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產業的投資機會與挑戰 - tri.org.t · 當前台灣產業發展 的 ......

33
蔡宏明 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 策略性產業的投資機會與挑戰 2016/4/1 Page ‹#› 1 「台灣投資環境面臨問題」產官學研討會 2016331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Oct-2019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蔡宏明

全國工業總會副秘書長

策略性產業的投資機會與挑戰

2016/4/1 Page ‹#› 1

「台灣投資環境面臨問題」產官學研討會

2016年3月31日

綱要

前言

當前台灣產業發展的困境

新政府策略性產業政策的投資機會

面對的挑戰

策略建議

2016/4/1 Page ‹#› 2

當前台灣產業發展的困境

2016/4/1 Page ‹#› 3

台灣產業結構變化趨勢

Page ‹#› 4

年(季)別 農、林、

漁、牧業 工 業

製造業 服務業

2007 1.45 34.04 29.59 64.51

2008 1.55 32.09 28.27 66.36

2009 1.68 31.99 27.21 66.33

2010 1.60 33.99 29.29 64.41

2011 1.72 33.02 28.66 65.27

2012 1.67 32.75 28.37 65.58

2013 1.69 33.46 28.75 64.85

2014 1.81 34.55 29.75 63.64

2015Q1 1.67 35.09 30.10 63.25

2015Q2 1.90 36.10 31.11 62.00

2010Q3 1.72 36.73 31.16 61.54

2016/4/1

製造業主要行業產值變動

Page ‹#› 5

年(月) 製造業生產

四大行業

金屬機電 工業

資訊電子 工業

化學 工業

民生 工業

2006 4.50 1.79 13.43 -1.01 -2.17 2007 8.34 1.78 17.66 6.37 -0.32 2008

-1.56 -7.24 6.36 -7.56 -5.76 2009

-8.68 -19.32 -6.35 -1.03 -7.56 2010

26.47 30.64 42.26 8.82 10.95 2011

4.69 6.18 10.02 -4.34 0.92 2012

-0.32 -4.09 1.20 1.66 -0.42 2013 0.56 -0.34 1.21 0.73 -0.08 2014 6.63 6.21 11.79 -0.54 1.55

2015 -1.38 -4.15 -0.75 0.98 -1.62

製造業中「資訊電子工業」占製造業產值三分之一,但年增率逐漸下滑,2015年受國際景氣影響,呈現負增長,面板價跌量縮(第三季下降20%),晶圓代工因客戶調整庫存致增幅走緩;化學工業受國際油價下滑及國內部分石化廠檢修,下滑幅度明顯。全球鋼鐵市場供過於求及低價進口鋼品導致金屬產值下滑。機械設備、汽車及零組件、手持行動裝置均受到全球景氣走緩影響。 2016/4/1

台灣出口在主要市場占有率(%)

Page ‹#›

中國 美國 日本 東協5國 歐盟

2000 11.33 3.33 4.72 4.90 2.78

2008 9.13 1.73 2.86 4.39 1.53

2014 7.76 1.74 2.99 5.50(註) 1.38

2000-2008 -2.20 -1.60 -1.86 -0.51 -1.25

2008-2014 -1.37 0.01 0.13 1.11 -0.15

註:東協五國統計最新資料至2014年8月為止

2016/4/1 6

中國產業供應鏈崛起的衝擊

Page ‹#› 7 2016/4/1

製造業附加價值率相對較低

2013年我國製造業附加價值中,前3 大中業為電子零組件、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以及金屬製品,附加價值率分別為32.3%、38.5%及28.0%相對較高,至於基本金屬(12.1%)、化學材料及石油煤製品(8.8%)則因耗用原材物料比重較高,附加價值率相對較低。

