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代發展史第七講...

122
台灣近代發展史第七講 威權體制的建立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Aug-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台灣近代發展史第七講

    威權體制的建立

  • 一、中央政府遷台

    (一)二二八後的台灣省政

    1.撤換陳儀,改任魏道明為主席(1947.5.16.~1948.12.29.)

    2.任用台籍人士擔任省府委員

    3.通貨膨脹加劇

  • (二)中央政府遷台1.1946.5.重慶→南京

    2.1947.1.公佈中華民國憲法,選出國大代表

    3.1948.3.召開國大,選舉蔣介石、李宗仁為正副總統

    4.1949.1.任命陳誠為台灣省主席

    5.1949.1.21.蔣介石下台

  • 6.1949.5.20.台灣實施戒嚴

    7.1949.8.1.蔣在草山開設總裁辦公室

    8.1949.10.1.PRC建國

    9.1949.10.25.古寧頭戰役

    10.1949.12.7.行政院遷台

    11.1950.3.1.蔣「復行視事」

  • 二、威權體制的建立

    (一)威權體制的基礎

    1.臨時條款(1948.5.10~1991.5.1)

    2.戒嚴令(1949.5.20~1987.7.15)

  • 戒嚴令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佈告 嚴字第一號一,本部為確保本省治安秩序,特自五月二十日零時起,宣告全省戒嚴。二,自同日起,除基隆高雄馬公三港口在本部監護之下,仍予開放,并規定省內海上交通航線(辦法另

    行公佈)外,其餘各港,一律封鎖,嚴禁出入。三,戒嚴期間規定及禁止事項如左:(一)自同日起,基隆高雄兩港市,每日上午一時起至五時止,為宵禁時間非經特許,一律斷絕交通,

    其他各城市,除必要時,由各地戒嚴司令官依情形規定實行外暫不宵禁。(二)基隆高雄兩市各商店及公共娛樂場所,統限於下午十二時前,停止營業。(三)全省各地商店或流動攤販,不得有擡高物價,閉門停業,囤積日用必需品擾亂市場之情事。(四)無論出入境旅客,均應遵照本部規定,辦理出入境手續,并受出入境之檢查。(五)嚴禁聚眾集會罷工罷課及遊行請願等行動。(六)嚴禁以文字標語,或其他方法散佈謠言。(七)嚴禁人民攜帶槍彈武器或危險物品。(八)居民無論家居外出,皆須隨身攜帶身分證,以備檢查,否則一律拘捕。四,戒嚴期間,以圖擾亂治安,有左列行為之一者,以法處死刑。(一)造謠惑眾者(二)聚眾暴動者(三)擾亂金融者(四)搶劫或搶奪財物者(五)罷工罷市擾亂秩序者(六)鼓動學潮,公然煽惑他人犯罪者(七)破壞交通通信,或盜竊交通通信器材者(八)妨害公眾之用水及電氣煤氣事業者(九)放火決水,發生公共危險者(十)未受允准,持有槍彈或爆裂物者五,除呈報及分令外,特此佈告通知中華民國卅八年五月十九日 主席兼總司令 陳 誠

  • (二)統治手段1.堅持中國正統政府

    2.實施一黨專制

    3.個人獨裁──黨政軍特一把抓

    (1)黨:

    總裁高於總統

    黨務凌駕政務

    組織盤根錯結

  • (2)政:

    疊床架屋的行政機關

    直接、間接任命五院院長(以黨治國)

    省及直轄市長採任命制

    終身不改選的「萬年議員」

    (3)軍

    借重外籍兵團(日本白團、美軍顧問團)

    由孫立人編練撤台軍隊

  • (4)特(情治單位)

    組織:國安局 行政──內政部警政署、境管局、法務部調查局

    軍事──警總

    國防部總政戰部、軍情局

    憲兵司令部

    國民黨──社工會、海工會、陸工會

    掌權者:蔣經國

  • 4.總統做到死

    1960修改臨時條款,取消總統任期限制

    5.造神運動

    6.操縱司法,指揮審判

    7.壓抑本土,族群隔離

    (1)國語政策

    (2)人事安排

    (3)高普考

    (4)竹籬笆內的眷村

  • 8.箝制思想

    9.排除異己,培植接班人

    1950──出任國防部總政治部主任

    1952──成立救國團,擔任主任

    1956──出任退輔會主委

    1965──出任國防部長

    1969──出任行政院副院長

    1972──出任行政院長(得票率93.38%)

    1975──繼任國民黨主席

  • 三、威權體制下的白色恐怖

    (一)恐怖的根源:綿密的特務組織與戡亂體制的相關法令

    (二)白色恐怖時期政治案件發生緣由1.打擊親共的左翼運動:如1949年的鹿

    窟事件、省工委蔡孝乾案2.整肅台灣獨立運動或主張:如1950年

    的黃紀男、1964年的彭明敏案3.鎮壓原住民自治運動:如高一生、湯

    守仁等山地精英遭難

  • 4.壓制民主運動:如雷震案

    5.政治權力鬥爭:如孫立人案

    6.情治單位互鬥:如李世傑案

    7.文字獄:如柏楊大力水手案

  • (三)重要的政治案件1.吳國楨案(1953)2.孫立人事件(1955)3.雷震案(1960)4.蘇東啟(1961)5.臺灣人自救宣言事件(1964)6.中壢事件(1977)7.美麗島事件(1979)8.林宅血案(1980.2.28.)9.陳文成命案(1981)10.江南案(1984)

