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理論與模式探討 -...

196
ISSN 1993-7504 創業管理研究 2006 12 第一卷第一期, p.1-43 1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理論與模式探討 Review and Foresight for the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Research: An Exploration of Theory and Framework 劉常勇 Chang-Yung Liu 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 實踐大學副校長 Dep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email protected] 謝如梅 Ru-Mei Hsieh 中山大學企管系 博士候選人 Dep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email protected] 摘要 近年來,創業管理研究逐漸受到重視,被發表於頂尖學術期刊的論文數量亦逐年 增加。然而,創業研究仍面臨缺乏理論基礎與研究邊界不明確的困境。因此本研究針 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藉以瞭解創業研究的現況與遭遇問題,並且也探討創業理論的 發展歷程,剖析一些社會科學理論在創業研究的應用情形。為了明確創業研究的輪 廓,本研究提出了一個創業研究的觀念架構,包括創業家/團隊、創業機會、創業資源、 創業環境與創業績效等五項構面,試圖為相關構面劃清研究範疇與互動關係。本研究 回顧近 20 年來創業研究的演進,發現理論基礎還有待強化,針對創業初期過程的研 究還相當不足,研究焦點也應從過去創業家單一構面轉向未來多重構面的互動研究,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Mar-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ISSN 1993-7504 創業管理研究 2006 年 12 月

    第一卷第一期, p.1-43

    ~ 1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理論與模式探討

    Review and Foresight for the Entrepreneurship Management Research: An Exploration of

    Theory and Framework

    劉常勇 Chang-Yung Liu 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 兼 實踐大學副校長

    Dep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email protected]

    謝如梅 Ru-Mei Hsieh

    中山大學企管系 博士候選人 Dept. of Business Management,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email protected]

    摘要

    近年來,創業管理研究逐漸受到重視,被發表於頂尖學術期刊的論文數量亦逐年

    增加。然而,創業研究仍面臨缺乏理論基礎與研究邊界不明確的困境。因此本研究針

    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藉以瞭解創業研究的現況與遭遇問題,並且也探討創業理論的

    發展歷程,剖析一些社會科學理論在創業研究的應用情形。為了明確創業研究的輪

    廓,本研究提出了一個創業研究的觀念架構,包括創業家/團隊、創業機會、創業資源、

    創業環境與創業績效等五項構面,試圖為相關構面劃清研究範疇與互動關係。本研究

    回顧近 20 年來創業研究的演進,發現理論基礎還有待強化,針對創業初期過程的研

    究還相當不足,研究焦點也應從過去創業家單一構面轉向未來多重構面的互動研究,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2 ~

    並以創業機會做為研究的核心。最後在針對研究方法選擇的問題,我們建議應朝向使

    用多種研究方法,並根據研究問題的特徵,選擇最適當的研究方法。

    關鍵字:創業研究、文獻回顧、理論與模式、創業機會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focal point for developing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roughout worldwide environments. An accumulating body of research has undertaken to discuss the critical value about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ship. However, entrepreneurship studies tend to be less legitimacy because there are no unifying paradigm exists and no clarify research boundary (Busenitz, et al., 2003).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this article makes detailed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n we develop a framework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uggest focusing on intersection of the constructs of entrepreneurs/ teams, opportunities,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define boundaries for the field, scholars should build new theory base and address on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Keywords: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Literature review, Theory and framework,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壹、前言

    Entrepreneurship 早期翻譯為企業家精神,現在則較普遍被稱呼為創業精神、興業、新事業開發等。無論使用哪個名詞,它的意思都代表著個人或企業

    採取創新與冒險開創的行動。過去學者認為創業是因為環境「改變」(change)所引發的機會發掘與利用行為,例如 Drucker (1985)即指出「改變」提供了人們創造新穎與眾不同事物的機會,當改變出現,創業家利用機會去創造新的價

    值。因此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創業研究成為瞭解未來社會變遷與促動經濟發

    展的關鍵議題 (Acs & Audretsch, 2003)。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3 ~

    近年來,旺盛的創業活動引發實務界及理論界的大量關注。根據經濟部公

    佈的中小企業白皮書,2004 年台灣新設企業達 10 萬 9 千家,佔所有企業的9.3%,顯示台灣的創業活動正蓬勃發展。究其原因,可歸結為全球化潮流與社會人口統計變遷所致。全球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產品生命週期縮短,企業

    存活的關鍵來自於快速回應市場與持續創新。許多大型企業無法像以前一樣,

    持續地佔有市場,而具有高度靈活性的新創事業,藉由市場變化與新需求而快

    速竄起 (Dollingers, 2003)。此外,學校對於創業教育日漸重視,社會對於創業活動普遍肯定,具有創業精神的員工不再安於當一個受雇者,皆促使各種類型

    創業家大量崛起。

    相對於實務上的蓬勃發展,創業在管理學術研究仍是一個十分年輕的領域 (Cooper, 2003)。創業的概念是由經濟學開始,主要探討創業活動對於經濟與產業發展的影響。例如,Schumpeter (1934)強調創業是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動力,企業家利用生產原料的新組合 (new combination)來達到創新的目的;Penrose(1959)探討企業成長的理論,指出創業家與企業家找尋市場機會,並利用管理能力驅使組織成長;以及 Kirzner (1973)分析移民如何透過機會發現與利用,獲取創業的利潤等。

    在心理學相關研究中,早期學者著眼於探討「什麼樣的人會成為創業

    家?」,也就是所謂創業家人格特質的議題。例如,創業家具有高風險傾向、

    高成就需求、高內控程度等特質。但經過數十年研究,仍無法實證人格特質對

    於創業行為具有顯著的影響 (Baron, 1998; Mitchell, Busenitz, Lant, McDoufall, Morse, Smith, 2002)。因此,近期學者開始轉向探討創業家的認知心理與行為決策模式,試圖瞭解創業家在風險與不確定情況下,如何發掘機會,以及如何

    將機會付諸實行。

    創業管理專業學術期刊的數量並不多,以下列舉三份較具影響力的期刊。

    1963 年出刊的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是第一本專門探討創業的管理學術期刊。原以中小企業管理為主題的”American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於 1988 年改名為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近年來知名度較高的”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則於 1985 年在 Ian MacMillan教授主導下開始運作。這些專門期刊帶動了知識的累積與擴散,並成為創業管

    理學術研究的重要推手 (Acs & Audretsch, 2003)。

    這些期刊所探討的議題十分廣泛,包括:創業家與創業團隊、新創事業的

    機會發現與利用、公司內部創業、創業環境、創業網絡、創業融資等。雖然內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4 ~

    容遍及策略管理、組織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企業管理的主要功能,

    但創業管理憑著在實務世界的獨特性與重要性,開始影響企業管理研究的主流

    方向。從 1980 年代後期至今,創業相關研究在一般主流管理期刊的刊登數量已呈現大幅增加現象,例如 Busenitz, West III, Shepherd, Nelson, Chandler, Zacharakis (2003)於 Journal of Management 發表的文章,探討創業研究的過去與未來發展,並整理 1985-1999 年間,主流管理期刊所發表之 97 篇創業相關文章。他們的研究顯示,1985 年之後,創業研究發表在主流管理期刊(包括AMJ, AMR, SMJ, JOM, OS, MS, ASQ)1數量,呈現顯著增長。而 Ireland, Reutzel &Webb (2005)統計從 1963 年至 2005 年,曾在 Academy Management of Journal (AMJ)期刊發表有關創業的文章數量,也是逐漸上升,顯示創業已在管理領域中走出一條道路。

    然而,創業學術研究仍面臨許多問題,其中最為學者憂心的是缺乏一套具

    有代表性的理論基礎 (Shane & Venkataraman, 2000)。Busenitz et al. (2003)指出創業研究面臨如何建立正當性(legitimacy)的挑戰,他認為必須經由強化研究深度與廣度,明確劃定研究邊界(boundary),來建立學術界對於創業研究的認同。Gartner (1985)、Low & MacMillan (1988)、Venkataraman (1997)、Shane & Venkataraman (2000)、Ucbasaran, Westhead & Wright (2001)等學者,對於如何在學術圈建立創業研究的正當性,亦持類似的看法。目前創業研究仍處於百家

    爭鳴的狀態,需要一套專有的理論架構,清楚界定研究議題,促成研究共識,

    使得從事創業研究學者能在相同的平台上,交換(exchange)研究心得,並完善創業管理的理論基礎。

    由於創業研究具有跨領域與獨特性的特徵,亟需建立整合性理論與觀念性

    架構,在此研究缺口下,本文針對創業研究進行文獻回顧,試圖建立正當性。

    具體言之,本研究目的有三:第一,為了深化創業議題的研究基礎,我們整理

    分析認知理論、社會網絡理論、資源基礎理論、制度理論的觀點,希望能為創

    業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其次,在回顧重要觀念後,我們提出一個創業研究的觀

    念架構,為創業研究界定範圍,並深入分析每個構面的內涵與研究現況。最後,

    根據前述分析結果提出創業研究未來的發展方向,供後續研究者參考。

    1 Academy of Management of Journal(AMJ), Academy of Management of Review(AMR),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MJ), Journal of Management(JOM), Organizational Science(OS), Management Science(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ASQ)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5 ~

    貳、創業研究的進展與困境

    一、創業的定義

    簡單地說,創業就是「創造一個新事業」(Low & MacMillan, 1988)。十九世紀法國經濟學家賽伊指出,創業就是「將資源從生產力較低的地方轉移到較

    高的地方」(Drucker, 1985)。然而,這樣的定義不足以顯示創業的內涵。由於創業是一個多構面的概念,學者們皆以不同角度來闡釋創業,導致創業的定義

    至今仍相當模糊(Cooper, 2003)。

    Schumpeter (1934)對創新的定義是:「將原來的生產要素重新組合,藉由改變功能來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創造利潤,創業者就是實踐這些創新組合的