海外生產降低台灣產業的關聯效果

年(月) 總計 資訊通信 電子產品 機械 電機產品 精密儀器

100年 50.5 83.6 52.3 20.2 62.4 60.0

101年 50.9 84.6 52.4 18.7 67.8 56.5

102年 51.5 87.3 50.7 16.5 69.0 52.9

103年 52.6 90.9 51.7 18.6 67.9 53.0

104年 55.1 92.6 50.8 20.4 67.0 50.9

105年

1月 54.7 93.1 47.6 19.9 66.3 50.0

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

單位:%

2016/4/1 Page ‹#› 9

台灣製造業的營運困境:產業界調查

總計 金屬機

電工業

資訊電

子工業

化學

工業

民生

工業

同業競爭激烈 66.0 63.5 75.0 63.5 63.7

原材料成本提高 55.1 53.5 45.0 57.8 64.5

勞動成本上涱 42.9 44.3 42.5 38.3 45.3

國內市場需求減緩 42.5 46.8 36.0 45.2 39.7

國外市場需求減緩 29.8 29.4 41.1 25.0 24.6

匯率變動 20.4 23.8 21.8 18.3 15.9

賦稅負擔重 18.3 18.8 20.0 16.5 17.7

關稅或其他貿易障礙因素 13.3 14.7 11.7 15.2 11.1

環評問題 10.0 8.6 4.9 14.1 13.1

資料來源:經濟部「製造業投資及營運概況調查報告」(2014年第3季)

面臨問題

產業類別

2016/4/1 Page ‹#› 10

產業投資動能衰退

Page ‹#› 11

2014 2015

Q1 Q2 Q3 Q4 GDP 3.92 0.75 4.04 0.57 -0.80 -0.52

國內需求 3.24 1.41 1.56 3.14 0.29 0.76 民間消費 1.80 1.22 2.06 1.90 0.25 0.77 政府消費 0.52 -0.06 -0.39 0.08 0.04 -0.02 資本形成 0.91 0.26 -0.11 1.17 -0.01 0.00 民間固定投資 0.56 0.54 0.25 -0.12 0.93 1.05 政府固定投資 -0.24 -0.12 -0.03 0.02 -0.16 -0.30 公營固定投資 0.07 -0.09 -0.32 0.23 -0.06 -0.21 國外淨需求 0.69 -0.67 2.48 -2.57 -1.09 -1.28

輸出 4.10 -0.15 4.20 -0.53 -2.02 -1.83 輸入 3.42 0.52 1.71 2.05 -0.93 -0.56

GDP主要支出對經濟成長貢獻

單位:%;百分點

2016/4/1

新政府策略性產業政策的投資機會

2016/4/1 Page ‹#› 12

五大產業創新計畫的產業機會

Page ‹#› 13

產業 發展重點 綠能科技產業 在沙崙成立「創新綠能園區」作為這個生態系的樞紐,帶

動高鐵特定區發展,活化國有資產。 以國內綠能需求扶植產業,如離岸風場開發、太陽光電建設…,發展綠色智慧電網,到2025年,再生能源要達到總發電量的20%。

亞洲矽谷產業 在桃園的「亞洲矽谷計畫」以物聯網及智慧產品產業為主 連結全球先進科技的的研發能量,帶動科技與技術進步 發揮台灣製造的優勢,整合台灣資通訊、機械、材料等在地產業聚落的優勢,使台灣成為全球工業4.0、物聯網與大數據產業新群聚的基地 成為亞太青年創新與創業發展基地,打造國際生活機能圈與教育環境

生技醫藥研發產業

竹北生醫園區延伸至台南科學園區,形成線狀聚落的「生技產業聚落」 台北:建立轉譯醫學研究及創新研發走廊。從事新藥/新疾苖/新試劑轉譯醫學研究 竹北:著重高階醫材之創新研發及生物製劑製造 中部:研發精密儀器及檢驗醫材為重點 南部:研發骨科牙科精密醫材為重點

2016/4/1

根據Gartner與工研院的全球物聯網市場預估,從現在至2020年,

80%物聯網商機都來自應用服務 物聯網硬體商機只佔9.5%

5

8.4兆 占79.9%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6677/1085557-

80%EF%BC%85%E5%95%86%E6%A9%9F%E2%80%A6%E4%BE%86%E8%87%AA%E6%87%89%E7%94%A8%E6%9C%8D%E5%8B%99

992億 占9.5%

1120億 占10.7%

資料來源:

80%物聯網商機來自應用服務

http://udn.com/news/story/7240/1085557

Gartner Says Personal Worlds and the Internet of Everything Are Colliding to Create New Markets

http://www.gartner.com/newsroom/id/2621015

感知層 實體層 網路層 應用層 應用平臺層

(單位:新台幣)

物聯網硬體 通信網路、雲端儲存 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智慧居家..

