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故事》研究 -...

233
0 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文寶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研究 研究生:邱坤芳 撰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Sep-2019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0

    國 立 台 東 大 學

    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文寶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研究

    研究生:邱坤芳 撰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 1

    目錄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探討………………………………………………………..………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7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8 第五節 解釋名詞…………………………………………………….…..….…..9 第貳章 吳涵碧與《吳姐姐講歷史故事》……………………..………..…….…10 第一節 作者介紹…………………………………………………….…..……..10 第二節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各版本介紹…………………….……..…….11 第三節 作者寫作的緣起…………………………………………..….………..13 第四節 作者書寫的觀點……………………..…………………….….….…....15 第五節 小結…………………………………………………….….…….……..17 第參章 文本分析…………………………………………………….…….………18 第一節 取材來源與擷取方式……………………………………….….…...…18 第二節 體例及編寫模式………………………………………….……………22 第三節 內容………………………………………………………….………….25 第四節 標題………………………………………………………….………….36 第五節 插畫…………………………………………………………….……….42 第六節 小結…………………………………………………………….……….49 第肆章 優缺點評析(以兒童文學特性的觀點來看)………………….………51 第一節 以兒童性來看………………………………………………………….51 第二節 以文學性來看………………………………………………………….60 第三節 以趣味性來看………………………………………………………….66 第四節 以教育性來看………………………………………………………….71 第五節 小結…………………………………………………………………….77 第伍章 與《上下五千年》一書的比較………………………………………….81 第一節 內容的比較…………………………………………………………….81 第二節 標題的比較…………………………………………………………….91 第三節 插畫的比較………………..…………………………….……………100 第四節 小結………………...……………………………………….………...110

    第陸章 結論………………………………………………...………………….…113 第一節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總評………………………………………...113 第二節 結語…………..………………………………………………………..116

    參考書目……………………………………………………………………………117 附錄一:文本內容逐篇分析 附錄二:繪畫與標題的逐項分析 附錄三:《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與《上下五千年》之比較 附錄四:吳涵碧專訪

  • 2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各朝各代幾乎都設有史官記載當代大事,這是其他古

    文明人所少有的,而這部長遠的歷史又都是故事的最佳選取題材,中國古籍史

    冊浩瀚如海,一般兒童不易去接觸這些以文言文書寫的典籍,就是一般大人也

    沒有多少人會去閱讀,《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作者吳涵碧,將詰屈聱牙的古籍,

    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轉化成一篇篇生動有趣的故事,讓歷史知識的獲得成為一件

    輕鬆愉快的事情。由於作者敘事鮮活,故事取材嚴謹,深獲兒童喜愛,也多次

    獲得各項文藝圖書大獎。這套書原本是每週刊登於中華日報及國語日報連載的

    歷史故事集結而成的,吳涵碧這一寫就寫了廿一年,耐力與毅力驚人,有許多

    人都是看《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長大的,這種長時期的經營、用心寫作的態度

    及普受歡迎的情形使我對這套書產生濃厚的興趣,擬予以深入探討之。

    歷史故事在兒童故事這一文類中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有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資料庫,裡面滿滿都是兒童所需、所喜愛,具有教育性、文學性、

    趣味性的題材,這麼重要的故事體,卻鮮有專文論述之,是以擬藉由對《吳姐

    姐講歷史故事》的研究一併去了解歷史故事的內涵。

    二、研究目的及重要性

    市面上充斥了許多中國歷史故事的套書,這些套書除編年敘述外,或以圖

    畫書方式,或以偉人傳記方式呈現,其中《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可算是現行內

    容最完整豐富,流佈最廣,影響力最大的一套歷史故事,《1945~1998 兒童文學

    100》亦選錄為兒童文學優良作品,《兒童文學故事選集》、《甜雨.超人.丟丟銅---

    兒童文學故事選集 1988~1998》中亦收錄其多篇故事。到底其吸引人之處何在?

    擬透過本研究探討之。

    歷史故事負有民族文化的傳承,情感的教育,德行教育,國語文教育等責

    任,不可謂不重要,本研究擬深入分析《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評析其缺失處,

    讚揚其優點。希望透過本研究,能描繪出「兒童歷史故事」寫作應有的優良模

    式,期盼歷史故事能更深更廣更精緻的傳到每個兒童的心中。

  • 3

    第二節 文獻探討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這一套書,迄今為止,或有綜合性的概論介紹,或

    有局部篇幅的討論,但尚無針對全書為專文論述者。,茲依其內容,歸納有以

    下幾個元素:「兒童的故事」、「歷史故事」、「編寫或改寫」、「史學」、「標題」、「插

    畫」、「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等,僅就各個元素的現有文獻作一番管窺。

    一、「兒童的故事」

    林文寶在《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1一書中,提到了兒童故事的寫作原則

    為,把握真實性,及把握直線進行的原則。

    王秀芝《中國兒童文學》2認為,為兒童寫故事要注意幾個原則:有趣的題

    目、合乎童心、主題要正確、創新風格、具體而不抽象、製造高潮、人物鮮明、

    結局要圓滿快樂、口語表達、配合兒童認知發展的程度、避免說教式的結語與

    訓誨。

    蔡尚志的《兒童故事寫作研究》3提到兒童故事的特色是,篇幅短小主題單

    純,所以兒童故事的「敘事」,只重視精要題材的描述,力求層次清晰、情節生

    動,人物性格也少做細膩的刻劃,不必刻意運用高深繁雜的技巧,一切以利於

    兒童的閱讀欣賞為原則。

    此外,同書中又提到,作家在從事創作時,一定要注意到他的讀者對象,

    要自發性的選擇直接有利於創作對象閱讀的語言。兒童故事的作家,為了維持

    自己的語言水準或風格,就必須熟諳並發揮淺語的一般文學特質,尊重文學語

    言的正常敘述方法,才能創作出具有一定水準的兒童故事。而淺語的文學特質

    是:口語性、精確性、鮮明性。

    二、「歷史故事」

    蔡尚志在《兒童故事原理》4中將「歷史故事」分為,歷史人物故事、歷史

    事件故事、物類進化的故事三種;而兒童故事的改寫原因(適應兒童的閱讀能

    力、由於經濟的需要、增強故事的價值、改革錯誤的思想)及原則(忠實性、

    1 兒童文學故事體寫作論 林文寶著 財團法人毛毛從兒童哲學基金會 1994.1 2 中國兒童文學 王秀芝著 台灣書店 1991.5 3 兒童故事寫作研究 蔡尚志著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2.9 4 兒童故事原理 蔡尚志著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4.3

  • 4

    適切性、完整性)亦作詳實的介紹。

    葛琳《兒童文學----創作與欣賞》1,認為歷史故事的編寫必須注意到的是:

    (一)主題:必須能帶給兒童一個明確的中心思想和意識,並且要將這種

    思想和意識,在兒童心目中,建立一個深刻的印象。

    (二)角色人物活動:歷史故事的角色,都是歷史上有成就有影響力的人

    物,他的言行思想,必須和傳記人物一樣配合故事的發展,顯現道

    德的標準及智慧程度。

    (三)情節發展:在動人的歷史故事敘述中,主要事實一定要正確客觀,

    周密緊湊,同時要給讀者一個真實的感受。

    (四)背景:歷史故事的背景,必須能顯現當時社會環境的特徵,所以國

    家的制度時代的思想,生活的習慣,地理環境,都足以造成社會風

    氣及歷史的事件。

    (五)文體的運用:歷史故事的文體表現,應該使豐饒的史料戲劇化及人

    情化,它提供兒童一種參與過去和欣賞歷史遺業的感受。

    三、「編寫或改寫」

    洪文珍《改寫本西遊記研究---情節取捨與標題製作之探究》2一文中,將改

    寫定義為:

    包括了重述、摘縮與相當忠實的翻譯。

    又謂

    若要將古典小說改寫成兒童讀物,必須注意三個問題:

    (一)改寫本是否忠於原著?

    (二)改寫本是否適合兒童閱讀?

    (三)改寫本是否保持首尾一貫,通體相符?

    以上這些都能引用為本研究研究時的參照點。

    1 兒童文學----創作與欣賞 葛琳著 康橋出版事業公司 1986.1 2 改寫本西遊記研究 洪文珍著 慈恩出版社 1984.7

  • 5

    廖卓成《談歷史故事的改寫:以楚漢相爭故事為例》1一文中,提到改寫歷

    史故事,寫作時,應該常常為讀者設想,考慮到他們的理解能力,宜作說明之

    處,就要用淺顯的文字敘述。如有注音也要儘量多檢查一遍,減少錯誤。而改

    寫固然可以刪節原文,但精采處則不宜剪裁。文學手法雖然容許想像虛構,總

    不應該違反史實,作不合理的描述。因為寫兒童歷史故事的宗旨,是用簡單生

    動的文字去敘述歷史,介紹歷史知識,如果要比較不受約束的創作,就應該寫

    歷史小說。

    四、「史學」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雖屬故事性質,但就其嚴謹性而言,也是歷史著作,

    而全書偏重於以人為主、以事為主的故事體,梁啟超在其《中國歷史研究法》2

    中提到五種專史的研究,其中人的專史,是專以人物作本位所編的專史,並謂

    人的專史的對相為:

    (一)思想及行為的關係方面很多,可以作時代或學問中心的。

    (二)一件事情或一生性格有奇特處,可以影響當時與後來,或影響

    不大而值得表彰的。

    (三)在舊史中沒有記載,或有記載而太過簡略的。

    (四)從前史家有時因為偏見,或因為挾嫌,對於一個人的記載,完全不

    是事實。我們對於此種被誣的人,應該用辯護的性質,替他重新作

    傳。

    (五)皇帝的本紀或政治家的列傳,有許多過於簡略,應當重新做過。

    (六)有許多外國人,不管他到過中國否,只要與中國文化上政治上有密

    切關係,都應當替他們作傳。

    (七)近代的人學術事功比較偉大的,應當為他們作傳。

    另外,有關事的專史,梁啟超亦謂:歷史的事實,若泛泛看去,覺得散漫,

    一件件的擺著,沒有什麼關係,但眼光敏銳的歷史家,把歷史過去的事實,看

    成為史蹟的集團,彼此便互相聯絡了。

    五、「標題」

    1 談歷史故事的改寫:以楚漢相爭故事為例 廖卓成 北師語文教育通訊 第六期 1998.6 頁

    42—49 2 中國歷史研究法 梁啟超著 里仁書局 1984.10

  • 6

    關於標題製作的研究,大抵要借助於新聞學的研究,徐昶《新聞編輯學》1,談到:信、雅、達是翻譯的守則,也是標題製作的守則。鄭貞銘《新聞採訪

    與編輯》2中也提到

    新聞標題的製作原則為:正確、簡明扼要、客觀公正、標題的內容重於

    形式、不能以偏概全、標題要有誘引力。

    新聞標題的用字遣詞必須:文義完整、避免重複、合乎閱讀心理與習慣。

    六、「插畫」

    陳美燕在《就編輯角度看兒童歷史讀物插畫》3一文中提出,所謂好的兒童

    歷史插畫:

    (一)是儘可能忠於歷史考據資料的插畫

    (二)是能掌握適當的情節氣氛,刻劃細膩情感的插畫

    (三)是具有說明性的插畫

    (四)是具有藝術品味的插畫

    (五)是容易被兒童接納的插畫

    至於怎樣才能製作出好的歷史插畫,則必須:

    (一)歷史資料的儲備

    (二)希望插畫家們能多關懷孩子的歷史讀物

    (三)編輯企劃能力的培養

    七、「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1 見新聞編輯學 徐昶著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4.10 頁 123 2 見新聞採訪與編輯 鄭貞銘著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2.3 頁 345~350 3 就編輯角度看「兒童歷史讀物插畫」 陳美燕 見認識兒童讀物插畫 鄭明進等著 天衛文化圖書有限 公司 1996.11 頁 38~52

  • 7

    《地理世家業,歷史是祖先,讀吳姐姐講歷史故事》1這篇文章中,羅蘭認

    為:

    寫這套歷史故事,實在非常考驗作者的學養與功力,它既要忠於歷史,

    又不能不加選擇與剪裁;既要把歷代大事的前因後果做完整的交代,又

    不能龐雜拖沓,牽絲攀藤,而吳涵碧小姐卻能把這套書寫得如此輕靈自

    然,使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只覺其順暢豐富,趣味盎然,而不會想到作

    者在下筆以前的鑽研博覽,而後化枯澀為曉暢,化繁複為簡明,所需的

    時間與心血。

    廖卓成在《論兒童歷史故事寫作:以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二三冊為例》2及《談

    歷史故事的改寫:以楚漢相爭故事為例》二篇論述中,提出了幾項改寫歷史故

    事可能會犯的缺失:補充說明不夠、刪節史實而敘事較失色、無益的附會、不

    當的解釋、不當的改動史實而敘事卻未增色等。

    以上各個元素所匯集的文獻內容都將作為本研究的重要的對照點及參考依

    據。

    1 「地理」是家業,「歷史」是祖先---讀「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羅蘭 見文訊雜誌革新第 8期 1989.9 頁 29---30

    2 論兒童歷史故事寫作:以《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二三冊為例 廖卓成 兒童文學學刊 第一

    期 1998.3 頁 181—194

  • 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擬以內容分析法,及與其他歷史故事文本比較的方式來進行,並輔

    以作者的訪問來完成之。

    內容分析法,主要在分析《吳姐姐講歷史故事》的版本標題、插畫、敘述

    方式、體例及編寫模式、各篇故事意涵等等,以審視其是否符合兒童性、文學

    性、趣味性、教育性等。分析的方式為,逐篇擷取故事意涵;留意各篇故事敘

    事方式,分析其模式。而插畫、標題方面,參考相關論述,逐篇分析其優劣。

    此外,也將與其他歷史故事著作做一番比較(大陸作家林漢達等編著的《上

    下午千年》),以檢視其取材情形及完整性。各項的分析比較,將以表格方式呈

    現,冀能清晰的顯現各項指標。

    另外,也將訪問本書作者吳涵碧,以瞭解其寫作動機、取材範圍、創作的

    理念等等,訪問所得將能輔助內容分析之運用,可較易掌握分析之標的,而縮

    短分析之流程。

    最後擬將分析比較結果予以評析後提出建議及賦予《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一書適當的評價及定位。

    二、可能遭遇的困難及解決途徑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中,由於各單篇故事內所含概的可能是一則故事,

    也可能是許多小事件或小故事的合輯,又有許多篇故事講述的其實是同一件事

    情,應如何切割來分析便成為問題。並且各篇故事的意涵可能又是多重屬性的,

    是以在擷取內容來分析時無法精確的、客觀的予以歸類。此外,文本本身內容

    非常的多,資料龐大,分析比較時恐有所疏漏,無法全數囊括各項細節。

    解決的途徑,擬以「主要的」及「大事件」這兩個概念為標的、為準則,

    分析研究時,次要的及小的事件或屬性,予以省略。至於文本內容的龐雜,將

    花更多的時間,更細心的去探討分析。

  •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本研究係以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999年 7 月全套完整出版之《全新吳姐

    姐講歷史故事》為研究範圍,包括標題、內容及插畫,主要是以兒童文學的觀

    點,以讀者的觀點來評析這套書的價值。

    故事的特質在於真實性,然則,《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非單純的轉譯刪減古

    籍,它取材自正史、當代人筆記、近人論述考證等,可以說是從史料堆中披沙

    揀金而來,過程艱辛,作者吳涵碧花了二十一年的時間寫成,若想逐一檢視各

    篇故事的真實性,恐非一二年的短時間所能完成,而且史實的考證也非兒童文

    學的本位研究工作,是以,本研究不涉及有關史實的考證,此為本研究的限制

    所在。而有關本書真實性的問題,將參考他人的評論及作者的取材寫作方式觀

    之。

  • 10

    第五節 解釋名詞

    一、故事:

    是一些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事件敘述,可以發生在任何時代和任何人身上,

    一般都富有傳奇性和趣味性。

    二、歷史故事:

    以史實作為根據,記人、記事或記物的故事。

  • 11

    第貳章 吳涵碧與《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第一節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吳涵碧,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現任中華日報社主筆兼藝文中

    心主任。

    吳涵碧就讀政治大學一年級時,原本唸的是歷史系,「至於為何後來會轉

    系,是因為當時歷史系所要學的許多考證的事我覺得很無趣,例如蘆溝橋的『蘆』

    究竟是草字頭還是木字旁,究竟是發生在一九一二年還是一九一三年,就要我

    們用一篇文章去討論,當初是覺得很乏味的,主要是我從小就喜歡看報紙,我

    是在報紙中長大的,我也很擅長看報紙,能一下子就看到報紙中的重點及有趣

    的部分,並且我喜歡寫作,從小就經常參加作文比賽,下筆很快,新聞系要學

    的東西很多很廣,也很有趣,於是我就轉到新聞系。現在覺得這兩個系所學到

    的都很有用,當時覺得很無趣的考證工作,現在在撰寫歷史故事時卻又不得不

    去鑽研,也發現了考證的樂趣。至於我的工作經歷是很單純的,大學畢業後就

    來到中華日報社工作一直到現在」1。她「曾以『王純』為筆名,在報章雜誌撰

    寫方塊、評擊世情,語多慷慨,讀者皆誤以為王純為飽學老先生,殊不知出自

    俠骨柔情纖纖女子之手」2。

    吳涵碧任職中華日報不久就「一頭栽入古史之中,以纏綿的感情,絕對的

    耐性,持久的毅力,執著於創作《吳姐姐講歷史故事》」3,這一寫就寫了廿一

    年,分別在中華日報、國語日報每週刊出,從不間斷,「由於故事兼具真實性與

    趣味性,舉重若輕,深入淺出,風靡了千萬成年讀者,曾獲金鼎獎推薦獎及中

    國文藝獎等等」4

    1 見吳涵碧專訪 第一問 2 見全新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注音本] 吳涵碧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995.10 封面頁內扉作者介紹

    3 見全新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注音本] 吳涵碧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995.10 封面頁內扉作者介紹

    4 見全新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注音本] 吳涵碧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995.10 封面頁內扉作者介紹

  • 12

    第二節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各版本介紹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最先是在報上連載的專欄,從 1977年 11 月 27 日起

    前後在中華日報、國語日報每週刊出,一直到 1999 年 1月 31日停刊為止,連

    載了 21 年多。初期每五十篇故事就集結成一冊發行,其後又增加了注音版及精

    裝彩圖版,以上均為中華日報出版社所出版,內容大抵與報載版相同,不過有

    刪減了許多故事開頭的「各位小朋友----」及結尾的賣關子和說教式的敘述。而

    篇目的順序則完全相同。

    其後《吳姐姐講歷史故事》轉由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印行,改名為《全

    新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並做了全面的檢視修改,包括篇目順序的重新調整、插

    畫的重新繪製、篇名的更改、增加了許多篇故事包括全書故事開頭的前二篇、

    故事內容及用字遣字的修改等等。緊接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於 1999年 7

    月又出版了《全新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注音版五十冊,共 1075 篇,這是截至目

    前為止全書最後底定的成書,也是本論文研究的標的。接下去轉攻大陸市場,

    由廣東教育出版社所出版,只在涉及到(大陸方面所稱的)農民起義的部分(如

    黃巢、方臘事,大陸方面稱為『起義』不稱為『亂』),做了微幅的更動,其餘

    內容都相同。

    若從最初的報載版到底定成書的《全新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注音版,兩相

    比較,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篇目都納入書中的,除上述的更動外,報載版有十篇

    未收錄在書中,包括最後的八篇(從明神宗幼年,到張居正過世神宗親政為止)。

    茲將本書各版本資料表列如下:

    本 報載版 中華日報版中華日報注

    音版 中華日報精

    裝彩圖版皇冠全新版

    皇冠全新注

    音版 廣東教育出

    版社版

    中華日報 國語日報

    吳 姊 姊

    講 歷 史

    故事

    (1~255

    篇)

    吳姐姐講

    歷史故事

    (256~993

    篇)

    其中

    975~993 係

    一篇故事

    中的上下

    集,所以只

    能各算半

    吳姊姊講

    歷史故事

    --- 明 代 故

    事新編

    (1~87 篇)