    人」。從創業的內涵來看,Shane & Venkataraman (2000)認為創業應該包括:「如何(how)、誰(who)、以及什麼(what)因素會影響機會發現、評估及利用」,因此主張將創業研究聚焦於「機會來源」、「發現、評估、利用機會的過程」、以及

    「發現、評估及利用機會的個人」。另有學者從創業特徵來加以定義,如

    Dollingers (2003)提出創業的三項主要特徵,分別為:「創造力與創新、資源的結合與經濟組織的成立、以及在風險與不確定環境下的成長機會與能力」。因

    此他將創業定義為:「在風險與不確定環境下創造出的一個新經濟組織。」

    本研究延續 Schumpeter (1934)、Shane & Venkataraman (2000)及 Dollingers (2003)的說法,將創業定義為「在風險及不確定情況下,進行創新與創造活動,經由發掘、評估、利用創業機會,建立新的經濟性組織,並為創業家帶來利潤。」

    此外,本研究對於創業研究採取廣義的界定,不限於探討某一產業(高科技產

    業、服務業、製造業等)或某一分析層次(個人、群體、組織、國家等),僅

    就創業此一實務活動,做觀念性分析與建構理論。

    二、創業研究的進展

    一般而言,創業研究是從 1970 年代開始發展,但是探討創業的議題則可追溯至更早。對於創業討論最多的是經濟學家,Richard Contillon (1680-1734年)首先提出創業風險與不確定性的概念,Jean Baptiste Say (1767-1832 年)將創業家視為生產與銷售產品的中間人(broker),並同樣指出生產過程中的風險問題。Frank Knight (1885-1972 年)進一步區分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差別,認為創業家是有能力處理不確定性的人。Joseph Schumpeter (1883-1950 年)是大家最耳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6 ~

    熟能詳的創業概念倡導者,他認為在供需均衡的經濟系統,創業家會傾向利用

    新組合來打破均衡,並將這個過程稱之為創造性破壞 (creative destruction)。然而,這些學者的思想並未受到重視,直到近二十年來,由於新科技大量出現,

    經濟體系和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創新與創業才開始被廣泛地討論。

    自 Schumpeter 以降,探討創業的概念分為兩派,前者從 1948 年開始於哈佛大學創業歷史研究中心,著重於研究創業與經濟發展的相關,以及產品創新

    與商品化等企業議題;後者則是由 Frederick van Hayek (1906-1972)與 Ludwig von Mises (1881-1973)兩位學者所提倡的,主要探討有關創業機會的議題。Mises 研究創業家如何在市場上發現機會,而 Hayek 則從知識觀點來探討為何只有少數人可以發現市場機會。近年來,研究創業的學者認為市場是不均衡

    的,創業家則是發掘不均衡現象並將其導向均衡的重要推手 (Sexton & Landstrom, 2003)。

    創業、興業或新事業開發 (new venture creation)等相關研究,在過去多零星發表於一般領域期刊,並未獲得管理學術界的重視。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

    以創業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與期刊出現,美國管理學會 (Academy of Management)也將創業管理獨立出來,與策略、組織行為等主流議題放在同樣的地位。這些跡象顯示創業管理已逐漸成為獨立的學門領域,研究發展也從探

    索性與理論性文章所累積的基礎,延伸至實證性論文 (Busenitz et al., 2003)。為了更明確地瞭解創業研究從過去到現在的發展狀況,本文整理了近年來的相

    關文獻,分述如下。

    (一)國外創業研究的發展現況

    1. 創業研究在國際上的發展

    在創業研究發展趨勢下,除了前述創業專門期刊外,一般管理、策略、國

    際企業等主流期刊亦開始出現創業相關的文章。例如,2001 年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出版以策略創業(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為主題的特刊,收錄十篇創業相關議題的論文,內容包括:價值創造、國際創業、社會資

    本、智慧資本與核心能力、網絡與聯盟等主題。

    2003 年 Journal of Management 出版了創業研究特刊,聘請在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期刊曾發表創業研究文章的多位學者 (Busenitz, West, Shepherd, Nelson, Chandler, and Zacharakis 等)擔任編輯委員,並收錄創業研究回顧、創業教育、創業機會、公司創業、個人創業、創業組織模式、創業網絡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7 ~

    鑲嵌、創業策略等八篇文章。其中,Busenitz et al. (2003)分析自 1985 至 1999年間在管理頂尖期刊所發表的 97 篇創業相關文章,研究結果發現創業研究論文在管理期刊上發表的數量明顯呈現正向成長。不過,發表的創業文章僅佔全

    部期刊文章數量的 2%,顯示創業研究在管理學術領域仍處於低度發展階段。此外,以研究方法的類型來看,近年來創業研究的實證性論文增加較快,而理

    論性論文增加的幅度則較少,但實證與理論性論文成長率皆未達顯著差異。在

    文獻引用方面,除了多為管理性質的主流期刊,創業專門期刊被引用最多的是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

    Ireland et al. (2005)統計過去 40年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MJ)期刊中發表的創業文章共有 59 篇,圖 1 顯示從 1982-1987 年之後,創業文章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而 2000 年以後出刊的文章數量,即佔過去 40 年發表的近半,由此可見創業研究在學術期刊的重要性遽增。

    Ireland et al. (2005)根據關鍵字所搜尋到的文獻,進行統計分類,提出了中小企業、制度創業、國際創業、公司創業、初次公開發行、創業家、新事業等

    七類研究主題,這樣的分類也能顯示目前創業研究的發展趨勢。表 1 為七個主要領域的發表數量,其中創業家(Individuals or Entrepreneurs)與公司創業(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等兩個研究主題在 2000 年前較受到重視。2000 年以後,國際創業(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及新事業(New Ventures)等兩個主題的文章出現大幅增長,顯示近年來創業研究方向的轉變。

    2005 年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出版的專刊特別著眼於探討國際創業(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的議題,例如母子公司間的創業活動、國際企業的新事業開發策略等。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等期刊也開始大量刊登創業相關的研究文章。此外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Small Business Economic 等專門探討創業議題的學術期刊發展迅速,顯示創業研究已經受到主流管理學術界的重視,越

    來越多重量級學者投入此一領域的研究。

    2 2005 年 JCR 統計之 SSCI impact factor 為 1.846,在管理領域期刊排名第九名。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8 ~

    0

    5

    10

    15

    20

    25

    30

    1963-69 1970-75 1976-81 1982-87 1988-93 1994-99 2000-pressent

    圖 1 1963-2005年發表於 AMJ之創業文獻數量

    資料來源:Ireland, et al. (2005)

    表 1 AMJ創業文獻之主題分類

    Small BusinessInstitutional

    Entrepreneurship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Individuals or Entrepreneurs

    New Ventures

    1963-69 0 0 0 1 0 2 0

    1970-75 0 0 0 1 0 1 0

    1976-81 0 0 0 0 0 1 0

    1982-87 1 1 0 1 0 0 0

    1988-93 2 0 0 0 0 0 2

    1994-99 2 0 1 3 2 2 2

    2000-present 0 3 8 2 3 2 7

    Total 5 4 9 8 5 8 11

    Percent of total Published

    10 8 18 16 10 16 22

    資料來源:Ireland, et al. (2005)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9 ~

    2. 創業研究的現況與未來方向

    Low & MacMillan (1988)曾針對創業研究現況進行分析,並提出缺乏明確研究目的、忽略理論發展、過多著眼與創業家個人特質、只是針對單一分析層

    次進行研究、較多從事概念性或縱斷面之分析等六點問題,並對未來研究方向

    提出一些建議。13 年後,Davidsson、Low 及 Wrignt 等多位學者,在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的 2001 年夏季專刊中,特地邀請多位學者針對 Low & MacMillan (1988)所提出的六個問題進行檢視(如表 2)。

    Low & MacMillan (1988)指出「分析層次」的問題,正可呼應近來創業研究的方向。一般而言,分析層次可分為個人、群體、組織、產業、國家等,但

    過去的研究多僅針對單一層次對象進行分析,例如探討創業家個人之特質,或

    是以公司創業為分析對象。然而,不同層次間的關連亦值得關注,因此近來學

    者皆強調多層次研究的重要性 (Davidsson & Wiklund, 2001; Low & MacMillan, 1998)。為此,Davidsson & Wiklund (2001)針對三大創業主流期刊 (ETP, JBV, ERD)3,以 1988/1989 年與 1998 年相距十年的創業研究論文,進行分析層次的比較。發現十年來創業研究仍是多集中於個體層次分析(個人、團隊、組織:

    59.4% (1988/1989)→77.7% (1998)),對於總體層次的研究仍相對較少(產業、地區:21.9% (1988/1989)→11.1% (1998))。而有關跨層次研究數量亦呈現微幅下降的現象(12.5% (1988/1989)→11.1% (1998))。結果顯示從 Low & MacMillan (1988)提出跨層次研究方向的十年後,這部分的目標仍沒有進展,唯一較顯著的變化是「個人與組織互動」的研究論文數量增幅較大(1.6%→11.1%)。

    3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ETP);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JBV);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ERD)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10 ~

    表 2 創業研究現況與未來方向

    Low & MacMillan (1988) Dacidsson, Low, & Wrignt (2001)

    過去的研究 未來的方向 發展現況與建議

    研究

    目的

    缺乏明確的目的,只是

    利用創業家人格特質的

    文獻或直接陳述統計結

    果,而較少能深入演繹

    背後的因果關係及探索

    創業的實務意涵。

    應具體陳述研究目

    的,並設法詮釋創業

    家與新事業開發在經

    濟發展所扮演的重要

    角色。

    微 觀 層 次 觀 點 (Micro-level outcomes):探討創業的組織設計與創業過程管理 (Gartner, 2001)。

    應著眼於探討創業的獨特議題,如機會發掘與利用 (Gartner, 2001; Shane & Venkataraman, 2000)