等實際商務應用

15

資料來源:

Gartner預測物聯網十大熱門技術 http://www.nownews.com/n/2016/02/25/2006741

Gartner Identifies the Top 10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ies for 2017 and 2018 http://www.gartner.com/newsroom/id/3221818

物聯網安全 IoT Security

物聯網分析技術 IoT Analytics

物聯網裝置管理 IoT Device Management

低功耗短程物聯網網路 Low-Power, Short-Range

IoT Networks

低功耗廣域網路 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s

物聯網處理器 IoT Processors

物聯網作業系統 IoT Operating Systems

事件串流處理 Event Stream Processing

物聯網平臺 IoT Platforms

物聯網標準與生態系統 IoT Standards and Ecosystems

Gartner預測物聯網十大熱門技術 Gartner Identifies the Top 10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ies for 2017 and 2018

全球生技醫藥技術趨勢

2016/4/1 Page ‹#› 16

五大產業創新計畫的產業機會

Page ‹#› 17

產業 發展重點 智慧機器創新產業

以精密機械產業發展最好的大台中,加上資通訊產業的能量,發展「智慧精密機械聚落」, 形塑智慧創新研發群聚,生產及研發基地所需土地,跨領域整合人才培育,國際合作 滿足前瞻製造需求:航太與造船(支援國防產業);智慧服務型機器人;精密醫療器械加工;ICT產業設備 拓展全球市場佈局:整廠整線+智慧單機;航太零組件製造;網宇實體系統(CPS)服務

振興國防產業 以台北的資安、台中的航太及高雄的船艦做為基地的「國防產業聚落」 發展海巡與警用機艦與相關設備、國家基礎設施防護所需設備、災害預防救助設備、政府部門資安防護。 民用機艦與相關設備 衍生複合材料製品 精密機械、電機、通訊及新能源 民間企業或個人資安防護 2016/4/1

全球製造業智動化發展趨勢

2016/4/1 Page ‹#› 18

與在地經濟發展有關的產業機會

Page ‹#› 19

加強扶植各地方生機盎然的新農業、中小企業及青年創業,為在地和全球連結奠定基礎。

發展新農業、觀光休閒產業、防災、住宅改造、照顧產業等等。以改善生活品質、增加在地的就業機會。。

發展海洋產業。建置高品質的公共設施,引進民間資金,投入生態旅遊、水域活動、郵輪、遊艇等海洋休閒事業。

2016/4/1

新南向政策發展商機

Page ‹#› 20

資料來源:陳文棠,跨世紀佈局—東協市場與產業競爭力之展望,臺灣產業科技前瞻研究計畫,2014年12月

「新南向政策」:朝多元、多面向夥伴關係;在推動貿易多元化的同時,「強化對東協和印度的整體關係。將成立專案小組,積極執行。

2016/4/1

成立「類主權基金」打造國家隊

Page ‹#› 21

項目 做法

基金規模 .討論中,未定案,規劃採用「國家級投資公司」形式

資金來源 政府資金、公民營事業、外資;不動用外匯存底

股權分配 官民共同參與,官股不過半

經營管理 交專業經理人,不排除委託國際團隊經營

投資方向 新能源、生技、智慧機械、物聯網與國防等5大產業

成立方式(2擇1) .在國發基金下新成立子基金 .為本基金訂定特別條例

資料來源:蔡推類主權基金 拼5大產業,《蘋果日報》,2016年3月5日

2016/4/1

研擬策略性產業發展條例

Page ‹#› 22 2016/4/1

面對的挑戰

2016/4/1 Page ‹#› 23

面對的挑戰 新政府所選定的五個產業中,除了國防產業之外,多數都是為現有政府關鍵性或策略性產業發展政策的重點推動項目,除非能創造新的營運模式與投資機會,否則能否創造帶動企業投資的誘因,值得觀察。

研擬中的「策略性產業發展條例草案」,讓外界詬病為贏者圈的明星產業「錦上添花」,忽視中小企業和傳統產業,將造成每年上千億的重大稅收損失和稅制不公,甚至誤導資源競相投注於政府指定的產業。未來如何避免對其他非重點產業造成「差別待遇」與稅制不公,是一大考驗。

2016/4/1 Page ‹#› 24

25

如何促進各個產業部門積極投入研發?

