、 生 。 設 許 趣 、 生 攝 諸 有 漏 ,

生 無 色 界 起 無 漏 心 應 非 趣 、 生 。 便 違 正 理 。 勿 有 前 過 及 有 此 失 ,

Page 22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2 5

故 異 熟 法 是 正 實 趣 、 生 。 由 是 如 來 非 趣 、 生 攝 , 佛 無 異 熟 無 記

法 故 。 亦 非 界 攝 , 非 有 漏 故 , 世 尊 已 捨 苦 、 集 諦 故 。 諸 戲 論 種

已 永 斷 故 。 正 實 趣 、 生 既 唯 異 熟 心 及 心 所 , 彼 心 、 心 所 離 第 八

識 理 不 得 成 。 故 知 別 有 此 第 八 識 。

講 解 : 這 是 所 引 的 第 三 理 證 。 佛 經 上 說 : 有 情 流 轉 於 五 趣 、 四 生 , 如 果 沒 有 這 第 八 真

異 熟 識 , 五 趣 四 生 之 體 就 不 應 當 有 。 必 須 具 備 實 有 、 恆 續 、 周 遍 、 無 雜 四 個 條

件 , 那 正 實 的 趣 、 生 法 才 可 以 建 立 。 即 一 者 要 有 實 體 , 假 法 不 能 稱 為 趣 、 生 ,

因 為 趣 、 生 實 有 , 是 業 所 感 。 二 者 要 恆 續 , 即 無 間 斷 法 方 稱 趣 、 生 之 體 , 一 期

之 中 要 恆 續 。 三 者 周 遍 , 通 三 界 九 地 。 四 者 無 雜 , 意 謂 生 此 趣 此 生 方 起 此 法 ,

名 此 趣 此 生 。 不 然 , 將 有 下 列 諸 種 過 失 : 一 者 , 如 果 不 具 以 上 四 義 , 那 五 趣 四

生 之 體 便 會 雜 亂 。 例 如 住 在 天 趣 的 有 情 , 而 生 起 其 餘 人 、 畜 等 趣 的 果 法 ; 住 在

卵 生 的 有 情 , 而 生 起 其 餘 胎 、 濕 等 生 的 果 法 , 這 五 趣 四 生 之 體 , 不 是 就 雜 亂 得

不 成 其 為 趣 、 生 了 嗎 ? 二 者 , 各 種 諸 異 熟 色 ︵ 即 色 法 中 的 五 根 五 境 十 處 , 除 去

聲 塵 的 九 處 ︶ , 和 前 五 識 中 業 所 召 感 的 果 , 即 異 熟 所 生 的 苦 、 樂 、 捨 三 受 , 都

Page 22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2 6

不 是 週 遍 五 趣 、 四 生 之 法 。 天 趣 化 生 的 無 色 界 , 完 全 沒 有 各 種 異 熟 色 、 和 前 五

識 中 業 所 召 感 的 果 。 三 者 , 由 前 世 修 行 感 得 今 世 與 生 俱 起 的 一 切 善 法 , 及 第 六

識 業 因 所 感 的 別 報 果 , 雖 能 週 遍 於 五 趣 四 生 , 起 無 雜 亂 , 但 非 恆 有 , 在 五 無 心

位 時 則 又 間 斷 。 四 者 , 不 相 應 行 法 不 與 色 、 心 相 應 , 因 其 沒 有 自 體 , 不 能 建 立

為 正 實 趣 、 生 的 總 報 果 。

唯 有 真 異 熟 心 及 其 心 所 , 具 備 了 實 有 、 恆 常 、 週 遍 、 無 雜 這 四 個 條 件 , 是 正

實 的 五 趣 、 四 生 。 如 果 沒 有 這 真 異 熟 的 無 記 心 , 那 生 到 無 色 界 的 有 情 , 生 起 善

心 位 時 , 應 當 是 沒 有 五 趣 、 四 生 的 總 報 體 。 如 果 無 色 界 的 有 情 , 它 們 所 起 的 善

法 , 是 屬 於 五 趣 四 生 所 攝 的 三 界 有 漏 , 應 當 有 報 體 的 話 , 那 麼 二 乘 聖 者 的 阿 那

含 , 生 ﹁ 非 想 處 ﹂ 起 ﹁ 無 所 有 處 ﹂ 的 無 漏 善 法 , 就 應 當 不 是 趣 、 生 。 假 定 真 的

如 此 , 便 違 背 了 三 界 有 情 無 一 不 是 五 趣 所 生 的 正 理 。 要 想 避 免 前 述 過 失 , 那 就

應 以 真 異 熟 識 為 正 確 的 五 趣 四 生 。

由 此 可 見 , 如 來 不 屬 於 趣 、 生 所 攝 , 因 為 佛 沒 有 異 熟 無 記 之 法 。 也 不 是 屬 於

﹁ 界 ﹂ 攝 , 因 為 佛 不 是 有 漏 法 , 佛 已 捨 去 苦 、 集 二 諦 一 切 有 漏 的 戲 論 種 子 。 既

然 唯 有 異 熟 心 及 其 心 所 , 是 正 實 趣 生 , 則 這 異 熟 的 心 、 心 所 法 , 離 開 了 第 八 識

Page 22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2 7

則 不 能 成 立 。 論 文 九 : 又 契 經 說 : 有 色 根 身 是 有 執 受 , 若 無 此 識 , 彼 能 執 受 不 應 有 故 。

謂 五 色 根 及 彼 依 處 , 唯 現 在 世 是 有 執 受 , 彼 定 由 有 能 執 受 心 。 唯 異

熟 心 先 業 所 引 , 非 善 、 染 等 , 一 類 、 能 遍 、 相 續 執 受 有 色 根 身 , 眼

等 轉 識 無 如 是 義 。 此 言 意 顯 眼 等 轉 識 皆 無 一 類 、 能 遍 、 相 續 執 受 自

內 有 色 根 身 , 非 顯 能 執 受 唯 異 熟 心 , 勿 諸 佛 色 身 無 執 受 故 。 然 能 執

受 有 漏 色 身 唯 異 熟 心 , 故 作 是 說 。 謂 諸 轉 識 現 緣 起 故 , 如 聲 、 風 等 ,

彼 善 染 等 非 業 引 故 , 如 非 擇 減 。 異 熟 生 者 非 異 熟 故 , 非 遍 依 故 , 不

相 續 故 , 如 電 光 等 , 不 能 執 受 有 漏 色 身 。 諸 心 識 言 亦 攝 心 所 , 定 相

應 故 , 如 唯 識 言 。 非 諸 色 根 不 相 應 行 , 可 能 執 受 有 色 根 身 , 無 所 緣

故 , 如 虛 空 等 。 故 應 別 有 能 執 受 心 , 彼 心 即 是 此 第 八 識 。

講 解 : 這 是 所 引 的 第 四 理 證 。 又 有 佛 經 說 , 有 色 根 身 之 所 以 能 夠 存 在 , 是 因 為 它 有 能

執 受 的 第 八 識 。 若 無 此 識 , 那 能 執 受 的 東 西 就 不 應 當 有 。 也 就 是 說 , 眼 等 五 根

及 根 所 依 處 , 只 有 現 在 世 有 執 受 , 這 證 明 了 有 一 個 能 執 受 之 心 , 唯 有 這 第 八 異

熟 識 , 才 是 能 執 受 的 心 , 因 為 此 異 熟 心 是 前 世 先 業 所 引 生 的 總 報 體 ; 它 不 是 善 、

Page 23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2 8

也 不 是 惡 , 而 是 無 覆 無 記 性 ; 在 一 期 生 死 中 , 它 始 終 一 類 能 夠 周 遍 , 永 恆 相 續

執 受 著 有 色 根 身 。 除 此 第 八 識 外 , 眼 等 六 轉 識 沒 有 以 上 執 受 的 意 義 。

以 上 所 說 , 是 顯 示 除 第 八 異 熟 心 外 , 其 餘 的 六 轉 識 , 沒 有 一 類 普 遍 相 續 的 意

義 、 能 執 受 自 內 的 有 色 根 身 。 這 並 不 是 說 , 唯 有 凡 夫 的 異 熟 心 才 能 執 受 , 而 諸

佛 的 無 漏 識 沒 有 能 執 受 的 功 能 , 不 過 是 言 說 執 受 凡 夫 有 漏 色 身 , 那 就 非 異 熟 心

不 可 了 。 以 上 所 說 的 六 轉 識 , 都 是 以 現 在 的 緣 而 生 起 , 好 像 電 光 一 樣 , 沒 有 執

受 的 功 用 。

以 上 所 說 心 法 也 包 括 心 所 法 , 因 為 心 法 和 心 所 法 肯 定 相 應 , 如 唯 識 所 說 。 各

種 色 根 和 不 相 應 行 , 不 可 以 執 受 有 色 根 身 , 因 為 沒 有 緣 慮 作 用 。 因 此 應 當 另 有

能 執 受 之 心 , 那 種 心 就 是 第 八 識 阿 賴 耶 識 。

論 文 十 : 又 契 經 說 : 壽 、 煖 、 識 三 更 互 依 持 , 得 相 續 住 。 若 無 此 識 能 持 壽 、

煖 , 令 久 住 識 不 應 有 故 。 謂 諸 轉 識 有 間 有 轉 , 如 聲 、 風 等 無 恆 持 用 ,

不 可 立 為 持 壽 、 煖 、 識 。 唯 異 熟 識 無 間 無 轉 , 猶 如 壽 、 煖 有 恆 持 用 ,

故 可 立 為 持 壽 煖 識 。 經 說 三 法 更 互 依 持 。 而 壽 與 煖 一 類 相 續 , 唯 識

不 然 , 豈 符 正 理 。

Page 23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2 9

講 解 : 這 是 所 引 的 第 五 理 證 。 又 , 佛 經 說 : 凡 有 色 身 的 有 情 , 壽 命 、 煖 氣 ︵ 體 溫 ︶ 、

與 異 熟 識 三 法 , 如 三 足 鼎 立 , 更 互 依 持 而 得 相 續 而 住 。 如 果 沒 有 這 異 熟 識 持 壽

和 煖 , 使 之 久 住 於 世 的 識 就 不 應 當 有 。 因 為 六 轉 識 有 間 斷 變 易 , 如 聲 、 風 一 樣 ,

沒 有 永 恆 執 持 的 功 用 , 不 能 成 為 執 持 壽 和 煖 的 識 。 唯 有 這 第 八 異 熟 識 , 沒 有 間

斷 和 變 易 , 在 從 生 到 死 的 一 期 生 命 中 , 有 恆 久 執 持 的 功 用 。 所 以 能 立 為 執 持 壽

和 煖 的 識 。 佛 經 上 說 , 壽 、 煖 、 識 三 法 , 是 互 相 依 持 。 假 如 壽 、 煖 二 法 一 類 相

續 , 唯 有 識 不 是 這 樣 的 話 , 就 不 符 合 經 上 所 說 的 正 理 了 。

論 文 十 一 : 雖 說 三 法 更 互 依 持 , 而 許 唯 煖 不 遍 三 界 , 何 不 許 識 獨 有 間 轉 ?

此 與 前 理 非 為 過 難 。 謂 若 是 處 具 有 三 法 , 無 間 轉 者 可 恆 相 持 。 不 爾 ,

便 無 恆 相 持 用 。 前 以 此 理 , 顯 三 法 中 所 說 識 言 , 非 詮 轉 識 , 舉 煖 不

遍 豈 壞 前 理 ? 故 前 所 說 , 其 理 極 成 。 又 三 法 中 , 壽 、 煖 二 種 既 唯 有

漏 , 故 知 彼 識 如 壽 與 煖 定 非 無 漏 。 生 無 色 界 起 無 漏 心 , 爾 時 何 識 能

持 彼 壽 ? 由 此 故 知 有 異 熟 識 , 一 類 恆 遍 能 持 壽 、 煖 , 彼 識 即 是 此 第

八 識 。

講 解 : 外 人 詰 難 曰 : 經 上 雖 說 壽 、 煖 、 識 三 法 互 相 依 持 , 然 而 ﹁ 煖 ﹂ 卻 不 遍 三 界 , 無

Page 23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3 0

色 界 有 情 則 無 煖 , 何 以 ﹁ 識 ﹂ 不 可 以 間 斷 呢 ? 論 主 答 : 此 難 不 能 成 立 , 佛 經 上

說 三 法 互 相 依 持 , 那 是 說 在 欲 、 色 界 裏 同 時 俱 有 的 壽 、 煖 、 識 三 法 , 沒 有 間 斷

和 轉 易 , 可 以 恆 相 依 持 。 否 則 , 若 有 間 斷 像 六 轉 識 一 樣 , 便 沒 有 恆 相 依 持 的 功

用 了 。 並 不 是 說 連 無 色 界 也 有 煖 法 。 而 且 前 面 以 恆 相 依 的 道 理 , 所 顯 示 那 壽 、

煖 、 識 三 法 中 的 識 , 是 指 一 類 相 續 的 第 八 識 , 並 不 是 有 間 斷 的 六 轉 識 。

再 者 , 三 法 互 依 的 壽 、 煖 二 法 , 既 唯 有 漏 , 所 以 知 道 三 法 中 的 識 也 不 是 無 漏 。

生 到 無 色 界 的 人 , 生 起 無 漏 心 , 那 時 雖 無 色 、 煖 , 尚 有 壽 命 , 試 問 是 什 麼 識 在

執 持 這 壽 命 呢 ? 既 不 是 有 間 斷 的 前 六 識 , 也 不 是 無 漏 心 , 因 此 知 道 有 一 個 一 類

無 記 , 相 續 恆 有 、 體 遍 三 界 的 異 熟 識 , 能 持 壽 、 煖 。 這 異 熱 識 就 是 第 八 識 。

論 文 十 二 : 又 契 經 說 , 諸 有 情 類 , 受 生 命 終 必 住 散 心 , 非 無 心 、 定 , 若 無

此 識 , 生 死 時 心 , 不 應 有 故 。 謂 生 死 時 身 心惛 昧 , 如 睡 無 夢 , 極 悶

絕 時 , 明 了 轉 識 必 不 現 起 。 又 此 位 中 , 六 轉 識 行 相 所 緣 不 可 知 故 ,

如 無 心 位 必 不 現 行 。 六 種 轉 識 、 行 相 所 緣 , 有 必 可 知 , 如 餘 時 故 。

真 異 熟 識 極 微 細 故 , 行 相 、 所 緣 俱 不 可 了 , 是 引 業 果 , 一 期 相 續 ,

恆 無 轉 變 , 是 散 有 心 , 名 生 死 心 不 違 正 理 。

Page 23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3 1

講 解 : 這 是 所 引 的 第 六 理 證 。 佛 經 上 說 : 諸 有 情 類 , 在 投 胎 受 生 及 報 盡 命 終 之 時 , 必

然 住 於 散 心 位 , 而 不 是 住 於 無 心 和 定 心 。 此 位 不 過 是 沒 有 六 轉 識 , 並 不 是 沒 有

第 八 識 。 如 果 沒 有 這 第 八 識 , 那 生 死 時 就 不 應 當 有 心 識 。 因 為 有 情 在 生 死 時 ,

五 識 身 及 第 六 識 都 已 惛 沉 闇 劣 , 好 像 五 無 心 位 中 的 熟 睡 、 悶 絕 一 樣 。 這 時 明 了

意 識 必 定 不 能 生 起 , 並 且 此 時 六 轉 識 的 行 相 與 所 緣 均 不 可 知 , 就 如 無 心 位 時 必

定 不 起 現 行 。 假 定 生 死 位 中 有 六 轉 識 , 其 行 相 與 所 緣 肯 定 可 知 , 像 平 常 散 心 位

一 樣 。 第 八 真 異 熟 識 極 其 微 細 , 它 的 行 相 與 所 緣 俱 不 可 知 , 它 是 前 世 引 業 之 果 ,

在 一 期 生 死 相 續 中 恆 無 轉 變 , 是 散 心 位 , 而 不 是 定 心 ; 是 有 心 位 而 不 是 無 心 。

此 第 八 真 異 熟 識 , 名 為 ﹁ 生 死 心 ﹂ , 決 定 不 違 正 理 。

論 文 十 三 : 有 說 : 五 識 此 位 定 無 , 意 識 取 境 或 因 五 識 , 或 因 他 教 , 或 定 為

因 , 生 位 諸 因 既 不 可 得 , 故 受 生 位 意 識 亦 無 。

講 解 : 有 一 派 大 乘 異 師 說 : 五 轉 識 在 生 死 位 中 決 定 沒 有 , 第 六 意 識 緣 取 外 境 , 有 三 種

因 , 或 因 五 識 緣 塵 境 , 隨 取 影 像 ; 或 因 他 人 說 教 別 取 知 解 ; 或 因 禪 定 取 殊 勝 境 。

既 然 是 生 位 這 些 原 因 都 不 存 在 , 所 以 受 生 位 肯 定 沒 有 第 六 意 識 。

論 文 十 四 : 若 爾 , 有 情 生 無 色 界 , 後 時 意 識 應 永 不 生 , 定 心 必 由 散 意 識 引 ,

Page 23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3 2

五 識 、 他 教 彼 界 必 無 , 引 定 散 心 無 由 起 故 。 若 謂 彼 定 由 串 習 力 , 後

時 率 爾 能 現 在 前 。

彼 初 生 時 寧 不 現 起 ? 又 欲 、 色 界 初 受 生 時 , 串 習 意 識 亦 應 現

起 。 若 由惛 昧 初 未 現 前 , 此 即 前 因 , 何 勞 別 說 ? 有 餘 部 執 生 死

等 位 , 別 有 一 類 微 細 意 識 , 行 相 所 緣 俱 不 可 了 。 應 知 即 是 此 第

八 識 , 極 成 意 識 不 如 是 故 。

講 解 : 論 主 反 駁 說 : 如 照 你 所 說 , 那 有 情 生 到 無 色 界 時 , 他 的 意 識 就 永 遠 不 能 生 起 了 ,

因 為 無 色 界 的 定 心 必 由 散 心 意 識 引 生 。 能 生 意 識 的 ﹁ 五 識 ﹂ 和 ﹁ 他 教 ﹂ 二 因 ,

在 無 色 界 決 定 不 存 在 , 如 此 , 則 能 夠 引 定 心 的 散 心 意 識 尚 無 從 生 起 , 試 問 那 定

心 又 怎 樣 引 生 ?

大 乘 異 師 又 救 曰 : 無 色 界 裏 雖 無 能 生 散 意 的 二 因 , 然 而 它 們 的 定 心 , 卻 是 由

於 在 下 界 時 , 散 意 引 定 的 慣 習 之 力 , 到 無 色 界 後 隨 能 現 前 , 這 又 有 什 麼 不 對 呢 ?

論 主 反 難 說 : 照 你 說 定 心 既 因 下 界 慣 習 之 力 而 起 , 何 不 起 於 初 生 剎 那 , 而 待

後 時 呢 ? 再 者 , 欲 、 色 界 的 有 情 初 受 生 時 , 其 前 世 串 習 的 意 識 也 應 當 現 前 , 何

Page 23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3 3

以 沒 有 呢 ? 若 說 無 色 界 的 定 心 , 及 下 界 的 散 心 , 在 初 生 剎 那 不 能 現 起 者 , 是 因

為 有 情 初 生 時 惛 昧 之 故 , 何 必 再 用 其 它 解 釋 。 小 乘 上 座 部 師 , 主 張 在 生 死 位 中 ,

別 有 一 類 微 細 意 識 , 它 的 行 相 和 所 緣 俱 不 可 知 。 當 知 這 微 細 意 識 , 就 是 這 第 八

識 。 因 為 大 家 所 公 認 的 意 識 , 只 有 可 以 了 知 的 一 類 , 它 不 同 於 這 不 可 了 知 的 第

八 識 。

論 文 十 五 : 又 將 死 時 , 由 善 惡 業 上 下 身 分 , 冷 觸 漸 起 , 若 無 此 識 , 彼 事 不

成 。 轉 識 不 能 執 受 身 故 。 眼 等 五 識 各 別 依 故 , 或 不 行 故 , 第 六 意 識

不 住 身 故 , 境 不 定 故 , 遍 寄 身 中 恆 相 續 故 , 不 應 冷 觸 由 彼 漸 生 。 唯

異 熟 心 , 由 先 業 力 , 恆 遍 相 續 , 執 受 身 分 , 捨 執 受 處 冷 觸 便 生 , 壽 、

煖 、 識 三 不 相 離 故 。 冷 觸 起 處 , 即 是 非 情 , 雖 變 亦 緣 而 不 執 受 。 故

知 定 有 此 第 八 識 。

講 解 : 有 情 將 命 終 時 , 善 業 重 的 從 下 向 上 冷 , 惡 業 重 的 由 上 向 下 冷 , 這 是 將 捨 執 、 受

的 第 八 識 , 帶 著 今 世 所 造 的 業 因 , 或 上 生 善 趣 , 或 下 墮 惡 道 , 如 果 沒 有 這 個 第

八 識 , 這 種 情 況 就 不 能 成 立 , 因 為 六 轉 識 不 能 執 、 受 身 體 。 眼 等 五 識 也 不 能 執

受 , 一 者 各 別 依 根 , 各 自 緣 境 。 二 者 或 緣 不 具 不 起 現 行 。 若 根 壞 緣 缺 , 命 終 前

Page 23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3 4

則 先 捨 五 識 , 由 此 二 因 , 眼 等 五 識 不 能 執 、 受 。 第 六 意 識 也 不 能 執 、 受 , 它 不

是 去 後 來 先 的 主 人 翁 , 不 住 色 身 一 處 故 ; 它 緣 不 定 ; 它 遍 寄 身 中 諸 根 , 隨 逐 緣

境 , 相 續 轉 故 , 不 能 說 冷 觸 是 由 意 識 生 起 。 唯 有 第 八 真 異 熟 心 , 是 由 先 世 業 力

所 引 的 總 報 果 , 所 以 才 恆 、 遍 、 相 續 的 執 、 受 根 身 。 凡 是 捨 棄 了 執 受 的 部 分 ,

冷 觸 便 生 。 因 為 壽 、 煖 、 識 三 法 是 不 相 離 的 , 識 若 離 去 , 壽 、 煖 、 也 必 隨 之 而

離 , 所 以 冷 觸 起 處 , 便 成 了 沒 有 知 覺 的 非 情 外 器 , 這 非 情 外 器 雖 也 為 第 八 識 所

變 與 所 緣 , 但 卻 不 為 第 八 識 所 執 、 受 。 因 此 知 道 除 六 轉 識 外 , 決 定 有 一 個 第 八

識 。

論 文 十 六 : 又 契 經 說 : 識 緣 名 色 , 名 色 緣 識 , 如 是 二 法 , 展 轉 相 依 , 譬 如

束 蘆 俱 時 而 轉 。 若 無 此 識 , 彼 識 自 體 不 應 有 故 。 謂 彼 經 中 自 作 是 釋 ,

名 謂 非 色 四 蘊 , 色 謂 羯 邏 藍 等 , 此 二 與 識 相 依 而 住 , 如 二 束 蘆 更 互

為 緣 , 恆 俱 時 轉 , 不 相 捨 離 。 眼 等 轉 識 攝 在 名 中 , 此 識 若 無 , 說 誰

為 識 ? 亦 不 可 說 名 中 識 蘊 , 謂 五 識 身 , 識 謂 第 六 。 羯 邏 藍 時 無 五 識

故 。 又 諸 轉 識 有 間 轉 故 , 無 力 恆 時 執 持 名 色 , 寧 說 恆 與 名 色 為 緣 ?

故 彼 識 言 顯 第 八 識 。

Page 23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3 5

講 解 : 這 是 所 引 的 第 七 理 證 。 佛 經 上 說 : ﹁ 識 緣 名 色 , 名 色 緣 識 ﹂ , 名 色 是 五 蘊 的 總

名 : 受 、 想 、 行 、 識 四 蘊 , 是 但 以 詮 名 而 知 的 心 法 ; 色 之 一 蘊 , 是 有 質 礙 性 的

色 法 , 這 在 羯 邏 藍 位 , 名 色 與 識 互 相 依 存 , 如 二 束 蘆 同 時 安 立 。 如 果 沒 有 第 八

識 , 那 ﹁ 識 緣 名 色 , 名 色 緣 識 ﹂ 的 識 指 的 是 什 麼 呢 ? 不 能 說 名 中 的 識 蘊 是 前 五 識 , ﹁ 識 緣 名 色 ﹂ 的 識 是 第 六 意 識 , 因 為 在 羯 邏 藍

位 沒 有 前 五 讖 。 而 且 , 因 為 六 轉 識 有 間 斷 , 有 轉 易 , 其 性 不 堅 , 沒 有 能 力 永 遠

執 持 名 色 , 怎 能 說 永 遠 與 名 色 為 緣 呢 ? 所 以 , 經 中 說 的 ﹁ 識 緣 名 色 , 名 色 緣 識 ﹂

的 那 個 識 , 指 的 是 第 八 識 阿 賴 耶 識 。

論 文 十 七 : 又 契 經 說 : 一 切 有 情 皆 依 食 住 。 若 無 此 識 , 彼 識 食 體 不 應 有 故 。

謂 契 經 說 : 食 有 四 種 : 一 者 段 食 , 變 壞 為 相 , 謂 欲 界 繫 , 香 、 味 、

觸 三 於 變 壞 時 能 為 食 事 , 由 此 色 處 非 段 食 攝 , 以 變 壞 時 色 無 用 故 。

二 者 觸 食 , 觸 境 為 相 , 謂 有 漏 觸 才 取 境 時 攝 受 喜 等 , 能 為 食 事 , 此

觸 雖 與 諸 識 相 應 , 屬 六 識 者 食 義 偏 勝 , 觸 粗 顯 境 , 攝 受 喜 、 樂 , 及

順 益 捨 , 資 養 勝 故 。 三 意 思 食 , 希 望 為 相 , 謂 有 漏 思 與 欲 俱 轉 , 希

可 愛 境 能 為 食 事 。 此 思 雖 與 諸 識 相 應 , 屬 意 識 者 食 義 偏 勝 , 意 識 於

Page 23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3 6

境 希 望 勝 故 。 四 者 識 食 , 軌 持 為 相 。 謂 有 漏 識 由 段 、 觸 、 思 勢 力 增

長 能 為 食 事 。 此 識 雖 通 諸 識 自 體 , 而 第 八 識 食 義 偏 勝 , 一 類 相 續 執

持 勝 故 。 由 是 集 論 , 說 此 四 食 、 三 蘊 、 五 處 、 十 一 界 攝 。 此 四 能 持

有 情 身 命 , 令 不 壞 斷 , 故 名 為 食 。

講 解 : 這 是 所 引 的 第 八 理 證 。 佛 經 上 說 : 三 界 、 五 趣 、 四 生 的 一 切 有 情 , 都 要 依 靠 ﹁ 食 ﹂

而 維 持 生 命 。 如 果 沒 有 這 第 八 識 , 識 食 的 自 體 就 不 應 當 存 在 。 佛 經 上 說 食 有 四

種 , 是 段 食 、 觸 食 、 意 思 食 、 識 食 。 一 者 段 食 , 段 是 形 段 , 以 消 化 為 其 自 相 ,

欲 界 有 情 以 此 食 資 養 身 命 , 必 須 食 物 含 有 香 氣 、 滋 味 , 及 冷 、 煖 、 堅 、 軟 的 觸

塵 。 色 境 非 段 食 攝 , 因 以 眼 緣 色 , 不 能 飽 腹 也 。

二 者 觸 食 : 以 接 觸 外 境 為 其 自 相 , 由 觸 心 所 與 境 接 觸 , 攝 取 喜 、 樂 、 捨 受 以

資 養 身 心 而 成 為 食 事 。 觸 雖 遍 通 八 識 , 但 對 第 六 識 來 說 食 義 偏 勝 。 三 者 意 思 食 :

此 食 以 希 望 為 其 自 性 , 有 漏 的 思 心 所 和 欲 心 所 俱 時 轉 起 , 希 求 可 愛 的 順 境 以 為

食 事 。 這 意 思 食 雖 遍 通 八 識 , 但 對 第 六 意 識 則 食 義 偏 勝 。 因 為 它 對 於 可 愛 境 界

希 望 的 殷 切 , 不 是 餘 識 之 所 能 及 。 四 者 識 食 : 此 食 以 執 持 為 其 自 相 , 這 是 凡 夫

的 有 漏 識 , 由 於 段 食 、 觸 食 、 意 思 食 這 三 食 資 養 之 故 , 使 其 執 持 勢 力 得 以 增 長 ,

Page 23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3 7

能 為 食 事 。 這 識 食 雖 遍 通 八 識 , 但 以 第 八 識 的 食 義 偏 勝 。 因 為 它 是 一 類 相 續 ,

恆 不 改 易 , 執 持 身 命 的 功 用 殊 勝 。

所 以 ︽ 雜 集 論 ︾ 說 : 這 四 種 食 , 在 五 蘊 裏 , 屬 三 蘊 所 攝 : 段 食 屬 色 蘊 , 觸 、

思 二 食 屬 行 蘊 , 識 食 屬 識 蘊 。 在 十 二 處 裏 , 屬 五 處 所 攝 : 段 食 屬 香 、 味 、 觸 三

處 , 觸 、 思 二 食 屬 法 處 , 識 食 屬 意 處 。 在 十 八 界 裏 屬 十 一 界 所 攝 : 段 食 屬 香 、

味 、 觸 三 界 , 觸 、 思 二 食 屬 法 界 , 識 食 屬 前 六 識 及 意 根 七 界 。 因 為 這 四 種 食 ,

能 夠 執 持 有 情 的 身 命 , 使 之 不 壞 , 亦 不 斷 滅 。 所 以 名 之 為 食 。

論 文 十 八 : 段 食 唯 於 欲 界 有 用 。 觸 、 意 、 思 食 雖 遍 三 界 , 而 依 識 轉 , 隨 識

有 無 。 眼 等 轉 識 有 間 有 轉 , 非 遍 恆 時 能 持 身 命 , 謂 無 心 定 、 熟 眠 、

悶 絕 、 無 想 天 中 , 有 間 斷 故 。 設 有 心 位 隨 所 依 緣 , 性 、 界 、 地 等 有

轉 易 故 。 於 持 身 命 , 非 遍 非 恆 。 諸 有 執 無 第 八 識 者 , 依 何 等 食 , 經

作 是 言 : 一 切 有 情 , 皆 依 食 住 。

講 解 : 四 食 中 的 段 食 , 唯 在 欲 界 有 情 有 用 , 所 謂 欲 , 指 飲 食 欲 、 睡 眠 欲 、 和 男 女 的 淫

欲 。 觸 和 意 、 思 二 食 雖 遍 三 界 , 但 畢 竟 是 依 識 而 起 作 用 , 隨 著 識 的 有 無 而 轉 。

前 六 識 有 時 間 斷 , 有 時 轉 易 , 不 是 遍 通 三 界 恆 時 而 有 , 如 在 五 種 無 心 位 時 就 間

Page 24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3 8

斷 了 。 就 是 在 有 心 位 , 也 是 隨 其 所 依 的 根 和 所 緣 的 境 , 在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

及 三 界 、 九 地 裏 , 時 有 轉 易 。 因 此 則 六 識 非 遍 非 恆 , 不 能 執 持 身 命 。 一 般 人 執

著 沒 有 第 八 識 , 試 問 如 果 沒 有 第 八 識 , 佛 經 如 何 說 ﹁ 一 切 有 情 , 皆 依 食 住 ﹂ 呢 ?

論 文 十 九 : 非 無 心 位 , 過 去 未 來 識 等 為 食 , 彼 非 現 常 , 如 空 華 等 , 無 體 用

故 。 設 有 體 用 , 非 現 在 攝 , 如 虛 空 等 , 非 食 性 故 。 亦 不 可 說 , 入 定

心 等 與 無 心 位 有 情 為 食 , 住 無 心 時 彼 已 滅 故 。 過 去 非 食 已 極 成 故 。

又 不 可 說 無 想 定 等 , 不 相 應 行 即 為 彼 食 , 段 等 四 食 所 不 攝 故 。 不 相

應 法 非 實 有 故 。

講 解 : 有 人 說 : 過 去 的 識 和 未 來 的 識 , 不 是 可 以 做 識 食 的 體 嗎 ? 論 主 破 曰 : 過 去 和 未

來 , 既 不 是 現 有 , 又 不 是 恆 常 , 如 病 眼 所 見 的 空 華 , 沒 有 體 用 。 假 如 有 體 用 ,

也 不 是 現 在 所 攝 , 與 虛 空 無 異 , 又 怎 能 為 識 食 的 體 性 ? 也 不 可 以 說 初 入 定 時 的

心 、 離 定 前 不 遠 , 可 以 給 無 心 位 的 有 情 作 為 識 食 的 體 性 。 因 為 住 無 心 位 的 有 情 ,

它 那 入 定 時 的 心 , 已 被 伏 滅 成 為 過 去 了 , 怎 能 為 現 在 識 食 的 體 性 呢 ?

又 不 可 以 說 當 在 無 想 定 、 滅 盡 定 中 , 不 相 應 行 法 , 就 是 彼 無 心 位 的 識 食 體 性 ,

何 以 故 , 因 為 段 等 四 食 並 不 包 含 無 想 定 等 , 同 時 不 相 應 行 法 也 並 非 實 有 。

Page 24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3 9

論 文 二 十 : 有 執 滅 定 等 猶 有 第 六 識 , 於 彼 有 情 能 為 食 事 , 彼 執 非 理 , 後 當

廣 破 。 又 彼 應 說 生 上 二 界 無 漏 心 時 以 何 為 食 ? 無 漏 識 等 破 壞 有 故 ,

於 彼 身 命 不 可 為 食 。 亦 不 可 執 無 漏 識 中 有 有 漏 種 能 為 彼 食 , 無 漏 識

等 猶 如 涅 槃 , 不 能 執 持 有 漏 種 故 。 復 不 可 說 上 界 有 情 身 命 相 持 , 即

互 為 食 , 四 食 不 攝 彼 身 命 故 。

講 解 : 上 座 部 認 為 , 入 於 滅 盡 定 時 猶 有 第 六 意 識 , 可 以 作 為 定 中 有 情 的 食 事 。 論 主 稱

此 說 不 合 道 理 , 後 面 當 有 詳 破 。 又 有 人 執 著 , 當 滅 盡 定 人 上 生 色 、 無 色 界 , 生

起 無 漏 心 時 , 以 什 麼 為 食 呢 ? 你 不 可 說 : 此 時 有 漏 意 識 既 已 間 斷 , 那 就 以 無 漏

識 為 食 吧 。 殊 不 知 無 漏 識 生 起 時 要 破 壞 有 漏 , 無 漏 識 猶 如 涅 槃 , 怎 能 執 持 有 漏

的 煩 惱 種 子 呢 ? 也 不 可 說 色 界 和 無 色 界 的 有 情 , 起 無 漏 心 時 , 可 以 根 身 執 持 壽

命 , 用 壽 命 執 持 根 身 , 這 身 、 命 相 持 , 互 為 食 事 。 因 為 佛 只 說 四 食 , 這 身 食 和

命 食 , 不 是 四 食 所 攝 。

論 文 二 十 一 : 又 , 無 色 無 身 命 , 無 能 持 故 , 眾 同 分 等 無 實 體 故 。 由 此 定 知 ,

異 諸 轉 識 有 異 熟 識 一 類 恆 遍 , 執 持 身 命 令 不 壞 斷 , 世 尊 依 此 故 作 是

言 : 一 切 有 情 皆 依 食 住 , 唯 依 取 蘊 建 立 有 情 , 佛 無 有 漏 非 有 情 攝 ,

Page 24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4 0

說 為 有 情 依 食 住 者 , 當 知 皆 依 示 現 而 說 。 既 異 熟 識 是 勝 食 性 , 彼 識

即 是 此 第 八 識 。 講 解 : 再 者 , 無 色 界 的 有 情 沒 有 色 身 , 拿 什 麼 來 持 命 呢 ? 命 根 和 眾 同 分 屬 於 不 相 應 行 ,

無 有 實 體 , 也 不 能 做 識 食 之 體 。 由 此 可 知 , 決 定 知 道 另 有 一 種 與 六 轉 識 不 同 的

異 熟 識 。 它 一 類 相 續 , 恆 常 週 遍 , 執 持 有 情 身 命 , 使 之 不 斷 不 壞 的 識 食 之 體 。

世 尊 即 依 此 識 的 意 義 , 而 說 : ﹁ 一 切 有 情 , 皆 依 識 食 而 得 安 住 ﹂ 。

有 設 難 曰 : 如 這 樣 說 , 佛 也 是 依 食 而 住 的 有 情 了 , 否 則 , 何 以 言 ﹁ 遍 ﹂ 。 答

曰 : 唯 依 有 漏 的 五 取 蘊 而 建 立 有 情 , 佛 無 ﹁ 有 漏 ﹂ , 當 然 不 屬 於 有 情 所 攝 。 然

而 , 說 為 有 情 依 食 住 者 , 當 知 那 是 依 佛 方 便 示 現 的 應 身 而 說 的 , 實 則 佛 非 有 情 ,

非 非 有 情 。

既 知 識 食 雖 遍 通 八 識 , 要 以 異 熟 為 殊 勝 食 體 。 那 識 食 , 實 在 即 是 此 第 八 識 。

論 文 二 十 二 : 又 , 契 經 說 : 住 減 定 者 , 語 、 身 、 心 行 無 不 皆 滅 。 而 壽 不 滅 ,

亦 不 離 煖 , 根 無 變 壞 , 識 不 離 身 。 若 無 此 識 住 滅 定 者 , 不 離 身 識 不

應 有 故 。 謂 眼 等 識 行 相 粗 動 , 於 所 緣 境 起 必 勞 慮 。 厭 患 彼 故 , 暫 求

止 息 , 漸 次 伏 除 至 都 盡 位 。 依 此 位 立 住 滅 定 者 , 故 此 定 中 彼 識 皆 減 。

Page 24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4 1

若 不 許 有 微 細 一 類 , 恆 遍 執 持 壽 等 識 在 , 依 何 而 說 識 不 離 身 。 若 謂

後 時 彼 識 還 起 , 如 隔 日 瘧 , 名 不 離 身 。 是 則 不 應 說 心 行 滅 , 識 與 想

等 起 滅 同 故 。 壽 、 煖 諸 根 應 亦 如 識 , 便 成 大 過 。 故 應 許 識 如 壽 、 煖

等 實 不 離 身 。

講 解 : 這 是 所 引 的 第 九 理 證 。 契 經 上 說 : 住 滅 盡 定 的 人 , 它 們 身 行 的 出 入 息 , 語 行 的

尋 、 伺 , 心 行 的 受 、 想 皆 已 滅 除 , 而 壽 命 不 滅 , 也 不 離 煖 , 根 不 變 壞 , 識 不 離

身 。 如 果 沒 有 這 第 八 識 , 那 滅 盡 定 人 的 ﹁ 不 離 身 識 ﹂ , 就 不 應 當 有 。

或 問 : 不 離 身 的 識 , 不 許 是 六 轉 識 嗎 ? 答 曰 : 不 可 , 因 為 六 轉 識 行 相 粗 顯 ,

於 六 塵 境 攀 緣 不 定 , 而 且 因 勞 苦 思 慮 而 感 疲 勞 , 生 起 厭 患 , 暫 求 止 息 , 從 粗 到

細 , 觀 無 相 想 , 漸 次 伏 除 , 直 到 滅 盡 位 , 即 依 此 位 建 立 ﹁ 滅 盡 定 ﹂ 名 。 所 以 在

滅 盡 定 中 的 六 轉 識 , 無 不 都 滅 。 如 果 不 許 有 一 個 微 細 難 知 的 一 類 無 記 、 恆 無 間

斷 、 體 遍 三 界 、 執 持 壽 、 煖 的 第 八 識 存 在 , 經 上 依 據 什 麼 說 ﹁ 識 不 離 身 ﹂ 呢 ?

說 一 切 有 部 救 說 : 滅 盡 定 的 六 轉 識 雖 已 伏 滅 , 但 後 來 出 定 時 還 要 再 起 。 所 以

說 ﹁ 識 不 離 身 ﹂ , 就 好 像 隔 日 一 發 的 瘧 疾 似 的 , 名 叫 ﹁ 識 不 離 身 ﹂ 。 論 主 駁 曰 :

照 這 樣 說 , 經 中 就 不 應 說 ﹁ 心 行 滅 ﹂ , 要 說 ﹁ 識 滅 ﹂ 才 對 。 因 為 說 ﹁ 心 行 滅 ﹂ ,

Page 24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4 2

原 本 是 為 顯 示 定 中 有 識 , 現 在 你 們 所 說 的 識 , 是 和 心 行 的 受 、 想 於 定 中 同 滅 ,

定 後 同 起 。 壽 、 煖 二 法 , 以 及 諸 根 也 應 當 同 識 一 樣 , 在 定 中 無 , 出 定 方 有 。 這

樣 豈 不 是 等 於 死 而 復 生 。 因 比 , 我 們 應 當 承 認 轉 識 之 外 , 另 有 一 個 第 八 識 , 在

滅 盡 定 中 與 其 所 執 持 的 壽 、 煖 二 法 , 不 離 於 身 。

論 文 二 十 三 : 又 此 位 中 若 全 無 識 , 應 如 瓦 礫 , 非 有 情 數 , 豈 得 說 為 住 滅 定

者 。 又 , 異 熟 識 此 位 若 無 , 誰 能 執 持 諸 根 壽 、 煖 ? 無 執 持 故 皆 應 壞

滅 , 猶 如 死 屍 , 便 無 壽 等 。 既 爾 , 後 識 必 不 還 生 , 說 不 離 身 彼 何 所

屬 ? 諸 異 熟 識 捨 此 身 已 , 離 托 餘 身 無 重 生 故 。

講 解 : 住 滅 盡 定 位 的 人 , 若 完 全 沒 有 識 , 就 應 當 如 磚 石 瓦 礫 一 樣 , 不 能 叫 做 有 情 了 ,

怎 可 說 它 是 住 滅 盡 定 的 人 呢 ? 又 , 住 滅 盡 定 位 的 人 如 果 沒 有 異 熟 識 , 誰 能 執 持

根 身 、 壽 、 煖 ? 既 然 沒 有 能 執 持 的 識 , 那 根 身 豈 不 要 腐 壞 , 同 死 屍 一 樣 沒 有 壽

了 ? 如 此 則 出 定 後 的 識 如 何 還 生 ? 經 中 所 說 ﹁ 識 不 離 身 ﹂ 的 話 , 也 就 沒 有 著 落

了 。 如 果 第 八 識 真 在 滅 盡 定 中 捨 了 此 身 , 它 立 刻 會 到 別 處 轉 生 另 一 他 身 。 他 是

永 恆 存 在 , 但 不 可 能 死 後 再 生 。

論 文 二 十 四 : 又 , 若 此 位 無 持 種 識 , 後 識 無 種 如 何 得 生 ? 過 去 、 未 來 不 相

Page 24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4 3

應 法 , 非 實 有 體 , 已 極 成 故 。 諸 色 等 法 離 識 皆 無 , 受熏 持 種 亦 已 遮

故 。 然 滅 定 等 無 心 位 中 , 如 有 心 位 定 實 有 識 。 具 根 、 壽 、 煖 有 情 攝

故 。 由 斯 理 趣 , 住 滅 定 者 , 決 定 有 識 實 不 離 身 。

講 解 : 再 者 , 在 修 滅 盡 定 的 時 候 , 如 果 沒 有 執 持 種 子 的 識 , 那 出 定 的 識 既 無 種 子 , 如

何 得 生 ? 過 去 、 未 來 及 不 相 應 行 , 皆 非 實 有 本 體 , 這 是 大 、 小 乘 教 所 承 認 。 十

一 色 法 離 識 即 不 存 在 , 它 們 也 不 能 受 熏 持 種 。 然 而 在 滅 盡 定 等 無 心 位 中 的 人 ,

肯 定 和 有 心 位 一 樣 有 識 , 因 為 一 切 有 情 都 具 有 根 身 、 壽 、 煖 。 由 上 所 說 , 可 知

住 滅 盡 定 位 的 人 , 決 定 有 個 第 八 識 , 實 不 離 身 。

論 文 二 十 五 : 若 謂 此 位 有 第 六 識 , 名 不 離 身 亦 不 應 理 , 此 定 亦 名 無 心 定 故 。

若 無 五 識 名 無 心 者 , 應 一 切 定 皆 名 無 心 , 諸 定 皆 無 五 識 身 故 。 意 識

攝 在 六 轉 識 中 , 如 五 識 身 滅 定 非 有 。 或 此 位 識 行 相 所 緣 不 可 知 故 ,

如 壽 、 煖 等 非 第 六 識 。 若 此 位 有 行 相 所 緣 可 知 識 者 , 應 如 餘 位 , 非

此 位 攝 , 本 為 止 息 行 相 所 緣 可 了 知 識 , 入 此 定 故 。

講 解 : 如 果 認 為 修 滅 盡 定 時 , 有 第 六 識 名 不 離 身 識 , 此 不 應 理 。 因 為 滅 盡 定 又 名 無 心

定 。 如 果 沒 有 前 五 識 稱 為 無 心 , 那 麼 一 切 定 都 可 以 名 無 心 , 因 為 一 切 定 都 沒 有

Page 24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4 4

前 五 識 。 意 識 包 括 在 六 轉 識 中 , 它 像 前 五 識 一 樣 , 修 滅 定 時 即 不 存 在 。 你 們 或

說 , 滅 盡 定 中 識 的 行 相 如 壽 、 煖 一 樣 的 微 細 難 知 , 所 以 不 是 粗 動 的 第 六 識 。 倘

若 在 滅 盡 定 位 , 有 行 相 、 所 緣 可 知 的 第 六 識 , 這 滅 盡 定 位 就 應 當 如 餘 位 有 心 一

樣 , 而 不 是 滅 盡 定 位 所 攝 了 。

論 文 二 十 六 : 又 若 此 位 , 有 第 六 識 , 彼 心 所 法 為 有 為 無 ? 若 有 心 所 , 經 不

應 言 住 此 定 者 心 行 皆 滅 ; 又 不 應 名 滅 受 想 定 。 此 定 加 行 但 厭 受 想

故 , 此 定 中 唯 受 、 想 滅 。 受 、 想 二 法 資 助 心 強 , 諸 心 所 中 獨 名 心 行 。

說 心 行 滅 何 所 相 違 。 無 想 定 中 應 唯 想 滅 , 但 厭 想 故 , 然 汝 不 許 , 既

唯 受 、 想 資 助 心 強 , 此 二 滅 時 心 亦 應 滅 。 如 身 行 滅 而 身 猶 在 , 寧 要

責 心 令 同 行 滅 ?

講 解 : 又 若 滅 盡 定 位 尚 有 第 六 識 存 在 , 此 第 六 識 的 心 所 法 是 有 是 無 ? 若 有 心 所 法 , 經

中 就 不 應 當 說 住 滅 盡 定 的 人 受 、 想 都 滅 , 同 時 , 滅 盡 定 也 不 該 叫 ﹁ 滅 受 想 定 ﹂ 。

經 量 部 自 救 說 : 這 減 盡 定 的 加 行 位 , 只 是 厭 患 受 、 想 二 法 , 所 以 定 中 唯 減 受 、

想 。 受 、 想 二 法 資 助 心 王 的 作 用 較 強 , 獨 名 之 為 ﹁ 心 行 ﹂ 。 這 與 經 中 所 說 的 ﹁ 心

行 滅 ﹂ 並 不 相 違 。

Page 24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4 5

論 主 破 曰 : 照 你 們 說 , 在 修 ﹁ 滅 盡 定 ﹂ 前 但 厭 受 、 想 , 唯 受 、 想 滅 。 那 麼 無

想 定 中 , 就 應 當 唯 有 ﹁ 想 ﹂ 滅 , 因 為 定 前 只 厭 於 ﹁ 想 ﹂ 。 然 而 你 們 不 許 , 為 什

麼 偏 許 滅 盡 定 中 , 唯 受 、 想 滅 呢 ? 既 然 說 受 、 想 二 法 , 資 助 心 王 的 勢 用 較 強 ,

那 麼 這 受 、 想 二 法 滅 時 , 那 六 識 心 王 也 應 該 隨 之 而 滅 呀 。 經 量 部 救 曰 : 滅 盡 定 人 , 就 像 身 行 滅 時 身 猶 存 在 一 樣 , 為 什 麼 要 責 第 六 識 心

王 與 心 行 的 受 、 想 同 滅 呢 ?

論 文 二 十 七 : 若 爾 , 語 行 尋 、 伺 滅 時 語 應 不 滅 , 而 非 所 許 。 然 行 於 法 有 遍

非 遍 , 遍 行 滅 時 法 定 隨 滅 , 非 遍 行 滅 法 或 猶 在 。 非 遍 行 者 謂 出 入 息 ,

身 息 滅 時 身 猶 在 故 。 尋 、 伺 於 語 是 遍 行 攝 。 彼 若 滅 時 語 定 無 故 。 受 、

想 於 心 亦 遍 行 攝 , 許 如 思 等 大 地 法 故 。 受 、 想 滅 時 心 定 隨 減 , 如 何

可 說 彼 滅 心 在 。

講 解 : 論 主 破 曰 : 假 定 以 ﹁ 身 行 滅 而 身 不 滅 ﹂ 為 例 , 可 使 心 行 滅 而 意 識 不 滅 的 話 , 那

麼 , 當 語 行 的 尋 、 伺 滅 時 , 語 也 應 當 不 滅 。 然 而 這 又 是 你 們 所 不 許 , 既 不 許 語

行 滅 而 語 不 滅 , 為 什 麼 偏 許 心 行 滅 而 心 不 滅 呢 ?

﹁ 行 ﹂ 對 法 來 說 , 有 遍 行 和 非 遍 行 兩 種 。 遍 行 滅 的 時 候 , 這 個 法 也 隨 之 而 滅 ;

Page 24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4 6

非 遍 行 滅 的 時 候 , 這 個 法 或 隨 之 而 滅 , 或 依 然 存 在 。 例 如 住 滅 盡 定 人 , 身 行 的

出 入 息 滅 了 , 而 身 仍 存 在 , 這 就 是 非 遍 行 ; 而 語 行 的 尋 、 伺 滅 了 , 而 語 也 決 定

隨 之 而 滅 , 這 就 是 遍 行 。 心 行 的 受 、 想 是 遍 行 所 攝 , 就 像 ﹁ 思 ﹂ 等 ﹁ 大 地 法 ﹂

一 樣 ︵ 註 : 受 、 想 、 思 、 觸 、 欲 、 慧 、 念 、 作 意 、 勝 解 、 三 摩 地 等 , 是 小 乘 所

立 與 一 切 心 相 應 而 起 的 十 大 地 法 ︶ 。 所 以 心 行 的 受 、 想 滅 時 , 心 法 的 第 六 識 必

定 隨 之 而 滅 。 怎 麼 可 說 , 受 、 想 雖 滅 , 而 意 識 猶 在 呢 ?

論 文 二 十 八 : 又 許 思 等 是 大 地 法 , 滅 受 、 想 時 彼 亦 應 滅 。 既 爾 , 信 等 此 位

亦 無 。 非 遍 行 滅 餘 可 在 故 , 如 何 可 言 有 餘 心 所 ? 既 許 思 等 此 位 非

無 , 受 、 想 應 然 , 大 地 法 故 。 又 此 定 中 若 有 思 等 , 亦 應 有 觸 , 餘 心

所 法 無 不 皆 依 觸 力 生 故 。 若 許 有 觸 亦 應 有 受 , 觸 緣 受 故 。 既 許 有 受 ,

想 亦 應 生 , 不 相 離 故 。 如 受 緣 愛 , 非 一 切 受 皆 能 起 愛 , 故 觸 緣 受 非

一 切 觸 皆 能 生 受 , 由 是 所 難 其 理 不 成 。

講 解 : 論 主 反 駁 說 : 若 許 受 、 想 、 思 等 同 是 十 大 地 法 , 那 受 、 想 二 法 滅 時 , 思 等 八 法

應 當 與 之 俱 滅 , 因 為 都 是 大 地 法 的 緣 故 。 如 果 是 這 樣 , 則 信 等 善 、 不 善 法 , 在

滅 盡 定 位 也 就 沒 有 了 。 因 為 並 不 是 遍 行 心 所 已 滅 , 其 餘 的 非 遍 行 還 可 以 存 在 。

Page 24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4 7

如 何 可 說 滅 盡 定 位 , 除 受 、 想 外 , 還 有 其 餘 的 心 所 法 呢 。 反 過 來 說 , 既 許 滅 盡

定 位 有 思 等 八 法 , 那 受 、 想 二 法 就 應 當 也 有 , 因 為 同 屬 大 地 法 的 緣 故 。 再 者 ,

滅 盡 定 中 如 果 有 思 等 心 所 , 有 思 應 當 先 有 觸 , 因 為 其 餘 的 心 所 法 都 是 依 觸 的 力

量 而 生 起 的 。 若 允 許 有 觸 就 應 當 有 受 , 因 為 十 二 因 緣 法 說 : ﹁ 觸 緣 受 ﹂ 。 既 許

有 受 就 應 當 生 想 , 因 為 受 、 想 二 法 是 離 不 開 的 。

經 量 部 師 救 曰 : 如 十 二 因 緣 所 說 的 ﹁ 受 緣 愛 ﹂ , 並 不 是 說 一 切 受 都 能 起 愛 。

所 以 ﹁ 觸 緣 受 ﹂ 也 不 是 一 切 觸 都 能 生 受 。 因 此 , 你 們 所 難 的 理 由 , 是 不 能 成 立

的 。

論 文 二 十 九 : 彼 救 不 然 , 有 差 別 故 。 謂 佛 自 簡 唯 無 明 觸 所 生 , 諸 受 為 緣 生

愛 , 曾 無 有 處 簡 觸 生 受 。 故 若 有 觸 必 有 受 生 , 受 與 想 俱 , 其 理 決 定 。

或 應 如 餘 位 受 、 想 亦 不 滅 。 執 此 位 中 有 思 等 故 。 許 便 違 害 心 行 滅 言 ,

亦 不 得 成 滅 受 想 定 。

講 解 : 論 主 破 曰 : 你 這 種 救 法 不 能 成 立 , 因 為 ﹁ 觸 緣 受 ﹂ 、 與 ﹁ 受 緣 愛 ﹂ 是 有 差 別 的 ,

佛 自 己 就 曾 經 作 過 簡 別 : ﹁ 唯 有 無 明 觸 所 生 的 有 漏 受 , 才 能 為 緣 生 愛 ﹂ , 從 來

沒 有 說 過 : ﹁ 觸 有 生 受 不 生 受 的 分 別 ﹂ , 受 不 一 定 能 移 生 愛 , 而 有 觸 一 定 有 受 ,

Page 25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4 8

有 受 就 一 定 有 想 , 這 道 理 是 決 定 無 移 的 。 或 有 師 申 解 曰 : 滅 盡 定 位 和 其 餘 的 有

心 位 一 樣 , 受 、 想 不 滅 。 論 主 破 曰 : 你 們 執 滅 盡 定 中 還 有 思 心 所 , 那 便 違 背 了

﹁ 受 、 想 心 行 滅 ﹂ 的 聖 教 ; 同 時 , 如 果 還 有 受 、 想 , 那 就 不 成 為 ﹁ 滅 受 想 定 ﹂

了 。

論 文 三 十 : 若 無 心 所 , 識 亦 應 無 , 不 見 餘 心 離 心 所 故 , 餘 遍 行 滅 法 隨 滅 故 ,

受 等 應 非 大 地 法 故 , 此 識 應 非 相 應 法 故 , 許 則 應 無 所 依 緣 等 , 如 色

等 法 亦 非 心 故 。

講 解 : 以 上 是 破 有 心 所 , 此 下 破 無 心 所 。 論 主 破 曰 : 如 果 在 滅 盡 定 位 沒 有 心 所 , 那 第

六 識 心 也 不 應 當 存 在 。 因 為 從 未 見 過 其 餘 有 心 位 的 心 法 , 能 離 開 他 的 心 所 而 存

在 。 滅 定 位 中 受 、 想 的 心 行 滅 , 心 法 也 就 隨 之 而 滅 , 因 為 都 是 遍 行 法 。 如 果 遍

行 的 受 、 想 心 行 滅 , 而 心 法 還 存 在 不 滅 , 那 受 、 想 、 思 等 就 不 應 該 是 大 地 法 。

假 若 按 照 你 們 的 觀 點 , 心 識 獨 存 , 則 滅 定 位 中 的 心 識 就 沒 有 心 所 相 應 , 則 此 識

應 如 色 等 , 不 是 相 應 法 。 如 果 你 們 真 的 認 為 是 這 樣 , 則 滅 定 位 中 的 心 識 , 就 沒

有 所 依 的 根 和 所 緣 的 境 , 這 就 如 色 法 一 樣 , 而 不 是 心 法 了 。

論 文 三 十 一 : 又 , 契 經 說 : 意 法 為 緣 生 於 意 識 , 三 和 合 觸 , 與 觸 俱 起 有 受 、

Page 25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4 9

想 、 思 。 若 此 定 中 有 意 識 者 , 三 和 合 故 必 應 有 觸 。 觸 既 定 與 受 、 想 、

思 俱 , 如 何 有 識 而 無 心 所 ? 若 謂 餘 時 三 和 有 力 , 成 觸 生 觸 , 能 起 受

等 , 由 此 定 前 厭 患 心 所 , 故 在 定 位 , 三 事 無 能 不 成 生 觸 , 亦 無 受 等 。

若 爾 , 應 名 滅 心 所 定 , 如 何 但 說 滅 受 想 耶 ? 若 謂 厭 時 唯 厭 受 、 想 ,

此 二 滅 故 心 所 皆 滅 。 依 前 所 厭 以 立 定 名 。 既 爾 , 此 中 心 亦 應 滅 , 所

厭 俱 故 , 如 餘 心 所 。 不 爾 , 如 何 名 無 心 定 。

講 解 : 再 者 , 契 經 上 說 : 意 根 緣 法 塵 而 生 意 識 , 根 、 塵 、 識 三 法 和 合 而 生 觸 , 與 觸 俱

起 的 有 受 、 想 、 思 。 如 果 這 滅 盡 定 中 有 意 識 存 在 , 則 以 根 、 境 、 識 三 和 之 故 ,

必 定 有 觸 生 起 , 還 能 生 起 受 等 。 既 然 觸 決 定 與 受 、 想 、 思 等 的 心 所 俱 起 , 如 何

可 說 但 有 意 識 而 沒 有 心 所 呢 ? 經 量 師 轉 救 曰 : 在 滅 盡 定 外 的 餘 時 , 根 、 境 、 識

三 法 和 合 , 有 力 成 觸 , 觸 能 起 受 等 心 所 。 由 於 在 定 前 加 行 、 厭 患 心 所 之 故 , 所

以 在 滅 盡 定 的 過 程 中 , 根 、 境 、 識 三 事 沒 有 和 合 成 觸 的 能 力 , 當 然 也 沒 有 與 觸

俱 起 的 受 、 想 、 思 。 論 主 反 難 曰 : 若 如 此 說 , 定 中 既 無 一 切 心 所 , 就 應 當 稱 滅

心 所 定 , 何 以 但 說 滅 受 想 定 呢 ?

經 量 師 復 救 言 : 在 定 前 厭 患 心 所 時 , 但 厭 受 、 想 二 法 。 這 受 、 想 二 法 滅 了 ,

Page 25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5 0

一 切 心 所 也 就 隨 之 而 滅 , 依 於 定 前 所 厭 的 受 、 想 二 法 , 建 立 了 ﹁ 滅 受 想 ﹂ 的 定

名 。 論 主 破 曰 : 既 然 如 此 , 滅 盡 定 中 的 第 六 識 心 也 應 當 滅 , 因 為 此 心 與 其 所 厭

患 的 受 、 想 一 樣 , 是 起 則 俱 起 , 滅 則 俱 滅 。 不 然 , 為 什 麼 叫 ﹁ 無 心 定 ﹂ 呢 ?

論 文 三 十 二 : 又 此 定 位 , 意 識 是 何 ? 不 應 是 染 或 無 記 性 。 諸 善 定 中 無 此 事

故 。 餘 染 、 無 記 心 必 有 心 所 故 。 不 應 厭 善 起 染 等 故 。 非 求 寂 靜 翻 起

散 故 。 若 謂 是 善 , 相 應 善 故 , 應 無 貪 等 善 根 相 應 。 此 心 不 應 是 自 性

善 或 勝 義 善 , 違 自 宗 故 , 非 善 根 等 及 涅 槃 故 。 若 謂 此 心 是 等 起 善 ,

加 行 善 根 所 引 發 故 , 理 亦 不 然 , 違 自 宗 故 。 如 餘 善 心 非 等 起 故 , 善

心 無 間 起 三 性 心 , 如 何 善 心 由 前 等 起 ? 故 心 是 善 , 由 相 應 力 。 既 爾 ,

必 與 善 根 相 應 , 寧 說 此 心 獨 無 心 所 ? 故 無 心 所 , 心 亦 應 無 。

講 解 : 再 者 , 假 定 滅 盡 定 位 猶 有 意 識 , 這 意 識 在 三 性 中 是 何 屬 性 ? 不 應 該 說 是 染 性 或

無 記 , 因 為 凡 是 善 性 定 , 決 定 沒 有 染 性 及 無 記 , 如 果 有 染 和 無 記 , 必 然 有 二 十

六 個 煩 惱 心 所 , 和 遍 行 、 別 境 及 不 定 心 所 。 滅 盡 定 位 既 無 心 所 , 當 然 不 是 染 性

或 無 記 。 在 定 前 加 行 時 , 就 不 應 厭 善 而 生 起 染 污 或 無 記 。 也 不 能 說 求 禪 定 的 人 ,

反 而 生 起 了 散 心 意 識 。

Page 25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5 1

小 乘 人 執 於 善 有 相 應 善 、 自 性 善 、 勝 義 善 、 等 起 善 ︵ 註 : 經 量 部 以 善 有 四 種 ,

勝 義 善 即 是 涅 槃 , 因 為 已 經 永 滅 各 種 痛 苦 。 自 性 善 是 慚 、 愧 、 無 貪 、 無 瞋 、 無

癡 五 法 , 這 五 法 本 身 就 是 善 。 相 應 善 是 信 、 勤 等 善 法 , 與 五 種 自 性 善 相 應 而 起 。

等 起 善 是 由 自 性 善 等 所 產 生 的 善 法 。 ︶ 若 說 滅 盡 定 位 的 第 六 識 是 善 , 那 一 定 是

相 應 善 , 與 無 貪 、 無 瞋 、 無 癡 三 善 根 相 應 。 此 位 善 心 , 不 應 說 是 自 性 善 或 勝 義

善 , 這 與 經 量 部 主 張 相 違 , 因 為 它 不 是 三 善 根 及 慚 、 愧 五 法 的 ﹁ 自 性 善 ﹂ , 又

不 是 涅 槃 勝 義 善 。 若 說 這 滅 盡 定 心 是 由 加 行 善 引 發 的 ﹁ 等 起 善 ﹂ , 理 亦 不 然 ,

經 量 部 並 不 認 為 其 它 散 心 位 的 善 心 為 ﹁ 等 起 善 ﹂ , 如 果 其 餘 散 心 位 的 善 心 , 沒

有 間 斷 地 生 起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之 心 , 怎 能 說 此 位 善 心 是 加 行 善 根 所 引 發 的 呢 ?

所 以 滅 盡 定 位 的 心 法 如 果 是 善 的 話 , 則 肯 定 是 相 應 善 , 因 為 這 是 由 相 應 力 促 成

的 。 既 然 如 此 , 肯 定 與 善 根 相 應 , 怎 能 說 只 有 心 法 沒 有 心 所 法 呢 ? 如 果 沒 有 心

所 法 , 心 法 也 應 當 沒 有 。

論 文 三 十 三 : 如 是 推 徵 , 眼 等 轉 識 , 於 滅 定 位 非 不 離 身 。 故 契 經 言 : 不 離

身 者 , 彼 識 即 此 第 八 識 。 入 滅 定 時 , 不 為 止 息 , 此 極 寂 靜 執 持 識 故 ,

無 想 位 等 類 此 應 知 。

Page 25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5 2

講 解 : 這 樣 推 究 起 來 , 眼 等 六 識 在 滅 盡 定 位 裏 , 並 不 是 不 離 身 識 , 所 以 經 上 所 說 那 不

離 身 識 , 就 是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因 為 入 滅 盡 定 時 , 止 息 的 是 那 粗 動 的 六 轉 識 , 並

不 是 這 極 其 寂 靜 起 執 持 作 用 的 第 八 識 。 滅 盡 定 如 此 , 則 無 想 定 、 無 想 天 , 也 是

依 此 類 推 。

論 文 三 十 四 : 又 契 經 說 : 心 雜 染 故 有 情 雜 染 , 心 清 淨 故 有 情 清 淨 。 若 無 此

識 , 彼 染 、 淨 心 不 應 有 故 。 謂 染 、 淨 法 以 心 為 本 , 因 心 而 生 , 依 心

住 故 。 心 受 彼熏 , 持 彼 種 故 。 然 雜 染 法 略 有 三 種 : 煩 惱 、 業 、 果 ,

種 類 別 故 。 若 無 此 識 持 煩 惱 種 , 界 地 往 還 、 無 染 心 後 , 諸 煩 惱 起 皆

應 無 因 。 餘 法 不 能 持 彼 種 故 , 過 去 、 未 來 非 實 有 故 。

講 解 : 這 是 所 引 的 第 十 理 證 。 如 ︽ 染 淨 心 經 ︾ 稱 : ﹁ 心 雜 染 故 , 有 情 雜 染 ; 心 清 淨 故 ,

有 情 清 淨 ﹂ 。 倘 若 沒 有 這 第 八 識 , 雜 染 或 清 淨 的 心 就 不 應 當 有 。 一 切 有 漏 、 無

漏 的 染 淨 諸 法 , 都 是 以 心 為 本 源 。 染 、 淨 法 的 現 行 , 無 非 因 心 而 生 , 種 子 也 依

心 而 住 。 本 識 受 染 、 淨 現 行 的 熏 習 , 還 持 彼 所 熏 的 種 子 而 起 現 行 。 這 種 生 現 就

是 ﹁ 因 心 而 生 ﹂ ; 現 熏 種 就 是 ﹁ 依 心 而 住 ﹂ 。

雜 染 法 有 煩 惱 、 業 、 果 三 種 。 一 者 煩 惱 , 就 是 三 界 見 、 思 二 惑 。 二 者 業 , 就

Page 25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5 3

是 因 惑 所 起 的 一 切 有 漏 善 、 不 善 業 。 三 者 果 , 就 是 因 業 所 感 的 異 熟 報 果 。 這 是

三 種 染 法 不 同 的 類 別 , 如 果 沒 有 第 八 識 執 持 煩 惱 種 子 , 那 從 欲 界 生 到 無 色 界 的

有 情 , 已 無 染 心 , 後 來 再 由 無 色 界 還 生 欲 界 , 此 時 所 起 的 煩 惱 豈 非 無 因 ? 因 為

除 了 第 八 識 外 , 其 餘 的 色 、 心 等 法 都 不 能 持 種 , 過 去 、 未 來 又 非 實 有 。 如 果 煩

惱 無 因 而 生 , 那 就 沒 有 聲 聞 、 緣 覺 、 菩 薩 三 乘 , 也 不 會 有 有 學 、 無 學 之 果 , 則

已 斷 之 煩 惱 還 可 以 再 起 。 倘 若 沒 有 這 第 八 識 來 執 持 業 、 果 的 種 子 , 那 生 死 往 還

於 三 界 九 地 的 有 情 , 從 甲 地 轉 生 乙 地 、 或 從 乙 地 轉 生 丙 地 , 其 後 所 起 的 業 果 ,

豈 不 也 是 無 因 ? 若 說 除 第 八 識 外 , 其 餘 的 色 、 心 之 法 可 以 持 種 , 過 去 、 未 來 可

以 為 因 , 這 在 前 面 已 經 遮 遣 過 了 。

論 文 三 十 五 : 若 諸 煩 惱 無 因 而 生 , 則 無 三 乘 學 、 無 學 果 , 諸 已 斷 者 皆 應 起

故 。 若 無 此 識 持 業 果 種 , 界 地 往 還 、 異 類 法 後 , 諸 業 果 起 , 亦 應 無

因 。 餘 種 餘 因 前 已 遮 故 。 若 諸 業 果 無 因 而 生 , 入 無 餘 依 涅 槃 界 已 ,

三 界 業 果 , 還 復 應 生 , 煩 惱 亦 應 無 因 生 故 。 又 行 緣 識 應 不 得 成 , 轉

識 受熏 前 已 遮 故 。 結 生 染 識 非 行 感 故 , 應 說 名 色 行 為 緣 故 , 時 分 懸

隔 無 緣 義 故 , 此 不 成 故 後 亦 不 成 。

Page 25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5 4

講 解 : 假 使 各 種 業 果 可 以 無 因 而 生 , 證 入 無 餘 依 涅 槃 以 後 , 三 界 業 果 還 可 以 再 生 , 因

為 煩 惱 也 可 以 無 因 而 生 的 。 再 者 , 十 二 因 緣 所 說 的 : ﹁ 行 緣 識 ﹂ , 就 是 由 前 面

﹁ 行 ﹂ 的 因 熏 成 了 後 面 ﹁ 識 ﹂ 的 果 。 如 果 沒 有 這 第 八 識 , 那 ﹁ 行 緣 識 ﹂ 的 因 緣

應 當 不 能 成 立 。 若 說 是 六 轉 識 受 熏 , 前 已 遮 遣 , 因 為 轉 識 不 能 受 熏 。 經 量 部 師 救 曰 : 去 投 生 時 的 染 污 第 六 意 識 , 豈 不 是 可 以 作 ﹁ 行 緣 識 ﹂ 的 識

嗎 ? 論 主 曰 : 這 也 不 對 , 因 為 結 生 染 識 是 中 陰 身 的 第 六 意 識 , 不 是 由 行 而 感 果

之 識 ︵ 註 : 於 輪 迴 轉 生 之 間 , 由 中 有 而 托 生 於 母 胎 曰 結 生 ︶ 。 有 部 復 救 曰 : ﹁ 如

果 ﹁ 行 緣 識 ﹂ 不 能 成 立 , 那 麼 說 : ﹁ 行 緣 名 色 ﹂ 可 以 嗎 ? 論 主 曰 : 也 不 可 以 ,

因 為 行 是 過 去 所 造 的 業 , 名 色 是 現 在 母 胎 中 的 東 西 , 時 間 隔 了 這 麼 遠 , 已 沒 有

做 緣 之 義 了 。 這 樣 一 來 , 那 向 後 的 ﹁ 名 色 緣 六 人 ﹂ , 乃 至 ﹁ 生 緣 老 死 ﹂ 也 都 不

能 成 立 了 。

論 文 三 十 六 : 諸 清 淨 法 亦 有 三 種 : 世 、 出 世 道 、 斷 果 別 故 。 若 無 此 識 , 持

世 、 出 世 清 淨 道 種 , 異 類 心 後 , 起 彼 淨 法 , 皆 應 無 因 ; 所 執 餘 因 前

已 破 故 。 若 二 淨 道 無 因 而 生 , 入 無 餘 依 涅 槃 界 已 , 彼 二 淨 道 還 復 應

生 , 所 依 亦 應 無 因 生 故 。

Page 25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5 5

講 解 : 上 一 節 講 , 有 漏 雜 染 種 子 要 有 第 八 識 攝 持 , 現 在 講 清 淨 法 。 諸 清 淨 法 也 有 三 種 :

一 者 世 間 道 , 二 者 出 世 道 , 三 者 斷 果 。 如 果 沒 有 第 八 識 執 持 世 、 出 世 間 清 淨 道

的 種 子 , 那 由 世 道 進 入 了 出 世 道 , 或 由 出 世 道 退 回 世 道 , 在 這 ﹁ 異 類 心 後 ﹂ 所

生 起 的 淨 法 都 應 當 無 因 ︵ 註 : 異 類 法 後 , 指 有 情 生 於 無 色 界 的 無 所 有 處 、 和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時 , 出 世 間 心 出 現 , 世 間 心 都 要 滅 除 , 此 時 之 境 界 稱 為 異 類 法 後 ︶ 。

至 於 經 量 部 等 所 主 張 的 其 它 原 因 , 在 前 已 經 破 斥 。 假 如 世 、 出 世 間 二 種 清 淨 道

可 以 無 因 而 生 , 那 麼 入 無 餘 依 涅 以 後 , 那 二 種 清 淨 道 應 當 還 可 以 再 生 。 因 為 這

二 道 所 依 的 身 智 , 也 成 為 無 因 而 生 了 。

論 文 三 十 七 : 又 出 世 道 , 初 不 應 生 , 無 法 持 彼 法 爾 種 故 。 有 漏 類 別 非 彼 因

故 。 無 因 而 生 非 釋 種 故 , 初 不 生 故 後 亦 不 生 , 是 則 應 無 三 乘 道 果 。

若 無 此 識 持 煩 惱 種 , 轉 依 斷 果 亦 不 得 成 。 謂 道 起 時 , 現 行 煩 惱 及 彼

種 子 俱 非 有 故 。 染 、 淨 二 心 不 俱 起 故 。 道 相 應 心 不 持 種 故 , 自 性 相

違 如 涅 槃 故 。 去 、 來 、 得 等 非 實 有 故 , 餘 法 持 種 理 不 成 故 。 既 無 所

斷 , 能 斷 亦 無 , 依 誰 由 誰 而 立 斷 果 ?

講 解 : 再 者 , 如 果 沒 有 第 八 識 來 執 持 法 爾 本 有 的 無 漏 種 子 , 那 無 漏 的 出 世 淨 道 最 初 就

Page 25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5 6

不 應 生 起 。 各 種 不 同 的 有 漏 法 不 能 做 無 漏 法 的 因 緣 , 因 為 有 漏 和 無 漏 性 類 不

同 , 有 漏 種 不 能 作 為 生 起 無 漏 道 的 原 因 。 主 張 無 因 而 能 生 果 者 , 可 以 說 就 是 外

道 。 當 然 , 最 初 的 無 漏 不 生 , 後 時 的 無 漏 亦 應 不 生 , 這 就 不 會 有 聲 聞 、 緣 覺 、

菩 薩 的 三 乘 道 果 。 如 果 沒 有 第 八 識 執 持 煩 惱 種 子 , 那 轉 依 斷 果 也 不 能 成 立 ︵ 註 : 斷 果 即 無 為 ,

斷 即 是 果 , 指 無 為 法 是 由 斷 惑 所 得 的 果 ︶ 。 因 為 無 間 道 生 起 時 , 那 現 行 煩 惱 及

其 種 子 都 已 斷 滅 , 以 染 、 淨 二 心 不 能 同 時 俱 起 , 與 出 世 淨 道 相 應 的 心 也 不 能 持

煩 惱 種 子 , 它 們 的 性 質 是 相 反 的 , 好 像 涅 槃 斷 果 , 不 能 持 煩 惱 種 子 一 樣 。 過 去 、

未 來 , 及 ﹁ 得 ﹂ 等 的 不 相 應 行 , 非 實 有 體 , 不 能 持 種 。 其 餘 色 、 心 等 法 , 在 道

理 上 不 能 持 種 。 如 此 , 則 既 沒 有 所 斷 的 惑 , 也 沒 有 能 斷 的 道 , 那 麼 , 依 什 麼 惑 、

由 什 麼 道 來 建 立 斷 德 的 涅 槃 果 呢 ? 經 量 部 救 曰 : 由 最 初 的 斷 道 力 故 , 使 後 惑 不

生 起 , 即 由 此 建 立 斷 果 。

論 文 三 十 八 : 若 由 道 力 後 惑 不 生 , 立 斷 果 者 , 則 初 道 起 , 應 成 無 學 。 後 諸

煩 惱 皆 已 無 因 , 永 不 生 故 。 許 有 此 識 一 切 皆 成 。 唯 此 能 持 染 淨 種 故 ,

證 此 識 有 理 趣 無 邊 , 恐 厭 繁 文 , 略 述 綱 要 。 別 有 此 識 , 教 理 顯 然 ,

Page 25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二 篇 異 熟 能 變 識 詮 釋 2 5 7

諸 有 智 人 應 深 信 受 。 講 解 : 論 主 難 曰 : 如 此 說 來 , 則 斷 道 初 起 , 就 應 該 成 為 無 學 。 因 為 後 來 的 各 種 煩 惱 ,

由 於 初 斷 道 都 已 無 因 , 因 為 沒 有 種 子 , 永 不 再 生 。 如 果 承 認 有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則 一 切 染 、 淨 諸 法 都 可 以 成 立 。 因 為 唯 有 此 第 八 識 才 執 持 染 淨 二 法 種 子 之 故 。 證 明 有 此 第 八 阿 賴 識 的 存 在 , 理 由 很 多 , 但 恐 過 於 繁 瑣 , 只 述 綱 要 。 除 了 它

識 之 外 , 別 有 一 個 阿 賴 耶 識 受 熏 持 種 , 在 五 教 十 理 裏 顯 而 易 見 , 有 智 慧 的 人 應

該 相 信 。

Page 26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5 8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 本 篇 頌 文 , 由 第 五 頌 至 第 七 頌 。)

第 一 章 舉 體 出 名 門

論 文 一 : 如 是 已 說 初 能 變 相 , 第 二 能 變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次 第 二 能 變 , 是

識 名 末 那 , 依 彼 轉 緣 彼 , 思 量 為 性 相 , 四 煩 惱 常 俱 , 謂 我 癡 我 見 ,

並 我 慢 我 愛 , 及 餘 觸 等 俱 , 有 覆 無 記 攝 , 隨 所 生 所 繫 , 阿 羅 漢 滅 定 ,

出 世 道 無 有 。

講 解 : 前 面 已 經 講 完 初 能 變 識 的 第 八 識 之 相 , 往 下 應 講 第 二 能 變 的 第 七 識 之 相 了 。 第

二 能 變 又 稱 思 量 能 變 , 即 是 第 七 末 那 識 之 變 , 此 思 量 能 變 的 相 狀 如 何 ? 如 上 列

長 行 中 頌 文 所 說 。 古 人 詮 釋 思 量 能 變 , 也 是 以 八 段 十 門 來 科 分 , 現 列 十 門 如 下 :

一 、 舉 體 出 名 門 : 次 第 二 能 變 , 是 識 名 末 那 。 ------------------ 標 名 門

二 、 所 依 門 : 依 彼 轉 。 -------------------------------------- 所 依 門

三 、 所 緣 門 : 緣 彼 ------------------------------------------ 所 緣 門

四 、 體 性 行 相 門 : 思 量 為 性 。 -------------------------------- 體 性 門

Page 26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5 9

︵ 思 量 為 ︶ 相 。 ---------------------------------------- 行 相 門

五 、 心 所 相 應 門 : 四 煩 惱 常 俱 , 謂 我 癡 我 見 , 並 我 慢 我 愛 。 ------ 染 俱 門

及 餘 觸 等 俱 。 ------------------------------------------ 相 應 門

六 、 三 性 分 別 門 : 有 覆 無 記 攝 。 ------------------------------ 三 性 門 七 、 界 繫 分 別 門 : 隨 所 生 所 繫 。 ------------------------------ 界 繫 門

八 、 起 滅 分 位 門 : 阿 羅 漢 滅 定 , 出 世 道 無 有 。 ------------------ 隱 顯 門

論 文 二 : 次 初 異 熟 能 變 識 後 , 應 辨 思 量 能 變 識 相 。 是 識 聖 教 別 名 末 那 , 恆

審 思 量 勝 餘 識 故 。 此 名 何 異 第 六 意 識 ? 此 持 業 釋 , 如 藏 識 名 , 識 即

意 故 。 彼 依 主 釋 , 如 眼 識 等 , 識 異 意 故 。 然 諸 聖 教 恐 此 濫 彼 , 故 於

第 七 但 立 意 名 。 又 標 意 名 為 簡 心 識 。 積 集 了 別 劣 餘 識 故 。 或 欲 顯 此

與 彼 意 識 為 近 所 依 , 故 但 名 意 。

講 解 : 初 能 變 的 第 八 異 熟 識 前 已 說 竟 。 現 在 詮 釋 第 二 能 變 的 第 七 思 量 識 。 這 第 七 識 ,

在 聖 教 經 典 中 通 名 謂 ﹁ 識 ﹂ , 別 名 ﹁ 末 那 ﹂ 。 末 那 梵 語 , 翻 譯 為 ﹁ 意 ﹂ 。 意 字

的 解 釋 是 恆 審 思 量 。 寬 泛 的 說 , 八 識 皆 有 思 量 , 但 第 八 識 是 恆 而 非 審 的 思 蕫 ,

第 六 識 是 審 而 非 恆 的 思 量 , 前 五 識 是 非 恆 非 審 的 思 量 , 唯 有 第 七 識 是 既 恆 又 審

Page 26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6 0

的 思 量 , 所 以 名 之 謂 ﹁ 意 ﹂ 。 有 間 曰 : 既 然 第 七 識 通 名 謂 識 , 別 名 謂 意 , 綜 合

通 別 , 即 名 ﹁ 意 識 ﹂ , 這 和 第 六 意 識 , 有 何 不 同 。 答 曰 : 第 七 識 是 以 意 為 識 體 ,

識 為 意 用 , 在 六 離 合 釋 的 解 釋 中 , 屬 於 ﹁ 持 業 釋 ﹂ , 就 像 阿 賴 耶 名 謂 ﹁ 藏 識 ﹂

一 樣 , 藏 即 識 體 。 第 六 意 識 , 依 意 根 為 主 , 在 六 離 合 釋 中 屬 於 ﹁ 依 主 釋 ﹂ , 就

像 依 眼 根 所 發 的 識 名 叫 眼 識 一 樣 。 所 依 的 ﹁ 意 ﹂ 是 第 七 識 , 能 依 的 識 是 第 六

識 。 這 是 其 分 別 之 處 。

儘 管 第 七 的 意 識 是 ﹁ 持 業 釋 ﹂ , 第 六 的 意 識 是 ﹁ 依 主 釋 ﹂ 。 但 仍 恐 有 人 混 濫

不 清 , 所 以 但 名 第 七 為 ﹁ 意 ﹂ , 以 示 區 別 。 積 集 為 心 , 了 別 為 識 , 而 獨 標 第 七

名 為 意 者 , 為 簡 別 此 識 在 積 集 的 意 義 不 及 第 八 識 , 在 了 別 的 意 義 不 及 前 六 識 ,

所 以 名 意 。

第 二 章 所 依 門

論 文 一 : 依 彼 轉 者 , 顯 此 所 依 。 彼 謂 即 前 初 能 變 識 。 聖 說 此 識 依 藏 識 故 。

有 義 : 此 意 以 彼 識 種 而 為 所 依 , 非 彼 現 識 , 此 無 間 斷 , 不 假 現 識 ,

為 俱 有 依 方 生 故 。 有 義 : 此 意 以 彼 識 種 及 彼 現 識 俱 為 所 依 。 雖 無 間

斷 而 有 轉 易 , 名 轉 識 故 。 必 假 現 識 為 俱 所 依 , 方 得 生 故 。 轉 謂 流 轉 ,

Page 26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6 1

顯 示 此 識 恆 依 彼 識 取 所 緣 故 。 講 解 : 現 在 講 第 二 所 依 門 。 頌 中 所 說 的 ﹁ 依 彼 轉 ﹂ 三 字 如 何 解 釋 呢 ? 依 彼 的 ﹁ 彼 ﹂ ,

是 指 前 面 初 能 變 的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因 為 聖 教 中 說 , 這 第 七 識 是 依 彼 藏 識 之 故 。

﹁ 依 ﹂ 是 依 託 ︵ 事 物 生 起 所 依 靠 的 條 件 ︶ 。 依 託 什 麼 ? 此 有 二 說 , 第 一 家 說 這

第 七 識 , 唯 以 第 八 識 的 種 子 為 所 依 , 並 不 是 依 第 八 識 的 現 行 果 識 。 因 為 第 七 識

的 行 相 恆 無 間 斷 , 不 須 要 藉 第 八 識 的 現 行 做 其 俱 有 依 才 得 生 起 。 第 二 家 說 這 第

七 識 是 以 第 八 識 的 種 子 及 現 行 果 識 俱 為 所 依 。 因 為 第 七 識 在 因 果 位 中 雖 無 間

斷 , 然 入 見 道 時 , 卻 不 能 沒 有 轉 易 , 所 以 它 也 名 叫 轉 識 。 既 有 轉 易 , 或 染 、 或

淨 , 它 必 須 假 藉 第 八 識 的 種 子 與 現 行 , 做 為 它 的 俱 有 依 方 得 生 起 。 ﹁ 轉 ﹂ 是 流

轉 。 相 續 為 流 , 生 起 為 轉 。 這 是 顯 示 第 七 識 恆 依 第 八 識 而 轉 起 , 復 取 彼 所 依 的

第 八 識 , 為 其 所 緣 的 境 界 。

論 文 二 : 諸 心 、 心 所 皆 有 所 依 , 然 彼 所 依 總 有 三 種 : 一 、 因 緣 依 , 謂 自 種

子 。 諸 有 為 法 , 皆 託 此 依 , 離 自 因 緣 必 不 生 故 。 二 、 增 上 緣 依 。 謂

內 六 處 諸 心 、 心 所 , 皆 託 此 依 , 離 俱 有 根 , 心 不 轉 故 。 三 、 等 無 間

緣 依 , 謂 前 滅 意 。 諸 心 、 心 所 , 皆 託 此 依 , 離 開 導 根 必 不 起 故 。 唯

Page 26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6 2

心 、 心 所 具 三 所 依 , 名 有 所 依 , 非 所 餘 法 。 講 解 : 各 種 心 法 和 心 所 都 有 其 所 依 。 它 們 的 所 依 共 有 三 種 。 一 者 因 緣 依 : 因 緣 就 是 ﹁ 自

種 子 ﹂ 。 一 切 法 都 是 依 其 種 子 而 起 現 行 , 若 離 此 種 子 因 緣 , 其 現 行 果 法 必 定 不

生 。 二 者 增 上 緣 依 : 增 上 緣 就 是 ﹁ 內 六 處 ﹂ , 即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 六 根 。

八 識 心 王 和 心 所 , 都 是 依 託 這 內 六 處 而 轉 的 。 所 以 內 六 處 也 名 ﹁ 俱 有 根 ﹂ 。 若

離 此 俱 有 根 , 則 心 王 和 心 所 必 不 能 轉 。 三 者 等 無 間 緣 依 : 就 是 ﹁ 前 滅 意 ﹂ , 前

念 心 滅 , 避 開 了 它 現 在 的 處 所 , 引 導 著 後 念 的 心 、 心 所 , 令 生 彼 處 , 所 以 前 滅

意 的 異 名 又 叫 做 ﹁ 開 導 依 ﹂ 。 八 識 心 王 和 心 所 , 都 是 依 託 這 開 導 根 而 起 , 若 離

此 開 導 依 , 心 王 心 所 必 不 能 起 。 唯 有 心 、 心 所 法 , 具 足 以 上 這 三 種 所 依 , 才 名

叫 ﹁ 有 所 依 ﹂ 。 餘 如 色 法 , 只 有 因 緣 依 。 無 心 定 , 只 有 因 緣 依 及 等 無 間 緣 依 :

無 為 法 , 則 三 依 俱 無 。 所 以 都 不 得 名 為 ﹁ 有 所 依 ﹂ 。

論 文 三 : 初 種 子 依 : 有 作 是 說 , 要 種 滅 已 , 現 果 方 生 。 無 種 已 生 , 集 論 說

故 。 種 與 芽 等 不 俱 有 故 。 有 義 : 彼 說 為 證 不 成 , 彼 依 引 生 後 種 說 故 ,

種 生 芽 等 非 勝 義 故 , 種 減 芽 生 非 極 成 故 , 燄炷 同 時 互 為 因 故 。 然 種

自 類 因 果 不 俱 , 種 現 相 生 決 定 俱 有 , 故 瑜 伽 說 , 無 常 法 與 它 性 為 因 ,

Page 26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6 3

亦 與 後 念 自 性 為 因 , 是 因 緣 義 。 自 性 言 顯 種 子 自 類 前 後 為 因 , 它 性

言 顯 種 與 現 行 互 為 因 義 。 攝 大 乘 論 亦 作 是 說 : 藏 識 染 法 互 為 因 緣 ,

猶 如 束 蘆 俱 時 而 有 。 又 說 種 子 與 果 必 俱 , 故 種 子 依 定 非 前 後 。 設 有

處 說 種 果 前 後 , 應 知 皆 是 隨 轉 理 門 , 如 是 八 識 及 諸 心 所 , 定 各 別 有

種 子 所 依 。

講 解 : 現 在 先 解 釋 種 子 依 , 種 子 依 就 是 三 依 中 的 因 緣 依 。 此 有 兩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難 陀

論 師 等 主 張 因 果 異 時 , 它 們 認 為 要 在 種 子 滅 了 之 後 , 那 現 行 果 法 才 能 生 起 。 這

﹁ 無 種 已 生 ﹂ 的 道 理 , 是 ︽ 阿 毗 達 磨 集 論 ︾ 上 說 的 。 譬 如 穀 種 與 芽 , 這 因 果 二

法 , 並 非 同 時 俱 有 , 不 過 是 前 後 俱 有 罷 了 。

第 二 家 護 法 論 師 主 張 因 果 同 時 。 它 說 : ︽ 雜 集 論 ︾ 的 證 明 不 能 成 立 , 因 為 彼

論 是 依 前 念 種 子 引 生 後 念 種 子 而 說 的 , 並 不 是 說 已 竟 滅 了 的 種 子 , 還 能 生 現 行

果 法 。 至 於 說 穀 種 生 芽 , 種 減 芽 生 的 話 , 那 只 是 世 俗 之 見 , 而 不 是 唯 識 勝 義 的

因 緣 , 更 不 是 大 乘 共 許 的 極 成 之 法 。 唯 有 種 子 生 現 行 , 現 行 熏 種 子 , 種 現 同 時 ,

好 像 燈 炷 生 燄 , 燈 燄 燒 炷 , 燄 炷 同 時 互 為 因 果 一 樣 。 這 才 能 叫 做 因 緣 。

然 而 , 種 子 生 種 子 的 自 類 因 果 , 是 前 後 剎 那 , 而 不 是 同 時 俱 有 。 種 子 與 現 行

Page 26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6 4

異 類 相 生 的 因 果 , 決 定 是 同 時 俱 有 。 因 此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凡 是 無 常 的 有 為

法 , 可 與 它 性 為 因 , 也 可 與 自 性 為 因 , 這 都 是 因 緣 的 意 義 。 所 謂 ﹁ 自 性 ﹂ 的 話 ,

就 是 顯 示 種 子 為 自 類 。 自 類 引 生 , 是 前 念 種 子 引 生 後 念 種 子 , 前 為 後 因 , 後 為

前 果 。 所 謂 ﹁ 它 性 ﹂ 的 話 , 就 是 顯 示 種 子 與 現 行 為 異 類 。 異 類 相 生 , 是 種 子 生

現 行 , 現 行 熏 種 子 , 種 現 同 時 , 互 為 因 果 。 如 ︽ 攝 大 乘 論 ︾ 上 也 說 : 第 八 藏 識

與 有 漏 染 法 , 是 互 為 因 緣 的 。 藏 識 藏 染 法 , 染 法 染 藏 識 , 好 像 束 蘆 相 倚 而 立 ,

俱 時 而 有 。 又 說 : 種 子 與 果 法 , 必 定 俱 時 。 所 以 ﹁ 種 子 依 ﹂ , 決 定 不 是 前 後 剎

那 。 設 或 有 經 論 上 說 : 種 子 與 果 法 是 前 後 異 時 。 應 知 那 是 隨 順 小 乘 的 方 便 說 法 ,

而 不 是 正 義 。 因 此 , 八 識 心 王 及 一 切 心 所 , 必 定 各 有 種 子 因 緣 做 它 的 所 依 。

論 文 四 : 次 俱 有 依 : 有 作 是 說 , 眼 等 五 識 意 識 為 依 。 此 現 起 時 必 有 彼 故 。

無 別 眼 等 為 俱 有 依 , 眼 等 五 根 即 種 子 故 。 二 十 唯 識 伽 他 中 言 : 識 從

自 種 生 , 似 境 相 而 轉 , 為 成 內 外 處 , 佛 說 彼 為 十 。 彼 頌 意 說 : 世 尊

為 成 十 二 處 故 , 說 五 識 種 為 眼 等 根 ; 五 識 相 分 為 色 等 境 。 故 眼 等 根

即 五 識 種 。 ︽ 觀 所 緣 緣 論 ︾ 亦 作 是 說 : 識 上 色 功 能 , 名 五 根 應 理 ;

功 能 與 境 色 , 無 始 互 為 因 。 彼 頌 意 言 : 異 熟 識 上 能 生 眼 等 色 種 子 名

Page 26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6 5

色 功 能 , 說 為 五 根 , 無 別 眼 等 , 種 與 色 識 常 互 為 因 , 能熏 與 種 遞 為

因 故 。 第 七 、 八 識 無 別 此 依 , 恆 相 續 轉 自 力 勝 故 。 第 六 意 識 別 有 此

依 。 耍 托 末 那 而 得 起 故 。

講 解 : 在 因 緣 依 之 後 是 增 上 緣 依 , 增 上 緣 依 又 稱 ﹁ 俱 有 依 ﹂ , 這 有 四 家 不 同 的 異 說 。

第 一 家 難 陀 等 說 :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前 五 識 , 必 定 以 第 六 意 識 為 所 依 , 因 為

前 五 識 現 起 的 時 候 , 必 定 有 第 六 意 識 與 它 們 同 緣 現 境 。 所 以 除 意 識 外 , 別 無 眼

等 五 根 為 俱 有 依 。 因 為 眼 等 五 根 , 本 來 就 是 阿 賴 耶 識 的 種 子 。

《 二 十 唯 識 頌 》 中 說 : ﹁ 識 從 自 種 生 , 似 境 相 而 轉 ; 為 成 內 外 處 , 佛 說 彼 為

十 ﹂ 。 頌 文 的 意 思 是 說 : 世 尊 為 破 外 道 實 有 我 執 , 成 立 六 根 六 塵 的 十 二 處 教 。

其 中 有 十 處 是 說 五 識 的 種 子 , 就 是 眼 等 五 根 ; 五 識 的 相 分 , 就 是 色 等 五 境 。 因

此 眼 等 五 根 , 就 是 五 識 的 種 子 。 ︽ 觀 所 緣 緣 論 ︾ 中 也 有 一 首 頌 說 : ﹁ 識 上 色 功

能 , 名 五 根 應 理 ; 功 能 與 境 色 , 無 始 互 為 因 ﹂ 。 頌 文 的 意 思 是 說 , 第 八 異 熟 識

上 , 有 能 生 眼 等 色 識 的 種 子 。 見 分 的 識 , 變 似 相 分 的 色 , 名 為 色 識 ; 即 名 此 識

變 似 色 的 功 能 , 叫 做 五 根 。 離 此 別 無 大 種 所 造 的 實 色 , 名 為 五 根 。 種 子 的 功 能 ,

與 境 相 的 色 識 , 它 們 自 無 始 以 來 , 恆 常 互 相 為 因 。 因 為 色 識 能 熏 種 子 , 種 子 能

Page 26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6 6

生 色 識 , 能 熏 與 種 子 , 遞 為 因 故 。

第 七 、 八 二 識 則 無 此 依 , 因 為 它 們 恆 相 續 起 的 自 力 殊 勝 , 不 須 要 依 賴 其 它 的

俱 有 根 。 第 六 意 識 有 此 俱 有 依 , 因 為 它 的 自 體 有 間 斷 , 要 依 託 著 第 七 末 那 識 才

能 生 起 。

論 文 五 : 有 義 : 彼 說 理 教 相 違 。 若 五 色 根 即 五 識 種 , 十 八 界 種 應 成 雜 亂 。

然 十 八 界 各 別 有 種 , 諸 聖 教 中 處 處 說 故 。 又 五 識 種 , 各 有 能 生 相 見

分 異 , 為 執 何 等 名 眼 等 根 ? 若 見 分 種 應 識 蘊 攝 ; 若 相 分 種 應 外 處

攝 , 便 違 聖 教 眼 等 五 根 皆 是 色 蘊 內 處 所 攝 。 又 若 五 根 即 五 識 種 , 五

根 應 是 五 識 因 緣 , 不 應 說 為 增 上 緣 攝 。 又 鼻 、 舌 根 即 二 識 種 , 則 應

鼻 、 舌 唯 欲 界 繫 , 或 應 二 識 通 色 界 繫 , 許 便 俱 與 聖 教 相 違 。 眼 、 耳 、

身 根 , 即 三 識 種 , 二 地 、 五 地 為 難 亦 然 。 又 五 識 種 既 通 善 、 惡 , 應

五 色 根 非 唯 無 記 。 又 五 識 種 無 執 受 攝 , 五 根 亦 應 非 有 執 受 。 又 五 色

根 若 五 識 種 , 應 意 識 種 即 是 末 那 , 彼 以 五 根 為 同 法 故 。

又 瑜 伽 論 說 : 眼 等 識 皆 具 三 依 , 若 五 色 根 即 五 識 種 , 依 但 應 二 。

又 諸 聖 教 說 眼 等 根 皆 通 現 種 , 執 唯 是 種 , 便 與 一 切 聖 教 相 違 。

Page 26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6 7

講 解 : 此 下 是 第 二 家 安 慧 的 說 法 , 它 對 第 一 家 所 說 不 以 為 然 , 斥 之 為 ﹁ 理 教 相 違 ﹂ ,

因 為 它 有 下 列 九 種 過 失 : 一 者 諸 界 雜 亂 失 : 倘 若 眼 等 五 根 , 就 是 五 識 種 子 的 話 ,

那 六 根 、 六 塵 、 六 識 的 十 八 界 種 子 , 應 當 雜 亂 不 分 。 然 而 十 八 界 卻 各 有 各 的 種

子 , 並 非 根 種 就 是 識 種 。 二 者 二 種 俱 非 失 : 五 識 , 各 有 其 能 生 的 相 分 種 子 和 見

分 種 子 , 這 二 分 種 子 迥 然 不 同 。 如 果 執 著 這 二 分 種 子 , 那 麼 那 一 分 名 叫 五 根 呢 ?

若 說 是 見 分 種 子 , 那 見 分 是 心 法 , 應 該 屬 於 識 蘊 所 攝 , 然 而 五 根 非 心 法 , 不 屬

識 蘊 。 若 說 是 相 分 種 子 , 那 相 分 是 外 處 的 色 法 , 應 該 屬 於 外 處 的 色 蘊 所 攝 。 然

而 五 根 雖 是 色 法 , 而 不 屬 外 處 。 這 便 與 聖 教 完 全 相 違 。 因 為 聖 教 上 說 , 五 根 都

是 屬 於 色 蘊 的 內 處 所 攝 。 三 者 二 緣 相 違 失 : 倘 若 五 根 就 是 五 識 種 子 的 話 , 那 五

根 就 應 當 是 五 識 現 行 的 因 緣 , 不 應 當 說 五 根 是 五 識 的 增 上 緣 。 四 者 根 識 繫 異

失 : 又 若 鼻 、 舌 二 根 就 是 二 識 種 子 的 話 , 那 就 應 當 唯 繫 縛 於 欲 界 有 情 , 才 有 鼻 、

舌 二 根 , 色 界 則 無 。 若 許 色 界 有 情 也 有 鼻 、 舌 二 識 , 則 與 聖 教 相 違 。 因 為 聖 教

說 是 , 色 界 有 情 有 鼻 、 舌 二 根 , 而 無 鼻 、 舌 二 識 之 故 。 又 若 眼 、 耳 、 身 三 根 ,

就 是 眼 、 耳 、 身 三 識 種 子 的 話 , 那 三 根 就 應 當 唯 二 地 有 , 三 地 至 五 地 都 無 。 或

應 三 識 五 地 都 有 也 與 聖 教 相 違 。 因 為 聖 教 說 是 , 眼 、 耳 、 身 三 根 五 地 都 有 , 三

Page 27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6 8

識 則 唯 通 二 地 之 故 。 ︵ 註 : 五 地 指 欲 界 一 地 , 色 界 四 地 。 ︶

五 者 根 通 三 性 失 : 五 識 通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 五 根 唯 屬 無 記 。 如 果 五 根 就 是

五 識 的 種 子 , 那 五 根 就 應 當 不 是 唯 屬 無 記 , 而 是 通 於 善 惡 二 性 了 。 六 者 根 無 執

受 失 : 執 為 自 體 , 能 生 覺 受 , 名 為 ﹁ 執 受 ﹂ 。 五 根 有 執 受 , 種 子 無 執 受 。 如 果

五 根 就 是 五 識 的 種 子 , 那 五 根 豈 非 也 和 種 子 一 樣 的 沒 有 執 受 了 嗎 ? 七 者 五 七 不

齊 失 : 第 七 意 根 末 那 , 與 五 根 同 法 。 倘 若 五 根 就 是 五 識 的 種 子 , 那 第 七 意 根 末

那 , 就 應 當 是 第 六 意 識 的 種 子 了 。 今 末 那 既 非 意 識 種 子 , 怎 能 說 五 根 是 五 識 的

種 子 呢 ? 八 者 三 依 闕 一 失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眼 等 五 識 都 有 三 依 , 即 因 緣 依 ︵ 種

子 ︶ , 增 上 緣 依 ︵ 根 ︶ , 等 無 間 緣 依 ︵ 前 滅 意 ︶ 。 若 執 五 根 為 五 識 種 子 , 那 五

識 便 闕 五 根 的 增 上 緣 依 , 只 有 因 緣 及 等 無 間 緣 二 依 了 。 九 者 諸 根 唯 種 失 : 一 切

經 論 都 說 , 眼 等 五 根 通 現 行 , 亦 通 種 子 。 若 執 五 根 唯 是 種 子 , 而 不 通 現 行 , 豈

非 與 聖 教 相 違 。

論 文 六 : 有 避 如 前 所 說 過 難 , 朋 附 彼 執 , 復 轉 救 言 : 異 熟 識 中 皆 感 五 識 ,

增 上 業 種 , 名 五 色 根 , 非 作 因 緣 , 生 五 識 種 。 妙 符 二 頌 , 善 順 瑜 伽 。

講 解 : 有 人 為 避 免 前 面 所 說 的 九 種 過 失 , 朋 比 附 和 第 一 家 的 言 論 而 作 救 言 : 所 謂 ﹁ 五

Page 27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6 9

根 即 五 識 種 ﹂ 者 , 是 以 異 熟 識 中 招 感 五 識 的 增 上 業 種 , 名 五 色 根 , 並 不 是 把 五

根 當 作 親 生 五 識 的 種 子 因 緣 。 這 就 可 以 符 合 ︽ 二 十 唯 識 論 ︾ 和 ︽ 觀 所 緣 緣 論 ︾

二 頌 , 也 隨 順 了 ︽ 瑜 伽 師 地 論 ︾ 的 主 張 。

論 文 七 : 彼 有 虛 言 , 都 無 實 義 , 應 五 色 根 非 無 記 故 。 又 彼 應 非 唯 有 執 受 ,

唯 色 蘊 攝 。 唯 內 處 故 。 鼻 、 舌 唯 應 欲 界 繫 故 , 三 根 不 應 五 地 繫 故 ,

感 意 識 業 應 末 那 故 , 眼 等 不 應 通 現 種 故 。 又 應 眼 等 非 色 根 故 , 又 若

五 識 皆 業 所 感 , 則 應 一 向 無 記 性 攝 , 善 等 五 識 既 非 業 感 , 應 無 眼 等

為 俱 有 依 , 故 彼 所 言 非 為 善 救 。

講 解 : 第 二 家 駁 轉 救 的 話 說 : 你 的 主 張 只 是 虛 誑 之 言 , 並 無 實 義 , 過 失 更 多 至 十 種 :

一 者 業 通 三 性 , 根 唯 無 記 。 若 執 五 識 的 增 上 業 種 名 五 根 的 話 , 那 五 根 就 應 當 非

唯 無 記 , 而 兼 通 善 惡 二 性 了 。 二 者 五 根 唯 有 執 受 , 業 則 不 定 有 無 。 例 如 身 業 有

執 受 , 語 、 意 二 業 則 無 。 如 何 業 種 就 是 五 根 ? 若 執 業 種 為 根 , 那 五 根 就 不 一 定

唯 有 執 受 了 。 三 者 在 五 蘊 裏 , 五 根 為 色 蘊 所 攝 , 業 為 身 、 語 、 意 造 作 的 行 蘊 所

攝 。 如 何 五 根 能 做 業 種 ? 若 執 五 根 為 業 , 那 五 根 就 不 是 色 蘊 所 攝 , 而 是 行 蘊 所

攝 了 。 四 者 五 根 在 內 外 根 塵 十 處 裏 , 唯 屬 內 根 五 處 , 業 通 外 塵 色 、 聲 、 法 處 。

Page 27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7 0

因 此 業 種 不 可 能 就 是 五 根 。 若 執 業 種 就 是 五 根 , 那 五 根 就 不 是 唯 屬 內 五 處 了 。

五 者 五 根 在 欲 界 一 地 、 色 界 四 地 等 五 地 都 有 。 鼻 、 舌 二 識 業 唯 欲 界 有 , 眼 、 耳 、

身 三 識 業 唯 在 二 地 。 如 此 則 業 種 怎 能 就 是 五 根 ? 若 執 業 種 就 是 五 根 , 那 鼻 、 舌

二 識 業 , 就 應 同 二 根 一 樣 是 五 地 都 有 , 而 不 是 唯 在 欲 界 了 。 眼 、 耳 、 身 三 根 ,

也 應 同 三 識 業 一 樣 唯 在 二 地 , 而 不 是 五 地 都 有 。

六 者 如 果 感 五 識 業 種 是 五 根 的 話 , 那 感 意 識 業 種 的 , 就 應 該 是 第 七 意 根 末 那

了 , 此 說 非 理 。 七 者 眼 等 五 根 通 識 業 種 子 , 亦 通 現 行 。 若 執 根 唯 業 種 , 而 無 現

行 , 如 何 五 根 能 通 現 種 。 八 者 眼 等 五 根 , 是 有 質 礙 的 色 法 , 身 、 語 、 意 三 業 ,

是 意 識 相 應 的 思 心 所 法 。 若 執 業 種 就 是 五 根 , 那 眼 等 五 根 , 就 不 是 有 礙 的 色 法

了 。 九 者 五 識 通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 業 種 的 五 根 , 唯 是 無 記 。 若 執 五 識 都 是 業

種 的 五 根 所 感 , 那 五 識 就 應 當 唯 屬 無 記 , 而 不 是 通 於 善 惡 二 性 了 。 十 者 若 說 無

記 性 的 五 識 , 是 業 種 的 五 根 所 感 ; 善 惡 等 的 五 識 , 則 非 彼 所 感 。 如 此 說 來 , 那

五 識 既 非 業 感 , 就 應 當 沒 有 眼 等 五 根 做 它 的 俱 有 依 了 。

論 文 八 : 又 諸 聖 教 , 處 處 皆 說 , 阿 賴 耶 識 變 似 色 根 、 及 根 依 處 器 世 間 等 ,

如 何 汝 等 撥 無 色 根 ? 許 眼 等 識 變 似 色 等 , 不 許 眼 等 藏 識 所 變 , 如 斯

Page 27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7 1

迷 謬 深 違 教 理 。 然 伽 它 說 種 子 功 能 名 五 根 者 , 為 破 離 識 實 有 色 根 ,

於 識 所 變 似 眼 根 等 , 以 有 發 生 五 識 用 故 , 假 名 種 子 及 色 功 能 。 非 謂

色 根 即 識 業 種 。

講 解 : 以 下 仍 是 第 二 家 被 斥 第 一 家 的 言 說 : 很 多 經 論 上 都 說 :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變 現 了 似

是 而 非 的 色 根 , 及 根 所 依 的 身 處 , 與 國 土 世 界 。 為 什 麼 你 們 撥 無 色 根 , 只 許 由

眼 等 五 識 變 似 色 等 五 境 , 而 不 許 眼 等 五 根 , 為 阿 賴 耶 藏 識 所 變 呢 ? 像 這 樣 迷 失

了 根 本 的 藏 識 , 謬 執 五 識 的 種 子 就 是 五 根 , 豈 非 深 違 教 理 ? 然 而 《 觀 所 緣 緣 論 》

的 頌 中 , 雖 有 ﹁ 種 子 功 能 , 名 為 五 根 ﹂ 的 話 , 但 那 是 為 破 小 乘 經 部 所 執 ﹁ 離 本

識 外 , 有 實 色 根 ﹂ 而 說 的 。 因 為 阿 賴 耶 識 所 變 的 眼 等 五 根 , 有 發 生 五 識 的 功 用 ,

所 以 ︽ 二 十 唯 識 頌 ︾ 假 名 為 ﹁ 種 子 ﹂ , ︽ 觀 所 緣 緣 論 ︾ 假 名 之 為 ﹁ 功 能 ﹂ 。 並

不 是 說 色 根 就 是 能 生 五 識 的 業 種 。

論 文 九 : 又 緣 五 境 明 了 意 識 , 應 以 五 識 為 俱 所 依 , 以 彼 必 與 五 識 俱 故 , 若

彼 不 依 眼 等 識 者 , 彼 應 不 與 五 識 為 依 , 彼 此 相 依 勢 力 等 故 。 又 第 七

識 雖 無 間 斷 , 而 見 道 等 既 有 轉 易 , 應 如 六 識 有 俱 有 依 。 不 爾 , 彼 應

非 轉 識 攝 , 便 違 聖 教 轉 識 有 七 , 故 應 許 彼 有 俱 有 依 。 此 即 現 行 第 八

Page 27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7 2

識 攝 。 如 瑜 伽 說 : 有 藏 識 故 , 得 有 未 那 , 末 那 為 依 , 意 識 得 轉 。 彼

論 意 言 : 現 行 藏 識 為 依 止 故 , 得 有 未 那 , 非 由 彼 種 。 不 爾 , 應 說 有

藏 識 故 , 意 識 得 轉 。 由 此 彼 說 理 教 相 違 。 是 故 應 言 前 五 轉 識 , 一 一

定 有 二 俱 有 依 , 謂 五 色 根 、 同 時 意 識 。 第 六 轉 識 , 決 定 恆 有 一 俱 有

依 , 謂 第 七 識 。 若 與 五 識 俱 時 起 者 , 亦 以 五 識 為 俱 有 依 。 第 七 轉 識 ,

決 定 唯 有 一 俱 有 依 , 謂 第 八 識 。 唯 第 八 謂 恆 無 轉 變 , 自 能 立 故 , 無

俱 有 依 。

講 解 : 以 上 講 前 五 識 的 俱 有 依 , 往 下 講 六 、 七 、 八 識 的 俱 有 依 。 又 , 緣 五 境 的 明 了 意

識 , 應 以 五 識 為 俱 有 依 。 因 為 它 必 定 與 前 五 識 俱 起 , 同 緣 現 境 之 故 。 倘 若 意 識

不 依 五 識 , 也 應 不 與 五 識 為 依 , 這 樣 怎 能 緣 境 ? 應 知 五 識 必 依 意 識 而 生 , 意 識

必 依 五 識 明 了 , 它 們 彼 此 相 依 的 勢 力 是 均 等 的 。

又 第 七 識 雖 無 間 斷 , 然 而 行 人 在 由 見 道 位 到 修 道 位 的 過 程 中 , 不 能 不 由 有 漏

轉 易 為 無 漏 。 既 有 轉 易 , 就 應 當 同 六 識 一 樣 的 有 俱 有 依 , 否 則 , 那 第 七 識 就 不

是 轉 識 所 攝 了 。 這 便 與 經 論 上 ﹁ 轉 識 有 七 ﹂ 的 聖 教 相 違 。 因 此 我 們 應 當 許 可 第

七 識 也 有 俱 有 依 , 這 俱 有 依 就 是 現 行 的 第 八 識 。 怎 知 第 七 識 的 俱 有 依 是 現 行 的

Page 27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7 3

第 八 識 , 而 不 是 它 的 種 子 呢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 有 藏 識 故 得 有 未 那 , 末 那 為

依 , 意 識 得 轉 ﹂ 。 論 中 的 意 思 明 顯 的 是 說 : 由 於 有 了 現 行 的 第 八 藏 識 作 依 止 故 ,

所 以 才 有 第 七 識 的 末 那 , 並 不 是 由 它 的 種 子 。 否 則 論 中 應 當 直 說 為 ﹁ 有 藏 識

故 , 意 識 得 轉 ﹂ 了 。 因 比 它 們 所 說 , 與 理 、 教 相 違 。 因 此 , 前 五 轉 識 決 定 各 有

兩 個 俱 有 依 , 一 個 是 五 色 根 , 一 個 是 同 時 而 起 的 意 識 。 第 六 轉 識 決 定 有 一 個 第

七 識 做 它 的 俱 有 依 , 若 和 五 識 俱 起 的 時 候 , 那 就 也 要 以 五 識 為 俱 有 依 了 。 第 七

識 決 定 唯 有 一 個 第 八 識 為 俱 有 依 , 更 無 第 二 。 七 轉 識 都 須 要 有 俱 有 依 , 唯 獨 恆

無 轉 變 , 而 能 自 立 的 第 八 識 不 須 要 。

論 文 十 : 有 義 , 此 說 猶 未 盡 理 。 第 八 類 餘 既 同 識 性 , 如 何 不 許 有 俱 有 依 ?

第 七 、 八 識 既 恆 俱 轉 , 更 互 為 依 , 斯 有 何 失 ? 許 現 起 識 以 種 為 依 ,

識 種 亦 應 許 依 現 識 。 能熏 異 熟 為 生 長 住 依 , 識 種 離 彼 , 不 生 長 住 故 。

又 異 熟 識 , 有 色 界 中 能 執 持 身 , 依 色 根 轉 , 如 契 經 說 : 阿 賴 耶 識 業

風 所 飄 , 遍 依 諸 根 恆 相 續 轉 。 瑜 伽 亦 說 : 眼 等 六 識 各 別 依 故 , 不 能

執 受 有 色 根 身 。 若 異 熟 識 不 遍 依 止 有 色 諸 根 , 應 如 六 識 非 能 執 受 ,

或 所 立 因 有 不 定 失 。 是 故 藏 識 若 現 起 者 , 定 有 一 依 謂 第 七 識 。 在 有

Page 27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7 4

色 界 亦 依 色 根 , 若 識 種 子 定 有 一 依 , 謂 異 熱 識 。 初熏 習 位 亦 依 能熏 ,

餘 如 前 說 。 講 解 : 這 是 第 三 家 淨 月 的 說 法 , 它 認 為 第 二 家 所 說 雖 較 第 一 家 為 勝 , 但 也 未 盡 合 理 。

第 八 識 既 和 其 餘 七 轉 識 同 屬 識 性 , 何 以 許 七 轉 識 有 俱 有 依 , 不 許 第 八 識 也 有 俱

有 依 呢 ? 第 七 、 八 二 識 既 然 都 是 恆 時 俱 轉 , 應 許 第 七 依 第 八 、 第 八 依 第 七 , 更

互 為 依 有 何 過 失 ?

既 許 現 行 識 以 種 子 為 依 , 那 種 子 識 亦 應 當 以 現 行 識 為 依 。 有 人 問 曰 : 種 現 相

望 , 在 前 面 的 解 釋 說 是 因 緣 , 何 以 這 裏 又 說 亦 應 為 依 ? 答 : 現 行 有 二 , 一 是 能

熏 識 , 二 是 異 熟 識 。 能 熏 的 現 行 識 , 是 新 熏 種 子 的 ﹁ 生 ﹂ 依 、 本 有 種 子 的 ﹁ 長 ﹂

依 。 這 可 以 說 是 因 緣 。 異 熟 的 現 行 識 , 不 能 熏 成 種 子 , 只 是 種 子 的 ﹁ 住 ﹂ 依 ,

而 不 是 因 緣 。 假 定 識 的 種 子 , 離 開 了 這 能 熏 識 和 異 熟 識 的 二 種 現 行 , 便 不 能 使

種 子 生 起 、 增 長 、 相 續 而 住 。

再 者 , 異 熟 識 在 欲 、 色 界 裏 , 也 能 執 持 身 命 , 依 色 根 轉 , 這 有 經 論 為 證 。 例

如 ︽ 楞 伽 經 ︾ 說 : 阿 賴 耶 識 , 為 宿 世 業 風 所 飄 , 普 遍 的 依 止 有 色 諸 根 , 恆 相 續

轉 。 ︽ 瑜 伽 論 ︾ 上 也 說 : 眼 等 六 識 , 因 為 是 各 自 依 各 自 的 根 , 而 不 是 遍 依 諸 根

Page 27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7 5

之 故 , 所 以 它 們 不 能 執 受 有 色 根 身 。 如 果 異 熟 識 , 不 是 遍 依 有 色 諸 根 , 就 應 當

同 六 識 一 樣 的 不 能 執 受 。 若 說 不 遍 依 也 能 執 受 的 話 , 那 論 中 所 說 的 ﹁ 各 別

依 ﹂ , 就 不 一 定 是 不 能 執 受 根 身 的 原 因 了 , 這 便 犯 了 因 明 論 理 的 不 定 過 失 。 因

此 第 八 藏 識 , 若 在 三 界 現 起 , 決 定 有 一 依 止 , 這 依 止 就 是 第 七 識 。 但 在 欲 、 色

界 裏 , 除 依 第 七 識 外 , 還 得 依 止 色 根 。 這 是 說 第 八 識 的 現 行 , 若 是 識 的 種 子 ,

在 住 位 也 決 定 有 一 依 止 , 這 依 止 就 是 現 行 的 異 熟 識 。 但 在 最 初 的 熏 習 位 時 , 除

依 異 熟 識 外 , 也 還 得 依 能 熏 的 現 行 識 。 這 與 前 面 第 二 家 所 說 有 別 , 餘 義 皆 同 。

論 文 十 一 : 有 義 , 前 說 皆 不 應 理 。 未 了 所 依 與 依 別 故 。 依 , 謂 一 切 有 生 滅

法 , 仗 因 託 緣 而 得 生 住 , 諸 所 仗 託 皆 說 為 依 , 如 王 與 臣 互 相 依 等 。

若 法 決 定 、 有 境 、 為 主 、 令 心 心 所 取 自 所 緣 , 乃 是 所 依 , 即 內 六 處 。

餘 非 有 境 定 為 主 故 。 此 但 如 王 , 非 如 臣 等 。 故 諸 聖 教 , 唯 心 心 所 名

有 所 依 。 非 色 等 法 , 無 所 緣 故 。 但 說 心 所 心 為 所 依 , 不 說 心 所 為 心

所 依 , 彼 非 主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四 家 護 法 論 師 的 正 義 。 他 指 斥 前 面 三 家 的 說 法 都 不 合 理 , 因 為 它 們 都 不

了 解 ﹁ 所 依 ﹂ 與 ﹁ 依 ﹂ 的 差 別 。 什 麼 叫 做 ﹁ 依 ﹂ : 是 一 切 有 生 滅 變 化 的 有 為

Page 27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7 6

法 , 仗 因 託 緣 使 本 無 得 生 , 本 有 得 住 , 不 問 親 疏 , 只 要 是 所 仗 託 的 因 緣 , 都 叫

做 ﹁ 依 ﹂ 。 好 像 國 王 和 大 臣 互 相 依 靠 一 樣 ; 什 麼 叫 做 ﹁ 所 依 ﹂ ? 如 果 事 物 具 備

了 決 定 、 有 境 、 為 主 、 令 心 心 所 取 自 所 緣 的 四 個 條 件 , 就 是 ﹁ 所 依 ﹂ 。 也 就 是

內 六 處 ︱ ︱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 內 六 根 。 因 為 除 六 根 外 的 其 它 事 物 , 非 有

境 、 非 決 定 、 非 為 主 。 若 以 譬 喻 來 說 , 這 ﹁ 所 依 ﹂ 義 , 只 可 喻 之 如 王 為 臣 之 所

依 , 非 如 臣 等 為 王 所 依 。 所 以 經 論 上 說 , 只 有 心 、 心 所 法 稱 為 有 所 依 , 色 法 等

不 能 稱 為 有 所 依 。 因 為 色 法 既 無 緣 境 之 用 , 當 然 也 無 所 緣 之 境 。 所 以 只 能 說 心

所 以 心 為 所 依 , 不 能 說 心 所 為 心 之 所 依 。

論 文 十 二 : 然 有 處 說 依 為 所 依 , 或 所 依 為 依 , 皆 隨 宜 假 說 。 由 此 五 識 俱 有

所 依 , 定 有 四 種 : 謂 五 色 根 、 六 、 七 、 八 識 。 隨 缺 一 種 必 不 轉 故 。

同 境 、 分 別 、 染 淨 、 根 本 , 所 依 別 故 。 聖 教 唯 說 依 五 根 者 , 以 不 共

故 。 又 必 同 境 近 相 順 故 。 第 六 意 識 , 俱 有 所 依 , 唯 有 二 種 : 謂 七 、

八 識 , 隨 缺 一 種 必 不 轉 故 。 雖 五 識 俱 , 取 境 明 了 , 而 不 定 有 , 故 非

所 依 。 聖 教 唯 說 , 依 第 七 者 染 淨 依 故 。 同 轉 識 攝 近 相 順 故 。 第 七 意

識 , 俱 有 所 依 但 有 一 種 , 謂 第 八 識 。 藏 識 若 無 定 不 轉 故 , 如 伽 他 說 :

Page 27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7 7

阿 賴 耶 為 依 , 故 有 末 那 轉 ; 依 止 心 及 意 , 餘 轉 識 得 生 。

阿 賴 耶 識 俱 有 所 依 , 亦 但 一 種 , 謂 第 七 識 。 彼 識 若 無 , 定 不 轉 故 。

論 說 藏 識 恆 與 末 那 俱 時 轉 故 。 又 說 藏 識 恆 依 染 污 , 此 即 末 那 。 而 說

三 位 無 末 那 者 , 依 有 覆 說 , 如 言 四 位 無 阿 賴 耶 , 非 無 第 八 , 此 亦 應

爾 。 雖 有 色 界 亦 依 五 根 , 而 不 定 有 , 非 所 依 攝 。 識 種 不 能 現 取 自 境 ,

可 有 依 義 而 無 所 依 。 心 所 所 依 隨 識 應 說 , 復 各 加 自 相 應 之 心 。 若 作

是 說 , 妙 符 理 教 。

講 解 : 然 而 有 許 多 經 論 上 說 , 依 即 所 依 , 所 依 即 依 。 例 如 : 本 論 在 前 面 ﹁ 略 釋 三 依 ﹂

中 , 就 是 把 因 緣 依 、 增 上 緣 依 、 等 無 間 緣 依 這 三 依 , 說 成 諸 心 、 心 所 的 三 種 ﹁ 所

依 ﹂ 了 。 何 以 這 裏 定 以 內 六 處 為 ﹁ 所 依 ﹂ 呢 ? 當 知 那 是 隨 情 隨 文 的 權 宜 之 說 。

因 此 , 諸 心 心 所 , 或 多 或 少 , 俱 有 所 依 , 各 識 的 所 依 如 下 :

前 五 識 的 所 依 有 四 : 一 者 五 根 的 同 境 依 。 二 者 第 六 識 的 分 別 依 。 三 者 第 七 識

的 染 淨 依 。 四 者 第 八 識 的 根 本 依 。 這 四 者 隨 缺 一 種 , 那 五 識 必 不 能 轉 。 何 以 故 ,

五 識 必 須 依 託 五 根 , 去 同 緣 現 境 , 所 以 五 根 是 五 識 的 同 境 依 。 五 識 本 身 沒 有 分

別 , 它 必 須 藉 著 第 六 意 識 分 別 外 境 , 所 以 第 六 意 識 是 五 識 的 分 別 依 。 五 識 非 染

Page 28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7 8

非 淨 , 它 必 須 隨 著 第 七 識 的 染 淨 以 為 染 淨 依 , 所 以 第 七 識 是 前 五 識 的 染 淨 依 。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是 一 切 識 的 根 本 , 當 然 也 是 五 識 的 根 本 依 了 。 因 為 這 四 依 義 各 有

別 , 所 以 隨 缺 一 依 , 五 識 不 轉 。 既 然 五 識 有 四 種 所 依 , 何 以 聖 教 唯 說 依 五 根 ,

不 說 依 六 、 七 、 八 識 呢 ? 那 是 因 為 唯 有 五 識 以 五 根 為 依 , 不 共 餘 識 ; 它 們 又 是

同 緣 現 境 , 此 起 疏 遠 的 餘 依 來 , 不 但 相 近 , 而 且 隨 順 之 故 , 所 以 唯 說 以 五 根 為

依 , 其 餘 約 三 依 則 略 而 不 說 。

第 六 意 識 的 所 依 有 二 , 為 第 七 識 和 第 八 識 。 這 二 依 若 缺 其 一 , 第 六 意 識 也 決

定 不 轉 。 問 : 五 識 既 以 意 識 為 分 別 依 , 意 識 亦 應 以 五 識 為 依 才 對 , 何 以 但 說 依

七 、 八 二 識 , 而 不 說 依 五 識 呢 ? 答 : 雖 然 五 識 與 意 識 同 緣 現 境 , 分 別 明 了 , 但

那 是 不 一 定 的 。 五 識 不 起 時 , 意 識 亦 有 , 所 以 五 識 但 有 依 義 , 而 非 所 依 。

第 七 識 的 所 依 , 唯 有 第 八 識 一 種 。 如 果 沒 有 第 八 藏 識 , 那 第 七 識 也 決 定 不 能

轉 起 。 如 ︽ 楞 伽 經 ︾ 頌 中 所 說 : ﹁ 阿 賴 耶 為 依 , 故 有 末 那 轉 ; 依 止 心 及 意 , 餘

轉 識 得 生 。 ﹂ 第 七 末 那 以 阿 賴 識 為 依 止 , 所 以 才 有 末 那 的 轉 起 , 依 止 第 八 的 心 ,

第 七 的 意 , 其 餘 的 六 轉 識 才 能 夠 生 起 。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的 所 依 , 也 只 有 第 七 識 的 一 種 。 如 果 沒 有 第 七 識 , 那 第 八 識 也

Page 28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7 9

決 定 不 能 轉 起 。 雖 然 ︽ 唯 識 三 十 頌 ︾ 中 說 : 阿 羅 漢 、 滅 盡 定 、 出 世 道 , 這 三 位

沒 有 末 那 , 但 那 是 依 無 覆 無 記 來 說 的 。 因 為 這 三 位 已 竟 沒 有 隱 覆 聖 道 的 妄 惑

了 , 所 以 說 沒 有 末 那 , 並 不 是 沒 有 第 七 識 體 。 這 有 如 說 聲 聞 、 獨 覺 、 不 退 菩 薩 、

如 來 , 這 四 位 沒 有 我 愛 執 藏 的 阿 賴 耶 一 樣 , 並 非 連 第 八 識 體 都 沒 有 。 有 色 界 的 第 八 識 , 雖 也 以 五 根 為 依 , 但 不 定 有 , 所 以 五 根 不 是 所 依 。 阿 賴 耶

識 的 種 子 不 能 現 緣 自 境 , 但 有 ﹁ 依 ﹂ 義 而 沒 有 ﹁ 所 依 ﹂ 。 心 所 的 所 依 又 將 如

何 ? 那 只 有 隨 順 識 而 說 , 還 要 各 加 具 自 己 相 應 的 心 法 , 即 相 應 依 。 照 這 樣 說 ,

就 符 合 佛 教 的 道 理 。

論 文 十 三 : 後 開 導 依 。 有 義 , 五 識 自 它 前 後 不 相 續 故 , 必 第 六 識 所 引 生 故 ,

唯 第 六 識 為 開 導 依 。 第 六 意 識 自 相 續 故 , 亦 由 五 識 所 引 生 故 , 以 前

六 識 為 開 導 依 。 第 七 八 識 自 相 續 故 , 不 假 它 識 所 引 生 故 , 但 以 自 類

為 開 導 依 。

講 解 : 所 依 門 的 三 依 為 因 緣 依 、 增 上 緣 依 、 等 無 間 緣 依 , 增 上 緣 依 又 名 俱 有 依 , 均 已

詮 釋 , 此 下 解 釋 等 無 間 緣 依 。 等 無 間 緣 依 亦 名 開 導 依 , 此 有 三 家 不 同 異 說 。 第

一 家 難 陀 等 以 為 , 前 五 識 的 生 起 唯 一 剎 那 , 不 能 使 前 一 剎 那 的 自 類 , 分 後 一 剎

Page 28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8 0

那 的 他 類 , 相 續 無 間 , 因 此 它 必 須 靠 第 六 意 識 引 生 , 所 以 只 有 第 六 意 識 為 開 導

依 。 第 六 意 識 , 一 則 有 前 後 相 續 的 自 力 , 二 則 也 可 以 由 五 識 所 引 生 。 第 七 識 和

第 八 識 自 己 本 身 可 以 相 續 不 斷 , 不 用 借 助 其 他 識 所 引 生 , 只 以 自 類 為 開 導 依 。

論 文 十 四 : 有 義 , 前 說 未 有 究 理 。 且 前 五 識 , 未 自 在 位 遇 非 勝 境 , 可 如 所

說 。 若 自 在 位 , 如 諸 佛 等 , 於 境 自 在 , 諸 根 互 用 , 任 運 決 定 , 不 假

尋 求 , 彼 五 識 身 寧 不 相 續 。 等 流 五 識 既 為 決 定 染 淨 作 意 勢 力 引 生 ,

專 注 所 緣 未 能 捨 頃 , 如 何 不 許 多 念 相 續 ? 故 瑜 伽 說 : 決 定 心 後 方 有

染 淨 , 此 後 乃 有 等 流 眼 識 善 不 善 轉 , 而 彼 不 由 自 分 別 力 , 乃 至 此 意

不 趣 餘 境 。 經 爾 所 時 眼 、 意 二 識 , 或 善 或 染 相 續 而 轉 。 如 眼 識 生 乃

至 身 識 應 知 亦 爾 。 彼 意 定 顯 經 爾 所 時 , 眼 、 意 二 識 俱 相 續 轉 。 既 眼

識 時 非 無 意 識 , 故 非 二 識 互 相 續 生 。

講 解 : 第 二 家 安 慧 認 為 : 前 說 並 不 盡 理 , 前 五 識 在 沒 有 得 到 自 在 無 礙 前 的 凡 位 , 所 遇

的 境 界 必 非 殊 勝 , 這 可 以 如 你 所 說 , 五 識 唯 一 剎 那 , 不 能 相 續 。 倘 若 到 了 自 在

無 礙 的 聖 位 , 諸 佛 菩 薩 都 能 對 境 自 在 , 五 根 互 用 , 眼 可 聞 聲 , 耳 可 見 色 , 並 不

須 要 假 藉 意 識 的 推 求 , 便 能 任 運 決 定 恒 緣 之 境 ; 像 這 佛 菩 薩 的 五 識 身 , 怎 能 說

Page 28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8 1

它 不 是 相 續 無 間 ?

等 流 心 後 的 五 識 , 既 為 決 定 、 染 淨 、 作 意 , 這 一 連 串 勢 力 所 引 生 , 專 精 貫 注

於 所 緣 一 境 。 如 觀 佛 像 , 意 識 和 眼 識 , 都 不 曾 頃 刻 捨 離 , 如 何 不 許 是 多 念 相 續 ?

所 以 ︽ 瑜 伽 論 ︾ 上 說 : 決 定 心 後 , 才 有 染 、 淨 , 此 後 才 有 等 流 眼 識 或 善 或 不 善

的 轉 起 。 然 眼 識 流 轉 , 並 非 由 眼 識 自 己 的 分 別 能 力 , 而 是 出 第 六 意 識 所 引 生 。

在 這 意 識 專 注 所 緣 , 不 趣 向 於 另 一 餘 境 的 經 過 時 間 , 眼 識 和 意 識 , 它 們 或 善 或

惡 , 都 是 相 續 而 轉 。 以 此 類 推 , 乃 至 身 識 , 應 知 也 是 這 樣 的 。 ︽ 瑜 伽 論 ︾ 所 說

的 意 思 , 一 定 是 顯 示 在 緣 境 經 過 的 那 段 時 間 , 眼 識 和 意 識 是 同 時 相 續 而 轉 的 。

既 然 有 眼 識 時 也 有 意 識 , 可 見 這 眼 、 意 二 識 , 並 不 是 你 開 導 我 , 我 開 導 你 , 這

樣 更 相 翻 遞 的 相 續 而 生 。

論 文 十 五 : 若 增 盛 境 相 續 現 前 , 逼 奪 身 心 , 不 能 暫 捨 , 時 五 識 身 理 必 相 續 。

如 熱 地 獄 , 戲 忘 天 等 。 故 瑜 伽 言 , 若 此 六 識 , 為 彼 六 識 等 無 間 緣 ,

即 施 設 此 , 名 為 意 根 。 若 五 識 前 後 定 唯 有 意 識 , 彼 論 應 言 : 若 此 一

識 為 彼 六 識 等 無 間 緣 ; 或 彼 應 言 若 此 六 識 為 彼 一 識 等 無 間 緣 。 既 不

如 是 , 故 知 五 識 有 相 續 義 。

Page 28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8 2

講 解 : 在 平 常 的 情 況 下 , 五 識 是 有 間 斷 的 , 若 遇 強 烈 的 外 境 連 續 出 現 , 能 逼 奪 身 心 使

之 不 暇 頃 刻 暫 捨 , 這 時 的 五 識 身 必 然 是 相 續 無 間 。 例 如 八 熱 地 獄 的 苦 盛 , 戲 忘

天 的 樂 盛 , 這 苦 樂 的 盛 境 , 逼 奪 著 罪 福 人 的 身 心 , 他 如 何 能 夠 暫 捨 , 使 五 識 不

續 呢 ? 所 以 ︽ 瑜 伽 論 ︾ 上 說 : 如 果 前 念 的 六 識 做 後 念 六 識 的 等 無 間 緣 , 虛 假 施

設 以 這 前 念 引 生 後 念 的 名 叫 做 意 根 。 據 此 可 知 , 六 識 是 各 自 為 各 自 引 生 , 並 不

是 互 相 引 生 。 倘 若 五 識 前 後 一 定 有 意 識 夾 雜 , 互 相 引 生 的 話 , 那 論 上 就 應 當 說

以 前 念 一 識 , 為 後 念 六 識 的 等 無 間 緣 ; 或 者 說 以 前 念 六 識 , 為 後 念 一 識 的 等 無

間 緣 。 論 上 既 然 不 是 這 樣 說 , 所 以 我 們 知 道 , 五 識 身 並 不 須 要 意 識 引 生 , 它 自

有 前 後 相 續 的 意 義 。 ︵ 註 : 戲 忘 天 , 又 作 戲 忘 念 天 、 遊 戲 忘 念 天 。 此 界 天 眾 因

耽 著 於 戲 樂 , 而 忘 失 正 念 , 由 彼 處 退 沒 , 故 稱 戲 忘 念 天 。 或 謂 此 天 為 三 十 三 天 ,

或 夜 摩 天 ; 或 為 欲 界 六 天 中 上 之 四 天 , 諸 說 不 一 。 ︶

論 文 十 六 : 五 識 起 時 , 必 有 意 識 能 引 後 念 意 識 令 起 , 何 假 五 識 為 開 導 依 ?

無 心 、 睡 眠 、 悶 絕 等 位 , 意 識 斷 已 後 復 起 時 , 藏 識 末 那 既 恆 相 續 ,

亦 應 與 彼 為 開 導 依 。 若 彼 用 前 自 類 開 導 , 五 識 自 類 何 不 許 然 ? 此 既

不 然 , 彼 何 云 爾 ?

Page 28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8 3

講 解 : 五 識 生 起 時 , 必 有 意 識 和 它 同 時 俱 起 , 即 此 意 識 , 便 能 引 生 後 念 意 識 , 使 之 相

續 , 何 必 要 假 藉 五 識 來 做 開 導 依 呢 ? 在 滅 盡 定 、 無 想 定 、 無 想 天 、 熟 睡 、 悶 絕 ,

這 五 無 心 位 時 , 意 識 就 間 斷 了 。 到 後 來 出 無 心 位 時 , 意 識 再 起 , 這 時 的 第 八 藏

識 , 及 第 七 末 那 , 既 是 相 續 無 間 , 就 應 當 給 間 斷 的 意 識 做 開 導 依 。 若 謂 無 心 位

的 意 識 , 可 用 它 前 念 的 自 類 為 開 導 依 , 不 假 七 、 八 二 識 的 話 , 那 為 什 麼 不 許 五

識 也 以 自 類 為 開 導 依 , 不 假 第 六 意 識 呢 ? 既 不 許 五 識 自 類 開 導 , 何 以 許 無 心 位

的 意 識 , 是 自 類 開 導 ?

論 文 十 七 :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末 那 初 起 , 必 由 第 六 意 識 , 亦 應 用 彼 為 開 導 依 。

圓 鏡 智 俱 第 八 淨 識 初 必 六 七 、 方 便 引 生 。 又 異 熟 心 依 染 污 意 , 或 依

悲 願 相 應 善 心 。 既 爾 , 必 應 許 第 八 識 亦 以 六 、 七 為 開 導 依 。 由 此 ,

彼 言 都 非 究 理 。 應 說 五 識 , 前 六 識 內 隨 用 何 識 為 開 導 依 。 第 六 意 識

用 前 自 類 或 第 七 、 八 為 開 導 依 。 第 七 末 那 , 用 前 自 類 或 第 六 識 為 開

導 依 。 阿 陀 那 識 用 前 自 類 及 第 六 、 七 為 開 導 依 。 皆 不 違 理 , 由 前 說

故 。

講 解 : 與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的 末 那 識 , 最 初 轉 依 生 起 時 , 須 假 藉 著 有 漏 意 識 才 能 生 起 , 並

Page 28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8 4

用 它 為 開 導 依 。 大 圓 鏡 智 與 第 八 淨 識 同 時 俱 起 , 最 初 必 定 先 由 第 六 意 識 轉 為 妙

觀 察 智 , 第 七 識 轉 為 平 等 性 智 , 藉 著 這 二 智 的 方 便 , 才 能 引 生 。 就 是 尚 未 轉 成

大 圓 鏡 智 的 異 熟 心 : 或 異 生 之 類 , 依 染 污 意 , 或 菩 薩 十 地 , 依 悲 願 相 應 的 善 心 ,

這 異 熟 心 才 得 生 起 。 所 以 第 八 識 也 應 以 六 、 七 二 識 為 開 導 依 。 因 此 , 彼 第 一 家

所 說 , 都 不 是 究 竟 的 道 理 。

既 然 彼 說 非 理 , 那 就 應 當 照 我 們 這 樣 說 : 五 識 , 在 前 六 識 的 範 圍 裏 , 隨 便 用

那 個 識 , 都 可 以 做 它 的 開 導 依 。 第 六 意 識 , 可 以 用 它 前 念 的 自 類 , 或 第 七 、 八

二 識 為 開 導 依 。 第 七 末 那 , 可 以 用 它 前 念 的 自 類 , 或 第 六 意 識 為 開 導 依 。 第 八

阿 陀 那 識 , 可 以 用 它 前 念 的 自 類 , 或 第 六 、 七 二 識 為 開 導 依 。 唯 有 這 樣 說 才 不

違 背 正 理 。

論 文 十 八 : 有 義 , 此 說 亦 不 應 理 , 開 導 依 者 , 謂 有 緣 法 、 為 主 , 能 作 等 無

間 緣 。 此 於 後 生 心 、 心 所 法 開 闢 引 導 , 名 開 導 依 。 此 但 屬 心 , 非 心

所 等 。 若 此 與 彼 無 俱 起 義 , 說 此 與 彼 有 開 導 力 , 一 身 八 識 既 容 俱 起 ,

如 何 異 類 為 開 導 依 ? 若 許 為 依 應 不 俱 起 , 便 同 異 部 心 不 並 生 。 又 一

身 中 諸 識 俱 起 多 少 不 定 , 若 容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 色 等 應 爾 , 便 違 聖 說

Page 28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8 5

等 無 間 緣 唯 心 、 心 所 。 然 攝 大 乘 說 色 亦 容 有 等 無 間 緣 者 , 是 縱 奪 言 ,

謂 假 縱 小 乘 色 、 心 前 後 有 等 無 間 緣 奪 因 緣 故 。 不 爾 , 等 言 應 成 無 用 。

若 謂 等 言 非 遮 多 少 , 但 表 同 類 , 便 違 汝 執 異 類 識 作 等 無 間 緣 。 是 故

八 識 各 唯 自 類 為 開 導 依 , 深 契 教 理 。 自 類 必 無 俱 起 義 故 。 心 所 此 依 ,

應 隨 識 說 。

講 解 : 這 是 第 三 家 護 法 論 師 的 正 義 。 它 說 : 所 謂 開 導 依 者 , 必 須 具 有 如 下 三 個 條 件 ,

一 是 ﹁ 有 緣 法 ﹂ , 就 是 對 境 有 緣 慮 作 用 的 心 法 , 而 不 是 沒 有 緣 慮 作 用 的 色 法 。

二 是 ﹁ 為 主 ﹂ , 就 是 有 自 在 力 用 的 心 王 , 而 不 是 不 能 自 主 的 心 所 。 三 能 作 等 無

間 緣 , 只 限 自 類 識 前 念 心 王 對 後 念 的 心 、 心 所 法 開 闢 前 路 , 引 導 令 生 , 所 以 名

叫 開 導 依 。 因 此 開 導 依 但 屬 心 王 , 而 不 是 心 所 和 色 法 。

如 果 此 識 與 彼 識 , 是 前 後 剎 那 , 而 不 是 同 時 俱 起 , 倒 還 可 說 此 識 與 彼 識 有 開

導 力 。 既 許 一 身 八 識 同 時 俱 起 , 為 什 麼 以 異 類 的 識 為 開 導 依 呢 ? 若 許 以 異 類 為

開 導 依 , 八 識 就 不 應 同 時 俱 起 了 。 這 就 和 小 乘 有 部 所 說 六 識 不 俱 起 的 理 論 相 同

了 。 一 身 中 諸 識 俱 起 , 多 少 不 定 , 既 非 前 後 一 法 , 豈 得 謂 等 ? 若 許 它 們 這 些 多

少 不 等 的 識 , 能 夠 互 為 等 無 間 緣 , 那 根 境 十 處 的 色 法 , 豈 不 是 也 可 以 互 為 等 無

Page 28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8 6

間 緣 了 嗎 ? 如 此 便 與 經 論 所 說 : ﹁ 等 無 間 緣 , 唯 是 心 法 , 而 非 色 法 ﹂ 的 話 相 違

背 了 。

然 而 ︽ 攝 大 乘 論 ︾ 說 : 色 等 也 允 許 等 無 間 緣 , 那 是 縱 奪 的 話 。 縱 是 寬 假 一 時 ;

奪 是 撥 無 之 義 。 因 為 小 乘 執 著 沒 有 第 八 阿 賴 耶 的 種 子 識 , 但 以 前 念 色 法 , 為 生

後 念 心 法 的 因 緣 ; 或 前 念 心 法 , 為 生 後 念 色 法 的 因 緣 。 大 乘 為 撥 斥 這 色 、 心 前

後 互 為 因 緣 的 迷 執 , 所 以 才 這 樣 說 : 縱 令 色 、 心 前 後 有 緣 , 也 不 過 是 等 無 間 緣

而 已 , 那 有 因 緣 的 意 義 呢 ? 實 際 上 , 並 不 是 說 色 法 有 等 無 間 緣 。

如 果 不 是 這 樣 解 釋 , 那 等 無 間 緣 的 ﹁ 等 ﹂ 宇 就 沒 有 用 了 。 因 為 前 後 各 有 一

法 , 自 類 相 似 , 才 可 以 叫 做 ﹁ 等 ﹂ 。 今 色 、 心 前 後 , 多 少 不 定 , 又 不 是 相 似 的

自 類 , 這 ﹁ 等 ﹂ 字 要 它 何 用 ? 所 以 , 八 識 唯 各 以 其 自 類 的 前 念 , 為 引 生 後 念 的

開 導 依 。 這 才 契 合 了 教 理 。 因 為 自 類 的 前 後 念 , 必 定 沒 有 同 時 俱 起 的 意 義 。 至

於 心 所 的 開 導 依 , 應 各 隨 其 本 識 心 王 而 說 , 心 王 怎 樣 , 它 也 怎 樣 。

論 文 十 九 : 雖 心 、 心 所 異 類 並 生 , 而 互 相 應 , 和 合 似 一 , 定 俱 生 滅 , 事 業

亦 同 , 一 開 導 時 餘 亦 開 導 , 故 展 轉 作 等 無 間 緣 。 諸 識 不 然 , 不 應 為

例 。 然 諸 心 所 非 開 導 依 , 於 所 引 生 無 主 義 故 。 若 心 、 心 所 等 無 間 緣

Page 28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8 7

各 唯 自 類 , 第 七 、 八 識 初 轉 依 時 , 相 應 信 等 此 緣 便 闕 , 則 違 聖 說 ,

諸 心 、 心 所 皆 四 緣 生 。 無 心 、 睡 眠 , 悶 絕 等 位 意 識 雖 斷 , 而 後 起 時

彼 開 導 依 即 前 自 類 , 間 斷 五 識 應 知 亦 然 , 無 自 類 心 於 中 為 隔 名 無 間

故 , 彼 先 滅 時 已 於 今 識 為 開 導 故 , 何 煩 異 類 為 開 導 依 ? 然 聖 教 中 說

前 六 識 互 相 引 起 , 或 第 七 、 八 依 六 、 七 生 , 皆 依 殊 勝 增 上 緣 說 , 非

等 無 間 , 故 不 相 違 。 瑜 伽 論 說 : 若 此 識 無 間 , 諸 識 決 定 生 , 說 此 為

彼 等 無 間 緣 。 又 此 六 識 為 彼 六 識 等 無 間 緣 , 即 施 設 此 名 意 根 者 , 言

總 、 意 別 亦 不 相 違 。 故 自 類 依 , 深 契 教 理 。

講 解 : 有 人 問 曰 : 假 使 八 識 同 時 俱 起 , 不 能 作 等 無 間 緣 , 那 心 王 和 心 所 也 是 同 時 俱 起 ,

也 應 當 不 可 以 作 後 念 的 等 無 間 緣 了 。 答 曰 , 那 不 可 以 為 例 , 雖 說 心 王 和 心 所 也

是 異 類 並 生 , 但 當 它 們 相 應 和 合 生 起 的 時 候 , 好 像 王 、 所 不 分 , 決 定 俱 生 俱 減 ,

所 作 取 境 的 事 業 也 是 相 同 。 當 一 個 心 王 做 開 導 時 , 其 餘 和 它 相 應 的 心 所 也 一 齊

來 作 開 導 。 所 以 心 王 和 心 所 之 間 有 五 個 條 件 : 一 者 相 應 。 二 者 和 合 似 一 。 三 者

俱 生 滅 。 四 者 事 業 同 。 五 者 開 導 同 。 異 類 的 識 不 具 此 五 義 , 不 能 為 例 。 諸 心 所

法 , 做 等 無 間 緣 則 可 , 做 開 導 依 則 不 可 。 因 為 ﹁ 緣 ﹂ 的 意 義 為 ﹁ 由 ﹂ ; 而 ﹁ 依 ﹂

Page 29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8 8

的 意 義 為 ﹁ 主 ﹂ 。 心 所 在 引 生 後 念 上 , 它 只 有 緣 ﹁ 由 ﹂ 的 一 分 功 用 , 而 沒 有 依

﹁ 主 ﹂ 的 意 義 。

問 : 心 王 既 能 自 類 引 生 , 心 所 也 應 當 能 自 類 引 生 , 為 什 麼 要 心 王 做 心 所 的 開

導 , 才 叫 做 等 無 間 緣 ? 答 : 如 果 心 王 引 心 王 , 心 所 引 心 所 , 這 樣 各 引 各 的 自 類 ,

那 第 七 、 八 二 識 , 最 初 轉 依 二 障 , 得 二 勝 果 時 , 不 是 就 沒 有 和 它 相 應 的 ﹁ 信 ﹂

等 十 一 個 善 心 所 , 來 做 等 無 間 緣 了 嗎 ? 如 此 , 則 四 緣 闕 一 , 便 違 背 聖 教 所 說 :

諸 心 心 所 , 都 是 因 緣 、 等 無 間 緣 、 所 緣 緣 、 增 上 緣 這 四 緣 所 生 了 。

問 : 出 無 心 位 時 , 再 起 的 第 六 意 識 , 不 是 以 恆 轉 的 七 、 八 二 識 為 開 導 依 嗎 ?

怎 能 說 是 自 類 ? 答 : 在 睡 眠 、 悶 絕 、 滅 盡 定 、 無 想 定 、 無 想 天 , 這 五 無 心 位 的

意 識 雖 已 間 斷 ; 然 而 到 後 來 出 無 心 時 的 意 識 再 起 , 它 的 開 導 依 , 並 不 是 七 、 八

二 識 , 還 是 它 先 前 入 無 心 位 時 的 自 類 。 因 為 自 類 心 從 前 念 到 後 念 , 無 論 歷 時 多

久 , 並 沒 有 它 識 從 中 間 隔 , 所 以 才 名 叫 無 間 。 它 在 前 念 滅 時 , 已 經 讓 出 位 置 給

今 識 做 了 開 導 , 何 必 麻 煩 異 類 的 七 、 八 二 識 來 做 開 導 依 呢 ?

