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大电影 首场走进雄安新区...

1
行业观察 有圈子 单片投资增至 3000 万 网络大电影是指时长超过60分钟以上,拍摄时间 (几个月到一年左右),规模投资(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电 影制作水准精良,具备完整电影的结构与容量,并且符合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虽然 叫“网大”,但是符合国家政策,也可以在电影院上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大”正在形成自己的圈 子。耐飞联席CEO、兔子洞文化创始人卢梵溪表示,最 近 5 年院线电影的产量、票房总数、单片平均票房、增速 是平稳的,但“网大”却发展迅速,“网大”的单片投资已 经从 30 万增长到了 3000 万, “这个数字很惊人”。 “现在网络平台的会员基数很大,爱奇艺和腾讯 2018 年公布的VIP 会员数几乎破亿,如果‘网大’的单片 价格2.5元,一亿会员观看就是2.5亿收入,这就相当于 院线七八亿的成绩。”在卢梵溪看来,一定会有一波持续 上线把行业天花板推高。 更为利好的是,收费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易于接受, 卢梵溪笑称自己看《复联 4》时,270 元票价的 IMAX 版都 卖光了,可见,观众正在忽略价格而重视内容。第三方数 据显示,许多年轻人现在都拥有多个网络平台的会员身 份, “十年前,人们还不习惯歌华有线收费,现在则会主动 去办机顶盒,而大多数年轻观众都不会吝啬为内容付费。” 新阶段 “网大”开始重视口碑 奈飞从1999年就已经布局影视行业,至今已有 20 年的沉淀,而中国的“网大”只有 3 年多的历史。 不过,卢梵溪认为,“网大”的产量和分类正在开始细 化,“曾经的‘网大’像五六年前的院线电影,曾经一 个片子就算口碑很烂、票房很成功还是会被认可,但 ‘网大’从去年开始,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开始重 视口碑了。” 卢梵溪以最近在优酷上线“发车”的《小镇车神之 五菱漂移》为例来说明“网大”正在汲取成功的院线电 影的经验,认真讲故事,对口碑有了更大追求。 “网大”不再走贩卖低级庸俗的路线,《小镇车神》 里故事发生的小镇不是人们想象的农村,而是具备着 秀美的风景和生命力;影片的内容也根据当下社会的 年轻人心态,表达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向上精神 —用小丑式的表演去换取关注已经成为“网大”的过 去式。 有欠缺 情绪培养需要时间 近年来,许多知名导演也加入了“网大”的行列。 尽管如此, “网大”行业却并没有质的飞跃,甚至没有出 现像微电影《老男孩》那样的轰动作品。 对此,卢梵溪表示,许多知名导演在“网大”领域更 像是一种“自上而下”,他们看重的是“网大”的高回报 率,而缺乏创作的诚意;另一方面,电影是需要培养情 绪的,比如,大家看《老男孩》是感动,看《小苹果》是简 单的快乐,看《万万没想到》是好笑,后续才解读职场生 存、小人物酸甜苦辣,“这种情绪的培养需要时间。”卢 梵溪认为,现象极爆款作品的出现会让网络大电影吸 引更多的目光,也有利于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09 演艺圈 2019年5月2日 星期四 编辑/徐晓蕾 蔡卫卫 美编/左小榕 责校/王晗 下载北京头条 App 让现在告诉未来 中国网络大电影 期待爆款 记录小时候生活细节 一首《姐姐》唱哭评委 当年在参加《快乐男声》时,贾盛强的一首 《姐姐》唱哭了评委和听众,很多人到现在依然印 象深刻。贾盛强说:“这首歌就是记录小时候姐 姐跟我在一起的一些生活细节,折纸飞机、玩泥 巴等。上了大学之后,很久很久没有见到姐姐。 她在外边,有时候我回家也不一定能见到她,很 想念她,写这首歌来表达对姐姐的情愫。” 贾盛强最近发表了新专辑《陌上寸草》,他本 人作词作曲,里面引用了一些古典的诗词。据了 解,这首歌他从快男比赛时就开始创作,觉得没有 做到他想要的样子,所以一直没有发。后来跟制作人 一起做音乐,一起去学习交流,之后改了很多版本,直 到现在才发布出来。 贾盛强坦言,参加《快乐男声》比赛之初,大家并 没有认可他的音乐作品和形象。之前他也在学校和 其他地方参加过比赛,别人调侃说他的歌在班会上唱 唱可以,要去更大的平台,可能有点拿不上台面。家 里其实也不太支持他、不想让他做音乐,所以他也就 不在家里唱歌。包括那首《姐姐》,家人也是在电视上 第一次听到。 