圖1: 台灣 圖2: 日本

圖3: 韓國 圖4: 中國大陸

Page ‹#› 2016/4/1

業者無法進行研發原因(占38.8%)

Page ‹#›

製造業廠商未進行研發的原因,主要為「技術研發人才不足」(占35.7%)、「技術創成本過高」(占30.1%),以及「研發流程太長不符時效」(占26.2%)。 (複選)

2016/4/1 26

企業研發遭遇的困難

Page ‹#›

製造業進行研發創新主要面臨的困難為「技術研發人才不足」(占58.6%),其次為「需求變化快速,研發產品生命週期短」(占42.9%),「缺乏技術資訊或技術無法突破」及「研發人員流動率高」亦占2成以上。(複選)

2016/4/1 27

與大陸戰略性產業發展存在競爭性

十三五規劃 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六大新興產業 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綠色低碳、高端裝備製造與材料、數字創意

十二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先進半導體、機器人、增材製造、智慧系統、新一代航空裝備、空間技術綜合服務系統、智慧交通、精準醫療、高效儲能與分散式能源系統、智慧材料、高效節能環保、虛擬現實(即虛擬實境,VR)與互動影視

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加快軍工體系開放競爭和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優勢民營企業進入軍品科研生產和維修領域,加快軍民通用標準化體系建設。 規劃提出在海洋、太空、網路空間等領域推出一批重大項目,打造一批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

大陸十三五計畫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國防產業發展

2016/4/1 Page ‹#› 28

策略建議

2016/4/1 Page ‹#› 29

策略建議 讓台灣的各個產業都能形成連結政府、法人、研究機構、本土產業,進而連結到國際的前導型企業和創投資本,以形成足以開創產業發展新路徑的生態系統,更是創造台灣經濟成長動力的根本之道。

策略性產業政策的推動應該反映業界的需求。根據經濟部製造業投資及營運概況調查,製造業者希望政府提供服務項目,以「實際了解企業需求」居首,占43.6%,「提供補助金額」、「提供相關顧問及諮詢服務」與「協肋人才的培訓」,皆占逾3成,另「提供成功範本供學習參考」、「加強政策措施說明及宣導」與「建構企業合作交流平台」之占比均逾2成。

2016/4/1 Page ‹#› 30

策略建議 新政府應該對於重點發展的產業進行中長期的技術佈局規劃,並結合國內大學校院技術團隊、法人研究機構與業界共同投入前瞻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商品化、事業化研發,進而開發符合市場需求之創新產品或科技服務,並以促成關鍵智財及技術衍生新創事業(Spin-off)或企業新事業部門(Spin-in)為最終目標。

新政府能否有效形成目標與行動一致的內閣,並結合國會的力量,徹底消除部門本位主義,修訂不合時宜法規,以解決「2015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所提國內投資的「五缺困境」(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將是能否增加國內外企業對投資台灣的關鍵。

2016/4/1 Page ‹#› 31

策略建議 新政府應該針對「連結未來、連結全球、連結在地」、「五大產業創新研發計畫」等產業發展策略,凝聚更大的國內共識。

建議新政府積極研擬召開「全國產業發展會議」,一方面讓各產業了解新政府的產業政策方向,二方面可以集合產官學界積極討論如何因應全球產業趨勢與變局,進而促進企業積極投入知識創新與結構優化的投資,並形成具體的行動方案。

2016/4/1 Page ‹#› 32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

Software and Tools for Microsoft PowerPoint.

The website with innovative solutions.

Save time and money by automating your presentations.

www.presentationpoint.com

感謝聆聽 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