問 : 聖 教 中 說 , 前 六 識 互 相 引 生 , 或 第 七 依 第 六 , 第 八 依 第 七 : 這 異 類 為 依 ,

豈 不 與 自 類 相 違 ? 答 : 不 違 , 聖 教 所 說 都 是 依 殊 勝 的 增 上 緣 說 的 , 並 不 是 等 無

Page 29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8 9

間 緣 , 所 以 不 違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如 果 此 識 無 間 , 諸 識 決 定 生 起 , 說 此 為 彼 等 無 間 緣 。 而 且

此 六 識 是 彼 六 識 等 無 間 緣 , 即 施 設 此 六 識 名 意 根 。 這 裏 的 ﹁ 此 ﹂ 字 , 是 指 自 類

的 前 念 而 言 : ﹁ 彼 ﹂ 字 是 指 自 類 的 後 念 而 言 , 並 不 是 異 類 相 望 , 而 言 彼 此 。 若

一 識 以 自 類 前 後 為 等 無 間 緣 , 六 識 生 時 , 也 各 以 其 自 類 前 後 為 等 無 間 緣 。 這 等

無 間 緣 , 是 意 識 分 別 的 根 本 , 所 以 也 叫 它 名 ﹁ 意 根 ﹂ 。 言 雖 總 括 六 識 , 而 其 意

趣 卻 別 說 六 識 自 類 各 各 相 望 。 言 總 意 別 , 並 不 相 違 。 所 以 自 類 依 , 深 契 教 理 。

論 文 二 十 : 傍 論 已 了 , 應 辨 正 論 。 此 能 變 識 雖 具 三 所 依 , 而 依 彼 轉 言 但 顯

前 二 。 為 顯 此 識 依 緣 同 故 。 又 前 二 依 有 勝 用 故 。 或 開 導 依 易 了 知 故 。

講 解 : 本 章 的 正 論 是 辯 解 第 二 能 變 識 。 為 廣 釋 所 依 , 把 問 題 牽 涉 到 諸 識 的 傍 論 。 現 在

傍 論 已 了 , 應 辨 正 論 。 這 第 二 能 變 的 第 七 識 , 雖 具 有 因 緣 依 、 增 上 緣 依 、 等 無

間 緣 依 三 種 所 依 , 然 而 頌 中 所 說 那 ﹁ 依 彼 轉 ﹂ 的 話 , 但 顯 前 二 , 而 不 顯 後 一 。

這 有 三 種 原 故 : 一 者 為 顯 第 七 識 依 第 八 種 子 識 , 為 生 法 因 緣 ; 復 緣 此 種 子 及 現

行 為 俱 有 依 , 所 依 即 所 緣 故 。 二 者 前 二 依 的 因 緣 依 , 有 親 生 的 勝 用 ; 俱 有 依 ,

有 親 近 的 勝 用 。 後 一 的 開 導 依 則 無 此 勝 用 。 三 者 或 因 後 一 的 開 導 依 容 易 了 知 ,

Page 29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9 0

所 以 略 而 不 說 。 前 二 的 因 緣 依 、 增 上 緣 依 , 隱 微 深 密 , 故 但 說 之 。

第 三 章 所 緣 門 論 文 一 : 如 是 已 說 此 識 所 依 , 所 緣 云 何 ? 謂 即 緣 彼 。 彼 謂 即 前 此 所 依 識 ,

聖 說 此 識 緣 藏 識 故 。 有 義 : 此 意 緣 彼 識 體 及 相 應 法 , 論 說 末 那 我 、

我 所 執 恆 相 應 故 。 謂 緣 彼 體 及 相 應 法 , 如 次 執 為 我 及 我 所 , 然 諸 心

所 不 離 識 故 , 如 唯 識 言 無 違 教 失 。 有 義 : 彼 說 理 不 應 然 。 曾 無 處 言

緣 觸 等 故 。 應 言 此 意 但 緣 彼 識 見 及 相 分 , 如 次 執 為 我 及 我 所 。 相 、

見 俱 以 識 為 體 故 , 不 違 聖 說 。 有 義 : 此 說 亦 不 應 理 。 五 色 根 、 境 非

識 蘊 故 。 應 同 五 識 亦 緣 外 故 。 應 如 意 識 緣 共 境 故 。 應 生 無 色 者 , 不

執 我 所 故 。 厭 色 生 彼 不 變 色 故 。 應 說 此 意 但 緣 藏 識 及 彼 種 子 , 如 次

執 為 我 及 我 所 。 以 種 即 是 彼 識 功 能 , 非 實 有 物 , 不 違 聖 教 。

講 解 : 此 下 是 思 量 能 變 的 ﹁ 所 緣 門 ﹂ 。 第 七 識 的 所 緣 是 什 麼 呢 ? 就 是 頌 中 所 說 的 ﹁ 緣

彼 ﹂ 二 字 , 彼 就 是 其 所 依 的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因 為 經 論 上 說 , 第 七 識 的 所 緣 之 境 ,

就 是 第 八 藏 識 之 故 。 所 以 知 道 第 七 識 的 所 緣 , 不 是 外 境 , 而 是 它 自 己 所 依 之 境 。

然 此 有 如 下 四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難 陀 諸 師 說 : 這 第 七 識 所 緣 的 境 是 第 八 識 體 , 及

Page 29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9 1

與 第 八 識 相 應 的 五 遍 行 心 所 。 因 為 ︽ 瑜 伽 論 ︾ 和 ︽ 顯 揚 聖 教 論 ︾ 上 都 這 樣 說 :

第 七 末 那 識 , 與 我 執 和 我 所 執 恆 相 應 故 。

第 二 家 火 辨 諸 師 說 : 前 面 所 說 於 理 不 當 , 經 論 上 曾 無 一 處 說 過 , 第 七 識 緣 觸

等 心 所 的 話 。 我 等 認 為 第 七 識 但 緣 第 八 識 的 見 分 和 相 分 , 執 見 分 為 我 , 相 分 為

我 所 。 因 為 相 、 見 二 分 , 都 是 以 識 為 體 的 , 所 以 與 聖 教 所 說 ﹁ 緣 識 ﹂ , 並 不 相

違 。

第 三 家 安 慧 諸 師 說 : 前 面 說 緣 見 、 相 二 分 也 不 合 理 , 因 為 相 分 是 屬 於 色 蘊 的

的 五 根 五 境 , 而 不 是 為 識 蘊 所 攝 , 若 以 相 分 為 所 緣 , 便 有 下 列 三 種 過 失 : 一 者

第 七 識 如 果 緣 相 分 , 就 應 同 前 五 識 一 樣 的 緣 五 塵 外 境 。 二 者 意 識 遍 緣 五 塵 , 名

叫 ﹁ 緣 共 境 ﹂ , 第 七 識 如 也 緣 五 塵 , 豈 非 同 意 識 緣 共 境 一 樣 嗎 ? 三 者 無 色 界 無

色 , 當 然 也 沒 有 相 分 可 緣 。 那 生 到 無 色 界 的 有 情 , 如 何 執 有 我 所 ? 它 本 為 厭 離

色 界 而 生 無 色 界 , 怎 肯 再 變 成 色 而 為 所 緣 ? 因 此 , 應 當 說 第 七 識 只 緣 阿 賴 耶 識

及 其 種 子 , 按 照 次 第 執 為 我 和 我 所 。 因 為 種 子 是 阿 賴 耶 識 的 現 識 功 能 , 並 非 實

有 之 物 , 體 是 假 有 , 所 以 這 樣 才 不 違 聖 教 。

論 文 二 : 有 義 , 前 說 皆 不 應 理 , 色 等 種 子 , 非 識 蘊 故 。 論 說 種 子 是 實 有 故 。

Page 29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9 2

假 應 如 無 , 非 因 緣 故 。 又 此 識 俱 薩 迦 耶 見 , 任 運 一 類 恆 相 續 生 , 何

容 別 執 有 我 、 我 所 ? 無 一 心 中 有 斷 常 等 , 二 境 別 執 俱 轉 義 故 。 亦 不

應 說 二 執 前 後 , 此 無 始 來 一 昧 轉 故 。 應 知 此 意 , 但 緣 藏 識 見 分 非 餘 。

彼 無 始 來 一 類 相 續 , 似 常 一 故 , 恆 與 諸 法 為 所 依 故 。 此 唯 執 彼 為 自

內 我 , 乘 語 勢 故 說 我 所 言 , 或 此 執 彼 是 我 之 我 , 故 於 一 見 義 說 二 言 。

若 作 是 說 善 順 教 理 。 多 處 唯 言 有 我 見 故 。 我 、 我 所 執 不 俱 起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四 家 護 法 論 師 的 正 義 。 它 認 為 前 三 家 說 的 都 不 合 理 , 因 為 無 論 是 色 的 種

子 或 識 的 種 子 , 總 歸 都 是 種 子 , 而 不 是 所 緣 的 識 蘊 。 而 且 論 上 說 , 種 子 是 實 有

法 , 若 是 假 法 , 豈 不 等 於 無 法 一 樣 ? 試 問 它 怎 能 為 現 行 果 法 的 因 緣 ? 再 者 , 這

第 七 識 的 我 見 , 並 非 由 分 別 間 斷 而 起 , 而 是 任 運 一 類 相 續 而 生 , 如 何 容 許 它 有

﹁ 我 ﹂ 和 ﹁ 我 所 ﹂ 的 二 境 別 執 呢 ? 這 好 像 一 念 心 中 , 不 能 有 斷 、 常 二 境 的 別 執

俱 起 一 樣 。 也 不 可 說 這 二 執 是 前 念 執 我 、 後 念 執 我 所 。 因 為 第 八 識 自 無 始 以 來 ,

只 是 一 味 轉 起 , 並 沒 有 前 後 二 別 。

因 此 , 我 們 應 知 : 第 七 識 但 緣 第 八 識 的 見 分 , 不 緣 餘 法 ︱ ︱ 相 分 、 種 子 、 心

所 。 因 為 餘 法 不 是 多 類 而 非 一 , 便 是 間 斷 而 非 常 。 唯 有 藏 識 的 見 分 , 無 始 時 來

Page 29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9 3

一 類 相 續 , 雖 非 常 一 , 而 似 常 似 一 , 它 恆 與 一 切 法 為 所 依 止 。 所 以 這 第 七 識 ,

唯 有 執 彼 藏 識 的 見 分 , 而 執 為 自 內 之 我 。

至 於 論 中 說 有 ﹁ 我 ﹂ 和 ﹁ 我 所 ﹂ 的 話 , 那 不 過 是 乘 著 語 勢 之 便 所 說 而 已 。 譬

如 : 說 軍 為 軍 隊 , 國 為 國 家 , 都 是 乘 著 語 勢 而 說 的 , 並 不 是 軍 外 有 隊 , 國 外 有

家 。 說 我 、 我 所 , 亦 復 如 是 , 並 不 是 我 外 有 所 。 或 者 , 這 第 七 識 , 執 彼 第 八 識

是 我 的 我 。 以 前 我 為 五 蘊 假 合 , 後 我 為 第 七 識 所 執 。 因 此 , 在 一 念 的 我 見 上 ,

就 隨 義 說 出 我 及 我 所 的 兩 種 話 來 , 其 實 還 不 是 一 個 我 見 嗎 ? 如 果 照 這 樣 說 , 就

順 乎 教 理 了 。 因 為 有 很 多 經 論 上 , 唯 說 有 我 見 , 不 說 有 我 所 。 有 了 我 執 , 就 不

能 有 我 所 執 , 它 們 是 不 能 一 念 俱 起 的 。

論 文 三 : 未 轉 依 位 , 唯 緣 藏 識 , 既 轉 依 已 , 亦 緣 真 如 及 餘 諸 法 , 平 等 性 智 ,

證 得 十 種 平 等 性 故 。 知 諸 有 情 勝 解 差 別 , 示 現 種 種 佛 影 像 故 。 此 中

且 說 未 轉 依 時 , 故 但 說 此 緣 彼 藏 識 。 悟 迷 通 局 理 應 爾 故 。 無 我 我 境

遍 不 遍 故 , 如 何 此 識 緣 自 所 依 , 如 有 後 識 即 緣 前 意 。 彼 既 極 成 此 亦

何 咎 ?

講 解 : 轉 依 是 轉 第 八 識 的 有 漏 種 子 , 得 無 漏 智 , 即 名 為 ﹁ 轉 依 ﹂ 。 凡 夫 位 的 第 七 識 在

Page 29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9 4

未 轉 依 前 , 唯 緣 第 八 藏 識 。 在 初 地 轉 為 下 品 平 等 性 智 , 那 就 也 緣 真 如 及 其 餘 的

一 切 法 了 。 因 為 已 轉 第 七 識 的 我 見 為 平 等 性 智 , 證 得 了 十 種 的 平 等 性 。 所 以 它

能 夠 知 道 九 界 有 情 勝 解 意 樂 的 差 別 , 隨 其 所 應 , 示 現 佛 的 受 用 身 土 , 種 種 影 像 。

論 中 是 約 未 轉 依 時 來 說 的 , 所 以 但 說 緣 第 八 藏 識 , 不 說 遍 緣 一 切 法 。 因 為 轉

依 為 悟 、 為 通 , 未 轉 依 為 迷 、 為 局 , 理 應 然 故 。 悟 時 通 達 無 我 , 故 能 遍 緣 諸 境 。

迷 時 局 於 有 我 , 則 緣 境 不 遍 , 那 就 只 有 緣 第 八 藏 識 的 見 分 了 。

再 者 , 長 行 中 ﹁ 緣 彼 ﹂ 的 ﹁ 彼 ﹂ , 就 是 所 依 。 為 什 麼 第 七 識 的 所 依 與 所 緣 ,

都 是 第 八 識 呢 ? 答 曰 : 例 如 第 六 識 緣 前 等 無 間 緣 意 , 即 是 緣 其 所 依 。 彼 既 為 大

小 乘 教 所 共 許 , 此 第 七 識 緣 其 所 依 的 第 八 識 , 應 無 過 失 。 ︵ 註 : 十 種 平 等 性 ,

一 者 諸 相 增 上 喜 愛 。 二 者 一 切 領 受 緣 起 。 三 者 遠 離 異 相 非 相 。 四 者 弘 濟 大 慈 。

五 者 無 待 大 悲 。 六 者 隨 諸 有 情 所 樂 示 現 。 七 者 一 切 有 情 敬 愛 所 說 。 八 者 世 間 寂

靜 皆 同 一 味 。 九 者 世 間 諸 法 苦 樂 一 味 。 十 者 修 植 無 量 功 德 究 竟 。 ︶

第 四 章 體 性 行 相 門

論 文 一 : 頌 言 : 思 量 為 性 相 者 , 雙 顯 此 識 自 性 、 行 相 。 意 以 思 量 為 自 性 故 ,

Page 29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9 5

即 復 用 彼 為 行 相 故 。 由 斯 兼 釋 所 立 別 名 。 恆 審 思 量 名 末 那 故 。 未 轉

依 位 , 恆 審 思 量 , 所 執 我 相 , 己 轉 依 位 , 亦 審 思 量 無 我 相 故 。 講 解 : 第 三 ﹁ 所 緣 門 ﹂ 講 解 完 畢 , 現 在 講 解 第 四 的 ﹁ 體 性 門 ﹂ , 及 第 五 的 ﹁ 行 相 門 ﹂ 。

頌 中 說 ﹁ 思 量 為 性 相 ﹂ , 這 句 話 是 雙 顯 第 七 識 的 體 性 和 行 相 。 此 識 的 體 性 和 行

相 都 是 思 量 。 由 此 思 量 的 性 相 二 義 , 再 把 末 那 一 名 附 帶 作 一 解 釋 : 八 識 通 名 心 、

意 、 識 , 都 有 思 量 , 為 什 麼 第 七 識 別 名 末 那 ︱ ︱ 意 呢 ? 那 是 因 為 它 的 思 量 獨 具

有 ﹁ 恆 審 ﹂ 的 特 性 之 故 。 在 未 轉 依 位 的 初 地 以 前 , 二 乘 有 學 , 恆 審 思 量 著 所 執

的 我 相 ; 已 轉 依 位 的 初 地 以 上 , 也 恆 審 思 量 著 無 我 相 。 可 見 末 那 這 個 名 , 是 兼

通 無 漏 。

第 五 章 合 解 染 俱 相 應 二 門

論 文 一 : 此 意 相 應 有 幾 心 所 ? 且 與 四 種 煩 惱 常 俱 。 此 中 俱 言 , 顯 相 應 義 。

謂 從 無 始 至 未 轉 依 , 此 意 任 運 恆 緣 藏 識 , 與 四 根 本 煩 惱 相 應 。 其 四

者 何 ? 謂 我 癡 、 我 見 , 並 我 慢 、 我 愛 , 是 名 四 種 。 我 癡 者 , 謂 無 明 ,

愚 於 我 相 , 迷 無 我 理 , 故 名 我 癡 。 我 見 者 , 謂 我 執 , 於 非 我 法 妄 計

為 我 , 故 名 我 見 。 我 慢 者 , 謂 倨 傲 , 恃 所 執 我 , 令 心 高 舉 , 故 名 我

Page 29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9 6

慢 。 我 愛 者 , 謂 我 貪 , 於 所 執 我 , 深 生 耽 著 , 故 名 我 愛 。 並 表 慢 、

愛 有 見 、 慢 俱 。 遮 餘 部 執 無 相 應 義 。 此 四 常 起 , 擾 濁 內 心 , 令 外 轉

識 恆 成 雜 染 , 有 情 由 此 生 死 輪 迴 不 能 出 離 , 故 名 煩 惱 。

講 解 : 本 章 合 解 第 六 ﹁ 染 俱 ﹂ , 和 第 七 ﹁ 相 應 ﹂ 門 。 問 : 此 第 七 識 的 相 應 的 心 所 有 幾 ?

答 : 且 說 和 它 常 俱 的 煩 惱 有 四 種 , ﹁ 俱 ﹂ 字 是 相 應 的 意 思 。 就 是 說 , 從 無 始 以

來 , 到 未 轉 識 成 智 以 前 , 這 第 七 識 任 運 恆 緣 第 八 藏 識 , 和 四 種 根 本 煩 惱 相 應 。

這 就 是 頌 文 的 ﹁ 四 煩 惱 常 俱 ﹂ 一 句 。 四 煩 惱 是 我 癡 、 我 見 、 我 慢 、 我 愛 。 我 癡

就 是 無 明 愚 昧 , 對 虛 幻 不 實 的 我 相 , 執 為 實 我 , 迷 失 了 無 我 的 真 理 , 所 以 名 叫

我 癡 。 我 見 就 是 我 執 , 對 非 我 的 五 蘊 之 法 , 妄 執 為 我 , 所 以 名 叫 我 見 。 我 慢 就

是 倨 傲 , 仗 恃 著 我 執 的 我 , 令 心 高 舉 , 睥 睨 一 切 , 所 以 名 叫 我 慢 。 我 愛 就 是 我

貪 。 對 所 執 的 我 , 深 深 的 生 起 了 耽 悅 的 執 著 , 所 以 名 叫 我 愛 。 ﹁ 並 ﹂ 字 是 表 示

慢 、 愛 與 見 , 見 、 慢 與 愛 , 三 法 俱 起 。 遮 簡 小 乘 薩 婆 多 等 , 三 法 互 不 相 應 , 各

自 為 政 的 主 張 。 這 是 解 釋 頌 文 的 六 、 七 兩 句 , ﹁ 謂 我 癡 我 見 , 並 我 慢 我 愛 ﹂ 。

因 為 這 四 種 煩 惱 , 把 第 七 識 的 內 心 擾 亂 得 溷 濁 不 清 。 所 以 六 轉 識 也 成 了 三 性

的 有 漏 雜 染 。 有 情 就 是 因 此 造 業 受 報 , 輪 迴 於 生 死 苦 海 , 不 得 出 離 。 所 以 名 為

Page 29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9 7

煩 惱 。 論 文 二 : 彼 有 十 種 , 此 何 唯 四 ? 有 我 見 故 , 餘 見 不 生 。 無 一 心 中 有 二 慧 故 。

如 何 此 識 要 有 我 見 ? 二 取 邪 見 但 分 別 生 , 唯 見 所 斷 , 此 俱 煩 惱 唯 是

俱 生 , 修 所 斷 故 。 我 所 邊 見 依 我 見 生 。 此 相 應 見 不 依 彼 起 。 恆 內 執

有 我 , 故 要 有 我 見 。 由 見 審 決 , 疑 無 容 起 。 愛 著 我 故 , 瞋 不 得 生 。

故 此 識 俱 煩 惱 唯 四 。 見 、 愛 、 慢 三 , 如 何 俱 起 ? 行 相 無 違 , 俱 起 何

失 。 瑜 伽 論 說 . 貪 令 心 下 , 慢 令 心 舉 , 寧 不 相 違 ? 分 別 俱 生 , 外 境

內 境 , 所 陵 所 恃 , 粗 細 有 殊 , 故 彼 此 文 , 義 無 乖 返 。

講 解 : 外 人 問 : 根 本 煩 惱 總 有 十 種 , 是 貪 、 瞋 、 癡 、 慢 、 疑 、 身 見 、 邊 見 、 邪 見 、 見

取 見 、 戒 禁 取 見 。 為 什 麼 與 第 七 識 相 應 的 只 有 四 種 ? 答 曰 : 因 為 有 了 我 見 , 就

不 能 再 有 其 餘 四 見 生 起 。 見 有 審 決 之 慧 , 沒 有 一 念 心 中 , 同 時 具 有 兩 種 見 解 的 。

外 人 再 問 : 為 什 麼 第 七 識 不 起 餘 見 , 而 起 我 見 呢 ? 因 為 見 取 、 戒 取 、 邪 見 ,

這 三 見 都 是 起 於 後 來 的 意 識 分 別 , 見 道 即 斷 。 常 俱 煩 惱 , 則 是 由 無 始 時 來 與 身

俱 生 , 一 直 到 修 道 位 才 能 斷 除 。 至 於 我 所 見 的 斷 、 常 邊 見 , 又 是 由 我 見 而 生 。

因 此 , 第 七 識 並 非 依 見 取 、 戒 取 、 邪 見 、 邊 見 這 四 見 相 應 而 起 , 而 是 任 運 緣 內 ,

Page 30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2 9 8

執 藏 識 以 為 有 我 , 所 以 第 七 識 唯 起 我 見 。

由 於 我 見 的 審 察 決 定 之 故 , 猶 豫 不 決 的 ﹁ 疑 ﹂ 就 無 容 生 起 。 因 為 貪 愛 順 著 我

故 , 瞋 也 不 得 而 生 。 所 以 與 第 七 識 相 應 的 根 本 煩 惱 , 唯 有 癡 、 見 、 慢 、 愛 四 種 。

外 人 復 問 : 那 見 、 慢 、 愛 三 法 , 如 何 能 同 時 俱 起 ? 論 主 答 : 這 三 法 的 行 相 不

相 違 背 , 同 時 俱 起 無 失 。 外 人 又 問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貪 能 令 心 卑 下 , 慢 能 令

心 高 舉 , 怎 能 說 不 是 相 違 ? 論 主 再 答 : ︽ 瑜 伽 論 ︾ 的 話 有 三 種 解 釋 , 一 者 分 別

起 與 俱 生 起 不 同 , 由 意 識 分 別 而 起 的 貪 、 慢 , 勢 力 粗 猛 , 可 以 說 是 相 違 ; 與 生

俱 起 的 貪 、 慢 , 微 細 相 續 , 所 以 不 違 。 二 者 外 境 內 境 不 同 , 若 緣 外 境 , 貪 則 心

下 , 慢 則 心 舉 , 可 以 說 是 相 違 。 若 緣 內 境 , 對 自 身 的 貪 愛 , 心 不 卑 下 而 我 慢 自

高 , 所 以 不 違 。 三 者 所 陵 所 恃 不 同 , 若 欺 陵 它 人 , 但 起 高 慢 而 無 貪 下 , 可 以 說

是 相 違 。 若 因 自 恃 而 起 貪 愛 , 心 必 高 慢 , 所 以 不 違 。 第 七 識 的 貪 、 慢 , 在 這 三

種 釋 義 裏 是 屬 於 俱 生 、 緣 內 、 自 恃 , 故 不 相 違 。

論 文 三 : 此 意 心 所 唯 有 四 耶 ? 不 爾 , 及 餘 觸 等 俱 故 。 有 義 , 此 意 心 所 唯 九 ,

前 四 及 餘 觸 等 五 法 , 即 觸 、 作 意 、 受 、 想 與 思 , 意 與 遍 行 定 相 應 故 。

前 說 觸 等 異 熟 識 俱 , 恐 謂 同 前 亦 是 無 覆 , 顯 此 異 彼 故 置 餘 言 。 及 是

Page 30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2 9 9

集 義 。 前 四 後 五 合 與 末 那 恆 相 應 故 。

此 意 何 故 無 餘 心 所 ? 謂 欲 希 望 未 遂 合 事 , 此 識 任 運 緣 遂 合 境 ,

無 所 希 望 , 故 無 有 欲 。 勝 解 , 印 持 曾 未 定 境 。 此 識 無 始 恆 緣 定

事 , 無 所 印 持 故 無 勝 解 。 念 唯 記 憶 曾 所 習 事 , 此 識 恆 緣 現 所 受

境 , 無 所 記 憶 , 故 無 有 念 。 定 唯 繫 心 專 注 一 境 。 此 識 任 運 剎 那

別 緣 , 既 不 專 一 , 故 無 有 定 。 慧 即 我 見 , 故 不 別 說 。 善 是 淨 故

非 此 識 俱 , 隨 煩 惱 生 必 依 煩 惱 , 前 後 分 位 差 別 建 立 。 此 識 恆 與

四 煩 惱 俱 , 前 後 一 類 , 分 位 無 別 , 故 此 識 俱 無 隨 煩 惱 。 惡 作 追

悔 先 所 造 業 。 此 識 任 運 恆 緣 現 境 , 非 悔 先 業 , 故 無 惡 作 。 睡 眠

必 依 身 心 重 昧 , 外 眾 緣 力 有 時 暫 起 , 此 識 無 始 一 類 內 執 , 不 假

外 緣 , 故 彼 非 有 。 尋 伺 俱 依 外 門 而 轉 , 淺 深 推 度 , 粗 細 發 言 。

此 識 唯 依 內 門 而 轉 , 一 類 執 我 , 故 非 彼 俱 。

講 解 : 外 人 問 , 第 七 識 的 相 應 心 所 , 只 有 四 個 根 本 煩 惱 嗎 ? 答 曰 : 不 只 有 四 , 因 為 頌

Page 30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0 0

文 在 四 煩 惱 下 , 還 有 ﹁ 及 餘 觸 等 俱 ﹂ 之 句 。 但 對 這 一 餘 字 , 有 兩 家 不 同 異 見 。

第 一 家 說 是 煩 惱 之 餘 的 觸 等 五 法 。 第 二 家 說 是 觸 等 之 餘 的 隨 煩 惱 。

第 一 家 說 , 這 第 七 識 的 心 所 只 有 九 個 。 那 就 是 根 本 煩 惱 四 , 及 其 餘 的 遍 行 五

法 : 觸 、 作 意 、 受 、 想 、 思 。 因 為 第 七 識 和 這 遍 行 五 法 , 決 定 相 應 之 故 。 前 說

與 第 八 異 熟 識 相 應 的 遍 行 , 是 無 覆 無 記 , 這 裏 與 第 七 識 相 應 的 遍 行 , 則 是 有 覆

無 記 。 為 恐 有 人 誤 會 這 第 七 識 的 遍 行 心 所 , 同 前 異 熟 識 的 遍 行 心 所 同 是 無 覆 ,

所 以 在 文 中 安 置 一 個 ﹁ 餘 ﹂ 字 , 來 顯 示 它 們 彼 此 的 屬 性 不 同 。 ﹁ 及 ﹂ 是 ﹁ 集 ﹂

義 , 集 前 面 的 四 煩 惱 , 後 面 的 五 遍 行 , 合 為 九 個 心 所 , 與 第 七 末 那 恆 時 相 應 。

外 人 問 : 此 第 七 識 為 什 麼 只 有 九 個 心 所 , 而 沒 有 其 餘 的 心 所 呢 ? 第 一 家 答

曰 : 別 境 五 法 , 欲 心 所 是 對 於 未 遂 合 的 樂 事 希 望 遂 合 , 第 七 識 是 任 運 恆 緣 遂 合

境 界 , 它 沒 有 對 未 遂 合 事 的 希 望 , 所 以 無 欲 心 所 。 勝 解 心 所 是 對 猶 豫 不 定 之 境

決 定 印 持 , 第 七 識 是 無 始 時 來 , 恆 緣 已 經 印 持 的 既 定 之 事 , 非 先 猶 豫 後 方 決 定 ,

所 以 沒 有 勝 解 心 所 。 念 心 所 是 記 憶 曾 經 習 染 之 事 。 第 七 識 是 恆 緣 所 受 的 現 前 境

界 , 不 須 要 記 憶 , 所 以 無 念 心 所 。 定 心 所 是 繫 心 於 專 注 的 一 境 , 第 七 識 是 任 運

別 緣 , 前 後 剎 那 , 而 非 專 注 , 所 以 無 定 心 所 。 慧 心 所 就 是 我 見 , 慧 見 不 二 , 第

Page 30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0 1

七 識 既 有 我 見 , 就 不 必 再 與 慧 心 所 相 應 了 。

善 十 一 法 , 體 性 全 是 純 淨 無 染 , 不 是 第 七 識 俱 生 的 有 覆 無 記 , 所 以 沒 有 善 心

所 。 隨 煩 惱 心 所 , 是 隨 在 根 本 煩 惱 之 後 , 依 前 後 分 位 的 差 別 而 建 立 的 。 第 七 識

恆 與 四 根 本 煩 惱 俱 起 , 它 們 是 前 後 一 類 , 沒 有 分 位 上 的 差 別 。 所 以 第 七 識 俱 生

的 只 有 根 本 煩 惱 , 而 沒 有 隨 煩 惱 心 所 。

不 定 四 法 , 惡 作 是 追 悔 先 前 所 造 的 惡 業 , 第 七 識 是 任 運 恆 緣 現 境 , 它 不 是 先

已 造 業 , 今 始 追 悔 , 所 以 沒 有 惡 作 心 所 。 睡 眠 , 必 定 依 於 身 心 的 沉 重 惛 昧 , 這

是 由 眾 多 的 外 緣 , 如 疲 勞 疾 病 等 的 壓 力 所 致 , 第 七 識 是 無 始 時 來 , 一 類 向 內 執

藏 識 為 我 , 不 假 藉 任 何 外 緣 , 所 以 沒 有 睡 眠 心 所 。 尋 、 伺 二 法 , 都 是 依 緣 外 境

而 生 , 所 不 同 者 , 尋 為 淺 的 推 度 , 發 言 粗 疏 ; 伺 為 深 的 推 度 , 發 言 細 密 。 第 七

識 唯 是 緣 內 的 一 類 我 執 , 用 不 著 推 度 發 言 , 所 以 無 尋 、 伺 二 心 所 。

論 文 四 : 有 義 , 彼 釋 餘 義 非 理 。 頌 別 說 此 有 覆 攝 故 , 又 闕 意 俱 隨 煩 惱 故 ,

煩 惱 必 與 隨 煩 惱 俱 , 故 此 餘 言 顯 隨 煩 惱 。

講 解 : 第 二 家 說 : 前 師 對 ﹁ 餘 ﹂ 字 的 解 釋 並 不 合 理 , 因 為 頌 中 特 別 的 說 , 這 觸 等 五 法

是 有 覆 無 記 性 攝 , 已 經 簡 別 不 是 異 熟 識 俱 的 無 覆 無 記 了 , 何 必 要 一 ﹁ 餘 ﹂ 字 來

Page 30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0 2

簡 別 呢 ? 若 說 餘 字 是 四 煩 惱 之 餘 的 觸 等 五 法 , 豈 不 又 缺 少 了 與 第 七 識 俱 的 隨 煩

惱 嗎 ? 因 為 根 本 煩 惱 必 定 與 隨 煩 惱 俱 , 所 以 這 個 餘 字 , 指 的 是 觸 等 之 餘 的 隨 煩

惱 , 而 不 是 四 煩 惱 之 餘 的 觸 等 五 法 。 但 對 此 隨 煩 惱 的 解 釋 , 又 有 四 家 不 同 的 主

張 。

論 文 五 : 此 中 有 義 , 五 隨 煩 惱 , 遍 與 一 切 染 心 相 應 , 如 集 論 說 :惛 沉 、 掉

舉 、 不 信 、 懈 怠 、 放 逸 , 於 一 切 染 污 品 中 , 恆 共 相 應 。 若 離 無 堪 任

性 等 , 染 污 性 成 , 無 是 處 故 。 煩 惱 起 時 心 既 染 污 , 故 染 心 位 必 有 彼

五 。 煩 惱 若 起 , 必 由 無 堪 任 、 囂 動 、 不 信 、 懈 怠 、 放 逸 故 。 掉 舉 雖

遍 一 切 染 心 , 而 貪 位 增 , 但 說 貪 分 , 如 眠 與 悔 雖 遍 三 性 心 , 而 癡 位

增 , 但 說 為 癡 分 。

講 解 : 四 家 中 的 第 一 家 說 , 五 個 隨 煩 惱 普 遍 與 一 切 染 心 相 應 , 在 ︽ 雜 集 論 ︾ 中 上 說 :

惛 沉 、 掉 舉 、 不 信 、 懈 怠 、 放 逸 , 這 五 個 隨 煩 惱 , 在 一 切 染 污 的 品 類 中 是 恆 共

相 應 的 。 如 果 沒 有 惛 沉 的 不 堪 任 性 , 任 何 染 污 性 都 不 能 夠 成 立 。 既 然 煩 惱 生 起

時 心 是 染 污 性 , 所 以 在 染 心 位 必 定 有 這 五 個 隨 煩 惱 。 因 為 煩 惱 的 生 起 , 必 由 無

堪 任 性 的 惛 沉 、 囂 動 的 掉 舉 、 不 信 、 懈 怠 、 放 逸 等 所 使 然 。

Page 30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0 3

問 : 掉 舉 但 屬 貪 分 , 何 以 說 與 一 切 染 心 相 應 ? 答 : 掉 舉 雖 遍 通 一 切 染 心 , 而

於 貪 分 較 它 增 盛 , 所 以 但 說 掉 舉 為 貪 分 。 這 好 像 睡 眠 和 追 悔 二 法 , 它 們 雖 遍 通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 而 於 癡 位 較 它 增 盛 , 所 以 但 說 為 癡 的 一 分 。

論 文 六 : 雖 餘 處 說 有 隨 煩 惱 , 或 六 或 十 遍 諸 染 心 , 而 彼 俱 依 別 意 說 遍 , 非

彼 實 遍 一 切 染 心 。 謂 依 二 十 隨 煩 惱 中 , 解 通 粗 、 細 、 無 記 、 不 善 ,

通 障 定 、 慧 , 相 顯 說 六 。 依 二 十 二 隨 煩 惱 中 , 解 通 粗 細 二 性 , 說 十 。

故 此 彼 說 非 互 相 違 。 然 此 意 俱 心 所 十 五 , 謂 前 九 法 , 五 隨 煩 惱 , 並

別 境 慧 。 我 見 雖 是 別 境 慧 攝 , 而 五 十 一 心 所 法 中 義 有 差 別 , 故 開 為

二 。 何 緣 此 意 無 餘 心 所 , 謂 忿 等 十 行 相 粗 動 , 此 識 審 細 , 故 非 彼 俱 。

無 慚 、 無 槐 , 唯 是 不 善 。 此 無 記 故 , 非 彼 相 應 。 散 亂 令 心 馳 流 外 境 ,

此 恆 內 執 一 類 境 生 , 不 外 馳 流 , 故 彼 非 有 。 不 正 知 者 , 謂 起 外 門 身 、

語 、 意 行 , 違 越 軌 則 , 此 唯 內 執 , 故 非 彼 俱 。 無 餘 心 所 , 義 如 前 說 。

講 解 : 雖 然 瑜 伽 等 論 上 說 , 餘 處 有 隨 煩 惱 或 六 種 、 或 十 種 , 都 是 遍 通 一 切 染 心 。 但 它

們 都 是 依 據 別 種 意 思 假 說 遍 染 , 不 是 或 六 種 或 十 種 遍 通 一 切 染 心 。 為 什 麼 呢 ?

別 有 三 意 , 一 者 說 是 依 此 大 、 中 、 小 二 十 隨 煩 惱 , 忿 、 恨 、 惱 、 覆 、 誑 、 諂 、

Page 30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0 4

憍 、 害 、 嫉 、 慳 , 這 十 個 小 隨 煩 惱 , 以 粗 細 而 論 , 但 通 粗 相 。 無 慚 、 無 愧 這 兩

個 中 隨 煩 惱 , 以 無 記 、 不 善 的 二 性 而 論 , 但 通 不 善 。 惛 沉 、 掉 舉 , 這 兩 個 大 隨

煩 惱 , 以 障 定 、 慧 而 論 , 掉 舉 障 定 , 惛 沉 障 慧 。 唯 有 不 信 、 懈 怠 、 放 逸 、 忘 念 、

不 正 知 、 散 亂 , 這 六 個 大 隨 煩 惱 , 能 夠 遍 通 粗 、 細 二 性 , 及 障 定 慧 。 所 以 說 之

謂 六 。

二 者 依 二 十 二 隨 煩 惱 說 , 二 十 隨 煩 惱 , 再 加 邪 欲 和 勝 解 , 合 為 二 十 二 。 除 但

通 粗 相 , 及 不 善 性 的 十 二 個 中 、 小 隨 煩 惱 外 , 其 餘 的 十 個 大 隨 煩 惱 , 遍 通 粗 細

及 不 善 、 無 記 二 性 。 所 以 說 之 謂 十 。 可 見 說 六 說 十 , 無 非 都 是 依 據 別 意 , 並 不

是 說 這 六 、 十 隨 惑 , 都 能 遍 及 一 切 染 心 。 所 以 彼 論 說 六 說 十 , 與 唯 識 說 五 , 並

不 相 違 。

然 而 與 第 七 識 相 應 的 心 所 , 有 十 五 個 。 那 就 是 , 前 面 所 說 的 四 個 根 本 煩 惱 ,

及 五 遍 行 等 的 九 法 , 再 加 上 五 個 隨 煩 惱 , 又 一 個 別 境 的 ﹁ 慧 ﹂ 。 問 : 既 有 我 見 ,

何 必 再 說 有 慧 ? 答 : 我 見 雖 即 是 慧 , 然 而 在 五 十 一 個 心 所 法 中 , 慧 通 三 性 , 見

唯 染 污 , 義 有 差 別 , 故 開 為 二 。

問 : 為 什 麼 第 七 識 只 有 這 十 五 個 心 所 , 而 沒 有 其 餘 的 心 所 呢 ? 答 : 忿 等 十 法 ,

Page 30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0 5

行 相 粗 動 ; 第 七 識 審 察 細 密 , 所 以 不 和 它 們 俱 起 。 無 慚 無 愧 二 法 , 唯 屬 不 善 性

攝 , 第 七 識 是 有 覆 無 記 , 所 以 不 和 它 們 相 應 。 散 亂 , 令 心 馳 流 外 境 , 間 斷 非 恆 ,

異 類 非 一 , 第 七 識 是 恆 向 內 緣 , 一 類 所 執 的 我 境 , 它 不 向 外 境 馳 流 , 所 以 沒 有

散 亂 。 不 正 知 , 是 起 於 外 門 的 身 、 語 、 意 業 , 違 越 了 正 知 的 軌 則 , 第 七 識 是 唯

向 內 執 , 所 以 不 與 彼 俱 。 至 於 沒 有 其 餘 心 所 的 意 義 , 准 如 前 說 , 勿 庸 費 辭 。

論 文 七 : 有 義 , 應 說 六 隨 煩 惱 , 遍 與 一 切 染 心 相 應 。 瑜 伽 論 說 : 不 信 、 懈

怠 、 放 逸 、 忘 念 、 散 亂 、 惡 慧 一 切 染 心 皆 相 應 故 。 忘 念 、 散 亂 、 惡

慧 若 無 , 心 必 不 能 起 諸 煩 惱 。 要 緣 曾 受 境 界 種 類 , 發 起 忘 念 及 邪 簡

擇 , 方 起 貪 等 諸 煩 惱 故 。 煩 惱 起 時 , 心 必 流 蕩 , 皆 由 於 境 起 散 亂 故 。

惛 沉 掉 舉 , 行 相 互 違 , 非 諸 染 心 皆 能 遍 起 。 論 說 五 法 遍 染 心 者 , 解

通 粗 細 , 違 唯 善 法 , 純 隨 煩 惱 , 通 二 性 故 。 說 十 遍 言 義 如 前 說 。 然

此 意 俱 心 所 十 九 , 謂 前 九 法 , 六 隨 煩 惱 , 並 念 、 定 、 慧 , 及 加惛 沉 。

此 別 說 念 , 准 前 慧 釋 。 並 有 定 者 , 專 注 一 類 , 所 執 我 境 , 曾 不 捨 故 。

加惛 沉 者 , 謂 此 識 俱 無 明 尤 重 , 心惛 沉 故 。 無 掉 舉 者 , 此 相 違 故 ,

無 餘 心 所 , 如 上 應 知 。

Page 30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0 6

講 解 : 第 二 家 說 , 應 說 六 個 隨 煩 惱 , 普 遍 與 一 切 染 心 相 應 。 因 為 ︽ 瑜 伽 論 ︾ 上 說 : 不

信 、 懈 怠 、 放 逸 、 忘 念 、 散 亂 、 惡 慧 , 這 六 個 隨 煩 惱 與 一 切 染 心 都 相 應 之 故 。

問 : 這 六 個 隨 煩 惱 的 前 三 種 , 遍 與 一 切 染 心 相 應 , 已 如 前 釋 。 不 知 後 三 種 何 以

也 與 一 切 染 心 相 應 呢 ? 答 : 倘 若 沒 有 忘 念 、 散 亂 、 惡 慧 三 法 , 那 染 心 位 的 一 切

煩 惱 必 不 能 起 。 要 緣 曾 經 受 過 的 種 種 境 界 , 發 起 了 忘 念 , 及 邪 簡 擇 的 惡 慧 , 才

能 生 起 貪 等 的 一 切 煩 惱 。 煩 惱 起 時 , 心 必 流 蕩 , 這 都 是 由 於 緣 境 所 起 的 散 亂 之

故 。

問 : 遍 染 法 中 , 何 以 沒 有 惛 沉 、 掉 舉 ? 答 曰 : 那 是 因 為 惛 沉 相 下 , 掉 舉 相 高 ,

它 們 的 行 相 此 起 彼 落 , 互 相 違 反 , 並 非 於 一 切 染 心 都 能 遍 起 。 問 : 那 麼 何 以 論

上 說 , 惛 沉 掉 舉 等 五 隨 煩 惱 遍 一 切 染 心 呢 ? 答 曰 : 因 為 它 們 的 行 相 遍 通 粗 細 ,

簡 去 唯 通 粗 相 的 忿 等 十 法 。 是 唯 違 善 法 , 簡 去 不 唯 違 善 的 散 亂 等 法 。 是 純 煩 惱 ,

簡 去 亦 名 隨 惑 的 尋 、 伺 、 睡 眠 、 惡 作 四 法 。 是 並 通 不 善 、 無 記 二 法 , 簡 去 唯 通

不 善 的 無 慚 、 無 愧 。 所 以 論 說 五 法 遍 染 , 並 不 是 一 切 染 心 都 有 五 法 。 至 於 說 十

個 隨 煩 惱 , 遍 一 切 染 心 的 話 , 和 前 第 一 家 所 說 的 意 義 相 同 。

然 而 與 第 七 識 相 應 的 心 所 , 有 十 九 個 。 那 就 是 : 前 面 所 說 的 四 根 本 煩 惱 , 及

Page 30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0 7

五 遍 行 等 的 九 法 , 再 加 六 個 隨 煩 惱 , 三 個 別 境 的 念 、 定 、 慧 , 一 個 惛 沉 。 為 什

麼 在 忘 念 的 念 之 外 , 又 別 加 上 一 個 念 呢 ? 這 與 前 師 在 我 見 的 慧 外 , 又 別 說 一 個

慧 的 解 釋 一 樣 。 見 、 慧 有 差 別 二 義 , 念 與 忘 念 , 也 有 明 記 、 不 明 記 的 差 別 二 義 。

為 什 麼 又 說 有 定 ? 那 是 因 為 第 七 識 專 注 於 一 類 所 執 的 我 境 , 無 始 以 來 , 不 曾 暫

捨 之 故 , 所 以 有 定 。 為 什 麼 又 要 加 上 惛 沉 ? 那 是 因 為 第 七 識 的 無 明 迷 執 過 重 之

故 , 所 以 要 有 惛 沉 。 那 麼 , 為 什 麼 沒 有 掉 舉 ? 有 惛 沉 就 不 能 有 掉 舉 , 它 們 的 行

相 違 背 之 故 。 還 有 其 餘 不 相 應 的 心 所 , 同 以 上 第 一 家 所 說 一 樣 。

論 文 八 : 有 義 : 復 說 十 隨 煩 惱 , 遍 與 一 切 染 心 相 應 。 瑜 伽 論 說 : 放 逸 、 掉

舉 、惛 沉 、 不 信 、 懈 怠 、 邪 欲 、 邪 勝 解 、 邪 念 、 散 亂 、 不 正 知 。 此

十 , 一 切 染 污 心 起 , 通 一 切 處 , 三 界 繫 故 。 若 無 邪 欲 邪 勝 解 時 , 心

必 不 能 起 諸 煩 惱 。 於 所 受 境 , 要 樂 合 離 , 印 持 事 相 , 方 起 貪 等 諸 煩

惱 故 。 諸 疑 理 者 , 於 色 等 事 必 無 猶 豫 , 故 疑 相 應 亦 有 勝 解 。 於 所 緣

事 亦 猶 豫 者 , 非 煩 惱 疑 , 如 疑 人杌 。 餘 處 不 說 此 二 遍 者 , 緣 非 愛 事 ,

疑 相 應 心 , 邪 欲 、 勝 解 非 粗 顯 故 。 餘 互 有 無 , 義 如 前 說 。 此 意 心 所

有 二 十 四 。 謂 前 九 法 , 十 隨 煩 惱 , 加 別 境 五 , 准 前 理 釋 。 無 餘 心 所 ,

Page 31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0 8

如 上 應 知 。 講 解 : 第 三 家 說 , 有 十 個 隨 煩 惱 , 遍 與 一 切 染 心 相 應 。 因 為 ︽ 瑜 伽 論 ︾ 上 說 : 放 逸 、

掉 舉 、 惛 沉 、 不 信 、 懈 怠 、 邪 欲 、 邪 勝 解 、 邪 念 、 散 亂 、 不 正 知 , 這 十 個 隨 煩

惱 , 它 們 在 一 切 染 污 心 生 起 的 時 候 , 遍 通 於 一 切 處 , 及 三 界 的 繫 縛 。 倘 若 沒 有

邪 欲 及 邪 勝 解 , 那 凡 夫 的 心 必 不 能 起 一 切 煩 惱 。 因 它 們 對 於 所 受 的 順 境 要 樂 與

之 合 ; 逆 境 要 樂 與 之 離 。 必 須 以 勝 解 來 印 持 這 些 事 相 , 才 能 生 起 對 順 境 的 貪 ,

對 逆 境 的 瞋 等 一 切 煩 惱 。

問 : 勝 解 , 是 決 定 印 持 。 疑 , 是 猶 豫 不 定 。 這 二 法 既 然 相 違 , 如 何 都 與 一 切

染 心 相 應 ? 答 : 於 理 可 疑 , 於 事 必 印 , 凡 是 疑 理 的 人 , 對 於 事 實 的 印 證 , 必 定

沒 有 猶 豫 。 所 以 與 疑 相 應 的 染 心 , 也 有 勝 解 。 問 : 若 在 所 緣 的 事 上 也 有 猶 豫 ,

則 無 所 印 持 , 這 個 疑 不 是 就 沒 有 勝 解 了 嗎 ? 答 : 那 不 是 煩 惱 的 疑 。 好 像 恍 惚 中

看 見 一 個 木 樁 , 疑 是 為 人 。 問 : 這 邪 欲 和 邪 勝 解 二 法 , 如 果 是 遍 一 切 染 心 的 話 ,

何 以 餘 論 不 說 ? 答 : 那 是 因 為 緣 非 所 愛 事 , 及 與 疑 心 相 應 的 時 候 , 這 二 法 的 行

相 微 細 , 所 以 不 說 。 此 處 粗 顯 , 所 以 才 說 。 其 餘 八 個 隨 惑 的 意 義 , 在 前 面 或 第

一 家 有 第 二 家 無 ; 或 第 一 家 無 第 二 家 有 。 都 同 他 們 所 說 一 樣 。 然 而 第 七 識 的 相

Page 31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0 9

應 心 所 , 有 二 十 四 個 。 那 就 是 : 前 面 所 說 的 四 根 本 煩 惱 、 五 遍 行 , 再 加 上 十 個

隨 煩 惱 , 及 五 個 別 境 。 其 意 義 , 准 如 前 釋 。 其 餘 不 相 應 的 心 所 , 如 善 十 一 、 不

定 四 、 六 根 本 煩 惱 、 十 小 隨 煩 惱 , 也 都 和 上 面 的 說 法 一 樣 。

論 文 九 : 有 義 , 前 說 皆 未 盡 理 。 且 疑 他 世 為 有 為 無 ? 於 彼 有 何 欲 、 勝 解 相 ?

煩 惱 起 位 , 若 無惛 沉 , 應 不 定 有 無 堪 任 性 。 掉 舉 若 無 , 應 無 囂 動 ,

便 如 善 等 非 染 污 位 。 若 染 心 中 無 散 亂 者 , 應 非 流 蕩 非 染 汙 心 。 若 無

失 念 、 不 正 知 者 , 如 何 能 起 煩 惱 現 前 ? 故 染 汙 心 決 定 皆 與 八 隨 煩 惱

相 應 而 生 , 謂惛 沈 、 掉 舉 、 不 信 、 懈 怠 、 放 逸 、 忘 念 、 散 亂 、 不 正

知 。 忘 念 、 不 正 知 、 念 、 慧 為 自 性 者 , 不 遍 染 心 , 非 諸 染 心 皆 緣 曾

受 , 有 簡 擇 故 。 若 以 無 明 為 自 性 者 , 遍 染 心 起 , 由 前 說 故 。 然 此 意

俱 心 所 十 八 。 謂 前 九 法 , 八 隨 煩 惱 , 並 別 境 慧 。 無 餘 心 所 , 及 論 三

文 , 準 前 應 釋 。 若 作 是 說 , 不 違 教 理 。

講 解 : 這 是 第 四 家 護 法 的 正 義 。 它 說 , 前 三 家 所 說 都 未 盡 理 。 懷 疑 未 來 世 是 有 是 無 ,

論 說 是 五 種 疑 相 ︵ 它 世 、 作 用 、 因 果 、 實 中 、 諸 諦 ︶ 之 一 , 怎 能 說 疑 事 不 是 煩

惱 ? 既 是 煩 惱 , 試 問 在 這 個 它 世 有 無 的 疑 惑 上 , 有 什 麼 希 望 決 定 的 欲 、 勝 解 相 ?

Page 31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1 0

這 是 破 彼 第 三 家 有 欲 、 勝 解 的 十 遍 染 義 。

惛 沉 , 以 無 堪 任 為 性 ; 掉 舉 , 以 囂 動 為 性 。 如 果 煩 惱 起 時 , 沒 有 惛 沉 , 那 就

不 一 定 有 無 堪 任 性 了 。 若 有 堪 任 , 便 是 善 性 , 怎 能 名 謂 煩 惱 ? 如 果 沒 有 掉 舉 ,

就 應 當 沒 有 囂 動 。 若 無 囂 動 , 便 同 善 、 無 記 一 樣 , 那 就 不 是 染 污 心 了 。 這 是 破

第 二 家 無 惛 沉 、 掉 舉 的 六 遍 染 義 。

散 亂 、 失 念 、 不 正 知 , 皆 以 無 明 為 體 , 癡 分 所 攝 。 假 定 染 污 心 中 , 沒 有 散 亂 ,

那 就 應 當 不 是 流 蕩 , 也 不 是 染 污 心 了 。 假 定 沒 有 失 念 , 及 不 正 知 二 法 , 那 如 何

能 使 煩 惱 現 前 ? 這 是 破 第 一 家 無 散 亂 、 忘 念 、 不 正 知 的 五 遍 染 義 。

因 此 , 一 切 染 心 , 決 定 都 和 八 個 大 隨 煩 惱 相 應 而 生 。 那 就 是 惛 沉 、 掉 舉 、 不

信 、 懈 怠 、 放 逸 、 忘 念 、 散 亂 、 不 正 知 。 忘 念 和 不 正 知 二 法 , 不 可 以 別 境 的 念 、

慧 為 它 們 的 體 性 ; 若 以 念 、 慧 為 體 性 , 那 就 不 能 遍 一 切 染 心 了 。 因 為 並 非 一 切

染 心 , 都 緣 曾 經 受 過 的 境 界 , 都 有 慧 的 簡 擇 。 若 以 無 明 為 性 , 那 就 遍 與 一 切 染

心 相 應 而 生 了 。 因 此 , 第 七 識 的 相 應 心 所 有 十 八 個 。 那 就 是 四 根 本 煩 惱 、 五 遍

行 , 八 個 大 隨 煩 惱 , 再 加 上 一 個 別 境 的 慧 。 至 於 相 應 法 中 , 沒 有 的 其 餘 心 所 ,

如 : 別 境 四 、 善 十 一 、 根 本 煩 惱 六 、 小 、 中 隨 煩 惱 十 二 、 不 定 四 、 邪 欲 解 二 ,

Page 31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1 1

以 及 所 引 的 論 文 , 都 和 前 三 家 的 解 釋 一 樣 。 論 文 十 : 此 染 污 意 , 何 受 相 應 ? 有 義 , 此 俱 唯 有 喜 受 , 恆 內 執 我 生 喜 愛 故 。

有 義 , 不 然 , 應 許 喜 受 乃 至 有 頂 。 違 聖 言 故 。 應 說 此 意 四 受 相 應 。

謂 生 惡 趣 憂 受 相 應 , 緣 不 善 業 所 引 果 故 。 生 人 欲 天 初 、 二 靜 慮 喜 受

相 應 , 緣 有 喜 地 善 業 果 故 。 第 三 靜 慮 樂 受 相 應 , 緣 有 樂 地 善 業 果 故 。

第 四 靜 慮 乃 至 有 頂 捨 受 相 應 , 緣 唯 捨 地 善 業 果 故 。 有 義 : 彼 說 亦 不

應 理 。 此 無 始 來 , 任 運 一 類 緣 內 執 我 , 恆 無 轉 易 , 與 變 異 受 不 相 應

故 。 又 此 末 那 與 前 藏 識 義 有 異 者 , 皆 別 說 之 , 若 四 受 俱 , 亦 應 別 說 。

既 不 別 說 , 定 與 彼 同 , 故 此 相 應 , 唯 有 拾 受 。 未 轉 依 位 與 前 所 說 心

所 相 應 。 已 轉 依 位 唯 二 十 一 心 所 俱 起 , 謂 遍 行 、 別 境 各 五 , 善 十 一 。

如 第 八 識 已 轉 依 位 唯 捨 受 俱 。 任 運 轉 故 , 恆 於 所 緣 , 平 等 轉 故 。

講 解 : 這 染 污 的 第 七 識 , 在 憂 、 喜 、 苦 、 樂 、 捨 五 受 中 , 和 那 一 受 相 應 呢 ? 此 有 三 家

異 解 : 第 一 家 說 , 第 七 識 只 和 喜 受 相 應 , 因 為 它 恆 向 內 執 第 八 識 為 我 , 而 起 了

對 我 的 喜 愛 。

第 二 家 說 , 不 然 , 因 為 經 論 上 說 , 第 七 識 是 隨 著 第 八 識 流 轉 到 三 界 九 地 , 高

Page 31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1 2

達 於 有 頂 天 ︵ 註 : 有 頂 之 名 有 二 解 , 一 者 色 界 第 四 處 色 究 竟 天 , 在 有 形 世 界 之

最 頂 , 稱 為 有 頂 ; 二 者 無 色 界 第 四 處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 位 於 世 界 最 頂 , 稱 為 有 頂 。

此 處 指 第 二 說 。 ︶ 而 喜 受 則 僅 止 於 色 界 二 禪 的 ﹁ 定 生 喜 樂 地 ﹂ 。 若 說 喜 受 與 第

七 識 俱 , 那 就 應 許 喜 受 亦 通 於 有 頂 天 。 如 此 則 與 聖 言 相 違 。 應 當 說 第 七 識 與 憂 、

喜 、 樂 、 捨 四 受 相 應 , 即 生 到 地 獄 、 餓 鬼 、 畜 生 三 惡 趣 的 , 便 與 憂 受 相 應 , 這

是 緣 不 善 業 所 引 的 報 果 。 生 到 欲 界 人 、 天 趣 , 及 色 界 的 初 、 二 禪 天 , 便 與 喜 受

相 應 , 這 是 緣 有 喜 地 的 善 業 報 果 。 生 到 第 三 禪 天 , 便 與 樂 受 相 應 。 這 是 緣 有 樂

地 的 善 業 報 果 。 生 到 第 四 禪 天 乃 至 無 色 界 的 非 想 非 非 想 天 ︱ ︱ 有 頂 天 , 便 與 捨

受 相 應 , 這 是 緣 唯 有 捨 受 的 善 業 報 果 。

第 三 家 說 : 第 二 家 所 說 的 也 不 合 理 , 因 為 第 七 識 自 無 始 來 , 任 運 一 類 緣 內 執

我 , 從 沒 有 轉 變 和 改 易 , 它 與 變 異 的 憂 、 喜 、 苦 、 樂 等 受 是 不 相 應 的 。 再 者 ,

凡 第 七 末 那 與 第 八 藏 識 , 其 義 有 別 者 , 論 中 都 予 以 別 說 。 如 果 第 七 識 與 憂 、 喜 、

樂 、 捨 四 受 相 應 , 頌 文 也 應 當 別 說 。 既 不 別 說 , 則 第 七 識 的 相 應 受 決 定 和 第 八

藏 識 相 同 , 因 此 和 末 那 相 應 的 唯 有 捨 受 。

第 七 識 在 尚 未 轉 識 成 智 以 前 , 它 的 相 應 心 所 , 與 前 師 所 說 的 一 樣 。 既 已 轉 為

Page 31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1 3

平 等 性 智 , 那 就 唯 與 二 十 一 個 心 所 俱 起 , 這 二 十 一 個 心 所 是 遍 行 五 、 別 境 五 、

善 十 一 。 也 如 第 八 識 一 樣 於 轉 依 位 唯 與 捨 受 相 應 , 任 運 而 轉 , 永 遠 以 平 等 性 智

對 待 所 緣 的 對 象 。 第 六 章 三 性 分 別 門

論 文 一 : 末 那 心 所 , 何 性 所 攝 ? 有 覆 無 記 所 攝 , 非 餘 。 此 意 相 應 四 煩 惱 等

是 染 法 故 , 障 礙 聖 道 , 隱 蔽 自 心 , 說 名 有 覆 。 非 善 、 不 善 , 故 名 無

記 。 如 上 二 界 諸 煩 惱 等 定 力 攝 藏 , 是 無 記 攝 。 此 俱 染 法 所 依 細 故 ,

任 運 轉 故 , 亦 無 記 攝 。 若 已 轉 依 , 唯 是 善 性 。

講 解 : 第 七 末 那 識 及 其 相 應 心 所 , 在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中 , 是 那 一 性 所 攝 呢 ? 答 曰 :

如 頌 文 中 所 說 ﹁ 有 覆 無 記 攝 ﹂ , 而 非 其 他 。 因 為 末 那 識 相 應 的 貪 、 癡 、 見 、 慢

四 根 本 煩 惱 , 是 染 污 法 , 能 障 礙 聖 道 , 隱 蔽 了 本 非 染 污 的 清 淨 自 心 , 所 以 名 為

有 覆 ; 它 不 是 善 性 , 也 不 是 惡 性 , 所 以 稱 為 無 記 。 就 像 色 界 、 無 色 界 有 情 的 一

切 煩 惱 , 由 於 定 力 攝 藏 而 是 無 記 性 一 樣 , 這 第 七 識 在 未 轉 依 前 的 相 應 煩 惱 , 雖

無 定 力 攝 藏 , 而 所 依 的 心 王 行 相 微 細 , 任 運 而 轉 , 所 以 也 是 無 記 性 攝 。 若 已 轉

依 , 那 就 不 是 無 記 , 而 是 唯 一 的 善 性 了 。

Page 31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1 4

第 七 章 界 繫 分 別 門 論 文 一 : 末 那 心 所 何 地 繫 耶 ? 隨 彼 所 生 , 彼 地 所 繫 。 謂 生 欲 界 現 行 末 那 ,

相 應 心 所 即 欲 界 繫 。 乃 至 有 頂 應 知 亦 然 。 任 運 恆 緣 自 地 藏 識 執 為 內

我 , 非 它 地 故 。 若 起 彼 地 異 熟 藏 識 現 在 前 者 , 名 生 彼 地 , 染 污 末 那

緣 彼 執 我 , 即 繫 屬 彼 , 名 彼 所 繫 。 或 為 彼 地 諸 煩 惱 等 之 所 繫 縛 , 名

彼 所 繫 。 若 已 轉 依 , 即 非 所 繫 。

講 解 : 界 繫 分 別 門 , 是 指 第 七 末 那 識 和 它 相 應 的 心 所 , 在 三 界 九 地 中 是 繫 屬 於 那 一 地 ?

正 如 頌 文 所 說 : ﹁ 隨 所 生 所 繫 ﹂ 。 即 是 隨 第 八 識 , 第 八 識 生 到 那 一 地 , 它 就 為

那 一 地 所 繫 屬 。 例 如 第 八 識 生 到 欲 界 , 末 那 識 和 它 的 相 應 心 所 自 然 為 欲 界 所

繫 。 以 此 例 知 , 乃 至 生 到 有 頂 的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地 , 也 一 樣 為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地 所

繫 。 因 為 這 第 七 識 是 任 運 恆 緣 第 八 藏 識 執 以 為 我 , 而 不 是 緣 其 它 的 界 地 為 執 我

故 。

倘 若 那 一 地 , 當 前 現 起 第 八 異 熟 藏 識 , 就 叫 做 ﹁ 生 彼 地 ﹂ 。 染 污 的 末 那 識 緣

彼 藏 識 執 以 為 我 , 也 就 繫 屬 於 彼 , 而 名 為 ﹁ 彼 所 繫 ﹂ 了 。 或 為 彼 地 的 一 切 煩 惱

所 繫 縛 , 而 名 ﹁ 彼 所 繫 ﹂ , 這 是 約 第 七 識 未 轉 依 而 言 ; 若 末 那 識 已 轉 依 為 平 等

Page 31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1 5

性 智 , 那 就 不 被 界 地 所 繫 縛 了 。

第 八 章 起 滅 分 位 門 論 文 一 : 此 染 污 意 , 無 始 相 續 , 何 位 永 斷 或 暫 斷 耶 ? 阿 羅 漢 、 滅 定 、 出 世

道 無 有 。 阿 羅 漢 者 , 總 顯 三 乘 無 學 果 位 , 此 位 染 意 種 及 現 行 俱 永 斷

滅 , 故 說 無 有 。 學 位 、 滅 定 、 出 世 道 中 俱 暫 伏 滅 , 故 說 無 有 。 謂 染

污 意 無 始 時 來 , 微 細 一 類 任 運 而 轉 。 諸 有 漏 道 不 能 伏 滅 。 三 乘 聖 道

有 伏 滅 義 。 真 無 我 解 違 我 執 故 。 後 得 無 漏 現 在 前 時 , 是 彼 等 流 , 亦

違 此 意 。 真 無 我 解 及 後 所 得 俱 無 漏 故 , 名 出 世 道 。 滅 定 既 是 聖 道 等

流 , 極 寂 靜 故 , 此 亦 非 有 。 由 未 永 斷 此 種 子 故 , 從 減 盡 定 聖 道 起 已 ,

此 復 現 行 乃 至 未 滅 。 然 此 染 意 相 應 煩 惱 是 俱 生 故 , 非 見 所 斷 , 是 染

污 故 , 非 非 所 斷 , 極 微 細 故 , 所 有 種 子 與 有 頂 地 下 下 煩 惱 , 一 時 頓

斷 , 勢 力 等 故 。 金 剛 喻 定 現 在 前 時 , 頓 斷 此 種 成 阿 羅 漢 , 故 無 學 位

永 不 復 起 。 二 乘 無 學 迴 趣 大 乘 , 從 初 發 心 至 未 成 佛 , 雖 實 是 菩 薩 ,

亦 名 阿 羅 漢 , 應 義 等 故 , 不 別 說 之 。

講 解 : 現 在 解 釋 ﹁ 起 滅 分 位 門 ﹂ 。 問 : 這 染 污 的 末 那 識 , 自 無 始 以 來 永 恆 相 續 , 要 到

Page 31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1 6

什 麼 果 位 才 能 永 久 斷 滅 、 或 暫 時 斷 除 呢 ? 答 : ︽ 唯 識 三 十 頌 ︾ 中 說 : ﹁ 阿 羅 漢 、

滅 定 , 出 世 道 無 有 ﹂ 。 此 處 說 的 阿 羅 漢 , 並 不 是 單 指 聲 聞 四 果 而 言 , 而 是 總 顯

聲 聞 、 獨 覺 、 菩 薩 三 乘 的 無 學 果 位 。 因 為 這 三 乘 無 學 位 的 阿 羅 漢 , 它 們 那 染 污

的 第 七 識 , 無 論 種 子 或 現 行 , 都 永 遠 斷 滅 了 , 所 以 說 : ﹁ 無 有 ﹂ 。 三 乘 有 學 的

滅 盡 定 , 及 出 世 的 無 漏 聖 道 , 也 都 能 暫 時 伏 斷 , 所 以 說 : ﹁ 無 有 ﹂ 。

這 染 污 末 那 自 無 始 時 來 , 就 是 微 細 難 知 , 一 類 相 續 , 任 運 而 轉 。 因 此 世 間 的

有 漏 道 都 不 能 伏 滅 , 唯 有 二 乘 聖 道 的 無 漏 心 起 , 才 有 伏 滅 的 可 能 。 因 為 聖 道 的

真 無 我 解 , 違 背 我 執 ; 後 得 無 漏 , 是 無 分 別 智 的 等 同 流 類 , 也 違 背 了 這 染 污 的

末 那 。 真 無 我 解 , 及 後 所 得 智 , 都 是 無 漏 , 所 以 名 叫 ﹁ 出 世 道 ﹂ 。 滅 盡 定 既 是

聖 道 的 等 流 引 生 , 極 其 寂 靜 , 所 以 也 沒 有 我 執 。 然 而 這 不 過 是 暫 時 伏 滅 , 還 沒

有 把 煩 惱 種 子 完 全 斷 盡 , 一 旦 出 定 , 煩 惱 就 又 復 現 行 。

然 而 這 染 污 意 的 相 應 煩 惱 , 在 三 斷 裏 因 為 是 與 生 俱 有 之 故 , 所 以 不 是 見 道 所

斷 , 因 為 是 染 污 故 , 所 以 也 不 是 非 所 斷 , 極 微 細 故 , 所 以 所 有 種 子 , 都 和 有 頂

地 下 下 品 煩 惱 一 時 頓 斷 , 因 為 它 的 勢 力 與 智 相 等 , 唯 障 無 學 , 所 以 一 到 金 剛 喻

定 , 就 把 它 們 的 種 子 一 齊 頓 斷 , 而 成 為 阿 羅 漢 了 。 因 此 無 學 位 就 永 遠 不 會 再 起

Page 31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1 7

煩 惱 。

至 於 小 乘 聲 聞 、 緣 覺 二 乘 , 迴 轉 小 乘 的 根 性 而 趣 向 大 乘 , 從 初 發 心 , 直 到 尚

未 成 佛 的 過 度 時 期 , 雖 然 實 際 上 是 菩 薩 , 也 稱 為 阿 羅 漢 , 其 義 應 相 同 , 所 以 不

另 別 說 。 ︵ 註 : 斷 乃 斷 縛 離 繫 而 得 證 之 義 , 三 斷 者 , 一 者 見 道 之 位 所 斷 之 法 ,

二 者 修 道 之 位 所 斷 之 法 , 三 者 非 所 斷 , 即 非 見 道 、 修 道 之 位 所 斷 之 法 。 又 作 非

所 斷 之 法 。 ︶

論 文 二 : 此 中 有 義 , 末 那 唯 有 煩 惱 障 俱 , 聖 教 皆 言 三 位 無 故 。 又 說 四 惑 恆

相 應 故 。 又 說 為 識 雜 染 依 故 。 有 義 : 彼 說 教 理 相 違 , 出 世 末 那 經 說

有 故 , 無 染 意 識 如 有 染 時 , 定 有 俱 生 不 共 依 故 。 論 說 藏 識 決 定 恆 與

一 識 俱 轉 , 所 謂 末 那 。 意 識 起 時 則 二 俱 轉 , 所 謂 意 識 及 與 末 那 。 若

五 識 中 隨 起 一 識 , 則 三 俱 轉 。 乃 至 或 時 頓 起 五 識 , 則 七 識 俱 轉 。 若

住 滅 定 無 第 七 識 , 爾 時 藏 識 應 無 識 俱 , 便 非 恆 定 一 識 俱 轉 。 住 聖 道

時 若 無 第 七 , 爾 時 藏 識 應 一 識 俱 , 如 何 可 言 若 起 意 識 爾 時 藏 識 定 二

俱 轉 ? 顯 揚 論 說 末 那 恆 與 四 煩 惱 相 應 , 或 翻 彼 相 應 恃 舉 為 行 , 成 平

等 行 , 故 知 此 意 通 染 、 不 染 。 若 由 論 說 阿 羅 漢 位 無 染 意 故 , 便 無 第

Page 32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1 8

七 , 應 由 論 說 阿 羅 漢 位 捨 藏 識 故 , 便 無 第 八 。 彼 既 不 爾 , 此 云 何 然 ? 講 解 : 對 以 上 所 說 , 有 兩 家 諍 論 。 第 一 家 安 慧 說 : 末 那 識 唯 有 煩 惱 障 相 應 , 因 為 經 論

上 都 說 阿 羅 漢 、 滅 盡 定 、 出 世 道 , 這 三 位 中 沒 有 末 那 。 ︽ 顯 揚 論 ︾ 說 , 末 那 恆

與 我 癡 、 我 見 、 我 慢 、 我 愛 四 惑 相 應 , ︽ 攝 大 乘 論 ︾ 說 末 那 識 為 善 、 不 善 等 的

雜 染 法 所 依 。 所 以 說 : ﹁ 末 那 唯 有 煩 惱 障 俱 ﹂ 。

第 二 家 護 法 說 : 前 說 與 教 理 相 違 。 因 為 ︽ 解 脫 經 ︾ 上 說 有 出 世 末 那 , 怎 能 說

三 位 無 末 那 呢 ? 沒 有 染 污 時 的 第 六 意 識 , 也 如 染 污 時 一 樣 , 它 們 決 定 各 有 其 俱

生 的 不 共 所 依 , 就 是 染 污 時 的 意 識 , 依 染 污 末 那 ; 無 染 污 時 的 意 識 , 依 出 世 末

那 。 怎 能 說 : ﹁ 末 那 唯 有 煩 惱 障 俱 ﹂

經 論 上 說 , 第 八 藏 識 , 決 定 恆 有 一 識 和 它 俱 轉 。 這 個 識 , 就 是 所 謂 第 七 末 那

識 。 意 識 起 時 , 那 就 有 兩 個 識 和 它 俱 轉 。 這 兩 個 識 , 就 是 第 六 意 識 和 第 七 末 那 。

若 前 五 識 中 再 生 起 一 個 識 來 , 那 就 有 三 個 識 和 它 俱 轉 。 若 前 五 識 一 時 頓 起 , 那

當 然 再 加 意 識 和 末 那 , 就 有 七 個 識 和 它 俱 時 而 轉 了 。 因 此 , 住 滅 盡 定 時 , 不 可

能 沒 有 第 七 淨 識 。 若 無 第 七 淨 識 , 這 時 的 第 八 藏 識 , 就 應 當 沒 有 識 和 它 俱 轉 。

那 便 不 是 經 論 所 說 : ﹁ 藏 識 決 定 恆 與 一 識 俱 轉 ﹂ 了 。 住 聖 道 時 , 也 不 可 能 沒 有

Page 32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1 9

第 七 淨 識 。 若 無 第 七 淨 識 , 這 時 的 第 八 藏 識 , 意 識 若 起 , 就 應 當 只 有 一 識 和 它

俱 轉 。 那 如 何 經 論 上 說 : 若 起 意 識 , 這 時 的 藏 識 , 決 定 有 二 識 ︵ 意 識 、 末 那 ︶

和 它 俱 轉 呢 ?

︽ 顯 揚 論 ︾ 上 說 : 第 七 末 那 , 它 恆 常 和 四 個 煩 惱 相 應 。 或 翻 轉 以 自 恃 高 舉 為

行 的 相 應 煩 惱 為 平 等 性 行 。 所 以 知 道 這 第 七 識 , 並 通 染 、 淨 的 我 、 法 二 執 與 平

等 性 智 。

若 依 論 說 : 阿 羅 漢 位 沒 有 染 污 的 意 , 便 說 無 第 七 識 的 話 , 那 就 應 當 也 依 論 說 :

阿 羅 漢 位 , 捨 棄 了 我 愛 執 藏 的 阿 賴 耶 , 就 連 清 淨 的 第 八 識 體 也 沒 有 了 。 既 許 彼

第 八 識 並 通 染 淨 , 如 何 說 這 第 七 識 唯 染 位 有 呢 ?

論 文 三 : 又 諸 論 言 , 轉 第 七 識 得 平 等 智 , 彼 如 餘 智 定 有 所 依 相 應 淨 識 , 此

識 無 者 彼 智 應 無 , 非 離 所 依 有 能 依 故 。 不 可 說 彼 依 六 轉 識 , 許 佛 恆

行 如 鏡 智 故 。 又 無 學 位 , 若 無 第 七 識 , 彼 第 八 識 應 無 俱 有 依 , 然 必

有 此 依 , 如 餘 識 性 故 。 又 如 未 證 補 特 伽 羅 無 我 者 , 彼 我 執 恆 行 , 亦

應 未 證 法 無 我 者 , 法 我 執 恆 行 。 此 識 若 無 , 彼 依 何 識 ? 非 依 第 八 ,

彼 無 慧 故 。 由 此 應 信 二 乘 聖 道 、 滅 定 、 無 學 , 此 識 恆 行 。 彼 未 證 得

Page 32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2 0

法 無 我 故 。 又 諸 論 中 以 五 同 法 證 有 第 七 為 第 六 依 。 聖 道 起 時 及 無 學

位 若 無 第 七 為 第 六 依 , 所 立 宗 、 因 便 俱 有 失 。 或 應 五 識 亦 有 無 依 。

五 恆 有 依 , 六 亦 應 爾 。 是 故 定 有 無 染 污 意 , 於 上 三 位 恆 起 現 前 。 言

彼 無 有 者 , 依 染 意 說 。 如 說 四 位 無 阿 賴 耶 , 非 無 第 八 。 此 亦 應 爾 。

講 解 : 又 , ︽ 莊 嚴 經 論 ︾ 和 ︽ 攝 大 乘 論 ︾ 都 說 : 轉 第 七 識 得 平 等 性 智 。 這 平 等 性 智 也

如 其 他 智 一 樣 , 決 定 有 所 依 的 相 應 淨 識 。 如 果 沒 有 第 七 淨 識 , 那 平 等 性 智 又 怎

會 有 呢 ? 不 能 說 沒 有 所 依 的 識 , 而 有 能 依 的 智 。 也 不 可 說 平 等 性 智 的 所 依 是 六

轉 識 。 因 為 六 轉 識 是 有 間 斷 的 , 平 等 性 智 和 大 圓 鏡 智 一 樣 , 是 佛 地 恆 無 間 斷 的

妙 行 。

三 乘 無 學 位 如 果 沒 有 第 七 識 , 則 第 八 識 不 是 就 沒 有 俱 有 依 了 嗎 ? 但 肯 定 有 此

俱 有 依 , 也 如 其 餘 的 七 個 識 一 樣 。 又 如 還 沒 有 證 到 人 無 我 的 補 特 加 羅 ︱ ︱ 凡

夫 , 他 們 的 我 執 恆 起 現 行 。 還 沒 有 證 到 法 無 我 的 二 乘 , 他 們 的 法 我 執 也 恆 起 現

行 。 如 果 二 乘 沒 有 第 七 識 , 試 問 他 那 恆 行 的 法 執 , 依 什 麼 識 ? 不 能 說 是 依 第 八

識 , 因 為 第 八 識 沒 有 推 度 抉 擇 的 慧 心 所 。 因 此 應 當 相 信 二 乘 聖 道 、 滅 盡 定 、 無

學 位 , 他 們 的 第 七 識 還 照 常 現 行 。 因 為 他 們 還 沒 有 證 到 法 無 我 故 。

Page 32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2 1

又 諸 論 都 說 , 前 五 識 , 在 七 識 中 同 為 轉 識 , 同 有 所 依 , 所 以 名 為 ﹁ 五 同 法 ﹂

︵ 註 : 五 同 法 , 指 第 六 意 識 與 眼 等 五 識 , 共 同 認 識 色 香 等 五 境 。 ︶ 以 五 同 法 有

五 根 為 依 , 證 明 確 有 第 七 意 根 , 來 做 第 六 意 識 的 所 依 。 量 謂 : 宗 ︱ ︱ 有 第 七 識 。

因 ︱ ︱ 為 第 六 識 之 所 依 故 。 喻 ︱ ︱ 如 五 同 法 。 聖 道 起 時 的 有 學 及 無 學 位 , 倘 若

沒 有 這 第 七 識 為 第 六 識 所 依 , 那 量 中 所 立 的 宗 、 因 , 便 都 有 了 自 違 和 不 定 的 過

失 ; 如 果 第 六 識 沒 有 所 依 , 前 五 識 也 會 有 無 所 依 的 時 候 。 但 前 五 識 恆 有 所 依 ,

那 第 六 識 也 應 當 如 此 。 因 為 大 家 既 是 同 法 , 要 有 所 依 應 都 有 所 依 。

以 上 述 原 因 , 決 定 有 一 個 無 染 污 的 清 淨 末 那 , 在 二 乘 、 滅 盡 定 、 無 學 , 這 三

位 裏 恆 起 現 行 。 說 三 位 無 末 那 , 那 是 約 染 污 的 末 那 而 言 。 譬 如 說 : 聲 聞 、 獨 覺 、

菩 薩 、 佛 , 這 四 位 沒 有 我 愛 執 藏 的 阿 賴 耶 , 並 不 是 連 異 熟 識 及 無 垢 的 第 八 識 體

也 沒 有 了 。 說 四 位 無 阿 賴 耶 如 此 , 說 三 位 無 末 那 亦 然 , 並 不 是 連 清 淨 的 第 七 識

體 也 沒 有 了 。

論 文 四 : 此 意 差 別 , 略 有 三 種 : 一 補 特 伽 羅 我 見 相 應 。 二 法 我 見 相 應 。 三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 初 通 一 切 異 生 相 續 , 二 乘 有 學 、 七 地 以 前 一 類 菩 薩 ,

有 漏 心 位 , 彼 緣 阿 賴 耶 識 起 補 特 伽 羅 我 見 。 次 通 一 切 異 生 、 聲 聞 、

Page 32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2 2

獨 覺 相 續 , 一 切 菩 薩 法 空 智 果 不 現 前 位 , 彼 緣 異 熟 識 起 法 我 見 。 後

通 一 切 如 來 相 續 , 菩 薩 見 道 及 修 道 中 , 法 空 智 果 現 在 前 位 , 彼 緣 無

垢 異 熟 識 等 , 起 平 等 性 智 。

講 解 : 末 那 識 的 行 相 , 分 別 起 來 略 有 三 種 , 第 一 是 補 特 伽 羅 ︱ ︱ 人 我 見 相 應 , 第 二 是

法 我 見 相 應 , 第 三 是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 這 三 種 相 應 末 那 , 第 一 種 人 我 見 相 應 , 通

於 一 切 五 趣 異 生 , 及 二 乘 有 學 , 與 七 地 以 前 的 一 類 菩 薩 。 因 為 他 們 還 在 有 漏 心

位 , 以 第 七 末 那 識 緣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見 分 , 生 人 我 見 。

第 二 種 法 我 見 相 應 , 不 但 異 生 、 二 乘 有 學 、 七 地 以 前 菩 薩 , 既 有 人 我 見 , 必

有 法 我 見 ; 就 是 二 乘 無 學 、 一 切 地 菩 薩 , 在 法 空 觀 的 平 等 智 果 未 現 前 時 , 照 樣

的 也 有 法 我 見 。 因 為 它 們 雖 然 已 了 人 空 , 猶 以 末 那 緣 第 八 異 熟 識 的 相 分 生 起 法

我 見 。

第 三 種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 一 切 如 來 , 以 及 在 見 、 修 道 中 , 法 空 智 果 現 前 的 菩 薩 ,

都 有 平 等 性 智 。 因 為 他 們 的 第 七 識 緣 第 八 無 垢 的 異 熟 識 , 及 真 如 等 , 而 生 起 平

等 性 智 。

論 文 五 : 補 特 伽 羅 我 見 起 位 , 彼 法 我 見 , 亦 必 現 前 , 我 執 必 依 法 執 而 起 。

Page 32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2 3

如 夜 迷杌 等 , 方 謂 人 等 故 。 我 、 法 二 見 用 雖 有 別 , 而 不 相 違 , 同 依

一 慧 。 如 眼 識 等 體 雖 是 一 , 而 有 了 別 青 等 多 用 , 不 相 違 故 , 此 亦 應

然 。 二 乘 有 學 聖 道 , 滅 定 現 在 前 時 , 頓 悟 菩 薩 , 於 修 道 位 , 有 學 漸

悟 生 空 智 果 現 在 前 時 , 雖 皆 唯 起 法 執 , 我 執 已 伏 故 。 二 乘 無 學 及 此

漸 悟 法 空 智 果 不 現 前 時 , 亦 唯 起 法 執 , 我 執 已 斷 故 。 八 地 以 上 一 切

菩 薩 , 所 有 我 執 皆 永 不 行 , 或 已 永 斷 , 或 永 伏 故 。 法 空 智 果 不 現 前

時 , 猶 起 法 執 , 不 相 違 故 。

講 解 : 當 人 我 見 生 起 的 時 候 , 法 我 見 也 必 定 生 起 , 因 為 我 執 肯 定 是 依 法 執 而 生 。 好 像

夜 間 行 路 , 看 見 一 根 木 樁 誤 以 為 是 人 一 樣 。 看 不 清 木 樁 ︵ 喻 法 執 ︶ , 誤 以 為 是

人 ︵ 喻 我 執 ︶ 。 我 、 法 二 執 雖 然 有 區 別 , 但 不 相 違 背 。 譬 如 眼 識 , 識 體 雖 然 是

一 個 , 但 有 了 別 青 、 黃 、 赤 、 白 的 多 種 作 用 , 不 相 違 背 。 我 、 法 二 見 作 用 雖 有

差 別 , 但 它 們 所 依 的 慧 體 是 一 個 , 故 不 相 違 。

聲 聞 、 緣 覺 二 乘 有 學 , 在 聖 道 及 滅 盡 定 現 前 時 ; 頓 悟 菩 薩 在 修 道 位 時 ; 迴 向

大 乘 的 有 學 漸 悟 菩 薩 , 在 生 空 智 果 現 前 的 時 候 , 都 是 唯 有 法 執 , 因 為 它 們 的 我

執 已 伏 。 八 地 以 上 的 一 切 菩 薩 , 所 有 的 我 執 都 永 遠 不 起 現 行 。 因 為 這 一 切 菩 薩 ,

Page 32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2 4

或 無 學 漸 悟 , 我 執 永 斷 ; 或 有 學 漸 悟 及 頓 悟 菩 薩 , 我 執 永 伏 , 所 以 不 起 現 行 。

然 而 當 它 們 的 法 空 智 果 還 沒 有 現 前 的 時 候 , 猶 起 法 執 。 因 為 人 空 不 違 法 執 之 故 。 論 文 六 : 如 契 經 說 : 八 地 以 上 一 切 煩 惱 不 復 現 行 , 唯 有 所 知 障 在 。 此 所 知

障 是 現 非 種 , 不 爾 , 煩 惱 亦 應 在 故 。 法 執 俱 意 於 二 乘 等 雖 名 不 染 ,

於 諸 菩 薩 亦 名 為 染 , 障 彼 智 故 。 由 此 亦 名 有 覆 無 記 。 於 二 乘 等 說 名

無 覆 , 不 障 彼 智 故 。 是 異 熟 生 攝 , 從 異 熟 識 恆 時 生 故 , 名 異 熱 生 ,

非 異 熟 果 , 此 名 通 故 , 如 增 上 緣 , 餘 不 攝 者 , 皆 入 此 攝 。

講 解 : 如 ︽ 解 深 密 經 ︾ 說 , 八 地 以 上 的 菩 薩 , 一 切 煩 惱 不 再 起 現 行 , 唯 有 法 執 的 所 知

障 依 然 存 在 。 這 所 知 障 是 現 行 而 不 是 種 子 。 不 然 的 話 , 煩 惱 障 的 種 子 也 應 當 存

在 。 與 法 執 俱 起 的 第 七 末 那 , 在 二 乘 異 生 , 雖 不 名 為 染 污 , 但 在 一 切 菩 薩 則 名

為 染 , 因 為 此 法 執 能 障 蔽 菩 薩 的 法 空 智 。 由 此 可 稱 為 有 覆 無 記 ; 在 二 乘 異 生 來

說 , 就 稱 為 無 覆 無 記 , 因 為 法 執 不 能 障 蔽 二 乘 的 生 空 智 果 。

這 有 法 執 的 第 七 識 , 是 屬 於 異 熟 無 記 的 ﹁ 異 熟 生 ﹂ 攝 。 異 熟 生 , 是 從 第 八 異

熟 識 裏 , 恆 時 所 生 而 得 名 , 不 是 由 善 、 惡 業 因 所 生 的 異 熟 報 果 。 為 什 麼 屬 於 異

熟 生 而 不 屬 於 異 熟 果 ? 那 是 因 為 異 熟 生 的 名 稱 旁 通 甚 廣 , 異 熟 果 的 名 稱 僅 局 限

Page 32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2 5

於 第 八 識 。 譬 如 四 緣 的 增 上 緣 , 其 餘 的 因 緣 、 等 無 間 緣 、 所 緣 緣 , 這 三 緣 所 不

攝 的 , 都 歸 於 增 上 緣 所 攝 。

第 九 章 如 何 證 明 有 第 七 識

論 文 一 、 云 何 應 知 此 第 七 識 , 離 眼 等 識 有 別 自 體 ? 聖 教 正 理 為 定 量 故 。 謂

薄 伽 梵 處 處 經 中 說 心 、 意 、 識 三 種 別 義 , 集 起 名 心 , 思 量 名 意 , 了

別 名 識 , 是 三 別 義 。 如 是 三 義 雖 通 八 識 , 而 隨 勝 顯 。 第 八 名 心 , 集

諸 法 種 起 諸 法 故 。 第 七 名 意 , 緣 藏 識 等 恆 審 思 量 , 為 我 等 故 。 餘 六

名 識 , 於 六 別 境 粗 動 間 斷 , 了 別 轉 故 。 如 入 楞 伽 伽 他 中 說 : 藏 識 說

名 心 , 思 量 性 名 意 , 能 了 諸 境 相 , 是 說 名 為 識 。

講 解 : 前 面 以 八 段 十 門 分 別 解 釋 頌 文 。 以 下 是 舉 聖 教 、 正 理 , 來 證 明 確 有 此 識 。 聖 教

有 二 , 正 理 有 六 , 依 次 說 之 。 怎 樣 知 道 這 第 七 識 , 離 開 了 前 六 識 而 別 有 自 體 呢 ?

我 們 可 以 通 過 聖 教 和 正 理 而 得 知 。 薄 伽 梵 在 ︽ 解 深 密 經 ︾ 及 ︽ 楞 伽 經 ︾ 中 , 多

處 說 到 心 、 意 、 識 三 種 差 別 的 意 義 , 集 起 諸 法 種 子 而 生 起 諸 法 的 稱 為 心 , 恆 審

思 量 執 持 自 我 的 稱 為 意 , 了 別 六 塵 粗 顯 之 境 的 稱 為 識 。 這 三 種 差 別 意 義 , 雖 可

用 作 八 個 識 的 通 名 , 但 各 隨 其 偏 勝 來 說 , 則 第 八 識 稱 心 , 因 為 它 能 積 集 現 行 諸

Page 32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2 6

法 種 子 而 生 起 諸 法 。 第 七 識 稱 意 , 因 為 它 緣 第 八 藏 識 , 恆 審 思 量 執 著 自 我 。 前

六 識 稱 識 , 因 為 它 們 了 別 六 塵 別 境 。 例 如 佛 在 ︽ 入 楞 伽 經 ︾ 中 說 : ﹁ 藏 識 說 名

心 , 思 量 性 名 意 , 能 了 諸 境 相 , 是 說 名 為 識 ﹂ 。 意 思 是 說 : 第 八 阿 賴 稱 為 心 ,

第 七 末 那 稱 為 意 , 對 六 塵 外 境 起 了 別 作 用 的 稱 為 識 。

論 文 二 : 又 , 大 乘 經 處 處 別 說 有 第 七 識 , 故 此 別 有 。 諸 大 乘 經 是 至 教 量 ,

前 已 廣 說 , 故 不 重 成 。 解 脫 經 中 亦 別 說 有 此 第 七 識 。 如 彼 頌 言 : 染

污 意 恆 時 , 諸 惑 俱 生 滅 , 若 解 脫 諸 惑 , 非 曾 非 當 有 。 彼 經 自 釋 此 頌

義 言 : 有 染 污 意 從 無 始 來 , 與 四 煩 惱 恆 俱 生 滅 , 謂 我 見 、 我 愛 , 及

我 慢 、 我 癡 。 對 治 道 生 , 斷 煩 惱 已 , 此 意 從 彼 便 得 解 脫 。 爾 時 , 此

意 相 應 煩 惱 非 惟 現 無 , 亦 無 過 未 , 過 去 、 未 來 無 自 性 故 。 如 是 等 教 ,

諸 部 皆 有 。 恐 厭 廣 文 , 故 不 繁 述 。

講 解 : 大 乘 經 多 處 都 別 說 有 第 七 識 , 所 以 肯 定 有 此 末 那 識 。 因 為 各 種 大 乘 經 都 是 至 教

量 , 前 邊 已 經 講 過 , 此 處 不 再 重 複 。

再 如 大 小 乘 共 許 的 ︽ 解 脫 經 ︾ 裏 , 也 別 說 有 此 第 七 識 。 例 如 彼 經 的 頌 文 說 :

﹁ 染 污 意 恆 時 , 諸 惑 俱 生 滅 , 若 解 脫 諸 惑 , 非 曾 非 當 有 。 ﹂ 它 的 意 思 是 : 這 染

Page 32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2 7

污 意 的 末 那 識 恆 時 與 諸 煩 惱 同 生 同 滅 , 它 一 旦 從 煩 惱 中 解 脫 出 來 , 這 時 第 七 識

的 相 應 煩 惱 , 不 但 現 在 沒 有 , 就 是 連 過 去 、 未 來 的 惑 體 都 沒 有 了 。 像 這 樣 的 經

教 諸 部 都 有 , 不 再 繁 述 。

論 文 三 : 己 引 聖 教 , 當 顯 正 理 。 謂 契 經 說 , 不 共 無 明 微 細 恆 行 , 覆 蔽 真 實 。

若 無 此 識 , 彼 應 非 有 。 謂 諸 異 生 , 於 一 切 分 恆 起 迷 理 不 共 無 明 , 覆

真 實 義 , 障 聖 慧 眼 。 如 伽 他 說 : 真 義 心 當 生 , 常 能 為 障 礙 , 俱 行 一

切 分 , 謂 不 共 無 明 。 是 故 契 經 說 異 生 類 恆 處 長 夜 , 無 明 所 盲 ,惛 醉

纏 心 , 曾 無 醒 覺 。 若 異 生 位 , 有 暫 不 起 此 無 明 時 , 便 違 經 義 。 俱 異

生 位 迷 理 無 明 , 有 行 不 行 , 不 應 理 故 。 此 依 六 識 皆 不 得 成 。 應 此 間

斷 彼 恆 染 故 。 許 有 末 那 , 便 無 此 失 。

講 解 : 以 上 已 引 聖 人 教 誨 , 此 下 當 顯 示 其 基 本 正 理 。 正 理 有 六 , 如 ︽ 緣 起 經 ︾ 說 : 意

識 不 與 六 塵 相 應 時 , 所 起 的 煩 惱 叫 做 不 共 無 明 。 此 不 共 無 明 行 相 微 細 , 所 以 單

與 第 七 末 那 相 應 , 恆 起 現 行 覆 蔽 真 實 義 理 。 倘 若 沒 有 這 第 七 末 那 , 那 不 共 無 明

就 不 應 該 有 。 凡 夫 在 一 切 趣 生 的 位 分 , 不 斷 生 起 迷 理 的 不 共 無 明 , 隱 覆 了 無 我

的 真 實 義 , 也 障 蔽 了 無 漏 智 的 慧 眼 。 例 如 ︽ 攝 大 乘 論 ︾ 頌 說 : ﹁ 真 義 心 當 生 ,

Page 33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2 8

常 能 為 障 礙 , 俱 行 一 切 分 , 謂 不 共 無 明 。 ﹂ 意 思 是 說 : 無 漏 真 智 本 來 應 當 生 起 ,

因 為 有 不 了 諸 法 事 理 的 闇 鈍 障 礙 , 常 使 它 於 一 切 位 分 , 不 能 俱 起 現 行 。 這 障 礙 ,

就 是 不 共 無 明 。 所 以 佛 經 中 說 , 流 轉 五 趣 的 異 生 之 類 , 他 們 恆 時 處 在 漫 長 的 生

死 長 夜 , 為 不 共 無 明 盲 了 慧 眼 , 惛 醉 沉 迷 , 纏 住 了 本 淨 真 心 , 從 無 醒 覺 。 假 使

異 生 之 類 , 有 暫 時 不 起 不 共 無 明 , 便 與 經 義 相 違 。 因 為 同 屬 異 生 之 類 的 有 情 ,

它 們 那 迷 理 的 不 共 無 明 , 都 是 一 樣 的 闇 鈍 , 那 有 行 與 不 行 之 理 。

若 說 不 共 無 明 是 依 六 識 而 起 , 根 本 沒 有 第 七 末 那 , 這 理 由 不 能 成 立 , 因 為 六

識 有 斷 , 且 通 於 三 性 ; 不 共 無 明 恆 與 染 俱 。 假 使 是 依 於 六 識 的 話 , 那 不 共 無 明

就 應 當 隨 六 識 而 間 斷 , 六 識 也 應 當 恆 起 染 法 。 若 許 有 第 七 末 那 , 則 無 此 過 失 。

論 文 四 : 染 意 恆 與 四 惑 相 應 , 此 俱 無 明 何 名 不 共 ? 有 義 : 此 俱 我 見 、 慢 、

愛 , 非 根 本 煩 惱 , 名 不 共 何 失 ? 有 義 : 彼 說 理 教 相 違 , 純 隨 煩 惱 中

不 說 此 三 故 。 此 三 , 六 十 煩 惱 攝 故 , 處 處 皆 說 染 污 末 那 與 四 煩 惱 恆

相 應 故 。 應 說 四 中 無 明 是 主 , 雖 三 俱 起 , 亦 名 不 共 。 從 無 始 際 恆 內

惛 迷 曾 不 省 察 , 癡 增 上 故 。 此 俱 見 等 應 名 相 應 。 若 為 主 時 應 名 不 共 。

如 無 明 故 許 亦 無 失 。 有 義 : 此 癡 名 不 共 者 , 如 不 共 佛 法 , 唯 此 識 有

Page 33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2 9

故 。 若 爾 , 餘 識 相 應 煩 惱 , 此 識 中 無 , 應 名 不 共 。 依 殊 勝 義 立 不 共

名 , 非 互 所 無 皆 名 不 共 。 謂 第 七 識 相 應 無 明 , 無 始 恆 行 障 真 義 智 ,

如 是 勝 用 餘 識 所 無 , 唯 此 識 有 , 故 名 不 共 。 既 爾 , 此 俱 三 亦 應 名 不

共 。 無 明 是 主 , 獨 得 此 名 。 或 許 餘 三 亦 名 不 共 。 對 餘 癡 故 , 且 說 無

明 。

講 解 : 小 乘 論 師 問 : 染 污 末 那 恆 與 我 見 、 我 愛 、 我 慢 、 我 癡 四 煩 惱 相 應 。 這 相 應 無 明 ,

何 以 名 叫 不 共 ? 此 有 三 家 異 解 : 第 一 家 說 : 與 第 七 識 相 應 的 四 個 煩 惱 , 除 了 無

明 的 我 癡 是 根 本 煩 惱 外 , 其 餘 的 我 見 、 我 慢 、 我 愛 , 都 是 隨 煩 惱 所 攝 , 而 不 是

同 根 本 煩 惱 俱 有 的 共 法 , 所 以 名 為 不 共 。

第 二 家 說 : 此 說 於 理 於 教 有 違 , 純 粹 的 隨 煩 惱 中 , 並 沒 有 說 我 見 、 我 慢 、 我

愛 三 惑 , 這 三 惑 是 屬 於 六 根 本 煩 惱 , 或 十 根 本 煩 惱 所 攝 。 佛 教 的 論 典 , 多 處 說

到 染 污 的 末 那 永 遠 與 四 煩 惱 相 應 , 應 當 說 四 煩 惱 中 無 明 的 癡 是 主 , 雖 然 三 惑 俱

起 , 也 稱 為 不 共 。 因 為 自 無 始 以 來 , 它 們 永 恆 內 執 惛 迷 , 不 曾 省 察 , 愚 癡 增 盛 。

外 人 問 曰 : 我 見 、 我 慢 、 我 愛 , 不 是 為 主 , 應 當 稱 為 相 應 , 若 許 為 主 , 應 當 稱

為 不 共 。 論 主 答 曰 : 我 見 等 三 為 主 時 , 也 可 以 稱 為 不 共 , 如 無 明 為 主 時 一 樣 ,

Page 33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3 0

稱 為 不 共 並 無 過 失 。

第 三 家 說 : 這 愚 癡 的 無 明 所 以 名 為 不 共 者 , 就 像 十 八 不 共 佛 法 一 樣 。 不 共 佛

法 , 唯 佛 獨 具 , 不 與 二 乘 、 菩 薩 所 共 有 。 這 無 明 , 也 唯 獨 第 七 識 有 , 餘 識 都 無 ,

所 以 名 叫 不 共 。 外 人 問 : 如 果 是 這 樣 的 話 , 那 但 與 餘 識 相 應 , 這 七 識 裏 沒 有 的

煩 惱 , 不 是 也 應 當 名 為 不 共 嗎 ? 論 主 回 答 說 : 依 殊 勝 之 義 而 立 不 共 之 名 , 並 不

是 他 識 有 此 識 無 都 稱 為 不 共 。 與 第 七 識 相 應 的 無 明 , 無 始 時 來 , 恆 起 現 行 , 永

遠 障 礙 認 識 真 如 的 智 慧 , 像 這 樣 的 殊 勝 作 用 , 其 他 識 沒 有 , 只 有 末 那 識 有 , 所

以 稱 為 不 共 。

外 人 又 問 : 既 然 如 此 , 那 與 第 七 識 相 應 的 見 、 慢 、 愛 三 惑 , 也 不 是 餘 識 所 有 ,

也 遍 通 三 性 , 就 應 當 也 叫 做 不 共 了 。 論 主 答 曰 : 無 明 是 主 。 只 有 它 獨 得 不 共 之

名 。 或 允 許 其 餘 三 惑 也 稱 不 共 , 不 過 這 是 對 與 餘 識 相 應 的 無 明 而 言 。 前 六 識 的

無 明 不 遍 三 性 、 不 得 名 為 不 共 , 唯 有 第 七 識 的 無 明 遍 通 三 性 , 方 得 不 共 之 名 ,

所 以 但 說 無 明 , 不 說 餘 三 見 、 慢 、 愛 。 ︵ 註 : 十 八 不 共 佛 法 : 謂 佛 不 同 於 小 乘

聲 聞 、 緣 覺 二 乘 的 功 德 法 , 有 十 八 種 不 共 佛 法 : 身 無 失 , 口 無 失 , 念 無 失 , 無

異 想 , 無 不 定 心 , 無 不 知 已 捨 , 欲 無 減 , 精 進 無 減 , 念 無 減 , 慧 無 減 , 解 脫 無

Page 33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3 1

減 , 解 脫 知 無 減 , 一 切 身 業 隨 智 慧 行 , 一 切 口 業 隨 智 慧 行 , 一 切 意 業 隨 智 慧 行 ,

智 慧 知 過 去 世 無 礙 , 智 慧 知 未 來 世 無 礙 , 智 慧 知 現 世 無 礙 。 ︶ 論 文 五 : 不 共 無 明 , 總 有 二 種 : 一 恆 行 不 共 , 餘 識 所 無 。 二 獨 行 不 共 , 此

識 非 有 。 故 瑜 伽 說 : 無 明 有 二 , 若 貪 等 俱 者 , 名 相 應 無 明 ; 非 貪 等

俱 者 , 名 獨 行 無 明 。 是 主 獨 行 , 唯 見 所 斷 , 如 契 經 說 : 諸 聖 有 學 ,

不 共 無 明 已 永 斷 故 , 不 造 新 業 。 非 主 獨 行 亦 修 所 斷 , 忿 等 皆 通 見 所

斷 故 。 恆 行 不 共 餘 部 所 無 。 獨 行 不 共 此 彼 俱 有 。

講 解 : 不 共 無 明 總 有 兩 種 : 一 是 恆 行 不 共 , 唯 第 七 識 有 , 餘 識 所 無 。 二 是 獨 行 不 共 ,

第 七 識 無 。 故 ︽ 瑜 伽 論 ︾ 說 : 無 明 有 二 種 , 若 與 貪 等 俱 起 , 叫 做 相 應 無 明 ; 若

不 與 貪 等 俱 起 , 叫 獨 行 無 明 。 獨 行 無 明 亦 分 兩 種 : 第 一 種 是 ﹁ 主 獨 行 ﹂ , 它 不

與 忿 等 十 種 隨 惑 相 應 , 便 能 獨 自 分 別 而 起 , 這 是 見 道 所 斷 的 粗 惑 。 如 契 經 上 說 :

未 證 無 學 的 聖 者 , 它 們 的 不 共 無 明 已 經 永 斷 , 不 會 再 造 新 業 了 。 第 二 種 是 ﹁ 非

主 獨 行 ﹂ 。 這 種 無 明 , 它 無 力 獨 起 , 必 須 與 忿 等 十 惑 相 應 , 不 但 是 見 道 所 斷 ,

而 且 也 通 修 道 所 斷 。 因 為 忿 等 都 是 通 於 見 道 所 斷 的 隨 惑 。 第 七 識 的 恆 行 不 共 無

明 , 小 乘 佛 教 沒 有 , 唯 大 乘 獨 有 。 獨 行 不 共 無 明 , 大 乘 和 小 乘 俱 有 。

Page 33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3 2

論 文 六 : 又 契 經 說 , 眼 、 色 為 緣 , 生 於 眼 識 , 廣 說 乃 至 意 、 法 為 緣 , 生 於

意 識 。 若 無 此 識 , 彼 意 非 有 , 謂 如 五 識 , 必 有 眼 等 增 上 不 共 俱 有 所

依 。 意 識 既 是 六 識 中 攝 , 理 應 許 有 如 是 所 依 , 此 識 若 無 , 彼 依 寧 有 ?

不 可 說 色 為 彼 所 依 , 意 非 色 故 。 意 識 應 無 , 隨 念 、 計 度 二 分 別 故 。

亦 不 可 說 五 識 無 有 俱 有 所 依 。 彼 與 五 根 俱 時 而 轉 如 芽 影 故 。 又 識 與

根 既 必 同 境 , 如 心 、 心 所 決 定 俱 時 , 由 此 理 趣 極 成 意 識 , 如 眼 等 識 ,

必 有 不 共 顯 自 名 處 , 等 無 間 不 攝 , 增 上 生 所 依 , 極 成 六 識 隨 一 攝 故 。

講 解 : 以 上 第 一 正 理 講 畢 , 現 講 第 二 正 理 的 ﹁ 意 法 為 緣 ﹂ 。 契 經 上 說 : 以 眼 根 和 色 境

為 緣 而 生 眼 識 , 乃 至 以 意 根 和 法 境 為 緣 而 生 意 識 。 如 果 沒 有 第 七 識 做 意 根 , 這

第 六 識 如 何 生 起 ? 再 者 , 前 五 識 必 有 眼 等 五 根 的 增 上 緣 , 來 做 各 別 不 共 的 俱 有

依 。 意 識 既 是 前 六 識 所 攝 , 理 應 許 它 也 有 這 樣 的 俱 有 依 . 如 果 沒 有 第 七 識 , 那

第 六 識 的 俱 有 依 怎 會 有 呢 ?

不 能 說 胸 中 那 塊 肉 團 的 色 法 為 意 識 所 依 的 根 ︵ 本 段 破 上 座 部 , 該 部 主 張 胸 中

色 物 為 其 意 根 。 ︶ 因 為 意 根 不 是 色 法 。 如 果 意 根 是 色 法 的 話 , 那 麼 第 六 意 識 就

當 同 五 識 一 樣 , 只 有 自 性 分 別 , 而 沒 有 隨 念 分 別 和 計 度 分 別 了 。 也 不 能 說 五 識

Page 33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3 3

沒 有 俱 有 依 ︵ 此 破 經 量 部 , 該 部 主 張 依 前 念 的 五 根 生 起 後 念 的 五 識 , 所 以 五 識

沒 有 俱 有 依 。 第 六 識 和 前 五 識 一 樣 , 依 前 念 的 無 間 滅 意 生 起 後 念 的 意 識 。 ︶ 五

識 與 五 根 同 時 發 生 作 用 , 如 芽 與 種 子 , 影 與 形 必 定 同 時 一 樣 。 又 , 五 識 與 五 根

既 是 同 緣 一 境 , 就 應 當 如 心 王 和 心 所 一 樣 必 定 同 時 。 由 此 道 理 , 大 小 乘 所 共 許

的 意 識 , 也 像 前 五 識 一 樣 , 必 有 其 不 與 它 識 所 共 的 俱 有 根 , 來 顯 示 它 在 十 二 處

裏 各 自 所 得 意 、 法 的 處 名 。 這 不 屬 於 次 第 滅 意 的 等 無 間 緣 , 也 不 屬 於 親 生 種 子

的 因 緣 , 而 是 增 上 緣 生 的 俱 有 所 依 。 這 俱 有 所 依 , 在 共 許 的 六 識 裏 , 隨 便 那 一

個 識 都 有 。

論 文 七 : 又 契 經 說 : 思 量 名 意 。 若 無 此 識 , 彼 應 非 有 。 謂 若 意 識 現 在 前 時 ,

等 無 間 意 已 滅 非 有 , 過 去 、 未 來 理 非 有 故 。 彼 思 量 用 定 不 得 成 。 既

爾 , 如 何 說 名 為 意 ? 若 謂 假 說 , 理 亦 不 然 , 無 正 思 量 , 假 依 何 立 ?

若 謂 現 在 曾 有 思 量 , 爾 時 名 識 , 寧 說 為 意 ? 故 知 別 有 第 七 末 那 , 恆

審 思 量 正 名 為 意 , 已 減 依 此 假 立 意 名 。

講 解 : 現 在 是 講 第 三 正 理 ﹁ 思 量 名 意 ﹂ 。 又 契 經 說 , 思 量 稱 為 意 。 假 使 沒 有 這 第 七 識 ,

那 就 不 應 說 思 量 名 意 。 小 乘 有 部 論 師 說 : 思 量 名 意 , 是 識 的 過 去 心 , 那 叫 做 等

Page 33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3 4

無 間 , 並 不 是 第 七 識 。 論 主 破 曰 : 不 然 , 若 第 六 意 識 現 前 時 , 那 等 無 間 意 已 經

滅 而 非 有 了 。 依 理 而 論 , 過 去 、 未 來 都 是 不 存 在 的 , 那 思 量 的 作 用 也 不 能 成 立 。

怎 麼 說 它 名 叫 做 ﹁ 意 ﹂ ?

如 果 說 思 量 名 意 是 假 說 的 , 這 理 由 也 不 能 成 立 , 因 為 假 必 依 真 , 假 使 沒 有 真

的 思 量 , 這 假 思 量 依 何 建 立 呢 ? 小 乘 有 部 師 救 曰 : 過 去 的 意 於 現 在 時 曾 有 思

量 , 所 以 過 去 稱 為 意 。 論 主 詰 難 曰 : 過 去 起 思 量 作 用 稱 為 意 , 現 在 了 別 稱 為 識 ,

怎 能 稱 識 為 意 呢 。 由 此 可 知 , 在 前 六 識 之 外 , 別 有 一 個 恆 審 思 量 的 末 那 識 正 名

為 意 。 已 經 滅 了 的 前 念 , 都 依 末 那 而 起 , 即 依 此 方 便 建 立 了 等 無 間 意 的 假 名 ,

而 實 非 真 正 的 意 。

論 文 八 : 又 契 經 說 : 無 想 、 減 定 , 染 意 若 無 , 彼 應 無 別 。 謂 彼 二 定 , 俱 滅

六 識 及 彼 心 所 。 體 數 無 異 。 若 無 染 意 於 二 定 中 一 有 一 無 , 彼 二 何 別 ?

若 謂 加 行 界 、 地 、 依 等 有 差 別 者 , 理 亦 不 然 。 彼 差 別 因 由 此 有 故 。

若 此 無 者 , 彼 因 亦 無 。 是 故 定 應 別 有 此 意 。

講 解 : 現 在 講 第 四 正 理 ﹁ 二 定 差 別 ﹂ 。 又 契 經 上 說 : 如 果 沒 有 染 污 的 第 七 末 那 , 則 ﹁ 無

想 定 ﹂ 、 ﹁ 滅 盡 定 ﹂ 就 應 當 沒 有 差 別 了 。 因 為 無 想 、 滅 盡 二 定 , 都 一 樣 的 滅 了

Page 33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3 5

前 六 識 心 王 及 其 心 所 。 心 王 為 體 , 心 所 為 數 , 體 數 無 異 , 滅 則 俱 滅 。 然 而 , 無

想 定 有 染 污 , 滅 盡 定 無 染 污 , 儼 然 有 別 。 倘 若 沒 有 第 七 識 , 那 二 定 既 已 俱 滅 六

識 王 所 , 何 以 一 個 有 染 污 , 一 個 無 染 污 呢 ? 可 見 無 想 定 僅 是 滅 了 六 識 王 所 , 還

有 第 七 識 的 王 所 未 滅 ; 滅 盡 定 , 則 兼 第 七 識 的 王 所 而 並 滅 了 。 如 果 說 這 兩 種 禪 定 , 是 因 為 有 加 行 、 界 地 、 所 依 等 的 不 同 之 故 , 所 以 才 有 染 、

淨 的 差 別 。 這 理 由 也 不 對 , 因 為 二 者 之 所 以 有 加 行 等 差 別 的 原 因 , 完 全 是 由 於

有 第 七 識 的 染 污 之 故 。 倘 若 沒 有 這 第 七 識 , 那 二 定 也 沒 有 加 行 等 來 做 染 、 淨 差

別 的 原 因 了 。 因 此 , 除 了 前 六 識 外 , 肯 定 別 有 第 七 末 那 。 ︵ 註 : 無 想 定 , 是 加

行 的 出 離 想 ; 滅 盡 定 , 是 加 行 的 靜 住 想 。 無 想 定 , 在 色 界 的 捨 念 清 淨 地 ; 滅 盡

定 , 在 無 色 界 的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地 。 無 想 定 是 外 道 所 修 , 滅 盡 定 是 佛 教 所 修 。 ︶

論 文 九 : 又 契 經 說 : 無 想 有 情 , 一 期 生 中 , 心 、 心 所 滅 。 若 無 此 識 , 彼 應

無 染 。 謂 彼 長 時 無 六 轉 識 , 若 無 此 意 我 執 便 無 , 非 於 餘 處 有 俱 縛 者 ,

一 期 生 中 都 無 我 執 , 彼 無 我 執 應 如 涅 槃 , 便 非 聖 賢 同 所 訶 厭 。 初 後

有 故 , 無 如 是 失 。 中 間 長 時 , 無 故 有 過 。 去 來 有 故 , 無 如 是 失 。 彼

非 現 常 , 無 故 有 過 。 所 得 無 故 , 能 得 亦 無 。 不 相 應 法 , 前 已 遮 破 。

Page 33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3 6

藏 識 無 故 ,熏 習 亦 無 。 餘 法 受熏 , 已 辯 非 理 。 故 應 別 有 染 汙 末 那 ,

於 無 想 天 , 恆 起 我 執 。 由 斯 賢 聖 同 訶 厭 彼 。 講 解 : 現 在 講 第 五 正 理 ﹁ 無 想 有 染 ﹂ 。 佛 經 又 說 : 無 想 天 的 有 情 , 從 生 到 死 的 一 期 生

命 中 , 前 六 識 的 心 、 心 所 都 已 伏 滅 , 倘 若 沒 有 末 那 , 那 無 想 有 情 就 應 當 沒 有 染

污 現 行 。 換 句 話 說 : 無 想 有 情 在 一 期 生 命 中 沒 有 六 轉 識 , 假 使 再 沒 有 第 七 識 的

話 , 它 們 的 我 執 也 就 沒 有 了 。 然 而 , 無 想 有 情 也 是 屬 於 餘 處 有 束 縛 的 異 生 之 類 ,

並 非 於 一 期 生 中 都 無 我 執 , 若 無 我 執 , 那 就 應 當 和 涅 槃 一 樣 了 , 那 無 想 天 就 不

是 三 乘 聖 賢 同 所 訶 厭 的 地 方 了 。

小 乘 有 部 救 曰 : 在 一 期 生 命 中 , 除 中 間 很 長 的 一 段 時 期 外 , 初 生 時 和 命 終 時 ,

都 有 第 六 識 的 我 執 , 這 有 什 麼 過 失 呢 ? 論 主 破 之 曰 : 若 中 間 長 期 沒 有 第 七 識 ,

是 誰 在 執 我 ? 這 就 是 過 失 。 小 乘 又 救 曰 : 過 去 和 未 來 世 雖 然 現 在 沒 有 , 但 有 不

相 應 行 法 的 ﹁ 得 ﹂ , 由 於 這 種 ﹁ 得 ﹂ 在 現 在 , 所 以 有 現 在 的 我 執 。 論 主 又 破 他

說 : 你 那 過 去 世 、 未 來 世 既 非 現 在 , 能 得 之 ﹁ 得 ﹂ 亦 無 。 因 為 能 得 非 有 , 所 以

不 成 我 執 。

小 乘 大 眾 等 部 又 轉 救 說 : ﹁ 得 ﹂ 雖 沒 有 , 而 種 子 非 無 , 這 種 子 豈 非 我 執 ? 論

Page 33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3 7

主 破 曰 : 那 也 不 對 , 如 果 沒 有 受 熏 的 第 八 藏 識 , 那 裡 會 有 熏 習 的 種 子 ? 只 要 有

所 執 的 藏 識 種 子 , 便 有 能 執 的 第 七 末 那 。 至 於 除 第 八 識 外 , 其 餘 的 色 、 心 等 法

也 可 受 熏 的 話 , 在 前 面 已 經 辨 明 其 非 理 了 。 因 此 除 前 六 識 外 , 應 當 別 有 個 染 污

的 第 七 末 那 , 在 無 想 天 裏 恆 起 我 執 。 所 以 三 乘 聖 賢 , 都 討 厭 這 個 出 定 後 仍 有 煩

惱 的 定 果 。

論 文 十 : 又 契 經 說 : 異 生 善 、 染 、 無 記 心 時 , 恆 帶 我 執 , 若 無 此 識 , 彼 不

應 有 。 謂 異 生 類 三 性 心 時 , 雖 外 起 諸 業 , 而 內 恆 執 我 , 由 執 我 故 ,

令 六 識 中 所 起 施 等 不 能 亡 相 。 故 瑜 伽 說 : 染 污 末 那 為 識 依 止 , 彼 未

滅 時 , 相 了 別 縛 不 得 解 脫 。 末 那 滅 已 , 相 縛 解 脫 。 言 相 縛 者 , 謂 於

境 相 不 能 了 達 如 幻 事 等 , 由 斯 見 分 、 相 分 所 拘 , 不 得 自 在 , 故 名 相

縛 。 依 如 是 義 , 有 伽 他 言 : 如 是 染 污 意 , 是 識 之 所 依 , 此 意 未 滅 時 ,

識 縛 終 不 脫 。 又 , 善 、 無 覆 無 記 心 時 , 若 無 我 執 , 應 非 有 漏 。 自 相

續 中 , 六 識 煩 惱 與 彼 善 等 不 俱 起 故 。 去 來 緣 縛 理 非 有 故 , 非 有 他 惑

成 有 漏 故 , 勿 由 他 解 成 無 漏 故 。

講 解 : 現 在 講 第 六 正 理 ﹁ 三 性 執 我 ﹂ 。 再 者 契 經 上 說 : 凡 夫 位 的 善 、 染 、 無 記 三 性 心

Page 34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3 8

生 起 時 , 永 遠 帶 有 我 執 。 倘 若 沒 有 這 第 七 識 , 那 我 執 就 不 應 當 有 。 也 就 是 說 ,

凡 夫 位 的 善 、 染 、 無 記 三 性 心 , 雖 外 起 善 、 惡 、 無 記 諸 業 , 而 第 七 識 猶 向 內 緣

第 八 識 的 見 分 , 執 以 為 我 。 由 於 內 執 我 故 , 使 前 六 識 裏 所 起 的 布 施 、 持 戒 等 有

漏 善 業 , 不 能 亡 相 。 總 想 我 能 布 施 、 我 能 持 戒 等 。 所 以 ︽ 瑜 伽 論 ︾ 上 說 : 染 污

的 第 七 末 那 為 六 識 所 依 。 在 末 那 還 沒 有 滅 的 時 候 , 那 六 識 分 別 境 相 的 束 縛 , 就

不 得 解 脫 。 必 須 末 那 滅 了 , 相 縛 才 能 解 脫 。

什 麼 叫 做 相 縛 呢 ? 就 是 對 所 緣 的 境 相 , 不 能 以 慧 眼 了 知 是 因 緣 和 合 而 生 , 如

夢 幻 泡 影 似 的 虛 妄 不 實 。 因 此 能 緣 的 見 分 心 , 為 所 緣 的 相 分 境 所 拘 礙 不 得 自

在 , 故 名 相 縛 。 依 於 此 義 , 所 以 ︽ 阿 毗 達 磨 經 ︾ 有 頌 說 : ﹁ 如 是 染 污 意 , 是 識

之 所 依 , 此 意 未 滅 時 , 識 縛 終 不 脫 。 ﹂ 意 思 是 說 : 像 這 樣 染 污 的 第 七 末 那 , 為

前 六 識 所 依 : 只 要 這 染 污 的 末 那 尚 未 滅 除 , 所 有 六 識 的 煩 惱 終 於 不 能 得 到 解 脫 。

又 若 在 善 和 無 覆 無 記 心 時 , 如 果 沒 有 第 七 識 的 我 執 , 就 應 當 不 是 有 漏 。 因 為

善 等 相 續 法 中 , 不 與 六 識 煩 惱 俱 起 , 既 不 與 六 識 煩 惱 俱 起 , 若 再 沒 有 第 七 識 的

我 執 , 它 如 何 成 為 有 漏 ? 若 說 , 善 等 雖 不 與 煩 惱 俱 起 , 然 而 過 去 、 未 來 都 有 煩

惱 , 所 以 成 為 有 漏 。 這 也 不 對 , 因 為 過 去 、 未 來 的 世 體 猶 如 兔 角 一 樣 , 那 有 什

Page 34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3 9

麼 煩 惱 ? 也 並 不 是 由 它 人 的 煩 惱 , 成 為 自 己 的 有 漏 , 恰 如 不 能 由 它 人 的 解 脫 ,

成 為 自 己 的 無 漏 一 樣 。 有 漏 、 無 漏 , 全 在 染 污 的 末 那 滅 與 未 減 而 定 。 所 以 三 性

成 為 有 漏 , 是 由 於 第 七 識 的 我 執 之 故 。

論 文 十 一 : 又 不 可 說 , 別 有 隨 眠 , 是 不 相 應 現 相 續 起 , 由 斯 善 等 成 有 漏 法 。

彼 非 實 有 , 已 極 成 故 。 亦 不 可 說 從 有 漏 種 生 彼 善 等 , 故 成 有 漏 , 彼

種 先 無 因 , 可 成 有 漏 故 。 非 由 漏 種 彼 成 有 漏 , 無 學 無 漏 心 亦 成 有 漏

故 。 雖 由 煩 惱 引 施 等 業 而 不 俱 起 , 故 非 有 漏 正 因 , 以 有 漏 言 表 漏 俱

故 。 又 無 記 業 非 煩 惱 引 , 彼 復 如 何 得 成 有 漏 ? 然 諸 有 漏 , 由 與 自 身

現 行 煩 惱 俱 生 俱 滅 , 互 相 增 益 , 方 成 有 漏 。 由 此熏 成 有 漏 法 種 , 後

時 現 起 有 漏 義 成 。

講 解 : 又 不 可 像 大 眾 部 所 說 , 別 有 一 種 ﹁ 隨 眠 ﹂ , 是 不 相 應 行 所 攝 , 當 這 隨 眠 相 續 生

起 的 時 候 , 使 善 、 無 覆 無 記 也 成 了 有 漏 。 因 為 大 、 小 乘 教 , 都 認 為 不 相 應 行 是

離 了 色 、 心 等 法 , 而 沒 有 實 體 的 。 也 不 能 像 經 量 部 所 說 , 從 有 漏 種 子 產 生 善 性

和 無 記 性 , 使 善 法 成 為 有 漏 。 如 果 有 有 漏 種 子 , 能 使 善 法 成 為 有 漏 , 那 無 學 位

的 無 漏 心 , 豈 不 也 可 以 成 為 有 漏 了 嗎 ?

Page 34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4 0

雖 然 由 過 去 的 煩 惱 , 引 發 現 在 布 施 等 善 業 成 了 污 染 , 然 而 布 施 善 業 卻 不 與 煩

惱 同 起 , 所 以 從 前 的 煩 惱 , 不 是 現 在 有 施 有 漏 善 業 的 正 因 , 不 過 是 旁 因 而 已 。

因 為 有 漏 表 示 此 法 與 煩 惱 俱 起 , 布 施 既 不 與 煩 惱 俱 起 , 當 然 不 是 有 漏 的 正 因 。

若 謂 煩 惱 所 引 發 的 就 做 有 漏 , 那 非 善 非 惡 的 無 記 業 , 並 非 煩 惱 所 引 發 , 它 怎 麼

也 成 為 有 漏 呢 ? 然 而 , 諸 有 漏 法 必 須 與 自 身 的 現 行 煩 惱 俱 生 俱 滅 , 二 者 互 相 增

益 , 這 才 成 為 有 漏 。 由 此 有 漏 現 行 熏 成 了 有 漏 種 子 , 到 後 來 這 種 子 復 起 現 行 ,

有 漏 的 意 義 是 這 樣 成 立 的 。

論 文 十 二 : 異 生 既 然 , 有 學 亦 爾 。 無 學 有 漏 雖 非 漏 俱 , 而 從 先 時 有 漏 種 起 ,

故 成 有 漏 , 於 理 無 違 。 由 有 末 那 恆 起 我 執 , 令 善 等 法 有 漏 義 成 。 此

意 若 無 , 彼 定 非 有 。 故 知 別 有 此 第 七 識 。 證 有 此 識 理 趣 甚 多 , 隨 攝

大 乘 , 略 述 六 種 。 諸 有 智 者 應 隨 信 學 。 然 有 經 中 說 六 識 者 , 應 知 彼

是 隨 轉 理 門 , 或 隨 所 依 六 根 說 六 , 而 識 類 別 , 實 有 八 種 。

講 解 : 既 然 凡 夫 如 此 , 初 、 二 、 三 果 的 有 學 也 是 如 此 , 無 學 有 漏 雖 然 不 與 現 行 有 漏 俱

起 , 但 因 先 前 有 漏 種 子 生 起 , 所 以 也 成 為 有 漏 。 這 在 道 理 上 並 不 違 背 。 由 有 第

七 末 那 恆 起 我 執 , 使 善 、 無 記 之 法 成 為 有 漏 , 假 使 沒 有 這 第 七 末 那 , 那 一 切 善

Page 34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三 篇 思 量 能 變 識 詮 釋 3 4 1

法 也 決 不 成 有 漏 。

證 明 除 六 識 外 別 有 一 個 第 七 識 , 還 有 很 多 理 由 , 現 在 僅 就 ︽ 攝 大 乘 論 ︾ 所

載 , 略 說 以 上 六 種 , 凡 是 有 智 慧 的 人 , 都 應 當 隨 信 修 學 。 然 而 , 為 什 麼 也 有 的

佛 經 中 但 說 六 識 呢 ? 應 知 那 是 隨 順 小 根 器 者 因 人 施 教 之 理 , 或 隨 所 依 六 根 但 說

六 識 , 都 非 盡 理 , 事 實 上 , 識 實 有 八 種 。

Page 34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4 2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詮 解

( 本 篇 頌 文 , 由 第 八 頌 至 第 十 六 頌 , 如 第 一 章 科 分 。)

第 一 章 能 變 差 別 門

論 文 一 : 如 是 已 說 第 二 能 變 , 第 三 龍 變 ,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次 第 三 能 變 ,

差 別 有 六 種 , 了 境 為 性 相 , 善 不 善 俱 非 。

講 解 : 前 面 講 完 了 第 二 能 變 的 第 七 末 那 識 , 那 麼 第 三 能 變 的 前 六 識 , 它 的 義 相 又 是 怎

麼 樣 呢 ? ︽ 唯 識 三 十 頌 ︾ 頌 文 曰 : ﹁ 次 第 三 能 變 , 差 別 有 六 種 , 了 境 為 性 相 ,

善 不 善 俱 非 。 ﹂ 頌 文 的 意 思 是 : 然 後 是 第 三 能 變 , 它 有 六 種 差 別 , 其 特 點 是 了

別 外 境 , 其 性 質 包 括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

本 篇 九 章 頌 文 , 其 中 包 括 了 九 個 題 目 , 就 是 詮 釋 前 六 識 , 是 以 七 段 九 義 來 科

分 , 七 段 又 稱 七 門 , 其 科 分 如 下 :

一 、 能 變 差 別 門 次 第 三 能 變 , 差 別 有 六 種 ------------------ 體 別 門

二 、 自 性 行 相 門 了 境 為 性 -------------------------------- 自 性 門

相 -------------------------------- 行 相 門

Page 34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4 3

三 、 三 性 分 別 門 善 、 不 善 、 俱 非 -------------------------- 三 性 門

四 、 相 應 門 :

甲 、 列 六 位 此 心 所 遍 行 , 別 境 善 煩 惱 , 隨 煩 惱 不 定 ---------- 相 應 門

乙 、 受 俱 皆 三 受 相 應 ---------------------------------- 受 俱 門

遍 行 初 遍 行 觸 等 別 境 次 別 境 為 欲 , 勝 解 念 定 慧

善 善 謂 信 慚 愧 , 無 貪 等 三 根 , 勤 安 不 放 逸 , 行 捨 及 不 害

煩 惱 煩 惱 為 貪 瞋 , 癡 慢 疑 惡 見

隨 煩 惱 隨 煩 惱 為 忿 , 恨 覆 惱 嫉 慳 , 誑 諂 與 害 憍 , 無 慚 及 無 愧

掉 舉 與 昏 沉 、 不 信 並 懈 怠 、 放 逸 及 失 念 , 散 亂 不 正 如

不 定 不 定 謂 悔 眠 尋 伺 二 各 二

五 、 所 依 門 依 止 根 本 識 ------------------------------ 所 依 門

六 、 俱 轉 不 俱 轉 門 五 識 隨 緣 現 , 或 俱 或 不 俱 , 如 波 濤 依 水 ------ 俱 轉 門

七 、 起 滅 分 位 門 意 識 常 現 起 , 除 生 無 想 天

及 無 心 二 定 , 睡 眠 與 悶 絕 ------------------ 起 滅 門

Page 34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4 4

論 文 二 : 次 中 思 量 能 變 識 後 , 應 辯 了 境 能 變 識 相 。 此 識 差 別 總 有 六 種 , 隨

六 根 境 種 類 異 故 。 謂 名 眼 識 乃 至 意 識 , 隨 根 立 名 具 五 義 故 。 五 謂 依 、

發 、 屬 、 助 、 如 根 。 雖 六 識 身 皆 依 意 轉 , 然 隨 不 共 立 意 識 名 , 如 五

識 身 無 相 濫 過 。 或 唯 依 意 故 名 意 識 , 辯 識 得 名 , 心 意 非 例 。 或 名 色

識 乃 至 法 識 , 隨 境 立 名 順 識 義 故 , 謂 於 六 境 了 別 名 識 。

講 解 : 由 此 向 下 , 先 解 釋 七 門 中 的 ﹁ 能 變 差 別 門 ﹂ 。 論 文 曰 : 其 次 說 罷 第 二 思 量 能 識

後 , 應 當 解 釋 第 三 了 境 能 變 識 。 這 了 境 能 變 識 總 有 六 種 , 因 為 隨 順 六 根 六 境 不

同 的 功 能 , 稱 做 : 眼 識 、 耳 識 、 鼻 識 、 舌 識 、 身 識 、 意 識 。

或 有 問 曰 : 識 的 立 名 , 實 通 於 根 和 境 , 為 何 要 隨 根 立 名 呢 ? 論 主 答 曰 : 因 為

隨 根 立 名 有 五 種 意 義 , 例 如 : 一 者 依 於 眼 根 之 識 , 名 叫 眼 識 。 二 者 眼 根 所 發 之

識 , 名 叫 眼 識 。 三 者 屬 於 眼 根 之 識 , 名 叫 眼 識 。 四 者 幫 助 眼 根 了 境 之 識 , 名 叫

眼 識 。 五 者 識 如 於 根 名 叫 眼 識 ︵ 註 : 如 眼 根 等 是 有 情 數 , 故 眼 識 等 也 變 為 有 情

數 ︶ 。 眼 識 如 此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 也 是 如 此 。 六 識 皆 仗 意 根 而 發 生 作 用 ,

今 既 依 根 立 名 , 就 應 當 都 叫 做 意 識 才 對 , 何 以 獨 名 第 六 為 意 識 呢 ? 答 曰 : 雖 然

六 識 都 依 末 那 識 發 揮 作 用 , 但 只 有 第 六 識 依 第 七 不 共 意 根 而 立 意 之 名 , 如 前 五

Page 34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4 5

識 , 各 依 它 們 不 共 的 五 根 而 得 名 , 這 就 沒 有 混 濫 不 清 的 過 失 。 或 者 說 , 只 有 第

六 識 依 於 意 根 , 所 以 稱 為 意 識 。

問 : 若 第 六 識 依 於 意 就 名 叫 意 識 , 那 麼 第 八 識 也 是 唯 依 於 意 ; 第 七 識 , 也 是

唯 依 於 心 , 這 樣 就 應 當 稱 第 八 識 為 意 識 , 第 七 識 為 心 識 才 對 啊 ! 答 曰 : 這 是 辯

論 六 識 之 所 以 得 名 , 與 心 意 無 關 , 不 能 比 例 。

前 六 識 或 稱 色 識 、 聲 識 、 香 識 、 味 識 、 觸 識 、 法 識 , 這 是 隨 境 立 名 , 與 隨 根

立 名 為 眼 識 乃 至 意 識 的 名 義 不 同 。 所 謂 隨 境 立 名 , 就 是 順 著 識 能 了 別 六 境 的 意

義 而 立 識 名 。

論 文 三 : 色 等 五 識 唯 了 色 等 , 法 識 通 能 了 一 切 法 , 或 能 了 別 法 , 獨 得 法 識

名 , 故 六 識 名 無 相 濫 失 。 此 後 隨 境 立 六 識 名 , 依 五 色 根 未 自 在 說 。

若 得 自 在 , 諸 根 互 用 , 一 根 發 識 , 緣 一 切 境 , 但 可 隨 根 無 相 濫 失 。

莊 嚴 論 說 : 如 來 五 根 , 一 一 皆 於 五 境 轉 者 , 且 依 粗 顯 同 類 境 說 。 佛

地 經 說 : 成 所 作 智 , 決 擇 有 情 心 行 差 別 , 起 三 業 化 , 作 四 記 等 。 若

不 遍 緣 , 無 此 能 故 。 然 六 轉 識 所 依 所 緣 粗 顯 極 成 , 故 此 不 說 。 前 隨

義 便 , 已 說 所 依 , 此 所 緣 境 , 義 便 當 說 。

Page 34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4 6

講 解 : 有 問 曰 : 色 等 前 五 識 所 了 別 的 色 等 五 境 , 都 叫 做 法 , 第 六 法 識 所 了 別 的 法 境 裏 ,

也 有 色 等 五 境 在 內 , 何 以 不 名 色 等 五 識 為 法 識 呢 ? 答 曰 : 色 等 五 識 , 只 能 各 自

了 別 各 自 的 境 界 , 所 以 不 名 法 識 ; 第 六 識 能 了 別 一 切 法 , 所 以 不 名 色 等 五 識 而

名 為 法 識 。 上 面 隨 境 所 立 的 六 種 識 名 , 是 依 五 種 色 根 還 沒 有 得 到 自 在 位 的 凡 夫 而 說 的 。

若 是 得 到 自 在 位 的 二 乘 聖 人 , 那 時 便 能 五 根 互 用 , 無 論 用 那 一 根 發 識 , 都 能 遍

緣 六 境 。 因 此 , 六 識 的 名 稱 只 好 隨 根 而 立 , 稱 眼 識 、 耳 識 、 鼻 識 、 舌 識 、 身 識 、

意 識 , 以 免 混 濫 。

︽ 大 乘 莊 嚴 論 經 ︾ 上 說 : 如 來 的 五 根 , 每 一 根 都 能 緣 五 境 , 但 那 是 依 粗 顯 和

同 類 的 境 界 來 說 的 。 實 際 上 , 如 來 諸 根 互 用 , 一 緣 一 切 。 所 以 ︽ 佛 地 經 ︾ 說 :

佛 轉 五 識 為 ﹁ 成 所 作 智 ﹂ , 能 夠 抉 擇 各 個 有 情 的 心 行 差 別 , 而 起 身 、 語 、 意 三

業 的 對 治 教 化 。 又 能 作 一 向 記 、 分 別 記 、 反 詰 記 、 捨 置 記 這 四 種 記 別 , 以 決 了

當 來 的 果 相 。 如 果 如 來 不 是 一 根 遍 緣 諸 境 , 怎 麼 會 有 這 種 功 能 。 然 而 六 轉 識 所

依 的 根 , 所 緣 的 境 , 色 相 粗 顯 , 這 是 大 乘 和 小 乘 都 承 認 的 , 所 以 本 頌 都 略 而 不

說 。

Page 34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4 7

第 二 章 自 性 行 相 門 論 文 一 : 次 言 了 境 為 性 相 者 , 雙 顯 六 識 自 性 行 相 。 識 以 了 境 為 自 性 故 , 即

復 用 彼 為 行 相 故 。 由 是 兼 釋 所 立 別 名 , 能 了 別 境 名 為 識 故 。 如 契 經

說 : 眼 識 云 何 , 謂 依 眼 根 了 別 諸 色 , 廣 說 乃 至 意 識 云 何 ? 謂 依 意 根

了 別 諸 法 。 彼 經 且 說 不 共 所 依 未 轉 依 位 見 分 所 了 , 餘 所 依 了 , 如

前 已 說 。

講 解 : 第 一 章 能 變 差 別 門 , 已 釋 頌 文 前 兩 句 ﹁ 次 第 三 能 變 , 差 別 有 六 種 ﹂ 。 現 在 解 釋

第 三 句 頌 文 ﹁ 了 境 為 性 相 ﹂ , 此 句 頌 文 是 雙 顯 前 六 識 的 自 性 與 行 相 。 所 謂 雙 顯

性 相 , 就 是 識 以 了 境 為 它 的 體 性 , 也 以 了 境 為 他 的 行 相 。 由 此 , 也 解 釋 了 心 、

意 、 識 中 ﹁ 識 ﹂ 的 別 名 。 因 為 它 能 了 別 塵 境 , 所 以 名 之 為 ﹁ 識 ﹂ , 簡 別 其 不 同

於 集 起 的 心 、 思 量 的 意 。 例 如 佛 經 上 說 : 眼 識 是 如 何 解 釋 呢 ? 就 是 依 於 眼 根 了

別 一 切 色 塵 , 叫 做 眼 識 。 以 至 於 耳 識 、 鼻 識 、 舌 識 、 身 識 , 也 是 各 依 其 根 , 各

了 其 境 ; 乃 至 意 識 也 是 依 於 意 根 , 了 別 一 切 法 境 。 經 上 只 說 六 識 各 依 其 所 依 的

根 , 不 與 餘 識 所 共 , 在 未 轉 識 成 智 的 凡 位 , 是 識 的 見 分 所 了 , 至 於 與 餘 識 所 共

的 : 染 淨 依 、 分 別 依 、 根 本 依 , 及 自 證 分 所 了 , 在 前 文 已 講 過 了 。

Page 35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4 8

第 三 章 三 性 分 別 門 論 文 一 : 此 六 轉 識 何 性 攝 耶 ? 謂 善 、 不 善 、 俱 非 性 攝 。 俱 非 者 謂 無 記 , 非

善 、 不 善 故 名 俱 非 。 能 為 此 世 、 他 世 順 益 , 故 名 為 善 。 人 、 天 樂 果 ,

雖 於 此 世 能 為 順 益 , 非 於 他 世 故 不 名 善 。 能 為 此 世 、 他 世 違 損 , 故

名 不 善 。 惡 趣 苦 果 雖 於 此 世 能 為 違 損 , 非 於 他 世 , 故 非 不 善 。 於 善 、

不 善 益 損 義 中 , 不 可 記 別 , 故 名 無 記 。 此 六 轉 識 若 與 信 等 十 一 相 應 ,

是 善 性 攝 。 與 無 慚 等 十 法 相 應 , 不 善 性 攝 。 俱 不 相 應 , 無 記 性 攝 。

講 解 : 此 六 轉 識 , 在 三 性 中 為 那 一 性 所 攝 呢 ? 答 曰 : 如 頌 文 所 說 : ﹁ 善 、 不 善 、 俱 非 ﹂ 。

俱 非 , 就 是 無 記 。 因 為 它 既 不 是 善 , 也 不 是 不 善 , 所 以 稱 為 ﹁ 俱 非 ﹂ 。 何 謂 善 ?

能 於 此 世 、 他 世 , 得 到 二 世 樂 果 的 利 益 , 所 以 名 之 為 善 。 人 天 樂 果 , 雖 於 此 世

能 為 利 益 , 而 不 能 於 他 世 亦 為 利 益 , 這 僅 是 無 記 樂 果 , 所 以 不 名 為 善 。 何 謂 不

善 ? 能 於 此 世 、 他 世 , 得 到 二 世 苦 果 的 損 害 , 所 以 名 為 不 善 。 地 獄 、 餓 鬼 、 畜

生 的 惡 趣 苦 果 , 雖 於 此 世 受 到 了 苦 報 的 損 害 , 並 非 於 他 世 亦 墮 惡 趣 , 這 僅 是 無

記 苦 果 , 所 以 不 名 不 善 。 在 善 的 利 益 、 或 不 善 的 損 害 兩 種 意 義 中 都 無 可 記 別 的 ,

就 名 叫 無 記 。

Page 35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4 9

這 六 轉 識 如 果 和 信 等 十 一 種 善 心 所 相 應 , 那 便 是 善 性 所 攝 。 如 果 和 無 慚 等 十

種 不 善 法 相 應 , 那 便 是 不 善 性 所 攝 。 如 果 善 、 不 善 都 不 相 應 , 那 便 是 無 記 性 所

攝 。 ︵ 註 : 無 慚 等 十 法 : 十 法 , 是 中 隨 煩 惱 無 慚 無 愧 二 , 小 隨 煩 惱 的 忿 、 恨 、

惱 、 覆 、 嫉 、 慳 、 害 七 , 及 根 本 煩 惱 的 瞋 共 為 十 法 , 此 十 法 皆 不 善 性 攝 。 此 外 ,

大 隨 煩 惱 八 , 小 隨 煩 惱 的 誑 、 諂 、 憍 , 根 本 煩 惱 的 貪 、 癡 、 慢 、 疑 、 惡 見 , 皆

通 不 善 及 有 覆 無 記 攝 , 貪 、 慢 不 與 中 隨 煩 惱 同 起 者 , 全 是 有 覆 無 記 攝 ︶

論 文 二 : 有 義 : 六 識 三 性 不 俱 , 同 外 門 轉 互 相 違 故 , 五 識 必 由 意 識 導 引 ,

俱 生 , 同 境 , 成 善 染 故 。 若 許 五 識 三 性 俱 行 , 意 識 爾 時 應 通 三 性 ,

便 違 正 理 , 故 定 不 俱 。 瑜 伽 等 說 藏 識 一 時 與 轉 識 相 應 三 性 俱 起 者 ,

彼 依 多 念 。 如 說 一 心 、 非 一 生 滅 , 無 相 違 過 。

講 解 : 對 於 六 識 是 否 與 三 性 俱 起 , 有 兩 家 不 同 的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六 識 不 能 與 三 性 同

時 俱 起 , 一 者 六 識 同 緣 外 境 , 而 三 性 互 違 , 有 善 即 不 能 有 惡 , 有 惡 即 不 能 有 善 ,

善 、 惡 不 是 無 記 , 怎 能 同 時 俱 起 ? 二 者 前 五 識 生 起 , 必 須 由 第 六 意 識 引 導 , 才

能 同 時 俱 生 , 同 緣 一 境 , 才 能 成 為 善 染 。 如 果 允 許 五 識 能 夠 三 性 俱 起 , 就 應 當

使 意 識 一 念 中 也 通 於 三 性 , 這 與 正 理 相 違 , 所 以 三 性 在 六 識 裏 , 決 定 不 能 俱 起 。

Page 35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5 0

雖 然 ︽ 瑜 伽 論 ︾ 等 有 說 : ﹁ 第 八 藏 識 , 一 時 與 轉 識 相 應 , 三 性 俱 起 ﹂ 的 話 , 但

那 是 依 多 念 而 說 的 , 並 非 一 念 俱 起 三 性 。 例 如 說 一 心 , 並 不 是 一 念 生 減 , 所 以

沒 有 三 性 相 違 的 過 失 。

論 文 三 : 有 義 : 六 識 三 性 容 俱 , 率 爾 、 等 流 , 眼 等 五 識 , 或 多 或 少 容 俱 起

故 。 五 識 與 意 雖 定 俱 生 , 而 善 性 等 不 必 同 故 。 前 所 設 難 於 此 唐 捐 。

故 瑜 伽 說 : 若 遇 聲 緣 從 定 起 者 , 與 定 相 應 , 意 識 俱 轉 , 餘 耳 識 生 。

非 謂 彼 定 相 應 意 識 能 取 此 聲 。 若 不 爾 者 , 於 此 音 聲 , 不 領 受 故 , 不

應 出 定 。 非 取 聲 時 即 便 出 定 , 領 受 聲 已 , 若 有 希 望 , 後 時 方 出 。 在

定 耳 識 率 爾 聞 聲 , 理 應 非 善 。 未 轉 依 者 率 爾 墮 心 , 定 無 記 故 , 由 此

誠 證 五 俱 意 識 , 非 定 與 五 善 等 性 同 。 諸 處 但 言 五 俱 意 識 亦 緣 五 境 ,

不 說 同 性 。 雜 集 論 說 : 等 引 位 中 五 識 無 者 , 依 多 分 說 。 若 五 識 中 三

性 俱 轉 , 意 隨 偏 注 , 與 彼 性 同 。 無 偏 注 者 便 無 記 性 。 故 六 轉 識 三 性

容 俱 。 自 在 位 唯 善 性 攝 , 佛 色 、 心 等 , 道 諦 攝 故 , 已 永 滅 除 戲 論 種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二 家 護 法 論 師 的 正 義 , 他 說 : 前 六 識 可 以 三 性 俱 起 , 因 為 率 爾 心 是 無 記 ,

Page 35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5 1

而 等 流 心 有 善 、 染 , 眼 等 五 識 緣 境 , 識 之 生 起 或 多 或 少 不 定 , 若 五 境 當 前 , 則

五 識 俱 起 ; 若 或 一 、 或 二 、 或 三 境 當 前 , 識 就 少 起 , 這 樣 , 則 眼 識 起 率 爾 無 記 ,

耳 識 起 等 流 善 , 鼻 起 等 流 不 善 , 這 不 就 是 三 性 俱 起 了 嗎 ? 因 此 , 五 識 雖 然 和 意

識 俱 起 , 但 他 們 的 性 質 則 不 必 相 同 , 因 此 你 們 說 六 識 不 能 與 三 性 同 時 俱 起 , 那

是 白 說 了 。

所 以 ︽ 瑜 伽 論 ︾ 上 說 ︰ 在 定 中 的 行 人 , 若 遇 聲 音 從 定 中 起 時 , 他 那 與 定 相 應

的 意 識 是 和 耳 識 同 時 俱 轉 , 並 非 不 要 耳 識 但 憑 意 識 就 能 聽 到 聲 音 。 假 若 不 是 意

識 和 耳 識 俱 起 , 於 此 聲 音 便 不 能 領 受 , 他 如 何 可 以 出 定 ? 再 者 , 不 是 在 將 聞 聲

而 尚 未 聞 聲 時 便 即 出 定 , 而 是 在 定 中 的 耳 識 先 已 聞 聲 , 到 意 識 有 了 尋 求 希 望 之

後 才 出 定 的 。

在 定 中 的 耳 識 率 爾 聞 聲 , 照 理 說 這 不 是 善 法 , 因 為 在 沒 有 轉 識 成 智 的 凡 夫

位 , 率 爾 的 墮 心 決 定 是 無 記 ︵ 註 : ︽ 瑜 伽 論 ︾ 說 : 率 爾 等 五 心 的 率 爾 心 、 尋 求

心 、 決 定 心 , 肯 定 是 無 記 性 , 這 是 就 未 轉 依 位 的 五 識 而 說 , 轉 依 以 後 只 能 是 善

性 。 ︶ 由 此 可 證 五 俱 意 識 雖 然 與 五 識 俱 起 , 卻 不 一 定 和 五 識 同 屬 一 性 。 所 以 很

多 經 論 但 說 五 俱 意 識 亦 緣 五 境 , 而 不 說 與 五 識 同 性 。

Page 35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5 2

雖 然 雜 集 論 上 說 , 在 修 等 引 定 時 定 中 沒 有 五 識 , 但 那 是 約 ﹁ 多 分 ﹂ 而 說 的 。

所 謂 多 分 有 兩 種 情 況 : 一 者 以 時 間 論 , 在 定 中 的 耳 識 , 不 過 是 大 部 分 時 間 不 起 ,

還 有 少 部 分 時 間 是 生 起 的 。 二 者 以 五 識 而 論 , 定 中 但 有 耳 識 , 其 餘 四 識 都 沒 有 。

如 果 五 識 中 的 三 性 同 時 俱 轉 , 五 俱 意 識 則 隨 著 偏 重 於 某 境 而 專 注 一 處 , 其 專

注 之 境 若 是 善 色 , 則 眼 俱 意 識 同 為 善 性 ; 若 是 惡 聲 , 則 耳 俱 意 識 便 同 為 惡 性 。

若 沒 有 專 注 而 兼 緣 五 境 , 便 是 無 記 。 所 以 前 六 轉 識 的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 是 可

以 同 時 俱 起 的 。

以 上 所 說 , 是 指 未 得 自 在 的 凡 夫 位 而 言 。 如 果 達 到 解 脫 自 在 的 佛 位 以 後 , 則

前 六 識 純 屬 善 性 , 因 為 佛 的 色 、 心 屬 於 無 漏 性 的 道 諦 所 攝 , 此 時 已 經 永 滅 戲 論

種 子 了 。

第 四 章 心 所 相 應 門 . 泛 說 六 位 心 所

論 文 一 : 六 識 與 幾 心 所 相 應 ? 頌 曰 : 此 心 所 遍 行 , 別 境 善 煩 惱 , 隨 煩 惱 不

定 , 皆 三 受 相 應 。 論 曰 : 此 六 轉 識 , 總 與 六 位 心 所 相 應 , 謂 遍 行 等 ,

恆 依 心 起 , 與 心 相 應 , 繫 屬 於 心 , 故 名 心 所 , 如 屬 我 物 立 我 所 名 。

心 於 所 緣 唯 取 總 相 , 心 所 於 彼 亦 取 別 相 , 助 成 心 事 得 心 所 名 。 如 畫

Page 35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5 3

師 資 作 模 填 彩 。 故 瑜 伽 說 : 識 能 了 別 事 之 總 相 , 作 意 了 此 所 未 了 相 ,

即 諸 心 所 所 取 別 相 。 觸 能 了 此 可 意 等 相 , 受 能 了 此 攝 受 等 相 , 想 能

了 此 言 說 因 相 , 思 能 了 此 正 因 等 相 , 故 作 意 等 名 心 所 法 。 此 表 心 所

亦 緣 總 相 。

講 解 : 論 主 自 問 自 答 : 前 六 識 與 幾 位 心 所 相 應 呢 ? 三 十 頌 的 頌 文 曰 : ﹁ 此 心 所 遍 行 ,

別 境 善 煩 惱 , 隨 煩 惱 不 定 , 皆 三 受 相 應 。 ﹂ 意 思 是 說 : 這 六 轉 識 總 與 六 位 心 所

相 應 , 就 是 遍 行 、 別 境 、 善 、 根 本 煩 惱 、 隨 煩 惱 、 不 定 。 為 什 麼 這 六 位 名 叫 心

所 呢 ? 因 為 一 者 心 所 恆 依 心 王 而 起 , 若 離 開 心 王 , 心 所 決 定 不 生 。 二 者 心 所 與

心 王 , 生 起 同 時 , 依 於 同 根 , 緣 於 同 境 , 所 以 他 們 才 彼 此 相 應 。 三 者 心 所 以 心

王 為 主 , 而 繫 屬 於 心 王 。 因 為 有 以 上 三 義 , 所 以 名 叫 心 所 。 好 像 屬 於 我 的 東 西 ,

就 說 這 東 西 是 屬 我 所 有 。

心 所 和 心 王 的 行 相 有 何 不 同 呢 ? 心 王 在 所 緣 的 境 上 只 取 總 相 , 不 取 別 相 ; 而

心 所 則 總 、 別 兼 取 , 來 助 成 心 王 的 作 用 , 所 以 得 心 所 之 名 。 這 好 比 作 畫 的 師 父 ,

但 作 畫 模 , 再 由 弟 子 依 模 填 彩 , 還 要 考 慮 著 色 的 深 淺 。 心 王 和 心 所 取 境 的 總 、

別 , 也 是 這 樣 。

Page 35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5 4

所 以 ︽ 瑜 伽 論 ︾ 上 說 : 識 是 心 王 , 能 了 別 外 境 的 總 相 。 作 意 是 心 所 , 能 兼 了

別 心 王 所 未 了 別 的 別 相 。 觸 能 了 別 外 境 可 意 、 不 可 意 等 相 , 受 能 了 別 順 、 違 等

相 , 想 也 能 了 別 生 起 言 說 的 因 相 ︵ 註 : 心 中 所 想 , 若 說 出 來 , 則 想 是 言 說 之 因 ,

故 稱 言 說 因 相 。 ︶ 。 思 能 了 別 業 因 的 邪 正 等 相 , 所 以 作 意 、 觸 、 受 、 想 、 思 ,

這 五 法 都 叫 做 心 所 。 這 表 示 心 所 不 但 能 緣 別 相 , 而 且 也 兼 緣 總 相 。

論 文 二 : 餘 處 復 說 欲 亦 能 了 可 樂 事 相 , 勝 解 亦 了 決 定 事 相 , 念 亦 能 了 串 習

事 相 , 定 、 慧 亦 了 得 失 等 相 。 由 此 於 境 起 善 、 染 等 。 諸 心 所 法 皆 於

所 緣 兼 取 別 相 。

講 解 : ︽ 辯 中 邊 論 ︾ 上 也 說 : 欲 心 所 也 能 了 別 可 樂 事 相 , 勝 解 心 所 能 了 別 決 定 事 相 ,

念 心 所 能 了 別 慣 習 事 相 , 定 、 慧 兩 個 心 所 也 能 了 別 得 失 等 相 。 由 於 以 上 這 作 意

等 十 位 心 所 , 兼 取 外 境 的 總 相 和 別 相 , 在 所 緣 的 境 上 生 起 了 善 十 一 法 、 煩 惱 二

十 六 法 、 不 定 四 法 , 這 一 切 心 所 有 法 , 都 在 所 緣 的 境 上 兼 取 別 相 。

論 文 三 : 雖 諸 心 所 名 義 無 異 , 而 有 六 位 種 類 差 別 , 謂 遍 行 有 五 , 別 境 亦 五 ,

善 有 十 一 , 煩 惱 有 六 , 隨 煩 惱 有 二 十 , 不 定 有 四 , 如 是 六 位 合 五 十

一 。 一 切 心 中 定 可 得 故 。 緣 別 別 境 而 得 生 故 , 唯 善 心 中 可 得 生 故 ,

Page 35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5 5

性 是 根 本 煩 惱 攝 故 , 唯 是 煩 惱 等 流 性 故 。 於 善 、 染 等 皆 不 定 故 。 然

瑜 伽 論 合 六 為 五 , 煩 惱 、 隨 煩 惱 皆 是 染 故 。 復 以 四 一 切 辯 五 差 別 ,

謂 一 切 性 及 地 、 時 、 俱 , 五 中 遍 行 具 四 一 切 , 別 境 唯 有 初 二 一 切 ,

善 唯 有 一 謂 一 切 地 , 染 四 皆 無 , 不 定 唯 一 , 謂 一 切 性 。 由 此 五 位 種

類 差 別 。

講 解 : 雖 然 一 切 心 所 在 名 義 上 沒 有 差 別 , 但 卻 有 不 同 的 六 位 , 就 是 遍 行 有 五 , 別 境 有

五 , 善 有 十 一 , 煩 惱 有 六 , 隨 煩 惱 有 二 十 , 不 定 有 四 。 合 起 來 總 數 是 五 十 一 個 。

五 遍 行 心 所 , 與 一 切 心 ︵ 八 識 心 王 ︶ 相 應 , 五 別 境 心 所 , 是 緣 各 別 境 而 生 起 ,

十 一 善 心 所 , 唯 在 善 心 中 才 得 生 起 , 六 個 根 本 煩 惱 心 所 , 他 們 的 體 性 染 污 能 生

諸 惑 , 二 十 個 隨 煩 惱 心 所 , 是 根 本 煩 惱 所 引 的 等 同 流 類 , 四 個 不 定 心 所 , 它 們

在 善 、 惡 、 無 記 的 三 性 中 , 不 一 定 那 一 性 所 攝 。

然 而 ︽ 瑜 伽 論 ︾ 上 , 卻 把 六 位 心 所 合 為 五 位 , 那 是 因 為 根 本 煩 惱 和 隨 煩 惱 ,

同 屬 染 污 , 就 把 二 者 合 而 為 一 了 。 並 且 又 以 四 種 一 切 來 分 辨 五 位 的 差 別 , 四 一

切 是 : 一 切 性 , 指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 一 切 地 , 指 三 界 九 地 。 一 切 時 , 指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 一 切 俱 , 是 通 於 八 識 心 王 。 在 這 四 一 切 中 , 遍 行 心 所 具 足 四 種 一

Page 35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5 6

切 , 別 境 心 所 只 有 二 種 , 即 一 切 性 和 一 切 地 。 善 心 所 唯 有 一 切 地 , 煩 惱 心 所 四

種 全 無 , 不 定 心 所 唯 有 一 切 性 。 因 此 , 心 所 才 有 五 位 種 類 的 差 別 。

第 五 章 三 受 門

論 文 一 : 此 六 轉 識 , 易 脫 不 定 , 故 皆 容 與 三 受 相 應 , 皆 領 順 、 違 、 非 二 相

故 。 領 順 境 相 適 悅 身 心 , 說 名 樂 受 。 領 違 境 相 逼 迫 身 心 , 說 名 苦 受 。

領 中 庸 境 相 於 身 於 心 , 非 逼 非 悅 , 名 不 苦 樂 受 。 如 是 三 受 或 各 分 二 ,

五 識 相 應 , 說 名 身 受 , 別 依 身 故 ; 意 識 相 應 , 說 名 心 受 , 唯 依 心 故 。

又 三 皆 通 有 漏 、 無 漏 , 苦 受 亦 由 無 漏 起 故 。 或 各 分 三 , 謂 見 所 斷 、

修 所 斷 、 非 所 斷 。 又 學 、 無 學 、 非 二 , 為 三 。 或 總 分 四 : 謂 善 、 不

善 、 有 覆 、 無 覆 二 無 記 受 。 有 義 : 三 受 容 各 分 四 , 五 識 俱 起 任 運 貪 、

癡 , 純 苦 趣 中 任 運 煩 惱 不 發 業 者 , 是 無 記 故 , 彼 皆 容 與 苦 根 相 應 。

講 解 : 以 上 是 解 釋 頌 文 ﹁ 此 心 所 遍 行 , 別 境 善 煩 惱 , 隨 煩 惱 不 定 ﹂ 前 三 句 , 現 在 解 釋

﹁ 皆 三 受 相 應 ﹂ 這 一 句 。 這 一 句 不 稱 心 所 相 應 門 , 而 是 ﹁ 受 俱 門 ﹂ 。 這 六 轉 識 ,

因 為 容 易 間 斷 , 不 定 一 境 , 所 以 都 與 三 受 相 應 , 皆 能 領 納 順 、 違 , 或 順 違 俱 非

的 三 種 境 相 。 領 納 順 境 , 使 身 心 感 覺 適 悅 的 叫 做 樂 受 ; 領 納 違 境 , 使 身 心 感 覺

Page 35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5 7

逼 迫 的 叫 做 苦 受 ; 領 納 順 違 俱 非 的 中 庸 境 , 對 身 心 既 非 逼 迫 又 非 適 悅 , 叫 做 不

苦 不 樂 的 捨 受 。

這 苦 、 樂 、 捨 三 受 又 各 分 為 二 , 一 者 與 前 五 識 相 應 的 , 叫 做 五 根 之 身 受 , 二

者 與 第 六 意 識 相 應 的 , 叫 做 心 受 , 因 為 意 識 唯 依 心 起 。 再 者 這 三 受 不 僅 通 於 有

漏 位 , 也 通 於 無 漏 位 , 因 為 苦 受 不 但 起 於 有 漏 , 而 且 也 由 修 無 漏 聖 道 的 加 行 所

生 起 。

這 苦 、 樂 、 捨 三 受 , 又 可 分 為 兩 個 三 種 : 第 一 是 約 ﹁ 斷 ﹂ 的 方 面 來 說 , 由 分

別 見 惑 所 起 的 是 見 道 所 斷 , 由 俱 生 思 惑 所 起 的 是 修 道 所 斷 , 非 見 思 二 惑 所 起 ,

而 通 於 無 漏 的 , 是 非 所 斷 。 第 二 是 約 ﹁ 學 ﹂ 的 方 面 來 說 , 三 受 通 於 有 學 、 無 學 、

非 有 學 無 學 。 若 是 斷 了 見 惑 , 就 是 有 學 位 , 若 是 思 惑 也 斷 了 , 就 是 無 學 位 , 若

是 二 惑 都 沒 有 斷 , 當 然 是 ﹁ 非 學 ﹂ 的 凡 夫 了 。

或 者 分 為 四 種 , 就 是 : 善 心 相 應 的 三 受 , 不 善 心 相 應 的 三 受 , 有 覆 無 記 相 應

的 三 受 , 無 覆 無 記 相 應 的 三 受 。 安 慧 認 為 : 三 受 可 以 各 分 為 上 述 四 種 , 因 為 在

五 識 中 有 俱 起 的 任 運 貪 、 癡 , 第 六 意 識 在 純 苦 趣 中 任 運 生 起 的 煩 惱 , 是 不 發 業

的 , 是 無 記 性 , 它 們 都 可 以 與 苦 根 相 應 。

Page 36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5 8

論 文 二 : 瑜 伽 論 說 : 若 任 運 生 一 切 煩 惱 , 皆 於 三 受 現 行 可 得 。 若 通 一 切 識

身 者 , 遍 與 一 切 根 相 應 。 不 通 一 切 識 身 者 , 意 地 一 切 根 相 應 。 雜 集

論 說 : 若 欲 界 繫 , 任 運 煩 惱 發 惡 行 者 , 亦 是 不 善 。 所 餘 皆 是 有 覆 無

記 。 故 知 三 受 各 容 有 四 。

講 解 : 無 記 通 於 苦 受 , 有 何 為 證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若 是 任 運 而 生 起 的 一 切 煩 惱 ︱ ︱

無 記 , 它 們 都 於 三 受 可 能 現 行 。 若 是 通 於 六 識 身 的 , 那 就 遍 六 識 身 , 都 與 苦 、

樂 、 捨 三 根 相 應 。 假 如 不 遍 通 五 識 身 , 那 就 只 有 第 六 意 識 與 苦 、 樂 、 捨 相 應 了 。

︽ 阿 毘 達 磨 雜 集 論 ︾ 說 : 如 果 欲 界 所 繫 的 煩 惱 , 假 定 是 任 運 煩 惱 能 發 惡 行

的 , 也 是 屬 於 不 善 所 攝 。 其 餘 不 發 惡 行 , 及 色 、 無 色 界 任 運 而 起 的 煩 惱 , 皆 是

有 覆 無 記 。 所 以 知 道 苦 、 樂 、 捨 三 受 , 容 許 分 為 善 、 不 善 、 有 覆 無 記 、 無 覆 無

記 四 種 性 別 。

論 文 三 : 或 總 分 五 : 謂 苦 、 樂 、 憂 、 喜 、 捨 。 三 中 苦 樂 各 分 二 者 , 逼 悅 身

心 , 相 各 異 故 。 由 無 分 別 , 有 分 別 故 。 尤 重 輕 微 有 差 別 故 。 不 苦 不

樂 不 分 二 者 。 非 逼 非 悅 相 無 異 故 。 無 分 別 故 , 平 等 轉 故 。

講 解 : 或 把 三 受 總 分 為 五 , 即 苦 受 、 樂 受 、 憂 受 、 喜 受 、 捨 受 。 三 受 中 的 苦 、 樂 二 受

Page 36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5 9

可 各 分 為 二 種 , 因 為 所 緣 外 境 有 逼 迫 身 心 和 適 悅 身 心 的 區 別 。 而 前 五 識 對 此 並

無 分 別 , 意 識 則 有 分 別 。 五 識 感 覺 粗 重 , 意 識 感 覺 輕 微 。 所 以 逼 、 悅 與 五 識 相

應 的 , 名 謂 苦 受 、 樂 受 ; 與 意 識 相 應 的 , 名 謂 憂 受 、 喜 受 。 為 什 麼 不 把 不 苦 不

樂 的 捨 受 , 也 分 為 二 呢 ? 因 為 捨 受 既 非 逼 迫 , 又 非 適 悅 , 無 論 在 前 五 識 或 意 識

裏 , 都 無 所 分 別 , 平 等 而 轉 , 所 以 不 必 再 分 。

論 文 四 : 諸 適 悅 受 , 五 識 相 應 恆 名 為 樂 , 意 識 相 應 若 在 欲 界 , 初 、 二 靜 慮

近 分 , 名 喜 , 但 悅 心 故 。 若 在 初 、 二 靜 慮 根 本 , 名 樂 名 喜 , 悅 身 心

故 。 若 在 第 三 靜 慮 近 分 根 本 , 名 樂 , 安 靜 尤 重 無 分 別 故 。 諸 逼 迫 受 ,

五 識 相 應 恆 名 為 苦 。

講 解 : 凡 是 適 悅 之 受 與 前 五 識 相 應 的 , 通 常 都 叫 做 樂 受 。 若 是 與 第 六 識 相 應 的 , 則 有

如 下 三 種 分 別 : 一 者 在 欲 界 , 及 初 、 二 禪 的 近 分 ︱ ︱ 未 到 定 中 , 名 叫 喜 受 。 因

為 它 只 是 悅 心 , 而 不 遍 悅 五 根 。 二 者 在 初 、 二 禪 的 根 本 定 中 , 那 不 但 名 叫 樂 受 ,

同 時 也 叫 喜 受 , 因 為 它 是 遍 悅 身 心 。 三 者 在 第 三 禪 , 無 論 是 近 分 或 是 根 本 定 中 ,

都 名 叫 樂 受 。 因 為 第 三 禪 定 的 安 靜 更 加 深 重 , 沒 有 近 分 和 根 本 的 分 別 。 與 前 五

識 相 應 的 諸 逼 迫 受 , 通 常 都 叫 做 苦 受 , 因 為 前 五 識 沒 有 計 度 分 別 , 所 以 不 叫 憂

Page 36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6 0

受 。 論 文 五 : 意 識 俱 者 , 有 義 : 唯 憂 , 逼 迫 心 故 , 諸 聖 教 說 : 意 地 慼 受 名 憂 根

故 。 瑜 伽 論 說 : 生 地 獄 中 諸 有 情 類 , 異 熟 無 間 有 異 熟 生 , 若 憂 相 續 。

又 說 : 地 獄 尋 、 伺 憂 俱 , 一 分 鬼 趣 , 傍 生 亦 爾 。 故 知 意 地 尤 重 慼 受 ,

尚 名 為 憂 , 況 餘 輕 者 ?