    理論

    觀點

    忽略理論發展,依賴一

    般性的「策略適應觀點

    (strategic adaptation)」,認為創業成功的關鍵因

    素賴於創業家個人對於

    機會確認、策略發展、

    資源配置及創業行動。

    應著重於發展新的理

    論觀點,例如「人類

    演化觀點 (population ecology)」認為創業成功與個人目標驅動密

    切相關,而環境因素

    又是影響創業行為的

    最重要因子。

    同意建構理論的主張,但理論創新應自不同學術領域來深耕發

    展(Gartner, 2001),並朝向理論整合發展的新趨勢 (Aldrich & Martinez, 2001)。

    研究

    焦點

    著眼於研究創業家的人

    格特質或文化背景因素

    對於創業行為的影響。

    轉向探討社會路徑因

    素對於創業行為的影

    響以及加強對於創業

    過程的研究。

    由創業家人格特質轉向探討行為與認知的問題 (Ucbasaran et al, 2001)。

    創業環境因素的重要性應被考量(Aldrich & Martinez, 2001)。

    強調創業績效評估的重要性。

    分析

    層次

    只是針對單一層次的議

    題進行分析。 應同時針對多種層次

    的議題進行分析。 跨層次的研究數量並未顯著增加

    (Davidsson & Wiklund, 2001)。 目前仍以組織層次議題的研究數量最多。

    時間

    幅度

    將創業歷程分成許多步

    驟,只是針對橫斷面進

    行個別的研究。

    對於創業行動進行長

    時間的研究,可提供

    較豐富的觀點。

    現有實證研究經常出現研究發現變異的問題 (common method variance)。

    應鼓勵質性研究與模擬研究 (Chandler & Lyon, 2001)。

    研究

    方法

    大多採用探索性的個案

    研究或是橫斷面的統計

    分析方法。

    應採用系統性的實證

    研究方法,來強化創

    業理論的基礎。

    僅有 7%的研究針對縱斷面的議題進行探討 (Chandler & Lyon, 2001)。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 Low & MacMillan (1988)、Dacidsson, Low & Wrignt (2001)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11 ~

    3. 小結

    經由上述分析,我們可以大致描繪創業研究在管理領域中的發展狀況。自

    管理期刊在 1963 年開始刊出創業研究文章,一直到 2000 年之後,創業研究主題才逐漸獲得一般管理領域學者的重視。研究議題也從早期較多探討創業家人

    格特質,而漸進拓展至創業機會、創業策略、國際創業、創業環境、創業團隊

    管理等更廣泛的領域,顯示創業研究的深度與廣度已獲得顯著提升。在這樣的

    榮景趨勢下,創業研究在台灣也開始受到一些學者的重視,不過發展仍然落後

    於先進國家。

    (二)台灣創業研究的發展現況

    1. TSSCI期刊發表現況

    相較於國外,台灣的創業管理研究起步較晚,大約於近十年才開始陸續發

    展,不僅缺乏以創業為主題的期刊,也尚未獲得管理領域的重視。本研究以關

    鍵字及題名為創業、新創事(企)業、興業、新事業開發,搜尋台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TSSCI)、CEPS 中文電子期刊服務、中華民國企管文獻摘要(MARS)、STICNET 全國科技資訊網路、國家圖書館華文知識入口網與各期刊紙本。經篩選與刪除重複文章後,發現自 1980 年至 2006 年 8 月間總共只有20 篇有關創業的文獻。平均一年不到兩篇,創業研究在國內的發展緩慢,可見一斑。

    以下針對這 20 篇文章的年份、出處、研究主題、領域,以及研究方法加以分類探討(圖 2)。首先,依年份分類:1993 年 (1 篇)、1995 年 (1 篇)、1997年 (1 篇)、1998 年 (1 篇)、1999 年 (1 篇)、2000 年 (3 篇)、2001 年 (3 篇)、2002 年 (2 篇)、 2003 年 (1 篇)、2004 年 (1 篇)、2005 年 (2 篇)、2006 年 (3 篇),數據顯示近年來台灣的創業研究論文未見明顯增長。其次,台灣也沒有專門探討創業管理的學術期刊,因此文獻出處多分散在管理與社會科學領

    域,收錄期刊包括中山管理評論(8 篇)、台灣大學社會學刊 (1 篇)、台灣社會研究 (1 篇)、科技管理學刊 (5 篇)、管理評論 (1 篇)、管理與系統 (3 篇)、管理學報 (1 篇),其中以中山管理評論的八篇為最多。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12 ~

    若依照研究主題可區分為公司創業 (7 篇)、個人創業 (3 篇)、創業投資 (8 篇),與其他 (2 篇)等幾類。由於創業議題繁雜且難以清楚區分,因此本研究僅將其粗略分為三類。公司創業主要探討企業新事業開發所涉及的組織結

    構、經營策略,以及組織文化等方面的議題;個人創業主要探討創業家特質、

    創業團隊、創業機會發掘、創業資源籌措、創業模式、以及創業行動等;而創

    業投資則為探討創投公司是如何針對新創事業的價值進行評估,多著重於財務

    方面的衡量。其他主題則涵蓋了產業發展與創業家育成等議題(陳東升,2000;羅達賢、劉世南、袁建中,2002)。

    綜觀而論,目前國內進行的創業研究主題,最多的是與財務管理較為相關

    的創業投資議題,其次則為探討組織如何進行新事業開發的公司創業議題,至

    於有關創業初期階段的問題卻較少被著墨,尤其缺乏探討從無到有建立起新創

    事業的過程研究。最後,從研究方法的角度來分類,實證研究僅有 3 篇,質性研究有 9 篇,其餘 8 篇皆為創投評估的財務模型。

    圖 2 台灣期刊之創業文獻統計圖

    註:橫軸分別依(A)年份、(B)期刊、(C)主題、(D)研究方法區分,縱軸皆為文獻數量

    (D)

    0

    2

    4

    6

    8

    10

    質化研究 財務模型 實證研究

    (C)

    0

    24

    68

    10

    創業投資 公司創業 個人創業 其他

    0

    2

    4

    6

    8

    中山管理評論

    科技管理學刊

    管理與系統

    台大社會學刊

    台灣社會研究

    管理評論

    管理學報

    (A)

    0

    1

    2

    3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B)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13 ~

    2.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及碩博士論文現況

    為了更完整瞭解台灣創業研究的現況,我們進一步搜尋國科會歷年度專題

    研究計畫補助 (1991 年至 2006 年),以及國家圖書館之全國碩博士論文 (1981年至 2005 年)。

    國科會歷年度專題研究計畫補助,以關鍵字及題名為創業、新創事(企)業、興業、新事業開發等,搜尋 1991 年至 2006 年之間,經刪除重複與不相關的研究計畫後,搜尋結果共有 113 筆。由於國科會計畫詳細內容取得不易,我們僅針對「搜尋數量、年度與主題」三大類進行分析。以年度來區分如下:1992年(1 篇)、1993 年(2 篇)、1994 年(3 篇)、1995 年(2 篇)、1996 年(1 篇)、1997年(2 篇)、1998 年(6 篇)、1999 年(4 篇)、2000 年(10 篇)、2001 年(10 篇)、2002年(10 篇)、2003 年(13 篇)、2004 年(14 篇)、2005 年(18 篇)、2006 年(17 篇)。由分析結果可知自 2000 年開始,國內學者對於創業議題之研究數量開始顯著增加。此外,依主題將這 113 個計畫分類後發現,屬於公司創業的計畫佔了48%,著眼於探討個人創業的計畫佔 15%,創業投資的計畫佔 20%,其他如創業教育、學術創業等議題的計畫佔 17%。

    圖 3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統計圖

    註:(A)為年度研究計畫數量趨勢圖、(B)為主題佔研究計畫比率

    本研究亦針對碩博士論文進行分析,搜尋 1980 年至 2005 年 8 月間,以關

    鍵字及題名為創業、新創事(企)業、興業、新事業開發等,刪除重複與不相關的論文後,搜尋結果共有 418 筆,其中 15 筆為博士論文。1995 年以前,每年的論文數量皆未超過 10 篇,1996 年 (11 篇)、1997 年 (22 篇)、1998 年 (17篇)、1999 年 (20 篇)、2000 年 (44 篇)、2001 年 (54 篇)、2002 年 (59 篇)、2003年 (54 篇)、2004 年 (66 篇)、2005 年 (截至 8 月底前登錄的有 17 篇)。由分析

    公司創業

    48%

    創業投資

    20%

    其他

    17%

    個人創業

    15%

    (A)

    0

    5

    10

    15

    2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年度

    數量

    (B)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14 ~

    結果可知自 2000 年開始,國內碩博士研究生對於創業相關議題之研究數量開始大量增加,可與前述國科會計畫成長趨勢相呼應。

    在研究主題方面,由於碩博士論文的領域眾多,為了更精確瞭解國內的研

    究趨勢,我們將量化研究的主題依照自變數與應變數加以分類(自變數有十大

    類,應變數有七大類,詳細數據請見附錄一),而創投的財務模型及質化研究

    則不在分類之中。統計結果發現,在「自變數」的選擇以探討新創事業之經營

    模式、策略、能力等主題的論文最多,高達 76 篇;其次為創業家特質的論文(如:認知、人格、背景等)亦有 70 篇。而創業精神、創業導向等也是許多論文在探討創業議題的主要變數 (34 篇)。其他常見的自變數包括:創業團隊、社會資本、環境因素等。在「應變數」的選擇上,探討創業績效(包括客觀財

    務衡量與主觀認知程度)的論文最多,高達 83 篇;其次為探討新創事業形成與創業行為,共有 50 篇;第三則為探討創業對於組織能力與競爭優勢的影響,共有 36 篇。

    在研究方法方面,採用質性方法的論文最多,高達 153 篇;其次,量化實證研究共有 96 篇。經過進一步整理分析,發現研究方法與研究議題之間具有很高的相關性,例如實證研究多著眼於探討組織內部的創業活動、創業績效評