  • 第四條:發現匪諜或有匪諜嫌疑者,無論何人,均應向當地政府或治安機關告密檢舉。主管機關對於告密檢舉人,應保守其秘密。

    第五條:人民居住處所有無匪諜潛伏,該管保甲長或里鄰長應隨時嚴密清查。各機關、部隊、學校、工廠或其他團體所有人員,應取具二人以上之連保切結,如有發現匪諜潛伏,連保人與該管直屬主管人員應受處分,其處分辦法另定之。

    第六條:治安機關對於匪諜或有匪諜嫌疑者,應嚴密注意偵查,必要時得予逮捕,並實施左列處分:一、搜索其身體、住宅或其他有關處所;二、檢查扣押其郵件、電報、印刷品、宣傳品或其他文書圖書;三、攜帶或收藏武器、彈藥、爆炸物、無線電機或其他供犯罪所用物品者,不問曾否允許,得扣押之。

    第九條:明知為匪諜而不告密檢舉或縱容之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十一條:匪諜牽連案件,不分犯罪事實輕重,概由匪諜案件審判機關審理之。

    第十二條:匪諜之財產,得依懲治叛亂條例沒收之。依前項沒收之財產,由第七條之最高治安機關執行之,並應即造具財產目錄,呈報行政院。

    第十三條:明知為匪諜財產,而故為隱匿、收買、寄藏、牙保、搬運或冒名代管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一萬元以下罰金。

    第十四條:沒收匪諜之財產,得提百分之三十作告密檢舉人之獎金,百分之三十五作承辦出力人員之獎金及破案費用,其餘解繳國庫。無財產沒收之匪諜案件,得由該管治安機關報請行政院酌給獎金,或其他方法獎勵之。

  • • 「反攻大陸」的公算在相當時期內並不太大,而官方不僅嘴裏說成十分必然的樣子,這且不說,而官方這幾年來在臺灣的措施都是以「馬上就要回大陸」為基本假定,這種辦法,真是弊害橫生。

    • 第一、因為一切都是為了「馬上就要回大陸」,一般人就形成事事「暫時忍受」和「暫時遷就」的心理狀態。大家看到官方許多不合理或苛煩無比的措施,都認為這是暫時的現象,將來回到大陸就好了,所以只有忍受下去。官方在「反攻大陸」這個大帽子之下,利用人民的這種心理狀態,遂得以暢所欲為。這幾年來,人權自由受到嚴重的妨害,政治向著反民主的道路發展,其故在此。結果所及,「反攻大陸」尚在毫無端倪之時,我們已經先失去了自己所有的。

    • 第二、因為被「馬上就要回大陸」的心理所誤,官方的許許多多措施都是過渡性的措施,不求澈底,不求永久。而一般人民在心理,則被「吊起」。於是,許多事情得過且過,不去設法開展。蹉跎歲月,一誤再誤,八年於茲。浪費民族時光精力,不可計量。

    • 第三、因為「馬上就要反攻大陸」,官方人士拼命辦這種訓練、那種訓練,弄得頗緊張的樣子。緊張的時間太長,大家所追求的目標尚渺不可得。但是逼于威勢、屈于利害,大家不敢形之于色、言之于口。於是,久而久之,雙重人格就出現:在公共場合,滿口「擁護」、「革命」、「反攻」:在私人場合就是牢騷、悵惘、悲觀、失望、徬徨。

    • (雷震,<反攻大陸問題>,《自由中國》第17卷第3期)

  • 被告雷震於42年12月7日申請核准變更登記為《自由中國》半月刊發行人後,利用該刊先後刊載<反攻大陸問題>、<我們的軍事>、<中國人看美國遠東政策>、<論台海危機>、<認清當前情勢展開自新運動>等文多篇,論述反攻大陸條件不夠,希望渺茫,軍中官兵在物質上精神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形成互相猜忌抑鬱,且恬不知恥要求美國干涉我國內政,挑撥我國民與美國政府暨人民間之情感,當47年「八二三」金門炮戰發生共匪亟謀犯我台澎之際,為文評述戰事局限於金門及其附近地區一隅,無異為匪叛亂行為做辯護,不久彭匪德懷宣佈狂妄招降,該刊又為文假借他人口吻,認為可與共匪攜手言和,而與彭匪招降文告相呼應,這些文字也許被告會說都是反共的;但是我們知道,普通誨淫誨盜的書,尚且還知道穿上勸人為善的外衣,以逃避責任,被告是受過高等教育辦政治性刊物的人,對這種技巧,當然是內行;因此我們研究這些文字,應本著實質上的真實發見主義,去觀察它們實質上的作用,而不可為其意圖掩護真意,偶而點綴幾句空詞的反共口號所愚。