講 解 : 諸 逼 迫 受 , 若 與 前 五 識 相 應 的 , 通 常 都 叫 做 苦 受 。 但 若 與 意 識 相 應 , 則 有 兩 家

不 同 的 異 說 。 第 一 家 認 為 : 與 意 識 相 應 的 只 是 憂 , 以 其 逼 迫 心 的 緣 故 , 因 為 諸

聖 人 之 教 , 都 說 意 識 慼 受 稱 為 憂 根 。 ︽ 瑜 伽 論 ︾ 上 也 說 : 生 於 地 獄 中 的 有 情 ,

他 們 的 異 熟 報 果 從 無 有 間 斷 之 時 , 由 異 熟 所 生 的 前 六 識 , 前 五 識 所 受 的 逼 迫 是

苦 , 第 六 識 所 受 的 逼 迫 是 憂 , 如 是 苦 、 憂 相 續 而 沒 有 休 止 。

︽ 瑜 伽 論 ︾ 又 說 : 地 獄 裏 的 有 情 , 其 尋 、 伺 二 位 心 所 都 與 憂 相 應 。 一 部 分 鬼

趣 和 傍 生 趣 也 是 如 此 , 所 以 知 道 意 識 所 感 於 地 獄 的 最 重 逼 迫 , 不 稱 為 苦 而 稱 為

憂 。 地 獄 之 苦 尚 名 為 憂 , 何 況 其 餘 諸 趣 輕 微 的 逼 迫 , 自 然 也 是 憂 了 。

論 文 六 : 有 義 : 通 二 , 人 、 天 中 者 恆 名 為 憂 , 非 尤 重 故 。 傍 生 、 鬼 界 名 憂

名 苦 , 雜 受 純 受 有 輕 重 故 。 捺 落 迦 中 唯 名 為 苦 , 純 受 尤 重 無 分 別 故 。

Page 36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6 1

瑜 伽 論 說 : 若 任 運 生 一 切 煩 惱 , 皆 於 三 受 現 行 可 得 , 廣 說 如 前 。 又

說 : 俱 生 薩 迦 耶 見 , 唯 無 記 性 。 彼 邊 執 見 應 知 亦 爾 。 此 俱 苦 受 非 憂

根 攝 , 論 說 憂 根 非 無 記 故 。 又 , 瑜 伽 說 : 地 獄 諸 根 餘 三 現 行 定 不 成

就 , 純 苦 鬼 界 傍 生 亦 爾 。 餘 三 定 是 樂 、 喜 、 憂 根 , 以 彼 必 成 現 行 捨

故 。

講 解 : 第 二 家 護 法 論 師 認 為 : 意 識 被 逼 迫 時 , 通 於 憂 、 苦 二 受 。 在 人 道 和 天 道 中 , 通

常 都 稱 憂 受 , 因 為 這 不 是 重 逼 。 在 畜 生 道 和 餓 鬼 道 中 , 夾 雜 有 喜 樂 的 , 叫 做 憂

受 ; 如 果 純 是 逼 迫 而 沒 有 喜 樂 參 雜 在 內 , 那 就 叫 做 苦 受 了 。 因 為 雜 受 輕 , 純 受

重 , 所 以 才 有 憂 、 苦 的 分 別 。 在 捺 落 迦 受 罪 處 , 那 些 地 獄 裏 的 逼 迫 , 唯 名 為 苦 ,

不 名 為 憂 。 ︵ 註 : 捺 落 迦 : 梵 語 音 譯 , 亦 稱 那 落 迦 , 意 譯 不 樂 、 可 厭 、 苦 具 等 ;

意 謂 地 下 牢 獄 。 ︶ 同 為 在 極 嚴 重 的 逼 迫 裏 , 還 分 什 麼 苦 受 憂 受 呢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若 是 任 運 而 生 的 一 切 煩 惱 , 都 與 苦 、 樂 、 捨 三 受 相 應 , 慼

受 名 苦 , 不 稱 為 憂 , 已 如 前 說 。 又 說 : 第 七 識 與 生 俱 來 的 薩 迦 耶 見 ︵ 註 : 我 見 ︶ ,

以 及 執 常 執 斷 的 邊 見 , 都 是 有 覆 無 記 所 攝 , 這 二 見 相 應 的 苦 受 , 自 然 是 苦 根 ,

不 是 憂 根 所 攝 。 因 為 論 上 說 : 憂 根 不 是 無 記 , 而 是 染 性 。 ︽ 瑜 伽 論 ︾ 上 又 說 :

Page 36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6 2

地 獄 有 情 , 在 二 十 二 根 中 , 十 九 根 現 行 , ﹁ 餘 三 ﹂ 的 樂 根 、 喜 根 、 憂 根 只 有 種

子 , 不 能 生 起 現 行 。 因 為 地 獄 界 有 情 只 有 苦 受 , 純 苦 的 鬼 界 和 畜 生 界 也 是 如 此 。

所 以 不 起 現 行 的 三 根 , 就 是 樂 根 、 喜 根 、 憂 根 。 為 什 麼 呢 ? 因 為 七 、 八 二 識 相

續 不 斷 , 必 定 成 就 現 行 捨 受 。

論 文 七 : 豈 不 容 捨 , 彼 定 不 成 。 寧 知 彼 文 唯 說 容 受 , 應 不 說 彼 定 成 意 根 。

彼 六 容 識 有 時 無 故 。 不 應 彼 論 唯 說 容 受 , 通 說 意 根 無 異 因 故 。 又 若

彼 論 依 容 受 說 , 如 何 說 彼 定 成 八 根 ? 若 謂 五 識 不 相 續 故 , 定 說 憂 根

為 第 八 者 , 死 生 悶 絕 寧 有 憂 根 ? 有 執 苦 根 為 第 八 者 , 亦 同 此 破 。 設

執 一 形 為 第 八 者 , 理 亦 不 然 , 形 不 定 故 , 彼 惡 業 招 容 無 形 故 。 彼 因

惡 業 , 令 五 根 門 恆 受 苦 故 , 定 成 眼 等 , 必 有 一 形 , 於 彼 何 用 ? 非 於

無 間 大 地 獄 中 , 可 有 希 求 淫 欲 事 故 。 由 斯 第 八 定 是 捨 根 , 第 七 、 八

識 捨 相 應 故 。 如 極 樂 地 意 悅 名 樂 無 有 喜 根 , 故 極 苦 處 , 意 迫 名 苦 無

有 憂 根 , 故 餘 三 言 定 憂 、 喜 、 樂 。 餘 處 說 彼 有 等 流 樂 , 應 知 彼 依 隨

轉 理 說 。 或 彼 通 說 餘 雜 受 處 , 無 異 熟 樂 名 純 苦 故 。

講 解 : 前 面 兩 家 諍 論 的 重 點 , 在 ︽ 瑜 伽 論 ︾ 上 說 : ﹁ 地 獄 定 成 八 根 , 餘 三 定 不 成 就 ﹂

Page 36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6 3

這 句 話 。 第 一 家 主 張 地 獄 定 成 八 根 , 第 七 根 是 意 根 , 第 八 根 是 憂 根 , 餘 三 是 樂

根 、 喜 根 、 捨 根 ; 而 第 二 家 護 法 主 張 , 第 七 根 是 苦 根 , 第 八 根 是 捨 根 , 餘 三 是

樂 根 、 喜 根 、 憂 根 。 捨 根 在 ﹁ 定 成 八 根 ﹂ 之 列 。

這 時 第 一 家 詰 難 曰 : 地 獄 有 情 完 全 是 不 可 意 境 , 那 裏 容 有 捨 受 呢 ? 並 且 論 上

說 , ﹁ 餘 三 ﹂ 不 成 就 , 你 怎 知 道 不 是 捨 受 不 成 就 , 而 是 樂 、 喜 、 憂 三 受 不 成 就

呢 ? 所 以 第 一 家 要 在 餘 三 中 去 掉 捨 受 , 加 上 憂 受 。

護 法 論 師 回 答 : 你 怎 麼 知 道 ﹁ 餘 三 定 不 成 就 ﹂ 就 是 捨 受 呢 ? 如 果 是 捨 受 的

話 , 就 應 當 不 說 定 成 意 根 啊 。 因 為 意 根 的 建 立 , 一 則 與 捨 受 相 應 , 二 則 能 生 意

識 。 現 在 捨 受 既 不 成 就 , 六 轉 識 又 有 時 間 斷 。 可 見 意 根 不 能 成 就 , 意 根 既 不 能

成 就 , 那 第 七 識 還 是 苦 根 。 第 七 識 既 是 苦 根 , 那 第 八 識 當 然 是 捨 根 而 不 是 憂 根

了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餘 三 不 成 就 ﹂ , 其 中 不 成 就 說 的 就 是 捨 受 。 如 果 認 為 因

為 五 識 不 相 續 , 所 以 一 定 要 說 憂 根 為 第 八 根 。 在 死 生 悶 絕 時 怎 麼 會 有 憂 根 呢 ?

有 一 種 人 執 苦 根 為 第 八 根 , 此 不 應 理 , 亦 同 此 破 。 倘 若 執 於 男 女 二 形 的 淫 根 ,

成 就 一 形 為 第 八 根 者 , 理 亦 不 然 , 因 為 形 是 不 一 定 的 , 由 惡 業 招 感 的 地 獄 罪 報 ,

也 可 能 是 無 形 的 。 地 獄 眾 生 既 由 惡 業 之 故 , 使 五 根 不 斷 受 苦 , 才 成 就 了 眼 等 五

Page 36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6 4

根 , 試 問 他 要 男 根 何 用 ? 總 不 能 說 在 無 間 大 地 獄 中 , 還 希 望 做 出 淫 欲 的 行 為 。

基 於 以 上 理 由 , 那 第 八 決 定 是 捨 根 了 。 因 為 恆 轉 的 第 七 、 八 二 識 , 是 與 捨 受 相

應 的 。 例 如 第 三 禪 定 的 極 樂 地 , 只 有 意 識 所 感 的 適 悅 名 叫 樂 受 , 而 沒 有 喜 根 。

所 以 地 獄 的 極 苦 處 , 也 只 有 意 識 所 感 的 逼 迫 名 叫 苦 受 , 而 沒 有 憂 根 。 因 此 , 那

所 謂 ﹁ 餘 三 不 成 就 ﹂ , 決 定 是 憂 、 喜 、 樂 三 受 , 而 不 是 捨 受 。

那 麼 , 何 以 ︽ 攝 論 ︾ 上 說 : 苦 處 也 有 等 流 之 樂 呢 ? 須 知 這 是 隨 順 小 乘 轉 說 ,

或 者 是 通 說 其 餘 的 鬼 、 畜 二 趣 , 他 們 雖 在 受 苦 , 間 或 也 有 少 分 等 流 樂 受 。 所 以

叫 做 其 餘 的 雜 受 處 。 在 無 間 地 獄 裏 毫 無 異 熟 樂 之 可 言 , 全 是 純 苦 之 受 。

論 文 八 : 然 諸 聖 教 , 意 地 慼 受 名 憂 根 者 , 依 多 分 說 , 或 隨 轉 門 , 無 相 違 過 。

瑜 伽 論 說 : 生 地 獄 中 諸 有 情 類 , 異 熟 無 間 有 異 熟 生 苦 憂 相 續 。 又 說 ,

地 獄 尋 、 伺 、 憂 俱 , 一 分 鬼 趣 , 傍 生 亦 爾 者 , 亦 依 隨 轉 門 。 又 彼 苦

根 意 識 俱 者 , 是 餘 憂 類 , 假 說 為 憂 。 或 彼 苦 根 損 身 心 故 , 雖 苦 根 攝 ,

而 亦 名 憂 。 如 近 分 喜 , 益 身 心 故 , 雖 是 喜 根 而 亦 名 樂 。 顯 揚 論 等 具

顯 此 義 。 然 未 至 地 定 無 樂 根 , 彼 說 唯 有 十 一 根 故 。 由 此 應 知 意 地 慼

受 , 純 受 苦 處 亦 苦 根 攝 。 此 等 聖 教 差 別 多 門 。 恐 文 增 廣 故 不 繁 述 。

Page 36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6 5

講 解 : 然 而 有 經 論 上 說 : 與 意 識 相 應 的 慼 受 叫 做 憂 根 。 但 那 不 是 單 約 地 獄 來 論 , 而 是

依 人 、 天 趣 的 全 部 , 和 鬼 、 畜 趣 的 一 部 分 而 說 的 , 或 者 是 隨 順 小 乘 有 部 而 說 的 ,

這 和 ︽ 瑜 伽 論 ︾ 並 不 矛 盾 。 ︽ 瑜 珈 論 ︾ 上 說 : ﹁ 生 在 地 獄 裏 的 有 情 , 他 們 的 異

熟 識 沒 有 間 斷 ; 有 異 熟 所 生 的 前 六 識 , 五 識 所 受 的 是 苦 ; 意 識 所 受 的 是 憂 , 就

這 樣 苦 、 憂 相 續 。 ﹂ 又 說 : ﹁ 地 獄 有 情 , 他 們 與 意 識 相 應 的 尋 、 伺 二 法 , 也 與

憂 根 相 應 。 ﹂ 不 但 地 獄 , 就 是 一 部 分 鬼 趣 和 畜 生 也 是 這 樣 , 這 也 是 隨 轉 小 乘 有

部 教 理 所 說 的 方 便 法 門 。 再 者 , 地 獄 苦 根 與 意 識 相 應 的 , 也 同 其 餘 人 、 天 等 雜

受 處 的 憂 根 相 似 , 雖 亦 假 說 為 憂 , 寶 際 上 並 不 是 真 正 的 憂 受 , 而 是 假 說 為 憂 。

地 獄 苦 根 能 損 害 有 情 身 心 , 雖 屬 苦 根 所 攝 , 但 也 可 稱 為 憂 受 。 就 像 在 初 、 二 禪

天 未 到 根 本 定 的 近 分 定 時 , 身 心 感 到 喜 悅 的 順 益 , 雖 是 喜 根 , 也 可 稱 為 樂 受 。

在 ︽ 顯 揚 論 ︾ 等 都 有 所 顯 示 此 義 。 由 此 應 知 , 意 地 慼 楚 之 受 , 在 純 粹 受 苦 的 處

所 也 屬 於 苦 根 。 像 這 樣 的 聖 人 教 誨 , 差 別 是 多 方 面 的 , 如 三 受 、 五 受 、 有 報 、

無 報 、 界 地 繫 、 何 地 斷 等 , 涉 及 廣 泛 , 不 再 細 述 。

論 文 九 : 有 義 , 六 識 三 受 不 俱 , 皆 外 門 轉 , 互 相 違 故 。 五 俱 意 識 同 五 所 緣 ,

五 三 受 俱 , 意 亦 應 爾 , 便 違 正 理 , 故 必 不 俱 。 瑜 伽 等 說 : 藏 識 一 時

Page 36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6 6

與 轉 識 相 應 , 三 受 俱 起 者 , 彼 依 多 念 , 如 說 一 心 非 一 生 滅 , 無 相 違

過 。 講 解 : 這 是 兩 家 在 六 識 與 三 受 俱 不 俱 起 上 所 起 的 諍 論 。 第 一 家 說 : 六 識 與 三 受 是 不 能

俱 起 的 。 因 為 六 識 都 是 向 外 緣 境 , 而 三 受 則 是 互 相 違 背 的 。 因 為 五 俱 意 識 與 五

識 俱 緣 現 境 時 , 五 識 與 三 受 相 應 , 當 然 也 與 意 識 相 應 。 這 樣 一 念 有 苦 、 樂 、 捨

三 受 , 便 與 六 識 同 緣 的 正 理 相 違 背 。 所 以 六 識 與 三 受 必 不 俱 轉 。 雖 然 ︽ 瑜 伽 ︾ 、

︽ 顯 揚 ︾ 等 論 上 說 : 第 八 藏 識 一 時 與 前 六 識 相 應 , 三 受 俱 起 , 但 那 是 依 多 念 而

言 , 並 不 是 一 念 俱 起 三 受 。 如 說 一 心 , 並 不 表 示 一 念 生 滅 , 所 以 沒 有 三 受 相 違

的 過 失 。

論 文 十 : 有 義 : 六 識 三 受 容 俱 , 順 、 違 、 中 境 , 容 俱 受 故 。 意 不 定 與 五 受

同 故 。 於 偏 注 境 起 一 受 故 , 無 偏 注 者 便 起 捨 故 。 由 斯 六 識 三 受 容 俱 。

得 自 在 位 唯 樂 、 喜 、 捨 , 諸 佛 已 斷 憂 苦 事 故 。

講 解 : 第 二 家 護 法 認 為 : 六 識 與 三 受 是 可 以 俱 起 的 , 它 可 以 接 受 順 境 、 違 境 、 順 違 俱

非 的 中 庸 境 。 但 意 識 不 一 定 與 五 識 的 三 受 相 同 。 當 意 識 與 五 識 同 緣 五 境 時 , 那

意 識 若 專 注 於 順 境 , 便 生 起 樂 受 ; 若 專 注 於 違 境 , 便 生 起 苦 受 , 若 無 偏 重 的 順 、

Page 36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6 7

違 之 境 可 資 專 注 , 那 便 生 起 捨 受 。 所 以 六 識 可 以 與 三 受 相 應 俱 起 。 以 上 是 指 未

得 自 在 的 有 漏 位 而 言 , 若 得 自 在 位 後 , 那 就 只 有 樂 受 、 喜 受 、 捨 受 相 應 , 因 為

諸 佛 已 經 斷 了 憂 、 苦 之 因 。 第 六 章 心 所 相 應 門 . 詳 釋 六 位 心 所

第 一 節 遍 行 . 別 境 心 所

論 文 一 : 前 所 略 標 六 位 心 所 , 今 應 廣 顯 彼 差 別 相 。 且 初 二 位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初 遍 行 觸 等 , 次 別 境 謂 欲 , 勝 解 念 定 慧 , 所 緣 事 不 同 。

講 解 : 這 是 次 舉 六 頌 的 第 二 頌 。 前 面 已 經 略 把 六 位 心 所 標 明 , 現 在 再 詳 細 解 釋 六 位 心

所 的 差 別 。 問 曰 : 這 六 位 心 所 的 前 二 位 , 他 們 的 義 相 是 怎 麼 樣 呢 ? 頌 文 答 曰 :

﹁ 初 遍 行 觸 等 , 次 別 境 謂 欲 , 勝 解 念 定 慧 , 所 緣 事 不 同 。 ﹂

論 文 二 : 論 曰 : 六 位 中 初 遍 行 心 所 即 觸 等 五 , 如 前 廣 說 。 此 遍 行 相 云 何 應

知 ? 由 教 及 理 為 定 量 故 。 此 中 教 者 , 如 契 經 言 : 眼 、 色 為 緣 生 於 眼

識 , 三 和 合 觸 , 與 觸 俱 生 有 受 、 想 、 思 。 乃 至 廣 說 , 由 斯 觸 等 四 是

遍 行 。 又 契 經 說 : 若 根 不 壞 , 境 界 現 前 , 作 意 正 起 , 方 能 生 識 。 餘

Page 37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6 8

經 復 言 : 若 復 於 此 作 意 , 即 於 此 了 別 , 若 於 此 了 別 , 即 於 此 作 意 。

是 故 此 二 恆 共 和 合 。 乃 至 廣 說 , 由 此 作 意 亦 是 遍 行 。 此 等 聖 教 誠 證

不 一 。

講 解 : 頌 文 第 一 句 ﹁ 初 遍 行 觸 等 ﹂ , 是 說 六 位 中 的 遍 行 心 所 有 五 , 就 是 觸 、 作 意 、 受 、

想 、 思 。 這 五 個 遍 行 心 所 , 在 前 面 解 釋 初 能 變 中 已 經 說 過 。 然 而 這 五 個 遍 行 的

義 相 是 什 麼 呢 ? 我 們 由 聖 教 和 正 理 來 做 認 定 的 標 準 。 聖 教 的 經 上 說 : ﹁ 以 眼 根

為 增 上 緣 , 色 境 為 所 緣 緣 , 便 能 生 起 眼 識 。 根 、 境 、 識 三 法 和 合 便 能 生 觸 。 與

觸 同 時 生 起 的 有 受 、 想 、 思 。 乃 至 廣 泛 的 說 , 以 法 為 緣 而 生 意 識 。 所 以 知 道 這

觸 、 受 、 想 、 思 四 法 是 遍 行 心 所 。 ︽ 象 跡 喻 經 ︾ 上 說 : 倘 若 眼 根 沒 有 壞 , 又 有

境 界 現 前 , 而 且 作 意 生 起 , 然 後 才 能 生 識 。 ︽ 起 盡 經 ︾ 上 說 : 在 這 個 境 上 生 起

作 意 , 就 在 這 個 境 生 起 了 別 ; 在 這 個 境 生 起 了 別 , 也 就 在 這 個 境 上 生 起 作 意 。

因 此 , 這 作 意 與 了 別 二 法 時 常 和 合 一 處 。 由 此 可 知 作 意 心 所 也 是 遍 行 心 所 法 之

一 。 像 這 樣 的 聖 教 很 多 , 不 止 一 經 。

論 文 三 : 理 謂 識 起 必 有 三 和 , 彼 定 生 觸 , 必 由 觸 有 。 若 無 觸 者 , 心 、 心 所

法 應 不 和 合 觸 一 境 故 。 作 意 引 心 令 趣 自 境 , 此 若 無 者 , 心 應 無 故 。

Page 37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6 9

受 能 領 納 順 、 違 、 中 境 , 令 心 等 起 歡 、 慼 、 捨 相 , 無 心 起 時 , 無 隨

一 故 。 想 能 安 立 自 境 分 齊 , 若 心 起 時 無 此 想 者 , 應 不 能 取 境 分 齊 相 。

思 令 心 取 正 因 等 相 , 造 作 善 等 , 無 心 起 位 無 此 隨 一 , 故 必 有 思 。 由

此 證 知 觸 等 五 法 心 起 必 有 , 故 是 遍 行 。 餘 非 遍 行 , 義 至 當 說 。

講 解 : 前 面 是 引 教 為 證 , 現 在 是 從 理 論 上 說 。 諸 識 生 起 , 必 定 依 根 緣 境 , 根 、 境 、 識

三 法 和 合 , 必 定 生 觸 。 反 之 三 法 和 合 , 也 必 定 因 觸 而 有 。 倘 若 沒 有 觸 , 心 、 心

所 法 就 不 能 和 合 起 來 共 觸 一 境 , 所 以 肯 定 觸 是 遍 行 心 所 。

作 意 心 所 的 功 能 , 是 引 導 心 王 使 他 趣 向 於 自 心 所 緣 的 外 境 。 作 意 若 無 , 心 王

就 不 能 生 起 。 受 能 領 納 適 意 的 順 境 、 不 適 意 的 違 境 、 順 違 俱 非 的 中 庸 境 , 使 心

隨 境 生 起 樂 、 苦 、 捨 相 , 這 三 相 就 叫 做 ﹁ 三 受 ﹂ 。 想 的 功 能 , 是 在 自 心 所 取 的

境 上 , 安 立 了 或 青 、 或 黃 , 或 多 、 或 少 , 或 大 、 小 等 差 別 相 。 當 心 生 起 時 , 假

使 沒 有 想 心 所 , 就 不 能 取 境 界 的 分 別 相 。 還 有 思 心 所 , 他 能 令 心 取 正 、 邪 等 業

因 , 來 造 作 善 、 惡 、 無 記 等 業 。 在 沒 有 心 識 生 起 時 , 就 沒 有 這 個 思 心 所 隨 之 而

起 。 但 有 心 識 生 起 , 必 有 此 思 。 由 於 以 上 道 理 的 證 明 , 我 們 知 道 這 遍 行 五 心 所 ,

心 起 必 有 , 故 稱 遍 行 。 餘 非 遍 行 , 下 文 當 說 。

Page 37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7 0

論 文 四 : 次 別 境 者 , 謂 欲 至 慧 , 所 緣 境 事 多 分 不 同 , 故 六 位 中 次 初 說 故 。

云 所 為 欲 , 於 所 樂 境 希 望 為 性 , 勤 依 為 業 。 有 義 : 所 樂 謂 可 欣 境 ,

於 可 欣 事 欲 見 、 聞 等 有 希 望 故 。 於 所 厭 事 希 彼 不 合 , 望 彼 別 離 , 豈

非 有 欲 ? 此 但 求 彼 不 合 離 時 , 可 欣 自 體 , 非 可 厭 事 , 故 於 可 厭 及 中

容 境 一 向 無 欲 。 緣 可 欣 事 若 不 希 望 , 亦 無 欲 起 。

講 解 : 其 次 講 頌 文 的 後 三 句 : ﹁ 次 別 境 謂 欲 , 勝 解 念 定 慧 , 所 緣 事 不 同 。 ﹂ 什 麼 叫 做

﹁ 欲 ﹂ 呢 ? 就 是 對 於 所 樂 的 境 界 生 起 希 望 , 這 是 其 體 性 ; 辛 勤 的 追 求 , 就 是 其

業 用 。 於 此 , 有 三 家 不 同 的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所 樂 的 定 義 , 就 是 可 欣 的 境 界 。

對 於 可 欣 的 境 界 , 有 欲 見 、 欲 聞 、 欲 覺 、 欲 知 的 希 望 , 這 就 是 欲 。 有 問 曰 : 對

於 討 厭 的 事 未 遇 合 的 , 希 望 不 要 遇 合 ; 既 遇 合 的 , 希 望 早 點 離 開 , 這 豈 不 也 是

欲 嗎 ? 論 主 答 曰 : 這 不 過 是 希 望 不 合 , 人 們 只 追 求 可 欣 的 外 境 , 並 不 追 求 可 厭

的 外 境 。 因 為 對 於 可 厭 境 和 中 庸 境 , 不 生 希 望 , 也 沒 有 欲 心 生 起 。

論 文 五 : 有 義 : 所 樂 , 謂 所 求 境 , 於 可 欣 厭 求 合 離 等 有 希 望 故 。 於 中 庸 境

一 向 無 欲 , 緣 欣 厭 事 若 不 希 求 亦 無 欲 起 。 有 義 : 所 樂 謂 欲 觀 境 , 於

一 切 事 欲 觀 察 者 , 有 希 望 故 。 若 不 欲 觀 , 隨 因 境 勢 任 運 緣 者 , 即 全

Page 37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7 1

無 欲 , 由 斯 理 趣 , 欲 非 遍 行 。 有 說 , 要 由 希 望 境 力 , 諸 心 、 心 所 方

取 所 緣 , 故 經 說 欲 為 諸 法 本 。 講 解 : 第 二 家 的 解 釋 是 : 所 樂 者 就 是 所 求 境 , 對 於 可 欣 的 事 未 合 求 合 , 既 合 求 不 離 ;

對 於 可 厭 的 事 , 未 合 求 不 合 , 既 合 求 離 。 因 為 有 此 希 望 , 所 以 才 叫 做 欲 。 對 於

中 庸 境 一 向 無 欲 。 對 於 所 緣 可 欣 、 可 厭 之 境 , 若 無 合 、 離 的 希 求 , 也 不 會 有 欲

心 所 生 起 。

第 三 家 則 說 : 所 樂 就 是 欲 觀 境 , 對 一 切 想 觀 察 的 事 物 就 有 希 望 , 這 個 觀 察 的

希 望 就 是 欲 。 如 果 你 不 想 觀 察 , 只 是 隨 著 境 界 的 力 任 運 而 緣 , 那 就 不 管 他 是 好

是 壞 , 都 不 會 有 欲 心 所 生 起 。 由 於 這 個 道 理 , 所 以 欲 心 所 但 屬 別 境 , 而 不 屬 遍

行 。 小 乘 有 部 說 : 因 為 有 希 望 緣 取 外 境 之 力 , 那 一 切 心 、 心 所 才 能 取 境 , 所 以

經 上 說 欲 是 一 切 法 的 根 本 。

論 文 六 : 彼 說 不 然 , 心 等 取 境 由 作 意 故 , 諸 聖 教 說 : 作 意 現 前 能 生 識 故 ,

曾 無 處 說 , 由 欲 能 生 心 、 心 所 故 。 如 說 諸 法 愛 為 根 本 , 豈 心 、 心 所

皆 由 愛 生 ? 故 說 欲 為 諸 法 本 者 , 說 欲 所 起 一 切 事 業 , 或 說 善 欲 能 發

正 勤 , 由 彼 助 成 一 切 善 事 , 故 論 說 此 勤 依 為 業 。

Page 37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7 2

講 解 : 論 主 答 曰 : 這 種 說 法 不 對 , 心 、 心 所 之 緣 取 外 境 是 由 於 作 意 , 並 不 是 欲 。 很 多

的 經 論 上 說 : 作 意 現 前 能 夠 生 識 , 沒 有 一 處 說 由 欲 而 生 起 心 、 心 所 法 。 例 如 有

說 諸 法 以 愛 為 本 , 難 道 說 心 、 心 所 都 是 由 愛 而 起 嗎 ? 以 此 例 知 , 所 謂 ﹁ 欲 為 諸

法 根 本 ﹂ 的 話 , 那 是 說 , 由 欲 所 起 的 一 切 行 為 , 都 是 以 欲 為 根 本 的 。 或 說 善 法

的 欲 , 能 發 正 勤 , 復 由 正 勤 來 助 成 欲 的 一 切 善 事 。 所 以 ︽ 顯 揚 聖 教 論 ︾ 上 說 :

欲 是 生 起 正 勤 的 動 力 。

論 文 七 : 云 何 勝 解 ? 於 決 定 境 印 持 為 性 , 不 可 引 轉 為 業 。 謂 邪 正 等 教 理 證

力 , 於 所 取 境 審 決 印 持 , 由 此 異 緣 不 能 引 轉 。 故 猶 豫 境 勝 解 全 無 ,

非 審 決 心 亦 無 勝 解 , 由 斯 勝 解 非 遍 行 攝 。 有 說 : 心 等 取 自 境 時 無 拘

礙 故 , 皆 有 勝 解 。 彼 說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能 不 礙 者 即 諸 法 故 , 所 不

礙 者 即 心 等 故 。 勝 發 起 者 根 作 意 故 , 若 由 此 故 彼 勝 發 起 , 此 應 復 待

餘 , 便 有 無 窮 失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勝 解 呢 ? 就 是 對 於 外 境 的 判 斷 , 一 經 決 定 , 即 不 可 引 轉 。 意 思 是 說 :

對 於 邪 教 、 邪 理 , 或 正 教 、 正 理 , 經 過 深 思 熟 慮 決 定 以 後 , 縱 然 再 遇 異 緣 , 也

不 能 使 他 改 變 既 定 的 決 心 。 因 此 , 猶 豫 不 決 的 境 界 沒 有 勝 解 , 不 是 審 決 之 心 也

Page 37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7 3

沒 有 勝 解 。 由 此 可 見 , 勝 解 心 所 但 屬 別 境 , 而 不 是 遍 行 。

說 一 切 有 部 認 為 : 只 要 心 、 心 所 緣 取 自 心 所 緣 的 外 境 時 , 沒 有 東 西 從 中 阻 礙 ,

都 有 勝 解 , 何 待 審 決 印 持 ? 論 主 反 駁 說 : 這 種 說 法 不 合 理 , 因 為 能 不 阻 礙 的 ,

是 所 緣 的 一 切 法 , 不 是 勝 解 ; 所 不 阻 礙 的 , 是 心 、 心 所 法 本 身 , 也 不 是 勝 解 。

怎 麼 以 不 礙 為 勝 解 呢 ? 若 說 不 礙 的 心 、 心 所 , 由 勝 解 的 增 上 勝 緣 所 發 起 , 那 也

不 對 , 那 是 根 和 作 意 二 法 , 與 勝 解 無 關 。 若 說 勝 解 的 增 上 之 力 , 根 和 作 意 才 能

發 起 , 那 這 勝 解 也 應 當 更 待 餘 法 來 做 他 的 增 上 緣 , 這 樣 的 緣 復 待 緣 , 豈 非 有 無

窮 的 過 失 嗎 ?

論 文 八 : 云 何 為 念 , 於 曾 習 境 令 心 明 記 不 忘 為 性 , 定 依 為 業 。 謂 數 憶 持 曾

所 受 境 令 不 忘 失 , 能 引 定 故 。 於 曾 未 受 體 類 境 中 全 不 起 念 。 設 曾 所

受 不 能 明 記 念 亦 不 生 。 故 念 必 非 遍 行 所 攝 。 有 說 : 心 起 , 必 與 念 俱 ,

能 為 後 時 憶 念 因 故 。 彼 說 非 理 , 勿 於 後 時 , 有 癡 、 信 等 。 前 亦 有 故 。

前 心 、 心 所 或 想 勢 力 , 足 為 後 時 憶 念 因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念 ? 對 於 曾 經 熏 習 過 的 境 界 , 令 心 明 白 記 憶 而 不 忘 失 , 是 禪 定 所 依 的

基 礎 。 意 思 就 是 說 , 數 數 憶 持 , 不 斷 專 注 於 曾 經 領 受 過 的 境 界 , 令 心 不 忘 , 能

Page 37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7 4

引 生 定 。 例 如 專 念 曾 經 聞 受 的 正 法 , 能 令 一 心 不 亂 , 便 是 引 定 。 對 於 未 曾 經 受

的 事 物 不 會 起 任 何 憶 念 。 對 於 曾 經 聞 受 之 境 而 不 能 明 記 不 忘 , 則 ﹁ 念 ﹂ 也 不 會

生 起 。 所 以 念 心 所 但 屬 別 境 , 而 不 屬 於 遍 行 。

說 一 切 有 部 認 為 : ﹁ 凡 是 心 生 起 的 時 候 , 必 定 與 念 心 所 同 起 , 能 做 為 後 來 憶

念 的 原 因 。 ﹂ 論 主 駁 曰 : 這 樣 說 法 不 合 理 , 不 可 說 後 面 有 癡 、 信 等 , 從 前 也 有 ,

就 是 遍 行 , 如 果 這 樣 說 , 那 癡 但 屬 染 ; 信 但 屬 善 , 他 如 何 能 是 遍 行 ? 再 者 , 前

心 、 心 所 取 境 熏 習 的 功 能 , 或 憑 想 像 明 記 的 勢 力 , 已 經 足 夠 為 後 時 憶 念 之 因 ,

就 不 需 要 前 念 了 。

論 文 九 : 云 何 為 定 ? 於 所 觀 境 令 心 專 注 , 不 散 為 性 , 智 依 為 業 。 謂 觀 得 、

失 、 俱 非 境 中 , 由 定 令 心 專 注 不 散 , 依 斯 便 有 決 擇 智 生 。 心 專 注 言

顯 所 欲 住 即 便 能 住 , 非 唯 一 境 。 不 爾 , 見 道 歷 觀 諸 諦 , 前 後 境 別 應

無 等 持 。 若 不 繫 心 , 專 注 於 境 , 便 無 定 起 , 故 非 遍 行 。 有 說 : 爾 時

亦 有 定 起 , 但 相 微 隱 , 應 說 誠 言 。 若 定 能 令 心 等 和 合 , 同 趣 一 境 ,

故 是 遍 行 。 理 亦 不 然 , 是 觸 用 故 。 若 謂 此 定 令 剎 那 頃 心 不 易 緣 , 故

遍 行 攝 。 亦 不 應 理 , 一 剎 那 心 , 自 於 所 緣 無 易 義 故 。 若 言 由 定 心 取

Page 37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7 5

所 緣 故 遍 行 攝 , 彼 亦 非 理 , 作 意 令 心 取 所 緣 故 。 有 說 : 此 定 體 即 是

心 。 經 說 為 心 學 , 心 一 境 性 故 。 彼 非 誠 證 , 依 定 攝 心 , 令 心 一 境 ,

說 彼 言 故 。 根 、 力 、 覺 支 、 道 支 等 攝 。 如 念 、 慧 等 非 即 心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定 呢 ? 在 所 觀 的 外 境 上 , 令 心 專 注 而 不 散 亂 , 智 慧 依 此 而 生 。 也 就 是

說 , 在 觀 察 或 得 、 或 失 , 或 得 失 俱 非 的 境 中 , 由 此 定 令 心 專 注 而 不 散 亂 。 依 此

便 有 決 擇 的 無 漏 智 慧 生 起 。 所 謂 ﹁ 心 專 注 ﹂ 的 話 , 是 顯 示 心 所 欲 住 於 此 , 便 能

安 住 , 並 不 是 前 後 唯 緣 一 境 。 否 則 , 見 道 位 中 以 十 六 心 觀 各 個 真 理 時 , 前 後 之

境 就 有 區 別 , 就 不 會 有 平 等 持 心 的 三 昧 定 了 。 若 以 散 心 別 緣 , 而 不 繫 心 專 注 於

轉 深 境 位 , 便 不 會 有 禪 定 生 起 。 所 以 定 心 所 但 屬 別 境 , 而 不 是 遍 行 。

正 理 師 認 為 : 心 不 專 注 時 也 有 定 生 起 , 不 過 他 的 行 相 微 隱 難 知 。 諭 主 破 他 說 :

解 釋 法 義 應 說 誠 實 語 , 如 果 說 定 能 使 心 、 心 所 和 合 同 緣 一 境 , 所 以 也 是 遍 行 ,

這 理 由 不 對 , 和 合 是 觸 的 作 用 , 與 定 無 關 。 若 說 此 定 能 令 一 剎 那 頃 的 心 住 於 一

境 , 不 改 易 所 緣 , 就 是 遍 行 所 攝 , 也 不 合 理 , 因 為 一 剎 那 的 心 自 能 對 於 所 緣 的

境 沒 有 改 易 , 也 不 必 有 定 。 如 果 說 由 定 才 能 令 心 取 境 , 所 以 他 是 遍 行 所 攝 , 也

不 合 理 , 因 為 令 心 取 境 的 是 作 意 的 功 能 , 不 是 定 的 作 用 。

Page 37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7 6

又 有 經 量 部 師 說 : 這 個 定 的 自 體 就 是 心 , 不 是 另 外 有 體 。 因 為 經 上 說 三 學 中

定 是 心 學 , 令 心 一 境 為 性 。 論 主 破 斥 說 : 心 學 是 說 定 依 攝 於 心 , 使 心 專 注 一 境 ,

所 以 稱 為 心 。 並 不 是 其 體 就 是 心 。 定 是 五 根 中 的 定 根 , 五 力 中 的 定 力 , 七 覺 支

中 的 定 覺 支 , 八 聖 道 中 的 正 定 分 所 攝 , 就 像 別 境 中 的 念 、 慧 等 心 所 一 樣 , 各 有

各 體 , 並 非 定 就 是 心 。

論 文 十 : 云 何 為 慧 ? 於 所 觀 境 簡 擇 為 性 , 斷 疑 為 業 。 謂 觀 得 、 失 、 俱 非 境

中 , 由 慧 推 求 得 決 定 故 。 於 非 觀 境 愚 昧 心 中 無 簡 擇 故 , 非 遍 行 攝 。

有 說 : 爾 時 亦 有 慧 起 , 但 相 微 隱 。 天 愛 寧 知 ? 對 法 說 為 大 地 法 故 。

諸 部 對 法 , 展 轉 相 違 , 汝 等 如 何 執 為 定 量 。 唯 觸 等 五 經 說 遍 行 , 說

十 非 經 , 不 應 固 執 。 然 欲 等 五 非 觸 等 故 , 定 非 遍 行 , 如 信 、 貪 等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慧 呢 ? 在 所 觀 察 的 境 上 , 簡 別 決 擇 為 性 ; 斷 絕 疑 惑 為 業 。 對 於 所 經 受

或 得 、 或 失 , 或 得 失 俱 非 的 塵 境 中 , 由 慧 推 求 , 而 得 決 定 無 疑 。 在 非 所 觀 境 、

及 愚 昧 心 中 , 就 沒 有 簡 擇 的 智 慧 。 所 以 慧 心 所 但 屬 別 境 , 不 是 遍 行 所 攝 。

有 部 師 說 : 在 非 所 觀 境 及 愚 昧 心 中 也 有 慧 起 , 不 過 他 的 行 相 微 細 隱 伏 , 如 微

細 物 為 大 器 盛 受 , 不 易 顯 知 。 不 過 對 法 論 上 說 : 慧 心 所 為 十 大 地 法 之 一 , 而 小

Page 37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7 7

乘 的 大 地 法 即 相 當 於 大 乘 的 遍 行 。( 註 : 大 地 法 : 俱 舍 論 頌 云 : 受 想 思 觸 欲 ,

慧 念 與 作 意 , 勝 解 三 摩 地 , 遍 於 一 切 心 。 此 十 皆 名 大 地 法 ︶

論 主 破 曰 : 小 乘 諸 部 對 法 , 如 發 智 論 、 六 足 論 等 , 展 轉 差 別 相 違 , 你 們 如 何

拿 它 作 為 定 量 ? 只 有 觸 、 作 意 、 受 、 想 、 思 五 法 , 經 上 說 是 遍 行 ; 至 於 有 十 個

遍 行 的 話 , 那 不 是 經 上 所 說 。 這 欲 、 勝 解 、 念 、 定 、 慧 五 法 , 與 觸 等 不 同 , 別

境 所 攝 , 一 定 不 是 遍 行 , 例 如 善 法 的 信 等 , 煩 惱 法 的 貪 等 , 屬 性 不 同 。

論 文 十 一 : 有 義 : 此 五 定 互 相 資 。 隨 一 起 時 必 有 餘 四 。 有 義 : 不 定 。 瑜 伽

說 : 此 四 一 切 中 無 後 二 故 。 又 說 : 此 五 緣 四 境 生 , 所 緣 能 緣 非 定 俱

故 。 應 說 : 此 五 或 時 起 一 , 謂 於 所 樂 唯 起 希 望 , 或 於 決 定 唯 起 印 解 ,

或 於 曾 習 唯 起 憶 念 , 或 於 所 觀 唯 起 專 注 。 謂 愚 昧 類 為 止 散 心 , 雖 專

注 所 緣 , 而 不 能 簡 擇 。 世 共 知 彼 有 定 無 慧 。

講 解 : 此 下 講 欲 等 五 法 是 否 俱 起 , 此 有 兩 家 相 反 的 說 法 。 第 一 家 說 : 這 欲 、 勝 解 、 念 、

定 、 慧 五 法 , 決 定 互 相 資 助 , 有 一 法 起 時 , 其 餘 的 四 法 必 定 與 之 同 起 。 第 二 家

說 : 不 然 , 因 為 ︽ 瑜 伽 論 ︾ 上 說 : 這 五 個 心 所 , 在 四 一 切 中 ︵ 註 : 一 切 性 、 一

切 地 、 一 切 時 、 一 切 俱 ︶ 沒 有 後 面 一 切 時 、 一 切 俱 兩 個 一 切 。 論 上 又 說 : 這 五

Page 38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7 8

個 心 所 , 是 緣 四 種 境 界 而 生 的 , 欲 緣 所 樂 境 , 勝 解 緣 決 定 境 , 念 緣 曾 習 境 , 定 、

慧 緣 所 觀 境 。 這 所 緣 的 四 種 境 界 , 及 能 緣 的 五 個 心 所 , 他 們 不 可 能 同 時 俱 起 。

這 五 個 心 所 , 對 境 一 次 只 起 一 個 , 就 是 或 在 所 樂 境 上 , 唯 起 希 望 的 欲 ; 或 在

決 定 境 上 , 唯 起 印 持 的 勝 解 ; 或 在 曾 習 境 上 , 唯 起 不 忘 的 念 ; 或 在 所 觀 境 上 ,

但 起 專 注 的 定 。 愚 昧 的 人 為 了 攝 斂 粗 動 散 心 , 雖 然 專 注 於 所 緣 之 境 , 但 不 能 對

此 進 行 鑒 別 和 判 斷 , 所 以 世 間 共 知 他 們 有 定 無 慧 。

論 文 十 二 : 彼 加 行 位 , 少 有 聞 思 , 故 說 等 持 緣 所 觀 境 , 或 依 多 分 , 故 說 是

言 , 如 戲 忘 天 專 注 一 境 , 起 貪 、 瞋 等 , 有 定 無 慧 , 諸 如 是 等 , 其 類

實 繁 。 或 於 所 觀 , 唯 起 簡 擇 。 謂 不 專 注 , 馳 散 推 求 。

講 述 : 那 些 愚 昧 的 人 , 在 定 前 的 加 行 位 時 , 也 有 一 點 聞 教 於 師 , 思 維 於 己 的 聞 、 思 二

慧 , 所 以 說 定 所 緣 境 , 也 叫 做 所 觀 境 。 或 者 依 所 觀 之 境 , 除 少 數 人 是 有 定 無 慧

外 , 大 部 分 的 行 者 是 定 、 慧 俱 起 , 所 以 就 依 此 來 說 , 這 定 境 名 為 所 觀 。 例 如 欲

界 戲 忘 天 人 , 他 們 亦 專 注 於 遊 樂 一 境 , 忘 失 正 念 , 起 了 貪 、 瞋 等 煩 惱 , 所 以 說

他 們 於 所 觀 境 有 定 無 慧 。 像 這 樣 有 定 無 慧 的 情 況 實 在 很 多 。 或 者 是 在 所 觀 境

上 , 唯 起 簡 擇 之 慧 , 謂 掉 舉 多 者 不 能 專 注 一 境 , 唯 務 馳 散 推 求 法 相 或 義 理 , 所

Page 38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7 9

以 有 慧 無 定 。 論 文 十 三 : 或 時 起 二 , 謂 於 所 樂 、 決 定 境 中 , 起 欲 、 勝 解 。 或 於 所 樂 、 曾

習 境 中 起 欲 及 念 。 如 是 乃 至 於 所 觀 境 起 定 及 慧 , 合 有 十 二 。 或 時 起

三 , 謂 於 所 樂 、 決 定 、 曾 習 , 起 欲 、 解 、 念 , 如 是 乃 至 於 曾 習 、 所

觀 起 念 、 定 、 慧 , 合 有 十 三 。 或 時 起 四 , 謂 於 所 樂 、 決 定 、 曾 習 、

所 觀 境 中 起 前 四 種 , 如 是 乃 至 於 決 定 、 曾 習 、 所 觀 境 中 起 後 四 種 ,

合 有 五 四 。 或 時 起 五 , 謂 於 所 樂 、 決 定 、 曾 習 、 所 觀 境 中 , 俱 起 五

種 。 如 是 於 四 起 欲 等 五 , 總 別 合 有 三 十 一 句 。 或 有 心 位 五 皆 不 起 ,

如 非 四 境 、 率 爾 墮 心 及 藏 識 俱 , 此 類 非 一 。

講 述 : 有 時 對 境 一 次 , 生 起 兩 種 心 所 , 如 一 者 於 所 樂 、 決 定 境 中 , 生 起 欲 和 勝 解 。 二

者 於 所 樂 、 曾 習 境 中 , 生 起 欲 和 念 。 三 者 於 所 樂 及 所 觀 境 中 , 生 起 欲 和 定 。 四

者 於 所 樂 及 所 觀 境 中 , 生 起 欲 和 慧 。 五 者 對 決 定 及 曾 習 境 , 生 起 勝 解 和 念 。 六

者 對 決 定 及 所 觀 境 , 生 起 勝 解 和 定 。 七 者 對 決 定 及 所 觀 境 , 生 起 勝 解 和 慧 。 八

者 對 曾 習 及 所 觀 境 , 生 起 念 和 定 。 九 者 對 曾 習 及 所 觀 境 , 生 起 念 和 慧 。 十 者 對

所 觀 境 , 生 起 定 及 慧 , 合 有 十 個 二 。

Page 38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8 0

有 時 對 境 一 次 , 生 起 三 個 心 所 , 合 十 次 生 起 的 心 所 , 總 共 有 十 個 三 。 如 於 所

樂 、 決 定 、 曾 習 三 境 中 , 生 起 欲 、 勝 解 、 念 。 於 所 樂 、 決 定 、 所 觀 三 境 中 , 生

起 欲 、 勝 解 、 定 。 餘 略 。 有 時 對 境 一 次 , 生 起 四 個 心 所 , 合 五 次 所 起 的 心 所 ,

有 五 個 四 。 如 於 所 樂 、 決 定 、 曾 習 、 所 觀 境 中 , 生 起 欲 、 勝 解 、 念 、 定 。 於 所

樂 、 決 定 、 曾 習 、 所 觀 境 中 , 生 起 欲 、 勝 解 、 念 、 慧 。 有 時 對 境 一 次 , 生 起 五

個 心 所 , 這 當 然 是 於 所 樂 、 決 定 、 曾 習 、 所 觀 境 中 , 生 起 欲 、 勝 解 、 念 、 定 、

慧 五 個 心 所 。

綜 上 所 述 , 一 次 起 一 個 心 所 的 有 五 次 , 一 次 起 兩 個 心 所 的 有 十 次 , 一 次 起 三

個 心 所 的 也 有 十 次 , 一 次 起 四 個 心 所 的 有 五 次 , 一 次 起 五 個 心 所 的 有 一 次 。 這

樣 連 一 次 的 ﹁ 總 ﹂ 及 三 十 次 的 ﹁ 別 ﹂ , 一 共 三 十 一 次 。 但 這 欲 、 勝 解 , 念 、 定 、

慧 五 個 心 所 , 莫 說 在 無 心 位 , 就 是 在 有 心 位 , 也 有 全 部 不 起 的 時 侯 。 如 果 不 是

所 樂 、 決 定 、 曾 習 、 所 觀 的 四 境 現 前 , 而 是 率 爾 心 所 起 的 六 識 , 及 與 藏 識 相 應

的 心 所 , 都 沒 有 它 們 。 這 一 類 說 法 很 多 , 非 止 一 類 。

論 文 十 四 : 第 七 、 八 識 , 此 別 境 五 , 隨 位 有 無 , 如 前 已 說 。 第 六 意 識 諸 位

容 俱 , 依 轉 未 轉 皆 不 遮 故 。 有 義 : 五 識 此 五 皆 無 。 緣 已 得 境 無 希 望

Page 38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8 1

故 , 不 能 審 決 無 印 持 故 。 恆 取 新 境 無 追 憶 故 , 自 性 散 動 無 專 注 故 ,

不 能 推 度 無 簡 擇 故 。 講 解 : 第 七 、 八 二 識 與 五 位 別 境 , 隨 位 或 有 或 無 , 前 面 已 說 。 至 於 第 六 意 識 , 在 未 轉

依 位 , 或 五 法 俱 起 , 或 一 一 別 起 ; 若 在 已 轉 依 位 , 那 是 全 部 都 有 的 。 因 為 無 論

轉 依 的 無 漏 , 或 未 轉 依 的 有 漏 , 都 沒 有 遮 簡 。 若 在 前 五 識 , 則 有 兩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前 五 識 裏 沒 有 別 境 五 心 所 , 因 為 它 只 緣 已 得 之 境 , 不 緣 未 得 之 境 , 所

以 沒 有 希 望 的 欲 ; 它 不 能 審 慮 作 出 決 定 , 所 以 沒 有 勝 解 。 它 永 遠 緣 取 新 境 , 不

緣 過 去 , 所 以 沒 有 追 憶 的 念 。 它 自 性 散 動 , 不 能 專 注 一 境 , 所 以 沒 有 定 。 它 不

能 推 求 和 量 度 , 所 以 也 沒 有 簡 擇 的 慧 。

論 文 十 五 : 有 義 : 五 識 容 有 此 五 , 雖 無 於 境 增 上 希 望 , 而 有 微 劣 樂 境 義 故 。

於 境 雖 無 增 上 審 決 , 而 有 微 劣 印 境 義 故 。 雖 無 明 記 曾 習 境 體 , 而 有

微 劣 念 境 類 故 。 雖 不 作 意 繫 念 一 境 , 而 有 微 劣 專 注 義 故 。 遮 等 引 故 ,

說 性 散 動 , 非 遮 等 持 故 容 有 定 。 雖 於 所 緣 不 能 推 度 , 而 有 微 劣 簡 擇

義 故 。 由 此 聖 教 說 眼 、 耳 通 , 是 眼 、 耳 識 相 應 智 性 。 餘 三 準 此 有 慧

無 失 。 未 自 在 位 此 五 或 無 , 得 自 在 時 此 五 定 有 。 樂 觀 諸 境 欲 無 減 故 ,

Page 38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8 2

印 境 勝 解 常 無 減 故 , 憶 習 增 受 念 無 減 故 , 又 佛 五 識 緣 三 世 故 , 如 來

無 有 不 定 心 故 , 五 識 皆 有 作 事 智 故 。 講 解 : 第 二 家 說 , 前 五 識 裏 , 容 或 俱 有 這 別 境 五 法 。 因 為 前 五 識 的 緣 境 , 雖 然 沒 有 強

烈 的 希 望 , 但 在 第 六 識 的 導 引 下 , 對 於 樂 境 也 有 微 劣 的 希 望 , 所 以 有 欲 。 雖 然

沒 有 強 盛 的 審 決 判 斷 , 但 也 有 微 劣 印 境 的 意 義 , 所 以 有 勝 解 。 雖 然 不 能 明 記 曾

經 歷 境 界 , 但 也 有 微 劣 對 現 境 的 憶 念 , 所 以 有 念 。 雖 然 沒 有 作 意 加 行 繫 念 一 境 ,

但 也 有 微 劣 專 注 的 意 義 。 因 為 其 不 能 有 等 引 之 定 , 所 以 說 它 ﹁ 自 性 散 動 ﹂ , 但

不 能 否 認 有 它 有 等 持 之 定 , 所 以 容 許 有 定 。 前 五 識 雖 然 對 於 所 緣 外 境 不 能 推

理 , 但 有 微 弱 的 鑒 別 意 義 , 所 以 ︽ 瑜 伽 師 地 論 ︾ 上 說 : 眼 通 與 耳 通 , 是 與 眼 、

耳 二 識 相 應 的 智 慧 。 既 然 眼 、 耳 二 識 有 慧 , 所 以 其 餘 的 鼻 、 舌 、 身 三 識 , 與 前

二 識 一 樣 , 也 有 智 慧 , 此 說 並 無 過 失 。

在 沒 有 得 到 自 在 的 凡 位 , 這 五 種 別 境 或 許 沒 有 , 但 在 自 在 解 脫 位 , 這 五 種 別

境 則 決 定 都 有 。 因 為 自 在 聖 位 的 五 識 , 於 樂 觀 境 的 欲 , 印 持 境 的 勝 解 , 憶 習 曾

受 境 的 念 , 都 沒 有 減 損 。 再 者 , 佛 地 的 五 識 , 能 緣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三 世 , 佛

心 沒 有 不 定 的 時 候 。 佛 地 的 五 識 已 經 轉 為 成 所 作 智 , 又 豈 能 無 慧 。 ︵ 註 : 等 持 ,

Page 38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8 3

定 的 別 名 , 意 謂 平 等 持 心 , 心 住 一 境 , 平 等 維 持 。 ︶ 論 文 十 六 : 此 別 境 五 , 何 受 相 應 ? 有 義 : 欲 三 , 除 憂 、 苦 受 , 以 彼 二 境 非

所 樂 故 。 餘 四 通 四 , 唯 除 苦 受 , 以 審 決 等 五 識 無 故 。

講 解 : 這 五 個 別 境 心 所 , 與 喜 、 樂 、 憂 、 苦 、 捨 五 受 的 何 受 相 應 呢 ? 此 有 兩 家 不 同 的

說 法 。 第 一 家 說 : 除 了 憂 、 苦 二 受 , 欲 心 所 和 喜 、 樂 、 捨 三 受 相 應 。 因 為 憂 、

苦 二 受 不 是 欲 的 所 樂 境 。 其 餘 的 勝 解 、 念 、 定 、 慧 四 心 所 , 則 通 於 五 受 之 四 ,

唯 除 去 苦 受 。 因 為 與 苦 受 相 應 的 五 識 裏 , 沒 有 這 勝 解 、 念 、 定 、 慧 的 四 個 心 所 。

論 文 十 七 : 有 義 : 一 切 五 受 相 應 。 論 說 憂 根 於 無 上 法 , 思 慕 愁 慼 求 欲 證 故 ,

純 受 苦 處 希 求 解 脫 , 意 有 苦 根 , 前 已 說 故 。 論 說 貪 愛 , 憂 苦 相 應 ,

此 貪 愛 俱 必 有 欲 故 , 苦 根 既 有 意 識 相 應 , 審 決 等 四 苦 俱 何 咎 ? 又 五

識 俱 , 亦 有 微 細 印 境 等 四 , 義 如 前 說 。 由 斯 欲 等 , 五 受 相 應 。 此 五

復 依 性 、 界 、 學 等 , 諸 門 分 別 。 如 理 應 思 。

講 解 : 第 二 家 說 : 五 個 別 境 都 與 五 受 相 應 。 因 為 ︽ 瑜 伽 師 地 論 ︾ 說 : 憂 根 對 於 無 上 妙

法 思 慕 愁 慼 , 希 望 得 證 , 是 欲 與 憂 相 應 之 證 。 純 受 苦 處 的 地 獄 、 鬼 、 畜 , 他 們

那 希 求 解 脫 的 意 識 裏 , 也 有 苦 根 , 前 面 已 經 說 過 。 所 以 欲 心 所 , 也 與 苦 受 相 應 。

Page 38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8 4

論 上 還 說 , 貪 愛 與 憂 、 苦 相 應 , 此 貪 愛 俱 起 時 , 必 定 有 欲 , 這 就 是 欲 心 所 與 憂 、

苦 並 俱 之 證 。 苦 根 既 與 意 識 相 應 , 那 其 餘 與 意 識 相 應 的 勝 解 、 念 、 定 、 慧 四 法 ,

也 可 與 苦 受 相 應 , 有 何 過 咎 ?

再 者 , 五 識 與 意 識 俱 起 時 , 亦 有 微 細 印 持 境 的 勝 解 , 曾 習 境 的 念 , 所 觀 境 的

定 、 慧 四 法 , 其 義 已 如 前 面 所 說 。 因 此 別 境 五 法 , 都 與 五 受 相 應 。

這 五 個 別 境 , 和 有 心 必 起 的 五 遍 行 不 同 , 所 以 在 別 境 五 法 後 , 復 依 三 性 、 三

界 、 三 學 等 諸 門 加 以 分 別 。 例 如 : 四 一 切 的 一 切 性 , 就 是 三 性 的 分 別 ; 一 切 地 ,

就 是 三 界 的 分 別 ; 轉 依 、 未 轉 依 , 就 是 依 斷 見 、 思 二 惑 的 無 學 、 未 斷 思 惑 的 有

學 、 二 惑 未 斷 的 非 學 無 學 , 這 三 學 的 分 別 , 應 該 如 理 思 索 。

第 二 節 善 心 所

論 文 一 : 已 說 遍 行 、 別 境 二 位 , 善 位 心 所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善 謂 信 慚 愧 ,

無 貪 等 三 根 , 勤 安 不 放 逸 , 行 捨 及 不 害 。 論 曰 : 唯 善 心 俱 名 善 心 所 ,

謂 信 、 慚 等 , 定 有 十 一 。 云 何 為 信 ? 於 實 德 能 , 深 忍 樂 欲 , 心 淨 為

性 , 對 治 不 信 , 樂 善 為 業 。 然 信 差 別 , 略 有 三 種 : 一 信 實 有 , 謂 於

Page 38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8 5

諸 法 實 事 、 理 中 , 深 信 忍 故 ; 二 信 有 德 , 謂 於 三 寶 真 淨 德 中 深 信 樂

故 。 三 信 有 能 , 謂 於 一 切 世 、 出 世 善 深 信 有 力 , 能 得 能 成 , 起 希 望

故 。 由 斯 對 治 不 信 彼 心 。 愛 樂 證 修 世 出 世 善 。

講 解 : 這 是 次 舉 六 頌 的 第 三 頌 。 前 面 已 說 遍 行 、 別 境 二 位 , 至 於 第 三 位 的 善 心 所 , 其

義 相 是 怎 麼 樣 呢 ? 頌 文 說 : 善 心 所 十 一 個 , 是 信 、 慚 、 愧 、 無 貪 、 無 瞋 、 無 癡 、

勤 、 輕 安 、 不 放 逸 、 行 捨 、 不 害 。 分 別 解 釋 如 下 。

長 行 解 釋 頌 文 曰 : 所 謂 善 心 所 , 是 唯 獨 與 善 心 俱 起 的 心 所 , 才 能 叫 做 善 心 所 。

善 心 所 決 定 只 有 十 一 個 。 什 麼 叫 做 信 呢 ? 對 於 實 、 德 、 能 諸 法 , 深 能 忍 可 欲 樂 ,

以 心 清 淨 為 性 , 以 對 治 不 信 , 好 樂 善 法 為 其 業 用 。 然 而 信 的 差 別 有 三 種 : 第 一

是 信 實 有 體 性 之 法 , 對 於 佛 陀 所 說 的 世 出 世 間 諸 法 , 實 有 其 事 , 實 有 正 理 中 的

正 因 正 果 , 深 信 不 疑 。 第 二 是 信 有 德 , 對 於 佛 、 法 、 僧 三 寶 的 真 淨 功 德 , 深 信

而 喜 樂 。 第 三 種 是 信 有 能 , 對 於 一 切 世 、 出 世 間 之 善 法 , 深 信 其 有 勢 力 , 能 得

樂 果 , 能 成 聖 道 , 生 起 希 望 願 欲 。 由 此 三 信 , 能 夠 對 治 不 信 此 三 之 心 , 以 好 樂

而 修 證 世 、 出 世 間 的 一 切 善 法 。

論 文 二 : 忍 謂 勝 解 , 此 即 信 因 。 樂 欲 謂 欲 , 即 是 信 果 。 確 陳 此 信 自 相 是 何 ?

Page 38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8 6

豈 不 適 言 心 淨 為 性 ? 此 猶 未 了 彼 心 淨 言 。 若 淨 即 心 , 應 非 心 所 , 若

令 心 淨 慚 等 何 別 ? 心 俱 淨 法 為 難 亦 然 。 此 性 澄 清 能 淨 心 等 , 以 心 勝

故 立 心 淨 名 , 如 水 清 珠 能 清 濁 水 。 慚 等 雖 善 , 非 淨 為 相 , 此 淨 為 相 ,

無 濫 彼 失 。 又 諸 染 法 各 別 有 相 , 唯 有 不 信 自 相 渾 濁 , 復 能 渾 濁 餘 心 、

心 所 , 如 極 穢 物 自 穢 穢 他 , 信 正 翻 彼 , 故 淨 為 相 。

講 解 : 外 人 問 曰 : 根 據 上 面 所 說 , 我 們 已 經 知 道 忍 可 的 意 義 , 就 是 勝 解 ; 也 就 是 能 生

信 的 因 。 樂 欲 , 就 是 欲 心 所 , 也 就 是 信 所 生 的 果 。 那 麼 , 更 應 當 確 實 指 陳 , 這

信 的 自 相 是 什 麼 ? 論 主 答 曰 : 適 才 已 說 過 , 心 淨 就 是 信 的 特 性 。

外 人 詰 難 說 : 你 還 沒 有 講 清 楚 ﹁ 心 淨 ﹂ 的 意 思 , 如 果 ﹁ 淨 就 是 心 ﹂ , 這 是 持

業 釋 , 信 就 不 應 當 是 心 所 法 。 如 果 ﹁ 心 淨 ﹂ 是 使 心 清 淨 , 這 就 是 依 主 釋 , 這 與

慚 等 又 有 什 麼 區 別 呢 ? 如 果 ﹁ 心 淨 ﹂ 是 指 心 與 淨 法 相 俱 , 此 為 鄰 近 釋 , 其 詰 難

同 上 所 述 。

論 主 解 釋 說 : 這 信 的 體 性 湛 然 澄 清 , 能 令 其 餘 的 心 、 心 所 法 清 淨 。 因 為 心 王

是 主 , 所 以 但 說 心 淨 , 實 際 上 亦 包 括 心 所 。 就 像 水 清 珠 投 入 濁 水 , 能 使 濁 水 清

淨 一 樣 。 慚 等 體 性 是 善 , 而 他 們 的 自 相 並 非 能 淨 , 不 過 是 所 淨 而 已 。 唯 有 這 信

Page 38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8 7

心 所 是 以 能 淨 為 自 相 。 所 以 信 和 慚 等 並 沒 有 相 濫 的 過 失 。

再 者 , 一 切 染 法 各 有 各 的 自 相 , 唯 有 大 隨 煩 惱 裏 的 ﹁ 不 信 ﹂ , 它 不 但 自 相 渾

濁 , 並 且 能 令 其 餘 的 心 、 心 所 法 也 和 它 一 樣 渾 濁 。 好 像 一 個 極 其 污 穢 的 東 西 ,

不 但 自 己 污 穢 , 而 且 也 染 污 了 其 他 的 東 西 。 信 和 渾 濁 的 不 信 相 反 , 所 以 信 以 淨

為 特 性 。

論 文 三 : 有 說 : 信 者 愛 樂 為 相 。 應 通 三 性 , 體 應 即 欲 , 又 應 苦 集 非 信 所 緣 。

有 執 信 者 隨 順 為 相 。 應 通 三 性 , 即 勝 解 欲 。 若 印 順 者 即 勝 解 故 , 若

樂 順 者 即 是 欲 故 。 離 彼 二 體 無 順 相 故 , 由 此 應 知 心 淨 是 信 。

講 解 : 有 人 說 : 信 是 以 愛 樂 為 其 特 性 。 如 果 照 這 樣 說 , 那 信 就 應 當 不 但 是 善 , 而 是 遍

通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了 。 因 為 愛 樂 是 ﹁ 欲 ﹂ 所 緣 之 境 , 而 ﹁ 欲 ﹂ 是 通 於 三 性 的 。

再 者 , 苦 、 集 、 滅 、 道 四 諦 , 都 是 信 的 所 緣 境 , 如 果 以 愛 樂 為 信 , 那 苦 、 集 二

諦 就 不 是 信 的 所 緣 境 了 。 那 有 聖 者 愛 樂 苦 、 集 之 理 ?

又 有 詰 難 曰 : 信 是 以 隨 順 為 其 特 性 。 論 主 難 曰 : 不 然 , 境 有 三 性 , 當 然 隨 順

亦 通 三 性 。 果 然 如 此 , 則 隨 順 就 成 了 勝 解 或 欲 , 而 不 是 信 心 所 了 。 詰 難 者 轉 救

曰 : 雖 然 說 隨 順 , 本 體 並 非 勝 解 或 欲 。 論 主 反 難 : 不 然 , 如 果 認 定 隨 順 , 便 是

Page 39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8 8

勝 解 , 如 果 是 所 樂 的 隨 順 , 便 是 欲 。 那 麼 離 開 勝 解 、 欲 兩 個 心 所 , 便 沒 有 隨 順

的 自 相 可 言 了 。 由 此 應 知 , 所 謂 愛 樂 、 隨 順 , 都 不 是 信 的 自 相 , 心 淨 才 是 信 的

自 相 。

論 文 四 : 云 何 為 慚 ? 依 自 法 力 , 崇 重 賢 、 善 為 性 , 對 治 無 慚 , 止 息 惡 行 為

業 。 謂 依 自 法 尊 貴 增 上 , 崇 重 賢 、 善 , 羞 恥 過 惡 , 對 治 無 慚 , 息 諸

惡 行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慚 ? 依 靠 自 己 之 力 和 所 理 解 的 法 , 崇 敬 有 賢 德 的 人 ; 對 於 一 切 有 漏 、

無 漏 的 善 法 皆 生 崇 重 , 對 治 無 慚 , 止 息 惡 行 。 換 句 話 說 : 就 是 依 靠 自 身 的 自 尊

自 重 之 力 , 去 崇 賢 重 善 , 以 自 己 所 犯 的 過 惡 感 到 羞 恥 , 對 治 無 慚 , 止 息 一 切 非

法 的 惡 行 。

論 文 五 : 云 何 為 愧 ? 依 世 間 力 , 輕 拒 暴 惡 為 性 , 對 治 無 愧 , 止 息 惡 行 為 業 。

謂 依 世 間 訶 厭 增 上 , 輕 拒 暴 惡 羞 恥 過 罪 , 對 治 無 愧 , 息 諸 惡 業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愧 ? 依 於 世 間 輿 論 的 力 量 , 對 於 暴 惡 的 事 拒 而 不 作 。 愧 的 業 用 是 對 治

無 愧 , 止 息 惡 行 。 也 就 是 說 : 依 於 世 人 的 訶 責 , 和 自 己 對 於 暴 行 的 厭 惡 , 以 此

二 種 增 上 緣 力 , 拒 與 暴 惡 之 人 為 伍 , 拒 作 暴 惡 之 事 , 以 對 治 無 愧 , 止 息 一 切 非

Page 39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8 9

法 的 惡 行 。 論 文 六 : 羞 恥 過 惡 , 是 二 通 相 , 故 諸 聖 教 假 說 為 體 。 若 執 羞 恥 為 二 別 相 ,

應 慚 與 愧 體 無 差 別 。 則 此 二 法 定 不 相 應 。 非 受 、 想 等 有 此 義 故 。 若

待 自 他 立 二 別 者 , 應 非 實 有 , 便 違 聖 教 。 若 許 慚 、 愧 實 而 別 起 , 復

違 論 說 十 遍 善 心 。

講 解 : 對 於 自 己 所 犯 的 過 惡 感 到 羞 恥 , 是 慚 、 愧 共 同 的 特 性 。 所 以 諸 聖 教 都 依 此 共 同

特 性 , 假 說 慚 、 愧 二 法 別 體 。 如 果 執 著 於 羞 恥 是 慚 、 愧 二 法 的 別 相 , 則 慚 也 是

羞 恥 , 愧 也 是 羞 恥 , 慚 、 愧 二 法 就 沒 有 差 別 了 。 既 沒 有 差 別 , 那 就 是 一 體 。 如

是 一 體 , 則 二 法 就 不 能 相 應 同 起 。 例 如 受 、 想 等 遍 行 五 法 各 別 有 體 , 那 才 能 相

應 , 並 不 是 一 體 相 應 。 如 果 你 們 對 自 法 是 慚 , 對 世 間 是 愧 , 這 樣 建 立 了 二 個 別

體 , 那 也 不 對 。 因 為 二 法 既 是 待 緣 而 成 , 那 就 應 當 不 是 實 有 。 然 而 說 不 實 有 ,

又 違 背 了 經 典 的 道 理 。 如 果 許 慚 、 愧 實 有 而 又 各 別 而 起 , 那 又 違 背 ︽ 瑜 伽 論 ︾

所 說 : 十 一 種 善 法 除 了 輕 安 之 外 , 其 餘 的 十 種 都 是 遍 一 切 善 心 , 可 見 不 是 各 別

而 起 。

論 文 七 : 崇 重 輕 拒 , 若 二 別 者 , 所 緣 有 異 應 不 俱 生 。 二 失 既 同 , 何 乃 偏 責 。

Page 39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9 0

誰 言 二 法 所 緣 有 異 ? 不 爾 、 如 何 ? 善 心 起 時 隨 緣 何 境 , 皆 崇 重 善 及

輕 拒 惡 義 。 故 慚 與 愧 俱 遍 善 心 , 所 緣 無 別 。 豈 不 我 說 亦 有 此 義 ? 汝

執 慚 愧 自 相 既 同 , 何 理 能 遮 前 所 設 難 ? 然 聖 教 說 顧 自 他 者 , 自 法 名

自 , 世 間 名 他 。 或 即 此 中 崇 拒 善 惡 , 於 己 損 、 益 , 名 自 他 故 。

講 解 : 外 人 又 問 : 慚 是 崇 重 善 法 , 愧 是 輕 拒 惡 法 , 以 此 建 立 二 種 別 相 。 所 以 所 緣 的 境

既 不 相 同 , 那 慚 、 愧 二 法 應 當 不 能 俱 起 。 這 和 不 俱 、 別 起 的 兩 種 過 失 相 同 , 為

什 麼 偏 要 責 難 我 們 ? 論 主 回 答 : 誰 說 慚 、 愧 二 法 所 緣 的 境 有 不 同 呢 ? 外 人 難

曰 : 不 是 不 同 是 什 麼 ? 論 主 解 釋 : 當 善 心 生 起 的 時 候 , 隨 便 緣 什 麼 境 , 都 有 崇

重 善 法 , 輕 拒 惡 法 的 意 義 , 這 是 慚 和 愧 的 二 種 別 相 。 別 相 就 是 不 同 的 功 用 , 慚

的 功 用 是 崇 善 , 愧 的 功 用 是 拒 惡 。

外 人 稱 : 照 你 這 樣 說 , 豈 不 和 我 前 面 所 說 一 樣 嗎 ? 論 主 回 答 : 你 既 然 認 為 慚 、

愧 二 法 自 相 相 同 , 你 有 什 麼 理 由 可 以 遮 除 我 前 面 所 設 疑 難 ? 然 而 經 論 對 自 、 他

二 別 的 解 釋 是 : 自 立 的 法 叫 做 自 , 世 間 的 法 叫 做 他 。 或 者 就 是 上 面 說 的 : 崇 重

有 益 於 己 的 善 法 叫 做 ﹁ 自 ﹂ ; 輕 拒 有 損 於 己 的 惡 法 叫 做 ﹁ 他 ﹂ 。

論 文 八 : 無 貪 等 者 , 等 無 瞋 、 癡 。 此 三 名 根 , 生 善 勝 故 , 三 不 善 根 近 對 治

Page 39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9 1

故 。 云 何 無 貪 ? 於 有 、 有 具 , 無 著 為 性 , 對 治 貪 著 , 作 善 為 業 。 講 解 : 以 上 合 解 慚 、 愧 , 此 下 解 釋 頌 文 的 ﹁ 無 貪 等 三 根 ﹂ , 等 者 就 是 連 無 瞋 、 無 癡 都

包 括 在 內 。 這 無 貪 、 無 瞋 、 無 癡 三 心 所 , 為 什 麼 稱 為 三 善 根 ? 根 者 能 生 義 , 有

能 生 善 法 的 殊 勝 功 用 。 又 能 各 別 對 治 三 不 善 根 貪 、 瞋 、 癡 。 什 麼 叫 做 無 貪 ? 對

於 三 界 和 造 成 三 界 輪 迴 的 條 件 皆 無 貪 著 , 這 是 它 的 特 性 , 對 治 貪 著 , 令 人 行 善 ,

這 是 它 的 作 用 。 ﹁ 於 有 、 有 具 無 著 為 性 ﹂ , 有 是 三 有 , 亦 即 是 三 界 , 這 是 有 情

的 依 報 。 有 具 是 生 於 三 界 之 因 , 即 惑 與 業 。 對 三 界 不 生 耽 著 , 是 無 貪 的 特 性 。

對 治 貪 著 , 止 惡 作 善 , 是 無 貪 的 業 用 。

論 文 九 : 云 何 無 瞋 ? 於 苦 、 苦 具 , 無恚 為 性 , 對 治 瞋恚 , 作 善 為 業 。 善 心

起 時 , 隨 緣 何 境 皆 於 有 等 無 著 無恚 。 觀 有 等 立 非 要 緣 彼 , 如 前 慚 愧

觀 善 惡 立 , 故 此 二 種 俱 遍 善 心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無 瞋 ? 逆 境 當 前 不 生 恚 恨 之 心 叫 無 瞋 。 ﹁ 於 苦 、 苦 具 無 恚 為 性 ﹂ , 苦

是 三 界 苦 果 , 即 苦 苦 、 壞 苦 、 行 苦 , 苦 具 是 苦 果 生 成 之 因 。 對 於 苦 因 苦 果 不 起

瞋 恚 , 是 無 瞋 的 特 性 ; 對 治 瞋 恚 , 止 惡 作 善 , 是 無 瞋 的 業 用 。 有 問 : 無 貪 緣 樂

境 , 無 瞋 緣 苦 境 , 它 們 緣 境 有 異 , 怎 能 同 時 生 起 ? 既 不 能 同 時 生 起 , 何 以 能 遍

Page 39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9 2

一 切 善 心 ? 論 主 答 : 當 善 心 起 時 , 隨 便 緣 什 麼 境 都 有 它 們 生 起 。 對 於 三 界 的 樂

境 不 起 貪 著 , 對 於 三 界 的 苦 境 不 起 瞋 恨 , 這 是 依 觀 待 苦 樂 而 建 立 的 。 所 以 無 貪 、

無 瞋 二 法 , 是 俱 時 而 起 , 遍 一 切 善 心 。

論 文 十 : 云 何 無 癡 , 於 諸 理 事 明 解 為 性 , 對 治 愚 癡 , 作 善 為 業 。 有 義 : 無

癡 , 即 慧 為 性 。 集 論 說 此 : 報 、 教 、 證 、 智 , 決 擇 為 體 。 生 得 聞 、

思 、 修 所 生 慧 , 如 次 皆 是 決 擇 性 故 。 此 雖 即 慧 , 為 顯 善 品 有 勝 功 能 ,

如 煩 惱 見 , 故 復 別 說 。 有 義 : 無 癡 , 非 即 是 慧 , 別 有 自 性 正 對 無 明 。

如 無 貪 、 瞋 善 根 攝 故 。 論 說 大 悲 , 無 瞋 、 癡 攝 , 非 根 攝 故 。 若 彼 無

癡 , 以 慧 為 性 , 大 悲 如 力 等 應 慧 等 根 攝 。 又 若 無 癡 無 別 自 性 , 如 不

害 等 應 非 實 物 。 便 違 論 說 十 一 善 中 三 世 俗 有 , 餘 皆 是 實 。 然 集 論 說

慧 為 體 者 , 舉 彼 因 果 顯 此 自 性 , 如 以 忍 樂 表 信 自 體 , 理 必 應 爾 。 以

貪 、 瞋 、 癡 六 識 相 應 , 正 煩 惱 攝 , 起 惡 勝 故 , 立 不 善 根 。 斷 彼 必 由

通 、 別 對 治 。 通 唯 善 慧 , 別 即 三 根 , 由 此 無 癡 必 應 別 有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無 痴 ? 就 是 對 於 一 切 事 理 , 明 確 理 解 而 不 迷 惑 , 即 為 其 特 性 ; 能 夠 對

治 愚 痴 , 令 人 止 惡 為 善 , 即 為 其 業 用 。 如 要 細 釋 , 則 有 兩 家 不 同 主 張 。 第 一 家

Page 39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9 3

說 : 無 癡 是 以 別 境 的 慧 心 所 為 體 。 ︽ 雜 集 論 ︾ 上 說 : ﹁ 報 、 教 、 證 、 智 , 決 擇

為 體 ﹂ , 意 思 是 : 報 是 生 得 的 智 慧 , 因 為 生 得 善 法 以 宿 習 為 因 ; 教 是 聞 、 思 的

智 慧 , 就 是 從 聽 聞 正 法 所 得 的 智 慧 ; 證 是 修 得 的 智 慧 , 就 是 由 修 習 禪 定 所 得 的

智 慧 , 而 智 慧 是 以 揀 擇 和 決 斷 為 其 體 性 。 問 : 如 果 說 無 癡 的 體 是 別 境 中 的 慧 ,

為 什 麼 這 善 心 所 裏 , 只 說 一 個 慧 , 而 不 說 其 餘 的 四 個 心 所 呢 ? 答 曰 : 雖 然 這 無

癡 的 體 即 是 慧 , 然 而 為 表 顯 善 心 所 有 殊 勝 功 能 , 也 和 煩 惱 中 的 ﹁ 見 ﹂ 有 勝 用 一

樣 , 所 以 特 別 彰 顯 來 說 。

第 二 家 則 說 : 無 癡 的 體 並 不 就 是 慧 , 他 別 有 自 體 , 正 對 治 不 善 中 的 無 明 , 好

像 無 貪 對 治 貪 、 無 瞋 對 治 瞋 一 樣 , 都 是 三 善 根 所 攝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諸 佛 的

大 悲 , 是 無 瞋 和 無 癡 所 攝 , 並 沒 有 說 是 慧 根 所 攝 。 無 癡 既 然 能 攝 大 悲 , 可 見 其

體 性 不 是 慧 。 如 果 無 癡 是 以 慧 為 體 , 那 大 悲 就 不 是 無 瞋 、 無 癡 所 攝 , 應 該 和 佛

的 十 力 、 四 無 畏 一 樣 , 屬 於 慧 根 所 攝 才 對 。 再 者 , 無 癡 若 真 沒 有 自 體 , 那 就 和

不 放 逸 、 行 捨 、 不 害 一 樣 , 不 是 實 有 的 東 西 了 。 如 此 , 便 違 背 了 ︽ 瑜 伽 論 ︾ 所

說 : 十 一 種 善 法 中 , 除 了 不 放 逸 、 行 捨 、 不 害 三 法 是 世 俗 假 有 外 , 其 餘 八 法 都

是 實 有 。 ︽ 集 論 ︾ 上 說 : 無 癡 是 以 慧 為 體 , 那 是 因 為 無 癡 的 因 果 通 於 生 得 、 聞 、

Page 39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9 4

思 、 修 四 慧 , 所 以 舉 彼 因 果 顯 此 自 性 。 好 像 ﹁ 忍 ﹂ 是 信 因 , ﹁ 樂 ﹂ 是 信 果 , 即

以 忍 、 樂 來 表 顯 信 的 自 體 一 樣 。

因 為 貪 、 瞋 、 癡 是 與 六 識 相 應 的 染 法 , 為 煩 惱 所 攝 , 此 三 者 造 惡 的 力 量 較 其

餘 煩 惱 強 勝 , 所 以 立 它 們 為 三 不 善 根 。 要 斷 除 這 三 不 善 根 , 必 須 由 通 、 別 二 種

對 治 。 通 就 是 善 慧 ; 別 就 是 用 無 貪 對 治 貪 、 無 瞋 對 治 瞋 、 無 癡 對 治 癡 。 因 為 這

種 道 理 , 無 癡 應 當 和 無 貪 、 無 瞋 一 樣 , 必 定 別 有 自 體 , 才 可 以 對 治 無 明 。

論 文 十 一 : 勤 謂 精 進 , 於 善 惡 品 修 斷 事 中 , 勇 悍 為 性 , 對 治 懈 怠 , 滿 善 為

業 。 勇 表 勝 進 , 簡 諸 染 法 。 悍 表 精 純 , 簡 淨 無 記 , 即 顯 精 進 唯 善 性

攝 。 此 相 差 別 , 略 有 五 種 : 所 謂 被 甲 、 加 行 、 無 下 、 無 退 、 無 足 ,

即 經 所 說 有 勢 、 有 勤 、 有 勇 、 堅 猛 、 不 捨 善 軛 , 如 次 應 知 。 此 五 別

者 , 謂 初 發 心 、 自 分 、 勝 進 、 自 分 行 中 三 品 別 故 。 或 初 發 心 、 長 時 、

無 間 、 殷 重 、 無 餘 , 修 差 別 故 。 或 資 糧 等 五 道 別 故 , 二 乘 究 竟 道 欣

大 菩 提 故 , 諸 佛 究 竟 道 利 樂 他 故 。 或 二 加 行 , 無 間 、 解 脫 , 勝 進 別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勤 ? 勤 就 是 精 進 。 在 修 善 斷 惡 的 事 上 , 以 勇 悍 為 其 特 性 , 對 治 懈 怠 ,

Page 39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9 5

以 圓 滿 善 法 為 其 業 用 。 勇 悍 的 勇 , 是 表 示 向 善 的 精 進 , 簡 別 不 是 勇 於 染 污 的 惡

法 ; 勇 悍 的 悍 , 是 表 示 精 純 無 雜 , 連 無 覆 無 記 也 簡 別 淨 盡 。 這 就 表 顯 精 進 在 三

性 中 唯 屬 善 性 。

這 精 進 的 義 相 , 有 五 種 差 別 : 第 一 是 被 甲 精 進 , 第 二 是 加 行 精 進 , 第 三 是 無

下 劣 精 進 , 第 四 是 無 退 轉 精 進 , 第 五 是 無 喜 足 精 進 。 這 五 種 精 進 , 也 就 是 經 上

所 說 的 : 有 勢 精 進 、 有 勤 精 進 、 有 勇 精 進 、 堅 猛 精 進 、 不 捨 善 軛 精 進 ︵ 註 : 軛 ,

是 車 轅 前 加 在 牛 馬 頸 上 的 曲 木 ︶ 上 面 的 五 種 次 第 , 名 雖 有 異 , 而 義 實 無 別 。

五 種 差 別 外 , 還 有 四 種 解 釋 。 第 一 種 解 釋 是 : 一 初 發 心 , 二 下 品 自 分 行 , 三

中 品 自 分 行 , 四 上 品 自 分 行 , 五 勝 進 行 。 第 二 種 的 解 釋 是 : 一 初 發 心 , 二 長 時

修 , 三 無 間 修 , 四 殷 重 修 , 五 無 餘 修 。 第 三 種 的 解 釋 是 : 一 資 糧 位 , 二 加 行 位 ,

三 通 達 位 , 四 修 習 位 , 五 究 竟 位 。 問 : 三 乘 究 竟 無 學 , 既 已 滿 足 , 何 以 仍 須 精

進 ? 答 : 二 乘 的 究 竟 道 , 是 欣 向 大 菩 提 果 ; 諸 佛 的 究 竟 道 , 是 利 樂 有 情 , 所 以

二 乘 雖 究 竟 無 學 , 但 仍 須 精 進 。 第 四 種 的 解 釋 是 : 一 遠 加 行 道 , 二 近 加 行 道 ,

三 無 間 道 , 四 解 脫 道 , 五 勝 進 道 。

論 文 十 二 : 安 謂 輕 安 , 遠 離 粗 重 , 調 暢 身 心 , 堪 任 為 性 , 對 治惛 沉 , 轉 依

Page 39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9 6

為 業 。 謂 此 伏 除 能 障 定 法 。 令 所 依 此 轉 安 適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安 ? 安 就 是 輕 安 。 因 輕 而 安 , 所 以 能 遠 離 粗 重 , 使 身 心 調 暢 , 就 堪 能

勝 任 一 切 善 法 。 所 以 它 以 對 治 惛 沉 為 體 性 , 轉 變 身 心 為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輕 安

伏 除 了 能 障 禪 定 的 惛 沉 , 令 所 依 止 的 身 心 , 轉 粗 重 而 為 安 適 。

論 文 十 三 : 不 放 逸 者 , 精 進 三 根 依 所 斷 修 、 防 修 為 性 , 對 治 放 逸 , 成 滿 一

切 世 出 世 間 善 事 為 業 。 謂 即 四 法 , 於 斷 修 事 皆 能 防 修 , 名 不 放 逸 。

非 別 有 體 , 無 異 相 故 。 於 防 惡 事 修 善 事 中 , 離 四 功 能 無 別 用 故 。 雖

信 、 慚 等 亦 有 此 能 , 而 方 彼 四 勢 用 微 劣 。 非 根 遍 策 , 故 非 此 依 。 豈

不 防 修 是 此 相 用 ? 防 修 何 異 精 進 三 根 ? 彼 要 待 此 方 有 作 用 。 此 應 復

待 餘 , 便 有 無 窮 失 。 勤 唯 遍 策 , 根 但 為 依 , 如 何 說 彼 有 防 修 用 ? 汝

防 修 用 其 相 云 何 ? 若 普 依 持 , 即 無 貪 等 ; 若 遍 策 錄 , 不 異 精 進 。 止

惡 進 善 即 總 四 法 , 令 不 散 亂 應 是 等 持 , 令 同 取 境 與 觸 何 別 ? 令 不 忘

失 即 應 是 念 。 如 是 推 尋 不 放 逸 用 , 離 無 貪 等 竟 不 可 得 。 故 不 放 逸 定

無 別 體 。

講 解 : 什 麼 叫 不 放 逸 ? 它 是 依 精 進 , 無 貪 、 無 瞋 、 無 痴 四 法 分 位 假 立 , 對 所 斷 的 惡 ,

Page 39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9 7

防 令 不 起 , 對 所 修 的 善 , 修 令 增 進 , 就 是 它 的 特 性 ; 以 對 治 放 逸 , 圓 滿 成 就 一

切 世 、 出 世 間 的 善 事 , 就 是 它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即 此 精 進 、 無 貪 、 無 瞋 、 無

痴 四 法 , 對 於 斷 惡 修 善 的 事 , 能 盡 到 防 修 的 責 任 。 它 沒 有 自 己 獨 立 的 自 體 , 離

了 以 上 四 法 , 也 就 沒 有 不 放 逸 的 作 用 。 外 人 問 : 信 、 慚 、 愧 等 法 , 也 有 斷 惡 修

善 的 功 能 , 何 以 不 放 逸 不 依 它 們 為 體 呢 ? 論 主 答 : 信 、 慚 、 愧 等 法 雖 然 也 有 防

惡 修 善 的 功 能 , 但 比 起 精 進 四 法 來 勢 用 較 為 微 劣 , 以 能 生 一 切 善 法 而 論 , 它 們

不 如 三 善 根 ; 以 普 遍 策 勵 一 切 善 心 而 論 , 它 們 又 不 如 精 進 。 所 以 不 放 逸 但 依 精

進 、 三 善 根 為 體 , 不 依 信 、 慚 、 愧 等 法 。

外 人 問 曰 : 精 進 只 能 是 普 遍 的 策 勵 善 心 , 而 三 根 只 能 作 為 善 法 的 所 依 , 怎 能

說 四 法 有 防 惡 修 善 的 作 用 呢 ? 論 主 反 問 曰 : 你 們 所 說 的 防 惡 修 善 的 相 狀 是 什 麼

樣 呢 ? 如 果 普 遍 依 持 一 切 善 心 稱 為 防 惡 修 善 , 這 就 是 無 貪 等 三 根 。 如 果 能 夠 普

遍 促 進 善 心 的 增 長 , 這 和 精 進 就 沒 有 區 別 。 所 以 防 惡 修 善 就 是 四 法 。 如 果 令 心

不 散 亂 就 是 防 惡 修 善 的 話 , 就 應 當 是 定 。 如 果 令 心 、 心 所 同 取 一 境 稱 為 防 惡 修

善 , 這 與 觸 有 什 麼 區 別 呢 ? 如 果 使 所 作 善 惡 憶 念 不 忘 稱 為 防 惡 修 善 , 這 就 應 當

是 念 。 按 照 這 種 道 理 推 論 下 去 , 不 放 逸 的 防 惡 修 善 作 用 , 離 開 了 精 進 、 三 根 四

Page 40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3 9 8

法 就 不 可 得 , 所 以 不 放 逸 肯 定 沒 有 別 體 。 論 文 十 四 : 云 何 行 捨 ? 精 進 、 三 根 令 心 平 等 、 正 直 , 無 功 用 住 為 性 , 對 治

掉 舉 , 靜 住 為 業 。 謂 即 四 法 令 心 遠 離 掉 舉 等 障 , 靜 住 名 捨 。 平 等 、

正 直 、 無 功 用 住 , 初 中 後 位 辯 捨 差 別 。 由 不 放 逸 先 除 雜 染 , 捨 復 令

心 寂 靜 而 住 。 此 無 別 體 , 如 不 放 逸 離 彼 四 法 無 相 用 故 , 能 令 寂 靜 即

四 法 故 , 所 令 寂 靜 即 心 等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行 捨 ? 這 是 行 蘊 中 的 捨 , 它 自 己 沒 有 體 性 , 也 是 依 精 進 、 無 貪 三 根 分 位

假 立 的 。 行 捨 令 心 平 等 正 直 , 不 藉 加 行 功 用 而 得 安 住 。 它 是 以 對 治 不 平 等 的 掉

舉 為 業 用 , 而 住 於 寂 靜 的 心 境 , 就 叫 做 捨 。 平 等 、 正 直 、 無 功 用 住 , 就 是 分 初 、

中 、 後 三 位 , 來 辯 論 捨 的 差 別 , 即 最 初 先 離 掉 舉 、 惛 沉 , 使 心 平 等 。 其 次 再 離

諂 曲 , 令 心 正 直 。 最 後 不 藉 加 行 功 用 , 自 然 能 安 住 寂 靜 。 其 能 令 寂 靜 的 是 四 法 ,

所 令 寂 靜 的 是 心 、 心 所 。

論 文 十 五 : 云 何 不 害 , 於 諸 有 情 不 為 損 惱 , 無 瞋 為 性 , 能 對 治 害 , 悲 愍 為

業 。 謂 即 無 瞋 於 有 情 所 不 為 損 惱 , 假 名 不 害 。 無 瞋 翻 對 斷 物 命 瞋 ,

不 害 , 正 違 損 惱 物 害 。 無 瞋 與 樂 , 不 害 拔 苦 。 是 謂 此 二 粗 相 差 別 。

Page 40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3 9 9

理 實 無 瞋 實 有 自 體 。 不 害 依 彼 一 分 假 立 , 為 顯 慈 悲 二 相 別 故 , 利 樂

有 情 彼 二 勝 故 。 有 說 : 不 害 非 即 無 瞋 , 別 有 自 體 , 謂 賢 善 性 。 此 相

云 何 ? 謂 不 損 惱 。 無 瞋 亦 爾 , 寧 別 有 性 , 謂 於 有 情 不 為 損 惱 , 慈 悲

賢 善 是 無 瞋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不 害 ? 就 是 對 於 一 切 有 情 , 不 去 損 害 惱 亂 他 們 。 不 害 是 以 無 瞋 為 其 體

性 , 能 對 治 損 害 , 以 慈 悲 憐 愍 為 其 業 用 。 不 害 就 是 無 瞋 , 對 一 切 有 情 不 為 損 害

惱 亂 之 事 , 以 此 建 立 不 害 的 假 名 。 無 瞋 是 對 治 斷 害 物 命 的 瞋 心 , 不 害 是 違 反 損

惱 物 類 的 害 。 無 瞋 是 與 有 情 以 樂 ; 不 害 是 拔 眾 生 之 苦 。 這 不 過 是 無 瞋 和 不 害 的

粗 相 。 在 道 理 上 實 說 , 無 慎 實 有 自 體 , 不 害 是 依 托 無 瞋 一 分 所 假 立 的 。 為 了 表

顯 無 瞋 是 慈 、 不 害 是 悲 二 相 的 不 同 , 一 個 是 予 眾 生 以 樂 ; 一 個 是 拔 眾 生 之 苦 ,

是 兩 種 利 樂 有 情 的 超 勝 力 用 。

還 有 這 樣 說 : 不 害 並 非 依 無 瞋 為 體 , 而 是 自 已 另 有 體 性 。 這 體 性 就 是 賢 善 ,

而 是 以 不 損 惱 眾 生 為 其 業 用 。 論 主 反 駁 曰 : 如 果 是 這 樣 , 說 那 不 害 的 體 相 不 是

和 無 瞋 一 樣 嗎 ? 怎 能 另 外 又 有 體 性 呢 ? 對 於 一 切 有 情 不 為 損 惱 , 因 為 慈 悲 和 賢

善 就 是 無 瞋 。

Page 40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0 0

論 文 十 六 : 及 顯 十 一 義 別 心 所 , 謂 欣 厭 等 善 心 所 法 , 雖 義 有 別 說 種 種 名 ,

而 體 無 異 , 故 不 別 立 。 欣 謂 欲 俱 無 瞋 一 分 , 於 所 欣 境 不 憎恚 故 。 不

忿 、 恨 、 惱 , 嫉 等 亦 無 。 隨 應 正 翻 瞋 一 分 故 。 厭 謂 慧 俱 無 貪 一 分 ,

於 所 厭 境 不 染 著 故 。 不慳 、憍 等 當 知 亦 然 , 隨 應 正 翻 貪 一 分 故 。 不

覆 、 誑 、 諂 、 無 貪 、 癡 一 分 。 隨 應 正 翻 貪 癡 一 分 故 。

講 解 : 十 一 個 善 心 所 已 如 上 釋 , 現 在 是 解 釋 頌 中 ﹁ 行 捨 及 不 害 ﹂ 中 的 這 個 ﹁ 及 ﹂ 字 ,

因 為 在 這 個 及 字 後 面 , 還 包 括 著 欣 、 厭 等 十 五 種 善 法 。 這 十 五 種 善 法 , 他 們 雖

然 與 十 一 善 心 所 的 意 義 不 同 , 然 而 他 們 的 體 性 , 卻 是 在 十 一 善 心 所 外 更 無 別

體 。 所 以 不 另 外 安 立 。

欣 是 欣 悅 , 是 與 善 欲 俱 起 , 它 是 屬 於 無 瞋 一 分 所 攝 。 因 為 在 歡 欣 的 境 界 , 不

會 生 起 憎 恚 。 不 但 是 欣 , 其 餘 的 不 忿 、 不 恨 、 不 惱 、 不 嫉 , 也 是 無 瞋 一 分 所 攝 。

因 為 他 們 各 別 正 翻 的 忿 、 恨 、 惱 、 嫉 四 個 隨 惑 , 都 是 屬 於 瞋 的 一 分 所 攝 。

厭 是 厭 離 , 它 和 善 慧 同 起 , 為 無 貪 一 分 所 攝 。 因 為 在 可 厭 境 上 , 不 會 生 起 染

著 。 其 餘 的 不 慳 、 不 憍 也 是 一 樣 。 這 也 是 正 翻 小 隨 煩 惱 中 憍 和 慢 兩 種 , 屬 於 貪

的 一 分 所 攝 。 至 於 不 覆 、 不 誑 、 不 諂 三 法 , 是 無 貪 、 無 癡 各 一 分 所 攝 。 因 為 他

Page 40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0 1

們 各 別 正 翻 的 覆 、 誑 、 諂 三 個 隨 惑 , 是 屬 於 貪 、 癡 的 一 分 所 攝 。 論 文 十 七 : 有 義 : 不 覆 唯 無 癡 一 分 。 無 處 說 覆 亦 貪 一 分 故 。 有 義 : 不 慢 ,

信 一 分 攝 。 謂 若 信 彼 , 不 慢 彼 故 。 有 義 : 不 慢 , 捨 一 分 攝 , 心 平 等

者 不 高 慢 故 。 有 義 : 不 慢 慚 一 分 攝 , 若 崇 重 彼 , 不 慢 彼 故 。 有 義 :

不 疑 , 即 信 所 攝 , 謂 若 信 彼 無 猶 豫 故 。 有 義 : 不 疑 , 即 正 勝 解 , 以

決 定 者 無 猶 豫 故 。 有 義 : 不 疑 , 即 正 慧 攝 。 以 正 見 者 無 猶 豫 故 。 不

散 亂 體 即 正 定 攝 。 正 見 、 正 知 俱 善 慧 攝 。 不 忘 念 者 即 是 正 念 。 悔 、

眠 、 尋 、 伺 通 染 不 染 , 如 觸 、 欲 等 , 無 別 翻 對 。

講 解 : 有 人 說 : 不 覆 , 唯 屬 無 癡 一 分 所 攝 , 不 屬 無 貪 。 沒 有 那 個 經 論 說 , 覆 也 是 貪 的

一 部 分 , 可 見 不 覆 和 無 貪 沒 有 關 係 。 有 人 說 : 不 慢 是 屬 於 信 心 所 的 一 部 分 , 因

為 既 然 信 他 , 就 不 會 輕 慢 他 。 有 人 說 : 不 慢 是 屬 於 捨 的 一 分 , 因 為 捨 心 是 平 等

的 , 他 不 會 對 人 高 慢 。 有 人 說 : 不 慢 , 是 屬 於 慚 的 一 部 分 , 因 為 慚 能 崇 重 賢 善 ,

所 以 不 慢 。 照 古 德 註 本 : 以 上 三 說 俱 通 。 有 人 說 : 不 疑 是 信 心 所 攝 , 因 為 既 已

相 信 這 個 人 或 這 件 事 , 就 不 會 有 懷 疑 。 又 一 種 說 法 , 不 疑 就 是 別 境 的 正 勝 解 ,

因 其 對 於 已 經 決 定 了 的 正 當 事 理 , 就 不 會 再 有 猶 豫 。 又 有 人 說 : 不 疑 是 別 境 中

Page 40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0 2

正 慧 所 攝 , 因 為 有 了 正 見 的 人 , 那 裏 還 會 有 猶 豫 呢 ? 古 德 說 , 以 上 三 說 俱 通 。

不 散 亂 是 別 境 的 正 定 所 攝 , 和 染 見 相 反 的 正 見 , 和 不 正 知 相 反 的 正 知 , 俱 是

別 境 的 善 慧 所 攝 。 和 忘 念 相 反 的 不 忘 念 , 就 是 別 境 的 正 念 。 至 於 悔 、 眠 、 尋 、

伺 四 個 不 定 法 , 他 們 通 於 染 及 不 染 。 就 像 遍 行 的 觸 等 , 別 境 的 欲 等 一 樣 , 善 心

所 中 沒 有 與 此 相 對 的 內 容 。

論 文 十 八 : 何 緣 諸 染 , 所 翻 善 中 有 別 建 立 , 有 不 爾 者 ? 相 用 別 者 , 便 別 立

之 , 餘 善 不 然 , 故 不 應 責 。 又 諸 染 法 遍 六 識 者 , 勝 故 翻 之 , 別 立 善

法 。 慢 等 忿 等 唯 意 識 俱 , 害 雖 亦 然 , 而 數 現 起 損 惱 他 故 , 障 無 上 乘

勝 因 悲 故 , 為 了 知 彼 增 上 過 失 , 翻 立 不 害 。 失 念 、 散 亂 、 及 不 正 知 ,

翻 入 別 境 , 善 中 不 說 。 染 淨 相 翻 , 淨 寧 少 染 ? 淨 勝 染 劣 , 少 敵 多 故 。

又 解 理 通 , 說 多 同 體 , 迷 情 事 局 隨 相 分 多 , 故 於 染 淨 不 應 齊 責 。

講 解 : 外 人 問 : 六 種 根 本 煩 惱 和 二 十 種 隨 煩 惱 , 為 什 麼 有 的 翻 過 來 就 成 為 善 法 , 有 的

何 以 不 翻 呢 ? 論 主 答 : 有 的 翻 過 來 , 性 質 和 作 用 都 有 區 別 , 所 以 各 別 建 立 為 善 。

其 餘 的 翻 過 來 , 性 質 和 作 用 沒 有 區 別 , 故 不 一 一 別 立 , 所 以 不 應 有 所 責 難 。

還 有 , 一 切 染 法 普 遍 存 在 於 六 識 的 , 其 作 用 殊 勝 , 所 以 要 翻 過 來 別 立 為 善 。

Page 40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0 3

慢 等 七 種 根 本 煩 惱 ︵ 註 : 七 種 煩 惱 為 慢 、 疑 、 身 見 、 邊 見 、 邪 見 、 見 取 見 、 戒

禁 取 見 ︶ , 和 忿 等 九 種 隨 煩 惱 ︵ 註 : 九 種 煩 惱 為 忿 、 恨 、 覆 、 惱 、 嫉 、 慳 , 誑 、

諂 、 害 ︶ , 只 與 意 識 相 應 。 害 雖 然 也 是 這 樣 , 但 它 一 再 生 起 , 損 惱 他 人 , 障 礙

大 乘 殊 勝 原 因 之 悲 , 為 了 表 明 它 的 強 勝 違 害 作 用 , 所 以 要 翻 過 來 成 立 不 害 善

法 。 失 念 、 散 亂 、 不 正 知 翻 過 來 是 念 、 定 、 慧 , 列 入 別 境 心 所 法 , 並 不 列 入 善

心 所 法 。

論 文 十 九 : 此 十 一 法 , 三 是 假 有 , 謂 不 放 逸 、 捨 及 不 害 , 義 如 前 說 。 餘 八

實 有 , 相 用 別 故 。

講 解 : 在 這 十 一 個 善 心 所 中 , 有 三 個 是 假 有 , 就 是 : 不 放 逸 、 捨 和 不 害 。 因 為 捨 和 不

放 逸 , 是 以 精 進 及 三 善 根 為 體 ; 不 害 , 是 以 無 瞋 一 分 為 體 。 這 意 義 在 前 面 已 經

說 過 。 除 此 三 法 是 假 有 外 , 其 餘 八 法 都 是 實 有 。

論 文 二 十 : 有 義 : 十 一 , 四 遍 善 心 , 精 進 三 根 遍 善 品 故 。 餘 七 不 定 , 推 尋

事 理 未 決 定 時 不 生 信 故 。 慚 愧 同 類 , 依 處 各 別 , 隨 起 一 時 , 第 二 無

故 。 要 世 間 道 斷 煩 惱 時 , 有 輕 安 故 。 不 放 逸 、 捨 , 無 漏 道 時 , 方 得

起 故 , 悲憨 有 情 時 乃 有 不 害 故 。 論 說 : 十 一 , 六 位 中 起 , 謂 決 定 位

Page 40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0 4

有 信 相 應 , 止 息 染 時 有 慚 、 愧 起 , 顧 自 他 故 , 於 善 品 位 有 精 進 三 根 。

世 間 道 時 有 輕 安 起 , 於 出 世 道 有 捨 、 不 放 逸 , 攝 眾 生 時 有 不 害 故 。 講 解 : 此 下 是 兩 家 對 於 善 法 是 否 俱 起 的 諍 論 。 第 一 家 說 : 在 十 一 善 法 裏 , 有 四 法 是 普

遍 存 在 於 善 心 中 , 就 是 精 進 和 三 善 根 , 其 餘 七 法 則 不 一 定 。 因 為 在 推 尋 事 理 沒

有 決 定 的 時 候 , 不 會 生 信 。 慚 和 愧 雖 是 同 類 , 但 是 慚 是 依 仗 自 力 , 愧 是 依 仗 他

力 , 依 處 各 別 。 所 以 慚 生 起 的 時 候 無 愧 , 愧 生 起 的 時 候 無 慚 , 二 者 不 同 時 俱 起 。

要 到 世 間 道 斷 了 粗 重 煩 惱 時 , 才 有 輕 安 。 至 於 不 放 逸 和 行 捨 , 要 到 得 了 無 漏 道

才 能 夠 生 起 。 能 夠 慈 悲 憐 愍 一 切 有 情 的 時 候 才 會 有 不 害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十

一 善 法 , 要 在 六 位 中 生 起 , 即 是 說 在 決 定 位 , 不 能 與 信 相 應 。 能 夠 止 息 染 污 的

時 候 , 才 有 自 力 和 他 力 的 慚 、 愧 生 起 。 在 善 品 位 , 一 定 有 精 進 和 三 善 根 。 得 到

了 世 間 道 , 才 有 輕 安 生 起 。 在 出 世 道 的 時 候 , 才 有 行 捨 和 不 放 逸 二 法 。 能 夠 攝

護 一 切 眾 生 的 時 候 , 才 有 不 害 。

論 文 二 十 一 : 有 義 : 彼 說 未 為 應 理 , 推 尋 事 理 未 決 定 心 , 信 若 不 生 , 應 非

是 善 , 如 染 心 等 無 淨 信 故 。 慚 、 愧 類 異 , 依 別 境 同 , 俱 遍 善 心 , 前

已 說 故 。 若 出 世 道 輕 安 不 生 , 應 此 覺 支 非 無 漏 故 。 若 世 間 道 無 捨 、

Page 40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0 5

不 放 逸 , 應 非 寂 靜 防 惡 修 善 故 。 又 應 不 伏 掉 舉 放 逸 故 。 有 漏 善 心 既

具 四 法 , 如 出 世 道 應 有 二 故 , 善 心 起 時 皆 不 損 物 , 違 能 損 法 , 有 不

害 故 。 論 說 : 六 位 起 十 一 者 , 依 彼 彼 增 作 此 此 說 , 故 彼 所 說 定 非 應

理 , 應 說 信 等 十 一 法 中 , 十 遍 善 心 , 輕 安 不 遍 。 要 在 定 位 方 有 輕 安

調 暢 身 心 , 餘 位 無 故 。 決 擇 分 說 : 十 善 心 所 , 定 不 定 地 , 皆 遍 善 心 ,

定 地 心 中 增 輕 安 故 。

講 解 : 第 二 家 認 為 : 前 面 所 說 的 並 不 合 理 : 推 尋 事 理 未 決 定 之 心 , 信 若 不 生 , 此 心 就

不 是 善 法 , 和 染 污 心 一 樣 , 因 為 沒 有 淨 信 。 至 於 慚 和 愧 二 法 類 雖 不 同 , 那 不 過

是 慚 依 自 力 , 愧 依 他 力 , 所 依 的 增 上 緣 力 有 自 他 差 別 而 已 。 然 而 它 們 的 境 界 都

是 遍 一 切 善 心 , 並 無 不 同 , 這 在 前 面 已 經 說 過 。 假 使 出 世 道 時 輕 安 不 生 , 這 種

覺 支 就 不 應 當 是 無 漏 。 假 使 世 間 道 沒 有 行 捨 和 不 放 逸 , 其 心 就 不 應 當 是 寂 靜 ,

也 就 不 能 防 惡 修 善 了 , 又 憑 什 麼 來 降 伏 掉 舉 和 放 逸 ? 既 然 有 漏 善 心 具 有 精 進 和

三 善 根 四 法 , 世 間 道 就 應 當 同 出 世 道 一 樣 , 具 有 捨 和 不 放 逸 二 法 。 當 善 心 生 起

的 時 候 不 損 惱 他 人 , 因 為 違 背 了 能 損 物 的 害 法 , 所 以 才 有 不 害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 六 位 起 十 一 ﹂ 者 , 那 是 依 增 上 而 說 的 。 十 一 種 善 心 所 法

Page 40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0 6

在 六 位 生 起 , 因 為 在 決 定 位 有 信 生 起 , 在 止 息 染 法 的 時 候 有 慚 或 愧 生 起 , 由 於

自 己 的 力 量 而 使 慚 生 起 , 由 於 他 人 的 力 量 而 使 愧 生 起 。 在 善 位 時 有 精 進 和 三 善

根 , 在 世 間 道 時 有 輕 安 生 起 , 在 出 世 間 道 有 捨 和 不 放 逸 , 當 對 眾 生 憐 愍 的 時 候 ,

有 不 害 的 生 起 。

論 文 二 十 二 : 有 義 : 定 加 行 亦 得 定 地 名 。 彼 亦 微 有 調 暢 義 故 , 由 斯 欲 界 亦

有 輕 安 , 不 爾 , 便 違 本 地 分 說 , 信 等 十 一 通 一 切 地 。 有 義 : 輕 安 唯

在 定 有 , 由 定 滋 養 有 調 暢 故 。 論 說 : 欲 界 諸 心 、 心 所 由 闕 輕 安 名 不

定 地 。 說 一 切 地 有 十 一 者 , 通 有 尋 、 伺 等 三 地 皆 有 故 。

講 解 : 關 於 定 地 , 又 有 兩 家 不 同 解 釋 。 第 一 家 認 為 , 在 未 到 定 的 加 行 位 , 也 叫 做 定 地 ,

因 為 此 時 也 有 一 點 調 暢 身 心 的 微 義 , 所 以 欲 界 地 也 有 輕 安 , 不 然 的 話 , 便 違 背

︽ 瑜 伽 論 . 本 地 分 ︾ 所 說 : ﹁ 信 等 十 一 , 通 一 切 地 ﹂ 的 道 理 了 。

第 二 家 說 : 輕 安 唯 在 色 、 無 色 界 的 定 地 才 有 , 欲 界 沒 有 。 因 為 由 定 的 滋 養 ,

身 心 才 能 調 暢 。 論 上 說 : 一 切 心 王 和 心 所 , 由 於 闕 了 輕 安 , 所 以 叫 做 不 定 地 。

至 於 說 : 一 切 地 都 有 十 一 種 善 法 , 那 是 對 初 禪 的 有 尋 有 伺 地 、 二 禪 的 無 尋 有 伺

地 、 二 禪 以 上 的 無 尋 無 伺 地 說 的 , 這 三 地 都 有 輕 安 。 而 非 欲 界 所 有 。

Page 40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0 7

論 文 二 十 三 : 此 十 一 種 前 已 具 說 , 第 七 、 八 識 隨 位 有 無 , 第 六 識 中 定 位 皆

具 , 若 非 定 位 唯 闕 輕 安 。 有 義 : 五 識 唯 有 十 種 , 自 性 散 動 無 輕 安 故 。

有 義 : 五 識 亦 有 輕 安 , 定 所 引 善 者 亦 有 調 暢 故 , 成 所 作 智 俱 , 必 有

輕 安 故 。

講 解 : 這 十 一 種 善 法 前 已 講 過 , 第 七 和 第 八 識 裏 , 在 有 漏 位 全 部 沒 有 , 到 無 漏 位 全 部

都 有 。 至 於 第 六 識 , 在 定 位 全 部 都 有 ; 在 不 定 位 只 有 十 種 , 唯 闕 輕 安 。 有 人 說 :

前 五 識 只 有 十 種 , 因 為 它 們 自 性 散 動 , 沒 有 輕 安 。 又 有 人 說 : 前 五 識 也 有 輕 安 。

如 果 是 定 所 引 的 善 法 , 在 五 識 身 裏 也 有 調 暢 身 心 ; 前 五 識 轉 成 ﹁ 成 所 作 智 ﹂ 的

時 候 , 必 定 是 有 輕 安 。

論 文 二 十 四 : 此 善 十 一 何 受 相 應 ? 十 、 五 相 應 , 一 除 憂 、 苦 , 有 逼 迫 受 ,

無 調 暢 故 。 此 與 別 境 皆 得 相 應 , 信 等 欲 等 不 相 違 故 。 十 一 唯 善 。 輕

安 非 欲 , 餘 通 三 界 。 皆 學 等 三 。 非 見 所 斷 , 瑜 伽 論 說 : 信 等 六 根 唯

修 所 斷 , 非 見 所 斷 。 餘 門 分 別 , 如 理 應 思 。

講 解 : 問 : 這 十 一 個 善 心 所 , 在 苦 、 樂 、 憂 、 喜 、 捨 的 五 受 中 , 與 那 一 受 相 應 呢 ? 答 :

有 十 個 都 與 五 受 相 應 , 只 有 輕 安 一 法 不 通 五 受 , 因 為 逼 迫 性 的 憂 、 苦 二 受 , 不

Page 41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0 8

能 調 暢 身 心 , 所 以 輕 安 一 法 只 能 與 喜 、 樂 、 捨 三 受 相 應 。

這 十 一 種 善 法 , 與 別 境 五 法 都 能 相 應 。 因 為 信 等 的 善 法 , 與 欲 等 的 別 境 , 他

們 的 體 性 並 不 相 違 。 這 十 一 法 , 在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裏 唯 屬 善 性 ; 在 欲 、 色 、

無 色 三 界 裏 , 除 輕 安 一 法 不 通 欲 界 外 , 其 餘 的 十 法 都 遍 通 三 界 ; 在 有 學 、 無 學 、

非 有 學 無 學 的 三 位 裏 , 則 是 全 部 都 有 。

這 十 一 法 , 在 見 斷 、 修 斷 、 非 斷 的 三 斷 裏 , 都 不 是 見 道 所 斷 。 因 為 他 們 不 是

分 別 所 起 的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二 十 二 根 裏 的 信 根 、 精 進 根 、

念 根 、 定 根 、 慧 根 、 未 知 當 知 根 , 這 六 種 根 , 在 有 漏 位 是 唯 修 所 斷 ; 在 無 漏 位

那 就 是 非 所 斷 了 。

第 三 節 煩 惱 心 所

論 文 一 : 如 是 已 說 善 位 心 所 , 煩 惱 心 所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煩 惱 謂 貪 瞋 , 癡

慢 疑 惡 見 。

講 解 : 上 文 已 經 把 十 一 種 善 位 心 所 講 完 。 至 於 煩 惱 心 所 , 其 義 相 又 是 怎 麼 樣 呢 ? 頌 文

中 答 覆 曰 : 煩 惱 有 六 , 即 貪 、 瞋 、 癡 、 慢 、 疑 、 惡 見 。

Page 41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0 9

論 文 二 : 論 曰 : 此 貪 等 六 , 性 是 根 本 煩 惱 攝 故 , 得 煩 惱 名 。 云 何 為 貪 ? 於

有 、 有 具 染 著 為 性 , 能 障 無 貪 , 生 苦 為 業 。 謂 由 愛 力 , 取 蘊 生 故 。 講 解 : 以 下 論 文 , 是 解 釋 前 二 句 頌 文 。 論 上 說 : 這 貪 等 六 個 心 所 , 是 屬 於 根 本 煩 惱 所

攝 , 所 以 得 煩 惱 之 名 。 什 麼 叫 做 貪 ? 愛 著 異 熟 報 果 的 三 有 ︱ ︱ 即 三 界 , 及 能 生

三 有 之 因 的 ﹁ 有 具 ﹂ ︱ ︱ 即 惑 與 業 。 故 貪 以 染 著 為 性 , 能 障 無 貪 , 生 起 諸 苦 ,

就 是 貪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由 貪 愛 的 業 力 , 生 起 了 痛 苦 充 滿 的 五 蘊 身 心 。 五 蘊 ,

因 取 著 貪 愛 而 有 , 又 能 取 著 貪 愛 , 所 以 稱 五 取 蘊 。

論 文 三 : 云 何 為 瞋 , 於 苦 、 苦 具 憎恚 為 性 , 能 障 無 瞋 , 不 安 隱 性 惡 行 所 依

為 業 。 謂 瞋 必 令 身 心 熱 惱 , 起 諸 惡 業 , 不 善 性 故 。 云 何 為 癡 , 於 諸

理 、 事 迷闇 為 性 , 能 障 無 癡 , 一 切 雜 染 所 依 為 業 。 謂 由 無 明 起 疑 、

邪 見 、 貪 等 煩 惱 , 隨 煩 惱 業 , 能 招 後 生 雜 染 法 故 。

講 解 : 什 度 叫 做 瞋 , 瞋 是 對 於 三 苦 ︱ ︱ 苦 苦 、 壞 苦 、 行 苦 的 苦 果 , 及 造 成 三 苦 之 因 的

苦 具 , 生 起 憎 恚 , 以 此 憎 恚 為 體 性 , 能 障 礙 無 瞋 , 不 能 安 心 隱 忍 , 一 切 惡 行 依

之 而 起 , 即 成 了 它 的 業 用 。 有 了 瞋 恚 之 心 , 必 定 能 令 身 心 熱 惱 , 一 定 會 生 起 一

切 邪 惡 行 為 , 因 為 它 體 性 不 善 之 故 。

Page 41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1 0

什 麼 叫 做 癡 ? 對 於 一 切 真 諦 的 道 理 、 俗 諦 的 事 相 , 全 都 迷 闇 不 明 , 就 是 癡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無 癡 , 一 切 有 漏 雜 染 依 之 而 起 , 就 是 癡 的 業 用 。 癡 就 是 無 明 的 別

稱 , 由 無 明 次 第 生 起 疑 、 邪 見 、 貪 等 煩 惱 、 隨 煩 惱 , 造 作 惡 業 , 招 感 後 生 的 雜

染 諸 法 。

論 文 四 : 云 何 為 慢 ? 恃 已 於 他 , 高 舉 為 性 , 能 障 不 慢 , 生 苦 為 業 。 謂 若 有

慢 , 於 德 有 德 , 心 不 謙 下 , 由 此 生 死 輪 轉 無 窮 , 受 諸 苦 故 。 此 慢 差

別 有 七 、 九 種 。 謂 於 三 品 、 我 、 德 處 生 , 一 切 皆 通 見 、 修 所 斷 。 聖

位 我 慢 既 得 現 行 , 慢 類 由 斯 起 亦 無 失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慢 ? 就 是 仗 恃 自 己 , 以 貢 高 我 慢 為 其 體 性 ; 能 障 不 慢 , 生 起 諸 種 痛 苦 ,

就 是 它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有 了 高 慢 , 對 於 三 寶 淨 功 德 法 , 及 超 過 自 己 的 有 德

之 人 , 自 心 不 肯 謙 虛 卑 下 , 由 此 招 感 生 死 輪 轉 , 受 苦 無 窮 。 如 果 詳 細 分 析 , 慢

的 差 別 有 七 種 、 九 種 二 說 。 ︵ 註 : 七 種 慢 是 : 一 者 慢 , 對 於 不 勝 我 的 人 , 固 然

說 我 比 他 強 ; 就 是 與 我 相 等 的 人 , 也 說 他 不 過 同 我 一 樣 。 二 者 過 慢 , 不 但 對 於

和 我 相 等 的 人 說 他 不 如 我 , 就 是 對 於 勝 過 我 的 人 , 也 說 他 不 過 和 我 相 等 。 三 者

過 過 慢 , 對 於 勝 我 的 人 , 反 說 他 遠 不 及 我 。 四 者 我 慢 , 就 是 執 有 實 我 及 我 所 ,

Page 41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1 1

使 心 高 舉 。 五 者 增 上 慢 , 自 己 才 證 得 少 分 聖 道 , 便 偽 稱 全 證 。 六 者 卑 劣 慢 , 對

於 勝 過 我 很 多 的 人 , 說 我 不 過 比 他 少 差 一 點 。 七 者 邪 慢 , 分 明 自 己 無 德 , 妄 謂

自 已 有 德 。 九 種 慢 是 : 一 者 我 勝 慢 , 二 者 我 等 慢 , 三 者 我 劣 慢 , 四 者 有 勝 我 慢 ,

五 者 有 等 我 慢 , 六 者 有 劣 我 慢 , 七 者 無 勝 我 慢 , 八 者 無 等 我 慢 , 九 者 無 劣 我 慢 。 ︶

論 文 五 : 云 何 為 疑 ? 於 諸 諦 理 猶 豫 為 性 , 能 障 不 疑 , 善 品 為 業 。 謂 猶 豫 者

善 不 生 故 。 有 義 , 此 疑 以 慧 為 體 , 猶 豫 簡 擇 說 為 疑 故 。毘 助 末 底 是

疑 義 故 , 末 底 般 若 , 性 無 疑 故 。 有 義 , 此 疑 別 有 自 體 , 令 慧 不 決 非

即 慧 故 。 瑜 伽 論 說 : 六 煩 惱 中 見 世 俗 有 , 即 慧 分 故 , 餘 是 實 有 , 別

有 性 故 。 毗 助 末 底 執 慧 為 疑 , 毗 助 若 南 智 應 為 識 , 界 由 助 力 義 便 轉

變 , 是 故 此 疑 非 慧 為 體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疑 ? 對 於 一 切 真 實 不 虛 的 道 理 , 猶 豫 不 決 , 就 是 疑 的 體 性 ; 能 障 不 疑

的 善 品 , 就 是 它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凡 是 猶 豫 不 信 的 人 , 善 法 是 不 會 生 起 的 。

關 於 疑 的 體 性 , 有 兩 家 不 同 的 說 法 。 第 一 家 安 慧 說 : 疑 是 以 慧 為 體 , 就 是 對

於 所 觀 之 境 , 有 一 種 猶 豫 的 簡 擇 , 所 以 叫 做 疑 。 毗 助 末 底 , 就 是 疑 的 意 思 。 毗

是 比 的 意 思 , 助 是 輔 助 , 末 底 是 慧 。 合 起 來 就 就 是 比 益 輔 助 於 慧 。 既 然 是 輔 助

Page 41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1 2

於 慧 , 當 然 就 是 慧 。 末 底 和 般 若 , 都 是 慧 的 異 名 , 並 無 別 體 。 所 以 知 道 疑 是 以

慧 為 體 的 。

第 二 家 護 法 反 駁 第 一 家 說 : 此 疑 別 有 自 體 , 能 令 慧 猶 豫 不 決 , 所 以 疑 並 不 就

是 慧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在 六 個 根 本 煩 惱 中 , 除 了 ﹁ 不 正 見 ﹂ 是 世 俗 假 有 , 屬

於 邪 慧 所 攝 外 , 其 餘 的 五 個 根 本 煩 惱 ︱ ︱ 貪 、 瞋 、 癡 、 慢 、 疑 , 都 實 有 自 體 ,

所 以 疑 並 不 就 是 慧 。 如 果 說 , 在 ﹁ 末 底 ﹂ 上 加 一 ﹁ 毗 ﹂ 字 來 幫 助 解 釋 , 就 說 慧

是 疑 的 體 , 那 麼 , ﹁ 若 南 ﹂ 二 字 是 智 , 在 ﹁ 若 南 ﹂ 加 一 ﹁ 毗 ﹂ 字 來 幫 助 解 釋 ,

就 應 當 變 智 為 識 了 。 然 而 , 識 體 並 不 是 智 , 如 何 說 ﹁ 毗 助 末 底 ﹂ 就 是 慧 呢 ? 論

文 中 的 ﹁ 界 ﹂ 字 是 性 義 。

論 文 六 : 云 何 惡 見 ? 於 諸 諦 理 顛 倒 推 求 , 染 慧 為 性 , 能 障 善 見 , 招 苦 為 業 。

謂 惡 見 者 , 多 受 苦 故 。 此 見 行 相 , 差 別 有 五 : 第 一 種 是 薩 迦 耶 見 ,

謂 於 五 取 蘊 是 我 和 我 所 , 一 切 見 趣 所 依 為 業 。 此 見 差 別 , 有 二 十 句 ,

六 十 五 等 分 別 起 攝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惡 見 ? 對 於 佛 教 一 切 諦 理 , 顛 倒 推 度 , 以 染 慧 為 性 , 能 障 善 見 , 招 感

苦 報 為 業 。 也 就 是 說 , 有 惡 見 的 人 多 遭 苦 報 。 這 不 過 是 總 略 的 解 釋 , 若 仔 細 分

Page 41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1 3

析 , 這 惡 見 的 差 別 , 尚 有 五 種 。 一 者 ﹁ 薩 迦 耶 見 ﹂ , 譯 為 身 見 , 亦 稱 我 見 。 就

是 於 五 取 蘊 的 這 個 假 名 不 了 如 幻 , 執 有 實 我 及 我 所 , 一 切 邪 見 都 依 我 見 而 起 ,

起 惑 造 業 。 因 此 , 我 見 的 差 別 又 有 二 十 句 、 或 六 十 五 句 , 都 是 屬 於 後 天 分 別 起

的 煩 惱 。 ︵ 註 : 二 十 句 者 , 是 五 蘊 各 有 四 旬 。 例 如 : 一 、 色 是 我 。 二 、 我 有 色 。

三 、 色 屬 我 。 四 、 我 在 色 中 。 如 是 乃 至 識 是 我 … … , 合 五 四 為 二 十 句 。 六 十 五

句 , 是 計 一 蘊 為 我 , 餘 四 蘊 各 有 三 所 : 一 、 我 瓔 珞 。 二 、 我 僮 僕 。 三 、 我 器 物 。

合 四 三 為 十 二 , 再 加 上 一 個 我 共 為 十 三 。 這 樣 推 算 起 來 , 五 蘊 有 五 個 我 , 六 十

個 我 所 , 總 合 為 六 十 五 句 。 ︶

論 文 七 : 二 邊 執 見 , 謂 即 於 彼 隨 執 斷 、 常 , 障 處 中 行 , 出 離 為 業 。 此 見 差

別 , 諸 見 趣 中 有 執 前 際 四 遍 常 論 , 一 分 常 論 。 及 計 後 際 有 想 十 六 ,

無 想 、 俱 非 各 有 八 論 , 七 斷 滅 論 等 。 分 別 起 攝 。

講 解 : 第 二 種 是 邊 執 見 , 就 是 在 我 見 之 上 或 者 執 常 、 或 者 執 斷 , 能 障 礙 非 斷 非 常 中 道

的 行 相 , 它 的 業 用 , 使 人 不 得 出 離 三 界 苦 海 。 這 種 邊 執 見 的 差 別 , 有 的 主 張 前

際 四 種 遍 常 論 和 一 分 常 論 : 有 的 主 張 後 際 有 想 十 六 論 、 無 想 八 論 、 非 有 想 非 無

想 八 論 、 七 種 斷 滅 論 。 總 括 起 來 共 有 四 十 七 種 , 這 四 十 七 見 , 都 是 後 天 分 別 所

Page 41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1 4

起 的 煩 惱 , 其 中 常 見 四 十 種 , 斷 見 七 種 。

︵ 註 一 : 四 遍 常 論 : 一 、 由 下 品 宿 住 通 , 能 憶 前 際 二 十 成 壞 劫 自 他 生 死 相 續 ,

便 執 我 與 世 間 , 一 切 俱 常 。 二 、 由 中 品 宿 住 通 , 能 憶 前 際 四 十 成 壞 劫 生 死 相 續 ,

便 執 我 與 世 間 俱 常 。 三 、 由 上 品 宿 住 通 , 能 憶 八 十 成 壞 劫 生 死 相 續 。 便 執 我 與

世 間 俱 常 。 四 、 由 天 眼 通 , 見 一 切 有 情 死 此 生 彼 , 諸 蘊 相 續 , 便 執 我 與 世 間 俱

常 。 這 四 種 , 執 三 界 俱 常 , 所 以 叫 做 遍 常 。 ︶

︵ 註 二 : 一 分 常 論 : 一 、 有 從 梵 天 結 束 生 命 而 生 此 世 間 者 , 得 宿 住 通 , 執 梵

天 是 常 , 我 是 無 常 。 二 、 執 梵 王 所 說 : 四 大 種 是 常 , 心 是 無 常 。 三 、 有 從 戲 忘

天 結 束 生 命 生 此 世 間 , 得 宿 住 通 , 執 彼 天 是 常 , 我 是 無 常 。 四 、 從 意 憤 天 結 束

生 命 生 此 世 間 , 得 宿 住 通 , 執 彼 天 是 常 , 我 是 無 常 。 這 四 種 , 但 執 梵 天 、 大 等

是 常 , 所 以 叫 做 一 分 常 論 。 以 上 八 見 四 遍 常 論 和 四 一 分 常 論 , 都 是 依 過 去 所 起

的 分 別 , 所 以 說 為 前 際 。 ︶

︵ 註 三 : 有 想 十 六 論 : 一 、 我 有 色 , 死 後 有 想 。 二 、 我 無 色 , 死 後 有 想 。 三 、

我 亦 有 色 亦 無 色 , 死 後 有 想 。 四 、 我 非 有 色 非 無 色 , 死 後 有 想 。 五 、 執 我 有 邊 ,

死 後 有 想 。 六 、 執 我 無 邊 , 死 後 有 想 。 七 、 執 我 亦 有 邊 亦 無 邊 , 死 後 有 想 。 八 、

Page 41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1 5

執 我 非 有 邊 非 無 邊 , 死 後 有 想 。 九 、 我 有 一 想 。 十 、 我 有 種 種 想 。 十 一 、 我 有

少 想 。 十 二 、 我 有 無 量 想 。 十 三 、 我 純 有 樂 , 死 後 有 想 。 十 四 、 我 純 有 苦 , 死

後 有 想 。 十 五 、 我 純 有 苦 有 樂 , 死 後 有 想 。 十 六 、 我 純 無 苦 無 樂 , 死 後 有 想 。 ︶

︵ 註 四 : 無 想 八 論 : 一 、 我 有 色 , 死 後 無 想 。 二 、 我 無 色 , 死 後 無 想 。 三 、

執 我 亦 有 色 亦 無 色 , 死 後 無 想 。 四 、 執 我 非 有 色 非 無 色 , 死 後 無 想 。 五 、 執 我

有 邊 , 死 後 無 想 。 六 、 執 我 無 邊 , 死 後 無 想 。 七 、 執 我 亦 有 邊 亦 無 邊 , 死 後 無

想 。 八 、 執 我 非 有 邊 非 無 邊 , 死 後 無 想 。 ︶

︵ 註 五 : 俱 非 八 論 : 一 、 執 我 有 色 , 死 後 非 有 想 非 無 想 。 二 、 執 我 無 色 , 死

後 非 有 想 非 無 想 。 三 、 執 我 亦 有 色 亦 無 色 , 死 後 非 有 想 非 無 想 。 四 、 執 我 非 有

色 非 無 色 , 死 後 非 有 想 非 無 想 。 五 、 執 我 有 邊 , 死 後 非 有 想 非 無 想 。 六 、 執 我

無 邊 , 死 後 非 有 想 非 無 想 。 七 、 執 我 亦 有 邊 亦 無 邊 , 死 後 非 有 想 非 無 想 。 八 、

執 我 非 有 邊 非 無 邊 , 死 後 非 有 想 非 無 想 。 ︶

︵ 註 六 : 七 斷 滅 論 : 認 為 死 後 斷 滅 , 已 無 思 想 , 不 再 轉 生 。 包 括 以 下 七 種 :

一 、 我 有 色 , 死 後 斷 滅 。 二 、 我 欲 界 天 , 死 後 斷 滅 。 三 、 我 色 界 天 , 死 後 斷 滅 。

四 、 我 空 無 邊 處 , 死 後 斷 滅 。 五 、 我 識 無 邊 處 , 死 後 斷 滅 。 六 、 我 無 所 有 處 ,

Page 41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1 6

死 後 斷 滅 。 七 、 我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 死 後 斷 滅 。 以 上 有 想 、 無 想 、 俱 非 、 斷 滅 等

三 十 九 見 , 都 是 依 未 來 所 起 的 分 別 , 所 以 說 為 後 際 。 ︶ 論 文 八 : 三 邪 見 。 謂 謗 因 果 , 作 用 實 事 , 及 非 四 見 諸 餘 邪 執 , 如 增 上 緣 名

義 遍 故 。 此 見 差 別 , 諸 見 趣 中 , 有 執 前 際 二 無 因 論 、 四 有 邊 等 、 不

死 矯 亂 , 及 計 後 際 五 現 涅 槃 , 或 計 自 在 、 世 主 、 釋 、 梵 及 餘 物 類 常

恆 不 易 。 或 計 自 在 等 是 一 切 物 因 。 或 有 橫 計 諸 邪 解 脫 , 或 有 妄 執 非

道 為 道 , 諸 如 是 等 , 皆 邪 見 攝 。

講 解 : 第 三 種 是 ﹁ 邪 見 ﹂ , 就 是 否 定 善 惡 因 果 , 無 此 世 間 、 無 彼 世 間 , 無 世 間 阿 羅 漢

的 實 事 。 以 及 堅 持 除 身 見 、 邊 見 、 見 取 見 、 戒 禁 取 見 四 見 以 外 , 其 餘 的 一 切 邪

執 。 好 像 四 緣 的 因 緣 、 所 緣 緣 、 等 無 間 緣 這 三 緣 所 不 攝 的 , 都 歸 於 增 上 緣 攝 一

樣 。 因 為 邪 見 的 名 義 較 為 普 遍 , 所 以 攝 法 亦 廣 。 這 邪 見 的 差 別 , 有 的 執 著 前 際

所 起 的 二 無 因 論 , 四 有 邊 論 , 四 不 死 矯 亂 。 有 的 執 著 後 際 所 起 的 五 現 涅 槃 。 或

者 主 張 大 自 在 天 、 大 梵 天 、 帝 釋 天 和 自 性 等 永 恆 不 變 。 或 者 主 張 大 自 在 天 等 是

產 生 世 間 萬 物 之 因 , 或 者 堅 持 各 種 錯 誤 虛 假 的 解 脫 , 或 者 錯 誤 地 主 張 以 非 解 脫

之 道 為 解 脫 之 道 , 這 一 切 都 屬 邪 見 。

Page 41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1 7

︵ 註 一 : 二 無 因 論 : 一 、 從 無 想 天 下 生 的 人 , 雖 然 得 宿 命 通 , 而 回 憶 不 起 出

無 想 心 以 前 的 生 死 成 壞 , 便 執 世 間 一 切 都 是 無 因 而 起 。 二 、 由 於 尋 伺 虛 妄 的 推

求 , 但 能 記 憶 今 身 之 所 更 事 , 而 不 能 憶 及 前 身 所 更 事 , 便 執 一 切 都 是 無 因 而 起 。 ︶

︵ 註 二 : 四 有 邊 論 : 一 、 由 於 天 眼 通 的 力 量 , 能 見 到 下 自 無 間 地 獄 , 上 至 第

四 禪 天 , 便 執 世 界 上 下 為 有 邊 。 二 、 由 於 天 眼 通 的 力 量 , 能 憶 邊 傍 無 有 邊 際 ,

乃 生 起 無 邊 之 想 。 三 、 由 天 眼 通 的 力 量 , 能 憶 世 界 上 下 有 邊 , 傍 佈 無 邊 , 便 起

亦 有 邊 , 亦 無 邊 之 想 。 四 、 由 天 眼 通 的 力 量 , 能 憶 壞 劫 分 位 , 便 起 非 有 邊 , 非

無 邊 之 想 。 這 四 有 邊 論 , 因 為 不 計 我 見 斷 常 , 所 以 邊 見 不 攝 , 而 屬 於 邪 見 所 攝

了 。 ︶

︵ 註 三 : 四 不 死 矯 亂 : 一 、 無 知 矯 亂 , 有 一 種 無 知 外 道 , 不 肯 回 答 別 人 提 出

的 問 題 , 他 們 認 為 唯 有 這 樣 不 說 盡 天 意 , 死 後 便 能 生 天 。 二 、 諂 曲 矯 亂 : 有 一

種 諂 曲 外 道 , 故 作 神 秘 的 不 將 自 己 修 證 的 淨 天 告 訴 別 人 , 認 為 這 樣 死 後 可 以 生

天 。 三 、 恐 怖 矯 亂 : 有 一 種 心 懷 恐 怖 的 外 道 , 為 了 掩 飾 自 己 的 無 知 , 對 別 人 所

問 的 問 題 隨 便 解 答 , 認 為 這 樣 死 後 可 以 生 天 。 四 、 愚 戇 矯 亂 : 有 一 種 愚 戇 外 道 ,

不 回 答 別 人 的 問 題 , 只 是 反 詰 , 隨 人 家 答 什 麼 他 都 認 為 是 正 確 的 , 認 為 這 樣 死

Page 42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1 8

後 可 以 生 天 。 這 四 種 人 , 因 為 迷 信 生 天 不 死 , 才 亂 說 一 通 。 所 以 聖 教 毀 之 謂 ﹁ 不

死 矯 亂 ﹂ 。 ︶

︵ 註 四 : 五 現 涅 槃 : 外 道 對 涅 槃 有 五 種 錯 誤 的 認 知 : 一 、 認 為 現 在 欲 界 所 享

受 的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五 欲 就 是 涅 槃 。 二 、 厭 惡 五 欲 , 以 現 住 入 初 定 便 認 為

是 涅 槃 。 三 、 厭 離 尋 、 伺 , 以 現 住 入 第 二 定 便 認 為 是 涅 槃 。 四 、 厭 離 第 二 定 的

喜 受 , 以 現 住 第 三 定 便 認 為 是 涅 槃 。 五 、 厭 離 第 三 定 的 樂 受 , 以 現 住 第 四 定 便

認 為 是 涅 槃 。 因 為 執 著 於 這 五 種 現 法 涅 槃 , 對 於 過 去 來 說 , 是 從 後 際 生 起 的 妄

見 , 故 稱 後 際 五 現 涅 槃 。 ︶

論 文 九 : 四 見 取 。 謂 於 諸 見 , 及 所 依 蘊 執 為 最 勝 , 能 得 清 淨 , 一 切 鬥 諍 所

依 為 業 。

講 解 : 見 取 見 , 是 對 於 一 切 惡 見 及 所 依 的 五 蘊 執 為 最 勝 , 認 為 依 此 能 得 清 淨 的 涅 槃 果

法 。 由 於 各 執 己 見 , 一 切 外 道 的 鬥 爭 都 依 此 而 起 , 這 就 是 見 取 的 業 用 。

論 文 十 : 五 戒 禁 取 。 謂 於 隨 順 諸 見 、 戒 禁 及 所 依 蘊 , 執 為 最 勝 能 得 清 淨 ,

無 利 勤 苦 所 依 為 業 。 然 有 處 說 執 為 最 勝 名 為 見 取 , 執 能 得 淨 , 名 戒

取 者 , 是 影 略 說 , 或 隨 轉 門 。 不 爾 , 如 何 非 滅 計 滅 , 非 道 計 道 , 說

Page 42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1 9

為 邪 見 , 非 二 取 攝 ? 講 解 : 戒 禁 取 見 , 即 依 於 諸 邪 見 而 持 戒 守 禁 、 及 戒 所 依 的 五 蘊 , 被 認 為 是 最 殊 勝 能 得

涅 槃 的 清 淨 法 。 因 此 , 一 切 外 道 , 或 受 持 牛 戒 而 吃 草 、 或 受 持 狗 戒 而 噉 糞 , 以

及 拔 髮 、 裸 體 等 種 種 沒 有 利 益 的 苦 行 , 就 是 戒 禁 取 的 業 用 。 然 而 有 的 經 論 上 說 , 執 為 最 勝 的 , 叫 做 見 取 ; 執 能 得 淨 的 , 叫 做 戒 取 。 這 種

分 法 , 只 是 捕 風 捉 影 或 概 略 之 說 , 或 是 隨 轉 小 乘 的 方 便 說 法 。 實 則 , 見 、 戒 二

取 , 都 一 樣 的 執 為 最 勝 和 執 能 得 淨 。 如 果 不 是 這 樣 的 話 , 何 以 經 論 上 說 : 不 是

真 正 的 涅 槃 , 他 們 以 為 是 真 正 的 涅 槃 ︱ ︱ 非 滅 計 滅 。 不 是 無 漏 的 聖 道 , 他 們 以

為 是 無 漏 的 聖 道 ︱ ︱ 非 道 計 道 。 這 兩 種 都 是 第 三 項 的 邪 見 所 攝 , 不 是 見 取 和 戒

取 所 攝 。

論 文 十 一 : 如 是 總 別 十 煩 惱 中 , 六 通 俱 生 及 分 別 起 , 任 運 思 察 俱 得 生 故 。

疑 後 三 見 唯 分 別 起 , 要 由 惡 友 或 邪 教 力 , 自 審 思 察 方 得 生 故 。 邊 執

見 中 通 俱 生 者 , 有 義 : 唯 斷 。 常 見 相 粗 , 惡 友 等 力 方 引 生 故 。 瑜 伽

等 說 : 何 邊 執 見 是 俱 生 耶 ? 謂 斷 見 攝 。 學 現 觀 者 起 如 是 怖 , 今 者 我

何 所 在 耶 ? 故 禽 獸 等 若 遇 違 緣 , 皆 恐 我 斷 而 起 驚 怖 。 有 義 : 彼 論 依

Page 42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2 0

粗 相 說 , 理 實 俱 生 亦 通 常 見 。 謂 禽 獸 等 執 我 常 存 , 熾 然 造 集 長 時 資

具 。 故 顯 揚 等 諸 論 皆 說 於 五 取 蘊 執 斷 計 常 , 或 是 俱 生 或 分 別 起 。 講 解 : 在 貪 、 瞋 、 癡 、 慢 、 疑 、 惡 見 六 大 根 本 煩 惱 中 , 此 六 根 本 煩 惱 是 總 , 再 把 惡 見

分 為 身 見 、 邊 見 、 邪 見 、 見 取 、 戒 取 五 種 , 此 五 是 別 。 這 總 別 十 種 煩 惱 , 貪 、

瞋 、 癡 、 慢 、 身 見 、 邊 見 六 種 , 通 於 俱 生 起 和 分 別 起 。 因 為 任 運 而 起 的 叫 做 俱

生 起 , 思 察 而 起 的 稱 為 分 別 起 , 以 上 六 種 , 無 論 是 任 運 、 思 察 都 能 生 起 。 而 疑 、

邪 見 、 見 取 、 戒 禁 取 四 種 , 不 通 俱 生 , 唯 屬 分 別 。 因 為 這 要 由 惡 友 、 邪 教 的 影

響 , 和 自 己 的 分 別 才 能 生 起 。

邊 執 見 中 通 於 俱 生 而 起 的 , 是 斷 見 呢 還 是 常 見 ? 這 有 兩 家 不 同 的 說 法 。 第 一

家 說 : 俱 生 而 起 的 是 斷 見 。 因 為 常 見 的 行 相 太 粗 , 他 必 須 由 惡 友 、 邪 教 , 及 自

力 的 分 別 , 才 能 引 生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邊 執 見 裏 的 斷 、 常 二 見 , 那 一 種 是 俱

生 起 呢 ? 答 曰 : 斷 見 。 何 以 知 斷 見 是 俱 生 起 ? 例 如 見 道 以 前 學 現 觀 諦 理 的 人 ,

雖 已 斷 了 分 別 煩 惱 , 然 而 在 心 理 上 還 這 樣 的 恐 怖 : 如 果 我 空 , 那 我 和 我 所 , 豈

不 就 沒 有 了 嗎 ? 因 此 斷 見 是 俱 生 之 故 , 所 以 禽 獸 一 遇 到 獵 殺 牠 們 的 違 緣 , 都 為

死 後 的 我 斷 滅 而 起 了 驚 怖 。

Page 42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2 1

第 二 家 說 : 俱 生 唯 斷 的 話 , 那 是 ︽ 瑜 伽 論 ︾ 依 粗 顯 的 行 相 而 說 的 。 若 依 隱 微

的 理 實 而 論 , 俱 生 的 斷 見 裏 , 也 有 常 見 。 何 以 見 得 呢 ? 禽 獸 就 是 因 為 執 我 常 存

之 故 , 所 以 才 熾 然 製 造 巢 穴 , 集 積 食 糧 , 作 為 他 長 期 續 命 的 資 具 , 而 唯 恐 我 斷 。

因 此 ︽ 顯 揚 聖 教 論 ︾ 也 說 : 在 五 取 蘊 上 的 斷 、 常 二 見 , 有 俱 生 而 起 , 也 有 分 別

而 起 。 並 沒 有 不 許 俱 生 有 常 見 的 。

論 文 十 二 : 此 十 煩 惱 , 誰 幾 相 應 ? 貪 與 瞋 疑 , 定 不 俱 起 , 愛 憎 二 境 , 必 不

同 故 , 於 境 不 決 , 無 染 著 故 。 貪 與 慢 見 或 得 相 應 , 所 愛 所 陵 境 非 一

故 , 說 不 俱 起 。 所 染 所 恃 境 可 同 故 , 說 得 相 應 。 於 五 見 境 皆 可 受 故 ,

貪 於 五 見 相 應 無 失 。 瞋 與 慢 疑 或 俱 得 起 , 所 瞋 所 恃 , 境 非 一 故 , 說

不 相 應 , 所 蔑 所 憎 境 可 同 故 , 說 得 俱 起 。 初 猶 豫 時 未 憎 彼 故 , 說 不

俱 起 。 久 思 不 決 便 憤 發 故 , 說 得 相 應 。 疑 順 違 事 隨 應 亦 爾 。 瞋 與 二

取 必 不 相 應 , 執 為 勝 道 不 憎 彼 故 。 此 與 三 見 或 得 相 應 。 於 有 樂 蘊 ,

起 身 常 見 , 不 生 憎 故 , 說 不 相 應 。 於 有 苦 蘊 , 起 身 常 見 , 生 憎恚 故 ,

說 得 俱 起 。 斷 見 翻 此 說 瞋 有 無 。 邪 見 誹 撥 惡 事 好 事 , 如 次 說 瞋 或 無

或 有 。

Page 42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2 2

講 解 : 這 十 種 煩 惱 , 那 些 可 以 相 應 呢 ? 貪 和 瞋 、 疑 , 決 定 不 能 俱 起 。 因 為 貪 的 境 界 是

愛 , 瞋 的 境 界 是 憎 , 愛 、 憎 二 境 , 必 定 不 能 俱 起 。 對 於 疑 而 不 決 的 境 界 , 是 不

會 有 貪 著 的 , 所 以 貪 和 疑 , 也 決 定 不 能 俱 起 。

貪 和 慢 、 見 , 或 相 應 或 不 相 應 , 則 不 一 定 。 因 為 所 愛 的 必 貪 , 所 陵 的 必 慢 ,

愛 好 和 陵 辱 的 境 界 不 同 , 所 以 貪 和 慢 不 能 俱 起 。 然 而 , 由 愛 惜 自 己 所 起 的 貪 ,

仗 恃 自 己 所 起 的 慢 , 正 復 同 境 , 所 以 貪 和 慢 又 是 相 應 的 。 由 於 五 種 邪 見 都 是 可

愛 的 境 界 , 所 以 說 貪 和 五 見 相 應 , 並 沒 有 什 麼 過 失 。

瞋 和 慢 、 疑 , 俱 起 或 不 俱 起 不 定 。 因 為 瞋 所 憎 的 是 他 ; 慢 所 恃 的 是 我 ; 瞋 和

慢 並 非 一 境 , 故 不 相 應 。 但 是 慢 是 輕 蔑 人 , 瞋 是 憎 恚 人 , 同 是 看 不 起 人 , 所 以

又 是 俱 起 的 。 疑 是 猶 豫 , 最 初 的 疑 心 輕 微 , 尚 未 起 瞋 , 所 以 說 瞋 和 疑 不 相 俱 起 。

然 而 久 思 不 決 , 疑 心 漸 深 , 就 要 發 脾 氣 , 所 以 瞋 和 疑 , 也 可 以 說 是 相 應 。 若 疑

順 己 之 事 , 或 許 不 起 瞋 , 若 疑 違 己 之 事 , 便 瞋 於 彼 。 瞋 與 見 取 見 、 戒 禁 取 見 肯

定 不 相 應 , 因 為 見 、 戒 二 取 , 一 個 是 執 見 為 勝 , 一 個 是 執 戒 為 道 , 都 是 順 己 之

境 , 所 以 不 會 起 瞋 。 但 瞋 與 身 、 邊 、 邪 三 見 , 那 就 不 一 定 相 應 , 因 為 在 有 樂 的

五 蘊 上 , 生 起 身 見 和 常 見 , 當 然 不 會 生 瞋 , 可 以 說 是 不 相 應 。 對 於 苦 蘊 生 起 的

Page 42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2 3

身 見 和 常 見 , 那 就 不 能 不 產 生 憎 恨 , 所 以 說 俱 起 。 斷 見 有 瞋 無 瞋 , 恰 於 身 見 常

見 相 反 。 於 樂 蘊 所 起 的 斷 見 有 瞋 , 於 苦 蘊 所 起 的 斷 見 無 瞋 。 至 於 邪 見 有 瞋 無 瞋 ,

那 是 依 撥 惡 事 好 事 的 次 第 而 說 的 。 撥 無 惡 事 的 邪 見 , 不 與 瞋 俱 ; 否 定 好 事 之 無 ,

便 與 瞋 俱 。

論 文 十 三 : 慢 與 境 定 , 疑 則 不 然 , 故 慢 與 疑 無 相 應 義 。 慢 與 五 見 皆 容 俱 起 ,

行 相 展 轉 不 相 違 故 。 然 與 斷 見 必 不 俱 生 , 執 我 斷 時 無 陵 恃 故 。 與 身

邪 見 一 分 亦 爾 。 疑 不 審 決 , 與 見 相 違 。 故 疑 與 見 定 不 俱 起 。 五 見 展

轉 , 必 不 相 應 。 非 一 心 中 有 多 慧 故 。 癡 與 九 種 皆 定 相 應 , 諸 煩 惱 生 ,

必 由 癡 故 。

講 解 : 慢 與 疑 是 不 能 俱 起 的 , 因 為 慢 對 境 界 已 經 決 定 , 疑 則 對 境 界 未 決 定 。 所 以 慢 與

疑 不 相 應 。 慢 和 五 見 , 容 許 可 以 俱 起 , 因 為 他 們 的 行 相 並 不 相 違 。 然 而 慢 和 斷

見 肯 定 不 能 俱 起 , 因 為 既 執 我 斷 , 恐 懼 之 不 暇 , 那 裏 還 會 有 高 慢 ? 慢 和 身 見 、

邪 見 , 也 有 一 分 不 俱 , 那 就 是 : 苦 蘊 的 一 分 身 見 , 和 撥 無 惡 事 的 一 分 邪 見 。

疑 與 五 見 , 定 不 俱 起 。 因 為 疑 是 不 審 決 , 見 是 審 決 , 他 們 的 行 相 相 違 , 所 以

不 相 應 。 就 是 五 見 的 本 身 , 也 不 能 展 轉 相 應 。 因 為 見 與 慧 俱 , 並 不 能 於 一 念 心

Page 42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2 4

中 有 多 慧 俱 起 。 癡 在 十 煩 惱 中 , 與 其 餘 約 九 種 煩 惱 都 決 定 相 應 , 因 為 一 切 煩 惱

都 是 由 癡 上 生 起 的 。 論 文 十 四 : 此 十 煩 惱 何 識 相 應 ? 藏 識 全 無 , 末 那 有 四 , 意 識 具 十 , 五 識 唯

三 , 謂 貪 、 瞋 、 癡 , 無 分 別 故 , 由 稱 量 等 , 起 慢 等 故 。

講 解 : 貪 、 瞋 、 癡 、 慢 、 疑 , 和 不 正 見 所 開 的 五 見 , 合 為 十 個 煩 惱 , 這 十 個 煩 惱 都 是

和 什 麼 識 相 應 呢 ? 第 八 藏 識 裏 全 都 沒 有 , 第 七 末 那 識 只 有 我 癡 、 我 見 、 我 慢 、

我 貪 四 個 。 第 六 意 識 裏 , 十 個 煩 惱 都 有 。 前 五 識 裏 , 只 有 貪 、 瞋 、 癡 三 個 俱 生

煩 惱 。 因 為 五 識 沒 有 分 別 , 而 慢 等 七 法 , 是 由 稱 量 推 求 等 分 別 而 起 的 。

論 文 十 五 : 此 十 煩 惱 何 受 相 應 ? 貪 、 瞋 、 癡 三 , 俱 生 分 別 , 一 切 容 與 五 受

相 應 , 貪 會 違 緣 , 憂 苦 俱 故 , 瞋 遇 順 境 喜 樂 俱 故 。 有 義 : 俱 生 分 別

起 慢 , 容 與 非 苦 四 受 相 應 , 恃 苦 劣 蘊 憂 相 應 故 。 有 義 : 俱 生 亦 苦 俱

起 , 意 有 苦 受 前 已 說 故 。 分 別 慢 等 純 苦 趣 無 , 彼 無 邪 師 、 邪 教 等 故 ,

然 彼 不 造 引 惡 趣 業 , 要 分 別 起 , 能 發 彼 故 。

講 解 : 這 十 種 煩 惱 , 於 苦 、 樂 、 憂 、 喜 、 捨 五 受 中 , 和 那 一 受 相 應 呢 ? 答 : 貪 、 瞋 、

癡 三 種 , 無 論 是 俱 生 而 起 的 , 或 是 分 別 而 起 的 , 都 和 五 受 相 應 。 為 什 麼 貪 會 有

Page 42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2 5

憂 苦 , 瞋 會 有 喜 樂 呢 ? 因 為 貪 遇 違 緣 便 有 憂 苦 , 瞋 遇 有 順 境 便 有 喜 樂 。 至 於 慢

與 何 受 相 應 ? 則 有 兩 家 不 同 的 說 法 。 第 一 家 說 : 不 管 是 俱 生 起 的 慢 , 或 分 別 起

的 慢 , 除 不 與 苦 受 相 應 外 , 與 其 餘 的 四 受 都 是 相 應 的 。 何 以 慢 會 與 憂 受 相 應 ?