    估、經營策略等議題;而質性研究則是強調創業歷程、創業家行為、創業成功

    因素分析等。

    圖 4 碩博士論文資料統計圖

    註:(A)為年度論文數量趨勢圖、(B)為研究方法使用比率

    (A)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年度

    數量

    質化研究

    39%

    財務模型

    37%

    實證研究

    24%

    (B)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15 ~

    3. 小結

    為了瞭解國內的創業研究現況,經統計重要管理期刊、國科會專題計畫與

    碩博士論文等三大研究數據來源,可以得到以下的結論。首先,創業研究的議

    題在國內已越來越受到重視,投入研究的學者亦不斷增加。雖然在管理期刊論

    文的統計資料並未出現顯著差異,但自 2000 年以後國科會計畫與碩博士論文的數量(圖 3 (A)、圖 4 (A))皆比過去大幅成長,顯示研究成果產出正在蓄積中。

    其次,在研究主題方面,「創業投資」仍是最熱門的議題,佔了近二分之

    一的期刊論文數量,三分之一的碩博士論文數量。創業投資研究主要自創投公

    司的角度,以量化模型來評估新創事業的潛力與價值。目前國內創業研究比較

    缺乏針對個人創業過程的研究,由於創業管理與一般企業管理最大的不同在於

    創業前期經歷的過程,包括:創業家是如何產生的?如何組織創業團隊?如何

    發掘創業機會?如何獲取所需資源?如何設計商業模式?這些都是創業過程

    的重要議題。然而上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研究多著眼於創業投資、公司創業

    的議題,或僅是以一般管理概念分析新事業開發的問題,而明顯忽略從創業前

    期的概念來探討創業過程管理的議題。

    在研究方法使用上,由於創業研究是近十年才逐漸興起,且多為跨領域與

    高度動態性的議題,因此學者傾向採取質性研究方法(見圖 2 (D)、圖 4(B)),藉此才能比較深入探索各項創業議題的內涵。雖然個案研究方法對於創業研究

    的重要性已廣為大家接受,然而 Low & MacMillan (1988)指出,未來創業領域需要更多實證性研究,以驗證個案研究所提出的理論概念。不過目前在量表設

    計與研究樣本取得上,還是遭遇一定程度的困難,這是未來研究者需要努力的

    方向。

    三、創業研究面臨的問題

    綜合前述文獻回顧,顯示創業研究的發展空間很大,不過仍面臨以下的問

    題。第一,缺少一套典範型的理論架構 (Shane & Venkataraman, 2000)。對「創業」這個概念本身,學術界仍未能界定清楚的理論架構 (Low & MacMillan, 1988; Shane & Ventakaraman, 2000)。Shane (2003)指出過去學者多從個別角度探討創業,例如單從個人因素或外部力量來探討創業,但前者僅著眼於創業家

    人格特質的研究,而後者則強調環境對於創業過程的影響,將焦點置於產業環

    境、技術變遷、市場結構等外在因素。若將不同角度的論點整合起來探討,應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16 ~

    該有助於建構出整體的架構。

    第二,有關創業研究的邊界 (boundary)仍未能清楚劃分 (Busenitz et al., 2003)。雖然創業研究與管理領域的相關性很高,亦有共通的理論基礎,但許多創業獨有的問題如:機會探索與風險認知的關係、「機會、資源、團隊」三

    者的互動關係、從機會發現到創立一家公司的決策過程等,還需要發展新的理

    論基礎。此外,由於創業牽涉多個構面,橫跨多門學科,運用多種研究方法,

    並同時受到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理論的影響,導

    致不同背景研究人員對於創業關注的焦點亦有所不同。因此建構明確的研究邊

    界和發展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基礎,不但可以建立研究的正當性 (legitimacy),也可加速創業學術領域的成長 (Shane & Venkataraman, 2000)。

    參、創業研究的理論基礎

    為了比較深入理解創業研究的理論基礎,我們首先探討創業理論的發展歷

    程,然後再解析一些重要理論在創業研究的應用情形。

    一、創業理論基礎的發展歷程

    經濟學者最早對創業研究產生興趣,Knight (1921) 認為創業家必須容忍高度的不確定性,並願意投入生產來滿足多變化與不確定的市場需求。然而

    Knight 卻未說明創業過程是如何產生的,只著眼於解釋創業活動所帶來的結果。Schumpeter 不同於 Knight,他並不強調風險因素,而是將創業家視為一位創新者,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並將創業定義為新資源組合的過程。此外,

    Schumpeter 認為創業家的特質是無法經由後天的教導,因此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擁有創業的能力 (Schumpeter, 1934: 119)。

    奧地利學派根據 Hayek (1949)所提出的資訊不完全概念,認為在市場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價格無法輕易地自行調整為均衡。因此市場開發是一種機會

    發現與摸索學習的過程,當創業家利用資訊優勢而警覺到機會出現時,市場會

    幫助人們相互溝通不同的發現,並從他人的經驗中學習。在市場激烈競爭的狀

    況下,創業家會不斷使用所習得的新知識來發掘市場機會,最後將市場由不均

    衡帶至均衡狀態。但是奧地利學派的創業理論,只是著眼於探討價格機制與經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17 ~

    濟體中創業家的角色,卻未探討人類行為差異的問題,忽略創業家人格特質的

    問題,也完全未觸及創業資源的問題。

    另一位學者 Casson (2005)主張創業家是市場活動的協調者,認為創業研究除了分析創業家個人決策的問題外,也應致力於探討創業活動與經濟成長的

    關聯性。Casson 進一步探討創業與企業理論的議題,他認為創業精神是多變環境中影響企業生存與成長的重要因素,而現有的企業理論卻無法解釋這一部

    分。在面對未來環境的不確定性,創業精神所呈現的勇於冒險犯難掌握機會是

    新事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因此創業研究可以強化現有的企業理論。我們以為創

    業家除了是一位市場創造者,更是一位有效率的資訊管理者,他們通常擁有綿

    密的人際網絡,擅長於處理大量外部資訊,他們也擁有一些有利於創業行為的

    人格特質,如樂觀、自信、較低的風險逃避傾向等,而這些都是創業研究不可

    忽略的議題。

    在現實中,創業活動很難只由經濟學的論點來解釋,其他如心理、文化、

    社會等因素,亦同時會影響創業現象。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理論著眼於

    探討結構、心理、行為層面的議題 (Swedberg, 2000)。在社會學的文獻當中,Max Weber (1864-1920 年)不論是在早期或是後期都曾提及創業的概念,例如Weber 認為新教倫理具有龐大的文化影響力,它使信徒相信認真工作就是榮耀上帝,將工作表現視為一種宗教的實踐。Ripsas (1998)則從社會學的觀點出發,認為創業是在社會與經濟子系統下所發展出來的活動。Granovetter (1995)認為發展中國家的創業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並探討家族關係對於創業所帶來

    的阻礙與幫助。而 Swedberg (2000)也談到信任對於創業家在複雜社會關係中創立企業的重要影響。

    心理學觀點關心的是創業家人格特質與內心狀態,例如創業家具備有較高

    的成就需求、自信、內控、風險傾向等 (Ripsas, 1998)。由於無法獲得實證支持,使得人格特質觀點已無法進一步引領創業研究,後續學者大都轉向行為觀

    點,將創業過程視為是一連串的人性決策行為,或是著眼於探討後天的心理因

    素,如認知行為的議題 (Swedberg, 2000)。

    綜觀而論,創業理論建構尚處於發展初期,仍有大量未解的難題,許多重

    要的定義與因果關係都有待進一步澄清與檢驗。一般認為,Schumpeter 對於創業的論點受到較多學者的接受,適合做為創業理論發展的基礎開端,同時行

    為過程學派也逐漸成為實證研究的核心。然而,要建構一套完整的創業理論,

    仍有待研究者將跨領域理論做進一步的整合。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18 ~

    二、現有理論在創業研究之應用

    由於創業是一種多構面的概念,橫跨多個學科領域,因此許多理論都可用

    以解釋創業現象。本研究將針對創業研究常應用的理論(如:認知理論、社會

    網絡理論、資源基礎理論與制度理論等),探討它們對於創業研究的影響與應

    用方向。透過理論應用來瞭解創業的內涵,目的是為了使未來創業研究能建立

    在更為堅實的理論基礎上。

    由於這些理論來自於不同的領域,有著不同的基本假設、研究範疇,以及

    適用範圍,甚至這些理論也存在著互補與衝突。本研究並不著眼於理論的整合

    或創新,而是針對這些理論與創業議題的關連性。其中應注意理論層次的問題 (level of theory) (Davidsson & Wiklund, 2001),認知理論主要用於個人層次的分析,而社會網絡理論可以用於連結總體與個體層次的分析(Kilduff & Tsai, 2003),資源基礎理論則以組織層次為主,制度理論則是探討總體層次的影響。綜而言之,選擇理論基礎應視不同研究問題而為之。我們分別將各個理論論述

    如下。

    (一)認知理論 (Cognitive Theory)

    認知 (cognition)指的是個人的感知 (perception)、記憶和思考,認知的過程包括將輸入的資料進行轉換、縮減、儲存、更新以及使用之程序,因此認知

    心理學的出現將有助於解釋創業家與周邊關係人、外部環境互動的心智過程

    (mental processes) (Mitchell et al., 2002)。

    認知理論著眼於為什麼有些人能發現機會?有些人會去開創新事業?又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創業成功?近三十年來,眾多學者把目標放在探討人格特質

    對於創業行動與結果的影響,卻無法得到一致性的統計顯著支持,因此至今仍

    無定論 (Baron, 1998)。後續研究者將目標轉向認知理論,探討創業家之資訊認知差異對於創業活動的影響。1990 年代中期,Busenitz & Lau (1996)使用認知結構與認知過程的概念,解釋為何有些人擁有較強的創業意圖。認知結構指