比赛后选择暂离音乐 回家种菜养鱼作调整 贾盛强告诉北青报记者,《快乐男声》比赛结束后, 他先来到了北京,但后来觉得在音乐上的规划并不是 特别明确,有段时间甚至觉得自己的作品不是那么受 欢迎。“我的音乐好像很小众,经常写一些关于家人的 作品,没有那么商业化、市场化。有段时间,团队让我 尝试写一些大众比较喜欢的歌曲。但那样的作品都不 是我要的音乐。一段时间以后, 我感觉自己创作不了歌曲了, 感觉好像离写歌越来越遥远。 这时我觉得需要调整状态,于 是离开了北京。”贾盛强说道。 离开北京后,贾盛强回到了 老家四川南充市南部县。老家的土 地很多,他就去种菜,“我家旁边有条小 河,之后建成了一个很大的鱼塘”。回 去的那段时光,他把自己的琴锁上, 不再去碰,把微博卸载了,不去更新, 朋友圈也不怎么发。 在家种菜养鱼的时间可能有 半年多,贾盛强认为,自己做这些 也比较擅长,“小时候,一到农忙 季节,我们都去帮忙,插秧、收稻 谷、收小麦、收油菜等等都会干。” 再返京推广音乐课程 未来会一直坚持创作 放空半年多后,贾盛强重回北京。因为 是师范大学毕业的,所以他就开始做一些自 己喜欢的音乐课程,并进行推广,“我把课程 做得很精细,以最简单、最直接方式教会学生 怎样弹奏乐器。”如今,贾盛强一直在讲授一些吉 他、尤克里里的课程,同时也在创作自己的音 乐作品。 对于未来,贾盛强表示,自己 会一直坚持创作。 “我的作品不 一定都会那么好,但是创作这 个事情,我会一辈子进行下 去。我也希望可以拿出更棒 的作品,让大家通过音乐来 认识我。同时,我也希望给一 些小朋友写歌,帮助喜欢音乐 的小朋友。” 至于是否会向影视方面 发展,贾盛强表示,如果有机 会,不会拒绝,毕竟体会更多 的情感有助于提高自己音乐作品 的深度,对世界的认识也会更宽广一 些。“多参加一些活动,也可以更好地 进行音乐创作。音乐是一种情感的 表达,一个人的体验、经历、思想,都 可能会影响表达音符的形式。经历 越多,音乐表达出来也会更加丰富 一些。” 文/本报记者 寿鹏寰 实习生 吴洁 本报讯 (记者 伦兵 田婉婷 )继去年首次亮 相舞台之后,首部诗经题材音乐剧《诗经·采薇》 将 于 5 月 18 日、19 日 再 次 亮 相 天 桥 艺 术 中 心 。 该剧出品人戴晓岚女士表示,《诗经·采薇》在原 版的基础上精心打磨,给观众一个“升级版”。 4 月 28 日,该剧开门探班。现场,演员们展示 了三个剧中的经典片段:主人公子谦、若兰、南仲 三位失散多年的发小瘟疫中意外重逢的《相遇》, 南仲将军阵亡后士兵为其送葬演唱的士兵版《采 薇》以及该剧的主题歌也是温情的谢幕曲《生 命》。虽然排练场的空间不大,但演员们的专注和 热情感染了大家。 谈及《诗经·采薇》的创作,作曲家邹航表示: “我在这次的音乐创作上试图寻找自己音乐的风 格,做到独创性。”在伴奏上,邹航透露此次加入了 箫、琵琶、古筝等民族乐器, “未来还会加入古琴”。 演员班底上则延续了上一轮的主要阵容,李 炜鹏、蒋倩如、蒋帅、袁岱四位青年艺术家将再度 出山扮演子谦、若兰、南仲和大王四个主要角色。 主推高雅精致室内乐的国家 大剧院“五月音乐节”,一年一度踏 春而来。自 2009 年推出,历经 10 年品牌打磨,邀艺术家走出剧院的 公益演出成每年的必修课。4 月 30日,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艺 术总监、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 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 走进雄安新区,在五一国际劳动节 到来之际为城市建设者和开拓者 送上音乐的祝福,也拉开今年20 场公益演出的序幕。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公益 演出首场走进雄安新区,就是希望 通过高雅艺术助力雄安新区规划 建设,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 大剧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佳琛 表示。一首颇具地方特色的河北 民歌《回娘家》为活动开场,随后, 《茉莉花》《传奇》等耳熟能详的作 品在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演绎下 一一唱响。国家大剧院八重奏更 带来民族风情浓郁的曲目《炎黄风 情组曲》《小放牛》《小河淌水》《猜 调》,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则携手 大 剧 院 管 弦 乐 团 演 绎 了《四 季》 “春”和《梁祝》选段。最后,国家大 剧院合唱团带来返场曲目《时间都 去哪儿了》,公益演出在全场高唱 《我和我的祖国》中落幕。 