因 為 苦 趣 中 的 有 情 , 他 們 由 自 恃 苦 劣 蘊 身 所 起 的 慢 , 是 與 憂 受 相 應 的 。 第 二 家 說 : 俱 生 所 起 的 慢 , 也 與 苦 受 相 應 。 因 為 意 識 有 苦 受 , 由 意 地 所 生 的

慢 , 當 然 也 有 苦 受 , 這 在 前 面 已 經 說 過 了 。 分 別 所 起 的 慢 , 純 苦 趣 中 沒 有 。 因

為 純 苦 趣 的 三 惡 道 中 , 沒 有 邪 師 、 邪 教 , 及 邪 思 維 , 所 以 沒 有 分 別 起 的 慢 。 分

別 煩 惱 , 原 為 能 引 發 惡 趣 之 故 。 純 苦 趣 中 , 既 不 造 引 發 惡 趣 的 業 , 所 以 也 不 需

要 分 別 起 的 慢 。

論 文 十 六 : 疑 後 三 見 , 容 四 受 俱 , 欲 疑 無 苦 等 , 亦 喜 受 俱 故 。 二 取 若 緣 憂

俱 見 等 , 爾 時 得 與 憂 相 應 故 。 有 義 : 俱 生 身 邊 二 見 , 但 與 喜 樂 捨 受

相 應 , 非 五 識 俱 , 唯 無 記 故 。 分 別 二 見 容 四 受 俱 , 執 苦 俱 蘊 為 我 、

我 所 , 常 、 斷 見 翻 此 , 與 憂 相 應 故 。 有 義 : 二 見 若 俱 生 者 , 亦 苦 受

俱 , 純 受 苦 處 , 緣 極 苦 蘊 , 苦 相 應 故 。 論 說 俱 生 一 切 煩 惱 , 皆 於 三

受 現 行 可 得 。 廣 說 如 前 , 餘 如 前 說 。 此 依 實 義 。 隨 粗 相 者 , 貪 慢 四

Page 42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2 6

見 , 樂 喜 捨 俱 , 瞋 唯 苦 憂 捨 受 俱 起 , 癡 與 五 受 皆 得 相 應 。 邪 見 及 疑 ,

四 俱 除 苦 。 貪 癡 俱 樂 , 通 下 四 地 , 餘 七 俱 樂 , 除 欲 通 三 , 疑 獨 行 癡 ,

欲 唯 憂 捨 , 餘 受 俱 起 , 如 理 應 知 。

講 解 : 疑 、 邪 見 、 見 取 見 、 戒 禁 取 見 , 這 四 種 煩 惱 , 除 不 與 苦 受 俱 起 外 , 與 其 餘 的 四

受 , 都 是 俱 生 起 的 。 問 : 如 何 疑 會 與 喜 受 俱 起 , 見 、 戒 二 取 會 與 憂 受 相 應 呢 ?

答 曰 : 因 為 欲 界 眾 生 的 疑 , 他 們 猶 豫 來 世 沒 有 苦 事 , 所 以 也 與 喜 受 俱 起 。 問 :

見 取 見 和 戒 禁 取 見 , 為 什 麼 有 憂 受 呢 ? 因 為 苦 行 外 道 緣 見 、 戒 二 取 , 種 種 苦 行 ,

怎 能 沒 有 憂 受 呢 ? 至 於 邪 見 , 一 定 與 喜 受 、 憂 受 相 應 。

身 見 和 邊 見 與 何 受 相 應 ? 此 有 兩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俱 生 起 的 身 見 和 邊 見 ,

但 與 喜 、 樂 、 捨 三 受 相 應 。 因 為 與 這 二 見 俱 起 的 是 意 識 , 不 是 前 五 識 , 所 以 無

苦 受 。 分 別 起 的 身 、 邊 二 見 , 除 苦 受 外 , 與 喜 、 樂 、 憂 、 捨 四 受 俱 起 。 這 二 見

何 以 會 有 憂 受 ? 因 為 常 見 的 人 , 執 苦 俱 蘊 為 我 、 我 所 , 唯 恐 常 而 不 斷 ; 斷 見 的

人 , 執 樂 俱 蘊 為 我 、 我 所 , 唯 恐 斷 而 不 常 。 所 以 二 見 都 與 憂 受 相 應 。

第 二 家 說 : 身 、 邊 二 見 , 若 是 俱 生 的 , 也 與 苦 受 相 應 。 因 為 純 受 苦 處 的 惡 趣 ,

他 們 緣 極 苦 蘊 , 是 與 苦 受 相 應 的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俱 生 的 一 切 煩 惱 , 都 與 苦 、

Page 42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2 7

樂 、 捨 三 受 相 應 。 其 餘 詳 細 的 解 釋 , 在 前 面 受 俱 門 裏 已 說 過 了 。 這 不 過 是 依 實

義 而 說 , 若 隨 粗 相 而 說 , 則 貪 、 慢 、 身 見 、 邊 見 、 見 取 、 戒 取 六 種 , 與 樂 、 喜 、

捨 三 受 俱 起 。 瞋 只 與 苦 、 憂 、 捨 三 受 俱 起 。 癡 與 五 受 都 能 相 應 , 邪 見 及 疑 , 除

苦 受 外 , 與 四 受 相 應 。 與 貪 、 癡 俱 起 的 樂 受 , 在 三 界 九 地 裏 , 和 欲 界 及 色 界 的 初 、 二 、 三 禪 , 這 下

四 地 相 應 。 與 其 餘 七 種 煩 惱 俱 起 的 樂 受 , 只 通 初 、 二 、 三 禪 。 因 為 這 是 與 意 識

相 應 的 樂 , 不 通 欲 界 。 欲 界 的 樂 受 , 唯 與 前 五 識 俱 起 。

疑 和 不 共 無 明 ︱ ︱ 癡 , 在 欲 界 裏 唯 有 憂 、 捨 。 因 為 欲 界 沒 有 與 意 識 俱 起 的 苦 ,

及 定 生 的 喜 、 樂 之 故 。 喜 、 樂 二 受 , 唯 色 界 俱 。 因 為 色 界 的 疑 、 癡 , 是 由 喜 、

樂 的 定 力 之 所 引 持 。 至 於 貪 等 與 其 餘 的 喜 、 捨 在 何 地 相 應 , 也 應 當 如 理 而 知 。

論 文 十 七 : 此 與 別 境 , 幾 互 相 應 , 貪 、 瞋 、 癡 、 慢 容 五 俱 起 , 專 注 一 境 得

有 定 故 。 疑 及 五 見 , 各 容 四 俱 , 疑 除 勝 解 不 決 定 故 , 見 非 慧 俱 , 不

異 慧 故 。

講 解 : 這 十 種 煩 惱 , 和 五 個 別 境 有 幾 相 應 呢 ? 答 曰 : 貪 、 瞋 、 癡 、 慢 四 煩 惱 , 與 五 個

別 境 都 相 應 俱 起 。 它 們 如 果 專 注 一 境 時 , 也 容 許 有 定 。 疑 及 五 見 六 種 煩 惱 , 是

Page 43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2 8

各 與 四 個 別 境 相 應 的 。 因 為 勝 解 是 決 定 , 疑 是 不 決 定 , 所 以 疑 不 與 勝 解 相 應 ,

只 有 與 其 餘 的 欲 、 念 、 定 、 慧 四 個 別 境 相 應 。 至 於 五 見 , 其 本 身 就 是 慧 , 所 以

與 慧 不 並 存 , 只 有 與 其 餘 的 欲 、 勝 解 、 念 、 定 四 個 別 境 相 應 。

論 文 十 八 : 此 十 煩 惱 , 何 性 所 攝 , 瞋 唯 不 善 , 損 自 他 故 。 餘 九 通 二 , 上 二

界 者 唯 無 記 攝 , 定 所 伏 故 , 若 欲 界 繫 分 別 起 者 , 唯 不 善 攝 , 發 惡 行

故 。 若 是 俱 生 發 惡 行 者 , 亦 不 善 攝 , 損 自 他 故 。 餘 無 記 攝 , 細 不 障

善 , 非 極 損 惱 自 他 處 故 。 當 知 俱 生 身 、 邊 二 見 , 唯 無 記 攝 , 不 發 惡

業 , 雖 數 現 起 , 不 障 善 故 。

講 解 : 這 十 種 煩 惱 , 在 善 、 惡 、 無 記 三 性 裏 , 屬 於 何 性 呢 ? 答 曰 : 瞋 唯 不 善 , 因 為 它

是 損 惱 自 他 的 惡 法 。 其 餘 的 九 種 煩 惱 通 於 不 善 及 無 記 。 在 色 、 無 色 界 , 無 論 是

俱 生 所 起 或 分 別 所 起 的 煩 惱 , 都 為 無 記 性 攝 。 因 不 善 的 惡 性 已 被 上 二 界 的 禪 定

心 所 伏 了 。 在 欲 界 繫 的 貪 等 九 種 煩 惱 , 如 果 是 分 別 起 的 , 屬 於 惡 性 , 因 為 它 們

一 向 發 動 惡 行 。 如 果 是 俱 生 起 的 , 則 有 兩 種 , 發 動 惡 行 的 屬 於 惡 性 , 因 為 它 損

惱 自 他 。 其 餘 的 屬 於 無 記 性 , 其 原 因 有 四 : 一 極 端 微 細 , 二 不 障 善 法 , 三 並 不

是 極 端 損 惱 自 他 , 四 數 數 現 行 。 應 當 知 道 身 見 和 邊 執 見 只 屬 無 記 , 因 為 它 們 不

Page 43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2 9

發 動 惡 行 , 雖 然 一 再 現 行 , 但 不 障 礙 善 法 。 論 文 十 九 : 此 十 煩 惱 何 界 繫 耶 ? 瞋 唯 在 欲 , 餘 通 三 界 。 生 在 下 地 , 未 離 下

染 , 上 地 煩 惱 不 現 在 前 。 要 得 彼 地 根 本 定 者 , 彼 地 煩 惱 , 容 現 前 故 。

諸 有 漏 道 , 雖 不 能 伏 分 別 起 惑 及 細 俱 生 , 而 能 伏 除 俱 生 粗 惑 , 漸 次

證 得 上 根 本 定 。 彼 但 迷 事 , 依 外 門 轉 , 散 亂 、 粗 動 , 正 障 定 故 。 得

彼 定 已 , 彼 地 分 別 俱 生 諸 惑 , 皆 容 現 前 。 生 在 上 地 下 地 諸 惑 , 分 別

俱 生 皆 容 現 起 。 生 第 四 定 中 有 中 者 , 由 謗 解 脫 生 地 獄 故 。 身 在 上 地

將 生 下 時 , 起 下 潤 生 俱 生 受 故 。 而 言 生 上 不 起 下 者 , 依 多 分 說 或 隨

轉 門 。 下 地 煩 惱 亦 緣 上 地 , 瑜 伽 等 說 欲 界 繫 貪 , 求 上 地 生 , 味 上 定

故 。 既 說 瞋恚 憎 嫉 滅 道 , 亦 應 憎 嫉 離 欲 地 故 。 總 緣 諸 行 , 執 我 我 所 ,

斷 常 慢 者 , 得 緣 上 故 。 餘 五 緣 上 , 其 理 極 成 。

講 解 : 這 十 種 煩 惱 , 在 三 界 裏 繫 屬 於 那 一 界 呢 ? 答 : 瞋 唯 在 欲 界 , 其 餘 九 種 通 於 三 界 。

生 在 下 地 的 有 情 , 如 果 沒 有 離 開 下 地 煩 惱 , 則 上 地 煩 惱 也 就 不 會 現 前 。 要 等 到

得 了 上 地 的 根 本 定 時 , 上 地 煩 惱 才 能 現 前 。 怎 樣 才 能 得 到 根 本 定 呢 ? 答 曰 : 要

修 有 漏 道 。 修 有 漏 道 雖 不 能 伏 除 分 別 起 之 惑 及 俱 生 細 惑 , 然 而 已 能 伏 除 了 俱 生

Page 43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3 0

的 粗 惑 , 這 樣 就 漸 次 證 得 了 上 地 的 根 本 定 。 為 什 麼 有 漏 道 只 伏 修 惑 而 不 伏 見 惑

呢 ? 那 是 因 為 修 道 所 伏 的 惑 , 但 由 迷 事 而 起 , 緣 外 塵 轉 , 散 亂 粗 動 , 能 障 定 境

的 原 故 。

得 根 本 定 已 , 上 地 的 分 別 俱 生 諸 惑 , 便 都 現 前 , 同 時 也 脫 離 了 前 所 未 伏 的 下

地 煩 惱 。 問 : 生 在 上 地 , 下 地 的 煩 惱 還 現 起 不 ? 答 曰 : 生 在 上 地 , 下 地 的 煩 惱

不 問 是 分 別 、 俱 生 , 都 可 以 現 起 。 因 為 生 到 色 界 第 四 定 中 , ﹁ 有 ﹂ 中 的 人 , ︵ 註 :

生 死 相 續 名 之 謂 有 ︶ , 本 非 解 脫 , 他 認 為 已 經 解 脫 , 不 會 再 受 後 有 了 。 一 旦 報

盡 , 便 謗 佛 所 說 的 解 脫 謂 為 虛 妄 ; 以 此 謗 佛 法 因 緣 , 生 地 獄 苦 報 , 可 知 身 在 上

地 , 將 生 下 地 的 時 候 , 便 起 了 下 地 潤 業 受 生 的 俱 生 煩 惱 ︱ ︱ 無 明 我 愛 。 然 而 有

說 生 到 上 地 , 不 起 下 地 煩 惱 , 那 是 依 多 分 而 的 , 並 不 是 依 唯 謗 解 脫 的 少 分 。 或

者 是 隨 順 小 乘 , 轉 變 大 乘 教 理 的 方 便 說 法 。

煩 惱 的 眾 生 , 如 果 求 上 地 生 的 時 候 , 也 可 以 貪 上 地 的 境 界 。 又 說 : 有 漏 凡 夫

既 緣 出 世 滅 諦 、 道 諦 , 尚 且 起 瞋 恚 、 憎 嫉 , 那 對 上 界 離 欲 地 起 瞋 嫉 , 更 不 必 說

了 。 除 了 貪 、 瞋 以 外 , 還 有 身 見 、 邊 見 、 慢 三 種 , 它 們 總 緣 三 界 的 色 心 諸 行 ,

或 執 為 我 、 或 執 為 我 所 , 或 執 我 常 , 或 執 我 斷 , 或 起 憍 慢 , 自 恃 陵 他 。 這 身 、

Page 43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3 1

邊 、 慢 三 種 煩 惱 , 都 是 緣 上 界 而 起 。 其 餘 的 癡 、 疑 、 邪 見 、 見 取 、 戒 取 , 這 五

種 緣 上 的 理 由 , 也 都 是 極 其 成 就 的 。 論 文 二 十 : 而 有 處 言 , 貪 瞋 慢 等 , 不 緣 上 者 , 依 粗 相 說 , 或 依 別 緣 。 不 見

世 間 執 他 地 法 為 我 等 故 , 邊 見 必 依 身 見 起 故 。 上 地 煩 惱 亦 緣 下 地 。

說 生 上 者 , 於 下 有 情 , 恃 己 勝 德 而 陵 彼 故 。 總 緣 諸 行 執 我 、 我 所 ,

斷 常 愛 者 得 緣 下 故 。 疑 後 三 見 , 如 理 應 思 。 而 說 上 惑 不 緣 下 者 。 彼

亦 多 分 , 或 別 緣 說 。

講 解 : 也 有 處 說 , 下 地 煩 惱 的 貪 、 瞋 、 慢 等 不 緣 上 地 , 這 是 依 粗 相 而 說 , 或 別 緣 自 身

為 我 而 說 的 。 有 誰 見 過 世 間 的 人 , 執 他 地 法 為 我 或 我 所 呢 ? 所 以 我 見 不 通 上

地 , 也 不 執 他 地 法 為 我 及 我 所 。 然 上 , 上 地 的 煩 惱 亦 緣 下 地 , 經 論 上 說 , 上 地

的 有 情 對 於 下 地 有 情 , 仗 恃 自 己 的 勝 德 , 去 欺 陵 他 們 , 便 是 以 慢 緣 下 。 總 緣 三

界 諸 行 , 或 起 身 見 執 我 、 我 所 , 或 起 邊 見 執 斷 、 執 常 , 或 起 貪 愛 。 這 我 見 、 邊

見 、 貪 三 種 煩 惱 , 豈 不 是 亦 緣 下 地 嗎 ? 疑 、 邪 見 、 見 取 、 戒 取 四 種 煩 惱 , 想 來

也 是 緣 下 地 的 了 。 上 地 無 瞋 、 癡 , 是 大 家 都 認 同 的 , 所 以 這 裏 略 而 不 說 。 然 而 ,

有 經 論 上 說 : 上 地 煩 惱 , 不 緣 下 地 的 , 那 也 是 依 多 分 而 說 , 或 依 別 緣 自 地 而 說 。

Page 43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3 2

否 則 , 就 不 能 說 不 緣 下 地 了 。 論 文 二 十 一 : 此 十 煩 惱 , 學 等 何 攝 ? 非 學 無 學 , 彼 唯 善 故 。 此 十 煩 惱 , 何

所 斷 耶 , 非 非 所 斷 , 彼 非 染 故 。 分 別 起 者 唯 見 所 斷 , 粗 易 斷 故 。 若

俱 生 者 唯 修 所 斷 , 細 難 斷 故 。 見 所 斷 十 , 實 俱 頓 斷 , 以 真 見 道 總 緣

諦 故 。 然 迷 諦 相 , 有 總 有 別 。 總 謂 十 種 , 皆 迷 四 諦 , 苦 、 集 是 彼 因

依 處 故 , 減 、 道 是 彼 怖 畏 處 故 。 別 謂 別 迷 四 諦 相 起 。 二 唯 迷 苦 , 八

通 迷 四 , 身 邊 二 見 , 唯 果 處 起 , 別 空 非 我 , 屬 苦 諦 故 。

講 解 : 貪 等 十 種 煩 惱 , 在 有 學 位 、 無 學 位 , 及 非 學 無 學 的 凡 夫 位 裏 , 是 屬 於 那 一 種 呢 ?

答 曰 : 屬 於 非 學 的 凡 夫 位 所 攝 。 因 為 有 學 的 初 、 二 、 三 果 , 和 無 學 的 四 果 , 都

是 屬 於 善 性 , 他 們 不 攝 染 污 性 的 煩 惱 。

這 十 種 煩 惱 , 在 見 道 斷 、 修 道 斷 、 非 所 斷 的 三 斷 之 中 , 由 那 一 種 所 攝 呢 ? 答

曰 : 不 是 非 所 斷 的 無 漏 道 所 攝 。 因 為 無 漏 道 不 是 染 污 法 。 若 是 分 別 起 的 煩 惱 ,

那 是 屬 於 見 道 所 斷 , 因 其 粗 顯 易 斷 。 若 是 俱 生 起 煩 惱 , 那 就 是 修 道 所 斷 了 。 因

為 它 的 行 相 微 細 , 所 以 比 較 難 斷 。

見 道 所 斷 的 十 種 煩 惱 , 都 是 一 剎 那 間 頓 斷 。 因 為 真 見 道 位 , 是 總 緣 四 諦 之 理 ,

Page 43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3 3

頓 悟 真 如 , 而 不 是 相 見 道 的 漸 次 斷 證 。 然 而 由 見 道 迷 於 諦 理 所 起 的 煩 惱 , 有 總 、

別 二 種 。 總 的 就 是 十 種 煩 惱 , 都 是 迷 於 四 諦 而 起 。 集 是 煩 惱 所 造 的 業 因 , 苦 是

煩 惱 所 依 的 業 果 。 眾 生 迷 此 二 諦 , 造 業 受 報 , 所 以 說 : 苦 、 集 是 煩 惱 的 因 依 處 。

滅 是 斷 了 煩 惱 所 證 的 涅 槃 , 道 是 為 斷 煩 惱 所 修 的 道 法 。 苦 、 集 是 障 , 滅 、 道 是

治 , 障 和 治 是 相 違 的 , 所 以 減 、 道 是 煩 惱 的 怖 畏 處 。 由 於 這 十 煩 惱 迷 昧 了 四 諦

真 理 , 所 以 使 有 情 不 能 夠 知 苦 、 斷 集 , 慕 滅 、 修 道 。

別 的 就 是 迷 於 四 諦 的 行 相 而 起 的 , 十 種 煩 惱 中 , 唯 有 身 見 和 邊 見 是 唯 迷 苦 諦

而 起 , 其 餘 的 八 種 煩 惱 , 是 通 迷 於 苦 、 集 、 滅 、 道 四 諦 而 起 。 又 身 見 和 邊 見 ,

唯 在 世 間 果 報 五 蘊 身 上 生 起 。 問 : 怎 見 得 身 、 邊 二 見 , 是 唯 迷 苦 諦 呢 ? 答 曰 :

身 、 邊 二 見 , 是 執 著 於 有 漏 果 處 的 五 蘊 為 我 而 起 , 別 觀 十 六 行 相 中 的 空 、 無 我

理 , 是 屬 於 苦 諦 之 故 。

論 文 二 十 二 : 謂 疑 三 見 , 親 迷 苦 理 . 二 取 執 彼 三 見 戒 禁 及 所 依 蘊 , 為 勝 能

淨 , 於 自 他 見 , 及 彼 眷 屬 , 如 次 隨 應 起 貪恚 慢 ; 相 應 無 明 , 與 九 同

迷 , 不 共 無 明 , 親 迷 諦 理 。 疑 及 邪 見 親 迷 集 等 , 二 取 貪 等 准 苦 應 知 。

然 瞋 亦 能 親 迷 滅 道 , 由 怖 畏 彼 生 憎 嫉 故 。 迷 諦 親 疏 , 粗 相 如 是 。 委

Page 43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3 4

細 說 者 , 貪 瞋 癡 慢 三 , 見 疑 俱 生 , 隨 應 如 彼 。 俱 生 二 見 及 彼 相 應 ,

愛 慢 無 明 雖 迷 苦 諦 , 細 難 斷 故 修 道 方 斷 。 瞋 餘 愛 等 , 迷 別 事 生 , 不

違 諦 觀 , 故 修 所 斷 。

講 解 : 疑 、 身 見 、 邊 見 、 邪 見 四 者 , 是 親 迷 苦 諦 所 起 的 煩 惱 。 見 取 見 、 戒 禁 取 見 、 貪 、

瞋 、 慢 五 種 , 是 疏 迷 苦 諦 所 起 的 煩 惱 。 即 一 、 見 取 見 : 就 是 妄 取 迷 於 苦 諦 的 前

三 見 為 最 勝 , 以 為 依 此 能 得 清 淨 解 脫 。 二 、 戒 禁 取 見 : 是 執 取 由 諸 見 所 持 的 邪

戒 為 勝 , 以 為 此 戒 能 得 清 淨 解 脫 。 三 、 貪 : 即 對 於 上 面 的 邪 見 和 邪 戒 愛 染 取 著 。

四 、 瞋 : 瞋 是 隨 著 他 人 不 同 於 自 己 的 執 見 而 生 起 的 。 五 、 慢 : 就 是 以 自 己 的 見

為 勝 , 以 他 人 的 見 為 劣 , 生 了 貢 高 我 慢 。 以 上 五 種 煩 惱 , 都 不 是 直 接 親 迷 於 無

我 之 理 , 所 以 是 疏 迷 苦 諦 。

此 外 還 有 親 疏 並 迷 , 無 明 有 相 應 無 明 和 不 共 無 明 二 種 , 一 者 相 應 無 明 , 與 前

九 種 煩 惱 相 應 同 迷 , 與 親 迷 的 惑 相 應 , 則 同 親 迷 ; 與 疏 迷 的 惑 相 應 , 則 同 疏 迷 。

二 、 不 共 無 明 , 獨 迷 空 無 我 理 , 親 迷 苦 諦 。

迷 於 苦 諦 的 十 種 煩 惱 , 已 如 上 說 。 至 於 迷 於 集 、 減 、 道 三 諦 的 煩 惱 , 則 是 除

身 、 邊 二 見 外 , 只 有 八 種 。 疑 、 邪 見 、 不 共 無 明 三 種 , 是 親 迷 三 諦 。 見 取 、 戒

Page 43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3 5

取 、 貪 、 瞋 、 慢 五 種 , 是 疏 迷 三 諦 , 和 同 迷 苦 諦 的 說 法 一 樣 。 然 而 瞋 恚 也 能 親

迷 滅 、 道 。 因 為 它 是 由 怖 畏 滅 、 道 而 起 的 憎 嫉 之 故 。

關 於 此 十 種 煩 惱 , 直 接 或 間 接 迷 於 四 諦 的 情 況 , 大 概 如 上 所 述 。 若 詳 細 而 說 ,

貪 、 瞋 、 慢 、 我 見 、 邊 見 、 邪 見 和 疑 七 種 , 如 果 是 俱 生 的 , 隨 其 所 應 , 如 彼 見

道 所 斷 。 俱 生 的 身 見 和 邊 見 , 及 其 相 應 的 貪 、 慢 、 無 明 , 雖 然 迷 於 苦 諦 , 但 微

細 難 斷 , 修 道 位 才 能 斷 除 。 瞋 及 其 餘 的 獨 行 愛 、 慢 和 相 應 無 明 等 , 是 迷 色 、 心

等 的 別 事 而 生 , 都 是 迷 事 而 起 , 不 違 理 觀 , 所 以 是 修 道 所 斷 。

論 文 二 十 三 : 雖 諸 煩 惱 皆 有 相 分 , 而 所 仗 質 或 有 或 無 , 名 緣 有 事 無 事 煩 惱 。

彼 親 所 緣 雖 皆 有 漏 , 而 所 仗 質 亦 通 無 漏 , 名 緣 有 漏 無 漏 煩 惱 。 緣 自

地 者 , 相 分 似 質 名 緣 分 別 所 起 事 境 。 緣 滅 道 諦 及 他 地 者 , 相 分 與 質

不 相 似 故 , 名 緣 分 別 所 起 名 境 。 餘 門 分 別 如 理 應 思 。

講 解 : 雖 然 十 種 煩 惱 , 都 有 相 分 為 親 所 緣 緣 之 境 , 但 相 分 所 仗 托 的 種 子 本 質 , 則 或 有 、

或 無 。 有 本 質 的 名 叫 緣 有 事 的 煩 惱 ; 無 本 質 的 名 叫 緣 無 事 的 煩 惱 。 各 種 煩 惱 的

親 所 緣 緣 境 雖 是 有 漏 , 但 其 所 仗 托 的 本 質 亦 通 無 漏 , 名 叫 緣 有 漏 無 漏 煩 惱 。

設 若 是 緣 自 地 的 煩 惱 , 相 分 與 本 質 相 似 。 但 此 似 本 質 , 也 是 由 現 在 分 別 而 起 ,

Page 43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3 6

所 以 名 叫 分 別 所 起 事 境 。 緣 滅 、 道 二 諦 , 及 他 地 煩 惱 , 相 分 與 本 質 並 不 相 似 。

但 有 分 別 所 起 的 名 字 , 所 以 名 叫 緣 分 別 所 起 的 名 言 境 。 因 為 沒 有 修 證 , 也 沒 有

見 或 聞 , 所 以 但 有 名 字 , 而 沒 有 本 質 。 上 面 根 本 煩 惱 , 共 用 十 門 分 別 。 至 於 餘

門 分 別 , 應 如 理 思 惟 。

第 四 節 隨 煩 惱 心 所

論 文 一 : 已 說 根 本 六 煩 惱 相 , 諸 隨 煩 惱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隨 煩 惱 謂 忿 , 恨

覆 惱 嫉慳 , 誑 諂 與 與 害憍 , 無 慚 及 無 愧 , 掉 舉 與惛 沉 , 不 信 並 懈 怠 ,

放 逸 及 失 念 , 散 亂 不 正 知 。

講 解 : 以 上 講 完 了 六 種 根 本 煩 惱 , 各 種 隨 煩 惱 的 特 性 又 是 怎 麼 樣 呢 ? ︽ 唯 識 三 十 頌 ︾

的 頌 文 說 : 隨 煩 惱 二 十 個 , 名 稱 是 忿 、 恨 、 覆 、 惱 、 嫉 、 慳 , 誑 、 諂 、 害 、 憍 ,

無 慚 、 無 愧 , 掉 舉 、 惛 沉 , 不 信 、 懈 怠 , 放 逸 、 失 念 , 散 亂 、 不 正 知 。

論 文 二 : 論 曰 : 唯 是 煩 惱 分 位 差 別 , 等 流 性 故 , 名 隨 煩 惱 。 此 二 十 種 , 類

別 有 三 : 謂 忿 等 十 , 各 別 起 故 , 名 小 隨 煩 惱 ; 無 慚 等 二 遍 不 善 故 ,

名 中 隨 煩 惱 : 掉 舉 等 八 遍 染 心 故 , 名 大 隨 煩 惱 。

Page 43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3 7

講 解 : 論 文 說 : 頌 中 所 標 示 的 二 十 個 隨 煩 惱 心 所 , 又 分 為 三 類 , 指 忿 等 十 法 各 別 生 起 ,

名 小 隨 煩 惱 ; 無 慚 、 無 愧 遍 不 善 法 , 名 中 隨 煩 惱 。 掉 舉 等 八 個 遍 於 染 心 , 名 大

隨 煩 惱 。

論 文 三 : 云 何 為 忿 ? 依 對 現 前 不 饒 益 境 , 憤 發 為 性 , 能 障 不 忿 , 執 仗 為 業 ,

謂 懷 忿 者 , 多 發 暴 惡 身 表 業 故 。 此 即 瞋恚 一 分 為 體 , 離 瞋 無 別 忿 相

用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忿 呢 ? 對 現 前 所 見 不 順 意 的 違 境 , 即 發 起 忿 怒 , 此 為 忿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不 忿 , 進 而 拿 棍 棒 鬥 毆 , 就 是 忿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凡 是 心 懷 忿 怒 的 人 , 大

多 數 都 要 發 起 暴 惡 的 身 行 。 所 以 忿 是 以 瞋 恚 的 一 分 為 體 性 , 離 開 了 瞋 , 也 就 沒

有 忿 的 相 用 了 。

論 文 四 : 云 何 為 恨 , 由 忿 為 先 , 懷 惡 不 捨 , 結 怨 為 性 , 能 障 不 恨 , 熱 惱 為

業 。 謂 結 恨 者 不 能 含 忍 , 恆 熱 惱 故 。 此 亦 慎恚 一 分 為 體 , 離 瞋 無 別

恨 相 用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恨 ? 由 於 心 中 有 忿 在 先 , 事 情 雖 已 過 去 , 而 懷 念 舊 惡 不 肯 捨 棄 , 深 結

怨 仇 , 這 就 是 恨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不 恨 , 心 生 熱 惱 , 就 是 恨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Page 44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3 8

結 下 怨 恨 的 人 , 因 為 不 能 含 容 忍 耐 , 所 以 心 中 恆 起 熱 惱 。 這 也 是 以 瞋 恚 的 一 分

為 體 性 , 離 開 了 瞋 , 也 就 沒 有 恨 的 相 用 了 。 論 文 五 : 云 何 為 覆 , 於 自 作 罪 恐 失 利 譽 , 隱 藏 為 性 , 能 障 不 覆 , 悔 惱 為 業 。

謂 覆 罪 者 後 必 悔 惱 , 不 安 隱 故 。 有 義 , 此 覆 , 癡 一 分 攝 。 論 唯 說 此

癡 一 分 故 , 不 懼 當 苦 覆 自 罪 故 。 有 義 : 此 覆 , 貪 癡 一 分 攝 , 亦 恐 失

利 譽 , 覆 自 罪 故 。 論 據 粗 顯 , 唯 說 癡 分 , 如 說 掉 舉 是 貪 分 故 , 然 說

掉 舉 遍 諸 染 心 , 不 可 執 為 唯 是 貪 分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覆 ? 就 是 對 自 己 所 造 的 過 惡 , 恐 怕 萬 一 暴 露 , 會 失 掉 財 利 和 名 譽 , 不

惜 文 過 飾 非 , 把 它 隱 藏 起 來 , 就 是 覆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不 覆 , 後 悔 苦 惱 , 就 是 覆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隱 覆 過 惡 的 人 , 後 來 必 定 憂 悔 懊 惱 , 心 中 不 得 安 穩 。 有 人

說 : 覆 是 屬 於 癡 的 一 分 所 攝 , 因 為 論 上 說 覆 是 癡 的 一 分 , 所 以 才 不 怕 當 來 受 苦 ,

而 隱 覆 自 罪 。

又 有 人 說 : 這 個 覆 是 貪 和 癡 的 各 一 部 分 所 攝 。 因 為 恐 怕 失 掉 了 現 前 的 財 利 名

譽 , 所 以 才 隱 覆 自 罪 。 論 上 是 依 據 粗 顯 相 而 說 癡 分 的 , 其 實 非 唯 屬 癡 , 亦 屬 貪

分 。 例 如 說 掉 舉 是 貪 分 所 攝 , 其 實 掉 舉 是 遍 諸 染 心 , 不 可 以 執 著 唯 屬 貪 分 。

Page 44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3 9

論 文 六 : 云 何 為 惱 , 忿 、 恨 為 先 , 追 觸 暴 熱 , 狠 戾 為 性 , 能 障 不 惱 , 蛆 螫

為 業 , 謂 追 往 惡 , 觸 現 違 緣 , 心 便 狠 戾 , 多 發 囂 暴 , 凶 鄙 粗 言 , 蛆

螫 他 故 。 此 亦 瞋恚 一 分 為 體 , 離 瞋 , 無 別 惱 相 用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惱 ? 先 有 忿 恨 在 心 , 後 來 一 經 追 觸 著 它 , 便 生 起 暴 惡 狠 戾 , 就 是 惱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不 惱 , 猶 如 蜂 蝎 惱 了 螫 人 , 就 是 惱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追 念 已 往

的 舊 惡 , 又 遇 上 了 現 在 的 違 緣 , 心 情 便 會 毒 狠 乖 戾 , 發 出 宣 囂 暴 躁 、 凶 險 鄙 惡

的 粗 話 來 , 好 像 蜂 蝎 惱 了 一 樣 。 這 個 惱 也 是 以 瞋 恚 一 分 為 體 性 。 離 開 了 瞋 , 就

別 無 惱 的 相 用 了 。

論 文 七 : 云 何 為 嫉 ? 殉 自 名 利 , 不 耐 他 榮 , 妒 忌 為 性 , 能 障 不 嫉 , 憂 慼 為

業 。 謂 嫉 妒 者 聞 見 他 榮 , 深 懷 憂 慼 , 不 安 隱 故 。 此 亦 瞋恚 一 分 為 體 ,

離 瞋 無 別 嫉 相 用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嫉 ? 自 己 為 求 名 利 , 不 惜 捨 上 生 命 ; 然 而 對 他 人 的 榮 盛 卻 不 能 忍 耐 ,

去 妒 忌 人 家 。 這 就 是 嫉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不 嫉 , 憂 鬱 愁 慼 , 就 是 嫉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有 妒 忌 的 人 , 聽 見 他 人 的 榮 盛 , 便 深 懷 憂 慼 , 不 得 安 穩 。 這 個 嫉 也 是 以

瞋 恚 一 分 為 體 性 , 離 開 了 瞋 , 就 別 無 嫉 的 相 用 了 。

Page 44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4 0

論 文 八 : 云 何 為慳 ? 耽 著 財 法 , 不 能 惠 捨 , 秘 吝 為 性 , 能 障 不慳 , 鄙 畜 為

業 , 謂慳 吝 者 心 多 鄙 澀 , 畜 積 財 法 , 不 能 捨 故 。 此 即 貪 愛 一 分 為 體 ,

離 貪 無 別慳 相 用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慳 ? 就 是 耽 著 財 、 法 , 不 肯 惠 施 於 人 , 所 以 秘 吝 就 是 慳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不 慳 , 鄙 吝 積 蓄 就 是 慳 的 業 用 。 即 慳 吝 的 人 , 把 許 多 錢 財 積 蓄 起 來 。 就 是 懂

些 佛 法 , 也 不 肯 講 給 別 人 聽 。 這 是 以 貪 愛 的 一 分 為 其 體 性 , 離 開 了 貪 愛 , 就 沒

有 慳 的 相 用 了 。

論 文 九 : 云 何 為 誑 ? 為 獲 利 譽 , 矯 現 有 德 , 詭 詐 為 性 , 能 障 不 誑 , 邪 命 為

業 。 謂 矯 誑 者 心 懷 異 謀 , 多 現 不 實 , 邪 命 事 故 。 此 即 貪 、 癡 一 分 為

體 , 離 二 , 無 別 誑 相 用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誑 ? 因 為 自 己 要 得 到 財 利 名 譽 , 自 己 本 來 無 道 德 而 假 裝 有 道 德 , 所 以

誑 的 體 性 就 是 詭 譎 矯 詐 , 能 障 礙 不 誑 , 以 非 法 活 命 為 他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矯

詐 虛 誑 的 人 , 心 中 懷 著 怪 誕 的 詐 謀 , 做 一 些 看 相 、 卜 卦 、 咒 術 等 不 實 在 的 邪 命

事 業 。 這 個 誑 的 體 性 是 貪 、 癡 各 一 部 分 的 和 合 相 。 離 開 了 貪 、 癡 , 就 別 無 誑 的

相 用 了 。

Page 44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4 1

論 文 十 : 云 何 為 諂 ? 為 罔 他 故 , 矯 設 異 儀 , 險 曲 為 性 , 能 障 不 諂 , 教 誨 為

業 。 謂 諂 曲 者 為 罔 冒 他 , 曲 順 時 宜 矯 設 方 便 , 為 取 他 意 或 藏 己 失 ,

不 任 師 友 正 教 誨 故 。 此 亦 貪 、 癡 一 分 為 體 , 離 二 , 無 別 諂 相 用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諂 ? 為 要 欺 騙 他 人 , 裝 出 一 付 奉 承 人 的 態 度 , 巧 言 令 色 討 好 他 人 。 這

樣 險 詐 歪 曲 的 心 態 , 就 是 諂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不 諂 的 正 教 訓 誨 , 就 是 諂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諂 曲 的 人 , 像 漁 、 獵 者 一 樣 去 網 羅 他 人 , 所 以 不 惜 曲 順 時 宜 , 假 設

方 便 , 去 取 悅 他 人 ; 或 隱 藏 自 己 的 過 失 , 不 令 他 人 知 道 。 所 以 諂 也 是 以 貪 、 癡

的 一 部 分 為 體 性 , 離 開 了 貪 、 癡 , 就 別 無 諂 的 相 用 。

論 文 十 一 : 云 何 為 害 ? 於 諸 有 情 心 無 悲 愍 , 損 惱 為 性 , 能 障 不 害 , 逼 惱 為

業 , 謂 有 害 者 逼 惱 他 故 。 此 亦 瞋恚 一 分 為 體 , 離 瞋 無 別 害 相 用 故 ,

瞋 害 別 相 准 善 應 說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害 ? 對 於 一 切 有 情 沒 有 慈 悲 憐 愍 之 心 , 反 而 要 去 損 惱 他 們 。 所 以 害 的

體 性 就 是 損 惱 眾 生 ; 能 障 礙 不 害 , 逼 惱 眾 生 就 是 害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存 心 害

人 的 人 , 因 為 逼 惱 他 人 , 所 以 名 之 為 害 。 這 也 是 以 瞋 恚 一 部 分 為 體 性 , 離 開 了

瞋 就 別 無 害 的 相 用 。 瞋 和 害 也 有 其 不 同 的 別 相 。 那 就 是 自 善 心 所 來 說 , 瞋 障 不

Page 44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4 2

瞋 , 所 以 無 慈 ; 害 障 不 害 , 所 以 無 悲 , 瞋 和 害 , 斷 人 慈 悲 心 。 論 文 十 二 : 云 何 為憍 ? 於 自 盛 事 深 生 染 著 , 醉 傲 為 性 , 能 障 不憍 , 染 依 為

業 。 謂憍 醉 者 生 長 一 切 雜 染 法 故 。 此 亦 貪 愛 一 分 為 體 , 離 貪 , 無 別

憍 相 用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憍 , 對 於 自 己 一 時 的 榮 盛 之 事 , 深 生 染 著 , 惛 迷 沉 醉 , 恃 以 傲 物 , 就

是 憍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不 憍 , 為 一 切 染 污 法 所 依 託 , 就 是 憍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凡 是 有 憍 傲 心 的 人 , 便 會 生 起 一 切 有 漏 的 雜 染 法 來 。 這 也 是 以 貪 愛 的 一 分 為 體

性 , 離 開 了 貪 , 就 別 無 憍 的 相 用 了 。

論 文 十 三 : 云 何 無 慚 ? 不 顧 自 法 , 輕 拒 賢 善 為 性 。 能 障 礙 慚 , 生 長 惡 行 為

業 。 謂 於 自 法 , 無 所 顧 者 , 輕 拒 賢 善 , 不 恥 過 惡 , 障 慚 生 長 諸 惡 行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無 慚 ? 不 顧 自 己 的 人 格 、 及 自 己 信 奉 的 教 法 , 輕 視 違 拒 賢 善 的 人 , 就

是 無 慚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慚 , 生 長 一 切 惡 行 , 就 是 無 慚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假 如

一 個 人 對 於 自 己 的 品 格 、 及 聖 教 的 教 法 都 不 顧 了 , 自 然 對 賢 善 的 人 輕 視 違 拒 ,

做 了 過 惡 也 不 怕 羞 恥 , 所 以 才 障 礙 慚 而 生 起 一 切 惡 行 了 。

Page 44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4 3

論 文 十 四 : 云 何 無 愧 ? 不 顧 世 間 , 崇 重 暴 惡 為 性 , 能 障 礙 愧 , 生 長 惡 行 為

業 。 謂 於 世 間 無 所 顧 者 , 崇 重 暴 惡 , 不 恥 過 罪 , 障 愧 生 長 諸 惡 行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無 愧 ? 就 是 不 顧 世 間 人 的 指 責 非 議 , 崇 重 暴 惡 行 為 , 就 是 無 愧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愧 , 生 長 一 切 惡 行 , 就 是 無 愧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如 果 一 個 人 , 對 於 世

間 輿 論 的 批 評 與 責 難 都 無 所 顧 忌 , 他 崇 重 暴 惡 , 對 於 罪 過 還 怕 羞 恥 嗎 ? 因 此 才

能 為 愧 的 障 礙 , 而 生 起 了 一 切 惡 行 。

論 文 十 五 : 不 恥 過 惡 , 是 二 通 相 , 故 諸 聖 教 假 說 為 體 。 若 執 不 恥 為 二 別 相 ,

則 應 此 二 體 無 差 別 。 由 斯 二 法 應 不 俱 生 , 非 受 、 想 等 有 此 義 故 。 若

待 自 他 立 二 別 者 , 應 非 實 有 , 便 違 聖 教 。 若 許 此 二 實 而 別 起 , 復 違

論 說 俱 遍 惡 心 。 不 善 心 時 隨 緣 何 境 , 皆 有 輕 拒 善 及 崇 重 惡 義 。 故 此

二 法 俱 遍 惡 心 , 所 緣 不 異 無 別 起 失 。 然 諸 理 教 說 不 顧 自 他 者 , 自 法

名 自 , 世 間 名 他 。 或 即 此 中 拒 善 崇 惡 , 於 己 益 損 名 自 他 故 。 而 論 說

為 貪 等 分 者 , 是 彼 等 流 , 非 即 彼 性 。

講 解 : 不 恥 過 惡 這 句 話 , 是 無 慚 、 無 愧 二 法 的 通 相 。 所 以 很 多 經 論 上 , 假 說 ﹁ 不 恥 ﹂

是 無 慚 無 愧 的 體 性 , 如 果 一 定 要 執 著 ﹁ 不 恥 ﹂ 是 無 慚 、 無 愧 的 別 相 , 那 就 應 當

Page 44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4 4

無 慚 也 是 ﹁ 不 恥 ﹂ , 無 愧 也 是 ﹁ 不 恥 ﹂ , 這 二 法 豈 不 成 為 一 體 , 而 沒 有 差 別 了

嗎 ? 如 此 , 則 自 體 不 並 , 那 二 法 就 不 能 說 是 俱 時 而 生 了 。 例 如 受 、 想 等 的 遍 行

五 法 , 他 們 都 是 各 有 各 體 , 才 能 俱 生 , 並 沒 有 這 一 體 俱 生 的 意 義 。

若 說 無 慚 是 待 自 緣 而 起 , 無 愧 是 待 他 綠 而 起 , 這 樣 建 立 了 二 種 別 相 , 那 也 不

對 。 無 慚 、 無 愧 , 既 是 待 緣 而 起 , 就 應 當 不 是 實 有 , 豈 不 違 背 了 經 論 所 說 這 二

法 都 是 實 有 的 道 理 嗎 ? 若 許 這 無 慚 、 無 愧 , 雖 是 實 法 , 卻 是 別 起 , 那 就 又 違 背

了 論 上 所 說 , 二 法 是 俱 遍 惡 心 了 。 怎 樣 俱 遍 惡 心 , 當 不 善 心 生 起 的 時 候 , 隨 便

緣 什 麼 境 界 , 都 有 輕 拒 善 法 , 及 崇 重 惡 法 的 意 義 。 所 以 無 慚 、 無 愧 , 是 俱 遍 惡

心 , 而 不 是 前 後 別 起 。 二 法 所 緣 的 境 界 , 既 然 都 是 一 樣 , 那 裏 會 有 別 起 的 過 失

呢 ?

然 而 有 很 多 經 論 上 說 , 不 顧 自 、 他 , 是 說 自 已 和 所 奉 的 教 法 叫 做 自 ; 世 間 的

輿 論 和 法 令 規 章 叫 做 他 。 或 者 就 以 這 裏 所 說 , 輕 拒 於 己 有 益 的 善 法 , 叫 做 自 ;

崇 重 於 己 有 損 的 惡 法 , 叫 做 他 。 而 論 上 說 無 慚 無 愧 為 貪 、 癡 分 所 攝 者 , 那 是 說

為 貪 癡 的 等 流 , 並 不 是 貪 癡 的 體 性 。

論 文 十 六 : 云 何 掉 舉 ? 令 心 於 境 不 寂 靜 為 性 , 能 障 行 捨 、 奢 摩 他 為 業 。 有

Page 44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4 5

義 : 掉 舉 貪 一 分 攝 , 論 唯 說 此 是 貪 分 故 , 此 由 憶 昔 樂 事 生 故 。 有 義 :

掉 舉 非 唯 貪 攝 , 論 說 掉 舉 遍 染 心 故 , 又 掉 舉 相 謂 不 寂 靜 , 說 是 煩 惱

共 相 攝 故 。 掉 舉 離 此 無 別 相 故 。 雖 依 一 切 煩 惱 假 立 , 而 貪 位 增 , 說

為 貪 分 。 有 義 : 掉 舉 別 有 自 性 , 遍 諸 染 心 , 如 不 信 等 , 非 說 他 分 體

便 非 實 , 勿 不 信 等 亦 假 有 故 。 而 論 說 為 世 俗 有 者 , 如 睡 眠 等 隨 他 相

說 。 掉 舉 別 相 謂 即 囂 動 , 令 俱 生 法 不 寂 靜 故 。 若 離 煩 惱 無 別 此 相 ,

不 應 別 說 障 奢 摩 他 。 故 不 寂 靜 非 此 別 相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掉 舉 ? 令 心 於 境 不 寂 靜 為 性 , 能 障 礙 平 等 正 直 的 行 捨 、 及 止 的 奢 摩 他 ,

就 是 掉 舉 的 業 用 。 下 面 對 於 掉 舉 的 等 流 , 有 三 家 不 同 的 說 法 。 第 一 家 說 : 掉 舉

是 貪 的 一 分 所 攝 , 因 為 論 上 說 , 這 掉 舉 是 屬 於 貪 的 一 分 之 故 , 這 是 由 追 憶 往 昔

的 樂 事 而 生 起 的 。 第 二 家 說 : 掉 舉 不 唯 是 貪 分 所 攝 , 因 為 論 上 說 , 掉 舉 是 普 遍

於 一 切 染 心 , 又 因 為 掉 舉 的 行 相 是 不 寂 靜 故 , 所 以 說 它 是 煩 惱 的 共 相 所 攝 。 如

果 掉 舉 離 開 了 不 寂 靜 , 就 別 無 所 謂 掉 舉 的 行 相 了 。 雖 然 掉 舉 是 依 一 切 煩 惱 而 假

立 的 , 但 在 貪 位 時 比 較 增 盛 , 所 以 就 說 它 為 貪 分 所 攝 。

第 三 家 說 : 掉 舉 , 除 貪 等 外 , 還 別 有 他 自 己 的 體 性 。 雖 說 掉 舉 遍 一 切 染 心 ,

Page 44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4 6

但 它 同 不 信 、 懈 怠 一 樣 , 還 是 各 有 別 體 , 並 不 是 說 屬 於 其 他 一 分 , 連 自 體 也 不

是 實 有 了 。 怎 可 以 說 不 信 等 也 是 假 有 的 。 而 論 上 說 掉 舉 是 世 俗 假 有 , 那 是 好 像

同 睡 眠 一 樣 , 是 隨 無 明 相 一 分 而 說 的 , 其 實 還 是 有 體 的 。

所 以 掉 舉 的 別 相 就 是 囂 動 , 令 俱 生 起 等 法 , 不 能 常 時 寂 靜 。 如 果 離 開 了 一 切

煩 惱 , 那 就 沒 有 掉 舉 的 行 相 了 。 因 此 不 應 別 說 掉 舉 是 障 礙 奢 摩 他 的 止 。 故 不 寂

靜 不 是 掉 舉 的 別 相 , 它 另 有 囂 動 來 做 其 別 相 。

論 文 十 七 : 云 何惛 沉 ? 令 心 於 境 無 堪 任 為 性 , 能 障 輕 安 、毘 缽 舍 那 為 業 。

有 義 :惛 沉 癡 一 分 攝 , 論 唯 說 此 是 癡 分 故 ,惛 昧 沉 重 是 癡 相 故 。 有

義 :惛 沉 非 但 癡 攝 , 謂 無 堪 任 是惛 沉 相 , 一 切 煩 惱 皆 無 堪 任 , 離 此

無 別惛 沉 相 故 。 雖 依 一 切 煩 惱 假 立 , 而 癡 相 增 但 說 癡 分 。 有 義 :惛

沉 別 有 自 性 , 雖 名 癡 分 而 是 等 流 , 如 不 信 等 , 非 即 癡 攝 。 隨 他 相 說

名 世 俗 有 , 如 睡 眠 等 是 實 有 性 。惛 沉 別 相 , 謂 即 懵 重 , 令 俱 生 法 無

堪 任 故 。 若 離 煩 惱 無 別惛 沉 相 。 不 應 別 說 障 毗 缽 舍 那 。 故 無 堪 任 非

此 別 相 。 此 與 癡 相 有 差 別 者 , 謂 癡 於 境 迷闇 為 相 , 正 障 無 癡 而 非 懵

重 。惛 沉 為 境 懵 重 為 相 , 正 障 輕 安 而 非 迷闇 。

Page 44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4 7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惛 沉 , 就 是 令 心 於 所 緣 的 外 境 , 沒 有 堪 能 任 持 的 功 能 , 就 是 惛 沉 的 體

性 。 並 且 能 障 礙 輕 安 及 毗 缽 舍 那 的 觀 照 , 就 是 惛 沉 的 業 用 。 對 惛 沉 的 等 流 有 三

家 不 同 的 說 法 。 第 一 家 說 : 惛 沉 是 癡 一 分 所 攝 。 因 為 論 上 說 惛 沉 癡 的 一 分 。 惛

昧 和 沉 重 就 是 癡 的 行 相 。 第 二 家 說 : 惛 沉 不 唯 是 癡 分 所 攝 , 那 無 堪 任 才 是 惛 沉

的 行 相 。 因 為 一 切 煩 惱 都 沒 有 堪 任 , 如 果 離 開 了 無 堪 任 , 就 別 無 惛 沉 行 相 。 雖

然 它 是 依 托 一 切 煩 惱 假 立 的 , 因 為 在 癡 上 較 為 增 盛 , 所 以 但 說 它 是 癡 分 所 攝 。

第 三 家 說 : 惛 沉 別 有 它 自 己 的 體 性 , 是 癡 的 等 流 , 並 不 是 癡 攝 , 好 像 不 信 一

樣 , 各 有 各 的 自 體 。 惛 沉 隨 癡 相 說 , 名 世 俗 假 有 , 好 像 睡 眠 、 惡 作 一 樣 , 實 際

上 它 有 自 己 的 體 性 , 故 是 實 有 。 惛 沉 的 自 性 就 是 昏 懵 沉 重 , 他 能 夠 使 俱 生 的 心 、

心 所 法 , 沒 有 堪 任 善 法 的 能 力 。 如 果 離 開 了 煩 惱 , 就 別 無 惛 沉 的 行 相 。 不 應 當

說 惛 沉 能 障 毗 缽 舍 那 , 因 為 無 堪 能 任 持 並 不 是 惛 沉 的 特 性 , 惛 沉 與 癡 的 區 別 ,

在 於 癡 對 於 境 界 以 迷 閻 為 性 , 障 礙 善 法 中 的 無 癡 。 惛 沉 對 外 境 昏 懵 、 沉 重 , 是

其 特 性 , 正 障 善 法 中 的 輕 安 。 但 並 不 是 對 外 境 迷 惑 不 解 。

論 文 十 八 : 云 何 不 信 , 於 實 、 德 、 能 不 忍 樂 欲 , 心 穢 為 性 , 能 障 淨 信 , 惰

依 為 業 , 謂 不 信 者 多 懈 怠 故 。 不 信 三 相 翻 信 應 知 , 然 諸 染 法 各 有 別

Page 45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4 8

相 , 唯 此 不 信 自 相 渾 濁 , 復 能 渾 濁 餘 心 、 心 所 , 如 極 穢 物 自 穢 穢 他 ,

是 故 說 此 心 穢 為 性 。 由 不 信 故 , 於 實 、 德 、 能 不 忍 樂 欲 , 非 別 有 性 。

若 於 餘 事 邪 忍 樂 欲 , 是 此 因 果 , 非 此 自 性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不 信 , 對 於 三 寶 的 實 有 事 理 , 實 有 功 德 , 實 有 能 力 , 不 肯 忍 可 去 好 樂

欲 求 , 這 種 人 的 心 地 污 穢 , 就 是 不 信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淨 信 , 為 懶 惰 所 依 託 , 就

是 不 信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不 信 三 寶 的 人 , 在 修 行 路 上 懈 怠 而 不 肯 精 進 , 不 努

力 去 斷 惡 修 善 。 不 信 也 有 三 相 , 那 就 是 與 信 相 反 , 不 信 實 、 不 信 德 、 不 信 能 。

一 切 染 污 法 , 都 各 有 各 的 別 相 , 唯 有 這 不 信 , 他 的 自 相 是 垢 穢 渾 濁 , 並 且 能 渾

濁 其 餘 的 心 、 心 所 法 。 好 像 一 種 極 污 穢 的 東 西 , 不 但 自 穢 , 而 且 也 能 穢 他 。 因

此 才 說 這 不 信 是 以 心 穢 為 性 。

由 於 不 信 的 原 故 , 所 以 對 實 事 真 理 , 以 及 三 寶 的 功 德 , 聖 賢 的 道 德 , 善 法 的

能 力 , 都 不 能 夠 忍 受 樂 欲 。 這 不 忍 樂 欲 就 是 不 信 , 所 以 並 沒 有 別 的 體 性 。 倘 若

在 其 餘 的 染 法 上 起 了 邪 忍 、 邪 樂 、 邪 欲 , 那 是 不 信 的 因 果 , 並 不 是 不 信 的 自 性 。

論 文 十 九 : 云 何 懈 怠 ? 於 善 惡 品 修 斷 事 中 , 懶 惰 為 性 , 能 障 精 進 , 增 染 為

業 。 謂 懈 怠 者 , 滋 長 染 故 , 於 諸 染 事 而 策 勤 者 , 亦 名 懈 怠 , 退 善 法

Page 45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4 9

故 。 於 無 記 事 而 策 勤 者 , 於 諸 善 品 無 進 退 故 , 是 欲 勝 解 , 非 別 有 性 ,

如 於 無 記 忍 可 樂 欲 , 非 淨 非 染 , 無 信 不 信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懈 怠 ? 對 於 善 品 的 事 不 努 力 去 修 , 對 於 惡 品 的 事 不 努 力 去 斷 , 所 以 懶

惰 是 懈 怠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精 進 , 增 長 一 切 染 污 法 , 就 是 懈 怠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懈 怠 的 人 , 他 能 使 染 法 滋 長 。 不 但 對 於 善 法 不 勤 的 人 , 名 叫 懈 怠 , 就 是 對 於 一

切 染 法 而 能 勤 勉 的 人 , 也 名 叫 懈 怠 。 因 為 善 法 隨 著 染 法 的 滋 長 而 退 失 了 。 對 於

染 淨 俱 非 的 無 記 法 而 能 勤 勉 的 人 , 對 於 一 切 善 法 無 進 無 退 , 那 是 別 境 的 欲 和 勝

解 , 並 沒 有 它 自 己 的 體 性 。 如 果 對 於 無 記 法 能 夠 忍 可 樂 欲 , 那 是 非 染 非 淨 , 當

然 也 無 所 謂 信 與 不 信 、 精 進 與 懈 怠 了 。

論 文 二 十 : 云 何 放 逸 , 於 染 淨 品 不 能 防 修 , 縱 蕩 為 性 , 障 不 放 逸 , 增 惡 損

善 所 依 為 業 , 謂 由 懈 怠 及 貪 瞋 癡 , 不 能 防 修 染 淨 品 法 , 總 名 放 逸 ,

非 別 有 體 。 雖 慢 疑 等 亦 有 此 能 , 而 方 彼 四 勢 用 微 劣 , 障 三 善 根 , 遍

策 法 故 , 推 究 此 相 , 如 不 放 逸 。

講 解 : 什 麼 叫 放 逸 ? 對 於 惡 法 不 能 防 使 不 起 , 對 於 善 法 不 能 修 使 增 長 , 縱 逸 放 蕩 , 就

是 放 逸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不 放 逸 , 使 惡 法 增 長 , 善 法 損 減 , 就 是 放 逸 的 業 用 。 也

Page 45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5 0

就 是 說 : 由 於 懈 怠 , 及 貪 、 瞋 、 癡 四 法 , 不 能 防 惡 修 善 , 總 名 叫 做 放 逸 。 除 了

以 上 四 法 , 就 沒 有 放 逸 的 體 性 。 雖 然 慢 、 疑 、 不 正 見 等 法 , 也 不 能 防 惡 修 善 ,

然 而 比 起 懈 怠 等 四 法 來 , 它 們 的 勢 用 則 嫌 微 劣 。 因 為 貪 、 瞋 、 癡 能 障 礙 不 貪 、

不 瞋 、 不 癡 的 三 善 根 , 懈 怠 能 障 礙 精 進 , 不 能 普 遍 策 勵 一 切 善 法 。 要 想 推 究 這

放 逸 的 行 相 , 只 要 把 善 法 裏 的 不 放 逸 翻 過 來 就 是 了 。

論 文 二 十 一 : 云 何 失 念 ? 於 諸 所 緣 , 不 能 明 記 為 性 , 能 障 正 念 , 散 亂 所 依

為 業 , 謂 失 念 者 心 散 亂 故 。 有 義 : 失 念 , 念 一 分 攝 。 說 是 煩 惱 相 應

念 故 。 有 義 : 失 念 , 癡 一 分 攝 , 瑜 伽 說 此 是 癡 分 故 , 癡 令 念 失 故 名

失 念 。 有 義 : 失 念 , 俱 一 分 攝 。 由 前 二 文 , 影 略 說 故 , 論 復 說 此 遍

染 心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失 念 ? 對 於 一 切 所 緣 境 界 , 不 能 明 白 記 憶 , 致 令 忘 失 , 就 是 失 念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正 念 , 為 散 亂 心 所 依 託 , 就 是 失 念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失 念 的 人 ,

心 必 散 亂 。 失 念 的 分 位 , 有 三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失 念 是 五 別 境 中 念 的 一 分 所

攝 , 因 為 這 個 念 , 是 與 煩 惱 相 應 的 原 故 , 所 以 說 它 是 失 念 。 第 二 家 說 : 失 念 是

三 不 善 根 之 一 的 癡 分 所 攝 , 。 因 為 瑜 伽 論 上 說 , 失 念 是 癡 一 分 所 攝 。 論 曰 : 癡

Page 45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5 1

能 夠 令 人 正 念 忘 失 , 所 以 名 叫 失 念 。 第 三 家 說 : 失 念 , 是 念 和 癡 各 一 分 所 攝 。

由 於 前 兩 家 都 是 捕 風 捉 影 的 概 略 之 說 , 所 以 第 一 家 但 說 是 念 , 第 二 家 但 說 是

癡 , 實 則 , 為 念 、 癡 二 者 所 攝 。 論 上 又 說 , 失 念 是 普 遍 存 在 於 一 切 染 心 。

論 文 二 十 二 : 云 何 散 亂 , 於 諸 所 緣 , 令 心 流 蕩 為 性 , 能 障 正 定 , 惡 慧 所 依

為 業 , 謂 散 亂 者 發 惡 慧 故 。 有 義 : 散 亂 癡 一 分 攝 。 瑜 伽 說 此 癡 一 分

故 。 有 義 : 散 亂 貪 瞋 癡 攝 。 集 論 等 說 是 三 分 故 。 說 癡 分 者 , 遍 染 心

故 。 謂 貪 瞋 癡 令 心 流 蕩 勝 餘 法 , 故 說 為 散 亂 。 有 義 : 散 亂 別 有 自 體 。

說 三 分 者 , 是 彼 等 流 , 如 無 慚 等 非 即 彼 攝 。 隨 他 相 說 名 世 俗 有 。 散

亂 別 相 謂 即 躁 擾 , 令 俱 生 法 , 皆 流 蕩 故 。 若 離 彼 三 無 別 自 體 , 不 應

別 說 障 三 摩 地 。 掉 舉 、 散 亂 , 二 用 何 別 ? 彼 令 易 解 , 此 令 易 緣 。 雖

一 剎 那 解 緣 無 易 , 而 於 相 續 有 易 義 故 。 染 污 心 時 由 掉 亂 力 , 常 令 念

念 易 解 易 緣 。 或 由 念 等 力 所 制 伏 , 如 繫 猿 猴 , 有 暫 時 住 , 故 掉 與 亂 ,

俱 遍 染 心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散 亂 ? 對 於 所 緣 的 一 切 外 境 , 令 心 馳 流 、 蕩 逸 , 就 是 散 亂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正 定 , 為 惡 慧 所 依 , 就 是 散 亂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心 散 亂 的 人 , 他 能 發 起

Page 45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5 2

不 正 當 的 惡 慧 。 對 於 散 亂 的 攝 屬 , 有 三 家 不 同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散 亂 , 是 屬 於

癡 的 一 分 所 攝 。 因 為 ︽ 瑜 伽 論 ︾ 上 說 這 是 癡 的 一 分 故 。

第 二 家 說 : 散 亂 是 貪 、 瞋 、 癡 三 法 所 攝 , 因 為 ︽ 雜 集 論 ︾ 、 ︽ 五 蘊 論 ︾ 等 都

這 樣 說 。 ︽ 瑜 伽 論 ︾ 但 說 是 癡 分 所 攝 者 , 那 是 因 為 癡 是 普 遍 於 一 切 染 心 之 故 。

這 裏 所 謂 的 貪 、 瞋 、 癡 , 是 三 不 善 根 。 因 為 它 們 能 令 心 流 蕩 , 其 行 相 之 猛 , 勝

過 餘 法 之 故 , 所 以 叫 做 散 亂 。 第 三 家 說 : 散 亂 , 別 有 他 自 己 的 體 性 。 至 於 說 是

貪 、 瞋 、 癡 三 分 者 : 不 過 是 彼 等 的 等 同 流 類 而 已 。 好 像 說 無 慚 、 無 愧 一 樣 , 雖

說 三 分 所 攝 , 而 不 即 是 三 分 , 不 過 隨 著 三 分 的 相 , 說 是 世 俗 假 有 而 已 , 實 則 ,

散 亂 是 別 有 自 體 的 。

散 亂 的 別 相 就 是 躁 擾 。 躁 就 是 散 , 擾 就 是 亂 , 它 能 使 俱 生 的 心 、 心 所 法 , 都

成 流 蕩 。 然 而 , 流 蕩 是 餘 惑 的 共 相 , 並 不 是 散 亂 的 自 性 。 假 如 散 亂 離 三 法 外 ,

別 無 自 體 的 話 , 那 就 應 當 通 說 三 法 共 障 正 定 , 不 應 該 說 散 亂 能 障 正 定 。

問 : 掉 舉 和 散 亂 , 此 二 者 的 功 用 有 何 差 別 呢 ? 答 : 掉 舉 是 更 易 能 知 之 心 , 散

亂 是 更 易 所 緣 之 境 。 雖 然 在 剎 那 一 念 之 間 , 能 緣 的 心 和 所 緣 的 境 沒 有 變 易 , 但

在 念 念 相 續 的 時 候 卻 是 有 變 的 。 一 到 了 有 染 污 心 的 時 候 , 因 為 有 掉 舉 和 散 亂 兩

Page 45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5 3

種 力 量 , 所 以 令 心 和 境 念 念 轉 易 。 或 者 , 由 於 念 、 定 等 力 所 制 伏 , 好 像 繩 繫 猿

猴 似 的 , 暫 時 專 注 , 但 並 非 永 斷 。 所 以 掉 舉 和 散 亂 , 都 是 普 遍 於 一 切 染 心 。 論 文 二 十 三 : 云 何 不 正 知 , 於 所 觀 境 謬 解 為 性 , 能 障 正 知 , 毀 犯 為 業 , 謂

不 正 知 者 多 所 毀 犯 故 。 有 義 : 不 正 知 , 慧 一 分 攝 。 說 是 煩 惱 相 應 慧

故 。 有 義 : 不 正 知 , 癡 一 分 攝 。 瑜 伽 說 此 是 癡 分 故 。 令 知 不 正 名 不

正 知 。 有 義 : 不 正 知 俱 一 分 攝 。 由 前 二 文 影 略 說 故 。 論 復 說 此 遍 染

心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不 正 知 ? 就 是 對 於 所 觀 察 的 境 界 , 生 起 錯 誤 的 見 解 , 這 是 不 正 知 的 體

性 ; 能 障 礙 正 知 毀 法 犯 戒 , 就 是 不 正 知 的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 凡 是 知 見 不 正 的 人 ,

多 數 是 破 壞 因 果 , 毀 犯 戒 律 。 不 正 知 的 等 流 , 有 三 家 不 同 的 解 釋 。 第 一 家 說 :

不 正 知 是 慧 的 一 分 所 攝 , 不 過 這 是 和 煩 惱 相 應 的 染 污 慧 罷 了 。 第 二 家 說 : 不 正

知 , 是 癡 的 一 分 所 攝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不 正 知 屬 於 癡 分 , 因 為 癡 能 使 知 見 不

正 , 所 以 名 不 正 知 。 第 三 家 說 : 不 正 知 , 是 癡 、 慧 兩 種 所 攝 , 如 一 家 說 癡 , 一

家 說 慧 , 都 是 捕 風 捉 影 的 概 略 之 說 , 並 不 是 有 慧 無 癡 , 或 有 癡 無 慧 。 因 為 論 上

還 說 , 不 正 知 是 遍 染 心 故 , 所 以 是 慧 、 癡 都 攝 。

Page 45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5 4

論 文 二 十 四 : 與 並 及 言 , 顯 隨 煩 惱 非 唯 二 十 , 雜 事 等 說 , 貪 等 多 種 隨 煩 惱

故 。 隨 煩 惱 名 亦 攝 煩 惱 , 是 前 煩 惱 等 流 性 故 , 煩 惱 同 類 , 餘 染 污 法 ,

但 名 隨 煩 惱 , 非 煩 惱 攝 故 。 唯 說 二 十 隨 煩 惱 者 , 謂 非 煩 惱 , 唯 染 、

粗 故 。 此 餘 染 法 或 此 分 位 , 或 此 等 流 , 皆 此 所 攝 , 隨 其 類 別 , 如 理

應 知 。

講 解 : 以 上 把 二 十 個 隨 煩 惱 都 講 完 了 , 但 頌 中 還 有 ﹁ 與 ﹂ 、 ﹁ 並 ﹂ 、 ﹁ 及 ﹂ 三 字 是 什

意 思 ? 那 是 顯 示 隨 煩 惱 不 止 二 十 個 , 因 為 ︽ 雜 事 經 ︾ 說 : 貪 、 瞋 、 癡 等 裏 面 ,

有 多 種 隨 煩 惱 , 既 說 多 種 , 當 然 不 止 二 十 。 可 見 其 餘 的 隨 煩 惱 , 也 都 攝 在 煩 惱

裏 面 , 因 為 是 從 根 本 煩 惱 流 出 來 的 。 至 於 其 餘 煩 惱 的 同 類 染 污 法 , 只 能 名 叫 隨

煩 惱 , 不 得 是 煩 惱 的 本 身 。

以 上 但 說 二 十 個 隨 煩 惱 者 , 有 下 列 三 義 : 一 者 非 根 本 煩 惱 , 但 名 隨 煩 惱 。 二

者 體 唯 染 污 , 不 通 三 性 。 三 者 相 唯 粗 猛 , 而 非 細 惑 。 所 以 唯 說 二 十 , 不 說 其 餘 。

其 餘 的 染 法 , 或 是 隨 煩 惱 的 分 位 , 或 是 由 隨 煩 惱 所 起 的 等 流 , 都 被 這 二 十 所 攝 。

隨 其 類 別 , 各 歸 所 屬 , 如 理 應 知 。

論 文 二 十 五 : 如 是 二 十 隨 煩 惱 中 , 小 十 、 大 三 , 定 是 假 有 。 無 慚 、 無 愧 、

Page 45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5 5

不 信 、 懈 怠 , 定 是 實 有 , 教 理 成 故 。 掉 舉 、惛 沉 、 散 亂 三 種 , 有 義

是 假 , 有 義 是 實 , 所 引 理 教 , 如 前 應 知 。 二 十 皆 通 俱 生 分 別 , 隨 二

煩 惱 勢 力 起 故 。

講 解 : 二 十 個 隨 煩 惱 , 古 人 以 十 二 門 來 分 析 它 。 這 十 二 門 的 第 一 門 是 假 實 門 , 在 二 十

個 隨 煩 惱 中 , 小 隨 十 個 , 大 隨 的 忘 念 、 放 逸 、 不 正 知 三 個 , 這 十 三 個 定 是 假 有 。

中 隨 的 無 慚 、 無 愧 , 和 大 隨 的 不 信 、 懈 怠 , 這 四 個 定 是 實 有 。 這 十 三 種 假 、 四

種 實 , 都 是 由 教 理 證 明 而 成 立 的 。 至 於 大 隨 裏 的 掉 學 、 惛 沉 、 散 亂 三 種 , 有 人

說 是 假 , 有 人 說 是 實 , 他 們 所 引 證 的 理 教 , 都 同 前 面 詮 釋 體 業 所 說 的 一 樣 。

十 二 門 的 第 二 門 是 俱 生 、 分 別 門 。 這 二 十 個 隨 煩 惱 , 都 通 於 俱 生 起 和 分 別 起

的 煩 惱 , 因 為 他 們 都 是 隨 著 這 兩 種 煩 惱 的 勢 力 而 生 起 的 。

論 文 二 十 六 : 此 二 十 中 , 小 十 展 轉 定 不 俱 起 , 互 相 違 故 , 行 相 粗 猛 各 為 主

故 。 中 二 一 切 不 善 心 俱 , 隨 應 皆 得 小 大 俱 起 。 論 說 大 八 遍 諸 染 心 ,

展 轉 小 中 皆 容 俱 起 。 有 處 說 六 遍 染 心 者 ,惛 、 掉 增 時 不 俱 起 故 。 有

處 但 說 五 遍 染 者 , 以惛 、 掉 等 違 唯 善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三 門 自 類 相 應 門 。 這 二 十 隨 煩 惱 裏 , 忿 等 十 個 小 隨 煩 惱 , 決 定 不 能 同 時

Page 45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5 6

俱 起 , 因 為 它 們 的 體 性 相 違 、 行 相 粗 猛 、 所 以 是 各 自 為 主 。 無 慚 、 無 愧 兩 個 中

隨 煩 惱 , 遍 於 一 切 不 善 心 中 , 因 此 隨 其 所 應 , 可 與 小 隨 、 大 隨 並 起 。 論 上 說 ,

掉 舉 等 的 八 個 大 隨 煩 惱 , 遍 於 一 切 染 心 的 , 所 以 與 小 隨 、 中 隨 都 可 並 起 。

然 而 , 為 什 麼 有 處 說 , 只 有 六 個 大 隨 煩 惱 遍 一 切 染 心 呢 ? 那 是 因 為 在 惛 沉 和

掉 舉 的 力 量 增 盛 時 , 一 下 、 一 高 , 不 能 俱 起 。 所 以 在 八 大 隨 煩 惱 裏 要 除 去 他 們 。

為 什 麼 有 處 說 是 五 遍 染 心 呢 ? 那 是 因 為 八 大 隨 中 的 不 信 、 懈 怠 、 惛 沉 、 掉 舉 、

放 逸 五 法 , 是 唯 與 善 違 。 其 餘 的 失 念 和 不 正 知 二 法 , 有 癡 分 攝 , 有 非 癡 分 攝 ;

散 亂 一 法 , 有 時 也 為 定 力 所 伏 , 都 不 是 唯 與 善 違 。 所 以 但 說 五 法 是 俱 遍 染 心 。

論 文 二 十 七 : 此 唯 染 故 , 非 第 八 俱 。 第 七 識 中 唯 有 八 大 , 取 、 捨 差 別 , 如

上 應 知 。 第 六 識 俱 , 容 有 一 切 。 小 十 粗 猛 , 五 識 中 無 。 中 大 相 通 ,

五 識 容 有 。

講 解 : 這 是 第 四 門 諸 識 相 應 門 。 這 二 十 個 隨 煩 惱 , 因 為 它 們 的 體 唯 染 污 , 所 以 和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沒 有 關 係 。 第 七 末 那 識 唯 有 八 大 隨 惑 , 中 、 小 都 無 。 或 在 八 大 隨 惑 裡 ,

取 六 捨 二 , 取 五 捨 三 , 如 此 取 捨 差 別 , 前 文 所 說 應 知 。 第 六 意 識 容 有 一 切 煩 惱 。

十 個 小 隨 煩 惱 行 相 粗 猛 , 前 五 識 裏 沒 有 , 中 二 、 大 八 的 行 相 相 通 , 前 五 識 或 可

Page 45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5 7

容 有 。 論 文 二 十 八 : 由 斯 中 、 大 五 受 相 應 。 有 義 : 小 十 除 三 , 忿 等 唯 喜 憂 捨 三 受

相 應 , 諂 誑憍 三 , 四 俱 除 苦 。 有 義 : 忿 等 四 俱 除 樂 。 諂 誑憍 三 , 五

受 俱 起 。 意 有 苦 受 前 已 說 故 。 此 受 俱 相 , 如 煩 惱 說 , 實 義 如 是 。 若

隨 粗 相 , 忿 恨 惱 嫉 害 憂 捨 俱 , 覆慳 喜 捨 , 餘 三 增 樂 , 中 大 隨 粗 , 亦

如 實 義 。

講 解 : 這 是 第 五 門 諸 受 相 應 門 。 由 於 遍 不 善 染 的 原 故 , 所 以 中 二 、 大 八 隨 惑 , 都 與 五

受 相 應 。 至 於 小 隨 煩 惱 是 否 與 五 受 相 應 , 此 有 二 說 , 第 一 家 說 , 十 個 小 隨 煩 惱

中 , 除 了 誑 、 諂 、 憍 三 個 外 , 其 餘 忿 等 七 個 , 唯 與 喜 、 憂 、 捨 三 受 相 應 。 至 於

諂 、 誑 、 憍 三 個 , 除 苦 受 之 外 , 與 喜 、 憂 、 樂 、 捨 四 受 相 應 。 第 二 家 說 , 十 個

小 隨 煩 惱 中 , 除 了 誑 、 諂 、 憍 三 個 外 , 其 餘 忿 等 七 種 , 除 樂 受 外 , 與 其 餘 喜 、

憂 、 苦 、 捨 四 受 相 應 。 意 識 中 有 苦 受 , 前 已 說 過 。

以 上 是 約 審 細 的 實 義 而 說 的 , 若 隨 粗 相 而 論 : 忿 、 恨 、 惱 、 嫉 、 害 五 法 , 是

與 憂 受 和 捨 受 相 應 。 覆 、 慳 二 法 , 是 與 喜 、 捨 相 應 。 其 餘 的 諂 、 誑 、 憍 三 法 ,

是 與 喜 、 捨 、 樂 三 受 相 應 。 中 隨 和 大 隨 的 粗 相 , 也 同 前 面 實 義 的 說 法 一 樣 , 與

Page 46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5 8

五 受 相 應 。 論 文 二 十 九 : 如 是 二 十 , 與 別 境 五 皆 容 俱 起 , 不 相 違 故 。 染 念 、 染 慧 , 雖

非 念 、 慧 俱 , 而 癡 分 者 亦 得 相 應 故 。 念 亦 緣 現 曾 習 類 境 , 忿 亦 得 緣

剎 那 過 去 , 故 忿 與 念 , 亦 得 相 應 。 染 定 起 時 , 心 亦 躁 擾 , 故 亂 與 定 ,

相 應 無 失 。

講 解 : 這 是 第 六 門 別 境 相 應 門 。 這 二 十 個 隨 煩 惱 , 與 別 境 五 法 , 都 可 以 俱 起 。 因 為 他

們 的 行 相 彼 此 不 相 違 背 。 染 念 就 是 忘 念 , 染 慧 就 是 不 正 知 , 雖 然 不 能 夠 與 念 、

慧 並 起 , 然 而 以 癡 分 為 體 的 忘 念 和 不 正 知 , 也 得 與 念 、 慧 相 應 。 別 境 的 念 , 是

現 在 緣 過 去 曾 經 熟 習 的 境 界 , 忿 也 可 以 緣 剎 那 的 過 去 境 , 所 以 念 和 忿 也 可 以 相

應 。 就 是 染 定 生 起 的 時 候 , 心 中 還 是 躁 擾 , 躁 擾 的 行 相 就 是 散 亂 , 所 以 說 散 亂

與 定 相 應 並 無 過 失 。

論 文 三 十 ; 中 二 大 八 , 十 煩 惱 俱 。 小 十 , 定 非 見 疑 俱 起 。 此 相 粗 動 , 彼 審

細 故 。 忿 等 五 法 , 容 慢 癡 俱 , 非 貪恚 並 , 是 瞋 分 故 。慳 癡 慢 俱 , 非

貪 癡 並 , 是 貪 分 故 。憍 唯 癡 俱 , 與 慢 解 別 , 是 貪 分 故 。 覆 誑 與 諂 ,

貪 癡 慢 俱 。 行 相 無 違 , 貪 癡 分 故 。

Page 46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5 9

講 解 : 這 是 第 七 門 根 本 相 應 門 。 中 隨 煩 惱 二 , 大 隨 煩 惱 八 , 這 十 種 隨 煩 惱 , 可 以 和 十

個 根 本 煩 惱 相 應 俱 起 。 小 隨 煩 惱 十 個 , 和 根 本 煩 惱 中 的 見 、 疑 二 法 , 決 定 不 能

俱 起 。 因 為 小 隨 的 行 相 粗 動 , 見 、 疑 審 細 , 所 以 不 能 相 應 俱 起 。 忿 、 恨 、 惱 、

嫉 、 害 五 法 , 可 容 與 根 本 煩 惱 的 慢 、 癡 俱 起 , 而 不 與 貪 、 恚 並 生 。 因 為 忿 等 的

自 體 就 是 瞋 , 所 以 不 與 瞋 並 。 行 相 與 貪 相 違 , 所 以 也 不 與 貪 並 。

小 隨 煩 惱 的 慳 , 與 根 本 煩 惱 的 癡 、 慢 俱 起 , 而 不 與 貪 、 瞋 俱 生 。 因 為 慳 的 自

體 就 是 貪 分 , 所 以 不 與 貪 並 ; 而 行 相 與 瞋 相 違 , 所 以 不 與 瞋 俱 。 小 隨 的 憍 , 唯

與 根 本 煩 惱 的 癡 俱 起 , 而 不 與 慢 、 貪 並 起 。 因 為 憍 、 慢 二 法 的 解 釋 不 同 , 憍 是

由 自 高 而 起 , 慢 是 緣 他 下 而 生 , 所 以 不 與 慢 俱 。 憍 的 自 體 就 是 貪 分 , 所 以 也 不

與 貪 並 。

小 隨 的 覆 、 誑 、 諂 三 法 , 與 根 本 煩 惱 的 貪 、 癡 、 慢 都 可 以 俱 起 。 因 為 它 們 的

行 相 彼 此 互 不 相 違 。 問 : 覆 等 的 自 體 既 是 貪 、 癡 分 攝 , 何 以 與 貪 、 癡 俱 起 ? 答 :

因 為 是 貪 分 故 , 所 以 與 癡 俱 起 ; 是 癡 分 故 , 所 以 與 貪 俱 起 。

論 文 三 十 一 : 小 七 中 二 , 唯 不 善 攝 。 小 三 、 大 八 , 亦 通 無 記 。

講 解 : 這 是 第 八 門 三 性 相 攝 門 。 小 隨 煩 惱 的 忿 等 七 法 , 中 隨 煩 惱 的 無 慚 、 無 愧 , 在 善 、

Page 46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6 0

惡 、 無 記 三 性 裏 , 唯 為 不 善 所 攝 , 不 通 餘 二 。 小 隨 煩 惱 的 諂 、 誑 、 憍 , 和 大 隨

煩 惱 八 個 , 通 於 不 善 及 有 覆 無 記 。 因 為 諂 、 誑 、 憍 三 個 小 隨 , 若 和 無 慚 、 無 愧

同 起 , 屬 於 不 善 ; 若 不 和 無 慚 、 無 愧 同 起 , 則 屬 於 有 覆 無 記 。

論 文 三 十 二 : 小 七 中 二 , 唯 欲 界 攝 , 誑 諂 欲 色 , 餘 通 三 界 。 生 在 下 地 容 起

十 一 , 耽 定 於 他 , 起憍 誑 諂 故 。 若 生 上 地 起 下 後 十 。 邪 見 愛 俱 , 容

起 彼 故 。 小 十 生 上 , 無 由 起 下 。 非 正 潤 生 , 及 謗 滅 故 。 中 二 大 八 下

亦 緣 上 。 上 緣 貪 等 相 應 起 故 。 有 義 : 小 十 下 不 緣 上 , 行 相 粗 近 不 遠

取 故 。 有 義 : 嫉 等 亦 得 緣 上 , 於 勝 地 法 生 嫉 等 故 。 大 八 諂 誑 , 上 亦

緣 下 。 下 緣 慢 等 相 應 起 故 。 梵 於 釋 子 起 諂 誑 故 。憍 不 緣 下 , 非 所 恃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九 門 界 地 攝 緣 門 。 小 隨 的 忿 等 七 法 , 中 隨 的 無 慚 、 無 愧 ; 這 九 個 小 、 中

隨 惑 , 唯 欲 界 攝 ; 誑 、 諂 二 法 , 可 通 欲 界 及 色 界 初 禪 。 至 於 小 隨 的 憍 , 及 八 個

大 隨 , 則 通 於 三 界 。 生 在 下 地 的 有 情 , 容 許 生 起 上 地 十 一 種 煩 惱 , 就 是 諂 、 誑 、

憍 及 八 個 大 隨 煩 惱 。 因 為 耽 著 上 地 的 禪 定 , 起 自 高 憍 , 對 於 其 他 的 欲 界 有 情 ,

生 起 誑 、 諂 。 至 於 八 個 大 隨 , 那 更 是 遍 一 切 染 法 、 潤 生 , 都 有 他 們 。 倘 若 生 在

Page 46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6 1

上 地 , 容 起 下 地 的 後 十 煩 惱 ︱ ︱ 中 二 和 大 八 。 因 為 上 地 有 情 , 臨 命 終 時 , 所 起

謗 無 涅 槃 的 邪 見 裏 , 有 中 隨 二 法 ; 潤 生 愛( 註 : 俱 生 煩 惱 , 在 臨 命 終 時 , 所 起

的 自 體 愛 、 境 界 愛 、 當 生 愛) 裏 , 有 八 大 隨 煩 惱 。 至 於 小 隨 煩 惱 的 忿 等 十 法 ,

若 生 上 地 , 那 就 無 從 再 緣 下 地 而 起 了 。 因 為 忿 等 十 法 , 唯 是 不 善 , 而 不 是 潤 生

愛 的 無 記 , 又 沒 有 謗 無 涅 槃 的 邪 見 , 所 以 不 起 。

中 二 、 大 八 這 十 個 下 地 煩 惱 , 也 可 以 緣 上 地 。 因 為 它 們 同 前 面 根 本 煩 惱 中 所

說 , 那 緣 上 的 貪 、 瞋 , 是 相 應 而 起 之 故 , 所 以 亦 緣 上 地 。 十 個 小 隨 的 下 地 煩 惱 ,

是 否 緣 上 ? 有 兩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這 十 個 小 隨 , 下 不 緣 上 。 因 為 小 隨 的 行 相

粗 近 , 不 能 遠 取 上 地 境 界 。 第 二 家 說 : 小 隨 中 的 忿 等 七 法 , 決 定 不 能 緣 上 , 而

嫉 、 慳 、 憍 三 法 是 可 以 緣 上 的 。 因 為 下 地 有 情 , 對 勝 地 法 , 也 會 生 起 嫉 等 之 故 。

對 上 地 有 情 , 所 得 靜 慮 生 嫉 ; 對 自 地 有 情 , 恃 己 所 證 的 上 地 法 , 而 生 慳 、 憍 。

大 隨 煩 惱 八 個 , 和 小 隨 煩 惱 的 諂 、 誑 , 這 十 法 上 亦 緣 下 。 因 為 同 根 本 煩 惱 緣

下 的 慢 等 , 是 相 應 而 起 之 故 , 所 以 上 地 的 八 大 隨 煩 惱 緣 下 。 例 如 梵 王 執 馬 勝 比

丘 手 , 對 釋 迦 的 弟 子 生 起 諂 、 誑 , 所 以 上 地 有 諂 、 誑 緣 下 。 唯 有 上 地 的 憍 不 緣

下 地 。 因 為 下 地 法 劣 , 不 是 上 地 有 情 所 恃 以 憍 人 之 故 。

Page 46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6 2

論 文 三 十 三 : 二 十 皆 非 學 無 學 攝 。 此 但 是 染 , 彼 唯 淨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十 門 學 等 相 攝 門 。 這 二 十 個 隨 煩 惱 , 不 是 有 學 、 也 不 是 無 學 所 攝 。 因 為

煩 惱 是 屬 於 染 污 法 , 學 、 無 學 唯 是 淨 法 , 所 以 二 者 沒 有 關 係 。

論 文 三 十 四 : 後 十 , 唯 通 見 修 所 斷 , 與 二 煩 惱 相 應 起 故 。 見 所 斷 者 隨 迷 諦

相 , 或 總 或 別 , 煩 惱 俱 生 , 故 隨 所 應 皆 通 四 部 。 迷 諦 親 疏 等 , 皆 如

煩 惱 說 。 前 十 , 有 義 : 唯 修 所 斷 , 緣 粗 事 境 任 運 生 故 。 有 義 : 亦 通

見 修 所 斷 , 依 二 煩 惱 勢 力 起 故 。 緣 他 見 等 , 生 忿 等 故 , 見 所 斷 者 ,

隨 所 依 緣 , 總 別 惑 力 皆 通 四 部 。 此 中 有 義 : 忿 等 但 緣 迷 諦 惑 生 , 非

親 迷 諦 , 行 相 粗 淺 , 不 深 取 故 。 有 義 : 嫉 等 亦 親 迷 諦 。 於 滅 道 等 生

嫉 等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十 一 門 見 等 所 斷 門 。 二 十 煩 惱 的 後 十 個 , 即 中 二 大 八 , 唯 通 見 道 及 修 道

所 斷 , 非 非 所 斷 。 因 為 他 們 是 和 俱 生 、 分 別 二 種 煩 惱 相 應 而 起 之 故 。 屬 於 見 道

所 斷 的 煩 惱 , 隨 其 所 迷 於 四 諦 的 行 相 , 或 十 煩 惱 總 迷 , 或 各 煩 惱 別 迷 , 這 總 別

能 迷 的 煩 惱 , 都 隨 其 所 迷 的 諦 理 而 俱 生 。 所 以 隨 其 所 應 , 都 通 四 諦 。 至 於 直 接 、

間 接 的 迷 諦 親 、 疏 , 都 如 根 本 煩 惱 所 說 。 比 類 可 知 。

Page 46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6 3

至 於 前 面 的 十 個 小 隨 煩 惱 , 有 兩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這 十 個 小 隨 , 是 唯 修 所

斷 。 因 為 這 十 個 小 隨 煩 惱 緣 的 是 粗 事 境 界 , 任 運 生 起 , 不 是 分 別 所 起 。 第 二 家

說 : 這 十 個 小 隨 , 不 但 是 修 道 所 斷 , 而 且 亦 通 於 見 道 所 斷 。 因 為 這 十 個 小 隨 ,

是 依 俱 生 、 分 別 的 勢 力 而 起 。 並 非 但 緣 粗 事 , 且 亦 緣 其 他 身 見 、 邪 見 , 而 生 起

忿 等 十 個 小 隨 。

屬 於 見 道 所 斷 的 煩 惱 , 隨 其 所 依 與 所 緣 , 或 總 或 別 的 惑 力 , 都 通 四 諦 。 但 也

有 兩 家 不 同 的 解 釋 : 一 家 謂 忿 等 十 法 , 但 緣 迷 於 四 諦 之 理 的 煩 惱 所 生 , 而 不 是

親 迷 諦 理 。 因 為 他 們 的 行 相 粗 淺 , 不 能 深 取 迷 諦 之 故 。 一 家 謂 除 覆 、 誑 、 諂 外

的 忿 等 七 法 , 不 但 緣 迷 諦 的 煩 惱 , 而 且 也 親 迷 諦 理 。 因 為 對 滅 、 道 二 諦 , 也 會

直 接 生 起 嫉 等 隨 惑 之 故 。

論 文 三 十 五 : 然 忿 等 十 , 但 緣 有 事 , 要 託 本 質 力 得 生 故 。 緣 有 漏 等 , 准 上

應 知 。

講 解 : 這 是 第 十 二 門 的 隨 境 立 名 門 。 忿 等 十 種 小 隨 煩 惱 , 但 緣 有 本 質 的 相 分 。 因 為 他

們 不 是 緣 影 像 而 起 , 要 仗 託 著 種 子 所 生 的 本 質 才 能 生 起 。 至 於 緣 有 漏 、 無 漏 的

事 境 , 應 如 煩 惱 所 說 , 比 類 可 知 。

Page 46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6 4

第 五 節 不 定 心 所 論 文 一 : 已 說 二 十 隨 煩 惱 相 , 不 定 有 四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不 定 謂 悔 眠 , 尋

伺 二 各 二 。 論 曰 : 悔 眠 尋 伺 , 於 善 染 等 皆 不 定 故 , 非 如 觸 等 定 遍 心

故 , 非 如 欲 等 定 遍 地 故 , 立 不 定 名 。

講 解 : 以 上 講 完 二 十 個 隨 煩 惱 的 行 相 , 四 種 不 定 心 所 , 其 行 相 又 是 如 何 呢 ? 頌 中 答 稱 :

不 定 四 法 , 就 是 悔 、 眠 , 尋 、 伺 , 這 又 各 分 為 善 和 不 善 二 種 , 所 以 稱 二 各 二 。

論 文 二 : 論 曰 : 悔 謂 惡 作 , 惡 所 作 業 , 追 悔 為 性 , 障 止 為 業 。 此 即 於 果 假

立 因 名 , 先 惡 所 作 業 , 後 方 追 悔 故 。 悔 先 不 作 亦 惡 作 攝 , 如 追 悔 言 :

我 先 不 作 如 是 事 業 , 是 我 惡 作 。

講 解 : 悔 , 就 是 惡 作 , 就 是 厭 惡 先 前 所 作 過 的 善 惡 之 業 。 以 追 悔 為 體 性 , 障 礙 奢 摩 他

止 為 業 。 惡 作 是 因 , 悔 體 是 果 , 就 是 在 追 悔 的 果 上 , 假 立 惡 作 的 因 名 。 因 為 先

對 所 作 的 事 生 了 厭 惡 , 然 後 才 追 悔 故 。 不 但 追 悔 先 所 作 業 叫 做 惡 作 , 就 是 追 悔

先 所 未 作 的 業 也 叫 作 惡 作 。 如 追 悔 的 人 說 : 我 先 前 為 什 麼 不 去 作 這 件 事 呢 ? 因

為 那 是 我 所 惡 作 的 事 啊 !

Page 46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6 5

論 文 三 : 眠 謂 睡 眠 , 令 身 不 自 在 , 昧 略 為 性 , 障 觀 為 業 。 謂 睡 眠 位 身 不 自

在 , 心 極闇 劣 。 一 門 轉 故 。 昧 簡 在 定 , 略 別 寤 時 , 令 顯 睡 眠 非 無 體

用 。 有 無 心 位 , 假 立 此 名 , 如 餘 蓋 纏 , 心 相 應 故 。

講 解 : 眠 , 就 是 睡 眠 , 能 令 身 不 得 自 在 , 以 闇 昧 簡 略 為 其 體 性 , 障 礙 觀 行 是 其 業 用 。

也 就 是 說 在 睡 眠 中 的 人 , 不 但 身 不 自 在 , 連 心 靈 也 極 闇 昧 劣 弱 。 因 為 他 沒 有 向

外 緣 境 的 五 識 , 只 有 一 個 意 識 在 裏 面 闇 劣 轉 起 。 闇 昧 不 同 於 定 中 , 簡 略 不 同 於

醒 時 的 散 心 位 , 這 顯 示 睡 眠 並 不 是 沒 有 體 用 。 有 於 無 心 位 也 稱 為 睡 眠 , 這 是 假

立 的 , 好 像 五 蓋 和 十 纏 一 樣 , 是 與 心 相 應 的 心 所 法 , 並 非 無 體 。 ︵ 註 : 蓋 者 煩

惱 之 異 名 , 即 覆 蓋 行 者 之 心 , 使 善 心 不 能 生 起 。 蓋 有 五 種 : 一 者 貪 欲 蓋 , 因 貪

外 境 以 蓋 心 性 , 障 樂 出 家 。 二 者 瞋 恚 蓋 。 對 於 違 境 懷 忿 怒 以 蓋 心 性 , 障 覺 正 行 。

三 者 惛 沈 睡 眠 蓋 。 心 昏 身 重 , 障 礙 修 定 。 四 者 棹 舉 惡 作 蓋 。 五 者 疑 蓋 。 五 蓋 能

障 三 位 , 初 樂 出 家 , 次 修 正 行 、 後 入 正 定 。 纏 也 是 煩 惱 異 名 , 因 為 煩 惱 使 人 之

身 心 不 得 自 在 , 不 得 解 脫 , 故 稱 之 為 纏 。 可 以 分 為 八 種 或 十 種 。 八 種 為 惛 沉 、

睡 眠 、 棹 舉 、 惡 作 、 嫉 、 慳 、 無 慚 、 無 愧 。 再 加 念 、 覆 , 即 成 十 纏 。 ︶

論 文 四 : 有 義 : 此 二 唯 癡 為 體 , 說 隨 煩 惱 , 及 癡 分 故 。 有 義 : 不 然 , 亦 通

Page 46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6 6

善 故 。 應 說 此 二 染 癡 為 體 , 淨 即 無 癡 。 論 依 染 分 , 說 隨 煩 惱 及 癡 分

攝 。 有 義 : 此 說 亦 不 應 理 , 無 記 非 癡 , 無 癡 性 故 。 應 說 惡 作 , 思 慧

為 體 , 明 了 思 擇 所 作 業 故 。 睡 眠 合 用 思 想 為 體 , 思 想 種 種 夢 境 相 故 ,

論 俱 說 為 世 俗 有 故 。 彼 染 污 者 , 是 癡 等 流 , 如 不 信 等 , 說 為 癡 分 。

有 義 : 彼 說 理 亦 不 然 。 非 思 、 慧 、 想 , 纏 彼 性 故 。 應 說 此 二 各 別 有

體 , 與 餘 心 所 行 相 別 故 , 隨 癡 相 說 , 名 世 俗 有 。

講 解 : 關 於 悔 、 眠 的 體 性 , 有 四 家 不 同 的 說 法 。 第 一 家 說 , 這 悔 、 眠 二 法 , 是 以 癡 心

所 為 體 。 因 為 ︽ 瑜 伽 論 ︾ 上 說 , 悔 、 眠 是 隨 煩 惱 , 是 癡 心 所 一 分 所 攝 。

第 二 家 說 , 不 然 , 因 為 悔 、 眠 不 完 全 屬 於 惡 , 而 且 也 通 於 善 。 所 以 應 當 說 ,

這 悔 眠 二 法 , 在 染 分 是 以 癡 為 體 , 在 淨 分 又 是 以 無 癡 為 體 。 不 過 論 上 但 約 染 分

而 說 , 說 他 是 隨 煩 惱 , 及 為 癡 心 所 一 分 所 攝 。

第 三 家 說 , 這 種 通 染 淨 之 說 也 不 合 理 , 因 為 論 上 都 說 是 通 於 三 性 , 三 性 中 的

無 記 , 不 是 癡 , 也 不 是 無 癡 , 應 當 說 是 惡 作 , 是 以 思 、 慧 二 法 為 體 。 因 為 慧 能

明 了 所 作 事 業 , 思 能 揀 擇 所 作 事 業 。 睡 眠 是 以 思 、 想 二 法 為 體 , 思 想 能 幻 起 種

種 夢 境 之 故 。 因 為 這 悔 、 眠 二 法 , 非 別 有 體 , 所 以 論 上 說 它 們 是 世 俗 假 有 。 如

Page 46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6 7

果 是 染 污 方 面 , 是 癡 的 等 同 流 類 , 同 不 信 等 一 樣 說 為 癡 一 分 所 攝 。

第 四 家 說 : 三 家 所 說 理 亦 不 然 , 悔 、 眠 的 體 性 是 纏 , 而 不 是 思 、 慧 、 想 。 因

為 思 、 慧 、 想 , 不 是 纏 性 。 應 當 說 : 這 悔 、 眠 二 法 , 各 別 有 體 , 他 們 和 其 餘 的

思 等 心 所 , 行 相 不 同 。 論 上 說 名 世 俗 有 者 , 那 是 隨 著 癡 相 而 說 的 。

論 文 五 : 尋 謂 尋 求 , 令 心 傯 遽 , 於 意 言 境 粗 轉 為 性 。 伺 謂 伺 察 , 令 心 傯 遽 ,

於 意 言 境 細 轉 為 性 。 此 二 , 俱 以 安 不 安 住 身 心 分 位 所 依 為 業 。 並 用

思 慧 一 分 為 體 。 於 意 言 境 不 深 推 度 , 及 深 推 度 , 義 類 別 故 。 若 離 思 、

慧 , 尋 、 伺 二 種 體 類 差 別 , 不 可 得 故 。

講 解 : 尋 是 尋 求 , 能 使 心 傯 忙 急 遽 , 在 意 識 所 取 的 名 言 和 境 相 上 , 粗 轉 為 性 。 伺 是 伺

察 , 也 能 使 心 傯 忙 急 遽 , 在 意 言 上 細 轉 為 性 。 這 尋 、 伺 二 法 , 都 是 以 心 安 住 和

不 安 住 來 分 位 的 。 思 的 尋 伺 細 緩 , 心 得 安 住 ; 慧 的 尋 、 伺 粗 急 , 心 不 安 住 。 心

安 住 和 不 安 住 , 都 是 依 於 尋 、 伺 。 所 以 說 是 ﹁ 所 依 為 業 ﹂ 。

尋 、 伺 二 心 所 , 是 以 用 思 、 慧 一 分 為 體 性 。 不 過 在 意 識 所 取 的 名 言 境 上 , 有

淺 、 深 不 同 的 推 度 。 思 是 不 深 推 度 , 名 之 為 尋 ; 慧 是 深 的 推 度 , 名 之 為 伺 , 這

是 因 義 類 來 分 別 。 如 果 離 了 思 、 慧 這 兩 個 心 所 , 那 尋 、 伺 二 法 體 類 的 差 別 是 不

Page 47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6 8

可 得 的 。 論 文 六 : 二 各 二 者 , 有 義 : 尋 伺 各 有 染 淨 二 類 差 別 。 有 義 : 此 釋 不 應 正 理 。

悔 、 眠 亦 有 染 淨 二 故 。 應 說 如 前 諸 染 心 所 , 有 是 煩 惱 、 隨 煩 惱 性 ,

此 二 各 有 不 善 、 無 記 , 或 復 各 有 纏 及 隨 眠 。 有 義 : 彼 釋 亦 不 應 理 ,

不 定 四 後 , 有 此 言 故 。 應 言 二 者 顯 二 種 二 : 一 謂 悔 、 眠 , 二 謂 尋 、

伺 。 此 二 二 種 , 種 類 各 別 , 故 一 二 言 , 顯 二 二 種 。 此 各 有 二 , 謂 染

不 染 , 非 如 善 、 染 各 唯 一 故 。 或 唯 簡 染 , 故 說 此 言 , 有 亦 說 為 隨 煩

惱 故 。 為 顯 不 定 義 , 說 二 各 二 言 , 故 置 此 言 , 深 為 有 用 。

講 解 : 二 各 二 這 句 話 , 有 三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二 各 二 就 是 尋 、 伺 二 法 , 各 有 染 污 和

清 淨 兩 種 差 別 , 叫 做 二 各 二 。 第 二 家 說 , 此 說 不 合 正 理 , 因 為 悔 , 眠 也 有 染 、

淨 兩 種 。 應 當 說 同 前 面 的 染 心 所 一 樣 , 有 根 本 煩 惱 和 隨 煩 惱 , 這 根 、 隨 兩 種 煩

惱 , 各 有 不 善 和 無 記 二 性 。 或 復 各 有 現 行 的 纏 和 種 子 的 隨 眠 , 就 叫 做 二 各 二 。

第 三 家 說 , 這 樣 解 釋 也 不 對 。 在 不 定 四 法 之 後 , 才 有 二 各 二 的 說 法 , 應 當 說 ,

第 一 個 二 是 顯 示 悔 、 眠 和 尋 、 伺 二 種 , 第 二 個 二 是 說 這 悔 、 眠 、 尋 、 伺 四 法 各

有 二 種 , 一 種 是 染 , 一 種 是 不 染 。 它 不 像 前 來 的 善 染 一 樣 , 善 法 唯 是 善 性 , 染

Page 47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6 9

法 唯 是 染 性 。 或 者 簡 別 這 不 是 唯 染 , 因 為 ︽ 瑜 伽 論 ︾ 也 說 這 是 隨 煩 惱 。 然 而 隨

惑 唯 染 , 不 定 四 則 通 於 三 性 。 為 顯 示 不 定 與 唯 染 不 同 , 才 說 出 二 各 二 的 話 來 ,

安 置 這 一 句 話 深 為 有 用 。

論 文 七 : 四 中 尋 伺 , 定 是 假 有 , 思 慧 合 成 , 聖 所 說 故 。 悔 眠 , 有 義 : 亦 是

假 有 , 瑜 伽 說 為 世 俗 有 故 。 有 義 : 此 二 是 實 物 有 , 唯 後 二 種 說 假 有

故 。 世 俗 有 言 隨 他 相 說 , 非 顯 前 二 定 是 假 有 。 又 如 內 種 , 體 雖 是 實 ,

而 論 亦 說 世 俗 有 故 。

講 解 : 古 人 以 十 二 門 來 分 別 不 定 四 法 , 第 一 是 假 實 門 。 不 定 四 法 中 的 尋 、 伺 二 法 , 決

定 是 假 有 , 因 為 此 二 是 思 、 慧 二 法 所 合 成 為 體 。 悔 和 眠 , 則 有 兩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悔 、 眠 是 假 有 , 因 為 ︽ 瑜 伽 論 ︾ 上 說 它 是 世 俗 有 故 。 第 二 家 說 : 這 悔 、

眠 二 法 是 實 有 , 因 為 論 上 但 說 尋 、 伺 是 假 有 , 世 俗 有 的 話 是 隨 此 說 的 , 並 沒 有

說 悔 、 眠 也 是 假 有 。 好 像 阿 賴 耶 識 裏 種 子 一 樣 , 本 來 有 實 體 , 而 論 上 也 說 它 是

世 俗 的 假 有 。

論 文 八 : 四 中 尋 伺 , 定 不 相 應 , 體 類 是 同 , 粗 細 異 故 。 依 於 尋 伺 , 有 染 雜

染 立 三 地 別 , 不 依 彼 種 現 起 有 無 , 故 無 雜 亂 。 俱 與 前 二 容 互 相 應 ,

Page 47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7 0

前 二 亦 有 互 相 應 義 。 講 解 : 這 是 第 二 自 類 相 應 門 。 在 四 法 中 , 尋 和 伺 二 法 決 定 不 能 相 應 。 因 為 他 們 的 體 同

思 慧 , 類 同 推 度 , 好 像 指 不 觸 指 , 刀 不 割 刀 , 自 己 不 能 和 自 己 相 應 。 這 尋 、 伺

的 分 位 有 二 種 : 一 者 是 欲 界 和 初 禪 , 是 有 尋 有 伺 。 二 者 是 初 禪 至 二 禪 , 是 無 尋

有 伺 。 三 者 是 二 禪 以 上 , 是 無 尋 無 伺 。 這 是 依 界 地 來 分 , 不 是 以 現 行 和 種 子 來

分 , 所 以 不 會 雜 亂 。 尋 、 伺 和 悔 、 眠 兩 種 , 是 可 以 相 應 的 。 因 為 悔 和 眠 的 時 候

也 有 尋 、 伺 。 悔 和 眠 也 可 以 相 應 , 因 為 睡 眠 的 時 候 也 可 以 生 悔 。

論 文 九 : 四 皆 不 與 第 七 八 俱 , 義 如 前 說 。 悔 眠 唯 與 第 六 識 俱 , 非 五 法 故 。

有 義 , 尋 、 伺 亦 五 識 俱 , 論 說 五 識 有 尋 伺 故 。 又 說 尋 伺 即 七 分 別 ,

謂 有 相 等 。 雜 集 復 言 , 任 運 分 別 , 謂 五 識 故 。 有 義 : 尋 伺 唯 意 識 俱 。

論 說 尋 求 伺 察 等 法 , 皆 是 意 識 不 共 法 故 。 又 說 尋 伺 憂 喜 相 應 。 曾 不

說 與 苦 樂 俱 故 。 捨 受 遍 故 , 可 不 待 說 。 何 緣 不 說 與 苦 樂 俱 ? 雖 初 靜

慮 有 意 地 樂 , 而 不 離 喜 總 說 喜 名 。 雖 純 苦 處 有 意 地 苦 , 而 似 憂 故 總

說 為 憂 。 又 說 尋 伺 , 以 名 身 等 義 為 所 緣 , 非 五 識 身 , 以 名 身 等 義 為

境 故 。 然 說 五 識 有 尋 伺 者 , 顯 多 由 彼 起 , 非 說 彼 相 應 。 雜 集 所 言 ,

Page 47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7 1

任 運 分 別 , 謂 五 識 者 , 彼 與 瑜 伽 所 說 分 別 , 義 各 有 異 。 彼 說 任 運 即

是 五 識 , 瑜 伽 說 此 , 是 五 識 俱 , 分 別 意 識 , 相 應 尋 伺 。 故 彼 所 引 為

證 不 成 。 由 此 五 識 定 無 尋 伺 。

講 解 : 這 是 第 三 諸 識 相 應 門 。 不 定 四 法 , 不 和 第 七 、 八 識 相 應 , 這 在 前 面 初 、 二 能 變

的 相 應 門 早 已 說 過 。 悔 、 眠 二 法 , 唯 與 第 六 意 識 相 應 , 因 為 前 五 識 是 任 運 緣 境 ,

所 以 不 和 悔 相 應 ; 眠 時 五 識 不 行 , 所 以 不 和 眠 相 應 。 至 於 尋 、 伺 二 法 , 有 兩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尋 、 伺 二 法 不 但 與 意 識 俱 起 , 也 與 五 識 俱 起 , 因 為 論 上 說 五

識 也 有 尋 、 伺 。 又 說 尋 、 伺 , 就 是 七 種 分 別 : 有 相 分 別 , 無 相 分 別 , 任 運 分 別 ,

尋 求 分 別 , 伺 察 分 別 , 染 污 分 別 , 不 染 污 分 別 。 ︽ 雜 集 論 ︾ 上 又 說 , 任 運 分 別 ,

就 是 前 五 識 。

第 二 家 說 , 尋 、 伺 唯 與 意 識 相 應 , 因 為 論 上 說 , 尋 求 和 伺 察 等 七 種 分 別 , 都

是 意 識 獨 俱 的 不 共 法 。 又 說 : 尋 、 伺 與 意 識 的 憂 、 喜 相 應 , 不 曾 說 過 與 五 識 的

苦 樂 相 應 。 所 以 知 道 五 識 裏 沒 有 尋 、 伺 。 問 : 若 因 不 說 與 苦 、 樂 俱 , 便 認 為 五

識 沒 有 尋 、 伺 的 話 , 那 麼 , 不 說 與 捨 受 俱 , 難 道 說 尋 、 伺 也 不 與 捨 受 相 應 嗎 ?

答 : 捨 受 俱 遍 一 切 , 故 不 待 言 , 苦 樂 不 遍 , 何 緣 不 說 與 苦 樂 俱 呢 ? 既 然 不 說 與

Page 47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7 2

苦 樂 俱 , 當 知 五 識 定 無 尋 、 伺 。 問 : 有 尋 有 伺 地 的 初 禪 有 樂 , 地 獄 有 苦 , 豈 不

是 五 識 有 尋 、 伺 嗎 ? 答 : 雖 初 禪 有 樂 , 但 那 是 屬 於 意 地 的 樂 。 樂 不 離 喜 , 總 說

為 喜 。 雖 地 獄 有 苦 , 那 也 是 屬 於 意 地 的 苦 。 苦 、 憂 相 似 , 總 說 為 憂 。 所 以 五 識

沒 有 尋 伺 。 論 上 又 說 : 尋 、 伺 , 是 以 名 身 、 句 身 、 文 身 所 詮 的 義 理 , 做 它 們 的 所 緣 , 並

不 是 五 識 以 名 身 等 義 為 所 緣 境 。 所 以 五 識 定 無 尋 伺 。 論 上 雖 然 說 五 識 有 尋 伺 ,

但 那 是 顯 示 尋 伺 多 分 由 五 識 引 起 , 並 不 是 說 與 五 識 相 應 。 ︽ 雜 集 論 ︾ 上 所 說 的

任 運 分 別 , 與 ︽ 瑜 伽 論 ︾ 所 說 的 七 分 別 意 義 不 同 : ︽ 雜 集 論 ︾ 所 說 的 任 運 , 就

是 五 識 ; ︽ 瑜 伽 論 ︾ 所 說 的 七 分 別 , 是 五 俱 意 識 的 相 應 尋 伺 。 所 以 他 所 引 用 的

論 證 , 是 不 能 成 立 的 。 因 此 , 五 識 決 定 沒 有 尋 伺 。

論 文 十 : 有 義 : 惡 作 , 憂 捨 相 應 , 唯 慼 行 轉 , 通 無 記 故 。 睡 眠 憂 喜 、 捨 受

俱 起 , 行 通 歡 、 慼 中 容 轉 故 。 尋 伺 , 憂 喜 捨 樂 相 應 , 初 靜 慮 中 意 樂

俱 故 。 有 義 : 此 四 亦 苦 受 俱 , 純 苦 趣 中 意 苦 俱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四 諸 受 相 應 門 。 此 有 兩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惡 作 是 與 憂 、 捨 二 受 相 應 。

因 為 惡 作 多 屬 於 憂 慼 , 所 以 與 憂 相 應 , 亦 通 無 記 , 所 以 又 與 捨 受 相 應 。 睡 眠 是

Page 47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7 3

與 憂 、 喜 、 捨 三 受 相 應 。 因 為 睡 眠 的 行 相 通 於 喜 、 憂 、 中 容 三 種 境 界 , 故 與 捨

俱 。 尋 、 伺 與 憂 、 喜 、 捨 、 樂 四 受 相 應 。 五 識 無 尋 、 伺 , 何 以 與 樂 相 應 ? 那 是

因 為 初 禪 中 有 意 地 樂 , 非 關 五 識 。 第 二 家 說 : 這 悔 、 眠 、 尋 、 伺 四 法 , 只 與 苦

受 相 應 , 因 為 在 地 獄 的 純 苦 趣 中 , 有 意 地 苦 俱 之 故 。

論 文 十 一 : 四 皆 容 與 五 別 境 俱 , 行 相 所 緣 不 相 違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五 的 別 境 相 應 門 。 悔 、 眠 、 尋 、 伺 四 法 , 和 五 別 境 心 所 都 可 以 俱 起 。 因

其 能 緣 的 行 相 , 和 所 緣 的 境 界 都 不 相 違 。

論 文 十 二 : 悔 、 眠 但 與 十 善 容 俱 , 此 唯 在 欲 , 無 輕 安 故 。 尋 、 伺 容 與 十 一

善 俱 。 初 靜 慮 中 輕 安 俱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六 的 信 等 相 應 門 。 悔 、 眠 二 法 , 但 同 信 等 十 種 善 心 所 相 應 。 因 為 悔 、 眠

屬 欲 界 有 情 , 在 十 一 善 法 裏 沒 有 輕 安 。 尋 、 伺 二 法 和 十 一 種 善 心 所 全 部 相 應 。

因 為 有 尋 有 伺 的 初 禪 中 也 有 輕 安 。

論 文 十 三 : 悔 俱 容 與 無 明 相 應 , 此 行 相 粗 , 貪 等 細 故 。 睡 眠 、 尋 、 伺 , 十

煩 惱 俱 , 此 彼 展 轉 , 不 相 違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七 的 煩 惱 相 應 門 。 悔 和 無 明 可 以 相 應 , 和 其 餘 九 種 煩 惱 不 相 應 。 因 為 悔

Page 47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7 4

的 行 相 粗 , 貪 等 九 法 行 相 微 細 , 粗 細 不 能 相 應 。 睡 眠 、 尋 、 伺 三 法 , 和 十 種 煩

惱 完 全 可 以 相 應 , 因 為 行 相 彼 此 展 轉 , 不 相 違 故 。 論 文 十 四 : 悔 與 中 、 大 隨 惑 容 俱 , 非 忿 等 十 各 為 主 故 。 睡 眠 、 尋 、 伺 二 十

容 俱 , 眠 等 位 中 皆 起 彼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八 的 隨 惑 相 應 門 。 悔 , 與 中 二 、 大 八 的 十 種 隨 煩 惱 容 許 俱 起 , 因 為 都 是

不 善 攝 故 。 悔 與 忿 等 十 種 小 隨 煩 惱 則 不 相 應 , 因 為 十 種 小 隨 煩 惱 , 各 自 為 主 之

故 。 至 於 睡 眠 、 尋 、 伺 三 法 , 和 二 十 個 隨 煩 惱 全 部 能 相 應 , 因 為 睡 眠 、 尋 、 伺

位 中 , 都 能 生 起 二 十 隨 惑 之 故 。

論 文 十 五 : 此 四 皆 通 善 等 三 性 , 於 無 記 業 , 亦 追 悔 故 。 有 義 : 初 二 唯 生 得

善 , 行 相 粗 鄙 及 昧 略 故 。 後 二 亦 通 加 行 善 攝 , 聞 所 成 等 有 尋 、 伺 故 。

有 義 : 初 二 亦 加 行 善 , 聞 思 位 中 有 悔 眠 故 。 後 三 皆 通 染 淨 無 記 , 惡

作 非 染 , 解 粗 猛 故 。 四 無 記 中 悔 唯 中 二 , 行 相 粗 猛 非 定 果 故 。 眠 除

第 四 , 非 定 引 生 異 熟 生 心 , 亦 得 眠 故 。 尋 伺 除 初 , 彼 解 微 劣 , 不 能

尋 察 名 等 義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九 的 三 性 相 應 門 。 悔 、 眠 、 尋 、 伺 四 法 , 都 通 於 善 、 染 、 無 記 三 性 。 於

Page 47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7 5

無 記 業 也 有 追 悔 。 此 有 二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悔 、 眠 唯 通 生 得 善 , 不 通 加 行 善

︵ 註 : 任 運 而 生 的 善 法 , 名 生 得 善 。 加 行 方 便 所 得 善 心 , 曰 加 行 善 ︶ 。 因 為 悔

和 眠 的 行 相 粗 鄙 昧 略 。 尋 、 伺 二 法 不 但 通 生 得 善 , 而 且 也 通 加 行 善 。 因 為 由 聞 、

思 、 修 所 成 的 法 中 , 都 有 尋 、 伺 。 第 二 家 說 : 悔 、 眠 二 法 , 不 但 通 生 得 善 , 而

且 也 通 加 行 善 , 因 為 聞 、 思 位 中 , 也 有 悔 、 眠 。

眠 、 尋 、 伺 三 法 , 都 通 有 覆 無 記 和 無 覆 無 記 。 悔 之 一 法 , 唯 通 無 覆 無 記 , 不

通 有 覆 。 因 為 惡 作 行 相 粗 猛 , 有 覆 行 相 微 細 。 在 異 熟 、 威 儀 、 工 巧 、 變 化 的 四

種 無 記 中 , 悔 之 一 法 , 唯 通 威 儀 無 記 和 工 巧 無 記 兩 種 。 因 為 悔 的 行 相 粗 猛 , 故

不 通 異 熟 無 記 ; 不 是 定 果 , 也 不 通 變 化 無 記 。 眠 則 通 於 異 熟 、 威 儀 、 工 巧 三 種

無 記 , 因 為 不 是 定 果 所 引 生 , 所 以 不 通 變 化 無 記 ; 尋 、 伺 二 法 , 通 於 威 儀 、 工

巧 、 變 化 三 種 無 記 , 因 為 異 熟 心 的 行 相 微 劣 , 不 能 尋 求 伺 察 名 、 句 、 文 等 的 詮

義 , 所 以 不 通 異 熟 無 記 。 ︵ 註 : 四 無 記 , 為 無 覆 無 記 又 分 為 四 種 , 稱 為 四 無 記 ,

一 者 異 熟 無 記 , 依 前 世 業 因 得 現 世 果 報 。 二 者 威 儀 蕪 記 , 行 、 住 、 坐 、 臥 等 威

儀 時 之 心 無 記 性 。 三 者 工 巧 無 記 。 作 圖 畫 、 雕 刻 等 種 種 工 巧 時 之 心 無 記 性 。 四

者 變 北 無 記 , 以 神 通 力 作 種 種 變 化 時 之 心 無 記 性 。 ︶

Page 47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7 6

論 文 十 六 : 惡 作 睡 眠 , 唯 欲 界 有 , 尋 伺 在 欲 及 初 靜 慮 。 餘 界 地 法 , 皆 妙 靜

故 。 悔 眠 生 上 , 必 不 現 起 。 尋 伺 上 下 , 亦 起 下 上 。 下 上 尋 伺 , 能 緣

上 下 。 有 義 : 悔 眠 不 能 緣 上 。 行 相 粗 近 , 極 昧 略 故 。 有 義 : 此 二 亦

緣 上 境 , 有 邪 見 者 悔 修 定 故 , 夢 能 普 緣 所 更 事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十 的 界 繫 現 緣 門 。 惡 作 和 睡 眠 , 唯 欲 界 才 有 。 尋 、 伺 二 法 , 在 欲 界 及 色

界 的 初 禪 也 有 。 因 為 初 禪 以 上 的 界 地 都 是 妙 靜 , 而 悔 、 眠 、 尋 、 伺 非 妙 靜 故 。

悔 、 眠 二 法 , 生 到 上 地 必 定 不 會 現 起 。 因 為 悔 、 眠 唯 欲 界 有 , 不 是 上 地 的 所 有 法 。

尋 、 伺 二 法 , 通 於 欲 界 和 初 禪 , 所 以 上 下 都 可 以 現 起 。 欲 界 的 尋 、 伺 能 緣 初 禪 , 而

初 禪 的 尋 、 伺 也 能 下 緣 欲 界 , 此 有 兩 家 不 同 解 說 : 第 一 家 說 : 悔 、 眠 不 能 緣 上 。 因

為 悔 的 行 相 粗 近 , 眠 的 行 相 昧 略 之 故 。 第 二 家 說 : 悔 、 眠 也 能 緣 上 , 例 如 因 邪 見 修

定 而 生 天 的 人 , 死 後 悔 於 修 定 , 是 悔 能 緣 上 ; 從 上 地 下 生 欲 界 的 人 , 在 睡 夢 中 能 夠

普 緣 其 所 更 的 上 地 境 界 , 是 眠 能 緣 上 地 。

論 文 十 七 : 悔 非 無 學 , 離 欲 捨 故 。 睡 眠 尋 伺 , 皆 通 三 種 。 求 解 脫 者 , 有 為

善 法 , 皆 名 學 故 。 學 究 竟 者 , 有 為 善 法 皆 無 學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十 一 的 學 等 相 攝 門 。 悔 , 不 是 無 學 位 所 攝 , 因 為 三 果 阿 那 舍 就 已 離 開 了

欲 界 , 而 捨 棄 了 悔 。 因 為 尋 求 解 脫 者 的 有 為 善 法 , 都 稱 為 有 學 故 , 修 學 達 到 究

Page 47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7 7

竟 位 者 , 其 有 為 善 法 都 是 無 學 。 論 文 十 八 : 悔 眠 , 唯 通 見 修 所 斷 , 亦 邪 見 等 勢 力 起 故 。 非 無 漏 道 親 所 引 生

故 。 亦 非 如 憂 , 深 求 解 脫 故 。 苦 已 斷 故 名 非 所 斷 。 則 無 學 眠 , 非 所

斷 攝 。 尋 伺 雖 非 真 無 漏 道 , 而 能 引 彼 , 從 彼 引 生 , 故 通 見 修 , 非 所

斷 攝 。 有 義 : 尋 、 伺 非 所 斷 者 , 於 五 法 中 , 唯 分 別 攝 。 瑜 伽 說 彼 是

分 別 故 。 有 義 : 此 二 亦 正 智 攝 。 說 正 思 惟 是 無 漏 故 。 彼 能 令 心 尋 求

等 故 。 又 說 彼 是 言 說 因 故 , 未 究 竟 位 , 於 藥 病 等 未 能 遍 知 , 後 得 智

中 , 為 他 說 法 必 假 尋 伺 。 非 如 佛 地 無 功 用 說 , 故 此 二 種 亦 通 無 漏 。

雖 說 尋 伺 必 是 分 別 , 而 不 定 說 唯 屬 第 三 , 後 得 正 智 中 , 亦 有 分 別 故 。

餘 門 准 上 如 理 應 思 。

講 解 : 這 是 第 十 二 的 三 斷 攝 門 。 悔 、 眠 二 法 , 唯 通 見 道 及 修 道 所 斷 , 不 通 非 斷 。 若 是

邪 見 引 生 者 , 屬 見 道 斷 , 若 是 有 漏 善 力 引 起 者 , 是 修 道 斷 。 因 為 睡 眠 不 是 無 漏

道 親 所 引 生 , 惡 作 也 不 像 憂 根 一 樣 的 深 求 解 脫 , 所 以 不 通 非 所 斷 。 在 已 斷 二 惑

的 無 學 位 , 一 切 有 漏 , 都 叫 做 非 所 斷 , 所 以 無 學 位 的 睡 眠 , 也 是 非 所 斷 攝 。

尋 、 伺 二 法 , 雖 非 無 分 別 智 的 真 無 漏 道 , 而 能 於 尋 、 伺 的 加 行 引 生 無 漏 , 所

Page 48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7 8

以 通 見 、 修 二 斷 。 若 是 從 彼 無 漏 所 引 生 的 尋 、 伺 , 那 就 通 非 所 斷 了 。 此 下 有 兩

家 不 同 解 釋 : 第 一 家 說 , 非 所 斷 的 尋 、 伺 , 在 相 、 名 、 分 別 、 正 智 、 如 如 的 五

法 中 , 唯 屬 分 別 所 攝 。 因 為 ︽ 瑜 伽 論 ︾ 上 說 : ﹁ 尋 、 伺 , 就 是 分 別 ﹂ 。 第 二 家

說 , 這 非 所 斷 的 尋 、 伺 二 法 , 也 是 有 為 無 漏 的 正 智 所 攝 。 因 為 ︽ 顯 揚 論 ︾ 等 上

說 : 正 思 惟 就 是 無 漏 , 他 能 令 心 尋 求 。 又 說 , 正 思 惟 是 言 說 之 因 。 在 未 到 究 竟

佛 地 的 二 乘 無 學 , 及 十 地 菩 薩 , 眾 生 的 病 苦 及 能 給 的 法 藥 , 未 能 一 一 遍 知 。 因

此 , 從 後 得 智 中 為 眾 生 說 法 的 時 候 , 必 須 假 藉 尋 、 伺 , 這 與 佛 地 不 假 尋 、 伺 的

無 功 用 說 法 不 同 。 所 以 尋 、 伺 二 法 , 亦 通 無 漏 。 論 上 雖 說 尋 、 伺 必 是 分 別 , 但

不 一 定 就 是 指 五 法 中 的 分 別 , 因 為 後 得 的 正 智 中 也 有 分 別 。

以 上 十 二 門 分 別 說 畢 , 此 外 還 有 餘 門 分 別 , 準 如 上 說 道 理 比 類 推 知 。

論 文 十 九 : 如 是 六 位 諸 心 所 法 , 為 離 心 體 有 別 自 性 ? 為 即 是 心 分 位 差 別 ?

設 爾 何 失 ? 二 俱 有 過 , 若 離 心 體 有 別 自 性 , 如 何 聖 教 說 唯 有 識 ? 又

如 何 說 心 遠 獨 行 ? 染 淨 由 心 , 士 夫 六 界 ? 莊 嚴 論 說 , 復 云 何 通 ? 如

彼 頌 言 : 許 心 似 二 現 , 如 是 似 貪 等 , 或 似 於 信 等 , 無 別 染 善 法 。 若

即 是 心 分 位 差 別 , 如 何 聖 教 說 心 相 應 ? 他 性 相 應 , 非 自 性 故 。 又 如

Page 48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7 9

何 說 心 與 心 所 俱 時 而 起 , 如 日 與 光 ? 瑜 伽 論 說 復 云 何 通 ? 彼 說 心 所

非 即 心 故 。 如 彼 頌 言 : 五 種 性 不 成 , 分 位 差 過 失 , 因 緣 無 別 故 , 與

聖 教 相 違 。

講 解 : 外 人 問 曰 , 照 你 的 說 法 , 以 上 六 位 心 所 有 法 , 是 離 開 八 識 心 王 別 有 自 體 呢 ? 還

是 心 王 上 分 出 來 的 六 位 差 別 ? 論 主 反 問 : 如 果 是 這 樣 , 有 什 麼 過 失 呢 ? 外 人 難

曰 : 兩 種 都 有 過 失 , 一 、 假 使 離 心 別 有 自 體 , 如 何 聖 教 說 唯 有 識 , 而 不 說 唯 有

心 所 呢 ? 又 如 何 說 : 心 遠 獨 行 , 染 淨 由 心 , 士 夫 為 地 、 水 、 火 、 風 、 空 、 識 六

界 所 成 , 而 不 說 : 心 所 遠 行 , 染 淨 由 心 所 , 士 夫 為 心 所 所 成 呢 ? 還 有 ︽ 莊 嚴 論 ︾

上 的 頌 文 說 : ﹁ 許 心 有 二 現 , 如 是 似 貪 等 , 或 似 於 信 等 , 無 別 染 善 法 。 ﹂ 這 分

明 就 是 說 : 由 一 心 變 現 似 見 、 相 二 分 , 復 由 見 、 相 二 分 變 似 貪 等 染 法 ; 或 似 善

等 的 淨 法 , 都 不 是 離 心 別 有 自 體 的 心 所 。

二 、 如 果 六 位 心 所 就 是 心 王 的 分 位 , 如 何 聖 教 上 說 心 所 與 心 王 相 應 呢 ? 既 說

相 應 , 當 然 是 兩 個 東 西 , 並 不 是 自 體 和 自 體 相 應 啊 。 又 如 何 說 : 心 王 和 心 所 好

像 日 與 光 俱 時 而 起 呢 ? 還 有 ︽ 瑜 伽 論 ︾ 上 所 說 : 心 所 法 並 非 就 是 心 王 , 其 頌 文

說 : ﹁ 五 種 性 不 成 , 分 位 差 過 失 , 因 緣 無 別 故 , 與 聖 教 相 違 。 ﹂ 意 思 是 說 : 如

Page 48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8 0

果 離 開 心 王 之 外 沒 有 別 的 心 所 , 那 五 蘊 的 體 性 就 不 能 成 立 了 。 因 為 受 、 想 、 行 ,

就 是 心 所 。 若 說 五 蘊 是 一 心 前 後 的 分 位 差 別 , 那 也 有 兩 種 過 失 : 一 則 沒 有 使 一

心 分 位 差 別 的 因 緣 ; 二 則 與 聖 教 相 違 。

論 文 二 十 : 應 說 離 心 有 別 自 性 , 以 心 勝 故 說 唯 識 等 , 心 所 依 心 勢 力 生 故 ,

說 似 彼 現 , 非 彼 即 心 。 又 識 心 言 亦 攝 心 所 , 恆 相 應 故 。 唯 識 等 言 及

現 似 彼 皆 無 有 失 。 此 依 世 俗 。 若 依 勝 義 , 心 所 與 心 , 非 離 非 即 , 諸

識 相 望 應 知 亦 然 。 是 為 大 乘 真 俗 妙 理 。

講 解 : 這 是 對 上 文 離 心 之 外 , 有 心 所 、 無 心 所 的 兩 種 解 答 。 正 確 的 說 , 六 位 心 所 , 離

開 心 王 之 外 , 各 有 各 的 自 體 。 不 過 心 王 功 用 殊 勝 , 為 依 的 功 用 勝 於 心 所 , 所 以

才 說 唯 識 ; 而 心 所 是 依 於 心 王 的 勢 力 而 生 起 , 所 以 說 似 心 王 所 現 。 並 不 是 說 心

所 的 體 性 就 是 心 王 。 又 , 凡 是 說 到 識 心 , 也 攝 心 所 在 內 , 因 為 心 所 與 心 恆 常 相

應 。 因 此 無 論 說 唯 識 、 說 似 彼 現 , 都 沒 有 過 失 。

以 上 是 依 世 俗 而 說 , 若 依 勝 義 而 說 , 心 所 和 心 王 是 ﹁ 非 離 非 即 ﹂ , 八 識 之 間 ,

彼 此 相 望 , 應 知 也 是 如 此 , 不 可 定 說 是 一 、 是 異 。 這 就 是 大 乘 真 、 俗 二 諦 的 妙

理 。

Page 48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8 1

第 七 章 所 依 門 . 俱 不 俱 轉 門 論 文 一 : 已 說 六 識 心 所 相 應 , 云 何 應 知 現 起 分 位 ? 頌 曰 : 依 止 根 本 識 , 五

識 隨 緣 現 , 或 俱 或 不 俱 , 如 波 濤 依 水 。 意 識 常 現 起 , 除 生 無 想 天 ,

及 無 心 二 定 , 睡 眠 與 悶 絕 。

講 解 : 在 了 境 能 變 識 的 心 所 相 應 講 完 之 後 , 現 在 要 講 前 六 識 的 現 起 和 分 位 。 三 十 頌 的

八 句 頌 文 , 即 是 俱 顯 三 門 : 第 一 頌 的 前 一 句 , 是 ﹁ 六 識 所 依 ﹂ 門 ; 後 三 句 , 是

﹁ 六 識 俱 轉 ﹂ 門 ; 第 二 頌 , 是 ﹁ 起 滅 分 位 ﹂ 門 。 向 下 依 論 文 詳 釋 。

論 文 二 : 論 曰 : 根 本 識 者 , 阿 陀 那 識 , 染 淨 諸 識 生 根 本 故 。 依 止 者 , 謂 前

六 轉 識 , 以 根 本 識 為 共 親 依 。

講 解 : 現 在 先 釋 ﹁ 六 識 所 依 門 ﹂ 。 什 麼 叫 做 根 本 識 , 就 是 第 八 阿 陀 那 識 , 為 染 淨 諸 識

依 止 而 生 的 根 本 , 所 以 名 叫 根 本 識 。 什 麼 叫 做 依 止 ? 就 是 前 六 轉 識 , 以 根 本 現

行 識 為 共 同 依 止 , 以 種 子 識 為 各 別 親 依 。

論 文 三 : 五 識 者 , 謂 前 五 轉 識 , 種 類 相 似 , 故 總 言 之 。 隨 緣 現 言 顯 非 常 起 ,

緣 謂 作 意 、 根 、 境 等 緣 。 謂 五 識 身 , 內 依 本 識 , 外 隨 作 意 、 五 根 、

境 等 眾 緣 和 合 , 方 得 現 前 。 由 此 或 俱 不 俱 起 , 外 緣 合 者 有 頓 、 漸 故 。

Page 48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8 2

如 水 波 濤 , 現 緣 多 少 。 此 等 法 喻 , 廣 說 如 經 。 講 解 : 五 識 就 是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前 五 轉 識 , 因 為 它 們 俱 依 色 根 、 俱 緣 現 境 、 俱 有

間 斷 , 所 以 總 稱 前 五 識 。 這 前 五 識 是 隨 著 緣 俱 而 現 起 , 以 眼 識 為 例 , 眼 識 現 起

要 俱 備 九 種 緣 , 就 是 : 一 根 緣 、 二 境 緣 、 三 作 意 緣 、 四 空 緣 、 五 明 緣 、 六 分 別

依 緣 的 第 六 識 、 七 染 淨 依 緣 的 第 七 識 、 八 根 本 依 緣 的 第 八 識 、 九 因 緣 依 緣 的 種

子 。 耳 識 生 起 不 需 要 光 明 , 只 需 種 八 緣 ; 鼻 、 舌 、 身 三 識 不 要 明 緣 , 也 不 需 空

緣 , 只 需 要 七 都 緣 , 因 緣 俱 足 , 識 就 生 起 。 因 為 各 識 的 外 緣 和 合 有 頓 、 漸 之 故 ,

所 以 五 識 或 俱 起 , 或 不 俱 起 , 都 不 一 定 。 就 好 像 水 的 波 濤 , 隨 著 風 緣 來 決 定 波

濤 的 多 少 一 樣 , 風 大 則 波 濤 多 , 風 小 則 波 濤 少 。 這 是 以 水 喻 本 識 , 波 濤 喻 眾 緣 。

第 八 章 起 滅 分 位 門

論 文 一 : 由 五 轉 識 , 行 相 粗 動 , 所 藉 眾 緣 , 時 多 不 具 , 故 起 時 少 不 起 時 多 。

第 六 意 識 雖 亦 粗 動 , 而 所 藉 緣 無 時 不 具 , 由 違 緣 故 , 有 時 不 起 。 第

七 八 識 行 相 微 細 , 所 藉 眾 緣 一 切 時 有 , 故 無 緣 礙 令 總 不 行 。 又 , 五

識 身 不 能 思 慮 , 唯 外 門 轉 , 起 藉 多 緣 , 故 斷 時 多 , 現 行 時 少 。 第 六

意 識 自 能 思 慮 , 內 外 門 轉 , 不 藉 多 緣 , 唯 除 五 位 常 能 現 起 , 故 斷 時

Page 48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8 3

少 , 現 起 時 多 , 由 斯 不 說 此 隨 緣 現 。 講 解 : 此 下 是 解 釋 第 二 頌 的 ﹁ 起 滅 分 位 門 ﹂ 。 因 為 五 轉 識 的 行 相 粗 顯 浮 動 , 其 所 藉 以

現 起 的 眾 緣 , 又 多 不 具 足 , 所 以 現 起 時 少 , 不 起 時 多 。 第 六 意 識 雖 亦 粗 動 , 而

其 所 藉 的 緣 比 較 少 , 所 以 容 易 現 起 。 不 過 若 在 無 想 天 等 五 無 心 位 的 情 況 下 , 也

有 不 起 的 時 候 。 第 七 識 和 第 八 識 的 行 相 微 細 , 他 們 所 藉 的 眾 緣 一 切 時 都 有 。 所

以 除 第 七 識 在 無 漏 及 滅 盡 定 時 , 染 的 一 分 不 現 起 外 , 沒 有 任 何 違 緣 能 使 之 不 現

起 。

又 、 前 五 識 , 因 為 沒 有 尋 伺 , 不 能 思 慮 , 唯 緣 外 境 , 不 緣 內 種 , 必 須 藉 著 很

多 的 緣 才 能 生 起 , 所 以 它 們 間 斷 時 多 , 現 行 時 少 。 第 六 意 識 自 己 能 夠 思 慮 , 內

外 並 緣 , 不 須 要 假 藉 根 境 等 的 眾 緣 , 但 除 五 位 無 心 外 便 常 現 行 , 所 以 間 斷 時 少 ,

現 起 時 多 。 因 此 , 頌 中 不 說 意 識 隨 緣 現 , 但 說 常 現 起 。

論 文 二 : 五 位 者 何 ? 生 無 想 等 。 無 想 天 者 , 謂 修 彼 定 , 厭 粗 想 力 , 生 彼 天

中 , 違 不 恆 行 心 及 心 所 , 想 滅 為 首 名 無 想 天 。 故 六 轉 識 於 彼 皆 滅 。

講 解 : 五 位 是 什 麼 呢 ? 就 是 生 無 想 天 等 。 什 麼 叫 做 無 想 天 ? 就 是 修 無 想 定 的 外 道 , 他

們 認 為 前 六 識 的 粗 想 是 生 死 之 因 , 所 以 要 厭 離 , 死 後 生 到 第 四 禪 的 無 想 天 中 ,

Page 48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8 4

前 六 識 在 無 想 天 中 全 都 滅 掉 , 不 起 現 行 。 論 文 三 : 有 義 : 彼 天 常 無 六 識 , 聖 教 說 彼 無 轉 識 故 , 說 彼 唯 有 有 色 支 故 ,

又 說 彼 為 無 心 地 故 。 有 義 : 彼 天 將 命 終 位 , 要 起 轉 識 , 然 後 命 終 。

彼 必 起 下 潤 生 愛 故 , 瑜 伽 論 說 後 想 生 已 , 是 諸 有 情 , 從 彼 沒 故 。 然

說 彼 無 轉 識 等 者 , 依 長 時 說 , 非 謂 全 無 。 有 義 : 生 時 亦 有 轉 識 , 彼

中 有 必 起 潤 生 煩 惱 故 , 如 餘 本 有 初 , 必 有 轉 識 故 。

講 解 : 前 六 識 在 無 想 天 是 否 全 滅 , 有 三 家 不 同 的 說 法 。 第 一 家 說 : 無 想 天 的 天 人 , 從

生 到 死 的 一 期 生 死 中 , 恆 常 沒 有 前 六 識 。 因 為 聖 教 上 說 彼 天 沒 有 六 轉 識 , 唯 有

色 支 。 又 說 他 是 無 心 地 故 。 第 二 家 說 , 無 想 天 的 天 人 , 到 臨 命 終 時 , 還 是 要 先

起 六 轉 識 , 然 後 才 死 。 因 為 將 生 下 地 的 天 人 , 一 定 要 起 下 地 的 愛 , 才 去 潤 生 。

所 以 ︽ 瑜 伽 論 ︾ 上 說 : 後 面 的 想 心 再 生 起 之 後 , 這 些 無 想 天 的 有 情 就 要 死 了 。

然 而 何 以 經 論 上 又 說 他 沒 有 六 轉 識 呢 ? 那 是 依 臨 命 終 前 的 一 段 長 時 來 說 的 , 並

不 是 臨 命 終 時 也 沒 有 。 第 三 家 說 : 不 但 臨 命 終 時 要 生 起 意 識 , 就 是 初 生 無 想 天

時 也 有 六 轉 識 。 因 為 初 去 投 生 的 中 陰 身 , 必 定 要 生 起 潤 生 的 貪 愛 , 和 其 餘 有 情

去 投 生 一 樣 , 要 有 中 陰 身 , 有 中 陰 身 就 有 意 識 。

Page 48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8 5

論 文 四 : 瑜珈 論 說 若 生 於 彼 , 唯 入 不 起 , 其 想 若 生 , 從 彼 沒 故 。 彼 本 有 初 ,

若 無 轉 識 如 何 名 入 ? 先 有 後 無 乃 名 入 故 , 決 擇 分 言 , 所 有 生 得 心 、

心 所 滅 , 名 無 想 故 。 此 言 意 顯 彼 本 有 初 , 有 異 熟 生 轉 識 再 起 , 宿 因

緣 力 後 不 復 生 , 由 斯 引 起 異 熟 無 記 分 位 差 別 , 說 名 無 想 , 如 善 引 生

二 定 名 善 。 不 爾 , 轉 識 一 切 不 行 , 如 何 可 言 唯 生 得 滅 ? 故 彼 初 位 ,

轉 識 暫 起 。 彼 天 唯 在 第 四 靜 慮 , 下 想 粗 動 難 可 斷 故 , 上 無 無 想 異 熟

處 故 。 即 能 引 發 , 無 想 定 思 , 能 感 彼 天 異 熟 果 故 。

講 解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倘 若 生 到 無 想 天 , 那 想 心 就 唯 入 不 起 ; 如 果 到 了 想 心 再 起 的

時 候 , 那 就 要 從 無 想 天 命 終 了 。 這 證 明 彼 天 本 有 的 初 位 , 是 有 六 轉 識 。 若 無 六

轉 識 , 怎 麼 可 以 叫 做 ﹁ 入 ﹂ ? 因 為 先 有 後 無 , 才 叫 做 ﹁ 入 無 心 ﹂ 。

︽ 瑜 伽 論 ︾ 的 決 擇 分 說 : 要 所 有 生 得 的 心 王 與 心 所 完 全 滅 了 以 後 , 才 名 叫 無

想 。 這 句 話 的 意 義 , 是 顯 示 彼 天 本 有 的 初 位 , 有 異 熟 生 的 六 轉 識 報 心 暫 起 。 因

為 沒 有 生 無 想 以 前 , 先 修 無 想 定 , 以 宿 習 的 因 緣 力 , 所 以 後 來 意 識 就 不 再 生 起

了 。 由 此 無 想 定 , 引 起 了 無 想 天 異 熟 無 記 的 報 果 , 就 叫 他 名 為 ﹁ 無 想 ﹂ 。 如 善

心 引 生 的 無 想 定 和 滅 盡 定 , 名 為 善 定 。 不 然 的 話 , 如 果 前 六 識 一 切 不 行 , 那 怎

Page 48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8 6

可 說 生 到 無 想 天 中 就 沒 有 意 識 了 呢 ? 所 以 無 想 天 本 有 的 初 位 , 還 是 有 轉 識 暫

起 , 以 後 才 會 完 全 沒 有 。

無 想 天 的 位 置 在 色 界 第 四 禪 天 。 為 何 不 在 初 、 二 、 三 禪 呢 ? 因 為 下 地 的 想 心

粗 動 , 不 易 滅 除 ; 那 麼 何 以 不 在 無 色 界 上 地 呢 ? 那 是 聖 者 所 居 , 沒 有 受 無 想 異

熟 的 處 所 , 故 不 在 上 , 唯 有 第 四 禪 天 , 能 夠 引 發 無 想 定 的 思 惟 , 才 能 感 招 無 想

天 的 異 熟 報 果 。

論 文 五 : 及 無 心 二 定 者 , 謂 無 想 、 滅 盡 定 , 俱 無 六 識 , 故 名 無 心 。 無 想 定

者 , 謂 有 異 生 , 伏 遍 淨 貪 , 未 伏 上 染 。 由 出 離 想 作 意 為 先 , 令 不 恆

行 心 、 心 所 滅 。 想 滅 為 首 , 立 無 想 名 , 令 身 安 和 , 故 亦 名 定 。 修 習

此 定 , 品 別 有 三 , 下 品 修 者 現 法 必 退 , 不 能 速 疾 還 引 現 前 。 後 生 彼

天 不 甚 光 淨 , 形 色 廣 大 , 定 當 中 夭 。 中 品 修 者 現 不 必 退 , 設 退 速 疾

還 引 現 前 , 後 生 彼 天 雖 甚 光 淨 , 形 色 廣 大 而 不 最 極 。 雖 有 中 夭 而 不

決 定 。 上 品 修 者 現 必 不 退 。 後 生 彼 天 最 極 光 淨 , 形 色 廣 大 , 必 不 中

夭 , 窮 滿 壽 量 後 方殞 沒 。 此 定 唯 屬 第 四 靜 慮 , 又 唯 是 善 , 彼 所 引 故 。

下 上 地 無 , 由 前 說 故 。 四 業 通 三 , 除 順 現 受 。 有 義 , 此 定 唯 欲 界 起 ,

Page 48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8 7

由 諸 外 道 說 力 起 故 , 人 中 慧 解 極 猛 利 故 。 有 義 : 欲 界 先 修 習 已 , 後

生 色 界 , 能 引 現 前 。 除 無 想 天 至 究 竟 故 。 此 由 厭 想 欣 彼 果 入 , 故 唯

有 漏 , 非 聖 所 起 。

講 解 : 以 上 講 的 是 無 想 天 , 往 下 講 無 想 定 和 滅 盡 定 。 因 為 這 兩 種 定 都 沒 有 前 六 識 , 所

以 又 叫 做 無 心 定 。 於 此 先 說 無 想 定 : 就 是 有 一 類 凡 夫 , 雖 然 已 伏 住 色 界 第 三 禪

天 的 貪 煩 惱 , 而 第 四 禪 以 上 的 煩 惱 還 沒 有 伏 滅 , 因 此 在 他 用 功 的 時 候 , 作 意 要

離 去 這 個 想 , 久 而 久 之 , 把 不 恆 常 現 行 的 前 六 識 心 、 心 所 法 統 統 滅 除 。 因 為 是

以 想 滅 為 首 , 所 以 名 為 無 想 ; 又 能 令 身 平 安 和 悅 , 所 以 亦 名 為 定 。

修 習 這 種 無 想 定 , 有 下 、 中 、 上 三 品 之 別 : 下 品 修 者 , 所 得 的 現 法 禪 味 必 定

還 要 退 失 。 退 失 之 後 , 就 不 能 很 快 的 再 引 生 現 前 。 死 後 縱 能 生 到 無 想 天 去 , 也

不 會 怎 樣 的 光 明 清 淨 , 形 相 雖 然 高 大 , 決 定 活 不 到 五 百 劫 就 得 中 途 夭 亡 。 中 品

修 者 , 現 法 不 必 一 定 退 失 。 設 或 退 失 , 很 快 的 就 會 恢 復 現 前 。 死 後 生 到 無 想 天 ,

雖 然 很 光 明 清 淨 , 形 相 廣 大 , 而 其 光 淨 廣 大 的 程 度 , 還 達 不 到 頂 點 。 不 過 雖 也

有 中 途 夭 亡 的 , 但 那 不 是 決 定 性 的 非 夭 亡 不 可 。 上 品 修 者 , 現 法 必 定 不 退 。 死

後 生 到 無 想 天 中 , 最 極 光 明 清 淨 , 形 相 也 最 極 廣 大 , 必 不 至 於 短 命 夭 亡 , 一 直

Page 49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8 8

活 到 五 百 劫 的 壽 數 滿 了 才 會 死 亡 。

這 無 想 定 , 唯 繫 屬 於 第 四 禪 天 , 也 唯 是 善 法 所 攝 , 因 為 它 是 由 善 定 所 引 生 的 。

除 第 四 禪 外 , 上 下 地 都 無 此 定 , 因 為 下 地 的 想 心 粗 動 , 上 地 無 色 有 心 , 這 在 前

面 都 已 說 過 了 。 此 天 在 四 業 中( 註 : 四 業 , 一 者 順 現 受 業 , 二 者 順 生 受 業 , 三

者 順 後 受 業 , 四 者 不 定 受 業) 只 有 來 世 受 天 報 , 或 是 二 生 及 多 生 受 天 報 , 決 無

現 生 生 天 的 可 能 。 所 以 說 : ﹁ 四 業 通 三 , 除 順 現 受 ﹂ 。

至 於 無 想 定 在 那 一 界 才 可 以 生 起 呢 ? 此 有 兩 家 不 同 說 法 。 第 一 家 說 : 唯 欲 界

起 。 因 為 這 無 想 定 , 是 起 於 外 道 說 法 之 力 , 因 其 智 慧 和 理 解 力 比 餘 趣 眾 生 來 得

殊 勝 , 所 以 在 修 時 能 把 想 心 壓 伏 下 去 。 第 二 家 說 : 並 非 唯 欲 界 起 , 而 是 先 在 欲

界 修 習 此 定 , 死 後 生 到 色 界 第 四 禪 的 廣 果 、 福 生 、 無 雲 三 地 , 由 於 欲 界 宿 習 定

力 , 還 能 引 發 此 定 現 前 。 但 要 生 到 無 想 天 , 那 就 受 這 種 定 的 果 報 了 。 無 想 定 是

由 於 厭 惡 想 , 希 望 生 於 無 想 天 , 所 以 它 是 有 漏 的 , 佛 教 聖 人 不 修 此 定 。

論 文 六 : 滅 盡 定 者 , 謂 有 無 學 , 或 有 學 聖 , 已 伏 或 離 無 所 有 貪 , 上 貪 不 定 ,

出 止 息 想 作 意 為 先 。 令 不 恆 行 , 恆 行 染 污 心 、 心 所 減 , 立 滅 盡 名 。

令 身 安 和 , 故 亦 名 定 。 由 偏 厭 受 想 , 亦 名 減 彼 定 。 修 習 此 定 品 別 有

Page 49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8 9

三 : 下 品 修 者 現 法 必 退 , 不 能 速 疾 還 引 現 前 。 中 品 修 者 現 不 必 退 ,

設 退 速 疾 還 引 現 前 。 上 品 修 者 畢 竟 不 退 。 此 定 初 修 , 必 依 有 頂 遊 觀

無 漏 為 加 行 入 , 次 第 定 中 , 最 居 後 故 , 雖 屬 有 頂 而 無 漏 攝 。 若 修 此

定 已 得 自 在 , 餘 地 心 後 亦 得 現 前 。 雖 屬 道 諦 , 而 是 非 學 非 無 學 攝 ,

似 涅 槃 故 。 此 定 初 起 唯 在 人 中 , 佛 及 弟 子 說 力 起 故 , 人 中 慧 解 極 猛

利 故 。 後 上 二 界 亦 得 現 前 。鄔 陀 夷 經 是 此 誠 證 , 無 色 亦 名 意 成 天 故 。

於 藏 識 教 未 信 受 者 , 若 生 無 色 不 起 此 定 , 恐 無 色 心 成 斷 減 故 。 已 信

生 彼 亦 得 現 前 , 知 有 藏 識 不 斷 滅 故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滅 盡 定 ? 就 是 四 果 無 學 , 或 除 初 、 二 果 外 , 唯 證 不 還 果 的 有 學 聖 者 ,

他 們 雖 對 無 色 界 無 所 有 處 的 貪 或 已 暫 伏 , 或 已 永 離 , 而 於 上 地 非 非 想 處 的 貪 ,

還 不 一 定 能 夠 伏 斷 。 因 此 , 先 由 止 息 想 心 的 作 意 起 修 , 使 不 恆 行 的 前 六 識 , 和

恆 行 的 第 七 識 染 污 末 那 等 心 、 心 所 法 , 全 都 滅 掉 , 依 此 建 立 滅 盡 的 名 稱 ; 又 能

令 身 安 和 , 所 以 亦 名 為 定 。 又 因 偏 重 於 厭 離 受 、 想 , 所 以 也 叫 做 滅 受 想 定 。

修 習 滅 盡 定 , 也 分 下 、 中 、 上 三 品 , 下 品 修 習 的 人 , 現 生 修 法 的 時 候 , 必 定

還 要 退 失 , 一 退 失 就 不 能 很 快 恢 復 現 前 。 中 品 修 習 的 人 , 現 法 不 必 一 定 退 失 ,

Page 49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9 0

假 使 退 失 , 很 快 的 能 重 引 現 前 。 上 品 修 習 的 人 , 那 就 畢 竟 不 會 退 失 了 。 初 修 減

盡 定 時 , 必 須 依 無 色 界 最 高 有 頂 的 非 想 非 非 想 天 , 遊 觀 ︵ 正 思 惟 ︶ 無 漏 為 加

行 , 才 能 進 入 此 定 。 因 為 在 次 第 禪 定 中 , 減 盡 定 是 居 於 最 後 最 高 的 定 , 其 餘 的

下 地 心 粗 , 不 能 作 此 微 細 的 行 相 。 雖 屬 有 頂 , 而 為 出 世 的 無 漏 所 攝 。 行 者 若 能 夠 修 習 此 定 , 身 心 已 得 安 然 自 在 , 那 就 在 餘 下 的 七 地 心 後 , 也 可 以

超 入 此 定 , 使 之 現 前 。 滅 盡 定 雖 屬 道 諦 , 起 於 有 學 和 無 學 , 則 是 非 有 學 、 非 無

學 所 攝 。 因 為 此 定 與 涅 樂 相 似 , 他 沒 有 未 入 定 前 進 趣 止 息 的 行 相 , 所 以 不 是 有

學 所 攝 ; 但 也 不 是 真 入 涅 樂 , 所 以 也 不 是 無 學 所 攝 。 此 定 的 最 初 起 因 , 唯 在 人

間 , 因 為 是 佛 及 佛 弟 子 , 在 人 間 說 教 之 力 所 引 起 , 而 人 的 慧 解 較 其 他 五 道 猛 利

得 多 。 修 成 功 了 之 後 , 在 色 界 和 無 色 界 中 , 此 定 也 得 現 前 , 這 在 ︽ 鄔 陀 夷 經 ︾

上 可 以 證 明 。 經 上 說 : ﹁ 超 段 食 , 隨 受 一 處 意 成 天 身 , 便 能 出 入 此 定 ﹂ 。 無 色

界 也 是 超 越 段 食 , 唯 有 意 思 存 在 的 ﹁ 意 成 天 ﹂ , 所 以 無 色 界 人 , 也 可 以 入 滅 盡

定 。

不 過 生 到 無 色 界 的 人 , 不 一 定 都 能 入 滅 盡 定 , 要 看 他 們 對 第 八 藏 識 是 否 信 受

而 作 決 定 。 不 信 有 阿 賴 耶 識 而 生 無 色 界 的 人 , 不 能 入 滅 盡 定 。 因 為 他 們 恐 怕 一

Page 49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9 1

入 此 定 , 沒 有 色 、 心 , 就 成 斷 滅 了 。 信 有 阿 賴 耶 識 而 生 無 界 色 的 人 , 滅 盡 定 亦

可 現 前 , 因 為 他 們 知 道 有 阿 賴 耶 識 的 存 在 , 雖 然 色 身 和 轉 識 都 沒 有 了 , 但 也 不

會 斷 滅 的 。

論 文 七 : 要 斷 三 界 見 所 斷 惑 , 方 起 此 定 。 異 生 不 能 伏 斷 有 頂 心 、 心 所 故 ,

此 定 微 妙 要 證 二 空 , 隨 應 後 得 所 引 發 故 。 有 義 : 下 八 地 修 所 斷 惑 中 ,

要 全 斷 欲 , 餘 伏 或 斷 , 然 後 方 能 初 起 此 定 。 欲 界 惑 種 , 二 性 繁 雜 障

定 強 故 。 唯 說 不 還 , 三 乘 無 學 及 諸 菩 薩 得 此 定 故 , 彼 隨 所 應 生 上 八

地 , 皆 得 後 起 。 有 義 : 要 斷 下 之 四 地 修 所 斷 惑 , 餘 伏 或 斷 , 然 後 方

能 初 起 此 定 。 變 異 受 俱 煩 惱 種 子 障 定 強 故 , 隨 彼 所 應 生 上 五 地 , 皆

得 後 起 。 若 伏 下 惑 , 能 起 此 定 , 後 不 斷 退 生 上 地 者 , 豈 生 上 已 卻 斷

下 惑 ? 斷 亦 無 失 。 如 生 上 者 , 斷 下 末 那 俱 生 惑 故 。 然 不 還 者 對 治 力

強 , 正 潤 生 位 不 起 煩 惱 , 但 由 惑 種 潤 上 地 生 。 雖 所 伏 惑 有 退 不 退 ,

而 無 伏 下 生 上 地 義 , 故 無 生 上 卻 斷 下 失 。

講 解 : 生 起 滅 盡 定 的 條 件 , 是 要 把 三 界 見 道 所 斷 的 煩 惱 斷 了 之 後 , 才 能 起 此 滅 盡 定 。

因 為 未 斷 見 惑 的 凡 夫 , 不 能 伏 斷 有 頂 天 非 非 想 地 的 心 、 心 所 法 。 這 滅 盡 定 的 力

Page 49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9 2

用 , 微 妙 殊 勝 , 要 證 到 了 我 、 法 二 空 的 根 本 智 , 然 後 隨 應 生 起 後 得 智 , 才 能 引

起 滅 盡 定 。 這 是 講 見 所 斷 惑 : 至 於 修 所 斷 惑 , 有 兩 家 不 同 的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在 三 界 九 地 中 , 欲 界 一 地 的 煩 惱 要 全 都 斷 盡 , 其 餘 初 禪 以 上 七 地 的 煩 惱 , 或 伏 、

或 斷 , 才 能 生 起 此 定 。 為 什 麼 欲 界 的 煩 惱 要 完 全 斷 了 , 才 能 生 起 此 定 呢 ? 因 為

欲 界 的 煩 惱 種 子 , 有 不 善 和 有 覆 無 記 二 性 , 繁 複 雜 亂 , 障 定 的 力 量 太 強 , 所 以

只 有 三 果 的 阿 那 含 , 和 三 乘 無 學 , 及 諸 菩 薩 , 這 五 種 人 才 能 得 此 減 定 。 他 們 各

隨 其 斷 惑 功 力 的 所 應 , 從 欲 界 生 到 上 八 地 , 都 可 以 後 起 此 定 。 第 二 家 說 : 不 但

斷 欲 界 煩 惱 , 要 連 色 界 的 初 、 二 、 三 禪 一 齊 都 斷 盡 了 , 其 餘 第 四 禪 以 上 五 地 ,

或 伏 、 或 斷 , 然 後 才 能 初 起 此 定 。 因 為 初 、 二 、 三 禪 中 有 喜 、 樂 等 受 的 變 異 ,

同 這 變 異 受 俱 起 的 煩 惱 種 子 , 障 定 的 力 量 太 強 , 所 以 要 四 地 都 斷 。 隨 其 所 應 ,

生 到 四 禪 以 上 五 地 , 都 可 以 後 起 此 定 。

有 問 曰 : 若 照 你 上 面 所 說 , 伏 了 下 地 煩 惱 也 能 夠 起 此 定 , 不 必 完 全 斷 了 下 地

的 煩 惱 , 那 麼 因 為 末 斷 煩 惱 種 子 而 又 退 失 , 這 樣 生 到 非 非 想 地 的 人 , 豈 不 是 要

在 上 地 再 斷 下 地 煩 惱 嗎 ? 答 曰 : 縱 使 生 到 上 地 而 斷 下 地 煩 惱 , 也 沒 有 什 麼 過

失 。 這 也 像 生 上 地 的 聖 者 , 以 金 剛 心 來 斷 下 地 第 七 末 那 的 俱 生 煩 惱 一 樣 。 然 而

Page 49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9 3

不 還 果 對 治 煩 惱 的 力 量 很 強 , 他 在 命 終 正 潤 生 時 , 不 起 現 行 煩 惱 , 但 由 煩 惱 種

子 , 潤 上 地 生 。 這 樣 不 管 所 伏 的 煩 惱 退 與 不 退 , 反 正 還 有 煩 惱 種 子 去 潤 上 地 生 ,

便 沒 有 伏 下 地 惑 , 生 上 地 的 意 義 了 。 既 沒 有 伏 下 地 惑 生 上 地 的 意 義 , 當 然 也 沒

有 生 到 上 地 再 斷 下 地 惑 的 過 失 了 。

論 文 八 : 若 諸 菩 薩 , 先 二 乘 位 己 得 滅 定 , 後 迴 心 者 , 一 切 位 中 能 起 此 定 。

若 不 爾 者 , 或 有 乃 至 七 地 滿 心 , 方 能 永 伏 一 切 煩 惱 。 雖 未 永 斷 欲 界

修 惑 , 而 如 已 斷 能 起 此 定 。 論 說 已 入 遠 地 菩 薩 , 方 能 現 起 滅 盡 定 故 。

有 從 初 地 , 即 能 永 伏 一 切 煩 惱 , 如 阿 羅 漢 , 彼 十 地 中 皆 起 此 定 。 經

說 菩 薩 , 前 六 地 中 , 亦 能 現 起 滅 盡 定 故 。

講 解 : 上 面 講 的 是 二 乘 , 現 在 來 講 菩 薩 。 若 有 菩 薩 , 先 在 二 乘 位 時 , 已 經 得 了 減 盡 定 ,

到 後 來 又 迴 心 趨 向 大 乘 , 這 類 菩 薩 在 一 切 地 中 都 能 起 此 滅 定 。 如 果 不 是 由 小 向

大 , 而 是 一 發 心 就 直 入 大 乘 的 頓 悟 菩 薩 , 那 就 不 一 定 了 , 那 要 從 初 地 以 後 , 一

地 一 地 的 漸 次 伏 除 諸 煩 惱 障 , 一 直 到 七 地 滿 心 時 , 才 能 永 伏 三 界 一 切 煩 惱 。 雖

然 還 沒 有 永 斷 欲 界 修 道 所 斷 的 煩 惱 , 但 同 已 斷 修 惑 一 樣 的 能 起 此 定 。 ︽ 顯 揚

論 ︾ 上 說 , 已 經 進 入 第 七 遠 行 地 的 菩 薩 , 也 能 現 起 此 定 。 若 是 頓 悟 菩 薩 , 從 初

Page 49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9 4

地 時 就 能 永 遠 伏 一 切 煩 惱 , 同 四 果 的 阿 羅 漢 一 樣 , 從 初 地 到 十 地 , 都 能 夠 生 起

此 定 。 所 以 經 上 說 , 菩 薩 不 但 七 地 以 上 , 就 是 在 前 六 地 中 , 也 能 現 起 此 滅 盡 定 。 論 文 九 : 無 心 睡 眠 與 悶 絕 者 , 謂 有 極 重 睡 眠 悶 絕 , 令 前 六 識 皆 不 現 行 。 疲

極 等 緣 , 所 引 身 位 , 違 前 六 識 , 故 名 極 重 睡 眠 。 此 睡 眠 時 雖 無 彼 體 ,

而 由 彼 似 彼 , 故 假 說 彼 名 。 風 、 熱 等 緣 所 引 身 位 , 亦 違 六 識 , 故 名

極 重 悶 絕 。 或 此 , 俱 是 觸 處 少 分 。

講 解 : 五 位 無 心 的 無 想 天 、 無 想 定 、 滅 盡 定 已 經 講 解 如 上 , 此 下 講 解 睡 眠 與 悶 絕 二 位 。

也 就 是 在 極 重 的 睡 眠 和 悶 絕 時 , 前 六 識 都 不 起 現 行 。 什 麼 叫 做 極 重 睡 眠 呢 ? 就

是 由 極 度 疲 倦 及 其 他 等 緣 , 所 引 起 的 沉 重 無 心 的 身 位 , 使 前 六 識 不 起 現 行 。 這

無 心 睡 眠 的 時 候 , 雖 然 沒 有 眠 體 , 而 由 彼 眠 所 引 起 的 沉 重 無 心 等 相 , 卻 似 有 彼

眠 。 所 以 假 說 這 身 的 分 位 , 叫 做 睡 眠 。 什 麼 叫 做 極 重 悶 絕 呢 ? 就 是 由 風 、 熱 等

緣 , 所 引 起 的 身 位 , 也 違 前 六 識 , 所 以 叫 做 極 重 悶 絕 。 或 者 , 這 睡 眠 、 悶 絕 ,

有 有 心 、 無 心 之 別 。 無 心 位 的 睡 眠 悶 絕 , 雖 不 覺 有 觸 , 卻 是 由 有 心 位 的 疲 倦 、

風 、 熱 等 的 觸 緣 所 引 生 。 所 以 這 無 心 的 睡 眠 悶 絕 , 都 是 觸 處 的 少 分 。

論 文 十 : 除 斯 五 位 , 意 識 恆 起 。 正 死 生 時 亦 無 意 識 , 何 故 但 說 五 位 不 行 。

Page 49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9 5

有 義 : 死 生 及 與 言 顯 。 彼 說 非 理 , 所 以 者 何 ? 但 說 六 時 名 無 心 故 ,

謂 前 五 位 及 無 餘 依 。 應 說 死 生 即 悶 絕 攝 , 彼 是 最 極 悶 絕 位 故 。 說 及

與 言 , 顯 五 無 雜 。 此 顯 六 識 斷 已 , 後 時 依 本 識 中 自 種 還 起 , 由 此 不

說 入 無 餘 依 。 此 五 位 中 , 異 生 有 四 , 除 在 減 定 。 聖 唯 後 三 , 於 中 如

來 , 自 在 菩 薩 , 唯 得 存 一 , 無 睡 悶 故 。

講 解 : 除 了 這 五 位 無 心 以 外 , 第 六 意 識 都 是 恆 常 現 起 。 問 : 有 情 正 在 正 受 生 時 , 和 正

捨 壽 時 , 也 沒 有 意 識 。 何 以 但 說 五 位 無 心 的 意 識 不 起 現 行 呢 ? 此 有 兩 家 不 同 解

答 。 第 一 家 說 : 生 死 位 雖 然 也 沒 有 意 識 , 但 頌 文 中 的 ﹁ 及 ﹂ 、 ﹁ 與 ﹂ 二 字 , 就

是 顯 示 除 五 位 之 外 , 還 有 死 生 二 位 , 共 有 七 位 意 識 不 行 。 並 不 是 但 說 五 位 無 心 。

第 二 家 反 駁 說 , 此 說 不 對 , 因 為 經 論 上 但 說 有 六 個 時 候 名 叫 無 心 , 就 是 前 面

所 說 的 五 位 , 再 加 一 個 二 乘 的 無 餘 依 涅 槃 。 因 此 , 應 當 說 生 死 二 時 , 是 五 位 中

的 悶 絕 所 攝 。 因 為 生 死 苦 逼 , 是 最 極 悶 絕 之 故 。 至 於 及 、 與 二 字 , 那 是 顯 示 無

心 位 只 有 前 面 五 種 , 不 再 參 加 其 餘 的 在 內 。

問 : 經 論 上 既 然 說 六 位 沒 有 意 識 , 為 什 麼 頌 中 但 說 五 位 無 心 , 而 不 說 入 無 餘

依 涅 槃 呢 ? 答 : 因 為 這 五 位 無 心 , 是 顯 示 意 識 雖 已 不 行 , 但 後 來 依 託 藏 識 裏 的

Page 49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9 6

意 識 種 子 , 還 是 照 常 要 生 起 現 行 。 而 入 無 餘 依 涅 槃 , 是 顯 示 意 識 永 不 復 生 。 因

此 , 但 說 五 位 , 不 說 入 無 餘 依 。

這 五 位 中 , 凡 夫 具 有 四 位 , 除 減 盡 定 。 三 乘 聖 人 唯 有 後 三 位 , 沒 有 無 想 天 及

無 想 定 。 至 於 如 來 及 八 地 以 上 的 自 在 菩 薩 , 唯 有 滅 盡 定 一 位 , 而 沒 有 睡 眠 和 悶

絕 。

第 九 章 綜 合 分 別 八 識

論 文 一 : 是 故 八 識 , 一 切 有 情 , 心 與 末 那 二 恆 俱 轉 , 若 起 第 六 則 三 俱 轉 ,

餘 隨 緣 合 。 起 一 至 五 , 則 四 俱 轉 , 乃 至 八 俱 , 是 謂 略 說 識 俱 轉 義 。

講 解 : 以 上 已 把 三 能 變 的 八 個 識 講 完 。 此 下 是 綜 合 分 別 八 識 。 依 照 上 面 種 種 的 說 法 看

來 , 一 切 有 情 八 識 的 轉 起 ,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和 第 七 末 那 識 , 是 恆 時 俱 轉 的 。 若

再 生 第 六 意 識 , 那 就 是 第 八 、 第 七 、 第 六 , 三 個 識 同 時 俱 轉 。 其 餘 的 前 五 識 ,

若 再 隨 緣 生 起 一 識 , 那 就 是 和 第 八 、 第 七 、 第 六 , 和 前 五 識 的 一 識 , 四 個 識 同

時 俱 轉 。 倘 若 前 五 識 一 齊 生 起 , 那 就 是 八 個 識 同 時 俱 轉 了 。 這 不 過 是 把 八 識 俱

轉 的 意 義 , 略 說 一 下 而 已 。

Page 49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9 7

論 文 二 : 若 一 有 情 多 識 俱 轉 , 如 何 說 彼 是 一 有 情 ? 若 立 有 情 , 依 識 多 少 ,

汝 無 心 位 , 應 非 有 情 。 又 、 他 分 心 現 在 前 位 , 如 何 可 說 自 分 有 情 ?