    吳姐姐講歷

    史故事

    吳姐姐講歷

    史 故 事 ( 注

    音版)

    吳姐姐講歷

    史故事

    全新吳姐姐

    講歷史故事

    (注音本)全

    新吳姐姐講

    歷史故事

    吳姐姐講歷

    史故事

    255 730 87 篇

    數 1072 500 592 600 800 1075 1075

  • 13

    本 報載版 中華日報版中華日報注

    音版 中華日報精

    裝彩圖版皇冠全新版

    皇冠全新注

    音版 廣東教育出

    版社版

    數 10 27 12 30 50 20

    黃帝

    明世宗

    明世宗

    張居正過

    黃帝

    南宋

    黃帝

    元初

    黃帝

    元末

    遠古

    明朝初期

    王振事

    遠古

    明朝中葉 神宗幼年

    遠古

    明朝中葉

    神宗幼年

    1~50 未註明繪圖者(有文字說明)

    51~100 唐永立(有文字說明)

    101~180 殷德馨(有文字說明)

    181~611 陳雄 (其中 181~197有 文 字 說 明 ,

    198~611 沒有文字說明)

    612~980 劉建志

    981~993 沒有插圖

    國語日報 劉建志

    陳雄

    1~18冊 陳雄

    19~20冊 陳敏捷21冊 陳敏捷 劉建志22冊 劉建志23冊 劉建志 許麗華 王錦暉24~25冊 許麗華 王錦暉26~27冊 劉建志

    1冊 閔玉真2冊 林生雄3冊 林松霖4冊 賴炳華5冊 萬華國6冊 許麗華7冊 陳秋松8冊 劉建志9冊 陳敏捷10冊劉建志11冊許麗華 王錦暉12冊劉建志

    劉建志 劉建志 劉建志

    料 . 年

    中華日報 66.11.27

    中華日報 86.3.2

    國語日報

    86.4.13

    國語日報

    88.1.31

    中華日報社

    出版部 1 冊 1978.122 冊 1979.113 冊 1980.124冊 1982.15 冊 1982.126 冊 1983.117 冊 1984.118冊 1985.99冊 1986.910冊

    1987.10

    中華日報社

    出版部 1 冊 1985.102 冊 1985.113 冊 1985.124冊 1986.15冊 1986.16冊 1986.37冊 1986.48冊 1986.59冊 1986.610冊 1986.611冊 1986.612冊 1986.913~18冊

    1988.219~27冊

    1992.8

    中華日報出

    版部

    1990.2

    皇冠文學出

    版有限公司

    1993.6

    皇冠文化出

    版有限公司 1~41冊

    1995.10

    42~50冊 1999.7

    廣東教育出

    版社 1999.8

    一、這三個版本有相同範圍部分,故事

    內容相同。 二、與報載版相較,開場的「各位小朋

    友----」及結尾的賣關子和說教式的敘述刪減了許多,其餘相同。

    三、中華日報注音版多了中華日報版

    92 篇,中華日報精裝彩圖版又多了中華日報注音版 8篇。

    一、這三個版本有相同範圍部分故事

    內容相同,但廣東教育出版社版

    對於「農民起義」的內容及篇目

    的排列有些更動。 二、與中華日報各版相較,增加了全

    書開始的前兩篇。此外前 50 篇的篇名及排列有大幅的更動,第

    50篇後的篇名亦有微幅的修改。三、皇冠全新注音版比皇冠全新版多

    了 275 篇,廣東教育出版社版則與皇冠全新注音版相同。

    全書最後的

    底定版,也

    是本論文研

    究的標的

  • 14

    第三節 作者寫作的緣起

    本書作者吳涵碧家學淵源,「她自幼受到家學薰陶,使她憧憬中國書生『身

    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的境界」1。「我父親是台大歷史系

    的教授,也是個說故事的高手,口才非常的好,童年時,父親常抽出一冊冊的

    廿五史,為我們講許多精采的故事,最記得父親所講的岳飛的故事、洞庭湖的

    故事(我父親幼年就住在洞庭湖旁邊),兒童時期所聽的故事印象是非常深刻

    的,到現在我和弟弟都還記得小時候父親講的故事-------上小學時有一位安仲

    儒老師,講故事也是非常的生動,常講一些課本裡所沒有的歷史故事,講抗戰、

    講盧溝橋都非常的傳神,同學們都期盼著上他的課」2。從小吳涵碧就對歷史故

    事產生了興趣,後來她有了機會可以將這份興趣加以實踐,「大學畢業後來到中

    華日報設工作,當時兒童版有計畫要開闢一個歷史故事的專欄,問我有沒有興

    趣寫寫看,當初也沒有想那麼多,我從小就覺得中國歷史有許多有趣的故事,

    以前也讀過一些,也許別人也會有興趣,於是我接下了工作,第二天就到中央

    圖書館借了一套《中國神話》,然後就開始寫作,至於這件事情後來會做得的這

    麼久,會寫得這麼多,當時是完全沒有去想的,沒有在計畫之內的,初生之犢

    不畏虎,換做是今日,我可能就不敢去做,因為這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而我

    本身也非科班出身,當初人家找我的時候可能也是沒有想那麼的多,可能也是

    請我試試看做做看,不過我倒是全心全力的投入,盡力去做。其實做每件事也

    都是一種機緣,找到機會就努力去做,不要去想它,如果先去想會怎麼樣怎麼

    樣,那麼可能會做不到,不如好好去做,盡最大力量去做。」3

    這個專欄是從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開始刊出,「剛開始可能也沒有

    人注意到這個專欄,但我不停的寫不停的寫,辛苦的找了許多的資料來寫成故

    事,有些故事還蠻有趣的,於是慢慢的就開始有人注意到這個專欄,也逐漸的

    獲得讀者的喜愛,後來集結成書也還賣得不錯,這個專欄之後有個機緣於民國

    八十七年轉至國語日報社刊載,也同樣獲得讀者的支持,受到這些鼓勵,所以

    就一直寫了下來。另一方面,好像也沒有哪個專欄能在報上連載廿年的,不過

    您說的耐力與毅力驚人倒是不敢當,我一直覺得撰寫歷史故事是我的興趣,我

    是抓到了興趣在做這件事」4。

    吳涵碧是因機緣與興趣而進入了歷史故事創作的工作,這項工作持續了廿

    1 見全新吳姐姐講歷史故事[注音本] 吳涵碧 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995.10 封面頁內扉作者介紹

    2 見吳涵碧專訪 第三問 3 見吳涵碧專訪 第二問 4 見吳涵碧專訪 第九問

  • 15

    一年,在民國八十八年一月,因為她「接下了中華日報藝文中心主任的工作,

    再加上主編中華副刊的工作,實在是忙不過來,不得已只好停下歷史故事的寫

    作,至於何時會接續撰寫,並沒有確定的時程,我想這就要看機緣了」1。

    第四節 作者書寫的觀點

    1 見吳涵碧專訪 第廿一問

  • 16

    觀點,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視角所看到的事物風貌不同,傳達出來的感

    受自不相同,對於「歷史」類的作品,有些人是以「戲劇」的觀點視之,著重

    在劇情的張力,為了讓劇情更有可看性,不惜增添了許多想像的情節來補充,

    如二月河、高陽的歷史小說;又有些人是以「趣味」的觀點來看待,所以寫成

    了名人的小故事之類的作品,如紀小嵐傳;還有些人是以「史學研究」的觀點

    著手,如柏楊版的資治通鑑,雖也類似故事體,但內容中卻有太多的解說與考

    證事項,兒童不易親近。,而本書作者的寫作觀點,和大多數的「歷史故事」

    寫作者相同,是「教化」,但其內涵則大相逕庭。

    吳涵碧書寫的觀點為「教化」,其方法則為,以「趣味性」引領讀者入門,

    並以「真實性」來傳達正確的歷史知識。而且吳涵碧「教化」的觀點,不只是

    單純的英雄崇拜,她說:

    (我)創作時的中心理念為「忠孝節義」,讀歷史才能讓人對國家有溫情

    和敬意,所謂亡人之國必先亡人之史,歷史是個很大的寶藏值得慢慢的

    去挖掘,尤其我們中國的歷史浩瀚,忠孝節義可歌可泣的故事非常的多,

    不挖掘出來讓大家瞭解很可惜。1

    中國的忠臣總是傻得可敬,癡得可愛。他們不是於忠,只是全民疾苦操

    在皇帝一人之手,不得不對皇帝盡忠,他們的作為超越了佛家的因果,

    明明市死路一條,誰也不確定來生如何,反正心理認為值得,雖千萬人

    吾往矣,非要奮鬥到底,割頭也不在乎。

    中國人就有這一份漢子的韌性,為大我奉獻、為民族犧牲的氣概氣魄。

    因此,世界古文明一一凋零,中國卻越來越強壯。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一寫廿年,沒日沒夜,整個人泡在書海中翻騰,

    隨著古人又哭又笑,用生命換來一字一句,吃盡了苦頭,眼淚吞到胃裏,

    跟自己開個玩笑繼續努力,一刻也不曾鬆懈,我以一種超乎尋常的浪漫

    愛著中國,彷彿與英雄談了一場的戀愛,試圖把他們的偉大忠實傳遞。2

    可見其「教化」的內涵,是包含了濃濃的愛國情操,希望把中國傳統士大夫癡

    傻的精神傳承下去、將中國的歷史知識寶藏正確而真實的傳承下去。

    1 見吳涵碧專訪 第六問 2 見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吳涵碧 廣東教育出版社 1999.8 我們都是中國的孩子(大陸版序)