据悉,雄安首场演出结束后,五 月音乐节公益演出还将陆续走进机 关、学校、医院、居民社区、商贸区等 城市不同角落,将平时只能在剧院 内欣赏的高雅艺术和更多百姓分 享,让更多人了解室内乐、欣赏室内 乐,同时享受室内乐给生活带来的 美好。 文/本报记者 郭佳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快男贾盛强转行“菜农”重拾音乐 从去年开始重视口碑 小丑式表演已成过去式 质的飞跃需慢慢培养 内容为王是前提 音乐剧《诗经·采薇》 “升级版”再登天桥 本报讯 (记者 郭佳 )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文化记忆璀璨京城—北京 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报展览”日前在全国政协文史 馆拉开帷幕。2000平方米的展厅展出近百名非 遗传承人的230余件作品,展览将持续至5日。 据悉,展览汇集了“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 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 大工艺门类,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如宫廷 补绣、内画鼻烟壶、“泥人张”彩塑等。 此外,五大传统老字号所承载的国家级非遗 技艺全聚德挂炉烤鸭、东来顺涮羊肉制作、便宜坊 焖炉烤鸭、都一处烧麦制作、王致和腐乳酿造等也 在现场搭设了展台。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 金会理事长陈四光表示,将建立非遗小屋,如像全 聚德、东来顺等餐饮小屋;茅台、五粮液等非遗酒 屋;北京王致和、月盛斋、六必居等特色食屋以及 名茶小屋、中医药健康小屋等。 非遗汇报展览开启 “燕京八绝”齐聚 歌手贾盛强最 近现身《王牌对王牌》,并在 节目中说起自己当年参加完 《快乐男声》比赛后就回家种菜、养鱼, 之后才回到北京继续做音乐。 歌手回家种菜,为什么?在接受北京 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贾盛强说,比赛后回家 大概半年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放空感 悟,他又重拾对音乐的热爱,继续做 一些音乐课程,继续音乐 创作。 互联网模式正在对好莱 坞传统电影公司形成巨大冲 —即将于 5 月 10 日引进 国内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罗 马》就出自世界最大的收费视 频网站奈飞(Netflix)之手。 相比之下,在中国付费视频平 台上,网络大电影(以下简称 “网大”)的影响力显然达不到 这样的水准。那么,中国“网 大”现在发展程度如何?瓶颈 又在哪儿呢? 在前不久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 影主题论坛上,爱奇艺创始人、CEO 龚宇认为,短 片或者说网络微电影的制作标准化初步建立了 网络大电影的商业模式。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 达到609.76亿元,同年,网络视频内容行业的市 场规模是2016.8亿元,与电影票房收入具有可比 性的内容付费的收入是 536.5 亿元。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 董事长兼CEO王中磊直言“电影的观影方式已经 不是电影院一条道路,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另一种 选择。现在的观众很容易也很方便判断哪一类 电影要去电影院观看,选择沉浸式的,一起流泪 的方式,哪些是在互联网上静静地观看,看它的 故事和演技。这个将是传统电影和互联网电影 的下一步,它提供了各种可选择的方式,让整个 电影行业变得更丰富”。 与会嘉宾都认同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在内容 为王的前提下,必须实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走 出共赢之路。 本组文/本报记者 肖扬 统筹/刘江华 吕思清在音乐节上演奏 扫码看视频 了解音乐节 演员们展示剧中经典片段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中国网络大电影 首场走进雄安新区 期待爆款epaper.ynet.com/images/2019-05/02/A09/bjbqb20190502A09.pdf · 三位失散多年的发小瘟疫中意外重逢的《相遇》,