然 立 有 情 依 命 根 數 或 異 熟 識 , 俱 不 違 理 。 彼 俱 恆 時 唯 有 一 故 。

講 解 : 這 一 段 論 文 , 是 以 外 人 五 次 問 難 , 論 主 五 次 答 辯 , 來 分 別 八 識 俱 起 的 問 題 。 問 一 : 假 設 一 個 有 情 , 有 幾 個 識 同 時 俱 轉 , 那 如 何 說 他 是 一 個 有 情 呢 ?

答 : 假 使 照 你 這 樣 說 , 有 情 是 依 識 的 多 少 而 建 立 的 , 那 麼 , 入 無 心 定 等 的 人 ,

就 應 該 不 是 有 情 了 。 再 者 , 如 欲 界 有 情 , 現 起 上 界 的 無 漏 心 時 , 如 何 可 以 說 他

是 欲 界 有 情 ? 可 見 有 情 並 不 是 依 識 的 多 少 來 建 立 的 。 然 而 , 建 立 有 情 , 或 依 第

八 識 種 子 假 立 的 命 根 , 或 依 第 八 識 現 行 實 法 的 異 熟 , 都 不 違 理 。 因 為 命 根 和 異

熟 , 無 論 在 有 心 或 無 心 位 的 一 切 時 , 都 只 有 一 個 , 不 會 有 多 識 和 無 識 的 過 失 。

論 文 三 : 一 身 唯 一 等 無 間 緣 , 如 何 俱 時 有 多 識 轉 ? 既 許 此 一 引 多 心 所 , 寧

不 許 此 能 引 多 心 ? 又 誰 定 言 此 緣 唯 一 ? 說 多 識 俱 者 , 許 亦 緣 多 故 。

又 、 欲 一 時 取 多 境 者 , 多 境 現 前 寧 不 頓 取 , 諸 根 境 等 和 合 力 齊 , 識

前 後 生 不 應 理 故 。 又 心 所 性 , 雖 無 差 別 , 而 類 別 者 , 許 多 俱 生 , 寧

不 許 心 異 類 俱 起 ? 又 如 浪 像 依 一 起 多 , 故 依 一 心 , 多 識 俱 轉 。 又 、

Page 50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4 9 8

若 不 許 意 與 五 俱 , 取 彼 所 緣 應 不 明 了 , 如 散 意 識 緣 久 滅 故 。 講 解 : 問 二 : 一 個 有 情 , 只 有 一 個 等 無 間 緣 , 怎 可 在 同 一 時 間 有 多 識 轉 起 呢 ?

答 : 你 們 小 乘 既 然 贊 成 一 個 等 無 間 緣 , 能 夠 引 生 後 念 許 多 善 、 惡 心 所 生 起 ,

怎 麼 又 不 贊 成 一 個 等 無 間 緣 , 能 引 後 念 許 多 異 類 的 後 心 同 起 呢 ? 其 實 這 不 過 是

方 便 的 說 , 並 非 大 乘 正 義 。 正 確 的 說 , 每 個 識 各 各 都 有 等 無 間 緣 , 那 一 個 說 等

無 間 緣 只 限 定 一 個 呢 ? 識 既 是 多 , 而 等 無 間 緣 也 應 隨 識 而 有 。 並 不 是 一 個 等 無

間 緣 , 來 引 生 多 識 。

再 者 , 在 同 一 時 間 , 為 什 麼 會 有 多 識 同 起 呢 ? 這 是 因 為 外 境 多 的 原 故 。 當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 法 六 境 既 已 現 前 , 豈 能 不 同 起 六 識 去 頓 取 六 境 呢 ? 這 是 因 為

一 切 根 、 境 、 空 、 明 等 緣 和 合 的 勢 力 相 齊 之 故 , 所 以 才 有 多 識 俱 起 。 至 於 說 諸

識 必 要 前 後 次 第 生 起 , 那 是 不 合 理 的 。

又 , 同 是 一 類 遍 行 、 別 境 等 心 所 的 體 性 , 雖 然 沒 有 差 別 , 而 受 、 想 、 思 等 的

功 能 還 是 各 別 不 同 。 你 既 然 允 許 這 些 不 同 的 心 所 一 念 俱 生 , 為 什 麼 不 允 許 眼 、

耳 等 識 的 異 類 心 王 一 念 俱 起 呢 ?

再 者 , 譬 如 一 個 瀑 流 , 遇 到 許 多 風 緣 , 同 時 就 起 多 浪 ; 再 如 一 面 大 鏡 , 通 緣

Page 50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4 9 9

同 時 能 現 的 許 多 境 像 。 以 此 喻 彼 , 所 以 一 個 第 八 根 本 識 心 , 遇 到 了 許 多 境 界 的

緣 , 也 會 有 多 識 同 時 轉 起 。

還 有 , 假 使 你 們 不 許 第 六 意 識 和 五 識 同 起 , 那 五 識 取 其 所 緣 的 境 時 , 就 應 當

不 會 明 了 , 好 像 以 散 位 意 識 , 去 緣 那 滅 了 很 久 的 境 界 一 樣 。

論 文 四 : 如 何 五 俱 唯 一 意 識 , 於 色 等 境 , 取 一 或 多 ? 如 眼 等 識 , 各 於 自 境 ,

取 一 或 多 , 此 亦 何 失 ? 相 、 見 俱 有 種 種 相 故 。 何 故 諸 識 同 類 不 俱 ?

於 自 所 緣 , 若 可 了 者 , 一 已 能 了 , 餘 無 用 故 。 若 爾 , 五 識 已 了 自 境 ,

何 用 俱 起 意 識 了 為 ? 五 俱 意 識 , 助 五 令 起 , 非 專 為 了 五 識 所 緣 。 又 ,

於 彼 所 緣 能 明 了 取 , 異 於 眼 等 識 , 故 非 無 用 。 由 此 聖 教 說 彼 意 識 各

有 分 別 , 五 識 不 爾 。 多 識 俱 轉 , 何 不 相 應 ? 非 同 境 故 , 設 同 境 者 ,

彼 此 所 依 , 體 數 異 故 。 如 五 根 識 互 不 相 應 。

講 解 : 問 三 : 為 什 麼 一 個 意 識 與 五 識 俱 起 , 而 能 取 色 、 聲 、 香 等 多 境 ?

答 : 例 如 眼 識 , 能 取 青 色 , 同 時 也 能 取 黃 、 赤 、 白 等 色 ; 乃 至 一 個 身 識 , 能

取 一 種 堅 的 觸 境 , 同 時 亦 能 取 濕 、 暖 、 等 多 種 觸 境 。 以 此 為 例 , 這 一 個 五 俱 意

識 , 能 取 色 等 多 種 境 界 , 又 有 什 麼 過 失 呢 ? 因 為 諸 識 都 有 相 、 見 二 分 , 見 分 有

Page 50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0 0

種 種 能 見 相 , 相 分 有 種 種 所 見 相 , 所 以 一 識 能 取 多 境 。

間 四 : 為 什 麼 諸 識 中 自 類 相 同 的 識 , 不 能 一 時 同 起 取 境 呢 ?( 這 意 思 是 說 :

何 以 沒 有 兩 個 以 上 的 眼 識 , 乃 至 兩 個 以 上 的 身 識 同 時 俱 起 取 境 ?)

答 : 諸 識 對 各 自 所 緣 的 境 , 如 果 可 以 明 了 , 一 個 識 也 就 夠 了 。 假 使 不 能 明 了 ,

就 是 有 同 類 俱 起 , 又 有 何 用 ?

外 人 再 難 : 這 樣 說 來 , 前 五 識 既 然 各 各 能 了 別 自 己 的 境 界 , 何 必 還 用 五 俱 意

識 幫 忙 ?

答 : 五 俱 意 識 的 責 任 , 是 幫 助 五 識 令 之 生 起 , 並 不 是 專 為 明 了 五 識 的 所 緣 境 。

又 , 意 識 對 於 所 緣 , 能 明 了 分 別 , 深 取 境 相 , 與 眼 等 五 識 的 作 用 不 同 , 所 以 五

俱 意 識 , 並 非 無 用 。 因 此 , 經 論 上 但 說 第 六 意 識 名 為 分 別 識 , 不 說 五 識 名 分 別

識 。

間 五 : 多 識 同 起 , 為 什 麼 不 相 應 呢 ?

答 : 因 為 各 識 不 同 境 , 所 以 不 相 應 。 如 果 是 同 境 的 話 , 例 如 眼 識 的 心 王 , 和

眼 識 的 心 所 , 它 們 同 依 一 眼 根 , 同 緣 一 色 境 , 所 以 可 以 相 應 。 至 於 前 五 識 的 根 、

境 都 不 同 , 所 以 互 不 相 應 。

Page 50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四 篇 了 境 能 變 識 講 解 5 0 1

論 文 五 : 八 識 自 性 , 不 可 言 定 一 。 行 相 、 所 依 、 緣 、 相 應 異 故 。 又 一 滅 時

餘 不 滅 故 , 能 、 所熏 等 相 各 異 故 。 亦 非 定 異 , 經 說 八 識 如 水 波 等 ,

無 差 別 故 , 定 異 應 非 因 果 性 故 , 如 幻 事 等 無 定 性 故 。 如 前 所 說 識 差

別 相 , 依 理 世 俗 , 非 真 勝 義 , 真 勝 義 中 心 言 絕 故 。 如 伽 陀 說 : 心 意

識 八 種 , 俗 故 相 有 別 , 真 故 相 無 別 , 相 所 相 無 故 。

講 解 : 八 個 識 的 自 體 , 不 可 定 說 是 一 。 因 為 八 識 的 行 相 , 與 所 依 的 根 , 所 緣 的 境 , 以

及 相 應 的 心 所 , 都 各 各 不 同 。 當 一 個 識 滅 的 時 候 , 其 餘 七 識 , 依 然 不 滅 。 況 且 ,

前 七 識 是 能 熏 , 第 八 識 是 所 熏 , 它 們 的 行 相 , 也 是 各 各 不 同 , 所 以 不 可 定 說 是

一 。 但 也 不 可 定 說 是 異 , 因 為 經 上 說 : 八 識 好 像 水 和 波 浪 一 樣 , 水 、 波 並 無 差

別 , 假 定 是 異 , 八 個 識 就 應 當 不 是 互 為 因 果 的 關 係 了 。

照 前 面 所 說 , 八 個 識 各 各 都 有 差 別 的 體 相 , 這 是 依 照 四 種 世 俗 諦 中 , 第 二 的

道 理 世 俗 諦 來 說 的 , 並 不 是 四 種 勝 義 諦 中 的 真 勝 義 諦 。 真 勝 義 諦 , 言 語 道 斷 ,

心 行 路 絕 , 那 有 什 麼 一 異 可 說 ? 所 以 ︽ 楞 伽 經 ︾ 中 的 頌 文 說 : ﹁ 心 意 識 八 種 ,

俗 故 相 有 別 , 真 故 相 無 別 , 相 所 相 無 故 。 ﹂ 此 頌 的 意 思 是 說 : 積 起 的 第 八 識

︵ 心 ︶ 、 思 量 的 第 七 識 ︵ 意 ︶ 、 了 別 的 前 六 識 ︵ 識 ︶ , 這 八 種 識 , 以 道 理 世 俗

Page 50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0 2

諦 而 論 , 可 以 說 是 有 差 別 相 ; 若 以 真 勝 義 諦 而 論 , 那 就 沒 有 差 別 相 了 。 因 為 用

是 能 相 , 體 是 所 相 ; 能 所 二 相 , 在 離 心 言 相 的 真 勝 義 中 , 俱 不 可 得 。

Page 50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0 3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 頌 文 第 十 七 頌 至 第 二 十 五 頌 ︶

第 一 章 正 辯 唯 識

論 文 一 : 已 廣 分 別 三 能 變 相 , 為 自 所 變 二 分 所 依 。 云 何 應 知 依 識 所 變 假 說

我 法 , 非 別 實 有 , 由 斯 一 切 唯 有 識 耶 ? 頌 曰 : 是 諸 識 所 變 , 分 別 所

分 別 , 由 此 彼 皆 無 , 故 一 切 唯 識 。

講 解 : 前 面 已 把 三 能 變 相 的 八 個 識 , 和 八 識 自 體 , 以 及 見 、 相 二 分 為 自 體 所 變 , 自 體

為 見 、 相 二 分 所 依 , 都 詳 細 的 講 過 了 。 然 而 怎 樣 知 道 依 識 所 變 的 假 我 假 法 , 不

是 另 外 實 有 的 東 西 呢 ? 三 十 頌 的 頌 文 答 曰 : ﹁ 是 諸 識 所 變 , 分 別 所 分 別 , 由 此

彼 皆 無 , 故 一 切 唯 識 。 ﹂ 意 思 是 說 : 世 間 萬 法 , 都 是 由 八 識 的 自 體 分 , 轉 變 出

來 能 分 別 的 見 分 , 和 所 分 別 的 相 分 。 由 此 見 、 相 二 分 的 原 故 , 而 有 所 謂 宇 宙 人

生 。 由 此 可 知 , 所 謂 我 相 、 法 相 , 都 是 假 有 不 實 , 因 為 這 一 切 都 是 睢 識 所 變 的 。

論 文 二 : 論 曰 : 是 諸 識 者 , 謂 前 所 說 , 三 能 愛 識 及 彼 心 所 , 皆 能 變 似 見 、

相 二 分 , 立 轉 變 名 。 所 變 見 分 說 名 分 別 , 能 取 相 故 ; 所 變 相 分 名 所

Page 50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0 4

分 別 , 見 所 取 故 。 由 此 正 理 , 彼 實 我 法 離 識 所 變 , 皆 定 非 有 , 離 能

所 取 無 別 物 故 。 非 有 實 物 離 二 相 故 。 是 故 一 切 有 為 、 無 為 , 若 實 若

假 , 皆 不 離 識 。 唯 言 為 遮 離 識 實 物 , 非 不 離 識 心 所 法 等 。

講 解 : 論 上 說 : 是 諸 識 這 句 話 , 就 是 前 面 所 說 的 三 能 變 識 及 其 心 所 有 法 。 都 能 變 似 見

分 和 相 分 , 所 以 安 立 轉 變 之 名 。 所 變 的 見 分 名 叫 ﹁ 分 別 ﹂ , 因 為 它 能 執 取 相 分 ;

所 變 的 相 分 名 叫 ﹁ 所 分 別 ﹂ 。 因 為 它 是 被 見 分 所 執 取 的 境 相 。 由 於 這 種 正 理 ,

我 人 所 執 的 實 我 、 實 法 , 離 開 了 識 所 變 的 見 、 相 二 分 , 決 定 都 不 存 在 。

因 為 離 開 了 能 取 的 見 分 和 所 取 的 相 分 , 就 沒 有 別 的 東 西 存 在 了 。 並 不 是 有 個

實 在 的 東 西 能 夠 離 識 而 有 。 因 此 , 世 間 萬 法 , 無 論 是 有 為 、 無 為 、 若 實 、 若 假 ,

都 不 能 離 識 而 別 有 。 ﹁ 唯 ﹂ 字 是 遮 除 離 能 變 識 外 的 實 有 我 、 法 , 所 以 名 叫 ﹁ 唯

識 ﹂ : 並 不 是 連 不 離 識 的 心 所 , 和 無 為 真 如 等 法 都 遮 除 了 , 才 名 叫 唯 識 。

論 文 三 : 或 轉 變 者 , 謂 諸 內 識 轉 似 我 法 , 外 境 相 現 。 此 能 轉 變 即 名 分 別 ,

虛 妄 分 別 為 自 性 故 。 謂 即 三 界 心 及 心 所 。 此 所 執 境 , 名 所 分 別 , 即

所 妄 執 實 我 法 性 。 由 此 分 別 , 變 似 外 境 假 我 法 相 。 彼 所 分 別 , 實 我

法 性 決 定 皆 無 , 前 引 教 理 已 廣 破 故 。 是 故 一 切 皆 唯 有 識 。 虛 妄 分 別

Page 50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0 5

有 極 成 故 。 唯 既 不 遮 不 離 識 法 , 故 真 空 等 亦 是 有 性 。 由 斯 遠 離 增 減

二 邊 , 唯 識 義 成 , 契 會 中 道 。 講 解 : 這 是 另 一 種 解 釋 。 轉 變 , 就 是 由 三 能 變 的 內 識 , 轉 變 出 但 有 我 、 法 的 外 境 顯 現 ,

這 能 轉 變 的 識 就 稱 為 ﹁ 分 別 ﹂ , 因 為 它 是 以 虛 妄 分 別 為 其 性 , 這 就 是 三 界 有 情

的 心 與 心 所 。 這 所 執 的 境 就 稱 為 ﹁ 所 分 別 ﹂ , 也 就 是 遍 計 所 執 的 實 我 實 法 。 由

於 這 分 別 之 心 , 變 似 依 他 相 分 假 我 、 假 法 之 相 , 這 種 遍 計 所 執 所 分 別 的 實 我 實

法 之 性 , 決 定 都 不 存 在 , 這 在 前 面 引 教 為 證 己 詳 破 斥 。 因 此 , 一 切 有 為 、 無 為 、

假 、 實 等 法 , 都 是 唯 識 虛 妄 分 別 的 至 極 成 就 。

外 人 問 : 若 一 切 唯 識 , 那 二 空 真 如 及 心 所 法 等 , 既 不 是 能 分 別 的 內 識 , 又 不

是 所 分 別 的 外 境 , 他 們 的 自 體 是 有 呢 還 是 沒 有 ? 答 曰 : 唯 識 的 ﹁ 唯 ﹂ 字 , 既 然

不 遮 不 離 識 的 法 。 那 不 離 識 的 真 如 , 及 心 所 等 法 , 當 然 有 體 。 所 以 遠 離 了 增 、

減 二 邊 見 , 成 立 了 契 會 中 道 的 唯 識 正 義 。

第 二 章 問 答 辯 難

論 文 一 : 由 何 教 理 , 唯 識 義 成 ? 豈 不 己 說 ? 雖 說 未 了 , 非 破 他 義 己 義 便 成 。

應 更 確 陳 成 此 教 理 。 如 契 經 說 三 界 唯 心 , 又 說 所 緣 唯 識 所 現 , 又 說

Page 50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0 6

諸 法 皆 不 離 心 , 又 說 有 情 隨 心 垢 淨 , 又 說 成 就 四 智 , 菩 薩 能 隨 悟 入

唯 識 無 境 。 講 解 : 以 下 外 人 有 九 種 問 難 , 這 是 第 一 問 難 的 ﹁ 唯 識 所 因 難 ﹂ 。

外 人 難 曰 : 由 什 麼 教 理 來 成 立 唯 識 之 義 呢 ? 論 主 答 曰 : 我 們 前 面 不 是 已 經 說

過 了 嗎 ? 何 勞 重 說 。 外 人 稱 : 前 文 雖 已 略 說 , 但 對 專 顯 唯 識 之 義 未 說 明 白 , 大

抵 破 他 者 多 , 但 並 不 是 專 破 他 宗 , 自 家 的 宗 義 就 算 成 立 , 應 當 再 把 成 立 唯 識 的

教 理 , 確 實 敷 陳 一 番 。 論 主 回 答 : 如 ︽ 華 嚴 經 ︾ 說 : ﹁ 三 界 唯 心 ﹂ 。 ︽ 解 深 密

經 ︾ 說 : ﹁ 識 所 緣 , 唯 識 所 現 ﹂ 。 ︽ 楞 伽 經 ︾ 說 : ﹁ 諸 法 皆 不 離 心 ﹂ 。 ︽ 無 垢

經 ︾ 說 : ﹁ 有 情 隨 心 垢 淨 ﹂ 。 ︽ 阿 毗 達 摩 經 ︾ 又 說 : ﹁ 成 就 四 智 的 菩 薩 , 便 能

悟 入 唯 識 無 境 ﹂ 。

論 文 二 : 一 、 相 違 識 相 智 : 謂 於 一 處 鬼 人 天 等 隨 業 差 別 , 所 見 各 異 。 境 若

實 有 , 此 云 何 成 ? 二 、 無 所 緣 識 智 : 謂 緣 過 未 夢 境 像 等 , 非 實 有 境 ,

識 現 可 得 , 彼 境 既 無 , 餘 亦 應 爾 。 三 、 自 應 無 倒 智 : 謂 愚 夫 智 若 得

實 境 , 彼 應 自 然 成 無 顛 倒 , 不 由 功 用 , 應 得 解 脫 。 四 、 隨 三 智 轉 智 :

一 隨 自 在 者 智 轉 智 。 謂 已 證 得 心 自 在 者 , 隨 欲 轉 變 , 地 等 皆 成 。 境

Page 50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0 7

若 實 有 , 如 何 可 變 ? 二 隨 觀 察 者 智 轉 智 。 謂 得 勝 定 修 法 觀 者 , 隨 觀

一 境 , 眾 相 現 前 。 境 若 是 真 , 寧 隨 心 轉 ? 三 隨 無 分 別 智 轉 智 。 謂 起

證 實 無 分 別 智 , 一 切 境 相 皆 不 現 前 。 境 若 是 實 , 何 容 不 現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四 智 ? 第 一 是 相 違 識 相 智 , 相 違 識 相 , 就 是 鬼 、 人 、 天 等 共 見 河 水 ,

隨 其 業 感 的 差 別 , 而 所 見 各 異 。 如 鬼 看 見 的 是 膿 血 , 魚 蝦 等 看 見 的 是 其 宅 舍 ,

人 看 見 的 是 河 水 , 天 看 見 的 是 璃 璃 寶 地 。 假 使 外 境 實 有 , 所 見 各 異 的 相 違 識 相

如 何 成 立 ?

第 二 是 無 所 緣 識 智 , 一 切 所 緣 過 去 、 未 來 , 以 及 夢 中 的 境 , 鏡 中 的 像 , 都 不

是 實 有 , 不 過 是 唯 識 所 現 而 已 。 彼 夢 中 的 境 , 鏡 中 的 像 既 然 不 是 實 有 , 其 餘 的

現 前 境 界 , 當 知 也 不 是 實 有 。

第 三 是 自 應 無 倒 智 , 自 應 無 倒 , 是 菩 薩 的 智 慧 。 如 果 虛 妄 顛 倒 的 愚 癡 凡 夫 ,

若 能 緣 得 不 是 虛 妄 的 實 境 , 他 應 當 自 然 成 就 無 顛 倒 智 , 不 用 修 行 , 就 可 以 解 脫

生 死 了 。

第 四 是 隨 三 智 轉 智 。 這 是 說 菩 薩 能 令 虛 妄 之 境 , 隨 三 種 智 慧 而 轉 變 , 稱 為 隨

三 智 轉 智 。 一 、 隨 自 在 者 智 轉 智 。 就 是 已 經 證 得 了 心 自 在 的 八 地 以 上 菩 薩 , 他

Page 51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0 8

隨 心 所 欲 , 能 把 大 地 河 山 , 轉 變 為 金 銀 琉 璃 , 及 各 種 珍 寶 。 可 見 境 非 實 有 , 境

若 實 有 , 那 大 地 河 山 如 何 可 以 轉 變 ? 二 、 隨 觀 察 者 智 轉 智 。 就 是 得 了 勝 妙 禪 定

並 在 定 中 修 法 觀 者 , 他 們 隨 觀 一 境 , 都 有 無 常 、 苦 、 空 、 無 我 等 相 現 前 。 如 果

外 境 實 有 , 如 何 能 隨 觀 察 者 的 心 去 轉 變 化 呢 ? 三 、 隨 無 分 別 智 轉 智 。 意 謂 菩 薩

證 得 無 分 別 智 時 , 一 切 境 相 都 不 現 前 。 可 見 境 不 是 實 , 若 是 實 有 , 怎 能 使 之 不

現 前 呢 ?

論 文 三 : 菩 薩 成 就 四 智 者 , 於 唯 識 理 決 定 悟 入 。 又 伽 他 說 : 心 意 識 所 緣 ,

皆 非 離 自 性 , 故 我 說 一 切 , 唯 有 識 無 餘 。 此 等 聖 教 , 誠 證 非 一 。

講 解 : 菩 薩 成 就 以 上 四 智 , 對 唯 識 的 道 理 決 定 悟 入 。 所 以 ︽ 厚 嚴 經 ︾ 上 有 頌 曰 : ﹁ 心

意 識 所 緣 , 皆 非 離 自 性 , 故 我 說 一 切 , 唯 有 識 無 餘 ﹂ 。 意 思 是 說 ; 八 識 的 所 緣 ,

都 不 是 離 開 了 其 自 體 而 別 有 外 境 。 所 以 我 說 一 切 有 為 、 無 為 、 世 、 出 世 法 , 都

唯 有 識 , 而 沒 有 其 餘 的 外 境 。 在 經 論 上 , 諸 如 此 類 的 證 明 很 多 , 非 止 一 頌 。

論 文 四 : 極 成 眼 等 識 , 五 隨 一 故 , 如 餘 , 不 親 緣 離 自 色 等 。 餘 識 識 故 , 如

眼 識 等 , 亦 不 親 緣 離 自 諸 法 。 此 親 所 緣 定 非 離 此 , 二 隨 一 故 , 如 彼

能 緣 。 所 緣 法 故 , 如 相 應 法 , 決 定 不 離 心 及 心 所 。 此 等 正 理 誠 證 非

Page 51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0 9

一 , 故 於 唯 識 , 應 深 信 受 。 講 解 : 眼 等 五 識 中 的 任 何 一 識 , 和 其 餘 的 四 種 識 一 樣 , 不 能 直 接 緣 取 離 自 眼 識 的 色 等 。

因 為 共 餘 的 識 也 是 識 , 和 眼 識 等 一 樣 , 也 不 能 直 接 緣 取 離 開 自 識 的 各 種 事 物 。

這 種 直 接 所 緣 , 肯 定 離 不 開 識 , 相 、 見 二 分 隨 一 所 攝 , 如 彼 能 緣 的 見 分 。 因 為

是 所 緣 法 , 就 如 相 應 法 一 樣 , 肯 定 離 不 開 心 法 和 心 所 法 。 像 這 樣 的 正 確 道 理 ,

不 只 一 種 , 確 實 能 夠 證 明 唯 識 道 理 , 所 以 對 唯 識 應 當 深 刻 相 信 並 接 受 。

論 文 五 : 我 法 非 有 , 空 識 非 無 。 離 有 離 無 , 故 契 中 道 。 慈 尊 依 此 說 二 頌 言 :

虛 妄 分 別 有 , 於 此 二 都 無 , 此 中 唯 有 空 , 於 彼 亦 有 此 。 故 說 一 切 法 ,

非 空 非 不 空 , 有 無 及 有 故 , 是 則 契 中 道 。 此 頌 且 依 染 依 他 說 , 理 實

亦 有 淨 分 依 他 。

講 解 : 心 外 所 計 的 實 我 、 實 法 , 是 不 存 在 的 ; 真 如 空 理 和 能 緣 的 識 不 是 沒 有 的 , 這 樣

初 離 有 、 後 離 無 , 所 以 符 合 中 道 實 理 。 彌 勒 菩 薩 依 這 種 道 理 , 說 了 二 首 偈 頌 曰 :

﹁ 虛 妄 分 別 有 , 於 此 二 都 無 , 此 中 唯 有 空 , 於 彼 亦 有 此 。 故 說 一 切 法 , 非 空 非

不 空 , 有 無 及 有 故 , 是 則 契 中 道 ﹂ 。 頌 文 的 意 思 是 : ﹁ 有 情 虛 妄 分 別 的 心 是 有

的 , 但 在 這 虛 妄 分 別 的 心 裏 , 能 、 所 二 取 或 我 、 法 二 相 , 那 是 沒 有 的 。 虛 妄 分

Page 51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1 0

別 的 心 裹 , 唯 有 勝 義 諦 的 空 性 ; 此 空 性 中 , 也 唯 有 世 俗 諦 的 虛 妄 分 別 。 虛 妄 分

別 是 有 為 法 , 空 性 是 無 為 法 。 一 切 有 為 、 無 為 , 由 於 二 諦 有 故 , 所 以 非 空 ; 二

取 無 故 , 所 以 非 不 空 。 這 二 諦 的 有 、 二 取 的 無 、 及 虛 妄 分 別 與 真 空 的 互 有 , 並

不 是 一 味 的 說 空 , 也 不 是 一 昧 的 說 有 , 而 是 分 別 中 有 空 , 空 中 有 分 別 , 就 叫 做

符 合 中 道 。 ﹂ 這 兩 首 頌 , 雖 然 是 依 染 分 的 依 他 而 說 , 實 際 上 這 種 道 理 亦 有 淨 分

的 依 他 , 這 是 意 在 言 的 外 說 法 。

論 文 六 : 若 唯 內 識 似 外 境 起 , 寧 見 世 間 情 非 情 物 , 處 、 時 、 身 用 , 定 不 定

轉 ? 如 夢 境 等 , 應 釋 此 疑 。

講 解 : 這 是 外 人 九 種 問 難 的 第 二 問 難 , 世 事 乖 宗 難 。 外 人 問 曰 : 如 果 唯 有 內 識 , 無 心

外 之 境 , 何 以 現 見 世 間 , 有 芸 芸 眾 生 和 無 情 的 東 西 呢 ? 並 且 有 一 定 的 處 所 、 時

間 , 大 家 同 見 , 還 有 境 界 作 用 , 決 定 轉 起 , 這 是 什 麼 原 因 呢 ?

論 主 答 曰 : 好 像 夢 境 一 樣 , 夢 境 中 也 有 定 處 、 定 時 、 作 用 , 好 像 餓 鬼 一 樣 ,

因 為 共 報 的 多 身 餓 鬼 , 還 有 別 業 妄 見 , 他 們 雖 在 同 一 處 、 時 , 有 的 見 是 膿 河 ,

有 的 見 是 糞 便 , 總 不 得 食 。 用 不 定 轉 , 也 好 像 夢 境 一 樣 。 因 為 夢 中 有 時 也 有 男

女 失 精 的 作 用 , 有 時 沒 有 。 這 如 夢 等 的 解 釋 , 你 應 該 沒 有 疑 惑 了 吧 ?

Page 51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1 1

論 文 七 : 何 緣 世 尊 尊 說 十 二 處 ? 依 識 所 變 , 非 別 實 有 。 為 人 我 空 , 說 六 二

法 。 如 遮 斷 見 , 說 續 有 情 。 為 入 法 空 , 復 說 唯 識 , 令 知 外 法 亦 非 有

故 。

講 解 : 這 是 九 難 的 第 三 , 聖 教 相 違 難 。 外 人 問 曰 : 如 果 沒 有 心 外 實 有 的 色 法 , 為 什 麼

世 尊 在 ︽ 阿 含 經 ︾ 中 , 說 有 六 根 、 六 塵 的 十 二 處 的 教 呢 ? 論 主 答 : 其 實 這 六 根 、

六 塵 , 仍 是 依 托 內 識 所 變 現 。 世 尊 為 了 要 破 眾 生 的 我 執 , 證 得 我 空 , 故 說 眼 等

六 根 和 色 等 六 境 內 外 處 的 教 法 。 也 如 為 遮 除 斷 見 ︵ 外 道 計 眾 生 死 後 斷 滅 ︶ , 說

有 中 陰 身 續 於 死 後 一 樣 , 都 是 隨 宜 的 方 便 而 說 , 非 許 實 有 。 為 化 導 執 有 實 法 的

眾 生 , 證 得 法 空 , 才 又 說 這 唯 識 之 教 , 使 知 外 法 也 不 是 實 有 。

論 文 八 : 此 唯 識 性 , 豈 不 亦 空 ? 不 爾 。 如 何 ? 非 所 執 故 , 謂 依 識 變 妄 執 實

法 , 理 不 可 得 , 說 為 法 空 。 非 無 離 言 正 智 所 證 , 唯 識 性 故 , 說 為 法

空 。 此 識 若 無 , 便 無 俗 諦 , 俗 諦 無 故 , 真 諦 亦 無 , 真 、 俗 相 依 而 建

立 故 。 撥 無 二 諦 是 惡 取 空 , 諸 佛 說 為 不 可 治 者 。 應 知 諸 法 有 空 不 空 ,

由 此 慈 尊 說 前 二 頌 。

講 解 : 這 是 九 難 的 第 四 , 唯 識 成 空 難 。 外 人 問 : 若 一 切 法 空 , 這 唯 識 性 豈 不 是 也 空 了

Page 51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1 2

嗎 ? 論 主 答 曰 : 不 空 。 怎 樣 不 空 ? 答 : 因 為 唯 識 的 真 如 性 不 是 所 執 的 法 。 也 就

是 說 , 依 內 識 所 變 的 似 有 外 法 , 眾 生 妄 計 為 實 , 然 而 以 理 推 徵 , 實 不 可 得 , 所

以 說 是 法 空 , 並 不 是 離 言 正 智 所 證 的 唯 識 實 性 也 是 沒 有 。 如 果 唯 識 也 沒 有 了 ,

那 就 沒 有 俗 諦 。 俗 諦 若 無 , 真 諦 也 就 沒 有 了 。 因 為 真 不 自 真 , 待 俗 而 真 ; 俗 不

自 俗 , 待 真 而 俗 ; 真 俗 二 諦 , 是 互 相 對 待 而 建 立 的 啊 。 如 果 有 人 撥 無 二 諦 , 那

就 是 惡 取 空 ! 諸 佛 都 說 , 沒 有 法 藥 可 以 治 療 這 種 人 的 空 病 。 由 此 可 知 , 諸 法 有

遍 計 所 執 無 的 空 , 也 有 依 他 圓 成 實 的 不 空 。 因 此 彌 勒 菩 薩 , 才 說 出 前 面 那 兩 首

頌 文 。

論 文 九 : 若 諸 色 處 , 亦 識 為 體 , 何 緣 乃 似 色 相 顯 現 , 一 類 堅 住 , 相 續 而 轉 ?

名 言熏 習 勢 力 起 故 , 與 染 淨 法 為 依 處 故 。 謂 此 若 無 , 應 無 顛 倒 , 便

無 雜 染 , 亦 無 淨 法 , 是 故 諸 識 亦 似 色 現 。 如 有 頌 言 : 亂 相 及 亂 體 ,

應 許 為 色 識 , 及 與 非 色 識 , 若 無 餘 亦 無 。

講 解 : 這 是 九 難 的 第 五 , 色 相 非 心 難 。 外 人 問 : 色 法 是 有 質 礙 的 , 識 是 無 質 礙 的 。 如

果 色 法 也 是 以 識 為 其 本 體 , 為 什 麼 在 緣 境 的 時 候 , 似 有 色 相 顯 現 , 前 後 一 類 堅

住 , 無 有 變 異 亦 無 間 斷 , 多 時 相 續 呢 ? 論 主 答 : 這 是 無 始 以 來 , 名 言 熏 習 的 勢

Page 51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1 3

力 所 生 起 之 故 , 可 以 給 雜 染 、 清 淨 等 法 作 為 依 託 的 處 所 。 如 果 沒 有 這 個 依 託 的

處 所 , 也 就 沒 有 顛 倒 的 迷 執 , 當 然 也 就 沒 有 染 雜 法 及 清 淨 法 。 因 此 諸 識 緣 境 ,

也 有 似 色 相 的 顯 現 。

這 好 像 ︽ 攝 大 乘 論 ︾ 上 的 頌 文 : ﹁ 亂 相 及 亂 體 , 應 許 為 色 識 , 及 與 非 色 識 ,

若 無 餘 亦 無 。 ﹂ 此 頌 的 意 思 是 說 : 無 論 是 所 變 亂 相 的 色 相 , 及 能 變 亂 識 的 心 體 ,

都 是 前 面 所 說 的 色 相 和 心 識 ; 假 使 沒 有 所 變 的 亂 相 , 也 就 沒 有 能 變 的 亂 識 ; 沒

有 能 變 的 亂 識 , 也 就 沒 有 其 餘 的 亂 相 。 所 以 , 亂 相 、 亂 體 、 能 變 、 所 變 , 都 不

離 識 。

論 文 十 : 色 等 外 境 , 分 明 現 證 現 量 所 得 , 寧 撥 為 無 ? 現 量 證 時 不 執 為 外 ,

後 意 分 別 妄 生 外 想 。 故 現 量 境 是 自 相 分 識 所 變 , 故 亦 說 為 有 。 意 識

所 執 外 實 色 等 , 妄 計 有 故 , 說 彼 為 無 。 又 色 等 境 , 非 色 似 色 , 非 外

似 外 , 如 夢 所 緣 , 不 可 執 為 是 實 外 色 。

講 解 : 這 是 九 難 的 第 六 , 現 量 違 宗 難 。 外 人 問 : 色 、 聲 、 香 、 味 、 觸 五 境 , 分 明 是 五

識 現 證 , 現 量 所 得 , 怎 可 以 說 是 沒 有 呢 ? 論 主 答 : 現 量 證 境 時 , 不 會 執 為 是 外

面 的 境 界 , 後 來 由 於 意 識 的 虛 妄 分 別 , 才 妄 生 外 想 , 執 以 為 實 。 因 為 現 量 境 是

Page 51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1 4

五 識 所 變 的 相 分 , 因 為 它 是 識 所 變 , 所 以 說 為 有 。 意 識 所 執 外 法 為 心 外 實 色 ,

那 是 妄 計 情 有 , 所 以 說 他 是 無 。 又 , 色 等 五 境 , 本 來 不 是 色 好 像 是 色 , 不 是 外

好 像 是 外 。 好 像 夢 中 所 緣 的 境 界 , 怎 可 執 著 為 外 面 的 實 色 呢 ?

論 文 十 一 : 若 覺 時 色 , 皆 如 夢 境 不 離 識 者 , 如 從 夢 覺 知 彼 唯 心 , 何 故 覺 時

於 自 色 境 不 知 唯 識 ? 如 夢 未 覺 不 能 自 知 , 要 至 覺 時 方 能 追 覺 , 覺 時

境 色 應 知 亦 爾 。 未 至 覺 位 不 能 自 知 , 至 真 覺 時 亦 能 追 覺 。 未 得 真 覺

恆 處 夢 中 。 故 佛 說 為 生 死 長 夜 , 由 斯 未 了 色 境 唯 識 。

講 解 : 這 是 九 難 的 第 七 , 夢 覺 相 違 難 。 外 人 問 曰 : 假 如 我 們 醒 的 時 候 , 所 見 的 色 境 都

同 夢 境 一 樣 , 也 是 不 離 於 識 , 那 從 夢 中 醒 覺 的 人 , 知 道 夢 中 境 界 全 是 虛 假 , 是

唯 識 的 幻 境 ; 為 什 麼 我 們 現 在 醒 的 時 候 , 不 知 道 所 見 的 山 河 大 地 是 虛 假 的 , 是

唯 識 所 變 的 呢 ?

論 主 答 : 正 在 夢 中 還 沒 有 醒 覺 的 人 , 他 也 不 能 自 知 夢 境 是 假 , 一 定 要 到 醒 來

以 後 , 才 能 回 想 到 夢 境 是 假 , 唯 識 所 變 。 正 如 我 們 現 在 所 見 的 境 界 也 是 這 樣 ,

在 沒 有 證 到 佛 果 的 時 候 , 不 能 自 知 是 唯 識 所 變 。 到 了 成 佛 之 後 , 才 能 夠 知 道 未

證 佛 果 以 前 , 如 恆 常 的 處 在 夢 中 , 所 以 佛 才 說 之 為 生 死 長 夜 , 因 此 , 不 能 了 知

Page 51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1 5

色 境 是 唯 識 所 變 。 論 文 十 二 : 外 色 實 無 , 可 非 內 識 境 , 他 心 實 有 , 寧 非 自 所 緣 ? 誰 說 他 心 非

自 識 境 ? 但 不 說 彼 是 親 所 緣 。 謂 識 生 時 無 實 作 用 , 非 如 手 等 親 執 外

物 , 日 等 舒 光 親 照 外 境 , 但 如 鏡 等 似 外 境 現 , 名 了 他 心 , 非 親 能 了 ,

親 所 了 者 , 謂 自 所 變 , 故 契 經 言 , 無 有 少 法 能 取 餘 法 。 但 識 生 時 似

彼 相 現 , 名 取 彼 物 。 如 緣 他 心 , 色 等 亦 爾 。

講 解 : 這 是 九 難 的 第 八 , 外 取 他 心 難 。 外 人 問 難 : 外 界 的 色 等 五 境 , 實 無 自 體 , 因 為

它 是 內 識 所 變 , 不 是 內 識 所 緣 之 境 。 但 是 他 人 的 心 識 , 在 自 心 之 外 實 有 , 怎 麼

說 它 不 是 自 識 所 緣 呢 ? 論 主 答 曰 : 誰 說 他 人 之 心 不 是 自 識 所 緣 之 境 呢 ? 只 是 不

說 他 心 是 自 心 的 親 所 緣 緣 。 也 就 是 說 , 自 識 生 起 的 時 候 , 沒 有 真 實 的 作 用 , 不

能 像 手 那 樣 親 自 去 執 持 身 外 物 , 也 不 能 像 日 光 那 樣 直 照 外 境 , 心 緣 外 境 時 像 鏡

子 照 物 一 樣 , 好 似 有 外 境 顯 現 在 自 心 的 鏡 子 上 , 但 並 不 是 自 心 親 緣 。 親 所 了 者 ,

是 托 本 質 自 識 上 所 變 的 影 像 , 才 是 親 所 緣 緣 。 所 以 ︽ 解 深 密 經 ︾ 上 說 : 沒 有 少

實 法 能 夠 緣 取 心 外 實 法 。 可 見 能 取 的 見 分 , 和 所 取 的 相 分 , 都 是 自 識 自 證 分 所

變 , 但 是 自 己 識 體 生 起 的 時 候 , 變 起 了 相 似 的 影 相 , 這 樣 叫 做 ﹁ 取 彼 物 ﹂ , 緣

Page 51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1 6

他 人 的 心 是 這 樣 , 緣 一 切 色 境 也 是 這 樣 的 。 論 文 十 三 : 既 有 異 境 , 何 名 唯 識 ? 奇 哉 ! 固 執 觸 處 生 疑 。 豈 唯 識 教 但 說 一

識 ? 不 爾 , 如 何 ? 汝 應 諦 聽 , 若 唯 一 識 , 寧 有 十 方 凡 聖 , 尊 卑 因 果

等 別 ? 誰 為 誰 說 ? 何 法 何 求 ? 故 唯 識 言 有 深 意 趣 。 識 言 , 總 顯 一 切

有 情 各 有 八 識 , 六 位 心 所 , 所 變 相 、 見 , 分 位 差 別 , 及 彼 空 理 所 顯

真 如 。 識 自 相 故 , 識 相 應 故 , 二 所 變 故 , 三 分 位 故 , 四 實 性 故 。 如

是 諸 法 皆 不 離 識 , 總 立 識 名 。 唯 言 但 遮 愚 夫 所 執 , 定 離 諸 識 實 有 色

等 。

講 解 : 這 是 九 難 的 第 九 , 異 境 非 唯 難 。 外 人 問 難 : 既 然 離 開 自 己 心 識 之 外 有 他 人 心 識

之 境 , 怎 麼 可 以 叫 做 唯 識 呢 ? 論 主 答 : 奇 怪 呀 , 那 有 像 你 這 樣 固 執 的 人 觸 處 生

疑 呢 ? 豈 是 唯 識 的 教 理 , 但 說 我 一 人 有 識 呢 ? 外 人 問 : 不 是 這 樣 是 什 麼 ? 論 主

答 , 你 仔 細 聽 , 假 如 是 唯 我 一 人 有 識 , 怎 麼 會 有 十 方 凡 聖 , 和 尊 卑 因 果 , 色 心

的 種 種 差 別 呢 ? 誰 來 說 法 , 誰 來 聽 法 , 更 有 誰 來 求 法 呢 ?

唯 識 的 言 說 , 有 深 妙 的 意 趣 。 ﹁ 識 ﹂ 字 的 意 趣 , 是 總 顯 一 切 有 情 各 有 五 法 ,

即 八 識 心 王 , 六 位 心 所 , 自 體 所 變 的 相 、 見 二 分 , 色 、 心 分 位 的 二 十 四 不 相 應

Page 51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1 7

行 , 彼 二 無 我 空 理 所 顯 的 真 如 。 由 識 的 自 相 , 建 立 了 識 的 自 體 ; 由 識 的 相 應 法 ,

建 立 了 六 位 心 所 ; 由 心 、 心 所 自 體 的 所 變 , 建 立 了 相 、 見 二 分 , 由 自 體 相 、 見

二 分 的 色 心 分 位 , 建 立 了 不 相 應 行 。 由 自 體 、 相 、 見 、 不 相 應 行 , 這 四 種 實 性 ,

建 立 了 真 如 。 因 為 這 五 法 都 不 離 識 , 所 以 才 總 立 一 個 識 的 名 稱 。 ﹁ 唯 ﹂ 字 的 意

趣 , 是 唯 遮 愚 法 二 乘 及 一 切 凡 夫 、 他 們 所 執 定 那 離 開 識 外 的 實 有 色 境 。

論 文 十 四 : 若 如 是 知 唯 識 教 義 , 便 能 無 倒 , 善 備 資 糧 , 速 入 法 空 , 證 無 上

覺 , 救 拔 含 識 生 死 輪 迴 。 非 全 撥 無 惡 取 空 者 , 違 背 教 理 能 成 是 事 ,

故 定 應 信 一 切 唯 識 。

講 解 : 如 果 能 夠 這 樣 了 知 唯 識 的 教 義 , 便 不 會 執 著 我 、 法 二 執 的 顛 倒 迷 妄 , 能 夠 善 備

福 、 慧 的 修 行 資 糧 , 證 入 法 空 , 證 到 無 上 菩 提 的 佛 果 , 去 救 拔 有 情 , 使 之 出 離

生 死 輪 迴 。 不 像 那 些 撥 無 真 、 俗 的 惡 取 空 者 , 違 背 了 唯 識 的 教 理 , 能 夠 成 就 此

事 。 所 以 決 定 應 信 一 切 法 , 都 是 唯 識 所 變 。

第 三 章 釋 違 理 難 . 心 法 生 起 的 原 由

論 文 一 : 若 唯 有 識 , 都 無 外 緣 , 由 何 而 生 種 種 分 別 ? 頌 曰 : 由 一 切 種 識 ,

如 是 如 是 變 , 以 展 轉 力 故 , 彼 彼 分 別 生 。

Page 52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1 8

講 解 : 外 人 問 : 如 果 照 你 們 唯 識 家 所 說 , 只 有 心 識 , 沒 有 心 外 所 緣 之 境 , 那 種 種 的 分

別 識 心 , 又 是 從 何 生 起 的 呢 ? 論 中 答 以 頌 曰 : ﹁ 由 一 切 種 識 , 如 是 如 是 變 , 以

展 轉 力 故 , 彼 彼 分 別 生 ﹂ 。 頌 文 中 的 首 三 句 表 明 妄 緣 , 末 一 句 顯 示 分 別 , 以 下

論 文 自 有 解 釋 。

論 文 二 : 論 曰 , 一 切 種 識 , 謂 本 識 中 能 生 自 果 功 能 差 別 , 此 生 等 流 、 異 熟 、

士 用 、 增 上 果 故 , 名 一 切 種 。 除 離 繫 者 , 非 種 生 故 。 彼 雖 可 證 , 而

非 種 果 。 要 現 起 道 斷 結 得 故 。 有 展 轉 義 非 此 所 說 , 此 說 能 生 分 別 種

故 。 此 識 為 體 , 故 立 識 名 , 種 離 本 識 無 別 性 故 。 種 、 識 二 言 簡 非 種

識 , 有 識 非 種 , 種 非 識 故 。 又 種 識 言 顯 識 中 種 , 非 持 種 識 , 後 當 說

故 。

講 解 : 此 下 是 以 論 文 解 釋 頌 文 。 論 上 說 : 一 切 種 識 , 就 是 根 本 識 中 , 能 夠 生 起 各 自 果

法 的 功 能 , 能 夠 生 起 等 流 、 異 熟 、 士 用 、 增 上 四 果 的 種 子 , 所 以 叫 做 一 切 種 識 。

為 什 麼 但 生 五 果 中 的 四 果 , 而 不 生 離 繫 果 呢 ? 因 為 離 繫 果 不 是 由 種 子 所 生 的 。

它 雖 說 也 有 無 為 可 證 , 而 不 是 種 子 所 生 的 果 , 要 到 現 起 無 漏 聖 道 斷 結 之 後 才 能

證 得 。 這 無 為 法 雖 說 也 有 展 轉 證 得 的 意 義 , 而 不 是 這 裏 要 說 的 重 點 , 這 裏 說 的

Page 52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1 9

是 能 生 分 別 種 子 。 既 是 種 子 , 何 以 又 名 為 識 呢 ? 因 為 種 子 是 依 本 識 為 體 , 他 離

了 本 識 之 外 , 就 別 無 體 性 可 言 了 , 所 以 才 立 識 為 名 , 名 為 種 識 。

種 識 二 字 , 不 同 於 與 非 種 非 識 , 有 的 識 並 非 種 子 , 也 有 的 種 子 並 不 是 識 。 並

且 , 種 識 說 明 本 識 中 的 種 子 , 並 不 是 持 種 名 為 種 識 , 這 到 後 面 還 有 詳 說 。

論 文 三 : 此 識 中 種 , 餘 緣 助 故 , 即 便 如 是 如 是 轉 變 , 謂 從 生 位 轉 至 熟 時 ,

顯 變 種 多 , 重 言 如 是 , 謂 一 切 種 攝 三熏 習 , 共 不 共 等 , 識 種 盡 故 。

展 轉 力 者 , 謂 八 現 識 及 彼 相 應 相 見 分 等 , 彼 皆 互 有 相 助 力 故 。 即 現

識 等 , 總 名 分 別 。 虛 妄 分 別 為 自 性 故 。 分 別 類 多 , 故 言 彼 彼 。

講 解 : 這 第 八 識 中 的 種 子 , 要 其 餘 三 種 助 緣 的 幫 助 , 才 能 夠 如 是 如 是 的 轉 變 起 來 。 從

種 子 生 起 的 因 位 , 轉 變 到 成 熟 時 期 , 為 顯 示 所 變 的 種 子 很 多 , 才 反 復 的 重 言 :

﹁ 如 是 如 是 ﹂ 。 所 謂 一 切 種 , 總 攝 名 言 、 我 執 、 有 支 三 種 熏 習 , 及 共 、 不 共 的

識 種 都 攝 盡 在 內 。 展 轉 力 者 , 就 是 八 個 現 行 識 及 其 相 應 心 所 , 和 他 們 自 體 所 變

的 相 、 見 二 分 , 還 有 不 相 應 行 等 , 彼 此 都 有 互 相 幫 助 的 力 量 。 即 此 現 行 識 , 相 、

見 二 分 , 相 應 、 不 相 應 , 都 叫 做 ﹁ 分 別 ﹂ 。 因 為 他 們 都 是 以 虛 妄 分 別 為 其 自 性 。

分 別 的 種 類 很 多 , 所 以 說 是 彼 彼 。

Page 52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2 0

論 文 四 : 此 頌 意 說 雖 無 外 緣 , 由 本 識 中 有 一 切 種 轉 變 差 別 , 及 以 現 行 八 種

識 等 展 轉 力 故 , 彼 彼 分 別 而 亦 得 生 , 何 假 外 緣 , 方 起 分 別 ? 諸 淨 法

起 應 知 亦 然 , 淨 種 現 行 為 緣 生 故 。

講 解 : 這 首 頌 的 意 思 是 說 : 雖 然 沒 有 心 外 之 緣 , 但 由 於 根 本 識 中 , 有 一 切 種 的 轉 變 差

別 , 及 以 現 行 的 八 種 識 等 , 展 轉 相 助 之 力 , 所 以 自 體 、 相 、 見 等 的 彼 彼 分 別 ,

亦 得 生 起 , 何 必 假 藉 外 緣 才 能 生 起 分 別 呢 ? 一 切 染 法 的 生 起 既 然 如 此 , 當 知 一

切 淨 法 的 生 起 也 是 這 樣 的 。 因 為 無 漏 種 生 起 無 漏 現 行 , 也 是 緣 生 的 原 故 。

第 四 章 四 緣 . 十 因 . 五 果

論 文 一 : 所 說 種 、 現 緣 生 分 別 , 云 何 應 知 此 緣 生 相 ? 緣 且 有 四 : 一 因 緣 :

謂 有 為 法 親 辦 自 果 , 此 體 有 二 , 一 種 子 , 二 現 行 。 種 子 者 , 謂 本 識

中 , 善 、 染 、 無 記 諸 界 、 地 、 等 , 功 能 差 別 , 能 引 次 後 自 類 功 能 ,

及 起 同 時 自 類 現 果 。 此 唯 望 彼 是 因 緣 性 。 現 行 者 , 謂 七 轉 識 及 彼 相

應 所 變 相 、 見 、 性 、 界 、 地 等 , 除 佛 果 善 , 極 劣 無 記 , 餘熏 本 識 ,

生 自 類 種 , 此 唯 望 彼 是 因 緣 性 。 第 八 心 品 無 所熏 故 , 非 簡 所 依 獨 能

熏 故 。 極 微 圓 故 , 不熏 成 種 。 現 行 同 類 , 展 轉 相 望 , 皆 非 因 緣 , 自

Page 52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2 1

種 生 故 。 一 切 異 類 , 展 轉 相 望 , 亦 非 因 緣 , 不 親 生 故 。 有 說 異 類 ,

同 類 現 行 , 展 轉 相 望 , 為 因 緣 故 , 應 知 假 說 , 或 隨 轉 門 。 有 唯 說 種

是 因 緣 生 , 彼 說 顯 勝 , 非 盡 理 說 。 聖 說 轉 識 與 阿 賴 耶 , 展 轉 相 望 為

因 緣 故 。

講 解 : 外 人 問 曰 : 前 頌 中 說 種 子 、 現 行 的 綠 生 分 別 , 怎 樣 知 道 這 緣 生 分 別 之 相 呢 ?

論 主 答 曰 : 緣 有 四 種 , 一 是 因 緣 。 就 是 有 為 法 能 夠 親 自 生 出 自 果 。 這 果 體 有

二 , 一 是 種 子 , 二 是 現 行 。 什 麼 叫 種 子 ? 就 是 第 八 根 本 識 中 , 所 有 的 善 、 染 、

無 記 三 性 , 及 三 界 、 九 地 、 有 漏 、 無 漏 等 各 種 不 同 的 功 能 。 這 不 同 的 功 能 , 又

能 引 生 次 後 的 自 類 功 能 , 及 生 起 同 時 的 現 行 之 果 。 這 種 子 對 他 自 己 所 生 的 種 子

和 現 行 來 說 , 即 為 因 緣 性 。

什 麼 叫 做 現 行 ? 就 是 七 轉 識 及 其 相 應 心 所 , 所 變 現 的 相 、 見 二 分 , 三 性 、 三

界 、 九 地 , 有 漏 、 無 漏 等 , 除 了 圓 滿 佛 果 的 善 性 , 及 極 劣 的 無 記 性 外 , 其 餘 的

都 能 熏 第 八 識 , 生 起 了 自 類 種 子 。 這 現 行 望 所 熏 的 種 子 , 也 是 屬 於 因 緣 。

能 熏 的 現 行 法 裏 , 何 以 沒 有 第 八 心 品 ? 因 為 第 八 心 王 已 是 所 熏 , 所 以 它 不 是

能 熏 的 現 行 。 心 王 既 不 能 熏 , 心 所 也 不 能 簡 去 所 依 的 心 王 而 獨 自 能 熏 。

Page 52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2 2

現 行 同 類 , 展 轉 相 望 , 都 不 是 因 緣 , 因 為 現 行 法 , 都 是 各 從 本 識 的 自 種 所 生 ,

並 不 是 同 類 相 望 有 因 緣 義 。 一 切 異 類 展 轉 相 望 , 也 非 因 緣 。 因 為 異 類 不 能 親 生

異 類 之 果 , 既 非 親 生 , 當 然 也 沒 有 因 緣 的 意 義 。 何 以 有 說 異 類 和 同 類 現 行 , 展

轉 相 望 成 為 因 緣 呢 ? 應 知 那 是 方 便 假 說 , 或 隨 順 小 乘 , 轉 變 了 大 乘 教 理 的 說

法 。 何 以 有 的 唯 說 種 子 是 因 緣 呢 ? 這 是 為 顯 示 種 子 勝 於 現 行 而 說 的 , 不 是 盡 理

的 說 法 。 因 為 經 論 上 說 , 七 轉 識 的 現 行 , 與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的 種 子 , 展 轉 相 望 成

為 因 緣 。 並 不 是 唯 說 種 子 是 因 緣 性 。

論 文 二 : 二 、 等 無 間 緣 : 謂 八 現 識 及 彼 心 所 , 前 聚 於 後 , 自 類 無 間 , 等 而

開 導 , 令 彼 定 生 。 多 同 類 種 俱 時 轉 故 , 如 不 相 應 非 此 緣 攝 , 由 斯 八

識 非 互 為 緣 。 心 所 與 心 雖 恆 俱 轉 , 而 相 應 故 , 和 合 似 一 , 不 可 施 設

離 別 殊 異 , 故 得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 入 無 餘 心 最 極 微 劣 , 無 開 導 用 。 又

無 當 起 等 無 間 法 , 故 非 此 緣 。 云 何 知 然 ? 論 有 誠 說 。 若 此 識 等 無 間 ,

彼 識 等 決 定 生 。 即 說 此 是 彼 等 無 間 緣 故 。 即 依 此 義 應 作 是 說 , 阿 陀

那 識 三 界 、 九 地 , 皆 容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 下 上 死 生 相 開 導 故 。 有 漏 無

間 有 無 漏 生 。 無 漏 定 無 生 有 漏 者 。 鏡 智 起 已 必 無 斷 故 。 善 與 無 記 相

Page 52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2 3

望 亦 然 。 講 解 : 二 是 等 無 間 緣 。 就 是 八 個 現 識 及 其 相 應 的 心 所 , 前 念 一 聚 的 心 王 及 心 所 , 於 後

念 一 聚 自 類 的 心 王 及 心 所 , 中 間 沒 有 任 何 間 隔 , 這 樣 前 後 平 等 , 以 前 念 滅 心 避

開 前 路 , 引 導 後 念 使 之 決 定 生 起 。 八 識 種 子 , 彼 此 相 望 , 雖 同 為 識 種 , 而 是 多

類 並 生 , 同 時 俱 轉 , 並 非 一 識 自 類 前 引 後 生 , 那 好 像 不 相 應 法 一 樣 , 不 是 這 等

無 間 緣 所 攝 。 因 此 , 八 識 相 望 , 並 非 互 相 為 緣 。

問 : 心 與 心 所 , 既 非 自 類 , 體 用 各 殊 , 又 同 八 識 相 望 一 樣 的 恆 俱 時 轉 , 它 何

以 能 互 相 為 緣 ? 答 : 心 所 與 心 雖 恆 俱 轉 , 然 而 , 因 為 是 相 應 法 故 , 和 合 起 來 恰

似 一 識 , 同 所 依 緣 、 同 時 而 轉 , 同 屬 一 性 , 不 可 施 設 使 之 殊 異 , 故 得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

入 無 餘 涅 槃 最 後 心 時 , 勢 極 微 劣 , 因 為 他 的 身 智 既 泯 , 一 入 永 入 , 前 無 開 導

之 用 , 後 無 當 起 之 法 , 所 以 不 是 等 無 間 緣 。

外 人 問 : 你 怎 麼 知 道 , 入 無 餘 心 , 不 是 等 無 間 , 前 一 聚 心 望 後 一 聚 心 是 等 無

間 呢 ? 論 主 答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 若 此 識 等 無 間 , 彼 識 等 決 定 生 。 ﹂ , 也 就

是 說 : 此 一 聚 心 , 是 彼 後 一 聚 心 的 等 無 間 緣 。 依 此 而 論 , 第 八 阿 陀 那 識 , 無 論

Page 52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2 4

是 三 界 九 地 , 都 可 以 容 許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 無 論 是 下 死 生 上 地 , 或 上 死 生 下 地 ,

都 可 以 互 相 開 導 。 其 義 相 等 。 有 漏 的 等 無 間 可 以 生 無 漏 , 無 漏 則 決 定 不 會 再 生

有 漏 , 因 為 到 了 無 漏 果 的 大 圓 鏡 智 生 起 之 後 , 必 定 常 無 間 斷 , 他 如 何 會 再 生 有

漏 ? 無 漏 和 有 漏 如 此 , 善 與 無 記 相 望 亦 然 , 唯 有 無 記 生 善 , 決 無 善 生 無 記 之 理 。

論 文 三 : 此 何 界 後 , 引 生 無 漏 ? 或 從 色 界 , 或 欲 界 後 。 謂 諸 異 生 求 佛 果 者 ,

定 色 界 後 引 生 無 漏 。 後 必 生 在 淨 居 天 上 大 自 在 宮 , 得 菩 提 故 。 二 乘

迴 趣 大 菩 提 者 , 定 欲 界 後 引 生 無 漏 , 迴 趣 留 身 唯 欲 界 故 。 彼 雖 必 往

大 自 在 宮 方 得 成 佛 , 而 本 願 力 , 所 留 生 身 是 欲 界 故 。 有 義 : 色 界 亦

有 聲 聞 迴 趣 大 乘 願 留 身 者 , 既 與 理 教 俱 不 相 違 , 是 故 聲 聞 第 八 無 漏

色 界 心 後 亦 得 現 前 。 然 五 淨 居 無 迴 趣 者 , 經 不 說 彼 發 大 心 故 。

講 解 : 外 人 問 : 這 第 八 阿 陀 那 識 , 要 到 三 界 的 那 一 界 後 才 生 無 漏 呢 ? 答 : 或 從 色 界 ,

或 欲 界 後 。 也 就 是 說 : 一 切 求 佛 果 的 異 生 , 決 定 在 色 界 後 引 生 無 漏 , 到 後 來 必

定 生 在 淨 居 天 上 的 大 自 在 宮 , 得 菩 提 果 。 如 果 是 二 乘 迴 小 向 大 , 決 定 在 欲 界 後

引 生 無 漏 。 因 為 色 界 沒 有 迴 心 二 乘 ; 無 色 界 無 身 可 留 , 迴 趣 留 身 唯 在 欲 界 。 他

雖 然 必 往 大 自 在 官 才 能 成 佛 , 而 依 其 本 願 之 力 , 受 變 易 後 , 所 留 下 的 生 身 是 欲

Page 52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2 5

界 故 。

又 有 人 說 : 色 界 也 有 聲 聞 迴 趣 大 乘 , 願 留 身 的 。 此 既 然 和 教 與 理 都 不 相 違 ,

所 以 聲 聞 無 漏 的 第 八 識 , 在 色 界 心 後 也 可 以 現 前 。 然 而 , 色 界 的 五 淨 居 天 , 沒

有 迴 小 向 大 的 聲 聞 。 因 為 大 般 若 經 上 沒 說 發 心 趣 向 大 乘 , 也 不 說 發 無 上 菩 提 。

論 文 四 : 第 七 轉 識 , 三 界 、 九 地 , 亦 容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 隨 第 八 識 生 處 繫 故 。

有 漏 、 無 漏 , 容 互 相 生 , 十 地 位 中 得 相 引 故 。 善 與 無 記 相 望 亦 然 ,

於 無 記 中 , 染 與 不 染 亦 相 開 導 , 生 空 智 果 前 後 位 中 , 得 相 引 故 。 此

欲 色 界 , 有 漏 得 與 無 漏 相 生 , 非 無 色 界 , 地 上 菩 薩 不 生 彼 故 。 第 六

轉 識 , 三 界 九 地 , 有 漏 無 漏 , 善 不 善 等 , 各 容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 潤 生

位 等 更 相 引 故 。 初 起 無 漏 唯 色 界 後 , 決 擇 分 善 唯 色 界 故 。 眼 耳 身 識

二 界 二 地 , 鼻 舌 兩 識 , 一 界 一 地 , 自 類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 善 等 相 望 應

知 亦 爾 。

講 解 : 第 七 末 那 識 , 是 在 三 界 、 九 地 中 , 也 容 許 與 第 八 識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 因 為 它 是 隨

著 第 八 識 所 生 所 繫 。 有 漏 和 無 漏 第 七 識 , 容 許 互 相 引 生 , 因 為 在 十 地 位 中 二 者

可 以 互 相 引 生 。 善 與 無 記 的 互 相 關 係 也 是 如 此 。 在 無 記 中 , 染 與 不 染 也 可 互 相

Page 52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2 6

開 導 , 因 為 生 空 智 果 於 前 後 位 中 , 可 以 互 相 引 生 。

在 欲 界 和 色 界 , 有 漏 、 無 漏 的 末 那 識 能 互 相 引 生 , 在 無 色 界 則 不 能 , 因 為 地

上 菩 薩 不 能 生 於 欲 界 。 第 六 轉 識 , 在 三 界 九 地 的 有 漏 、 無 漏 、 善 與 不 善 等 , 都

可 以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 因 為 在 此 生 彼 臨 終 的 潤 生 位 , 可 以 互 相 引 生 。 最 初 生 起 的

無 漏 , 只 在 色 界 無 漏 意 識 以 後 , 因 為 能 夠 引 發 第 六 識 的 決 擇 分 善 , 唯 在 色 界 第

四 禪 天 。

五 識 的 眼 、 耳 、 身 三 識 , 通 於 欲 界 的 五 趣 雜 居 地 , 和 色 界 的 離 生 喜 樂 地 ; 鼻 、

舌 二 識 , 唯 在 欲 界 一 地 , 他 們 都 是 自 類 開 導 ,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的 。 乃 至 善 、 無 記

等 的 互 相 關 係 , 應 知 也 是 如 此 。

論 文 五 : 有 義 : 五 識 有 漏 、 無 漏 , 自 類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 未 成 佛 時 容 互 起 故 。

有 義 : 無 漏 有 漏 後 起 。 非 無 漏 後 容 起 有 漏 , 無 漏 五 識 非 佛 無 故 。 彼

五 色 根 定 有 漏 故 , 是 異 熟 識 相 分 攝 故 。 有 漏 不 共 必 俱 同 境 , 根 發 無

漏 識 , 理 不 相 應 故 , 此 二 於 境 , 明 昧 異 故 。

講 解 : 有 論 師 說 : 前 五 識 , 無 論 有 漏 、 無 漏 , 都 可 以 自 類 互 作 等 無 間 緣 。 因 為 地 上 菩

薩 在 未 成 佛 時 , 容 許 互 相 引 生 。 另 有 論 師 說 : 無 漏 生 起 於 有 漏 之 後 , 並 不 是 無

Page 52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2 7

漏 後 再 起 有 漏 。 因 為 無 漏 五 識 , 在 沒 有 成 佛 時 是 不 會 有 的 。 所 以 因 地 的 五 根 ,

決 定 是 有 漏 的 , 是 第 八 異 熟 識 的 相 分 所 攝 。

問 : 有 漏 根 生 無 漏 識 , 又 有 何 不 可 呢 ? 答 : 有 漏 的 五 根 , 不 是 有 漏 識 和 無 漏

識 所 共 依 , 必 定 是 根 識 同 境 。 不 然 , 有 漏 根 發 無 漏 識 , 在 道 理 上 是 不 相 應 的 。

因 為 有 漏 根 於 所 緣 之 境 , 如 翳 目 見 物 , 昧 而 非 明 ; 無 漏 識 於 所 緣 之 境 , 如 淨 眼

觀 空 , 明 而 非 昧 , 二 者 大 有 差 別 , 如 何 能 夠 相 應 ?

論 文 六 : 三 、 所 緣 緣 : 謂 若 有 法 , 是 帶 己 相 , 心 或 相 應 , 所 慮 所 託 。 此 體

有 二 , 一 親 、 二 疏 。 若 與 能 緣 體 不 相 離 , 是 見 分 等 內 所 慮 託 , 應 知

彼 是 親 所 緣 緣 ; 若 與 能 緣 體 雖 相 離 , 為 質 能 起 內 所 慮 託 , 應 知 彼 是

疏 所 緣 緣 。 親 所 緣 緣 , 能 緣 皆 有 , 離 內 所 慮 託 必 不 生 故 。 疏 所 緣 緣

能 緣 或 有 , 離 外 所 慮 託 , 亦 得 生 故 。

講 解 : 三 是 所 緣 緣 。 所 緣 緣 三 字 , 上 面 所 緣 二 字 , 是 客 觀 所 緣 之 境 ; 下 一 緣 字 , 是 主

觀 生 起 的 條 件 , 即 是 四 緣 之 一 的 緣 。 意 思 是 心 法 、 心 所 法 的 生 起 , 必 有 它 所 緣

之 境 , 這 所 緣 之 境 , 為 心 、 心 所 生 起 之 緣 。 此 指 有 體 的 實 法 , 在 為 八 識 心 王 、

或 其 相 應 心 所 之 所 慮 所 託 , 這 所 慮 與 所 託 的 境 相 , 浮 在 能 緣 的 心 、 心 所 上 , 就

Page 53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2 8

叫 做 ﹁ 所 緣 ﹂ 。 這 所 緣 的 境 , 也 就 是 生 起 心 、 心 所 的 緣 。 倘 若 能 緣 的 心 上 , 不

帶 所 緣 緣 的 境 , 那 就 不 得 名 為 所 緣 緣 了 。 所 緣 緣 的 自 體 有 二 , 一 親 、 二 疏 , 如

果 所 緣 的 境 相 , 與 能 緣 的 心 體 不 相 隔 離 , 是 自 識 的 見 分 等 內 所 慮 託 , 應 知 這 就

是 親 所 緣 緣 。 倘 若 所 緣 的 境 , 與 能 緣 的 心 雖 相 隔 離 , 但 可 為 本 質 能 起 內 所 慮 託

之 相 分 , 應 知 這 就 是 疏 所 緣 緣 。 親 所 緣 緣 , 在 能 緣 之 心 裏 都 有 , 因 為 離 了 內 所

慮 託 的 相 分 , 肯 定 不 能 生 起 。 至 於 疏 所 緣 緣 , 在 能 緣 之 心 裏 或 有 或 無 , 離 所 慮

託 的 相 分 之 外 , 那 能 緣 心 照 樣 可 以 生 起 。 ︵ 註 : 有 為 識 變 , 名 內 所 慮 , 如 見 分

緣 相 分 ; 自 證 分 緣 見 分 等 。 無 為 真 如 , 體 不 離 識 , 名 所 慮 託 。 ︶

論 文 七 : 第 八 心 品 , 有 義 , 唯 有 親 所 緣 緣 , 隨 業 因 力 任 運 變 故 。 有 義 : 亦

定 有 疏 所 緣 緣 , 要 仗 他 變 質 自 力 變 故 。 有 義 : 二 說 俱 不 應 理 , 自 他

身 土 可 互 受 用 , 他 所 變 者 為 自 質 故 , 自 種 與 他 無 受 用 理 , 他 變 為 此

不 應 理 故 , 非 諸 有 情 種 皆 等 故 。 應 說 此 品 疏 所 緣 緣 , 一 切 位 中 有 無

不 定 。

講 解 : 以 下 是 對 八 識 來 分 別 其 疏 所 緣 緣 的 有 無 , 此 有 如 下 三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第 八

識 唯 有 親 所 緣 緣 , 因 為 此 識 由 業 力 及 自 因 之 力 , 可 以 任 運 變 現 , 所 以 沒 有 作 意

Page 53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2 9

方 起 的 疏 所 緣 緣 。 第 二 家 說 : 第 八 識 不 但 有 親 所 緣 緣 , 肯 定 也 有 疏 所 緣 緣 , 因

為 要 先 仗 他 識 所 變 的 影 像 為 本 質 , 然 後 自 己 才 能 變 起 。 例 如 種 子 , 若 不 仗 他 識

所 變 , 自 己 又 何 從 變 起 呢 ?

第 三 家 說 : 第 一 家 說 第 八 識 沒 有 疏 所 緣 緣 , 此 說 不 然 。 因 為 自 己 的 身 、 土 及

他 人 的 身 、 土 , 彼 此 之 間 都 可 以 互 相 受 用 , 所 以 要 仗 託 他 人 所 變 的 影 像 , 作 為

自 己 所 變 的 相 分 質 , 怎 能 說 沒 有 疏 所 緣 緣 呢 ? 第 二 家 說 的 也 不 對 , 自 己 的 種

子 , 不 能 給 他 人 受 用 , 那 麼 他 變 為 此 種 則 不 合 理 , 因 為 一 切 有 情 的 種 子 , 並 不

是 凡 聖 不 分 , 多 少 相 等 , 怎 能 互 變 為 緣 昵 ? 因 此 , 第 三 家 主 張 , 第 八 識 的 疏 所

緣 緣 , 在 一 切 因 果 位 中 有 無 不 定 。

論 文 八 : 第 七 心 品 , 未 轉 依 位 , 是 俱 生 故 , 必 仗 外 質 , 故 亦 定 有 疏 所 緣 緣 。

已 轉 依 位 , 此 非 定 有 , 緣 真 如 等 無 外 質 故 。 第 六 心 品 , 行 相 猛 利 ,

於 一 切 位 能 自 在 轉 , 所 仗 外 質 或 有 或 無 , 疏 所 緣 緣 有 無 不 定 。 前 五

心 品 未 轉 依 位 , 粗 鈍 劣 故 , 必 仗 外 質 , 故 亦 定 有 疏 所 緣 緣 。 已 轉 依

位 , 此 非 定 有 , 緣 過 、 未 等 , 無 外 質 故 。

講 解 : 這 第 七 識 有 沒 有 疏 所 緣 緣 呢 ? 要 以 有 轉 依 未 轉 依 來 作 決 定 。 在 未 轉 依 的 有 漏 因

Page 53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3 0

位 , 因 為 是 與 生 俱 生 之 故 , 他 無 力 任 運 而 轉 , 必 須 要 仗 第 八 識 以 為 外 質 , 然 後

自 己 才 能 變 為 所 緣 的 相 分 。 所 以 第 七 識 也 決 定 有 疏 所 緣 緣 。 若 在 已 轉 依 的 無 漏

果 位 , 那 可 就 不 一 定 有 。 例 如 第 七 識 根 本 智 相 應 心 品 緣 真 如 , 不 仗 外 質 , 就 沒

有 疏 所 緣 緣 ; 如 以 後 得 智 緣 現 世 有 為 諸 法 , 必 仗 外 質 , 那 就 非 有 疏 所 緣 緣 不 可

了 。

這 第 六 識 品 , 有 無 疏 所 緣 緣 不 定 。 因 為 它 行 相 猛 利 , 在 一 切 因 果 位 中 能 自 在

轉 起 , 或 是 俱 生 起 , 必 仗 外 質 ; 或 是 分 別 起 , 不 仗 外 質 。 所 以 其 疏 所 緣 緣 有 、

無 不 定 。 前 五 識 品 有 沒 有 疏 所 緣 緣 呢 ? 那 也 要 看 有 沒 有 轉 依 而 定 。 若 在 未 轉 依

位 , 它 們 的 行 相 粗 鈍 劣 微 , 必 須 仗 著 第 八 識 或 第 六 識 的 外 質 , 才 能 變 境 , 所 以

也 決 定 有 疏 所 緣 緣 。 若 在 已 轉 依 位 , 疏 所 緣 緣 不 一 定 有 。 因 為 佛 位 遍 緣 一 切 過

去 , 未 來 , 都 無 外 質 之 故 。

論 文 九 : 四 增 上 緣 : 謂 若 有 法 有 勝 勢 用 , 能 於 餘 法 或 順 或 違 。 雖 前 三 緣 亦

是 增 上 , 而 今 第 四 除 彼 取 餘 , 為 顯 諸 緣 差 別 相 故 。 此 順 違 用 , 於 四

處 轉 , 生 、 住 、 成 、 得 四 事 別 故 。

講 解 : 四 是 增 上 緣 。 什 麼 叫 增 上 緣 , 若 有 一 法 , 它 俱 有 殊 勝 的 勢 用 , 能 對 其 餘 諸 法 ,

Page 53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3 1

或 順 或 違 , 都 能 有 為 緣 的 力 量 , 這 便 是 增 上 緣 。 雖 然 前 面 所 說 的 因 緣 、 等 無 間

綠 、 所 緣 緣 , 也 都 有 增 上 的 作 用 , 但 是 此 處 所 說 的 增 上 緣 , 是 把 前 三 緣 除 外 ,

而 取 其 緣 所 不 及 的 餘 法 為 體 , 這 是 為 了 顯 示 各 緣 之 間 的 差 別 之 相 。 增 上 緣 的 隨

順 和 違 逆 , 在 四 方 面 發 生 作 用 , 因 為 在 一 切 事 物 上 均 有 生 、 住 、 成 、 得 四 種 區

別 。 順 緣 能 使 生 、 住 、 成 、 得 , 違 緣 能 使 不 生 、 不 住 、 不 成 、 不 得 。

論 文 十 : 然 增 上 用 , 隨 事 雖 多 , 而 勝 顯 者 , 唯 二 十 二 , 應 知 即 是 二 十 二 根 。

前 五 色 根 , 以 本 識 等 所 變 眼 等 淨 色 為 性 , 男 、 女 二 根 身 根 所 攝 , 故

即 以 彼 少 分 為 性 , 命 根 , 但 依 本 識 親 種 分 位 假 立 , 非 別 有 性 。 意 根

總 以 八 識 為 性 , 五 受 根 如 應 各 自 受 為 性 , 信 等 五 根 即 以 信 等 及 善 念

等 而 為 自 性 。

講 解 : 然 而 , 增 上 作 用 隨 順 之 事 雖 然 很 多 , 而 有 明 顯 作 用 的 只 有 二 十 二 種 , 當 知 就 是

二 十 二 根 。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等 五 色 根 , 是 以 第 八 根 本 識 所 變 的 眼 等 淨 色 為

體 性 。 男 女 二 根 , 為 身 根 所 攝 , 所 以 但 以 身 根 的 少 分 為 其 體 性 。 命 根 , 是 依 第

八 根 本 識 的 親 因 種 子 分 位 假 立 的 , 所 以 它 沒 有 獨 立 的 自 性 。 意 根 , 是 總 以 八 識

為 體 性 。 五 受 根 , 是 如 其 所 應 , 各 以 其 所 受 的 苦 、 樂 、 憂 、 喜 、 捨 為 體 性 。 信 、

Page 53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3 2

精 進 、 念 、 定 、 慧 五 根 , 是 以 十 一 善 中 的 信 、 勤 二 法 , 及 五 別 境 中 的 念 、 定 、

慧 三 法 為 自 性 。 論 文 十 一 : 未 知 當 知 根 體 位 有 三 種 : 一 、 根 本 位 。 謂 在 見 道 , 除 後 剎 那 無

所 未 知 可 當 知 故 。 二 、 加 行 位 、 謂 煖 、 頂 、 忍 、 世 第 一 法 , 近 能 引

發 根 本 位 故 。 三 、 資 糧 位 。 謂 從 為 得 諦 現 觀 故 , 發 起 決 定 勝 善 法 欲 ,

乃 至 未 得 順 決 擇 分 所 有 善 根 , 名 資 糧 位 , 能 遠 資 生 根 本 位 故 。

講 解 : 前 十 九 根 的 體 性 已 如 上 述 , 於 此 講 解 第 二 十 的 ﹁ 未 知 當 知 根 ﹂ 。 未 知 當 知 根 的

體 性 分 位 有 三 , 第 一 是 根 本 位 : 此 根 在 見 道 十 六 心 裏 , 要 除 去 最 後 剎 那 的 第 十

六 心 。 因 為 前 十 五 心 的 現 觀 , 尚 有 未 知 的 諦 理 當 知 。 到 十 六 心 時 , 進 入 修 道 位 ,

對 於 法 性 已 經 了 知 , 就 沒 有 未 知 可 當 知 了 。 第 二 是 加 行 位 : 在 將 入 見 道 之 前 ,

積 煖 、 頂 、 忍 、 世 第 一 法 的 決 擇 分 善 , 加 功 用 行 , 就 近 能 引 發 根 本 位 而 入 於 見

道 。 第 三 是 資 糧 位 : 就 是 向 聖 位 進 趣 的 大 乘 行 者 , 為 了 求 得 聖 諦 現 觀 , 發 起 了

決 定 殊 勝 的 善 法 欲 , 乃 至 未 得 決 擇 分 以 前 的 所 有 善 根 , 都 叫 做 資 糧 位 。 因 為 它

遠 能 資 助 生 起 根 本 位 故 。

論 文 十 二 : 於 此 三 位 , 信 等 五 根 , 意 、 善 、 樂 、 捨 為 此 根 性 , 加 行 等 位 ,

Page 53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3 3

於 後 勝 法 , 求 證 愁 慼 , 亦 有 憂 根 , 非 正 善 根 , 故 多 不 說 。 講 解 : 前 面 所 說 未 知 當 知 根 的 根 本 、 加 行 、 資 糧 三 位 , 是 以 信 等 五 清 淨 根 , 及 意 、 喜 、

樂 、 捨 四 根 , 合 為 九 根 而 為 其 體 性 。 至 於 在 加 行 及 資 糧 二 位 , 因 對 後 來 未 知 當

知 的 涅 槃 勝 法 力 求 證 得 的 時 候 , 不 免 有 患 得 的 愁 慼 心 情 , 似 亦 應 有 憂 根 , 合 十

根 為 體 性 。 但 彼 二 位 並 不 是 真 正 的 無 漏 善 根 , 憂 根 又 是 慼 行 , 都 為 無 漏 的 根 本

位 所 不 攝 , 故 略 而 不 說 。

論 文 十 三 : 前 三 無 色 有 此 根 者 , 有 勝 見 道 傍 修 得 故 , 或 二 乘 位 迴 趣 大 者 ,

為 證 法 空 , 地 前 亦 起 九 地 所 攝 生 空 無 漏 , 彼 皆 菩 薩 此 根 攝 故 。 菩 薩

見 道 亦 有 此 根 , 但 說 地 前 , 以 時 促 故 。 始 從 見 道 最 後 剎 那 , 乃 至 金

剛 喻 定 , 所 有 信 等 無 漏 九 根 , 皆 是 已 知 根 性 。 未 離 欲 者 於 上 解 脫 ,

求 證 愁 慼 亦 有 憂 根 , 非 正 善 根 故 多 不 說 。 諸 無 學 位 , 無 漏 九 根 一 切

皆 是 具 知 根 性 。 有 頂 雖 有 遊 觀 無 漏 , 而 不 明 利 , 非 後 三 根 。 二 十 二

根 自 性 如 是 。 諸 餘 門 義 如 論 應 知 。

講 解 : 這 是 解 釋 無 色 界 的 前 三 無 色 , 也 就 是 無 色 界 四 地 的 前 三 地 , 空 無 邊 處 地 、 識 無

邊 處 地 、 無 所 有 處 地 。 這 前 三 無 色 , 何 以 有 此 未 知 當 知 根 呢 ? 因 為 有 勝 見 道 ,

Page 53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3 4

為 菩 薩 先 傍 修 此 上 地 定 後 才 得 入 的 , 所 以 前 三 無 色 界 也 有 此 根 。 或 二 乘 三 果 以

上 , 迴 趣 大 乘 者 , 他 們 為 的 要 證 初 地 法 空 , 在 尚 未 登 地 以 前 , 亦 起 三 無 色 等 九

地 所 攝 的 生 空 無 漏 , 彼 皆 菩 薩 的 未 知 當 知 根 攝 。 初 地 入 心 的 菩 薩 見 道 , 也 有 此

根 。 何 以 但 說 地 前 ? 那 是 因 為 入 心 的 時 問 短 , 所 以 不 說 。 第 二 十 的 未 知 當 知 根 已 如 上 述 , 現 在 講 第 二 十 一 、 二 十 二 的 己 知 根 及 具 知

根 。 初 從 見 道 的 最 後 一 剎 那 起 , 乃 至 金 剛 喻 定 止 , 在 這 修 道 位 中 , 所 有 的 信 等

無 漏 九 根 , 都 是 已 知 根 的 體 性 。 至 於 那 未 離 欲 貪 煩 惱 的 人 , 對 於 上 品 解 脫 , 因

為 還 要 求 證 的 關 係 , 不 免 仍 有 愁 慼 之 感 , 所 以 也 有 憂 根 。 雖 然 如 此 , 但 因 不 是

真 正 的 善 根 , 故 多 略 而 不 說 。 從 金 剛 喻 定 進 入 無 學 位 , 諸 無 學 位 的 無 漏 九 根 ,

一 切 都 是 具 知 根 的 體 性 。 在 三 界 最 高 的 有 頂 天 中 , 入 滅 盡 定 的 前 心 , 也 有 無 漏 ,

何 以 非 三 無 漏 根 所 攝 ? 答 曰 : 因 為 有 頂 天 的 想 心 微 細 , 雖 也 有 遊 觀 無 漏 , 但 不

十 分 明 利 , 所 以 不 屬 於 後 三 無 漏 根 所 攝 。

二 十 二 根 的 自 性 已 如 前 講 , 至 於 其 他 諸 門 義 理 , 如 二 十 二 根 的 業 用 假 實 , 乃

至 界 繫 餘 門 分 別 , 並 如 ︽ 瑜 伽 師 地 論 ︾ 五 十 七 卷 所 說 。 ︵ 註 一 : 末 知 當 知 根 ,

為 三 無 漏 根 之 一 , 意 根 、 樂 根 、 善 根 、 捨 根 、 信 根 、 精 進 根 、 念 根 、 定 根 、 慧

Page 53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3 5

根 , 這 九 根 在 見 道 位 , 欲 知 未 曾 知 的 苦 、 集 、 滅 、 道 四 諦 之 理 , 並 想 按 照 四 諦

行 動 。 在 十 六 心 中 , 此 根 只 通 前 十 五 心 。 註 二 : 已 知 根 , 意 、 樂 、 喜 、 捨 、 信 、

勤 、 念 、 定 、 慧 九 根 , 在 修 道 位 雖 然 已 經 知 道 四 諦 之 理 , 但 為 斷 除 其 他 煩 惱 ,

對 四 諦 之 理 還 要 一 再 了 知 。 註 三 : 具 知 根 : 在 無 學 道 , 意 等 九 根 已 經 完 全 知 道

四 諦 之 理 , 具 有 其 知 , 故 稱 具 知 。 ︶

論 文 十 四 : 如 是 四 緣 , 依 十 五 處 義 差 別 故 , 立 為 十 因 。 云 何 此 依 十 五 處 立 ?

一 、 語 依 處 : 謂 法 名 想 所 起 語 性 , 即 依 此 處 立 隨 說 因 。 謂 依 此 語 ,

隨 見 聞 等 說 諸 義 故 , 此 即 能 說 為 所 說 因 。 有 論 說 此 是 名 、 想 、 見 ,

由 如 名 字 , 取 相 執 著 , 隨 起 說 故 。 若 依 彼 說 , 便 顯 此 因 是 語 依 處 。

講 解 : 以 上 所 說 的 因 緣 、 等 無 間 緣 、 所 緣 緣 、 增 上 緣 , 是 依 於 十 五 處 的 意 義 差 別 , 而

建 立 了 十 種 因 。 建 立 十 因 所 依 的 十 五 處 是 什 麼 ? 向 下 依 次 說 明 。

第 一 是 語 依 處 : 法 , 為 現 像 界 的 一 切 事 物 ; 名 , 是 表 詮 一 切 法 的 名 稱 ; 想 ,

是 緣 諸 法 的 內 心 想 像 。 綜 合 來 說 , 緣 於 諸 法 , 起 諸 構 想 , 由 構 想 而 立 諸 法 的 名

稱 。 所 以 這 法 、 名 、 想 三 者 , 為 所 起 語 言 的 體 性 , 同 時 亦 即 依 語 依 處 , 建 立 了

﹁ 隨 說 因 ﹂ 。 這 意 思 是 說 : 詮 一 切 法 , 必 先 起 名 取 相 , 然 後 才 有 言 說 , 即 依 此

Page 53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3 6

言 說 , 隨 著 見 、 聞 、 覺 、 知 等 事 , 宣 說 其 所 了 解 的 一 切 義 理 。 這 就 是 以 能 說 的

語 言 , 為 所 說 諸 法 之 因 。

然 而 ︽ 雜 集 論 ︾ 上 卻 說 這 隨 說 因 並 不 是 法 、 名 、 想 為 因 , 而 是 以 名 、 想 、 見

為 因 。 名 是 名 字 , 取 相 是 想 , 執 著 是 見 。 隨 著 這 名 、 想 、 見 三 法 而 起 言 說 之 故 。

如 果 照 他 這 樣 說 , 便 顯 示 這 名 、 想 、 見 的 因 體 , 就 是 語 的 依 處 了 。

論 文 十 五 : 二 、 領 受 依 處 : 謂 所 觀 待 能 所 受 性 , 即 依 此 處 , 立 觀 待 因 。 謂

觀 待 此 , 令 彼 諸 事 或 生 或 住 , 或 成 或 得 , 此 是 彼 觀 待 因 。

講 解 : 第 二 是 領 受 依 處 : 就 是 所 觀 待 能 所 受 性 。 相 對 為 觀 , 假 藉 為 待 , 所 觀 待 的 法 ,

就 是 能 受 與 所 受 的 體 性 。 因 此 , 即 依 這 領 受 依 之 處 , 建 立 了 觀 待 因 。 這 意 思 是

說 , 觀 待 此 法 , 能 令 彼 所 領 受 的 諸 事 , 或 是 生 起 、 或 是 安 住 、 或 是 成 就 、 或 是

獲 得 。 所 以 這 法 就 是 那 生 、 住 、 成 、 得 諸 事 的 ﹁ 觀 待 因 ﹂ 。

論 文 十 六 : 三 、 習 氣 依 處 : 謂 內 外 種 未 成 熟 位 , 即 依 此 處 立 牽 引 因 。 謂 能

牽 引 遠 自 果 故 。 四 、 有 潤 種 子 依 處 : 謂 內 外 種 已 成 熟 位 , 即 依 此 處

立 生 起 因 , 謂 能 生 起 近 自 果 故 。

講 解 : 第 三 是 習 氣 依 處 : 習 氣 就 是 種 子 的 別 名 。 這 是 就 內 而 身 心 , 外 而 器 界 , 一 切 諸

Page 53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3 7

法 種 子 未 成 熟 位 而 說 的 。 如 內 種 子 沒 有 被 貪 愛 之 所 滋 潤 , 外 種 子 沒 有 被 水 土 等

之 所 滋 潤 , 在 此 階 段 , 都 叫 做 習 氣 依 處 。 即 依 此 習 氣 依 處 建 立 了 ﹁ 牽 引 因 ﹂ 。

因 為 種 子 在 沒 有 滋 潤 時 , 但 有 牽 引 遠 自 果 的 功 能 , 所 以 立 此 因 名 。

第 四 是 有 潤 種 子 依 處 : 無 論 是 內 種 外 種 , 由 未 成 熟 位 到 已 成 熟 位 , 都 叫 做 有

潤 種 子 依 處 。 即 依 此 處 建 立 了 ﹁ 生 起 因 ﹂ 。 因 為 已 成 熟 的 種 子 , 有 生 起 近 自 果

的 功 能 。

論 文 十 七 : 五 、 無 間 滅 依 處 : 謂 心 、 心 所 等 無 間 緣 。 六 、 境 界 依 處 : 謂 心 、

心 所 所 緣 緣 。 七 、 根 依 處 : 謂 心 、 心 所 所 依 六 根 。 八 、 作 用 依 處 。

謂 於 所 作 業 、 作 具 、 作 用 , 即 除 種 子 餘 助 現 緣 。 九 、 士 用 依 處 , 謂

於 所 作 業 、 作 者 、 作 用 , 即 除 種 子 餘 作 現 緣 。 十 、 真 實 見 依 處 , 謂

無 漏 見 , 除 引 自 種 於 無 漏 法 能 助 、 引 、 證 。 總 依 此 六 立 攝 受 因 , 謂

攝 受 五 , 辦 有 漏 法 , 具 攝 受 六 辦 無 漏 故 。

講 解 : 第 五 是 無 間 滅 依 處 : 就 是 心 、 心 所 法 , 自 類 開 導 的 等 無 間 緣 , 以 心 、 心 所 法 為

自 果 , 這 在 前 面 正 解 四 緣 時 已 經 說 過 了 。

第 六 是 境 界 依 處 : 就 是 心 、 心 所 上 帶 有 所 緣 境 相 的 所 緣 緣 。 雖 體 通 一 切 法 ,

Page 54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3 8

而 果 唯 心 與 心 所 , 有 漏 、 無 漏 並 通 因 果 。 這 也 在 正 解 四 緣 時 說 過 了 。

第 七 是 根 依 處 : 就 是 心 、 心 所 法 , 所 依 的 眼 等 六 根 。

第 八 是 作 用 依 處 : 作 用 就 是 對 於 所 作 事 業 , 及 其 所 用 工 具 的 作 用 。 例 如 舟 車

有 裝 載 的 作 用 , 農 具 有 耕 耘 收 獲 的 作 用 等 。 惟 除 內 外 的 種 生 現 、 現 生 種 的 親 因

緣 外 , 其 餘 的 一 切 疏 所 助 緣 , 都 是 這 作 用 依 處 所 攝 。

第 九 是 士 用 依 處 : 士 者 士 夫 , 就 是 作 業 的 人 。 士 用 是 作 業 人 所 起 的 作 用 。 如

農 人 望 於 五 穀 , 修 行 者 人 望 於 道 果 等 。 不 過 這 也 要 除 去 親 因 緣 的 內 外 種 子 , 唯

有 其 餘 的 一 切 現 緣 , 才 是 士 用 依 處 。

第 十 是 真 實 見 依 處 : 真 實 見 就 是 無 漏 見 。 不 過 這 也 要 除 去 引 發 的 自 種 子 。 因

為 自 種 子 是 引 發 的 親 因 , 而 非 此 疏 緣 。 唯 於 俱 生 的 有 為 無 漏 , 能 助 令 增 長 ; 或

於 未 證 的 無 為 無 漏 , 能 引 令 證 得 的 , 才 是 真 實 見 的 依 處 。

總 依 以 上 第 五 至 第 十 的 六 種 依 處 , 成 立 了 第 五 的 ﹁ 攝 受 因 ﹂ 。 為 什 麼 總 六 依

處 立 一 攝 受 因 呢 ? 因 為 前 五 依 的 疏 所 攝 受 , 只 能 成 辦 三 界 的 有 漏 諸 法 。 若 把 六

依 的 疏 所 攝 受 合 併 起 來 , 便 兼 成 辦 出 世 的 無 漏 法 了 。

論 文 十 八 : 十 一 、 隨 順 依 處 : 謂 無 記 染 善 現 種 諸 行 , 能 隨 順 同 類 勝 品 諸 法 ,

Page 54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3 9

即 依 此 處 立 引 發 因 。 謂 能 引 起 同 類 勝 行 , 及 能 引 得 無 為 法 故 。 十 二 ,

差 別 功 能 依 處 : 謂 有 為 法 各 於 自 果 有 能 起 證 差 別 勢 力 , 即 依 此 處 立

定 異 因 。 謂 各 能 生 自 界 等 果 , 及 各 能 得 自 乘 果 故 。

講 解 : 第 十 一 是 隨 順 依 處 : 隨 順 , 是 互 不 相 障 的 意 思 。 謂 無 記 、 染 、 善 的 三 性 法 , 無

論 是 現 行 或 種 子 , 都 能 隨 順 同 一 類 性 , 而 且 是 殊 勝 的 上 品 諸 法 , 就 叫 做 隨 順 依

處 。 即 依 此 處 , 建 立 了 第 六 的 ﹁ 引 發 因 ﹂ 。 因 為 能 引 起 同 類 性 的 勝 行 , 及 引 得

無 為 法 故 。 如 欲 界 善 法 , 能 與 三 界 善 法 及 無 漏 為 因 ; 色 界 善 法 , 能 與 色 、 無 色

界 善 法 及 無 漏 為 因 ; 無 色 界 善 法 , 能 與 無 色 界 善 法 及 無 漏 為 因 。 總 之 、 下 能 引

上 , 非 上 引 下 , 界 繫 雖 有 差 別 , 而 果 望 於 因 , 其 性 必 同 。

第 十 二 是 差 別 功 能 依 處 。 功 能 是 種 子 的 異 名 , 功 能 差 別 , 是 說 色 、 心 諸 法 各

各 的 種 子 。 這 種 子 , 有 能 生 自 果 和 證 得 無 為 的 差 別 勢 力 , 這 差 別 的 勢 力 就 叫 做

差 別 功 能 依 處 。 即 依 此 處 , 建 立 了 第 七 的 ﹁ 定 異 因 ﹂ 。 自 性 相 稱 叫 做 定 , 不 共

他 法 叫 做 異 。 若 約 三 界 而 論 , 欲 界 的 色 、 心 等 因 , 只 能 生 起 欲 界 的 色 、 心 等 果 ;

色 、 無 色 界 亦 然 。 若 約 三 乘 而 論 , 也 各 有 其 有 為 、 無 為 之 因 , 各 證 其 有 為 無 為

之 果 。 這 就 是 自 性 相 稱 , 不 共 他 法 的 定 異 因 。

Page 54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4 0

論 文 十 九 : 十 三 、 和 合 依 處 : 謂 從 領 受 , 乃 至 差 別 功 能 依 處 , 於 所 生 、 住 、

成 、 得 果 中 有 和 合 力 , 即 依 此 處 立 同 事 因 。 謂 從 觀 待 乃 至 定 異 , 皆

同 生 等 一 事 業 故 。 十 四 、 障 礙 依 處 : 謂 於 生 、 住 、 成 、 得 事 中 , 能

障 礙 法 , 即 依 此 處 立 相 違 因 。 謂 彼 能 違 生 等 事 故 。 十 五 、 不 障 礙 依

處 。 謂 於 生 、 住 、 成 、 得 事 中 , 不 障 礙 法 。 即 依 此 處 立 不 相 違 因 。

謂 彼 不 違 生 等 事 故 。

講 解 : 第 十 三 是 和 合 依 處 : 這 是 除 去 勢 力 疏 遠 , 沒 有 和 合 力 用 的 第 一 語 依 處 外 , 從 第

二 的 領 受 依 處 到 第 十 二 的 差 別 功 能 依 處 , 在 這 十 一 種 依 處 所 有 的 生 、 住 、 成 、

得 四 事 果 中 , 一 一 都 有 它 和 合 力 用 , 就 叫 做 和 合 依 處 。 即 依 此 處 , 建 立 了 第 八

的 ﹁ 同 事 因 ﹂ 。 所 謂 同 事 , 就 是 從 第 二 的 觀 待 因 , 到 第 七 的 定 異 因 , 這 六 因 都

同 生 、 住 、 成 、 得 的 果 法 是 一 種 事 業 。

第 十 四 是 障 礙 依 處 。 就 是 對 生 、 住 、 成 、 得 的 四 果 事 中 , 能 作 障 礙 , 使 當 生

不 生 , 乃 至 當 得 不 得 , 就 叫 做 障 礙 依 處 。 即 依 此 處 。 建 立 了 第 九 的 ﹁ 相 違 因 ﹂ 。

所 謂 相 違 , 就 是 此 法 與 彼 法 不 相 遂 順 , 因 為 它 能 違 反 生 等 的 四 事 之 故 。 第 十 五

是 不 障 礙 依 處 。 不 障 礙 與 障 礙 相 反 , 它 於 生 、 住 、 成 、 得 四 事 不 作 障 礙 , 使 當

Page 54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4 1

生 者 生 , 乃 至 當 得 者 得 , 就 叫 做 不 障 礙 依 處 。 即 依 此 處 建 立 第 十 ﹁ 不 相 違 因 ﹂ 。

因 為 不 違 反 生 等 四 事 之 故 。 論 文 二 十 : 如 是 十 因 , 二 因 所 攝 , 一 、 能 生 , 二 、 方 便 。 菩 薩 地 說 牽 引 種

子 生 起 種 子 名 能 生 因 ; 所 餘 諸 因 方 便 因 攝 。 此 說 牽 引 、 生 起 、 引 發 、

定 異 、 同 事 、 不 相 違 中 , 諸 因 緣 種 未 成 熟 位 , 名 牽 引 種 , 已 成 熟 位 ,

名 生 起 種 , 彼 六 因 中 , 諸 因 緣 種 皆 攝 在 此 二 位 中 故 。 雖 有 現 起 是 能

生 因 , 如 四 因 中 生 自 種 者 , 而 多 間 斷 , 此 略 不 說 。 或 親 辦 果 亦 立 種

名 , 如 說 現 行 穀 、 麥 等 種 。 所 餘 因 謂 初 、 二 、 五 、 九 , 及 六 因 中 非

因 緣 法 , 皆 是 生 熟 因 緣 種 餘 , 故 總 說 為 方 便 因 攝 。 非 此 二 種 唯 屬 彼

二 因 , 餘 四 因 中 有 因 緣 種 故 。 非 唯 彼 八 名 所 餘 因 , 彼 二 因 亦 有 非 因

緣 種 故 。

講 解 : 以 上 講 解 依 十 五 處 建 立 十 因 , 實 際 上 此 十 因 可 用 二 因 包 括 , 即 一 者 生 因 , 二 者

方 便 因 。 但 對 這 二 因 相 攝 , 則 有 兩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引 用 ︽ 瑜 伽 師 地 論 菩 薩 地 ︾

文 說 : 除 了 牽 引 的 種 子 和 生 起 的 種 子 稱 為 能 生 因 外 , 其 餘 各 因 統 為 方 便 因 所

攝 。 他 解 釋 能 生 因 說 : 能 生 因 為 十 因 中 第 三 的 牽 引 、 第 四 的 生 起 、 第 六 的 引 發 、

Page 54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4 2

第 七 的 定 異 、 第 八 的 同 事 、 第 十 的 不 相 違 , 這 六 因 中 所 有 的 因 緣 種 子 , 在 尚 未

成 熟 時 期 , 叫 做 牽 引 種 子 , 若 已 被 潤 成 熱 , 就 叫 做 生 起 種 子 了 。 因 為 這 六 因 中

都 有 因 緣 種 子 能 生 的 意 義 , 所 以 統 攝 在 牽 引 因 和 生 起 因 二 因 中 了 , 不 然 , 二 因

便 有 攝 因 緣 不 盡 的 過 失 。 有 問 曰 : 如 果 這 樣 , 現 行 熏 成 種 子 , 也 是 因 緣 所 收 , 為 什 麼 不 攝 在 二 因 中 呢 ?

答 : 雖 有 現 起 , 是 能 生 因 , 如 引 發 等 四 因 中 的 現 行 生 自 種 子 , 也 是 因 緣 , 但 那

多 分 是 有 間 斷 的 , 而 不 是 恆 相 續 的 二 因 種 子 , 所 以 這 菩 薩 地 中 , 略 而 不 說 。 或

此 能 親 辦 自 果 的 現 行 , 也 名 叫 種 子 , 為 生 起 種 攝 , 如 同 說 現 行 穀 麥 , 名 穀 種 、

麥 種 一 樣 。

第 一 家 解 釋 方 便 因 說 : 十 因 中 第 一 的 隨 說 因 、 第 二 的 觀 待 因 、 第 五 的 攝 受 因 、

第 九 的 相 違 因 , 以 及 前 六 因 中 的 非 因 緣 法 , 都 是 屬 於 前 說 未 潤 位 的 生 因 緣 種 ,

及 已 潤 的 熟 因 緣 種 之 所 餘 , 所 以 總 說 這 四 因 的 全 部 , 及 六 因 的 一 部 分 , 為 方 便

因 攝 。

並 不 是 菩 薩 地 的 牽 引 、 生 起 二 種 , 唯 屬 彼 十 因 中 的 牽 引 、 生 起 二 因 。 因 為 其

餘 的 引 發 等 四 因 中 , 也 有 因 緣 種 子 , 若 不 攝 入 牽 引 、 生 起 , 便 有 攝 法 不 盡 之 失 。

Page 54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4 3

翻 過 來 說 , 也 不 是 除 牽 引 、 生 起 二 因 外 , 其 餘 的 八 因 都 叫 做 所 餘 因 。 因 為 彼 牽

引 、 生 起 二 因 中 , 也 有 非 因 緣 種 子 , 若 不 攝 入 所 餘 , 也 有 攝 法 不 盡 之 失 。 論 文 二 十 一 : 有 尋 等 地 , 說 生 起 因 是 能 生 因 , 餘 方 便 攝 。 此 文 意 說 : 六 因

中 現 種 是 因 緣 者 , 皆 名 生 起 因 , 能 親 生 起 自 類 果 故 , 此 所 餘 因 皆 方

便 攝 。 非 此 生 起 唯 屬 彼 因 , 餘 五 因 中 有 因 緣 故 。 非 唯 彼 九 名 所 餘 因 ,

彼 生 起 因 中 有 非 因 緣 故 。

講 解 : 此 第 一 家 , 先 引 菩 薩 地 文 說 過 之 後 , 又 引 有 尋 等 地 文 說 : 除 第 四 的 生 起 因 是 能

生 因 外 , 其 餘 都 是 方 便 因 攝 。 又 對 此 文 意 解 釋 說 : 在 六 因 中 , 無 論 是 現 行 、 種

子 , 潤 與 未 潤 , 只 要 是 互 為 因 緣 的 , 都 叫 做 生 起 因 , 屬 能 生 攝 ; 因 為 他 們 都 能

生 起 自 類 果 故 。 若 在 六 因 中 除 去 部 分 的 因 緣 種 外 , 以 及 所 餘 的 四 因 全 部 , 都 是

方 便 因 攝 。

並 不 是 這 有 尋 等 地 的 生 起 , 唯 屬 彼 十 因 中 的 生 起 因 。 因 為 除 生 起 因 外 , 其 餘

的 牽 引 等 五 因 中 , 也 有 因 緣 , 若 不 攝 入 生 起 , 便 有 攝 法 不 盡 之 失 。 翻 過 來 說 ,

也 不 是 除 生 起 因 外 , 唯 有 其 餘 的 九 因 叫 做 所 餘 因 。 因 為 彼 生 起 因 中 , 也 有 非 因

緣 法 , 若 不 攝 入 所 餘 , 也 有 攝 法 不 盡 之 失 。

Page 54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4 4

論 文 二 十 二 : 或 菩 薩 地 所 說 牽 引 、 生 起 種 子 , 即 彼 二 因 , 所 餘 諸 因 即 彼 餘

八 。 雖 二 因 內 有 非 能 生 因 , 而 因 緣 種 勝 , 顯 故 偏 說 。 雖 餘 因 內 , 有

非 方 便 因 , 而 增 上 者 多 , 顯 故 偏 說 。 有 尋 等 地 說 生 起 因 是 能 生 因 ,

餘 方 便 者 , 生 起 即 是 彼 生 起 因 , 餘 因 應 知 即 彼 餘 九 。 雖 生 起 中 有 非

因 緣 種 , 而 去 果 近 , 親 顯 故 偏 說 , 雖 牽 引 中 亦 有 因 緣 種 , 而 去 果 遠 ,

親 隱 故 不 說 。 餘 方 便 攝 , 準 上 應 知 。

講 解 : 第 二 家 說 : 菩 薩 地 所 說 的 牽 引 、 生 起 二 種 種 子 , 就 是 十 因 中 的 牽 引 、 生 起 二 因 ;

所 說 的 所 餘 諸 因 , 就 是 在 十 因 中 除 去 牽 引 、 生 起 外 所 餘 的 八 因 。 雖 然 牽 引 和 生

起 二 因 裏 , 也 有 部 分 非 能 生 因 , 而 其 因 緣 種 子 , 辦 體 、 受 果 的 功 能 , 比 較 勝 顯 ,

所 以 偏 說 它 是 能 生 因 。 雖 然 所 餘 的 八 因 裏 , 也 有 非 方 便 因 , 但 此 八 因 , 除 四 因

中 有 少 分 因 緣 外 , 畢 竟 還 是 增 上 緣 多 , 所 以 偏 說 他 是 方 便 因 。

有 尋 等 地 裏 所 說 的 生 起 因 是 能 生 因 , 餘 方 便 攝 者 : 生 起 , 就 是 彼 十 因 中 第 四

的 生 起 因 , 餘 因 , 就 是 除 生 起 因 外 , 其 餘 的 九 因 。 雖 然 生 起 因 中 , 也 有 不 屬 於

因 緣 種 子 的 業 種 , 但 已 滋 潤 成 熟 的 種 子 , 離 得 果 很 近 , 較 牽 引 因 親 而 且 顯 , 所

以 偏 說 生 起 因 是 能 生 因 。 雖 然 菩 薩 地 的 牽 引 因 中 , 也 有 屬 於 能 生 的 因 緣 種 子 ,

Page 54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4 5

但 未 被 滋 潤 , 離 得 果 尚 遠 , 較 生 起 因 的 疏 顯 而 親 隱 , 所 以 不 說 他 是 能 生 因 , 理

亦 無 違 。 至 於 ﹁ 所 餘 因 是 方 便 攝 ﹂ 者 , 那 是 因 為 所 餘 的 九 因 , 雖 四 因 中 也 有 少

分 因 緣 , 但 尚 有 四 因 的 全 部 及 五 因 的 少 分 , 都 是 方 便 因 攝 , 準 如 以 上 所 說 應 知 。

論 文 二 十 三 : 所 說 四 緣 , 依 何 處 立 ? 復 如 何 攝 十 因 、 二 因 ? 論 說 因 緣 , 依

種 子 立 , 依 無 間 滅 立 等 無 間 , 依 境 界 立 所 緣 , 依 所 餘 立 增 上 , 此 中

種 子 即 是 三 、 四 、 十 一 、 十 二 、 十 三 、 十 五 , 六 依 處 中 因 緣 種 攝 。

雖 現 四 處 亦 有 因 緣 , 而 多 間 斷 , 此 略 不 說 。 或 彼 亦 能 親 辦 自 果 , 如

外 麥 等 亦 立 種 名 。 或 種 子 言 唯 屬 第 四 , 親 疏 隱 顯 , 取 捨 如 前 , 言 無

間 滅 境 界 處 者 , 應 知 總 顯 二 緣 依 處 , 非 唯 五 六 , 餘 依 處 中 , 亦 有 中

間 二 緣 義 故 。 或 唯 五 六 , 餘 處 雖 有 而 少 隱 故 , 略 不 說 之 。

講 解 : 前 面 所 說 的 四 緣 , 在 十 五 處 中 , 是 依 於 那 一 處 建 立 的 呢 ? 又 此 四 緣 , 與 十 因 、

二 因 是 怎 樣 的 相 攝 呢 ? 據 ︽ 瑜 伽 論 ︾ 上 說 : 依 第 四 的 ﹁ 有 潤 種 子 依 處 ﹂ 建 立 因

緣 , 依 第 五 的 ﹁ 無 間 滅 依 處 ﹂ 建 立 等 無 間 緣 。 依 第 六 的 ﹁ 境 界 依 處 ﹂ 建 立 所 緣

綠 。 依 其 餘 的 十 二 種 依 處 建 立 增 上 緣 。 但 對 論 文 中 前 三 緣 的 依 處 , 有 二 家 不 同

異 解 。

Page 54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4 6

一 、 對 於 因 緣 依 的 解 釋 : 第 一 家 說 , 這 裏 所 說 的 種 子 , 就 是 十 五 依 處 中 的 第

三 習 氣 、 第 四 有 潤 種 子 、 第 十 一 隨 順 、 第 十 二 差 別 功 能 、 第 十 三 和 合 、 第 十 五

不 障 礙 , 這 六 依 處 裏 的 因 緣 種 子 所 攝 。 雖 除 第 三 、 第 四 兩 依 處 外 , 其 餘 的 四 依

處 裏 , 也 有 現 行 , 應 屬 因 緣 , 然 而 因 為 他 們 多 間 斷 故 , 所 以 這 裏 略 而 不 說 , 但

說 種 子 。 或 彼 四 依 處 裏 的 現 行 , 能 親 辦 自 果 , 如 外 麥 、 穀 等 , 也 可 以 叫 他 名 為

種 子 。 第 二 家 說 : 所 謂 種 子 , 唯 屬 第 四 的 有 潤 種 子 依 處 。 對 親 疏 隱 顯 的 取 捨 ,

如 前 二 因 相 攝 中 說 , 此 處 不 贅 。 也 就 是 : 取 有 潤 種 子 依 處 裏 親 顯 的 生 起 因 , 說

為 種 子 ; 捨 習 氣 依 處 裏 疏 隱 的 牽 引 因 而 不 說 。

二 、 對 等 無 間 緣 、 所 緣 緣 依 的 解 釋 : 第 一 家 說 : 所 謂 無 間 滅 依 處 , 及 境 界 依

處 , 應 知 這 是 總 顯 等 無 間 緣 、 所 緣 緣 的 二 緣 依 處 , 並 非 但 指 第 五 的 無 間 滅 依 處 ,

及 第 六 的 境 界 依 處 而 言 。 因 為 其 餘 的 領 受 、 和 合 、 不 障 礙 這 三 依 處 裏 , 也 有 四

緣 中 間 的 等 無 間 緣 、 所 緣 緣 的 意 義 。 第 二 家 說 : 等 無 間 緣 及 所 緣 緣 這 二 緣 依 處 ,

唯 屬 第 五 的 無 間 滅 , 及 第 六 的 境 界 依 處 , 與 其 餘 的 依 處 無 關 。 雖 然 其 餘 的 領 受 、

和 合 、 不 障 礙 , 也 有 二 緣 依 處 的 意 義 , 然 而 因 為 其 相 狀 微 隱 之 故 , 所 以 論 中 略

而 不 說 。

Page 54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4 7

論 文 二 十 四 : 論 說 因 緣 , 能 生 因 攝 ; 增 上 緣 性 , 即 方 便 因 ; 中 間 二 緣 , 攝

受 因 攝 。 雖 方 便 內 具 後 三 緣 , 而 增 上 多 , 故 此 偏 說 ; 餘 因 亦 有 中 間

二 緣 , 然 攝 受 中 , 顯 故 偏 說 。 初 能 生 攝 , 進 退 如 前 。

講 解 : 四 緣 依 處 , 已 如 上 說 , 現 在 是 解 釋 四 緣 與 十 因 、 二 因 相 攝 的 關 係 。 據 ︽ 瑜 伽 論 ︾

說 : 因 緣 是 屬 於 二 因 的 能 生 因 攝 , 增 上 緣 是 屬 於 方 便 因 攝 , 中 間 的 等 無 間 緣 與

所 緣 緣 , 是 屬 於 十 因 中 第 五 的 攝 受 因 攝 , 其 餘 的 九 因 , 當 然 屬 於 因 緣 、 增 上 緣

所 攝 了 。

雖 然 方 便 因 裏 , 具 有 後 三 緣 ︱ ︱ 等 無 間 緣 、 所 緣 緣 、 增 上 緣 , 然 而 增 上 緣 攝

因 較 多 , 它 除 了 觀 待 、 同 事 、 不 相 違 外 , 餘 無 不 攝 , 所 以 偏 說 方 便 因 是 增 上 緣 。

雖 除 攝 受 因 外 , 餘 因 中 也 有 中 間 的 等 無 間 緣 與 所 緣 緣 二 緣 , 然 而 唯 獨 攝 受 因

中 , 很 顯 然 的 有 無 間 滅 與 境 界 的 二 依 處 名 , 餘 因 不 顯 , 所 以 偏 說 攝 受 , 不 說 餘

因 。 至 於 初 說 因 緣 是 能 生 因 攝 , 這 能 生 的 解 釋 , 應 如 前 來 菩 薩 地 裏 , 第 一 家 進

取 六 因 為 能 生 , 第 二 家 退 取 二 因 為 能 生 , 有 尋 等 地 裏 , 第 一 家 進 取 六 因 為 能 生 ,

第 二 家 退 取 一 因 為 能 生 。

論 文 二 十 五 : 所 說 因 緣 , 必 應 有 果 。 此 果 有 幾 ? 依 何 處 得 ? 果 有 五 種 : 一

Page 55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4 8

者 異 熟 , 謂 有 漏 善 及 不 善 法 , 所 招 自 相 續 異 熟 生 無 記 。 二 者 等 流 ,

謂 習 善 等 所 叫 同 類 , 或 似 先 業 後 果 隨 轉 。 三 者 離 繫 , 謂 無 漏 道 , 斷

障 所 證 善 無 為 法 。 四 者 士 用 , 謂 諸 作 者 , 假 諸 作 具 所 辨 事 業 。 五 者

增 上 。 謂 除 前 四 , 餘 所 得 果 。

講 解 : 前 講 十 因 四 緣 , 因 緣 必 有 其 應 得 之 果 , 此 果 有 幾 , 復 依 何 處 而 得 何 果 呢 ? 果 有

五 種 : 第 一 種 是 異 熟 果 , 就 是 由 有 漏 善 法 及 不 善 法 , 所 招 感 本 識 自 體 相 續 的 異

熟 生 無 記 。 第 二 種 是 等 流 果 , 就 是 以 熏 習 的 善 、 不 善 、 無 記 為 因 , 引 生 善 、 不

善 、 無 記 的 同 類 報 果 , 叫 做 等 流 。 或 似 先 業 後 果 隨 轉 , 例 如 : 先 世 殺 生 , 令 他

短 命 , 今 世 隨 著 殺 生 的 先 業 , 感 得 短 命 的 報 果 , 此 實 是 異 熟 , 而 前 後 短 命 , 因

果 似 同 , 叫 做 等 流 。 第 三 種 是 離 繫 果 , 就 是 由 無 漏 道 斷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 所 證

得 的 善 無 為 法 , 即 三 無 為 中 的 擇 滅 , 六 無 為 中 的 真 如 。 第 四 種 是 士 用 果 , 就 是

一 切 作 業 的 人 , 假 藉 著 一 切 作 業 的 工 具 , 所 辦 的 事 業 。 第 五 種 是 增 上 果 , 就 是

除 了 前 四 果 外 , 其 餘 所 得 的 果 , 都 叫 做 增 上 。

論 文 二 十 六 : 瑜珈 等 論 說 : 習 氣 依 處 , 得 異 熟 果 ; 隨 順 依 處 , 得 等 流 果 ;

真 見 依 處 , 得 離 繫 果 ; 士 用 依 處 , 得 士 用 果 , 所 餘 依 處 , 得 增 上 果 。

Page 55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4 9

習 氣 處 言 , 顯 諸 依 處 感 異 熟 果 一 切 功 能 , 隨 順 處 言 , 顯 諸 依 處 引 等

流 果 一 切 功 能 。 真 見 處 言 , 顯 諸 依 處 證 離 繫 果 一 切 功 能 。 士 用 處 言 ,

顯 諸 依 處 招 士 用 果 一 切 功 能 。 所 餘 處 言 , 顯 諸 依 處 得 增 上 果 一 切 功

能 。 不 爾 , 便 應 太 寬 太 狹 。

講 解 : 以 上 所 說 的 五 果 , 都 是 依 十 五 處 的 那 一 處 得 的 呢 ? 據 ︽ 瑜 伽 ︾ 等 論 上 說 : 異 熟

果 , 是 依 第 三 的 習 氣 依 處 而 得 的 。 等 流 果 , 是 依 第 十 一 的 隨 順 依 處 而 得 的 。 離

繫 果 , 是 依 第 十 的 真 實 見 依 處 而 得 的 。 士 用 果 , 是 依 第 九 的 士 用 依 處 而 得 的 。

增 上 果 , 是 依 所 餘 的 十 一 種 依 處 而 得 的 。 但 對 此 依 處 得 果 , 還 有 二 家 不 同 解 釋 。

第 一 家 解 釋 說 , 所 謂 習 氣 依 處 , 是 表 顯 十 五 依 處 裏 的 習 氣 、 有 潤 、 差 別 功 能 、

和 合 、 不 障 礙 , 這 五 依 處 所 感 異 熟 果 的 一 切 功 能 。 所 謂 隨 順 依 處 , 是 表 顯 習 氣 、

有 潤 、 真 實 見 、 隨 順 、 差 別 功 能 、 和 合 、 不 障 礙 , 這 七 依 處 所 引 等 流 果 的 一 切

功 能 。 所 謂 真 見 依 處 , 是 表 顯 真 見 、 隨 順 、 差 別 功 能 、 和 合 、 不 障 礙 , 這 五 依

處 所 證 離 繫 果 的 一 切 功 能 , 所 謂 士 用 依 處 , 是 表 顯 領 受 、 士 用 、 作 用 、 和 合 、

不 障 礙 , 這 五 依 處 所 招 士 用 果 的 一 切 功 能 , 所 謂 所 餘 依 處 , 是 表 顯 語 、 境 界 、

根 、 障 礙 , 這 四 依 處 全 部 及 其 餘 十 一 依 處 的 少 分 , 所 得 增 上 果 的 一 切 功 能 。

Page 55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5 0

為 何 這 樣 解 釋 ? 如 果 不 這 樣 解 ? 那 五 果 的 依 處 , 便 有 增 上 太 寬 , 餘 四 太 狹 的

過 失 。 論 文 二 十 七 : 或 習 氣 者 , 唯 屬 第 三 , 雖 異 熟 因 餘 處 亦 有 , 此 處 亦 有 非 異 熟

因 ; 而 異 熟 因 去 果 相 遠 , 習 氣 亦 爾 , 故 此 偏 說 。 隨 順 唯 屬 第 十 一 處 ,

雖 等 流 果 餘 處 亦 得 , 此 處 亦 得 非 等 流 果 , 而 此 因 招 勝 行 相 顯 , 隨 順

亦 爾 , 故 偏 說 之 。 真 見 處 言 , 唯 詮 第 十 , 雖 證 離 繫 餘 處 亦 能 , 此 處

亦 能 得 非 離 繫 , 而 此 證 離 繫 , 相 顯 故 偏 說 。 士 用 處 言 唯 詮 第 九 , 雖

士 用 果 餘 處 亦 招 , 此 處 亦 能 招 增 上 果 等 , 而 名 相 顯 是 故 偏 說 。 所 餘

唯 屬 餘 十 一 處 , 雖 十 一 處 亦 得 餘 果 , 招 增 上 果 餘 處 亦 能 , 而 此 十 一

多 招 增 上 , 餘 已 顯 餘 , 故 此 偏 說 。

講 解 : 第 二 家 解 釋 說 : 習 氣 依 處 , 唯 屬 十 五 依 處 裏 第 三 的 習 氣 依 處 。 雖 說 異 熟 因 其 餘

的 四 處 亦 有 , 這 習 氣 依 處 也 有 非 異 熟 因 , 然 而 異 熟 因 熟 時 , 離 果 尚 遠 , 習 氣 依

處 望 果 亦 遠 , 餘 處 就 不 然 了 。 所 以 偏 說 習 氣 依 處 得 異 熟 果 。

隨 順 依 處 , 唯 屬 十 五 依 處 裏 第 十 一 的 隨 順 依 處 。 雖 說 等 流 果 , 其 餘 的 六 依 處

亦 能 感 得 , 這 隨 順 依 處 , 也 能 感 得 非 等 流 果 , 然 而 這 等 流 因 , 招 感 的 勝 有 為 法 ,

Page 55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5 1

行 相 顯 著 , 隨 順 依 處 亦 然 , 所 以 遍 說 隨 順 依 處 招 等 流 果 。

所 謂 真 見 依 處 , 唯 是 詮 釋 十 五 依 處 裏 第 十 的 真 實 見 依 處 。 雖 說 證 離 繫 果 , 其

餘 的 四 處 亦 能 , 這 真 見 依 處 , 也 能 得 非 離 繫 果 。 然 而 以 真 見 依 處 所 證 得 的 離 繫

果 相 顯 現 , 所 以 偏 說 真 見 依 處 得 離 繫 果 。 所 謂 士 用 依 處 , 唯 是 詮 釋 十 五 依 處 裏 第 九 的 士 用 依 處 。 雖 士 用 果 , 其 餘 四 處

也 能 招 得 , 這 士 用 依 處 , 也 能 招 得 增 上 等 果 , 然 而 士 用 依 處 的 名 叫 士 用 , 其 相

甚 顯 , 所 以 偏 說 士 用 依 處 得 士 用 果 。

所 餘 依 處 , 即 十 五 依 處 除 了 習 氣 、 隨 順 、 真 見 、 士 用 四 依 處 外 , 所 餘 的 十 一

種 依 處 。 雖 然 十 一 依 處 , 也 能 招 得 其 餘 四 果 ; 招 增 上 果 餘 四 處 亦 能 , 然 而 唯 十

一 依 處 所 招 的 增 上 果 多 , 餘 四 依 處 也 已 各 顯 其 所 得 之 果 了 , 所 以 偏 說 這 十 一 依

處 得 增 上 果 。

論 文 二 十 八 : 如 是 即 說 此 五 果 中 , 若 異 熟 果 、 牽 引 、 生 起 、 定 異 、 同 事 、

不 相 違 因 , 增 上 緣 得 。 若 等 流 果 , 牽 引 、 生 起 、 攝 受 、 引 發 、 定 異 、

同 事 、 不 相 違 因 , 初 後 緣 得 。 若 離 繫 果 , 攝 受 、 引 發 、 定 異 、 同 事 、

不 相 違 因 增 上 緣 得 ; 若 士 用 果 , 有 義 觀 待 、 攝 受 、 同 事 、 不 相 違 因 ,

Page 55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5 2

增 上 緣 得 。 有 義 : 觀 待 、 牽 引 、 生 起 、 攝 受 、 引 發 、 定 異 、 同 事 ,

不 相 違 因 , 除 所 緣 緣 , 餘 三 緣 得 , 若 增 上 果 , 十 因 四 緣 , 一 切 容 得 。 講 解 : 以 上 說 依 處 得 果 完 畢 , 現 在 來 說 十 因 、 四 緣 的 多 少 得 果 問 題 。 果 有 五 種 , 在 五

果 中 , 一 、 若 是 異 熟 果 , 那 它 望 於 十 因 , 即 由 牽 引 、 生 起 、 定 異 、 同 事 、 不 相

違 五 因 , 及 四 緣 中 的 增 上 緣 得 。 二 、 若 是 等 流 果 , 便 為 十 因 中 的 牽 引 、 生 起 、

攝 受 、 引 發 、 定 異 、 同 事 、 不 相 違 七 因 , 及 四 緣 中 的 因 緣 、 增 上 緣 二 緣 所 得 。

三 、 若 離 繫 果 , 便 為 十 因 中 的 攝 受 、 引 發 、 定 異 、 同 事 、 不 相 違 五 因 , 及 四 緣

中 的 增 上 緣 得 。 四 、 若 士 用 果 , 那 就 有 二 種 不 同 的 說 法 。 第 一 家 說 : 為 十 因 中

的 觀 待 、 攝 受 、 同 事 、 不 相 違 四 因 , 及 四 緣 中 的 增 上 緣 得 。 第 二 家 說 : 為 十 因

中 的 觀 待 、 牽 引 、 生 起 、 攝 受 、 引 發 、 定 異 、 同 事 、 不 相 違 八 因 , 及 四 緣 中 除

所 緣 緣 外 , 其 餘 的 三 緣 所 得 。 五 、 若 增 上 果 , 那 就 容 為 十 因 、 四 緣 一 切 所 得 了 。

論 文 二 十 九 : 傍 論 己 了 , 應 辨 正 論 。 本 識 中 種 , 容 作 三 緣 , 生 現 分 別 , 除

等 無 間 。 謂 各 親 種 是 彼 因 緣 , 為 所 緣 緣 於 能 緣 者 。 若 種 與 彼 , 有 能

助 力 或 不 障 礙 , 是 增 上 緣 。 生 淨 現 行 , 應 知 亦 爾 。

講 解 : 以 上 於 傍 論 已 經 講 完 , 現 在 應 當 辯 明 四 緣 正 論 。 第 八 根 本 識 中 的 種 子 , 容 許 作

Page 55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5 3

因 緣 、 所 緣 綠 、 增 上 緣 三 緣 , 而 生 起 現 行 的 分 別 。 所 謂 分 別 , 是 指 心 、 心 所 而

言 。 在 四 緣 中 唯 屬 不 能 作 等 無 間 緣 , 因 為 此 緣 , 是 唯 以 心 、 心 所 法 相 望 而 立 的 。

現 在 只 講 種 子 , 所 以 必 須 除 去 等 無 間 緣 。

本 識 種 子 容 作 三 緣 , 一 者 為 第 八 識 中 親 辦 自 果 的 種 子 , 便 是 因 緣 。 二 者 為 能

緣 種 子 的 心 、 心 所 法 , 這 種 子 便 是 他 的 所 緣 緣 。 三 者 如 果 有 的 種 子 , 對 於 現 行

法 的 生 起 能 夠 給 予 助 力 , 或 不 起 障 礙 , 都 是 增 上 緣 。 以 上 所 說 的 是 種 子 , 容 作

三 緣 生 起 現 行 , 不 但 染 法 種 子 生 染 法 現 行 是 如 此 , 應 知 淨 法 種 子 生 淨 法 現 行 也

是 如 此 。

論 文 三 十 : 現 起 分 別 , 展 轉 相 望 , 容 作 三 緣 , 無 因 緣 故 。 謂 有 情 類 自 他 展

轉 , 容 作 二 緣 , 除 等 無 間 。 自 八 識 聚 展 轉 相 望 , 定 有 增 上 緣 , 必 無

等 無 間 。 所 緣 緣 義 或 無 或 有 。 八 於 七 有 , 七 於 八 無 , 餘 七 非 八 所 仗

質 故 。 第 七 於 六 , 五 無 一 有 , 餘 六 於 彼 , 一 切 皆 無 , 第 六 於 五 無 ,

餘 五 於 彼 有 , 五 識 唯 託 第 八 相 故 。

講 解 : 以 上 說 的 , 是 以 種 望 現 為 緣 , 能 生 分 別 。 現 在 說 的 , 是 以 現 望 現 為 緣 , 能 生 分

別 。 無 論 自 他 相 望 , 或 自 識 相 望 , 容 許 作 三 緣 , 於 四 緣 中 要 除 去 因 緣 , 只 有 等

Page 55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5 4

無 間 緣 、 所 緣 緣 、 增 上 緣 。 不 過 這 三 緣 也 有 取 捨 , 其 取 捨 條 件 有 五 : 一 者 有 情

類 的 自 身 , 與 他 身 展 轉 相 望 , 容 作 二 緣 。 因 為 等 無 間 緣 是 唯 自 類 一 識 , 這 裡 是

說 自 他 相 望 兼 攝 見 、 相 二 分 , 所 以 在 三 緣 中 要 除 去 等 無 間 , 但 取 所 緣 緣 和 增 上

緣 。 二 者 在 自 身 的 八 識 與 其 相 應 心 所 , 及 相 、 見 分 等 的 同 聚 法 中 , 此 聚 與 彼 聚

展 轉 相 望 , 決 定 有 通 於 一 切 的 增 上 緣 ; 必 無 一 識 相 望 的 等 無 間 緣 。 就 是 所 緣 緣 ,

也 是 在 或 有 或 無 的 未 定 之 數 。 所 緣 緣 是 怎 樣 的 或 有 或 無 呢 ? 第 八 識 對 於 其 餘 的

七 識 有 所 緣 緣 , 前 七 識 對 於 第 八 無 所 緣 緣 。 因 為 前 七 識 不 是 第 八 識 所 依 仗 的 本

質 。 第 七 識 望 於 第 六 識 和 前 五 識 沒 有 所 緣 緣 義 , 前 六 識 望 於 第 七 識 都 沒 所 緣 緣

義 。 因 為 五 識 不 緣 第 七 , 意 識 通 綠 一 切 法 , 第 七 不 緣 餘 六 之 故 。 第 六 意 識 望 於

前 五 識 沒 有 所 緣 緣 , 前 五 識 於 第 六 識 則 有 所 緣 緣 。 因 為 前 五 識 唯 託 第 八 識 的 相

分 為 所 緣 境 , 不 仗 託 意 識 之 故 。

論 文 三 十 一 : 自 類 前 後 , 第 六 容 三 , 餘 除 所 緣 , 取 現 境 故 。 許 五 後 見 緣 前

相 者 , 五 、 七 前 後 亦 有 三 緣 。 前 七 於 八 所 緣 容 有 , 能熏 成 彼 相 見 種

故 。

講 解 : 三 者 自 身 八 識 , 各 個 自 類 前 後 相 望 , 若 是 第 六 識 聚 的 前 念 生 後 念 , 除 因 緣 外 容

Page 55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5 5

有 三 緣 ; 其 餘 七 識 , 除 因 緣 和 所 緣 緣 外 , 只 有 二 緣 , 因 為 它 們 只 緣 現 境 。 也 容

許 五 識 後 念 見 分 , 緣 前 念 相 分 為 所 緣 緣 , 並 非 但 緣 現 境 , 所 以 五 識 及 第 七 識 的

前 後 念 , 也 同 第 六 識 一 樣 的 具 有 三 緣 。 至 於 第 八 識 何 以 沒 有 所 緣 緣 ? 那 是 因 為

他 只 是 所 熏 , 而 不 是 能 熏 , 所 以 它 的 前 念 相 分 , 不 是 後 念 見 分 的 所 緣 緣 。 在 自 身 的 八 識 相 望 中 , 前 七 望 於 第 八 , 也 容 有 所 緣 緣 義 , 因 為 前 七 識 都 是 能