  • 17

    一般寫歷史故事的作家,也都持「教化」的觀點,或以正史轉譯,或添加

    劇情著重趣味,然而能像吳涵碧這樣,以史學研究的精神去求真實,再以趣味

    性包裝,讓全書深入淺出,達到教化功能者,可謂少之又少。

    第五節 小結

  • 18

    吳涵碧家學淵源,從小就對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就讀政治大學一年級時

    念的就是歷史,後來轉念新聞系,畢業後來到中華日報社工作,有機會開闢一

    個歷史故事的專欄,她有著古代士大夫的痴與傻,她抓住了這個興趣在做,而

    這一寫就寫了廿年,從不間斷,耐力與毅力驚人。她想把「忠孝節義」的傳統

    精神傳下去,她以「教化」的觀點來撰寫歷史故事,這個「教化」的內涵有著

    濃濃的愛國情操、有著民族文化傳承的深層意義,而不只是浮面的英雄崇拜。

    吳涵碧是以模擬訪問古人的方式來寫歷史故事,求的是「真實性」,然後運

    用她新聞學的專業,以「趣味性」的包裝,讓讀者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就獲得

    了正確的歷史知識。《吳姐姐講歷史故事》這個專欄是從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二

    十七日開始刊出,八十六年四月十三日轉至國語日報刊出,而在八十八年一月

    卅一日後停刊。剛開始時,每五十篇故事就集結一冊成書發行,隨著時間與篇

    數的增加,慢慢的成套的書發行了,版本也增多了,分別有:中華日報版、中

    華日報注音版、中華日報精裝彩圖版、皇冠全新版、皇冠全新注音版、廣東教

    育出版社版等。成書後最後底定的版本就是皇冠全新注音版(五十冊),也就是

    本研究的標的。1999 年本書跨入一個新的疆域,那就是大陸版(廣東教育出版

    社版)發行了。本書曾獲金鼎獎推薦獎及中國文藝獎等,代表了吳涵碧的成功,

    也代表了她的努力獲得了大家的肯定。

  • 19

    第参章 文本分析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一套五十冊共計 1075 篇,文本資料浩瀚,作者寫作

    的時間也長達二十一年,面對這長時期寫作、內容多的大作品,文本的分析無

    法過於精細,只能取其通則,另一方面也將留意其風格的轉變,找出不同時期

    所展現的不同風貌。而其優缺點的評析,相同的也是擇其通案,至於零星的優

    缺則以個案視之了。

    有關文本的分析,逐篇的取其意涵及其他分析要項,列表於後供參考【附

    錄一---文本內容逐篇分析】。

    第一節 取材來源與擷取模式

    寫作的「理念」關係著作品的發展方向,就像是作戰時的戰略一樣,也類

    同於最高指導原則。「理念」影響著故事材料的選取,接著影響編寫、創作,推

    及至內容的呈現,不可謂不重要。《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寫作時的「理念」是什

    麼呢?是正確性,也就是故事的真實性。我們可以從本書最初在報上連載時的

    「作者自述」或「報社廣告詞」中,看到作者當年創作時所著重的「理念」:

    「作者自述」或「報社廣告詞」的內容 出處

    ----故事的內容以歷史上著名的人物為主,以朝

    代的順序依次介紹。它是歷史事實,絕不是虛構

    的。

    中華日報 1977年 11 月 21 日

    第七版《本刊新專欄下期起

    刊出》

    為求好看,硬把歷史事實歪曲,這似乎有些說不

    過去,我希望能根據陳壽的三國志把正確的歷

    史,用淺顯生動的方式表達出來。

    中華日報 1979年 11 月

    19 日第十二版《寫在最熱鬧

    的三國故事之前》吳涵碧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好看又正確 中華日報 1980年 3 月 10 日

    第十二版廣告欄

    故事不但好看,而且正確,篇篇有根據,絕不是

    作者胡亂瞎扯的

    中華日報 1982年 2 月 9 日第

    十二版《你可以放心的閱讀

    吳姐姐講歷史故事》

  • 20

    從上可知,作者以文本的「正確性」為指導原則,這個指導原則引導著文本素

    材的選取,那麼,本書作者是如何取材來達到故事真實性的目標呢?我們可從

    各篇故事中有提到的「資料引述」當中觀之:

    「資料引述」的內容

    出處《吳姐姐

    講歷史故事

    中的第 篇

    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最初出現於三國時代吳國的徐整所著《三

    王歷記》中

    第 2 篇

    根據北齊書的記載,當高歡擔任函使的時候,一路上碰到許多

    奇怪的景象

    第 187 篇

    為著建這條運河,所用的人力無數,男丁不夠,連婦女也派上

    用場,根據唐人所寫的《開河記》記載

    第 216 篇

    現在我們就以新舊唐書為本,為大家介紹一下真實的薛仁貴 第 264 篇

    倭寇就是日本,日本與中國的交往始於何時,各個學者有不同

    的說法,根據《山海經》的記載

    第 268 篇

    關於李弘之死,是一件千古懸案,《舊唐書》僅記載他死了。《新

    唐書》中說他是被毒死。司馬光寫的《資治通鑑》中則記載『時

    人以為天后酖之也』

    第 275 篇

    據《歷代名畫記》的記載,在當時他(吳道子)的畫已賣到屏風

    一片值金萬兩

    第 308 篇

    因此史學家陳寅恪說,牛李二黨都只是二流角色而已 第 336 篇

    據宋史的記載,當趙匡胤大軍到陳橋驛--- 第 368 篇

    《國老談苑》這本書記載,宋太祖曾經宴請翰林學士王著-- 第 374 篇

    在司馬光門生邵伯溫的一本書《邵氏見聞》中記載一則故事 第 391 篇

    根據已去世的方豪教授的考證,他認為米芾不是姓米,而係西

    域米國胡人

    第 411 篇

    據遼史中記載,述律后處事敏捷,有果斷、有雄略 第 428 篇

    這句話的意思很費解,根據札奇斯欽教授的看法--- 第 550 篇

    明惠帝的下落是一件千古懸案,也是歷史學家一直深感興趣的

    謎團,近來大陸上的歷史學著,有一種新看法

    第 731 篇

    根據《明通鑑》正德十四年九月戊戌的記載 第 915 篇

    據專門研究《紅樓夢》的紅學專家俞平伯考證,曹雪芹就是在

    唐伯虎葬花一事之中得到靈感

    第 970 篇

  • 21

    『梁山伯與祝英台』不只是民間傳說,確實在《寧波府志》中

    有記載

    第 983 篇

    從上可知,本書取材的來源有《資治通鑑》、《明通鑑》、正史、方志、古人筆記、

    近人研究成果、甚至是大陸學者的資料等。而吳涵碧也自述本書的取材方式為1:

    (一)先讀一般的通史以便對要寫的故事有個概念。

    (二)讀二十五史原文,把故事中的人物或事件主題一一製成卡片,常 常

    是一個事件或人物故事散佈在許多人的傳記中,都得逐一抄錄成卡

    片,有時還要去讀未點字的古書。

    (三)讀資治通鑑、續通鑑、明通鑑,地毯式的搜索,逐項擷取相關資料

    製成卡片。

    (四)讀古人的筆記、可靠的史料,也一樣把有關資料抄錄。

    (五)參考近代學者的著作,看了許多的專書,如中國乞丐史、中國交通

    史等,也讀了許多大陸方面的資料,所有相關的書籍都買了下來,

    例如在寫岳飛、文天祥的故事時,幾乎把書局中有關的書都買了下

    來,有時常常看了整本書,有趣的有用的就只有一句話而已。

    吳涵碧自述本書的取材方式與上述書中的「資料引述」來源是相符合的。

    另一方面,我們從治史的方法來看吳涵碧的取材與運用,呂思勉先生在《歷

    史研究法》2一書中提到了怎麼讀中國歷史,他說:

    (一)正史暫可緩讀,歷代理亂興衰的大要是應首先通知的,關於此,可

    讀《資治通鑑》、《續資治通鑑》、畢沅所編的《明紀》或《明通鑑》。

    (二)歷代的理亂興衰以及典章制度,昔人所認為最重要的,現已通知大

    略,在專研究歷史的人,即可進讀正史----,正史卷秩太繁,又無

    系統,非專門治史的人,依我說,不讀也罷------,正史中無用的

    材料,誠然很多,讀時卻不可跳過,因為有用無用因個人的見解而

    不同,學問上的發明,正從人所不經意之處悟入。

    (三)讀史的方法,亦宜參考現代人的著述,現代史學的意義和前代不同,

    研究的方法當然隨之而異,生於現代還抱持著從前的舊見解,就真

    是開倒車了。

    1 見吳涵碧專訪 第八問 2 歷史研究法 呂思勉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5.3 頁 135~152

  • 22

    呂氏所言,對照吳涵碧讀書擷取史料的方式,是相契合的。

    資料取得後,要如何消化運用,是不是取來的資料都可用呢?其實不然,

    這還需經過篩選考證的工作,如果只是原封不動的套用,只能算是抄襲及改寫,

    而如果原稿有誤,可也就跟著錯誤了。吳涵碧習慣將相關主題的事件人物製成

    卡片,從各方各種不同史料來源所得的資料,勤勞的一一製成卡片,並俟資料

    蒐集差不多後再取出來相互對比考證,接著再據以寫成故事1,這種勤於蒐集資

    料製卡片的方式,類同於司馬光寫《資治通鑑》的方式,也符合梁啟超先生所

    闡述的:「史學要『勤於抄錄』」2。

    總之,本書無論在取材來源或擷取方式上都是非常專業的,而且是史學的

    專業。

    第二節 體例及編寫模式

    1 見吳涵碧專訪 第八問 2 見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 梁啟超 里仁書局 1984.10 頁 198

  • 23

    體例及編寫模式的分析,將以「各單篇故事」及「整套書」兩個向度來看。

    一、以「各單篇故事」來看

    這又再細分為開場、中段、結尾三部分。

    (一)、開場:

    本書各篇慣用的方式為

    1. 前情提要:這在「由許多篇合成為一則故事」的篇目中幾已成通例,都

    會把前一篇或前幾篇的故事作大綱式的整理及重述,作為開場白。

    2. 直接以故事主角的介紹作為開頭:這在「單篇即為一則傳記」型的故事

    中非常的明顯。

    3. 其他:有以介紹時代背景為開端的,也有以「今天我們要講一個關於------

    的故事」來開頭的,這些開場方式在本書中所佔的比例很小。

    其實故事的開端最是難以下筆,坊間寫給小小孩看的故事都喜歡用「從前」、「從

    前」著手,失之模糊。本書下筆的方式直截了當、明確,而又不會考驗兒童的

    耐性,可謂適切。在此,附帶一提的是「前情提要」的方式在報載時期有其必

    要性,在成書之後已失去其實用性,是否有存在的必要?私意以為,雖然成書

    後可將「前情提要」的部分刪除,但就作為一篇故事的開端而言,「前情提要」

    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保留下來也無損於整體作品的表現,反而有種「劇情

    複習」的效果。

    (二)、中段:

    指的是內容上慣用的體例,計有翻譯、解說、故事回溯三種。

    1. 翻譯:中國歷史故事,史料來源為古籍,自不免轉譯為適合兒童閱讀的

    語詞,是以本書的遣詞用字都是經過翻譯過的淺白文字,但都能保留其原來的

    語意,然則,對於經典的用語或成語,則會引其原詞,而另作翻譯。如(65篇)

    「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220篇)「罄竹難書」都有立即的翻譯。此外,有許多也是原文與翻譯同時對照

    呈現的,那就是文學類的篇目,列有文學家的經典作品並將翻譯緊列於後,這

    一類的體例計有 70 篇。

    2. 解說:書中有許多古代的官制、器物、地名、習俗等不經解說是不易了

  • 24

    解的,本書是故事體並沒有採用篇末註釋的方式,而是在需解說的事物後面,

    隨時插播說明,這些篇目不在少數,計有 427 篇,約佔全書的 40%。這增進了

    讀者的理解,提升了閱讀的順暢。

    3. 故事回溯:故事中因應劇情需要或需用典,常有故事回溯的情形,另一

    方面本書的前身為報刊連載,每週一期,許多很久以前述及的故事,怕讀者遺

    忘,特再提醒一次,同樣也增加了閱讀的順暢性。

    (三)、結尾:

    本書各篇慣用的方式為

    1. 說教:就是在篇末,就故事內容講述教育性濃烈,我們應如何做的敘述,

    這在報載時期佔了非常大的比例,成書後已刪減了許多,只剩下 70 篇。

    2. 賣關子:本書有許多是多篇合成「一則故事」的(下段中會述及),故事

    尚未結束,或為了吊觀眾胃口,以賣關子來當作結尾的情形,同樣的在報載時

    期非常的普遍,相同的在成書以後,觀眾已不需要等一星期才看得到故事的下

    一集,賣關子的方式已失去其實質上的作用,所以成書後也刪節了許多,只剩

    下 39 篇。

    3. 評論:評論的運用,大抵為「一則故事」結束後才有,有許多的評論是

    作者自己的見地,但本書在唐朝中葉後的篇目已大量引述古人或近人的評論來

    論斷了。

    二、以「整套書」來看

    首先以完整的故事對應篇目來看,三國之前的故事大都為一篇一則故事,

    少數內容較多者,二至三篇一則故事。三國以後一篇一則故事的篇目變少了,

    動輒十幾篇一大則故事,更有那故事的主軸將結束,而副線故事緊接著轉為主

    軸,又繼續發展下去,彷彿是一個連續不斷的大故事集一般,沒有段落也沒有

    中場休息,例如,李世民的故事連接著唐高宗,緊隨之的為武后奪權、中宗復

    位-----一直到郭子儀事(將近 100 篇)才有段落感;又如朱元璋起義、成祖靖難-----

    一直寫到孝宗,才感受到有稍微停下來休息的感覺,而這一連串卻已超過 200

    篇了。也就是說,有些故事,一篇就有了段落感,有些卻連貫成 200 篇才有分

    隔。一篇一段落,彷若海上的小島,隨時可以停靠休息;而許多篇合成的故事,

    如同陸地上的山群,好幾百個山頭合成一座山脈,非一口氣看完不可,否則難

    以越過群山找到可休憩的平原。一篇一段落的故事,主題較為明確;而多篇合

    成的故事,大部分也都主題明確,但有些篇目為了連貫情節之需,顯得雜亂而

  • 25

    無主題,還好這些篇目不是很多,並不影響整體的表現。

    再者,我們以故事內容的分類來看其體例模式。本書大抵是以政治史為主

    軸,按年代先後順序排列,至於文化類的篇目是如何置於這主軸之中的呢?大

    體而言,隋唐之前的故事,文化類的篇目是隨同政治史按年代混居其中的,例

    如講到漢武帝後隨之提到司馬遷的故事、董卓亂政之後蔡文姬的故事也出現

    了。隋唐之後的故事,文化類的篇目則集中在一個大時代段落之後出現,例如,

    安史之亂後集中呈現了王維、李白、杜甫、吳道子等人的故事;又如,元入主

    中原後連續 25 篇講述文學、藝術、社會風俗方面的故事,彷若一本文化專書一

    般。

    接著,我們以「一則故事」的內容來看,通常我們會認為故事是一條前進

    的直線,然則實際上故事的發展並不是單一直線的,而會有許多的分枝,本書

    作者能將各分枝的線緊密順暢的串聯在一起,故事的脈絡像一顆樹,骨幹主軸

    掌握了,岔出去的分枝也能隨時回到主線上。因此,本書許多的大篇故事,從

    主幹岔出去的分線很多,如果不是從故事的起頭開始看,總會詫異的覺得,某

    些故事怎麼會出現在這裡,例如,785、786、787 篇講的是蒲松齡《聊齋》內的

    故事,蒲松齡是清朝人怎麼會和明朝的故事扯上關係呢?原來是明宣宗愛鬥蟋

    蟀,故事便聯想到蒲松齡所寫有關蟋蟀的故事了;又如 984 篇六如居士唐伯虎,

    講的是唐伯虎信佛的故事,但全篇幾乎都在敘述鳩摩羅什的生平事蹟。類似這

    種聯想出去的故事,或長或短在全書中是很多的,已成了特有的體例。樹狀圖

    的故事脈絡,豐富的聯想力將故事聯想出去,再回到主軸上,這也是本書作者

    敘寫「一則故事」的模式。

    第三節 內容

  • 26

    一、以「各單篇故書」來看

    對於本書各故事,係採逐篇分析,分析其意涵及其他向度【如附件一---文

    本分析資料】,所得結果列表如下:

    意涵 篇數 合計 意涵 篇數 合計

    成就 140 庭愛 4

    (反)成就 0 140

    (反)庭愛 1 5

    能力 45 友誼 23

    (反)能力 3 48

    (反)友誼 2 25

    德行 15 博愛 0

    (反)德行 5 20

    (反)博愛 2 2

    孝順 15 俠義 38

    (反)孝順 5 20

    (反)俠義 3 41

    社會正義 30 堅忍 29

    (反)社會正義 4 34

    (反)堅忍 1 30

    團隊榮譽 0 踏實 2

    (反)團隊榮譽 10 10

    (反)踏實 34 36

    理想社會 1 負責 1

    (反)理想社會 0 1

    (反)負責 2 3

    愛國 28 勤奮 10

    (反)愛國 2 30

    (反)勤奮 14 24

    儉樸 14 有恆 0

    (反)儉樸 18 22

    (反)有恆 1 1

    謙遜 5 慈愛 1

    (反)謙遜 7 12

    (反)慈愛 1 2

    誠實 1 悌恭 5

    (反)誠實 8 9

    (反)悌恭 1 6

    忠厚 2 恩愛 1

    (反)忠厚 1 3

    (反)恩愛 0 1

    正直 60 助人 8

    (反)正直 1 61

    (反)助人 0 8

    貞潔 2 6 友善 0 1

  • 27

    (反)貞潔 4 (反)友善 1

    氣節 11 感恩 8

    (反)氣節 9 20

    (反)感恩 6 14

    知恥 6 慈悲 18

    (反)知恥 12 18

    (反)慈悲 7 25

    廉潔 7 寬容 23

    (反)廉潔 10 17

    (反)寬容 19 42

    志氣 30 慷慨 5

    (反)志氣 18 48

    (反)慷慨 2 7

    自重 3 守分 2

    (反)自重 7 10

    (反)守分 26 28

    勇敢 24 守信 0

    (反)勇敢 0 24

    (反)守信 2 2

    守法 2 忠貞 62

    (反)守法 5 7

    (反)忠貞 12 74

    誠懇 6 計謀 122

    (反)誠懇 7 13

    (反)計謀 0 122

    英勇 14 機智 41

    (反)英勇 1 15

    (反)機智 0 41

    冒險 37 睿智 74

    (反)冒險 0 37

    (反) 睿智 22 96

    幸運事 8 沉穩 16

    (反)幸運事 6 14

    (反)沉穩 0 16

    毅力 5

    (反)毅力 0 5

    惡行 44 冤屈 20

    嫉妒 7 多言 4

    荒唐事 50 猜忌 6

    自傲 4 暴虐 19

    合篇 852 傳記 868

    說教 70 評論 187

    奇事 385 趣事 158

    解說 427 翻譯 70

    成語 29 典故 120

  • 28

    考據論證 126 分辨史實與傳說 81

    口語化的敘述 509 有列作家作品 114

    故事與現狀連結 126 敘述時代現象 131

    有故事回溯 172 童年敘述 129

    有賣關子 39 前情提要 414

    依上表,分析如下

    (一)、各篇故事主要意涵

    1. 正向意涵 1022 篇較負向意涵 433 篇多很多,約 2.5 倍,有關負向的意涵,

    觀其敘述的方式及與故事情節的關聯,可以看出,其主要的目的還是藉由負向

    的故事,以展現正向的積極意義。所以,本書各故事所要呈現的還是正向的意

    義,而這些意涵項目多,廣度大,很豐富。

    2. 本書作者吳涵碧自述創作時的中心理念為「忠孝節義」1,觀全書意涵屬

    於「忠孝節義」部分的有:忠貞、愛國、孝順、貞潔、氣節、廉潔、正直、社

    會正義、俠義等共計 303 篇,在總數 1455 個意涵中佔了 21%

    ,與作者所述相符。

    3. 屬於計謀、機智、睿智的意涵也不少,計有 259 篇,佔了不小的比例,

    這類的故事都是兒童所感興趣的題材,很能吸住兒童的心。

    4. 屬於荒唐事、(反)儉樸、(反)勤奮、暴虐的意涵者,大都顯現著朝代末

    年皇帝的荒淫奢華。而(反)踏實、(反)知恥、(反)廉潔、(反)志氣、惡行等意涵

    者,代表著惡勢力的抬頭與囂張。不過也因為有這些荒淫的皇帝及惡勢力,才

    能突顯出忠貞正直之士的清廉,沒有將壞人的「惡」寫入故事中的,就難讓讀

    者為好人的「好」而感動。本書將壞人的「惡」透徹的描述,好人的「好」因

    而令人感動了。

    5. 屬於成就、能力意涵的,計有 188 篇,也不在少數,這類的故事描述著

    英雄的成功事蹟,能讓兒童產生楷模學習。

    (二)、奇特的故事、有趣的事:

    奇特的故事,包含了

    1. 神奇的故事:如(917 篇)小啞巴變小神童,王陽明的母親懷他十四個月

    1 見吳涵碧專訪 第六問

  • 29

    了還未臨盆,直到有一天夢到神仙抱著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後就生下他。

    2. 荒誕不經的事:如(914 篇)掉落在盧溝橋的玉簪子,明武宗為了劉美人

    不見的玉簪子,派了大批人馬找了好幾天,十幾萬大軍為之停留不前進。

    3. 難以想像的事:如(907 篇)長柄團扇的秘密,凌遲的執行法,仇家想買

    劉瑾的肉來吃。

    4. 其他奇特的故事:如(595篇)製墨專家潘谷,話說李廷珪的墨太受歡迎,

    坊間贗品不少,潘谷厲害極了,他有「隔囊揣墨」的本領,他不用眼睛,只要

    用手摸一摸,便能立辨真偽。

    有趣的事,指的是好玩、有趣或是令人會心一笑的事,如(354 篇)李存勗處

    變不驚,畫工畫獨眼龍的李克用,要畫得像又不能把李克用瞎眼的事實畫出來,

    否則就會遭殺身之禍,結果畫工巧妙的畫出李克用瞇著一隻眼睛射箭,而獲得

    重賞。

    奇特的故事、有趣的事,這二項內容的故事深具吸引力,很能拉住讀者的

    心,增加讀者對往後故事的「期待」,也是「遊戲性情趣」之所在。全書共計奇

    特的故事 385篇,有趣的事 158 篇。合計 543篇,已超過全書的半數。

    (三)、成語、典故:

    這二項內容有時難以區分,許多的典故,同時也是成語的由來,而廣義來

    看,每則歷史故事其實也都是典故。在此,係以較狹義的角度來評析,故事中

    有特別註明成語出處者,或有刻意引用成語者,列入「成語」項,計 29 篇。故

    事中有註明典故出處,或經常被引用的故事,以及在故事中引用典故者,均列

    入「典故」項,計 120 篇。成語與典故,都是最好的作文教學題材,並且也是

    生活中展現歷史知識,最常用到或聽到的經典。

    (四)、考據論證、分辨史實與傳說

    故事中有清楚註明引用史料來源或有考證者,列入考據論證項,最具代表

    性的如(377 篇)斧聲燭影,講的是宋太祖傳位給太宗的疑雲,及(731 篇)明惠帝

    下落的最新說法,這一類的篇目共計 126 篇。

    分辨史實與傳說的篇目,本書作者喜歡以兩相對照的方式敘說傳說中的故

    事及真實的故事,最具代表性的,有王昭君、楊家將、包拯、宋江、唐伯虎等,

    共計 81 篇。

    這二項內容的篇目,最大的功效,在於傳達正確的歷史觀念與及正確的史

    實。李弘祺在《傳統中國的歷史教育—以宋代為中心》一文中提到:

  • 30

    如果我們從嚴謹的史學立場來看稗官野史,那很容易看出史學『求真』

    的根本要旨在通俗的歷史知識中並不佔地位。同時,通俗歷史知識逐漸

    獨立,可以說有了它自己的生命,而開始對嚴謹的史學知識形成了危機

    大部分的中國人便是從通俗的傳統中擷取他們的歷史知識,淺移默化,

    決定了他們的思想與行為1

    以史學研究的角度來看,這些通俗的歷史是個危機,尤其是現代的電視劇,更

    是大力的傳播誇張不實的歷史劇,令人憂心。本書因為有這些正確史實觀念的

    注入,能使接觸歷史故事的小讀者們,第一次就獲得正確的史學觀念與歷史知

    識,有效怯除通俗歷史的侵迫威脅,這也是本書非常值得誇耀之處。這兩類篇

    目的故事,除上述功效外,在解疑(考據論證)及對照(分辨史實與傳說)的過程

    中,同時也具有引人入勝的效果。

    (五)、口語化的敘述:

    口語化的敘述,指的是文中人物對話以外的旁白敘述淺白,淺白到讀起來

    就像有人實地講故事一般。當然並不是整篇故事的文字都淺白到口語化,而是

    其中有部分片段,口語化敘述很強的,便納入此中,計有 509 篇。佔全書的 47%,

    比例很高。其實故事中有部分片段口語化敘述很強的,就代表整篇故事的敘述

    都得向著這些口語性強的片段靠近,行文才會順暢和一致,因此之故,自然的

    整篇故事的敘述就貼近了「淺語」,讓讀者更能親近了。

    (六)、列有作家作品:

    這大部分是出現在文學家的故事中,小部分是因故事劇情之需而引用他人

    作品,或者雖非文學家卻有著名的傳世之作,當然所列的作品都是經典。屬於

    詩詞的,都附有翻譯在旁對照;屬於傳奇、故事、戲曲的,因篇幅所限,則取

    其精要列述。全書共計 114 篇,這些也都是不錯的文學學習素材。

    (七)、故事與現狀連結:

    1 傳統中國的歷史教育—以宋代為中心 李弘祺 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所國際歷史教

    育研討會論文集 1986.6 頁 111~112

  • 31

    這項的內涵包含寫作時當代語詞的運用,及以古諷今的篇目。有許多篇故

    事的內容有以古諷今或以古為師的情形,說教意味很濃,這在報載時期尤為明

    顯,而且大都與本書作者敘寫該篇故事時的時代環境有關,如:

    報載版(56 篇)奇恥大辱的和親政策1----

    由於漢初受了奇恥大辱,以後漢武帝才大展雄風一雪前恥。同學們,國

    家弱小,一定會受到外辱,漢代如此,現在也是如此。不用罵美國人背

    信忘義,要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骨氣。我們讀書求學的目的如果只是爭高

    分,考大學,一心一意早日到美國去,去當洋奴變成外國人,逃避責任,

    逃離台灣,卑躬屈膝求美國人收留,千方百計乞討一張永久居留證,這

    和呂后時代,以堂堂一國之君的身分,說自己醜陋,配不上單于,有何

    不同?同學們,請三思!

    報載版(58 篇)傑出的外交家陸賈2----

    各位同學,再過兩天,美國國會即將開會,卡特總統偷偷摸摸與共匪建

    交的醜事,將是最熱門的一個話題。在這段時間內,我國的外交官員一

    直和美國正義之士保持密切聯絡,爭取國家的最大利益。今天吳姊姊要

    講一個西漢時代的外交家,也是大思想家陸賈的故事。

    報載版(117 篇)諸葛亮不濫用寬容3----

    最近高雄美麗島事件,許多暴徒用石頭、玻璃、秤柁打憲警,嚴重的違

    反了法紀。有些人請求政府寬容處理,也有人去請洋人助陣,希望壓迫

    政府減輕刑責,這些都是不對的-----

    成書後(268 篇)劉仁軌大破日軍----

    日本人厚顏無恥的竄改史實,引起我中華兒女強烈的悲憤與不滿。在這

    時候,讓我們回溯一下歷史上中日第一次大戰應該是很有意義的----

    另外,當代語詞的運用也同樣反映了作者寫作的時代。本來,史學著作或

    1 見中華日報 1978.12.31 第七版 2 見中華日報 1979.1.14 第七版 3 見中華日報 1979.3.17 第十二板

  • 32

    歷史故事就脫離不了寫作的那個人及其時代的影子。史學界常說的一句話:「所

    有歷史都是現代史」就是這個意思。不過,故事與現狀連結的篇目,在成書之

    後已大幅度修剪了許多,現只剩 126 篇,作者敘寫故事時的當代影子減少了,

    當然,說教的意味也跟著減少了許多。

    (八)、敘述時代現象:

    係指故事內容有講述到大時代的環境、社會現象、人民生活情況者,如戰

    國時代的養士之風、魏晉南北朝的門第觀念、宋朝人的生活等等,這些篇目讓

    我們更貼近古人生活,也讓其他故事的場景更為明顯,也讓讀者有種「親近」

    的感覺。這類的篇目共計 131 篇。

    (九)、童年敘述:

    指的是故事中人物的童年故事,計 129篇,書中的童年敘述有二特色,其

    一為簡短,大多為寥寥數語帶過,有較完整事蹟者只有 21篇,如下:

    (45 篇)小小外交官—甘羅、(131 篇)華歆從小受不住誘惑、(137 篇)神童王

    粲、(145 篇)王戎與李樹、(156 篇)小小女英雄---荀灌、(265 篇)小神童玄奘、(385

    篇)歐母畫荻、(401 篇)司馬光和資治通鑑、(433 篇)耶律乙辛吃太陽、(468 篇)