    的是一個人對於風險、控制、機會與利益之信念與看法,認知過程則是指一個

    人的資訊處理方式與能力。

    要瞭解創業的核心,必須更深入地去探討創業家的思考本質。因此許多研

    究者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切入,試圖解開創業家認知模式的黑盒子 (black box),藉此探索如何才能有效發掘創業機會 (Krueger, 2003)。Mitchell et al., (2002)將創業認知 (entrepreneurial cognition)定義為「人們用以評估、判斷及決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19 ~

    定有關於市場機會、新事業開發及成長的知識結構」。換句話說,創業認知就

    是用來理解創業家如何使用心智模式,將眾多外部資訊加以連結,大膽判斷市

    場商機所在,進而組合必須的資源,開發新產品與開創新事業。

    Shane (2003)指出認知的特徵,如主觀性、自信心、直覺力等,都會影響人們如何思考與決策。由於創業家面臨不確定環境與高度風險,在資訊有限的

    情況下,需要一套有效的思考模式來克服認知偏誤,增加對於機會判斷的能

    力。由此可知,創業家如何經由環境互動來發掘創業機會,將與其內在的認知

    過程高度相關。Busenitz et al., (2003)認為可以藉由認知理論,探索創業家是如何利用外在環境變化來知覺創業機會,以及如何利用特定資訊來發展新事業。

    而 Baron (2006)更強調創業機會辨識就是一個型態認知 (pattern recognition)的過程,他整合了先驗知識、創業警覺性與主動搜尋等三項要素,探討創業家在

    進行機會辨識過程中,如何受到創業家認知模式的影響。除了著眼於創業家個

    人層次的認知研究,更可以延伸至創業團隊的社會認知層次。例如 Busenitz et al., (2003)鼓勵後續學者可以針對創業團隊決策模式、成員多元性等議題進行研究,探討機會發現過程中創業團隊之社會認知模式。

    認知理論可用以連結創業家認知與創業環境、創業行為之間的關係,加強

    研究者思考有關於創業心理面之議題 (Mitchell, et al., 2002)。綜合而論,認知心理學可為創業研究提供較為豐富的理論基礎,使研究者能夠更深層次的分析

    創業家與創業團隊發掘機會的心路歷程 (Krueger, 2003)。

    (二)社會網絡理論 (Social Network Theory)

    社會網絡的概念可追溯至社會學與人類學方面之研究。Mitchell (1969)將社會網絡定義為某一群體中,個體間特定之連結關係,包括正式與非正式之人

    際關係。更具體的說,網絡就是點(nodes)與點間連線所構成之結構,而所謂之點可以為個人、團隊或組織 (Borgatti & Foster, 2003)。Kristiansen (2004)指出社會網絡是由核心行動者(actors)與其他熟識者之間的正式與非正式連結所構成的。

    周雪光 (2003)點出社會網絡理論的兩個發展思路,前者為以德國社會學家 Simmel 為首的制度與結構觀點,探討個人與群體的互動關係。後者則為功利思路,強調個人如何利用社會網絡來獲取資源與地位。如 Coleman 以理性角度出發,探討個人如何得利於網絡關係,以及 Burt(1992)將網絡關係模式化,提出結構洞 (structural holes)的概念。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20 ~

    本研究將社會網絡定義為兩個以上的個人或組織所形成之關係連結,是創

    業家獲得外部資訊與資源的重要管道。Davidsson & Honig (2003)指出社會網絡在創業研究模式中可做為自變數或應變數,前者探討網絡如何影響創業過程,

    後者則是以動態觀點探討創業過程中社會網絡的演進歷程。

    此外,社會網絡的內涵依不同構面進行分類,可分為個人與組織網絡兩大

    類。Dollingers (2003)將社會網絡關係分為「個人網絡」及「延伸網絡」兩類。個人網絡是指創業家直接接觸的人際網絡,包括朋友、家人、關係密切的公司

    同事、老師及其他相關人員,而延伸網絡則指企業對企業的正式關係。創業家

    可經由投資伙伴、經理人、顧客、供應商、以及其他利益關係人之間跨越疆界

    的活動,來發展這些網絡。巫立宇 (2002)將社會網絡分為「人際網絡」與「組織網絡」兩類,前者包含創業家擁有的所有直接關係,而後者則是由法人組織

    因資源交換所形成的次級網路。

    O’Donnell et al., (2001)亦將網絡分為「組織間網絡」及「個人網絡」兩個層次。前者以組織為行動者,為正式的連結關係,包括了垂直與水平的網絡關

    係,而後者則以個人為行動者,多為非正式的關係,包括商業網絡、社會網絡

    及溝通網絡等。Greve & Salaff (2003)研究創業過程中創業家的社會網絡活動,並以四個國家的實證資料進行分析,結果指出在創業的第一階段(構想產生),

    創業家並不會大量與網絡成員討論構想及發展關係;但到了第二階段(規劃),

    就會開始擴充網絡數量與活動,此時在網絡的發展與維持上花費最多時間;第

    三階段(建立企業),則會降低社會網絡成員的數量,趨於核心及重要成員之

    維持。

    Johannisson (2000)探討社會網絡與創業成長之關係,指出三種類型之社會網絡關係為:資訊網絡(information networks)、交換網絡(exchange networks)、影響力網絡(influence of networks)。這三種網絡互相依賴,其中資訊網絡可為交換及影響力網絡鋪路。Ibrra (1993)將網絡區分為「工具性」及「情感性」網絡,前者是指工作有關的資源交換,後者則是以友誼與社會支持的為主。

    Granovetter(1973)提出連結強度的概念,並以「接觸的頻率、關係的情感密度、熟悉程度與行動者的互惠承諾」等四項準則來評量連結強度,並可分為

    強連結 (strong ties)與弱連結 (weak ties)兩大類。強連結傾向於以長期關係來連結的熟悉朋友,例如親近的朋友與家人,優點是可提供有利資訊的搜尋及關

    鍵資源的捷徑,降低監控與談判成本。然而,強連結關係亦有其缺點,當網絡

    成員中同質性太高,會使資訊的重複性過高。相對來說,弱連結是指鬆散及非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21 ~

    情感性的連結,可增加接收新資訊及認識新朋友的機會,並可為新的連結關係

    打開一扇大門。

    社會網絡在創業研究中已逐漸受到重視,然而,更細節的網絡內涵以及構

    面間因果關係仍有些模糊 (Elfring & Hulsink, 2003)。例如 Hoang & Antoncic (2003) 由網絡關係之內容(content)、治理(governance)及結構(structure)三方面探討對於創業活動的影響,不過他們也指出目前創業研究還缺乏對於網絡理論

    應用的全面檢討,而且實證性研究也相當不足。

    (三)資源基礎理論 (Resource-Based Theory)

    資源基礎理論是策略管理領域之重要分析工具,可用以瞭解產業組織與競

    爭優勢的關係 (Alvarez & Busenitz, 2001)。自 Penrose (1959)指出組織成長與組織寬裕資源(organizational slack)利用的關係,使得資源利用成為組織成長的重要因素,而 Barney (1986)更進一步強調廠商可藉由本身資源能力的累積,形成長期持續競爭優勢。

    因此,資源基礎理論強調企業必須具備有價值的策略性資源,才能擁有競

    爭優勢,Barney (1991)提出有價值、罕有、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等四種資源的特徵,可用以辨識策略性資源.。對於創業家來說,擁有策略性資源才能打敗競爭者,同時還需要能夠長期維持競爭優勢。

    由於創業議題與資源獲取與配置息息相關,因此需要利用資源基礎理論。

    例如 Brush, Greene & Hart (2001)認為創業公司應建構之資源包括實體、財務、人力、技術、社會與組織資源六大類,並藉著資源的組合運用形成組織能耐與

    核心競爭力。而 Alvarez & Busenitz (2001)結合資源基礎理論與創業議題,試圖擴展資源基礎理論的應用範圍,並建立適合於解釋創業行為的新理論。雖然

    異質性 (heterogeneity)是創業與資源基礎理論之共通點,但是資源基礎理論著眼於資源的異質性,而創業則更傾向於探討資源價值信念(beliefs)之異質性。Alvarez & Busenitz (2001)認為資源基礎理論十分適合用來分析創業家的決策、機會認知、機會發現、組織能力與市場競爭優勢。

    由於創業活動賦予資源一種新的能力,其強調創業活動中資源異質性是機

    會發現之核心,因此資源基礎理論有助於解釋創業者之資源轉換過程(Alvarez & Barney, 2002)。而 Choi & Shepherd (2004)亦以資源基礎理論為基礎,探討影響創業家對於發掘機會的因素。此外,近來崛起的知識基礎(knowledge-based view)、組織學習(organizational learning),以及動態能力觀點(dynamic capability)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22 ~

    等,也是值得關注的焦點。

    (四)制度理論 (Institutional Theory)

    制度是指規章(norm)、禮儀(ritual),以及法則(role)。制度是透過參與者不斷互動所形塑出的共同行為準則,而處於該制度的個體將會受到結構的規範。

    制度學派理論對於組織生存的解釋,著重在組織如何調整其內部結構及運作方

    式,去符合制度規範的要求。因此制度理論強調企業的組織型態與運作方式,

    乃是受到制度環境中政治、法令、社會規範、文化認知等力量的影響(莊正民、

    朱文儀、黃延聰,2001)。

    制度理論中的正當性/合法性機制 (legitimacy)對於創業過程的影響甚劇。制度理論強調正當性機制,除了法律的正當性,還包括文化制度、觀念制

    度、社會期待等正當性(周雪光,2003)。陳東升 (1992)指出制度環境對於組織存活與成就的影響是經由正當性 (legitimacy)的取得過程,組織如果能夠建立足夠的合法性,則所受到的外在威脅會減少,並能保障資源的充分供應。換