熏 識 , 能 熏 成 第 八 的 相 、 見 種 子 。 如 前 五 識 能 熏 成 第 八 的 相 分 種 , 即 是 第 八 見

分 的 所 緣 緣 。 第 七 識 能 熏 成 第 八 的 見 分 種 , 是 為 第 八 自 證 分 的 所 緣 緣 。 如 第 六

識 若 緣 第 八 相 、 見 為 能 熏 , 便 能 熏 成 第 八 的 相 、 見 二 分 種 子 , 即 是 第 八 見 分 及

自 證 分 的 所 緣 緣 。

論 文 三 十 二 : 同 聚 異 體 展 轉 相 望 , 唯 有 增 上 。 諸 相 應 法 所 仗 質 同 , 不 相 緣

故 。 或 依 見 分 , 說 不 相 緣 , 依 相 分 說 有 相 緣 義 。 謂 諸 相 分 互 為 質 起 ,

如 識 中 種 , 為 觸 等 相 質 。 不 爾 , 無 色 彼 應 無 境 故 。 設 許 變 色 , 亦 定

緣 種 , 勿 見 分 境 不 同 質 故 。

講 解 : 四 者 一 識 的 俱 時 心 、 心 所 法 , 雖 為 同 聚 , 而 體 用 各 異 , 在 這 同 聚 異 體 的 彼 此 之

間 , 展 轉 相 望 , 唯 有 增 上 , 而 無 所 緣 。 因 為 諸 相 應 法 , 所 仗 以 現 起 影 像 的 本 質 ,

Page 55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5 6

同 為 阿 賴 耶 識 之 所 變 , 他 們 都 是 同 一 所 緣 , 沒 有 互 相 為 緣 的 意 義 。

另 有 一 種 解 釋 , 或 依 見 分 的 同 聚 心 、 心 所 說 , 那 是 不 能 互 相 為 緣 的 , 因 為 沒

有 那 個 見 分 能 緣 同 時 的 其 他 見 分 。 若 依 相 分 來 說 , 那 就 有 相 緣 的 意 義 了 。 因 為

一 切 相 分 都 是 互 為 本 質 而 生 起 的 。 如 本 識 中 的 諸 法 種 子 , 同 時 為 觸 等 五 遍 行 心

所 的 相 分 本 質 。 如 果 不 是 這 樣 , 那 無 色 界 人 的 觸 等 心 所 , 就 無 境 可 緣 了 。 既 然

有 境 , 那 境 必 是 仗 著 本 識 所 變 的 質 而 生 起 的 。 縱 許 無 色 界 的 第 八 識 能 夠 變 色 ,

那 觸 等 五 個 心 所 , 也 同 本 識 是 一 樣 的 決 定 緣 種 。 不 可 說 第 八 王 、 所 六 個 見 分 境

不 同 本 質 , 當 知 從 諸 相 分 容 互 為 質 說 , 所 以 有 相 緣 義 。

論 文 三 十 三 : 同 體 相 分 , 為 見 二 緣 , 見 分 於 彼 , 但 有 增 上 , 見 與 自 證 相 望

亦 爾 。 餘 二 展 轉 , 俱 作 二 緣 。 此 中 不 依 種 相 分 說 , 但 說 現 起 互 為 緣

故 。

講 解 : 五 者 同 一 心 所 的 相 、 見 等 分 , 叫 做 同 體 。 同 體 的 相 分 , 能 為 見 分 作 所 緣 緣 、 增

上 緣 二 種 緣 。 若 是 見 分 於 彼 相 分 , 那 就 只 有 增 上 一 緣 , 而 沒 有 所 緣 緣 了 , 因 為

相 分 沒 有 緣 境 的 作 用 。 見 分 與 自 證 分 相 望 , 也 是 這 樣 , 見 望 自 證 , 能 為 二 緣 ,

自 證 望 見 , 但 有 增 上 。 因 為 見 分 有 時 非 量 , 它 不 能 緣 自 證 的 現 量 境 故 。 其 餘 的

Page 55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5 7

自 證 分 與 證 自 證 分 , 展 轉 相 望 , 都 有 所 緣 緣 、 增 上 緣 二 緣 , 因 為 它 們 都 是 現 量

所 得 , 有 互 相 為 緣 的 功 用 。

種 子 也 屬 相 分 , 為 什 麼 不 說 見 分 與 種 子 互 緣 呢 ? 應 知 這 不 是 依 種 子 為 相 分 來

說 的 , 不 過 是 說 現 行 與 現 行 互 相 為 緣 而 已 。

論 文 三 十 四 : 淨 八 識 聚 , 自 他 展 轉 皆 有 所 緣 , 能 遍 緣 故 。 唯 除 見 分 非 相 所

緣 , 相 分 理 無 能 緣 用 故 。 既 現 分 別 緣 種 現 生 , 種 亦 理 應 緣 現 種 起 ,

現 種 與 種 能 作 幾 緣 ? 種 必 不 由 中 二 緣 起 , 待 心 、 心 所 立 彼 二 故 。 現

於 親 種 具 作 二 緣 , 與 非 親 種 但 為 增 上 。 種 望 親 種 亦 具 二 緣 , 於 非 親

種 亦 但 增 上 。

講 解 : 現 行 染 八 識 聚 , 展 轉 為 緣 之 理 , 已 如 上 述 。 現 在 說 現 行 淨 八 識 聚 展 轉 為 緣 。 淨

八 識 聚 , 無 論 是 自 身 、 他 身 , 或 自 身 八 識 的 異 體 、 同 體 , 展 轉 相 望 , 都 有 所 緣 。

因 為 究 竟 清 淨 的 佛 果 八 識 , 能 遍 緣 一 切 法 故 。 但 在 同 體 的 四 分 法 中 , 要 除 去 見

分 望 於 相 分 的 非 所 緣 緣 。 因 為 按 道 理 說 , 相 分 是 本 識 的 親 所 變 相 , 它 沒 有 能 緣

的 作 用 。

既 然 現 行 分 別 , 由 其 種 子 及 現 行 而 生 , 那 種 子 按 道 理 說 , 也 應 當 由 現 行 及 種

Page 56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5 8

子 而 起 。 然 則 能 生 的 現 行 、 種 子 , 給 所 生 的 種 子 作 幾 緣 呢 ? 種 子 必 定 不 由 四 緣

中 的 等 無 間 、 所 緣 緣 二 緣 而 起 , 因 為 那 中 間 二 緣 , 是 待 心 、 心 所 為 果 而 建 立 的 ,

種 子 不 是 心 、 心 所 , 所 以 它 不 由 二 緣 生 起 。 既 然 不 由 中 間 二 緣 生 起 , 當 然 是 由

初 後 的 因 緣 、 增 上 緣 二 緣 而 起 了 。 現 行 對 於 它 親 自 所 熏 的 種 子 , 具 有 因 緣 和 增

上 二 緣 , 若 與 非 自 親 所 熏 種 , 那 就 只 有 增 上 一 緣 了 。 種 子 望 於 親 所 生 種 , 亦 具

有 因 緣 及 增 上 二 緣 , 若 於 異 性 的 非 親 種 , 也 只 有 增 上 一 綠 。

論 文 三 十 五 : 依 斯 內 識 互 為 緣 起 , 分 別 因 果 理 教 皆 成 。 所 執 外 緣 設 有 無 用 ,

況 違 理 教 , 何 固 執 為 ? 雖 分 別 言 , 總 顯 三 界 心 及 心 所 , 而 隨 勝 者 ,

諸 聖 教 中 多 門 顯 示 , 或 說 為 二 、 三 、 四 、 五 等 。 如 餘 論 中 , 具 廣 分

別 。

講 解 : 依 此 內 識 的 種 子 與 現 行 , 互 為 緣 起 , 在 理 教 上 都 能 夠 成 立 。 至 於 所 執 的 心 外 之

緣 , 莫 說 沒 有 , 有 亦 無 用 , 況 且 違 背 理 教 。 既 然 如 此 , 何 必 要 那 樣 固 執 呢 ? 頌

中 所 說 的 ﹁ 彼 彼 分 別 ﹂ 的 話 , 雖 是 總 顯 三 界 的 心 、 心 所 法 , 然 而 隨 其 偏 勝 而 言 ,

在 一 切 聖 教 中 曾 以 多 門 顯 示 , 或 說 為 二 、 或 說 為 三 、 或 說 為 四 、 五 不 等 , 這 在

後 面 的 三 自 性 中 , 當 為 詳 釋 。 餘 如 ︽ 瑜 伽 ︾ 、 ︽ 顯 揚 ︾ 等 論 裏 , 都 有 很 多 的 說

Page 56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5 9

明 。

第 五 章 釋 違 理 難 . 有 情 生 死 相 續 的 由 來 論 文 一 : 雖 有 內 識 , 而 無 外 緣 , 由 何 有 情 生 死 相 續 ? 頌 曰 : 由 諸 業 習 氣 ,

二 取 習 氣 俱 , 前 異 熟 既 盡 , 復 生 餘 異 熟 。

講 解 : 有 問 曰 : ﹁ 雖 然 有 內 識 , 如 果 沒 有 外 緣 的 話 , 為 什 麼 三 界 有 情 , 生 死 、 死 生 ,

相 續 不 斷 , 難 道 說 不 是 由 於 外 緣 之 力 嗎 ? ﹂ 頌 中 的 答 覆 , 前 二 句 是 說 明 生 死 相

續 之 由 ; 後 二 句 是 說 明 如 何 相 續 。

論 文 二 : 論 曰 : 諸 業 , 謂 福 、 非 福 、 不 動 , 即 有 漏 善 、 不 善 、 思 業 , 業 之

眷 屬 亦 立 業 名 , 同 招 引 滿 異 熟 果 故 。 此 雖 才 起 無 間 即 滅 , 無 義 能 招

當 異 熟 果 。 而熏 本 識 起 自 功 能 , 即 此 功 能 說 為 習 氣 , 是 業 氣 分熏 習

所 成 , 簡 曾 現 業 , 故 名 習 氣 。 如 是 習 氣 , 展 轉 相 續 , 至 成 熱 時 , 招

異 熟 果 , 此 顯 當 果 , 勝 增 上 緣 。

講 解 : 這 以 下 是 以 論 文 來 解 釋 頌 義 。 頌 文 首 句 曰 ﹁ 由 諸 業 習 氣 ﹂ , 諸 業 就 是 : 福 業 、

非 福 業 、 不 動 業 , 也 就 是 有 漏 善 、 不 善 、 思 業 。 福 , 就 是 感 得 人 天 善 趣 的 異 熟

總 報 , 及 順 五 趣 受 的 善 業 別 報 。 非 福 , 就 是 感 得 三 惡 趣 的 異 熟 總 報 , 及 順 五 趣

Page 56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6 0

受 的 不 善 業 別 報 。 不 動 , 就 是 感 得 色 、 無 色 界 的 異 熟 總 報 , 及 順 色 、 無 色 界 受

的 禪 定 別 報 。 業 的 眷 屬 也 立 業 之 名 , 因 為 它 們 和 業 一 樣 , 能 夠 招 感 總 報 和 別 報 。

這 種 業 剛 生 起 馬 上 就 消 滅 , 無 別 義 理 能 夠 招 感 當 來 真 異 熟 果 。 現 行 之 業 當 造 之

時 , 熏 於 本 讖 , 生 起 自 業 之 功 能 , 這 功 能 就 是 頌 文 所 說 的 習 氣 , 因 為 這 種 功 能

是 業 的 氣 分 , 這 就 是 習 氣 一 名 的 由 來 。 這 習 氣 是 由 現 行 熏 習 而 來 , 它 不 同 於 薩

婆 多 部 過 去 有 體 的 ﹁ 曾 業 ﹂ , 也 不 同 於 順 世 外 道 所 說 的 一 切 果 唯 現 業 所 得 , 所

以 稱 為 習 氣 。 這 種 習 氣 展 轉 相 續 , 到 成 熟 的 時 候 就 能 招 感 或 總 、 或 別 的 異 熟 報

果 , 這 表 示 習 氣 是 當 來 得 果 的 增 上 緣 。 與 親 能 辨 果 的 因 緣 不 同 。

論 文 三 : 相 見 、 名 色 、 心 及 心 所 、 本 末 , 彼 取 皆 二 取 攝 。 彼 所熏 發 , 親 能

生 彼 本 識 上 功 能 , 名 二 取 習 氣 , 比 顯 來 世 異 熟 果 心 , 及 彼 相 應 諸 因

緣 種 。 俱 謂 業 種 二 取 種 俱 , 是 疏 親 緣 互 相 助 義 , 業 招 生 顯 , 故 頌 先

說 。

講 解 : 這 是 解 釋 第 二 句 頌 文 ﹁ 二 取 習 氣 俱 ﹂ 。 二 取 有 四 說 , 一 者 相 、 見 二 取 , 所 取 的

相 , 及 能 取 的 見 。 二 者 名 、 色 二 取 , 即 五 蘊 中 的 色 蘊 , 受 、 想 、 行 、 識 四 無 色

蘊 , 即 名 。 三 者 心 及 心 所 二 取 , 一 切 五 蘊 , 都 不 離 心 、 心 所 法 。 四 者 本 、 末 二

Page 56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6 1

取 , 取 第 八 識 的 總 報 為 本 , 取 餘 識 的 別 報 為 末 。 以 上 的 四 種 二 取 , 都 屬 於 頌 文

中 的 二 取 所 攝 。 彼 所 熏 發 在 根 本 識 上 那 親 能 生 彼 自 果 的 功 能 , 叫 做 二 取 習 氣 。

這 表 顯 二 取 習 氣 , 是 未 來 世 的 異 熟 心 , 及 彼 相 應 諸 法 親 能 辦 果 的 因 緣 種 子 , 與

業 種 子 不 同 。 ﹁ 二 取 習 氣 俱 ﹂ 的 ﹁ 俱 ﹂ 字 , 是 說 諸 業 及 二 取 種 子 , 都 能 俱 時 感 生 自 果 。 諸

業 種 子 , 是 感 果 的 增 上 疏 綠 ; 二 取 種 子 , 是 生 果 的 親 因 緣 , 他 們 有 互 相 為 助 的

意 義 。 二 種 雖 是 俱 時 , 而 業 種 子 的 感 招 生 果 力 顯 , 所 以 頌 中 先 說 業 種 子 , 後 說

因 緣 。

論 文 四 : 前 異 熟 者 , 謂 前 前 生 業 異 熟 果 ; 餘 異 熟 者 , 謂 後 後 生 業 異 熟 果 。

雖 二 取 種 受 果 無 窮 , 而 業 習 氣 受 果 有 盡 , 由 異 熟 果 性 別 難 招 , 等 流 、

增 上 性 同 易 感 。 由 感 餘 生 業 等 種 熟 , 前 異 熟 果 受 用 盡 時 , 復 別 能 生

餘 異 熟 果 。 由 斯 生 死 輪 轉 無 窮 , 何 假 外 緣 方 得 相 續 ? 此 頌 意 說 : 由

業 、 二 取 , 生 死 輪 迴 皆 不 離 識 , 心 、 心 所 法 為 彼 性 故 。

講 解 : 這 是 解 釋 後 二 句 頌 文 , 即 ﹁ 前 異 熟 既 盡 , 復 生 餘 異 熟 ﹂ 。 所 謂 前 異 熟 , 不 但 是

前 世 一 生 , 也 是 前 世 之 前 多 生 的 業 感 異 熟 報 果 。 所 謂 ﹁ 後 異 熟 ﹂ , 不 但 是 後 世

Page 56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6 2

一 生 , 也 是 後 世 之 後 多 生 的 業 感 異 熟 報 果 。 雖 二 取 種 子 受 果 無 窮 , 而 業 習 氣 受

果 有 盡 。 因 為 異 熟 果 , 在 性 別 上 業 是 善 惡 , 果 是 無 記 ; 在 招 果 上 他 必 待 異 世 成

熟 , 方 能 得 果 , 所 以 業 習 氣 受 果 有 盡 。 等 流 和 增 上 二 果 , 一 則 性 同 , 即 業 是 善

惡 , 果 亦 善 惡 ; 二 則 易 感 , 即 於 熏 成 種 子 的 同 時 , 便 能 生 果 , 所 以 二 取 種 子 受

果 無 窮 。

為 要 感 得 當 來 餘 生 業 種 , 及 二 取 種 子 的 成 熟 , 所 以 現 在 身 中 的 前 異 熟 果 , 到

臨 終 受 用 盡 時 , 又 能 別 生 來 世 的 餘 異 熟 果 。 由 此 業 果 不 斷 , 有 情 的 生 死 輪 轉 無

窮 。 何 必 要 假 藉 外 緣 才 能 生 死 相 續 呢 。

由 上 所 講 , 可 知 頌 文 的 意 思 是 : 由 於 業 及 二 取 為 因 緣 , 從 生 死 輪 迴 都 不 離 識 ,

並 不 是 心 外 之 法 使 之 生 死 相 續 。 因 為 生 死 因 果 , 是 以 心 、 心 所 法 為 體 性 的 緣 故 。

論 文 五 : 復 次 , 生 死 相 續 , 由 諸 習 氣 , 然 諸 習 氣 總 有 三 種 : 一 、 名 言 習 氣 ,

謂 有 為 法 各 別 親 種 。 名 言 有 二 , 一 、 表 義 名 言 , 即 能 詮 義 音 聲 差 別 。

二 、 顯 境 名 言 , 即 能 了 境 心 、 心 所 法 。 隨 二 名 言 所熏 成 種 , 作 有 為

法 各 別 因 緣 。 二 、 我 執 習 氣 , 謂 虛 妄 執 我 、 我 所 種 。 我 執 有 二 , 一 、

俱 生 我 執 , 即 修 所 斷 我 、 我 所 執 。 二 、 分 別 我 執 , 即 見 所 斷 、 我 我

Page 56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6 3

所 執 。 隨 二 我 執 所熏 成 種 , 令 有 情 等 自 他 差 別 。 三 、 有 支 習 氣 , 謂

招 三 界 異 熟 業 種 。 有 支 有 二 , 一 有 漏 善 , 即 是 能 招 可 愛 果 業 。 二 者

諸 不 善 , 即 是 能 招 非 愛 果 業 。 隨 二 有 支 所熏 成 種 , 令 異 熟 果 善 、 惡

趣 別 。 應 知 我 執 有 支 習 氣 , 於 差 別 果 , 是 增 上 緣 。

講 解 : 再 者 , 有 情 的 生 死 相 續 , 並 非 由 於 外 緣 , 而 是 由 一 切 習 氣 之 所 使 然 。 然 而 習 氣

雖 多 , 總 說 只 有 三 種 , 第 一 種 是 名 言 習 氣 , 就 是 生 起 一 切 有 為 法 的 各 自 直 接 種

子 。 名 言 種 亦 有 二 種 , 一 者 是 表 義 名 言 , 就 是 能 詮 表 義 理 的 音 聲 差 別 。 二 者 是

顯 境 名 言 , 就 是 在 前 七 識 裏 , 除 去 相 分 心 外 , 其 餘 能 夠 了 境 的 心 、 心 所 法 。 隨

著 這 表 義 、 顯 境 二 種 名 言 所 熏 成 的 種 子 , 作 為 有 為 法 親 辦 自 果 的 各 別 因 緣 。

第 二 種 是 我 執 習 氣 , 就 是 虛 妄 執 著 我 及 我 所 , 熏 成 自 他 差 別 的 種 子 。 但 這 我

執 亦 有 二 種 , 一 是 俱 生 我 執 , 即 修 道 位 所 斷 那 第 六 、 七 識 所 執 的 我 及 我 所 。 二

是 分 別 我 執 , 即 見 道 位 所 斷 的 那 第 六 意 識 所 執 的 我 及 我 所 。 隨 著 這 俱 生 、 分 別

二 種 我 執 所 熏 成 的 種 子 , 能 使 一 切 有 情 , 有 自 、 他 的 差 別 , 所 以 叫 做 我 執 習 氣 。

第 三 種 是 有 支 習 氣 , 就 是 能 招 三 界 異 熟 果 報 的 善 、 惡 業 種 。 但 這 有 支 亦 有 二

種 , 一 者 是 有 漏 善 有 支 , 就 是 能 招 人 天 善 趣 可 愛 果 的 業 種 。 二 者 是 諸 不 善 有 支 ,

Page 56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6 4

就 是 能 招 三 惡 趣 非 可 愛 果 的 業 種 。 隨 著 這 有 漏 善 、 不 善 二 種 有 支 所 熏 成 的 種

子 , 令 異 熟 報 果 有 善 趣 和 惡 趣 的 差 別 。

以 上 這 三 種 習 氣 , 我 執 習 氣 和 有 支 習 氣 , 在 不 同 的 果 報 上 都 是 增 上 緣 。

論 文 六 : 此 頌 所 言 業 習 氣 者 , 應 知 即 是 有 支 習 氣 ; 二 取 習 氣 應 知 即 是 我 執 、

名 言 二 種 習 氣 , 取 我 、 我 所 及 取 名 言 而熏 成 故 , 皆 說 名 取 。 俱 等 餘

文 , 義 如 前 釋 。

講 解 : 這 頌 中 所 說 的 ﹁ 諸 業 習 氣 ﹂ , 應 知 指 的 就 是 有 支 習 氣 說 的 。 至 於 ﹁ 二 取 習 氣 ﹂ ,

應 知 指 的 就 是 我 執 、 名 言 二 種 習 氣 。 因 為 二 取 習 氣 , 是 取 著 我 和 我 所 , 及 取 著

名 言 而 熏 成 的 , 所 以 都 說 為 取 , 名 二 取 習 氣 。 至 於 頌 中 其 餘 的 文 義 , 都 同 前 面

的 解 釋 一 樣 , 這 裏 就 不 再 費 詞 了 。

第 六 章 惑 、 業 、 苦 與 十 二 有 支

論 文 一 : 復 次 , 生 死 相 續 , 由 惑 、 業 、 苦 , 發 業 潤 生 煩 惱 名 惑 , 能 感 後 有

諸 業 名 業 , 業 所 引 生 眾 苦 名 苦 。 惑 、 業 、 苦 種 皆 名 習 氣 , 前 二 習 氣

與 生 死 苦 為 增 上 緣 , 助 生 苦 故 , 第 三 習 氣 , 望 生 死 苦 能 作 因 緣 , 親

生 苦 故 。 頌 三 習 氣 , 如 應 當 知 。 惑 苦 名 取 , 能 、 所 取 故 , 取 是 著 義 ,

Page 56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6 5

業 不 得 名 。 俱 等 餘 文 , 義 如 前 釋 。 講 解 : 再 者 , 有 情 的 生 死 相 續 , 並 非 由 於 外 緣 , 而 是 出 於 惑 、 業 、 苦 之 所 致 。 能 夠 發

業 的 是 分 別 煩 惱 , 滋 潤 業 種 使 之 受 生 的 , 是 俱 生 煩 惱 , 這 發 業 潤 生 的 煩 惱 就 叫

做 惑 。 能 招 感 後 有 總 別 報 果 的 一 切 造 作 , 就 叫 做 業 。 業 所 引 生 的 三 苦 、 八 苦 ,

就 叫 做 苦 。

由 這 現 行 惑 、 業 、 苦 所 熏 成 的 種 子 , 都 叫 做 習 氣 。 前 二 種 的 惑 、 業 習 氣 , 望

生 死 苦 果 為 增 上 疏 緣 。 因 為 他 們 對 於 苦 果 , 只 能 助 生 而 不 能 親 生 之 故 。 第 三 種

的 苦 習 氣 , 望 生 死 苦 果 能 作 因 緣 。 因 為 他 能 辦 體 親 生 苦 故 。

頌 中 所 說 的 三 種 習 氣 , 那 二 取 習 氣 , 就 是 這 裏 所 說 的 惑 、 苦 種 子 ; 業 習 氣 就

是 這 裏 所 說 的 業 種 子 了 。 何 以 惑 、 苦 二 者 名 取 , 而 業 不 名 取 呢 ? 因 為 惑 是 能 取 ,

苦 是 所 取 , 所 以 惑 、 苦 都 名 為 取 。 取 是 執 著 的 意 思 , 業 非 執 著 , 所 以 他 不 得 名

之 為 取 。 至 於 ﹁ 俱 ﹂ 等 其 餘 的 文 義 , 同 於 前 釋 , 勿 勞 再 說 。

論 文 二 : 此 惑 業 苦 , 應 知 總 攝 十 二 有 文 , 謂 從 無 明 乃 至 老 死 , 如 論 廣 釋 。

然 十 二 支 略 攝 為 四 , 一 、 能 引 支 : 謂 無 明 、 行 , 能 引 識 等 五 果 種 故 。

此 中 無 明 , 唯 取 能 發 正 感 後 世 善 、 惡 業 者 , 即 彼 所 發 乃 名 為 行 。 由

Page 56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6 6

此 一 切 順 現 受 業 , 別 助 當 業 , 皆 非 行 支 。 講 解 : 應 知 這 惑 、 業 、 苦 , 總 包 括 十 二 有 支 , 即 是 無 明 、 行 、 識 、 名 色 、 六 入 、 觸 、

受 、 愛 、 取 、 有 、 生 、 老 死 。 這 在 ︽ 瑜 伽 論 ︾ 上 有 詳 細 解 釋 。 然 而 十 二 支 可 以

略 為 四 支 , 即 一 者 能 引 支 , 就 是 無 明 、 行 , 能 夠 引 生 識 、 名 色 、 六 入 、 觸 、 受

五 支 果 報 的 種 子 。 但 這 裏 所 說 的 無 明 , 不 同 於 常 途 所 說 , 而 是 唯 取 能 夠 引 發 正

感 後 世 善 、 惡 總 業 者 , 至 於 那 不 能 發 業 , 或 助 感 別 業 的 無 明 , 則 非 其 所 取 。 即

這 種 無 明 所 發 正 感 後 世 善 、 惡 總 業 , 就 叫 做 ﹁ 行 ﹂ 。 由 此 當 知 , 一 切 不 感 當 果

的 順 現 受 業 , 以 及 唯 助 當 果 的 別 報 業 , 都 不 是 這 能 引 支 中 的 行 支 所 攝 。

論 文 三 : 二 、 所 引 支 : 謂 本 識 內 , 親 生 當 來 異 熟 果 攝 識 等 五 種 , 是 前 二 支

所 引 發 故 。 此 中 識 種 謂 本 識 因 , 除 後 三 因 , 餘 因 皆 是 名 色 種 攝 ; 後

之 三 因 , 如 名 次 第 , 即 後 三 種 。 或 名 色 種 , 總 攝 五 因 , 於 中 隨 勝 立

餘 四 種 。 六 處 與 識 總 別 亦 然 。 集 論 說 識 亦 是 能 引 , 論 中 業 種 名 識 支

故 , 異 熟 識 種 名 色 攝 故 。 經 文 識 支 通 能 所 引 , 業 種 識 種 俱 名 識 故 ,

識 是 名 色 依 , 非 名 色 攝 故 。 識 等 五 種 由 業熏 發 , 雖 實 同 時 , 而 依 主

伴 、 總 別 、 勝 劣 、 因 果 相 異 , 故 諸 聖 教 假 說 前 後 , 或 依 當 來 現 起 分

Page 56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6 7

位 有 次 第 故 , 說 有 前 後 。 由 斯 識 等 亦 說 現 行 , 因 時 定 無 現 行 義 故 。

復 由 此 說 生 引 同 時 , 潤 未 潤 時 必 不 俱 故 。 講 解 : 第 二 是 所 引 支 , 就 是 第 八 識 裏 親 生 當 來 異 熟 果 的 識 、 名 色 、 六 入 、 觸 、 受 五 果

種 子 , 因 為 他 們 都 是 前 無 明 、 行 二 支 所 引 發 的 , 所 以 叫 做 所 引 支 。 這 五 支 中 的

識 種 , 就 是 本 識 之 因 , 也 就 是 阿 賴 耶 識 的 因 緣 種 子 。 除 了 後 三 因 外 , 其 餘 的 前

二 因 , 都 屬 於 名 色 種 攝 。 後 之 三 因 , 如 其 名 稱 的 次 第 , 就 是 六 入 、 觸 、 受 。 或

以 名 色 種 總 攝 五 因 , 於 中 隨 其 殊 勝 , 建 立 了 其 餘 識 、 處 、 觸 、 受 四 支 種 子 , 六

入 和 識 種 , 總 別 之 義 也 是 如 此 。 六 入 與 識 的 總 別 , 準 此 亦 然 。 也 就 是 說 , 六 入

種 與 識 種 , 也 一 樣 的 可 以 總 攝 五 因 , 隨 其 殊 勝 , 建 立 其 餘 的 四 種 。

︽ 集 論 ︾ 說 識 也 是 能 引 支 , 因 為 識 中 的 業 種 子 稱 為 識 支 , 異 熟 識 的 種 子 屬 於

名 色 種 子 。 ︽ 緣 起 經 ︾ 說 識 支 通 能 引 支 和 所 引 支 , 業 種 子 和 識 種 子 都 稱 為 識 ,

識 是 名 色 的 所 依 , 並 不 屬 於 名 色 。 識 等 五 支 由 業 所 熏 發 , 感 招 之 位 雖 然 同 時 ,

但 主 伴 、 總 別 、 勝 劣 、 因 果 之 相 不 同 , 所 以 諸 聖 人 之 教 假 說 前 後 , 或 依 當 來 生

起 分 位 , 或 依 現 在 已 起 分 位 , 因 為 次 第 而 說 識 等 五 支 前 後 不 同 。 所 以 , ︽ 十 地

經 論 ︾ 等 說 , 識 等 五 支 也 有 現 行 , 因 為 在 因 位 時 肯 定 沒 有 現 行 的 意 思 。 因 此 ,

Page 57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6 8

︽ 緣 起 經 ︾ 又 說 生 與 引 同 時 , 潤 與 未 潤 肯 定 不 能 同 時 。 論 文 四 : 三 、 能 生 支 : 謂 愛 取 有 , 近 生 當 來 生 老 死 故 。 謂 緣 迷 內 異 熟 果 愚 ,

發 正 能 招 後 有 諸 業 為 緣 , 引 發 親 生 當 來 生 老 死 位 五 果 種 已 , 復 依 迷

外 增 上 果 愚 , 緣 境 界 受 , 發 起 貪 愛 , 緣 愛 復 生 欲 等 四 取 , 愛 取 合 潤 ,

能 引 業 種 及 所 引 因 , 轉 名 為 有 , 俱 能 近 有 後 有 果 故 。 有 處 唯 說 業 種

名 有 , 此 能 正 感 異 熟 果 故 。 復 有 唯 說 五 種 名 有 , 親 生 當 來 識 等 種 故 。

講 解 : 第 三 是 能 生 支 , 就 是 愛 、 取 、 有 三 支 , 因 其 能 近 生 當 來 生 與 老 死 的 二 苦 果 故 ,

所 以 叫 做 能 生 支 。 有 情 在 受 內 異 熟 時 , 由 於 迷 內 異 熟 果 的 無 明 , 對 後 世 的 住 、

老 死 苦 , 不 能 如 實 了 知 , 隨 其 所 應 就 發 正 能 招 感 後 有 的 諸 業 ︵ 行 支 ︶ , 以 此 諸

業 為 增 上 緣 , 引 發 當 來 生 、 老 死 位 的 識 等 五 果 因 緣 種 。 進 一 步 復 又 依 於 迷 外 增

上 果 的 無 明 , 以 境 界 受 為 緣 , 發 起 貪 愛 煩 惱 ︵ 愛 支 ︶ , 以 愛 為 緣 , 復 又 生 起 欲

取 、 見 取 、 戒 取 、 我 語 取 等 的 四 取 ︵ 取 支 ︶ 。 由 這 愛 取 和 合 的 資 潤 , 能 引 業 種

及 所 引 因 的 五 種 , 就 轉 名 為 有 了 。

但 為 什 麼 叫 做 有 呢 ? 因 為 這 六 類 種 子 都 能 直 接 產 生 最 近 未 來 的 結 果 。 有 的 地

方 唯 說 業 種 名 之 為 有 , 因 為 它 能 直 接 招 感 異 熟 果 的 關 係 。 又 有 的 經 論 說 識 、 名

Page 57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6 9

色 、 六 入 、 觸 、 受 五 法 種 子 稱 之 為 有 , 因 為 它 們 能 夠 直 接 產 生 未 來 的 識 等 。 論 文 五 : 四 、 所 生 支 : 謂 生 、 老 死 , 是 愛 、 取 、 有 近 所 生 故 。 謂 從 中 有 ,

至 本 有 中 , 未 衰 變 來 皆 生 支 攝 , 諸 衰 變 位 總 名 為 老 , 身 壞 命 終 乃 名

為 死 。

講 解 : 第 四 是 所 生 支 , 就 是 生 及 老 死 二 支 。 因 為 這 二 支 是 直 接 由 愛 、 取 、 有 三 支 的 近

所 生 果 。 意 謂 從 中 有 初 生 以 後 到 本 有 , 未 衰 變 位 都 是 生 支 , 衰 變 現 象 來 到 名 之

為 老 , 身 壞 命 終 , 乃 名 為 死 。

論 文 六 : 老 非 定 有 , 附 死 立 支 。 病 何 非 支 ? 不 遍 定 故 。 老 雖 不 定 , 遍 故 立

支 。 諸 界 趣 生 除 中 夭 者 , 將 終 皆 有 衰 朽 行 故 。 名 色 不 遍 , 何 故 立 支 ?

定 故 立 支 , 胎 、 卵 、 濕 生 者 , 六 處 未 滿 , 定 有 名 色 故 。 又 名 色 支 ,

亦 是 遍 有 。 有 色 化 生 初 受 生 位 , 雖 具 五 根 而 未 有 用 , 爾 時 未 名 六 處

支 故 。 初 生 無 色 雖 定 有 意 根 , 而 不 明 了 , 未 名 意 處 故 。 由 斯 論 說 ,

十 二 有 支 , 一 切 一 分 上 二 界 有 。

講 解 : 有 情 不 一 定 活 到 老 , 也 有 中 途 夭 亡 的 , 所 以 附 屬 於 死 , 共 立 為 一 支 。

外 人 問 曰 : 病 , 為 什 麼 不 立 一 病 支 呢 ? 論 主 答 曰 : 因 為 病 不 遍 三 界 、 五 趣 ,

Page 57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7 0

並 且 不 是 定 有 。 老 雖 然 不 定 有 , 但 由 於 它 是 普 遍 的 有 , 所 以 立 支 。 諸 界 、 諸 趣 、

諸 生 , 除 中 途 夭 逝 者 外 , 臨 終 之 時 , 根 、 識 都 都 會 衰 朽 , 顯 出 老 態 , 所 以 為 立

老 支 。

外 人 復 問 : 名 色 並 非 普 遍 存 在 , 為 什 麼 要 立 支 呢 ? 論 主 答 曰 : 名 色 是 決 定 有 ,

而 且 也 是 普 遍 有 , 色 界 化 生 的 有 情 , 在 初 生 時 雖 已 具 足 五 根 , 但 還 沒 有 生 觸 的

作 用 , 此 時 但 稱 名 色 , 不 名 六 處 ; 初 生 於 無 色 界 的 有 情 , 雖 定 有 意 根 , 而 思 量

尚 不 明 了 , 但 有 名 及 色 種 依 識 而 轉 , 尚 不 稱 意 處 。 由 此 ︽ 瑜 伽 論 ︾ 說 : 十 二 有

支 在 欲 界 全 有 , 在 色 界 、 無 色 界 各 有 一 部 分 。

論 文 七 : 愛 非 遍 有 , 寧 別 立 支 ? 生 惡 趣 者 , 不 愛 彼 故 。 定 故 別 立 , 不 求 無

有 。 生 善 趣 者 定 有 愛 故 , 不 還 潤 生 愛 雖 不 起 , 然 如 彼 取 定 有 種 故 。

又 愛 亦 遍 , 生 惡 趣 者 , 於 現 我 境 亦 有 愛 故 。 依 無 希 求 惡 趣 身 愛 , 經

說 非 有 , 非 彼 全 無 。

講 解 : 外 人 問 : 愛 並 不 是 普 遍 的 有 , 何 以 別 立 為 一 支 呢 ? 如 生 惡 趣 的 有 情 , 並 不 愛 彼

苦 報 啊 ! 論 主 答 稱 : 愛 雖 非 普 遍 , 但 決 定 是 有 , 所 以 別 立 為 支 。 怎 知 決 定 有 呢 ?

除 了 求 無 後 有 及 生 惡 趣 者 外 , 其 餘 不 求 無 後 有 及 生 善 趣 者 , 都 決 定 有 愛 。 不 還

Page 57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7 1

果 人 生 地 潤 生 , 雖 然 不 起 現 愛 , 然 而 如 彼 自 身 取 支 一 樣 , 定 有 愛 的 種 子 。 這 不

過 是 隨 問 而 答 , 並 非 盡 理 , 還 有 依 正 理 的 解 釋 : 愛 不 但 定 有 , 而 且 也 是 遍 有 ,

因 為 生 惡 趣 的 有 情 , 雖 於 未 生 當 生 的 苦 報 不 起 愛 欲 , 然 而 於 已 生 的 現 我 身 境 卻

不 能 無 愛 。 經 上 依 於 沒 有 希 求 當 生 惡 趣 身 的 愛 , 才 說 生 惡 趣 沒 有 愛 起 , 並 不 是

說 惡 趣 有 情 諸 愛 全 無 。

論 文 八 : 何 緣 所 生 立 生 老 死 , 所 引 別 立 識 等 五 支 ? 因 位 難 知 差 別 相 故 , 依

當 果 位 別 立 五 支 。 謂 續 生 時 因 識 相 顯 , 次 根 未 滿 名 色 相 增 , 次 根 滿

時 六 處 明 盛 , 依 斯 發 觸 , 因 觸 起 受 , 爾 時 乃 名 受 果 究 竟 。 依 此 果 位

立 因 為 五 , 果 位 易 了 , 差 別 相 故 , 總 立 二 支 以 顯 三 苦 。 然 所 生 果 若

在 未 來 為 生 厭 故 , 說 生 老 死 。 若 至 現 在 , 為 令 了 知 分 位 相 生 , 說 識

等 五 。

講 解 : 所 生 的 是 果 , 所 引 的 是 因 。 以 因 望 於 現 行 的 果 , 因 有 多 少 , 果 亦 應 有 多 少 。 為

什 麼 所 生 只 立 生 老 死 二 支 , 而 所 引 立 有 識 等 五 支 呢 ? 論 主 回 答 : 因 為 在 因 位 ,

很 難 知 其 差 別 之 相 , 所 以 經 典 上 才 依 著 當 生 的 果 位 , 別 立 因 支 為 五 。 意 謂 於 當

來 初 生 之 時 果 識 初 起 , 即 是 因 識 相 顯 。 於 次 識 位 五 根 未 滿 以 前 , 名 色 相 貌 增 長 ,

Page 57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7 2

至 五 根 滿 時 , 因 名 、 色 而 六 處 明 盛 , 依 此 六 處 發 觸 , 因 觸 起 受 , 這 時 方 名 為 受

果 究 竟 。 即 依 識 、 名 色 、 六 入 、 觸 、 受 這 當 起 果 位 的 次 第 , 立 因 支 為 五 。

所 生 果 位 , 因 其 差 別 相 容 易 了 知 , 所 以 總 立 生 、 老 死 二 支 , 來 顯 示 行 苦 、 壞

苦 、 苦 苦 的 三 苦 ︱ ︱ 生 顯 行 苦 、 老 顯 壞 苦 、 死 顯 苦 苦 。 然 而 , 這 所 生 的 果 若 在

未 來 , 為 令 有 情 生 厭 離 心 故 , 所 以 才 說 生 、 老 死 二 支 , 若 至 現 在 , 為 令 有 情 了

知 生 、 老 死 的 分 位 生 相 之 故 , 所 以 才 說 識 等 五 支 的 差 別 。

論 文 九 : 何 緣 發 業 總 立 無 明 , 潤 業 位 中 別 立 愛 、 取 ? 雖 諸 煩 惱 皆 能 發 潤 ,

而 發 業 位 無 明 力 增 , 以 具 十 一 殊 勝 事 故 。 謂 所 緣 等 , 廣 如 經 說 。 於

潤 業 位 愛 力 偏 增 , 說 愛 如 水 , 能 沃 潤 故 。 要 數 灌 溉 方 生 有 芽 。 且 依

初 後 , 分 愛 取 二 , 無 重 發 義 , 立 一 無 明 。 雖 取 支 中 攝 諸 煩 惱 , 而 愛

潤 勝 , 說 是 愛 增 。

講 解 : 外 人 問 : 一 切 煩 惱 都 能 發 業 、 潤 業 , 為 什 麼 在 發 業 位 中 總 立 無 明 , 在 潤 業 位 中

別 立 愛 、 取 呢 ? 論 主 答 曰 : 雖 然 一 切 煩 惱 都 能 發 業 , 然 而 在 發 業 位 中 所 有 煩 惱

都 沒 有 無 明 的 功 力 增 勝 , 因 為 它 具 有 十 一 種 殊 勝 事 件 ︵ 註 : 十 一 殊 勝 事 是 : 所

緣 勝 、 行 相 勝 、 因 緣 勝 、 等 起 勝 、 轉 異 勝 、 邪 行 勝 、 相 狀 勝 、 作 業 勝 、 障 礙 勝 、

Page 57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7 3

隨 轉 勝 、 對 治 勝 。 ︶ 雖 然 各 種 煩 惱 皆 能 潤 生 , 但 於 潤 業 位 愛 力 偏 增 , 因 為 聖 教

皆 說 愛 有 如 水 , 能 沃 能 潤 。 經 過 多 次 濯 溉 才 能 使 它 生 芽 。 而 且 依 初 後 分 愛 、 取

支 , 發 業 之 義 不 可 重 發 , 立 一 無 明 、 如 一 芽 生 。 雖 然 取 支 當 中 包 括 各 種 煩 惱 ,

但 愛 潤 生 殊 勝 , 故 說 愛 增 勝 。

論 文 十 : 諸 緣 起 支 皆 依 自 地 , 有 所 發 行 依 他 無 明 , 如 下 無 明 發 上 地 行 。 不

爾 , 初 伏 下 地 染 者 , 所 起 上 定 應 非 行 支 , 彼 地 無 明 猶 未 起 故 。 從 上

下 地 生 下 上 者 , 彼 緣 何 受 而 起 愛 支 ? 彼 愛 亦 緣 當 生 地 受 , 若 現 若

種 , 於 理 無 違 。

講 解 : 外 人 問 : 諸 緣 起 支 , 都 是 依 自 地 緣 起 呢 , 還 是 亦 依 他 地 ? 論 主 答 : 雖 然 諸 緣 起

皆 依 自 地 , 但 有 所 發 行 , 也 得 依 他 地 無 明 , 如 以 下 地 無 明 發 上 地 行 者 便 是 。 否

則 的 話 , 那 初 伏 下 地 染 , 所 起 的 未 到 上 定 , 就 應 該 不 是 行 支 了 。 因 為 上 地 無 明 ,

要 到 根 本 定 後 , 才 能 生 起 , 此 時 既 無 無 明 , 他 如 何 能 發 為 行 支 。

外 人 再 問 : 有 情 從 現 在 的 上 地 , 當 生 下 地 , 或 從 現 在 的 下 地 , 當 生 上 地 時 ,

他 們 是 緣 當 生 地 的 受 , 還 是 緣 現 居 地 的 受 ? 論 主 答 曰 : 都 緣 , 不 但 緣 現 居 地 受 ,

而 且 也 緣 當 生 地 受 。 無 論 是 俱 時 的 現 行 受 , 或 前 時 的 種 子 受 , 都 於 理 無 違 。

Page 57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7 4

論 文 十 一 : 此 十 二 支 , 十 因 二 果 , 定 不 同 世 。 因 中 前 七 , 與 愛 取 有 , 或 異

或 同 。 若 二 、 三 、 七 , 各 定 同 世 。 如 是 十 二 , 一 重 因 果 , 足 顯 輪 轉

及 離 斷 常 , 施 設 兩 重 實 為 無 用 , 或 應 過 此 , 便 致 無 窮 。

講 解 : 十 二 支 的 前 十 支 是 因 , 後 二 支 是 果 , 約 一 期 生 死 為 一 世 而 論 , 這 十 二 支 的 十 因

二 果 , 定 不 同 世 。 至 於 因 中 的 前 七 支 , 與 愛 、 取 、 有 三 支 , 或 者 異 世 , 或 者 同

世 , 則 不 一 定 。 十 二 支 中 , 生 、 老 死 二 支 , 愛 、 取 、 有 三 支 , 無 明 、 行 、 識 、

名 色 、 六 處 、 觸 、 受 七 支 , 各 各 決 定 同 世 。 這 樣 的 十 二 有 支 , 只 設 立 一 重 因 果

關 係 , 就 能 說 明 輪 迴 的 理 論 , 並 脫 離 斷 見 和 常 見 。 像 說 一 切 有 部 理 論 施 設 兩 重

因 果 關 係 , 實 在 無 用 。 或 者 應 更 超 過 三 世 兩 重 因 果 , 這 就 犯 無 窮 過 失 。

論 文 十 二 : 此 十 二 支 義 門 別 者 : 九 實 、 三 假 。 已 潤 六 支 , 合 為 有 故 , 即 識

等 五 , 三 相 位 別 , 名 生 等 故 。 五 是 一 事 , 謂 無 明 、 識 、 觸 、 受 、 愛

五 , 餘 非 一 事 。 三 唯 是 染 , 煩 惱 性 故 。 七 唯 不 染 , 異 熟 果 故 。 七 分

位 中 , 容 起 染 故 , 假 說 通 二 , 餘 通 二 種 。 無 明 、 愛 、 取 , 說 名 獨 相 ,

不 與 餘 支 相 交 雜 故 , 餘 是 雜 相 。 六 唯 非 色 , 謂 無 明 、 識 、 觸 、 受 、

愛 、 取 , 餘 通 二 種 。 皆 是 有 漏 , 唯 有 為 攝 , 無 漏 無 為 , 非 有 支 故 。

Page 57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7 5

講 解 : 此 下 是 把 十 二 有 支 , 分 作 十 六 門 來 解 釋 : 一 者 假 實 分 別 門 : 前 九 支 是 實 , 後 三

支 是 假 。 何 以 說 後 三 支 是 假 ? 因 為 愛 、 取 所 已 潤 的 行 、 識 、 名 色 、 六 入 、 觸 、

受 六 支 種 子 , 合 名 為 有 , 即 此 六 支 中 的 識 等 五 種 子 , 於 現 起 時 所 顯 那 生 、 異 、

滅 三 相 的 分 位 差 別 , 就 叫 做 生 、 老 死 , 這 有 、 生 、 老 死 的 後 三 支 , 都 沒 有 實 在

的 自 體 , 所 以 說 之 為 假 。

二 者 一 非 一 事 門 : 十 二 支 中 有 五 支 是 各 唯 一 事 , 非 二 別 體 , 就 是 無 明 、 識 、

觸 、 受 、 愛 五 支 。 其 餘 的 七 支 , 如 : 行 通 善 染 , 取 通 餘 惑 等 , 都 非 一 事 。

三 者 染 不 染 門 : 染 是 染 污 , 不 染 是 善 、 無 記 。 無 明 、 愛 、 取 三 支 唯 是 染 污 ,

因 為 它 們 是 以 煩 惱 為 體 性 。 識 等 五 支 , 及 生 、 老 死 二 支 , 這 七 支 唯 是 不 染 , 因

為 他 們 的 體 性 是 無 記 的 異 熟 總 果 。 但 在 現 行 的 分 位 中 , 也 容 或 起 染 , 而 體 實 非

染 , 所 以 ︽ 瑜 伽 論 ︾ 假 說 通 染 、 不 染 二 。 其 餘 的 行 通 善 、 染 ; 有 通 善 、 染 、 無

記 , 所 以 說 ﹁ 餘 通 二 種 ﹂ 。

四 者 獨 雜 分 別 門 : 無 明 、 愛 、 取 三 支 , 說 名 獨 相 。 因 為 他 們 純 以 自 體 為 支 ,

不 與 餘 支 相 交 雜 故 。 其 餘 九 支 , 都 是 雜 相 。 原 因 是 他 們 以 行 等 六 支 轉 名 為 有 、

生 、 老 死 的 , 這 樣 六 轉 名 三 , 三 攬 六 成 , 豈 不 都 成 為 雜 相 了 嗎 。

Page 57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7 6

第 五 是 色 非 色 門 : 十 二 支 中 , 無 明 、 識 、 觸 、 受 、 愛 、 取 這 六 支 唯 是 心 法 ,

所 以 說 ﹁ 六 唯 非 色 ﹂ 。 其 餘 行 等 六 支 , 通 色 、 心 二 法 , 所 以 說 ﹁ 餘 通 二 種 ﹂ 。

六 者 有 漏 有 為 無 漏 無 為 門 : 十 二 有 支 都 是 有 漏 , 都 屬 於 有 為 法 。 因 為 無 漏 法

沒 有 緣 起 的 意 義 , 所 以 不 是 有 支 。

論 文 十 三 : 無 明 、 愛 、 取 , 唯 通 不 善 、 有 覆 無 記 , 行 唯 善 、 惡 , 有 通 善 、

惡 、 無 覆 無 記 。 餘 七 唯 是 無 覆 無 記 , 七 分 位 中 , 亦 起 善 、 染 。 雖 皆

通 三 界 , 而 有 分 有 全 。 上 地 行 支 能 伏 下 地 , 即 粗 苦 等 六 種 行 相 , 有

求 上 生 而 起 彼 故 。 一 切 皆 唯 非 學 無 學 , 聖 者 所 起 有 漏 善 業 , 明 為 緣

故 , 違 有 支 故 , 非 有 支 攝 。 由 此 應 知 , 聖 必 不 造 感 後 有 業 , 於 後 苦

果 不 迷 求 故 。 雜 修 靜 慮 資 下 故 業 , 生 淨 居 等 , 於 理 無 違 。

講 解 : 七 者 三 性 門 : 無 明 、 愛 、 取 三 支 通 不 善 及 有 覆 無 記 。 行 支 唯 通 善 、 惡 , 不 通 無

記 , 因 為 無 記 不 能 感 果 。 有 支 通 善 、 惡 、 有 覆 無 記 三 性 , 因 為 有 支 是 行 等 六 支

所 合 。 其 餘 識 等 五 支 及 生 、 老 死 二 支 , 唯 是 無 覆 無 記 , 因 為 這 七 支 都 是 異 熟 性 ,

假 使 是 現 起 分 位 的 話 , 那 他 也 通 善 、 惡 。

八 者 三 界 分 別 門 : 十 二 有 支 , 雖 說 皆 通 三 界 , 而 分 、 全 不 等 , 欲 界 攝 十 二 支

Page 57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7 7

全 ; 色 無 色 界 各 有 一 部 分 。 所 以 論 說 欲 界 具 一 切 支 , 色 無 色 界 一 切 一 分 。

九 者 能 治 所 治 門 : 上 地 的 行 支 , 能 伏 下 地 煩 惱 。 什 麼 是 上 地 行 支 ? 就 是 觀 下

界 的 十 二 支 為 粗 、 苦 、 障 ; 欣 求 上 界 為 靜 、 妙 、 離 的 六 種 行 相 , 而 求 生 上 界 者 ,

為 斷 下 界 煩 惱 所 起 的 觀 行 , 所 以 是 上 地 行 支 。 十 者 學 等 分 別 門 : 謂 十 二 有 支 , 都 非 有 學 及 無 學 , 而 是 非 學 、 非 無 學 的 異 生 ,

不 通 有 學 及 無 學 , 因 為 學 、 無 學 是 與 流 轉 相 違 的 , 如 初 果 以 上 的 聖 者 , 雖 有 所

起 的 有 漏 善 業 , 但 他 們 以 無 漏 明 慧 為 緣 所 起 , 與 有 支 相 違 , 所 以 不 屬 有 支 所 屬 。

由 此 應 知 聖 者 肯 定 不 造 招 感 後 有 的 業 , 因 為 聖 者 們 於 後 有 苦 果 不 迷 不 求 。 於 此

有 一 問 題 , 不 還 果 等 雜 修 五 淨 居 業 , 是 不 是 行 支 , 若 是 行 支 , 聖 便 造 業 ; 若 不

是 行 支 , 它 如 何 能 感 生 淨 居 天 的 總 報 ? 答 曰 : 當 知 不 還 的 聖 者 , 雜 修 第 四 靜 慮 ,

以 無 漏 資 助 所 造 的 有 漏 事 業 , 由 淨 居 以 下 的 無 雲 等 三 天 而 生 於 淨 居 天 , 這 業 不

是 聖 者 所 造 , 於 道 理 不 相 違 背 的 。

論 文 十 四 : 有 義 , 無 明 唯 見 所 斷 , 要 迷 諦 理 能 發 行 故 , 聖 必 不 造 後 有 業 故 。

愛 取 二 支 唯 修 所 斷 , 貪 求 當 有 而 潤 生 故 , 九 種 命 終 心 , 俱 生 愛 俱 故 ,

餘 九 皆 通 見 修 所 斷 。 有 義 : 一 切 皆 通 二 斷 。 論 說 預 流 果 , 已 斷 一 分

Page 58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7 8

有 支 , 無 全 斷 者 故 。 若 無 明 支 唯 見 所 斷 , 寧 說 預 流 無 全 斷 者 ? 若 愛 、

取 支 唯 修 所 斷 , 寧 說 彼 已 斷 一 切 支 一 分 ? 又 說 全 界 一 切 煩 惱 皆 能 結

生 , 往 惡 趣 行 , 唯 分 別 起 煩 惱 能 發 , 不 言 潤 生 唯 修 所 斷 , 諸 感 後 有

行 , 皆 見 所 斷 發 。

講 解 : 十 一 者 是 三 斷 門 : 此 有 二 種 異 說 。 第 一 師 說 : 無 明 唯 是 見 道 所 斷 。 因 為 必 須 要

迷 於 諦 理 的 無 明 , 才 能 發 為 行 業 , 聖 者 必 定 不 造 後 有 業 故 。 假 使 不 是 見 道 所 斷 ,

那 見 道 就 不 能 照 見 真 理 , 聖 者 也 不 能 不 造 後 有 業 了 。 愛 、 取 二 支 唯 是 修 道 所 斷 。

因 為 貪 求 後 有 而 是 以 愛 、 取 為 潤 生 的 ; 九 種 命 終 心 ︵ 註 : 三 界 有 情 臨 命 終 時 ,

各 有 潤 生 三 愛 ︶ , 都 與 俱 生 的 潤 生 愛 俱 起 之 故 。 假 使 不 是 修 道 所 斷 , 阿 羅 漢 何

以 不 受 後 有 ? 其 餘 九 支 , 皆 通 見 、 修 所 斷 。

第 二 師 說 : 十 二 有 支 , 一 切 都 通 見 、 修 所 斷 。 因 為 ︽ 瑜 伽 論 ︾ 上 說 : 預 流 果

已 斷 一 切 一 分 有 支 , 並 沒 有 一 支 一 支 的 完 全 斷 盡 。 假 使 無 明 是 唯 見 所 斷 的 話 ,

那 論 上 為 什 麼 不 說 預 流 果 全 斷 一 切 有 支 , 而 說 無 全 斷 呢 ? 假 使 愛 、 取 二 支 是 唯

修 所 斷 的 話 , 那 論 上 為 什 麼 說 預 流 果 未 斷 一 切 支 , 而 說 已 斷 一 切 支 的 一 分 呢 ?

又 說 : 全 界 一 切 煩 惱 都 能 結 生 ; 往 惡 趣 行 , 唯 是 分 別 所 起 的 煩 惱 能 發 。 既 不 說

Page 58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7 9

潤 生 煩 惱 唯 修 所 斷 , 而 說 全 界 煩 惱 都 能 結 生 , 怎 知 愛 、 取 二 支 是 唯 修 所 斷 ? 既

不 說 一 切 趣 感 後 有 行 , 都 是 由 見 道 所 斷 的 煩 惱 所 發 , 而 說 往 惡 趣 行 為 分 別 煩 惱

所 發 , 怎 知 無 明 是 唯 見 所 斷 。

論 文 十 五 : 由 此 故 知 無 明 、 愛 、 取 三 支 , 亦 通 見 修 所 斷 。 然 無 明 支 正 發 行

者 , 唯 見 所 斷 , 助 者 不 定 , 愛 、 取 二 支 正 潤 生 者 , 唯 修 所 斷 , 助 者

不 定 。 又 染 污 法 自 性 應 斷 , 對 治 起 時 彼 永 斷 故 。 一 切 有 漏 不 染 污 法 ,

非 性 應 斷 , 不 違 道 故 。 然 有 二 義 說 之 為 斷 : 一 、 離 縛 故 , 謂 斷 緣 彼

雜 彼 煩 惱 。 二 、 不 生 故 , 謂 斷 彼 依 令 永 不 起 。 依 離 縛 斷 說 有 漏 善 、

無 覆 無 記 唯 修 所 斷 , 依 不 生 斷 , 說 諸 惡 趣 , 無 想 定 等 唯 見 所 斷 。 說

十 二 支 通 二 斷 者 , 於 前 諸 斷 如 應 當 知 。

講 解 : 第 二 師 繼 續 申 張 正 義 曰 : 由 以 上 所 說 的 道 理 , 應 當 知 道 不 但 其 餘 九 支 , 即 是 此

無 明 、 愛 、 取 三 支 , 亦 通 見 修 所 斷 。 然 而 無 明 對 於 發 行 , 有 正 、 助 之 別 , 若 是

正 發 行 的 , 唯 見 所 斷 ; 若 是 助 發 行 的 , 則 不 一 定 , 因 為 論 說 往 惡 趣 行 , 唯 分 別

惑 發 , 就 是 顯 示 助 發 人 天 總 報 的 業 行 , 亦 通 修 斷 。 愛 、 取 二 支 對 於 潤 生 , 也 有

正 、 助 之 別 : 若 是 正 潤 生 的 , 唯 修 所 斷 ; 若 是 助 潤 生 的 , 也 不 一 定 。 因 為 論 說

Page 58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8 0

全 界 一 切 煩 惱 都 能 結 生 , 四 取 俱 名 為 取 , 所 以 亦 通 見 斷 。

有 問 曰 : 所 謂 十 二 支 通 見 、 修 二 斷 , 是 怎 樣 的 斷 法 ? 一 切 不 善 及 有 覆 無 記 的

染 污 是 自 性 應 斷 ; 因 為 這 染 法 種 子 , 到 了 對 治 的 無 漏 明 法 起 時 , 他 就 永 遠 的 斷

絕 了 。 一 切 善 及 無 覆 無 記 的 有 漏 不 染 污 法 , 非 性 應 斷 , 因 為 他 們 與 無 漏 聖 道 並

不 相 違 。 不 過 這 善 無 記 法 , 雖 非 性 應 斷 , 然 而 有 二 種 意 義 , 也 可 以 說 之 為 斷 :

一 是 離 縛 斷 : 就 是 斷 緣 彼 煩 惱 , 斷 雜 彼 煩 惱 。 什 麼 叫 做 斷 緣 彼 煩 惱 ? 隨 七 轉 識

緣 彼 有 漏 善 法 等 境 所 生 的 煩 惱 , 叫 做 ﹁ 緣 彼 煩 惱 ﹂ : 能 緣 的 煩 惱 斷 時 , 說 所 緣

的 善 法 等 境 名 為 得 斷 , 叫 做 ﹁ 斷 緣 彼 煩 惱 ﹂ 。

什 麼 叫 做 斷 雜 彼 煩 惱 ? 有 漏 善 法 為 煩 惱 所 引 而 成 , 如 六 識 所 起 的 善 法 , 就 是

依 第 七 識 的 煩 惱 而 成 為 有 漏 的 , 這 就 叫 做 ﹁ 雜 彼 煩 惱 ﹂ 。 第 七 識 的 煩 惱 斷 時 ,

也 說 六 識 善 法 名 為 得 斷 , 叫 做 ﹁ 斷 雜 彼 煩 惱 ﹂ 。 除 了 離 縛 斷 之 外 , 二 是 不 生 斷 :

此 有 二 義 : 一 者 , 斷 彼 因 依 , 令 果 不 生 。 如 三 惡 趣 果 , 因 依 見 惑 ; 見 惑 因 斷 ,

則 果 永 不 生 。 二 者 , 斷 彼 果 依 , 令 因 不 起 。 如 三 惡 趣 的 別 報 善 業 , 果 依 見 惑 ,

見 惑 果 斷 , 則 因 永 不 起 。

依 前 ﹁ 離 縛 斷 ﹂ 的 緣 故 , 所 以 ︽ 瑜 伽 論 ︾ 上 說 : 有 漏 善 法 及 無 覆 無 記 , 唯 是

Page 58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8 1

修 道 所 斷 。 依 後 ﹁ 不 生 斷 ﹂ 的 緣 故 , 所 以 又 說 : 一 切 惡 趣 的 異 熟 趣 體 , 及 無 想

定 、 無 想 天 等 , 唯 是 見 道 所 斷 。 至 於 ︽ 瑜 伽 ︾ 等 論 說 十 二 有 支 通 二 斷 者 , 於 前

諸 斷 中 如 無 明 、 愛 、 取 三 支 , 通 見 、 修 二 斷 , 亦 通 自 性 斷 。 其 餘 見 修 所 斷 的 染

污 者 , 通 自 性 斷 : 不 染 污 者 , 通 離 縛 、 不 生 二 斷 , 這 是 應 當 知 道 的 。

論 文 十 六 : 十 樂 捨 俱 , 受 不 與 受 共 相 應 故 , 老 死 位 中 , 多 分 無 樂 及 客 捨 故 。

十 一 苦 俱 , 非 受 俱 故 。

講 解 : 十 二 者 是 三 受 分 別 門 : 在 這 十 二 支 中 , 除 受 、 老 死 二 支 以 外 , 其 餘 十 支 , 與 樂

受 和 捨 受 相 應 , 因 為 受 不 與 受 相 應 。 老 死 位 中 大 部 分 無 樂 及 客 捨 。 十 二 支 中 ,

除 受 支 以 外 的 十 一 支 與 苦 受 相 應 , 因 為 受 不 與 受 相 應 。

論 文 十 七 : 十 一 少 分 壞 苦 所 攝 , 老 死 位 中 多 無 樂 受 , 依 樂 立 壞 , 故 不 說 之 。

十 二 少 分 苦 苦 所 攝 , 一 切 支 中 有 苦 受 故 。 十 二 全 分 行 苦 所 攝 , 諸 有

漏 法 皆 行 苦 故 。 依 捨 受 說 , 十 一 少 分 , 除 老 死 支 , 如 壞 苦 說 。 實 義

如 是 , 諸 聖 教 中 , 隨 彼 相 增 , 所 說 不 定 。

講 解 : 十 三 者 是 三 苦 分 別 門 : 十 二 有 支 , 除 老 死 外 , 其 餘 十 一 支 的 少 分 , 為 樂 事 離 去

的 壞 苦 所 攝 , 因 為 老 死 位 中 多 分 沒 有 樂 受 , 今 依 樂 受 變 壞 建 立 壞 苦 , 所 以 不 說

Page 58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8 2

老 死 亦 為 壞 苦 所 攝 。 十 二 支 的 少 分 為 苦 事 所 成 的 ﹁ 苦 苦 ﹂ 所 攝 。 原 因 是 一 切 支

中 都 有 苦 受 。 十 二 支 的 全 分 為 遷 流 無 常 的 ﹁ 行 苦 ﹂ 所 攝 , 因 為 諸 有 漏 法 , 無 非

都 是 行 苦 。 若 依 三 受 門 的 捨 受 來 說 行 苦 , 除 老 死 支 外 , 其 餘 十 一 支 的 少 分 為 行

苦 所 攝 , 其 義 同 壞 苦 所 說 。 以 支 攝 苦 的 體 相 , 實 義 不 過 如 此 , 但 在 諸 聖 教 中 , 或 但 約 果 , 或 通 因 果 , 隨

義 相 增 的 說 法 就 不 一 定 了 。

論 文 十 八 : 皆 苦 諦 攝 , 取 蘊 性 故 。 五 亦 集 諦 攝 , 業 煩 惱 性 故 。

講 解 : 十 四 者 是 四 諦 門 : 十 二 有 支 都 屬 於 苦 諦 所 攝 , 因 為 它 們 是 以 煩 惱 生 蘊 , 蘊 生 煩

惱 的 有 漏 ﹁ 取 蘊 ﹂ 為 性 。 其 中 行 、 有 、 無 明 、 愛 、 取 五 支 屬 於 集 諦 , 因 為 行 、

有 二 支 是 業 性 , 無 明 、 愛 、 取 三 支 是 煩 惱 性 , 都 有 集 諦 的 招 感 義 。

論 文 十 九 : 諸 支 相 望 增 上 定 有 , 餘 之 三 緣 有 無 不 定 , 契 經 依 定 唯 說 有 一 ,

愛 望 於 取 , 有 望 於 生 , 有 因 緣 義 。 若 說 識 支 是 業 種 者 , 行 望 於 識 亦

作 因 緣 。 餘 文 相 望 無 因 緣 義 。 而 集 論 說 無 明 望 行 有 因 緣 義 , 依 無 明

時 業 習 氣 說 。 無 明 俱 故 假 說 無 明 , 實 是 行 種 。 瑜 伽 論 說 諸 支 相 望 無

因 緣 者 , 依 現 愛 取 唯 業 有 說 。 無 明 望 行 , 愛 望 於 取 , 生 望 老 死 , 有

Page 58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8 3

餘 二 緣 。 有 望 於 生 , 受 望 於 愛 , 無 等 無 間 , 有 所 緣 緣 。 餘 支 相 望 二

俱 非 有 。 此 中 且 依 鄰 近 順 次 , 不 相 雜 亂 實 緣 起 說 。 異 此 相 望 為 緣 不

定 。 諸 聰 慧 者 如 理 應 思 。

講 解 : 十 五 者 是 四 緣 門 : 十 二 支 一 一 相 望 , 四 緣 中 的 增 上 緣 是 決 定 有 的 : 其 餘 三 緣 有 、

無 不 定 。 契 經 上 唯 說 有 一 增 上 緣 者 , 就 是 依 這 決 定 有 的 意 義 而 說 的 。 愛 支 望 於

取 支 , 有 支 望 於 生 支 , 有 因 緣 的 意 義 。 若 以 對 法 說 識 支 是 業 種 的 話 , 則 行 支 望

於 識 支 , 識 也 可 以 作 為 行 的 因 緣 。 除 此 之 外 , 餘 支 相 望 , 都 沒 有 親 生 因 緣 的 意

義 。

然 而 ︽ 集 論 ︾ 上 說 , 無 明 望 行 有 因 緣 義 者 , 那 是 依 無 明 俱 時 的 思 業 習 氣 而 說

的 。 因 為 業 習 氣 是 與 無 明 俱 時 的 。 《 瑜 伽 論 》 說 愛 、 取 、 有 三 支 無 因 緣 義 , 那

是 依 現 行 的 愛 、 取 , 及 唯 業 種 的 有 來 說 的 , 並 非 依 種 的 愛 、 取 , 及 識 等 五 種 的

有 而 說 。

無 明 望 行 、 愛 望 於 取 、 生 望 老 死 , 這 三 支 不 但 有 增 上 緣 , 且 亦 有 等 無 間 緣 及

所 緣 緣 。 若 是 有 望 於 生 、 受 望 於 愛 , 那 就 沒 有 等 無 間 , 唯 有 所 緣 緣 了 。 其 餘 如

行 望 於 識 , 乃 至 觸 望 於 受 、 取 望 於 有 , 則 二 緣 俱 無 。 因 為 他 們 都 不 是 現 行 的 心 、

Page 58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8 4

心 所 相 引 生 的 , 所 以 沒 有 等 無 間 : 不 是 能 緣 慮 心 , 所 以 沒 有 所 緣 緣 。

此 處 所 說 諸 支 相 望 為 緣 , 是 依 鄰 近 、 順 次 、 因 果 前 後 不 相 雜 亂 、 實 緣 起 的 四

個 條 件 而 說 的 。 異 此 相 望 , 則 為 緣 不 定 。 一 切 聰 明 智 慧 的 人 , 應 如 理 而 思 。

論 文 二 十 : 惑 業 苦 三 攝 十 二 者 : 無 明 愛 取 是 惑 所 攝 , 行 有 一 分 是 業 所 攝 ,

七 、 有 一 分 是 苦 所 攝 。 有 處 說 業 全 攝 有 者 , 應 知 彼 依 業 有 說 故 。 有

處 說 識 業 所 攝 者 , 彼 說 業 種 為 識 支 故 。 惑 業 所 招 獨 名 苦 者 , 唯 苦 諦

攝 為 生 厭 故 。 由 惑 業 苦 即 十 二 支 , 故 此 能 令 生 死 相 續 。

講 解 : 第 十 六 是 三 道 門 : 惑 、 業 、 苦 三 道 包 括 十 二 有 支 , 無 明 、 愛 、 取 三 支 , 是 惑 所

攝 。 行 支 及 行 所 潤 的 一 分 是 業 所 攝 , 識 、 名 色 、 六 入 、 觸 、 受 、 生 、 老 死 七 支

全 部 , 和 有 的 一 部 分 是 苦 所 攝 。 ︽ 瑜 伽 論 ︾ 上 說 業 全 攝 有 , 應 知 這 是 依 業 有 而

說 的 。

︽ 集 論 ︾ 上 說 識 也 是 為 業 所 攝 , 意 思 是 說 業 的 種 子 為 識 支 。 何 以 惑 業 不 名 為

苦 , 唯 其 所 招 的 當 果 獨 名 為 苦 呢 ? 因 為 惑 業 亦 屬 集 諦 , 所 招 的 當 果 唯 苦 諦 攝 。

又 為 使 有 情 對 苦 生 厭 , 不 再 起 惑 造 業 之 故 , 所 以 獨 以 所 招 名 之 為 苦 。

由 於 這 惑 、 業 、 苦 三 , 就 是 十 二 支 的 緣 故 , 能 令 有 情 生 死 輪 迴 , 相 續 不 斷 。

Page 58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8 5

論 文 二 十 一 : 復 次 、 生 死 相 續 , 由 內 因 緣 , 不 待 外 緣 , 故 唯 有 識 。 因 謂 有

漏 、 無 漏 二 業 正 感 生 死 , 故 說 為 因 。 緣 為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助 感 生 死 ,

故 說 為 緣 。 所 以 者 何 ? 生 死 有 二 : 一 、 分 段 生 死 : 謂 諸 有 漏 善 、 不

善 業 , 由 煩 惱 障 緣 助 勢 力 , 所 感 三 界 粗 異 熟 果 。 身 命 短 長 隨 因 緣 力 ,

有 定 齊 限 , 故 名 分 段 。

講 解 : 再 者 , 有 情 的 生 死 相 續 , 由 於 內 部 因 緣 , 不 需 要 外 部 條 件 , 所 以 說 唯 有 識 。 什

麼 是 內 部 因 緣 , 因 就 是 有 漏 和 無 漏 二 業 , 因 為 這 二 業 能 正 感 生 死 , 所 以 說 名 為

因 。 緣 就 是 煩 惱 障 所 知 障 , 因 為 這 二 障 能 助 二 業 招 感 生 死 , 所 以 說 名 為 緣 。 為

什 麼 要 這 樣 分 別 ? 因 為 生 死 有 二 種 , 一 者 分 段 生 死 , 二 者 變 易 生 死 : 一 、 分 段

生 死 : 就 是 一 切 有 漏 善 、 不 善 業 的 正 因 , 由 煩 惱 障 助 緣 的 勢 力 , 所 感 三 界 的 粗

異 熟 果 。 由 於 因 緣 之 力 , 身 體 和 壽 命 的 長 短 , 都 有 一 定 的 齊 限 , 不 得 錯 亂 。 所

以 名 為 分 段 生 死 。

論 文 二 十 二 : 二 、 不 思 議 變 易 生 死 : 謂 諸 無 漏 有 分 別 業 , 由 所 知 障 緣 助 勢

力 , 所 感 殊 勝 細 異 熟 果 , 由 悲 願 力 改 轉 身 命 , 無 定 齊 限 , 故 名 變 易 。

無 漏 定 願 正 所 資 感 , 妙 用 難 測 , 名 不 思 議 。 或 名 意 成 身 , 隨 意 願 成

Page 58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8 6

故 , 如 契 經 說 , 如 取 為 緣 , 有 漏 業 因 續 後 有 者 而 生 三 有 , 如 是 無 明

習 地 為 緣 , 無 漏 業 因 , 有 阿 羅 漢 、 獨 覺 、 已 得 自 在 菩 薩 , 生 三 種 意

成 身 。 亦 名 變 化 身 , 無 漏 定 力 轉 令 異 本 , 如 變 化 故 。 如 有 論 說 , 聲

聞 、 無 學 永 盡 後 有 , 云 何 能 證 無 上 菩 提 ? 依 變 化 身 證 無 上 覺 , 非 業

報 身 , 故 不 違 理 。

講 解 : 二 、 不 思 議 變 易 生 死 : 就 是 一 切 無 漏 後 得 的 有 分 別 業 為 親 因 , 由 所 知 障 助 緣 的

力 勢 , 所 感 殊 勝 的 細 異 熟 果 。 這 細 異 熟 果 , 能 由 悲 願 力 改 變 身 命 的 長 短 , 沒 有

一 定 的 限 度 , 所 以 名 為 變 易 。 由 無 漏 定 願 的 正 所 資 生 , 正 所 感 得 妙 用 難 測 , 非

凡 夫 二 乘 所 能 計 度 , 所 以 名 不 思 議 。 也 可 以 稱 為 意 成 身 。 因 為 這 生 死 果 是 隨 著

大 悲 意 願 之 所 成 。

︽ 勝 鬘 經 ︾ 上 說 : 如 果 以 取 為 緣 ︵ 即 煩 惱 障 緣 ︶ , 以 有 漏 業 為 因 , 繼 續 後 有

者 , 便 生 三 界 之 有 : 如 果 以 無 明 習 地 為 緣 ︵ 即 所 知 障 緣 ︶ , 以 無 漏 業 為 因 , 那

就 有 阿 羅 漢 、 獨 覺 、 已 得 自 在 菩 薩 , 生 這 三 種 的 意 成 身 了 。 這 不 思 議 變 易 生 死 ,

亦 名 變 化 身 。 因 為 由 無 漏 定 力 , 轉 令 異 於 本 有 的 分 段 身 , 清 淨 微 妙 , 如 變 如 化

故 。 這 變 化 身 , 雖 是 從 喻 得 名 , 亦 不 違 理 , 例 如 ︽ 顯 揚 論 ︾ 上 說 : 聲 聞 、 無 學

Page 58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8 7

果 等 , 他 們 已 永 盡 後 有 , 不 再 受 分 段 生 死 , 如 何 能 不 住 涅 槃 , 不 厭 生 死 , 自 行

化 他 , 證 無 上 菩 提 呢 ? 當 知 他 們 是 依 變 化 身 證 無 上 覺 的 , 並 不 是 業 報 身 證 得

的 , 所 以 變 化 身 從 喻 得 名 , 並 不 違 理 。

論 文 二 十 三 : 若 所 知 障 助 無 漏 業 能 感 生 死 , 二 乘 定 性 應 不 永 入 無 餘 涅 槃 。

如 諸 異 生 拘 煩 惱 故 。 如 何 道 諦 實 能 感 苦 ? 誰 言 實 感 ? 不 爾 、 如 何 ?

無 漏 定 願 , 資 有 漏 業 , 令 所 得 果 相 續 長 時 , 展 轉 增 勝 , 假 說 名 感 。

如 是 感 時 , 由 所 知 障 為 緣 助 力 , 非 獨 能 感 。 然 所 知 障 不 障 解 脫 , 無

能 發 業 潤 生 用 故 。 何 用 資 感 生 死 苦 為 , 自 證 菩 提 利 樂 他 故 。 謂 不 定

性 獨 覺 、 聲 聞 , 及 得 自 在 大 願 菩 薩 , 己 永 斷 伏 煩 惱 障 故 , 無 容 復 受

當 分 段 身 。 恐 廢 長 時 修 菩 薩 行 , 遂 以 無 漏 勝 定 願 力 , 如 延 壽 法 資 現

身 因 , 令 彼 長 時 與 果 不 絕 , 數 數 如 是 定 願 資 助 , 乃 至 證 得 無 上 菩 提 。

講 解 : 有 外 人 問 曰 : 假 使 以 所 知 障 為 助 緣 , 無 漏 業 能 感 變 易 生 死 的 話 , 那 二 乘 定 性 聲

聞 就 應 當 不 能 永 入 無 餘 涅 槃 。 論 主 答 曰 : 二 乘 定 性 , 為 所 知 障 所 拘 礙 , 馳 流 於

無 相 涅 槃 , 不 趣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那 就 像 所 有 有 情 眾 生 , 雖 有 無 漏 種 , 但 由 於 所

知 障 所 拘 礙 , 馳 流 生 死 , 不 趣 涅 槃 一 樣 。

Page 59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8 8

外 人 又 問 : 前 說 無 漏 正 感 生 死 , 那 無 漏 道 諦 , 為 什 麼 實 際 上 能 招 感 生 死 苦 報

呢 ? 答 曰 : 誰 說 道 諦 實 際 上 能 感 苦 報 ? 外 人 復 問 : 如 果 不 是 這 樣 , 感 義 又 是 如

何 呢 ? 答 曰 : 由 第 四 禪 的 無 漏 勝 定 , 資 有 漏 業 , 令 其 所 得 的 果 , 相 續 長 時 , 新

新 不 絕 , 展 轉 增 勝 , 實 則 是 有 漏 業 感 , 不 過 由 於 無 漏 的 資 助 力 勝 , 假 說 名 感 而

已 , 並 不 是 無 漏 實 能 感 苦 。 這 樣 無 漏 感 時 , 還 得 由 所 知 障 作 為 緣 助 , 並 不 是 無

漏 業 獨 能 感 果 。 然 所 知 障 , 但 障 菩 提 , 不 障 解 脫 , 因 為 他 沒 有 無 明 煩 惱 發 業 潤

生 的 功 用 。

外 人 再 問 : 二 乘 無 學 , 他 們 盡 此 報 身 必 永 入 滅 , 為 什 麼 還 用 資 感 生 死 苦 呢 ?

因 為 要 自 證 菩 提 , 利 樂 有 情 , 所 以 要 資 感 生 死 。 就 是 不 定 性 的 獨 覺 、 聲 聞 , 以

及 得 了 自 在 的 大 願 菩 薩 , 他 們 這 些 二 乘 已 永 斷 煩 惱 障 : 菩 薩 已 永 伏 煩 惱 障 , 都

無 容 再 受 當 來 的 分 段 身 了 。 然 而 又 恐 怕 分 段 報 盡 , 會 廢 棄 了 長 時 修 自 他 二 利 的

菩 薩 大 行 , 遂 以 無 漏 的 勝 定 願 力 , 好 像 阿 羅 漢 的 延 壽 法 一 樣 , 資 助 那 能 感 現 身

的 宿 世 業 因 , 令 其 長 時 與 果 不 絕 。 這 樣 數 數 以 定 願 資 助 , 乃 至 經 三 大 劫 之 久 ,

證 得 了 無 上 菩 提 。

論 文 二 十 四 : 彼 復 何 須 所 知 障 助 ? 既 無 圓 證 無 相 不 悲 , 不 執 菩 提 有 情 實

Page 59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8 9

有 , 無 由 發 起 猛 利 悲 願 。 又 所 知 障 障 大 菩 提 , 為 永 斷 除 留 身 久 住 。

又 所 知 障 為 有 漏 依 , 此 障 若 無 彼 定 非 有 , 故 於 身 住 有 大 助 力 。 講 解 : 外 人 問 曰 : 那 些 不 定 性 二 乘 、 自 在 菩 薩 , 既 以 無 漏 定 願 , 資 助 現 身 的 先 業 , 令

果 不 絕 , 又 何 須 再 以 所 知 障 的 助 力 , 方 能 感 得 此 果 呢 ? 論 主 答 曰 : 既 然 還 沒 有 圓 滿 證 得 無 相 大 悲 , 如 果 不 執 著 於 實 際 菩 提 可 以 求

得 , 有 情 眾 生 可 度 , 就 沒 有 理 由 發 起 猛 利 大 悲 和 誓 願 。 而 且 , 所 知 障 障 礙 大 菩

提 , 為 了 永 遠 斷 除 它 , 留 身 久 任 , 說 之 為 緣 。 而 且 這 種 所 知 障 是 一 切 有 漏 之 依 ,

這 種 所 知 障 若 無 , 那 種 能 依 的 一 切 有 漏 肯 定 沒 有 。 所 以 對 於 變 易 生 死 身 的 久

任 , 有 很 大 的 助 力 。

論 文 二 十 五 : 若 所 留 身 , 有 漏 定 願 所 資 助 者 , 分 段 身 攝 , 二 乘 異 生 所 知 境

故 。 無 漏 定 願 所 資 助 者 , 變 易 身 攝 , 非 彼 境 故 。 由 此 應 知 變 易 生 死 ,

性 是 有 漏 , 異 熱 果 攝 , 於 無 漏 業 是 增 上 果 。 有 聖 教 中 說 , 為 無 漏 出

三 界 者 , 隨 助 因 說 。

講 解 : 如 果 所 留 身 , 是 三 界 有 漏 業 和 有 漏 願 所 資 助 者 , 那 便 是 屬 於 分 段 生 死 , 因 為 這

是 定 性 二 乘 , 和 有 情 眾 生 所 知 之 境 。 如 果 所 留 身 , 是 無 漏 定 及 無 漏 願 所 資 助 者 ,

Page 59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9 0

那 便 是 妙 用 難 測 的 變 易 生 死 。 這 不 是 二 乘 和 有 情 眾 生 所 知 之 境 。 由 此 我 們 應

知 , 這 變 易 生 死 的 性 是 有 漏 , 屬 於 五 果 之 一 的 異 熟 果 , 於 無 漏 業 是 增 上 果 。 於

有 的 聖 教 中 說 , 這 變 易 生 死 , 是 無 漏 出 三 界 者 , 那 是 隨 著 無 漏 業 的 助 因 來 說 的 ,

而 其 體 實 非 無 漏 。

論 文 二 十 六 ; 頌 中 所 言 諸 業 習 氣 , 即 前 所 說 二 業 種 子 。 二 取 習 氣 即 前 所 說

二 障 種 子 , 俱 執 著 故 。 俱 等 餘 文 義 如 前 釋 。 變 易 生 死 , 雖 無 分 段 前

後 異 熟 別 盡 別 生 , 而 數 資 助 前 後 改 轉 , 亦 有 前 盡 餘 復 生 義 。 雖 亦 由

現 生 死 相 續 , 而 種 定 有 , 頌 偏 說 之 。 或 為 顯 示 真 異 熱 , 因 果 皆 不 離

本 識 , 故 不 說 現 。 現 異 熟 因 , 不 即 與 果 。 轉 識 間 斷 , 非 異 熟 故 。

講 解 : ︽ 唯 識 三 十 頌 ︾ 中 所 說 的 ﹁ 諸 業 習 氣 ﹂ , 是 這 前 面 所 說 的 有 漏 、 無 漏 二 業 種 子 ,

也 就 是 能 感 二 種 生 死 的 因 。 頌 中 所 說 的 ﹁ 二 取 習 氣 ﹂ , 就 是 前 文 所 說 的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種 子 , 也 就 是 能 助 二 種 生 死 的 緣 。 因 為 障 、 取 俱 是 執 著 , 所 以 障 亦 名

取 , 俱 等 餘 文 , 等 是 ﹁ 前 異 熟 既 盡 , 復 生 餘 異 熟 ﹂ 等 餘 文 的 意 義 , 都 同 前 面 最

初 的 解 釋 一 樣 。 不 過 , 問 題 在 於 , 變 易 年 死 , 不 如 分 段 別 死 別 生 , 怎 麼 可 以 說

﹁ 前 異 熟 既 盡 、 復 生 餘 異 熟 ﹂ 呢 ? 聖 者 的 變 易 生 死 , 雖 然 不 同 於 分 段 那 樣 的 前

Page 59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9 1

後 異 熟 別 盡 別 生 , 而 由 於 無 漏 定 願 的 數 數 資 助 , 令 後 身 命 展 轉 改 易 而 勝 於 前 ,

亦 有 前 盡 餘 復 生 的 意 義 .

外 人 又 問 : 頌 中 何 以 不 說 生 死 相 續 亦 由 現 行 , 而 唯 說 習 氣 呢 ? 論 主 答 : 雖 然

亦 由 現 行 生 死 相 續 , 但 種 子 相 續 決 定 一 切 時 有 , 不 同 於 現 行 的 間 斷 , 所 以 頌 中

偏 說 種 子 即 業 習 氣 。 或 為 顯 示 真 異 熟 因 為 本 識 所 藏 而 成 熟 為 果 , 這 因 果 都 不 離

本 識 , 現 行 則 否 , 所 以 不 說 現 行 。 現 行 的 善 惡 等 法 , 雖 然 也 是 異 熟 因 , 但 所 熏

的 種 子 不 能 即 時 與 果 , 須 待 異 時 方 能 與 果 , 所 以 但 說 種 子 。 六 轉 識 的 現 行 , 雖

然 也 是 異 熟 果 , 也 不 離 識 , 而 轉 識 間 斷 , 非 真 異 熟 , 不 過 是 異 熟 生 而 已 。 所 以

頌 中 偏 說 第 八 識 習 氣 , 而 不 說 現 行 。

論 文 二 十 七 : 前 中 後 際 , 生 死 輪 迴 , 不 待 外 緣 , 既 由 內 識 , 淨 法 相 續 , 應

知 亦 然 。 謂 無 始 來 , 依 附 本 識 有 無 漏 種 , 由 轉 識 等 數 數熏 發 , 漸 漸

增 勝 , 乃 至 究 竟 得 成 佛 時 , 轉 捨 本 來 雜 染 識 種 , 轉 得 始 起 清 淨 識 種 ,

任 持 一 切 功 德 種 子 。 由 本 願 力 盡 未 來 際 , 起 諸 妙 用 , 相 續 無 窮 。 由

此 應 知 唯 有 內 識 。

講 解 :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的 前 中 後 三 際 , 有 情 的 生 死 輪 迴 , 既 是 不 待 外 緣 , 但 由 內 識 ,

Page 59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9 2

染 法 的 相 續 是 這 樣 的 , 淨 法 的 相 續 應 知 也 是 這 樣 。 何 以 言 之 ? 無 始 以 來 依 附 於

木 識 的 無 漏 種 子 , 由 於 前 七 轉 識 的 一 再 熏 發 , 逐 漸 增 勝 , 乃 至 究 竟 得 成 佛 時 ,

便 轉 捨 了 本 來 有 漏 的 雜 染 識 種 , 轉 得 了 始 起 於 本 識 的 無 漏 清 淨 識 種 , 任 持 一 切

功 德 種 子 , 由 佛 本 有 的 大 誓 願 力 , 盡 未 來 際 生 起 一 切 利 他 妙 用 , 相 續 無 窮 。 由

此 所 說 的 染 、 淨 道 理 , 我 們 當 知 諸 法 相 續 , 唯 有 內 識 。 非 由 外 緣 。

第 七 章 釋 違 教 難 . 三 種 自 性

論 文 一 : 若 唯 有 識 , 何 故 世 尊 處 處 經 中 , 說 有 三 性 ? 應 知 三 性 亦 不 離 識 。

所 以 者 何 ? 頌 曰 : 由 彼 彼 遍 計 , 遍 計 種 種 物 , 此 遍 計 所 執 , 自 性 無

所 有 。 依 他 起 自 性 , 分 別 緣 所 生 , 圓 成 實 於 彼 , 常 遠 離 前 性 。 故 此

與 依 他 , 非 異 非 不 異 , 如 無 常 等 性 , 非 不 見 此 彼 。

講 解 : 外 人 問 曰 : 如 果 唯 有 內 識 , 沒 有 外 境 , 那 就 是 唯 有 一 性 , 何 以 世 尊 在 處 處 經 中

說 有 三 性 呢 ? 論 主 答 曰 : 你 應 當 知 道 , 所 說 的 三 性 亦 不 離 識 , 並 不 是 說 性 有 三 ,

便 非 唯 識 。 為 什 麼 呢 ? ︽ 唯 識 三 十 頌 ︾ 上 說 : ﹁ 由 彼 彼 遍 計 , 遍 計 種 種 物 , 此

遍 計 所 執 , 自 性 無 所 有 。 依 他 起 自 性 , 分 別 緣 所 生 , 圓 成 實 於 彼 , 常 遠 離 前 性 。

故 此 與 依 他 , 非 異 非 不 異 , 如 無 常 等 性 , 非 不 見 此 彼 。 ﹂ 頌 文 的 意 思 是 說 : 由

Page 59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9 3

於 有 情 世 間 和 器 世 間 的 種 種 分 別 活 動 , 遂 有 各 種 各 樣 事 物 的 產 生 , 實 際 上 這 些

事 物 , 都 是 一 般 人 的 虛 妄 計 度 , 並 沒 有 其 本 身 的 自 性 , 這 叫 做 遍 計 所 執 性 。 依

他 起 性 , 是 仗 著 不 同 的 因 緣 而 生 。 圓 成 實 性 就 是 在 依 他 起 法 上 , 永 遠 遠 離 遍 計

所 執 性 。 所 以 圓 成 實 性 和 依 他 起 性 , 既 非 有 異 , 亦 非 不 異 , 如 無 常 等 性 , 圓 成

實 性 不 被 見 時 , 依 他 起 性 也 見 不 到 。

論 文 二 : 論 曰 , 周 遍 計 度 , 故 名 遍 計 , 品 類 眾 多 , 說 為 彼 彼 。 謂 能 遍 計 虛

妄 分 別 。 即 由 彼 彼 虛 妄 分 別 , 遍 計 種 種 所 遍 計 物 。 謂 所 妄 執 蘊 處 界

等 , 若 法 若 我 自 性 差 別 。 此 所 妄 執 自 性 差 別 , 總 名 遍 計 所 執 自 性 。

如 是 自 性 , 都 無 所 有 , 理 教 推 徵 , 不 可 得 故 。

講 解 : 以 下 是 各 家 解 釋 頌 文 的 意 義 。 首 先 是 難 陀 對 第 一 頌 的 解 釋 , 他 認 為 : 一 般 人 的

心 識 , 普 遍 認 為 客 觀 事 物 實 有 , 所 以 稱 為 ﹁ 遍 計 ﹂ , 心 識 品 類 眾 多 , 頌 文 說 為

﹁ 彼 彼 ﹂ , 此 即 能 遍 計 的 虛 妄 分 別 。 也 就 是 由 各 種 心 識 的 虛 妄 分 別 , 普 遍 計 度

各 種 所 遍 計 之 物 , 就 是 人 們 所 虛 妄 執 著 的 五 蘊 、 十 二 處 、 十 八 界 等 , 不 管 是 法

還 是 我 的 自 性 差 別 。 這 種 所 虛 妄 執 著 的 自 性 差 別 , 總 稱 為 遍 計 所 執 自 性 , 而 這

種 自 性 都 是 不 存 在 的 , 從 佛 的 教 誨 和 佛 法 教 理 中 仔 細 推 論 , 都 沒 有 這 種 自 性 。

Page 59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9 4

論 文 三 : 或 初 句 顯 能 遍 計 識 , 第 二 句 示 所 遍 計 境 , 後 半 方 申 遍 計 所 執 若 我

若 法 自 性 非 有 , 已 廣 顯 彼 不 可 得 故 。 講 解 : 其 次 是 護 法 、 安 慧 等 的 解 釋 。 他 說 : ﹁ 由 彼 彼 遍 計 ﹂ 一 句 , 是 顯 示 能 遍 計 的 識 。

﹁ 遍 計 種 種 物 ﹂ 一 句 , 是 顯 示 所 遍 計 的 境 。 後 半 頌 ﹁ 此 遍 計 所 執 , 自 性 無 所

有 。 ﹂ 才 是 申 張 遍 計 所 執 心 外 我 、 法 的 自 性 非 有 。

論 文 四 : 初 能 遍 計 自 性 云 何 ? 有 義 , 八 識 及 諸 心 所 有 漏 攝 者 , 皆 能 遍 計 ,

虛 妄 分 別 為 自 性 故 , 皆 似 所 取 能 取 現 故 , 說 阿 賴 耶 , 以 遍 計 所 執 自

性 妄 執 種 為 所 緣 故 。

講 解 : 有 問 曰 : 頌 文 初 句 是 能 遍 計 , 此 能 遍 計 的 自 性 是 什 麼 呢 ? 以 下 有 安 慧 、 護 法 二

家 異 解 。 第 一 家 安 慧 認 為 : 八 識 心 王 及 各 種 心 所 有 法 , 只 要 不 是 無 漏 , 凡 屬 於

有 漏 者 都 是 能 遍 計 。 因 為 有 漏 心 是 以 虛 妄 分 別 為 自 性 , 又 都 似 所 取 、 能 取 之 相

在 顯 現 , ︽ 瑜 伽 ︾ 、 ︽ 顯 揚 ︾ 等 論 都 說 :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 以 遍 計 所 執 自 性 的 妄

執 種 子 , 為 自 己 所 緣 之 境 。 以 此 證 明 , 所 以 有 漏 心 都 能 遍 計 。

論 文 五 : 有 義 : 第 六 、 第 七 心 品 執 我 法 者 , 是 能 遍 計 。 唯 說 意 識 能 遍 計 故 ,

意 及 意 識 名 意 識 故 , 計 度 分 別 能 遍 計 故 , 執 我 、 法 者 , 必 是 慧 故 ,

Page 59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9 5

二 執 必 與 無 明 俱 故 , 不 說 無 明 有 善 性 故 , 癡 無 癡 等 不 相 應 故 , 不 見

有 執 導 空 智 故 , 執 有 達 無 不 俱 起 故 , 曾 無 有 執 非 能熏 故 。 有 漏 心 等

不 證 實 故 , 一 切 皆 名 虛 妄 分 別 。 雖 似 所 取 能 取 相 現 , 而 非 一 切 能 遍

計 攝 , 勿 無 漏 心 亦 有 執 故 , 如 來 後 得 應 有 執 故 。 經 說 佛 智 現 身 土 等

種 種 影 像 , 如 鏡 等 故 , 若 無 緣 用 , 應 非 智 等 。 雖 說 藏 識 緣 遍 計 種 ,

而 不 說 唯 , 故 非 誠 證 。 由 斯 理 趣 , 唯 於 第 六 、 第 七 心 品 , 有 能 遍 計 。

識 品 雖 二 , 而 有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等 遍 計 不 同 ,

故 言 彼 彼 。

講 解 : 而 第 二 家 護 法 認 為 : 並 不 是 一 切 心 都 是 能 遍 計 , 只 有 執 我 、 執 法 的 第 六 、 第 七

識 是 能 遍 計 , 為 什 麼 只 有 六 、 七 二 識 是 能 遍 計 呢 ? 這 有 十 種 理 由 可 以 證 明 : 一

者 , ︽ 攝 大 乘 論 ︾ 唯 說 意 識 是 能 遍 計 , 假 使 一 切 心 都 能 遍 計 , 何 以 攝 論 不 說 呢 ?

二 者 , 攝 論 說 意 識 , 事 實 上 包 括 第 七 識 在 內 , 因 為 第 七 稱 意 , 第 六 稱 意 識 , 二

者 合 稱 意 識 , 所 以 說 意 識 是 能 遍 計 , 就 包 含 了 六 、 七 兩 識 在 內 。 三 者 , 有 計 度

分 別 的 是 能 遍 計 , 而 第 六 、 七 兩 識 有 計 度 分 別 , 他 識 則 無 , 所 以 此 二 識 是 能 遍

計 。 四 者 , 唯 有 執 我 執 法 的 第 六 、 七 二 識 , 必 與 慧 俱 , 是 能 遍 計 , 餘 識 無 慧 ,

Page 59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9 6

他 們 怎 能 遍 計 ? 五 者 , 我 、 法 二 執 , 是 染 而 非 善 , 他 必 與 無 明 俱 起 。 六 者 , ︽ 瑜

伽 ︾ 等 論 都 沒 有 說 過 無 明 有 善 性 的 話 。 七 者 , 若 說 一 切 有 漏 皆 名 不 善 , 不 過 說

行 相 輕 微 的 不 善 名 之 為 善 , 那 也 不 對 ! 癡 與 無 癡 這 兩 個 性 質 相 違 的 法 , 是 不 能

相 應 俱 起 的 。 八 者 , 若 說 癡 相 輕 微 的 名 為 無 癡 , 那 也 不 對 , 那 加 行 心 , 不 也 成

為 輕 微 的 癡 相 了 嗎 ? 凡 有 癡 即 必 有 法 執 , 他 如 何 能 引 導 空 智 使 之 現 前 ? 誰 見 過

有 執 心 能 導 空 智 來 ? 九 者 , 加 行 心 隨 順 聖 教 作 我 、 法 空 觀 , 名 為 達 無 , 既 有 法

執 , 應 名 執 有 , 這 執 有 的 心 與 達 無 的 智 如 何 能 夠 俱 起 ? 可 見 加 行 心 決 無 法 執 。

十 者 , 假 使 有 漏 心 都 有 法 執 , 那 第 八 異 熟 心 , 不 也 成 為 能 熏 了 嗎 ? 因 為 凡 有 執

心 都 有 能 熏 的 勢 用 , 從 來 沒 有 有 執 心 不 是 能 熏 的 。 然 而 實 際 上 第 八 異 熟 , 並 非

能 熏 , 只 是 所 熏 而 已 , 所 以 他 不 是 能 遍 計 。

如 果 是 這 樣 , 那 ︽ 楞 伽 ︾ 、 ︽ 中 邊 ︾ 等 , 何 以 說 三 界 八 識 都 是 虛 妄 分 別 呢 ?

原 因 有 三 : 一 者 有 漏 心 等 , 雖 也 能 作 空 觀 假 相 , 而 不 能 像 無 漏 一 樣 能 證 實 理 ,

所 以 一 切 八 識 , 都 名 為 虛 妄 分 別 , 並 不 是 虛 妄 分 別 都 是 執 心 。 二 者 , 雖 有 漏 心

也 有 依 他 相 似 的 所 取 能 取 相 現 , 而 不 是 一 切 有 漏 都 能 遍 計 。 唯 有 計 度 分 別 的

六 、 七 兩 識 , 才 是 能 遍 計 。 若 似 二 取 都 是 有 執 , 豈 不 是 無 漏 心 也 有 執 嗎 ? 因 為

Page 59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9 7

如 來 的 後 得 智 , 也 像 菩 薩 二 乘 一 樣 的 有 似 二 取 相 , 難 道 說 如 來 的 無 漏 心 也 有 執

不 成 ? 若 說 如 來 的 後 得 智 沒 有 似 二 取 相 , 那 便 有 違 背 聖 教 的 過 失 ! 因 為 ︽ 佛 地

經 ︾ 上 說 , 佛 智 能 現 身 土 等 種 種 影 像 , 如 : 平 等 性 智 、 妙 觀 察 智 、 成 所 作 智 、

大 圓 鏡 智 等 , 既 能 現 種 種 影 像 , 豈 不 是 都 有 似 二 取 嗎 ? 這 證 明 無 漏 心 是 有 相 分

的 。 既 有 相 分 , 必 有 見 分 , 若 無 見 分 , 便 無 緣 用 , 若 無 綠 用 , 那 如 來 智 就 應 當

不 是 智 品 所 攝 了 。 三 者 若 有 漏 心 都 非 有 執 , 如 何 說 藏 識 緣 遍 計 種 ?

雖 說 藏 識 緣 遍 計 種 , 而 不 說 唯 , 既 不 說 唯 緣 遍 計 種 子 , 那 就 是 第 八 識 所 緣 的

種 子 , 除 遍 計 外 , 還 有 其 他 。 所 以 他 不 能 證 明 有 漏 心 都 是 遍 計 。 由 於 以 上 所 說

的 種 種 理 由 , 所 以 前 五 識 及 第 八 識 都 沒 有 能 遍 計 , 唯 獨 有 漏 的 第 六 、 第 七 兩 識

才 有 能 遍 計 。

這 裡 所 說 的 遍 計 , 雖 只 有 第 六 、 第 七 這 二 種 識 品 , 但 ︽ 攝 大 乘 論 釋 ︾ 等 還 說

有 二 至 十 等 之 多 的 遍 計 不 同 : 二 種 遍 計 是 : 自 性 計 ︵ 眼 等 色 根 ︶ 、 差 別 遍 計

︵ 常 、 無 常 等 ︶ 。 三 種 遍 計 是 : 我 、 法 、 用 。 四 種 遍 計 是 : 自 性 、 差 別 、 有 覺 、

無 覺 。 五 種 遍 計 是 : 依 名 計 義 、 依 義 計 名 、 依 名 計 名 、 依 義 計 義 、 依 名 義 計 名

義 。 六 種 遍 計 是 : 自 性 、 差 別 、 覺 悟 、 隨 眠 、 加 行 、 名 遍 。 七 種 遍 計 是 : 有 相 、

Page 60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5 9 8

無 相 、 任 運 、 尋 求 、 伺 察 、 染 污 、 不 染 污 。 八 種 遍 計 是 : 自 性 、 差 別 、 總 執 、

我 、 我 所 、 愛 、 不 愛 、 愛 不 愛 俱 違 。

九 種 遍 計 是 : 愛 、 恚 、 慢 、 無 明 、 見 、 取 、 疑 、 嫉 、 慳 。 十 種 遍 計 是 : 根 本

分 別 ︵ 第 八 識 ︶ 、 緣 相 分 別 ︵ 緣 慮 之 時 ︶ 、 顯 相 分 別 ︵ 眼 等 識 ︶ 、 緣 相 變 異 分

別 、 顯 相 變 異 分 別 、 他 引 分 別 ︵ 聞 不 正 法 ︶ 、 不 如 理 分 別 ︵ 外 道 ︶ 、 如 理 分 別

︵ 正 法 ︶ , 執 著 分 別 ︵ 我 見 ︶ 、 散 動 分 別 。 此 外 種 種 乃 至 無 量 等 的 遍 計 , 實 難

煩 引 。

論 文 六 : 次 所 遍 計 自 性 云 何 , 攝 大 乘 說 是 依 他 起 , 遍 計 心 等 所 緣 緣 故 。 圓

成 實 性 寧 非 彼 境 ? 真 非 妄 執 所 緣 境 故 。 依 展 轉 說 亦 所 遍 計 。 遍 計 所

執 雖 是 彼 境 , 而 非 所 緣 緣 , 故 非 所 遍 計 。

講 解 : 初 能 遍 計 的 自 性 已 如 上 說 , 其 次 , 所 遍 計 的 自 性 又 是 怎 麼 樣 呢 ? ︽ 攝 大 乘 論 ︾

說 所 遍 計 的 自 性 就 是 依 他 起 自 性 , 因 為 遍 計 心 等 以 此 為 所 緣 緣 。 有 問 曰 : 圓 成

實 性 為 何 不 是 遍 計 所 緣 的 境 呢 ? 答 曰 : 依 他 起 是 虛 妄 法 , 所 以 是 遍 計 的 親 緣 相

分 , 圓 成 實 性 真 實 , 所 以 不 是 妄 執 的 親 緣 相 分 。 問 : 遍 計 所 執 的 境 , 何 以 不 名

所 遍 計 ? 答 : 無 法 名 境 , 所 緣 緣 只 局 於 有 法 而 不 是 無 法 , 所 以 所 執 的 雖 是 遍 計

Page 60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5 9 9

心 境 , 而 不 是 所 緣 緣 , 既 不 是 所 緣 綠 , 那 當 然 也 不 是 所 遍 計 了 。 論 文 七 : 遍 計 所 執 其 相 云 何 ? 與 依 他 起 復 有 何 別 ? 有 義 : 三 界 心 及 心 所 ,

由 無 始 來 虛 妄熏 習 , 雖 各 體 一 , 而 似 二 生 , 謂 見 、 相 分 , 即 能 、 所

取 。 如 是 二 分 , 情 有 理 無 , 此 相 說 為 遍 計 所 執 。 二 所 依 體 , 實 託 緣

生 , 此 性 非 無 , 名 依 他 起 , 虛 妄 分 別 緣 所 生 故 。 云 何 知 然 ? 諸 聖 教

說 , 虛 妄 分 別 是 依 他 起 , 二 取 名 為 遍 計 所 執 。

講 解 : 遍 計 所 執 的 體 相 是 什 麼 樣 子 呢 ? 他 同 依 他 起 又 有 什 麼 分 別 呢 ? 此 有 兩 家 異 解 。

第 一 師 安 慧 認 為 : 三 界 有 情 的 心 及 心 所 , 由 無 始 來 的 虛 妄 熏 習 , 他 們 各 自 的 體 ,

雖 是 一 個 自 證 分 , 但 似 依 他 見 、 相 二 分 而 生 , 這 二 分 就 是 所 謂 的 能 、 所 二 取 。

如 是 二 分 , 在 妄 情 上 似 有 , 但 教 理 上 實 際 是 無 , 此 相 據 ︽ 辯 中 邊 論 ︾ 說 是 遍 計

所 執 。

其 次 , 這 見 、 相 二 分 所 依 的 自 證 分 體 , 是 仗 因 託 緣 而 生 , 這 託 緣 而 生 的 就 稱

為 依 他 起 。 因 為 是 仗 託 著 虛 妄 分 別 的 種 子 因 緣 所 生 之 故 。 所 以 一 切 經 論 上 都

說 : 虛 妄 分 別 , 是 依 他 起 , 能 、 所 二 取 , 是 遍 計 所 執 , 這 是 有 根 據 的 。

論 文 八 : 有 義 : 一 切 心 及 心 所 , 由熏 習 力 所 變 二 分 , 從 緣 生 故 , 亦 依 他 起 。

Page 60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0 0

遍 計 依 斯 妄 執 定 實 有 、 無 、 一 、 異 、 俱 、 不 俱 等 , 此 二 方 名 遍 計 所

執 。 諸 聖 教 說 , 唯 量 唯 二 種 種 , 皆 名 依 他 起 故 。 又 相 等 四 法 、 十 一

識 等 , 論 皆 說 為 依 他 起 攝 故 。 不 爾 , 無 漏 後 得 智 品 二 分 , 應 名 遍 計

所 執 , 許 應 聖 智 不 緣 彼 生 , 緣 彼 智 品 應 非 道 諦 , 不 許 應 知 有 漏 亦 爾 。

講 解 : 第 二 師 護 法 認 為 , 一 切 有 漏 、 無 漏 , 染 與 不 染 的 心 及 心 所 , 由 熏 習 力 所 變 的 見 、

相 二 分 , 都 是 從 因 緣 生 , 所 以 也 是 依 他 起 。 遍 計 心 依 此 見 、 相 二 分 , 妄 執 為 真

實 的 有 、 無 、 一 、 異 、 俱 、 不 俱 等 , 這 樣 的 見 相 二 分 才 名 叫 遍 計 所 執 。 因 為 ︽ 攝

大 乘 論 ︾ 等 說 : 唯 識 之 量 , 與 屬 於 唯 識 的 見 、 相 二 分 , 以 及 見 、 相 二 分 的 種 種

行 相 , 都 叫 做 依 他 起 。 還 有 五 法 中 , 除 第 五 如 如 外 的 其 餘 的 四 法 , 十 一 識 , ︽ 瑜

伽 論 ︾ 等 說 是 依 他 起 依 所 攝 。 不 然 的 話 , 佛 等 無 漏 後 得 智 品 所 變 相 、 二 分 , 應

當 稱 為 遍 計 所 執 。 如 果 允 許 無 漏 二 分 也 是 遍 計 所 執 , 則 聖 者 的 後 得 智 就 不 是 緣

彼 依 他 起 的 二 分 所 生 , 能 緣 依 他 所 有 智 品 應 非 道 諦 , 若 不 許 聖 者 非 遍 計 所 執 ,

應 知 有 漏 心 也 是 這 樣 。 ︵ 註 一 : 論 文 中 的 相 等 四 法 , 即 五 法 前 四 的 相 、 名 、 分

別 、 正 智 。 論 文 中 的 十 一 識 , 即 攝 大 乘 論 所 說 的 : 一 身 識 、 即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五 色 根 。 二 身 者 識 , 即 第 七 末 那 識 。 三 受 者 識 , 即 意 根 。 四 , 彼 所 受 識 、 即

Page 60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0 1

六 塵 。 五 彼 能 受 識 、 即 六 識 。 六 世 識 , 即 時 間 。 七 數 識 , 即 數 目 。 八 處 識 , 即

有 情 眾 生 的 住 處 。 九 言 說 識 , 即 語 言 。 十 自 他 差 別 識 , 即 自 已 與 他 人 的 差 別 。

十 一 善 、 惡 趣 死 生 識 , 即 有 情 眾 生 的 生 死 流 轉 。 ︶

論 文 九 : 又 若 二 分 是 遍 計 所 執 , 應 如 兔 角 等 非 所 緣 緣 , 遍 計 所 執 體 非 有 故 。

又 應 二 分 不熏 成 種 , 後 識 等 生 應 無 二 分 。 又 諸 習 氣 是 相 分 攝 , 豈 非

有 法 能 作 因 緣 ? 若 緣 所 生 內 相 見 分 非 依 他 起 , 二 所 依 體 例 亦 應 然 ,

無 異 因 故 。 由 斯 理 趣 , 眾 緣 所 生 心 、 心 所 體 , 及 相 、 見 分 , 有 漏 、

無 漏 皆 依 他 起 , 依 他 眾 緣 而 得 起 故 。

講 解 : 如 果 有 漏 的 見 、 相 二 分 都 是 遍 計 所 執 , 就 應 當 像 兔 角 一 樣 的 不 是 所 緣 綠 , 因 為

所 緣 綠 是 有 體 之 法 , 遍 計 所 執 是 無 體 之 法 。 再 者 又 如 你 所 執 的 見 、 相 二 分 , 決

定 不 能 熏 習 成 種 , 因 為 遍 計 是 無 體 之 法 , 他 好 像 石 女 不 能 生 兒 一 樣 , 到 後 來 識

等 生 時 , 就 應 當 沒 有 見 、 相 二 分 。 然 而 後 識 生 時 非 無 二 分 , 可 知 二 分 並 不 是 遍

計 所 執 。 而 且 , 一 切 有 漏 習 氣 是 相 分 所 攝 , 其 體 為 非 有 之 法 , 又 怎 能 作 因 緣 呢 ?

假 定 從 緣 所 生 不 離 於 識 的 相 、 見 二 分 不 是 依 他 起 , 那 二 分 所 依 依 他 起 的 自 證 分

體 , 依 例 也 應 當 同 二 分 一 樣 的 不 是 依 他 起 , 因 為 它 們 都 是 因 緣 種 子 所 生 , 並 沒

Page 60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0 2

有 什 麼 差 別 的 。

由 於 以 上 所 說 這 道 理 與 義 趣 , 所 以 眾 緣 所 生 的 心 、 心 所 體 , 及 相 、 見 二 分 ,

無 論 是 有 漏 、 無 漏 , 都 是 依 他 起 。 因 為 是 依 他 眾 緣 而 得 生 起 的 緣 故 。

論 文 十 : 頌 言 , 分 別 緣 所 生 者 , 應 知 且 說 染 分 依 他 。 淨 分 依 他 亦 圓 成 故 。

或 諸 染 淨 心 、 心 所 法 皆 名 分 別 , 能 緣 慮 故 。 是 則 一 切 染 淨 依 他 , 皆

是 此 中 依 他 起 攝 。

講 解 : 頌 中 所 說 的 ﹁ 分 別 緣 所 生 ﹂ 句 , 應 知 這 是 唯 說 染 分 依 他 , 為 分 別 法 的 因 緣 所 生 。

何 以 不 說 淨 分 ? 因 為 淨 分 依 他 就 是 圓 成 實 性 。 或 者 一 切 染 淨 的 心 、 心 所 法 都 稱

分 別 , 因 為 它 們 都 能 緣 慮 之 故 , 所 以 一 切 染 、 淨 依 他 , 都 是 這 頌 中 所 說 的 依 他

起 攝 了 。

論 文 十 一 : 二 空 所 顯 圓 滿 成 就 諸 法 實 性 , 名 圓 成 實 , 顯 此 遍 常 體 非 虛 謬 。

簡 自 共 相 、 虛 空 、 我 等 。 無 漏 有 為 離 倒 究 竟 , 勝 用 周 遍 , 亦 得 此 名 。

然 今 頌 中 說 初 非 後 。 此 即 於 彼 依 他 起 上 , 常 遠 離 前 遍 計 所 執 , 二 空

所 顯 真 如 為 性 。 說 於 彼 言 , 顯 圓 成 實 與 依 他 起 不 即 不 離 。 常 遠 離 言 ,

顯 妄 所 執 能 、 所 取 性 理 恆 非 有 , 前 言 義 顯 不 空 依 他 , 性 顯 二 空 非 圓

Page 60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0 3

成 實 , 真 如 離 有 離 無 性 故 。 講 解 : 遍 計 所 執 、 依 他 起 , 已 如 上 文 所 說 , 現 在 該 講 三 性 中 的 圓 成 實 性 了 。 什 麼 叫 做

圓 成 實 性 ? 二 空 所 顯 示 的 圓 滿 、 成 就 、 和 諸 法 實 性 , 稱 為 圓 成 實 性 , 事 實 上 就

是 真 如 。 真 如 具 備 以 下 三 義 : 一 、 圓 滿 , 是 顯 示 真 如 體 遍 , 一 切 處 有 。 二 、 成

就 , 是 顯 示 真 如 體 常 , 非 生 滅 法 。 三 、 諸 法 實 性 , 是 顯 示 真 如 實 體 , 並 非 虛 謬 。

如 此 說 來 , 那 淨 分 的 依 他 起 , 體 非 常 遍 , 它 如 何 也 通 圓 成 實 性 呢 ? 因 為 淨 分 依

他 , 是 無 漏 有 為 , 他 也 具 有 如 下 三 義 : 一 者 , 是 離 於 顛 倒 虛 妄 的 實 義 。 二 者 ,

是 究 竟 能 斷 一 切 染 法 的 成 義 。 三 者 , 是 勝 用 周 遍 , 無 境 不 緣 的 圓 義 。 這 三 義 同

於 真 如 , 所 以 也 得 名 為 圓 成 實 性 。 然 而 , 因 為 淨 分 依 他 不 是 證 得 的 法 性 , 故 在

頌 中 , 說 初 真 如 名 圓 成 實 , 非 後 淨 分 。 這 圓 成 實 , 就 是 在 彼 依 他 起 上 , 常 常 遠

離 了 前 面 的 遍 計 所 執 , 而 以 人 、 法 二 空 所 顯 的 真 如 為 自 性 。

第 三 句 頌 中 所 說 的 ﹁ 於 彼 ﹂ 二 字 , 是 顯 示 圓 成 實 與 依 他 起 的 體 是 不 即 不 離 。

何 以 說 是 不 即 ? 若 即 , 就 應 當 真 如 有 滅 , 依 他 無 生 。 然 而 真 如 並 非 有 滅 , 依 他

也 並 非 無 生 , 所 以 說 是 不 即 。 何 以 又 說 不 離 ? 若 離 , 就 應 當 真 如 不 是 依 他 之 性 ,

離 依 他 外 別 有 如 性 了 , 然 而 如 性 並 不 是 離 依 他 而 別 有 , 所 以 又 說 不 離 。 第 四 句

Page 60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0 4

頌 中 所 說 的 ﹁ 常 遠 離 ﹂ 三 字 , 是 顯 示 虛 妄 的 遍 計 所 執 是 能 、 所 取 性 , 並 非 暫 無 ,

理 恆 非 有 , 所 以 說 是 常 遠 離 。 ﹁ 前 ﹂ 字 的 意 義 , 是 顯 示 空 的 是 前 面 的 遍 計 所 執 ,

不 空 依 他 起 。 ﹁ 性 ﹂ 字 , 是 顯 示 圓 成 實 是 二 空 所 顯 的 真 如 , 而 二 空 並 非 即 是 圓

成 實 。 因 為 真 如 是 離 有 離 無 , 若 說 二 空 就 是 圓 成 實 , 則 是 真 如 雖 離 於 有 , 而 尚

未 離 於 無 了 。

論 文 十 二 : 由 前 理 故 , 此 圓 成 實 與 彼 依 他 起 , 非 異 非 不 異 。 異 應 真 如 非 彼

實 性 , 不 異 此 性 應 是 無 常 。 彼 此 俱 應 淨 非 淨 境 , 則 本 後 智 用 應 無 別 。

云 何 二 性 非 異 非 一 ? 如 彼 無 常 無 我 等 性 。 無 常 等 性 與 行 等 法 異 , 應

彼 法 非 無 常 等 , 不 異 , 此 應 非 彼 共 相 。 由 斯 喻 顯 此 圓 成 實 與 彼 依 他 ,

非 一 非 異 。 法 與 法 性 理 必 應 然 , 勝 義 、 世 俗 相 待 有 故 。

講 解 : 由 前 面 所 說 道 種 , 這 圓 成 實 性 與 依 他 起 性 既 非 異 , 亦 非 不 異 。 若 相 異 , 即 真 如

應 非 彼 之 實 性 , 若 不 異 , 即 此 真 如 性 應 無 常 , 所 以 說 非 一 非 異 。 再 者 , 圓 成 實

是 淨 的 根 本 智 境 , 依 他 起 是 淨 通 非 淨 的 後 得 智 境 , 假 使 二 體 是 一 , 彼 依 他 起 與

此 圓 成 實 的 境 , 都 應 當 是 淨 通 非 淨 , 這 樣 , 則 根 本 智 與 後 得 智 的 照 用 , 就 應 當

沒 有 差 別 了 。

Page 60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0 5

圓 成 實 與 依 他 起 二 性 , 是 怎 樣 的 非 異 非 一 ? 這 譬 如 無 常 、 無 我 等 性 與 行 等 諸

法 一 樣 , 若 說 無 常 等 性 與 行 等 諸 法 是 異 , 那 行 等 諸 法 就 應 當 不 是 無 常 等 性 了 。

然 而 行 等 諸 法 , 卻 是 生 滅 無 常 , 所 以 說 是 非 異 。 若 說 是 一 , 那 這 無 常 等 就 應 當

不 是 彼 行 等 諸 法 的 共 相 了 , 然 而 無 常 等 卻 是 行 等 諸 法 的 共 相 , 與 自 相 不 同 , 所

以 說 是 非 一 。 由 此 譬 喻 來 顯 示 這 圓 成 實 性 與 彼 依 他 起 性 的 非 一 非 異 。 依 他 起 的

法 與 圓 成 實 的 法 性 , 在 道 理 上 必 然 是 這 樣 的 。 因 為 圓 成 的 勝 義 , 與 依 他 的 世 俗 ,

是 相 待 而 立 的 。 俗 待 真 有 , 真 待 俗 有 , 並 不 是 像 龜 毛 兔 角 一 樣 說 非 一 非 異 。

論 文 十 三 : 非 不 證 見 此 圓 成 實 , 而 能 見 彼 依 他 起 性 。 未 達 遍 計 所 執 性 空 ,

不 如 實 知 依 他 有 故 。 無 分 別 智 證 真 如 已 , 後 得 智 中 方 能 了 達 依 他 起

性 如 幻 事 等 。 雖 無 始 來 , 心 、 心 所 法 已 能 緣 自 相 、 見 分 等 , 而 我 法

執 恆 俱 行 故 , 不 如 實 知 眾 緣 所 引 自 心 、 心 所 虛 妄 變 現 , 猶 如 幻 事 、

陽 燄 、 夢 境 、 鏡 像 、 光 影 、 谷 響 、 水 月 、 變 化 所 成 非 有 似 有 。

依 如 是 義 , 故 有 頌 言 : 非 不 見 真 如 , 而 能 了 諸 行 , 皆 如 幻 事 等 ,

雖 有 而 非 真 。

講 解 : 這 是 解 釋 第 四 句 頌 ﹁ 非 不 見 此 彼 ﹂ , 圓 成 、 依 他 證 見 的 次 第 。 不 能 說 未 證 得 圓

Page 60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0 6

成 實 性 , 就 能 見 到 那 依 他 起 性 , 在 沒 有 達 到 所 執 性 空 之 時 , 就 不 能 如 實 了 知 依

他 起 性 之 有 。 無 分 別 智 證 得 真 如 以 後 的 後 得 智 中 , 才 能 了 達 依 他 起 性 是 如 幻 事

等 。 雖 然 一 切 異 生 無 始 以 來 的 心 、 心 所 已 能 緣 其 各 自 的 相 、 見 分 等 ︵ 註 : 見 分

緣 相 分 , 自 證 分 緣 見 分 及 證 自 證 分 , 證 自 證 分 緣 自 證 分 。 ︶ 然 而 由 於 我 、 法 二

執 恆 時 與 心 俱 行 之 故 , 不 能 如 實 了 知 依 他 眾 緣 所 引 的 自 心 、 心 所 是 虛 妄 變 現 ,

猶 如 幻 事 、 陽 燄 、 夢 境 、 鏡 像 、 光 影 、 谷 響 、 水 月 的 變 化 所 成 , 非 有 似 有 。 依

據 此 義 , 所 以 ︽ 厚 嚴 經 ︾ 中 有 伽 它 說 : ﹁ 非 不 見 真 如 , 而 能 了 諸 行 , 皆 如 幻 事

等 , 雖 有 而 非 真 。 ﹂ 意 思 是 說 並 非 不 證 見 真 如 , 而 能 了 達 諸 行 無 常 , 都 如 幻 事

等 一 樣 , 所 以 雖 有 而 不 是 真 有 。

論 文 十 四 : 此 中 義 說 三 種 自 性 , 皆 不 遠 離 心 、 心 所 法 。 謂 心 、 心 所 及 所 變

現 眾 緣 生 故 , 如 幻 事 等 非 有 似 有 , 誑 惑 愚 夫 , 一 切 皆 名 依 他 起 性 。

愚 夫 於 此 橫 執 我 法 , 有 無 、 一 異 、 俱 不 俱 等 , 如 空 華 等 性 相 都 無 ,

一 切 皆 名 遍 計 所 執 。 依 他 起 上 , 彼 所 妄 執 我 法 俱 空 , 此 空 所 顯 識 等

真 性 , 名 圓 成 實 。 是 故 此 三 不 離 心 等 。

講 解 : 本 章 所 詮 釋 的 三 首 頌 文 , 其 大 概 的 意 義 , 是 說 遍 計 所 執 、 依 他 起 、 圓 成 實 這 三

Page 60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0 7

種 自 性 , 都 不 是 離 開 心 、 心 所 法 而 別 有 的 。 怎 樣 不 離 心 、 心 所 法 ? 心 、 心 所 法

的 自 證 分 , 及 其 所 變 現 的 相 、 見 二 分 , 都 是 眾 緣 和 合 所 生 , 所 以 如 幻 事 等 , 非

有 似 有 。 誑 惑 愚 夫 , 世 人 不 了 知 這 是 如 幻 如 化 的 假 法 , 執 為 實 有 , 這 一 切 都 名

叫 依 他 起 性 。 彼 誑 惑 的 愚 夫 , 在 這 依 他 起 上 橫 執 我 、 法 是 有 、 是 無 , 是 一 、 是 異 , 是 有 無

一 異 俱 、 不 俱 等 , 如 空 華 水 月 , 性 相 都 無 , 這 一 切 都 名 叫 遍 計 所 執 性 。 若 在 依

他 起 上 , 了 達 其 所 妄 執 的 我 、 法 都 空 無 所 有 , 由 此 空 理 所 顯 的 識 及 心 所 , 一 切

相 分 等 的 真 性 , 就 名 叫 圓 成 實 性 。 以 是 之 故 , 這 遍 、 依 、 圓 三 性 , 都 不 離 心 、

心 所 法 。

論 文 十 五 : 虛 空 、 擇 滅 、 非 擇 滅 等 , 何 性 攝 耶 ? 三 皆 容 攝 。 心 等 變 似 虛 空

等 相 , 隨 心 生 故 依 他 起 攝 。 愚 夫 於 中 妄 執 實 有 , 此 即 遍 計 所 執 性 攝 ;

若 於 真 如 假 施 設 有 虛 空 等 義 , 圓 成 實 攝 。 有 漏 心 等 , 定 屬 依 他 , 無

漏 心 等 , 容 二 性 攝 。 眾 緣 生 故 , 攝 屬 依 他 , 無 顛 倒 故 , 圓 成 實 攝 。

講 解 : 這 一 段 論 文 , 是 說 明 六 無 為 與 三 性 相 攝 的 關 係 , 以 下 分 十 二 門 辨 釋 攝 屬 。 第 一

無 為 相 攝 門 。 問 , 虛 空 、 擇 滅 、 非 擇 滅 、 不 動 、 想 受 滅 、 真 如 這 六 種 無 為 , 屬

Page 61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0 8

於 三 性 的 那 一 性 所 攝 呢 ? 答 曰 : 三 性 都 攝 。 何 以 見 得 呢 ? 因 為 心 、 心 所 、 見 、

相 分 等 , 由 數 數 聞 熏 , 變 現 出 非 有 似 有 的 虛 空 無 為 等 相 , 這 是 隨 心 分 別 的 緣 所

生 故 , 所 以 是 依 他 起 攝 。 愚 夫 不 達 , 於 此 依 他 起 中 , 妄 執 虛 空 等 相 謂 為 實 有 ,

這 就 是 遍 計 所 執 性 攝 。 若 於 真 如 理 上 , 假 藉 名 言 施 設 有 虛 空 無 為 等 義 , 便 是 圓

成 實 攝 。

若 依 有 漏 、 無 漏 心 說 , 那 依 他 起 義 就 不 一 定 了 。 假 如 是 有 漏 心 所 變 的 虛 空 等

相 , 決 定 唯 屬 依 他 ; 假 如 是 無 漏 心 所 變 的 虛 空 等 相 , 那 就 容 屬 依 、 圓 二 性 所 攝

了 。 為 什 麼 屬 二 性 所 攝 ? 眾 緣 生 故 , 攝 屬 依 他 ; 無 顛 倒 故 , 圓 成 實 收 。

論 文 十 六 : 如 是 三 性 , 與 七 真 如 , 云 何 相 攝 ? 七 真 如 者 : 一 、 流 轉 真 如 ,

謂 有 為 法 流 轉 實 性 。 二 、 實 相 真 如 , 謂 二 無 我 所 顯 實 性 。 三 、 唯 識

真 如 , 謂 染 、 淨 法 唯 識 實 性 。 四 、 安 立 真 如 , 謂 苦 實 性 。 五 、 邪 行

真 如 , 謂 集 實 性 。 六 、 清 淨 真 如 , 謂 滅 實 性 。 七 、 正 行 真 如 , 謂 道

實 性 。 此 七 實 性 圓 成 實 攝 , 根 本 後 得 二 智 境 故 。 隨 相 攝 者 , 流 轉 、

苦 、 集 三 , 前 二 性 攝 , 妄 執 雜 染 故 。 餘 四 皆 是 圓 成 攝 。

講 解 : 這 是 第 二 的 真 如 相 攝 門 。 這 遍 、 依 、 圓 三 性 , 與 七 真 如 的 相 攝 關 係 是 怎 樣 呢 ?

Page 61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0 9

七 種 真 如 是 : 一 、 流 轉 真 如 , 是 一 切 有 為 法 生 滅 流 轉 的 實 性 。 二 、 實 相 真 如 ,

是 由 人 、 法 二 無 我 的 空 義 所 顯 的 實 性 。 三 、 唯 識 真 如 , 是 染 、 淨 法 , 隨 染 淨 心

而 為 染 淨 的 唯 識 實 性 。 四 、 安 立 真 如 , 是 苦 諦 的 實 性 。 五 、 邪 行 真 如 , 是 能 招

感 諸 苦 ︱ 集 諦 的 實 性 。 六 、 清 淨 真 如 , 是 證 得 涅 槃 ︱ 滅 諦 的 實 性 。 七 、 正 行 真

如 , 是 修 三 無 漏 學 ︱ 道 諦 的 實 性 。

這 七 種 真 如 , 是 約 能 詮 義 說 的 , 並 不 是 真 如 的 體 有 七 種 差 別 。 若 廢 詮 言 體 ,

那 就 只 有 一 如 實 性 了 。 若 約 實 性 來 說 , 這 七 種 真 如 , 都 屬 圓 成 實 攝 。 因 為 他 們

都 是 根 本 、 後 得 二 智 之 所 緣 境 ︱ ︱ 實 相 、 唯 識 、 清 淨 三 如 實 性 , 是 根 本 智 境 。

其 餘 的 四 如 實 性 , 是 後 得 智 境 。 若 以 隨 相 來 說 , 流 轉 、 苦 、 集 三 如 , 屬 三 性 的

前 二 性 所 攝 。 因 為 這 三 如 約 妄 所 執 說 , 都 屬 遍 計 執 攝 。 若 約 詮 雜 染 說 , 那 就 都

屬 依 他 起 攝 了 。 至 於 其 餘 的 實 相 、 唯 識 、 清 淨 、 正 行 四 如 , 都 屬 圓 成 實 攝 。 因

為 他 們 都 是 聖 智 所 顯 的 聖 境 。

論 文 十 七 : 三 性 六 法 相 攝 云 何 ? 彼 六 法 中 皆 具 三 性 。 色 受 想 行 識 及 無 為 皆

有 妄 執 緣 生 理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三 的 六 法 相 攝 門 。 三 性 與 六 法 的 相 攝 是 怎 樣 呢 ? 六 法 當 中 都 具 三 性 。 因

Page 61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1 0

為 色 、 受 、 想 、 行 、 識 、 無 為 六 法 , 都 有 妄 執 、 緣 生 的 道 理 。 於 前 色 等 五 蘊 ,

妄 執 我 、 法 , 所 以 是 遍 計 執 攝 ; 眾 緣 所 生 , 所 以 是 依 他 起 攝 ; 自 性 本 空 , 所 以

是 圓 成 實 攝 。 後 一 的 無 為 , 如 前 第 一 門 說 。

論 文 十 八 : 三 性 五 事 相 攝 云 何 ? 諸 聖 教 說 相 攝 不 定 。 謂 或 有 處 , 說 依 他 起 ,

攝 彼 相 、 名 、 分 別 、 正 智 , 圓 成 實 性 攝 彼 真 如 , 遍 計 所 執 不 攝 五 事 。

彼 說 有 漏 心 、 心 所 法 , 變 似 所 詮 說 名 為 相 , 似 能 詮 現 施 設 為 名 , 能

變 心 等 , 立 為 分 別 , 無 漏 心 等 , 離 戲 論 故 , 但 總 名 正 智 , 不 說 能 所

詮 , 四 從 緣 生 , 皆 依 他 攝 。

講 解 : 這 是 第 四 的 五 事 相 攝 門 。 三 性 與 五 事 的 相 攝 關 係 如 何 呢 ︵ 註 : 五 事 為 相 、 名 、

分 別 、 正 智 、 如 如 。 ︶ 聖 教 經 典 說 法 不 一 。 如 ︽ 瑜 伽 論 ︾ 等 說 , 依 他 起 性 攝 相 、

名 、 分 別 、 正 智 , 圓 成 實 性 攝 持 真 如 , 遍 計 所 執 性 不 攝 五 事 。 為 什 麼 五 事 之 四

都 屬 依 他 起 攝 呢 ? 因 為 ︽ 瑜 伽 論 ︾ 等 , 是 約 詮 門 而 說 的 , 他 說 , 有 漏 的 心 、 心

所 法 , 變 似 所 詮 的 義 理 , 就 說 名 為 ﹁ 相 ﹂ , 變 似 能 詮 的 言 說 , 就 施 設 為 ﹁ 名 ﹂ ,

能 變 所 詮 能 詮 的 心 、 心 所 法 , 就 立 名 ﹁ 分 別 ﹂ , 有 漏 心 等 不 離 戲 論 , 所 以 有 能

詮 所 詮 , 無 漏 心 等 離 戲 論 故 , 但 總 名 ﹁ 正 智 ﹂ , 不 說 有 能 詮 所 詮 的 差 別 。 這 相 、

Page 61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1 1

名 、 分 別 、 正 智 四 事 , 都 從 有 漏 或 無 漏 心 等 的 因 緣 所 生 , 所 以 都 屬 依 他 起 攝 。 論 文 十 九 : 或 復 有 處 , 說 依 他 起 , 攝 相 、 分 別 , 遍 計 所 執 , 唯 攝 彼 名 , 正

智 、 真 如 圓 成 實 攝 。 彼 說 有 漏 心 及 心 所 相 分 名 相 , 餘 名 分 別 , 遍 計

所 執 , 都 無 體 故 , 為 顯 非 有 假 說 為 名 , 二 無 倒 故 , 圓 成 實 攝 。 或 有

處 說 , 依 他 起 性 唯 攝 分 別 , 遍 計 所 執 攝 彼 相 、 名 , 正 智 、 真 如 圓 成

實 攝 。 彼 說 有 漏 心 及 心 所 相 、 見 分 等 , 總 名 分 別 , 虛 妄 分 別 為 自 性

故 , 遍 計 所 執 , 能 詮 所 詮 , 隨 情 立 為 名 相 二 事 。 復 有 處 說 , 名 屬 依

他 起 性 , 義 屬 遍 計 所 執 。 彼 說 有 漏 心 、 心 所 法 相 、 見 分 等 , 由 名 勢

力 成 所 遍 計 , 故 說 為 名 , 遍 計 所 執 , 隨 名 橫 計 , 體 實 非 有 , 假 立 義

名 。 諸 聖 教 中 所 說 五 事 , 文 雖 有 異 , 而 義 無 違 。 然 初 所 說 不 相 雜 亂 ,

如 ︽ 瑜 伽 論 ︾ 廣 說 應 知 。

講 解 : 這 是 第 五 的 五 事 相 攝 門 , 有 問 曰 , 三 性 、 五 事 如 何 相 攝 ? 答 曰 : 聖 教 中 諸 說 不

一 。 或 復 有 處 , 如 ︽ 瑜 伽 ︾ 、 ︽ 顯 揚 ︾ 等 說 , 依 他 起 性 攝 持 相 及 分 別 , 遍 計 所

執 唯 攝 名 之 一 事 , 正 智 、 真 如 二 事 , 則 屬 圓 成 實 攝 。 為 什 麼 三 性 攝 盡 五 事 ? 因

為 ︽ 辨 中 邊 論 ︾ 是 依 見 、 相 而 說 的 。 它 說 , 有 漏 心 及 心 所 的 相 分 名 ﹁ 相 ﹂ , 其

Page 61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1 2

餘 的 自 證 及 見 分 等 , 都 叫 做 分 別 , 此 二 者 皆 因 緣 所 生 , 所 以 是 依 他 起 攝 。 遍 計

所 執 , 都 無 實 體 , 為 了 顯 示 其 實 體 非 有 , 所 以 假 說 為 ﹁ 名 ﹂ 。 正 智 、 真 如 , 二

無 顛 倒 , 體 屬 無 漏 , 所 以 是 圓 成 實 攝 。

或 有 處 如 ︽ 楞 伽 經 ︾ 說 : 依 他 起 性 , 唯 攝 分 別 一 事 。 遍 計 所 執 , 攝 相 、 名 二

事 , 正 智 、 真 如 二 事 , 屬 圓 成 實 攝 。 因 為 ︽ 楞 伽 經 ︾ 對 見 、 相 分 等 , 及 能 詮 、

所 詮 的 解 釋 不 同 。 它 說 : 有 漏 心 及 心 所 的 相 、 見 分 等 , 總 名 分 別 , 因 為 他 們 都

是 以 虛 妄 分 別 為 自 性 的 , 所 以 屬 依 他 起 攝 。 遍 計 所 執 , 於 能 詮 、 所 詮 , 隨 著 妄

計 的 情 執 , 假 立 能 詮 為 名 , 所 詮 為 相 , 而 體 實 非 有 , 所 以 相 、 名 二 事 , 屬 遍 計

執 攝 。

又 有 處 如 ︽ 攝 大 乘 論 ︾ 上 說 : 名 之 一 事 , 屬 依 他 起 性 。 義 ︵ 註 : 相 及 分 別 ︶

之 二 事 , 屬 於 遍 計 所 執 。 因 為 有 漏 心 、 心 所 法 的 相 、 見 、 自 證 、 證 自 證 分 , 由

名 勢 力 的 緣 起 成 所 遍 計 , 所 以 名 屬 依 他 起 性 。 遍 計 所 執 , 即 隨 此 名 橫 計 於 義 ,

而 體 實 非 有 , 不 過 假 立 義 名 而 已 , 所 以 義 屬 遍 計 所 執 性 。

以 上 諸 聖 教 中 所 說 五 事 , 文 雖 不 同 , 而 各 據 一 義 , 互 不 相 違 。 然 在 四 說 之 中 ,

以 最 初 瑜 伽 所 說 的 較 為 清 晰 , 不 相 雜 亂 。 詳 細 如 ︽ 瑜 伽 論 ︾ 的 廣 說 。

Page 61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1 3

論 文 二 十 : 又 聖 教 中 說 有 五 相 , 此 與 三 性 相 攝 云 何 ? 所 詮 能 銓 各 具 三 性 ,

謂 妄 所 計 屬 初 性 攝 , 相 名 分 別 , 隨 其 所 應 , 所 詮 、 能 詮 , 屬 依 他 起 ,

真 如 正 智 , 隨 其 所 應 , 所 詮 能 詮 , 屬 圓 成 實 , 後 得 變 似 能 詮 相 故 。

二 相 屬 相 唯 初 性 攝 , 妄 執 義 名 定 相 屬 故 , 彼 執 著 相 唯 依 他 起 , 虛 妄

分 別 為 自 性 故 。 不 執 著 相 , 唯 圓 成 實 , 無 漏 智 等 為 自 性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五 的 五 相 相 攝 門 。 聖 教 經 典 中 說 有 五 相 ︵ 註 : 五 相 為 所 詮 、 能 詮 、 相 屬 、

執 著 、 不 執 著 。 ︶ , 這 五 相 與 三 性 的 相 攝 關 係 是 怎 樣 呢 ? 所 詮 、 能 詮 二 相 , 各

具 三 性 。 就 是 妄 所 計 的 所 詮 諸 法 , 能 詮 諸 名 , 屬 於 遍 計 所 執 性 攝 。 相 、 名 、 分

別 三 事 隨 其 所 應 , 所 詮 、 能 詮 屬 依 他 起 攝 。 正 智 、 真 如 二 事 , 隨 其 所 應 , 所 詮 、

能 詮 屬 於 圓 成 實 攝 。

無 漏 正 智 , 非 能 詮 相 , 何 以 能 詮 並 屬 三 性 ? 因 為 後 得 的 正 智 , 也 以 變 似 能 詮

相 故 , 所 以 所 詮 、 能 詮 並 屬 三 性 。 第 三 的 能 詮 、 所 詮 二 ﹁ 相 屬 相 ﹂ , 唯 屬 遍 計

所 執 性 攝 , 因 為 妄 計 能 詮 的 名 及 所 詮 的 義 , 決 定 是 相 屬 之 故 。 第 四 的 執 著 相 ,

唯 屬 依 他 起 攝 , 因 為 執 著 是 以 虛 妄 分 別 為 自 性 的 。 第 五 的 不 執 著 相 , 唯 屬 圓 成

實 攝 , 因 為 不 執 著 是 以 無 漏 二 智 及 無 為 等 為 自 性 的 。

Page 61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1 4

論 文 二 十 一 : 又 聖 教 中 說 四 真 實 , 與 此 三 性 相 攝 云 何 ? 世 間 道 理 所 成 真

實 , 依 他 起 攝 , 三 事 攝 故 。 二 障 淨 智 所 行 真 實 圓 成 實 攝 , 二 事 攝 故 。

辨 中 邊 論 , 說 初 真 實 唯 初 性 攝 , 共 所 執 故 。 第 二 真 實 , 通 屬 三 性 ,

理 通 執 無 執 , 雜 染 清 淨 故 。 後 二 真 實 , 唯 屬 第 三 。

講 解 : 這 是 第 六 的 真 實 相 攝 門 。 聖 教 中 所 說 的 四 種 真 實 , 與 此 三 性 的 相 攝 關 係 如 何 呢

︵ 註 : 四 種 真 實 , 一 者 是 世 間 所 成 真 實 , 就 是 一 切 世 間 事 物 由 名 言 決 定 自 他 差

別 。 二 者 是 道 理 所 成 真 實 , 就 是 由 思 擇 決 定 所 行 所 知 之 事 , 以 證 成 的 道 理 。 三

者 是 煩 惱 障 淨 智 所 行 真 實 , 就 是 解 脫 了 煩 惱 障 , 使 四 諦 三 無 漏 所 行 的 真 實 。 四

者 是 所 知 障 淨 智 所 行 真 實 , 就 是 解 脫 了 所 知 障 , 依 一 切 法 空 觀 智 所 行 的 真 實 。 ︶

︽ 瑜 伽 論 ︾ , ︽ 對 法 論 ︾ 等 說 : 世 間 、 道 理 所 成 的 二 種 真 實 , 屬 依 他 起 所 攝 。

因 為 這 二 種 真 實 , 是 五 事 中 的 相 、 名 、 分 別 三 有 漏 法 之 所 攝 故 。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淨 智 所 行 的 二 種 真 實 , 屬 圓 成 實 所 攝 。 因 為 這 二 種 真 實 , 是 五 事 中 的 正 智 、

真 如 二 無 漏 法 之 所 攝 。

︽ 辨 中 邊 論 ︾ 說 : 第 一 的 世 間 所 成 真 實 , 唯 屬 遍 計 所 執 性 攝 。 因 為 那 是 一 切

世 間 共 同 所 執 的 實 我 、 法 故 。 第 二 的 道 理 所 成 真 實 , 通 屬 三 性 所 攝 。 因 為 道 理

Page 61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1 5

通 執 與 無 執 , 執 中 有 能 執 、 所 執 : 所 執 是 遍 計 執 性 , 能 執 是 依 他 起 性 。 無 執 中

有 雜 染 清 淨 , 雜 染 的 無 執 是 依 他 起 性 ; 清 淨 的 無 執 是 圓 成 實 性 。 後 二 障 淨 智 所

行 的 二 種 真 實 , 唯 屬 第 三 的 圓 成 實 攝 , 義 同 前 釋 。

論 文 二 十 二 : 三 性 四 諦 , 相 攝 云 何 ? 四 中 一 一 皆 具 三 性 。 且 苦 諦 中 , 無 常

等 四 , 各 有 三 性 。 無 常 三 者 , 一 、 無 性 無 常 , 性 常 無 故 。 二 、 起 盡

無 常 , 有 生 滅 故 。 三 、 垢 淨 無 常 , 位 轉 變 故 。 苦 有 三 者 , 一 、 所 取

苦 , 我 、 法 二 執 所 依 取 故 。 二 、 事 相 苦 , 三 苦 相 故 。 三 、 和 合 苦 ,

苦 相 合 故 。 空 有 三 者 , 一 、 無 性 空 , 性 非 有 故 。 二 、 異 性 空 , 與 妄

所 執 自 性 異 故 。 三 、 自 性 空 , 二 空 所 顯 為 自 性 故 。 無 我 三 者 , 一 、

無 相 無 我 , 我 相 無 故 。 二 、 異 相 無 我 , 與 妄 所 執 我 相 異 故 。 三 、 自

相 無 我 , 無 我 所 顯 為 自 相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七 的 四 諦 相 攝 門 。 三 性 與 四 諦 的 相 攝 關 係 是 如 何 呢 ? 四 諦 中 一 一 各 具 三

性 , 且 苦 諦 中 的 無 常 、 苦 , 空 、 無 我 四 行 , 亦 各 具 三 性 。 有 三 種 無 常 , 一 、 無

性 無 常 , 因 為 體 性 常 無 , 所 以 是 遍 計 所 執 性 。 二 、 起 盡 無 常 , 因 為 是 依 緣 而 起

的 有 生 滅 法 , 所 以 是 依 他 起 性 。 三 、 垢 淨 無 常 , 因 為 垢 淨 雖 位 有 轉 變 , 而 性 非

Page 61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1 6

無 常 , 所 以 是 圓 成 實 性 。

苦 有 三 者 , 一 、 所 取 苦 , 因 為 是 我 、 法 二 能 執 心 之 所 取 故 , 所 以 是 遍 計 所 執

性 。 二 、 事 相 苦 , 因 為 一 切 事 的 緣 起 , 是 以 苦 苦 、 壞 苦 、 行 苦 這 三 苦 為 相 的 ,

所 以 是 依 他 起 性 。 三 、 和 合 苦 , 因 為 真 如 雖 與 一 切 有 漏 的 苦 相 和 合 , 而 性 實 非

苦 , 所 以 是 圓 成 實 性 。

空 有 三 者 , 一 、 無 性 空 , 因 為 自 性 非 有 , 妄 計 為 有 , 所 以 是 遍 計 所 執 性 。 二 、

異 性 空 , 因 為 是 有 為 的 有 體 法 , 與 無 性 的 妄 執 有 異 , 緣 之 為 空 , 而 體 實 非 空 ,

所 以 是 依 他 起 性 。 三 、 自 性 空 , 因 為 是 以 人 、 法 二 空 所 顯 之 理 為 自 性 故 , 所 以

是 圓 成 實 性 。

無 我 三 者 , 一 、 無 相 無 我 , 因 為 我 相 本 無 , 唯 妄 所 執 , 所 以 是 遍 計 所 執 性 。

二 、 異 相 無 我 , 因 為 與 妄 所 執 的 我 相 有 異 , 所 以 是 依 他 起 性 。 三 、 自 相 無 我 ,

因 為 是 以 無 我 所 顯 的 理 為 自 相 , 所 以 是 圓 成 實 性 。

論 文 二 十 三 : 集 諦 三 者 , 一 、 習 氣 集 , 謂 遍 計 所 執 自 性 執 習 氣 , 執 彼 習 氣 ,

假 立 彼 名 。 二 、 等 起 集 , 謂 業 、 煩 惱 。 三 、 未 離 繫 集 , 謂 未 離 障 真

如 。 滅 諦 三 者 , 一 、 自 性 滅 , 自 性 不 生 故 。 二 、 二 取 滅 , 謂 擇 滅 二

Page 61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1 7

取 不 生 故 。 三 、 本 性 減 , 謂 真 如 故 。 道 諦 三 者 , 一 、 遍 知 道 , 能 知

遍 計 所 執 故 。 二 、 永 斷 道 , 能 斷 依 他 起 故 。 三 、 作 證 道 , 能 證 圓 成

實 故 。 然 遍 知 道 , 亦 通 後 二 。 七 三 三 性 , 如 次 配 釋 。 今 於 此 中 所 配

三 性 , 或 假 或 實 , 如 理 應 知 。

講 解 : 集 諦 三 者 , 一 、 習 氣 集 諦 , 這 是 遍 計 所 執 自 性 , 執 有 我 、 法 的 習 氣 , 體 雖 依 他 ,

而 從 因 假 立 彼 名 為 遍 計 所 執 性 。 二 、 等 起 集 , 由 煩 惱 起 業 , 由 業 起 果 , 煩 惱 、

業 、 果 平 等 緣 起 , 所 以 是 依 他 起 性 。 三 、 未 離 繫 集 , 即 尚 未 離 障 的 在 纏 真 如 ,

所 以 是 圓 成 實 性 。

減 諦 三 者 , 一 、 自 性 滅 , 滅 是 不 生 義 , 遍 計 所 執 的 自 性 是 不 生 的 , 所 以 是 遍

計 所 執 性 。 二 、 二 取 滅 , 依 智 慧 擇 滅 , 使 能 、 所 二 取 滅 而 不 生 , 所 以 是 依 他 起

性 。 三 、 本 性 滅 , 滅 是 寂 滅 , 真 如 實 性 本 來 是 寂 滅 的 , 所 以 是 圓 成 實 性 。

道 諦 三 者 , 一 、 遍 知 道 , 能 知 遍 計 所 執 , 從 所 知 立 名 , 名 遍 計 所 執 性 。 二 、

永 斷 道 , 即 能 永 斷 依 他 , 從 所 斷 立 名 , 名 依 他 起 性 。 三 、 作 證 道 , 即 能 證 圓 成

實 , 從 所 證 立 名 , 名 圓 成 實 性 。 然 而 遍 知 道 既 能 遍 知 , 當 然 不 僅 能 知 初 性 的 遍

計 所 執 , 亦 通 後 二 性 的 依 他 起 、 圓 成 實 。

Page 62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1 8

以 上 所 說 苦 諦 下 有 四 種 三 , 集 、 滅 、 道 三 諦 下 各 有 一 種 三 , 這 七 種 三 與 三 性

相 攝 , 如 其 次 第 的 配 屬 , 已 如 上 所 解 釋 。 其 中 或 諦 實 而 性 假 , 或 諦 假 而 性 實 ,

如 理 應 知 。

論 文 二 十 四 : 三 解 脫 門 所 行 境 界 , 與 此 三 性 相 攝 云 何 ? 理 實 皆 通 , 隨 相 各

一 。 空 、 無 願 、 相 , 如 次 應 知 。 緣 此 復 生 三 無 生 忍 : 一 、 本 性 無 生

忍 。 二 、 自 然 無 生 忍 。 三 、 惑 苦 無 生 忍 。 如 次 此 三 , 是 彼 境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八 的 解 脫 相 攝 門 。 空 、 無 願 、 無 相 三 解 脫 門 所 行 的 境 , 與 三 性 的 相 攝 是

怎 樣 呢 ? 約 總 相 說 , 三 解 脫 門 皆 通 三 性 , 若 緣 依 他 起 , 了 無 遍 計 執 , 即 是 圓 成

實 。 圓 成 實 性 既 是 因 空 而 顯 , 便 是 空 境 , 於 此 不 起 願 求 , 便 是 無 願 境 。 若 以 空

緣 三 性 , 那 當 然 是 無 相 境 了 。 隨 別 相 說 , 三 性 與 三 解 脫 門 , 各 一 相 攝 。 空 解 脫

門 , 為 遍 計 所 執 性 攝 , 無 願 解 脫 門 , 為 依 他 起 性 攝 , 無 相 解 脫 門 , 為 圓 成 實 性

攝 。 如 次 應 知 。

緣 此 三 性 , 又 生 三 無 生 忍 : 一 、 本 性 無 生 忍 , 即 緣 遍 計 所 執 的 本 體 是 無 生 的 。

二 、 自 然 無 生 忍 , 即 依 他 緣 起 , 並 非 自 然 而 生 。 三 、 惑 苦 無 生 忍 , 即 證 圓 成 實

時 , 那 惑 、 業 、 苦 果 就 不 會 再 生 起 了 。 如 次 的 配 屬 , 這 三 性 就 是 彼 三 無 生 忍 的

Page 62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1 9

所 緣 境 。 論 文 二 十 五 ; 此 三 云 何 攝 彼 二 諦 ? 應 知 世 俗 具 此 三 種 , 勝 義 唯 是 圓 成 實

性 。 世 俗 有 三 : 一 、 假 世 俗 。 二 、 行 世 俗 , 三 、 顯 了 世 俗 。 如 次 應

知 即 此 三 性 。 勝 義 有 三 : 一 、 義 勝 義 , 謂 真 如 , 勝 之 義 故 。 二 、 得

勝 義 , 謂 涅 槃 , 勝 即 義 故 。 三 、 行 勝 義 , 謂 聖 道 , 勝 為 義 故 。 無 變

無 倒 , 隨 其 所 應 , 故 皆 攝 在 圓 成 實 性 。

講 解 : 這 是 第 九 的 二 諦 相 攝 門 。 這 三 性 如 何 攝 持 那 世 俗 、 勝 義 二 諦 呢 ? 應 知 世 俗 諦 具

此 三 性 , 勝 義 諦 唯 是 圓 成 實 攝 。 世 俗 有 三 , 一 是 假 世 俗 , 實 在 沒 有 體 性 可 言 ,

不 過 假 名 為 世 俗 而 已 。 這 在 四 種 世 俗 諦 中 , 屬 於 第 一 的 假 名 無 實 諦 。 第 二 是 行

世 俗 , 這 是 有 為 依 他 , 也 是 行 人 證 悟 的 方 便 法 門 , 這 在 四 種 世 俗 諦 中 , 屬 於 第

二 的 隨 事 差 別 諦 , 及 第 三 的 方 便 安 立 諦 。 第 三 是 顯 了 世 俗 , 這 是 斷 了 染 分 依 他 ,

及 遍 計 所 執 , 所 顯 的 真 如 。 在 四 種 世 俗 諦 中 , 屬 於 第 四 的 勝 義 諦 。 這 三 種 世 俗

諦 , 如 其 次 第 , 屬 於 遍 計 、 依 他 、 圓 成 三 性 所 攝 。

勝 義 有 三 : 第 一 是 義 勝 義 , 即 妙 體 離 言 的 真 如 , 為 最 勝 之 義 , 在 四 種 勝 義 諦

中 , 屬 於 第 四 的 勝 義 勝 義 諦 。 第 二 是 得 勝 義 , 涅 槃 是 證 得 的 勝 境 , 勝 即 是 義 ,

Page 62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2 0

在 四 種 勝 義 諦 中 , 屬 於 第 三 的 證 得 勝 義 諦 。 第 三 是 行 勝 義 , 即 聖 道 的 無 漏 智 ,

是 以 知 苦 、 斷 集 、 證 滅 、 修 道 的 勝 法 為 所 緣 義 , 在 四 種 勝 義 諦 中 , 屬 於 第 二 的

道 理 勝 義 諦 。 這 三 勝 義 諦 的 前 二 諦 , 是 理 無 變 易 , 後 一 諦 , 是 智 無 顛 倒 。 所 以

隨 其 所 應 , 都 攝 在 圓 成 實 性 。

論 文 二 十 六 : 如 是 三 性 , 何 智 所 行 ? 遍 計 所 執 , 都 非 智 所 行 , 以 無 自 體 ,

非 所 緣 緣 故 。 愚 夫 執 有 , 聖 者 達 無 , 亦 得 說 為 凡 聖 智 境 。 依 他 起 性 ,

二 智 所 行 。 圓 成 實 性 , 唯 聖 智 境 。

講 解 : 這 是 第 十 的 凡 聖 智 境 門 。 如 是 三 性 , 於 凡 、 聖 二 智 , 是 那 一 智 所 行 呢 ? 遍 計 所

執 性 , 都 無 凡 、 聖 智 之 所 行 , 因 為 它 沒 有 自 體 , 不 是 二 智 的 所 緣 緣 。 然 而 , 在

這 遍 計 執 上 , 愚 夫 執 以 為 有 , 聖 者 了 達 是 無 , 也 得 說 他 是 凡 聖 智 境 。 依 他 起 性 ,

為 凡 、 聖 二 智 之 所 行 , 但 依 他 起 有 為 法 , 只 能 說 他 是 世 間 無 漏 聖 智 之 境 , 非 出

世 智 。 圓 成 實 性 , 唯 聖 智 境 , 不 是 凡 智 所 能 親 緣 的 。

論 文 二 十 七 : 此 三 性 中 幾 假 幾 實 ? 遍 計 所 執 妄 安 立 故 , 可 說 為 假 , 無 體 相

故 非 假 非 實 。 依 他 起 性 有 假 有 實 , 聚 集 、 相 續 、 分 位 性 故 說 為 假 有 ,

心 、 心 所 色 從 緣 生 故 , 說 為 實 有 。 若 無 實 法 假 法 亦 無 , 假 依 實 因 而

Page 62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2 1

施 設 故 。 圓 成 實 性 唯 是 實 有 , 不 依 他 緣 而 施 設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十 一 的 假 實 門 。 這 三 性 中 , 有 幾 性 是 假 , 幾 性 是 實 呢 ? 第 一 遍 計 所 執 性 ,

若 從 妄 情 安 立 而 論 , 可 說 是 假 , 若 以 法 體 無 相 而 論 , 可 說 是 非 假 非 實 。 第 二 的

依 他 起 性 , 有 假 有 實 : 假 有 三 種 , 一 種 是 聚 集 假 , 就 是 由 多 法 聚 集 所 成 的 假 法 ,

如 情 與 非 情 。 二 種 是 相 續 假 , 在 剎 那 生 滅 的 三 世 因 果 相 續 上 所 立 的 假 法 , 如 佛

說 : ﹁ 昔 者 鹿 王 , 今 我 身 是 ﹂ 。 三 種 是 分 位 假 , 如 不 相 應 行 , 都 是 從 色 、 心 等

法 的 分 位 上 假 施 設 的 。 由 此 三 假 之 故 , 所 以 說 為 假 有 : 心 、 心 所 、 色 等 , 因 為

是 從 緣 生 故 , 所 以 說 為 實 有 。 因 緣 所 生 法 , 分 明 就 是 聚 集 假 , 何 以 說 為 實 有 ?