    岳飛的幼年故事、(542 篇)堅強的蒙古母親---月倫、(543 篇)鐵木真死裡逃生、(544

    篇)少年英雄結伴行、(548 篇)鐵木真與札木合、(649 篇)朱元璋偷吃烤小牛、(917

    篇)小啞巴變小神童、(918 篇)王陽明扮小將軍、(919 篇)六歲小聖人的機智、(920

    篇)龍泉山寺遇鬼記、(946 篇)與傳說不一樣的唐伯虎、(948 篇)張震唐伯虎孔廟

    前打水仗。

    另一個特色為,這些簡短的童年敘述,內容大都為天才兒童的描寫,只是

    印證長大後的成就來由,非為關懷童年而寫。本書的取材來自古籍,可見中國

    古代對「童年」的概念是不存在的。

    二、以「整套書」來看

    (一)、每篇故事字數約 2000 字左右,國小高年級學生閱讀不致困難。

    (二)、每篇故事篇末都留有空白的閱讀心得欄,顯見作者鼓勵讀者思考的用心。

    (三)、全書敘寫的年代從遠古開始,原版報載,是從黃帝的故事說起,成書後

    又另外加入,(1 篇)中國人故事的開始(考古上的中國人)、(2 篇)開天闢地

    的故事(神話傳說中的古代中國人),將故事往前延伸,讓整套故事更具完

  • 33

    整性。全書共計 1075 篇,寫至明朝中葉,神宗十歲即位,張居正初任輔

    政,並擔任神宗皇帝的老師,師生情誼濃厚(1075 篇明神宗調製辣麵)。原

    版報載,在該篇之後還列有七篇,是寫張居正改革過程,至張居正過世神

    宗親政為止(一條鞭法)1,張居正的過世是明朝中葉衰敗的開始,是個大時

    代的段落點。以完整性來看,報載版較有時代的段落感,未將後面七篇納

    入成書之中,頗為可惜。如果故事能繼續往下延展到明朝結束,或至清朝

    結束,當更為周延,不過《吳姐姐講歷史故事》在國語日報已於 1999年

    1 月 31 日後停刊,何時續寫吳涵碧說:「這就要看機緣了」2。

    (四)、本書內容涵蓋面廣,分析之計有:

    類別 篇數 百分比

    政治 818 篇 76﹪

    社會 29 篇 2.6﹪

    經濟 1 篇 0﹪

    文化 217 篇 20.1﹪

    其他(與前幾項無

    關,專為有趣或說

    教的小故事)

    10 篇 1﹪

    其中經濟史方面的篇數較少,可能與其故事性不高所以難以入選有關,其

    實這類的篇目如果選得太多,會降低全書的趣味性,而讓全書趨近於「教

    科書」了。

    此外,本書有做為教科書補充教材的企圖心3,觀其內容,與國中高中歷

    史課本比較,能作為補充教材者當然很多,但下列幾項內容,則為教科書

    有而且重視,但本書卻欠缺者:

    1. 周公輔政。

    2. 尊王攘夷。

    3. 三家分晉。

    4. 獨尊儒術。 1 吳姊姊講歷史故事—明代故事新編○87 見國語日報 1999.1.31第十一版 2 見吳涵碧專訪 第廿一問 3 「而且這套書全國有很多的學生及老師在閱讀,甚至於有老師拿來當教科書來用的,或當作暑期課外讀物的,所以是不容出錯的,這是我在寫作時對自己的要求」 見吳涵碧專訪 第十二問

  • 34

    5. 唐朝的府兵制與租庸調法。

    6. 南昭國與大理國。

    這些應予以補足,才能真正成為教科書的補充教材。

    (五)、本書各故事之編纂,採紀傳為主,記事為輔,全書共 868 篇,80%都是傳

    記,或近似傳記的故事。傳記源自司馬遷史記中的列傳,也就是紀傳體,

    也是梁啟超所說的「人的專史」1,傳記在兒童文學上的價值有:

    1.崇拜模範人物,涵養完美德性。

    2.了解歷史事實,增加歷史知識。

    3.增加專科知識,認識專家成功之路。

    4.提高文學興趣,加強文學修養2。

    吳涵碧在寫這些「人的專史」時,或因史料之限,或因人物本身故事性之

    限,篇幅有長有短,有自童年開始敘寫的,也有自考上科舉進入官場後才

    寫入的;有自篇頭開始即介紹起的,也有因故事情節之需才出場,然後回

    頭補介紹的。但不管如何,作者都把握住以下兩個原則:

    1.擇取微小細節凸現活的人物形象---在傳記中,有一些似乎平淡

    無奇、偶然的微小細節,往往比眾人週知的一般事件顯得更為

    重要。

    2.用典型事例折射人物的精神世界---要把人物寫活,更重要的還

    須透過一定的典型事例去例折射他的精神世界,這樣人物形象

    才會豐滿起來3。

    本書作者吳涵碧喜歡寫一些比較沒人知道的故事,或者是名人的一些其他

    較不為人知的事4,而且描寫細膩,另一方面,她又用許多的史料去堆積

    豐厚的典型事例,真正寫活了傳記人物,也把傳記在兒童文學上的價值展

    現得淋漓盡致。

    (六)、綜觀全書,各篇故事敘寫的內容有詳略不一的情形,我們以層次結構圖

    1 中國歷史研究法 梁啟超 里仁書局 1984.10 頁 211 2 兒童文學研究 吳鼎 遠流出版社 1980.10 頁 316~317 3 見文章寫作學—文體理論知識部分 朱艷英主編 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4.11 頁 106~110 原文還有第三項原則為「用人物的心靈撞擊讀者的心弦」,就是運用人物的日記、信件、遺囑、回憶錄等。這些方式在西方的傳記文學,及受西方影響的近代傳記做法

    中廣為運用,但在中國古史的列傳中甚少使用,故略而不用。 4 見吳涵碧專訪 第十七問

  • 35

    的概念來分析之,並一窺奇寫作風格的改變。

    為何會有這樣詳略不一的情形呢?「有些人的一生平淡無奇,就沒什麼可

    寫的,而有些人的一生多采多姿非常豐富,故事自然就多,歷史是大事記,

    歷史故事首重在故事性,故事性強,故事多,自然就豐富。另外一項原因

    就是史料,史料多資料豐富,自然也就寫得多了,例如蒙古的歷史、明朝

    的歷史,史料豐富,故事就很詳盡;但像遠古上古的歷史、遼朝的歷史,

    資料少,故事可就較為簡略了1」。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當初作者

    投入歷史故事專欄寫作時,並不是一開始就擬有計畫的想編成一套大書2,也就是說沒有計畫大綱,而是邊寫邊計畫,所以才會有前後風格的不

    同。然則風格雖有轉變,但不至於太突兀,有順勢而為的感覺(因為愈接

    近現代,史料就愈多,就描寫得愈細膩),以整套書來看還是有它完整的

    秩序性而不雜亂。只是依其發展之勢,如果要繼續完成未竟的中國歷史故

    事,從明朝中葉到清末,可能還要再花上 2000 篇以上的篇幅。

    三、綜合來看

    總之,本書內容紮實、豐富,兼顧趣味與史實,傳達了多樣化的人生歷練

    與學習楷模,各項教育意涵豐厚,不過,最重要的是,它讓人覺得容易「親近」。

    1 見吳涵碧專訪 第十六問 2 見吳涵碧專訪 第二問

    西周以前大致

    是寫這二層大

    綱式的故事

    東周~北宋是寫這一層的故事

    北宋末年之後

    大致是寫這一

    層極為細緻的

    故事

  • 36

    第四節 標題

    標題是一篇故事的命名,相當於一個地方、一件事物,或一個人的名稱,

  • 37

    有其代表性與指示性。

    分析本書的標題如下:

    一、字數

    字數 篇數 百分比

    2 1 篇 0.1﹪

    3 7 篇 0.6﹪

    4 60 篇 5.6﹪

    5 45 篇 13.5﹪

    6 219 篇 20.3﹪

    7 372 篇 34.6﹪

    8 145 篇 13.5﹪

    9 75 篇 7﹪

    10 32 篇 3﹪

    11 14 篇 1.3﹪

    12 2 篇 0.2﹪

    13 2 篇 0.2﹪

    14 1 篇 0.1﹪

    二、命題模式【參考附錄二---繪畫與標題的逐項分析】

    命題模式 篇數 百分比 說明

    以人命名 864 篇 80.3﹪ 篇名以中有人名者

    以事命名 188 篇 17.5﹪ 篇名中未有人名者歸

    類為以事命名項

    篇名中有成語的 42 篇 4﹪ 如「趙高指鹿為馬」

    以作家作品名稱

    命名的 27 篇 2.5﹪

    如「千古清平調」是

    李白的故事

    ----的故事 24 篇 2.2﹪ 如「荀子的小故事」

  • 38

    二三人或事的組

    合 45 篇 4.1﹪

    如「屈原、張儀、楚

    懷王」

    三、其他分析標的【參考附錄二---繪畫與標題的逐項分析】

    命題情形 篇數 百分比 說明

    篇名是篇中主要內

    容 851 篇 79.2﹪

    篇名是篇中 60﹪以

    上的內容

    篇名是篇中小段故

    事 224 篇 20.8﹪

    篇名在篇中佔不到

    60﹪以上內容的

    篇名可大概猜出內

    容 936 篇 87.1﹪

    如「美男子潘岳」

    內容立現

    篇名難猜出內容 139 篇 12.9﹪ 如「泥土夾心門」

    很難猜出故事內容

    篇名有趣或能引起

    好奇心的 330 篇 30.7﹪

    如「劉彧被稱為豬

    王」很有趣,「呂后

    嚇傻了自己的兒

    子」會令讀者好奇

    想知道其內容為何

    對於標題的研究,得借助於已有專精使用與研究體系的新聞學。

    鄭貞銘在《新聞採訪與編輯》1一書中提到

    新聞標題的功能為:

    1. 提示新聞的主要內容

    2. 衡量新聞的重要性

    3. 表現報紙特色

    4. 解釋新聞的中心意義

    5. 啟示新聞的發展趨勢

    6. 閱讀新聞的索引

    7. 美化報紙版面

    新聞標題的製作原則:

    1 見新聞採訪與編輯 鄭貞銘著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002.3 頁 341~350

  • 39

    1. 正確

    2. 簡明扼要

    3. 客觀公正

    4. 標題的內容重於形式

    5. 適當

    6. 不能以篇蓋全

    陳萬達在《現代新聞編輯學》1一書中也提到:

    標題的功用為:

    1. 提供新聞導讀

    2. 引發讀者興趣

    3. 凸顯報紙風格

    4. 美化版面組合

    標題製作的原則性準則:

    1. 簡明扼要

    2. 持平客觀

    徐昶在《新聞編輯學》2中談到:

    標題的功能:

    1. 索引

    2. 說明內容

    標題製作的守則:

    1. 信、雅、達

    另依據洪文珍《現行改寫本西遊記評介》1一文中認為:

    1 見現代新聞編輯學 陳萬達著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12 頁 114~116及121~123 2 見新聞編輯學 徐昶著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4.10 頁 86~89及 123

  • 40

    訂定標題應注意下列四個原則:

    1. 含概性

    2. 簡潔

    3. 趣味性

    4. 變化性

    綜上所述,却除報上專用模式,取其可套用於本書標題上運用者,私意以為,

    在報載時期,標題的主要功能為吸引(吸引新讀者成為長期讀者)及說明(正

    確有效率的將內容大要呈現),而成書後則多加了索引的功能。依其功能,認為

    標題製作應符合的原則為,索引、說明、吸引、簡潔、變化。並據以檢視本書

    標題的製作。

    一、索引

    在成書之後,索引成了標題的最大功能,至於吸引力的功能則必須於故事內

    容中去呈現了。如何讓篇名立顯內容,便於讀者隨時翻閱搜尋是非常重要的原

    則,綜觀全書的篇名可大概猜出內容的計 936 篇佔 87.1%,難猜測內容的計 139

    篇佔 12.9%,可見本書的標題大部分符合「索引」的原則。

    另,分析篇名難猜測內容者,除部分是「以作家作品為篇名」及少數篇目

    外,大都同時為「篇名有趣或能引起好奇心」的標題,這是因為標題奇特難忖

    內容,或所猜測的內容可能與實際會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會引起讀者的好奇心。

    二、說明

    「說明」的原則,也就是洪文珍所說的「含概性」,及徐昶所說的「信」,總

    之就是能清楚正確的提示出篇中故事主要或大部分的內容者。分析本書,篇名

    是篇中主要內容者計 851 篇佔 79.2%,篇名是篇中一小段內容者計 224 篇佔

    20.8%,也顯見本書大部分符合「說明」的原則。

    分析「篇名是篇中一小段內容者」,究其原因有二,其一為,在多篇合成一

    則大故事的眾多篇目中,有些因應連貫前後故事,而不得不將龐雜須交代的情

    節彙成一篇,這些篇目只能取其中較重要的事為標題,所以這些標題只是篇中

    的一小段故事;第二個原因,「篇名是篇中一小段內容者」同時也大都為「篇名

    1 現行改寫本西遊記評介 洪文珍著 見兒童文學評論集 台東師院語文教育學系 1991.1

    頁 143~144

  • 41

    有趣或能引起好奇心」的篇目,因為要取其標題的趣味性,而不得不擇其中一

    小段較有趣的故事當標題。

    三、吸引

    標題有趣吸引人,能引起讀者的好奇心的,本書中共計 330 篇佔 30.7%,也

    就是說,本書的標題有三成具有吸引力的。標題像是店門口的貨品廣告,廣告

    吸引人,顧客自然上門。「篇名有趣或能引起好奇心」的篇目,大抵也都是作者

    吳涵碧所說的「較不為人知的小故事」1,此外,這些標題也都像一句句美麗的

    廣告詞般吸引著讀者,學新聞出身的吳涵碧,將之運用得很巧妙。

    四、簡潔

    「標題用字要簡潔有力,儘量避免累贅冗長或是詰聱難唸的句子。說穿了,

    就是在文字的使用上要儘量節省,能用一行表達清楚的就不要用到兩行,能用

    一句話說明白的就不要浪費篇幅」2,本書標題用字淺白,除了「以作品名稱命

    名」的篇目外,不難看得懂篇名的意思,況且有許多還是非常口語化的標題呢,

    如(4 篇)堯偷了后羿的一支箭、(77 篇)皇帝也會被擋駕、(78 篇)周亞夫找不到筷

    子、(110 篇)蔡伯喈被趙五娘的故事害慘了、(192 篇)高洋有個不肖的兒子-------。

    另外,我們以字數來看,全書標題平均字數為 6.77,距徐昶所說的:「一

    個標題超過十個字讀起來就很吃力」3還有一大段距離。總之,本書的標題符合

    「簡潔」的原則。

    五、變化

    指的是用字淺詞的變化、命名模式的多樣化,觀本書命題的模式,以人名

    為主的命名較多,計 864 篇佔 80.3%,以事命名的 188 篇佔 17.5%,這也代表著

    本書係以紀傳體為主體的歷史故事。以人名為主的命名方式偏多,似乎有些呆

    板,不過我們以其他向度觀之,其實本書命名模式是多變化的,「篇名中有成語

    的」42篇,「以作家作品名稱命名」27篇,「----的故事」24篇,「二三人或事

    的組合」45篇。再則,我們另以字數觀之,本書各篇標題字數,從 2 個字到 14

    個字都有,涵蓋廣,同樣的也顯示其變化性,不拘一格。

    1 見吳涵碧專訪 第十七問 2 見現代新聞編輯學 陳萬達著 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1.12 頁 121 3 見新聞編輯學 徐昶著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1984.10 頁 92

  • 42

    總之,本書的標題都充分的符合了訂定標題的原則,也充分的展現了標題

    的功能。

    第五節 插畫

    大家都喜歡有圖畫的書,甚至如明朝的張居正要教導幼年的明神宗,也煞

  • 43

    費苦心的請人編了一套「歷代帝鑒圖說」,每一則故事都附有一張插圖,張居正

    開始了「張先生講歷史故事」,明神宗看到這一套歷史故事,開心得拍起手來1。

    插畫在書中有舉足輕重的的地位,它是一種圖像式的學習,好的插畫可以節省

    許多文字的描述,或讓文字的描述更加具體化,也就是說插畫有「照亮文字」

    的功能2。為兒童撰寫歷史故事,尤須插畫的輔助,因為「圖畫能夠幫助孩子了

    解文字所敘述的和文字所無法敘述的事物。不僅如此,透過歷史故事的圖畫,

    更能讓還子們感受到自己民族的視覺文化特質,由視覺文化特質的感受,而產

    生文化的認同意識」3。

    本書的插畫為劉建志先生所繪,對於本書的插畫,擬分為插畫內容分析探

    討、優劣評析,二項研究之。

    一、本書插畫內容分析與探討

    (一)、插畫內容分析【參考附錄二---繪畫與標題的逐項分析】

    插畫內容分析 篇數 百分比 說明

    畫中只有畫一個

    人 296 篇 27.5﹪

    畫面中呈現二個

    人 319 篇 29.7﹪

    畫面中呈現三個

    人 177 篇 16.5﹪

    以詩文為背景的 56 篇 5.2﹪ 背景是詩文,或是裱

    褙後的詩文裝飾。

    完全不畫背景的 165 篇 15.3﹪ 只有畫人物,背景留

    背景畫滿的 206 篇 19.2﹪

    有畫背景,背景可能

    是事件場景,也可能

    是為了裝飾畫面的彩

    1 見本書第 1074篇。 2 看圖、欣賞與學習—認識兒童讀物插畫及其教育性 蘇振明 見認識兒童讀物插畫 馬景賢主編 中華 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1987.11 頁 17

    3 略談我對歷史故事插畫的看法 曹俊彥 見認識兒童讀物插畫 馬景賢主編 中華 民國兒童文學學會 1987.11 頁 47~48

  • 44

    以色塊為主的畫 183 篇 17﹪

    以線條為主的畫 892 篇 83﹪

    視角(平視) 1051 篇 97.7﹪

    視角(仰視) 10 篇 0.9﹪

    視角(俯視) 14 篇 1.3﹪

    繪畫內容與標題

    相符 1000 篇 93﹪

    插畫的內容是依據標

    題去繪製的

    有運用皴法 317 篇 29.5﹪ 有運用國畫的技法

    ---皴。

    (二)、本書的插畫,大致而言係採國畫的畫法。

    (三)、本書共計 1075篇,每篇故事都附有一張插畫,都沒有圖片說明文字,又

    每本書(全書共 50 冊)封面也各有一張插畫,只有畫一個人,為該書內

    容中較具代表性的人物,這張圖與書中的圖片都沒有重複。

    (四)、本書插畫的風格

    本書插畫的風格有很大的轉變,列表說明如下:

    篇目 風格 說明 例舉

    1~617 以線條為主的

    畫風

    線條粗細不均,並大量

    使用國畫的皴法,有著

    色,但不是很細膩,畫

    面顯得較凌亂,卻很有

    生氣

    618~800 以色塊為主的

    畫風

    圖畫以色塊組合為主,

    有細膩的上色,有些也

    有勾邊,感覺上像精緻

    的工筆畫非常悅目,令

    人愛不釋手

  • 45

    801~976 以線條為主的

    畫風

    與 1~617 相同,但已很

    少使用到皴法,畫面顯

    得較乾淨

    977~1075 以線條為主的

    畫風

    線條粗細均勻,而且幾

    乎都不上色,沒有濃淡

    顯示,像是未上色打草

    稿的鉛筆畫

    (五)、以畫面上人物的多寡來看畫風

    統計本書插畫,畫面中只有畫一個人的 296 篇,畫面中呈現二個人的 319

    篇,畫面中呈現三個人的 177 篇,合計畫面上人物未超過三個人者計 792 篇佔

    73.7%,也就是說,畫者將畫面上的鏡頭取得很近,所以才畫這麼少的人物。再

    看本書插畫背景的顯現普遍不足(於下段論述之),顯見劉建志所畫大都為「近

    景」。

    取「近景」的圖畫有二項意涵,其一為,它是以人為主(非以事為主)的

    畫,本書的插畫大都跟著篇名走,計 1000 篇佔 93%,而篇名也大都是篇中故事

    的主要內容(如上節所述),所以本書的插圖也與「本書係以紀傳體為主體的歷

    史故事」相符合,這種以人為主的繪畫,須著重在人物表情的表現,才能彰顯

    插畫的說明功效,而劉建志也的確展現這個長才,它所繪的人物表情生動靈活

    靈現,尤其是 618~800 篇以色塊為主的畫,真的把人物給畫活了。

    「近景」的圖畫第二項意涵為,它少了宏觀的場面,許多戰爭的場面、大

    事件的發生過程,少了宏觀的場面也就少了氣勢,減弱了說明的效果,像本書

    中許多應該運用大場面展現的故事,劉建志還是只畫三個人之內的「近景」,頗

    為可惜。如(83篇)張騫出使西域、(166篇)淝水之戰、(246篇)玄武門之變、(268

    篇)劉仁軌大破日軍------等。

    (六)、以背景來看插畫

  • 46

    本書插畫以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