    言之,組織若能從制度環境中獲得社會的認可,得到合法性支持,將可提高組

    織獲取外部資源的能力與生存機會。

    Aldrich & Fiol (1994)指出在新興產業中,新創事業往往面臨著缺乏合法性的限制。合法性指的是一個實體企業所採取的行動之認知與假設,需要適當的

    在一個有規範、價值觀、信念之社會建構系統之下所進行。例如生物科技產業

    在進行技術創新時,需要被廣為接受與認可,因此新創事業透過立足市場,才

    能被顧客、供應商所認可,代表新創事業具有創造顧客價值的能力,並建立在

    市場上的形象與地位。此外,Aldrich & Fiol (1994)將合法性分為認知性與社會政治性兩類。前者指的是新事業概念知識的擴散,可透過競爭者、配銷商、大

    學等之夥伴關係來達到新概念的創造。例如 1970 年代個人電腦出現,當時並未獲得廣泛注意,透過家庭與學校的使用與擴散後,才逐漸建立起認知合法

    性。後者指的是在規則與標準之下的新事業,才能獲得利益關係人的接納。

    由於創業是驅動創新及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新事業是鑲嵌在國家的體制

    之下,因此體制結構將影響企業的策略方向與創新活動。在創業研究之議題

    上,Busenitz, Gomez & Spencer (2000)曾探討國家制度的輪廓,以法則性(regulatory)構面、認知性(cognitive)構面、規範性(normative)構面加以分析。制度的法則性是指法律、規則及政府的政策是否提供新事業支持,以降低個體開

    創新事業的風險,並促使創業家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制度的認知性則是指環境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23 ~

    中個人是否具有開創新事業的知識與技術,例如創業者是否知道從何處去獲得

    產品與市場之相關知識;而制度的規範性包括了一國的文化、價值觀、信念是

    否會影響居民的創業導向。Spencer & Gomez (2004)則沿用 Busenitz et al. (2000)所發展之構面問卷,進一步探討制度結構、創業活動形式與失業等經濟因素之

    關係。綜而言之,從制度理論之觀點,可探討一地之政治、經濟、社會等因素

    與新創事業之間的互動與影響,後續研究者或可針對各國不同之制度環境進行

    創業活動之比較,亦或是探討政策、社會規範等對於創業之影響。

    肆、創業研究的模式建構

    本研究將建立一個整合性觀念模式,並藉由分析構面內涵與互動關係,回

    應創業研究遭遇的一些問題。回顧過去的文獻,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創業

    管理的模式架構。例如,Gartner (1985)提出「創業家個人、環境、組織及創設過程」等四個創業模式的構面,他認為創業並非單一構面足以說明,所謂創業

    管理就是如何有效管理這四項構面。但 Gartner 的模式忽略了創業機會這個重要構面,同時也未對四個構面的互動關係做更進一步說明,。

    Timmons (1999)在”New Venture Creation”一書中提出「創業家、機會、團隊、資源」等四個創業模式的構面。他認為成功的創業家必須要能隨著事業發

    展,將機會、資源、團隊三者做出動態平衡。Timmons 僅將環境視為衝擊創業管理活動的外在變數,並未加以詳細說明,而且模式中也未能說明動態平衡

    與創業績效的關係。Ucbasaran, et al. (2001)則以「創業理論、創業者類型、創業過程、組織類型、外在環境、創業成果」等六大構面做為創業研究的主要範

    圍,他雖然也強調各構面間的連結關係,不過卻沒有能夠說明機會、資源、團

    隊等重要構面因素。

    本研究建構的觀念模式包括「創業家/團隊、創業機會、創業資源、創業環境與創業績效」等五項構面,如圖 5。比較 Timmons 的模式,我們增加創業環境與創業績效兩項構面。因為,政府政策、經濟環境、社會文化、產業結

    構等環境因素,對於創業行為將造成顯著的影響。再者,創業是一種對於複雜

    與不確定環境的洞察力,並經由高風險活動創造成果的行為,因此創業績效是

    衡量創業過程的重要指標。這些構面皆為關聯且互相影響的,本研究除了界定

    這些構面的內涵,並經由文獻探討來說明各構面在創業研究的發展情形。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24 ~

    圖 5 創業研究之觀念模式

    一、創業家與創業團隊

    創業家是創業的最核心部份。創業家 (entrepreneur)這個字源自於法文”entreprendre”,指的是去做一些事 (to do something),強調一個人能積極主動去完成某事。但是現代對於創業家的定義則更為具體,例如 Bygrave (1997)指出創業家是那些能洞悉機會的存在,並成立一個組織以不斷追求機會、創造

    利益的人。Bygrave & Hofer (1991)主張應採取較為廣泛的定義,他將創業家視為是能夠認知機會且創造新事業組織的人。

    然而,有關創業家的定義與分類仍相當分歧,例如國內學者林家五、黃國

    隆、鄭伯壎 (2004)將創業家研究分為三類:第一類將焦點放在解釋創業家出現的現象,第二類以公司作為主角取代創業家,第三類以人格特質與能力等變

    項來指稱創業家。而 Ucbasaran, et al. (2001)則將創業家類型分為創立者

    1. 創業家/團隊 心理 特徵(教育、過去知識與經驗)

    2. 創業機會 發現 利用 評估

    3. 創業資源

    (財務、實體、技術、人力、社會、組織)

    5. 創業績效

    4. 創業環境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25 ~

    (nascent)(想要建立新企業的個人)、初學者(novice)(沒有任何創業經驗的個人)、習慣者(habitual)(過去有經營企業的經驗)、連續者(serial)(過去曾賣/關自行創立之公司,又繼續經營其他企業)、組合者(portfolio)(個人持續經營所創立的公司,但是後續亦經營其他企業),顯示不同背景對於新創事業經營

    有著重大的影響。

    過去文獻對於創業家研究有兩類的看法,一是強調心理路徑 (psychology approach),也就是探討創業家的人格特質 (traits),試圖找出適合創業的人。因此傳統研究大都將焦點置於創業者先天的條件 (Acs & Audretsch, 2003),如創業家的個性、心理狀況、對風險之偏好程度等因素。然而研究結果顯示,難

    有一套完美的特質理論來區分誰可以成為創業家或誰無法成為創業家。雖然理

    論上對於創業家特質無一致性的看法,但一般仍認為具有高度成就需求、風險

    傾向與內控的人較適合進行創業活動 (Dollingers, 2003)。二是強調社會路徑(sociological approach),試圖從社會學觀點,解釋創業家所處的社會背景,對於其創業決策的影響。今後的研究將更多著眼於創業家的後天經歷,包括個人

    經驗、專業知識、教育程度、家世背景,對於創業能力的影響。例如 Shane & Venkataraman (2000)探討創業家的先驗知識對於機會發現之影響,顯示創業家個人背景對於創業有極重要的影響。

    目前仍有許多研究是針對創業家的人格特質與屬性群族進行分析,例如國

    內學者廖學寅 (2003)探討台灣中小企業創業家人格特質與創業績效關係之研究,吳奕慧 (2003)研究華人創業家適性量表的建構,研究結果皆顯示創業家與非創業家在性別、婚姻狀況、年齡、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創業行業的年資

    等人口統計變項皆達顯著差異。Kourlisky & Walstad (1998)研究青少年與女性對於創業的知識、態度差異,並指出學校教育對於創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除了創業家個人外,創業團隊也是一個逐漸興起的主題,由於

    創業需凝聚不同專長的人才,而彼此間的合作與衝突亦成為關注的焦點。例如

    Lechler (2001)曾探討創業團隊中社會互動因素對於新創事業成功之影響;Chandler, Honig & Wiklund (2005)探討環境動態、企業發展階段、團隊異質性與團隊規模、團隊成員增減及創業績效之關聯性。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外部環

    境或是內部組織因素都對於團隊成員增減皆有顯著影響,而企業發展階段則對

    於團隊成員增減與創業績效有干擾作用。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26 ~

    二、創業機會的發現、利用與評估

    「創業機會」是指開創新事業的可能性,也就是經由重新組合資源來創造

    一個新的方法-目的(means-ends)架構,並相信能由其中獲得利潤 (Shane, 2003)。由於機會必須足夠吸引人,具有耐久性與即時性,存在創造產品服務價值的能力,因此創業機會可說是由「創新」及「利潤」兩項要素所構成的。

    Sarasvathy, Dew, Velamuri & Venkataraman (2003)指出創業機會應包括新構想(new idea)、對於目標的信念(belief),以及為了達到目標所採取的行動(action)。也就是說,當創業家有了新的構想或發明,還必須要付諸實行。因此本研究將

    創業機會定義為「創造新的資源組合,以不同以往的方式來達到創新的目的,

    並且透過行動來獲取利潤」。

    (一)創業機會形成的理論觀點

    在探討「創業機會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有關本體

    論(ontology)的基本假設。過去學者對於機會是客觀存在的(e.g., Shane & Venkataraman, 2000; Shane, 2000)或是主觀創造出來的(e.g., Ardichvili et al., 2003)兩個論點爭論不休。而這些論點攸關研究的基本假設,故有進一步澄清的必要。

    由理論的發展過程來看,最早期的新古典均衡理論 (neoclassical equilibrium theories)認為市場上所有的機會都是公開且公平的,假設每個人都可以認知到所有的資訊與機會,因此個人屬性(如創業精神、風險偏好等)是

    決定能否成為創業家的主因。換句話說,能不能發現機會以及是否成為創業

    家,端視個人的創業動機與傾向,例如 Khilstrom & Laffont (1979)的均衡模型指出創業家對於不確定性偏好較高。然而,隨著理論的演進,心理學理論提出

    了更進一步的觀點,除了著眼於創業家個人的特質,他們認為決定成為創業家

    的原因會受到個人意願及能力所影響。例如成就需求的高低、對風險的忍受

    度、內控程度、對模糊的容忍度等都是重要影響因素,因此機會發掘將受制於

    個人的創業意願與創業能力。

    到了近數十年,新古典均衡理論的論點受到挑戰,奧地利學派的學者如

    Kirzner 等認為均衡理論不夠完整 (Shane, 2000; Shane & Venkataraman, 2000)。奧地利學派的基本假設為資訊是不對稱的,市場是由不同的資訊所組成的,因此人們無法認知到所有的機會,能否成為創業家將受限於每個人掌握