若 無 實 法 , 假 法 亦 無 , 假 是 依 實 為 因 而 施 設 的 , 今 從 其 依 因 為 論 , 說 之 為 實 。

第 三 的 圓 成 實 性 , 唯 是 實 有 , 因 為 是 勝 義 所 攝 , 不 是 依 他 眾 緣 而 施 設 的 。

論 文 二 十 八 : 此 三 為 異 為 不 異 耶 ? 應 說 俱 非 , 無 別 體 故 , 妄 執 緣 起 真 義 別

故 。 如 是 三 性 義 類 無 邊 , 恐 厭 繁 文 , 略 示 綱 要 。

講 解 : 這 是 第 十 二 的 異 不 異 門 。 這 三 性 是 相 異 呢 , 還 是 不 異 呢 ? 應 當 說 是 非 異 、 亦 非

不 異 。 何 以 說 是 非 異 ? 因 為 不 了 依 他 起 , 才 妄 計 所 執 , 並 非 離 依 他 外 , 別 有 執

遍 計 執 性 。 若 了 知 依 他 起 , 不 妄 計 遍 計 執 , 便 是 圓 成 實 , 並 非 離 依 他 外 , 別 有

Page 62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2 2

實 性 。 這 遍 、 依 . 圓 三 無 差 別 , 所 以 說 非 異 。 何 以 說 是 非 不 異 ? 因 為 遍 計 是 妄

執 性 , 依 他 是 緣 起 性 , 圓 成 是 真 義 性 , 三 性 各 各 有 別 , 所 以 說 非 不 異 。 如 是 三

性 的 義 類 , 深 廣 無 邊 , 恐 厭 繁 文 , 僅 作 以 上 十 二 門 辨 , 略 示 綱 要 。 第 八 章 釋 違 教 難 . 三 種 無 性 與 唯 識 實 性

論 文 一 : 若 有 三 性 , 如 何 世 尊 說 一 切 法 皆 無 自 性 ? 頌 曰 : 即 依 此 三 性 , 立

彼 三 無 性 , 故 佛 密 意 說 , 一 切 法 無 性 。 初 即 相 無 性 , 次 無 自 然 性 ,

後 由 遠 離 前 , 所 執 我 法 性 。 此 諸 法 勝 義 , 亦 即 是 真 如 , 常 如 其 性 故 ,

即 唯 識 實 性 。

講 解 : 本 章 開 始 初 舉 三 頌 , 詮 釋 三 自 性 。 此 下 三 頌 , 前 二 頌 釋 三 無 性 , 後 一 頌 釋 唯 識

實 性 。 有 問 曰 : ﹁ 如 果 不 離 識 而 有 三 性 者 , 為 什 麼 世 尊 說 一 切 法 都 沒 有 自 性 呢 ?

這 豈 不 是 與 教 相 違 嗎 ? ﹂ 論 主 乃 舉 三 頌 以 答 所 問 : 第 一 頌 總 答 , 第 二 頌 別 答 ,

第 三 頌 明 唯 識 性 。 這 頌 中 的 意 義 , 以 下 論 文 自 有 廣 釋 。

論 文 二 : 論 曰 : 即 依 此 前 所 說 三 性 , 立 彼 後 說 三 種 無 性 , 謂 即 相 、 生 、 勝

義 無 性 。 故 佛 密 意 說 一 切 法 皆 無 自 性 , 非 性 全 無 。 說 密 意 言 , 顯 非

了 義 , 謂 後 二 性 雖 體 非 無 , 而 有 愚 夫 於 彼 增 益 , 妄 執 實 有 我 、 法 自

Page 62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2 3

性 , 此 即 名 為 遍 計 所 執 , 為 除 此 執 , 故 佛 世 尊 於 有 及 無 總 說 無 性 。 講 解 : 此 下 是 以 長 行 解 釋 頌 義 , 今 先 釋 第 一 頌 。 論 上 說 : 三 無 自 性 , 並 非 由 別 觀 而 立 ,

即 是 依 前 面 所 說 的 遍 計 所 執 、 依 他 起 、 圓 成 實 三 性 , 建 立 後 面 所 說 的 三 種 無 性 :

即 相 無 性 , 生 無 性 , 勝 義 無 性 。 因 此 佛 密 意 說 , 一 切 法 皆 無 自 性 。 並 不 是 連 依

他 、 圓 成 的 二 性 全 都 沒 有 了 。 密 意 的 話 , 顯 示 不 是 究 竟 了 義 , 而 是 權 宜 方 便 的

說 法 。

如 何 是 權 宜 方 便 ? 後 二 性 的 依 他 、 圓 成 , 雖 自 體 非 無 , 然 而 猶 有 不 達 二 空 的

愚 夫 , 在 彼 依 他 起 、 圓 成 實 二 自 性 上 , 橫 起 增 益 , 妄 執 本 無 自 性 的 我 、 法 , 謂

為 實 有 , 這 就 叫 做 遍 計 所 執 。 為 了 除 此 妄 執 , 所 以 佛 世 尊 才 依 三 性 的 有 體 無 體 ,

總 說 三 種 無 性 。 實 則 這 三 無 性 , 無 的 是 遍 計 所 執 , 而 不 是 依 他 、 圓 成 。

論 文 三 : 云 何 依 此 而 立 彼 三 ? 謂 依 此 初 遍 計 所 執 , 立 相 無 性 。 由 此 體 相 畢

竟 非 有 , 如 空 華 故 。 依 次 依 他 , 立 生 無 性 。 此 如 幻 事 託 眾 緣 生 , 無

如 妄 執 , 自 然 性 故 , 假 說 無 性 , 非 性 全 無 。 依 後 圓 成 實 立 勝 義 無 性 。

謂 即 勝 義 , 由 遠 離 前 遍 計 所 執 我 、 法 性 故 , 假 說 無 性 , 非 性 全 無 。

如 太 虛 空 , 雖 遍 眾 色 , 而 是 眾 色 無 性 所 顯 。 雖 依 他 起 非 勝 義 故 , 亦

Page 62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2 4

得 說 為 勝 義 無 性 , 而 濫 第 二 , 故 此 不 說 。 講 解 : 怎 樣 依 此 三 自 性 , 來 建 立 那 三 無 性 呢 ? 就 是 依 據 遍 計 所 執 建 立 相 無 性 , 因 為 這

遍 計 所 執 的 體 相 畢 竟 無 有 , 好 像 病 眼 所 見 的 空 華 一 樣 。 依 據 依 他 起 性 建 立 生 無

性 , 因 為 這 依 他 起 性 , 是 仗 託 眾 緣 所 生 , 有 如 幻 事 一 樣 。 它 不 像 外 道 那 樣 , 妄

執 諸 法 是 自 然 所 生 的 自 然 性 , 所 以 假 說 無 性 , 並 不 是 依 他 起 的 自 性 全 無 。

依 據 三 性 最 後 的 圓 成 實 性 , 建 立 勝 義 無 性 。 因 為 圓 成 實 就 是 勝 義 , 由 於 遠 離

了 前 面 遍 計 所 執 的 我 、 法 性 故 , 所 以 假 說 無 性 , 並 不 是 圓 成 實 的 自 性 全 無 。 就

如 虛 空 一 樣 , 雖 普 遍 的 含 有 眾 色 ︵ 物 質 ︶ , 但 各 種 色 都 無 自 性 , 為 色 即 是 空 之

所 顯 現 。 勝 義 亦 然 , 雖 是 諸 法 實 性 , 卻 是 於 依 他 起 上 , 無 遍 計 所 執 之 所 顯 現 。

雖 然 依 他 起 為 有 體 法 , 而 非 勝 義 , 非 即 是 無 , 所 以 也 得 說 他 為 勝 義 無 性 。 然 而 ,

若 說 依 他 為 勝 義 無 性 , 便 與 第 二 的 圓 成 勝 義 無 性 相 濫 , 所 以 但 說 圓 成 為 勝 義 無

性 , 不 說 依 他 起 。

論 文 四 : 此 性 即 是 諸 法 勝 義 , 是 一 切 法 勝 義 諦 故 。 然 勝 義 諦 略 有 四 種 : 一 、

世 間 勝 義 , 謂 蘊 、 處 、 界 等 。 二 、 道 理 勝 義 , 謂 苦 等 四 諦 。 三 、 證

得 勝 義 , 謂 二 空 真 如 。 四 、 勝 義 勝 義 , 謂 一 真 法 界 。 此 中 勝 義 依 最

Page 62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2 5

後 說 , 是 最 勝 道 所 行 義 故 。 為 簡 前 三 故 作 是 說 : 此 諸 法 勝 義 , 亦 即

是 真 如 。 真 謂 真 實 , 顯 非 虛 妄 ; 如 謂 如 常 , 表 無 變 易 。 謂 此 真 實 於

一 切 位 常 如 其 性 , 故 曰 真 如 , 即 是 湛 然 不 虛 妄 義 。 亦 言 顯 此 復 有 多

名 , 謂 名 法 界 及 實 際 等 , 如 餘 論 中 隨 義 廣 釋 。 此 性 即 是 唯 識 實 性 ,

謂 唯 識 性 略 有 二 種 : 一 者 虛 妄 , 謂 遍 計 所 執 。 二 者 真 實 , 謂 圓 成 實

性 。 為 簡 虛 妄 , 說 實 性 言 。 復 有 二 性 , 一 者 世 俗 , 謂 依 他 起 。 二 者

勝 義 , 謂 圓 成 實 。 為 簡 世 俗 , 故 說 實 性 。

講 解 : 詮 釋 第 二 頌 竟 , 現 詮 釋 第 三 頌 。 這 圓 成 實 性 , 就 是 一 切 法 的 勝 義 諦 。 然 勝 義 諦

隨 法 之 淺 深 , 有 下 列 四 種 , 一 者 是 世 間 勝 義 , 就 是 五 蘊 、 十 二 處 、 十 八 界 等 。

事 相 粗 顯 , 尚 可 破 壤 , 所 以 名 為 世 間 : 又 為 聖 者 之 所 知 , 勝 於 世 俗 諦 的 第 一 世

俗 , 所 以 名 為 勝 義 。 二 者 是 道 理 勝 義 , 就 是 苦 、 集 、 滅 、 道 的 四 諦 。 為 知 、 斷 、

證 、 修 的 因 果 差 別 , 所 以 名 為 道 理 : 又 是 無 漏 智 境 , 勝 於 世 俗 諦 的 第 二 世 俗 ,

所 以 名 為 勝 義 。 三 者 是 證 得 勝 義 , 就 是 二 空 真 如 。 此 理 依 聖 智 所 詮 的 空 門 而 顯 ,

所 以 名 為 證 得 , 又 為 凡 愚 所 不 測 , 勝 於 世 俗 諦 的 第 三 世 俗 , 所 以 名 為 勝 義 。 四

者 是 勝 義 勝 義 , 就 是 一 真 法 界 。 妙 體 離 言 , 超 一 切 法 , 所 以 名 為 勝 義 , 又 是 聖

Page 62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2 6

者 內 智 , 勝 於 世 俗 諦 的 第 四 世 俗 , 所 以 又 名 勝 義 。

此 頌 中 所 說 的 諸 法 勝 義 , 是 依 最 後 的 勝 義 勝 義 而 說 的 , 因 為 這 是 最 勝 道 的 行

義 , 特 為 簡 非 前 三 勝 義 , 故 作 此 說 。 這 諸 法 勝 義 , 也 就 是 真 如 。 真 者 真 實 , 顯

示 不 是 有 漏 虛 妄 的 遍 計 所 執 ; 如 是 如 常 , 表 示 不 是 無 漏 有 為 生 滅 變 易 的 依 他

起 。 也 就 是 說 , 這 真 實 在 一 切 法 位 上 , 是 常 如 其 性 的 , 所 以 叫 做 真 如 。 也 就 是

澈 法 底 源 , 湛 然 離 倒 的 不 虛 妄 義 。 頌 中 所 說 ﹁ 亦 即 是 真 如 ﹂ 的 ﹁ 亦 ﹂ 字 , 是 顯

示 這 真 如 , 除 本 論 所 立 名 外 , 還 有 很 多 不 同 的 異 名 , 如 無 我 性 、 空 性 、 無 相 、

實 際 、 法 界 等 。 至 於 這 些 異 名 的 意 義 , 如 其 餘 的 ︽ 對 法 論 ︾ 、 ︽ 顯 揚 聖 教 論 ︾

中 的 隨 義 廣 釋 。

這 圓 成 實 性 , 就 是 唯 識 實 性 。 為 什 麼 要 說 唯 識 實 性 ? 因 為 唯 識 性 略 有 二 種 :

一 是 虛 妄 唯 識 性 , 就 是 非 有 而 遣 的 遍 計 所 執 。 二 是 真 實 唯 識 性 就 是 非 空 而 證 的

圓 成 實 性 。 為 要 遮 簡 虛 妄 , 所 以 才 說 實 性 的 話 。 這 唯 識 復 有 二 性 : 一 是 世 俗 唯

識 性 , 就 是 斷 然 後 淨 的 依 他 起 。 二 是 勝 義 唯 識 性 , 就 是 唯 證 所 淨 的 圓 成 實 。 為

的 要 簡 別 世 俗 , 所 以 才 說 為 實 性 。

論 文 五 : 三 頌 總 顯 諸 契 經 中 說 無 性 言 , 非 極 了 義 。 諸 有 智 者 不 應 依 之 , 總

Page 62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五 篇 廣 釋 所 變 釋 違 理 難 釋 違 教 難 唯 識 實 性 6 2 7

撥 諸 法 都 無 自 性 。 講 解 : ︽ 唯 識 三 十 頌 ︾ 中 的 這 三 首 頌 文 , 純 是 顯 示 各 部 佛 經 中 所 說 的 ﹁ 無 性 ﹂ 那 句

話 , 並 不 是 究 竟 了 義 。 以 此 告 誡 有 智 慧 的 人 , 不 應 依 據 不 了 義 經 , 認 為 一 切 法

都 無 自 性 。

Page 63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2 8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 頌 文 第 二 十 六 頌 至 三 十 頌 ︶

第 一 章 總 明 五 位

論 文 一 : 如 是 所 成 唯 識 相 性 , 誰 於 幾 位 , 如 何 悟 入 ? 謂 具 大 乘 二 種 性 者 ,

略 於 五 位 漸 次 悟 入 。 何 謂 大 乘 二 種 種 性 ? 一 、 本 性 住 種 性 , 謂 無 始

來 依 附 本 識 , 法 爾 所 得 無 漏 法 因 。 二 、 習 所 成 種 性 , 謂 聞 法 界 等 流

法 已 , 聞 所 成 等熏 習 所 成 。 要 具 大 乘 此 二 種 性 , 方 能 漸 次 悟 入 唯 識 。

講 解 : ︽ 唯 識 三 十 頌 ︾ 的 三 十 首 頌 文 , 已 經 詮 釋 二 十 五 頌 。 其 中 前 二 十 四 頌 成 唯 識 相 ,

第 二 十 五 頌 成 唯 識 性 。 有 問 曰 : 如 是 所 成 的 唯 識 相 、 性 , 在 五 乘 不 同 的 種 性 中 ,

都 是 那 些 種 性 的 人 , 經 過 幾 層 階 位 , 才 能 悟 入 呢 ? 答 曰 : 具 有 大 乘 二 種 種 性 的

人 , 大 略 經 過 五 層 階 位 可 以 漸 次 悟 入 。 什 麼 是 大 乘 二 種 種 性 ? 一 是 本 性 住 種

性 , 是 指 無 始 以 來 , 依 附 在 阿 賴 耶 識 法 爾 自 然 所 得 的 無 漏 法 之 因 , 非 由 熏 習 ,

不 自 今 有 , 所 以 名 為 本 性 住 種 性 。 二 是 習 所 成 種 性 , 就 是 聞 聽 從 法 性 流 出 , 與

法 性 相 似 的 等 流 教 法 已 後 , 依 聞 、 思 、 修 三 慧 熏 習 成 長 的 無 漏 種 子 , 所 以 名 為

Page 63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2 9

習 所 成 種 性 。 只 有 具 備 這 二 種 大 乘 種 性 , 才 能 逐 漸 悟 入 唯 識 。 論 文 二 : 何 謂 悟 入 唯 識 五 位 ? 一 、 資 糧 位 , 謂 修 大 乘 順 解 脫 分 。 二 、 加 行

位 , 謂 修 大 乘 順 決 擇 分 。 三 、 通 達 位 , 謂 諸 菩 薩 所 住 見 道 。 四 、 修

習 位 , 謂 諸 菩 薩 所 住 修 道 。 五 、 究 竟 位 , 謂 住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講 解 : 什 麼 叫 做 悟 入 唯 識 五 位 ? 一 是 資 糧 位 , 就 是 修 學 大 乘 順 解 脫 分 , 籌 備 佛 道 資 糧 。

於 十 住 、 十 行 、 十 迴 向 終 , 就 叫 做 順 解 脫 分 。 二 是 加 行 位 , 就 是 修 學 大 乘 順 決

擇 分 , 方 便 加 行 。 見 道 前 的 煖 、 頂 、 忍 、 世 第 一 等 四 善 根 , 就 叫 做 順 決 擇 分 。

三 是 通 達 位 , 就 是 諸 菩 薩 通 達 二 空 無 我 之 理 所 住 的 見 道 。 初 地 入 心 就 叫 做 見

道 。 四 是 修 習 位 , 就 是 諸 菩 薩 修 習 妙 觀 所 住 的 修 道 。 從 初 地 住 心 到 十 地 出 心 ,

全 叫 做 修 道 。 五 是 究 竟 位 , 就 是 究 竟 斷 惑 證 理 , 永 住 於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論 文 三 : 云 何 漸 次 悟 入 唯 識 , 謂 諸 菩 薩 , 於 識 相 性 資 糧 位 中 , 能 深 信 解 ,

在 加 行 位 能 漸 伏 除 所 取 、 能 取 , 引 發 真 見 , 在 通 達 位 如 實 通 達 , 修

習 位 中 , 如 所 見 理 數 數 修 習 , 伏 所 餘 障 , 至 究 竟 位 , 出 障 圓 明 , 能

盡 未 來 化 有 情 類 , 復 令 悟 入 唯 識 相 性 。

講 解 : 怎 樣 才 能 漸 次 悟 入 唯 識 呢 ? 是 說 諸 菩 薩 對 於 識 的 外 相 和 體 性 , 在 第 一 資 糧 位

Page 63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3 0

中 , 能 深 刻 信 仰 和 理 解 。 在 第 二 加 行 位 中 , 能 漸 次 伏 除 所 取 、 能 取 , 而 引 發 真

見 。 在 第 三 的 通 達 位 中 , 起 無 漏 現 行 二 智 , 如 實 通 達 諸 法 相 性 。 在 第 四 修 習 位

中 , 如 其 所 見 的 真 理 , 精 勤 不 懈 , 數 數 修 習 , 以 伏 除 煩 惱 , 斷 餘 智 障 。 至 第 五

究 竟 位 中 出 離 二 障 , 於 功 德 智 慧 , 體 無 不 備 , 此 叫 做 圓 ; 用 無 不 行 , 此 叫 做 明 ,

既 已 圓 明 , 不 但 自 己 悟 入 唯 識 相 性 , 而 且 還 能 盡 未 來 際 , 度 化 一 切 有 情 之 類 ,

教 他 們 也 能 悟 入 唯 識 相 性 。

第 二 章 釋 資 糧 位

論 文 一 : 初 資 糧 位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乃 至 未 起 識 , 求 住 唯 識 性 , 於 二 取 隨

眠 , 猶 未 能 伏 滅 。

講 解 : 五 位 中 最 初 的 資 糧 位 , 他 的 義 相 是 怎 樣 的 呢 ? ︽ 唯 識 三 十 頌 ︾ 說 : 由 最 初 發 心

修 行 , 即 求 住 於 唯 識 實 性 , 但 由 於 能 取 、 所 取 的 隨 眠 還 沒 有 制 服 滅 除 , 所 以 還

未 能 安 住 。

論 文 二 : 論 曰 : 從 發 深 固 大 菩 提 心 , 乃 至 未 起 順 決 擇 識 , 求 住 唯 識 真 勝 義

性 , 齊 此 皆 是 資 糧 位 攝 。 為 趣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修 習 種 種 勝 資 糧 故 。

為 有 情 故 , 勤 求 解 脫 , 由 此 亦 名 順 解 脫 分 。 此 位 菩 薩 , 依 因 、 善 友 、

Page 63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3 1

作 意 、 資 糧 四 勝 力 故 , 於 唯 識 義 雖 深 信 解 , 而 未 能 了 能 、 所 取 空 ,

多 住 外 門 修 菩 薩 行 , 故 於 二 取 所 引 隨 眠 , 猶 未 有 能 伏 滅 功 力 , 令 彼

不 起 二 取 現 行 。

講 解 : 此 下 是 以 長 行 來 解 釋 頌 義 。 論 曰 : 菩 薩 從 發 深 遠 堅 固 的 大 菩 提 心 開 始 , 乃 至 於

還 未 生 起 順 決 擇 識 , 以 求 住 於 唯 識 的 真 勝 義 性 , 這 一 階 段 都 是 資 糧 位 攝 。 為 了

要 趣 向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才 修 習 種 種 福 智 及 殊 勝 資 糧 , 譬 如 有 人 遠 行 , 必 須 要 籌

備 川 資 食 糧 一 樣 , 所 以 名 資 糧 位 。 趣 無 上 菩 提 , 非 但 自 利 , 為 度 化 有 情 故 , 勤

求 解 脫 , 順 修 解 脫 之 因 , 由 此 亦 名 順 解 脫 分 。

資 糧 位 的 菩 薩 , 依 聞 、 熏 、 修 的 因 力 , 善 友 的 緣 力 , 決 定 勝 解 的 作 意 力 , 善

修 福 智 的 資 糧 力 , 以 這 四 種 殊 勝 力 故 , 對 於 唯 識 義 趣 雖 已 深 生 信 解 , 而 未 能 了

達 能 、 所 取 空 。 很 少 能 內 觀 真 如 , 多 住 外 門 以 散 心 修 菩 薩 行 。 因 此 於 二 取 所 引

的 隨 眠 , 還 沒 有 能 夠 伏 減 的 功 力 , 使 他 不 起 二 取 現 行 。

論 文 三 : 此 二 取 言 , 顯 二 取 取 , 執 取 能 取 所 取 性 故 。 二 取 習 氣 名 彼 隨 眠 ,

隨 逐 有 情 眠 伏 藏 識 , 或 隨 增 過 , 故 名 隨 眠 , 即 是 所 知 、 煩 惱 障 種 。

煩 惱 障 者 , 謂 執 遍 計 所 執 實 我 , 薩 迦 耶 見 而 為 上 首 , 百 二 十 八 根 本

Page 63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3 2

煩 惱 , 及 彼 等 流 諸 隨 煩 惱 , 此 皆 擾 惱 有 情 身 心 , 能 障 涅 槃 , 名 煩 惱

障 。 所 知 障 者 , 謂 執 遍 計 所 執 實 法 , 薩 迦 耶 見 而 為 上 首 , 見 疑 無 明

愛恚 慢 等 , 覆 所 知 境 , 無 顛 倒 性 , 能 障 菩 提 , 名 所 知 障 。

講 解 : 二 取 有 執 與 非 執 之 別 , 頌 中 所 說 的 二 取 , 就 是 顯 示 能 執 相 、 見 二 取 之 取 , 並 非

說 的 就 是 二 取 , 因 為 執 取 能 、 所 二 取 為 實 有 性 , 故 名 二 取 。 若 以 二 取 名 取 , 那

非 執 的 二 取 , 豈 是 所 伏 斷 的 嗎 ? 由 二 取 現 行 所 熏 成 的 習 氣 , 名 為 二 取 隨 眠 。 因

為 它 們 隨 逐 有 情 眾 生 , 眠 伏 於 阿 賴 耶 識 中 , 或 者 隨 逐 有 情 使 增 生 過 失 , 昏 迷 如

睡 , 所 以 名 為 隨 眠 。 這 二 取 習 氣 的 隨 眠 , 就 是 所 知 、 煩 惱 二 障 的 種 子 。

什 麼 叫 做 煩 惱 障 ? 就 是 執 著 遍 計 所 執 的 實 我 , 以 人 我 、 我 所 的 薩 迦 耶 見 而 為

上 首 的 一 百 二 十 八 種 根 本 煩 惱 ︵ 註 : 此 一 百 二 十 八 種 根 本 煩 惱 , 屬 於 見 道 所 斷

的 一 百 一 十 二 種 , 修 道 所 斷 的 十 六 種 。 ︶ 以 及 與 此 平 等 流 出 的 各 種 隨 煩 惱 , 他

們 都 擾 惱 有 情 身 心 。 能 障 涅 槃 , 所 以 名 為 煩 惱 障 。 什 麼 叫 做 所 知 障 ? 就 是 執 著

遍 計 所 執 的 實 法 , 以 法 我 、 我 所 的 薩 迦 耶 見 而 為 上 首 的 見 、 疑 、 無 明 、 愛 、 恚 、

慢 等 , 覆 蓋 了 所 知 之 境 的 真 實 性 , 能 夠 障 礙 菩 提 , 所 以 名 為 所 知 障 。

論 文 四 : 此 所 知 障 , 決 定 不 與 異 熟 識 俱 , 彼 微 劣 故 , 不 與 無 明 、 慧 相 應 故 ,

Page 63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3 3

法 空 智 品 與 俱 起 故 , 七 轉 識 內 , 隨 其 所 應 , 或 少 或 多 , 如 煩 惱 說 。

眼 等 五 識 無 分 別 故 , 法 見 、 疑 等 定 不 相 應 , 餘 由 意 力 皆 容 引 起 。 講 解 : 這 所 知 障 , 決 定 不 與 第 八 異 熟 識 相 應 , 其 故 有 三 : 一 者 因 第 八 異 熟 識 微 細 劣 弱 ,

同 時 也 不 與 無 明 慧 相 應 。 如 諸 論 所 說 , 此 第 八 識 唯 與 作 意 等 心 所 具 。 二 者 法 執

必 與 無 明 及 慧 相 應 , 因 無 明 迷 暗 , 慧 能 計 度 , 第 八 識 唯 與 作 意 心 所 相 應 , 與 無

明 、 慧 是 不 相 應 的 。 三 者 法 空 智 品 與 第 八 識 是 俱 起 的 , 法 空 智 起 , 當 然 法 執 就

不 能 現 行 了 。 在 七 轉 識 裡 , 根 據 不 同 情 況 , 或 多 或 少 與 所 知 障 相 應 , 就 如 煩 惱

障 一 樣 。 前 五 識 因 為 沒 有 計 度 分 別 , 肯 定 不 能 與 法 見 、 疑 、 慢 等 相 應 , 餘 如 貪 、

恚 、 癡 等 , 由 於 五 俱 意 識 之 力 , 皆 容 引 起 。

論 文 五 : 此 障 但 與 不 善 、 無 記 二 心 相 應 , 論 說 無 明 唯 通 不 善 、 無 記 性 故 ,

癡 無 癡 等 不 相 應 故 。 煩 惱 障 中 此 障 必 有 , 彼 定 用 此 為 所 依 故 。 體 雖

無 異 , 而 用 有 別 , 故 二 隨 眠 隨 聖 道 用 , 有 勝 有 劣 , 斷 或 前 後 。 此 於

無 覆 無 記 性 中 是 異 熟 生 , 非 餘 三 種 。 彼 威 儀 等 勢 用 薄 弱 , 非 覆 所 知

障 菩 提 故 。 此 名 無 覆 望 二 乘 說 , 若 望 菩 薩 亦 是 有 覆 。

講 解 : 這 所 知 障 , 但 與 不 善 、 無 記 二 種 心 相 應 , 不 通 善 性 。 因 為 ︽ 瑜 伽 論 ︾ 上 說 : 無

Page 63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3 4

明 唯 通 不 善 、 無 記 。 無 明 就 是 癡 , 善 心 無 癡 , 法 執 有 癡 , 癡 與 無 癡 是 不 相 應 的 。

煩 惱 障 中 必 定 有 所 知 障 , 因 為 法 執 體 寬 , 煩 惱 障 狹 , 狹 隘 的 煩 惱 障 , 必 須 要

用 這 寬 潤 的 所 知 障 為 所 依 故 。 這 二 障 的 體 性 雖 不 相 違 , 但 作 用 卻 有 區 別 。 所 以

二 障 隨 眠 , 隨 著 聲 聞 、 緣 覺 、 菩 薩 三 乘 聖 道 有 勝 有 劣 , 斷 的 時 間 或 前 或 後 。 這

所 知 障 , 在 四 種 無 覆 無 記 性 中 , 是 異 熟 生 無 記 , 而 不 是 其 餘 的 三 種 ︵ 註 : 無 覆

無 記 分 為 四 種 , 為 異 熟 無 記 , 威 儀 無 記 , 工 巧 無 記 , 變 化 無 記 。 ︶ 因 為 異 熟 無

記 的 勢 力 強 大 , 覆 所 知 境 , 能 障 菩 提 , 其 餘 三 種 無 記 的 勢 用 薄 弱 , 他 們 既 不 能

覆 所 知 境 , 亦 不 能 為 菩 提 障 。 所 知 障 稱 為 無 覆 , 是 對 小 乘 佛 教 聲 聞 、 緣 覺 二 乘

所 說 , 如 果 對 菩 薩 來 說 也 是 有 覆 。

論 文 六 : 若 所 知 障 有 見 、 疑 等 , 如 何 此 種 契 經 說 為 無 明 住 地 ? 無 明 增 故 ,

總 名 無 明 , 非 無 見 等 。 如 煩 惱 種 , 立 見 一 處 、 欲 、 色 、 有 愛 四 住 地

名 , 豈 彼 更 無 慢 、 無 明 等 ?

講 解 : 倘 若 所 知 障 中 有 惡 見 、 疑 等 惑 , 如 何 契 經 上 說 , 所 知 障 為 無 明 住 地 呢 ? ︵ 註 :

住 地 , 依 所 生 處 稱 為 住 地 。 根 本 煩 獨 是 產 生 枝 末 煩 惱 的 住 地 。 住 地 有 五 : 見 一

處 住 地 , 欲 愛 住 地 , 色 愛 住 地 , 無 明 住 地 。 ︶ 論 主 回 答 : 因 為 所 知 障 中 無 明 增

Page 63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3 5

盛 , 所 以 總 說 無 明 , 並 不 是 沒 有 其 餘 的 惡 見 等 。 例 如 煩 惱 種 子 , 見 、 修 皆 有 ,

然 以 見 道 所 斷 的 , 立 見 一 處 住 地 , 修 道 所 斷 的 , 立 欲 愛 、 色 愛 、 有 愛 住 地 , 這

四 住 地 的 名 , 不 過 各 約 其 偏 增 而 立 罷 了 , 豈 彼 除 見 、 愛 外 , 更 無 貪 、 瞋 、 癡 、

慢 等 惑 嗎 ?

論 文 七 : 如 是 二 障 , 分 別 起 者 , 見 所 斷 攝 ; 任 運 起 者 , 修 所 斷 攝 。 二 乘 但

能 斷 煩 惱 障 , 菩 薩 俱 斷 。 永 斷 二 種 , 唯 聖 道 能 , 伏 二 現 行 , 通 有 漏

道 。 菩 薩 住 此 資 糧 位 中 , 二 粗 現 行 雖 有 伏 者 , 而 於 細 者 及 二 隨 眠 ,

止 觀 力 微 未 能 伏 減 。

講 解 : 以 上 所 說 二 障 , 若 是 由 邪 師 所 教 及 邪 分 別 而 起 的 , 屬 於 見 道 所 斷 ; 若 是 由 無 始

熏 習 , 任 運 而 起 的 , 那 就 屬 修 道 所 斷 。 二 乘 唯 能 斷 煩 惱 障 , 不 斷 所 知 障 , 因 為

二 乘 但 取 涅 槃 , 不 悟 菩 提 , 所 知 障 不 障 涅 槃 故 。 菩 薩 則 二 障 俱 斷 , 因 菩 薩 直 趣

菩 提 大 果 , 不 唯 取 小 果 涅 槃 , 要 永 斷 二 障 種 子 , 唯 初 地 入 心 , 到 十 地 出 心 的 無

漏 聖 道 , 才 能 成 辦 。 若 暫 伏 二 障 現 行 , 那 就 不 唯 無 漏 聖 道 , 即 地 前 的 有 漏 道 ,

亦 能 成 辦 。 在 資 糧 位 中 的 菩 薩 , 對 於 二 障 的 粗 現 行 雖 有 多 分 被 伏 , 但 對 於 微 細

現 行 及 二 障 隨 眠 來 說 , 由 於 止 觀 之 力 微 弱 , 還 沒 有 能 夠 伏 滅 。

Page 63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3 6

論 文 八 : 此 位 未 證 唯 識 真 如 , 依 勝 解 力 修 諸 勝 行 , 應 知 亦 是 解 行 地 攝 。 所

修 勝 行 , 其 相 云 何 ? 略 有 二 種 , 謂 福 及 智 。 諸 勝 行 中 , 慧 為 性 者 ,

皆 名 為 智 , 餘 名 為 福 。 且 依 六 種 波 羅 密 多 , 通 相 皆 二 , 別 相 前 五 說

為 福 德 , 第 六 智 慧 。 或 復 前 三 唯 福 德 攝 , 後 一 唯 智 , 餘 通 二 種 。 復

有 二 種 , 謂 利 自 他 。 所 修 勝 行 , 隨 意 樂 力 , 一 切 皆 通 自 他 利 行 。 依

別 相 說 , 六 到 彼 岸 , 菩 提 分 等 自 利 行 攝 , 四 種 攝 事 、 四 無 量 等 , 一

切 皆 是 利 他 行 攝 。 如 是 等 行 差 別 無 邊 , 皆 是 此 中 所 修 勝 行 。

講 解 : 本 章 開 始 是 詮 釋 頌 文 , 此 下 是 辨 位 修 行 。 這 資 糧 位 的 菩 薩 , 還 沒 有 證 得 唯 識 真

如 , 所 以 才 依 勝 解 之 力 , 修 一 切 勝 行 。 應 知 此 亦 解 行 地 攝 ︵ 註 : 解 行 地 , 謂 知

解 與 修 行 , 指 未 證 真 如 前 的 三 賢 菩 薩 。 ︶ 解 行 地 所 修 的 勝 行 是 些 什 麼 呢 ? 簡 略

的 說 有 二 種 , 即 福 和 智 。 在 一 切 勝 行 中 , 凡 是 以 慧 為 體 性 的 , 都 叫 做 智 , 其 餘

的 都 叫 做 福 。 現 在 別 的 勝 行 不 說 , 且 以 六 波 羅 密 而 言 , 約 通 相 說 , 皆 名 福 智 。

依 別 相 說 , 前 五 種 稱 為 福 德 , 第 六 種 是 智 。 或 者 以 前 三 的 布 施 、 持 戒 、 忍 辱 唯

屬 福 德 , 後 一 的 般 若 唯 屬 智 慧 , 其 餘 的 精 進 、 禪 定 通 福 、 智 二 種 。

除 福 、 智 外 , 又 有 二 種 , 即 自 利 和 利 他 。 就 是 所 修 勝 行 , 隨 其 意 樂 之 力 一

Page 63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3 7

切 功 德 都 通 於 自 利 、 利 他 二 行 。 若 依 別 相 來 說 , 六 度 、 三 十 七 菩 提 分 等 , 都 是

自 利 行 攝 ; 四 攝 、 四 無 量 心 等 , 都 是 利 他 行 攝 。 像 這 樣 的 勝 行 , 差 別 無 邊 , 都

是 資 糧 位 中 所 修 。

論 文 九 : 此 位 二 障 雖 未 伏 除 , 修 勝 行 時 有 三 退 屈 , 而 能 三 事 練 磨 其 心 , 於

所 證 修 勇 猛 不 退 。 一 聞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廣 大 深 遠 , 心 便 退 屈 ; 引 他 已

證 大 菩 提 者 練 磨 自 心 , 勇 猛 不 退 。 二 聞 施 等 波 羅 密 多 甚 難 可 修 , 心

便 退 屈 , 省 己 意 樂 能 修 施 等 , 練 磨 自 心 勇 猛 不 退 。 三 聞 諸 佛 圓 滿 轉

依 極 難 可 證 , 心 便 退 屈 , 引 他 粗 善 況 己 妙 因 , 練 磨 自 心 勇 猛 不 退 。

由 斯 三 事 練 磨 其 心 , 堅 固 熾 然 修 諸 勝 行 。

講 解 : 在 此 資 糧 位 中 ,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還 沒 有 伏 滅 斷 除 , 致 使 修 勝 行 時 有 三 種 退 屈 ,

但 有 三 事 以 磨 練 其 心 , 於 所 證 修 勇 猛 精 進 , 不 令 退 屈 。 一 者 聞 說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廣 大 無 邊 , 深 遠 難 測 , 心 生 退 屈 。 此 時 即 引 用 其 他 人 已 證 大 菩 提 者 為 例 , 來 練

磨 自 心 , 便 能 發 大 勇 猛 而 不 退 轉 。 二 者 聞 說 布 施 等 六 波 羅 密 多 甚 難 可 修 , 心 便

退 屈 , 此 時 即 省 察 自 己 的 意 樂 已 能 修 施 、 戒 等 行 , 要 再 鼓 餘 勇 , 不 難 圓 滿 達 到

彼 岸 , 這 樣 磨 練 自 心 , 而 勇 猛 不 退 。 三 者 聞 說 諸 佛 圓 滿 轉 依 , 極 難 可 證 , 心 便

Page 64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3 8

退 屈 , 此 時 應 引 用 他 人 所 行 的 施 等 粗 善 , 來 比 況 自 己 的 妙 因 之 行 , 粗 善 尚 且 可

獲 善 果 , 妙 因 豈 能 不 證 妙 果 ? 這 樣 磨 練 自 心 , 便 勇 猛 不 退 。 由 上 三 事 , 練 磨 其

心 , 使 三 種 退 屈 堅 固 熾 然 的 修 諸 勝 行 , 而 不 再 退 轉 。 第 三 章 釋 加 行 位

論 文 一 : 次 加 行 位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現 前 立 少 物 , 謂 是 唯 識 性 , 以 有 所 得

故 , 非 實 住 唯 識 。

講 解 : 五 位 修 行 的 第 二 位 是 加 行 位 , 加 行 位 的 義 相 是 怎 樣 呢 ? ︽ 唯 識 三 十 頌 ︾ 說 : ﹁ 在

修 習 四 尋 思 觀 和 四 如 實 智 的 時 候 , 仍 有 一 種 假 立 之 物 出 現 在 前 面 , 以 為 這 就 是

唯 識 的 實 性 , 因 為 心 中 存 著 有 所 得 之 念 , 所 以 未 能 真 正 的 住 於 唯 識 實 性 。 ﹂

論 文 二 : 論 曰 , 菩 薩 先 於 初 無 數 劫 , 善 備 福 德 智 慧 資 糧 , 順 解 脫 分 既 圓 滿

已 , 為 入 見 道 住 唯 識 性 , 復 修 加 行 , 伏 除 二 取 , 謂 煖 、 頂 、 忍 、 世

第 一 法 。 此 四 總 名 順 決 擇 分 , 順 趣 真 實 決 擇 分 故 。 近 見 道 故 立 加 行

名 , 非 前 資 糧 無 加 行 義 。 煖 等 四 法 , 依 四 尋 思 、 四 如 實 智 , 初 後 位

立 。 四 尋 思 者 , 尋 思 名 、 義 、 自 性 、 差 別 , 假 有 實 無 。 如 實 遍 知 。

此 四 離 識 及 識 非 有 , 名 如 實 智 。 名 、 義 相 異 , 故 別 尋 求 。 二 二 相 同 ,

Page 64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3 9

故 合 思 察 。 講 解 : 論 中 長 行 說 , 菩 薩 先 於 最 初 無 數 劫 中 , 貯 備 福 德 智 慧 的 勝 行 資 糧 , 已 使 順 解 脫

分 圓 滿 成 就 , 為 要 入 見 道 並 住 唯 識 實 性 , 所 以 還 得 更 修 加 行 以 伏 除 二 取 , 這 就

是 煖 、 頂 、 忍 、 世 第 一 法 的 四 善 根 。 這 四 善 根 總 名 為 順 決 擇 分 , 因 為 它 隨 順 趣

向 於 真 實 的 決 擇 分 , 近 於 見 道 , 所 以 立 加 行 之 名 , 並 非 前 資 糧 位 沒 有 加 行 的 意

義 。

煖 等 四 法 , 依 四 尋 思 觀 而 立 初 煖 、 頂 二 位 , 依 四 如 實 智 觀 而 立 後 忍 、 世 第 一

法 二 位 。 所 謂 四 尋 思 觀 , 是 尋 思 事 物 名 、 義 、 自 性 、 差 別 , 從 而 認 識 到 這 四 法

都 是 唯 識 所 變 , 依 他 假 有 , 遍 計 實 無 , 這 就 叫 做 四 尋 思 觀 。 什 麼 叫 做 如 實 智 ?

前 四 尋 思 , 但 觀 所 取 的 名 等 四 境 離 識 非 有 , 此 如 實 智 更 於 忍 可 所 取 空 後 , 進 而

如 實 遍 知 能 取 的 識 也 決 定 非 有 。 依 此 能 、 所 俱 空 的 空 理 , 便 能 入 圓 成 實 性 , 所

以 叫 做 如 實 智 。

何 以 諸 法 的 名 、 義 要 各 別 尋 求 , 名 義 的 自 性 、 差 別 要 合 並 思 察 呢 ? 名 是 名 ,

義 是 義 , 名 義 相 異 , 所 以 要 各 別 尋 求 。 名 義 二 種 的 自 性 同 , 差 別 亦 同 , 這 二 二

相 同 , 所 以 要 合 為 思 察 。

Page 64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4 0

論 文 三 : 依 明 得 定 發 下 尋 思 , 觀 無 所 取 立 為 煖 位 。 謂 此 位 中 創 觀 所 取 名 等

四 法 , 皆 自 心 變 假 施 設 有 , 實 不 可 得 。 初 獲 慧 日 前 行 相 故 , 立 明 得

名 。 即 此 所 獲 道 火 前 相 , 故 亦 名 煖 。

講 解 : 初 得 無 漏 慧 的 明 相 , 叫 明 得 , 明 得 之 定 叫 做 明 得 定 。 依 此 明 得 定 , 發 下 品 尋 思 ,

觀 所 取 空 , 立 為 煖 位 。 即 在 煖 位 中 開 始 認 識 到 所 取 外 境 的 名 、 義 、 自 性 、 差 別

四 法 , 都 是 自 心 所 變 , 假 施 設 有 , 實 際 上 是 不 可 得 的 。 這 下 尋 思 觀 , 初 獲 慧 前

的 行 相 , 喻 如 日 出 前 的 明 相 , 所 以 立 明 得 名 。 這 也 是 所 獲 淨 道 之 火 以 前 的 行 相 ,

所 以 又 稱 為 煖 。

論 文 四 : 依 明 增 定 發 上 尋 思 , 觀 無 所 取 立 為 頂 位 。 謂 此 位 中 , 重 觀 所 取 名

等 四 法 , 皆 自 心 變 , 假 施 設 有 , 實 不 可 得 。 明 相 轉 盛 , 故 名 明 增 。

尋 思 位 極 , 故 復 名 頂 。

講 解 : 明 得 定 增 上 , 叫 做 明 增 定 。 依 此 明 增 定 , 發 上 品 尋 思 , 觀 無 所 取 , 立 為 頂 位 。

在 這 頂 位 當 中 , 重 觀 所 取 的 名 等 四 法 , 同 煖 位 一 樣 是 自 心 所 變 , 虛 假 施 設 , 實

不 可 得 。 但 在 所 獲 慧 前 的 明 相 , 較 前 煖 位 的 明 相 增 盛 , 所 以 名 為 明 增 。 尋 思 位

到 此 已 登 峰 造 極 , 所 以 又 名 為 頂 位 。

Page 64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4 1

論 文 五 : 依 印 順 定 , 發 下 如 實 智 , 於 無 所 取 決 定 印 持 , 無 能 取 中 亦 順 樂 忍 。

既 無 實 境 , 離 能 取 識 , 寧 有 實 識 離 所 取 境 ? 所 取 能 取 , 相 待 立 故 。

印 順 忍 時 , 總 立 為 忍 。 印 前 順 後 , 立 印 順 名 。 忍 境 識 空 , 故 亦 名 忍 。

講 解 : 印 前 所 取 無 , 印 後 能 取 無 , 叫 做 印 順 定 。 依 印 順 定 , 發 下 品 如 實 智 , 對 無 所 取

的 境 , 決 定 印 持 , 於 無 能 取 的 識 中 , 也 順 樂 忍 可 。 為 什 麼 二 取 都 無 ? 既 然 沒 有

實 境 離 了 能 取 的 識 而 存 在 , 那 裡 有 什 麼 實 識 離 了 所 取 的 境 而 獨 存 呢 ? 所 取 、 能

取 本 是 相 待 而 立 的 啊 。

忍 有 三 名 , 下 品 為 印 忍 , 忍 所 取 無 ; 中 上 品 為 樂 順 忍 , 忍 能 取 無 , 印 順 忍 時 ,

這 三 忍 在 四 善 根 中 總 立 為 忍 。 因 為 此 位 能 印 前 所 取 無 , 順 後 能 取 無 , 所 以 立 印

順 名 : 忍 可 所 取 的 境 空 , 能 取 的 識 亦 空 , 所 以 亦 名 為 忍 。

論 文 六 : 依 無 間 定 , 發 上 如 實 智 , 印 二 取 空 , 立 世 第 一 法 。 謂 前 上 忍 唯 印

能 取 空 , 今 世 第 一 法 二 空 雙 印 , 從 此 無 間 必 入 見 道 , 故 立 無 間 名 。

異 生 法 中 此 最 勝 故 , 名 世 第 一 法 。

講 解 : 與 見 道 位 鄰 近 而 無 間 隙 , 叫 做 無 間 定 。 依 此 無 間 定 , 發 上 品 如 實 智 , 印 可 能 、

所 二 取 皆 空 , 立 名 世 第 一 法 , 謂 前 忍 位 中 的 上 忍 , 唯 能 印 可 能 取 空 , 不 能 即 可

Page 64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4 2

所 取 亦 空 , 今 此 世 第 一 法 , 是 能 、 所 二 空 雙 印 。 從 此 不 間 斷 的 雙 印 二 空 , 必 入

見 道 , 所 以 立 無 間 名 。 這 在 異 生 法 中 最 為 殊 勝 , 所 以 名 世 第 一 法 。 論 文 七 : 如 是 煖 、 頂 , 依 能 取 識 , 觀 所 取 空 ; 下 忍 起 時 , 印 境 空 相 , 中 忍

轉 位 , 於 能 取 識 如 境 是 空 , 順 樂 忍 可 , 上 忍 起 時 印 能 取 空 , 世 第 一

法 , 雙 印 空 相 。

講 解 : 像 這 樣 的 煖 位 、 頂 位 , 依 據 能 取 之 識 , 觀 所 取 境 空 , 到 了 忍 位 的 下 品 忍 生 起 時 ,

便 能 印 持 外 境 之 空 相 , 到 了 中 忍 轉 換 為 能 取 之 識 , 也 如 所 取 的 境 一 樣 也 是 空 ,

順 樂 後 位 的 上 品 之 忍 。 修 到 上 品 忍 生 起 時 , 便 能 印 持 此 能 取 空 。 再 進 到 世 第 一

法 , 便 能 雙 印 能 、 所 二 取 的 空 相 。

論 文 八 : 皆 帶 相 故 , 未 能 證 實 , 故 說 菩 薩 此 四 位 中 , 猶 於 現 前 安 立 少 物 ,

謂 是 唯 識 真 勝 義 性 。 以 彼 空 有 二 相 未 除 , 帶 相 觀 心 有 所 得 故 , 非 實

安 住 真 唯 識 理 , 彼 相 滅 已 , 方 實 安 住 。 依 如 是 義 , 故 有 頌 言 : 菩 薩

於 定 位 , 觀 影 唯 是 心 , 義 相 既 滅 除 , 審 觀 唯 自 想 。 如 是 住 內 心 , 知

所 取 非 有 , 次 能 取 亦 無 , 後 觸 無 所 得 。

講 解 : 以 上 所 說 加 行 位 的 煖 等 四 法 , 雖 然 印 能 、 所 取 空 , 但 在 觀 心 之 前 , 還 浮 著 有 、

Page 64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4 3

空 二 相 , 未 能 真 正 證 實 。 所 以 說 菩 薩 在 這 四 位 中 , 猶 於 現 觀 定 中 安 立 少 物 , 以

為 這 就 是 唯 識 的 真 勝 義 性 。 因 此 頌 文 前 二 句 說 : ﹁ 現 前 立 少 物 , 謂 是 唯 識 性 ﹂ 。

事 實 上 這 少 物 是 定 心 所 變 的 似 真 如 相 , 非 真 勝 義 , 所 以 頌 文 的 後 二 句 說 : ﹁ 以

有 所 得 故 , 非 實 住 唯 識 。 ﹂ 要 到 那 有 、 空 二 相 滅 了 之 後 , 才 能 實 在 的 安 住 真 唯

識 性 。

依 據 這 種 意 義 , 所 以 ︽ 分 別 瑜 伽 論 ︾ 上 有 頌 文 說 : ﹁ 菩 薩 在 定 中 修 行 , 觀 名 、

義 等 的 影 像 , 唯 是 內 心 所 變 現 , 義 相 既 已 滅 除 , 諦 審 觀 察 , 唯 自 心 想 , 更 無 少

物 。 這 樣 便 安 住 內 心 , 先 了 知 所 取 非 有 , 次 了 知 能 取 亦 無 , 最 後 觸 覺 到 無 所 得

的 真 唯 識 性 。 前 面 的 兩 首 頌 中 , 第 一 頌 初 二 句 是 明 煖 位 , 次 二 句 是 明 頂 位 。 第

二 頌 的 前 二 句 是 明 下 忍 位 , 第 三 句 是 明 中 、 上 忍 位 , 最 後 一 句 是 明 世 第 一 法 .

論 文 九 : 此 加 行 位 , 未 遣 相 縛 , 於 粗 重 縛 , 亦 未 能 斷 。 唯 能 伏 除 分 別 二 取 ,

違 見 道 故 。 於 俱 生 者 及 二 隨 眠 , 有 漏 觀 心 有 所 得 故 , 有 分 別 故 , 未

全 伏 除 , 全 未 能 滅 。 此 位 菩 薩 於 安 立 諦 , 非 安 立 諦 俱 學 觀 察 , 為 引

當 來 二 種 見 故 , 及 伏 分 別 二 種 障 故 , 非 安 立 諦 是 正 所 觀 , 非 如 二 乘

唯 觀 安 立 。

Page 64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4 4

講 解 : 有 漏 的 現 行 境 相 繫 縛 於 心 , 不 得 自 在 , 叫 做 相 縛 , 二 障 種 子 , 叫 做 粗 重 縛 , 合

稱 二 縛 。 這 加 行 位 既 未 遣 除 有 、 空 的 相 縛 , 也 未 斷 滅 二 障 種 子 的 粗 重 縛 , 唯 能

伏 除 分 別 二 取 , 不 起 現 行 。 因 為 分 別 二 取 違 於 見 道 的 , 為 入 見 道 , 所 以 要 把 它

伏 除 。 入 見 道 位 , 方 能 永 斷 二 障 的 粗 重 縛 。 雖 然 如 此 , 但 於 俱 生 現 行 , 只 能 伏

除 少 分 , 未 全 伏 除 。 於 分 別 、 俱 生 二 種 隨 眠 則 全 未 能 滅 , 因 為 此 位 是 有 漏 觀 心 ,

有 所 得 相 , 有 分 別 故 , 所 以 俱 生 現 行 未 全 伏 除 , 二 種 隨 眠 盡 未 能 滅 。

在 此 加 行 位 的 菩 薩 , 對 於 安 立 諦 及 非 安 立 諦 , 都 修 學 觀 察 。 什 麼 叫 安 立 諦 ,

安 立 是 施 設 義 , 即 方 便 安 立 諦 , 謂 於 苦 等 諸 法 中 , 安 立 苦 、 集 、 滅 、 道 四 聖 諦

理 。 什 麼 叫 非 安 立 諦 , 就 是 離 差 別 名 言 的 二 空 真 如 。 此 位 菩 薩 , 為 引 發 當 來 的

真 、 相 二 種 見 道 , 及 伏 除 由 分 別 所 起 的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 所 以 於 安 立 、 非 安 立

諦 , 要 都 修 學 觀 察 。 不 過 菩 薩 為 入 二 空 觀 真 如 理 , 非 安 立 諦 是 所 正 觀 ; 至 於 亦

觀 安 立 , 那 是 因 為 起 勝 進 道 , 成 熟 佛 法 , 以 降 伏 二 乘 的 方 便 之 故 。 與 二 乘 的 唯

觀 安 立 不 同 。

論 文 十 : 菩 薩 起 此 煖 等 善 根 , 雖 方 便 時 通 諸 靜 慮 , 而 依 第 四 方 得 成 滿 。 託

最 勝 依 入 見 道 故 。 唯 依 欲 界 善 趣 身 起 。 餘 慧 厭 心 非 殊 勝 故 。 此 位 亦

Page 64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4 5

是 解 行 地 攝 , 未 證 唯 識 真 勝 義 故 。 講 解 : 菩 薩 生 起 煖 、 頂 、 忍 、 世 第 一 法 四 善 根 , 雖 在 前 方 便 時 通 色 界 四 禪 , 但 是 只 有

依 第 四 禪 才 能 成 就 圓 滿 。 因 為 第 四 禪 望 餘 禪 為 勝 , 必 須 託 最 勝 依 處 , 入 見 道 故 。

若 約 界 、 趣 而 論 , 只 能 依 靠 欲 界 善 趣 的 人 身 而 起 , 因 為 色 界 和 無 色 界 的 智 慧 ,

厭 伏 三 界 一 切 事 物 之 心 並 非 殊 勝 。 修 四 善 根 , 也 同 資 糧 位 一 樣 是 解 行 地 攝 , 因

為 它 們 還 沒 有 證 到 唯 識 的 真 正 殊 勝 之 義 。

第 四 章 釋 通 達 位

論 文 一 : 次 通 達 位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若 時 於 所 緣 , 智 都 無 所 得 , 爾 時 住 唯

識 , 離 二 取 相 故 。

講 解 : 第 三 通 達 位 , 它 的 義 相 是 怎 樣 的 呢 ? ︽ 唯 識 三 十 頌 ︾ 說 : ﹁ 若 時 , 當 無 分 別 智

生 起 的 時 候 , 也 就 是 世 第 一 法 的 次 剎 那 , 菩 薩 於 前 加 行 位 住 於 唯 識 性 ︵ 諸 法 真

如 ︶ , 以 能 證 悟 所 緣 真 如 的 無 分 別 智 觀 察 , 一 切 都 無 所 得 。 所 謂 無 所 得 , 就 是

沒 有 能 取 、 所 取 之 像 , 這 時 就 安 住 於 唯 識 之 理 。 ﹂

論 文 二 : 論 曰 , 若 時 菩 薩 於 所 緣 境 , 無 分 別 智 都 無 所 得 , 不 取 種 種 戲 論 相

故 。 爾 時 乃 名 實 住 唯 識 真 勝 義 性 , 即 證 真 如 。 智 與 真 如 , 平 等 平 等 ,

Page 64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4 6

俱 離 能 取 所 取 相 故 , 能 、 所 取 相 俱 是 分 別 , 有 所 得 心 戲 論 現 故 。 講 解 : 論 文 說 , 若 時 , 即 無 分 別 智 發 生 時 , 也 就 是 世 第 一 法 次 剎 那 , 菩 薩 不 僅 對 於 所

觀 境 無 所 得 , 即 能 觀 的 無 分 別 智 亦 無 所 得 , 因 為 此 時 已 無 能 取 、 所 取 的 種 種 戲

論 相 故 。 這 時 就 稱 為 實 際 住 於 唯 識 真 正 殊 勝 之 理 , 也 就 是 親 證 得 真 如 之 智 , 體

即 真 如 , 因 為 已 遠 離 能 取 、 所 取 之 相 。 能 取 、 所 取 都 是 分 別 , 若 有 所 得 便 會 戲

論 呈 現 。

論 文 三 : 有 義 , 此 智 二 分 俱 無 , 說 無 所 取 能 取 相 故 。 有 義 , 此 智 相 見 俱 有 ,

帶 彼 相 起 , 名 緣 彼 故 。 若 無 彼 相 名 緣 彼 者 , 應 色 智 等 名 聲 等 智 。 若

無 見 分 應 不 能 緣 , 寧 可 說 為 緣 真 如 智 ? 勿 真 如 性 亦 名 能 緣 , 故 應 許

此 定 有 見 分 。

講 解 : 頌 文 所 說 ﹁ 智 都 無 所 得 ﹂ 的 ﹁ 智 ﹂ , 有 三 家 異 解 。 第 一 家 說 , 無 分 別 智 已 無 相

分 和 見 分 。 ﹁ 離 二 取 相 ﹂ , 就 是 顯 示 沒 有 所 取 、 能 取 的 相 、 見 二 分 。 第 二 家 說 ,

這 無 分 別 智 , 相 、 見 二 分 都 有 。 因 為 帶 彼 相 起 , 方 可 名 為 緣 彼 真 如 。 帶 彼 真 如

相 起 , 是 即 顯 示 有 相 分 , 所 以 說 見 、 相 俱 有 , 才 能 名 叫 緣 彼 相 。 假 使 此 智 沒 有

帶 彼 真 如 之 相 , 而 名 緣 彼 真 如 者 , 就 應 當 是 緣 色 相 分 之 智 , 稱 為 緣 聲 相 分 之 智 ,

Page 64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4 7

所 以 此 智 是 決 定 有 相 分 的 。 假 使 此 智 沒 有 見 分 , 就 應 當 無 能 緣 作 用 , 怎 可 說 為

緣 真 如 智 呢 ? 不 能 說 真 如 之 性 也 稱 為 能 緣 吧 ! 所 以 應 當 承 認 此 智 定 有 見 分 。 論 文 四 : 有 義 , 此 智 見 有 相 無 , 說 無 相 取 不 取 相 故 。 雖 有 見 分 而 無 分 別 ,

說 非 能 取 , 非 取 全 無 。 雖 無 相 分 , 而 可 說 此 帶 如 相 起 , 不 離 如 故 。

如 自 證 分 緣 見 分 時 不 變 而 緣 , 此 亦 應 爾 。 變 而 緣 者 便 非 親 證 , 如 後

得 智 應 有 分 別 , 故 應 許 此 有 見 無 相 。

講 解 : 第 三 家 護 法 說 , 這 無 分 別 智 , 有 見 分 而 無 相 分 。 因 為 ︽ 瑜 伽 論 ︾ 說 ﹁ 無 相 取 ﹂ ,

就 是 沒 有 相 分 可 取 ; 說 ﹁ 不 取 相 ﹂ , 就 是 雖 有 見 分 而 不 取 於 相 。 第 一 師 引 ﹁ 無

能 取 ﹂ 的 話 , 是 表 示 雖 有 見 分 , 而 無 分 別 , 並 不 是 連 能 取 的 見 分 也 沒 有 。 第 二

師 所 引 ﹁ 帶 彼 相 起 ﹂ 的 話 , 是 表 示 雖 無 相 分 , 但 可 說 此 無 分 別 智 , 是 帶 著 真 如

的 體 相 而 起 的 , 所 以 名 為 所 緣 , 並 不 是 帶 著 相 分 的 影 像 而 起 , 名 叫 緣 如 , 因 為

根 本 智 , 是 不 離 真 如 的 。 就 如 自 證 分 緣 見 分 時 一 樣 , 不 經 變 化 而 緣 取 , 無 分 別

智 緣 真 如 時 也 是 這 樣 。 假 使 變 相 而 緣 , 那 就 不 是 無 分 別 智 親 證 如 理 了 , 豈 不 同

後 得 智 的 有 分 別 是 一 樣 嗎 ? 因 此 我 們 應 當 承 認 這 緣 真 如 的 無 分 別 智 , 是 有 見 分

而 沒 有 相 分 的 。

Page 65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4 8

論 文 五 : 加 行 無 間 , 此 智 生 時 , 體 會 真 如 , 名 通 達 位 , 初 照 理 故 , 亦 名 見

道 。 講 解 : 在 加 行 位 無 間 修 行 , 到 無 分 別 智 生 起 的 時 候 , 去 體 會 唯 識 實 性 的 真 如 , 這 就 稱

為 通 達 位 , 又 因 此 位 最 初 照 見 真 實 如 理 , 所 以 亦 名 見 道 位 。

論 文 六 : 然 此 見 道 , 略 說 有 二 , 一 真 見 道 , 謂 即 所 說 無 分 別 智 , 實 證 二 空

所 顯 真 理 , 實 斷 二 障 分 別 隨 眠 , 雖 多 剎 那 事 方 究 竟 , 而 相 等 故 , 總

說 一 心 。 有 義 : 此 中 二 空 二 障 , 漸 證 漸 斷 , 以 有 淺 深 粗 細 異 故 。 有

義 : 此 中 二 空 二 障 頓 證 頓 斷 , 由 意 樂 力 有 堪 能 故 。

講 解 : 見 道 類 別 雖 多 , 略 說 不 過 二 種 : 一 是 真 見 道 , 就 是 所 說 的 無 分 別 智 , 因 為 是 已

證 我 、 法 二 空 所 顯 的 真 如 之 理 , 實 斷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的 分 別 隨 眠 , 此 證 斷 之 事 ,

雖 經 眾 多 剎 那 方 能 究 竟 , 而 其 念 念 剎 那 相 似 相 等 , 所 以 總 說 為 一 心 真 見 道 。

有 人 認 為 , 這 見 道 中 的 二 空 真 理 、 二 障 種 子 , 都 是 漸 次 而 證 , 漸 次 而 斷 的 。

因 為 理 有 淺 深 , 障 有 粗 細 , 人 、 法 有 異 , 所 以 不 能 頓 證 頓 斷 。 又 有 人 認 為 , 這

見 道 中 的 二 空 之 理 , 二 障 種 子 , 都 是 一 時 頓 證 頓 斷 的 。 因 為 在 前 加 行 時 由 意 樂

之 力 , 有 此 可 能 。

Page 65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4 9

論 文 七 : 二 相 見 道 , 此 復 有 二 , 一 、 觀 非 安 立 諦 , 有 三 品 心 : 一 內 遣 有 情

假 緣 智 , 能 除 軟 品 分 別 隨 眠 。 二 內 遣 諸 法 假 緣 智 , 能 除 中 品 分 別 隨

眠 。 三 遍 遣 一 切 有 情 諸 法 假 緣 智 , 能 除 一 切 分 別 隨 眠 。 前 二 名 法 智 ,

各 別 緣 故 ; 第 三 名 類 智 , 總 合 緣 故 。 法 真 見 道 , 二 空 見 分 , 自 所 斷

障 , 無 間 解 脫 別 總 建 立 , 名 相 見 道 。 有 義 : 此 三 是 真 見 道 , 以 相 見

遣 緣 四 諦 故 。 有 義 : 此 三 是 相 見 道 , 以 真 見 道 不 別 緣 故 。

講 解 : 第 二 是 相 見 道 , 此 又 有 二 種 , 第 一 種 是 觀 非 安 立 諦 , 非 安 立 諦 就 是 真 如 , 有 以

下 三 品 心 , 即 初 起 的 智 , 力 尚 薄 弱 , 名 之 曰 ﹁ 軟 ﹂ ; 次 起 的 智 , 勝 於 前 者 , 劣

於 後 者 , 名 之 曰 ﹁ 中 ﹂ ; 後 起 的 智 , 勝 於 前 二 , 名 之 曰 ﹁ 上 ﹂ 。 二 障 隨 眠 , 各

分 粗 細 , 斷 有 先 後 , 也 隨 這 能 斷 的 智 , 如 其 次 第 的 名 謂 軟 、 中 、 上 三 品 。 一 品

是 內 遣 有 情 假 緣 智 , ﹁ 內 ﹂ 是 內 身 , ﹁ 遣 ﹂ 是 遣 除 , ﹁ 有 情 假 ﹂ 是 有 情 為 妄 計

所 執 , 並 無 實 體 , 唯 有 內 心 變 似 有 情 , ﹁ 緣 智 ﹂ 就 是 能 緣 之 心 。 合 起 來 講 , 就

是 緣 內 身 為 境 , 遣 除 有 情 假 的 能 緣 智 。 以 下 二 心 , 准 此 例 釋 。 此 初 起 智 , 力 尚

薄 弱 , 只 能 除 軟 品 的 分 別 隨 眠 。 二 品 是 內 遣 諸 法 假 緣 智 , 此 次 起 智 , 勝 前 劣 後 ,

能 除 中 品 的 分 別 隨 眠 。 三 品 是 遍 遣 一 切 有 情 諸 法 假 緣 智 。 此 後 起 智 , 勝 於 前 二 ,

Page 65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5 0

能 除 上 品 一 切 內 外 分 別 隨 眠 。

這 三 種 緣 智 , 前 二 種 稱 為 法 智 , 因 為 是 各 別 而 緣 ; 第 三 名 為 類 智 , 因 為 是 綜

合 二 類 而 緣 。 真 見 道 的 法 中 有 我 、 法 二 空 見 分 , 就 無 間 道 中 的 我 、 法 二 見 分 ,

各 別 立 此 初 、 二 品 心 : 解 脫 道 中 的 我 、 法 二 見 分 , 總 立 此 第 三 品 心 , 這 別 總 而

立 的 三 心 , 就 叫 做 相 見 道 。 有 人 認 為 , 這 三 心 是 真 見 道 , 因 為 相 見 道 緣 取 四 諦 。

又 有 人 認 為 , 這 三 心 是 相 見 道 , 因 為 真 見 道 總 緣 真 如 , 並 不 分 別 緣 取 。 ︵ 註 :

安 立 諦 , 即 施 設 差 別 之 義 。 亦 即 用 語 言 、 名 相 來 區 別 種 種 事 物 。 反 之 , 則 為 非

安 立 。 非 安 立 乃 超 越 相 對 之 差 別 , 不 以 語 言 、 名 相 表 示 。 ︶

論 文 八 : 二 緣 安 立 諦 , 有 十 六 心 。 此 復 有 二 , 一 者 依 觀 所 取 、 能 取 , 別 立

法 類 十 六 種 心 , 謂 於 苦 諦 有 四 種 心 : 一 、 苦 法 智 忍 , 謂 觀 三 界 苦 諦

真 如 , 正 斷 三 界 見 苦 所 斷 二 十 八 種 分 則 隨 眠 。 二 、 苦 法 智 , 謂 忍 無

間 觀 前 真 如 , 證 前 所 斷 煩 惱 解 脫 。 三 、 苦 類 智 忍 , 謂 智 無 間 無 漏 慧

生 , 於 法 忍 智 , 各 別 內 證 , 言 後 聖 法 皆 是 此 類 。 四 、 苦 類 智 , 謂 此

無 間 無 漏 智 生 , 審 定 印 可 苦 類 智 忍 。 如 於 苦 諦 , 有 四 種 心 , 集 滅 道

諦 應 知 亦 爾 。 此 十 六 心 , 八 觀 真 如 , 八 觀 正 智 。 法 真 見 道 , 無 間 解

Page 65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5 1

脫 , 見 自 證 分 , 差 別 建 立 , 名 相 見 道 。

二 者 依 觀 下 上 諦 境 , 別 立 法 類 十 六 種 心 , 謂 觀 現 前 不 現 前 界 ,

苦 等 四 諦 各 有 二 心 : 一 、 現 觀 忍 , 二 、 現 觀 智 。 如 其 所 應 法 真

見 道 , 無 間 解 脫 , 見 分 觀 諦 , 斷 見 所 斷 百 一 十 二 分 別 隨 眠 , 名

相 見 道 。

講 解 : 第 二 種 是 緣 安 立 諦 , 包 含 有 十 六 心 , 這 又 分 為 二 種 , 第 一 依 觀 所 取 的 諦 理 和 能

取 的 緣 理 之 智 , 各 別 安 立 法 智 和 類 智 的 十 六 種 心 。 就 是 在 苦 諦 上 有 四 種 心 : 一 、

苦 法 智 忍 , 即 通 過 觀 三 界 的 苦 諦 真 如 , 斷 三 界 見 惑 苦 諦 所 斷 的 二 十 八 種 分 別 隨

眠 。 二 、 苦 法 智 , 前 忍 是 斷 惑 ; 此 智 是 證 理 , 就 是 前 法 忍 的 無 間 道 智 , 觀 察 前

苦 諦 真 如 , 斷 除 前 分 別 煩 惱 , 而 證 得 解 脫 。 三 、 苦 類 智 忍 , 就 是 苦 法 智 的 無 間

道 , 無 漏 智 慧 生 起 , 以 此 緣 前 各 別 證 得 的 法 忍 、 法 智 , 各 別 內 證 的 無 間 道 。 所

說 以 後 的 聖 法 , 皆 是 此 類 之 智 。 四 、 苦 類 智 , 就 是 由 此 類 忍 的 無 間 道 , 生 起 無

漏 解 脫 道 智 , 以 審 定 印 可 苦 類 智 忍 。 如 於 苦 諦 有 這 四 種 心 , 應 知 於 集 、 滅 、 道

諦 上 也 有 一 樣 的 四 種 。 這 四 諦 十 六 種 心 , 是 以 法 忍 、 法 智 的 八 心 觀 真 如 ; 類 忍 、

Page 65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5 2

類 智 的 八 心 觀 正 智 。 效 法 真 見 道 中 的 無 間 道 見 分 , 建 立 法 忍 ; 解 脫 道 的 見 分 ,

建 立 法 智 ; 無 間 道 的 自 證 分 , 建 立 類 忍 ; 解 脫 道 的 自 證 分 , 建 立 類 智 。 這 樣 差

別 建 立 , 名 相 見 道 。

第 二 依 觀 下 上 界 四 諦 之 境 , 各 別 建 立 法 忍 、 法 智 、 類 忍 、 類 智 的 十 六 種 心 。

就 是 觀 現 前 的 欲 界 , 不 現 前 的 上 二 界 苦 等 四 諦 , 各 有 二 心 , 一 者 現 觀 忍 , 二 者

現 觀 智 。 如 其 所 應 , 在 法 真 見 道 中 的 無 間 道 見 分 觀 四 諦 法 , 斷 除 見 道 所 斷 的 一

百 一 十 二 種 分 別 隨 眠 ︵ 欲 界 四 諦 四 十 , 上 二 界 除 瞋 各 三 十 六 ︶ 。 這 就 叫 做 相 見

道 。

論 文 九 : 若 依 廣 布 聖 教 道 理 , 說 相 見 道 有 九 種 心 。 此 即 依 前 緣 安 立 諦 二 十

六 種 止 觀 別 立 。 謂 法 類 品 忍 、 智 合 說 , 各 有 四 觀 , 即 為 八 心 , 八 相

應 止 總 說 為 一 。 雖 見 道 中 止 觀 雙 運 , 而 於 見 義 觀 順 非 止 , 故 此 觀 止

開 合 不 同 。 由 此 九 心 , 名 相 見 道 。

講 解 : 前 面 說 相 見 道 , 有 二 種 十 六 心 , 那 是 依 行 人 緣 安 立 諦 而 說 的 , 若 依 菩 薩 廣 布 聖

教 的 道 理 來 說 , 相 見 道 只 有 九 種 心 。 這 就 是 依 前 緣 安 立 諦 的 兩 個 十 六 種 止 觀 而

別 立 的 。 即 法 類 的 法 忍 和 法 智 各 有 四 心 , 合 為 八 心 , 這 八 心 與 止 相 應 , 總 說 為

Page 65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5 3

一 種 。 雖 然 見 道 中 止 觀 雙 運 , 定 慧 均 等 , 但 是 見 道 的 觀 並 不 是 止 , 所 以 這 觀 和

止 的 開 合 也 就 不 同 。 由 此 八 觀 一 止 的 九 心 , 稱 為 相 見 道 。 論 文 十 : 諸 相 見 道 , 依 真 假 說 , 世 第 一 法 無 間 而 生 , 及 斷 隨 眠 , 非 實 如 是 。

真 見 道 後 , 力 得 生 故 , 非 安 立 後 起 安 立 故 , 分 別 隨 眠 , 真 已 斷 故 。

前 真 見 道 , 證 唯 識 性 , 後 相 見 道 證 唯 識 相 , 二 中 初 勝 , 故 頌 偏 說 。

講 解 : 以 上 所 說 , 無 論 是 三 心 的 相 見 道 , 十 六 心 相 見 道 , 九 心 相 見 道 , 一 切 都 是 依 真

之 義 而 假 說 的 。 所 謂 由 世 第 一 法 無 間 而 生 , 以 及 斷 種 種 分 別 隨 眠 , 實 際 上 並 不

是 如 此 。 因 為 十 六 心 的 相 見 道 , 是 從 一 心 真 見 道 後 才 能 得 以 產 生 , 並 不 是 安 立

諦 以 後 才 起 安 立 的 , 到 這 時 候 , 分 別 隨 眠 才 真 正 斷 除 。 見 道 既 有 真 、 相 二 種 ,

何 以 頌 中 唯 說 真 見 道 呢 ? 因 為 前 真 見 道 , 證 唯 識 實 性 ; 後 相 見 道 , 證 唯 識 法 相 ,

前 後 二 見 道 中 , 初 勝 於 後 , 所 以 頌 中 偏 說 真 見 道 。

論 文 十 一 : 前 真 見 道 , 根 本 智 攝 ; 後 相 見 道 , 後 得 智 攝 。 諸 後 得 智 有 二 分

耶 ? 有 義 ; 俱 無 , 離 二 取 故 。 有 義 : 此 智 見 有 相 無 , 說 此 智 品 有 分

別 故 , 聖 智 皆 能 親 照 境 故 , 不 執 著 故 , 說 離 二 取 。 有 義 , 此 智 二 分

俱 有 。 說 此 思 惟 似 真 如 相 , 不 見 真 實 真 如 性 故 。 又 說 此 智 , 分 別 諸

Page 65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5 4

法 自 共 相 等 , 觀 諸 有 情 根 性 差 別 , 而 為 說 故 。 又 說 此 智 現 身 土 等 ,

為 諸 有 情 說 正 法 故 : 若 不 變 現 似 色 聲 等 , 寧 有 現 身 說 法 等 事 , 轉 色

蘊 依 不 現 色 者 , 轉 四 蘊 依 應 無 受 等 。 又 若 此 智 不 變 似 境 , 離 自 體 法

應 非 所 緣 , 緣 色 等 時 , 應 緣 聲 等 。 又 緣 無 法 等 , 應 無 所 緣 緣 , 彼 體

非 實 , 無 緣 用 故 。 由 斯 後 智 , 二 分 俱 有 。

講 解 : 這 一 節 是 說 明 真 見 道 和 相 見 道 , 為 根 本 、 後 得 二 智 所 攝 。 真 見 道 是 無 相 的 , 所

以 根 本 智 攝 , 相 見 道 是 有 相 的 , 所 以 後 得 智 攝 。 至 於 後 得 智 有 沒 有 見 、 相 二 分 ,

則 有 三 家 異 解 。 安 慧 認 為 , 後 得 智 無 見 、 相 二 分 , 因 為 後 得 智 是 離 了 能 、 所 二

取 相 的 。 第 二 家 說 , 此 智 但 有 見 分 , 沒 有 相 分 , 因 為 諸 聖 教 說 , 這 後 得 智 品 是

有 分 別 的 , 所 以 有 見 分 。 第 三 家 護 法 認 為 , 此 智 見 、 相 二 分 都 有 , 因 為 ︽ 瑜 伽

論 ︾ 說 : ﹁ 這 後 得 智 , 思 惟 變 現 似 真 如 相 , 而 不 能 親 見 真 如 實 性 ﹂ 。 思 惟 就 是

見 分 , 變 似 真 如 相 就 是 相 分 。 ︽ 佛 地 經 ︾ 等 又 說 , 這 後 得 智 , 能 分 別 諸 法 的 自

相 共 相 , 觀 一 切 有 情 根 性 差 別 , 而 為 說 法 。 這 是 證 明 有 見 分 , 破 第 一 師 的 無 見

分 說 。 又 說 : 這 後 得 智 , 能 變 現 身 土 , 為 諸 有 情 宣 說 正 法 。 假 使 不 能 變 現 似 色 、

似 聲 等 相 , 怎 能 有 現 身 說 法 等 事 ? 這 是 證 明 有 相 分 , 破 第 二 家 的 無 相 分 說 。

Page 65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5 5

再 者 , 這 轉 依 的 通 達 位 , 並 非 無 相 , 試 以 五 蘊 為 例 , 若 說 轉 色 蘊 依 , 便 不 現

色 , 那 麼 轉 四 蘊 依 , 就 應 當 沒 有 受 等 四 蘊 了 。 既 然 轉 四 蘊 依 , 非 無 受 等 。 怎 能

轉 色 蘊 依 而 不 現 色 相 呢 ? 又 , 假 使 此 智 不 能 變 現 似 相 分 境 , 那 離 了 自 身 之 法 的

他 心 、 他 身 土 等 , 就 應 當 不 是 帶 彼 相 起 的 所 緣 緣 了 。 假 使 所 緣 緣 不 是 帶 彼 相 起 ,

那 緣 色 等 時 的 智 , 就 應 當 能 緣 聲 等 相 啊 。 又 , 緣 無 體 法 時 , 假 使 不 變 似 境 , 那

就 應 當 無 所 緣 緣 。 因 為 彼 法 既 無 實 體 , 又 無 所 變 的 相 分 , 如 何 會 有 所 緣 緣 的 作

用 ? 由 此 可 見 , 後 得 智 有 見 分 也 有 相 分 。

論 文 十 二 : 此 二 見 道 , 與 六 現 觀 , 相 攝 云 何 ? 六 現 觀 者 : 一 、 思 現 觀 : 謂

最 上 品 喜 受 相 應 思 所 成 慧 , 此 能 觀 察 諸 法 共 相 , 引 生 軟 等 加 行 道 中

觀 察 諸 法 , 此 用 最 猛 , 偏 立 現 觀 。 煖 等 不 能 廣 分 別 法 , 又 未 證 理 ,

故 非 現 觀 。 二 、 信 現 觀 : 謂 緣 三 寶 世 出 世 間 決 定 淨 信 , 此 助 現 觀 令

不 退 轉 , 立 現 觀 名 。 三 、 戒 現 觀 : 謂 無 漏 戒 , 除 破 戒 垢 , 令 觀 增 明 ,

亦 名 現 觀 。 四 、 現 觀 智 諦 現 觀 : 謂 一 切 種 , 緣 非 安 立 根 本 、 後 得 無

分 別 智 。 五 、 現 觀 邊 智 諦 現 觀 : 謂 現 觀 智 諦 現 觀 後 , 諸 緣 安 立 世 出

世 智 。 六 、 究 竟 現 觀 : 謂 盡 智 等 究 竟 位 智 。 此 真 見 道 , 攝 彼 第 四 現

Page 65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5 6

觀 少 分 ; 此 相 見 道 , 攝 彼 第 四 、 第 五 少 分 。 彼 第 二 、 三 , 雖 此 俱 起 ,

而 非 自 性 , 故 不 相 攝 。 講 解 : 這 真 、 相 二 種 見 道 , 與 六 現 觀 的 關 係 是 怎 樣 呢 ? 六 現 觀 是 : 一 、 思 現 觀 : 就 是

在 五 受 中 與 最 勝 的 上 品 喜 受 相 應 , 因 思 所 成 的 智 。 此 思 現 觀 , 能 觀 察 諸 行 無 常

的 共 相 , 引 生 煖 、 頂 、 忍 、 世 第 一 法 , 在 加 行 道 中 觀 察 諸 法 。 因 此 思 能 生 修 ,

在 見 道 前 的 功 用 猛 利 , 所 以 特 別 立 為 現 觀 。 煖 等 加 行 不 能 廣 泛 分 別 諸 法 , 又 未

得 印 證 真 理 , 所 以 不 是 現 觀 。 二 、 信 現 觀 : 就 是 緣 佛 、 法 、 僧 三 寶 及 世 、 出 世

間 的 堅 定 信 仰 , 能 決 定 淨 信 。 淨 信 能 助 現 觀 不 令 退 轉 , 所 以 也 得 立 為 現 觀 。 三 、

戒 現 觀 : 此 無 漏 戒 , 就 是 與 無 漏 道 共 生 的 ﹁ 道 共 戒 ﹂ 。 因 為 這 無 漏 戒 , 能 除 破

戒 的 垢 污 , 令 現 觀 增 明 , 所 以 也 名 之 為 現 觀 。 四 、 現 觀 智 諦 現 觀 : 就 是 緣 非 安

立 諦 的 根 本 、 後 得 無 分 別 的 一 切 種 智 。 五 、 現 觀 邊 智 諦 現 觀 : 就 是 現 觀 智 諦 現

觀 已 後 , 各 種 緣 安 立 諦 的 世 間 智 及 出 世 間 智 。 六 、 究 竟 現 觀 : 就 是 盡 智 ︵ 斷 盡

煩 惱 時 所 生 的 智 ︶ 等 究 竟 位 的 無 漏 智 。

這 真 見 道 , 包 括 第 四 現 觀 的 少 分 ︱ ︱ 根 本 智 。 這 相 見 道 , 包 括 第 四 現 觀 的 少

分 ︱ ︱ 後 得 智 , 及 第 五 現 觀 的 少 分 ︱ ︱ 見 道 智 。 至 於 第 二 的 信 現 觀 、 第 三 的 戒

Page 65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5 7

現 觀 , 雖 也 與 此 見 道 俱 起 , 但 , 信 、 戒 不 過 是 對 現 觀 的 助 、 增 而 已 , 而 不 是 現

觀 慧 的 自 性 , 所 以 與 二 種 見 道 無 關 。 論 文 十 三 : 菩 薩 得 此 二 見 道 時 , 生 如 來 家 , 住 極 喜 地 , 善 達 法 界 , 得 諸 平

等 , 常 生 諸 佛 大 集 會 中 , 於 多 百 門 已 得 自 在 , 自 知 不 久 證 大 菩 提 ,

能 盡 未 來 利 樂 一 切 。

講 解 : 這 是 說 明 入 地 功 德 。 菩 薩 得 此 二 見 道 時 , 生 法 王 家 , 成 法 王 子 , 紹 隆 佛 法 , 住

於 十 地 中 的 第 一 極 喜 地 。 善 能 通 達 法 界 , 得 一 切 有 情 、 一 切 菩 薩 、 一 切 如 來 的

三 種 平 等 心 性 。 常 生 諸 佛 大 集 會 ︱ ︱ 受 用 土 中 。 於 諸 佛 國 見 百 如 來 、 成 熟 百 種

所 化 有 情 、 智 見 能 入 百 法 明 門 、 化 作 百 身 、 現 百 菩 薩 眷 屬 等 的 多 百 門 中 , 已 得

自 在 。 自 知 不 久 便 能 證 得 大 菩 提 果 , 盡 未 來 際 , 利 樂 一 切 有 情 。

第 五 章 釋 修 習 位

第 一 節 總 釋 頌 文

論 文 一 : 次 修 習 位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無 得 不 思 議 , 是 出 世 間 智 , 捨 二 粗 重

故 , 便 證 得 轉 依 。

Page 66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5 8

講 解 : 第 四 修 習 位 , 它 的 義 相 是 怎 樣 的 呢 ? ︽ 唯 識 三 十 頌 ︾ 說 : ﹁ 此 位 菩 薩 , 沒 有 能

取 之 心 , 也 沒 有 所 取 之 境 , 這 種 出 世 間 的 無 分 間 智 , 具 有 超 越 世 間 的 不 可 思 議

功 用 , 在 此 階 位 , 捨 棄 二 障 種 子 , 便 能 證 得 二 種 轉 依 。 ﹂

論 文 二 : 論 曰 , 菩 薩 從 前 見 道 起 已 , 為 斷 餘 障 證 得 轉 依 , 復 數 數 修 習 無 分

別 智 。 此 智 遠 離 所 取 能 取 , 故 說 無 得 及 不 思 議 。 或 離 戲 論 , 說 為 無

得 ; 妙 用 難 測 , 名 不 思 議 。 是 出 世 間 無 分 別 智 。 斷 世 間 故 名 出 世 間 。

二 取 隨 眠 是 世 間 本 , 唯 此 能 斷 獨 得 出 名 。 或 出 世 名 依 二 義 立 , 謂 體

無 漏 及 證 真 如 。 此 智 具 斯 二 種 義 故 , 獨 名 出 世 , 餘 智 不 然 。 即 十 地

中 無 分 別 智 。

講 解 : 論 中 長 行 說 , 這 修 習 位 的 菩 薩 , 從 以 前 通 達 位 的 見 道 生 起 已 後 , 為 了 斷 除 所 餘

的 俱 生 二 障 , 證 得 了 二 種 轉 依 之 故 , 又 復 數 數 的 修 習 無 分 別 智 。 這 無 分 別 智 已

經 遠 離 所 取 之 境 , 名 為 無 得 ; 也 遠 離 能 取 之 識 , 名 不 思 議 。 所 以 頌 曰: ﹁ 無 得

不 思 議 ﹂ 。 或 另 有 一 種 解 釋 , 遠 離 有 漏 分 別 戲 論 、 名 為 ﹁ 無 得 ﹂ , 這 種 無 分 智

的 妙 用 難 測 , 名 ﹁ 不 思 議 ﹂ 。 這 是 出 世 間 的 無 分 別 智 , 因 為 它 已 經 斷 除 世 間 煩

惱 , 所 以 名 出 世 間 。 能 、 所 二 取 的 隨 眠 是 世 間 的 根 本 , 唯 有 此 無 分 別 智 能 使 之

Page 66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5 9

斷 除 , 所 以 獨 得 ﹁ 出 ﹂ 名 。 或 者 ﹁ 出 世 間 ﹂ 之 名 , 是 依 一 者 自 體 無 漏 , 二 者 證

得 真 如 。 此 智 具 有 以 上 二 義 , 所 以 獨 名 出 世 。 其 餘 的 後 得 智 , 不 具 此 二 義 , 也

不 名 出 世 。 這 出 世 間 智 , 也 就 是 十 地 中 的 無 分 別 智 。

論 文 三 : 數 修 此 故 , 捨 二 粗 重 , 二 障 種 子 , 立 粗 重 名 , 性 無 堪 任 , 違 細 輕

故 。 令 彼 永 減 , 故 說 為 捨 。 此 能 捨 彼 二 粗 重 故 , 便 能 證 得 廣 大 轉 依 。

講 解 : 數 數 重 覆 的 修 習 這 出 世 間 的 無 分 別 智 , 便 能 ﹁ 捨 二 粗 重 ﹂ 。 二 粗 重 , 就 是 俱 生

的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種 子 。 二 障 種 子 為 何 名 叫 粗 重 , 因 其 性 無 堪 任 , 違 於 微 細 輕

妙 無 漏 無 分 別 智 , 故 名 粗 重 。 數 修 此 智 至 金 剛 心 時 , 便 能 令 二 種 粗 重 究 竟 永 滅 ,

所 以 說 之 為 ﹁ 捨 ﹂ 。 因 為 這 無 分 別 智 , 能 夠 捨 彼 二 粗 重 故 , 到 十 地 究 竟 , 證 得

佛 果 的 廣 大 轉 依 。 這 是 解 釋 頌 文 的 第 三 、 四 句 。 但 是 還 有 如 下 兩 家 不 同 的 解 釋 。

論 文 四 : 依 謂 所 依 , 即 依 他 起 , 與 染 淨 法 為 所 依 故 。 染 謂 虛 妄 遍 計 所 執 ,

淨 謂 真 實 圓 成 實 性 。 轉 謂 二 分 轉 捨 轉 得 。 由 數 修 習 無 分 別 智 , 斷 本

識 中 二 障 粗 重 , 故 能 轉 捨 依 他 起 上 遍 計 所 執 , 及 能 轉 得 依 他 起 中 圓

成 實 性 。 由 轉 煩 惱 得 大 涅 槃 , 轉 所 知 障 證 無 上 覺 , 成 立 唯 識 , 意 為

有 情 證 得 如 斯 二 轉 依 果 。

Page 66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6 0

講 解 : 這 是 第 一 家 對 轉 依 的 解 釋 : ﹁ 轉 依 ﹂ 的 依 字 , 意 謂 所 依 , 就 是 依 他 起 。 因 為 依

他 起 能 與 染 、 淨 諸 法 為 所 依 故 。 染 , 就 是 虛 妄 的 遍 計 所 執 。 淨 , 就 是 真 實 的 圓

成 實 性 。 ﹁ 轉 依 ﹂ 的 轉 字 , 義 謂 染 、 淨 二 分 的 轉 捨 與 轉 得 。 由 於 多 次 修 習 無 分

別 智 , 斷 了 第 八 根 本 識 中 的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種 子 , 所 以 能 夠 轉 捨 依 他 起 上 的 遍

計 所 執 , 以 及 轉 得 依 他 起 中 的 圓 成 實 性 。 由 於 轉 捨 了 煩 惱 障 , 便 證 得 大 涅 槃 ;

由 於 轉 捨 所 了 所 知 障 , 便 證 得 大 菩 提 。 成 立 唯 識 的 意 義 , 就 是 為 了 使 一 切 有 情 ,

證 得 這 樣 的 二 轉 依 果 。

論 文 五 : 或 依 即 是 唯 識 真 如 , 生 死 涅 槃 之 所 依 故 。 愚 夫 顛 倒 迷 此 真 如 , 故

無 始 來 受 生 死 苦 。 聖 者 離 倒 悟 此 真 如 , 便 得 涅 槃 畢 竟 安 樂 。 由 數 修

習 無 分 別 智 , 斷 本 識 中 二 障 粗 重 , 故 能 轉 滅 依 如 生 死 , 及 能 轉 證 依

如 涅 槃 。 此 即 真 如 離 雜 染 性 。 如 雖 性 淨 , 而 相 雜 染 , 故 離 雜 染 時 假

說 新 淨 , 即 此 新 淨 , 說 為 轉 依 。 修 習 位 中 斷 障 證 得 , 雖 於 此 位 亦 得

菩 提 , 而 非 此 中 頌 意 所 顯 , 頌 意 但 顯 轉 唯 識 性 。 二 乘 滿 位 名 解 脫 身 ,

在 大 牟 尼 名 法 身 故 。

講 解 : 這 是 第 二 家 對 於 轉 依 的 解 釋 : ﹁ 依 ﹂ 就 是 依 於 唯 識 真 如 , 而 不 是 依 於 依 他 起 ,

Page 66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6 1

因 為 唯 識 真 如 是 生 死 、 涅 槃 之 所 依 。 世 間 愚 夫 為 顛 倒 妄 惑 , 迷 了 這 真 如 之 理 ,

所 以 從 無 始 以 來 受 生 死 苦 。 出 世 間 聖 者 遠 離 顛 倒 妄 惑 , 悟 了 這 真 如 之 理 , 便 證

得 涅 槃 , 畢 竟 安 樂 。 由 於 數 數 修 習 無 分 別 智 , 斷 除 了 根 本 識 中 的 二 障 種 子 , 所

以 能 夠 轉 滅 了 依 於 真 如 的 生 死 , 轉 證 了 依 於 真 如 的 涅 槃 , 這 就 是 真 如 遠 離 雜 染

之 性 。 這 種 真 如 雖 然 其 性 清 淨 , 但 其 相 則 雜 染 , 所 以 當 行 人 離 此 雜 染 相 時 , 假

說 名 為 新 淨 , 即 此 新 淨 說 名 轉 依 。 在 修 習 位 中 漸 斷 二 障 , 要 到 金 剛 心 後 才 能 證

得 。 雖 然 在 修 習 位 中 也 可 以 證 得 菩 提 , 但 並 不 是 這 裏 的 頌 意 所 顯 , 這 裏 頌 意 所

顯 的 是 轉 唯 識 性 。 這 唯 識 性 , 在 二 乘 無 學 滿 位 , 名 解 脫 身 ; 在 大 牟 尼 , 名 為 法

身 。 牟 尼 是 寂 默 之 意 , 謂 善 寂 空 有 二 邊 , 默 契 中 道 之 理 。

論 文 六 : 云 何 證 得 二 種 轉 依 ? 謂 十 地 中 修 十 勝 行 , 斷 十 重 障 , 證 十 真 如 ,

二 種 轉 依 由 斯 證 得 。

講 解 : 怎 樣 證 得 二 種 轉 依 呢 ? 答 案 有 四 , 一 者 要 歷 經 十 地 , 這 是 所 經 的 位 次 。 二 者 在

十 地 中 修 十 種 勝 行 , 這 是 所 修 的 因 。 三 者 斷 十 重 障 , 這 是 所 對 治 的 斷 法 : 四 者

證 得 十 真 如 , 這 是 所 觀 照 之 理 。 二 種 轉 依 的 果 即 是 由 此 而 證 得 。

第 二 節 別 釋 十 地

Page 66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6 2

論 文 一 : 言 十 地 者 , 一 極 喜 地 , 初 獲 聖 性 , 具 證 二 空 , 能 益 自 他 , 生 大 喜

故 。 二 離 垢 地 , 具 淨 尸 羅 , 遠 離 能 起 微 細 毀 犯 煩 惱 垢 故 。 三 發 光 地 ,

成 就 勝 定 大 法 總 持 , 能 發 無 邊 妙 慧 光 故 。 四 燄 慧 地 , 安 住 最 勝 菩 提

分 法 , 燒 煩 惱 薪 , 慧 燄 增 故 。 五 極 難 勝 地 , 真 俗 兩 智 行 相 互 違 , 合

令 相 應 極 難 勝 故 。 六 現 前 地 , 住 緣 起 智 , 引 無 分 別 最 勝 般 若 , 令 現

前 故 。 七 、 遠 行 地 , 至 無 相 住 功 用 後 邊 , 出 過 世 間 二 乘 道 故 。 八 不

動 地 , 無 分 別 智 任 運 相 續 , 相 用 煩 惱 不 能 動 故 。 九 善 慧 地 , 成 就 微

妙 四 無 礙 解 , 能 遍 十 方 善 說 法 故 。 十 法 雲 地 、 大 法 智 雲 含 眾 德 水 ,

蔭 蔽 一 切 如 空 粗 重 , 充 滿 法 身 故 。

講 解 : 證 得 二 種 轉 依 , 要 歷 經 十 地 修 行 , 這 十 地 是 : 一 、 極 喜 地 : 此 地 菩 薩 , 初 斷 分

別 起 的 二 障 , 由 凡 性 獲 得 無 漏 聖 性 , 具 證 人 、 法 二 空 , 簡 除 二 乘 者 但 證 人 空 。

能 利 益 自 、 他 , 簡 除 二 乘 的 但 能 自 利 。 由 此 三 因 生 大 歡 喜 , 故 名 極 喜 地 。 二 、

離 垢 地 : 此 地 菩 薩 , , 遵 守 清 淨 戒 律 , 遠 離 能 夠 生 起 微 細 毀 犯 的 煩 惱 塵 垢 , 故

名 離 垢 地 。 三 、 發 光 地 : 此 地 菩 薩 , 成 就 心 一 境 相 的 殊 勝 禪 定 , 而 為 廣 大 教 法

總 持 , 能 發 無 邊 勝 妙 慧 光 , 故 名 發 光 地 。 四 、 燄 慧 地 : 此 地 菩 薩 , 安 住 於 殊 勝

Page 66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6 3

的 菩 提 分 法 , 以 智 慧 火 滅 一 切 煩 惱 , 如 火 燒 薪 , 慧 燄 增 勝 , 故 名 燄 慧 地 。 五 、

極 難 勝 地 : 真 諦 智 無 分 別 , 俗 諦 智 有 分 別 , 這 二 智 的 行 相 互 違 。 此 地 菩 薩 , 能

夠 使 之 和 合 相 應 , 此 事 甚 難 , 菩 薩 能 辦 , 故 名 極 難 勝 地 。 六 、 現 前 地 : 此 地 菩

薩 , 觀 十 二 支 緣 起 , 安 住 於 緣 生 智 , 引 生 無 分 別 最 殊 勝 的 般 若 智 慧 , 使 之 現 前 ,

故 名 現 前 地 。 七 、 遠 行 地 : 此 地 菩 薩 , 能 於 空 中 起 有 勝 行 , 遠 至 無 相 功 用 的 最

後 邊 際 , 超 過 世 間 及 出 世 間 的 二 乘 道 , 故 名 遠 行 地 。 八 、 不 動 地 : 此 地 菩 薩 ,

無 分 別 智 任 運 相 續 , 不 依 加 行 功 用 , 一 切 煩 惱 都 動 他 不 得 , 故 名 不 動 地 。 九 、

善 慧 地 : 此 地 菩 薩 , 成 就 微 妙 的 法 、 義 、 詞 、 辯 四 無 礙 解 , 能 遍 於 十 方 善 說 法

要 , 成 利 他 行 , 故 名 善 慧 地 。 十 、 法 雲 地 : 此 地 菩 薩 , 具 足 廣 大 教 法 的 共 相 境

智 , 其 大 如 雲 , 名 為 大 法 智 雲 。 此 法 智 雲 中 含 有 總 持 。 禪 定 各 種 功 德 淨 水 , 又

像 大 雲 蔭 蔽 虛 空 一 樣 , 消 除 了 粗 重 二 障 , 不 令 現 前 。 這 殊 勝 功 德 充 滿 了 所 證 的

法 身 , 故 名 法 雲 地 。

論 文 二 : 如 是 十 地 , 總 攝 有 為 無 為 功 德 , 以 為 自 性 。 與 所 修 行 為 勝 依 持 ,

令 得 生 長 , 故 名 為 地 。

講 解 : 以 上 所 說 的 十 地 , 是 以 總 攝 有 為 、 無 為 的 功 德 為 自 性 。 有 為 功 德 , 是 能 證 的 正

Page 66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6 4

智 ; 無 為 功 德 , 是 所 證 的 如 理 。 這 有 為 、 無 為 功 德 , 何 以 能 為 地 體 而 名 之 為 地

呢 ? 因 其 能 與 所 修 的 行 作 殊 勝 依 持 , 令 得 生 長 , 所 以 才 能 為 地 體 而 名 之 為 地 。

第 三 節 別 釋 十 波 羅 密 多

論 文 一 : 十 勝 行 者 , 即 是 十 種 波 羅 密 多 。 施 有 三 種 , 謂 財 施 、 無 畏 施 、 法

施 。 戒 有 三 種 , 謂 律 儀 戒 、 攝 善 法 戒 、 饒 益 有 情 戒 。 忍 有 三 種 , 謂

耐 怨 害 忍 、 安 受 苦 忍 、 諦 察 法 忍 。 精 進 有 三 種 , 謂 被 甲 精 進 、 攝 善

精 進 、 利 樂 精 進 。 靜 慮 有 三 種 , 謂 安 住 靜 慮 、 引 發 靜 慮 、 辦 事 靜 慮 。

般 若 有 三 種 , 謂 生 空 無 分 別 慧 、 法 空 無 分 別 慧 、 俱 空 無 分 別 慧 。 方

便 善 巧 有 二 種 , 謂 迴 向 方 便 善 巧 , 拔 濟 方 便 善 巧 。 願 有 二 種 , 謂 求

菩 提 願 , 利 樂 他 願 。 力 有 二 種 , 謂 思 擇 力 , 修 習 力 。 智 有 二 種 , 謂

受 用 法 樂 智 , 成 熟 有 情 智 。

講 解 : 所 謂 的 十 勝 行 , 就 是 十 種 波 羅 密 多 。 波 羅 密 多 此 翻 為 度 , 或 到 彼 岸 。 十 波 羅 密

多 為 : 第 一 、 布 施 波 羅 密 多 , 此 有 三 種 : 一 財 施 , 以 金 錢 財 物 給 濟 貧 困 , 以 資

益 其 身 。 二 無 畏 施 , 以 大 無 畏 精 神 救 人 脫 離 險 難 , 解 除 其 恐 怖 心 理 , 以 資 益 其

Page 66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6 5

心 。 三 法 施 , 隨 宜 說 法 , 以 資 益 其 善 根 。

第 二 、 戒 波 羅 密 多 有 三 種 : 一 律 儀 戒 , 即 嚴 守 戒 律 儀 則 , 以 防 止 過 非 。 二 攝

善 法 戒 , 即 攝 持 應 修 應 證 的 一 切 善 法 。 三 饒 益 有 情 戒 , 即 拔 濟 眾 苦 , 利 樂 有 情 。

第 三 、 忍 波 羅 密 多 有 三 種 : 一 耐 怨 害 忍 , 即 菩 薩 對 一 切 眾 生 都 不 起 煩 惱 , 即

令 眾 生 無 端 以 怨 敵 加 害 , 亦 能 忍 耐 。 二 安 受 苦 忍 , 即 菩 薩 對 風 雨 寒 暑 老 病 死 等 ,

非 人 力 所 能 抗 拒 的 一 切 苦 難 , 都 能 安 然 忍 受 。 三 諦 察 法 忍 , 即 諦 審 觀 察 一 切 法

本 來 不 生 , 今 亦 不 滅 的 真 理 , 而 安 忍 不 動 。

第 四 、 精 進 波 羅 密 多 有 三 種 : 一 被 甲 精 進 , 即 修 行 波 羅 密 多 , 如 勇 士 身 被 堅

甲 上 陣 , 沒 有 怯 弱 。 二 攝 善 精 進 , 即 於 一 切 善 法 , 加 行 精 進 。 三 利 樂 精 進 , 即

利 樂 自 他 精 進 不 息 。

第 五 、 靜 慮 波 羅 密 多 有 三 種 : 一 安 住 靜 慮 , 就 是 安 於 現 法 樂 住 而 不 動 。 二 引

發 靜 慮 , 就 是 由 靜 慮 所 引 發 的 神 通 妙 用 。 三 辦 事 靜 慮 , 就 是 成 辦 利 生 事 業 。

第 六 、 般 若 波 羅 密 多 有 三 種 : 一 生 空 無 分 別 慧 , 就 是 了 達 人 空 , 而 不 起 人 我

見 的 智 慧 。 二 法 空 無 分 別 慧 , 就 是 了 達 法 空 , 而 不 起 法 我 見 的 智 慧 。 三 俱 空 無

分 別 慧 , 就 是 了 達 人 、 法 俱 空 , 而 不 起 人 、 法 二 種 我 見 的 智 慧 。

Page 66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6 6

第 七 、 方 便 善 巧 波 羅 密 多 有 二 種 : 一 迴 向 方 便 善 巧 , 就 是 菩 薩 行 六 度 時 , 將

所 集 的 善 根 功 德 , 迴 向 於 一 切 有 情 , 共 求 無 上 正 等 菩 提 , 是 為 大 智 。 二 拔 濟 方

便 善 巧 , 就 是 菩 薩 於 生 死 海 中 拔 濟 有 情 , 使 之 出 離 。 是 為 大 悲 。

第 八 、 願 波 羅 密 多 有 二 種 : 一 求 菩 提 願 , 就 是 菩 薩 發 願 成 無 上 佛 道 。 二 利 樂

有 情 願 , 就 是 菩 薩 發 願 度 無 量 眾 生 。

第 九 、 力 波 羅 密 多 有 二 種 : 一 思 擇 力 , 就 是 菩 薩 以 思 惟 抉 擇 之 力 , 知 所 當 行

與 不 當 行 。 二 修 習 力 , 就 是 以 修 習 力 , 修 習 所 思 擇 的 當 行 之 法 。

第 十 、 智 波 羅 密 多 有 二 種 : 一 變 受 用 法 樂 智 , 就 是 由 六 度 所 成 立 的 殊 勝 妙 智 ,

於 佛 大 集 會 中 , 變 化 種 種 受 用 法 樂 , 是 為 自 利 。 二 成 熟 有 情 智 , 就 是 以 此 妙 智 ,

使 有 情 由 善 因 而 成 熟 為 果 , 而 解 脫 生 死 , 是 為 利 他 。

論 文 二 : 此 十 性 者 , 施 以 無 貪 及 彼 所 起 三 業 為 性 , 戒 以 受 學 菩 薩 戒 時 三 業

為 性 , 忍 以 無 瞋 、 精 進 、 審 慧 , 及 彼 所 起 三 業 為 性 , 精 進 以 勤 及 彼

所 起 三 業 為 性 , 靜 慮 但 以 等 持 為 性 , 後 五 皆 以 擇 法 為 性 , 說 是 根 本 、

後 得 智 故 。 有 義 , 第 八 以 欲 、 勝 解 及 信 為 性 , 願 以 此 三 為 自 性 故 。

此 說 自 性 , 若 並 眷 屬 , 一 一 皆 以 一 切 俱 行 功 德 為 性 。

Page 66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6 7

講 解 : 這 是 說 明 波 羅 密 多 的 自 體 。 布 施 是 以 無 貪 及 相 應 生 起 的 身 、 語 、 意 三 業 為 體 性 。

戒 是 以 受 菩 薩 戒 及 學 菩 薩 戒 時 的 三 業 為 體 性 。 忍 是 以 無 瞋 、 精 進 、 審 慧 , 及 其

所 生 起 的 三 業 為 體 性 。 精 進 是 以 勤 勇 及 其 所 起 的 三 業 為 體 性 。 靜 慮 唯 以 平 等 持

心 的 三 摩 地 定 為 體 性 , 不 通 三 業 。 以 下 六 至 第 十 的 五 種 波 羅 密 多 ︵ 般 若 、 方 便

善 巧 、 願 、 力 、 智 ︶ , 都 是 以 擇 法 為 體 性 。 因 為 ︽ 攝 大 乘 論 ︾ 上 說 , 第 六 的 般

若 是 根 本 智 , 其 餘 的 四 種 是 後 得 智 。 然 而 有 人 認 為 , 餘 義 無 諍 , 唯 第 八 波 羅 密

多 是 以 欲 、 勝 解 、 信 為 自 性 , 非 以 擇 法 。 因 為 ﹁ 願 ﹂ 是 以 這 欲 等 三 法 為 自 性 故 。

這 以 上 都 是 約 自 性 為 體 而 說 的 , 若 並 有 關 的 眷 屬 而 論 , 那 十 度 的 一 一 度 , 都 以

一 切 的 俱 行 功 德 為 體 性 。

論 文 三 : 此 十 相 者 , 要 七 最 勝 之 所 攝 受 , 方 可 建 立 波 羅 密 多 。 一 、 安 住 最

勝 , 謂 要 安 住 菩 薩 種 性 。 二 、 依 止 最 勝 , 謂 要 依 止 大 菩 提 心 。 三 、

意 樂 最 勝 , 謂 要 悲 愍 一 切 有 情 。 四 、 事 業 最 勝 , 謂 要 具 行 一 切 事 業 。

五 、 巧 便 最 勝 , 謂 要 無 相 智 所 攝 受 。 六 、 迴 向 最 勝 , 謂 要 迴 向 無 上

菩 提 。 七 、 清 淨 最 勝 , 謂 要 不 為 二 障 間 雜 。 若 非 此 七 所 攝 受 者 , 所

行 施 等 非 到 彼 岸 。 由 斯 施 等 十 對 波 羅 密 多 , 一 一 皆 應 四 句 分 別 。

Page 67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6 8

講 解 : 這 是 明 十 波 羅 蜜 多 的 相 。 這 十 波 羅 蜜 多 的 相 是 怎 樣 建 立 的 呢 ? 必 須 有 七 種 最 勝

所 含 攝 之 內 容 方 可 建 立 。 七 種 最 勝 如 下 : 一 安 住 最 勝 , 就 是 要 安 住 於 菩 薩 種 性 。

因 為 在 五 性 中 , 唯 有 菩 薩 種 性 是 無 上 佛 果 的 最 勝 因 。 二 依 止 最 勝 , 就 是 菩 薩 發

心 要 以 上 求 佛 道 , 下 化 有 情 的 大 菩 提 為 依 止 , 才 能 建 立 波 羅 密 多 。 三 意 樂 最 勝 ,

就 是 要 以 大 悲 心 憐 愍 一 切 有 情 為 最 勝 意 樂 。 四 事 業 最 勝 , 就 是 要 具 行 隨 順 度 生

的 一 切 事 業 , 才 是 事 業 的 最 勝 者 。 五 巧 便 最 勝 , 就 是 菩 薩 在 行 波 羅 密 多 時 , 要

為 三 輪 清 淨 的 無 相 智 所 攝 受 。 如 ︽ 心 地 觀 經 ︾ 的 布 施 偈 云 : ﹁ 能 施 所 施 及 施

物 , 於 三 世 中 無 所 得 , 我 等 安 住 最 勝 心 , 供 養 一 切 十 方 佛 ﹂ 。 六 、 迴 向 最 勝 ,

就 是 將 行 波 羅 密 多 的 功 德 , 迴 向 人 天 小 果 , 趣 向 於 無 上 菩 提 。 七 、 清 淨 最 勝 ,

就 是 要 以 純 一 的 清 淨 心 去 行 波 羅 密 多 , 不 為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所 間 雜 。 如 果 波 羅

密 多 不 被 這 七 種 最 勝 所 攝 持 所 含 受 , 則 其 所 行 的 施 等 就 不 是 到 彼 岸 了 。 因 此 這

十 種 波 羅 密 多 , 每 一 種 都 應 當 以 四 句 進 行 分 別 。 ︵ 註 : 四 句 分 別 , 以 布 施 為 例 ,

一 有 施 非 度 。 二 有 度 非 施 。 三 有 亦 施 亦 度 。 四 有 非 施 非 度 。 ︶

論 文 四 : 此 但 有 十 不 增 減 者 , 謂 十 地 中 , 對 治 十 障 , 證 十 真 如 , 無 增 減 故 。

復 次 , 前 六 不 增 減 者 , 為 除 六 種 相 違 障 故 , 漸 次 修 行 諸 佛 法 故 ; 漸

Page 67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6 9

次 成 熟 諸 有 情 故 。 此 如 餘 論 廣 說 應 知 。 又 施 等 三 , 增 上 生 道 , 感 大

財 體 及 眷 屬 故 , 精 進 等 三 , 決 定 勝 道 , 能 伏 煩 惱 成 熟 有 情 及 佛 法 故 ,

諸 菩 薩 道 , 唯 有 此 二 。 又 前 三 種 , 饒 益 有 情 , 施 彼 資 財 , 不 損 惱 彼 ,

堪 忍 彼 惱 , 而 饒 益 故 , 精 進 等 三 , 對 治 煩 惱 , 雖 未 伏 滅 , 而 能 精 勤

修 對 治 彼 諸 善 加 行 , 永 伏 永 滅 諸 煩 惱 故 。

講 解 : 波 羅 密 多 的 名 數 , 為 什 麼 剛 好 有 十 , 不 增 不 減 呢 ? 因 為 在 菩 薩 十 地 中 要 對 治 十

障 , 證 十 真 如 , 都 是 無 增 無 減 , 所 以 能 對 治 的 波 羅 密 多 也 唯 有 十 。 這 是 總 解 。

復 次 是 把 十 波 羅 密 多 分 為 前 六 後 四 , 次 第 明 其 不 增 不 減 之 所 以 。 前 六 不 增 不 減

的 理 由 有 如 下 六 種 : 一 、 為 的 要 除 滅 慳 吝 、 犯 戒 、 瞋 恚 、 懈 怠 、 散 亂 、 惡 慧 這

六 種 相 違 障 故 , 所 以 有 施 等 六 度 的 建 立 。 二 、 前 四 度 是 不 散 動 的 因 , 第 五 度 是

不 散 動 的 成 熟 , 第 六 度 得 如 實 覺 。 為 的 要 這 樣 漸 次 修 行 諸 佛 法 故 , 所 以 有 施 等

六 度 的 建 立 。 三 、 施 能 攝 受 , 戒 能 不 害 不 惱 , 忍 能 耐 苦 不 退 , 勤 能 策 勵 不 懈 ,

定 能 使 未 定 得 定 , 慧 能 使 定 者 解 脫 。 菩 薩 為 如 是 漸 次 成 熟 一 切 有 情 故 , 所 以 才

有 六 度 的 建 立 。 以 上 這 三 種 , 都 如 其 餘 的 ︽ 攝 大 乘 論 ︾ 等 所 廣 說 , 是 應 當 知 道

的 。 四 、 又 施 等 的 前 三 度 是 增 上 生 道 , 後 三 度 是 決 定 勝 道 。 何 謂 增 上 生 道 ? 布

Page 67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7 0

施 能 感 得 富 裕 的 大 財 , 持 戒 能 感 得 尊 貴 的 大 體 , 忍 辱 能 感 得 一 切 有 情 咸 來 歸 附

而 為 眷 屬 。 這 就 叫 做 增 上 生 道 。 怎 樣 叫 做 決 定 勝 道 ? 精 進 是 伏 除 煩 惱 的 方 便 ,

靜 慮 是 成 熟 有 情 的 方 便 , 智 慧 是 成 熟 佛 法 的 方 便 。 這 就 叫 做 決 定 勝 道 。 諸 菩 薩

道 , 唯 有 此 二 , 缺 一 不 可 。 五 、 又 前 三 度 , 能 饒 益 有 情 , 怎 樣 饒 益 : 一 者 布 施

能 給 有 情 資 財 。 二 者 持 戒 能 不 損 惱 有 情 。 三 者 忍 辱 能 忍 受 有 情 無 端 加 諸 於 我 的

損 惱 。 後 三 度 , 能 對 治 煩 惱 , 怎 樣 對 治 ? 一 者 精 進 雖 未 能 伏 滅 煩 惱 , 卻 能 勤 修

善 品 加 行 而 不 為 煩 惱 所 傾 動 。 二 者 靜 慮 能 永 伏 煩 惱 。 三 者 般 若 能 永 害 隨 眠 。 諸

菩 薩 道 , 亦 唯 有 此 二 , 缺 一 不 行 。 六 、 又 由 施 等 的 前 三 度 , 能 利 樂 未 來 際 的 一

切 有 情 , 所 以 菩 薩 為 利 生 故 , 不 自 安 住 於 涅 槃 的 寂 滅 , 是 謂 大 悲 。 由 精 進 等 的

後 三 度 , 能 斷 一 切 煩 惱 , 所 以 菩 薩 為 斷 惑 故 , 亦 不 住 於 生 死 的 染 污 , 是 謂 大 智 。

由 不 住 涅 槃 , 不 住 生 死 故 , 所 以 這 六 度 實 為 修 行 ﹁ 無 住 處 涅 槃 ﹂ 的 資 糧 。

由 於 以 上 的 六 種 理 由 , 所 以 這 前 六 度 , 不 增 不 減 恰 好 有 六 。 至 於 後 四 度 為 什

麼 也 唯 有 四 呢 ? 因 為 它 是 助 成 前 六 度 , 使 之 修 學 滿 足 的 , 所 以 也 唯 有 四 不 增 不

減 。 若 分 開 來 說 : 方 便 善 巧 能 攝 受 有 情 以 助 成 施 等 三 度 , 願 能 以 宏 誓 助 成 精 進 ,

力 能 如 理 作 意 , 以 勝 解 助 成 靜 慮 , 智 能 從 定 所 發 慧 以 助 成 般 若 。 如 是 十 度 , 能

Page 67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7 1

令 菩 薩 修 學 圓 滿 , 這 在 ︽ 解 深 密 經 ︾ 中 有 詳 細 的 解 釋 。 論 文 五 : 十 次 第 者 , 謂 由 前 前 引 發 後 後 , 及 由 後 後 持 淨 前 前 。 又 前 前 粗 ,

後 後 細 故 , 易 難 修 習 , 次 第 如 是 。 釋 總 別 名 , 如 餘 處 說 。

講 解 : 這 十 波 羅 密 多 , 由 施 到 智 的 次 第 , 是 由 前 者 引 生 後 者 , 由 後 者 淨 化 前 者 。 而 且

由 於 前 粗 後 細 , 前 者 容 易 修 習 , 後 者 難 於 修 習 , 所 以 成 立 這 樣 的 次 第 。 至 於 總

的 釋 名 和 分 別 釋 名 , 如 ︽ 解 深 密 經 ︾ 和 ︽ 攝 大 乘 論 ︾ 所 說 。

論 文 六 : 此 十 修 者 , 有 五 種 修 : 一 、 依 止 任 持 修 。 二 、 依 止 作 意 修 。 三 、

依 止 意 樂 修 。 四 、 依 止 方 便 修 。 五 、 依 止 自 在 修 。 依 此 五 修 , 修 習

十 種 波 羅 密 多 , 皆 得 圓 滿 。 如 集 論 等 廣 說 其 相 。

講 解 : 修 習 這 十 種 波 羅 密 多 , 有 五 種 修 習 原 則 : 一 、 依 止 任 持 修 , 謂 依 止 於 菩 薩 種 性

的 因 力 、 殊 勝 自 體 的 果 力 、 上 求 下 化 的 願 力 、 簡 擇 的 慧 力 , 來 任 持 對 波 羅 密 多

所 修 的 正 行 。 二 、 依 止 作 意 修 , 就 是 依 止 與 諸 度 相 應 的 教 法 , 於 已 得 功 德 深 起

愛 味 , 見 他 人 行 度 深 生 隨 喜 , 於 自 他 當 來 的 勝 品 度 行 , 深 生 願 樂 , 這 樣 作 意 來

修 習 波 羅 密 多 。 三 、 依 止 意 樂 修 , 就 是 依 止 於 大 慈 大 悲 無 厭 足 的 歡 喜 心 , 來 修

習 波 羅 密 多 。 四 、 依 止 方 便 修 , 就 是 以 無 分 別 智 觀 察 三 輪 清 淨 , 不 執 有 所 度 、

Page 67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7 2

能 度 的 人 我 相 , 及 波 羅 密 多 的 法 相 。 五 、 依 止 自 在 修 , 就 是 為 求 依 止 於 如 來 的

自 在 身 、 自 在 行 、 自 在 說 法 , 而 修 波 羅 密 多 。 依 此 五 種 修 習 法 則 , 修 習 十 波 羅

密 多 皆 得 圓 滿 。 至 於 五 種 修 的 行 相 , 如 ︽ 雜 集 論 ︾ 所 說 。

論 文 七 : 此 十 攝 者 , 謂 十 一 一 皆 攝 一 切 波 羅 密 多 , 互 相 順 故 。 依 修 前 行 而

引 後 者 , 前 攝 於 後 , 必 待 前 故 , 後 不 攝 前 , 不 待 後 故 。 依 修 後 行 持

淨 前 者 , 後 攝 於 前 , 持 淨 前 故 , 前 不 攝 後 , 非 持 淨 故 。 若 依 純 雜 而

修 習 者 , 展 轉 相 望 應 作 四 句 。

講 解 : 這 十 種 波 羅 蜜 多 互 相 含 攝 的 關 係 , 即 每 一 種 都 舍 攝 一 切 波 羅 蜜 多 , 因 為 各 波 羅

蜜 多 之 間 互 相 隨 順 。 依 靠 修 習 前 者 , 能 夠 引 發 後 者 , 前 者 包 括 後 者 , 因 為 後 者

必 須 依 靠 前 者 。 後 者 不 包 括 前 者 , 依 修 習 者 確 認 並 淨 化 前 者 。 後 者 包 括 在 前 者

之 中 , 有 施 皆 戒 , 因 為 後 者 確 認 並 淨 化 前 者 。 前 者 不 包 括 在 後 者 之 中 , 因 為 前

者 不 確 認 並 淨 化 後 者 。 如 果 依 純 淨 和 間 雜 修 習 的 話 , 則 展 轉 相 望 , 應 作 四 句 分

別 進 行 表 達 。 ︵ 註 : 四 句 是 施 而 非 戒 , 戒 而 非 施 , 亦 施 亦 戒 , 非 施 非 戒 。 前 二

句 是 一 行 純 修 , 後 二 句 是 諸 行 雜 修 。 ︶

論 文 八 : 此 實 有 十 而 說 六 者 , 應 知 後 四 第 六 所 攝 。 開 為 十 者 , 第 六 唯 攝 無

Page 67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7 3

分 別 智 , 後 四 皆 是 後 得 智 攝 , 緣 世 俗 故 。 此 十 果 者 , 有 漏 有 四 , 除

離 繫 果 ; 無 漏 有 四 , 除 異 熟 果 。 而 有 處 說 , 具 五 果 者 , 或 互 相 資 ,

或 二 合 說 。

講 解 : 波 羅 密 多 實 有 十 種 , 然 而 有 處 但 說 為 六 種 者 , 應 知 那 是 因 為 後 四 種 的 方 便 善 巧 、

願 、 力 、 智 四 度 , 統 歸 第 六 的 般 若 所 攝 了 。 何 以 有 處 又 開 六 為 十 呢 ? 因 為 第 六

唯 攝 無 分 別 智 , 後 四 都 是 後 得 智 攝 , 為 緣 世 俗 起 的 後 得 智 。 這 十 波 羅 蜜 多 的 果 ,

屬 於 有 漏 的 為 四 果 , 即 五 果 中 除 去 離 繫 果 。 屬 於 無 漏 的 也 有 四 果 , 即 五 果 中 除

去 了 異 熟 果 。 然 而 有 處 說 具 有 異 熟 、 等 流 、 士 用 、 增 上 、 離 繫 五 果 者 , 那 是 或

約 無 漏 資 助 有 漏 , 亦 得 異 熟 , 有 漏 資 助 無 漏 , 亦 得 離 繫 , 或 合 有 漏 無 漏 , 說 有

五 果 。

論 文 九 : 十 與 三 學 互 柏 攝 者 , 戒 學 有 三 , 一 、 律 儀 戒 , 謂 正 遠 離 所 應 離 法 。

二 、 攝 善 法 戒 , 謂 正 修 證 應 修 證 法 。 三 、 饒 益 有 情 戒 , 謂 正 利 樂 一

切 有 情 。 此 與 二 乘 有 共 不 共 , 甚 深 廣 大 , 如 餘 處 說 。

講 解 : 十 波 羅 蜜 多 與 戒 、 定 、 慧 三 學 , 互 相 攝 持 的 關 係 是 怎 樣 呢 ? 戒 學 有 三 種 , 一 者

律 儀 戒 , 就 是 以 七 眾 戒 為 體 , 正 要 遠 離 所 應 離 去 的 一 切 惡 法 。 二 、 攝 善 法 戒 ,

Page 67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7 4

就 是 以 有 為 無 漏 、 無 為 無 漏 的 善 法 為 體 , 正 要 修 證 所 應 修 證 的 一 切 善 法 。 三 、

饒 益 有 情 戒 , 就 是 以 三 業 為 體 , 正 要 做 那 利 樂 有 情 的 一 切 事 業 。

大 乘 戒 與 二 乘 戒 有 共 與 不 共 的 分 別 , 殺 、 盜 、 淫 、 妄 的 性 戒 , 這 是 大 、 小 乘

所 共 同 受 持 的 。 飲 酒 等 的 遮 戒 , 性 雖 非 罪 , 而 能 引 罪 , 故 佛 特 為 遮 止 , 在 菩 薩

或 起 現 行 , 不 與 二 乘 共 持 。 這 共 不 共 法 , 甚 深 廣 大 , 餘 如 ︽ 攝 大 乘 論 ︾ 所 說 。

論 文 十 : 定 學 有 四 : 一 、 大 乘 光 明 定 , 謂 此 能 發 照 了 大 乘 理 教 行 果 智 光 明

故 。 二 集 福 王 定 , 謂 此 自 在 集 無 邊 福 , 如 王 勢 力 無 等 雙 故 。 三 賢 守

定 , 謂 此 能 守 世 、 出 世 間 賢 善 法 故 。 四 健 行 定 , 謂 佛 、 菩 薩 大 健 有

情 之 所 行 故 。 此 四 所 緣 、 對 治 、 堪 能 、 引 發 、 作 業 , 如 餘 處 說 。

講 解 : 定 學 有 四 種 : 一 者 大 乘 光 明 定 , 這 種 禪 定 能 發 智 慧 光 明 , 照 耀 大 乘 的 理 、 教 、

行 、 果 。 二 者 集 福 王 定 , 這 種 禪 定 能 任 運 自 在 集 無 邊 福 德 , 好 像 有 國 王 的 勢 力

一 樣 , 無 有 與 他 相 等 。 三 者 賢 守 定 , 這 種 禪 定 能 夠 守 護 世 、 出 世 間 的 善 法 , 不

使 亡 失 。 四 者 健 行 定 , 佛 菩 薩 修 這 種 禪 定 剛 健 勇 猛 , 叫 做 大 健 有 情 定 。 這 四 種

禪 定 的 所 緣 、 對 治 、 堪 能 、 引 發 、 作 業 種 種 差 別 , 如 ︽ 攝 大 乘 論 ︾ 所 說 。

論 文 十 一 : 慧 學 有 三 : 一 加 行 無 分 別 慧 , 二 根 本 無 分 別 慧 , 三 、 後 得 無 分

Page 67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7 5

別 慧 。 此 三 自 性 、 所 依 、 因 緣 、 所 緣 、 行 等 , 如 餘 處 說 。 如 是 三 慧 ,

初 二 位 中 , 種 具 有 三 , 現 唯 加 行 。 於 通 達 位 。 現 二 種 三 , 見 道 位 中 ,

無 加 行 故 。 於 修 習 位 七 地 以 前 , 若 種 若 現 俱 通 三 種 , 八 地 以 去 現 二

種 三 , 無 功 用 道 違 加 行 故 , 所 有 進 趣 皆 用 後 得 , 無 漏 觀 中 任 運 起 故 。

究 竟 位 中 現 種 俱 二 , 加 行 現 種 俱 已 捨 故 。

講 解 : 慧 學 有 三 種 , 一 者 加 行 無 分 別 慧 , 二 者 根 本 無 分 別 慧 , 三 者 後 得 無 分 別 慧 。 這

三 種 慧 的 自 性 、 所 依 、 因 緣 、 所 緣 、 行 等 , 如 ︽ 攝 大 乘 論 ︾ 所 說 。 這 三 種 慧 ,

在 最 初 的 資 糧 、 加 行 二 位 中 , 以 種 子 而 論 , 則 三 慧 俱 有 , 因 為 法 爾 有 無 漏 種 子 。

以 現 行 而 論 , 則 唯 有 加 行 而 沒 有 根 本 、 後 得 。 因 為 根 本 、 後 得 是 無 漏 慧 , 在 見

道 前 還 沒 有 證 得 。 在 第 三 的 通 達 位 中 : 以 現 行 而 論 則 唯 有 根 本 、 後 得 二 慧 , 而

沒 有 加 行 慧 , 因 為 加 行 是 有 漏 慧 , 見 道 已 斷 , 若 以 種 子 而 論 則 三 慧 俱 有 。 在 第

四 的 修 習 位 中 , 七 地 已 前 , 無 論 種 子 現 行 , 俱 通 三 慧 , 因 為 菩 薩 在 七 地 已 前 還

有 加 行 功 用 , 若 到 八 地 以 後 , 那 現 行 就 唯 有 根 本 、 後 得 二 慧 , 而 沒 有 加 打 了 。

因 為 已 達 無 功 用 道 , 違 加 行 故 , 既 違 加 行 , 則 所 有 進 趣 , 都 用 後 得 慧 在 無 漏 觀

中 任 運 而 起 。 在 第 五 的 究 竟 位 中 , 無 論 現 行 、 種 子 , 都 唯 有 根 本 、 後 得 二 慧 ,

Page 67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7 6

因 為 無 學 道 已 究 竟 斷 惑 證 理 , 加 行 的 現 行 種 子 都 已 捨 去 了 。 論 文 十 二 : 若 自 性 攝 , 戒 唯 攝 戒 , 定 攝 靜 慮 , 慧 攝 後 五 。 若 並 助 伴 , 皆 具

相 攝 。 若 隨 用 攝 , 戒 攝 前 三 , 資 糧 自 體 眷 屬 性 故 , 定 攝 靜 慮 , 慧 攝

後 五 , 精 進 三 攝 , 遍 策 三 故 。 若 隨 顯 攝 , 戒 攝 前 四 , 前 三 如 前 及 守

護 故 , 定 攝 靜 慮 , 慧 攝 後 五 。

講 解 : 講 完 戒 定 慧 三 學 , 現 在 是 講 三 學 與 十 波 羅 蜜 多 相 攝 。 如 果 從 三 學 的 自 性 含 攝 而

論 , 則 戒 學 只 含 攝 戒 度 , 定 學 唯 舍 攝 靜 慮 , 慧 學 唯 含 攝 最 後 的 般 若 等 五 度 了 。

若 和 資 助 三 學 的 伴 侶 並 論 , 則 三 學 與 十 波 羅 蜜 多 都 互 相 含 攝 。 如 果 隨 順 作 用 含

攝 來 說 , 則 戒 學 攝 前 三 種 波 羅 蜜 多 , 因 為 布 施 是 戒 學 的 資 糧 , 持 戒 是 戒 學 的 自

體 , 忍 辱 是 戒 學 的 眷 屬 。 定 學 唯 攝 靜 慮 , 慧 學 攝 最 後 五 波 羅 蜜 多 。 至 於 精 進 波

羅 蜜 多 , 則 三 學 俱 攝 , 因 為 它 能 夠 普 遍 策 勵 三 學 。 如 果 從 顯 現 的 關 係 而 論 相 攝 ,

則 戒 學 攝 前 四 種 波 羅 蜜 多 , 因 為 前 三 種 的 施 、 戒 、 忍 為 戒 學 所 攝 , 義 同 前 說 ,

第 四 精 進 能 守 護 戒 故 , 所 以 亦 為 戒 學 所 攝 ; 定 學 唯 攝 靜 慮 , 慧 學 攝 最 後 五 度 。

論 文 十 三 : 此 十 位 者 , 五 位 皆 具 , 修 習 位 中 其 相 最 顯 。 然 初 二 位 , 頓 悟 菩

薩 種 通 二 種 , 現 唯 有 漏 。 漸 悟 菩 薩 , 若 種 若 現 俱 通 二 種 , 已 得 生 空

Page 67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7 7

無 漏 觀 故 。 通 達 位 中 , 種 通 二 種 , 現 唯 無 漏 。 於 修 習 位 七 地 已 前 ,

種 現 俱 通 有 漏 無 漏 , 八 地 已 去 種 通 二 種 , 現 唯 無 漏 。 究 竟 位 中 若 現

若 種 , 俱 唯 無 漏 。

講 解 : 此 處 講 五 位 與 十 波 羅 蜜 多 相 攝 。 這 十 種 波 羅 蜜 多 五 位 都 有 , 特 別 在 修 習 位 其 相

最 明 顯 , 因 其 通 有 漏 、 無 漏 , 能 行 不 住 有 、 無 二 邊 的 中 道 。 然 在 資 糧 、 加 行 的

初 二 位 中 , 則 有 頓 漸 之 別 。 在 直 聞 大 乘 的 頓 悟 菩 薩 , 種 子 通 有 漏 、 無 漏 , 現 行

唯 通 有 漏 。 若 是 回 小 向 大 的 漸 悟 菩 薩 , 則 無 論 種 、 現 俱 通 有 漏 、 無 漏 。 為 什 麼

漸 悟 菩 薩 的 現 行 能 並 通 無 漏 ? 因 為 他 在 二 乘 無 學 位 中 , 已 得 了 生 空 的 無 漏 智 。

在 第 三 的 通 達 位 中 , 種 子 通 有 漏 、 無 漏 , 現 行 唯 通 無 漏 。 在 第 四 的 修 習 位 中 ,

七 地 已 前 , 種 、 現 俱 通 有 漏 、 無 漏 , 八 地 已 後 , 種 子 通 有 漏 、 無 漏 , 現 行 唯 通

無 漏 。 在 第 五 的 究 竟 位 中 , 種 、 現 唯 通 無 漏 。

論 文 十 四 : 此 十 因 位 有 三 種 名 : 一 、 名 遠 波 羅 蜜 多 , 謂 初 無 數 劫 , 爾 時 施

等 勢 力 尚 微 , 被 煩 惱 伏 , 未 能 伏 彼 , 由 斯 煩 惱 不 覺 現 行 。 二 、 名 近

波 羅 蜜 多 , 謂 第 二 無 數 劫 , 爾 時 施 等 勢 力 漸 增 , 非 煩 惱 伏 , 而 能 伏

彼 , 由 斯 煩 惱 故 意 方 行 。 三 、 名 大 波 羅 密 多 , 謂 第 三 無 數 劫 , 爾 時

Page 68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7 8

施 等 勢 力 轉 增 , 能 畢 竟 伏 一 切 煩 惱 , 由 斯 煩 惱 永 不 現 行 。 猶 有 所 知

微 細 現 種 及 煩 惱 種 , 故 未 究 竟 。 講 解 : 這 十 波 羅 蜜 多 , 在 未 成 佛 以 前 的 因 位 中 , 有 三 種 名 稱 : 一 、 名 遠 波 羅 密 多 , 意

謂 在 最 初 無 數 劫 的 修 行 期 間 , 這 時 所 行 施 等 波 羅 密 多 的 作 用 還 很 微 弱 , 反 被 煩

惱 所 制 伏 , 而 不 能 伏 彼 煩 惱 , 因 此 那 煩 惱 就 不 知 不 覺 的 起 現 行 。 二 、 名 近 波 羅

密 多 , 意 謂 在 第 二 無 數 劫 的 修 行 期 間 , 距 果 地 較 近 , 這 時 施 等 波 羅 密 多 的 作 用

增 大 , 不 但 不 被 煩 惱 所 伏 , 而 且 能 伏 彼 煩 惱 , 由 於 伏 煩 惱 故 , 作 意 力 生 起 。 三 、

名 大 波 羅 密 多 , 就 是 菩 薩 進 入 第 三 無 數 劫 的 修 行 期 間 , 將 得 菩 提 大 果 , 這 時 施

等 波 羅 密 多 作 用 增 盛 , 能 夠 畢 竟 降 伏 一 切 煩 惱 , 因 此 那 煩 惱 就 永 遠 不 再 現 行 。

但 是 還 有 所 知 障 的 微 細 現 行 與 種 子 , 及 煩 惱 障 的 微 細 種 子 存 在 , 還 沒 有 究 竟 。

論 文 十 五 : 此 十 義 類 , 差 別 無 邊 , 恐 厭 繁 文 , 略 示 綱 要 。 十 於 十 地 雖 實 皆

修 , 而 隨 相 增 地 地 修 一 。 雖 十 地 行 有 無 量 門 , 而 皆 攝 在 十 到 彼 岸 。

講 解 : 這 十 波 羅 蜜 多 , 義 類 差 別 無 窮 無 盡 , ︽ 解 深 密 經 ︾ 和 ︽ 瑜 伽 論 ︾ 都 有 論 述 , 但

文 字 繁 瑣 , 恐 學 人 厭 惡 繁 文 , 故 僅 略 示 綱 要 。 十 波 羅 蜜 多 雖 實 為 十 地 所 皆 修 ,

然 而 隨 其 相 增 , 每 一 地 不 過 唯 修 一 度 而 已 , 如 初 地 以 施 為 增 上 , 唯 修 施 度 , 乃

Page 68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7 9

至 十 地 以 智 為 增 上 , 唯 修 智 度 。 雖 十 地 的 行 門 有 無 量 無 邊 之 多 , 然 而 都 為 十 到

彼 岸 的 勝 行 所 收 。

第 四 節 別 釋 十 重 障

論 文 一 : 十 重 障 者 : 一 異 生 性 障 。 謂 二 障 中 分 別 起 者 , 依 彼 種 立 異 生 性 故 。

二 乘 見 道 現 在 前 時 , 唯 斷 一 種 , 名 得 聖 性 , 菩 薩 見 道 現 在 前 時 , 具

斷 二 種 , 名 得 聖 性 。 二 真 見 道 現 在 前 時 , 彼 二 障 種 必 不 成 就 , 猶 明

與 暗 定 不 俱 生 , 如 秤 兩 頭 , 低 昂 時 等 , 諸 相 違 法 理 必 應 然 。 是 故 二

性 無 俱 成 失 。 無 間 道 時 , 已 無 惑 種 , 何 用 復 起 解 脫 道 為 ? 為 惑 證 滅 ,

期 心 別 故 , 為 捨 彼 品 粗 重 性 故 。 無 間 道 時 雖 無 惑 種 , 而 未 捨 彼 無 堪

任 性 。 為 捨 此 故 , 起 解 脫 道 及 證 此 品 擇 滅 無 為 。

講 解 : 此 下 講 證 得 二 轉 依 的 第 三 因 , 斷 十 重 障 。 十 重 障 是 : 一 、 異 生 性 障 , 就 是 由 分

別 起 的 所 知 、 煩 惱 二 障 , 依 其 種 子 建 立 異 生 性 , 所 以 名 為 ﹁ 異 生 性 障 ﹂ 。 聲 聞 、

緣 覺 二 乘 見 道 出 現 在 前 時 , 唯 能 斷 除 煩 惱 障 種 , 稱 為 獲 得 聖 性 , 菩 薩 見 道 現 在

前 時 , 斷 除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種 子 , 稱 為 獲 得 聖 性 。

Page 68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8 0

有 小 乘 有 部 論 師 問 難 曰 : 若 異 生 性 在 見 道 前 捨 , 無 漏 果 起 , 可 以 說 沒 有 凡 聖

俱 起 之 失 , 今 既 在 見 道 所 斷 的 惑 種 上 立 異 生 性 , 那 就 是 無 間 道 裏 還 有 異 生 未 斷

的 惑 種 存 在 , 豈 不 是 有 凡 聖 俱 起 的 過 失 嗎 ? 答 曰 : 無 失 , 此 唯 依 分 別 的 二 障 種

子 立 異 生 性 , 所 以 當 二 真 見 道 現 在 前 時 , 那 二 障 種 子 必 定 不 能 成 就 。 這 好 像 明

生 暗 滅 , 明 與 暗 決 定 不 能 俱 生 一 樣 。 又 好 像 秤 的 兩 頭 , 高 低 時 等 , 這 頭 高 時 那

頭 必 低 。 一 切 相 違 的 法 , 在 道 理 上 必 然 是 這 樣 的 。 因 此 凡 、 聖 二 性 , 沒 有 俱 成

的 過 失 。

又 有 小 乘 師 問 難 曰 : 在 無 間 道 還 有 煩 惱 種 子 生 起 , 到 解 脫 道 進 行 對 治 , 你 們

卻 認 為 在 無 間 道 時 已 無 煩 惱 種 子 , 既 無 煩 惱 種 子 , 何 必 還 要 再 起 解 脫 道 ? 答 :

這 有 兩 種 原 因 , 一 、 無 間 道 能 夠 斷 煩 惱 , 解 脫 道 能 夠 證 滅 , 二 心 期 望 有 別 , 所

以 無 間 道 既 已 斷 煩 惱 , 還 得 要 再 起 解 脫 道 以 證 滅 理 。 二 、 無 間 道 時 雖 無 煩 惱 種

子 , 猶 有 彼 品 粗 重 的 無 堪 任 性 未 捨 , 起 解 脫 道 , 就 是 要 捨 彼 品 的 無 堪 任 性 , 及

證 得 此 品 的 擇 滅 無 為 。

論 文 二 : 雖 見 道 生 , 亦 斷 惡 趣 諸 業 果 等 , 而 今 且 說 能 起 煩 惱 , 是 根 本 故 。

由 斯 初 地 , 說 斷 二 愚 及 彼 粗 重 。 一 、 執 著 我 法 愚 , 即 是 此 異 生 性 障 。

Page 68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8 1

二 、 惡 趣 雜 染 愚 , 即 是 惡 趣 諸 業 界 等 。 應 知 愚 品 , 總 說 為 愚 , 後 準

此 釋 。 或 彼 唯 說 利 鈍 障 品 , 俱 起 二 愚 。 彼 粗 重 言 , 顯 彼 二 種 , 或 二

所 起 無 堪 任 性 。 如 入 二 定 說 斷 苦 根 , 所 斷 苦 根 雖 非 現 種 , 而 名 粗 重 ,

此 亦 應 然 。 後 粗 重 言 , 例 此 應 釋 。

講 解 : 雖 然 在 見 道 生 時 , 不 但 斷 異 生 障 , 而 且 亦 斷 惡 趣 人 天 所 起 的 業 果 , 然 而 現 在 且

說 能 起 的 煩 惱 , 因 為 煩 惱 是 業 果 的 根 本 。 由 此 說 初 地 菩 薩 , 斷 二 種 愚 及 彼 粗 重 。

二 愚 者 , 一 、 執 著 我 法 愚 , 此 愚 執 著 心 外 有 實 我 、 實 法 , 不 達 我 、 法 二 空 , 就

是 這 裏 所 說 的 異 生 性 障 。 二 、 惡 趣 雜 染 愚 , 此 愚 即 惡 趣 及 諸 人 天 分 別 所 起 的 雜

染 業 果 。 我 、 法 二 執 , 可 以 說 是 愚 , 業 果 何 以 也 說 是 愚 呢 ? 應 知 業 果 的 體 雖 非

愚 , 然 而 業 是 因 愚 所 起 , 果 是 因 愚 所 感 , 所 以 總 說 為 愚 。 後 面 說 到 愚 時 , 都 準

此 例 解 釋 。

或 者 初 地 要 斷 的 二 種 愚 , 就 是 利 、 鈍 障 品 相 應 而 起 的 二 愚 , 如 執 著 我 、 法 愚 ,

是 與 利 障 俱 起 的 愚 , 而 惡 趣 雜 染 愚 , 是 與 鈍 障 俱 起 的 愚 。 至 於 所 謂 ﹁ 彼 粗 重 ﹂

的 話 , 是 顯 示 二 種 愚 的 種 子 , 或 著 就 是 彼 二 愚 所 起 的 無 堪 任 性 。 如 ︽ 瑜 伽 論 ︾

說 , 入 第 二 定 , 斷 彼 苦 根 , 苦 根 的 種 子 在 初 定 中 雖 說 已 斷 , 今 第 二 定 再 斷 彼 苦

Page 68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8 2

根 粗 重 。 這 裏 所 斷 的 無 堪 任 性 , 亦 應 如 此 。 向 後 諸 地 所 說 的 粗 重 , 都 應 當 以 此

釋 為 例 。 論 文 三 : 雖 初 地 所 斷 , 實 通 二 障 , 而 異 生 性 障 意 取 所 知 , 說 十 無 明 非 染 汙

故 , 無 明 即 是 十 障 品 愚 。 二 乘 亦 能 斷 煩 惱 障 , 彼 是 共 故 , 非 此 所 說 。

又 , 十 無 明 不 染 污 者 , 唯 依 十 地 修 所 斷 說 。 雖 此 位 中 亦 伏 煩 惱 , 斷

彼 粗 重 , 而 非 正 意 , 不 斷 隨 眠 , 故 此 不 說 。 理 實 初 地 修 道 位 中 , 亦

斷 俱 生 所 知 一 分 。 然 今 且 說 最 初 斷 者 , 後 九 地 斷 準 此 應 知 。 住 滿 地

中 時 既 淹 久 , 理 應 進 斷 所 應 斷 障 。 不 爾 , 三 時 道 應 無 別 。 故 說 菩 薩

得 現 觀 已 , 復 於 十 地 修 道 位 中 , 唯 修 永 滅 所 知 障 道 , 留 煩 惱 障 助 願

受 生 , 非 如 二 乘 速 趣 圓 寂 。 故 修 道 位 不 斷 煩 惱 , 將 成 佛 時 方 頓 斯 故 。

講 解 : 雖 然 初 極 喜 地 見 道 所 斷 , 實 通 二 障 , 但 異 生 性 障 則 唯 取 所 知 障 , 不 取 煩 惱 障 。

因 為 ︽ 攝 大 乘 論 ︾ 上 說 , 以 十 種 無 明 望 二 乘 來 說 , 不 得 謂 為 染 污 , 若 取 煩 惱 障 ,

那 十 種 無 明 便 亦 通 污 染 , 而 為 十 障 品 之 愚 了 。 小 乘 的 聲 聞 緣 覺 二 乘 也 能 斷 煩 惱

障 , 這 是 大 乘 和 小 乘 所 共 , 所 以 不 在 這 大 乘 所 說 的 範 圍 。

︽ 攝 大 乘 論 ︾ 說 , 十 無 明 對 二 乘 人 說 為 不 染 污 者 , 那 是 依 十 地 修 所 斷 說 的 ,

Page 68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8 3

若 依 見 所 斷 說 , 那 就 不 是 不 染 污 了 。 雖 此 十 地 修 道 位 中 , 也 伏 煩 惱 斷 彼 粗 重 ,

但 那 不 是 正 義 , 因 為 不 能 斷 除 煩 惱 的 隨 眠 , 故 此 處 不 說 。 按 道 理 說 , 在 初 地 的

修 道 位 中 , 也 能 夠 斷 除 一 部 分 俱 生 的 所 知 障 , 但 現 在 唯 說 分 別 起 的 異 生 性 障 ,

不 說 俱 生 起 的 修 所 斷 障 者 , 完 全 是 約 最 初 的 入 心 來 說 的 。 初 地 斷 障 既 約 入 心 而

說 , 後 九 地 斷 障 , 也 准 此 從 初 地 所 說 。 怎 樣 知 道 初 地 等 出 了 入 心 的 見 道 之 後 ,

更 斷 其 餘 的 煩 惱 呢 ? 因 為 在 住 地 心 與 滿 地 心 ︵ 即 出 地 心 ︶ 中 , 所 經 過 的 時 間 既

然 很 久 , 在 道 理 說 應 更 進 一 步 斷 其 所 應 斷 的 所 知 障 , 否 則 的 話 , 那 入 、 住 、 出

的 三 時 道 , 就 應 當 沒 有 三 品 的 差 別 了 。 所 以 ︽ 對 法 論 ︾ 說 : 菩 薩 行 者 , 得 到 六

現 觀 中 的 四 、 五 兩 現 觀 , 復 於 十 地 的 修 道 位 中 , 唯 修 永 滅 所 知 障 道 。 留 下 煩 惱

障 不 斷 , 以 助 悲 願 受 生 , 隨 類 應 化 , 他 不 如 二 乘 人 的 速 斷 煩 惱 而 趣 於 涅 槃 。 所

以 菩 薩 在 修 道 位 中 不 斷 煩 惱 , 直 到 將 成 佛 時 , 才 一 齊 頓 斷 。

論 文 四 : 二 、 邪 行 障 , 謂 所 知 障 中 俱 生 一 分 , 及 彼 所 起 誤 犯 三 業 。 彼 障 二

地 極 淨 尸 羅 , 入 二 地 時 便 能 永 斷 。 由 斯 二 地 說 斷 二 愚 及 彼 粗 重 。 一 、

微 細 誤 犯 愚 , 即 是 此 中 俱 生 一 分 。 二 、 種 種 業 趣 愚 , 即 彼 所 起 誤 犯

三 業 。 或 唯 起 業 , 不 了 業 愚 。

Page 68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8 4

講 解 : 二 、 邪 行 障 , 就 是 所 知 障 中 俱 生 的 一 部 分 , 及 由 此 障 所 起 誤 犯 的 身 、 語 、 意 三

業 。 這 三 業 入 二 地 時 便 能 永 斷 , 不 再 誤 犯 。 所 以 ︽ 瑜 伽 論 ︾ 說 , 菩 薩 進 入 二 地

要 斷 二 愚 及 其 粗 重 。 什 麼 叫 做 二 愚 ? 一 、 微 細 誤 犯 愚 , 就 是 所 知 障 中 俱 生 起 的

一 部 分 。 二 、 種 種 業 趣 愚 , 就 是 一 部 分 俱 生 所 知 障 , 所 生 起 的 誤 犯 三 業 。 或 者 ,

唯 說 第 一 的 微 細 誤 犯 愚 , 是 起 業 之 愚 ; 第 二 的 種 種 業 趣 愚 , 是 不 了 業 之 愚 。 這

又 是 一 種 解 釋 。

論 文 五 : 三 、闇 鈍 障 , 謂 所 知 障 中 俱 生 一 分 , 令 所 聞 、 思 、 修 法 忘 失 。 彼

障 三 地 勝 定 總 持 , 及 彼 所 發 殊 勝 三 慧 , 入 三 地 時 便 能 永 斷 。 由 斯 三

地 說 斷 二 愚 及 彼 粗 重 。 一 、 欲 貪 愚 。 即 是 此 中 能 障 勝 定 即 修 慧 者 ,

彼 昔 多 與 欲 貪 俱 故 , 名 欲 貪 愚 , 今 得 勝 定 及 修 所 成 , 彼 既 永 斷 , 欲

貪 隨 伏 , 此 無 始 來 依 彼 轉 故 。 二 圓 滿 聞 持 陀 羅 尼 愚 , 即 是 此 中 能 障

總 持 聞 、 思 、 慧 者 。

講 解 : 三 、 闇 鈍 障 , 這 也 是 俱 生 所 知 障 的 一 部 分 , 令 所 聞 、 所 思 、 所 修 之 法 忘 失 , 不

能 明 記 。 因 此 能 障 三 地 殊 勝 無 漏 禪 定 與 總 持 , 以 及 由 此 禪 定 及 總 持 所 發 的 聞 、

思 、 修 三 慧 。 此 障 二 地 未 斷 , 入 三 地 時 便 能 永 遠 斷 除 。 因 此 , 三 地 所 斷 有 二 種

Page 68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8 5

愚 及 其 粗 重 。 什 麼 叫 做 二 愚 ? 一 、 欲 貪 愚 , 就 是 此 中 能 障 勝 定 及 修 慧 的 那 個 愚 。

因 為 它 過 去 常 與 貪 欲 在 一 起 , 以 此 名 欲 貪 愚 , 今 因 三 地 中 得 無 漏 勝 定 及 修 所 成

慧 , 彼 所 知 障 的 根 本 既 已 永 斷 , 那 欲 貪 的 枝 末 也 就 隨 之 而 伏 滅 了 。 當 知 這 欲 貪

煩 惱 , 無 始 以 來 , 就 是 依 彼 所 知 障 而 轉 變 的 。 二 、 圓 滿 聞 持 陀 羅 尼 愚 , 就 是 此

中 所 說 能 障 總 持 聞 、 思 、 慧 的 那 個 愚 。

論 文 六 : 四 、 微 細 煩 惱 現 行 障 , 謂 所 知 障 中 俱 生 一 分 , 第 六 識 俱 身 見 等 攝 。

最 下 品 故 , 不 作 意 緣 故 , 遠 隨 現 行 故 , 說 名 微 細 。 彼 障 四 地 菩 提 分

法 , 入 四 地 時 便 能 永 斷 。 彼 昔 多 與 第 六 識 中 任 運 而 生 執 我 見 等 同 體

起 故 , 說 煩 惱 名 。 今 四 地 中 既 得 無 漏 菩 提 分 法 , 彼 便 永 減 , 此 我 見

等 , 亦 永 不 行 。 初 二 三 地 , 行 施 戒 修 , 相 同 世 間 。 四 地 修 得 菩 提 分

法 , 方 名 出 世 , 故 能 永 害 二 身 見 等 。 寧 知 此 與 第 六 識 俱 ? 第 七 識 俱

執 我 見 等 , 與 無 漏 道 性 相 違 故 , 八 地 已 去 , 方 永 不 行 , 七 地 已 來 猶

得 現 起 , 與 餘 煩 惱 為 依 持 故 。 此 粗 彼 細 伏 有 前 後 , 故 此 但 與 第 六 相

應 。 身 見 等 言 , 亦 攝 無 始 所 知 障 攝 定 愛 法 愛 , 彼 定 法 愛 , 三 地 尚 增 ,

入 四 地 時 , 方 能 永 斷 , 菩 提 分 法 特 違 彼 故 。 由 斯 四 地 說 斷 二 愚 及 彼

Page 68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8 6

粗 重 : 一 、 等 至 愛 愚 , 即 是 此 中 定 愛 俱 者 。 二 、 法 愛 愚 , 即 是 此 中

法 愛 俱 者 。 所 知 障 攝 二 愚 斷 故 , 煩 惱 二 愛 亦 永 不 行 。 講 解 : 四 、 微 細 煩 惱 現 行 障 , 這 也 是 俱 生 所 知 障 的 一 部 分 , 屬 於 第 六 意 識 相 應 俱 生 的

身 見 等 。 因 為 它 是 最 下 品 , 不 由 作 意 而 生 , 永 遠 隨 順 現 行 , 所 以 稱 為 微 細 。 這

微 細 的 煩 惱 現 行 , 能 障 四 地 的 菩 提 分 法 , 進 入 四 地 時 便 能 永 遠 斷 除 。 此 所 知 障 ,

在 過 去 時 , 多 分 與 第 六 識 中 任 運 而 生 的 我 見 等 同 時 生 起 , 所 以 稱 為 煩 惱 。 今 在

四 地 中 , 既 得 無 漏 菩 提 分 法 , 這 種 微 細 煩 惱 所 行 障 便 永 遠 滅 除 , 我 見 等 也 就 永

遠 不 起 現 行 了 。

問 : 為 什 麼 在 初 、 二 、 三 地 不 能 斷 除 我 見 等 呢 ? 論 主 答 : 初 地 行 施 , 二 地 行

戒 , 三 地 行 修 , 這 與 世 間 眾 生 相 同 。 今 第 四 地 證 得 菩 提 分 法 , 方 名 出 世 , 所 以

才 能 永 滅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中 的 身 見 等 。 問 : 怎 知 這 微 細 煩 惱 唯 與 第 六 識 在 一 起 ,

而 不 與 第 七 識 俱 呢 ?