行业观察

有圈子单片投资增至3000万

网络大电影是指时长超过60分钟以上,拍摄时间(几个月到一年左右),规模投资(几百万元到几千万元),电影制作水准精良,具备完整电影的结构与容量,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的电影。虽然叫“网大”,但是符合国家政策,也可以在电影院上映。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大”正在形成自己的圈子。耐飞联席CEO、兔子洞文化创始人卢梵溪表示,最近5年院线电影的产量、票房总数、单片平均票房、增速是平稳的,但“网大”却发展迅速,“网大”的单片投资已经从30万增长到了3000万,“这个数字很惊人”。

“现在网络平台的会员基数很大,爱奇艺和腾讯2018年公布的VIP会员数几乎破亿,如果‘网大’的单片价格2.5元,一亿会员观看就是2.5亿收入,这就相当于院线七八亿的成绩。”在卢梵溪看来,一定会有一波持续上线把行业天花板推高。

更为利好的是,收费模式正在变得越来越易于接受,卢梵溪笑称自己看《复联4》时,270元票价的IMAX版都卖光了,可见,观众正在忽略价格而重视内容。第三方数据显示,许多年轻人现在都拥有多个网络平台的会员身份,“十年前,人们还不习惯歌华有线收费,现在则会主动去办机顶盒,而大多数年轻观众都不会吝啬为内容付费。”

新阶段“网大”开始重视口碑

奈飞从1999年就已经布局影视行业,至今已有

20年的沉淀,而中国的“网大”只有3年多的历史。不过,卢梵溪认为,“网大”的产量和分类正在开始细化,“曾经的‘网大’像五六年前的院线电影,曾经一个片子就算口碑很烂、票房很成功还是会被认可,但

‘网大’从去年开始,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开始重视口碑了。”

卢梵溪以最近在优酷上线“发车”的《小镇车神之五菱漂移》为例来说明“网大”正在汲取成功的院线电影的经验,认真讲故事,对口碑有了更大追求。

“网大”不再走贩卖低级庸俗的路线,《小镇车神》里故事发生的小镇不是人们想象的农村,而是具备着秀美的风景和生命力;影片的内容也根据当下社会的年轻人心态,表达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向上精神

——用小丑式的表演去换取关注已经成为“网大”的过

去式。

有欠缺情绪培养需要时间

近年来,许多知名导演也加入了“网大”的行列。

尽管如此,“网大”行业却并没有质的飞跃,甚至没有出

现像微电影《老男孩》那样的轰动作品。

对此,卢梵溪表示,许多知名导演在“网大”领域更

像是一种“自上而下”,他们看重的是“网大”的高回报

率,而缺乏创作的诚意;另一方面,电影是需要培养情

绪的,比如,大家看《老男孩》是感动,看《小苹果》是简

单的快乐,看《万万没想到》是好笑,后续才解读职场生

存、小人物酸甜苦辣,“这种情绪的培养需要时间。”卢

梵溪认为,现象极爆款作品的出现会让网络大电影吸

引更多的目光,也有利于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09演艺圈2019年5月2日 星期四

编辑/徐晓蕾 蔡卫卫 美编/左小榕 责校/王晗

下载北京头条App让现在告诉未来

中国网络大电影期待爆款

记录小时候生活细节一首《姐姐》唱哭评委

当年在参加《快乐男声》时,贾盛强的一首《姐姐》唱哭了评委和听众,很多人到现在依然印象深刻。贾盛强说:“这首歌就是记录小时候姐姐跟我在一起的一些生活细节,折纸飞机、玩泥巴等。上了大学之后,很久很久没有见到姐姐。她在外边,有时候我回家也不一定能见到她,很想念她,写这首歌来表达对姐姐的情愫。”