  • 「一個中國,一個臺灣」早已是鐵一般的事實!不論歐洲、美洲、非洲、亞洲,不論承認中共與否,這個世界已經接受了「一個中國,一個臺灣」的存在。即使在亞洲政策上陷於孤立的美國,也只有少數保守反動的政客,在炒「不承認主義」的冷飯,輿論主流,尤其是知識份子,都要求在法律上承認「一個中國,一個臺灣」,以謀中國問題的最後解決。美國的外交政策也正在往這個方向發展。為什麼美國還在口頭上把蔣政權當作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因為美國要藉此與中共討價還價,以達成有利的妥協。「反攻大陸」是絕對不可能的!凡是具有起碼常識的人們,都會毫不遲疑地下這樣的判斷。蔣介石控制下的軍隊,頂多是一個防禦力量,而絕不是一個攻擊力量。它的存在完全依賴美國的軍援,而美援的目標,又僅在保持美國太平洋的防衛線,因此它不可能獲得超過防衛需要的攻擊武器。它的海軍無法在海上單獨作戰,因為它不但沒有主力艦,連保養一隻軍艦的設備也沒有。它的空軍由短程戰鬥機組織,攻擊所不可欠缺的運輸機和長程戰鬥機卻少得可憐。它的陸軍,仍然以輕裝備步兵為主力,機械化部隊和重炮兵只不過是裝飾品而已。我們的目標:第一,確定「反攻大陸」是絕對不可能,團結全島人

    民,不論其出生地,共同推翻國民黨政權,建立一個新的國家和新的政府。第二,制定新憲法,建立一個具有實效並向人民負責的政府,保障基本人權,實現真正民主。第三,以新會員國身分加入聯合國,與其他國家建立邦交,共同為世界的和平而努力。

  • 「美麗島」雜誌社從今年八月創刊以後,四個月來,先後舉行十一次活動,其發表演講、散發傳單、勸募捐款,都不能視為是經營雜誌的常經。到了最近的幾次活動,已有向集團暴行升高的明顯跡象。而這次在高市假舉辦慶祝世界人權節座談會名義進行的暴亂活動,從「美麗島」雜誌社事先自台中等地購得大批火把、棍棒和燃料用油等物品,以及分自基隆、台南、嘉義及高雄等縣糾集有前科或被管訓過的不良份子等,尤其顯其蓄意暴亂的預謀。……整個過程顯然無不經過刻意安排,而陰謀份子用心的惡毒,手段的殘狠,更是彰彰在人耳目。……

    「美麗島」雜誌社人員引發高雄市暴亂事件後,政府當局理智明快的處置方式,不僅使整個秩序得以有效維持,也使各界的不安迅速獲得平定。乃將這場風暴的影響減至最小程度,尤讓百姓覺得政府的有為和值得信賴。於此,我們希望,本案能速審速決,發揮懲一儆百的作用,以遏亂萌。

    (《聯合報》1979年12月14日第二版「社論」)

  • 四、政治的民主化

    (一)戒嚴體制下的選舉活動

    1.舉辦地方選舉(1950)省議員、縣市長

    2.「增額」中央民代選舉(1969)

  • (二)黨外勢力的串聯

    1.五虎將(1957)

    2.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1960)

    3.中壢事件(1977)

    4.橋頭示威(1979)

    5.黨外助選團與美麗島事件(1979)

  • (三)民主化的經過

    1.衝破黨禁───民進黨成立(1986)

    2.解除戒嚴(1987)

    3.解除報禁(1988)

    4.鄭南榕自焚(1989.4.7.)

    5.山中傳奇與三月學運(1990)

    6.反軍人干政大遊行(1990.3.)

  • 7.廢除臨時條款,終止動員戡亂時期(1991.4.)

    8.獨台會事件(1991.5.9.),廢止「懲治叛亂條例」(5.17.)

    9.「100行動聯盟成立」,主張廢除刑法100條(1991.9.)

    10.修正「刑法100條」,取消「陰謀內亂罪」與「言論內亂罪」,政治犯告終

    (1992.5.)11.國會全面改選(1992.12.)12.省、直轄市長民選(1994)13.總統直選(1996)14.政黨輪替(2000)

  • 「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

    第一條 動員戡亂時期為確保國家安全,維護社會安定,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有關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人民集會、結社,不得違背憲法或主張共產主義,或主張分裂國土。前項集會、結社,另以法律定之。

    第三條 人民入出境,應向內政部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申請許可。未經許可者,不得入出境。人民申請入出境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得不予許可: 一 經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尚未執行或執行未畢,或因案通緝中 ,或經司法或軍法機關限制出境者。 二 有事實足認為有妨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之重大嫌疑者。 三 依其他法律限制或禁止入出境者。