答 : 因 為 第 七 識 執 我 見 等 , 與 無 漏 道 的 性 質 相 違 , 要 到 八 地 以 後 無 漏 相 續 時 ,

才 能 永 斷 不 再 現 行 , 七 地 以 前 猶 有 有 漏 , 還 得 現 起 , 俾 與 其 餘 的 貪 、 瞋 等 煩 惱

作 為 依 持 。 又 , 與 第 六 識 相 應 的 身 見 等 粗 , 與 第 七 識 相 應 的 身 見 等 細 , 粗 的 先

Page 68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8 7

伏 , 細 的 後 伏 , 所 以 這 微 細 煩 惱 , 唯 與 第 六 識 相 應 。

這 裏 所 說 的 身 見 等 , 非 但 指 貪 、 瞋 、 癡 、 慢 等 的 本 惑 , 也 包 括 無 始 以 來 , 所

知 障 包 含 的 定 愛 、 法 愛 。 這 種 定 愛 、 法 愛 在 前 三 地 還 在 增 加 , 入 四 地 時 方 能 永

斷 , 因 為 四 地 的 菩 提 分 法 , 與 定 愛 、 法 愛 是 相 違 背 的 。 由 此 四 地 斷 除 的 二 愚 及 粗 重 , 一 、 等 至 愛 愚 , 就 是 這 裏 所 說 的 由 定 愛 所 伴 隨

的 愚 法 。 二 、 法 愛 愚 , 就 是 這 裏 所 說 的 由 法 愛 所 伴 隨 的 愚 法 。 所 知 障 包 括 的 二

愚 斷 除 以 後 , , 那 煩 惱 障 的 定 愛 、 法 愛 愚 也 就 永 遠 的 不 起 現 行 了 。

論 文 七 : 五 、 於 下 乘 般 涅 槃 障 , 謂 所 知 障 中 俱 生 一 分 。 令 厭 生 死 樂 趣 涅 槃 ,

同 下 二 乘 厭 苦 欣 滅 , 彼 障 五 地 無 差 別 道 , 入 五 地 時 便 能 永 斷 。 由 斯

五 地 說 斷 二 愚 及 彼 粗 重 。 一 、 純 作 意 背 生 死 愚 , 即 是 此 中 厭 生 死 者 。

二 、 純 作 意 向 涅 槃 愚 , 即 是 此 中 樂 涅 槃 者 。

講 解 : 五 、 下 乘 般 涅 槃 障 , 這 也 是 俱 生 所 知 障 中 的 一 部 分 , 能 使 人 厭 離 生 死 , 樂 趣 涅

槃 , 就 像 小 乘 聲 聞 、 緣 覺 二 乘 一 樣 , 厭 苦 欣 滅 。 下 乘 般 涅 槃 障 四 地 猶 有 , 能 障

五 地 無 差 別 道 , 進 入 五 地 時 緣 真 實 如 理 , 生 死 涅 槃 都 無 差 別 , 便 能 永 斷 這 下 般

涅 槃 障 。 所 以 說 第 五 地 斷 二 種 愚 及 其 粗 重 。 那 二 種 愚 ? 一 、 純 作 意 背 生 死 愚 ,

Page 69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8 8

就 是 這 裏 所 說 的 厭 惡 生 死 。 二 、 純 作 意 向 涅 槃 愚 , 就 是 這 裏 所 說 的 對 涅 槃 感 到

欣 樂 。 論 文 八 : 六 、 粗 相 現 行 障 , 謂 所 知 障 中 俱 生 一 分 , 執 有 染 淨 粗 相 現 行 , 彼

障 六 地 無 染 淨 道 , 入 六 地 時 便 能 永 斷 。 由 斯 六 地 說 斷 二 愚 及 彼 粗

重 : 一 、 現 觀 察 行 流 轉 愚 , 即 是 此 中 執 有 染 者 , 諸 行 流 轉 染 分 攝 故 。

二 、 相 多 現 行 愚 , 即 是 此 中 執 有 淨 者 , 取 淨 相 故 , 相 觀 多 行 , 未 能

多 時 住 無 相 觀 。

講 解 : 六 、 粗 相 現 行 障 , 這 也 是 俱 生 所 知 障 中 的 一 部 分 , 由 於 執 著 或 染 或 淨 的 粗 相 現

行 , 它 障 礙 六 地 無 染 淨 的 妙 道 , 入 六 地 時 便 能 永 斷 。 由 這 種 因 緣 , 故 說 入 六 地

時 , 斷 除 二 愚 及 其 粗 重 , 那 二 種 愚 ? 一 、 現 觀 察 行 流 轉 愚 , 就 是 在 第 五 地 中 ,

執 有 實 在 雜 染 的 行 人 , 現 觀 苦 集 諸 行 流 轉 , 為 有 漏 染 分 所 攝 。 二 、 相 多 現 行 愚 ,

就 是 在 第 五 地 中 , 執 有 實 在 淨 相 的 行 人 , 因 執 取 無 漏 淨 相 , 多 作 有 相 觀 行 , 而

未 能 多 時 住 於 無 相 妙 觀 。

論 文 九 : 七 、 細 相 現 行 障 , 謂 所 知 障 中 俱 生 一 分 。 執 有 生 滅 細 相 現 行 , 彼

障 七 地 妙 無 相 道 , 入 七 地 時 便 能 永 斷 。 由 斯 七 地 說 斷 二 愚 及 彼 粗

Page 69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8 9

重 。 一 、 細 相 現 行 愚 , 即 是 此 中 執 有 生 者 , 猶 取 流 轉 細 生 相 故 。 二 、

純 作 意 求 無 相 愚 , 即 是 此 中 執 有 滅 者 , 尚 取 還 滅 細 滅 相 故 , 純 於 無

相 作 意 勤 求 , 未 能 空 中 起 有 勝 行 。

講 解 : 七 、 細 相 現 行 障 , 也 是 俱 生 所 知 障 中 的 一 部 分 。 仍 執 著 於 生 死 流 轉 的 細 相 現 行 ,

這 種 細 相 能 障 礙 第 七 地 的 妙 無 相 道 , 當 證 入 第 七 地 時 , 緣 無 相 真 如 , 便 能 永 斷

這 種 細 相 現 行 障 。 由 此 原 因 , 說 第 七 地 斷 二 種 愚 及 其 粗 重 。 那 二 種 愚 ? 一 、 細

相 現 行 愚 , 就 是 這 第 六 地 中 執 有 生 相 的 行 人 , 還 執 取 有 流 轉 的 微 細 生 相 。 二 、

純 作 意 求 無 相 愚 , 就 是 第 六 地 執 有 滅 相 的 行 人 , 還 執 取 有 還 滅 的 微 細 滅 相 , 純

於 無 相 作 意 勤 求 , 未 能 冥 合 真 、 俗 二 境 , 於 無 相 空 理 之 中 , 不 加 作 意 而 起 有 觀

的 勝 行 。

論 文 十 : 無 相 中 作 加 行 障 , 謂 所 知 障 中 俱 生 一 分 , 令 無 相 觀 不 任 運 起 。 前

之 五 地 , 有 相 觀 多 無 相 觀 少 ; 於 第 六 地 , 有 相 觀 少 無 相 觀 多 , 第 七

地 中 純 無 相 觀 , 雖 恆 相 續 而 有 加 行 , 由 無 相 中 有 加 行 故 , 未 能 任 運

現 相 及 土 。 如 是 加 行 障 八 地 中 無 功 用 道 , 故 若 得 入 第 八 地 時 便 能 永

斷 , 彼 永 斷 故 得 二 自 在 。 由 斯 八 地 說 斷 二 愚 及 彼 粗 重 。 一 、 於 無 相

Page 69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9 0

作 功 用 愚 。 二 、 於 相 自 在 愚 。 令 於 相 中 不 自 在 故 , 此 亦 攝 土 相 一 分

故 。 八 地 以 上 純 無 漏 道 任 運 起 故 , 三 界 煩 惱 永 不 現 行 。 第 七 識 中 細

所 知 障 猶 可 現 起 , 生 空 智 果 不 違 彼 故 。

講 解 : 八 、 無 相 中 作 加 行 障 , 這 也 是 俱 生 所 知 障 中 的 一 部 分 , 使 第 七 地 於 無 相 觀 不 能

任 運 生 起 。 前 五 地 的 觀 心 尚 劣 , 所 以 有 相 觀 時 多 , 無 相 觀 時 少 。 進 而 到 了 第 六

地 , 有 相 觀 時 少 , 無 相 觀 時 多 , 更 進 而 至 於 第 七 地 中 , 斷 了 生 滅 細 相 , 才 能 作

純 無 相 觀 。 雖 純 無 相 觀 恆 時 相 續 猶 有 加 行 , 由 於 無 相 中 還 有 加 行 之 故 , 所 以 未

能 任 運 對 一 切 莊 嚴 等 相 及 淨 穢 等 土 自 在 顯 現 , 這 種 加 行 能 障 第 八 地 中 的 無 功 用

道 , 令 不 得 入 。 所 以 若 得 入 第 八 地 時 , 便 能 永 遠 斷 除 這 加 行 障 , 獲 得 任 運 現 相 、

現 土 的 二 種 自 在 。 因 此 說 第 八 地 斷 二 種 愚 及 其 粗 重 。 那 二 種 愚 ? 一 、 於 無 相 作

功 用 愚 , 就 是 第 七 地 中 , 於 無 相 觀 尚 有 加 行 功 用 的 那 種 愚 癡 。 二 、 於 相 自 在 愚 ,

就 是 能 令 於 身 、 土 相 中 , 不 得 自 在 顯 現 的 那 種 愚 癡 。

八 地 以 上 , 純 無 漏 道 任 運 現 起 , 所 以 三 界 煩 惱 就 永 遠 不 再 現 行 了 。 不 過 第 七

識 中 的 微 細 所 知 障 還 可 以 現 行 , 因 為 八 地 的 生 空 智 果 , 與 第 七 識 的 法 執 末 那 ,

不 相 違 故 。

Page 69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9 1

論 文 十 一 : 九 、 利 他 中 不 欲 行 障 , 謂 所 知 障 中 俱 生 一 分 , 令 於 利 樂 有 情 事

中 , 不 欲 勤 行 , 樂 修 己 利 。 彼 障 九 地 四 無 礙 解 , 入 九 地 時 便 能 永 斷 。

由 斯 九 地 說 斷 二 愚 及 彼 粗 重 。 一 、 於 無 量 所 說 法 、 無 量 名 句 字 、 後

後 慧 辯 、 陀 羅 尼 自 在 愚 , 於 無 量 所 說 法 陀 羅 尼 自 在 者 , 謂 義 無 礙 解 ,

即 於 所 詮 總 持 自 在 , 於 一 義 中 現 一 切 義 故 。 於 無 量 名 句 字 陀 羅 尼 自

在 者 , 謂 法 無 礙 解 , 即 於 能 詮 總 持 自 在 , 於 一 名 句 字 中 現 一 切 名 句

字 故 。 於 後 後 辯 陀 羅 尼 自 在 者 , 謂 詞 無 礙 解 , 即 於 言 音 展 轉 訓 釋 總

持 自 在 , 於 一 音 聲 中 現 一 切 音 聲 故 。 二 、 辯 才 自 在 愚 , 辯 才 自 在 者 ,

謂 辯 無 礙 解 , 善 達 機 宜 巧 為 說 故 。 愚 能 障 此 四 種 自 在 , 皆 是 此 中 第

九 障 攝 。

講 解 : 九 、 利 他 中 不 欲 行 障 , 也 是 俱 生 所 知 障 中 的 一 部 分 , 在 做 利 樂 有 情 的 事 業 中 ,

不 欲 勤 奮 行 動 , 只 是 勤 修 自 利 。 這 種 對 饒 益 有 情 事 不 欲 去 行 , 是 第 九 地 義 、 法 、

詞 、 辯 四 無 礙 解 的 大 障 , 菩 薩 入 第 九 地 時 便 能 永 斷 。 因 此 說 第 九 地 斷 二 種 愚 及

其 粗 重 。

那 二 種 愚 , 一 、 於 無 量 所 說 法 、 無 量 名 句 字 、 後 後 慧 辯 陀 羅 尼 自 在 愚 , 就 是

Page 69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9 2

以 一 陀 羅 尼 貫 通 三 無 礙 辯 : 一 者 於 無 量 所 說 法 陀 羅 尼 自 在 , 就 是 ﹁ 義 無 礙

解 ﹂ , 在 所 詮 釋 的 義 理 上 能 夠 總 持 自 在 。 因 為 菩 薩 說 法 , 能 於 一 義 中 現 一 切 義

故 。 二 者 於 無 量 名 句 字 陀 羅 尼 自 在 , 就 是 ﹁ 法 無 礙 解 ﹂ , 在 能 詮 的 名 句 字 上 能

總 持 自 在 。 因 為 菩 薩 說 法 , 能 於 一 名 句 字 中 現 一 切 名 句 字 故 。 三 者 於 後 後 慧 辯

陀 羅 尼 自 在 , 就 是 ﹁ 詞 無 礙 解 ﹂ , 在 以 言 說 音 聲 展 轉 為 眾 生 訓 解 釋 義 時 , 能 總

持 自 在 。 因 為 菩 薩 說 法 , 能 於 一 方 音 聲 中 現 一 切 音 聲 故 。 二 、 辯 才 自 在 愚 , 就

是 ﹁ 辯 無 礙 解 ﹂ , 菩 薩 能 善 達 眾 生 機 緣 , 權 宜 巧 便 而 為 說 法 。 以 上 所 說 的 四 無

礙 解 , 唯 愚 能 障 , 使 之 不 得 自 在 , 所 以 總 說 為 愚 。

論 文 十 二 : 十 、 於 諸 法 中 未 得 自 在 障 , 謂 所 知 障 中 俱 生 一 分 , 令 於 諸 法 不

得 自 在 。 彼 障 十 地 大 法 智 雲 , 及 所 含 藏 所 起 事 業 , 入 十 地 時 便 能 永

斷 。 由 斯 十 地 說 斷 二 愚 及 彼 粗 重 : 一 、 大 神 通 愚 , 即 是 此 中 障 所 起

事 業 者 。 二 、 悟 入 微 細 秘 密 愚 , 即 是 此 中 障 大 法 智 雲 及 所 含 藏 者 。

講 解 : 十 、 於 諸 法 中 未 得 自 在 障 , 也 是 俱 生 所 知 障 中 的 一 部 分 。 菩 薩 因 此 障 的 存 在 ,

雖 得 四 無 礙 解 , 猶 於 諸 法 不 得 自 在 。 能 障 十 地 緣 真 如 大 法 如 雲 之 智 , 及 所 含 藏

的 陀 羅 尼 門 、 三 摩 地 門 等 功 德 , 與 所 起 的 神 通 事 業 。 從 九 地 進 入 第 十 地 時 , 便

Page 69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9 3

能 永 斷 此 障 。 因 此 說 十 地 斷 二 種 愚 及 其 粗 重 。 那 二 種 愚 ? 一 、 大 神 通 愚 , 就 是

此 九 地 中 障 礙 所 起 利 他 事 業 , 不 令 顯 現 的 愚 癡 。 二 、 悟 入 微 細 秘 密 愚 , 就 是 第

九 地 裏 能 障 微 細 秘 密 的 大 法 智 雲 , 及 其 所 含 藏 的 諸 功 德 等 , 不 令 悟 入 的 那 種 愚

癡 。

論 文 十 三 : 此 地 於 法 雖 得 自 在 , 而 有 餘 障 , 未 名 最 極 。 謂 有 俱 生 微 所 知 障 ,

及 有 任 運 煩 惱 障 種 , 金 剛 喻 定 現 在 前 時 , 彼 皆 頓 斷 入 如 來 地 。 由 斯

佛 地 說 斷 二 愚 及 彼 粗 重 。 一 、 於 一 切 所 知 境 極 微 細 著 愚 , 即 是 此 中

微 所 知 障 。 二 、 極 微 細 礙 愚 , 即 是 此 中 一 切 任 運 煩 惱 障 種 。 故 集 論

說 : 得 菩 提 說 , 頓 斷 煩 惱 及 所 知 障 , 成 阿 羅 漢 及 成 如 來 , 證 大 涅 藥

大 菩 提 故 。

講 解 : 這 第 十 地 菩 薩 , 雖 已 對 法 得 到 自 在 , 但 是 還 有 餘 障 存 在 , 未 得 名 為 最 極 。 這 餘

障 就 是 俱 生 的 微 細 所 知 障 , 及 任 運 的 煩 惱 障 種 子 , 要 到 金 剛 喻 定 現 前 的 時 侯 ,

才 能 頓 斷 此 障 入 如 來 地 。 因 此 說 佛 地 斷 二 種 愚 及 其 粗 重 。 那 二 種 愚 , 一 、 於 一

切 所 知 境 極 微 細 著 愚 , 就 是 第 十 地 裏 尚 有 俱 生 微 所 知 障 的 執 著 。 二 、 極 微 細 礙

愚 , 就 是 這 十 地 裏 所 有 一 切 任 運 煩 惱 障 種 的 那 種 愚 。 因 為 二 愚 為 佛 地 所 斷 , 所

Page 69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9 4

以 ︽ 雜 集 論 ︾ 上 說 : 得 菩 提 時 , 頓 斷 煩 惱 及 所 知 障 , 成 阿 羅 漢 及 成 如 來 , 證 得

了 大 涅 槃 及 大 菩 提 的 二 種 極 果 。 論 文 十 四 : 此 十 一 障 二 障 所 攝 。 煩 惱 障 中 見 所 斷 種 , 於 極 喜 地 見 道 初 斷 。

彼 障 現 起 地 前 已 伏 。 修 所 斷 種 金 剛 喻 定 現 在 前 時 一 切 頓 斷 。 彼 障 現

起 地 前 漸 伏 , 初 地 以 上 能 頓 伏 盡 , 令 永 不 行 , 如 阿 羅 漢 。 由 故 意 力

前 七 地 中 雖 暫 現 起 , 而 不 為 失 , 八 地 以 上 畢 竟 不 行 。

講 解 : 上 文 解 釋 十 重 障 , 乘 便 也 解 釋 了 佛 地 障 , 這 就 成 為 十 一 障 了 。 這 十 一 障 , 總 為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所 攝 。 以 下 說 明 這 二 障 的 伏 斷 位 次 , 今 先 明 煩 惱 障 。 煩 惱 障 中

屬 於 見 道 所 斷 的 分 別 種 子 , 在 菩 薩 極 喜 地 的 真 見 道 時 , 無 分 別 智 生 起 之 初 便

斷 , 並 非 相 見 道 的 後 得 智 能 斷 此 障 。 然 而 , 彼 煩 惱 障 的 分 別 現 行 , 以 直 悟 菩 薩

來 說 , 他 在 未 登 地 前 的 資 糧 、 加 行 位 中 , 已 經 被 伏 滅 了 。

修 道 所 斷 的 俱 生 種 子 , 到 金 剛 喻 定 現 前 的 時 侯 , 才 能 一 切 頓 斷 。 然 而 , 在 地

前 的 三 賢 位 中 已 少 分 漸 伏 , 初 地 以 上 便 能 頓 時 伏 盡 , 使 之 永 不 現 行 , 好 像 證 了

阿 羅 漢 果 一 樣 。 雖 在 前 七 地 中 , 猶 有 不 怕 煩 惱 的 菩 薩 , 由 故 意 力 故 暫 起 現 行 ,

但 不 會 因 煩 惱 而 犯 了 過 失 。 八 地 以 上 , 就 畢 竟 不 起 現 行 了 。

Page 69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9 5

論 文 十 五 : 所 知 障 中 見 所 斷 種 , 於 極 喜 地 見 道 初 斷 。 彼 障 現 起 , 地 前 已 伏 。

修 所 斷 種 , 於 十 地 中 漸 次 斷 滅 , 金 剛 喻 定 現 在 前 時 , 方 永 斷 盡 。 彼

障 現 起 地 前 漸 伏 , 乃 至 十 地 方 永 伏 盡 。 八 地 以 上 , 六 識 俱 者 不 復 現

行 , 無 漏 觀 心 及 果 相 續 能 違 彼 故 。 第 七 俱 者 猶 可 現 行 , 法 空 智 果 起

位 方 伏 。 前 五 轉 識 , 設 未 轉 依 , 無 漏 伏 故 , 障 不 現 起 。

講 解 : 上 節 講 煩 惱 障 伏 斷 位 次 , 此 節 講 所 知 障 伏 斷 位 次 。 所 知 障 中 , 屬 於 見 道 所 斷 的

分 別 種 子 , 在 菩 薩 極 喜 地 的 見 道 位 最 初 所 斷 , 至 於 此 障 的 分 別 現 行 , 也 在 極 喜

地 前 的 加 行 位 時 已 被 伏 斷 了 。 至 於 修 道 所 斷 的 俱 生 種 子 , 在 十 地 中 一 地 一 地 的

逐 漸 斷 滅 , 直 到 金 剛 喻 定 現 前 的 時 候 才 永 遠 斷 盡 。

八 地 以 上 , 與 第 六 識 俱 起 所 知 障 不 再 現 行 , 因 為 二 空 的 無 漏 觀 智 及 漏 盡 定

果 , 相 續 不 斷 的 起 違 抗 作 用 。 與 第 七 識 俱 起 的 所 知 障 還 是 可 以 現 行 , 因 第 七 識

的 法 執 , 要 到 法 空 智 果 的 金 剛 位 時 才 能 伏 斷 。 如 果 前 五 轉 識 的 所 知 障 還 沒 有 證

轉 依 , 就 由 第 六 識 俱 的 無 漏 所 伏 , 不 令 現 起 。

論 文 十 六 : 雖 於 修 道 十 地 位 中 , 皆 不 斷 滅 煩 惱 障 種 , 而 彼 粗 重 亦 漸 斷 滅 ,

由 斯 故 說 二 障 粗 重 , 一 一 皆 有 三 位 斷 義 。 雖 諸 位 中 皆 斷 粗 重 , 而 三

Page 69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9 6

位 顯 , 是 故 偏 說 。 講 解 : 有 問 難 曰 : 雖 然 在 修 道 位 的 十 地 中 , 不 能 斷 滅 煩 惱 障 種 子 , 但 已 將 其 粗 重 漸 漸

斷 滅 。 所 以 ︽ 瑜 伽 論 ︾ 說 ,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的 粗 重 , 一 一 都 有 三 位 斷 義 。 斷 煩

惱 障 的 三 位 是 ; 一 者 極 喜 地 , 斷 上 中 品 煩 惱 。 二 者 決 定 位 , 斷 下 品 煩 惱 。 三 者

金 剛 位 , 斷 三 品 煩 惱 的 習 氣 隨 眠 。 斷 所 知 障 的 三 位 是 : 一 者 在 皮 , 即 見 道 位 。

二 者 在 膚 , 即 不 動 地 位 。 三 者 在 肉 , 即 佛 地 位 。 有 問 曰 : 若 煩 惱 粗 重 , 不 屬 種

子 , 豈 非 地 地 皆 斷 , 何 以 但 說 三 位 ? 答 : 雖 十 地 的 每 一 階 位 中 皆 斷 粗 重 , 而 三

位 特 顯 , 如 無 漏 觀 心 的 初 起 、 無 間 、 圓 滿 。 所 以 偏 說 三 位 斷 , 而 不 說 地 地 皆 斷 。

論 文 十 七 : 斷 二 障 種 , 漸 頓 云 何 ? 第 七 識 俱 煩 惱 障 種 , 三 乘 將 得 無 學 果 時 ,

一 剎 那 中 三 界 頓 斷 。 所 知 障 種 , 將 成 佛 時 , 一 剎 那 中 一 切 頓 斷 , 任

運 內 起 無 粗 細 故 。 餘 六 識 俱 煩 惱 障 種 見 所 斷 者 , 三 乘 見 位 真 見 道

中 , 一 切 頓 斷 。 修 所 斷 者 , 隨 其 所 應 , 一 類 二 乘 , 三 界 九 地 , 一 一

漸 次 , 九 品 別 斷 , 一 類 二 乘 , 三 界 九 地 , 合 為 一 聚 , 九 品 別 斷 ; 菩

薩 要 起 金 剛 喻 定 , 一 剎 那 中 三 界 頓 斷 。 所 知 障 種 , 初 地 初 心 , 頓 斷

一 切 見 所 斷 者 。 修 所 斷 者 , 後 於 十 地 修 道 位 中 , 漸 次 而 斷 , 乃 至 正

Page 69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9 7

起 金 剛 喻 定 , 一 剎 那 中 方 能 斷 盡 。 通 緣 內 外 粗 細 境 生 , 品 類 差 別 有

眾 多 故 。 講 解 : 有 問 曰 : 斷 二 障 種 子 時 , 其 漸 頓 的 情 況 如 何 呢 ? 答 曰 : 與 第 七 識 俱 起 的 煩 惱 障

種 子 , 在 三 乘 聖 者 將 要 證 得 無 學 果 時 , 三 界 所 有 煩 惱 , 一 剎 那 間 頓 斷 。 與 第 七

識 俱 起 的 所 知 障 種 子 , 在 將 成 佛 時 一 剎 那 間 一 切 頓 斷 。 因 為 第 七 識 的 我 、 法 二

執 , 是 任 運 而 起 , 唯 緣 本 識 自 內 之 境 , 他 沒 有 品 類 粗 細 的 差 別 , 所 以 能 夠 頓 斷 。

與 其 餘 六 識 俱 起 煩 惱 障 種 子 , 屬 於 見 道 所 斷 , 三 乘 人 在 見 道 位 的 真 見 道 中 一 切

頓 斷 。 在 修 道 位 所 斷 除 的 , 隨 其 根 的 鈍 利 所 應 , 而 有 漸 頓 之 別 了 。 有 一 類 漸 次

得 果 的 鈍 根 二 乘 人 , 在 三 界 九 地 的 八 十 一 品 煩 惱 , 必 須 一 地 一 地 的 各 分 九 品 而

漸 次 別 斷 , 有 一 類 超 越 不 還 的 利 根 二 乘 , 他 能 將 三 界 九 地 的 八 十 一 品 煩 惱 , 合

為 一 聚 九 品 而 一 一 別 斷 , 菩 薩 要 到 金 剛 喻 定 生 起 , 於 一 剎 那 間 三 界 頓 斷 。 與 六

識 相 應 的 所 知 障 種 子 , 屬 於 見 道 所 斷 的 , 菩 薩 於 進 入 初 地 入 心 , 一 切 頓 斷 。 屬

於 修 道 所 斷 的 , 後 於 十 地 的 修 道 位 中 , 漸 次 而 斷 , 直 到 正 起 金 剛 喻 定 時 的 一 剎

那 間 , 才 完 全 斷 盡 。 因 為 他 不 同 於 唯 緣 內 境 的 第 七 識 , 而 是 通 緣 內 外 粗 細 境 生 ,

品 類 有 很 多 差 別 , 所 以 諸 地 漸 次 別 斷 。

Page 70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6 9 8

論 文 十 八 : 二 乘 根 純 , 漸 斷 障 時 , 必 各 別 起 無 間 、 解 脫 、 加 行 、 勝 進 , 或

別 或 總 。 菩 薩 利 根 , 漸 斷 障 位 , 非 要 別 起 無 間 解 脫 , 剎 那 剎 那 能 斷

證 故 。 加 行 等 四 , 剎 那 剎 那 前 後 相 望 , 皆 容 俱 有 。

講 解 : 二 乘 人 的 根 機 遲 鈍 , 所 以 他 們 於 漸 斷 障 時 , 必 然 生 起 無 間 道 、 解 脫 道 、 加 行 道 、

勝 進 道 , 或 分 別 生 起 , 或 總 的 生 起 。 菩 薩 行 者 , 因 為 根 利 , 所 以 於 修 道 的 漸 斷

障 位 , 並 非 同 二 乘 一 樣 別 起 無 間 解 脫 , 而 是 剎 那 剎 那 念 念 都 能 斷 惑 證 理 ; 加 行 、

無 間 、 解 脫 、 勝 進 四 道 , 剎 那 剎 那 前 後 相 望 , 每 一 道 皆 容 許 具 有 其 餘 三 道 。

第 五 節 別 釋 十 真 如

論 文 一 : 十 真 如 者 , 一 、 遍 行 真 如 : 謂 此 真 如 二 空 所 顯 , 無 有 一 法 而 不 在

故 。 二 、 最 勝 真 如 : 謂 此 真 如 具 無 邊 德 , 於 一 切 法 最 為 勝 故 。 三 、

勝 流 真 如 : 謂 此 真 如 所 流 教 法 , 於 餘 教 法 極 為 勝 故 。 四 、 無 攝 受 真

如 : 謂 此 真 如 無 所 繫 屬 , 非 我 執 等 所 依 取 故 。 五 、 類 無 別 真 如 : 謂

此 真 如 類 無 差 別 , 非 如 眼 等 類 有 異 故 。 六 、 無 染 淨 真 如 : 謂 此 真 如

本 性 無 染 , 亦 不 可 說 後 方 淨 故 。 七 、 法 無 別 真 如 : 謂 此 真 如 雖 多 教

法 , 種 種 安 立 而 無 異 故 。 八 、 不 增 減 真 如 : 謂 此 真 如 離 增 減 執 , 不

Page 70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6 9 9

隨 淨 染 有 增 減 故 , 即 此 亦 名 相 土 自 在 所 依 真 如 , 謂 若 證 得 此 真 如

已 , 現 相 現 土 俱 自 在 故 。 九 、 智 自 在 真 如 : 謂 若 證 得 此 真 如 已 , 於

無 礙 解 得 自 在 故 。 十 、 業 自 在 等 所 依 真 如 , 謂 若 證 得 此 真 如 已 , 普

於 一 切 神 通 作 業 總 持 定 門 , 皆 自 在 故 。

講 解 : 本 第 五 節 的 重 點 , 是 在 如 何 證 得 二 轉 依 果 。 要 證 得 二 轉 依 果 , 有 四 種 能 證 之 因 ,

就 是 要 歷 經 十 地 , 修 十 勝 行 ︵ 十 波 羅 蜜 多 ︶ , 斷 十 重 障 , 證 十 真 如 , 至 此 始 能

證 得 二 種 轉 依 。 換 一 個 方 式 來 說 , 十 地 是 所 經 的 位 次 , 十 勝 行 ︵ 十 波 羅 蜜 多 ︶

是 所 修 的 因 , 十 重 障 是 所 對 治 的 斷 法 , 證 十 真 如 , 就 是 所 觀 照 的 真 理 。 能 證 四

因 已 講 解 其 三 , 於 此 來 講 解 第 四 因 的 十 真 如 了 :

一 、 遍 行 真 如 : 這 是 初 地 菩 薩 , 證 得 我 、 法 二 空 所 顯 的 平 等 如 理 , 遍 法 界 中

沒 有 任 何 一 法 不 存 在 於 此 真 如 之 中 。

二 、 最 勝 真 如 : 這 是 二 地 菩 薩 , 遠 離 微 細 遮 罪 煩 惱 塵 垢 之 所 證 , 所 以 具 有 無

邊 莊 嚴 的 淨 德 , 在 一 切 法 中 最 為 超 勝 。

三 、 勝 流 真 如 : 這 是 三 地 菩 薩 , 成 就 總 持 大 法 的 勝 定 所 顯 , 因 此 , 從 這 真 如

流 出 的 教 法 , 望 其 餘 教 法 , 極 為 殊 勝 。

Page 70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0 0

四 、 無 攝 受 真 如 : 這 是 四 地 菩 薩 , 斷 了 微 細 煩 惱 現 行 障 之 所 顯 , 因 此 , 他 無

所 繫 屬 , 並 非 我 執 、 我 慢 、 我 愛 、 無 明 、 邊 見 、 我 所 見 等 之 所 依 取 。

五 、 類 無 別 真 如 : 這 是 五 地 菩 薩 合 真 俗 二 觀 , 無 生 死 、 涅 槃 差 別 之 所 證 , 他

不 同 眼 等 , 隨 著 有 情 類 而 有 別 異 一 樣 。 六 、 無 染 淨 真 如 : 這 是 六 地 菩 薩 , 觀 一 切 法 緣 生 無 性 的 如 智 之 所 顯 發 。 因 此

真 如 的 本 性 並 非 染 污 , 所 以 也 不 可 說 是 後 來 才 清 淨 的 。

七 、 法 無 別 真 如 : 這 是 七 地 菩 薩 , 離 了 生 滅 細 相 現 行 所 顯 的 如 理 , 雖 有 勝 義

法 界 、 實 相 等 , 多 種 教 法 的 安 立 , 而 此 真 如 , 體 實 無 異 。

八 、 不 增 減 真 如 : 這 是 八 地 菩 薩 , 於 無 功 用 道 中 離 了 增 、 減 二 執 的 如 理 , 他

不 隨 著 得 淨 而 起 增 執 , 斷 染 而 起 減 執 。 即 此 離 增 減 執 , 也 可 以 名 相 土 自 在 所 依

真 如 。 因 為 證 得 了 這 真 如 已 後 , 無 論 現 相 現 土 , 都 能 不 加 功 用 的 任 運 自 在 。

九 、 智 自 在 所 依 真 如 : 這 是 九 地 菩 薩 , 證 得 了 這 真 如 已 後 , 能 於 四 無 礙 解 ,

獲 得 了 善 說 法 要 的 自 在 , 成 利 他 行 。

十 、 業 自 在 等 所 依 真 如 : 這 是 十 地 菩 薩 , 證 了 這 真 如 已 後 , 遍 於 利 樂 有 情 的

一 切 神 通 作 業 、 陀 羅 尼 的 總 持 、 三 摩 地 的 勝 定 , 都 能 夠 自 在 無 礙 。

Page 70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0 1

論 文 二 : 雖 真 如 性 實 無 差 別 , 而 隨 勝 德 假 立 十 種 , 雖 初 地 中 已 達 一 切 , 而

能 證 行 猶 未 圓 滿 , 為 令 圓 滿 , 後 後 建 立 。 講 解 : 雖 然 真 如 的 性 質 , 實 際 上 並 無 差 別 , 而 隨 順 其 殊 勝 功 德 , 假 立 十 種 名 稱 。 雖 然

菩 薩 在 於 初 地 就 已 通 達 真 如 之 理 , 但 其 能 證 的 行 位 還 沒 有 圓 滿 , 為 了 使 之 圓

滿 , 所 以 才 於 初 地 之 後 , 依 次 建 立 了 這 十 種 真 如 。

論 文 三 : 如 是 菩 薩 於 十 地 中 , 勇 猛 修 行 十 種 勝 行 , 斷 十 重 障 , 證 十 真 如 ,

於 二 轉 依 便 能 證 得 。

講 解 : 菩 薩 在 十 地 中 , 就 是 這 樣 勇 猛 的 修 習 十 種 勝 行 , 斷 除 十 重 障 , 證 得 十 真 如 , 這

樣 就 能 夠 證 得 大 菩 提 、 大 涅 槃 二 種 勝 果 。

第 六 節 別 釋 二 轉 依

論 文 一 : 轉 依 位 別 , 略 有 六 種 , 一 損 力 益 能 轉 , 謂 初 二 位 , 由 習 勝 解 及 慚 、

愧 故 , 損 本 識 中 染 種 勢 力 , 益 本 識 內 淨 種 功 能 , 雖 未 斷 障 種 , 實 證

轉 依 , 而 漸 伏 現 行 亦 名 為 轉 。

講 解 : 轉 依 的 位 別 , 簡 略 來 說 有 六 種 , 一 、 損 力 益 能 轉 , 就 是 在 第 一 資 糧 位 和 第 二 加

Page 70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0 2

行 位 , 由 於 修 習 勝 解 及 慚 、 愧 , 損 減 了 阿 賴 耶 識 中 染 污 種 子 的 勢 力 , 增 益 了 阿

賴 耶 識 中 清 淨 種 子 的 功 能 , 雖 然 尚 未 斷 二 障 種 子 , 實 際 上 已 經 證 得 轉 依 , 因 為

它 已 逐 漸 降 伏 二 障 現 行 , 所 以 也 得 名 為 轉 依 。

論 文 二 : 二 通 達 轉 , 謂 通 達 位 , 由 見 道 力 通 達 真 如 , 斷 分 別 生 二 障 粗 重 ,

證 得 一 分 真 實 轉 依 。 三 修 習 轉 , 謂 修 習 位 , 由 數 修 習 十 地 行 故 , 漸

斷 俱 生 二 障 粗 重 , 漸 次 證 得 真 實 轉 依 。 攝 大 乘 中 說 通 達 轉 在 前 六

地 , 有 無 相 觀 , 通 達 真 俗 間 雜 現 前 , 令 真 非 真 現 不 現 故 。 說 修 習 轉 。

在 後 四 地 。 純 無 相 觀 , 長 時 現 前 , 勇 猛 修 習 斷 除 粗 重 , 多 令 非 真 不

顯 現 故 。

講 解 : 二 、 通 達 轉 , 就 是 在 通 達 位 , 由 見 道 之 力 通 達 了 真 實 如 理 , 斷 除 分 別 所 生 的 二

障 粗 重 , 證 得 了 一 部 分 真 實 的 轉 依 , 所 以 名 通 達 轉 。 三 、 修 習 轉 , 就 是 在 修 習

位 , 數 數 不 斷 的 修 習 從 初 地 住 心 到 十 地 滿 心 的 波 羅 密 多 , 漸 次 斷 俱 生 而 起 的 二

障 粗 重 , 證 得 了 真 實 轉 依 。 ︽ 攝 大 乘 論 ︾ 上 說 , 通 達 位 在 前 六 地 , 以 有 相 觀 通

俗 , 無 相 觀 通 真 , 當 真 實 義 相 顯 現 的 時 候 , 非 真 實 義 相 就 不 顯 現 。 ︽ 瑜 伽 論 ︾

等 說 修 習 轉 在 後 四 地 , 無 相 觀 長 時 出 現 , 經 過 勇 猛 修 行 , 斷 除 其 粗 重 , 使 不 真

Page 70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0 3

實 的 義 相 不 再 顯 現 , 所 以 名 修 習 轉 。 論 文 三 : 四 、 果 圓 滿 轉 , 謂 究 竟 位 , 由 三 大 劫 阿 僧 企 耶 , 修 習 無 邊 難 行 勝

行 , 金 剛 喻 定 現 在 前 時 , 永 斷 本 來 一 切 粗 重 , 頓 證 佛 果 圓 滿 轉 依 ,

窮 未 來 際 利 樂 無 盡 。 五 、 下 劣 轉 , 謂 二 乘 位 , 專 求 自 利 , 厭 苦 欣 寂 ,

唯 能 通 達 生 空 真 如 , 斷 煩 惱 種 , 證 真 擇 滅 , 不 能 有 所 堪 任 , 所 以 名

下 劣 轉 。 六 、 廣 大 轉 。 即 大 乘 位 , 為 利 他 故 , 趣 大 菩 提 , 生 死 涅 槃 ,

俱 無 欣 厭 , 具 能 通 達 二 空 真 如 , 雙 斷 所 知 煩 惱 障 種 , 頓 證 無 上 菩 提

涅 槃 。 有 勝 堪 能 , 名 廣 大 轉 。 此 中 意 說 廣 大 轉 依 , 捨 二 粗 重 而 證 得

故 。

講 解 : 四 、 果 圓 滿 轉 , 就 是 第 五 的 究 竟 位 , 由 於 歷 經 三 大 阿 僧 企 耶 , 修 習 無 邊 無 際 的

難 行 和 勝 行 , 直 到 金 剛 喻 定 現 前 的 時 候 , 永 遠 斷 除 了 本 來 的 二 障 粗 重 , 頓 時 證

得 究 竟 佛 果 , 證 得 圓 滿 轉 依 , 窮 未 來 際 利 樂 有 情 , 無 有 盡 時 。

五 、 下 劣 轉 , 就 是 二 乘 行 者 , 他 們 專 求 自 利 , 不 求 利 他 , 厭 生 死 苦 , 欣 寂 滅

樂 , 只 通 達 生 空 真 如 , 唯 斷 煩 惱 障 種 子 , 證 得 真 擇 滅 , 無 殊 勝 功 能 , 不 能 有 所

堪 任 , 所 以 名 下 劣 轉 。

Page 70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0 4

六 、 廣 大 轉 , 就 是 大 乘 的 菩 薩 位 , 為 利 他 故 , 趣 向 於 菩 提 大 果 , 不 捨 生 死 ,

不 取 涅 葉 , 所 以 菩 薩 於 生 死 涅 槃 , 都 無 所 欣 厭 , 具 能 通 達 生 空 、 法 空 二 空 真 如 ,

雙 雙 斷 了 所 知 、 煩 惱 二 障 種 子 , 頓 證 無 上 菩 提 、 及 大 般 涅 槃 。 因 為 有 比 殊 勝 的

功 能 , 有 所 堪 任 , 所 以 名 為 廣 大 轉 。 轉 依 義 別 雖 有 六 種 , 但 是 頌 中 所 取 的 轉 依

體 , 是 約 第 六 的 廣 大 轉 依 來 說 的 。 因 為 頌 中 說 : ﹁ 捨 二 粗 重 故 , 便 證 得 轉 依 ﹂ ,

廣 大 轉 依 , 就 是 菩 薩 修 十 地 行 , 地 地 捨 二 粗 重 而 證 得 的 。

論 文 四 : 轉 依 義 別 , 略 有 四 種 。 一 、 能 轉 道 , 此 復 有 二 : 一 能 伏 道 , 謂 伏

二 障 隨 眠 勢 力 , 令 不 引 起 二 障 現 行 。 此 通 有 漏 無 漏 二 道 , 加 行 、 根

本 、 後 得 三 智 。 隨 其 所 應 漸 頓 伏 彼 。 二 、 能 斷 道 , 謂 能 永 斷 二 障 隨

眠 。 此 道 定 非 有 漏 加 行 , 有 漏 曾 習 相 執 所 引 , 未 泯 相 故 : 加 行 趣 求

所 證 所 引 , 未 成 辦 故 。

講 解 : 轉 依 的 意 義 , 簡 略 來 說 有 四 種 。 第 一 種 是 ﹁ 能 轉 道 ﹂ , 這 又 分 為 二 種 : 一 、 能

伏 道 , 就 是 能 降 伏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隨 眠 的 勢 力 , 使 之 不 能 引 起 二 障 現 行 。 它 通

有 漏 、 無 漏 二 道 , 及 加 行 、 根 本 、 後 得 三 智 。 隨 其 三 智 的 所 應 , 或 漸 或 頓 的 降

伏 二 障 隨 眠 勢 力 。 二 、 能 斷 道 , 就 是 永 遠 斷 除 二 障 隨 眠 , 能 斷 道 決 定 不 是 有 漏

Page 70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0 5

加 行 , 因 為 有 漏 心 加 行 智 和 有 漏 後 得 智 , 前 者 是 曾 習 道 , 後 者 是 相 執 之 所 引 ,

未 能 泯 伏 滅 除 此 相 , 所 以 不 能 斷 惑 。 無 分 別 智 是 加 行 所 引 , 真 如 是 加 行 智 所 趣

所 求 , 即 由 所 引 無 分 別 智 能 證 所 證 真 如 。

論 文 五 : 有 義 , 根 本 無 分 別 智 , 親 證 二 空 所 顯 真 理 , 無 境 相 故 , 能 斷 隨 眠 。

後 得 不 然 , 故 非 斷 道 。 有 義 , 後 得 無 分 別 智 , 雖 不 親 證 二 空 真 理 ,

無 力 能 斷 迷 理 隨 眠 , 而 於 安 立 非 安 立 相 , 明 了 現 前 , 無 倒 證 故 , 亦

能 永 斷 迷 事 隨 眠 。 故 瑜 伽 說 : 修 道 位 中 , 有 出 世 斷 道 , 世 出 世 斷 道 ,

無 純 世 間 道 , 能 永 害 隨 眠 , 是 曾 習 故 , 相 執 引 故 。 由 斯 理 趣 , 諸 見

所 斷 及 修 所 斷 迷 理 隨 眠 , 唯 有 根 本 無 分 別 智 親 證 理 故 , 能 正 斷 彼 。

餘 修 所 斷 迷 事 隨 眠 , 根 本 後 得 俱 能 正 斷 。

講 解 : 有 人 認 為 , 唯 有 根 本 無 分 別 智 , 直 接 證 得 我 、 法 二 空 所 顯 的 真 理 , 因 無 外 境 相

分 , 故 能 斷 除 二 障 隨 眠 。 後 得 智 就 不 然 了 。 因 為 以 後 得 智 作 無 相 觀 時 , 還 有 相

分 的 境 相 存 在 , 不 能 斷 障 , 所 以 他 不 是 能 斷 道 。

又 有 人 認 為 , 後 得 的 無 分 別 智 , 雖 不 能 親 證 二 空 所 顯 真 理 , 沒 有 能 力 斷 除 迷

理 隨 眠 , 但 能 明 確 認 識 安 立 諦 及 非 安 立 諦 相 , 因 為 沒 有 顛 倒 認 識 , 所 以 也 能 夠

Page 70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0 6

永 遠 斷 除 迷 事 隨 眠 。 因 此 , ︽ 瑜 伽 論 ︾ 上 說 : 在 修 道 位 裏 有 二 種 斷 道 , 一 種 是

根 本 無 分 別 智 的 出 世 斷 道 , 一 種 是 後 得 無 分 別 的 世 出 世 斷 道 。 沒 有 有 漏 心 的 純

世 間 道 , 能 夠 永 斷 隨 眠 , 因 為 有 漏 心 是 曾 習 境 , 是 由 相 執 之 所 引 生 的 。 由 此 理

趣 可 見 , 各 種 見 道 所 斷 和 修 道 所 斷 的 迷 理 隨 眠 , 唯 有 根 本 無 分 別 智 , 親 證 二 空

真 理 , 才 能 正 式 斷 了 它 們 。 其 餘 修 道 所 斷 貪 、 瞋 、 無 明 、 慢 等 的 迷 事 隨 眠 , 則

根 本 智 和 後 得 智 都 能 正 確 斷 除 。

論 文 六 : 二 所 轉 依 , 此 復 有 二 , 一 持 種 依 , 謂 根 本 識 , 由 此 能 持 染 淨 法 種 ,

與 染 淨 法 俱 為 所 依 , 聖 道 轉 令 捨 染 得 淨 。 餘 依 他 起 性 , 雖 亦 是 依 ,

而 不 能 持 種 , 故 此 不 說 。 二 迷 悟 依 , 謂 真 如 。 由 此 能 作 迷 悟 根 本 ,

諸 染 淨 法 依 之 得 生 , 聖 道 轉 令 捨 染 得 淨 。 餘 雖 亦 作 迷 悟 法 依 , 而 非

根 本 , 故 此 不 說 。

講 解 : 第 二 種 是 ﹁ 所 轉 依 ﹂ , 這 又 分 為 二 種 : 一 、 持 種 依 , 就 是 第 八 根 本 識 , 由 於 這

根 本 識 能 執 持 染 、 淨 法 種 子 , 而 為 染 、 淨 法 之 所 依 , 修 行 聖 道 , 能 夠 使 它 捨 除

染 法 , 得 到 淨 法 , 所 以 名 為 轉 依 。 其 餘 的 依 他 起 性 , 雖 亦 是 轉 依 , 但 不 能 執 持

種 子 , 所 以 這 裏 唯 說 根 本 識 而 不 說 依 他 。 二 、 迷 悟 依 , 就 是 真 如 。 由 於 這 真 如

Page 70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0 7

能 作 迷 悟 的 根 本 , 各 種 染 法 和 淨 法 都 依 之 而 生 。 修 行 聖 道 , 能 轉 令 捨 染 得 淨 ,

所 以 名 為 轉 依 。 其 餘 的 依 他 起 性 , 雖 亦 為 迷 悟 法 之 所 依 , 而 非 根 本 , 所 以 這 裏

唯 說 真 如 為 迷 悟 依 , 而 不 說 依 他 。

論 文 七 : 三 所 轉 捨 , 此 復 有 二 : 一 所 斷 捨 , 謂 二 障 種 , 真 無 間 道 現 在 前 時 ,

障 治 相 違 , 彼 便 斷 滅 , 永 不 成 就 , 說 之 為 捨 。 彼 種 斷 故 , 不 復 現 行

妄 執 我 法 。 所 執 我 法 不 對 妄 情 亦 說 為 捨 , 由 此 名 捨 遍 計 所 執 。 二 所

棄 捨 , 謂 餘 有 漏 劣 無 漏 種 , 金 剛 喻 定 現 在 前 時 , 引 極 圓 明 純 淨 本 識 ,

非 彼 依 故 , 皆 永 棄 捨 。 彼 種 捨 已 , 現 有 漏 法 及 劣 無 漏 畢 竟 不 生 , 既

永 不 生 , 亦 說 為 捨 。 由 此 名 捨 生 死 劣 法 。 有 義 , 所 餘 有 漏 法 種 及 劣

無 漏 , 金 剛 喻 定 現 在 前 時 , 皆 已 棄 捨 , 與 二 障 種 俱 時 捨 故 。 有 義 ,

爾 時 猶 未 捨 彼 , 與 無 間 道 不 相 違 故 , 菩 薩 應 無 生 死 法 故 , 此 位 應 無

所熏 識 故 , 住 無 間 道 應 名 佛 故 , 後 解 脫 道 應 無 用 故 。 由 此 應 知 餘 有

漏 等 , 解 脫 道 起 , 方 棄 捨 之 , 第 八 淨 識 , 非 彼 依 故 。

講 解 : 第 三 種 是 ﹁ 所 轉 捨 ﹂ , 這 又 分 為 二 種 , 一 、 所 斷 捨 , 就 是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種 子 。

真 正 無 間 道 出 現 在 前 的 時 候 , 障 礙 和 對 治 互 相 違 逆 , 二 障 種 子 就 斷 滅 了 , 永 遠

Page 71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0 8

不 再 成 就 , 所 以 稱 之 為 捨 。 因 為 二 障 種 子 斷 滅 了 , 不 再 成 為 現 行 虛 妄 執 著 的 我

和 法 。 所 執 實 我 實 法 本 來 是 對 妄 情 而 說 , 現 在 妄 情 已 斷 , 不 可 能 再 對 妄 情 發 生

作 用 了 , 所 以 應 當 隨 之 而 捨 。 所 以 , 這 叫 做 捨 除 遍 計 所 執 。 二 、 所 棄 捨 , 就 是

有 漏 種 子 和 弱 劣 的 無 漏 種 子 , 當 金 剛 喻 定 出 現 在 前 的 時 候 , 引 生 極 其 圓 滿 光 明

純 淨 無 雜 的 阿 賴 耶 識 , 它 不 是 這 種 種 子 的 所 依 , 所 以 要 永 遠 捨 除 。 這 種 種 子 捨

除 以 後 , 有 漏 法 種 子 和 弱 劣 的 無 漏 種 子 終 究 不 能 再 生 。 既 然 永 遠 不 能 再 生 , 也

稱 之 為 捨 。 由 此 道 理 名 捨 生 死 法 及 劣 法 。

有 人 認 為 , 二 障 所 餘 的 有 漏 法 種 及 劣 無 漏 法 , 在 金 剛 喻 定 現 前 的 時 侯 , 都 已

經 捨 除 。 因 為 他 們 同 二 障 種 子 俱 時 而 生 , 當 然 也 是 俱 時 而 捨 。 第 二 師 說 , 金 剛

心 時 還 沒 有 棄 捨 , 因 為 它 們 與 無 間 道 並 不 相 違 , 菩 薩 應 當 是 沒 有 生 死 之 法 , 因

為 此 位 應 當 沒 有 所 薰 之 識 , 住 於 無 間 道 應 當 稱 為 佛 , 以 後 的 解 脫 道 應 當 是 沒 有

作 用 了 。 由 此 應 當 知 道 , 剩 餘 的 有 漏 等 , 當 解 脫 道 生 起 的 時 候 , 才 能 夠 丟 棄 捨

除 , 因 為 解 脫 道 位 的 第 八 淨 識 , 不 是 這 劣 無 漏 及 餘 有 漏 法 的 所 依 。

論 文 八 : 四 所 轉 得 , 此 復 有 二 。 一 所 顯 得 , 謂 大 涅 槃 , 此 雖 本 來 自 性 清 淨 ,

而 由 客 障 覆 令 不 顯 , 真 聖 道 生 , 斷 彼 障 故 , 令 其 相 顯 , 名 得 涅 槃 。

Page 71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0 9

此 依 真 如 離 障 施 設 , 故 體 即 是 清 淨 法 界 。 講 解 : 第 四 種 是 ﹁ 所 轉 得 ﹂ , 這 又 分 為 二 種 。 一 所 顯 得 , 就 是 大 涅 槃 。 涅 槃 與 小 乘 唯

斷 煩 惱 的 寂 滅 不 同 , 所 以 稱 大 涅 槃 。 大 涅 藥 其 本 來 自 性 雖 然 清 淨 , 由 於 客 塵 的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的 覆 蓋 , 使 他 不 得 顯 現 , 到 能 證 真 理 的 聖 道 生 時 , 把 客 障 斷 了 ,

才 能 使 涅 槃 相 顯 , 因 為 大 涅 槃 是 依 真 如 離 障 而 施 設 的 , 並 非 有 相 , 所 以 他 的 自

體 就 是 清 淨 法 界 。

論 文 九 : 涅 槃 義 別 , 略 有 四 種 : 一 、 本 來 自 性 清 淨 涅 槃 , 謂 一 切 法 相 真 如

理 , 雖 有 客 染 而 本 性 淨 , 具 無 數 量 微 妙 功 德 , 無 生 無 滅 , 湛 若 虛 空 ,

一 切 有 情 平 等 共 有 , 與 一 切 法 不 一 不 異 , 離 一 切 相 一 切 分 別 。 尋 思

路 絕 , 名 言 道 斷 , 唯 真 聖 者 自 內 所 證 , 其 性 本 寂 , 故 名 涅 槃 。 二 、

有 餘 依 涅 藥 , 謂 即 真 如 出 煩 惱 障 , 雖 有 微 苦 所 依 未 滅 , 而 障 永 寂 ,

故 名 涅 槃 。 三 、 無 餘 依 涅 藥 , 謂 即 真 如 出 生 死 苦 , 煩 惱 既 盡 , 餘 依

亦 滅 , 眾 苦 永 寂 , 故 名 涅 槃 。 四 、 無 住 處 涅 槃 , 謂 即 真 如 出 所 知 障 ,

大 悲 般 若 常 所 輔 翼 , 由 是 不 住 生 死 涅 槃 , 利 樂 有 情 窮 未 來 際 , 用 而

常 寂 , 故 名 涅 槃 。

Page 71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1 0

講 解 : 涅 槃 的 義 別 , 略 有 四 種 。 一 、 本 來 自 性 清 淨 涅 槃 , 就 是 一 切 法 相 的 真 如 理 性 ,

雖 為 客 塵 所 染 , 而 自 性 清 淨 , 具 足 無 量 數 微 妙 功 德 , 無 生 無 滅 , 湛 然 凝 寂 , 有

如 虛 空 , 為 十 界 凡 聖 一 切 有 情 平 等 共 有 。 與 一 切 法 非 一 非 異 , 離 一 切 所 取 、 能

取 的 分 別 。 因 其 非 粗 心 境 , 所 以 尋 思 路 絕 , 名 言 道 斷 。 唯 是 真 正 聖 者 的 自 內 所

證 , 其 性 本 寂 , 所 以 名 為 涅 槃 。

二 、 有 餘 依 涅 槃 , 就 是 真 如 出 離 煩 惱 的 障 蔽 , 雖 然 還 有 微 細 苦 果 的 依 身 未 滅 ,

而 煩 惱 障 卻 已 永 遠 的 寂 滅 , 所 以 名 為 涅 槃 。

三 、 無 餘 依 涅 槃 , 就 是 真 如 出 離 了 生 死 苦 的 纏 縛 , 此 時 煩 惱 的 苦 因 既 盡 , 所

餘 的 依 身 苦 果 亦 滅 , 如 是 眾 苦 永 寂 , 所 以 名 為 涅 槃 。

四 、 無 住 處 涅 槃 , 就 是 真 如 出 離 所 知 障 , 此 時 菩 薩 的 大 悲 、 大 智 , 如 鳥 之 兩

翼 , 相 輔 而 行 。 由 大 智 故 , 不 住 生 死 , 由 大 悲 故 , 不 住 涅 槃 。 如 是 利 樂 有 情 ,

盡 未 來 際 , 雖 妙 用 無 窮 , 而 體 常 寂 , 所 以 名 為 涅 槃 。

論 文 十 : 一 切 有 情 , 皆 有 初 一 , 二 乘 無 學 , 容 有 前 三 , 唯 我 世 尊 , 可 言 具

四 。 如 何 善 逝 有 有 餘 依 ? 雖 無 實 依 , 而 現 示 有 , 或 苦 依 盡 , 說 無 餘

依 , 非 苦 依 在 , 說 有 餘 依 , 是 故 世 尊 可 言 具 四 。 若 聲 聞 等 有 無 餘 依 ,

Page 71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1 1

如 何 有 處 說 彼 非 有 ? 有 處 說 彼 都 無 涅 槃 , 豈 有 餘 依 彼 亦 非 有 , 然 聲

聞 等 身 智 在 時 , 有 所 知 障 , 若 依 未 盡 , 圓 寂 義 隱 , 說 無 涅 槃 , 非 彼

實 無 煩 惱 障 盡 所 顯 真 理 有 餘 涅 槃 。 爾 時 未 證 無 餘 圓 寂 , 故 亦 說 彼 無

無 餘 依 , 非 彼 後 時 滅 身 智 已 , 無 苦 依 盡 無 餘 涅 槃 。 或 說 二 乘 無 涅 槃

者 , 依 無 住 處 , 不 依 前 三 。

講 解 : 一 切 有 情 , 都 有 第 一 種 的 自 性 清 淨 涅 槃 。 二 乘 無 學 容 許 有 前 三 種 涅 槃 , 只 有 釋

迦 世 尊 , 具 有 四 種 涅 槃 。 為 什 麼 善 逝 ︱ ︱ 佛 , 尚 有 有 餘 依 涅 槃 , 難 道 說 佛 的 苦

依 還 沒 有 盡 嗎 ? 答 曰 : 佛 雖 沒 有 實 在 苦 依 未 盡 的 有 餘 依 涅 槃 , 然 而 為 應 化 示 現

的 苦 諦 , 似 有 有 餘 。 或 約 苦 依 盡 說 , 名 無 餘 依 ; 約 非 苦 的 無 漏 依 身 而 說 , 名 有

餘 依 。 以 是 之 故 , 世 尊 是 具 足 四 種 涅 槃 。

聲 聞 、 緣 覺 二 乘 聖 者 , 如 平 常 說 , 有 無 餘 依 涅 槃 。 為 何 有 處 如 ︽ 勝 鬘 經 ︾ 說 ,

彼 二 乘 沒 有 無 餘 依 呢 ? 答 曰 : 經 上 說 這 些 二 乘 人 , 無 論 有 餘 、 無 餘 涅 槃 全 都 沒

有 , 並 不 是 但 說 無 無 餘 依 。 然 而 實 在 說 , 聲 聞 、 緣 覺 的 二 乘 聖 者 , 報 身 報 智 尚

在 而 未 滅 的 時 候 , 尚 有 所 知 障 及 苦 果 的 依 身 未 盡 , 圓 寂 的 意 義 隱 昧 不 顯 , 所 以

經 上 說 他 沒 有 涅 槃 , 並 不 是 說 二 乘 聖 者 , 實 無 煩 惱 障 斷 盡 已 後 所 顯 真 理 之 有 餘

Page 71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1 2

依 涅 槃 。 爾 時 二 乘 聖 者 , 還 沒 有 證 到 無 餘 的 圓 寂 , 所 以 也 說 他 沒 有 無 餘 依 , 並

不 是 說 他 滅 了 身 智 已 後 , 沒 有 苦 依 已 盡 的 無 餘 涅 槃 。 或 者 經 說 二 乘 沒 有 涅 槃 ,

是 依 第 四 的 無 住 處 涅 槃 說 的 , 並 不 是 依 前 三 涅 槃 而 說 。

論 文 十 一 : 又 說 彼 無 無 餘 依 者 , 依 不 定 性 二 乘 而 說 。 彼 才 證 得 有 餘 涅 槃 ,

決 定 迥 心 求 無 上 覺 , 由 定 願 力 , 留 身 久 住 , 非 如 一 類 入 無 餘 依 。 謂

有 二 乘 深 樂 圓 寂 , 得 生 空 觀 , 親 證 真 如 , 永 滅 感 生 煩 惱 障 盡 , 顯 依

真 理 有 餘 涅 槃 。 彼 能 感 生 煩 惱 盡 故 , 後 有 異 熟 無 由 更 生 。 現 苦 所 依

任 運 滅 位 , 餘 有 為 法 既 無 所 依 , 與 彼 苦 依 同 時 頓 捨 , 顯 依 真 理 無 餘

涅 槃 。 爾 時 雖 無 二 乘 身 智 , 而 由 彼 證 , 可 說 彼 有 。 此 位 唯 有 清 淨 真

如 , 離 相 湛 然 , 寂 滅 安 樂 , 依 斯 說 彼 與 佛 無 差 : 但 無 菩 提 利 樂 他 業 ,

故 復 說 彼 與 佛 有 異 。

講 解 : 而 且 , 這 裏 說 二 乘 無 無 餘 依 者 , 是 依 不 定 性 的 二 乘 說 的 。 他 們 才 證 得 有 餘 涅 槃 ,

就 決 定 再 迴 小 向 大 , 求 無 上 覺 。 由 於 這 樣 的 定 力 和 願 力 , 不 厭 生 死 , 留 身 久 住 ,

在 世 間 修 利 他 行 。 這 與 那 一 類 定 性 二 乘 , 但 厭 生 死 , 入 無 餘 涅 槃 不 同 , 所 以 說

他 為 無 無 餘 依 。

Page 71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1 3

定 性 二 乘 , 深 深 的 耽 樂 圓 寂 , 厭 患 生 死 , 緣 無 我 境 , 得 生 空 觀 智 , 親 證 真 如 ,

把 感 生 死 苦 報 的 煩 惱 障 滅 除 盡 淨 , 由 於 彼 能 感 生 死 的 煩 惱 因 盡 , 後 有 的 異 熟 報

果 , 就 無 從 再 生 , 現 在 的 苦 所 依 身 , 也 只 有 任 運 而 滅 了 。 在 這 現 苦 所 依 的 任 運

滅 位 , 那 其 餘 能 依 的 有 為 法 , 既 無 所 依 , 便 與 彼 苦 依 同 時 頓 捨 , 顯 示 了 依 於 真

如 理 的 無 餘 涅 槃 。

苦 依 與 智 既 然 同 時 而 捨 , 誰 能 證 於 無 餘 真 理 呢 ? 要 知 入 無 餘 的 那 個 時 候 , 雖

說 沒 有 二 乘 的 身 智 , 然 而 由 彼 二 乘 能 證 此 滅 , 故 亦 可 說 二 乘 有 無 餘 依 , 並 不 是

說 身 智 在 的 時 候 , 可 說 二 乘 名 有 無 餘 依 。 或 者 有 人 說 , 既 證 無 餘 , 便 與 佛 等 ,

為 什 麼 二 乘 與 佛 有 異 ? 答 曰 : 此 位 既 斷 煩 惱 , 證 得 清 淨 真 如 , 離 分 別 妄 想 , 得

寂 滅 之 樂 , 根 據 這 一 點 意 義 , 可 說 二 乘 與 佛 沒 有 差 別 。 但 因 二 乘 沒 有 上 求 菩 提 、

下 化 有 情 的 事 業 , 所 以 又 說 二 乘 與 佛 是 有 差 別 的 。

論 文 十 二 : 諸 所 知 障 既 不 感 生 , 如 何 斷 彼 得 無 住 處 ? 彼 能 隱 覆 法 空 真 如 ,

令 不 發 生 大 悲 般 若 , 窮 未 來 際 利 樂 有 情 , 故 斷 彼 時 顯 法 空 理 , 此 理

即 是 無 住 涅 槃 , 令 於 二 邊 俱 不 住 故 。

講 解 : 外 人 問 曰 : 一 切 所 知 障 既 然 都 不 招 感 生 死 , 怎 麼 說 斷 了 所 知 障 便 能 得 無 住 處 涅

Page 71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1 4

槃 呢 ? 答 曰 : 所 知 障 雖 不 感 生 死 , 但 能 隱 覆 法 空 真 理 , 使 之 不 能 發 生 大 悲 般 若 ,

窮 未 來 際 利 樂 有 情 , 所 以 斷 彼 障 時 , 才 能 顯 示 法 空 的 真 理 。 當 知 這 法 空 真 理 ,

就 是 無 住 處 涅 槃 。 因 為 令 於 生 死 、 涅 槃 二 邊 俱 不 住 故 。

論 文 十 三 : 若 所 知 障 , 亦 障 涅 槃 , 如 何 斷 彼 , 不 得 擇 滅 ? 擇 滅 離 縛 , 彼 非

縛 故 。 既 爾 , 斷 彼 寧 得 涅 槃 ? 非 諸 涅 槃 皆 擇 滅 攝 。 不 爾 , 性 淨 應 非

涅 槃 , 能 縛 有 情 住 生 死 者 , 斷 此 說 得 擇 滅 無 為 , 諸 所 知 障 不 感 生 死 ,

非 如 煩 惱 , 能 縛 有 情 , 故 斷 彼 時 , 不 得 擇 滅 。 然 斷 彼 故 , 法 空 理 顯 ,

此 理 相 寂 , 說 為 涅 槃 , 非 此 涅 槃 擇 滅 為 性 , 故 四 圓 寂 諸 無 為 中 , 初

後 即 真 如 , 中 二 擇 滅 攝 。

講 解 : 外 人 又 問 : 假 使 所 知 障 亦 障 涅 槃 的 話 , 為 什 麼 斷 了 所 知 障 不 能 得 到 擇 滅 呢 ? 論

主 答 曰 : 擇 滅 無 為 是 離 煩 惱 障 縛 所 顯 的 , 但 所 知 障 並 不 像 煩 惱 那 樣 繫 縛 有 情 。

外 人 又 問 : 既 然 如 此 , 斷 離 縛 怎 樣 得 到 涅 槃 呢 ? 論 主 答 曰 : 並 不 是 一 切 涅 槃 都

歸 擇 滅 所 攝 , 不 然 的 話 , 那 不 屬 擇 滅 的 自 性 清 淨 . 就 應 當 不 是 涅 槃 了 。 要 知 道 ,

能 縛 有 情 住 於 生 死 的 東 西 , 唯 是 煩 惱 , 這 煩 惱 斷 了 , 才 叫 做 得 擇 滅 無 為 。 諸 所

知 障 不 感 生 死 , 並 不 像 煩 惱 障 那 樣 能 繫 縛 有 情 , 所 以 斷 彼 障 時 , 不 得 擇 滅 。 但

Page 71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1 5

是 斷 除 了 此 障 , 就 使 法 空 真 理 得 以 顯 現 , 這 法 空 理 相 本 寂 滅 , 所 以 說 名 涅 槃 ,

並 不 是 這 涅 槃 以 擇 滅 為 性 。 因 此 之 故 , 四 種 涅 槃 在 各 種 無 為 中 , 第 一 和 第 四 種

是 真 如 , 中 間 的 有 餘 、 無 餘 二 種 是 擇 滅 無 為 。

論 文 十 四 : 若 唯 斷 縛 得 擇 滅 著 , 不 動 等 二 , 四 中 誰 攝 ? 非 擇 滅 攝 , 說 暫 離

故 , 擇 滅 無 為 唯 究 竟 滅 , 有 非 擇 滅 , 非 永 滅 故 。 或 無 住 處 , 亦 擇 滅

攝 , 由 真 擇 力 , 滅 障 得 故 。 擇 滅 有 二 : 一 滅 縛 得 , 謂 斷 感 生 煩 惱 得

者 。 二 滅 障 得 , 謂 斷 餘 障 而 證 得 者 。 故 四 圓 寂 諸 無 為 中 , 初 一 即 真

如 , 後 三 皆 擇 滅 。 不 動 等 二 暫 伏 滅 者 , 非 擇 滅 攝 , 究 竟 滅 者 , 擇 滅

所 攝 。

講 解 : 外 人 又 問 : 假 定 如 上 所 說 , 唯 有 斷 縛 方 得 擇 滅 的 話 , 那 不 動 無 為 及 想 受 滅 無 為 ,

在 四 種 無 為 中 何 者 所 攝 呢 ? 論 主 答 曰 : 並 不 屬 於 擇 滅 無 為 , 因 為 ︽ 顯 揚 聖 教

論 ︾ 說 , 這 二 種 無 為 不 過 暫 時 離 縛 , 而 擇 滅 無 為 唯 究 竟 滅 。 不 動 及 想 受 滅 , 他

們 但 有 非 擇 滅 缺 緣 不 生 的 意 義 , 而 不 是 永 滅 , 所 以 是 非 擇 滅 攝 。

或 者 還 有 一 種 解 釋 , 無 住 處 涅 槃 , 也 可 以 說 是 擇 滅 所 攝 。 因 其 體 雖 非 縛 , 卻

是 由 法 空 觀 智 的 真 簡 擇 力 , 滅 了 所 知 障 而 證 得 之 故 , 所 以 也 是 擇 滅 所 攝 。 擇 滅

Page 71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1 6

無 為 有 二 種 : 一 種 是 滅 縛 得 , 即 是 斷 了 感 生 死 的 煩 惱 所 得 的 擇 滅 ; 一 種 是 滅 障

得 , 即 斷 除 煩 惱 之 餘 的 所 知 障 而 證 得 的 擇 滅 。 所 以 四 種 涅 槃 在 四 無 為 法 中 : 初

一 的 自 性 涅 槃 即 是 真 如 , 後 三 的 有 餘 、 無 餘 、 無 住 處 涅 槃 都 是 擇 滅 。 不 動 及 想

受 滅 這 二 種 無 為 , 是 暫 時 伏 滅 的 , 並 不 屬 於 擇 滅 無 為 , 究 竟 滅 除 的 才 屬 於 擇 滅

所 攝 。

論 文 十 五 : 既 所 知 障 亦 障 涅 槃 , 如 何 但 說 是 菩 提 障 ? 說 煩 惱 障 但 障 涅 槃 ,

豈 彼 不 能 為 菩 提 障 ? 應 知 聖 教 依 勝 用 說 , 理 實 俱 能 通 障 二 果 。 如 是

所 說 四 涅 槃 中 , 唯 後 三 種 名 所 顯 得 。

講 解 : 外 人 又 問 : 既 然 所 知 障 亦 障 涅 槃 , 如 何 聖 教 中 但 說 是 菩 提 障 呢 ? 論 主 答 曰 : 如

果 聖 教 說 煩 惱 障 但 障 涅 槃 , 這 豈 不 是 說 他 不 能 為 菩 提 障 嗎 ? 應 知 所 知 障 , 以 能

障 菩 提 的 功 用 為 勝 ; 煩 惱 障 , 以 能 障 涅 槃 的 功 用 為 勝 , 依 這 二 障 的 殊 勝 作 用 來

說 的 , 理 實 而 論 , 二 障 都 能 通 障 菩 提 、 涅 槃 二 果 。 像 以 上 所 說 的 四 種 涅 槃 中 ,

唯 有 後 三 種 稱 為 所 顯 得 。

論 文 十 六 : 二 、 所 生 得 , 謂 大 菩 提 。 此 雖 本 來 有 能 生 種 , 而 所 知 障 礙 故 不

生 。 由 聖 道 力 , 斷 彼 障 故 , 令 從 種 起 , 名 得 菩 提 。 起 已 相 續 , 窮 未

Page 71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1 7

來 際 。 此 即 四 智 相 應 心 品 。 講 解 : 二 、 所 生 得 , 就 是 大 菩 提 。 它 本 來 就 有 法 爾 能 生 的 種 子 , 然 而 由 於 所 知 障 的 障

礙 , 使 之 不 得 生 起 。 由 於 聖 道 之 力 斷 了 所 知 障 , 令 菩 提 從 能 生 的 種 子 而 生 起 ,

這 就 叫 做 得 菩 提 。 起 了 現 行 已 後 , 相 續 不 斷 窮 未 來 際 , 這 就 是 四 智 相 應 心 品 。

論 文 十 七 : 云 何 四 智 相 應 心 品 ? 一 、 大 圓 鏡 智 相 應 心 品 : 謂 此 心 品 , 離 諸

分 別 , 所 緣 行 相 , 微 細 難 知 , 不 忘 不 愚 一 切 境 相 , 性 相 清 淨 離 諸 雜

染 , 純 淨 圓 德 現 種 依 持 , 能 現 能 生 身 土 智 影 , 無 間 無 斷 , 窮 未 來 際 ,

如 大 圓 鏡 , 現 眾 色 像 。

講 解 : 什 麼 叫 四 智 相 應 心 品 ? 一 、 大 圓 鏡 智 相 應 心 品 : 就 是 說 這 種 心 品 , 遠 離 各 種 虛

妄 分 別 , 所 緣 行 相 微 細 難 知 。 不 忘 、 即 一 切 種 智 不 忘 失 於 諸 差 別 相 ; 不 愚 、 即

一 切 智 不 愚 闇 於 平 等 空 性 。 此 心 品 性 相 俱 得 清 淨 , 沒 有 各 雜 染 , 純 淨 圓 滿 具 足

一 切 德 相 , 是 現 行 功 德 所 依 , 種 子 功 德 之 持 , 能 現 無 量 身 、 土 , 乃 至 其 餘 的 三

智 等 境 皆 悉 影 現 。 從 無 間 斷 , 窮 無 來 際 , 好 像 一 個 大 圓 鏡 似 的 , 影 現 各 種 色 像 。

論 文 十 八 : 二 、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心 品 : 謂 此 心 品 , 觀 一 切 法 自 他 有 情 悉 皆 平

等 , 大 慈 悲 等 恆 共 相 應 , 隨 諸 有 情 所 樂 , 示 現 受 用 身 土 影 像 差 別 ,

Page 72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1 8

妙 觀 察 智 不 共 所 依 , 無 住 涅 槃 之 所 建 立 , 一 味 相 續 , 窮 未 來 際 。 講 解 : 二 、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心 品 , 此 心 品 在 凡 夫 位 時 , 因 有 我 執 , 自 、 他 差 別 : 今 轉 凡

成 聖 , 證 得 二 無 我 理 , 觀 察 一 切 法 及 自 、 他 有 情 , 都 一 律 平 等 。 大 慈 悲 等 恆 與

此 智 相 應 , 隨 著 各 種 有 情 眾 生 之 所 樂 , 示 現 有 差 別 的 受 用 身 土 影 像 , 與 妙 觀 察

智 是 不 共 所 依 。 悲 智 由 無 住 涅 槃 所 建 立 , 如 大 海 水 一 味 不 變 , 相 續 不 斷 , 窮 未

來 際 。

論 文 十 九 : 三 、 妙 觀 察 智 相 應 心 品 : 謂 此 心 品 , 善 觀 諸 法 自 相 共 相 , 無 礙

而 轉 , 攝 觀 無 量 總 持 定 門 , 及 所 發 生 功 德 珍 寶 , 於 大 眾 會 , 能 現 無

邊 作 用 差 別 , 皆 得 自 在 , 雨 大 法 雨 , 斷 一 切 疑 , 令 諸 有 情 皆 獲 利 樂 。

講 解 : 三 、 妙 觀 察 智 相 應 心 品 : 意 謂 這 種 心 品 , 善 於 觀 察 諸 法 的 自 相 和 共 相 , 無 礙 而

轉 , 又 能 攝 藏 並 觀 察 無 數 無 量 的 陀 羅 尼 、 三 摩 地 , 及 其 發 生 的 六 度 道 品 、 十 力

等 的 功 德 珍 寶 , 在 大 眾 集 會 時 示 現 無 邊 神 通 , 一 一 皆 得 自 在 , 雨 大 法 雨 , 斷 一

切 眾 疑 , 令 諸 有 情 都 獲 得 利 益 和 安 樂 。

論 文 二 十 : 四 、 成 所 作 智 相 應 心 品 : 謂 此 心 品 , 為 欲 利 樂 諸 有 情 故 , 普 於

十 方 示 現 種 種 變 化 三 業 , 成 本 願 力 所 應 作 事 。

Page 72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1 9

講 解 ; 成 所 作 智 相 應 心 品 : 謂 此 心 品 , 為 了 使 一 切 有 情 都 得 到 安 和 利 樂 , 普 遍 於 十 方

世 界 示 現 種 種 變 化 , 以 身 、 語 、 意 三 業 , 成 就 本 來 願 力 所 應 作 的 利 他 事 業 。 論 文 二 十 一 , 如 是 四 智 相 應 心 品 , 雖 各 定 有 二 十 二 法 , 能 變 所 變 種 現 俱 生 ,

而 智 用 增 , 以 智 名 顯 。 故 此 四 品 , 總 攝 佛 地 一 切 有 為 功 德 皆 盡 。 此

轉 有 漏 八 、 七 、 六 、 五 識 相 應 品 , 如 次 而 得 , 智 雖 非 識 , 而 依 識 轉 ,

識 為 主 故 , 說 轉 識 得 。 又 有 漏 位 , 智 劣 識 強 , 無 漏 位 中 , 智 強 識 劣 ,

為 勸 有 情 依 智 捨 識 , 故 說 轉 八 識 而 得 此 四 智 。

講 解 : 像 這 樣 的 四 智 相 應 心 品 , 雖 然 各 個 心 品 定 有 二 十 二 法 ︵ 註 : 二 十 二 法 , 為 遍 行

心 所 五 、 別 境 心 所 五 、 善 心 所 十 一 , 及 所 取 之 心 ︶ , 及 其 能 變 的 種 子 , 所 變 的

現 行 同 時 俱 起 , 然 而 智 的 作 用 此 較 增 上 , 故 以 智 名 來 顯 示 心 品 。 這 四 智 相 應 心

品 , 總 將 佛 地 的 一 切 有 為 功 德 都 攝 盡 無 餘 。

這 轉 有 漏 的 八 、 七 、 六 、 五 識 的 相 應 心 品 , 是 如 其 次 第 而 轉 得 的 , 即 轉 第 八

識 得 大 圓 鏡 智 , 轉 第 七 識 得 平 等 性 智 , 轉 第 六 識 得 妙 觀 察 智 , 轉 前 五 識 得 成 所

作 智 。

智 既 非 識 , 何 以 說 轉 識 得 智 ? 此 有 兩 種 答 案 : 一 者 智 雖 非 識 , 而 依 識 轉 , 因

Page 72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2 0

為 八 識 心 王 , 有 依 之 為 主 而 轉 捨 轉 得 的 意 義 , 所 以 說 轉 識 成 智 。 二 者 在 有 漏 位 ,

智 的 決 斷 力 劣 , 識 的 分 別 力 強 ; 在 無 漏 位 中 , 智 的 決 斷 力 強 , 識 的 分 別 力 劣 。

為 勸 導 有 情 依 智 捨 識 , 所 以 說 轉 捨 八 識 而 得 此 四 智 。

論 文 二 十 二 : 大 圓 鏡 智 相 應 心 品 : 有 義 : 菩 薩 金 剛 喻 定 現 在 前 時 , 即 初 現

起 , 異 熟 識 種 與 極 微 細 所 知 障 種 , 俱 時 捨 故 。 若 圓 鏡 智 爾 時 未 起 ,

便 無 能 持 淨 種 識 故 。 有 義 : 此 品 解 脫 道 時 , 初 成 佛 故 , 乃 得 初 起 ,

異 熱 識 種 , 金 剛 喻 定 現 在 前 時 , 猶 未 頓 捨 , 與 無 間 道 不 相 違 故 , 非

障 有 漏 劣 無 漏 法 , 但 與 佛 果 定 相 違 故 , 金 剛 喻 定 無 所熏 識 , 無 漏 不

增 應 成 佛 故 。 由 斯 此 品 , 從 初 成 佛 , 盡 未 來 際 , 相 續 不 斷 , 持 無 漏

種 令 不 失 故 。

講 解 : 以 上 講 解 轉 識 成 智 , 此 下 講 解 四 智 心 品 的 現 起 位 。 大 圓 鏡 智 相 應 心 品 什 麼 時 侯

現 起 呢 ? 有 人 說 : 在 菩 薩 金 剛 喻 定 現 前 時 , 亦 即 大 圓 鏡 智 初 現 起 時 。 因 為 此 時

的 異 熟 識 種 、 與 極 微 細 的 所 知 障 種 都 完 全 捨 棄 , 唯 有 能 持 清 淨 種 識 的 存 在 , 如

果 大 圓 鏡 智 在 此 時 尚 未 現 起 , 便 沒 有 能 持 清 淨 種 的 識 了 。

另 有 人 認 為 : 這 大 圓 鏡 智 相 應 心 品 , 要 到 解 脫 道 剛 成 佛 時 方 得 初 起 。 因 為 異

Page 72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2 1

熟 識 種 , 在 金 剛 喻 定 現 在 前 時 還 沒 有 捨 除 , 此 時 所 斷 的 只 是 二 障 種 子 , 未 捨 有

漏 善 及 劣 無 漏 法 , 與 那 無 間 道 是 不 相 違 背 , 不 障 有 漏 善 及 劣 無 漏 法 , 但 與 佛 果

強 有 力 的 無 漏 法 決 定 相 違 。 假 定 金 剛 喻 定 時 捨 去 異 熟 種 的 話 , 則 金 剛 喻 定 就 沒

有 了 所 熏 的 識 。 所 熏 識 無 , 無 漏 法 不 增 長 , 那 就 應 當 成 佛 。 可 是 事 實 不 然 , 由

此 因 緣 , 這 大 圓 鏡 智 相 應 心 品 , 從 初 成 佛 時 開 始 現 起 , 盡 未 來 際 , 相 續 不 斷 ,

執 持 無 漏 法 種 子 , 使 令 永 不 散 失 。

論 文 二 十 三 :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心 品 , 菩 薩 見 道 初 現 前 位 , 違 二 執 故 , 方 得 初

起 。 後 十 地 中 , 執 未 斷 故 , 有 漏 等 位 , 或 有 間 斷 , 法 雲 地 後 , 與 淨

第 八 相 依 相 續 , 盡 未 來 際 。

講 解 :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心 品 , 在 菩 薩 真 見 道 初 現 前 位 , 便 得 初 起 。 因 為 這 平 等 性 智 , 不

是 第 七 識 的 自 力 現 起 , 而 是 由 見 道 位 的 第 六 識 , 轉 為 妙 觀 察 智 之 所 引 生 。 因 為

妙 觀 察 智 的 二 空 無 漏 , 與 第 七 識 相 應 的 我 、 法 二 執 相 違 , 使 第 七 識 的 二 執 不 能

生 起 。 如 此 平 等 性 智 與 妙 觀 察 智 俱 時 而 起 。 後 來 到 十 地 中 , 因 為 俱 生 二 執 的 粗

重 未 斷 , 此 智 在 這 有 漏 等 位 的 出 空 觀 時 , 或 有 間 斷 , 要 直 到 究 竟 無 漏 的 第 十 法

雲 地 後 , 乃 成 究 竟 無 漏 , 以 淨 第 八 識 為 所 依 , 相 續 無 間 , 盡 未 來 際 。

Page 72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2 2

論 文 二 十 四 : 妙 觀 察 智 相 應 心 品 , 生 空 觀 品 , 二 乘 見 位 , 亦 得 初 起 。 此 後

展 轉 至 無 學 位 , 或 至 菩 薩 解 行 地 終 , 或 至 上 位 , 若 非 有 漏 , 或 無 心

時 , 皆 容 現 起 。 法 空 觀 品 , 菩 薩 見 位 方 得 初 起 , 此 後 展 轉 乃 至 上 位 ,

若 非 有 漏 , 生 空 智 果 , 或 無 心 時 , 皆 容 現 起 。

講 解 : 妙 觀 察 智 相 應 心 品 , 有 生 空 觀 品 與 法 空 觀 品 的 分 別 。 一 者 生 空 觀 品 , 在 二 乘 見

道 的 最 初 生 起 , 以 後 展 轉 到 無 學 位 方 得 究 竟 。 假 如 是 漸 悟 菩 薩 , 到 十 住 、 十 行 、

十 迴 向 的 解 行 地 終 , 或 十 地 上 位 , 在 此 中 間 , 如 果 不 是 有 漏 或 無 心 定 時 , 都 容

許 現 起 。 二 者 法 空 觀 品 , 要 到 菩 薩 見 道 位 初 地 入 心 , 方 得 現 起 。 從 此 以 後 , 展

轉 乃 至 十 地 最 後 心 的 上 位 , 在 此 中 間 , 如 果 不 是 有 漏 心 或 不 達 法 空 的 生 空 智

果 , 或 無 心 定 時 , 都 容 許 現 起 。

論 文 二 十 五 : 成 所 作 智 相 應 心 品 , 有 義 : 菩 薩 修 道 位 中 , 後 得 引 故 , 亦 得

初 起 。 有 義 : 成 佛 方 得 初 起 。 以 十 地 中 , 依 異 熟 識 所 變 眼 等 , 非 無

漏 故 , 有 漏 不 共 , 必 俱 同 境 , 根 發 無 漏 識 , 理 不 相 應 故 , 此 二 於 境 ,

明 昧 異 故 。 由 斯 此 品 , 要 得 成 佛 , 依 無 漏 根 , 方 容 現 起 , 而 數 間 斷 ,

作 意 起 故 。

Page 72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2 3

講 解 : 成 所 作 智 相 應 心 品 由 何 時 現 起 ? 此 有 二 種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此 心 品 在 菩 薩 修 道

位 中 , 因 為 第 六 意 識 的 後 得 所 引 故 , 亦 得 初 起 。 第 二 家 說 : 此 心 品 要 到 成 佛 的

時 侯 , 才 可 以 初 起 。 因 為 在 十 地 中 , 依 第 八 異 熟 識 所 變 的 眼 等 五 根 , 並 非 無 漏 ,

而 是 有 漏 五 識 , 不 共 餘 法 , 住 必 同 境 的 俱 有 所 依 。 像 這 樣 的 有 漏 根 發 無 漏 識 ,

是 不 相 應 的 。 應 知 漏 與 無 漏 , 此 二 緣 境 明 昧 不 同 , 如 何 能 移 發 無 漏 識 。 以 此 緣

故 , 此 智 心 品 , 要 到 成 佛 的 時 侯 , 依 無 漏 根 , 方 容 現 起 。 但 非 相 續 , 而 數 數 間

斷 。 因 為 是 作 意 方 起 之 故 , 它 不 同 餘 識 , 不 假 作 意 而 恆 時 現 起 。

論 文 二 十 六 : 此 四 種 性 , 雖 皆 本 有 , 而 要熏 發 , 方 得 現 行 , 因 位 漸 增 , 佛

果 圓 滿 , 不 增 不 滅 , 盡 未 來 際 , 但 從 種 生 , 不熏 成 種 , 勿 前 佛 德 ,

勝 後 佛 故 。

講 解 : 這 四 智 相 應 心 品 , 皆 從 本 有 的 無 漏 種 子 生 起 , 但 要 由 無 漏 法 的 熏 發 , 然 後 方 得

現 行 。 而 且 熏 有 勝 劣 不 同 , 所 以 在 因 位 漸 次 增 勝 , 直 到 佛 果 才 究 竟 圓 滿 , 不 增

不 減 盡 未 來 際 。 何 以 不 增 不 減 ? 因 為 這 圓 滿 的 佛 果 , 只 是 從 本 有 的 無 漏 種 子 生

起 現 行 , 其 所 生 起 的 現 行 , 不 復 再 熏 成 種 子 。 因 為 不 能 說 以 前 佛 的 果 德 優 於 以

後 的 佛 , 所 以 用 不 著 再 熏 。

Page 72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2 4

論 文 二 十 七 : 大 圓 鏡 智 相 應 心 品 : 有 義 : 但 緣 真 如 為 境 , 是 無 分 別 , 非 後

得 智 , 行 相 所 緣 , 不 可 知 故 。 有 義 : 此 品 緣 一 切 法 。 莊 嚴 論 說 : 大

圓 鏡 智 , 於 一 切 境 不 愚 迷 故 。 佛 地 經 說 : 如 來 智 鏡 , 諸 處 境 識 眾 像

現 故 。 又 此 決 定 緣 無 漏 種 , 及 身 土 等 諸 影 像 故 , 行 緣 微 細 , 說 不 可

知 , 如 何 賴 耶 亦 緣 俗 故 。 緣 真 如 故 是 無 分 別 , 緣 餘 境 故 後 得 智 攝 。

其 體 是 一 , 隨 用 分 二 。 了 俗 由 證 真 , 故 說 為 後 得 , 餘 一 分 二 , 準 此

應 知 。

講 解 : 以 上 是 講 解 四 智 心 品 的 現 起 , 此 下 是 明 四 智 心 品 的 緣 境 。 大 圓 鏡 智 相 應 心 品 之

所 緣 境 , 有 二 家 異 說 , 第 一 家 認 為 , 此 智 心 品 但 緣 真 如 , 不 緣 俗 境 。 緣 真 如 的

是 根 本 無 分 別 智 , 而 不 是 緣 俗 的 後 得 智 , 其 行 相 、 所 緣 , 都 微 細 而 不 可 測 知 。

第 二 家 認 為 , 此 智 心 品 緣 一 切 法 , 並 不 是 但 緣 真 如 。 因 為 ︽ 莊 嚴 論 ︾ 上 說 :

大 圓 鏡 智 於 一 切 真 , 俗 之 境 , 都 不 愚 不 迷 。 ︽ 佛 地 經 ︾ 上 說 : 大 圓 鏡 智 , 於 根 、

塵 、 識 十 八 界 的 眾 像 , 都 無 不 顯 現 。 又 , 此 智 心 品 決 定 緣 無 漏 種 子 , 及 身 土 等

各 種 影 像 。 前 第 一 家 說 ﹁ 行 緣 微 細 , 說 不 可 知 ﹂ , 以 因 位 的 阿 賴 耶 識 既 不 可 知 ,

果 位 的 鏡 智 亦 緣 於 俗 , 當 然 也 不 可 知 。 至 於 根 本 、 後 得 二 智 的 差 別 , 那 是 因 為

Page 72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2 5

緣 真 的 是 無 分 別 智 , 緣 餘 境 的 是 後 得 智 攝 , 智 體 是 一 , 不 過 隨 其 功 用 的 不 同 分

之 為 二 。 了 俗 之 智 , 是 由 證 真 已 後 所 得 的 , 所 以 說 他 是 後 得 智 , 並 非 二 智 有 二

別 體 。 當 知 餘 智 心 品 的 一 體 分 二 , 準 此 可 知 。

論 文 二 十 八 :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心 品 , 有 義 : 但 緣 第 八 淨 識 , 如 染 第 七 , 緣 藏

識 故 。 有 義 : 但 緣 真 如 為 境 , 緣 一 切 法 平 等 性 故 。 有 義 : 遍 緣 真 俗

為 境 , 佛 地 經 說 , 平 等 性 智 證 得 十 種 平 等 性 故 。 莊 嚴 論 說 , 緣 諸 有

情 自 他 平 等 , 隨 他 勝 解 , 示 現 無 邊 佛 影 像 故 。 由 斯 此 品 , 通 緣 真 俗 ,

二 智 所 攝 , 於 理 無 違 。

講 解 :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心 品 之 緣 境 , 有 三 家 不 同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但 緣 第 八 淨 識 , 就 像

染 污 的 第 七 末 那 , 緣 取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一 樣 。 第 二 家 說 : 平 等 性 智 但 緣 真 如 為 境 ,

因 為 此 智 心 品 , 是 緣 一 切 法 的 平 等 性 , 此 平 等 性 就 是 真 如 境 界 。 第 三 家 則 認 為 ,

平 等 性 智 遍 緣 真 俗 為 境 , 因 為 ︽ 佛 地 經 ︾ 說 , 平 等 性 智 證 得 十 種 平 等 性 故 , ︽ 莊

嚴 經 論 ︾ 說 , 緣 取 各 有 情 眾 生 的 自 他 平 等 , 隨 順 他 人 的 勝 解 力 , 示 現 無 邊 無 際

佛 的 影 像 。 因 此 這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心 品 為 緣 真 、 俗 的 根 本 、 後 得 二 智 所 攝 , 在 道

理 上 並 不 相 違 。

Page 72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2 6

論 文 二 十 九 : 妙 觀 察 智 相 應 心 品 , 緣 一 切 法 自 相 共 相 , 皆 無 障 礙 , 二 智 所

攝 。 講 解 : 妙 觀 察 智 相 應 心 品 , 緣 一 切 法 的 自 相 和 共 相 都 沒 有 障 礙 , 為 根 本 、 後 得 二 智 所

攝 。

論 文 三 十 : 成 所 作 智 相 應 心 品 , 有 義 : 但 緣 五 種 現 境 。 莊 嚴 論 說 : 如 來 五

根 , 一 一 皆 於 五 境 轉 故 。 有 義 : 此 品 亦 能 遍 緣 三 世 諸 法 , 不 違 正 理 。

佛 地 經 說 : 成 所 作 智 , 起 作 三 業 諸 變 化 事 , 決 擇 有 情 心 行 差 別 , 領

受 去 來 現 在 等 義 , 若 不 遍 緣 , 無 此 能 故 。 然 此 心 品 , 隨 意 樂 力 , 或

緣 一 法 , 或 二 或 多 , 且 說 五 根 於 五 境 轉 , 不 言 唯 爾 , 故 不 相 違 。 隨

作 意 生 , 緣 事 相 境 , 起 化 業 故 , 後 得 智 攝 。

講 解 : 成 所 作 智 相 應 心 品 之 緣 境 , 有 兩 家 不 同 異 說 。 第 一 家 說 , 成 所 作 智 相 應 心 品 ,

只 緣 取 五 現 境 , 因 為 ︽ 莊 嚴 經 論 ︾ 說 , 如 來 的 五 根 , 一 一 都 於 五 境 發 揮 作 用 。

第 二 家 說 , 不 然 , 也 能 夠 普 遍 緣 取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的 各 種 事 物 , 與 正 理 無 違 。

︽ 佛 地 經 ︾ 說 , 成 所 作 智 生 起 三 業 的 各 種 變 化 , 來 決 擇 眾 生 的 心 行 差 別 , 領 受

過 去 、 未 來 、 現 在 等 義 。 如 果 不 是 遍 緣 的 話 , 則 無 這 種 功 能 。

Page 72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2 7

然 而 這 種 心 品 , 隨 其 意 樂 之 力 , 或 緣 一 法 , 或 緣 二 法 , 或 緣 多 法 , ︽ 莊 嚴 經

論 ︾ 上 但 說 五 根 於 五 境 轉 , 並 不 說 只 唯 緣 爾 境 , 不 緣 諸 法 , 所 以 與 遍 緣 諸 法 的

道 理 並 不 相 違 。 此 智 心 品 , 因 為 隨 其 作 意 而 生 , 緣 取 事 相 外 境 , 生 起 各 種 作 業 ,

是 屬 後 得 智 攝 。

論 文 三 十 一 : 此 四 心 品 , 雖 皆 遍 能 緣 一 切 法 , 而 用 有 異 。 謂 鏡 智 品 , 現 自

受 用 身 淨 土 相 , 持 無 漏 種 ; 平 等 智 品 , 現 他 受 用 身 淨 土 相 , 成 事 智

品 , 能 現 變 化 身 及 土 相 , 觀 察 智 品 , 觀 察 自 他 功 能 過 失 , 雨 大 法 雨 ,

破 諸 疑 網 , 利 樂 有 情 。 如 是 等 門 , 差 別 多 種 。

講 解 : 這 四 智 相 應 心 品 , 雖 然 都 能 夠 遍 緣 一 切 法 , 而 其 緣 境 的 作 用 則 有 區 別 。 大 圓 鏡

智 相 應 心 品 , 能 夠 現 起 自 受 用 身 , 及 自 受 用 的 淨 土 境 相 , 執 持 無 漏 種 子 。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心 品 , 能 夠 現 起 他 受 用 身 , 及 他 受 用 的 淨 土 境 相 。 成 所 作 智 相 應 心 品 ,

能 夠 現 起 變 化 身 , 及 變 化 的 淨 穢 土 相 。 妙 觀 察 智 相 應 心 品 , 能 夠 觀 察 自 他 功 能

過 失 , 於 淨 穢 土 , 雨 大 法 雨 , 破 一 切 疑 網 , 利 樂 有 情 。 像 這 樣 的 門 類 有 多 種 差

別 , 此 不 繁 舉 。

論 文 三 十 二 : 此 四 心 品 , 名 所 生 得 , 此 所 生 得 總 名 菩 提 ; 及 前 涅 槃 名 所 轉

Page 73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2 8

得 。 雖 轉 依 義 總 有 四 種 , 而 今 但 取 二 所 轉 得 , 頌 說 證 得 轉 依 言 故 。

此 修 習 位 , 說 能 證 得 , 非 已 證 得 , 因 位 攝 故 。 講 解 : 這 四 智 心 品 , 稱 為 所 生 得 , 總 名 為 菩 提 , 再 加 上 前 面 所 顯 得 的 涅 槃 , 就 叫 做 所

轉 得 。 雖 然 轉 依 意 義 總 有 能 轉 道 、 所 轉 依 、 所 轉 捨 、 所 轉 得 四 種 , 但 是 現 在 但

取 第 四 的 涅 槃 、 菩 提 二 所 轉 得 , 不 取 餘 三 。 因 為 ︽ 唯 識 三 十 頌 ︾ 中 說 : ﹁ 便 證

得 轉 依 ﹂ 這 句 話 。 這 種 修 習 位 被 說 成 能 證 得 , 並 不 是 已 經 證 得 。 因 為 十 地 尚 屬

因 位 所 攝 , 還 沒 有 到 達 佛 地 的 果 位 。

第 六 章 釋 究 竟 位

論 文 一 : 後 究 竟 位 , 其 相 云 何 ? 頌 曰 : 此 即 無 漏 界 , 不 思 議 善 常 , 安 樂 解

脫 身 , 大 牟 尼 名 法 。 論 曰 : 前 修 習 位 所 得 轉 依 , 應 知 即 是 究 竟 位 相 。

此 謂 此 前 二 轉 依 果 , 即 是 究 竟 無 漏 界 攝 。 諸 漏 永 盡 , 非 漏 隨 增 , 性

淨 圓 明 , 故 名 無 漏 。 界 是 藏 義 , 此 中 含 容 無 邊 希 有 大 功 德 故 。 或 是

因 義 , 能 生 五 乘 世 出 世 間 利 樂 事 故 。

講 解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已 講 其 四 , 此 下 講 第 五 究 竟 位 。 這 第 五 究 竟 位 其 相 如 何 呢 ? ︽ 唯

識 三 十 頌 ︾ 說 : ﹁ 這 就 是 無 漏 界 , 不 可 思 議 的 善 、 常 、 安 樂 。 這 解 脫 身 , 就 是

Page 73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2 9

稱 為 大 牟 尼 的 最 高 真 理 。 ﹂ 以 下 是 以 論 文 解 釋 頌 義 , 論 曰 , 以 前 修 習 位 所 得 到

的 轉 依 , 應 知 即 是 究 竟 位 的 相 狀 。 這 就 是 前 面 所 說 涅 槃 、 菩 提 二 轉 依 果 , 屬 於

究 竟 位 的 無 漏 界 攝 。 二 轉 依 果 何 以 名 為 無 漏 ? 因 其 一 切 雜 染 的 諸 漏 已 經 斷 盡 ,

不 像 取 蘊 那 樣 , 使 有 漏 隨 之 增 長 。 其 性 清 淨 、 圓 滿 , 光 明 , 所 以 稱 為 無 漏 。 ﹁ 界 ﹂ 字 是 ﹁ 含 藏 ﹂ 的 意 思 , 這 二 轉 依 果 中 , 含 藏 有 無 量 無 邊 甚 為 希 有 的 大

功 德 , 涅 槃 含 藏 無 為 功 德 , 菩 提 含 藏 有 為 功 德 。 或 者 ﹁ 界 ﹂ 是 ﹁ 因 ﹂ 義 , 因 為

能 夠 產 生 人 、 天 等 五 乘 世 、 出 世 間 的 利 益 和 安 樂 。

論 文 二 : 清 淨 法 界 , 可 唯 無 漏 攝 , 四 智 心 品 , 如 何 唯 無 漏 ? 道 諦 攝 故 , 唯

無 漏 攝 。 謂 佛 功 德 及 身 土 等 , 皆 是 無 漏 種 性 所 生 , 有 漏 法 種 已 永 捨

故 。 雖 有 示 現 作 生 死 身 , 業 煩 惱 等 似 苦 集 諦 , 而 實 無 漏 道 諦 所 攝 。

講 解 : 有 小 乘 師 問 曰 : 清 淨 法 界 , 是 涅 槃 的 理 法 , 可 以 說 是 唯 無 漏 攝 。 四 智 心 品 從 種

所 生 , 有 為 無 漏 , 是 佛 身 中 的 有 為 功 德 , 怎 麼 也 說 是 唯 無 漏 呢 ? 論 主 答 曰 : 四

智 為 四 諦 中 的 道 諦 所 攝 , 道 諦 既 是 無 漏 , 當 然 四 智 也 唯 是 無 漏 攝 了 。 我 人 當 知 ,

佛 的 六 度 道 品 , 十 力 、 四 無 畏 等 , 一 切 功 德 及 所 現 身 土 , 都 是 無 漏 種 子 的 道 諦

所 生 , 有 漏 種 子 在 金 剛 心 後 已 經 永 遠 捨 棄 。 或 又 有 問 曰 : 佛 的 變 化 身 , 示 現 生 、

Page 73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3 0

老 、 病 、 死 業 煩 惱 等 , 怎 麼 可 說 唯 是 道 諦 ? 答 曰 , 如 來 雖 有 示 現 病 痛 煩 惱 等 ,

入 滅 現 有 背 痛 , 好 像 是 苦 諦 與 集 諦 , 然 而 實 際 上 是 無 漏 的 道 諦 所 攝 , 不 可 以 把

它 看 為 有 漏 。

論 文 三 : 集 論 等 說 , 十 五 界 等 , 唯 是 有 漏 , 如 來 豈 無 五 根 、 五 識 、 五 外 界

等 ? 有 義 : 如 來 功 德 身 土 , 甚 深 微 妙 , 非 有 非 無 , 離 諸 分 別 , 絕 諸

戲 論 , 非 界 處 等 法 門 所 攝 , 故 與 彼 說 理 不 相 違 。

講 解 : 小 乘 師 又 問 : ︽ 阿 毘 達 磨 雜 集 論 ︾ 上 說 : 十 八 界 除 後 三 界 , 餘 十 五 界 等 唯 是 有

漏 。 今 言 佛 身 唯 無 漏 攝 , 如 來 豈 能 沒 有 五 根 、 五 識 、 五 外 境 的 十 五 界 嗎 ? 這 個

問 題 有 三 家 異 解 。 第 一 家 說 : 如 來 功 德 及 所 現 身 土 , 非 常 深 微 奧 妙 , 有 而 非 有 ,

無 而 非 無 , 離 諸 能 、 所 的 分 別 , 絕 於 名 言 戲 論 , 不 是 界 、 處 、 蘊 等 的 法 門 所 攝 。

所 以 這 裏 說 佛 身 唯 無 漏 攝 , 與 彼 所 說 十 五 界 唯 是 有 漏 的 道 理 , 並 不 相 違 。

論 文 四 : 有 義 , 如 來 五 根 、 五 境 , 妙 定 生 故 , 法 界 色 攝 。 非 佛 五 識 雖 依 此

變 , 然 粗 細 異 非 五 境 攝 。 如 來 五 識 , 非 五 識 界 , 經 說 佛 心 恆 在 定 故 ,

論 說 五 識 性 散 亂 故 。 成 所 作 智 何 識 相 應 ? 第 六 相 應 , 起 化 用 故 。 與

觀 察 智 性 有 何 別 ? 彼 觀 諸 法 自 共 相 等 , 此 唯 起 化 , 故 有 差 別 。 此 二

Page 73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3 1

智 品 應 不 並 生 , 一 類 二 識 不 俱 起 故 。 許 不 並 起 , 於 理 無 違 : 同 體 用

分 俱 亦 非 失 , 或 與 第 七 淨 識 相 應 , 依 眼 等 根 緣 色 等 境 , 是 平 等 智 作

用 差 別 。 謂 淨 第 七 , 起 他 受 用 身 土 相 者 , 平 等 品 攝 , 起 變 化 者 , 成

事 品 攝 。 豈 不 此 品 轉 五 識 得 ? 非 轉 彼 得 , 體 即 是 彼 , 如 轉 生 死 言 得

涅 槃 , 不 可 涅 槃 同 生 死 攝 , 是 故 於 此 不 應 為 難 。

講 解 : 第 二 家 說 : 如 來 的 五 根 、 五 境 , 是 無 漏 妙 定 所 生 , 所 以 為 法 界 色 一 分 所 攝 。 假

使 非 佛 而 是 其 餘 的 菩 薩 、 異 生 等 的 五 識 , 雖 依 佛 妙 定 所 變 的 根 境 上 變 為 身 土 ,

然 而 粗 細 有 異 , 即 餘 所 變 者 粗 , 屬 於 五 境 , 佛 所 變 者 細 , 非 五 境 攝 。 如 來 的 五

識 , 不 是 五 識 界 的 有 漏 五 識 , 因 為 經 上 說 : 佛 心 恆 在 定 中 : 論 上 說 : 五 識 性 是

散 亂 。 佛 心 既 恆 在 定 , 當 然 不 是 散 亂 的 五 識 界 了 。

外 人 又 問 : 佛 的 五 識 既 非 五 識 界 攝 , 那 依 五 識 所 轉 的 成 所 作 智 , 與 什 麼 識 相

應 呢 ? 論 主 答 : 與 第 六 淨 識 相 應 。 因 第 六 淨 識 , 對 菩 薩 、 二 乘 、 異 生 三 類 , 能

隨 機 現 起 分 身 的 化 用 , 非 餘 識 俱 。 問 : 既 與 第 六 識 相 應 , 那 麼 與 妙 觀 察 智 又 有

什 麼 差 別 呢 ? 答 : 妙 觀 察 智 能 觀 諸 法 的 自 相 共 相 , 這 成 所 作 智 , 唯 起 作 用 , 所

以 他 們 是 有 差 別 的 。 問 : 如 此 說 來 , 這 二 智 品 應 當 不 能 並 生 , 一 類 智 品 是 不 能

Page 73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3 2

俱 起 二 識 的 , 如 何 成 所 作 智 , 能 與 第 六 識 相 應 ? 答 ; 若 以 前 念 後 念 剎 那 別 起 而

論 , 就 是 許 不 並 生 , 也 於 理 無 違 ; 若 以 同 一 識 體 用 分 為 二 來 說 , 就 是 許 二 俱 起 ,

也 沒 有 什 麼 過 失 。

或 者 成 所 作 智 與 第 七 淨 識 相 應 。 因 為 依 眼 等 根 , 緣 色 等 境 , 不 過 是 平 等 智 品

在 作 用 上 的 差 別 。 那 麼 , 成 所 作 智 與 平 等 性 智 不 是 就 沒 有 差 別 了 嗎 ? 問 : 第 七

淨 識 , 為 化 菩 薩 , 起 他 受 用 身 土 相 者 , 屬 平 等 性 智 心 品 所 攝 ; 為 化 異 生 , 起 變

化 身 土 相 者 , 是 成 所 作 智 心 品 所 攝 。 問 : 這 成 所 作 智 心 品 , 豈 不 是 由 轉 五 識 而

得 的 嗎 ? 既 由 轉 五 識 而 得 , 何 以 與 第 七 淨 識 相 應 ? 答 : 並 不 是 因 為 轉 彼 五 識 得

此 智 心 品 , 便 說 此 智 心 品 的 體 性 就 是 五 識 , 譬 如 轉 生 死 說 得 涅 槃 , 不 可 說 涅 槃

同 生 死 攝 。 所 以 不 應 在 這 裏 提 出 問 難 。

論 文 五 : 有 義 : 如 來 功 德 身 土 , 如 應 攝 在 蘊 處 界 中 , 彼 三 皆 通 有 漏 無 漏 。

集 論 等 說 十 五 界 等 唯 有 漏 者 , 彼 依 二 乘 粗 淺 境 說 , 非 說 一 切 。 謂 餘

成 就 十 八 界 中 , 唯 有 後 三 通 無 漏 攝 。 佛 成 就 者 雖 皆 無 漏 , 而 非 二 乘

所 知 境 攝 。 然 餘 處 說 佛 功 德 等 非 界 等 者 , 不 同 二 乘 劣 智 所 知 界 等 相

故 , 理 必 應 爾 。 所 以 者 何 ? 說 有 為 法 皆 蘊 攝 故 , 說 一 切 法 , 界 處 攝

Page 73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3 3

故 , 十 九 界 等 聖 所 遮 故 。 若 絕 戲 論 便 非 界 等 。 亦 不 應 說 即 無 漏 界 善

常 安 樂 、 解 脫 身 等 。 又 處 處 說 , 轉 無 常 蘊 , 獲 得 常 蘊 , 界 處 亦 然 ,

寧 說 如 來 非 蘊 處 界 ? 故 言 非 者 , 是 密 意 說 。 又 說 五 識 性 散 亂 者 , 說

餘 成 者 , 非 佛 所 成 。 故 佛 身 中 , 十 八 界 等 皆 悉 具 足 , 而 純 無 漏 。

講 解 : 第 三 家 說 : 如 來 的 功 德 , 及 所 現 身 土 , 都 如 其 所 應 的 攝 在 蘊 、 處 、 界 中 。 因 此

蘊 、 處 、 界 三 , 皆 通 有 漏 、 無 漏 , 故 佛 無 漏 亦 彼 所 攝 。 ︽ 阿 毘 達 磨 集 論 ︾ 等 說 ,

十 五 界 等 唯 有 漏 者 , 那 是 依 二 乘 人 的 粗 淺 境 而 說 的 , 並 不 是 說 一 切 凡 聖 有 情 的

十 五 界 都 是 有 漏 。 菩 薩 、 二 乘 所 成 就 的 六 根 、 六 境 、 六 識 的 十 八 界 裏 , 唯 有 後

三 的 意 根 、 法 境 、 意 識 通 無 漏 攝 , 餘 十 五 界 唯 是 有 漏 。 佛 成 就 的 雖 皆 無 漏 , 而

非 二 乘 所 知 境 攝 。 然 而 餘 處 如 ︽ 大 般 若 經 ︾ 說 , 佛 的 功 德 身 土 , 非 界 、 蘊 、 處

者 , 那 是 表 示 佛 的 功 德 殊 勝 , 不 同 二 乘 劣 智 所 知 的 界 、 處 等 相 , 並 非 不 屬 界 等

所 攝 , 在 道 理 上 必 然 應 當 是 這 樣 的 。 何 以 故 呢 ? 諸 論 通 說 : 有 為 法 皆 屬 蘊 攝 。

又 說 ; 一 切 法 , 界 、 處 都 攝 。 佛 的 功 德 法 , 難 道 不 是 界 、 處 所 攝 嗎 ? 假 使 不 是

界 、 處 所 攝 , 那 就 是 十 九 界 所 攝 了 。 ︵ 註 : 十 九 界 就 像 是 說 六 蘊 、 十 三 處 一 樣 ,

都 是 根 本 不 存 在 之 法 。 ︶

Page 73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3 4

然 而 十 九 界 等 說 為 聖 教 所 否 定 , 是 不 能 成 立 的 。 如 果 不 是 戲 論 , 就 不 會 是 界 、

處 等 , 也 不 應 當 說 是 無 漏 界 、 善 、 常 、 安 樂 、 解 脫 身 等 。 ︽ 涅 槃 經 ︾ 等 說 : 轉

化 無 常 蘊 而 得 常 蘊 , 界 、 處 也 是 這 樣 , 怎 能 說 如 來 不 是 蘊 、 處 、 界 呢 ? 所 以 說

不 是 蘊 、 處 、 界 者 , 那 是 依 佛 密 意 而 說 。 又 , 論 說 五 識 之 性 散 亂 , 那 是 指 其 餘

菩 薩 、 二 乘 所 成 就 而 說 的 , 不 是 佛 所 成 就 。 所 以 在 佛 身 之 中 , 十 八 界 等 完 全 具

足 , 且 純 是 無 漏 。

論 文 六 : 此 轉 依 果 又 不 思 議 , 超 過 尋 思 言 議 道 故 , 微 妙 甚 深 自 內 證 故 , 非

諸 世 間 喻 所 喻 故 。

講 解 : 以 上 講 解 頌 文 ﹁ 此 即 無 漏 界 ﹂ 一 句 , 此 下 講 解 ﹁ 不 思 議 、 善 、 常 、 安 樂 ﹂ 七 字 。

這 二 轉 依 果 , 是 不 可 思 議 的 。 因 為 它 超 越 了 思 慮 和 言 議 之 道 , 微 妙 甚 深 , 所 緣

境 唯 是 自 已 內 心 證 得 , 不 是 一 切 世 間 事 物 所 可 譬 喻 。

論 文 七 : 此 又 是 善 , 白 法 性 故 : 清 淨 法 界 , 遠 離 生 滅 , 極 安 隱 故 四 智 心

品 , 妙 用 無 方 , 極 巧 便 故 : 二 種 皆 有 順 益 相 故 , 違 不 善 故 , 俱 說 為

善 。 論 說 處 等 , 八 唯 無 記 , 如 來 豈 無 五 根 、 三 境 ? 此 中 三 釋 , 廣 說

如 前 。 一 切 如 來 身 土 等 法 , 皆 滅 道 攝 , 故 唯 是 善 , 聖 說 滅 道 唯 善 性

Page 73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3 5

故 , 說 佛 土 等 非 苦 集 故 。 佛 識 所 變 有 漏 不 善 、 無 記 相 等 , 皆 從 無 漏

善 種 所 生 , 無 漏 善 攝 。 講 解 : 此 二 轉 依 果 , 頌 文 中 又 說 是 善 , 是 以 ﹁ 白 法 ﹂ 為 體 性 。 白 法 是 不 是 即 有 漏 善 呢 ?

不 , 清 淨 法 界 的 大 涅 槃 , 遠 離 生 滅 煩 惱 , 至 極 安 穩 : 四 智 心 品 的 大 菩 提 , 妙 用

無 方 , 至 極 巧 便 。 這 兩 種 無 為 的 涅 槃 , 有 為 的 菩 提 , 都 有 順 益 之 相 , 既 與 有 漏

善 不 同 , 又 與 不 善 相 違 , 所 以 俱 說 為 善 。

外 人 問 難 : 四 智 心 品 , 既 唯 是 善 , 何 以 ︽ 阿 毘 達 磨 雜 集 論 ︾ 說 , 十 二 處 裏 有

八 處 唯 是 無 記 呢 ? 如 來 怎 能 沒 有 眼 、 耳 、 鼻 、 舌 、 身 五 根 , 和 香 、 味 、 觸 三 境

呢 ? 論 主 答 : 這 問 題 在 前 面 三 釋 有 漏 裏 已 經 講 過 , 勿 庸 再 說 。

一 切 如 來 的 身 土 等 法 , 都 屬 滅 諦 和 道 諦 所 攝 , 所 以 唯 是 善 性 。 因 為 經 論 上 說 :

屬 於 滅 、 道 二 諦 的 唯 是 善 性 。 又 說 佛 的 身 土 非 苦 、 集 諦 。 既 非 苦 、 集 , 當 然 是

善 性 的 滅 、 道 二 諦 了 。 至 於 由 佛 淨 識 所 變 的 似 有 漏 、 不 善 、 無 記 相 等 , 都 是 從

無 漏 善 種 所 生 , 所 以 也 都 是 無 漏 善 攝 。

論 文 八 : 此 又 是 常 , 無 盡 期 故 。 清 淨 法 界 , 無 生 無 滅 , 性 無 變 易 , 故 說 為

常 。 四 智 心 品 所 依 常 故 , 無 斷 盡 故 , 亦 說 為 常 。 非 自 性 常 , 從 因 生

Page 73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3 6

故 , 生 者 歸 滅 , 一 向 說 故 , 不 見 色 心 , 非 無 常 故 。 然 四 智 品 , 由 本

願 力 , 所 化 有 情 無 盡 期 故 , 窮 未 來 際 無 斷 無 盡 。 講 解 : 這 二 轉 依 果 , 頌 中 又 說 是 常 , 因 為 此 果 永 無 盡 期 , 清 淨 法 界 的 大 涅 槃 , 無 生 無

滅 , 性 無 變 易 , 所 以 說 之 為 常 。 四 智 心 品 的 大 菩 提 , 所 依 的 真 如 是 常 , 能 依 的

智 品 無 斷 無 盡 , 所 以 也 說 為 常 。 但 這 四 智 心 品 的 常 , 不 是 自 性 常 , 因 為 他 是 從

因 生 的 , 既 從 因 生 , 必 歸 於 滅 , 一 向 都 是 這 樣 說 的 , 不 見 有 誰 說 過 , 色 、 心 不

是 無 常 。 然 而 , 四 智 心 品 , 何 以 又 說 是 常 ? 由 於 本 願 力 的 宏 深 , 所 化 有 情 無 有

盡 期 , 能 化 的 四 智 心 品 也 就 窮 未 來 際 , 無 斷 無 盡 了 , 所 以 又 說 是 常 。

論 文 九 : 此 又 安 樂 , 無 逼 惱 故 。 清 淨 法 界 , 眾 相 寂 靜 , 故 名 安 樂 。 四 智 心

品 永 離 惱 害 , 故 名 安 樂 。 此 二 自 性 皆 無 逼 惱 , 及 能 安 樂 一 切 有 情 ,

故 二 轉 依 俱 名 安 樂 。

講 解 : 這 二 轉 依 果 , 頌 文 又 說 是 安 樂 。 因 為 這 二 果 對 有 情 類 沒 有 逼 迫 惱 害 , 所 以 名 為

安 樂 。 清 淨 法 界 的 大 涅 槃 果 , 眾 相 寂 靜 , 所 以 名 為 安 樂 。 四 智 心 品 的 大 菩 提 果 ,

永 雜 惱 害 , 所 以 也 名 為 安 樂 。 不 但 這 二 果 的 自 性 都 無 逼 無 惱 , 而 且 能 利 益 安 樂

一 切 有 情 , 所 以 二 轉 依 果 都 稱 為 安 樂 。

Page 73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3 7

論 文 十 : 二 乘 所 得 二 轉 依 果 , 唯 永 遠 離 煩 惱 障 縛 , 無 殊 勝 法 , 故 但 名 解 脫

身 。 大 覺 世 尊 , 成 就 無 上 寂 默 法 , 故 名 大 牟 尼 。 此 牟 尼 尊 所 得 二 果 ,

永 離 二 障 , 亦 名 法 身 。 無 量 無 邊 力 無 畏 等 , 大 功 德 法 所 莊 嚴 故 。 體

依 聚 義 , 總 說 名 身 。 故 此 法 身 五 法 為 性 , 非 淨 法 界 獨 名 法 身 , 二 轉

依 果 皆 此 攝 故 。

講 解 : 以 上 講 解 ﹁ 不 思 議 、 善 、 常 、 安 樂 ﹂ 七 字 , 此 下 講 解 ﹁ 解 脫 身 、 大 牟 尼 名 法 ﹂

八 字 。 聲 聞 、 緣 覺 二 乘 人 所 得 的 二 轉 依 果 , 只 是 永 遠 離 了 煩 惱 障 的 繫 縛 , 還 沒

有 離 所 知 障 , 所 以 只 稱 為 解 脫 身 , 而 不 稱 法 身 。 然 而 大 覺 世 尊 , 由 於 成 就 了 最

極 無 上 的 寂 默 法 故 , 所 以 名 為 ﹁ 大 牟 尼 ﹂ 。 牟 尼 , 譯 為 寂 默 , 即 是 一 切 法 的 性

相 離 言 之 不 二 法 門 。 唯 我 大 牟 尼 世 尊 所 得 的 二 轉 依 果 , 由 於 永 離 煩 惱 、 所 知 二

障 之 故 , 所 以 不 但 名 解 脫 身 , 而 且 亦 名 法 身 。 為 什 麼 叫 做 法 身 ? 因 為 這 是 無 量

無 邊 十 力 、 四 無 畏 等 大 功 德 法 所 莊 嚴 之 故 。 為 什 麼 名 之 為 身 呢 ? 因 為 這 是 具 有

體 性 、 依 止 、 眾 德 所 聚 的 三 義 , 所 以 總 名 為 身 。 因 此 , 這 法 身 是 以 凊 淨 真 如 及

四 智 菩 提 的 五 法 為 性 。 以 清 淨 法 界 名 為 涅 槃 , 四 智 心 品 名 為 菩 提 , 合 此 二 種 名

為 法 身 , 不 獨 一 種 清 淨 法 界 可 名 法 身 , 因 為 二 轉 依 果 攝 此 五 法 , 而 五 法 皆 是 此

Page 74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3 8

法 身 所 攝 。 論 文 十 一 , 如 是 法 身 , 有 三 相 別 : 一 自 性 身 , 謂 諸 如 來 真 淨 法 界 , 受 用 、

變 化 平 等 所 依 , 離 相 寂 然 , 絕 諸 戲 論 , 具 無 邊 際 真 常 功 德 , 是 一 切

法 平 等 實 性 , 即 此 自 性 亦 名 法 身 , 大 功 德 法 所 依 止 故 。

講 解 : 以 上 所 說 的 法 身 , 既 是 三 義 總 名 , 當 然 也 有 三 相 差 別 。 此 三 相 為 : 一 、 自 性 身 ,

這 就 是 一 切 如 來 所 證 的 真 淨 法 界 , 為 受 用 身 與 變 化 身 平 等 所 依 的 實 性 , 又 是 離

相 寂 然 , 所 以 尋 思 路 絕 , 離 言 說 相 , 絕 諸 戲 論 。 還 具 有 無 邊 無 際 的 真 常 功 德 ,

是 一 切 法 平 等 實 性 。 即 此 自 性 , 不 但 名 自 性 身 , 而 且 也 名 叫 法 身 。 為 什 麼 亦 名

法 身 ? 因 為 他 是 有 為 無 為 的 大 功 德 法 所 依 止 故 。

論 文 十 二 : 二 受 用 身 。 此 有 二 種 : 一 自 受 用 , 謂 諸 如 來 三 無 數 劫 , 修 集 無

量 福 慧 資 糧 , 所 起 無 邊 真 實 功 德 , 及 極 圓 淨 常 遍 色 身 , 相 續 湛 然 ,

盡 未 來 際 , 恆 自 受 用 廣 大 法 樂 。 二 他 受 用 , 謂 諸 如 來 由 平 等 智 , 示

現 微 妙 淨 功 德 身 , 居 純 淨 土 , 為 住 十 地 諸 菩 薩 眾 , 現 大 神 通 , 轉 正

法 輪 , 決 眾 疑 網 , 令 彼 受 用 大 乘 法 樂 。 合 此 二 種 , 名 受 用 身 。 三 變

化 身 , 謂 諸 如 來 由 成 事 智 , 變 現 無 量 隨 類 化 身 , 居 淨 穢 土 , 為 未 登

Page 74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3 9

地 諸 菩 薩 眾 、 二 乘 、 異 生 , 稱 彼 機 宜 , 現 通 說 法 , 令 各 獲 得 諸 利 樂

事 。 講 解 : 二 、 受 用 身 : 這 有 兩 種 差 別 : 一 種 是 自 受 用 。 就 是 一 切 如 來 , 經 過 三 大 阿 僧 祇

的 無 數 長 劫 , 修 集 了 無 量 福 慧 資 糧 , 所 生 起 的 無 邊 真 實 功 德 , 以 及 極 其 圓 滿 、

清 淨 、 永 恆 、 普 遍 存 在 的 色 身 , 相 續 不 斷 , 直 至 無 窮 無 盡 的 未 來 際 , 恆 自 受 用

廣 大 法 樂 。 二 種 是 他 受 用 身 。 就 是 一 切 如 來 由 平 等 性 智 , 示 現 的 微 妙 淨 功 德 身 ,

居 住 於 純 淨 無 穢 的 國 土 , 為 住 於 十 地 的 諸 菩 薩 顯 現 偉 大 的 神 通 力 , 轉 正 法 輪 ,

決 斷 一 切 疑 網 , 使 大 乘 菩 薩 享 用 大 乘 佛 法 的 法 樂 。 綜 合 這 自 、 他 受 用 二 種 , 名

為 受 用 身 。

三 、 變 化 身 : 就 是 一 切 如 來 , 由 成 所 作 智 變 現 無 量 的 隨 類 化 身 , 居 住 於 淨 土

和 穢 土 , 根 據 地 前 菩 薩 、 二 乘 、 異 生 的 根 機 和 時 宜 , 隨 其 利 鈍 , 現 身 說 法 , 使

他 們 各 都 獲 得 一 切 利 益 和 安 樂 。

論 文 十 三 : 以 五 法 性 攝 三 身 者 , 有 義 : 初 二 攝 自 性 身 。 經 說 真 如 是 法 身 故 ,

論 說 轉 去 阿 賴 耶 識 , 得 自 性 身 , 圓 鏡 智 品 轉 去 藏 識 而 證 得 故 。 中 二

智 品 攝 受 用 身 。 說 平 等 智 於 純 淨 土 , 為 諸 菩 薩 現 佛 身 故 , 說 觀 察 智

Page 74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4 0

大 集 會 中 , 說 法 斷 疑 , 現 自 在 故 , 說 轉 諸 轉 識 得 受 用 身 故 。 後 一 智

品 攝 變 化 身 , 說 成 事 智 , 於 十 方 土 , 現 無 量 種 難 思 化 故 , 又 智 殊 勝

具 攝 三 身 , 故 知 三 身 皆 有 實 智 。

講 解 : 以 真 如 、 四 智 、 五 法 攝 三 身 的 問 題 , 有 人 認 為 , 最 初 的 真 如 和 大 圓 鏡 智 持 自 性

身 , 因 為 ︽ 佛 地 經 ︾ 上 說 , 真 如 就 是 法 身 。 ︽ 攝 大 乘 論 ︾ 上 說 : 轉 去 第 八 阿 賴

耶 識 而 得 自 性 身 。 又 說 : 大 圓 智 是 轉 去 藏 識 而 證 得 的 , 可 見 是 以 大 圓 鏡 智 攝 自

性 身 的 。

中 間 的 平 等 、 觀 察 二 智 攝 受 用 身 。 因 為 ︽ 大 乘 莊 嚴 論 ︾ 上 說 : 平 等 性 智 , 是

佛 在 純 淨 土 為 諸 菩 薩 顯 現 的 佛 身 。 又 說 : 妙 觀 察 智 使 佛 在 大 集 會 中 說 法 , 斷 除

疑 問 , 示 現 自 在 : 又 說 : 轉 諸 轉 識 , 得 受 用 身 。 可 見 平 等 、 觀 察 二 智 , 是 攝 受

用 身 的 。

最 後 的 成 所 作 智 相 應 心 品 攝 變 化 身 , 因 為 ︽ 大 乘 莊 嚴 論 ︾ 上 說 : 成 所 作 智 ,

於 十 方 國 土 , 表 現 出 無 量 種 類 微 妙 難 思 的 變 化 。 所 以 成 所 作 智 攝 變 化 身 。 又 、

︽ 攝 大 乘 論 ︾ 上 說 : 由 於 智 品 的 殊 勝 , 具 攝 三 身 。 所 以 無 論 自 性 、 受 用 、 變 化

三 身 , 都 有 實 智 。

Page 74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4 1

論 文 十 四 : 有 義 , 初 一 攝 自 性 身 , 說 自 性 身 本 性 常 故 , 說 佛 法 身 無 生 滅 故 ,

說 證 因 得 非 生 因 故 , 又 說 法 身 諸 佛 共 有 , 遍 一 切 法 , 猶 若 虛 空 , 無

相 無 為 , 非 色 、 心 故 。 然 說 轉 去 藏 識 得 者 , 謂 由 轉 滅 第 八 識 中 二 障

粗 重 , 顯 法 身 故 。 智 殊 勝 中 說 法 身 者 , 是 彼 依 止 彼 實 性 故 。 自 性 法

身 , 雖 有 真 實 無 邊 功 德 , 而 無 為 故 , 不 可 說 為 色 心 等 物 。

講 解 : 又 有 人 說 : 五 法 中 只 有 真 如 一 法 攝 自 性 身 , 因 為 ︽ 佛 地 經 論 ︾ 等 說 , 自 性 身 是

本 性 常 住 。 又 說 , 佛 的 法 身 , 無 生 無 滅 。 又 說 : 法 身 是 由 能 證 的 因 地 而 證 得 的 ,

並 非 由 生 因 而 生 。 又 說 : 法 身 是 諸 佛 共 有 , 遍 一 切 法 , 猶 若 虛 空 , 無 相 無 為 ,

非 色 非 心 。 這 都 是 唯 一 真 如 攝 自 性 身 , 非 鏡 智 亦 攝 的 明 證 。 然 而 前 師 引 攝 論 所

說 , 大 圓 鏡 智 轉 去 藏 識 而 證 得 者 , 那 是 說 由 轉 滅 第 八 識 中 的 二 障 粗 重 , 以 顯 示

法 身 , 並 不 是 法 身 同 鏡 智 一 樣 由 轉 識 而 得 。 又 說 智 品 殊 勝 , 具 攝 三 身 中 有 法 身

者 , 那 是 因 為 法 身 是 彼 智 品 所 依 止 的 實 性 , 並 非 法 身 為 彼 智 品 所 攝 。 為 什 麼 大

圓 鏡 智 不 能 攝 持 自 性 身 呢 ? 因 為 自 性 身 雖 然 具 有 真 實 無 邊 功 德 , 然 而 由 於 是 無

為 法 , 不 可 說 它 是 鏡 智 的 色 、 心 等 物 。

論 文 十 五 : 四 智 心 品 真 實 功 德 , 鏡 智 所 起 常 遍 色 身 , 攝 自 受 用 , 平 等 智 品

Page 74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4 2

所 現 佛 身 , 攝 他 受 用 。 成 事 智 品 所 現 隨 類 種 種 身 相 , 攝 變 化 身 。 說

圓 鏡 智 是 受 用 佛 , 轉 諸 轉 識 得 受 用 故 。 雖 轉 藏 識 亦 得 受 用 , 然 說 轉

彼 顯 法 身 故 , 於 得 受 用 略 不 說 之 。 又 說 法 身 無 生 無 滅 , 唯 證 因 得 ,

非 色 心 等 , 圓 鏡 智 品 , 與 此 相 違 , 若 非 受 用 , 屬 何 身 攝 ? 又 受 用 身 ,

攝 佛 不 共 有 為 實 德 。 故 四 智 品 , 實 有 色 心 , 皆 受 用 攝 。

講 解 : 四 智 相 應 心 品 中 的 真 實 功 德 , 是 怎 樣 的 攝 持 三 身 ? 大 圓 鏡 智 所 現 起 的 常 遍 色

身 , 攝 三 身 中 的 自 受 用 身 。 平 等 性 智 相 應 心 品 所 現 起 的 佛 身 , 攝 三 身 中 的 他 受

用 身 。 成 所 作 智 相 應 心 品 , 所 現 起 隨 類 種 種 變 化 身 相 , 攝 三 身 中 的 變 化 身 。

說 大 圓 鏡 智 是 佛 受 用 身 而 不 是 法 身 者 , 因 為 這 是 由 轉 諸 轉 識 所 得 的 受 用 身 。

那 麼 , 為 什 麼 ︽ 攝 大 乘 論 ︾ 不 說 轉 藏 識 亦 得 受 用 身 呢 ? 當 知 轉 於 藏 識 雖 亦 得 自

受 用 , 然 而 現 在 主 要 是 說 轉 得 藏 識 以 顯 法 身 , 至 於 轉 染 成 淨 而 得 受 用 一 義 , 就

略 而 不 說 了 。

又 如 前 說 , 法 身 是 無 生 無 滅 的 , 唯 是 清 淨 理 智 的 證 因 之 所 證 得 , 非 色 非 心 等 。

而 此 圓 鏡 智 品 既 有 生 滅 , 又 是 色 、 心 , 與 法 身 相 違 , 若 非 受 用 , 他 將 屬 何 身 所

攝 ? 又 受 用 身 , 通 攝 佛 果 位 上 , 一 切 不 共 的 有 為 真 實 功 德 。 所 以 知 道 四 智 心 品 ,

Page 74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4 3

實 有 色 心 , 都 是 自 受 用 所 攝 。 論 文 十 六 : 又 他 受 用 及 變 化 身 , 皆 為 化 他 方 便 示 現 , 故 不 可 說 實 智 為 體 。

雖 說 化 身 智 殊 勝 攝 , 而 似 智 現 , 或 智 所 起 , 假 說 智 名 , 體 實 非 智 。

但 說 平 等 、 成 所 作 智 能 現 受 用 、 三 業 化 身 , 不 說 二 身 即 是 二 智 , 故

此 二 智 自 受 用 攝 。

講 解 : 還 有 一 個 道 理 , 他 受 用 身 和 變 化 身 , 都 是 為 了 化 他 有 情 而 方 便 示 現 , 所 以 不 可

說 他 以 實 智 為 體 。 可 是 有 人 問 曰 : 聖 教 明 白 的 說 變 化 身 智 殊 勝 攝 , 怎 能 說 不 是

實 智 ? 雖 說 化 身 是 屬 智 殊 勝 攝 , 然 而 那 不 過 似 智 所 現 , 或 者 是 由 智 所 現 起 , 所

以 假 說 智 名 , 而 其 體 實 在 是 非 智 。 復 有 人 問 : 前 引 平 等 、 成 事 二 智 所 現 受 用 、

變 化 二 身 , 怎 能 說 二 身 體 實 非 智 ? 答 曰 : 但 說 平 等 性 智 能 現 受 用 身 , 成 所 作 智

能 現 三 業 化 身 , 並 不 是 說 二 身 就 是 二 智 。 所 以 這 平 等 、 成 事 二 智 , 都 是 自 受 用

身 攝 。

論 文 十 七 : 然 變 化 身 及 他 受 用 , 雖 無 真 實 心 及 心 所 , 而 有 化 現 心 心 所 法 。

無 上 覺 者 神 力 難 思 , 故 能 化 現 無 形 質 法 。 若 不 爾 者 , 云 何 如 來 現 貪

瞋 等 ? 久 已 斷 故 。 云 何 聲 聞 及 傍 生 等 , 知 如 來 心 ? 如 來 實 心 , 等 覺

Page 74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4 4

菩 薩 尚 不 知 故 。 由 此 經 說 化 無 量 類 皆 令 有 心 , 又 說 如 來 成 所 作 智 化

作 三 業 , 又 說 變 化 有 依 他 心 , 依 他 實 心 相 分 現 故 。 雖 說 變 化 無 根 心

等 , 而 依 餘 說 , 不 依 如 來 , 又 化 色 根 心 心 所 法 , 無 根 等 用 , 故 不 說

有 。

講 解 : 復 有 人 問 , 若 說 二 身 的 體 實 非 智 , 那 佛 不 是 就 沒 有 心 、 心 所 法 , 去 化 其 他 有 情

了 嗎 ? 答 曰 , 變 化 身 及 他 受 用 身 , 雖 說 沒 有 真 實 的 心 及 心 所 , 卻 有 化 現 的 心 、

心 所 法 。 按 凡 情 推 測 , 心 、 心 所 法 不 是 有 形 質 的 色 身 , 怎 麼 能 夠 化 現 ? 因 為 無

上 覺 者 的 神 力 不 可 思 議 , 所 以 能 化 身 為 沒 有 外 部 形 質 的 東 西 。 如 果 不 是 這 樣 ,

那 如 來 如 何 能 應 機 示 現 久 已 斷 了 的 貪 、 瞋 等 相 ? 又 如 何 受 化 的 聲 聞 及 傍 生 等 ,

知 道 如 來 的 心 呢 ? 因 為 如 來 的 實 心 , 等 覺 菩 薩 尚 不 能 知 , 何 況 聲 聞 傍 生 ?

因 此 ︽ 涅 槃 經 ︾ 說 : 變 化 無 量 化 人 之 類 , 皆 令 有 心 。 又 ︽ 佛 地 經 ︾ 說 : 如 來

的 成 所 作 智 , 化 作 身 、 語 、 意 三 業 。 又 ︽ 解 深 密 經 ︾ 說 : 變 化 身 有 依 他 之 心 ,

什 麼 叫 做 依 他 心 , 就 是 依 他 實 心 為 因 緣 , 而 相 分 現 起 。 雖 然 ︽ 解 深 密 經 ︾ 說 變

化 不 依 靠 根 、 心 等 , 是 依 據 其 餘 的 有 情 眾 生 而 說 , 並 不 是 依 據 如 來 而 說 。 變 化

色 根 、 心 法 、 心 所 法 , 沒 有 根 等 的 作 用 , 所 以 不 說 有 變 化 根 心 。

Page 747: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4 5

論 文 十 八 : 如 是 三 身 , 雖 皆 具 足 無 邊 功 德 , 而 各 有 異 。 謂 自 性 身 唯 有 真 實

常 樂 我 淨 , 離 諸 雜 染 , 眾 善 所 依 無 為 功 德 , 無 色 心 等 差 別 相 用 。 自

受 用 身 , 具 無 量 種 妙 色 心 等 真 實 功 德 。 若 他 受 用 及 變 化 身 , 唯 具 無

邊 似 色 心 等 , 利 樂 他 用 化 相 功 德 。

講 解 : 像 以 上 所 說 的 自 性 、 受 用 、 變 化 三 身 , 雖 然 都 具 足 無 邊 功 德 , 而 各 各 有 異 。 即

第 一 的 自 性 身 , 唯 具 有 真 實 的 常 、 樂 、 我 、 淨 的 功 德 。 體 非 生 滅 , 所 以 名 常 ,

寂 滅 安 隱 , 所 以 名 樂 , 得 大 自 在 , 所 以 名 我 , 解 脫 垢 污 , 所 以 名 淨 。 這 雖 是 離

諸 雜 染 , 為 眾 善 所 依 的 無 為 功 德 , 卻 沒 有 色 、 心 等 的 差 別 相 用 。 第 二 的 自 受 用

身 , 具 有 無 量 種 妙 色 、 心 等 的 真 實 功 德 。 至 於 第 三 的 他 受 用 身 及 變 化 身 , 唯 具

有 無 邊 似 色 、 心 等 , 為 利 樂 他 用 的 化 相 功 德 。

論 文 十 九 : 又 自 性 身 , 正 自 利 攝 , 寂 靜 安 樂 , 無 動 作 故 。 亦 兼 利 他 , 為 增

上 緣 , 令 諸 有 情 得 利 樂 故 。 又 與 受 用 及 變 化 身 為 所 依 止 , 故 俱 利 攝 。

自 受 用 身 , 唯 屬 自 利 。 若 他 受 用 及 變 化 身 , 唯 屬 利 他 , 為 他 現 故 。

講 解 : 以 三 身 二 利 說 , 自 性 身 完 全 屬 於 自 利 , 因 為 它 寂 靜 安 樂 , 在 利 他 行 上 沒 有 動 作 。

但 亦 兼 利 他 , 因 其 能 為 利 他 作 增 上 緣 , 能 給 有 情 帶 來 利 益 和 安 樂 。 又 自 性 身 ,

Page 748: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4 6

能 與 受 用 身 及 變 化 身 為 所 依 止 , 所 以 為 具 有 自 、 他 二 利 。 自 受 用 身 , 唯 屬 自 利 ,

不 兼 利 他 , 因 其 為 恆 自 受 用 廣 大 法 樂 的 常 遍 色 身 之 故 。 至 於 他 受 用 及 變 化 身 ,

則 唯 屬 利 他 , 不 兼 自 利 , 因 其 專 為 他 有 情 類 菩 薩 、 二 乘 、 異 生 , 轉 法 輪 , 決 疑

網 的 利 他 事 業 而 示 現 。

論 文 二 十 : 又 自 性 身 , 依 法 性 土 , 雖 此 身 土 體 無 差 別 , 而 屬 佛 法 , 相 性 異

故 , 此 佛 身 土 俱 非 色 攝 , 雖 不 可 說 形 量 大 小 , 然 隨 事 相 其 量 無 邊 ,

譬 如 虛 空 遍 一 切 處 。

講 解 : 又 , 自 性 身 依 法 性 土 而 安 住 , 雖 然 這 種 身 、 土 之 體 沒 有 差 別 , 然 而 身 屬 於 佛 ,

土 屬 於 法 , 相 、 性 是 有 差 別 的 。 因 為 佛 是 能 證 的 覺 相 , 為 眾 德 所 聚 的 受 用 、 變

化 二 身 的 自 體 , 所 以 名 自 性 身 。 法 是 所 證 的 理 性 , 為 諸 法 自 性 , 能 持 自 性 , 所

以 名 法 性 土 。

這 種 佛 身 和 法 性 土 , 都 不 是 色 法 所 攝 。 雖 不 可 說 形 量 大 小 , 然 隨 著 諸 法 事 相

的 顯 現 , 其 量 是 廣 大 無 邊 的 , 就 像 虛 空 一 樣 遍 在 於 一 切 處 所 。

論 文 二 十 一 : 自 受 用 身 還 依 自 土 , 謂 圓 鏡 智 相 應 淨 識 , 由 昔 所 修 自 利 無 漏

純 淨 佛 土 , 因 緣 成 熟 , 從 初 成 佛 盡 未 來 際 , 相 續 變 為 純 淨 佛 土 , 周

Page 749: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4 7

圓 無 際 , 眾 寶 莊 嚴 , 自 受 用 身 常 依 而 住 。 如 淨 土 量 身 量 亦 爾 , 諸 根

相 好 一 一 無 邊 , 無 限 善 根 所 引 生 故 。 功 德 智 慧 既 非 色 法 , 雖 不 可 說

形 量 大 小 , 而 依 所 證 及 所 依 身 , 亦 可 說 言 遍 一 切 處 。 他 受 用 身 亦 依

自 土 。 謂 平 等 智 大 慈 悲 力 , 由 昔 所 修 利 他 無 漏 純 淨 佛 土 , 因 緣 成 熟 ,

隨 住 十 地 菩 薩 所 宜 變 為 淨 土 , 或 小 或 大 , 或 劣 或 勝 , 前 後 改 轉 , 他

受 用 身 依 之 而 住 。 能 依 身 量 , 亦 無 定 限 。

講 解 : 自 受 用 身 , 還 是 依 自 受 用 土 而 住 , 就 是 與 大 圓 鏡 智 相 應 的 淨 識 , 由 往 昔 所 修 的

自 利 無 漏 純 淨 佛 土 , 一 旦 因 緣 成 熟 , 從 最 初 成 佛 起 一 直 到 盡 未 來 際 , 這 淨 識 即

相 續 不 斷 的 變 為 純 淨 佛 土 , 周 圓 無 際 , 為 諸 珍 寶 之 所 莊 嚴 , 自 受 用 身 即 常 依 此

而 住 。 此 能 依 的 身 量 , 也 如 所 依 的 土 量 一 樣 大 小 。 不 但 身 量 , 即 身 所 具 的 根 相 ,

相 所 具 的 隨 形 好 , 也 都 一 一 無 邊 , 因 為 是 無 限 善 根 所 引 生 的 緣 故 。 此 身 所 具 的

功 德 智 慧 , 既 非 色 法 , 不 可 說 他 的 形 量 大 小 。 而 智 慧 隨 其 所 證 的 如 法 , 功 德 隨

其 所 依 的 佛 身 , 也 可 以 說 是 遍 一 切 處 。

他 受 用 身 也 是 依 受 用 土 而 住 , 就 是 平 等 性 智 大 慈 悲 力 , 由 過 去 所 修 的 利 他 無

漏 純 淨 佛 土 , 一 旦 因 緣 成 熟 , 隨 順 住 於 十 地 菩 薩 的 機 宜 , 變 為 淨 土 , 或 小 、 或

Page 750: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4 8

大 , 或 劣 、 或 勝 , 前 後 變 化 , 他 受 用 身 依 之 而 住 , 能 依 的 身 量 也 沒 有 一 定 的 限

制 。 論 文 二 十 二 : 若 變 化 身 , 依 變 化 土 , 謂 成 事 智 大 慈 悲 力 , 由 昔 所 修 利 他 無

漏 淨 穢 佛 土 , 因 緣 成 熟 , 隨 未 登 地 有 情 所 宜 , 化 為 佛 土 , 或 淨 或 穢

或 小 或 大 , 前 後 改 轉 , 佛 變 化 身 依 之 而 住 , 能 依 身 量 亦 無 定 限 .

講 解 : 至 於 變 化 身 , 則 是 依 變 化 土 而 住 。 那 是 通 過 成 所 作 智 的 大 慈 悲 力 , 由 於 過 去 所

修 利 他 的 無 漏 淨 穢 佛 土 , 一 旦 因 緣 成 熟 , 隨 順 著 地 前 菩 薩 有 情 所 適 應 的 機 宜 ,

化 為 佛 土 , 或 凊 淨 或 污 穢 , 或 小 或 大 , 前 後 不 同 , 佛 的 變 化 身 即 依 之 而 住 , 能

依 的 身 量 也 沒 有 一 定 大 小 的 局 限 。

論 文 二 十 三 : 自 性 身 土 , 一 切 如 來 同 所 證 故 , 體 無 差 別 。 自 受 用 身 及 所 依

土 , 雖 一 切 佛 各 變 不 同 , 而 皆 無 邊 , 不 相 障 礙 。 餘 二 身 土 , 隨 諸 如

來 所 化 有 情 , 有 共 不 共 。 所 化 共 者 , 同 處 同 時 , 諸 佛 各 變 為 身 為 土 ,

形 狀 相 似 , 不 相 障 礙 , 展 轉 相 雜 , 為 增 上 緣 , 令 所 化 生 , 自 識 變 現 。

謂 於 一 土 有 一 佛 身 , 為 現 神 通 說 法 饒 益 。 於 不 共 者 唯 一 佛 變 。 諸 有

情 類 無 始 時 來 , 種 性 法 爾 更 相 繫 屬 , 或 多 屬 一 , 或 一 屬 多 , 故 所 化

Page 751: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4 9

生 有 共 不 共 。 不 爾 , 多 佛 久 住 世 間 , 各 事 劬 勞 , 實 為 無 益 , 一 佛 能

益 一 切 生 故 。 講 解 : 自 性 身 與 法 性 土 , 為 一 切 如 來 共 同 所 證 , 其 本 體 沒 有 差 別 , 這 自 受 用 身 及 所 依

的 自 受 用 土 , 雖 一 切 佛 各 自 所 變 的 不 同 , 但 他 們 的 形 量 都 是 無 邊 際 , 不 相 障 礙 ,

如 一 室 千 燈 , 光 光 交 融 一 樣 。 其 餘 的 他 受 用 與 變 化 身 土 , 是 隨 諸 如 來 所 化 的 有

情 , 有 共 與 不 共 之 別 。 所 化 共 者 , 在 同 一 地 點 , 同 一 時 間 , 諸 佛 各 自 變 化 為 身

為 土 , 形 狀 相 似 , 互 不 障 礙 , 彼 此 展 轉 相 雜 , 為 增 上 緣 , 令 其 所 化 的 有 情 , 在

自 識 的 變 現 上 , 不 見 有 諸 佛 身 土 的 差 別 , 認 謂 於 一 佛 土 有 一 佛 身 , 為 現 神 通 ,

說 法 饒 益 。 至 於 不 共 者 , 身 土 唯 為 一 佛 所 變 , 而 不 是 諸 佛 共 變 。

為 什 麼 諸 佛 所 化 眾 生 有 共 不 共 ? 諸 有 情 類 從 無 始 時 來 , 他 們 的 種 性 , 必 然 於

諸 佛 化 緣 是 更 相 繫 屬 的 , 或 一 生 屬 於 多 佛 , 或 多 生 屬 於 一 佛 , 或 多 生 屬 於 多 佛 ,

或 一 生 屬 於 一 佛 , 因 此 所 化 眾 生 有 共 不 共 。 假 使 不 是 這 樣 更 相 繫 屬 的 話 , 那 很

多 的 佛 , 久 住 世 間 , 各 事 劬 勞 , 實 在 沒 有 利 益 , 因 為 一 佛 已 能 利 益 一 切 眾 生 ,

何 用 多 佛 。

論 文 二 十 四 : 此 諸 身 土 若 淨 若 穢 , 無 漏 識 上 所 變 現 者 , 同 能 變 識 俱 善 無 漏 ,

Page 752: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5 0

純 善 無 漏 因 緣 所 生 , 是 道 諦 攝 , 非 苦 、 集 故 。 蘊 等 識 相 不 必 皆 同 ,

三 法 因 緣 雜 引 生 故 。 有 漏 識 上 所 變 現 者 , 同 能 變 識 皆 是 有 漏 , 純 從

有 漏 因 緣 所 生 , 是 苦 、 集 攝 , 非 滅 、 道 故 。 善 等 識 相 不 必 皆 同 , 三

性 因 緣 雜 引 生 故 。 蘊 等 同 異 類 此 應 知 。 不 爾 , 應 無 五 、 十 二 等 。

講 解 : 以 上 這 些 佛 身 和 土 , 無 論 是 純 淨 或 污 穢 , 只 要 是 無 漏 識 上 所 變 現 的 , 那 就 同 能

變 的 識 一 樣 , 都 是 善 無 漏 法 , 因 為 它 們 是 純 善 無 漏 的 因 緣 所 生 , 在 四 諦 中 屬 於

道 諦 所 攝 , 而 不 是 苦 、 集 二 諦 。 蘊 等 的 識 相 肯 定 都 不 相 同 , 因 為 蘊 、 處 、 界 三

法 因 緣 , 混 雜 引 生 。 從 有 漏 識 上 所 變 現 的 , 和 能 變 識 一 樣 , 都 是 有 漏 , 純 粹 是

從 有 漏 因 緣 所 生 , 屬 於 苦 諦 和 集 諦 , 並 不 屬 於 滅 諦 和 道 諦 。 善 等 識 相 肯 定 都 不

相 同 , 因 為 三 性 因 緣 混 雜 引 生 , 蘊 、 處 、 界 的 相 同 和 相 異 , 以 此 為 準 應 當 知 。

不 然 的 話 , 應 當 就 沒 有 五 蘊 、 十 二 處 、 十 八 界 的 分 別 了 。

論 文 二 十 五 : 然 相 分 等 依 識 變 現 , 非 如 識 性 依 他 中 實 。 不 爾 , 唯 識 理 應 不

成 , 許 識 內 境 俱 實 有 故 。 或 識 相 見 等 從 緣 生 , 俱 依 他 起 , 虛 實 如 識 ,

唯 言 遣 外 , 不 遮 內 境 。 不 爾 , 真 如 亦 應 非 實 。

講 解 : 然 而 , 相 、 見 二 分 , 因 為 是 依 識 自 體 所 變 現 的 , 所 以 是 虛 妄 計 執 , 非 如 能 變 的

Page 753: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5 1

識 體 , 是 依 他 緣 起 的 實 法 , 不 然 的 話 , 那 唯 識 的 道 理 就 應 當 不 能 成 立 ; 因 許 內

識 和 外 境 , 俱 是 實 有 之 故 。 或 者 說 : 識 的 自 體 , 相 、 見 分 等 , 都 是 因 緣 所 生 的

依 他 起 性 , 相 、 見 二 分 的 虛 實 如 識 體 一 樣 , 識 既 非 虛 , 相 、 見 亦 然 。 那 麼 , 為

什 麼 不 說 萬 法 唯 境 , 而 說 唯 識 呢 ? 當 知 唯 識 的 ﹁ 唯 ﹂ 字 , 唯 遣 心 外 的 遍 計 所

執 , 不 遣 內 識 所 變 的 相 分 等 境 。 不 然 的 話 , 真 如 亦 應 非 實 。 真 如 既 實 , 那 能 緣

真 如 的 心 豈 容 是 假 ?

論 文 二 十 六 : 內 識 與 境 , 既 並 非 虛 , 如 何 但 言 唯 識 非 境 ? 識 唯 內 有 , 境 亦

通 外 , 恐 濫 外 故 , 但 言 唯 識 。 或 諸 愚 夫 迷 執 於 境 , 起 煩 惱 業 , 生 死

沉 淪 , 不 解 觀 心 , 勤 求 出 離 , 哀 愍 彼 故 , 說 唯 識 言 , 令 自 觀 心 , 解

脫 生 死 , 非 謂 內 境 如 外 都 無 。 或 相 分 等 皆 識 為 性 , 由熏 習 力 , 似 多

分 生 。 真 如 亦 是 識 之 實 性 。 故 除 識 性 無 別 有 法 。 此 中 識 言 亦 說 心 所 ,

心 與 心 所 定 相 應 故 。

講 解 : 外 人 問 難 曰 : 既 然 內 境 與 識 並 非 虛 妄 , 為 什 麼 但 說 唯 識 無 境 ? 論 主 回 答 : 所 謂

識 , 唯 獨 屬 於 內 有 , 至 於 相 分 境 , 則 不 唯 內 有 , 且 亦 通 外 , 內 是 依 他 起 , 外 是

遍 計 執 , 為 恐 內 外 相 檻 , 所 以 但 言 唯 識 。 再 者 , 就 是 愚 癡 凡 夫 , 迷 於 心 外 之 境 ,

Page 754: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5 2

執 取 為 實 , 隨 至 起 煩 惱 業 , 沉 淪 生 死 , 不 了 解 觀 心 之 法 , 以 勤 求 出 離 。 大 覺 世

尊 為 哀 愍 諸 愚 癡 凡 夫 , 特 別 為 說 此 唯 識 之 理 , 令 其 自 知 觀 心 , 以 期 解 脫 生 死 。

並 不 是 說 內 識 也 如 外 境 都 無 。 或 者 , 相 、 見 二 分 本 來 都 是 以 識 為 性 , 不 過 由 於

往 昔 虛 妄 熏 習 之 力 , 似 有 相 、 見 二 分 的 生 起 , 若 捨 末 歸 本 , 實 則 唯 一 識 性 , 即

自 證 分 。 外 人 難 曰 : 假 定 這 樣 說 , 那 不 是 妄 習 所 生 的 真 如 , 就 應 當 不 是 唯 識 了 。

論 主 答 : 不 , 因 為 真 如 也 是 識 的 實 性 , 所 以 說 言 唯 識 , 除 了 識 性 外 , 是 無 別 有

法 的 。 這 裏 所 說 的 識 , 並 非 但 指 心 王 , 亦 兼 心 所 , 因 為 心 與 心 所 是 決 定 相 應 的 。

論 文 二 十 七 : 此 論 三 分 成 立 唯 識 , 是 故 說 為 成 唯 識 論 。 亦 說 此 論 名 淨 唯 識 ,

顯 唯 識 理 極 明 淨 故 。 此 本 論 名 唯 識 三 十 , 由 三 十 頌 , 顯 唯 識 理 , 乃

得 圓 滿 , 非 增 減 故 。

講 解 : 此 論 之 名 ︽ 成 唯 識 論 ︾ , 是 由 唯 識 相 、 唯 識 性 、 唯 識 位 等 三 部 分 , 成 立 了 唯 識

的 道 理 , 故 名 說 為 ︽ 成 唯 識 論 ︾ 。 此 論 亦 稱 ︽ 淨 唯 識 ︾ , 因 為 論 中 唯 識 的 理 體 ,

極 為 明 淨 透 澈 , 沒 有 混 雜 故 。 本 識 亦 名 唯 識 三 十 , 由 三 十 首 頌 文 , 顯 示 唯 識 之

理 , 乃 能 圓 滿 表 達 , 非 有 增 減 。

論 文 二 十 八 : 已 依 聖 教 及 正 理 , 分 別 唯 識 性 相 義 , 所 獲 功 德 施 群 生 , 願 共

Page 755: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第 六 篇 明 唯 識 位 . 唯 識 五 位 修 行 7 5 3

速 登 無 上 覺 。 講 解 : 這 是 論 師 結 束 了 他 們 解 釋 本 論 之 後 , 所 造 的 一 首 頌 文 。 與 第 一 篇 敬 願 敘 裏 的 四

句 偈 遙 相 呼 應 。 頌 文 的 意 思 是 說 : 現 在 已 經 依 於 聖 人 的 教 誨 、 和 正 確 的 理 論 ,

辨 明 了 唯 識 的 體 性 和 相 狀 , 把 所 獲 的 功 德 , 布 施 給 有 情 眾 生 。 祝 願 共 證 無 上 大

覺 。

普 為 出 資 及 讀 誦 受 持

輾 轉 流 通 者 回 向 偈 曰 :

願 以 此 功 德. 消 除 宿 現 業 增 長 諸 福 慧. 圓 成 勝 善 根

所 有 刀 兵 劫. 及 與 饑 饉 等 悉 皆 盡 滅 除. 人 各 習 禮 讓

讀 誦 受 持 人. 輾 轉 流 通 者 現 眷 咸 安 樂. 先 亡 獲 超 昇

風 雨 常 調 順. 人 民 悉 康 寧 法 界 諸 含 識. 同 證 無 上 道

書 名 :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發 行 人 : 簡 豐 文

出 版 者 : 財 團 法 人 佛 陀 教 育 基 金 會

地 址 : 台 北 市 杭 州 南 路 一 段 五 十 五 號 十 一 樓

電 話 :(02)2395-1198 傳 真 :(02)2391-3415 請 書 專 用 傳 真 :(02)2396-5959

Page 756: 第五篇 廣釋所變 問答辯難 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oa.lib.ksu.edu.tw/OA/bitstream/987654321/59419/2... · 成唯識論白話講記 目錄. 3. 第六章 三性分別門 -----1

簡 明 成 唯 識 論 白 話 講 記 7 5 4

E-mail:[email protected]( 本 會 代 表 號)

http ://www.budaedu.org 劃 撥 帳 號 : 0 七 六 九 四 九 七 九 戶 名 : 佛 陀 教 育 基 金 會

贈 送 處 : 財 團 法 人 佛 陀 教 育 基 金 會

台 北 市 杭 州 南 路 一 段 五 十 五 號 三 樓

行 政 院 新 聞 局 出 版 事 業 登 記 證 局 版 臺 業 字 第 三 八 六 九 號

【 贈 送 品 . 歡 迎 翻 印 . 功 德 無 量 】

【 南 無 觀 世 音 菩 薩 消 災 降 福 】

【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求 生 淨 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