    資訊資訊的多寡。創業家擁有先驗知識的數量以及機會可被利用的程度等,才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27 ~

    是決定創業機會的主要因素。簡言之,奧地利學派的論點認為:(1)人們不能認知到所有的創業機會,(2)資訊比人的屬性更能決定誰會成為創業家,(3)機會發掘的過程當然也會受到個人創業意願的影響。

    上述理論皆有其存在的背景與價值,但可發現新古典均衡理論認為所有的

    創業機會是公開且公平地存在市場上,每個創業家都可以獲得同樣的資訊與機

    會,似乎與現實狀況不符。而心理學派專注於探討個人的創業意願與能力,卻

    完全忽略外在資訊的影響,故多數學者還是傾向奧地利學派理論的論點,認同

    市場上存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使得人們無法辨識所有的機會。在資訊不對稱

    的前提下,機會形成會受到不同市場狀況所影響,因此必須考慮自己所處的市

    場是否能夠產生機會。

    (二)創業機會的來源與內涵

    Sarasvathy et al. (2003)以供需關係做為分析構面,提出機會辨識(recognition)、機會發掘(discovery)、機會創造(creation)等三種類型。首先,「機會辨識」是指當市場中的供需關係十分明顯時,創業家可藉由供需連結來辨識

    機會。而「機會發掘」則是指當有一方的狀況是未知的,而不存在的那方面即

    等待著創業家去進行機會發掘。舉例來說,一項新技術被開發出來,但尚未有

    具體的商業化產品出現,因此需要透過創業家不斷的嘗試來發掘出市場機會。

    「機會創造」觀點比起前兩項,供需狀況皆不明朗,因此創業家要比他人更具

    有先見之明,才能創造出有價值的市場機會。這類型機會的探討在理論與實證

    的論述較為缺乏,因為當供需皆不明顯的狀況下,創業家想要建立連結關係的

    難度極高。但是這種機會通常可以創造出全新的方法-目的架構,並為創業家帶來極大的利潤。

    在實務上,三種創業機會類型皆可能同時存在。換句話說,在創業機會的

    形成過程中,機會可能是已經明顯存在、等著被發現,亦或有可能是創業家的

    奇想所創造出來的。一般而言,第一種創業機會多半處於供需尚未均衡的市

    場,創新程度較低,這類機會並不需要太繁複的辨識過程,反而強調擁有較多

    的資源,就可以較快進入市場獲利。相對而言,第三種機會創造觀點就非常困

    難實現,這類全新的供需方式必須依賴少數擁有專業技術、資訊、資源規模的

    創業家,同時還必須願意承擔巨大的風險。至於第二種機會類型則是創業市場

    上較為常見,也是目前大多數創業研究的對象。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28 ~

    Shane (2005)指出市場變化會帶來新的商業機會,這些變化包括科技變遷、政治與法規變化、社會和人口結構變化、以及產業結構的變化。成功的創

    業家必須要瞭解且清楚這些市場變化的情況,以及變化將如何影響創業機會的

    發生。除了外在環境變動外,Shane & Venkataraman (2000)亦指出機會本質的概念。會因為個人因素的差異,造成對於市場需求、產業邊際利潤、技術競爭

    能力等之機會評估價值的不同。因此創業機會的來源主要受到兩方面的影響:

    一是「外在環境的變化」,也就是外部因素改變導致新的機會出現;另一則是

    「創業者個人的因素」,包括人格特質、先驗知識、社會網絡關係等。

    Ardichvili, et al. (2003)曾針對創業機會的發現、利用與評估建立整合性的理論模式,有助於後續學者釐清影響創業機會的變數。此外,我們也建議後續

    研究可嘗試找出影響創業機會之前因後果。例如 Shane (2000)根據八個 MIT的個案,建構出機會發現的概念性模式。在此研究中,技術特性是機會發現的

    前置因素,而所發現的機會則會進一步影響創業家執行機會的方法。再者,由

    於機會的內涵很難具體化,因此目前實證性文章仍較少,未來可朝向構面操作

    化或是建立量表的方向進行。例如 Shepherd & DeTienne (2005)採用 Shane (2000)的概念,探討先驗知識、利益誘因與機會確認之關係,將各構面做明確的操作化定義,並以實驗法進行驗證。

    三、創業資源之取得與運用

    創業所面臨的約制因素之一,就是如何獲取創業所需的資源。資源是指一

    種對企業發展有關鍵作用的事物,沒有任何一個創業家所擁有的資源完全相

    同,也沒有任何一個新創事業有著一樣的發展條件與資源,因此新創事業是以

    各自擁有不同的資源條件為基礎開始發展的。

    本研究所指的資源包括財務、實體、技術、人力、社會及組織資源等有形

    與無形的資產 。以下我們根據 Lichtenstein & Brush (2001)及 Dollingers (2003)的定義,將六項資源之定義簡單整理。「財務資源」指的是企業家所有的各種

    財務資產的總和,包括具體表現在企業財務報表上的各類資金。「實體資源」

    是指企業在從事生產與管理工作時所運用到的有形資產,包括廠房設備、土地

    等,有些企業也擁有許多礦產、能源等自然資源。「技術資源」包括實驗室、

    研發設備、品質測試與管制技術等,經由研發產生的知識,可透過專利、著作

    權、營業機密保護。「人力資源」包括一般與特殊人力資源,前者是指一般的

    工作者,而後者則是指具有特定產業知識的專業人力,以及先前具有創業經驗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29 ~

    之創業人力資本。「社會資源」是指創業家透過人際鑲嵌關係的槓桿運用所獲

    得的各種資源,包括創業家所擁有的社會關係網絡。「組織資源」包括組織的

    商業模式、管理能力、策略、領導、組織結構等。

    有關創業資源的研究文獻數量不少,例如 Ucbasaran, et al. (2001)探討資源與策略如何影響創業活動,並提出資源獲取的策略;Elfring & Hulsink(2003)探討創業社會網絡與資源獲取的關係,顯示強連結網絡關係對於資源獲取極有

    幫助。Chandler & Hanks (1994)的研究發現多樣性資源可使得新創事業成長迅速,建議創業家應該設法獲得多樣的資源,並有效加以配置,以獲得最大效益。

    Chandler & Hanks (1998)探討財務資源與人力資源的內涵,認為財務資源需求與產業性質有關。Lichtenstein & Brush (2001)探討新事業發展初期所需要獲取的資源類型,以及隨著創業階段改變,所需資源變化的情形。結果發現在新事

    業發展初期,技術與組織等無形資源要比有形資源更為重要。Brush, Greene & Hart (2001)以四個個案分析創業家處理資源面臨的挑戰,發現創業家必須建構資源基礎能力,才能因應各階段新事業發展的需求,該研究並提出資源發展路

    徑及價值創造的觀念性模式。

    四、創業環境

    創業與所處的環境關係密切,因為創業不僅是個人行為,同時也是一種社

    會活動。社會整體對於創業的支持態度,提供機會與資源的程度,都會影響人

    們的創業決定與表現,以及新事業未來的發展規模。自社會生態學的角度來

    看,擁有越多創業家與新創事業的社會,創業風氣也會較為旺盛。自資源依賴

    的角度來看,創業需要依賴大量外部資源,因此創業行為將受到資源來源管道

    的影響。如果資源主要來自於家族與親人,那麼家族創業的比例較高;如果資

    源來自於風險投資與社會大眾,那麼知識型團隊創業的比例將會增高。同樣

    的,產業環境變遷對於員工內部創業與經理人離職創業等,都會造成顯著的影

    響。社會就業機會的多寡,對於創業決策也會有明顯的影響。當就業機會減少,

    社會對於創業資源提供就會增加,當產業呈現快速變遷與大量出現新科技之

    際,創業動機也會相對的增加。

    Gnyawali & Fogel (1994)指出當商業環境越有利時,新創事業就越容易出現,當社會對於創新與創業行為越加支持,創業家就有越高的創業意願,環境

    因素明顯影響一個地方的創業行為,因此政府對於創業環境因素,將扮演著直

    接的重要影響角色。新興經濟體或發展中國家的創業需求較高,因為他們需要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30 ~

    更快速地發展經濟與創新,並挑戰現有的環境體制。相對於大企業,小企業更

    加依賴有利的創業環境,因為它們比較缺乏資源與政治影響力,但也有學者提

    出相反的看法,認為小企業同樣能夠對於地方公共政策產生影響力。

    由於創業環境對於新事業具有整體性影響,因此在創業過程的任何一個環

    節,都可能受到環境所造成的風險與不確定性影響。Gnyawali & Fogel (1994)提出了一個整合性的概念架構,同時探討創業機會、創業能力、創業傾向等構

    面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而 Ucbasaran, et al. (2001)則利用資源依賴及人口生態理論來解釋環境如何影響一個新事業的形成,前者將環境視為是資源的集

    合,而生態理論強調的是對於環境的適應。Specht (1993)結合了這兩種觀點,提出組織形成與環境關係之模式。Shane (2003)則認為創業家在探索機會時,會受到制度環境的影響,這些因素又可分為經濟環境、政治環境及社會文化環

    境三大類。

    回顧過去創業相關文獻,專門探討創業環境的研究不多,其研究角色也多

    為控制變數或干擾變數。我們認為環境對於創業所造成的巨大影響,應值得給

    予更多的重視。建議未來研究者可從以下幾個角度切入:第一,針對跨國創業

    環境進行比較,如 Beglet & Tan (2001)比較四個盎格魯 -撒克遜國家(Anglo-Saxon)及六個東亞國家間的社會文化環境對於創業興趣之差異;以及Begley, Tan & Schoch (2005)針對盎格魯-撒克遜、東南亞等國之政治與經濟因素對於新事業開創之興趣的影響進行分析;全球創業觀察研究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每年都會針對全球超過 40 個會員國進行創業調查,這些資料都有助於探討創業環境的影響力。