贾盛强最近发表了新专辑《陌上寸草》,他本人作词作曲,里面引用了一些古典的诗词。据了解,这首歌他从快男比赛时就开始创作,觉得没有做到他想要的样子,所以一直没有发。后来跟制作人一起做音乐,一起去学习交流,之后改了很多版本,直到现在才发布出来。

贾盛强坦言,参加《快乐男声》比赛之初,大家并没有认可他的音乐作品和形象。之前他也在学校和其他地方参加过比赛,别人调侃说他的歌在班会上唱唱可以,要去更大的平台,可能有点拿不上台面。家里其实也不太支持他、不想让他做音乐,所以他也就不在家里唱歌。包括那首《姐姐》,家人也是在电视上第一次听到。

比赛后选择暂离音乐回家种菜养鱼作调整

贾盛强告诉北青报记者,《快乐男声》比赛结束后,他先来到了北京,但后来觉得在音乐上的规划并不是特别明确,有段时间甚至觉得自己的作品不是那么受欢迎。“我的音乐好像很小众,经常写一些关于家人的作品,没有那么商业化、市场化。有段时间,团队让我尝试写一些大众比较喜欢的歌曲。但那样的作品都不

是我要的音乐。一段时间以后,我感觉自己创作不了歌曲了,感觉好像离写歌越来越遥远。这时我觉得需要调整状态,于是离开了北京。”贾盛强说道。

离开北京后,贾盛强回到了老家四川南充市南部县。老家的土地很多,他就去种菜,“我家旁边有条小河,之后建成了一个很大的鱼塘”。回去的那段时光,他把自己的琴锁上,不再去碰,把微博卸载了,不去更新,朋友圈也不怎么发。

在家种菜养鱼的时间可能有半年多,贾盛强认为,自己做这些也比较擅长,“小时候,一到农忙季节,我们都去帮忙,插秧、收稻

谷、收小麦、收油菜等等都会干。”

再返京推广音乐课程未来会一直坚持创作

放空半年多后,贾盛强重回北京。因为是师范大学毕业的,所以他就开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课程,并进行推广,“我把课程做得很精细,以最简单、最直接方式教会学生

怎样弹奏乐器。”如今,贾盛强一直在讲授一些吉他、尤克里里的课程,同时也在创作自己的音

乐作品。对于未来,贾盛强表示,自己

会一直坚持创作。“我的作品不一定都会那么好,但是创作这个事情,我会一辈子进行下去。我也希望可以拿出更棒的作品,让大家通过音乐来认识我。同时,我也希望给一些小朋友写歌,帮助喜欢音乐的小朋友。”

至于是否会向影视方面发展,贾盛强表示,如果有机

会,不会拒绝,毕竟体会更多的情感有助于提高自己音乐作品

的深度,对世界的认识也会更宽广一些。“多参加一些活动,也可以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个人的体验、经历、思想,都可能会影响表达音符的形式。经历越多,音乐表达出来也会更加丰富一些。” 文/本报记者 寿鹏寰

实习生 吴洁

本报讯(记者 伦兵 田婉婷)继去年首次亮相舞台之后,首部诗经题材音乐剧《诗经·采薇》将于5月18日、19日再次亮相天桥艺术中心。该剧出品人戴晓岚女士表示,《诗经·采薇》在原版的基础上精心打磨,给观众一个“升级版”。

4月28日,该剧开门探班。现场,演员们展示了三个剧中的经典片段:主人公子谦、若兰、南仲三位失散多年的发小瘟疫中意外重逢的《相遇》,南仲将军阵亡后士兵为其送葬演唱的士兵版《采薇》以及该剧的主题歌也是温情的谢幕曲《生命》。虽然排练场的空间不大,但演员们的专注和热情感染了大家。

谈及《诗经·采薇》的创作,作曲家邹航表示:“我在这次的音乐创作上试图寻找自己音乐的风格,做到独创性。”在伴奏上,邹航透露此次加入了箫、琵琶、古筝等民族乐器,“未来还会加入古琴”。