    第二,專門針對某一項創業環境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例如 Audretsch & Thurik (2000)針對政府因素進行研究,指出 21 世紀將由管理型經濟邁向創業型經濟,他主張建構創新型的基礎環境,將是政府的主要職責。第三,探討環

    境因素對於創業的負面影響,例如環境因素是否容易造成創業失敗與提高風

    險。Covin & Slevin (1989)研究在不利與有利的環境中,新創事業的組織策略、競爭策略及組織屬性間的關連性。總之,創業研究中許多主題皆會受到環境因

    素影響,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五、創業績效

    績效為創業成敗的衡量指標,Venkataraman (1997)指出創業績效不能完全以一般企業管理之衡量方式進行,因為創業著眼於能創造利潤之機會發掘與利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31 ~

    用,因此除了考量經濟績效外,仍須加入個人努力對於社會的貢獻程度。換句

    話說,在個人層面上,需考量機會成本的代價、個人能力成長、實現願景目標

    等因素,在社會層面上,創業活動可創造新市場、新產業、新科技、新制度、

    新工作等生產力的增加。因此,創業績效應同時考慮個人和企業在經濟與社會

    上的成果。

    Murphy, Trailer & Hill (1996)指出過去研究對於創業績效衡量過於分散且無明確評估指標,一般可分為以組織效能為主的財務指標、強調產品品質或市

    場佔有率的操作性指標、或是綜合性衡量的多重成份指標等三大類。

    Venkataraman & Ramanujam (1986)則指出應以財務性與操作性指標來衡量創業績效,並以初級資料(問卷、訪談)與次級資料(資料庫、檔案文件做為評

    量的依據。

    Murphy, et al. (1996)回顧了 1987-1993年間 51篇以創業績效為應變數的實證性文章,共整理出八項績效構面(效率、成長、利潤、規模、流動性、成敗、

    市場佔有率、槓桿)。發現過去研究雖然可區分為多個衡量構面,但大部分都

    偏向財務性指標,而忽略了操作性指標,且至多使用兩個構面衡量;在資料來

    源部分,也多傾向以問卷方式獲得的初級資料,較少使用客觀的次級資料。因

    此建議後續研究在考量主題相關性的原則下,應增加績效衡量指標與資料來源

    的多樣性。

    Ucbasaran et al. (2001)指出大部分的創業績效研究都著眼於企業是否生存,或以量化的財務績效來檢視,而實證研究皆使用客觀財務指標或以問卷方

    式獲得的非財務指標來衡量企業成長與績效。例如 Sarkar, Echa mbadi & Harrison (2001)以市場佔有率、銷售成長、市場發展及產品發展等指標做為聯盟創業之衡量。Lee, Lee & Pennings (2001)的研究探討技術創業廠商之內部能力、外部網絡及績效之間的關連性,他們認為獲利率、投資報酬率等財務指標

    並不適用於衡量創業初期的績效,因為這一階段的新事業經營應著重在成長

    率,他們建議應以銷售成長率做為績效衡量指標。

    績效衡量常是創業研究的重要依變數,因此需要更審慎的使用。本研究認

    為僅採用財務指標及初級資料來衡量創業績效略顯不足,應考慮創業家的初始

    創業動機與目標,以及將創業過程各階段的成果產出也視為績效評量。可加入

    主觀衡量績效的概念,例如將個人對於創業目標達成度、滿意程度等納入績效

    的考量 (Cooper & Artz, 1995)。其次,過去研究多評量創業成功的績效,而忽略探討中止或是售出的案例。Huyghebaert & Gucht (2004)曾研究產業內現有企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32 ~

    業如何利用財務市場的策略行為,來影響新創事業的退出。離開市場不一定是

    失敗 (Ucbasaran et al., 2001),未來研究可進一步探討創業家離開市場的各種原因及決策模式。

    伍、結論與建議

    雖然創業研究正逐漸興起,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之論文亦逐年增加。然

    而,創業研究仍缺乏一套比較嚴謹的理論基礎與模式架構,而且創業研究的邊

    界仍然模糊不清,許多學者 (如 Shane & Venkataraman,2000)也指出創業研究缺乏專屬的理論基礎。經由本研究詳細整理創業理論基礎的來源,並探討這些

    重要理論在創業研究的應用情況,發現目前創業研究的理論基礎遍佈經濟學、

    社會學、心理學等,其中以經濟學為主要發展核心。由於創業具有跨領域特性,

    可大量借用現有的理論基礎(認知理論、社會網絡理論、資源基礎理論、制度

    理論等)來解釋與預測許多創業發生的現象。不過目前創業理論正在不斷地發

    展與變化,朝向跨領域的整合方向邁進,相信不久的未來將可能出現專屬的創

    業理論基礎。

    目前創業研究仍缺乏一個清楚的研究邊界,本研究提出的創業管理模式架

    構,除了有助於釐清創業研究構面之定義及研究範疇,對於後續研究者將具有

    一定程度的指引貢獻。再者,創業家、創業機會、創業資源、創業環境與創業

    績效等五項構面互為關聯,值得進一步探討彼此間的互動關係。

    本研究回顧近 20 年來創業研究的演進,除了發現理論基礎正在逐漸建立根基,研究焦點也從創業家單一構面轉向多重構面之間的互動,其中並以創業

    機會做為核心,不過在分析層次的研究設計與多種研究方法運用上仍相對不

    足。本研究延伸 Low & MacMillan (1988)、Ucbasaran, et al. (2001)、Busenitz, et al. (2003)等學者的論點,針對創業管理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以下的建議。

    一、繼續強化研究理論的基礎

    創業研究的理論基礎有兩大發展方向,一為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探討創

    業的廠商理論,如 Dew, Velamuri & Venkataraman (2004)從知識分散性 (dispersed knowledge)的角度來分析, Alvarez & Barney (2004)從創業知識來看

  • 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

    ~ 33 ~

    租(rent)的產生(generation)與專有性(appropriate)議題,Casson (2005)從環境多變性與資訊成本來探討創業家的決策判斷力,Mcmullen & Shepherd (2006)則從不確定性的認知與容忍不確定性的意願來看創業行動。這些學者認為行動

    (action)是創業理論的核心,當外在環境改變引發創業機會,個人會受到過去知識、容忍不確定性的意願等因素影響,進而引發創業行動的判斷與決策。上

    述文獻顯示,經濟學理論對於探索不確定性、機會成本、創業機會發掘與評估、

    決策風險等創業議題,已經產生很大的貢獻。

    另一新的發展方向則是自認知理論、社會網絡理論、資源基礎理論與制度

    理論進行創業研究,目前已經產生大量的研究成果。我們建議後續研究者應該

    繼續強化研究理論的基礎,除了由現有理論出發,朝深化議題的方向發展,也

    應思考如何整合現有理論,朝向跨領域的整合方向邁進,可試圖發展一套新的

    理論基礎。我們相信經由研究社群不斷地累積與更新知識,必可激盪出新的觀

    點,進而共同建立出創業領域的獨特理論。

    二、增加對於創業初期過程的研究

    相較於國外的研究成果,台灣的起步較晚,研究較集中於創業投資與企業

    內部創業等少數議題,明顯缺乏多樣化,尤其針對創業初期過程的探討相當不

    足。由於創業與其他領域最大的差異即在於新創事業的萌現(emergence)過程 (Davidsson & Honig, 2003),亦即創業家如何在複雜且變動的環境中發掘機會,並著手進行新事業創立的過程。

    過去學者從事創業初期研究所遭遇的主要困難,在於缺乏一套可供分析使

    用的研究架構。本研究提出創業家、創業團隊、機會、資源、環境四個構面互

    動關係對於創業績效的影響,可以做為研究創業初期過程的模式架構。台灣每

    年都有大量的新創企業,中小企業創業是促成台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因此

    我們建議後續學者可利用此一模式架構從事創業初期的過程研究,並將重點放

    在探討各構面間互動關係對於啟動創業的影響,相信必有助於深化創業研究的

    內涵,提昇我國創業研究的水準。

    三、聚焦於創業機會

    延續前項結論,創業初期的研究可以創業機會為核心,探討創業機會與其

    它構面間的互動關係。Busenitz, et al. (2003)指出機會、個人與團隊、組織模式、

  • 創業管理研究 http://www.erj.org.tw/

    ~ 34 ~

    環境等創業研究之四大議題,其中又以創業機會最為關鍵,有助於將其他三項

    議題連結起來。據文獻資料顯示,相較於其他議題,目前創業機會的研究數量

    不但較少,也缺乏較嚴謹的實證研究,因此這是一塊具有潛力且尚未充份開發

    的研究沃土,建議後續學者可將創業機會視為創業研究的主要重點 (Busenitz, et al., 2003; Shane & Venkataraman, 2000)。。

    我們建議一些創業機會研究的議題,例如:創業家認知對機會發掘之影

    響、社會網絡如何協助創業機會發掘、制度環境對於創業機會的影響、先驗知

    識對於創業機會發掘與利用的影響、過去的創業經驗對於創業機會發掘的影

    響、創業機會辨識與評估利用之間的關係等議題。此外,創業機會發掘與創業

    家人格特質、創業傾向、創業警覺性、風險承受能力、資訊與專業能力等因素

    亦息息相關,值得建構一個整合性的系統模式來進一步深入探討。由於目前對

    於機會發現、認知、發展、評估、利用等概念,還缺乏具體定義與分析衡量模

    式,尚無法進行嚴謹的實證研究,這些都有賴後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四、強調多個構面的互動研究

    由於創業研究的邊界橫跨了多個領域與多種主題,構面的互動關係應為未

    來研究的焦點。Busenitz et al. (2003)發現過去的研究,探討構面間互動關係十分稀少,他認為創業研究若只單一探討某個構面可能會缺乏完整性,因此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