演员班底上则延续了上一轮的主要阵容,李炜鹏、蒋倩如、蒋帅、袁岱四位青年艺术家将再度出山扮演子谦、若兰、南仲和大王四个主要角色。

主推高雅精致室内乐的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一年一度踏春而来。自2009年推出,历经10年品牌打磨,邀艺术家走出剧院的公益演出成每年的必修课。4月30日,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艺术总监、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走进雄安新区,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为城市建设者和开拓者送上音乐的祝福,也拉开今年20场公益演出的序幕。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公益演出首场走进雄安新区,就是希望通过高雅艺术助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大剧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赵佳琛表示。一首颇具地方特色的河北民歌《回娘家》为活动开场,随后,《茉莉花》《传奇》等耳熟能详的作品在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演绎下一一唱响。国家大剧院八重奏更带来民族风情浓郁的曲目《炎黄风情组曲》《小放牛》《小河淌水》《猜调》,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则携手大剧院管弦乐团演绎了《四季》

“春”和《梁祝》选段。最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带来返场曲目《时间都去哪儿了》,公益演出在全场高唱《我和我的祖国》中落幕。

据悉,雄安首场演出结束后,五月音乐节公益演出还将陆续走进机关、学校、医院、居民社区、商贸区等城市不同角落,将平时只能在剧院内欣赏的高雅艺术和更多百姓分享,让更多人了解室内乐、欣赏室内乐,同时享受室内乐给生活带来的美好。 文/本报记者 郭佳

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

快男贾盛强转行“菜农”重拾音乐

从去年开始重视口碑 小丑式表演已成过去式 质的飞跃需慢慢培养

内容为王是前提

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

音乐剧《诗经·采薇》“升级版”再登天桥

本报讯(记者 郭佳)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文化记忆 璀璨京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报展览”日前在全国政协文史馆拉开帷幕。2000平方米的展厅展出近百名非遗传承人的230余件作品,展览将持续至5日。

据悉,展览汇集了“燕京八绝”:即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毯、京绣八大工艺门类,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工艺,如宫廷补绣、内画鼻烟壶、“泥人张”彩塑等。

此外,五大传统老字号所承载的国家级非遗技艺全聚德挂炉烤鸭、东来顺涮羊肉制作、便宜坊焖炉烤鸭、都一处烧麦制作、王致和腐乳酿造等也在现场搭设了展台。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陈四光表示,将建立非遗小屋,如像全聚德、东来顺等餐饮小屋;茅台、五粮液等非遗酒屋;北京王致和、月盛斋、六必居等特色食屋以及名茶小屋、中医药健康小屋等。

非遗汇报展览开启“燕京八绝”齐聚

﹃五月音乐节﹄首场走进雄安新区

歌手贾盛强最

近现身《王牌对王牌》,并在

节目中说起自己当年参加完

《快乐男声》比赛后就回家种菜、养鱼,

之后才回到北京继续做音乐。

歌手回家种菜,为什么?在接受北京

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贾盛强说,比赛后回家

大概半年时间,经过这段时间的放空感

悟,他又重拾对音乐的热爱,继续做

一些音乐课程,继续音乐

创作。

互联网模式正在对好莱

坞传统电影公司形成巨大冲

击——即将于5月10日引进

国内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罗

马》就出自世界最大的收费视

频网站奈飞(Netflix)之手。

相比之下,在中国付费视频平

台上,网络大电影(以下简称

“网大”)的影响力显然达不到

这样的水准。那么,中国“网

大”现在发展程度如何?瓶颈

又在哪儿呢?

在前不久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影主题论坛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认为,短片或者说网络微电影的制作标准化初步建立了网络大电影的商业模式。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609.76亿元,同年,网络视频内容行业的市场规模是2016.8亿元,与电影票房收入具有可比性的内容付费的收入是536.5亿元。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

董事长兼CEO王中磊直言“电影的观影方式已经不是电影院一条道路,互联网平台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现在的观众很容易也很方便判断哪一类电影要去电影院观看,选择沉浸式的,一起流泪的方式,哪些是在互联网上静静地观看,看它的

故事和演技。这个将是传统电影和互联网电影的下一步,它提供了各种可选择的方式,让整个电影行业变得更丰富”。

与会嘉宾都认同融合是必然的趋势,在内容为王的前提下,必须实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走出共赢之路。

本组文/本报记者 肖扬统筹/刘江华

▲吕思清在音乐节上演奏

扫码看视频了解音乐节

▲演员们展示剧中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